绪 论(2学时) 一、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P1)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是在《邓小平理论概论》的基础上开设的一门新的政治理论课。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三大理论成果。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虽然遇到挫折,但是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仍然获得了很大的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辟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的历史时期,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引导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前进。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积累了治党治国治军新的宝贵经验,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江泽民同志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作出了卓越贡献。他站在历史发展和时代要求的高度,敏锐把握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正如胡锦涛同志所指出:“江泽民同志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审时度势的领导才能、与时俱进的政治勇气和励精图治的工作精神,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卓著的功勋,赢得了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爱戴和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尤其是他集中全党智慧创立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于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贯穿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都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脉相承的科学思想体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典范,是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最现实、最生动的教材。在当代中国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二、主要内容和特色(P2)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的基本内容是全面论述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涵义、形成发展过程、科学体系、历史地位、指导意义、基本观点、以及中国特色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路线方针政策。 课程的特点:第一,始终围绕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展开;第二,始终贯穿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间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在党的思想路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发展战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等许多方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第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上做到精练、准确,逻辑严密,并紧紧扣住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发展的实际。第四,教材每章开头有内容提要,介绍本章的主要原理、观点,末尾有基本概念和思考题,供大家学习掌握。 三、学习这门课程的目的和意义(P5) 正确理解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培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能力,增强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积极投身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去。 四、学习这门课程的方法 认真学习《邓小平文选》、江泽民同志有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论述和党的重要文献,坚持历史与逻辑、理论与实践,认识与实际的统一。作为当代大学生,要用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加强自我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课程的学习要同学习《邓小平文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等有关文献结合起来,把课堂学习同自学结合起来。 第一章: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 比较系统地掌握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及其形成的主客观条件。这是本章的重点。 ◆ 全面、深刻地理解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这是本章的难点。 ◆ 学习邓小平同志的革命风范和崇高品格,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 二、讲授课时:六学时 ——知识点结构图—— 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的创立】 (1)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2)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必然性和主体因素 (3)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1)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两次飞跃 (2)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3)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阶段 (4)坚持邓论就是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第一节 邓小平理论的创立   马克思主义认为每一种理论的出现、形成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时代条件。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条件形成了诸子百家;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条件形成了毛泽东思想。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决定于它满足这个国家需要的程度。任何理论都有其形成的土壤和条件,伟大的时代产生伟大的理论,伟大的实践催生伟大的理论。 凝聚着党和人民集体智慧的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既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又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 一、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历史条件(P7)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是以当代中国和世界一系列客观历史条件为基础、为根据的。 当代国际局势的新发展,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时代背景) 邓小平理论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感,而且具有恢弘的“世界观”和鲜明的时代感。历史进入现代以来,任何一个民族、国家要真正得到发展,不仅取决于这个民族、国家的内部条件,而且还取决于其外部条件,即当时的世界格局。20世纪70—80年代以来,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即“东西南北”关系左右了世界格局,和平与发展成为“带有全球性、战略性的意义”的问题。“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邓小平文选》第三卷,96、105页)这是因为: (1)经济竞赛代替了战争较量。战后资本主义各国生产和资本的高度发展,使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相互依存的趋势不断加强。数以万计的跨国公司和地区一体化组织的出现,使发达国家资本相互渗透,经济联系更加紧密,有了更多的共同利害关系,形成了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局面,象一战、二战那样用战争手段来解决他们之间的矛盾和利益冲突,已不是适宜的方式了。经济竞赛代替了战争较量。 (2)核均衡带来核恐怖下的核和平。超级大国间长期军备竞赛使双方在经济上难复重荷,核均衡带来核恐怖下的核和平。美苏双方的核力量都能够把对方毁灭若干次,致使双方都不敢轻易发动战争,核恐怖带来核和平,双方都惧怕自身受到毁灭性的打击。这使双方相互遏制,虽然局部战争仍然存在,但大国之间爆发全面大规模战争的危险比较小,世界大战的危险得到控制。 (3)科技竞争代替军备竞赛。科学技术革命的兴起,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和人类生活。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科学技术迅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和格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科技实力,决定着各个国家在未来世界的地位与作用。时代提出发展问题的紧迫性,正在变成越来越多的国家和有识之士的一种共识,成为时代的最强音。世界范围的竞争更多地集中在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上,而非军备竞赛上。 (4)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第三世界国家纷纷取得民族独立,改变了国际政治力量的对比,极大地削弱了超级大国的战争势力。一大批发展中国家取得民族独立后,急需发展经济,改变本国经济落后的面貌,迫切要有一个和平稳定的环境,他们逐渐成为国际社会维护和平的重要力量。 (5)人类面临的世界性难题促进了全球和平运动的发展。人类面临的世界性难题对维护世界和平发挥着积极作用,促进了全球和平运动的发展。世界性的能源危机、粮食危机和日益严重的环境恶化等问题,是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各个国家无力独立解决,如中国的沙尘暴波及到了韩国和日本,他们对治理中国的沙尘暴比较积极。这些世界性难题客观上要求加强国际间合作,必然推动全球和平运动的发展与进步。 以上诸种因素内在地决定了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这就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这样的国际环境要求我们转变思维方式和国家战略,重新认识世界、重新认识资本主义,大胆吸收和利用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所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来发展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和平与发展的时代特征,要求我们在思想上关注和思考中国如何发展这个时代命题,深刻理解发展是硬道理,要求“求同存异”,充分利用矛盾的同一性谋求发展,如此等等。上世纪末,国际形势总体上由紧张趋向缓和,由对抗转向对话。各种力量和关系的交互作用,把和平与发展推到世界主题的位置。反映这种时代精神的邓小平理论就应运而生。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世界历史进程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这一点。 和平与发展的世界主题,为社会主义中国的发展提供了一次大好的机遇。经济实力是综合国力的基础,邓小平对此有着敏锐的认识。紧紧抓住这一机遇,加快发展步伐,是社会主义中国缩小同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和实现现代化的关键。邓小平理论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国际环境和时代特征进行科学分析的成果。 2、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历史根据、P9)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和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经验,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依据。 (1)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教训 建国以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1956年到1966年,我国进行了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同时,党的工作指导方针上有过严重失误,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后来又发生了“文化大革命”那样全局性、长期性的“左”的严重错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果断地纠正了这种错误,深刻分析了出现失误的原因,同时又坚决维护和继承了过去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取得的一切积极成果。我们党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积累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理论创造提供了历史的准备。 (2)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前苏联和东欧一些国家,在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后,在经济建设方面曾取得了极大成就,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但是,在20世纪后期,僵化的社会主义体制逐渐窒息了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缓慢,在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过程中,先后出现了重大失误。世界社会主义进入了一个转折时期。特别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苏联解体、东欧演变,导致了社会主义在这些国家遭受重大挫折。邓小平理论深刻地总结了社会主义在这些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教训。他深刻地指出:“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d3,p370)我们的出路只能是,按照中国的实际建设社会主义。 3、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实践(现实依据、P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大力推进改革开放,使生产力获得了新的解放和巨大发展。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这一崭新的实践,是人民群众生气勃勃的伟大创造,是理论发展的源泉。邓小平始终站在时代潮流前面,热情地支持。鼓励、保护、引导群众的这种创造。他领导我们党从总结群众成功实践的经验中,也从总结工作的某些失误的教训中,揭示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规律,把经验上升为理论。邓小平理论是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鲜经验进行科学总结的结果。  二、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P10) 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科学把握中国社会乃至世界文明的历史发展潮流和规律,特别是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经验的基础上,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形成和发展主要经历四个阶段: 1、邓小平理论的起始阶段: 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2年的十二大,(1978年12月—1982年8月)十一届三中全会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起点,十二大进一步确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个主题。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发展道路过程中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这次会议开始进行拨乱反正,从思想上、政治上全面认真地纠正“文化大革命”及其以前的错误,果断地终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口号,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确定以经济建设为全党工作的重心,实现了工作重心的转移,并且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恢复了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并对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作了初步的理论概括和总结,提出了这条正确道路的主要理论观点。开始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使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这就成为邓小平理论产生的起点。 此前,还召开了党的中央工作会议。邓小平在会上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它被称为改革开放的第一篇宣言书(精读《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40-153页,必考),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一起,成为标志新时期开始的最重要的政治理论纲领,是新理论开始形成的标志。 1979年3月,邓小平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议上作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讲话,指出:“过去搞民主革命,要适合中国情况,走毛泽东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 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提出了一条适合我国情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包括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军事、外交和党的建设等10个要点,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做出了初步概括。 2、邓小平理论逐步充实和发展阶段: 从1982年党的十二大到1987年党的十三大(1982年9月—1987年十三大以前)。 1982年9月,召开了党的十二大,邓小平在开幕词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这个科学的命题。提出了“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思想。 3、邓小平理论基本形成阶段: 从1987年到1992年党的十四大(1992年春邓小平视察南方谈话和十四大,标志着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科学体系)。 198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三大,明确提出了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全面阐述了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同时,党的十三大概括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12个要点。这些观点构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轮廓,标志着我们党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基本路线已经形成。 1992年初,邓小平视察南方发表的重要讲话,科学地总结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基本实践和基本经验,鲜明地回答了这些年来困扰和束缚我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进一步阐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理论。以邓小平南方谈话为灵魂的党的十四大,对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内容作了新的科学概括,使之成为较为完善的科学体系。从党的十四大开始,邓小平理论进入新的检验和发展时期。 4、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确立阶段: 从1992年到1997年党的十五大(1992年初—1997年十五大),正式把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称为“邓小平理论”,并把它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199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五大,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简明扼要地称为邓小平理论。大会号召全党和全国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这次大会成为邓小平理论发展史上的一座最重要的里程碑。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写进党章,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邓小平理论是党和人民群众的集体智慧的结晶。邓小平同志对此做出了主要贡献,是这一理论的主要创立者。 三、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创立者(主观条件、P13) 历史环境、社会需要和时代特征只是为某种理论的产生创造了客观条件和可能性,但理论并不能自动地产生出来。要使这种理论的产生从可能性变为现实性,还需要这种理论的创立者具备一定的特殊的主观条件,包括个人的社会经历、知识结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维方式等等。 1、深厚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 邓小平1904年8月22日(农历7月2日)生于四川省广安县协兴乡牌坊村,在重庆以北约一百公里处。原名邓先圣,学名邓希贤。可见,父母对他寄予很大的希望,盼望他成为先贤圣人。1919年,作为中国革命党成员之一的吴玉章,在重庆为四川学生开办了一所留法预备学校,邓小平和他的叔叔进了这所学校读书。1920年9月11日,邓小平登上开往马赛的法国海上邮政船盎特莱蓬号,16岁的邓小平远离故乡走上赴法勤工俭学的历程。邓小平在1920年10月19日到达了马赛港。1921年他在克鲁梭钢铁厂工作,这是法国最大的军工厂之一。他在这里结识了比自己年长的学生赵世炎、李立三等。他后来回到巴黎华法教育会,直到1922年2月他一直住在这里,在饭馆当过招待,在火车站、码头运送货物,搬运行李,在建筑工地运砖、扛水泥,以及做清洁工、清扫垃圾等等。 1922年2月13日,他到达蒙达尼,在哈金森的橡胶长做工(制鞋车间),编号4088(李维汉)。6月,在周恩来、赵世炎的筹备和主持下,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在巴黎西郊正式成立。后来,改名为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不久,邓小平就成为其中的一员,从此踏上了革命的征程。1923年夏,邓小平参加了青年团机关刊物《赤光》杂志的编辑工作,周恩来将修改好的稿件交给邓小平,由他刻在蜡纸上,然后用简陋的印刷机印好,再装订起来。周恩来亲切地称邓小平为“油印博士”。1924年邓小平转入中国共产党,并成为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领导机构执行委员会的成员之一。1925年夏邓小平来到里昂,担任里党的特派员,负责领导里昂的党团工作和华工运动。声援国内“五卅”运动斗争浪潮。法国当局秘密逮捕大会的组织者、领导者。1926年初,邓小平离开巴黎前往苏联,几小时后,法国军警包围了邓小平的5号客房。他由此成长为出色的年轻政治家。 他到苏联后,在莫斯科东方大学、中山大学学习。他在中山大学学习时认识了陈绍禹、蒋经国、冯辅能、王稼祥等。他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系统学习和钻研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对共产主义有了相当的认识,从而完成了从朴素爱国主义到共产主义思想的根本转变。邓小平即使在炮火硝烟的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仍然坚持学习马列主义。杨献珍讲邓小平在八路军总部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手不释卷,从而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这使他得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所奠定的理论前提。 2、丰富的革命、建设的实践经验 1926年底,邓小平回到阔别6年的祖国,任职于冯玉祥创办的有“西北黄埔”之称的“西安中山军事学校”,担任政治处长。这是一个红色的学校,公开讲授马克思主义。1927年蒋介石制造了“4.12”政变,屠杀共产党人,实行白色恐怖。冯玉祥对共产党实施逮捕和洗脑。邓小平离开西安辗转到了武汉,为适应秘密工作把邓希贤改名邓小平,到武汉与周恩来合作(邓任中共中央委员会的秘书);8月7日,他参加了中共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8.7会议”。在这次会议上,他第一次见到了毛泽东。会后,邓小平随中共中央机关迁到了上海。1927年底,他被任命为中共中央秘书长,年仅23岁。1929年夏天,25岁的邓小平告别了妻子张锡瑗,化名邓斌到广西百色领导武装起义,组建了工农红军第七军,第八军。起义成功后邓小平受命回上海汇报工作。这时妻子张锡瑗因难产得了产褥热,母子相继去世,邓小平十分悲痛。因斗争需要他又返回广西前线。在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的影响下,红七军连续失利,邓小平帅部继续奋战。组织上又命他回上海汇报工作,他指示红七军向井冈山转移,进入中央苏区,与毛泽东、朱德的红军会师。在上海王明根本没有听取他的报告把他冷在那里,邓小平要求去苏区工作担任了瑞金县委书记,纠正了肃反扩大化的错误,挽救了300多干部的性命。并同于都县女县委书记金维映结成夫妇。 邓小平坚决拥护毛泽东的坚持武装斗争、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路线,同王明为代表的“左”倾错误路线进行了坚决的斗争。王明夺取了毛泽东的党权、军权。慑于毛泽东在苏区的崇高威望,保留了中央政府主席职务。还撤销了邓小平中央革命根据地省委宣传部长职务,给他党内“最后严重警告”的处分。受到打击的还有毛泽谭、谢唯俊、古柏,这就是著名的“邓、毛、谢、古”事件。雪上加霜的是他的妻子金维映此时此刻竟然提出和他离婚的要求,邓小平毅然提笔在离婚书上签名。一年后,金维映同李维汉结婚,金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1938年春赴苏联学习、治病,1940年病逝于莫斯科郊外的晚上。这是邓小平人生中的第一落,受到的第一次严重打击。1934年12月长征途中,邓小平接替正在患病(肺结核)的邓颖超,再次出任中共中央秘书长。这是邓小平失落后的第一起。 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内、军内的领导地位。邓小平作为中共中央秘书长,不仅参加了在我党历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遵义会议,而且在会上旗帜鲜明地支持毛泽东的正确意见,反对王明“左”倾冒险主义,拥护中共中央的决议。6月邓小平被调任红一军团政治部宣传部长。他坚决反对张国焘分裂中央的逃跑方针,爬雪山、过草地、到陕北。1938年1月18日邓小平担任八路军129师政委,开始了他与刘伯承之间长达13年的合作,血战太行与日寇展开艰苦卓绝地军事、政治斗争。1939年9月初,在延安杨家岭毛泽东的窑洞前,毛泽东、刘少奇、张闻天、李富春夫妇为邓小平和卓琳举行了婚礼。此时邓小平35岁,卓琳23岁。从此,他与卓琳相伴终生。卓琳原名浦琼英,出生于云南省宣威县的一个工商业家庭,属名绅之女,在家排行第七,为幺女儿,她是北大物理系的学生。 解放战争时期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参与指挥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到率部进军大西南,领导进军大西藏实现祖国大陆的完全解放。 1952年7月,邓小平被调到中央任政务院副总理;1954年任中共中央秘书长。从以上的经历可以了解到,邓小平三十年的革命历史传奇式的生涯为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邓小平从1956年党的八大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成为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从1956年到1966年,邓小平主持中央书记处工作长达10年,一直处于中央领导工作的第一线,参加党的重要决策,在许多方面提出过重要的正确主张。1954年,毛主席在北京指着邓小平对赫鲁晓夫说:“这个人才华出众。” 1966年,毛泽东错误地发动文化大革命。邓小平被撤销一切职务,受到错误的批判和斗争。这是邓小平人生的第二落,第二次挫折。1969年10月,他被送到江西省新建县。每天到县拖拉机修造厂劳动半天,做钳工。工人们见他年纪大,上班不方便,就修了一条小路,后来被新闻界称之为“邓小平小道”,吸引了很多记者前去参观。这期间,他阅读了大量的马列著作和古今中外的书籍。林彪反革命集团政变阴谋被粉碎以后,1973年3月毛泽东恢复了邓小平国务院副总理的职务,协助已患癌症的周总理工作。这是邓小平的第二起。1975年1月,毛主席赋予邓小平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的重任。他在周恩来的支持下,开始了对“文化大革命”造成的混乱进行大刀阔斧全面治理整顿,同“***”展开坚决地斗争,强调全国要安定团结,把国民经济搞上去。1976年1月8日周恩来总理与世长辞,4月5日天安门广场发生悼念周总理,反对“***”,拥护邓小平的群众运动。邓小平再一次被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第三次被打倒。9月9日毛泽东逝世。10月6日,“***”被打倒,送上法庭。1977年,邓小平再度复出, 恢复了他所担任的一切职务,第三次站起来。这时的邓小平已73岁,年逾古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他成为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邓小平在“三起三落”漫长、复杂、曲折、艰难的社会实践中积累了非常丰富的革命和建设的宝贵经验。 3、坚定不移的无产阶级革命信念,坚强刚毅的革命家性格,忠贞不渝的爱国主义者的赤子深情                                                                                                                                                                                                                                                                                                                                                                                                                                                                                                                                                                                                                                                                          邓小平同志在长期革命实践中锤炼出了鲜明的革命风格。他有着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无论在什么复杂的情况下,他都不改变自己的革命立场。毛泽东评价邓小平“政治上强”,当苏东演变,共产主义处于低谷的时候,他在南方谈话中说:“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因此,不要惊慌,不要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消失了,没用了,失败了。哪有这回事!” 他是一位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在艰苦的革命斗争中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复杂环境中,怀着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对党和人民的事业和未来充满信心。虽三次被革职,但从不消沉,更加深刻地思索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和根本规律问题,发愤要有所作为。在“文化大革命”中的起落,更引起他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深刻反思。所以,在我国“文化大革命”之后的关键时刻,以邓小平以雄才大略力挽狂澜,毅然决然地开辟了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 邓小平曾经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他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为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建立了不朽的功勋。马克思主义的推进,离不开一代代无产阶级领袖人物的个人作用。邓小平在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的作用,使他成为当代中国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用他的名字来命名这一理论,是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识,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必然结果。 第二节 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一、邓小平理论是科学的开放的理论体系(P14)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是一个艰难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践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三大理论成果。在这些理论成果的指导下,极大地改变了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面貌 第一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理论成果,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道路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它的主要创立者是毛泽东,我们把它叫做毛泽东思想。党的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是总结中国共产党建党24年的经验做出的历史性决策。 中国人民在夺取政权和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变革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理论,在艰苦卓绝的斗争实践中和认真总结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反复探索符合中国实际的革命理论,终于形成了适合中国特点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其理论成果就是由党的七大确立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统一的——毛泽东思想。虽然他在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中发生过严重的错误,但总地说来,毛泽东思想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 毛泽东同志的思想、学识博大精深,才华横溢。我们可以称他为伟大的政治家(在世界政治舞台上也堪称风云人物,很少有人能匹敌)、思想家(是独具特色的伟大思想家,在诸多领域都有卓越的思想理论建树)、哲学家(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矛盾论》、《实践论》、《论持久战》等等,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军事家(运筹于帏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很少有敌手,创建了一支人民军队)、文学家(诗词堪称大家,《七律·长征》、《沁园春·雪》大气磅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 )、书法家(狂草书法龙飞凤舞,成为独树一帜的毛体)。自近代以来堪称最伟大的爱国主义英雄,在他的指挥下打败了帝国主义列强,实现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我们作为中华民族的儿女,世世代代都要学习毛泽东的智慧、思想。 2、第二大理论成果是邓小平理论 第二大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建设实践相结合的理论成果,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它的主要创立者是邓小平,我们党把它称为邓小平理论。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在修改后的党章中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又把它列入宪法。这是我们党经过近20年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实践做出的历史性决策。 在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的第二代领导核心,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从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胜利与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路线和政策,并集中概括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就是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新的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科学体系。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统一,是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统一,是社会主义与爱国主义的统一,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又是“中国化”的,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所以,它才能成为统一全党的指导思想,才能成为凝聚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作为对毛泽东思想继承和发展的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大思想武器。在当代中国,只有这一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能够解决中国这样一个具有特殊国情的国家实现现代化的问题。同时,这一理论用一系列新的思想、新的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为马克思主义解决当代社会主义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提供了新的理论观点。 从根本上说,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所以,我们说,坚持邓小平理论,就是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就是真正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旗帜。 二、邓小平理论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P17) 从理论渊源上看,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它们在观察问题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上,在关于世界的普遍规律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认识上,在关于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和实现使命的基本原则问题上,都是一致的。为什么说邓小平理论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呢? 1、它们在“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上是一致的 邓小平理论是遵循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结果。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这是因为:邓小平理论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虽然产生于不同的历史时期,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但从本质上看,它们是一脉相承的,是统一的科学思想体系。实事求是是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认识路线,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出发点。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做出的每一项重大决策,都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从中找到社会主义建设的特点和规律,从而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2、它们在基本政治立场和价值取向上是一致的 它们有统一的原则立场和价值取向,都把人民的利益视为高于一切,都代表了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都是站在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论。邓小平始终把人民答应不答应、人民支持不支持、人民拥护不拥护作为根本尺度,来制定路线、方针、政策;以人民富裕、幸福作为奋斗目标“虽九死犹未悔”。 3、它们在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认识上是一致的 马克思主义认为,革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物质前提。邓小平一贯强调: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在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认识上是一致的。 4、它们在奋斗目标上是一致的 它们的奋斗目标都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都是为了实现伟大的共产主义理想,为了人类的彻底解放。 5 、邓小平理论的创立,是马克思主义在现时代的强大生命力的表现 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中国走上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之路,实现了政治稳定、社会进步、经济高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迹”。这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充分显示了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 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P20) 邓小平理论与马克思主义揭示的关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规律是一致的。邓小平理论又是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邓小平理论更加显现出了马克思主义的伟大理论品格和与时俱进的科学形象。这是因为: 1、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他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变成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生动具体的伟大实践,在新的历史时空中把马克思主义推上了一个新境界。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遇到挫折的时候,当社会主义的敌人认为社会主义失败了的时候,中国却“风景这边独好。” 2、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 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科学水平。邓小平一次又一次指明哪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东西,哪些不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东西,指导我们在实践中拨乱反正,革故鼎新,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闭关自守转移到改革开放,从计划经济转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僵化的“左”的假的社会主义转变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3、做出了新的科学判断。 邓小平理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对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兴衰成败、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发达国家发展的态势和矛盾进行了正确分析,做出了新的科学判断。审时度势,从容应对,既有坚定的原则性,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又有极大的灵活性,从容应对和正确处理复杂的国际国内矛盾,制定了正确的政治路线和国际国内战略,使社会主义中国在及其复杂的条件下稳定、快速、健康的发展。 4、形成了新的科学理论体系。 邓小平理论总结了近20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鲜经验,总结了建国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发展成功和失误的历史经验教训,总结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来,并经过实践的检验,被证明是科学真理,比较系统地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具有民族特色和民族风格,在形式表达上言简意赅、语能破的是格言警句式的中国化的哲思方式和表达方式。 邓小平理论的创立,是马克思主义在现时代的强大生命力的表现,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四、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党和人民 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党和人民,首先要学好这一理论,认真地阅读邓小平的著作,读马列著作和毛泽东的著作,以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重要文献。“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长篇的东西是少数搞专业的人读的,群众怎么读?要求都读大本子,那是形式主义,办不到。” 作为党的政治思想优势,邓小平理论为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新的强大的思想武器。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党和人民,就在于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增强党和人民的社会主义信念和对当代社会主义问题的认识能力,在面临政治转折关头和重大突发事件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就在于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在加强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祖国统一。 1、学习邓小平理论,要逐步作到完整、准确地把握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 要从总体上掌握邓小平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基本精神,又从不同的方面深入领会其思想实质和重要论断,并且从各自工作的领域对邓小平理论有关内容进行系统钻研和深入理解,达到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理论素质,提高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增强各项工作中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的目的。 2、学习邓小平理论,最根本的是学习邓小平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科学态度和创造精神。 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党和人民,是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和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的根本,是在理论上和政治上保持清醒头脑和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的前提。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党和人民,就是要学习邓小平理论的立场、观点、方法,按照邓小平的要求,坚定树立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艰苦创业的精神。 3、学习邓小平理论,必须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树立良好的学风。 学习邓小平理论,就是要以此为出发点,着眼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现实问题的思考,着眼于新的社会实践和新的发展,用邓小平理论指导我们的实践。武汉科技学院大学生邓小平理论研讨会,比较活跃,产生了一批优秀理论成果。 五、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社会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人们的社会实践是不断深入、发展的,我们的认识必须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因此,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既要坚持其基本观点,又要在新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这一理论,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邓小平反复强调要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反对本本主义、教条主义。一切科学的理论,都是从实践中来,又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接受实践的检验,同时在实践中得到丰富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是这样、毛泽东思想是这样,邓小平理论也是这样。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伟大事业。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理论,邓小平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奠定了理论与实践的良好基础,而今后的道路还很长、任务还很艰巨,要靠党和人民特别是青年一代努力奋斗,在实践中继续探索和开拓,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创造性地推进邓小平开创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坚持邓小平理论,在实践中继续丰富和创造性地发展这一理论。”这是对待邓小平理论的正确态度,也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 1、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这是十六大报告总结十三年来的实践得出的基本经验的第一条。十六大报告指出,邓小平理论是我们的旗帜。面对国内外的复杂形势,十三年来我们之所以能取得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靠的是我们始终坚持邓小平理论这一党的基本理论,靠的是在这一基本理论指导下制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正确指引。因此,十六大报告强调必须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用邓小平理论这一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2、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十六大报告指出:“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因而,马克思主义也必须与时俱进,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要谱写新的理论篇章”,“善于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我们继续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胜利前进,开创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3、必须长期坚持和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十六大报告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指明了“三个代表”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及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思考题】 1、怎样理解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2、为什么说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3、试论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4、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关系。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学习目的与要求(重点与难点) 全面系统地掌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正确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内涵及其指导意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之间的相互关系 :四学时 ——知识点结构图——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和时代条件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历史阶段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地位】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第一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它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它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的问题,对此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构成了一个系统的科学理论体系。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P24)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我们党历经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已经从一个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争取民族解放、国家独立的党,转变成一个执政党;一个领导人民进行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的党。党的性质和任务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党自身的状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判断当今世界新变化的基础上形成的。(当代世情的新变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依据) 冷战结束后,国际局势发生了深刻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虽然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发展的新潮流,仍是时代的主题。但是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少数西方国家持强凌弱、以大欺小,以富压贫,频频发动侵略战争,局部流血冲突不断。恐怖主义危害上升,中东地区、东南亚地区的恐怖主义愈演愈烈,一些地区的冲突和争端时起时伏,世界很不安宁。世界多极化(其他大国)和单极化(美国)的冲突不可避免,斗争十分激烈。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成为一个较长历史时期的世界格局。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不愿看到社会主义中国快速发展,强大起来,对中国实行遏制、打压,实施“西化”、“分化”,军事武装台湾,阻止中国的祖国统一。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国际经济领域既相互合作,又相互竞争;既为我们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国际经济、政治关系,以经济为基础、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竞争更为激烈。当今国际局势的深刻变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对当代中国发展变化科学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国情变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基础)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取得了伟大成就。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国际局势风云变幻,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波澜壮阔。我们党从容应对一系列关系我国主权和安全的国际突发事件,战胜在政治、经济领域和自然界出现的困难和风险,经受住一次又一次严峻考验,排除各种干扰,保证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航船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我们已经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前两步目标,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的发展阶段。我国生产力水平大幅度跃升,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社会主义中国充满活力。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如企业的破产、职工的下岗等。加入世贸组织,给我国经济社会带来深刻影响。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是新世纪的三大历史任务。 在社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具有多元性和多样性;择业方面具有自主性、灵活性;社会阶层和分配方式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等等。在这种情况下,共产党如何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是关系到党是否能有效实施领导的重大问题。正确处理各种复杂的矛盾关系,把全国各族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调动起来,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奋斗,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命题。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3、“三个代表”是在对党的现状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形成的(党情依据)。 随着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党的队伍发生了重大变化。新党员的数量大幅增加,干部队伍新老交替不断进行,一大批年轻干部走上领导岗位。这既给党的发展带来活力,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党的阶级基础在增强,群众基础在扩大。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是我们党必须解决好的两大历史性课题。必须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避免重蹈前苏联、东欧共产党的覆辙,把党建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核心。党的建设面临的新任务,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 在对我们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党的队伍的新变化,社会主义建设的新任务的认真思考;在对建党八十多年历史、建国五十多年历史以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的认真总结的基础上,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充分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P29—31) 从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党的十六大(1989年—1999年)的13年里,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其集中概括。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孕育阶段(1989年7月—1999年底) 1989年6月在国际国内反华、反共势力的推波助澜下,发生了全国性的政治风波。这场风波对党是一次严峻的考验,在中央出现了两种声音。社会上存在腐败之风,官倒比较严重。1989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举行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的通知》,提出坚持、加强、改进党的领导,反对怀疑、削弱、否定党的领导的错误观点,维护了党的团结和统一。1998年,中共中央在全国开展“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教育活动,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得到加强。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阶段(2000年2月—2002年11月) 2000年2月25日,江泽民在广东考察党建工作时,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P30)。5月14日,他在江苏、浙江、上海党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这就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内涵、重要作用和地位进行了阐述、论证。2001年7月1日,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系统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基本内容,全党全国进行了深入学习贯彻,有力地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确立阶段(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以来) 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提出了学习贯彻的根本要求和工作部署。十六大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围绕主题、把握灵魂、狠抓落实,形成了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并取得新的明显成效。2003年6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印发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2003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2周年之际,胡锦涛同志发表了《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要求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这对于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加强党的领导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第二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 内容及其历史地位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P3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广义上说,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狭义上说,是江泽民同志的三个科学论断组成的理论命题,它是广义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和本质内容,是其集中概括的理论表述。即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同时三个论断又有各自特定的内涵和要求。 1、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这就是指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壮大我们的物质基础,从而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1)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进而决定了社会的形态及其性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发展的根本推动力是物质力量,社会生产力作为物质力量是社会发展变革的最终决定力量。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进程,是生产力的不断解放和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的生产力,生产力在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中推动了社会历史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带动了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进而带动了上层建筑及社会意识形态的发展变化。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形态。生产力的变化必然造成生产关系和社会的变化,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会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2)生产力的发展是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发展先进文化、实现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物质基础。人类文明的发展说到底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的,社会的全面进步必须依靠生产力的发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进步与提高归根结底是靠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是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发展先进文化、实现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社会的优越性最根本的是要靠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不然就是空想社会主义、假社会主义而不是科学社会主义。中国社会要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必须以发展生产力为基础,大力发展先进生产力。 (3)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根本体现。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根本动因,从根本上来说是先进生产力代替落后生产力的结果,因此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必须高度重视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中国共产党建立时就是以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走上历史舞台的。党是以先进生产力的主体工人阶级为阶级基础的,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党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党的一切方针政策最终都要促进生产力尤其是先进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要推翻旧的生产关系和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建立新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从根本上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进行改革开放,调整和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部分,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的部分,也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党无论是领导人民群众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都是为了促进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这是中国共产党保持先进性的根本要求。 2、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这就是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1)先进文化的内涵和判断标准(P33)。先进文化是指反映社会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代表未来发展方向和有利于社会进步的文化。衡量先进文化的标准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看其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是否有利于社会的全面进步,是否有利于人自身的解放和发展。凡是有促进作用的就是先进文化,否则就是落后、腐朽的甚至是反动的文化,如黄、赌、毒,“法轮功”既是。 (2)先进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随着世界多极化和全球化趋势的发展,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有吸引又有排斥,有融合又有斗争,又渗透又有抵制。面对这样的形势,努力建设先进文化,与努力发展先进生产力,都是我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任务。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民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3)代表中国社会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内在要求。中国共产党的产生本身就是先进文化的伟大成果,是伟大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促使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工人运动的爆发,催生了中国共产党。没有先进文化就不可能产生中国共产党。共产党与先进文化有着内在的天然的本质的联系,这就内在规定了共产党必须本然地代表先进文化,不然就不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就会是“***”极“左”的反先进文化,是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没落的反动文化,李洪志的“法轮功”邪教文化。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 (4)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就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一个民族在物质上、精神上都不能贫困,只有物质、精神都富有,才能自尊、自信、自强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精神文明搞好了,人心凝聚,精神振奋,经济建设和其他各项事业就会全面兴盛。精神文明搞不好,人心涣散,精神颓废,经济建设和其他各项事业也难以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也是搞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 3、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这就是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1)这是由人民群众的伟大作用和历史地位决定的。人民是历史的主人,是我们国家的主人,是决定我国前途和命运的根本力量,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国各族人民实现自己利益、创造美好生活的共同事业,是亿万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创造性事业。我们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中国共产党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党的全部任务和责任,就是为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奋斗。党作为执政党,面临的最根本的课题,是能不能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江泽民认真总结国内外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深刻指出,纵观历史,不少政治组织和政治集团,在夺取政权的阶段,其政策主张或多或少地代表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但是在取得政权之后,就忘乎所以,久而久之,就脱离了人民群众,不再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最后被人民群众所抛弃。它们垮台的原因尽管很复杂,但人心向背的变化是一个根本原因。我们党作为执政党,必须高度关注人心向背问题。从根本上说,政治问题主要是对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一切为了群众、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党就能获得取之不尽的力量源泉。 (2)这是党保持先进性的前提和归宿。任何政党都是一定阶级利益的代表。工人阶级的政党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为工人阶级的利益服务。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由工人阶级的先进分子所组成。其阶级特性决定了党要代表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由党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是由党的阶级基础决定的。党的最终目标是推翻旧世界,建设新世界,实现共产主义,党的目标和归宿要求党代表和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然,就不是工人阶级的政党,是资产阶级的政党。 (3)始终坚持人民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本质特征,是无产阶级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标志。共产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80多年来党所领导人民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任何时候都必须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 (4)党所代表的人民利益具有根本性和具体性。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各种具体的利益关系和内部矛盾可以在这个基础上进行调节。所谓人民群众的利益是一个整体概念,由不同阶级、阶层、群众、组织和个人的各种具体利益组成。当今,我国社会已经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在我国社会深刻变革、党和国家事业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妥善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把一切积极性都调动和凝聚起来,至关重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物质利益多元化是不可避免的,群众产生不同的利益要求也是不可避免的。改革越深入,越要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把个人利益与长远利益正确地统一和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我们的改革和建设才能始终获得最广泛、最可靠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 因此,干部必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为民之事,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入手,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绝不能漠然置之。温家宝总理关心拖欠农民工报酬的问题,引起了各部门的重视并积极予以解决。要特别关爱社会弱势群体和生活困难群众,使他们的生活得到基本保障,这是是否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试金石。 二、“三个代表”的辩证统一关系(P38) 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者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1)发展先进的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物质基础条件。(2)先进文化是人类社会的灵魂,实现自身本质力量的重要手段,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和凝聚力,是发展先进生产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3)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4)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的观点,坚持和发展了历史辩证法关于社会意识反作用的观点,坚持和发展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是历史主体的观点,坚持了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的观点,坚持和发展了党的建设的基本观点。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标志着我们对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 三、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的理论成果(P39) 中国共产党是一贯重视理论指导和创新的党,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不断作出新的理论贡献,不断产生新的理论成果。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实践中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继承和发展创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创造性地运用它们分析当今世界和中国的实际,为我们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规律,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新的理论概括(P40)。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所谓世界观是指对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就是观察、认识、改造世界的理论体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历史唯物论、历史辩证法、社会历史动力论、主体论、党的建设理论等等,各方面都作了新的理论概括,把代表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同党的先进性联系起来,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这是对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为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最终奋斗目标、根据实际制定和实施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科学战略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和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结合起来,把发展作为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协调发展,自然与人的协调发展。坚持以兴国为己任、以富民为目标,走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不断向党的最终目标前进。立足现实,脚踏实地,锲而不舍地为实现远大理想而奋斗。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植根于人民的政治立场、注重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吸取养分,为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提出了新的理论要求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党的先进性和人民性相结合,既强调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又强调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工作必须以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衡量标准。党的全部任务和责任,就是为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奋斗。 4、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巨大勇气,为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断在实践中推进理论创新打开了新的理论视野。 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生命力所在,活力所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积极进行理论创新,提出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思想;关于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思想;关于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思想;关于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的思想;关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思想;关于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关系的思想;关于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思想;关于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的思想;关于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思想等等。这些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贡献,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在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中卓有成效地坚持了马克思主义。 我们既要全面地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的特征,又要全面把握它在继承前人基础上不断与时俱进的特征。 四、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P43) 中国共产党的第十六次代表大会,高度评价“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重要作用,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这对于全面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同样会产生极重要的作用,为我们正确处理这些重大课题提供了科学理论和科学方法,指明了方向。(P45)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系统概括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成果,科学地预测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趋势,规划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宏伟蓝图和一整套发展战略。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依据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实践,紧紧把握我国社会生活和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作出了科学判断。 认为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必须最广泛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凝聚起推进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审视当今世界格局的变化,准确判断国际形势的发展趋势,深刻分析国际社会各种力量和矛盾的交互运动,提出了我国外交工作的战略、策略方针。 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高举和平与发展的旗帜,维护世界多样性,促进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关系新秩序,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和良好的周边环境。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紧密联系起来,赋予党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和任务以丰富的时代内容,确定了党的建设的总体部署。 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党就会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 总之,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系党和国家工作的全局,关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关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表明中国共产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理论高度,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典范,又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旗帜是指引我们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从胜利走向 胜利的光辉旗帜。 【思考题】: 1、试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历史根据、时代背景和现实依据。 2 、如何全面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 3、分析说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第三章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 深刻理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这是本章的重点,也是难点。 ◆ 认识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与时代共同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只有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才能保持共产党的先进性。 ◆ 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二、授课学时:四学时 ——知识点结构图—— 坚持党的思想路线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辩证统一 {思想路线的新发展 【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和精神状态】{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 【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坚持与时俱进的理论。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是以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能否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决定着党和国家的命运。 第一节  坚持党的思想路线 一、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根本问题,谁是第一性的问题,是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它在实际工作中表现为是从主观出发,还是从客观事实出发,也就是思想路线的问题。思想路线是指人们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坚持什么样的世界观、方法论,怎样处理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关系问题。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邓小平重新提出并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所重新确立的党的思想路线。 实事求是的理论内涵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为了纠正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等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危害,大力倡导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它是毛泽东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精髓的中国化概括。实事求是指一切从实际出发,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认识事物,掌握事物自身所固有的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它原自于中国的一句古语:班固在《汉书·河间献王传》中称赞汉景帝的儿子刘德:“修学好古,实事求是。从民得善书,必为好写与之,留其真。”其原意是指按真实情况办事,既不夸大也不缩小。讲究实际,在掌握充分的事实材料的基础上,得出正确的结论。毛泽东在延安整风时所作的《改造我们的学习》报告中,对它作了新的解释。毛泽东说,对待马克思主义要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JP49)从此,“实事求是”便成了一个通俗的哲学概念。毛泽东化腐朽为神奇,赋予它以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内涵。所以,“实事求是”,简言之,就是从实际出发,寻找事物的规律性,按客观规律办事。客观—主观;实事—观念;求是·探索客观规律—臆断·想入非非主观主义。 2、“实事求是”是毛泽东倡导的思想路线 “实事求是”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要求,是毛泽东倡导的党的思想路线。它体现了唯物论、辩证法和认识论的统一。它要求人们的主观认识必须符合客观实际,以把握客观规律。因为客观事物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它在人的实践中,能够被人的意识所反映,形成人的思想、观念、理论,人的意识只有如实地反映它们,才能把握其规律,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毛泽东指出:“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调下来的吗?不是。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也不是。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获得正确认识。 毛泽东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反对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倡导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取得了建国初期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胜利。但是,在后来的一段时间内,从1957年开始,主观唯心主义思想盛行,唯意志论,形而上学猖獗,违背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10年动乱中,毛泽东背离了他倡导的这一思想路线,给社会主义建设造成巨大损失。 3、邓小平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它象一根红线贯穿于整个邓小平理论体系之中,以及中国人民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文革”后,邓小平以马克思主义的非凡胆略和科学态度,拨乱反正,号召全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并特别强调解放思想的重要性。他指出:“两个凡是”(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拥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不符合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马克思、恩格斯没有说过‘凡是’,列宁、斯大林没有说过‘凡是’,毛泽东同志自己也没有说过‘凡是’。”我们观察、处理任何问题都必须从实际出发,一定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他说:“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d2,p143)“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也才能顺利发展。”“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邓小平的这些论述对于重新确立党的思想路线,统一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思想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辩证统一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有机统一体,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涵义 解放思想就是要把思想从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本本主义、教条主义、思想僵化的状况中解放出来,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它主要是从“破除”的方面说的。其涵义有: (1)解放思想是把思想从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本本主义、教条主义、思想僵化的状况中解放出来;(2)解放思想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是背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3)解放思想是为了拨乱反正,推动和保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胜利发展。 实事求是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要求,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反对个人迷信,反对本本主义和教条主义。它主要是从“确立”的方面说的。 江泽民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强调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就是与时俱进。与时俱进的“与”是指同、和、跟的意思;“时”,既指时间,也泛指时代;“俱”是指一起、共同的意思;“进” 是指前进、进步,思想理论要通过不断地创新发展而向前推进; “与时俱进”本义是指作为主体的人的思想、行动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随着实践的深入而深入,不断创新发展。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运动观与时空观是一个整体。任何事物都存在于一定的时间与空间之中,任何运动都发生在一定的时间之中,时间与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是一种客观物质运动,我们要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运动观与时空观来观察分析问题,就是与时俱进。江泽民所讲的与时俱进,就是要求理论研究要不断地回答时代提出的重大问题,揭示时代发展的客观规律,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向前发展,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他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要不断回答时代提出的重大问题,揭示时代发展的客观规律,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向前发展。 2、党的思想路线的新发展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能否做到这一点,决定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在这里把与时俱进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并列起来,是对党的思想路线内涵的进一步拓展和丰富。这一思想路线写进了新修改的党章,成为对全党的基本要求。这是以江泽民为代表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党的思想路线的新发展、新贡献,成为我们党保持先进性的有力思想武器。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与时俱进的理论特性】: (1)体现时代性。坚持用时代发展,实践深化的要求审视自己,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完善自己,使我们的思想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随着实践的深化而深化。用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正确地把握时代发展的要求,善于进行理论思维和战略思维,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因势利导,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深化,推动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 (2)把握规律性。就是要在遵循和把握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开拓创新,走出一条正确的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坚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认识路线,承认规律的客观性,发挥认识的能动性,遵循客观规律,去大胆的创新发展。 (3)富于创造性。就是在科学把握时代发展趋势和内外形势的基础上,在正确把握客观规律和科学法则的前提下,把必然和自由统一起来,从必然走向自由,进行自主、自觉的创造,既继承前人,又开拓创新;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不从书本、概念和抽象的原则出发,而是从实际出发,深刻总结实践创造的新鲜经验并上升到理论,在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中坚持马克思主义。 3、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辩证关系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党的思想路线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三方面互为条件,构成思想路线的统一整体。 (1)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只有解放思想,我们才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真理和发展真理,才能破除教条主义、主观主义,真正做到实事求是,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新问题,切实从我国的实际出发,确定实现现代化的具体道路、方针和措施。因为,只有解放思想才能破除教条主义、本本主义、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等错误观念的束缚,使思想回到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思想路线上来,达到主观与客观、思想与实际相符合,而不是背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去胡思乱想,想入非非,不是“大跃进”的唯意志论,“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不是“三陪”、建“红灯区”的思想解放,更不是异想天开地怀疑一切,否定一切,文化大革命的无法无天、无政府主义。这就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那种把解放思想同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对立起来,认为解放思想就是破除已有的一切思想观念和理论观点的想法是完全错误的。离开实事求是的所谓解放思想,只能是脱离实际的主观臆想,同我们讲的解放思想是根本不同的。解放思想必须坚持唯物论的存在第一性,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脱离实事求是的解放思想只会陷入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泥坑。 (2)实事求是也必须以解放思想为前提,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归宿。实事求是也不是随便可以做到的,因为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理论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对一定客观对象的广度和深度的反映,而客观事物和人的实践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人的思想也必须随着客观事物的变化而发展变化,才能达到主观与客观相符合。反之,如果思想僵化,被过时的观念束缚,只会使思想落后于存在,不可能做到实事求是。即便是正确的思想观念,也必须运用它来指导、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把它同变化了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使它进一步丰富、发展和具体化,如果采取本本主义、教条主义的态度,也就不可能做到实事求是。实事求是必须打破思想僵化,解放思想,不然是难以从实际出发,采取正确的方针方法的。因此,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是其必不可少的前提。要做到实事求是,必须把实践作为最高权威。 (3)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与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具有内在的统一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与时俱进的前提,思想不解放僵化保守就不能做到与时俱进;不实事求是就会犯“左”或右的盲动主义的错误。只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才能做到与时俱进;只有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才能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错误中解放出来,才能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在社会实践中统一起来的。解放思想是社会实践的根本要求,社会实践是达到实事求是的桥梁和基本途径,与时俱进是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本质要求和在实践中的具体体现。要作到实事求是就必须解放思想,而要解放思想也必须实事求是;实事求是要求解放思想,解放思想是为了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与时俱进的应有之意,与时俱进是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直接目的和结果。与时俱进作为解放思想的一个新内容,既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中获得本质规定,又从时代性要求的高度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提升到了新的水平,成为保持我们党的先进性的思想武器。 江泽民同志在建党80周年的讲话中提出了“马克思主义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这一命题,这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个新发展。坚持和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必须自觉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实践第一的观点。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是我们党指导自己行动的总的思想原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党的思想建设中的创造性运用。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对待自己的理论、事业和党的自身建设的根本要求,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党的全部活动中的生动反映,集中体现了我们党把握历史前进方向,站在时代发展前列的本质特征。 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思主义的精髓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的精髓,也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这是因为: 1、马克思列宁主义是实事求是的产物。 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40年代深刻地考察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亲自参加了工人运动,系统地总结了无产阶级的斗争经验,并研究了已有的思想材料,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文化发展中有价值的东西,并吸收和利用了自然科学的成果,揭示了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种崭新的哲学。它建立于实事求是基础之上,实事求是是其理论前提。 列宁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从帝国主义时代的实际出发,研究无产阶级革命规律,引导俄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列宁主义正是建立在实事求是基础上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是实事求是的理论结晶。 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精髓。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整个思想体系都贯穿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其哲学是从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旧哲学中即从德国古典哲学解放出来。其政治经济学是从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中解放出来。其科学社会主义是从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中解放出来,科学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规律,论述了无产阶级革命胜利的客观必然性。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是无产阶级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先驱和导师。 3、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毛泽东思想是从党内占统治地位的“左”倾和右倾思想统治下解放出来,实事求是地研究中国国情和革命战争规律的结晶。在中国革命处于危机时刻,毛泽东同志冲破党内教条主义、主观主义,在全党确立了一条把中国引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道路。邓小平说:“毛泽东同志在延安为中央党校题了‘实事求是’四个大字,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就是这四个字。” 4、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逻辑起点和理论起点。如前所述,“文革”结束后,人们的思想仍然陷入僵化、教条主义之中,“两个凡是”“左”的观点盛行。邓小平理论是在反对本本主义、思想僵化的斗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在高举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大旗,在党内恢复和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情况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没有反对本本主义和思想僵化斗争的胜利,邓小平理论就不可能形成和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后,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宣言书,就是邓小平理论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 (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贯穿于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全过程。从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第一篇宣言,到1992年南方谈话第二篇宣言,都是紧密结合改革开放以来实践中的重大认识问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到一个又一个新的阶段。邓小平理论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每一个问题的论述,都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鲜明体现。 (3)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贯穿于邓小平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邓小平理论体系的各个部分内容以及每一个具体观点,都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一思想路线的产物。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一国两制”理论等等,都是运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伟大创造。 邓小平理论是从实践中来,总结我国和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又回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的理论。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样,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产物和体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总称,是其精神实质的概括,其中的三个要点是其内涵的展示,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识路线的基本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指想问题做事情要从客观事物的实际情况出发,而不能从主观愿望出发,不能想当然,更不能随心所欲;“理论联系实际”是指思考问题做事情应以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作指导,不能轻视理论,搞经验主义,必须把普遍真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不能生搬硬套,搞教条主义、本本主义;“实事求是”是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其目的和核心是探寻客观事物的规律性,按客观规律办事,据以形成我们的思想观念、路线方针政策;“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指要不断地总结实践经验,使我们的思想观念、路线方针政策在实践中得到不断的检验和发展,使其不断完善和提高,而不能故步自封、思想僵化。这就反对了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避免了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达到主观同客观、理论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性和党的事业胜利发展。 第二节 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和精神状态 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JP53) 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即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代共同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具有在实践中不断自我更新、自我完善的理论品质。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运动观、时空观和认识论是一个整体,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认为客观物质世界是不断运动、发展、变化的,是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唯物论的反映论,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我们的认识必须依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变化能动地反映现实得出新结论。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正在于它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它和封闭的、僵化的、凝固不变的形而上学理论有着本质的区别。 1、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的-些具体结论要依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变化,要用符合新的实际的结论取代旧的过时的结论。用“与时俱进”来概括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一个崭新的哲学命题。它科学地揭示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特征,科学地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内涵和思维特征。“与时俱进”同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具有内在一致性。马克思主义必须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发展。这一本质特征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封闭的、僵化的、凝固不变的理论,而是开放的、发展的理论。恩格斯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 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地继承和发展了德国古典哲学,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批判地继承和发展了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地继承和发展了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根据自由资本主义时代的社会矛盾和欧洲工人运动的特点和趋势,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必然被社会主义制度代替的社会发展规律,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 列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并科学地概括为"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列宁深入研究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新情况、新特点,把科学社会主义的普遍原理同落后的俄国的具体情况相结合,分析了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的各种矛盾, 分析了当时俄国社会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社会主义有可能在一个国家首先获得胜利的理论, 并付诸实践,取得俄国革命的成功,并领导俄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列宁“与时俱进”地把马克思主义推向了新的发展阶段——列宁主义阶段。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飞跃都与解决党的思想路线问题直接相关。毛泽东在反对主观主义特别是本本主义、教条主义的过程中, 同“左”倾冒险主义和右倾投降主义作坚决的斗争,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实事求是。以此为指导,解决了“中国革命向何处去”的问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形成了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是在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冲破“两个凡是”的思想束缚,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实事求是的前面加上了解放思想,赋予其“解放”思想的新内涵,初步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次飞跃,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创立了邓小平理论。 2、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赋予党的思想路线以崭新内容 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革命和建设实践的科学世界观,与先前理论体系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它产生于实践,主动地接受实践检验,在实践中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并发展完善。邓小平提出“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与“关键在党”两个相关联的问题,但他未来得及就这一问题在整个邓小平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和内在关系作全面深入的论述。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新时期继续坚持解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深入研究时代课题,提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思想,赋予了党的思想路线以崭新的时代内容和时代特征,创造性地提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在理论和实践上全面发展了邓小平理论,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1)只有坚持与时俱进,才能真正地在实践中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必须使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从而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要求。进入新世纪,在新的形势下,要使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有一个更大的发展,就要适应时代发展的方向,坚持与时俱进。 (2)只有坚持与时俱进, 才能真正在实践中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文化既受几千年封建残余思想的影响,又面临世界全球化特别是西方意识形态的挑战,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历史任务。新时期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对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勇于探索,使我们的各项工作始终体现发展先进文化的要求。 (3)只有坚持与时俱进,才能真正在地实践中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随着社会不断进步,人民群众对利益的要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紧要的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要使我们党始终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决冲破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改变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革除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这就要求我们自觉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在新的实践中探索,在新的实践中创新,在新的实践中实现新的发展,从而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4)只有坚持与时俱进,中国共产党才能站在时代前列。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保持先进性是其生命力之所在。党的先进性的本质,就是要站在时代前列,顺应时代要求,推动时代进步。坚信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完全正确的,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充分认识我们党是伟大、光荣、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同时又充分估计这些变化对我们党执政提出的严峻挑战和崭新课题,从而应对挑战,解决党的建设面临的一系列问题。 (5)只有坚持与时俱进,才能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只有坚持与时俱进,才能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自身建设,永葆党的先进性。经过80多年的发展,我们党已经成为一个有6600多万党员的大党,党员队伍、党所处的地位和环境、党所肩负的任务,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只有坚持与时俱进,才能清醒地认识和科学地把握党的建设中的问题,进而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人民群众的意愿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要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使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新的形势下继续发扬光大;根据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实际,不断增强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建立健全科学的领导体制和工作体制,进一步维护党的团结,不断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能够担当重任、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的干部队伍;坚持从严治党,克服党内存在的消极腐败现象。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使我们党永远保持先进性,保持生机与活力,更好地担负起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 二、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JP57) 历史辩证法告诉我们,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的,人类的社会实践是不断深化的。世界在变化,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在前进,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在发展,要求党的工作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我们的思想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随着人民群众社会实践的深入而深入,永远保持与时俱进的优良品质和精神境界。与时俱进是时代和形势发展的需要,是中国共产党人保持不断进取、永不懈怠地引导社会前进的优良品质和精神境界。 必须使全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不断进行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党永葆生机的源泉。要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就必须不断创新。随着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伟大实践,迫切要求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总结实践的新经验,借鉴当代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在理论上不断扩展新视野,做出新概括。只有这样,党的思想理论才能引导和鼓舞全党和全国人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永不自满,永不懈怠,这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要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没有邓小平坚持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改革开放,锐意创新,就没有今天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好局面。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不可能是静止不变的,静止不变就会成为没有生命力的教条。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都善于根据实际情况的发展变化,提出新的思想理论观点。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前进,是一个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过程。江泽民提出,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会突破我们,这是社会前进的必然规律。我们一定要适应实践的发展,以实践来检验一切,要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就必须自觉做到“三个解放出来”:(JP57) 1、要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是指这些观念、做法和体制已经不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成为束缚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的枷锁,社会进步的阻力。这些观念、做法和体制即便是曾经或多或少起过积极作用,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生产力的进步,已成为障碍。只有破除这些旧的观念、做法和体制才能解放生产力。我们进行体制创新,就是要不断完善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求的各方面的体制。以“三个有利于”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不断改革创新,这样才能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2、要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主义的理解中解放出来。 人们之所以固守这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往往产生误解,就是错误地认为坚持这些东西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因为,在某个历史时期,某个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经论述、肯定过这些观念、做法和体制,于是不管形势是否发展、情况是否变化,采取教条主义的态度加以固守,抱残守缺、因循守旧。在思想上没有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也必须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随着时代的进步而进步。必须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摒弃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的态度,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样才能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主义的理解中解放出来。 3、要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主观和客观、思维和存在经常发生矛盾,出现主观和客观不相符,思维和存在不一致。往往容易发生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错误。主观主义不是坚持存在第一性的观点,不是从客观实际出发,而是从观念出发,从书本出发,理论脱离实际,必然处处碰壁,遇到挫折,遭到失败。形而上学是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僵化的观点看问题,而客观事物是联系的、发展的、运动变化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必然违背客观规律,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因此,必须学习、掌握唯物论和辩证法,克服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不断地把思想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中解放出来。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是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所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创新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结果。物质在时空中的运动永远不会完结,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实践永远不会完结,因此,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永远不会完结,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也永远不会完结。 三、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十六大通过的新党章明确指出:“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这是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经验所充分证明了的正确的思想路线。十六大报告深刻总结了这一历史经验,并结合新的实践和新的任务,强调指出:“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这也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 把与时俱进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道作为坚持党的思想路线的重要内容,是我们党在认识上的深化和实践上的进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主观前提,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客观基础,与时俱进是主体开拓创新、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三者共同统一于社会实践之中。要做到与时俱进,就要求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能否始终做到这一点,决定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我们全面了解“与时俱进”的科学内涵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增强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关键在于坚持与时俱进。坚持与时俱进,最根本的是要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要有创新精神。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把创新上升为必须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表明党对执政党建设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 总之,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要谱写新的理论篇章,要发扬革命传统又要创造新鲜经验。善于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回顾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待自己所创立的学说的科学态度,回顾我们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奋斗历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过程是一个随着时代的变迁、革命和建设主题的转换,以及人民群众波澜壮阔的实践的不断深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过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每一个重大发展,社会主义实践的每一个巨大进步,都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结果。社会实践没有止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没有止境,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和创新也没有止境。 第三节 尊重实践,尊重群众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动力、目的和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的主人。尊重实践、尊重群众,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体现。尊重实践、尊重群众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础。 一、在实践中开辟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要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落在实处,这就必须坚持邓小平十分强调的实践观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础。马克思把共产主义者称为“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强调实践在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首要地位。马克思主义哲学因重视社会实践和创立科学的实践观而得名。毛泽东在《实践论》中进一步阐述了实践在认识中决定作用,指出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动力、目的、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认识是从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的循环往复的无限过程,人的认识一刻也离不开实践。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把尊重实践、尊重群众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础。 1、实践是认识路线的基础,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应有之义。 邓小平在恢复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时,全面揭示和阐述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涵,突出了实践观点,把实践作为认识路线的基础。邓小平不仅把“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规定为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而且,思想路线中的“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实际”,就是指的群众实践的现实状况。他强调:“从实践中学,从书本上学,从自己和人家的经验教训中学,要克服保守主义和本本主义。”注重在实践中来获得对现代化建设规律的正确把握。他所恢复、倡导和发展的思想路线是以实践为基础的。 2、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勇于实践,大胆创新”。 邓小平说:“我们现在所干的事业是一项新事业,马克思没有讲过,我们的前人没有做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干过,所以,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学。我们只能在干中学,在实践中摸索。”(d3,p258-259)他还说:“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d3,p372) 3、在实践中把经验上升为理论,指导新的实践。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能动的反映论,把实践作为认识的来源和根本动力,同时,强调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邓小平强调走前人没走过的路,干前人没干过的事,只能在实践中摸索,以获得成功的经验和取得正确的认识。他指出,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及时总结经验,指导新的实践。他说:“我们的方针是,胆子要大,步子要稳,走一步,看一步。”(d3,p113)“关键是要善于总结经验,哪一步走得不妥当,就赶快改。”(d3,p113)这也就是邓小平所形象地表述的“摸着石头过河”,及时总结经验,在实践中探索前进。这也就是从实践——理论——实践的过程。江泽民强调要《不断根据实践的要求进行创新》(2000年6月25日)他说:“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我们的思想认识也必须不断前进,不断根据实践的要求进行创新。解放思想、理论创新,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力量。” 4、不搞主观主义的无谓争论,要用实践来说明问题。 改革开放是一次伟大的实验,是一场革命,有不同的看法和意见是难免的,是正常现象。如果坐而论道,搞主观主义无谓的争论,那就什么事也干不成。他指出:“对改革开放,一开始就有不同意见,这是正常的。”“不搞争论,是我的一个发明。不争论,是为了争取时间干。一争论就复杂了,把时间都争掉了,什么也干不成。不争论,大胆地试,大胆地闯。”邓小平不是反对从理论上探讨问题,讨论问题,而是强调脚踏实地的去干,去实践,不是先入为主,给予先验性地结论,主观地界定是非。邓小平的不搞争论,用事实说话的思想和方法,是实践标准的创造性运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要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总之,邓小平尊重实践,在干中学,在实践中探索,让事实说话的思想,在理论上促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丰富和发展,在实践上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快速发展,加速了我国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二、我们的事业要依靠广大人民来完成 群众观点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认为人民才是历史的主人,历史的创造者。邓小平认为群众路线和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同样重要。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同实践观点一样,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基础。他说:“毛泽东同志倡导的作风,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这两条是最根本的东西。” 1、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来完成 人民群众作为历史的创造者,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是推动这一进程的积极主体。只有紧紧地依靠群众,密切联系群众,随时听取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情绪,代表群众的利益,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与支持,形成强大的力量,顺利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邓小平指出:“我们党提出的各项重大任务,没有一项不是依靠广大人民的艰苦努力来完成的。”过去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如此,今后完成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是如此。 2、把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作为党的最高标准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代表了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其中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在谈到我们改革开放政策的正确性时,他多次指出,我们改革开放的路线是不会改变的,因为改变了,“人民利益要受损失”,“人民不会赞成”,“老百姓不答应”。他说:“我们现在的路子走对了,人民高兴,我们也有信心。”“如果改了,中国百分之八十的人的生活就要下降,我们就会丧失人心。”一言以蔽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以人民利益为基础,以人民是否拥护、是否满意、是否赞成、是否答应为出发点和最高标准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出,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我们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3、邓小平、江泽民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倡导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 历史唯物主义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推动者的观点,决定了马克思主义者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毛泽东把它概括为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邓小平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从我党作为执政党的新情况和遇到的新问题出发,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提出党的群众观点是:(1)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的观点;(2)虚心向群众学习,甘当群众的小学生的观点;(3)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4)干部的权力是人民给予的观点;(5)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是一致的观点;(6)党要依靠群众又要教育群众和引导群众前进的观点。 4、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理论的源泉来自群众的实践。 我们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条件下,遇到很多新情况新问题,过去已有的认识和经验解决不了这些新问题。而要靠千百万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来解决,必须把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事物科学地概括起来,加以提倡。邓小平指出:“改革开放中许许多多的东西,都是由群众在实践中提出来的。”“绝不是一个人的脑筋就可以钻出些什么新东西出来,是群众的智慧,集体的智慧。我的功劳是把这些新事物概括起来,加以提倡。”他强调,在我国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依靠人民群众就是要依靠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依靠各族人民的团结,依靠一切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坚持党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 三、坚持实践观点和群众观点的辩证统一 尊重实践、尊重群众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体现,群众观点、实践观点是邓小平理论的基础。 1、坚持实践观点和群众观点的辩正统一是邓小平的基本思想。 邓小平坚持实践观点和群众观点的辩证统一。他把实践看成是群众的实践,是具有首创精神,可以获得真理性认识的实践。他把群众看成是从事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具有历史主动性的积极主体。尊重群众就是尊重群众的实践,尊重实践就是尊重群众的历史主动性。邓小平在谈到尊重群众、尊重实践时总是把二者结合在一起。“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进程生动地体现了邓小平所坚持的实践观点和群众观点的辩证统一。” 2、改革开放的进程生动地体现了邓小平实践观点和群众观点的辩证统一 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活动。邓小平指出:“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实践。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农村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我国的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就是在总结了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农民实行包产到户的实践经验,在全国农村中推广,并在全国农村的实践中得到丰富和发展,形成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双层经营的体制。后来,邓小平将农村改革的实践经验 推广到城市,进行城市改革,通过总结城市改革的实践经验,逐步完善和发展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各项政策。由此可见,邓小平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实际工作中贯彻了尊重实践与尊重群众的辩证统一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 3、两者的统一还表现在邓小平所重新倡导和确立的党的思想路线和党的群众路线的内在联系中。 党的群众路线,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就是一切为了群众的利益,一切依靠群众在实践中的伟大创造,从群众的实践中来,回到群众的实践中去。党的思想路线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其中的“实际”就是指群众的实践状况、实践水平和实践结果。所以,“从实际出发”主要是从群众的实践状况出发,“理论联系实际”主要是联系群众的实践状况,“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就是在群众的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实事求是”,探寻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也是在群众的实践中并通过群众的实践去探寻客观规律和按客观规律办事。二者是统一而不可分的。实践——认识——实践”同“群众——领导——群众”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达到了有机统一。 从实践中来(感性认识)——理论概括(理性认识)——再到实践中去; 从群众中来(群众)——集中群众智慧(领导)——回到群众中去(群众)。 第四节 照辩证法办事 邓小平与列宁、毛泽东一样高度重视辩证法,反复提出要照辩证法办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毛泽东曾经对中央领导干部提倡学习邓小平照辩证法办事的精神。邓小平是精通和运用辩证法的大师,“照辩证法办事”是他的方法论的根本原则。他提出的“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一系列“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以及“用宏观战略眼光分析问题”,加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的方法论原则,突出地体现了他对辩证法的创造性运用和丰富。 一、坚持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的原理,走自己的路。 1、“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提出,体现了邓小平把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相统一的辩证法精神。 列宁认为对立面的统一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最基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又称之为矛盾律,其精髓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也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规律。遵照这一规律,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D3,P3) 邓小平在我国的发展前途和发展道路问题上,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的普遍原理,主张中国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是社会基本矛盾所决定的历史必然趋势,是矛盾的普遍性。这是各国共产党人必须坚持的普遍原则,共同原则。同时,在不同的国家有着特殊的国情,有着特殊的矛盾,有其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特殊性、个性。必须正确处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要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是由中国的特点决定的,是矛盾的特殊性。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命题的提出,就是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的科学运用。 2、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体现了邓小平共性和个性相结合的辩证法思想。 邓小平为我们制定的党的基本路线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体现了坚持社会主义道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共性,即高度原则性。而坚持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商品经济,则体现了在共性基础上的个性,即高度原则性的基础上的高度的灵活性。 3、在中国的对外政策上,既看到对立,又看到统一。 在坚持独立自主、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的原则下,建立同各国的友好关系,求同存异,不以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决定外交关系的发展。 4、提出“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祖国的思想。 在祖国统一的问题上,坚持在一个中国的原则基础上,实行“一国两制”等等,都是邓小平高度原则性和高度灵活性相统一的辩证法思想的创造性运用 。 高度原则性和高度灵活性相统一是唯物辩证法的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原理的要求和体现。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坚持这一原则,指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胜利。邓小平又把这一辩证法原则创造性地运用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来,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并将继续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更大的胜利。 二、照辩证法办事,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在统一体内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相互对立、相互促进、相互转化。因此,分析矛盾应看到两个方面,即看到主要矛盾,又看到次要矛盾;即看到主要矛盾方面,又看到次要矛盾方面。也就是即抓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方面,抓重点;又要抓次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方面,抓非重点。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坚持两点论,“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是唯物辩证法矛盾观点的具体运用和发展。 正确评价毛泽东同志,坚持功大于过的观点 两点论和重点论的运用,首先表现在《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建设工作的成就和失误、经验和教训的科学总结中,特别是表现在对毛泽东的功过及对毛泽东思想的评价上。薄一波同志认为,邓小平有两大历史贡献,一是正确评价毛泽东同志。二是改革开放。邓小平在回答意大利记者的提问时说:“我们要对毛主席一生的功过是非做客观评价。我们将肯定毛主席的功绩是第一位的,他的错误是第二位的。我们要实事求是地讲毛主席后期的错误。我们还要继续坚持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毛泽东一生中正确的部分。毛泽东思想不仅过去引导我们取得革命的胜利,现在和将来还应该是中国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我们不会象赫鲁晓夫对待斯大林那样对待毛主席。” 邓小平不以个人是非恩怨为标准,实事求是辩证地评价毛泽东,维护了党的统一,国家的团结,统一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思想,维护了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而前苏联则是斯大林肯定了列宁,但是赫鲁晓夫——勃涅尔列夫——安德罗波夫——戈尔巴乔夫——叶利钦——普京,基本上是后者否定前者。这就造成了思想混乱,政治动乱,国家解体,“和平演变”。 2、辩证地对待改革开放,兴利除弊 邓小平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不仅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战略思想,推动改革开放的进程。而且,正确地对待改革开放的利弊,实事求是地分析改革开放的成绩和问题。他一方面指出了改革开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为不改革开放就不能实现四个现代化,就是死路一条,另一方面也指出,实行改革开放会带来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影响。一方面指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强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又指出高度的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没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就没有社会主义。他一方面指出在改革开放中“左”的影响的严重性,指出这是主要的危险,另一方面也指出右的影响的危险性,必须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既看到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绩,又指出工作中的失误。 3、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提出了一系列“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 这个方针首先体现在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中。党的基本路线要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开展工作时,必须坚持两个基本点:一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一是坚持改革开放。二者的结合才能保证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这就是“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放松了任何一方都会给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造成损失。所以,邓小平一方面大力提倡解放思想,大胆地实行改革开放,反对思想僵化、本本主义;一方面又大力宣传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邓小平提出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社会主义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的统一。邓小平关于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和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两手抓”的思想。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发展的指导方针。提出了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法制建设;一手抓改革开放和对内搞活经济,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等等。前者是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物质基础、经济基础,后者是发展社会主义的政治法律制度和思想道德文化、即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这两个方面的相互推动,相互结合,才能保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胜利发展。“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构成了邓小平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三、用宏观战略眼光分析问题,树立全局观念,加强工作的系统性和预见性 邓小平还根据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把系统论的思想引入辩证法,要求我们不仅要看到事物的“一分为二”,事物的“两点论”,而且要更多地从多要素、多层次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协调上来考虑问题,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事物的系统性。他把加强工作中的“系统性”作为一项方法论原则,十分严肃而郑重地向全党同志提了出来。他说;我们要求党的各级干部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学习现代科学知识,“从而加强我们工作中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强调“用宏观战略眼光分析问题。”这是邓小平重要的方法论原则,也是唯物辩证法的全面地、联系地、发展地看问题的观点在实际工作中的创造性运用。 邓小平关于加强工作中的系统性的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观点: 1、把中国社会主义事业放在世界历史进程和当代世界宏观体系中来观察、分析,制定国际战略 邓小平根据变化了的世界格局,在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两大主题的背景下,制定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战略,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有利于现代化建设的国际环境。 2、把中国现代化建设作为复杂的系统工程,作出系统整体的部署 一个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总是与其他事物处于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之中。系统性思维要求从事物的相关性中来全面分析事物。邓小平正是从事物的相关性即相互依存来考虑、安排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项任务的。他指出:“为了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任务很多,需要做的事情很多,各种任务之间又有相互依存的关系,如象经济与教育、科学,经济与政治、法律等等,都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不能顾此失彼。”他从各个方面揭示事物的相关性,比如“比例关系”、“综合平衡”、“中心与非中心”,等等。他说:“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是多方面的,各个方面需要综合平衡,不能单打一。但是说到最后,就是要把经济建设当作中心。”根据邓小平的这个思想,党中央规定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并且使这几个方面互相配合、互相促进。” 3、要求各项工作都“要用宏观战略眼光分析问题” 他要求我们的干部要从大局来看问题,放眼世界放眼未来,也放眼当前,放眼一切方面。他要求(一)局部服从全局。(二)各项工作都要服从中心工作,即经济建设。(三)各个局部都要服从“三步走”发展战略。要从全局出发,相互支持、相互配合,这样才能形成整体优势。既能维护党和国家的团结和统一,形成领导核心,树立领导威信,又能全国一盘棋,发挥整体优势,“系统大于整体之合。” 第 五 节  以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一、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JP59) 1、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而不是僵化的教条。 在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的过程中,有两种绝然不同的两种态度:一种是用教条主义、经验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一种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即理论同实际相结合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发展壮大,能够领导人民取得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巨大成功,就在于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来坚持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科学指南,而不是当作行动的教条,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紧密结合起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坚持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生机与活力。在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问题上,我们党有着成功的经验,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也有沉痛的教训。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找到了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把中国引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续进行毛泽东开始的探索,明确了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找到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适合我国国情的正确道路,取得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使社会主义中国焕发出蓬勃生机,人民群众从切身感受中更加拥护社会主义。 2、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又要发展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自然界、人类思维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它是真理,但没有穷尽真理,人们对真理的认识永远不会完结。因此,对待马克思主义,既要坚持,又要发展。这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地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邓小平以开辟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的巨大政治勇气和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巨大理论勇气,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开创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道路,所坚持的正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要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也必须坚持这种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邓小平指出:“我们搞改革开放,把工作重心放在经济建设上,没有丢马克思,没有丢列宁,也没有丢毛泽东。老祖宗不能丢啊!问题是要把什么叫社会主义搞清楚,把怎么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搞清楚。”①(D3/P369)“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来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它要求人们根据它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不断结合变化着的实际,探索解决新问题的答案,从而也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 ②(D3/P146)“只有发展马克思主义,才能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绝不能要求马克思为解决他去世之后上百年、几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列宁同样也不能承担为他去世以后五十年、一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的任务。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3)(D3P/291)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是科学,就因为它始终严格地坚持存在第一性、思维第二性,以客观事实作为自己思想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据。而社会生活作为客观存在总是处于不停的变动之中,这种变动的剧烈和深刻,近一百多年来达到了前人难以想像的程度,特别是高科技的飞速发展、信息社会、网络时代的到来,更是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是面貌。如果不以发展变化了的客观实际为根据,不研究活生生的现实生活,既发展不了马克思主义,也坚持不了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特别指出:“世界形势日新月异,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很快。现在的一年抵得上过去古老社会几十年、上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②(D3/P291-292)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必须以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提高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根据实践经验和时代发展,形成有科学根据的新观念新理论,才能把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这样,才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真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3、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历史经验反复证明,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是辩证统一的,不坚持马克思主义,就谈不上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不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谈不上坚持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应历史进步的要求而产生、存在和发展的。时代变化了,社会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也必然要丰富、要发展。今天,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的深刻变化,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与一百多年前马克思主义诞生时的情况已大不相同。中国的基本国情与诞生马克思主义的西方社会、与诞生列宁主义的俄国的情况也大不相同。现在的中国与五十多年前、二十多年前的中国也大不相同。我们党所处的地位和环境,党所肩负的任务,以及党员队伍的状况,也都发生了许多重要的变化。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人民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需要作出理论的概括,广泛深刻的社会变革呼唤着理论的创新。中国共产党人应当肩负起这一历史使命,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更好地同实际结合起来,科学总结实践经验,为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自己的贡献。 4、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牢固树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 能不能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关系到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生命力,关系到中国社会的前进和中华民族的进步。我们在“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正是邓小平、江泽民,坚持和发展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绩。在新的世纪中,我们党要带领全国人民继续向前迈进,要把我们的国家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挥全党和全体人民的聪明才智;需要我们审时度势、抓住机遇,振奋精神、开拓进取;需要我们进一步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思想路线是否正确仍然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仍然是一个关系到我们国家前途和命运的重大问题。 今天,我们解放思想的任务仍很艰巨。我们要在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指引下,一切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新时代党的思想路线的巨大能动作用,要求我们在各项工作中自觉地贯彻和遵循这条思想路线,使之真正成为行动的指南。 (1)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当今时代、形势的确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并没有过时。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思想路线,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决抵制各种否定马克思主义、在指导思想上搞多元化的错误思潮。在这个大是大非问题上,每一个共产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都必须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决不能有丝毫的含糊与动摇。这样做,决不意味着什么"思想僵化",而恰恰是坚持了发展的精神。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从来都是善于吸收一切人类文明进步的科学成果。坚持马克思主义,就是坚持真理。 (2)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要充分看到国内外形势和环境的深刻变化,充分看到这些变化对我们党带来的深刻影响,不断研究新情况,思考新问题,形成新认识,开辟新境界。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前提下,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在当代中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要自觉坚持这个思想理论体系的指导地位,在现代化建设和党的建设中全面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不断开拓新的局面。 (3)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要注重实际,注重实践,注重经验,深化认识,更加全面深刻地揭示客观世界的本质和规律,充分发挥改造世界的能动作用。要善于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本地、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结合起来。坚持新时代党的思想路线不是一句空话,而必须付诸行动。这就要求我们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令行禁止,自觉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坚持科学态度,大胆探索创新,使我们的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客观实际,更加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时代发展的要求。要通过解放思想,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把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事业,奠基于对共产党执政的规律、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以及人 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之上。 二、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JP63) 1、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只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正确运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离开本国实际和时代发展来谈马克思主义,没有意义。静止地孤立地研究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同它在现实生活中的生动发展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没有出路。那是一种空头理论,这样的理论没有丝毫作用和意义。不能拿本本去套实践,而是要用实践去发展本本。江泽民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伟大而艰巨,我们没有未来的全部答案,必须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进一步把理论和实践、继承和发展结合起来,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开拓我们事业发展的新局面。要坚持以实际问题为中心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方法,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在实践中用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要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要谱写新的理论篇章,要发扬革命传统,又要创造新鲜经验。 面向新世纪,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正在更为广阔和复杂的环境中进行。要求我们必须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将其贯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全过程,真正变成推动我们事业前进的根本思想武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2、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首先应当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只有马克思主义能够解决中国的前途命运问题,因此,我们任何时候都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背弃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必然导致思想混乱,迷失方向,遭受挫折。当今世界格局西强东弱,西方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一些人在重大理论问题上思想混乱,以为马克思主义过时了、无用了、失败了等等。对此,我们头脑要清醒,态度要鲜明。 一百多年来,世界各个领域都发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变化,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并没有过时,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仍然是我们在复杂情况下观察世界、把握大局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我们说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主要是指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时期取得的一系列理论成果,加深了全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是开创未来新局面的强大思想武器。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根本的就是要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成为思考问题、谋划工作的指针,成为分析形势、指导工作的准则,成为统一思想、解决问题的依据,成为检验工作、衡量成效的标准。 3、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提出新理论 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表明,马克思主义给我们提供的不是一劳永逸的既定答案,而是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首先应当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提出新理论。什么时候我们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探索出切合中国实际的道路,我们的事业就取得了成功;否则,就会遭受前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的失败也从反面证明:马克思主义必须与时俱进。挫折。中国共产党80多年历史经验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无一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结果。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最根本的一条就是不断地摆脱教条主义和陈旧观念的束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和与时俱进的科学精神。只知道与时俱进的重要性是不够的,仅有与时俱进的愿望也是不够的,必须真正地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本领。 新的历史条件给马克思主义提出了许多重大课题,必须根据新的实践经验做出回答。不能不顾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况的变化拘泥于马克思、恩格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根据具体情况做出的论断,不能不讲时代、形势和历史条件的变化而生搬硬套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不能什么问题都到"老祖宗"的书本里找现成的答案。 4、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深化对"三个规律"的认识 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站在时代的前列和实践的前沿,深入研究和回答现实生活中提出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努力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深化对"三个规律"的认识,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的要求,也是推动我们党所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发展的要求。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不仅提出了不断深化对"三个规律"的认识的要求,而且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我们对"三个规律"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1)在对执政规律的认识上。进一步明确了党的指导思想,提出了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建设执政党,把保持和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和活力作为党建的目标,突出了党的先进性,明确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 (2)在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上。认识到要用与时俱进的态度对待社会主义,首先要完整准确地理解科学社会主义,把握其精神实质,同时对社会主义观念、模式和体制的认识要与时俱进。深化和拓展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发展阶段、发展道路、发展战略等问题的认识。 (3)在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上。认为先进生产力取代落后生产力是一个不断地从低到高的发展过程,提出把科技和教育的发展放在突出的战略地位;认识到人与自然社会的辩证关系,提出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建设生态文明;认识到社会全面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是辩证统一的过程;认识到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各国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提出应尊重各国的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承认世界多样性的现实;认识到人类社会发展总趋势必然走向共产主义,但是,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不断深化对"三个规律"的认识,是全党的一项长期的理论任务。 5、开拓创新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解放思想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不竭动力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要求我们要站在时代的前列和实践的前沿,深入研究和回答现实生活中提出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应当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开拓创新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解放思想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不竭动力。20多年来,我们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又坚持解放思想,冲破了"两个凡是"的束缚,摆脱了姓"社"姓"资"的争论,逐步树立起实践标准、生产力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一步一步地树立起改革的观念,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走出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路,使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理论的价值全在于指导实践。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关键是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确观察和科学分析问题,按照"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要求,创造性地贯彻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一切从我们正在做的事情出发,从改革和建设的实践出发,对实践中复杂纷繁的事物进行科学分析,形成符合客观规律的工作思路,反对和克服满足现状、墨守成规,做到奋发有为、敢于创新与时俱进,富于创造性,是与教条主义、本本主义、主观主义、因循守旧等思想方法和思想作风相对立的。在实践过程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就是要以科学的态度来对待已有的各种制度、机制、政策和规范,只要是符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要求的,就毫不动摇地坚持,不符合的,就坚决彻底地予以纠正。才能冲破落后的条条框框和旧的思想观念的藩篱,开拓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实践的新天地。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一种艰苦的创造性活动。它要求我们,一方面必须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不畏艰险的创新勇气;另一方面必须具备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实践所需的理论功底、知识水平和分析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要使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富于创造性,必须建立创新的机制,既包括有利于创新的激励机制,也包括有利于创新的用人机制。同时,还必须努力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环境和氛围,真正在全党和全社会形成认真学习的风气、民主讨论的风气、积极探索的风气和求真务实的风气。 6、学习“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要注重做到三个结合 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要注重做到三个结合。第一,坚持学习理论和指导实践相结合。 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只有同指导实践相结合才能把理论学深、学透。要深刻认识学习好、运用好科学理论对推进事业发展的重大意义,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努力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实践、解决问题、推动工作。要紧紧围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真正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体现到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行动中去,成为推动事业实现新发展、开创新局面的强大精神动力。 第二,坚持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相结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指导我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思想武器,也是指导我们改造主观世界的思想武器。人的主观世界容易受到各种思想观念的影响,包括僵化保守、落后腐朽的思想影响,必须不断进行主观世界的改造。 第三,坚持运用理论和发展理论相结合。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在长期奋斗和艰辛探索中取得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我们事业胜利前进的根本保证,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风险,我们都要坚定不移地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断发展的事业,我们在前进中还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新情况新课题,还要应对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和挑战,因此还要继续进行新的实践新的探索。只要我们忠实地实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我们的事业就一定能取得更大的胜利。 【思考题】 1、为什么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2、实践观点和群众观点的联系是怎样的? 3、“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理论依据和重要意义是什么? 第四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 掌握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提出、内容、特点,理解其意义。这是本章的重点,也是难点。 ◆ 明确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理解邓小平“发展是硬道理”重要论述。 ◆ 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科学论断及其意义。 授课学时:四学时 ——知识点结构图—— 社会主义本质和基本任务【社会主义本质】 {邓小平理论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 {社会主义本质新的概括的意义 【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及其依据 {新阶段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邓小平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这一新的革命过程中,不断提出和反复思考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建国以来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经历的曲折和失误,改革开放过程中遇到的一些疑虑和困惑,归根到底都在于我们对这个最基本的理论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邓小平抓住这一问题,深刻地思考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科学水平。新时期的思想解放,关键是在这个问题上的思想解放。 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本质 一、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深化 本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它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决定事物性质、面貌和发展的质的规定性,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最根本的东西。质深藏于事物内部,对事物质的认识有一个逐步深化、发展的过程。如:“知人知面不知心,”是指不了解人的本质、本性。“日久见人心,”时间长了就可以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了解人的本质、本性。同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也有一个逐步深化、发展的过程。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时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什么是社会主义”问题是科学社会主义最关键的理论问题之一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已有100多年历史,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也有80多年。由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揭示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由于马克思、恩格斯没有亲身经历社会主义的实践,所以不可能对未来社会主义发展中的许多问题作出结论,而只能提出大致的设想。如社会主义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物质财富要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要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在社会主义对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到了共产主义实行按需分配;实行计划经济;实行无产阶级专政,人民当家作主;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人类将获得彻底解放,得到全面发展等等,这对于我们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具有重要作用。 2、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的经验教训说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 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践来看,尽管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了80多年,但前苏联东欧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并没有真正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采取了一些僵化的模式。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并没有完全搞清楚。”(D3,P139)“我们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个好制度,必须坚持。……但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我们的经验教训有许多条,最重要的是要搞清楚这个问题。”不重视生产力的发展,不关心人民群众生活,只关注争夺世界霸权,大搞军备竞赛。导致国民经济停滞、衰退,造成苏东剧变。我国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的经验教训充分说明,没有搞清楚社会主义的本质,以阶级斗争为纲,搞平均主义,穷的社会主义,历史教训证明“左”的一套只能搞垮社会主义。 3、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深化 邓小平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进行了不懈地探讨。他从实践出发,通过否定(什么不是社会主义)达到肯定(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思维方法来揭示社会主义本质。他多次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不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不是社会主义,”“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等等。他的这些以否定的形式出现的判断和命题,不是形而上学的否定,而是辩证法的否定。他在1980年指出:“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的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本质。”(D2,P313)他所关注的不是社会主义的名,而是社会主义的实,这就抓住了社会主义本质问题的症结和关键。他循名责实,关注的是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反对把不属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说成是社会主义。 邓小平最早在1980年就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这一概念,到1992年在南方谈话中作出科学的概括。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时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二、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内涵及相互关系 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我们应该全面理解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本质的基本内涵。这种新概括既包括了社会主义的生产力问题,又包括了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问题,是一个完整的、有机的统一体。社会主义本质论是由五句话三个层次构成的: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 (1)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根本任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第一层次的内容。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仍然需要进一步解放生产力。解放生产力是发展生产力的前提,生产力只有从旧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才能发展。邓小平指出:“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 (2)生产力发展速度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国家的稳定强盛和人民的富裕幸福,社会主义最终战胜资本主义,这一切都必须建立在社会生产力不断解放和高度发展的基础上,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3)要发展生产力,就必须解放生产力。“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 (4)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是辩证的统一。解放生产力是发展生产力的前提,发展生产力是解放生产力的着眼点和归宿。生产力只有从旧体制的束缚下解放出来,才能获得发展。两者是一个动态发展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历史过程。邓小平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本质之中,破除了脱离生产力来谈论社会主义的历史唯心主义,奠定了社会主义最根本的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的理论基石,既符合社会主义制度的客观实际,又显示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2、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这是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第二层次的内容。这是从生产关系方面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 (1)消灭剥削是指消灭剥削制度和剥削现象。剥削有多层次的内涵,一是剥削制度;二是剥削现象;三是剥削阶级;四是剥削分子。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消灭了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而消灭剥削现象和剥削分子还需相当长一个历史过程。消灭剥削,实际上是指明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如何分配,如何使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成果。消灭剥削,这种剥削主要指资本主义剥削,同时也包括其他形式的剥削。消灭剥削,实质是消灭不劳而获,消除少数人凭借生产资料私有制去剥削压榨劳动者、无偿占有他人劳动的不合理的社会现象。 (2)消除两极分化,是指消除在财富的占有和使用上的严重不平等。社会主义从制度上消除了产生两极分化的根源,但不同地区、不同人的历史和现实条件,主观和客观原因,形成了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富裕程度不同,差别过大容易引起两极分化。人们对社会财富的占有过于悬殊,达到使贫困的一极无法承受起而反抗,就会导致社会危机以致社会动乱,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生这类事情,就会使社会整体利益受损,社会发展受阻。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特点就是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如果导致两极分化,改革就算失败了。”因此,必须消除两极分化。显然这同绝对平均主义、不允许湿度差别存在的主张是不同的。在民营企业、股份制快速发展的情况下,社会财富快速向少数人手中聚集,贫富差距拉大,必须防止两极分化。 (3)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关系。剥削是两极分化的基础,是两极分化的温床:而两极分化产生于剥削,必然加深剥削,强化剥削,甚至出现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所以,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剥削依然存在的情况下,要特别注重消除两极分化。不然,就会造成社会动荡,动摇社会主义的基础。 3、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第三层次的内容。这是从社会主义最终目标上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是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归宿。当然,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的历史历程,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绝不能急于求成,它是目标和过程的统一,目标是在过程中逐步实现的。 (1)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和归宿。从社会主义社会形态和建设实践的系统结构上看,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基础、手段和途径,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是条件和保障,共同富裕是最终目的和归宿。任何动摇、放弃公有制主体地位和共同富裕的做法,都会脱离社会主义的方向,损害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 (2)共同富裕强调“共富”,同资本主义的“个富”有本质区别。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是其优越性所在,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本质规定,反映了千百年来人民的根本愿望和价值观。它同资本主义的个别富裕划清了界限,是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 (3)共同富裕强调“共富”与共同贫穷的假社会主义划清了界限。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穷,而是富,但这种富是人民共同富裕。”“过去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实际上是共同落后,共同贫穷,我们就是吃了这个亏。”这是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邓小平强调共同富裕。走向共同富裕,首先要靠先富起来的人们自己努力,国家、社会和先富的部分也有责任和义务帮助其他部分富裕起来,防止贫富悬殊、两极分化。 4、社会主义本质论中三个层次的相互关系、理论特点。 (1)体现了发展生产力与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前两句讲的是生产力,中间两句讲的是生产关系,后一句讲的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统一的结晶“共同富裕”。“共同”强调的是生产关系,“富裕”强调的是生产力。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不仅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内在属性,而且揭示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本质体现了发展生产力与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前提,而完善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是全面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保证。 (2)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手段和目标的统一。前两句是手段,中间两句是保障,后两句是目标。发展生产力是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前提。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生产关系则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根本保障。 (3)体现了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和社会关系的统一。前两句讲的是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中间两句讲的是社会关系,而共同富裕则是这两者的统一。 (4)体现出逻辑上层层递进的关系。解放生产力是发展生产力的基本前提——发展生产力为消灭剥削创造条件——消灭剥削为消灭两极分化提供保证——消除两极分化为达到共同富裕铺平道路——共同富裕则是它们的最终目标。在这一逻辑关系中,先行判断是后行判断的逻辑根据,后继判断是先行判断的逻辑发展。它们相互联结,环环相扣,不断递进,形成一个辩证统一的有机统一体。 总之,社会主义本质涵盖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两个方面。在这个问题上,要防止两种倾向:一种是片面强调生产关系“一大二公三纯”,忽视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是只顾发展生产力,忽视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导致生产关系难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正确的方针是:在致力于发展生产力的同时,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使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适应,相得益彰。 三、社会主义本质论的重大意义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反映了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时代要求,摆脱了长期以来拘泥于具体模式,而忽视社会主义本质的错误倾向,深化了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在理论和实践上有着重大意义。 1、纠正和澄清了对社会主义的错误认识和模糊观念。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习惯停留在或偏重于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层面上,把公有制、按劳分配、计划经济、阶级斗争、无产阶级专政、集体主义等,当作社会主义内在的本质属性。忽视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把共同富裕排斥在社会主义本质之外。把工作重点长期放在改变生产关系上,过分夸大意识形态的作用上。这种认识脱离了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的客观实际。 2、坚持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1)提出了新的社会主义基本范畴。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谈社会主义时主要是谈它的特征,虽然包含着社会主义本质的思想,但没有在社会主义特征之上提出将社会主义本质作为社会主义基本范畴,没有“社会主义本质”这样的明确概念。邓小平在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这一基本范畴,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基本理论命题,突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一根本任务和共同富裕目标,使人们对社会主义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2)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指出了社会主义存在的根据。衡量一种社会制度是否优越的标准,归根结底看它是否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强调把社会主义建立在雄厚的物质基础上,划清了科学社会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界限。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引入到社会主义的本质之中,有利于我们自觉贯彻“社会主义时期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一根本方针。 (3)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这一新的视角揭示社会主义本质,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重大发展。彻底摈弃了过去离开生产力的发展,抽象地谈论社会主义的历史唯心主义观点,纠正了忽视生产力发展状况和规律搞“穷过渡”的倾向。强调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把“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根本原则和最终目标,划清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界限。 (4)展示了社会主义发展过程。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都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共同富裕也是相当长的历史过程,它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结果,是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 3、奠定了邓小平理论的科学基石 邓小平以社会主义本质为本原和基准,科学地阐明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这一系列重大问题,从根本意义上讲,都是由社会主义本质决定和制约的,都必须贯彻、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决不能背离社会主义的本质。 4、本质论为我们提供了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方法论原则 邓小平首先抓住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从社会主义制度的层面来认识社会主义,从而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手段与目的、过程与结果、特征与本质统一起来,从“特征”深入到本质。这对于我们在理论上深化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在实践中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具有重大的意义。 5、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使人们看清了体现于社会主义全过程的本质要求 (1)这一概括既包括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问题,又包括了社会主义社会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问题,是一个有机整体。 (2)这一概括为我们坚持、完善和发展公有制指明了方向。 (3)这一概括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当作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传统观念,从根本上解除了把市场经济当作资本主义本质特征的思想束缚,使我们明确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总之,这一概括反映了人民的利益和时代的要求,廓清了不合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模糊观念,摆脱了长期以来拘泥于具体模式而忽略社会主义本质的错误倾向,深化了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这对我们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推进改革,指导改革沿着合乎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方向发展,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重大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原则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根本原则。众所周知,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来十分重视生产力在社会中的作用,把是否容许生产力不断向前发展作为衡量社会制度是否已经过时的标准。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指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应该想尽一切办法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正如邓小平指出的那样:“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发展生产力。” 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历史,实际上是一部生产力不断进步和发展的历史。人类历史上发生的引起社会形态变化的革命,都是新的生产力和代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阶级和集团,为打破旧的生产关系的束缚而进行的斗争。新的阶级之所以能最后取得胜利,新的社会制度能够确立和巩固,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它能体现和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观察社会问题的基本立场和观点。同样,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必然要代替资本主义的论断,也是以这一基本观点为依据的。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以后,必须把主要精力放在尽快发展生产上,把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中心任务和首要任务,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类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要求,也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最根本的利益。 二、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确立的依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大力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根本观点,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物质基础 我国现阶段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使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才能为彻底消灭阶级,消灭三大差别创造条件,才能实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任务很多,但根本的一条就是发展生产力,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体现出优于资本主义,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物质基础。”(D3,P137)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发展生产力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重要矛盾的根本手段。发展生产力,是保证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根本条件。向共产主义过渡,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共产党领导人民奋斗的远大目标。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创造一系列必备的条件,其中最根本的条件是高度发达的生产力。 2、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快生产力的发展 对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问题,我们党有正确的结论也有失误。1979年邓小平明确指出:“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 由于国际国内的因素,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但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贯穿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由此决定我们必须把经济建设、发展生产力作为全党全国工作的中心,各项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在于依靠自己生产力的发展。邓小平始终强调:“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对于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这一观点,邓小平是坚定不移的,即使是1989年,当国内发生政治风波时,也从未改变过。 3、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根本体现 社会主义的优越性首先体现在生产力的发展速度快于资本主义。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就体现在它的生产力要比资本主义发展的更快一些、更高一些。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目前生产力发展的现状还落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我们只有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才能尽快弥补历史的缺陷,使我国生产力水平达到和高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从而使社会主义优越性充分显示出来。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2003年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已达到116694亿元,比2002年增长9.1%,相当于1.4万多亿美元,人均GDP首次突破1000美元,达到1090美元。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六位,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得到体现。 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还体现在消灭贫穷,实现共同富裕上。社会主义的目的是使全体人民富裕幸福。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只会败坏社会主义的声誉。邓小平明确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之一,只有加快生产力的发展。邓小平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放在第一位,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讲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运动规律。 4、发展生产力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迫切需要 发展生产力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迫切需要。发展生产力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社会主义制度是先进的制度,先进的制度只有建立在相应的物质基础之上才能得以巩固。从社会主义面临的挑战来看,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增强社会主义的吸引力,使社会主义制度赢得人民大众的衷心拥护,从而自觉地捍卫它,挫败西方敌对势力“和平演变”的图谋。 发展生产力是巩固和加强人民民主专政的物质基础。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巩固和完善这一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文化建设的根本保障。然而,这一问题的解决,也有赖于生产力的发展。没有生产力的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强大的物质基础,就没有强大的国防,就不能保卫社会主义国家,维护祖国统一;就没有国际地位。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受剥削、受压迫、受侵略的悲痛历史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美国之所以在世界上横行霸道,就是因为其生产力发达。 5、现阶段发展生产力更具有重要性和迫切性: (1)我国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和时代起点,决定了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是建立在经济发达的基础之上,而是建立在生产力不发达,经济落后的基础之上。(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种社会矛盾的解决,有赖于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各种矛盾都必须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来解决。(3)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赖于生产力的发展; 总之,“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离不开发展;振兴中华,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离不开发展;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加强人民民主专政,离不开发展;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离不开发展;改善人民生活,离不开发展;实现祖国统一,离不开发展。发展是保证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根本条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第三节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一、发展是一个时代性的命题,关系到中华民族能否复兴的重大问题 1、发展是一个时代性的命题,是一种带有世界历史性的客观需要,是否发展关系到中华民族能否复兴的重大问题。 2、发展是一个政治性的命题,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人民生活的改善、社会的稳定都依赖于发展,能否发展是事关中国的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发展的根本问题是发展生产力。“6.4”风波以后,邓小平说:“人民现在为什么拥护我们?就是这十年有发展,发展很明显。假设我们有五年不发展,或者是低速度发展,例如百分之四、百分之五、甚至百分之二、百分之三,会发生什么影响、这只是经济问题,实际上是个政治问题。”(《邓小平文选》D3,P354) 3、发展是一个战略性的问题,是一个事关全局性、长远性的问题,不像战术问题那样是局部性、短期性的问题。经济落后、文化落后、科学技术落后的问题,还有政治稳定、祖国统一、国防建设等等问题,集中到一点,就是必须把发展放到首位,用发展来统领一切。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我们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尤其是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这既表明我们党致力于推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又表明我们党坚持和完善符合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不能把发展社会生产力与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对立起来。 二、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1、“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是江泽民对“发展才是硬道理思想的发展创新 这是十六大报告在邓小平“发展才是硬道理”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提出的重要命题,是重大的理论创新。它揭示了发展与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关系,阐明了发展在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中的重要地位。十六大报告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利益。通过发展来贯彻执政为民的原则,是我们党的这一宗旨在夺取政权后的历史条件下的体现。 2、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就要执政为民,执政兴国 我们党把发展看作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使我们更加深刻地领会到,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发展中大国领导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能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必须始终坚持把发展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抓住不放,通过发展来体现党的先进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通过发展来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各种矛盾;通过发展来克服我们前进道路上遇到的各种问题;通过发展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就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和深化改革 立足中国现实,顺应时代潮流,不断开拓促进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的新途径;必须坚持和深化改革。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都要坚决冲破,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都要坚决改变,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坚决革除;必须相信和依靠人民,集中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4、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还必须正确处理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党的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我们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必须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必须坚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和良好的周边环境;必须坚持加强党的领导,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和团结统一。 三、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改革、发展、稳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个根本性问题。三者中任何一个出了问题,不仅会影响另外两个方面,而且会直接影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是一个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处理的重大问题。邓小平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地阐明了三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正确处理巩固、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是适用于整个初级阶段的一个长期的基本的方针,它充分体现了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的要求。            1、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改革的目的。 发展才是硬道理,中国解决自身内部一切问题的关键要靠自己的发展,所以发展是改革的目的。特别是生产力和国民经济持续不断地发展。邓小平指出:“抓住机遇,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加快经济发展,才能增强综合国力,没有强大的经济基础综合国力就不能增强,各种社会矛盾就无法解决,社会主义就没有巩固的物质基础。只有经济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才能提高,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只有加快经济发展,才能使人民安居乐业,社会才能更加稳定,社会主义改革才能顺利进行。所以,发展经济是一切工作的中心,它能为改革和稳定创造坚实的物质基础和良好的经济条件,发展既能为改革创造宽松的环境,又能促进政治和社会的进一步稳定。 2、改革是发展的动力。 改革是动力,是解决社会主义矛盾的正确而有效的途径。只有改革,才能扫除生产力发展的障碍;只有改革,才能解决生产力发展过程中新出现的各种问题,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广阔的空间。离开改革不可能发展,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同时离开发展也不可能有真正的改革,发展是改革的目的。改革是发展的动力,是我们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改革的目的和意义就在于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改革的力度不足,就难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经济的迅速发展;改革的力度过大,又会影响社会政治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3、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 稳定是加快改革和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只有社会稳定,改革才能顺利进行,经济发展才有可靠的保证。所谓社会稳定,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国家政局稳定,二是现行政策不变。其中最重要的还是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即政局稳定。邓小平多次指出,中国发展的条件就是政局稳定和政策稳定。发展面临着各种矛盾和挑战,改革就会有风险,因而必须要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否则,一切都无从谈起。在经济体制转换时期,社会矛盾加剧,保持稳定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4、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这三者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相互统一的辩证关系。要统揽全局,精心策划,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协调统一起来,在社会政治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在改革、发展中保持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在三者的关系中,总体上说,稳定压倒一切,必须高度重视稳定作为前提的关键作用。能否正确处理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是社会主义改革事业成败的关键。正确处理了三者关系,就能减少失误,少犯错误,少走弯路。正确处理三者关系,有利于我们培养辩证的头脑,树立全局观念,确立战略眼光,把握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 总之,改革、发展、稳定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是贯穿于社会主义改革和发展全过程的大问题,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总揽全局的关系。稳定只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发展才是目的,是根本。稳定和改革都是为了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在当前条件下,只有通过改革,加大改革力度,使改革向更深的层面和更广的领域拓展,彻底革除一切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某些方面和环节,才使生产力获得解放和发展。只有经济的稳定发展,才能使国家长治久安。所以,稳定不是停滞的稳定,而是动态的稳定,是发展的稳定。因此,在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时,我们要坚持中央提出的“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保持稳定”的方针,指导我们的各项工作,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推向前进。 【思考题】: 如何正确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 为什么说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第五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 了解我国基本国情,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主要内容。 ◆ 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和主要矛盾,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和纲领。 二、授课学时:三学时 ——知识点结构图——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含义、特征及其长期性 {初级阶段理论的意义 {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党的基本路线】 {基本路线的意义             {基本路线的内容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党的基本纲领】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经济、政治、文化纲领的关系 {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关系 第一节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JP92) 唯物辩证法为我们揭示了客观事物的质量互变规律,认为事物的发展是过程论和阶段论的统一。因此,我们研究事物要考察其不同的发展阶段,以采取正确的方法推动事物发展。不能让一个年高70岁的老太太去学体操,不能让学龄前儿童当宇航员。 社会主义作为一个客观事物,也是这样,必然有一系列不同的发展阶段。人们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抽象到具体的艰难曲折的过程,也有着惨痛的经验教训。 1、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科学构想 马克思恩格斯没有看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没有亲自经历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他们通过对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过程、特点、规律及发展趋势的研究,提出了对未来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一些构想。马克思1875年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指出,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以后,建立未来社会必然会经历三个阶段:(1)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过渡阶段,即过渡时期;(2)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即社会主义社会;(3)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这一设想无疑具有真理性,它把社会主义看成一个经常变化和不断改革的社会。对于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具有指导意义。 2、列宁关于社会主义是一个多级发展过程的论断 列宁在领导俄国人民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付诸实践时,基本上接受了马恩未来社会三个阶段的思想,并在《国家与革命》中首次明确地把共产主义社会本身概括为:“初级形式的社会主义”,“发达的社会主义”,“完备形式的社会主义”即共产主义社会等等,指出了社会主义存在成熟程度不同的发展阶段。但他没有明确指出社会主义还有一个初级阶段。 斯大林认为苏联建成社会主义社会制度以后,主要任务是“从社会主义逐渐过渡到共产主义,最后建成共产主义社会。” 显然在斯大林看来,社会主义建成之日就是开始向共产主义过渡之时。赫鲁晓夫在50年代末期,认为苏联进入了全面展开共产主义社会建设的时期,声称经过20年的努力,在1980年就能基本建成共产主义社会。勃列日涅夫虽然批判了赫鲁晓夫的主观主义和唯意志论,提出了“发达的社会主义”理论。苏东都是这样,对社会主义阶段的估计过高,在实践上提出并不可行的指标,造成了重大失误,实际上都犯了“左”的错误。 3、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探索与失误 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中,认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刚刚建立,还不完全巩固,还需要一个继续巩固的过程。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明确提出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可分为“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两个阶段的正确思想。不幸的是,1957年夏季反右派斗争扩大化的错误是一个“滞后性”的错误,在认识上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混同于还没有建成社会主义制度的时期,大搞阶级斗争。1958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一个“超前性”的错误。认为共产主义已经为期不远了,可以跑步进入共产主义了,产生了空想论。1962年10月则认为整个社会主义阶段,一直到共产主义实现之前都是过渡时期,都要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了1966年文化大革命“左”的一套愈演愈烈,陷入长时期的动乱。可见,这都与对于社会主义阶段的错误认识有着密切的联系。 4、邓小平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主要创立者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恢复和发扬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正确地分析了我国的基本国情,创造性地提出了“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针对粉碎“***”之初,在社会主义问题上,出现的再次冒进急于求成的倾向。邓小平指出,底子薄,人口多,耕地少,百分之八十的人口是农民,这个现实情况是我们制定建设蓝图的出发点。1981年,邓小平在他主持制定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首次明确指出:“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阶段。”以后党的十二大、十二届六中全会作了进一步的论述。1987年10月召开党的十三大,第一次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进行了全面论述。十三大前夕,邓小平在《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一文中指出:“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定规划。”党的十三大标志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 5、从实际出发,就是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 党的十六大通过的新党章指出,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需要上百年的时间。一切从实际出发,最根本的就是要从这个基本国情出发。只有从这个最大的国情和实际出发,我们才能正确理解和把握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一系列战略举措。 十六大报告指出,十三年来,我们思想统一,目标明确,工作扎实,取得了重大的历史性成就。思想统一,首先是对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的认识统一;目标明确,主要是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目标明确。这是我们取得更大历史性成就的基础和前提。 要深刻理解和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的依据及其重大深远的意义,也应当从我们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这个实际出发。因为只有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我们才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6、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呈现出的特点 我们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科学判断告诉我们,尽管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其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但是,这一主要矛盾在新的发展阶段又呈现出一些特点。正如十六大报告指出的,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人民生活总体上已达到小康水平;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具体表现在:我国生产力和科技、教育还比较落后,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还没有改变,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扭转,贫困人口还为数不少;人口总量继续增加,老龄人口比重上升,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大;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我们仍然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经济体制和其他方面的管理体制还不完善;民主法制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还需要进行长时期的艰苦奋斗。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及其意义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涵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社会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因此,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二是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因此,我们必须正视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前者指的是社会性质,后者指的是发展程度。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科学论断,首先明确地指出了我国社会制度的性质是社会主义而不是资本主义,也不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尚未确立的过渡时期,更不是封建主义。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已进入了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任何借口发展生产力和市场经济而倒退回去,搞什么“私有化”、“全盘西化”、“补资本主义的课”都是错误的。邓小平坚决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倾向,反对“西化”、“分化”中国的阴谋。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科学论断,揭示了我国社会的发展水平是初级阶段而不是高级阶段,也不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设想的社会主义。既不是过渡时期,又不是发达的社会主义,更不是共产主义。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初级阶段”着重强调我国在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所处的历史方位,即“不发达阶段”。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在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等方面不能犯“左”的错误,操之过急,急躁冒进,做超越阶段的事情,不能跑步进入共产主义。这是我们始终必须清醒地认识和准确把握的。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科学论断,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所必须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即我国从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这一社会主义发展的特定历史过程。 2、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必然性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即从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至少需要上百年时间。我国社会主义要经历一个长期的初级阶段,具有其客观必然性。 (1)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历史前提决定的。 这个历史前提就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生产力水平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小农意识浓厚,封建专制主义残余影响严重。电视剧《刘老根儿》通过农民刘老根创办龙泉山庄的故事,反映了中国农村由传统经济,传统生产方式走向市场经济,现代生产方式的艰难曲折的过程。为我们形象地展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农村社会画卷。 (2)这是由我国的现实国情决定的。 建国五十多年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经济、政治、文化、外交、国防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国内生产总值从1949年408亿元到1978年3624.1亿元,增长65.5倍,年平均增长8.3%。改革开放以来的25年是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平均增长率为9.35%。大大高于同期发达国家年均2.5%和发展中国家年均5%的经济增长速度,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年均国民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六位,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有了很大提高。但是,我们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还比较低;各个地区、各个群体和个人之间发展很不平衡,贫困人口为数不少;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很大;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社会发展的矛盾突出;人们的政治思想素质、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还有待提高,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还需付出巨大的努力;在意识形态领域,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还有一定的市场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它决定了我国远远没有超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这是由我国所处的国际环境决定的。当今世界的发达国家生产力已经高度发展,世界范围的科技革命正在深入进行。我们的经济和科技水平和综合国力同当今世界范围内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很大差距。在面对着前所未有的激烈的国际竞争的环境下,国际市场已被发达国家垄断,打入很艰难。这就决定了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从不发达进入发达状态,必须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初级阶段。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意义 (1)它第一次在党的纲领中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概念,科学地回答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问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贡献。 (2)它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科学依据和根本出发点。只有深刻理解这一科学论断,全面把握其含义,才能从实际出发,制定和贯彻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它是我们防止和反对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错误倾向,警惕右、主要是防止“左”的错误倾向的强大思想武器。 (3)只有深刻理解这一科学论断,才能从思想上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紧迫性复杂性和艰巨性有更加清醒的认识和思想准备,才能从思想上和行动上提高人们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自觉性。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和主要矛盾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一方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社会主义发展的一个历史阶段,具有社会主义的一般特征;另一方面,由于社会主义还不发达、不成熟,又必然具有自身一系列的特征。党的十五大报告从九个方面作了论述: 一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二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三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四是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五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逐步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六是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七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的阶段;八是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九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 其中,第一和第九条是这个阶段基本特点和历史任务的总概括,其他七条是对基本特点和历史任务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展开。这九个方面体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发展过程,是一个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到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转变过程。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主要矛盾是指处于支配地位的、对事物的发展过程起主导作用、决定作用的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矛盾体系中的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这就要求人们在实际工作中要抓住主要矛盾,解决好主要矛盾,非主要矛盾也就比较容易解决。 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已进入社会主义社会。阶级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社会主要矛盾也相应发生了变化。虽然还阶级斗争由于国际国内因素,还将长期存在,在某种条件下还有可能激化。但是,在剥削经济作为阶级消灭以后,阶级斗争已经不是主要矛盾。也就是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已不再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而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我国现阶段存在的一系列社会矛盾,都受这个主要矛盾的作用与影响。它决定了文明必须把经济建设作为全党全国工作的中心。因为只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根本改变社会生产的落后面貌,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反映了我国现阶段阶级关系的变化、社会的性质和特征,体现了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要求。科学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在一定历史时期指导全局工作的总路线、总方针、总政策,它集中概括了党的基本政治主张和根本任务,是各项具体工作路线和方针政策的总纲。 一、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提出过不同的基本路线。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进行探索,以此为起点而逐步形成的。党的十三大第一次对作出了科学的概括,标志着党的基本路线的形成。十四大将它正式载入党章。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基本路线的重要内容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基本路线的简明概括。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重申了这条由他倡导而制定的基本路线,他指出要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关键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不动摇。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涵 1、明确规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和发展道路。即“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它集中体现了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就是要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以及完善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富强——物质文明,经济目标;民主——政治文明,政治目标;文明——精神文明,文化目标。三者密切联系,三位一体,缺一不可。“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富强是首要的,是奋斗目标的物质基础,是政治文明的前提条件。抓住富强这个首要目标,就抓住了各项工作的重点,为整个奋斗目标创造了物质前提。但民主、文明也不可缺少、否则就不是全面的、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党的基本路线,就必须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 2、明确规定了实现奋斗目标的基本途径和根本保证。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和简明概括,也是实现奋斗目标的基本途径和根本保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把经济搞上去,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决定的,它反映了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政治保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我们尚未摆脱不发达状态之前,在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尚未充分发挥之前,资产阶级自由化将长期存在,这就决定了在整个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中,必须始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社会主义是在改革中前进的社会,改革开放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别是在当前,由于长期形成的僵化体制严重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改革更成为迫切的历史要求,否则就会窒息社会主义的内在活力和生机。两个基本点相互联系相互支持,共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必须全面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把握“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相互关系。 3、明确规定了实现奋斗目标的基本方针和方法,即“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这是我们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立足点。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底子薄,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依靠本国的力量和努力,依靠全国人民的辛勤劳动和聪明才智。提倡自力更生不是闭关自守;提倡艰苦创业不是忽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是要处理好自力更生和改革开放的关系,艰苦创业和提高生活水平的关系。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必须保持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 4、明确规定了实现奋斗目标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即“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 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是中国共产党,实现奋斗目标的主体和依靠力量是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实现奋斗目标必须团结和依靠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通过全国人民的努力奋斗,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5、全面理解和正确处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关系 经济建设与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是相互贯通、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我们的经济建设,是以四项基本原则为政治保证、以改革开放为强大动力的;我们的改革开放,是以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为目的的;我们的四项基本原则,是保证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同时又从新的实践中不断吸取新的经验来丰富和发展的。离开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务,社会主义社会的一切发展和进步会失去物质基础;离开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就会迷失方向和丧失动力。这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辩证统一关系。全面把握党的基本路线的全部内容,把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贯穿于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我们就会不断地从胜利走向胜利。 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二十多年来,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最可宝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强调,要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即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不动摇。这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和历史任务的复杂性决定的,是我们事业能够经受风险考验,顺利到达目标的最可靠保证。 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中心只有一个,不能有两个中心、多个中心。邓小平告诫我们:“要把经济建设当作中心。离开了经济这个中心,就有丧失物质基础的危险。其他一切任务都要服从这个中心,围绕这个中心,决不能干扰它,冲击它。”因此,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2、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必须把改革开放同四项基本原则统一起来,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的立国之本,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政治前提;坚持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两者必须协调推进,不然我们就会犯“左”和右的错误。这两个基本点相互贯通、相互依存,共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3、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必须巩固和发展团结稳定的政治局面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必须有一个团结稳定的政治局面和社会环境。没有政治稳定,社会动荡不安,就无法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即使有了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也难以实现。只有保持政治稳定,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才能有组织地进行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我们必须十分珍惜和坚决维护团结稳定的政治局面,坚决排除一切导致中国混乱甚至动乱的各种因素,同一切国际国内的敌对势力干扰、破坏稳定的现象作坚决的斗争。在社会稳定中推动改革发展,在改革发展中维护稳定,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 四、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JP103)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这一基本矛盾的运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 基本动力。这一基本矛盾的运动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具有不同的特点。在阶级社会,这一基本矛盾表现为对抗性,即社会关系、上层建筑不适应社会力的发展,因而需要通过革命阶级的社会政治革命,推翻反动阶级的政治统治,建立新的社会制度以适应新的生产力发展,这种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列宁指出:“从马克思主义观点来看,革命究竟是什么意思呢?这就是用暴力打碎陈旧的政治上层建筑,即打碎那种由于同新的生产关系发生矛盾而到一定的时候就要瓦解的上层建筑。”我们过去通常所讲的“革命”大多是在这个意思上使用的。现在也常常在更广泛的意义上使用“革命”这个范畴,如产业革命、科技革命、教育革命等等。因此广义的“革命”,则泛指社会生活中一切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性变革。 社会基本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任何一个社会都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不断发展的。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主义社会不具有对抗性,集中表现为具体体制与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因此,解决的办法和途径不是革命和阶级斗争,而是改革。通过改革来自觉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调整上层建筑以适应经济基础的变化,从而推动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只有对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不断地改革,使其更加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才能提高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使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得以充分发挥,所以,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1、改革是第二次革命命题的理论内涵 邓小平根据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明确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进行改革,就是要选择好的政策。改革的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可以叫革命性的变革。”“现在我们搞的实质上是一场革命。”这就是说,当代中国的改革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科技体制、教育体制等各种具体制度,以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是邓小平对改革伟大意义的高度概括。它包含三层意思:第一,这场改革不是对原有体制作一般性的调整或细枝末节的修剪,而是根本性的变革和彻底的转换,是对原有体制的深刻革命。第二,这场改革,不是过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片面做法,而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不变的前提下,对社会主义原有经济、政治、文化等各种体制的 深刻革命。第三,相对于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第一次革命,这是一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将使社会主义优越性进一步得到发挥。 (1)从改革的目的看,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衡量社会变革是不是革命,主要看它是否解放了生产力,是否发展了生产力。我国现在所进行的改革,就是要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旧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的体制,使生产力获得新的解放和发展。改革的目的同“过去的革命”一样,都是为了解除生产力发展的障碍,即解放生产力。所以改革“实质上是一场革命”。 (2)从改革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来看,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当代中国改革不是对原有计划经济体制一般性的调整或细枝末节的修剪,而是指向经济体制的深层结构和根本问题,是从根本上改革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还是全方位的,是一场涉及经济、政治、教育、科技诸多领域的改革,是社会从宏观到微观,从社会物质关系到精神关系的一场广泛的、全面的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不变的前提下,对社会主义原有经济、政治等各种体制的深刻革命。 (3)从改革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来看,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同时,我国是一个人口多、底子薄、资源相对不足的发展中大国,这就更增加了改革的艰巨性和复杂性。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和知识经济初见端倪,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与第一次革命一样,这场改革的成败,不仅关系着中国的前途和命运,而且直接影响着世界的现在和未来。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一崭新的命题,是邓小平对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实践的高度概括和总结,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具有独创性的新思想、新观点,也是对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2、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革命是社会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在社会主义基本矛盾中,生产力是占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它是推动社会主义发展中最积极、最活跃和最具有革命性的因素。生产力的发展必须要求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做相应的变化,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性质和水平,从而推动社会主义的发展。恩格斯指出:“所谓‘社会主义’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社会主义制度有一个从不成熟到成熟、不完善到完善的发展过程。这一过程是在社会主义基本矛盾运动中逐步完成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它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加以解决,通过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从而推动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完善和发展。 (1)改革的对象是阻碍生产力发展和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发挥的各种具体制度和体制。因为社会主义实现了占主体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和建立了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是基本适应的。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具体实现形式,即具体体制中存在着阻碍生产力发展的诸多弊端。我们要实行改革,就是要改革具体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种体制。这种改革符合和反映基本制度的本质要求。 (2)改革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只有广泛深入地改革,才能解决生产力发展过程中不断出现的新的问题,为生产力发展开辟广阔的空间,才能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所以,一方面,离开改革不可能发展,改革是解决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途径,是推动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另一方面,离开了发展社会主义也就不是名副其实的社会主义,改革也不可能是真正的社会主义改革。 (3)改革的原则是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面。邓小平明确指出:“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我们就是要坚决执行和实现这些社会主义的原则。”“中国要搞现代化,绝不能搞自由化,绝不能走西方资本主义道路。”社会主义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有计划、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的。 总之,社会主义能够通过自身的改革,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从而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正确地把握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有利于我们坚定社会主义改革的决心,使我们放开手脚,大胆地进行改革,有利于我们在改革中坚定不移地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3、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基本经验 总结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以及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方面的改革实践,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基本经验可以概括如下: (1)改革开放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相统一。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成功,得益于从一开始就注意把改革开放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有机地结合起来。邓小平一再强调在改革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极端重要性。他明确地指出:“在改革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们的改革,目的都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主义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我们就是要坚决执行和实现这些社会主义的原则。”二十多年来,中国的改革就是按照这个方面走的,所以获得了巨大成就。 (2)坚持“胆子要大”与“步子要稳”的统一。所谓“胆子要大”,就是要敢闯敢“冒”,敢于试验。改革是伟大而艰巨的系统工程,不仅要变革旧体制、旧秩序,而且要冲破旧观念、旧习惯,不可能没有阻力、没有困难、没有风险,一帆风顺地实现预期目标。这就是需要闯敢“冒”敢于试验,在不断地探索中前进。所谓“步子要稳”,首先是决策要慎重,要讲究科学性,尽可能地避免大的决策失误。其次,要及时总结经验。 (3)坚持全面改革与重点推进的统一。邓小平说,我国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相应的其他各个领域的改革。”改革与建设是配合的,改革为了建设,全面改革是为了全面建设。我国的改革就是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服务的。我国改革全面进行,又分主次和轻重缓急。改革的重点经济体制的改革,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中心,为龙头,带动其他领域的改革。其他领域的改革,一切服从于经济体制的改革。这一重点的选择,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实践证明,这种选择是英明的,正确的。 五、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1、现在的世界是开放是世界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当今世界,生产社会化、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使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更加密切,相互依存程度越来越高。国际分工合作,也由传统的单一的流通领域内的合作,扩张到在生产、科研等诸多领域的分工协作,许多产品都是国际分工合作的产物。随着区域性经济组织和全球性经济组织的日益发展,地区经济集团化和世界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 由于市场经济和生产国际化的要求,各国在资源、资本、技术和其他经济条件下的优劣差异,客观上需要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共同发展。任何一个国家不可能独立于世界之外而单独发展。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兴衰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适应世界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能否面向世界,积极参与世界经济的交流与合作。从目前世界各国政府的对外经济政策看,不断采取开放的政策,并且都加大了开放力度。由此可见,对外开放作为世界发展的历史潮流是势不可挡的,封闭是行不通的。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现在世界是开放的世界。”邓小平在科学分析了当今世界的时代特征和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基础上,阐述了对外开放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国际化的必然趋势。 邓小平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国情出发,明确指出:“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闭关自守。”他反复告诫我们:“你不开放,再来个闭关自守,五十年要接近经济发达国家水平,肯定不可能。”“不开放不改革没有出路,国家现代化建设没有希望。”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顺应世界发展的趋势,实行对外开放,才能取得成功。 邓小平指出:“一个对外经济开放,一个对内经济搞活。改革就是搞活,对内搞活,也就是对内开放,实际上都叫开放政策。”“对外开放也是改革的内容之一,总的说来,都叫改革。” 2、实行对外开放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1)实行对外开放,可以利用国际分工,节约社会劳动,获得比较利益。各国经济、文化、科技发展水平不同,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就不同。但是,只要从本国实际情况和本国需要出发,参与国际分工和合作,就能扬长避短,互通有无,调剂余缺,达到节约社会劳动的目的。 (2)实行对外开放,有利于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优化配置,保证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顺利发展。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需要大量资金、技术、管理经验等。通过对外开放,吸收世界各国生产要素进入我国市场,同时,把我国独特优势的生产要素推向国际市场,有利于生产要素在国际间的流动和优化组合,提高资源的整体配置效率,推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 (3)实行对外开放,有利于按国际市场惯例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开放型经济,各国经济都不同程度地纳入世界经济体系。只有对外开放,才能逐步了解和学会运用国际惯例,加快我国市场经济与国际市场接轨,从而使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趋于规范化、国际化,建立既符合国际市场规则,又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邓小平指出:“对内经济搞活,对外经济开放,这不是短期的政策,是个长期的政策,最少五十年到七十年不会变。”他进一步指出:“如果开放政策在下一个世纪前五十年不变,那么到了后五十年,我们同国际上的经济交往更加频繁,更加相互依赖,更不可分,开放政策就更不会变了。” 3、对外开放的基本原则 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这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对外开放是加速我国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扩大对外开放,可以利用国际分工,节约社会劳动,获得比较利益;有利于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优化配置,保证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顺利发展;有利于按国际市场惯例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因此,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必须坚持以下最基本的原则: (1)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独立自主原则是指我国在国际关系中自主地决定和处理本国的事务,不受国外势力的干涉。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和方法由我国自主地选择和作出决策,既不当别国的附庸,听凭别国的支配,也不盲目照抄照搬外国的经验。只有坚持独立自主,才能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方法符合本国的实际情况,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自力更生是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主要依靠本国的力量和努力,依靠本国人民的辛勤劳动和才智,既不能靠掠夺别国人民来发展自己,也不能期望别国施舍,只有依靠自力更生,才能充分调动起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获得成功。 特别要处理好坚持独立自主和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的关系。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决不是闭关锁国,盲目排外,而是同对外开放相辅相成,在本质上是统一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地发展本国经济是实行对外开放的基础和前提,而对外开放可以增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的统一,必须反对闭关自守和崇洋媚外两种倾向。对外开放并不否定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相反,对外开放有利于增强我国自力更生进行建设的能力,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们必须把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有机地结合起来,认真“坚持自力更生、争取外援为辅、学习和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方针”。 (2)平等互利的原则。平等互利是指在对外开放,开展国际经济交往中,双方处于平等的地位,相互尊重主权,等价交换,互惠互利。我们绝不允许别国损害中国的主权和利益,中国也绝不损害他国的主权和利益。对有损主权平等的任何事实上的、形式上的不平等都要坚决反对,绝不允许接受任何有损国家主权的附加条件来牟取某些经济利益。 (3)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的原则。对外开放不可避免地会带来一些资本主义生活方式和腐朽思想的影响,产生一些消极的因素。资本主义的腐朽生活方式会使一些人沉沦,干部队伍中的意志薄弱者会被糖衣炮弹所击中,凡此等等,我们都必须保持高度的警惕。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决抵制外来腐朽思想的侵蚀,绝不允许资产阶级生活方式在我国泛滥。”对于那些在对外开放中由于受外国资产阶级腐朽思想作风、生活方式影响而产生的消极现象,“一定要分析原因,找出办法,认真有效地加以解决”。因此,我们必须一手抓对外开放,一手抓思想政治工作和法制建设,严厉地打击各种经济犯罪活动,抵制资本主义生活方式和腐朽思想的侵蚀。 六、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的格局 我国的对外开放是从自己国情出发,采取分步骤、分层次逐步推进的开放战略,经历了一个不断扩大和深化的过程。20世纪80年代初兴办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四个经济特区,以后又兴办了海南省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5年以后设立了沿海经济开放区。20世纪90年代初国家又做出开放上海浦东新区的战略决策,并逐步实行沿边、沿江及内陆省区的对外开放,使我国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1、经济特区。经济特区是一个主权国家对外经济活动中,为了吸引外商前来开展贸易或投资而专门划出地盘,实行特殊政策的区域。经济特区的“特”字表现在四个为主:所有制机构以“三资企业”为主;发展资金以外资为主;特区企业的产品以外销为主;经济运行以市场调节为主。经济特区的作用表现为四个“窗口”,即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和对外政策的窗口。 2、沿海开放带。在经济特区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1984年5月,党中央、国务院又决定开放大连、秦皇岛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并在这些港口城市设立了经济技术开发区,给予经济特区的一些优惠政策。1985年,国务院又决定开放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区。1988年,又将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以及津、沪、苏、浙、桂等省区的一些县市列入沿海经济开放区。至此,我国东部由北向南有41个省辖市、218个县连成一片,成为近万里的一大片狭长的对外开放前沿地带。 3、沿江、沿边以及内陆省、区的对外开放。以上海浦东开放为龙头,开始了沿长江、沿边疆地区的“两沿”开放以及内陆省会城市全方位的开放。这些地区的开放,不仅有利于充分利用本地的资源优势,开拓国际市场,加速区域经济的发展,而且有利于我国整体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对建立社会主义统一、开放的大市场,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面对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新形势,我们必须不断地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进一步完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 一、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JP112) 党的十五大根据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围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确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进一步明确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怎样建设这样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规定了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 1、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经济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把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着眼于充分有效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是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总的概括和新的论断,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根本标志。 2、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政治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必须以人民当家作主为基础,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相结合,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3、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文化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是我们今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的总要求。 4、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中经济、政治、文化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有机统一不可分割,共同构成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三者之间,经济是政治、文化的基础,是物质前提;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又反作用于经济、文化;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又给予经济和政治以巨大的影响及作用。因此,我们必须全面理解和贯彻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的协调发展。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是党的基本路线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展开。富强—经济,民主——政治,文明——文化。明确回答了什么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在初级阶段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它是我们党坚持邓小平理论和基本路线的依据,是我们事业胜利前进的可靠保证。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重大意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中,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共同构成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这个纲领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最主要经验的总结,是党的基本路线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展开,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它标志着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完整、准确地理解和全面执行这个纲领,对于我们理解和全面执行这个纲领,理解和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基本纲领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基本纲领明确回答了什么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这个头等重要的问题;怎样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问题。即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怎样建设的问题。为我们在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更好地执行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促进经济迅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确立了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 (2)基本纲领把经济、政治、文化作为有机统一整体,有利于动员和组织一切力量,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反映,文化对经济政治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经济、政治、文化互为条件、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有利于推动中国现代化建设。加强经济建设,大力发展生产力,能够为政治、文化建设奠定物质基础;加强政治建设,发展民主政治,能够为经济,文化建设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加强文化建设,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素质,能够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把这三者作为有机整体确立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有利于我们正确处理经济、政治、文化的关系,调动各个领域、各行各业的一切积极因素,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更好地推向前进。 (3)基本纲领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验的总结,有利于我们对基本国情认识的深化。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最基本的国情,最大的实际。正是从基本国情出发,总结建国40多年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我们党才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因此,全面执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就必须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实现社会全面进步。 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 党的十六大联系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科学总结了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条基本经验。这十条基本经验,覆盖了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方面,是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大致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 1、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邓小平理论是在改革开放中形成,并经过改革开放检验的科学理论;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制定的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是我们党各项工作的根本指针。因此,必须用邓小平理论教育人民,坚持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用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广大人民。 2、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宝贵的经验,是我们的事业胜利前进的根本保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有利于防止“左”和右的错误,保证社会主义事业健康顺利的向前发展。 3、坚持作为党的基本路线多方面展开的一系列基本政策。 坚持经济、政治、文化一起抓,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坚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坚持“一国两制”的正确方针,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贯彻邓小平提出的:“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善于守拙、绝不当头、有所作为”的外交战略策略思想。 4、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坚持党的领导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在于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坚持执政党的性质和宗旨,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拒腐防变,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和团结统一,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这些就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始终做到“三个代表”就是我们在实践中得出的基本结论。 【思考题】: 1、怎样认识我国社会的基本国情?我国社会主义为什么必须存在一个长期的初级阶段? 2、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怎样理解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3、怎样正确理解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怎样正确处理经济、政治、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 第六章 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 掌握发展战略的内涵,中国社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步骤,深刻领会“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特点。这是本章的重点。 ◆ 掌握调整和优化我国经济结构的内容,以及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两个方面。这是本章的难点。 ◆ 深刻理解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容,我国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性及对策措施。这是本章的另一个难点。 二、授课学时:四学时 第一节 “三步走”发展战略 一、“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确立(JP119) 所谓经济发展战略,是指根据对本国经济发展各种条件和制约因素的分析、估量和判断,制定出的一个较长时期内经济建设的总任务,以及实现总任务的具体步骤、工作重点与主要措施。它包括的主要内容:战略目标、战略方针、战略部署、战略重点和战略措施。 它在经济活动中居于纲领地位,是编制经济发展计划,特别是中、长期计划的基础,也是制定和运用各种经济政策、经济立法的基本依据。 1、“三步走”发展战略的提出 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同志与前来我国访问的日本首相大平正芳举行会谈,在会谈中,大平首相向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一个问题:“中国根据自己独立的立场提出了宏伟的现代化规划,要把中国建成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将来会是什么样的情况?整个现代化的蓝图是如何构思的?”大平之所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与他自己的经历有关。1960年池田内阁成立时,大平担任官房长官,他提出了日本未来10年的收入倍增计划,到1970年实现了。大平对日本现代化发展战略的制定起过重要作用。 大平这个问题是邓小平同志陷入了沉思。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决定一心一意搞现代化建设,但实际上达到什么程度,步子怎么走,心中还没有数。大平的提问启发了邓小平同志具体思考这个问题。他“想了一分钟”,随后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影响中国今后几十年发展的设想。 他说: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即使到本世纪末,我们的四个现代化已经达到了某种目标,我们的国民平均收入也还是很低的。要达到第三世界中比较富裕一点的国家的水平,比如国民平均收入到达1000美金,我们也还得付出很大的努力才行。就算是到达那样的水平,同西方来比,也还是落后的。我只能说,中国也还是一个“小康”的状态。 邓小平同志后来多次提出这次谈话,说中国式的现代化,1000美金,小康社会这些概念都是在那次谈话中形成的。1987年4月30日,邓小平在会见西班牙客人时说:“我们原定的目标是,第一步在80年代翻一番。以1980年为基数,当时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只有250美元,翻一番,达到500美元。第二步是到本世纪末,再翻一番,人均达到1000美元。实现这个目标意味着我们进入小康社会,把贫困的中国变成小康的中国。……第三步,在下世纪用30到50年再翻两番,大体上达到人均4000美元。做到这一步,中国就达到中等发达的水平。这是我们的雄心壮志。”(D3/P226)这样一个重大设想的提出,看起来似乎是在一种偶然的情况下、只经过短暂的思考,其实决不是出于邓小平同志个人一时的灵感,而是有重要的认识背景,经过全党一个较长的认识过程。正如邓小平同志自己后来所说的“这个回答当然不正确,但也不是随意说的”。 我国现代化任务是1964年12月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由毛泽东同志建议、周恩来同志第一次正式提出的。提出这个任务具有重大的意义。但是,由于“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决策和十年动乱的影响,我们不能集中精力搞现代化建设。同时,在“左”的思想指导下,在经济建设上又表现出急躁冒进的倾向,提出过一些过高的、不切实际的目标和口号。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粉碎“***”以后,华国锋同志主持中央工作的两年。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现了工作重点的转移。党中央在考虑现代化建设问题时,吸取历史经验教训,首先明确这样一个思想:认真研究国情,“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确定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道路、方针、方法和措施。”邓小平基于对以上情况的正确认识,做出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2、我国“三步走”发展战略 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根据邓小平的思想,把我国经济建设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完整地表述为: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这标志着“三步走”发展战略的正式确立。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在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正确领导下,1995年提前完成了原定到2000年才完成的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任务。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展望21世纪,我们的目标是,(1)第一个头十年(20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年时(2021年),使国民经济更快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3)到21世纪中叶时(205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党的十六大提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基本实现工业化。” 【三步走发展战略图表】: 4000美元 2050年 中等发达国家 第三步 1000美元 2000年 小康水平 第二步 500美元 1998年 温饱水平 第一步 250美元 1980年 贫困状态 二、“三步走”战略的基本内容 邓小平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战略的理论,内涵非常丰富,“三步走”发展战略是核心内容,它包括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步骤、战略重点、战略措施等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 1、战略目标(总体目标)。所谓战略目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经济和社会发展所能达到的目标,它决定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任务和方向。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是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摆脱贫困落后,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2、战略步骤。所谓战略步骤是分阶段实现战略目标的程序。“三步走”发展战略将实现既定目标划分为彼此衔接的三个战略步骤。大体分为三步走: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GDP)比1980年翻一翻,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翻,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3、战略重点。所谓战略重点,是指对经济发展全局有决定意义的,必须重点发展的关键部门或薄弱环节。在不同的阶段,根据国内外经济技术发展的实际情况,战略重点有所不同。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发展战略重点是“一是农业,二是能源和交通,三是教育和科学。”党的十五大进一步强调“改造和提高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 4、战略措施。所谓战略措施是为了实现战略目标所采取的各种对策、方法、途径,即方针和政策。“三步走”发展战略措施主要包括抓好农业这个国民经济的基础,重视基础设施的建设,优化经济结构,把发展教育和科技放在突出的位置,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协调好各个方面利益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坚持改革开放,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 “三步走”战略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它与社会主义本质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它是解决在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三步走”战略首先着眼于更快地发展生产力,只有生产力发展了,才能谈得上建设社会主义;“三步走”战略着眼于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定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三步走”战略着眼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只有增强了综合国力,才能从容应对国际上的各种挑战和压力,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三步走”战略着眼于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三、“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特点 “三步走”发展战略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具有鲜明的特点: 1、指导思想的长期性。它既着眼长远,又坚持实事求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总结历史和实践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提出了发展战略“三步走”,着眼特别长远。从1980年算起到21 世纪前50年,总共长达70 年。 2、发展目的的人民性。它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出发点和归宿点。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必须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把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发展战略的目的和归宿。这不仅充分体现了邓小平对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关心,而且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3、发展目标的综合性、科学性。它是全面发展和重点发展的辩证统一。战略重点的科学性。“三步走”战略纠正了过去“以粮为纲”、“以钢为纲”的错误,正确地处理了平衡与不平衡的关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明确提出把农业、能源、交通、科技教育作为战略重点,加强了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在强调发展战略重点的同时,强调综合平衡,比协调,力求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全面健康发展。“三步走”发展战略不是片面强调经济增长的单项发展战略,而是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全面发展战略。在战略目标中富强是首要目标,是指经济的现代化。民主是政治现代化的标志,文明是指文化现代化。在经济目标和社会目标的相互关系中,经济目标是实现社会目标的手段,社会目标是最终目标。因此,它已经超出了单纯经济发展战略的范畴,是一种经济社会综合平衡发展战略。 4、战略方针的开放性。现在的世界是开的世界,世界经济亦呈全球化态势。“三步走”发展战略不是封闭的战略,而是开放的战略,把对外开放作为基本国策,尽可能利用国内外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本、技术、人才和资源,加快经济和社会发展。 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党的十六大郑重宣告,从21世纪开始,“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经过这个阶段的建设,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党的十六大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理论和纲领,是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丰富和发展,指明了在21世纪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前进的方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是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邓小平提出的分"三步走"经济发展战略的丰富和发展。 1、小康社会概念追溯 小康是一个充满传统文化色彩的概念。小康一词最早出自《诗经》,其中有"民劳亦止,吃可小康"。意思是说,人们有劳有逸,日子就能好过,后来儒家把比大同社会较低级的一种社会称之为小康。20世纪70年代末,邓小平古为今用,给"小康"赋以新的时代内涵。他用"小康"一词表述"中国式的现代化",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800—1000美元,低于发达国家现代化标准的"中国式的现代化"称为"小康之家"、"小康的国家"。党的十五大提出从21世纪初开始"进入和建设小康社会"的概念,并指出,"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多亿人口的国度里,进入和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件有伟大意义的事情。这将为国家长治久安打下新的基础,为更加有力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新的起点"。党的十六大在总结改革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经验的基础上,进-步明确了21世纪头20年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并且制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向党和全国人民展现了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明前景,这不仅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的小康社会理论和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经济发展战略,而且实现了第三步战略部署与第二步战略部署的有机衔接,为从小康逐步走向现代化提供了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变化的必然结果。 改革开放20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13年中,我国社会经济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历史性变化。首先,国F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使我国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经济总量已由世界排名第10位跃升到第6位。许多重要工农业产品跃居世界前列,长期困扰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商品供应短缺状况根本改观。在经济迅速增长的同时,教育、科学、文化事业以及人口、环境和其位各项社会事业也全面发展,开始走上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全面进型的道路。其次,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党的十四大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确立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科制,经过长达10年的艰苦努力,这种新的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这可以说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与此同时,我国开放型经济也迅速发展,进出口总额从世界第32位上升到第6位。我国正式加人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对外开放进入了崭新的历史阶段。同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相适应,其他领域的改革也取得了明显迂展,各方面的管理制度逐步建立和健全。再次,人民生活实现两大历史性跨越:20世纪80年代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90年代由温饱达到小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由20世纪70年代末的57.5%和67.7%下降到37.9%和47.8%,群众消费由追求基本生活资料数量的满足发展到注重生活质量的提高,消费结构从以农产品消费为特点的温饱型进入以工业品消费为特点的小康型。上述情况表明,当人类社会跨入21世纪的时候,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己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社会经济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 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开始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这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奠定了新的基础。但是,与此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所谓低水平,是指我们刚刚跨入小康的门槛。虽然目前我们的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一定规模,GDP位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平还比较低,人均GDP首次达到1000美元,相当于世界中下等收入国家的下限。此外,还有将近1/4的人口达不到小康水平,我国生产力和科技、教育还比较落后,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所谓不全面,是指小康社会所要求达到的社会生活各项指标还没有全面达到。我们总体达到的小康主要是从经济方面看,侧重于物质文明方面,对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关注不够;而且目前主要是在温饱的基础上,生活质量有所提高,达到丰衣足食,温饱有余,至于享受性需求和发展性需求则还远未得到有效满足。 所谓发展不平衡,是指进入小康的人口在全国分布是不平衡的。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不同收入群体之间经济发展与生活水平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并且这种差距有扩大的趋势。这种低水平、不全面 、发展不平衡的小康应当说是实现"三步走"战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个阶段,也是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历史进程中不可逾越的阶段。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巩固和提高目前总体上达到的小康水平,顺利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还需要有一个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阶段。 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具体内容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就是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十六大对奋斗目标进行了全面规定: (1)在经济方面,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经济总量上,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经济制度上,我国将在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城市化水平上,经过20年的城市化建设,要使城镇人口的比重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在人民生活水平上,要使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俄罗斯《真理报》2003年9月30日报道,“据估计,2010年至2020年,世界经济大国将重新排座次。中国将跃居首位,其国内生产总值到那时将达到20万亿美元。据预测中国之后的国家分别是,美国13.5万亿,日本5万亿,印度4.8万亿,印度尼西亚4.4万亿。” (2)在政治方面,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另一方面,使基层民主更加健全,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 (3)在文化方面,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任务,提出了三方面的要求:第一,使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这标志着我国将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迈上一个全新的台阶。第二,到2020年,我国要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以及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从而为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提供全面的制度保障。第三,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从而使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形成全民学习、终生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4)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围绕改善人的生存环境问题,提出了多方面的要求:不断增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使资源的利用效率得到显著提高;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党的十六大所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与加快推进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可以肯定,实现了这一奋斗目标以后,我国的经济将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将进一步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 第二节 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基本实现工业化 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必须调整经济结构。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邓小平同志关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要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一、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JP127) 实现工业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我国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战略目标。最近几年来,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传统产业得到提升,工业的技术水平和现代服务业比重大幅提高,高薪技术产业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它表明,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已经取得显著的进展。但是,从总体上说,我国还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要在我国基本实现工业化,显然不能简单重复发达国家所走过的传统工业化道路,必须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这就是以信息化带动产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能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道路。 1、新型工业化的特点 (1)它是以信息化带动的,能够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工业化 人类已经进入了信息化和智能自动化的全新时代,信息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发达国家在工业化之后积极推进信息化,基本进入了信息化社会。我国必须完成工业化和信息化双重任务,在工业化的进程中推进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2)它是能够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工业化 新型工业化必须防止走传统工业化以浪费资源和牺牲环境为代价的道路,强调正确处理社会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它将依托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技革命,降低资源消耗和减少环境污染,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经济发展后劲。 (3)它是能够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的现代化 在工业化的进程中,我们应着眼于扩大就业,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的优势。我国的国情是人口多、劳动力成本比较低,存在大量剩余简单劳动力。因此,我们不仅注重以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来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推动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处理好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关系,从而缓解就业压力,发挥人力资源丰厚的优势。 二、推进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我国的经济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地区发展不协调,城镇化水平比较低,因此要把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作为关键,逐步形成同社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一、二、三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同时不断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党的十六大将目标确定为: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结局。 1、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和对于经济增长有突破性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在经济和社会领域广泛应用信息技术。 在实现我国信息技术跨越式发展,广泛应用数字化、网络化技术,加快信息化步伐的过程中,努力在电子技术、信息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新型材料、新能源、自动化技术等高新技术领域取得世界水平的突破,建立实力雄厚的企业来促进高新技术的发展。 2、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 正确处理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辩证关系,以优先发展信息技术和高新技术为先导,推动工业化的进程;以工业化来促进信息化。工业化为信息化提供发展的基础和平台,没有基础产业和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信息化就失去了发展的基础;信息化是工业化的先导,能迅速提升传统产业的技术水平,必须用信息技术、高新技术和适用技术来改造传统产业。 3、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发展和适度超前发展,是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过去水利、能源、交通和环保方面的落后状况得到了改善。但随着我国经济规模的扩大和工业化的加快,还必须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如交通运输、水利、通讯设施、环保工程等等建设,为加快信息化和工业化速度,增强关键经济发展后劲提供有力的保障。 4、加快发展先导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和同一产业内部各个组成部门之间的联系和比例。产业结构通常采用国际上广泛使用的三次产业分类法。第一产业的劳动对象直接是自然界,主要是农业;第二产业的劳动对象是经过加工的产品,主要是工业;第三产是创造无形社会财富的产业,主要是各种服务业。目前我国产业结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业基础薄弱,工业素质不高,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产业之间的关系还不协调。 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和产业结构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总的原则是:一是以市场为导向,使社会生产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二是依靠科技进步,促使产业结构优化。 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是实现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其任务是:大力发展第一产业,特别是农业;调整和提高第二产业,着力加强能源、交通等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加快国民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积极发展第三产业。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经济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第三产业必须逐步提高,超过第一、第二产业,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积极发展信息、金融、会计、咨询、法律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房地产业、社区服务、旅游、餐饮、健身等产业,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三、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地区经济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是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邓小平总结了历史的经验教训,提出了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地区之间不平衡发展的思想,即“两个大局”的思想。他说:“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沿海地区发展起来。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全国经济的发展,因此,邓小平同时指出:“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来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赌局。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经济都有很大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但由于东部发展更快,东西部差距拉大。这种差距的扩大,在经济上、政治上和人们的心理上都造成了很大的不平衡。为此,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闭幕时的讲话中强调:“解决地区发展差距,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今后改革和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从‘九五’开始,要更加重视支持中西部地区朝着缩小差距的方面努力。”2000年1月,党中央对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了明确要求,经过几年来的努力,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增长,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5%以上。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水利枢纽、交通干线等一大批重大项目的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科教事业、人才开发力度加大,人民生活得到改善,西部地区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 实施西部大开发,是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的主要任务,对此,邓小平有许多论述。第一,强调不能削弱东部发达地区的活力,不能用顾此失彼的办法来发展内地经济。第二,强调中央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大力支持内地发展。第三,强调要针对内地和全国的薄弱环节,制定正确的战略和规划。第四,强调要注意发挥好内地的优势。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具有十分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他标志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它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实践;是确保第三步战略目标胜利实现的重大部署;是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和富裕的重要举措,是保证边疆地区巩固和国家安全的必要措施;它有利于扩大国内需求,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增长,有利于扩大对外开放。 四、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 农业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没有农村的稳定就不可能有这个社会的稳定;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会有国民经济的现代化。我国有13亿人口,占世界的22%,其中64%在农村,耕地面积仅占世界的7%,人均耕地面积很少。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惠及全国人民的全面小康;没有农村的全面进步,便没有整个社会的全面进步。全面繁荣农村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政权巩固的基础。 3、加快发展农业,加快发展农村经济 搞经济建设,“农业是根本,不要忘掉。”邓小平这里所说的“农业是根本”与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一个意思,只有用语不同而已,必须把农业放在首位。我国农业的物质技术基础相当薄弱,农村还有3000万左右的贫困人口,必须切实作好农村工作。如何发展农业呢邓小平指出:“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作用是无穷无尽的。” 我们必须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全面发展和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城镇化进程,走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之路;加快农业发展,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坚持党在农村的基本经济政策,完善农村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五、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经济增长方式就是实现经济增长的途径和模式,就是指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思路,即经济增长道路。经济增长方式主要有两种:粗放型增长方式和集约型增长方式。粗放型增长方式是指单纯依靠增加生产要素的数量,即扩大生产场地、增加机器设备和劳动力来实现经济增长。其实质是以数量的增加和速度为中心。集约型增长方式是指依靠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即通过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机器设备等生产资料性能及其利用率实现经济增长。实质是以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经济效益为中心。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必要性: 1、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份额的大小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上进与落后的关键因素。我国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仅为30%左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三步走”发展战略我们已经开始走关键的第三步。无论是小康水平还是基本实现现代化,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其特征不仅表现为数量的增加,更重要的是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它要求经济增长依靠科技进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2、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可持续发展要求经济与人口、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目前,对资源的浪费破坏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制止。同时,生态环境失衡,城市污染严重,自然灾害频繁,如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仅经济发展不快,而且会危害到12亿人的生存。 3、迎接国际竞争的挑战,要求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在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较量中,我国既面临着发达国家在经济和科技竞争中的压力,也面临着发展中国家的压力,而今世界各国的竞争不仅表现在数量上,更主要的是科技、质量和效益的竞争。为了提高我国的竞争力,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逐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集约化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基本要求是从主要依靠增加投入、铺新摊子、追求数量,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转到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 4、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必须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运行方式(JP142) 第一、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技术进步机制;第二,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降低消耗、提高质量、增加效益的企业经营机制;第三,形成有利于市场公平竞争和资源优化配置的市场机制;第四,形成实现集约型经济增长的宏观调控机制。 第三节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邓小平最注重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把生产力摆在各项任务之首的地位。在发展生产力的任务中,又特别强调科学技术的作用,把科学技术摆在第一的地位上。这体现在他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上。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重大贡献 科学是反映自然、社会和思维领域规律的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技术则是科学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是物化的科学。“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就说过:机器生产的发展要求自觉地应用自然科学,并且指出:“生产力也包括科学。”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指出:“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邓小平坚持和发展了马恩的观点。早在“文化大革命”后期,邓小平复出主持工作时,就提出了“科学技术叫生产力,科学技术人员就是劳动者”、“科研工作要走在前面”的观点,但遭到“***”的批判,把它说成是“唯生产力论”。粉碎“***”以后,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上强调“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再一次阐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从事科学技术的知识分子是劳动者的重要思想。以后他又反复强调中国的发展离不开科学。1988年9月他在会见外宾时的谈话中又指出:“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D3,P274)它突出了科学技术不是一般生产力,而是“第一生产力”,这是邓小平结合时代特征对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有利于我们更好地促进科学技术和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一论断不仅仅是强调生产力的作用,而且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继承、丰富和发展,是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2、科学技术作为第一要素,渗透于生产力诸要素之中发挥强大作用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不是指科学技术作为独立的生产要素存在。它是指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系统中的智能要素,渗透到生产力其他要素之中,对生产力的发展起到第一位的变革作用。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要素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决定现代生产力发展的第一要素。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是通过科学技术渗透融合到生产力系统的各个要素和结构中,来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在现代生产力系统中它起着第一位的变革作用 生产力最简单最基本的要素是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自近代实验科学产生以来,科学获得了相对独立的地位,进入了生产过程。生产力系统中的各个要素都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发展,受科学技术的制约。劳动者的素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由“体力型”转化为“文化型”,再转化为“科技型”;生产工具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由手工工具到普通机器,再到智能机,如全自动车间,无人工厂;劳动对象由利用天然材料到经过劳动“过滤”的材料,再到人工合成材料,如太空素菜、杂交水稻、克隆羊、纳米材料;从生产过程的管理来看,从“经验管理”过渡到“现代管理”。(d2,p88)如计算机管理。(住宅装修就充分体现了这一趋势。) (2)现代科学日益成为生产的先导 19世纪以前,科学、技术和生产的关系,表现为“生产-—技术-—科学”的循环过程。这个公式表明,自然科学主要来自生产,人们通过生产实验观察自然界,取得感性材料,或者将生产实践积累的技术经验上升为科学。近代,科学实验从生产中分离了出来,成为人类社会的一种基本实践形式。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许多科学上的重大发展直接从实验室中产生出来,然后应用于生产过程,因此就出现了“科学-—技术-—生产”的新的循环过程。这一公式表明科学日益成为生产的先导。这两个公式形成了一个连续的整体,即“生产-—技术-—科学-—技术-—生产”。生产是基础,科学是先导,生产既是出发点,又是归宿。 3、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国民经济增长的首要因素 (1)自然科学从知识形态的生产力转化为物质生产力的周期日益缩短,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越来越快。例如蒸汽机用了100年时间,电动机用了75年时间,电子管用了31年时间,晶体管用了5年时间,计算机用了2年时间,激光用了1年时间,即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 (2)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过程所创造的价值越来越高。物质生产的发展和国民经济的增长,受多种因素如资本、劳动者 和科学技术的影响。如今资本、劳动力和科技之间的比重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据统计,在本世纪初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科学技术因素在劳动生产率和经济增长中仅占5%-20%,而上世纪末已达60%-80%。由此可见,当今向生产的广度和深度进军,主要靠科学技术的进步。(d2,p87)我们用数学公式来表述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增长中的作用,可以用这样的公式: 【现实生产力=(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管理)×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是乘数而不是加数,而相对于高科技来说,科学技术因素不仅仅是乘数,而且是指数。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里讲的“科学”包括不包括社会科学?对这个问题学术界有争议。据有关同志回忆,邓小平在谈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时,曾强调“科学当然包括社会科学”。而事实正是如此:管理科学、经济科学可以转化为生产力,这是有目共睹的。哲学给人以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教人解放思想,转变思维方式,也会转化为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是“科教兴国”战略方针的理论基础。我们在贯彻这一方针时一定不要忘记了社会科学的作用,一定要认真学习和研究社会科学。 4、科学技术的创新及其运用开拓出一批新的产业 20世纪以来,新兴的半导体工业、原子能工业、电子计算机工业、高分子合成工业、宇航工业、激光工业等等,都是随着科学技术的新发明、新发现而产生的。这些新工业的出现,为社会提供了大量新产品,开拓出一系列新的生产部门,一大批新的产业。 5、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JP145): ①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思想。 ②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奠定了深刻的思想理论基础。有助于提高我们对发展科技事业重要性的认识。我国在世界的科技排名在23—28位。 ③为实现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指明了现实途径。 ④有助于提高广大劳动者的科技素质和增强全民族的科技意识。 ⑤有利于造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中国有着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悠久传统,传统戏曲中的“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就有对人才的肯定和尊重的思想。 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科教兴国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邓小平理论,特别是他的科教兴国思想,结合世界教育科技发展的趋势和经验,在科学分析中国国情的基础上提出的重大战略方针。 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科教兴国战略作为一个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主要是在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繁荣昌盛的途径上,强调依靠科技和教育为本。 1、教兴国战略思想的提出和发展。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邓小平同时始终把教育发展和科技进步作为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和社会主义历史命运的根本问题,进行理论思考,提出战略设想。 早在1977年“文化大革命”刚结束、重提我国实现现代化历史任务的最初时期,邓小平 同志在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就提出:“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我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明确地把科教的发展作为发展经济、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先导。 1982年,邓小平同时在论述20年我国发展战略的重点时强调:“搞好教育和科学工作,我看这是关键,没有人才不行,没有知识不行。” 此后,邓小平在多种场合谈到了科学和教育发展的重要性。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中再次指出:“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他号召全党社会通力合作,为加快发展我国科技和教育事业多做实事。 邓小平同志从7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依靠科学和教育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科学论断,为提出和实施科教兴国发展战略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1992年,党的十四大依据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确定了90年代我国改革和建设的主要任务,江泽民同志在会上深刻指出“必须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1994年,党中央和国务院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贯彻党的十四大和十四届 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动员全党全社会认真实施《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1995年,党中央、国务院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召开全国科技大会,首次正式提出实施科教兴国发展战略。江泽民同志在大会上阐明:“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同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在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把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列为今后15 年直至正割1世纪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方针之一。1996年,全国人大八届四中全会正式通过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科教兴国成为我们的基本国策。 2、科教兴国战略思想的理论基础和主要内容 科教兴国战略源于邓小平关于科技、教育的一系列思想,同时又是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和实施。1995年5月,党中央明确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其核心内容是坚持教育为本,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其另一个重要内容是正确处理经济、科技、教育相互促进和协调的关系,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科教兴国战略之所以显得尤为重要,是因为:第一,科技进步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它能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改进生产工艺、提高管理水平,从而推动经济增长。第二,科技进步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关键在于加快科技进步,提高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份额。第三,科技进步是应对知识经济挑战的必然选择。经济增长不再直接取决于资本、硬件技术的数量、规模和投入的增长,而是直接依赖于知识或有效信息的积累和利用,取决于科技进步、科技创新的速度于方向。第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进科技进步是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和民族振兴的必由之路。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科技水平和经济发展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要实现现代化,必须大力发展科技、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 3、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应采取的措施 (1)加速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实现科学技术是跨越式发展。要把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使经济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式发展。全面增强科技创新的能力,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体系。 (2)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只有把教育搞上去,才能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才能从根本上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战略主动地位。 (3)深化科技和教育体制改革,加强科技教育同经济的结合。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技进步,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努力攀登科学技术高峰的正确方针。 (4)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科技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而人才是科技进步最重要的资源。因此,必须形成全社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尚,促使大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3、科教兴国思想的重要现实意义 科教兴国思想为我国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进行现代化建设、加速经济和社会发展、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指明了有效途径。理论和实践都表明,从邓小平提出和倡导的科教兴国思想,到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提出科教兴国战略,正是对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和动力的重大课题,所做出的科学回答和最佳选择。这一选择完全符合当代中国国情和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 科教兴国思想与可持续发展理论相结合,是保证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目标顺利实现的正确抉择。 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教兴国战略的核心内容是:坚持教育为本,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三、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是指在保证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下,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其根本就是要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实现人、社会和自然的和谐、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以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重要条件的。把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结合起来,统筹安排,综合协调,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 可持续发展思想,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1980年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受联合国环境与开发署的委托,制定了〈〈世界自然保护大纲〉〉,第一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1981年国际自然保护联盟推出了〈〈保护地球〉〉这个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文件,对可持续发展所下的定义为“改进人类的生活质量,同时不要超过支持发展的生态系统的负荷能力。”1992年在巴西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全球〈〈21世纪议程〉〉等文件,确定将可持续发展作为人类社会的共同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关系到人类总体自下而上的战略性理论,它把对人类自身和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界的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可持续发展思想具有深刻的内涵,它体现了三大原则:一是公平性原则,即代际之间的公平。二是持续性原则,使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能持续利用。第三,共同性原则,对世界各国的要求是共同的,概莫例外。 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性。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1949年我国人口是5.42亿,到1982年人口达10亿,目前已达13亿之巨。人口每年仍以1400万左右的幅度增长,每年新增的国民收入约有1/4用于新增人口。预计今后15年我国还将增加2亿人口,满足15亿人口的需求是头等大事。我国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育着占世界22%的人口。人口过度增长和资源相对不足的矛盾突出,生态被破坏、环境被污染,这已日益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桎梏。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共识,是我国对联合国等世界组织做出的承诺,是我国国情的需要。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要坚持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的关系。为此,必须作到: 1、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人不仅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不肖有三,无后为大,”“多子多福,”“几代同堂”,“重男轻女”等是国人的传统观念,再加上得天独厚的生育环境,和平安定的生活,使中国人口剧增。要坚定不移地贯彻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使人口增长与社会发展相适应。 2、实施资源开发和节约并重的战略方针,把节约放在首位提高资源利用率 我国资源匮乏,以淡水为例,人均占有量不足世界的1/3,而80%集中在淮河以南地区。另一方面,我国工业整体技术水平不高,资源可用率低。必须克服各种浪费现象,综合利用资源。建立资源型的国民经济体系。 3、树立全民环保意识,搞好生态保护和建设 环境意识和环境质量问题,是关系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环境问题不仅影响到经济发展,而且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寿命。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构成了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我国城市水污染、空气污染、噪声污染和垃圾污染造成环境的恶化;农村森林锐减、耕地面积下降、水土流失、农药化肥污染、草场破坏土地荒漠化十分严重。改善生态环境是刻不容缓、任重道远。因此,必须把树立环保意识,保护生态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同依法治国、加强法制建设结合起来。 【思考题】: 1、如何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全新的奋斗目标? 2、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点有哪些? 3、我国为什么要实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4、我国为什么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第七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本章的重点。 ◆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认识到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客观必要性。 ◆ 深刻理解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关系、公有制与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关系、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与共同富裕的关系。这是本章的难点。 ◆ 了解我国所有制和分配制度改革的必要性、紧迫性。 二、讲授课时:四课时 第一节 确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JP155) 1、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突破与实践创新 长期以来,社会主义传统经济理论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计划经济才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不相容的观念,曾在一段时期内成为占主流的认识。主要原因有:一是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有关论断的教条式理解。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未来社会应该是有计划地组织社会生产和经济活动,计划经济是不同于市场经济的一种崭新的社会基本经济制度。列宁也曾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作为对立的两种社会基本经济制度来看待。二是市场经济形成和发展于资本主义社会,于是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就成了鸡生蛋和蛋孵鸡的共生关系而难以区分。三是市场经济本身所固有的体制缺陷如"市场失灵"等,更强化了人们相信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的必然产物的信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呜推进和改革成就的取得,人们开始逐步认识帮市场机制的活力和市场经济配置资源的效率。正是在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势不两立的认识背景下,中国从1979年开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改革最先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几年功夫,成效显著。然后,开始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充分显示了市场经济的活力。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造性提出与发展 邓小平密切观察改革的进程,深刻分析世界经济发展历史和新的特点,不断总结改革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探索的成果,针对改革发展的不同阶段,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胆识和勇气,重新认识了计划和市场的关系,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市场经济理论的新观点,并用以指导改革的实践,从而把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推进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这是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伟大创新。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根据中国市场经济改革的新经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使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在改革开放实践中得到拓展和完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理论的提出。这个理论早在1979年就提出,并被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和十三大所确认。邓小平指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我们是计划经济为主,也结合市场经济,但这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D2/P236)尽管当时还是讲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处于从属的、次要的地位,但毕竟把市场经济同社会主义联系起来了,承认和肯定了市场调节的必要性和有益性。这一理论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理论相比较,是一个重大的进步,对于理论的探索和改革进程无疑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第二阶段,“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理论的确立。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论断。《决定》阐释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突破了把商品经济同资本主义等同起来,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确认了“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挤”的新观念,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新方针。它还提出"计划经济不等于指令性计划为主",确认必须"逐步适当缩小指令性计划的范围,逐步适当扩大指导性计划的范围。这实际上已经突破了“计划经济为主”、的思想。邓小平高度评价这个《决定》,认为它“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政治在济学”。(D3P83)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理论的确立,是改革实践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我们对社会主义经济中计划与市场关系认识深化的表现。为了澄清人们的模糊认识,邓小平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D3/P203)党的十三大根据邓小平的指示,把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界定为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放弃了计划经济为主这个提法,从而纠正了把市场调节放在从属和次要地位的状况。 第三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党的十四大之前尽管我们对关于计划和市场的关系问题取得了许多新的认识,但是仍然没有突破把市场经济当成资本主义的旧框框。在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认识上仍然受着传统观念的束缚。针对这一情况,邓小平指出:“不要以为,一说计划经就是社会主义,一说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不是那么回事,两者都是手段,市场也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D3/P367)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进一步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D3/P373)这些精辟的论断是我们老祖宗没有说过的新话,或者说,是根据事物的新发展和实践的新经验,创造性地总结出来的,是我们的老祖宗不可能总结出来的新话。这些新的思想和观点,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新发展。它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做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使我们在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上有了新的重大的突破。党的十四大根据邓小平思想,提出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认为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相结合的范围、程度和形式,在不同时期、不同领域和不同地区可以有所不同。至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便确立起来了。 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初步勾画了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对一些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作出了新的探索和深入思考。针对一些人对中国搞市场经济要不要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问题,江泽民指出:“我们搞的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我们搞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这几个字是不能没有的,这并非多余,并非‘画蛇添足',而恰恰相反,这是‘画龙点睛'。所谓‘点睛',就是点明我们市场经济的性质。"(江论P69)这是中国市场经济的特色和创造性的体现。党的十五大和十六大在总结改革开放20多年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在实现"三步走"发展战略,特别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实现工业化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举措、新思路,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3、创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伟大理论和现实意义。 中国共产党人,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气魄和马克思主义者的理论勇气,提出、论证和推动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解决了关系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具有伟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由于受历史条件的限制,他们没有经历过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不可能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和形成,使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的重大贡献,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 (2)更新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推动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传统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产品经济加计划经济,即非商品化、非市场化的建设道路。历史证明,这条道路是不成功的。它会把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引入死胡同,使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没能体现其优越性。中国经济改革,从农村开始,沿着市场取向,即商品化、市场化的道路,这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道路,是被实践证明了的一条正确道路。 (3)指明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对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的认识一步步地深化,直到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二、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的确立 1、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范畴辩析(JP160)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是既相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经济范畴。经济制度是一定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经济体制是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上特定的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和运行方式,它包括社会组织和管理经济的具体制度、形式和方法以及经济运行机制。经济制度决定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质和主要特点,规定它的发展方向,而经济体制选择是否合理,对经济制度起着巩固或损害作用,对经济发展起着促进或阻碍作用。过去纯粹的计划经济就对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产生了消极影响。 2、现代经济资源配置的两种不同类型 在现代经济中,资源配置有两种类型,即计划方式和市场方式。计划配置资源的方式是以国家计划为中心,用行政指令的办法决定资源的分配和组合。这种资源配置方式,在中国曾经发挥过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其弊端渐渐显露出来,由于信息不灵,计划难以满足社会需求,效率低,资源浪费大,经济发展缓慢。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是市场机制对资源的分配和组合起调节作用,它是由供求、价格、竞争三个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环节来实现的。市场配置资源,有较灵活的信号,较高的效益,能比较好地满足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它的不足之处是有可能引起经济运行的不稳定,出现经济分化现象。 3、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的确立 根据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崭新思想和我国市场取向改革实践的成功经验,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明确宣布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5年9月,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了跨世纪的两个根本性转变,其中一个转变就是中国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在社会主义集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具体目标是:到20年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2010年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十六大报告进一步指出,21世纪头20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确立的依据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之所以确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因为: (1)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适应现代商品经济发展段和资源优化配置的需要。社会主义经济仍然是商品经济,,因为社会主义生产是社会化的大生产,分工更细,各个生产者有独立的经济利益。现代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市场在优化配置社会资源方面发挥基础性作用。 (2)实行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市场经济是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的必然形式。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实践证明,我们可以跨越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阶段,直接进入社会主义,但我们不能跨越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阶段,直接进入生产力高度发达的现代化阶段。我们可以不重复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道路,由小商品经济为主的经济发展阶段—(跨越自由竞争市场经济和垄断市场经济发展阶段)—直接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阶段,实现经济的商品化、社会化和现代化。 (3)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对外开放的客观需要。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离开世界体系来发展自己。经济全球化使各国之间的经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我国现加入WT0,更应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这一切决定了我国只能实行市场经济体制。 (4)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中国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正确的和成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具有生机和活力的经济体制。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GDP年均增长9.5%,是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发展最快的时期,大大高于同期发达国家年均增长2.5%、世界年均增长3%和发展中国家年均增长5%的速度。这意味着,其他发展中国家每走一步,我国就走了两步;世界每走一步,我国就走了三步;发达国家每走一步,我国就走了四步。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的经济总量在世界各国中的排序稳步上升。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事实充分表明,我国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是完全正确的。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涵(JP16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市场供求的变化;通过价格信号和竞争机制的作用,把资源配置到效益好的环节中去,实现优胜劣汰;运用市场机制的优点,促进供求均衡和协调;实行国家有效宏观调控,克服"市场失灵"等缺陷。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方式,存在于不同的社会制度中,可以为不同社会制度服务。市场经济无论在什么制度下都具有以下共性:(1)企业行为自主化。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2)经济关系市场化。由市场竞争形成价格,生产要素能自由流动,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3)宏观调控间接化。政府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进行宏观调控。(4)经营管理法制化。市场主体都必须遵守经济交往中通行的规则和惯例。(5)社会保障制度化。凡是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都建立了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相结合的。其特征有: (1)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经济成分可以自愿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其他企业都进人市场,通过平等竞争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2)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运用包括市场在内的(各种调节手段,既鼓励先进,促进效率,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防止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3)在宏观调控上,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能更好地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调节手段的长处。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为实现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必须积极推进经济体制的整体改革,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蓝图和基本框架。 (1)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2)培育和完善市场体系。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实现城乡市场紧密结合,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互衔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3)建立健全宏观调控体系。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 (4)建立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个人收入分配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效率优先、兼顾升平,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5)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以国家为主体依据法律规定,通过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保障全体社会成员至少能达到最基本的生活水平。 4、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大变化(JP164) 经过20多年改革开放的实践,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已经初步建立。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中日益明显地发挥基础性作用,经济发展的体制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国民经济市场化程度有了明显提高。主要表现在: (1)通过调整所有制结构和改革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初步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基本确立。各种所有制的经济实体已在不同程度上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市场体系初步建立,市场竞争机制和市场价格机制对调节商品供求、优化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日益明显。商品市场基本形成了多种经济成分、多种流通渠道、多种经营方式并存和自由购销、广泛竞争的格局。四通八达、服务周到、种类齐全的商品市场体系已经基本建立。各类生产要素市场不断完善,,形成了包括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技术市场等在内的比较完备的市场体系。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加入WTO的新形势,积极融通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降低市场准入限制、健全市场规则,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一个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正在逐步形成。 (3)政府职能转变迈出新的坚实的步伐,初步建立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体系。各级政府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和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要求,陆续进行了机构精简和职能转变,促进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使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进一步完善。深入进行财税、金融和投资等方面的改革,完善国家计划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相互配合的宏观调控体系,使国家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力度不断强化。 (4)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以及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已经基本形成。在个人消费品分配方面,我国已经打破了过去单一的按劳分配模式,逐步建立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将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的收入分配制度。当前,除劳动力参与个人收入分配外,土地、资本、知识技术等生产要素也参与个人收入分配,并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在社会保障方面,逐步打破了过去事业单位职工由国家保障、企业职工由企业保障、农民由家庭及子女瞻养保障的局面,开始建立由政府归口管理、统一运作的多层次、全方位的社会保障体系。坚持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建立和完善城镇居民的养老保险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发展城乡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事业。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框架初步形成。 5、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它涉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许多领域;需要进行以下一系列相应的体制变革和政策调整: (1)市场经济是社会化的商品经济,我国商品经济还不发达,所以要达到高度社会化的水平需要一个发展过程。我国是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进人社会主义杜会的,生产力水平低、商品经济不发达,而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到社会化大生产阶段的产物。发展商品经济是渐进性的,不可能在一个短期内达到很高的程度,原有的、普遍存在的自然经济封闭落后状态也不是一两天改变得了的。因此,要使我国商品经济的发展达到高度社会化程度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从而决定了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2)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进行的一系列配套改革,需要有一个长期的过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对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旧体制的革命,需要一系列配套改革,既包括经济体制改革,也包括政治体制改革。就经济方面而言,我们要逐步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改变过去企业是政府机构的附属物的状态;要建立和健全全国统一的、发育健全的市场体系;要建立高效率的宏观调控体系和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等。总之,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有一系列工作要做,任务是非常艰巨的,不是短时间可以完成的。 (3)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一个长期的思想转变和适应过程。作为上层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思想意识,对于经济基础具有强大的反作用。在我国,小农经济意识根深蒂固。长期以来,在旧的计划经济体制束缚下的陈腐僵化的旧思维模式、思想观念已成为一股强大的习惯势力,要实现思想观念的转变显然是需要花时间的。在我国市场经济建立之初,市场道德和制度都未建立,存在诸多障碍,比如封建特权思想阻碍了平等自愿的交换,市场规则难以确立等。要清除旧的思想,树立新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道德意识需要长时间的努力。因此,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必须做好以下工作:(JP166) 一是继续推进所有制结构改革,调动一切有利于现代化建设的积极因素,构筑有利于发展的微观基础。既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又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在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二是健全现代市场体系,为加快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要推进资本市场的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发展产权、土地、劳动力和技术等生产要素市场。创造各类市场主体平等使用生产要素的环境。继续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促进商品和生产要素自由流动。 三是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变化的要求,转变和规范政府职能,改善和加强宏观调控。要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完善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提高宏观调控水平要完善国家计划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相互配合的宏观调控体系,发挥各种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要深化财政、税收、金融和投融资体制改革。 四是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创造既有利于生产力特别是先进生产力发展,又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的分配体制和机制。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发挥市场作用,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再次分配注重公平,发挥政府的调节作用,通过转移支付、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税收等手段,援助社会困难群体,调节过高收入。规范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合理调节少数垄断性行业的过高收入。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收入比重,提高低收人者收入水平,建立和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这个基本经济制度,是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在总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长期实践经验,特别是总结我国改革开放的崭新经验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的新贡献。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 1、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一是以公有制为主体,二是不搞两极分化。”这就是说,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我国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只有确保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才能不断巩固和发展人民政权,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物质基础,保证劳动人民当家作主;才能保证创造的财富,第一归国家,第二归人民,不会产生新的资产阶级,并逐步实现共同富裕,防止两极分化;才能保证整个经济的社会主义方向,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2、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这是因为: (1)我国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是由我国多层次的生产力状况和多种所有制经济的作用决定的。我国现阶段整体生产力水平比较低和生产力发展的多层次性决定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第一,我国生产力水平低,而且发展很不平衡,呈现多层次的结构,与此相适应必须有多层次的生产关系,即多层次的所有制结构。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之后,生产力虽然有了迅速提高,但总体水平还很低。中国的科学技术水平从总体上看落后于世界先进国家。不仅如此,我国生产力发展呈现多层次性:自动化、现代化的先进手段,机械化、半机械化的生产手段与手工操作的手工工具并存。这种生产力状况客观上要求有不同的生产资料所有制与其相适应。其次是由我国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的。第二,我国生产力的发展在第一、二、三产业中,特别是在工农业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在地区之间的发展也不平衡,特别是在东南部沿海地区、中部内陆地区以及西部边远地区不平衡的发展尤为突出, 从长江三角洲——长江源头,展现出多层次生产力水平分布的生动画面。这客观上也决定了必须有不同所有制结构与之相适应。第三,生产力组织的多样性,即生产力的组织既有大型化、集中化的趋势,同时又有小型化、分散化的趋势存在,这也要求有不同的所有制与之相适应。只有按生产力发展的规律办事,,才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友展。这种多层次的生产力水平,客观上要求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与之相适应。 第二,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所决定的。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必然要求多种经济成分成为投资主体,充分发挥市场竞争的优胜劣汰的机制,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可以扩大劳动就业,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各方面的资金,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可以扬长避短,各显其能,搞活经济,为社会提供丰富多彩的商品和各种劳务,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如武昌洪山电脑城,吸纳大批人员就业;提供各种电脑方面的设备、零部件服务、技术服务和相关性服务,满足人们对使用电脑的需求;各种所有制经济在此展开竞争,吸纳了各方面的资金。 第四,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也为对外开放提供了重要基础,有利于引进外资和国外的先进技术。 3、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当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为了提高综合国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必须实行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广泛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和合理使用各种自然资源。同时,为了产出更多的社会产品,提高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也要求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各种所有制相配合、互相补充、方便群众、服务人民、改善生活,这是发展生产力的最终目标。 可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一个有机统一体,它既包括作为主体的公有制经济,也包括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非公有制经济。没有公有制经济,或公有制经济不处于主体地位,社会主义就将丧失其自身的经济基础,就不能确保我国社会的社会主义性质;没有非公有制经济,就会脱离当代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同样不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就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让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在合作与竞争的对立统一的辩证运动中,更好地促进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只要阶级依然存在,多种所有制经济就必然存在,就必然要处理好公有制经济和所有制经济的关系,兴利除弊、长善救失。 二、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及其实现形式(JP169) 1、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内涵及主体地位 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指社会主义条件下,全体社会劳动者或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中处于主体地位。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并不是表现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而是主要表现在对经济发展的控制上。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不是凭借行政力量实现的,而是依靠自身强大的实力和活力,保证整个经济的发展不脱离社会主义轨道。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由它的性质和它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决定的:①它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代表社会发展的方向。②它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③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要支柱、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和国家实行宏观调控的主要物质基础。④它是实现劳动人民在政治、经济上主人翁地位和全体劳动成员共同富裕的物质保证。 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是从全国范围来说的,而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表现在:①国家和集体所有的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②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及其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巩固和发展,要靠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自身的改革,通过国有企业的改革、改组、改造,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在市场竞争中壮大和发展。 2、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有机构成 (1)国有经济的涵义及主导作用 国有经济是指国家代表全体劳动人民对所属生产资料加以支配和使用的一种公有制形式。国有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形式,它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这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是就全国而言,不是指每一个地方或每一个产业。因此不排除在某些地方、某些产业,非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不是一个经济数量的规定,不能仅以国有经济占国民经济比重的多少来判断国有经济是否起主导作用。只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增强,即使国有经济比重减少一些,也不会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第二,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即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一般而言,在基础设施(如邮电、通信、交通运输等)、基础工业(如燃料、能源工业等)、某些支柱产业(如汽车制造业等)、某些高新技术产业(如航天工业等)以及特殊工业(如造币工业、军工)等领域,国有经济具有明显优势,可以而且应该居于控制和支配地位。国有经济应本着"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加强重点,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质量,以便更好地发挥其控制力。 第三,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既要通过国有独资企业来实现,更要大力发展股份制,通过国有控股、参股来实现。改革开放20多年来,国有经济总体实力不断增强,结构不断优化,国有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国有经济的控制力进一步增强。 (2)集体经济的涵义及作用 第一,集体经济的涵义及性质。集体所有制经济是指由部分劳动群众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集体所有制经济是劳动群众根据自愿互利原则组织起来的,实行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合作经济组织。在社会主义社会集体所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它在集体经济组织的范围内实现了劳动者在生产资料所有关系上的平等,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直接结合,不存在剥削,劳动者之间建立了平等的互助合作关系。 第二,集体经济的作用。集体所有制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劳动群众非常愿意接受的劳动联合和资本联合的组织形式,它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它是我国农村的主要经济形式,在城镇的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和服务业等领域中占较大的比重。集体所有制经济可以体现共同致富的原则,可以广泛地吸收社会分散资金,增加公共积累和国家税收,更好地贯彻劳动者民主管理的要求,能够比较好地适应不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需要,同时,集体所有制企业还在适应城乡市场需求,满足不同层次就业等方面,有着国有经济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三,发展集体经济的战略作用。在当前,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所有制经济,对发挥公有制经济的主体作用更有战略意义。在国有经济战略调整中,大部分国有企业要向强势产业转移,战线会有适当收缩。其中有一部分国有小企业在资产重组中,要由国家经营转为职工集体经营和其他经营形式;广大城乡又需要新建立一批适应市场需求的企业。采用发展集体所有制企业的战略,就可以大大推进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和地位的巩固。集体经济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占整个国民经济的1/3,占公有制经济的1/2;集体企业就业人数为14377万人,占全部从业人员的19.7%。 第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村中普遍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主要经营方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就是以农民家庭为单位,承包集体的土地和生产任务,明确责权利关系,实行以农户分散经营为主,统一经营和分散经营相结合的一种经营组织形式。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基本生产资料,如土地、重要自然资源和农田水利设施,仍归集体所有,但有一部分生产资料交给农户。各个农户根据与集体订立的合同,承包一定的生产任务。劳动成果除了缴纳农业税和按合同上缴一部分给集体外,全部归自己所得。这种经营体制保留了集体所有制的基本性质,同时,也具有新的特点: A、农户除了集体所有的生产资料外,还使用一部分私人所有的生产资料,如农具和运输工具等,其数量在各农户间有一定差别。 B、农民自己承担数量各不相同的生产投资,自主进行生产决策和经营管理。随着农村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农民根据经济发展的要求,建立了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第五,乡镇企业重要作用及其意义。在农村生产力和商品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令人瞩目。乡镇企业是农村乡(镇)和村两级集体经济组织兴办的企业、部分社员联营或其他形式的合作企业以及个体企业的总称。乡镇企业的主体部分是集体经济。乡镇企业对于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业转移,促进农村经济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转变有着重要的作用。农村总产值中,非农业产值超过了农业总产值,农村工业产值已占全国工业产值的1/3。乡镇企业应用科学技术,生产了一大批在国际上有竞争力的商品,为国家出口创汇做出了重大贡献。我国乡镇企业发展迅速生产和经营的范围几乎涉及到社会生产的各行各业,门类齐全,产品繁多,规模小,数量大。乡镇企业的发展是我国经济的一支重要力量。无数事实证明,乡镇企业的发展是中国实现经济腾飞的必由之路,是中国农村经济现代化的希望所在。乡镇企业的发展有利于缩小三大差别: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城乡差别,工农差别,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条件。在当前,有利于推动城市化进程和建设小康社会。邓小平认为,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要长期坚持不变。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 (3)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涵义(JP172) 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指不同所有制经济的产权主体以控股、参股等不同方式共同投资而组建的产权多元化法人企业的经济形式。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投资来源的多元化,企业组织形式的多样化,使各种不同所有制经济产权主体共同投资组成的各种形式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混合所有制经济主要有:股份制企业、跨所有制组成的企业及企业集团、中外合资企业和中外合作企业等。这些企业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其产权和收益权归国家和集体所有,当然属于公有制经济。由国家和集体控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具有明显的公有性。随着体制转轨和企业转制的完成,混合所有制经济将得到更快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公有成分在整个公有制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将越来越高。这有利于扩大公有制经济的支配范围,巩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加快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3、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条根本原则。 第一,生产资料公有制从根本上消除了任何个人或集团凭借生产资料所有权去无偿占有他人的劳动的物质基础,铲除了劳动人民被剥削被压迫的经济根源,使劳动人民成为生产资料的主人,确立了劳动人民的主人翁地位。 第二,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使产品不再被少数掌握生产资料的剥削者无偿占有,而归劳动人民共同占有,并根据劳动人民的利益,按照按劳分配的原则进行分配,为消除两极分化,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提供了保证。 第三,生产资料公有制,使各个经济部门和各个企业之间根本利益一致,劳动者可以按照自己和国家的需要来安排生产。因此,有计划按比例地分配社会劳动,对于各个不同的生产部门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成为可能。 第四,公有制决定人们之间在生产过程中形成一种新型的互助合作关系。人们利用公共的生产资料进行集体劳动,共同参加生产过程的管理,劳动者的根本经济利益是一致的,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这种根本利益和生产目的的一致性,使劳动人民得以在生产和交换过程中建立起互助合作的新型关系。 4、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内涵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重要的,是要把握公有制主体的内涵。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 第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萨中占优势,即在社会总资产中要保持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的资产占优势。公有资产占优势,不能简单地从数量和比重上衡量,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质的优势上,即体现在产业属性、技术构成、科技含量、规模经济、资本的增值能力和市场的竞争力等方面。 第二,国有经济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部门和关键领域占支配地位,对整个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第三,公有制经济在整个经济中应占主体地位,是就全国来说的,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只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国家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得到增强,在这个前提下,国有经济的比重减少一些,不会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5、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 (1)公有制与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公有制与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公有制是指生产资料归社会或劳动者共同占有的一种经济制度,反映人与人之间在占有生产资料方面的关系,其核心是生产资料的归属问题。即生产资料归谁所有的问题。 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指社会或劳动者集体支配、经营生产资料并对产品进行分配的具体方式,其核心是生产资料的营运效率及对剩余产品的索取问题。即资产的运作和分配方式问题。比如国有资产,为全体劳动者共同所有,从性质上讲,属于公有资产。但公有资产如何运作,有多种方式。可以由国家独资经营,也可以组成股份公司,还可以吸收外资,组成中外合资企业。无论哪种方式,其中的国有资产,仍然归国家所有,不仅性质未变,而且随着企业资产的重新整合,经济效益的逐步提高,有利于原国有资产的不断增值。如1亿元的国有资产,年年亏损,资不抵债。实行股份制,一分为三,可以控股三个亿元企业,而且有盈余,何乐而不为呢?所有制具有相对稳定性,所有制实现形式则具有可变性和灵活性。寻找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就是要探索和建立公有生产资料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更有效的组织方式、经营方式、交换方式和分配方式。 (2)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 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和各种形式的集体经济,都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实现形式。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这是生产力发展的需要。现代经济中一切符合社会化大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经济组织形式,都是适应市场化发展需要的管理形式,资本主义可以采用,社会主义同样可以采用。在管理形式上,不应有姓"社"、姓"资"之分。选择什么样的管理形式,要根据生产和市场的需要。管理形式是非本质的东西,如果硬把它当做本质的东西加以固守或拒绝,其结果只能是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的活力,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 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基本组织形式,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产物。我们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企业是公有制或私有制,主要看控股权掌握在谁手中。企业实行股份制,有利于企业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有利于企业筹资的多样化,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竞争水平和运作效率。私有制企业可以采用股份制,公有制企业也可以采用股份制。在多种公有制形式下,股份制还有利于更好地提高公有资本的使用效益。实行股份制企业的性质,关键要看控股权掌握在谁的手中。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可以通过公有资本的参入,有效地控制股份制企业的经营方向,实际上是扩大了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了公有制的主体作用。 股份合作制是集股份制形式与合作制形式的优点为一体的,一种新的公有制实现形式。目前广大城乡广泛出现以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资本联合为主要内容的股份合作制企业,是改革中出现的新事物,要加以支持和引导,不断总结经验,使之逐步完善。这种形式有利于城乡小型企业在改革中实现经营规模化和投资社会化,有利于提高小企业的竞争能力。对这类形式的企业,政策上应当放宽一些,只要依法经营和纳税,应鼓励其发展,通过引导,使一部分尚不成熟的股份合作制企业,逐步走上规模发展的轨道。 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JP175)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允许和鼓励个体、私营、外资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根本方针。这是因为,非公有制的存在,适应了部分生产力的客观要求;而且更有利于劳动者个人、集体及整个社会。我国目前整体生产力水平比较低,经济发展不平衡,生产社会化程度不高,必须有个体、私营、外资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一定程度的发展,才有利于促进生产,活跃市场,扩大就业,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的需要。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为此,在政策上要清除各类欺视性规定,在市场准入、税收政策等方面给予各种所有制经济同等待遇。要扩大非公有制经济的投资领域,鼓励民间资本和外国资本投资、参股能源、交通、电信和供水、供热、供气等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领域。鼓励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建立企业集团公司,允许民间资本和外国资本控股现有竞争性领域的国有企业。要支持和帮助包括个体私营企业在内的各类企业提高管理水平,积极引导它们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在政治上要关心帮助它们,在参与政治生活方面应当一视同仁,并完善保护私人财产的法律制度。依法加强监督和管理,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我国的非公有制经济主要有: 1.个体经济 个体经济是指在劳动者个人占有生产资料的基础上,从事个体劳动和个体经营的小私有制经济。其特点是生产资料私有和以自己的劳动为基础,劳动者的劳动与自有的生产资料直接结合,劳动产品归自己所有。个体经济一般都以手工劳动为主,生产设备落后,规模较小,力量单薄,是一种小私有经济。但是,它的经营方式机动灵活,适应性强,经营时间长,可以在较小的规模里充分利用零星资源灵活发展生产,扩大社会服务,促进城乡商品流通,弥补公有制经济的不足,方便群众,较好地满足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需要。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各种闲散的、辅助的劳动力,有利于众多的剩余劳动力的安排,增加劳动人民的收入。这些作用都是公有制经济在现阶段无法替代的。 个体经济存在于历史上的几个社会形态之中,都是作为一种非主要的经济成分而依附于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关系的。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它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相联系,受到公有制经济的影响和制约,从属于公有制经济,与资本主义条件下的个体经济不完全相同。鼓励引导和监督管理个体经济健康发展,是我国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的政策。 2.私营经济 目前我国的私营经济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占主体地位的条件下,在进行经挤体制改革过程中产生的。一方面,它要受社会主义国家的监督、管理,受到公有制经济的制约。另一方面,私营企业的劳动者,作为全民所有制的所有者成员之一,不是完全丧失生产资料的无产者,他们主要是了得到就业机会或较多的收入而受雇于私营企业的。他们受到社会主义国家的保护,与雇主在政治上是平等的,对雇主的经营活动有监督的权利。 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鼓励私营经济发展,是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的需要,也是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我国一切经济潜力的一种政策需要。只要合理合法,私营经济的发展对活跃城乡经济是非常有益的。但是,私营经济也有明显的局限性。私营企业主的功机是为了获得利润,对雇工有不同程度的剥削,生产和经营具有较大的自发性和盲目性,与社会主义经济存在着矛盾的一面。在保护它的合法权益,鼓励它适当发展的同时,必须制定和完善有关私营经济的政策和法律,加强对它的监督和管理,并使用各种方式,引导它们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3.外资经济 外资经济是指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中的外商投资部分和外商独资企业。在这里,外资是指中国大陆以外的港澳台地区及外国人资本的在华投资。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中的外商投资部分和外商独资企业,除个别的社会主义国家在我国的投资外,绝大多数是资本主义国家或地区的投资,其资本当然属于资本主义私有制性质。当然,中外合资企业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中还包括我国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至于国有、集体控股的中外合资、合作经营企业则具有公有性质。 目前,我国的经济还不发达,资金十分短缺,技术比较落后,生产经营管理经验不足,利用国外或境外资本及其先进技术就显得非常必要。利用外资必须建立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为外商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让国外或境外投资者有利可图,切实保护他们的合法利益。也就是说,引进外资,必然要付出一定的代价,还可能会带来一些资本主义的不良影响。但是,总的说来,在-定范围内发展,外资经济对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是有利的。(1)它可以弥补我国建设资金的不足,建设一些国民经济急需的项目 ;(2)可以引进世界先进技术,加快技术改造,增强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3)可以增加国家、地方的财政收入,积累建设资金;(4)可以学习外国企业先进的管理经验,培养管理和技术人才;(5)可以扩大就业;(6)扩大出口,增加外汇收入等。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一、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JP178) 马克思指出:"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MXJ3P306)生产方式决定分配方式,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决定个人收入分配结构。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从根本上说,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水平和所有制结构决定的。同时,在现阶段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经营方式,如承包、租赁、资产经营责任制等。由于经营方式不同,收入分配方式也不一样。此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资本、土地等各种生产要素都有相应的市场评价,这些生产要素的所有者都应得到相应的收入。可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由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经营方式和市场经济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决定的。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具有客观必然性。生产方式决定分配方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有多种实现形式,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决定了按劳分配以外的其他各种分配方式的存在。这些分配方式主要有:按劳分配以外的劳动所得、资产收益、经营收入、按资本取得的收入、按劳动力价值取得的收入等。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方式 (1)按劳分配。按劳分配是公有制经济的个人收入分配原则,是社会主义个人收入的基本分配制度。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收入实行按劳分配具有客观必然性。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旧的分工存在,劳动还存在重大差别,劳动还是谋生手段,这些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社会主义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还不高,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客观物质条件。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不同,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也存在很大差别。在国有经济和城镇集体经济中,按劳分配是借助于工资制度实现的。在企业成为独立的分配主体后,职工个人的收入也就不仅取决于个人提供的劳动量,而且取决于企业经济效益的高低。企业经济效益的高低既受主观因素的影响,也受客观因素如技术条件、自然资源状况等的影响。也就是说,客观经济条件差别造成的级差收益必然影响个人收入分配。在农村合作经济中,农户的收入除劳动收入外,还包括农户对土地投资带来的收益等。在股份合作制经济中,有劳动者的劳动收入,也有股份分红。由此看来,在公有制经济中,既有按劳分配,也有非按劳分配的成分。 (2)按资分配。资产是投入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非劳动要素的总称,主要包括资金(资本)、厂房建筑、土地等生产要素。按资分配的主要形式有: A、利润。私营企业和各种合资企业中投资者得到的利润,公有制资金再投资获得的利润,城乡个体工商户除经营收入外所得的利润等。 B、利息。主要是存款和债券所得的利息。 C、股息红利。股份经济和股份合作经济中得到的股息和红利。 D、租金。公有制企业承包、租赁的收入,建筑门面、土地、厂房等出租收入等。实行按资分配,有利于调动资金(资本)所有者的积极性,有利于引进外资,有利于形成现实的生产力和增加社会财富等。 (3)按经营权分配。按经营权分配是指实行了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农户和城镇个体工商户,以及一部分采用租赁制的国家所有、个体经营和集体所有、个体经营的经济组织中的分配。经营活动以经营者的劳动为基础,同时还包括对市场的预测、产品的选择和生产发展方向的决策等。经营成果既取决于生产者所支付的劳动,又取决于经营能力和市场供求关系。我国农村农户收入的多少取决于他们的产品在市场上的销售收入,收入的多寡取决于他们的经营成果。城乡个体劳动者通过商品在市场销售后获得的个人收入,既取决于他们的劳动,又取决于他们的经营能力,以及对市场的预测所决定的产品的销路。根据经营成果得到的收人,其中一部分是由于经营者付出了劳动而得到的劳动收人。还有一部分是由于经营者承担了市场竞争风险而得到的风险收入。承担风险而得到的收入就是风险收入。它有利于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重视市场信息,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提高社会经济效益。 (4)按劳动力价值分配。我国现阶段还存在着外国资本独资企业、国内雇工经营等非公有制企业。在这些企业中,对劳动者收入分配的依据是劳动力价值的大小,劳动者得到的货币工资实质上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只要允许外资、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按劳动力价值分配就必然会存在。 2、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在上述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格局中,按劳分配是主要分配方式。按劳分配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制度中的主体地位,是由社会主义公有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中的主体地位决定的,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在个人收入分配领域的体现。按劳分配为主体具体体现在: 第一、在整个社会收入分配中按劳分配是主体。在国民经济中,公有制的资产占主体,在公有划经济中就业的劳动者要实行按劳分配这一主要分配方式。 第二、在公有制经济中,按劳分配是基本的收入分配方式。公有制经济中的收入分配也不完全是按劳分配,还包括股息和债券利息分配、经营分配等各种形式。虽然按其他生产要素分配也是必要的,但是,按劳分配是主要的。 第三,公有制经济中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以按劳分配收入为主。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中也有一部分是非劳动收入,如股息、债券利息等。但劳动者的本职工作是公有制经济中的工作,不是投资活动。他们购买股票和债券的资金来源是劳动收入的储蓄,非劳动收入只是全部收入中的一部分。 3、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的重要意义(JP180) 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的重要意义,就在于它直接关系着公有制的巩固和发展。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如果公有制经济不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原则,它就不再是劳动者共同利益的经济基础了,其性质就会发生变化;如果公有制经济中的劳动者收入不以按劳分配的收入为主,他们就不再关心公有制经济的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就会瓦解崩溃。按劳分配的主体必然是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客观反映和体现。这两个"主体"地位是一致的,共同构成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如果否定或削弱按劳分配在现行分配结构中的主体地位,势必会动摇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社会经济的发展就会偏离方向,有损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要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就必须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其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也必须在分配制度上得以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分配制度应体现一般劳动的价值,调动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应体现科学技术、经营管理等复杂劳动的价值,激发广大科技人员和管理工作者的创业精神和创新活力。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是创造价值的源泉。不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不论是简单劳动还是复杂劳动,一切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的劳动,都是光荣的,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都应该作为社会财富分配的尺度和标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分配制度,还应体现包括土地、资本、知识产权等生产要素的贡献,调动生产要素主体提供各类生产要素的积极性,以集中各种生产要素投入经济建设。土地、资本和技术等生产要素都参与社会财富的创造,应当参与收益分配。怎样进行分配?当然不能采取平均主义的做法,而必须根据它们在社会生产中的贡献大小取得相应报酬。这种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所体现的差别,就会诱发出强大的激励效应,使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都争做贡献。效率就会提高,经济就会发展。也就是说,要形成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分配机制,让一切劳动、资本、技术、管理和知识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造福于社会。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JP181) 1、效率和公平的涵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作到效率和公平的正确结合。经济学上的效率,是指经济活动中所消耗的劳动数量、质量与所获得的劳动成果之间的比率。消耗少产出多,经济效率高,反之则效率低。所谓公平,主要是指一定社会中人们之间利益和权利分配的合理化。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生活中,无论是劳动者还是生产要素的投入者,在收入分配过程中都应遵守机会平等和规则平等的原则,并允许合理拉开差距,防止两极分化。社会主义的平等观念是追求社会全体成员实现共同富裕,但是,共同富裕并不等于要求财富和收入的均等化,均等化是原始共产主义,而是承认人的能力、才智、积极性的差别以及由此带来的劳动生产率的差别,并在此基础上承认财产和收入的适度差异。一定的适度差距的存在,本身也是公平。造原子弹的和买茶叶弹的收入,有差别才叫公平。 2、效率和公平的辩证关系 效率和公平存在着互相制约的辩证关系。一方面,效率是实现公平的物质基础,只有通过提高效率创造越来越多的财富,人们才能去实现分配的公平;另一方面,公平又是提高效率的前提,只有收入分配公平合理,才能激发劳动者和生产要素的投入者尽可能全面地发挥自己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有助于效率的提高,尽快发展社会生产力和增加物质财富,把效率和公平统一起来。 3、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基本原则。坚持效率优先,就是坚持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在国民收入的分配和个人收入分配中,把劳动贡献与报酬结合起来,把提高效率放在首位,以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国民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同时对过高的个人收入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调节,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防止两极分化,尽量做到社会公平。只注意效率而不顾社会公平是有害的,容易导致两极分化;借口社会公平而忽视效率则只能是共同贫穷。效率优先以兼顾公平为条件,这也是一个长期的奋斗目标,不可偏废。 4、规范收入分配,防止两极分化 我们对目前存在的个人收入差距悬殊问题,必须引起重视,认真加以解决。要区别不同情况,采取积极措施,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调节过高收入,保障过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使收入差距趋于合理,防止两极分化。坚持“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次分配注重公平”。使低收入阶层成为收入再分配的主要获益者,以期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提高低收入者的收人水平,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三、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JP183) 1、社会保障体系的涵义 社会保障体系是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形式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对社会成员或生活有特殊困难的人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以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社会保障体系是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优抚安置等制度的有机统一体。 2、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 我国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社会主义国家,广大劳动人民既是生产力的积极主体和生产资料的主人,又是国家的主人,人们之间是平等互助合作的关系。满足劳动者的物质文化需要,保证劳动者的身心健康,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使生产力主体得到应有的保障,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表现。劳动者在年老、疾病、丧失劳动能力时获得物质保证是宪法赋予他们的利。 3、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市场经济是竞争性经济。在竞争中,企业和劳动者必然会发生优胜劣汰。为了应付市场竞争的风险,必须建立独立于企业之外,既不受企业效益影响,又能切实为竞争者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社会保障制度。这既可以缓解劳动力合理流动带来的生活上的不确定性,又为企业创造了宽松的竞争环境;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保证市场经济的高效率运行。市场运行自发地倾向效率,鼓励强者,却不能自发地追求公平和保护弱者。这就需要国家或社会通过社会经济政策和再分配手段加以调节,保障公平和保护弱者。尤其对完全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以及暂时失去劳动岗位的劳动者,国家或社会必须通过工伤、医疗、失业、养老保险及社会救济等社会政策予以帮助,实现公平与效率协调,实现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与稳定机制的结合,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 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推进器,也是我国社会和谐的稳定器。目前,我国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十分有限,如城市大量集体、个体、私营和外资企业的员工、自由职业者、进城农民工以及广大的农村地区仍未纳入社会保障范围;社会保障资金筹措困难和保障基金管理不规范等,难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建立和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 4、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必须坚持的方向、基本原则和相关措施 针对我国现行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必须坚持的方向是:(1)社会保障社会化。将社会保障的对象不断扩大,最终达到全体公民。同时,实现资金来源和保障管理的社会化。(2)社会保障科学化。实现保障内容的科学化和保障结构的合理化。(3)社会保障产业化。社会保障只有走产业化的道路.才能使其自我发展、自我增值,形成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得益彰的良性循环机制。同时,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还应坚持以下基本原则:(l)权利与义务对等的原则。国家或社会在承担为公民提供保障义务的同时,也就具有要求保障对象承担义务的权利。(2)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既要符合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也要有利于市场经济效率的发挥。(3)社会保障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原则。要在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逐步增强经济实力的基础上,逐步扩大社会保障范围,增加社会保障内容,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当前,我们应采取以下相关措施: 第一、坚持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进一步扩大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覆盖面,把各种所有制企业职工都逐步纳入基本养老保险范围,适当提高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层次:改革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障制度,调整和规范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办法,探索建立符合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特点的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和医疗卫生、医药管理体制,逐步把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至城镇大多数从业人员;加快落实、规范现行各类补充性医疗保险办法,制定公务员医疗补助、职工大额医疗费用补助和企业补充医疗保险等具体办法,建立社会医疗救助和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第二、健全失业保险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国家已制定了失业保险条例和规章,要尽快建立失业保险制度。失业保险覆盖范围将进一步扩大,逐步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与失业保险并轨,企业新的减员直接进入劳动力市场;保障基金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负担,财政给予必要补贴,建立基金调剂制度,增强承受能力;强化保障基本生活与鼓励再就业相结合的机制,更好地发挥失业保险在保障生活和促进就业方面的积极作用。当前,要做好下岗职工出中心后的失业保险接续工作,补充失业保险基金。适当缩短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限,促进领取人参加培训和就业。全面落实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按照规定,凡是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城市居民,都有权从当地政府获得基本生活物质帮助。这是我国城市困难居民最后一道社会保障安全线。要全面落实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切实贯彻属地管理原则,将符合条件的城市困难居民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并确定适当的保障标准;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家庭备案制度,以便查询和监督;规范收入审核和待遇申领程序,推进信息化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法规和程序,实现公开、公平、公正;建立稳定的财政预算,多渠道筹措和积累资金;探索建立城市社会救助体系,保证困难家庭基本生活。 第三、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制定适合于进城务工农民、被征用土地的农民以及农转非人口的养老保险制度,然后再逐步过渡到其他农村人口。在有条件的村镇,可以从实际出发,自主自愿,民办公助,分散决策,标准有别,逐步探索适合当地特点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障制度,并将家庭赡养、土地保障和社区扶持相结合,共同保障村镇老年居民的基本生活。在有条件的比较富裕的地方,可以探索把贫困村镇居民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 总之,必须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合理确定社会保障范围、标准和水平,建立和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此外,还要动员和依靠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发挥商业性保险对社会保障的积极作用,积极发展城乡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事业,开展经常性社会捐助活动,提高社会保障的社会化程度。 【思考题】: 1、为什么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怎样理解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3、如何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4、简述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与社会主义本质的关系? 第八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 掌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要性和内容,是本章的重点。 ◆ 掌握依法治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是本章的又一个重点。 ◆ 掌握政治体制改革的有关内容。这是本章的难点。 二、讲授课时:三课时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 一、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 1、民主的内涵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民主首先而且主要是指一个国家制度。作为国家制度,民主有两方面:由哪个阶级掌握政权,居于统治地位,这是民主的本质,属于国体方面;居于统治地位的阶级采取什么形式组织政权,这是民主的形式,属于政体方面。民主的这两个方面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国体是决定性的方面,政体是国体的必然要求和具体形式,要适应国体并为其服务。因此,作为国家制度,民主都是阶级的、历史的、具体的,没有抽象的、超阶级的、超时空的民主。 从民主的发展过程来看,人类社会依次出现过奴隶主阶级的民主,封建地主阶级的民主,资产阶级的民主和社会主义民主四种不同类型的民主。在阶级社会里,民主的阶级实质是十分明显的。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值得指出的是,任何国家的民主,都离不开本国的历史传统,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制度。 2、民主与社会主义的关系,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 列宁对此曾有过经典的说明:“不实现民主,社会主义就不能实现,这包括两个意思:(1)无产阶级如果不在民主斗争中为社会主义做好准备,它就不能实现这个革命;(2)胜利了的社会主义如果不实现充分的民主,它就不能保持它所取得的胜利,引导人类走向国家的消亡。” 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列宁的这一重要思想,提出了“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重要观点。他认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一系列新的政策,就国内政策而言,最重大的有两条:一条是政治上发展民主;一条是经济上进行改革。经济上改革管理体制方面权利过于集中的弊端,有利于充分发挥国家,地方,企业和劳动者个人四个方面的积极性,调动积极性是最大的民主。他把能否在政治上创造比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更高更确切的民主,看做是检验党和国家各种制度好不好,完善不完善的三条标准之一。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这是因为: (1)民主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社会主义民主的实质是人民当家做主,这是社会主义制度区别于其他剥削阶级统治制度的重要特征。在剥削阶级统治的社会里,不管是奴隶制民主还是资本主义民主,不管它们表面上民主体制多么完善,其实质仍然只能是统治阶级少数人的民主。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建立在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基础之上,为实现社会平等创造了条件。社会主义民主是大多数人的民主,全体劳动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邓小平指出:"无产阶级专政对于人民来说就是社会主义民主,是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者所共同享受的民主,是历史上最广泛的民主。"①这是社会主义民主区别于资产阶级民主的根本特征,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 (2)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要求建立起来的,它既是公有制为基础的新型经济制度,又是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当家做主的新型政治制度。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劳动者不仅需要获得富裕文明的物质文化生活,而且需要高度民主的政治生活,需要按照社会主义民主原则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的新型关系。 (3)民主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个根本目标。邓小平在总结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经验教训时指出:“我们过去对民主宣传得不够,实行得不够,制度上有许多不完善,因此,继续努力发扬民主,是我们全党今后一个长时期的坚定不移的目标。”我们过去在民主问题上的认识不足,从认识根源上说,往往把民主只看成是一种手段。其实,民主既是手段,又是目的。民主作为上层建筑,从为经济基础服务、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服务的意义上说,是一种手段。但是,从它与社会主义的本质联系来说,它是社会主义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人们追求的一种理想的社会政治生活,因而它又是目的。邓小平引用毛泽东的话说:"我们的目标,是想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这就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政治局面,这就是我们今天和今后所要努力实现的政治局面。"根据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民主地位的认识,我们党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确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和根本任务之一。党的十六大,又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 (1)民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早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邓小平就明确指出要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以利于实现四个现代化。1979年,他强调“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1985年,他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就国内政策而言,最重大的有两条,一条是政治上发展民主,一条是经济上进行改革,同时相应地进行社会其他领域的改革”。可见,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是经济后发展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双重任务。 (2)民主是社会主义的力量源泉。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要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发展生产力,逐步摆脱贫穷落后,这是一项艰巨而伟大的事业,需要发挥全体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才能做好。只有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才能激发亿万人民高昂的劳动热情和首创精神,才能使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蓬勃发展。同时,大批优秀人才的成长,也只有在民主的环境和气氛中才有可能。正是从这个意义上,邓小平说,调动积极性是最大的民主。 (3)社会主义民主起着维护社会主义成果并使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发展的重要保证。"文化大革命"说明,社会主义民主遭受挫折,社会主义成果就会遭到破坏,社会主义建设就会迷失方向。要保证社会主义沿着正确方向发展,就要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保证人民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管理国家、管理经济、管理文化事业和一切社会生活,行使选举、监督国家工作人员的权利,保证人民享有法律规定的其他各项民主权利,包括言论、通信、出版、集会、游行示威的自由,享有参加劳动、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进行科学研究、发明创造、文艺创作及其他文化活动的权利和自由。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对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有效监督,减少并及时克服官僚主义;有利于党和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并使各项决策实施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使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路线、政策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拥护和支持。那么我们所需要的民主是什么样的民主呢?邓小平指出,中国人民今天所需要的民主,只能是社会主义民主或人民民主,而不是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民主。这种社会主义的民主,是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劳动人民成了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后,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是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者所共同享受的民主,是历史上最广泛的民主。它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要求,从而使民主第一次从少数人的民主变成多数人的民主。社会主义民主与资产阶级民主两者之间存在本质区别:社会主义民主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多数人的民主,资产阶级民主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少数人的民主。 历史经验证明,是否科学地认识和正确地实行社会主义民主,关系到社会主义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从俄国十月革命到社会主义实践,从斯大林的“肃反”扩大化到毛泽东发动的“文化大革命”,社会主义国家在民主实践中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也留下了许多惨痛的教训,迫使人们进行认真而深刻地探索和研究。邓小平曾深刻地指出,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过去我们贯彻民主集中制做得很不够。邓小平说,从遵义会议到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党中央和毛泽东一直比较注意实行集体领导,实行民主集中制。党内民主生活比较正常。可惜这些好传统没有继承下来,也没有形成完善的制度……党和国家的民主生活逐渐不正常,一言堂,个人决定重大问题,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一类家长制现象,不断滋长。 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不仅从理论上高度概括了民主对社会主义的特殊关系和特殊作用,而且也是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践的深刻总结。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后,如果不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往往会造成社会主义国家的危机。 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这是从民主对社会主义极端重要性的角度来讲的,但同时要认识到社会主义对民主的重要性,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能把民主推向新的历史高度。 3、民主同党的领导之间的关系 邓小平强调社会主义民主只有在党的领导下才能健康发展。他多次批评了那种认为一强调民主就“放”,一强调党的领导就“收”,将民主同党的领导对立起来,将“双百”方针同党的领导对立起来的错误观点。要使党和国家的民主生活正常化,坚持民主集中制,就要通过改革,完善制度。健全民主集中制,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制度。否则就根本谈不上什么党内民主,什么社会主义民主。 1979年初,他针对借口发扬民主而企图取消党的领导的错误思潮,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的讲话中尖锐的指出,在党中央坚持发扬党的民主和人民民主,坚决纠正过去所犯错误的情况下,竟然有人要求削弱甚至取消党的领导。这是广大群众所不允许的。因为这事实上只能导致无政府主义,导致社会主义事业的瓦解和覆灭。林彪,“***”踢开党委闹革命,闹出一场什么“革命”,大家都很清楚。今天如果踢开党委闹民主,会闹出一场什么“民主”,难道不同样清楚吗?实践证明中国没有共产党的领导,不搞社会主义是没有前途的。这个道理已经得到证明,将来还会得到证明。民主只能逐步的发展,不能搬用西方的那一套,要搬用那一套,非乱不可。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在安定团结的条件下有领导有秩序的进行。搞资产阶级自由化,否定党的领导,12亿人民没有凝聚的中心,党也就失去了战斗力,那样的党,连个群众团体也不如了,怎么领导人民搞建设?实践证明: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社会主义的道路。 坚持强调并积极推进民主的制度化,法制化进程是邓小平为社会主义民主健康发展所做出的突出贡献。他认为政治体制改革包括民主和法制,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 二、 人民民主专政 1、人民民主专政的内涵(JP188) 人民民主专政即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广大劳动者当家做主的国家政权。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我们党和毛泽东在领导我国革命斗争中的一个创造,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发展。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我国的历史条件和革命特点相结合,在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础上建立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有各革命阶级参加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 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之一,无产阶级专政是一个表明国家本质的概念,它是指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广大劳动者当家作主的国家政权。中国革命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发生的。这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战略阶段,也决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果是建立起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个革命阶级参加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人民民主专政是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和对敌人实行专政的结合。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是无产阶级专政,是我国的国体。无产阶级专政是实现社会主义的政治前提,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必须坚持的“四项基本原则”之一。 (1)它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国家政权。(2)它是新型民主、新型专政的国家政权,是绝大多数人享有民主权利而对极少数人实行专政的政权。(3)它担负着社会主义改造,完成过渡到社会主义的任务。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以后,它又承担着保卫社会主义制度、领导和组织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人民民主专政是适合我国国情的一种形式,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 第一,从阶级结构来看,人民民主专政更为科学地表明了我国的阶级状况。无产阶级国家政权是多数人对少数人的专政,由于各国的具体历史条件不同,这个多数的阶级结构是有所不同的。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不仅存在工人和农民之间的联盟,而且存在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之间的联盟。我们并没有把民族资产阶级同工人的矛盾作为敌我矛盾,而是作为人民内部矛盾来处理,让他们作为人民的一部分享有参加管理国家的权利,这是人民民主专政的一个突出的特点。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以后,剥削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已经被消灭,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已经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已发展成为一切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之间的联盟;同时,知识分子已经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这就不断扩大了领导阶级的内涵,不断扩大了享有民主权利的"人民"的范围。被专政的对象只是极少数敌对分子。人民民主专政的阶级结构在新的历史时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第二,从政党关系来看,人民民主专政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行多党合作,这是我国具体历史条件和现实条件决定的,也是我国政治制度的一个特点和优点。在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中建立和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这种新型的政党关系,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上一个独特而成功的创造。. 第三,从政权组织形式上看,人民民主专政的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一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它既适应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本质要求,又适应了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国情,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政体。 第四,从概念的表述上看,人民民主专政符合我国国惰,有它突出的优点。人民民主专政的提法更全面、更明确地表示出人民民主和人民专政这两个互相联系的方面。"对人民实行民主 ,对敌人实行专政",防止了曲解和片面性。在我国,工人阶级是领导阶级,它在总人口中是少数,但有广大的农民作为同盟军,又有共产党领导的广泛的统一战线,专政的对象只是极少数人。所以,人民民主专政的提法,确切地表明了我国的阶级状况和政权的广泛基础,鲜明地表示出我国政权的民主性质。 在我国现阶段,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阶级斗争虽然已经不是我们社会中的主要矛盾,但是它确实仍然存在,不可小看",在某种条件下还有可能激化。因此,没有人民民主专政,就不能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坚持社会主义就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所以,我们一定要立足于对我国现实阶级斗争状况的科学估量,既要看到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存在,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同时又要看到阶级斗争已经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切不可重犯过去那种“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人民民主专政要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面临着大量的社会矛盾,其中大多数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对于人民内部矛盾要用民主的方法,教育和疏导的方法处理,对于敌我矛盾,要用专政的方法处理,在处理这些矛盾时,要依法行政、依法办事、依法治国。 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JP19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组织形式,是我们党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结合我国实际,在总结民主革命时期政权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在夺取政权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 邓小平指出:“我们实行的就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院制,这最符合中国实际。如果政策正确,方向正确,这种体制益处很大,很有助于国家的兴旺发达,避免很多牵扯。”(D3P220)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当家做主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从而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国民主制度结构体系中的主体地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是由人民选举产生代表组成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并通过国家权力机关组织其他国家机关,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这一制度的核心是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各种民主权力通过各项具体制度来保障。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包括: 第一,人民代表选举制度。它通过公民依法行使选举和被选举权,选举产生各级人大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第二,人民代表大会组织运行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组织结构上实行一院制;全国人大设有常委会,全国人大常委会设有专门委员会;它的活动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第三,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及与其他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我国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要行使国家立法权、任免权、批准和决定国家其他重大事项的权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军事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第四,人大代表的监督和罢免制度。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规定,全国和地方各级人大代表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原选举单位有权罢兔自己选出的代表。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JP192) 邓小平认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最合理、最便利的制度,民主集中制是它最大的特点和优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点和长处,就在于它符合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性质,符合实现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的领导这一重要原则。具体说来: 第一,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人民性,充分体现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本质。 第二,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保证了国家主权的完整统一,提高了国家机关干部的工作效率。 第三,有利于人民代表与广大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除部分人大常委会委员外,均实行非职业化。他们在开会时出席会议,行使国家权力;闭会时又回到选民中,以普通公民的身份继续从事原来的工作。这就保证了他们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更好地代表人民的意愿,履行人民代表和人民公仆的职责。邓小平说:“资本主义社会讲的民主是资产阶级的民主,实际上是垄断资本的民主,无非是多党竞选、三权鼎立、两院制。我们的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制度,不能搞西方那一套。”搞三权鼎立、多党轮流执政就会国无宁日,民无宁日,对中国人民将是一个大灾难。 在国家机构体系中,掌握立法权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居于最高地位。我国正是通过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来体现国家权力的统一,保证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同时还必须进一步完善这一制度。我国的社会主义尚处于初级阶段,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处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可能脱离整个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发展水平和历史阶段,必然还存在着一些需要改革和完善的地方。诸如:调整各级党委和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关系,改变过去那种党政不分的现象,切实保障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地位;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的各项制度,加强人民代表大会的立法工作、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坚决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以官代法、以权代法的现象;进一步密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继续改进与完善选举制度,更好地发挥人民代表的作用等等。党的十六大对此明确指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能,保证立法和决策更好地体现人民的意志,优化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结构。” 四、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涵义及基本特征 邓小平指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行多党派的合作,这是我国具体历史条件和现实条件所决定的,也是我国政治制度中的一个特点和优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和统一战线学说与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我国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和优点。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是在共产党执政的前提下,各民主党派通过参加国家政权与国家事务管理等途径,与共产党实行政治合作、民主协商、互相监督的政党制度。 这一制度的基本特征是:第一,共产党是国家的领导核心和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与共产党进行友好合作的参政党。它们不是在野党,更不是反对党。第二,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在自己的纲领中,也明确规定其性质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党。第三,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第四,各民主党派都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第五,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各民主党派都受到宪法的保护,享有宪法规定范围内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的法律上的平等地位。 我国多党合作的主要方式有: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参加人大、政协,参与管理国家和参政议政;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通过多种渠道实行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吸收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中的优秀人才到国家机关担任领导职务。 2、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度的基本特征和优势 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度的基本特征和优势在于在于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度,是各党派、人民团体和无党派人士,以召开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形式,就国家的大政方针,各族人民生活中的重大问题,以及统一战线内部关系等进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的制度。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度的基本特征和优势在于: 第一,它实行团体性和广泛性的政治参与形式,开辟了人民民主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新渠道。人民政协是通过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对国家的政治决策和政策执行实施影响。 第二,它实行广泛民主和平等合作,有利于充分表达最大多数人的意志和利益,提高国家政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水平,也有利于协调人民内部的各种关系。 第三,它是一种人民民主监督制度,有利于纠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各种不正之风,保持政府的高效、廉洁。监督的主要形式是:全国和地方各级政协的各种会议和各专门委员会,向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和地方各级党政领导机关提出议案和报告;以委员视察、提案、举报或其他形式提出批评和建议;参加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部门及地方各组政府部门组织的调查和检查活动。人民政协的监督,是一种具有高度组织性、自觉性、广泛代表性和较高科学性的人民民主监督。 历史表明,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在实践上是行之有效的。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枉结合的一个创造,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它对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巩固和扩大爱国统一战线,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促进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任务,具有重要意义。作为我国民主政治的一项基本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还有待于不断完善。首要的问题是提高对同民主党派长期共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同时各民主党派要加强自身建设,发挥参政议政职能;人民政协的性质、地位、职能也需要从宪法和法律上进一步明确,以更好地发挥其参政议政重要职能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的作用。 我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同资本主义国家的多党制存在本质区别。资本主义国家的多党制是资产阶级互相倾轧的竞争状态所决定的,它们谁也不代表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我们国家也有多种党派,但是,中国的其他党派,是在承认共产党领导这个前提下,服务于社会主义事业的。我们全国人民有共同的根本利益和崇高理想,即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并在最后实现共产主义,所以我们能够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一致。这是我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点。 五、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邓小平指出:"中国采取的不是民族共和国联邦而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我们认为这个制度比较好,适合中国的情况。"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制度,是指在我国领土范围内,在中央政府的集中统一领导下,遵循宪法的规定,各少数民族依照有关法律、法规,以聚居区为基础,建立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享受当家做主、管理本民族事务的、综合民族和地区为一体的自治制度。自治地方的机关是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国家的一级地方权力机关和一级地方国家行政机关。民族区域自治地区既是国家的一级行政单位,又是少数民族的自治地方。区域自治机关既享有一级行政单位所享有的权利,又享有法律规定的若干自治权。这一制度实际上是一种民族自治和区域自治相结合的制度,是保障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权利的制度。实行这种制度,适合我国的国情,能够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事务的权利,它体现了我国坚持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我们的政策是着眼于把这些地区发展起来",②"我们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政策是坚定不移的"。③这是真正实现民族平等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制度。 我国采取民族区域制度,解决民族问题,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民族理论和我国民族问题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也是符合我国民族实际的一个正确选择。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具有自己的特点。从民族的分布特点上看,由于我国各民族在长期的共同发展中不断迁徙流动,形成了互相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密切关系和交错聚居、大杂居和小聚居的分布格局,一个民族完全聚居在一个地区的情况,即所谓单一民族聚居区几乎没有。从民族关系方面看,在谋求民族解放,尤其是在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过程中,各民族已结成一个牢固的整体。从资源的分布上看,我国少数民族由于历史的原因,多聚居在边疆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相对落后,但分布地域广阔,资源相对丰富,汉族居住虽然人口众多,经济文化相对发达,但资源匮乏,而且各民族之间由于生产方式的不同,自古就在经济上建立了密不可分的联系,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各民族在经济发展方面的优势互补。正是这些具体的国情决定了在中国少数民族居住区实行民族区域的自治制度。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符合国家统一的历史主流和社会主义原则,符合各民族经济文化发展需要,符合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符合保障国家、民族安全和繁荣富强的要求。实践证明,这个制度既能保证少数民族在自己的聚居区内实现当家做主的权利,又能维护祖国的统一和增强各民族的团结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保障各少数民族自主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力;有利于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利于调动全国各民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稳定和统一,抵御国内外敌对势力的颠覆和破坏。 第二节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一、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JP197)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民主首先而且主要是指一种国家制度。作为国家制度的民主有两个方面的内容:由哪个阶级掌握政权,居于统治地位,这是民主的本质,属于国体方面;居于统治地位的阶级采取什么形式组织政权,这是民主的形式,属于政体方面。 1、国体与政体的辩证关系 民主的国体与政体这两个方面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国体是决定性的方面,政体是国体的必然要求和具体形式,要适应国体并为其服务。因此,作为国家制度,民主都是阶级的、历史的、具体的,没有抽象的、超阶级的、超时空的民主。 2、民主与社会主义的关系 从理论逻辑上来看,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①列宁进一步阐述了民主与社会主义的关系指出:“不实现民主,社会主义就不能实现,这包括两个意思:(1)无产阶级如果不在民主斗争中为社会主义革命做好准备,它就不能实现这个革命;(2)胜利了的社会主义如果不实现充分的民主,它就不能保持它所取得的胜利,引导人类走向国家的消亡。”②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邓小平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邓小平始终把民主政治建设同社会主义联系在一起,同社会主义现代化联系在一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总结了我们党在民主建设上的经验教训,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和列宁的重要思想,提出了“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③这一论断,是对民主在社会主义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最精辟、最准确的概括。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内在属性,而不是外在于社会主义的东西。 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这是因为:(1)民主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社会主义民主的实质是人民当家做主,这是社会主义制度区别于其他剥削阶级统治制度的重要特征。在剥削阶级统治的社会里,不管是奴隶制民主还是资本主义民主,不管它们表面上民主体制多么完善,其实质仍然只能是统治阶级少数人的民主。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建立在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基础之上,为实现社会平等创造了条件。社会主义民主是大多数人的民主,全体劳动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邓小平指出:“无产阶级专政对于人民来说就是社会主义民主,是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者所共同享受的民主,是历史上最广泛的民主。”①这是社会主义民主区别于资产阶级民主的根本特征,民主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 (2)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要求建立起来的,它既是公有制为基础的新型经济制度,又是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当家做主的新型政治制度。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劳动者不仅需要获得富裕文明的物质文化生活,而且需要高度民主的政治生活,需要按照社会主义民主原则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的新型关系。 (3)民主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个根本目标。邓小平在总结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经验教训时指出:“我们过去对民主宣传得不够,实行得不够,制度上有许多不完善,因此,继续努力发扬民主,是我们全党今后一个长时期的坚定不移的目标。”②我们过去在民主问题上认识不足,从认识根源上说,往往把民主只看成是一种手段。其实,民主既是手段,又是目的。民主作为上层建筑,从为经济基础服务、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服务的意义上说,是一种手段。但是,从它与社会主义的本质联系来说,它是社会主义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人们追求的一种理想的社会政治生活,因而它又是目的。邓小平引用毛泽东的话说:“我们的目标,是想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这就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政治局面,这就是我们今天和今后所要努力实现的政治局面。”③根据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民主地位的认识,我们党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确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和根本任务之一。党的十六大,又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3、民主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系 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是因为:(1)民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早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邓小平就明确指出要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以利于实现四个现代化。1979年,他强调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1985年,他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就国内政策而言,最重大的有两条,一条是政治上发展民主,一条是经济上进行改革,同时相应地进行社会其他领域的改革”。①可见,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是经济后发展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双重任务。 (2)民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力量源泉。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要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发展生产力,逐步摆脱贫穷落后,这是一项艰巨而伟大的事业,需要发挥全体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才能做好。只有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才能激发亿万人民高昂的劳动热情和首创精神,才能使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蓬勃发展。同时,大批优秀人才的成长,也只有在民主的环境和气氛中才有可能。正是从这个意义上,邓小平说,调动积极性是最大的民主。 (3)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发展的重要保证。“文化大革命”说明,社会主义民主遭受挫折,社会主义成果就会遭到破坏,社会主义建设就会迷失方向。要保证社会主义沿着正确方向发展,就要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保证人民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管理国家、管理经济、管理文化事业和一切社会生活,行使选举、监督国家工作人员的权利,保证人民享有法律规定的其他各项民主权利,包括言论、通信、出版、集会、游行示威的自由,享有参加劳动、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进行科学研究、发明创造、文艺创作及其他文化活动的权利和自由。孙志刚事件证明了我们的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加强。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对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有效监督,减少并及时克服官僚主义;有利于党和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并使各项决策实施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使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路线、政策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拥护和支持。 历史经验证明,是否科学地建设和正确地实行社会主义民主,关系到社会主义国家的前途和命运。邓小平曾深刻地指出,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 二、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JP201)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这是党在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文件中,第一次明确地对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出部署,并将它与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一起,确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大基本目标。 1、文明的内涵及相互关系 所谓文明,从广义上讲,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各种成果和财富的总和。所谓政治文明,就是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从静态的角度看,它是人类社会政治进程中取得的全部进步政治成果:从动态的角度看,它是人类社会政治进化发展的具体过程。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从总体上讲,是经济、政治、文化形态的有机结合、互相作用的统一体。与之相适应,人类文明也是一个有机系统,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个方面。人类在经济领域中创造的财富,主要表现为社会物质生产和经济生活的进步即物质文明;在政治领域中创造的财富,主要表现为社会政治制度和政治生活的进步即政治文明;在文化领域中创造的财富,主要表现为社会精神产品和精神生活的进步即精神文明。在社会生活中,这三个方面存在交织、渗透和转化的情形。社会在发展,各种文明也在不断发展,从低级走向高级。人们在衡量社会进步的水平时,常常把这三个方面所创造的文明成果作为一种标志。 2、社会主义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的社会。 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坚持从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三个方面全面推进,使这三个方面的建设相互协调,相互促进,这表明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在不断深化。 我们党在理论上提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强调要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已经有20多年了,而明确提出政治文明建设则是近几年的事。江泽民首先提出这一科学概念。在2001年1月10日召开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他指出:"法治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党的十六大报告,进一步把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一起确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发展的三大基本目标,从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更加走向成熟和完善。 3、政治文明建设的内容、地位和作用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取得成功,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物质文明建设的不断进步,而这种发展和进步,离不开政治文明提供政治动力和政治保障,离不开精神文明提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社会主义社会应该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的社会,实现现代化的过程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在内的社会不断全面进步的过程。 (1)加强政治文明建设的内容。在政治方面,就是要使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 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基层民主更加健全,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在加强政治文明建设的时候,我们要正确地判断它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既要看到它的发展会受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水平的制约和影响,又要看到它会反作用于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符合社会前进要求的政治文明可以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提供制度和法律保障,而且会影响以至决定它们的发展方向和进程。这就是说,在整个文明系统中,政治文明会起着规范和保证的作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政治目标,是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顺利发展提供政治保证的需要。 (2)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地位与作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属性和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这是因为: 第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作为人类历史上比资本主义更为先进的社会制度不仅要创造出更发达的生产力和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还要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建设高度的民主和健全的法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生产力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条件。因此,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为一项浩大的社会系统工程,不仅是经济文化的现代化也是政治的现代化。而现代政治的基本内涵,就是建设高度的民主和健全的法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题中之义。 第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体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鲜明的价值取向。社会主义的国体确认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在社会主义社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活动主体和价值主体。实现、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而人民群众的利益是多侧面、多层次的,其中包括经济利益、政治利益和文化利益。我们党在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要逐步实现人民群众各方面的利益,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的需要,促进入的全面发展。人民群众的政治利益的表达方式之一,就是民主意识的培育和社会参与能力的增强以及对于公共事务管理的越来越广泛的参与,就是人民群众对于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规范秩序的政治生活和生活环境的需求。广大大民群众不仅创造了社会与历史,而且作为有意识的社会活动主体,还要求自我抉择、自我实现,确定最符合自身生存发展需要的目标和最大限度地实现这种目标的制度。没有广大人民群众对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的广泛参与和创造性的活动就没有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因此,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体现了在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群众的主人翁地位体现了人民群众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活动主体和价值主体巧地位。 第三,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占人口大多数的人民大众的根本、长远和整体利益得以实现和维护的重要保障。民主观念的深入人心与民主政治的建设有利于人与社会的发展,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推进,进一步说,它本身就是人与社会的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应有内涵。民主制度的→个显著特点是广泛的社会参与和公民对于经济、政治与社会诸领域的活动决策的广泛影响。民主的决策来,自社会公众中的大多数,融人了大多数人的价值观念、目标追求和政治智慧,反映并照顾了大多数人的利益愿望和要求。因此,由大多数人的利益、愿望、要求以及智慧所构成的民主决策比较能够反映客观实际和客观规律,比较能够反映社会之整体、根本和长远的利益。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本质上是人民民主的政治文明。社会主义民主代替资本主义民主,标志着政治文明在人类历史上的飞跃。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一种新型的、为绝大多数人享受民主的政治文明,同历史上任何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政治文明相比较,有着本质的区别,具有无比的优越性和鲜明的特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性,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特点。党的十五大总结我们党的历史经验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治理国家的经验,提出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任务。党的十六大报告进一步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这就使我们对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的本质特征和基本框架结构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也为我们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指明了途径。具体来说,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从根本上保证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正确发展方向,实现人民当家做主并且依法治国;只有坚持人民当家做主,才能体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实质,即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只有依法治国,才能体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时代性和进步性,即支持和改进党的领导和实现人民当家做主。 4、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必然性、长期性与渐进性 人类社会的民主发展进程具有必然性,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一切国家的民主制度的发展还具有渐进性。无论是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还是社会主义的民主制度,都有一个逐步的发展过程。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也必然要经历逐步发展的历史过程。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做主。因此,从本质上说,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世界上最先进、最优越的民主政治。但是,我国现实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在比较落后的经济文化条件下建立起来的,总的来说建立的时间不长,发展过程中又经历了很大曲折,因此,它的发展远不充分,在具体形式、具体制度上也很不完备,民主建设具有长期性。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近20多年来,经过党和国家所采取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有力措施,经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民主化进程取得了显著成绩。这主要表现在:发展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定期审议和决定全国或地方的重大问题;也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在国家和社会生活方面已经基本有法依,进行了多年的普法教育,增强了人们的法制观念;改进和完善民主选举制度,已在乡、镇、县实行直接选举人大代表,在各级人民代表和政府部分领导人员的选举中实行差额选举;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发挥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的作用,开辟多种参政议政的渠道;加强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发挥工会、共青团和妇联等群众团体的作用;废除事实上存在的领导职务终身制;努力从多方面创造条件吸收人民群众参加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扩大人民的直接民主权利,特别是群众性自治建设作为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新生事物具有重大的现实价值和深远的历史价值。 总之,无论是政治民主、经济民主以及在文化、社会生活等领域的民主,都得到了新的发展。民主建设的范围扩大了,内容丰富了,形式也比较多样了。可以说,这个时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民主和法制建设最快、成效最大的时期。我国民主政治虽然取得了显著进步和发展,但是,这决不是说我们的民主制度以及它们的实际执行已经非常完善和高度发展,恰恰相反,这方面的实际情况与高度;主的客观要求差距还很大,对于民主政治建设要有紧迫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逐步发展的历史过程,需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在党的领导下有步骤、有秩序地推进。”②民主政治建设不是-件孤立的事情,要受到现实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条件的制约,需要一个长期建设过程。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这样的条件下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对其艰巨性和长期性决不能低估。 第一,我国还没有根本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的状态,更不具备高度民主所需要的高度发达的经济文化。当前我国生产力还不发达,人民生活也不富裕,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还比较低,文盲、半文盲占全国总人口的1/40如列宁所说:文盲是站在政治之外,众多的人缺乏民主意识、民主知识和民主习惯,这又势必影响他们实际参政和议政的能力。在我国,要创造使民主得以高度发达的经济文化条件,不经过相当长期的努力是难以做到的。 第二,封建意识残余和资产阶级思想影响的长期存在。旧中国留给我们的封建专制影响多,民主法制少。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对肃清封建残余影响的重要性又估计不足,以致时至今日仍在毒害人们的头脑。另外,一些人划不清社会主义民主和资本主义民主的界限,盲目追求资产阶级民主那一套;有的人热衷于绝对的民主自由,把社会主义民主同无政府主义混为一谈;有的人追求个人极端自私的目的,而违反、破坏民主与法制,等等。这一切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严重障碍,但要完全清除它们,却远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做得到的。 第三,认清在我国具体历史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客观规律,要有一个过程。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不可能一次完成。对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客观发展过程的认识,对于适合本国国情的民主形式、制度、措施、办法的选择,对于民主建设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观察和处理,都没有现成的答案,只有依靠反复实践、勇敢探索和长期的经验积累。改革现行政治体制的弊端,也要有一个过程。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条件,决定了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一个长期的奋斗目标,是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任务。但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发展,加强民主政治建设也日益具有紧迫性。我们要从我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况出发,加强民主建设,着眼于实效,着眼于调动基层和群众的积极性,要从办得到的事情做起,致力于基本制度的完善。要努力探索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规律,批判地借鉴外国经验,还要致力于创造发展民主政治所需要的条件。 三、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JP208) 1、依法治国的必要性。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邓小平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①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并发展了邓小平的法制思想,把依法治国作为党在新时期的重要治国方针,作为发展人民民主,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 2、依法治国的内涵。 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这个科学的界定,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客体是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这就要求国家公职人员和国家机关只能在人民授权范围内行使国家权力,任何人和任何机构都不能未经人民授权或超越人民授权范围去行使权力,成为人民之上的国家治理者;要求凡是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的治理,都必须是依法治理,特别是国家机构和公职人员行使权力时,必须受到法律的约束和监督。二是依法治国的核心是确立宪法和法律在国家管理活动中的权威。坚决克服以言代法、权大于法、有法不依的现象,从而逐步实现国家治理由人治向法治的转变。三是依法治国的前提是党的领导。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它领导和实现人民当家做主,领导人民制定和遵循宪法和法律。因此,依法治国要把坚持党的领导、发扬人民民主和严格依法办事统一起来,从制度和法律上保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的贯彻实施,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3、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意义(JP209) (1)依法治国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依法治国同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是完全一致的。中国共产党的主张是代表和体现人民的意志与利益的,党领导人民通过国家权力机关制定宪法和各项法律,把党的主张变为国家意志,实现党的主张、国家法律与人民意志的统一,这样就把党对国家事务的领导同依法治国统一起来了,从制度和法律上保证了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的贯彻实施f保证了党的领导核心作用。这是中国共产党治国方式的重大发展,也是党更加成熟的表现。 (2)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法治成为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由其自身特性决定的。法治是统治阶级利益和意志的集中体现,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规范性,它保证了国家治理活动的科学性;法治具有公开、公正、平等的特点,便于人民群众了解和掌握,任何人不得因地位高低、权力大小、贫富差别和种族及信仰不同而受到优惠或歧视;法治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具有要求全体社会成员一致遵守的权威和效力。 (3)依法治国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保证。民主同法治是密不可分的。人民的民主权利和基本权利、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制度和运作程序、经济生活的民主化、社会生活的民主自治等,都需要有法律加以确认、规范并通过严格执法加以保障。任何违反法律的所谓民主,都会对秩序和他人的民主权利造成损害,必然危害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另外,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发展,必须有完备的法制来引导、规范和保障。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是法制经济。法制经济,就是经济关系和经济行为法制化的经济,它意味着法律成为规范和调整社会经济生活的常规手段。 (4)依法治国是维护社会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历史经验表明,法令行则国治国兴,法令弛则国乱国衰。邓小平强调:“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①在整个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历史时期,需要长期稳定的社会环境,而保持稳定最关键,最靠得住的方法,就是实行法治。 4、法治建设的基本方针。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严格执行"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基本方针。这个方针,揭示了我国法制建设的内在规律,蕴含了依法治国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只有真正实现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基本要求,才能形成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第三节 政治体制改革 一、政治体制的涵义及改革的必要性(JP211) 政治体制是建立在基本政治制度基础上的各种具体制度和运行机制的总和,是政治制度的实现形式。政治体制改革,就是要改革具体的政治制度以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化主义民主政治。 1、政治体制改革是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客观需要。 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内在要求。任何社会的政治制度都要经历一个不断改革、逐步完善的过程,都需要通过不断的改革来不断地完善自己。我国实行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这样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好的,但同时这种根本政治制度又需要各项具体制度即一定的政治制度与之相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实践告诉我们,我们的政治体制存在着一些重大缺陷,必须加以改革。 2、政治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发展的客观要求 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迫切要求。属于上层 建筑的政治体制应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相配合,以推动经济体制的发展。政治体制改革对经济体制的促进作用,一是通过消除政治体制的弊端,为经济体制改革扫清道路;二是通过政治体制改革把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加以确认。如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就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被政治体制确认的典型实例。 3、政治体制改革是建立民主政治,实现依法治国的客观要求。 我国原有的政治体制存在很多弊端,官僚主义严重,家长制作风盛行,形式主义成风。只有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才能革除这些弊端,使国家政治生活实现民主化,保证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力。 4、政治体制改革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客观要求。 政治体制改革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它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为国家建设的重要目标和原则予以确认,能够为文化建设提供法律和制度依据,给民众制定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同时,从反面来讲,通过建章立制,规范行为,以正风气,震慑犯罪,教育人民,防止和抵制消极的文化现象,为文化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政治环境。 5、政治体制改革推动着我们国家和社会的长治久安。 政治体制改革有利于改变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避免产生严重的社会动荡,增强党和国家的生机与活力。通过政治体制改革,能够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实现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如邓小平同志倡导建立的领导干部离退休制度,就是政治体制改革的成果。它使我们不把国家的命运押在个人的威望上,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 二、政治体制改革的原则、目标和任务:(JP213) 1、政治体制改革的原则。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不然,我们就有可能偏离社会主义的方向。还必须坚持五条指导原则:①必须有利于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②必须有利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③必须有利于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④必须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⑤必须有利于大力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不能照搬西方的资产阶级民主;必须在党的领导下有步骤、有秩序地推进,充分考虑社会的经济文化条件和人们的承受能力,分清轻重缓急,循序推进。 2、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按照民主化和法制化紧密结合的要求,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 3、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1)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2)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3)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4)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要完善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科学民主化。(5)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6)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保障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7)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8)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9)维护社会稳定。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三权分立”制度把立法、行政、司法三种权利分别由议会、政府和法院独立行使,同时又相互制约,维持权力的平衡。“三权分立”制度是体现资产阶级国家本质的政权组织形式和原则。这种制度是调和资产阶级内部各方面矛盾、维持各方面利益均衡的需要,有利于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内部协调,有利于保持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稳定,有利于资产阶级国家欺骗国内人民、对付国外矛盾。但它同时也存在着国家权力难以集中、无谓消耗各方力量、缺乏效率等严重弊端。我们不能全 盘照搬西方的“三权分立”制度。 第九章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 领会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这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其主要内容来说,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它在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处于重要的战略地位,不仅为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而且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 掌握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根本目标是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根本任务是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 理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指导方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两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并正确对待祖国的文化遗产和外国文化。 二、讲授课时:四课时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一、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 1、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一致性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的同时,必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经济建设和政治建设的高度发展,促进中国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立足中国现实,继承历史文化优秀传统,吸取外国文化中的有益成果,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文化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现象,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塑造了人,任何民族、任何个人都受一定文化的熏陶。文化贯穿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体现着人的本质和人的发展。一般而言,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的涵义。广义的文化包括物质形态的文化和观念形态的文化,它反映的是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类的物质和精神力量所达到的程度和方式。狭义的文化即观念形态的文化,指与政治、经济等并列的人类社会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即以社会意识形态为主要内容的观念体系,包括思想理论、道德风尚、文学艺术、科学教育、宗教哲学等方面。 文化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精神文明相对于物质文明而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贯倡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总的来说只是相对的对象不同,其实质是一样的。 2、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有如下基本特征: (1)广泛的群众性。文化建设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从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中吸取营养不断进行文化创新,并用健康科学的文化成果指导人们的实践,服务于人民,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是文化建设的基本方向和价值取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实践,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断创新发展的生命源泉。 (2)鲜明的时代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点,是当代中国社会实践的产物,有着鲜明的时代性。它应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博采众长,博大精深;既有深厚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蕴,又具有吸收、同化一切优秀文化的功能。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是当代世界和平与发展主题条件下的大实践。这使得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具有吸纳百川的开放性、创造性。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应该不断创新,预示未来。 (3)严密的科学性。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正确地反映了自然和社会的普遍本质及发展规律,是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统一,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同一,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科学方法论,是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理论依据。 (4)突出的创造性。创造性是文化建设的灵魂。任何优秀的文化产品均是超越前人的新颖之作。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更是自觉的不断开拓、不断创新,更加自觉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把改革和创造作为自己成长发展的未来,并对时下人们的实践活动具有指导意义。 (5)高度的民主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性,提倡自由讨论、自由创作和不同学派、不同风格的自由发展,同时提倡创造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觉地不断开拓、不断创新,自觉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把改革和创造作为自己成长发展的根本方式。它预示着时代发展的未来,并对人们的实践活动具有指导意义。 (6)时代的先进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是时代的文化旗帜,代表着中国文化前进的方向。体现时代特色的科学的文化形态,反映并推动着社会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实践着改革开放的宏伟大业。这样的文化形态理所当然地拥有时代的先进性。它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又是人类社会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影响人类的精神和灵魂,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3、政治、经济、文化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要求经济、政治、文化三者协调发展。因此,必须不断地调整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关系,使之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全面发展。高度繁荣的文化,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和优越性的重要表现。社会主义社会不仅要满足人民的物质生活需求,而且要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的精神生活需求。我们不仅需要大年三十丰盛的团年饭,而且需要晚上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国家,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必须全面进步,缺少哪一个方面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的社会,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的同时,必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推动中国社会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党的十六大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把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纲领提出来,客观反映了我们党对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只有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只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我们要从相互作用、协调发展,从经济、政治与文化三者有机统一的高度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把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更快更好地全面推向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总之,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是现代化的重要保证,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这就是我们对社会主义文化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二、社会主义文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JP225) 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相互渗透,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不仅深深熔铸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而且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的发展和强盛,民族的独立和振兴,人民的尊严和幸福,都离不开强大文化的支撑。 1、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综合国力表现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文化实力和民族精神等方面。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是文化的竞争,关键是人才的竞争。随着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有吸纳又有排斥,有融合又有斗争,有渗透又有抵御。面临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霸权、强权文化,总体上处于弱势地位的广大发展中国家,不仅在经济上面临巨大的压力,在文化发展上面临严峻的挑战,在人才使用方面也面临激烈的竞争。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对外开放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面对这样的形势,努力建设先进文化,与努力发展先进生产力,都是我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任务。我们必须迅速地建立起自己的文化优势,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捍卫自己的战略利益。同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文化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产业,如信息产业、旅游产业、视昕产业等等。随着社会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的转化,文化建设和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成为决定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竞争成败的关键因素。此外,文化事业在创造精神价值和力量方面还有着独特的社会功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仅要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精神支柱和智力支持,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服务,也要弘扬自己的文化理想,高举自己的文化旗帜,在世界文化交流和竞争中把我国建设成为文化强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仅在中国人民中间,乃至在世界人民中间都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性或核心因素。 2.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可以从思想上保证现代化建设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必须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我们要保证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发展,保证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就必须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现代化事业提供智力支持。我国现代化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资源的开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对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巨大作用,突出表现在它能够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开发人才资源和人的智力资源。通过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化,给人以知识武器和智慧启迪,推动人们有效地建设现代化事业。面对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综合国力剧烈竞争的局面,面对知识经济渐露端倪的动向,既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要有科学文化的高度发展。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总要有一种精神,没有高尚的精神,就不可能发展和富强起来。文化是社会奋进的旗帜,是凝聚人心的“精神血脉”。在整个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需要全国人民树立牢固的信念,统一的精神支柱和巨大的精神动力。邓小平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同样需要一种拼命精神、坚定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与信念,需要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精神力量。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现代化建设创造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需要一个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没有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社会动荡不安,经济建设、改革开放什么都搞不成。面对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综合国力剧烈竞争,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面对小康社会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紧迫而重要。在创造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方面,文化具有不容忽视的巨大作用,能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为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综合目标,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环境全面发展的目标。它体现了当代中国全面发展的价值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应当有繁荣的经济,也应当有繁荣的文化。丰富健康的文化生活是衡量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也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长足发展,人民生活在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加快文化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推进小康社会的建设。同时,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活动及其过程,需要先进文化的支撑和推动。 三、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辅相成 1、法治和德治的关系及作用 法治和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两者缺一不可,不可偏废。法治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两者范畴不同,但其地位和功能都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社会主义民主是依法治国的坚实基础,依法治国又离不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为坚持依法治国打下坚实的基础。江泽民指出,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辅相成,要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这一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新贡献,对推进我国新世纪的改革发展稳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 道德和法律都是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的重要手段。法治以法律的权威性和强制性,通过他律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德治以道德的说服力和感召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通过自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道德规范的自律和法律规范的他律应该相互结合,统一发挥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又是德制经济。市场经济的运行需要有法律来保障,同时市场经济又是信用经济,诚实信用是市场经济活动的道德标准。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 2、以德治国的内涵及功能 以德治国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积极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以德治国”之德是社会主义道德。以德治国不是对依法治国的否定,而是在强调加强法治的前提下实行的德治。因此,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是相辅相成的。 德治既是治国手段、治国方略,作为一个社会的价值取向的表达,它规定着社会发展的目标,为社会目标的实现发挥着一种独特的力量。德治是一个国家治理过程中的系统工程,无论在法治领域,还是在政治、经济等社会领域,都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有了良好的道德素质,人们就能自觉地扶正法邪,扬善惩恶,有利于形成追求高尚、激励先进的良好的社会风气,从而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促进依法治国方略的落实,促进个人素养的完善和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 根本任务和基本内容 一、大力发展先进文化 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的旗帜,是社会进步的精神标识。先进文化是一个历史现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在同一历史时期的不同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时代内涵和表现形式。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时代的先进文化。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以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这既规定了先进文化先进性的意蕴,也为我们认识先进文化提供了判断的标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主要表现: 1、内容的先进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时间向度上,是面向未来的文化;在空间跨度上,是面向世界的文化;内涵特性上,是面向现代化的文化;在指导思想上,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的文化。面向未来,就要敢于和善于超越过去和现在的文化内容,就能够不断地将先进理想付诸文化现实,就应该不断地推进文化创新。面向世界,必须立足于改革开放,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吸纳世界各种先进文化资源,增强自身的文化生命力、感召力和科学性。面向现代化,就是要遵循历史发展规律,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用先进的文化形态引导社会进步。“三个面向”反映了当今时代的发展主流及其对文化建设的影响,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立论的时代前沿性和远大发展前景。指导思想的先进性,反映了文化的本质特征。 2、生产力标准的先进性。生产力标准是判断我们工作是否有成效以及成效大小的标准,也是衡量文化先进与否的根本标准。在知识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时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条件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文化是孕育科学技术的文化资源。因此,先进文化应该是能够促进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发展的文化。坚持生产力标准与发展科学技术是一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科学文化,体现了生产力标准在文化建设领域的基本要求。 3、价值的先进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民族的、大众的文化。它既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精神风貌的反映,又体现了为人民服务、为大众服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服务的宗旨。这样的宗旨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价值取向上的先进性。同时,一定民族的文化,使得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有了鲜明的民族特性和独立品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才可能对丰富世界优秀文化作出自己的贡献。 4、目标的先进性。人是一种有理想和精神追求的理性存在这种理想和精神追求是社会不竭的精神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为目标,不断地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食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先进性的具体内容,也就是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表现形式。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及其具体内容,对于我们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至关重要。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1.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 坚持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是发展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青神文明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对于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抵制一切腐朽思想及文化观念的侵蚀,提高中华民族自立、自尊、自言、自强的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需要与之相应的新的民族精神。在当前,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是弘扬和培育支撑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精神力量。 (1)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个民族精神,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生命机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成分。这个民族精神, 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 (2)大力倡导和弘扬时代精神。我们要大力倡导和弘扬五种时代精神,即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的精神;尊重科学、真抓实干的精神;顾全大局、团结协作的精神;谦虚谨慎、崇尚先进的精神;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恩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惶,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3)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是指千百年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集中地表现为对自己祖国的忠诚与热爱,表现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为祖国的独立、富强而英勇奋斗的献身精神。在我国历史上,爱国主义从来就是动员和鼓舞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在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抵御外来侵略和推动社会进步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在爱国主义精神的激励下,我们的国家和民族自强不息,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更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培育人们自信、自豪、自强的情感,把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充分调动起来、发挥出来,引导和凝聚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多做贡献上来。 (4)弘扬和培育“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团结统一是中华民族精神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的具体表现。在历史上,中华民族团结一致、珍惜统一,战胜了一切内忧外患,演奏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民族正气歌。今天,弘扬和培育"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对于凝聚人心、加强团结、实现统一,对于人们同心同德谋发展、同心协力奔小康,都有着不容忽视的社会功能和现实意义。 (5)大力发扬勤劳勇敢的民族精神。勤劳勇敢表现了中华民族吃苦耐劳、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吗勤劳俭朴、勇于攀登的精神品格。正是这样的精神品格,使得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使得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勤劳勇敢的民族精神,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更是有着重大的现实作用和社会价值。 (6)传承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中华民族素有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不屈不挠、不畏艰辛、知难而进的优良传统,激励一代代中华儿女前仆后继、奋发图强,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兴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在新的时陀条件下,更加激励人们不骄不躁、艰苦奋斗、谦虚谨慎、勇于刨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途上勇往直前,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7)把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历史传统与新的时代精神相结合。民族精神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丽发展的。我们提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绝不是主张狭隘的民族主义。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把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与新时期形成的时代精神结合起来,同时又吸取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创造新的民族精神。在新的历史时期, 要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强化人民对国家的认同感、归属感,树立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要倡导各民族、各阶层团结和睦、平等互助、共同发展的观念,反对任何形式的危害祖国统一、危害社会稳定、危害人民团结的行为。提倡诚实劳动、艰苦创业,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和不懈的努力,创造幸福生活和祖国的美好未来。 2、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任务,要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1)有理想:就是要具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理想和信念具有超前性和价值导向功能,它给人们提供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我们的最高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这就需要我们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坚定栓会主义信念。在现阶段,我们的共同理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强国。 (2)有道德:就是要提倡共产主义思想道德,同时把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鼓励一切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思想道德,发扬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精神。在现阶段,提倡"有道德",就是要提倡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协调的思想道德和觉悟水平。 (3)有文化:就是要具有较高的文化知识和技术水平,尤其是要注重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的全面、协调发展,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中,科技是先导,教育是基础,人才是关键。培养同工业化、信息化、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发挥我国巨大人力资源的优势,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的需要。 (4)有纪律:就是要具有高度的法制观念、纪律观念,具有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有了共同的理想,也就有铁的纪律。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这都是我们的真正优势。没有理想和纪律,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不可能的。有纪律,才能规范人们的行为,形成推动社会前进的巨大力量。有纪律,就是要遵纪守法,依法办事;有纪律,就是要执行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等;有纪律,还要依法从事信息产业,依据各种网络规则、协议从事网上活动。 (5)“四有”的内在关系。“四有”是一个完整的体系,理想是精神支柱,道德是行为规范,文化是智力条件,纪律是必要保证。“四有”包含着精神文明建设的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有文化,即要提高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即要提高整个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四有”的实质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实现人的现代化。为此,青年学生必须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立志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知识分子要加强学习,提高自己,努力成为先进思想的传播者、科学技术的开拓者、"四有"公民的培育者和优秀精神产品的生产者。 3、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思想道德建设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性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着眼于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是时代赋予先进文化建设的神圣职责。 (1)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是提高整个中华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首要任务。文化建设重在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人的综合素质首先体现在思想道德素质方面,而人的思想道德素质高低则首先体现在人的理想和信念。理想是人们对美好未来的一种追求和向往,是人们行为的目标。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是把人们团结起来、夺取改革开放伟大胜利的精神动力,而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教育干部和人民,则是形成全社会精神支柱的客观要求和必要保证。马克思主义是立党立国的理论基础,也是思想道德建设的根基。这种科学理论,只有被人民群众所掌握,内化为人民群众的觉悟,才能转化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物质力量。 因此,思想道德建设的根本任务是推动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及其最新成果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研究和宣传、教育工作不断深入,要通过各种有效的措施和途径,使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人们的头脑中深深扎下根,成为自觉意识和思想观念,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同时,要深入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宣传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是刻不容缓的紧迫的文化建设任务。科学文化素质是新时期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四有"公民的必备素质。它关系到综合国力竞争成败得失的大问题。20世纪科技的飞速发展,既有力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又加剧了国际间以经济、科技为主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的竞争?是人才与国民综合素质的竞争。只有着眼于整个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才能在新的国际经济政治和文化格局中取得有利于中华民族和人类进步事业未来发展的地位。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 1.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集中体现着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开展思想道德建设,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是文化建设的核心和根本。因此,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1)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必须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道德是一定社会为了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而倡导的行为规范的总和。社会主义道德在塑造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起着最为直接的作用。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他道德的显著标志。社会主义社会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之上的社会,广大劳动人民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决定了社会主义道德必然以集体主义为原则,这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于资产阶级道德的基本标志。坚持集体主义与为人民服务是一致的。社会集体是人民群众的联合体,社会集体的利益也就是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更要在全体人民中提倡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的精神,引导人们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竞争与合作、先富与共富的关系,提倡尊重他人、关心社会、热爱集体、热心公益事业、扶贫帮困、为人民为社会多做好事,反对和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本位主义、极端个人主JE。要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广泛开展公民诚实守信的道德教育,重建诚实守信的伦理规范。要防止把经济活动中的商品交换原则引人党的政治生活和国家机关的政务活动。 (2)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必须做到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社会成员具有科学、民主、团结、自立、竞争、效益、法制、进步、求实等思想道德观念。它要求社会成员在兼顾个人正当利益的情况下,以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为重。坚持效率优先与兼顾公平相统一,要引导人们正确处理竞争与协作、自主与监督、效益与公平、先富与共富、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反对见利忘义、惟利是图。要将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批判吸收优秀传统道德的思想资源,发扬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的优良道德,努力建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规范体系,使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既有生动的时代特点又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3)要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特别是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社会主义道德就其内容来说,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反映社会主义性质要求的道德层次,即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二是反映道德发展的共同性和继承性的道德层次,即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主要内容的社会道德,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表现,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A、社会公德,是社会公共生活中的基本行为规范,适用于全体社会成员。在现代社会,人与人的交往不断扩大,个人在社会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行为显得格外重要。我国社会公德建设的基本要求是: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B、职业道德,是人们在职业实践中形成的行为规范,是人类文明意识在职业活动中的体现。随着社会分工专业化的发展,职业道德处于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我国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是: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C、家庭美德,是调节家庭内部成员之间和与家庭生活密切相关的人际关系的行为规范。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形式,家庭美德既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基本要素,也是关系家庭生活美满幸福的主要道德基础我国家庭美德建设的基本要求是: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在"三德"建设中,职业道德是社会的主体道德。 坚持道德建设与法制建设相结合。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既要靠教育,也要靠法制。道德素质的提高,自律能力的培养,主要靠教育。但教育本身只能起规劝和引导作用,并不具有强制约束力,因而必须辅以法制。教育与法制双管齐下是加强道德建设的基本途径。 坚持先进性与广泛性相结合。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要注意把先进性的要求同广泛性的要求结合起来。要鼓励和支持一切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思想道德,一切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进步的思想道德,一切有利于追求真善美、抵制假恶丑、弘扬正气的思想道德,一切有利于履行公民权利和义务、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道德,团结和引导亿万人民积极向上,不断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水平。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是关系国家命运的大事。要帮助青少年树立远大理想,培育优良品德。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强德育工作?努力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 建设者和接班人。 要深入持久地进行艰苦创业精神教育。在全民族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清正廉洁、励精图治、知难而进、无私奉献的创业精神,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思想保证。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处在创业时期。伟大的创业实践,需要伟大的创业精神。只有用百倍的努力去奋力开拓,艰苦创业,勤俭建国,我们才能缩短与发达国家在经济、文化上的差距,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即使经济有了大的发展,人民生活有了大的改善,仍需保持和发扬这种精神。 (4)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引导人们分清正确与谬误、文明与愚昧、真善美与假恶丑。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是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文化环境包括文化政策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有关政策"软环境"和文化建设等"硬环境"。要深入持久地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要积极开展文明家庭、文明单位和军民共建、警民共建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开展群众性文化、卫生高体育和科学普及活动,建设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网络文化",加强对"赛博空间"的管理,加强互联网上的宣传,使之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阵地,对外宣传的新渠道。坚持开展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和民族团结进步活动,增强军政、军民团结和民族团结。要开展以提高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为目标的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开展以提高公民素质、奔小康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的创建文明村镇活动,开展以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为宗旨的文明行业创建活动。各种形式的文明创建活动,都要同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实际问题,同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紧密结合,持之以恒,务求实效,切忌形式主义,切实使群众在创建活动中受到教育,得到提高。 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促进文化市场健康发展。要积极培育和完善文化市场,大力扶持健康的文化作品,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大力倡导适应广大群众精神需求的文化娱乐活动,更好地活跃和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要制定和完善有关法规,加大执法力度,健全管理体制,发挥群众监督作用,规范文化市场行为。 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重视科学、历史、文化的遗产和革命文物的保护。文化基础设施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结合体,它包括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电影院、体育馆,巴等等。科学、历史、文化遗产和革命文物,是一个民族文明成果的结晶,对遗产和文物的保护和利用是衡量一个民族文化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要充分利用现有文化基础设施和民族遗产、革命文物,为培养“四有”公民、增强全社会的文化品位服务。要增加文化建设的投入,大力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提倡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不断提高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质量。 在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抵制西方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的渗透,要警惕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滋生豆同时要克服封建残余和小生产习惯势力的影响。要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同时又要根据新的时代特点,提高精神文化生活质量,形成科学的健康的高尚的文明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 2.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 发展教育和科学,对提高国民素质和综合国力,发挥我国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至关重要。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化,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我党在洞悉全球发展趋势和中国社会现状的基础上做出的富有长远战略意义的重大部署。教育科学事业包括:教育和科学、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体育卫生等事业。由于这些内容各自有着独立的领域,因而在建设过程中有着不同的要求。发展教育和科学,是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科学文化知识是社会文明的基础,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教育和科学的作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制度的进步;二是为思想文化建设,其他领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要发展教青和科学,必须认真实施我国的科教兴国战略。 (1)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必须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坚持教育创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在大力发展教育的同时,应高度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振兴科技和教育的基础上,不仅要努力提高整个社会的科学文化水平,普及科技知识,引导人们树立科学精神,掌握科学方法,鼓励发明创造,消除愚昧迷信,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反对迷信和伪科学的良好氛围。 (3)坚持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并重,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样重要;培养高水平的哲学社会科学家,与培养高水平的自然科学家同样重要;提高全民族的哲学社会科学素质,与提高全民族的自然科学素质同样重要;任用好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与任用好自然科学人才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同样重要。要立足国情,何立足当代,以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推动理论创新和知识创新,研究回答关系党和国家发展的前瞻性、全局性、战略性问题,研究回答干部群众关心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充分发挥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作用,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 (4)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一个前进的时代,变革的时代,必然有一种积极健康、开拓奋进的推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反映时代前进的主流,表现中华民族、中国人民民族精神的先进文化,是推动时代前进的巨大精神力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离不开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它必然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它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它面向世界,博采各国文化之长,吸收一切国外优秀文化成果,拥有巨大的优越性和感染力。它面向大众,植根实践,服务人民,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科学的、向上的、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文化,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 (5)发展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体育卫生事业,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是人民奋进的号角。繁荣文学艺术的主要任务是多出优秀作品,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繁荣文学艺术,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主旋律”即一切有利于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精神,一切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和精神,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一切有利于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要树立精品意识,实施精品战略,在文学艺术各门类中,努力创作出一批思想性和艺术性相统一,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文艺工作者要深入群众、深入生活、深入实践,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要加强对艺术工作的领导,既要防止横加干涉,又要防止疏于引导。要尊重文艺创作的规律,努力创造生动活泼、团结向上的良好氛围,使文艺工作者的创造精神得以充分发挥,艺术风格和艺术形式得以自由发展。 (6)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对于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实现党的领导,统一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思想,完成党的任务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新闻宣传工作的基本要求是:必须坚持党性原则,坚持实事求是,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为了发挥新闻宣传工作的作用,必须加强对新闻出版业工作的领导和管理,优化结构,提高质量,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落实和完善文化经济政策。 (7)体育和卫生,既是精神文明的产物,也是精神文明的内容。体育工作要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既要提高专业队伍的运动水平,又要开展广泛的群众体育活动,不断提高人民的身体素质。要进一步改革体育管理体制?形成国家与社会共同兴办体育事业的格局。卫生事业是保障人民身体健康,营造科学、文明的卫生环境,培养社会成员卫生习惯的事业,所以必须高度重视,不断推动其发展。要积极发展医药事业,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建立健全医疗保健制度,加强医疗服务管理,提高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 (8)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发展各类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都要贯彻发展先进文化的要求,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要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根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四、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归宿。 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的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的是为了全面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我们要从历史观、价值观的高度来认识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它既涉及到人的各个方面的发展,但更主要的是要创立发展的社会环境。只有在克服了旧式分工和外在强制对人的限制的条件下才有可能做到人的全面发展。也就是说只有在共产主义条件下,人们才不是被迫,而是按照自己的爱好、心愿、才能从事劳动,而且社会给人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以培养和发挥自己的各种才能,从而能够实现其全面发展。作为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社会主义社会既开始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新历程,又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所以,我们今天谈论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联系起来,同体制改革、制度创新、文化发展联系起来,通过创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寻求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途径。 2、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平等发展、和谐发展和自由发展,即是整体发展。 或者说是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全面发展。在实现条件上,人的全面发展,是与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也就是说,人的全面发展是目的与手段的高度统一。这就进一步突出了社会主义社会人的主体性和主导性,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文化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 3、人的全面发展还是人与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 (1)人的全面发展依赖自然条件。自然界是人类及其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外部环境。在现代社会出现的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甚至是局部的、一时的经济发展,导致环境恶化,生态破坏的现象,绝不仅仅是科学技术上的负效应问题,而在很大程度上是人的价值观和伦理观问题,总之是个"文化"问题。重建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的平衡、和谐发展,归根结底-要依靠人的全面、协调发展,依靠全面发展的文化建设。 (2)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也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就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4、人的全面发展也是一个逐步提高、不断推进的历史过程。 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人的全面发展也是一个逐步提高、不断推进的历史过程,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具有不同的实现形式和具体内容。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发展阶段,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形式和内容主要表现为促进人们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实现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是走向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 第三节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指导方针 一、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这是由我国社会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本质决定的。在新的历史时期,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最根本的就是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1、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整个文化建设工作。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同代表先进生俨力的发展要求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结合为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进一步明确了先进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为先进文化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开拓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只有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才能有效地抵制和消除各种落后、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保证先进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才能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有益的思想文化营养,给社会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丰富多样的文化需求;才能保证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体制改革的科学性、先进性。 2、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衡量和检验文化工作的成果。 我们的文化建设是否坚持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我们的文化建设工作是否有成效或有多少成效,归根结底要看是否体现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要看是否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判断、鉴别和审视文化领域的各项工作,符合的就毫不动摇地坚持,不完全符合的就积极调整补充,不符合的就实事求是地加以纠正。 3、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进文化创新。 世界在变化,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在发展,改革开放事业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在推进,人们的思想观念在变化,迫切要求社会在文化建设上要有新视野、新举措、新境界。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文化建设中的指导作用,就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从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从激昂向上的革命文化中,从健康有益的外来文化中,从火热的实践活动中,吸取营养和力量,开创我国先进文化建设的新局面,使社会主义文化历久弥新,繁荣兴旺。 4、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反对指导思想多元化。文化建设及思想道德建设存在多层次性、多样化发展格局,人民内部在科学和艺术领域存在不同风格、不同流派和不同意见、不同观点之间的争鸣。我们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鼓励探索,鼓励创新,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生动局面,促进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坚持"两为"方向和"双百"方针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 1、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 (1)这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决定的 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是这个社会文化性质的根据,有什么样的经济和政治,就有什么样的文化。我国正在从事的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三位一体的伟大实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和政治相伴随,必然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一文化的性质必然是社会主义的。 (2)这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作用决定的。 一定社会的文化既产生于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又对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产生一定的反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为社会主义的经济和政治服务的,它能积极地、能动地反作用于经济和政治,服务于经济建设和政治建设,促进和推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基本政治制度的巩固和发展。 3、这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目的决定的。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宗旨,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根本目的。文化建设,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并为人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精神支柱和智力支持。这既体现了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又决定了文化建设的"两为"方向。文化建设坚持"两为"方向,就是要自觉地为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服务,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服务,为自觉弘扬时代精神服务,自觉为人民奉献出最好的精神食粮。 2、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1)"双百"方针及“三不”原则。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必须始终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双百"方针深刻反映了文化事业的发展规律,是对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事业繁荣的重要保证。坚持"双百"方针必须同时坚持"不扣帽子、不打棍子、不抓辫子"的原则。"双百"方针体现了精神文明生产的特点和科学文化发展的特殊规律。文化建设具有探索性、前瞻性、创造性等特点,需要独立思考和自由创作的环境;同时,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制约,不可能一次完成。在探索和创造过程中,将不可避免地形成不同的观点、体系和学派。对认识上的分歧,学术上的意见,既不能用政治手段和行政命令方式来裁决,也不能靠扣帽子、打棍子、抓辫子来解决,而只能采取民主的办法加以解决。一切学术批评,都要以认真的科学研究为基础,从团结的愿望出发,摆事实、讲道理,坚持以理服人,推动学术研究的发展;本着科学的精神,通过自由争论、互相学习、竞相发展的办法来解决学术分歧,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在实践中检验、坚持和发展真理,使社会主义的文化事业得到健康发展。 (2)贯彻"双百"方针要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相统一。在新的历史时期,贯彻"双百"方针还要注意把贯彻"双百"方针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统一起来,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顺利建构。"百花齐放",只能是社会主义文化园地中文明、健康、优美之"花"的开放;"百家争鸣"只能有利于科学文化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理想信念的建设。"双百"活动都应该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开展和进行。 (3)贯彻“双百”方针要与弘扬时代精神的主旋律相结合。贯彻“双百”方针还要与弘扬时代精神的主旋律结合起来,提倡多样性,使文化园地万紫千红,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还要把贯彻"双百"方针与追求完美的艺术效果结合起来,处理好高雅、严肃艺术与通俗、大众艺术的关系,致力于提高人民群众的审美能力和精神品位。 3、必须始终坚持"两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相统一。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始终坚持"两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的统一。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重要条件和有效途径。在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时期,真正坚持"两为"方向,必然要求我们坚持"双百"方针。"双百"方针的目的是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在思想文化领域,只有真正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才能真正形成繁荣和发展的局面,为人民群众提供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生动活泼的精神食粮,为现代化事业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精神支柱和智力支持,从而使文化建设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三、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和外国文化 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继承和发扬一切优秀的文化,必须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和创造精神,必须具有世界眼光,增强感召力。要立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吸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建设先进文化。 1、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文化建构原则 先进文化的发展不能离开中华文明发展大道,不能离开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文化建构原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又一重要指导方针。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使之与时代精神相结合,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相结合,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相一致,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积极作用。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一是要把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植根于我们民族的文化土壤之中;二是要使继承和弘扬我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成为一个自觉地克服和清除民族传统中那些封建糟粕及其影响的过程。 2、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为人类创造了流光溢彩、灿烂夺目的优秀思想文化、道德传统和科学技术。在中华民族漫长的繁衍生息和继承发展过程中,积淀下了浓厚的体现人类文明进步的真善美,生发出了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共同的价值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成就了一整套良好的文明礼仪风尚,养成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优良传统,形成了中华民族各具特色的优良品质。其农学、数学、天文学、医药学、地理学、生物学,以及“四大发明”的创造精神等文明成就,都是值得继承和弘扬的文化遗产,都能为我们的文化建设提供丰富的文化资源和精神营养。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过程,也是推动我们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提认识能力、思维水平、实践能力的过程,这本身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要坚持批判继承与超越创新的辩证统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判断,一是要看其在历史上是否有利于社会历史的进步,二是要看其是否有利于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上,要注意防止"文化虚无主义"和"全盘复古"两种倾向。文化虚无主义与全盘复古观点都是形而上学的,同时也是违背历史事实的。任何形态的观念文化,都是时代的产物,其间既蕴含着历史的因素,也孕育着未来的因子;既与历史传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又不是历史传统本身。坚持批判继承与超越创新的辩证统一,是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基本原则。从历史事实上看,世界各国的现代化没有一个是在完全排斥或放弃自己传统文化的条件下实现的,也没有一个不是创新精神的结果。此外,世界上每一民族的文化都是历史发展的产物,都积淀着精华和糟柏两个方面,每一个民族文化的发展都必须在更新自己的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实现。我国文化的发展,不能离开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开展多种形式的对外文化交流,博采各国文化之长,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建设的成就。坚持抵制各种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 3、努力吸纳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繁荣和发展先进文化。 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处在世界大开放的社会环境和精神氛围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同样不是孤立于世界文明之外的单独行动。文化中作为智力因素的部分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是没有阶级性的。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科学文化,是繁荣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一个重要条件。博采众长,洋为中用,为我所用,壮我文化,以博大的胸襟、开阔的眼界、恢弘的气度、敏锐的眼光不断克服夜郎自大的封闭心态,努力吸纳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繁荣和发展先进文化。 在吸纳外来文化的过程中,要注意两种倾向:一是不加分析地盲目引进和吸收,在意识形态领域里搞"全盘西化";一是闭关锁国妄自尊大,一味排斥外来文化,使自己孤立于世界文明之林。"全盘西化"与民族"文化虚无主义"殊途同归,同样是西方资产阶级文化的俘虏。"全盘西化"的观念实际上指的是形而上学的单线发展的文明模式,它把西方文化等同于进步文化,把人类社会由古代、近代向现代的转变,同西方文明的独特演进演化道路混为一谈,其实质是文化殖民意识。邓小平特别强调了在对外开放的环境下,树立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气节的极端重要性。他说:"中国人有自信心,自卑没有出路。"①一个在精神上被打倒的民族是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一个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民族,也将不能自立于世界文明之林。此外,孤芳自赏,无异于作茧自缚;自我孤立,必将与"全盘西化"一样,断送中华文明。邓小平说:"开放政策是有风险的,会带来-些资本主义的腐朽东西。但是,我们的社会主义政策和国家机器有力量去克服这些东西。所以事情并不可怕。"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产生于中国面向世界的,它的崇高历史使命使它必然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以开放的心态吸纳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优秀成果,并不意味着惟西方文化是从。真正的开放的心态必然始终保持着理性的批判精神,在学习、利用、吸纳外来文化的智力、智能、智慧之时,要坚持以我为主的原则。当代中国是一个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深厚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国度,在文化的对外开放过程中,必须旗帜鲜明地拒斥一切腐朽的精神垃圾,保持自身的纯洁性和崇高形象;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党的领导,海纳百川而不混浊,兼容并蓄而不丧失自我。 只有虚心学习,才谈得上洋为中用;只有鉴别和批判,才能吸取精华,去其糟粕,才谈得上真正健康的洋为中用;只有吸纳,并融化、创新,才能为我所用,创造出无愧于伟大时代、伟大实践、伟大人民的伟大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思考题】 1、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 2、为什么要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 3、如何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 第十章 坚持“一国两制”,实现祖国统一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 掌握“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过程及其科学内涵。这是本章的重点。 ◆ 掌握“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其中的实践意义是本章的难点。 ◆ 根据“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展望祖国两岸统一的前景。 二、讲授课时:两课时 第一节 “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一国两制”科学构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一国两制”来实现祖国统一,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创造。 一、“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形成和发展 1、祖国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 祖国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反对分裂、维护和追求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自古以来中华民族的传统,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虽然在不同历史时期,存在多次民族间或民族内的分裂,但在中华各民族的努力下,总是能够使中华民族尽快结束分裂。近代以来,我国领土不再完整,主权遭到破坏,但祖国的统一仍是历史的主流。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上实现了祖国统一。1997年和1999年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再次表明,祖国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①维护主权和国家领土完整,是一个国家的最主要的政治利益。②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实现中华民族振兴的重要保证。当前各国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大团结,对于中华民族的振兴和富强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2、“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形成和发展 (1)“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思想来源和理论准备。1955年4月,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代表中国政府阐明对台湾问题的立场时指出,中国人民有权用一切方式,包括不排除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这是中国共产党首次明确表示愿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随后毛泽东和我国有关方面都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主张,为“一国两制”理论提供了思想来源和理论准备。尤其是在1963年初,由毛泽东提出方式周恩来归纳,张志中、傅作义出面,在写给陈诚的信中明确表述了以“一纲四目” 和平统一两岸的方针,这是关于“一国两制”的最早雏形。但由于国内国外存在的种种制约,当时不可能提出“一国两制”的完整构想并付诸实践。 (2)“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形成。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考虑和平解决台湾而扩展到解决港、澳问题的过程中,邓小平集中了全党的智慧,形成了“一国两制”的构想。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了和平统一祖国的思想。1979年1月30日,邓小平在访美期间,第一次公开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思想。1981年,叶剑英发表了《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一文,具体提出了实现祖国统一的九条方针,使“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内容开始明晰化。1982年9月,邓小平在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时,第一次使用了“一国两制”的概念。1982年12月,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在必要时设立特别行政区。1984年5月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正式通过“一国两制”方针,从而使之成为具有法律效力的基本国策。 (3)“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发展。1984年和1987年分别签订了中英联合声明和中葡联合声明,1990年和1993年分别通过的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都贯彻了“一国两制”精神,使 “一国两制”进一步法制化。1995年江泽民进一步提出了解决台湾问题的八项主张以2000年国务院台湾办公室和中国政府发表的《一个中国的原则与台湾问题》白皮书,进一步发展了 “一国两制”的方针。 二、 “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的内涵 实现“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就是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部,同时实行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制度,即作为国家主体的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而恢复行使中国主权的香港、澳门与统一后的台湾,继续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1、一个中国的原则是“一国两制”的核心和前提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就是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只有一个最高权力机关,一个中央人民政府。港、澳、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坚持一个中国,就是维护国家主权的不可分割性和中华民族的统一性,反对“一中一台”、“一国两府”、“两国论”。 2、国家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保持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主体的国家内,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作为国家主体的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而恢复行使中国主权的港、澳与统一后的台湾,继续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不是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大陆吞并港、澳、台,也不是将港、澳、台现存的资本主义制度强加给大陆,而是两种制度长期共存,共同促进,共同发展,大家都为中华民族做出贡献。 祖国统一后,港、澳、台保持资本主义制度,实行四不变,即社会制度不变,经济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法律基本不变。居民的私有财产及享有的其他权力和自由均受法律保护。此外,对台湾还要宽一些,台湾可以保留自己的党、政、军系统,并由台湾自己来管理,祖国大陆不派军队也不派行政人员驻台。 3、设立特别行政区,保持港、澳、台的高度自治和繁荣稳定。 除外交和国际事物属中央人民政府外,三地享有高度自主权,包括行政管理权、立法权、司法权和终审权。台湾特别行政区还可保留军队。 4、力争用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在祖国统一的方式上,通过有关各方面的政治谈判,力争用和平方式来解决,这样有利于各方面的经济发展和地区稳定。在台湾问题的解决方式上我们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主要是针对外国势力干涉中国统一和搞“台独”的阴谋的,而决不是针对台湾同胞。不放弃使用武力,从根本上说,有利于促进和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大业。 5、制定相应的法律。 三、“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重大意义(JP262) 1、香港、澳门回归对祖国统一大业的意义 (1)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香港、澳门被侵占的百年国耻,开创了港、澳与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有力推动着中华民族振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 (2)标志着中国人民在完成中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鼓舞了中国人民统一祖国的信心。 (3)标志着邓小平 “一国两制”的构想的伟大成功。香港、澳门回归后,“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得到贯彻实行,保持了港、澳稳定和繁荣,证明了“一国两制”是正确的。 (4)它是祖国和平统一的示范,对解决台湾问题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5)它在世界上是和平解决领土问题的典范,对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做出了贡献。 2、“一国两制”构想理论和实践意义 (1)理论意义: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①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马克思没有说过,前人没有做过。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实事求是的产物。②丰富了马列主义“和平共处”的涵义。创造性地把和平共处原则,用来处理一个国家的内部问题。③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原则的坚定性与策略的灵活性相统一的原则。④发展了统一战线理论。 (2)实践意义:①有利于推动中国统一大业和民族振兴;②有利于两岸三地经济稳定和发展,促进我国对外开放和现代化建设;③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为解决国际争端提供一个范例、一个模式,对世界和平解决争端作了贡献。 第二节 “一国两制”的伟大实践 一、香港回归是“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巨大成功 香港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1840年鸦片战争后,英国强迫清朝政府与英国签订三个不平等条约,是香港岛、九龙岛、新界相继被英国占领。解放后,我国一贯立场是不承认这三个条约,并表示要在适当时机通过谈判收回整个香港。1982年,我国正式通知英方,中国政府决定灾997年收回整个香港。于是,从1982年9月开始,中英双方就香港主权回归和过渡问题进行了一系列谈判。 邓小平按照“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亲自领导了中英两国关于解决香港问题的谈判,香港基本法的起草工作以及过渡时期重大问题的解决的全过程。在他领导解决香港问题的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和形势发展的需要,仍不断的发展并充实这一构想的内涵,提出了一系列充满辩证思维的重大原则,即:关于国家主权是第一位的问题;“一国两制”的构想同我国改革开放和分“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关系;关于一国前提下的两制与两制(特别是主体部分的制度)都不能改变的关系;关于实行高度自治与中央保留一定权力的关系;关于“港人治港”必须以爱国者为主体的关系;以及香港的政治制度不能照抄西方模式和实行民主必须循序渐进等等。 1997年7月1日,我国政府已经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结束了英国长达150多年的殖民统治,鲜艳的五星红旗和特别五星花蕊的紫荆花区旗在香港冉冉升起,高高飘扬。全世界都在这个伟大的历史时刻关注这一举世瞻目之盛事,并纷纷大量报道和评论。泰国前总理差猜说:香港回归有利于亚太地区的发展和进步。新加坡资政李光耀说:香港回归标志着一个光明时代的开始,香港及随后的澳门回归,将最终抹去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的耻辱。马来西亚外长巴达维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是一件值得纪念的大事,因为它标志着殖民统治在本地区的终结。朝鲜劳动党中央机关报《劳动新闻》的文章说:香港回归中国是中国人民为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而进行的长期斗争的结果,是中国共产党和政府独立自主对外政策的又一辉煌胜利,朝鲜人民对此表示欢迎。日本《朝日新闻》发表的社论认为,香港以“一国两制”的方式回归中国是史无前例的,体现了邓小平的智慧。社论说,现在全世界都在关注着香港回归和回归后的香港,因为这是一项伟大实践的开始,香港回归的历史意义在于宣告了殖民时代即将寿终正寝。 “一国两制”构想,是一个富有创造性的科学构想。这个构想实现过程将关系大港、澳、台同胞的福祉和祖国完全统一的前途,它已经并将继续对地缘政治带来深刻影响。“一国两制”已经在香港率先实行,一年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运作良好,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实际情况大大出乎一些所谓国际“预言家”的意外。这充分证明“一国两制”的科学性和强大的生命力。也再次显示了邓小平在提出、组织、领导实施“一国两制”这一科学构想的过程所表现出来的极其丰富的政治经验和智慧,以及他对事态发展的英明预见和高度洞察力,雄辩的证明了邓小平是坚定的原则性与高度的灵活性相结合的典范。 二、澳门回归祖国是中华民族的又一盛事 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签署后不久,邓小平在会见来访的葡萄牙总统埃亚内斯时讲到,中葡之间没有吵架的问题,只存在一个澳门问题,这个问题在两国建交时已经达成谅解,只要双方友好磋商,是不难解决的。 澳门问题和香港问题是一样的,都是历史遗留下来的特殊问题。澳门从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887年被葡萄牙强占。中国人民从不承认葡萄牙在1887年迫使清政府签订的《中葡会议草约〉和《中葡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1979年,我国同葡萄牙建交时,葡萄牙政府承认澳门主权属于中国,暂时由葡国管治,在适当的时候交给中国。1987年4月13日,我国政府和葡萄牙政府经过多轮谈判后,按照“一国两制”原则签署了中葡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确认我国政府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澳门从此进入为时12年的过渡期。 我国政府在联合声明中阐明了解决澳门问题的基本方针政策,就是按照“一国两制”的方针,在1999年12月20日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设立澳门特别行政区,实行高度自治和澳人治澳;澳门现行的社会和经济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法律基本不变;葡萄牙和其他国家在澳门的经济利益将得到照顾,在澳门的葡萄牙后裔居民的利益将依法得到保护等。这既坚持了在本世纪末之前收回澳门主权的原则立场,又按照“一国两制”的构想,对保持澳门的稳定发展和平稳过渡做出了妥善安排。中葡联合声明发表后,得到了澳门社会公众的广泛拥护和国际社会的普遍赞同。 在过渡时期面临着三个主要问题:一是语文问题;二是人才问题;三是法律问题。这几个问题是影响将来收回澳门后怎样管理的问题,影响澳门的平稳过渡问题,所以都必须认真解决好。在进入过渡后,经过中葡双方多次协商,双方在解决这些难题上取得了进展:1991年3月中葡两国外长就语文问题达成协议,中文在澳门具有与葡文相等的官方地位和法律效力;在人才问题上,推行公务员本地化和加强培训本地人才,采取一些措施以利于本地居民担任公务员;在法律问题上,又各方人士参加的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历时四年零五个月,先后举行9次全体会议、72次专题会议和6次其他会议,终于完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起草工作,为澳门主权的回归奠定了法律基础。与此同时,加快推行澳门法律本地化和健全澳门司法体制。总之,自澳门进入回归祖国的过渡期后,我方恪守联合声明的规定和原则,注意正确处理与葡方的关系,对于涉及贯彻联合声明和保持平稳过渡的重要事务,本着相互尊重、互谅互让和求同存异的精神,积极寻求与葡方的沟通对话和磋商,从而使双方在总体上保持了友好合作关系,促进了过渡期一些重大问题的妥善解决,最终为澳门主权的顺利交接铺平道路。 1999年12月20日,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又一个永垂青史的日子,中国政府正式恢复了对澳门行使主权,澳门如期顺利回归祖国怀抱。这是按照“一国两制”科学构想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又一重要成果,是中华民族和平统一祖国大业的又一盛事。澳门回归祖国标志着外国列强占领和统治中国领土的屈辱历史彻底结束。回归后的澳门正保持着繁荣稳定和持续发展。香港和澳门问题的圆满解决,极大地促进了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不仅为最终解决台湾问题创造了条件,而且为解决国际争端提供了范例和经验。 三、发展海峡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 香港顺利回归,为解决台湾问题创造了有利条件。按照“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最终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一切华夏子孙的殷切愿望。 在过去的几年里,经过海峡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两岸的关系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其主要特点表现在:第一,台湾来大陆的人数明显增多,各种交流日益频繁。近几年来,台湾来大陆探亲、旅游、经商、考察和进行文化学术及体育交流的各类人员,每年几十万人次,有时达百万人次。海峡两岸民间交流全面展开,交流所涉及的领域包括文艺、体育、影视、教育、出版、卫生、科技、学术、农业、税务、会议、包装、广告等方面的上百个项目,呈现出全方位交流的态势。第二,海峡两岸的经贸关系迅速发展。进入90年代以来,两岸间接贸易额,台商来祖国大陆投资的项目和金额不断增加;近几年来,台湾从各种途径流入祖国大陆的资金也都在增加。第三、探亲范围扩大,接触层次提高。近年来台湾来祖国大陆的人员,不仅有一般民众,还有不少知名的专家学者,设置党政上层人士。第四、两岸授权的民间团体来往频繁。中国政府授权的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和台湾当局授权的海峡两岸交流基金会,在1991年分别成立。“海协会”和“海基会”为推动两岸民间交流,处理两岸交往问题,做了大量的工作。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在发展两岸交往和实现祖国统一的道路上还存在着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台湾当局仍坚持反共拒和立场的“三不”政策,在陈水扁“确保台湾安全”和“经济发展”的借口下,继续实行“民间性、单向性、间接性”的开放政策,致使海峡两岸的交往处在不正常状态,甚至仍停留在单向和间接的层次,还不是双向和平等的。近年来,又在搞台湾“公投”,打着民主的旗号制造分裂。 为了推动两岸关系的发展,1995年1月30日,江泽民代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就解决台湾问题发表了系统而有重要的讲话。这个讲话精辟的阐明了邓小平关于“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思想的精髓,客观的分析了台湾问题所面临的形势,并就现阶段进一步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进程提出了八项主张。这一讲话充分体现了我党和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一贯性和连续性。这些都是 “一国两制”构想的具体化。我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政策:(JP270) 1、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坚决反对“台独”等任何分裂图谋。 2、坚持按“一国两制”方式、解决两岸和平统一问题。 3、寄希望予台湾人民,促进两岸关系不断发展。 4、努力争取和平统一,同时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思考题】 1、“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内涵有哪些? 联系实际,论述“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重大意义? 简述新时期我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基本政策的主要内容。 第十一章 社会主义的外交战略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 认清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认识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 ◆ 深刻理解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把握邓小平和平外交思想及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意义。 二、讲授时数:两课时 第一节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一、邓小平对当今时代特征的科学判断 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原因在于:第一,战后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的发展,使之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首要因素,深刻改变了当代社会生活的面貌。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社会进步和制约各国间相互关系的主导力量,所以发展问题就成为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关注的中心课题。 第二,世界和平力量日益增长。当今世界战争的根源虽然没有完全消除,但总体上,国际局势趋向缓和,世界向多极化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的力量超过了战争的力量,短期内爆发世界大战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和平成为不可阻挡的世界潮流。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 邓小平提出的关于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的科学论断,为我们党一心一意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行对外开放以借鉴和吸收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奠定了科学基础,也为我们党在复杂变幻的国际局势中冷静沉着,抓住机遇,发展自己,提供了明确的指针。 二、当代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不断加快,经济因素在国际关系中起着越来越突出的作用。走向缓和是当前国际形势的主流,世界和平机遇继续扩大,维护和平、加强合作和促进发展,成为各国人民的普遍愿望和强烈要求。但是,国际经济不平衡也在加剧。西方发达国家通过跨国公司和受它们控制的国际经济组织,向发展中国家进行经济渗透和扩张,在全球争夺资源和市场。同时进行意识形态渗透,推行它们的政治制度和价值观念,通过全球化来实现资本主义的一统天下。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权和国家安全面临严峻的挑战和威胁。 “9.11”以后,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发达国家,借反对恐怖主义的名义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实行“单边主义”。提出“先发制人”的战略,新军事干涉主义抬头,西方国家凭借其军事优势威胁发展中国家的国家安全和主权。国际恐怖主义泛滥,成为新的安全威胁。 同时,随着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印度和巴西的发展,世界抵制霸权主义的力量逐步增大,多极化的趋势也在发展。世界格局的多极化发展趋势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它是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作用的结果,是当今世界政治经济中几大基本矛盾斗争的结果,是综合国力竞争的结果,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多中心和区域化趋势在世界政治发展中的反映。 世界单极化和多极化的矛盾斗争已成为当今世界的基本格局,世界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稳定,局部动荡等,已成为基本格局。我们主张维护世界的多样性,提倡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和发展模式的多样化,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 第二节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一、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JP280) 中国坚持把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作为外交政策的宗旨。这是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发展的现实要求。它也符合世界人民的愿望和根本利益。 二、社会主义中国的外交原则 独立自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最基本的外交原则。 1、独立自主的原则是中国外交政策的根本原则。 独立自主原则是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处理国家关系方面的综合体现。其实质就是坚持各国人民都有按照本国实际情况决定自己国家内外方针,实施自己国家对外政策的权力。维护国家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目标。独立自主是中国外交政策的根本原则。主要表现在:①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把国家的主权和安全始终放在第一位,反对一切外国的干涉和威胁。②实行真正的不结盟。③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④加强同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的合作,这是我国外交的一个基本立足点。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处理同一切国家关系的基本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20世纪50年代由中国、印度、缅甸三国共同倡导的,其内容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其中,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是核心和主要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本质是反对侵略和扩张,维护国家的独立自主权利。它高度概括了当今国际关系首先是双边关系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对几个世纪以来旧的国际关系准则的彻底否定和批判,是种崭新的、公正的国际关系准则。 三、中国外交政策的根本目标(JP286) 以维护国家和民族的最高利益为中国外交的根本目标,是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集中体现。 第一、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第二、反对军备竞赛,推动世界的裁军进程; 第三、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 第四、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发展南南合作; 第五、创造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 第三节 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一、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1、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在本质上是相同的,都是指大国或强国把本国的利益凌驾于其他一切国家利益之上,凭借经济和军事实力,对其他国家进行控制、干涉和侵略,以大欺小,以强凌弱,以富压贫,从而造成世界动荡不安。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是当代和平的主要障碍。二战后世界形势的主要特点是美苏争霸世界,使人类面临着核战争威胁并引发世界各地局部战争。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坚持把它们的政治、经济制度和价值观念强加给别国,建立和扩大军事同盟作为推行强权主义的重要工具。特别是美国急欲建立以美国为领导的“世界新秩序”,到处插手干预别国事务,引发了不少新的矛盾乃至动乱。 2、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世界发展的主要障碍。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所极力维护的不合理的旧的国际经济秩序,严重地制约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其所导致的军备竞赛,造成了世界各国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增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资源压力;其所引发的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给这些国家和地区造成了难以估计的经济损失,延缓了经济发展的步伐。中国要实现发展战略目标,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实现现代化。因此,中国必须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中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 二、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国际秩序是指国际社会中的行为主体处理彼此间关系的原则、手段和相应的保障机制的总和。国际秩序通常包括国际规则、国际协议、国际惯例和国际组织等。 1、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的内容和实质 国际政治旧秩序基本上是在美苏两极对峙争夺的基础上建立的,其内容为:①划分势力范围,建立军事集团,组织“大家庭”、“卫星国”或联盟关系;②在联合国,通过安理会中的大国否决权,垄断国际事务,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联合国成了超级大国手中的工具;③无视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准则,肆意践踏他国主权。 国际经济旧秩序的内容及表现是:①以不合理的国际分工为基础的国际生产体系;②以不等价交换为特征的国际贸易体系;③以国际垄断资本占支配地位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④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国际协调机制。 2、中国主张在和平共处基础上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要特点是:①应建立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②其核心是各国不分大小、强弱、贫富,都是独立自主的,都是国际社会的平等成员。③其基本内容是,各国有权根据本国国情,独立自主地选择本国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发展道路,别国无权干涉;任何国家不允许把自己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强加于他国;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之间的一切分歧或争端,而不应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通过对话协商增进了解和信任,通过多边、双边协调合作逐步解决彼此间的矛盾和问题;改革旧的国际经济关系,代之以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在平等互利基础上加强和扩大经济、科技、文化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共同发展与繁荣,反对经济贸易交往中的不平等现象和各种歧视性政策与做法,更不允许动辄对别国进行所谓经济制裁。④在建立国际新秩序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联合国的重大作用,使联合国成为未来国际新秩序有效的控制机构。 三、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形式多样化 各国的事情要由各国人民做主,国际上的事情要由各国平等协商。按照联合国宪章和原则以及公认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坚持通过协商谈判和平解决争端。 尊重发展模式的多样性,保证各国和睦相处、相互尊重。世界民族的多样性、文明的多样性是一种客观规律,必然要求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发展模式的多样化。在这一问题上,道路是曲折的、但规律是必然的。 【思考题】 1、如何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2、新时期我国外交战略的基本目标和原则是什么? 3、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4、为什么要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发展模式多样化? 第十二章 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 懂得中国共产党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健康发展的政治保证。 ◆ 了解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从严治党,反对腐败,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对于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 了解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中国人民解放军既是保卫祖国的坚强卫士,又是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必须加强各族人民的团结,巩固和发展新时期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讲授时数:两课时 第一节 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一、必须依靠工人、农民、知识分子。 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依靠工人、农民、知识分子。 1、必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 工人阶级是我们国家的领导阶级,是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它要领导革命和建设走向胜利,必须紧紧依靠工人阶级的支持。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党和国家的事业离不开工人阶级,工人阶级是党和国家的阶级基础力量。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部活动与整个过程,都必须全心全意地依靠工人阶级。 2、广大农民是我国现代化事业发展中人数最多的依靠力量 广大农民是我国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家昌盛的基础,是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中人数最多的依靠力量。没有农业的发展、没有农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和现代化。我国的国情,决定了广大农民不但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力军,而且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人数最多的依靠力量。离开广大农民的理解、拥护和自觉参与,社会主义事业将一事无成。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不仅符合农民的根本利益,也使农民得到了实惠,广大农民衷心拥护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他们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一支重要的力量。依靠广大农民,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关系到国家发展的大局。要充分认识到农村、农业和农民“三农”问题的重要性,充分尊重农民的自主权和创造精神,切实保障农民权益和民主权利,减轻农民负担,不断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3、必须充分依靠广大的知识分子 知识分子作为工人阶级中主要从事脑力劳动的一部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承担着重大的历史责任。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中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较多的主要从事脑力劳动的一部分,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和教育科学文化工作的基本力量,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承担着重大的历史责任,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支重要依靠力量。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国家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知识分子特别是广大科技人员是科学技术的载体,是经济增长点的主要支撑因素,对加快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有着特殊重要的作用。知识分子作为人类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继承者和传播者,精神文明的主要创造者,在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必须依靠广大知识分子,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更好地发挥他们的作用。 二、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1、新社会阶层的出现(JP301)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基本经济制度的变化、经济体制的变化、产业结构的变化、分配制度的变化等,相当一部分人员率先进入先富起来的行列。这就使我国的社会阶层构成发生了新的变化,出现了六个新的社会阶层:(1)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2)受聘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3)个体户;(4)私营企业主;(5)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6)自由职业者。 2、新社会阶层的共同特征及作用 他们不同于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解放军指战员五大基本阶层。他们与非公有制相联系,通过诚实劳动和工作,通过合法经营,为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和其他事业做出了贡献。他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一方面,他们主要从事科技、、经营管理、中介服务等复杂劳动,是社会主义劳动的形式和重大发展,而且具有日益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另一方面,新阶层中有相当一部分以生产要素形式参与创造社会主义财富,特别是以资本要素参与财富创造,私人占有生产资料。同时,又进行科技、服务、经营管理等复杂劳动,具有资本所有者和复杂劳动者的双重身份,以资本要素和复杂劳动两种形式参与社会主义建设。 3、正确认识和处理同各社会阶层的关系 (1)正确认识我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的作用,形成全体人民团结一致、同心同德的政治局面。(2)树立“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观念,并且把它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方针在全社会认真贯彻。(3)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调节各种具体的利益关系,使之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 三、必须依靠各族人民的团结(JP303)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坚持和发展民族团结对于国家的统一、边疆的巩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巩固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统一战线是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成功的法宝,是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的一个巨大优势。它是实现现代化和祖国统一的重要保证,也是发展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的保证。要同一切民族分裂主义进行坚决的斗争。 四、必须依靠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它的政治基础是四项基本原则。其主体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广泛的政治联盟。它包括:一是由大陆范围内全体劳动者和爱国者组成的社会主义政治联盟,这是社会主义力量的联盟;二是由广泛团结的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组成的以拥护祖国统一为政治基础的联盟,这是爱国主义力量的联盟。爱国统一战线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的统一战线。它的组织形式是人民政协,它的功能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沟通各方面关系,协调各方面力量和矛盾,为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服务;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服务;为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服务;为促进“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祖国服务。 五、人民军队是社会主义祖国的保卫者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力量 人民军队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和钢铁长城,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的人民军队都做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 新时期我军的建军方针,是坚持以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关于新时期军队建设的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按照“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总要求,围绕“打得赢,不变质”两个历史性课题,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 同时,要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观念。发挥人民战争的威力,形成坚不可摧的铜墙铁壁。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一、中国共产党的性质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这一表述符合党的历史发展和现实状况,符合时代要求,有利于我们党始终坚持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团结和带领各族人民万众一心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形成的。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近代史的必然选择。历史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能够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实现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2、中国共产党是实现中国现代化的坚强领导者和实践者。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完成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度。虽然出现了“左”的失误,但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道路。在当代中国,离开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别的政治力量不可能组织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建设,更不可能组织领导中国实现现代化。 3、保持党的先进性,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党所代表阶级的先进性和群众基础的广泛性,是中国共产党的力量所在。党的先进性和群众性是一致的,只有坚定不移地依靠工人阶级和各阶层广大人民群众党,才能实现党的奋斗目标。 二、坚持党的领导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保证。 党对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建设实现正确领导,对于顺利推进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决定性意义。江泽民强调指出:"党的领导、党的建设是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越是改革开放、发展经济,越要加强党的领导、抓好党的建设。"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前进的根本保证。邓小平指出,"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努力改善党的领导"。新时期党的建设实践告诉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必须认真研究自身建设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善于学习和提高,善于改进和加强领导"。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期,充分认识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保证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 2、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保证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取得进步。 把一个原来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大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党在现阶段所追求的伟大目标。面对如此艰巨而光荣的任务,只有切实坚持党的领导,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按照客观规律和科学规律办事,才能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3、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社会环境。 4、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正确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有效地组织和领导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只有在党的领导下,才能及时解决改革和建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善于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善于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更好地发挥党在各条战线中的领导作用,才能完成伟大的历史使命。 第三节 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一、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性 1、国内外形势的严峻考验对党的领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国际形势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形势逼人,不进则退。国内外形势使我们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中国能否在世界的历史性大变动中处变不惊,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社会主义能否在中国的历史性挑战中珍惜机遇,再创辉煌,归根结底,要看我们党能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宽广的眼光观察世界,正确把握时代的要求,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进退自如,应对得当。"说到底,关键是我们共产党内部要搞好,不出事"。 2、目前党的领导和自身建设的状况提出了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现实性、紧迫性。正确地估计党的建设的现状,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依据和出发点。我们党历来重视自身的建设,党的建设同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共同前进。作为执政党,我们党不负全国各族人民的重托和希望,在领导申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中表现出了非凡的执政能力。但是,党的建设的现状和党的工作还不能完全适应改革的深人和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党内不正之风的存在表明了党有可能脱离群众的危险,这也是不能不注意到的。看不到党的建设的成绩和主流,是错误的;对党内存在的问题估计不足,不能采取得力措施加以解决,也会造成极大错误。重视改善党的领导问题,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不断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在新的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具有更加现实的紧迫性。 3、 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要逐步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领导体制和工作制度,使党的工作充满活力;要把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把党的建设提升到新水平;使党在改革与完善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中,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环境、新任务、新要求,形成科学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领导观念;要使党善于用思想政治工作来宣传群众、动员群众、组织群众投身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去。这就是说,使党在加强自身建设中,以崭新的姿态,站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前列,成为勇于改革的、充满活力的党,纪律严明、清正廉洁的党,选贤任能、卓有成效地为人民服务的党;使党在实践"三个代表"中,始终保持党的马克思主义本色。 二、以改革的精神建设党 高度重视和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是中国共产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从挫折中奋起、在战胜困难中成熟的一大法宝。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要切实地把党建设好。在新的历史条件和历史任务下,党的建设面临着不同于以往的形势和特点,促使我们进行关于党的建设的新思考,把改革的精神融入党的建设,不断为党的肌体注入新活力。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的党的建设的新要求。 1、党的建设必须遵照党的政治路线进行,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展开,朝着党的建设的总目标来强,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在现阶段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就是为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这不仅是中华民族走向新的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一个又一个阶段上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组成部分。离开了党在现阶段的奋斗目标,党的建设就是一句空话。把党的建设与党所面对的现实任务结合起来,就使党的建设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之上。 我们既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坚定信念,更要脚踏实地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不懈努力,扎扎实实地做好现阶段的每一项工作。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党的最高纲领与党在现阶段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统一。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奋斗,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部分,党的建设紧密联系党的路线,为实现党的总任务服务,极大地调动了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积极性、创造性。适应经济建设和各项改革的需要,党的建设和党组织自身的改革也随之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事实证明,把党的建设融会到发展生产力的根本任务中,扎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才能增强党内的凝聚力和党在人民中的吸引力,统一党和人民的思想行动,充分发挥党的领导作用;才能在新的艰巨斗争中锻炼和考验党,找到党的建设上存在的差距,从而在完成党在21世纪的历史任务,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中,把党的建设的成绩放在领导人民脚踏实地地干现代化和努力开拓各项事业的基础上。 要按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要求,坚持把发展作为主题,把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作为动力,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不断地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把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结合起来,在社会政治稳定的前提下,推进改革与发展,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根源,也是新时期党的建设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得以经受新的考验、取得全面进步的重要原因。 2、要坚持用时代发展的要求来审视自己,以改革的精神来加强和完善自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深化和推进,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党的自身建设创造了条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所处的国内国外环境变了,所肩负的历史任务变了,因此党的建设和党的领导方式、方法等,也要相应地加以改变和改进。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建设服务于夺取政权这个中心;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建设服务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过去党的建设的成功经验,应该结合经济建设的实际运用和发展,但光靠老经验、老办法是不够的,必须有新的创造。这就要善于总结党的成功经验,又善于记取失误的教训;既善于组织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又善于组织引导干部和党员在实践中加强主观世界的改造。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构想,实现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推进理论创新相统一,坚持党的优良传统和弘扬时代精神相统一,坚持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相统一,把党在各方面的建设推向前进。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不断走向新的胜利的理论武装。“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发展的、前进的,贯彻和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也要不断解放思想,不断发展理论,在实践上不断有新创造,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体现在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使我们党始终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群众共命运。坚持用时代发展的要求审视自己,以改革的精神加强自己、提高自己、完善自己,这是我们党坚持与时俱进,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色,永不脱离群众和具有蓬勃活力的根本保证。 3、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领导体制和工作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新的形势和任务对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提出了新的要求。十六大报告提出:“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通过制定大政方针,提出立法建议,推荐重要干部,进行思想宣传,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坚持依法执政,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这段论述科学地揭示了党的领导的丰富内涵和实施党的领导的方式、途径,既是对我们党多年领导经验的科学总结,也为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指明了方向。 三、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党自身的建设,把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同党的历史任务,同党为实现这些任务而确立的理论和路线联系在一起。把党的建设作为一项伟大工程,是党的建设的理论创新。 新时代、新阶段党的建设,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全面反映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时代发展的要求;一定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继续围绕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这个基本问题,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一定要准确地把握当代中国社会前进的脉搏,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领导制度和工作制度,使党的工作充满活力;一定要把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结合起来,以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既做好经常性工作,又抓紧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面向21世纪,继续推进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就是要把我们党建设成为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领导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党。按照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总目标,保证我们党始终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做好党的建设的各方面工作: 1、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 党的思想建设是党的各项建设的基础,是加强党的各方面建设的前提和保证,加强党的建设,始终要把党的思想建设放在首位。强调首先从思想上建党,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一个创造,是我们党能够保持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不断提高战斗力的基本经验。党的思想建设和理论建设,总的来说,就是提高全体党员和干部的马克思主义水平,掌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正确地执行党的路线和政策。 新时期党的思想建设,根本的是坚定不移地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要在全党形成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风气,建设学习型的党和学习型的社会,兴起学习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 要深入地、准确地掌握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和基本内容,学习其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科学态度和创造精神,弘扬积极探索、务实求真的精神,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精神,勇于实践、锐意创新的精神。在学习中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把提高马克思主义水平与对实际问题的思考结合起来,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增强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自觉性。 2、大力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把党建设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 党的组织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环节。党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都要通过组织建设来实现和反映出来。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根本的是把党建设成坚强的领导核心,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的根本组织原则、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也是科学合理的有效率的制度。这一制度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充分调动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在党中央领导下,集中全党的正确意见,团结一致地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对人民民主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要进一步发扬党内民主,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在改革体制和机制中疏通和拓宽民主渠道,充分发挥全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要切实做好基层党建工作,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使党的基层组织成为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团结和带领群众完成本单位任务的坚强战斗堡垒。 培养和选拔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是保证党的路线的连续性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大计,是新时期党的组织建设的中心问题。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和“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建设一支能够担当重任、经得起风浪考验的高素质的领导干部队伍。这是培养和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和不断取得胜利的关键。 3、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充分发挥党的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 执政党的党风问题、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问题,是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的大问题。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根本的是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进一步密切党与群众的关系。 在长期斗争实践中,我们党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这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体现,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一定要结合新的实践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我们党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部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为人民谋利益。密切联系群众,正是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而脱离群众也是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要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根本目的,着力解决党的作风建设中的突出问题,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不正之风。党的干部和党员要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党的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认真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决不能以权谋私;必须把对上级负责和对群众负责统一起来,在工作中坚持群众路线,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决不能搞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强迫命令。一切为了群众,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党就能获得取之不尽的力量源泉。 4、从严治党,、防止腐败,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党成为执政党,这为党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提供了有利条件。而党的执政地位,也容易滋长某些官僚主义、命令主义、以权谋私、贪污腐化等脱离群众的现象。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外来的与内部滋生的一些消极、腐败现象也会侵袭我们党,引诱和俘虏革命队伍中的不坚定分子和不清醒分子。 腐败现象虽然发生在少数人身上,却给整个社会主义事业造成了深远的严重的危害。腐败现象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削弱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危及党的先锋队性质和执政地位。如果不能有效地惩治腐败,我们党就会丧失人民的信任和支持,就会失去执政的基础,就有可能走向自我毁灭。坚决、持久地进行反腐败斗争,是全党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和党风建设的基本方针。这反映了我们党对端正党风和开展反腐败斗争的坚定态度和坚强决心。 开展反腐败斗争,必须以加强思想教育为基础,提高党员和干部的政治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 开展反腐败斗争,必须以法律和制度为保证。要解决思想问题,也要解决制度问题。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要不断健全各项制度,形成一套从严治党的制度机制。开展反腐败斗争,必须建立健全监督体制。要发扬民主,健全法制,强化监督,创新体制,把反腐败寓于各项重要政策措施之中,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对反腐败斗争,各级党委要旗帜鲜明,加强领导,扎实工作,常抓不懈。 在完成21世纪历史任务,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中,我们党不仅能领导人民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且将在这个伟大实践中,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实现党自身建设的目标。 【思考题】 1、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是什么? 2、为什么说共产党的领导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证? 3、为什么要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怎样改善党的领导? 4、为什么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的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