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土壤圈
第一节 土壤的基本性质
1.土壤概念
2,土壤形态
3.土壤组成
4.土壤性质
1.土壤概念
土壤
土壤的本质属性
土壤肥力
土壤的基本性质
“土壤是指覆盖在地球表面上具有一定肥力并
能生长植物的疏松层”。
目前,土壤概念 被定义为:
土壤其它外部特征,
颜色、干湿度、孔隙状况、
紧实度、新生体、侵入体等
2、土壤形态
土壤剖面
有机质层,淋溶层,
淀积层,母质层
土壤剖面
土壤其它外部特征
土壤的基本性质
(一)土壤矿物质
原生矿物的种类、迁移与转化;
次生矿物的主要种类和形成过程
(二)土壤有机质
非特异性有机质与特异性有机质;
有机质的分解与转化 (矿质化作用与腐殖化作用 );
影响有机质转化的主要因素
3、土壤组成:固相、液相、气相
土壤的基本性质
(三)土壤水分与空气
4、土壤性质
土壤的基本性质
物理性质,
(1)土壤质地与结构
(2)土壤一般物理性质:
土壤比重、土壤容重、土壤 孔隙度、
粘结性、粘着性、可塑性、土壤热性质
化学性质,
(1)土壤溶液, 土壤溶液的酸碱性, 土壤溶液的
缓冲作用, 土壤体系的氧化还原电位
( 2)土壤胶体和离子交换,
1)土壤胶体特征,常见土壤胶体类型、结构及性
质,土壤胶体的电荷的意义
2)离子交换作用,土壤的阳离子交换作用实质,
影响阳离子交换因素,阳离子交换指标
( 1),土壤是如何形成的?说明“成土因素
学说”和“统一土壤形成学说” 的主要观点。
( 2) 各种成土因素对土壤的形成有哪些主要
影响?
( 3) 土壤形成基本规律是什么?
( 4),论述主要成土过程 (伍 254,丁 351)
第二节、土壤的形成
土壤是成土母质在一定的气候条件和生物的作用
下,经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
的过程,经过长时间的演变而逐渐形成的。
成土因素学说:道库恰耶夫
统一土壤形成学说:威廉斯,土壤的形成过程就
是土壤与生物统一的发生和发育过程。土壤
与生物同时出现,共同发展。随着生物的不
断更替,土壤类型也发生更替。
? 母质因素:
机械组成; 化学组成;
初育土:如石灰土、紫色土等
? 气候因素:
( 1) 气候因素制约着土壤的形成过程和发展方向:
成土母质和矿物质的风化、淋溶、淀积过

有机质的合成与分解
水分的蒸发和淋溶
( 2)气候控制着土壤的地理分布
? 生物因素
( 1)植物 ( 2)微生物 ( 3)动物
? 地形因素
( 1)母质 ( 2)水文 ( 3)气候
? 时间因素,绝对年龄
相对年龄
自然土壤形成的基本规律是物质的地质大循环与
生物小循环过程矛盾的统一
物质的地质大循环:
物质的生物小循环:
可溶性矿质养料 植物体的组成部

植物吸收
微生物分解
土壤中常见成分的淋溶难易程度, 一价盐 ;二价盐 ;三价盐,
难,Fe,Al,Mn,强酸及强碱条件下易淋溶; Si,在强
酸或强碱条件下硅酸失水析出二氧化硅,呈白色粉末状析
出在土体表层。如果不是强酸或强碱条件,在淋溶强时会
以硅酸形式淋溶。
原始成土过程:
灰化过程:冷湿气候条件下;寒温带针叶林;
灰 化土纲:灰化土
粘化过程:温暖湿润气候条件下;
温带、暖温带、北亚热带森林;
淋溶土纲:暗棕壤、棕壤、黄棕壤
富铝化过程:湿热气候条件下;
中、南亚热带、热带森林;
富铝土纲:红壤、砖红壤性红壤、砖
红壤、黄壤
钙化过程:温带、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气候;
草原植被
钙积土纲:黑钙土、栗钙土、棕钙土
灰钙土、黑垆土
盐渍化过程:盐渍土纲:盐土
碱化过程,盐渍土纲:碱土
潜育化过程:积水环境下发生的还原过程
潴育化过程:周期性积水环境下的氧化还原过程
白浆化过程:土壤表层积水发生的氧化还原过程
干旱气
候条件
湿成土纲:沼泽土、草甸土、潮土、黑土、
白浆土(淋溶土纲)、水稻土(人工土纲)
腐殖质化过程:在各种土壤的形成过程中均不同
程度的存在。在草原及草甸植被下,进行腐
殖质化尤为强烈。在土壤表面积累有明显较
厚的腐殖质层。
泥炭化过程:主要发生在地表有积水、生长有湿
生植物的沼泽地段。湿成土纲:沼泽土
冻土纲:冰沼土
人为熟化过程:人工土纲,水稻土、灌淤土、绿洲土、
(土娄)土(褐土人工长期耕作形成)
( 4)从水平地带来看,中国主要有哪些地带
性土壤类型?分别分布在哪些地区?
( 3) 试阐明土壤的分布与地理空间的关系
(试阐明土壤分布的地带性规律)
( 1) 目前常用的土壤分类系统有哪几种?
试说明各分类系统的主要特点。
( 2) 按照土壤的发生学分类,土壤可分类哪些
主要类型?
(土壤类型:土纲及土类 分布区、成土因素、
成土过程、土壤剖面、利用与改良 )
第三节 土壤的分类
世界土壤分类系统:
1、以前苏联的土壤分类系统为代表的发生学分类:
伊万诺娃,1976年出版的, 苏联土壤分类,
理论基础:道库恰耶夫 土壤形成因素学说
分类主要依据:成土因素、成土过程及与地理
景观(一定的生物气候区)的关联性;土壤属性。
2、以美国系统分类为代表的土壤诊断学分类:
分类主要依据:土壤属性,诊断层 与 诊断特性
1975年版, 土壤系统分类, 一书为代表
3,联合国粮农组织和教科文组织( FAO—UNESCO),
出版的世界土壤图图例( 1988年修订本)。属诊断
学分类体系。与美国分类系统基本相似。
中国土壤分类系统:
1、中国土壤学会, 全国土壤分类暂行草案
( 1978), 。属发生学分类。
2、全国土壤普查办公室,,中国土壤分类系统表
( 1988), 。属发生学分类。
3、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等单位组成的中国土壤
分类协作组,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首次方
案),, 1991年出版。属诊断学分类。
4、目前国内大学土壤地理专业使用的高教出版社
,土壤地理学, 教材( 1992年版,朱鹤健主 编),
第四章,,中国土壤分类简表,,属 发生学分类,
主要以 1988版为依据加以修订。
土壤分类简表
( 1992,高教出版社,土壤地理学,第四章)
土纲 土类
1、冻土 冰沼土 冻漠土
2、灰化土纲 灰化土
3、弱淋溶土 灰色森林土、褐土、灰褐土、燥红土
4、淋溶土 暗棕壤,棕壤、黄棕壤、白浆土
5、富铝土 红壤、黄壤、砖红壤性红壤、砖红壤
土纲、亚纲、土类、亚类、土属、土种、变种
土纲 土类
6、钙积土 黑钙土 栗钙土 灰钙土 棕钙土 黑垆土
7、荒漠土 灰漠土、灰棕漠土、棕漠土
8、盐渍土 盐土、碱土
9、湿成土 沼泽土、草甸土、潮土、黑土
10、高寒土 亚高山草甸土、高山草甸土
亚高山草原土、高山草原土
11、变性土 青粘土、棕粘土、黑粘土、暗粘土、红粘土
12、初育土 石质土、粗骨土、黄绵土、风沙土、
紫色土、石灰土、磷质石灰土、火山灰土
13、人工 土 水稻土、灌淤土、绿洲土、(土娄)土
地带性土壤(显域土壤)
非地带性土壤 (隐域土壤)
,苔原土壤, 森林土壤,
( 森林草原土壤 ),草
原土壤, 荒漠土壤
,水成土壤, 盐成土壤,
高山土壤, 岩成土壤,
人工土壤
简要说明森林土壤的共同特点
森林土壤的主要类型及对应的植被类型:
寒温带针叶林:
温带针阔叶混交林: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
北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南亚热带季雨林:
热带雨林或季雨林:
森林草
原过渡
类型
灰色森林土
褐土
燥红土
灰化土
暗棕壤
棕壤
黄棕壤
红壤、黄壤
砖红壤性红壤
砖红壤
灰褐土
第四节 土壤的分布规律:
1、土壤分布的地带性规律 ( 土壤
的分布与地理空间的关系)
三向地带性( 1)、水平地带性
1)纬度地带性
2)干湿 度 (地 )带性
( 2)、垂直 (地 )带性
垂直地带与水平地带相关性示意图
2、土壤分布的地方性规律,
中域性:土壤组合:枝形、扇形、盆 形、
微域性:土壤 复区:花斑状、镶嵌状等
耕作土壤:同心圆式、阶梯式、棋盘式、框式
中国土壤分布:从水平地带来看,中国主要有哪些地带性
土壤类型?分别分布在哪些地区?
世界土壤分布
世界土壤类型
世界土壤 2
欧亚大陆土壤水
平分布
垂直地带性
中国土壤分布
S=f(W,J,G)
全球性土壤地带;区域性土壤地带
台湾玉山西北坡:
100-800,砖红壤性红壤;
800-1500,山地黄壤; 1500-2300山地黄棕壤;
2300-2800,山地棕壤及山地暗棕壤;
2800-3600,山地草甸土。
长白山北坡,800-1200,暗棕壤;
1200-1900,山地灰化土;
1900-2170,山地苔原土
阿尔泰山布尔津山区,800-1200,山地栗钙土;
1200-1800,山地黑钙土;
1800-2400,山地灰色森林土;
2400-3000,山地寒漠土
土壤垂直地带和水平地带相关性示意图
1、土地资源概念
2、土地资源的特点:
3、世界土壤资源概况、我国土壤资源的特点:
4、土壤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目前存在有哪些主要问题?
5、土壤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应采取哪些措施?
第五节,土壤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