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病理学什么是园林植物病理学?
简言之,就是关于园林植物病害的学问。
是研究园林植物病害的表现特征、产生的原因、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防治的理论和方法。
症状学、病原学、病理学、流行学和治理学。
园林病害治理的必要性(重要性)
九五期间,全国森林病虫害发生都在1.1亿亩左右,造成损失达369.5亿元。其中直接损失60.9亿元。
松材线虫萎蔫病:
2003年统计,发病面积达8.1万公顷,3500多万棵松树死亡,给我国松林资源,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榆树枯萎病:
1930-1935 250万株榆树死亡,美国
1971-1975 600万株,英国园林病理学发展简史大略分为6个时期有文字记载的初期古希腊的有关文献中有各种病害的记载:
疫病(blight)、瘟病(blast)、锈病(rust)、霜霉病(mildew)和黑粉病(smut)等。
由于当时科学技术很不发达,人们认为植物病害的发生是天神在发怒。
2.300B.C—A.D500
这一时期的哲学著作中有关于野生树不受病害侵袭,而栽培植物则大量发病的描述。
(现代人口膨胀,生态平衡遭到破坏,高度密植,单一纯种植物大面积栽培等是植物病害爆发的根本原因)
3.A.D501——1700 西方科学的黑暗时期,宗教、神学占统治地位。
4.1701——1800 工业革命推动了其他科学的发展。分类学时代。林奈创立双名法,植物分类学得到较快的发展,一些学者试图对植物病害进行分类。
5.1801——1900 植物病理学形成时期
(1)1845-1847 马铃薯晚疫病在欧洲流行,数十万人饿死和大量移民。这一事件刺激了植物学家和真菌学家去研究植物病害问题,大大促进了本学科的发展。
(2)De Bary 植物病理学之父,德国人
1853年阐明了禾谷类植物锈病和黑粉病的特征,而后确定了马铃薯晚疫病的病原寄生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确立了植物病害是由病原菌侵染引起的观点。
这些划时代的工作为植物病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3)Julius kuhn 1858年编著出版《作物病害原因和防治》是世界上第一部完备的植物病理学教科书,标志着植物病理学的诞生。
6.1901—— 现代植物病理学时期
(1)植物病害得到了更加广泛和深入的研究,病毒和植原体被确认为植物病原。
(2)化学防治得到广泛应用
1883年法国人Millardet 确定了波尔多液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效果。20世纪30—40年代有机杀菌剂的合成和使用,推动了植物病害化学防治的迅猛发展。
(3)抗病品种成为重要的防治手段
(4)生物防治取得成功
(5)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理论日趋完善
(6)寄主—病原物相互作用的分子机理的探讨正成为学科的热点
(7)计算机和卫星遥感技术将为植物病害的发生监测和预测预报提供重要手段第一章 植物病害的概念第一节 植物病害的定义植物病害的定义
植物在环境因素的有害作用下,其生理程序的正常功能偏离到不能或难以调节复原的程度,导致一系列的生理病变、组织病变和形态病变,生长发育失常或受害,造成经济上或生态上的损失,这种现象称为植物病害。
为了正确地理解这一概念,应明确如下几点:
病害是在环境因素地有害作用下引起的,由于遗传因素引起的遗传性病害一般不列入植物病理学的研究范围。如:玉米自交系的白苗病。
2.有病变过程,才称为病害。细胞的死亡、组织的坏死和形态的改变等不是瞬间完成,而要经历一段时间。单纯的机械损伤不是病害。
Plant disease, an illness or unhealthy condition caused by infect,a disorder etc.,but not by an accident.
Ill,not in good health,not well
3.有经济上或生态上的损失。有些病害没有经济上的损失,甚至对人类有益。如:杂色花瓣的郁金香,受黑粉菌寄生形成的茭白。这些都不视为病害。
因此,植物病害是一个带有人类好恶的概念,同时也是一种自然现象。
病原和环境因素为了研究和描述的方便可将致病因素细分为病原和环境因素。
病原直接导致植物病害发生的因素。包括生物性病原和非生物病原。
环境因素除病原外,其他与植物发病密切相关的外界因素。
寄生物、寄主、病原物寄生物和寄主一种生物生活在另一种生物上,并从中吸取食物(营养),这种生物称为寄生物,提供食物的生物称为寄主。
病原物引起病害的寄生物称为病原物。
传染病与非传染病传染病由生物因素(病原物)引起的病害。
非传染病由非生物因素引起的病害。
病原、寄主和环境的相互关系
病原、寄主和环境是植物病害发生发展的三个基本因素,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称为植物病害的三角关系。
植物病害的爆发流行大多是人类活动引起生态失调所造成的恶果病原、寄主和环境的相互关系中,加上人的因素,构成了植物病害的四角关系。这一概念在环境因素中突出了人的作用。
(一)成熟的自然生态系统中的自动平衡,使得寄生物与寄主之间相对稳定共处,寄主种群不致严重受害。
1.自然群落种物种多种多样,交杂混生,互为隔离,对寄生物的传播具有一定的阻隔作用。
2.寄主与寄生物长期共同进化,已发展出不同程度的抗性,并且寄主群体具有异质性,整个群体不致因寄生物的存在而严重受害。
3.生态系统中,物种间相生相克,关系错综复杂,存在其他物种对寄生物的寄生、捕食、抗生和竞争,大大削弱了植物寄生物种群的发展。
4.环境中的理化因素未必完全适合植物寄生物的繁殖和活动。
(二)人类活动造成生态失调人工农林生态系统是一种很不稳定的生态系统,种间和种内的多样性减少,品种选育和推广造成抗性单一化,带来遗传上的脆弱性。耕作和栽培措施削弱了自然防病因素或为寄生物造就了适生环境。因而生态环境被破坏,某些寄生物得以超常发展,酿成灾害。
植物病害的症状病状 植物生病后本身所表现出来的肉眼或放大镜下可见的形态特征。如变色、坏死和腐烂等病症 是病原物在病株或病部所表现的形态特征。(出现在病部的肉眼可见的病原物营养体或繁殖体。如:白粉、小粒点等)
症状 包括病状和病症,是植物生病后所表现出来的病态。
隐症 有些病害在一定条件下,症状可以消失,这种现象成为隐症。
病状 大体分为5类变色由于叶绿素的合成受阻或被破坏,其他色素形成过多,叶片表现出不正常的颜色褪绿:叶片全部均匀或较均匀的变为浅绿或黄绿色。
黄化:叶片全变成黄色花叶:叶色浓绿和浅绿相间,呈镶嵌状杂色或碎色:主要在花瓣上。
(二) 坏死植物细胞和组织的死亡斑点:是叶片、果实和种子等局部坏死的表现腐烂:受害部位由于病菌酶和毒素的作用,致使组织分解离析溃疡:病害深达形成层,其周围常位愈合组织包围稍隆起,中央组织坏死,凹陷并开裂
(三)枯萎或萎蔫指病原物从植物的根部或干部侵入微管束,使水分输导受阻,导致整株植物枯萎的现象
(四)畸形因植物细胞或组织过度生长或发育不足引起肿瘤:局部组织增生丛枝:植物的主、侧枝顶芽被抑制,侧芽大量发生,枝条节间短、叶小,枝叶密集成扫帚状变形,指受害器官肿大,皱缩等,失去原来的形状疮痂:病变组织下层或四周有木栓增生,形成粗糙隆起的小疤,后期有时龟裂,下陷
(五)流脂或流胶植物细胞分解为树脂或树胶,自树皮流出。常称为流脂病或流胶病。
病症类型粉、霉状物表面可见明显的白粉状物(白粉病)或霉层(其它真菌病害)
锈状物
病部上黄褐色或铁锈色的点状、块状、毛状或花朵状物(锈病)
膜状物或线状物膏药状物或菌索粒状物闭囊壳、菌核等伞状物和马蹄状物担子菌的子实体菌脓(溢脓)
细菌病害特有,潮湿时病部出现的脓状粘液,干燥后成为胶质膜状、粒状或小块状物。
第二章 非传染病温度异常 低温高温
1 低温对园林植物的影响:
冻害的表现:
(1) 不可见的生理失调:
细胞膜内可溶物渗漏;
呼吸超过合成;
乙醛、乙醇等有毒物质积累;
蛋白分解加速;
冷害导致水分吸收达不到蒸腾消耗;
冰压、冰冻窒息、冰冻干燥、冰冻脱水
(2 )可见的冻害症状:
叶子上的水浸状病斑;
皮层、芽点等坏死呈黑褐色(如牡丹出现僵蕾和芽枯);多肉组织常在冻害后腐烂;
树体“破腹”
2 高温伤害及防治:
高温典型症状:卷叶 顶端坏死 幼叶发黑 边缘锯裂灼伤 防治措施,浇水 遮荫二 水分失调土壤含水量:
空气相对湿度:
(1)旱:枝叶萎垂、黄化、落叶
(2)涝:沤根、烂秧、湿斑、水肿;
(3)湿度波动大:
先干后湿容易组织开裂
先湿后干容易发生蒂腐、脐腐、基腐等三 光线、光照失调:
弱光:黄化强光:日灼病、焦枯
四 营养失调:
缺素症:土壤中存在的植物必需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的总含量不足或有效态降低,致使植物所吸收的 数量低于自身正常所需的最低水平,生理功能受到干扰而出现病状,成为缺素症(nutrition deficiency)
中毒症:土壤中某些营养元素过量导致对植物产生伤害称为中毒症。
磷钾缺乏:影响糖运输,蛋白合成等,出现红色条纹或叶缘、叶尖坏死。
钙缺乏:新生组织生长点如根尖和顶芽会畸形坏死
镁、硫、铁、锰、铜缺乏:叶片褪绿、黄化,铁、铜缺乏症状先出现在幼叶,镁、硫、锰缺乏症状出现在老叶居多,但有时也表现在中部或上部幼叶上。
锌缺乏:双子叶植物节间缩短,生长矮化(簇生病),叶片明显变小(小叶病)
钼缺乏:叶片明显缩小并呈不规则形状,即所谓“鞭尾”状
硼缺乏:生长点坏死,花粉发育不健全,
肥害:花肥护花神观叶型营养液适用于发财树、绿萝、散尾葵、绿巨人、绿帝王、橡皮树、万年青、变叶木等多种观叶植物,使用时如果随意加大用量,就会出现肥害:2-3天后先端叶片从叶尖、叶缘出现灰白色,接着叶脉也褪为浅绿色至白色,整个叶片上的叶绿素逐渐褪浅,形成分界不明显的半叶白半叶浅绿的情况。严重的整叶成为油渍状灰白色,叶片变成薄纸状,略向上卷,不能进行光合作用,5-6天后叶片干枯脱落。
五 空气、水源、土壤污染:
A 空气污染
SO2来源:煤、石油燃烧 症状:豆类最为敏感 叶片褪绿、早期脱落
HF主要来源:炼油厂烟囱,毒性较大症状:叶尖、叶缘水浸状,后变褐色,至落叶
O3来源,汽车尾气及其它内燃机废气 O2+NO2紫外照射下光化反应毒性最高 症状:叶面斑驳或褪绿斑
B.水源和土壤污染:
铬:镉,硼:锰,砷:
C.药害桃树、碧桃、榆叶梅、红叶李等忌用铜素杀菌剂,否则会使叶片变红、落叶。
百菌清对柿、梨、梅等易产生药害。
溶解硫酸亚铁的水要用硫酸或米醋调成PH为4左右。
六、非传染病的特点
1.只涉及病原和植物之间的二元关系
2.只有病状,没有病症
3.往往和特定的地理和环境条件相联系,发病均匀,没有发病中心和传染趋势。
第三章 侵染性病原第一节 病原真菌真菌的作用真菌的特征
1真核生物
2营养体已菌丝或酵母(单细胞)的形式存在,菌丝呈顶端生长
3有比较坚硬的细胞壁,其成分主要是几丁质
4没有叶绿素,为异养生物能分泌胞外酶,降解不能直接吸收的物资
5以孢子进行繁殖真菌的营养体菌丝和菌丝体菌丝:真菌的营养体呈丝状,称为菌丝。
菌丝体:菌丝分枝交错缠绕形成肉眼可见的絮状物,称为菌丝体。
(二)菌丝的种类
1.无隔菌丝2.有隔菌丝
(三)菌丝的变态类型
1.吸器(haustorium):植物上的专性寄生真菌在细胞间隙生长的菌丝伸入到细胞内部形成的特殊的形态,吸取养分,这种特化的菌丝就是吸器。(霜霉菌吸器为丝状、白锈菌为小球状、白粉菌为掌状)
2.假根(rhizoid):在菌丝的某一点上生出短的细分支,外表象根,可伸入基质内吸取养分并支撑上部菌体。这种根状菌丝称假根。(根霉)
3.菌环(constricting ring):捕食性真菌为了获得养料捕捉线虫,在菌丝分支上由三个细胞组成环状物,具柄,是捕食性真菌的捕食结构,具分泌能力。(捕虫霉属——可用于生防)
4.菌网(networks loops):是由菌丝形成许多小环网眼组成的网状菌丝,能分泌粘性物质,也是捕食结构。(节丛孢)
5.附着枝(hypophode):真菌在菌丝两旁生出耳状结构,以作攀附或吸养。这种耳状结构称附着枝。(小煤炱目)
6.附着胞(appressorium),芽管或菌丝的顶端膨大,其上分泌粘质物以牢固地粘着在寄主表面,此即附着胞。
(四)真菌的组织体菌组织疏丝组织(prosenchyma):
较疏松,菌丝体大致相互平行排列,细胞长形。
拟薄壁组织(pseudoparenchyma).:
较紧密,菌丝间不易区别,组织细胞也不易分离,由大致等径的薄壁细胞组成。
1菌索(rhizomorph):由菌丝体平行排列形成的长条状或绳索状结构,由外皮、顶端生长点、髓部组成。外皮非细胞结构,髓部由两种组织形成。
生物学功能:加快营养运输; 蔓延侵染;
可休眠,或可生出繁殖体。
2.子座(stroma):由拟薄壁组织和疏丝组织组成或由菌丝体与部分寄主组织结合形成的一种垫状营养结构,可产生子实体和度过不良环境。
真子座:由拟和疏组成
假子座:由菌丝体和植物部分组织一起组成
3.菌核(sclerotium):由拟薄壁组织和疏丝组织形成的一种坚硬的休眠体,既是营养贮藏器官,又是度过不良环境条件的休眠体。
真菌核:完全由菌丝组成
假菌核:由菌丝和寄主组织组成真菌的繁殖体无性繁殖的孢子类型无性繁殖指不经过两性细胞的结合产生新的个体的繁殖方式.
子实体真菌产生孢子的结构体孢子囊由菌丝或孢囊梗顶端膨大而形成的囊状物孢子类型游动孢子:形成于游动孢子囊内,具有1-2根鞭毛的孢子孢囊孢子:孢子囊内原生质裂成小块,然后每一小块单独发育成一个球形的孢子(无鞭毛)
粉孢子(解孢子)菌丝细胞于分隔处收缩断裂而形成的近球形的链状孢子芽孢子:由营养细胞产生小突起,细胞壁缢缩,最后从母体上脱落而形成的孢子分生孢子:由菌丝分化出特殊的产孢短枝——分生孢子梗,在梗的顶端或侧面形成的孢子厚垣孢子:菌丝或分生孢子细胞内的原生质浓缩变圆,细胞壁加厚而形成的细胞,是一种休眠孢子,能抵御不良环境。
有性繁殖的孢子类型
1.有性繁殖两性细胞经质配(plasmogamy N+N)→双核阶段(N+N)→核配(karyogamy 2N)→减数分裂(meiosis N),然后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与植物有一点差异)
孢子类型卵孢子:由两个配子囊(大多异形)接触后,雄器内的细胞质和细胞核移到藏卵器里经质配和核配而形成的孢子接合孢子:两个相互接触的配子囊(基本同形)之间的隔膜消失后,质与核各自相互配合形成的二倍体孢子子囊孢子:子囊菌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由两个异形配子囊相结合,经过质配、核配和减数分裂而形成的孢子担孢子:担子菌但自立的双核经核配和减数分裂而形成的外生在担子上的孢子真菌分类概说
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50多年中,真菌的分类采用Martin的分类系统,认为真菌是植物界的一个门。
20世纪70年代初—80年代末,真菌的分类采用Ainsworth的分类系统,认为真菌不属于植物界,而将真菌单独设立一个界—真菌界,下设粘菌门和真菌门。
真菌界:
粘菌门,营养体是没有细胞壁的原生质团,如变形虫状真菌门:
鞭毛菌亚门:营养体为单细胞或无隔菌丝体,孢子和配子或者其中之一是可以游动的。
接合菌亚门:营养体是菌丝体(典型的没有隔膜),有性生殖产生接合孢子,没有游动孢子。
子囊菌亚门:营养体是有隔菌丝体,极少数是单细胞,有性生殖产生子囊孢子。
担子菌亚门:营养体是有隔菌丝体,有性生殖产生担孢子。
半知菌亚门:营养体是有隔菌丝体,没有发现有性阶段,但可能进行准性生殖。
现代超微结构、分子水平、及生物化学研究表明,真菌是多元起源演化的,尤其是卵菌,它的细胞壁主要成份是纤维素,游动孢子为二倍体且有茸鞭,和基因组DNA的G+C的含量高于接合菌,因此卵菌不属于真菌,应归属另一个类群。 原来的真菌是广义的真菌,应称为菌物。现在的真菌是狭义的真菌,为TRUE FUNGI
《INTRODUCTORY MYCOLOGY》Alexopoulos & Mims第四版,<<DICTIONARY OF FUNGI>>第八版。
已采用八界系统,将菌物归入真核生物中的3个界中,即:假菌界(chromista)、真菌界(fungi)、类菌原生动物界(protozoa).取消了半知菌作为一个式样系统类群,并将其转移到子囊菌核担子菌中,这些半知菌应属于不同的门(phyla),第八版主张用“有丝分裂孢子真菌”(mitosporic fungi)来表示半知菌。
原生动物界(Protozoa)
集胞粘菌门(Acrasiomycotawys)
网柱粘菌门(Dictyosteliomycota)
粘菌门(Myxomycota)
★根肿菌门(Plasmodiophoromycota
假菌界/藻物界(Chromista)
丝壶菌门(Hyphochytriomycota)
网粘菌门(Labyrinthulomycota)
★卵菌门(Oomycota)
真菌界(Fungi)
★子囊菌门(Ascomycota)
★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
★壶菌门(Chytridiomycota)
★接合菌门(Zygomycota)
粘菌类:
粘菌是一类具有如下特征的一类真菌:
(1)存在变形体、进行摄食异养,能运动;
(2)有时静止,胞壁含纤维素;
(3)也可以吸收异养,繁殖时产生孢子;
六、鞭毛菌亚门根肿菌纲:游动孢子前端有两根长短不一的尾鞭。
卵菌纲:游动孢子有1根尾鞭和一根茸鞭。
双鞭毛游动孢子,前生茸鞭和后生尾鞭二倍体营养体,减数分裂在配子囊内进行卵配生殖,产生卵孢子细胞壁由?-葡聚糖和纤维素组成,
线粒体管状脊突赖氨酸合成途径,diaminopimelic
卵菌纲中以霜霉目与园林植物病害关系最密切霜霉目的分类特征
游动孢子为单游式,藏卵器中只形成一个卵孢子。
霜霉目的分类
1.孢子囊单独发生在孢囊梗的顶端……………………2
孢囊梗生在植物表皮下,排列成层,孢子囊串生…白锈科孢囊梗与营养菌丝差别甚微,为无限生长……………腐霉科孢囊梗与营养菌丝不同,为有限生长………………霜霉科腐霉科分类腐霉属(Pythium)
孢子囊萌发时长出泡囊,原生质转入泡囊,再形成游动孢子,孢子囊很少从孢囊梗上脱落。雄器与藏卵器为侧面接触接合,寄生性较弱。
疫霉属(Phytophthora)
孢子囊萌发很少长出泡囊,游动孢子形成于孢子囊中,孢子囊常从孢囊梗上脱落。雄器与藏卵器的基部接触接合,寄生性较接合菌亚门
多数为腐生菌,根霉属(Rhizopus)和毛霉属(Mucor)的少数种类可引起种实腐烂.
子囊菌亚门子囊果的形态是重要的分类依据子囊果的类型:
子囊果是子囊菌有性世代的产孢结构,子囊果的类型是子囊菌分类的重要依据。
闭囊壳:封闭无孔口子囊壳:呈瓶状或有开口的球壳子囊盘,盘状,大量子囊平行着生于盘面上子囊腔(座):在子囊发育过程中子座组织消解形成的腔状结构。
主要类群外囊菌目(Taphrinales)
无子囊果,子囊棒状,裸生,并排地排列在寄主组织表面,仅一科一属。
外囊菌属((Taphrina):全为寄生菌,引起桃缩叶病。
白粉菌目(Erysiphales)
子囊果为闭囊壳,四周或顶端有各种形状的附属丝,全为专性寄生菌,产生吸器吸取植物营养。初在植物体表呈一层白粉状,故称白粉病,后期产生黑色的球形小颗粒——闭囊壳。
球针壳属(Phyllactinia)
闭囊壳内有多个子囊,顶端有可融解的帚状细胞,赤道部位有基部膨大、刚直的附属丝。榛球针壳(P.corrylea)引起桑、梨、柿、核桃的白粉病。
叉丝壳属(Microsphaera):
闭囊壳内有多个子囊,附属丝顶端有多回分支。M.alni为害栗树,M.yamadai为害核桃。
钩丝壳属(Uncinula):
闭囊壳内有多个子囊,附属丝顶端呈钩状或螺旋状。U.necator为害葡萄,U.mori为害桑树。
球壳目(Spaeriales)
子囊果为子囊壳,通常暗色,子囊之间常有侧丝,子囊壁单层。
黑腐皮壳属(Valsa):
子囊壳埋生于子囊基部,有长颈伸出子座,子囊孢子香肠性,单细胞。V.mali引起苹果树腐烂病。
长喙壳属(Ceratocystis)
子囊壳有长颈,子囊壁早期溶解,子囊孢子单胞无色,多为钢盔形,有的为扁圆形,成熟随粘液从孔口流出,由昆虫传播。
赤霉属:(Gibberella)
子囊壳单生或群生在肉质的子座上,子囊壳壁蓝色或紫色。子囊棒状有柄。子囊孢子多胞纺缍形,无色。无性世代为镰刀菌属 Fusarium。
小丛壳属 (Glomerella)
子囊壳小,球形,半埋生在子座内;子囊棍棒状,无侧丝;子囊孢子单孢无色,长椭圆形,稍弯曲。有性世代在自然界很少发生,无性世代为炭疽菌属(Colletotrichum)。
苹果梨炭疽病G.cingulata
痂囊腔菌属 (Elsinoe)
子囊在子囊腔中不规则散生,每个子囊腔只有一个球形子囊,子囊孢子长圆筒形,3隔4胞、无色。为害植物主要是无性世代 (痂圆孢属Sphaceloma) 。我国有性世代未发现,主要无性。
代表:葡萄黑痘病。
黑星菌属(Venturia)
假子囊壳很小,表面生有刚毛,埋生或表生。子囊孢子椭圆形,双胞大小不等,淡色,个别褐色,可为害植物叶片和果实。无性黑星孢Fusicladium
代表病害:梨黑星病V.pirina 苹果黑星病V.inaequelis
核盘菌属 (Sclerotinia)
菌丝体可以形成菌核,菌核萌发后可形成长柄子囊盘,子囊棍棒状,平行排列,有侧丝。子囊孢子椭圆形或仿缍形,单胞无色。寄主范围很广,可侵染32科160多种植物。
代表:油菜、向日葵菌核病。
担子菌亚门担子果的类型高等担子菌的担子着生在具有高度组织化的结构上形成子实层,这种担子菌的产孢结构叫担子果(basidiocarp)。常见的各种蘑菇、木耳、银耳、灵芝等,都是担子菌的担子果。
担子果的发育类型有裸果型、半被果型和被果型三种。
子实层从一开始就暴露的为裸果型;
子实层最初有一定的包被,在担子成熟前开裂露出子实层的为半被果型,如伞菌;
子实层包裹在子实体内,担子成熟时也不开裂,只有在担子果分解或遭受外力损伤时担孢子才释放出来,为被果型,如马勃。
(二)担子菌的分类根据担子果的有无、担子果的发育类型,担子菌亚门分为3个纲,已知有16000多种。
1.冬孢菌纲( Teliomycetes ):没有担子果,在寄主上形成分散或成堆的冬孢子。高等植物上的寄生物。
2.层菌纲( Hymenomycetes ):有担子果,裸果型或半被果型。
3.腹菌纲( Gasteromycetes ):有担子果,被果型,担子形成子实层,担子是无隔担子
(三)冬孢菌纲冬孢子萌发产生的先菌丝分化为有隔或无隔担子,不形成子实层。
菌丝体发达,有初生菌丝体,但主要是双核的次生菌丝体。
冬孢菌纲分锈菌目( Uredinales )和黑粉菌目( Ustilaginales )。
1,锈菌目锈菌目真菌一般称作锈菌,在病斑表面往往形成称作锈状物的病征,所引起的病害一般称为锈病。已知约6000个种。
锈菌目的特征是:冬孢子萌发产生的先菌丝内产生横隔特化为担子;担子有4个细胞,每个细胞上产生1个小梗.小梗上着生单胞、无色的担孢子;担孢子释放时可以强力弹射。
通常认为锈菌是专性寄生的,但是已有少数锈菌如小麦禾柄锈菌( Puccinia graminis f,sp tritici )等10多种锈菌可以在人工培养基上培养。
(1) 锈菌的五种孢子类型
0.性孢子( Pycniospore ):性孢子单细胞,单核,产生在性孢子器内,其作用是与受精丝进行交配。性孢子器( pycnium )是由担孢子萌发形成的单核菌丝体侵染寄主形成的一种有孔口、近球形的结构。
Ⅰ.锈孢子( aeciospore ):锈孢子双核,单细胞,产生在锈孢子器内。锈孢子器( aecium)和锈孢子是由性孢子器中的性孢子与受精丝交配后形成的双核菌丝体产生的,因此锈孢子器一般是与性孢子器伴随产生。
Ⅱ.夏孢子( urediospore ):夏孢子是双核菌丝体产生的成堆的双核孢子,夏孢子萌发形成双核菌丝可以继续侵染寄主,作用与分生孢子相似,但两者性质不同。许多夏孢子聚生在一起形成夏孢子堆( uredium )。
Ⅲ.冬孢子( teliospore ):冬孢子是双核菌丝体产生的厚壁双核孢子,一般是在生长后期形成的休眠孢子。冬孢子是锈菌双核进行核配的场所。许多冬孢子聚生在一起形成冬孢子堆( telium )。
Ⅳ.担孢子:冬孢子萌发形成先菌丝,先菌丝转化为有隔担子,担子的小梗上产生担孢子。锈菌的担孢子一般称作小孢子,是单核孢子。
(2)转主寄生指锈菌必须生活在两种不同的寄主上才能完成其生活史的现象。
(3)锈菌的分类主要根据冬孢子的形态、排列和萌发的形式。锈菌目通常分为2个科。
柄锈菌科( Pucciniaceae)的冬孢子有柄,冬孢子大多裸露子寄主体外。
栅锈菌科(Melampsoraceae的冬孢子无柄,聚生子寄主体内。
其他缺乏有性阶段的锈菌,即未见冬孢子的锈菌则简单地归子一类,即半知锈菌类。
1.1 胶锈菌属(Gymnosporangium)
冬孢子双细胞,有可以胶化的长柄。没有夏孢子阶段。
梨锈病(G,haraeanum )冬孢子阶段在桧柏上,性孢子和锈孢子在梨树上引起梨锈病。
1.2 多胞锈菌属(Phragmidium )
冬孢子3至多细胞,壁厚,表面光滑或有瘤状突起,柄的基部膨大。
玫瑰多胞锈菌(P,rosae-multiflorae )引起玫瑰锈病
1.3 层锈菌属(Phakopsora)
冬孢子单细胞,无柄,不整齐地排列成数层;夏孢子表面有刺。
枣层锈菌(P,ziziphi-vulgaris )引起枣树锈病。
2,黑粉菌目黑粉菌目真菌一般称作黑粉菌,特征是形成成堆黑色粉状的冬孢子(习惯称作厚垣孢子)。
冬孢于萌发形成先菌丝和担孢子;担子无隔或有隔,但担子上无小梗,担孢子直接产生在担子上,担孢子不能弹射。
黑粉菌与锈菌的主要区别是,它的冬孢子是从双核菌丝体的中间细胞形成的,担孢子直接着生在先菌丝(没有小梗)的侧面或顶部,成熟后也不能弹出。黑粉菌大多为兼性寄生的,寄生性较强。在自然界,只有在一定的寄主上生活才能完成生活史。
(1).黑粉菌属(Ustilago)
孢子堆外面没有膜包围,冬孢子散生;冬孢子,萌发时产生有横隔的担子;担子侧生担孢子。
小麦散黑粉菌(U.tritici)引起小麦散黑粉病。
(四)、层菌纲外担菌目(Exobasidiales )真菌都是高等植物上的寄生物,为害茎叶引起叶斑和肿瘤等。它们没有担子果.担子在受害部的表面形成子实层。外担菌属(Exobasidium ) 的许多种可为害山茶科、石楠科、樟科等常绿木本植物。
胶膜菌目( Tulasnellales )真菌形成铺展在基质表面的担子果。担子果有白色、褐色、灰色、粉红色等。寄生的主要是为害植物靠近上面的部分,有些是兰科植物上的菌根真菌。其中亡革菌属(Thanatephorus )中的瓜亡革菌(T.cucumeris ),为半知菌立枯丝该菌( Rhizoctonia solani )的有性阶段。
蘑菇目(Agaricales )真菌的担子果是肉质的,为半被果型,典型的为伞状,由菌盖和菌柄两部分组成;子实层着生在菌盖下面的菌褶上。少数蘑菇目真菌的子实层体呈孔状,如牛肝菌属(Boletus )中的食用菌。
蘑菇目真菌少数可引起树木和果树的根腐病,其中最主要的是蜜环菌(Armillaria mellea )。我国著名药材天麻,就是蜜环菌和一种兰科植物共生形成的。
九、半知菌亚门真菌Deuteromycotina
半知菌中,有的是由于自然条件下其有性阶段很少见而未被发现,有的由于缺乏性亲和的相对交配型,有的则可能完全丧失有性生殖能力。
未发现有性阶段的鞭毛菌、接合菌以及未发现冬孢子的锈菌(不完全锈菌)往往根据无性阶段的特征就可以确定它们的分类地位,就不列入半知菌。
已证明半知菌大多属于子囊菌,少数属于担子菌,因此半知菌与子囊菌的关系较为密切。
(一)半知菌的载孢体(子实体)类型:
分生孢子梗、分生孢子梗束、分生孢子座、分生孢子盘、分生孢子器等。
分生孢子梗束(synnema)
是一束基部排列较紧密、顶部分散的分生孢子梗,顶端或侧面产生分生孢子。
分生孢子座(sporodochium )
是由许多聚集成垫状的、很短的分生孢子梗形成,顶端产生分生孢子。
分生孢子盘(acervulus )
由菌组织构成的垫状或浅盘状、上面着生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的产孢机构。
分生孢子器(pycnidium)
由菌组织构成的一般有固定孔口的产生内生分生孢子的器官。
分生孢子器可生在基质的表面、部分或整个埋生在基质或子座内。
(二)半知菌分类半知菌的分类主要是根据无性阶段(分生孢子阶段)的形态特征,不同群体间不一定有相近的亲缘关系和系统发育关系。因此,通常在它们的各级分类单元名称前加上“形式”两个字,如形式亚门、形式纲、形式目等,以表示半知菌分类单元的含义与其他真菌的不同。
根据无性阶段建立的式样属和式样种等分类单元,并不反映系统发育的关系。例如无性阶段属于同一个属的半知菌,根据有性阶段的特征可以划归不同的属。
Ainsworth(1973)现代分类系统虽然也以形态学为基础,但更加注重真菌的产孢方式。是目前真菌界比较公认的真菌分类系统,根据真菌形态和产孢方式将半知菌亚门分3个纲:
1、芽孢纲(Blastomycetes ):营养体是单细胞或发育程度不同的菌丝体,产生芽孢子繁殖。芽孢纲包括酵母菌和类似酵母的真菌。
2,丝孢纲 (HyPhomycetes),营养体是发达的菌丝体,分生孢子主要外生在分生孢子梗上,不产生在分生孢盘或分生孢子器内。
3,腔孢纲(Coelomycetes ):分生孢子产生在分生孢子盘或分生孢子器内。
由于半知菌中包括许多子囊菌和担子菌的无性阶段,这些真菌的有性阶段分在于囊菌或担子菌中,它们的无性阶段又分在半知菌中,因此,同一个真菌种就有两个学名。
根据国际命名法规,每一个生物的种只能有一个合法的学名。就许多子囊菌和担子菌来说,它们有性阶段的学名是正式的学名,但它们的分生孢子阶段的学名在应用上很方便。所以目前在国际上也认为是合法的。
(三)丝孢纲丝孢纲分为4个目,已知有9000种左右。
1.无孢目(Agonomycetales ) 除厚垣孢子外,不产生其他分生孢子。
2.丝孢目(Moniliales) 分生孢子梗散生。
3.束梗孢目(Stilbellales ) 分生孢子梗聚生形成孢梗束。
4.瘤座菌目(Tuberculariales ) 分生孢子梗着生在分生孢子座上。
1.丝孢目
(1).丛梗孢属(Monilia )
分生孢子梗二叉状或不规则分枝,无色;
芽生串孢型的分生孢子椭圆形至长卵圆形,单细胞,孢子链呈念珠状。
[仁果丛梗孢〔M.fructigena )引起苹果、梨等仁果类的果实褐腐病]。
2.粉孢属(Oidium )
菌丝体表生;
分生孢子梗直立。顶部产生菌键型的分生节孢子(粉孢子)。
分生孢子串生,单胞,无色。
引起白粉病,为白粉菌的无性阶段 [橡胶粉孢(O.heveae )引起三叶橡胶树的白粉病]。
3.葡萄孢属(Botrytis )
分生孢子梗无色,顶端细胞膨大成球形,上面有许多小梗;
分生孢子单胞,无色,椭圆形,着生小梗上聚集成葡萄穗状。
[灰葡萄孢(B.cinerea)引起多种植物灰霉病。]
4.轮枝孢属(Verticillium )
分生孢子梗轮状分枝,产孢细胞基部略膨大;
分生孢子为内生芽殖型,单细胞,卵圆形至椭圆形,单生或聚生。
黄萎轮枝孢引起黄萎病。
5.青霉属(Penicillium )
分生孢子梗直立,顶端一至多次分枝,形成扫帚状。
分枝顶端产生瓶状小梗,小梗顶端产生成串的分生孢子,
分生孢子球形、单孢。
[指状青霉病菌(P.digitatum )引起柑桔绿霉病]。
6.曲霉属(Aspergillus )
分生孢子梗直立,顶端膨大成球形,上面着生1—2层放射状分布的瓶状小梗,分生孢子聚集在分生孢子梗顶端呈头状。
分生孢子球形、单孢。
大多腐生,有些种可用于发酵,是重要的工业微生物。
7.尾孢属(Cercospora )
分生孢子梗褐色,顶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脱落后,分生孢子梗继续生长,顶端又形成分生孢子,故分生孢子梗呈曲膝状;
分生孢子线形、鞭形至蠕虫形,多细胞.
大叶黄杨褐斑病
8.链格孢属(Alternaria )
分生孢子梗深色,顶端单生或串生淡褐色至深褐色、砖隔状的分生孢子。
分生孢子倒棍棒形、椭圆形或卵圆形,顶端有喙状细胞。
银杏叶斑病
9.黑星孢属(Fusicladium )
分生孢子梗黑褐色,顶端着生分生孢子.
分生孢子脱落后有明显的孢子痕,分生孢子梗的生长尖上又可形成新的分生孢子.
分生孢子广梭形,基部平截,l~2个细胞,深褐色.
[梨黑星孢(F.pyrinum )引起梨黑星病]。
无孢目
1.丝核菌属(Rhizoctonia )
菌核褐色或黑色,形状不一,表面粗糙,菌核外表和内部的颜色相似;
菌丝多为直角分枝,褐色,在分枝处有缢缩.
[立枯丝核菌(R,solani )引起幼苗的立枯病]。
2.小核菌属(Sclerotium )
菌核圆形或不规则形,表面光滑或粗糙,外表褐色或黑色,内部浅色,组织紧密。
[齐整小核菌(S.rolfsii)引起花生等200多种植物白绢病]。
腔孢纲
1.炭疽菌属(Colletotrichum )
分生孢子盘生在寄主表皮,有时生有褐色、具分隔的刚毛;
分生孢子无色,单胞,长椭圆形或新月形。
胶孢炭疽菌(C,gloeosporioides )引起苹果、梨、葡萄、冬瓜、黄瓜、辣椒、茄子等的炭疽病。
2.痂圆孢属(Sphaaceloma)
分生孢子梗极短,不分枝,紧密地排列在子座组织上;
分生孢子单细胞、卵圆形或椭圆形。
柑桔痂圆孢(S.fawcettii )引起柑桔疮痂病。
3.盘二孢属(Marssonina )
分生孢子盘极小;
分生孢子卵圆形成椭圆形,无色,双细胞大小不等,分隔处缢缩。
[苹果盘二孢(M.mali )引起苹果褐斑病]。
4.茎点霉属(Phoma)
分生孢子梗极短;
分生孢子单细胞,很小,卵形至椭圆形
[忝菜茎点霉(P.beta )引起忝菜蛇眼病]。
5.大茎点菌属(Macrophoma )
形态与茎点霉属相似。
分生孢子较大,一般超过15μm。
[轮纹大茎点菌(M,kawatsukai )引起苹果、梨的轮纹病]。
6.壳囊孢属(Cytospora)
分生孢子器着生在瘤状或球状子座组织内;
分生孢子器腔不规则地分为数室;
分生孢子香蕉形。
[梨壳囊孢(C,carphosperma)引起梨树腐烂病]。
7.色二孢属(Diplodia)
分生孢子器散生或集生;
分生孢子初时单细胞,无色,椭圆形或卯圆形,成熟后转变为双细胞,深褐色至黑色。
松树枯梢病第二节 植物病原细菌一.细菌的一般性状细菌是一种单细胞的具有细胞壁的原核生物,没有真正的细胞核。
1 形态和大小:
球状(双球菌/八叠球菌/葡萄球菌/链球菌)
杆状(棒杆菌/双歧杆菌)
螺旋状 (弧菌/螺菌/螺旋体)
2 基本结构:
细胞壁(鞭毛、伞毛/性毛、荚膜/粘质层)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
3 细菌的革兰氏染色:
19世纪80年代Christian Gram创立结晶紫初染—碘液媒染—酒精脱色—番红复染
G+紫色(显示结晶紫的颜色)
G-红色(显示番红的颜色)
G+壁厚,产外毒素,对青霉素、链霉素敏感
G-壁薄,产内毒素,对青霉素不敏感,对四环素、链霉素敏感
细菌的分类:
国际系统细菌学委员会(ICSB)
《伯杰细菌鉴定手册(Bergey,s Manual of Determinative Bacteriology 9th ed)》共8版,1994年第九版
,伯杰系统细菌学手册(Bergey,s Manual of Systematic Bateriology,1984)》第一版常见的细菌属:
土壤杆菌属,1942年,种数4;
棒形菌属,1984年,种数3;
欧氏杆菌属,1920年,种数15;
假单胞杆菌属,1902年,种数20;
Xanthomonas 黄单胞杆菌属,1939 年,种树20;
重要的植物病原细菌属检索如下:
1.革兰氏染色反应阳性………棒杆菌属
1.革兰氏染色反应阴性………………...2
2.鞭毛两端生…………………...3
2.鞭毛周生…………………..….4
3.鞭毛数条,菌落白色,产生荧光….…….假单胞杆菌属
3.鞭毛一条,菌落黄色……….黄单胞杆菌属
4.引起植物组织增生和畸形症..……….土壤杆菌属
4.引起植物组织崩解和腐烂……….…欧氏杆菌属三,细菌病害特点:
1 初侵染源:初侵染的菌源主要来自带菌的种子、种苗等繁殖材料、病残体、田边杂草、带菌土壤和昆虫等。
2 侵入途径:伤口或自然孔口侵入
3 营养方式:细菌为死体营养,侵入寄主后,通常先将细胞或组织致死,然后从死亡的组织或细胞中吸取养分
4 症状表现:侵入后扩展部位不同,症状不同:薄壁细胞---叶斑、腐烂; 维管束导管---萎蔫; 细胞分裂增生---畸形肿瘤
5 病害传播:传播靠水、雨、介体昆虫、线虫、人为。
第三节 植原体和其它原核生物病原:
一、植原体菌原体(支原体/霉形体)(mycoplasma)
类菌原体(Mycoplasma-like Organism,简称MLO)
植原体(Phytoplasma)
1967年,日本的土居养二在植物的韧皮部筛管细胞内发现植原体,证实了植原体对植物的致病性。
1 植原体的基本特征:
(1)菌体不具细胞壁,因此植原体对一些可以抑制细胞壁合成的青霉素等抗菌素或环丝氨酸等不敏感,而对四环素类抗菌素高度敏感。植原体的外缘只有一层原生质膜。
(2)形态多变:同一种植原体 可以是杆状、球状或不规则形等,大小一般为80-800纳米。
(3)菌落小,直径是0.1-1毫米,典型的菌落呈煎蛋形; (4)植原体的繁殖:二分裂法或缢缩断裂法繁殖或芽殖。
(5)大部分植原体在培养基上必须提供甾醇才能生长。
2 植原体的分类:
原核生物界
软壁菌门
软球菌纲(柔膜菌纲MOLLICUTES)
菌原体目
菌原体科
植原体属(Phytoplasma
3 植原体病害:
菌原体引起的病害近300种,我国已报道的菌原体病害约60种 。
黄化型症状:
槟榔黄叶病、板栗黄化病、桃黄化病、椰子致死性黄化病、葡萄黄化病丛枝型或疯病型症状:
山核桃丛簇病、柳树丛枝病、枣疯病、泡桐丛枝病、桃丛枝病、梣树丛枝病、刺槐丛枝病、山茱萸丛枝病、檀香木簇顶病、胡桃丛簇病、丁香丛枝病花变叶型及花变绿型(花器返祖型)症状:
月季绿瓣病、长春花变叶病、福录考变叶病、草莓绿萼病、八仙花绿瓣病、万寿菊变叶病、三叶草变叶病植原体病害的特点:
(1)传播:嫁接、菟丝子、昆虫介体传病。介体终生带毒,但不经卵传播。
(2)细胞内寄生全株性侵染。
(3)病害防治:四环素家族:土霉素、金霉素、氯霉素、脱甲基氯四环素、盐酸四环素等4000倍液;使用方法:叶面喷洒(四环素族抗生素不溶于水,需要盐酸作溶媒)、根部或枝条浸渍法、树干灌注法二、植物螺原体病害:
1 螺原体(Spiroplasma) 一般特性:
1)螺原体原核、无壁(三层单位膜)
2)(对数生长期呈)螺旋状态并螺旋状运动,
(3)革兰氏反应阳性。对青霉素不敏感,对四环素敏感。
(4)多数能在固体培养基内和表面生长,并形成“煎鸡蛋形”菌落。菌落圆形,中间稠密为黑色,周围透明。在液体培养基中形成丝状体。
2 螺原体在原核生物界的分类位置:
原核生物界
软壁菌门
软球菌纲
菌原体目
菌原体科
螺原体属(Spiroplasma)
3 螺原体病害:
柑橘僵化病、桃X病、梨衰退病、翠菊黄化病、辣根脆根病、长春花黄化病、马里兰花螺原体病害、椰子螺原体病害、长春花螺原体病害。
三,类立克次氏体(RLO )
是一类严格活细胞内寄生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有称难养细菌或类细菌)
1972年,由美国青年医师H.T.Richetts在研究斑疹伤寒(斑点热)时发现。青年医师由于不幸感染上这种病原物而牺牲于他所研究的事业。后人为了纪念他,将这种病原物命名为 Richettsia-like organism 简称RLO。
1植物类立克次氏体的特点:
1 菌体呈多形,而以棒形居多,具光滑或波纹状细胞壁。
2 类似细菌但难于培养。
3 传播:主要为昆虫介体和嫁接传播
4 分为韧皮部寄生和木质部寄生两大类 。
第四节 植物病毒病害
1898年,M.W.Beijerinck通过烟草花叶的研究工作,发现并命名了“传染活液” 。导致“滤过性病原”/“传染活液” 的发现传染性确立
1935年Stanley获得烟草花叶病毒的结晶
1937年Bawden阐明烟草花叶病毒和其它植物病毒一 病毒的基本性状:
1 病毒的形态学:
1)长形/线状:有线状、分支线状。11-13X750 nm,最长可达2000 nm 。
(2)弹状/杆状/棒状:截棒状、弹状、杆菌状20-80X100-250 nm
(3)球体,20面体、球形、椭圆形、扁球形、水雷状
2组成与结构,
核蛋白 蛋白质含量为60-95%,
核酸为5-40%。分子量460万-7300万不等。
蛋白质包围着核酸形成保护性的外壳叫壳粒。还可以具有由外膜脂蛋白(类脂或脂蛋白)形成的包被(包膜)。
衣壳蛋白、囊膜蛋白、非结构蛋白病毒的实质:
病毒是由核酸和保护性蛋白衣壳构成的、只能在寄主细胞内完成自身复制的一类非细胞生物,又称作分子寄生物。
3 植物病毒的传播和侵入途径:
微伤口侵染或随花粉落入胚珠而进入细胞。 侵染性决定于核酸。
(1)机械传播 又称汁液传染 (2)嫁接传染(3)介体传染:昆虫、线虫、真菌、螨类、花粉。
4 病毒的增殖:
病毒本身无能量遗传系统,需要依赖寄主细胞的核糖体进行复制才能完成植物病毒的增殖、遗传和变异。
进入细胞——到达细胞膜——脱膜——释放核酸穿膜进入细胞——核酸再次穿越核膜进入细胞核——整合——控制核代谢合成或与核同步转录、翻译核酸、衣壳蛋白等——重新组装——破壁释放再侵染。
5 植物病毒的扩散和分布:
细胞间通过胞间连丝长距离扩散靠韧皮部(筛管)
多造成系统侵染,全株分布。
6 病毒理化特性:
(1)体外保毒期(也称体外存活期,Longevity in vitro LIV):榨出来的病毒汁液在20-22度的体外环境下失去侵染力的时间或保持其侵染力的最长期限。
(2)稀释限点(Dilution end point DEP):病毒汁液经若干倍数稀释后仍然保持其侵染力的最大稀释倍数。
(3)失毒温度(Thermal inictivation point TIP):病毒汁液经恒温处理10分钟即丧失侵染力的温度。
植物病毒分类:
2000年9月,第八届国际病毒大会第七次报告3600个植物病毒种
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 ICTV(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n taxonomy of viruses )
主要分类依据:
(1)核酸性质是DNA还是RNA
(2)核酸链的单双组成
(3)脂蛋白外膜蛋白的有无
3个目,62个科,226个属,3600个种。另外亚病毒感染因子下设卫星病毒、类病毒、朊病毒。其中类病毒分为2个科、7个属。
真病毒 病毒 卫星病毒 亚病毒 类病毒 朊病毒
、植物病毒病害:
1病毒的致病作用:
植物病毒病害主要不是由于消耗多少寄主的营养成分来合成病毒本身,而是由于病毒对寄主代谢更间接的影响。这些影响可能是通过病毒诱发寄主合成新的蛋白质引起,而这些蛋白质有些是能干扰寄主正常代谢的生物活性物质,如酶、毒素、激素。
2 病毒病害的症状类型:
变色(花叶、黄化、杂色)
坏死(环斑)
畸形(矮化、矮缩、肿瘤、僵果、肿枝、扁枝、耳突、卷叶、蕨叶、线叶、带化、扇叶
内部症状:内含体(包括无定型内含体和结晶状内含体)的主要成分是病毒与寄主蛋白的复合体。结晶状内含体以病毒为主。
3 病毒病害的特点:
(1)初侵染来源:(2)传播:(3)无病征:
(4)系统侵染居多;局部侵染引起局部枯斑。
(5)有隐症和潜伏侵染(潜育期),
第五节 植物寄生线虫植物病原线虫概述
线虫(nematdes)又称蠕虫(helminthes ),是一类低等的无脊椎动物,通常生活在土壤、淡水、海水中,其中很多能寄生在人、动物和植物体内,引起病害。
危害植物的称为植物病原线虫或植物寄生线虫,或简称植物线虫。
植物受线虫危害后所表现的症状,与一般的病害症状相似,因此常称线虫病。习惯上都把寄生线虫作为病原物来研究,所以它是植物病理学内容的一部分。
一 线虫的一般性状,
1、形态学和解剖结构,
植物线虫:线虫细长,有的呈纺锤形,横断面呈圆形有些线虫的雌虫成熟后膨大成柠檬形或梨形。 0.3 – 1 mm (长度不超过1—2mm,宽度约为30—50um)。线虫结构:较简单,虫体有体壁和体腔,体腔内有消化系统、生殖系统、神经系统等器官。
线虫的体壁几乎是透明的,所以能看到它的内部结构。
体腔是很原始的,其中充满了一种液体,即体腔液。体腔液湿润各个器官,并供给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可算是一种原始的血液,起着呼吸和循环系统的作用。线虫缺乏真正的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
植物寄生线虫的口腔内有一个针刺状的器官称作口针(spear或stylet),口针能穿刺植物的细胞和组织,并且向植物组织内分泌消化酶,消化寄主细胞中的物质,然后吸入食道。
2 取食方式:
外寄生:滞留在植物表面用口针抽吸植物营养。这类线虫仅以其头部进入植物体内,由在内的口针获取植物营养。
内寄生:侵入植物体内从植物细胞中获得营养。包括移栖型内寄生和定居型内寄生,最高级为根结线虫和胞囊线虫的定居型内寄生。
3 生活史:
虫体从卵中孵化到再次产卵的过程(3-4周)
分为卵期、幼虫期、成虫期三个阶段。卵—1-4龄幼虫—成虫(四次蜕皮)。
4 生态:
(1)90%寄生在植物根内或土壤环境中,10%寄生在植物的地上部
(2)多生活在耕作层内,即土表15-20厘米的土层中线虫最多,特别是根际土壤中虫量较多。
植物寄生线虫大多是活组织寄生,一旦进入土壤中只能靠消化体内养分生活。线虫一般在15—30℃之间均能发育。在高温潮湿而又通气的土壤中,线虫的生活能量大,消耗养分也快,存活时间较短。在40一50℃的热水中10分钟,即可杀死。
在低温和干燥条件下可促进线虫进入休眠状态,一旦条件改善再恢复活动。不同线虫在不同阶段均可转入休眠。
(3)趋化性:植物寄生线虫通过头部的化感器,接受植物根分泌物的刺激,向根部游动的特性。
线虫分类:
全球记载线虫约15000种,多数以取食细菌为主,属于自由生活线虫,少数寄生人、动物、植物。植物寄生线虫有2600种,分别属于垫刃线虫、滑刃线虫和矛线线虫三大类群。
Chitwood,B.G.(1950)系统
Golden,A.M.(1971)系统
Maggenti,A.R.(1982)系统 Siddiqi,M.R.(1986)系统线虫的分类,根据侧尾腺口的有无分为侧尾腺口亚纲和无侧尾腺口亚纲两类。
绝大多数的植物寄生线虫都属于侧尾腺口亚纲,少数属无侧尾腺口亚纲。
关于科、属、种的分类依据,主要是根据线虫的食道、生殖器官、体形、头部和尾部的形态特征。绝大多数的植物线虫病害是由矛线科(无侧尾腺口亚纲)、垫刃科、异皮科、滑刃科、环科 (侧尾腺口亚纲)等的一些线虫引起。
三 线虫病害的特点:
1 侵染(取食过程):
无规则运动——趋化性——穿刺进入——吸食——转移选择新的取食点在大多数情况下线虫较易从伤口和裂口侵入,此外也可从气孔、皮孔等自然孔口或表面直接侵入。
2 传播:
主动传播(扩散1—2米)
被动传播(水、风、昆虫、虫瘿、病土传播)
3 致病作用:
(1)机械创伤 (2)掠夺营养
(3)食道腺分泌物的影响:酶、毒素:溶解中胶层或杀死植物细胞。生长刺激物质:①刺激细胞增大,以至形成巨型细胞 ②刺激细胞分裂形成癌肿和根部的过度分枝等畸形 ③抑制根茎顶端分生组织细胞的分裂 ④溶解中胶层使细胞离析 ⑤溶解细胞壁和破坏细胞
4 病害症状:
(1)危害根部的线虫:根部根结、根肿、根痕、根的过度分枝及根尖损伤。地上部出现非特征性症状:生长减退。
(2)危害地上部的线虫:
①瘿瘤:
②坏死:顶芽和花芽坏死。菊叶线虫病、椰子红环腐线虫病;
③萎蔫:松材线虫萎蔫病;
④畸形:肿瘤、发根、矮缩、肿大、茎叶扭曲、皱缩或变形、花部异常发育。
5 病害特点:
线虫和真菌、细菌、病毒共同作用,从而常引起复合侵染病害。
(1)线虫传播植物病毒:剑线虫属、长针线虫属和毛刺线虫属。它们能传播葡萄菱脉(扇叶)病、芙蓉花叶病、樱桃皱叶病。美洲剑线虫 (Xiphinema americanum) 可传播烟草环斑病。
(2)线虫传播植物病原真菌:根结线虫和镰刀菌能共同侵入香石竹和含羞草,造成枯萎病;
(3)线虫传播植物病原细菌:粒线虫与蜜穗病、青枯病;螺旋线虫和假单胞杆菌属的细菌能引起香石竹的萎蔫病。(线虫造成细菌侵入的伤口)
第六节:其它植物病原物一,寄生性种子植物寄生性种子植物(parasitic higher plants)的概念:
根系或叶片退化而不能自养,必须依赖寄主植物提供水、无机盐或全部营养物质才能生长繁殖的高等植物。
大约有2500种,在分类学上隶属被子植物门,主要是旋花科、樟科、桑寄生科、列当科(列当、草苁蓉、野菰)、玄参科、檀香科等。
寄生性种子植物对寄主的为害因寄生性的不同以及寄生物密度大小而有很大差异。
桑寄生的影响主要是与寄主争夺水分和无机盐,不争夺有机养料,对寄主的影响较小;
列当、菟丝子等与寄主争夺全部生活物质,对寄主损害很大,如寄生物群体数量很大,危害更明显,轻的引起寄土植物的萎蔫或生活力衰退、产量降低等,有的落叶提早,寄主受害严重时,可全部被毁造成绝产。
寄生性植物的类型全寄生:从寄主植物上夺取它自身所需要的所有生活物质的寄生方式称为全寄生。
例如列当和菟丝子。寄生植物吸根中的导管和筛管分别与寄主植物的导管和筛管相连。
半寄生:寄生物对寄主的寄生关系主要是水分的依赖关系,这种寄生方式称为半寄生,俗称为“水寄生” 。
如檞寄生和桑寄生等植物的茎叶内有叶绿素,自己能制造碳水化台物,但根系退化,以吸根的导管与寄主维管束的导管相连,吸取寄主植物的水分和无机盐。
菟丝子(Cuscuta)
菟丝子是菟丝子科菟丝子属植物的通称,俗称“金线草”。是一类缠绕在木本和草木植物茎叶部营全寄生生活的一年生草本植物。
菟丝子的叶退化为鳞片状,茎为黄色丝状物,缠绕在寄主植物的茎和叶部,吸器与寄主的维管束系统相连结,不仅吸收寄主的养分和水分,并造成寄主输导组织的机械性障碍,受害作物—般减产10%—20%,重者达40%—50%,严重的甚至颗粒无收。
菟丝子以种子繁殖和传播。种子小而多,一株菟丝子可产生近万粒种子。种子寿命长,随作物种子调运而远距离传播,缠绕寄主上的丝状体能不断伸长,蔓延繁殖。
菟丝子防治防治采用清洁种子,严禁从外地调运带有菟丝子种子的种苗是最基本的防治措施。
作种用的种子,应彻底清除菟丝子后方能用作繁殖。
粪肥经高温处理,使菟丝子种子失去萌发能力。
合理轮作或间作也有一定效果,菟丝子一般不寄生禾本科作物上,如玉米、高粱、谷子等,以这些作物与大豆轮作,或与大豆间作,玉米有屏障作用,可减轻菟丝子的发生与危害。
利用寄生菟丝子的炭疽病菌制成生物防治的菌剂,在菟丝子危害初期喷洒,可减少菟丝子的数量并减轻危害,具有防病增产作用。
菟丝子早期以营养生长为主,其吸器多伸达皮层或终止于韧皮部,在早期进行手工拉丝防除较容易,寄主受害也较轻,受害严重的田块应及早连同寄主一起销毁。
列当列当为全寄生型的根寄生草本植物,大多数寄生性较专化,有固定的寄主,少数较广泛。
寄主多为草本,以豆科、菊科、葫芦科植物为主。
无真正的根,只有吸盘吸附在寄主的根表,以短须状次生吸器与寄主根部的维管束相连
2,半寄生性种子植物:
具有茎叶和叶绿素,能够部分自养,但根系退化,仅从寄主植物上获取水分和无机盐,寄生物对寄主的寄生关系主要是水分的依赖关系。这种寄生性称半寄生性种子植物。也称绿色寄生性植物或水寄生。
槲寄生 桑寄生(Loranthus)
二,寄生性藻类:
寄生性藻类是对高等植物具有寄生和致病能力的一种低等植物,寄生藻类多属于绿藻门的丝藻目和绿球藻目(主要寄生在热带木本植物如咖啡、可可、番石榴和一些少数草本植物,引起藻斑病、红锈病和水肿病。
第三章 病原物的致病性与园林植物的抗病性
第一节 病原物的寄生性和致病性
、寄生性(parasitism):
寄生性是指病原物在寄主植物活体内取得营养物质而生存的能力。
(一)寄生性的强弱
1.活体营养生物(biotroph):
不论是否容易人工培养,在自然界只能从寄主的活组织中获得营养并完成生活史的一类寄生生物。(相当于专性寄生物)。
包括病毒、类病毒、植原体、难养细菌、部分专性寄生真菌(霜霉、白粉、锈菌、黑粉菌)、寄生性种子植物、原生动物、大部分寄生线虫。
寄生性强或强寄生物
2.半活养寄生物(perthophyte)
侵害活组织,从中获得营养,组织死亡后能继续生长发育繁殖。兼性腐生物
3、死体营养生物(necrotroph):
侵入前先杀死寄主组织,然后侵入在其中腐生,也称为杀生寄生菌。(兼性寄生物)。
寄生性弱或弱寄生物、低级寄生物
(1)土壤习居菌:可在土壤中存活时间较长,适应能力强,营养要求不苛刻,种群密度稳定的一类生物菌类。主要营腐生。
(2)土壤寄居菌:在土壤中存活时间较短,适应能力弱,营养要求不苛刻,种群密度在短时间内即趋于下降的一类死体营养生物类。
(二)、寄生专化性寄生专化性(specialization of parasitism):病原物对寄主植物的种类和品种以及寄主的发育阶段有一定的选择性称——。包括寄主种属专化性、寄主组织器官专化性、寄主生育期专化性。
寄主范围(host range):寄生物对寄主的选择性。
、致病性(pathogenicity):
病原物侵染寄主植物引起和诱发病害的能力或特性。
(一)、寄生性和致病性的关系体现在:
(1)寄生性是致病性的基础
(2)寄生能力不能决定致病能力
★寄生性和致病性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致病性是导致植物发病的主要因素。寄生性是病原物必须具备的第一属性,致病性是病原物的第二属性。
★寄生性和致病性可以一致,也可以不一致,寄生性强致病性不一定强,同理寄生性弱致病性不一定弱。
★培育抗病品种是很有效的防治措施,但大都是针对寄生性较强的病原物所引起的病害,对于许多弱寄生物引起的病害一般来说就很难得到理想的抗病品种.对于这类病害的防治,应着重于提高植物抵抗侵染的能力。
(二)、致病机制
1、夺取寄主植物的营养物质和水分
2、机械作用
3、酶,病原物产生的与致病性有关的酶很多,主要有角质酶、细胞壁降解酶、蛋白酶、淀粉酶、脂酶等。
4,毒素的作用:植物毒素(phytotoxin):植物病原真菌和细菌产生的、在非常低的浓度下对植物有毒害作用的物质作用位点:植物的细胞质膜、线粒体、叶绿体以及特定的酶类寄主选择性毒素亦称寄主专化性毒素(host specific toxin),是一类对寄主植物和感病品种有较高致病性的毒素。 这类毒素与产生毒素的病原菌有相似的寄主选择性,能够诱导感病寄主产生典型的病状,在病原菌侵染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玉米长蠕孢T毒素(HMT毒素)是玉米小斑病菌T小种所产生的典型寄主选择性毒素。
非寄主选择性毒素亦称非寄主专化性毒素(host-non-specific toxin),这类毒素没有严格的寄主专化性和选择性,不仅对寄主植物而且对一些非寄主植物都有一定的生理活性,使之发生全部或部分症状。
植物对毒素的敏感性与其抗病性可能不一致。镰刀菌酸(fusaric acid)是多种镰孢菌真菌产生的一种
5,生长调节物质许多病原菌能合成与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相同或类似的物质,严重扰乱寄主值物正常的生理过程,诱导产生徒长、矮化、畸形、赘生、落叶等多种形态病变。
6.多糖类化合物
起识别作用
与病原菌一道,阻塞输导组织,使大分子物质不能通过,导致地上组织发生萎蔫的作用:
(三)、致病性的分化
1.专化型:
同一种寄生物对不同种的寄主植物的适应性不同(致病性不同),从而将寄生物划分成不同的类群,这样的类群称之。
2.生理小种(race)
同一种病原物对同一寄主的不同品种的专化致病性有明显差异,这种按毒性差异划分的类型称为生理小种。
第二节 园林植物的抗病性研究和学习植物抗病性的机制有助于揭示抗病性的本质,合理利用抗病性,达到控制病害的目的。
一、定义
植物的抗病性是指植物避免、中止或阻滞病原物侵入与扩展,减轻发病和损失程度的一类特性。
抗病性是植物普遍存在的、相对的性状。所有的植物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抗病性,从免疫和高度抗病到高度感病存在连续的变化,抗病性强便是感病性弱,抗病性弱便是感病性强,抗病性与感病性两者共存于一体,并非互相排斥。
抗病性是植物的遗传潜能,其表现受寄主与病原的相互作用的性质和环境条件的共同影响。
一、抗病性的分类
(一)按照寄主植物对病害的抵抗性质分
1.抗病,植物抵抗病原物的侵染、扩展和繁殖。
2.避病 植物通过调节生长期、或表皮毛、叶片等上挺等特性来躲避病菌的侵染。
3.耐病 发病程度相同,但有些品种的产量损失少,这种特性称之。
(二)、按照寄主与病原物的相互关系分
1.垂直抗性
指植物的品种对病原物的不同生理小种的专化抗性。
寄主的抗病性仅仅针对病原物群体中的少数几个特定小种,具有该种抗病性的品种与病原物小种间有特异性的相互作用。
是由单基因或主效基因控制的,抗病程度高,是当前抗病育种中所广泛利用的抗病性类别,其主要缺点是易因病原物小种组成的变化而“丧失”。
2.水平抗性品种对病原物的不同生理小种的抗性程度相同或相近,几乎处在同一个水平。
具有该种抗病性的寄主品种与病原物小种间没有明显特异性相互作用,是由多个微效基因控制的,针对病原物整个群体的一类抗病性。
这种抗病性比较稳定,但由于涉及的基因数目大,抗性程度呈连续变化,识别较为困难,采用传统的育种方法难以利用。近年来,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技术的发展,有望取得突破。
(三)按抗病物质产生的时期分
1.预存抗性在病原物到达寄主前就存在。
2.诱导抗性病原物接触和侵染寄主后,寄主才产生抗病物质,这种抗性称之。
(1)局部诱导抗性这种抗性只发生在诱导部位。
(2)系统获得性抗性植物受弱毒病原物或其它微生物的预接种或化学物质的施用而产生可以在植物不同部位的组织和器官间传导的抗病性。
二、植物的抗病机制
(一)组织结构抗性叶片表面的角质层厚度、气孔的多少和大小。
细胞壁的木栓化,细胞内形成乳状突起等阻止病菌的扩展。
(二)生理生化抗性
1.酚类物质
2.植保素植物受病菌侵染或受理化刺激伤害后,受害细胞及其附近细胞发生反应二开始产生或大量产生的低分子抗菌化合物.主要是异黄酮和类萜烯类化合物.
3.过敏性坏死反应病原物侵入后,受侵染细胞过度敏感,原生质迅速死亡,同时病原物被封锁或杀死在坏死组织中
4.抗病相关蛋白及酶类植物受病原物侵染后,往往有小分子蛋白质相伴随,这种蛋白质成为病程相关蛋白。
目前共发现了14组病程相关蛋白,包括几丁质酶和防御素等。
除几丁质酶外,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和苯丙氨酸转氨酶、超氧物岐化酶等也与植物的抗病性有关。
三、抗病性的进化基因对基因学说本世纪50年代由Flor所提出的“基因对基因学说”(gene—for—gene theory)阐明了抗病性的遗传学特点。
该学说认为对应于寄主方面的每一个决定抗病性的基因,病原物方面也存在一个决定致病性的基因。反之,对应于病原物方面的每一个决定致病性的基因,寄主方面也存在一个决定抗病性的基因。任何一方的有关基因都只有在另一方相对应的基因作用下才能被鉴别出来。
基因对基因学说不仅可用以改进品种抗病基因型与病原物致病性基因型的鉴定方法,预测病原物新小种的出现,而月对于抗病性机制和植物与病原物共同进化理论的研究也有指导作用第四章 园林植物病害的侵染循环规律一,侵染过程(infection process):
病原物接种体从接触寄主开始,经侵入并在寄主体内定植、扩展、进而为害至寄主表现症状再至病害中止的全过程。又称病程二、病程的四个时期
◆接触期(侵入前现象)
从病原物与寄主植物接触起到侵入以前这一期间称——
◆侵入期(penetration)
病原物从接触寄主经相互识别到建立寄生关系的过程。
◆潜育期(incubation)
从病原物侵入寄主到寄主出现外部症状前的过程。又称潜伏期(latent period)。又称扩展期。
◆发病期(symptom appearance)
植物受病原物侵害后,在外部显示病状或症状的现象。
1,接触期(侵入前期、侵入前阶段):
接种(inoculation):
自然或人工条件下,病原体通过某种方式与植物寄主接触的过程 。
接种体 (inoculum),
在环境中存在的、能够引起侵染的病原物的繁殖体。也即能引起侵染的任何病原物部分。
★几乎所有的真菌细菌和寄生性高等植物需要首先与植物器官的外表发生接触。
★病毒、菌原体、难养细菌和原生动物等病原物可以由它们的介体直接将其置入植物细胞内,并可能立即被细胞质和细胞膜所包围。所以不存在接触期。
★接触期有病原物的活动如孢子萌发、菌丝生长、运动趋向、线虫卵的孵化、附着等、病原物与寄主的识别等。
识别属生物化学反应,是病原物与寄主细胞的最初接触,双方触发一个相当快的反应,表现允许或阻止病原物的进一步生长和病害的发展。
接触期环境条件的影响
1、湿度:各种真菌孢子萌发所需要的湿度不同,对于绝大部分气流传播的真菌,湿度越高对侵染越有利。
而白粉菌的分生孢子一般可以在湿度比较低的条件下萌发,有的白粉菌在水滴中萌发反而不好。
土传真菌(除鞭毛菌亚门的真菌以外)土壤湿度过高对于孢子的萌发和侵入是不利的。
2、温度:主要影响病原物萌发和侵入速度。真菌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一般在20—25℃左右,但各真菌是不同的。
3、光照:一般不受影响,但对某些真菌的萌发有刺激作用或抑制作用。
2,侵入期:
侵入方式:主动侵染(1)
被动侵染(2)(3)(4)。
途径:
(1)主动的直接穿透侵入:部分真菌、寄生性高等 植物、线虫;
(2)自然孔口侵入:部分真菌和细菌
(3)伤口侵入:细菌,病毒菌原体(微伤口)
(4)生物介体辅助侵入:病毒、植原体侵入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1、湿度决定孢子能否萌发和侵入。
2、温度影响孢子萌发和侵入的速度。
3、光照可以决定气孔的开闭,对于气孔侵入的病原物有影响。
3 潜育期(扩展期):
(1)细胞间扩展:(2)细胞内扩展:
(3)同时可在细胞间、细胞内扩展:(4)在角质层和表皮之间扩展:(5)维管束组织扩展:?
局部侵染病害(lical infection disease):
病原物侵入后,仅在侵入点附近细胞间扩展,造成局部侵染。
系统侵染病害(systemic infection disease):病原物侵入后,进入导管系统,依靠植物输导系统向顶端组织扩散,使大部分组织器官都带有这种病原物,引起系统性侵染。
潜育期与环境潜育期的长短亦受环境影响,其中以温度的影响最大,湿度并不太重要。
4,发病期:
从寄主植物症状出现到病害发展终结的过程。
★发病期一般很长,一般从显症到收获或落叶。而木本植物的丛枝、肿瘤症状终生保持不消退。
★症状发展的过程:初期症状 →典型症状:病状、病征→后期症状。
症状与病菌扩展的关系:局部侵染造成局部症状系统侵染造成系统症状 系统侵染造成局部症状局部侵染造成系统症状三、病害循环(disease cycle):
植物从上一个生长季节开始发病至下一个生长季节再度发病的过程。病害循环又称侵染链(infection chain)
★病原物的初侵染、再侵染
★病原物的越冬和越夏
★病原物的传播即由病原物的传播将病害活动期的初侵染、再侵染和病害休止期的越冬越夏连接起来。
一.病原物的越冬(越夏)(over wintering or summering)
病原物以一定的方式在特定的场所度过不良环境的过程。
越冬越夏方式:
越冬场所:1.病株及其残体2.种子及其他繁殖材料
3.土壤4.介体:持久性传毒昆虫二.初侵染(primary infection)和再侵染(secondary infection) 来自越冬越夏场所的病原物接种体在生长季节中第一次引起寄主发病的过程。称初侵染。 初侵染病株上的病原物在同一生长季节内经传播引起同种寄主群体再次发病的过程。称再侵染。
三.病原物的传播(dissemination of pathogens)
病原物接种体从侵染源向外扩散蔓延的过程。
传播方式:
(1) 主动因素传播:
(2)? 被动因素传播:
空气传播;水的传播
第三节 园林植物病害的流行和预测一、病害流行
(一)病害流行的特征
1.什么是病害流行:
植物病害流行是植物群体发病的现象。
曾经把病害在较短时间内突然大面积严重发生从而造成重大损失的过程称为病害的流行。
在定量流行学中则把植物群体的病害数量在时间和空间中的增长都泛称为流行。
2.流行病的种类
(1)单循环病害(monocyclic disease):
是指在病害循环中只有初侵染而没有再侵染,或者虽有再侵染,但作用很小的病害。
如梨锈病、枯萎病、黄萎病类。
2)多循环病害(polycyclic disease):
是指在一个生长季中病原物能够连续繁殖多代,从而发生多次再侵染的病害。
例如马铃薯晚疫病、玫瑰花灰霉病等气流和流水传播的病害。
(二)病害流行的三要素(因素)
病原物、寄主和环境因素。
1.感病寄主植物:
虽然人类已能选育高度抗病的品种,但是现在所利用的主要是小种专化性抗病性,在长期的育种实践中逐渐失去了植物原有的非小种专化性抗病性,致使抗病品种的遗传基础狭窄,易因病原物群体致病性变化而丧失抗病性,沦为感病品种。
同一种寄主植物大面积集中栽培:
农业规模经营和保护地栽培的发展,往往在特定的地区大面积种植单一农作物甚至单一品种,从而特别有利于病害的传播和病原物增殖,常导致病害大流行。
2.具有强致病性的病原物许多病原物群体内部有明显的致病性分化现象,具有强致病性的小种或菌株、毒株占据优势就有利于病害大流行。
在种植寄主植物抗病品种时,病原物群体中具有匹配致病性(毒性)的类型将逐渐占据优势,使品种抗病性丧失,导致病害重新流行。
病原物数量巨大有些病原物能够大旦繁殖和有效传播,短期内能积累巨大菌量。
有的抗逆性强,越冬或越夏存活率高,初侵染菌源数量较多,这些都是重要的流行因素。
对于生物介体传播的病害,传毒介休数量也是重要的流行因素。
3.有利的环境条件:
环境条件主要包括气象条件、土壤条件、栽培条件等。
有利于流行的条件应能持续足够长的时间,且出现在病原物繁殖和侵染的关键时期。
寄主植物在不适宜的条件下生长不良,抗病能力降低,可以加重病害流行。
气象因素能够影响病害在广大地区的流行,其中以温度、水分(包括湿度、雨量、雨日、雾和露)和日照最为重要。气象条件既影响病原物的繁殖、传播和侵入,又影响寄主植物的抗病性土壤因素包括土壤的理化性质、土壤肥力等。生物因素:生物介体、植物的微生物环境人类活动:各种栽培管理措施,在不同情况下对病害发生有不同的作用,需要具体分析。栽培管理措施还可以通过改变上述各项流行因素而影响病害流行。密植、大肥大水、偏施氮肥。
第五章 园林植物病害防治原理和方法第一节 病害防治的原则策略一、从病理学理论上看,防治植物病害可从三个方面着手
1.消灭或抑制病原
2.提高寄主抗病性
3.控制环境条件,使之不利于病原物而利于寄主二、病害防治的四道防线
1.拒绝和铲除
2.免疫:选育和推广抗病品种,以及通过改进栽培管理或人工免疫等增强寄主抗病性
3.保护:用药剂或其他方法保护寄主免受病原物侵染(未发病时,消毒、打保护药、田园卫生、控制小气候等)
4.治疗:已经发病,用内吸治疗济进行治疗三、为什么植物病害防治要以预防为主
1,在生理和病理上,植物不同于动物,它没有高等动物所具有的血液循环系统和淋巴系统,不能清除坏死组织,染病而发生了组织病变和器官损坏后便不能修复,一旦受害则发病部位无从救治。
2.在技术上,目前还难以做到早期和中期诊断,植物病害在潜育期没有肉眼可见的症状,而一旦病状显露,则病变以进入晚期,治疗难以凑效.
预防应包括三部分:
(1)以优良的耕作栽培技术和合理的水肥管理,保证植物的健康,即所谓健身栽培。健康是丰产、防害、耐害的基本条件;(2)尽一切可能,利用植物的自然免疫和诱导免疫能力,特别是提高对特定病因的免疫能力;
(3)以生态控制的方法减少有害生物种群数量,对外源种群,通过检疫、预测,做好防患准备。这里包括采用对植物安全、不污染环境的药物控制手段。
四、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 IPM):国际上植物病虫害控制的基本策略以作物和作物栽培为中心,对有害生物采取科学的管理系统,在阐明有害生物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充分发挥自然控制因素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协调应用必要的措施,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之下,达到最佳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第二节园林植物病害防治的基本技术一、植物检疫
(一)定义
国家颁布法令,对植物及其产品的运输、贸易进行管理和控制,以防止危险性并、虫、杂草在地区间或国家间传播蔓延,从而保护农业生产。
属以行政立法手段为依托的预防性强制措施。
分进出境检疫和国内检疫(对外检疫和对内检疫)、进口检疫、出口检疫、旅检、邮检、过境检疫等。
二、园林植物栽培技术防治
通过合理的培育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达到丰产又防病的目的。
在全面分析寄主植物]病原物和环境因素三者相互关系的基础上,运用各种栽培调控措施,压低病原物数量,提高植物抗病性创造有利于植物生长发育而不利于病害发生的环境条件,从而达到控制病害流行和危害的目的。
三、选育和推广抗病品种选育抗病品种应用于生产,是一项最安全经济、十分有效和容易推广的病害防治措施。
目前抗病育种的方法包括传统育种和分子育种(转基因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两类。
四、生物防治
(一)定义
以活的有益微生物或生态系统的生物活力控制植物病害。
五,化学防治
(一)定义
农药的新概念是植物调节(Bioregulations),定义应为“农药是影响、控制和调节各种有害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过程,在保障人类健康和合理的生态平衡前提下,使有益生物得到有效保护,有害生物得到较好的抑制,以促进农业现代化向更高层次发展的特殊生物活性物质六、物理防治
1.热处理:火烧、太阳晒、热水或蒸汽
2.机械阻隔:挖沟、覆膜和套袋等
3.微波和射线处理七、外科治疗:用于名贵树木等第六章 园林植物真菌病害第一节 园林植物真菌性叶、花、果病害一、锈病
(一)圆(桧)柏-梨(苹果)锈病
1、症状
2、病原梨胶锈菌(Gymnosporangium haraeanumsyd)为转主寄生,性子器扁平型或近球形,锈子器圆筒形,外观呈灰黄色毛状物;冬孢子双胞有柄。
3、病害发生规律
(1)病害循环:
病菌以菌丝体在圆柏等寄主的菌瘿组织中越冬。次春3月形成冬孢子角 吸水萌发形成担孢子风雨传播侵染梨、苹果等在梨树上形成性孢子锈孢子经风传到圆柏等柏类植物上。传播距离不能超过5公里。缺乏夏孢子阶段,没有再侵染
(2)环境条件:
春季雨水多气温回升较快有利于病害发生。
(3)寄主的抗病性有差异,桧柏、欧洲刺柏、龙柏等易感,柱柏和金羽柏较抗病
4、防治方法
(1)园林技术防治:
避免柏树与梨树等在5公里范围内混植,如特殊情况下需要混植,则应选用较抗病的树种。
(2)药剂防治:
春雨前喷施84%杀毒矾,抑制冬孢子的萌发,8-9月份在柏树上喷施160-200倍波尔多液,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
二、白粉病类
(一)症状
发病部位表面初现白色霉点(菌丝体及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后霉点转呈灰色至污黄色的霉斑,霉层中还可见许多小的黑粒(闭囊壳)。严重时霉斑连合成片,患部组织褪绿变黄以至干枯。
(二)病原 各种白粉菌
(三)发病规律
1、病害循环病菌以菌丝体和闭囊壳在病株或枯枝落叶上越冬,以子囊孢子经气流传播进行初侵染,发病后产生分生孢子作为再侵接种体侵染致病。
2、发病条件白粉病的发生发展与气象条件、栽培管理和品种抗性等有关。
发病适温为15~25℃。冬春气温较常年偏高,雨日和雨量偏少的气候条件最适合白粉病发生。
植株密度过高,通风透光差,偏施过施氮肥,发病往往严重。品种抗性有明显差异。
4、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
(2)修剪病枝叶,清除落叶,集中销毁。
(3)加强栽培管理,合理密植,配方施肥,清沟排渍降湿,促根系生长,防止植株早衰。
4)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病叶率≤10%)选喷20%三唑酮乳油1000倍液;40%福星乳油8000倍液或20%三唑酮硫磺悬浮剂1000倍液1~2次,隔7~10天一次,喷匀喷足。25%敌力脱4000倍;12%腈菌唑3500倍,15
三、炭疽病
(一)症状
叶片上初为褪绿小斑点,扩大后叶片中间为圆型或近圆形浅褐色斑点,叶片边缘为半圆形或不规则病斑,一般比叶片中间的斑大。后期病斑中央变灰白并出现黑色小点(分生孢子盘),边缘为黑褐色
(二)病原:
Colletotrichum sp.刺盘孢属(炭疽菌属)
有性态为围小丛壳Glomerella cingulata spauld et Schrenk)
(三)发病规律
1、病害循环病菌以菌丝体及分生孢子盘在病叶或枯枝落叶及病残体上越冬,次年春天产生分生孢子,风雨传播进行初侵染。当年发病病斑可形成分生孢子进行多次再侵染。
2、发病条件高温(22-28度)、多雨高湿的气候条件有利于病害发生。
偏施氮肥,植株过密,通风不良加重病害。
许多植物的不同品种间抗病性有明显差异。
(四)防治方法
1、减少侵染来源冬季清除枯枝落叶和病残体,发病季节结合修剪剪除病枝叶或病斑。
2、园林技术防治加强栽培管理,合理密植,增强通风透光,控制氮肥用量,增施磷、钾肥,提高抗病性。
3、推广抗病品种
4、化学防治
发病初期喷0.5%—1% 的波尔多液,或50%多菌灵500倍液、75%甲基托布津800倍液。
第二节 真菌性枝干病害
一、榆树枯萎病
为榆树上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国内尚未发现,是对外检疫对象,须高度警惕。
先是嫩梢叶片萎蔫、枝条干枯,然后向下蔓延,全树枯死,但叶片在一段时间内仍未绿色,且不脱落。
二、翠菊枯萎病
(一)症状
1、苗期,全株叶片变黄萎蔫,根系发生不同程度的腐烂2、成株,由下而上叶片出现发黄,最后全株枯死,剖开莖基部可见维管束变褐。
二)病原尖孢镰刀菌翠菊变种(Fusarium oxysporum var.callistephi),是一种土壤习居菌。
(三)发病规律
病菌在土壤中越冬,从根部侵染。幼苗出土后10~20天最感病。
连作,高温多雨,大水漫灌,发病严重。
(四)防治方法
1、避免连作,及时拔除病株烧毁,减少病源数量。
2、土壤消毒:
福尔马林50倍液,4~8公斤/平方米浇土,或热力处理。
3、科学管水,合理施肥。防止漫灌,及时开沟排水,多施腐熟有机肥。
4、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500倍或10%治萎灵300倍液病株淋蔸。
三、香石竹枯萎病
世间性病害,危害多种石竹属植物。
(一)症状
从根部侵入,初植株一侧开始失绿变褐萎蔫。以后叶片枯萎整株萎蔫和枯死。
剖开莖干可见维管束变褐
(二)病原
尖镰孢香石竹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Schlecht.f.sp.dianthi )
(三)发病规律
病原菌在病残体或土壤中越冬,温度适宜湿度高时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和雨水等传播。繁殖材料及土壤是重要的传播来源。土壤湿度高,温度23~28度有利于发病。品种抗病性有明显差异。
(四)防治方法
1、建立无病母本圃。
2、选育推广抗病品种。
3、染病苗床要换土或消毒(覆膜暴晒或热蒸汽处理)
4、药剂防治:
栽种前用50%多菌灵、70%甲基托布津或30%土菌消(恶霉灵)500倍浇土,或灌根。
5、生物防治
荧光假单胞杆菌处理土壤或沾根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六、杨树烂皮病(腐烂病)
(一)症状
1、干腐:
主干、大枝及树干分岔处,初为暗褐色水渍状病斑,略肿胀,皮层腐烂变软,手压有渗出,后期失水下陷 并长出许多针头状突起的分生孢子器,秋、冬可产生子囊壳。
当 病斑环绕树干一周后引起上部死亡。
2、枝枯:
1~4年生小枝,病斑灰色,环绕一周后枝条死亡。后期长出小黑点状的子囊壳。
(二)病原
污腐皮壳菌(Valsa sordida)
(三)发病规律
1、病害循环:
病菌在枝干病部越冬,次春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和昆虫传播,从伤口或死亡组织侵入。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多次再侵染。
2、病菌的寄生性典型的弱寄生菌,潜伏侵染普遍。病菌常年潜伏在树体上,先在各种衰弱部分生活,再侵入活组织。
3、气候条件
平均气温10~15oC 发展最快,有春秋两个发病高峰。冻害可加重发病。春季干旱有利于发病。
4、与林带结构和 树龄等有关林带边缘发病最严重。当年定植幼树和6~8年生树发病重。
5、不同树种的抗病性有差异,小叶杨、加杨和美国白杨等较抗病。
(四)防治方法
1、选育推广抗病良种。
2、插条应冷藏于2.7oC 以下阴冷处,防止干燥失水。
3、科学整枝,修剪应逐年进行,去除病枝,清除重病树。
4、营造半透风式防护林。
5、对大树,剪枝,刮除病斑并涂药。药剂有:10%碱水、0.1%升汞、5%甲基托布津和双效灵(1:10倍)。
七、银杏莖腐病
可危害多种树木,可引起大量死苗。
(一)症状莖基部初现黑褐色病斑环绕莖基部一周全株死亡,叶片下垂不脱落。
病苗根颈部皮层稍皱缩,内部组织腐烂呈海绵状或粉末状。
拔出根部只剩下光滑的木质部。
(二)病原菜豆壳球孢(Macrophomina phaseolina)
(三)发病规律
1、病菌是土壤习居弱寄生菌,从伤口侵入。夏季炎热,土壤温度升高,损伤苗木莖基部,利于病菌侵入。
2、苗圃地积水,苗木生长差,发病显著增加。
3、病害一般在梅雨季节后10~15天开始发生,直至9月中旬才停止蔓延。6、7、8 三个月天气持续亢热,发病就重。
(四)防治方法
采取以促进寄主生长健壮,提高抗病力及在夏季降低苗床土温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
1、施足底肥和土壤消毒
播种前14天,每亩施25公斤硫酸亚铁,翻耕耙平土壤。
2、高温催芽
3月上旬末把种子上炕加温催芽,室温保持在20~35oC,当催芽至种壳破裂,胚根露出时,即可取出播种。
3、适当密播,防止灼伤。
4、地膜覆盖,促早苗齐苗。
播种后喷足水,盖膜,长江流域至4月20前后,苗木以大量出土,揭膜。
5、高温季节,适时遮荫(上午10时~下午4时)或苗木间覆草,并及时浇灌,降低土表温度。
八、松瘤锈病
(一)症状树干或枝条上形成木瘤,表面不规则开裂。
(二)病原栎柱锈菌(Cronartium quercuum)
(三)发病规律
1、病害循环
栎叶上冬孢子萌发(8~9月)产生担孢子,气流传播侵入松树,潜伏期1~2年,
第2、3年形成性子器和性孢子,
第3、4年产生锈子器和锈孢子,气流传播侵染栎树。
2、环境条件夏季凉爽,空气湿度高的地区多发。
(四)防治方法
1、适地适树,不种松栎混交林。
2、修剪病瘤并涂抹0.025%~0.05%的链霉素菌酮软膏,挖除重病树。
3、幼林喷65%福美铁或福美锌或代森锌500倍。
简言之,就是关于园林植物病害的学问。
是研究园林植物病害的表现特征、产生的原因、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防治的理论和方法。
症状学、病原学、病理学、流行学和治理学。
园林病害治理的必要性(重要性)
九五期间,全国森林病虫害发生都在1.1亿亩左右,造成损失达369.5亿元。其中直接损失60.9亿元。
松材线虫萎蔫病:
2003年统计,发病面积达8.1万公顷,3500多万棵松树死亡,给我国松林资源,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榆树枯萎病:
1930-1935 250万株榆树死亡,美国
1971-1975 600万株,英国园林病理学发展简史大略分为6个时期有文字记载的初期古希腊的有关文献中有各种病害的记载:
疫病(blight)、瘟病(blast)、锈病(rust)、霜霉病(mildew)和黑粉病(smut)等。
由于当时科学技术很不发达,人们认为植物病害的发生是天神在发怒。
2.300B.C—A.D500
这一时期的哲学著作中有关于野生树不受病害侵袭,而栽培植物则大量发病的描述。
(现代人口膨胀,生态平衡遭到破坏,高度密植,单一纯种植物大面积栽培等是植物病害爆发的根本原因)
3.A.D501——1700 西方科学的黑暗时期,宗教、神学占统治地位。
4.1701——1800 工业革命推动了其他科学的发展。分类学时代。林奈创立双名法,植物分类学得到较快的发展,一些学者试图对植物病害进行分类。
5.1801——1900 植物病理学形成时期
(1)1845-1847 马铃薯晚疫病在欧洲流行,数十万人饿死和大量移民。这一事件刺激了植物学家和真菌学家去研究植物病害问题,大大促进了本学科的发展。
(2)De Bary 植物病理学之父,德国人
1853年阐明了禾谷类植物锈病和黑粉病的特征,而后确定了马铃薯晚疫病的病原寄生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确立了植物病害是由病原菌侵染引起的观点。
这些划时代的工作为植物病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3)Julius kuhn 1858年编著出版《作物病害原因和防治》是世界上第一部完备的植物病理学教科书,标志着植物病理学的诞生。
6.1901—— 现代植物病理学时期
(1)植物病害得到了更加广泛和深入的研究,病毒和植原体被确认为植物病原。
(2)化学防治得到广泛应用
1883年法国人Millardet 确定了波尔多液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效果。20世纪30—40年代有机杀菌剂的合成和使用,推动了植物病害化学防治的迅猛发展。
(3)抗病品种成为重要的防治手段
(4)生物防治取得成功
(5)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理论日趋完善
(6)寄主—病原物相互作用的分子机理的探讨正成为学科的热点
(7)计算机和卫星遥感技术将为植物病害的发生监测和预测预报提供重要手段第一章 植物病害的概念第一节 植物病害的定义植物病害的定义
植物在环境因素的有害作用下,其生理程序的正常功能偏离到不能或难以调节复原的程度,导致一系列的生理病变、组织病变和形态病变,生长发育失常或受害,造成经济上或生态上的损失,这种现象称为植物病害。
为了正确地理解这一概念,应明确如下几点:
病害是在环境因素地有害作用下引起的,由于遗传因素引起的遗传性病害一般不列入植物病理学的研究范围。如:玉米自交系的白苗病。
2.有病变过程,才称为病害。细胞的死亡、组织的坏死和形态的改变等不是瞬间完成,而要经历一段时间。单纯的机械损伤不是病害。
Plant disease, an illness or unhealthy condition caused by infect,a disorder etc.,but not by an accident.
Ill,not in good health,not well
3.有经济上或生态上的损失。有些病害没有经济上的损失,甚至对人类有益。如:杂色花瓣的郁金香,受黑粉菌寄生形成的茭白。这些都不视为病害。
因此,植物病害是一个带有人类好恶的概念,同时也是一种自然现象。
病原和环境因素为了研究和描述的方便可将致病因素细分为病原和环境因素。
病原直接导致植物病害发生的因素。包括生物性病原和非生物病原。
环境因素除病原外,其他与植物发病密切相关的外界因素。
寄生物、寄主、病原物寄生物和寄主一种生物生活在另一种生物上,并从中吸取食物(营养),这种生物称为寄生物,提供食物的生物称为寄主。
病原物引起病害的寄生物称为病原物。
传染病与非传染病传染病由生物因素(病原物)引起的病害。
非传染病由非生物因素引起的病害。
病原、寄主和环境的相互关系
病原、寄主和环境是植物病害发生发展的三个基本因素,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称为植物病害的三角关系。
植物病害的爆发流行大多是人类活动引起生态失调所造成的恶果病原、寄主和环境的相互关系中,加上人的因素,构成了植物病害的四角关系。这一概念在环境因素中突出了人的作用。
(一)成熟的自然生态系统中的自动平衡,使得寄生物与寄主之间相对稳定共处,寄主种群不致严重受害。
1.自然群落种物种多种多样,交杂混生,互为隔离,对寄生物的传播具有一定的阻隔作用。
2.寄主与寄生物长期共同进化,已发展出不同程度的抗性,并且寄主群体具有异质性,整个群体不致因寄生物的存在而严重受害。
3.生态系统中,物种间相生相克,关系错综复杂,存在其他物种对寄生物的寄生、捕食、抗生和竞争,大大削弱了植物寄生物种群的发展。
4.环境中的理化因素未必完全适合植物寄生物的繁殖和活动。
(二)人类活动造成生态失调人工农林生态系统是一种很不稳定的生态系统,种间和种内的多样性减少,品种选育和推广造成抗性单一化,带来遗传上的脆弱性。耕作和栽培措施削弱了自然防病因素或为寄生物造就了适生环境。因而生态环境被破坏,某些寄生物得以超常发展,酿成灾害。
植物病害的症状病状 植物生病后本身所表现出来的肉眼或放大镜下可见的形态特征。如变色、坏死和腐烂等病症 是病原物在病株或病部所表现的形态特征。(出现在病部的肉眼可见的病原物营养体或繁殖体。如:白粉、小粒点等)
症状 包括病状和病症,是植物生病后所表现出来的病态。
隐症 有些病害在一定条件下,症状可以消失,这种现象成为隐症。
病状 大体分为5类变色由于叶绿素的合成受阻或被破坏,其他色素形成过多,叶片表现出不正常的颜色褪绿:叶片全部均匀或较均匀的变为浅绿或黄绿色。
黄化:叶片全变成黄色花叶:叶色浓绿和浅绿相间,呈镶嵌状杂色或碎色:主要在花瓣上。
(二) 坏死植物细胞和组织的死亡斑点:是叶片、果实和种子等局部坏死的表现腐烂:受害部位由于病菌酶和毒素的作用,致使组织分解离析溃疡:病害深达形成层,其周围常位愈合组织包围稍隆起,中央组织坏死,凹陷并开裂
(三)枯萎或萎蔫指病原物从植物的根部或干部侵入微管束,使水分输导受阻,导致整株植物枯萎的现象
(四)畸形因植物细胞或组织过度生长或发育不足引起肿瘤:局部组织增生丛枝:植物的主、侧枝顶芽被抑制,侧芽大量发生,枝条节间短、叶小,枝叶密集成扫帚状变形,指受害器官肿大,皱缩等,失去原来的形状疮痂:病变组织下层或四周有木栓增生,形成粗糙隆起的小疤,后期有时龟裂,下陷
(五)流脂或流胶植物细胞分解为树脂或树胶,自树皮流出。常称为流脂病或流胶病。
病症类型粉、霉状物表面可见明显的白粉状物(白粉病)或霉层(其它真菌病害)
锈状物
病部上黄褐色或铁锈色的点状、块状、毛状或花朵状物(锈病)
膜状物或线状物膏药状物或菌索粒状物闭囊壳、菌核等伞状物和马蹄状物担子菌的子实体菌脓(溢脓)
细菌病害特有,潮湿时病部出现的脓状粘液,干燥后成为胶质膜状、粒状或小块状物。
第二章 非传染病温度异常 低温高温
1 低温对园林植物的影响:
冻害的表现:
(1) 不可见的生理失调:
细胞膜内可溶物渗漏;
呼吸超过合成;
乙醛、乙醇等有毒物质积累;
蛋白分解加速;
冷害导致水分吸收达不到蒸腾消耗;
冰压、冰冻窒息、冰冻干燥、冰冻脱水
(2 )可见的冻害症状:
叶子上的水浸状病斑;
皮层、芽点等坏死呈黑褐色(如牡丹出现僵蕾和芽枯);多肉组织常在冻害后腐烂;
树体“破腹”
2 高温伤害及防治:
高温典型症状:卷叶 顶端坏死 幼叶发黑 边缘锯裂灼伤 防治措施,浇水 遮荫二 水分失调土壤含水量:
空气相对湿度:
(1)旱:枝叶萎垂、黄化、落叶
(2)涝:沤根、烂秧、湿斑、水肿;
(3)湿度波动大:
先干后湿容易组织开裂
先湿后干容易发生蒂腐、脐腐、基腐等三 光线、光照失调:
弱光:黄化强光:日灼病、焦枯
四 营养失调:
缺素症:土壤中存在的植物必需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的总含量不足或有效态降低,致使植物所吸收的 数量低于自身正常所需的最低水平,生理功能受到干扰而出现病状,成为缺素症(nutrition deficiency)
中毒症:土壤中某些营养元素过量导致对植物产生伤害称为中毒症。
磷钾缺乏:影响糖运输,蛋白合成等,出现红色条纹或叶缘、叶尖坏死。
钙缺乏:新生组织生长点如根尖和顶芽会畸形坏死
镁、硫、铁、锰、铜缺乏:叶片褪绿、黄化,铁、铜缺乏症状先出现在幼叶,镁、硫、锰缺乏症状出现在老叶居多,但有时也表现在中部或上部幼叶上。
锌缺乏:双子叶植物节间缩短,生长矮化(簇生病),叶片明显变小(小叶病)
钼缺乏:叶片明显缩小并呈不规则形状,即所谓“鞭尾”状
硼缺乏:生长点坏死,花粉发育不健全,
肥害:花肥护花神观叶型营养液适用于发财树、绿萝、散尾葵、绿巨人、绿帝王、橡皮树、万年青、变叶木等多种观叶植物,使用时如果随意加大用量,就会出现肥害:2-3天后先端叶片从叶尖、叶缘出现灰白色,接着叶脉也褪为浅绿色至白色,整个叶片上的叶绿素逐渐褪浅,形成分界不明显的半叶白半叶浅绿的情况。严重的整叶成为油渍状灰白色,叶片变成薄纸状,略向上卷,不能进行光合作用,5-6天后叶片干枯脱落。
五 空气、水源、土壤污染:
A 空气污染
SO2来源:煤、石油燃烧 症状:豆类最为敏感 叶片褪绿、早期脱落
HF主要来源:炼油厂烟囱,毒性较大症状:叶尖、叶缘水浸状,后变褐色,至落叶
O3来源,汽车尾气及其它内燃机废气 O2+NO2紫外照射下光化反应毒性最高 症状:叶面斑驳或褪绿斑
B.水源和土壤污染:
铬:镉,硼:锰,砷:
C.药害桃树、碧桃、榆叶梅、红叶李等忌用铜素杀菌剂,否则会使叶片变红、落叶。
百菌清对柿、梨、梅等易产生药害。
溶解硫酸亚铁的水要用硫酸或米醋调成PH为4左右。
六、非传染病的特点
1.只涉及病原和植物之间的二元关系
2.只有病状,没有病症
3.往往和特定的地理和环境条件相联系,发病均匀,没有发病中心和传染趋势。
第三章 侵染性病原第一节 病原真菌真菌的作用真菌的特征
1真核生物
2营养体已菌丝或酵母(单细胞)的形式存在,菌丝呈顶端生长
3有比较坚硬的细胞壁,其成分主要是几丁质
4没有叶绿素,为异养生物能分泌胞外酶,降解不能直接吸收的物资
5以孢子进行繁殖真菌的营养体菌丝和菌丝体菌丝:真菌的营养体呈丝状,称为菌丝。
菌丝体:菌丝分枝交错缠绕形成肉眼可见的絮状物,称为菌丝体。
(二)菌丝的种类
1.无隔菌丝2.有隔菌丝
(三)菌丝的变态类型
1.吸器(haustorium):植物上的专性寄生真菌在细胞间隙生长的菌丝伸入到细胞内部形成的特殊的形态,吸取养分,这种特化的菌丝就是吸器。(霜霉菌吸器为丝状、白锈菌为小球状、白粉菌为掌状)
2.假根(rhizoid):在菌丝的某一点上生出短的细分支,外表象根,可伸入基质内吸取养分并支撑上部菌体。这种根状菌丝称假根。(根霉)
3.菌环(constricting ring):捕食性真菌为了获得养料捕捉线虫,在菌丝分支上由三个细胞组成环状物,具柄,是捕食性真菌的捕食结构,具分泌能力。(捕虫霉属——可用于生防)
4.菌网(networks loops):是由菌丝形成许多小环网眼组成的网状菌丝,能分泌粘性物质,也是捕食结构。(节丛孢)
5.附着枝(hypophode):真菌在菌丝两旁生出耳状结构,以作攀附或吸养。这种耳状结构称附着枝。(小煤炱目)
6.附着胞(appressorium),芽管或菌丝的顶端膨大,其上分泌粘质物以牢固地粘着在寄主表面,此即附着胞。
(四)真菌的组织体菌组织疏丝组织(prosenchyma):
较疏松,菌丝体大致相互平行排列,细胞长形。
拟薄壁组织(pseudoparenchyma).:
较紧密,菌丝间不易区别,组织细胞也不易分离,由大致等径的薄壁细胞组成。
1菌索(rhizomorph):由菌丝体平行排列形成的长条状或绳索状结构,由外皮、顶端生长点、髓部组成。外皮非细胞结构,髓部由两种组织形成。
生物学功能:加快营养运输; 蔓延侵染;
可休眠,或可生出繁殖体。
2.子座(stroma):由拟薄壁组织和疏丝组织组成或由菌丝体与部分寄主组织结合形成的一种垫状营养结构,可产生子实体和度过不良环境。
真子座:由拟和疏组成
假子座:由菌丝体和植物部分组织一起组成
3.菌核(sclerotium):由拟薄壁组织和疏丝组织形成的一种坚硬的休眠体,既是营养贮藏器官,又是度过不良环境条件的休眠体。
真菌核:完全由菌丝组成
假菌核:由菌丝和寄主组织组成真菌的繁殖体无性繁殖的孢子类型无性繁殖指不经过两性细胞的结合产生新的个体的繁殖方式.
子实体真菌产生孢子的结构体孢子囊由菌丝或孢囊梗顶端膨大而形成的囊状物孢子类型游动孢子:形成于游动孢子囊内,具有1-2根鞭毛的孢子孢囊孢子:孢子囊内原生质裂成小块,然后每一小块单独发育成一个球形的孢子(无鞭毛)
粉孢子(解孢子)菌丝细胞于分隔处收缩断裂而形成的近球形的链状孢子芽孢子:由营养细胞产生小突起,细胞壁缢缩,最后从母体上脱落而形成的孢子分生孢子:由菌丝分化出特殊的产孢短枝——分生孢子梗,在梗的顶端或侧面形成的孢子厚垣孢子:菌丝或分生孢子细胞内的原生质浓缩变圆,细胞壁加厚而形成的细胞,是一种休眠孢子,能抵御不良环境。
有性繁殖的孢子类型
1.有性繁殖两性细胞经质配(plasmogamy N+N)→双核阶段(N+N)→核配(karyogamy 2N)→减数分裂(meiosis N),然后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与植物有一点差异)
孢子类型卵孢子:由两个配子囊(大多异形)接触后,雄器内的细胞质和细胞核移到藏卵器里经质配和核配而形成的孢子接合孢子:两个相互接触的配子囊(基本同形)之间的隔膜消失后,质与核各自相互配合形成的二倍体孢子子囊孢子:子囊菌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由两个异形配子囊相结合,经过质配、核配和减数分裂而形成的孢子担孢子:担子菌但自立的双核经核配和减数分裂而形成的外生在担子上的孢子真菌分类概说
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50多年中,真菌的分类采用Martin的分类系统,认为真菌是植物界的一个门。
20世纪70年代初—80年代末,真菌的分类采用Ainsworth的分类系统,认为真菌不属于植物界,而将真菌单独设立一个界—真菌界,下设粘菌门和真菌门。
真菌界:
粘菌门,营养体是没有细胞壁的原生质团,如变形虫状真菌门:
鞭毛菌亚门:营养体为单细胞或无隔菌丝体,孢子和配子或者其中之一是可以游动的。
接合菌亚门:营养体是菌丝体(典型的没有隔膜),有性生殖产生接合孢子,没有游动孢子。
子囊菌亚门:营养体是有隔菌丝体,极少数是单细胞,有性生殖产生子囊孢子。
担子菌亚门:营养体是有隔菌丝体,有性生殖产生担孢子。
半知菌亚门:营养体是有隔菌丝体,没有发现有性阶段,但可能进行准性生殖。
现代超微结构、分子水平、及生物化学研究表明,真菌是多元起源演化的,尤其是卵菌,它的细胞壁主要成份是纤维素,游动孢子为二倍体且有茸鞭,和基因组DNA的G+C的含量高于接合菌,因此卵菌不属于真菌,应归属另一个类群。 原来的真菌是广义的真菌,应称为菌物。现在的真菌是狭义的真菌,为TRUE FUNGI
《INTRODUCTORY MYCOLOGY》Alexopoulos & Mims第四版,<<DICTIONARY OF FUNGI>>第八版。
已采用八界系统,将菌物归入真核生物中的3个界中,即:假菌界(chromista)、真菌界(fungi)、类菌原生动物界(protozoa).取消了半知菌作为一个式样系统类群,并将其转移到子囊菌核担子菌中,这些半知菌应属于不同的门(phyla),第八版主张用“有丝分裂孢子真菌”(mitosporic fungi)来表示半知菌。
原生动物界(Protozoa)
集胞粘菌门(Acrasiomycotawys)
网柱粘菌门(Dictyosteliomycota)
粘菌门(Myxomycota)
★根肿菌门(Plasmodiophoromycota
假菌界/藻物界(Chromista)
丝壶菌门(Hyphochytriomycota)
网粘菌门(Labyrinthulomycota)
★卵菌门(Oomycota)
真菌界(Fungi)
★子囊菌门(Ascomycota)
★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
★壶菌门(Chytridiomycota)
★接合菌门(Zygomycota)
粘菌类:
粘菌是一类具有如下特征的一类真菌:
(1)存在变形体、进行摄食异养,能运动;
(2)有时静止,胞壁含纤维素;
(3)也可以吸收异养,繁殖时产生孢子;
六、鞭毛菌亚门根肿菌纲:游动孢子前端有两根长短不一的尾鞭。
卵菌纲:游动孢子有1根尾鞭和一根茸鞭。
双鞭毛游动孢子,前生茸鞭和后生尾鞭二倍体营养体,减数分裂在配子囊内进行卵配生殖,产生卵孢子细胞壁由?-葡聚糖和纤维素组成,
线粒体管状脊突赖氨酸合成途径,diaminopimelic
卵菌纲中以霜霉目与园林植物病害关系最密切霜霉目的分类特征
游动孢子为单游式,藏卵器中只形成一个卵孢子。
霜霉目的分类
1.孢子囊单独发生在孢囊梗的顶端……………………2
孢囊梗生在植物表皮下,排列成层,孢子囊串生…白锈科孢囊梗与营养菌丝差别甚微,为无限生长……………腐霉科孢囊梗与营养菌丝不同,为有限生长………………霜霉科腐霉科分类腐霉属(Pythium)
孢子囊萌发时长出泡囊,原生质转入泡囊,再形成游动孢子,孢子囊很少从孢囊梗上脱落。雄器与藏卵器为侧面接触接合,寄生性较弱。
疫霉属(Phytophthora)
孢子囊萌发很少长出泡囊,游动孢子形成于孢子囊中,孢子囊常从孢囊梗上脱落。雄器与藏卵器的基部接触接合,寄生性较接合菌亚门
多数为腐生菌,根霉属(Rhizopus)和毛霉属(Mucor)的少数种类可引起种实腐烂.
子囊菌亚门子囊果的形态是重要的分类依据子囊果的类型:
子囊果是子囊菌有性世代的产孢结构,子囊果的类型是子囊菌分类的重要依据。
闭囊壳:封闭无孔口子囊壳:呈瓶状或有开口的球壳子囊盘,盘状,大量子囊平行着生于盘面上子囊腔(座):在子囊发育过程中子座组织消解形成的腔状结构。
主要类群外囊菌目(Taphrinales)
无子囊果,子囊棒状,裸生,并排地排列在寄主组织表面,仅一科一属。
外囊菌属((Taphrina):全为寄生菌,引起桃缩叶病。
白粉菌目(Erysiphales)
子囊果为闭囊壳,四周或顶端有各种形状的附属丝,全为专性寄生菌,产生吸器吸取植物营养。初在植物体表呈一层白粉状,故称白粉病,后期产生黑色的球形小颗粒——闭囊壳。
球针壳属(Phyllactinia)
闭囊壳内有多个子囊,顶端有可融解的帚状细胞,赤道部位有基部膨大、刚直的附属丝。榛球针壳(P.corrylea)引起桑、梨、柿、核桃的白粉病。
叉丝壳属(Microsphaera):
闭囊壳内有多个子囊,附属丝顶端有多回分支。M.alni为害栗树,M.yamadai为害核桃。
钩丝壳属(Uncinula):
闭囊壳内有多个子囊,附属丝顶端呈钩状或螺旋状。U.necator为害葡萄,U.mori为害桑树。
球壳目(Spaeriales)
子囊果为子囊壳,通常暗色,子囊之间常有侧丝,子囊壁单层。
黑腐皮壳属(Valsa):
子囊壳埋生于子囊基部,有长颈伸出子座,子囊孢子香肠性,单细胞。V.mali引起苹果树腐烂病。
长喙壳属(Ceratocystis)
子囊壳有长颈,子囊壁早期溶解,子囊孢子单胞无色,多为钢盔形,有的为扁圆形,成熟随粘液从孔口流出,由昆虫传播。
赤霉属:(Gibberella)
子囊壳单生或群生在肉质的子座上,子囊壳壁蓝色或紫色。子囊棒状有柄。子囊孢子多胞纺缍形,无色。无性世代为镰刀菌属 Fusarium。
小丛壳属 (Glomerella)
子囊壳小,球形,半埋生在子座内;子囊棍棒状,无侧丝;子囊孢子单孢无色,长椭圆形,稍弯曲。有性世代在自然界很少发生,无性世代为炭疽菌属(Colletotrichum)。
苹果梨炭疽病G.cingulata
痂囊腔菌属 (Elsinoe)
子囊在子囊腔中不规则散生,每个子囊腔只有一个球形子囊,子囊孢子长圆筒形,3隔4胞、无色。为害植物主要是无性世代 (痂圆孢属Sphaceloma) 。我国有性世代未发现,主要无性。
代表:葡萄黑痘病。
黑星菌属(Venturia)
假子囊壳很小,表面生有刚毛,埋生或表生。子囊孢子椭圆形,双胞大小不等,淡色,个别褐色,可为害植物叶片和果实。无性黑星孢Fusicladium
代表病害:梨黑星病V.pirina 苹果黑星病V.inaequelis
核盘菌属 (Sclerotinia)
菌丝体可以形成菌核,菌核萌发后可形成长柄子囊盘,子囊棍棒状,平行排列,有侧丝。子囊孢子椭圆形或仿缍形,单胞无色。寄主范围很广,可侵染32科160多种植物。
代表:油菜、向日葵菌核病。
担子菌亚门担子果的类型高等担子菌的担子着生在具有高度组织化的结构上形成子实层,这种担子菌的产孢结构叫担子果(basidiocarp)。常见的各种蘑菇、木耳、银耳、灵芝等,都是担子菌的担子果。
担子果的发育类型有裸果型、半被果型和被果型三种。
子实层从一开始就暴露的为裸果型;
子实层最初有一定的包被,在担子成熟前开裂露出子实层的为半被果型,如伞菌;
子实层包裹在子实体内,担子成熟时也不开裂,只有在担子果分解或遭受外力损伤时担孢子才释放出来,为被果型,如马勃。
(二)担子菌的分类根据担子果的有无、担子果的发育类型,担子菌亚门分为3个纲,已知有16000多种。
1.冬孢菌纲( Teliomycetes ):没有担子果,在寄主上形成分散或成堆的冬孢子。高等植物上的寄生物。
2.层菌纲( Hymenomycetes ):有担子果,裸果型或半被果型。
3.腹菌纲( Gasteromycetes ):有担子果,被果型,担子形成子实层,担子是无隔担子
(三)冬孢菌纲冬孢子萌发产生的先菌丝分化为有隔或无隔担子,不形成子实层。
菌丝体发达,有初生菌丝体,但主要是双核的次生菌丝体。
冬孢菌纲分锈菌目( Uredinales )和黑粉菌目( Ustilaginales )。
1,锈菌目锈菌目真菌一般称作锈菌,在病斑表面往往形成称作锈状物的病征,所引起的病害一般称为锈病。已知约6000个种。
锈菌目的特征是:冬孢子萌发产生的先菌丝内产生横隔特化为担子;担子有4个细胞,每个细胞上产生1个小梗.小梗上着生单胞、无色的担孢子;担孢子释放时可以强力弹射。
通常认为锈菌是专性寄生的,但是已有少数锈菌如小麦禾柄锈菌( Puccinia graminis f,sp tritici )等10多种锈菌可以在人工培养基上培养。
(1) 锈菌的五种孢子类型
0.性孢子( Pycniospore ):性孢子单细胞,单核,产生在性孢子器内,其作用是与受精丝进行交配。性孢子器( pycnium )是由担孢子萌发形成的单核菌丝体侵染寄主形成的一种有孔口、近球形的结构。
Ⅰ.锈孢子( aeciospore ):锈孢子双核,单细胞,产生在锈孢子器内。锈孢子器( aecium)和锈孢子是由性孢子器中的性孢子与受精丝交配后形成的双核菌丝体产生的,因此锈孢子器一般是与性孢子器伴随产生。
Ⅱ.夏孢子( urediospore ):夏孢子是双核菌丝体产生的成堆的双核孢子,夏孢子萌发形成双核菌丝可以继续侵染寄主,作用与分生孢子相似,但两者性质不同。许多夏孢子聚生在一起形成夏孢子堆( uredium )。
Ⅲ.冬孢子( teliospore ):冬孢子是双核菌丝体产生的厚壁双核孢子,一般是在生长后期形成的休眠孢子。冬孢子是锈菌双核进行核配的场所。许多冬孢子聚生在一起形成冬孢子堆( telium )。
Ⅳ.担孢子:冬孢子萌发形成先菌丝,先菌丝转化为有隔担子,担子的小梗上产生担孢子。锈菌的担孢子一般称作小孢子,是单核孢子。
(2)转主寄生指锈菌必须生活在两种不同的寄主上才能完成其生活史的现象。
(3)锈菌的分类主要根据冬孢子的形态、排列和萌发的形式。锈菌目通常分为2个科。
柄锈菌科( Pucciniaceae)的冬孢子有柄,冬孢子大多裸露子寄主体外。
栅锈菌科(Melampsoraceae的冬孢子无柄,聚生子寄主体内。
其他缺乏有性阶段的锈菌,即未见冬孢子的锈菌则简单地归子一类,即半知锈菌类。
1.1 胶锈菌属(Gymnosporangium)
冬孢子双细胞,有可以胶化的长柄。没有夏孢子阶段。
梨锈病(G,haraeanum )冬孢子阶段在桧柏上,性孢子和锈孢子在梨树上引起梨锈病。
1.2 多胞锈菌属(Phragmidium )
冬孢子3至多细胞,壁厚,表面光滑或有瘤状突起,柄的基部膨大。
玫瑰多胞锈菌(P,rosae-multiflorae )引起玫瑰锈病
1.3 层锈菌属(Phakopsora)
冬孢子单细胞,无柄,不整齐地排列成数层;夏孢子表面有刺。
枣层锈菌(P,ziziphi-vulgaris )引起枣树锈病。
2,黑粉菌目黑粉菌目真菌一般称作黑粉菌,特征是形成成堆黑色粉状的冬孢子(习惯称作厚垣孢子)。
冬孢于萌发形成先菌丝和担孢子;担子无隔或有隔,但担子上无小梗,担孢子直接产生在担子上,担孢子不能弹射。
黑粉菌与锈菌的主要区别是,它的冬孢子是从双核菌丝体的中间细胞形成的,担孢子直接着生在先菌丝(没有小梗)的侧面或顶部,成熟后也不能弹出。黑粉菌大多为兼性寄生的,寄生性较强。在自然界,只有在一定的寄主上生活才能完成生活史。
(1).黑粉菌属(Ustilago)
孢子堆外面没有膜包围,冬孢子散生;冬孢子,萌发时产生有横隔的担子;担子侧生担孢子。
小麦散黑粉菌(U.tritici)引起小麦散黑粉病。
(四)、层菌纲外担菌目(Exobasidiales )真菌都是高等植物上的寄生物,为害茎叶引起叶斑和肿瘤等。它们没有担子果.担子在受害部的表面形成子实层。外担菌属(Exobasidium ) 的许多种可为害山茶科、石楠科、樟科等常绿木本植物。
胶膜菌目( Tulasnellales )真菌形成铺展在基质表面的担子果。担子果有白色、褐色、灰色、粉红色等。寄生的主要是为害植物靠近上面的部分,有些是兰科植物上的菌根真菌。其中亡革菌属(Thanatephorus )中的瓜亡革菌(T.cucumeris ),为半知菌立枯丝该菌( Rhizoctonia solani )的有性阶段。
蘑菇目(Agaricales )真菌的担子果是肉质的,为半被果型,典型的为伞状,由菌盖和菌柄两部分组成;子实层着生在菌盖下面的菌褶上。少数蘑菇目真菌的子实层体呈孔状,如牛肝菌属(Boletus )中的食用菌。
蘑菇目真菌少数可引起树木和果树的根腐病,其中最主要的是蜜环菌(Armillaria mellea )。我国著名药材天麻,就是蜜环菌和一种兰科植物共生形成的。
九、半知菌亚门真菌Deuteromycotina
半知菌中,有的是由于自然条件下其有性阶段很少见而未被发现,有的由于缺乏性亲和的相对交配型,有的则可能完全丧失有性生殖能力。
未发现有性阶段的鞭毛菌、接合菌以及未发现冬孢子的锈菌(不完全锈菌)往往根据无性阶段的特征就可以确定它们的分类地位,就不列入半知菌。
已证明半知菌大多属于子囊菌,少数属于担子菌,因此半知菌与子囊菌的关系较为密切。
(一)半知菌的载孢体(子实体)类型:
分生孢子梗、分生孢子梗束、分生孢子座、分生孢子盘、分生孢子器等。
分生孢子梗束(synnema)
是一束基部排列较紧密、顶部分散的分生孢子梗,顶端或侧面产生分生孢子。
分生孢子座(sporodochium )
是由许多聚集成垫状的、很短的分生孢子梗形成,顶端产生分生孢子。
分生孢子盘(acervulus )
由菌组织构成的垫状或浅盘状、上面着生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的产孢机构。
分生孢子器(pycnidium)
由菌组织构成的一般有固定孔口的产生内生分生孢子的器官。
分生孢子器可生在基质的表面、部分或整个埋生在基质或子座内。
(二)半知菌分类半知菌的分类主要是根据无性阶段(分生孢子阶段)的形态特征,不同群体间不一定有相近的亲缘关系和系统发育关系。因此,通常在它们的各级分类单元名称前加上“形式”两个字,如形式亚门、形式纲、形式目等,以表示半知菌分类单元的含义与其他真菌的不同。
根据无性阶段建立的式样属和式样种等分类单元,并不反映系统发育的关系。例如无性阶段属于同一个属的半知菌,根据有性阶段的特征可以划归不同的属。
Ainsworth(1973)现代分类系统虽然也以形态学为基础,但更加注重真菌的产孢方式。是目前真菌界比较公认的真菌分类系统,根据真菌形态和产孢方式将半知菌亚门分3个纲:
1、芽孢纲(Blastomycetes ):营养体是单细胞或发育程度不同的菌丝体,产生芽孢子繁殖。芽孢纲包括酵母菌和类似酵母的真菌。
2,丝孢纲 (HyPhomycetes),营养体是发达的菌丝体,分生孢子主要外生在分生孢子梗上,不产生在分生孢盘或分生孢子器内。
3,腔孢纲(Coelomycetes ):分生孢子产生在分生孢子盘或分生孢子器内。
由于半知菌中包括许多子囊菌和担子菌的无性阶段,这些真菌的有性阶段分在于囊菌或担子菌中,它们的无性阶段又分在半知菌中,因此,同一个真菌种就有两个学名。
根据国际命名法规,每一个生物的种只能有一个合法的学名。就许多子囊菌和担子菌来说,它们有性阶段的学名是正式的学名,但它们的分生孢子阶段的学名在应用上很方便。所以目前在国际上也认为是合法的。
(三)丝孢纲丝孢纲分为4个目,已知有9000种左右。
1.无孢目(Agonomycetales ) 除厚垣孢子外,不产生其他分生孢子。
2.丝孢目(Moniliales) 分生孢子梗散生。
3.束梗孢目(Stilbellales ) 分生孢子梗聚生形成孢梗束。
4.瘤座菌目(Tuberculariales ) 分生孢子梗着生在分生孢子座上。
1.丝孢目
(1).丛梗孢属(Monilia )
分生孢子梗二叉状或不规则分枝,无色;
芽生串孢型的分生孢子椭圆形至长卵圆形,单细胞,孢子链呈念珠状。
[仁果丛梗孢〔M.fructigena )引起苹果、梨等仁果类的果实褐腐病]。
2.粉孢属(Oidium )
菌丝体表生;
分生孢子梗直立。顶部产生菌键型的分生节孢子(粉孢子)。
分生孢子串生,单胞,无色。
引起白粉病,为白粉菌的无性阶段 [橡胶粉孢(O.heveae )引起三叶橡胶树的白粉病]。
3.葡萄孢属(Botrytis )
分生孢子梗无色,顶端细胞膨大成球形,上面有许多小梗;
分生孢子单胞,无色,椭圆形,着生小梗上聚集成葡萄穗状。
[灰葡萄孢(B.cinerea)引起多种植物灰霉病。]
4.轮枝孢属(Verticillium )
分生孢子梗轮状分枝,产孢细胞基部略膨大;
分生孢子为内生芽殖型,单细胞,卵圆形至椭圆形,单生或聚生。
黄萎轮枝孢引起黄萎病。
5.青霉属(Penicillium )
分生孢子梗直立,顶端一至多次分枝,形成扫帚状。
分枝顶端产生瓶状小梗,小梗顶端产生成串的分生孢子,
分生孢子球形、单孢。
[指状青霉病菌(P.digitatum )引起柑桔绿霉病]。
6.曲霉属(Aspergillus )
分生孢子梗直立,顶端膨大成球形,上面着生1—2层放射状分布的瓶状小梗,分生孢子聚集在分生孢子梗顶端呈头状。
分生孢子球形、单孢。
大多腐生,有些种可用于发酵,是重要的工业微生物。
7.尾孢属(Cercospora )
分生孢子梗褐色,顶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脱落后,分生孢子梗继续生长,顶端又形成分生孢子,故分生孢子梗呈曲膝状;
分生孢子线形、鞭形至蠕虫形,多细胞.
大叶黄杨褐斑病
8.链格孢属(Alternaria )
分生孢子梗深色,顶端单生或串生淡褐色至深褐色、砖隔状的分生孢子。
分生孢子倒棍棒形、椭圆形或卵圆形,顶端有喙状细胞。
银杏叶斑病
9.黑星孢属(Fusicladium )
分生孢子梗黑褐色,顶端着生分生孢子.
分生孢子脱落后有明显的孢子痕,分生孢子梗的生长尖上又可形成新的分生孢子.
分生孢子广梭形,基部平截,l~2个细胞,深褐色.
[梨黑星孢(F.pyrinum )引起梨黑星病]。
无孢目
1.丝核菌属(Rhizoctonia )
菌核褐色或黑色,形状不一,表面粗糙,菌核外表和内部的颜色相似;
菌丝多为直角分枝,褐色,在分枝处有缢缩.
[立枯丝核菌(R,solani )引起幼苗的立枯病]。
2.小核菌属(Sclerotium )
菌核圆形或不规则形,表面光滑或粗糙,外表褐色或黑色,内部浅色,组织紧密。
[齐整小核菌(S.rolfsii)引起花生等200多种植物白绢病]。
腔孢纲
1.炭疽菌属(Colletotrichum )
分生孢子盘生在寄主表皮,有时生有褐色、具分隔的刚毛;
分生孢子无色,单胞,长椭圆形或新月形。
胶孢炭疽菌(C,gloeosporioides )引起苹果、梨、葡萄、冬瓜、黄瓜、辣椒、茄子等的炭疽病。
2.痂圆孢属(Sphaaceloma)
分生孢子梗极短,不分枝,紧密地排列在子座组织上;
分生孢子单细胞、卵圆形或椭圆形。
柑桔痂圆孢(S.fawcettii )引起柑桔疮痂病。
3.盘二孢属(Marssonina )
分生孢子盘极小;
分生孢子卵圆形成椭圆形,无色,双细胞大小不等,分隔处缢缩。
[苹果盘二孢(M.mali )引起苹果褐斑病]。
4.茎点霉属(Phoma)
分生孢子梗极短;
分生孢子单细胞,很小,卵形至椭圆形
[忝菜茎点霉(P.beta )引起忝菜蛇眼病]。
5.大茎点菌属(Macrophoma )
形态与茎点霉属相似。
分生孢子较大,一般超过15μm。
[轮纹大茎点菌(M,kawatsukai )引起苹果、梨的轮纹病]。
6.壳囊孢属(Cytospora)
分生孢子器着生在瘤状或球状子座组织内;
分生孢子器腔不规则地分为数室;
分生孢子香蕉形。
[梨壳囊孢(C,carphosperma)引起梨树腐烂病]。
7.色二孢属(Diplodia)
分生孢子器散生或集生;
分生孢子初时单细胞,无色,椭圆形或卯圆形,成熟后转变为双细胞,深褐色至黑色。
松树枯梢病第二节 植物病原细菌一.细菌的一般性状细菌是一种单细胞的具有细胞壁的原核生物,没有真正的细胞核。
1 形态和大小:
球状(双球菌/八叠球菌/葡萄球菌/链球菌)
杆状(棒杆菌/双歧杆菌)
螺旋状 (弧菌/螺菌/螺旋体)
2 基本结构:
细胞壁(鞭毛、伞毛/性毛、荚膜/粘质层)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
3 细菌的革兰氏染色:
19世纪80年代Christian Gram创立结晶紫初染—碘液媒染—酒精脱色—番红复染
G+紫色(显示结晶紫的颜色)
G-红色(显示番红的颜色)
G+壁厚,产外毒素,对青霉素、链霉素敏感
G-壁薄,产内毒素,对青霉素不敏感,对四环素、链霉素敏感
细菌的分类:
国际系统细菌学委员会(ICSB)
《伯杰细菌鉴定手册(Bergey,s Manual of Determinative Bacteriology 9th ed)》共8版,1994年第九版
,伯杰系统细菌学手册(Bergey,s Manual of Systematic Bateriology,1984)》第一版常见的细菌属:
土壤杆菌属,1942年,种数4;
棒形菌属,1984年,种数3;
欧氏杆菌属,1920年,种数15;
假单胞杆菌属,1902年,种数20;
Xanthomonas 黄单胞杆菌属,1939 年,种树20;
重要的植物病原细菌属检索如下:
1.革兰氏染色反应阳性………棒杆菌属
1.革兰氏染色反应阴性………………...2
2.鞭毛两端生…………………...3
2.鞭毛周生…………………..….4
3.鞭毛数条,菌落白色,产生荧光….…….假单胞杆菌属
3.鞭毛一条,菌落黄色……….黄单胞杆菌属
4.引起植物组织增生和畸形症..……….土壤杆菌属
4.引起植物组织崩解和腐烂……….…欧氏杆菌属三,细菌病害特点:
1 初侵染源:初侵染的菌源主要来自带菌的种子、种苗等繁殖材料、病残体、田边杂草、带菌土壤和昆虫等。
2 侵入途径:伤口或自然孔口侵入
3 营养方式:细菌为死体营养,侵入寄主后,通常先将细胞或组织致死,然后从死亡的组织或细胞中吸取养分
4 症状表现:侵入后扩展部位不同,症状不同:薄壁细胞---叶斑、腐烂; 维管束导管---萎蔫; 细胞分裂增生---畸形肿瘤
5 病害传播:传播靠水、雨、介体昆虫、线虫、人为。
第三节 植原体和其它原核生物病原:
一、植原体菌原体(支原体/霉形体)(mycoplasma)
类菌原体(Mycoplasma-like Organism,简称MLO)
植原体(Phytoplasma)
1967年,日本的土居养二在植物的韧皮部筛管细胞内发现植原体,证实了植原体对植物的致病性。
1 植原体的基本特征:
(1)菌体不具细胞壁,因此植原体对一些可以抑制细胞壁合成的青霉素等抗菌素或环丝氨酸等不敏感,而对四环素类抗菌素高度敏感。植原体的外缘只有一层原生质膜。
(2)形态多变:同一种植原体 可以是杆状、球状或不规则形等,大小一般为80-800纳米。
(3)菌落小,直径是0.1-1毫米,典型的菌落呈煎蛋形; (4)植原体的繁殖:二分裂法或缢缩断裂法繁殖或芽殖。
(5)大部分植原体在培养基上必须提供甾醇才能生长。
2 植原体的分类:
原核生物界
软壁菌门
软球菌纲(柔膜菌纲MOLLICUTES)
菌原体目
菌原体科
植原体属(Phytoplasma
3 植原体病害:
菌原体引起的病害近300种,我国已报道的菌原体病害约60种 。
黄化型症状:
槟榔黄叶病、板栗黄化病、桃黄化病、椰子致死性黄化病、葡萄黄化病丛枝型或疯病型症状:
山核桃丛簇病、柳树丛枝病、枣疯病、泡桐丛枝病、桃丛枝病、梣树丛枝病、刺槐丛枝病、山茱萸丛枝病、檀香木簇顶病、胡桃丛簇病、丁香丛枝病花变叶型及花变绿型(花器返祖型)症状:
月季绿瓣病、长春花变叶病、福录考变叶病、草莓绿萼病、八仙花绿瓣病、万寿菊变叶病、三叶草变叶病植原体病害的特点:
(1)传播:嫁接、菟丝子、昆虫介体传病。介体终生带毒,但不经卵传播。
(2)细胞内寄生全株性侵染。
(3)病害防治:四环素家族:土霉素、金霉素、氯霉素、脱甲基氯四环素、盐酸四环素等4000倍液;使用方法:叶面喷洒(四环素族抗生素不溶于水,需要盐酸作溶媒)、根部或枝条浸渍法、树干灌注法二、植物螺原体病害:
1 螺原体(Spiroplasma) 一般特性:
1)螺原体原核、无壁(三层单位膜)
2)(对数生长期呈)螺旋状态并螺旋状运动,
(3)革兰氏反应阳性。对青霉素不敏感,对四环素敏感。
(4)多数能在固体培养基内和表面生长,并形成“煎鸡蛋形”菌落。菌落圆形,中间稠密为黑色,周围透明。在液体培养基中形成丝状体。
2 螺原体在原核生物界的分类位置:
原核生物界
软壁菌门
软球菌纲
菌原体目
菌原体科
螺原体属(Spiroplasma)
3 螺原体病害:
柑橘僵化病、桃X病、梨衰退病、翠菊黄化病、辣根脆根病、长春花黄化病、马里兰花螺原体病害、椰子螺原体病害、长春花螺原体病害。
三,类立克次氏体(RLO )
是一类严格活细胞内寄生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有称难养细菌或类细菌)
1972年,由美国青年医师H.T.Richetts在研究斑疹伤寒(斑点热)时发现。青年医师由于不幸感染上这种病原物而牺牲于他所研究的事业。后人为了纪念他,将这种病原物命名为 Richettsia-like organism 简称RLO。
1植物类立克次氏体的特点:
1 菌体呈多形,而以棒形居多,具光滑或波纹状细胞壁。
2 类似细菌但难于培养。
3 传播:主要为昆虫介体和嫁接传播
4 分为韧皮部寄生和木质部寄生两大类 。
第四节 植物病毒病害
1898年,M.W.Beijerinck通过烟草花叶的研究工作,发现并命名了“传染活液” 。导致“滤过性病原”/“传染活液” 的发现传染性确立
1935年Stanley获得烟草花叶病毒的结晶
1937年Bawden阐明烟草花叶病毒和其它植物病毒一 病毒的基本性状:
1 病毒的形态学:
1)长形/线状:有线状、分支线状。11-13X750 nm,最长可达2000 nm 。
(2)弹状/杆状/棒状:截棒状、弹状、杆菌状20-80X100-250 nm
(3)球体,20面体、球形、椭圆形、扁球形、水雷状
2组成与结构,
核蛋白 蛋白质含量为60-95%,
核酸为5-40%。分子量460万-7300万不等。
蛋白质包围着核酸形成保护性的外壳叫壳粒。还可以具有由外膜脂蛋白(类脂或脂蛋白)形成的包被(包膜)。
衣壳蛋白、囊膜蛋白、非结构蛋白病毒的实质:
病毒是由核酸和保护性蛋白衣壳构成的、只能在寄主细胞内完成自身复制的一类非细胞生物,又称作分子寄生物。
3 植物病毒的传播和侵入途径:
微伤口侵染或随花粉落入胚珠而进入细胞。 侵染性决定于核酸。
(1)机械传播 又称汁液传染 (2)嫁接传染(3)介体传染:昆虫、线虫、真菌、螨类、花粉。
4 病毒的增殖:
病毒本身无能量遗传系统,需要依赖寄主细胞的核糖体进行复制才能完成植物病毒的增殖、遗传和变异。
进入细胞——到达细胞膜——脱膜——释放核酸穿膜进入细胞——核酸再次穿越核膜进入细胞核——整合——控制核代谢合成或与核同步转录、翻译核酸、衣壳蛋白等——重新组装——破壁释放再侵染。
5 植物病毒的扩散和分布:
细胞间通过胞间连丝长距离扩散靠韧皮部(筛管)
多造成系统侵染,全株分布。
6 病毒理化特性:
(1)体外保毒期(也称体外存活期,Longevity in vitro LIV):榨出来的病毒汁液在20-22度的体外环境下失去侵染力的时间或保持其侵染力的最长期限。
(2)稀释限点(Dilution end point DEP):病毒汁液经若干倍数稀释后仍然保持其侵染力的最大稀释倍数。
(3)失毒温度(Thermal inictivation point TIP):病毒汁液经恒温处理10分钟即丧失侵染力的温度。
植物病毒分类:
2000年9月,第八届国际病毒大会第七次报告3600个植物病毒种
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 ICTV(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n taxonomy of viruses )
主要分类依据:
(1)核酸性质是DNA还是RNA
(2)核酸链的单双组成
(3)脂蛋白外膜蛋白的有无
3个目,62个科,226个属,3600个种。另外亚病毒感染因子下设卫星病毒、类病毒、朊病毒。其中类病毒分为2个科、7个属。
真病毒 病毒 卫星病毒 亚病毒 类病毒 朊病毒
、植物病毒病害:
1病毒的致病作用:
植物病毒病害主要不是由于消耗多少寄主的营养成分来合成病毒本身,而是由于病毒对寄主代谢更间接的影响。这些影响可能是通过病毒诱发寄主合成新的蛋白质引起,而这些蛋白质有些是能干扰寄主正常代谢的生物活性物质,如酶、毒素、激素。
2 病毒病害的症状类型:
变色(花叶、黄化、杂色)
坏死(环斑)
畸形(矮化、矮缩、肿瘤、僵果、肿枝、扁枝、耳突、卷叶、蕨叶、线叶、带化、扇叶
内部症状:内含体(包括无定型内含体和结晶状内含体)的主要成分是病毒与寄主蛋白的复合体。结晶状内含体以病毒为主。
3 病毒病害的特点:
(1)初侵染来源:(2)传播:(3)无病征:
(4)系统侵染居多;局部侵染引起局部枯斑。
(5)有隐症和潜伏侵染(潜育期),
第五节 植物寄生线虫植物病原线虫概述
线虫(nematdes)又称蠕虫(helminthes ),是一类低等的无脊椎动物,通常生活在土壤、淡水、海水中,其中很多能寄生在人、动物和植物体内,引起病害。
危害植物的称为植物病原线虫或植物寄生线虫,或简称植物线虫。
植物受线虫危害后所表现的症状,与一般的病害症状相似,因此常称线虫病。习惯上都把寄生线虫作为病原物来研究,所以它是植物病理学内容的一部分。
一 线虫的一般性状,
1、形态学和解剖结构,
植物线虫:线虫细长,有的呈纺锤形,横断面呈圆形有些线虫的雌虫成熟后膨大成柠檬形或梨形。 0.3 – 1 mm (长度不超过1—2mm,宽度约为30—50um)。线虫结构:较简单,虫体有体壁和体腔,体腔内有消化系统、生殖系统、神经系统等器官。
线虫的体壁几乎是透明的,所以能看到它的内部结构。
体腔是很原始的,其中充满了一种液体,即体腔液。体腔液湿润各个器官,并供给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可算是一种原始的血液,起着呼吸和循环系统的作用。线虫缺乏真正的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
植物寄生线虫的口腔内有一个针刺状的器官称作口针(spear或stylet),口针能穿刺植物的细胞和组织,并且向植物组织内分泌消化酶,消化寄主细胞中的物质,然后吸入食道。
2 取食方式:
外寄生:滞留在植物表面用口针抽吸植物营养。这类线虫仅以其头部进入植物体内,由在内的口针获取植物营养。
内寄生:侵入植物体内从植物细胞中获得营养。包括移栖型内寄生和定居型内寄生,最高级为根结线虫和胞囊线虫的定居型内寄生。
3 生活史:
虫体从卵中孵化到再次产卵的过程(3-4周)
分为卵期、幼虫期、成虫期三个阶段。卵—1-4龄幼虫—成虫(四次蜕皮)。
4 生态:
(1)90%寄生在植物根内或土壤环境中,10%寄生在植物的地上部
(2)多生活在耕作层内,即土表15-20厘米的土层中线虫最多,特别是根际土壤中虫量较多。
植物寄生线虫大多是活组织寄生,一旦进入土壤中只能靠消化体内养分生活。线虫一般在15—30℃之间均能发育。在高温潮湿而又通气的土壤中,线虫的生活能量大,消耗养分也快,存活时间较短。在40一50℃的热水中10分钟,即可杀死。
在低温和干燥条件下可促进线虫进入休眠状态,一旦条件改善再恢复活动。不同线虫在不同阶段均可转入休眠。
(3)趋化性:植物寄生线虫通过头部的化感器,接受植物根分泌物的刺激,向根部游动的特性。
线虫分类:
全球记载线虫约15000种,多数以取食细菌为主,属于自由生活线虫,少数寄生人、动物、植物。植物寄生线虫有2600种,分别属于垫刃线虫、滑刃线虫和矛线线虫三大类群。
Chitwood,B.G.(1950)系统
Golden,A.M.(1971)系统
Maggenti,A.R.(1982)系统 Siddiqi,M.R.(1986)系统线虫的分类,根据侧尾腺口的有无分为侧尾腺口亚纲和无侧尾腺口亚纲两类。
绝大多数的植物寄生线虫都属于侧尾腺口亚纲,少数属无侧尾腺口亚纲。
关于科、属、种的分类依据,主要是根据线虫的食道、生殖器官、体形、头部和尾部的形态特征。绝大多数的植物线虫病害是由矛线科(无侧尾腺口亚纲)、垫刃科、异皮科、滑刃科、环科 (侧尾腺口亚纲)等的一些线虫引起。
三 线虫病害的特点:
1 侵染(取食过程):
无规则运动——趋化性——穿刺进入——吸食——转移选择新的取食点在大多数情况下线虫较易从伤口和裂口侵入,此外也可从气孔、皮孔等自然孔口或表面直接侵入。
2 传播:
主动传播(扩散1—2米)
被动传播(水、风、昆虫、虫瘿、病土传播)
3 致病作用:
(1)机械创伤 (2)掠夺营养
(3)食道腺分泌物的影响:酶、毒素:溶解中胶层或杀死植物细胞。生长刺激物质:①刺激细胞增大,以至形成巨型细胞 ②刺激细胞分裂形成癌肿和根部的过度分枝等畸形 ③抑制根茎顶端分生组织细胞的分裂 ④溶解中胶层使细胞离析 ⑤溶解细胞壁和破坏细胞
4 病害症状:
(1)危害根部的线虫:根部根结、根肿、根痕、根的过度分枝及根尖损伤。地上部出现非特征性症状:生长减退。
(2)危害地上部的线虫:
①瘿瘤:
②坏死:顶芽和花芽坏死。菊叶线虫病、椰子红环腐线虫病;
③萎蔫:松材线虫萎蔫病;
④畸形:肿瘤、发根、矮缩、肿大、茎叶扭曲、皱缩或变形、花部异常发育。
5 病害特点:
线虫和真菌、细菌、病毒共同作用,从而常引起复合侵染病害。
(1)线虫传播植物病毒:剑线虫属、长针线虫属和毛刺线虫属。它们能传播葡萄菱脉(扇叶)病、芙蓉花叶病、樱桃皱叶病。美洲剑线虫 (Xiphinema americanum) 可传播烟草环斑病。
(2)线虫传播植物病原真菌:根结线虫和镰刀菌能共同侵入香石竹和含羞草,造成枯萎病;
(3)线虫传播植物病原细菌:粒线虫与蜜穗病、青枯病;螺旋线虫和假单胞杆菌属的细菌能引起香石竹的萎蔫病。(线虫造成细菌侵入的伤口)
第六节:其它植物病原物一,寄生性种子植物寄生性种子植物(parasitic higher plants)的概念:
根系或叶片退化而不能自养,必须依赖寄主植物提供水、无机盐或全部营养物质才能生长繁殖的高等植物。
大约有2500种,在分类学上隶属被子植物门,主要是旋花科、樟科、桑寄生科、列当科(列当、草苁蓉、野菰)、玄参科、檀香科等。
寄生性种子植物对寄主的为害因寄生性的不同以及寄生物密度大小而有很大差异。
桑寄生的影响主要是与寄主争夺水分和无机盐,不争夺有机养料,对寄主的影响较小;
列当、菟丝子等与寄主争夺全部生活物质,对寄主损害很大,如寄生物群体数量很大,危害更明显,轻的引起寄土植物的萎蔫或生活力衰退、产量降低等,有的落叶提早,寄主受害严重时,可全部被毁造成绝产。
寄生性植物的类型全寄生:从寄主植物上夺取它自身所需要的所有生活物质的寄生方式称为全寄生。
例如列当和菟丝子。寄生植物吸根中的导管和筛管分别与寄主植物的导管和筛管相连。
半寄生:寄生物对寄主的寄生关系主要是水分的依赖关系,这种寄生方式称为半寄生,俗称为“水寄生” 。
如檞寄生和桑寄生等植物的茎叶内有叶绿素,自己能制造碳水化台物,但根系退化,以吸根的导管与寄主维管束的导管相连,吸取寄主植物的水分和无机盐。
菟丝子(Cuscuta)
菟丝子是菟丝子科菟丝子属植物的通称,俗称“金线草”。是一类缠绕在木本和草木植物茎叶部营全寄生生活的一年生草本植物。
菟丝子的叶退化为鳞片状,茎为黄色丝状物,缠绕在寄主植物的茎和叶部,吸器与寄主的维管束系统相连结,不仅吸收寄主的养分和水分,并造成寄主输导组织的机械性障碍,受害作物—般减产10%—20%,重者达40%—50%,严重的甚至颗粒无收。
菟丝子以种子繁殖和传播。种子小而多,一株菟丝子可产生近万粒种子。种子寿命长,随作物种子调运而远距离传播,缠绕寄主上的丝状体能不断伸长,蔓延繁殖。
菟丝子防治防治采用清洁种子,严禁从外地调运带有菟丝子种子的种苗是最基本的防治措施。
作种用的种子,应彻底清除菟丝子后方能用作繁殖。
粪肥经高温处理,使菟丝子种子失去萌发能力。
合理轮作或间作也有一定效果,菟丝子一般不寄生禾本科作物上,如玉米、高粱、谷子等,以这些作物与大豆轮作,或与大豆间作,玉米有屏障作用,可减轻菟丝子的发生与危害。
利用寄生菟丝子的炭疽病菌制成生物防治的菌剂,在菟丝子危害初期喷洒,可减少菟丝子的数量并减轻危害,具有防病增产作用。
菟丝子早期以营养生长为主,其吸器多伸达皮层或终止于韧皮部,在早期进行手工拉丝防除较容易,寄主受害也较轻,受害严重的田块应及早连同寄主一起销毁。
列当列当为全寄生型的根寄生草本植物,大多数寄生性较专化,有固定的寄主,少数较广泛。
寄主多为草本,以豆科、菊科、葫芦科植物为主。
无真正的根,只有吸盘吸附在寄主的根表,以短须状次生吸器与寄主根部的维管束相连
2,半寄生性种子植物:
具有茎叶和叶绿素,能够部分自养,但根系退化,仅从寄主植物上获取水分和无机盐,寄生物对寄主的寄生关系主要是水分的依赖关系。这种寄生性称半寄生性种子植物。也称绿色寄生性植物或水寄生。
槲寄生 桑寄生(Loranthus)
二,寄生性藻类:
寄生性藻类是对高等植物具有寄生和致病能力的一种低等植物,寄生藻类多属于绿藻门的丝藻目和绿球藻目(主要寄生在热带木本植物如咖啡、可可、番石榴和一些少数草本植物,引起藻斑病、红锈病和水肿病。
第三章 病原物的致病性与园林植物的抗病性
第一节 病原物的寄生性和致病性
、寄生性(parasitism):
寄生性是指病原物在寄主植物活体内取得营养物质而生存的能力。
(一)寄生性的强弱
1.活体营养生物(biotroph):
不论是否容易人工培养,在自然界只能从寄主的活组织中获得营养并完成生活史的一类寄生生物。(相当于专性寄生物)。
包括病毒、类病毒、植原体、难养细菌、部分专性寄生真菌(霜霉、白粉、锈菌、黑粉菌)、寄生性种子植物、原生动物、大部分寄生线虫。
寄生性强或强寄生物
2.半活养寄生物(perthophyte)
侵害活组织,从中获得营养,组织死亡后能继续生长发育繁殖。兼性腐生物
3、死体营养生物(necrotroph):
侵入前先杀死寄主组织,然后侵入在其中腐生,也称为杀生寄生菌。(兼性寄生物)。
寄生性弱或弱寄生物、低级寄生物
(1)土壤习居菌:可在土壤中存活时间较长,适应能力强,营养要求不苛刻,种群密度稳定的一类生物菌类。主要营腐生。
(2)土壤寄居菌:在土壤中存活时间较短,适应能力弱,营养要求不苛刻,种群密度在短时间内即趋于下降的一类死体营养生物类。
(二)、寄生专化性寄生专化性(specialization of parasitism):病原物对寄主植物的种类和品种以及寄主的发育阶段有一定的选择性称——。包括寄主种属专化性、寄主组织器官专化性、寄主生育期专化性。
寄主范围(host range):寄生物对寄主的选择性。
、致病性(pathogenicity):
病原物侵染寄主植物引起和诱发病害的能力或特性。
(一)、寄生性和致病性的关系体现在:
(1)寄生性是致病性的基础
(2)寄生能力不能决定致病能力
★寄生性和致病性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致病性是导致植物发病的主要因素。寄生性是病原物必须具备的第一属性,致病性是病原物的第二属性。
★寄生性和致病性可以一致,也可以不一致,寄生性强致病性不一定强,同理寄生性弱致病性不一定弱。
★培育抗病品种是很有效的防治措施,但大都是针对寄生性较强的病原物所引起的病害,对于许多弱寄生物引起的病害一般来说就很难得到理想的抗病品种.对于这类病害的防治,应着重于提高植物抵抗侵染的能力。
(二)、致病机制
1、夺取寄主植物的营养物质和水分
2、机械作用
3、酶,病原物产生的与致病性有关的酶很多,主要有角质酶、细胞壁降解酶、蛋白酶、淀粉酶、脂酶等。
4,毒素的作用:植物毒素(phytotoxin):植物病原真菌和细菌产生的、在非常低的浓度下对植物有毒害作用的物质作用位点:植物的细胞质膜、线粒体、叶绿体以及特定的酶类寄主选择性毒素亦称寄主专化性毒素(host specific toxin),是一类对寄主植物和感病品种有较高致病性的毒素。 这类毒素与产生毒素的病原菌有相似的寄主选择性,能够诱导感病寄主产生典型的病状,在病原菌侵染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玉米长蠕孢T毒素(HMT毒素)是玉米小斑病菌T小种所产生的典型寄主选择性毒素。
非寄主选择性毒素亦称非寄主专化性毒素(host-non-specific toxin),这类毒素没有严格的寄主专化性和选择性,不仅对寄主植物而且对一些非寄主植物都有一定的生理活性,使之发生全部或部分症状。
植物对毒素的敏感性与其抗病性可能不一致。镰刀菌酸(fusaric acid)是多种镰孢菌真菌产生的一种
5,生长调节物质许多病原菌能合成与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相同或类似的物质,严重扰乱寄主值物正常的生理过程,诱导产生徒长、矮化、畸形、赘生、落叶等多种形态病变。
6.多糖类化合物
起识别作用
与病原菌一道,阻塞输导组织,使大分子物质不能通过,导致地上组织发生萎蔫的作用:
(三)、致病性的分化
1.专化型:
同一种寄生物对不同种的寄主植物的适应性不同(致病性不同),从而将寄生物划分成不同的类群,这样的类群称之。
2.生理小种(race)
同一种病原物对同一寄主的不同品种的专化致病性有明显差异,这种按毒性差异划分的类型称为生理小种。
第二节 园林植物的抗病性研究和学习植物抗病性的机制有助于揭示抗病性的本质,合理利用抗病性,达到控制病害的目的。
一、定义
植物的抗病性是指植物避免、中止或阻滞病原物侵入与扩展,减轻发病和损失程度的一类特性。
抗病性是植物普遍存在的、相对的性状。所有的植物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抗病性,从免疫和高度抗病到高度感病存在连续的变化,抗病性强便是感病性弱,抗病性弱便是感病性强,抗病性与感病性两者共存于一体,并非互相排斥。
抗病性是植物的遗传潜能,其表现受寄主与病原的相互作用的性质和环境条件的共同影响。
一、抗病性的分类
(一)按照寄主植物对病害的抵抗性质分
1.抗病,植物抵抗病原物的侵染、扩展和繁殖。
2.避病 植物通过调节生长期、或表皮毛、叶片等上挺等特性来躲避病菌的侵染。
3.耐病 发病程度相同,但有些品种的产量损失少,这种特性称之。
(二)、按照寄主与病原物的相互关系分
1.垂直抗性
指植物的品种对病原物的不同生理小种的专化抗性。
寄主的抗病性仅仅针对病原物群体中的少数几个特定小种,具有该种抗病性的品种与病原物小种间有特异性的相互作用。
是由单基因或主效基因控制的,抗病程度高,是当前抗病育种中所广泛利用的抗病性类别,其主要缺点是易因病原物小种组成的变化而“丧失”。
2.水平抗性品种对病原物的不同生理小种的抗性程度相同或相近,几乎处在同一个水平。
具有该种抗病性的寄主品种与病原物小种间没有明显特异性相互作用,是由多个微效基因控制的,针对病原物整个群体的一类抗病性。
这种抗病性比较稳定,但由于涉及的基因数目大,抗性程度呈连续变化,识别较为困难,采用传统的育种方法难以利用。近年来,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技术的发展,有望取得突破。
(三)按抗病物质产生的时期分
1.预存抗性在病原物到达寄主前就存在。
2.诱导抗性病原物接触和侵染寄主后,寄主才产生抗病物质,这种抗性称之。
(1)局部诱导抗性这种抗性只发生在诱导部位。
(2)系统获得性抗性植物受弱毒病原物或其它微生物的预接种或化学物质的施用而产生可以在植物不同部位的组织和器官间传导的抗病性。
二、植物的抗病机制
(一)组织结构抗性叶片表面的角质层厚度、气孔的多少和大小。
细胞壁的木栓化,细胞内形成乳状突起等阻止病菌的扩展。
(二)生理生化抗性
1.酚类物质
2.植保素植物受病菌侵染或受理化刺激伤害后,受害细胞及其附近细胞发生反应二开始产生或大量产生的低分子抗菌化合物.主要是异黄酮和类萜烯类化合物.
3.过敏性坏死反应病原物侵入后,受侵染细胞过度敏感,原生质迅速死亡,同时病原物被封锁或杀死在坏死组织中
4.抗病相关蛋白及酶类植物受病原物侵染后,往往有小分子蛋白质相伴随,这种蛋白质成为病程相关蛋白。
目前共发现了14组病程相关蛋白,包括几丁质酶和防御素等。
除几丁质酶外,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和苯丙氨酸转氨酶、超氧物岐化酶等也与植物的抗病性有关。
三、抗病性的进化基因对基因学说本世纪50年代由Flor所提出的“基因对基因学说”(gene—for—gene theory)阐明了抗病性的遗传学特点。
该学说认为对应于寄主方面的每一个决定抗病性的基因,病原物方面也存在一个决定致病性的基因。反之,对应于病原物方面的每一个决定致病性的基因,寄主方面也存在一个决定抗病性的基因。任何一方的有关基因都只有在另一方相对应的基因作用下才能被鉴别出来。
基因对基因学说不仅可用以改进品种抗病基因型与病原物致病性基因型的鉴定方法,预测病原物新小种的出现,而月对于抗病性机制和植物与病原物共同进化理论的研究也有指导作用第四章 园林植物病害的侵染循环规律一,侵染过程(infection process):
病原物接种体从接触寄主开始,经侵入并在寄主体内定植、扩展、进而为害至寄主表现症状再至病害中止的全过程。又称病程二、病程的四个时期
◆接触期(侵入前现象)
从病原物与寄主植物接触起到侵入以前这一期间称——
◆侵入期(penetration)
病原物从接触寄主经相互识别到建立寄生关系的过程。
◆潜育期(incubation)
从病原物侵入寄主到寄主出现外部症状前的过程。又称潜伏期(latent period)。又称扩展期。
◆发病期(symptom appearance)
植物受病原物侵害后,在外部显示病状或症状的现象。
1,接触期(侵入前期、侵入前阶段):
接种(inoculation):
自然或人工条件下,病原体通过某种方式与植物寄主接触的过程 。
接种体 (inoculum),
在环境中存在的、能够引起侵染的病原物的繁殖体。也即能引起侵染的任何病原物部分。
★几乎所有的真菌细菌和寄生性高等植物需要首先与植物器官的外表发生接触。
★病毒、菌原体、难养细菌和原生动物等病原物可以由它们的介体直接将其置入植物细胞内,并可能立即被细胞质和细胞膜所包围。所以不存在接触期。
★接触期有病原物的活动如孢子萌发、菌丝生长、运动趋向、线虫卵的孵化、附着等、病原物与寄主的识别等。
识别属生物化学反应,是病原物与寄主细胞的最初接触,双方触发一个相当快的反应,表现允许或阻止病原物的进一步生长和病害的发展。
接触期环境条件的影响
1、湿度:各种真菌孢子萌发所需要的湿度不同,对于绝大部分气流传播的真菌,湿度越高对侵染越有利。
而白粉菌的分生孢子一般可以在湿度比较低的条件下萌发,有的白粉菌在水滴中萌发反而不好。
土传真菌(除鞭毛菌亚门的真菌以外)土壤湿度过高对于孢子的萌发和侵入是不利的。
2、温度:主要影响病原物萌发和侵入速度。真菌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一般在20—25℃左右,但各真菌是不同的。
3、光照:一般不受影响,但对某些真菌的萌发有刺激作用或抑制作用。
2,侵入期:
侵入方式:主动侵染(1)
被动侵染(2)(3)(4)。
途径:
(1)主动的直接穿透侵入:部分真菌、寄生性高等 植物、线虫;
(2)自然孔口侵入:部分真菌和细菌
(3)伤口侵入:细菌,病毒菌原体(微伤口)
(4)生物介体辅助侵入:病毒、植原体侵入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1、湿度决定孢子能否萌发和侵入。
2、温度影响孢子萌发和侵入的速度。
3、光照可以决定气孔的开闭,对于气孔侵入的病原物有影响。
3 潜育期(扩展期):
(1)细胞间扩展:(2)细胞内扩展:
(3)同时可在细胞间、细胞内扩展:(4)在角质层和表皮之间扩展:(5)维管束组织扩展:?
局部侵染病害(lical infection disease):
病原物侵入后,仅在侵入点附近细胞间扩展,造成局部侵染。
系统侵染病害(systemic infection disease):病原物侵入后,进入导管系统,依靠植物输导系统向顶端组织扩散,使大部分组织器官都带有这种病原物,引起系统性侵染。
潜育期与环境潜育期的长短亦受环境影响,其中以温度的影响最大,湿度并不太重要。
4,发病期:
从寄主植物症状出现到病害发展终结的过程。
★发病期一般很长,一般从显症到收获或落叶。而木本植物的丛枝、肿瘤症状终生保持不消退。
★症状发展的过程:初期症状 →典型症状:病状、病征→后期症状。
症状与病菌扩展的关系:局部侵染造成局部症状系统侵染造成系统症状 系统侵染造成局部症状局部侵染造成系统症状三、病害循环(disease cycle):
植物从上一个生长季节开始发病至下一个生长季节再度发病的过程。病害循环又称侵染链(infection chain)
★病原物的初侵染、再侵染
★病原物的越冬和越夏
★病原物的传播即由病原物的传播将病害活动期的初侵染、再侵染和病害休止期的越冬越夏连接起来。
一.病原物的越冬(越夏)(over wintering or summering)
病原物以一定的方式在特定的场所度过不良环境的过程。
越冬越夏方式:
越冬场所:1.病株及其残体2.种子及其他繁殖材料
3.土壤4.介体:持久性传毒昆虫二.初侵染(primary infection)和再侵染(secondary infection) 来自越冬越夏场所的病原物接种体在生长季节中第一次引起寄主发病的过程。称初侵染。 初侵染病株上的病原物在同一生长季节内经传播引起同种寄主群体再次发病的过程。称再侵染。
三.病原物的传播(dissemination of pathogens)
病原物接种体从侵染源向外扩散蔓延的过程。
传播方式:
(1) 主动因素传播:
(2)? 被动因素传播:
空气传播;水的传播
第三节 园林植物病害的流行和预测一、病害流行
(一)病害流行的特征
1.什么是病害流行:
植物病害流行是植物群体发病的现象。
曾经把病害在较短时间内突然大面积严重发生从而造成重大损失的过程称为病害的流行。
在定量流行学中则把植物群体的病害数量在时间和空间中的增长都泛称为流行。
2.流行病的种类
(1)单循环病害(monocyclic disease):
是指在病害循环中只有初侵染而没有再侵染,或者虽有再侵染,但作用很小的病害。
如梨锈病、枯萎病、黄萎病类。
2)多循环病害(polycyclic disease):
是指在一个生长季中病原物能够连续繁殖多代,从而发生多次再侵染的病害。
例如马铃薯晚疫病、玫瑰花灰霉病等气流和流水传播的病害。
(二)病害流行的三要素(因素)
病原物、寄主和环境因素。
1.感病寄主植物:
虽然人类已能选育高度抗病的品种,但是现在所利用的主要是小种专化性抗病性,在长期的育种实践中逐渐失去了植物原有的非小种专化性抗病性,致使抗病品种的遗传基础狭窄,易因病原物群体致病性变化而丧失抗病性,沦为感病品种。
同一种寄主植物大面积集中栽培:
农业规模经营和保护地栽培的发展,往往在特定的地区大面积种植单一农作物甚至单一品种,从而特别有利于病害的传播和病原物增殖,常导致病害大流行。
2.具有强致病性的病原物许多病原物群体内部有明显的致病性分化现象,具有强致病性的小种或菌株、毒株占据优势就有利于病害大流行。
在种植寄主植物抗病品种时,病原物群体中具有匹配致病性(毒性)的类型将逐渐占据优势,使品种抗病性丧失,导致病害重新流行。
病原物数量巨大有些病原物能够大旦繁殖和有效传播,短期内能积累巨大菌量。
有的抗逆性强,越冬或越夏存活率高,初侵染菌源数量较多,这些都是重要的流行因素。
对于生物介体传播的病害,传毒介休数量也是重要的流行因素。
3.有利的环境条件:
环境条件主要包括气象条件、土壤条件、栽培条件等。
有利于流行的条件应能持续足够长的时间,且出现在病原物繁殖和侵染的关键时期。
寄主植物在不适宜的条件下生长不良,抗病能力降低,可以加重病害流行。
气象因素能够影响病害在广大地区的流行,其中以温度、水分(包括湿度、雨量、雨日、雾和露)和日照最为重要。气象条件既影响病原物的繁殖、传播和侵入,又影响寄主植物的抗病性土壤因素包括土壤的理化性质、土壤肥力等。生物因素:生物介体、植物的微生物环境人类活动:各种栽培管理措施,在不同情况下对病害发生有不同的作用,需要具体分析。栽培管理措施还可以通过改变上述各项流行因素而影响病害流行。密植、大肥大水、偏施氮肥。
第五章 园林植物病害防治原理和方法第一节 病害防治的原则策略一、从病理学理论上看,防治植物病害可从三个方面着手
1.消灭或抑制病原
2.提高寄主抗病性
3.控制环境条件,使之不利于病原物而利于寄主二、病害防治的四道防线
1.拒绝和铲除
2.免疫:选育和推广抗病品种,以及通过改进栽培管理或人工免疫等增强寄主抗病性
3.保护:用药剂或其他方法保护寄主免受病原物侵染(未发病时,消毒、打保护药、田园卫生、控制小气候等)
4.治疗:已经发病,用内吸治疗济进行治疗三、为什么植物病害防治要以预防为主
1,在生理和病理上,植物不同于动物,它没有高等动物所具有的血液循环系统和淋巴系统,不能清除坏死组织,染病而发生了组织病变和器官损坏后便不能修复,一旦受害则发病部位无从救治。
2.在技术上,目前还难以做到早期和中期诊断,植物病害在潜育期没有肉眼可见的症状,而一旦病状显露,则病变以进入晚期,治疗难以凑效.
预防应包括三部分:
(1)以优良的耕作栽培技术和合理的水肥管理,保证植物的健康,即所谓健身栽培。健康是丰产、防害、耐害的基本条件;(2)尽一切可能,利用植物的自然免疫和诱导免疫能力,特别是提高对特定病因的免疫能力;
(3)以生态控制的方法减少有害生物种群数量,对外源种群,通过检疫、预测,做好防患准备。这里包括采用对植物安全、不污染环境的药物控制手段。
四、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 IPM):国际上植物病虫害控制的基本策略以作物和作物栽培为中心,对有害生物采取科学的管理系统,在阐明有害生物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充分发挥自然控制因素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协调应用必要的措施,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之下,达到最佳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第二节园林植物病害防治的基本技术一、植物检疫
(一)定义
国家颁布法令,对植物及其产品的运输、贸易进行管理和控制,以防止危险性并、虫、杂草在地区间或国家间传播蔓延,从而保护农业生产。
属以行政立法手段为依托的预防性强制措施。
分进出境检疫和国内检疫(对外检疫和对内检疫)、进口检疫、出口检疫、旅检、邮检、过境检疫等。
二、园林植物栽培技术防治
通过合理的培育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达到丰产又防病的目的。
在全面分析寄主植物]病原物和环境因素三者相互关系的基础上,运用各种栽培调控措施,压低病原物数量,提高植物抗病性创造有利于植物生长发育而不利于病害发生的环境条件,从而达到控制病害流行和危害的目的。
三、选育和推广抗病品种选育抗病品种应用于生产,是一项最安全经济、十分有效和容易推广的病害防治措施。
目前抗病育种的方法包括传统育种和分子育种(转基因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两类。
四、生物防治
(一)定义
以活的有益微生物或生态系统的生物活力控制植物病害。
五,化学防治
(一)定义
农药的新概念是植物调节(Bioregulations),定义应为“农药是影响、控制和调节各种有害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过程,在保障人类健康和合理的生态平衡前提下,使有益生物得到有效保护,有害生物得到较好的抑制,以促进农业现代化向更高层次发展的特殊生物活性物质六、物理防治
1.热处理:火烧、太阳晒、热水或蒸汽
2.机械阻隔:挖沟、覆膜和套袋等
3.微波和射线处理七、外科治疗:用于名贵树木等第六章 园林植物真菌病害第一节 园林植物真菌性叶、花、果病害一、锈病
(一)圆(桧)柏-梨(苹果)锈病
1、症状
2、病原梨胶锈菌(Gymnosporangium haraeanumsyd)为转主寄生,性子器扁平型或近球形,锈子器圆筒形,外观呈灰黄色毛状物;冬孢子双胞有柄。
3、病害发生规律
(1)病害循环:
病菌以菌丝体在圆柏等寄主的菌瘿组织中越冬。次春3月形成冬孢子角 吸水萌发形成担孢子风雨传播侵染梨、苹果等在梨树上形成性孢子锈孢子经风传到圆柏等柏类植物上。传播距离不能超过5公里。缺乏夏孢子阶段,没有再侵染
(2)环境条件:
春季雨水多气温回升较快有利于病害发生。
(3)寄主的抗病性有差异,桧柏、欧洲刺柏、龙柏等易感,柱柏和金羽柏较抗病
4、防治方法
(1)园林技术防治:
避免柏树与梨树等在5公里范围内混植,如特殊情况下需要混植,则应选用较抗病的树种。
(2)药剂防治:
春雨前喷施84%杀毒矾,抑制冬孢子的萌发,8-9月份在柏树上喷施160-200倍波尔多液,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
二、白粉病类
(一)症状
发病部位表面初现白色霉点(菌丝体及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后霉点转呈灰色至污黄色的霉斑,霉层中还可见许多小的黑粒(闭囊壳)。严重时霉斑连合成片,患部组织褪绿变黄以至干枯。
(二)病原 各种白粉菌
(三)发病规律
1、病害循环病菌以菌丝体和闭囊壳在病株或枯枝落叶上越冬,以子囊孢子经气流传播进行初侵染,发病后产生分生孢子作为再侵接种体侵染致病。
2、发病条件白粉病的发生发展与气象条件、栽培管理和品种抗性等有关。
发病适温为15~25℃。冬春气温较常年偏高,雨日和雨量偏少的气候条件最适合白粉病发生。
植株密度过高,通风透光差,偏施过施氮肥,发病往往严重。品种抗性有明显差异。
4、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
(2)修剪病枝叶,清除落叶,集中销毁。
(3)加强栽培管理,合理密植,配方施肥,清沟排渍降湿,促根系生长,防止植株早衰。
4)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病叶率≤10%)选喷20%三唑酮乳油1000倍液;40%福星乳油8000倍液或20%三唑酮硫磺悬浮剂1000倍液1~2次,隔7~10天一次,喷匀喷足。25%敌力脱4000倍;12%腈菌唑3500倍,15
三、炭疽病
(一)症状
叶片上初为褪绿小斑点,扩大后叶片中间为圆型或近圆形浅褐色斑点,叶片边缘为半圆形或不规则病斑,一般比叶片中间的斑大。后期病斑中央变灰白并出现黑色小点(分生孢子盘),边缘为黑褐色
(二)病原:
Colletotrichum sp.刺盘孢属(炭疽菌属)
有性态为围小丛壳Glomerella cingulata spauld et Schrenk)
(三)发病规律
1、病害循环病菌以菌丝体及分生孢子盘在病叶或枯枝落叶及病残体上越冬,次年春天产生分生孢子,风雨传播进行初侵染。当年发病病斑可形成分生孢子进行多次再侵染。
2、发病条件高温(22-28度)、多雨高湿的气候条件有利于病害发生。
偏施氮肥,植株过密,通风不良加重病害。
许多植物的不同品种间抗病性有明显差异。
(四)防治方法
1、减少侵染来源冬季清除枯枝落叶和病残体,发病季节结合修剪剪除病枝叶或病斑。
2、园林技术防治加强栽培管理,合理密植,增强通风透光,控制氮肥用量,增施磷、钾肥,提高抗病性。
3、推广抗病品种
4、化学防治
发病初期喷0.5%—1% 的波尔多液,或50%多菌灵500倍液、75%甲基托布津800倍液。
第二节 真菌性枝干病害
一、榆树枯萎病
为榆树上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国内尚未发现,是对外检疫对象,须高度警惕。
先是嫩梢叶片萎蔫、枝条干枯,然后向下蔓延,全树枯死,但叶片在一段时间内仍未绿色,且不脱落。
二、翠菊枯萎病
(一)症状
1、苗期,全株叶片变黄萎蔫,根系发生不同程度的腐烂2、成株,由下而上叶片出现发黄,最后全株枯死,剖开莖基部可见维管束变褐。
二)病原尖孢镰刀菌翠菊变种(Fusarium oxysporum var.callistephi),是一种土壤习居菌。
(三)发病规律
病菌在土壤中越冬,从根部侵染。幼苗出土后10~20天最感病。
连作,高温多雨,大水漫灌,发病严重。
(四)防治方法
1、避免连作,及时拔除病株烧毁,减少病源数量。
2、土壤消毒:
福尔马林50倍液,4~8公斤/平方米浇土,或热力处理。
3、科学管水,合理施肥。防止漫灌,及时开沟排水,多施腐熟有机肥。
4、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500倍或10%治萎灵300倍液病株淋蔸。
三、香石竹枯萎病
世间性病害,危害多种石竹属植物。
(一)症状
从根部侵入,初植株一侧开始失绿变褐萎蔫。以后叶片枯萎整株萎蔫和枯死。
剖开莖干可见维管束变褐
(二)病原
尖镰孢香石竹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Schlecht.f.sp.dianthi )
(三)发病规律
病原菌在病残体或土壤中越冬,温度适宜湿度高时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和雨水等传播。繁殖材料及土壤是重要的传播来源。土壤湿度高,温度23~28度有利于发病。品种抗病性有明显差异。
(四)防治方法
1、建立无病母本圃。
2、选育推广抗病品种。
3、染病苗床要换土或消毒(覆膜暴晒或热蒸汽处理)
4、药剂防治:
栽种前用50%多菌灵、70%甲基托布津或30%土菌消(恶霉灵)500倍浇土,或灌根。
5、生物防治
荧光假单胞杆菌处理土壤或沾根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六、杨树烂皮病(腐烂病)
(一)症状
1、干腐:
主干、大枝及树干分岔处,初为暗褐色水渍状病斑,略肿胀,皮层腐烂变软,手压有渗出,后期失水下陷 并长出许多针头状突起的分生孢子器,秋、冬可产生子囊壳。
当 病斑环绕树干一周后引起上部死亡。
2、枝枯:
1~4年生小枝,病斑灰色,环绕一周后枝条死亡。后期长出小黑点状的子囊壳。
(二)病原
污腐皮壳菌(Valsa sordida)
(三)发病规律
1、病害循环:
病菌在枝干病部越冬,次春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和昆虫传播,从伤口或死亡组织侵入。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多次再侵染。
2、病菌的寄生性典型的弱寄生菌,潜伏侵染普遍。病菌常年潜伏在树体上,先在各种衰弱部分生活,再侵入活组织。
3、气候条件
平均气温10~15oC 发展最快,有春秋两个发病高峰。冻害可加重发病。春季干旱有利于发病。
4、与林带结构和 树龄等有关林带边缘发病最严重。当年定植幼树和6~8年生树发病重。
5、不同树种的抗病性有差异,小叶杨、加杨和美国白杨等较抗病。
(四)防治方法
1、选育推广抗病良种。
2、插条应冷藏于2.7oC 以下阴冷处,防止干燥失水。
3、科学整枝,修剪应逐年进行,去除病枝,清除重病树。
4、营造半透风式防护林。
5、对大树,剪枝,刮除病斑并涂药。药剂有:10%碱水、0.1%升汞、5%甲基托布津和双效灵(1:10倍)。
七、银杏莖腐病
可危害多种树木,可引起大量死苗。
(一)症状莖基部初现黑褐色病斑环绕莖基部一周全株死亡,叶片下垂不脱落。
病苗根颈部皮层稍皱缩,内部组织腐烂呈海绵状或粉末状。
拔出根部只剩下光滑的木质部。
(二)病原菜豆壳球孢(Macrophomina phaseolina)
(三)发病规律
1、病菌是土壤习居弱寄生菌,从伤口侵入。夏季炎热,土壤温度升高,损伤苗木莖基部,利于病菌侵入。
2、苗圃地积水,苗木生长差,发病显著增加。
3、病害一般在梅雨季节后10~15天开始发生,直至9月中旬才停止蔓延。6、7、8 三个月天气持续亢热,发病就重。
(四)防治方法
采取以促进寄主生长健壮,提高抗病力及在夏季降低苗床土温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
1、施足底肥和土壤消毒
播种前14天,每亩施25公斤硫酸亚铁,翻耕耙平土壤。
2、高温催芽
3月上旬末把种子上炕加温催芽,室温保持在20~35oC,当催芽至种壳破裂,胚根露出时,即可取出播种。
3、适当密播,防止灼伤。
4、地膜覆盖,促早苗齐苗。
播种后喷足水,盖膜,长江流域至4月20前后,苗木以大量出土,揭膜。
5、高温季节,适时遮荫(上午10时~下午4时)或苗木间覆草,并及时浇灌,降低土表温度。
八、松瘤锈病
(一)症状树干或枝条上形成木瘤,表面不规则开裂。
(二)病原栎柱锈菌(Cronartium quercuum)
(三)发病规律
1、病害循环
栎叶上冬孢子萌发(8~9月)产生担孢子,气流传播侵入松树,潜伏期1~2年,
第2、3年形成性子器和性孢子,
第3、4年产生锈子器和锈孢子,气流传播侵染栎树。
2、环境条件夏季凉爽,空气湿度高的地区多发。
(四)防治方法
1、适地适树,不种松栎混交林。
2、修剪病瘤并涂抹0.025%~0.05%的链霉素菌酮软膏,挖除重病树。
3、幼林喷65%福美铁或福美锌或代森锌50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