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路线 CAD基础
一九九八年十一月
东南大学交通学院
程建川
Email,jccheng@seu.edu.cn c.chen@jlonline.com
第一章 绪论
一、历史
1,国外
? 60年代 平、纵线形要素计算,横断面、土石方计算,平、纵
线形优化;
? 70年代 数字地面模型、图形显示及计算机绘图;
? 80年代 系统化(航测设备 +计算机硬件 +计算机软件的组合
系统)、集成化(数据采集 +设计、分析 +三维显示与成图 +
优化技术)
? 90年代 国际化、多元化、系统的深化及柔软性的提高;
智能化 CAD( AI+CAD); 数据采集运用 GPS+航测或全站仪
建立数模。
2,国内
70年代中期,有人收集国外情报;
79年 公路、铁路纵断面优化。同济大学开办培训班、研讨班,
形成国内路线 CAD的“火种”;
85年 武汉二院 BASIC编写的公路路线 CAD软件已出版、推广,
李方、张雨化亦有类似软件;
80-90年 交通部“七五”攻关项目“高等级公路路线综合优化及
CAD系统”,基于 Apollo工作站,DDM图形系统,获部一等奖;
90年代 单兵作战,在 DOS,AutoCAD,Windows3.x,
Windows95/98及网络环境下,利用 BASIC,FORTRAN,C/C++,
VB,VC,AutoLISP等语言开发,但无一能与国外同类软件相比。
二、现状
1,国外
1.1 MOSS
1.2 CARD/1
1.3 InRoads of Intergraph
1.4 GeoPak ROAD
2,国内
2.1,七五”攻关成果
2.2 RICAD,HEAD,Road for Windows95/98,AHCAD,...
问题,(1) 越是工程早期,CAD/CAE的支持越无力;
(2) 很难做到勘测、设计一体化,效率不高。
三、发展趋势
1,勘测、设计一体化;
2,3D技术,Virtual Reality( 虚拟现实)技术;
3,多媒体技术;
4,数据库技术、人工智能;
5,集成化技术; 3S,5S,xS
思考题:
* 了解路线 CAD的基本内容;
* 了解国内、外路线 CAD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 了解路线 CAD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 数据采集系统
第一节 野外数据采集
一、传统测量与全站仪 (Total Station)测量
仪器设备的电子化;
记录存储在磁介质或内存里;
数据的编码交换,为后续工作直接提供服务。
二,GPS与 RS
? 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对测量产生了革命性
的影响;
GPS系统:
1,NAVSTAR/GPS
Navigation Satellite Timing And Ranging/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美国,经方案论证( 1974-1978)、系统论证( 1979-1987)、生产试验(
1988-1993),卫星颗数为 21+3,卫星轨道面数为 6,高度为 20220公里。
耗资 200亿美圆。
2,GLONASS
前苏联, 卫星颗数为 24+1,1996年 1月 18日正常运行。
3,NAVSAT
西欧欧洲空间局( ESA)正在筹建。
GPS系统 组成,
1,GPS工作 卫星及其星座
2,地面监控系统
3,GPS信号接受机
GPS的特点:
1,定位精度高
50公里内 10-6 100-500公里 10-7 1000公里以上 10-9
2,观测时间短
相对静态定位,20公里内, 15-20分钟
快速静态定位,15公里内, 1-2分钟
动态相对定位:几秒
3,测站间无需通视
4,可提供三维坐标
GPS水准可满足四等水准精度
5,操作简便
6,全天候作业
7,功能多,应用广
测量、导航、测速、测时
? RS(Remote Sensing) 对路线综合优化设计提供基础数据的
支撑。
“遥感”一词产生于 60年代初期,意思是遥远的感知。
目标辐
射信息
遥感器
(收集、传递信息)
目标信息的
处理、判释、
应用
介质
传输
人工辐射源
三、航测
(一 )象片的获取
(二 )对航摄的基本要求
1、飞行质量
(1)象片重叠度
(2)象片倾斜角、航向重叠度
(3)航偏角
(4)航线弯曲度 — 航线弯曲处最大偏离值与航线全长之比应小
于 3%
(5)摄影航高
2、对摄影质量的要求
(1)灰雾密度小于 0.2,应小于 0.3、
(2)影象的最小密度至少应比灰雾密度大 0.2
(3)最大密度应在 1.5— 1.8以内,应大于 1.0
(4)最大反差一般地区应在 1.1— 1.4之间,应大于 0.6
(5)光学框标的影象应清晰、齐全
(6)底片上不应有云、云影、划痕、划伤及药膜损伤
(7)定影和水洗要充分
(8)底片的压平误差应在限差以内,压平线的弯曲不应超
过 0.1mm
(三 )航摄成果的验收与移交
(四 )航片的特点
1.航片是地面的中心投影;
2.在同一张航片上,构象比例尺是不均匀的;
3.航片上的影象存在象点的位移和方向的偏差;
4.在一定条件下,航片上的象点坐标可以转换为地面测量坐标
系坐标;
5.利用航片可以实现摄影过程的几何反转;
(五 )航测的测图方法及为道路勘测设计提供的图种
1、航测可行性过程
(1)外业 野外控制测量和象片判读调绘
(2)内业 室内控制点加密和测图
2、四种测图方法
(1)综合法 航测 +普通测量
(2)分工法
(3)全能法
(4)解析法
3、为道路设计提供的图种
第二节 室内数据采集
一、人工制作
二、地形图像数字化(利用数字化仪、利用扫描图象)
三、栅格图像矢量化 ( GeoScan,GeoStar吉奥之星 )
EPSW,CASS,READ
四、数字摄影测量 (DPS)
思考题:
* 正确理解路线 CAD中勘测阶段与设计阶段的关系,树立“勘
测设计一体化”的思想;
* 了解野外数据采集的手段(传统测量、全站仪测量、航空摄
影测量,GPS,RS等)及特点;
* 全站仪测量的主要内容与过程;
* 航空摄影测量的主要内容与过程;
* 了解室内数据采集的手段(人工制作、地形图数字化、栅格
图象矢量化、数字摄影测量等)及特点;
* 了解地形图数字化的方法;
* 了解栅格图象矢量化的方法;
* 了解数字摄影测量的方法。
第三章 数字地面模型
第一节 概述
数字地面模型( DTM,Digital Terrain Model) 最初是美国麻省
理工学院 Miller教授为了高速公路的自动设计与 1956年提出的。
此后,它被广泛用于各种线路(铁路、公路、输电线)的设计
及各种工程的面积、体积、坡度的计算,任意两点间的可视性
判断及绘制任意断面图。
第三章 数字地面模型
? 1,定义,数模是以数字形式按一定的结构组织在一起,
表示实际地形特征的空间分布模型,也是地形形状大
小和起伏的数字描述。
? 2,组成,数据的获取、转换、预处理、构网建模、存
贮和管理;数模的应用。
? 3,性能,精度、计算速度、处理的数据量,数据采集
工作量、用户界面等
第二节 DTM类型
? 按数据结构形式分
面状(格网、三角网、空间多边形)
线状(等高线、断裂线)
点状(散点)
? 按几何形状分
规则数模(方格、矩形、正三角形网)
半规则数模(等高线、地形断面)
不规则数模(散点、三角网 TIN)
第二节 DTM类型
一,方格网
路中线两侧一定范围内划分成大小相等的方格或长方格、按次
读取格网交 (节 )点的高程。
二,带状格网三角网,
鱼骨式,沿路中线及法线方向选取地形点,桩号支距 +高程。
随意鱼骨式,几乎路中线法线方向选取地形点,相邻鱼骨线联
成三角网。
三,区域三角网
TIN( Triangulation Irregular Networks )
可包含路线走廊的较大区域的三角网
方格网数模
鱼骨式三角网数模
随意鱼骨式三角网数模
第三节 DTM的构造与高程的插值算法
一、方格网
1、构造
2、插值算法
双曲抛物面
Z=A0+A1x+A2y+A3xy
A0=Z1,A1=(Z2-Z1)/dx,A2=(Z3-Z1)dy,
A3=(Z1-Z2- Z3+Z4)/(dx·dy)
3,特点
(1)优点,计算简单,数据组织与管理简单 ;
(2)缺点:不能真实地反映地形;
二、带状格网、三角网
(一 )鱼骨式
1、构成
2、插值
3、特点
(1)优点:构网简单,插值算法简单,数据量少;
(2)缺点:不能很好地反映地形。
(二 )随意鱼骨式
1、构成
2、插值
3、特点
(1)优点:构网简单,插值算法简单,数据量少,比鱼骨式能更
好地反映地形;
(2)缺点:仍不能很好地反映地形。
三、区域三角网
1、构成
自动联网 Delaunay(Thiessen),最小边长和
2、插值
3、特点
(1)优点:能较好地反映地形,插值算法简单,支持路线多方案
比选 ;
(2)缺点:构网较复杂,数据处理量大,耗时较长。
第四节 DTM的应用
一、输出纵横地面线、平面图
二,3Dface,3D辅助生成
三、渲染、动画 (真三维模型 AutoCAD,3DMax)
思考题:
数字地面模型是连接勘测阶段与设计阶段的桥梁,是提高设计
质量与效率的核心。
* 树立数模在路线 CAD中的核心地位的思想;
* 了解数模的种类及适用条件;
* 了解鱼骨式及随意鱼骨式数模的构网方法;
* 掌握方格网数模的构网方法与高程插值算法;
* 掌握三角网数模的构网方法与高程插值算法;
* 了解数模在路线 CAD中的应用。
第四章 平面设计与绘图
第一节 平面线形设计的理论方法
一、导线法 (直线型设计方法 )
三单元线法 (不完整、不对称的回旋曲线 )
二、模式法(曲线型设计方法)
第二节 平面线形组合设计
一、形式
12种
二、适用性
具体分析
第三节 动态、交互平面设计
一、非交互设计
“电算”“非交互”“交互”三个实现的发展阶段;
二、交互设计
特点,图形、数据的双向连接,一一对应
动态,实现技术上锦上添花:拖曳、实时变化、所见即所谓,
往往是通过分流资源,已提供的函数工具等加以完成。
第四节 平面图绘制
包括:
平面线位图 平面设计后即可获得
平面占地图 纵、横断面设计后
平面布置图排水、防护工程等完成
第五节 平面线形优化理论
一、原理
变量、约束条件、目标函数的概念
二、方法
1、动态规划法
动态规划法:
把整个路线划分成许多分段,在设法计算出每个分段目标函数
值后,利用一种递推关系式一个分段一个分段地推出最优决策
,以达到使整个路线最优的结果。
fn(s)=min xn(s){ d[ s,xn(s)]+ fn-1[ xn(s)] )}
式中:
n 阶段变量,优化过程中的分段数;
s 状态变量,表示路线将在该点 (亦即该变量 )以前进行优化;
xn(s) 决策变量,表示在状态变量 S被选定的情况下将对该变量
xn(s)进行最优决策;
d[ s,xn(s)] 目标函数增量,表示由状态变量得到决策变量 xn(s)
间这一分段的目标函数值;
fn-1[ x n(s)] 表示从路线起点到决策变量 x n(s)之间,共 n-1
个分段构成的目标函数累计的最小值;
fn(s) 目标函数,表示以路线起点到状态变量 s为止的共 n个路线
分段构成的目标函数累计的最小值。
目标函数
1、道路的建造费用:土方工程费、人工构造物
2、征地费用;
3、汽车营运费:包括汽车的油耗、磨损和折旧、道路养护费、
汽车行驶速度和耗费时间的等效费用。
思考题:
* 了解平面线形设计的传统方法(导线法)以及新的曲线型方法
的概念;
* 掌握改进的导线法设计过程;
* 掌握曲线型方法设计基本型,C型,S型等平面线形的原理;
* 了解平面线形设计的基本组合;
* 了解公路线形最优化设计的基本概念;
* 掌握一种方法的平面线形优化设计,并了解优化设计的难点是
什么;
* 了解路线平面图绘制的类型和基本思路。
第五章 纵断面设计与绘图
第一节 动态、交互纵断面设计
一、动态、交互式设计
二、尽可能多地提供信息 (平、纵配合,高程约束填挖、土方
等积曲线、土方差和累积曲线 )
第二节 纵断面绘面
一、用户化
可定义图框、纵横比例尺、栏目、格网、线型、颜色、字高
、精度、线宽 ……
第三节 纵断面优化
一、降维法
二、随机法
三、动态规划法
思考题:
* 了解动态、交互式纵断面设计的方法与特点;
* 了解几种常见的纵断面线形优化设计方法;
* 了解路线纵断面图绘制的特点。
第六章 横断面设计与绘图
第一节 标准横断面定义
路基范围以内,简单
路基范围以外,多变
第二节 路槽挖除定义
对称、不对称
第三节 边沟、排水沟、挡墙定义及设置条件
一、经济
二、占地、地面横坡
第四节 横断面设计与平面图布置、透视图的
关系
第五节 横断面绘图
用户化:格网、注记内容、形式 ……
思考题:
* 了解标准横断面定义的作用;
* 了解挡土墙等构造物定义的作用;
* 了解超高、加宽方式的定义;
* 了解路基横断面图绘制的特点。
第七章 路线透视图的绘制
第一节 2D Persperctive
一、原理
用二维表达三维视觉效果
屏幕坐标系、视点坐标系、大地坐标系之间的变换关系
二、方法
第二节 3D Perspective
一、原理
3D Model和 DTM关系密切
二、方法
对 3D Model进行操作、渲染、动画 ( Render,Animation、
Virtual Reality )
思考题:
* 了解 2D,3D透视图的基本概念;
* 了解 2D路线透视图与全景透视图的区别;
* 了解 3D路线模型的生成及其渲染、动化制作的联系及过程。
第八章 表格制作
表格制作是在几何设计完成的基础上,按要求生成一定带格式
的文件,如 WPS,CCED,Word,Excel…… 开发相对简单
早期开发常见(需针对)直接驱动打印机,绘图仪,现在较流
行生成各种检式的文件,打印管理交给系统。
* 直线、曲线转角表
* 平曲线特征点表
* 逐桩坐标表
* 路基设计表
* 土石方工程数量表
* 公里土石方表
* 道路占地表
* 断面高程表
* 测量导线成果表
* 放样数据表
“砍树挖根表”、“拆迁表”等,仍以手工输入为主。
思考题:
* 了解表格制作的基本概念及特点;
* 了解几种常用的表格(“直线、曲线及转角表”、“路线特
征点表”、“路线逐桩坐标表”、“道路占地面积表”、“路
基设计表”、“土石方工程数量表”、“每公里土石方工程数
量表”等)的制作。
第九章 路线 CAD编程环境与语言简介
第一节 DOS/BASIC
TRUE BASIC,FORTRAN:
计算为主,简单的图形功能,非交互
图形的输出:直接或间接( SCR,DWG,DXF)
第二节 AutoCAD(Microstation) for
DOS/Windows/ C,C++
AutoLISP ADS C/C++C ( HighC/C++,Borland C/C++,Watcom
C/C++,etc )
强有力的图形环境及数据管理功能
非交互、交互取决于开发者的要求及实现手段
第三节 AutoCAD for Winodws 95/NT
趋势,Network(LAN,WAN),Internet,Multi-media
VB,VC/C++,Delphi PowerBuild,etc
www.mslinn.com
www.geopak.com
www.gwn.ca
www.ingr.com
www.eaglepoint.com
www.aecnews.com
www.chinahighway.com
思考题:
* 了解路线 CAD编程环境与语言的发展过程;
* 了解基于 AutoCAD for DOS or Windows(95/98)环境下的开发
工具;
* 了解基于 Windows95/98环境下的开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