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理学,
制作:王录仓
? 参考文献:
? 1、于洪俊、宁越敏, 城市地理学概论,,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
? 2、许学强、朱剑如, 现代城市地理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0年
? 3.周一星,城市地理学,商务印书馆,1995
? 4.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研究小组编,城市与乡村:中国城乡矛盾协调发展研究,
科学出版社,1996
? 5.孙志刚,城市功能论,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
? 6.柴彦威,城市空间,科学出版社,2000
? 7.顾潮林,集聚与扩散:城市空间结构,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 8.朱喜钢,城市空间集中与分散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 9.江曼琦,城市空间优化的经济分析,人民出版社,2001
? 10.顾朝林,中国大城市边缘区研究,科学出版社,1995
? 11.顾朝林,姚鑫等,概念规划:理论 ·方法 ·实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 12.顾朝林,中国城镇体系:历史 ·现状 ·展望,商务印书馆,1992。
? 13.顾朝林,中国城市地理,商务印书馆,1999
? 14.张京祥,城镇群体空间组合,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 15.王兴中,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科学出版社,2000
面 网络点













































































































城市群
,城市地理学, 的结构体系与研究对象
一、城乡差别
1、景观(城市 ——由现代建筑材料通过建筑和构筑而形成的硬质轮
廓线;乡村为软质轮廓线)
2、人口(人口规模、人口密度、人口行为、人口结构)
3、土地利用(土地利用效率、效益 ——土地级差地租,功能区划 —
—土地利用结构,土地管理制度等)
4、城市拥有完备的基础设施(供水系统、排水系统、污水处理系统,
供电,照明系统,道路系统,绿地系统,供气系统等)
5、经济规模、经济结构、经济运行和管理方式、经济联系
第一讲 城乡差别与城市划分
城市景观(成都市) 1——:稠密的建筑群。
注意不同区域的建筑风格与建筑密度。
成都市 2
兰州市东方红广场:硬质轮廓
兰州 —广场西口 (注意不同区域建筑物的高度与密度、
风格、新旧关系)

州—
广

西

兰州 —广场西口(注意建筑物与道路、绿地系统的组合)
兰州 —广场西口
兰州 —广场
兰州 —广场
兰州 —广场
兰州 —广场西口 (注意城市的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

州—
广

西
















广州市
兰州市 ( 注意城市污染)
上海南京路 ——稠密而庞大的人群
曼哈顿
新加坡 1:高楼大厦沿海滨展布
新加坡 2:立体向上的挺拔感
新加坡 3
巴黎市 ——注意:
城市道路绿地系统
城市:注意城市道路系统与街区
乡村:绿色环境与软质轮廓
乡村:绿色环境与软质轮廓
北京俯瞰:城市用地分化
二、城市划分
①建立目标体系(具有相当程度的解释力 ——逼
真)
②对应指标体系(可查寻、可获得、可量化 ——
确定阈值)
?
? 人口指标(人口规模、人口密度、人口结构)
? 职能指标(基础设施)
? 行政指标
? 其它指标
三、中国城乡划分(建制镇设置标准)
(一)中国市、镇建制标准
? 1955年
市:聚居人口 ≥10万的城镇
镇:县级或以上地方国家机关所在地,或
常住人口 ≥2000,非农业人口 ≥50%的居民区
? 1963年
镇:聚居人口 ≥3000,非农业人口 ≥70%,或
聚居人口 2500-3000,非农业人口 ≥ 85%
市:标准未变,但标准从严掌握,农业人口< 20%
? 1984年
镇:乡人口< 20000,乡政府驻地非农业人口 ≥2000,
乡人口 ≥20000,乡政府驻地非农业人口 ≥10%
? 1986年
市:非农业人口 ≥6万、年 GNP ≥2亿元的地方中心镇
总人口< 50万的县,县政府驻地所在镇非农业人
≥10万,农业人口< 40%,年 GNP ≥3亿元
总人口 ≥50万的县,县政府所在镇非农业人口
≥12万,年 GNP ≥4亿元
? 1993年
采取了分类指导的原则和调加了考察的指标
(二)中国城乡划分和统计口径
1、两种城市地域的回顾:城市辖区与城市实体
城市地域与城乡界线
城市辖区 —— 行政区
城市实体 —— 建成区
城乡界线 不一致
城市辖区范围比实体范围大,城市人口偏大
城市辖区范围比实体范围小,城市人口偏小
解决城市实体与城市行政界线不一致的途径,
城市化地区:中心地方 + 外围密集 居住区
2、城乡划分和统计口径
? 1955年
城镇人口:设有建制的市和镇辖区的总人口,包含
15%左右的农业人口
? 1963-1981年
城镇人口:设有建制的市和镇辖区内的非农业人口
? 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
城镇人口,1955年的标准,即市镇总人口
但之后随市镇标准的混乱城镇人口统计失真
? 1990年(第四次 人口普查 )
城镇人口:
市人口:设区市总人口、不设区市的街道人口
镇人口:不设区市的镇居委会人口、县辖镇居委会人口
设区市的总人口 + 不设区市和镇的非农业人口
?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
城镇人口:
市人口,设区市市区人口
不设区市区的街道人口
镇人口,县及县以上政府所在建制镇镇区居委会人口
其他建制镇镇区居委会人口
设区市的市区人口 + 不设区市和镇的非农业人口
? (三)市带县
1、市领导县的体制的背景
改革开放初期,发挥城市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
1990年底,全国 168个市领导了 700个县
2、市带县地域解析
市带县市域范围是行政地域概念,不是城市地域概念
城市因所带县的数目不同而缺乏可比性
市带县市域范围不等同于大都市区
? (四)中国城市统计口径的讨论
1、城镇地域和城镇统计口径存在的问题
1)没有一个保持稳定的城镇和城镇 人口的定义
2)用现在的市镇行政区为基础的各种城镇统计指标
难 以反映中国城镇的 实际状况
3)虽然城镇非农业人口的数量比较接近城镇发展的
实 际状况,但 仍不理想
4)不同空间尺度的城镇辖区没有相互区别的专用名
词,造成概念和城镇统计口径上的 人为混乱
? 2、中国城市地域概念的建议
1)城镇实体范围(城镇的基本统计单元)
城镇的建成区
城镇的近郊区(农业人口< 20%)
2)不同空间尺度的城市地域
市中心
旧城区
建成区
城市实体范围
城市直接辖区(行政上不含辖县的城市市区)
城市经济统计区(中心城市与周围县的组合)
都市连绵区(城市经济统计区首尾相连组合而成)
? 三、城市的概念
?, 城”、“市”、
? 城市
? 城镇
? 市镇
―城” 最早是一种大规模永久性的防御设施,
主要用于防御野兽侵袭,后来演化为防御敌方
侵袭。
中国最早的
城起源于传
说的三皇五
帝之都。考
古发掘最早
的古城为
4000多年前
夏代所筑。
―内之为城,外
之为郭”。早
时的城不具备
宗庙、宫室、
商业市场、手
工业工场等一
般城市应具备
的物质要素。
有人认为,原始
的只有防御功能
而没有商品交换
为目的的商业市
场的城不能作为
城市。有的认为
应将其作为城市
的雏形。
?―市”,商品交易的场所。
―市井”
随商品经济发
展,市逐渐被
吸引到人口比
较集中,又是
奴隶主居住的
城中,并有固
定位置。城市
始产生。
到近现代,
“市”引
申为一级
城镇聚落
性质的行
政建制单
元。
? ―镇”:,有商贾贸易者谓之市,设官防者谓
之镇”。
到宋代,镇才
摆脱军事色彩,
以贸易镇市出
现于经济领域
近现代,引
申谓一级政
区单元
第二讲 城市化
?§ 2.1 城市的产生和发展
? 一、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1、城市兴起和成长的前提
农产品的剩余, 农业劳动力的剩余
2,城市形成的根本动力:三次社会劳动大分工
- 农牧分离:产生了固定居民点, 即聚落
- 手工业与农业分离:城市雏形形成
- 商业与手工业分离:城市规模扩大
? 三,地理位置 与城市的产生和发展
? 城市地理位置的概念(矿产地、河港、海港、铁路枢纽、边境口岸)
? 城市地理位置的类型:
– 大、中、小位置(以上海为例)
– 中心、重心位置和邻接、门户位置
– 城市沿交通线成长的区位类型
? 沿河城市(六种类型)
? 沿海城市(四种类型)
? 铁路枢纽城市
? 多种交通交汇城市
? 四、不同类型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1、中心地型城市
形成动因:商品农业
功能:满足农村的物资集散和综合服务的需要
特点:职能综合,发展稳定,等级鲜明
类别:集镇、城镇、县城
2、以交通运输职能为主的城市
形成动因:交通地理位置
功能:满足区际贸易和交通转运的需要
类别:铁路沿线、铁路枢纽、渡口、河海港、边境和特区、综合运输枢纽城市
特点:职能较单一,发展起伏较大
3、以某种专门职能为主的城市
形成动因:天赋的资源和人类特殊需要
功能:满足某种专门需要,集聚经济,规模经济
特点:职能较单一,对外联系广,联系内容单一,
发展历史短但速度快,发展起伏大
类别:矿业、工矿、工业、风景旅游、科学文化城等
4、三类城市形成和发展的相互关系
§ 2.2 城市化的涵义与标志
1、涵义
? 城市化是乡村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的过程;
? 城市化是农业向非农业转变的过程;
? 城市化是地域景观发生转变的过程;
? 城市化是城市文化意识向农村地区扩散的过程;
2、标志
? 城市人口规模扩大,城市人口比重增加;
? 城市数目增加;
? 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加强;
? 城市的功能增加;
? 城市体系趋于完善;
3、关于城市化的争议
关于城市化的起源问题;
关于城市化过程与状态问题;
关于城市化内、外问题;
关于过量城市化假性城市化、逆城市化、隐
性城市化问题;
§ 2.2 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一,城市化兴起和成长的一般前提
第一前提:农业人口的剩余
第二前提:农产品的剩余
二、经济增长与城市化
1、工业化与城市化
( 1)工业化与城市化相关关系检验 (图 1、图
2、图 3)





























城市化发展一般规律 ——拉平的,S‖型曲线
世界各国城市人口比重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关系
0
10
20
30
40
50
60
70
<100 200 300 400 500 800 1000 >1000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制造业占G D P 比重
人均G D P (美元)
(% )
图 1、发展中国家工业化与城市化的相关关系图
0
10
20
30
40
50
60
1949 1952 1955 1958 1961 1964 1967 1970 1973 1976 1979 1982 1985 1988 1991
(%)
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工业部门占国民收入比重
图 2、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相关关系分析
0
10
20
30
40
50
60
70
1952 1957 1965 1970 1975 1978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工业占D G P 比重
城镇人口比重
非农业人口比重
图 3、甘肃省工业化、城市化、非农化相关关系图
? ( 2)工业革命
制造业革命,大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表现为工厂的扩
大与工业部门的分化,进而改变了劳动地域分工格局和城
市的经济性状。
传统农业社会分工:广域农业、林业、牧业地域分工。
工业社会:生产地、消费地、原料地、燃料地之间的分
工。
交通运输革命, 运输动力 和 运输工具 的革变,强化
了空间通达度,缩短了空间经济距离,克服空间磨擦
的能力提高。
空间距离衰减规律
? 农业革命,优良品种的培育和农业投入(农药、化肥、播
种技术、收获技术、灌溉技术、加工技术等)的增加。
? 单位土地产出和收益增加;而单位土地面积上所需求的劳
动力减少。
? 使第一前提和第二前提更加充分 。
( 3)人口和工业生产要素向城市集中
工业化确立了 比较利益 的概念。
(区位、产业、生产模式 —— 专业化与社会化生产与“小而全、大而
全”生产)
? 工业化确立了 聚集经济 的概念
? 工业化确立了 规模经济 的概念
S
B
?规模 —效益倒,U‖
型相关关系
2,第三产业 与城市化
? 第一层次:流通部门
? 第二层次:综合服务部门
? 第三产业 第三层次:科教文卫部门
? 第四层次:公务部门
? 具有服务性、手工完成
? 现代条件下,整个社会的生产流通容量在
加大,市场交换频率在加快,因此企业对城市
的生产性服务也就不断提出新的要求。
?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集团化,跨国公司增多,
形成新的国际分工关系,进一步刺激了第三产
业的发展。
? 城市居民的文化生活日趋多样化和个性化,
对城市科教文卫服务的要求不断提高。
二、城乡人口迁移与城市化
农村推力 城市拉力
农村资源减少 收入和生活水平较高
农业生产成本增加 就业机会
剩余劳动力增加,就业机会减少 服务水平
生活贫困,收入增长缓慢 受教育机会
社会保障缺乏 社会保障制度
产业层次与
结构变动系数
比较优势系数
产业关联度
收入弹性与
供给系数
户籍管理制度
土地流转制度
人口管理制度
城乡预期
收入差异
交互耦合过程
交互耦合过程
集聚的规模效应
(产业结构演变 )
城乡人口迁移与集聚
(制度创新 )
图 2 城乡人口迁移与集聚的规模效应与响应指标的交互胁迫关系分析图
Fig.2 The analysis diagram of the relation mutually between response index and the scale
effect of urban-rural population migration and gathered in the Inland River Valley
城乡人口
迁移与集聚
土地流转制度
人口管理制度
城乡平均生活
成本差异
户籍管理制度
比较优势系数
收入弹性与供
给系数
与供给系数
产业关联度
产业结构层次
系数制









规模效应
图 4 内陆河流域城乡人口迁移与集聚的规模效应与相关因素
的因果关系
Fig.4 The diagram of causality between correlation factor and
the scale effect of urban-rural population migration and gathered
in the Inland River Valley
水资
源承
载力
§ 2.3 城市化类型和测度
? 一、城市化的类型
? ◆ 向心型城市化和离心型城市化
? ◆ 外延型城市化与飞地型城市化
? ◆ 景观型城市化与职能型城市化
? ◆ 积极型城市化与消极型城市化
? ◆ 它力型城市化与自力型城市化
? ◆ 自上而下型城市化与自下而上型城市化
? 二、城市化水平测度
? 1、单一指标法
人口指标 (城镇人口、市镇人口、大城市人口、非农业人口)
D=地区 城镇人口 /地区总人口
D=地区 非农业人口 /地区总人口
①人口数据的获得受统计口径一统计范围的影响
②现实城镇人口与统计人口存在着较大差别
③只测度了人口向城市集中的数量,不能反映其它性质
④它只是一个静态的刻划量
⑤只能反映城市化发展的相对水平,不能反映总体规模
人口数据容易获得;有一定的可比性
2、复合指标法
城市指数,城市度
人口
自然属性
社会属性
空间属性
人口 (城镇户口 +农村户口)
( 村委会人口 +居委会人口)
家庭与家庭户
流动人口
城乡人口
§ 2.4 城市化的近域推进
? 一、内部市区的城市化
以向心型城市化为主
? 内部市区,城市商业服务业集中,交通线路汇集,位
置大体适中的 城市中心区,即建成区。 特征,高 密度
? 高密度发展的优点,节省用地,缩短上班距离,节约
能源,防止城市蔓延,保护自然环境。
? 高密度发展的不足,拥挤(?),社会病态(?)
?
? 二、外围市区的城市化
外围市区,内部市区外缘,与郊区接壤的环状地带,即城乡结合
部。
? 城市化特征,内部市区城市设施和职能部门外移
? 1、对外交通与城市化
城市的对外交通是城市向外伸出的触手,交通干线延伸的方向是城市地域拓展的主要方向。
? 城市的对外交通干线与城市内部的交通线在具体的功能上有所区别:
① 组织交通
对外交通干线,大流量、高速度,联系城市与区域,其客 货流主要原因来自域外。
城市内部的交通干线,并不要求大流量和高速度,主要强调安全性、时效性、联结性。
② 划分景区和街区
外环高速公路
图例
商品房项目
对外公路
市区与郊区分界线
外环内主要道路



中 山 路
广








线
























广



广


广


广



广






广







广



广


1
0
6



广

























商品房集中区域
1982年
2KM
6KM
1993年
陇海 —兰新铁路酒泉火车站
互动力互干扰机制:
牵引 — 包围 — 干扰 — 外迁,脱离 — 包
围、填充 —— 再干扰 —— 再外迁
? 过境公路(城市对外交通)在穿越市区时实际演变为城市的主
干线,在互交路网未形成时,必然形成若干个平面交叉点,对外交
通干线的牵引作用逐步退化为干扰作用。
? 2、工业扩展与城市化
首先,大型工厂和重型企业的外迁的倾向更
为强烈。
其次,工厂的外迁常以某些特殊工厂为先导
(如煤气厂、自来水厂,化工厂、钢铁厂、
重型机械厂等)。
再次,高新技术工业具有外迁的倾向。
3、住宅的扩散与城市化
住宅的扩散分 自由扩散 与 附属扩散 两种。
? 自由扩散:居住区并不随其它设施一起扩
散。
? ——螺旋型模式
外环高速公路
图例
商品房项目
对外公路
市区与郊区分界线
外环内主要道路



中 山 路
广








线
























广



广


广


广



广






广







广



广


1
0
6



广

























商品房集中区域
广州市:道路系统与住宅扩散的关系
? 附属扩散:居住区随其它设施一起扩散
出去。
工厂区
福利区
绿带
? 三、郊区城市化
? 1、土地集约化
? 农产品商品化:大田作业向城郊农业转变
? 劳动力商品化:农业人口转变为兼业人口
? 土地商品化:农业用地转变为城镇用地
? 2、产业结构高度化
? 2、城市网络化
农业区位论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经济类型 一般农业 基地化农业(城郊农业)
人口 农业人口 兼业人口 非农业人口
用地 农村用地 城镇用地
迁移成本 低 高
迁移过程 农村 集镇 城镇
第四讲 城市化的历史进程
? § 4.1 世界城市的发展史
? 一、城市的起源
? 1、城市兴起和成长的前提
? 粮食剩余,农业劳动力剩余
? 2、形成的根本动力:人类历史上的三次社会劳动大分工
? - 农牧分离:产生了固定居民点,即聚落
? - 手工业与农业分离:城市雏形形成
? - 商业与手工业分离:城市规模扩大
? 3、城市起源地
? 美索不达米亚,印度河流域,尼罗河流域,中国华北平原,
? 中美,安第斯山中部,尼日利亚西南部。
世界上最早出现城市的地区
? 二、城市的发展
? 1、传统社会的城市(前工业城市)
? 特征:
? 第一,城市规模小,增长率慢;
? 第二,城市中心是政府和宗教活动地;
? 第三,存在着三重阶级结构:
? 居住在中心的贵族
? 居住在城中心周围的商人和工匠等地位较低阶层
? 居住在城市边缘地区的苦力、少数民族、宗教群体、贫民
? 第四,土地利用的专门化程度较低,任何场地都是多目的、多
职能的,居住地与工作地未分离;
? 第五,经济活动由不同的行会进行管理。
? 2、近代城市
? 1)资本主义世界的城市-工业城市
? 工业革命与工业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 旧城更新与改建
? 新大陆上的格状城市
? 2)发展中国家的城市-殖民城市
? 3、现代城市
? 1)城市问题加剧
? 2)卫星城-分散主义的对策
? 理论基础,霍华德的花园城市。
? 概念,大城市周边小城镇,与市区联系密切。
? 发展,三代卫星城:卧城、工业城镇、综合性城镇。
? 优点,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
? 3)新城运动
? 定义,包括一切战后经过重建、战争期间被破坏的中小城
镇,以及在位置适宜和交通方便的地点新建的中小城镇。
? 特点:
? - 规划较详细,分近期、远期规划,分期实现
? - 重视发展工业,带动整个新城发展
? - 创造比大城市更优越的生活环境
? - 与中心城市有方便的交通联系
? 趋向,停顿。原因是资金短缺、大城市人口下降
? 特点概括,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城市规模小、绿化面积大、
环境卫生居住条件好、交通方便、生产与生活有机结合。
§ 4.1 当代世界的城市化
年份 世界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城市人口 城市化水平 城市人口 城市化水平 城市人口 城市化水平
1950 743 29.2 447 53.8 287 17.0
1960 1032 34.2 571 60.5 460 22.2
1970 1371 37.1 698 66.6 673 25.4
1980 1764 39.6 798 70.2 966 29.4
1990 2234 42.6 877 72.5 1357 33.6
2000 2854 46.6 950 74.4 1904 39.3
2010 3623 51.8 1011 76.5 2612 46.2
2020 4488 57.4 1063 77.2 3425 53.1
? 1、郊区化
? 概念要点, 发生在特大城市郊区
? 地域职能变化
? 类型, ◆ 中心市区衰落,郊区迅猛发展;
? ◆ 中心市区停滞,郊区急速发展;
? ◆ 中心市区与郊区同时发展。
? 共同点:郊区在发展
后果, 直接后果;间接后果:
? 因素, 根本原因是特大城市人口爆炸性增长。
? 2、逆城市化
? 概念要点, ▲ 特大城市中心市区和郊区人口均外迁,
? ▲ 特大城市人口迁往中小城镇和乡村,
? ▲ 特大城市人口减少。
? 后果, 两种观点:
? — 导致城市衰退和危机:城市财政危机,城市经济萧条,社会问题
增多。
? — 城市发展的新阶段:城市财政收入类型改变,城市职能更新,经
济基础转换。
? 动力, 产业结构调整,
? 交通通信技术高度发展,
? 中小城市良好居住环境吸引。
? 3、再城市化
? ■ 概念,1980年以来西方发达国家为深化城市产业结构的调
整,进一步推动城市经济基础的转换,以维持和加强城市的 重
心地位作用,促进城市进一步繁荣而采取了积极开发市中心区的
政策,并吸引人口迁回城市中心区,导致城市中心区人口回升。
? ■ 开发政策,优化城市环境,扶持新兴主导产业,提高住房
质量,控制郊区发展,改善交通设施,均衡财政,刺激就业,提
供更优越的文化娱乐设施。
? ■ 效果,中高收入阶层人口回迁,城市中心区 人口增加 。
? 4、大城市化
? 城市规模的发展,
? 大城市化是当代世界城市化的一个重要特征。
? 根本原因,
? 相对于中小城市而言,特大城市在就业、卫生、教育、生活
等方面具有更强的吸引力,显示出巨大优越性。
? 后果:
? ● 吸引国内外人口迁入,吸引企业家、投资者;
? ● 特大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大,数量增多。
? 5、巨大城市带
? 概念要点,
? ◆ 大都市区 (Metropolitan Statistical Area):
一个大的人口核心以及与这个核心具有高度的社会
经济一体化倾向的邻接社区的组合,一般以县作为基
本单元。
中心县 +外围县
◆ 大都市带 (megalopolis):
许多都市区连成一体,经济、社会、文化等活动相
互作用密切,是一个巨大的城市地域复合体。
? 当今世界巨大 城市带,
?
? 特征(条件):
? ◆ 良好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
? 中纬地带,平原地带
? ◆ 门户位置
? 沿海、沿大江大河、重要铁路线。国际性大都市或国际港口城市
? ◆ 枢纽功能
在本国经济中的中枢作用, 在国际经济中的重要影响
? ◆ 带状的空间结构和密集的网络结构
沿长轴呈带状发展, 产业和城市密集分布的走廊, 发达的交通通
信网络
? ◆ 大规模、高密度人口指标
? 人口 2500万人以上,人口密度 250人 /km2
? ◆ 以第三产业为主导产业结构。
日本太平洋
沿岸都市带
五大湖沿
岸都市带
美国东北
部都市带
英格兰
都市带
西北欧
都市带
沪宁杭
都市带










东京大都市地区城市群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镇分布
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1995
? 6、过度城市化
? 概念要点, 工业化滞后于城市化
? 大量城市问题产生
?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
? 工业化带动城市化是近代城市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特点。
? 原 因, 人口爆炸,劳动力增长快,
? 城乡收入差异大;
? 城市规模差异大,经济过度集中少数大城市;
? 工业创造的就业机会少。
? 后 果, 城市非正式就业,
? 城市社会问题。
? 7、乡村城市化
? 概念, 指社区由乡村地域类型向城市地域类型演化的过程。
? ★ 我国乡村城市化的发展,
? 50- 70年代,停滞状态;
? 80年代以来,步伐加快。
? ★ 80年代以来我国乡村城市化的要点,
? 动力机制,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外力推动
? 劳动力转移形式,
? 转移实质:职业转移;
? 空间转移形式:城镇、集镇、就地。
? 居民点形态,产业转变带来居民点形态转变。
? 现代世界城市化的特征:
? 1、世界城市化的进程大
加快;
? 2、大城市化趋势明显、
大都市带出现;
? 3、城市化的区域差异明
显;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

发展水平 高 低
发展速度 缓慢 快速
发展阶段 后期 初期、中

发展机制
工业和第三产业城市
乡村 就业窗口敞开
城乡村乡差异较小
现代型人口再生产模式
积极型城市化
乡村
城市
巨大的城乡差异
西方城市的召示作用
城市经济发展不足
乡村人口盲目
进入城市
传统型人口再生产模式
§ 4.2 当代中国的城市化
? 一、中国城市发展史
? 二、当代中国城市化的特征
? 建国后,中国的城市化的发展阶段与模式大
致可划分两大阶段和两种类型,即以 1978年为界,
形成 自上而型城市化 和 自下而型城市化 。
苏联( 1926-
1926年)
日本( 1872-
1882年)
印度
( 1950年)
中国
( 1952年)
国民生产总值(亿元)
( 1952年美元价) 350 22 220 300
人均 GDP(美元) 240 65 60 50
总人口(万人) 14700 3550 35800 57500
农业人口比重( %) 75.6 84.8 68 87.5
每公顷耕地的人口数(人) 0.20 2 0.6 1.9
人均粮食产量( Kg/人) 566 288
人均煤炭产量( Kg/人) 279 17 34.9 120
人均生铁产量( Kg/人) 22 0.2 5 2.75
人均粗钢产量( Kg/人) 29 4 2.37
(一)自上而下的中国城市化模式 (1978年以前)
1、城市化模式背景 ——前苏联模式
①实行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国家集中安排社会经济生
活中的一切活动,否认市场的存在。
②追求经济的高速增长,以赶超发达国家为目标。
③采取高积累、低消费的政策。
④突出发展重工业和国防工业,采用多用资本、少用劳
动力的技术线路。
⑤牺牲农业,保证工业资本和工业优先发展。
⑥以扩大外延式生产方式为主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
资历本投入增长超过国民收入增长。
2、发展机制:
? (1)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
1952年国家成立 计划委员会,国家实行 指令性计划 与 指
导性计划 相结合的计划管理体制,并相应地建立了 统收统支
的财政体制,对重要的生产资料实行统配管理体制 ;高度集
中的 商业流通体制 ;集中控制的 基建管理体制,
中国的工业化道路就一直以国家为主体,以高度的计划
经济体制为保障,以重化工业的自我积累 \自我循环为核心,
由国家控制全部经济资源 (包括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 ),由政
府计划部门分配资源,并长期向国有部门和城市倾斜,
? (2)统购统销
? 1953年,正务院第 194次会议通过关于实行 粮食的计划
收购和计划供应 的命令,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其实质是农
村收购,城市配售,
? 其真正的作用是一手 压低农产品的收购价,用变相的无
偿的形式把剩余的农产品收入国家手中,而且由于收购的品
种和收购的数量及价格均由国家单方面决定,因而可将农民
生存工资以外的全部农产品作为农业剩余收入国家手中 ;另
一手则用低农产品的配给保证了 工业劳动力的低工资水平
和 工业原料的低成本,在工业低成本和国家对工业实行垄断
的基础上,将工业部门获得的垄断高额利润通过 财政渠道 进
一步转化为 新的工业投资,
? (3)人民公社化运动
? 1958年开始实行人民公社化,通过 政权组织的经济化,行
政活动的政治化 和 管理方式的军事化,政府直接介入农业生产
和农民生活的全过程,不仅把分散的农民纳入到统一有效的管
理单位中,而且将无自主权的微观经营机制引入农业生产地域
和农业产业,限定了农村基本生产资料 —土地和劳动力 的使用
方式。政社全一的体制还保证了统购统销制度的有效实施,
并借助统购统销的手段近乎无偿地剥夺了农民的劳动产品,
把农村人民公社的大部分产品、有时甚至是农民生活必需品
集中到国家手中,再由国家转移到城市和工业部门。
? 其结果,
? ①剥夺了农民对土地经营的自主权,抑
制了农业的发展;
? ②加深了城乡对立和城乡矛盾;
? ③加深了工业与农业的相互矛盾;
? ④造成中国乡村人口的大量积压;
? (4)对城乡人口流动的控制
? 第一道闸门:户口管理制度。
? 中国户籍管理制度源远流长。
– 西周时期就创建了人口登记、统计制度。
– 春秋战国时期,对社区居民采取编户, 定籍, 的办法。
– 秦国:, 户籍相伍,,, 立户分户, 制度。
– 汉:, 案户比人, —―算人, 。
– 隋:, 大索,,, 貌阅,,, 析户, 。
– 唐:, 户婚律,,, 貌阅, 。
– 宋:, 主户,,, 客户, 管理。
– 明:, 户帖, 制度。
– 清:, 黄册, 。
? 1958年开始的户籍制度,将中国公民划分为身份、地位和福利待遇不
同的两个社会阶层 ——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城乡人口不能自由流
动。









考学
转干
招工
中国的户口登记条例反映出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的三大特征:
一是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迁移是在户口登记制度严格管理下进
行的,并由公安机关主管;二是人口从农村向城镇迁移的渠
道极为有限;三是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迁移的管理制度与国家
就业制度高度协同。
? 第二道闸门:城镇居民生活必需品的计划供应 。
?
? 统购统销制度的建立,使国家垄断了农副产
品的收购、流通和销售,从而也就控制了城镇居
民的生活必需品的供应。
城镇生活必需品
城镇居民城镇户口
凭票供应
城镇劳动就业
劳动部门
从事部门
财政部门
计划部门
? 第三道闸门:统包统配的劳动就业制度。
? 第四道闸门:城市福利制度。
福利制度
企业、事业单位
国家职责




































城镇居民与单位
福利的一体化,农村居民不仅
无工资收入,而且没有
非工资收入。
? 3、自上而下型城市化模式的特点:
? ( 1)实行严格的准入限制并制定了一整套城市偏向的制度规则。
? ( 2)政府在有关城镇化的决策中占绝对支配地位,私人主体(尤
其是农民)基本上没有决策权。政府通过行政集权对城镇实行供
给垄断,私人主体对城镇的需求受到人为抑制在主种背景下风吹
草动国城镇的方向、速度、规模、水平和形式的选择完全服从于
和服务于实现政府的各项目标需要,政府行为是影响和控制城镇
直接和最重要的变量。
? ( 3)政治力量是影响城镇化进程的主导力量。主要表现在城镇化
过程的大起大落。高层领导的统治偏好对城镇过程中各项制度的
替代、转移和交易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政府经济管理知识的
缺少和政治统治经验的娴熟,也使得其过分偏好于用政治手段替
代经济手段来行使政府 的管理职能。
? 4、自上而下型城市化模式实行的理由:
( 1)农业剩余的多少是决定政府收入水平和工业化原始积
累水平的最重要的变量。在资金、技术缺少的条件下,实
现农业增长主要靠劳动力投入的增加,为此把大量劳动力
限制在农村,有利于农业剩余的增加。
? ( 2)一系列限制农村人口城镇化的强制措施,节约了征
集农业剩余的交易成本。
? ( 3)通过限制农村人口城镇化,避免了城市建设的扩张,
从而也减少了城镇建设挤占工业化积累和农业用地的可能
性,为工业优先发展创造了条件。
? (二)自下而上的中国城市化模式 (1978年以后 )
? 背景,
? ①市场化的深入使得政府作为城镇化进程中各项制度的
垄断供给地位动摇。
? ②分权化改革使地方政府独立利益倾向日益增强,尤其
是, 分灶吃饭, 使地方政府追求财政收入最大化成为难以遏
制的目标和动机。
? ③政府财力的相对下降使得其没有能力承担城镇建设所
需要的巨额资金,政府不得不放松城镇化的制度约束,允许
农民进城购置房产、投资建厂,一方面使城镇建设投资多元
化;另一方面,也重构了城镇化的一系列制度。
? 特征:
? 1、制度创新主体的私人化和地方化。
? 农村改革(尤其是土地改革)给农民流动和重新
选择职业提供了机会与权利,民间力量逐步打破了中
央政府作为城镇化发动和投资主体的垄断地位;而地
方政府为了谋求市场改革给其带来的日益独立的区域
利益最大化,也希望借助农村人口跨地区流动和兴建
乡镇企业吸引更多的外来资金;在分权改革的背景下,
地方社区政府的收入目标与上级政府不断发生矛盾,
因此它们也成为城镇化的次要推动力,从而引发自下
而城市化。
? 2、制度安排的非正式性 。
? 农民进城工作是完全私人化的,并不需要政府部门
的批准与认可。虽然各级政府主管部门也通过设置许
多制度壁垒限制农民在城镇谋求正规职业和永久身份,
但仍可在非正规部门流动打工的方式辗转于各城镇间。
? 3、制度变迁的渐进性
? 自下而上的城镇化是在市场力量的支配下渐
进发生的,它是农民为了响应城镇出现的获利机
会、在追求收益最大化的动力支配下自发倡导和
组织促成的。从发展的过程看,它表现为明显的
渐进性:
①人口城镇化进程呈现匀速上升趋势;
②城镇化推进以最基层的小城镇为主要载体;
③政府修改制度规则不求一步到位。
5、城市化滞后的社会经济效应
① 形成和固化了城乡产业 ——就业 ——收入与
消费结构的长期失衡态势。
在城乡分制制度的约束下,形成了显著的
“二元结构”,而且使农业部门和非农业部门
形成了极为悬殊的就业结构偏差;农业部门以
70%的就业人员创造了 28%的生产总值,而非
农业部门以 29%的就业人员创造了 84%的产值。
( 1978年)
② 使中国在人均消费水平较低的状态下过早地
进入了工农产品的买方市场和经济过剩。
从短缺走向过剩并没有带来居民消费水平
的提高,相反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镇职工大
量失业。其原因在于:
[1]城镇居民虽然收入较高,但人口规模较小,从
而不能形成对农副产品的有效消费需求;
[2]农村人口规模巨大且心甘情愿,但因收入水平过
低也未能形成对城镇工业品的强劲需求。
③ 对农业部门造成了诸多限制
? 首先,农业市场需求难以有将近启动。
? 其次,农业竞争地们低下的状况难以真
正扭转。
? 第三,农业人力资源状况难以改善。
(三)、中国城市化的特征
? 1、城市化起步晚、起点低,波动性大
? 2、城市规模发展的差较大
? 3、城市化的省际差异明显
0
10
20
30
40
50
60
1949 1952 1955 1958 1961 1964 1967 1970 1973 1976 1979 1982 1985 1988 1991
(%)
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工业部门占国民收入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