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课件
? 绪论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 第二章 实践与世界
? 第三章 社会及其基本结构
? 第四章 世界的联系与发展
? 第五章 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规律
绪论
第一节 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功能
第一节 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 一 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
? 二, 哲学的基本问题
? 三, 哲学形态的历史演变
一 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 所谓世界观,就是人们对于生活在其中的整个
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
? 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一般是不系统的,缺乏
理论的论证和严密的逻辑性。
? 哲学则是将人们的世界观用理论的形式加以高
度的抽象概括,通过一系列特有的概念、范畴
和系统的逻辑论证而形成的思想体系。
?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以总体方
式把握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理论体系。
? 当人们形成一定世界观之后, 就会按照这些观
点去解释一切现象, 处理各种问题 。 从而世界
观也就成为指导人们观察, 思考和解决各种问
题的基本原则, 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方法论
以及与此相联系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 一般
说来, 有什么样的世界观, 也就有什么样的方
法论, 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致的 。
? 人们的世界观并不都是一样的 。 因为:
? 第一, 在人类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上, 由于实践
水平, 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不同, 致使人们对世
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认识在深度和广度上也有
所不同 。
? 第二,由于人们的经济地位,根本利益和在社会
生活中分工的不同.使得对社会发展、人生追求
的看法和态度有所不同,因而他们的世界观也会
有明显的区别。
? 马克思主义哲学正确地解决了哲学同具体科学
之间的关系, 既反对以哲学代替具体科学的
,科学之科学,, 也反对否定哲学对具体科学
的积极作用, 使具体科学脱离哲学的指导的错
误倾向 。
? 一般说来,与具体科学不同.哲学的对象是人
与世界的关系.是从整体上和运动中把握人与
世界关系的一船内容和晋遍形式。
? 就哲学的知识形态说来,哲学是关于自然知识、
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各门具体
知识是人们对世界某一领域的认识和把握。哲
学作为世界观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这
是它的显著特点之一。
? 哲学和具体科学都是实践经验的总结.离开实
践的基础,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哲学知识和科学
知识。但在总结实践经验基础上形成的知识体
系又具有不同的层次。人们把在实践中获得的
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经过加工整理归入不
同层次的各门具体科学,而所有这些知识又成
为哲学在更高层次上进行加工整理的材料,哲
学理论就是对这些材料作进一步抽象概括而得
到的最一般的结论。
? 哲学与科学的关系
首先,哲学依赖于具体科学,具体科学的进步
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其次,具体科学的发展也离不开哲学的指导。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
? 作为理论形态世界观的哲学,是从总体上研究
人和世界的关系的。而人和世界关系最本质的
方面就是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 这是因为:人们在处理自己同外部世界的关系时,
一方面所面对的是一个外在的、客观的物质世界,
另一方面又往往从自身出发看待世界。并依自己的
意愿和智慧去塑造外部事物,把自己的精神属性赋
予物质世界,这就必然发生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
质的矛盾以及二者谁决定谁的问题。早在人类发展
的最初阶段,人们还不清楚自身的生理构造,不明
白做梦是怎么一回事,往往把精神活动看作是死后
可以脱离肉体而存在的灵魂活动。
? 这就是原始的, 灵魂不灭论, ;, 物活论, 和原始宗
教观念 。 这种关于灵魂和肉体, 精神和自然界的关系
的思考, 就是思维和存在, 精神和物质关系问题的史
前形态 。
? 思格斯在总结哲学史的基础上明确指出:, 全
部哲学, 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
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
? 思维和存在是哲学的两个最高范畴, 思维和存
在的关系反映人与世界关系的最根本的方面 。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是任何哲学体系都不能回避
的, 都必须按照各自的方式作出自己的回答 。
?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有两个突出的方面。
关于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何者是本原的,
即何者是第一性的问题,是最重要的方面。
世界的本质和基础是精神还是物质的? 这个问题属
于本体论问题,它研究世界本身的存在和本质问题。
对物质和精神何者为第一性的回答,是一切哲学理
论体系建立的基础和根本出发点,它规定着哲学的
基本性质,以及解决 —切哲学问题的基本方向。因
此。恩格斯把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的
不同回答,作为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基本
哲学派别的唯 —标准。
?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还有第二个方面, 即思
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问题, 亦即世界可否为人
所认识, 人的思维能否正确地反映现实世界的
问题 。
– 这在哲学史上属于认识论范围, 它所涉及的是认识
的本质, 认识的可能性及其实现等问题 。 绝大多数
哲学家或从唯物主义立场, 或从唯心主义立场, 各
自对这个问题作了肯定的回答 。 也有一些哲学家否
认人们认识世界的可能性, 或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
可能性 。 哲学史上把他们称为不可知论者或怀疑论
者 。
? 哲学基本问题的本体论方面和认识论方
面是互相联系着的。
– 历史上的哲学家对这两个方面都在不同程度上作出
了自己的回答。但由于时代不同,人们对这两个方
面研究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有时侧重于本体论方
面,有时则侧重于认识论方面。在前资本主义时期,
哲学研究的宜点一般侧重于本体论方面;到了近代
和现代.在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和科学技术空前繁荣
的推动下,哲学研究更多侧重于认识论方面。研究
侧重点的变化,意味着人类认识的发展和深化。
? 不能因此而否定研究本体论的重要性,割裂哲学基本
问题两个突出方面的内在联系。当代西方某些学者认
为哲学只应研究认识论.本体论研究没有意义的观点
是根本错误的。
? 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的相互联系是不容割裂的 。
认识论必须以本体论为前提和出发点, 无论从逻辑上
还是从认识实际发生过程来说, 都只有回答了本体论
的问题以后才能回答认识论的问题 。 即使是那些否定
本体论的哲学家, 在他们解决认识论问题的基本倾向
和态度中, 也总是包含着对本体论问题的回答 。 所以,
本体论是认识论的前提和出发点, 认识论总是渗透和
贯穿着本体论, 认识论是不能脱离本体论的 。
– 当然, 本体论也不可能离开认识论 。 不仅人们对本
体论问题的回答本身就是认识的结果, 而且人们之
所以提出井回答本体论的问题, 其目的也在于解决
认识论的问题, 为人们观察, 处理自己同外部世界
的关系确立根本的出发点 。
? 在漫长的哲学发展过程中, 哲学观点层出不穷,
形态各异, 但所有理论无非属于两大派别:唯
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凡主张物质自然是本原,
物质第一性, 意识或精神是第二性的, 都属唯
物主义阵营;凡是断言精神, 意识对自然界来
说是本原的, 第一性的, 而物质是第二性的,
都属于唯心主义阵营 。 这是划分哲学基本派别
的唯一标准 。
? 哲学理论的差异和两大哲学派别的存在是有其
深刻社会历史的, 阶级的和认识的根源的 。
– 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后, 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分
离, 为理论形态的哲学的产生提供了可能, 一方面,
在物质生产过程中, 人们同大自然搏斗只有首先承
认自然界的客观存在, 生产才能得以进行, 这种认
识经过哲学家的提炼, 就成为唯物主义哲学;另一
方面, 由于当时只有低水平的生产力与尚处于萌芽
阶段的科学, 人们还远不能破解周围自然之谜, 而
从事脑力劳动的学者又往往脱离生产实践, 片面强
调和夸大精神的作用, 这些就构成了唯心主义哲学
产生的社会历史根源 。
? 此外,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产生还有其深刻
的认识论根源 。
– 总体上看, 唯物主义观点是正确的, 唯心主义观点
是错误的 。 但是, 无论客观世界还是人的认识, 本
来就充满了复杂的矛盾 。 在认识和实践中, 人们总
要遇到精神和物质, 主观和客观的矛盾, 在它们的
相互作用中, 无疑精神力量, 主观因素也具有巨大
作用, 但如果把它无限夸大相绝对化, 割裂精神和
物质, 主观和客观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
就会导致唯心主义 。
– 列宁曾说过, 人的认识不是直线, 而是无限地近似
于一串圆圈, 近似于螺旋的曲线 。 这些曲线中的任
何片断, 碎片都能被片面地变成独立的, 完整的直
线 。 从认识论上看, 唯心主义就是把认识的某个特
征, 方面, 部分加以片面夸大, 使其成为脱离了物
质, 脱离了自然的结果 。 唯心主义的思想体系是错
误的, 是一朵, 不结果实的花,, 但它也有其现实
的生长点, 是人类认识之树生长出来的观念形态,
有其产生的认识论根源 。 所以, 对待唯心主义不应
简单地予以否定, 而应对其进行具体分析, 采取科
学批判的态度, 在否定它的思想体系的同时, 并不
拒斥其中所包含的某些合理因素和合理思想 。
三、哲学形态的历史演变
? 哲学是人类进入奴隶社会并揭开了文明序幕以
后产生的。
? 希腊稍晚于东方, 但也很早就产生了哲学思维,
而且以其哲学思考的持续久远, 影响广泛著称
于世 。 发源于古希腊而盛行于欧洲的西方哲学,
与中国哲学, 印度哲学并称为世界三大哲学传
统 。 希腊哲学, 中国哲学和印度哲学虽然各有
自己的发展脉络, 但都普遍地存在着唯物主义
和唯心主义两种基本哲学形态 。
? 唯心主义的许多流派归结起来有两种基本形态:
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
– 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客观精神”或精神原则说成
是先于并独立于物质世界而存在的,是第一性的:
物质世界则是这种“客观精神”的产物、表现或附
属品,因而是第二性的。古希腊的拍拉图 (“理念世
界” )、他们都主张精神第一性,物质不过是精神的
产物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这种观点实际上是把人
的思维或一般概念加以绝对化的结果,如果把它们
进一步偶像化、神化,就会陷入神秘主义的创世说
和宗教信仰主义。
– 主观唯心主义则把个人心灵、意识、观念等夸大为
第一性的东西,认为世界上的 —‘切事物只存在于
个人心灵之中,或是个人心灵的产物,因而是第二
性的。他们不承认客观物质世界和客观规律不依赖
于人的意识而存在,把人的思想看作是在人们头脑
中所固有的、主观自生的。其代表人物如中国明代
的王守仁 (“心外无物’ )、英国的贝克菜 (“存在就
是被感知” )。这种观点最后往往陷入“唯我论”的
绝境,或者转化为客观唯心主义。
? 唯物主义经历三个发展阶段:古代朴素唯物主
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
唯物主义。
?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肯定物质是世界的本原, 主
张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 但他们把世界的物质性
归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 原初, 物质 。
如中国的五行说, 古希腊和印度也有类似思想,
如地, 水, 火, 风说 。 古希腊德漠克利特的原
子论, 代表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最高成就 。
朴素唯物主义虽然坚持了世界物质统一性的正
确立场, 并且在不同程度上具有朴素的辩证法
成分, 但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 存在着直观性
的缺陷, 而且缺乏科学的论证, 在社会历史领
域中不可能坚持唯物主义的原则 。
? 哲学自其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存在着唯物主义和
唯心主义的对立和斗争, 这是不同阶级, 阶层
和集团之间利益冲突在思想上的表现, 但也是
人类哲学思维得以不断发展, 深化的推动力量 。
中国自春秋战国时期, 诸子百家争鸣贯穿着唯
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以及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
争 。
? 16—17世纪, 西方近代唯物主义哲学掀起了一
场反对迷信, 尊重科学的哲学革命, 形而上学
唯物主义成为其中的主流, 出现了一批以培根,
霍布斯为代表的 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者, 以拉
美特里, 霍尔巴赫为代表的 18世纪法国唯物主
义者 。 在此阶段, 西方哲学比较侧重于认识沦
研究, 并且形成了经验论和唯理论两种思潮;
其中也都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 。
?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历史上有不可抹煞的功绩,
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提供了理论准备,
是富有成果的近代哲学。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也有严重的缺陷,即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不
能把唯物主义原则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的不彻
底性。这是由自然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与剥削
阶级的局限性所决定的。当时自然科学的发
展.只有刚体力学达到比较完善的地步,从而
使这一时期的唯物主义带有浓厚的机械性。尚
处于“搜集材料”阶段的自然科学,孤立地、
静止地对一个或一类对象进行研究的方法,被
培根、洛克引入哲学领域,使这一时期唯物主
义世界现和方法论具有浓厚的形而上学的性质。
? 在哲学史上,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同
时,交织着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 辩证法认为世界是联系和发展的,而形而上学
则以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世界。在中国古代
的,周易》《道德经》等文献中,朴素的辩证
法思想就极其丰富。古希腊的赫拉克利:“世
界是万物的整体,它不是由任何神或任何人所
创造的,它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按规律燃烧
着、按规律熄灭着的水恒的活火。”列宁认为
这是对带证唯物主义原理的绝妙的说明。除古
代朴素唯物主义同辩证法有着自发的结合之外,
在一些唯心主义者 (如柏拉图 )的哲学中也包含
着不少辩证法思想。
? 18世纪末到 19世纪初, 在由康德开始到黑格尔
集其大成的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中, 都包含
有不同程度的辩证法思想 。 以黑格础代表的德
国古典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 反映了德国资产
阶级的革命要求和当时自然科学的成果, 是哲
学发展史上一个巨大的进步 。 思格斯说:, 黑
格尔第一次 ——这是他的巨大功绩 ——把整个
自然的, 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写为一个过程,
即把它描写为处在不断的运动, 变化, 转变和
发展中, 并企图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
系 。,
? 但是, 黑格尔的辩证法是建立在 ‘ 绝对观念,
基础上的唯心主义辩证法 。 在他看来,, 绝对
观念, 先于物质世界而存在, 物质世界不过是
,绝对观念, 的产物,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 现
象都是, 绝对观念, 自身演化的结果;, 绝对
观念, 的矛盾运动, 产生出自然, 人和社会,
而自然, 社会和人都不过是, 绝对观念,,自
我运动,,, 自我认识, 的阶段或环节 。 黑格
尔的辩证法是头脚倒置的辩证法, 其合理的辩
证法思想也就必然为他保守的唯心主义体系所
窒息 。
? 费尔巴哈打破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体系, 恢复了
唯物主义的权威 。 他认为自然界是唯一的实在,
把自然界和人看作哲学的出发点, 反对崇拜神
而要求尊重人 。 费尔巴哈没有超出直观的形而
上学唯物主义的范围, 并在否定黑格尔唯心主
义的同时, 把辩证法也一起抛弃了 。
?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地继承
了人类文化的优秀遗产, 特别是在批判地吸取
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哲学的合理因素的基础上
建立起来的 。 它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局
限性和不彻底性, 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
自然观和历史观在实践基础上的统一 。 从而实
现哲学的革命变革 。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
征
? 一, 哲学史上的革命变革
? 二, 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 三,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
? 四, 批判, 开放和不断发展的学说
一、哲学史上的革命变革
?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的
发展、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和哲学理论自身发
展的必然产物 。
? 19世纪 40年代,欧洲的资本主义已经进入了较高的发
展阶段。机器生产提高了生产社会化的程度,使资本
主义的固有矛盾日益加深。以往隐藏在政治变革背后
起决定作用的经济因素的明朗化、阶级关系的趋向简
单化、社会生活的急剧变动等等,都使社会历史发展
的唯物辩证性质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 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孕育了成熟的无产阶
级 。 欧洲无产阶级已从一个自在的阶级逐渐成
长为一个自为的阶级, 形成为一支独立的自觉
反对资本主义的强大力量 。 19世纪 30年代开始,
欧洲先后爆发了英国的宪章运动, 法国的里昂
起义和德国的西里西纺织工人起义, 震撼了资
本主义统治, 表现了无产阶级打旧世界, 创立
新社会, 变奴隶为主人的决心和创造历史, 改
造世界的作用 。 为了实现这一历史使命, 迫切
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 。 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正
是适应这一需要而产生的 。
? 这一时期自然科学取得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的
结果。 18世纪末到 19世纪初,自然科学已经从
分门别类“搜集材料的科学”逐步转变为“整
理材料的科学”。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
定律及达尔文进化论等三大科发现,具有刨时
代的意义。细胞学说与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是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进化论
则为刚刚诞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强有力的
自然利学论证。哲学在概括自然科学的新成就
的基础上,全面深刻地揭示自然界发展的唯物
辩证性质,不仅必要而且完全成为可能的了。
? 马克思主义哲学又是对人类哲学思维上的唯物
主义和辩证法传统的批判继承和创造性的发展 。
亚当 ·斯密和大卫 ·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
特别是他们的劳动价值论 。 19世纪法国的米涅,
梯叶里关于阶级斗争作用的论述, 19世纪初以
圣西门, 傅立叶, 欧文为代表的英法空想社会
主义学说, 都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作了理
论上的准备;而德国古典哲学, 主要是黑格尔
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则是马克思
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
?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个人条件及其经历 。 在青年
时代就受到黑格尔哲学的熏陶, 尔后又经过费
尔巴哈哲学的洗礼 。 他们亲身参加和深入了解
欧洲工人运动的过程中, 从民主主义者转变为
共产主义者 。 在理论上, 他们抛弃了黑格尔唯
心主义体系, 批判地吸取了它的辩证法的, 合
理内核, ;抛弃了费尔巴哈哲学宗教的, 伦理
的唯心主义杂质, 批判地吸取了它的唯物主义
的, 基本内核, 。 马克思, 思格斯在此基础上,
通过自己的科学发现, 创立了崭新的无产阶级
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 。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
本的观点
?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
观点, 原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建构原则 。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以实践为中
心对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旧唯物主义进行了彻
底清算和批判,同时也精辟而扼要地阐述了自
己的某些基本哲学思想。在这个提纲中,马克
思一开始就明确指出,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都不理解人类实践活动及其意义,因而导致他
们在对世界的理解和观察世界的视角等一系列
问题上存在着重大缺陷。
他说:“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 (包括费尔巴哈的
唯物主义 )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
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
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
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因此.和唯物主义相
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
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
本身的。
? 在旧唯物主义那里, 所谓, 世界, 只是宇宙自
然 。 18世纪以前的唯物主义者, 都依照形成的
时间先后顺序, 把整个世界还原为自然物质,
人只是自然物质的一种表现形态 。 以费尔巴哈
为代表的人本唯物主义不理解只有实践才是人
的存在方式, 因而也, 没有把感性世界理解为
构成这一世界的个人的共同的, 活生生的, 感
性的活动 。 离开实践去理解人, 不论这样的
,人, 加上多少, 现实的, 字眼, 他仍然只能
是抽象的人;而离开现实世界的真正主体即实
践着的人, 离开入的能动的实践活动去理解世
界, 这个, 世界, 就不是我们生活于其间, 并
由人们的实践不断创造和改造着的, 充满生机
的现实世界 。
? 马克思主义哲学把思考的聚焦点从宇宙本体转
向人类世界, 从存在一般转向现存世界 。
按照马克思的观点, 现存世界中的自然和社会是在
人类实践中融为一体的 。 实践犹如一个转换器, 人及
其社会在自然中贯注了自已的目的, 使之成为社会的
自然;同时自然又进入社会, 转化为社会中的一个恒
定的因素, 使社会成为自然的社会 。 可见, 人类世界
既不能像唯心主义那样归结为人的意识, 也不能像旧
唯物主义那样把它还原为原生态的自然 。 只有人类实
践活动才是人类世界或现存世界得以存在的根据和基
础 。
? 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现存世界的根本点在于:从
物质实践出发去把握现存世界, 把物质生产活
动所引起的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作为现存
世界的基础 。 所以, 现存世界的整体化就是通
过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对现存世界的诸关系,
结构的规范实现的 。 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
始终是现存世界的探层结构, 它从根本上决定
着社会结构, 政治结构, 观念结构以及社会生
活中的一切关系 。
? 因此,马克思把自己的哲学对象规定为作为现
存世界基础的人类实践活动,把哲学的任务规
定为解答实践活动中的人与世界、主体与客体、
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从而为改变世界提供方法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为改变现存世界的实践
活动而创立的,实践的内容就是它的理论内容,
它本身就是对人类实践活动中各种矛盾关系
的 —种理论反思。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是描述
人们的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实证的
科学”,其基本内容就是“从对每个时代的个
人的实际生活过程和活动的研究中得出的”。
? 从哲学史上来看, 马克思第一次把实践提升为
哲学的根本原则, 转化为哲学的思维方式, 从
而创立了以实践为核心和基础的崭新形态的现
代唯物主义哲学 。
– 人类的实践活动是人和自然, 社会和自然, 主体和
客体, 主观和客观所构成的矛盾运动, 它既是一种
物质运动的客观过程, 又是主体活动的创造性的辩
证过程, 现实世界的物质性和辩证性, 正是在实践
活动中被揭示出来的 。 实践观点不仅是马克思主义
哲学批判唯心主义的武器, 也同旧唯物主义划分了
界线 。 离开作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的实践观点,
不可能真正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 不可能真
正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整个思想体系 。
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
义的统一
? 存在决定思维, 物质决定意识, 自然界先于人
类而存在, 这是一切唯物主义都必须坚持的根
本原则 。 旧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同时, 旧
唯物主义又是, 半截子唯物主义,, 它割裂了
自然和历史的辩证关系, 把自然和历史的对立
绝对化而看不到二者之间的辩证统一 。 它仅仅
在自然观领域才是唯物主义的, 当它一触及社
会历史领域, 就陷入, 人是环境的产物, 和
,意见支配世界, 的二律背反的困惑中, 最终
在社会历史观上重归唯心主义 。
? 以科学实践观为根本特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在理论内容上与旧唯物主义也有显著不同 。
– 它既是唯物主义与辩证法高度统 —的辩证唯物主义,
又是自然观与历史观高度统一的历史唯物主义, 而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以科学实践观为其
思想核心的统一体系 。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
义并不是各自分离的两种不同的, 主义,, 它只是
同旧唯物主义相比较而言的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所
展现的两个, 新, 的方面, 两个主要特征, 是统一
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个不同的侧面和称谓, 是
,新唯物主义, 的辩证性和彻底性的标志 。
? 从朴素唯物主义到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演变,
是以牺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为代价的 。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的基础上真正克服了这
个矛盾, 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地, 高度地
统一起来 。 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过实践活动的物
质性和辩证运动, 揭示出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
系的物质性和辩证性, 指明主体与客体, 人类
与自然, 主观与客观等处于客观的普遍联系,
永恒运动和辩证发展之中 。
? 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说的世界的物质性, 内在地
包含着世界的辩证性;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说
的世界的辩证性, 又是以世界的物质性为前提
的,, 观察的客观性, 始终是马克思主义辩证
法的首要因素 。 所以,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
是辩证的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是唯
物主义的辩证法 。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 唯物
主义和辩证法是统一的, 这种统一贯穿在马克
思主义哲学的整个体系中 。
?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历史唯物主义 。 马克思主义
以前的旧哲学都是历史唯心主义的, 其中也包
括旧唯物主义哲学 。 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说:
,当费尔巴哈是一个唯物主义者的时候, 历史
在他的视野之外;当他去探讨历史纳时候, 他
决不是一个唯物主义者 。 在他那里, 唯物主义
相历史是彼此完全脱离的 。, 他们把唯物主义
和历史看作是不相容的, 所以一旦涉及历史问
题时, 不是与唯心主义殊途同归, 就是抹煞历
史的特殊事件, 把历史自然化, 把历史过程等
同于自然过程 。
? 马克思指出:“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
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人类的物质实践活动是唯物的、辩证的,也是
社会的、历史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
义这两个重要特征,都是从实践的唯物主义这
一本质特征引申出来的,是这一本质特征必然
展开的内在逻辑和理论表现。马克思主义哲学
不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简单相加,
而是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其思想灵魂的内在统一
的哲学体系,是不同干传统哲学的实践、辩证、
历史的唯物主义。
四、批判、开放和不断发展的学
说
?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批判的, 开放的和发展的学
说 。
? 批判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精神 。 马克
思和思格斯指出:, 对实践的准物主义者, 即
共产主义者说来, 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
革命化, 实际地反对和改变事物的现状,② 。
实践作为人类的基本存在方式, 是人对外部自
然的一种否定性关系 。 在实践中, 人以自身的
活动否定自然的直接存在状态, 赋予它以合乎
人类目的和需要的形式, 把, 自在之物, 改造
为, 为我之物, 。
?,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助理解中同时包
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
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
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
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
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这是从客观
事物辩证本性中引中和概括出来的结论,是对
辩证法本质的科学界定。它要求以运动和发展
的观点看待事物,从肯定中看到否定,从“现
存事物”看到灭亡,以批判的眼光看待事物、
现实。
?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自己的学说也是采取批判的,
革命的态度的 。
– 它不把自己的学说看作最终的真理体系, 而是看作
发展的创造性的科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强烈的历
史感和责任感, 严格依据实践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
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理论, 并及时修正某些
被实践证明业已陈旧的个别观点和结论;同时, 坚
持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对来自各方面的反马克
思主义的和其他的错误观点和理论, 进行毫不含糊
的批判与斗争, 指导现实以正确的方向和道路, 并
在同各种谬误的批判相斗争中丰富和发展自己 。
? 总之,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批判的革命的学说,
是开放的不断发展的体系 。 这是马克思主义哲
学的思想精髓 。 它要求我们, 必须真正理解马
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 坚持科学的世界观和方
法论, 反对背离, 敌视马克思主义的思潮和倾
向;同时, 它要求我们要有强烈的时代感和历
史责任感, 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看作是活生生的
发展的学说, 使之永远同实践和科学的发展相
一致, 反对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 绝对化和僵
化的倾向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功能
? 一、现时代的思想智慧
? 二、人生的根本指南
? 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
一、现时代的思想智慧
? 马克思曾说过,, 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
代精神的精华,,, 是自己的时代, 自己的人
民的产物, 人民员精致, 最珍贵和看不见的精
髓都集中在哲学思想里,① 。 马克思主义哲学
就是这样的哲学 。 它继承以往入类历史所创造
的先进的思想文化, 是以往人类文明发展的思
想结晶;同时, 又总结了现代实践斗争的经验,
概括了科学发展的积极成果, 是现代, 文明之
灵魂, 。
? 马克思哲学的功能
第一,反思功能。
作为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哲学的功能首先在于反
思 。
第二,概括功能。
哲学是人与世界关系的总体性的理论反映,在概
括各方面知识的基础上,形成了哲学意义上的包括
人在内的世界图景
? 第三,批判功能 。
马克思主义哲学并不满足于概括地描述人与世界的
现实关系,而是以一种批判的态度对这种关系作出
评价。
? 第四,预测功能。
具备反思、既括和批判功能的哲学,把人与世界的
关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内在地联系起来,达到了
对这种联系的本质性、规律性的把握。
二、人生的根本指南
? 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科学的世界观, 又是科学
的人生观, 是指导人生的科学理论和根本指南 。
科学的人生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即科学世界观
的组成部分 。
? 人生观就是对人生的根本观点, 根本看法 。 人
必然对自身存在的有关问题, 如人究竟为什么
活着, 人怎样活着才有意义, 等等产生看法 。
对于这些问题的不同回答, 就形成了各种不同
的人生观 。 自发形成的人生观一般是零散的,
模糊的, 只有在一定世界观的基础上形成的人
生观, 才是自觉的, 系统的 。
? 一个人的人生观的形成和确立, 是各种条件影
响的结果 。 人们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 具体的
生活环境, 个人实践的经历和遭遇以及所受的
教育和周围事物的影响等等, 都与人生观的形
成有密切的联系, 特别是个人的经济地位与政
治态度更为重要 。 但是, 起根本的指导作用的
则是他所侍奉的世界现 。 哲学作为理论化系统
化的世界观是人生观的理论基础, 人生观是世
界观的一个方面, 是世界观在人生问题上的贯
彻 。 一般说来, 有什么样的世界观, 就会有什
么样的人生观 。
? 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地揭示了人的本质、人和
世界关系的本质,从宏观上揭示人类及其社会
发展的总趋势,阐明了人在实践中的地位和作
用,以及人类掌握世界的根本途径等。这不仅
为人们处理自己同外部自然的关系、处理人与
人的关系提供正确的理论前提和方法论前提,
也为人们在社会生活和活动中摆正自己的位置,
正确认识自身的价值和意义,明确应该树立怎
样的人生理想和选择怎样的人生道路,以及如
何评价人生,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和科学标准。
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哲学基础
? 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认识世界,也是改造世界
的伟大精神武器。它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
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
主义事业中,发挥着巨大的指导作用,是建设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建设有中国
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创造性事业,
是决定中华民族历史命运的伟大实践和社会系
统工程。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
不可避免地要出现许多新情况和困难,因而需
要在不断探索、克服困难和开拓创新中前进。
?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
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是中
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在客观实际发展到一个
新的阶段时,主观思想也要发生相应变化;如
果思想依旧停留在原来的地方,就会导致思想
滞后或僵化。只有解放思想才能打破思想的滞
后或僵化,使主观思想不断与新的实际相符合,
真正做到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是事求是内在地
包含着解放思想的要求,二者是辨证统一的。
这条思想路线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和马克
思主义认识论的集中体现。
? 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必须不断
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和改善我们的工作方法。
当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过程中,
新事物、新经验、新情况层出不穷,需要不断
总结和概括,并把它从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
识,透过现象抓住本质,从大量复杂的事物和
现象中发现和把握事物的规律性。只有遵循马
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才能在工作
相生活中坚持客观性.避免主观性,掌握全面
性.克服片面性,减少实践活动中的曲折和工
作中的失误。
? 理论联系实际, 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
方法 。
? 首先要认真读书, 系统地, 完整地, 准确地掌
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 领会其精神实
质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立场, 观点和方
法, 然后进一步紧密联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这个最大的实际, 以及国内外政治, 经济
形势, 个人工作和生活, 各种社会思潮和个人
思想等实际, 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
去分析和解决这些实际中的问题 。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 第一节物质及其存在形式
? 第二节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
? 第三节从物质到意识
? 第四节 世界物质形态的同源性和同构性
第一节物质及其存在形式
? 一, 物质
? 二, 运动, 时间和空间
一、物质
?, 物质, 范畴是唯物主义哲学关于世界本原和
统一性的最高抽象, 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一块
基石 。 对, 物质, 的理解, 唯物主义本身也有
一个发展的过程 。 依据对, 物质, 的不同的认
识深度和广度, 我们可以把唯物主义哲学划分
为三种形态, 即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 近代的
机械唯物主义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现代的辩
证唯物主义, 这三种不同形态的唯物主义代表
了对, 物质, 的哲学认识由低级到高级, 由片
面到全面的三个发展阶段 。
?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是物质观发展的第一个基本
历史阶段 。
? 古代哲学家从世界的, 本原,,, 基质,,
,统一性, 问题, 引出了物质问题 。 古代希腊
的原于论认为原子是世界的共同基础 。 这些朴
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
向, 对客观世界穷根究底, 试图说明世界的物
质性, 本质是正确的 。 但是, 这些观点只是一
种可贵的猜测, 在当时并没有被科学所证实;
它把万物归结为某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把问题
简单化了 。
?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是物质观发展的第
二个阶段 。
? 19世纪以前的自然科学揭示:自然界各种物质
都是由不问的元素织成的, 元素是组成化合物
约基本单位, 而各种元素的分子又可以进一步
分解为原子 。 人们由此而认为原子就是最小的
物质单位, 原子的属性是一切物质形态的不变
的属性, 各种元素的原子既不可分割, 也不能
相互转化, 从而把物质归结为原子, 并得出原
子是世界的本原, 原子的特性也就是一切物质
特性的结论 。
? 同朴素唯物主义相比,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
质观以一定自然科学的材料作根据, 克服了自
发的猜测的性质, 是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发展和
深化 。 但它仍然存在很大的缺陷:它把在质上
无限复杂多样的物质世界, 仅仅归结为某种特
殊的, 简单的粒子 (原于 )在量的组成上的不同,
而看不到原子本身的质的多样性, 复杂性, 它
不理解特殊和一般, 个性和共性的辩证统一,
与此相关, 也就把持定历史条件下的关于物质
结构的自然科学理论同哲学上的物质范畴混为
一谈;它割裂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统一
性, 在社会历史领域里陷入了唯心主义 。
? 早在 19世纪 80年代, 恩格斯就对哲学的物质观
作了唯物辩证的说明 。 他指出:, 实物, 物质
无非是各种实物的总和, 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
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 这说明, 物质是各种具
体实物的共性, 物质范畴是从各种具体实物抽
象概括出来的普遍的哲学概念 。
? 列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总结了 19世纪末到 20
世纪初自然科学的新成就, 制定了辩证唯物主
义的物质概念 。 他在批判, 原子非物质化,,
,物质消失了, 的错误观点时, 给, 物质, 下
了科学的经典性的定义;,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
在的哲学范畴, 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
知的, 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 为我们
的感觉所复写, 摄影, 反映 。,① 这个言简意
赅的物质定义, 包含极其丰富的内容, 具有多
方面的重大意义 。
? 第 —,列宁的物质定义彻底坚持了唯物主义的
基本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的一元论,是反对
唯心主义和二元论的锐利武器。
? 第二,它指出物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
人的认识可以反映客观实在,从而彻底坚持了
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和可知论,为人们探索
宇宙的奥秘指明了方向。
? 第三,对物质世界的多样性作了最高的哲学概
括,指出“客观实在性”是 —切物质的共性,
既肯定哲学物质范畴同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
的联系.又把它们区别开来,克服形而上学唯
物主义的缺陷。
二、运动、时间和空间
?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是与它的运动观, 时空
观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 物
质是运动的载体, 而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届性,
时间和空间则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
? 物质世界之所以千姿百态, 具有丰富多样的,
生动的祥态和形式, 正是因为运动是其内在的
根本属性, 由此而形成了世界的变化, 发展和
多样性 。
?, 运动, 是标志宇宙间一切事物, 现象和过程
的变化的哲学范畴 。 运动同物质一样, 具有最
大的广泛性和普遍性 。
? 宇宙间不存在没有物质的运动, 也不存在没
有运动的物质, 无运动购物质或无物质的运动
都是不可设想的 。 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地联系
着 。 物质是运动的担当者, 是一切运动, 变化
和发展的实在基础;运动是物质所固有的根本
属性, 是一切物质形态的存在方式 。
? 物质是运动的、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这说明运
动是普遍的、永恒的和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
的。在肯定运动绝对性的同时,辩证唯物主义
并不否认物质也有某种静止的状态和稳定的形
式。静止和稳定并不是绝对静止和绝对稳定,
静止和稳定总是暂时的、有条件的,因而是相
对的。正是在这一意义上,辩证唯物主义把静
止看作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 运动的绝对性与静止的相对性是物质运动的两
个属性,决不能只重视绝对运动而忽视相对静
止。辩证唯物主义在坚持运动绝对性的前提下,
肯定相对静止的存在,并充分强调静止的重要
作用。离开相对静止来谈运动,我们就不知道
这个运动究竞是什么事物或什么形式的运动,
就会使一切都变成不可捉摸、无法认识的东西,
从而导致相对主义和怀疑论。
? 运动的物质又以时间和空间作为自己的存在形
式 。
? 时间是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 。 这种持续性表
现为:一事物存在和一种运动过程进行的长短,
一事物和另一事物, 一种运动过程和另一种运
动过程依次出现的先后顺序, 它们之间间隔的
长短 。 它的特点是一维性或不可逆性 。 这是指
时间只有从过去, 现在到将来一个方向, 它的
流逝总是沿着单向前进, 去而不返, 不可逆转 。
? 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 。 这种广延性表
现为:物体彼此之间的并存关系和分离状态,
物体的体积, 形态, 位置和排列次序等等 。 空
间的待点是三维性 i即任何物体都有长, 宽, 高
三个方向 。 通常又把时间和空间联结起来, 称
之为四维时空 。
? 时间和空间作为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它
们同物质运动是不可分离的。
– 一方面,时间和空间离不开物质运动,离开物质运
动的时间和空间是不存在的。时间是以物质在空间
的运动来度量和认识的,离开物质在空间的运动,
它就成为无法度量、神秘莫测的东西;另一方面,
物质运动也离不开时间和空间,离开时间和空间的
物质运动也是不存在的。时间和空间同物质运动的
不可分离性,表明了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表明它
们作为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同物质运动一样,也是
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存在。
? 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一方面同唯心主义相对
立, 认为时间和空间作为物质的存在形式, 它
们的客观实在性是不变的, 无条件的, 因而是
绝对的;另一方面又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相区
别, 认为时间相空间的具体形态, 具体持性是
可变的, 有条件的, 因而是相对的 。
?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时间和空间同运动着的
物质割裂开来, 认为时间相空间可以脱离物质
的运动而独立存在, 具有不受物质形态和运动
形式变化影响的绝对不变的特性 。 如牛顿力学
的, 绝对时间, 和, 绝对空间, 。
? 现代科学证明, 绝对空虚的空间是不存在的 。
物理学上所说的真空, 并不是真正的空虚无物,
而是以各种场 (引力场, 电磁场等 )的形式存在
的特殊的物质形态 。 特别是爱因斯坦的狭义和
广义的相对论, 不仅进一步证明了时间和空间
的客观实在性, 而且更深刻地揭示出时间和空
间同物质运动的联系:物质的运动和质量都制
约着时间和空间的特性和变化形式,
? 爱因斯坦的相对沦对于揭示时间, 空间同运动
着的物质之间的深刻联系, 具有持殊的重要意
义 。 爱因斯坦以真空中光速不变和狭义相对性
原理为基础建立了狭义相对论 。 他用光速不变
重新审定了时间的概念 。 按照他的理论, 某一
事件在时间上的先后顺序是确定的, 不可逆的,
如炮弹总是先发射后落地, 发射和落地不可能
同时发生, 更不可能先落地后发射 。 但是, 两
个事件的, 同时, 性却不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
的,, 同时, 或, 不同时, 只有和运动看的物
质体系联系起来才能确定 。
? 不同地点发生的两件事如果在地面上看来是同
时发生的, 那么在高速运动的观察者看来则不
是同时发生的 。 就是说,, 同时, 的概念随着
物质运动状态的变化顺变化, 没有不变的时日,
没有绝对不变的同时性 。 狭义相对论还揭尔
山, 物质客体尽管有其空间的广延性和时间的
持续性, 但在不问的物质运动体系中, 空间广
延的长短和时间间隔的快慢也不是绝对的而是
相对的 。
? 根据相对论的公式, 尺子的长度在不同的运动
着的物质体系中是不一样的 。 会随着运动速度
的增加而缩短, 运动的速度越决, 长度就变得
越短, 即空间的广延性或伸张性是随着物质运
动的变化而变化的 。 同样, 同一个时钟的时间
间隔性在不同的物质运动体系中也是不一样的,
会随着运动速度的增加而变慢, 运动的速度越
快, 指针的速率就变得越馒, 即时间的间隔性
是随着物质运动的变化而变化的 。
? 在广义相对论论, 则揭示了空间相时间与场这
种物质的内在联系 。 广义相对论进一步揭示出
时间和空间与引力场的关系, 认为有引力场存
在的宇宙时空是弯曲的时空, 没有引力场存在
或者引力场根弱的时空则是平直的时空, 而且
物质质量愈大, 分布愈密, 引力场愈强, 时空
也愈弯曲 。 这样, 广义相对论揭示了时空曲率
与引力场, 质量密度的关系, 证明了时间和空
间与物质的密切关系 。 可见, 时间和空间的
待性随着物质的运动而变化, 时空曲率也受物
质质量的影响 。 这证明了辩证唯物主义时空观
的正确性, 指明人们关于时间和空间的观念也
是可变的, 相对的 。
? 形而上学的机械论的绝对时空观否认时空观念
的可变性, 相对性, 是不符合事实的, 从而给
唯心主义者留下了空隙 。 唯心主义者利用关于
时空观念改变的事实, 宣称时间和空间是意识
的产物, 时空的客观实在性已不存在, 唯物主
义已被驳倒 。 实际上, 科学发现所推翻的仅仅
是形而上学的时空观, 而证实了辩证唯物主义
关于时空存在的绝对性和它们的具体形态, 特
性的相对性的理论 。 正如关于物质的构造和运
动形式的科学知识的可变性并没有推翻外部世
界的客观实在性一样, 人类的时空观念的可变
性也没有推翻空间和时间的客观实在性 。
第二节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
? 一, 自然界的物质性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先在性
? 二, 人类社会产生的自然前提和现实基础
? 三,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一、自然界的物质性及其对人类
社会的先在性
? 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是自然界
的发展由低级到高级, 由自在到自为合乎逻辑
的飞跃 。 自然界的物质形态的演化和发展, 则
是人类社会产生的物质前提, 是人类社会演化
的前史 。 人类社会的产生, 决不是神和某种神
秘力量的作用, 而是物质世界本身发展到 —定
阶段的必然产物, 是物质世界自我运动的结果 。
? 现代自然科学以大量确凿的事实证明着自然界
的物质性 。 迄今为止, 宇宙中的物质存在, 可
划分为微观, 宏观, 字观三个层次 。 微观世界
的运动遵循核物理和量子化学的规律, 包括分
于, 原子, 原子核, 基本粒子, 夸克等层次的
物质形态;宏观世界的运动遵循经典物理和化
学的规律, 包括分子体系, 凝聚态物体, 地面
物体, 太阳系内天体系统等层次的物质形态;
字观世界的运动遵循广义相对论的规律, 包括
星系, 星系团, 总星系等层次的物质形态 。 在
字现世界中, 人类观察已达 200亿光年的空间
和 100亿年的时间 。
? 过去人们曾经认为, 自然界的各种运动过程是
各不相关, 互不联系的;生命有机界截然不同
干无机界, 它是受神秘的, 生命力, 所支配的 。
能量转化定律揭示了物质世界各种运动形式的
联系和统 —,而化学的发展则证明了有机物和
无机物也不是互相隔绝的, 它们同样是在物质
的基础上相互统一的 。 生物科学发现, 生命现
象的基础并不是非物质的神秘的, 生命力,,
而是包括蛋白质相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蛋白体 。
蛋白质由几十个至几千个氨基酸所组成, 蛋白
质的分子是含有大量氨基酸按一定顺序排列而
成的链状化合物 。
? 现代科学已大体揭示出, 氨基酸, 核氨酸的化
学成分, 也是由组成通无机构的化学元素所组
成的 。 依据现代科学技术, 人们已经弄清了一
些较为简单的蛋白质, 酶和核酸的化学成分和
结构, 并且人工合成了牛胰岛隶这种具有生物
活性的蛋白质, 这是对生命本质之认识的重大
突破 。 至于生物物种由简单列复杂, 由低级到
高级的进化, 也都是统 —的物质世界中一种物
质形态向另一种物质形态的转变, 而不是什么
非物质的, 生命力, 或神秘的, 造物主, 的力
量 。
? 自然界的物质性证明着自然界对人类社会的先
在性 。 这种先在性有两重含义:
其一是指, 自然界先于人类社会而存在, 人类社
会是在自然界的基础上产生出来的, 是自然界本身
由自在形式发展到自为形式的高级物质形态;
其二是指, 尽管社会是一种高级形态, 它同自然
界有质的区别 *但它的存在和发展, 仍然要以自然
界的物质存在作为自己的基础 。 诚然, 人类社会创
造出了人化的自然, 但人化自然只不过是人赋予自
然界以人化的形式而已, 究其内容, 仍然是物质,
能量相信息的运动过程, 是自然界的物质形态的转
化过程 。
二、人类社会产生的自然前提和
现实基础
? 从自然界演化到人类社会, 是自然史上的一次
巨大飞跃 。。
? 大约在 2000万年前, 由于当时气候条件的变化
以及热带草原向森林的, 进袭,, 非洲南方古
猿有一个从林栖到地栖的生活习性的改变过程 。
地栖的生活特点, 使古猿逐步开始直立行走,
扩大了视野, 解放了前肢, 促使脑结构重组,
脑容量缓慢扩大 。 这都为人类的产生在体质上
准备了自然前提 。
? 古猿的群体结构形成两个新的持征:
? 其一, 古独的协同行动是依靠面对, 首领, 的
定向方式实现的, 即每一个群的成员都把注意
力集中在作为首领的一个或几个古猿身上, 全
群的行动都直接以首领的意志和行为作为标准,
这就更能保障全群活动的协调 —领 。
? 其二, 面对, 首领, 的定向方式又主要借助于
群内原先已官的协作互助关系来实施, 即通过
使用交际手段, 如姿态, 手势, 声音等相互理
解后加以推行 。
? 在人和人类社会形成的过程中, 劳动起了决定
性的作用 。
? 劳动是专属于人和人类社会的范畴 。 劳动是人
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和能量变换的过程, 是
人类对自然界的积极改造, 其根本标志在于制
造工具 。 在纯粹的自然界中, 并不存在真正意
义的劳动 。 劳动以萌芽的形式存在于自然界的
高级动物 ——古猿的活动中, 它有一个从古猿
动物式的本能活动向人类劳动的演变过程 。 这
种, 最初的动物式的本能的劳动形式,, 对于
从独到人的转变有着重要的中介作用 。
? 首先, 它促使前肢已经得到解放的古猿越来越
多地利用自然界现成的, 工具, 从事获取生活
资料的活动 。
? 其次, 它促使古猿的心理不断发生变化, 并对
所感知的周围环境产生一种意识 。 这种意识虽
然只是对自然界的一种纯粹动物式的意识, 然
而却是人类意识的发端 。
? 再次, 它促进了语言的产生 。 在语言和劳动的
推动下, 古猿的脑履开始转变为人的脑髓 。 正
是在这种意义上, 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创造了
人本身 。
? 制造工具是真正人类劳动的标志, 是, 人猿揖
别, 的标志, 并构成人的生命存在和人类社会
存在的基础和源泉 。
? 第一, 劳动是人的本质的活动, 是人的生命活
动的基本形式 。
? 第二, 劳动是人们全部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
三、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 劳动作为社会和自然界之间相互作用的物质过
程, 以自然界的存在和人的自然力的存在为其
自然前提, 同时又有其具体的社会形式, 即作
为劳动全部内容之历史的具体的表现的生产方
式 。 地理环境, 人口及其生产方式都是构成社
会运动的基本的物质要素, 这些要素的总和构
成丁人类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 。 其中, 生产方
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 集中体现了人
类社会的物质性 。
? 地理环境是指与人类社会所处的位置相联系的
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 如气候, 土壤, 山脉,
河流, 矿藏以及植物和动物等等, 它是社会存
在和发展的经常的, 必要的条件 。
? 人类社会只要存在, 就必然处齐 —定的地理环
境之中, 脱离一定的地理环境的社会是不可想
象的 。 地理环境为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自
然条件, 人类通过劳动, 从自然界中获得必要
的物质生活资料, 取得所需要的生活物品和能
量;地理环境的好坏对于劳动生产率, 生产发
展速度有重要的影响 。
? 地理环境的影响相作用, 通过一定的生产方式
表现出来, 社会生产越发展, 就会在越来越大
的程度上开发新的自然资源领域, 扩大社会和
自然之间题来越多的联系 。 地理环境虽是社会
发展经常的, 必要的条件, 但不是社会发展的
决定因素 。 它的好坏优劣可以加速或延缓社会
的发展, 但不能决定社会性质, 不能决定社会
制度的更替 。 相反, 地理环境的面貌及其发展
变化, 在越来越大的范围内被纳入到了社会的
发展过程而带有社会性, 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
变成了, 人化自然, 。
? 人口生产和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的两个基
本因素 。 二者在人类历史上, 同时并存, 并相
互作用, 构成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 。 恩格斯指
出:, 根据唯物主义观点, 历史中的决定性因
素 。 归根结蒂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 。 但
是, 生产本身又有两种 。 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
食物, 衣服, 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
产, 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 即种的繁
衍 。 —定历史时代和一定地区内的人们生活于
其下的社会制度, 受着两种生产的制约:一方
面受劳动的发展阶段的制约, 另一方面受家庭
的发展阶段的制约 。,
? 人口生产本身对社会发展不起决定作用 。 因为:
? 首先, 人口不能决定社会的性质, 即人口密度
的大小不能说明一个国家为什么是这种而不是
那种社会性质 。
? 其次, 人口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智, 即人口
的多少不能解释某 —旧制度正好为某一新的而
不是其他的社会制度所代替 。
? 再次, 人口也不是社会革命的原因, 人口多的
国家未必早革命, 人口少的国家也未必晚革命,
社会革命的根源存在于社会制度内部的矛盾中 。
? 在社会生活的诸因素中只有的质资料生产方式
才义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物质资料生产包括
生活资料的生产和生产资料的生产两个方面,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就是劳动者和劳动资料结合
的特殊方法和方式,它只有两个方面的性质:
从生产的技术结构来看,具有自然的性质,是
人和自然之问发生物质变换的方式,从生产的
社会组织形式来看,只有社会的性质,同时规
定转人和人之间的活动互换。物质生产是人类
社会存在的首要条件,是历史的发源地,因此,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构成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
量。
? 具体地说:
? 第一, 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
是社会这将殊机体的物质担当者 。
? 第二, 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 性质和面
貌 。
? 第三, 生产方式的变化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
化, 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 。
第三节 从物质到意识
? 一, 意识的起源
? 二, 意识的本质
? 三, 意识的结构和功能
? 四, 意识和人工智能
? 一, 意识的起源
? 意识的产生既是一 ‘ 个白然历史过程, 又是一
个社会历史过程 。
? 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 在这
一过程中, 有二个决定性的环节:
? 其 —,由一般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
物的刺激感应件;
? 其二, 由刺激感应的反映形式到高级动物的感
觉和心理;
? 其三, 由一般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到人的意识产
生 。
? 由物质的一般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
性,是意识起源史上的质的飞跃。反应特性是
一切物质都具有的,是“物质的本性”的最普
通表现之一。
? 从刺激感应性到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是物
质世界反映形式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
? 意识是社会性的劳动, 语言和人脑的必然产物,
在这个意义上, 我们说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
? 首先,劳动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客观
的需要和可能。
? 其次,作为思维外壳的语言也是在劳动过程
中产生相发展的。
? 再次,在劳动语言的推动下、猿脑变成人脑,
并随着社会劳动的进步而口趋完善,它的容量
越来越大,组织结构越来越复杂和严密,为意
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 人类意识相动物反映形式的根本区别在于, 动
物反映形式的产生和发展服从于生物体适应外
界环境的生物活动的需要, 而人的意识的产生
和发展则服从于人类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的需
要 。 具体说来, 二者的区别表现在几个方面:
一动物的反映是具体形象的感觉即感性形象,
人的意识则以抽象的概念即理性形式为主
? 二动物的反映是没有自我意识的, 人的意识则
在劳动基础上形成了自我意识;
? 三动物的反映能力是生物遗传的, 人的反映则
是社会历史性的;
? 四动物的反映是动物大脑的属性, 意识则是人
脑的属性 。
二、意识的本质
? 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但又不是物质本身;意识
离不开物质, 但又不同于物质而具有精神现象
的特征 。
? 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 意识依赖于人的大
脑和神经系统, 也依赖于人体的各种感觉器官 。
人的大脑是由大约 l000亿个神经细胞组成的,
神经细胞的细胞体多数分布在大脑皮层 。 人脑
是高度复杂而严密的物质体系, 离开了人脑神
经活动的生理过程, 就不可能有意识的存在 。
? 意识作为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在第一信号系统
和第二信号系统基础上进行的精神活动,通常
把那种接受外部的具体刺激而引起的条件反射,
叫做第一信号系统,它是人以外其他动物的唯
一信号系统。人除具有第一信号系统外,还有
第二信号系统。第二信号系统也就是信号的信
号 ——语言和文字系统。显然,在第一信号系
统基础上产生的反映,是具体形象的感性反映,
在第二信号系统基因上产生的反映,则是抽象
概括的理性反映。第一信号系统是动物和人共
有的,第二信号系统则是人所特有的。
? 仅仅把意识理解为大脑的机能, 并不能完全说
明意识本身 。 因为人脑只是思维的器官, 并不
是思维的源泉, 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过程, 是对外界输入
的信息不断加工制作的过程 。 没有外界的信息
输入, 就不会有意识的产生, 但人的大脑并非
只是对外界作机械的应答, 而是要用主观的反
映形式对外界信息进行加工, 对外界信息进行
能动的改造, 从而实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 马
克思指出:,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
并在人的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己 。,
? 意识活动中的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可以从几个方面分
析:
? 第一, 从意识的表现形式和客观内容来看 。
– 意识是由各种反映形式共同组成的完整体系 。
? 第二, 从意识的主观差别和客观根源来看 。
– 对于同一对象或同 —客观过程, 不同的人, 不同主
体的会有不同的反映 。
? 第三, 从意识的主观特征和客观基础看 。
– 歪曲虚假的主观映象, 仍然是对于客观对象的反映 。
有其客观基础的 。
? 从总体上看, 意识并不等于认识, 因为意识包
含着知, 情, 意三者的统一 。
–, 知, 指人类对世界的知识性与理性的追求, 它与
认识的内涵是统一的;
–, 情, 指情感, 是指人类对客观事物的感受和评价,
它表现为热爱, 仇恨, 向往, 遗憾, 满意, 不足以
及对自身喜, 怒, 哀, 乐等的心理体验, 心理活动;
–, 意, 指意志, 是指人类追求某种目的理想时表现
出来的自我克制, 毅力, 信心和顽强不屈等精神状
态 。 通常我们把意识的含义理解为与, 精神, 相同;
如物质与精神的关系也可称为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
三、意识的结构和功能
? 从意识活动的各个层次上看, 又可以作各种区
分:
? 首先, 从意识的活动主体看, 意识可区分为社
会意识, 群体意识, 个人意识 。
– 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总体反映;
– 群体意识又可划分为民族, 阶级, 小团体, 职业性
的各种意识, 它是由不同的主体不同社会地位和立
场所形成的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 个人意识是由个人的实践相社会地位所决定的具有
个性持点的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
? 其次, 从意识的自觉性程度看, 意识又可划分
为潜意识与显意识 。
– 潜意识又叫无意识, 它是潜藏于深处, 未被唤起或
不自觉反映的意识, 是一种没有意识的意识 。
– 显意识是人们自觉认识到井有一定目的控制的意识 。
? 人类的意识总是潜意识与显意识的统一, 在显
意识控制下的那些反映, 只是与随意行为有关
的那些部分, 而大量的不随意行为则是由潜意
识自发控制的 。
? 再次, 从意识的发展角度看, 意识又可区分为
传统意识, 现实意识, 未来意识 。
– 传统意识是人类从整个历爽发展, 民族发展中缝承
下来的意识, 它已经自然而然地渗透于人们习惯的
行为方式, 生活方式, 情感方式中, 具有某种强大
的俄性作用,
– 现实意识是人们在现实的实践和交往活动中所形成
的意识:
– 未来意识则是人们依据社会和实践的发展趋势而形
成的面向将来的意识 。
? 从意识活动的现实过程来看, 意识又可以区分
为对象意识与自我意识 。
– 对象意识指向客观世界的各种事物, 现象, 关系和
过程, 它形成对客体的, 物的尺度, 的认识
– 自我意识则指向人类自身内部的各种关系, 体验以
及人在世界中的地位, 自我意识形成对主体的, 内
在尺度, 的认识 。
? 不难看出, 对象意识与自我意识相互渗透, 相
互转化;对象意识是人类自我意识到的对象意
识, 而自我意识又是作为对象来认识的自我意
识, 二者在人的意识活动中是不能截然分开的 。
? 意识的能动作用具体表现如下:
? 第一,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 目的性和计划性。这些是任何动物所不具备的 。
? 第二,意识活动的能动创造性。
– 意识对世界的反映,是一个能动的创造过程。
? 第三,意识活动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作用。
– 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
四、意识和人工智能
? 人工智能就其本质而言, 是对人的思维的信息过程的
模拟 。
? 对于人的思维的模拟可以从两条道路进行,
– 一是结构模拟, 仿照人脑的结构机制, 制造出, 类
人脑, 的机器;
– 二是功能模拟, 暂时撤开人脑的内部结构, 而从其
功能过程进行模拟 。
? 由于人脑巨系统的复杂性, 从结构模拟人脑是现代科
学做不到的, 只能走功能模拟的途径 。 现代电子计算
机便是对人脑思维功能的模拟,
? 用信息过程分析人的思维, 抛开了人脑的内在
结构, 也撇开了意识的社会历史性质, 而仅把
人脑思维作为一种信息处理过程 。 我们可以把
思维的信息过程形式化为五个部分:
? (1)信息的输入或接收;
? (2)信息的存储或记忆;
? (3)信息的运算或分析,
? (4)信息的控制;
? (5)信息的输出 。
? 机器思维同人类思维具有本质的区别
? 其一人工智能纯系无意识的机械的, 物理的过
程 。 人类智能却主要是生理的和心理的过程 。
? 其二, 人工智能没有社会性 。 人类智慧却具有
社会性, 一般都考虑到社会效果 。
? 其三, 人工智能没有人类的意识所持有的能动
的创造能力 。
? 其四, 电脑只能接受人脑的, 指令,, 必须由
人预先把思维过程加以形式化和符号化, 以一
定的信息输入电脑, 它才能工作 。
第四节 世界物质形态的同源性和
同构性
? 从微观世界的基本粒子到宇观世界的星系云团,
从无生命的物质形态到绚丽多彩的智慧之花,
都是物质世界本身的不同形态。
? 物质形态的多样性是物质世界同源性基础上的
多样性,物质形态的层次性是物质世界向构性
基础上的层次性,整个世界的同源性和同构性
证明者世界的统一性在于世界的物质性。
一、物质形态的多样性和同源性
? 物质世界的多样性和同源性问题, 在古代哲学
中表述为多的世界面化图式 。 在古代哲学家那
里只是天才的猜测, 现代哲学则以科学的成果
确凿地证明着这一原理 。
? 我们生存的世界, 从, 夸克幽禁, 到总星系,
横跨 44个数量级 。 从无机界到有机界, 从生物
界到人类社会, 从微观世界到字观世界, 展现
出物质世界的丰富性和物质形态的多样性 。
? 现代科学的新发现证明,物质形态的多样性是
物质世界本身演化和发展的结果,它们都同源
于物质世界本身。
– 宇宙学的“大爆炸”假说认为,我们现在所观察到
的宇宙起源于 100亿年前的一次温度极高、密度极
大、体积极小的“原始原子”的大爆炸,爆炸后经
历强子、轻子、氢离子等阶段,飞散开去的“原始
原子”继续向四面八方形胀,由于温度下降演化出
各种元素,相继出现了宇宙中不同的星系、恒星、
行星直至生命体。这一理论较好地说明,我们的宇
宙、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有着共同的起源,而宇
宙物质形态的多样性是物质本身由简单到复杂的演
化结果。
? 现代非平物态热力学, 协同学和超循环理论,
对元机的自然界与有机的自然界之间的演化作
出了理论说明 。 物质世界本身是一个开放系统,
当具备各种内部和外部条件时, 如远离平衡态,
随机涨落, 系统内的非线性机制等, 平衡结构
就向非平衡结构演化, 一旦形成非平衡结构,
自组织系统就开始出现 。 所谓自组织系统, 指
系统在外界供给其物质和能量的条件下, 能够
台目的性地形成某种时空上相对有序的结构 。
其组织指令来自系统内部而非外部 。
? 自组织系统在与环境的物质, 能量, 信息的交
换中, 维持着自身系统的稳定性, 井在环境发
生变化的情况下, 形成新的组织和行为模式,
从而解决着熵与信息, 无序与有序, 简单与复
杂, 平衡态与非平衡态之间的矛盾, 使物质形
态越来越多样化, 丰富化, 复杂化 。 达尔文的
进化论, 证明着生物界由混沟的生命体至高级
灵长类的演化过程;马克思的历史唯物论, 证
明着由独到类人猿再到人类的演化, 证明着人
类社会由以自然因索为主的社会形态进到以社
会因素为主的社会形态的演化过程 。
? 所有这些理论和事实表明, 我们生存的物质世
界是一个越来越丰富, 越来越多样化的世
界, 而这一多样性是物质世界本身的多样性,
它们有着共同的起源, 共同的演化机制和共同
的物质基础 。 同源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证明世
界的物质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 而这种多样
性统一的根源则在于世界的物质性, 是物质世
界自我运动, 自我发展的产物 。
二、物质形态的层次性和同构性
? 物质形态的多样性与同源性, 局限于复杂性与简单性
即多与一的关系, 物质形态的层次性和同构性则屑于
高级与低级及其内在 —致性的问题 。
? 宇宙中的物质存在形态,总是一定质和量的统一体,
表现为一定层次的存在。
– 依据目前科学所达到的水平,可以对物质形态的层
次性作出总体划分:在物质世界的非生物界中,有
夸克、基本粒子、原子核、原子、分子、地球上的
物质、行星、恒星、星系、总星系等层次;在生物
界中,有分子、胶体粒子、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群体、生物群落等层次;
? 物质形态在其由低级向高级的演化中, 并不是
同一层次的重复, 而是不断有新的层次分化出
来 。 新的层次把原有层次作为自身的, 骨架,
和 。 基础,, 并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结构和功
能 。 以植物为例, 藻类都是由同类细胞组合而成, 还
没有分化出专门的输导器官和支持器官 。 藻类以后的
苔藓植物, 则分化出以根, 茎, 叶等新的器官为持征
的新层次, 但还没有束状辅导机构 。 尔后的抱子植物
分化出专门的输导器官, 从抱子植物中又分化出具有
更新层次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
? 物质形态结构的同构性有三大特点:
? 第一, 任何结构都具有不均匀的共同特征, 即有核心
与非核心的构成 。
? 第二, 任何结构都具有旋转 (周期, 节奏 )的共同特征 。
? 第三, 任何结构的有序态的维持部具有某种, 力, 的
共同特征 。
? 同构性的范畴原本指两种结构之间有其共同的
,母结构,, 这两种结构在母结构的基础上具
有共同性 。
? 同构性是广义的哲学范畴, 它揭示的是世界上
一切物质形态结构的, 母结构,, 指出同构性
既存在于员简单的基本粒子中, 也存在于最商
级的人类让会的结构中, 世界上形形色色的物
质形态的结构, 都是同构性本身在不同条件,
不同状态下的一些具体构成形式 。
? 世界上一切物质形态的同构性, 从结构上表现
出各种物质形态的统一性;一致性和相似性,
揭示物质世界不同层次的同构性, 对理解世界
物质统 —性原理具有重要意义 。
三、世界的统一性在于世界的物
质性
?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 无限多样的, 多层次的世
界, 有其同源性和同构性, 它表明世界的统 —
性是多样性的统一性, 这种统一性的根本原因
在于世界的物质性 。
? 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 辩证唯物主义既同唯心
主义相对立, 也同旧唯物主义有原则区别 。
? 唯物主义和彻底的唯心主义都承认世界的统一
性, 都是一元论世界观, 但在世界统一于什么
的问题上, 二者存在着根本的分歧 。 唯心主义
一元论主张世界统一于精神 。
? 唯物主义的物质一元论同世界本原问题上的二
元论也是根本对立的。
? 二元论介于唯物主义相唯心主义之间,企图调
和这两种根本对立的哲学派别。
? 二元论 (如笛卡尔 )的哲学否认世界的统一性,
把物质与意识绝对对立起来,认为它们是世界
的两个相互并行的本体,两个独立的本原。
? 二元论的观点是根本错误的:
? 第一, 他肯定精神不依赖于物质而独立存在,
这本身就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 第二, 它显然承认物质是独立的本原, 但在说
明物质和精神的关系时, 又把精神说成是唯一
具有能动性的力量, 并用神把物质和精神两个
独立的, 本原, 结合起来 。
? 所以, 坚持二元论的观点, 否认世界的统一性,
不仅在逻辑上自相矛盾, 而必然倒向唯心主义 。
? 辩证唯物它义和旧唯物主义在世界本源问题上
都坚持物质一元论, 但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和
旧唯物主义的一元论也有原则区别, 即它们都
主张世界的统一性在于世界的物质性, 但对于
世界物质统一性的理解是很不相同的 。
? 旧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一具体的物
质形态,, 原初, 物质, 并在此基础上描绘世
界的物质统一性, 这就必然把世界的统 —性看
作是机械的, 呆板的同一 。
第二章 实践与世界
? 第一节 实践的本质和基本特征
? 第二节 实践与世界的二重化
第一节 实践的本质和基本特征
? 一, 实践:人类的存在方式
? 二, 实践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作用人是一种
实践的存在 。
? 三, 实践的运行机制
一、实践:人类的存在方式
? 实践作为一种社会现象, 早就引起了哲学家的
注意 。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就说过,, 只要
一息尚存, 我永不停止哲学的实践, 。 亚里士
多德认为,, 实践是包括了完成目的在内的活
动, 。
? 但是,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 众多的哲学
家们并没有科学地解决实践的本质, 结构和实
践活动的运行机制, 以及实践的地位和意义等
问题 。
? 在欧洲哲学上, 康德正式把, 实践, 概念引入
到哲学中, 并提出, 理论理性, 和, 实践理性,
的概念 。 实践理性具有行动的能力或功能, 通
过规范人的意志而支配人的道德活动, 进而使
人达到自由 。 康德的, 实践, 没有脱离伦理实
践范围 。
? 费尔巴哈把, 实践, 和, 生活, 联系起来, 如
提出, 理论所不能解决的那些疑难, 实践会给
你解决, 。 这就把生活, 实践看成是理论的根
源, 但是, 费尔巴哈没有真正理解人的实践活
动, 认为, 生活, 不过就是吃喝, 享用对象等
等 。
? 黑格尔提出了“实践理念”的概念,并把它作
为达到和实现“绝对理念”的一个必经的环节,
黑格尔以这种抽象思辨的形式揭示了人类实践
活动的创造性特征,不但指出了理论活动与实
践活动的区别,而且涉及到实践在改造世界,
从而创造人类历史方面的重要意义,因此具有
较大的合理性。
? 但是,黑格尔讲的实践是抽象的理念活动,而
不是现实的人的活动。
? 旧哲学没有正确解决实践的本质问题,除了的
主观原因外,还有客观原因,即实践作为人所
持有的活动,本身就具有矛盾的特征:
– 一方面.实践是人的有口的的活动,它合有人劫主
观因素,受人的理性、意志的支配,体现了人对理
想世界的追求;
– 另 —方面,实践又是作为物质实体的人通过工具等
物质手段与作为物质对象的世界之间进行物质交换
的客观过程。
– 不能全面地把握实践这种内在矛盾.是造成唯心主
义和旧物主义各执一端、争执不下的认识论根源。
? 马克思发现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的, 第一个历史
活动,, 也是每日每时必须进行的基本活动:
当马克思把物质生产作为实践首要的, 决定性
的形式和实践的根本内容时, 实践是同物质自
然过程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自觉的社会过程 。
物质生产首先是人以自身的话动来引起, 调整
和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过程;在这个
过程中, 人和人之间义必然要结成一定的社会
关系并互换其活动, 人和自然的关系制约着人
和人的社会关系, 人和人的社会关系又制约着
人和自然的关系;
? 同时, 物质生产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 在这
个过程开始时就作为目的在生产者头脑中以观
念的形式存在着, 这目的是生产者, 所知道的,
? 是作为规律决定着他的活动的方式和方法的,
这就是说, 物质生产实践既是人和自然之间物
质变换的过程, 又是人和人之间互换其活动的
社会过程, 同时还是人相自然之间物质与观念
的变换过程 。 这样, 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找到把
能动性, 自主性, 创造性与现实性, 客观性,
物质性统一起来的基础 。
? 在马克思哲学中, 实践是指人能动地改造客观
世界的物质活动, 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 。
对实践本质的这一理解和规定, 包含了两层相
互联系的含义 。
? 实践的第一层含义, 指实践是只为人所持有的
对象性活动 。
? 实践的第二层含义, 是指实践具有物质的, 客
观的, 感性的性质和形式, 这一含义把实践作
为人以, 感性, 的方式把握客体的活动,
? 实践具有三种基本特征:客观现实性, 自觉能
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
? 1,实践首先是物质的, 客观的活动 。
? 2, 实践又是能动的活动 。
– 实践的能动性表现在两个方面,—是实践能动地改
造世界, 二是实践能动地推动认识的产生和发展 。
能动性是实践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 。
? 3,实践还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 。
– 人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实践活动, 这种活
动总是受着一定的历史条件的制约 。
? 实践的第一种基本形式是处理人和自然之间关
系的活动, 即物质生产活动 。 人类只有首先解
决吃, 喝, 住问题, 才可能从事科学, 艺术等
其他实践活动 。 因而是人类根本的, 决定其他
一切活动的实践活动 。
? 另一种基本的实践形式是处理人与人的社会关
系的活动, 即人类的社会交往, 组织, 管理和
变革社会关系的活动 。
? 以观察, 实验和科学研究为内容的科学活动,
是人类实践的 —个重要领域, 构成实践形式 。
? 在现代实践活动中,科学实践与生产实践和处
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紧密相联.其中,生产实践
仍然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但生产实践在
更大程度上依赖于科学实践活动。
? 那种把精神生产等专业活动排斥在实践之外,
把从事这些活动的脑力工作者斥责为“脱离实
践”的观点,不但在理论上,而且在实际生活
中部是有害的。 实践的本质和特征决定了实
践在人类生活中具有基础和根本的地位,是人
类安身立命之本。实践构成了人类的存在方式。
?,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持性就在于生命
活动的性质”。判断一个物种的存在方式就是
看其生命活动的形式。动物是在消极地适应自
然的过程中维持自己的生存的,动物的存在方
式就是其本能活动。
? 与此不同,人是在利用正具积极改造自然的过
程中维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正是在改造
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地证明白已是类存在
物”。
二、主客体及其相互作用是一种
实践存在
? 主体指从事着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 客体指实践
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
? 实践的主体的能力结构, 存在着三种基本要素:
– 第一.“人本身的自然力”是实践主体能力结构中
的物质基础。
– 第二,进入主体实践活动领域为主体所实际掌握、
运用的知识和经验,是实践主体能力结构中的智力
技能因素。
– 第三,个体的情感意志是实践主体能力结构中的精
神动力因素,它对主体实践活动的发动与停止、对
主体实践能力的发挥起着重要的控制和调节作用。
? 实践的还有自己的社会结构 。 从社会构成来看,
实践的主体可以划分为个人主体, 集团主体,
社会主体和人类主体四种形式 。
? 个人有相对独立的实践范围和形式, 在这个意
义上, 个人成为独立的主体, 即个人主体 。
? 集团主体指以一定的集体, 团体, 群体形式进
行主体活动时所形成的主体 。
? 社会主体指一定地域的人所形成的社会整体 。
? 人类主体只指发展着的人类整体 。
? 对主体社会结构的分析表明, 在实践活动中,
具体的主体不但同一定的客体发生改造与被改
造的关系, 而且主体与主体之间也必须结成一
定的社会关系, 发生相互, 相互影响和相互作
用 。 具体的实践主体:
? 一方面要受到整个人类历史和其他主体的制约
和影响,
? 另 —方面又以其能动的活动在不同的方面和不
同的程度影响历史 。
? 在实践活动中,客体是主体活动对象的总和,
是进入主体对象性活动的领域,并同主体发生
功能性关系,或为主体活动所指向的客观事物。
因此,对于实践的客体要从两方面去理解:
? 一方面,客体首先是一种不以主体的主观意志
为转移的客观存在,这是客体自身的客观世方
面。
? 另 —方面,客体不是与客观事物相等同的概念,
客观事物只响在主体的对象性活动中.
? 主体活动所指向的东西才成为客体, 因为:
– 第一, 哪些客观事物能够成为实践的客体, 不仅取
决于这些客观事物的自在本性, 同时也取决于人的
本质力量的发展程度和水平 。
– 第二, 客体是由人的实践活动历史地规定着的, 也
就是说, 客观事物不是一下子和从一切方面整个地
成为人的活动的客体的 。
– 第三, 客体的存在和发展不仅仅表示客体本身发生
了特定的变化, 而且这种变化本身就是主体本质力
量的确证 。
? 客体是历史的范畴, 有三种基本类型, 自然形
式的客体, 社会形式的客体和精神形式的客体 。
– 自然形式的客体是客体的基本形式 。 客体既包括自
然物, 也包括人工自然物 。
– 社会形式的客体首先指已经对象化了的现实的社会
结构, 如经济制度等, 同时也包括体现在物上的社
会关系 。
– 精神形式的存体指的是人类精神生产的结果以物的
形式存在, 并成为人们实践活动的对象, 如以书籍
为物质载体的各种理论 。 精神客体都有自己, 物化,
的形式, 人们更看重形式所体现或携带的精神内容,
? 实践的工具, 手段是适应主体和客体实际相互
作用的方式和情点而产生, 发展起来的 。 就实
物构成来看, 实践的工具和手段可分成两类
? 一类是作为人的肢体延长, 体能放大的工具系
统 。 从手工工具, 畜力使用这部分实践手段的
共同特点是强化人的某一方面的体力
? 另一类是作为人的感官和大脑延伸, 智力放大
的工具系统 。 望远镜, 显微镜是人的感官和大
脑的放大, 突破人的感官和大脑的自然界限,
极大地提高了主体接收, 处理信息的能力 。
? 实践活动是一个以主体, 中介和客体为基本科
架的动态的发展系统 。
? 实践的主体是自主性和能动性的因素,
? 实践的客体是制约性因累,
? 实践的工具, 手段则是把主体与客体连接起来,
使二者的相互作用得以实现的条件相中介 。
? 从实践的主体相客体相互作用的特点和实质看,
这种相互作用既不同于一般物质实体之间的相
互作用, 也不同于一般的精神和物质之间的相
互作用, 而是把这两种相互作用都包含于自身 。
? 在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中, 出现一般物质相互
作用所没有的崭新的关系, 这就是目的与手段,
创造者与被创造者, 能动者与受动者之间的关
系 。 在实践过程中,
– 主体一方面受到客体的限定和制约,
– 另一方面, 又能不断地发展自己的能力和需求, 以
自觉能动的活动不断打破客体的限定, 超越现实客
体 。
– 主体和客体之间的这种限定和超越或限定中的超越
关系, 就是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质 。
? 从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内容和结果看,
这种相互作用是通过主体对象化和客体非对象
化的双向运动而实现 。
? 主体对象化指人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本质力量转
化为对象物 。 生产活动是劳动者运用自身的力
量并运用工具改造天然物的过程, 也就是主体
的本质力量通过活动转化为静止的物质的存在
形式, 即积淀, 凝聚和物化在客体中 。 因此,
主体的对象化也就是主体通过对象性活动向客
体的渗透和转化, 即主体客体化 。
? 客体非对象化, 指客体从客观对象的存在形式
转化为主体生命结构的因素或主体本质力量的
因素, 客体失去对象化的形式, 变成主体的一
部分 。
– 生产活动中, 主体一方面通过物质和能量的输出改
变着客体, 同时主体也需要把一部分对象作为直接
的生活资料加以消费, 或者把物质工具作为自己身
体器官的延长包括在主体的生命活动之中 。 这些都
是客体向主体的渗透和转化, 即客体的主体化 。 实
际上, 人通过改造对象的活动消化精神产品, 使之
转化为主体意识的一部分, 也是客体非对象化 。
? 主体对象化造成人的活动成果的个体积累, 形
成了人类积累, 交换, 传递, 继承印发展自己
本质力量的特殊方式 ——社会遗传方式, 使人
类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成果不会因个体的
消失而消失 。 而人通过客体非对象化这种形式
占有, 吸收对象 (包括前人的活动成果 ),则不
断丰富人的本质力量, 从而提高着主体能力,
使主体能以新的更高的水平去改造客体 。
? 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双向运动是人类实
践活动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 人们就是通过这
种运动形式不断解决着现实世界的矛盾 。
三、实践的运行机制
? 实践的具体功能是通过实践活动中目的, 手段
和结果的反馈调控过程而实现的 。 实践的运行
过程包括四个基本环节:
? 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
? 实践主体依据目的, 方案通过一定手段作用于
客体;
? 完成, 检验和评价实践活动的结果;
? 根据实践结果修正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并对实
践活动本身进行反馈调节 。
? 目的性是实践的基本特征之一 。 目的既是实践
运行的初始环行, 也是实践运行的内控因
素, 它贯穿和渗透于整个实践过程和结果中 。
? 实践目的的提出, 首先意味着人们对自身需要有了一
定的意识, 同时也意味着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有
了一定的认识 。
? 确立实践目的的过程, 实际上就是人于实际改造客体
之前在思维中对客体进行改造, 在观念中预先规定活
动的结果, 形成关于理想客体的观念模型的过程 。
? 目的总是指向一定的客体, 并以一定的客观现
实为依据 。 但直接的客观现实无法满足主体的
需要, 主体所提出的目的不论是何种性质, 何
种类别, 都表现为要建立一种或实现一种客观
世界中现在还没有的东西 。
? 目的表明人对客观世界的不满足, 鲜明地体现
着主观与客观, 理想与现实, 实然与应然的矛
盾 。
? 目的既然以客观规律以及人自身发展的规律为
前提, 要提出目的就必须认识客观规律以及人
自身发展的规律 。
? 但是, 对物的正确认识以实践为前提, 而在主
体设定实践目的时, 现实的实践活动还没有展
开, 因此, 任何目的的提出都不可避免地合有
一定的主观因素 。
? 目的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并不意味着人在实践之
前就能提出相对合理的实践目的 。
? 实践过程实现的是双重的否定:
– 一方面, 主体实际地否定了作为目的前提的客体的
现成客观性;
– 另一方面又实际地否定了目的本身的单纯的主观性 。
? 在这双重否定中, 作为目的前提的客体没有消
失, 只是改变了原先那种自在形式, 转化为符
合目的要求的客体;目的本身也没有消失, 但
否定了它原先的观念形态, 即通过实践而实在
化, 对象化于被改变了形式的客体中 。。
? 主体通过实施实践方案, 使目的通过手段以对
象化方式在客体上体现出来, 就达到实践结果 。
? 人们为认识实践结果及意义, 并通过实践结果
反思实践目的和过程, 就需要把实践结果作为
客体加以评价 。
? 可以从三个方面对实践结果进行评价:
? 第 —。对实践效果的评价。
? 第二.对实践效能的评价。
? 第二.对实践效率的评价。
? 通过对实践效果的评价,人们从实践效果的正
负、大小,从实践效能、效率的优劣、高低上
获得了对于实践目的、实践过程的再认识。再
以这种认识来检查、审视原有的目的、方案、
操作方式等等,进而调整、修正实践活动的运
行.这是实践系统的反馈调节机制。实践反馈
是将实践过程中的情况反馈给实践控制系统,
进而影响实践的过程,它既包括具体实践过程
中通过目的与结果的相互作用对实践的反馈调
节。也包括在社会实践系统中通过不同实践之
间的相互作用对某一具体次践活动的反馈调节。
? 总之, 实践是以主体, 中介和客体为基
本骨架, 通过目的, 手段和结果的反馈
调控而自我运动, 自我发展的活动过程 。
以实践的效果, 效能和效率作为衡量实
践活动是否具有合理性的基本尺度, 通
过目的, 手段和结果的反馈调控, 就能
使实践在主体的控制相操纵下发动和运
转起来, 并使实践本身也在循环往复的
运行过程中不断得到发展 。
第二节 实践与世界的二重化
? 一、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分化与统一
? 二、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的分化与统一
? 三, 实践的世界观意义
一、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分化
与统一
? 所谓主观世界, 指人的意识, 观念世界, 是人
的头脑反映和把握物质世界的精神活动以及心
理活动的总和 。 它既包括意识活动的过程, 又
包括意识活动过程所创造的观念, 即意识活动
的成果 。
? 主观世界不仅起于主体的心意以内, 而且表现
为主体的心意状态 。 人的欲求, 愿望, 情感,
意志, 目的, 观念, 信念, 思维等等, 那是主
观世界的不同存在形式和表现 。 从总体上看,
主观世界是知, 情, 意的统一体 。
? 所谓客观世界,指“物质的、可以感知的世
界”.是人的意识活动之外的一切物质运动的
总和。从内容上看,它包括两个部分,自然存
在和人的社会存在。前者不依赖人的活动而独
立存在,后者行成于人的实跃活动之中但又不
以人的意识为转移。
? 二者的共同之处就在于,它们都是具有客观实
在性的物质存在,而非意识、观念的存在或集
合休。自然存在和人的社会存在的统一构成
“外部世界”或“物质的世界”、即客观世界。
? 主观世界不同于客观世界 。 这种不同表现在两
个方而:
? 一是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具有异质性 。
– 客观世界存在于人的意识活动之外, 具有直接现实
性, 并按照自己固有的规律运动着 。
– 主观世界则是以人脑为物质 (生理 )基础, 以意识诸
要素及其运动为机理的 。 主观世界存在于人脑之内,
其广延件, 伸张性即意识, 思维空间体现在意识,
思维活动中 。 从这个意义上说, 主观世界就是主体
意识活动所具有的智力, 智慧, 思维能力大小强弱
的幅度, 界限以及它所能接受, 理解和处理信息的
思维容量域 。 不同的主体有不同的主观世界 。
? 二, 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发展有不完全同步性 。
? 从根本上说, 客观世界决定主观世界, 主观世
界和客观世界的关系是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 。
然而, 主观世界毕竟是起于心意之内的, 由己
性, 是其基本待征之一 。 这种, 由己性, 使人
们背离客观世界, 发生幻想, 错误, 也可能超
越客观世界, 对未来存在作出超前反映 。 主观
世界与客观世界有着复杂的矛盾关系,
– 一方面, 主观世界肯定, 表现, 反映着客观世界,
– 另 —方面又是对客观世界的偏离, 否定和超越 。
? 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既是对立又是统 —。
? 首先, 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在内容上是同构
的 。 所谓同构指具有彼此对应的基本要素及其
结构方式 。 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同构性是由
主观世界本身形成的前提, 条件和基础造成的 。
,主观世界实质上是被人的头脑所反映并转换
为观念形式的客观世界, 在内容上源于客观世
界, 因而必然与之具有同构性 。
? 其次,主观世界的运动规律和客观世界的运动
规律具有同一性。由于主观世界在内容上与客
观世界具有同构性,主观世界的运动规律是对
客观世界运动规律的反映和升华。
? 再次,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又是互相转化的。
主观世界本质上是反映在人的头脑中并转换为
观念形式的客观世界;主观世界,通过实践又
能够转化为现实存在,成为客观世界的一部分,
并不断地更新着客观世界的内容、正是在这个
意义上,列宁指出:“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
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 1
? 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分化与统一的现实基础就
是人的实践活动 。
– 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关系形成于人的实践活动中 。
– 实践足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接触点 。 正是在主观
世界相客观世界相互接触的实践中, 客观世界的内
容才转变为主观世界的内容 。
– 实践是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相互转化的基础和途径 。
? 因此, 在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分化与统一的过
程中, 又同时形成了自在世界同属人世界即人
类世界的分化与统一
二、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的分化
与统一
? 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是两个相对应的概念 。
? 自在世界又称天然自然, 包含着两重含义:
– 首先, 自在世界是人类世界产生之前的自然界 。 在
人类社会产生前, 客观的自然界早就独立地存在和
发展着了, 这是人类世界产生前的先在世界 。
– 其次, 自在世界又是人类活动尚未深入到的自然界 。
自然界在广度上, 深度上都是无阻的, 永远存在着
人类活动尚未达到的部分, 即尚未被人化的部分,
世界这一部分仍然属于自在世界 。 人类世界又称属
人世界, 它是指在人类实践基础上形成的, 人化自
然, 和人类社会的统一体 。 所谓人化自然, 就是指
被人的实践改造过并订上了人的目的和意志烙印的
自然 。
? 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的区别在于,
? 自在世界是独立于人的活动或尚未被纳入到人
的活动范围的自然界,运动变化完全是自发的。
? 人类世界和人的活动不可分离。人化自然是被
人的活动所改造过的自然,它体现人的需要、
目的、意志和本质力量,人的社会关系则是人
的活动的对象化。人类世界的独特性就是它的
主体性及其对主体实践活动的依赖件。从根本
上说,人类世界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化,是
人的对象世界 。
? 如前所述, 物质生产实践不仅使天然自然发生
形态的改变, 同时还把人的目的性因素注入到
自然界的因果链条当中, 使自然界的因果链条
按同样客观的, 人类本性, 发生运转 。 物质生
产实践虽然不能使自然物的本性和规律发生变
化, 但却能把人的内在尺度运用到物质对象上
去, 技人的方式来规范物质转换活动的方向和
过程, 改变物质的自在存在形式 。 在实践中,
天然自然这个, 自存之物, 日益转化为体现了
人的目的, 并能满足人的需要的, 为我之物, 。
? 这一过程就是自然, 人化, 的过程, 其结果是
从天然自然中分比出入化自然 。, 自然的人化,
强调的是, 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
? 换言之,, 自然的人化, 强调的不是自然界的
变化, 而是自然界在人的实践过程中不断获得
属人的性质, 不断地被改造为人的生存和发展
的条件, 成为人的本质力望的确让和展现 。
,人化自然,,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 是
,人类学的自然界, 。
? 自然的, 人化, 过程同时就是人类社会形成和
发展的过程 。 人们在从事物质生产, 改造自然
的同时, 又形成, 改造和创造着自己的社会联
系和社会关系 。 没有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也就不可能有人与自然的现实关系 。
? 马克思指出:, 自然界的同人的本质只有对社
会的人来说才是存在着的,,, 只有在社会中,
自然界才表现为他自己的属人的存在的基础, 。
在人的实践活动中生成的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
及其统一, 构成了人类世界 。
? 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内在联系体现在两个方面。
? 第一,自在世界构成人类世界存在和发展的自
然基础,人在实践活动中把天然自然同化于自
身,转化为自己的本质力量,同时又把这种本
质力量对象化于人类世界中;人类世界又反过
来制约天然自然,不断地改变自在世界的界限。
? 第二,天然自然通过人的实践活动转化为人化
自然,并在人化自然、人类世界中延续自己的
存在;同时,人化自然不可避免地要参与到整
个大自然的运动过程.
? 天然自然 发生作用的方式
? 其一,自在世界的运动以其强大的力量强行铲
除人化自然的痕迹,使人的活动成果趋于淡化
和消失;
? 其二, 人化自然改变自然规律起作用的范围和
结果, 改变了各种自然过程, 特别是生物圈内
物质, 能量的流通与变换 。 这就可能产生对人
并非有利的负面效应, 如今出现的生态失衡问
题 。
三、实践的世界观意义
? 一, 实践的世界观意义首先体现在, 实践创造
出一个与自在世界既对立又统一的人类世界 。
? 二、实践的世界观意义不仅体现在世界的二重
化以及人类世界时形成上,而且还体现在人类
世界,即感性世界的不断发展中。
第三章 社会及其基本结构
? 第一节 社会的本质和整体性
? 第二节 社会的经济结构
? 第三节 社会的政治结构
? 第四节 社会的观念结构
第一节 社会的本质和整体性
? 一, 社会的实践本质
? 二, 不断自我更新的有机体
一、社会的实践本质
? 实践是社会的本质, 社会结构不过是人的实践
活动的对象化 。
? 如何理解社会的本质, 这是历史观的核心问题,
也是各派历史哲学争论的 —个焦点 。 人类思想
史表明,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 人们并
没有真正地理解和把握社会的本质 。 人类社会
或者被神化, 或者被精神化, 或者被自然化了 。
? 把人类社会神化的是神学历史观 。 它认为, 社
会本质上是一种神定的秩序对社会的本质做了
目的论的歪曲 。
? 把人类社会精神化的是唯心主义历史观 。 它认
为社会本质上是人的意志和意识或心理的产物 。
唯心主义看到了意识的作用, 夸大了这种特殊
性, 没有探究意识活动背后的物质原因 。
? 把人类社会自然化的是自然主义历史现;它或
把社会的本质归结于自然地理环境;或者把社
会的本质归结为人的自然属性, 即:生物本能,
认为某些动物也是群居的, 人类社会与, 动物
社会, 在本质上是同一的 。 自然条件不可能构
成社会的本质, 也不能决定社会制度及其变革 。
? 地理环境只有通过物质生产实践才能转化为社
会要素,对社会产生影响和作用,而且这种作
用的性质和程度本身又是由物质生产实践的状
况决定的。社会的本质也不能归结为人的自然
属性。
? 动物个体的结合方式是动物在长期适应环境的
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本能习性,它属于自然现
象.服从生物学规律;而人的社会结合方式是
在能动地改造自然的活动中形成的,受制于物
质生产实践的规律。
? 自然主义历史观看到自然条件或自然同性对社
会的影响和制约作用,但它又夸大这种作用,
夸大了社会与自然的同一性。
? 恩格斯指出:“自然主义的历史观 …… 是片面
的.它认为只是自然界作用于,只是自然条件
到处在决定人的历史发展,它忘记了人也反作
用于自然界.改变自然界,为自己创造新的生
存条件。”
?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 ‘ 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
是实践的, 。
? 第一, 实践是社会关系的发源地 。
? 第二, 实践构成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
? 第三, 实践构成社会发展的动力 。
? 马克思主义哲学确认实践是社会的本质,也就
是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或者说,把社会
“当作实践去理解”。
? 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的根本点在于,从物质
实践的内在结构,即生产方式出发去理解和剖
析社会结构。马克思指出:唯物史观始终是
“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在
任何情况下部应当根据经验来揭示社会结构和
政治结构同生产的联系”
? 物质实践的具体化就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生
产方式具有两方面的内容:
– 从生产的技术结构看,是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
方式;
– 从生产的社会组织形式看,又是人和人之间互换其
活动的方式。
? 作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生产方式既
表现为个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又表现为它们对
无机自然界的一定的实际的关系,表现为一定
的劳动方式”。
二、不断自我更新的有机体
? 社会有机体思想为我们全面理解社会的内部结
构, 发展源泉, 动力机制以及运动规律提供了
科学的方法论 。 从思想史看,
? 圣西门就初步提出社会有机体思想
? 孔德把社共同生物机体进行比较, 把社会机体
分解成家庭, 阶级, 种族以及城市和社区, 认
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 阶级或种族是社会的组
织, 城市和社区是社会的器官 。
? 斯宾塞则认为,社会机体同生物机体一样,由
营养系统、循环系统相调节系统三个部分组成。
从事生产的工人、农民为社会提供营养,商人、
企业家、银行家处于循环系统,对社会进行分
配。而政府官员则对社会进行调市,三者应各
司其职,相互协调,使社会成为一个稳定的整
体。 孔德、斯宾塞等人的社会有机体理论实际
是 —种用生物有机体的“细胞”、“组织”、
“器官”等概念来分析社会的观点和方法。其
合理性在于,他们把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看
待”。
? 但是,孔德、斯宾塞等人的社会有机体理论在
总体上是错误的:他们站在社会达尔文主义的
立场上对社会和化物机体进行简单、庸俗类比,
认为社会发展只是“动物进化的普遍系列的一
部分”,并把生物进化规律搬进社会领域,以
论证资本主义社会的“天然合理性”。
? 社会是在人的实践活动基础上生成的不断自我
更新的有机体,整个社会机体的细胞、组织、
器官和结构都是在物质生产实践基础上衍生出
来的。“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这是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的基本观点。
? 社会有机体是囊括全部社会生活及其关系的总
体性范畴, 指人类社会是以生产方式为基础的
各种社会因素相互制约, 有机联系构成的整体 。
? 社会有机体具有三个基本特征 。
? 第一, 社会有机体形成于实践和交往活动之中 。
? 第二, 社会有机体是一种具有自我意识的有机
体 。
? 第三, 社会有机体再生和更新的内在机制是物
质生产, 精神生产和人自身生产的统一 。
? 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人自身生产的过程同时
就是社会关系再生产的过程。“生命的生产 —
—无论是自己生命的生产 (通过劳动 )或他人生
命的今产 (通过生育 )——立即表现为双重关系:
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
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地位作用是不相同的。精
神生产最初直接与物质生产交织补一起.是人
们之间物质交往的直接产物,后成为“物质生
活过程的必然升华物”;人自身生产状况首先
取决于物质生产及共同创造的。
第二节 社会的经济结构
? 一, 生产力的构成及特点
? 二, 经济结构的内容和类型
? 三, 阶级:特定经济结构中的人群共同体
? 社会结构是社会要素之间相互关联的方式 。
? 社会结构的内容就是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总
和, 而经济结构, 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的有机
结合构成了社会的基本结构 。
? 其中, 社会经济结构是指同生产力发展的 —定
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
一、生产力的构成及特点
? 社会经济结构既然是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
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那么, 要把握社会
经济结构的本质, 首先就要了解生产力的构成
及其特点 。
? 生产力是人们解决社会同自然矛盾的实际能
力, 是人类征服相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
的客观物质力量 。 人类要求自然界为人类提供
越来越多的物质资料, 构成社会和自然的矛盾 。
? 生产力是标志人类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实际
程度和实际能力的哲学范畴 。
? 生产力是在行动中形成的, 劳动对象, 劳动资
料和劳动者构成生产力的基本要素 。
? 劳动对象通常是指人们通过自身劳动对之进行
加工, 使之变为使用价值以满足社会需要的那
一部分物质资料 。
? 劳动对象分为两类,—是未经过人们的生产活
动加工的自然物;二是经过人类加工的物体,
即由人们自己活动所创造的, 实际上已是劳动
产品的物质资料 。
? 劳动对象是生产力的一个必要的因素, 是因为:
– 首先, 劳动对象对生产力具有直接的制约作用 。 生
产工具的水平甚至性质同构成生产工具的材料密切
相关, 而构成生产工具的材料也是劳动对象;
– 其次, 劳动对象不同直接影响整个生产力的发展水
平 。
– 再次, 劳动同劳动对象结合在一起才是物质财富的
源泉, 没有劳动对象 。 就构不成现实的生产, 劳动
者只有使用生产工具作用于劳动对象时才能构成现
实的生产力 。 劳动对象不是外在于生产力, 而是内
在于生产力的 。
? 劳动资料是在劳动过程中用以改变或影响劳动
对象的物质资料或物质条件, 是人和劳动对象
之间的媒介体 。 从大生产来看, 劳动资料包括:
? (1) 直接作用于劳动对象的生产工具, 马克思
形象地把它比喻为生产的骨骼系统和肌肉系统;
? (2) 劳动过程中所必需的, 不属于劳动对象的
物质资料和物质条件, 如生产过程中的动力系
统, 能源系统等辅助性的劳动资料;
? (3) 自动化控制系统, 以及与此相连的信息传
递系统等等 。
? 在劳动资料系统中,生产工具是主干,没有生
产工具就没有劳动本身。
? 生产工具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用来直接加工劳
动对象的物件,它直接传递入对自然界的作用,
是衡量人类征服自然能力的尺度。
? 生产工具的创造和改进标志着人类获得了改变
自身结构的新的器官,使自己的体力得到增强,
脑力得到提高。生产工具的使用使人类获得了
高于动物的性质。
? 如果说动物发展史是动物器官变化的历史,那
么,人类发展史首先是“社会人的生产器
官” ——生产工具不断改进的历史。
? 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是人类征服和支配
自然力的强大杠杆,是生产的决定性力量,同
时又是决定社会经济结构的力量。“各种经济
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
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
? 劳动资料不仅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而
且是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
? 生产力要素中的劳动者, 是指具有一定生产经
验, 劳动技能和知识, 智力的人, 即运用劳动
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的有一定劳动能力的人 。
? 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构成的生产资料在没有
活的劳动参与时, 只是可能的生产力, 只有劳
动者, 才能把它变为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 。
? 更重要的是, 生产资料是生产力构成中的, 物,
的要素, 是死的劳动, 从广义上说,, 人, 的
要素虽然也包括在生产力的, 物, 的要素之中,
但人具有特殊的能动性, 是活的劳动 。
? 劳动资科特别是生产工具, 无论在生产力中占
有多么重要的地位, 它们归根结底还是人的创
造物, 是劳动者进行劳动的结果 。
? 从, 物, 由, 人, 来创造这个意义上说, 劳动
者是生产力诸要素中的主导因素, 首要的生产
力是劳动者 (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 )本身 。
? 劳动对象, 劳动资料和劳动者是生产力系统中
的实体性要素,
? 科学技术则是生产力系统中的智能性要素。
? 在现代,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
这是因为:生产工具的改革、生产新工艺的采
用,都是科学技术的‘物化”‘深刻而准确地
认识自然场的属性,有效地对其进行加工改造,
以及发现和创造新的劳动对象,同科学技术的
发展密切相关;劳动者生产技能的提商,知识
水平的增长,体力和智力的强化,也寓不开科
学技术的武装,更重要的是,科学 —技术 —生
产已经一体化,形成了以科学为起点的科学与
技术生产双向运动过程,科学技术决定着生产
发展的方向.成为现代生产力的生长点和决定
性因素。
? 从生产力的构成可以看出, 生产力实际上标志
着人与自然之间的现实关系, 是人们控制人与
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能力 。
? 在与自然的物质变换过程中, 作为主体的人不
仅付出自身的体力和智力, 而且还要借助自然
力来改造自然 。 这是一个以人的本质力量对象
化而实现的, 自然的人化, 过程, 是一个自然
力被同化于人的体力, 自然规律被转化为人的
智力的过程 。 二者相互依存, 相互制约, 形成
‘ 种双向运动 。
? 生产力的本质决定了生产力的特征 。
? 第一, 生产力具有属人性 。
? 第二, 生产力具有社会性 。
? 第三, 生产力具有客观性 。
? 第四, 生产力具有历史性 。
? 劳动对象, 劳动资料和劳动者只有在一定的社
会形式中才能构成现实的生产力, 这种社会形
式就是社会的经济结构 。
二、经济结构的内容和类型
?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 同
一定的生产力相适合并且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的经济关系 。
? 从内容上看, 社会经济结构就是生产关系 。 生
产关系是一个整体, 有其内在结构 。 从物质生
产和再生产的运转过程看, 生产 (直接生产过
程 ),分配, 交换和消费构成了生产关系的内在
结构 。 马克思认为, 生产, 分配, 交换和消费
是生产关系这个总体内部的四个环节, 四者的
相互作用形成生产关系的, 统一体, 或, 总体
系, 。
? 在生产关系这个统一体中,人们在直接生产过
程中所结成的关系,决定着产品的分配、交换
和消费关系。
? 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的关系又受制于分
配、交换和消费关系:交换范围扩大时,生产
规模也就增大,生产也就分得更细,这就必然
影响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的关系;随着分配
的变动,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的关系也要或
多或少地发生变动;消费的需要反过来又决定
直接生产过程。
? 只有经过分配、交换和消费这三个环节,直接
生产过程才能重新开姑。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
分配、交换和消费过程中所结成的义系就是生
产关系。
? 人们在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过程中形成
的生产关系是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本质的。
? 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指生产资料和人的结合
方式.其实质就是生产资料归谁所有、由谁支
配的问题。生产资料所有制的一定形式把人和
物结合起来,这是生产力中人和物的要素由可
能的生产力变为现实的生产力的基本前提。
? 生产关系体系中的各个环节或方面部是从这一
基本关系中建立来的, 生产, 分配, 交换和消
费的过程体现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 。
? 同时,生产资料所有制又需要通过生产和再
生产过程中人与人的关系来维持和保证,通过
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这些环节的运转过程
实现和体现出来。否则,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就
会落空。例如,资产阶级所有制就是通过生产
领域中的支配雇佣工人,分配领域中的按“资”
分配,交换领域中的“平等”交换,以及消费
领域中的工人:阶级贫困化这四个环节实现的。
? 生产关系是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本质, 由生产,
分配, 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构成的统一体 。 但
是, 生产关系不是按人们的意志任意构成的自
由地选择生产关系 。
? 首先, 生产关系具有客观性, 本质上是生产力
的社会存在形式, 其性质是由生产力决定的 。
? 其次, 生产关系制约着人们的物质利益, 人们
的物质需要能否满足, 满足的程度如何以及用
什么样的方式来满足, 都受到生产关系的制约 。
? 社会的经济结构就是生产关系,但从历史上看,
一种生产关系往往可以在三种社会形态中分别
以萌芽状态、成熟状态和残余状态而存在;在
现实的社会中,往往是多种生产关系同时存在
并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 在这种情况下,社会的经济结构就是指多种生
产关系的总和,而不是仅仅指其中的某一种生
产关系。所以马克思认为.“这些”生产关系
的“总和”构成了社会的经济结构
? 但是,在社会经济结构中,各种生产关系并不
是占有同样的地位,起同样的作用。在这多种
生产关系中必有一种生产关系占居统治地位,
起着主导作用。正是这种占居统治地位的生产
关系决定了社会经济结构的性质。
? 马克思指出;“在一切社会形式中都有一种一
定的生产支配着其他一切生产的地位和影响,
因而它的关系也支配着其他一切关系的地位和
影响。这是一种普照的光,一切其他色彩都隐
没其中,它使它们的特点变了样。”
? 在分析社会经济结构时, 应遵循唯物辩证法,
把握主要矛盾相次要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
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 。 这样, 才能从整体上
和本质上把握社会的经济结构 。
? 社会经济结构总是以一定的类型存在着, 所以
社会经济结构又称社会经济形态 。 到目前为止,
人类社会已经经历了五种经济形态, 或者说,
经济结构有五种类型, 即原始公社的经济形态,
奴隶主占有制的经济形态;封建主占有制的经
济形态, 资本家占有制的经济形态和社会主义
公有制的经济形态 。
? 任何结构都有自己的功能 。 作为, 生产关系的
总和,, 社会经济结构也有其独特的功能 。
? 第一, 它以一定形式把人和物结合起来, 这
是生产力中人和物的要素由可能的生产力变为
现实的生产力的基本前提 。 生产方式是生产力
和生产关系的统 —。
? 第二, 它直接决定社会的政治结构和观念结
构, 构成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的现实基础 。
三、阶级:特定经济结构中的人
群共同体
? 本质说,阶级是特定生产关系的承担者,是在
特定的经济结构中处于特定地位的人群共同体。
?,所谓阶级,就是在一定的社会生产体系中所
处的地位不同,同生产资料的关系不同,在社
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因而取得归自
己支配的那份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寡也不同。
? 所谓阶级, 就是这样一些集团, 由于它们在一
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 其中一个
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
? 列宁关于阶级的科学定义告诉我们,阶级是一
个经济范畴。阶级的划分是由于人们在特定的
经济结构中处于不问的地位、结成不同的关系
所决定的。
? 由了人们对生产资料的关系 (占有或不占有 )不
同,在劳动组织、生产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指挥、
统治或服从 )不同,参与分配的方式和取得收入
的数量不同,因而区分为利益根本对立的阶级。
?,区别阶级的基本标志,是它们在社会生产中
所处的地位,也就是它们对生产资料的关系”
? 就其本质来说, 阶级是一个经济实体 。 同时,
一定的阶级在形成之后, 必然会在政治思想,
情感以及生活方式等方面有所表现和反映 。
? 但是, 阶级之所以成为阶级, 归根到底决定于
它的经济方面, 这是划分阶级的客观标准 。
? 阶级和等级, 阶层是三个有联系又有区别的范
畴 。
? 等级是 —个政治法律范畴, 是指由法律规定或
认可的具有一定特权和专利的社会集团 。
? 等级与阶级的区别在于:等级比阶级的外延狭
窄, 等级不是一切阶级社会而仅仅是奴隶社会
和封建社会所具有的 ‘ 阶级是一个经济范畴,
反映的是人们之间的经济关系, 而等级则是按
照地位, 身份, 门第, 职业对社会成员所进行
的划分, 反映的是人们之间的政治法律关系 。
? 阶层有两层含义:
? 其 —,指同一阶级内部按照经济地位或其他标
准划分成的若干层次, 如资产阶级个有工业资
本家, 商业资本家, 金融资本家;
? 其二, 指阶级范围以外的社会集团的划分, 即
按照特定的标准把各阶级中的部分成员联合起
来而构成的社会的持殊部分, 如知识分子阶层
就是按照劳动分工的原则划分的 。
? 上述两点说明, 阶层在某些特征上与阶级可能
有 —致的方面, 也可能有不一致的方面 。
? 一致的方面说明阶层与阶级不能截然分开,
? 不 —致的方面正是把阶级和阶层区别开来的标
志 。
? 科学的态度足既要防止用阶层划分代替阶级划
分, 又要把这两种划分联系起来, 从而在不同
层次上和不同向度上把握社会成员的结构状况,
准确识别个人或集团的阶级或阶层归属 。
? 阶级不仅是一个经济范畴, 同时又是一个历史
的范畴 。, 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
历史阶段相联系, 。 阶级的形成是生产力有
了 —定程度的发展而又相对发展不足的结果:
? 首先, 金属工具的使用所导致的剩余产品的出
现是阶级产生的经济前提, 它为一个集团占有
另一个集团的劳动提供了可能 。
? 其次, 私有制的出现也是阶级产生的经济前提 。
? 再次, 社会分工是阶级产生的基础 。
? 阶级的产生主要是通过三个途径进行的:
– 其一, 氏族酋长, 军事首领和一些公职人员依靠他
们的权力和地位, 把一些剩余产品占为已有, 特别
是利用部落之间发生战争的机会掠夺和积累财富,
从而形成氏族显贵 。
– 其二, 由于社会分工和商品交换的发展, 财产不平
等现象日益扩大, 氏族内部逐渐分化出一些富裕的
家庭, 拥有较多的生产资料或其他财富, 成为氏族
内部的富人 。
– 其三, 通过战争把俘虏变为奴隶 。。
? 在阶级产生的过程中, 非经济的因素, 如战争
和暴力, 确实起过重要的促进作用 。 暴力可以
促进阶级的形成过程, 但暴力不是阶级产生和
存在的基础 。
? 自从阶级产生以后, 人们的社会结合方式发生
了重大的变化, 即人类社会由以血缘关系为纽
带联系起来的无阶级结构, 转化为以阶级划分
为主线的阶级结构 。
? 在阶级结构中, 阶级有基本阶级和非基本阶级
的区别;在各个阶级中又有不同的阶层和不同
的社会集团 。 其中, 两大基本阶级的对立统一,
是阶级结构的骨架 。
? 特定的经济结构产生特定的阶级结构。历史上
所经历的三种不同形态的阶级社会,就是以阶
级结构的不同为标志的。
? 奴隶社会的阶级结构主要是由奴隶主和奴隶两
大基本阶级构成的,此外还有自由民和手工业
者等非基本阶级;
? 即使在同一社会形态内,具体的阶级结构和每
一个阶级的状况也处在历史变化之中。总之,
阶级结构的变化是经济结构变化的反映。
第三节 社会的政治结构
? 一, 政治结构及其核心
? 二, 国家的本质和职能
? 三, 国家的演变及其发展趋势
? 自从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 社会体系中使出现
了政治结构 。
? 政治结构的内容就是人们之间的政治关系, 它
以经济结构为基础并直接形成天人们的政治活
动之中 。
? 国家政权是政治结构的核心 。
? 国家问题是全部政治生活的根本问题, 是一切
阶级斗争的焦点 。
一、政治结构及其核心
? 社会的政治结构是指建立在经济结构之上的政
治法律设施, 政治法律制度及其相互关联的方
式, 包括政党, 政权机构, 军队, 警察, 法庭,
监狱相关的政权的组织形式, 立法, 司法, 宪
法和规程等 。
? 前 —个系列是实体因素, 即思格斯, 列宁所说
的, 物质的附属物,, 后一个系列是规章与准
则 。
? 由于政治结构建立在经济结构的基础之上, 所
以马克思又把政治结构称为政治的上层建筑 。
? 政治结构反映的是各阶级或不同集团, 阶层的
经济利益 。
? 在政治结构中, 政党具有重要作用 。 政党是一
定的阶级或阶层为实现共同利益而期待, 掌握
或影响政权的一种政治组织 。
? 在社会中, 以政治活动为职业的是各个阶级或
阶层的代表人物, 只是少数人, 而与政治活动
有这样或那样联系的却是社会的全体人员 。 这
就是政治的社会阶级 (阶层 )性和政治的社会普
遍性原理 。
? 国家政权是政治结构的核心, 是政治体系运行
的基本设置 。
? 政治结构是整个社会系统中起控制作用的部分,
国家政权则是它的控制中心 。
? 国家政权通过复杂的信息网络上下左右交换信
息, 把整个政治结构结合为控制社会的机构,
通过这个机构来控制 (管理和指导 )全部社会生
活 。 政治的目的不是政治本身, 而在于社会 。
政治结构的基本功能是社会功能 。
? 从总体上看, 政治结构履行社会职能的主要形
式是组织和护社会经济生活 。
? 不仅军队, 警察, 法庭, 监狱, 国家政权等机
沟相设施表现为一种强制性力量, 而且政治制
度和法律规范的条文也对人们具有强制作用 。
? 它们不仅集中地反映着一定的经济结构, 并作
用于经济结构, 并广泛地影响和制约着观念结
构, 我国宪法所规定的四项基本原则, 部作为
一种现实的力量对经济生活, 精神生活以及全
部社会生活起着指导和限制作用 。
? 从历史的长过程看, 政治结构适应经济结构,
追踪经济结构, 围绕着经济发展的中轴线而演
变 。
? 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 政治结构对经济结构的
反映不是机械的复制, 而是会出现各种偏离,
曲折以及偶然现象 。
? 政治结构的演变有其相对独立性, 它这样或那
样地影响或干扰经济运动 。 因此, 必须按照现
实的经济结构, 建立, 健全相应的政治结构 。
二、国家的本质和职能
? 在中世纪,教皇和君主都鼓吹“君权神授”;
? 在英、法资产阶级革命时期,雷布斯和卢梭等
人提出了“社会契约论”,即认为国家的产生
是由于人们共同签订了契约的结果,这种观点
在反对“君权神授”论的斗争中曾起过一定的
积极作用,但它是错误的。
? 国家起源问题之所以被弄得这样混乱、复杂,
是因为国家起源问题直接牵涉到剥削阶级的利
益。统治阶级总是利用国家起源学说为社会持
权、为剥削的存在、为资本主义的存在作辩护
?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 国家的出现是阶级斗争的
结果, 同时又和社会职能的分化紧密相联 。
? 在氏族和部落机关失灵的情况下, 占人口少数
的奴隶主阶级要迫使数量上远远超过自己的广
大奴隶供其剥削, 保护自己和社会不致在无休
止的斗争中陷于毁灭, 并使对奴隶的剥削固定
化, 必须凭借暴力的强制性机关, 于是国家便
应运而生 。 正如列宁所说:, 国家是阶级矛盾
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 在阶级矛盾客观上不
能调和的地方, 时候和条件下, 便产生国家 。,
? 国家的产生又与社会管理职能的独立化密切相
关 。 在分工出现以前, 这种管理职能十分简单,
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成为一种独立活动 。 自从分
工产生以后, 生产活动及其产品交换在规模上
和复杂程度上有了很大发展, 需要一个权威组
织来保证生产和交换的顺利进行, 而且脑力劳
动同体力劳动相脱离并成为某些人的专门职业,
使得建立一种权威的管理机构不仅十分必要,
而且具有了现实的可能 。
? 从历史上看, 社会管理职能的独立化与阶级的
形成是交织进行的, 社会分工同时造成社会集
团的分离以及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 。
? 当国家成为管理社会生活的独立机构时, 它不
可避免地同时成为统治阶级镇压和剥削被统治
阶级的工具 。
? 同原始氏族组织相比较, 国家具有三个特征:
? 其一, 按地域而不再以血缘为标志来划分和组
织居民 。
? 其二, 一种特殊权力机关的设立, 这就是常任
官吏, 特殊的武装队伍, 以及各种强制性的机
关 。
? 其三, 为了维持这种特殊的机关就需要征收赋
税 。 上述三个特征是氏族组织不具有的, 当这
些特征完全具备时也就标志着国家的正式形成 。
? 国家的起源及其持征表明, 国家本质上是一个
阶级概念, 政治范畴, 它是阶级统治和压迫的
工具, 是一个阶级镇压另一个阶级的暴力机关 。
尽管国家也管理一些公共事物, 控制一定的社
会秩序, 但其目的服从于统治阶级的根本利
益,
? 国家的本质通过国家的职能, 即国家的社会作
用表现出来 。
? 国家的职能一般分为对内, 对外两类 。
? 国家的对内职能表现在三个方面:
? 其一, 政治职能, 即调整阶级关系, 镇压被统
治阶级的反抗, 以确保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
? 其二, 经济职能, 即组织, 调节, 干预经济生
活, 维护统治阶级的经济利益 。
? 其三, 社会职能, 即调节社会矛盾, 维持社会
秩序, 把阶级斗争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以
免社会陷于崩溃, 同时还要不断调整统治阶级
内部的关系, 协调各方面的利益, 使社会尽可
能地协调发展 。
? 国家的对外职能主要是组织国防, 防御外来的
侵略和颠程, 调整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保护本
国根本利益 。
? 国家的内外职能紧密相关 。 一般说来 。 对外职
能是对内职能的继续和延伸, 对内职能是对外
职能的基础和后盾, 二者都是国家阶级本质的
体现 。
三、国家的演变及其发展趋势
? 所谓国体, 即国家的根本制度, 指社会各阶级
在国家中的地位, 它说明谁是统治阶级相被统
治阶级, 国家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子中, 这个
阶级又联合哪个阶级去反对相镇压哪个阶级 。
这是规定国家类型的主要标志 。
? 所谓政体, 即政权的构成形式, 指一定的阶级
采取何种形式去组织反对敌人, 保护自己的政
权机关 。 它说明统治阶级采取什么样的形式去
实现自己的统治 。
? 在国体和政体的关系中, 首先国体决定政
体, 国体要求政体适应和服务于自己;同时,
政体形式如何直接涉及到国体的巩固与否 。
? 在人类历史上, 存在四种不同的国体, 它们又
各有自己不同的政体 。 在奴隶社会, 奴隶主专
政是它的国体, 同是这种国体, 又有帝国政体
(罗马帝国 )和共和政体 (雅典共和同 )等;的政权
形式:资本它义社会的国体是资产阶级专政,
其政体采取共和制或君主立宪制形式, 实行立
法, 行政, 司法的三权分立 。
? 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是一种新型的国家, 它
具有为以往国家根本不同的崭新持点;
? 首先, 有着全新的阶级内容, 即成为劳动者自
己的国家, 在这里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 其次, 担负着全新的历史任务, 即不仅要镇压
剥削阶级的反抗, 防御外来的侵略, 还要实现
对整个社会的改造, 完成消灭阶级, 废除国家,
实现阶级相会向无随阶级社会的过渡 。
? 如前所述, 阶级是一个历史的范畴, 因此, 国
家作为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同样也是一
个历史的范畴 。 同阶级的消灭联系在一起的是
国家的消亡 。 国家的消亡和阶级的消灭一样,
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
? 从实质上看, 社会主义以前所有类型的国家并
不真正代表社会的普遍利益, 而是以统治阶级
的特殊利益冒充全社会的普遍利益, 是, 一种
虚幻的共同体的形式, 。
? 当国家真正成为整个社会的代表时, 即国家与
社会走向同一之日, 也就是国家消亡之时 。
? 国家消亡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 在现时代谈
国家消亡问题, 立足点不在于结果而在于过程 。
国家自行消亡的过程, 就是人民参与国家管理
的过程, 其实质也就是马克思所讲的, 社会把
国家政权重新收回, 的过程 。
?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已经使我们站到了这个过
程的起点上 。
社会的观念结构
? 一, 社会意识的产生及其相对独立性
? 二, 观念结构的构成
? 三, 观念形态的功能
? 社会的观念结构是指由各种意识形态组成的有
机系统, 包括哲学, 政治法律思想, 道被观念,
宗教观点, 艺术思想等有确定规范的系统化的
社会意识及其联结方式 。
? 与政治的上层建筑相对应, 观念结构又被称为
意识形态的上层建筑, 思想的上层建筑或观念
的上层建筑 。
一、社会意识的产生及其相对独
立性
? 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是相对应的哲学范畴。
? 社会存在包括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和物质生活
条件,主要指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 社会意识则总括了人的一切意识要案相观念形
态以及人类社会的全部精神现象及其过程,社
会意识作为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精神过程,
包括政治、法律、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
等思想和观点,它是人们对一切社会生活过程
和条件在观念上的反映,归根到底是社会物质
生活过程在观念上的反映。
? 社会意识的发生和意识的发生是同一个过程,
因为人类的意识本质上是社会性的意识, 意识
的发生也就是社会意识的发生 。
? 如果说这里面存在着差异的话, 那么差异就在
于, 意识可以只在个人的头脑中盘旋, 但它必
须借助人们之间的精神交往成为人们共同的意
识时才能称之为社会意识 。 社会意识的发生首
先是一种分化 。 意识作为人的精神活动本来就
是从浑然一体的人的活动中分化出来的, 社会
意识则是人的意识进一步分化的结果 。
? 社会意识是与人类社会一同产生的, 有人类社
会就有社会意识 。
? 意识形态则不然, 它们只是在人类劳动, 思维
能力和社会意识发展达到一定水平时才出现 。
? 在原始社会初期, 人类缺乏抽象思维的能力,
很少能形成抽象概念, 也不大会进行逻辑思维,
主要是朴素的形象思维 。
? 同这种社会发展水平和人类智力水平相适应,
那时还没有今天严格意义上的意识形态, 有的
只是意识形态的萌芽潜在因素 。
? 社会意识从混沌的原始意识中逐渐明确划分为
各种具体形式, 只是在出现了私有制, 脑力劳
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后才有了可能 。
? 从与经济结构的关系来看, 系统的, 自觉的,
定型化的社会意识可以区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
一类是属于社会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 称
为意识形态, 即观念形态;另 —类是不属产社
会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 可称之为社会意
识形式中的非意识形态部分, 如自然科学, 思
维科学等, 我们重点分析的是意识形态 。
? 意识形态是社会意识中构成社会观念广层建筑
的部分, 它包括观念, 政治, 宗教和哲学 。
? 在阶级社会里, 往往有三种不同的意识形态:
– 首先是反映这个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并为其
服务的意识形态;
– 其次是旧社会的意识形态, 它反映已被消灭和正在
消灭的旧生产关系;
– 再次是反映现存社会中成长着的新生产关系的新意
识形态 。
? 一般说来, 经济结构中占统治地位的阶级也必
然在意识形态中占主导地位, 马克思指出:
,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
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 不过是以思想的形式表
现出来的占统治地他的物质关系 。
? 意识形态之间, 不可避免地要展开斗争 。 意识
形态领域里的斗争是社会阶级斗争的一个重要
方面 。 各阶级都十分重视意识形态顶域里的斗
争, 把它当作争得或保持自已在经济, 政治统
治权的有力武器 。
? 意识形态并不是独立于社会经济形态之外的实
体,它始终是意识主体对运动着的社会物质生
活的反映。这是意识形态对经济形态的依赖性
或同 —性。
? 同时,意识形态对经济形态的反映不是消极的、
而是能动的、复杂的过程.这种反映还有着它
自身独特的发展规律,这就是意识形态以至整
个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 意识形态以至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
在几个方面:
? 第一, 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 。
? 第二, 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
? 第三,突出表现为对社会经济形态以及政治
结构能动的反作用。
? 具体地考察意识形态的反作用, 应该从质和量
两个方面加以分析 。
– 意识形态反作用的质, 就是它对社会发展影响的性
质, 即促进还是阻碍社会发展 。 这是区别一切时代
一切意识形态根本性质的标志 。 决定意识形态作用
性质的根本条件是它所赖以产生并为之服务的经济
形态的性质 。 如果这个经济形态总体上适应并促进
生产力的发展, 那么, 反映这个经济形态的要求和
发展方向并为其服务的意识形态, 就是促进社会发
展的先进的意识形态,
? 意识形态反作用的量的方面, 是它影响社会发
展的程度深浅, 范围大小, 时间久暂等等 。 意
识形态只有通过群众的实践才能起作用 。 一种
意识形态对社会作用的大小, 主要取决于它实
际掌握群众的广度和深度 。
? 总之, 意识形态以至整个社会意识反作用的
性质, 反作用量的大小和反作用的后果, 都受
具体的物质生产方式状况所制约 。 就是说, 相
对于社会存在的决定作用, 社会意识的反作用
毕竟是第二位的 。
二、观念结构的构成
? 在社会的观念结构中, 各种意识形态部有其不
同的内容和作用, 但由于它们的基础和来源都
是社会的经济结构, 所以, 当它们从不同的侧
面以不同的方式反映社会生活时, 在内容上必
然相互关联, 相互补充 。
? 艺术, 道德, 政治法律思想, 宗教和哲学相互
渗透, 相互影响, 相互制约, 形成了一个完整
的社会观念结构 。
? 艺术是通过塑造具体生动的形象来反映社会生
活的意识形态 。
? 艺术的最大特点就是依靠形象 (色, 声, 形, 情
等等静态和动态的形象 )的美来表现人们对社会
生活的理解, 情感, 愿望和意志, 按照审美的
规则来把握和再现生动的社会生活, 并用美的
感染力具体地影响社会生活 。
? 道德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
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包括伦理思想和在伦理思
想指导下人的行为所体现的情感, 风格, 情操
等等 。 道德是一种依靠社会舆论, 人们的信念,
习惯, 传统和教育起作用的精神力量 。
? 道德比较真接地反映人们在生产和社会生活中
的相互关系, 并使这些关系更全面, 更细致地
体现在人们的行为之中 。
? 在阶级社会中, 道德则依阶级的不同而不同,
每一个阶级都有着自己的道德观念和道德准则 。
? 政治思想是人们关于社会政治制度, 政治生活,
国家, 阶级或社会集团及其相互关系的观点,
理论的总和 。 法律思想是关于法的关系, 规范
和设施的观点, 理论的总和 。 政治思想和法律
思想的联系极其密切, 广义的政治思想就包括
法律思想 。 政治和法律是社会经济结构最直接,
最集中的表现, 因此, 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也
是最直接, 最集中地反映经济结构的意识形态 。
它们作为一定阶级的最直接的思想表现, 往往
处于诸种意识形态的核心地位 。
? 宗教是统治人们的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在人们
头脑中虚幻的, 颠倒的反映, 是由对超自然实
体即神灵的信仰和祟拜来支配人们命运的一种
意识形态 。 信仰, 信念以及仪式定, 如吟诵经
咒, 斋戒等, 它们同宗教的组织, 设施以及专
门的神职人员等结合在 —起, 形成一种强大的
精神力量和社会势力 。
? 宗教存在和发展的它要根源是阶级剥削和压迫 。
统治阶级总是利用宗教作为巩固自己统治的精
神武器, 从总体上说, 宗教是人民的鸦片 。
?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他的世界观,它比其他意
识形态更概括、更完整地表明人们对世界、社
会及其本质的总体意识。
? 哲学是最抽象的、理论化的社会意识形态.它
从最一般原则的高度指导人们的社会文明,支
配人们的思想。
? 概括起来, 区分社会意识诸形态的根据, 是它
们各自在以下几个主要的持征:
? 第 —,反映的内容不同
? 第二,反映的方式不同。
? 第三,同经济形态联系的程度不同。
? 第四,对社会存在的作用不同。
? 第五,历史发展的过程和前途不同。
? 总的说来, 社会意识诸形态的相互联系可以归
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 第一, 它仍都是对统一的社会生活的反映
? 第二, 它们之间在内容上相互补充, 相互渗透,
形式相互交叉, 相互为用 。
? 第三, 它们发展变化的历史过程相互影响, 相
互制约, 一种形式的发展都同其他形式联系着 。
? 第四, 它们对社会生活的作用, 是通过彼此相
互联合, 相互辅助来实现的 。
三、观念形态的功能
? 观念形态即意识形态具有多方面的社会功能,
主要是反映社会存在, 维护或批判现实, 调控
社会和人的活动以及创新等功能 。
? 第 —,反映社会存在的功能。
? 第二,维护或批判现实的功能。
? 第三,调控社会和人的活动的功能。
? 第四,创新功能。
? 意识形态对社会活动的控制和调节, 大致包括
以下四个基本环节:
? 其一, 在以往活动基础上形成人们活动的现实
条件和可能性认识, 通过对现实可能性的分析,
选择, 确定现实活动的目的和方式;在观念中
对准备展开的活动过程进行排练或预演, 设想,
预测实际活动可能产生的结果, 以便确定该项
活动的可行性;运用小规模实验方法取得有助
于估计大规模实际活动过程和结果的资料, 进
一步论证活动的可行性和规划活动的程序 。
? 其二, 依照一定的活动计划进行活动, 掌握活
动展开过程中内部状态和外部环境的信息, 对
活动加以必要的调节, 使之趋向目的的实现 。
? 其三, 当原有的活动计划由于种种原因部分地
不能实现时, 应及时选择备用方案或制定新的
方案, 部分地调整活动计划和活动方式,
? 其四, 正像在活动过程中已随时将关于活动结
果的信息反馈给活动过程那样, 将整个活动结
果的信息反馈给继续进行纳新的活动过程, 以
便减少其盲目性 。
? 意识形态的创新
? 首先, 是社会意识本身的创新 。 意识形态在真
实地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 又创造出在现实中
并不存在或并不如此存在的事物的观念形态,
这是意识形态在内容上的创新;
? 其次, 随着意识形态内容上的创新, 又产生了
意识形态的新的表现方式, 这是意识形态在形
式上的创新 。 由于意识形态在内容和形式上的
不断创新, 积量变为质变, 使每一历史时代的
意识形态展现出与以往时代不同的新的风采 。
? 意识形态的创新并不局限于意识形态本身,它
还在予以创新了的意识形态为指导,通过人的
实践活动创造出新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创造出
新的社会状态。
? 意识形态本身的创新意义仅仅在观念领域中是
不能完全实现的,只有当创新了的意识形态进
入现实生活并转化为人们的自觉活动时,才能
在社会意识的物化、对象化的过程中确证自己。
意识形态本身的创新是一种精神活动,它的思
想成果要通过人的实践活动现实化。
第四章 世界的联系与发展
? 第一节 唯物辩证法与人类实践
? 第二节 联系的普遍性和发展的方向性
? 第三节 联系和发展的规律性
第一节 唯物辩证法与人类实践
? 一, 唯物辩证法的确立
? 二人的活动的辩证法与客观事物的辩证法的统
一
一、唯物辩证法的确立
? 唯物辨证法的确立, 不仅有其科学发展的前提
和理论来源, 且有其社会实践的基础 。
? 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产生以前, 辩证法走
过朴素辩证法和唯心主义辩证法两种历史形态,
在古代哲学中, 辩证法与唯物主义是相统 —的,
但这种统一是建立在自然经济的经验型实践基
础上的, 是对辩证法一种朴素的直观把握, 因
而古代的唯物主义是朴素的唯物主义, 古代的
辩证法是朴素的辩证法, 尽管有着许多天才的
猜测和思想, 没有经历严格的科学实践所检验 。
? 到了近代,随着机械工业实践取代农耕实践活
动方式,近代唯物主义也取代了古代朴素的唯
物主义,这无疑是哲学的发展。
? 但在近代的哲学形态中,辩证法却与唯物主义
两相分离,形成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历史形
态。
?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作为两种发展现是根本对立
的。它们的对立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第一、辩证法用全面、联系的观点看世界,而
形而上学用孤立、片面的观点看世界。
? 第二、辩证法用发展变化的观点看世界,而形
而上学用静止不变的观点看世界。
? 第三、辩证法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而
形而上学则否认矛盾的存在 。
? 形而上学世界观的产生有其实践的原因 。 由于
古代世界观对世界作出的只是整体的, 直观的,
模糊的理解 。
? 当人们再进一步研究这一世界画面时, 就要深
入到各个部分, 环节, 方面, 把这些部分, 环
节, 方面从整体中暂时割裂开来, 使之静止化,
以作出定量的精确的研究, 并以某种方式转化
为工业的实践方式, 这样一种过程, 使形而上
学的世界观的产生具有了可能性 。
? 当人们对各方面素材积累到一定程度时, 实践
活动就超出了以机械方式为基础的那种历史形
式, 并向社会化的大工业转化;思维方式也从
追求静止进入到动态, 从研究部分, 方面进入
到研究整体和各方面的相互联系 。 这时, 辩证
法取代了形而上学并与唯物主义相结合, 成为
人们主导的思维方式 。
? 哲学发展的历史性转轨的完成, 确立了唯物论
和辩证法统一的世界观, 即唯物辩证法 。
二人的活动的辩证法与客观事物
的辩证法的统一
? 唯物辩证法是包含着多重系列的辩证法群, 从
总体上, 我们可以把这一辩证法群划分为客观
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两大系列,
? 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 。
? 而客观辩证法又可划分为客观事物的辩证法 (主
要是自然辩证法 )和人的活动的辩证法, 人的活
动的辩证法与客观事物的辩证法又是内在统一
的 。 ( 吉林大学认为离开人就没有辩证法 )
? 从形式上来区分, 人的活动的辩证法当然不同
于客观事物的辩证法 。 人的活动的辫证法也就
是实践的辩证法或社会的辩证法, 它是人这一
主体有意识的社会化行为, 是人的有目的的活
动过程的辩证法;
? 客观事物的辩证法则是自然界自在运动的辩证
法, 它是一种无意识, 无目的的自发运动过
程,, 如果说客观事物的辩证法是自然界的
,本然, 运动, 那么, 人的活动的辩证法则是
按人的需要而展开的, 应然, 运动 。
? 人的活动的辩证法与客观事物的辩证法是内在
一致的, 它们只是唯物辩证法的不同表现系列
而已 。 这种一致性表现在:
– 第一, 无论是人的活动的辩证法还是客观事物的辩
证法, 都属于合理形态的辩证法 。
– 第二, 无论是人的活动的辩证法还是客观事物的辩
证法, 都是客观的解证法, 二者通过大量的中介系
统而相统一 。
– 第三, 人的活动的辩证法包含, 体现着客观事物的
辩证法, 人们通过实践来认识和把握客观事物的辩
证法 。
? 人类活动的辩证法和客观事物的辩证法的统一
有两个现实的基础;
– 一方面, 二者都统一于物质过程, 两个辩证法系列
本身都是物质世界不同的运动形式, 因而天然是统
一的;
– 另一方面, 二者又统一于人类实践, 即客观事物与
人的活动在何种程度, 何种范围内统一起来, 现实
他联结起来, 取决于人类实践所达到的广度相深度 。
人类总是立足于实践, 并从实践出发去验证人的活
动辩证法与客观事物辩证法相统一的程度 。
? 所以, 我们不仅要从客体, 而且要从主体实践
出发去理解全部辩证法的规律和范畴 。 对辩证
法规律相范畴内涵的把握, 不仅反映出实践的
水平, 而且辩证法的规律和范畴之所以有意义,
就在于它能指导人们的实践 。 辩证法的规律和
范畴作为理论形态是实践的内化和升华, 这是
合理形态辩证法的精神和实质之所在 。
? 可以说没有科学的实践观点, 就不可能真正理
解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 。
第二节 联系的普遍性和发展的方
向性
? 一 联系的普遍性和发展的方向性
? 二, 事物发展的方向性及其表现
? 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
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 首先呈现在我们眼
前的, 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
地交织起来的画面, 是一幅普遍联系和发展变
化的辩证因果 。 唯物辩证法就是对这幅生动画
面, 图景的理论再现 。
? 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
征, 是人们考察事物, 分析问题的基本原则 。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范畴, 都是从各个方
面揭示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 。
一、事物的普遍联系及其多样性
? 联系或关系作为哲学范畴, 包括一切事物诸要
素之间的相互影响, 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普
遍本性之一 。 相互联系是物质的普遍特性之一 。
联系是客观的 。
联系的客观性指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 它
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 。 事物的联系就其与人的实践
关系来说, 可分为自在事物的联系与人为事物的联系 。
自在事物中的机械, 物理的联系, 它们当然不依人的
意志为转移, 而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人类实践的产物,
它们的联系仍然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
? 联系又是普遍存在的 。 唯物辩证法关于普遍联
系的观点包括两重含义:
? —是指世界上一切事物, 现象, 过程都不能孤
立地存在, 部与周围的其他事物, 现象, 过程
这样或那样地联系着, 整个世界是佰互联系的
统一整体;
? 二是指任何事物, 现象, 过程内部的各个部分,
要素, 环节, 成分又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着 。
? 中介指的是两个事物之间的中间联系, 任何事
物之间不论存在多大差异, 都可以通过中间联
系沟通起来 。 两个极端不同的个体通过中介而
联系起来, 不同的东西通过中介而被纳入列一
个普通联系的系统之中 。 每一事物部可以成为
其他事物的中介, 每个事物与其他每个事物通
过中介而连成一体, 所不同的只是两个事物之
间的中介联系多些或少些, 复杂些或简单些而
已 。 事物的普遍联系只有经过互为中介才能实
现, 中介也只有在普遍联系中才能产生和存在 。
? 正如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多样的统一一样, 事
物, 现象的联系也是极其复杂的, 多种多样的;
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 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
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 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
等等 。 不同的联系, 对事物的存在的发展所起
的作用也是不同的 。
? 具体科学的任务是揭示某一领域事物, 现象之
间的各种联系;哲学则揭示一切事物, 现象之
间相互联系的普遍的本质和规律, 为具体科学
的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
? 把握联系的多样性是同把握条件的复杂性密切
相关的这一范畴, 是指同特定事物相联系的,
对它的存在和发展发生作用的诸要素的总和 。
? 任何具体的联系无不依赖于 —定的条件;随着
条件的改变, 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因素之
间联系的性质相方式, 也要发生变化 。 这就是
联系的条件性 。 一切以时间, 地点和条件为转
移 。 离开条件, 一切都无法存在, 无法理解 。
? 列宁曾举过下雨的例子,说明撇开联系、脱离
条件来孤立地考察问题,就连对“下雨好不好”
这个摄简单的问题都无法作出明确的判断,更
不用说解决稍许复杂一些的问题了。一切以条
件为转移,而条件又是具体的:多种多样的:
有必要条件和非必要 (可有可无的 )条件、决定
的条件和非决定的条件、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等等。不同的条件,对于
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所起的作用是各不相同的。
? 当然, 条件是可以改变的, 正如具体的联系是
可以改变的一样 。 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作用,
即以主观条件去改变客观条件, 变不利条件为
有利条件, 创设实现预定任务所需的必要条件 。
但改变条件的活动也不是任意的 。 不了解或不
具备改变条件和创设法件的条件, 改变条件的
活动就会失败和落空 。
? 总之, 具体的事物和现象都是有条件的, 只有
,有条件, 这一点才是无条件的 。 从这个意义
上说, 唯物辨证法的普遍联系论同时就是条件
论 。
二、事物发展的方向性及其表现
? 辩证法不仅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的科学, 而且
也是关于世界永恒发展的学问 。
? 世界的普遍联系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 变化和
发展, 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统一体现出唯物
辩证法的全面性特征 。
? 唯物辩证法把运动、变化、发展结合起来表述
自己的发展观。运动、变化、发展是居于同一
序列的概念和范畴。运动就其最一般的意义来
说,包括着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
? 运动是一切物质的根本存在方式,它主要标志
事物变动不居的动态过程。
? 变化主要指运动的一般内容,即运动的多样性,
运动的不同过程、状态和趋向,事物内部和外
部联系的演变等等。
? 发展是在运动、变化的基础丘进一步揭示物质
世界运动的整体趋势和方向性的范畴。
? 发展是指前进的变化或进化,反映着事物由一
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或从一种运动形
式中产生另一种运动形式的过程,从总体上概
括客观世界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
无序到有序的上升的有方向的运动。
? 把握辨证法的“发展”范畴,需要深刻理解客观世界
辨证运动的丰富特征.其中包括运动变化的多样性量
变与质变的统一,新事物产生与旧事物灭亡的统 —。
? 运动、变化、发展之间的辩证统一,以及客观
世界前进运动的方向性,是通过物质运动形式
的多样性及其相互转化表现出来的。
? 思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依据当时科
学达到的水平,按照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
复杂的顺序,把宇宙中各种各样的物质运动归
结为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和社会
的五种基本运动形式.在每一种基本运动形式
中,又包含着许多具体的运动形式 (例如,在物
理运动包括声、光、热、电、磁等运动形式 )。
? 现代科学的发展使人类对运动形式的理解更深
入了, 如何将各种运动形式进行更新的划分,
目前尚无统 —的认识, 但是, 恩格斯对运动形
式的原则划分仍然具有它的意义 。
? 不同的物质运动形式既相互区别, 又相互联系,
并依据一定条件相互转化 。
? 低级运动形式是高级运动形式的基础, 高级运
动形式包含着低级运动形式, 发展就是在低级
运动形式中分化出高级运动形式的上升性运动 。
? 各种运动形式又是相互转化的, 如同高级运动
形式会转化为低级运动形式一样, 在一定条件
下低级运动形式也会转化为高级运动形式 。
? 同时, 运动形式的相互转化, 不仅符合能量守
恒和转化定律, 而且一种运动形式向他种运动
形式转化的能力也是不会消灭的 。
? 世界发展的上升性运动通过事物变化的多向性
与总体方向的前进性的统一表现出来 。
? 事物变化的多向性主要表现为三种方向的运动:
? —是单一水平的运动, 即同一等级运动形式之
间的变化 。
? 二是下降的运动, 即从高级形式向低级形式,
从有序向无序, 从较复杂向较简单的变化,
? 三是上升的运动, 即由低级向高级, 由无序向
有序, 由简单向复杂的运动 。
? 唯物辩证法揭示, 上升性在世界的多向运动中
占主导地位, 而上升性运动则表现为多向性与
定向性, 上升与下降, 前进与后退之间的统一 。
? 这种复杂的统一性本身就是事物上升性发展方
向的特征之一 。
? 若没有后两种方向运动作为自己的基础, 若没
有水平的, 下降的方向的运动, 也就没有上升
的方向的运动, 总体的上升性的方向的运动是
客观事物多种方向运动的内在结果 。 下降运动
是上升的总体运动的必要条件 。
? 承认世界发展的基本方向是前进的, 上升的,
就必然要承认新陈代谢是宇宙中普遍的, 永远
不可抵抗的规律 。
? 所谓新事物, 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的, 具有
远大前途的东西 。
? 旧事物则是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丧失其存在必
然性的, 日趋灭亡的东西 。
? 新旧事物相互区别的根本标志在于, 它们是否
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 。
? 新事物的成长也是这样, 它在最初出现的时候
总是比较弱小, 总是难免有这样那样的缺陷,
而旧事物则往往比较强大, 显得合乎, 常规,,
然而, 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永远是;暂时显得弱
小的新事物不管经过怎样的困难和曲折, 终究
要战胜表面上强大的旧事物 。
? 新事物不可战胜的规律, 在社会生活中的表现
异常明显 。 把握这一规律, 对于理解社会生活,
认识社会的发展, 增强人们为进步事业而奋斗
的精神, 具有重要的人生观和方法论的意义 。
? 新事物必然要战胜旧事物, 是由新旧事物的本质特点
和事物发展的辩证本性所决定的,
– 第一, 就新旧事物与环境的关系来说, 新事物之所
以新是因为有新的结构和功能, 它适应已经变化了
的环境或历史条件;而旧事物之所以旧, 在于旧事
物原有的各种要素和功能, 已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 。
– 第二.就新旧事物之间的关系来说,新事物是在旧
事物“母腹”中孕育成熟的。
– 第三,在社会历史领域中,新事物是社会上先进的、
富有创造力的人们的创造性活动的产物,符合绝大
多数人的根本利益,反映社会进步发展的要求,最
终能得到绝大多数人的支持。
第三节 联系和发展的规律性
? 一, 规律及其分类
? 二, 联系和发展的规律体系及其核心
? 三, 发展的决定性
? 在唯物辩证法的理论体系中, 事物的普遍联系
与永恒发展是内在统一的 。
– 一方面, 世界的普遍联系是世界运动发展的终极原
因, 由于普遍联系形成的相互作用, 引起世界的运
动变化;
– 另 —方面, 由于运动发展才能产生新事物和新联系,
因而运动发展又是普遍联系多样化和高级化的原因 。
世界普遍联系与运动受展的互为因果性, 表明物质
世界的规律都是自身运动的规律, 物质世界的运动
过程是, 自己决定自己, 的过程, 由此而产生了唯
物辩证法的决定论 。
一、规律及其分类
? 唯物辩证法以及一切科学, 都是以规律为研究
对象的 。
? 规律是各门科学得以成立的客观依据, 也是唯
物辩证法与各门科学相互关系得以确立的实在
内容 。 要把握唯物辩证法与各门科学以及其理
论体系, 就要理解规律的内涵 。
? 规律是事物发展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
的、稳定的联系。
? 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规律的基本观点是:
? 第一, 规律是事物的本质联系 。
? 第二, 规律是事物的必然联系 。
? 第三, 规律是事物的稳定联系 。
? 规律既是本质的, 必然的, 稳定的联系, 也是
事物运动, 变化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确定的秩
序 。
? 从大的范围划分, 我们可以把规律划分为一般
规律, 特殊规律, 个别规律三种类型 。
? 唯物辩证法的规律是渗透于自然界, 社会, 思
维各个领域内的普遍规律 。
? 唯物辩证法所阐明的普遍规律是关于普遍联系
相永恒发展的一般学说, 它概括着一切事物运
动规律的共性, 而自然界, 社会和思维的运动
则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具体表现形式 。
? 自然界, 社会和思维的运动规律是特殊规律,
它们是普遍规律在某一领域内的体现 。 以这些
特殊规律为研究对象, 就形成了最基本的科学
群, 如自然科学是以自然界规律为研究对象的
科学群, 它们之所以林为科学群, 是因为每一
科学群中, 不仅有基础科学, 而且包括技术科
学, 应用科学, 其中又有大大小小的各分支科
学, 彼此相互联系, 相互渗透, 共同构成了科
学的体系 。 科学体系本质上是规律体系的理论
反映 。
? 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也是相互渗透的 。 以前自
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这两门科学之间几乎没有什
么联系, 而在现代, 由于科学的发展和人们认
识的深入, 它们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 。 管理
科学, 环境科学就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互
渗透, 相互交叉的明显标志 。
? 个别规律是待殊规律向微观方面的拓展, 相对
于特殊规律, 普遍规律, 它又可称为微观规律 。
个别规律范畴的形成是人类对规律认识深化的
重要体现 。
二、联系和发展的规律体系及其
核心
? 唯物辩证法不同于自然科学, 社会科学, 它揭
示自然, 社会和思维的普遍联系和水恒发展的
一般规律 。
? 唯物辩证法作为理论体系, 它是由辩证法的基
本规律和范畴所构成的逻辑系统 。
?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主要是质量互变规律,
对文统一规律, 否定之否定规律 。 这三个规律
各有其侧重, 但它们相互之间又形成一个内在
统一的逻辑整体 。
– 质量互变规律, 揭示出质和量是普遍存在于一切事
物中的两个最明显的属性, 量变和质变是普遍存在
于一切事物变化过程中的两种最基本的形式或状态 。
量变导致质变, 质变又导致新的量变, 事物就以质
量互变作为自己的运动形式 。
– 对立统一规律, 揭示出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容和动
力, 它表明, 事物内部固有的矛盾性即同一性和对
立性, 既是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 也是事物变
化发展的根本动力 。 对立统一规律或矛盾规律是事
物自我运动, 自我发展的内在根据 。
? 否定之否定规律,是事物矛盾运动的进 —步展
开。这一规律揭示矛盾引起的发展.是肯定自
身一 —否定自身而转化为他物 ——否定这一否
定再回到自身的前进运动。把握这一规律,就
可以从整体理解事物自我运动、自我发展的全
过程。
? 这三个相互联系着的基本规律,构成唯物辩证
法理论体系的主体。
? 除此而外,唯物辩证法还包括一系列最普遍的
范畴,进一步从各个侧面揭示事物的一般规律
? 范畴即基本的概念, 是人的思维对事物, 现象
普遍本质的概括和反映 。
? 每门科学都有自己持有的一系列范畴, 如力学
有力, 质量, 速度, 功 。
? 各门具体科学的范畴, 只在自己所研究的特定
领域内具有普遍的意义 。
? 哲学范畴则是反映整个世界普遍本质的最一般,
最基本的概念 。
– 哲学范畴是对自然, 社会相思维最普遍的对象, 特
性和关系的概括和反映, 而唯物辩证法的范畴则是
对事物, 现象间最普遍的辩证联系或关系的概括和
反映, 是辩证思维的逻辑形式 。
? 唯物辩证法的规律和范畴, 是相互联系, 相互
包含, 相互贯通的 。
– —方面, 规律包含了范畴 。 从逻辑形式上看, 规律
以判断来表达, 范畴以概念来表达;判断离不开概
念, 规律离不开范畴 。
– 另一方面, 范畴体现了规律 。 范畴及其关系的展开,
就构成为规律, 内容决定形式等是事物的客观规律 。
? 在由 —系列规律和范畴等诸要素构成的唯物辩
证法中, 对立统 —规律处于核心地位 。
? 列宁明确指出:, 统一物之分为两个部分以及
对它的矛盾着的部分的认识 …… 是辩证法的实
质 。,,可以把辩证法简要地规定为关于对立
面的统一的学说 。 这样就会抓住辩证法的核心,
可是这需要说明和发挥 。,
? 为什么况对立统一学说是唯物辞证法的实质和
核心呢?
? 第一,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普通联系的根本内
容,揭示了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
? 第二,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辩证法其他规律和
范畴的中心线索。
? 第三,矛盾分析方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
? 总之, 对立统一规律是理解普遍联系和全面发
展, 把握唯物辩证法的钥匙, 是坚持这一科学
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键;而否认事物的内部矛
盾, 并由此而否认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辩证发展,
则是形而上学之要害 。 一句话, 是否承认对立
统一规律, 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世界
观对立和斗争的焦点 。
? 突出对立统一规律的核心地位.决不是用它
来包括、代替一切,而恰恰是为了完整准确地
把握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
三、发展的决定性
?,决定论”是一种承认并说明事物和过程具
有普遍制约性构思想、观点和理论,处关于多
物具有因果联系性、规律性、必然性的学说。
辩证唯物主义对世界的发展持辩论决定论的观
点,认为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的统一既是世界
运动发展的终极原因,也是每一个具体事物何
以这样发展而不那样发展的具体制约过程,它
表明世界上万事万物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
过程”,是自己决定自己,自己完善相发展自
己的过程。
? 决定论并非是对世界发展的唯一一种解释, 与
决定论相对立的有目的论和非决定论 。
? 目的论认为, 人间万事万物均是由神或神秘力
量按一定目的预先安排的, 人只能听从, 上
帝,,, 天意,,, 天命, 的摆布, 目的论实
际也是一种, 决定论,, 是一种反科学的, 决
定论, 。 有些唯心主义者也承认因果性, 必然
性, 规律性, 承认世界的决定过程, 但它们又
认为决定过程是由绝对精神, 理念等规定的,
因而只是一种, 观念决定论, 。
? 与, 决定论, 对立的还有 —种, 非决定论,
?, 非决定论, 否认因果联系的普遍性, 否认事
物发展的规律性和必然性, 认为事物运动不受
因果关系制约, 没有规律和秩序可寻 。, 非决
定论, 在现代西方社会科学中占有主导地位,
它认为既然社会生活都是由有意志的人参与的,
那么人的意志, 尤其少数英雄人物的意志就是
历史活动的决定力量, 在社会历史领域中根本
没有客观规律性和因果制约性可循 。。
? 决定论思想就其渊源而盲, 在古代就已产生了 。
但对决定问题的具体探索, 在不同时代有着不
同的回答方式 。
? 如同唯物主义发展的历史一样, 从古代到现代,
决定论大体经历了朴素决定论, 机械决定论,
统计学决定论, 辩证决定论几种形态 。
? 古代的决定论是朴素的, 这 —决定论形态虽然
正确地描述了世界自身发展的过程, 从总体上
肯定了客观世界发展的决定性的特征, 但它毕
竞是自发的, 直观的, 不系统的 。 古希腊唯物
主义肯定了原于与虚空构成万物, 多由一产生,
最终多又归结为一;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认为,
世界的发展是, 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
生万物, 等等 。 这些决定论的思想在当时无疑
是天才的, 但毕竟未经过科学的严格论证和说
明, 因而在尔后的发展中让位于机械的决定论 。
? 近代唯物主义采用机械决定论的形式来回答世
界发展的决定性问题 。
? 机械决定论的优点在于充分运用了当时的科学
即机械力学理论, 以力的相互作用的动力学规
律论证丁决定论 。
? 但是, 机械决定论犯了简单化和绝对化的错
误, 它把经典力学的思维方式当作哲学上的普
通思维方式, 把力学定律所表述的决定关系当
作唯一普遍的决定方式, 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
运动变化的结果都是按力学公式产生的 。
? 机械决定论甚至断言, 只要知道自然界一切组
成部分的相对位置和全部作用, —亿年以前和
一亿年以后的状况, 都可以精确无误地演算出
来, 历史和未来犹如在眼前 —样, 因为来来的
一切早就在宇宙诞生时便己完全被确定了 。
? 可见, 机械决定论由于只承认单 —的机械的因
果关系, 并把一切偶然性, 可能性都上升到必
然性的高度, 实际上最终好定了客观世界发展
的决定过程, 因而导致了预成论和宿命论的理
论结果 。
? 随着科学的进一步发展, 特别是统计规律的发
现, 统计决定论取代了机械决定论 。 事物概率
分布的统计规律表明, 事物的具体过程和环节
并不是直线, 单向, 一义的, 但其总的过程和
趋势仍然是受制约的, 有确定性的 。 比如, 对
一个骰子来说, 每掷一次只有 l/ 6的机会朝上,
这便是统计学中的大量定律 。 统计学规律比动
力学规律更符合现实世界各种发展过程的实际
情况, 因此, 统计决定论比机械决定论包含着
更多的真理性 。
? 应该指出, 无论统计决定论还是机械决定论,
都是因果决定论, 是从因果关系的普遍性和客
观性来证明客观世界发展决定过程实质的理论 。
实际, 因果关系只是决定过程何以发生的一个
环节, 并不能全面地论证发展的决定过程 。 从
因果关系可以进入到发展的决定过程, 但不能
把决定性仅仅归结为因果性 。 发展的决定性具
有全面性和包罗万象的性质, 这种性质只是片
面地, 断续地, 不完全地出因果性表现出来 。
不能把发展的决定性等同于事物的因果性 。
? 马克思主义哲学主张辨证的决定论 。 辩证决定
论吸取了机械决定论, 统计决定论的合理因素,
承认事物的发展具有普遍的制约性和规定
性, 并以这种原则去观察相处理一切客观的事
韧及其发展过程 。 辩证决定论在考察决定过程
时, 和把决定性归结为一种单向的, 直线的,
僵硬的作用, 而是如实地揭示事物和过程中多
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和动态的统, 其中包括原因
和结果, 必然和偶然, 单向性和多向性以及整
个历史与现实的纵横交错的关系等 。
? 在辩证决定论看来, 机械决定论适合于说明系
统整体宏观变化的决定性特征, 统计决定论更
好地反映了系统中要素和结构变化的决定性机
制, 但二者部不可能穷尽世界上多样化的决定
关系的形式 。
? 随着人类实践和科学的不断发展, 人类必定揭
示出越来越多种类的决定关系, 从而丰富人们
对各种决定论形式的认识 。
第五章 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规律
第一节 质量互变规律
第二节 对立统一规律
第三节 否定之否定规律
第一节 质量互变规律
一, 质, 量, 度
二, 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
三, 质量互变规律的方法论意义
? 当人们研究事物的联系和发展时, 首先遇到质
和量的相互关系, 并发现由量转化为质和由质
转化为量的质量互变规律 。
? 这一规律揭示出任何事物都具有质的规定性和
量的规定性, 都表现为质与量的统一 。
? 量变与质变是事物运动两种员基本的状态, —
切事物的发展变化都表现为由量变到质变和由
质变到量变的质量互变过程 。
一、质、量、度
? 质就是一事物成为它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内
部所固有的规定性 。 特定的质就是特定的事物
存在本身, 质和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 。 质
和事物的直接同一, 具有两方面的含义:
? 其一是说, 事物总是具有一定质的事物, 不具
有一定质的事物是根本不存在的;
? 其二是说,质又总是一定事物的质,脱离一定
事物的质也是根本不存在的。
? 一事物与他事物的关系是复杂的, 因而事物的
质往往表现为多种多样的属性或特性 。 属性就
是一事物与他事物在相互联系中表现出来的质 。
? 事物本身所具有的属性是多方面的, 其中有本
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 。 不同的属性, 对于确定
事物的质具有不同的作用 。
? 要在事物的诸多属性中, 确定哪些是对事物的
质具有决定作用的本质属性, 还必须考虑到社
会实践的需要 。
? 人们又怎样区分在质上相同的事物呢? 这就必
须由质的范畴进入到量的范畴 。
? 量和质一样,也是事物所固有的一种规定性,
它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它的构成
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等可以用数量表示
的规定性。例如,物体的大小,质量的疏密、
等,都是事物量的规定性。
? 内涵的量是表示事物等级程度、构成方式、功
能过程的量,它比外延的量更加深刻,是不能
用机械的方法来加以计算的。
? 质和量是事物的两种不同的规定性 。 质和事物
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 而量与事物的存在并不
直接同 —。 同一事物在一定范围内, 数量的增
减, 功能的变化, 结构的一定变动并不影响某
物之为某物 。 量总是存在着一定的变化幅度的 。
? 作为质和量之统一的度,就是事物保持自己质
的量的限度、幅度、范围,是和事物的质相统
一的数量界限。例如,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
水的度就是 o℃ 一 100℃,在这个幅度内,水保
持其自身不变。
? 在度中, 质和量处于不可分离的统一中 。
? 首先, 度是质和量的互相结合 。 一方面量中有
质, 度中的量不是单纯的量, 而是只有一定质
的量;另一方面质中有量, 度中的质也不是单
纯的质, 而是具有一定量的质 。
? 其次, 度又是质和量的互相规定 。 质规定着它
的对立面量, 如水规定着它的温度是 0℃ 一
100℃ ;量也规定着它的对立面质, 如 0℃ 一
100℃ 则规定着与这个温度相对的质是水 。
? 质和量的互相结合和互相规定, 使质量双方在
持定的度的范围内处于统一状态, 形成果物之
所以为某物的质和量的统一体, 一旦某物的质
和量的统一体发生分裂, 也就是度的超出或破
坏, 某物就会转化为他物而形成新的质和量的
统一体 。
一、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
? 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的两种形式或两种状
态。
? 量变即事物量的变化,是事物在原有性质的
基础上,在度的范围内发生的不显著的变化,
包括数量的增减、场所的变动、组成要素排列
次序的变化和事物功能的变异等形式。
? 质变是事物性质的变化,是一种质态向另、
种质态的转变。质变表现为根本性的显著的突
变,是对原有度的突破,是事物的连续和渐进
的中断。
? 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这是区分量变
与质变的根本标志。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 第一, 量变是质变的准备,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
结果,
– 首先, 质变必须有一个量的积累过程
– 其次, 质变必须由量变来规定其性质和方向 。
? 第二, 质变巩固着量变的成果, 质变又引起新
的量变 。
? 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说明, 事物的发展变化
总是先从量变开始 。 量变达到临界点超出了度,
就导致质变, 这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 质变
又引起了新的量变, 这又是由质变到量变的过
程 。 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 又由
质变到新的量变的无限循环往复, 由低级到高
级, 由简单到复杂的演进过程 。
? 质量互变是客观的, 普遍的规律, 但在现实
世界中, 量变相质变以及二者的关系, 其具体
表现又是特殊的, 丰富多彩的和错综复杂的 。
? 量变的复杂性有多种表现,
– 首先表现在量变形式的多样性 。 事物多种多样的量
变形式基本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由数量的增减而引
起的质变, 另一种是由于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空间关
系即排列次序和结构形式上的变化而引起的质变
– 另外, 总的量变过程中包含着部分质变 。 总的量变
过程中的部分质变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事物的
根本性质未变而比较次要的性质发生变化, 使事物
的发展呈现出阶段性, 可称为阶段性的部分质变;
一是事物全局的性质未变而其中个别部分发生了性
质的变化, 可称为局部性的部分质变 。
– 此外, 量变过程, 在时间的延续上也很不相同,
? 同量变有种种特殊的复杂情况一样, 质变的情
况也是复杂多样的 。
? 首先表现在它的形式的多样性 。 从质变过程中
对抗与非对抗的角度, 可以把质变形式划分为
两类:爆发式飞跃和非爆发式飞跃 。
? 质变的复杂性还表现在, 质变过程中具有量的
特征 。
? 爆发式飞跃是解决矛盾的一种对抗的质变形式。
这种形式纳飞跃,是在量变的积累达到临界点
以后,新事物与旧事物发生激烈的外部冲突,
通过一次或数次决定性的打击,摧毁阻碍新事
物诞生和成长的侄桔,使新事物迅速战胜旧事
物而实现的根本质变。
? 非爆发式的飞跃是解决矛盾的非对抗的质变形
式。在这种形式下,旧事物向新事物转化时一
段不发生剧烈的外部冲突,而是通过新质要素
的逐渐积累和旧质要素的逐渐衰亡而实现的。
? 事物不同的飞跃形式是由事物本身的性质决定
的, 同时又受着它所处的外部条件的制约 。 由
于外部条件的不同, 同样性质的事物其飞跃形
式也会不同 。
? 而且, 由于事物的复杂性和所处条件的多样件,
还往往有这种情形,—个总的飞跃过程是爆发
式的, 但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个别非爆发式的飞
跃;一个总的它跃过程是非爆发式的, 但其中
也可能出现个别的, 部分的爆发式的飞跃 。
三、质量互变规律的方法论意义
? 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最基本
的状态, 是客观辨证法的重要内涵之一, 它对
于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的方法沦意义 。
? 应该说, 质, 量, 度, 量变和质变及其辩证关
系, 以及量变和质变的普遍性, 复杂性等, 都
具有方法论的意义,
? 在这里, 我们重点揭示质量互变的最基本的方
法论意义 。
? 质, 量, 度作为规范事物存在的最基本的范畴,
转化为方法论就是定性分析, 定量分析及其相
互关系, 是人类认识和实践的最基本的方法 。
质量互变规律是把握事物联系和发展的重要参
照系统,
?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表明事物的发展总是连
续性与间断性的统一,纯粹的连续性和纯粹的
间断性都不可能发展自身。
? 掌握事物的度对于了解质量互变规律的方法沦
意义至关重要。
? 定性分析是判断学物所具有的各种因素, 属性
及其运动状态的分析;
? 定量分析是判定各种因素的数值和数量关系的
分析 。
? 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关系是辩证的,
? 定性研究是定量研究的基础 。 但只有定性研究
是不够的, 还必须在此基础上进行定量研究 。
? 定量研究是定性研究的深化和精确化 。
? 质量互变规律的方法论的实质在于, 要善于把
握量变相质变的对立统一, 在它们的辩证关系
中把握事物的变化发展, 从而为实践活动提供
正确的指导 。
? 质量互变规律的方法论含义是全面的, 它的基
本概念及其辩证联系都具有方法论的指导意义,
重要的是要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依据具体
情况决定具体的方法 。
第二节 对立统一规律
? 一, 矛盾及其基本属性
? 二, 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 三,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 四, 对立统一规律的方法论意义
? 对立统一规律 (又称矛盾规律 )揭示事物发展的
源泉, 动力和实质内容,, 提供理解一切现存
事物的 ‘ 自己运动 ’ 的钥匙,, 它是唯物辩证
法的实质和核心, 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的根本原则 。
一、矛盾及其基本属性
? 要把握对立统一规律, 首先要正确理解唯物辩
证法的矛盾范畴 。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或事物
之间对立相同一及其关系的哲学范畴 。 矛盾的
对立属性又称斗争性, 矛盾的同一属性又称同
一性, 它们是矛盾所固有的两种相反而又相成
的基本关系或基本属性 。
? 矛盾的同 —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的相互
依存、相互吸引、相互贯通的一种趋势和联系。
矛盾的同一性可以用许多不同的术语来表述,
具有多种多样的形式。
? 概括起来,矛盾同一性具有两重含义。第一,
矛盾着的对立面的互相依赖性。第二,矛盾着
的对立面之间的相互贯通性。
?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互相得
斥的属性,体现着对立双方互相分离的倾向相
趋势。矛盾的斗争性也可以用许多不同的术语
来表达,如相互否定、相互反对、相互限制、
相互离异、相互分化等等,都是矛盾斗争性的
具体形式,从不同侧面表现着矛盾的立面互相
排斥的含义。
? 矛盾的斗争性是一个最广泛的哲学范畴, 它在
内容上有着最大的普遍性和概括件, 在形式上
则有着无限多样性 。
? 矛盾的斗争性的丰富内容和表现形式的多样性
告诉人们, 作为哲学范畴的斗争或斗争性, 同
政治生活用语中的斗争一词, 既有联系又有区
别, 我们切不可把二者等同起来 。
? 作为哲学范畴的矛盾斗争当然包含着作为政治
范畴的矛盾斗争, 但前者在内容和形式上远比
后者丰富得多, 深刻得多 。
? 矛盾的斗争不仅在不同的事物中有不同的情况,
而且在同 —矛盾的发展和展开过程中也不尽相
同 。 一般说来, 具体的矛盾一经产生, 往往要
经过一个逐步展开的过程 。
? 矛盾产生的初期, 矛盾双方就巳存在着, 但它
们对立的性质还处在萌芽状态, 随着差异的深
化, 原来包含的对立明朗化, 并得到充分的展
开;最后达到矛盾解决, 旧矛盾让位于新矛盾 。
? 无论是不同矛盾的不同斗争形式,还是同一矛
盾的不同斗争状况,都是矛盾斗争性的差别问
题,绝不是矛盾斗争性的有无问题。
? 因此,我们绝不能把矛盾斗争形式或阶段的差
异性同矛盾斗争的有无混同起来,把矛盾斗争
仅仅归结为某一种具体形式或某一发展阶段的
状况,如归结为你死我活的对抗这一具体形式。
这样,就会抹煞矛盾斗争的普通性。
? 同一性和斗争性是事物矛盾的两种相反的属
性, 但二者又是相互联系, 不可分离的 。
– 一方面, 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 没有斗
争性就没有同一性 。 同一是以差别相对立为前提的,
是包含着差别和对立的具体的同一, 因而同一性必
然为斗争性所制约 。
– 另一方面, 矛盾的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
斗争性也总是和同一性相联结, 为同一性所制约的 。
我们所说的差别和对立足事物内在的差别相对立,
斗争是统一体内部的斗争, 因而差别, 对扩相斗争
必然同性相联系, 为同一性所制约 。
二、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 矛盾范畴不仅反映了事物内部对立同一的本质
联系, 而且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机制 。 矛盾是事
物发展的源泉, 动力, 是新事物产生和旧事物
灭亡的内在依据 。 矛盾着的双方又同一又斗争,
双方力量此长被消, 不断变化, 一但力量对比
发生根本的变化, 双方地位便发生相互转化,
于是新矛盾取代旧矛盾, 新事物战胜旧事物 。
这就是由事物的内在矛盾引起的事物发展的实
际过程 。
? 要理解争物自我运动和自我发展, 就要理解事
物内部矛盾与外部矛盾的关系 。 就整个世界而
言, 一切矛盾都是世界的内部矛盾, 世界本身
就是它自己运动的原因 。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
是事物变化的原因, 内部矛盾是内因, 外部矛
盾是外因 。 就外因与内因的关系而言,, 外因
是变化的条件, 内因是变化的根据, 外因通过
内因而起作用, 。 所以, 事物的运动, 变化和
发展主要是由事物的内部矛盾引起的, 同时,
外部矛盾也是不可缺少的条件 。
? 要深入理解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就要
进一步分析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在发展中的作
用。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对求物发展的推动
作用.只有在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紧密结合下才
能实现,事物的发展是矛盾同一性与斗争件共
同起作用的结果。
? 但是,同一性与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是
不同的、各有其独特性,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
展中的作用.
? 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要从以下方面
去认识:
? 第 —,矛盾双方联为一体,互为条件,使对立
面在相互依存的统一体中得以存在和发展。
? 第二,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
在相互利用、相互促进中各自得到发展。
? 第三,矛盾双方的相互贯通规定事物发展的基
本趋势。
? 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的发展中具有重大作用 。
毛泽东说:, 什么事物的运动都采取两种状态,
相对地静止的状态和显著地变动的状态 。 两种
状态的运动都是由事物内部包含的两个矛盾着
的因素互相斗争所引起的 。,
? 对于矛盾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闻, 可以从
量变相质变两个过程分别加以考察 。
? 矛盾斗争性在事物量变过程中的根本作用, 就
在于它推动着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 。
? 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质变过程中的作用明显 。
? 在考察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
作用时, 还必须进一步揭示同一的相对性和斗
争的绝对性 。 矛盾同一和斗争关系中的相对性
和绝对性, 主要指的有条件性和无条件性 。
– 矛盾同一的相对性主要指它的有条件性 。 就是说,
任何矛盾的统一体, 以及贯穿其中的同一性的存
在, 都受着特定条件的限制, 只有当某种待定条件
具备, 矛盾双方才具有同一性, 才能共处于一个统
一体中;而当这种特定条件消失时, 矛盾双方就失
去同一性, 就不能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 所以, 同
一性是有条件的, 暂时的, 易逝的, 相对的 。
? 矛盾斗争的绝对性主要指它的无条件性 。
? 所谓无条件性并不是说它不需要任何具体条件
或不处在任何具体条件中 。 而是指矛盾的斗争
性既存在于具体条件之中, 受特定条件 (也就是
同一赖以存在的条件 )所限制, 又能够打破这些
条件的限制, 创造事物发展所必需的新条件 。
? 矛盾的斗争性是在任何条件下部要贯彻下去的
趋势 。
? 要把握同一的相对性和斗争的绝对性,还应正
确理解一个过程向另一个过程的矛盾转化。
? 矛盾转化过程是旧统一体破坏和新统一体建立
的过程。在旧的矛盾统一体完全瓦解之前,矛
盾双方并末完全割断联系,并末完全失去同一
性,但已是瓦解中的同一。这是“既存在又不
存在,既同一又不同一。矛盾转化过程中这种
同 —的特殊状况,进一步说明了同一的相对
性。。
? 而与此同时,矛盾双方相生排斥的斗争倾向则
越来越强烈,以致这种倾向贯彻到底,使矛盾
双方彻底分离,旧矛盾统一体解体让位于新矛
盾统一体,从而旧矛盾得到解决,开始新的矛
盾运动。矛盾转化是集中体现相对的同一性和
绝对的斗争性相统 —的综合范畴“有条件的相
对的同 —代和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
构成了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矛盾着的对立
面义统 —,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变
化。
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 深入把握对立统一规律, 还要进一步理解矛盾
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
? 矛盾的普遍性有两重含义,( 无时不在, 无处
不在 ), 其一是说,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
展过程中;其二是说, 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
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 。
? 当我们确认一切差异就是矛盾时, 也就确认了
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始终存在着矛盾运动 。
?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的个性和相对性, 即矛
盾着的事物的性质, 地位等各个方面, 以及矛
盾解决的具体形式各有其特点 。 对于矛盾的特
殊性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 。
? 第一, 矛盾性质的特殊性 。
? 第二, 矛盾地位和矛盾方面的特殊性 。
? 第三, 矛盾解决形式的特殊性 。
? 所谓根本矛盾, 是指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
终并规定事物及其过程本质的矛盾 。
? 非根本矛盾则是不规定事物及其过程基本性质,
也不一定贯穿事物发展过程始终的矛盾 。
? 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是相互作用的, 根本矛
盾规定相制约着非根本矛盾;非根本矛盾反过
来又影响根本矛盾, 加速或延缓根本矛盾的解
决, 从而加速或延缓事物的发展过程, 使其显
示出阶段性的持点 。
? 主要矛盾是处于支配地他的, 对事物的发展过
程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
规定或影响着事物复杂矛盾体系中的其他矛盾
的存在和发展 。
? 非主要矛盾则是处于从属地位的, 对事物的发
展过程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
? 主要矛盾起着主导的作用, 而非主要矛盾处于
支配的地位;前者矛盾的主要方面 。
? 事物的性质主要由矛盾主要方面决定的 。
? 矛盾解决的基本形式, 可大致归为以下三种:
? 其一,矛盾的一方克服另一方。
? 其二,矛盾双方,同归于尽,为新的对立双方
所代替。
? 其三,有些矛盾经过一系列的发展阶段,最后
达到对立面面“融合”,即融合成一个新的事
物,使矛盾得到解决。
对立统一规律的方法论意义
? 对立统一规律转化为方法论, 就是矛盾分析方
法 。
? 矛盾分析方法在整个辨证唯物主义的方法体系
中居于基础和核心地位 。
? 毛泽东指出:, 这个辩证法的宇宙观, 主要地
就是教导人们要善于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
矛盾的运动, 并根据这种分析, 指出解决矛盾
的方法 。,
? 矛盾分析法的重要方法沦意义,是由对立统一
规律本身在辩证法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
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从而为我们提供
厂理解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钥匙,诸如原
因和结果、必然和偶然、内容和形式、现象和
本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系统和要素等范畴,无
一不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质量互变规律所揭示
的量印质、量变相质变的关系,否定之否定规
律所揭示的肯定和否定.都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 那么, 作为 —种方法论, 矛盾分析方法有哪些
基本点呢?
? 第一, 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
? 第二, 矛盾分析方法又是内因分析法 。
? 第三,矛盾分析法又是矛盾共性与个性、矛盾
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
? 矛盾分析法之所以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这
是由对立统一规律在客观世界中的地位以及在
辩证法体系中的地位所决定的。
? 既然矛盾就是事物联系的实质内容,同时又是
事物发展的动力,那么,矛盾即是事物,矛盾
即是过程,矛盾即是发展。
? 这种分析方法和过程实质上就是运用对立统 —
规律去解剖和揭示事物的运动及其规律。
? 矛盾分析法是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 。
两点论是矛盾分析方法的通俗表述 。
? 两点论要求在分析任何事物的任何矛盾的时候,
从矛盾双方的对立与统 —的关系分析问题 。
? 即不仅要看到矛盾双方的对立, 又要看到二者
之间的统一;不仅要看到矛盾体系中存在着根
本矛盾, 主要矛盾, 矛盾的主要方面, 事物的
内因等等, 也要看到非根本矛盾, 次要矛盾,
矛盾的次要方面, 事物的外因等等;坚持两点
论的方法, 也就是反对形而上学的方法 。
? 形而上学的方法的根本特征是, 在看到矛盾统
一的地方看不到二者的对立 。 在看到矛盾对立
的地方又看下到二者的统一, 认为对立便是绝
对的对立, 统一便是绝对的统一 。 这种一点论
方法必然导致静止地, 孤立地, 片面地看问
题, 是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方法论根源 。
? 同时, 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不是均衡的两点论,
而是有重点的两点论 。 它要求把握矛盾的不平
衡性并把它贯彻到矛盾的分析之中
? 内因分析法包含以下含义:
? 其一, 在事物内因和外因的关系中把立足点放
在内因上 。 同间时充分利用外因的作用, 创造
外部条件 。 但是, 利用外因归根维底是为发展
内因, 同时, 外因也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 。
? 其二, 内因分析法是对矛盾自我发展的分析 。
在矛盾分析法看来, 一切矛盾本质上都是现有
矛盾的进一步展开, 现有的矛盾孕育着它未来
的发展;发展不是别的, 是向自己的对立面的
转化,
? 矛盾分析法的精髓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毛泽
东指出:, 这一共性个性, 绝对相对的道理,
是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 不懂得它, 就
等于抛弃了辩证法, 这是因为共性与个性, 绝
对与相对的关系贯穿于一切事物的各个方面,
是理解一切矛盾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 。
? 违背这个道理, 就背离了辩证法, 抛弃这个道
理, 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 就会犯唯心主义,
形而上学的错误 。
?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就是共性与个性
的关系 。
– 矛盾的特殊性作为个性包含着矛盾的普遍性即共性,
共性寓于个性之中;
– 矛盾的普遍性又贯穿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 共性统
摄着个性 。 共性与个性相互联结, 相互制约, 相互
过渡 。
– 作为方法论, 它对于人类的认识和实践有着重要意
义 。 人类的认识是由个别到 —般, 然后又用这一般
的, 共性的东西, 去研究新的个别的, 特殊的事物,
从而补充, 丰富和发展这种共同的, 本质的认识 。
? 是否承认矛盾以及运用矛盾分析法,是辩证法
的世界观与形而上学的世界观的根本分歧。
? 辩证法的范畴、规律及其体系,从根本上说,
也就是辩证的方法,而辨证方法的核心和基础
就是矛盾分析法。
?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我
们更要重视矛盾分析方法这个锐利的思想武器,
用它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开拓新思路,
创造新局面。
第三节 否定之否定规律
? 一、辩证的否定
? 二、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实质及其形式
? 三、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方法论意义
?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出, 由于内在矛盾性或内
在否定性的力量, 促使现存事物转化为自己的
对立面, 由肯定达到对自身的否定, 进而再由
否定达到新的肯定, 即否定之否定, 从而显示
出事物自己发展自己的完整过程 。
一、辩证的否定
? 任何事物的内部都包含着肯定和否定两个因素 。
? 肯定方面是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 即肯定
这一都物为他自身而不是他物的方面,
? 否定的方面是事物中促使它灭亡的方面, 即破
坏现存事物使它转化为他物的方面,
? 肯定与否定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
? 首先,肯定和否定是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
? 其次,肯定和否定是相互包含的。
? 再次,肯定和否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 唯物辩证法的科学否定观, 就是建立在对肯定
和否定辩证理解的基础上的 。
? 辩证的否定观在辩证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
位,它是事物发展的契机和推动力量.是辩证
法批判的、革命的实质之所在。
? 辩证的否定是这样一种否定.它是通过事物的
内在矛盾运动而进行的自身否定、即自己否定
自己,并通过自身否定,实现“自己运动”、
自我发展。
? 辩证的否定观有两个重要特点;
– 其一, 它是发展的环节, 辩证的否定是旧事物向新
事物的转变, 是由旧质到新质的飞跃 。
– 其二.它又是联系的环节。辩证的否定把新事物和
旧事物联系起来。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并在旧事
物的毋腹中生长起来。新事物是以吸取、保留和改
造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作为自己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 作为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之统一的辩证否定用黑格
尔的话说,就是“扬弃” —— 既克服又保留。保留
是发展的历史延续,是发展中的连续性。克服是发
展中的连续性的中断,是发展的非连续性。辨证的
否定就是连续性和非连续件的对立统一。
二、定之否定规律的实质及其形
式
? 事物的辩证否定, 不是一次完成的, 而是经历
了事物自己发展自己的两次否定, 两个阶段的
有规律的过程 。 思格斯指出:辩证法, 按本性
说是对抗的, 包含着矛盾的过程, 每个极端向
它的反面的转化, 最后, 作为整个过程的核心
的否定的否定, 。
? 否定之否定规律所揭示的, 肯定一一否定 ——
否定之否定, 三阶段的历史演化, 是矛盾自我
展外的综合性, 总括性的过程 。
? 肯定因素与否定因素处于对立统一之中。
? 最初,事物的肯定因素占居主导方面,矛盾也
就处于肯定阶段。矛盾进一步展开.否定因素
战胜肯定因素。于是事物发生质变,这时候,
矛盾运动就由肯定阶段进入到否定阶段。如果
仅仅看到事物的一次否定,还没有正确把握事
物发展的辩证过程,没有理解否定之否定规律
区别于对立统一规律和质量互变规律的特殊性。
只有在第一次否定的基础上进行第二次否定,
即否定之否定,才能解决前两阶段之间的矛盾。
? 第二次否定,即否定之否定,既保留它们各自
的积极因素,又克服它们各自的片面件.达到
肯定方面与否定方面的对立统一。使事物在
“自己运动”中自身得到充分的发展,表现出
某一特定事物发展的完整过程。
? 就是说,这一过程包含着两次否定、三个阶段;
两次否定即肯定的否定和对否定的否定,三个
阶段即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
? 体现事物自己发展自己的辩证否定, 一方面是
事物自身发展的中断和另一新发展过程的开始;
另一方面它又是事物自身发展的继续, 是完善
自身所必然经历的一个环节 。
? 这就是思格斯所说的,, 做第一个否定的时候,
就必须做得使第二个否定可能发生或者将有可
能发生, 。 这种形式的否定, 否定之否定, 显
示出事物自身发展的辨证性质, 是, 真正的,
自然的, 历史的和辩证的否定,, 是在, 更高
阶段上重新达到了原来的出发点, 的否定 。
? 事物由肯定, 否定到否定之否定, 从内容看,
是自己发展自己, 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 因而
是一种上升, 前进的运动, 从表现形态和发展
态势上看, 表现为近似螺旋的曲线, 是波浪式
和曲线式的前进过程 。
? 事物的螺旋式前进是由否定之否定规律决定的 。
? 第一,发展的上升性或前进性。
? 第二,发展的周期性或曲折性。
? 第三,发展的回复性或回归性。
二、定之否定规律的方法论意义
? 否定之否定规律具有特殊的方法论意义
– 辩证的否定观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是观察和分
所一切问题的方法论原则 。
– 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 反对绝对化, 这是辩证否定
观的 —个重要方法论原则 。
–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的事物发展的两次否定, 三个
阶段的周期运动规律, 对于我们总结历史的经验,
确定新的发展的基础和周期, 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
义 。
– 否定之否定规律反对历史循环论和历史直线论, 具
有重要的方法沦意义 。
第六章 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 第一节 原因与结果
? 第二节 必然性和偶然性
? 第三节 可能性和现实性
? 第四节 内容和形式
? 第五节 现象和本质
? 第六节 系统和要素
? 第七节 结构和功能
第一节 原因与结果
? 一、原因和结果及其辩证关系
? 二、原因和结果范畴的方法论意义
? 原因和结果及其关系问题是人类在认识和实践
活动中首先遇到的问题, 也是哲学史上较早产
生的范畴 。
? 原因和结果是事物, 现象之间相互联系, 相互
制约的普遍形式之一, 是决定论的逻辑依据 。
一、原因和结果及其辩证关系
– 客观世界中到处都存在着引起和被引起的普遍关系 。
唯物辩证法把这种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 称为因果
联系或因果关系 。 把引起某 —现象的现象叫做原因,
而把被某种现象所引起的现象叫做结果 。
– 一般地说, 因果总是有时间顺序的联系, 即原因在
先, 结果在后 。 但是, 决不能由此得出, 在此之后,
便是, 因此之故, 。
– 因果联系是一种包括时间顺序性在内的内某一现象
必然引起另一现象的本质联系, 但不是任何表现为
先后相继的现象都是因果关系, 也不能得出结
论, 世界上只有因果联系一种形式 。
? 原因和结果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
? 第一, 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
的 。
? 第二, 原因和结果是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的 。
? 第三, 原因和结果的相互关系是复杂多样的
? 一般可以把因果联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划分为
不同的类型 。 一因多果, 同因异果, 一果多出,
同果异因, 多因多果, 复合因果等等, 是常见
的几种类型 。
? 因果联系类型的划分并不是绝对的, 它们随着
实践要求和考察角度的不同而相互过渡 。
? 这种极其复杂的情况, 要求人们在坚持唯物主
义决定论原则的前提下, 要善于对原因, 结果
及其关系进行全面的, 具体的分析 。
二、原因和结果范畴的方法论意
义
? 原因和结果这一对范畴的方法论意义表现在:
– 第一, 原因和结果范畴是唯物主义决定论原则的内
在依据, 它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方法论前
提 。
– 第二,原因和结果的辩证法为人类自觉地有目的地
活动,认真总结经验教训,预测未来,提供了方法
论指导。
– 第三,因果联系的辩证法为在科学活动和社会活动
中理解和运用反馈原理提供了理论基础。
? 因果联系的客观性是指因果联系为客观事物所
固有, 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人们的因
果观念只不过是对客观因果联系的反映 。
? 因果联系的普遍性是指任何事物都受因果联系
的支配, 因果制约性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
程中 。
? 有些事情看来是毫无结果, 实际这是说没有达
到预期的结果, 并非真的没有结果;没有取得
预期的结果本身就一种结果, 而且这种结果也
是有原因的 。
? 唯心主义并非决定论否认因果联系, 因果规律
的客观性和普通性 。 主观唯心主义把因果联系
归结为主观精神的产物 。
– 休谟认为, 因果联系不过是一种心理习惯 。
– 康德则说, 自然界本身不存在因果联系, 因果联系
只是人们整理感觉经验的一种先天的形式
– 马赫宣称,, 原因和结果是我们思维的创造物,,
,在自然界中, 既没有原因, 也没有结果, 。
– 这种唯心主义的非决定论, 实际上否认了科学认识
的客观依据, 否认了自觉改造世界的可能 。
? 坚持唯物主义决定论, 必须要同宿命论和神学
目的论划清界限 。
? 有一些唯心主义者也承认因果性, 但他们却把
某种客观精神, 理性或神看作决定事物变化发
展的最后原因 。 诸如, 因果报应, 的宿命论,
上帝是终极原因的神学目的论, 就是这种观点 。
? 按照目的论的观点, 猫被创造出来是为了吃老
鼠, 老鼠被创造出来是为了给猫吃, 整个自然
界被创造出来是为了证明造物主的万能, 为了
实现上帝的意志和目的 。
? 因果关系的双向性和相互转化, 是反馈原理的
理论基础 。 反馈原理或方法是施控系统实现对
被控系统控制约最根本方法 。
? 反馈过程也就是施控系统把信息输送出去, 再
把被控系统对信息所产生的结果输送回来, 从
而时信息再输出发生影响, 最终对被控系统起
到控制作用的过程 。 一般说来, 反馈与控制目
标相比较, 有正反馈与负反馈两种形式 。 正反
馈是偏离目标, 并且离目标越来越远的一种反
馈, 而负反馈则是越来越趋近目标的一种反馈 。
第二节 必然性和偶然性
? 一, 必然性和偶然性及其辩证关系
? 二, 必然性和偶然性范畴的方法论意义
? 无论是原因和结果还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
运动都是由可能性向现实性的转化过程。
? 事物的转化过程总是从可能的存在到现实的存
在,而存在的现实又会产生新的可能,并孕育
这种新的可能向新的现实的转化。
? 因此,要全面把握事物的联系和发展,就要进
一步研究可能性和现实性这对范畴。
一、可能性和现实性及其辩证关
系
? 可能性和现实性范畴揭示的是可能的事物和现
实的事物的本质联系和转化过程 。
? 现实性是指现在的一切事物, 现象的实际存在
性 。 现实性是已经实现了的可能性 。
? 从纵向看, 今天的现实是过去现实发展的结果,
又是发展为未来现实的原因 。
? 从横向看, 任何个别事物的现实存在都不是单
一的, 孤立的, 而是同周围事物处于普遍联系
之中的 。 现实性体现着事物联系和发展纵横两
方面的整体性质 。
? 在我们把握现实性范畴时, 应当注意它同必然
性的内在联系 。 现实之所以成为现实又转化为
不现实, 是由内部的必然性, 规律性所决定的 。
? 从发展上看, 只有合乎规律, 合乎必然的东西,
才是现实的, 或者说, 终将变为现实 。 一个事
物尚未出现时还不是现实的, 但只要它合乎发
展的客观必然性, 就迟早一定会变成现实 。
? 任何必然性在它由可能向现实转化的过程中,
或多或少总是有着各种偶然性的影响, 也有着
其他可能性的干扰 。
? 可能性是指现实事物所包含的预示着事物发展
前途的种种趋势 。
? 可能性相对于现实性而盲, 是潜在的尚未实现
的东西, 当某种事物或现象还没有成为现实之
前, 只是某种可能性 。
? 把握可能性范畴, 要区分各种不同的复杂情况
– 第一, 要把可能和不可能区别开来 。
– 第二, 要区分现实的可能性和抽象 (非现实 )的可能
性 。
– 第三,对于现实的可能性,还须作进一步分析。
? 把握可能性和现实性范畴, 还要进一步拿捏它
们之间的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
? 就可能性与现实性范畴相互区别, 可能性还不
是现实性, 现实性也不是可能性 。
? 就可能性和现实性的统一而言, 两者又紧密相
联, 不可分割 。
? 可能和现实又是相互过渡、相互转化的。
二、可能性和现实性范畴的方法论意义
? 可能性和现实性范畴直接涉及到, 现在, 与
,未来, 的关系, 由于任何现在都必然经过可
能向现实的转化而走向未来, 因而这对范畴关
系到人们对未来的认识和对现实的评价, 同时
也关系到人们选择何种可能性 。
? 所以, 把握可能性和现实性及其辩证关系, 对
于人们自觉的活动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
? 可能性和现实性及其辩证关系, 对人们自觉的
活动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
– 第一, 既然现实性包含着可能性, 那么, 人们办任
何事情要从现实性出发, 并对可能性作出全面分析 。
– 第二, 现实性中包含着不同质的好的和坏的两种可
能性, 人们就要争取好的可能性, 防止坏的可能性 。
– 第三, 既然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有一个过程, 那么,
人们就应从量的方面进一步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 。
– 第四, 既然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需要一定的条
件, 那么人们就应努力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积极
创造各种必需的条件, 实现可能向现实的转化 。
? 从现实性出发包含着对可能性的分析和把握,
也就是要用现实性来衡量可能性 。
– 首先, 要把可能与不可能区分开来 。 人们在想问题
时, 应排除一切不可能性 。
– 其次,要进一步认识抽象的和现实的两种可能性的
区别和联系。一方面,要看到两种可能性的区别,
应该集中力量去办那些具有现实可能性的事情、不
去办那些在当前只有抽象可能性的事情。另一方面,
又要看到两种可能性的联系,在争取现实可能性之
实现的同时,根据客观事物的进程,积极创造条件,
促使有利于事物发展的抽象的可能性变为现实的可
能性,并进而把它变成现实。
? 要把握可能性的量的大小, 就要进一步把握或
然性的概率 。 或然率和概率就是对可能性在量
上的一种科学说明 。
? 或然率是要测定偶然事件的数目与全部可能发
生的偶然事件的总数之间的比率 。 如 n是可能
发生的偶然事件的总数, 而 m是所要攫定的偶
然事件的数日, 或然率就是 m/ n。
? m和 n的比值在零和一之间, 如果或然率等于零,
就是没有可能或不可能;如果或然率等于一,
就是百分之百的可能, 可能就完全成了必然 。
? 测定或然率的方法产生于实践的需要, 它在自
然科学和技术科学以至社会科学中, 得到了越
来越广泛的应用 。
? 对重大活动都应进行可行性的论证和分析, 只
有在全面分析了各种条件, 近期和远期效应后,
在比较了各种可能性之后, 才能对其中较为现
实的可能性作出决断 。
? 因此, 从量上分析可能性已经成为人类进一步
预测自身未来活动和发展的极其重要的方面 。
? 为了在变可能为现实的斗争中正确有效地发挥
主观能动性, 必须注意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
– 其一, 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 必须力求正确地反映
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力求全面地把握事物发展的
各种可能性, 以及事物由可能向现实转化的种种条
件, 这是促进事物由可能变为现实的客观前提 。
– 其二, 在客观的前提下, 还要经过主观努力和积极
斗争, 创造有利的条件, 克服不利的条件, 力争实
现好的可能;同时又要努力防止坏的可能向现实转
化, 并做好应付这种局面的充分准备 。 只有从最坏
处设想, 向最好处力争, 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
第四节 内容和形式
? 一, 内容和形式及其辩证关系
? 二, 内容和形式范畴的方法论意义
一、内容和形式及其辩证关系
? 内容和形式这对范畴揭示出现实事物都是内在
要素和它们的结合方式的统一 。
? 事物的内容是指构成事物的一切要素, 即事物
的各种内在矛盾以及由这些矛盾所决定的事物
的特性, 成分, 运动的过程, 发展的趋势等等
的总和 。
? 事物的形式则是指把内容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
构或表现内容的方式 。 内容和形式是统一事物
的两个侧面, 只有内容而无形式, 或只有形式
而无内容的事物, 在现实世界中都是不存在的 。
? 对任何一个具体事物来说, 形式是事物存在和
表现的方式, 内容则是事物存在的基础 。
? 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又是统一的 。 二者的统一性
表现在:
? 首先, 任何事物都有内容和形式两个侧面, 它
们是相互联系, 相互依存, 不可分割的 。
? 其次, 内容和形式又是能够相互过滤, 相互转
化的 。
? 在内容和形式的对立统一关系中, 要特别注意
把握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 相互作用及其矛盾
运动 。
? 第一, 在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中, 内容决定形式,
形式依赖于内容 。
? 第二, 形式又积极影响内容, 对内容有巨大的
反作用 。
? 第三, 内容和形式的相互作用是矛盾运动的过
程 。
二、内容和形式范畴的方法论意
义
? 内容和形式的原理的意义
– 第一,根据内容决定形式的原理,在观察和处理问
题的时候,特别要注意事物的内容,反对片面地追
求形式而忽视内容的形式主义。
– 第二,根据形式对内容有巨大反作用的原理,在重
视事物内容的同时,还必须重视形式的作用,将充
实的内容和恰当的形式结合起来。
– 第三,根据内容和形式关系的复杂性,我们要善于
发现利用有利于内容的各种形式,发展内容,繁荣
形式。
第五节 现象和本质
一, 现象和本质及辩证关系
二, 现象和本质的方法论意义
一、现象和本质及辩证关系
? 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是复杂的, 表现为客观世界
不同对象都有自己特定的内容和形式, 事物内
容的丰富多彩决定事物形式的多样性和生动性 。
? 复杂性还在于, 同一内容可以有多种形式 。
? 内容和形式的复杂性还有一层含义, 这就是新
事物可以利用旧形式而发展, 旧事物也可以采
取新形式而复活 。 新事物在其萌芽时期, 往往
是在旧形式中发展的, 以后才逐渐形成适合自
己发展的比较完善的新形式 。 至于旧事物利用
新形式, 旧内容借用新形式死灰复燃,
? 现象和本质是相互区别和对立的, 其具体表现:
? 第一, 现象是个别的, 片面的和表面的东西,
是事物本质的具体表现;本质则是同类现象的
共性, 是事物内部深藏的东西 。
? 第二, 现象是多变的, 易逝的, 具有较大的流
动性;本质则是相对稳定的 。
? 第三, 从人的认识方面看, 形于外的现象, 可
以为人的感官所直接感知;藏于内的本质, 则
看不见, 摸不着, 只有靠理性思维才能把握 。
? 同唯物辩证法相反,主观唯心主义者贝克莱认
为,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感觉的复合”,
“本质”只是一种“虚无”。这就既否定了现
象和本质的客观性,又割裂了二者之间的同一
性。
? 康德虽然承认现象和本质的存在,但他却把现
象和本质绝对对立起来,宣称二者之间存在着
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人们只能认识现象,而
不能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康德把本质看
成是不可捉摸的“自在之物”,从而否认了获
得任何科学知识的可能性.导致不可知论的结
论。
? 现代一些唯心主义哲学家,也否认事物本质的
客观存在,否认现象和本质的辨证联系。存在
主义者断言整个世界只是一种“虚幻的假象”,
声称人最初只作为一种“单纯的主观性”而存
在,人的本质及其一切都是“主观性”后来创
造的。
? 存在主义者的这种关于“存在先于本质”、而
存在又以“主观性”为出发点的观点,是一种
形而上学的唯心主义的观点。这就从反面告诉
我们,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上自觉坚持现象和本
质的辩证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二、现象和本质的方法论意义
? 现象和本质的对立统一关系告诉我们, 既不能
抹煞差别, 也不能否认二者的统一 。 现象和本
质的对立决定了科学研究, 科学认识的必要性,
? 一切事物都是现象和本质的对立统一, 这是事
物的客观辨证法 。
? 把这种客观的辩证法运用于认识过程, 要求人
们既不能脱离现象凭空地去认识事物的本质,
也不能使认识停留在现象上, 相反要透过现象
抓住本质 。
? 怎样才能透过事物的现象抓住它的本质呢?
? 第一, 要在实践的基础上观察大量生动的现
象, 尽可能地占有丰富的和真实的感性材料 。
这是实现由现象到本质的前提条件 。
? 第二, 认识了大量的现象, 还不等于认识了事
物的本质 。 要把握本质, 还必须开动思想机器,
对大量的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科
学的分析和研究 。 特别是在复杂的现象中, 要
把真象和假象区分开来, 进而揭露假象所掩盖
的本质, 就更需要下一番辩证思考的功夫 。
?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由现象到本质的过程,对
于本质自身来说,又是由不甚深刻的本质到更
深刻的本质的不断深化的过程。
? 人们对于事物本质的认识,不是一蹴而就的,
而是一个不断反复、不断深化的复杂过程。
? 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这是认识的直接任
务。唯物辩证法的规律和范畴既是事物联系和
发展的普通本质的反映,也是人们透过现象抓
住本质的认识工具。因此,必须把唯物辩证法
应用于反映论,应用于认识的过程和发展。
第六节 系统和要素
? 一, 系统和要素及其关系
? 二, 系统和要素的方法论意义
? 辩证法总是以旧范畴的更新或新范畴的产生作
为自身的发展形式, 而现代化的社会实践则是
新范畴得以产生的基础和原因, 系统和要素就
是在现代实践, 现代科学技术的推动下所形成
的辩证法的新范畴 。
? 这对范畴从整体与部分的相互关系的角度考察
事物的联系和发展, 为我们分析复杂事物的内
外关系提供了科学的认识方法和思维方式 。
一、系统和要素及其关系
? 系统和要素是自然界、社会、思维运动中普通
存在的矛盾.任何一个事物都存在着系统和要
素两个方面。
? 系统是诸多要素 (不少于两个要素 )的相互联系
的整体,要素是组成一个整体而相互作用的部
分。换句话说,系统是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所构
成的整体,而要素则是整体中的各个部分。
? 一般说来,系统整体大于其要素相加之总和。
? 要素有如下特点:
– 第一, 个别性, 局部性 。 要素总是整体的一个个别
部分, 或者一个个别因素, 个体 。
– 第二, 多样性, 差别性 。 一个系统中诸多要素有着
不同的地位, 起着不同的作用 。 一般说来, 它们相
互之间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区别 。
– 第三, 不可分割性 。 要素作为系统构成的单元, 相
对于该系统来说, 必须设定它是不可分割的 。
– 第四, 不确定性 。 与整体相比, 要素相对不稳定 。
? 系统具有如下特征;
– 第一, 整体性 。 系统是在要素及其相关性中产生的
整体, 因而它既是对周围事物发生作用的整体, 又
是对内高于各个要素并使要素从属于自身的整体 。
– 第二, 统一性 。 相对于要素的多样性, 系统作为统
一体出现, 它与要素之间是一与多的关系 。
– 第三, 复合性 。 系统总是由两个以上要素构成, 因
而是复合的, 可分的 。
– 第四, 稳定性 。 系统都是有序的结合, 因而具有相
对的稳定性 。
? 系统范畴具有普遍性 。 我们大致上可以把系统
分为自然系统, 人工系统和自然 ——人工复合
系统, 物质系统和概念系统, 开放系统和封闭
系统, 宇观系统, 宏观系统和微观系统, 有机
系统和无机系统, 等等 。
? 系统与系统之间, 按其有序性程度的高低, 又
构成从低级到高级的等级序列, 它们在一定条
件下相互过渡 。
? 系统范畴的普遍性是整体与部分关系普遍性的
反映, 是对辩证法普遍联系观念的具体深化 。
? 从整个世界的等级联系和过程的推移来看,系
统和要素的关系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
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 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系统就是系统,要素就
是要素,具有确定性。但是,任何一个系统相
对于更高一级、范围更广的系统而言,它们又
转化为要素;任何一个系统的要素又是较低一
级要素的系统,如地球是太阳系的一个要素,
太阳系又是银河系的一个要素。系统和要素之
间的关系因各种条件、对象的不同而相互转化。
二、系统和要素的方法论意义
? 系统观念的认识论意义, 在于它提供了一个新
视角, 使人们从认识实物及其过程, 进到认识
系统, 这是理论思维角度的重大转换 。
– 通常, 把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划分为两个阶段, 19世
纪以前是, 实物中心论,, 唯物主义把世界的统一
性归结为各种, 原始物质,, 如从火, 气, 水, 土
直到, 原子, ; 19世纪之后, 唯物辩证法首先开始
了从联系和发展的角度考察世界, 突出了事物自身
的, 关系,,, 联系,, 继承了唯物辩证法的优秀
传统, 开始了从系统的角度对人类的知识进行认识
的新阶段 。
? 系统观念为我们把握复杂事物提供了一系列科
学方法论的原则, 主要是:
? 第一,整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是系统方法的
核心。
? 第二,有序性和动态性原则。
? 第三,等级系统和系统发展原则。
? 第四,模型化相优化原则。
第七节 结构和功能
? 一, 结构和功能及其辩证关系
? 二, 结构和功能的方法论意义
? 结构和功能范畴是在现代科学实践条件下形成
的辩证法的新范畴 。 这对范畴揭示着事物内部
的构成方式和事物同环境相互作用的动态过
程, 并要求从结构和功能的相互关系上去考察
事物 。
? 结构和功能范畴以及结构-功能方法对于把握
复杂事物的运动过程具有 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
一、结构和功能及其辩证关系
? 结构和功能这对范畴也是揭示联系和发展的,
不过它是从事物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的过程
来揭示事物的联系和发展的 。
? 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结构方式, 结构范畴就是
表征事物内各要素的组合方式, 结合方式的范
畴 。 结构范畴有着一系列特点:
– 首先, 结构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是一事物内在关系
中相对不变的方面 。
– 其次, 结构是有序的 。
– 再次,结构与结构之间形成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
简单到复杂的发展序列
? 功能是事物作用于他的的能力, 即系统作用于
环境的能力 。
? 功能与作用从不同角度来表述同一个过程, 就
事物本身而言, 是指它具有什么能力;就一事
物与他事物的关系而言, 是指它具有什么作用 。
作用正是功能在事物相互影响中的表现 。
? 一事物的功能总是在与环境的作用过程中表现
出来的 。 所以, 我们也可以把系统对环境的作
用称为系统的功能 。
? 事物的功能取决于多种因素, 不同的层次有不
同的功能 。 一般说, 可以把功能分为以下几种:
? 第一,, 元功能, 。 事物的功能首先取决于组
成该事物的要素之性质 。 一个要素在孤立状态
下不依赖整体而具有的功能称为, 元功能, 。
? 第二,, 本功能, 。 功能又取决于事物内部诸
要素的数量 。 各个要素的, 元功能, 的机械和
称为, 本功能, 。
? 第三,, 构功能, 。 事物的功能还取决于事物
的结构 。 事物的结构所形成的功能称为, 构功
能, 。
? 依据功能的来源, 可以有两种提高事物功能的
途径:
– 一是改造每个要素的素质, 增加要素的数量, 即提
高, 本功能, ;
– 二是改变事物的结构, 发挥事物的整体作用, 即提
高, 构功能, 。
? 结构和功能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
– 方面,结构和功能是有差别的、对立的。
– 另一方面.结构和功能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 在一定条件下结构和功能具有统一性,
? 第一, 事物的结构决定着事物的, 构功能, 。
?, 第二, 功能又反作用于结构 。
? 第三, 事物的结构和功能相互作用, 在一定条
件下相互转化 。
? 这说明, 结构和功能在一定条件下是相互转化
的, 整个世界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 正是在结
构和功能的不断转化中实现的 。
二、结构和功能的方法论意义
? 结构方法是从结构上认识、复制和创造事物的
方法。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自然科学和社会
科学主要就是以对自然和社会客体结构的研究
为目的的,任何对事物结构认识的深化,都具
有重要的科学和认识意义;从复制过程来看,
认识了一个事物的结构,也就可以把它复制出
来。
? 仿生学以生物各种构造为对象进行工程技术模
拟的科学,它为现代科技的发展提供了优化的
捷径,即实现生物系统与工程技术系统的结合。
? 但是, 结构方法有很大的局限性, 这就是必须
弄清系统的结构, 才能运用结构方法 。
? 而对于特大的复杂系统, 对于由于人类技术的
局限还不能深入到内部的系统或者还不能直接
打开的系统, 结构方法目前还是无能为力的 。
? 在这种情况下, 就要采用功能方法, 以弥补结
构方法的不足 。
? 功能方法从功能过程来认识、复制和创造事物
的方法。
? 功能作为一种事物所具有的能力,必须通过与
周围事物或环境的相互作用表现出来。功能作
为这种相互作用的表现,体现着事物与外部环
境之间的物质、能量、信息的输入和输出的一
种转换关系。
? 考察事物的功能过程,可以把事物内部的结构、
质、要素等等复杂关系放在一边,而把认识的
重心放在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相互作用上。
? 结构方法的重点是研究“这是什么东西”,而
功能方法的重点是研究“这一东西在干什么”、
“它能干些什么”、“它不能干些什么”。
? 功能方法可以用“输入”与“输出”来表
示。 —个事物总是在环境中存在的。
? 人们通常把环境对事物的作用称为“输入”,
而把事物对“输入”作出应答称为“输出”,
这种把特定的“输入”转化为特定的“输出”
的过程,就是事物的功能过程。把这种功能过
程运用到具体方法上,就是“黑箱方法”。
? 当我们对一个事物内部情况还一无所知 (或者由
于这一事物内部还无法打开,或者由于事物特
别复杂 )时,它就是一个“黑箱”。
? 黑箱方法是指不打开和不损害事物的内在结构,
而仅从输入一输出的整体转换功能来把握事物
的方法。现代科学对人脑、黑洞、信息过程、
人工智能等等的研究,大量运用着功能模拟的
“黑箱方法”。这是人类实践对象的系统化、
高层次化过程中必然产生的方法。
? 功能方法的优点在于:它打破了事物结构与质
的层次的差异。
? 从功能过程来看,既然不同的结构完全可以有
同一功能,当然就可以通过各种途径使机器也
具有人和生物的某些功能,甚至是人的思维功
能。
? 功能方法通过具体的“输入”与“输出”的关
系来描述功能,就为功能研究的科学定量化奠
定了基础,使各种功能的模型得以产生,从而
达到使不同的结构实现相同的功能的目的。
? 结构方法与功能方法在一定条件下是对立的,
但它们又是统一的, 在更多的情况下要把两种
方法结合起来加以运用 。
? 通常把结构方法称为, 内描述方法,, 把功能
方法称为, 外描述方法, 。 实际上, 事物的内
部过程和外部过程总是统一事物的两个方面,
要完整地把握事物, 人们的认识就不能只停留
于某一方面 。
? 所以, 要把, 外描述, 与, 内描述,, 结构方
法与功能方法统一起来 。
第七章 社会发展过程及其动力
? 第一节 发展过程的两种形式
? 第二节 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和直接动力
? 第三节 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 第四节 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 联系和发展有两种基本形式, 即自在过程和自
为过程 。
? 自然运动是自在过程, 社会运动是自为过程 。
这两种运动过程具有相似性, 但相似不等于相
同, 社会发展具有自己独特的动力和规律 。
? 进一步了解社会发展过程及其动力, 是全面把
握世界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规律, 基本环节的重
要内容 。
第一节 发展过程的两种形式
? 一, 发展过程中的自在形式和自为形式
? 二, 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和选择性
? 三, 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一、发展过程中自在形式和自为
形式
?,客观过程的两个形式:自然界 (机械的和化
学的 )和人的有目的的活动”。列宁的这一观点
说明,自然运动和社会运动属于两个不同系列
的发展形式;自然运动是一种自在形式,社会
运动是自为形式。
? 社会运动的主体是人,人们总是按照自己设定
的目标从事社会活动的,任何社会规律的实现
都离不开人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 发展过程的自在形式与自为形式, 即自然发展
形式与社会发展形式的区别在于;
? 第一,从发展的源泉看,自然发展是自然界各
种因素自发、盲目交互作用的结果,而社会发
展则是有意识有目的的人们的交叉力量作用的
结果。
? 第二,从发展现律的形成机制看,自然发展规
律形成于自然界诸要素盲目的交互作用过程;
而社会发展规律在根本上形成于人与自然之间
的物质变换以及物质和观念变换的过程。
? 第三,从发展规律起作用的方式看,自然规律
发生作用的条件是在自然界各种因素盲目相互
作用的过程中自发形成的,自然规律也是通过
这种盲目的相互作用实现出来的;而社会规律
得以存在并发生作用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则是有
目的有意识的社会活动,它也只有通过人的有
目的有意识的活动才能实现出来。
? 第四,从发展规律的表现形式看,自然规律更
多地表现为动力学规律,而社会规律主要表现
为统计学规律。
? 社会发展的自为性并不能否定社会发展的客观
性。二者的关系并非如同冰炭难以相容,相反,
它们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恩格斯指出:
“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
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
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
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叉
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而由此就
产生出一个总的结果,即历史事变,这个结果
又可以看作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
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
? 因为任何一个人的愿望都会受到任何另一个人
的妨碍,而最后出现的结果就是谁都没有希望
过的事物。
? 所以历史总是像一种自然过程一样地进行,而
且实质上也是服从于同一运动规律的。”这就
是说,尽管人们部在进行着有目的、意识的活
动,但社会发展的现实,却常常既不是这些人
所期待的,也不是那些人所希望的,而是“历
史合力”运动的结果,社会发展的总趋势不以
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
? 个人愿望与个人行动的冲突之所以构成社会发
展的 ‘ 合力,, 并形成社会发展的客观性, 这
是因为:他人活动制约某人活动, 他人活动就
是制约某人活动的客观条件, 前人活动制约后
人活动, 前人活动就是制约后人活动的客观条
件;他人活动在某人活动之外, 前人活动在后
人活动之外, 因而它们都具有非选择性, 即不
以后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
? 从根本上说, 他人活动对某人活动的制约就是
生产关系对个人活动的制约, 前人活动对后人
活动的制约就是前人创造的生产力对后人活动
及其关系的制约;在前人活动中, 个人活动又
是相互制约的 。
? 社会发展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 是自
然历史过程与人的自觉创造过程的统一 。 这过
程具体表现为社会发展是决定性和选择性的统
一 。
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和
选择性
? 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就是指社会运动具有规律性 。
? 它的具体内容是:社会领域中具有普遍的因果
关系, 社会活动的每一个结果以及实际发生的
历史事件部有其内在原因;社会运动中的主要
因果关系属于历史必然性的序列, 而历史必然
性就是社会经济运动对人类历史行程的制约性,
在历史必然性的制约下, 社会运动过程呈现出
一定的轨迹和趋势 。
? 现代西方许多哲学家, 历史学家都极力否定社
会发展的规律性, 决定性 。 在他们看来, 只有
反复出现的东西才能形成规律性, 在自然界
中, 相同的事件反复出现, 因而存在着规律性;
在人类社会中, 一切都是 ‘ 一次性, 的东西,
历史事件都是个别的, 不重复的, 因而不存在
规律性, 更谈不上发展的决定性 。
? 波普尔认为, 每一个历史事件都, 不能在精确
相似的条件下重复,, 社会运动不存在与, 原
型相同的重复,, 所以, 社会历史没有规律, 。
? 社会发展规律的重复性并不等于历史事件的重
复性 。 任何 —个历史事件的产生都是必然性和
偶然性共同作用的结果, 正是其中的偶然性使
历史事件各具特色, 不可重复 。 规律重复的只
是同类历史事件中的共同的本质的东西, 不是
也不可能重复其中的偶然因素 。
? 实际上, 任何事件, 包括自然事件都是必然性
和偶然性共同作用的结果, 因此在严格的意义
上说, 自然事件也是不可重复的, 也不存在
,原型相同的重复, 。
? 社会的政治结构, 观念结构以至整个社会结构
都建立在经济结构的基础上, 而经济结构, 即
生产关系又是由生产力状况所决定的 。 因此,
只要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 把生产关系
归结于生产力的状况, 就能看出社会发展的规
律及其重复性和常规性 。
? 这表明, 社会发展规律具有重复性, 常规性,
在一定条件下, 某种社会规律会反复发生作用,
成为一种常规现象 。 以此为前提, 马克思制定
了, 五种社会形态, ( 指社会经济形态 ) 理论 。
? 社会形态标志着社会结构的类型, 是指同生产
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结构和政治结
构, 观念结构的统一体 。
? 由于整个社会结构好像是一座复杂的建筑物,
既有自己的基础, 又有自己的上层建筑, 所以
马克思借这个比喻又制定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
筑这两个范畴 。
? 经济结构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 政治结构和观
念结构组成上层建筑 。
? 从这个意义上说, 社会形态就是指同生产力发
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
统一体 。
? 社会形态与社会经济形态两个概念的不同之处
在于:社会经济形态指待定的社会经济结构,
它同经济基础是同一序列的范畴;而社会形态
既包括经济结构, 又包括政治结构和意识形态,
它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
? 到目前为止, 社会形态有五种基本类型, 即原
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和社会主义社会 (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 )。
从人类历史来看, 这五种社会形态的产生和依
次更替不以任何人的意识, 意志为转移, 生产
方式的矛盾运动从根本上决定着社会发展过程 。
? 马克思指出:, 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
发生一定的, 必然的, 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
的关系, 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
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 。
? 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 即
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
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 。 物质
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 政治生
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 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
们的存在, 相反, 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
的意识 。 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
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
产关系 (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 )发生矛盾 。
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
力的桎梏 。 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 。
? 随着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 。
在考察这些变革时, 必须时刻把两者区别开来:
? 一种是生产的经济条件方面所发生的物质的,
可以用自然科学的精确性指明的变革 。
? 一种是人们借以意识到这个冲突并力求把它克
服的那些法律的, 政治的, 宗教的;艺术的或
哲学的, 简言之, 意识形态的形式 。
? 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 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
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 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
的更高的生产关系, 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
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 是决不会出现的 。
? 所以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 因
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 任务本身, 只有
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形
成过程中的时候, 才会产生 。
? 大体说来, 亚细亚的, 古代的, 封建的和现代
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作是社会经济形态
演进的几个时代 。 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是社会
生产过程的最后一个对抗形式 。 …… 在资产阶
级社会的胎胞里发展的生产力, 同时又创造着
解决这种对抗的物质条件 。 因此, 人类社会的
史前时期就以这种社会形态而告终 。
? 马克思的这一论述准确地说明了社会的基本结
构, 深刻地揭示了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性 。
? 就人类总体历史而言, 五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更
替体现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并表现为一个决
定过程;就具体的民族历史而言, 社会发展并
不是严格地按照五种社会形态的序列演进的 。
这里, 历史选择性表现出重要作用 。
? 所谓历史选择就是社会的主体以一定的方式在
可能性空间中有意识、有目的地指向确定对象
的活动。在一个具体民族的现实生活中,其内
部的基本矛盾运动与外部的各种因素、条件往
往交织在一起,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 正是这种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为该民族的发
展提供了出多种可能性构成的“可能性空间”。
当一个民族的历史处在一个转折点时,社会发
展往往显示出多种可能的途径。在多种可能性
中,哪一种可能性能够实现,则取决于这个民
族的自觉选择,取决于这个民族内部不同阶级
或集团实践力量的对比。人的社会活动具有选
择性。
? 历史选择可以使一个民族跨越一种或几种社会
形态,通过不同道路向着较高级社会形态迈进。
? 一个民族之所以作出这种或那种选择, 有其特
定的原因:
? 第一, 取决于民族利益 。
? 第二, 取决于交往 。
? 第三, 取决于对历史必然性以及本民族特点把
握的程度 。 一般说来, 一个民族对历史必然性
以及本民族特点把握的程度, 直接制约着其历
史选择活动的内容和方向 。
? 历史的选择性并不是对社会发展决定性的否定,
相反, 历史的选择性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是内
在统一的 。
? 历史选择的对象只能存在于可能性空间中, 可
能性空间是选择活动的前提, 而这个可能性空
间却是由人们不能自由造福的生产力所决定的 。
人们的历史选择有既定前提并受社会规律的制
约, 它不能改变人类历史的总体进程 。
三、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统一性和
多样性
? 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和选择性使社会形态的更替
呈现出统一性和多样性 。 可以从两个方面考察
这种统一性和多样性 。
? 从纵的方面看,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就在于,
社会运动总是呈现出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
复杂的过程。
? 社会形态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在横向上表现为,
同类社会形态既有共同的本质,又有各自的特
点。
? 社会形态更替的多样性在纵的方面表现为,不
同的民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超越前一种或几种
社会形态而跳跃式地向前发展。确认人类总体
历史进程的不可超越性,并不是说,一切民族,
不管它所处的历史环境如何,都注定要走五种
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历史轨道,相反,它承认
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某一或某些民族能够超
越某种社会形态而直接走向更高级的社会形态。
例如,北美洲在欧洲移民到来之前仍处于原始
社会,随着欧洲移民的到来,北美洲迅速建立
起资本主义制度。
? 马克思曾指出过资本主义社会产生的三条道路:
? (1)从封建制度的, 衰亡, 中产生, 这是典型道
路;
? (2)从奴隶制和农奴制的, 解体, 中产生
? (3)从原始公有制的, 崩溃, 个产生
? 在把握社会发展的秩序和线索时, 既要看到统
一性, 又要看到多样性, 正确把握二者的辩证
关系 。
? 一方面, 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往往通过各个
民族不同的发展道路表现出来, 社会发展的一
般规律并不排斥不同民族在发展秩序上的独特
性 。
? 另一方面, 社会形态更替的多样性也并不能否
定人类总体历史进程 。
? 实际存在着的社会形态及其生产力规定着跨越
的限度, 现实存在的较先进的社会形态对跨越
具有导向作用 。
? 从历史上看, 任何一个民族跨越一定的社会形
态都是在世界上, 尤其是周围国家已经存在着
更先进的社会形态条件下实现的 。 没有资本主
义生产方式的存在及其对落后国家的影响, 渗
透, 一些民族就不可能跨越封建制, 奴隶制而
直接走向资本主义社会, 中国就不可能跨越资
本主义的历史阶段而直接走向社会主义社会 。
? 从人类总体历史看, 社会形态的更替体现了人
类解决自身矛盾的能力及其创造性;同类社会
形态在不同的民族那里具有不同的特点, 则体
现了不同的民族解决其内在矛盾的能力及其独
特的创造性 。
? 一般来说, 不同民族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依据
本民族的特点, 历史传统以及, 从外部发生作
用的历史影响, 即国际环境, 来设计, 创造自
己的社会存在形式, 从而使同类社会形态呈现
出不同的特点 。
第二节 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和直
接动力
? 一,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 二,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 三,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内在机制
? 四, 阶级斗争: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 为了深刻理解社会形态的更替, 还必须进一步
了解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和直接动力 。
?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
的矛盾构成社会的基本矛盾, 它们之间的相互
作用以及动态结合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和一般规律 。
?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在阶级社会中表现为阶级斗
争, 因此, 阶级斗争构成了阶级社会发展的直
接动力 。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
动及规律
?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生产方式的两个方面 。 在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 辩证关系 。
? 第一, 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形
式 。 马克思说的, 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
的社会, 蒸汽的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
会, 。
? 第二, 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社会生产关系, 是随着物质生产资料, 生产力
的变化和发展而变化和改变的 。 社会生产方式
的运动总是从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开始 。
? 为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 反过来又能动地
反作用于生产力 。
?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
– 当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相适合时, 它有力
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
– 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时, 就严重地阻
碍生产力的发展 。 落后的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所
起的阻碍作用, 有时表现为生产力遭到破坏或陷于
停滞状态, 有时生产力虽有发展, 但达不到应有的
规模和速度, 生产力的潜力得不到应有的发挥 。
? 新的生产关系之所以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在于它为生产力诸要素的结合提供了较好的形
式, 能够比较充分地调动生产力中的积极因素,
使其发挥作用 。
? 旧的生产关系之所以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就在
于它不能把生产力的诸要素较好地结合起来,
无力把生产力中的积极因素充分调动起来, 相
反, 却使它们受到压抑和摧残 。
? 唯物史观一贯重视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
当生产关系已经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不变
革生产关系就不能发展生产力的时候, 生产关
系对生产力的巨大反作用, 就异乎寻常地表现
出来, 成为生产方式发展链条上的关键一环 。
但不能由此得出结论, 认为不是生产力决定生
产关系, 而是生产关系决定了生产力 。 因为生
产力在任何时侯都具有冲破一切障碍, 不断发
展的内在动力, 它在生产关系成为它发展桎梏
的时候, 就以不可遏止的力量强烈地表现出来 。
? 生产关系可以在一定时期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但最终要被生产力所打破 。
? 当生产关系对生产力阻碍作用最突出的时候,
也正是生产力改变生产关系的客观要求最为强
烈, 生产力冲破旧的生产关系的内在力量已经
成熟的时候 。
? 所以, 归根到底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及其形式 。
? 正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 形成了生
产方式的矛盾运动 。
? 在生产方式这个统一体内, 作为内容的生产力
是最活跃, 最革命的因素, 经常处于不断发展,
变化之中;作为生产力的社会存在形式, 生产
关系则是相对稳定的因素 。
? 一定的生产关系一经确立以后, 只要能够满足
生产力在一定时期发展的需要, 就可以保持相
对不变 。 这样, 到了一定时间, 生产力便会同
生产关系发生矛盾, 冲突 。
? 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有种种复杂情况, 但基本
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由适合到不适台, 经
过矛盾的解决达到新的适合, 循环往复, 不断
发展的过程 。
? 由此形成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资
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五种生产方式的依
次更替 。
?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矛盾运动构成
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 历史唯物主义把它表述为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
状况的规律。
? 这一规律的主要内容就是:生产力决定一定生
产关系能否产生,决定它产生后发展的方向和
形式;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对于生产力
的发展起着促进或阻碍作用。“决定”和“反
作用”的矛盾运动和有机结合,形成了生产关
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性运动。
? 在把握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时, 应
当注意, 生产关系变革的物质前提有其客观尺
度:从质上看, 一种新的生产力已经形成;从
量上看, 这种新的生产力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
地位或者说已经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 原有
的生产关系已无法容纳它的存在和发展 。 二者
的统一才是生产关系变革的物质前提, 是生产
关系何时变革以及怎样变革的客观标准 。 生产
关系长期落后于生产力, 或生产关系, 超越,
生产力的现实状况, 都是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
力状况的表现 。
二、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矛盾运
动及规律
?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与生产力和生产关
系的矛盾密切相关 。
?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 首先是经济
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
? 第一,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 。
? 第二,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 。
? 第三,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发展 。
?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二者相互作用中最基
本的方面 。 此前提下, 上层建筑具有反作用 。
? 上层建筑从经济基础中产生, 其内容, 性质由
经济基础所决定, 这就注定上层建筑的根本职
能是反映并服务于经济基础 。
? 上层建筑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 包括三方面:
? 服务的方向 。
? 服务的方式 。
? 服务的效果 。
? 上层建筑的反作用是有限度的,是在经济基础
起决定作用前提下的反作用,它不能同经济基
础的决定作用等同,更不可能超过经济基础的
决定作用。
? 从根源上看,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可
能性,得之于经济基础及其发展的力量,也就
是说,上层建筑的反作用是经济基础赋予的
? 从发展的最后结局看,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只有
同经济基础发展的趋势相适合而不是相违背,
才有积极意义。
? 上层建筑和它自己的经济基础会不断出现某种
程度的或局部性的矛盾, 因为:
? 首先, 新的上层建筑在刚刚形成时, 不可能尽
美尽善 。
? 其次, 上层建筑一旦形成, 就成为一种相对独
立的力量 。
? 再次, 经济基础虽然对于生产力来说是相对稳
定的, 但它终究是发展, 变化着的 。
? 从发展上看, 在同一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中,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又有不同的情况 。
当一种新的上层建筑产生后的一段时期里, 它
和经济基础是适合的, 但同时也存在着矛盾,
只不过这种矛盾处于量变阶段罢了 。 量变为质
变做准备, 迟早要引起质变, 适合的情况终究
要发生变化 。 当经济基础已经变得腐朽, 为它
服务的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变革的要求之间,
就会出现全面的, 尖锐的矛盾, 适合就变成了
不适合 。 这时, 社会形态的质变阶段就到来了 。
?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
体现着它们之间的内在的, 本质的, 必然的联
系, 这就是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
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规律的主要含义:
?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发展的方向和形式,
? 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即是思想建筑必
须为经济基础服务 。
? 经济基础始终是决定的东西, 上层建筑的变化,
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性质, 水平和客观要求,
这种确定的关系是不可逆的和不能改变的 。
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内在机制
?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
筑的矛盾构成了社会的基本矛盾 。 这是因为:
? 第一, 这两对矛盾所涉及三个方面 ——生产力,
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 )和上层建筑, 包括了社会
生活的基本领域, 形成了社会的基本结构 。
? 第二, 这两对矛盾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 。
? 第三, 这两对矛盾的运动构成了社会发展的一
般规律, 即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和
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
? 在社会基本矛盾中,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是根本的矛盾, 整个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总是
从生产力开始 。 这是因为,
? 物质生产不过是人们满足自身需要的方式 。 由
于人的需要在与劳动的相互作用中不断增长和
扩大, 所以在劳动中形成的生产力成为社会基
本矛盾运动的起点 。
? 从根本上说, 生产力无非是人与自然之间相互
作用的现实关系和客观过程 。
? 分工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中介 。 这
是因为:
? 第一, 分工与生产力直接相联, 具有生产力属
性 。 分工实际上是工具和劳动者的具体结合方
式, 是工具水平和劳动者水平的综合表现, 即
生产力水平的表现 。
? 第二, 分工同生产关系相联结, 包含着生产关
系的属性 。 一般说来, 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
定作用以及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是通过
分工实现的 。
?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更为复杂 。
? 从经济基础和政治上层建筑的关系来看,意识
形态是二者相互作用的中介。政治是经济的集
中表现,但是,政治上层建筑则是人们根据经
济基础的要求,通过人们的意识而形成的。
? 从经济基础与观念上层建筑的关系来看,社会
心理是二者相互作用的中介。社会心理是对经
济基础以及政治上层建筑的一种不系统的、未
定型的、自发的反映形式,它为意识形态的形
成和发展提供了心理基础.
? 总之, 整个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以生产力为起点,
生产力通过分工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 (经济
基础 )通过意识形态决定政治上层建筑, 通过社
会心理决定观念上层建筑;上层建筑通过社会
心理或意识形态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生产关系
通过分工反作用于生产力 。
? 这就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内在机制 。
四、阶级斗争:阶级社会发展的
直接动力
? 阶级斗争, 即利益根本对立的不同阶级之间的
对抗和冲突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特殊表现形
式 。 在阶级社会中, 阶级斗争构成了社会发展
的直接动力 。
? 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直接动力作用,
表现在社会形态的更替过程中 。 只有通过先进
阶级对反动统治阶级的斗争, 才能实现社会形
态质的飞跃 。
? 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直接动力作用,
还表现在同一社会形态的量变过程 。
? 阶级斗争的轴心是经济利益 。 阶级利益是不以
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
? 历史上, 一切统治阶级总是凭借它们所占有的
生产资料和在生产体系中所处的统治地位, 对
被剥削阶级实行压榨和掠夺 。
? 阶级斗争不可避免地具有三种主要形式, 即经
济斗争, 政治斗争和思想 (理论 )斗争 。 政治斗
争的核心是政权问题 。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马
克思认为, 一切阶级斗争都是政治斗争, 并引
起社会革命 。
? 革命或社会革命的本义是指促进社会形态根本
转变的社会活动, 是先进阶级为改变旧社会的
经济基础及其上层建筑而进行的历史行动 。
– 在阶级社会中, 革命的实质是先进阶级推翻反动阶
级的统治, 用先进的社会制度代替腐朽的社会制度,
解放生产力, 促进社会的发展;
– 革命的主要任务是对社会生活的主要领域, 即经济
和政治领域实行根本的改造, 因而也使思想, 文化
领域发生深刻的变化 。
– 国家政权从反动阶级手里转到先进阶级手里, 是实
现社会形态根本变革的首要的, 基本标志 。
? 革命是阶级社会发展的决定性手段和环节, 是
解决社会进化时期积累起来的各种矛盾的决定
性阶段 。, 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 。
? 马克思这个著名论断高度赞扬了阶级斗争以及
革命在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深刻地揭示了
阶级今争以及革命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
? 阶级斗争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 尤其是生产方
式的矛盾 。 因此, 必须从不同时代生产发展的
状况, 社会基本矛盾状况来说明阶级斗争的作
用 。
– 首先, 阶级斗争根源于阶级社会的基本矛盾, 又是
解决这一矛盾的主要形式 。
– 其次, 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也是变化
的, 从根本上说, 只有有利于解放生产力的阶级斗
争才能起到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 。
– 再次,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斗争是最后的斗争, 必
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 阶级和阶级斗争不是永恒的 。
? 把阶级斗争理论转化为认识中的指导线家, 也
就是阶级分析法 。
? 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善于运用阶级分析法, 正确
地把握阶级关系, 才能制定正确的路线, 战略,
策略 。
? 在我国, 虽然剥削阶级作为阶级已经被消灭,
阶级矛盾已经不是主要矛盾, 但阶级斗争在一
定范围内还将长期存在 。
第三节 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
作用
? 一、科学和科学技术革命的本质特征
? 二、科技革命推动社会发展的机制
? 三、科技革命与社会革命的辩证关系
一、科学和科学技术革命的本质
特征
? 什么是科学?各派哲学家对此说法不同, 各国
百科全书对此下的定义各异, 但在把科学归属
于知识的范畴, 把科学看作是人们的认识活动
和认识成果这一点上, 则是一致的 。
? 从最一般的意义上说, 科学是知识体系, 是理
论化, 系统化的关于事物运动规律的知识 。
? 从研究对象, 内容和认识职能看, 科学一般可
分为自然科学, 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 在这个
意义上说, 科学是形成为理论体系的自然知识,
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总称 。
? 从起源, 价值方面看, 科学与意识形态既有相
同之处, 又有重要的区别 。
? 科学仅反映社会的经济关系, 政治关系, 而且
反映自然界本身的关系;
? 科学不是由强制性约束, 抽象范畴, 信仰, 形
象情节或行为规范构成的体系, 而是由实验观
察材料 (陈述性知识 ),实证性定律, 定理 (程序
性知识 )和假说, 学说, 理论 (解释性知识 )等知
识单元组成的系统 。 ( 接下页 )
? 科学家的活动可以有伦理的动因和效果, 但科
学知识是否成立只能从真或假, 深刻或肤浅,
全面或片面去衡量, 善或恶, 正义或非正义不
足评价科学是非的标准;
? 科学知识有时能显示出某种对称性或和谐, 即
所谓科学美, 人们在科学活动中可以得到美的
享受, 但科学追求的目标是真理, 而不是美感 。
? 科学不仅是已经取得的知识成果, 是以语言符
号系统形式出现的知识形态, 同时还是探索客
观世界的活动, 是获取知识的活动或过程 。
? 科学同其他社会活动有共性 。 科学活动也要受
物质生产, 社会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制约;科学
活动也需要劳动工具, 劳动资料, 劳动对象,
科学家既处在社会关系之中, 又在科学活动中
以一定的方式结合起来;科学活动本质上仍是
社会的协作过程 。
? 科学活动有其特殊性, 终究是社会总劳动中的
特殊部分 。
? 首先,物质生产活动通常要以劳动者的直接协
作来买现。
? 其次。物质生产活动中,劳动者可以而且必须
重复制造某一类产品;而科学活动的突出特点
则是它的创造性,科学活动以提出新见解、新
思想、新设汁、新工艺为日标,不断创新是科
学活动的生命力之所在。
? 科学和技术是两个不同而又紧密相关的概念 。
如上所述,
? 科学是对客观世界规律的理性认识, 包括由生
产经验和劳动技能升华而成的理论体系;
? 技术则是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积累起
来, 并在生产劳动中体现出来的操作性手段,
程序和方法 。
? 从历史上看, 反映对世界规律性认识的科学进
步与反映生产技术不断完善的技术进步基本上
是平行发展的, 并未有机地联系起来 。
? 在现代, 科学和技术之间的相互作用日益加强,
不仅科学的发现住往直接导致技术的发明, 而
且技术和理论科学日益紧密结合, 使相当一部
分技术本身的理论性大大增强, 并分化成相对
独立的技术科学 。 技术科学与直接施于实践的
工程技术组成现代技术整体 。 换言之, 科学和
技术趋于, 一体化, 。
? 科学革命是指科学概念, 科学理论和科学方法
发生了质变和明显的断裂, 其具体表现是传统
知识, 理论和方法发生重大危机, 一系列发现
导致新概念, 新理论和新方法的建立 。
? 技术革命则意味着劳动工具, 生产工艺, 管理
技巧发生了质变, 使人们改造自然的手段, 方
法, 能力产生了飞跃 。
? 现代技术革命的核心内容是代表信息业的电子
技术的发展
? 现代科技革命实质上就是把科学进步与生产在
技术基础上的变革结合起来, 以科技进步作为
社会生产发展的主导或, 第一, 因素, 对社会
生产力进行彻底的质的改造 。
? 现代科技革命的直接后果就是形成了科学和技
术互动生产的双向运动, 造成了科学, 技术,
生产的, 一体化, 。 充分认识科技革命及其作
用是把握现代社会发展的钥匙 。
二、科技革命推动社会发展的机
制
? 从总体上看, 科技革命通过变革人的劳动方式,
生活方式, 思维方式推动社会的发展 。
? 科技革命必然首先导致劳动方式的变革。
? 科学技术是为了解决人们的生活问题而发展起
来的。
? 科技革命还以其特殊的社会功能影响和推动着
思维方式的变革。
? 科技革命就是这样通过变革劳动方式, 生活方
式和思维方式而有力地改造着社会活动的主
体 —人, 从而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其中, 劳动
方式的变革具有决定意义 。
? 科技革命在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 又给社会发
展带来了新的问题, 其突出表现是包括人口,
粮食, 能源, 资源, 环境五大问题在内的, 全
球问题, 的产生 。, 全球问题, 的出现, 使一
些人产生了, 技术悲观论,, 他们消极地把
,全球问题, 归之于科技革命, 鼓吹反科学主
义 。
? 科技活动当然有其负面效应, 人们既可以利用
科学技术推动社会发展, 也可以利用它危害社
会 。
?, 技术悲观论, 的错误就在于, 没有看到科技
活动与社会制度的关系, 没有看到科学技术的
社会功能直接受到社会关系, 社会制度的制约 。
,要解决这些问题, 光靠技术办法是不行的,
还要求在人类价值和社会制度方面来个根本变
化, 。
三、科技革命与社会革命的辩证
关系
? 科技革命是现时代的世界性潮流 。 科技革命与
社会革命的关系已成为现时代的重大理论课题 。
其原因不仅在于这个问题本身所具有的综合性,
而且在于这个问题客观上所具有的迫切性 。
? 把科技革命与社会革命这两个不同性质的特
殊过程联系起来的条件, 来自互相联系的两个
方面: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和社会革命所必需
的物质前提 。
? 从现时代看, 科学技术主要具有四种社会功能:
? 一是认识功能,
? 二是生产功能,
? 三是经济功能,
? 四是政治功能,
? 在科学技术的四种社会功能中, 对社会革命具
有决定性影响和深刻意义的是生产功能 。 科技
革命所引起的社会变化, 首先是从生产过程开
始的 。
? 科技革命与杜会革命的联系还取决于社会革命
本身的特征 。
? 科学技术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活动, 必然
受到社会条件, 尤其是社会经济, 政治制度的
制约:
? 社会制度通过科技政策和科技管理影响科研能
力的发展;社会制度制约着科技成果能否转化
为生产力, 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转化为生产力;
社会制度制约科技成果应用的社会性质 。
? 同时社会革命又需要物质前提, 即具有一定发
展水平的生产力, 而现代社会革命的物质前提
必须建立在科技革命的基础上 。 这是因为, 在
古代和近代, 是, 生产-技术-科学, 的关系
占主导地位, 在现时代, 则是, 科学 — 技
术 ——生产, 的关系起支配作用 。
? 在现时代, 科技革命本身已经纳入到社会革命
的总过程之中 。
? 首先, 科技革命是整个社会革命的起点 。
? 其次, 产业革命是从科技革命到社会革命的中
介, 是生产力革命的完成阶段, 是生产体系组
织结构和技术结构的飞跃;它既是科技革命的
直接结果, 又是社会革命直接的物质前提 。
? 再次,社会革命是科技革命发展的必然趋势和
最终结果、并为科学技术的进 —步发展提供了
社会基础。
? 科技革命和社会革命的先后不同, 表现了现代
社会运动的多样性 。 其统一性在于, 无论在哪
种社会发展格局下, 科技革命都是建立共产主
义社会的物质前提的有机组成部分, 科技革命
是现代生产力革命最重要的内容 。
? 历史唯物主义高度评价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
的动力作用, 并认为科学技术是一种在历史上
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甚至是最高意义上
的革命力量 。 但是, 历史唯物论并不是, 技术
决定论, 。
? 本世纪 20一 30年代,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兴起,
在西方形成了“技术决定论”,它是一种把科
学技术的作用绝对化的观点。
? 它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是独立自主的,不依赖
社会条件,相反,它是社会发展中的唯一决定
因素,是划分社会形态的主要标志。
? 按照美国学者贝尔的观点,科技革命“把生产
力带到了中心地位”,“取代了社会关系而成
为财产的主要轴心”;
? 贝尔认为以此为基础形成的工业社会把资本主
义和社会主义“这两种社会制度归入同一标
题”,二者都是“围绕生产和机器这个轴心并
为了制造商品而组织起来的”;共产主义社会
“不是历史上的‘另一个’阶段,而只是若干
个工业的不同方式之一”,未来社会将是“后
工业社会”,整个社会发展表现为前工业社会、
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三个阶段。
?, 技术决定论, 犯了三个错误:
– 第一, 只看到科学技术的作用, 不理解科学技术只
有在与生产关系以及其他社会因素的相互作用中才
能实现对社会发展的动力作用 。
– 第二, 只看到生产力的作用, 不理解生产关系构成
了社会形态的现实基础, 不理解所有制, 即劳动者
和生产资料结合的方式使社会结构区分为各个不同
的经济时期 。
– 第三, 只看到科技革命与社会革命的联系, 不理解
二者是不同性质的革命, 不理解社会革命只有通过
阶级斗争才能实现 。
第四节 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
作用
? 一, 人民群众;历史的创造者
? 二,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社会制约性
? 三, 个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一、人民群众;历史的创造者
? 在历史唯物主义产生之前, 英雄史观长期占居
统治地位 。 它或者认为帝王将相, 英雄豪杰的
意志决定社会发展的进程, 或者认为神秘的精
神力量决定社会的发展, 而英雄人物则是这种
神秘力量的体现者, 受托人 。
? 前者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后者是客观唯
心主义观点, 二者有着共同的本质, 即都认为
精神的力量决定社会发展, 夸大英雄人物的历
史作用, 否定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 。
? 按照唯物史观, 物质生产是历史的, 发源地,,
人民群众则是历史的创造者 。
? 人民群众通常指在历史上未留下姓名, 在社会
发展进程中未打下明显的个人意志印记的人们 。
这一概念主要是相对于历史人物, 即在历史上
留下明显痕迹的, 知名人士, 而言的 。 人民群
众
? 首先有它量的规定性, 即指, 人们, 中的大多
数;
? 同时又有质的规定性, 即指一切对社会发展起
推动作用的人们, 在阶级社会中, 包括一切对
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的阶级, 阶层和社会集团 。
?, 人民, 和, 群众,’ 的含义是一致的 。 人民
群众这个概念, 在不同的国家和各个国家不同
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涵 。
? 对人民群众的具体含义, 需要作历史的分析 。
? 然而, 不论历史的情况如何变化, 人民群众的
主体和稳定部分, 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
劳动群众和参与社会生产活动的知识分子 。
?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 全面地体现在
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
? 第一,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
? 第二, 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
? 第三, 人民群众是变革社会制度的决定力量 。
二、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社会制
约性
? 人民群众创造了历史, 而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动
本身又不得不受历史条件的制约 。 人们自己创
造自己的历史, 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
造, 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 而
是在直接碰到的, 既定的, 从过去承继下来的
条件下创造 。
? 所谓历史条件, 就是指人民群众在进行历史创
造活动时所遇到的一切现存的社会要素的总和 。
? 制约着群众活动的历史条件包括经济的, 政治
的和精神的三类 。
? 广义的经济条件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其中,
每一历史时代人们所遇到的现成生产力具有决
定的意义, 在各不相同的生产力状况下, 人们
创造历史的作用大不相同;同生产力相联系的
生产关系, 也制约着人们的历史活动 。
? 在阶级社会中, 根据人们不同的经济地位所划
分的不同阶级, 其社会作用均受着各阶级经济
地位的制约 。
? 阶级的局限性实质上就是生产关系的制约性 。
? 在政治条件中, 国家制度对人们活动的制约最
为明显 。 在不同的国家制度中, 人民群众创造
历史的作用是大不相同的 。
? 在阶级对抗的社会中, 人民群众遭受压迫和奴
役, 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受到极大的压抑和
摧残, 他们的聪明才智得不到应有的发挥, 不
知埋没了多少人才 。 人民群众政治上无权, 平
时陷于, 沉睡, 状态, 只有在革命时期才犹如
雄狮跃起, 表现出自己的历史主动性 。
? 精神条件包括的范围很广, 精神传统有进步的
和落后的区别, 它们对于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动
都有重要影响 。 前者起激励, 鼓舞的作用, 后
者起阻碍, 束缚的作用,, 是历史的惰性力, 。
? 在精神条件中, 科学文化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
科学文化对于群众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活
动的作用, 是显而易见的;就是对于群众政治
积极性的发挥, 也是一个越来超重要的条件 。
列宁指出:, 文盲是处在政治之外的, 。
? 综上所述, 任何时代,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
用都要受到历史条件的制约 。 历史条件既为人
民群众提供活动的基地, 又使他们的活动受到
制约;人民群众既受历史条件的限制, 又不断
地突破这种限制 。
? 从群众活动和历史条件的辩证关系中可以看到,
每一特定历史时代的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力量
都是有限的, 然而, 人民群众世世代代延续下
去, 其创造历史的力量则是无限的 。
三、个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 唯物史观确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并不
是否定个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相反, 对群
众作用的肯定本身, 就内在地包含了对包括历
史人物在内的个人作用的肯定 。
? 人类社会中单个的人通常被称为个人。
? 简单地说,相对于群众的个人,是指一个个具
有社会、精神和肉体的特性的个体.其中社会
的特性居于支配的地位,体现了个人的本质。
? 按对历史影响作用的大小, 可把个人分为普通
个人和历史人物 。 按对历史影响的性质 (促进抑
或阻碍 ),又可把历史人物分为:进步人物和反
动人物, 前者就是通常所说的杰出人物 。 杰出
人物中有全才也有专才, 一般把杰出的政治家
称为领袖人物 。
? 历史中的每个人, 都对社会发展起过一定作用,
总要在历史上留下某种痕迹, 不过作用有大小 。
? 从历史上看, 社会发展的程度越高, 普通个人
的作用也就越大 。
? 历史人物是在社会发展中起过显著作用的个人 。
他们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第一, 历史人物是历史事件的当事人 。
? 第二, 历史人物是历史任务的发起者 。
? 第三, 历史人物是历史进程的影响者 。
? 任何历史人物总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活动,
而制约群众活动的历史条件, 对于普通个人和
历史人物同样起着制约作用 。
? 任何英雄豪杰要想摆脱历史条件的制约都是不
可能的 。
? 实际上, 历史人物都是待定的历史条件的产物,
其产生本身就体现着特定的历史必然性 。 社会
发展当然, 包括一开始就站在运动最前面的那
些人物的性格这样一种偶然情况, 。 可是, 在
偶然性的背后起支配作用的仍然是历史必然性 。
? 所谓时势, 是指一定时期内各种历史条件的总
和所造成的社会发展的具体态势 。
? 时势, 造, 英雄主要体现在时势召唤英雄, 时
势锻炼英雄和时势筛选英雄等几个方面 。
? 一定的时势造就的英雄必然带有历史的特征 。
? 历史人物就成为本阶级的阶级性的集中体现者 。
在阶级社会中, 历史人物的历史命运, 一般说
来是随着他们所属的阶级的兴衰而浮动的 。
? 从这里可以引出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原则, 这
就是历史主义的科学态度, 即判断历史人物的
历史功绩, 不是根据他们是否提供了现代所需
要的东西, 而是根据他们是否比其前辈提供了
新的东西 。
? 在阶级社会中, 坚持历史主义的科学态度, 就
要坚持阶级分析法 。
? 阶级分析不仅要看历史人物所属的阶级在当时
所处的历史地位, 而且要看历史人物的活动代
表了他的阶级的哪种倾向 。
第八章 认识的本质和结构
? 第一节 认识的发生发展和本质
? 第二节 认识的结构
第一节 认识的发生发展和本质
? 一、实践与认识的发生
? 二、实践推动认识的发展
? 三、认识: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随机反映
一、实践与认识的发生
? 工具性为主要特征的劳动实践活动在认识的发
生中起首要决定作用 。
? 首先,劳动实践的发生和发展,为人类认识活
动的发生提供了必要性和可能性。
? 其次,劳动实践活动不但促进了人脑的发展,
而且通过活动的内化,产生了人所特有的认识
结构和模式,形成专属于人的认识能力。
? 最后, 劳动实践活动促进了人类阶级社会交往
及语言, 符号的产生和发展, 使人的认识活动
获得了不同于生物遗传的社会遗传方式 。
? 总之,以工具性为本质特征的人的社会实践活
动是认识发生的最基本的和决定的因素。这种
活动一方面内化为主体的认识结构、认识模式,
另一方面外化即对象化出人生活于其中的工具
和文化的世界。随着人们实践活动的不断重复
的发展,人的认识成果也以积累的社会遗传进
化方式,一代一代地继承和发展,每一代人都
以上一代人认识活动的结果作为自己认识活动
的起点,从而也作为自己实践活动的起点。
? 认识的发生与人类劳动实践活动的发生是一个
统一的过程 。 认识的发生, 既包括认识的种系
发生, 也包括认识的个体发生 。
– 前者指随着人类最后脱离动物界, 人类的反映形式
也最终摆脱动物的心理反映形式, 而形成专属于人
的社会的高级的反映形式, 即人类认识的发生或形
成;
– 后者指在人类社会中, 每一个个体的人在其出生以
后, 随着生理, 心理的发育成熟, 以及接受教育,
参加社会实践和社会交往等等, 所经历的从儿童的
前认识水平发展到成人的认识水平的过程 。
? 认识的种系发生与认识的个体发生是人的认识
发生的两个紧密联系, 不可分割的方面, 它们
在受人类实践活动所决定和制约这一点上是完
全一致的 。
? 由于认识的个体发生要在某种程度上以压缩的
形式再现整个人类认识的发生过程, 因此, 对
认识的个体发生的研究会有助于理解人类认识
的种系发生的过程 。
?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创立了发生认识论, 他以
个体儿童认识的心理发生过程为研究对象, 通
过大量的观察实验, 揭示出儿童从一开始把自
我当作世界的中心, 到逐步发生主客体的分化,
形成对于外部世界的认识, 这是一个儿童的操
作性活动内化为主体的认识模式, 和由主体的
认识模式外化以吸收和同化外部刺激的双重建
构过程 。
? 皮亚杰不同意行为主义的刺激 —反应公式,
认为机体对外部刺激的反应取决于主体现有因
式吸收, 改造和整合外界刺激的能力 。
? 他也反对把这种能力作预成论的解释, 认为机
体会在顺应客体的活动中对自己的因式进行自
我调节, 使主客体的相互作用达到平衡状态 。
? 由于皮亚杰把他所特有的, 活动, 范畴作为主
客体分化的基础和在主客体之间起中介作用的
重要因素 。
二、实践推动认识的发展
? 从关于认识的发生和起源中可以看出, 实践是
认识的基础 。
? 在认识和实践的相互关系中, 归根结底是实践
决定认识 。
?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 实践是认识的
来源, 实践是认识的动力,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
理性的唯一客观标准, 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
? 怎样理解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呢?
? 第一,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
? 第二,实践不仅产生了认识的需要,而且创设
出必要的条件,使认识的发展成为可能。
? 第三,实践使认识发展的可能不断地转化为现
实,有了认识的物质手段,还不等于获得了知
识可能性还不等于现实性。
? 实践是知识的源泉, 实践出真知, 这并不排斥
学习间接经验, 学习书本知识的必要 。 就一个
人的知识来说, 多数还是从间接知识, 从传授
和读书中获得的 。
? 间接经验只是, 流, 而不是, 源,, 间接经验,
在前人和别人那里则为直接经验 。 就知识的总
体来说, 归根到底, 仍然是发源于实践 。
? 上面主要是从认识的来源和动力方面说明了实
践在认识中的基础地位和决定作用。后面将进
一步阐述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归宿和检验标准
三、认识: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
体的随动反映
?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认识本质的理解, 首先坚持
了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原则, 即把反映或摹写的
特性作为人类认识的基本的规定性 。
? 所谓认识的反映性或摹写性, 是指人的认识必
然是以客观事物为原型的, 并且, 在人的认识
当中一定含有反映或摹写某种客观事物的内容 。
坚持人的认识具有反映性或摹写性, 也就是坚
持了认识的客观性 。
? 认识是主体意识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这是一切
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共同原则 。
? 在坚持认识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的同时, 马克
思主义认识论又进一步揭示出人的认识所具有
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特征 。
? 人的认识不同于动物的反应活动, 它不是主观
对客观的简单, 直接的摹写, 而是一种能动的,
创造性的活动 。
? 作为认识活动结果的认识, 是主体对于客体的
能动的, 创造性的复现 。 人们为了从事实践活
动, 不仅要反映事物的现象, 还必须透过现象
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
? 人们不仅必须反映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而且
还必须塑造出符合主体需要的理想客体, 这更
是一种能动的, 创造性的反映活动 。
? 人的认识的显著特点, 在于它不仅能反映出对
象的本来如此的状态, 而且能够反映出对象对
于满足人类社会的需要所应当具有的形态 。
? 列宁说,, 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 并且
创造客观世界咽 。 没有这种超前性的, 创造性
的反映活动及其成果, 认识就不能成为实践活
动的指导, 也就不能称其为人的认识 。
? 在人的认识活动中, 反映的, 摹写的方面与能
动的, 创造的方面是不可分割的 。
? 创造和反映不是人类认识的两种不同的功能,
而是同一功能的两个不同的方面 。
? 反映离不开创造, 反映过程是在创造过程中实
现的 。 创造也离不开反映, 是受反映对象的客
观本性所制约的 。
? 只承认认识本质的反映的, 摹写的方面, 否认
认识本质的能动的, 创造的方面, 就会成为消
极直观的反映论 。
? 反之, 只承认认识本质的能动的, 创造的方面,
而否认认识本质的反映的, 摹写的方面, 使能
动性和创造性脱离反映论的前提, 就会把创造
变成主观随意的创造, 从而滑向唯心主义和不
可知论 。
?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对认识本质特征
? 首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以能动反映的观点彻
底批判了唯心主义先验论的观点,并科学地说
明了被唯心主义所抽象发展的主体能动性思想。
? 其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以能动反映的观点从
根本上驳倒了形形色色的不可知论,指出以实
践为基础的认识活动是人与世界相统一的一个
基本环节。
? 最后,马克思主义哲学以能动的反映论,彻底
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根本缺陷。
? 在认识论中, 历来存在着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
路线:
? 一是主张物质引起感觉, 思想, 从客观到主观,
,从物到感觉和思想, ;
? 一是主张感觉, 思想派生物质, 从主观到客观,
,从思想和感觉到物, 。
? 这两条认识路线的矛盾, 体现在认识本质的问
题上, 就表现为反映论与先验论的对立 。
? 唯心主义哲学主张意识第一性, 物质第二性,
把物质世界看作是主观或, 客观, 的精神的产
物, 把认识看作先于物质, 先于实践经验的东
西, 否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奉行
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认识路线 。
? 从古代西方的 ‘ 回忆说,, 中国古代, 生而知
之, 和, 良知,,, 良能, 的认识论思想, 一
直到近代西方的, 天赋观念, 说, 是唯心主义
先验论的不同表现 。
? 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 唯物主义哲学家站在反
映论的立场上, 对唯心主义的先验论进行过多
方面的批判 。 他们从物质第一性, 意识第二性
的哲学前提出发, 运用各种事实指出脱离感觉
经验就不可能有人的认识, 强调认识, 知识只
能从经验中获得, 认识是对存在的反映 。
?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旧唯物主义, 由于没有实践
的观点, 忽视了主体能动性在认识中的作用,
使自己陷入具有很大局限性的消极的和直观的
反映论 。
?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指出唯心主义先验论荒谬性
的同时, 也批判地吸取某些唯心主义认识论所
含有的主体能动性思想 。
?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承认, 在认识活动中, 主体
通过自己的能动活动对各种认识要素的加工,
改造和重组, 确实对认识的形成起十分重要的
作用, 人的认识总是表现为主体用既有的认识
结构去, 同化, 外部事物的过程 。
? 马克思主义哲学从物质实践活动入手, 才在哲
学史上第一次科学地解决了能动性与唯物主义
基础相协调和统一的问题, 使能动性具有了社
会历史的现实内容 。
? 指出和旧唯物主义相反, 唯心主义发展了认识
的能动方面, 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 。
? 在认识论中, 除了反映论与先验论的对立之外,
还存在着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
? 不可知论对人类的认识活动及其成果采取一种
怀疑主义的态度, 认为主观能否同容怒相符合,
或者说人的认识能否反映客观实在, 是一个人
类无法回答也无权提出的问题 。
? 近代不可知论的著名代表是休谟和康德 。 休谟
回避世界的本质是物质还是精神的问题, 他认
为, 人所知道的只是自己的感觉 。
? 不可知论的共同特点是怀疑人类科学知识的客
观性和可靠性,不相信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
在人的认识和客观世界之间人为地划了一条不
可逾越的鸿沟。
? 这种对于人的认识所持的消极、悲观和否定的
态度,不利于科学的发展,并往往为信仰主义
保留和开辟地盘。
? 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引入认识论, 使认识论
的研究发生了一次革命性的变革, 才真正驳倒
了不可知论 。
? 恩格斯说, 对不可知论, 以及其他一切哲学上
的怪论的最令人信服的驳斥是实践 。 即实验和
工业 。
? 既然我们自己能够制造出某一自然过程, 使它
按照它的条件产生出来, 并使它为我们的目的
服务, 证明我们对这一过程的理解是正确的,
那么康德的不可捉摸的 ‘ 自在之物 ’ 就完结
了, 。
? 实践之所以能彻底驳斥不可知论, 最根本的原
因在于, 认识与对象, 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不仅
是个理论问题, 更重要的是个实践问题, 人只
有在实践中即在改造对象的活动中才能证实自
己的认识是否与客观对象相一致 。
? 同时, 实践又能锻炼和发展人的认识能力, 创
造各种人工的认识工具和认识手段, 扩大人的
认识领域, 提高人的认识精度, 使人在实践活
动中不断地把, 自在之物, 转化为, 为我之
物,, 并不断地证明着世界的可知性 。
?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 认识活动中人与世界
的统一是通过人对世界的能动反映而实现的 。
反映是人对世界的观念的把握, 是人与世界相
统一的一个基本环节 。
? 人的认识作为由客观存在向观念存在转化与由
观念存在向现实存在转化所必不可少的环节,
它不是主观与客观的鸿沟或屏障, 相反, 它恰
是人与世界相互联系的桥梁或通道 。
?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既坚持了彻底的反映论原则,
又不否认认识的矛盾性和相对性 。
? 唯物主义哲学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基
本前提出发,认为客观事物存在于人的头脑之
外,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 反映论是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则,是它的
核心。从反映论出发,唯物主义哲学承认意识
和它所反映的客观存在的一致性,肯定人们能
够在自己的思想、表象和概念中再现现实世界。
?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以实践为基础继承和发扬了
唯物主义反映论的传统,彻底坚持了唯物主义
的认识路线。
? 在马克思主义以前, 旧唯物主义基本上是直观
反映论, 其特点是将认识主体看成一种生物性
的自然存在物, 把人产生认识的过程看作是认
识者消极, 被动地接受外界刺激的过程 。
? 直观反映论存在着根本性的缺陷, 它只从直观
的客体一方来说明认识的形成及其本质, 把认
识的产生简单地看作是主体接受对象的刺激,
和对象将自身, 烙印, 在主体大脑中的结果 。
? 这直观反映论抹煞了认识的社会性, 主体性和
能动性, 把本来是在实践中能动地形成认识的
过程, 看作是生物性的人以其自然感官接纳对
象的过程, 用对象同人的自然感觉的一致来解
释认识与对象的统一, 忽视和否认了人的认识
同动物反映活动之间的本质区别 。
? 毛泽东说:, 马克思以前的唯物论, 离开人的
社会性, 离开人的历史发展, 去观察认识问题,
因此不能了解认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 即
认识对生产和阶级斗争的依赖关系 。,
? 马克思主义反映论的基本立场,同时又彻底克
服了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根本缺陷。
? 第一,与旧唯物主义离开社会实践和人的历史
发展来理解人的反映不同,马克思认识论立足
于社会实践的观点,全面地分析和说明人对世
界反映的社会性、主体性和能动性。
? 第二,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脱离辩证法不同,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把辩证法贯彻于反映论,指
出人对世界的能动反映是充满矛盾运动的辩证
过程。
? 在理解马克思主义的能动反映概念时, 我们必
须反对两种倾向:
? 一种是用旧唯物主义的直观反映论来曲解马克
思主义的能动反映论;
? 另一种是用, 重构论, 和选择论, 来取消反映
论 。 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 建构或重构等等
都是能动反映的内在环节, 是实现主体对于客
体的相符性反映的必要途径 。
? 因此, 反映与选择, 建构成重沟等等并不是绝
对对立的 。
? 如果把认识的本质归结为, 选择,,, 重构,,
把认识中所具有的选择性, 重构性同反映对立
起来, 并企图用前者取代后者, 就会歪曲认识
的本质, 也背离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立场 。
? 离开反映谈重构或选择, 势必重犯唯心主义抽
象地发展主体能动性的错误 。
第二节 认识的结构
? 一, 认识活动的系统结构
? 二, 认识系统中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
? 三, 认识系统结构的进化与发展
一、认识活动的系统结构
? 人的认识活动具有复杂的系统性特征, 它本身
构成一个动态的, 复杂的系统 ——认识系统 。
认识系统内含三个基本的于系统:认识的主体
系统, 认识的客体系统, 认识的中介系统 。
? 其中, 每个子系统又具有各自复杂的结构, 又
自成系统 。
? 认识系统中的子系统是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的,
它们按照一定的方式结合成为一种高度有目的
地组织起来的功能系统, 决定着人的认识的实
现与发展 。
? 在认识系统中,最具有自主性和能动性,担负
着使实在客体向观念转化任务的是认识的主体
系统。
? 认识主体是认识系统中的首要因素,对认识系
统的形成及其诸要素的结合方式起着决定作用。
认识的主体作为一个系统,首先具有复杂的社
会构成形式。
? 认识的主体同实践的主体一样既不是脱离社会
的抽象的个人,也不是脱离个人的抽象的社会,
而是个人与社会的有机统一。
? 人作为认识主体,其认识能力不能脱离社会联
系而产生和存在,它也有自己的社会构成,也
可以像实践主体那样划分为人类主体、社会主
体、集团主体和个人主体四种形式。
? 每一种形式都按主体从事认识活动的组织方式、
组织范围而相互区别,同时这些活动形式之间
又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由此构成统一的主体
活动系统。
? 作为社会存在物的认识主体,必须具备一定的
认识能力并从事一定的认识活动.否则,它就
不是现实的认识主体。
? 认识主体作为一个执行认识功能的系统,它是
一个知、情、意相统一的有机整体,人的各种
意识要意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参与认识活动,并
对认识的形成与发展产生影响。
? 在人的由各种意识要素所构成的复杂系统中,
直接担负认识功能的是主体的理性结构, 即人
的现实的认识结构 。
? 认识结构是在主体先行活动的基础上建立, 一
旦建立就成为一种相对固定的框架或模式, 构
成人从事认识活动的一种前提张力和准备状态 。
? 主体原有的认识结构不同, 对客体的理解也就
会出现差异 。 俗话说,, 仁者见仁, 智者见
智,, 不同的人从同一事物中领悟出不同的含
义, 就是由主体认识结构的差异造成的 。
? 在人的意识中, 还有以情感和意志为主, 并包
括信念, 理想, 习惯和本能在内的各种非理性
的心理因素 。
? 一般地说, 这些非理性的心理意识要素不具有
对客体实现观念把握的功能, 但是, 它们对人
的认识能力的发挥和运用, 往往起到导向, 选
择, 激发和调节等等的作用 。
? 人的意识具有复杂的结构, 它是理性与非理性 。
有意识与无意识等等的有机统一 。
? 并且, 人作为社会的生物是有理想, 有信念,
有热情, 有追求的活生生的生命 。 作为主体的
人并不是只以自己抽象的感觉和思维进行认识
活动, 相反, 主体意识的各种要素都要投入到
认识活动中, 并对认识的进程发生影响 。
? 认识主体所内在含有的各种要素.只有动态地
结合为一个有机的系统,并在实践活动中把自
己向社会、向环境开放,不断吸收新知识、新
经验,加强主体修养,提高认识能力,才能在
复杂的认识活动中发挥出应有的功能,完成观
念把握客体的任务。
? 认识客体是进入人的认识活动中, 被主体的观
念把握活动所指向的客观对象 。
? 认识客体与认识主体是相互规定的, 纯粹自在
意义上的客观事物, 当它没有同人发生认识与
被认识的关系时, 称不上是认识客体 。
? 可见, 随着人类实践与认识活动的扩大与加深,
认识的客体系统是不断发展和日趋复杂的 。 认
识的客体是人的全部认识的基本前提, 自然形
式的客体, 社会形式的客体和精神形式的客体
也都是人类认识活动的客体, 这些客体共同构
成了统一的, 历史地发展着的认识客体系统 。
? 其中无论哪一种形式的认识客体, 都不但具有
多方面的属性, 而且具有多层次的结构 。
? 认识客体作为认识系统中与主体相对的另一极,
以自己的多种属性, 结构, 层次和关系制约着
主体对它的认识 。
? 它不但决定了主体对它的认识不能一次完成,
也决定了主体对它进行认识的, 程序, 和, 规
则, 。 因此,, 认识是思维对客体的永远的,
无止境的接近, 是一个由不知到知, 由较肤浅,
较片面的知到较深刻和较全面的知的无限发展
过程 。
? 在认识系统中, 如果仅有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
还不能进行现实的认识活动, 在这二者之间还
有一个把它们联系和沟通起来的中介系统 。
? 认识中介系统是以各种形式的认识工具, 认识
手段为结构要素, 并包括运用和操作这些工具
的程序和方法在内的复杂系统 。
? 认识的中介系统是认识系统的理性环节, 是人
的认识能力, 认识水平发展程度的客观标志,
它决定着不同时代人们认识活动的基本方式 。。
? 从认识中介系统的结构要素来看,它主要由物
质性认识工具、观念 (知识 )性认识工具和作为
感性符号系统的语言工具所组成。
– 物质性认识工具指主体以观念方式把握客体所凭借
的物质手段或物质条件,它是认识中介系统的基础
性成分。
– 观念 (知识 )性认识工具主要指以观念形态存在的观
测框架和思维框架,前者指观测客体的时空构架,
后者指进行思维的概念、范畴以及思维方式等。
– 作为感性符号系统,语言工具是认识中介系统的又
一基本要素,它是观念性认识工具所不能摆脱的物
质外衣。
? 在现代, 认识工具发展具有两个明显的趋势:
? 一是越来越精密, 越来越专门化, 如各种各样
的实验仪器和设备, 电子计算机和智能机器等
等, 大大提高若人认识世界的能力;
? 二是由人所直接操作的简单工具日益变为高度
自动他的复杂的技术工具系统, 如现代的遥感
技术以及运算速度极高, 存贮能力极强的电子
计算机系统的出现, 使人的感知和思维活动进
入到一个全新的时代 。
? 无论物质工具, 观念 (知识 )工具还是语言工具,
其共同特点是, 它们既是人的活动的结果, 同
时又是人进一步认识客体的手段 。
? 因此, 认识的中介系统是连接主体和客体, 并
在主体棚客体之间往返流动的一个, 变量, 。
? 综上所述, 认识的主体和客体通过认识的中介
(工具 )系统紧密联系和整合在一起, 构成动态
发展的认识活动系统, 使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
用得以实现, 执行着主体以观念方式把握客体
即能动地反映客体的职能 。
二、认识系统中主体和客体的相
互作用
? 在认识系统中,主体作为认识主体,其目的是
以观念方式把握客体,实现对于客体的能动的
反映。
? 这就决定在认识系统中,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
用具有不同于一般实践相互作用的特点。
? 但这又不意味着在认识系统中主客体之间是单
纯的精神性关系。
? 为此,必须对认识系统中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
的特点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 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主要特点如下:
? 第 —,在认识系统中, 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相互
作用以信息相互作用为其基本特征 。
? 第二, 在认识系统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中, 主体
既具有能动性, 又具有受动性, 是能动与受动
的统一 。
? 第三, 在认识系统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中, 除了
二者之间的认识关系以外, 还包含, 渗透着其
它多种关系 。
? 在这种信息的相互作用中,主客体之间的作用
是双向的、交互的。
? 一方面,客体存在、同性和规律的信息进人主
体的头脑.被主体的意识所反映,意味着客体
对主体的意识、观念产生影响和改造的作用,
是客体作用于主体的精神结果,
? 另一方面,主体在认识、反映客体的同时,也
就在观念地改造着、改变着客体。
? 在认识系统中,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信息相互作
用,不能脱离物质、能量的相互作用而单纯进
行,它总要受到物质、能量相互作用的决定与
制约。
? 比如认识主体运用一定的认识工具 (如科学探测
仪器 )作用于客体.其目的是从客体当中获取有
用的信息,而运用仪器作用于客体的过程就是
物质、能量和信息三者统一的过程。
? 认识主体对于认识客体的这种主动性和能动
性表现在:
? 首先,主体和客体之间认识关系的形成,是在
一定条件下主体选择和设定客体的结果,客体
是被主体选择和设定的。
? 其次,主体通过认识工具对客体施加作用相影
响,是认识主体能动性的突出表现。
? 主体在认识客体面前也有受动和受制约的方面,
这表现在:
? 首先,作为认识主体的人,是从物质自然界分
化发展而来并仍然属于自然界的 —部分。
? 其次,认识主体的活动要受到来自客体方面的
限制与约束。
? 在主体和客体, 实践和认识的双重性关系中,
实践关系是最基本的和决定性的 。
? 主体和客体之间首先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
其次才是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 。 认识关系归根
结底是由实践关系所派生, 并最终受实践关系
制约的 。
? 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除了受
实践关系的决定与制约以外, 同时还渗透和包
含着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 审美关系 。
? 价值关系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利益关系, 即主
体对客体的需要同客体满足主体需要之间的关
系 。
? 在主体和客体的价值关系中, 客体是作为价值
的承担者, 即能够满足主体的某种物质的或精
神的需要的物质载体而出现的 。
? 客体之所以能够成为价值的载体, 是因为它本
身具有某些特定的属性或性质 。
? 价值关系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利益关系, 功利
关系, 而审美关系则往往是超功利的 。
? 人类的实践活动一方面是为满足某种实际需要,
或达到某种功利目的而进行的;
? 另一方面, 当这种活动和活动的成果感性直观
地显示出人类战胜各种困难的创造性, 智慧,
力量和才能, 成为人的自由的感性现实的确证
和肯定的时候, 它就会在满足人的功利需要之
外, 引起一种与功利需要的满足所产生的愉快
有质的区别的精神愉快, 这是本质意义的美感 。
? 在审美活动中, 人成为具有审美知觉的, 能够
欣赏美的审美主体, 客体成为审美客体, 审美
对象, 即人按照美的规律塑造的各种物体和具
有审美价值属性的对象性存在 。
? 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审美关系都是在
主体和客体的实践、认识关系基础上形成的,
因此它们归根结底依赖于实践和认识关系。
? 人的实践活动实际既追求实现某种价值,也追
求实现某种美。
? 人通过实践改造客体,一方面满足自己的某种
需要,从而实现了客体对于主体的价值;另一
方面引起了人所特有的精神上的愉悦,从而发
现了客观对象的美。
? 在主体和客体实践及认识关系的基础上形成的
价值关系和审美关系对人的实践和认识活动具
有重要的制约和影响作用。
? 主体的价值观念和审美观念作为主体活动的内
在尺度,对于主体活动的方向性、选择性,以
及对活动的调节控制具有决定性意义。
? 总之,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表现为一种具有
多重形式的复杂的结构。
? 其中,实践关系是主体和客体之间首要的和基
本的关系,它决定主体和客体之间的认识关系。
认识关系受实践关系决定.但又具有相对独立
性并反作用于实践关系。
? 同时,在主体和客体的实践及认识中,又都渗
透着价值和审美关系,它们对主体的实践和认
识活动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认识系统结构的进化与发展
? 在认识系统当中, 认识的主体通过中介而和认
识的客体发生相互作用, 这三个子系统以一定
的方式整合在一起, 构成动态发展和演化的认
识活动系统 。
? 认识系统不是自我封闭的, 而是一个动态的,
开放的系统, 它在动态的演化当中实现着自身
的进化与发展 。
? 对认识系统结构的进化与发展进行考察,不能
脱离人的实践活动,认识系统结构形成、进化
与发展的秘密;存在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中。
? 从发生学的角度看, 认识的系统结构首先是作
为实践的系统结构存在相起作用的 。
? 人的认识活动, 无论过去, 现在和将来都不可
能脱离人的社会实践 。
? 认识的主体必须首先和同时是实践的主体, 认
识的客体也是因为人的实践改造世界的活动,
才不断纳入主体的认识领域的 。
? 物质性的认识工具, 是在劳动和实践工具的基
础上发展起来的, 只是随着人类实践和认识活
动的发展以及认识活动具有了一定的相对独立
性 。
? 认识系统中那些观念性的认识工具, 它们的产
生和发展也要受到人类实践发展水平的决定与
制约 。
? 实践在发展, 认识系统的结构要素以及各种结
构要素之间的结合方式也在相应地变化, 进化
和发展, 主体通过中介主动反映客体的能动性
? 认识系统结构的进化与发展具有如下持点:
? 第一,认识系统结构的积累扩大与自我更新。
? 第二,认识系统结构水平的不断提高。
? 三、认识系统相对独立性的不断增强。
第九章 认识的过程及内在机制
? 第一节 认识的过程
? 第二节 认识过程的内在机制
? 主体对客体以实践为基础的观念把握是一个有
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并且具有其复杂的内在
机制。
? 认识的辩证运动,既是认识系统诸要素之间动
态相互作用的具体展开,同时也是实践和认识
的对立统一关系的具体的历史的展开。
? 而人的认识活动的内在机制则具体揭示出认识
的辩证运动是如何实现的。
第一节 认识的过程
? 一,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 二,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
? 三, 认识运动的循环性和上升性
? 一,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 人的认识都要在实践的基础上从感性认识开始,
再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
? 认识的辩证运动首先表现为从感性认识向理性
认识的飞跃以及二者的统一 。
?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 是人们在实践中
把客观事物转化为观念的第一步 。
? 感性认识是在具有各种刺激信息的客体系统和
主体的感知能力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中发生的 。
? 感性认识所把握的是具有可感性特征的客体的
外部结构, 它不能摆脱一定的时间空间模式,
因此, 感性认识以直接性为特点, 它离不开生
动, 具体, 直观的形象 。
? 感性认识所揭示的是事物的现象和现象之间的
外部联系 。
? 感性认识的基础是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基本
的心理反映形式。
? 感觉是通过各种感觉器官对事物的个别属性和
特性的反映, 是意识与外部世界的直接联系 。
? 知觉是指多种感觉组合成的整体, 它能够反映
出对象的具有可感性质的整体性结构和特性;
人靠整体性的知觉辨认在时空中存在的客体,
从而有效地进行活动 。
? 表象是大脑对过去感觉和知觉的回忆和再现,
即当感觉和知觉所反映的对象离开后, 在人的
头脑中留下的印象 。 在表象当中, 主体己经接
触过的事物进行了一定的概括, 舍弃了在生动
的直观中所形成的一些东西 。
? 从感觉, 知觉到表象, 已经包含着认识由直接
向间接, 由个别向一般的发展趋势 。
? 感性认识是人所特有的, 它不同于动物以其自
然感官所形成的感觉心理活动, 因为人的现实
的感知能力系统不但有自然的方面, 而更重要
的有社会的方面 。
? 马克思说, 人的, 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
世界历史的产物, 。
? 制约着感性认识形成的有来自客体和来自主体
的各方面的复杂因素 。
? 从客体方面来说, 客体本身的特性的丰富性,
多面性及其显露程度, 环境的变化以及观察条
件的优劣等等, 都限制着主体感性活动及结果 。
? 从主体方面说, 观察者的自我概念, 认知结构,
思维方式, 个人以往的经验, 以及主体的需要,
爱好, 兴趣, 情绪和价值观念等等, 都无不渗
透并影响着感性认识的形成 。
? 主体如何在感性认识中达到观察的客观性:
– 第一, 认识的主体要在实践活动中尽可能地从多种
角度全面地, 反复地对事物进行感性的观察, 获得
的大量的足够的信息, 以消除由个别的观察情境给
感性认识带来的主观影响 。
– 第二, 人必须通过实践活动提高自己的感知能
力, 顺应对象的要求, 适时地建构和转换主体的认
知模式, 以, 同化, 更多的客体 。
– 第三, 主体还应不断提高知识素养, 扩展知识结构,
充分发挥理性知识对感性观察的指导作用, 提高感
性观察活动的自觉性 。
?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是人借助于抽象
的思维对感性认识材料进行加工, 整理, 概括
而形成的关于事物的本质, 事物的全体和事物
的内部联系的认识 。
? 理性认识以间接性相抽象性为特点, 所揭示的
是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 。
? 理性认识包括相互联系, 依次发展的三种基本
形式:概念, 判断和推理 。
? 概念是对同类事物共同的一般特性和本质属性
的概括的反映, 是思维的细胞, 也是最基本的
思维形式 。
? 判断在形式上表现为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或
关系, 它的内容是对事物之问联系或关系的逻
辑反映 。
? 推理在形式上表现为判断与判断之间的联系,
它是由已知合乎规律地推出未知的逻辑反映形
式 。
? 理性认识的形成过程, 是认识主体运用抽象思
维的方法, 形成概念, 判断, 推理的过程 。
? 在感性认识所形成的关于对象的大量的个别的,
现象的, 具体的认识材料中, 蕴含着对象的共
性, 本质和规律 。
? 为了把在具体形象中潜藏着的共性和本质揭示
出来, 必须运用思维的抽象, 抽象化是理性认
识阶段认识活动的基本特点 。
? 思维所面对的不是直接的感性客体, 而是作为
感性认识结果的混沌的表象 。
? 从表面上看, 感性的具体是最生动丰富的, 它
把对象的可感的属性和形态直接呈现在主体面
前 。
? 但是, 由于在感性的具体中, 真象与假象相混
杂, 必然性隐匿于偶然性之中, 这种认识不能
正确有效地指引人们的实践活动 。
? 因此, 必须凭借思维的抽象, 把活生生的东西
割裂, 分解, 从中提取出抽象的思维规定 。
? 抽象具有矛盾的特点:
? 一方面,它使认识离开了整体的表象,发生在
表面上和客体越来越远的运动;
? 另一方面由于通过抽象提取和分离出对象本质
的各个方面,由它们的总和复制出思维的具体,
从而再现客体本身的隐蔽的、内在的联系,因
此,通过抽象又使认识发生了同客体越来越近
的运动。
? 可见,认识过程的辩证的、矛盾的特性,在抽
象这一环节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 认识主体为了使抽象化的过程沿着发现事物本
质、复制思维具体的路线正确进行,必须极大
地调动主观能动性,运用一系列思维形式和方
法,将丰富的感觉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
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工夫,造
成概念和理论的系统”,这是一个极为艰苦的
认识过程。
? 因此,自觉地学习逻辑思维的方法,训练和提
高理论思维的能力,就成为十分重要的事情。
?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的统一 。
? 首先,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
? 其次, 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深化为理性认识 。
? 再次,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渗透的 。
? 总之,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 这
种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
? 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就会犯唯
理论和经验论的错误。
? 唯理论否认感性认识的重要性,片面夸大理性
认识的作用,认为只有理性认识才是可靠的,
它不依赖于感性认识。
? 相反.经验论则否认理性认识的重要性,片面
夸大感性认识的作用,认为感性认识无须上升
为理性认识。唯理论和经验论各执一端,在总
体上都是错误的。
? 实际工作中的教条主义者和经验主义者,也违
背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辩证统一的原理。
? 教条主义者片面夸大书本知识的作用.轻视感
性经验,把马克思主义当作僵死的教条生搬硬
套,犯了类似唯理论的错误,
? 经验主义者片面夸大感性经验的作用,轻视科
学理论,把局部经验当作普遍真理,处理一切
问题都超不出自己狭隘经验的眼界.犯了类似
经验论的错误。
二、从理性认识到实践
?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认识的过程还没有完
成 。
? 要实现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还必须由理论再
回到实践中去, 实现认识的又一次意义更为重
大的飞跃 。
? 由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之所以必要,就在于通
过这次飞跃使认识物化或对象化,使认识变为
现实,使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
? 由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可从两方面来理解
? 一方面, 这是理性认识本身的要求 。 形成理性
认识并不是认识的目的, 它的目的是完成第二
次飞跃, 实现改造世界的任务 。
? 另一方面, 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也是实
践本身的要求 。 没有正确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
目的实践, 只有在正确的思想指导下, 才能自
觉地实现改造世界的目的 。
? 此外, 在实践中获得的理性认识, 还需要在实
践中进行检验, 加以修正, 补充和发展 。
? 理论向实践转化是在一定条件下实现:
– 首先,实现第二次飞跃要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
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 其次,认识的主体必须把关于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
律的认识同主体自身的利益、需要和要求结合起来,
确定主体对客体进行实际改造的目的和方式。
– 再次.理论要能够向实践转化,还必须考虑到一定
历史阶段上实践手段、实践条件的制约性,把理论
的正确性与实现的可行性有机结合起来。
– 最后,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还必须为群众所掌
握.
三、认识运动的循环性和上升性
? 由实践到认识, 再由认识到实践, 如此, 实践,
认识, 再实践, 再认识, 这种形式, 循环往复
以至无穷, 就是认识从简单到复杂, 从低级到
高级, 从有限趋向于无限的发展过程,
? 人们对复杂事物的认识过程, 由于主客现条件
的限制, 要经历由实践到认识, 由认识到实践
的多次反复, 多次循环才能完成 。
? 从人们具体的认识过程看, 某一思想, 理论,
过多次反复和循环, 在实践中达到了预想的结
果, 就算是完成了 。
? 然而, 对于过程的推移而言, 人们的认识运动
还没有完成 。 这是因为物质世界及其发展是无
限的:
? 从时间上说, 一过程向另一过程的推移是无限
的;
? 从空间上说, 物质结构的层次, 事物, 过程之
间的联系也是无限的 。
? 作为认识和实践的对象的无限性, 决定人们的
实践和认识也是 —个无限发展, 无限深入过程 。
? 认识运动的这种反复性和无限性,表现为波浪
式的前进运动。
? 从形式上看,是认识和实践之不断的分离和重
合的反复循环;
? 从内容上看,每一次的循环都比较地进到了高
一级或深一层的程度。
? 正是在这种认识运动的辩证过程当中,人们通
过相对认识绝对,通过有限认识无限,不断地
接近客观真理。
? 认识的辨证运动, 也是主观和客观, 理论和实
践的矛盾运动过程, 人们的认识任务就是求得
它们之问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
? 这个统一应是具体的, 就是说主观认识要同一
定时间, 地点, 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 。 这
个统一应是历史的, 就是说, 主观认识要同不
断发展变化着的客观实践相适应 。
? 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要求人们, 当客观实践的具
体过程已经向前推移的时候, 主观认识就应当
随之而转变 。
? 如果主观认识仍然停留在原来的阶段上, 就会
犯思想落后于实际的错误 。
? 当客观实践的具体过程尚未结束, 原有的矛盾
尚未得到充分的暴露和展开, 向另一具体过程
推移转变的条件还不具备的时候, 如果人们硬
要强制推移, 把将来才能做的事情勉强拿到现
在来做, 企图超越历史阶段, 就会犯冒险主义
的错误 。
? 这正是革命斗争中的, 左, 的或有的机会主义
错误的一个重要的思想根源 。
? 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 也是认识的主体 。 以
科学实践为特征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无产阶
级政党的群众路线是一致的 。
?, 实践, 认识, 再实践, 再认识, 的反复循环
和无限发展的唯物辩证的认识论, 既是唯一科
学的认识路线, 也是唯一科学的工作路线 。
? 马克思认识论是我们党的群众路线的认识方法,
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的重要哲学基础 。
第二节 认识过程的内在机制
? 一, 信息, 选择, 建构
? 二, 感性具体, 抽象规定, 思维具体
? 三, 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 人之所以能通过认识的辩证运动实现对客观世
界的能动的反映, 在于人的意识活动中含有加
工各种观念材料的复杂的机制 。
? 这些复杂的机制也是在人类实践的基础上形成
和发展起来的, 是主体能动性的具体表现方式
? 通过对认识过程的内在机制的研究, 能使我们
更深入地理解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 从而发挥
主观能动性, 达到自觉驾驭认识过程 。
一、信息、选择、建构
? 人对客观世界的能动的反映的过程, 自始至终
贯穿着对客体信息进行有组织的加工, 改造和
整合的过程, 人是通过对客体信息的选择和建
构等机制, 来实现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的 。
? 因此, 把信息以及选择, 建构的概念引入认识
论, 是十分必要的 。
? 信息是同世界的物质过程, 能量过程紧密联系
在一起的普遍现象, 它是系统内部和系统之间
通过相互联系而实现和保留的某一物质形态,
结构, 属性和含义的表征 。
? 一切反映形式, 从无生命物质的反映形式到人
所特有的反映活动, 都伴随着一定的信息过程 。
? 所谓反映一般是指某一物质系统按照外部作用
而发生变化的能力, 即该物质系统通过自身本
性和结构的某种变化来再现作用于它的另一物
质系统的特点的能力 。
? 一个系统接受另一系统的作用, 并在自己的系
统中留下另一系统的, 痕迹, 或, 印记,, 这
既表示发生了反映, 也意味着前一物质系统接
收和保留了后一物质系统的某些信息 。
? 因此, 信息和反映都是物质的普遍属性, 在反
映的过程和结果中必然有信息, 而信息也是伴
随着相互作用和反映而发生的 。
? 反映相信息的联系为认识事物提供了可能, 是
世界可知性的必要条件 。
? 人的认识作为社会的高级反映活动, 自始至终
伴随着信息的过程 。
? 认识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产物 。 主体和客
体在认识中的统 —,主体的观念与客体的一致
是以信息为媒介的 。
? 主体所认识了的客体, 或者说主体观念中所包
含的客体的客观内容, 就是主体以一定手段从
客体中获取的, 并经过主体加工, 改造, 处理,
建构起来的有组织的信息 。
? 在认识活动中主体作为能知系统是客体信息的
获取者和组织者 。
? 客体作为所知系统是信息的发出者和提供者 。
? 主体和客体以信息耦合的方式结合起来, 可以
形成一个圆圈式的信息接受, 存贮, 加工和输
出的过程 。
? 人们在实践中所获取的客体的信息量越大, 信
息的保真度越高就越能接近于实现对于事物或
现象的确定性的反映;
? 人的认识过程不仅仅是获取信息,更重要的是
能动地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过程。
? 在认识过程一开始,主体首先是通过认识工具
的参与以及感觉器官的作用,把客体以物理化
学形式表现出来的实物形态的信息,转化为能
被人的感官接收的关于客体特征的信息。
? 这是主体对客体进行“生动的直观”的过程。
? 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在对这些信息进行初步的选
择和加工以后, 还要借助于语言符号系统的作
用对其进行编码, 使客体的特征信息变为适于
主体思维进行操作的编码信息, 交给脑的高级
中枢进行极其复杂的再加工和再反映, 才能形
成观念信息 。
? 人的抽象思维是从现象到本质, 从初级本质到
更深刻的本质的不断深化的过程, 表现在认识
过程的机制上, 就成为多级的, 多环节的信息
加工链条 。
? 当然,承认在人的认识过程的机制当中包含着
复杂的信息加工的过程和程序,并不等于把人
的认识完全归结为信息传递和信息变换。
? 人的认识过程既包含着通过主客体之间的信息
变换在主体的头脑中建构一个与客体具有同构
异质的观念物的过程,同时更主要的还包含着
主体通过思维的运作对客体意义的理解和把握。
? 选择也为包括人的认识在内的一切反映活动所
具有,是反映的一种内在的规定性。
? 所谓选择性,就是反映者由其自身的需要、结
沟、特性以及客观条件所决定,只反映被反映
者的某些特性,不反映它的其余的特性。
? 反映过程中的选择性取决于反映者与被反映者
双方相互作用的条件与方式。
? 由于在人的认识活动中,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
用既包含着物质的相互作用,主体作为有意识
的社会存在物又以自觉能动的活动改造客体,
? 因此认识主体的选择性和低级水平上的反映选
择性相比,具有更为复杂特点
? 首先表现为人以感觉器官为门户的神经生理系
统由其生理结构和功能所决定的选择。
? 人的思维活动所进行的选择是一种自觉的、能
动的选择,因而是高级的选择机制。
? 选择受被反映客体的制约,还要受正确的逻辑
思维方式和方法的制约,同时思维的成果还要
受社会实践的检验。
? 在阐明人的认识过程中, 还有必要考察与信息,
选择有密切关系的, 建构, 或, 重构, 的问题 。
?, 建构, 或, 重构, 本来不是哲学或认识论的
概念, 它是表示, 建筑,,, 构造, 或, 重新
构造, 等含义的名词, 本身并无深奥之处 。
– 由于皮亚杰在发生认识论提出主体的, 认知结构,
是 —个不断建构过程的理论,, 建构, 的问题才逐
渐被人们所重视 。
? 从信息相互作用的角度看, 建构或重构确实是
体现主体能动的一种认识机制, 认识环节, 是
人的认识活动所内在具有的 。
? 建构或重构 —般有两方面的含义:
? 从认识发生学的角度看.它指的是人的认识结
构的建立或构造的过程;
? 从认识过程的角度看,它指的是主体在思维中
对客体信息的建构成重构的过程。
? 二者又是密切联系的, 它们都同认识过程中的
信息加工机制有关 。
? 首先,看主体认识结构的建构。
– 这里的认识结构不是指认识系统的结构,而是指主
体自身由各种认识能力要素所组成的结构,它是主
体观念把握客体的重要条件。
– 认识结构以自身的神经生理系统作为生物性的基础
– 人脑在生物结构的基础上随着社会实践活动还逐步
形成和发展起来了自己所特有的信息性结构,它是
一个发达的高级的信息加工系统,能以思维操作的
方式加工各种复杂的信息。
? 人脑的这种具有社会性的信息结构是如何, 建
构, 起来的呢?
? 在人与外界事物打交道的实践过程中,认识活
动不断地反复进行.关于某类事物本质共同性
的信息反复地同人的神经系统发生相互作用、
通过无数次相似性的重演,就会以符号信息的
方式积淀在人的神经系统的结构之中,作为背
景知识储存起来,形成人脑中所持有的背景信
息性结构。人又凭借这种信息性结构去吸收和
加工客体信息从而认识客体。
? 应当指出,人脑的这种信息结构并非一旦建立
就不再变化。
? 恰恰相反,人在不断从事的实践和认识活动个,
不但对外界客物的队识越来越扩大和深入,人
的信息背景知识也在不断地丰富和更新,从而,
人的信息背景结构也处于不断的“建沟”或
“重沟”的过程。
? 人脑的信息性结构的这种不断的建构和重构,
对推动人的认识能力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作用。
? 其次, 看主体对所获得的客体信息的建构 。
? 这种建构指的是, 主体凭借大脑在社会中形成
的丰富的信息性结构, 对所获取的信息在选择,
加工, 改造的基础上, 按照正确反映客体的要
求把这些信息正在大脑中重新组合成为观念信
息系统的过程 。
? 在具体的认识中, 主体对客体信息的这种, 建
构, 或, 重构, 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
? 主体思维对客体信息的选择取舍和加工制作,
最后都必须通过, 建构, 或, 互构, 这 —环节,
才能实现主体以观念形式反映客体的要求 。
? 这种, 建构, 或, 重构, 是认识过程中主体能
动性和创造性的突出表现, 它说明, 认识绝非
是客体在主体头脑中的直接映现, 而必须通过
主体的重新组织, 重新构造, 才能成为反映头
脑中的映象 。
? 由于主体是凭借自己的思维结构, 思维定势并
发挥主观的能动性与创造性对客体信息进行能
动的, 建构, 和, 重构,, 因此, 这样建立起
来的观念映象可能正确地反映客体, 也可能歪
曲地反映客体 。
? 这就要求认识主体遵循实践与认识的规律, 尊
重客体存在和发展的规律, 把能动的建构的功
能建立在符合客观性要求的基础上, 并随时用
社会实践来检验观念建构物的客观性与正确性 。
? 认识的过程表明, 人通过对客体信息的一次性
的建构, 往往不能获得关于客体的真实的, 正
确的认识, 主体必须利用大脑作为信息加工系
统所只有的输出相反馈的功能, 使认识向社会
开放, 向实践开放, 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认识结
构, 不断地修正和完善自己的认识成果, 才能
实现主体对于客体的相符性反映 。
? 综上所述, 信息加工与信息转换是人的认识所
含有的内在机制, 而在信息加工与转换的过程
当中, 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机制和建构机制
是认识得以实现的重要环节与基本条件, 选择,
建构等等不但不与反映相对立,
? 相反, 作为反映的 —种内在规定, 保证着主体
观念把握客体的活动能动, 有序, 积极地进行 。
对信息以及选择, 建构等人的认识过程的机制
的考察, 深化人们对认识辩证运动的理解, 体
现出认识运动的中介性, 复杂作为性和辩证性 。
二、感性具体、抽象规定、思维
具体
? 对客观事物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过程,不能脱
离人的能动的思维操作,而思维操作必须遵循
一定的逻辑方法和逻辑程序,因此、人的认识
过程又具有内在的逻辑机制。
?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揭示主体观念地复制和再现
客体的逻辑机制和逻辑道路,指出这是一个从
感性具体经过思维抽象而达到思维具体的有规
律的逻辑上升过程。
? 马克思指出,思维的逻辑运动中存在着两条方
向相反的道路,第一条道路是“完整的表象蒸
发为抽象的规定”,第二条道路是“抽象的规
定在思维行程中导致具体的再现”。
? 这两条道路首尾相接,构成“具体 ——抽象 —
—具体”的否定之否定过程,也就是人对事物
本质的完整的认识过程,而认识运动的这一逻
辑行程同前面讲的信息的选择与建构机制又是
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 在思维行程的第一条道路上,主体是用抽象思
维对客体信息进行选择、提炼、抽取,形成组
建观念系统的“建筑材料”或整个单元。
? 在思维行程的第二条道路上,则是把这些“建
筑材料”按照主体观念把握客体的客观要求建
构成为观念系统的理论大厦,即把客体在思维
中“重构”出来。
? 感性具体是思维逻辑行程的起点 。
? 感性具体指感官能直接感觉和知觉到的具体,
即置于人的感官面前具有可看, 可听, 可尝,
可嗅, 可摸的感性的规定性, 生动而直观的具
体对象, 具体事物 。
? 人通过这种表象能形成对客观事物的整体的印
象,能认识到对象的多种多样的表面现象。但
是它不能揭示出事物各方面的多种本质规定及
其联系和关系,因此还不能对事物各种各样现
象的内在联系作出深刻、全面、具体的说明。
? 感性的具体是认识的最初出发点,要获得真正
的知识,还得依靠思维的抽象,通过从感性具
体到抽象的过渡,深入掌握事物的本质。
? 抽象规定是从感性具体到思维具体的中间环节,
它指的是思维经过对感性具体的分析所抽取出
来的一个个单一的规定性,它是客观对象众多
方面的本质属性在人的思维中的反映。
? 抽象规定的建立依赖于思维的分析活动,它需
要认识主体通过分析把直观的整体分解成各个
部分,区分开必然的本质的方面和偶然的现象
的方面,从中抽取出各个必然的本质的因素
? 抽象的特点是“使活生生的东西简单化、粗糙
化”,“把不间断的东西割断”,因而,思维
的抽象是感性具体的对立面,它比感性具体离
客观存在的具体事物似乎更远。
? 只要这种抽象是从客观具体事物出发的郑重的
抽象, 是通过科学的分析方法得出的正确的抽
象, 就更深刻, 更正确地抓住了事物的本质 。
? 思维具体是思维逻辑行程的终点.也就是在抽
象规定的基础上通过思维在大脑中复制出的理
性的具体:马克思指出:“具体之所以具体,
因为它是许多规定的综合,因而是多样性的统
一。
? 思维具体既不同于感性具体, 又不同于抽象规
定 (思维抽象 )。
? 一方面, 思维具体是关于某一对象的多种抽象
规定的有机综合, 而不像感性具体一祥是感性
直观的规定性的统 —。
? 感性的具体只是一种, 混沌的表象,, 它未深
入到对象的本质的层次 。
? 而思维具体经过抽象规定这一中介过程, 则在
更高层次和基础上达到了理性的具体 。
? 思维具体不但进入了事物的本质的层次, 而且
把事物的本质规定性综合和统一起来, 因而是
经过分析重新达到统一的高层次的具体 。
? 另一方面,思维具体借助于抽象规定又高于抽
象规定。抽象规定已经是对事物本质属性的反
映,但是一个一个的抽象规定还无法把握对象
各方面本质的内在联系,因而尚不能对有关的
多种多样的现象作出统一的解释。
? 从感性具体形成抽象规定,从抽象规定上升到
思维具体的过程中,应正确运用思维方法:
? 首先,必须运用科学的抽象方法从感性具体
中形成正确的抽象规定。
? 其次,必须把握从抽象到具体逻辑的中介过程
? 最后,从感性具体通过抽象规定而达到思维具
体,就认识运动逻辑行程的一次循环而言是达
到了终点,但就人的认识的无限反复循环与不
断上升而言,从抽象上升到具体并不意味着存
在一个绝对意义的“终点”.
? 总之, 认识运动的逻辑机制以及马克思主义的
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 要求我们从构成对
象整体的简单要素出发引出对象的全部复杂规
定, 而不是把复杂事物归结为简单事物 。
? 只有这样, 才能引导我们达到对具体事物的具
体认识, 达到具体真理 。
三、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
作用
? 人的认识过程的机制是十分复杂的, 并非只有
理性, 理智和逻辑的因素起作用 。
? 因此, 在认识活动, 认识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
是理性和理智的因素 。
? 但这并不意味着否认人的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
程中的作用, 或者认为非理性因素对认识的形
成只起干扰和破坏的作用 。
? 我们应当深入到人的认识活动的内在机制, 研
究人的非理性因素对认识过程的影响, 研究人
应当如何发挥非理性因素的作用 。
? 所谓, 非理性, 的因素, —般可分狭义和广义 。
? 狭义地说, 包括知, 情, 意这三类 。
?, 知, 包括主体的理性直观, 理性思维等能力,
属于人的理性因素;
? 而, 情, 和, 意, 即情感, 意志同时包括动机,
欲望, 信念, 信仰, 习惯, 本能等等, 由于这
些精神的要素一般不以理性思维为基础, 在主
体结构中属于非理智, 非认知的方面, 因而被
称为, 非理性, 的因素 。
? 广义地看, 人们在上述基础上, 还时常把人的
认识能力中不能被逻辑思维的概念所包含的主
体心理形式, 如幻想, 想象, 猜测, 顿悟, 直
觉, 灵感等, 也包含在人的, 非理性, 因素中 。
? 因此, 人的非理性因素具体地可分为两类, 前
一类不属于人的认识能力, 而是作为一种精神
力量渗透到主体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中, 并对其
发生影响, 后一类虽属人的认识能力, 但它同
逻辑的, 自觉的理性思维相比, 具有不自觉,
非逻辑性等特点, 因而也属于, 非理性, 的因
素 。
? 对于人的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应
当分析不同情况做具体说明 。
? 情感, 意志, 欲望和需要等非理性因素, 它们
本身虽不同于人的认识能力, 但对人的认识活
动的发动与停止, 对主体认识能力的发挥与抑
制起着重要的控制和调节的作用 。
? 这些非理性因素给人的认识活动, 认识过程提
供了动力, 动因和调节控制的机制 。
? 情感因素对人的认识进程具有重要的影响 。
? 积极的情感情绪给认识活动注入了活力和生气,
对认识的发展是一种推动的力量 。
? 当人们的情感与其所从事的认识活动发生共鸣
时, 认识就会受到情感的激化, 从而激发人的
认识潜能, 加速认识的进行 。
? 由此, 要发挥情感情绪对认识进程的积极作用,
就需要正确把握情感情绪, 对其进行调节和控
制 。
? 意志同情感一样,对人的认识也是一种激发和
调控因素.是认识运动的支撑力量和推动力量
? 意志不但是人为实现某种目的而克服障碍或困
难的积极能动的主观条件,而且对调控人的情
感情结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 在人的认识活动中,意志以目的性和自觉性的
特点把理智和情感、冷静和激情统一起来,用
理智调控情感,又用情感、热情激发理智,从
而使主体能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甚至承受一
定的痛苦和牺牲,去实现自己的目的和理想。
? 情感, 意志等非理性因素, 它们之间是相互作
用, 相互影响的, 这些非理性因素又同人的理
性, 理智的因素相互作用, 相互影响 。
? 人的非理性的因素对理性因素既起着动力调控
的作用, 同时, 人的非理性因素又要受到人的
理性因素的决定与制约 。
? 幻想, 想象, 直觉, 灵感等以非逻辑形式出现
的非理性因素, 是人的认识能力的一部分 。
? 在人的认识过程当中, 归纳与演绎, 分析与综
合等等逻辑思维方法的运用是十分重要的 。
? 但是, 不能把人的认识过程仅仅理解为思维的
逻辑加工过程 。 思维的逻辑加工以其严格的程
序性, 规范性为特点, 并对认识的发展起重要
的作用, 但它也有自身的缺陷 。
? 人们不是靠掌握全部事实材料再进行逻辑推
理, 得出所需的结论, 而凭借少量事实的启发,
通过创造性的联想, 运用大胆的想象和, 幻
想,, 实现对某些复杂事物的本质, 规律的认
识 。
? 这时, 幻想, 想象就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 。 幻
想, 想象不仅可以把复杂的对象纯粹化, 简约
化, 更重要的还在于如何进行创造性的构思 。
? 列宁曾高度评价想象在科学创造中的作用, 认
为, 幻想是极其可贵的品质, 。 他指出:有人
认为, 只有诗人才需要想象, 这是没有道理的,
这是愚蠢的偏见, 甚至在数学上也是需要想象,
甚至微积分的发现没有想象也是不可能的, 。
科学发展史表明列宁的上述话是十分正确和深
刻的 。
? 当然,想象 (包括直觉、幻想 )等非逻辑的思维
活动不能脱离概念、判断、推理等理性思维形
式和逻辑思维活动单独进行,而必须以一定的
逻辑思维活动为基础。
? 往往有这样的情况,人们经过长期紧张的理性
思考,寻求某一问题的答案,但百思不得其解。
然而这时人的思维实际上是处于高度兴奋、集
中的状态下,好像电子线路的触发装置一样,
一种线路接不通就换另一种。
? 正是这种理性思维的积极运作给想象、灵感的
出现提供了可能件。这时出现的某种偶发性事
件往往会成为思维受到启发的契机,使认识者
突然感到豁然开朗、顿然醒悟。一下子抓住了
事物的症结、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 从科学史上许多科学发明看,灵感和直觉往往
属于那些以顽强毅力投入到科学实验的实践,
并运用自己的全部知识、经验和思维进行艰苦
探索的科学家:因此,直觉不是凭空产生的,
更不是什么神秘的力量,主要受到理性思维、
逻辑思维的制约。
? 认识运动的辩证性表现为,认识的发展既不是
单纯的按逻辑程序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也不是
单纯的逻辑或非逻辑的跳跃、飞跃的过程,而
是逻辑的循序渐进过程和非逻辑的跳跃上升过
程的有机统一。
? 逻辑因素与非逻辑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相互作用、
相互补充,共同促成人的认识由感性向理性、
由现象向本质的飞跃。
? 通过对认识过程中情感意志, 以及想象, 幻想,
直觉等非理性因素作用的分析, 可以看出, 马
克思主义认识论, 不但不否认而是如实地承认
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的作用, 既看到非理性因
素的积极的作用, 也看到它可能产生的消极的
作用 。
? 同西方哲学中的非理性主义不同, 马克思主义
哲学强调非理性因素要受理性因素的制约, 强
调入应当在理性因素的主导下发挥非理性因素
的积极作用 。
? 而非理性主义把非理性因素看作人的本质, 把
人的感觉, 欲望, 情绪, 本能等看成是决定一
切的东西, 并且否定或贬抑人的理性, 理性思
维的作用, 对非理性, 非逻辑的东西作了唯心
主义, 神秘主义的解释和夸大 。
? 我们在重视并承认人的非理性因素及其作用的
同时, 应当认清并批判非理性主义把人的理性
因素同非理性因素相割裂, 相对立的错误 。
?
第十章 真理和价值
? 第一节 真理
? 第二节 价 值
? 第三节 真理和价值的关系
第一节 真理
? 一, 真理及其特性
? 二, 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 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
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 中国古代哲学家通常用与“非”相对立的“是”
来表述认识的真实性。
? 谬误则是同客观实际及其规律相违背的思想内
容,是认识主体对客体本来面目的歪曲反映。
? 事物的本质通过特性体现出来 。 真理的特性
在于其客观性, 绝对性, 相对性和具体性 。
? 全面把握真理的特性, 就是从整体上把握真理
的特性 。
? 真理都有客观性 。 真理的客观性或客观真理
是指在真理性的认识中包含着不以人和人类意
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 。
? 真理的客观性还有一层含义,就是检验认识
真理性的标准 ——社会实践也是客观的。
? 真理多元论认为,对待同 —个认识对象可以有
多种认识结论同时并存,这些结论都是真
理.不存在谁对谁错的问题。
? 这种观点表面上不偏不倚,实质是否认真理的
客观性,取消真理和谬误的对立。
? 就某个确定的问题和对象而言.真理只能有 —
个,即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相符合的客观真理。
真理多元论是站不住脚的。
? 承认真理是客观的, 这是真理问题的唯物论;
就真理的发展过程以及人们对它的认识和掌握
程度来说, 真理又是绝对的和相对的, 这是真
理问题上的辩证法,
? 每个真理既具有客观性, 又具有绝对性和相对
性;或者说, 每个真理都是客观真理, 同时又
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 。
? 关于真理的绝对性或具有绝对性的真理, 可从
两方面来理解 。
? 第一, 任何真理都标志着主观和客观的符
合, 都包含不依赖于人和人类的客观内容, 都
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 这一点是绝对的, 无条
件的 。 承认客观真理也就是承认了绝对真理 。
? 第二, 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 能够正确认识
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 认识每前进一步, 就
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 这一点也
是绝对的, 无条件的 。
? 真理的相对性或具有相对性的真理, 是指人们
在一定条件下, 对客观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正
确认识总是有局限的, 不完全的 。
? 第一, 从整个客观世界来看, 任何真理性的认
识只是对无限宇宙的一个部分或片断的正确反
映, 人类已经实际达到的认识总是有限的 。
? 第二, 从特定事物或现象来看, 任何真理性的
认识, 都只是对该对象一定方面, 一定程度,
一定层次的正确反映 。
? 虽然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真理的两种不同的
属性和方面, 但它们之间并没有固定不移的界
限, 而是辩证统一的 。
? 首先,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相互渗透和相互包
含。
? 其次,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
? 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寓于相对之中,
任何相对真理之中都包含有绝对其理的颗粒:
? 另一方面,绝对之中有相对,相对是绝对的一
个成分,绝对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无数相
对真理之总和构成绝对真理。
? 人们对于自然和社会的每个正确认识,都是
在 —定条件和一定程度上的认识,所以是有条
件的、相对的;但在一定条件、范围和程度上,
又是对客观现实的正确反映,并作为稳定的因
素保留在客观真理的体系中,是无条件的、绝
对的。
? 绝对和相对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伴
而生,如影随形。
? 任何一条真理,从一种意义或角度上看,是相
对真理或具有相对性;从另一种意义或角度看,
又是绝对真理或具有绝对性。
? 脱离对方而孤立存在的绝对真理或相对真理,
实际并不存在。
? 真理是一个过程, 永远处在从相对到绝对的转
化和发展中 。 人类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是从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 接近绝对真理的
过程 。
? 人类已经取得的任何一条真理, 都是绝对真理
,长河, 中的一个成分或阶梯, 都是无穷的绝
对真理链条中的一个环节 。
? 它既是以往实践和认识业已达到的终点, 又是
进一步迈向绝对真理的起点 。 它是一个承先启
后的中间站, —个由相对向绝对转化的关节点 。
? 真理的具体性, 是指具体的主观和客观在具体
的条件和范围内的统一 。 超出具体条件, 就会
陷入谬误 。
? 具体的真理是全面的 。
? 具体的真理又是历史的 。
二、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 根据什么标准来判定认识的正确与错误, 这是
哲学史上长期争论不休的一个问题 。
? 有人持虚无主义的态度, 干脆否认存在任何真
理标准 。
? 多数哲学家虽然主张要有个标准, 但这个标准
是什么, 就众说纷纭 。
? 唯心主义者认为, 真理的标准存在于精神范围
之内, 不应在人们的物质活动中寻找它的客观
尺度 。
? 旧唯物主义者承认真理的客观性, 在什么是检
验真理标准的问题作过一些有益的探讨 。
? 直观地把客观事物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几乎是旧唯物主义的共同观点 。
? 旧唯物主义的反映论不是以实践为特征的, 并
且对于实践的理解也是狭隘和片面的, 因而没
有科学地解决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 。
?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真正解决真理标准问题 。
? 早在 1845年, 马克思就明确提出:, 人的思维
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 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
问题, 而是 —个实践的问题 。
? 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们都反复强调指出:实
践, 只有实践, 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此
外再没有别的标准 。
? 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这是由真理
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 。
? 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范畴 。
? 要判明主观同客观是否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
只在主观范围内兜圈子是根本无法解决的 。
? 同时, 客观世界本身也不能充当检验真理的标
准 。
? 唯一能够充当检验认识的真理性标准的, 只能
是把主观和客观联系, 沟通的桥梁, 纽带, 这
就是人们的社会实践 。
? 只有实践才能满足真理的要求成为检验真理的
标准, 这是由真理本身的特点决定的 。
? 实践不仅具有普遍性, 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 。
正是这种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决定了实践作为检
验真理的唯一性 。
? 实践的直接现实性是双重的,
? 一方面, 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活功, 它本身是直
接的现实 。
? 另一方面, 实践又能使不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理
论变为直接的现实 。
?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客观标准, 此外再没
有别的客观标准, 实践最终一定能鉴别认识的
真理性 。 这是实践标准的确定性 。
? 但是, 实践检验认识是一个过程, 主体的历史
的实践总有一定的局限性, 从这方面看, 实践
标准又是不确定的 。
? 否认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 就会思想僵化, 阻
碍真理的发展 。
? 实践标准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 。 社会实
践都是一定的历史的实践, 因而对真理的检验
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同时历史无止境地向
前发展, 又不断突破这种局限性 。
? 实践是不断发展的, 真理是不断发展的 。 只有
承认实践标准是确定和不确定的统一, 才能坚
持在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 防止把实践标准简
单化 。
?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并不排斥逻辑
证明在检验真理过程中的作用 。
? 逻辑证明是运用已知的正确概念和判断,通
过推理,从理论上确定另 —个判断的正确性的
逻辑方法。
? 逻辑证明作为一种探索真理、论证真理的手
段,是正确思维的必要条件,也是建立科学理
论体系的重要途径。
? 逻辑证明在实践检验真理的过程中的重要作
用,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 第一,逻辑证明给实践提供理论指导,使实践
经验由特殊提高到普遍,从而把握实践的总
和.以便于实现实践检验真理的作用。
? 第二,有些理论要靠逻辑思维来证明。
? 第三,逻辑思维给实践以理论根据。
? 逻辑证明的作用再重要, 也不能代替检验认识
真理性的实践标准 。
? 因为逻辑证明所使用的前提, 概念, 原理和逻
辑规则等是否完全符合客观实际, 既要不断在
实践中加以检验, 又要在实践个不断丰富和发
展 。
? 同时, 逻辑证明的思维过程及其结论是否正确,
还必须回到实践中, 由实践来做最后的检验 。
? 严格的科学的逻辑证明的作用, 不过是实践检
验作用的间接的, 集中的表现 。
第二节 价 值
? 一, 价值及其特点
? 二、价值评价
一、价值及其特点
? 价值是事物 (物质的和精神的现象 )对人的需要
而言的某种有用性 。
? 一种事物或现象由于其具有的一定属性或性能,
能够满足主体某种需要 (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
对于主体具有积极的肯定的意义, 就被主体认
为是有用, 有意义的, 即有价值的 。
? 一种对于主体有用即有价值的东西, 有用的程
度越高, 满足主体需要的范围越大, 其价值也
就越大, 反之价值就越小 。
? 可见, 价值不是一种实体, 而是主体和客体之
间的一种特定关系, 即客体以自身属性满足主
体需要和主体需要被客体满足的效益关系 。
? 讲到价值必然涉及两方面, 一方面是人即主体
的需要和要求, 另一方面是事物即客体的某种
性质, 结构和属性 。
? 价值作为现实的人同满足其某种需要的客体的
属性之间的一种关系, 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发生
和发展的, 它既具有客观性, 又具有主体性 。
? 对价值关系的客观性应当从两方面来理解。
? 一方面,价值虽然同人的需要有关,但不是由
人的需要单方面决定的,价值必须有其产生的
客观基础,这是各种物质的、精神的现象所固
有的属性。
? 另一方面,人的需要以及需要满足的程度并不
是随心所欲的,而总是为社会实践和历史发展
所制约,这是理解价值客观性的关键。
? 人由客观条件产生的需要必然以欲望, 目的等
观念形式表现出来, 成为人的主观意愿, 主观
需求 。
? 由于社会历史的复杂性, 在大体相同的条件下,
不同的人也会形成不同的需要动机 。 这些都使
,需要, 蒙上了一层主观性的色彩 。
? 但是, 人们对自身需要的主观意识也不一定都
真实反映自身的客观要求, 这些需要动机也
不 —定都能实现 。
? 价值关系的突出特点是具有人的主体性。
? 首先,主体性表现为在价值关系中不是人趋近
物.而是物趋近人。
? 其次,价值的主体性还通过价值关系中主体的
创造性得到鲜明的体现。
? 价值的主体性和客观性二者并不矛盾 。
? 价值的客观性指的是, 价值虽然离不开人, 但
它是在人的客观需要同客体的属性之间发生的
一种客观现实关系 。
? 价值的主体性表明, 在价值这种主客体之间的
特定关系中, 人是物趋向的中心, 没有主体的
创造性活动, 物就不会实现对于人的价值 。
? 无论价值的客观性还是主体性, 都根源于人类
物质性的实践活动 。
? 实践既是把主体需要和客体属性相联系, 相统
一的现实基础, 也是确立人的主体地位并使物
向人趋近的可靠根基 。
? 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 是在社会实践过
程中确立的, 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
? 科学的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的基础,
也是理解各种价值现象的关键 。
? 某个事物是否真的对于人具有有用性, 即是否
能实际地满足人的某种需要, 不是由人主观决
定的, 而是现实的, 客观的 。 承认价值关系的
客观性, 也就在一定意义上承认了价值的绝对
性 。
? 但是, 某物是否对于具体的主体有意义以及意
义的大小, 又不是无条件的, 不变的, 而往往
是有条件的, 可变的, 这又表现出价值的相对
性 。
? 价值的相对性是由两种情况造成的 。
? 第一, 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 人们对某种事物
的属性, 结构, 本质的认识是有限的, 相对的,
即对客体实际价值的认识把握, 也是有限和相
对的, 使物对人的价值表现出相对性 。
? 第二, 受一定历史条件的限制, 人们的需要也
是具体的, 有限的, 他们对价值客体的选择和
利用不可能是无条件的, 这也使物对人的价值
表现出相对性 。
? 价值具有相对性的最基本的原因,人类实践活
动的社会历史性 。
? 实践是价值关系的基础, 人们只有在实践中才
能揭示出客体的属性和规律, 并只有在实践的
基础上才能不断发展出自己的社会性的需求 。
? 然而, 实践是具体的, 历史的, 每一个时代只
能达到一定的实践活动水平, 因而每一代人对
客观世界的认识水平及自身需要的发展水平,
都必然受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总要打上
相应时代的历史印记 。
? 每个具体事物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 对人所具
有的价值都是具体的, 有条件的, 因而是相对
的 。
? 但实践的不断发展总会使人发现事物价值的新
的更多的方面, 从而使人以新的更全面的方式
占有物, 满足人不断增长的需要, 这就是价值
的历史发展 。
? 价值的历史发展表现于物和人两个方面 。
? 价值的历史发展表现于物和人两个方面。
? 从价值的客体满足人需要来说,价值的发展表
现为物的有用性不断丰富和提高,价值对象的
数量和种类不断扩大和增多,这是在实践基础
上由片面到全面、由简单到复杂不断上升的过
程。
? 从价值的主体即实际发现和利用客观事物有用
性的人来说,价值的发展表现为人的本质力量
不断完善和自我价值不断实现的过程。
二、价值评价
? 客观事物对人的需要而言, 有的有价值, 有的
无价值, 有的价值大, 有的价值小 。 而实践作
为满足人的需要的物质活动, 要求人通过对客
观事物的改造, 尽可能创造和实现更大的价值 。
? 因此, 主体必须对客体可能具有的价值进行科
学的评价, 只有这样, 认识向实践的转化才可
靠和有成效 。
? 所谓评价, 就是主体在对客体属性, 本质和规
律认识的基础上, 把自身需要的内在尺度运用
于客体, 对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进行评
判 。
? 评判是人的意识对主体与客体之间现实的价值
关系的反映, 它所反映的是主体需要与客体属
性之间的联系 。
? 价值评价作为主体观念活动的结果, 表现为人
们对一定客体是否具有满足主体需要的同性所
作的肯定或否定的判断 。
? 主体对他与客体之间价值关系的评判, 就其属
于主体对客体的观念把握而言, 仍然是一种认
识活动 。
? 但评价作为认识的一种特殊形式, 不同于 —般
的对客体本身属性, 结构, 本质, 规律的认识,
而是主体对某种事物, 现象能够或不能够满足
人们利益, 需要的一种认识 。
? 价值评价的着眼点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效用关
系 。 因而必须考虑主体的利益和需要 。
? 由于在对价值的评价中必然引进主体的尺度,
因此,在评价性认识中不能不含有主体的意向、
愿望和要求。
? 如果说事实性认识只追求对客体“是什么”或
本来如此的认识,那么,评价性认识则往往以
“应该怎样”或“不应该怎样”来表达主体肯
定什么或否定什么的价值要求。
? 面对同一客体,不同的主体从不同的利益和需
要出发,会得出不同的价值评价、价值认识。
? 一个合理的价值评价, 价值认识, 必须符合两
功基本要求:
? —是对客体状况的正确认识 。
? 二是对主体需要的正确认识 。
? 对客体实际状况的正确认识, 是形成科学的价
值评价的基础和前提 。
? —个合理的价值认识不能建立在对客体错误的,
虚幻的认识基础上 。
? 事物的另一些属性, 成分可能给人类带来不利,
甚至有害的后果 。
? 对主体本身需要的正确认识, 是形成科学的价
值评价的必要条件 。
– 主体的实际需要在本质上是有利于主体生存和发展
的东西, 往往不是仅凭情感和直觉所能把握的 。
– 人的主观情感可能偏爱某种东西, 认为它对自己有
较大的价值, 并希望从对这种初的享用中得到自身
的满足 。
– 认识主体的实际需要并不意味首先认识某些个人或
群体狭隘的私利和要求 。 只有那些既有利于社会和
人类主体生存发展, 又对个人或群体有意义的需要,
才是真正符合主体利益的具有客观必然性的需要 。
? 在强调人类主体的利益是价值评判最高尺度的
前提下, 并不否认同一社会中根本利益不相冲
突的群体或个人之间存在价值认识的多样性 。
? 人的需要是丰富, 具体, 多种多样的, 各种物
质和精神现象及其属性也是多方面的, 因而可
以在各方面满足人们不同的需要 。
? 只要人所做出的价值判断, 价值选择是合理的,
不损害和有悖于人类主体的根本利益, 不违背
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那么, 价值认识越生动
丰富, 就越会有助于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
第三节 真理和价值的关系
? 一, 人类活动的两个基本原则
? 二, 真理和价值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 三, 真, 善, 美及其统一
一、人类活动的两个基本原别
? 人类进步的历史活动以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为
主题 。 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是人类活动的两个
基本原则 。
? 所谓真理原则, 就是人类必须按照世界的本来
面目去认识和改造世界 (包括人自身 ),追求和
服从真理 。
? 所谓价值原则, 就是人类必须按照自己的尺度
和需要去认识和改造世界, 使世界适合人的生
存和发展 。
? 真理和价值两大原则的根基, 在于马克思所说
的两个尺度的存在和作用 。
? 人有两个尺度:一是客体尺度,即对象的本性
和规律;一是主体尺度,即人的本性和规律。
? 人是实践的主体,一方面必须承认客体,了
解客体,掌握和服从客体的本性和规律;另一
方面,主体又要改变客体,重建客体,使客体
为主体的需要和目的服务。这两方面的内容和
规律贯彻到行为规则中去,就形成了人类活动
的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
? 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 第一,真理原则是侧重于客体性的原则,价值
原则是侧重于主体性的原则。
? 第二,真理原则是人的活动中的条件性原则,
价值原则是人的活动中的目的性原则。
? 第三,真理原则是社会历史活动中的统一性原
则,价值原则是社会历史活动中的多样化原则。
二、真理和价值具体的历史的统
一
? 真理和价值能够统一, 主要有两点理由:
? 第一, 作为同一人类活动的两方面基本内容的
精神实质, 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是相互补充的 。
真理和价值都形成于人的活动中, 是人类生存
和发展不可缺少的内容 。
? 第二, 真理和价值都是人类活动追求的目标,
人类必然需要也能够通过一定的自我调节来解
决二者的冲突, 使之以某种方式达到一定程度
的统一 。
? 真理和价值具体, 历史统一的突出表现:
? 真理与价值相互贯通 。
? 真理与价值在发展中相互引导 。
? 真理与价值检验标准一体化 。
? 真理和价值之所以是具体的, 是因为二者的统
一是在一定的实践条件下达到的有条件的, 相
对的统一 。
? 实践是具体的, 在实践基础上人们认识和发现
的真理是具体的, 提出的价值要求以及价值所
能实现的程度, 范围等等也是具体的, 由此决
定了真理和价值的统一也必然是具体的 。
? 人们认识认识的有限性决定在相对真理的基础
上实现具体的价值要求, 这些都体现出真理与
价值相统一的具体性 。
? 真理和价值的统一之所以是历史性, 是因为二
者的统一随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是在实践
的基础上不断打破旧的统一, 实现新的统一的
矛盾运动过程 。
? 在实践发展的推动下, 无论新的科学真理的发
现, 还是新的客观需要的形成, 都会促使真理
与价值的统一出现新的矛盾, 从而在真理与价
值的相互引导中打破原有平衡, 建立新的平衡 。
? 社会实践的发展史就是真理与价值矛盾运动的
历史, 二者相互依托, 相互作用, 相互引导 。
? 人们一方面以真理性认识为基础去追求价值,
追求物对人的有用性;
? 另 —方面以价值为动力占寻求更加完善和完备
的真理, 促进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了解 。
? 正是在真理与价值的相互作用中, 实践才得以
不断向前推移发展, 自然世界才不断向人化世
界转化, 人类才不断从必然中获得自由 。
? 真理与价值在实践基础上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内在条件, 也是马克思主义
哲学的一条基本原则 。
三、真、善、美及其统一
? 真理和价值各代表主客体统一的一个方面 。
? 真理是以客体尺度为基础的主客体的统一 。
? 价值是以主体尺度为基础的主客体的统一 。
? 通过人的活动所达到的是真, 善, 美三种境界,
以及作为三者统一的最高形态 ——自由 。
?, 真, 是获得了真理, 达到了真理的境界,
即主体在思想和行为上充分接近和适合于客体
的必然性 。 这是主客体之间达到实质性统一的
第一种状态 。
? 真理本身不是价值, 但真理同表示价值的善和
美相联系时, 也具有价值的含义 。
? 真理是人类所追求的目标, 具有为实现合理价
值提供依据, 提供指导的价值, 真理被人们视
为最高价值之一 。
? 求真, 守真意味着尊重事实, 尊重规律, 尊重
知识, 尊重科学, 这是人类文明得以存在和发
展的第一个前提, 也是使主客体达到全面, 完
整统一的第一阶段 。
?,善”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 狭义的善仅指道德上合乎规范,广义的善则包
括使人在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中各方面需要得
到满足的实际价值。
? 就其普遍本质来说,善是实现了主体必然性的
境界.在主客体关系中,主体是具体的个人或
群体,他们有一系列生存和发展的现实需要,
如生存保障、物质福利、社会权益、人际协调、
文化享受等。这些需要既表明主体对客体的依
赖性,也表明主体活动的内在目的性。
? 善是以主体尺度为尺度与主客体统一状态, 是
最典型的价值形态, 具有强烈的全体性 。
? 善既是主体必然性的实现, 也是客体必然性的
实现 。
? 善必须以真为前提, 达到主客体必然性的相互
一致, 使主客体之间的矛盾得到解决 。 普遍的
善是以真为前提的, 是在更高一级层次上的主
客体统一 。
? 这种统一的重心从客体移到了主体, 意味着主
体自我实现能力的发展和人的自由程度的提高 。
?, 美, 是在真和善的基础上达到的更高境界 。
? 从本质上讲, 美是人类改造世界的创造性活动
及其成果对人得自由的肯定, 它通过人的美感
表现出来 。 美感产生于主体从客体那里体验到
自己生活中健康, 积极, 和谐的内容和形式 。
? 现实生活中的美有各种形式, 如以和谐, 简洁,
生动的形式正确描述世界的科学美, 使人和人
的关系趋向高尚纯真的道德美等 。
?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充分展现并肯定了人的本质
的丰富性和人的活动的创造性, 这种丰富性和
创造性不是建立在直接功利需求的基础上, 而
是在超越直接功利需求的基础上被体验到的 。
? 美和美感的超功利性和创造性特征, 充分表明
美是以主体尺度为尺度的主客体高度统一 。
? 具有高度主体性的美和美感更深刻地体现着人
的本质和实践的客观性, 美和真, 善一样都有
其客观的基础 。 美和真, 善之间有着内在的联
系 。
? 美以真为前提, 又超越了真, 它不局限于客体
的现实性和必然性, 而是更多地显示了主体的
本质和人类实践的丰富性 。
? 美也以善为前提, 但又超越了善;它不停留在
主体的现实性和必然性上, 而是主体本性和现
实性的升华, 是主体自由的更进一步实现 。
? 真,善、美都是主客体相统一的境界,但有层
次和侧重点的不同。
? 真侧重于主体和客体的一致,
? 善侧重于主体现实性和必然性的尺度,
? 美则在真和善的基础上更侧重于人的具体自由。
? 真、善、美的统一既是人类全部价值目标的高
度统一,又是真理与价值的高度统一.意味着
人类在实践和认识中从必然中达到高度的自由。
? 从实践和认识发展的内在逻辑上说, 真, 善,
美间的统一是个逐级上升的过程, 在真, 善,
美之间存在着纵向过渡的发展关系 。
? 人们首先达到真, 即正确把握自己的对象和周
围环境的本质, 规律, 进而创造善, 实现善 。
? 在真的基础上实现善, 即获得在自然和社会中
正常生存和发展的保障, 才可能创造和享受美 。
? 美是在真和善综合基础上的更高境界, 但美又
不能离开真和善, 它和真, 善总是具体的历史
的统一 。
? 在历史纵向进程中, 真, 善, 美统一的实现极
为曲折和复杂 。
? 一方面, 真, 善, 美的追求是同假, 恶, 丑的
存在联系在一起的 。
? 另一方面,即使在以追求真、善、美为共同目
标的社会环境中,由于社会分工和实践、认识
发展不平衡,也常常会出现真、善、美相互独
立和分离,使一些社会部门、社会活动主要致
力于实现“善”,另一些社会部门、社会活动
则主要致力于探索“真”或创造“美”等情况。
? 真, 善, 美的横向综合统一, 其实质是真, 善,
美之间的相互渗透, 相互引导 。
? 一方面, 在社会生活的每一领域或过程中, 都
有具体的真, 善, 美结合在一起 。
? 另一方面, 每一具体领域或过程的真, 善, 美
的实现, 又同其他领域, 过程乃至整个社会的
真, 善, 美相联系 。
第十一章认识与思维方法、思维
方式
? 第一节 认识活动的思维方法
? 第二节 辨证思维方法和现代科学思维方法
? 第三节 作为认识论的思维方式
一、思维方法的本质和特征
? 方法是一个泛概念, 指为解决理论的, 认识的,
实践的, 日常生活的等等待定任务所采用的一
定途径, 手段和办法, 如工作方法, 管理方法,
领导方法, 技能办法, 认识方法, 思维方法等 。
? 思维方法则是主体观念地把握客体的一种认识
工具系统 。
? 在哲学上所研究的思维方法仅指理论思维方
法, 是以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为目的的正确
进行理性认识的办法 。
? 思维方法是其他一切方法的基础和核心 。
? 思维方法不是纯粹的客观知识, 而总是同认识
主体相联系的知识 。
? 思维方法本质上是主体化了的客观事物的规律,
是在客观规律基础上依据主体需要而形成的思
维规则, 工具和手段 。
? 思维方法最重要的特征就是中介性, 通过思维
方法, 思维主体与思维客体, 主观与客观相互
联络, 相互贯通, 从而搭起主体客体化和客体
主体化双向运动的桥梁 。
? 思维方法之所以具有中介性.是因为思维方法
具有客观性与主观性双重特征。
? —方面,任何思维方法都具有客观性。
– 首先,思维方法的基础和源泉是客观的。
– 其次, 思维方法最切近的现实基础是实践活
动方式, 思维方法的客观性来源于实践活动
方式的客观性 。
? 另一方面,思维方法又具有主观性。
? 思维方法具有多样性, 层次性和统一性, 思维
方法的多样性, 层次性及其统一性, 在客观上
来源于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来源于人类实践活动的多样性及其广度和深度;
在主观上又取决于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和理解的
程度, 取决于方法自己构成自己的历史 。
? 通常按思维方法起作用的范围将其划分为三个
层次:哲学思维方法, 一般科学思维方法和个
别的具体科学的思维方法 。
? 哲学思维方法是思维方法中的最高层次, 是最
普遍适用的层次 。
? 哲学的原理, 范畴以及辩证法的规律和理论体
系, 都具有普遍的方法论意义 。
? 唯物辩证法所阐明的比较, 归纳和演绎, 分析
和综合, 抽象和具体, 历史的和逻辑的统一等
等思维方法, 是所有科学思维都要采用的方法,
是人们认识和实践中普遍适用的思维规则 。
? —般科学思维方法是适用于各个科学领域的共
同的和横断的方法 。
? 如数学方法, 信息方法, 系统方法, 结构 —功
能方法, 模型方法, 理想化方法等 。
? 这些思维方法都是现代科学思维的通用的思维
方法 。
? 个别的具体科学的思维方法是由认识对象的特
殊事件所决定的特殊方法,
? 如数学, 化学, 物理学以及历史学, 法学, 经
济学, 行为科学, 管理科学, 决策科学等等,
都是适用于自己特定研究领域并在特定范围内
起作用的思维方法 。
? 哲学思维方法, —般科学思维方法和个别的具
体科学的思维方法, 三者之间是一般, 特殊和
个别的关系, 它们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结, 构成
了思维方法的体系 。
? 这三个层次的思维方法有着各自的作用, 彼此
不能互相取代, 同时又相互渗透和相互影响,
在人们的思维运动中综合地发挥着作用, 是人
们把握复杂多样的客观世界和实践活动的规律,
走向真理的统一的思维规则, 手段和力量 。
二、思维方法在认识中的作用
? 思维方法就其本质来说只是客观规律的主体化 。
? 但思维方法一旦形成, 就获得了某种相对独立
的功能, 对于人类的思维空间的形成和思维操
作的有序进行起着重要的规范作用, 成为主体
反映客体, 建构和创造观念产品的工具和手段,
并决定着认识的发动, 运行和转换的具体线路 。
? 思维方法某种相对独立的功能:
? 思维方法对认识的最基本的功能,就是使杂乱
的感性材料有序化,使思维客体相互之间形成
某种合理的联系。
? 思维方法对于思维的具体操作运行有重要的规
范作用。
? 思维方法的不同直接影响到人们认识活动的成
果,决定着主体能否正确认识和把握客体以及
正确性的程度。
? 思维方法对于思维的具体操作运行有重要的规
范作用。
? 首先,思维方法规范着人们的思维如何发动,
规范着思维运行的方向和侧重点。
? 其次,思维方法具有对信息的选择、组织和解
释功能,具有信息处理和转换的内在机制。
? 现代思维方法的革命主要通过三条途经实现的 。
? 第一条途径是深化原有的思维方法, 使它更加
完善, 更加多样化, 从而具有现代功能 。
? 第二条途径是各种方法的移植和杂交, 即把某
一学科的特殊方法用以解决另一学科的问题,
或者用两门以至多门本来不相同的独立学科的
方法相互交叉而产生新学科 。
? 第三条途径是创造新的思维方法, 这是现代科
技革命所依赖的思维方法变革的主导方面 。
第二节 辨证思维方法和现代科学
思维方法
? 一, 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
? 二, 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群
? 三, 辩证思维方法和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关系
一、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
? 辩证思维是立足于概念的辩证本性而展开的思
维, 它以概念, 判断, 推理, 假说和理论体系
演化等思维形式的矛盾运动深刻地反映客观世
界和人类实践活动的内在本质 。
? 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是揭示概念的辩证发展,
矛盾运动的基本方法, 它主要有归纳和演绎,
分析和综合, 从抽象上升到具体, 逻辑的和历
史的相一致等 。
? 这些方法是辩证思维所特有的方法 。
? 第一, 归纳和演绎 。
? 归纳是从个别上升到一般的思维方法, 它包含
有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 。
? 演绎是由一般性的原则到个别性结论的方法,
依据某类事物都具有的一般同性, 关系来推断
该类事物中个别事物所具有的属件, 关系的推
理方法 。
? 演绎方法通常由前提, 逻辑规则和结论三部分
构成 。
? 归纳和演绎是人们把握事物的两种相反的思维
方法 。
? 归纳是由个别到特殊向一般的运动, 演绎是由
一般判到特殊向个别的运动, 它们的原型在于
客观世界普遍存在的个别与一般, 个性与共性
的关系 。
? 哲学史上有经验论的归纳主义和唯理论的演绎
主义, 它们分别主张, 归纳万能论, 和, 演绎
万能论,, 把归纳法与演绎法互相对立起来 。
? 归纳和演绎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
? 辩证思维认为,归纳当然是认识的基础.
? 另一方面,演绎法同样也不能排斥归纳法,没
有归纳同样也就没有演绎。
? 科学发展史充分证明了归纳与演绎的辩证关系。
任何重大的科学发现,都必须同时使用归纳和
演绎。
? 第二, 分析和综合 。
? 分析和综合是比归纳和演绎更深刻地揭示事
物内在本质的方法 。
? 分析是把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 方面, 要素,
以便逐个加以研究的思维方法 。
? 较早时期产生的是定性分析, 定量分析和因果
性分析 。
? 在现代, 分析方法有了结构分析, 功能分析,
信息分析, 模式分析, 发生学分析, 流程分析,
系统分析等等 。
? 辩证的分析是一种高层次的分析, 就其本质来
说是一种矛盾的分析, 整体的分析, 是包括综
合在内但以分析为其主要特色的科学分析 。
? 辨证的分析是人类思维获得科学的, 全面的,
内在的认识所必不可少的思维工具 。
? 综合方法是在把整体分解为各个因素, 属性,
方面的基础上, 再组合成一个整体的思维方法,
? 早期的知性综合或抽象综合主要表现为机械的
综合, 线性的综合, 其总体特点是信守部分相
加等于整体的公式, 把综合看作是思维组合加
减的过程 。
? 现代系统论正是看到知性综合对于状况复杂系
统的局限性, 才创立了, 整体大于部分相加之
和, 的系统综合方法 。
? 辩证思维提倡的是辩证综合 。 辩证综合是在思
维中把对象的各个本质的方面按其内在联系有
机地结合成统一的整体的方法, 这种方法要求
把材料的生命, 意义, 结构凸现出来, 从而使
事物的本质得以显现 。
? 在现代;为适应现代高科技和现代实践的需要,
辩证的综合不仅要综合事物, 客体的各方面的
因素, 而且要把主体的, 人的内在尺度以及主
客体的相互关系都综合在一起 。
? 分析和综合是相互依赖, 相互转化的 。
? 一方面, 综合离不开分析 。 分析是综合的基础,
没有经过系统的, 周密的分析, 就不可能有正
确的综合 。
? 另一方面, 分析又离不开综合 。 分析若没有综
合的指导, 就不可能对事物做出正确的分析 。
总之, 分析是综合的基础, 综合是分析的完成,
只有把二者结合在一起才成为一个完整的, 科
学的方法,
? 分析和综合的运用过程也是从感性具体到抽象, 又从
抽象到, 思维具体的过程 。 一般说来, 从感性具体到
抽象更多地运用的是分析方法, 而从抽象到思维具体
则更多地是以综合方法为中介 。
? 第三, 从抽象上升到具体 。
? 思维具体是思维逻辑行程的终点, 也就是在抽象规定
的基础上通过思维在大脑中复制出的理性的具体:马
克思指出:, 具体之所以具体, 因为它是许多规定的
综合, 因而是多样性的统一 。 思维具体既不同于感性
具体, 又不同于抽象规定 (思维抽象 )。
? 从抽象规定上升到思维具体的过程中,应当正
确运用思维方法。
? 首先,必须运用科学的抽象方法从感性具体中
形成正确的抽象规定。
? 其次,必须把握从抽象到具体的逻辑中介过程。
? 最后,从感性具体通过抽象规定而达到思维具
体,就认识运动逻辑行程的一次循环而言是达
到了终点,但就人的认识的无限反复循环与不
断上升而言,从抽象上升到具体并不意味着存
在一个绝对意义的“终点”.
? 思维具体既不同于感性具体, 又不同于抽象规
定 (思维抽象 )。
? 一方面, 思维具体是关于某一对象的多种抽象
规定的有机综合, 而不像感性具体一祥是感性
直观的规定性的统 —。 思维具体不但进入了事
物的本质的层次, 而且把事物的本质规定性综
合和统一起来, 因而是经过分析重新达到统一
的高层次的具体 。
? 另一方面,思维具体借助于抽象规定又高于抽
象规定。
? 第四, 逻辑的和历史的相一致 。
? 逻辑东西和历史东西相一致, 是辩证思维建构
科学知识体系和理论结构的主要原则和方法 。
? 历史的东西这一范畴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指客
观实在自身的历史发展过程, 二是指反映客观
实在的人类认识的历史发展过程, 即科学史,
认识史, 哲学史, 语言学发展史等等 。
? 逻辑的东西这一范畴则是指逻辑范畴之间的次
序, 层次, 关系等等 。
? 逻辑的东西与历史的东西相一致包含两重含义:
? 一是指逻辑的发展与人类认识的发展历史, 科
学认识的发展历史相一致 。
? 二是指逻辑的发展与客观实在发展的历史相一
致 。 认识发展史作为主观的东西, 是对客观的
东西和人类实践活动的反映, 二者具有内在的
一致性 。
? 因此, 历史的东西是逻辑的东西的基础, 逻辑
的东西是历史的东西在理论思维中的再现, 是
由历史的东西演生出来的 。
? 不过,逻辑的东西与历史的东西相一致不是僵
死的、一一对照的一致。
? 逻辑的东西是“修正过”的历史的东西。
? 这种“修正”首先表现为逻辑按历史的规律性
来修正历史,逻辑地弃了历史的细节而抓住主
流,抛弃偶然而抓住必然,抛弃曲折、偏差而
抓住基本方向、基本线索,从而形成理论的概
念体系,以便能够在比较纯粹的形态”中把握
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性。
二、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群
? 现代科学思维方法是适应现代实践活动方式和
现代科技革命而创立的方法群,它与辩证思维
方法一起,构成现代思维方法的主要框架。
? 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一船可以归纳为控制方法、
信息方法、系统方法、结构 ——功能方法、模
型化方法和理想化方法等。
? 同时,还有一些适应于一般人文科学、杜会科
学研究的发生学方法、解释学方法、符号学方
法、传播学方法等等。
? 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大致分类
? 第一, 控制方法 。
? 第二, 信息方法 。
? 第三, 系统方法 。
? 第四, 结构 ——功能方法 。
? 第五, 模型化方法和理想化方法 。
? 控制方法是随控制论问世而兴起的现代科学思
维的一般方法 。
? 控制论是研究控制系统如何实施控制的科学,
它的核心概念是控制系统和控制 。
? 控制系统是由施控主体和受控客体所构成的系
统 。
? 控制是施控主体对受控客体的一种能动作用,
是施控主体不断依据内部和外部条件变化而调
整对受控客体的作用, 并最终遇到系统目标的
过程 。
? 控制方法具有一般模式:施控主体将指令, 信
号, 行为等控制信息输进受控客体 。
? 再把受控客体的反应和变化反馈回施控主体 。
? 施控主体对反馈回来的信息进行加工, 整理,
分析, 同时和自己所要达到的目的进行比较并
进行修正 。
? 然后再对受控客体输入新的经过加工的信息,
如此反复, 每前进一步都向目标逼近一步, 最
后达到符合自身目的的要求 。
? 控制方法就是在这一动态控制过程中由施控主
体所运用的方法 。
? 控制方法的目的在于达到控制, 它是诸多方法
的协调运用,
? 其中主要的是:
? 反馈方法 。
? 黑箱方法 。
? 功能模拟方法等 。
? 反馈方法是施控主体把输出的结果接收回来,
用以调整信息的再输出, 从而达到控制目的的
基本方法 。
? 它是在目的指导下, 由原因产生结果, 又使结
果反作用于原因, 从而使因果性和目的性, 输
出和输入之间建立双向动态联系的过程 。
? 反馈一般可分为负反馈和正反馈, 线性反馈和
非线性反馈, 单纯反馈和复合反馈, 内部反馈
和外部反馈等 。
? 通常把趋近目标的反馈称为负反馈。
? 把偏离目标、打破原有稳定格式构反馈称为正
反馈。
? 反馈采用何种方式,完全视控制目的而定。
? 黑箱方法是控制方法所特有的一种方法。当我
们对一个事物内部情况还一无所知时,它就是
一个“黑箱“。
? 黑箱方法是指不打开和不损害事物的内在结构,
而仅以输入 —输出的整体转换功能来把握事物
的方法。现代科学对人脑、黑洞、信息过程的
研究运用的就是黑箱方法。
? 它是人类实践对象的系统化、高层次化过程中
必然产生的方法。
? 功能模拟方法是撇开系统的物质结构和能量结
构的具体内容,而从系统的行为功能过程,考
察其在各种控制作用下状态变化关系的方法。
? 这一方法的特点在于,它不研究“这是什么东
西”,而研究“这些东西在干什么”,它从经
典的,存在的是什么”的认识方式,进入到
“如何控制它的轨道上”。
? 控制方法的运用是与信息方法、系统方法密不
可分的,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以及它们的
方法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
? 第二, 信息方法 。
? 人类从对物质, 能量的认识进入到对信息过程
的认识, 这是认识上的巨大飞跃 。
? 信息方法是把系统的运动过程当作信息传递和
转换的过程, 通过对信息流程的分析和处理,
以达到对某个复杂系统运动过程和规律性认识
的方法 。
? 信息方法既是从信息过程认识世界的重要方法,
也是指导和协调我们主体行为过程的重要机制 。
? 信息方法的特点是, 它撇开了系统的其他具体
运动内容, 比如物质, 能量的运动, 而仅仅把
系统的运动过程抽象为信息交换过程 。
? 它的优点在于, 可以不对事物的结构进行解剖
性的分析, 而是从整体出发, 研究系统与环境
之间的信息输入和输出的关系, 通过对信息流
程的综合考察, 获得系统的整体性的认识 。
? 由于信息方法的普遍性和重要性, 它在现代科
学技术和实践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 。
? 第三,系统方法。
? 系统观念的方法论的原则主要是:
? 第一,整体性原则。
? 第二,有序性和动态性原则。
? 第三,等级系统和系统发展原则。
? 第四,模型化相优化原则。
? 第四,结构 ——功能方法。
? 结构方法是从结构上认识、复制和创造事物的
方法。
? 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主
要就是以对自然和社会客体结构的研究为目的
的,任何对事物结构认识的深化,都具有重要
的科学和认识意义;
? 从复制过程来看,认识了一个事物的结构,也
就可以把它复制出来。
? 结构方法有很大的局限性, 这就是必须弄清系
统的结构, 才能运用结构方法 。 而对于特大的
复杂系统, 对于由于人类技术的局限还不能深
入到内部的系统或者还不能直接打开的系统,
结构方法目前还是无能为力的 。
? 在这种情况下, 就要采用功能方法, 以弥补结
构方法的不足 。
? 功能方法是从功能过程来认识、复制和创造事
物的方法。
? 功能作为一种事物所具有的能力,必须通过与
周围事物或环境的相互作用表现出来。功能作
为这种相互作用的表现,体现着事物与外部环
境之间的物质、能量、信息的输入和输出的一
种转换关系。
? 结构方法的重点是研究“这是什么东西”,而
功能方法的重点是研究“这一东西在干什么”、
“它能干些什么”、“它不能干些什么”。
? 功能方法的优点在于:它打破了事物结构与质
的层次的差异 。 从功能过程来看, 既然不同的
结构完全可以有同一功能, 当然就可以通过各
种途径使机器也具有人和生物的某些功能, 甚
至是人的思维功能 。
? 同时, 功能方法通过具体的, 输入, 与, 输出,
的关系来描述功能, 就为功能研究的科学定量
化奠定了基础, 使各种功能的模型得以产生,
从而达到使不同的结构实现相同功能的目的 。
? 第五, 模型化方法和理想化方法 。
? 模型化方法又叫模拟化方法或仿真方法,它是
人们通过研究模型来揭示原型的形态、特点和
本质的方法。
? 这种方法的根本特点在于,它不直接研究现实
世界中的某一现象和过程的本身,而通过设计
一个与该现象或过程相类似的模型或模式,间
接地研究该现象和过程。
? 模型化方法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十分重要
的方法 。
? 第一, 它有助于人们认识宇观和微观世界 。
? 第二它有助于认识事物的复杂关系 。
? 第三, 它有助于认识的科学化和全面化 。 在现
代, 模型更多地向功能型, 逻辑型, 流程型,
操作型转化, 将大大提高人的认识和行为的科
学性 。
? 理想化方法是在思维中建构事物的理想模型、
理想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思维中的理想操
作和理想实验的思维方法。
? 理想化方法充分体现人的思维的能动性.是现
代科学思维的重要方法。
? 理想化方法立足于理想抽象,排除了一些不必
要的条件,使思维在一种理想状态中运行。在
这样的思维操作过程中,人的认识才能深入到
事物和系统的更深层次上。
? 在人类实践活动,持别是在特大复杂系统和组
织性很强的系统工程中,理想化方法占有极其
重要的地位。
? 运用这种方法,人们可以提出“理想化方案”,
尽管这些方案是理想的因而在实际活动中不会
达到,但它所提出的指标、参数、要求和运行
规则却成为人们现实行为系统的参照系,使人
们及时发现问题、改变和调整实际的方案和措
施。
? 应该指出.现代科学方法是一个巨大的群体,
其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上述方法仅仅是较有代
表性的一部分。
? 同时,人类思维方法也不仅限于科学思维方法,
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日常思维、实践思维、艺术
思维、行为思维等等都有其独特的方法。
? 随着人类主体作用的不断增强,了解人类主体
性及其行为过程的方法变得越来越重要。
? 比如解释学方法、价值评价方法、行为科学方
法、人类学方法等等,这些方法原本只是在人
文科学、社会科学领域内具有普遍意义。
? 但是由于任何科学本质上部是从人的角度出发
所把握的规律性的东西.都具有人的内在尺度,
因而所有这些涉及到人本身主体性的方法原则,
都具有更广泛的含义,正在上升为现代科学思
维的一种方法。
三、辩证思维方法和现代科学思
维方法的关系
? 辩证思维方法和现代科学思维方法是相互联系,
相互补充的, 正确处理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
是当代方法论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
? 在处理辨证思维方法和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
关系上, 要防止两种不良的倾向 。
? 一种是用哲学的辩证思维方法来否定和取代科
学思维方法,
? 另一种是用现代科学思维方法来否定和取代辩
证思维方法,
? 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属于两种不
同层次的方法系列, 两者的功能和角度是不一
样的 。
? 辩证思维方法从普遍联系, 永恒发展的角度来
揭示事物的关系, 它更侧重于人与世界的整体
关系, 而不仅仅停留于某些方面, 某些要素 。
? 现代科学思维方法并不探讨整体的, 普遍的相
互关系, 而是在确认世界客观存在的永恒运动
的前提下, 从某些方面深入研究世界的关系 。
? 辩证思维方法和现代科学思维方法有着共同性,
两者之间有着极密切的关系 。
? 一方面, 现代科学思维方法应该以辩证思维方
法作为自己的方法论前提;
? 另一方面, 辩证思维方法又应该从现代科学思
维方法中吸取营养以丰富自身 。
? 首先,辩证思维方法是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方
法论前提,辩证思维的基本精神和原则贯穿于
现代科学思维之中。
? 其次,现代科学思维方法又丰富和深化了马克
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思维及其方法,它从各个方
面丰富了辩证的世界图景 。
? 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与哲学思维方法的区别只是
相对的 。
? 系统, 信息, 结构, 功能, 目的, 手段, 反馈,
控制等等概念, 随着其意义的确定, 也就会从
科学概念上升到哲学范畴, 成为辩证法新的范
畴系统中的成员 。
? 哲学最基本的范畴, 如物质, 运动, 时间, 空
白等等, 也是科学思维中最常用的基本范畴 。
在科学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现时代, 哲学
思维和科学思维的相互关系变得更加重要了 。
第三节 作为认识论的思维方式
? 一, 思维方式的认识本质
? 二, 思维方式的构成要素
? 三, 思维方式的认识功能
? 思维方式是一定时代人们的理性认识方式, 是
按一定结构, 方法和程序把思维诸要素结合起
来的相对稳定的思维运行样式 。
? 对思维方式可以从社会的, 时代的, 文化的,
实践的, 个人的等等角度进行分析考察 。
? 在这里, 我们主要从认识论的角度, 揭示思维
方式的认识本质, 内在构成的基本要素及其认
识功能 。
一、思维方式的认识本质
? 就思维方式的社会本质而言, 任何思维方式都
是社会实践活动方式在人脑中的内化, 是客观
的感性物质活动意识化, 观念化的结果, 是作
为人的认知模式和评价模式的观念系统 。
? 思维方式归根到底来源于实践活动的方式, 是
实践活动的要素, 过程, 规律, 操作规范, 程
序等等的观念升华和历史积淀 。
? 实践活动方式是形成思维方式的现实基础, 而
社会文化则是形成思维方式的背景条件, 它使
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除了共同性之外, 彼此呈
现出差异性, 民族性和不同的文化特征 。
? 从认识的角度看,思维方式体现着认识主体和
认识客体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双向运动,是
客休主体化和主体客体化双向转换过程的深刻
体现。
? 从认识的角度看, 思维方式体现着认识主体和
认识客体相互作用, 相互转化的双向运动, 是
客休主体化和主体客体化双向转换过程的深刻
体现 。
? 一方面,思维方式是客体主体化的观念结果,
是客体及其属性、关系、规律在人脑中的主观
生成,是在人类历史实践中长期沉积下来并内
化在人脑中的系统化、定型化了的“积淀性反
映”。
? 另一方面,思维方式作为客体主体化的结果,
又成为主体客体化的精神准备和观念开端,成
为人类进一步从事各种具体认识活动的内在起
点,成为主体认识客体、评价客体的观念模型,
进而成为主体改造客体的“实践意识”和行为
观念
? 这是主体向客体的转化和运动,是人的本质力
量对象化即主体客体化的过程。
? 思维方式作为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双向运
动的深刻体现, 它本身是由概念, 范畴和各种
规则所构成的理性认识的活动方式, 因而有着
自身相对的独立性和自己构成自己的历史 。
? 新的思维方式在形态上总是对以前思维方式的
一种辩证否定式的发展, 由此形成思维方式由
低级到高级的演化历史 。
二、思维方式的构成要素
? 任何思维方式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是由各个
要素构成的社会的认识方式 。
? 从广泛的意义上来划分思维方式, 它由内在系
统和外在系统构成的, 是内在系统与外在系统
的统一体 。 分析思维方式的构成要素, 是分析
思维方式的外在系统, 内在系统及其相互关系 。
? 思维方式的外在系统是思维方式的社会存在方
式, 它是由思维主体, 思维客体, 思维主客体
相互作用的中介这三个方面构成的, 是思维主
体以一定的中介系统去把握客体的运动过程 。
? 思维主体是全部思维活动的承担者和发动者,
是全部思维活动赖以进行的物质基础 。
? 思维主体只能是现实的, 社会历史的人, 是掌
握了各种思维符号和工具, 具有一定程度思维
能力的人 。
? 思维主体总是具体的, 历史的, 既是社会历史
的产物, 又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 在不同的社
会历史发展阶段上表现出不同的状况, 能力和
水平 。
? 思维客体是指主体的思维活动所触及或指向的
一切事物、实体和现象,是主体的思维对象。
? 思维客体可归纳为自然客体、社会客体、精神
客体三种基本类型。
? 客观存在是无限多样的存在,只有同人的活动
构成对象性的关系,同人的活动相关联的客观
存在才是思维客体。
? 思维主客体的中介系统是使思维主体和思维客
体社会历史地联结起来的系统, 它主要由技术
中介系统和思维操作系统组成 。
? 技术中介系统由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手段构成,
思维操作系统则由各种各样的观察工具, 实验
仪器, 计算器具, 智能模拟手段即物化的思维
工具所构成 。
? 思维的中介系统在思维方式的外在系统中具有
关键的意义 。 确定一种思维方式的状况和水平,
不仅要看它在思维什么 。
? 更重要的是要看它使用什么样的思维工具和思
维手段进行思维 。 思维所使用的工具, 手段等
中介系统的完善和先进程度, 是思维方式发展
状况和水平的客观标志 。
? 思维主体、思维客体和思维中介系统三者社会
历史地结合,构成特定时代的思维方式 。
? 在现代思维方式中, 思维客体向综合性, 复杂
性, 智能性演化, 而思维主体则体现出高度社
会化的特征, 由以个人为主发展到以群体为主,
由以人脑为主发展到以人--机系统为主 。
? 与此相适应, 现代思维方式的中介系统则运用
着前所未有的各种思维工具, 以各种物化的思
维工具使思维操作系统现代化, 从而为人类研
究复杂性的, 整体性的客体系统提供了各种可
能和保证 。
? 对于思维方式, 不仅要从外在系统进行分
析, 而且要进一步深入到内在系统 。
? 思维方式的内在系统是存在于人的头脑中的观
念系统, 是思维作为精神现象, 精神系统的自
身存在方式, 是由各种思维要素, 精神成分有
机构成的精神世界 。
? 思维方式的内在系统构成人类特定时代的思维
定势, 思维框架, 思维空间和具体的思维模
式, 构成主体通向和把握客体的内在机制 。
? 从总体上,我们可以把思维方式的内在系统划
分为三个基本的子系统或基本要素,即知识信
息系统、动力调控系统和智力智慧系统。
? 这三个子系统在思维的活动方式中具有各自的
特殊作用,有着彼此不能取代的功能,它们相
互联结、相互作用,构成思维方式内在系统的
整体运动。
? 知识信息系统是思维方式内在系统的基础, 是
全部思维活动的支撑点 。
? 知识信息系统包含多方面内容, 是由内化在人
的头脑中的各种知识性要素和信息所构成的,
主要包括知识, 经验, 概念, 思维形式, 思维
方法和思维因子等 。
? 知识信息系统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成果以及认识
世界的方法的内化, 它反映思维对世界把握的
深度和广度, 也是人类现实的思维的出发点 。
? 换句话说, 人类的思维活动之所以可能, 就在
于思维方式内在的知识信息系统为其提供了思
维的支撑点, 线路, 规则和格局 。
? 正因为如此, 各种知识系统的历史性区别, 是
区分各种不同类型思维方式的主要依据 。
? 知识结构的核心相应转化为某一时代思维方式
的主要特色, 主要框架, 从而也就产生了思维
方式的各种不同的历史类型 。
? 动力调控系统是思维方式内在系统的又一子系
统, 它包括需要意识, 价值观念, 动机, 情感,
情绪和意志等等要素 。
? 动力调控系统在总体上属于非知识性, 非理性,
非逻辑的, 但它却是思维方式内在系统中最有
活力的部分, 它提供了思维活动的动因, 动力
和调节控制的机制 。
? 由于这一子系统的存在, 思维方式中的其他要
素, 如知识信息系统中的经验, 知识, 概念,
思维形式, 思维方法等等, 才能在它的推动下,
按照一定的思维目标和方向激活起来, 形成思
维的选择性和指向性, 产生思维持久不息的激
情 。
? 当然, 需要, 动机, 情感, 情绪, 意志以及价
值指向等等, 在思维方式的调控系统中起着不
同的作用, 因而在总体上可以把它们划分为与
知识信息系统不同的另一系统 。
? 智力智慧系统或思维能力系统是思维方式内在
系统的深层结构,是体现思维方式整体水平的
系统。
? 人的智力和智慧体现在运用知识驾驭信息,并
组合其他各种思维要素,如价值观念、情感、
意志等去生产新的科学知识和思维成果的过程
中。
? 所以,智力、智慧意味着人的实际才能和能力,
是思维方式中运用知识和创造知识的层次,是
比知识信息系统和动力调控系统更高级的系统。
? 思维方式中的智力智慧系统也是由各种要素构
成的,其中主要有:
? 科学概念网络。
? 哲学观念体系。
? 思维类型和思维模式及其操作等要素。
? 这些要素具有整体化、综合性、创造性的特点,
体现出人类所特有的思维方式的智力智慧的总
体水平。
? 思维方式的知识信息系统, 动力调控系统和智
力智慧系统相互结合, 形成定型化, 模式化的
思维方式的内在系统 。
? 但是, 思维方式的内在系统是不能脱离其外在
系统的, 并且是以外在系统为前提和基础的,
否则思维就成为没有发动者, 没有对象的空洞
抽象的东西, 思维方式也就失去了借以形成和
进行活动的物质基础和基本前提 。
? 所以考察一个时代的思维方式, 就要把思维方
式的外在系统与内在系统结合起来, 既要注意
到思维主体, 思维客体以及思维中介系统宏观
的结合方式, 也要关注思维内在的知识信息系
统, 动力调控系统和智力智慧系统结合方式 。
? 同时还要把思维方式的外在系统与内在系统作
为统一的整体加以考察, 才能全面把握一个时
代的思维方式, 揭示思维方式与实践活动方式
以及一个时代的思维方式与另一个时代的思维
方式的内在联系 。
三、思维方式的认识功能
? 思维方式同样也是社会的精神生产方式, 通
过 —既定的思维方式人们生产着各种认识的,
观念的, 精神的产品, 形成一定时代的精神和
理解水平 。 在认识和改造世界过程中, 人的一
切思想行为都是在一定的思维方式支配, 调节
下展开 。
? 思维方式是人的全部活动得以展开的重要保证 。
思维方式的作用是多种多样的, 在人的不同的
活动中有着不同的功能, 其中最主要的是它的
认识功能和实践功能 。
? 人类的认识并不是一块, 白板,, 只是机械地
反映着客观世界中的东西 。
? 在任何时代, 人的认识都是社会历史的产物,
是在一定的思维方式控制和支配下进行的 。
? 认识功能是思维方式最主要, 最本质的功能 。
? 概括起来, 思维方式的认识功能有:操作功能,
选择功能, 解释功能和规范功能 。
? 思维方式的操作功能就是对思维运行进行加工
制作使之形成一定的观念产品的功能 。
? 思维操作包括认识形成过程中所进行的一切活
动, 既包括思维制定概念, 作出判断, 进行推
理的操作活动, 也包括思维加工整理材料, 形
成认识的其他操作活动, 如分析与综合, 抽象
与概括, 从抽象上升到具体, 联想与想象, 还
包括创造性的思维过程, 等等 。
? 思维的操作活动贯穿于认识的全过程, 既在感
性认识中也在理性认识中, 既渗透在常规性思
维中也渗透在创造性思维中, 是认识得以进行
和实现的前提和保证 。
? 思维方式的功能之一是操作功能, 正是这种操
作功能才使思维方式成为人的认识活动以及其
他一切活动的枢纽 。
? 思维方式的选择功能是指其对认识过程中的一
切因素都要进行过滤和筛选 。
? 这种选择主要是对认识对象的选择, 对象信息
的选择, 解释的选择以及认识方法的选择等,
思维方式的选择作用贯穿于认识活动的每 —个
阶段和每一个环节 。
? 因为一定的思维方式只能达到一定的认识层次,
它对主体的视野或眼界是一种限制, 使主体能
把某些事物选择为对象 。
? 思维方式又具有解释功能 。
? 所谓解释就是赋予对象信息以一定的性质, 意
义或价值 。 人的认识作为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本质上就是主体在已有思维方式的作用下对客
体的解释和理解 。
? 同时, 思维分式的解释功能又贯穿于认识的全
过程, 贯穿于思维方式的操作功能和选择功能
中 。 主体之所以这样而不是那样去确立和选择
对象, 过滤和筛选信息, 都与主体预先存在的
思路及对客体的预先理解有关 。
? 思维方式具有规范功能, 所谓规范功能是思维
如何进行的准则, 尺度和参照 。
? 思维方式的规范是历史形成的处理问题的具体
方式和思维惯性, 是由主体先前意识状态积淀
而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 价值取向和思维
定势 。
? 思维方式的规范是由各种思维要素综合而成的
规则和尺度, 因而在人的认识过程中起着规范
作用 。
? 在思维方式的各种功能中, 规范功能是一种前
提性功能, 操作, 选择, 解释等功能, 都以规
范功能为先决条件 。
? 操作功能只有在规范功能起作用的情况下, 才
能以一定的历史方式去完成分析和综合, 从抽
象上升到具体等一系列思维操作活动 。
? 选择功能只有在规范功能运行的同时, 才具备
了确定对象或筛选信息的尺度, 否则就无从实
施其选择活动 。
? 解释功能只是在规范功能的作用下去这样或那
样地解释对象, 因为思维方式解释对象时总是
以自身为依据才能进行解释, 否则对象就成为
不可理解的东西 。
? 思维方式的任何一种认识功能都有规范功能参
与其中, 从而使得人的认识活动不是消极地被
动接受, 而是能动地建构和创造 。
? 关于思维方式的诸种认识功能, 我们只能在理
论形态上分析其各自的独立形态, 在实际的认
识过程中很难找到它们的明确界限, 它们是相
互联系, 彼此交错或渗透在一起的 。
? 就是说, 人类的认识都不是思维方式某一种功
能作用的结果, 而是诸种认识功能共同作用的
综合过程 。
? 思维方式的功能还具有实践功能 。
? 所谓思维方式的实践功能指思维方式在改造世
界的物质实践活动中所起的作用 。
? 它主要包括:
? 评价功能 。
? 决策功能 。
? 调控功能 。
? 思维方式实践功能中的评价功能,是指主体以
思维方式为内在尺度所展开的衡量对象价值属
性的观念性活动。
? 思维方式的决策功能,是主体以思维方式为出
发点,对未来实践目标和实践过程的预先构想
和筹划活动。
? 思维方式的调控功能,则是主体通过思维方式,
对实践过程中的各种信息所起的调节和控制作
用。
? 思维方式的实践功能与认识功能是密不可分的,
而且从根本上说,思维方式的实践功能也就是
实践活动中的认识性活动,但这一认识性活动
是实践活动中的一个方面,所以称之为实践功
能。
? 思维方式的认识功能和实践功能在实践中是统
一的。
第十二章人的本质、自由和全面
发展
? 第一节 人的本质和价值
? 第二节 人的自由及其实现
? 第三节 人的发展及其远景
第一节 人的本质和价值
? 一, 人性和人的本质
? 二, 人的价值及其实现
? 人的本质存在于具体的人性之中,是人性中实
质性的内容。
? 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所规定的人在社会生活
中的价值或意义,即为人的价值。把握人的本
质和价值及其实现,是追求人的自由和全面发
展的主体性前提 。
一、人性和人的本质
? 在人和世界的关系中, 同物, 客体, 自然界相
对而言的是人, 主体, 社会 。
? 现实的人作为主体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是
具体的社会的人 。
? 马克思主义哲学揭示了人的社会本质, 也就把
具体性的观点引进人性论 。
? 以往的许多人性论者由于离开人的社会实践去
考察人性,因而陷入了对人性的抽象理解。
? 唯心主义哲学家只强调人的理性特征,把人规
定为理性的存在物。
? 人本主义哲学家则强调非理性因素,把人看成
是受情感、意志等支配的非理性存在物。
? 他们的共同点是都把人性归结为抽象的精神性。
旧唯物主义哲学家把人理解为感性的存在物,
但不是理解为从事感性的物质实践活动的存在
物,把人性归结为单纯的自然性。
? 还有人试图从社会政治角度把握人性,把人理
解为政治动物。
? 中国古代 ——一些哲学家着重从社会伦理意义
理解人性,长期进行关于人性善和人性恶的争
论。
? 他们的共同点是都只抓住人性的某个片面并将
其绝对化、抽象化。
? 哲学史上也有人提出过人是社会性动物的观点,
但他们所理解的社会性主要是合群性,不能真
正把人与其他动物区别开来。
? 马克思主义哲学从社会实践的观点出发,揭示
了社会的本质和人与社会的关系,具体地历史
地说明了人性的真实内涵。
? 人在历史活动中创造了社会,同时也就创造了
人自身。
? 有什么样的人,就会创造什么样的社会;反过
来说,社会是什么样的,创造这个社会的人就
是什么样的。
? 人在自己的社会或社会关系中表现出来的属性,
就是我们所说的人性。
? 社会关系是具体的, 因而人性也是具体的 。
? 人在多方面的社会关系中获得多方面的社会规
定性, 具体的人性是人的多种社会规定性的统
一 。
? 生产关系是基本的, 原始的社会关系, 政治的,
思想的等社会关系都是在生产关系基础上发生
的 。
? 人在生产关系中获得的规定性构成人员基本的
社会规定性, 构成人性的现实基础 。
? 只有首先把握人们的生产关系, 才能进而把握
人的各种规定性及其统一, 把握具体的人性 。
? 人性的具体性也表现为人性的历史性。人类的
社会关系随着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他社会交往活
动的发展而演变,受其制约的人性也在历史中
不断变化,处于不同历史形态的社会关系中的
人具有不同的人性。
? 认为人性永恒不变,是一种抽象的人性论。
? 在人性的各种规定中, 人的本质即人的本质属
性, 是人之为人的内在根据 。
? 具体的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 是实
践着的, 活生生的, 现实的人, 即社会的人 。
? 人作为生物个体有其自然属性, 但人的本质在
于人与其他动物不同的社会属性 。
? 社会关系是不断变化发展着的, 因此人的本质
也不是凝固不变的抽象物, 而是具体的, 历史
的 。
? 强调人的本质在于其社会性, 并不等于说人的
本质只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中表现出来 。
? 人的本质是人作为现实的人存在的根据, 这种
根据存在于人的现实关系之中 。
? 人的现实关系是人与世界的全面的关系, 既包
括人与社会的关系, 也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 。
? 人凭借具有社会形式和社会特点的劳动改造自
然, 使自然界人化, 成为社会活动的客体 。
? 人与自然的这种关系恰恰是人的社会性的关系,
体现着人的社会本质 。 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
们说劳动是人的本质活动 。
? 人的各种活动都是社会的活动, 是在社会关系
中进行的活动, 都在不同程度上表现着人的本
质 。 在观念和实践上个人对于外在世界和自己
本身的把握, 造成社会的文化, 文明, 证明着
人的本质力量 。
? 在人与世界关系中, 人作为活动主体的自觉的,
能动的和创造的特性都可看作是人的本质 。
? 从其现实性上说, 人是一种包含理性在内的感
性活动的存在, 即实践的存在 。 实践是人所特
有的生存方式 。
? 人在实践活动中把自己与动物区分开来, 创造
了人之为人的一切本质特性 。 实践使人突破自
然物种的限制, 能够在有目的地运用人工工具
改造外部环境的活动中生存和发展 。
? 因此, 人既具有与动物相同的自然生命, 又超
越了自然生命的限制, 从而具有了超自然生命
的本质, 这就是实践的人的社会本质 。
? 人的实践活动是社会性的活动, 只有在社会中,
人才真正成为人 。
? 人的自然属性以扬弃了的形式包含在人的社会
本质中, 人的意识属性, 语言符号也是人的社
会本质的表现 。
? 人是一种社会实践的存在 。 在实践中, 人把活
动的对象变成自己的客体, 同时也就使自己成
为主体的存在 。
? 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不同于自然事
物之间的关系;自然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是原
始天然的自发的关系, 主客体关系则是在实践
基础上以主体为核心建立的自觉的对立统一关
系 。
? 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主体将存体内化, 使主体需
要得到满足, 同时主体自身也得到改造和提高 。
人通过实践而实现客体主体化和主体客体化,
表明人是进行自我创造的主体性存在 。
? 构成人的本质的社会性,是人作为实践主体的
现实规定性,具有具体的历史的特点。
? 人是社会的存在、也就必然是历史的存在。
? 人的历史性表明,人的本质是在人的活动中历
史地形成又不断处于历史变化中的,不可能凝
固不变。
? 人在本质上是社会历史的存在 。
? 第一, 处于不同历史时期和历史条件下的人具
有不同的社会存在形式, 也有不同的本质 。
? 第二, 人的社会存在形态及其本质是个历史发
展过程, 人既继承了以往历史积淀下来的优秀
文化, 又创造新的历史文明 。 只要人存在, 这
个过程就不会终结 。
? 正是人的这种特殊存在和特殊本质, 决定着人
的价值或意义 。
二、人的价值及其实现
? 正确认识人的本质, 有助于正确理解人的价值 。
正像不能孤立, 抽象地谈论人的本质一样, 也
不能孤立, 抽象地谈论人的价值 。
? 人的本质存在于人的社会性的现实关系之中,
由人的本质所决定的人的价值同样具有社会性,
只有在社会关系中才能得到实现 。
? 由人的本质到人的价值, 始终贯穿着人的社会
性, 这是理解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及其关系的
关键 。
? 人在本质上是社会存在物, 要以社会的方式创
造自己作为人所需要的生存资料 。
? 自在的自然物不是为人的存在, 不具有满足人
作为人的需要的价值属性 。
? 只有通过人的能动的创造活动, 才赋予物以能
够满足人的需要的价值意义 。
? 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人的需要的功能, 实质上
是人创造价值的活动具有能够满足自己需要的
功能, 物对人的意义即人的活动对人自身的意
义 。
? 通过创造物的价值满足自己的需要, 是人满足
自己需要的特殊方式, 显示了人本身的价值 。
? 人的价值即人对人自身的意义, 就在于人能够
创造价值以满足人自身的需要 。 人的需要是多
方面的, 既有物质生活的需要, 又有精神生活
的需要 。 人要为自己创造满足这两种需要的物
质价值和精神价值 。
? 因此, 人的价值不同于人以外一般事物的价值,
人的价值是一种能够创造价值的价值, 是一切
价值中最高的价值 。
? 创造是一种主体性的活动 。
? 人的价值作为主体的自我实现也就是一种自我
价值, 它的意义在于人按照自己的需要, 由自
己去创造和占有价值 。
? 物的价值是从属于人的目的的单纯的工具性价
值, 它的意义只在于满足人的需要 。
? 物只是相对于人的需要才有意义的价值, 物在
人的创造活动中发生形式变化而具有的价值是
为他的 。 这是人的价值和物的价值的根本区别 。
? 人的价值也有工具性的 —面 。 人的需要必须靠
人自己改变世界的活动去满足, 从这点上说,
人又是实现自身目的的工具 。
? 人也只有把自己作为满足自己需要的工具, 才
能够能动地驾驭物, 实现人的现实价值 。
? 人以能动主体的创造活动来表现自己的工具性,
这种工具性同主体性不可分割, 是人的自觉性,
目的性和创造性富于其中的工具性, 它从属于
人的主体性 。
? 人具有工具性的一面, 因而人也可以成为价值
客体 。
? 人的价值是人和人的关系, 这种关系也是 —种
主客体关系, 是通过人和人的关系体现的价值
关系 。
? 由于人具有目的和工具二重属性, 使人既是价
值主体又是价值客体 。
? 就人类而言, 人的价值属于一种自我主客体关
系, 即人类的价值是人类的自我价值 。
? 就现实的多样化个体而言, 人的价值属于人与
人之间互为主客体的关系, 即人的价值是人的
社会价值 。
? 人自身具有的目的性和工具性的关系, 在人的
价值上可视为主客体关系的特殊形式 。
? 目的和工具的关系是人的价值中基本关系 。
? 就人类整体而言, 人的活动是为了满足人的需
要, 而人的需要也只能靠人自己的活动去满足,
人既是目的又是实现自己目的的手段 。
? 人作为整体就是社会, 社会就是人, 人是社会
的工具也就是自身的工具, 以社会为目的也就
是以自身为目的 。
? 在这里, 人和社会, 人的目的性相和工具性都
是直接同一的 。
? 就人类个体而言, 个人既有自身的需要, 又要
以自己创造活动的成果满足自身, 他人和社会
的需要, 因此, 个人既是目的又是工具 。 个人
的需要及其满足是受社会制约的 。
? 个人的需要既是社会需要的一部分, 又往往同
社会的需要存在着矛盾和冲突;个人需要的满
足既要依靠自身的活动, 又要依靠他人和社会
的活动, 依靠社会提供保障 。
? 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 人创造客体价值的过
程也是实现主体自身价值的过程 。
? 人的价值有潜在的和现实的两种形态 。
? 潜在的价值是人的本质力量, 即主体力量所具
有的创造能力和潜能 。
? 人具有主体力量, 具有进行主体性活动的可能,
也就潜在地具有了实现价值的内在基础 。
? 人的潜能是人通过生物遗传和社会遗传的方式
获得的, 是人长期自然进化和社会进化的积淀 。
人在实践中使自身的潜力发挥出来, 变成创造
客体价值的现实力量, 人也就成为现实的主体
而实现了自身的创造价值 。
? 创造价值的实践是人的潜在价值向现实价值转
化即人的价值实现的根本基础 。
? 人的潜能在不断丰富和扩大, 人的价值实现的
具体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生成, 发展和更新,
总的趋势是人的主体性不断提高 。
? 在实践的基础上, 人的价值由潜在向现实的转
化是有条件的, 条件不同, 人的价值实现的方
式和程度也就不同 。
? 个人的先天禀赋即潜能的原始差别并不大, 但
在实现价值上的差别却往往极其悬殊 。 在许多
情况下, 人的潜在价值会因缺乏实现的条件而
泯灭 。
? 所以, 考察人的价值的实现必须注重新考察人
的价值实现的社会条件 。
? 作为一种主体性价值, 人的价值的实现包括主
体能力, 主体作用, 主体地位等全部主体性内
容的实现, 其中主体地位的实现是人的价值实
现的主要标志 。
? 人在实践中发挥主体能力, 创造了客体价值,
这只是全面实现人的价值的必要条件, 但还不
是充分条件, 还不能保障人的主体地位 。
? 对于人自身来说, 人的活动可能有两种完全不
同的效应 。
? 主体活动的结果适合主体自身和整个人类生存
与发展的需要, 能够为主体合理地占有和享用,
因而对确立和提高人的主体地位有积极意义,
这就是主体性的效应 。
? 反之, 就是反主体性的效应 。 造成这两种不同
的效应, 固然有认识的原因, 但主要是取决于
主体活动的社会条件 。
? 社会关系制约着人的活动, 也制约着人的活动
的效应 。
? 人的价值实现的方向首先受社会条件的制约,
但作为一种主体性价值, 主体的能动性, 主体
的主观因素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
? 主体的能动性, 主观因素规定着主体活动的价
值目标即价值取向 。 创造价值的活动是主体的
目的性的活动 。
? 主体以什么为目的即为满足何种需要而创造,
所确定的目的有没有客观根据, 这对于人的价
值的实现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
? 潜在的价值和现实的价值的转化是相互的 。
? 人的价值的实现过程, 也是人的价值再创造的
过程 。 潜在价值通过实践变为现实价值 。 现实
价值又蕴藏着新的潜在价值 。
? 潜在价值和现实价值的相互转化永无止境, 人
的价值的提高也是永无止境的过程 。
第二节 人的自由及其实现
? 一, 自由, 必然, 实践
? 二, 自由的实现和人类解放
? 作为自觉的能动的社会主体, 人在本质上是追
求自由的存在 。
? 自由是对必然即规律的认识和依据这种认识对
客观世界的能动改造 。
? 无论认识世界还是改造世界, 都是以人的社会
实践为基础的 。
? 人争取自由的最高境界就是人类解放 。 ( 全面
解放 )
一、自由、必然、实践
? 就最一般的意义, 自由是同受限制相对立 。 问
题在于如何才是摆脱了外在限制, 以及如何才
能摆脱外在限制 。 对此, 哲学家们在解释上存
在着根本性的分歧 。
? 历史上的哲学家们对自由的理解遵循着两种不
问的思维方式:
? 一是使主体服从客体, 即主体通过对客体的顺
从而摆脱外在的限制, 获得自由 。 是旧自由观 。
? 一种是赋予精神以无限的能动性, 依靠精神摆
脱外在的限制而获得自由 。 后者是唯心自由观 。
? 旧唯物主义把自由理解为人对必然的认识与服
从。他们认为、客观世界存在着严格的因果必
然性,人每时每刻都受因果必然性的制约。
? 这是一种建立在机械的因果决定论基础上的消
极被动的自由观,它要求主体只是适应客体、
顺从客体。这是把客体的外在强制变成了主体
的内在自制,仍然是在严格限制中的“自由”。
? 这种自由观贯彻到底就是宿命论。
? 唯心主义者把主体抽象化为一种创造客体的精
神实体, 认为客体只是主体的创造物, 也就是
认为客体对主体的外在限制只是一种外观或假
象, 它在实质上是由主体所统摄的, 因此主体
是绝对自由的 。
? 这种自由观贯彻到底就是唯我论 。 存在主义者
萨特说:, 自由没有本质 。 它不隶属于任何逻
辑必然性 。, 在他看来, 人是存在先于本质 。
? 马克思主义哲学立足于积极能动的社会实践的
观点来说明人的自由的本质 。
? 自由是一个主体性范畴, 是人的主体性最充分
的体现, 人, 是由于有表现本身的真正个性的
积极力量才得到自由, 。
? 人不能不顺应客体, 不能不受到外在客观必然
性的限制, 他能够运用自己的实践力量去打破
外在的限制, 这才是人的自由之所在 。
? 正如毛泽东所概括的,, 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
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
? 客观世界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客观世界的规律
同时也是支配人自身的规律 。
? 无论外部世界的规律还是支配人自身的规律,
作为客观必然性都对人的存在和活动具有强制
性 。
? 人不能摆脱客观必然性的制约不能超出客观必
然性所限定的范围去寻找自由, 这就是人的自
由的限度 。
? 必然性所规定的可能性范围仍是相当广阔的 。
? 必然性总要通过大量偶然性表现出来, 并通过
偶然性为自己开辟道路, 因而必然性实现的具
体形式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 是人可以选择的 。
有了选择的余地, 这是人的自由的客观根据 。
? 可见, 尽管人的存在和活动受到客观必然性的
限定, 但人在必然性所规定的可能性范围内仍
能根据自己的需要作出决定, 并通过实践把选
定的可能性变为现实, 获得自由 。
? 自由以必然为根据 。
? 正是由于事物有客观必然性可循, 人的意识才
能有预见性;也正是由于客观必然性提供了选
择的可能性, 人的意识才能有选择的自由 。
? 必然既是自由的限度, 也是自由的根据 。
? 人只有在必然性提供的可能性范围内进行选择
才有自由 。 人在进行选择时, 主体的内在尺度
必须同外在尺度即客体尺度相结合, 而在把握
外在尺度的基础上才能正确地运用内在尺度 。
? 这要借助于对事物的认识, 认识了事物的客观
必然性, 才能把握内在尺度可能运用的范围 。
? 思格斯说, 人对一定问题的判断愈是自由, 这
个判断的内容所具有的必然性就愈大 。
? 自由的判断就是自由的选择, 即借助于对事物
的认识来作出决定的那种能力, 它体现着把握
事物外在尺度和运用主体内在尺度的统一 。
? 唯心主义者把意志自由看成是绝对无限制的,
实际上这种意志自由只是观念范围内的自由 。
只有把意志自由变为行动, 实际地驾驭客观必
然性, 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 。
? 人们在客观必然性所决定的多种可能性中进行
选择, 是为了把自己选定的可能性变成现实,
而实践就是变可能为现实的物质力量 。
? 主体凭借对事物必然性的认识, 运用自己的内
在尺度作出选择, 也就是规定了实践的目的 。
? 这个目的由主体自己提出, 是作为规律支配他
的行动的 。 就是说, 人的实践目的的提出和实
现都是自律的, 所以人的实践才是自由的行动 。
? 行动的自由即实践的自由归根到底依据于客观
必然性 。
? 当人们在实践中将自己在客观必然性规定的范
围内所作的选择变成了事实即达到了目的时,
也就是在实践上驾驭了客观必然性, 获得了实
在的自由 。
? 对于人而言的必然和自由, 指的是人在客观世
界中的活动所处的两种不同的状态 。
? 与自由相对的必然, 是人在尚未认识客观世界
的规律及人本身的规律时, 其行动受盲目必然
性支配和束缚的状态 。
? 这时, 客观规律作为一种异己的力量统治和支
配着人, 人的行动没有自由 。
? 与必然相对的自由, 是人根据对必然性的认识
支配对象, 即在认识客观规律基础上运用客观
规律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服务 。
? 在这种状态中, 人并没有也不可能摆脱客观规
律对自己的制约, 但由于人在实践中正确反映
和有效利用了客观规律, 使人的行动从盲目受
制于客体变为具有主体的自主性即自由 。
? 自由与必然是相互依存的 。
? 真正的自由并不排斥必然, 而是立足于必然 。
人对客观规律的认识总是具体的, 相对的, 因
而人在任何时候所获得的自由都是有条件的,
相对的, 没有绝对的自由, 也就是说, 自由与
必然的区分是相对的 。
? 在人的实践活动中, 很少有完全没有被认识的
客观规律, 也很少有已经完全认识的客观规律 。
? 人们从必然中获得的总是相对的自由, 只不过
随着实践和认识的发展, 人的自由程度会越来
越高, 而人的活动服从盲目必然性的领域会越
来越小 。
? 从必然到自由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 。 人在行动
中支配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是在实践中形成, 并
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 自由只能是历史发展
的产物 。
? 人们每学会 —次正确认识和运用客观规律, 就
在行动中获得了一次自由 。
二、自由的实现和人类解放
? 支配人类生活的是两种客观必然性, 自然必然
性和历史必然性 。
? 人在自然领域的自由是对自然必然性的自由,
在社会领域的自由是对历史必然性的自由 。
? 人是社会的人, 人的自由是受社会关系制约的 。
人在社会领域的自由是人成为自己的社会关系
的主人 。
? 人在自然领域的自由也是人作为社会的成就,
凭借社会, 文化的力量取得的, 这种自由实现
的程度和具体状况取决于人在社会关系中的状
况 。
? 在人没有成为社会关系的真正主人之前, 人也
就不能成为自然的真正主人 。
? 因此, 自由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状态 。
? 人类长期以来一直生活在, 必然王国, 之中,
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谈不上真正的自由 。
? 所谓, 必然王国, 是指人被物化的社会关系支
配即人受物支配的社会状态,
? 而, 自由王国, 则是指人支配自己的社会关系
即人支配物的社会状态 。
? 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条件下, 特别是在资本文
义条件下, 人们无法驾驭自己活动造成的社会
关系 。
? 这种社会关系以坚韧的形式反对人本身, 把人
置于其统治之下 。
? 恩格斯认为, 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 产品
对生产者的统治将随之消除, 人的生存条件将
由人自己支配和控制, 人们自己的社会结合将
变成他们自己的自由行动 。
? 一直统治着历史的客观的异己的力量将处在人
们自己控制之下 。 这是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
由王国的飞跃, 。
? 就社会整体而言, 人的自由的真正实现也就是
人类的解放 。
? 解放和自由是同等程度的概念 。 解放意味着摆
脱束缚获得自由, 与受束缚, 不自由相对立 。
? 人类解放就其一般意义来说, 包括人从自然力
和从社会关系中获得自由两方面的含义 。
? 思想解放, 则是指人从旧思想, 旧观念束缚下
解放出来 。 观念中的解放不等于现实的解放 。
? 原始社会是人类的童年时代, 那时没有剥削和
压迫, 人们共同劳动, 平均分配, 过着彼此平
等的生活 。 从这点上看, 他们似乎是自由的 。
? 但是, 这种自由恰恰是建立在生产力极端低下
的基础上, 人们既无力支配自然, 也不是自己
社会关系的自觉主人 。
? 这种近于动物式的自由生活, 正是极不自由的
表现 。
? 妙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社会发展的一次重大
进步 。 虽然这个进步是以牺牲原始平等关系,
代之以人与人之间的剥削和压迫关系为代价的,
但在历史进步中仍占有重要地位, 具有人类解
放的某种意义 。
? 这不仅表现在生产力有较高的发展, 社会物质
财富有较多的增长, 使人从自然力中争得了一
定的自由, 而且表现在人们在很大程度上摆脱
了野蛮状态, 为发展人类文明开辟了道路 。
? 从奴隶社会以后, 开始了以阶级对抗为基础并
在阶级对抗中前进的历史 。
? 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这种由生产力发展所决
定的社会进步, 冲破了奴隶对奴隶主的人身依
附关系, 对于不过是会说话的工具的奴隶来
说, 在历史可能达到的限度内毕竟是一次解放 。
在封建社会里, 农民占有少量土地或租种地主
的土地, 他们在社会关系中同以往的奴隶相比,
享有一定的自由 。
? 资本主义制度代替封建制度不仅带来了生产力
的迅速发展,使人从自然力中争得了更大的自
由,而且加速了人从社会关系中解放出来的进
程。
? 资本主义把农民从土地上、从对地主的部分人
身依附关系中解放出来,代之以资本主义的雇
佣关系。
? 劳动者出卖劳动力及资本家购买劳动力,双方
自愿,平等交易,在这一点上双方是自由的。
?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造成的高度发展, 高度社
会化的生产力, 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提
供了客观的物质前提 。
? 资本主义使奴役劳动达到顶点, 不仅准备了克
服奴役劳动的最重要条件 ——发达的社会生产
力, 而且锻造了克服奴役劳动的物质力量 ——
无产阶级 。
? 体现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无产阶级, 是推翻资本
主义制度, 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革命力量 。
?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经济
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仍然是社会的基本矛盾,
但在性质上与旧社会的这类矛盾根本不同, 它
不是对抗性的, 这些矛盾可以在社会主义制度
范围内, 通过自觉调整和改革, 有计划, 有步
骤地加以解决 。
? 在社会主义社会里, 改革是使生产关系同生产
力, 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不断协调地向前发展
所必需的, 是社会主义社会的自我改造, 自我
完善 。
? 社会主义在发展进程中要为最终消灭阶级创造
一系列物质的和精神的条件 。
? 第一, 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为最终消灭阶级
提供物质前提 。
? 第二, 提高全体人民的思想觉悟和科学文化水
平, 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 这是消灭阶级的必
要的精神前提 。
? 第三,适应生产力需要和社会全面进步的要求,
改革和完善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在实践中摸
索向新的社会组织转变的具体形式和途径。
? 第四, 逐步消除固定的社会分工, 消除人们在
社会经济地位上的重大差别, 主要是工农差别,
城乡差别, 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 。
? 第五, 致力于全球性重大问题的解决, 开展国
际合作, 为彻底消灭阶级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 。
? 社会主义社会是消灭阶级、实现人类解放的必
经阶段,是更高级的共产主义社会的初级形态。
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获得彻底解放的社会形态,
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理想境界
第三节 人的发展及其远景
? 一, 人的发展的历史形态
? 二, 人的发展的社会化和个性化
? 三, 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 四,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形态
一、人的发展的历史形态
? 在对人的发展的理解上, 存在着两种历史观的
对立 。
? 抽象的人道主义从理想化的抽象的人的概念出
发, 把人的发展概搞为, 人一一非人 — 人,
的公式, 把人的发展描述为人性的异化和复归 。
? 马克思主义认为,, 个人的全面性不是想象的
或设想的全面性, 而是他的现实关系和观念关
系的全面性, 。 人对自己本质的占有, 不是人
的全面性本质的失而复得, 而是通过社会实践
创造全面的社会关系来全面地创造自己的本质 。
? 人的社会实践作为能动的创造性活动,在创造
外部世界的同时也创造着人自身,发展着人自
身。在改造外部世界的实践中,人的本质力量
才有些发展起来,有些产生出来。
? 社会环境是人实践创造的产物,反过来又塑造
人.使人结成特定的社会关系,获得特定的社
会规定性。
? 在日益丰富的社会关系中,人会获得多方面的
社会规定性,成为越来越具有全面性的人。
? 在人的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里, 确实存在着异
化的现象, 这不是原有的人的全面性的丧失,
而是由人向非人的转化, 而人们还没有创造出
丰富, 全面的社会关系并将这种关系置于自己
的自觉控制之下, 是人与人之间对抗性的社会
关系的表现 。
? 异化所造成的人的片面化:是人们创造社会关
系过程中的必经阶段, 是人的发展在这一阶段
所采取的必然形式, 它必将被社会生产力的高
度发展和全面的社会关系的创造所扬弃 。
? 马克思把人的发展过程概括为三个基本的历史
阶段,
? 第 —个历史阶段是人的依赖关系占统治地位的
阶段。
? 第二个历史阶段是以物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人
的独立性的阶段。
? 第三个历史阶段是“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
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
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的阶段。
? 人的发展的基本历史进程表明, 人的发展不是
经历着与社会关系无关的, 人 ——非人 ——人,
的循环或复归, 而是经历着如上所述与社会关
系变化发展紧密相关的由低向高的进步过程 。
? 人的依赖关系占统治地位的历史形态早已成为
过去 。
? 现代社会是人的发展的第二个历史形态, 即以
物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形态 。
? 这一形态的充分发展, 孕育着人的发展的新的
历史形态 ——,自由人联合体, 中的自由个性 。
二、人的发展的社会化和个性化
? 人的发展是社会化和个性化相统一的过程 。 人
的社会化和个性化作为人的发展的两个侧面,
相反而又相成 。
? 社会性并非人与生俱来的属性 。, 人直接地是
自然存在物, 。 人之成为社会人, 是他进入人
的社会后在人与人的关系中逐渐社会化的结果 。
? 无数个人的社会化形成社会继承的机制, 这是
社会整体存在和延续的保障 。 社会继承不同于
生物遗传, 不是生物基因复制的产物, 而是社
会环境和社会教育的结果 。
? 对个人来说, 社会化使人学会与他人相处, 共
同参与社会生活;对社会说, 人的社会化使社
会成员以有助于社会生活正常运转的方式活动 。
? 人的社会化使个人成为社会机体的有效组成部
分, 使社会由有效组成部分构成有机整体 。
? 这种社会化作为人的整体化, 是人由单个的人
发展为群体, 社会, 人类中的人, 从而越来越
带有普遍性的过程;同时也是群体, 社会, 人
类整体日益增强其内部的人际联系, 从而越来
越具有统一性的过程 。
? 人的社会性不排斥人的个性, 人在发展中的个
性化同社会化是相伴而行的 。
? 在社会学家看来, 社会化是, 人们获得个性和
学习社会或群体的各种习惯的过程, 。
? 所谓人的个性, 是指属于个人特殊品质的思想,
感情, 行为和自我意识的方式 。
? 人的个性化即逐步形成作为自己特殊品质的思
想, 感情, 行为和自我意识的方式的过程, 这
一过程只有在社会生活, 社会关系中才能进行 。
? 人的社会性质, 是由社会环境和社会教育所决
定的本质属性的总和, 它塑造着人的具体的历
史面貌 。
? 人的个性化与社会化的不同在于, 它所表征的
是人的特殊性和差别性的发展, 是个体的独立
人格和品质的形成 。
? 与人的社会性相统一的人的个性的发展, 是社
会进步的重要因素 。 社会越是向前发展, 社会
生活越具有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联系, 就越是
要求社会成员发展多样的个性和能力, 不拘一
格地造就各方面的人才 。
? 个性是人的本质在具体个人身上的表现, 是人
的一般本质的个别形态 。
? 在这个意义上, 人的发展在个体身上的实现就
是人的个性的发展, 社会的进步包含着构成社
会整体的人的个性化 。
? 在人剥削人, 人压迫人的社会制度下, 人的个
性的发展普遍受到压抑和扭曲, 少数人个性畸
形膨胀和多数人个性得不到发展阻碍社会的进
步 。
?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人们个性的健康发展创
造了基本的前提 。
? 同人的社会化相一致的人的个性的充分和健康
的发展, 即在社会范围内普遍实现个人的全面
发展, 是人的发展的最高目标 。
三、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 社会的人的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 具体个人的
发展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属于人的发展的特
定历史阶段 。
? 在社会发展的早期阶段, 社会分工还未形成或
发展起来, 物质生产活动同求知活动, 艺术活
动和交往活动以朴素自然的形式融合在个人活
动中 。
? 那时的个人显得比较全面和自由, 但只是一种
以原始的丰富性为基础的发展状态 。
? 在私有制下, 片面的社会分工使人的发展片面
化, 导致与社会物质生产, 精神生产全面发展
共生的个人的畸形发展 。。
? 马克思并未停留在批判现实和提出社会理想上,
而是力求在发现社会发展规律的同时揭示人的
发展规律, 寻找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道路 。
? 个人发展的全面性是其现实关系和观念发展的
全面性 。
? 高度发展的社会生产力及其创造的社会物质条
件, 构成个人全面发展的现实基础 。
? 无论对社会进步或对人的发展来说, 大力发展
社会生产力都是一项最为重要的社会任务 。
? 从另一方面看, 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并不直接等
于人的全面发展 。
? 如果仅以价值的增殖为目标, 为生产而生产,
就会以牺牲人的发展的全面性为代价换取生产
力的高度发展 。
? 这种情况在人类历史发展的一定阶段是不可避
免的, 但又是必然要作为过渡的环节被扬弃或
超越的 。
? 社会环境是人的发展的外在条件, 人本身的主
体因素则是这种发展的内在条件 。
? 人作为生物个体的遗传因素, 主体的身心发育
程度和活动的方式与状态, 制约着人的个性和
能力的发展 。
? 影响个人发展的内在条件包括先天因素和后天
因素两方面 。
? 先天因素是人生而具有的遗传素质和以此为基
础形成的个人天赋, 这是个人发展的基本条件 。
? 后天因素是人在出生以后的成长过程中所达到
的身心发展水平, 即身体的发育和健康状况,
人的知识, 情感, 意志, 气质, 性格等心理方
面的发展和协调 。
? 后天因素依赖于先天因素, 它在人与环境的关
系中形成和发展起来, 逐渐成为人的发展中相
对独立的因素, 成为最能体现人的主体性即自
主性, 自觉性和能动性的方面 。
? 所有这些因素通过人作为主体的自觉的, 能动
的活动而相互作用, 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
中使人本身得到全面发展 。
? 人的全面发展意味着人的个性的丰富性和能力
的多样性 。
? 这种自由当然不是主观的任意妄为或仅仅存在
于想象中的自由, 而是凭人的认识与实践能力
深刻把握客观必然性和对客观世界及主观世界
能动的, 有效的改造 。
? 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不只具有个体的意义,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 —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
件, 。
? 这种真正实现了的人的自由个性, 是以人对物
的依赖关系转变为, 自由人联合体, 为前提的,
其社会基础即在于个人的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
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在人类
的历史活动中, 人类越来越自觉地推动社会的
进步和自身的解放, 从而使人的全面而自由的
发展由可能一步步地变为现实 。
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形
态
? 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形态, 即马克思
所说的, 自由王国, 是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 。
? 人的全面发展依赖于自由发展, 而人的自由发
展是以自由时间为前提的 。
? 未来共产主义社会这一自由王国是人类具有充
足自由时间的社会形态, 它使人们能够自由发
展, 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
? 马克思指出:, 事实上, 自由王国只是在由必
需和外在目的规定要做的劳动终止的地方才开
始;因而按照事物的本性来说, 它存在于真正
物质生产领域的彼岸, 。 物质生产领域是一个
自然必然性的王国 。
? 人类要维持和再生产自己的生命, 总要花费一
定的时间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 。 在这个领域内,
人也在扩大着自己的自由, 这是对于自然必然
性的自由, 是通过摆脱自然力量的外在限制获
得的自由 。
? 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是以人与人之间的社
会关系为中介的, 实现这个领域的自由依赖于
社会关系的改造 。
? 但是, 社会关系的改造只是实现这个领域的自
由的社会条件, 只是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人在这
个领域内实现自己的自由 。
? 仅仅物质生产领域本身尚不能表现这种社会状
态, 不能充分体现人的自由的性质和程度 。 真
正的自由王国存在于物质生产领域的彼岸, 它
的实际内容是人类能力的发展成为目的本身 。
? 人类能力的发展成为目的本身, 就是人不再屈
从于任何外在目的, 人成了人本身的主人 。
? 人能够自己给自己做主, 无疑是人的自由的最
高体现 。
? 人成为人本身的主人, 首先是人成为自己的社
会关系的主人 。
? 能够驾驭自己的社会关系是保障人的能力自由
发展的前提条件, 人的能力的自由发展是人驾
驭自己的社会关系的必然结果 。
? 物质生产活动的此岸和彼岸的对立, 实质是劳
动时间和自由时间的对立 。
? 劳动时间是人类为维持和再生产自身的生命所
必需的进行物质资料生产活动的时间 。
? 自由时间是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 即可以用于
从事科学, 艺术, 社会交往等非物质生产活动
的时间 。
? 当社会生产力有了一定的发展, 劳动者能够超
出自身的需要而为社会提供剩余劳动时, 即劳
动者的劳动时间可以区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
余劳动时间两个部分时, 人类就无须把全部时
间和精力都花费在物质资料的生产上, 而是可
以留出一部分时间去从事物质生产以外的科学,
艺术等活动 。
? 以剩余劳动为基础的自由时间的出观, 对于人
类的自由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
?, 整个人类的发展, 就其超出对人的自然存在
直接需要的发展来说, 无非是对这种自由时间
的运用, 并且整个人类发展的前提就是把这种
自由时间的运用作为必要的基础,, 有了自由
时间, 才有人类能力的全面发展, 才有整个文
明的发展 。
? 在以往长期的历史过程中, 人类不得不将更多
的时间花费在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劳动上, 能
够留出的自由时间十分有限, 因而不能保障全
体社会成员的自由发展 。
? 社会中一部分人通过占有剩余劳动从物质生产
领域中摆脱出来, 成为不劳动的阶级 。
? 另外占大多数的一部分人则被迫承担整个社会
的劳动重负, 成为终生从事物质生产的劳动阶
级 。 他们创造了自由时间却不能享有自由时间,
他们的时间成为, 人格化的劳动时间, 。
? 劳动时间和自由时间的对立,在资本主义社会
获得了更完全、更典型的形式。“资本的不变
趋势一方面是创造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另一
方面把这些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变为剩余劳动”。
? 资本家在追求剩余价值的角逐中提高了社会生
产力,缩短人的必要劳动时间。
? 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中,社会的劳动时间和
自由劳动时间的比例起了明显的变化,劳动时
间与自由时间的对立并没有消失,只是采取了
新的形式。
? 人类社会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飞跃, 即
共产主义社会的建立, 将是自由时间和劳动时
间之间对立的扬弃, 是物质生产活动的此岸和
彼岸对立的扬弃 。
? 这种扬弃的直接表现是实现劳动的普遍化, 即
劳动在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中进行分配 。
? 一切社会成员的可供支配的时间都包括劳动时
间和自由时间两部分 。
? 每个人既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物质生产劳动,
又享有自由时间并运用自由时间全面发展自己
的能力, 从而达到劳动时间和自由时间的统一 。
? 劳动时间和自由时间达到对立统一、将形成相
互渗透、相互促进的新型关系。
? 一方面,自由时间具有生产劳动的性质.
? 另一方面,劳动时间也是有了自由的性质.
? 实现劳动的普遍化以扬弃劳动时间和自由时间
的对立, 依赖于一定的社会条件 。
? 第一, 必须有劳动生产率的极大提高, 社会生
产力的极大发展 。 只有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使
社会游离的自由时间足以保障一切社会成员全
面而自由的发展, 才能实现劳动的普遍化, 才
具备消除劳动时间与自由劳动对立的物质基础 。
? 第二,必须有社会关系的根本改造,即必须对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这种社会制度实行完
全的变革。
? 马克思通过对劳动时间和自由时间、必要劳动
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的关系的考察,揭示了资
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和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对抗
性质,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被共产主义代替的
历史趋势。
? 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是人们能够自
由运用自己创造的自由时间从而把人类能力的
发展作为目的本身的社会状态的开始,也是人
们能够支配自己的社会关系因而能够作为自由
主体自觉创造自己历史的社会状态的开始。
? 走向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形态, 既是人类
所向往的伟大的历史目标, 又是一个漫长而又
艰巨的历史过程 。
?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这一历史过程的重大转
折点, 却不是这一过程的完成 。
? 要完成这一过程, 还必须依靠社会主义制度的
力量, 创造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建设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
? 人是立足现实而又追求理想的存在 。 我们相信
人类的未来是美好的, 美好的未来社会要靠我
们的现实努力来实现 。
? 正如毛泽东所说的,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给我
们开辟了一条到达理想境界的道路, 而理想境
界的实现还要靠我们的辛勤劳动 。
? 辛勤的, 持久的, 自觉的, 创造性的脑力劳动
和体力劳动, 是使人类逐步到达自由王国理想
境界的最可靠的保证 。
辩证唯物主义课件
? 绪论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 第二章 实践与世界
? 第三章 社会及其基本结构
? 第四章 世界的联系与发展
? 第五章 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规律
绪论
第一节 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功能
第一节 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 一 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
? 二, 哲学的基本问题
? 三, 哲学形态的历史演变
一 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 所谓世界观,就是人们对于生活在其中的整个
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
? 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一般是不系统的,缺乏
理论的论证和严密的逻辑性。
? 哲学则是将人们的世界观用理论的形式加以高
度的抽象概括,通过一系列特有的概念、范畴
和系统的逻辑论证而形成的思想体系。
?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以总体方
式把握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理论体系。
? 当人们形成一定世界观之后, 就会按照这些观
点去解释一切现象, 处理各种问题 。 从而世界
观也就成为指导人们观察, 思考和解决各种问
题的基本原则, 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方法论
以及与此相联系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 一般
说来, 有什么样的世界观, 也就有什么样的方
法论, 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致的 。
? 人们的世界观并不都是一样的 。 因为:
? 第一, 在人类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上, 由于实践
水平, 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不同, 致使人们对世
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认识在深度和广度上也有
所不同 。
? 第二,由于人们的经济地位,根本利益和在社会
生活中分工的不同.使得对社会发展、人生追求
的看法和态度有所不同,因而他们的世界观也会
有明显的区别。
? 马克思主义哲学正确地解决了哲学同具体科学
之间的关系, 既反对以哲学代替具体科学的
,科学之科学,, 也反对否定哲学对具体科学
的积极作用, 使具体科学脱离哲学的指导的错
误倾向 。
? 一般说来,与具体科学不同.哲学的对象是人
与世界的关系.是从整体上和运动中把握人与
世界关系的一船内容和晋遍形式。
? 就哲学的知识形态说来,哲学是关于自然知识、
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各门具体
知识是人们对世界某一领域的认识和把握。哲
学作为世界观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这
是它的显著特点之一。
? 哲学和具体科学都是实践经验的总结.离开实
践的基础,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哲学知识和科学
知识。但在总结实践经验基础上形成的知识体
系又具有不同的层次。人们把在实践中获得的
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经过加工整理归入不
同层次的各门具体科学,而所有这些知识又成
为哲学在更高层次上进行加工整理的材料,哲
学理论就是对这些材料作进一步抽象概括而得
到的最一般的结论。
? 哲学与科学的关系
首先,哲学依赖于具体科学,具体科学的进步
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其次,具体科学的发展也离不开哲学的指导。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
? 作为理论形态世界观的哲学,是从总体上研究
人和世界的关系的。而人和世界关系最本质的
方面就是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 这是因为:人们在处理自己同外部世界的关系时,
一方面所面对的是一个外在的、客观的物质世界,
另一方面又往往从自身出发看待世界。并依自己的
意愿和智慧去塑造外部事物,把自己的精神属性赋
予物质世界,这就必然发生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
质的矛盾以及二者谁决定谁的问题。早在人类发展
的最初阶段,人们还不清楚自身的生理构造,不明
白做梦是怎么一回事,往往把精神活动看作是死后
可以脱离肉体而存在的灵魂活动。
? 这就是原始的, 灵魂不灭论, ;, 物活论, 和原始宗
教观念 。 这种关于灵魂和肉体, 精神和自然界的关系
的思考, 就是思维和存在, 精神和物质关系问题的史
前形态 。
? 思格斯在总结哲学史的基础上明确指出:, 全
部哲学, 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
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
? 思维和存在是哲学的两个最高范畴, 思维和存
在的关系反映人与世界关系的最根本的方面 。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是任何哲学体系都不能回避
的, 都必须按照各自的方式作出自己的回答 。
?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有两个突出的方面。
关于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何者是本原的,
即何者是第一性的问题,是最重要的方面。
世界的本质和基础是精神还是物质的? 这个问题属
于本体论问题,它研究世界本身的存在和本质问题。
对物质和精神何者为第一性的回答,是一切哲学理
论体系建立的基础和根本出发点,它规定着哲学的
基本性质,以及解决 —切哲学问题的基本方向。因
此。恩格斯把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的
不同回答,作为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基本
哲学派别的唯 —标准。
?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还有第二个方面, 即思
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问题, 亦即世界可否为人
所认识, 人的思维能否正确地反映现实世界的
问题 。
– 这在哲学史上属于认识论范围, 它所涉及的是认识
的本质, 认识的可能性及其实现等问题 。 绝大多数
哲学家或从唯物主义立场, 或从唯心主义立场, 各
自对这个问题作了肯定的回答 。 也有一些哲学家否
认人们认识世界的可能性, 或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
可能性 。 哲学史上把他们称为不可知论者或怀疑论
者 。
? 哲学基本问题的本体论方面和认识论方
面是互相联系着的。
– 历史上的哲学家对这两个方面都在不同程度上作出
了自己的回答。但由于时代不同,人们对这两个方
面研究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有时侧重于本体论方
面,有时则侧重于认识论方面。在前资本主义时期,
哲学研究的宜点一般侧重于本体论方面;到了近代
和现代.在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和科学技术空前繁荣
的推动下,哲学研究更多侧重于认识论方面。研究
侧重点的变化,意味着人类认识的发展和深化。
? 不能因此而否定研究本体论的重要性,割裂哲学基本
问题两个突出方面的内在联系。当代西方某些学者认
为哲学只应研究认识论.本体论研究没有意义的观点
是根本错误的。
? 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的相互联系是不容割裂的 。
认识论必须以本体论为前提和出发点, 无论从逻辑上
还是从认识实际发生过程来说, 都只有回答了本体论
的问题以后才能回答认识论的问题 。 即使是那些否定
本体论的哲学家, 在他们解决认识论问题的基本倾向
和态度中, 也总是包含着对本体论问题的回答 。 所以,
本体论是认识论的前提和出发点, 认识论总是渗透和
贯穿着本体论, 认识论是不能脱离本体论的 。
– 当然, 本体论也不可能离开认识论 。 不仅人们对本
体论问题的回答本身就是认识的结果, 而且人们之
所以提出井回答本体论的问题, 其目的也在于解决
认识论的问题, 为人们观察, 处理自己同外部世界
的关系确立根本的出发点 。
? 在漫长的哲学发展过程中, 哲学观点层出不穷,
形态各异, 但所有理论无非属于两大派别:唯
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凡主张物质自然是本原,
物质第一性, 意识或精神是第二性的, 都属唯
物主义阵营;凡是断言精神, 意识对自然界来
说是本原的, 第一性的, 而物质是第二性的,
都属于唯心主义阵营 。 这是划分哲学基本派别
的唯一标准 。
? 哲学理论的差异和两大哲学派别的存在是有其
深刻社会历史的, 阶级的和认识的根源的 。
– 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后, 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分
离, 为理论形态的哲学的产生提供了可能, 一方面,
在物质生产过程中, 人们同大自然搏斗只有首先承
认自然界的客观存在, 生产才能得以进行, 这种认
识经过哲学家的提炼, 就成为唯物主义哲学;另一
方面, 由于当时只有低水平的生产力与尚处于萌芽
阶段的科学, 人们还远不能破解周围自然之谜, 而
从事脑力劳动的学者又往往脱离生产实践, 片面强
调和夸大精神的作用, 这些就构成了唯心主义哲学
产生的社会历史根源 。
? 此外,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产生还有其深刻
的认识论根源 。
– 总体上看, 唯物主义观点是正确的, 唯心主义观点
是错误的 。 但是, 无论客观世界还是人的认识, 本
来就充满了复杂的矛盾 。 在认识和实践中, 人们总
要遇到精神和物质, 主观和客观的矛盾, 在它们的
相互作用中, 无疑精神力量, 主观因素也具有巨大
作用, 但如果把它无限夸大相绝对化, 割裂精神和
物质, 主观和客观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
就会导致唯心主义 。
– 列宁曾说过, 人的认识不是直线, 而是无限地近似
于一串圆圈, 近似于螺旋的曲线 。 这些曲线中的任
何片断, 碎片都能被片面地变成独立的, 完整的直
线 。 从认识论上看, 唯心主义就是把认识的某个特
征, 方面, 部分加以片面夸大, 使其成为脱离了物
质, 脱离了自然的结果 。 唯心主义的思想体系是错
误的, 是一朵, 不结果实的花,, 但它也有其现实
的生长点, 是人类认识之树生长出来的观念形态,
有其产生的认识论根源 。 所以, 对待唯心主义不应
简单地予以否定, 而应对其进行具体分析, 采取科
学批判的态度, 在否定它的思想体系的同时, 并不
拒斥其中所包含的某些合理因素和合理思想 。
三、哲学形态的历史演变
? 哲学是人类进入奴隶社会并揭开了文明序幕以
后产生的。
? 希腊稍晚于东方, 但也很早就产生了哲学思维,
而且以其哲学思考的持续久远, 影响广泛著称
于世 。 发源于古希腊而盛行于欧洲的西方哲学,
与中国哲学, 印度哲学并称为世界三大哲学传
统 。 希腊哲学, 中国哲学和印度哲学虽然各有
自己的发展脉络, 但都普遍地存在着唯物主义
和唯心主义两种基本哲学形态 。
? 唯心主义的许多流派归结起来有两种基本形态:
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
– 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客观精神”或精神原则说成
是先于并独立于物质世界而存在的,是第一性的:
物质世界则是这种“客观精神”的产物、表现或附
属品,因而是第二性的。古希腊的拍拉图 (“理念世
界” )、他们都主张精神第一性,物质不过是精神的
产物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这种观点实际上是把人
的思维或一般概念加以绝对化的结果,如果把它们
进一步偶像化、神化,就会陷入神秘主义的创世说
和宗教信仰主义。
– 主观唯心主义则把个人心灵、意识、观念等夸大为
第一性的东西,认为世界上的 —‘切事物只存在于
个人心灵之中,或是个人心灵的产物,因而是第二
性的。他们不承认客观物质世界和客观规律不依赖
于人的意识而存在,把人的思想看作是在人们头脑
中所固有的、主观自生的。其代表人物如中国明代
的王守仁 (“心外无物’ )、英国的贝克菜 (“存在就
是被感知” )。这种观点最后往往陷入“唯我论”的
绝境,或者转化为客观唯心主义。
? 唯物主义经历三个发展阶段:古代朴素唯物主
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
唯物主义。
?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肯定物质是世界的本原, 主
张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 但他们把世界的物质性
归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 原初, 物质 。
如中国的五行说, 古希腊和印度也有类似思想,
如地, 水, 火, 风说 。 古希腊德漠克利特的原
子论, 代表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最高成就 。
朴素唯物主义虽然坚持了世界物质统一性的正
确立场, 并且在不同程度上具有朴素的辩证法
成分, 但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 存在着直观性
的缺陷, 而且缺乏科学的论证, 在社会历史领
域中不可能坚持唯物主义的原则 。
? 哲学自其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存在着唯物主义和
唯心主义的对立和斗争, 这是不同阶级, 阶层
和集团之间利益冲突在思想上的表现, 但也是
人类哲学思维得以不断发展, 深化的推动力量 。
中国自春秋战国时期, 诸子百家争鸣贯穿着唯
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以及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
争 。
? 16—17世纪, 西方近代唯物主义哲学掀起了一
场反对迷信, 尊重科学的哲学革命, 形而上学
唯物主义成为其中的主流, 出现了一批以培根,
霍布斯为代表的 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者, 以拉
美特里, 霍尔巴赫为代表的 18世纪法国唯物主
义者 。 在此阶段, 西方哲学比较侧重于认识沦
研究, 并且形成了经验论和唯理论两种思潮;
其中也都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 。
?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历史上有不可抹煞的功绩,
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提供了理论准备,
是富有成果的近代哲学。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也有严重的缺陷,即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不
能把唯物主义原则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的不彻
底性。这是由自然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与剥削
阶级的局限性所决定的。当时自然科学的发
展.只有刚体力学达到比较完善的地步,从而
使这一时期的唯物主义带有浓厚的机械性。尚
处于“搜集材料”阶段的自然科学,孤立地、
静止地对一个或一类对象进行研究的方法,被
培根、洛克引入哲学领域,使这一时期唯物主
义世界现和方法论具有浓厚的形而上学的性质。
? 在哲学史上,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同
时,交织着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 辩证法认为世界是联系和发展的,而形而上学
则以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世界。在中国古代
的,周易》《道德经》等文献中,朴素的辩证
法思想就极其丰富。古希腊的赫拉克利:“世
界是万物的整体,它不是由任何神或任何人所
创造的,它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按规律燃烧
着、按规律熄灭着的水恒的活火。”列宁认为
这是对带证唯物主义原理的绝妙的说明。除古
代朴素唯物主义同辩证法有着自发的结合之外,
在一些唯心主义者 (如柏拉图 )的哲学中也包含
着不少辩证法思想。
? 18世纪末到 19世纪初, 在由康德开始到黑格尔
集其大成的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中, 都包含
有不同程度的辩证法思想 。 以黑格础代表的德
国古典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 反映了德国资产
阶级的革命要求和当时自然科学的成果, 是哲
学发展史上一个巨大的进步 。 思格斯说:, 黑
格尔第一次 ——这是他的巨大功绩 ——把整个
自然的, 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写为一个过程,
即把它描写为处在不断的运动, 变化, 转变和
发展中, 并企图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
系 。,
? 但是, 黑格尔的辩证法是建立在 ‘ 绝对观念,
基础上的唯心主义辩证法 。 在他看来,, 绝对
观念, 先于物质世界而存在, 物质世界不过是
,绝对观念, 的产物,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 现
象都是, 绝对观念, 自身演化的结果;, 绝对
观念, 的矛盾运动, 产生出自然, 人和社会,
而自然, 社会和人都不过是, 绝对观念,,自
我运动,,, 自我认识, 的阶段或环节 。 黑格
尔的辩证法是头脚倒置的辩证法, 其合理的辩
证法思想也就必然为他保守的唯心主义体系所
窒息 。
? 费尔巴哈打破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体系, 恢复了
唯物主义的权威 。 他认为自然界是唯一的实在,
把自然界和人看作哲学的出发点, 反对崇拜神
而要求尊重人 。 费尔巴哈没有超出直观的形而
上学唯物主义的范围, 并在否定黑格尔唯心主
义的同时, 把辩证法也一起抛弃了 。
?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地继承
了人类文化的优秀遗产, 特别是在批判地吸取
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哲学的合理因素的基础上
建立起来的 。 它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局
限性和不彻底性, 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
自然观和历史观在实践基础上的统一 。 从而实
现哲学的革命变革 。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
征
? 一, 哲学史上的革命变革
? 二, 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 三,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
? 四, 批判, 开放和不断发展的学说
一、哲学史上的革命变革
?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的
发展、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和哲学理论自身发
展的必然产物 。
? 19世纪 40年代,欧洲的资本主义已经进入了较高的发
展阶段。机器生产提高了生产社会化的程度,使资本
主义的固有矛盾日益加深。以往隐藏在政治变革背后
起决定作用的经济因素的明朗化、阶级关系的趋向简
单化、社会生活的急剧变动等等,都使社会历史发展
的唯物辩证性质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 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孕育了成熟的无产阶
级 。 欧洲无产阶级已从一个自在的阶级逐渐成
长为一个自为的阶级, 形成为一支独立的自觉
反对资本主义的强大力量 。 19世纪 30年代开始,
欧洲先后爆发了英国的宪章运动, 法国的里昂
起义和德国的西里西纺织工人起义, 震撼了资
本主义统治, 表现了无产阶级打旧世界, 创立
新社会, 变奴隶为主人的决心和创造历史, 改
造世界的作用 。 为了实现这一历史使命, 迫切
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 。 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正
是适应这一需要而产生的 。
? 这一时期自然科学取得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的
结果。 18世纪末到 19世纪初,自然科学已经从
分门别类“搜集材料的科学”逐步转变为“整
理材料的科学”。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
定律及达尔文进化论等三大科发现,具有刨时
代的意义。细胞学说与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是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进化论
则为刚刚诞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强有力的
自然利学论证。哲学在概括自然科学的新成就
的基础上,全面深刻地揭示自然界发展的唯物
辩证性质,不仅必要而且完全成为可能的了。
? 马克思主义哲学又是对人类哲学思维上的唯物
主义和辩证法传统的批判继承和创造性的发展 。
亚当 ·斯密和大卫 ·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
特别是他们的劳动价值论 。 19世纪法国的米涅,
梯叶里关于阶级斗争作用的论述, 19世纪初以
圣西门, 傅立叶, 欧文为代表的英法空想社会
主义学说, 都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作了理
论上的准备;而德国古典哲学, 主要是黑格尔
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则是马克思
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
?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个人条件及其经历 。 在青年
时代就受到黑格尔哲学的熏陶, 尔后又经过费
尔巴哈哲学的洗礼 。 他们亲身参加和深入了解
欧洲工人运动的过程中, 从民主主义者转变为
共产主义者 。 在理论上, 他们抛弃了黑格尔唯
心主义体系, 批判地吸取了它的辩证法的, 合
理内核, ;抛弃了费尔巴哈哲学宗教的, 伦理
的唯心主义杂质, 批判地吸取了它的唯物主义
的, 基本内核, 。 马克思, 思格斯在此基础上,
通过自己的科学发现, 创立了崭新的无产阶级
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 。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
本的观点
?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
观点, 原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建构原则 。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以实践为中
心对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旧唯物主义进行了彻
底清算和批判,同时也精辟而扼要地阐述了自
己的某些基本哲学思想。在这个提纲中,马克
思一开始就明确指出,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都不理解人类实践活动及其意义,因而导致他
们在对世界的理解和观察世界的视角等一系列
问题上存在着重大缺陷。
他说:“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 (包括费尔巴哈的
唯物主义 )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
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
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
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因此.和唯物主义相
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
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
本身的。
? 在旧唯物主义那里, 所谓, 世界, 只是宇宙自
然 。 18世纪以前的唯物主义者, 都依照形成的
时间先后顺序, 把整个世界还原为自然物质,
人只是自然物质的一种表现形态 。 以费尔巴哈
为代表的人本唯物主义不理解只有实践才是人
的存在方式, 因而也, 没有把感性世界理解为
构成这一世界的个人的共同的, 活生生的, 感
性的活动 。 离开实践去理解人, 不论这样的
,人, 加上多少, 现实的, 字眼, 他仍然只能
是抽象的人;而离开现实世界的真正主体即实
践着的人, 离开入的能动的实践活动去理解世
界, 这个, 世界, 就不是我们生活于其间, 并
由人们的实践不断创造和改造着的, 充满生机
的现实世界 。
? 马克思主义哲学把思考的聚焦点从宇宙本体转
向人类世界, 从存在一般转向现存世界 。
按照马克思的观点, 现存世界中的自然和社会是在
人类实践中融为一体的 。 实践犹如一个转换器, 人及
其社会在自然中贯注了自已的目的, 使之成为社会的
自然;同时自然又进入社会, 转化为社会中的一个恒
定的因素, 使社会成为自然的社会 。 可见, 人类世界
既不能像唯心主义那样归结为人的意识, 也不能像旧
唯物主义那样把它还原为原生态的自然 。 只有人类实
践活动才是人类世界或现存世界得以存在的根据和基
础 。
? 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现存世界的根本点在于:从
物质实践出发去把握现存世界, 把物质生产活
动所引起的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作为现存
世界的基础 。 所以, 现存世界的整体化就是通
过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对现存世界的诸关系,
结构的规范实现的 。 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
始终是现存世界的探层结构, 它从根本上决定
着社会结构, 政治结构, 观念结构以及社会生
活中的一切关系 。
? 因此,马克思把自己的哲学对象规定为作为现
存世界基础的人类实践活动,把哲学的任务规
定为解答实践活动中的人与世界、主体与客体、
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从而为改变世界提供方法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为改变现存世界的实践
活动而创立的,实践的内容就是它的理论内容,
它本身就是对人类实践活动中各种矛盾关系
的 —种理论反思。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是描述
人们的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实证的
科学”,其基本内容就是“从对每个时代的个
人的实际生活过程和活动的研究中得出的”。
? 从哲学史上来看, 马克思第一次把实践提升为
哲学的根本原则, 转化为哲学的思维方式, 从
而创立了以实践为核心和基础的崭新形态的现
代唯物主义哲学 。
– 人类的实践活动是人和自然, 社会和自然, 主体和
客体, 主观和客观所构成的矛盾运动, 它既是一种
物质运动的客观过程, 又是主体活动的创造性的辩
证过程, 现实世界的物质性和辩证性, 正是在实践
活动中被揭示出来的 。 实践观点不仅是马克思主义
哲学批判唯心主义的武器, 也同旧唯物主义划分了
界线 。 离开作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的实践观点,
不可能真正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 不可能真
正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整个思想体系 。
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
义的统一
? 存在决定思维, 物质决定意识, 自然界先于人
类而存在, 这是一切唯物主义都必须坚持的根
本原则 。 旧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同时, 旧
唯物主义又是, 半截子唯物主义,, 它割裂了
自然和历史的辩证关系, 把自然和历史的对立
绝对化而看不到二者之间的辩证统一 。 它仅仅
在自然观领域才是唯物主义的, 当它一触及社
会历史领域, 就陷入, 人是环境的产物, 和
,意见支配世界, 的二律背反的困惑中, 最终
在社会历史观上重归唯心主义 。
? 以科学实践观为根本特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在理论内容上与旧唯物主义也有显著不同 。
– 它既是唯物主义与辩证法高度统 —的辩证唯物主义,
又是自然观与历史观高度统一的历史唯物主义, 而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以科学实践观为其
思想核心的统一体系 。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
义并不是各自分离的两种不同的, 主义,, 它只是
同旧唯物主义相比较而言的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所
展现的两个, 新, 的方面, 两个主要特征, 是统一
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个不同的侧面和称谓, 是
,新唯物主义, 的辩证性和彻底性的标志 。
? 从朴素唯物主义到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演变,
是以牺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为代价的 。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的基础上真正克服了这
个矛盾, 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地, 高度地
统一起来 。 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过实践活动的物
质性和辩证运动, 揭示出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
系的物质性和辩证性, 指明主体与客体, 人类
与自然, 主观与客观等处于客观的普遍联系,
永恒运动和辩证发展之中 。
? 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说的世界的物质性, 内在地
包含着世界的辩证性;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说
的世界的辩证性, 又是以世界的物质性为前提
的,, 观察的客观性, 始终是马克思主义辩证
法的首要因素 。 所以,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
是辩证的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是唯
物主义的辩证法 。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 唯物
主义和辩证法是统一的, 这种统一贯穿在马克
思主义哲学的整个体系中 。
?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历史唯物主义 。 马克思主义
以前的旧哲学都是历史唯心主义的, 其中也包
括旧唯物主义哲学 。 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说:
,当费尔巴哈是一个唯物主义者的时候, 历史
在他的视野之外;当他去探讨历史纳时候, 他
决不是一个唯物主义者 。 在他那里, 唯物主义
相历史是彼此完全脱离的 。, 他们把唯物主义
和历史看作是不相容的, 所以一旦涉及历史问
题时, 不是与唯心主义殊途同归, 就是抹煞历
史的特殊事件, 把历史自然化, 把历史过程等
同于自然过程 。
? 马克思指出:“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
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人类的物质实践活动是唯物的、辩证的,也是
社会的、历史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
义这两个重要特征,都是从实践的唯物主义这
一本质特征引申出来的,是这一本质特征必然
展开的内在逻辑和理论表现。马克思主义哲学
不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简单相加,
而是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其思想灵魂的内在统一
的哲学体系,是不同干传统哲学的实践、辩证、
历史的唯物主义。
四、批判、开放和不断发展的学
说
?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批判的, 开放的和发展的学
说 。
? 批判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精神 。 马克
思和思格斯指出:, 对实践的准物主义者, 即
共产主义者说来, 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
革命化, 实际地反对和改变事物的现状,② 。
实践作为人类的基本存在方式, 是人对外部自
然的一种否定性关系 。 在实践中, 人以自身的
活动否定自然的直接存在状态, 赋予它以合乎
人类目的和需要的形式, 把, 自在之物, 改造
为, 为我之物, 。
?,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助理解中同时包
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
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
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
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
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这是从客观
事物辩证本性中引中和概括出来的结论,是对
辩证法本质的科学界定。它要求以运动和发展
的观点看待事物,从肯定中看到否定,从“现
存事物”看到灭亡,以批判的眼光看待事物、
现实。
?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自己的学说也是采取批判的,
革命的态度的 。
– 它不把自己的学说看作最终的真理体系, 而是看作
发展的创造性的科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强烈的历
史感和责任感, 严格依据实践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
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理论, 并及时修正某些
被实践证明业已陈旧的个别观点和结论;同时, 坚
持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对来自各方面的反马克
思主义的和其他的错误观点和理论, 进行毫不含糊
的批判与斗争, 指导现实以正确的方向和道路, 并
在同各种谬误的批判相斗争中丰富和发展自己 。
? 总之,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批判的革命的学说,
是开放的不断发展的体系 。 这是马克思主义哲
学的思想精髓 。 它要求我们, 必须真正理解马
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 坚持科学的世界观和方
法论, 反对背离, 敌视马克思主义的思潮和倾
向;同时, 它要求我们要有强烈的时代感和历
史责任感, 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看作是活生生的
发展的学说, 使之永远同实践和科学的发展相
一致, 反对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 绝对化和僵
化的倾向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功能
? 一、现时代的思想智慧
? 二、人生的根本指南
? 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
一、现时代的思想智慧
? 马克思曾说过,, 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
代精神的精华,,, 是自己的时代, 自己的人
民的产物, 人民员精致, 最珍贵和看不见的精
髓都集中在哲学思想里,① 。 马克思主义哲学
就是这样的哲学 。 它继承以往入类历史所创造
的先进的思想文化, 是以往人类文明发展的思
想结晶;同时, 又总结了现代实践斗争的经验,
概括了科学发展的积极成果, 是现代, 文明之
灵魂, 。
? 马克思哲学的功能
第一,反思功能。
作为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哲学的功能首先在于反
思 。
第二,概括功能。
哲学是人与世界关系的总体性的理论反映,在概
括各方面知识的基础上,形成了哲学意义上的包括
人在内的世界图景
? 第三,批判功能 。
马克思主义哲学并不满足于概括地描述人与世界的
现实关系,而是以一种批判的态度对这种关系作出
评价。
? 第四,预测功能。
具备反思、既括和批判功能的哲学,把人与世界的
关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内在地联系起来,达到了
对这种联系的本质性、规律性的把握。
二、人生的根本指南
? 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科学的世界观, 又是科学
的人生观, 是指导人生的科学理论和根本指南 。
科学的人生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即科学世界观
的组成部分 。
? 人生观就是对人生的根本观点, 根本看法 。 人
必然对自身存在的有关问题, 如人究竟为什么
活着, 人怎样活着才有意义, 等等产生看法 。
对于这些问题的不同回答, 就形成了各种不同
的人生观 。 自发形成的人生观一般是零散的,
模糊的, 只有在一定世界观的基础上形成的人
生观, 才是自觉的, 系统的 。
? 一个人的人生观的形成和确立, 是各种条件影
响的结果 。 人们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 具体的
生活环境, 个人实践的经历和遭遇以及所受的
教育和周围事物的影响等等, 都与人生观的形
成有密切的联系, 特别是个人的经济地位与政
治态度更为重要 。 但是, 起根本的指导作用的
则是他所侍奉的世界现 。 哲学作为理论化系统
化的世界观是人生观的理论基础, 人生观是世
界观的一个方面, 是世界观在人生问题上的贯
彻 。 一般说来, 有什么样的世界观, 就会有什
么样的人生观 。
? 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地揭示了人的本质、人和
世界关系的本质,从宏观上揭示人类及其社会
发展的总趋势,阐明了人在实践中的地位和作
用,以及人类掌握世界的根本途径等。这不仅
为人们处理自己同外部自然的关系、处理人与
人的关系提供正确的理论前提和方法论前提,
也为人们在社会生活和活动中摆正自己的位置,
正确认识自身的价值和意义,明确应该树立怎
样的人生理想和选择怎样的人生道路,以及如
何评价人生,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和科学标准。
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哲学基础
? 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认识世界,也是改造世界
的伟大精神武器。它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
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
主义事业中,发挥着巨大的指导作用,是建设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建设有中国
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创造性事业,
是决定中华民族历史命运的伟大实践和社会系
统工程。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
不可避免地要出现许多新情况和困难,因而需
要在不断探索、克服困难和开拓创新中前进。
?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
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是中
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在客观实际发展到一个
新的阶段时,主观思想也要发生相应变化;如
果思想依旧停留在原来的地方,就会导致思想
滞后或僵化。只有解放思想才能打破思想的滞
后或僵化,使主观思想不断与新的实际相符合,
真正做到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是事求是内在地
包含着解放思想的要求,二者是辨证统一的。
这条思想路线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和马克
思主义认识论的集中体现。
? 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必须不断
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和改善我们的工作方法。
当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过程中,
新事物、新经验、新情况层出不穷,需要不断
总结和概括,并把它从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
识,透过现象抓住本质,从大量复杂的事物和
现象中发现和把握事物的规律性。只有遵循马
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才能在工作
相生活中坚持客观性.避免主观性,掌握全面
性.克服片面性,减少实践活动中的曲折和工
作中的失误。
? 理论联系实际, 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
方法 。
? 首先要认真读书, 系统地, 完整地, 准确地掌
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 领会其精神实
质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立场, 观点和方
法, 然后进一步紧密联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这个最大的实际, 以及国内外政治, 经济
形势, 个人工作和生活, 各种社会思潮和个人
思想等实际, 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
去分析和解决这些实际中的问题 。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 第一节物质及其存在形式
? 第二节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
? 第三节从物质到意识
? 第四节 世界物质形态的同源性和同构性
第一节物质及其存在形式
? 一, 物质
? 二, 运动, 时间和空间
一、物质
?, 物质, 范畴是唯物主义哲学关于世界本原和
统一性的最高抽象, 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一块
基石 。 对, 物质, 的理解, 唯物主义本身也有
一个发展的过程 。 依据对, 物质, 的不同的认
识深度和广度, 我们可以把唯物主义哲学划分
为三种形态, 即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 近代的
机械唯物主义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现代的辩
证唯物主义, 这三种不同形态的唯物主义代表
了对, 物质, 的哲学认识由低级到高级, 由片
面到全面的三个发展阶段 。
?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是物质观发展的第一个基本
历史阶段 。
? 古代哲学家从世界的, 本原,,, 基质,,
,统一性, 问题, 引出了物质问题 。 古代希腊
的原于论认为原子是世界的共同基础 。 这些朴
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
向, 对客观世界穷根究底, 试图说明世界的物
质性, 本质是正确的 。 但是, 这些观点只是一
种可贵的猜测, 在当时并没有被科学所证实;
它把万物归结为某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把问题
简单化了 。
?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是物质观发展的第
二个阶段 。
? 19世纪以前的自然科学揭示:自然界各种物质
都是由不问的元素织成的, 元素是组成化合物
约基本单位, 而各种元素的分子又可以进一步
分解为原子 。 人们由此而认为原子就是最小的
物质单位, 原子的属性是一切物质形态的不变
的属性, 各种元素的原子既不可分割, 也不能
相互转化, 从而把物质归结为原子, 并得出原
子是世界的本原, 原子的特性也就是一切物质
特性的结论 。
? 同朴素唯物主义相比,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
质观以一定自然科学的材料作根据, 克服了自
发的猜测的性质, 是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发展和
深化 。 但它仍然存在很大的缺陷:它把在质上
无限复杂多样的物质世界, 仅仅归结为某种特
殊的, 简单的粒子 (原于 )在量的组成上的不同,
而看不到原子本身的质的多样性, 复杂性, 它
不理解特殊和一般, 个性和共性的辩证统一,
与此相关, 也就把持定历史条件下的关于物质
结构的自然科学理论同哲学上的物质范畴混为
一谈;它割裂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统一
性, 在社会历史领域里陷入了唯心主义 。
? 早在 19世纪 80年代, 恩格斯就对哲学的物质观
作了唯物辩证的说明 。 他指出:, 实物, 物质
无非是各种实物的总和, 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
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 这说明, 物质是各种具
体实物的共性, 物质范畴是从各种具体实物抽
象概括出来的普遍的哲学概念 。
? 列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总结了 19世纪末到 20
世纪初自然科学的新成就, 制定了辩证唯物主
义的物质概念 。 他在批判, 原子非物质化,,
,物质消失了, 的错误观点时, 给, 物质, 下
了科学的经典性的定义;,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
在的哲学范畴, 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
知的, 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 为我们
的感觉所复写, 摄影, 反映 。,① 这个言简意
赅的物质定义, 包含极其丰富的内容, 具有多
方面的重大意义 。
? 第 —,列宁的物质定义彻底坚持了唯物主义的
基本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的一元论,是反对
唯心主义和二元论的锐利武器。
? 第二,它指出物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
人的认识可以反映客观实在,从而彻底坚持了
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和可知论,为人们探索
宇宙的奥秘指明了方向。
? 第三,对物质世界的多样性作了最高的哲学概
括,指出“客观实在性”是 —切物质的共性,
既肯定哲学物质范畴同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
的联系.又把它们区别开来,克服形而上学唯
物主义的缺陷。
二、运动、时间和空间
?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是与它的运动观, 时空
观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 物
质是运动的载体, 而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届性,
时间和空间则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
? 物质世界之所以千姿百态, 具有丰富多样的,
生动的祥态和形式, 正是因为运动是其内在的
根本属性, 由此而形成了世界的变化, 发展和
多样性 。
?, 运动, 是标志宇宙间一切事物, 现象和过程
的变化的哲学范畴 。 运动同物质一样, 具有最
大的广泛性和普遍性 。
? 宇宙间不存在没有物质的运动, 也不存在没
有运动的物质, 无运动购物质或无物质的运动
都是不可设想的 。 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地联系
着 。 物质是运动的担当者, 是一切运动, 变化
和发展的实在基础;运动是物质所固有的根本
属性, 是一切物质形态的存在方式 。
? 物质是运动的、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这说明运
动是普遍的、永恒的和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
的。在肯定运动绝对性的同时,辩证唯物主义
并不否认物质也有某种静止的状态和稳定的形
式。静止和稳定并不是绝对静止和绝对稳定,
静止和稳定总是暂时的、有条件的,因而是相
对的。正是在这一意义上,辩证唯物主义把静
止看作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 运动的绝对性与静止的相对性是物质运动的两
个属性,决不能只重视绝对运动而忽视相对静
止。辩证唯物主义在坚持运动绝对性的前提下,
肯定相对静止的存在,并充分强调静止的重要
作用。离开相对静止来谈运动,我们就不知道
这个运动究竞是什么事物或什么形式的运动,
就会使一切都变成不可捉摸、无法认识的东西,
从而导致相对主义和怀疑论。
? 运动的物质又以时间和空间作为自己的存在形
式 。
? 时间是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 。 这种持续性表
现为:一事物存在和一种运动过程进行的长短,
一事物和另一事物, 一种运动过程和另一种运
动过程依次出现的先后顺序, 它们之间间隔的
长短 。 它的特点是一维性或不可逆性 。 这是指
时间只有从过去, 现在到将来一个方向, 它的
流逝总是沿着单向前进, 去而不返, 不可逆转 。
? 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 。 这种广延性表
现为:物体彼此之间的并存关系和分离状态,
物体的体积, 形态, 位置和排列次序等等 。 空
间的待点是三维性 i即任何物体都有长, 宽, 高
三个方向 。 通常又把时间和空间联结起来, 称
之为四维时空 。
? 时间和空间作为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它
们同物质运动是不可分离的。
– 一方面,时间和空间离不开物质运动,离开物质运
动的时间和空间是不存在的。时间是以物质在空间
的运动来度量和认识的,离开物质在空间的运动,
它就成为无法度量、神秘莫测的东西;另一方面,
物质运动也离不开时间和空间,离开时间和空间的
物质运动也是不存在的。时间和空间同物质运动的
不可分离性,表明了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表明它
们作为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同物质运动一样,也是
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存在。
? 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一方面同唯心主义相对
立, 认为时间和空间作为物质的存在形式, 它
们的客观实在性是不变的, 无条件的, 因而是
绝对的;另一方面又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相区
别, 认为时间相空间的具体形态, 具体持性是
可变的, 有条件的, 因而是相对的 。
?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时间和空间同运动着的
物质割裂开来, 认为时间相空间可以脱离物质
的运动而独立存在, 具有不受物质形态和运动
形式变化影响的绝对不变的特性 。 如牛顿力学
的, 绝对时间, 和, 绝对空间, 。
? 现代科学证明, 绝对空虚的空间是不存在的 。
物理学上所说的真空, 并不是真正的空虚无物,
而是以各种场 (引力场, 电磁场等 )的形式存在
的特殊的物质形态 。 特别是爱因斯坦的狭义和
广义的相对论, 不仅进一步证明了时间和空间
的客观实在性, 而且更深刻地揭示出时间和空
间同物质运动的联系:物质的运动和质量都制
约着时间和空间的特性和变化形式,
? 爱因斯坦的相对沦对于揭示时间, 空间同运动
着的物质之间的深刻联系, 具有持殊的重要意
义 。 爱因斯坦以真空中光速不变和狭义相对性
原理为基础建立了狭义相对论 。 他用光速不变
重新审定了时间的概念 。 按照他的理论, 某一
事件在时间上的先后顺序是确定的, 不可逆的,
如炮弹总是先发射后落地, 发射和落地不可能
同时发生, 更不可能先落地后发射 。 但是, 两
个事件的, 同时, 性却不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
的,, 同时, 或, 不同时, 只有和运动看的物
质体系联系起来才能确定 。
? 不同地点发生的两件事如果在地面上看来是同
时发生的, 那么在高速运动的观察者看来则不
是同时发生的 。 就是说,, 同时, 的概念随着
物质运动状态的变化顺变化, 没有不变的时日,
没有绝对不变的同时性 。 狭义相对论还揭尔
山, 物质客体尽管有其空间的广延性和时间的
持续性, 但在不问的物质运动体系中, 空间广
延的长短和时间间隔的快慢也不是绝对的而是
相对的 。
? 根据相对论的公式, 尺子的长度在不同的运动
着的物质体系中是不一样的 。 会随着运动速度
的增加而缩短, 运动的速度越决, 长度就变得
越短, 即空间的广延性或伸张性是随着物质运
动的变化而变化的 。 同样, 同一个时钟的时间
间隔性在不同的物质运动体系中也是不一样的,
会随着运动速度的增加而变慢, 运动的速度越
快, 指针的速率就变得越馒, 即时间的间隔性
是随着物质运动的变化而变化的 。
? 在广义相对论论, 则揭示了空间相时间与场这
种物质的内在联系 。 广义相对论进一步揭示出
时间和空间与引力场的关系, 认为有引力场存
在的宇宙时空是弯曲的时空, 没有引力场存在
或者引力场根弱的时空则是平直的时空, 而且
物质质量愈大, 分布愈密, 引力场愈强, 时空
也愈弯曲 。 这样, 广义相对论揭示了时空曲率
与引力场, 质量密度的关系, 证明了时间和空
间与物质的密切关系 。 可见, 时间和空间的
待性随着物质的运动而变化, 时空曲率也受物
质质量的影响 。 这证明了辩证唯物主义时空观
的正确性, 指明人们关于时间和空间的观念也
是可变的, 相对的 。
? 形而上学的机械论的绝对时空观否认时空观念
的可变性, 相对性, 是不符合事实的, 从而给
唯心主义者留下了空隙 。 唯心主义者利用关于
时空观念改变的事实, 宣称时间和空间是意识
的产物, 时空的客观实在性已不存在, 唯物主
义已被驳倒 。 实际上, 科学发现所推翻的仅仅
是形而上学的时空观, 而证实了辩证唯物主义
关于时空存在的绝对性和它们的具体形态, 特
性的相对性的理论 。 正如关于物质的构造和运
动形式的科学知识的可变性并没有推翻外部世
界的客观实在性一样, 人类的时空观念的可变
性也没有推翻空间和时间的客观实在性 。
第二节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
? 一, 自然界的物质性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先在性
? 二, 人类社会产生的自然前提和现实基础
? 三,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一、自然界的物质性及其对人类
社会的先在性
? 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是自然界
的发展由低级到高级, 由自在到自为合乎逻辑
的飞跃 。 自然界的物质形态的演化和发展, 则
是人类社会产生的物质前提, 是人类社会演化
的前史 。 人类社会的产生, 决不是神和某种神
秘力量的作用, 而是物质世界本身发展到 —定
阶段的必然产物, 是物质世界自我运动的结果 。
? 现代自然科学以大量确凿的事实证明着自然界
的物质性 。 迄今为止, 宇宙中的物质存在, 可
划分为微观, 宏观, 字观三个层次 。 微观世界
的运动遵循核物理和量子化学的规律, 包括分
于, 原子, 原子核, 基本粒子, 夸克等层次的
物质形态;宏观世界的运动遵循经典物理和化
学的规律, 包括分子体系, 凝聚态物体, 地面
物体, 太阳系内天体系统等层次的物质形态;
字观世界的运动遵循广义相对论的规律, 包括
星系, 星系团, 总星系等层次的物质形态 。 在
字现世界中, 人类观察已达 200亿光年的空间
和 100亿年的时间 。
? 过去人们曾经认为, 自然界的各种运动过程是
各不相关, 互不联系的;生命有机界截然不同
干无机界, 它是受神秘的, 生命力, 所支配的 。
能量转化定律揭示了物质世界各种运动形式的
联系和统 —,而化学的发展则证明了有机物和
无机物也不是互相隔绝的, 它们同样是在物质
的基础上相互统一的 。 生物科学发现, 生命现
象的基础并不是非物质的神秘的, 生命力,,
而是包括蛋白质相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蛋白体 。
蛋白质由几十个至几千个氨基酸所组成, 蛋白
质的分子是含有大量氨基酸按一定顺序排列而
成的链状化合物 。
? 现代科学已大体揭示出, 氨基酸, 核氨酸的化
学成分, 也是由组成通无机构的化学元素所组
成的 。 依据现代科学技术, 人们已经弄清了一
些较为简单的蛋白质, 酶和核酸的化学成分和
结构, 并且人工合成了牛胰岛隶这种具有生物
活性的蛋白质, 这是对生命本质之认识的重大
突破 。 至于生物物种由简单列复杂, 由低级到
高级的进化, 也都是统 —的物质世界中一种物
质形态向另一种物质形态的转变, 而不是什么
非物质的, 生命力, 或神秘的, 造物主, 的力
量 。
? 自然界的物质性证明着自然界对人类社会的先
在性 。 这种先在性有两重含义:
其一是指, 自然界先于人类社会而存在, 人类社
会是在自然界的基础上产生出来的, 是自然界本身
由自在形式发展到自为形式的高级物质形态;
其二是指, 尽管社会是一种高级形态, 它同自然
界有质的区别 *但它的存在和发展, 仍然要以自然
界的物质存在作为自己的基础 。 诚然, 人类社会创
造出了人化的自然, 但人化自然只不过是人赋予自
然界以人化的形式而已, 究其内容, 仍然是物质,
能量相信息的运动过程, 是自然界的物质形态的转
化过程 。
二、人类社会产生的自然前提和
现实基础
? 从自然界演化到人类社会, 是自然史上的一次
巨大飞跃 。。
? 大约在 2000万年前, 由于当时气候条件的变化
以及热带草原向森林的, 进袭,, 非洲南方古
猿有一个从林栖到地栖的生活习性的改变过程 。
地栖的生活特点, 使古猿逐步开始直立行走,
扩大了视野, 解放了前肢, 促使脑结构重组,
脑容量缓慢扩大 。 这都为人类的产生在体质上
准备了自然前提 。
? 古猿的群体结构形成两个新的持征:
? 其一, 古独的协同行动是依靠面对, 首领, 的
定向方式实现的, 即每一个群的成员都把注意
力集中在作为首领的一个或几个古猿身上, 全
群的行动都直接以首领的意志和行为作为标准,
这就更能保障全群活动的协调 —领 。
? 其二, 面对, 首领, 的定向方式又主要借助于
群内原先已官的协作互助关系来实施, 即通过
使用交际手段, 如姿态, 手势, 声音等相互理
解后加以推行 。
? 在人和人类社会形成的过程中, 劳动起了决定
性的作用 。
? 劳动是专属于人和人类社会的范畴 。 劳动是人
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和能量变换的过程, 是
人类对自然界的积极改造, 其根本标志在于制
造工具 。 在纯粹的自然界中, 并不存在真正意
义的劳动 。 劳动以萌芽的形式存在于自然界的
高级动物 ——古猿的活动中, 它有一个从古猿
动物式的本能活动向人类劳动的演变过程 。 这
种, 最初的动物式的本能的劳动形式,, 对于
从独到人的转变有着重要的中介作用 。
? 首先, 它促使前肢已经得到解放的古猿越来越
多地利用自然界现成的, 工具, 从事获取生活
资料的活动 。
? 其次, 它促使古猿的心理不断发生变化, 并对
所感知的周围环境产生一种意识 。 这种意识虽
然只是对自然界的一种纯粹动物式的意识, 然
而却是人类意识的发端 。
? 再次, 它促进了语言的产生 。 在语言和劳动的
推动下, 古猿的脑履开始转变为人的脑髓 。 正
是在这种意义上, 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创造了
人本身 。
? 制造工具是真正人类劳动的标志, 是, 人猿揖
别, 的标志, 并构成人的生命存在和人类社会
存在的基础和源泉 。
? 第一, 劳动是人的本质的活动, 是人的生命活
动的基本形式 。
? 第二, 劳动是人们全部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
三、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 劳动作为社会和自然界之间相互作用的物质过
程, 以自然界的存在和人的自然力的存在为其
自然前提, 同时又有其具体的社会形式, 即作
为劳动全部内容之历史的具体的表现的生产方
式 。 地理环境, 人口及其生产方式都是构成社
会运动的基本的物质要素, 这些要素的总和构
成丁人类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 。 其中, 生产方
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 集中体现了人
类社会的物质性 。
? 地理环境是指与人类社会所处的位置相联系的
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 如气候, 土壤, 山脉,
河流, 矿藏以及植物和动物等等, 它是社会存
在和发展的经常的, 必要的条件 。
? 人类社会只要存在, 就必然处齐 —定的地理环
境之中, 脱离一定的地理环境的社会是不可想
象的 。 地理环境为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自
然条件, 人类通过劳动, 从自然界中获得必要
的物质生活资料, 取得所需要的生活物品和能
量;地理环境的好坏对于劳动生产率, 生产发
展速度有重要的影响 。
? 地理环境的影响相作用, 通过一定的生产方式
表现出来, 社会生产越发展, 就会在越来越大
的程度上开发新的自然资源领域, 扩大社会和
自然之间题来越多的联系 。 地理环境虽是社会
发展经常的, 必要的条件, 但不是社会发展的
决定因素 。 它的好坏优劣可以加速或延缓社会
的发展, 但不能决定社会性质, 不能决定社会
制度的更替 。 相反, 地理环境的面貌及其发展
变化, 在越来越大的范围内被纳入到了社会的
发展过程而带有社会性, 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
变成了, 人化自然, 。
? 人口生产和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的两个基
本因素 。 二者在人类历史上, 同时并存, 并相
互作用, 构成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 。 恩格斯指
出:, 根据唯物主义观点, 历史中的决定性因
素 。 归根结蒂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 。 但
是, 生产本身又有两种 。 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
食物, 衣服, 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
产, 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 即种的繁
衍 。 —定历史时代和一定地区内的人们生活于
其下的社会制度, 受着两种生产的制约:一方
面受劳动的发展阶段的制约, 另一方面受家庭
的发展阶段的制约 。,
? 人口生产本身对社会发展不起决定作用 。 因为:
? 首先, 人口不能决定社会的性质, 即人口密度
的大小不能说明一个国家为什么是这种而不是
那种社会性质 。
? 其次, 人口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智, 即人口
的多少不能解释某 —旧制度正好为某一新的而
不是其他的社会制度所代替 。
? 再次, 人口也不是社会革命的原因, 人口多的
国家未必早革命, 人口少的国家也未必晚革命,
社会革命的根源存在于社会制度内部的矛盾中 。
? 在社会生活的诸因素中只有的质资料生产方式
才义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物质资料生产包括
生活资料的生产和生产资料的生产两个方面,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就是劳动者和劳动资料结合
的特殊方法和方式,它只有两个方面的性质:
从生产的技术结构来看,具有自然的性质,是
人和自然之问发生物质变换的方式,从生产的
社会组织形式来看,只有社会的性质,同时规
定转人和人之间的活动互换。物质生产是人类
社会存在的首要条件,是历史的发源地,因此,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构成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
量。
? 具体地说:
? 第一, 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
是社会这将殊机体的物质担当者 。
? 第二, 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 性质和面
貌 。
? 第三, 生产方式的变化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
化, 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 。
第三节 从物质到意识
? 一, 意识的起源
? 二, 意识的本质
? 三, 意识的结构和功能
? 四, 意识和人工智能
? 一, 意识的起源
? 意识的产生既是一 ‘ 个白然历史过程, 又是一
个社会历史过程 。
? 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 在这
一过程中, 有二个决定性的环节:
? 其 —,由一般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
物的刺激感应件;
? 其二, 由刺激感应的反映形式到高级动物的感
觉和心理;
? 其三, 由一般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到人的意识产
生 。
? 由物质的一般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
性,是意识起源史上的质的飞跃。反应特性是
一切物质都具有的,是“物质的本性”的最普
通表现之一。
? 从刺激感应性到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是物
质世界反映形式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
? 意识是社会性的劳动, 语言和人脑的必然产物,
在这个意义上, 我们说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
? 首先,劳动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客观
的需要和可能。
? 其次,作为思维外壳的语言也是在劳动过程
中产生相发展的。
? 再次,在劳动语言的推动下、猿脑变成人脑,
并随着社会劳动的进步而口趋完善,它的容量
越来越大,组织结构越来越复杂和严密,为意
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 人类意识相动物反映形式的根本区别在于, 动
物反映形式的产生和发展服从于生物体适应外
界环境的生物活动的需要, 而人的意识的产生
和发展则服从于人类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的需
要 。 具体说来, 二者的区别表现在几个方面:
一动物的反映是具体形象的感觉即感性形象,
人的意识则以抽象的概念即理性形式为主
? 二动物的反映是没有自我意识的, 人的意识则
在劳动基础上形成了自我意识;
? 三动物的反映能力是生物遗传的, 人的反映则
是社会历史性的;
? 四动物的反映是动物大脑的属性, 意识则是人
脑的属性 。
二、意识的本质
? 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但又不是物质本身;意识
离不开物质, 但又不同于物质而具有精神现象
的特征 。
? 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 意识依赖于人的大
脑和神经系统, 也依赖于人体的各种感觉器官 。
人的大脑是由大约 l000亿个神经细胞组成的,
神经细胞的细胞体多数分布在大脑皮层 。 人脑
是高度复杂而严密的物质体系, 离开了人脑神
经活动的生理过程, 就不可能有意识的存在 。
? 意识作为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在第一信号系统
和第二信号系统基础上进行的精神活动,通常
把那种接受外部的具体刺激而引起的条件反射,
叫做第一信号系统,它是人以外其他动物的唯
一信号系统。人除具有第一信号系统外,还有
第二信号系统。第二信号系统也就是信号的信
号 ——语言和文字系统。显然,在第一信号系
统基础上产生的反映,是具体形象的感性反映,
在第二信号系统基因上产生的反映,则是抽象
概括的理性反映。第一信号系统是动物和人共
有的,第二信号系统则是人所特有的。
? 仅仅把意识理解为大脑的机能, 并不能完全说
明意识本身 。 因为人脑只是思维的器官, 并不
是思维的源泉, 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过程, 是对外界输入
的信息不断加工制作的过程 。 没有外界的信息
输入, 就不会有意识的产生, 但人的大脑并非
只是对外界作机械的应答, 而是要用主观的反
映形式对外界信息进行加工, 对外界信息进行
能动的改造, 从而实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 马
克思指出:,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
并在人的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己 。,
? 意识活动中的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可以从几个方面分
析:
? 第一, 从意识的表现形式和客观内容来看 。
– 意识是由各种反映形式共同组成的完整体系 。
? 第二, 从意识的主观差别和客观根源来看 。
– 对于同一对象或同 —客观过程, 不同的人, 不同主
体的会有不同的反映 。
? 第三, 从意识的主观特征和客观基础看 。
– 歪曲虚假的主观映象, 仍然是对于客观对象的反映 。
有其客观基础的 。
? 从总体上看, 意识并不等于认识, 因为意识包
含着知, 情, 意三者的统一 。
–, 知, 指人类对世界的知识性与理性的追求, 它与
认识的内涵是统一的;
–, 情, 指情感, 是指人类对客观事物的感受和评价,
它表现为热爱, 仇恨, 向往, 遗憾, 满意, 不足以
及对自身喜, 怒, 哀, 乐等的心理体验, 心理活动;
–, 意, 指意志, 是指人类追求某种目的理想时表现
出来的自我克制, 毅力, 信心和顽强不屈等精神状
态 。 通常我们把意识的含义理解为与, 精神, 相同;
如物质与精神的关系也可称为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
三、意识的结构和功能
? 从意识活动的各个层次上看, 又可以作各种区
分:
? 首先, 从意识的活动主体看, 意识可区分为社
会意识, 群体意识, 个人意识 。
– 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总体反映;
– 群体意识又可划分为民族, 阶级, 小团体, 职业性
的各种意识, 它是由不同的主体不同社会地位和立
场所形成的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 个人意识是由个人的实践相社会地位所决定的具有
个性持点的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
? 其次, 从意识的自觉性程度看, 意识又可划分
为潜意识与显意识 。
– 潜意识又叫无意识, 它是潜藏于深处, 未被唤起或
不自觉反映的意识, 是一种没有意识的意识 。
– 显意识是人们自觉认识到井有一定目的控制的意识 。
? 人类的意识总是潜意识与显意识的统一, 在显
意识控制下的那些反映, 只是与随意行为有关
的那些部分, 而大量的不随意行为则是由潜意
识自发控制的 。
? 再次, 从意识的发展角度看, 意识又可区分为
传统意识, 现实意识, 未来意识 。
– 传统意识是人类从整个历爽发展, 民族发展中缝承
下来的意识, 它已经自然而然地渗透于人们习惯的
行为方式, 生活方式, 情感方式中, 具有某种强大
的俄性作用,
– 现实意识是人们在现实的实践和交往活动中所形成
的意识:
– 未来意识则是人们依据社会和实践的发展趋势而形
成的面向将来的意识 。
? 从意识活动的现实过程来看, 意识又可以区分
为对象意识与自我意识 。
– 对象意识指向客观世界的各种事物, 现象, 关系和
过程, 它形成对客体的, 物的尺度, 的认识
– 自我意识则指向人类自身内部的各种关系, 体验以
及人在世界中的地位, 自我意识形成对主体的, 内
在尺度, 的认识 。
? 不难看出, 对象意识与自我意识相互渗透, 相
互转化;对象意识是人类自我意识到的对象意
识, 而自我意识又是作为对象来认识的自我意
识, 二者在人的意识活动中是不能截然分开的 。
? 意识的能动作用具体表现如下:
? 第一,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 目的性和计划性。这些是任何动物所不具备的 。
? 第二,意识活动的能动创造性。
– 意识对世界的反映,是一个能动的创造过程。
? 第三,意识活动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作用。
– 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
四、意识和人工智能
? 人工智能就其本质而言, 是对人的思维的信息过程的
模拟 。
? 对于人的思维的模拟可以从两条道路进行,
– 一是结构模拟, 仿照人脑的结构机制, 制造出, 类
人脑, 的机器;
– 二是功能模拟, 暂时撤开人脑的内部结构, 而从其
功能过程进行模拟 。
? 由于人脑巨系统的复杂性, 从结构模拟人脑是现代科
学做不到的, 只能走功能模拟的途径 。 现代电子计算
机便是对人脑思维功能的模拟,
? 用信息过程分析人的思维, 抛开了人脑的内在
结构, 也撇开了意识的社会历史性质, 而仅把
人脑思维作为一种信息处理过程 。 我们可以把
思维的信息过程形式化为五个部分:
? (1)信息的输入或接收;
? (2)信息的存储或记忆;
? (3)信息的运算或分析,
? (4)信息的控制;
? (5)信息的输出 。
? 机器思维同人类思维具有本质的区别
? 其一人工智能纯系无意识的机械的, 物理的过
程 。 人类智能却主要是生理的和心理的过程 。
? 其二, 人工智能没有社会性 。 人类智慧却具有
社会性, 一般都考虑到社会效果 。
? 其三, 人工智能没有人类的意识所持有的能动
的创造能力 。
? 其四, 电脑只能接受人脑的, 指令,, 必须由
人预先把思维过程加以形式化和符号化, 以一
定的信息输入电脑, 它才能工作 。
第四节 世界物质形态的同源性和
同构性
? 从微观世界的基本粒子到宇观世界的星系云团,
从无生命的物质形态到绚丽多彩的智慧之花,
都是物质世界本身的不同形态。
? 物质形态的多样性是物质世界同源性基础上的
多样性,物质形态的层次性是物质世界向构性
基础上的层次性,整个世界的同源性和同构性
证明者世界的统一性在于世界的物质性。
一、物质形态的多样性和同源性
? 物质世界的多样性和同源性问题, 在古代哲学
中表述为多的世界面化图式 。 在古代哲学家那
里只是天才的猜测, 现代哲学则以科学的成果
确凿地证明着这一原理 。
? 我们生存的世界, 从, 夸克幽禁, 到总星系,
横跨 44个数量级 。 从无机界到有机界, 从生物
界到人类社会, 从微观世界到字观世界, 展现
出物质世界的丰富性和物质形态的多样性 。
? 现代科学的新发现证明,物质形态的多样性是
物质世界本身演化和发展的结果,它们都同源
于物质世界本身。
– 宇宙学的“大爆炸”假说认为,我们现在所观察到
的宇宙起源于 100亿年前的一次温度极高、密度极
大、体积极小的“原始原子”的大爆炸,爆炸后经
历强子、轻子、氢离子等阶段,飞散开去的“原始
原子”继续向四面八方形胀,由于温度下降演化出
各种元素,相继出现了宇宙中不同的星系、恒星、
行星直至生命体。这一理论较好地说明,我们的宇
宙、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有着共同的起源,而宇
宙物质形态的多样性是物质本身由简单到复杂的演
化结果。
? 现代非平物态热力学, 协同学和超循环理论,
对元机的自然界与有机的自然界之间的演化作
出了理论说明 。 物质世界本身是一个开放系统,
当具备各种内部和外部条件时, 如远离平衡态,
随机涨落, 系统内的非线性机制等, 平衡结构
就向非平衡结构演化, 一旦形成非平衡结构,
自组织系统就开始出现 。 所谓自组织系统, 指
系统在外界供给其物质和能量的条件下, 能够
台目的性地形成某种时空上相对有序的结构 。
其组织指令来自系统内部而非外部 。
? 自组织系统在与环境的物质, 能量, 信息的交
换中, 维持着自身系统的稳定性, 井在环境发
生变化的情况下, 形成新的组织和行为模式,
从而解决着熵与信息, 无序与有序, 简单与复
杂, 平衡态与非平衡态之间的矛盾, 使物质形
态越来越多样化, 丰富化, 复杂化 。 达尔文的
进化论, 证明着生物界由混沟的生命体至高级
灵长类的演化过程;马克思的历史唯物论, 证
明着由独到类人猿再到人类的演化, 证明着人
类社会由以自然因索为主的社会形态进到以社
会因素为主的社会形态的演化过程 。
? 所有这些理论和事实表明, 我们生存的物质世
界是一个越来越丰富, 越来越多样化的世
界, 而这一多样性是物质世界本身的多样性,
它们有着共同的起源, 共同的演化机制和共同
的物质基础 。 同源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证明世
界的物质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 而这种多样
性统一的根源则在于世界的物质性, 是物质世
界自我运动, 自我发展的产物 。
二、物质形态的层次性和同构性
? 物质形态的多样性与同源性, 局限于复杂性与简单性
即多与一的关系, 物质形态的层次性和同构性则屑于
高级与低级及其内在 —致性的问题 。
? 宇宙中的物质存在形态,总是一定质和量的统一体,
表现为一定层次的存在。
– 依据目前科学所达到的水平,可以对物质形态的层
次性作出总体划分:在物质世界的非生物界中,有
夸克、基本粒子、原子核、原子、分子、地球上的
物质、行星、恒星、星系、总星系等层次;在生物
界中,有分子、胶体粒子、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群体、生物群落等层次;
? 物质形态在其由低级向高级的演化中, 并不是
同一层次的重复, 而是不断有新的层次分化出
来 。 新的层次把原有层次作为自身的, 骨架,
和 。 基础,, 并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结构和功
能 。 以植物为例, 藻类都是由同类细胞组合而成, 还
没有分化出专门的输导器官和支持器官 。 藻类以后的
苔藓植物, 则分化出以根, 茎, 叶等新的器官为持征
的新层次, 但还没有束状辅导机构 。 尔后的抱子植物
分化出专门的输导器官, 从抱子植物中又分化出具有
更新层次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
? 物质形态结构的同构性有三大特点:
? 第一, 任何结构都具有不均匀的共同特征, 即有核心
与非核心的构成 。
? 第二, 任何结构都具有旋转 (周期, 节奏 )的共同特征 。
? 第三, 任何结构的有序态的维持部具有某种, 力, 的
共同特征 。
? 同构性的范畴原本指两种结构之间有其共同的
,母结构,, 这两种结构在母结构的基础上具
有共同性 。
? 同构性是广义的哲学范畴, 它揭示的是世界上
一切物质形态结构的, 母结构,, 指出同构性
既存在于员简单的基本粒子中, 也存在于最商
级的人类让会的结构中, 世界上形形色色的物
质形态的结构, 都是同构性本身在不同条件,
不同状态下的一些具体构成形式 。
? 世界上一切物质形态的同构性, 从结构上表现
出各种物质形态的统一性;一致性和相似性,
揭示物质世界不同层次的同构性, 对理解世界
物质统 —性原理具有重要意义 。
三、世界的统一性在于世界的物
质性
?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 无限多样的, 多层次的世
界, 有其同源性和同构性, 它表明世界的统 —
性是多样性的统一性, 这种统一性的根本原因
在于世界的物质性 。
? 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 辩证唯物主义既同唯心
主义相对立, 也同旧唯物主义有原则区别 。
? 唯物主义和彻底的唯心主义都承认世界的统一
性, 都是一元论世界观, 但在世界统一于什么
的问题上, 二者存在着根本的分歧 。 唯心主义
一元论主张世界统一于精神 。
? 唯物主义的物质一元论同世界本原问题上的二
元论也是根本对立的。
? 二元论介于唯物主义相唯心主义之间,企图调
和这两种根本对立的哲学派别。
? 二元论 (如笛卡尔 )的哲学否认世界的统一性,
把物质与意识绝对对立起来,认为它们是世界
的两个相互并行的本体,两个独立的本原。
? 二元论的观点是根本错误的:
? 第一, 他肯定精神不依赖于物质而独立存在,
这本身就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 第二, 它显然承认物质是独立的本原, 但在说
明物质和精神的关系时, 又把精神说成是唯一
具有能动性的力量, 并用神把物质和精神两个
独立的, 本原, 结合起来 。
? 所以, 坚持二元论的观点, 否认世界的统一性,
不仅在逻辑上自相矛盾, 而必然倒向唯心主义 。
? 辩证唯物它义和旧唯物主义在世界本源问题上
都坚持物质一元论, 但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和
旧唯物主义的一元论也有原则区别, 即它们都
主张世界的统一性在于世界的物质性, 但对于
世界物质统一性的理解是很不相同的 。
? 旧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一具体的物
质形态,, 原初, 物质, 并在此基础上描绘世
界的物质统一性, 这就必然把世界的统 —性看
作是机械的, 呆板的同一 。
第二章 实践与世界
? 第一节 实践的本质和基本特征
? 第二节 实践与世界的二重化
第一节 实践的本质和基本特征
? 一, 实践:人类的存在方式
? 二, 实践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作用人是一种
实践的存在 。
? 三, 实践的运行机制
一、实践:人类的存在方式
? 实践作为一种社会现象, 早就引起了哲学家的
注意 。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就说过,, 只要
一息尚存, 我永不停止哲学的实践, 。 亚里士
多德认为,, 实践是包括了完成目的在内的活
动, 。
? 但是,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 众多的哲学
家们并没有科学地解决实践的本质, 结构和实
践活动的运行机制, 以及实践的地位和意义等
问题 。
? 在欧洲哲学上, 康德正式把, 实践, 概念引入
到哲学中, 并提出, 理论理性, 和, 实践理性,
的概念 。 实践理性具有行动的能力或功能, 通
过规范人的意志而支配人的道德活动, 进而使
人达到自由 。 康德的, 实践, 没有脱离伦理实
践范围 。
? 费尔巴哈把, 实践, 和, 生活, 联系起来, 如
提出, 理论所不能解决的那些疑难, 实践会给
你解决, 。 这就把生活, 实践看成是理论的根
源, 但是, 费尔巴哈没有真正理解人的实践活
动, 认为, 生活, 不过就是吃喝, 享用对象等
等 。
? 黑格尔提出了“实践理念”的概念,并把它作
为达到和实现“绝对理念”的一个必经的环节,
黑格尔以这种抽象思辨的形式揭示了人类实践
活动的创造性特征,不但指出了理论活动与实
践活动的区别,而且涉及到实践在改造世界,
从而创造人类历史方面的重要意义,因此具有
较大的合理性。
? 但是,黑格尔讲的实践是抽象的理念活动,而
不是现实的人的活动。
? 旧哲学没有正确解决实践的本质问题,除了的
主观原因外,还有客观原因,即实践作为人所
持有的活动,本身就具有矛盾的特征:
– 一方面.实践是人的有口的的活动,它合有人劫主
观因素,受人的理性、意志的支配,体现了人对理
想世界的追求;
– 另 —方面,实践又是作为物质实体的人通过工具等
物质手段与作为物质对象的世界之间进行物质交换
的客观过程。
– 不能全面地把握实践这种内在矛盾.是造成唯心主
义和旧物主义各执一端、争执不下的认识论根源。
? 马克思发现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的, 第一个历史
活动,, 也是每日每时必须进行的基本活动:
当马克思把物质生产作为实践首要的, 决定性
的形式和实践的根本内容时, 实践是同物质自
然过程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自觉的社会过程 。
物质生产首先是人以自身的话动来引起, 调整
和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过程;在这个
过程中, 人和人之间义必然要结成一定的社会
关系并互换其活动, 人和自然的关系制约着人
和人的社会关系, 人和人的社会关系又制约着
人和自然的关系;
? 同时, 物质生产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 在这
个过程开始时就作为目的在生产者头脑中以观
念的形式存在着, 这目的是生产者, 所知道的,
? 是作为规律决定着他的活动的方式和方法的,
这就是说, 物质生产实践既是人和自然之间物
质变换的过程, 又是人和人之间互换其活动的
社会过程, 同时还是人相自然之间物质与观念
的变换过程 。 这样, 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找到把
能动性, 自主性, 创造性与现实性, 客观性,
物质性统一起来的基础 。
? 在马克思哲学中, 实践是指人能动地改造客观
世界的物质活动, 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 。
对实践本质的这一理解和规定, 包含了两层相
互联系的含义 。
? 实践的第一层含义, 指实践是只为人所持有的
对象性活动 。
? 实践的第二层含义, 是指实践具有物质的, 客
观的, 感性的性质和形式, 这一含义把实践作
为人以, 感性, 的方式把握客体的活动,
? 实践具有三种基本特征:客观现实性, 自觉能
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
? 1,实践首先是物质的, 客观的活动 。
? 2, 实践又是能动的活动 。
– 实践的能动性表现在两个方面,—是实践能动地改
造世界, 二是实践能动地推动认识的产生和发展 。
能动性是实践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 。
? 3,实践还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 。
– 人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实践活动, 这种活
动总是受着一定的历史条件的制约 。
? 实践的第一种基本形式是处理人和自然之间关
系的活动, 即物质生产活动 。 人类只有首先解
决吃, 喝, 住问题, 才可能从事科学, 艺术等
其他实践活动 。 因而是人类根本的, 决定其他
一切活动的实践活动 。
? 另一种基本的实践形式是处理人与人的社会关
系的活动, 即人类的社会交往, 组织, 管理和
变革社会关系的活动 。
? 以观察, 实验和科学研究为内容的科学活动,
是人类实践的 —个重要领域, 构成实践形式 。
? 在现代实践活动中,科学实践与生产实践和处
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紧密相联.其中,生产实践
仍然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但生产实践在
更大程度上依赖于科学实践活动。
? 那种把精神生产等专业活动排斥在实践之外,
把从事这些活动的脑力工作者斥责为“脱离实
践”的观点,不但在理论上,而且在实际生活
中部是有害的。 实践的本质和特征决定了实
践在人类生活中具有基础和根本的地位,是人
类安身立命之本。实践构成了人类的存在方式。
?,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持性就在于生命
活动的性质”。判断一个物种的存在方式就是
看其生命活动的形式。动物是在消极地适应自
然的过程中维持自己的生存的,动物的存在方
式就是其本能活动。
? 与此不同,人是在利用正具积极改造自然的过
程中维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正是在改造
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地证明白已是类存在
物”。
二、主客体及其相互作用是一种
实践存在
? 主体指从事着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 客体指实践
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
? 实践的主体的能力结构, 存在着三种基本要素:
– 第一.“人本身的自然力”是实践主体能力结构中
的物质基础。
– 第二,进入主体实践活动领域为主体所实际掌握、
运用的知识和经验,是实践主体能力结构中的智力
技能因素。
– 第三,个体的情感意志是实践主体能力结构中的精
神动力因素,它对主体实践活动的发动与停止、对
主体实践能力的发挥起着重要的控制和调节作用。
? 实践的还有自己的社会结构 。 从社会构成来看,
实践的主体可以划分为个人主体, 集团主体,
社会主体和人类主体四种形式 。
? 个人有相对独立的实践范围和形式, 在这个意
义上, 个人成为独立的主体, 即个人主体 。
? 集团主体指以一定的集体, 团体, 群体形式进
行主体活动时所形成的主体 。
? 社会主体指一定地域的人所形成的社会整体 。
? 人类主体只指发展着的人类整体 。
? 对主体社会结构的分析表明, 在实践活动中,
具体的主体不但同一定的客体发生改造与被改
造的关系, 而且主体与主体之间也必须结成一
定的社会关系, 发生相互, 相互影响和相互作
用 。 具体的实践主体:
? 一方面要受到整个人类历史和其他主体的制约
和影响,
? 另 —方面又以其能动的活动在不同的方面和不
同的程度影响历史 。
? 在实践活动中,客体是主体活动对象的总和,
是进入主体对象性活动的领域,并同主体发生
功能性关系,或为主体活动所指向的客观事物。
因此,对于实践的客体要从两方面去理解:
? 一方面,客体首先是一种不以主体的主观意志
为转移的客观存在,这是客体自身的客观世方
面。
? 另 —方面,客体不是与客观事物相等同的概念,
客观事物只响在主体的对象性活动中.
? 主体活动所指向的东西才成为客体, 因为:
– 第一, 哪些客观事物能够成为实践的客体, 不仅取
决于这些客观事物的自在本性, 同时也取决于人的
本质力量的发展程度和水平 。
– 第二, 客体是由人的实践活动历史地规定着的, 也
就是说, 客观事物不是一下子和从一切方面整个地
成为人的活动的客体的 。
– 第三, 客体的存在和发展不仅仅表示客体本身发生
了特定的变化, 而且这种变化本身就是主体本质力
量的确证 。
? 客体是历史的范畴, 有三种基本类型, 自然形
式的客体, 社会形式的客体和精神形式的客体 。
– 自然形式的客体是客体的基本形式 。 客体既包括自
然物, 也包括人工自然物 。
– 社会形式的客体首先指已经对象化了的现实的社会
结构, 如经济制度等, 同时也包括体现在物上的社
会关系 。
– 精神形式的存体指的是人类精神生产的结果以物的
形式存在, 并成为人们实践活动的对象, 如以书籍
为物质载体的各种理论 。 精神客体都有自己, 物化,
的形式, 人们更看重形式所体现或携带的精神内容,
? 实践的工具, 手段是适应主体和客体实际相互
作用的方式和情点而产生, 发展起来的 。 就实
物构成来看, 实践的工具和手段可分成两类
? 一类是作为人的肢体延长, 体能放大的工具系
统 。 从手工工具, 畜力使用这部分实践手段的
共同特点是强化人的某一方面的体力
? 另一类是作为人的感官和大脑延伸, 智力放大
的工具系统 。 望远镜, 显微镜是人的感官和大
脑的放大, 突破人的感官和大脑的自然界限,
极大地提高了主体接收, 处理信息的能力 。
? 实践活动是一个以主体, 中介和客体为基本科
架的动态的发展系统 。
? 实践的主体是自主性和能动性的因素,
? 实践的客体是制约性因累,
? 实践的工具, 手段则是把主体与客体连接起来,
使二者的相互作用得以实现的条件相中介 。
? 从实践的主体相客体相互作用的特点和实质看,
这种相互作用既不同于一般物质实体之间的相
互作用, 也不同于一般的精神和物质之间的相
互作用, 而是把这两种相互作用都包含于自身 。
? 在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中, 出现一般物质相互
作用所没有的崭新的关系, 这就是目的与手段,
创造者与被创造者, 能动者与受动者之间的关
系 。 在实践过程中,
– 主体一方面受到客体的限定和制约,
– 另一方面, 又能不断地发展自己的能力和需求, 以
自觉能动的活动不断打破客体的限定, 超越现实客
体 。
– 主体和客体之间的这种限定和超越或限定中的超越
关系, 就是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质 。
? 从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内容和结果看,
这种相互作用是通过主体对象化和客体非对象
化的双向运动而实现 。
? 主体对象化指人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本质力量转
化为对象物 。 生产活动是劳动者运用自身的力
量并运用工具改造天然物的过程, 也就是主体
的本质力量通过活动转化为静止的物质的存在
形式, 即积淀, 凝聚和物化在客体中 。 因此,
主体的对象化也就是主体通过对象性活动向客
体的渗透和转化, 即主体客体化 。
? 客体非对象化, 指客体从客观对象的存在形式
转化为主体生命结构的因素或主体本质力量的
因素, 客体失去对象化的形式, 变成主体的一
部分 。
– 生产活动中, 主体一方面通过物质和能量的输出改
变着客体, 同时主体也需要把一部分对象作为直接
的生活资料加以消费, 或者把物质工具作为自己身
体器官的延长包括在主体的生命活动之中 。 这些都
是客体向主体的渗透和转化, 即客体的主体化 。 实
际上, 人通过改造对象的活动消化精神产品, 使之
转化为主体意识的一部分, 也是客体非对象化 。
? 主体对象化造成人的活动成果的个体积累, 形
成了人类积累, 交换, 传递, 继承印发展自己
本质力量的特殊方式 ——社会遗传方式, 使人
类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成果不会因个体的
消失而消失 。 而人通过客体非对象化这种形式
占有, 吸收对象 (包括前人的活动成果 ),则不
断丰富人的本质力量, 从而提高着主体能力,
使主体能以新的更高的水平去改造客体 。
? 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双向运动是人类实
践活动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 人们就是通过这
种运动形式不断解决着现实世界的矛盾 。
三、实践的运行机制
? 实践的具体功能是通过实践活动中目的, 手段
和结果的反馈调控过程而实现的 。 实践的运行
过程包括四个基本环节:
? 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
? 实践主体依据目的, 方案通过一定手段作用于
客体;
? 完成, 检验和评价实践活动的结果;
? 根据实践结果修正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并对实
践活动本身进行反馈调节 。
? 目的性是实践的基本特征之一 。 目的既是实践
运行的初始环行, 也是实践运行的内控因
素, 它贯穿和渗透于整个实践过程和结果中 。
? 实践目的的提出, 首先意味着人们对自身需要有了一
定的意识, 同时也意味着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有
了一定的认识 。
? 确立实践目的的过程, 实际上就是人于实际改造客体
之前在思维中对客体进行改造, 在观念中预先规定活
动的结果, 形成关于理想客体的观念模型的过程 。
? 目的总是指向一定的客体, 并以一定的客观现
实为依据 。 但直接的客观现实无法满足主体的
需要, 主体所提出的目的不论是何种性质, 何
种类别, 都表现为要建立一种或实现一种客观
世界中现在还没有的东西 。
? 目的表明人对客观世界的不满足, 鲜明地体现
着主观与客观, 理想与现实, 实然与应然的矛
盾 。
? 目的既然以客观规律以及人自身发展的规律为
前提, 要提出目的就必须认识客观规律以及人
自身发展的规律 。
? 但是, 对物的正确认识以实践为前提, 而在主
体设定实践目的时, 现实的实践活动还没有展
开, 因此, 任何目的的提出都不可避免地合有
一定的主观因素 。
? 目的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并不意味着人在实践之
前就能提出相对合理的实践目的 。
? 实践过程实现的是双重的否定:
– 一方面, 主体实际地否定了作为目的前提的客体的
现成客观性;
– 另一方面又实际地否定了目的本身的单纯的主观性 。
? 在这双重否定中, 作为目的前提的客体没有消
失, 只是改变了原先那种自在形式, 转化为符
合目的要求的客体;目的本身也没有消失, 但
否定了它原先的观念形态, 即通过实践而实在
化, 对象化于被改变了形式的客体中 。。
? 主体通过实施实践方案, 使目的通过手段以对
象化方式在客体上体现出来, 就达到实践结果 。
? 人们为认识实践结果及意义, 并通过实践结果
反思实践目的和过程, 就需要把实践结果作为
客体加以评价 。
? 可以从三个方面对实践结果进行评价:
? 第 —。对实践效果的评价。
? 第二.对实践效能的评价。
? 第二.对实践效率的评价。
? 通过对实践效果的评价,人们从实践效果的正
负、大小,从实践效能、效率的优劣、高低上
获得了对于实践目的、实践过程的再认识。再
以这种认识来检查、审视原有的目的、方案、
操作方式等等,进而调整、修正实践活动的运
行.这是实践系统的反馈调节机制。实践反馈
是将实践过程中的情况反馈给实践控制系统,
进而影响实践的过程,它既包括具体实践过程
中通过目的与结果的相互作用对实践的反馈调
节。也包括在社会实践系统中通过不同实践之
间的相互作用对某一具体次践活动的反馈调节。
? 总之, 实践是以主体, 中介和客体为基
本骨架, 通过目的, 手段和结果的反馈
调控而自我运动, 自我发展的活动过程 。
以实践的效果, 效能和效率作为衡量实
践活动是否具有合理性的基本尺度, 通
过目的, 手段和结果的反馈调控, 就能
使实践在主体的控制相操纵下发动和运
转起来, 并使实践本身也在循环往复的
运行过程中不断得到发展 。
第二节 实践与世界的二重化
? 一、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分化与统一
? 二、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的分化与统一
? 三, 实践的世界观意义
一、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分化
与统一
? 所谓主观世界, 指人的意识, 观念世界, 是人
的头脑反映和把握物质世界的精神活动以及心
理活动的总和 。 它既包括意识活动的过程, 又
包括意识活动过程所创造的观念, 即意识活动
的成果 。
? 主观世界不仅起于主体的心意以内, 而且表现
为主体的心意状态 。 人的欲求, 愿望, 情感,
意志, 目的, 观念, 信念, 思维等等, 那是主
观世界的不同存在形式和表现 。 从总体上看,
主观世界是知, 情, 意的统一体 。
? 所谓客观世界,指“物质的、可以感知的世
界”.是人的意识活动之外的一切物质运动的
总和。从内容上看,它包括两个部分,自然存
在和人的社会存在。前者不依赖人的活动而独
立存在,后者行成于人的实跃活动之中但又不
以人的意识为转移。
? 二者的共同之处就在于,它们都是具有客观实
在性的物质存在,而非意识、观念的存在或集
合休。自然存在和人的社会存在的统一构成
“外部世界”或“物质的世界”、即客观世界。
? 主观世界不同于客观世界 。 这种不同表现在两
个方而:
? 一是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具有异质性 。
– 客观世界存在于人的意识活动之外, 具有直接现实
性, 并按照自己固有的规律运动着 。
– 主观世界则是以人脑为物质 (生理 )基础, 以意识诸
要素及其运动为机理的 。 主观世界存在于人脑之内,
其广延件, 伸张性即意识, 思维空间体现在意识,
思维活动中 。 从这个意义上说, 主观世界就是主体
意识活动所具有的智力, 智慧, 思维能力大小强弱
的幅度, 界限以及它所能接受, 理解和处理信息的
思维容量域 。 不同的主体有不同的主观世界 。
? 二, 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发展有不完全同步性 。
? 从根本上说, 客观世界决定主观世界, 主观世
界和客观世界的关系是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 。
然而, 主观世界毕竟是起于心意之内的, 由己
性, 是其基本待征之一 。 这种, 由己性, 使人
们背离客观世界, 发生幻想, 错误, 也可能超
越客观世界, 对未来存在作出超前反映 。 主观
世界与客观世界有着复杂的矛盾关系,
– 一方面, 主观世界肯定, 表现, 反映着客观世界,
– 另 —方面又是对客观世界的偏离, 否定和超越 。
? 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既是对立又是统 —。
? 首先, 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在内容上是同构
的 。 所谓同构指具有彼此对应的基本要素及其
结构方式 。 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同构性是由
主观世界本身形成的前提, 条件和基础造成的 。
,主观世界实质上是被人的头脑所反映并转换
为观念形式的客观世界, 在内容上源于客观世
界, 因而必然与之具有同构性 。
? 其次,主观世界的运动规律和客观世界的运动
规律具有同一性。由于主观世界在内容上与客
观世界具有同构性,主观世界的运动规律是对
客观世界运动规律的反映和升华。
? 再次,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又是互相转化的。
主观世界本质上是反映在人的头脑中并转换为
观念形式的客观世界;主观世界,通过实践又
能够转化为现实存在,成为客观世界的一部分,
并不断地更新着客观世界的内容、正是在这个
意义上,列宁指出:“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
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 1
? 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分化与统一的现实基础就
是人的实践活动 。
– 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关系形成于人的实践活动中 。
– 实践足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接触点 。 正是在主观
世界相客观世界相互接触的实践中, 客观世界的内
容才转变为主观世界的内容 。
– 实践是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相互转化的基础和途径 。
? 因此, 在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分化与统一的过
程中, 又同时形成了自在世界同属人世界即人
类世界的分化与统一
二、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的分化
与统一
? 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是两个相对应的概念 。
? 自在世界又称天然自然, 包含着两重含义:
– 首先, 自在世界是人类世界产生之前的自然界 。 在
人类社会产生前, 客观的自然界早就独立地存在和
发展着了, 这是人类世界产生前的先在世界 。
– 其次, 自在世界又是人类活动尚未深入到的自然界 。
自然界在广度上, 深度上都是无阻的, 永远存在着
人类活动尚未达到的部分, 即尚未被人化的部分,
世界这一部分仍然属于自在世界 。 人类世界又称属
人世界, 它是指在人类实践基础上形成的, 人化自
然, 和人类社会的统一体 。 所谓人化自然, 就是指
被人的实践改造过并订上了人的目的和意志烙印的
自然 。
? 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的区别在于,
? 自在世界是独立于人的活动或尚未被纳入到人
的活动范围的自然界,运动变化完全是自发的。
? 人类世界和人的活动不可分离。人化自然是被
人的活动所改造过的自然,它体现人的需要、
目的、意志和本质力量,人的社会关系则是人
的活动的对象化。人类世界的独特性就是它的
主体性及其对主体实践活动的依赖件。从根本
上说,人类世界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化,是
人的对象世界 。
? 如前所述, 物质生产实践不仅使天然自然发生
形态的改变, 同时还把人的目的性因素注入到
自然界的因果链条当中, 使自然界的因果链条
按同样客观的, 人类本性, 发生运转 。 物质生
产实践虽然不能使自然物的本性和规律发生变
化, 但却能把人的内在尺度运用到物质对象上
去, 技人的方式来规范物质转换活动的方向和
过程, 改变物质的自在存在形式 。 在实践中,
天然自然这个, 自存之物, 日益转化为体现了
人的目的, 并能满足人的需要的, 为我之物, 。
? 这一过程就是自然, 人化, 的过程, 其结果是
从天然自然中分比出入化自然 。, 自然的人化,
强调的是, 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
? 换言之,, 自然的人化, 强调的不是自然界的
变化, 而是自然界在人的实践过程中不断获得
属人的性质, 不断地被改造为人的生存和发展
的条件, 成为人的本质力望的确让和展现 。
,人化自然,,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 是
,人类学的自然界, 。
? 自然的, 人化, 过程同时就是人类社会形成和
发展的过程 。 人们在从事物质生产, 改造自然
的同时, 又形成, 改造和创造着自己的社会联
系和社会关系 。 没有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也就不可能有人与自然的现实关系 。
? 马克思指出:, 自然界的同人的本质只有对社
会的人来说才是存在着的,,, 只有在社会中,
自然界才表现为他自己的属人的存在的基础, 。
在人的实践活动中生成的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
及其统一, 构成了人类世界 。
? 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内在联系体现在两个方面。
? 第一,自在世界构成人类世界存在和发展的自
然基础,人在实践活动中把天然自然同化于自
身,转化为自己的本质力量,同时又把这种本
质力量对象化于人类世界中;人类世界又反过
来制约天然自然,不断地改变自在世界的界限。
? 第二,天然自然通过人的实践活动转化为人化
自然,并在人化自然、人类世界中延续自己的
存在;同时,人化自然不可避免地要参与到整
个大自然的运动过程.
? 天然自然 发生作用的方式
? 其一,自在世界的运动以其强大的力量强行铲
除人化自然的痕迹,使人的活动成果趋于淡化
和消失;
? 其二, 人化自然改变自然规律起作用的范围和
结果, 改变了各种自然过程, 特别是生物圈内
物质, 能量的流通与变换 。 这就可能产生对人
并非有利的负面效应, 如今出现的生态失衡问
题 。
三、实践的世界观意义
? 一, 实践的世界观意义首先体现在, 实践创造
出一个与自在世界既对立又统一的人类世界 。
? 二、实践的世界观意义不仅体现在世界的二重
化以及人类世界时形成上,而且还体现在人类
世界,即感性世界的不断发展中。
第三章 社会及其基本结构
? 第一节 社会的本质和整体性
? 第二节 社会的经济结构
? 第三节 社会的政治结构
? 第四节 社会的观念结构
第一节 社会的本质和整体性
? 一, 社会的实践本质
? 二, 不断自我更新的有机体
一、社会的实践本质
? 实践是社会的本质, 社会结构不过是人的实践
活动的对象化 。
? 如何理解社会的本质, 这是历史观的核心问题,
也是各派历史哲学争论的 —个焦点 。 人类思想
史表明,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 人们并
没有真正地理解和把握社会的本质 。 人类社会
或者被神化, 或者被精神化, 或者被自然化了 。
? 把人类社会神化的是神学历史观 。 它认为, 社
会本质上是一种神定的秩序对社会的本质做了
目的论的歪曲 。
? 把人类社会精神化的是唯心主义历史观 。 它认
为社会本质上是人的意志和意识或心理的产物 。
唯心主义看到了意识的作用, 夸大了这种特殊
性, 没有探究意识活动背后的物质原因 。
? 把人类社会自然化的是自然主义历史现;它或
把社会的本质归结于自然地理环境;或者把社
会的本质归结为人的自然属性, 即:生物本能,
认为某些动物也是群居的, 人类社会与, 动物
社会, 在本质上是同一的 。 自然条件不可能构
成社会的本质, 也不能决定社会制度及其变革 。
? 地理环境只有通过物质生产实践才能转化为社
会要素,对社会产生影响和作用,而且这种作
用的性质和程度本身又是由物质生产实践的状
况决定的。社会的本质也不能归结为人的自然
属性。
? 动物个体的结合方式是动物在长期适应环境的
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本能习性,它属于自然现
象.服从生物学规律;而人的社会结合方式是
在能动地改造自然的活动中形成的,受制于物
质生产实践的规律。
? 自然主义历史观看到自然条件或自然同性对社
会的影响和制约作用,但它又夸大这种作用,
夸大了社会与自然的同一性。
? 恩格斯指出:“自然主义的历史观 …… 是片面
的.它认为只是自然界作用于,只是自然条件
到处在决定人的历史发展,它忘记了人也反作
用于自然界.改变自然界,为自己创造新的生
存条件。”
?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 ‘ 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
是实践的, 。
? 第一, 实践是社会关系的发源地 。
? 第二, 实践构成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
? 第三, 实践构成社会发展的动力 。
? 马克思主义哲学确认实践是社会的本质,也就
是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或者说,把社会
“当作实践去理解”。
? 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的根本点在于,从物质
实践的内在结构,即生产方式出发去理解和剖
析社会结构。马克思指出:唯物史观始终是
“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在
任何情况下部应当根据经验来揭示社会结构和
政治结构同生产的联系”
? 物质实践的具体化就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生
产方式具有两方面的内容:
– 从生产的技术结构看,是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
方式;
– 从生产的社会组织形式看,又是人和人之间互换其
活动的方式。
? 作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生产方式既
表现为个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又表现为它们对
无机自然界的一定的实际的关系,表现为一定
的劳动方式”。
二、不断自我更新的有机体
? 社会有机体思想为我们全面理解社会的内部结
构, 发展源泉, 动力机制以及运动规律提供了
科学的方法论 。 从思想史看,
? 圣西门就初步提出社会有机体思想
? 孔德把社共同生物机体进行比较, 把社会机体
分解成家庭, 阶级, 种族以及城市和社区, 认
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 阶级或种族是社会的组
织, 城市和社区是社会的器官 。
? 斯宾塞则认为,社会机体同生物机体一样,由
营养系统、循环系统相调节系统三个部分组成。
从事生产的工人、农民为社会提供营养,商人、
企业家、银行家处于循环系统,对社会进行分
配。而政府官员则对社会进行调市,三者应各
司其职,相互协调,使社会成为一个稳定的整
体。 孔德、斯宾塞等人的社会有机体理论实际
是 —种用生物有机体的“细胞”、“组织”、
“器官”等概念来分析社会的观点和方法。其
合理性在于,他们把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看
待”。
? 但是,孔德、斯宾塞等人的社会有机体理论在
总体上是错误的:他们站在社会达尔文主义的
立场上对社会和化物机体进行简单、庸俗类比,
认为社会发展只是“动物进化的普遍系列的一
部分”,并把生物进化规律搬进社会领域,以
论证资本主义社会的“天然合理性”。
? 社会是在人的实践活动基础上生成的不断自我
更新的有机体,整个社会机体的细胞、组织、
器官和结构都是在物质生产实践基础上衍生出
来的。“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这是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的基本观点。
? 社会有机体是囊括全部社会生活及其关系的总
体性范畴, 指人类社会是以生产方式为基础的
各种社会因素相互制约, 有机联系构成的整体 。
? 社会有机体具有三个基本特征 。
? 第一, 社会有机体形成于实践和交往活动之中 。
? 第二, 社会有机体是一种具有自我意识的有机
体 。
? 第三, 社会有机体再生和更新的内在机制是物
质生产, 精神生产和人自身生产的统一 。
? 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人自身生产的过程同时
就是社会关系再生产的过程。“生命的生产 —
—无论是自己生命的生产 (通过劳动 )或他人生
命的今产 (通过生育 )——立即表现为双重关系:
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
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地位作用是不相同的。精
神生产最初直接与物质生产交织补一起.是人
们之间物质交往的直接产物,后成为“物质生
活过程的必然升华物”;人自身生产状况首先
取决于物质生产及共同创造的。
第二节 社会的经济结构
? 一, 生产力的构成及特点
? 二, 经济结构的内容和类型
? 三, 阶级:特定经济结构中的人群共同体
? 社会结构是社会要素之间相互关联的方式 。
? 社会结构的内容就是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总
和, 而经济结构, 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的有机
结合构成了社会的基本结构 。
? 其中, 社会经济结构是指同生产力发展的 —定
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
一、生产力的构成及特点
? 社会经济结构既然是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
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那么, 要把握社会
经济结构的本质, 首先就要了解生产力的构成
及其特点 。
? 生产力是人们解决社会同自然矛盾的实际能
力, 是人类征服相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
的客观物质力量 。 人类要求自然界为人类提供
越来越多的物质资料, 构成社会和自然的矛盾 。
? 生产力是标志人类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实际
程度和实际能力的哲学范畴 。
? 生产力是在行动中形成的, 劳动对象, 劳动资
料和劳动者构成生产力的基本要素 。
? 劳动对象通常是指人们通过自身劳动对之进行
加工, 使之变为使用价值以满足社会需要的那
一部分物质资料 。
? 劳动对象分为两类,—是未经过人们的生产活
动加工的自然物;二是经过人类加工的物体,
即由人们自己活动所创造的, 实际上已是劳动
产品的物质资料 。
? 劳动对象是生产力的一个必要的因素, 是因为:
– 首先, 劳动对象对生产力具有直接的制约作用 。 生
产工具的水平甚至性质同构成生产工具的材料密切
相关, 而构成生产工具的材料也是劳动对象;
– 其次, 劳动对象不同直接影响整个生产力的发展水
平 。
– 再次, 劳动同劳动对象结合在一起才是物质财富的
源泉, 没有劳动对象 。 就构不成现实的生产, 劳动
者只有使用生产工具作用于劳动对象时才能构成现
实的生产力 。 劳动对象不是外在于生产力, 而是内
在于生产力的 。
? 劳动资料是在劳动过程中用以改变或影响劳动
对象的物质资料或物质条件, 是人和劳动对象
之间的媒介体 。 从大生产来看, 劳动资料包括:
? (1) 直接作用于劳动对象的生产工具, 马克思
形象地把它比喻为生产的骨骼系统和肌肉系统;
? (2) 劳动过程中所必需的, 不属于劳动对象的
物质资料和物质条件, 如生产过程中的动力系
统, 能源系统等辅助性的劳动资料;
? (3) 自动化控制系统, 以及与此相连的信息传
递系统等等 。
? 在劳动资料系统中,生产工具是主干,没有生
产工具就没有劳动本身。
? 生产工具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用来直接加工劳
动对象的物件,它直接传递入对自然界的作用,
是衡量人类征服自然能力的尺度。
? 生产工具的创造和改进标志着人类获得了改变
自身结构的新的器官,使自己的体力得到增强,
脑力得到提高。生产工具的使用使人类获得了
高于动物的性质。
? 如果说动物发展史是动物器官变化的历史,那
么,人类发展史首先是“社会人的生产器
官” ——生产工具不断改进的历史。
? 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是人类征服和支配
自然力的强大杠杆,是生产的决定性力量,同
时又是决定社会经济结构的力量。“各种经济
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
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
? 劳动资料不仅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而
且是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
? 生产力要素中的劳动者, 是指具有一定生产经
验, 劳动技能和知识, 智力的人, 即运用劳动
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的有一定劳动能力的人 。
? 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构成的生产资料在没有
活的劳动参与时, 只是可能的生产力, 只有劳
动者, 才能把它变为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 。
? 更重要的是, 生产资料是生产力构成中的, 物,
的要素, 是死的劳动, 从广义上说,, 人, 的
要素虽然也包括在生产力的, 物, 的要素之中,
但人具有特殊的能动性, 是活的劳动 。
? 劳动资科特别是生产工具, 无论在生产力中占
有多么重要的地位, 它们归根结底还是人的创
造物, 是劳动者进行劳动的结果 。
? 从, 物, 由, 人, 来创造这个意义上说, 劳动
者是生产力诸要素中的主导因素, 首要的生产
力是劳动者 (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 )本身 。
? 劳动对象, 劳动资料和劳动者是生产力系统中
的实体性要素,
? 科学技术则是生产力系统中的智能性要素。
? 在现代,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
这是因为:生产工具的改革、生产新工艺的采
用,都是科学技术的‘物化”‘深刻而准确地
认识自然场的属性,有效地对其进行加工改造,
以及发现和创造新的劳动对象,同科学技术的
发展密切相关;劳动者生产技能的提商,知识
水平的增长,体力和智力的强化,也寓不开科
学技术的武装,更重要的是,科学 —技术 —生
产已经一体化,形成了以科学为起点的科学与
技术生产双向运动过程,科学技术决定着生产
发展的方向.成为现代生产力的生长点和决定
性因素。
? 从生产力的构成可以看出, 生产力实际上标志
着人与自然之间的现实关系, 是人们控制人与
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能力 。
? 在与自然的物质变换过程中, 作为主体的人不
仅付出自身的体力和智力, 而且还要借助自然
力来改造自然 。 这是一个以人的本质力量对象
化而实现的, 自然的人化, 过程, 是一个自然
力被同化于人的体力, 自然规律被转化为人的
智力的过程 。 二者相互依存, 相互制约, 形成
‘ 种双向运动 。
? 生产力的本质决定了生产力的特征 。
? 第一, 生产力具有属人性 。
? 第二, 生产力具有社会性 。
? 第三, 生产力具有客观性 。
? 第四, 生产力具有历史性 。
? 劳动对象, 劳动资料和劳动者只有在一定的社
会形式中才能构成现实的生产力, 这种社会形
式就是社会的经济结构 。
二、经济结构的内容和类型
?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 同
一定的生产力相适合并且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的经济关系 。
? 从内容上看, 社会经济结构就是生产关系 。 生
产关系是一个整体, 有其内在结构 。 从物质生
产和再生产的运转过程看, 生产 (直接生产过
程 ),分配, 交换和消费构成了生产关系的内在
结构 。 马克思认为, 生产, 分配, 交换和消费
是生产关系这个总体内部的四个环节, 四者的
相互作用形成生产关系的, 统一体, 或, 总体
系, 。
? 在生产关系这个统一体中,人们在直接生产过
程中所结成的关系,决定着产品的分配、交换
和消费关系。
? 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的关系又受制于分
配、交换和消费关系:交换范围扩大时,生产
规模也就增大,生产也就分得更细,这就必然
影响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的关系;随着分配
的变动,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的关系也要或
多或少地发生变动;消费的需要反过来又决定
直接生产过程。
? 只有经过分配、交换和消费这三个环节,直接
生产过程才能重新开姑。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
分配、交换和消费过程中所结成的义系就是生
产关系。
? 人们在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过程中形成
的生产关系是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本质的。
? 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指生产资料和人的结合
方式.其实质就是生产资料归谁所有、由谁支
配的问题。生产资料所有制的一定形式把人和
物结合起来,这是生产力中人和物的要素由可
能的生产力变为现实的生产力的基本前提。
? 生产关系体系中的各个环节或方面部是从这一
基本关系中建立来的, 生产, 分配, 交换和消
费的过程体现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 。
? 同时,生产资料所有制又需要通过生产和再
生产过程中人与人的关系来维持和保证,通过
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这些环节的运转过程
实现和体现出来。否则,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就
会落空。例如,资产阶级所有制就是通过生产
领域中的支配雇佣工人,分配领域中的按“资”
分配,交换领域中的“平等”交换,以及消费
领域中的工人:阶级贫困化这四个环节实现的。
? 生产关系是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本质, 由生产,
分配, 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构成的统一体 。 但
是, 生产关系不是按人们的意志任意构成的自
由地选择生产关系 。
? 首先, 生产关系具有客观性, 本质上是生产力
的社会存在形式, 其性质是由生产力决定的 。
? 其次, 生产关系制约着人们的物质利益, 人们
的物质需要能否满足, 满足的程度如何以及用
什么样的方式来满足, 都受到生产关系的制约 。
? 社会的经济结构就是生产关系,但从历史上看,
一种生产关系往往可以在三种社会形态中分别
以萌芽状态、成熟状态和残余状态而存在;在
现实的社会中,往往是多种生产关系同时存在
并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 在这种情况下,社会的经济结构就是指多种生
产关系的总和,而不是仅仅指其中的某一种生
产关系。所以马克思认为.“这些”生产关系
的“总和”构成了社会的经济结构
? 但是,在社会经济结构中,各种生产关系并不
是占有同样的地位,起同样的作用。在这多种
生产关系中必有一种生产关系占居统治地位,
起着主导作用。正是这种占居统治地位的生产
关系决定了社会经济结构的性质。
? 马克思指出;“在一切社会形式中都有一种一
定的生产支配着其他一切生产的地位和影响,
因而它的关系也支配着其他一切关系的地位和
影响。这是一种普照的光,一切其他色彩都隐
没其中,它使它们的特点变了样。”
? 在分析社会经济结构时, 应遵循唯物辩证法,
把握主要矛盾相次要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
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 。 这样, 才能从整体上
和本质上把握社会的经济结构 。
? 社会经济结构总是以一定的类型存在着, 所以
社会经济结构又称社会经济形态 。 到目前为止,
人类社会已经经历了五种经济形态, 或者说,
经济结构有五种类型, 即原始公社的经济形态,
奴隶主占有制的经济形态;封建主占有制的经
济形态, 资本家占有制的经济形态和社会主义
公有制的经济形态 。
? 任何结构都有自己的功能 。 作为, 生产关系的
总和,, 社会经济结构也有其独特的功能 。
? 第一, 它以一定形式把人和物结合起来, 这
是生产力中人和物的要素由可能的生产力变为
现实的生产力的基本前提 。 生产方式是生产力
和生产关系的统 —。
? 第二, 它直接决定社会的政治结构和观念结
构, 构成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的现实基础 。
三、阶级:特定经济结构中的人
群共同体
? 本质说,阶级是特定生产关系的承担者,是在
特定的经济结构中处于特定地位的人群共同体。
?,所谓阶级,就是在一定的社会生产体系中所
处的地位不同,同生产资料的关系不同,在社
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因而取得归自
己支配的那份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寡也不同。
? 所谓阶级, 就是这样一些集团, 由于它们在一
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 其中一个
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
? 列宁关于阶级的科学定义告诉我们,阶级是一
个经济范畴。阶级的划分是由于人们在特定的
经济结构中处于不问的地位、结成不同的关系
所决定的。
? 由了人们对生产资料的关系 (占有或不占有 )不
同,在劳动组织、生产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指挥、
统治或服从 )不同,参与分配的方式和取得收入
的数量不同,因而区分为利益根本对立的阶级。
?,区别阶级的基本标志,是它们在社会生产中
所处的地位,也就是它们对生产资料的关系”
? 就其本质来说, 阶级是一个经济实体 。 同时,
一定的阶级在形成之后, 必然会在政治思想,
情感以及生活方式等方面有所表现和反映 。
? 但是, 阶级之所以成为阶级, 归根到底决定于
它的经济方面, 这是划分阶级的客观标准 。
? 阶级和等级, 阶层是三个有联系又有区别的范
畴 。
? 等级是 —个政治法律范畴, 是指由法律规定或
认可的具有一定特权和专利的社会集团 。
? 等级与阶级的区别在于:等级比阶级的外延狭
窄, 等级不是一切阶级社会而仅仅是奴隶社会
和封建社会所具有的 ‘ 阶级是一个经济范畴,
反映的是人们之间的经济关系, 而等级则是按
照地位, 身份, 门第, 职业对社会成员所进行
的划分, 反映的是人们之间的政治法律关系 。
? 阶层有两层含义:
? 其 —,指同一阶级内部按照经济地位或其他标
准划分成的若干层次, 如资产阶级个有工业资
本家, 商业资本家, 金融资本家;
? 其二, 指阶级范围以外的社会集团的划分, 即
按照特定的标准把各阶级中的部分成员联合起
来而构成的社会的持殊部分, 如知识分子阶层
就是按照劳动分工的原则划分的 。
? 上述两点说明, 阶层在某些特征上与阶级可能
有 —致的方面, 也可能有不一致的方面 。
? 一致的方面说明阶层与阶级不能截然分开,
? 不 —致的方面正是把阶级和阶层区别开来的标
志 。
? 科学的态度足既要防止用阶层划分代替阶级划
分, 又要把这两种划分联系起来, 从而在不同
层次上和不同向度上把握社会成员的结构状况,
准确识别个人或集团的阶级或阶层归属 。
? 阶级不仅是一个经济范畴, 同时又是一个历史
的范畴 。, 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
历史阶段相联系, 。 阶级的形成是生产力有
了 —定程度的发展而又相对发展不足的结果:
? 首先, 金属工具的使用所导致的剩余产品的出
现是阶级产生的经济前提, 它为一个集团占有
另一个集团的劳动提供了可能 。
? 其次, 私有制的出现也是阶级产生的经济前提 。
? 再次, 社会分工是阶级产生的基础 。
? 阶级的产生主要是通过三个途径进行的:
– 其一, 氏族酋长, 军事首领和一些公职人员依靠他
们的权力和地位, 把一些剩余产品占为已有, 特别
是利用部落之间发生战争的机会掠夺和积累财富,
从而形成氏族显贵 。
– 其二, 由于社会分工和商品交换的发展, 财产不平
等现象日益扩大, 氏族内部逐渐分化出一些富裕的
家庭, 拥有较多的生产资料或其他财富, 成为氏族
内部的富人 。
– 其三, 通过战争把俘虏变为奴隶 。。
? 在阶级产生的过程中, 非经济的因素, 如战争
和暴力, 确实起过重要的促进作用 。 暴力可以
促进阶级的形成过程, 但暴力不是阶级产生和
存在的基础 。
? 自从阶级产生以后, 人们的社会结合方式发生
了重大的变化, 即人类社会由以血缘关系为纽
带联系起来的无阶级结构, 转化为以阶级划分
为主线的阶级结构 。
? 在阶级结构中, 阶级有基本阶级和非基本阶级
的区别;在各个阶级中又有不同的阶层和不同
的社会集团 。 其中, 两大基本阶级的对立统一,
是阶级结构的骨架 。
? 特定的经济结构产生特定的阶级结构。历史上
所经历的三种不同形态的阶级社会,就是以阶
级结构的不同为标志的。
? 奴隶社会的阶级结构主要是由奴隶主和奴隶两
大基本阶级构成的,此外还有自由民和手工业
者等非基本阶级;
? 即使在同一社会形态内,具体的阶级结构和每
一个阶级的状况也处在历史变化之中。总之,
阶级结构的变化是经济结构变化的反映。
第三节 社会的政治结构
? 一, 政治结构及其核心
? 二, 国家的本质和职能
? 三, 国家的演变及其发展趋势
? 自从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 社会体系中使出现
了政治结构 。
? 政治结构的内容就是人们之间的政治关系, 它
以经济结构为基础并直接形成天人们的政治活
动之中 。
? 国家政权是政治结构的核心 。
? 国家问题是全部政治生活的根本问题, 是一切
阶级斗争的焦点 。
一、政治结构及其核心
? 社会的政治结构是指建立在经济结构之上的政
治法律设施, 政治法律制度及其相互关联的方
式, 包括政党, 政权机构, 军队, 警察, 法庭,
监狱相关的政权的组织形式, 立法, 司法, 宪
法和规程等 。
? 前 —个系列是实体因素, 即思格斯, 列宁所说
的, 物质的附属物,, 后一个系列是规章与准
则 。
? 由于政治结构建立在经济结构的基础之上, 所
以马克思又把政治结构称为政治的上层建筑 。
? 政治结构反映的是各阶级或不同集团, 阶层的
经济利益 。
? 在政治结构中, 政党具有重要作用 。 政党是一
定的阶级或阶层为实现共同利益而期待, 掌握
或影响政权的一种政治组织 。
? 在社会中, 以政治活动为职业的是各个阶级或
阶层的代表人物, 只是少数人, 而与政治活动
有这样或那样联系的却是社会的全体人员 。 这
就是政治的社会阶级 (阶层 )性和政治的社会普
遍性原理 。
? 国家政权是政治结构的核心, 是政治体系运行
的基本设置 。
? 政治结构是整个社会系统中起控制作用的部分,
国家政权则是它的控制中心 。
? 国家政权通过复杂的信息网络上下左右交换信
息, 把整个政治结构结合为控制社会的机构,
通过这个机构来控制 (管理和指导 )全部社会生
活 。 政治的目的不是政治本身, 而在于社会 。
政治结构的基本功能是社会功能 。
? 从总体上看, 政治结构履行社会职能的主要形
式是组织和护社会经济生活 。
? 不仅军队, 警察, 法庭, 监狱, 国家政权等机
沟相设施表现为一种强制性力量, 而且政治制
度和法律规范的条文也对人们具有强制作用 。
? 它们不仅集中地反映着一定的经济结构, 并作
用于经济结构, 并广泛地影响和制约着观念结
构, 我国宪法所规定的四项基本原则, 部作为
一种现实的力量对经济生活, 精神生活以及全
部社会生活起着指导和限制作用 。
? 从历史的长过程看, 政治结构适应经济结构,
追踪经济结构, 围绕着经济发展的中轴线而演
变 。
? 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 政治结构对经济结构的
反映不是机械的复制, 而是会出现各种偏离,
曲折以及偶然现象 。
? 政治结构的演变有其相对独立性, 它这样或那
样地影响或干扰经济运动 。 因此, 必须按照现
实的经济结构, 建立, 健全相应的政治结构 。
二、国家的本质和职能
? 在中世纪,教皇和君主都鼓吹“君权神授”;
? 在英、法资产阶级革命时期,雷布斯和卢梭等
人提出了“社会契约论”,即认为国家的产生
是由于人们共同签订了契约的结果,这种观点
在反对“君权神授”论的斗争中曾起过一定的
积极作用,但它是错误的。
? 国家起源问题之所以被弄得这样混乱、复杂,
是因为国家起源问题直接牵涉到剥削阶级的利
益。统治阶级总是利用国家起源学说为社会持
权、为剥削的存在、为资本主义的存在作辩护
?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 国家的出现是阶级斗争的
结果, 同时又和社会职能的分化紧密相联 。
? 在氏族和部落机关失灵的情况下, 占人口少数
的奴隶主阶级要迫使数量上远远超过自己的广
大奴隶供其剥削, 保护自己和社会不致在无休
止的斗争中陷于毁灭, 并使对奴隶的剥削固定
化, 必须凭借暴力的强制性机关, 于是国家便
应运而生 。 正如列宁所说:, 国家是阶级矛盾
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 在阶级矛盾客观上不
能调和的地方, 时候和条件下, 便产生国家 。,
? 国家的产生又与社会管理职能的独立化密切相
关 。 在分工出现以前, 这种管理职能十分简单,
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成为一种独立活动 。 自从分
工产生以后, 生产活动及其产品交换在规模上
和复杂程度上有了很大发展, 需要一个权威组
织来保证生产和交换的顺利进行, 而且脑力劳
动同体力劳动相脱离并成为某些人的专门职业,
使得建立一种权威的管理机构不仅十分必要,
而且具有了现实的可能 。
? 从历史上看, 社会管理职能的独立化与阶级的
形成是交织进行的, 社会分工同时造成社会集
团的分离以及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 。
? 当国家成为管理社会生活的独立机构时, 它不
可避免地同时成为统治阶级镇压和剥削被统治
阶级的工具 。
? 同原始氏族组织相比较, 国家具有三个特征:
? 其一, 按地域而不再以血缘为标志来划分和组
织居民 。
? 其二, 一种特殊权力机关的设立, 这就是常任
官吏, 特殊的武装队伍, 以及各种强制性的机
关 。
? 其三, 为了维持这种特殊的机关就需要征收赋
税 。 上述三个特征是氏族组织不具有的, 当这
些特征完全具备时也就标志着国家的正式形成 。
? 国家的起源及其持征表明, 国家本质上是一个
阶级概念, 政治范畴, 它是阶级统治和压迫的
工具, 是一个阶级镇压另一个阶级的暴力机关 。
尽管国家也管理一些公共事物, 控制一定的社
会秩序, 但其目的服从于统治阶级的根本利
益,
? 国家的本质通过国家的职能, 即国家的社会作
用表现出来 。
? 国家的职能一般分为对内, 对外两类 。
? 国家的对内职能表现在三个方面:
? 其一, 政治职能, 即调整阶级关系, 镇压被统
治阶级的反抗, 以确保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
? 其二, 经济职能, 即组织, 调节, 干预经济生
活, 维护统治阶级的经济利益 。
? 其三, 社会职能, 即调节社会矛盾, 维持社会
秩序, 把阶级斗争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以
免社会陷于崩溃, 同时还要不断调整统治阶级
内部的关系, 协调各方面的利益, 使社会尽可
能地协调发展 。
? 国家的对外职能主要是组织国防, 防御外来的
侵略和颠程, 调整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保护本
国根本利益 。
? 国家的内外职能紧密相关 。 一般说来 。 对外职
能是对内职能的继续和延伸, 对内职能是对外
职能的基础和后盾, 二者都是国家阶级本质的
体现 。
三、国家的演变及其发展趋势
? 所谓国体, 即国家的根本制度, 指社会各阶级
在国家中的地位, 它说明谁是统治阶级相被统
治阶级, 国家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子中, 这个
阶级又联合哪个阶级去反对相镇压哪个阶级 。
这是规定国家类型的主要标志 。
? 所谓政体, 即政权的构成形式, 指一定的阶级
采取何种形式去组织反对敌人, 保护自己的政
权机关 。 它说明统治阶级采取什么样的形式去
实现自己的统治 。
? 在国体和政体的关系中, 首先国体决定政
体, 国体要求政体适应和服务于自己;同时,
政体形式如何直接涉及到国体的巩固与否 。
? 在人类历史上, 存在四种不同的国体, 它们又
各有自己不同的政体 。 在奴隶社会, 奴隶主专
政是它的国体, 同是这种国体, 又有帝国政体
(罗马帝国 )和共和政体 (雅典共和同 )等;的政权
形式:资本它义社会的国体是资产阶级专政,
其政体采取共和制或君主立宪制形式, 实行立
法, 行政, 司法的三权分立 。
? 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是一种新型的国家, 它
具有为以往国家根本不同的崭新持点;
? 首先, 有着全新的阶级内容, 即成为劳动者自
己的国家, 在这里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 其次, 担负着全新的历史任务, 即不仅要镇压
剥削阶级的反抗, 防御外来的侵略, 还要实现
对整个社会的改造, 完成消灭阶级, 废除国家,
实现阶级相会向无随阶级社会的过渡 。
? 如前所述, 阶级是一个历史的范畴, 因此, 国
家作为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同样也是一
个历史的范畴 。 同阶级的消灭联系在一起的是
国家的消亡 。 国家的消亡和阶级的消灭一样,
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
? 从实质上看, 社会主义以前所有类型的国家并
不真正代表社会的普遍利益, 而是以统治阶级
的特殊利益冒充全社会的普遍利益, 是, 一种
虚幻的共同体的形式, 。
? 当国家真正成为整个社会的代表时, 即国家与
社会走向同一之日, 也就是国家消亡之时 。
? 国家消亡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 在现时代谈
国家消亡问题, 立足点不在于结果而在于过程 。
国家自行消亡的过程, 就是人民参与国家管理
的过程, 其实质也就是马克思所讲的, 社会把
国家政权重新收回, 的过程 。
?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已经使我们站到了这个过
程的起点上 。
社会的观念结构
? 一, 社会意识的产生及其相对独立性
? 二, 观念结构的构成
? 三, 观念形态的功能
? 社会的观念结构是指由各种意识形态组成的有
机系统, 包括哲学, 政治法律思想, 道被观念,
宗教观点, 艺术思想等有确定规范的系统化的
社会意识及其联结方式 。
? 与政治的上层建筑相对应, 观念结构又被称为
意识形态的上层建筑, 思想的上层建筑或观念
的上层建筑 。
一、社会意识的产生及其相对独
立性
? 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是相对应的哲学范畴。
? 社会存在包括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和物质生活
条件,主要指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 社会意识则总括了人的一切意识要案相观念形
态以及人类社会的全部精神现象及其过程,社
会意识作为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精神过程,
包括政治、法律、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
等思想和观点,它是人们对一切社会生活过程
和条件在观念上的反映,归根到底是社会物质
生活过程在观念上的反映。
? 社会意识的发生和意识的发生是同一个过程,
因为人类的意识本质上是社会性的意识, 意识
的发生也就是社会意识的发生 。
? 如果说这里面存在着差异的话, 那么差异就在
于, 意识可以只在个人的头脑中盘旋, 但它必
须借助人们之间的精神交往成为人们共同的意
识时才能称之为社会意识 。 社会意识的发生首
先是一种分化 。 意识作为人的精神活动本来就
是从浑然一体的人的活动中分化出来的, 社会
意识则是人的意识进一步分化的结果 。
? 社会意识是与人类社会一同产生的, 有人类社
会就有社会意识 。
? 意识形态则不然, 它们只是在人类劳动, 思维
能力和社会意识发展达到一定水平时才出现 。
? 在原始社会初期, 人类缺乏抽象思维的能力,
很少能形成抽象概念, 也不大会进行逻辑思维,
主要是朴素的形象思维 。
? 同这种社会发展水平和人类智力水平相适应,
那时还没有今天严格意义上的意识形态, 有的
只是意识形态的萌芽潜在因素 。
? 社会意识从混沌的原始意识中逐渐明确划分为
各种具体形式, 只是在出现了私有制, 脑力劳
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后才有了可能 。
? 从与经济结构的关系来看, 系统的, 自觉的,
定型化的社会意识可以区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
一类是属于社会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 称
为意识形态, 即观念形态;另 —类是不属产社
会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 可称之为社会意
识形式中的非意识形态部分, 如自然科学, 思
维科学等, 我们重点分析的是意识形态 。
? 意识形态是社会意识中构成社会观念广层建筑
的部分, 它包括观念, 政治, 宗教和哲学 。
? 在阶级社会里, 往往有三种不同的意识形态:
– 首先是反映这个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并为其
服务的意识形态;
– 其次是旧社会的意识形态, 它反映已被消灭和正在
消灭的旧生产关系;
– 再次是反映现存社会中成长着的新生产关系的新意
识形态 。
? 一般说来, 经济结构中占统治地位的阶级也必
然在意识形态中占主导地位, 马克思指出:
,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
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 不过是以思想的形式表
现出来的占统治地他的物质关系 。
? 意识形态之间, 不可避免地要展开斗争 。 意识
形态领域里的斗争是社会阶级斗争的一个重要
方面 。 各阶级都十分重视意识形态顶域里的斗
争, 把它当作争得或保持自已在经济, 政治统
治权的有力武器 。
? 意识形态并不是独立于社会经济形态之外的实
体,它始终是意识主体对运动着的社会物质生
活的反映。这是意识形态对经济形态的依赖性
或同 —性。
? 同时,意识形态对经济形态的反映不是消极的、
而是能动的、复杂的过程.这种反映还有着它
自身独特的发展规律,这就是意识形态以至整
个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 意识形态以至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
在几个方面:
? 第一, 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 。
? 第二, 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
? 第三,突出表现为对社会经济形态以及政治
结构能动的反作用。
? 具体地考察意识形态的反作用, 应该从质和量
两个方面加以分析 。
– 意识形态反作用的质, 就是它对社会发展影响的性
质, 即促进还是阻碍社会发展 。 这是区别一切时代
一切意识形态根本性质的标志 。 决定意识形态作用
性质的根本条件是它所赖以产生并为之服务的经济
形态的性质 。 如果这个经济形态总体上适应并促进
生产力的发展, 那么, 反映这个经济形态的要求和
发展方向并为其服务的意识形态, 就是促进社会发
展的先进的意识形态,
? 意识形态反作用的量的方面, 是它影响社会发
展的程度深浅, 范围大小, 时间久暂等等 。 意
识形态只有通过群众的实践才能起作用 。 一种
意识形态对社会作用的大小, 主要取决于它实
际掌握群众的广度和深度 。
? 总之, 意识形态以至整个社会意识反作用的
性质, 反作用量的大小和反作用的后果, 都受
具体的物质生产方式状况所制约 。 就是说, 相
对于社会存在的决定作用, 社会意识的反作用
毕竟是第二位的 。
二、观念结构的构成
? 在社会的观念结构中, 各种意识形态部有其不
同的内容和作用, 但由于它们的基础和来源都
是社会的经济结构, 所以, 当它们从不同的侧
面以不同的方式反映社会生活时, 在内容上必
然相互关联, 相互补充 。
? 艺术, 道德, 政治法律思想, 宗教和哲学相互
渗透, 相互影响, 相互制约, 形成了一个完整
的社会观念结构 。
? 艺术是通过塑造具体生动的形象来反映社会生
活的意识形态 。
? 艺术的最大特点就是依靠形象 (色, 声, 形, 情
等等静态和动态的形象 )的美来表现人们对社会
生活的理解, 情感, 愿望和意志, 按照审美的
规则来把握和再现生动的社会生活, 并用美的
感染力具体地影响社会生活 。
? 道德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
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包括伦理思想和在伦理思
想指导下人的行为所体现的情感, 风格, 情操
等等 。 道德是一种依靠社会舆论, 人们的信念,
习惯, 传统和教育起作用的精神力量 。
? 道德比较真接地反映人们在生产和社会生活中
的相互关系, 并使这些关系更全面, 更细致地
体现在人们的行为之中 。
? 在阶级社会中, 道德则依阶级的不同而不同,
每一个阶级都有着自己的道德观念和道德准则 。
? 政治思想是人们关于社会政治制度, 政治生活,
国家, 阶级或社会集团及其相互关系的观点,
理论的总和 。 法律思想是关于法的关系, 规范
和设施的观点, 理论的总和 。 政治思想和法律
思想的联系极其密切, 广义的政治思想就包括
法律思想 。 政治和法律是社会经济结构最直接,
最集中的表现, 因此, 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也
是最直接, 最集中地反映经济结构的意识形态 。
它们作为一定阶级的最直接的思想表现, 往往
处于诸种意识形态的核心地位 。
? 宗教是统治人们的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在人们
头脑中虚幻的, 颠倒的反映, 是由对超自然实
体即神灵的信仰和祟拜来支配人们命运的一种
意识形态 。 信仰, 信念以及仪式定, 如吟诵经
咒, 斋戒等, 它们同宗教的组织, 设施以及专
门的神职人员等结合在 —起, 形成一种强大的
精神力量和社会势力 。
? 宗教存在和发展的它要根源是阶级剥削和压迫 。
统治阶级总是利用宗教作为巩固自己统治的精
神武器, 从总体上说, 宗教是人民的鸦片 。
?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他的世界观,它比其他意
识形态更概括、更完整地表明人们对世界、社
会及其本质的总体意识。
? 哲学是最抽象的、理论化的社会意识形态.它
从最一般原则的高度指导人们的社会文明,支
配人们的思想。
? 概括起来, 区分社会意识诸形态的根据, 是它
们各自在以下几个主要的持征:
? 第 —,反映的内容不同
? 第二,反映的方式不同。
? 第三,同经济形态联系的程度不同。
? 第四,对社会存在的作用不同。
? 第五,历史发展的过程和前途不同。
? 总的说来, 社会意识诸形态的相互联系可以归
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 第一, 它仍都是对统一的社会生活的反映
? 第二, 它们之间在内容上相互补充, 相互渗透,
形式相互交叉, 相互为用 。
? 第三, 它们发展变化的历史过程相互影响, 相
互制约, 一种形式的发展都同其他形式联系着 。
? 第四, 它们对社会生活的作用, 是通过彼此相
互联合, 相互辅助来实现的 。
三、观念形态的功能
? 观念形态即意识形态具有多方面的社会功能,
主要是反映社会存在, 维护或批判现实, 调控
社会和人的活动以及创新等功能 。
? 第 —,反映社会存在的功能。
? 第二,维护或批判现实的功能。
? 第三,调控社会和人的活动的功能。
? 第四,创新功能。
? 意识形态对社会活动的控制和调节, 大致包括
以下四个基本环节:
? 其一, 在以往活动基础上形成人们活动的现实
条件和可能性认识, 通过对现实可能性的分析,
选择, 确定现实活动的目的和方式;在观念中
对准备展开的活动过程进行排练或预演, 设想,
预测实际活动可能产生的结果, 以便确定该项
活动的可行性;运用小规模实验方法取得有助
于估计大规模实际活动过程和结果的资料, 进
一步论证活动的可行性和规划活动的程序 。
? 其二, 依照一定的活动计划进行活动, 掌握活
动展开过程中内部状态和外部环境的信息, 对
活动加以必要的调节, 使之趋向目的的实现 。
? 其三, 当原有的活动计划由于种种原因部分地
不能实现时, 应及时选择备用方案或制定新的
方案, 部分地调整活动计划和活动方式,
? 其四, 正像在活动过程中已随时将关于活动结
果的信息反馈给活动过程那样, 将整个活动结
果的信息反馈给继续进行纳新的活动过程, 以
便减少其盲目性 。
? 意识形态的创新
? 首先, 是社会意识本身的创新 。 意识形态在真
实地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 又创造出在现实中
并不存在或并不如此存在的事物的观念形态,
这是意识形态在内容上的创新;
? 其次, 随着意识形态内容上的创新, 又产生了
意识形态的新的表现方式, 这是意识形态在形
式上的创新 。 由于意识形态在内容和形式上的
不断创新, 积量变为质变, 使每一历史时代的
意识形态展现出与以往时代不同的新的风采 。
? 意识形态的创新并不局限于意识形态本身,它
还在予以创新了的意识形态为指导,通过人的
实践活动创造出新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创造出
新的社会状态。
? 意识形态本身的创新意义仅仅在观念领域中是
不能完全实现的,只有当创新了的意识形态进
入现实生活并转化为人们的自觉活动时,才能
在社会意识的物化、对象化的过程中确证自己。
意识形态本身的创新是一种精神活动,它的思
想成果要通过人的实践活动现实化。
第四章 世界的联系与发展
? 第一节 唯物辩证法与人类实践
? 第二节 联系的普遍性和发展的方向性
? 第三节 联系和发展的规律性
第一节 唯物辩证法与人类实践
? 一, 唯物辩证法的确立
? 二人的活动的辩证法与客观事物的辩证法的统
一
一、唯物辩证法的确立
? 唯物辨证法的确立, 不仅有其科学发展的前提
和理论来源, 且有其社会实践的基础 。
? 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产生以前, 辩证法走
过朴素辩证法和唯心主义辩证法两种历史形态,
在古代哲学中, 辩证法与唯物主义是相统 —的,
但这种统一是建立在自然经济的经验型实践基
础上的, 是对辩证法一种朴素的直观把握, 因
而古代的唯物主义是朴素的唯物主义, 古代的
辩证法是朴素的辩证法, 尽管有着许多天才的
猜测和思想, 没有经历严格的科学实践所检验 。
? 到了近代,随着机械工业实践取代农耕实践活
动方式,近代唯物主义也取代了古代朴素的唯
物主义,这无疑是哲学的发展。
? 但在近代的哲学形态中,辩证法却与唯物主义
两相分离,形成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历史形
态。
?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作为两种发展现是根本对立
的。它们的对立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第一、辩证法用全面、联系的观点看世界,而
形而上学用孤立、片面的观点看世界。
? 第二、辩证法用发展变化的观点看世界,而形
而上学用静止不变的观点看世界。
? 第三、辩证法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而
形而上学则否认矛盾的存在 。
? 形而上学世界观的产生有其实践的原因 。 由于
古代世界观对世界作出的只是整体的, 直观的,
模糊的理解 。
? 当人们再进一步研究这一世界画面时, 就要深
入到各个部分, 环节, 方面, 把这些部分, 环
节, 方面从整体中暂时割裂开来, 使之静止化,
以作出定量的精确的研究, 并以某种方式转化
为工业的实践方式, 这样一种过程, 使形而上
学的世界观的产生具有了可能性 。
? 当人们对各方面素材积累到一定程度时, 实践
活动就超出了以机械方式为基础的那种历史形
式, 并向社会化的大工业转化;思维方式也从
追求静止进入到动态, 从研究部分, 方面进入
到研究整体和各方面的相互联系 。 这时, 辩证
法取代了形而上学并与唯物主义相结合, 成为
人们主导的思维方式 。
? 哲学发展的历史性转轨的完成, 确立了唯物论
和辩证法统一的世界观, 即唯物辩证法 。
二人的活动的辩证法与客观事物
的辩证法的统一
? 唯物辩证法是包含着多重系列的辩证法群, 从
总体上, 我们可以把这一辩证法群划分为客观
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两大系列,
? 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 。
? 而客观辩证法又可划分为客观事物的辩证法 (主
要是自然辩证法 )和人的活动的辩证法, 人的活
动的辩证法与客观事物的辩证法又是内在统一
的 。 ( 吉林大学认为离开人就没有辩证法 )
? 从形式上来区分, 人的活动的辩证法当然不同
于客观事物的辩证法 。 人的活动的辫证法也就
是实践的辩证法或社会的辩证法, 它是人这一
主体有意识的社会化行为, 是人的有目的的活
动过程的辩证法;
? 客观事物的辩证法则是自然界自在运动的辩证
法, 它是一种无意识, 无目的的自发运动过
程,, 如果说客观事物的辩证法是自然界的
,本然, 运动, 那么, 人的活动的辩证法则是
按人的需要而展开的, 应然, 运动 。
? 人的活动的辩证法与客观事物的辩证法是内在
一致的, 它们只是唯物辩证法的不同表现系列
而已 。 这种一致性表现在:
– 第一, 无论是人的活动的辩证法还是客观事物的辩
证法, 都属于合理形态的辩证法 。
– 第二, 无论是人的活动的辩证法还是客观事物的辩
证法, 都是客观的解证法, 二者通过大量的中介系
统而相统一 。
– 第三, 人的活动的辩证法包含, 体现着客观事物的
辩证法, 人们通过实践来认识和把握客观事物的辩
证法 。
? 人类活动的辩证法和客观事物的辩证法的统一
有两个现实的基础;
– 一方面, 二者都统一于物质过程, 两个辩证法系列
本身都是物质世界不同的运动形式, 因而天然是统
一的;
– 另一方面, 二者又统一于人类实践, 即客观事物与
人的活动在何种程度, 何种范围内统一起来, 现实
他联结起来, 取决于人类实践所达到的广度相深度 。
人类总是立足于实践, 并从实践出发去验证人的活
动辩证法与客观事物辩证法相统一的程度 。
? 所以, 我们不仅要从客体, 而且要从主体实践
出发去理解全部辩证法的规律和范畴 。 对辩证
法规律相范畴内涵的把握, 不仅反映出实践的
水平, 而且辩证法的规律和范畴之所以有意义,
就在于它能指导人们的实践 。 辩证法的规律和
范畴作为理论形态是实践的内化和升华, 这是
合理形态辩证法的精神和实质之所在 。
? 可以说没有科学的实践观点, 就不可能真正理
解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 。
第二节 联系的普遍性和发展的方
向性
? 一 联系的普遍性和发展的方向性
? 二, 事物发展的方向性及其表现
? 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
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 首先呈现在我们眼
前的, 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
地交织起来的画面, 是一幅普遍联系和发展变
化的辩证因果 。 唯物辩证法就是对这幅生动画
面, 图景的理论再现 。
? 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
征, 是人们考察事物, 分析问题的基本原则 。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范畴, 都是从各个方
面揭示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 。
一、事物的普遍联系及其多样性
? 联系或关系作为哲学范畴, 包括一切事物诸要
素之间的相互影响, 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普
遍本性之一 。 相互联系是物质的普遍特性之一 。
联系是客观的 。
联系的客观性指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 它
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 。 事物的联系就其与人的实践
关系来说, 可分为自在事物的联系与人为事物的联系 。
自在事物中的机械, 物理的联系, 它们当然不依人的
意志为转移, 而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人类实践的产物,
它们的联系仍然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
? 联系又是普遍存在的 。 唯物辩证法关于普遍联
系的观点包括两重含义:
? —是指世界上一切事物, 现象, 过程都不能孤
立地存在, 部与周围的其他事物, 现象, 过程
这样或那样地联系着, 整个世界是佰互联系的
统一整体;
? 二是指任何事物, 现象, 过程内部的各个部分,
要素, 环节, 成分又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着 。
? 中介指的是两个事物之间的中间联系, 任何事
物之间不论存在多大差异, 都可以通过中间联
系沟通起来 。 两个极端不同的个体通过中介而
联系起来, 不同的东西通过中介而被纳入列一
个普通联系的系统之中 。 每一事物部可以成为
其他事物的中介, 每个事物与其他每个事物通
过中介而连成一体, 所不同的只是两个事物之
间的中介联系多些或少些, 复杂些或简单些而
已 。 事物的普遍联系只有经过互为中介才能实
现, 中介也只有在普遍联系中才能产生和存在 。
? 正如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多样的统一一样, 事
物, 现象的联系也是极其复杂的, 多种多样的;
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 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
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 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
等等 。 不同的联系, 对事物的存在的发展所起
的作用也是不同的 。
? 具体科学的任务是揭示某一领域事物, 现象之
间的各种联系;哲学则揭示一切事物, 现象之
间相互联系的普遍的本质和规律, 为具体科学
的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
? 把握联系的多样性是同把握条件的复杂性密切
相关的这一范畴, 是指同特定事物相联系的,
对它的存在和发展发生作用的诸要素的总和 。
? 任何具体的联系无不依赖于 —定的条件;随着
条件的改变, 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因素之
间联系的性质相方式, 也要发生变化 。 这就是
联系的条件性 。 一切以时间, 地点和条件为转
移 。 离开条件, 一切都无法存在, 无法理解 。
? 列宁曾举过下雨的例子,说明撇开联系、脱离
条件来孤立地考察问题,就连对“下雨好不好”
这个摄简单的问题都无法作出明确的判断,更
不用说解决稍许复杂一些的问题了。一切以条
件为转移,而条件又是具体的:多种多样的:
有必要条件和非必要 (可有可无的 )条件、决定
的条件和非决定的条件、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等等。不同的条件,对于
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所起的作用是各不相同的。
? 当然, 条件是可以改变的, 正如具体的联系是
可以改变的一样 。 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作用,
即以主观条件去改变客观条件, 变不利条件为
有利条件, 创设实现预定任务所需的必要条件 。
但改变条件的活动也不是任意的 。 不了解或不
具备改变条件和创设法件的条件, 改变条件的
活动就会失败和落空 。
? 总之, 具体的事物和现象都是有条件的, 只有
,有条件, 这一点才是无条件的 。 从这个意义
上说, 唯物辨证法的普遍联系论同时就是条件
论 。
二、事物发展的方向性及其表现
? 辩证法不仅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的科学, 而且
也是关于世界永恒发展的学问 。
? 世界的普遍联系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 变化和
发展, 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统一体现出唯物
辩证法的全面性特征 。
? 唯物辩证法把运动、变化、发展结合起来表述
自己的发展观。运动、变化、发展是居于同一
序列的概念和范畴。运动就其最一般的意义来
说,包括着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
? 运动是一切物质的根本存在方式,它主要标志
事物变动不居的动态过程。
? 变化主要指运动的一般内容,即运动的多样性,
运动的不同过程、状态和趋向,事物内部和外
部联系的演变等等。
? 发展是在运动、变化的基础丘进一步揭示物质
世界运动的整体趋势和方向性的范畴。
? 发展是指前进的变化或进化,反映着事物由一
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或从一种运动形
式中产生另一种运动形式的过程,从总体上概
括客观世界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
无序到有序的上升的有方向的运动。
? 把握辨证法的“发展”范畴,需要深刻理解客观世界
辨证运动的丰富特征.其中包括运动变化的多样性量
变与质变的统一,新事物产生与旧事物灭亡的统 —。
? 运动、变化、发展之间的辩证统一,以及客观
世界前进运动的方向性,是通过物质运动形式
的多样性及其相互转化表现出来的。
? 思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依据当时科
学达到的水平,按照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
复杂的顺序,把宇宙中各种各样的物质运动归
结为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和社会
的五种基本运动形式.在每一种基本运动形式
中,又包含着许多具体的运动形式 (例如,在物
理运动包括声、光、热、电、磁等运动形式 )。
? 现代科学的发展使人类对运动形式的理解更深
入了, 如何将各种运动形式进行更新的划分,
目前尚无统 —的认识, 但是, 恩格斯对运动形
式的原则划分仍然具有它的意义 。
? 不同的物质运动形式既相互区别, 又相互联系,
并依据一定条件相互转化 。
? 低级运动形式是高级运动形式的基础, 高级运
动形式包含着低级运动形式, 发展就是在低级
运动形式中分化出高级运动形式的上升性运动 。
? 各种运动形式又是相互转化的, 如同高级运动
形式会转化为低级运动形式一样, 在一定条件
下低级运动形式也会转化为高级运动形式 。
? 同时, 运动形式的相互转化, 不仅符合能量守
恒和转化定律, 而且一种运动形式向他种运动
形式转化的能力也是不会消灭的 。
? 世界发展的上升性运动通过事物变化的多向性
与总体方向的前进性的统一表现出来 。
? 事物变化的多向性主要表现为三种方向的运动:
? —是单一水平的运动, 即同一等级运动形式之
间的变化 。
? 二是下降的运动, 即从高级形式向低级形式,
从有序向无序, 从较复杂向较简单的变化,
? 三是上升的运动, 即由低级向高级, 由无序向
有序, 由简单向复杂的运动 。
? 唯物辩证法揭示, 上升性在世界的多向运动中
占主导地位, 而上升性运动则表现为多向性与
定向性, 上升与下降, 前进与后退之间的统一 。
? 这种复杂的统一性本身就是事物上升性发展方
向的特征之一 。
? 若没有后两种方向运动作为自己的基础, 若没
有水平的, 下降的方向的运动, 也就没有上升
的方向的运动, 总体的上升性的方向的运动是
客观事物多种方向运动的内在结果 。 下降运动
是上升的总体运动的必要条件 。
? 承认世界发展的基本方向是前进的, 上升的,
就必然要承认新陈代谢是宇宙中普遍的, 永远
不可抵抗的规律 。
? 所谓新事物, 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的, 具有
远大前途的东西 。
? 旧事物则是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丧失其存在必
然性的, 日趋灭亡的东西 。
? 新旧事物相互区别的根本标志在于, 它们是否
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 。
? 新事物的成长也是这样, 它在最初出现的时候
总是比较弱小, 总是难免有这样那样的缺陷,
而旧事物则往往比较强大, 显得合乎, 常规,,
然而, 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永远是;暂时显得弱
小的新事物不管经过怎样的困难和曲折, 终究
要战胜表面上强大的旧事物 。
? 新事物不可战胜的规律, 在社会生活中的表现
异常明显 。 把握这一规律, 对于理解社会生活,
认识社会的发展, 增强人们为进步事业而奋斗
的精神, 具有重要的人生观和方法论的意义 。
? 新事物必然要战胜旧事物, 是由新旧事物的本质特点
和事物发展的辩证本性所决定的,
– 第一, 就新旧事物与环境的关系来说, 新事物之所
以新是因为有新的结构和功能, 它适应已经变化了
的环境或历史条件;而旧事物之所以旧, 在于旧事
物原有的各种要素和功能, 已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 。
– 第二.就新旧事物之间的关系来说,新事物是在旧
事物“母腹”中孕育成熟的。
– 第三,在社会历史领域中,新事物是社会上先进的、
富有创造力的人们的创造性活动的产物,符合绝大
多数人的根本利益,反映社会进步发展的要求,最
终能得到绝大多数人的支持。
第三节 联系和发展的规律性
? 一, 规律及其分类
? 二, 联系和发展的规律体系及其核心
? 三, 发展的决定性
? 在唯物辩证法的理论体系中, 事物的普遍联系
与永恒发展是内在统一的 。
– 一方面, 世界的普遍联系是世界运动发展的终极原
因, 由于普遍联系形成的相互作用, 引起世界的运
动变化;
– 另 —方面, 由于运动发展才能产生新事物和新联系,
因而运动发展又是普遍联系多样化和高级化的原因 。
世界普遍联系与运动受展的互为因果性, 表明物质
世界的规律都是自身运动的规律, 物质世界的运动
过程是, 自己决定自己, 的过程, 由此而产生了唯
物辩证法的决定论 。
一、规律及其分类
? 唯物辩证法以及一切科学, 都是以规律为研究
对象的 。
? 规律是各门科学得以成立的客观依据, 也是唯
物辩证法与各门科学相互关系得以确立的实在
内容 。 要把握唯物辩证法与各门科学以及其理
论体系, 就要理解规律的内涵 。
? 规律是事物发展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
的、稳定的联系。
? 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规律的基本观点是:
? 第一, 规律是事物的本质联系 。
? 第二, 规律是事物的必然联系 。
? 第三, 规律是事物的稳定联系 。
? 规律既是本质的, 必然的, 稳定的联系, 也是
事物运动, 变化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确定的秩
序 。
? 从大的范围划分, 我们可以把规律划分为一般
规律, 特殊规律, 个别规律三种类型 。
? 唯物辩证法的规律是渗透于自然界, 社会, 思
维各个领域内的普遍规律 。
? 唯物辩证法所阐明的普遍规律是关于普遍联系
相永恒发展的一般学说, 它概括着一切事物运
动规律的共性, 而自然界, 社会和思维的运动
则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具体表现形式 。
? 自然界, 社会和思维的运动规律是特殊规律,
它们是普遍规律在某一领域内的体现 。 以这些
特殊规律为研究对象, 就形成了最基本的科学
群, 如自然科学是以自然界规律为研究对象的
科学群, 它们之所以林为科学群, 是因为每一
科学群中, 不仅有基础科学, 而且包括技术科
学, 应用科学, 其中又有大大小小的各分支科
学, 彼此相互联系, 相互渗透, 共同构成了科
学的体系 。 科学体系本质上是规律体系的理论
反映 。
? 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也是相互渗透的 。 以前自
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这两门科学之间几乎没有什
么联系, 而在现代, 由于科学的发展和人们认
识的深入, 它们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 。 管理
科学, 环境科学就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互
渗透, 相互交叉的明显标志 。
? 个别规律是待殊规律向微观方面的拓展, 相对
于特殊规律, 普遍规律, 它又可称为微观规律 。
个别规律范畴的形成是人类对规律认识深化的
重要体现 。
二、联系和发展的规律体系及其
核心
? 唯物辩证法不同于自然科学, 社会科学, 它揭
示自然, 社会和思维的普遍联系和水恒发展的
一般规律 。
? 唯物辩证法作为理论体系, 它是由辩证法的基
本规律和范畴所构成的逻辑系统 。
?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主要是质量互变规律,
对文统一规律, 否定之否定规律 。 这三个规律
各有其侧重, 但它们相互之间又形成一个内在
统一的逻辑整体 。
– 质量互变规律, 揭示出质和量是普遍存在于一切事
物中的两个最明显的属性, 量变和质变是普遍存在
于一切事物变化过程中的两种最基本的形式或状态 。
量变导致质变, 质变又导致新的量变, 事物就以质
量互变作为自己的运动形式 。
– 对立统一规律, 揭示出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容和动
力, 它表明, 事物内部固有的矛盾性即同一性和对
立性, 既是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 也是事物变
化发展的根本动力 。 对立统一规律或矛盾规律是事
物自我运动, 自我发展的内在根据 。
? 否定之否定规律,是事物矛盾运动的进 —步展
开。这一规律揭示矛盾引起的发展.是肯定自
身一 —否定自身而转化为他物 ——否定这一否
定再回到自身的前进运动。把握这一规律,就
可以从整体理解事物自我运动、自我发展的全
过程。
? 这三个相互联系着的基本规律,构成唯物辩证
法理论体系的主体。
? 除此而外,唯物辩证法还包括一系列最普遍的
范畴,进一步从各个侧面揭示事物的一般规律
? 范畴即基本的概念, 是人的思维对事物, 现象
普遍本质的概括和反映 。
? 每门科学都有自己持有的一系列范畴, 如力学
有力, 质量, 速度, 功 。
? 各门具体科学的范畴, 只在自己所研究的特定
领域内具有普遍的意义 。
? 哲学范畴则是反映整个世界普遍本质的最一般,
最基本的概念 。
– 哲学范畴是对自然, 社会相思维最普遍的对象, 特
性和关系的概括和反映, 而唯物辩证法的范畴则是
对事物, 现象间最普遍的辩证联系或关系的概括和
反映, 是辩证思维的逻辑形式 。
? 唯物辩证法的规律和范畴, 是相互联系, 相互
包含, 相互贯通的 。
– —方面, 规律包含了范畴 。 从逻辑形式上看, 规律
以判断来表达, 范畴以概念来表达;判断离不开概
念, 规律离不开范畴 。
– 另一方面, 范畴体现了规律 。 范畴及其关系的展开,
就构成为规律, 内容决定形式等是事物的客观规律 。
? 在由 —系列规律和范畴等诸要素构成的唯物辩
证法中, 对立统 —规律处于核心地位 。
? 列宁明确指出:, 统一物之分为两个部分以及
对它的矛盾着的部分的认识 …… 是辩证法的实
质 。,,可以把辩证法简要地规定为关于对立
面的统一的学说 。 这样就会抓住辩证法的核心,
可是这需要说明和发挥 。,
? 为什么况对立统一学说是唯物辞证法的实质和
核心呢?
? 第一,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普通联系的根本内
容,揭示了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
? 第二,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辩证法其他规律和
范畴的中心线索。
? 第三,矛盾分析方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
? 总之, 对立统一规律是理解普遍联系和全面发
展, 把握唯物辩证法的钥匙, 是坚持这一科学
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键;而否认事物的内部矛
盾, 并由此而否认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辩证发展,
则是形而上学之要害 。 一句话, 是否承认对立
统一规律, 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世界
观对立和斗争的焦点 。
? 突出对立统一规律的核心地位.决不是用它
来包括、代替一切,而恰恰是为了完整准确地
把握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
三、发展的决定性
?,决定论”是一种承认并说明事物和过程具
有普遍制约性构思想、观点和理论,处关于多
物具有因果联系性、规律性、必然性的学说。
辩证唯物主义对世界的发展持辩论决定论的观
点,认为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的统一既是世界
运动发展的终极原因,也是每一个具体事物何
以这样发展而不那样发展的具体制约过程,它
表明世界上万事万物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
过程”,是自己决定自己,自己完善相发展自
己的过程。
? 决定论并非是对世界发展的唯一一种解释, 与
决定论相对立的有目的论和非决定论 。
? 目的论认为, 人间万事万物均是由神或神秘力
量按一定目的预先安排的, 人只能听从, 上
帝,,, 天意,,, 天命, 的摆布, 目的论实
际也是一种, 决定论,, 是一种反科学的, 决
定论, 。 有些唯心主义者也承认因果性, 必然
性, 规律性, 承认世界的决定过程, 但它们又
认为决定过程是由绝对精神, 理念等规定的,
因而只是一种, 观念决定论, 。
? 与, 决定论, 对立的还有 —种, 非决定论,
?, 非决定论, 否认因果联系的普遍性, 否认事
物发展的规律性和必然性, 认为事物运动不受
因果关系制约, 没有规律和秩序可寻 。, 非决
定论, 在现代西方社会科学中占有主导地位,
它认为既然社会生活都是由有意志的人参与的,
那么人的意志, 尤其少数英雄人物的意志就是
历史活动的决定力量, 在社会历史领域中根本
没有客观规律性和因果制约性可循 。。
? 决定论思想就其渊源而盲, 在古代就已产生了 。
但对决定问题的具体探索, 在不同时代有着不
同的回答方式 。
? 如同唯物主义发展的历史一样, 从古代到现代,
决定论大体经历了朴素决定论, 机械决定论,
统计学决定论, 辩证决定论几种形态 。
? 古代的决定论是朴素的, 这 —决定论形态虽然
正确地描述了世界自身发展的过程, 从总体上
肯定了客观世界发展的决定性的特征, 但它毕
竞是自发的, 直观的, 不系统的 。 古希腊唯物
主义肯定了原于与虚空构成万物, 多由一产生,
最终多又归结为一;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认为,
世界的发展是, 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
生万物, 等等 。 这些决定论的思想在当时无疑
是天才的, 但毕竟未经过科学的严格论证和说
明, 因而在尔后的发展中让位于机械的决定论 。
? 近代唯物主义采用机械决定论的形式来回答世
界发展的决定性问题 。
? 机械决定论的优点在于充分运用了当时的科学
即机械力学理论, 以力的相互作用的动力学规
律论证丁决定论 。
? 但是, 机械决定论犯了简单化和绝对化的错
误, 它把经典力学的思维方式当作哲学上的普
通思维方式, 把力学定律所表述的决定关系当
作唯一普遍的决定方式, 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
运动变化的结果都是按力学公式产生的 。
? 机械决定论甚至断言, 只要知道自然界一切组
成部分的相对位置和全部作用, —亿年以前和
一亿年以后的状况, 都可以精确无误地演算出
来, 历史和未来犹如在眼前 —样, 因为来来的
一切早就在宇宙诞生时便己完全被确定了 。
? 可见, 机械决定论由于只承认单 —的机械的因
果关系, 并把一切偶然性, 可能性都上升到必
然性的高度, 实际上最终好定了客观世界发展
的决定过程, 因而导致了预成论和宿命论的理
论结果 。
? 随着科学的进一步发展, 特别是统计规律的发
现, 统计决定论取代了机械决定论 。 事物概率
分布的统计规律表明, 事物的具体过程和环节
并不是直线, 单向, 一义的, 但其总的过程和
趋势仍然是受制约的, 有确定性的 。 比如, 对
一个骰子来说, 每掷一次只有 l/ 6的机会朝上,
这便是统计学中的大量定律 。 统计学规律比动
力学规律更符合现实世界各种发展过程的实际
情况, 因此, 统计决定论比机械决定论包含着
更多的真理性 。
? 应该指出, 无论统计决定论还是机械决定论,
都是因果决定论, 是从因果关系的普遍性和客
观性来证明客观世界发展决定过程实质的理论 。
实际, 因果关系只是决定过程何以发生的一个
环节, 并不能全面地论证发展的决定过程 。 从
因果关系可以进入到发展的决定过程, 但不能
把决定性仅仅归结为因果性 。 发展的决定性具
有全面性和包罗万象的性质, 这种性质只是片
面地, 断续地, 不完全地出因果性表现出来 。
不能把发展的决定性等同于事物的因果性 。
? 马克思主义哲学主张辨证的决定论 。 辩证决定
论吸取了机械决定论, 统计决定论的合理因素,
承认事物的发展具有普遍的制约性和规定
性, 并以这种原则去观察相处理一切客观的事
韧及其发展过程 。 辩证决定论在考察决定过程
时, 和把决定性归结为一种单向的, 直线的,
僵硬的作用, 而是如实地揭示事物和过程中多
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和动态的统, 其中包括原因
和结果, 必然和偶然, 单向性和多向性以及整
个历史与现实的纵横交错的关系等 。
? 在辩证决定论看来, 机械决定论适合于说明系
统整体宏观变化的决定性特征, 统计决定论更
好地反映了系统中要素和结构变化的决定性机
制, 但二者部不可能穷尽世界上多样化的决定
关系的形式 。
? 随着人类实践和科学的不断发展, 人类必定揭
示出越来越多种类的决定关系, 从而丰富人们
对各种决定论形式的认识 。
第五章 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规律
第一节 质量互变规律
第二节 对立统一规律
第三节 否定之否定规律
第一节 质量互变规律
一, 质, 量, 度
二, 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
三, 质量互变规律的方法论意义
? 当人们研究事物的联系和发展时, 首先遇到质
和量的相互关系, 并发现由量转化为质和由质
转化为量的质量互变规律 。
? 这一规律揭示出任何事物都具有质的规定性和
量的规定性, 都表现为质与量的统一 。
? 量变与质变是事物运动两种员基本的状态, —
切事物的发展变化都表现为由量变到质变和由
质变到量变的质量互变过程 。
一、质、量、度
? 质就是一事物成为它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内
部所固有的规定性 。 特定的质就是特定的事物
存在本身, 质和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 。 质
和事物的直接同一, 具有两方面的含义:
? 其一是说, 事物总是具有一定质的事物, 不具
有一定质的事物是根本不存在的;
? 其二是说,质又总是一定事物的质,脱离一定
事物的质也是根本不存在的。
? 一事物与他事物的关系是复杂的, 因而事物的
质往往表现为多种多样的属性或特性 。 属性就
是一事物与他事物在相互联系中表现出来的质 。
? 事物本身所具有的属性是多方面的, 其中有本
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 。 不同的属性, 对于确定
事物的质具有不同的作用 。
? 要在事物的诸多属性中, 确定哪些是对事物的
质具有决定作用的本质属性, 还必须考虑到社
会实践的需要 。
? 人们又怎样区分在质上相同的事物呢? 这就必
须由质的范畴进入到量的范畴 。
? 量和质一样,也是事物所固有的一种规定性,
它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它的构成
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等可以用数量表示
的规定性。例如,物体的大小,质量的疏密、
等,都是事物量的规定性。
? 内涵的量是表示事物等级程度、构成方式、功
能过程的量,它比外延的量更加深刻,是不能
用机械的方法来加以计算的。
? 质和量是事物的两种不同的规定性 。 质和事物
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 而量与事物的存在并不
直接同 —。 同一事物在一定范围内, 数量的增
减, 功能的变化, 结构的一定变动并不影响某
物之为某物 。 量总是存在着一定的变化幅度的 。
? 作为质和量之统一的度,就是事物保持自己质
的量的限度、幅度、范围,是和事物的质相统
一的数量界限。例如,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
水的度就是 o℃ 一 100℃,在这个幅度内,水保
持其自身不变。
? 在度中, 质和量处于不可分离的统一中 。
? 首先, 度是质和量的互相结合 。 一方面量中有
质, 度中的量不是单纯的量, 而是只有一定质
的量;另一方面质中有量, 度中的质也不是单
纯的质, 而是具有一定量的质 。
? 其次, 度又是质和量的互相规定 。 质规定着它
的对立面量, 如水规定着它的温度是 0℃ 一
100℃ ;量也规定着它的对立面质, 如 0℃ 一
100℃ 则规定着与这个温度相对的质是水 。
? 质和量的互相结合和互相规定, 使质量双方在
持定的度的范围内处于统一状态, 形成果物之
所以为某物的质和量的统一体, 一旦某物的质
和量的统一体发生分裂, 也就是度的超出或破
坏, 某物就会转化为他物而形成新的质和量的
统一体 。
一、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
? 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的两种形式或两种状
态。
? 量变即事物量的变化,是事物在原有性质的
基础上,在度的范围内发生的不显著的变化,
包括数量的增减、场所的变动、组成要素排列
次序的变化和事物功能的变异等形式。
? 质变是事物性质的变化,是一种质态向另、
种质态的转变。质变表现为根本性的显著的突
变,是对原有度的突破,是事物的连续和渐进
的中断。
? 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这是区分量变
与质变的根本标志。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 第一, 量变是质变的准备,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
结果,
– 首先, 质变必须有一个量的积累过程
– 其次, 质变必须由量变来规定其性质和方向 。
? 第二, 质变巩固着量变的成果, 质变又引起新
的量变 。
? 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说明, 事物的发展变化
总是先从量变开始 。 量变达到临界点超出了度,
就导致质变, 这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 质变
又引起了新的量变, 这又是由质变到量变的过
程 。 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 又由
质变到新的量变的无限循环往复, 由低级到高
级, 由简单到复杂的演进过程 。
? 质量互变是客观的, 普遍的规律, 但在现实
世界中, 量变相质变以及二者的关系, 其具体
表现又是特殊的, 丰富多彩的和错综复杂的 。
? 量变的复杂性有多种表现,
– 首先表现在量变形式的多样性 。 事物多种多样的量
变形式基本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由数量的增减而引
起的质变, 另一种是由于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空间关
系即排列次序和结构形式上的变化而引起的质变
– 另外, 总的量变过程中包含着部分质变 。 总的量变
过程中的部分质变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事物的
根本性质未变而比较次要的性质发生变化, 使事物
的发展呈现出阶段性, 可称为阶段性的部分质变;
一是事物全局的性质未变而其中个别部分发生了性
质的变化, 可称为局部性的部分质变 。
– 此外, 量变过程, 在时间的延续上也很不相同,
? 同量变有种种特殊的复杂情况一样, 质变的情
况也是复杂多样的 。
? 首先表现在它的形式的多样性 。 从质变过程中
对抗与非对抗的角度, 可以把质变形式划分为
两类:爆发式飞跃和非爆发式飞跃 。
? 质变的复杂性还表现在, 质变过程中具有量的
特征 。
? 爆发式飞跃是解决矛盾的一种对抗的质变形式。
这种形式纳飞跃,是在量变的积累达到临界点
以后,新事物与旧事物发生激烈的外部冲突,
通过一次或数次决定性的打击,摧毁阻碍新事
物诞生和成长的侄桔,使新事物迅速战胜旧事
物而实现的根本质变。
? 非爆发式的飞跃是解决矛盾的非对抗的质变形
式。在这种形式下,旧事物向新事物转化时一
段不发生剧烈的外部冲突,而是通过新质要素
的逐渐积累和旧质要素的逐渐衰亡而实现的。
? 事物不同的飞跃形式是由事物本身的性质决定
的, 同时又受着它所处的外部条件的制约 。 由
于外部条件的不同, 同样性质的事物其飞跃形
式也会不同 。
? 而且, 由于事物的复杂性和所处条件的多样件,
还往往有这种情形,—个总的飞跃过程是爆发
式的, 但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个别非爆发式的飞
跃;一个总的它跃过程是非爆发式的, 但其中
也可能出现个别的, 部分的爆发式的飞跃 。
三、质量互变规律的方法论意义
? 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最基本
的状态, 是客观辨证法的重要内涵之一, 它对
于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的方法沦意义 。
? 应该说, 质, 量, 度, 量变和质变及其辩证关
系, 以及量变和质变的普遍性, 复杂性等, 都
具有方法论的意义,
? 在这里, 我们重点揭示质量互变的最基本的方
法论意义 。
? 质, 量, 度作为规范事物存在的最基本的范畴,
转化为方法论就是定性分析, 定量分析及其相
互关系, 是人类认识和实践的最基本的方法 。
质量互变规律是把握事物联系和发展的重要参
照系统,
?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表明事物的发展总是连
续性与间断性的统一,纯粹的连续性和纯粹的
间断性都不可能发展自身。
? 掌握事物的度对于了解质量互变规律的方法沦
意义至关重要。
? 定性分析是判断学物所具有的各种因素, 属性
及其运动状态的分析;
? 定量分析是判定各种因素的数值和数量关系的
分析 。
? 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关系是辩证的,
? 定性研究是定量研究的基础 。 但只有定性研究
是不够的, 还必须在此基础上进行定量研究 。
? 定量研究是定性研究的深化和精确化 。
? 质量互变规律的方法论的实质在于, 要善于把
握量变相质变的对立统一, 在它们的辩证关系
中把握事物的变化发展, 从而为实践活动提供
正确的指导 。
? 质量互变规律的方法论含义是全面的, 它的基
本概念及其辩证联系都具有方法论的指导意义,
重要的是要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依据具体
情况决定具体的方法 。
第二节 对立统一规律
? 一, 矛盾及其基本属性
? 二, 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 三,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 四, 对立统一规律的方法论意义
? 对立统一规律 (又称矛盾规律 )揭示事物发展的
源泉, 动力和实质内容,, 提供理解一切现存
事物的 ‘ 自己运动 ’ 的钥匙,, 它是唯物辩证
法的实质和核心, 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的根本原则 。
一、矛盾及其基本属性
? 要把握对立统一规律, 首先要正确理解唯物辩
证法的矛盾范畴 。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或事物
之间对立相同一及其关系的哲学范畴 。 矛盾的
对立属性又称斗争性, 矛盾的同一属性又称同
一性, 它们是矛盾所固有的两种相反而又相成
的基本关系或基本属性 。
? 矛盾的同 —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的相互
依存、相互吸引、相互贯通的一种趋势和联系。
矛盾的同一性可以用许多不同的术语来表述,
具有多种多样的形式。
? 概括起来,矛盾同一性具有两重含义。第一,
矛盾着的对立面的互相依赖性。第二,矛盾着
的对立面之间的相互贯通性。
?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互相得
斥的属性,体现着对立双方互相分离的倾向相
趋势。矛盾的斗争性也可以用许多不同的术语
来表达,如相互否定、相互反对、相互限制、
相互离异、相互分化等等,都是矛盾斗争性的
具体形式,从不同侧面表现着矛盾的立面互相
排斥的含义。
? 矛盾的斗争性是一个最广泛的哲学范畴, 它在
内容上有着最大的普遍性和概括件, 在形式上
则有着无限多样性 。
? 矛盾的斗争性的丰富内容和表现形式的多样性
告诉人们, 作为哲学范畴的斗争或斗争性, 同
政治生活用语中的斗争一词, 既有联系又有区
别, 我们切不可把二者等同起来 。
? 作为哲学范畴的矛盾斗争当然包含着作为政治
范畴的矛盾斗争, 但前者在内容和形式上远比
后者丰富得多, 深刻得多 。
? 矛盾的斗争不仅在不同的事物中有不同的情况,
而且在同 —矛盾的发展和展开过程中也不尽相
同 。 一般说来, 具体的矛盾一经产生, 往往要
经过一个逐步展开的过程 。
? 矛盾产生的初期, 矛盾双方就巳存在着, 但它
们对立的性质还处在萌芽状态, 随着差异的深
化, 原来包含的对立明朗化, 并得到充分的展
开;最后达到矛盾解决, 旧矛盾让位于新矛盾 。
? 无论是不同矛盾的不同斗争形式,还是同一矛
盾的不同斗争状况,都是矛盾斗争性的差别问
题,绝不是矛盾斗争性的有无问题。
? 因此,我们绝不能把矛盾斗争形式或阶段的差
异性同矛盾斗争的有无混同起来,把矛盾斗争
仅仅归结为某一种具体形式或某一发展阶段的
状况,如归结为你死我活的对抗这一具体形式。
这样,就会抹煞矛盾斗争的普通性。
? 同一性和斗争性是事物矛盾的两种相反的属
性, 但二者又是相互联系, 不可分离的 。
– 一方面, 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 没有斗
争性就没有同一性 。 同一是以差别相对立为前提的,
是包含着差别和对立的具体的同一, 因而同一性必
然为斗争性所制约 。
– 另一方面, 矛盾的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
斗争性也总是和同一性相联结, 为同一性所制约的 。
我们所说的差别和对立足事物内在的差别相对立,
斗争是统一体内部的斗争, 因而差别, 对扩相斗争
必然同性相联系, 为同一性所制约 。
二、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 矛盾范畴不仅反映了事物内部对立同一的本质
联系, 而且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机制 。 矛盾是事
物发展的源泉, 动力, 是新事物产生和旧事物
灭亡的内在依据 。 矛盾着的双方又同一又斗争,
双方力量此长被消, 不断变化, 一但力量对比
发生根本的变化, 双方地位便发生相互转化,
于是新矛盾取代旧矛盾, 新事物战胜旧事物 。
这就是由事物的内在矛盾引起的事物发展的实
际过程 。
? 要理解争物自我运动和自我发展, 就要理解事
物内部矛盾与外部矛盾的关系 。 就整个世界而
言, 一切矛盾都是世界的内部矛盾, 世界本身
就是它自己运动的原因 。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
是事物变化的原因, 内部矛盾是内因, 外部矛
盾是外因 。 就外因与内因的关系而言,, 外因
是变化的条件, 内因是变化的根据, 外因通过
内因而起作用, 。 所以, 事物的运动, 变化和
发展主要是由事物的内部矛盾引起的, 同时,
外部矛盾也是不可缺少的条件 。
? 要深入理解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就要
进一步分析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在发展中的作
用。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对求物发展的推动
作用.只有在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紧密结合下才
能实现,事物的发展是矛盾同一性与斗争件共
同起作用的结果。
? 但是,同一性与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是
不同的、各有其独特性,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
展中的作用.
? 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要从以下方面
去认识:
? 第 —,矛盾双方联为一体,互为条件,使对立
面在相互依存的统一体中得以存在和发展。
? 第二,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
在相互利用、相互促进中各自得到发展。
? 第三,矛盾双方的相互贯通规定事物发展的基
本趋势。
? 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的发展中具有重大作用 。
毛泽东说:, 什么事物的运动都采取两种状态,
相对地静止的状态和显著地变动的状态 。 两种
状态的运动都是由事物内部包含的两个矛盾着
的因素互相斗争所引起的 。,
? 对于矛盾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闻, 可以从
量变相质变两个过程分别加以考察 。
? 矛盾斗争性在事物量变过程中的根本作用, 就
在于它推动着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 。
? 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质变过程中的作用明显 。
? 在考察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
作用时, 还必须进一步揭示同一的相对性和斗
争的绝对性 。 矛盾同一和斗争关系中的相对性
和绝对性, 主要指的有条件性和无条件性 。
– 矛盾同一的相对性主要指它的有条件性 。 就是说,
任何矛盾的统一体, 以及贯穿其中的同一性的存
在, 都受着特定条件的限制, 只有当某种待定条件
具备, 矛盾双方才具有同一性, 才能共处于一个统
一体中;而当这种特定条件消失时, 矛盾双方就失
去同一性, 就不能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 所以, 同
一性是有条件的, 暂时的, 易逝的, 相对的 。
? 矛盾斗争的绝对性主要指它的无条件性 。
? 所谓无条件性并不是说它不需要任何具体条件
或不处在任何具体条件中 。 而是指矛盾的斗争
性既存在于具体条件之中, 受特定条件 (也就是
同一赖以存在的条件 )所限制, 又能够打破这些
条件的限制, 创造事物发展所必需的新条件 。
? 矛盾的斗争性是在任何条件下部要贯彻下去的
趋势 。
? 要把握同一的相对性和斗争的绝对性,还应正
确理解一个过程向另一个过程的矛盾转化。
? 矛盾转化过程是旧统一体破坏和新统一体建立
的过程。在旧的矛盾统一体完全瓦解之前,矛
盾双方并末完全割断联系,并末完全失去同一
性,但已是瓦解中的同一。这是“既存在又不
存在,既同一又不同一。矛盾转化过程中这种
同 —的特殊状况,进一步说明了同一的相对
性。。
? 而与此同时,矛盾双方相生排斥的斗争倾向则
越来越强烈,以致这种倾向贯彻到底,使矛盾
双方彻底分离,旧矛盾统一体解体让位于新矛
盾统一体,从而旧矛盾得到解决,开始新的矛
盾运动。矛盾转化是集中体现相对的同一性和
绝对的斗争性相统 —的综合范畴“有条件的相
对的同 —代和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
构成了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矛盾着的对立
面义统 —,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变
化。
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 深入把握对立统一规律, 还要进一步理解矛盾
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
? 矛盾的普遍性有两重含义,( 无时不在, 无处
不在 ), 其一是说,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
展过程中;其二是说, 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
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 。
? 当我们确认一切差异就是矛盾时, 也就确认了
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始终存在着矛盾运动 。
?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的个性和相对性, 即矛
盾着的事物的性质, 地位等各个方面, 以及矛
盾解决的具体形式各有其特点 。 对于矛盾的特
殊性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 。
? 第一, 矛盾性质的特殊性 。
? 第二, 矛盾地位和矛盾方面的特殊性 。
? 第三, 矛盾解决形式的特殊性 。
? 所谓根本矛盾, 是指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
终并规定事物及其过程本质的矛盾 。
? 非根本矛盾则是不规定事物及其过程基本性质,
也不一定贯穿事物发展过程始终的矛盾 。
? 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是相互作用的, 根本矛
盾规定相制约着非根本矛盾;非根本矛盾反过
来又影响根本矛盾, 加速或延缓根本矛盾的解
决, 从而加速或延缓事物的发展过程, 使其显
示出阶段性的持点 。
? 主要矛盾是处于支配地他的, 对事物的发展过
程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
规定或影响着事物复杂矛盾体系中的其他矛盾
的存在和发展 。
? 非主要矛盾则是处于从属地位的, 对事物的发
展过程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
? 主要矛盾起着主导的作用, 而非主要矛盾处于
支配的地位;前者矛盾的主要方面 。
? 事物的性质主要由矛盾主要方面决定的 。
? 矛盾解决的基本形式, 可大致归为以下三种:
? 其一,矛盾的一方克服另一方。
? 其二,矛盾双方,同归于尽,为新的对立双方
所代替。
? 其三,有些矛盾经过一系列的发展阶段,最后
达到对立面面“融合”,即融合成一个新的事
物,使矛盾得到解决。
对立统一规律的方法论意义
? 对立统一规律转化为方法论, 就是矛盾分析方
法 。
? 矛盾分析方法在整个辨证唯物主义的方法体系
中居于基础和核心地位 。
? 毛泽东指出:, 这个辩证法的宇宙观, 主要地
就是教导人们要善于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
矛盾的运动, 并根据这种分析, 指出解决矛盾
的方法 。,
? 矛盾分析法的重要方法沦意义,是由对立统一
规律本身在辩证法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
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从而为我们提供
厂理解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钥匙,诸如原
因和结果、必然和偶然、内容和形式、现象和
本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系统和要素等范畴,无
一不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质量互变规律所揭示
的量印质、量变相质变的关系,否定之否定规
律所揭示的肯定和否定.都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 那么, 作为 —种方法论, 矛盾分析方法有哪些
基本点呢?
? 第一, 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
? 第二, 矛盾分析方法又是内因分析法 。
? 第三,矛盾分析法又是矛盾共性与个性、矛盾
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
? 矛盾分析法之所以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这
是由对立统一规律在客观世界中的地位以及在
辩证法体系中的地位所决定的。
? 既然矛盾就是事物联系的实质内容,同时又是
事物发展的动力,那么,矛盾即是事物,矛盾
即是过程,矛盾即是发展。
? 这种分析方法和过程实质上就是运用对立统 —
规律去解剖和揭示事物的运动及其规律。
? 矛盾分析法是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 。
两点论是矛盾分析方法的通俗表述 。
? 两点论要求在分析任何事物的任何矛盾的时候,
从矛盾双方的对立与统 —的关系分析问题 。
? 即不仅要看到矛盾双方的对立, 又要看到二者
之间的统一;不仅要看到矛盾体系中存在着根
本矛盾, 主要矛盾, 矛盾的主要方面, 事物的
内因等等, 也要看到非根本矛盾, 次要矛盾,
矛盾的次要方面, 事物的外因等等;坚持两点
论的方法, 也就是反对形而上学的方法 。
? 形而上学的方法的根本特征是, 在看到矛盾统
一的地方看不到二者的对立 。 在看到矛盾对立
的地方又看下到二者的统一, 认为对立便是绝
对的对立, 统一便是绝对的统一 。 这种一点论
方法必然导致静止地, 孤立地, 片面地看问
题, 是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方法论根源 。
? 同时, 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不是均衡的两点论,
而是有重点的两点论 。 它要求把握矛盾的不平
衡性并把它贯彻到矛盾的分析之中
? 内因分析法包含以下含义:
? 其一, 在事物内因和外因的关系中把立足点放
在内因上 。 同间时充分利用外因的作用, 创造
外部条件 。 但是, 利用外因归根维底是为发展
内因, 同时, 外因也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 。
? 其二, 内因分析法是对矛盾自我发展的分析 。
在矛盾分析法看来, 一切矛盾本质上都是现有
矛盾的进一步展开, 现有的矛盾孕育着它未来
的发展;发展不是别的, 是向自己的对立面的
转化,
? 矛盾分析法的精髓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毛泽
东指出:, 这一共性个性, 绝对相对的道理,
是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 不懂得它, 就
等于抛弃了辩证法, 这是因为共性与个性, 绝
对与相对的关系贯穿于一切事物的各个方面,
是理解一切矛盾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 。
? 违背这个道理, 就背离了辩证法, 抛弃这个道
理, 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 就会犯唯心主义,
形而上学的错误 。
?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就是共性与个性
的关系 。
– 矛盾的特殊性作为个性包含着矛盾的普遍性即共性,
共性寓于个性之中;
– 矛盾的普遍性又贯穿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 共性统
摄着个性 。 共性与个性相互联结, 相互制约, 相互
过渡 。
– 作为方法论, 它对于人类的认识和实践有着重要意
义 。 人类的认识是由个别到 —般, 然后又用这一般
的, 共性的东西, 去研究新的个别的, 特殊的事物,
从而补充, 丰富和发展这种共同的, 本质的认识 。
? 是否承认矛盾以及运用矛盾分析法,是辩证法
的世界观与形而上学的世界观的根本分歧。
? 辩证法的范畴、规律及其体系,从根本上说,
也就是辩证的方法,而辨证方法的核心和基础
就是矛盾分析法。
?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我
们更要重视矛盾分析方法这个锐利的思想武器,
用它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开拓新思路,
创造新局面。
第三节 否定之否定规律
? 一、辩证的否定
? 二、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实质及其形式
? 三、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方法论意义
?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出, 由于内在矛盾性或内
在否定性的力量, 促使现存事物转化为自己的
对立面, 由肯定达到对自身的否定, 进而再由
否定达到新的肯定, 即否定之否定, 从而显示
出事物自己发展自己的完整过程 。
一、辩证的否定
? 任何事物的内部都包含着肯定和否定两个因素 。
? 肯定方面是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 即肯定
这一都物为他自身而不是他物的方面,
? 否定的方面是事物中促使它灭亡的方面, 即破
坏现存事物使它转化为他物的方面,
? 肯定与否定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
? 首先,肯定和否定是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
? 其次,肯定和否定是相互包含的。
? 再次,肯定和否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 唯物辩证法的科学否定观, 就是建立在对肯定
和否定辩证理解的基础上的 。
? 辩证的否定观在辩证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
位,它是事物发展的契机和推动力量.是辩证
法批判的、革命的实质之所在。
? 辩证的否定是这样一种否定.它是通过事物的
内在矛盾运动而进行的自身否定、即自己否定
自己,并通过自身否定,实现“自己运动”、
自我发展。
? 辩证的否定观有两个重要特点;
– 其一, 它是发展的环节, 辩证的否定是旧事物向新
事物的转变, 是由旧质到新质的飞跃 。
– 其二.它又是联系的环节。辩证的否定把新事物和
旧事物联系起来。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并在旧事
物的毋腹中生长起来。新事物是以吸取、保留和改
造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作为自己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 作为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之统一的辩证否定用黑格
尔的话说,就是“扬弃” —— 既克服又保留。保留
是发展的历史延续,是发展中的连续性。克服是发
展中的连续性的中断,是发展的非连续性。辨证的
否定就是连续性和非连续件的对立统一。
二、定之否定规律的实质及其形
式
? 事物的辩证否定, 不是一次完成的, 而是经历
了事物自己发展自己的两次否定, 两个阶段的
有规律的过程 。 思格斯指出:辩证法, 按本性
说是对抗的, 包含着矛盾的过程, 每个极端向
它的反面的转化, 最后, 作为整个过程的核心
的否定的否定, 。
? 否定之否定规律所揭示的, 肯定一一否定 ——
否定之否定, 三阶段的历史演化, 是矛盾自我
展外的综合性, 总括性的过程 。
? 肯定因素与否定因素处于对立统一之中。
? 最初,事物的肯定因素占居主导方面,矛盾也
就处于肯定阶段。矛盾进一步展开.否定因素
战胜肯定因素。于是事物发生质变,这时候,
矛盾运动就由肯定阶段进入到否定阶段。如果
仅仅看到事物的一次否定,还没有正确把握事
物发展的辩证过程,没有理解否定之否定规律
区别于对立统一规律和质量互变规律的特殊性。
只有在第一次否定的基础上进行第二次否定,
即否定之否定,才能解决前两阶段之间的矛盾。
? 第二次否定,即否定之否定,既保留它们各自
的积极因素,又克服它们各自的片面件.达到
肯定方面与否定方面的对立统一。使事物在
“自己运动”中自身得到充分的发展,表现出
某一特定事物发展的完整过程。
? 就是说,这一过程包含着两次否定、三个阶段;
两次否定即肯定的否定和对否定的否定,三个
阶段即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
? 体现事物自己发展自己的辩证否定, 一方面是
事物自身发展的中断和另一新发展过程的开始;
另一方面它又是事物自身发展的继续, 是完善
自身所必然经历的一个环节 。
? 这就是思格斯所说的,, 做第一个否定的时候,
就必须做得使第二个否定可能发生或者将有可
能发生, 。 这种形式的否定, 否定之否定, 显
示出事物自身发展的辨证性质, 是, 真正的,
自然的, 历史的和辩证的否定,, 是在, 更高
阶段上重新达到了原来的出发点, 的否定 。
? 事物由肯定, 否定到否定之否定, 从内容看,
是自己发展自己, 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 因而
是一种上升, 前进的运动, 从表现形态和发展
态势上看, 表现为近似螺旋的曲线, 是波浪式
和曲线式的前进过程 。
? 事物的螺旋式前进是由否定之否定规律决定的 。
? 第一,发展的上升性或前进性。
? 第二,发展的周期性或曲折性。
? 第三,发展的回复性或回归性。
二、定之否定规律的方法论意义
? 否定之否定规律具有特殊的方法论意义
– 辩证的否定观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是观察和分
所一切问题的方法论原则 。
– 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 反对绝对化, 这是辩证否定
观的 —个重要方法论原则 。
–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的事物发展的两次否定, 三个
阶段的周期运动规律, 对于我们总结历史的经验,
确定新的发展的基础和周期, 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
义 。
– 否定之否定规律反对历史循环论和历史直线论, 具
有重要的方法沦意义 。
第六章 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 第一节 原因与结果
? 第二节 必然性和偶然性
? 第三节 可能性和现实性
? 第四节 内容和形式
? 第五节 现象和本质
? 第六节 系统和要素
? 第七节 结构和功能
第一节 原因与结果
? 一、原因和结果及其辩证关系
? 二、原因和结果范畴的方法论意义
? 原因和结果及其关系问题是人类在认识和实践
活动中首先遇到的问题, 也是哲学史上较早产
生的范畴 。
? 原因和结果是事物, 现象之间相互联系, 相互
制约的普遍形式之一, 是决定论的逻辑依据 。
一、原因和结果及其辩证关系
– 客观世界中到处都存在着引起和被引起的普遍关系 。
唯物辩证法把这种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 称为因果
联系或因果关系 。 把引起某 —现象的现象叫做原因,
而把被某种现象所引起的现象叫做结果 。
– 一般地说, 因果总是有时间顺序的联系, 即原因在
先, 结果在后 。 但是, 决不能由此得出, 在此之后,
便是, 因此之故, 。
– 因果联系是一种包括时间顺序性在内的内某一现象
必然引起另一现象的本质联系, 但不是任何表现为
先后相继的现象都是因果关系, 也不能得出结
论, 世界上只有因果联系一种形式 。
? 原因和结果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
? 第一, 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
的 。
? 第二, 原因和结果是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的 。
? 第三, 原因和结果的相互关系是复杂多样的
? 一般可以把因果联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划分为
不同的类型 。 一因多果, 同因异果, 一果多出,
同果异因, 多因多果, 复合因果等等, 是常见
的几种类型 。
? 因果联系类型的划分并不是绝对的, 它们随着
实践要求和考察角度的不同而相互过渡 。
? 这种极其复杂的情况, 要求人们在坚持唯物主
义决定论原则的前提下, 要善于对原因, 结果
及其关系进行全面的, 具体的分析 。
二、原因和结果范畴的方法论意
义
? 原因和结果这一对范畴的方法论意义表现在:
– 第一, 原因和结果范畴是唯物主义决定论原则的内
在依据, 它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方法论前
提 。
– 第二,原因和结果的辩证法为人类自觉地有目的地
活动,认真总结经验教训,预测未来,提供了方法
论指导。
– 第三,因果联系的辩证法为在科学活动和社会活动
中理解和运用反馈原理提供了理论基础。
? 因果联系的客观性是指因果联系为客观事物所
固有, 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人们的因
果观念只不过是对客观因果联系的反映 。
? 因果联系的普遍性是指任何事物都受因果联系
的支配, 因果制约性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
程中 。
? 有些事情看来是毫无结果, 实际这是说没有达
到预期的结果, 并非真的没有结果;没有取得
预期的结果本身就一种结果, 而且这种结果也
是有原因的 。
? 唯心主义并非决定论否认因果联系, 因果规律
的客观性和普通性 。 主观唯心主义把因果联系
归结为主观精神的产物 。
– 休谟认为, 因果联系不过是一种心理习惯 。
– 康德则说, 自然界本身不存在因果联系, 因果联系
只是人们整理感觉经验的一种先天的形式
– 马赫宣称,, 原因和结果是我们思维的创造物,,
,在自然界中, 既没有原因, 也没有结果, 。
– 这种唯心主义的非决定论, 实际上否认了科学认识
的客观依据, 否认了自觉改造世界的可能 。
? 坚持唯物主义决定论, 必须要同宿命论和神学
目的论划清界限 。
? 有一些唯心主义者也承认因果性, 但他们却把
某种客观精神, 理性或神看作决定事物变化发
展的最后原因 。 诸如, 因果报应, 的宿命论,
上帝是终极原因的神学目的论, 就是这种观点 。
? 按照目的论的观点, 猫被创造出来是为了吃老
鼠, 老鼠被创造出来是为了给猫吃, 整个自然
界被创造出来是为了证明造物主的万能, 为了
实现上帝的意志和目的 。
? 因果关系的双向性和相互转化, 是反馈原理的
理论基础 。 反馈原理或方法是施控系统实现对
被控系统控制约最根本方法 。
? 反馈过程也就是施控系统把信息输送出去, 再
把被控系统对信息所产生的结果输送回来, 从
而时信息再输出发生影响, 最终对被控系统起
到控制作用的过程 。 一般说来, 反馈与控制目
标相比较, 有正反馈与负反馈两种形式 。 正反
馈是偏离目标, 并且离目标越来越远的一种反
馈, 而负反馈则是越来越趋近目标的一种反馈 。
第二节 必然性和偶然性
? 一, 必然性和偶然性及其辩证关系
? 二, 必然性和偶然性范畴的方法论意义
? 无论是原因和结果还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
运动都是由可能性向现实性的转化过程。
? 事物的转化过程总是从可能的存在到现实的存
在,而存在的现实又会产生新的可能,并孕育
这种新的可能向新的现实的转化。
? 因此,要全面把握事物的联系和发展,就要进
一步研究可能性和现实性这对范畴。
一、可能性和现实性及其辩证关
系
? 可能性和现实性范畴揭示的是可能的事物和现
实的事物的本质联系和转化过程 。
? 现实性是指现在的一切事物, 现象的实际存在
性 。 现实性是已经实现了的可能性 。
? 从纵向看, 今天的现实是过去现实发展的结果,
又是发展为未来现实的原因 。
? 从横向看, 任何个别事物的现实存在都不是单
一的, 孤立的, 而是同周围事物处于普遍联系
之中的 。 现实性体现着事物联系和发展纵横两
方面的整体性质 。
? 在我们把握现实性范畴时, 应当注意它同必然
性的内在联系 。 现实之所以成为现实又转化为
不现实, 是由内部的必然性, 规律性所决定的 。
? 从发展上看, 只有合乎规律, 合乎必然的东西,
才是现实的, 或者说, 终将变为现实 。 一个事
物尚未出现时还不是现实的, 但只要它合乎发
展的客观必然性, 就迟早一定会变成现实 。
? 任何必然性在它由可能向现实转化的过程中,
或多或少总是有着各种偶然性的影响, 也有着
其他可能性的干扰 。
? 可能性是指现实事物所包含的预示着事物发展
前途的种种趋势 。
? 可能性相对于现实性而盲, 是潜在的尚未实现
的东西, 当某种事物或现象还没有成为现实之
前, 只是某种可能性 。
? 把握可能性范畴, 要区分各种不同的复杂情况
– 第一, 要把可能和不可能区别开来 。
– 第二, 要区分现实的可能性和抽象 (非现实 )的可能
性 。
– 第三,对于现实的可能性,还须作进一步分析。
? 把握可能性和现实性范畴, 还要进一步拿捏它
们之间的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
? 就可能性与现实性范畴相互区别, 可能性还不
是现实性, 现实性也不是可能性 。
? 就可能性和现实性的统一而言, 两者又紧密相
联, 不可分割 。
? 可能和现实又是相互过渡、相互转化的。
二、可能性和现实性范畴的方法论意义
? 可能性和现实性范畴直接涉及到, 现在, 与
,未来, 的关系, 由于任何现在都必然经过可
能向现实的转化而走向未来, 因而这对范畴关
系到人们对未来的认识和对现实的评价, 同时
也关系到人们选择何种可能性 。
? 所以, 把握可能性和现实性及其辩证关系, 对
于人们自觉的活动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
? 可能性和现实性及其辩证关系, 对人们自觉的
活动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
– 第一, 既然现实性包含着可能性, 那么, 人们办任
何事情要从现实性出发, 并对可能性作出全面分析 。
– 第二, 现实性中包含着不同质的好的和坏的两种可
能性, 人们就要争取好的可能性, 防止坏的可能性 。
– 第三, 既然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有一个过程, 那么,
人们就应从量的方面进一步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 。
– 第四, 既然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需要一定的条
件, 那么人们就应努力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积极
创造各种必需的条件, 实现可能向现实的转化 。
? 从现实性出发包含着对可能性的分析和把握,
也就是要用现实性来衡量可能性 。
– 首先, 要把可能与不可能区分开来 。 人们在想问题
时, 应排除一切不可能性 。
– 其次,要进一步认识抽象的和现实的两种可能性的
区别和联系。一方面,要看到两种可能性的区别,
应该集中力量去办那些具有现实可能性的事情、不
去办那些在当前只有抽象可能性的事情。另一方面,
又要看到两种可能性的联系,在争取现实可能性之
实现的同时,根据客观事物的进程,积极创造条件,
促使有利于事物发展的抽象的可能性变为现实的可
能性,并进而把它变成现实。
? 要把握可能性的量的大小, 就要进一步把握或
然性的概率 。 或然率和概率就是对可能性在量
上的一种科学说明 。
? 或然率是要测定偶然事件的数目与全部可能发
生的偶然事件的总数之间的比率 。 如 n是可能
发生的偶然事件的总数, 而 m是所要攫定的偶
然事件的数日, 或然率就是 m/ n。
? m和 n的比值在零和一之间, 如果或然率等于零,
就是没有可能或不可能;如果或然率等于一,
就是百分之百的可能, 可能就完全成了必然 。
? 测定或然率的方法产生于实践的需要, 它在自
然科学和技术科学以至社会科学中, 得到了越
来越广泛的应用 。
? 对重大活动都应进行可行性的论证和分析, 只
有在全面分析了各种条件, 近期和远期效应后,
在比较了各种可能性之后, 才能对其中较为现
实的可能性作出决断 。
? 因此, 从量上分析可能性已经成为人类进一步
预测自身未来活动和发展的极其重要的方面 。
? 为了在变可能为现实的斗争中正确有效地发挥
主观能动性, 必须注意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
– 其一, 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 必须力求正确地反映
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力求全面地把握事物发展的
各种可能性, 以及事物由可能向现实转化的种种条
件, 这是促进事物由可能变为现实的客观前提 。
– 其二, 在客观的前提下, 还要经过主观努力和积极
斗争, 创造有利的条件, 克服不利的条件, 力争实
现好的可能;同时又要努力防止坏的可能向现实转
化, 并做好应付这种局面的充分准备 。 只有从最坏
处设想, 向最好处力争, 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
第四节 内容和形式
? 一, 内容和形式及其辩证关系
? 二, 内容和形式范畴的方法论意义
一、内容和形式及其辩证关系
? 内容和形式这对范畴揭示出现实事物都是内在
要素和它们的结合方式的统一 。
? 事物的内容是指构成事物的一切要素, 即事物
的各种内在矛盾以及由这些矛盾所决定的事物
的特性, 成分, 运动的过程, 发展的趋势等等
的总和 。
? 事物的形式则是指把内容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
构或表现内容的方式 。 内容和形式是统一事物
的两个侧面, 只有内容而无形式, 或只有形式
而无内容的事物, 在现实世界中都是不存在的 。
? 对任何一个具体事物来说, 形式是事物存在和
表现的方式, 内容则是事物存在的基础 。
? 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又是统一的 。 二者的统一性
表现在:
? 首先, 任何事物都有内容和形式两个侧面, 它
们是相互联系, 相互依存, 不可分割的 。
? 其次, 内容和形式又是能够相互过滤, 相互转
化的 。
? 在内容和形式的对立统一关系中, 要特别注意
把握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 相互作用及其矛盾
运动 。
? 第一, 在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中, 内容决定形式,
形式依赖于内容 。
? 第二, 形式又积极影响内容, 对内容有巨大的
反作用 。
? 第三, 内容和形式的相互作用是矛盾运动的过
程 。
二、内容和形式范畴的方法论意
义
? 内容和形式的原理的意义
– 第一,根据内容决定形式的原理,在观察和处理问
题的时候,特别要注意事物的内容,反对片面地追
求形式而忽视内容的形式主义。
– 第二,根据形式对内容有巨大反作用的原理,在重
视事物内容的同时,还必须重视形式的作用,将充
实的内容和恰当的形式结合起来。
– 第三,根据内容和形式关系的复杂性,我们要善于
发现利用有利于内容的各种形式,发展内容,繁荣
形式。
第五节 现象和本质
一, 现象和本质及辩证关系
二, 现象和本质的方法论意义
一、现象和本质及辩证关系
? 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是复杂的, 表现为客观世界
不同对象都有自己特定的内容和形式, 事物内
容的丰富多彩决定事物形式的多样性和生动性 。
? 复杂性还在于, 同一内容可以有多种形式 。
? 内容和形式的复杂性还有一层含义, 这就是新
事物可以利用旧形式而发展, 旧事物也可以采
取新形式而复活 。 新事物在其萌芽时期, 往往
是在旧形式中发展的, 以后才逐渐形成适合自
己发展的比较完善的新形式 。 至于旧事物利用
新形式, 旧内容借用新形式死灰复燃,
? 现象和本质是相互区别和对立的, 其具体表现:
? 第一, 现象是个别的, 片面的和表面的东西,
是事物本质的具体表现;本质则是同类现象的
共性, 是事物内部深藏的东西 。
? 第二, 现象是多变的, 易逝的, 具有较大的流
动性;本质则是相对稳定的 。
? 第三, 从人的认识方面看, 形于外的现象, 可
以为人的感官所直接感知;藏于内的本质, 则
看不见, 摸不着, 只有靠理性思维才能把握 。
? 同唯物辩证法相反,主观唯心主义者贝克莱认
为,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感觉的复合”,
“本质”只是一种“虚无”。这就既否定了现
象和本质的客观性,又割裂了二者之间的同一
性。
? 康德虽然承认现象和本质的存在,但他却把现
象和本质绝对对立起来,宣称二者之间存在着
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人们只能认识现象,而
不能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康德把本质看
成是不可捉摸的“自在之物”,从而否认了获
得任何科学知识的可能性.导致不可知论的结
论。
? 现代一些唯心主义哲学家,也否认事物本质的
客观存在,否认现象和本质的辨证联系。存在
主义者断言整个世界只是一种“虚幻的假象”,
声称人最初只作为一种“单纯的主观性”而存
在,人的本质及其一切都是“主观性”后来创
造的。
? 存在主义者的这种关于“存在先于本质”、而
存在又以“主观性”为出发点的观点,是一种
形而上学的唯心主义的观点。这就从反面告诉
我们,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上自觉坚持现象和本
质的辩证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二、现象和本质的方法论意义
? 现象和本质的对立统一关系告诉我们, 既不能
抹煞差别, 也不能否认二者的统一 。 现象和本
质的对立决定了科学研究, 科学认识的必要性,
? 一切事物都是现象和本质的对立统一, 这是事
物的客观辨证法 。
? 把这种客观的辩证法运用于认识过程, 要求人
们既不能脱离现象凭空地去认识事物的本质,
也不能使认识停留在现象上, 相反要透过现象
抓住本质 。
? 怎样才能透过事物的现象抓住它的本质呢?
? 第一, 要在实践的基础上观察大量生动的现
象, 尽可能地占有丰富的和真实的感性材料 。
这是实现由现象到本质的前提条件 。
? 第二, 认识了大量的现象, 还不等于认识了事
物的本质 。 要把握本质, 还必须开动思想机器,
对大量的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科
学的分析和研究 。 特别是在复杂的现象中, 要
把真象和假象区分开来, 进而揭露假象所掩盖
的本质, 就更需要下一番辩证思考的功夫 。
?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由现象到本质的过程,对
于本质自身来说,又是由不甚深刻的本质到更
深刻的本质的不断深化的过程。
? 人们对于事物本质的认识,不是一蹴而就的,
而是一个不断反复、不断深化的复杂过程。
? 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这是认识的直接任
务。唯物辩证法的规律和范畴既是事物联系和
发展的普通本质的反映,也是人们透过现象抓
住本质的认识工具。因此,必须把唯物辩证法
应用于反映论,应用于认识的过程和发展。
第六节 系统和要素
? 一, 系统和要素及其关系
? 二, 系统和要素的方法论意义
? 辩证法总是以旧范畴的更新或新范畴的产生作
为自身的发展形式, 而现代化的社会实践则是
新范畴得以产生的基础和原因, 系统和要素就
是在现代实践, 现代科学技术的推动下所形成
的辩证法的新范畴 。
? 这对范畴从整体与部分的相互关系的角度考察
事物的联系和发展, 为我们分析复杂事物的内
外关系提供了科学的认识方法和思维方式 。
一、系统和要素及其关系
? 系统和要素是自然界、社会、思维运动中普通
存在的矛盾.任何一个事物都存在着系统和要
素两个方面。
? 系统是诸多要素 (不少于两个要素 )的相互联系
的整体,要素是组成一个整体而相互作用的部
分。换句话说,系统是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所构
成的整体,而要素则是整体中的各个部分。
? 一般说来,系统整体大于其要素相加之总和。
? 要素有如下特点:
– 第一, 个别性, 局部性 。 要素总是整体的一个个别
部分, 或者一个个别因素, 个体 。
– 第二, 多样性, 差别性 。 一个系统中诸多要素有着
不同的地位, 起着不同的作用 。 一般说来, 它们相
互之间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区别 。
– 第三, 不可分割性 。 要素作为系统构成的单元, 相
对于该系统来说, 必须设定它是不可分割的 。
– 第四, 不确定性 。 与整体相比, 要素相对不稳定 。
? 系统具有如下特征;
– 第一, 整体性 。 系统是在要素及其相关性中产生的
整体, 因而它既是对周围事物发生作用的整体, 又
是对内高于各个要素并使要素从属于自身的整体 。
– 第二, 统一性 。 相对于要素的多样性, 系统作为统
一体出现, 它与要素之间是一与多的关系 。
– 第三, 复合性 。 系统总是由两个以上要素构成, 因
而是复合的, 可分的 。
– 第四, 稳定性 。 系统都是有序的结合, 因而具有相
对的稳定性 。
? 系统范畴具有普遍性 。 我们大致上可以把系统
分为自然系统, 人工系统和自然 ——人工复合
系统, 物质系统和概念系统, 开放系统和封闭
系统, 宇观系统, 宏观系统和微观系统, 有机
系统和无机系统, 等等 。
? 系统与系统之间, 按其有序性程度的高低, 又
构成从低级到高级的等级序列, 它们在一定条
件下相互过渡 。
? 系统范畴的普遍性是整体与部分关系普遍性的
反映, 是对辩证法普遍联系观念的具体深化 。
? 从整个世界的等级联系和过程的推移来看,系
统和要素的关系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
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 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系统就是系统,要素就
是要素,具有确定性。但是,任何一个系统相
对于更高一级、范围更广的系统而言,它们又
转化为要素;任何一个系统的要素又是较低一
级要素的系统,如地球是太阳系的一个要素,
太阳系又是银河系的一个要素。系统和要素之
间的关系因各种条件、对象的不同而相互转化。
二、系统和要素的方法论意义
? 系统观念的认识论意义, 在于它提供了一个新
视角, 使人们从认识实物及其过程, 进到认识
系统, 这是理论思维角度的重大转换 。
– 通常, 把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划分为两个阶段, 19世
纪以前是, 实物中心论,, 唯物主义把世界的统一
性归结为各种, 原始物质,, 如从火, 气, 水, 土
直到, 原子, ; 19世纪之后, 唯物辩证法首先开始
了从联系和发展的角度考察世界, 突出了事物自身
的, 关系,,, 联系,, 继承了唯物辩证法的优秀
传统, 开始了从系统的角度对人类的知识进行认识
的新阶段 。
? 系统观念为我们把握复杂事物提供了一系列科
学方法论的原则, 主要是:
? 第一,整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是系统方法的
核心。
? 第二,有序性和动态性原则。
? 第三,等级系统和系统发展原则。
? 第四,模型化相优化原则。
第七节 结构和功能
? 一, 结构和功能及其辩证关系
? 二, 结构和功能的方法论意义
? 结构和功能范畴是在现代科学实践条件下形成
的辩证法的新范畴 。 这对范畴揭示着事物内部
的构成方式和事物同环境相互作用的动态过
程, 并要求从结构和功能的相互关系上去考察
事物 。
? 结构和功能范畴以及结构-功能方法对于把握
复杂事物的运动过程具有 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
一、结构和功能及其辩证关系
? 结构和功能这对范畴也是揭示联系和发展的,
不过它是从事物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的过程
来揭示事物的联系和发展的 。
? 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结构方式, 结构范畴就是
表征事物内各要素的组合方式, 结合方式的范
畴 。 结构范畴有着一系列特点:
– 首先, 结构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是一事物内在关系
中相对不变的方面 。
– 其次, 结构是有序的 。
– 再次,结构与结构之间形成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
简单到复杂的发展序列
? 功能是事物作用于他的的能力, 即系统作用于
环境的能力 。
? 功能与作用从不同角度来表述同一个过程, 就
事物本身而言, 是指它具有什么能力;就一事
物与他事物的关系而言, 是指它具有什么作用 。
作用正是功能在事物相互影响中的表现 。
? 一事物的功能总是在与环境的作用过程中表现
出来的 。 所以, 我们也可以把系统对环境的作
用称为系统的功能 。
? 事物的功能取决于多种因素, 不同的层次有不
同的功能 。 一般说, 可以把功能分为以下几种:
? 第一,, 元功能, 。 事物的功能首先取决于组
成该事物的要素之性质 。 一个要素在孤立状态
下不依赖整体而具有的功能称为, 元功能, 。
? 第二,, 本功能, 。 功能又取决于事物内部诸
要素的数量 。 各个要素的, 元功能, 的机械和
称为, 本功能, 。
? 第三,, 构功能, 。 事物的功能还取决于事物
的结构 。 事物的结构所形成的功能称为, 构功
能, 。
? 依据功能的来源, 可以有两种提高事物功能的
途径:
– 一是改造每个要素的素质, 增加要素的数量, 即提
高, 本功能, ;
– 二是改变事物的结构, 发挥事物的整体作用, 即提
高, 构功能, 。
? 结构和功能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
– 方面,结构和功能是有差别的、对立的。
– 另一方面.结构和功能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 在一定条件下结构和功能具有统一性,
? 第一, 事物的结构决定着事物的, 构功能, 。
?, 第二, 功能又反作用于结构 。
? 第三, 事物的结构和功能相互作用, 在一定条
件下相互转化 。
? 这说明, 结构和功能在一定条件下是相互转化
的, 整个世界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 正是在结
构和功能的不断转化中实现的 。
二、结构和功能的方法论意义
? 结构方法是从结构上认识、复制和创造事物的
方法。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自然科学和社会
科学主要就是以对自然和社会客体结构的研究
为目的的,任何对事物结构认识的深化,都具
有重要的科学和认识意义;从复制过程来看,
认识了一个事物的结构,也就可以把它复制出
来。
? 仿生学以生物各种构造为对象进行工程技术模
拟的科学,它为现代科技的发展提供了优化的
捷径,即实现生物系统与工程技术系统的结合。
? 但是, 结构方法有很大的局限性, 这就是必须
弄清系统的结构, 才能运用结构方法 。
? 而对于特大的复杂系统, 对于由于人类技术的
局限还不能深入到内部的系统或者还不能直接
打开的系统, 结构方法目前还是无能为力的 。
? 在这种情况下, 就要采用功能方法, 以弥补结
构方法的不足 。
? 功能方法从功能过程来认识、复制和创造事物
的方法。
? 功能作为一种事物所具有的能力,必须通过与
周围事物或环境的相互作用表现出来。功能作
为这种相互作用的表现,体现着事物与外部环
境之间的物质、能量、信息的输入和输出的一
种转换关系。
? 考察事物的功能过程,可以把事物内部的结构、
质、要素等等复杂关系放在一边,而把认识的
重心放在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相互作用上。
? 结构方法的重点是研究“这是什么东西”,而
功能方法的重点是研究“这一东西在干什么”、
“它能干些什么”、“它不能干些什么”。
? 功能方法可以用“输入”与“输出”来表
示。 —个事物总是在环境中存在的。
? 人们通常把环境对事物的作用称为“输入”,
而把事物对“输入”作出应答称为“输出”,
这种把特定的“输入”转化为特定的“输出”
的过程,就是事物的功能过程。把这种功能过
程运用到具体方法上,就是“黑箱方法”。
? 当我们对一个事物内部情况还一无所知 (或者由
于这一事物内部还无法打开,或者由于事物特
别复杂 )时,它就是一个“黑箱”。
? 黑箱方法是指不打开和不损害事物的内在结构,
而仅从输入一输出的整体转换功能来把握事物
的方法。现代科学对人脑、黑洞、信息过程、
人工智能等等的研究,大量运用着功能模拟的
“黑箱方法”。这是人类实践对象的系统化、
高层次化过程中必然产生的方法。
? 功能方法的优点在于:它打破了事物结构与质
的层次的差异。
? 从功能过程来看,既然不同的结构完全可以有
同一功能,当然就可以通过各种途径使机器也
具有人和生物的某些功能,甚至是人的思维功
能。
? 功能方法通过具体的“输入”与“输出”的关
系来描述功能,就为功能研究的科学定量化奠
定了基础,使各种功能的模型得以产生,从而
达到使不同的结构实现相同的功能的目的。
? 结构方法与功能方法在一定条件下是对立的,
但它们又是统一的, 在更多的情况下要把两种
方法结合起来加以运用 。
? 通常把结构方法称为, 内描述方法,, 把功能
方法称为, 外描述方法, 。 实际上, 事物的内
部过程和外部过程总是统一事物的两个方面,
要完整地把握事物, 人们的认识就不能只停留
于某一方面 。
? 所以, 要把, 外描述, 与, 内描述,, 结构方
法与功能方法统一起来 。
第七章 社会发展过程及其动力
? 第一节 发展过程的两种形式
? 第二节 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和直接动力
? 第三节 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 第四节 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 联系和发展有两种基本形式, 即自在过程和自
为过程 。
? 自然运动是自在过程, 社会运动是自为过程 。
这两种运动过程具有相似性, 但相似不等于相
同, 社会发展具有自己独特的动力和规律 。
? 进一步了解社会发展过程及其动力, 是全面把
握世界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规律, 基本环节的重
要内容 。
第一节 发展过程的两种形式
? 一, 发展过程中的自在形式和自为形式
? 二, 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和选择性
? 三, 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一、发展过程中自在形式和自为
形式
?,客观过程的两个形式:自然界 (机械的和化
学的 )和人的有目的的活动”。列宁的这一观点
说明,自然运动和社会运动属于两个不同系列
的发展形式;自然运动是一种自在形式,社会
运动是自为形式。
? 社会运动的主体是人,人们总是按照自己设定
的目标从事社会活动的,任何社会规律的实现
都离不开人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 发展过程的自在形式与自为形式, 即自然发展
形式与社会发展形式的区别在于;
? 第一,从发展的源泉看,自然发展是自然界各
种因素自发、盲目交互作用的结果,而社会发
展则是有意识有目的的人们的交叉力量作用的
结果。
? 第二,从发展现律的形成机制看,自然发展规
律形成于自然界诸要素盲目的交互作用过程;
而社会发展规律在根本上形成于人与自然之间
的物质变换以及物质和观念变换的过程。
? 第三,从发展规律起作用的方式看,自然规律
发生作用的条件是在自然界各种因素盲目相互
作用的过程中自发形成的,自然规律也是通过
这种盲目的相互作用实现出来的;而社会规律
得以存在并发生作用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则是有
目的有意识的社会活动,它也只有通过人的有
目的有意识的活动才能实现出来。
? 第四,从发展规律的表现形式看,自然规律更
多地表现为动力学规律,而社会规律主要表现
为统计学规律。
? 社会发展的自为性并不能否定社会发展的客观
性。二者的关系并非如同冰炭难以相容,相反,
它们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恩格斯指出:
“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
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
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
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叉
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而由此就
产生出一个总的结果,即历史事变,这个结果
又可以看作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
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
? 因为任何一个人的愿望都会受到任何另一个人
的妨碍,而最后出现的结果就是谁都没有希望
过的事物。
? 所以历史总是像一种自然过程一样地进行,而
且实质上也是服从于同一运动规律的。”这就
是说,尽管人们部在进行着有目的、意识的活
动,但社会发展的现实,却常常既不是这些人
所期待的,也不是那些人所希望的,而是“历
史合力”运动的结果,社会发展的总趋势不以
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
? 个人愿望与个人行动的冲突之所以构成社会发
展的 ‘ 合力,, 并形成社会发展的客观性, 这
是因为:他人活动制约某人活动, 他人活动就
是制约某人活动的客观条件, 前人活动制约后
人活动, 前人活动就是制约后人活动的客观条
件;他人活动在某人活动之外, 前人活动在后
人活动之外, 因而它们都具有非选择性, 即不
以后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
? 从根本上说, 他人活动对某人活动的制约就是
生产关系对个人活动的制约, 前人活动对后人
活动的制约就是前人创造的生产力对后人活动
及其关系的制约;在前人活动中, 个人活动又
是相互制约的 。
? 社会发展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 是自
然历史过程与人的自觉创造过程的统一 。 这过
程具体表现为社会发展是决定性和选择性的统
一 。
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和
选择性
? 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就是指社会运动具有规律性 。
? 它的具体内容是:社会领域中具有普遍的因果
关系, 社会活动的每一个结果以及实际发生的
历史事件部有其内在原因;社会运动中的主要
因果关系属于历史必然性的序列, 而历史必然
性就是社会经济运动对人类历史行程的制约性,
在历史必然性的制约下, 社会运动过程呈现出
一定的轨迹和趋势 。
? 现代西方许多哲学家, 历史学家都极力否定社
会发展的规律性, 决定性 。 在他们看来, 只有
反复出现的东西才能形成规律性, 在自然界
中, 相同的事件反复出现, 因而存在着规律性;
在人类社会中, 一切都是 ‘ 一次性, 的东西,
历史事件都是个别的, 不重复的, 因而不存在
规律性, 更谈不上发展的决定性 。
? 波普尔认为, 每一个历史事件都, 不能在精确
相似的条件下重复,, 社会运动不存在与, 原
型相同的重复,, 所以, 社会历史没有规律, 。
? 社会发展规律的重复性并不等于历史事件的重
复性 。 任何 —个历史事件的产生都是必然性和
偶然性共同作用的结果, 正是其中的偶然性使
历史事件各具特色, 不可重复 。 规律重复的只
是同类历史事件中的共同的本质的东西, 不是
也不可能重复其中的偶然因素 。
? 实际上, 任何事件, 包括自然事件都是必然性
和偶然性共同作用的结果, 因此在严格的意义
上说, 自然事件也是不可重复的, 也不存在
,原型相同的重复, 。
? 社会的政治结构, 观念结构以至整个社会结构
都建立在经济结构的基础上, 而经济结构, 即
生产关系又是由生产力状况所决定的 。 因此,
只要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 把生产关系
归结于生产力的状况, 就能看出社会发展的规
律及其重复性和常规性 。
? 这表明, 社会发展规律具有重复性, 常规性,
在一定条件下, 某种社会规律会反复发生作用,
成为一种常规现象 。 以此为前提, 马克思制定
了, 五种社会形态, ( 指社会经济形态 ) 理论 。
? 社会形态标志着社会结构的类型, 是指同生产
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结构和政治结
构, 观念结构的统一体 。
? 由于整个社会结构好像是一座复杂的建筑物,
既有自己的基础, 又有自己的上层建筑, 所以
马克思借这个比喻又制定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
筑这两个范畴 。
? 经济结构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 政治结构和观
念结构组成上层建筑 。
? 从这个意义上说, 社会形态就是指同生产力发
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
统一体 。
? 社会形态与社会经济形态两个概念的不同之处
在于:社会经济形态指待定的社会经济结构,
它同经济基础是同一序列的范畴;而社会形态
既包括经济结构, 又包括政治结构和意识形态,
它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
? 到目前为止, 社会形态有五种基本类型, 即原
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和社会主义社会 (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 )。
从人类历史来看, 这五种社会形态的产生和依
次更替不以任何人的意识, 意志为转移, 生产
方式的矛盾运动从根本上决定着社会发展过程 。
? 马克思指出:, 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
发生一定的, 必然的, 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
的关系, 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
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 。
? 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 即
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
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 。 物质
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 政治生
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 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
们的存在, 相反, 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
的意识 。 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
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
产关系 (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 )发生矛盾 。
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
力的桎梏 。 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 。
? 随着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 。
在考察这些变革时, 必须时刻把两者区别开来:
? 一种是生产的经济条件方面所发生的物质的,
可以用自然科学的精确性指明的变革 。
? 一种是人们借以意识到这个冲突并力求把它克
服的那些法律的, 政治的, 宗教的;艺术的或
哲学的, 简言之, 意识形态的形式 。
? 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 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
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 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
的更高的生产关系, 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
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 是决不会出现的 。
? 所以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 因
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 任务本身, 只有
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形
成过程中的时候, 才会产生 。
? 大体说来, 亚细亚的, 古代的, 封建的和现代
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作是社会经济形态
演进的几个时代 。 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是社会
生产过程的最后一个对抗形式 。 …… 在资产阶
级社会的胎胞里发展的生产力, 同时又创造着
解决这种对抗的物质条件 。 因此, 人类社会的
史前时期就以这种社会形态而告终 。
? 马克思的这一论述准确地说明了社会的基本结
构, 深刻地揭示了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性 。
? 就人类总体历史而言, 五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更
替体现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并表现为一个决
定过程;就具体的民族历史而言, 社会发展并
不是严格地按照五种社会形态的序列演进的 。
这里, 历史选择性表现出重要作用 。
? 所谓历史选择就是社会的主体以一定的方式在
可能性空间中有意识、有目的地指向确定对象
的活动。在一个具体民族的现实生活中,其内
部的基本矛盾运动与外部的各种因素、条件往
往交织在一起,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 正是这种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为该民族的发
展提供了出多种可能性构成的“可能性空间”。
当一个民族的历史处在一个转折点时,社会发
展往往显示出多种可能的途径。在多种可能性
中,哪一种可能性能够实现,则取决于这个民
族的自觉选择,取决于这个民族内部不同阶级
或集团实践力量的对比。人的社会活动具有选
择性。
? 历史选择可以使一个民族跨越一种或几种社会
形态,通过不同道路向着较高级社会形态迈进。
? 一个民族之所以作出这种或那种选择, 有其特
定的原因:
? 第一, 取决于民族利益 。
? 第二, 取决于交往 。
? 第三, 取决于对历史必然性以及本民族特点把
握的程度 。 一般说来, 一个民族对历史必然性
以及本民族特点把握的程度, 直接制约着其历
史选择活动的内容和方向 。
? 历史的选择性并不是对社会发展决定性的否定,
相反, 历史的选择性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是内
在统一的 。
? 历史选择的对象只能存在于可能性空间中, 可
能性空间是选择活动的前提, 而这个可能性空
间却是由人们不能自由造福的生产力所决定的 。
人们的历史选择有既定前提并受社会规律的制
约, 它不能改变人类历史的总体进程 。
三、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统一性和
多样性
? 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和选择性使社会形态的更替
呈现出统一性和多样性 。 可以从两个方面考察
这种统一性和多样性 。
? 从纵的方面看,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就在于,
社会运动总是呈现出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
复杂的过程。
? 社会形态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在横向上表现为,
同类社会形态既有共同的本质,又有各自的特
点。
? 社会形态更替的多样性在纵的方面表现为,不
同的民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超越前一种或几种
社会形态而跳跃式地向前发展。确认人类总体
历史进程的不可超越性,并不是说,一切民族,
不管它所处的历史环境如何,都注定要走五种
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历史轨道,相反,它承认
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某一或某些民族能够超
越某种社会形态而直接走向更高级的社会形态。
例如,北美洲在欧洲移民到来之前仍处于原始
社会,随着欧洲移民的到来,北美洲迅速建立
起资本主义制度。
? 马克思曾指出过资本主义社会产生的三条道路:
? (1)从封建制度的, 衰亡, 中产生, 这是典型道
路;
? (2)从奴隶制和农奴制的, 解体, 中产生
? (3)从原始公有制的, 崩溃, 个产生
? 在把握社会发展的秩序和线索时, 既要看到统
一性, 又要看到多样性, 正确把握二者的辩证
关系 。
? 一方面, 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往往通过各个
民族不同的发展道路表现出来, 社会发展的一
般规律并不排斥不同民族在发展秩序上的独特
性 。
? 另一方面, 社会形态更替的多样性也并不能否
定人类总体历史进程 。
? 实际存在着的社会形态及其生产力规定着跨越
的限度, 现实存在的较先进的社会形态对跨越
具有导向作用 。
? 从历史上看, 任何一个民族跨越一定的社会形
态都是在世界上, 尤其是周围国家已经存在着
更先进的社会形态条件下实现的 。 没有资本主
义生产方式的存在及其对落后国家的影响, 渗
透, 一些民族就不可能跨越封建制, 奴隶制而
直接走向资本主义社会, 中国就不可能跨越资
本主义的历史阶段而直接走向社会主义社会 。
? 从人类总体历史看, 社会形态的更替体现了人
类解决自身矛盾的能力及其创造性;同类社会
形态在不同的民族那里具有不同的特点, 则体
现了不同的民族解决其内在矛盾的能力及其独
特的创造性 。
? 一般来说, 不同民族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依据
本民族的特点, 历史传统以及, 从外部发生作
用的历史影响, 即国际环境, 来设计, 创造自
己的社会存在形式, 从而使同类社会形态呈现
出不同的特点 。
第二节 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和直
接动力
? 一,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 二,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 三,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内在机制
? 四, 阶级斗争: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 为了深刻理解社会形态的更替, 还必须进一步
了解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和直接动力 。
?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
的矛盾构成社会的基本矛盾, 它们之间的相互
作用以及动态结合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和一般规律 。
?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在阶级社会中表现为阶级斗
争, 因此, 阶级斗争构成了阶级社会发展的直
接动力 。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
动及规律
?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生产方式的两个方面 。 在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 辩证关系 。
? 第一, 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形
式 。 马克思说的, 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
的社会, 蒸汽的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
会, 。
? 第二, 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社会生产关系, 是随着物质生产资料, 生产力
的变化和发展而变化和改变的 。 社会生产方式
的运动总是从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开始 。
? 为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 反过来又能动地
反作用于生产力 。
?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
– 当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相适合时, 它有力
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
– 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时, 就严重地阻
碍生产力的发展 。 落后的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所
起的阻碍作用, 有时表现为生产力遭到破坏或陷于
停滞状态, 有时生产力虽有发展, 但达不到应有的
规模和速度, 生产力的潜力得不到应有的发挥 。
? 新的生产关系之所以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在于它为生产力诸要素的结合提供了较好的形
式, 能够比较充分地调动生产力中的积极因素,
使其发挥作用 。
? 旧的生产关系之所以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就在
于它不能把生产力的诸要素较好地结合起来,
无力把生产力中的积极因素充分调动起来, 相
反, 却使它们受到压抑和摧残 。
? 唯物史观一贯重视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
当生产关系已经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不变
革生产关系就不能发展生产力的时候, 生产关
系对生产力的巨大反作用, 就异乎寻常地表现
出来, 成为生产方式发展链条上的关键一环 。
但不能由此得出结论, 认为不是生产力决定生
产关系, 而是生产关系决定了生产力 。 因为生
产力在任何时侯都具有冲破一切障碍, 不断发
展的内在动力, 它在生产关系成为它发展桎梏
的时候, 就以不可遏止的力量强烈地表现出来 。
? 生产关系可以在一定时期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但最终要被生产力所打破 。
? 当生产关系对生产力阻碍作用最突出的时候,
也正是生产力改变生产关系的客观要求最为强
烈, 生产力冲破旧的生产关系的内在力量已经
成熟的时候 。
? 所以, 归根到底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及其形式 。
? 正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 形成了生
产方式的矛盾运动 。
? 在生产方式这个统一体内, 作为内容的生产力
是最活跃, 最革命的因素, 经常处于不断发展,
变化之中;作为生产力的社会存在形式, 生产
关系则是相对稳定的因素 。
? 一定的生产关系一经确立以后, 只要能够满足
生产力在一定时期发展的需要, 就可以保持相
对不变 。 这样, 到了一定时间, 生产力便会同
生产关系发生矛盾, 冲突 。
? 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有种种复杂情况, 但基本
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由适合到不适台, 经
过矛盾的解决达到新的适合, 循环往复, 不断
发展的过程 。
? 由此形成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资
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五种生产方式的依
次更替 。
?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矛盾运动构成
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 历史唯物主义把它表述为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
状况的规律。
? 这一规律的主要内容就是:生产力决定一定生
产关系能否产生,决定它产生后发展的方向和
形式;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对于生产力
的发展起着促进或阻碍作用。“决定”和“反
作用”的矛盾运动和有机结合,形成了生产关
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性运动。
? 在把握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时, 应
当注意, 生产关系变革的物质前提有其客观尺
度:从质上看, 一种新的生产力已经形成;从
量上看, 这种新的生产力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
地位或者说已经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 原有
的生产关系已无法容纳它的存在和发展 。 二者
的统一才是生产关系变革的物质前提, 是生产
关系何时变革以及怎样变革的客观标准 。 生产
关系长期落后于生产力, 或生产关系, 超越,
生产力的现实状况, 都是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
力状况的表现 。
二、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矛盾运
动及规律
?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与生产力和生产关
系的矛盾密切相关 。
?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 首先是经济
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
? 第一,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 。
? 第二,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 。
? 第三,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发展 。
?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二者相互作用中最基
本的方面 。 此前提下, 上层建筑具有反作用 。
? 上层建筑从经济基础中产生, 其内容, 性质由
经济基础所决定, 这就注定上层建筑的根本职
能是反映并服务于经济基础 。
? 上层建筑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 包括三方面:
? 服务的方向 。
? 服务的方式 。
? 服务的效果 。
? 上层建筑的反作用是有限度的,是在经济基础
起决定作用前提下的反作用,它不能同经济基
础的决定作用等同,更不可能超过经济基础的
决定作用。
? 从根源上看,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可
能性,得之于经济基础及其发展的力量,也就
是说,上层建筑的反作用是经济基础赋予的
? 从发展的最后结局看,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只有
同经济基础发展的趋势相适合而不是相违背,
才有积极意义。
? 上层建筑和它自己的经济基础会不断出现某种
程度的或局部性的矛盾, 因为:
? 首先, 新的上层建筑在刚刚形成时, 不可能尽
美尽善 。
? 其次, 上层建筑一旦形成, 就成为一种相对独
立的力量 。
? 再次, 经济基础虽然对于生产力来说是相对稳
定的, 但它终究是发展, 变化着的 。
? 从发展上看, 在同一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中,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又有不同的情况 。
当一种新的上层建筑产生后的一段时期里, 它
和经济基础是适合的, 但同时也存在着矛盾,
只不过这种矛盾处于量变阶段罢了 。 量变为质
变做准备, 迟早要引起质变, 适合的情况终究
要发生变化 。 当经济基础已经变得腐朽, 为它
服务的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变革的要求之间,
就会出现全面的, 尖锐的矛盾, 适合就变成了
不适合 。 这时, 社会形态的质变阶段就到来了 。
?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
体现着它们之间的内在的, 本质的, 必然的联
系, 这就是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
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规律的主要含义:
?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发展的方向和形式,
? 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即是思想建筑必
须为经济基础服务 。
? 经济基础始终是决定的东西, 上层建筑的变化,
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性质, 水平和客观要求,
这种确定的关系是不可逆的和不能改变的 。
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内在机制
?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
筑的矛盾构成了社会的基本矛盾 。 这是因为:
? 第一, 这两对矛盾所涉及三个方面 ——生产力,
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 )和上层建筑, 包括了社会
生活的基本领域, 形成了社会的基本结构 。
? 第二, 这两对矛盾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 。
? 第三, 这两对矛盾的运动构成了社会发展的一
般规律, 即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和
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
? 在社会基本矛盾中,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是根本的矛盾, 整个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总是
从生产力开始 。 这是因为,
? 物质生产不过是人们满足自身需要的方式 。 由
于人的需要在与劳动的相互作用中不断增长和
扩大, 所以在劳动中形成的生产力成为社会基
本矛盾运动的起点 。
? 从根本上说, 生产力无非是人与自然之间相互
作用的现实关系和客观过程 。
? 分工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中介 。 这
是因为:
? 第一, 分工与生产力直接相联, 具有生产力属
性 。 分工实际上是工具和劳动者的具体结合方
式, 是工具水平和劳动者水平的综合表现, 即
生产力水平的表现 。
? 第二, 分工同生产关系相联结, 包含着生产关
系的属性 。 一般说来, 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
定作用以及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是通过
分工实现的 。
?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更为复杂 。
? 从经济基础和政治上层建筑的关系来看,意识
形态是二者相互作用的中介。政治是经济的集
中表现,但是,政治上层建筑则是人们根据经
济基础的要求,通过人们的意识而形成的。
? 从经济基础与观念上层建筑的关系来看,社会
心理是二者相互作用的中介。社会心理是对经
济基础以及政治上层建筑的一种不系统的、未
定型的、自发的反映形式,它为意识形态的形
成和发展提供了心理基础.
? 总之, 整个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以生产力为起点,
生产力通过分工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 (经济
基础 )通过意识形态决定政治上层建筑, 通过社
会心理决定观念上层建筑;上层建筑通过社会
心理或意识形态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生产关系
通过分工反作用于生产力 。
? 这就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内在机制 。
四、阶级斗争:阶级社会发展的
直接动力
? 阶级斗争, 即利益根本对立的不同阶级之间的
对抗和冲突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特殊表现形
式 。 在阶级社会中, 阶级斗争构成了社会发展
的直接动力 。
? 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直接动力作用,
表现在社会形态的更替过程中 。 只有通过先进
阶级对反动统治阶级的斗争, 才能实现社会形
态质的飞跃 。
? 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直接动力作用,
还表现在同一社会形态的量变过程 。
? 阶级斗争的轴心是经济利益 。 阶级利益是不以
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
? 历史上, 一切统治阶级总是凭借它们所占有的
生产资料和在生产体系中所处的统治地位, 对
被剥削阶级实行压榨和掠夺 。
? 阶级斗争不可避免地具有三种主要形式, 即经
济斗争, 政治斗争和思想 (理论 )斗争 。 政治斗
争的核心是政权问题 。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马
克思认为, 一切阶级斗争都是政治斗争, 并引
起社会革命 。
? 革命或社会革命的本义是指促进社会形态根本
转变的社会活动, 是先进阶级为改变旧社会的
经济基础及其上层建筑而进行的历史行动 。
– 在阶级社会中, 革命的实质是先进阶级推翻反动阶
级的统治, 用先进的社会制度代替腐朽的社会制度,
解放生产力, 促进社会的发展;
– 革命的主要任务是对社会生活的主要领域, 即经济
和政治领域实行根本的改造, 因而也使思想, 文化
领域发生深刻的变化 。
– 国家政权从反动阶级手里转到先进阶级手里, 是实
现社会形态根本变革的首要的, 基本标志 。
? 革命是阶级社会发展的决定性手段和环节, 是
解决社会进化时期积累起来的各种矛盾的决定
性阶段 。, 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 。
? 马克思这个著名论断高度赞扬了阶级斗争以及
革命在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深刻地揭示了
阶级今争以及革命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
? 阶级斗争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 尤其是生产方
式的矛盾 。 因此, 必须从不同时代生产发展的
状况, 社会基本矛盾状况来说明阶级斗争的作
用 。
– 首先, 阶级斗争根源于阶级社会的基本矛盾, 又是
解决这一矛盾的主要形式 。
– 其次, 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也是变化
的, 从根本上说, 只有有利于解放生产力的阶级斗
争才能起到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 。
– 再次,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斗争是最后的斗争, 必
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 阶级和阶级斗争不是永恒的 。
? 把阶级斗争理论转化为认识中的指导线家, 也
就是阶级分析法 。
? 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善于运用阶级分析法, 正确
地把握阶级关系, 才能制定正确的路线, 战略,
策略 。
? 在我国, 虽然剥削阶级作为阶级已经被消灭,
阶级矛盾已经不是主要矛盾, 但阶级斗争在一
定范围内还将长期存在 。
第三节 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
作用
? 一、科学和科学技术革命的本质特征
? 二、科技革命推动社会发展的机制
? 三、科技革命与社会革命的辩证关系
一、科学和科学技术革命的本质
特征
? 什么是科学?各派哲学家对此说法不同, 各国
百科全书对此下的定义各异, 但在把科学归属
于知识的范畴, 把科学看作是人们的认识活动
和认识成果这一点上, 则是一致的 。
? 从最一般的意义上说, 科学是知识体系, 是理
论化, 系统化的关于事物运动规律的知识 。
? 从研究对象, 内容和认识职能看, 科学一般可
分为自然科学, 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 在这个
意义上说, 科学是形成为理论体系的自然知识,
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总称 。
? 从起源, 价值方面看, 科学与意识形态既有相
同之处, 又有重要的区别 。
? 科学仅反映社会的经济关系, 政治关系, 而且
反映自然界本身的关系;
? 科学不是由强制性约束, 抽象范畴, 信仰, 形
象情节或行为规范构成的体系, 而是由实验观
察材料 (陈述性知识 ),实证性定律, 定理 (程序
性知识 )和假说, 学说, 理论 (解释性知识 )等知
识单元组成的系统 。 ( 接下页 )
? 科学家的活动可以有伦理的动因和效果, 但科
学知识是否成立只能从真或假, 深刻或肤浅,
全面或片面去衡量, 善或恶, 正义或非正义不
足评价科学是非的标准;
? 科学知识有时能显示出某种对称性或和谐, 即
所谓科学美, 人们在科学活动中可以得到美的
享受, 但科学追求的目标是真理, 而不是美感 。
? 科学不仅是已经取得的知识成果, 是以语言符
号系统形式出现的知识形态, 同时还是探索客
观世界的活动, 是获取知识的活动或过程 。
? 科学同其他社会活动有共性 。 科学活动也要受
物质生产, 社会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制约;科学
活动也需要劳动工具, 劳动资料, 劳动对象,
科学家既处在社会关系之中, 又在科学活动中
以一定的方式结合起来;科学活动本质上仍是
社会的协作过程 。
? 科学活动有其特殊性, 终究是社会总劳动中的
特殊部分 。
? 首先,物质生产活动通常要以劳动者的直接协
作来买现。
? 其次。物质生产活动中,劳动者可以而且必须
重复制造某一类产品;而科学活动的突出特点
则是它的创造性,科学活动以提出新见解、新
思想、新设汁、新工艺为日标,不断创新是科
学活动的生命力之所在。
? 科学和技术是两个不同而又紧密相关的概念 。
如上所述,
? 科学是对客观世界规律的理性认识, 包括由生
产经验和劳动技能升华而成的理论体系;
? 技术则是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积累起
来, 并在生产劳动中体现出来的操作性手段,
程序和方法 。
? 从历史上看, 反映对世界规律性认识的科学进
步与反映生产技术不断完善的技术进步基本上
是平行发展的, 并未有机地联系起来 。
? 在现代, 科学和技术之间的相互作用日益加强,
不仅科学的发现住往直接导致技术的发明, 而
且技术和理论科学日益紧密结合, 使相当一部
分技术本身的理论性大大增强, 并分化成相对
独立的技术科学 。 技术科学与直接施于实践的
工程技术组成现代技术整体 。 换言之, 科学和
技术趋于, 一体化, 。
? 科学革命是指科学概念, 科学理论和科学方法
发生了质变和明显的断裂, 其具体表现是传统
知识, 理论和方法发生重大危机, 一系列发现
导致新概念, 新理论和新方法的建立 。
? 技术革命则意味着劳动工具, 生产工艺, 管理
技巧发生了质变, 使人们改造自然的手段, 方
法, 能力产生了飞跃 。
? 现代技术革命的核心内容是代表信息业的电子
技术的发展
? 现代科技革命实质上就是把科学进步与生产在
技术基础上的变革结合起来, 以科技进步作为
社会生产发展的主导或, 第一, 因素, 对社会
生产力进行彻底的质的改造 。
? 现代科技革命的直接后果就是形成了科学和技
术互动生产的双向运动, 造成了科学, 技术,
生产的, 一体化, 。 充分认识科技革命及其作
用是把握现代社会发展的钥匙 。
二、科技革命推动社会发展的机
制
? 从总体上看, 科技革命通过变革人的劳动方式,
生活方式, 思维方式推动社会的发展 。
? 科技革命必然首先导致劳动方式的变革。
? 科学技术是为了解决人们的生活问题而发展起
来的。
? 科技革命还以其特殊的社会功能影响和推动着
思维方式的变革。
? 科技革命就是这样通过变革劳动方式, 生活方
式和思维方式而有力地改造着社会活动的主
体 —人, 从而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其中, 劳动
方式的变革具有决定意义 。
? 科技革命在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 又给社会发
展带来了新的问题, 其突出表现是包括人口,
粮食, 能源, 资源, 环境五大问题在内的, 全
球问题, 的产生 。, 全球问题, 的出现, 使一
些人产生了, 技术悲观论,, 他们消极地把
,全球问题, 归之于科技革命, 鼓吹反科学主
义 。
? 科技活动当然有其负面效应, 人们既可以利用
科学技术推动社会发展, 也可以利用它危害社
会 。
?, 技术悲观论, 的错误就在于, 没有看到科技
活动与社会制度的关系, 没有看到科学技术的
社会功能直接受到社会关系, 社会制度的制约 。
,要解决这些问题, 光靠技术办法是不行的,
还要求在人类价值和社会制度方面来个根本变
化, 。
三、科技革命与社会革命的辩证
关系
? 科技革命是现时代的世界性潮流 。 科技革命与
社会革命的关系已成为现时代的重大理论课题 。
其原因不仅在于这个问题本身所具有的综合性,
而且在于这个问题客观上所具有的迫切性 。
? 把科技革命与社会革命这两个不同性质的特
殊过程联系起来的条件, 来自互相联系的两个
方面: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和社会革命所必需
的物质前提 。
? 从现时代看, 科学技术主要具有四种社会功能:
? 一是认识功能,
? 二是生产功能,
? 三是经济功能,
? 四是政治功能,
? 在科学技术的四种社会功能中, 对社会革命具
有决定性影响和深刻意义的是生产功能 。 科技
革命所引起的社会变化, 首先是从生产过程开
始的 。
? 科技革命与杜会革命的联系还取决于社会革命
本身的特征 。
? 科学技术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活动, 必然
受到社会条件, 尤其是社会经济, 政治制度的
制约:
? 社会制度通过科技政策和科技管理影响科研能
力的发展;社会制度制约着科技成果能否转化
为生产力, 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转化为生产力;
社会制度制约科技成果应用的社会性质 。
? 同时社会革命又需要物质前提, 即具有一定发
展水平的生产力, 而现代社会革命的物质前提
必须建立在科技革命的基础上 。 这是因为, 在
古代和近代, 是, 生产-技术-科学, 的关系
占主导地位, 在现时代, 则是, 科学 — 技
术 ——生产, 的关系起支配作用 。
? 在现时代, 科技革命本身已经纳入到社会革命
的总过程之中 。
? 首先, 科技革命是整个社会革命的起点 。
? 其次, 产业革命是从科技革命到社会革命的中
介, 是生产力革命的完成阶段, 是生产体系组
织结构和技术结构的飞跃;它既是科技革命的
直接结果, 又是社会革命直接的物质前提 。
? 再次,社会革命是科技革命发展的必然趋势和
最终结果、并为科学技术的进 —步发展提供了
社会基础。
? 科技革命和社会革命的先后不同, 表现了现代
社会运动的多样性 。 其统一性在于, 无论在哪
种社会发展格局下, 科技革命都是建立共产主
义社会的物质前提的有机组成部分, 科技革命
是现代生产力革命最重要的内容 。
? 历史唯物主义高度评价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
的动力作用, 并认为科学技术是一种在历史上
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甚至是最高意义上
的革命力量 。 但是, 历史唯物论并不是, 技术
决定论, 。
? 本世纪 20一 30年代,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兴起,
在西方形成了“技术决定论”,它是一种把科
学技术的作用绝对化的观点。
? 它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是独立自主的,不依赖
社会条件,相反,它是社会发展中的唯一决定
因素,是划分社会形态的主要标志。
? 按照美国学者贝尔的观点,科技革命“把生产
力带到了中心地位”,“取代了社会关系而成
为财产的主要轴心”;
? 贝尔认为以此为基础形成的工业社会把资本主
义和社会主义“这两种社会制度归入同一标
题”,二者都是“围绕生产和机器这个轴心并
为了制造商品而组织起来的”;共产主义社会
“不是历史上的‘另一个’阶段,而只是若干
个工业的不同方式之一”,未来社会将是“后
工业社会”,整个社会发展表现为前工业社会、
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三个阶段。
?, 技术决定论, 犯了三个错误:
– 第一, 只看到科学技术的作用, 不理解科学技术只
有在与生产关系以及其他社会因素的相互作用中才
能实现对社会发展的动力作用 。
– 第二, 只看到生产力的作用, 不理解生产关系构成
了社会形态的现实基础, 不理解所有制, 即劳动者
和生产资料结合的方式使社会结构区分为各个不同
的经济时期 。
– 第三, 只看到科技革命与社会革命的联系, 不理解
二者是不同性质的革命, 不理解社会革命只有通过
阶级斗争才能实现 。
第四节 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
作用
? 一, 人民群众;历史的创造者
? 二,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社会制约性
? 三, 个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一、人民群众;历史的创造者
? 在历史唯物主义产生之前, 英雄史观长期占居
统治地位 。 它或者认为帝王将相, 英雄豪杰的
意志决定社会发展的进程, 或者认为神秘的精
神力量决定社会的发展, 而英雄人物则是这种
神秘力量的体现者, 受托人 。
? 前者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后者是客观唯
心主义观点, 二者有着共同的本质, 即都认为
精神的力量决定社会发展, 夸大英雄人物的历
史作用, 否定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 。
? 按照唯物史观, 物质生产是历史的, 发源地,,
人民群众则是历史的创造者 。
? 人民群众通常指在历史上未留下姓名, 在社会
发展进程中未打下明显的个人意志印记的人们 。
这一概念主要是相对于历史人物, 即在历史上
留下明显痕迹的, 知名人士, 而言的 。 人民群
众
? 首先有它量的规定性, 即指, 人们, 中的大多
数;
? 同时又有质的规定性, 即指一切对社会发展起
推动作用的人们, 在阶级社会中, 包括一切对
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的阶级, 阶层和社会集团 。
?, 人民, 和, 群众,’ 的含义是一致的 。 人民
群众这个概念, 在不同的国家和各个国家不同
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涵 。
? 对人民群众的具体含义, 需要作历史的分析 。
? 然而, 不论历史的情况如何变化, 人民群众的
主体和稳定部分, 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
劳动群众和参与社会生产活动的知识分子 。
?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 全面地体现在
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
? 第一,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
? 第二, 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
? 第三, 人民群众是变革社会制度的决定力量 。
二、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社会制
约性
? 人民群众创造了历史, 而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动
本身又不得不受历史条件的制约 。 人们自己创
造自己的历史, 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
造, 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 而
是在直接碰到的, 既定的, 从过去承继下来的
条件下创造 。
? 所谓历史条件, 就是指人民群众在进行历史创
造活动时所遇到的一切现存的社会要素的总和 。
? 制约着群众活动的历史条件包括经济的, 政治
的和精神的三类 。
? 广义的经济条件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其中,
每一历史时代人们所遇到的现成生产力具有决
定的意义, 在各不相同的生产力状况下, 人们
创造历史的作用大不相同;同生产力相联系的
生产关系, 也制约着人们的历史活动 。
? 在阶级社会中, 根据人们不同的经济地位所划
分的不同阶级, 其社会作用均受着各阶级经济
地位的制约 。
? 阶级的局限性实质上就是生产关系的制约性 。
? 在政治条件中, 国家制度对人们活动的制约最
为明显 。 在不同的国家制度中, 人民群众创造
历史的作用是大不相同的 。
? 在阶级对抗的社会中, 人民群众遭受压迫和奴
役, 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受到极大的压抑和
摧残, 他们的聪明才智得不到应有的发挥, 不
知埋没了多少人才 。 人民群众政治上无权, 平
时陷于, 沉睡, 状态, 只有在革命时期才犹如
雄狮跃起, 表现出自己的历史主动性 。
? 精神条件包括的范围很广, 精神传统有进步的
和落后的区别, 它们对于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动
都有重要影响 。 前者起激励, 鼓舞的作用, 后
者起阻碍, 束缚的作用,, 是历史的惰性力, 。
? 在精神条件中, 科学文化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
科学文化对于群众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活
动的作用, 是显而易见的;就是对于群众政治
积极性的发挥, 也是一个越来超重要的条件 。
列宁指出:, 文盲是处在政治之外的, 。
? 综上所述, 任何时代,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
用都要受到历史条件的制约 。 历史条件既为人
民群众提供活动的基地, 又使他们的活动受到
制约;人民群众既受历史条件的限制, 又不断
地突破这种限制 。
? 从群众活动和历史条件的辩证关系中可以看到,
每一特定历史时代的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力量
都是有限的, 然而, 人民群众世世代代延续下
去, 其创造历史的力量则是无限的 。
三、个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 唯物史观确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并不
是否定个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相反, 对群
众作用的肯定本身, 就内在地包含了对包括历
史人物在内的个人作用的肯定 。
? 人类社会中单个的人通常被称为个人。
? 简单地说,相对于群众的个人,是指一个个具
有社会、精神和肉体的特性的个体.其中社会
的特性居于支配的地位,体现了个人的本质。
? 按对历史影响作用的大小, 可把个人分为普通
个人和历史人物 。 按对历史影响的性质 (促进抑
或阻碍 ),又可把历史人物分为:进步人物和反
动人物, 前者就是通常所说的杰出人物 。 杰出
人物中有全才也有专才, 一般把杰出的政治家
称为领袖人物 。
? 历史中的每个人, 都对社会发展起过一定作用,
总要在历史上留下某种痕迹, 不过作用有大小 。
? 从历史上看, 社会发展的程度越高, 普通个人
的作用也就越大 。
? 历史人物是在社会发展中起过显著作用的个人 。
他们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第一, 历史人物是历史事件的当事人 。
? 第二, 历史人物是历史任务的发起者 。
? 第三, 历史人物是历史进程的影响者 。
? 任何历史人物总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活动,
而制约群众活动的历史条件, 对于普通个人和
历史人物同样起着制约作用 。
? 任何英雄豪杰要想摆脱历史条件的制约都是不
可能的 。
? 实际上, 历史人物都是待定的历史条件的产物,
其产生本身就体现着特定的历史必然性 。 社会
发展当然, 包括一开始就站在运动最前面的那
些人物的性格这样一种偶然情况, 。 可是, 在
偶然性的背后起支配作用的仍然是历史必然性 。
? 所谓时势, 是指一定时期内各种历史条件的总
和所造成的社会发展的具体态势 。
? 时势, 造, 英雄主要体现在时势召唤英雄, 时
势锻炼英雄和时势筛选英雄等几个方面 。
? 一定的时势造就的英雄必然带有历史的特征 。
? 历史人物就成为本阶级的阶级性的集中体现者 。
在阶级社会中, 历史人物的历史命运, 一般说
来是随着他们所属的阶级的兴衰而浮动的 。
? 从这里可以引出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原则, 这
就是历史主义的科学态度, 即判断历史人物的
历史功绩, 不是根据他们是否提供了现代所需
要的东西, 而是根据他们是否比其前辈提供了
新的东西 。
? 在阶级社会中, 坚持历史主义的科学态度, 就
要坚持阶级分析法 。
? 阶级分析不仅要看历史人物所属的阶级在当时
所处的历史地位, 而且要看历史人物的活动代
表了他的阶级的哪种倾向 。
第八章 认识的本质和结构
? 第一节 认识的发生发展和本质
? 第二节 认识的结构
第一节 认识的发生发展和本质
? 一、实践与认识的发生
? 二、实践推动认识的发展
? 三、认识: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随机反映
一、实践与认识的发生
? 工具性为主要特征的劳动实践活动在认识的发
生中起首要决定作用 。
? 首先,劳动实践的发生和发展,为人类认识活
动的发生提供了必要性和可能性。
? 其次,劳动实践活动不但促进了人脑的发展,
而且通过活动的内化,产生了人所特有的认识
结构和模式,形成专属于人的认识能力。
? 最后, 劳动实践活动促进了人类阶级社会交往
及语言, 符号的产生和发展, 使人的认识活动
获得了不同于生物遗传的社会遗传方式 。
? 总之,以工具性为本质特征的人的社会实践活
动是认识发生的最基本的和决定的因素。这种
活动一方面内化为主体的认识结构、认识模式,
另一方面外化即对象化出人生活于其中的工具
和文化的世界。随着人们实践活动的不断重复
的发展,人的认识成果也以积累的社会遗传进
化方式,一代一代地继承和发展,每一代人都
以上一代人认识活动的结果作为自己认识活动
的起点,从而也作为自己实践活动的起点。
? 认识的发生与人类劳动实践活动的发生是一个
统一的过程 。 认识的发生, 既包括认识的种系
发生, 也包括认识的个体发生 。
– 前者指随着人类最后脱离动物界, 人类的反映形式
也最终摆脱动物的心理反映形式, 而形成专属于人
的社会的高级的反映形式, 即人类认识的发生或形
成;
– 后者指在人类社会中, 每一个个体的人在其出生以
后, 随着生理, 心理的发育成熟, 以及接受教育,
参加社会实践和社会交往等等, 所经历的从儿童的
前认识水平发展到成人的认识水平的过程 。
? 认识的种系发生与认识的个体发生是人的认识
发生的两个紧密联系, 不可分割的方面, 它们
在受人类实践活动所决定和制约这一点上是完
全一致的 。
? 由于认识的个体发生要在某种程度上以压缩的
形式再现整个人类认识的发生过程, 因此, 对
认识的个体发生的研究会有助于理解人类认识
的种系发生的过程 。
?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创立了发生认识论, 他以
个体儿童认识的心理发生过程为研究对象, 通
过大量的观察实验, 揭示出儿童从一开始把自
我当作世界的中心, 到逐步发生主客体的分化,
形成对于外部世界的认识, 这是一个儿童的操
作性活动内化为主体的认识模式, 和由主体的
认识模式外化以吸收和同化外部刺激的双重建
构过程 。
? 皮亚杰不同意行为主义的刺激 —反应公式,
认为机体对外部刺激的反应取决于主体现有因
式吸收, 改造和整合外界刺激的能力 。
? 他也反对把这种能力作预成论的解释, 认为机
体会在顺应客体的活动中对自己的因式进行自
我调节, 使主客体的相互作用达到平衡状态 。
? 由于皮亚杰把他所特有的, 活动, 范畴作为主
客体分化的基础和在主客体之间起中介作用的
重要因素 。
二、实践推动认识的发展
? 从关于认识的发生和起源中可以看出, 实践是
认识的基础 。
? 在认识和实践的相互关系中, 归根结底是实践
决定认识 。
?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 实践是认识的
来源, 实践是认识的动力,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
理性的唯一客观标准, 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
? 怎样理解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呢?
? 第一,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
? 第二,实践不仅产生了认识的需要,而且创设
出必要的条件,使认识的发展成为可能。
? 第三,实践使认识发展的可能不断地转化为现
实,有了认识的物质手段,还不等于获得了知
识可能性还不等于现实性。
? 实践是知识的源泉, 实践出真知, 这并不排斥
学习间接经验, 学习书本知识的必要 。 就一个
人的知识来说, 多数还是从间接知识, 从传授
和读书中获得的 。
? 间接经验只是, 流, 而不是, 源,, 间接经验,
在前人和别人那里则为直接经验 。 就知识的总
体来说, 归根到底, 仍然是发源于实践 。
? 上面主要是从认识的来源和动力方面说明了实
践在认识中的基础地位和决定作用。后面将进
一步阐述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归宿和检验标准
三、认识: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
体的随动反映
?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认识本质的理解, 首先坚持
了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原则, 即把反映或摹写的
特性作为人类认识的基本的规定性 。
? 所谓认识的反映性或摹写性, 是指人的认识必
然是以客观事物为原型的, 并且, 在人的认识
当中一定含有反映或摹写某种客观事物的内容 。
坚持人的认识具有反映性或摹写性, 也就是坚
持了认识的客观性 。
? 认识是主体意识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这是一切
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共同原则 。
? 在坚持认识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的同时, 马克
思主义认识论又进一步揭示出人的认识所具有
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特征 。
? 人的认识不同于动物的反应活动, 它不是主观
对客观的简单, 直接的摹写, 而是一种能动的,
创造性的活动 。
? 作为认识活动结果的认识, 是主体对于客体的
能动的, 创造性的复现 。 人们为了从事实践活
动, 不仅要反映事物的现象, 还必须透过现象
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
? 人们不仅必须反映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而且
还必须塑造出符合主体需要的理想客体, 这更
是一种能动的, 创造性的反映活动 。
? 人的认识的显著特点, 在于它不仅能反映出对
象的本来如此的状态, 而且能够反映出对象对
于满足人类社会的需要所应当具有的形态 。
? 列宁说,, 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 并且
创造客观世界咽 。 没有这种超前性的, 创造性
的反映活动及其成果, 认识就不能成为实践活
动的指导, 也就不能称其为人的认识 。
? 在人的认识活动中, 反映的, 摹写的方面与能
动的, 创造的方面是不可分割的 。
? 创造和反映不是人类认识的两种不同的功能,
而是同一功能的两个不同的方面 。
? 反映离不开创造, 反映过程是在创造过程中实
现的 。 创造也离不开反映, 是受反映对象的客
观本性所制约的 。
? 只承认认识本质的反映的, 摹写的方面, 否认
认识本质的能动的, 创造的方面, 就会成为消
极直观的反映论 。
? 反之, 只承认认识本质的能动的, 创造的方面,
而否认认识本质的反映的, 摹写的方面, 使能
动性和创造性脱离反映论的前提, 就会把创造
变成主观随意的创造, 从而滑向唯心主义和不
可知论 。
?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对认识本质特征
? 首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以能动反映的观点彻
底批判了唯心主义先验论的观点,并科学地说
明了被唯心主义所抽象发展的主体能动性思想。
? 其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以能动反映的观点从
根本上驳倒了形形色色的不可知论,指出以实
践为基础的认识活动是人与世界相统一的一个
基本环节。
? 最后,马克思主义哲学以能动的反映论,彻底
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根本缺陷。
? 在认识论中, 历来存在着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
路线:
? 一是主张物质引起感觉, 思想, 从客观到主观,
,从物到感觉和思想, ;
? 一是主张感觉, 思想派生物质, 从主观到客观,
,从思想和感觉到物, 。
? 这两条认识路线的矛盾, 体现在认识本质的问
题上, 就表现为反映论与先验论的对立 。
? 唯心主义哲学主张意识第一性, 物质第二性,
把物质世界看作是主观或, 客观, 的精神的产
物, 把认识看作先于物质, 先于实践经验的东
西, 否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奉行
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认识路线 。
? 从古代西方的 ‘ 回忆说,, 中国古代, 生而知
之, 和, 良知,,, 良能, 的认识论思想, 一
直到近代西方的, 天赋观念, 说, 是唯心主义
先验论的不同表现 。
? 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 唯物主义哲学家站在反
映论的立场上, 对唯心主义的先验论进行过多
方面的批判 。 他们从物质第一性, 意识第二性
的哲学前提出发, 运用各种事实指出脱离感觉
经验就不可能有人的认识, 强调认识, 知识只
能从经验中获得, 认识是对存在的反映 。
?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旧唯物主义, 由于没有实践
的观点, 忽视了主体能动性在认识中的作用,
使自己陷入具有很大局限性的消极的和直观的
反映论 。
?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指出唯心主义先验论荒谬性
的同时, 也批判地吸取某些唯心主义认识论所
含有的主体能动性思想 。
?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承认, 在认识活动中, 主体
通过自己的能动活动对各种认识要素的加工,
改造和重组, 确实对认识的形成起十分重要的
作用, 人的认识总是表现为主体用既有的认识
结构去, 同化, 外部事物的过程 。
? 马克思主义哲学从物质实践活动入手, 才在哲
学史上第一次科学地解决了能动性与唯物主义
基础相协调和统一的问题, 使能动性具有了社
会历史的现实内容 。
? 指出和旧唯物主义相反, 唯心主义发展了认识
的能动方面, 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 。
? 在认识论中, 除了反映论与先验论的对立之外,
还存在着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
? 不可知论对人类的认识活动及其成果采取一种
怀疑主义的态度, 认为主观能否同容怒相符合,
或者说人的认识能否反映客观实在, 是一个人
类无法回答也无权提出的问题 。
? 近代不可知论的著名代表是休谟和康德 。 休谟
回避世界的本质是物质还是精神的问题, 他认
为, 人所知道的只是自己的感觉 。
? 不可知论的共同特点是怀疑人类科学知识的客
观性和可靠性,不相信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
在人的认识和客观世界之间人为地划了一条不
可逾越的鸿沟。
? 这种对于人的认识所持的消极、悲观和否定的
态度,不利于科学的发展,并往往为信仰主义
保留和开辟地盘。
? 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引入认识论, 使认识论
的研究发生了一次革命性的变革, 才真正驳倒
了不可知论 。
? 恩格斯说, 对不可知论, 以及其他一切哲学上
的怪论的最令人信服的驳斥是实践 。 即实验和
工业 。
? 既然我们自己能够制造出某一自然过程, 使它
按照它的条件产生出来, 并使它为我们的目的
服务, 证明我们对这一过程的理解是正确的,
那么康德的不可捉摸的 ‘ 自在之物 ’ 就完结
了, 。
? 实践之所以能彻底驳斥不可知论, 最根本的原
因在于, 认识与对象, 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不仅
是个理论问题, 更重要的是个实践问题, 人只
有在实践中即在改造对象的活动中才能证实自
己的认识是否与客观对象相一致 。
? 同时, 实践又能锻炼和发展人的认识能力, 创
造各种人工的认识工具和认识手段, 扩大人的
认识领域, 提高人的认识精度, 使人在实践活
动中不断地把, 自在之物, 转化为, 为我之
物,, 并不断地证明着世界的可知性 。
?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 认识活动中人与世界
的统一是通过人对世界的能动反映而实现的 。
反映是人对世界的观念的把握, 是人与世界相
统一的一个基本环节 。
? 人的认识作为由客观存在向观念存在转化与由
观念存在向现实存在转化所必不可少的环节,
它不是主观与客观的鸿沟或屏障, 相反, 它恰
是人与世界相互联系的桥梁或通道 。
?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既坚持了彻底的反映论原则,
又不否认认识的矛盾性和相对性 。
? 唯物主义哲学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基
本前提出发,认为客观事物存在于人的头脑之
外,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 反映论是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则,是它的
核心。从反映论出发,唯物主义哲学承认意识
和它所反映的客观存在的一致性,肯定人们能
够在自己的思想、表象和概念中再现现实世界。
?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以实践为基础继承和发扬了
唯物主义反映论的传统,彻底坚持了唯物主义
的认识路线。
? 在马克思主义以前, 旧唯物主义基本上是直观
反映论, 其特点是将认识主体看成一种生物性
的自然存在物, 把人产生认识的过程看作是认
识者消极, 被动地接受外界刺激的过程 。
? 直观反映论存在着根本性的缺陷, 它只从直观
的客体一方来说明认识的形成及其本质, 把认
识的产生简单地看作是主体接受对象的刺激,
和对象将自身, 烙印, 在主体大脑中的结果 。
? 这直观反映论抹煞了认识的社会性, 主体性和
能动性, 把本来是在实践中能动地形成认识的
过程, 看作是生物性的人以其自然感官接纳对
象的过程, 用对象同人的自然感觉的一致来解
释认识与对象的统一, 忽视和否认了人的认识
同动物反映活动之间的本质区别 。
? 毛泽东说:, 马克思以前的唯物论, 离开人的
社会性, 离开人的历史发展, 去观察认识问题,
因此不能了解认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 即
认识对生产和阶级斗争的依赖关系 。,
? 马克思主义反映论的基本立场,同时又彻底克
服了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根本缺陷。
? 第一,与旧唯物主义离开社会实践和人的历史
发展来理解人的反映不同,马克思认识论立足
于社会实践的观点,全面地分析和说明人对世
界反映的社会性、主体性和能动性。
? 第二,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脱离辩证法不同,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把辩证法贯彻于反映论,指
出人对世界的能动反映是充满矛盾运动的辩证
过程。
? 在理解马克思主义的能动反映概念时, 我们必
须反对两种倾向:
? 一种是用旧唯物主义的直观反映论来曲解马克
思主义的能动反映论;
? 另一种是用, 重构论, 和选择论, 来取消反映
论 。 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 建构或重构等等
都是能动反映的内在环节, 是实现主体对于客
体的相符性反映的必要途径 。
? 因此, 反映与选择, 建构成重沟等等并不是绝
对对立的 。
? 如果把认识的本质归结为, 选择,,, 重构,,
把认识中所具有的选择性, 重构性同反映对立
起来, 并企图用前者取代后者, 就会歪曲认识
的本质, 也背离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立场 。
? 离开反映谈重构或选择, 势必重犯唯心主义抽
象地发展主体能动性的错误 。
第二节 认识的结构
? 一, 认识活动的系统结构
? 二, 认识系统中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
? 三, 认识系统结构的进化与发展
一、认识活动的系统结构
? 人的认识活动具有复杂的系统性特征, 它本身
构成一个动态的, 复杂的系统 ——认识系统 。
认识系统内含三个基本的于系统:认识的主体
系统, 认识的客体系统, 认识的中介系统 。
? 其中, 每个子系统又具有各自复杂的结构, 又
自成系统 。
? 认识系统中的子系统是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的,
它们按照一定的方式结合成为一种高度有目的
地组织起来的功能系统, 决定着人的认识的实
现与发展 。
? 在认识系统中,最具有自主性和能动性,担负
着使实在客体向观念转化任务的是认识的主体
系统。
? 认识主体是认识系统中的首要因素,对认识系
统的形成及其诸要素的结合方式起着决定作用。
认识的主体作为一个系统,首先具有复杂的社
会构成形式。
? 认识的主体同实践的主体一样既不是脱离社会
的抽象的个人,也不是脱离个人的抽象的社会,
而是个人与社会的有机统一。
? 人作为认识主体,其认识能力不能脱离社会联
系而产生和存在,它也有自己的社会构成,也
可以像实践主体那样划分为人类主体、社会主
体、集团主体和个人主体四种形式。
? 每一种形式都按主体从事认识活动的组织方式、
组织范围而相互区别,同时这些活动形式之间
又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由此构成统一的主体
活动系统。
? 作为社会存在物的认识主体,必须具备一定的
认识能力并从事一定的认识活动.否则,它就
不是现实的认识主体。
? 认识主体作为一个执行认识功能的系统,它是
一个知、情、意相统一的有机整体,人的各种
意识要意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参与认识活动,并
对认识的形成与发展产生影响。
? 在人的由各种意识要素所构成的复杂系统中,
直接担负认识功能的是主体的理性结构, 即人
的现实的认识结构 。
? 认识结构是在主体先行活动的基础上建立, 一
旦建立就成为一种相对固定的框架或模式, 构
成人从事认识活动的一种前提张力和准备状态 。
? 主体原有的认识结构不同, 对客体的理解也就
会出现差异 。 俗话说,, 仁者见仁, 智者见
智,, 不同的人从同一事物中领悟出不同的含
义, 就是由主体认识结构的差异造成的 。
? 在人的意识中, 还有以情感和意志为主, 并包
括信念, 理想, 习惯和本能在内的各种非理性
的心理因素 。
? 一般地说, 这些非理性的心理意识要素不具有
对客体实现观念把握的功能, 但是, 它们对人
的认识能力的发挥和运用, 往往起到导向, 选
择, 激发和调节等等的作用 。
? 人的意识具有复杂的结构, 它是理性与非理性 。
有意识与无意识等等的有机统一 。
? 并且, 人作为社会的生物是有理想, 有信念,
有热情, 有追求的活生生的生命 。 作为主体的
人并不是只以自己抽象的感觉和思维进行认识
活动, 相反, 主体意识的各种要素都要投入到
认识活动中, 并对认识的进程发生影响 。
? 认识主体所内在含有的各种要素.只有动态地
结合为一个有机的系统,并在实践活动中把自
己向社会、向环境开放,不断吸收新知识、新
经验,加强主体修养,提高认识能力,才能在
复杂的认识活动中发挥出应有的功能,完成观
念把握客体的任务。
? 认识客体是进入人的认识活动中, 被主体的观
念把握活动所指向的客观对象 。
? 认识客体与认识主体是相互规定的, 纯粹自在
意义上的客观事物, 当它没有同人发生认识与
被认识的关系时, 称不上是认识客体 。
? 可见, 随着人类实践与认识活动的扩大与加深,
认识的客体系统是不断发展和日趋复杂的 。 认
识的客体是人的全部认识的基本前提, 自然形
式的客体, 社会形式的客体和精神形式的客体
也都是人类认识活动的客体, 这些客体共同构
成了统一的, 历史地发展着的认识客体系统 。
? 其中无论哪一种形式的认识客体, 都不但具有
多方面的属性, 而且具有多层次的结构 。
? 认识客体作为认识系统中与主体相对的另一极,
以自己的多种属性, 结构, 层次和关系制约着
主体对它的认识 。
? 它不但决定了主体对它的认识不能一次完成,
也决定了主体对它进行认识的, 程序, 和, 规
则, 。 因此,, 认识是思维对客体的永远的,
无止境的接近, 是一个由不知到知, 由较肤浅,
较片面的知到较深刻和较全面的知的无限发展
过程 。
? 在认识系统中, 如果仅有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
还不能进行现实的认识活动, 在这二者之间还
有一个把它们联系和沟通起来的中介系统 。
? 认识中介系统是以各种形式的认识工具, 认识
手段为结构要素, 并包括运用和操作这些工具
的程序和方法在内的复杂系统 。
? 认识的中介系统是认识系统的理性环节, 是人
的认识能力, 认识水平发展程度的客观标志,
它决定着不同时代人们认识活动的基本方式 。。
? 从认识中介系统的结构要素来看,它主要由物
质性认识工具、观念 (知识 )性认识工具和作为
感性符号系统的语言工具所组成。
– 物质性认识工具指主体以观念方式把握客体所凭借
的物质手段或物质条件,它是认识中介系统的基础
性成分。
– 观念 (知识 )性认识工具主要指以观念形态存在的观
测框架和思维框架,前者指观测客体的时空构架,
后者指进行思维的概念、范畴以及思维方式等。
– 作为感性符号系统,语言工具是认识中介系统的又
一基本要素,它是观念性认识工具所不能摆脱的物
质外衣。
? 在现代, 认识工具发展具有两个明显的趋势:
? 一是越来越精密, 越来越专门化, 如各种各样
的实验仪器和设备, 电子计算机和智能机器等
等, 大大提高若人认识世界的能力;
? 二是由人所直接操作的简单工具日益变为高度
自动他的复杂的技术工具系统, 如现代的遥感
技术以及运算速度极高, 存贮能力极强的电子
计算机系统的出现, 使人的感知和思维活动进
入到一个全新的时代 。
? 无论物质工具, 观念 (知识 )工具还是语言工具,
其共同特点是, 它们既是人的活动的结果, 同
时又是人进一步认识客体的手段 。
? 因此, 认识的中介系统是连接主体和客体, 并
在主体棚客体之间往返流动的一个, 变量, 。
? 综上所述, 认识的主体和客体通过认识的中介
(工具 )系统紧密联系和整合在一起, 构成动态
发展的认识活动系统, 使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
用得以实现, 执行着主体以观念方式把握客体
即能动地反映客体的职能 。
二、认识系统中主体和客体的相
互作用
? 在认识系统中,主体作为认识主体,其目的是
以观念方式把握客体,实现对于客体的能动的
反映。
? 这就决定在认识系统中,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
用具有不同于一般实践相互作用的特点。
? 但这又不意味着在认识系统中主客体之间是单
纯的精神性关系。
? 为此,必须对认识系统中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
的特点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 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主要特点如下:
? 第 —,在认识系统中, 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相互
作用以信息相互作用为其基本特征 。
? 第二, 在认识系统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中, 主体
既具有能动性, 又具有受动性, 是能动与受动
的统一 。
? 第三, 在认识系统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中, 除了
二者之间的认识关系以外, 还包含, 渗透着其
它多种关系 。
? 在这种信息的相互作用中,主客体之间的作用
是双向的、交互的。
? 一方面,客体存在、同性和规律的信息进人主
体的头脑.被主体的意识所反映,意味着客体
对主体的意识、观念产生影响和改造的作用,
是客体作用于主体的精神结果,
? 另一方面,主体在认识、反映客体的同时,也
就在观念地改造着、改变着客体。
? 在认识系统中,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信息相互作
用,不能脱离物质、能量的相互作用而单纯进
行,它总要受到物质、能量相互作用的决定与
制约。
? 比如认识主体运用一定的认识工具 (如科学探测
仪器 )作用于客体.其目的是从客体当中获取有
用的信息,而运用仪器作用于客体的过程就是
物质、能量和信息三者统一的过程。
? 认识主体对于认识客体的这种主动性和能动
性表现在:
? 首先,主体和客体之间认识关系的形成,是在
一定条件下主体选择和设定客体的结果,客体
是被主体选择和设定的。
? 其次,主体通过认识工具对客体施加作用相影
响,是认识主体能动性的突出表现。
? 主体在认识客体面前也有受动和受制约的方面,
这表现在:
? 首先,作为认识主体的人,是从物质自然界分
化发展而来并仍然属于自然界的 —部分。
? 其次,认识主体的活动要受到来自客体方面的
限制与约束。
? 在主体和客体, 实践和认识的双重性关系中,
实践关系是最基本的和决定性的 。
? 主体和客体之间首先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
其次才是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 。 认识关系归根
结底是由实践关系所派生, 并最终受实践关系
制约的 。
? 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除了受
实践关系的决定与制约以外, 同时还渗透和包
含着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 审美关系 。
? 价值关系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利益关系, 即主
体对客体的需要同客体满足主体需要之间的关
系 。
? 在主体和客体的价值关系中, 客体是作为价值
的承担者, 即能够满足主体的某种物质的或精
神的需要的物质载体而出现的 。
? 客体之所以能够成为价值的载体, 是因为它本
身具有某些特定的属性或性质 。
? 价值关系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利益关系, 功利
关系, 而审美关系则往往是超功利的 。
? 人类的实践活动一方面是为满足某种实际需要,
或达到某种功利目的而进行的;
? 另一方面, 当这种活动和活动的成果感性直观
地显示出人类战胜各种困难的创造性, 智慧,
力量和才能, 成为人的自由的感性现实的确证
和肯定的时候, 它就会在满足人的功利需要之
外, 引起一种与功利需要的满足所产生的愉快
有质的区别的精神愉快, 这是本质意义的美感 。
? 在审美活动中, 人成为具有审美知觉的, 能够
欣赏美的审美主体, 客体成为审美客体, 审美
对象, 即人按照美的规律塑造的各种物体和具
有审美价值属性的对象性存在 。
? 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审美关系都是在
主体和客体的实践、认识关系基础上形成的,
因此它们归根结底依赖于实践和认识关系。
? 人的实践活动实际既追求实现某种价值,也追
求实现某种美。
? 人通过实践改造客体,一方面满足自己的某种
需要,从而实现了客体对于主体的价值;另一
方面引起了人所特有的精神上的愉悦,从而发
现了客观对象的美。
? 在主体和客体实践及认识关系的基础上形成的
价值关系和审美关系对人的实践和认识活动具
有重要的制约和影响作用。
? 主体的价值观念和审美观念作为主体活动的内
在尺度,对于主体活动的方向性、选择性,以
及对活动的调节控制具有决定性意义。
? 总之,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表现为一种具有
多重形式的复杂的结构。
? 其中,实践关系是主体和客体之间首要的和基
本的关系,它决定主体和客体之间的认识关系。
认识关系受实践关系决定.但又具有相对独立
性并反作用于实践关系。
? 同时,在主体和客体的实践及认识中,又都渗
透着价值和审美关系,它们对主体的实践和认
识活动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认识系统结构的进化与发展
? 在认识系统当中, 认识的主体通过中介而和认
识的客体发生相互作用, 这三个子系统以一定
的方式整合在一起, 构成动态发展和演化的认
识活动系统 。
? 认识系统不是自我封闭的, 而是一个动态的,
开放的系统, 它在动态的演化当中实现着自身
的进化与发展 。
? 对认识系统结构的进化与发展进行考察,不能
脱离人的实践活动,认识系统结构形成、进化
与发展的秘密;存在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中。
? 从发生学的角度看, 认识的系统结构首先是作
为实践的系统结构存在相起作用的 。
? 人的认识活动, 无论过去, 现在和将来都不可
能脱离人的社会实践 。
? 认识的主体必须首先和同时是实践的主体, 认
识的客体也是因为人的实践改造世界的活动,
才不断纳入主体的认识领域的 。
? 物质性的认识工具, 是在劳动和实践工具的基
础上发展起来的, 只是随着人类实践和认识活
动的发展以及认识活动具有了一定的相对独立
性 。
? 认识系统中那些观念性的认识工具, 它们的产
生和发展也要受到人类实践发展水平的决定与
制约 。
? 实践在发展, 认识系统的结构要素以及各种结
构要素之间的结合方式也在相应地变化, 进化
和发展, 主体通过中介主动反映客体的能动性
? 认识系统结构的进化与发展具有如下持点:
? 第一,认识系统结构的积累扩大与自我更新。
? 第二,认识系统结构水平的不断提高。
? 三、认识系统相对独立性的不断增强。
第九章 认识的过程及内在机制
? 第一节 认识的过程
? 第二节 认识过程的内在机制
? 主体对客体以实践为基础的观念把握是一个有
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并且具有其复杂的内在
机制。
? 认识的辩证运动,既是认识系统诸要素之间动
态相互作用的具体展开,同时也是实践和认识
的对立统一关系的具体的历史的展开。
? 而人的认识活动的内在机制则具体揭示出认识
的辩证运动是如何实现的。
第一节 认识的过程
? 一,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 二,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
? 三, 认识运动的循环性和上升性
? 一,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 人的认识都要在实践的基础上从感性认识开始,
再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
? 认识的辩证运动首先表现为从感性认识向理性
认识的飞跃以及二者的统一 。
?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 是人们在实践中
把客观事物转化为观念的第一步 。
? 感性认识是在具有各种刺激信息的客体系统和
主体的感知能力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中发生的 。
? 感性认识所把握的是具有可感性特征的客体的
外部结构, 它不能摆脱一定的时间空间模式,
因此, 感性认识以直接性为特点, 它离不开生
动, 具体, 直观的形象 。
? 感性认识所揭示的是事物的现象和现象之间的
外部联系 。
? 感性认识的基础是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基本
的心理反映形式。
? 感觉是通过各种感觉器官对事物的个别属性和
特性的反映, 是意识与外部世界的直接联系 。
? 知觉是指多种感觉组合成的整体, 它能够反映
出对象的具有可感性质的整体性结构和特性;
人靠整体性的知觉辨认在时空中存在的客体,
从而有效地进行活动 。
? 表象是大脑对过去感觉和知觉的回忆和再现,
即当感觉和知觉所反映的对象离开后, 在人的
头脑中留下的印象 。 在表象当中, 主体己经接
触过的事物进行了一定的概括, 舍弃了在生动
的直观中所形成的一些东西 。
? 从感觉, 知觉到表象, 已经包含着认识由直接
向间接, 由个别向一般的发展趋势 。
? 感性认识是人所特有的, 它不同于动物以其自
然感官所形成的感觉心理活动, 因为人的现实
的感知能力系统不但有自然的方面, 而更重要
的有社会的方面 。
? 马克思说, 人的, 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
世界历史的产物, 。
? 制约着感性认识形成的有来自客体和来自主体
的各方面的复杂因素 。
? 从客体方面来说, 客体本身的特性的丰富性,
多面性及其显露程度, 环境的变化以及观察条
件的优劣等等, 都限制着主体感性活动及结果 。
? 从主体方面说, 观察者的自我概念, 认知结构,
思维方式, 个人以往的经验, 以及主体的需要,
爱好, 兴趣, 情绪和价值观念等等, 都无不渗
透并影响着感性认识的形成 。
? 主体如何在感性认识中达到观察的客观性:
– 第一, 认识的主体要在实践活动中尽可能地从多种
角度全面地, 反复地对事物进行感性的观察, 获得
的大量的足够的信息, 以消除由个别的观察情境给
感性认识带来的主观影响 。
– 第二, 人必须通过实践活动提高自己的感知能
力, 顺应对象的要求, 适时地建构和转换主体的认
知模式, 以, 同化, 更多的客体 。
– 第三, 主体还应不断提高知识素养, 扩展知识结构,
充分发挥理性知识对感性观察的指导作用, 提高感
性观察活动的自觉性 。
?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是人借助于抽象
的思维对感性认识材料进行加工, 整理, 概括
而形成的关于事物的本质, 事物的全体和事物
的内部联系的认识 。
? 理性认识以间接性相抽象性为特点, 所揭示的
是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 。
? 理性认识包括相互联系, 依次发展的三种基本
形式:概念, 判断和推理 。
? 概念是对同类事物共同的一般特性和本质属性
的概括的反映, 是思维的细胞, 也是最基本的
思维形式 。
? 判断在形式上表现为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或
关系, 它的内容是对事物之问联系或关系的逻
辑反映 。
? 推理在形式上表现为判断与判断之间的联系,
它是由已知合乎规律地推出未知的逻辑反映形
式 。
? 理性认识的形成过程, 是认识主体运用抽象思
维的方法, 形成概念, 判断, 推理的过程 。
? 在感性认识所形成的关于对象的大量的个别的,
现象的, 具体的认识材料中, 蕴含着对象的共
性, 本质和规律 。
? 为了把在具体形象中潜藏着的共性和本质揭示
出来, 必须运用思维的抽象, 抽象化是理性认
识阶段认识活动的基本特点 。
? 思维所面对的不是直接的感性客体, 而是作为
感性认识结果的混沌的表象 。
? 从表面上看, 感性的具体是最生动丰富的, 它
把对象的可感的属性和形态直接呈现在主体面
前 。
? 但是, 由于在感性的具体中, 真象与假象相混
杂, 必然性隐匿于偶然性之中, 这种认识不能
正确有效地指引人们的实践活动 。
? 因此, 必须凭借思维的抽象, 把活生生的东西
割裂, 分解, 从中提取出抽象的思维规定 。
? 抽象具有矛盾的特点:
? 一方面,它使认识离开了整体的表象,发生在
表面上和客体越来越远的运动;
? 另一方面由于通过抽象提取和分离出对象本质
的各个方面,由它们的总和复制出思维的具体,
从而再现客体本身的隐蔽的、内在的联系,因
此,通过抽象又使认识发生了同客体越来越近
的运动。
? 可见,认识过程的辩证的、矛盾的特性,在抽
象这一环节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 认识主体为了使抽象化的过程沿着发现事物本
质、复制思维具体的路线正确进行,必须极大
地调动主观能动性,运用一系列思维形式和方
法,将丰富的感觉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
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工夫,造
成概念和理论的系统”,这是一个极为艰苦的
认识过程。
? 因此,自觉地学习逻辑思维的方法,训练和提
高理论思维的能力,就成为十分重要的事情。
?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的统一 。
? 首先,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
? 其次, 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深化为理性认识 。
? 再次,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渗透的 。
? 总之,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 这
种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
? 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就会犯唯
理论和经验论的错误。
? 唯理论否认感性认识的重要性,片面夸大理性
认识的作用,认为只有理性认识才是可靠的,
它不依赖于感性认识。
? 相反.经验论则否认理性认识的重要性,片面
夸大感性认识的作用,认为感性认识无须上升
为理性认识。唯理论和经验论各执一端,在总
体上都是错误的。
? 实际工作中的教条主义者和经验主义者,也违
背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辩证统一的原理。
? 教条主义者片面夸大书本知识的作用.轻视感
性经验,把马克思主义当作僵死的教条生搬硬
套,犯了类似唯理论的错误,
? 经验主义者片面夸大感性经验的作用,轻视科
学理论,把局部经验当作普遍真理,处理一切
问题都超不出自己狭隘经验的眼界.犯了类似
经验论的错误。
二、从理性认识到实践
?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认识的过程还没有完
成 。
? 要实现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还必须由理论再
回到实践中去, 实现认识的又一次意义更为重
大的飞跃 。
? 由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之所以必要,就在于通
过这次飞跃使认识物化或对象化,使认识变为
现实,使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
? 由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可从两方面来理解
? 一方面, 这是理性认识本身的要求 。 形成理性
认识并不是认识的目的, 它的目的是完成第二
次飞跃, 实现改造世界的任务 。
? 另一方面, 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也是实
践本身的要求 。 没有正确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
目的实践, 只有在正确的思想指导下, 才能自
觉地实现改造世界的目的 。
? 此外, 在实践中获得的理性认识, 还需要在实
践中进行检验, 加以修正, 补充和发展 。
? 理论向实践转化是在一定条件下实现:
– 首先,实现第二次飞跃要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
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 其次,认识的主体必须把关于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
律的认识同主体自身的利益、需要和要求结合起来,
确定主体对客体进行实际改造的目的和方式。
– 再次.理论要能够向实践转化,还必须考虑到一定
历史阶段上实践手段、实践条件的制约性,把理论
的正确性与实现的可行性有机结合起来。
– 最后,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还必须为群众所掌
握.
三、认识运动的循环性和上升性
? 由实践到认识, 再由认识到实践, 如此, 实践,
认识, 再实践, 再认识, 这种形式, 循环往复
以至无穷, 就是认识从简单到复杂, 从低级到
高级, 从有限趋向于无限的发展过程,
? 人们对复杂事物的认识过程, 由于主客现条件
的限制, 要经历由实践到认识, 由认识到实践
的多次反复, 多次循环才能完成 。
? 从人们具体的认识过程看, 某一思想, 理论,
过多次反复和循环, 在实践中达到了预想的结
果, 就算是完成了 。
? 然而, 对于过程的推移而言, 人们的认识运动
还没有完成 。 这是因为物质世界及其发展是无
限的:
? 从时间上说, 一过程向另一过程的推移是无限
的;
? 从空间上说, 物质结构的层次, 事物, 过程之
间的联系也是无限的 。
? 作为认识和实践的对象的无限性, 决定人们的
实践和认识也是 —个无限发展, 无限深入过程 。
? 认识运动的这种反复性和无限性,表现为波浪
式的前进运动。
? 从形式上看,是认识和实践之不断的分离和重
合的反复循环;
? 从内容上看,每一次的循环都比较地进到了高
一级或深一层的程度。
? 正是在这种认识运动的辩证过程当中,人们通
过相对认识绝对,通过有限认识无限,不断地
接近客观真理。
? 认识的辨证运动, 也是主观和客观, 理论和实
践的矛盾运动过程, 人们的认识任务就是求得
它们之问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
? 这个统一应是具体的, 就是说主观认识要同一
定时间, 地点, 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 。 这
个统一应是历史的, 就是说, 主观认识要同不
断发展变化着的客观实践相适应 。
? 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要求人们, 当客观实践的具
体过程已经向前推移的时候, 主观认识就应当
随之而转变 。
? 如果主观认识仍然停留在原来的阶段上, 就会
犯思想落后于实际的错误 。
? 当客观实践的具体过程尚未结束, 原有的矛盾
尚未得到充分的暴露和展开, 向另一具体过程
推移转变的条件还不具备的时候, 如果人们硬
要强制推移, 把将来才能做的事情勉强拿到现
在来做, 企图超越历史阶段, 就会犯冒险主义
的错误 。
? 这正是革命斗争中的, 左, 的或有的机会主义
错误的一个重要的思想根源 。
? 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 也是认识的主体 。 以
科学实践为特征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无产阶
级政党的群众路线是一致的 。
?, 实践, 认识, 再实践, 再认识, 的反复循环
和无限发展的唯物辩证的认识论, 既是唯一科
学的认识路线, 也是唯一科学的工作路线 。
? 马克思认识论是我们党的群众路线的认识方法,
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的重要哲学基础 。
第二节 认识过程的内在机制
? 一, 信息, 选择, 建构
? 二, 感性具体, 抽象规定, 思维具体
? 三, 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 人之所以能通过认识的辩证运动实现对客观世
界的能动的反映, 在于人的意识活动中含有加
工各种观念材料的复杂的机制 。
? 这些复杂的机制也是在人类实践的基础上形成
和发展起来的, 是主体能动性的具体表现方式
? 通过对认识过程的内在机制的研究, 能使我们
更深入地理解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 从而发挥
主观能动性, 达到自觉驾驭认识过程 。
一、信息、选择、建构
? 人对客观世界的能动的反映的过程, 自始至终
贯穿着对客体信息进行有组织的加工, 改造和
整合的过程, 人是通过对客体信息的选择和建
构等机制, 来实现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的 。
? 因此, 把信息以及选择, 建构的概念引入认识
论, 是十分必要的 。
? 信息是同世界的物质过程, 能量过程紧密联系
在一起的普遍现象, 它是系统内部和系统之间
通过相互联系而实现和保留的某一物质形态,
结构, 属性和含义的表征 。
? 一切反映形式, 从无生命物质的反映形式到人
所特有的反映活动, 都伴随着一定的信息过程 。
? 所谓反映一般是指某一物质系统按照外部作用
而发生变化的能力, 即该物质系统通过自身本
性和结构的某种变化来再现作用于它的另一物
质系统的特点的能力 。
? 一个系统接受另一系统的作用, 并在自己的系
统中留下另一系统的, 痕迹, 或, 印记,, 这
既表示发生了反映, 也意味着前一物质系统接
收和保留了后一物质系统的某些信息 。
? 因此, 信息和反映都是物质的普遍属性, 在反
映的过程和结果中必然有信息, 而信息也是伴
随着相互作用和反映而发生的 。
? 反映相信息的联系为认识事物提供了可能, 是
世界可知性的必要条件 。
? 人的认识作为社会的高级反映活动, 自始至终
伴随着信息的过程 。
? 认识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产物 。 主体和客
体在认识中的统 —,主体的观念与客体的一致
是以信息为媒介的 。
? 主体所认识了的客体, 或者说主体观念中所包
含的客体的客观内容, 就是主体以一定手段从
客体中获取的, 并经过主体加工, 改造, 处理,
建构起来的有组织的信息 。
? 在认识活动中主体作为能知系统是客体信息的
获取者和组织者 。
? 客体作为所知系统是信息的发出者和提供者 。
? 主体和客体以信息耦合的方式结合起来, 可以
形成一个圆圈式的信息接受, 存贮, 加工和输
出的过程 。
? 人们在实践中所获取的客体的信息量越大, 信
息的保真度越高就越能接近于实现对于事物或
现象的确定性的反映;
? 人的认识过程不仅仅是获取信息,更重要的是
能动地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过程。
? 在认识过程一开始,主体首先是通过认识工具
的参与以及感觉器官的作用,把客体以物理化
学形式表现出来的实物形态的信息,转化为能
被人的感官接收的关于客体特征的信息。
? 这是主体对客体进行“生动的直观”的过程。
? 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在对这些信息进行初步的选
择和加工以后, 还要借助于语言符号系统的作
用对其进行编码, 使客体的特征信息变为适于
主体思维进行操作的编码信息, 交给脑的高级
中枢进行极其复杂的再加工和再反映, 才能形
成观念信息 。
? 人的抽象思维是从现象到本质, 从初级本质到
更深刻的本质的不断深化的过程, 表现在认识
过程的机制上, 就成为多级的, 多环节的信息
加工链条 。
? 当然,承认在人的认识过程的机制当中包含着
复杂的信息加工的过程和程序,并不等于把人
的认识完全归结为信息传递和信息变换。
? 人的认识过程既包含着通过主客体之间的信息
变换在主体的头脑中建构一个与客体具有同构
异质的观念物的过程,同时更主要的还包含着
主体通过思维的运作对客体意义的理解和把握。
? 选择也为包括人的认识在内的一切反映活动所
具有,是反映的一种内在的规定性。
? 所谓选择性,就是反映者由其自身的需要、结
沟、特性以及客观条件所决定,只反映被反映
者的某些特性,不反映它的其余的特性。
? 反映过程中的选择性取决于反映者与被反映者
双方相互作用的条件与方式。
? 由于在人的认识活动中,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
用既包含着物质的相互作用,主体作为有意识
的社会存在物又以自觉能动的活动改造客体,
? 因此认识主体的选择性和低级水平上的反映选
择性相比,具有更为复杂特点
? 首先表现为人以感觉器官为门户的神经生理系
统由其生理结构和功能所决定的选择。
? 人的思维活动所进行的选择是一种自觉的、能
动的选择,因而是高级的选择机制。
? 选择受被反映客体的制约,还要受正确的逻辑
思维方式和方法的制约,同时思维的成果还要
受社会实践的检验。
? 在阐明人的认识过程中, 还有必要考察与信息,
选择有密切关系的, 建构, 或, 重构, 的问题 。
?, 建构, 或, 重构, 本来不是哲学或认识论的
概念, 它是表示, 建筑,,, 构造, 或, 重新
构造, 等含义的名词, 本身并无深奥之处 。
– 由于皮亚杰在发生认识论提出主体的, 认知结构,
是 —个不断建构过程的理论,, 建构, 的问题才逐
渐被人们所重视 。
? 从信息相互作用的角度看, 建构或重构确实是
体现主体能动的一种认识机制, 认识环节, 是
人的认识活动所内在具有的 。
? 建构或重构 —般有两方面的含义:
? 从认识发生学的角度看.它指的是人的认识结
构的建立或构造的过程;
? 从认识过程的角度看,它指的是主体在思维中
对客体信息的建构成重构的过程。
? 二者又是密切联系的, 它们都同认识过程中的
信息加工机制有关 。
? 首先,看主体认识结构的建构。
– 这里的认识结构不是指认识系统的结构,而是指主
体自身由各种认识能力要素所组成的结构,它是主
体观念把握客体的重要条件。
– 认识结构以自身的神经生理系统作为生物性的基础
– 人脑在生物结构的基础上随着社会实践活动还逐步
形成和发展起来了自己所特有的信息性结构,它是
一个发达的高级的信息加工系统,能以思维操作的
方式加工各种复杂的信息。
? 人脑的这种具有社会性的信息结构是如何, 建
构, 起来的呢?
? 在人与外界事物打交道的实践过程中,认识活
动不断地反复进行.关于某类事物本质共同性
的信息反复地同人的神经系统发生相互作用、
通过无数次相似性的重演,就会以符号信息的
方式积淀在人的神经系统的结构之中,作为背
景知识储存起来,形成人脑中所持有的背景信
息性结构。人又凭借这种信息性结构去吸收和
加工客体信息从而认识客体。
? 应当指出,人脑的这种信息结构并非一旦建立
就不再变化。
? 恰恰相反,人在不断从事的实践和认识活动个,
不但对外界客物的队识越来越扩大和深入,人
的信息背景知识也在不断地丰富和更新,从而,
人的信息背景结构也处于不断的“建沟”或
“重沟”的过程。
? 人脑的信息性结构的这种不断的建构和重构,
对推动人的认识能力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作用。
? 其次, 看主体对所获得的客体信息的建构 。
? 这种建构指的是, 主体凭借大脑在社会中形成
的丰富的信息性结构, 对所获取的信息在选择,
加工, 改造的基础上, 按照正确反映客体的要
求把这些信息正在大脑中重新组合成为观念信
息系统的过程 。
? 在具体的认识中, 主体对客体信息的这种, 建
构, 或, 重构, 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
? 主体思维对客体信息的选择取舍和加工制作,
最后都必须通过, 建构, 或, 互构, 这 —环节,
才能实现主体以观念形式反映客体的要求 。
? 这种, 建构, 或, 重构, 是认识过程中主体能
动性和创造性的突出表现, 它说明, 认识绝非
是客体在主体头脑中的直接映现, 而必须通过
主体的重新组织, 重新构造, 才能成为反映头
脑中的映象 。
? 由于主体是凭借自己的思维结构, 思维定势并
发挥主观的能动性与创造性对客体信息进行能
动的, 建构, 和, 重构,, 因此, 这样建立起
来的观念映象可能正确地反映客体, 也可能歪
曲地反映客体 。
? 这就要求认识主体遵循实践与认识的规律, 尊
重客体存在和发展的规律, 把能动的建构的功
能建立在符合客观性要求的基础上, 并随时用
社会实践来检验观念建构物的客观性与正确性 。
? 认识的过程表明, 人通过对客体信息的一次性
的建构, 往往不能获得关于客体的真实的, 正
确的认识, 主体必须利用大脑作为信息加工系
统所只有的输出相反馈的功能, 使认识向社会
开放, 向实践开放, 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认识结
构, 不断地修正和完善自己的认识成果, 才能
实现主体对于客体的相符性反映 。
? 综上所述, 信息加工与信息转换是人的认识所
含有的内在机制, 而在信息加工与转换的过程
当中, 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机制和建构机制
是认识得以实现的重要环节与基本条件, 选择,
建构等等不但不与反映相对立,
? 相反, 作为反映的 —种内在规定, 保证着主体
观念把握客体的活动能动, 有序, 积极地进行 。
对信息以及选择, 建构等人的认识过程的机制
的考察, 深化人们对认识辩证运动的理解, 体
现出认识运动的中介性, 复杂作为性和辩证性 。
二、感性具体、抽象规定、思维
具体
? 对客观事物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过程,不能脱
离人的能动的思维操作,而思维操作必须遵循
一定的逻辑方法和逻辑程序,因此、人的认识
过程又具有内在的逻辑机制。
?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揭示主体观念地复制和再现
客体的逻辑机制和逻辑道路,指出这是一个从
感性具体经过思维抽象而达到思维具体的有规
律的逻辑上升过程。
? 马克思指出,思维的逻辑运动中存在着两条方
向相反的道路,第一条道路是“完整的表象蒸
发为抽象的规定”,第二条道路是“抽象的规
定在思维行程中导致具体的再现”。
? 这两条道路首尾相接,构成“具体 ——抽象 —
—具体”的否定之否定过程,也就是人对事物
本质的完整的认识过程,而认识运动的这一逻
辑行程同前面讲的信息的选择与建构机制又是
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 在思维行程的第一条道路上,主体是用抽象思
维对客体信息进行选择、提炼、抽取,形成组
建观念系统的“建筑材料”或整个单元。
? 在思维行程的第二条道路上,则是把这些“建
筑材料”按照主体观念把握客体的客观要求建
构成为观念系统的理论大厦,即把客体在思维
中“重构”出来。
? 感性具体是思维逻辑行程的起点 。
? 感性具体指感官能直接感觉和知觉到的具体,
即置于人的感官面前具有可看, 可听, 可尝,
可嗅, 可摸的感性的规定性, 生动而直观的具
体对象, 具体事物 。
? 人通过这种表象能形成对客观事物的整体的印
象,能认识到对象的多种多样的表面现象。但
是它不能揭示出事物各方面的多种本质规定及
其联系和关系,因此还不能对事物各种各样现
象的内在联系作出深刻、全面、具体的说明。
? 感性的具体是认识的最初出发点,要获得真正
的知识,还得依靠思维的抽象,通过从感性具
体到抽象的过渡,深入掌握事物的本质。
? 抽象规定是从感性具体到思维具体的中间环节,
它指的是思维经过对感性具体的分析所抽取出
来的一个个单一的规定性,它是客观对象众多
方面的本质属性在人的思维中的反映。
? 抽象规定的建立依赖于思维的分析活动,它需
要认识主体通过分析把直观的整体分解成各个
部分,区分开必然的本质的方面和偶然的现象
的方面,从中抽取出各个必然的本质的因素
? 抽象的特点是“使活生生的东西简单化、粗糙
化”,“把不间断的东西割断”,因而,思维
的抽象是感性具体的对立面,它比感性具体离
客观存在的具体事物似乎更远。
? 只要这种抽象是从客观具体事物出发的郑重的
抽象, 是通过科学的分析方法得出的正确的抽
象, 就更深刻, 更正确地抓住了事物的本质 。
? 思维具体是思维逻辑行程的终点.也就是在抽
象规定的基础上通过思维在大脑中复制出的理
性的具体:马克思指出:“具体之所以具体,
因为它是许多规定的综合,因而是多样性的统
一。
? 思维具体既不同于感性具体, 又不同于抽象规
定 (思维抽象 )。
? 一方面, 思维具体是关于某一对象的多种抽象
规定的有机综合, 而不像感性具体一祥是感性
直观的规定性的统 —。
? 感性的具体只是一种, 混沌的表象,, 它未深
入到对象的本质的层次 。
? 而思维具体经过抽象规定这一中介过程, 则在
更高层次和基础上达到了理性的具体 。
? 思维具体不但进入了事物的本质的层次, 而且
把事物的本质规定性综合和统一起来, 因而是
经过分析重新达到统一的高层次的具体 。
? 另一方面,思维具体借助于抽象规定又高于抽
象规定。抽象规定已经是对事物本质属性的反
映,但是一个一个的抽象规定还无法把握对象
各方面本质的内在联系,因而尚不能对有关的
多种多样的现象作出统一的解释。
? 从感性具体形成抽象规定,从抽象规定上升到
思维具体的过程中,应正确运用思维方法:
? 首先,必须运用科学的抽象方法从感性具体
中形成正确的抽象规定。
? 其次,必须把握从抽象到具体逻辑的中介过程
? 最后,从感性具体通过抽象规定而达到思维具
体,就认识运动逻辑行程的一次循环而言是达
到了终点,但就人的认识的无限反复循环与不
断上升而言,从抽象上升到具体并不意味着存
在一个绝对意义的“终点”.
? 总之, 认识运动的逻辑机制以及马克思主义的
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 要求我们从构成对
象整体的简单要素出发引出对象的全部复杂规
定, 而不是把复杂事物归结为简单事物 。
? 只有这样, 才能引导我们达到对具体事物的具
体认识, 达到具体真理 。
三、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
作用
? 人的认识过程的机制是十分复杂的, 并非只有
理性, 理智和逻辑的因素起作用 。
? 因此, 在认识活动, 认识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
是理性和理智的因素 。
? 但这并不意味着否认人的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
程中的作用, 或者认为非理性因素对认识的形
成只起干扰和破坏的作用 。
? 我们应当深入到人的认识活动的内在机制, 研
究人的非理性因素对认识过程的影响, 研究人
应当如何发挥非理性因素的作用 。
? 所谓, 非理性, 的因素, —般可分狭义和广义 。
? 狭义地说, 包括知, 情, 意这三类 。
?, 知, 包括主体的理性直观, 理性思维等能力,
属于人的理性因素;
? 而, 情, 和, 意, 即情感, 意志同时包括动机,
欲望, 信念, 信仰, 习惯, 本能等等, 由于这
些精神的要素一般不以理性思维为基础, 在主
体结构中属于非理智, 非认知的方面, 因而被
称为, 非理性, 的因素 。
? 广义地看, 人们在上述基础上, 还时常把人的
认识能力中不能被逻辑思维的概念所包含的主
体心理形式, 如幻想, 想象, 猜测, 顿悟, 直
觉, 灵感等, 也包含在人的, 非理性, 因素中 。
? 因此, 人的非理性因素具体地可分为两类, 前
一类不属于人的认识能力, 而是作为一种精神
力量渗透到主体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中, 并对其
发生影响, 后一类虽属人的认识能力, 但它同
逻辑的, 自觉的理性思维相比, 具有不自觉,
非逻辑性等特点, 因而也属于, 非理性, 的因
素 。
? 对于人的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应
当分析不同情况做具体说明 。
? 情感, 意志, 欲望和需要等非理性因素, 它们
本身虽不同于人的认识能力, 但对人的认识活
动的发动与停止, 对主体认识能力的发挥与抑
制起着重要的控制和调节的作用 。
? 这些非理性因素给人的认识活动, 认识过程提
供了动力, 动因和调节控制的机制 。
? 情感因素对人的认识进程具有重要的影响 。
? 积极的情感情绪给认识活动注入了活力和生气,
对认识的发展是一种推动的力量 。
? 当人们的情感与其所从事的认识活动发生共鸣
时, 认识就会受到情感的激化, 从而激发人的
认识潜能, 加速认识的进行 。
? 由此, 要发挥情感情绪对认识进程的积极作用,
就需要正确把握情感情绪, 对其进行调节和控
制 。
? 意志同情感一样,对人的认识也是一种激发和
调控因素.是认识运动的支撑力量和推动力量
? 意志不但是人为实现某种目的而克服障碍或困
难的积极能动的主观条件,而且对调控人的情
感情结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 在人的认识活动中,意志以目的性和自觉性的
特点把理智和情感、冷静和激情统一起来,用
理智调控情感,又用情感、热情激发理智,从
而使主体能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甚至承受一
定的痛苦和牺牲,去实现自己的目的和理想。
? 情感, 意志等非理性因素, 它们之间是相互作
用, 相互影响的, 这些非理性因素又同人的理
性, 理智的因素相互作用, 相互影响 。
? 人的非理性的因素对理性因素既起着动力调控
的作用, 同时, 人的非理性因素又要受到人的
理性因素的决定与制约 。
? 幻想, 想象, 直觉, 灵感等以非逻辑形式出现
的非理性因素, 是人的认识能力的一部分 。
? 在人的认识过程当中, 归纳与演绎, 分析与综
合等等逻辑思维方法的运用是十分重要的 。
? 但是, 不能把人的认识过程仅仅理解为思维的
逻辑加工过程 。 思维的逻辑加工以其严格的程
序性, 规范性为特点, 并对认识的发展起重要
的作用, 但它也有自身的缺陷 。
? 人们不是靠掌握全部事实材料再进行逻辑推
理, 得出所需的结论, 而凭借少量事实的启发,
通过创造性的联想, 运用大胆的想象和, 幻
想,, 实现对某些复杂事物的本质, 规律的认
识 。
? 这时, 幻想, 想象就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 。 幻
想, 想象不仅可以把复杂的对象纯粹化, 简约
化, 更重要的还在于如何进行创造性的构思 。
? 列宁曾高度评价想象在科学创造中的作用, 认
为, 幻想是极其可贵的品质, 。 他指出:有人
认为, 只有诗人才需要想象, 这是没有道理的,
这是愚蠢的偏见, 甚至在数学上也是需要想象,
甚至微积分的发现没有想象也是不可能的, 。
科学发展史表明列宁的上述话是十分正确和深
刻的 。
? 当然,想象 (包括直觉、幻想 )等非逻辑的思维
活动不能脱离概念、判断、推理等理性思维形
式和逻辑思维活动单独进行,而必须以一定的
逻辑思维活动为基础。
? 往往有这样的情况,人们经过长期紧张的理性
思考,寻求某一问题的答案,但百思不得其解。
然而这时人的思维实际上是处于高度兴奋、集
中的状态下,好像电子线路的触发装置一样,
一种线路接不通就换另一种。
? 正是这种理性思维的积极运作给想象、灵感的
出现提供了可能件。这时出现的某种偶发性事
件往往会成为思维受到启发的契机,使认识者
突然感到豁然开朗、顿然醒悟。一下子抓住了
事物的症结、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 从科学史上许多科学发明看,灵感和直觉往往
属于那些以顽强毅力投入到科学实验的实践,
并运用自己的全部知识、经验和思维进行艰苦
探索的科学家:因此,直觉不是凭空产生的,
更不是什么神秘的力量,主要受到理性思维、
逻辑思维的制约。
? 认识运动的辩证性表现为,认识的发展既不是
单纯的按逻辑程序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也不是
单纯的逻辑或非逻辑的跳跃、飞跃的过程,而
是逻辑的循序渐进过程和非逻辑的跳跃上升过
程的有机统一。
? 逻辑因素与非逻辑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相互作用、
相互补充,共同促成人的认识由感性向理性、
由现象向本质的飞跃。
? 通过对认识过程中情感意志, 以及想象, 幻想,
直觉等非理性因素作用的分析, 可以看出, 马
克思主义认识论, 不但不否认而是如实地承认
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的作用, 既看到非理性因
素的积极的作用, 也看到它可能产生的消极的
作用 。
? 同西方哲学中的非理性主义不同, 马克思主义
哲学强调非理性因素要受理性因素的制约, 强
调入应当在理性因素的主导下发挥非理性因素
的积极作用 。
? 而非理性主义把非理性因素看作人的本质, 把
人的感觉, 欲望, 情绪, 本能等看成是决定一
切的东西, 并且否定或贬抑人的理性, 理性思
维的作用, 对非理性, 非逻辑的东西作了唯心
主义, 神秘主义的解释和夸大 。
? 我们在重视并承认人的非理性因素及其作用的
同时, 应当认清并批判非理性主义把人的理性
因素同非理性因素相割裂, 相对立的错误 。
?
第十章 真理和价值
? 第一节 真理
? 第二节 价 值
? 第三节 真理和价值的关系
第一节 真理
? 一, 真理及其特性
? 二, 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 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
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 中国古代哲学家通常用与“非”相对立的“是”
来表述认识的真实性。
? 谬误则是同客观实际及其规律相违背的思想内
容,是认识主体对客体本来面目的歪曲反映。
? 事物的本质通过特性体现出来 。 真理的特性
在于其客观性, 绝对性, 相对性和具体性 。
? 全面把握真理的特性, 就是从整体上把握真理
的特性 。
? 真理都有客观性 。 真理的客观性或客观真理
是指在真理性的认识中包含着不以人和人类意
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 。
? 真理的客观性还有一层含义,就是检验认识
真理性的标准 ——社会实践也是客观的。
? 真理多元论认为,对待同 —个认识对象可以有
多种认识结论同时并存,这些结论都是真
理.不存在谁对谁错的问题。
? 这种观点表面上不偏不倚,实质是否认真理的
客观性,取消真理和谬误的对立。
? 就某个确定的问题和对象而言.真理只能有 —
个,即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相符合的客观真理。
真理多元论是站不住脚的。
? 承认真理是客观的, 这是真理问题的唯物论;
就真理的发展过程以及人们对它的认识和掌握
程度来说, 真理又是绝对的和相对的, 这是真
理问题上的辩证法,
? 每个真理既具有客观性, 又具有绝对性和相对
性;或者说, 每个真理都是客观真理, 同时又
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 。
? 关于真理的绝对性或具有绝对性的真理, 可从
两方面来理解 。
? 第一, 任何真理都标志着主观和客观的符
合, 都包含不依赖于人和人类的客观内容, 都
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 这一点是绝对的, 无条
件的 。 承认客观真理也就是承认了绝对真理 。
? 第二, 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 能够正确认识
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 认识每前进一步, 就
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 这一点也
是绝对的, 无条件的 。
? 真理的相对性或具有相对性的真理, 是指人们
在一定条件下, 对客观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正
确认识总是有局限的, 不完全的 。
? 第一, 从整个客观世界来看, 任何真理性的认
识只是对无限宇宙的一个部分或片断的正确反
映, 人类已经实际达到的认识总是有限的 。
? 第二, 从特定事物或现象来看, 任何真理性的
认识, 都只是对该对象一定方面, 一定程度,
一定层次的正确反映 。
? 虽然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真理的两种不同的
属性和方面, 但它们之间并没有固定不移的界
限, 而是辩证统一的 。
? 首先,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相互渗透和相互包
含。
? 其次,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
? 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寓于相对之中,
任何相对真理之中都包含有绝对其理的颗粒:
? 另一方面,绝对之中有相对,相对是绝对的一
个成分,绝对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无数相
对真理之总和构成绝对真理。
? 人们对于自然和社会的每个正确认识,都是
在 —定条件和一定程度上的认识,所以是有条
件的、相对的;但在一定条件、范围和程度上,
又是对客观现实的正确反映,并作为稳定的因
素保留在客观真理的体系中,是无条件的、绝
对的。
? 绝对和相对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伴
而生,如影随形。
? 任何一条真理,从一种意义或角度上看,是相
对真理或具有相对性;从另一种意义或角度看,
又是绝对真理或具有绝对性。
? 脱离对方而孤立存在的绝对真理或相对真理,
实际并不存在。
? 真理是一个过程, 永远处在从相对到绝对的转
化和发展中 。 人类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是从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 接近绝对真理的
过程 。
? 人类已经取得的任何一条真理, 都是绝对真理
,长河, 中的一个成分或阶梯, 都是无穷的绝
对真理链条中的一个环节 。
? 它既是以往实践和认识业已达到的终点, 又是
进一步迈向绝对真理的起点 。 它是一个承先启
后的中间站, —个由相对向绝对转化的关节点 。
? 真理的具体性, 是指具体的主观和客观在具体
的条件和范围内的统一 。 超出具体条件, 就会
陷入谬误 。
? 具体的真理是全面的 。
? 具体的真理又是历史的 。
二、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 根据什么标准来判定认识的正确与错误, 这是
哲学史上长期争论不休的一个问题 。
? 有人持虚无主义的态度, 干脆否认存在任何真
理标准 。
? 多数哲学家虽然主张要有个标准, 但这个标准
是什么, 就众说纷纭 。
? 唯心主义者认为, 真理的标准存在于精神范围
之内, 不应在人们的物质活动中寻找它的客观
尺度 。
? 旧唯物主义者承认真理的客观性, 在什么是检
验真理标准的问题作过一些有益的探讨 。
? 直观地把客观事物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几乎是旧唯物主义的共同观点 。
? 旧唯物主义的反映论不是以实践为特征的, 并
且对于实践的理解也是狭隘和片面的, 因而没
有科学地解决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 。
?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真正解决真理标准问题 。
? 早在 1845年, 马克思就明确提出:, 人的思维
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 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
问题, 而是 —个实践的问题 。
? 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们都反复强调指出:实
践, 只有实践, 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此
外再没有别的标准 。
? 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这是由真理
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 。
? 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范畴 。
? 要判明主观同客观是否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
只在主观范围内兜圈子是根本无法解决的 。
? 同时, 客观世界本身也不能充当检验真理的标
准 。
? 唯一能够充当检验认识的真理性标准的, 只能
是把主观和客观联系, 沟通的桥梁, 纽带, 这
就是人们的社会实践 。
? 只有实践才能满足真理的要求成为检验真理的
标准, 这是由真理本身的特点决定的 。
? 实践不仅具有普遍性, 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 。
正是这种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决定了实践作为检
验真理的唯一性 。
? 实践的直接现实性是双重的,
? 一方面, 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活功, 它本身是直
接的现实 。
? 另一方面, 实践又能使不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理
论变为直接的现实 。
?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客观标准, 此外再没
有别的客观标准, 实践最终一定能鉴别认识的
真理性 。 这是实践标准的确定性 。
? 但是, 实践检验认识是一个过程, 主体的历史
的实践总有一定的局限性, 从这方面看, 实践
标准又是不确定的 。
? 否认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 就会思想僵化, 阻
碍真理的发展 。
? 实践标准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 。 社会实
践都是一定的历史的实践, 因而对真理的检验
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同时历史无止境地向
前发展, 又不断突破这种局限性 。
? 实践是不断发展的, 真理是不断发展的 。 只有
承认实践标准是确定和不确定的统一, 才能坚
持在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 防止把实践标准简
单化 。
?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并不排斥逻辑
证明在检验真理过程中的作用 。
? 逻辑证明是运用已知的正确概念和判断,通
过推理,从理论上确定另 —个判断的正确性的
逻辑方法。
? 逻辑证明作为一种探索真理、论证真理的手
段,是正确思维的必要条件,也是建立科学理
论体系的重要途径。
? 逻辑证明在实践检验真理的过程中的重要作
用,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 第一,逻辑证明给实践提供理论指导,使实践
经验由特殊提高到普遍,从而把握实践的总
和.以便于实现实践检验真理的作用。
? 第二,有些理论要靠逻辑思维来证明。
? 第三,逻辑思维给实践以理论根据。
? 逻辑证明的作用再重要, 也不能代替检验认识
真理性的实践标准 。
? 因为逻辑证明所使用的前提, 概念, 原理和逻
辑规则等是否完全符合客观实际, 既要不断在
实践中加以检验, 又要在实践个不断丰富和发
展 。
? 同时, 逻辑证明的思维过程及其结论是否正确,
还必须回到实践中, 由实践来做最后的检验 。
? 严格的科学的逻辑证明的作用, 不过是实践检
验作用的间接的, 集中的表现 。
第二节 价 值
? 一, 价值及其特点
? 二、价值评价
一、价值及其特点
? 价值是事物 (物质的和精神的现象 )对人的需要
而言的某种有用性 。
? 一种事物或现象由于其具有的一定属性或性能,
能够满足主体某种需要 (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
对于主体具有积极的肯定的意义, 就被主体认
为是有用, 有意义的, 即有价值的 。
? 一种对于主体有用即有价值的东西, 有用的程
度越高, 满足主体需要的范围越大, 其价值也
就越大, 反之价值就越小 。
? 可见, 价值不是一种实体, 而是主体和客体之
间的一种特定关系, 即客体以自身属性满足主
体需要和主体需要被客体满足的效益关系 。
? 讲到价值必然涉及两方面, 一方面是人即主体
的需要和要求, 另一方面是事物即客体的某种
性质, 结构和属性 。
? 价值作为现实的人同满足其某种需要的客体的
属性之间的一种关系, 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发生
和发展的, 它既具有客观性, 又具有主体性 。
? 对价值关系的客观性应当从两方面来理解。
? 一方面,价值虽然同人的需要有关,但不是由
人的需要单方面决定的,价值必须有其产生的
客观基础,这是各种物质的、精神的现象所固
有的属性。
? 另一方面,人的需要以及需要满足的程度并不
是随心所欲的,而总是为社会实践和历史发展
所制约,这是理解价值客观性的关键。
? 人由客观条件产生的需要必然以欲望, 目的等
观念形式表现出来, 成为人的主观意愿, 主观
需求 。
? 由于社会历史的复杂性, 在大体相同的条件下,
不同的人也会形成不同的需要动机 。 这些都使
,需要, 蒙上了一层主观性的色彩 。
? 但是, 人们对自身需要的主观意识也不一定都
真实反映自身的客观要求, 这些需要动机也
不 —定都能实现 。
? 价值关系的突出特点是具有人的主体性。
? 首先,主体性表现为在价值关系中不是人趋近
物.而是物趋近人。
? 其次,价值的主体性还通过价值关系中主体的
创造性得到鲜明的体现。
? 价值的主体性和客观性二者并不矛盾 。
? 价值的客观性指的是, 价值虽然离不开人, 但
它是在人的客观需要同客体的属性之间发生的
一种客观现实关系 。
? 价值的主体性表明, 在价值这种主客体之间的
特定关系中, 人是物趋向的中心, 没有主体的
创造性活动, 物就不会实现对于人的价值 。
? 无论价值的客观性还是主体性, 都根源于人类
物质性的实践活动 。
? 实践既是把主体需要和客体属性相联系, 相统
一的现实基础, 也是确立人的主体地位并使物
向人趋近的可靠根基 。
? 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 是在社会实践过
程中确立的, 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
? 科学的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的基础,
也是理解各种价值现象的关键 。
? 某个事物是否真的对于人具有有用性, 即是否
能实际地满足人的某种需要, 不是由人主观决
定的, 而是现实的, 客观的 。 承认价值关系的
客观性, 也就在一定意义上承认了价值的绝对
性 。
? 但是, 某物是否对于具体的主体有意义以及意
义的大小, 又不是无条件的, 不变的, 而往往
是有条件的, 可变的, 这又表现出价值的相对
性 。
? 价值的相对性是由两种情况造成的 。
? 第一, 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 人们对某种事物
的属性, 结构, 本质的认识是有限的, 相对的,
即对客体实际价值的认识把握, 也是有限和相
对的, 使物对人的价值表现出相对性 。
? 第二, 受一定历史条件的限制, 人们的需要也
是具体的, 有限的, 他们对价值客体的选择和
利用不可能是无条件的, 这也使物对人的价值
表现出相对性 。
? 价值具有相对性的最基本的原因,人类实践活
动的社会历史性 。
? 实践是价值关系的基础, 人们只有在实践中才
能揭示出客体的属性和规律, 并只有在实践的
基础上才能不断发展出自己的社会性的需求 。
? 然而, 实践是具体的, 历史的, 每一个时代只
能达到一定的实践活动水平, 因而每一代人对
客观世界的认识水平及自身需要的发展水平,
都必然受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总要打上
相应时代的历史印记 。
? 每个具体事物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 对人所具
有的价值都是具体的, 有条件的, 因而是相对
的 。
? 但实践的不断发展总会使人发现事物价值的新
的更多的方面, 从而使人以新的更全面的方式
占有物, 满足人不断增长的需要, 这就是价值
的历史发展 。
? 价值的历史发展表现于物和人两个方面 。
? 价值的历史发展表现于物和人两个方面。
? 从价值的客体满足人需要来说,价值的发展表
现为物的有用性不断丰富和提高,价值对象的
数量和种类不断扩大和增多,这是在实践基础
上由片面到全面、由简单到复杂不断上升的过
程。
? 从价值的主体即实际发现和利用客观事物有用
性的人来说,价值的发展表现为人的本质力量
不断完善和自我价值不断实现的过程。
二、价值评价
? 客观事物对人的需要而言, 有的有价值, 有的
无价值, 有的价值大, 有的价值小 。 而实践作
为满足人的需要的物质活动, 要求人通过对客
观事物的改造, 尽可能创造和实现更大的价值 。
? 因此, 主体必须对客体可能具有的价值进行科
学的评价, 只有这样, 认识向实践的转化才可
靠和有成效 。
? 所谓评价, 就是主体在对客体属性, 本质和规
律认识的基础上, 把自身需要的内在尺度运用
于客体, 对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进行评
判 。
? 评判是人的意识对主体与客体之间现实的价值
关系的反映, 它所反映的是主体需要与客体属
性之间的联系 。
? 价值评价作为主体观念活动的结果, 表现为人
们对一定客体是否具有满足主体需要的同性所
作的肯定或否定的判断 。
? 主体对他与客体之间价值关系的评判, 就其属
于主体对客体的观念把握而言, 仍然是一种认
识活动 。
? 但评价作为认识的一种特殊形式, 不同于 —般
的对客体本身属性, 结构, 本质, 规律的认识,
而是主体对某种事物, 现象能够或不能够满足
人们利益, 需要的一种认识 。
? 价值评价的着眼点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效用关
系 。 因而必须考虑主体的利益和需要 。
? 由于在对价值的评价中必然引进主体的尺度,
因此,在评价性认识中不能不含有主体的意向、
愿望和要求。
? 如果说事实性认识只追求对客体“是什么”或
本来如此的认识,那么,评价性认识则往往以
“应该怎样”或“不应该怎样”来表达主体肯
定什么或否定什么的价值要求。
? 面对同一客体,不同的主体从不同的利益和需
要出发,会得出不同的价值评价、价值认识。
? 一个合理的价值评价, 价值认识, 必须符合两
功基本要求:
? —是对客体状况的正确认识 。
? 二是对主体需要的正确认识 。
? 对客体实际状况的正确认识, 是形成科学的价
值评价的基础和前提 。
? —个合理的价值认识不能建立在对客体错误的,
虚幻的认识基础上 。
? 事物的另一些属性, 成分可能给人类带来不利,
甚至有害的后果 。
? 对主体本身需要的正确认识, 是形成科学的价
值评价的必要条件 。
– 主体的实际需要在本质上是有利于主体生存和发展
的东西, 往往不是仅凭情感和直觉所能把握的 。
– 人的主观情感可能偏爱某种东西, 认为它对自己有
较大的价值, 并希望从对这种初的享用中得到自身
的满足 。
– 认识主体的实际需要并不意味首先认识某些个人或
群体狭隘的私利和要求 。 只有那些既有利于社会和
人类主体生存发展, 又对个人或群体有意义的需要,
才是真正符合主体利益的具有客观必然性的需要 。
? 在强调人类主体的利益是价值评判最高尺度的
前提下, 并不否认同一社会中根本利益不相冲
突的群体或个人之间存在价值认识的多样性 。
? 人的需要是丰富, 具体, 多种多样的, 各种物
质和精神现象及其属性也是多方面的, 因而可
以在各方面满足人们不同的需要 。
? 只要人所做出的价值判断, 价值选择是合理的,
不损害和有悖于人类主体的根本利益, 不违背
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那么, 价值认识越生动
丰富, 就越会有助于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
第三节 真理和价值的关系
? 一, 人类活动的两个基本原则
? 二, 真理和价值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 三, 真, 善, 美及其统一
一、人类活动的两个基本原别
? 人类进步的历史活动以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为
主题 。 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是人类活动的两个
基本原则 。
? 所谓真理原则, 就是人类必须按照世界的本来
面目去认识和改造世界 (包括人自身 ),追求和
服从真理 。
? 所谓价值原则, 就是人类必须按照自己的尺度
和需要去认识和改造世界, 使世界适合人的生
存和发展 。
? 真理和价值两大原则的根基, 在于马克思所说
的两个尺度的存在和作用 。
? 人有两个尺度:一是客体尺度,即对象的本性
和规律;一是主体尺度,即人的本性和规律。
? 人是实践的主体,一方面必须承认客体,了
解客体,掌握和服从客体的本性和规律;另一
方面,主体又要改变客体,重建客体,使客体
为主体的需要和目的服务。这两方面的内容和
规律贯彻到行为规则中去,就形成了人类活动
的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
? 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 第一,真理原则是侧重于客体性的原则,价值
原则是侧重于主体性的原则。
? 第二,真理原则是人的活动中的条件性原则,
价值原则是人的活动中的目的性原则。
? 第三,真理原则是社会历史活动中的统一性原
则,价值原则是社会历史活动中的多样化原则。
二、真理和价值具体的历史的统
一
? 真理和价值能够统一, 主要有两点理由:
? 第一, 作为同一人类活动的两方面基本内容的
精神实质, 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是相互补充的 。
真理和价值都形成于人的活动中, 是人类生存
和发展不可缺少的内容 。
? 第二, 真理和价值都是人类活动追求的目标,
人类必然需要也能够通过一定的自我调节来解
决二者的冲突, 使之以某种方式达到一定程度
的统一 。
? 真理和价值具体, 历史统一的突出表现:
? 真理与价值相互贯通 。
? 真理与价值在发展中相互引导 。
? 真理与价值检验标准一体化 。
? 真理和价值之所以是具体的, 是因为二者的统
一是在一定的实践条件下达到的有条件的, 相
对的统一 。
? 实践是具体的, 在实践基础上人们认识和发现
的真理是具体的, 提出的价值要求以及价值所
能实现的程度, 范围等等也是具体的, 由此决
定了真理和价值的统一也必然是具体的 。
? 人们认识认识的有限性决定在相对真理的基础
上实现具体的价值要求, 这些都体现出真理与
价值相统一的具体性 。
? 真理和价值的统一之所以是历史性, 是因为二
者的统一随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是在实践
的基础上不断打破旧的统一, 实现新的统一的
矛盾运动过程 。
? 在实践发展的推动下, 无论新的科学真理的发
现, 还是新的客观需要的形成, 都会促使真理
与价值的统一出现新的矛盾, 从而在真理与价
值的相互引导中打破原有平衡, 建立新的平衡 。
? 社会实践的发展史就是真理与价值矛盾运动的
历史, 二者相互依托, 相互作用, 相互引导 。
? 人们一方面以真理性认识为基础去追求价值,
追求物对人的有用性;
? 另 —方面以价值为动力占寻求更加完善和完备
的真理, 促进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了解 。
? 正是在真理与价值的相互作用中, 实践才得以
不断向前推移发展, 自然世界才不断向人化世
界转化, 人类才不断从必然中获得自由 。
? 真理与价值在实践基础上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内在条件, 也是马克思主义
哲学的一条基本原则 。
三、真、善、美及其统一
? 真理和价值各代表主客体统一的一个方面 。
? 真理是以客体尺度为基础的主客体的统一 。
? 价值是以主体尺度为基础的主客体的统一 。
? 通过人的活动所达到的是真, 善, 美三种境界,
以及作为三者统一的最高形态 ——自由 。
?, 真, 是获得了真理, 达到了真理的境界,
即主体在思想和行为上充分接近和适合于客体
的必然性 。 这是主客体之间达到实质性统一的
第一种状态 。
? 真理本身不是价值, 但真理同表示价值的善和
美相联系时, 也具有价值的含义 。
? 真理是人类所追求的目标, 具有为实现合理价
值提供依据, 提供指导的价值, 真理被人们视
为最高价值之一 。
? 求真, 守真意味着尊重事实, 尊重规律, 尊重
知识, 尊重科学, 这是人类文明得以存在和发
展的第一个前提, 也是使主客体达到全面, 完
整统一的第一阶段 。
?,善”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 狭义的善仅指道德上合乎规范,广义的善则包
括使人在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中各方面需要得
到满足的实际价值。
? 就其普遍本质来说,善是实现了主体必然性的
境界.在主客体关系中,主体是具体的个人或
群体,他们有一系列生存和发展的现实需要,
如生存保障、物质福利、社会权益、人际协调、
文化享受等。这些需要既表明主体对客体的依
赖性,也表明主体活动的内在目的性。
? 善是以主体尺度为尺度与主客体统一状态, 是
最典型的价值形态, 具有强烈的全体性 。
? 善既是主体必然性的实现, 也是客体必然性的
实现 。
? 善必须以真为前提, 达到主客体必然性的相互
一致, 使主客体之间的矛盾得到解决 。 普遍的
善是以真为前提的, 是在更高一级层次上的主
客体统一 。
? 这种统一的重心从客体移到了主体, 意味着主
体自我实现能力的发展和人的自由程度的提高 。
?, 美, 是在真和善的基础上达到的更高境界 。
? 从本质上讲, 美是人类改造世界的创造性活动
及其成果对人得自由的肯定, 它通过人的美感
表现出来 。 美感产生于主体从客体那里体验到
自己生活中健康, 积极, 和谐的内容和形式 。
? 现实生活中的美有各种形式, 如以和谐, 简洁,
生动的形式正确描述世界的科学美, 使人和人
的关系趋向高尚纯真的道德美等 。
?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充分展现并肯定了人的本质
的丰富性和人的活动的创造性, 这种丰富性和
创造性不是建立在直接功利需求的基础上, 而
是在超越直接功利需求的基础上被体验到的 。
? 美和美感的超功利性和创造性特征, 充分表明
美是以主体尺度为尺度的主客体高度统一 。
? 具有高度主体性的美和美感更深刻地体现着人
的本质和实践的客观性, 美和真, 善一样都有
其客观的基础 。 美和真, 善之间有着内在的联
系 。
? 美以真为前提, 又超越了真, 它不局限于客体
的现实性和必然性, 而是更多地显示了主体的
本质和人类实践的丰富性 。
? 美也以善为前提, 但又超越了善;它不停留在
主体的现实性和必然性上, 而是主体本性和现
实性的升华, 是主体自由的更进一步实现 。
? 真,善、美都是主客体相统一的境界,但有层
次和侧重点的不同。
? 真侧重于主体和客体的一致,
? 善侧重于主体现实性和必然性的尺度,
? 美则在真和善的基础上更侧重于人的具体自由。
? 真、善、美的统一既是人类全部价值目标的高
度统一,又是真理与价值的高度统一.意味着
人类在实践和认识中从必然中达到高度的自由。
? 从实践和认识发展的内在逻辑上说, 真, 善,
美间的统一是个逐级上升的过程, 在真, 善,
美之间存在着纵向过渡的发展关系 。
? 人们首先达到真, 即正确把握自己的对象和周
围环境的本质, 规律, 进而创造善, 实现善 。
? 在真的基础上实现善, 即获得在自然和社会中
正常生存和发展的保障, 才可能创造和享受美 。
? 美是在真和善综合基础上的更高境界, 但美又
不能离开真和善, 它和真, 善总是具体的历史
的统一 。
? 在历史纵向进程中, 真, 善, 美统一的实现极
为曲折和复杂 。
? 一方面, 真, 善, 美的追求是同假, 恶, 丑的
存在联系在一起的 。
? 另一方面,即使在以追求真、善、美为共同目
标的社会环境中,由于社会分工和实践、认识
发展不平衡,也常常会出现真、善、美相互独
立和分离,使一些社会部门、社会活动主要致
力于实现“善”,另一些社会部门、社会活动
则主要致力于探索“真”或创造“美”等情况。
? 真, 善, 美的横向综合统一, 其实质是真, 善,
美之间的相互渗透, 相互引导 。
? 一方面, 在社会生活的每一领域或过程中, 都
有具体的真, 善, 美结合在一起 。
? 另一方面, 每一具体领域或过程的真, 善, 美
的实现, 又同其他领域, 过程乃至整个社会的
真, 善, 美相联系 。
第十一章认识与思维方法、思维
方式
? 第一节 认识活动的思维方法
? 第二节 辨证思维方法和现代科学思维方法
? 第三节 作为认识论的思维方式
一、思维方法的本质和特征
? 方法是一个泛概念, 指为解决理论的, 认识的,
实践的, 日常生活的等等待定任务所采用的一
定途径, 手段和办法, 如工作方法, 管理方法,
领导方法, 技能办法, 认识方法, 思维方法等 。
? 思维方法则是主体观念地把握客体的一种认识
工具系统 。
? 在哲学上所研究的思维方法仅指理论思维方
法, 是以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为目的的正确
进行理性认识的办法 。
? 思维方法是其他一切方法的基础和核心 。
? 思维方法不是纯粹的客观知识, 而总是同认识
主体相联系的知识 。
? 思维方法本质上是主体化了的客观事物的规律,
是在客观规律基础上依据主体需要而形成的思
维规则, 工具和手段 。
? 思维方法最重要的特征就是中介性, 通过思维
方法, 思维主体与思维客体, 主观与客观相互
联络, 相互贯通, 从而搭起主体客体化和客体
主体化双向运动的桥梁 。
? 思维方法之所以具有中介性.是因为思维方法
具有客观性与主观性双重特征。
? —方面,任何思维方法都具有客观性。
– 首先,思维方法的基础和源泉是客观的。
– 其次, 思维方法最切近的现实基础是实践活
动方式, 思维方法的客观性来源于实践活动
方式的客观性 。
? 另一方面,思维方法又具有主观性。
? 思维方法具有多样性, 层次性和统一性, 思维
方法的多样性, 层次性及其统一性, 在客观上
来源于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来源于人类实践活动的多样性及其广度和深度;
在主观上又取决于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和理解的
程度, 取决于方法自己构成自己的历史 。
? 通常按思维方法起作用的范围将其划分为三个
层次:哲学思维方法, 一般科学思维方法和个
别的具体科学的思维方法 。
? 哲学思维方法是思维方法中的最高层次, 是最
普遍适用的层次 。
? 哲学的原理, 范畴以及辩证法的规律和理论体
系, 都具有普遍的方法论意义 。
? 唯物辩证法所阐明的比较, 归纳和演绎, 分析
和综合, 抽象和具体, 历史的和逻辑的统一等
等思维方法, 是所有科学思维都要采用的方法,
是人们认识和实践中普遍适用的思维规则 。
? —般科学思维方法是适用于各个科学领域的共
同的和横断的方法 。
? 如数学方法, 信息方法, 系统方法, 结构 —功
能方法, 模型方法, 理想化方法等 。
? 这些思维方法都是现代科学思维的通用的思维
方法 。
? 个别的具体科学的思维方法是由认识对象的特
殊事件所决定的特殊方法,
? 如数学, 化学, 物理学以及历史学, 法学, 经
济学, 行为科学, 管理科学, 决策科学等等,
都是适用于自己特定研究领域并在特定范围内
起作用的思维方法 。
? 哲学思维方法, —般科学思维方法和个别的具
体科学的思维方法, 三者之间是一般, 特殊和
个别的关系, 它们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结, 构成
了思维方法的体系 。
? 这三个层次的思维方法有着各自的作用, 彼此
不能互相取代, 同时又相互渗透和相互影响,
在人们的思维运动中综合地发挥着作用, 是人
们把握复杂多样的客观世界和实践活动的规律,
走向真理的统一的思维规则, 手段和力量 。
二、思维方法在认识中的作用
? 思维方法就其本质来说只是客观规律的主体化 。
? 但思维方法一旦形成, 就获得了某种相对独立
的功能, 对于人类的思维空间的形成和思维操
作的有序进行起着重要的规范作用, 成为主体
反映客体, 建构和创造观念产品的工具和手段,
并决定着认识的发动, 运行和转换的具体线路 。
? 思维方法某种相对独立的功能:
? 思维方法对认识的最基本的功能,就是使杂乱
的感性材料有序化,使思维客体相互之间形成
某种合理的联系。
? 思维方法对于思维的具体操作运行有重要的规
范作用。
? 思维方法的不同直接影响到人们认识活动的成
果,决定着主体能否正确认识和把握客体以及
正确性的程度。
? 思维方法对于思维的具体操作运行有重要的规
范作用。
? 首先,思维方法规范着人们的思维如何发动,
规范着思维运行的方向和侧重点。
? 其次,思维方法具有对信息的选择、组织和解
释功能,具有信息处理和转换的内在机制。
? 现代思维方法的革命主要通过三条途经实现的 。
? 第一条途径是深化原有的思维方法, 使它更加
完善, 更加多样化, 从而具有现代功能 。
? 第二条途径是各种方法的移植和杂交, 即把某
一学科的特殊方法用以解决另一学科的问题,
或者用两门以至多门本来不相同的独立学科的
方法相互交叉而产生新学科 。
? 第三条途径是创造新的思维方法, 这是现代科
技革命所依赖的思维方法变革的主导方面 。
第二节 辨证思维方法和现代科学
思维方法
? 一, 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
? 二, 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群
? 三, 辩证思维方法和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关系
一、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
? 辩证思维是立足于概念的辩证本性而展开的思
维, 它以概念, 判断, 推理, 假说和理论体系
演化等思维形式的矛盾运动深刻地反映客观世
界和人类实践活动的内在本质 。
? 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是揭示概念的辩证发展,
矛盾运动的基本方法, 它主要有归纳和演绎,
分析和综合, 从抽象上升到具体, 逻辑的和历
史的相一致等 。
? 这些方法是辩证思维所特有的方法 。
? 第一, 归纳和演绎 。
? 归纳是从个别上升到一般的思维方法, 它包含
有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 。
? 演绎是由一般性的原则到个别性结论的方法,
依据某类事物都具有的一般同性, 关系来推断
该类事物中个别事物所具有的属件, 关系的推
理方法 。
? 演绎方法通常由前提, 逻辑规则和结论三部分
构成 。
? 归纳和演绎是人们把握事物的两种相反的思维
方法 。
? 归纳是由个别到特殊向一般的运动, 演绎是由
一般判到特殊向个别的运动, 它们的原型在于
客观世界普遍存在的个别与一般, 个性与共性
的关系 。
? 哲学史上有经验论的归纳主义和唯理论的演绎
主义, 它们分别主张, 归纳万能论, 和, 演绎
万能论,, 把归纳法与演绎法互相对立起来 。
? 归纳和演绎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
? 辩证思维认为,归纳当然是认识的基础.
? 另一方面,演绎法同样也不能排斥归纳法,没
有归纳同样也就没有演绎。
? 科学发展史充分证明了归纳与演绎的辩证关系。
任何重大的科学发现,都必须同时使用归纳和
演绎。
? 第二, 分析和综合 。
? 分析和综合是比归纳和演绎更深刻地揭示事
物内在本质的方法 。
? 分析是把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 方面, 要素,
以便逐个加以研究的思维方法 。
? 较早时期产生的是定性分析, 定量分析和因果
性分析 。
? 在现代, 分析方法有了结构分析, 功能分析,
信息分析, 模式分析, 发生学分析, 流程分析,
系统分析等等 。
? 辩证的分析是一种高层次的分析, 就其本质来
说是一种矛盾的分析, 整体的分析, 是包括综
合在内但以分析为其主要特色的科学分析 。
? 辨证的分析是人类思维获得科学的, 全面的,
内在的认识所必不可少的思维工具 。
? 综合方法是在把整体分解为各个因素, 属性,
方面的基础上, 再组合成一个整体的思维方法,
? 早期的知性综合或抽象综合主要表现为机械的
综合, 线性的综合, 其总体特点是信守部分相
加等于整体的公式, 把综合看作是思维组合加
减的过程 。
? 现代系统论正是看到知性综合对于状况复杂系
统的局限性, 才创立了, 整体大于部分相加之
和, 的系统综合方法 。
? 辩证思维提倡的是辩证综合 。 辩证综合是在思
维中把对象的各个本质的方面按其内在联系有
机地结合成统一的整体的方法, 这种方法要求
把材料的生命, 意义, 结构凸现出来, 从而使
事物的本质得以显现 。
? 在现代;为适应现代高科技和现代实践的需要,
辩证的综合不仅要综合事物, 客体的各方面的
因素, 而且要把主体的, 人的内在尺度以及主
客体的相互关系都综合在一起 。
? 分析和综合是相互依赖, 相互转化的 。
? 一方面, 综合离不开分析 。 分析是综合的基础,
没有经过系统的, 周密的分析, 就不可能有正
确的综合 。
? 另一方面, 分析又离不开综合 。 分析若没有综
合的指导, 就不可能对事物做出正确的分析 。
总之, 分析是综合的基础, 综合是分析的完成,
只有把二者结合在一起才成为一个完整的, 科
学的方法,
? 分析和综合的运用过程也是从感性具体到抽象, 又从
抽象到, 思维具体的过程 。 一般说来, 从感性具体到
抽象更多地运用的是分析方法, 而从抽象到思维具体
则更多地是以综合方法为中介 。
? 第三, 从抽象上升到具体 。
? 思维具体是思维逻辑行程的终点, 也就是在抽象规定
的基础上通过思维在大脑中复制出的理性的具体:马
克思指出:, 具体之所以具体, 因为它是许多规定的
综合, 因而是多样性的统一 。 思维具体既不同于感性
具体, 又不同于抽象规定 (思维抽象 )。
? 从抽象规定上升到思维具体的过程中,应当正
确运用思维方法。
? 首先,必须运用科学的抽象方法从感性具体中
形成正确的抽象规定。
? 其次,必须把握从抽象到具体的逻辑中介过程。
? 最后,从感性具体通过抽象规定而达到思维具
体,就认识运动逻辑行程的一次循环而言是达
到了终点,但就人的认识的无限反复循环与不
断上升而言,从抽象上升到具体并不意味着存
在一个绝对意义的“终点”.
? 思维具体既不同于感性具体, 又不同于抽象规
定 (思维抽象 )。
? 一方面, 思维具体是关于某一对象的多种抽象
规定的有机综合, 而不像感性具体一祥是感性
直观的规定性的统 —。 思维具体不但进入了事
物的本质的层次, 而且把事物的本质规定性综
合和统一起来, 因而是经过分析重新达到统一
的高层次的具体 。
? 另一方面,思维具体借助于抽象规定又高于抽
象规定。
? 第四, 逻辑的和历史的相一致 。
? 逻辑东西和历史东西相一致, 是辩证思维建构
科学知识体系和理论结构的主要原则和方法 。
? 历史的东西这一范畴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指客
观实在自身的历史发展过程, 二是指反映客观
实在的人类认识的历史发展过程, 即科学史,
认识史, 哲学史, 语言学发展史等等 。
? 逻辑的东西这一范畴则是指逻辑范畴之间的次
序, 层次, 关系等等 。
? 逻辑的东西与历史的东西相一致包含两重含义:
? 一是指逻辑的发展与人类认识的发展历史, 科
学认识的发展历史相一致 。
? 二是指逻辑的发展与客观实在发展的历史相一
致 。 认识发展史作为主观的东西, 是对客观的
东西和人类实践活动的反映, 二者具有内在的
一致性 。
? 因此, 历史的东西是逻辑的东西的基础, 逻辑
的东西是历史的东西在理论思维中的再现, 是
由历史的东西演生出来的 。
? 不过,逻辑的东西与历史的东西相一致不是僵
死的、一一对照的一致。
? 逻辑的东西是“修正过”的历史的东西。
? 这种“修正”首先表现为逻辑按历史的规律性
来修正历史,逻辑地弃了历史的细节而抓住主
流,抛弃偶然而抓住必然,抛弃曲折、偏差而
抓住基本方向、基本线索,从而形成理论的概
念体系,以便能够在比较纯粹的形态”中把握
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性。
二、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群
? 现代科学思维方法是适应现代实践活动方式和
现代科技革命而创立的方法群,它与辩证思维
方法一起,构成现代思维方法的主要框架。
? 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一船可以归纳为控制方法、
信息方法、系统方法、结构 ——功能方法、模
型化方法和理想化方法等。
? 同时,还有一些适应于一般人文科学、杜会科
学研究的发生学方法、解释学方法、符号学方
法、传播学方法等等。
? 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大致分类
? 第一, 控制方法 。
? 第二, 信息方法 。
? 第三, 系统方法 。
? 第四, 结构 ——功能方法 。
? 第五, 模型化方法和理想化方法 。
? 控制方法是随控制论问世而兴起的现代科学思
维的一般方法 。
? 控制论是研究控制系统如何实施控制的科学,
它的核心概念是控制系统和控制 。
? 控制系统是由施控主体和受控客体所构成的系
统 。
? 控制是施控主体对受控客体的一种能动作用,
是施控主体不断依据内部和外部条件变化而调
整对受控客体的作用, 并最终遇到系统目标的
过程 。
? 控制方法具有一般模式:施控主体将指令, 信
号, 行为等控制信息输进受控客体 。
? 再把受控客体的反应和变化反馈回施控主体 。
? 施控主体对反馈回来的信息进行加工, 整理,
分析, 同时和自己所要达到的目的进行比较并
进行修正 。
? 然后再对受控客体输入新的经过加工的信息,
如此反复, 每前进一步都向目标逼近一步, 最
后达到符合自身目的的要求 。
? 控制方法就是在这一动态控制过程中由施控主
体所运用的方法 。
? 控制方法的目的在于达到控制, 它是诸多方法
的协调运用,
? 其中主要的是:
? 反馈方法 。
? 黑箱方法 。
? 功能模拟方法等 。
? 反馈方法是施控主体把输出的结果接收回来,
用以调整信息的再输出, 从而达到控制目的的
基本方法 。
? 它是在目的指导下, 由原因产生结果, 又使结
果反作用于原因, 从而使因果性和目的性, 输
出和输入之间建立双向动态联系的过程 。
? 反馈一般可分为负反馈和正反馈, 线性反馈和
非线性反馈, 单纯反馈和复合反馈, 内部反馈
和外部反馈等 。
? 通常把趋近目标的反馈称为负反馈。
? 把偏离目标、打破原有稳定格式构反馈称为正
反馈。
? 反馈采用何种方式,完全视控制目的而定。
? 黑箱方法是控制方法所特有的一种方法。当我
们对一个事物内部情况还一无所知时,它就是
一个“黑箱“。
? 黑箱方法是指不打开和不损害事物的内在结构,
而仅以输入 —输出的整体转换功能来把握事物
的方法。现代科学对人脑、黑洞、信息过程的
研究运用的就是黑箱方法。
? 它是人类实践对象的系统化、高层次化过程中
必然产生的方法。
? 功能模拟方法是撇开系统的物质结构和能量结
构的具体内容,而从系统的行为功能过程,考
察其在各种控制作用下状态变化关系的方法。
? 这一方法的特点在于,它不研究“这是什么东
西”,而研究“这些东西在干什么”,它从经
典的,存在的是什么”的认识方式,进入到
“如何控制它的轨道上”。
? 控制方法的运用是与信息方法、系统方法密不
可分的,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以及它们的
方法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
? 第二, 信息方法 。
? 人类从对物质, 能量的认识进入到对信息过程
的认识, 这是认识上的巨大飞跃 。
? 信息方法是把系统的运动过程当作信息传递和
转换的过程, 通过对信息流程的分析和处理,
以达到对某个复杂系统运动过程和规律性认识
的方法 。
? 信息方法既是从信息过程认识世界的重要方法,
也是指导和协调我们主体行为过程的重要机制 。
? 信息方法的特点是, 它撇开了系统的其他具体
运动内容, 比如物质, 能量的运动, 而仅仅把
系统的运动过程抽象为信息交换过程 。
? 它的优点在于, 可以不对事物的结构进行解剖
性的分析, 而是从整体出发, 研究系统与环境
之间的信息输入和输出的关系, 通过对信息流
程的综合考察, 获得系统的整体性的认识 。
? 由于信息方法的普遍性和重要性, 它在现代科
学技术和实践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 。
? 第三,系统方法。
? 系统观念的方法论的原则主要是:
? 第一,整体性原则。
? 第二,有序性和动态性原则。
? 第三,等级系统和系统发展原则。
? 第四,模型化相优化原则。
? 第四,结构 ——功能方法。
? 结构方法是从结构上认识、复制和创造事物的
方法。
? 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主
要就是以对自然和社会客体结构的研究为目的
的,任何对事物结构认识的深化,都具有重要
的科学和认识意义;
? 从复制过程来看,认识了一个事物的结构,也
就可以把它复制出来。
? 结构方法有很大的局限性, 这就是必须弄清系
统的结构, 才能运用结构方法 。 而对于特大的
复杂系统, 对于由于人类技术的局限还不能深
入到内部的系统或者还不能直接打开的系统,
结构方法目前还是无能为力的 。
? 在这种情况下, 就要采用功能方法, 以弥补结
构方法的不足 。
? 功能方法是从功能过程来认识、复制和创造事
物的方法。
? 功能作为一种事物所具有的能力,必须通过与
周围事物或环境的相互作用表现出来。功能作
为这种相互作用的表现,体现着事物与外部环
境之间的物质、能量、信息的输入和输出的一
种转换关系。
? 结构方法的重点是研究“这是什么东西”,而
功能方法的重点是研究“这一东西在干什么”、
“它能干些什么”、“它不能干些什么”。
? 功能方法的优点在于:它打破了事物结构与质
的层次的差异 。 从功能过程来看, 既然不同的
结构完全可以有同一功能, 当然就可以通过各
种途径使机器也具有人和生物的某些功能, 甚
至是人的思维功能 。
? 同时, 功能方法通过具体的, 输入, 与, 输出,
的关系来描述功能, 就为功能研究的科学定量
化奠定了基础, 使各种功能的模型得以产生,
从而达到使不同的结构实现相同功能的目的 。
? 第五, 模型化方法和理想化方法 。
? 模型化方法又叫模拟化方法或仿真方法,它是
人们通过研究模型来揭示原型的形态、特点和
本质的方法。
? 这种方法的根本特点在于,它不直接研究现实
世界中的某一现象和过程的本身,而通过设计
一个与该现象或过程相类似的模型或模式,间
接地研究该现象和过程。
? 模型化方法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十分重要
的方法 。
? 第一, 它有助于人们认识宇观和微观世界 。
? 第二它有助于认识事物的复杂关系 。
? 第三, 它有助于认识的科学化和全面化 。 在现
代, 模型更多地向功能型, 逻辑型, 流程型,
操作型转化, 将大大提高人的认识和行为的科
学性 。
? 理想化方法是在思维中建构事物的理想模型、
理想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思维中的理想操
作和理想实验的思维方法。
? 理想化方法充分体现人的思维的能动性.是现
代科学思维的重要方法。
? 理想化方法立足于理想抽象,排除了一些不必
要的条件,使思维在一种理想状态中运行。在
这样的思维操作过程中,人的认识才能深入到
事物和系统的更深层次上。
? 在人类实践活动,持别是在特大复杂系统和组
织性很强的系统工程中,理想化方法占有极其
重要的地位。
? 运用这种方法,人们可以提出“理想化方案”,
尽管这些方案是理想的因而在实际活动中不会
达到,但它所提出的指标、参数、要求和运行
规则却成为人们现实行为系统的参照系,使人
们及时发现问题、改变和调整实际的方案和措
施。
? 应该指出.现代科学方法是一个巨大的群体,
其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上述方法仅仅是较有代
表性的一部分。
? 同时,人类思维方法也不仅限于科学思维方法,
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日常思维、实践思维、艺术
思维、行为思维等等都有其独特的方法。
? 随着人类主体作用的不断增强,了解人类主体
性及其行为过程的方法变得越来越重要。
? 比如解释学方法、价值评价方法、行为科学方
法、人类学方法等等,这些方法原本只是在人
文科学、社会科学领域内具有普遍意义。
? 但是由于任何科学本质上部是从人的角度出发
所把握的规律性的东西.都具有人的内在尺度,
因而所有这些涉及到人本身主体性的方法原则,
都具有更广泛的含义,正在上升为现代科学思
维的一种方法。
三、辩证思维方法和现代科学思
维方法的关系
? 辩证思维方法和现代科学思维方法是相互联系,
相互补充的, 正确处理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
是当代方法论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
? 在处理辨证思维方法和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
关系上, 要防止两种不良的倾向 。
? 一种是用哲学的辩证思维方法来否定和取代科
学思维方法,
? 另一种是用现代科学思维方法来否定和取代辩
证思维方法,
? 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属于两种不
同层次的方法系列, 两者的功能和角度是不一
样的 。
? 辩证思维方法从普遍联系, 永恒发展的角度来
揭示事物的关系, 它更侧重于人与世界的整体
关系, 而不仅仅停留于某些方面, 某些要素 。
? 现代科学思维方法并不探讨整体的, 普遍的相
互关系, 而是在确认世界客观存在的永恒运动
的前提下, 从某些方面深入研究世界的关系 。
? 辩证思维方法和现代科学思维方法有着共同性,
两者之间有着极密切的关系 。
? 一方面, 现代科学思维方法应该以辩证思维方
法作为自己的方法论前提;
? 另一方面, 辩证思维方法又应该从现代科学思
维方法中吸取营养以丰富自身 。
? 首先,辩证思维方法是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方
法论前提,辩证思维的基本精神和原则贯穿于
现代科学思维之中。
? 其次,现代科学思维方法又丰富和深化了马克
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思维及其方法,它从各个方
面丰富了辩证的世界图景 。
? 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与哲学思维方法的区别只是
相对的 。
? 系统, 信息, 结构, 功能, 目的, 手段, 反馈,
控制等等概念, 随着其意义的确定, 也就会从
科学概念上升到哲学范畴, 成为辩证法新的范
畴系统中的成员 。
? 哲学最基本的范畴, 如物质, 运动, 时间, 空
白等等, 也是科学思维中最常用的基本范畴 。
在科学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现时代, 哲学
思维和科学思维的相互关系变得更加重要了 。
第三节 作为认识论的思维方式
? 一, 思维方式的认识本质
? 二, 思维方式的构成要素
? 三, 思维方式的认识功能
? 思维方式是一定时代人们的理性认识方式, 是
按一定结构, 方法和程序把思维诸要素结合起
来的相对稳定的思维运行样式 。
? 对思维方式可以从社会的, 时代的, 文化的,
实践的, 个人的等等角度进行分析考察 。
? 在这里, 我们主要从认识论的角度, 揭示思维
方式的认识本质, 内在构成的基本要素及其认
识功能 。
一、思维方式的认识本质
? 就思维方式的社会本质而言, 任何思维方式都
是社会实践活动方式在人脑中的内化, 是客观
的感性物质活动意识化, 观念化的结果, 是作
为人的认知模式和评价模式的观念系统 。
? 思维方式归根到底来源于实践活动的方式, 是
实践活动的要素, 过程, 规律, 操作规范, 程
序等等的观念升华和历史积淀 。
? 实践活动方式是形成思维方式的现实基础, 而
社会文化则是形成思维方式的背景条件, 它使
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除了共同性之外, 彼此呈
现出差异性, 民族性和不同的文化特征 。
? 从认识的角度看,思维方式体现着认识主体和
认识客体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双向运动,是
客休主体化和主体客体化双向转换过程的深刻
体现。
? 从认识的角度看, 思维方式体现着认识主体和
认识客体相互作用, 相互转化的双向运动, 是
客休主体化和主体客体化双向转换过程的深刻
体现 。
? 一方面,思维方式是客体主体化的观念结果,
是客体及其属性、关系、规律在人脑中的主观
生成,是在人类历史实践中长期沉积下来并内
化在人脑中的系统化、定型化了的“积淀性反
映”。
? 另一方面,思维方式作为客体主体化的结果,
又成为主体客体化的精神准备和观念开端,成
为人类进一步从事各种具体认识活动的内在起
点,成为主体认识客体、评价客体的观念模型,
进而成为主体改造客体的“实践意识”和行为
观念
? 这是主体向客体的转化和运动,是人的本质力
量对象化即主体客体化的过程。
? 思维方式作为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双向运
动的深刻体现, 它本身是由概念, 范畴和各种
规则所构成的理性认识的活动方式, 因而有着
自身相对的独立性和自己构成自己的历史 。
? 新的思维方式在形态上总是对以前思维方式的
一种辩证否定式的发展, 由此形成思维方式由
低级到高级的演化历史 。
二、思维方式的构成要素
? 任何思维方式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是由各个
要素构成的社会的认识方式 。
? 从广泛的意义上来划分思维方式, 它由内在系
统和外在系统构成的, 是内在系统与外在系统
的统一体 。 分析思维方式的构成要素, 是分析
思维方式的外在系统, 内在系统及其相互关系 。
? 思维方式的外在系统是思维方式的社会存在方
式, 它是由思维主体, 思维客体, 思维主客体
相互作用的中介这三个方面构成的, 是思维主
体以一定的中介系统去把握客体的运动过程 。
? 思维主体是全部思维活动的承担者和发动者,
是全部思维活动赖以进行的物质基础 。
? 思维主体只能是现实的, 社会历史的人, 是掌
握了各种思维符号和工具, 具有一定程度思维
能力的人 。
? 思维主体总是具体的, 历史的, 既是社会历史
的产物, 又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 在不同的社
会历史发展阶段上表现出不同的状况, 能力和
水平 。
? 思维客体是指主体的思维活动所触及或指向的
一切事物、实体和现象,是主体的思维对象。
? 思维客体可归纳为自然客体、社会客体、精神
客体三种基本类型。
? 客观存在是无限多样的存在,只有同人的活动
构成对象性的关系,同人的活动相关联的客观
存在才是思维客体。
? 思维主客体的中介系统是使思维主体和思维客
体社会历史地联结起来的系统, 它主要由技术
中介系统和思维操作系统组成 。
? 技术中介系统由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手段构成,
思维操作系统则由各种各样的观察工具, 实验
仪器, 计算器具, 智能模拟手段即物化的思维
工具所构成 。
? 思维的中介系统在思维方式的外在系统中具有
关键的意义 。 确定一种思维方式的状况和水平,
不仅要看它在思维什么 。
? 更重要的是要看它使用什么样的思维工具和思
维手段进行思维 。 思维所使用的工具, 手段等
中介系统的完善和先进程度, 是思维方式发展
状况和水平的客观标志 。
? 思维主体、思维客体和思维中介系统三者社会
历史地结合,构成特定时代的思维方式 。
? 在现代思维方式中, 思维客体向综合性, 复杂
性, 智能性演化, 而思维主体则体现出高度社
会化的特征, 由以个人为主发展到以群体为主,
由以人脑为主发展到以人--机系统为主 。
? 与此相适应, 现代思维方式的中介系统则运用
着前所未有的各种思维工具, 以各种物化的思
维工具使思维操作系统现代化, 从而为人类研
究复杂性的, 整体性的客体系统提供了各种可
能和保证 。
? 对于思维方式, 不仅要从外在系统进行分
析, 而且要进一步深入到内在系统 。
? 思维方式的内在系统是存在于人的头脑中的观
念系统, 是思维作为精神现象, 精神系统的自
身存在方式, 是由各种思维要素, 精神成分有
机构成的精神世界 。
? 思维方式的内在系统构成人类特定时代的思维
定势, 思维框架, 思维空间和具体的思维模
式, 构成主体通向和把握客体的内在机制 。
? 从总体上,我们可以把思维方式的内在系统划
分为三个基本的子系统或基本要素,即知识信
息系统、动力调控系统和智力智慧系统。
? 这三个子系统在思维的活动方式中具有各自的
特殊作用,有着彼此不能取代的功能,它们相
互联结、相互作用,构成思维方式内在系统的
整体运动。
? 知识信息系统是思维方式内在系统的基础, 是
全部思维活动的支撑点 。
? 知识信息系统包含多方面内容, 是由内化在人
的头脑中的各种知识性要素和信息所构成的,
主要包括知识, 经验, 概念, 思维形式, 思维
方法和思维因子等 。
? 知识信息系统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成果以及认识
世界的方法的内化, 它反映思维对世界把握的
深度和广度, 也是人类现实的思维的出发点 。
? 换句话说, 人类的思维活动之所以可能, 就在
于思维方式内在的知识信息系统为其提供了思
维的支撑点, 线路, 规则和格局 。
? 正因为如此, 各种知识系统的历史性区别, 是
区分各种不同类型思维方式的主要依据 。
? 知识结构的核心相应转化为某一时代思维方式
的主要特色, 主要框架, 从而也就产生了思维
方式的各种不同的历史类型 。
? 动力调控系统是思维方式内在系统的又一子系
统, 它包括需要意识, 价值观念, 动机, 情感,
情绪和意志等等要素 。
? 动力调控系统在总体上属于非知识性, 非理性,
非逻辑的, 但它却是思维方式内在系统中最有
活力的部分, 它提供了思维活动的动因, 动力
和调节控制的机制 。
? 由于这一子系统的存在, 思维方式中的其他要
素, 如知识信息系统中的经验, 知识, 概念,
思维形式, 思维方法等等, 才能在它的推动下,
按照一定的思维目标和方向激活起来, 形成思
维的选择性和指向性, 产生思维持久不息的激
情 。
? 当然, 需要, 动机, 情感, 情绪, 意志以及价
值指向等等, 在思维方式的调控系统中起着不
同的作用, 因而在总体上可以把它们划分为与
知识信息系统不同的另一系统 。
? 智力智慧系统或思维能力系统是思维方式内在
系统的深层结构,是体现思维方式整体水平的
系统。
? 人的智力和智慧体现在运用知识驾驭信息,并
组合其他各种思维要素,如价值观念、情感、
意志等去生产新的科学知识和思维成果的过程
中。
? 所以,智力、智慧意味着人的实际才能和能力,
是思维方式中运用知识和创造知识的层次,是
比知识信息系统和动力调控系统更高级的系统。
? 思维方式中的智力智慧系统也是由各种要素构
成的,其中主要有:
? 科学概念网络。
? 哲学观念体系。
? 思维类型和思维模式及其操作等要素。
? 这些要素具有整体化、综合性、创造性的特点,
体现出人类所特有的思维方式的智力智慧的总
体水平。
? 思维方式的知识信息系统, 动力调控系统和智
力智慧系统相互结合, 形成定型化, 模式化的
思维方式的内在系统 。
? 但是, 思维方式的内在系统是不能脱离其外在
系统的, 并且是以外在系统为前提和基础的,
否则思维就成为没有发动者, 没有对象的空洞
抽象的东西, 思维方式也就失去了借以形成和
进行活动的物质基础和基本前提 。
? 所以考察一个时代的思维方式, 就要把思维方
式的外在系统与内在系统结合起来, 既要注意
到思维主体, 思维客体以及思维中介系统宏观
的结合方式, 也要关注思维内在的知识信息系
统, 动力调控系统和智力智慧系统结合方式 。
? 同时还要把思维方式的外在系统与内在系统作
为统一的整体加以考察, 才能全面把握一个时
代的思维方式, 揭示思维方式与实践活动方式
以及一个时代的思维方式与另一个时代的思维
方式的内在联系 。
三、思维方式的认识功能
? 思维方式同样也是社会的精神生产方式, 通
过 —既定的思维方式人们生产着各种认识的,
观念的, 精神的产品, 形成一定时代的精神和
理解水平 。 在认识和改造世界过程中, 人的一
切思想行为都是在一定的思维方式支配, 调节
下展开 。
? 思维方式是人的全部活动得以展开的重要保证 。
思维方式的作用是多种多样的, 在人的不同的
活动中有着不同的功能, 其中最主要的是它的
认识功能和实践功能 。
? 人类的认识并不是一块, 白板,, 只是机械地
反映着客观世界中的东西 。
? 在任何时代, 人的认识都是社会历史的产物,
是在一定的思维方式控制和支配下进行的 。
? 认识功能是思维方式最主要, 最本质的功能 。
? 概括起来, 思维方式的认识功能有:操作功能,
选择功能, 解释功能和规范功能 。
? 思维方式的操作功能就是对思维运行进行加工
制作使之形成一定的观念产品的功能 。
? 思维操作包括认识形成过程中所进行的一切活
动, 既包括思维制定概念, 作出判断, 进行推
理的操作活动, 也包括思维加工整理材料, 形
成认识的其他操作活动, 如分析与综合, 抽象
与概括, 从抽象上升到具体, 联想与想象, 还
包括创造性的思维过程, 等等 。
? 思维的操作活动贯穿于认识的全过程, 既在感
性认识中也在理性认识中, 既渗透在常规性思
维中也渗透在创造性思维中, 是认识得以进行
和实现的前提和保证 。
? 思维方式的功能之一是操作功能, 正是这种操
作功能才使思维方式成为人的认识活动以及其
他一切活动的枢纽 。
? 思维方式的选择功能是指其对认识过程中的一
切因素都要进行过滤和筛选 。
? 这种选择主要是对认识对象的选择, 对象信息
的选择, 解释的选择以及认识方法的选择等,
思维方式的选择作用贯穿于认识活动的每 —个
阶段和每一个环节 。
? 因为一定的思维方式只能达到一定的认识层次,
它对主体的视野或眼界是一种限制, 使主体能
把某些事物选择为对象 。
? 思维方式又具有解释功能 。
? 所谓解释就是赋予对象信息以一定的性质, 意
义或价值 。 人的认识作为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本质上就是主体在已有思维方式的作用下对客
体的解释和理解 。
? 同时, 思维分式的解释功能又贯穿于认识的全
过程, 贯穿于思维方式的操作功能和选择功能
中 。 主体之所以这样而不是那样去确立和选择
对象, 过滤和筛选信息, 都与主体预先存在的
思路及对客体的预先理解有关 。
? 思维方式具有规范功能, 所谓规范功能是思维
如何进行的准则, 尺度和参照 。
? 思维方式的规范是历史形成的处理问题的具体
方式和思维惯性, 是由主体先前意识状态积淀
而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 价值取向和思维
定势 。
? 思维方式的规范是由各种思维要素综合而成的
规则和尺度, 因而在人的认识过程中起着规范
作用 。
? 在思维方式的各种功能中, 规范功能是一种前
提性功能, 操作, 选择, 解释等功能, 都以规
范功能为先决条件 。
? 操作功能只有在规范功能起作用的情况下, 才
能以一定的历史方式去完成分析和综合, 从抽
象上升到具体等一系列思维操作活动 。
? 选择功能只有在规范功能运行的同时, 才具备
了确定对象或筛选信息的尺度, 否则就无从实
施其选择活动 。
? 解释功能只是在规范功能的作用下去这样或那
样地解释对象, 因为思维方式解释对象时总是
以自身为依据才能进行解释, 否则对象就成为
不可理解的东西 。
? 思维方式的任何一种认识功能都有规范功能参
与其中, 从而使得人的认识活动不是消极地被
动接受, 而是能动地建构和创造 。
? 关于思维方式的诸种认识功能, 我们只能在理
论形态上分析其各自的独立形态, 在实际的认
识过程中很难找到它们的明确界限, 它们是相
互联系, 彼此交错或渗透在一起的 。
? 就是说, 人类的认识都不是思维方式某一种功
能作用的结果, 而是诸种认识功能共同作用的
综合过程 。
? 思维方式的功能还具有实践功能 。
? 所谓思维方式的实践功能指思维方式在改造世
界的物质实践活动中所起的作用 。
? 它主要包括:
? 评价功能 。
? 决策功能 。
? 调控功能 。
? 思维方式实践功能中的评价功能,是指主体以
思维方式为内在尺度所展开的衡量对象价值属
性的观念性活动。
? 思维方式的决策功能,是主体以思维方式为出
发点,对未来实践目标和实践过程的预先构想
和筹划活动。
? 思维方式的调控功能,则是主体通过思维方式,
对实践过程中的各种信息所起的调节和控制作
用。
? 思维方式的实践功能与认识功能是密不可分的,
而且从根本上说,思维方式的实践功能也就是
实践活动中的认识性活动,但这一认识性活动
是实践活动中的一个方面,所以称之为实践功
能。
? 思维方式的认识功能和实践功能在实践中是统
一的。
第十二章人的本质、自由和全面
发展
? 第一节 人的本质和价值
? 第二节 人的自由及其实现
? 第三节 人的发展及其远景
第一节 人的本质和价值
? 一, 人性和人的本质
? 二, 人的价值及其实现
? 人的本质存在于具体的人性之中,是人性中实
质性的内容。
? 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所规定的人在社会生活
中的价值或意义,即为人的价值。把握人的本
质和价值及其实现,是追求人的自由和全面发
展的主体性前提 。
一、人性和人的本质
? 在人和世界的关系中, 同物, 客体, 自然界相
对而言的是人, 主体, 社会 。
? 现实的人作为主体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是
具体的社会的人 。
? 马克思主义哲学揭示了人的社会本质, 也就把
具体性的观点引进人性论 。
? 以往的许多人性论者由于离开人的社会实践去
考察人性,因而陷入了对人性的抽象理解。
? 唯心主义哲学家只强调人的理性特征,把人规
定为理性的存在物。
? 人本主义哲学家则强调非理性因素,把人看成
是受情感、意志等支配的非理性存在物。
? 他们的共同点是都把人性归结为抽象的精神性。
旧唯物主义哲学家把人理解为感性的存在物,
但不是理解为从事感性的物质实践活动的存在
物,把人性归结为单纯的自然性。
? 还有人试图从社会政治角度把握人性,把人理
解为政治动物。
? 中国古代 ——一些哲学家着重从社会伦理意义
理解人性,长期进行关于人性善和人性恶的争
论。
? 他们的共同点是都只抓住人性的某个片面并将
其绝对化、抽象化。
? 哲学史上也有人提出过人是社会性动物的观点,
但他们所理解的社会性主要是合群性,不能真
正把人与其他动物区别开来。
? 马克思主义哲学从社会实践的观点出发,揭示
了社会的本质和人与社会的关系,具体地历史
地说明了人性的真实内涵。
? 人在历史活动中创造了社会,同时也就创造了
人自身。
? 有什么样的人,就会创造什么样的社会;反过
来说,社会是什么样的,创造这个社会的人就
是什么样的。
? 人在自己的社会或社会关系中表现出来的属性,
就是我们所说的人性。
? 社会关系是具体的, 因而人性也是具体的 。
? 人在多方面的社会关系中获得多方面的社会规
定性, 具体的人性是人的多种社会规定性的统
一 。
? 生产关系是基本的, 原始的社会关系, 政治的,
思想的等社会关系都是在生产关系基础上发生
的 。
? 人在生产关系中获得的规定性构成人员基本的
社会规定性, 构成人性的现实基础 。
? 只有首先把握人们的生产关系, 才能进而把握
人的各种规定性及其统一, 把握具体的人性 。
? 人性的具体性也表现为人性的历史性。人类的
社会关系随着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他社会交往活
动的发展而演变,受其制约的人性也在历史中
不断变化,处于不同历史形态的社会关系中的
人具有不同的人性。
? 认为人性永恒不变,是一种抽象的人性论。
? 在人性的各种规定中, 人的本质即人的本质属
性, 是人之为人的内在根据 。
? 具体的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 是实
践着的, 活生生的, 现实的人, 即社会的人 。
? 人作为生物个体有其自然属性, 但人的本质在
于人与其他动物不同的社会属性 。
? 社会关系是不断变化发展着的, 因此人的本质
也不是凝固不变的抽象物, 而是具体的, 历史
的 。
? 强调人的本质在于其社会性, 并不等于说人的
本质只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中表现出来 。
? 人的本质是人作为现实的人存在的根据, 这种
根据存在于人的现实关系之中 。
? 人的现实关系是人与世界的全面的关系, 既包
括人与社会的关系, 也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 。
? 人凭借具有社会形式和社会特点的劳动改造自
然, 使自然界人化, 成为社会活动的客体 。
? 人与自然的这种关系恰恰是人的社会性的关系,
体现着人的社会本质 。 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
们说劳动是人的本质活动 。
? 人的各种活动都是社会的活动, 是在社会关系
中进行的活动, 都在不同程度上表现着人的本
质 。 在观念和实践上个人对于外在世界和自己
本身的把握, 造成社会的文化, 文明, 证明着
人的本质力量 。
? 在人与世界关系中, 人作为活动主体的自觉的,
能动的和创造的特性都可看作是人的本质 。
? 从其现实性上说, 人是一种包含理性在内的感
性活动的存在, 即实践的存在 。 实践是人所特
有的生存方式 。
? 人在实践活动中把自己与动物区分开来, 创造
了人之为人的一切本质特性 。 实践使人突破自
然物种的限制, 能够在有目的地运用人工工具
改造外部环境的活动中生存和发展 。
? 因此, 人既具有与动物相同的自然生命, 又超
越了自然生命的限制, 从而具有了超自然生命
的本质, 这就是实践的人的社会本质 。
? 人的实践活动是社会性的活动, 只有在社会中,
人才真正成为人 。
? 人的自然属性以扬弃了的形式包含在人的社会
本质中, 人的意识属性, 语言符号也是人的社
会本质的表现 。
? 人是一种社会实践的存在 。 在实践中, 人把活
动的对象变成自己的客体, 同时也就使自己成
为主体的存在 。
? 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不同于自然事
物之间的关系;自然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是原
始天然的自发的关系, 主客体关系则是在实践
基础上以主体为核心建立的自觉的对立统一关
系 。
? 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主体将存体内化, 使主体需
要得到满足, 同时主体自身也得到改造和提高 。
人通过实践而实现客体主体化和主体客体化,
表明人是进行自我创造的主体性存在 。
? 构成人的本质的社会性,是人作为实践主体的
现实规定性,具有具体的历史的特点。
? 人是社会的存在、也就必然是历史的存在。
? 人的历史性表明,人的本质是在人的活动中历
史地形成又不断处于历史变化中的,不可能凝
固不变。
? 人在本质上是社会历史的存在 。
? 第一, 处于不同历史时期和历史条件下的人具
有不同的社会存在形式, 也有不同的本质 。
? 第二, 人的社会存在形态及其本质是个历史发
展过程, 人既继承了以往历史积淀下来的优秀
文化, 又创造新的历史文明 。 只要人存在, 这
个过程就不会终结 。
? 正是人的这种特殊存在和特殊本质, 决定着人
的价值或意义 。
二、人的价值及其实现
? 正确认识人的本质, 有助于正确理解人的价值 。
正像不能孤立, 抽象地谈论人的本质一样, 也
不能孤立, 抽象地谈论人的价值 。
? 人的本质存在于人的社会性的现实关系之中,
由人的本质所决定的人的价值同样具有社会性,
只有在社会关系中才能得到实现 。
? 由人的本质到人的价值, 始终贯穿着人的社会
性, 这是理解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及其关系的
关键 。
? 人在本质上是社会存在物, 要以社会的方式创
造自己作为人所需要的生存资料 。
? 自在的自然物不是为人的存在, 不具有满足人
作为人的需要的价值属性 。
? 只有通过人的能动的创造活动, 才赋予物以能
够满足人的需要的价值意义 。
? 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人的需要的功能, 实质上
是人创造价值的活动具有能够满足自己需要的
功能, 物对人的意义即人的活动对人自身的意
义 。
? 通过创造物的价值满足自己的需要, 是人满足
自己需要的特殊方式, 显示了人本身的价值 。
? 人的价值即人对人自身的意义, 就在于人能够
创造价值以满足人自身的需要 。 人的需要是多
方面的, 既有物质生活的需要, 又有精神生活
的需要 。 人要为自己创造满足这两种需要的物
质价值和精神价值 。
? 因此, 人的价值不同于人以外一般事物的价值,
人的价值是一种能够创造价值的价值, 是一切
价值中最高的价值 。
? 创造是一种主体性的活动 。
? 人的价值作为主体的自我实现也就是一种自我
价值, 它的意义在于人按照自己的需要, 由自
己去创造和占有价值 。
? 物的价值是从属于人的目的的单纯的工具性价
值, 它的意义只在于满足人的需要 。
? 物只是相对于人的需要才有意义的价值, 物在
人的创造活动中发生形式变化而具有的价值是
为他的 。 这是人的价值和物的价值的根本区别 。
? 人的价值也有工具性的 —面 。 人的需要必须靠
人自己改变世界的活动去满足, 从这点上说,
人又是实现自身目的的工具 。
? 人也只有把自己作为满足自己需要的工具, 才
能够能动地驾驭物, 实现人的现实价值 。
? 人以能动主体的创造活动来表现自己的工具性,
这种工具性同主体性不可分割, 是人的自觉性,
目的性和创造性富于其中的工具性, 它从属于
人的主体性 。
? 人具有工具性的一面, 因而人也可以成为价值
客体 。
? 人的价值是人和人的关系, 这种关系也是 —种
主客体关系, 是通过人和人的关系体现的价值
关系 。
? 由于人具有目的和工具二重属性, 使人既是价
值主体又是价值客体 。
? 就人类而言, 人的价值属于一种自我主客体关
系, 即人类的价值是人类的自我价值 。
? 就现实的多样化个体而言, 人的价值属于人与
人之间互为主客体的关系, 即人的价值是人的
社会价值 。
? 人自身具有的目的性和工具性的关系, 在人的
价值上可视为主客体关系的特殊形式 。
? 目的和工具的关系是人的价值中基本关系 。
? 就人类整体而言, 人的活动是为了满足人的需
要, 而人的需要也只能靠人自己的活动去满足,
人既是目的又是实现自己目的的手段 。
? 人作为整体就是社会, 社会就是人, 人是社会
的工具也就是自身的工具, 以社会为目的也就
是以自身为目的 。
? 在这里, 人和社会, 人的目的性相和工具性都
是直接同一的 。
? 就人类个体而言, 个人既有自身的需要, 又要
以自己创造活动的成果满足自身, 他人和社会
的需要, 因此, 个人既是目的又是工具 。 个人
的需要及其满足是受社会制约的 。
? 个人的需要既是社会需要的一部分, 又往往同
社会的需要存在着矛盾和冲突;个人需要的满
足既要依靠自身的活动, 又要依靠他人和社会
的活动, 依靠社会提供保障 。
? 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 人创造客体价值的过
程也是实现主体自身价值的过程 。
? 人的价值有潜在的和现实的两种形态 。
? 潜在的价值是人的本质力量, 即主体力量所具
有的创造能力和潜能 。
? 人具有主体力量, 具有进行主体性活动的可能,
也就潜在地具有了实现价值的内在基础 。
? 人的潜能是人通过生物遗传和社会遗传的方式
获得的, 是人长期自然进化和社会进化的积淀 。
人在实践中使自身的潜力发挥出来, 变成创造
客体价值的现实力量, 人也就成为现实的主体
而实现了自身的创造价值 。
? 创造价值的实践是人的潜在价值向现实价值转
化即人的价值实现的根本基础 。
? 人的潜能在不断丰富和扩大, 人的价值实现的
具体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生成, 发展和更新,
总的趋势是人的主体性不断提高 。
? 在实践的基础上, 人的价值由潜在向现实的转
化是有条件的, 条件不同, 人的价值实现的方
式和程度也就不同 。
? 个人的先天禀赋即潜能的原始差别并不大, 但
在实现价值上的差别却往往极其悬殊 。 在许多
情况下, 人的潜在价值会因缺乏实现的条件而
泯灭 。
? 所以, 考察人的价值的实现必须注重新考察人
的价值实现的社会条件 。
? 作为一种主体性价值, 人的价值的实现包括主
体能力, 主体作用, 主体地位等全部主体性内
容的实现, 其中主体地位的实现是人的价值实
现的主要标志 。
? 人在实践中发挥主体能力, 创造了客体价值,
这只是全面实现人的价值的必要条件, 但还不
是充分条件, 还不能保障人的主体地位 。
? 对于人自身来说, 人的活动可能有两种完全不
同的效应 。
? 主体活动的结果适合主体自身和整个人类生存
与发展的需要, 能够为主体合理地占有和享用,
因而对确立和提高人的主体地位有积极意义,
这就是主体性的效应 。
? 反之, 就是反主体性的效应 。 造成这两种不同
的效应, 固然有认识的原因, 但主要是取决于
主体活动的社会条件 。
? 社会关系制约着人的活动, 也制约着人的活动
的效应 。
? 人的价值实现的方向首先受社会条件的制约,
但作为一种主体性价值, 主体的能动性, 主体
的主观因素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
? 主体的能动性, 主观因素规定着主体活动的价
值目标即价值取向 。 创造价值的活动是主体的
目的性的活动 。
? 主体以什么为目的即为满足何种需要而创造,
所确定的目的有没有客观根据, 这对于人的价
值的实现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
? 潜在的价值和现实的价值的转化是相互的 。
? 人的价值的实现过程, 也是人的价值再创造的
过程 。 潜在价值通过实践变为现实价值 。 现实
价值又蕴藏着新的潜在价值 。
? 潜在价值和现实价值的相互转化永无止境, 人
的价值的提高也是永无止境的过程 。
第二节 人的自由及其实现
? 一, 自由, 必然, 实践
? 二, 自由的实现和人类解放
? 作为自觉的能动的社会主体, 人在本质上是追
求自由的存在 。
? 自由是对必然即规律的认识和依据这种认识对
客观世界的能动改造 。
? 无论认识世界还是改造世界, 都是以人的社会
实践为基础的 。
? 人争取自由的最高境界就是人类解放 。 ( 全面
解放 )
一、自由、必然、实践
? 就最一般的意义, 自由是同受限制相对立 。 问
题在于如何才是摆脱了外在限制, 以及如何才
能摆脱外在限制 。 对此, 哲学家们在解释上存
在着根本性的分歧 。
? 历史上的哲学家们对自由的理解遵循着两种不
问的思维方式:
? 一是使主体服从客体, 即主体通过对客体的顺
从而摆脱外在的限制, 获得自由 。 是旧自由观 。
? 一种是赋予精神以无限的能动性, 依靠精神摆
脱外在的限制而获得自由 。 后者是唯心自由观 。
? 旧唯物主义把自由理解为人对必然的认识与服
从。他们认为、客观世界存在着严格的因果必
然性,人每时每刻都受因果必然性的制约。
? 这是一种建立在机械的因果决定论基础上的消
极被动的自由观,它要求主体只是适应客体、
顺从客体。这是把客体的外在强制变成了主体
的内在自制,仍然是在严格限制中的“自由”。
? 这种自由观贯彻到底就是宿命论。
? 唯心主义者把主体抽象化为一种创造客体的精
神实体, 认为客体只是主体的创造物, 也就是
认为客体对主体的外在限制只是一种外观或假
象, 它在实质上是由主体所统摄的, 因此主体
是绝对自由的 。
? 这种自由观贯彻到底就是唯我论 。 存在主义者
萨特说:, 自由没有本质 。 它不隶属于任何逻
辑必然性 。, 在他看来, 人是存在先于本质 。
? 马克思主义哲学立足于积极能动的社会实践的
观点来说明人的自由的本质 。
? 自由是一个主体性范畴, 是人的主体性最充分
的体现, 人, 是由于有表现本身的真正个性的
积极力量才得到自由, 。
? 人不能不顺应客体, 不能不受到外在客观必然
性的限制, 他能够运用自己的实践力量去打破
外在的限制, 这才是人的自由之所在 。
? 正如毛泽东所概括的,, 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
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
? 客观世界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客观世界的规律
同时也是支配人自身的规律 。
? 无论外部世界的规律还是支配人自身的规律,
作为客观必然性都对人的存在和活动具有强制
性 。
? 人不能摆脱客观必然性的制约不能超出客观必
然性所限定的范围去寻找自由, 这就是人的自
由的限度 。
? 必然性所规定的可能性范围仍是相当广阔的 。
? 必然性总要通过大量偶然性表现出来, 并通过
偶然性为自己开辟道路, 因而必然性实现的具
体形式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 是人可以选择的 。
有了选择的余地, 这是人的自由的客观根据 。
? 可见, 尽管人的存在和活动受到客观必然性的
限定, 但人在必然性所规定的可能性范围内仍
能根据自己的需要作出决定, 并通过实践把选
定的可能性变为现实, 获得自由 。
? 自由以必然为根据 。
? 正是由于事物有客观必然性可循, 人的意识才
能有预见性;也正是由于客观必然性提供了选
择的可能性, 人的意识才能有选择的自由 。
? 必然既是自由的限度, 也是自由的根据 。
? 人只有在必然性提供的可能性范围内进行选择
才有自由 。 人在进行选择时, 主体的内在尺度
必须同外在尺度即客体尺度相结合, 而在把握
外在尺度的基础上才能正确地运用内在尺度 。
? 这要借助于对事物的认识, 认识了事物的客观
必然性, 才能把握内在尺度可能运用的范围 。
? 思格斯说, 人对一定问题的判断愈是自由, 这
个判断的内容所具有的必然性就愈大 。
? 自由的判断就是自由的选择, 即借助于对事物
的认识来作出决定的那种能力, 它体现着把握
事物外在尺度和运用主体内在尺度的统一 。
? 唯心主义者把意志自由看成是绝对无限制的,
实际上这种意志自由只是观念范围内的自由 。
只有把意志自由变为行动, 实际地驾驭客观必
然性, 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 。
? 人们在客观必然性所决定的多种可能性中进行
选择, 是为了把自己选定的可能性变成现实,
而实践就是变可能为现实的物质力量 。
? 主体凭借对事物必然性的认识, 运用自己的内
在尺度作出选择, 也就是规定了实践的目的 。
? 这个目的由主体自己提出, 是作为规律支配他
的行动的 。 就是说, 人的实践目的的提出和实
现都是自律的, 所以人的实践才是自由的行动 。
? 行动的自由即实践的自由归根到底依据于客观
必然性 。
? 当人们在实践中将自己在客观必然性规定的范
围内所作的选择变成了事实即达到了目的时,
也就是在实践上驾驭了客观必然性, 获得了实
在的自由 。
? 对于人而言的必然和自由, 指的是人在客观世
界中的活动所处的两种不同的状态 。
? 与自由相对的必然, 是人在尚未认识客观世界
的规律及人本身的规律时, 其行动受盲目必然
性支配和束缚的状态 。
? 这时, 客观规律作为一种异己的力量统治和支
配着人, 人的行动没有自由 。
? 与必然相对的自由, 是人根据对必然性的认识
支配对象, 即在认识客观规律基础上运用客观
规律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服务 。
? 在这种状态中, 人并没有也不可能摆脱客观规
律对自己的制约, 但由于人在实践中正确反映
和有效利用了客观规律, 使人的行动从盲目受
制于客体变为具有主体的自主性即自由 。
? 自由与必然是相互依存的 。
? 真正的自由并不排斥必然, 而是立足于必然 。
人对客观规律的认识总是具体的, 相对的, 因
而人在任何时候所获得的自由都是有条件的,
相对的, 没有绝对的自由, 也就是说, 自由与
必然的区分是相对的 。
? 在人的实践活动中, 很少有完全没有被认识的
客观规律, 也很少有已经完全认识的客观规律 。
? 人们从必然中获得的总是相对的自由, 只不过
随着实践和认识的发展, 人的自由程度会越来
越高, 而人的活动服从盲目必然性的领域会越
来越小 。
? 从必然到自由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 。 人在行动
中支配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是在实践中形成, 并
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 自由只能是历史发展
的产物 。
? 人们每学会 —次正确认识和运用客观规律, 就
在行动中获得了一次自由 。
二、自由的实现和人类解放
? 支配人类生活的是两种客观必然性, 自然必然
性和历史必然性 。
? 人在自然领域的自由是对自然必然性的自由,
在社会领域的自由是对历史必然性的自由 。
? 人是社会的人, 人的自由是受社会关系制约的 。
人在社会领域的自由是人成为自己的社会关系
的主人 。
? 人在自然领域的自由也是人作为社会的成就,
凭借社会, 文化的力量取得的, 这种自由实现
的程度和具体状况取决于人在社会关系中的状
况 。
? 在人没有成为社会关系的真正主人之前, 人也
就不能成为自然的真正主人 。
? 因此, 自由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状态 。
? 人类长期以来一直生活在, 必然王国, 之中,
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谈不上真正的自由 。
? 所谓, 必然王国, 是指人被物化的社会关系支
配即人受物支配的社会状态,
? 而, 自由王国, 则是指人支配自己的社会关系
即人支配物的社会状态 。
? 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条件下, 特别是在资本文
义条件下, 人们无法驾驭自己活动造成的社会
关系 。
? 这种社会关系以坚韧的形式反对人本身, 把人
置于其统治之下 。
? 恩格斯认为, 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 产品
对生产者的统治将随之消除, 人的生存条件将
由人自己支配和控制, 人们自己的社会结合将
变成他们自己的自由行动 。
? 一直统治着历史的客观的异己的力量将处在人
们自己控制之下 。 这是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
由王国的飞跃, 。
? 就社会整体而言, 人的自由的真正实现也就是
人类的解放 。
? 解放和自由是同等程度的概念 。 解放意味着摆
脱束缚获得自由, 与受束缚, 不自由相对立 。
? 人类解放就其一般意义来说, 包括人从自然力
和从社会关系中获得自由两方面的含义 。
? 思想解放, 则是指人从旧思想, 旧观念束缚下
解放出来 。 观念中的解放不等于现实的解放 。
? 原始社会是人类的童年时代, 那时没有剥削和
压迫, 人们共同劳动, 平均分配, 过着彼此平
等的生活 。 从这点上看, 他们似乎是自由的 。
? 但是, 这种自由恰恰是建立在生产力极端低下
的基础上, 人们既无力支配自然, 也不是自己
社会关系的自觉主人 。
? 这种近于动物式的自由生活, 正是极不自由的
表现 。
? 妙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社会发展的一次重大
进步 。 虽然这个进步是以牺牲原始平等关系,
代之以人与人之间的剥削和压迫关系为代价的,
但在历史进步中仍占有重要地位, 具有人类解
放的某种意义 。
? 这不仅表现在生产力有较高的发展, 社会物质
财富有较多的增长, 使人从自然力中争得了一
定的自由, 而且表现在人们在很大程度上摆脱
了野蛮状态, 为发展人类文明开辟了道路 。
? 从奴隶社会以后, 开始了以阶级对抗为基础并
在阶级对抗中前进的历史 。
? 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这种由生产力发展所决
定的社会进步, 冲破了奴隶对奴隶主的人身依
附关系, 对于不过是会说话的工具的奴隶来
说, 在历史可能达到的限度内毕竟是一次解放 。
在封建社会里, 农民占有少量土地或租种地主
的土地, 他们在社会关系中同以往的奴隶相比,
享有一定的自由 。
? 资本主义制度代替封建制度不仅带来了生产力
的迅速发展,使人从自然力中争得了更大的自
由,而且加速了人从社会关系中解放出来的进
程。
? 资本主义把农民从土地上、从对地主的部分人
身依附关系中解放出来,代之以资本主义的雇
佣关系。
? 劳动者出卖劳动力及资本家购买劳动力,双方
自愿,平等交易,在这一点上双方是自由的。
?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造成的高度发展, 高度社
会化的生产力, 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提
供了客观的物质前提 。
? 资本主义使奴役劳动达到顶点, 不仅准备了克
服奴役劳动的最重要条件 ——发达的社会生产
力, 而且锻造了克服奴役劳动的物质力量 ——
无产阶级 。
? 体现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无产阶级, 是推翻资本
主义制度, 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革命力量 。
?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经济
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仍然是社会的基本矛盾,
但在性质上与旧社会的这类矛盾根本不同, 它
不是对抗性的, 这些矛盾可以在社会主义制度
范围内, 通过自觉调整和改革, 有计划, 有步
骤地加以解决 。
? 在社会主义社会里, 改革是使生产关系同生产
力, 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不断协调地向前发展
所必需的, 是社会主义社会的自我改造, 自我
完善 。
? 社会主义在发展进程中要为最终消灭阶级创造
一系列物质的和精神的条件 。
? 第一, 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为最终消灭阶级
提供物质前提 。
? 第二, 提高全体人民的思想觉悟和科学文化水
平, 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 这是消灭阶级的必
要的精神前提 。
? 第三,适应生产力需要和社会全面进步的要求,
改革和完善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在实践中摸
索向新的社会组织转变的具体形式和途径。
? 第四, 逐步消除固定的社会分工, 消除人们在
社会经济地位上的重大差别, 主要是工农差别,
城乡差别, 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 。
? 第五, 致力于全球性重大问题的解决, 开展国
际合作, 为彻底消灭阶级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 。
? 社会主义社会是消灭阶级、实现人类解放的必
经阶段,是更高级的共产主义社会的初级形态。
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获得彻底解放的社会形态,
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理想境界
第三节 人的发展及其远景
? 一, 人的发展的历史形态
? 二, 人的发展的社会化和个性化
? 三, 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 四,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形态
一、人的发展的历史形态
? 在对人的发展的理解上, 存在着两种历史观的
对立 。
? 抽象的人道主义从理想化的抽象的人的概念出
发, 把人的发展概搞为, 人一一非人 — 人,
的公式, 把人的发展描述为人性的异化和复归 。
? 马克思主义认为,, 个人的全面性不是想象的
或设想的全面性, 而是他的现实关系和观念关
系的全面性, 。 人对自己本质的占有, 不是人
的全面性本质的失而复得, 而是通过社会实践
创造全面的社会关系来全面地创造自己的本质 。
? 人的社会实践作为能动的创造性活动,在创造
外部世界的同时也创造着人自身,发展着人自
身。在改造外部世界的实践中,人的本质力量
才有些发展起来,有些产生出来。
? 社会环境是人实践创造的产物,反过来又塑造
人.使人结成特定的社会关系,获得特定的社
会规定性。
? 在日益丰富的社会关系中,人会获得多方面的
社会规定性,成为越来越具有全面性的人。
? 在人的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里, 确实存在着异
化的现象, 这不是原有的人的全面性的丧失,
而是由人向非人的转化, 而人们还没有创造出
丰富, 全面的社会关系并将这种关系置于自己
的自觉控制之下, 是人与人之间对抗性的社会
关系的表现 。
? 异化所造成的人的片面化:是人们创造社会关
系过程中的必经阶段, 是人的发展在这一阶段
所采取的必然形式, 它必将被社会生产力的高
度发展和全面的社会关系的创造所扬弃 。
? 马克思把人的发展过程概括为三个基本的历史
阶段,
? 第 —个历史阶段是人的依赖关系占统治地位的
阶段。
? 第二个历史阶段是以物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人
的独立性的阶段。
? 第三个历史阶段是“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
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
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的阶段。
? 人的发展的基本历史进程表明, 人的发展不是
经历着与社会关系无关的, 人 ——非人 ——人,
的循环或复归, 而是经历着如上所述与社会关
系变化发展紧密相关的由低向高的进步过程 。
? 人的依赖关系占统治地位的历史形态早已成为
过去 。
? 现代社会是人的发展的第二个历史形态, 即以
物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形态 。
? 这一形态的充分发展, 孕育着人的发展的新的
历史形态 ——,自由人联合体, 中的自由个性 。
二、人的发展的社会化和个性化
? 人的发展是社会化和个性化相统一的过程 。 人
的社会化和个性化作为人的发展的两个侧面,
相反而又相成 。
? 社会性并非人与生俱来的属性 。, 人直接地是
自然存在物, 。 人之成为社会人, 是他进入人
的社会后在人与人的关系中逐渐社会化的结果 。
? 无数个人的社会化形成社会继承的机制, 这是
社会整体存在和延续的保障 。 社会继承不同于
生物遗传, 不是生物基因复制的产物, 而是社
会环境和社会教育的结果 。
? 对个人来说, 社会化使人学会与他人相处, 共
同参与社会生活;对社会说, 人的社会化使社
会成员以有助于社会生活正常运转的方式活动 。
? 人的社会化使个人成为社会机体的有效组成部
分, 使社会由有效组成部分构成有机整体 。
? 这种社会化作为人的整体化, 是人由单个的人
发展为群体, 社会, 人类中的人, 从而越来越
带有普遍性的过程;同时也是群体, 社会, 人
类整体日益增强其内部的人际联系, 从而越来
越具有统一性的过程 。
? 人的社会性不排斥人的个性, 人在发展中的个
性化同社会化是相伴而行的 。
? 在社会学家看来, 社会化是, 人们获得个性和
学习社会或群体的各种习惯的过程, 。
? 所谓人的个性, 是指属于个人特殊品质的思想,
感情, 行为和自我意识的方式 。
? 人的个性化即逐步形成作为自己特殊品质的思
想, 感情, 行为和自我意识的方式的过程, 这
一过程只有在社会生活, 社会关系中才能进行 。
? 人的社会性质, 是由社会环境和社会教育所决
定的本质属性的总和, 它塑造着人的具体的历
史面貌 。
? 人的个性化与社会化的不同在于, 它所表征的
是人的特殊性和差别性的发展, 是个体的独立
人格和品质的形成 。
? 与人的社会性相统一的人的个性的发展, 是社
会进步的重要因素 。 社会越是向前发展, 社会
生活越具有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联系, 就越是
要求社会成员发展多样的个性和能力, 不拘一
格地造就各方面的人才 。
? 个性是人的本质在具体个人身上的表现, 是人
的一般本质的个别形态 。
? 在这个意义上, 人的发展在个体身上的实现就
是人的个性的发展, 社会的进步包含着构成社
会整体的人的个性化 。
? 在人剥削人, 人压迫人的社会制度下, 人的个
性的发展普遍受到压抑和扭曲, 少数人个性畸
形膨胀和多数人个性得不到发展阻碍社会的进
步 。
?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人们个性的健康发展创
造了基本的前提 。
? 同人的社会化相一致的人的个性的充分和健康
的发展, 即在社会范围内普遍实现个人的全面
发展, 是人的发展的最高目标 。
三、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 社会的人的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 具体个人的
发展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属于人的发展的特
定历史阶段 。
? 在社会发展的早期阶段, 社会分工还未形成或
发展起来, 物质生产活动同求知活动, 艺术活
动和交往活动以朴素自然的形式融合在个人活
动中 。
? 那时的个人显得比较全面和自由, 但只是一种
以原始的丰富性为基础的发展状态 。
? 在私有制下, 片面的社会分工使人的发展片面
化, 导致与社会物质生产, 精神生产全面发展
共生的个人的畸形发展 。。
? 马克思并未停留在批判现实和提出社会理想上,
而是力求在发现社会发展规律的同时揭示人的
发展规律, 寻找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道路 。
? 个人发展的全面性是其现实关系和观念发展的
全面性 。
? 高度发展的社会生产力及其创造的社会物质条
件, 构成个人全面发展的现实基础 。
? 无论对社会进步或对人的发展来说, 大力发展
社会生产力都是一项最为重要的社会任务 。
? 从另一方面看, 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并不直接等
于人的全面发展 。
? 如果仅以价值的增殖为目标, 为生产而生产,
就会以牺牲人的发展的全面性为代价换取生产
力的高度发展 。
? 这种情况在人类历史发展的一定阶段是不可避
免的, 但又是必然要作为过渡的环节被扬弃或
超越的 。
? 社会环境是人的发展的外在条件, 人本身的主
体因素则是这种发展的内在条件 。
? 人作为生物个体的遗传因素, 主体的身心发育
程度和活动的方式与状态, 制约着人的个性和
能力的发展 。
? 影响个人发展的内在条件包括先天因素和后天
因素两方面 。
? 先天因素是人生而具有的遗传素质和以此为基
础形成的个人天赋, 这是个人发展的基本条件 。
? 后天因素是人在出生以后的成长过程中所达到
的身心发展水平, 即身体的发育和健康状况,
人的知识, 情感, 意志, 气质, 性格等心理方
面的发展和协调 。
? 后天因素依赖于先天因素, 它在人与环境的关
系中形成和发展起来, 逐渐成为人的发展中相
对独立的因素, 成为最能体现人的主体性即自
主性, 自觉性和能动性的方面 。
? 所有这些因素通过人作为主体的自觉的, 能动
的活动而相互作用, 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
中使人本身得到全面发展 。
? 人的全面发展意味着人的个性的丰富性和能力
的多样性 。
? 这种自由当然不是主观的任意妄为或仅仅存在
于想象中的自由, 而是凭人的认识与实践能力
深刻把握客观必然性和对客观世界及主观世界
能动的, 有效的改造 。
? 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不只具有个体的意义,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 —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
件, 。
? 这种真正实现了的人的自由个性, 是以人对物
的依赖关系转变为, 自由人联合体, 为前提的,
其社会基础即在于个人的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
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在人类
的历史活动中, 人类越来越自觉地推动社会的
进步和自身的解放, 从而使人的全面而自由的
发展由可能一步步地变为现实 。
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形
态
? 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形态, 即马克思
所说的, 自由王国, 是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 。
? 人的全面发展依赖于自由发展, 而人的自由发
展是以自由时间为前提的 。
? 未来共产主义社会这一自由王国是人类具有充
足自由时间的社会形态, 它使人们能够自由发
展, 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
? 马克思指出:, 事实上, 自由王国只是在由必
需和外在目的规定要做的劳动终止的地方才开
始;因而按照事物的本性来说, 它存在于真正
物质生产领域的彼岸, 。 物质生产领域是一个
自然必然性的王国 。
? 人类要维持和再生产自己的生命, 总要花费一
定的时间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 。 在这个领域内,
人也在扩大着自己的自由, 这是对于自然必然
性的自由, 是通过摆脱自然力量的外在限制获
得的自由 。
? 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是以人与人之间的社
会关系为中介的, 实现这个领域的自由依赖于
社会关系的改造 。
? 但是, 社会关系的改造只是实现这个领域的自
由的社会条件, 只是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人在这
个领域内实现自己的自由 。
? 仅仅物质生产领域本身尚不能表现这种社会状
态, 不能充分体现人的自由的性质和程度 。 真
正的自由王国存在于物质生产领域的彼岸, 它
的实际内容是人类能力的发展成为目的本身 。
? 人类能力的发展成为目的本身, 就是人不再屈
从于任何外在目的, 人成了人本身的主人 。
? 人能够自己给自己做主, 无疑是人的自由的最
高体现 。
? 人成为人本身的主人, 首先是人成为自己的社
会关系的主人 。
? 能够驾驭自己的社会关系是保障人的能力自由
发展的前提条件, 人的能力的自由发展是人驾
驭自己的社会关系的必然结果 。
? 物质生产活动的此岸和彼岸的对立, 实质是劳
动时间和自由时间的对立 。
? 劳动时间是人类为维持和再生产自身的生命所
必需的进行物质资料生产活动的时间 。
? 自由时间是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 即可以用于
从事科学, 艺术, 社会交往等非物质生产活动
的时间 。
? 当社会生产力有了一定的发展, 劳动者能够超
出自身的需要而为社会提供剩余劳动时, 即劳
动者的劳动时间可以区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
余劳动时间两个部分时, 人类就无须把全部时
间和精力都花费在物质资料的生产上, 而是可
以留出一部分时间去从事物质生产以外的科学,
艺术等活动 。
? 以剩余劳动为基础的自由时间的出观, 对于人
类的自由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
?, 整个人类的发展, 就其超出对人的自然存在
直接需要的发展来说, 无非是对这种自由时间
的运用, 并且整个人类发展的前提就是把这种
自由时间的运用作为必要的基础,, 有了自由
时间, 才有人类能力的全面发展, 才有整个文
明的发展 。
? 在以往长期的历史过程中, 人类不得不将更多
的时间花费在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劳动上, 能
够留出的自由时间十分有限, 因而不能保障全
体社会成员的自由发展 。
? 社会中一部分人通过占有剩余劳动从物质生产
领域中摆脱出来, 成为不劳动的阶级 。
? 另外占大多数的一部分人则被迫承担整个社会
的劳动重负, 成为终生从事物质生产的劳动阶
级 。 他们创造了自由时间却不能享有自由时间,
他们的时间成为, 人格化的劳动时间, 。
? 劳动时间和自由时间的对立,在资本主义社会
获得了更完全、更典型的形式。“资本的不变
趋势一方面是创造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另一
方面把这些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变为剩余劳动”。
? 资本家在追求剩余价值的角逐中提高了社会生
产力,缩短人的必要劳动时间。
? 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中,社会的劳动时间和
自由劳动时间的比例起了明显的变化,劳动时
间与自由时间的对立并没有消失,只是采取了
新的形式。
? 人类社会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飞跃, 即
共产主义社会的建立, 将是自由时间和劳动时
间之间对立的扬弃, 是物质生产活动的此岸和
彼岸对立的扬弃 。
? 这种扬弃的直接表现是实现劳动的普遍化, 即
劳动在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中进行分配 。
? 一切社会成员的可供支配的时间都包括劳动时
间和自由时间两部分 。
? 每个人既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物质生产劳动,
又享有自由时间并运用自由时间全面发展自己
的能力, 从而达到劳动时间和自由时间的统一 。
? 劳动时间和自由时间达到对立统一、将形成相
互渗透、相互促进的新型关系。
? 一方面,自由时间具有生产劳动的性质.
? 另一方面,劳动时间也是有了自由的性质.
? 实现劳动的普遍化以扬弃劳动时间和自由时间
的对立, 依赖于一定的社会条件 。
? 第一, 必须有劳动生产率的极大提高, 社会生
产力的极大发展 。 只有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使
社会游离的自由时间足以保障一切社会成员全
面而自由的发展, 才能实现劳动的普遍化, 才
具备消除劳动时间与自由劳动对立的物质基础 。
? 第二,必须有社会关系的根本改造,即必须对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这种社会制度实行完
全的变革。
? 马克思通过对劳动时间和自由时间、必要劳动
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的关系的考察,揭示了资
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和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对抗
性质,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被共产主义代替的
历史趋势。
? 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是人们能够自
由运用自己创造的自由时间从而把人类能力的
发展作为目的本身的社会状态的开始,也是人
们能够支配自己的社会关系因而能够作为自由
主体自觉创造自己历史的社会状态的开始。
? 走向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形态, 既是人类
所向往的伟大的历史目标, 又是一个漫长而又
艰巨的历史过程 。
?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这一历史过程的重大转
折点, 却不是这一过程的完成 。
? 要完成这一过程, 还必须依靠社会主义制度的
力量, 创造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建设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
? 人是立足现实而又追求理想的存在 。 我们相信
人类的未来是美好的, 美好的未来社会要靠我
们的现实努力来实现 。
? 正如毛泽东所说的,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给我
们开辟了一条到达理想境界的道路, 而理想境
界的实现还要靠我们的辛勤劳动 。
? 辛勤的, 持久的, 自觉的, 创造性的脑力劳动
和体力劳动, 是使人类逐步到达自由王国理想
境界的最可靠的保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