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品安全知識教育
深圳 × × 公司 EHS委員會
目 錄
一 ﹑ 危險化學品的分類
二 ﹑ 危險化學品的火災与爆炸
三 ﹑ 危險化學品對人体的毒害
四 ﹑ 危險化學品的預防与控制
五 ﹑ 危險化學品泄露應急處理
一 ﹑ 危險化學品的分類
依据 GB13690— 92<<常用危險化學品的分類及標志 >>和 GB 6944— 86<<危
險貨物分類和品名編號 >>兩個國家標准將化學品按其危險性分為 8大類。
第 1類 ﹕ 爆炸品
第 2類 ﹕ 壓縮气体和液化气体
第 3類 ﹕ 易燃液体
第 4類 ﹕ 易燃固体 ﹑ 自燃物品和遇濕易燃物品
第 5類 ﹕ 氧化劑和有机過氧化物
第 6類 ﹕ 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
第 7類 ﹕ 放射性物品
第 8類 ﹕ 腐蝕品
第 1類 ﹕ 爆炸品
本类化学品系指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受压,
撞击等 ) 能發生劇烈的化學反應 ﹐ 瞬時產生大量的气
体和熱量 ﹐ 使周圍的壓力急劇上升 ﹐ 發生爆炸 ﹐ 對周
圍環境造成破坏的物品 ﹐ 也包括無整体爆炸危險 ﹐ 但
具有燃燒 ﹑ 拋射及較小爆炸危險或僅產生熱 ﹑ 光 ﹑ 音
響或煙霧等一种或几种作用的煙火物品。
爆炸品的主要特性
爆炸性是一切爆炸品的主要特性
對撞擊 ﹑ 磨擦 ﹑ 溫度等非常敏感
与酸 ﹑ 鹼 ﹑ 鹽 ﹑ 金屬發會生反應
注意 ﹕
由于爆炸品具有以上特性 ﹐ 因此在儲中要避免磨擦 ﹑ 撞擊
顛簸 ﹑ 震蕩 ﹐ 嚴禁与氧化劑 ﹑ 酸 ﹑ 鹼 ﹑ 鹽類 ﹑ 金屬粉末和鋼材
料器具等混儲混運。
第 2類,壓縮气体和液化气体
本類化學品是指壓縮 ﹑ 液化或加壓溶解的气体 ﹐
并符合下面兩种情況之一者 ﹕
臨界溫度低于 50℃ 時 ﹐ 其蒸气壓力大于 294KPa的壓縮或液
化气 ℃ 体 ﹔
溫度在 21.1℃ 時 ﹐ 气体的絕對壓力大于 275KPa﹐ 或在 54.4 ℃
時 ﹐ 气体的絕對壓力大于 715KPa的壓縮气体 ﹔ 或在 37.8 ℃ 時
蒸气壓力大于 275KPa的液化气体或加壓溶解气体。
按其性質分為以下三項 ﹕
第一項 ﹕ 易燃气体
此類气体极易燃燒 ﹐ 与空气混合能
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在常溫常壓下遇明
火 ﹑ 高溫即會發生燃燒或爆炸。
第二項 ﹕ 不燃气体
不燃气体是指無毒 ﹑ 不燃气体 ﹑ 包
括助燃气体。但高濃度時有窒息作用。
助燃气体有強烈的氧化作用 ﹐ 遇油脂能
發生燃燒或爆炸。
此類气体有毒 ﹐ 毒性指標与第 6類
毒性指標相同。對人畜有強烈的毒害 ﹑
窒息 ﹑ 灼傷 ﹑ 刺激作用。其中有些還具
有易燃 ﹑ 氧化 ﹑ 腐蝕等性質。
第三項 ﹕ 有毒气体
所有壓縮气体都有危害性 ﹐ 因為它們是在
高壓之下 ﹐ 有些气体具有易燃 ﹑ 易爆 ﹑ 助燃 ﹑
劇毒等性質 ﹐ 在受熱 ﹑ 撞擊等情況下 ﹐ 易引起
燃燒爆炸或中毒事故。
第 3類 ﹕ 易燃易体
本類化學品系指易燃的液體、液體混合物或含
有固體物質的液體,但不包括由於其危險性已列入
其他類別的液體。其閉杯閃點等於或低於 61℃ 。
按閃點高低分為以下三項,
第 1項 低閃點液體 指閉杯閃點低於- 18℃ 的液體 ;
第 2項 中閃點液體 指閉杯閃點在- 18℃ 至 23℃ 的液體;
第 3項 高閃點液體 指閉杯閃點在 23℃ 至 61℃ 的液體。
易燃液體具有以下一些特點,
高度易燃性
易燃液體的主要特性是具有高度易燃性,遇火、受熱以及
和氧化劑接觸時都有發生燃燒的危險,其危險性的大小與液體
的閃點、自燃點有關,閃點和自燃點越低,發生著火燃燒的危
險越大。
易 爆 性
由於易燃液體的沸點低,揮發出來的蒸汽與空氣混後,濃
度易達到爆炸極限,遇火源往往發生爆炸。
高度流動擴散性
易燃液体的粘度一般都很小 ﹐ 不僅本身易流動 ﹐ 還因滲
透 ﹑ 浸潤及毛細現象等作用 ﹐ 即使容器只有极細小的裂紋 ﹐
易燃易体也會滲透出容器壁外 ﹐ 泄露后极易蒸發 ﹐ 形成的易
燃蒸气比空气重 ﹐ 能在坑洼的地方積聚 ﹐ 從而增加了燃燒爆
炸的危險性。
易積聚電荷性
部分易燃液體,如苯、甲苯、汽油等,電阻率都很大,
很容易積聚靜電而產生靜電火花,造成火災事故 。
受熱澎脹性
易燃液體的膨脹係數比較大,受熱後體積容易膨脹,同時
其蒸氣壓亦隨之升高,從而使密封容器中內部壓力增大,造
成“鼓桶”,甚至爆裂,在容器爆裂時會產生火花而引起燃
燒爆
炸。因此,易燃液體應避熱存放;灌裝時,容器內應留有 5%
以上的空隙。 毒 性
大多數易燃液體及其蒸氣均有不同程度的毒性。因此在操
作過程中,應做好勞動保護工作。
? 易燃性是易燃液體的主要特性,在使用時應特別注意,
? --嚴禁煙火,遠離火種、熱源;
? --禁止使用易發生火花的鐵制工具及穿帶鐵釘的鞋;
? --穿靜電工作服 。
第 4類 ﹕ 易燃固體、自燃物品和遇濕易燃物品
第 1項 ﹕ 易燃固体
本項化學品系指燃點低、對熱、撞
擊、摩擦敏感,易被外部火源點燃,燃燒
迅速,並可能散發出有毒煙霧或有毒氣體
的固體,但不包括已列入爆炸品的物質。
特性 ﹕
(1)易燃固體的主要特性是容易被氧化,受熱易分解或昇華,
遇明火常會引起強烈、連續的燃燒。
(2)與氧化劑、酸類等接觸,反應劇烈而發生燃燒爆炸。
(3)對摩擦、撞擊、震動也很敏感。
(4)許多易燃固體有毒,或燃燒產物有毒或腐蝕性。
對于易燃固体要特別注意
粉塵爆炸 ﹗
第 2項 ﹕ 自燃物品
本項化學品系指自燃點低,在空氣中
易於發生氧化反應,放出熱量,而自行燃
燒的物品。
燃燒性是自燃物品的主要特性
? 自燃物品在化學結構上無規律性,因此自燃物質就有各自不同的自
燃特性,
? (1)黃磷性質活潑,極易氧化,燃點又特別低,一經暴露在空氣中很
快引起自燃。但黃磷不和水發生化學反應,所以通常放置在水中保
存。另外黃磷本身極毒,其燃燒的產物五氧化二磷也為有毒物質,
遇水還能生成劇毒的偏磷酸。所以遇有磷燃燒時,在撲救的過程中
應注意防止中毒。
? (2)二乙基鋅、三乙基鋁等有機金屬化合物,不但在空氣中能自燃,
遇水還會強烈分解,產生易燃的氫氣,引起燃燒爆炸。因此,儲存
和運輸必須用充有惰性氣體或特定的容器包裝,失火時亦不可用水
撲救。
第 3項 ﹕ 遇濕易燃物品
本項化學品系指遇水或受潮時,發生
劇烈化學反應,放出大量的易燃氣體和熱
量的物品有些不需明火,即能燃燒或炸。
遇濕易燃物質除遇水反應外,遇到酸或氧化劑也能發生
反應,而且比遇到水發生的反應更為強烈,危險性也更大。
因此,儲存、運輸和使用時,注意防水、防潮,嚴禁火種接
近,與其他性質相抵觸的物質隔離存放。
遇濕易燃物質起火時,嚴禁用水、酸堿泡沫,
化學泡沫撲救!
第 5類 ﹕ 氧化劑和有机過氧化物
第 1項 ﹕ 氧化劑
氧化劑系指處於高氧化態,具有強氧化性,易分
解並放出氧和熱量的物質。包括含有過氧基的有機物
其本身不一定可燃,但能導致可燃物的燃燒;與鬆軟
的粉末狀可燃物能組成爆炸性混合物,對熱、震動或
摩擦較為敏感。
有機過氧化物系指分子組
成中含有過氧基的有機物,其
本身易燃易爆、極易分解,對
熱、震動和摩擦極為敏感。
第 2項 ﹕ 有机過氧化物
氧化劑具有較強的獲得電子能力,有較強的氧
化性,遇酸堿、高溫、震動、摩擦、撞擊、受潮或
與易燃物品、還原劑等接觸能迅速分解,有引起燃
燒、爆炸的危險。
本項化學品系指進入肌體後,累積達一定的量,能與
體液和組織發生生物化學作用或生物物理學變化,擾亂或
破壞肌體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暫時性或持久性的病理改
變,甚至危及生命的物品。
第 6類 ﹕ 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
第 1項 ﹕ 毒害品
本項化學品系指含有致病的微生物,能引起病
態,甚至死亡的物質。
第 2項 ﹕ 感染性物品
本类化学品系指放射性比活度大于 7.4× 10Bq/kg的物品。
第 7類 ﹕ 放射性物品
有以下特性 ﹕
許多放射性物品毒性很大 具有放射性
本類化學品系指能灼傷人體組織並對金屬等物品造成損
壞的固體或液體。與皮膚接觸在 4小時內出現可見壞死象,
或溫度在 55℃ 時,對 20號鋼的表面均勻年腐蝕超過 6.25mm
的固體或液體。該類化學品按化學性質分為三項,
第 8類 ﹕ 腐蝕品
第 2項 ﹕ 鹼性腐蝕品
第 3項 ﹕ 其它腐蝕品
第 1項 ﹕ 酸性腐蝕品
特性
易 燃 性
強烈的毒性
強烈腐蝕性性
氧 化 性
二 ﹑ 危險化學品的火災爆炸
(1)物質的燃燒
燃燒的定義 ﹕
物質發生強烈的氧化還原反應,同時發出熱和光的現象
稱為燃燒。它具有發光、發熱、生成新物質三個特徵。最常
見最普遍的燃燒現象是可燃物在空氣或氧氣中的燃燒。
燃燒的條件 ﹕
燃燒必須同時具備三個條件:可燃物、助燃物、著火
源。每一個條件要有一定的量,相互作用,燃燒才能發生
凡能幫助和維持燃燒的物質 ﹐ 統稱為助燃物 ﹐ 常見的助燃物
有空气和氧气 ﹑ 氯气和氯酸鉀等氧化劑。
凡能引起可
燃物燃燒的
能源 ﹐ 統稱
可燃物。包
括 ﹕
明火 ﹑
雷電
電火花
高溫体
磨擦与撞擊
凡能和空气
中的氧或氧
化劑起劇烈
反應的物質
可燃物質包
括 ﹕
可燃液体 ﹑
可燃固体 ﹑
可燃气体。
助燃物
可燃物 點火源
物質燃燒三要素
燃燒的過程
可燃物質狀態不同,燃燒過程也不同。
燃燒的
類型
(2)物質的爆

爆炸的定義
物質由一種狀態迅速地轉變為另一種狀態,並瞬間以機
械功的形式放出大量能量的現象,稱為爆炸。爆炸時由於壓
力急劇上升而對周圍物體產生破壞作用,爆炸的特點是具有
破壞力、產生爆炸聲和衝擊波。
爆炸的分類
常見的爆炸可分為 物理性爆炸 和 化學性爆炸 兩類,見如下所
示。
爆炸與燃燒的關係
評定化學危險品的火災爆炸危險特性有以下幾個指標,
(3)化學品的火災爆炸危險性評价
易燃、可燃液體(包括具有昇華性的可燃固體)表面揮
發的蒸氣與空氣形成的混合氣,當火源接近時會產生瞬間燃
燒。這種現象稱為閃燃。引起閃燃的最低溫度稱閃點。當可
燃液體溫度高於其閃點時則隨時都有被火焰點燃的危險。
閃 點
閃點是評定可燃液體火災爆炸危險性的主要標誌。
就火災和爆炸來說,化學物質的閃點越低,危險性越大
可燃物質在空氣充足條件下,達到某一溫度與火焰接觸
即行著火(出現火焰或灼熱發光),並在移去火焰之後仍能
繼續燃燒的最低溫度稱為該物質的燃點或著火點。
易燃液體的燃點,約高於其閃點 1~ 5℃ 。
燃 點
指可燃物質在沒有火焰、電火花等明火源的作用下,
由於本身受空氣氧化而放出熱量,或受外界溫度、濕度影響
使其溫度升高而引起燃燒的最低溫度稱為自燃點(或引燃溫
度)。
自 燃 點
自燃有兩種情況, 受熱自燃 自 热 自燃
可燃氣體、可燃液體蒸氣或可燃粉塵與空氣混合並達到
一定濃度時,遇火源就會燃燒或爆炸。這個遇火源能夠發生
燃燒或爆炸的濃度範圍,稱為爆炸極限。通常用可燃氣體在
空氣中的體積百分比(%)表示。
爆炸極限
說明,可燃氣體、可燃液體蒸氣或可燃粉塵與空氣的混合
物,並不是在任何混合比例下都發生燃燒或爆炸的,而是
有一個濃度範圍,即有一個最低濃度-- 爆炸下限,和一
個最高濃度-- 爆炸上限 。只有在這兩個濃度之間,才有
爆炸危險。爆炸極限是在常溫、常壓等標準條件下測定出
來的,這一範圍隨著溫度、壓力的變化而有變化。
爆炸極限範圍越寬,下限越低,爆炸危險性也就越大
最小點火能是指能引起爆炸性混合物燃燒爆炸時所需的
最小能量。 最小點火能數值愈小,說明該物質愈易被引燃。
最小點火能
可燃氣體、可燃液體蒸氣或可燃粉塵與空氣的混合物、爆
炸物品在密閉容器中著火爆炸時所產生的壓力稱爆炸壓力。爆
炸壓力的最大值稱最大爆炸壓力。
爆 炸 壓 力
最大爆炸壓力愈高,最大爆炸壓力時間愈短,最大爆炸
壓力上升速度愈高,說明爆炸威力愈大,該混合物或化學品
愈危險。
火災與爆炸都會帶來生產設施的重大破壞和人員傷亡,但
兩者的發展過程顯著不同。
(4) 火災与爆炸的破坏作用
火災是在起火後火場逐漸蔓
延擴大,隨著時間的延續,損失
數量迅速增長,損失大約與時間
的平方成比例,如火災時間延長
一倍,損失可能增加四倍。
火 災
爆炸則是猝不及防。可能僅在一秒種內爆炸過程已經結
束,設備損壞、廠房倒塌、人員傷亡等巨大損失也將在瞬間
發生。爆炸通常伴隨發熱、發光、壓力上升、真空和電離等
現象,具有很大的破壞作用。它與爆炸物的數量和性質、爆
炸時的條件、以及爆炸位置等因素有關。主要破壞形式有以
下幾種 ﹕
爆 炸
直接的破壞作用
造 成 火 災
衝擊波的破壞作用 爆炸
三 ﹑ 危險化學品對人体的危害
毒物的概念
毒物的分類
毒物進入人体的途徑
毒物在体內的過程
毒物對人体的危害
定 義
物體進入機體,蓄積達一定的量後,與機體組織發生生
物化學或生物物理學變化,干擾或破壞機體的正常生理功能
引起暫時性或永久性的病理狀態,甚至危及生命,稱該物質
為毒物工業生產過程中接觸到的毒物,主要指化學物質,稱
為工業毒物。
(1)毒物的概念
工業毒物的物理狀態
在生產環境中,毒物常以氣體、蒸氣、煙塵、霧和粉塵
等形式存在,其存在形式主要取決於毒物本身的理化性質,
生產工藝、加工過程等。
毒性及其表示方法
毒性是用來表示毒物的劑量與引起毒作用之間關係的一
個概念。它是指一種物質引起人體的病理變化,造成損傷的
能力。通常採用下列指標,
1、半數致死量或濃度 (LD50或 LC50)
引起一組受試動物中半數動物死亡的劑量或濃度。
2、絕對致死量或濃度 (LD100或 LC100)
引起一組動物全部死亡的最低劑量或濃度。
3、最小致死量或濃度 (MLD或 MLC)
引起一組動物中個別死亡的劑量或濃度。
4、最大耐受量或濃度 (LD0或 LC0)
引起一組動物全部存活的最高劑量或濃度。
在以上表示毒性的指標中,以半數致死量最為
常用。毒性大小和致死量成反比,即致死所用劑量
愈小,則毒性愈大。
5、急性閾劑量或濃度 (Limac)
一次染毒後,引起機體某種有害反應的最小劑量或濃度。
6、慢性閾劑量或濃度 (Limac)
在慢性染毒時(即長時間反復染毒)引起機體反應的最
小劑 量和濃度。
7、無反應濃度 (EC0)
指不引起機體反應的最大濃度。
毒物的分類方法很多。有的按毒物來源分類,有的按毒
物侵入人體的途徑分類,有的按毒物作用的靶器官和靶系統
分類等。目前最常用的分類是按化學性質和其用途相結合的
分類法,
(2)毒物的分類
1、金屬和類金屬
常見的金屬和類金屬毒物有鉛、汞、錳、鎳、鈹、砷、磷
及其化合物等。
2、刺激性氣體
是指對眼和呼吸道粘膜有刺激作用的氣體。它是化學工業
常遇到的有毒氣體。刺激性氣體的種類甚多,最常見的有
氯、氨、氮氧化物、光氣、氟化氫、二氧化硫、三氧化硫
和硫酸二甲酯等。
3、窒息性氣體
是指能造成機體缺氧的有毒氣體。窒息性氣體可分為單純
窒息性氣體、血液窒息性氣體和細胞窒息性氣體。如氮氣、
甲烷、乙烷、乙烯、一氧化碳、硝基苯的蒸氣等氰化氫、
硫化氫等。
4、農藥
包括殺蟲劑、殺菌劑、殺蟎劑、除草劑等。農藥的使用對
保證農作物的增產起著重要作用,但如生產、運輸、使用
和貯存過程中未採取有效的預防措施,可引起中毒。
5、有機化合物
種類繁多,例如應用廣泛的有機溶劑,如苯、甲苯、二甲
苯、二硫化碳、汽油、甲醇、丙酮等;苯的氨基和硝基化
合物,如苯胺、硝基苯等。
6、高分子化合物
高分子化合物均由一種或幾種單體經過聚合或縮合而成,
其分子量高達數千至幾百萬。如合成橡膠、合成纖維、塑
膠等。高分子化合物本身無毒或毒性很小,但在加工和使
用過程中,可釋放出游離單體對人體產生危害,如酚醛樹
脂遇熱釋放出苯酚和甲醛而具有刺激作用。某此高分子化
合物由於受熱氧化而產生毒性更為強烈的物質,如聚四氟
乙烯塑膠受高熱分解出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八氟異丁烯,
吸入後引起化學性肺炎或肺水腫。高分子化合物生產中常
用的單體多為不飽和烯烴、芳香烴及鹵代化合物、氰類、
二醇和二胺類化合物,這些單體多數對人體有危害。
毒物可經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膚進入體內。在工業生產
中,毒物主要經 呼吸道 和 皮膚 進入體內,亦可經 消化道 進入
但比較次要。
(3)毒物進入人体的途徑
呼吸道是工業生產中毒物進入體
內的最重要的途徑。凡是以氣體、蒸
氣、霧、煙、粉塵形式存在的毒物,
均可經呼吸道侵入體內。人的肺臟由
億萬個肺泡組成,肺泡壁很薄,壁上
有豐富的毛細血管,毒物一旦進入肺
臟,很快就會通過肺泡壁進入血循環
而被運送到全身。
呼吸道
皮 膚
皮膚在工業生產中,毒物經
皮膚吸收引起中毒亦比較常見。
脂溶性毒物經表皮吸收後,還需
有水溶性,才能進一步擴散和吸
收,所以水、脂皆溶的物質(如
苯胺)易被皮膚吸收。
預防這類中毒,應注意作業過程中佩戴好個人
勞動防護用品。
消化道
消化道在工業生產中,毒物
經消化道吸收多半是由於個人衛
生習慣不良,手沾 染的毒物隨進
食、飲水或吸煙等而進入 消化道
進入呼吸道的難溶性毒物被清 除
後,可經由咽部被咽下而進入消
化道。
預防這類中毒,應注意不在車間等作業飲水、進
食、吸煙;工作完畢應及時洗手,除去手上的污染。
工業毒物進入人體後,分佈在不同的部位,參與體內的
代謝過程,發生轉化,有些可解毒或排出體外,有些則在體
內蓄積起來,久而久之,導致各種中毒症狀。
(4)毒物在体內的過程
毒物的分布
毒物被吸收後,隨血液迴圈(部分隨淋巴液)分佈到全
身。當在作用點達到一定濃度時,就可發生中毒。毒物在體
內各部位分佈是不均勻的,同一種毒物在不同的組織和器官
分佈量有多有少。有些毒物相對集中於某組織或器官中,例
如鉛、氟主要集中在骨質,苯多分佈於骨髓及類脂質。
生物轉化
毒物吸收後受到體內生化過程的作用,其化學結構發生
一定改變,稱之為毒物的生物轉化。其結果可使毒性降低
(解毒作用)增加(增毒作用)。毒物的生物轉化可歸結為
氧化、還原、水解及結合。經轉化形成的毒物代謝產物排出
體外。
排 出
毒物在體內可經轉化後或不經轉化而排出。毒物可經腎
呼吸 道及消化道途徑排出,其中經腎隨尿排出是最主要的途
徑。尿液中毒物濃度與血液中的濃度密切相關,常測定尿中
毒物及其代謝物,以監測和診斷毒物吸收和中毒。
蓄 積
毒物進入體內的總量超過轉化和排出總量時,體內的毒
物就會 逐漸增加,這種現象就稱之為毒物的蓄積。此時毒物
大多相對集中於某些部位,毒物對這些蓄積部位可產生毒作
用。毒物在體內的蓄積是發生慢性中毒的基礎。
有毒物質對人體的危害主要為引起 中毒 。中毒分為 急
性、亞急性 和 慢性 。毒物一次短時間內大量進入人體後可
引起急性中毒;小量毒物長期進入人體所引起的中毒稱為
慢性中毒;介於兩者之間者,稱之為亞急性中毒。接觸毒
物不同,中毒後出現的病狀亦不一樣,現按人體的系統或
器官將毒物中毒後的主要病狀分述如下。
(5)毒物對人体的危害
神 經 系 統
呼 吸 系 統 化 學 灼 傷
消 化 系 統
血 液 系 統
皮 膚 損 害
眼 損 害
骨 骼 損 害 泌 尿 系 統
循 環 系 統
危害
職業衛生和安全是工作場所的一個難題,必須
找出解決辦法,即必須消除工人在正常作業時受到
危害物質的侵害。
四 ﹑ 危險化學品的預防与控制
? ※ 工程技術控制
? ※ 個体防護和衛生
? ※ 管理控制
工程技術是控制化學品危害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其
目的是通過採取相應的措施消除工作場所中化學品的危害或
盡可能降低其危害程度,以免危害工人,污染環境。工程控
制有以下方法,
(1)工程技術控制
替 代
選用無害或危害性小的化學品替
代已有的有毒有害化學品是消除化學
品危害最根本的方法。例如噴漆和除
漆用的苯可用毒性小於苯的甲苯替代
用高閃點化學品取代低閃點化學品。
注意,比較安全不一定是安全。取
代物較被取代物安全,但其本身不
一定是絕對安全的。若要達到本質
安全,還需要採取其他控制措施。
雖然替代作為操作控制的首選方案很有效,但是目
前可供選擇的替代品往往是很有限的,特別是因技術和
經濟方面的原因,不可避免地要生產、使用危險化學品,
這時可考慮變更工藝。 如改噴塗為電塗或浸塗;改人工裝
料為機械自動裝料;改幹法粉碎為濕法粉碎等。
變更工藝
隔離是指採用物理的方式將化學
品暴露源與工人隔離開的方式。是控
制化學危害最徹底、最有效的措施。
最常用的隔離方法是將生產或使用的
化學品用設備完全封閉起來,使工人
在操作中不接觸化學品。如隔離整個
機器,封閉加工過程中的揚塵點,都
可以有效地限制污染物擴散到作業環
境中去。
隔 离
隔離密封系統要檢查維修,因為即使很小的洩漏,也可能
在環境中產生危險濃度,維修人員必須穿有防護服和器具;另
外隔離密封系統要裝有警報器,當危害開始洩漏即發出警報。
通 風
控制作業場所中的有害氣體、蒸氣
或粉塵,通風是最有效的控制措施借助
於有效的通風,使氣體、蒸氣或粉塵的
濃度低於最高容許濃度。通風分局部通
風和全面通風兩種。對於點式擴散源,
可使用局部通風。使用局部通風時,污
染源應處於通風罩控制範圍內。對於面
式擴散源,要使用全面通風,亦稱稀釋
通風,其原理是向作業場所提供新鮮空
氣,抽出污染空氣,從而稀釋降低有害
氣體、蒸氣或粉塵濃
工程控制措施雖然是減少化學品危害的主要措施,但是
為了減少毒性暴露,工人還需從自身進行防護,以作為補救
措施。工人本身的控制分兩種形式:使用 防護器具 和 講究個
人衛生 。
(2)個体防護和衛生
個體防護用品 在無法將作業場所中有害化學品的濃
度降低到最高容許濃度以下時,工人就必須使用合適的個體
防護用品。個體防護用品既不能降低工作場所中有害化學品
的濃度,也不能消除工作場所的有害化學品,而只是一道阻
止有害物進入人體的屏障。防護用品本身的失效就意味著保
護屏障的消失,因此個體防護不能被視為控制危害的主要手
段而只能作為 一種輔助性措施 。
呼吸防護用品 據統計,職業中毒的 95%左右是吸
入毒物所致,因此預防塵肺、職業中毒、缺氧窒息的關鍵是
防止毒物從呼吸器官侵入。呼吸防護用品主要分為 過濾式 (淨
化式 )和 隔絕式 (供氣式 )兩種。
過濾式呼吸器只能在 不缺氧 的
勞動環境(即環境空氣中氧的含量
不低於 18%)和低濃度毒污染使用
一般不能用於罐、槽等密閉狹小容
器中作業人員的防護。
隔離式呼吸器能使戴用者的呼吸器
官與污染環境隔離,由呼吸器自身供氣
(空氣或氧氣),或從清潔環境中引入
空氣維持人體的正常呼吸。可在缺氧,
塵毒嚴重污染、情況不明的有生命危險
的工作場所使用,一般不受環境條件限
制。按供氣形式分為 自給式 和 長管式 兩
種類型。
需要使用呼吸器的所有人員都必須進行正規培訓,
以掌握呼吸器的使用、保管和保養方法。
其他個體防護用品 為了防止由於化學品的飛濺,
以及化學粉塵、煙、霧、蒸氣等所導致的眼睛和皮膚傷害,
也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選擇相應的防護用品或護具。
作業人員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也是消除和降低化
學品危害的一種有效方法。保持個人衛生的基本原則
1﹑ 遵守安全操作規程並使用適當的防護用品。
2﹑ 不直接接觸能引起過敏的化學品。
3﹑ 工作結束後、飯前、飲水前、吸煙前以及便後要充分洗
淨身體的暴露部分。
4﹑ 在衣服口袋裏不裝被污染的東西,如抹布、工具等。
5﹑ 勤剪指甲並保持指甲潔淨。
6﹑ 時刻注意防止自我污染,尤其在清洗或更換工作服時更
要注意。
6﹑ 防護用品要分放、分洗。
7﹑ 定期檢查身體。
管理控制的目的是通過 登記註冊, 安全
教育, 使用安全標籤 和 安全技術說明書 等手
段對化學品實行全過程管理,以杜絕或減少
事故的發生。
(3)管理控制
登記註冊是化學品安全管理最重要的
一個環節。其範圍是國家標準, 常用危險化
學品的分類及標誌, ( GB13690-92)中所
列的常用危險化學品。
分類管理實際上就是根據某一化學品的
理化、燃爆、毒性、環境影響資料確定其是
否是危險化學品,並進行危險性分類。主要
依據, 常用危險化學品的分類及標誌,
(GB13690-92)和, 危險貨物分類和品名編
號, (GB6944-86)兩個國家標準。
安全標籤是用簡單、明瞭、易於理解的
文字、圖形表述有關化學品的危險特性及安
全處置注意事項。安全標籤的作用是警示能
接觸到此化學品人員。根據使用場合,安全
標籤分為供應商標籤和作業場所標籤。
安全技術說明書詳細描述了化學品的燃
爆、毒性和環境危害,給出了安全防護、急
救措施、安全儲運、洩漏應急處理、法規等
方面資訊,是瞭解化學品安全衛生資訊的綜
合性資料。主要用途是在化學品的生產企業
與經營單位和用戶之間建立一套資訊綱路
安全教育是化學品安全管理的一個重要
組成部分。其目的是通過培訓使工人能正確
使用安全標籤和安全技術說明書瞭解所使用
的化學品的燃燒爆炸危害、健康危害和環境
危害;掌握必要的應急處理方法和自救、互
救措施;掌握個體防護用品的選擇、使用,
維護和保養;掌握特定設備和材料如急救,
消防、濺出和洩漏控制設備的使用。使化學
品的管理人員和接觸化學品的工人能正確認
識化學品的危害,自覺遵守規章制度和操作
規程,從主觀上預防和控制化學品危害。
化学品事故的应急处理过程一般包括 报警, 紧
急疏散, 现场急救, 溢出或泄漏处理 和 火灾控制 几
方面。
五 ﹑ 化學品事故的應急處理
當發生突發性危險化學品洩漏或火災爆炸事故時,事故
單位或現場人員,除了積極組織自救外,必須及時將事故向
有關部門報告。
(1)報 警
報警內容
1﹑ 事故時間、地點及單位;
2﹑ 化學品名稱和洩漏量;
3﹑ 事故性質(外溢、爆炸、火災);
4﹑ 危險程度及有無人員傷亡;
5﹑ 報警人姓名及聯繫電話。
應根據事故情況,建立警戒區域,並迅速將警戒區內與
事故處理無關人員緊急疏散。
(2)緊急疏散
設立警戒區域
事故發生後,應根據化學品洩漏的擴散情況或火焰輻射
熱所涉及到的範圍建立警戒區,並在通往事故現場的主要幹
道上實行交通管制。
注意事項
警戒區域的邊界應設警示標誌並有專人警戒
除消防及應急處理人員外,其他人員禁止進入警戒區
洩漏溢出的化學品為易燃品時,區域內應嚴禁火種。
迅速將警戒區內與事故應急處理無關的人員撤離,以減
少不必要的人員傷亡。
緊急疏散
? 緊急疏散時應注意,
? ·如事故物質有毒時,需要佩戴個體防護用品,並有相應
的監護措施。
? ·應向上風方向轉移;明確專人引導和護送疏散人員到安
全區,並在疏散或撤離的路線上設立哨位,指明方向。
? ·不要在低窪處滯留。
? ·要查清是否有人留在污染區與著火區。
在事故現場,化學品對人體可能造成的傷害為,中毒,
窒息、化學灼傷、燒傷、凍傷 等。必須對受傷患人進行緊急
救護,減少傷害。
(3)現場急救
現場急救注意事項
1﹑ 進行急救時,不論患者還是救援人員都需要進行適當
的防護。這一點非常重要!特別是把患者從嚴重污染
的場所救出時,救援人員必須加以預防,避免成為新
的受害者。
2﹑ 應將受傷人員小心地從危險的環境轉移到安全的地點。
3﹑ 應至少 2~ 3人為一組集體行動,以便互相監護照應,所
用的救援器材必須是防爆的。
4﹑ 急救處理程式化,可採取如下步驟:先除去傷病員污染
衣物 ------然後沖洗 ------共性處理 ------個性處理 ------轉送
醫院。
5﹑ 處理污染物。要注意對傷患污染衣物的處理,防止發生
繼發性損害。
對受到化學傷害的人員進行急救時,幾項首先要做的緊急處
理是,
1﹑ 置神志不清的病員于側位,防止氣道梗阻,呼吸困難時
給予氧氣吸入;呼吸停止時立即進行 人工呼吸 ;心臟停
止 者立即進行 胸外擠壓法 。
2﹑ 皮膚污染時,脫去污染的衣服,用流動清水沖洗;頭面
部灼傷時,要注意眼、耳、鼻、口腔的清洗。
3﹑ 眼睛污染時,立即提起眼臉,用大量流動清水徹底沖洗
至少 15分鐘。
4﹑ 當人員發生凍傷時,應迅速複溫。複溫的方法是採用
40℃ ~ 42℃ 恒溫熱水浸泡,使其在 15~ 30分鐘內溫度提
高至接近正常。在對凍傷的部位進行輕柔按摩時,應注意
不要將傷處的皮膚擦破,以防感染。
一般急救原則
5﹑ 當人員發生燒傷時,應迅速將患者衣服脫去,用水沖洗
降溫,用清潔布覆蓋創傷面,避免傷面污染;不要任意
把水皰弄破。患者口渴時,可適量飲水或含鹽飲料。
6﹑ 口服者,可根據物料性質,對症處理;有必要進行 洗胃
7﹑ 經現場處理後,應迅速護送至醫院救治。
口對口的人工呼吸及沖洗污染的皮
膚或眼睛 時要避免進一步受傷。
請注意
危險化學品的洩漏,容易發生中毒或轉化為火災爆炸事
故。因此洩漏處理要及時、得當,避免重大事故的發生。洩
漏事故控制一般分為 洩漏源控制 和 洩漏物處置 兩部分。
(4)泄漏處理
洩漏處理注意事項
1﹑ 進入現場人員必須配備必要的個人防護器具。
2﹑ 如果洩漏物化學品是易燃易爆的,應嚴禁火種。撲滅任
何明火及任何其他形式的熱源和火源,以降低發生火災爆
炸危險性;
3﹑ 應急處理時嚴禁單獨行動,要有監護人,必要時用水槍
水炮掩護。
4﹑ 應從上風、上坡處接近現場,嚴禁盲目進入。
如果有可能的話,可通過
控制化學品的溢出或洩漏來消
除化學品的進一步擴散。這可
通過以下方法,
洩漏源控制
1﹑ 通過關閉有關閥門、停止作業或通過採取改變工流程
物料走副線、局部停車、打迴圈、減負荷運行等方法。
2﹑ 容器發生洩漏後,應採取措施 修補和堵塞裂口,制止化
學品的進一步洩漏。
洩漏被控制後,要及時將現場洩漏物進行覆蓋、收容,
稀釋、處理使洩漏物得到安全可靠的處置,防止二次事故 的
發生。地面上洩漏物處置主要有以下方法,
洩漏物處置
如果化學品為液體,洩漏到地
面上時會四處蔓延擴散,難以收集
處理。為此需要 筑堤堵截或者引流
到安全地點。為此需要築堤堵截或
者引流到安全地點。對於貯罐區發
生液體洩漏時,要及時關閉雨水閥
防止物料沿明溝外流。
对于液体泄漏,为降低物料向大气
中的蒸发速度,可用泡沫或其它覆盖物
品 覆 蓋 外泄的物料,在其表面形成覆盖
层,抑制其蒸发。或者采用 低 溫 冷 卻 来
降低泄漏物的蒸发。
为减少大气污染,通常是采用水枪
或消防水带向有害物蒸汽云喷射雾状水
加速气体向高空扩散,使其在安全地带
扩散。在使用这一技术时,将产生大量
的被污染水,因此应疏通污水排放系统
对于可燃物,也可以在现场施放大量水
蒸气或氮气,破坏燃烧条件。
对于大型液体泄漏,可选择用隔膜
泵将泄漏出的物料抽入容器内或槽车内
当泄漏量小时,可用沙子,吸附材料
中和材料 等吸收中和。或者用 固化法 处
理泄漏物。
将收集的泄漏物运至废物处理场所
处置。用消防水冲洗剩下的少量物料冲
洗水排入含油污水系统处理。
危险化学品容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但不同的化学品
以及在不同情况下发生火灾时,其扑救方法差异很大,若处
置不当,不仅不能有效扑灭火灾,反而会使灾情进一步扩大
此外,由于化学品本身及其燃烧产物大多具有较强的毒害性
和腐蚀性,极易造成人员中毒、灼伤。因此,扑救化学危险
品火灾是一项极其重要又非常危险的工作。
(5)火災扑救
从事化学品生产、使用、储存、运输的人员和消防救护
人员时应熟悉和掌握化学品的主要危险特性及其相应的灭火
措施,并定期进行防火演习,加强紧急事态时的应变能力。
1﹑ 灭火人员不应单独灭火;
2﹑ 出口应始终保持清洁和畅通;
3﹑ 要选择正确的灭火剂;
4﹑ 灭火时还应考虑人员的安全。
灭火注意事项
扑救初期火灾
1﹑ 迅速关闭火灾部位的上下游阀
门,切断进入火灾事故地点的
一切物料;
2﹑ 在火灾尚未扩大到不可控制之
前,应使用移动式灭火器、或
现场其它各种消防设备、器材
扑灭初期火灾和控制火源。
灭 火 对 策
采取保护措施
1﹑ 对周围设施及时采取冷却保护
措施;
2﹑ 迅速疏散受火势威胁的物资;
3﹑ 有的火灾可能造成易燃液体外
流,这时可用沙袋或其他材料筑
堤拦截飘散流淌的液体或挖沟导
流将物料导向安全地点;
4﹑ 用毛毡、海草帘堵住下水井,
阴井口等处,防止火焰蔓延。
火 灾 扑 救
扑救危险化学品火灾决不可
盲目行动,应针对每一类化学品
选择正确的灭火剂和灭火方法来
安全地控制火灾。化学品火灾的
扑救化学品火灾的扑救应由专业
消防队来进行。其它人员不可盲
目行动,待消防队到达后,介绍
物料介质,配合扑救。
★扑救 压缩或液化气体火灾 的基本对策
①扑救气体火灾切忌盲目扑灭火势,在没有采取堵
漏措施的情况下,必须保持稳定燃烧。否则,大
量可燃气体泄漏出来与空气混合,遇着火源就会
发生爆炸,后果将不堪设想。
②首先应扑灭外围被火源引燃的可燃物火势,切断
火势蔓延途径,控制燃烧范围,并积极抢救受伤
和被困人员。
③如果火势中有压力容器或有受到火焰辐射热威胁
的压力容器,能疏散的应尽量在水枪的掩护下疏
散到安全地带,不能疏散的应部署足够的水枪进
行冷却保护。为防止容器爆裂伤人,进行冷却的
人员应尽量采用低姿射水或利用现场坚实的掩蔽
体防护。对卧式贮罐,冷却人员应选择贮罐四侧
角作为射水阵地。
④如果是输气管道泄漏着火,应设法找到气源阀门
阀门完好时,只要关闭气体的进出阀门,火势就
会自动熄灭。
⑤贮罐或管道泄漏关阀无效时,应根据火势判断气
体压力和泄漏口的大小及其形状,准备好相应的
堵漏材料(如软木塞、橡皮塞、气囊塞、粘合剂
弯管工具等)。
⑥堵漏工作准备就绪后,即可用水扑救火势,也用
干粉.二氧化碳.卤代烷灭火,但仍需用水冷却
烧烫的罐或管壁。火扑灭后,应立即用堵漏材料
堵漏,同时用雾状水稀释和驱散泄漏出来的气体。
如果确认泄漏口非常大,根本无法堵漏,只需冷
却着火容器及其周围容器和可燃物品,控制着火
范围,直到燃气燃尽,火势自动熄灭。
⑦现场指挥应密切注意各种危险征兆,遇有火势熄
灭后较长时间未能恢复稳定燃烧或受热辐射的容
器安全阀火焰变亮耀眼、尖叫、晃动等爆裂征兆
时,指挥员必须适时作出准确判断,及时下达撤
退命令。现场人员看到或听到事先规定的撤退信
号后,应迅速撤退至安全地带。
★扑救 易燃液体火灾 的基本对策
①首先应切断火势蔓延的途径,冷却和疏散受火势
威胁的压力及密闭容器和可燃物,控制燃烧范围
并积极抢救受伤和被困人员。如有液体流淌时,
应筑堤(或用围油栏)拦截飘散流淌的易燃液体
或挖沟导流。
②及时了解和掌握着火液体的品名、比重、水熔性、
以及有无毒害、腐蚀、沸溢、喷溅等危险性,以
便采取相应的灭火和防护措施。
③对较大的贮罐或流淌火灾,应准确判断着火面积
小面积液体火灾,一般可用雾状水扑灭。用泡
沫干粉、二氧化碳、卤代烷( 1211,1301)灭火
一般更有效。
大面积液体火灾则必须根据其相对密度(比
重)、水溶性和燃烧面积大小,选择正确的灭火
剂扑救。
④扑救毒害性、腐蚀性或燃烧产物毒害性较强的易
燃液体火灾,扑救人员必须佩戴防护面具,采取
防护措施。
⑤扑救原油和重油等具有沸溢和喷溅危险的液体火
灾。如有条件,可采用取放水、搅拌等防止发生
沸溢和喷溅的措施,在灭火同时必须注意计 算可
能发生沸溢、喷溅的时间和观察是否有沸溢、喷
溅的征兆。指挥员发现危险征兆时应迅即作出准
确判断,及时下达撤退命令,避免造成人员伤亡
和装备损失。扑救人员看到或听到统一撤退信号
后,应立即撤至安全地带。
⑥遇易燃液体管道或贮罐泄漏着火,在切断蔓延把
火势限制在一定范围内的同时,对输送管道应设
法找到并关闭进、出阀门,如果管道阀门已 损坏
或是贮罐泄漏,应迅速准备好堵漏材料,然后先
用泡沫、干粉、二氧化碳或雾状水等扑灭地上的
流淌火焰,为堵漏扫清障碍,其次再扑灭泄漏口
的火焰,并迅速采取堵漏措施。与气体堵漏不同
的是,液体一次堵漏失败,可连续堵几次,只要
用泡沫覆盖地面,并堵住液体流淌和控制好周围
着火源,不必点燃泄漏口的液体。
★扑救 爆炸物品火灾 的基本对策
①迅速判断和查明再次发生爆炸的可能性和危险性,
紧紧抓住爆炸后和再次发生爆炸之前的有利时机,
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全力制止再次爆炸的发
生。
②切忌用沙土盖压,以免增强爆炸物品爆炸时的威
力。
③如果有疏散可能,人身安全上确有可靠保障,应
迅即组织力量及时疏散着火区域周围的爆炸物品,
使着火区周围形成一个隔离带。
④扑救爆炸物品堆垛时,水流应采用吊射,避免强
力水流直接冲击堆垛,以免堆垛倒塌引起再次爆
炸。
⑤灭火人员应尽量利用现场现成的掩蔽体或尽量采
用卧姿等低姿射水,尽可能地采取自我保护措施
消防车辆不要停靠离爆炸物品太近的水源。
⑥灭火人员发现有发生再次爆炸的危险时,应立即
向现场指挥报告,现场指挥应迅即作出准确判断
确有发生再次爆炸征兆或危险时,应立即下达撤
退命令。灭火人员看到或听到撤退信号后,应迅
速撤至安全地带,来不及撤退时,应就地卧倒。
★ 扑救 遇湿易燃物品火灾 的基本对策
①首先应了解清楚遇湿易燃物品的品名、数量、是
否与其它物品混存、燃烧范围、火势蔓延途径。
②如果只有极少量(一般 50g以内)遇湿易燃物品
则不管是否与其他物品混存,仍可用大量的水或
泡沫扑救。水或泡沫刚接触着火点时,短时间内
可能会使火势增大,但少量遇湿易燃物品燃尽后,
火势很快就会熄灭或减少。
③如果遇湿易燃物品数量较多,且未与其他物品混
存,则绝对禁止用水或泡沫、酸碱等湿性灭火剂
扑救。遇湿易燃物品应用干粉、二氧化碳、卤代
烷扑救,只有金属钾、钠、铝、镁等个别物品用
二氧化碳、卤代烷无效。固体遇湿易燃物品应用
水泥、干砂、干粉、硅藻土和蛭石等覆盖。水泥
是扑救固体遇湿易燃物品火灾比较容易得到的灭
火剂。对遇湿易燃物品中的粉尘如镁粉、铝粉等,
切忌喷射有压力的灭火剂,以防止将粉尘吹扬起
来,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而导致爆炸发生。
④如果有较多的遇湿易燃物品与其他物品混存,则
应先查明是哪类物品着火,遇湿易燃物品的包装
是否损坏。可先用开关水枪向着火点吊射少量的
水进行试探,如未见火势明显增大,证明遇湿物
品尚未着火,包装也未损坏,应立即用大量水或
泡沫扑救,扑灭火势后立即组织力量将淋过水或
仍在潮湿区域的遇湿易燃物品疏散到安全地带分
散开来。如射水试探后火势明显增大,则证明遇
湿易燃物品已经着火或包装已经损坏,应禁止用
水、泡沫、酸碱灭火器扑救,若是液体应用干粉
等灭火剂扑救,若是固体应用水泥、干砂等覆盖
如遇钾、钠、铝、镁轻金属发生火灾,最好用石
墨粉、氯化钠以及专用的轻金属灭火剂扑救。
⑤如果其他物品火灾威胁到相邻的较多遇湿易燃物
品,应先用油布或塑料膜等其他防水布将遇湿易
燃物品遮盖好,然后再在上面盖上棉被并淋 上水。
如果遇湿易燃物品堆放处地势不太高,可在其周
围用土筑一道防水堤。在用水或泡沫扑救火灾时,
对相邻的遇湿易燃物品应留一定的力量监护。
由于遇湿易燃物品性能特殊,又不能用常用
的水和泡沫灭火剂扑救,从事这类物品生产、经
营、储存、运输、使用的人员及消防人员平时应
经常了解和熟悉其品名和主要危险特性。
★ 扑救 毒害品、腐蚀品火灾 的基本对策
①灭火人员必须穿防护服,佩戴防护面具。一般情
况下采取全身防护即可,对有特殊要求的物品火
灾,应使用专用防护服。考虑到过滤式防毒面具
防毒范围的局限性,在扑救毒害品火灾时应尽量
使用隔绝式氧气或空气面具。为了在火场上能正
确使用和适应,平时应进行严格的适应性训练。
②积极抢救受伤和被困人员,限制燃烧范围。毒害
品、腐蚀品火灾极易造成人员伤亡,灭火人员在
采取防护措施后,应立即投入寻找和抢救受伤、
被困人员的工作。并努力限制燃烧范围。
③扑救时应尽量使用低压水流或雾状水,避免腐蚀
品、毒害品溅出。遇酸类或碱类腐蚀品最好调制
相应的中和剂稀释中和。
④遇毒害品、腐蚀品容器泄漏,在扑灭火势后应采
取堵漏措施。腐蚀品需用防腐材料堵漏。
⑤浓硫酸遇水能放出大量的热,会导致沸腾飞溅,
需特别注意防护。扑救浓硫酸与其他可燃物品接
触发生的火灾,浓硫酸数量不多时,可用大量低
压水快速扑救。如果浓硫酸量很大,应先用二氧
化碳、干粉、卤代烷等灭火,然后再把着火物品
与浓硫酸分开。
謝謝大家
2007年 2月 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