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章 消化管
Digestive Tract
消化管
? 消化管的一般结构
? 食管
? 胃
? 小肠
? 大肠
一, 消化管的一般结构
外 膜
粘膜下层
粘膜
外纵肌
内环肌
肌层
由内向外分 4层,
?粘 膜 (mucosa)
?粘膜下层 (submocosa)
?肌 层 (muscularis)
?外 膜 (adventitia)
2.固有层, 结缔组织
腺体、淋巴组织
3.粘膜肌层, 薄层平滑肌
内环外纵
两端:复扁(保护)
单柱(分泌、吸收)1.上皮
(一)粘 膜,
( 上皮 +部分固有层 =绒毛 )
(二)粘膜下层,
结缔组织,含:粘膜下神经丛,
腺(食管腺、十二指肠腺)
淋巴组织
(粘膜 +部分粘膜下层 =皱襞)
(三)肌 层,
?平滑肌(两端骨骼肌)
?内环外纵二层 (胃 3层)
?肌间神经丛
(四)外 膜,
?纤维膜,CT(固定)
?浆 膜,CT+间皮 (减少磨檫 )
二, 食 管
粘 膜
粘膜下层
肌 层
外 膜 食管腺
5.外膜:
纤维膜
1.上皮:
复扁
2.粘膜肌层
纵性平滑肌
4.肌 层,
上,骨骼肌
中,骨骼肌 +
平滑肌
下,平滑肌
3.粘膜
下层 有
食管腺
三,胃 ( 粘膜 )
LM-淡染, PAS+
1.上皮 —单柱,表面粘液细胞 EM-粘原颗粒
分泌粘液 ( 不可溶性 )
粘膜上皮下陷形成 胃小凹, 其底部有胃腺开口
2.固有层 细密结缔组织 贲门腺, 幽门腺 —分泌粘液
含大量胃腺 胃底腺 -HCl,酶, 粘液
分支管状腺;
胃底腺 ( fundic gland) 分峡, 颈, 底 3部;
(胃底和胃体 ) 含 5种细胞
3.粘膜肌层 — 内环, 外纵两层平滑肌
( 1) 粘液 -碳酸氢盐
屏障
( 2)胃上皮细胞的
快速更新
胃粘膜的自我保护机制
表面粘液细胞
上皮
胃
小
凹
胃
底
腺
胃小凹
分布 — 主要分布于 腺底部
LM
形态
粗面内质网(基部)
EM— 高尔基复合体(核上区)
酶原颗粒(顶部)
功能 —分泌胃蛋白酶原 胃蛋白酶
分解蛋白质
顶部充满酶原颗粒 (泡沫状 )
基部呈强嗜碱性
柱状;核圆形、位基部;
胞质
( 1)主细胞
(胃酶细胞)
HCL
?胃底腺的细胞
( 3) 颈粘液细胞 — 腺颈部, 较少, 分泌粘液 ( 可溶性 )
分布 — 峡, 颈部较多
LM 体积大,圆或锥形,嗜酸;
形态 核圆居中,可有双核
EM 分泌小管 (微绒毛,质子泵和 Cl-通道)
微管泡系统 (储备形式)
功能 — 分泌盐酸, 内因子
( 2)壁细胞
(泌酸细胞)
( 4) 内分泌细胞 --分泌胺和肽激素 ( 如 His,SS)
( 5) 干细胞 --颈部
→ 表面粘液细胞 (3-5天 ),
颈粘液细胞 (1周 )
壁细胞, 主细胞 (200天 )
附:胃肠内分泌细胞
分布:胃肠上皮和腺, 散在
结构:嗜银或嗜铬;基底部含分泌颗粒
分型:开放型和封闭型
分泌方式:旁分泌和内分泌
功能:协调胃肠道自身的运动和分泌,
调节其它器官的活动
胃底腺
主细胞光镜图
主细胞电镜图
粗面内质网
酶原颗粒
胃
蛋
白
酶
原
合
成
示
意
图
壁细胞光镜图
壁细胞电镜图
细胞内小管 微绒毛
微管泡系统
静止期 分泌期
co2 HCO3- Cl-
CO2 +H2O H2CO3
H+
Cl-
HCl
H+
H2O
盐酸合成示意图
HCO3-
Cl-
颈粘液细胞
四,小肠
消化吸收的主要部位,
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
小肠 腔面,
环形皱襞 ( 粘膜 + 粘膜下层 ) 2-3倍
肠绒毛 ( 上皮 + 固有层 ) 10倍
微绒毛 ( 细胞膜 + 细胞质 ) 30倍
绒毛
皱襞
绒毛
小肠粘膜皱襞与绒毛
绒毛
小肠粘膜
上皮
粘膜肌层
固有层
肠腺
淋巴组织
1.上皮 (绒毛部 )-单柱 ( 3种细胞 )
(1)吸收细胞,高柱状, 染色深
顶,纹状缘 -微绒毛 -细胞衣 -酶 (消化, 吸收 )
侧,浅部有连接复合体 (屏障 );
深部细胞间隙大, 有侧突 (吸收 )
胞质,滑面内质网 ( 含与脂肪代谢有关的酶 )
(2)杯状细胞,
(3)内分泌细胞
纹状缘
2.固有层 -结缔组织
? 绒毛部:
有孔毛细血管
(氨基酸, 葡萄
糖吸收 )
中央乳糜管 (乳
糜微粒吸收 )
平滑肌纤维
(有利于血循 )
?其余部:
肠腺,相邻绒毛之间, 管状, 5种细胞
① 吸收细胞
② 杯状细胞
③ 内分泌细胞
④ 潘氏细胞,位于腺底部 ;锥形 ;
顶部含粗大嗜酸性颗粒
(防御素、溶菌酶 )- 杀菌
⑤ 干细胞,位于腺下半部,补充其他细胞
小肠腺
潘氏细胞
淋巴组织:
孤立淋巴小结 -十二指肠, 空肠
集合淋巴小结 -回肠
可穿入粘膜下层
附,消化管的淋巴组织及其免疫功能
1,组成, 淋巴小结 ; 弥散淋巴细胞, 浆细
胞, 巨噬细胞, DC细胞等 ;上皮内的 郎格
汉斯细胞, 微皱褶细胞 ( M细胞 ) 等 。
2,接受消化管内的抗原刺激, 产生和分泌
免疫球蛋白 ( sIgA)
3.粘膜肌层,内环外纵平滑肌
4.粘膜下层,
十二指肠中有十二指肠腺,
分泌碱性粘液(保护,提
供胰酶最适 pH,产生 EGF)
( 一 ) 结 肠
1,半环行皱襞, 无绒毛;
2,上皮中杯状细胞多;
3,肠腺深而密集;
4,肌层局部增厚形成结肠袋和结
肠带;
5,外膜脂肪细胞多, 形成脂肪垂 。
五, 大肠
分为盲肠、阑尾、结肠、直肠和肛管
1.管腔 小, 不规则, 无绒毛 ;
2,肠腺短而少 ;
3.固有层淋巴组织丰富 ;
4.肌层很薄 。
4.外覆浆膜 。
(二) 阑尾
小 结
?消化管的一般形态 。
?胃底腺主要细胞的结构, 功能 。
?小肠粘膜的形态 。
复习思考题
?胃底腺的结构, 功能 。
?小肠绒毛的结构, 功能 。
?为什么说, 小肠是消化吸收的主
要部位,?
?完成表 1:胃, 小肠的粘膜比较
表 1:胃、小肠的粘膜比较
胃 小肠
粘膜分层
上 皮
固有层
淋巴组织
特殊结构
Digestive Tract
消化管
? 消化管的一般结构
? 食管
? 胃
? 小肠
? 大肠
一, 消化管的一般结构
外 膜
粘膜下层
粘膜
外纵肌
内环肌
肌层
由内向外分 4层,
?粘 膜 (mucosa)
?粘膜下层 (submocosa)
?肌 层 (muscularis)
?外 膜 (adventitia)
2.固有层, 结缔组织
腺体、淋巴组织
3.粘膜肌层, 薄层平滑肌
内环外纵
两端:复扁(保护)
单柱(分泌、吸收)1.上皮
(一)粘 膜,
( 上皮 +部分固有层 =绒毛 )
(二)粘膜下层,
结缔组织,含:粘膜下神经丛,
腺(食管腺、十二指肠腺)
淋巴组织
(粘膜 +部分粘膜下层 =皱襞)
(三)肌 层,
?平滑肌(两端骨骼肌)
?内环外纵二层 (胃 3层)
?肌间神经丛
(四)外 膜,
?纤维膜,CT(固定)
?浆 膜,CT+间皮 (减少磨檫 )
二, 食 管
粘 膜
粘膜下层
肌 层
外 膜 食管腺
5.外膜:
纤维膜
1.上皮:
复扁
2.粘膜肌层
纵性平滑肌
4.肌 层,
上,骨骼肌
中,骨骼肌 +
平滑肌
下,平滑肌
3.粘膜
下层 有
食管腺
三,胃 ( 粘膜 )
LM-淡染, PAS+
1.上皮 —单柱,表面粘液细胞 EM-粘原颗粒
分泌粘液 ( 不可溶性 )
粘膜上皮下陷形成 胃小凹, 其底部有胃腺开口
2.固有层 细密结缔组织 贲门腺, 幽门腺 —分泌粘液
含大量胃腺 胃底腺 -HCl,酶, 粘液
分支管状腺;
胃底腺 ( fundic gland) 分峡, 颈, 底 3部;
(胃底和胃体 ) 含 5种细胞
3.粘膜肌层 — 内环, 外纵两层平滑肌
( 1) 粘液 -碳酸氢盐
屏障
( 2)胃上皮细胞的
快速更新
胃粘膜的自我保护机制
表面粘液细胞
上皮
胃
小
凹
胃
底
腺
胃小凹
分布 — 主要分布于 腺底部
LM
形态
粗面内质网(基部)
EM— 高尔基复合体(核上区)
酶原颗粒(顶部)
功能 —分泌胃蛋白酶原 胃蛋白酶
分解蛋白质
顶部充满酶原颗粒 (泡沫状 )
基部呈强嗜碱性
柱状;核圆形、位基部;
胞质
( 1)主细胞
(胃酶细胞)
HCL
?胃底腺的细胞
( 3) 颈粘液细胞 — 腺颈部, 较少, 分泌粘液 ( 可溶性 )
分布 — 峡, 颈部较多
LM 体积大,圆或锥形,嗜酸;
形态 核圆居中,可有双核
EM 分泌小管 (微绒毛,质子泵和 Cl-通道)
微管泡系统 (储备形式)
功能 — 分泌盐酸, 内因子
( 2)壁细胞
(泌酸细胞)
( 4) 内分泌细胞 --分泌胺和肽激素 ( 如 His,SS)
( 5) 干细胞 --颈部
→ 表面粘液细胞 (3-5天 ),
颈粘液细胞 (1周 )
壁细胞, 主细胞 (200天 )
附:胃肠内分泌细胞
分布:胃肠上皮和腺, 散在
结构:嗜银或嗜铬;基底部含分泌颗粒
分型:开放型和封闭型
分泌方式:旁分泌和内分泌
功能:协调胃肠道自身的运动和分泌,
调节其它器官的活动
胃底腺
主细胞光镜图
主细胞电镜图
粗面内质网
酶原颗粒
胃
蛋
白
酶
原
合
成
示
意
图
壁细胞光镜图
壁细胞电镜图
细胞内小管 微绒毛
微管泡系统
静止期 分泌期
co2 HCO3- Cl-
CO2 +H2O H2CO3
H+
Cl-
HCl
H+
H2O
盐酸合成示意图
HCO3-
Cl-
颈粘液细胞
四,小肠
消化吸收的主要部位,
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
小肠 腔面,
环形皱襞 ( 粘膜 + 粘膜下层 ) 2-3倍
肠绒毛 ( 上皮 + 固有层 ) 10倍
微绒毛 ( 细胞膜 + 细胞质 ) 30倍
绒毛
皱襞
绒毛
小肠粘膜皱襞与绒毛
绒毛
小肠粘膜
上皮
粘膜肌层
固有层
肠腺
淋巴组织
1.上皮 (绒毛部 )-单柱 ( 3种细胞 )
(1)吸收细胞,高柱状, 染色深
顶,纹状缘 -微绒毛 -细胞衣 -酶 (消化, 吸收 )
侧,浅部有连接复合体 (屏障 );
深部细胞间隙大, 有侧突 (吸收 )
胞质,滑面内质网 ( 含与脂肪代谢有关的酶 )
(2)杯状细胞,
(3)内分泌细胞
纹状缘
2.固有层 -结缔组织
? 绒毛部:
有孔毛细血管
(氨基酸, 葡萄
糖吸收 )
中央乳糜管 (乳
糜微粒吸收 )
平滑肌纤维
(有利于血循 )
?其余部:
肠腺,相邻绒毛之间, 管状, 5种细胞
① 吸收细胞
② 杯状细胞
③ 内分泌细胞
④ 潘氏细胞,位于腺底部 ;锥形 ;
顶部含粗大嗜酸性颗粒
(防御素、溶菌酶 )- 杀菌
⑤ 干细胞,位于腺下半部,补充其他细胞
小肠腺
潘氏细胞
淋巴组织:
孤立淋巴小结 -十二指肠, 空肠
集合淋巴小结 -回肠
可穿入粘膜下层
附,消化管的淋巴组织及其免疫功能
1,组成, 淋巴小结 ; 弥散淋巴细胞, 浆细
胞, 巨噬细胞, DC细胞等 ;上皮内的 郎格
汉斯细胞, 微皱褶细胞 ( M细胞 ) 等 。
2,接受消化管内的抗原刺激, 产生和分泌
免疫球蛋白 ( sIgA)
3.粘膜肌层,内环外纵平滑肌
4.粘膜下层,
十二指肠中有十二指肠腺,
分泌碱性粘液(保护,提
供胰酶最适 pH,产生 EGF)
( 一 ) 结 肠
1,半环行皱襞, 无绒毛;
2,上皮中杯状细胞多;
3,肠腺深而密集;
4,肌层局部增厚形成结肠袋和结
肠带;
5,外膜脂肪细胞多, 形成脂肪垂 。
五, 大肠
分为盲肠、阑尾、结肠、直肠和肛管
1.管腔 小, 不规则, 无绒毛 ;
2,肠腺短而少 ;
3.固有层淋巴组织丰富 ;
4.肌层很薄 。
4.外覆浆膜 。
(二) 阑尾
小 结
?消化管的一般形态 。
?胃底腺主要细胞的结构, 功能 。
?小肠粘膜的形态 。
复习思考题
?胃底腺的结构, 功能 。
?小肠绒毛的结构, 功能 。
?为什么说, 小肠是消化吸收的主
要部位,?
?完成表 1:胃, 小肠的粘膜比较
表 1:胃、小肠的粘膜比较
胃 小肠
粘膜分层
上 皮
固有层
淋巴组织
特殊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