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机的临床应用
呼吸
氧气 二氧化碳
弥散 通气
物质特性 弥散面积 弥散距离 浓度差
每分通气量
O2分压变化
CO2分压变化
氧疗
? 中枢神经系统对氧气的依赖
– <55mmHg 病人出现混乱
– 30-55mmHg 定向力障碍
– <30mmHg 昏迷
? 氧疗的目的:
– 通过增加 FiO2改善 PaO2
– 通常 FiO2控制在 0.24-0.5
? 氧疗的指征
– 任何原因的缺氧性疾病
氧疗
氧输送 = O2含量 × 心输出量
O2 含量 = Hb× SaO2 x 1.34 + PaO2 x 0.003
高气流系统,CPAP,BiPAP
低气流系统:鼻导管、普通面罩等
氧疗的方法
? 鼻导管 FiO2=21+4× L/min
L/min FiO2 优点 缺点
1 25 简单,舒适,
价格便
宜, 病
人可以
喝水,
吃饭
局部刺
激、干
燥2 29
3 33
4 37
5 41
6 45
氧疗的方法
类型 氧流量 FiO2 优点 缺点
普通面

>5 35-45 比鼻导管供氧
量高
在气道护
理、饮水
时必须终
止吸氧
Venturi
面罩
4
6
8
10
24-28
31
35-40
50
在一定范围内
可以调节 FiO2
同上
储气囊
面罩
40 60-90 给氧量大,可
提供湿化及正
压通气
可能出现
氧中毒
无创压力支持通气
? 简易呼吸器
– 用于有人工气道或无人工气
道病人的呼吸支持
– 与病人的自主呼吸同步
– 按压呼吸器要轻柔,避免操
作过快
– 成人通气的潮气量大约在
600ml左右
– 使用有储气囊或储气管的简
易呼吸器。供氧流量应当达
到 15L/分
– 面罩与面部要贴实, 避免漏
气 。 同时要避免单纯用力向
下按压面罩, 防止造成气道
闭塞 。
无创压力支持通气
? CPAP— High Flow System
– 全程提高呼吸压力
– 保持气道开放
– 促进肺内气体的均匀分布
– 增加氧气弥散
? 操作
– 选择或调节所需的 CPAP压
力阀
– 调节吸入气氧浓度至需要的
水平
– 调节气体流量使其在吸气、
呼气均有气自阀门溢出
高压
正常压力低压
Flow FiO2
0-130L 0.34-1.0
无创压力支持通气
双相气道压力通气( BiPAP)
? 作用,PSV+PEEP
? 初始设定
– 氧气,10— 15L/min
– 吸气压,8-10cmH2O
– 呼气压,3-5cmH2O
? 使用限制
– 高二氧化碳血症
– 鼻背、口周压伤
– 进食、饮水等需要中止通气
内容提要
? 气道管理
– 决策制定
– 开放气道
– 呼吸支持
? 呼吸机应用
? 呼吸治疗的床边评价
机械通气的目的
? 改善肺气体交换
– 逆转低氧血症,减轻呼吸性酸中毒
? 缓解呼吸窘迫
– 降低氧消耗纠正呼吸肌疲劳
? 改变压力 — 容积关系
– 防止肺不张
– 改善肺顺应性
– 防止进一步损害
? 避免并发症发生
呼吸机的特点
? 模拟型治疗设备
? 可以提供部分或全部呼吸支持
– 控制呼吸
? 容量控制通气
? 压力控制通气
– 辅助呼吸
? 容量辅助呼吸
? 压力辅助呼吸
? 容量压力辅助呼吸
呼吸机的临床类型
40cmH2O
600ml
转换形式 转换标准 顺应性变
化反应
压力切换 40cmH2O 潮气量下

容量切换 600ml 压力升高
时间切换 1S 压力升高
潮气量下

600ml/s
以一定的频率向病人提供一定含氧量的气体
与呼吸有关的几个参数
参数 定义 关系
呼吸频率 每分钟呼吸次数 (f)
吸气时间 每次吸气所占时间 (Ti)
呼气时间 每次呼气所占时间 (TE) =60/f- Ti
吸 /呼比值 吸气与呼气时间之比 (I:E) = Ti / TE
潮气量 每次呼吸吸入或呼出的气量 Vt
每分通气量 每分钟吸入或呼出的气量 VE = Vt× f
吸气流速 吸入气体的流动速度 (Flow) = Vt/ Ti
气道压力 气道内的压力
吸入气氧浓度 吸入气体中氧气的百分数
人患者应用机械通气的生理学指标 (括号内为正常值范围
通气力学
潮气量 (ml/ kg) <3 (5~ 7)
呼吸频率 (次/ min) >35 (12~ 20)
每分通气量 (L/ min) <3或 >20 (6—10)
肺活量 (mil/kg) <10~ 15 (65~ 75)
第 1秒钟用力呼气量 (ml/ kg) <10
最大吸气压力 (kPa) >-1,96~-2,45 (-7,35~-9,8)
生理死腔气量/潮气量 >0,6 (0,25~ 0,4)
气体交换指标
Pa02(吸氧浓度 >0,5) <6,7kPa (>10,7kPa)
P(A-a)D02(吸氧浓度 1,0)a >46~ 60kPa (3,3—8,6kPa)
PaC02b) >6,7~ 8kPa (4,6~ 6,0kPa)
循环指标
心输出量 (L/ min) <2
心脏指数 [L/ (min/ m2)] <1,2
a)P(A-,)D02:肺泡 —动脉血氧分压差,
b)掌握 P,C02指标尚需根据临床情况, 已如上述 。
(引自 JDYoung,1990,Thorax,45,886) ’
呼吸机的初始设定
A:辅助呼吸:自主呼吸完全和机械通气同步
C:控制呼吸:完全由机械通气提供气体
– SIMV+PSV
? SIMV:呼吸机进行部分定量支持,支持气体量
同潮气量
? PSV:呼吸机进行部分定压支持,支持程度同设
定压力
通气模式
? 指令每分钟气量通气 (MMV)
? 压力支持通气 (PSV)
? 反比通气 (IRV)
? 分侧肺通气 (ILV)
? 气道压力释放通气 (APRV)
? 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 (PRVCV)
? 容量支持通气 (VSV)
? 容积保障压力支持通气 (VAPSV)
呼吸机的初始设定
参数 建议设定 说明
通气模式 A/C,SIMV
(+ PSV)
潮气量 10-15ml/kg 小儿 8-12ml/kg或 Vd/Vt很高时可
≥18次 /分
每分通气量 6-10L/min
呼吸频率 12-14次 /分 在需要过度通气或
FiO2 0.5-1.0 为防止氧中毒应当尽快调制 0.5以

PEEP 无 如果 FiO2≥0.5,而 PaO2≤60mmHg,
可使用 5cmH2O以后根据需要调节
吸气波形 方波
呼吸机初始设定
参数 建议设定 说明
吸气流率 50L-60/min
吸气平台 无
吸呼比值 1,2
峰压 50cmH2O
叹气 无
湿化稳定 35℃ 低温复苏病人可以选
择 40℃,而高热病人
可选择适当低的温度
几种呼吸机的初始设定
? 通气模式
? VE
? F
? TI
? TP
? FiO2
VT=VE/F
Flow=VT/TI
TE=60/F-(TI+TP)
Siemens 900C
几种呼吸机的初始设定
? 通气模式
? Flow
? F
? TI
? TP
? FiO2
VT= Flow × Ti
VE =VT× F
TE=60/F-(TI+TP)
NEW PORT
几种呼吸机的初始设定
? 通气模式
? VT
? F
? TI
? TP
? FiO2
Flow = VT / TI
VE =VT× F
TE=60/F-(TI+TP)
BIRD
呼吸机使用期间应当注意的参数
? Vd/Vt
– 是反映病人危重
程度的一个指标
– 正常为 0.2~ 0.35
– Vd/Vt=(PACO2-
PECO2)/PACO2
30L
15
0
20 50 80mmHg
0.15
0.85
0.75
0.660.50
0.40
呼吸机使用期间应当注意的参数
? 顺应性
– 单位压力变化引起的容量
变化,反应肺和胸廓的坚
硬或柔软程度
– 顺应性= ΔV/ΔP
? 动态顺应性 (CD)=潮气量 /
(峰压 -PEEP)
正常,50-80ml/cmH2O
? 静态顺应性( CT)=潮气量
/(平台压 -PEEP)
正常,60-100ml/cmH2O
CT
CD
呼吸机进一步调节
? 根据血液气体分析调节呼吸机
PaO2 PaCO2 原因 措施
升高 升高 FiO2高、通气量不足 增加通气量、降
低氧浓度
升高 下降 通气量过大(及 FiO2高) 降低通气量(及
氧浓度)
下降 下降 通气量大,氧浓度低或
弥散障碍
降低通气量,提
高氧浓度或增加
PEEP
下降 升高 通气量不足或伴有弥散
障碍
增加通气量增加
PEEP
呼吸机进一步调节
? 吸入气氧浓度
– 以后选择能够达到
满意的水平的最低
FiO2
– 多数学者认为满意
的 PaO2为 60mmHg
? 氧中毒
– <0.4 >30天
– 0.7 2天
– 1.0 30小时
呼吸机进一步调节
? PEEP
– 作用
? 保持气道开放
? 减少肺泡动脉氧分压差,促进氧合
? 防止肺泡萎陷
– 适应症
? 在使用安全限度之内的 FiO2不能到达满意的 PaO2时
– 方法
? 通过调节呼气到阻力阀门实现 PEEP
? 使用范围 5~ 20cmH2O
– <5cmH2O通常没有明显的作用
– >20cmH2O副作用明显增加而改善氧合的作用不变
最佳 PEEP
? 保证心脏输出量不变
? 保证静脉血氧饱和度不下降
? 保证病人血氧供应时,使气道压力最低
? 如果使用 PEEP时气道峰压不发生变化,
说明有内源性 PEEP
氧输送 = O2 含量 × 心输出量
O2 含量 = Hb × SaO2 x 1.34 + PaO2× 0.003
呼吸机进一步调节
? 吸气峰流速
– 压力切换型呼吸机,吸气流速将决定病人的潮气量
– 低流速主要受顺应性影响,高流速受气道阻力影响大
流速过快
峰压上升
肺内气体分布不均
吸气时间延长流速过慢
呼吸机进一步调节
? 吸气末正压
– 作用
? 促进小气道开放
? 改善肺内气体的分布
? 改善肺泡中氧的弥散
? 为计算顺应性提供时间
– 通常设定时间
? 10~ 15%
? 最长 20%
– 副作用
? 肺内积气增加导致气压伤
? 气道峰压上升导致循环障

? 气道压力
– 压力切换型呼吸机潮气量
随设定压力而变
– 初始设定压力可为 20~
25cmH2O
– 危险压力限度 >60cmH2O
– 报警压力设定 ± 10cmH2O
? 叹气
– 在正常通气期间给入一次
正常潮气量 1.5~ 2倍气量的
通气
– 其最佳频率、气体量以及
作用均有争议
压力监测
? 气道峰压
– 气体量、肺和胸壁弹性回缩力、气道阻力
? 平台压
– 只反映弹性回缩力
峰压升高而平台压不变,
导管堵塞
气道被分泌物阻塞
急性气道痉挛 Acute
处理方法:吸痰和解痉挛
峰压和平台压均升高:
气胸
肺不张
急性肺水肿
肺部炎症加重
ARDS
COPD 产生内源性 PEEP
腹压上升
不同步呼吸
? 允许高碳酸血症
– 将潮气量由通常的 10~ 15ml/kg变为 5~ 8ml/kg
– 允许 PaCO2在 50~ 60mmHg
– 允许为 pH 7.20-7.40,部分病人需要使用碳酸氢钠
调节
– 使气道压力控制在安全水平
40mmH2O
18cmH2O 60cmH2O
何时需要呼吸机支持?
任何情况下病人出现明显通气不足、换气障碍导致机体代谢紊
乱或有代谢紊乱可能时,应及时使用机械通气
潮气量 <3 5-7
呼吸频率 >35 12-20
每分通气量 <3 or >20 6-10
肺活量 〈 15
最大吸气压 >-1.96 -7.35-9.8
Vd/Vt >0.6 0.2-0.35
PaO2 <50
PaCO2 >50
CO <2
CI (1.2
何时脱机?
参数 正常范围 考虑脱机
PaO2/FiO2 >400 200
潮气量 5-7ml/kg 5ml/kg
呼吸频率 14-18/min <40/min
每分通气量 5-7L/min <10L/min
肺活量 65-75ml/kg 10ml/kg
最大吸气压 >-90 cm Water (F)
>-120 cm water
(M)
-25cm H2O
RR/潮气量 <50/min/L <100/min/L
脱机方法
? T-管法:
– 间断强制脱机
– 脱机期间使用 High Flow供氧
– 可以定时上机,也可至病人疲劳时再上机,直至病人舒适时

– 密切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
? IMV法
– 有控制呼吸转为 SIMV支持
– 逐渐降低支持次数,直至停机
脱机后出现的问题
? 呼吸频率快
– 潮气量
? 低 重新上机
? 正常或高 查 PaCO2
– 高 重新上机
– 低 镇静药物
如何拔除气管导管
? 在确定病人近期内不会再依靠呼吸机
? 确定病人有咳嗽反射及气道保护功能
? 确定病人无发生呕吐窒息的可能
?彻底吸引呼吸道包括口咽腔中的分泌物
?长时间插管的病人可以给入适量的激素
?30分钟后,再次彻底吸痰
?后将吸痰管插入气管导管,在带有负压的
情况下将导管和吸痰管同时拔出
待 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