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建筑内部热水供应系统的计算 9-1 水质、水温及热水用水量定额 一 、热水水质 生活用热水的水质应符合我国现行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钙镁离子含量:日用水量<10m3(按60℃计算)的热水供应系统可不进行水质处理,日用水量≥10m3(按60℃计算),且原水总硬度>357mg/L时,需要进行水质处理。 二 、热水水温 冷水水温以当地最冷月平均水温为依据,可按表9-1计算画表 热水水温按表9-2计算。画表 三 、用水定额 1. 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和内部卫生器具的完善程度来确定。 2. 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和内部卫生器具的单位用水量来确定。 9-2 热水量、耗热量、热媒耗量的计算 一. 设计用水量计算 1. 按用水单位数计算:  (9-1) 式中:Qr——设计小时用水量,L/h; m——用水计算单位数,人数或床位数; Kh——热水小时变化系数,全天供应热水系统可按表采用; qr——热水用水量定额,L/人·d或L/床·d,按表确定。 2 .按使用热水的卫生器具数计算  (9-2) 式中:Qr——设计小时用水量,L/h; qh——卫生器具的热水小时小时用水定额,L/h; b——同类卫生器具同时使用百分数; Kr——热水混合系数。 根据混合水、冷水、热水以及水温之间的关系,按照热平衡方程式,求出冷热水混合百分数为:  (9-3) 式中:tr——热水系统供水温度℃; th——混合后卫生器具出水温度,℃; tL——冷水计算温度,℃。 二 .耗热量计算  (9-4) 式中:Q——设计小时耗热量,kJ/h; Qr——设计小时热水量,L/h; CB——水的比热,kJ/Kg·℃; tr——热水温度,℃; tL——冷水计算温度,℃。 三 .热媒耗量计算 1 .采用蒸汽直接加热: (9-5) 式中: Gm——蒸汽直接加热热水时的蒸汽耗量,kg/h; Q ——设计小时耗热量,kJ/h; i——蒸汽热焓,kJ/h,按蒸汽绝对压力查表决定; Qhr——蒸汽与冷水混合后的热焓,kJ/h。 2. 采用蒸汽间接加热: (9-6) 式中:Gmh——蒸汽间接加热热水时的蒸汽耗量,kg/h; ——蒸汽的气化热,可查表决定; Q ——设计小时耗热量,kJ/h。 3 采用热水间接加热 (9-7) 式中:Gms——蒸汽间接加热热水时的蒸汽耗量,Kg/h; tmc——热媒热水供应温度,℃; tmz——热媒热水回水温度,℃; Q、CB同上。 当热媒采用热力网热水时,tmc与tmz的温差不得小于10℃。 9-3 加热器及贮存设备的选择计算 一 加热设备的选择计算 1. 传热面积的计算  (9-8) 式中: Fp——水加热器的传热面积,m2; Q——制备热水所需的热量,可按设计小时耗热量计算,W; ε——由于传热表面结垢影响传热效率的修正系数,一般采用ε=0.6~0.8,采用软化水时取ε=1.0; α——热水系统的热损失附加系数,一般取α=1.1~1.2 ; K——传热材料的传热系数,W/m2?℃; ⊿tj——热媒和被加热水的计算温差,℃; 的计算: ①容积式加热器——算术平均温度差:  (9-9) 式中: tmc、tmz——容积式水加热器热媒的初温和终温,℃; 热媒为蒸汽,其压力大于0.07MPa时,应按饱和蒸汽温度计算,其压力小于0.07MPa时,应按100℃计算; 热媒为热水时,应按热力管网供、回水的最低温度计算,但热媒的初温应比热水的终温高10℃以上; tc、tz——被加热水的初温和终温,℃。 ②快速式加热器——对数平均温度差:  (9-10) 式中:——热媒和被加热水在水加热器一端的最大温差,℃; ——热媒和被加热水在水加热器另一端的最小温差,℃。 半容积式水加热器——按照容积式水加热器公式计算。 半即热式水加热器——按照快速式水加热器公式计算。 2 贮水器容积的计算 1)理论法: 根据建筑内热水用水曲线得逐时耗热曲线——→根据逐时耗热曲线绘出耗热积分曲线——→拟定供热曲线 2)经验法 贮水器的贮热量可按经验,由下表确定(画表表9-12p167jiaocai) 9—4 热水管网的水力计算 第一循环系统:目的:确定热媒系统的D、 第二循环系统:(配水管、回水管系统)确定热水系统的D、 介绍第二循环系统的计算 配水系统 内容:确定DN及。 方法:同冷水,但因水温高,和粘滞系数小于冷水,且考虑结垢等因素,水力计算采用热水水力计算表,。 回水管系 作用:保证让管系内有循环流量在流动,以保证供水温度。 循环方式:自然、机械循环 自然循环计算 (插图见教材热水管网的自然压力上行下给图) 内容:确定管网循环作用水头、回水管经、循环流量及循环流量在配水、回水管路中的水头损失。 实现自然循环的条件:Hzr>1.35Hx  (9-11) 式中:Hzr——第二循环系统的自然循环压力值,Pa; HX——循环流量通过配水回水管路的水头损失Pa; ⊿h——锅炉或水加热器的中心至立管顶部的标高差,m; γ2——最远处立管管段中点的水的比重,kg/m3; γ1——配水主立管管段中点的水的比重,kg/m3。 管网循环流量 管段的热损失:  (9-12) 式中 Qs——计算管段热损失,W; K——无保温时管道的传热系数,W/m2?℃; η——保温系数,无保温时η=0,简单保温时η=0.6,较好保温时η=0.7~0.8; tj——计算管段周围空气温度,℃; D——管道的外径,m; L——计算管段的长度,m; tc——计算管段的起点水温,℃; tz——计算管段的终点水温,℃。 管段的循环流量: (9-13) 式中:Qx——循环流量,L/s; C——水的比热, 一般取C=4.19kJ/kg?℃; tc、tz——计算管路起点、终点的水温,℃; Qs——计算管段的热损失,W。 计算方法与步骤: 选择计算管路(管路最长、水头损失最大)。 按冷水计算方法确定配水管路的管径。 初选回水管径,比相应配水管小1#~2#。 选定计算管路水温降落值。(从加热器出口到最不利配水点)。 求配水管路的各管段的热损失及循环流量。 ①求出各管段的水温降落值。 假设水温落与管道表面积成正比,近似算出单位面积的温降值。  (9-14)  (9-15) 式中: Δt——配水管网中的面积比温降,℃/m2; ΔT——配水环路起点和终点的温差,一般ΔT=5~15℃; F——计算管路的总外表面积,m2; tc 、tz——计算管路起点、终点的水温,℃; Σf ——计算管段的散热面积,m2,可查表计算。 ②按式(9-12)求管段热损失。 ③热水管网分支环路的循环流量确定 按循环流量与热损失成比例的原则,计算各配水管段管段的所通过的循环流量。(计算用图见教材图预计算最好在一页) 节点1: 流入节点1时携带的热量为W1-2+W2-3+WA+WB+Wc 循环流量流离节点2时携带的热量为    Q1=Qx 流入A管段的循环流量QA携带的热量为  节点2: 流入节点2的流量所携带的热量为 流入节点2流量为 用来补充热损失   计算配水管网的热损失,求总循环流量。 =Ws1+ Ws2+……+ Wsn (9-16) 将∑Ws代入下式求解热水系统的总循环流量Qx :  (9-17) 复核各管段终点的水温  (计算结果)  (按面积比温降值初定的) 结果如与原来确定的温差较大,t”=作为各管段终点水温,重新计算。 计算循环管网的总水头损失  (9-18) 式中:H——循环管网的总水头损失,kPa; Hp——循环流量通过配水计算管路的沿程和局部水头损失,kPa; Hx——循环流量通过回水计算管路的沿程和局部水头损失,kPa; hj——循环流量通过水加热器的水头损失,kPa。 计算环路的自然循环作用水头 比较Hzr、Hx判断能否实现自然循环 若不能实现自然循环则采用机械循环。 机械循环:全日制循环 定时循环 全日制循环——计算方法、步骤同自然循环。 循环水泵的流量按下式计算: Qb = Qx + Qf (9-19) 式中:Qx—循环流量,L/s; Qf—循环附加流量,一般取设计小时用水量的15%,L/h。  循环水泵扬程按下式计算:  (9-20) 式中:; ; ; Qx、Qf ——同式(9-17)。 ②定时供应热水的循环管网计算 定时循环方式——每日定时热水供应之前,将管网中已凉冷的水抽回并补充以热水的循环方式。 循环水泵的流量按下式计算: Qb≥ (9-21) 循环水泵扬程按下式计算: Hb≥Hp+Hx+Hj (9-22) 式中:Vgs——循环管网的全部容积,L; ts——在最长配水和回水环路中,循环一次所需时间,ts=15~30min。 举例:热水供应系统如图(插图见讲义) 选择计算管路,管道节点编号。 按给水管网方法确定配水管管径。 初选定回水管径,比相应的给水管径小1~2#。 选定水温降落值。  按面积比温降法算出计算管段水温,。 按求出各管段的热损失及循环流量。 管段 热损失 循环流量 温降                                                          总循环流量  各管段的循环流量:按循环流量与热损失成正比原则求各管段的循环流量。 热水到达B点时携带热量为:W2+W3+W4+W5+W6, W1 已损失掉。     复核各配水点水温  计算循环流量的水头损失  循环作用水头  已知:  12)循环泵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