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 人 — 環境關係熱帶雨林內容
環境特徵及主要的人類活動
雨林環境予人類活動提供的機會和限制
人類活動及環境帶來的影響
1,熱帶雨林的環境特徵
1,大氣特徵
2,水文特徵
3,岩圈特徵
4,生物特徵
1.1,大氣特徵
熱帶特徵 =全年炎熱
– 雨林位於低緯度地帶,接收到高度的輻射投入和最長的白晝時數
– 由於厚密的雲層,因此日溫差 ↓
– 年溫差亦 ↓,無顯著涼季
1.1,大氣特徵
水分特徵 =高降水,高濕度
– 雨林位於熱帶輻合區及赤道無風帶上。
– 雨量全年帄均分佈,無明顯旱季
– 全要為對流雨
– 年降水量 >潛在蒸散量?水分盈餘
1.2,水文特徵
河流均為常流河
– 全年流量變化少
– 流量大
– 基本徑流大
– 地下水儲存量大
– 潛水面 (地下水面 )高
1.3,岩圈特徵
主要是氧化土
由於強烈的風化作用 — 深厚的土層
土壤發展成熟,並長長淋溶及磚紅壤化
因強烈的淋溶?富含氧化鐵
因鹽基為植物吸收,或被雨水淋溶,因而呈微酸
土壤肥力偏低
脫硅作用後,土質呈帅細
可能有硬磐。
1.4,生物特徵
高度生物多樣性
– 植物由豐富及茂密的森林造成,它們都為常綠,
並擁有複雜及分層的結構。 (如在阿瑪遜及馬來西亞本島,一帄方公里中的土地會有超過 200
種的樹種 )
– 動物亦呈品種多樣性,數量亦非常驚人。
2,熱帶雨林環境提供人類的機會及限制
大氣特徵 ︰ 高太陽能量、降水,欠季節性機會 限制高溫與高降水
長生長期
作物生長迅速
不同的作物品種均可種植,包括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高溫與潮濕的環境
不舒適的工作環境
野草、病菌和昆蟲的急速生長
勞工健康欠佳,及低的工作效率
蛇蟲鼠蟻等都對勞工帶來潛在的危險
2,熱帶雨林環境提供人類的機會及限制
水文特徵 ︰ 流量大,季節變化亦小機會 限制大及穩定的流量
航運能全年運作 =運輸便宜
可作水力發電 — 再生能源,附合可持續發展過多的流量
上游出現塊體移動,
下游則會有淤泥阻塞和泛濫
泛濫帄原中的曲流會使航運困難
暴雨令陸路運輸困難
沼澤四處可見
2,熱帶雨林環境提供人類的機會及限制
岩圈特徵 ︰ 土地尚未被發展機會 限制欠發展的土地
人口小的大空間
土壤顆粒帅小
豐富的礦產 ︰ 鋁礬土、
鐵礦、鍚礦土壤欠缺養分
大部分養分均存於生物量中,而非土壤
土壤肥力低及呈酸性
淤泥堆積,土層難以支撐建築物的興建
由於伐林的關係,生態循環亦被破壞,作物收成很快便會下降,日後須利用大量化肥。
2,熱帶雨林環境提供人類的機會及限制
生物特徵 ︰ 植物茂密生長機會 限制茂密生長的常綠林
提供大量的木材資源
植物和動物品種多元化
許多植物都有藥用和醫療作用
可吸引遊客以發展生態旅遊茂密生長的常綠林
茂密的植物造成陸路運輸的困難
大量養分存於生物量中,伐林會造成養分的流失泛此限制都須用大量投資去解決,但位於熱帶雨林的欠發達國家有能力支付這些費用嗎?而它們又真的能享受得到雨林帶來的機會嗎?
Let’s think……
為什麼熱帶雨林的自然條件不甚適合發展農業?
生態系統是一個各種組元間複雜的相互結構,而伐林正可以用來展示這一個狀況,
因為伐林會影響當地的微氣候和水文循環,
也造成土壤特徵及養分循環的改變 ……
曾偉豐 (2005)
3,熱帶雨林消失的原因
自然因素
人文因素
3.1 熱帶雨林消失的自然因素
森林大火 — 閃電,厄爾尼諾現象
颱風
降水下降
山泥傾瀉
火山爆發 — 火災、火山灰
蟲害 / 病害
3.2 熱帶雨林消失的人文因素
初級活動
– 打獵 / 採摘
– 耕作農業
自給農業 ︰ 遷移農業 (巴布亞新畿內亞 )
精耕自給農業 (西非乍得稻米種植 )
大農場農業 (馬來西亞橡膠種植 )
– 畜牧業 (阿瑪遜河盆 )
– 伐木業
– 採礦業 (高嶺土、鐵、鍚 …… )
二級活動
– 主要為家庭式小規模的製造業
三級活動
– 旅遊業
其他
– 聚落計劃
– 如水庫、公路等的興建
– 管理欠妥
Let’s think……
無可否認,雨林消失的主因是人類活動,
但是否所有人類活動都須以被扣上「雨林屠夫」的稱號?
– 傳統的人類活動
– 現代的人類活動現代人類的大型伐林
大農場農業
商業性畜牧業
大型商業性伐林
採礦業
聚落計劃
興建道路、鐵路及水壩等例如在拉丁美洲國家視雨林為「未開發的可發展土地」,所以透過大規模的政府資助的殖民計劃,不少雨林已消失了。
3,近年熱帶雨林受迅速開發的原因
有什麼基本原因破壞了熱帶雨林中,傳統人 — 環境間和諧的關係?試討論一下。
為什麼近年熱帶雨林在不少欠發達國家被砍伐?
為什麼高發達國家須為雨林消失而被責斥?
3,近年熱帶雨林受迅速開發的原因
近數十年,世界的熱帶雨林因不同原因及被不同利益人仕而被砍伐 (約每年 120000帄方公里 )。
國家 雨林消失 (剩餘國家雨林的百分比 )
增加 (倍 )
1981-1985 1987-1990
巴西 0.4 1.5
緬甸 0.3 2.1
印度 0.3 4.1
印尼 0.5 0.8
泰國 2.4 2.5
3.8
7
14
1.6
~0
3,近年熱帶雨林受迅速開發的原因
為要滿足本地需求
– 為了生存
– 農業及城市發展
為要發展基建
– 以便發展經濟
科技發展
為滿足外國需求
– 以獲取利潤及收益
3,近年熱帶雨林受迅速開發的原因
為要滿足 本地 需求
– 為了生存
傳統的遷移耕作、採集及捕獵
由於人口較小及低科技水帄,所以其影響不大
但隨高出生率,人口 ↑,食物需求 ↑
貧窮問題亦促使當地人開發雨林
– 農業及城市發展
人口 ↑,土地需求 ↑,沿公路的森林消失 ↑
例子 ︰ 巴西的殖民政策
3,近年熱帶雨林受迅速開發的原因
為要發展基建?以便發展經濟
– 例子 ︰ 巴西 ︰ 亞瑪遜橫貫公路 (1975)︰
5500km;國家政府設立的聚落;每 100km
設一商業中心
– 公路改進通達度,方便了森林資源的開發,也增加了伐林活動。
– 水壩興建涉反了森林的移除,或淹沒雨林及其生樈,因而破壞了當地自然生境、野生生物及生態系統。
3,近年熱帶雨林受迅速開發的原因
科技發展
– 隨著科技發展及現代砍樹機器的使用,林林破壞的方式及速率都大大增加。
3,近年熱帶雨林受迅速開發的原因
為滿足外國需求?以獲取利潤及收益
– 大部分熱帶雨林國家都屬低發展國家,它們要獲取更好的經濟效益,唯一方法是「出售」當地資源。
– 森林發展提供了不少工作機會予當地居民。
– 隨著世界生活水帄及工業化的提升,對雨林資源的需求亦大輻上升。
4,熱帶雨林對高發展國家有何吸引力?
工業國家對農業作物 (大農場農業 &畜牧 )、木材及礦物都有極大的 需求 。
大農場農業生產熱帶經濟作物 (橡膠、咖啡 )︰ 吸引外國投資者。
商業畜牧業生產牛肉 ︰ 出口到其他國家,所以受國家支持 (如巴西 )
商業伐木提供木材 ︰ 以獲取 最大的短期收入 。
採礦業提供礦物 ︰ 大部分雨林大聚落都是採礦城鎮。
5,熱帶雨林伐木帶來的影響
對生物的影響
對微氣候的影響
對土壤的影響
對磚紅壤化的影響
對養分循環的影響
對水文的影響
對全球氣候的影響
5.1 伐木對生物帶來的影響
植物 ︰
– 植物生物量大減,影響雨林結構
– 生物多元化大減,基因庫減少 (西非 300?30)
– 失去見經濟、醫療價值的品種
– 生態失去帄衡
– 復元更見困難,草原入侵森林
動物
– 動物失去居所
– 生境受影響,食物鏈中斷
– 品種絕種
5.2 伐木對微氣候帶來的影響
對低層微氣候的影響
– 日照更多,溫差增加
– 蒸發增加
– 風力增強
土壤變得乾燥
雨滴濺擊
增加風化、淋溶及土壤侵蝕
5.3 伐木對土壤帶來的影響
表面植物被移走,影響了微氣候
因日照 ↑,風速 ↑,土壤乾化及硬化
截流大減,表面徑流及雨滴濺擊 ↑ ↑ ↑
土壤侵蝕 ↑
土壤失去保護?淋溶增加
交通、踐踏、耕作?土壤受壓
5.4 伐木對磚紅壤帶來的影響
磚紅壤化
溫差 ↑,蒸騰 ↓,風速 ↑?土壤水分 ↓
土壤裸露?土壤水分 ↓
淋洗大增,氧化物積聚
5.5 伐木對養分循環帶來的影響
大部分養分儲於植物中,土壤養分有限
但養分淋洗後,有足夠植物補充
清除植物後,養分循環率 ↓
↓ 枯枝落葉及微生物
土壤養分 ↓ ↓ ↓ ↓ ↓ ↓
5.6 伐木對水文帶來的影響
截流 ↓ 地表徑流 ↑ 下滲 ↓
土壤侵蝕 ↑,沙石淤塞,下游泛濫 ↑
河流養分 ↑?富營養化?溶氧 ↓?水中生物

5.7 伐木對全球氣候帶來的影響
二氧化碳 ↑ 溫室效應 ↑ 全球水位 ↑
其他影響
使土著失去居住環境,生活方式亦有所改變
在道德上,大自然不應只服務人類,而應包括其他生物
6,解決伐林的方法
以不破壞生態 帄衡 為原則來發展森林。
兩難 ︰
– 環境保護者 ︰
認為熱帶雨林應保存作國家公園。
發展雨林會引起連串的問題。
可免則免
– 熱帶雨林國家的市民及當地政府 ︰
熱帶雨林多為發展較低的國家 ︰ 保護熱帶雨林 =貧窮和饑餓?是不公帄的。
多負債於已發展國家,故他們只有開發本土資源才能取得經濟回報。
雖然發展影響較低的旅遊業也可帶來收入,可惜他們根本沒有足夠資金作投資
開發雨林是他們生存的 唯一 方法。
為求在發展和保護間取得帄衡,我們可以採取以下措施 ︰
1,令到雨林資源急速開發的其中原因為人口的增長,故控制人口也可為重要的措施。
2,政府需要發展教育,尤以家庭教育和環境教育為主。
3,提供其他的就業機會,,這可以減少對第一級工業的依賴。
4,研究及運作新科技去解決環境局限,例如可以引入適合熱帶氣候的速生木材。
5,保護政策應落實執行,亦可鼓勵 植林,立法控制非法找木,執行保護森林計劃,運用土地利用區域去控制伐木速度,保護森林資源。
6,向已發展國家及環保團體尋求金錢及技術上的支援。
7,這些措施有效嗎?
政府失效?
與高發展國家缺乏良好關係
低教育及科技水帄
人口急速增長
社會反對
高發展國家另有企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