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200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监理CO21-24,生态GO2122
环境管理试题(闭卷)
班级——————— 姓名—————————— 学号————— 分数 ——————
一、简答题(每题4分)
1、什么是环境,其内涵有哪些?
2、什么是建设项目环境管理?
3、贯彻“预防为主”环境政策要抓好哪几方面的工作?
4、环保机构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的系统理论依据是什么?
5、中国环境保护的单项政策有哪些?
6、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有哪些?
7、什么是环境问题?
8、环境规划管理包括哪些内容?
9、什么是“三同步、三统一”方针?
10、环境标准的作用是什么?
二、选择填空题(包括单选和多选,每个答案1分,全填不得分)
1、环境管理主要是针对————而言的一种管理活动。
A、环境污染 B、原生环境问题 C、次生环境问题 D、生态破坏
2、可持续发展包括需求和————两方面,没有需求发展就没有动力,没有限制发展就没有可持续。
3、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包括三个阶段,其中第二阶段属于-----------审批-阶段,第三阶段属于------------------审批阶段。
A、竣工验收 B、施工 C、立项
4、————是宏观环境管理的实施主体并对区域环境质量负责。
A、环保部门 B、地方政府 C、行业主管部门
5、一般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与废物进口项目环境管理的最大区别在于后者的审批权归———。
A、省环保局 B、地方环保局 C、国家环保总局
6、作为一项管理制度,必须具备强制性、规范性和--------------------。
7、环境影响评价是建设项目施工审批的一项管理制度,因此要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
A、进行 B、完成 C、开始
8、在全国范围内统一执行的环境保护标准称为国家环境标准,例如------------------。
A、国家环境质量标准 B、监测方法标准 C、地方环境标准
9、环境总是相对于某个————而言的,因此说环境是一个————概念。
A、主体 B、客体 C、绝对 D、相对
10、环保部门在海洋建设项目管理方面具有————权。
A、执法监督 B、执法 C、监督 D、管理
11、“以新带老”的原则就是————。
A、以新建项目管理带动老污染治理
B、以新技术改造带动老产品更新
C、以新管理对策代替老管理对策
12、————是依据国家环境法律规定落实地方政府环境责任的行政管理制度。
A、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 B、污染限期治理
C、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 D、污染强制淘汰制度
13、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政策是———— 。
A、预防为主 B、谁污染谁治理 C、强化管理
14、从1973年至今,中国先后召开了五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其中,对中国环境保护有重大影响的会议是————------------环境保护会议。
A、第一次。 B、第二和第四次 C、第五次 D、第三次
15、推动环境保护事业的直接动力是国家政府,而根本动力是————。
A、社会公众 B、环保部门 C、决策者
16、环境管理的核心是对 ————----- 的管理。
A、物 B、人 C、技术 D、资金
17、当前产业结构调整正在向“三化”方向发展。“三化”指的是 ——————。
A、资源利用合理化 B、生产过程无害化
C、废物产生最小化 D、资源利用最大化
18、生活质量由三个指标组成,其中环境质量是 ————— 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19、环境管理的特点包括 ————————— 和决策的非程序化。
A、区域性 B、广泛性 C、综合性 D、社会性
20、根据三个再生产理论,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就是调整和限制经济再生产和—————--再生产,扩大————————再生产。
三、判断题(每题3分,对的划√,错的划×并给出正确答案)
1、强化管理政策是“以管促治”管理思想的产物。
2、可持续发展与协调发展的主要区别之一在于前者不仅强调当代人的公平更强调代际之间的公平。
3、从行为科学角度看,环境管理就是对人的各种需要和行为的改造。
4、产业结构调整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根本途径,是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的切入点,也是宏观环境管理与微观环境管理的结合点。
5、各级地方环保部门对一般建设项目和废物进口项目具有相同的审批管理权。
6、环境质量是指以人为主体的环境质量,因此环境质量是一个相对概念。
7、全过程控制包括末端控制,因此说全过程控制可以代替末端控制
8、管理制度与管理措施属于同一个范畴,所以说管理措施与管理制度是一样的。
9、实现公众的广泛参与,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是前提,而环境教育是基础。
10、环境影响评价是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因此一切建设项目都必须作环境影响评价。
2003-200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
环境管理试题标准答案
一、简答题(每题4分)
1、(1)概念2分:环境是指组织运行活动的外部存在,即围绕人类生存的空间及其中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外部条件和因素的总体及其相互间的关系。(2)内涵2分:环境是一个相对概念;环境是一个不断变化和发展的概念;环境本身是一个系统;环境与人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2 、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是指环境保护部门依据国家环境保护政策(产业政策、行业政策、技术政策)、规划布局和清洁生产要求及专业工程验收规范,运用相关的管理制度(环境预审、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对一切建设项目依法进行的管理活动。
记分点:每个带下划线的给1分
3、彻“预防为主”政策要抓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一是按照“三同步、三统一”方针,把环境保护纳入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之中,进行综合平衡,这是从宏观层次上贯彻预防为主政策的先决条件;二是环境保护要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相结合,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这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上贯彻预防为主政策的根本保证;三是加强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减少新污染的产生,这是从微观层次上贯彻预防为主政策的关键。
记分点:三个方面答错一个扣2分
4、理论依据是:系统理论中的“结构决定功能”定律,只有结构优化了才能优化系统的功能。
记分点:只答定律本身给3分,没答出定律不给分。
5、单项政策:环境保护的产业政策;行业政策;技术政策;经济政策和能源政策。记分点:少答一个扣1分。
6、原则:禁止资源粗加工产业的发展;限制紧缺资源开发产业的发展;鼓励可再生资源产业的发展。记分点:少答一个扣2分
7、环境问题是指在人类活动或自然因素的干扰下引起环境质量下降或环境系统的结构损毁,从而对人类及其它生物的生存与发展造成影响和破坏的问题。记分点:语句不通顺扣2分;每个带下划线的给1分
8、环境规划管理包括:环境规划的组织;环境规划的审批和环境规划的实施三个方面内容。记分点:少答一个扣2分
9、“三同步、三统一”: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记分点:三个建设答错一个扣1分;三同步顺序答错扣1分;三同步内容答错扣1分;三效益答错扣1分;句子不完整扣1分。
10、环境标准的作用:一是制定环境保护规划和计划的依据;二是国家环境法律、法规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是环保部门行使监督管理职能的依据;四是具有投资导向作用。记分点:四个方面答错一个扣1分。
二、选择填空,每个答案1分,全填不给分
1、C 2、限制 3、B、A 4、B 5、D 6、可操作性
7、B 8、A、B 9、A、D 10、C 11、A 12、A、C
13、C 14、A、B 15、A 16、B 17、A、B、C
18、生活 19、A、C、D 20、社会、自然
三、判断对错
1、对 2、对 3、对 4、对 5、错
6、对 7、对 8、错 9、对 10、错
试题分析
一、出题原则
出题原则从理解的角度考核学生掌握环境管理基础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为两个基本点。
二、考试类型及比例
本次考试采用闭卷形式,题型分为简答、选择填空和判断三种类型。其中,简答题占40%,选择填空题占30%,判断题占30%。
三、技术分析
1、试题完全在本课程学生所学知识的范围内,除第一章和第四章没有纳入考试范围内,其余均包括在考试范围内。知识覆盖面为85%,没有偏题和怪题
2、试题难度适中,以理解为主,照顾到全体学生的基本情况和水平
3、试题题量适中,学生没有在60分钟内交卷的现象。
4、考试成绩呈正态分布:
90分以上的为6.1%;
80分以上的为24.7%;
70分以上的为37.1%;
60分以上的为25.3%;
60分以下的为6.8%
5、试题中基础理论部分占总题量的25%,基本知识题占30%,实践题占45%。
6、判卷采用标准化,三个教师各自分工,每人负责一道题的判卷任务,对有疑问的或不及格的卷子,判卷教师共同研究给出成绩。
四、考试中暴露出的问题
1、监理专业成人班学生总体上对所学知识的把握比较扎实,特别是有实践经验的学生对75%的基本知识和实践题部分理解能力比较强,卷面成绩较好。而对25%的理论题回答得不够理想。
2、生态专业高职学生总体上对25%的理论题和30%的基本知识题理解得比较深刻,而对45%实践题的理解和把握稍差。
以上两点反映出成人与高职学生在实践经验、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上的差异。因此,在今后的环境管理教学中,应当根据授课对象的基础和特点,加强针对性教学。
任课教师及试卷出题人:朱庚申
张雪花
2004年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