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2004年政治理论考试大纲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
[分析] 这是从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回答什么是哲学。世界观是人们对生活于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哲学是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为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提供根本准则和一般方法论。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分析] 恩格斯总结哲学发展的历史,明确提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指出哲学基本问题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即思维和存在何者是第一性及有无同一性。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任何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的问题,是解决其他哲学问题的前提,是划分哲学中基本派别的依据,也是人们实际活动中的基本问题。哲学基本问题原理为哲学研究提供了一条基本的指导线索,也是指导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一个根本原则。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分析]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个方面的不同回答而形成的哲学中的两个基本派别,它们只能在哲学意义上,即在回答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何者是第一性上使用,而不能在别的意义上使用。一切哲学都不能超越或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基本派别,这是哲学的党性或党派性。
唯物主义是与唯心主义相对立的基本哲学派别,它是主张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的哲学。唯物主义坚持按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说明世界,而不附加任何外来成分,唯物主义精神也就是科学精神。坚持唯物主义,必然坚持无神论,反对有神论。要把作为一般世界观的唯物主义与它在各个时代的具体形态区别开来,唯物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三种形态,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是主张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哲学派别。唯心主义的基本类型有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感觉、观念作为唯一真实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其荒谬之处在于必然导致“唯我论”;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脱离任何个人的精神变为独立的存在,并把它作为世界本原和万物创造者,其荒谬之处在于以某种方式承认“宗教创世说”。唯心主义所以长期存在和发展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阶级根源和认识论根源。把人的认识过程中的某一特征、成分、方面加以夸大,使之绝对化,造成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分离,这是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
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
[分析] 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不了解人类实践活动及其意义,因而导致它们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上各持一端。旧唯物主义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事物,抹煞了人及其意识的能动作用;唯心主义把世界看作是某种精神的产物,抽象地发展了人及其意识的能动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扬弃了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提出了能动性与受动性相统一的实践概念,并以此为基础去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以实践的观点去理解人与世界及其关系,从而在世界观、自然观、历史观和认识论上都获得了全新的解释,构筑了统一的、彻底的、科学的哲学体系。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中的伟大变革。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发现及其伟大意义
[分析]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革命变革,表现在研究对象上,它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正确地解决了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表现在理论内容上,它把唯物主义与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结合起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实现这一变革的关键是把实践引入哲学,以科学的实践观作为自己哲学的基础,贯穿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各个环节。实现这一变革的集中体现是把唯物主义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揭示了社会生活的本质和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马克思所发现的唯物史观是人类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它第一次使历史的研究成为科学,为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的认识工具。
实践性、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
[分析]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变革还表现在它的本质特征和社会作用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显著的特征,一是它的实践性,全面论证了实践在哲学中的基础地位,强调理论依赖并服务于实践,哲学的任务不只是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改造世界;二是它的阶级性,公开申明它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在此基础上,实现了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成为无产阶级认识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是指它始终严格地以客观存在的事实为根据,以揭示事物的规律为己任,通过概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成果,揭示了自然、
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集中体现为它的批判精神,它用唯物辩证法观察事物,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反对把客观世界和人的认识绝对化、凝固化。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和根本要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
[分析] 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随着时代和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并不断接受实践检验的科学理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和根本要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与时俱进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指导下的实践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解放思想是前提,实事求是是核心,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目的,三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3.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科技革命。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
[分析]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决定它必然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开放的、不断发展的创造性科学,是现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科学技术是相互促进的,现代科技革命突飞猛进,既是创造性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机遇,又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挑战,认真研究和概括当代科技革命的成就是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作用则是推动现代科技革命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同现代西方哲学思潮的比较和斗争中发展起来的。现代西方哲学有两大思潮,即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科学主义思潮推崇科学知识,主张哲学仿效自然科学,放弃或拒斥形而上学(世界观)的研究,致力于对科学知识的综合或逻辑语言分析,把哲学变成对科学进行分析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人本主义思潮则反对科学和理性,认为科学不能回答人的价值问题,主张哲学应抛弃对外界的认识而回到人的存在本身,回到自我,注重对人的内心世界的非理性的发掘,重建“现代性”崩溃后人类的精神价值,强调人的存在的本体论,具有非理性主义的特点。马克思主义哲学既反对科学主义也反对抽象人本主义;既强调世界的客观性和规律性又充分考虑人的主体地位,重视人本身的发展和要求;反对科学主义但重视科学精神,反对抽象人本主义但重视人文精神,实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分析] 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与各国实践相结合,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及中国哲学的优秀传统相结合,使之具有中国的作风、气派,以中华民族的风格和形式表现出来并获得发展,
为中国人民所掌握,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中国化的最辉煌的成果。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指导这一伟大实践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武器。邓小平理论在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解决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的理论成果。
(二)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
1.物质及其存在形式
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及其意义。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
[分析] 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一块基石。列宁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中揭示了物质范畴的深刻内涵,指出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把人类实践视为一种客观实在并将其包含到对物质的理解中,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观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本体论与认识论的统一。
客观实在是物质的共同的一般本质,它通过运动表现出来,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物质的存在和发展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运动着的物质又以时间和空间为存在形式,物质与运动及其时空是不可分割的。在时空中运动着的物质表现出无限多样的形态。人类对物质的认识和改造是无穷尽的,现代自然科学关于物质形态、结构和属性的研究,极大地深化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运动观和时空观。
2.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
实践是人改造物质世界的活动,是人的存在方式。实践的主体、客体和中介。实践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
[分析] 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承认世界的物质性,而且主张从实践中去把握物质世界。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其含义有二:一是实践是人变革物质世界的“感性”活动,具有物质的性质和形式,这是实践区别于意识的一般本质;二是实践又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实践把人的目的、理想、知识、能力等本质力量对象化为客观实在,创造出一个属人的对象世界,这是实践区别于自然物质形态运动和动物本能活动的特殊本质。实践构成了人类的特殊生命形式,是人的存在方式。实践由实践主体、客体和手段构成,主体是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是主体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纵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是联结主体和客体的中介,实践活动就是以主体、中介和客体为基本骨架的动态的发展系统。实践的基本特征是客观现实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实践的基本形式有生产实践、处理和变革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
人对物质世界实践把握的主要环节。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及其与人的实践活动的关系
[分析] 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是在实践运行过程中实现的,它包括四个基本环节: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实践主体依据目的、方案、借助一定手段作用于客体;完成、检验和评价实践活动的结果;根据实践结果修正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并对实践活动本身进行反馈调节。正是在实践的这种运行过程中,实现人对物质世界的观念把握和实际把握,既形成了人的主观世界,又创造出一个属人世界即人类所生活的现实世界。主观世界指人的意识、观念世界,是人的头脑反映和把握物质世界的精神活动以及心理活动的总和;客观世界指物质的、可以感知的世界,是人的意识活动之外的一切物质运动的总和,包括自然存在和人的社会存在。自在世界又称天然自然,是人类世界产生前的先在世界,是尚未被人化的自然界;人类世界又称属人世界,是在人类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体。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既相区别又相统一,其分化和统一的基础是实践。因此,实践不仅具有认识论的意义,还具有本体论的意义,这就是实践的世界观意义。
3.意识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和能动性
[分析]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识论从意识与物质的关系上科学地揭示了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全面地论证了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和能动性。首先,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高度发展的产物,既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又是社会的直接产物。一切物质都具有反映的特性,因而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发展成为最高级的反映形式——人脑的反映形式即意识。但自然界物质产生出意识又经历了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其中包括三个决定性环节:由无机物质的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反应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再到动物的感觉和心理,然后发展为人的意识。在人的意识产生过程中,社会性的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劳动促进了意识的器官——人脑的形成,在劳动中产生了意识的物质外壳——语言。
其次,从意识的本质看,意识是物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在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基础上进行的精神活动。意识是人脑对物质的反映,意识在形式上是主观的,在内容上是客观的,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在意识中体现了主体和客体、主观和客观的对立统一。
再次,从意识的作用看,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意识反映世界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和主动创造性;意识指导人们的行动;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的能动作用是巨大的,但它的发挥又是有条件的,它必须遵循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必须把正确的思想付诸实践,必须借助一定的物质条件和手段。
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
[分析]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世界本质问题的一个基本原理。这一原理的内容包括:世界是统一的,即世界的本原是一个;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是在客观实在基础上的统一。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由人类实践和科学以及哲学的长期的、持续的发展来证明的。科学证明,自然界包括天然自然和人化自然都是物质的。唯物史观揭示了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它本身就是以生产方式为其决定力量的特殊的高级的物质运动。发展着的人类实践不断地建构着物质世界的多样性的统一和统一性的多样。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观的理论基础,也是我们从事一切工作的立足点。世界是按其固有规律在时空中永恒运动的统一的物质世界,我们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和任何条件下从事任何工作,都要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世界,坚定不移地从物质世界及其运动规律出发,也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这是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观的根本要求。
坚持物质决定性和意识能动性的辩证统一,其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意义在于坚持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也就是实事求是。所谓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从中找出其固有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为了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所谓解放思想,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破除一切不符合客观实际的旧观念、旧框框,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统一的,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基础,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两者的目的都是为了实现主观与客观相符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力量,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并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思想保证。
(三)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1.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
[分析,]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基本观点和总特征。所谓联系是指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联系是客观的,凡真实的联系都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人们可以从事物的固有联系中把握事物,但决不能用臆想的联系代替真实的联系,否则将陷入诡辩论乙联系又是普遍的,任何事物内部和外部都处在相互联系之中,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每一事物都是世界普遍联系中的一个环节并通过它体现出联系的普遍性。联系在内容上和形式上还是多种多样的。
联系的普遍性造成了物质世界普遍地以系统的形态存在。所谓系统就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组成的具有稳定结构和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的主要特征:一是它的整体性,系统具有其部分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整体特性;二是它的结构性,系统的性质不仅取决于构成系统的各要素的性质,更取决于这些要素的组成方式即结构。此外,系统还有层次性和开放性。
科学的任务就是揭示事物的联系,科学的突破往往表现在把人们通常看来似乎没有联系的事物联系起来。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观点要求人们全面地认识事物的联系,正确处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普遍联系的观点是现代社会和现代人的必备观点,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方法论基础。 。
发展的永恒性和普遍性。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唯物辩证法过程论的内容和意义
[分析] 事物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发展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又一个基本观点和总特征。运动是指宇宙间所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发展是具有前进性质的运动,是事物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由无序向有序的上升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发展才能产生新事物,发展的本质是创新。我们要增强创新意识,积极进行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促进事物发展。
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就是说一切事物都是作为过程而存在、作为过程而发展的。所谓过程是指一切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转化为其他事物的历史,都有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科学既是揭示联系,也是揭示过程,不把事物当作过程就没有科学。把世界看做过程的集合体,这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把世界看做永恒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这是形而上学的思想特征。
规律是事物内部的本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必然性和偶然 -
[分析] 事物的联系和运动构成规律,规律是事物内部的本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规律具有客观性、稳定性、重复性和普遍性的特点。是否承认事物发展具有客观规律,在世界观上表现为决定论与非决定论的对立。决定论又分为机械决定论和辩证决定论。唯心主义决定论和神学宿命论是伪决定论。马克思主义主张决定论,反对非决定论,同时也反对机械决定论,主张辩证决定论。它认为事物的联系和发展遵循着某种必然规律,而这种必然规律要通过各种偶然形态表现出来。这种偶然形态并不违背必然规律,但包含有必然规律所不能预先决定的内容。这种以决定论为基础,同时也包含非决定性因素的决定论,就是辩证决定论。
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同时存在、相互依存的。一方面,必然性要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并为自己开辟道路,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另一方面,偶然性的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受必然性的支配。必然性和偶然性之间的关系实质上也就是规律和规律的表现之间的关系。规律是隐藏在事物内部的必然性,它要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因此要从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中去发现和理解事物的规律性。
2.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肯定和否定及其关系
事物存在的质、量、度。事物发展中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
[分析] 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质是一事物成为它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规定性,质和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认识质是认识和实践的起点。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在空间的排列组合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量和事物的存在不是直接同一的。认识事物的量是认识的深化和精确化。质和量的统一为度,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范围、幅度和限度。认识度才能确切地把握事物的质,掌握适度原则是做好工作的必要条件。
由于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因而事物的变化表现为量变和质变两种运动状态。量变和质变既相区别,又相联系。其区别的标志是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其联系是相互转化和相互渗透:量变向质变转化,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向量变转化,质变体现和巩固量变的成果,并为新的量变开拓道路。量变中渗透质变,即在总的量变过程中包含部分质变;质变中渗透量变,即在质变中包含新质在量上的扩张。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由部分质变到根本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相互交替、以至无穷。唯物辩证法关于量变质变关系的原理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纲领、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之一,也是我们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应遵循的重要思想原则。
事物发展中的肯定和否定及其辩证关系。辩证的否定观及其方法论意义。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分析] 任何事物都包含肯定和否定两种因素,肯定是事物中保持其存在的因素,否定是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因素。肯定和否定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它们相互依存、相互渗透。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内在矛盾引起的自我否定,是包含肯定的否定;它既是发展的环节,又是联系的环节,即扬弃。对一切事物都要采取科学的分析态度和方法,必须同时看到它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在肯定中看到否定,在否定中看到肯定,不能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辩证的否定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经历两次否定、三个阶段的有规律的过程,即“肯定一否定一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事物的这种否定之否定过程,从内容上看,是自己发展自己、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从形式上看,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方向是前进上升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是新生事物必然要战胜旧事物的哲学依据,也是我们坚持原则坚定性和策略灵活性相统一的理论基础。
3.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分析l 唯物辩证法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包括一系列的基本规律和范畴,其中对立统一规律即矛盾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这是因为: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联系的实在内容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它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矛盾分析方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分析] 矛盾是指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对立和统一及其相互关系,矛盾即对立统一。要区分逻辑矛盾与辩证矛盾。逻辑矛盾是指人们思维过程中由于违反形式逻辑规则所造成的自相矛盾。辩证矛盾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对立统一关系。任何科学的认识,一方面要排除逻辑矛盾,另一方面要研究事物自身所固有的矛盾。
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关系的两个方面。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之间相互分离、相互排斥的性质和趋势,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的: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矛盾斗争性和同一性相互联结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分析和解决矛盾时,必须从对立中把握同一,从同一中把握对立。这是辩证认识的实质,也是指导实践活动的一个重要的方法论原则。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分析]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不仅揭示了事物联系的实在内容,而且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所谓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又斗争、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发展,或者说矛盾的相对同一性和绝对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推动事物发展中各有其作用。同一性的作用是:矛盾的一方可以利用另一方的发展使自己获得发展;矛盾双方可以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矛盾双方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而得到发展。斗争性的作用是:斗争推动矛盾双方力量对比发生变化,造成事物的量变;斗争促使矛盾双方地位或性质转化,实现事物的质变。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不能孤立地起作用,它们对事物发展的作用只有在两者的结合中才能实现。
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说明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在事物的外部,而在事物内部的矛盾性。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的原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是我国实行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方针的哲学基础。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分析]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承认矛盾普遍性是坚持彻底辩证法的前提,矛盾分析方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在其运动中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也就是构成每一事物(过程)的诸多矛盾以及构成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以及不同的解决矛盾的具体形式。任何事物都是由诸多矛盾构成的系统,其中包括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由于矛盾的性质、地位以及条件的复杂性,矛盾解决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矛盾一方克服另一方;矛盾双方同归于尽;矛盾双方融合成一个新事物,以及创造出一种使矛盾双方可以长期共存的形式。在社会领域还有对抗形式和非对抗形式的区别。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是科学地认识事物的基础,也是正确地解决矛盾的关键。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即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绝对和相对的关系,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它们的区别是:普遍(一般)只是大致地包括特殊(个别)的一部分、一方面或本质;任何个别都不能完全地被包括在一般之中。它们的联系是:一般存在于个别之中,只能通过个别而存在;任何个别都是一般,都具有一般的本质或属性。任何事物都是普遍和特殊的统一。普遍和特殊的区别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矛盾问题的精髓,它是客观事物固有的辩证法,又是科学的认识方法。在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导下着重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一的原理,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各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依据。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分析] 构成事物的多种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这是矛盾力量的不平衡性,是矛盾特殊性的重要表现。
矛盾力量的不平衡性,要求我们把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结合起来。两点论就是要同时看到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以及主次之间的辩证关系,不能只看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重点论就是在看到两个方面的同时,必须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因为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的,不能把两者等量齐观,更不能颠倒主次。两点论和重点论是统一的,重点论要以两点论为前提,两点论要以重点论为补充。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是唯物辩证法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它要求我们在工作中抓住重点,带动全盘;看问题时要看主流,同时注意支流;在克服一种主要倾向时,也要注意可能掩盖着的另一种倾向,防止思想上的片面性。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矛盾观及其现代意义
[分析] 在中国传统哲学中,不仅有丰富的系统整体观念,而且还有丰富的辩证矛盾观念。中国传统哲学常用“有两”、“有对”、,·有耦”等来说明事物普遍地存在着矛盾,用“相反相成”、“相依相济”、“相形相生”、“一分为二”、“合二而一”等来阐明矛盾双方的辩证关系及其在事物运动发展中的作用,用“和而不同”、“执两用中”的态度和方法来对待、处理矛盾。《易经》以阴阳的变化解释世界,提出“一阴一阳之谓道”、“刚柔相推,变在其中”。中国哲学家历来:为“万物莫不有对”,史墨提出“物生有两”,王安石说万物“皆各有耦”、“耦之中又有耦”,程颢说“无独必有对”、“万物莫不有对”,程颐说“天地之间皆有对”,朱熹提出“万物皆有两端”、“独中又自有对”。老子的《道德经》提出了一系列“相反相成、物极必反”的概念,《孙子兵法》对于战争中一系列矛盾关系进行了分析,它们是中国古代辩证法的杰出篇章。张载提出“一物两体”的命题,朱熹将其概括为“一分为二”:“一分为二,节节如此,以至无穷,皆是一生两尔”。方以智在此基础上提出“合二而一”:“有一必有二,二本于一”,“两间无不交,无不二而一”,“交也者,合二而一也”。王夫之则将两者结合起来:“故合二以一者,既分一为二之所固有矣”。中国哲学家还提出了“和而不同”、“执两用中”的解决矛盾的辩证方式。史伯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主张“尚和去同”,孔子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礼之用,和为贵”。《中庸》提出“致中和”、“执其两端,庸其中于民”即“执两用中”的方法论。中国传统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有许多相似、相通之处,这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奠定了深厚的思想文化基础。中国传统哲学中注重和谐统一的矛盾观和“中和”、“中庸”之道,对于维护生态平衡、维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对于争取社会的和谐稳定、不同民族和国家之间的和平共处,对于社会人际关系的和谐有序等都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
(四)认识的本质和过程
1.认识的发生和本质
实践是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 ·
[分析] 人的认识是怎样发生的,也就是人的认识能力是怎样来的?这是认识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劳动实践出发考察认识的发生,认为劳动在认识的发生中起了决定作用。首先,劳动实践的发生和发展为人类认识活动的发生提供了必要性和可能性;其次,劳动实践活动促进了人脑的发展,并通过这种活动在人脑中的内化,产生了人所特有的认识结构和图式,形成了人的认识能力;再次,劳动实践活动促进了人的交往及语言、符号的产生和发展,使人的认识活动获得了不同于生物遗传的社会遗传方式。实践不但决定了认识的产生,还推动着认识的发展,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的发展不断地提出认识的新课题,推动着认识向前发展;实践还为认识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包括越来越丰富的经验材料和日益完备的物质手段,不断强化主体的认识能力。
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主体在反映中的创造性。反映与信息、选择、重构的关系
[分析] 如何理解认识的本质,这是认识论的关键问题。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科学地揭示了认识的本质,即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首先,坚持了唯物主义反映论原则,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其次,揭示出人的认识所具有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特征;再次,强调能动性和反映性在实践基础上的统一,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以实践为中介而实现的。
认识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既有客体对主体的作用,更有主体对客体的作用。主体是具有复杂结构和进行活动的社会性的人,它在反映客体的过程中,必然会动用其内部结构的所有功能,对所反映对象的内容进行选择、整理、改造、解释、猜想等等。因此人的认识不仅能对客观对象进行直观的摹写,而且能对客观对象作出抽象和概括的反映;不仅能反映事物当下的样子,而且能反映它由于人的改造活动而可能成为的样子。人的认识不仅仅是客观事物的“摹本”,并且为改造客观事物提供“蓝图”,这就是认识主体在反映中的创造性。
主体反映客体的过程就是主体获取并加工、处理客体信息的过程,需要发挥人的信息选择机制和信息重构机制的作用,这是主体能动性的重要表现。选择、重建是主体能动地反映客体的具体环节,它不是否定反映,而是进一步说明了如何进行反映。,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与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分析]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具体表现在: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根本标准,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认识对于实践也有巨大的反作用:实践作为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本身就包含认识的因素,需要以正确的认识作先导;认识活动及其成果具有相对独立性,遵循其特有的逻辑;认识能够反过来指导实践。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有两种情况:一是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会使实践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的效果;二是当错误的理论指导实践时,就会对实践产生消极乃至破坏性的作用,使实践失败。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行观及其现代意义
[分析] 在中国哲学中,认识和实践的关系表述为知与行的关系。从孔夫子到孙中山,十分重视知行问题的探讨,提出不少深刻的见解,主要表现在:第一,知和行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知行相须,知行互发。朱熹说:“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王夫之则概括为“知行相资以为用”、“知行并进而有功”。第二,知和行既相互区别,又彼此联系。知行两端,不离不一。王夫之提出“知行终始不相离”。王守仁提出“知行合一”,“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第三,重视“知”的作用。知然后行,“行为知功”。荀子说“知明”则“行无过矣”。《礼记·大学》把“格物致知”放在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首。孙中山提出“因知以进行”,“能知必能行”。第四,重视“行”的作用。行而后知,行以验知。孔子提出要“听其言而观其行”。荀子认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第五,重视实际行动和勤于实践。孔子强调道德修养要落实到“行”。宋以后的思想家则提倡“习行”、“习功”。孙中山也强调行的重要,鼓励人们勇于实践和勤于实践。 ’
2.认识的发展过程
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辩证关系。现象和本质
[分析] 辩证的认识运动,首先是由实践到认识的过程,其中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个阶段。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是对事物外部形态的直接的、具体的反映,它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其特点是直接性和具体性。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对事物内部联系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以及假说和理论等形式,其特点是间接性和抽象性。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统一的认识过程中的两个阶段,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感性认识是在理性认识指导下进行的并要发展到理性认识;在现实的认识活动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又是互相渗透的。
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在哲学史上表现为经验论和唯理论,在实际工作中表现为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
认识过程之所以经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个阶段,这同客观世界有现象与本质的区分密切相关。任何事物都是现象和本质的统一体。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能为人的感官直接感知。现象有真象和假象之分,假象与错觉不是一回事。本质是深藏于现象背后并制约现象的内部联系,只有靠人的抽象思维才能把握。现象和本质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任何本质都是通过现象表现出来的,没有不表现为现象的本质;任何现象都从一定的方面表现着本质,即使假象也是本质的表现。透过现象看本质是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分析] 从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实现这一飞跃的条件是:必须占有丰富而真实的感性材料;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这是认识过程中更为重要的一次飞跃。这是因为:只有通过这次飞跃,才能使认识物化、对象化,使认识变为现实,使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才能使认识受到实践的检验而得到修正、补充、丰富和发展。实现这一飞跃的条件是:坚持从实际出发,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把对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同主体自身利益和需要的认识结合起来,形成正确合理的实践观念;理论必须掌握群众,化为群众的行动;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即工作方法。
认识过程主要是理性思维的过程,同时又包含非理性因素的参与。理性因素是指人的理性直观、理性思维等能力,它在认识过程中起主导作用;非理性因素是指人的情感、意志,包括动机、欲望、信念、信仰、习惯、本能等,以非逻辑形式出现的幻想、想象、直觉、灵感等也属于非理性因素。非理性因素对人的认识活动的发动与停止、对主体认识能力的发挥与抑制起着重要的控制和调节的作用。非理性因素对理性因素起着动力调控的作用,同时又要受人的理性因素的决定与制约。
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分析] 由于客观事物本身的复杂性及发展过程的无限性,人对事物的认识要受到主观和客观条件的限制,特别是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因此,认识的发展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过程。就某个具体事物而言,人们对它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就对于过程的推移而言,人们的认识又是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
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决定了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和历史的。也就是说,人们的认识和客观过程的符合是一定的具体历史条件下的符合,是在社会实践发展的一定的具体历史阶段上的符合。反对割裂二者统一的“左”和右的错误。
人类的实践和认识是永无止境的过程,要求我们不断地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使我们的思想和理论不断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变化,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以实现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理论创新是实践创新的先导,实践创新是理论创新的基础,两者相互依赖、相互促进。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发展理论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的哲学基础。党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正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创造性运用。
3.认识的真理性及其检验标准
真理及其客观性
[分析] 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意识中的正确反映。凡是真理都具有客观性:一是真理中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二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承认真理的客观性,就是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就某个确定的问题和对象而言,真理只能是一个,即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相符合的认识。真理和谬误是相伴而生的,它们既有原则的区别,又是相互包含和转化的。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真理是具体的
[ 分析] 真理是个发展过程,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这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真理的绝对性或绝对真理的含义:(1)就真理的客观性而言,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都包含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承认客观真理,也就必然承认绝对真理;(2)就人类认识的本性来说,完全可以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的客观世界,每个真理的获得都是向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承认世界的可知性,也就必然承认绝对真理;(3)从真理的发展来说,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承认认识发展的无限性,也就必然承认绝对真理。真理的相对性或相对真理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的正确认识是有限度的:(1)从广度上说,它只是客观世界的一定范围、方面的正确认识,有待于扩展;(2)从深度上说,它只是对特定事物的一定程度、层次的近似正确认识,有待于深化;(3)从进程上说,它只是对事物的一定发展阶段的正确认识,有待于发展。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同一客观真理的两重属性,任何客观真理都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相互联结、相互包含的,绝对真理寓于相对真理之中,相对真理包含着绝对真理的颗粒。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真理是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永无止境的过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这就要求我们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和一切科学理论。
真理是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表明真理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真理的具体性是指真理是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主观对客观的符合,它要受条件的制约,并随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离开具体的时间、地点和条件,真理就是抽象的、无意义的。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分析]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真理的本性是主观和客观的一致、符合。实践是沟通主观和客观关系的“桥梁”,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优点,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的优点。只有实践才能把主观同客观联结起来并加以对照,从而检验主观是否同客观相符合。
实践标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实践标准的绝对性即确定性是指: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此外再无别的标准;实践也一定能够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凡经过实践检验过的都包含绝对真理的因素。实践标准的相对性即不确定性是指:一定历史阶段的具体实践具有局限性,它往往不能充分证明或驳倒某一认识的真理性;实践检验真理是一个过程,不是一次完成的;已被实践检验过的真理还要继续经受实践的检验。
真理和价值的关系
[分析] 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是人类活动的两大目标。真理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价值是客观事物对人的需要的满足。真理和价值从根本上说是一致的,即凡是真理必有价值,凡有价值的东西应不与真理相悖。但真理与价值又是有区别的,它们的侧重点有所不同,真理强调的是人的认识与客观对象的一致,价值则强调客观事物满足人的需要的特点,而人的需要有合理与不合理之分,满足人的不合理需要的这类事物所体现的价值,与真理常常是相悖的。只有通过正确反映对象并能动地改造对象以满足人的需要,才是真正有价值的,甚至是最高价值,才能实现真理与价值的统一。在实践基础上实现真理与价值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内在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条基本原则。
认识论与思想路线。党的思想路线及其意义。坚持党的思想路线,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拓创新
[分析] 认识论与思想路线是一致的,认识论是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思想路线是认识论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是实际工作中的认识路线。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其核心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历史经验证明,思想路线是否正确,关系到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成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新确立和发展了党的正确思想路线,不仅为确定和发展党的政治路线奠定了思想基础,而且也为开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局面提供了正确的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
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就要勇于和善于根据实践的要求进行创新,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就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现实中的重大问题,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在要求,也是贯彻党的思想路线的根本目的。
4.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辩证思维方法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的中介,是理论思维的工具
[分析] 思维方法的本质是主体化了的客观规律和关系,是人们在客观规律和关系的基础上依据主体需要而形成的思维规则、程序和手段,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中介系统。辩证思维是立足于客观事物的辩证本性而展开的思维,它以概念、判断、推理、假说和理论等思维形式的矛盾运动,深刻地反映客观世界和人类实践活动的内在本质。辩证思维的方法是揭示概念的辩证发展、矛盾运动的方法,是理论思维的工具。
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的统一
[分析] 辩证思维方法是一个整体,它是由一系列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方法所组成的,其中主要有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的统一等方法。 归纳和演绎是最初也是最基本的思维方法。归纳是从个别上升到一般的方法,演绎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方法。归纳是演绎的基础,演绎是归纳的前提。
分析和综合是更深刻地把握事物本质的方法。分析是把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然后逐个加以研究的方法;综合是把分解出来的各个部分加以整合,达到对事物整体的认识。分析是综合的基础,综合是分析的完成。
抽象和具体是辩证思维的高级形式。抽象是对客观事物某一方面本质的概括或规定,思维具体是许多规定的综合,它不同于感性具体。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就是由抽象的逻辑起点经过一系列中介,达到思维具体的过程。
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逻辑思维过程同客观事物的历史过程和认识的历史过程应当符合,也就是逻辑的和历史的统一。历史是逻辑的基础,逻辑是历史在理论上的再现,是“修正过”了的历史。
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研究
[分析] 现代科学研究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相统一的时代特征,已使辩证思维方法成为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前提。这是因为:辩证思维的基本精神渗透在现代科学研究方法之中,广泛作用于现代科学研究;辩证思维方法是实现经验知识向科学理论转化的必要条件;辩证思维方法为科学创新提供理论支持和动力。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也丰富和深化了辩证思维方法,从各个方面充实了辩证思维中的世界图景。自觉提高辩证思维能力,运用辩证思维方法,有励于我们顺利开展科学研究。
(五)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
1.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和本质
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在社会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社会生产实践和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努力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协调发展
[分析] 地理环境、人口和生产方式是构成社会运动的基本的物质要素,这些要素的总和构成了人类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 地理环境是指与人类社会所处的位置相联系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地理环境提供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资料的天然富源,是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提,对社会发展起重要的作用。由于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它的开发和利用是有限度的;同时地理环境是由各种自然条件所组成的有机整体,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当生态系统保持适当平衡时,才能有利于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当生态平衡受到破坏时,就会造成各种危害,人类就要受到自然界的惩罚。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持生态平衡,是当代世界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地理环境的优劣可以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但它不能决定社会的性质,也不能说明社会形态的更替。相反,地理环境的作用还要受社会条件,特别是生产方式的制约。
人口因素是指从事生产和自我生产的人们的总和。人是社会生活的主体,人口因素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它对社会发展起重要作用。社会的物质生活资料生产和人口生产是互为条件、互相制约的。为了充分发挥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必须对人口实行有计划的调节和控制,提高人口的质量。人口生产与物质生产一起构成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但人口生产本身对社会发展不起决定作用。
自然界和人口只有通过生产方式才能转化为社会的要素。生产方式是劳动者和劳动资料结合的特殊方法和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的首要条件,是历史的发源地,生产方式构成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第一,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是社会这一特殊机体的物质担当者;第二,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第三,生产方式的变化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社会历史,归根到底是物质生产的历史,是生产方式更替的历史。
人类社会是由自然而来又对自然进行着能动改造的物质存在形式,如何处理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关系始终是人类所面临的永恒主题。人类社会和自然界是既联系又区别的两种物质存在形式,具有不同的运动规律,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尊重自然、善待自然,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明观、努力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协调发展。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历史是自然历史过程
[分析] 如何理解社会的本质,这是历史观的核心问题。马克思说:“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是对人类社会本质的科学揭示。这是因为:(1)实践是社会关系的发源地。实践内在地包含着三重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其自身意识的关系,这些关系构成了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2)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实践的三种类型即创造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改造社会关系的实践和创造精神文化的实践,分别构成了社会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并对象化为社会结构。(3)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社会发展主要是社会关系的变化以及社会结构的变迁,而社会关系、社会结构正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化和实践得以进行的自为存在形式,所以人的实践活动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之源。确认实践是社会的本质,就是要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把社会“当作实践去理解”。
马克思说:“我的观点是把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发展理解为一种自然史的过程。”社会是人的社会,社会历史是人们自己创造的,社会规律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这都表明人类社会的发展不同于自然界的发展。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的深刻性在于它透过人类史与自然史的表层相异之处,揭示出二者在深层次上的相似之处,把社会历史理解为自然历史过程,指明人类社会虽然具有和自然界不同的特点,但本质上又同自然界一样是一个物质体系,其发展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合乎规律的客观过程。这是马克思从实践出发考察社会生活所得出的必然结论,是对人类社会历史过程及其本质的高度的科学概括。这一观点的意义是:它把人们对社会历史的认识奠定在科学的基础之上,使人们有可能以自然科学的精确眼光来考察社会历史;它给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提供了客观依据,给人们以关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以及改造社会的信心和力量,从而更加自觉地创造自己的历史。
在社会结构中,经济结构是具有基础性的结构,它决定社会的政治结构、观念结构。社会经济结构是指与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经济结构所反映的内容是生产关系、经济关系,表现为一定的社会经济制度。社会经济结构是社会有机体的骨骼系统,是全部社会关系的基础。
生产力的内涵及构成要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生产力的物质性、社会性和历史性。
顺应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做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
[分析] 生产力是指在物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解决社会同自然之间矛盾的实际能力,是人类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在哲学上,生产力是标志人类改造自然的实际程度和实际能力的范畴,它表示人和自然的关系。生产力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复合系统,其构成要素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实体性要素,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一类为智能性要素,包括科学技术、劳动组织和生产管理等。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邓小平发展了这一观点,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因为:科学技术在现代生产和经济增长中占有首要的地位;它从本质上体现着科学、技术和生产的内在结构的根本变化;它反映了从科学向技术和生产转化的周期大大缩短,以至可以把科学技术看做直接生产力;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着整个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江泽民同志指出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这是对马克思、邓小平的生产力理论的进一步深化。在当代中国要发展生产力,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技现代化,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生产力在本质上是人与自然之间实现物质变换的过程,一方面是人的“自然力”和本质力量不断对象化,自然不断被“人化”的过程;另一方面又是外部自然力被同化于人的体力,自然规律被同化为人的智力的过程。生产力的这一本质决定了生产力的特征,即生产力具有物质性、社会性和历史性。生产力是一种既得的物质力量,它既是前人实践活动所创造的客观结果,又是人们现实活动的物质基础和出发点。生产力是一种社会力量,它是以劳动者的协作、分工为中介而形成的。生产与需要的内在矛盾决定生产力总是要发展的,它随着人们历史活动的变化而变化。
现实的生产力是呈现多层次的动态系统,包括先进的、一般的和落后的生产力。先进生产力是集中体现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并以此为标志的社会生产力。先进生产力是一个相对的、历史的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先进生产力是生产力系统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人类历史就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过程。我们要顺应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努力掌握科学技术,锐意改革,勇于创新,做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
生产关系的本质和内在结构
[分析] 生产关系是指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它集中体现出人们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每一种生产关系的建立和改变,都同一定历史阶段的生产力状况相联系,人们不能自由地选择生产力,也不能自由地选择生产关系。人们可以改变生产关系,但改变生产关系也不是随意的。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人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以及产品分配关系三个方面,它们体现在社会生产全过程,即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人与生产资料结合的方式,它构成全部生产关系的基础,决定着整个生产关系的基本性质和特征。在现实的社会中,往往存在多种生产关系,其总和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但决定该社会经济结构性质的是其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
3.社会的政治结构
社会政治结构是建立在经济结构之上的政治法律设施、制度及其相互关联的方式。政治与经济的关系
[分析] 社会政治结构的基本内容由两部分构成:一是政治法律制度,二是政治法律设施。同经济基础相对应,政治结构又称政治上层建筑。政治上层建筑是人们根据经济基础的要求,并通过人们的意识而形成的。从其归根到底由经济关系决定并且总是一定主观意图的贯彻来说,它是派生的、第二性的东西。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并为经济基础服务。 国家政权在政治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
[分析] 在社会的政治结构中,国家政权是核心。国家是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的,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国家的本质是阶级统治的暴力机关(工具)。国家的职能分为对内和对外两个方面:对内职能表现为政治职能、经济职能和社会职能;对外职能主要是组织国防,防御外来的侵略和颠覆,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调整国与国的关系,保护本国的根本利益。无产阶级专政国家是最新类型的国家,它是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的统一,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
4.社会的观念结构
社会观念结构是社会意识形态的有机整体
[分析] 社会的观念结构又称思想的上层建筑或观念的上层建筑,它是由各种意识形态组成的有机系统,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观念、宗教观点、艺术思想和哲学等社会意识形式及其联结方式。在社会的观念结构中,意识形态的各种形式有其不同的内容和作用,但它们的基础和来源都是社会的经济结构,所以,当它们从不同的侧面以不同的方式反映社会生活时,必然是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形成一个完整的社会观念结构。
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及其社会功能
[分析] 意识形态属于社会意识范畴。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是相对应的哲学范畴。社会存在包括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和物质生活条件,主要指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社会意识则总括了人的一切意识要素和观念形态以及人类社会的全部精神现象及其过程。在社会意识诸形式中,那些反映经济基础并为经济基础服务的,称为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具体表现在:(1)意识形态根源于社会存在,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是具体的,抽象的意识形态是不存在的。(2)意识形态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而发展,意识形态是历史的,永恒不变的意识形态是不存在的。(3)在阶级社会里,意识形态具有阶级性,超阶级的意识形态是不存在的。(4)在一个社会里,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是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因为在经济上和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在思想上、精神上也必然占统治地位。
意识形态根源于社会存在,但它一经产生,便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并具有特殊的功能。主要表现在:(1)意识形态的变化发展同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不一定完全同步,表现为超前或滞后两种情况;(2)意识形态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3)意识形态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意识形态能动的反作用集中体现在意识形态维护或批判现实社会,调控社会和人的活动这两大功能上。
文化的本质和功能。努力创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导人和社会全面发展
[分析] 文化是包括人们的风俗习惯、行为规范以及各种意识形态在内的复合体。文化的本质即人化,是人类在改造自然、社会和人自身的历史过程中,赋予物质和精神产品以人化形式的特殊活动,是人类所创造的“人工世界”及其人化形式。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人化的形式、社会的性质和多样的形态是文化的一般特征。文化具有知识传承功能,对人的教化、培育功能,促进社会发展的动力功能和提升、规范人类认识过程的认识功能。先进文化是指反映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代表未来发展方向和有利于社会进步的文化。在当代中国,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以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并吸取外来文化精华,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引导人和社会全面发展。
文化与文明。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分析] 文化与文明是两个密切联系而又有区别的范畴。文化是与自然比较而言的;文明是同野蛮、无知和愚昧相对的,它标志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开化状态。另外,文明主要指人类活动的结果,文化则包括人类活动的整个过程以及活动方式、活动手段;文明一般专指人类活动的积极成果,文化则包括人类活动的一切成果,其中既有积极成果,也有消极成果。文化与文明又是不可分割地联系着。文明正是文化中进步、积极、合理的成分的总和;一个社会的文化程度越高,社会文明的发展水平相应地也就越高。
人类社会是经济、政治和文化形态的有机统一体,人类文明也是由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有机构成的统一体。“三个文明’’是互为条件、互为目的、互相促进的。社会主义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的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也是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要求。
(六)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创造者
1.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及矛盾运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规律的内容和意义
分析]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发展;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生产关系是否符合生产力的状况。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构成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的活跃的、革命的因素,生产关系则是相对稳定或保守的因素,二者之间始终存在着矛盾,只是在不同时期,其矛盾的性质和特点不一样。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过程是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基本适合,由此推动人类社会从低级向高级发展。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显示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即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这一规律的内容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及其变化发展的方向;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归根到底取决于和服从于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这个规律是我们理解社会历史的一把钥匙,是评判一种生产关系变革状况的根本标准,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坚持自己先进性质的根本要求和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最根本的客观依据,也是我们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的理论依据。日益发展着的生产力的社会化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一定要代替资本主义的科学论断的立论根据。当今世界的经济全球化为社会主义的实现准备了更深厚的物质基础。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及矛盾运动。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规律的内容和意义
[分析] 经济基础是指同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和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它们的辩证关系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决定它的产生、性质和变化发展;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其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它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始终存在着。这是因为:新建立起来的上层建筑总有某些不完善的地方;上层建筑的相对独立性使它有脱离经济基础的倾向;经济基础的变化不会立即在上层建筑中得到反映;上层建筑仍然维护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基础。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联系,构成了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的规律,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又一基本规律。根据这一规律,上层建筑的性质和变化发展、上层建筑是否需要改革以及改革的形式和方向,都取决于经济基础的状况。这个规律也是我们观察和研究社会历史的一把钥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根据。自觉掌握这一规律,对于我们进行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都有直接的现实意义。
2.社会发展的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分析]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因为:(1)这两对矛盾所涉及的三个方面包括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形成了社会有机体的基本结构;(2)这两对矛盾存在于每个社会形态之中,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3)这两对矛盾是其他一切社会矛盾的根源,决定并制约其他矛盾的解决;(4)正是这两对矛盾运动过程所体现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之间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成为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正是这个基本矛盾的运动,决定着社会性质的变化和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方向,它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这两对矛盾的关系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更为根本的矛盾,它决定和制约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的性质和发展方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又受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的影响和制约,它的解决有赖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的解决。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分析] 阶级是与特定的生产关系相联系的在经济上处于不同地位的社会集团或人群共同体,阶级对立的实质是社会上一部分人拥有生产资料因而占有另一部分人的劳动。阶级是个历史范畴,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阶级斗争是阶级利益根本冲突的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的直接表现,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突出地表现在社会形态更替的质变中,也表现在同一社会形态的量变过程中。
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和阶级斗争观点去观察和认识阶级社会的社会历史现象,就是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它是研究阶级社会的一个基本方法。在我国当前情况下,要用此方法看待仍然带有阶级斗争性质的社会问题,而对于大量的人民内部矛盾已不再适用此方法。
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革命与改革
[分析] 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社会革命,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其实质是先进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革命是实现社会形态变更的决定性环节,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
改革也是推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变革方式,它是在同一社会形态中,通过调整、变革不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某些部分及环节,实现该社会形态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改革是社会发展中经常出现的、具有相当普遍性的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基本形式。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同样离不开改革。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全面进步。改革是一种“制度创新”,用新体制取代旧体制以解放生产力,所以改革也是一场革命。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分析] 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在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中,生产力是主导的方面,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进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进而决定整个社会关系的基本面貌,决定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所以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不断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是无产阶级政党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
生产力标准是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的原理提出来的,它是指把是否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判断我们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作为判断我们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作为判断社会制度是否优越和进步的根本标准。生产力标准是实践标准在社会历史领域的集中体现。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标准是生产力标准的进一步扩展和深化。坚持生产力标准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也是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前提。坚持生产力标准对于我们解放思想、深化改革、促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
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和科技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科技发展与“全球问题”
[分析] 科学技术活动是人类改造自然、控制和调节社会的一种重要活动,科学技术从一开始并且始终是进步的革命的因素。科学技术具有认识功能、生产功能、经济功能、文化教育功能和社会政治功能等多方面的社会功能。“科教兴国”战略是发挥科技社会功能的强大推动力和重要保证。
科学技术革命是社会动力体系中的一种重要动力,是“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科技革命主要是通过促进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革来推动社会发展。现代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更加强烈、更加深远。
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像一把双刃剑,既为造福于人类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也带来了危及地球生命和人类社会的“全球问题”。“全球问题”深刻地反映了人类与自然的矛盾、科学与价值的矛盾。“全球问题”不仅是一个自然问题、科学技术问题,而且是一个社会问题,是一个涉及社会制度、社会管理组织、各种社会认识和整体社会实践的复杂问题。为此,应变革和完善社会制度或社会体制,创造合理利用科学技术的社会环境,树立整体观念和全球意识,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对话。
3.历史的创造者
社会发展和人的活动的关系。历史的参与者和创造者
[分析] 社会和人是密不可分的,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社会的人。人是社会的主体,社会历史是由人的活动构成的,社会规律只是存在于人的活动之中并通过人的自觉活动来实现的。因此,社会发展离不开人的活动。马克思说:“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人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 列宁说:“全部历史本来是由个人活动构成,而社会科学的任务在于解释这些活动。”唯物史观在考察人的历史作用时,区分了历史的参与者和创造者,认为凡是社会中从事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人,都是历史的参与者;而历史的创造者是指社会发展的推动者以及社会发展方向和总趋势的决定者。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
[分析] 历史唯物主义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发展的基本观点出发,认为社会发展的历史从根本上说是生产发展的历史,是作为物质资料生产者的人民群众所创造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突出地表现在: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不是随心所欲的,它要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是无产阶级政党始终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理论依据。
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分析] 按照个人对历史影响作用的大小,可以区分为普通个人和历史人物。普通个人属于人民群众范畴,历史人物是指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过重大作用的人物,包括杰出的历史人物和反动的历史人物。杰出人物是指那些反映时代要求,代表进步阶级或阶层利益,对社会发展起显著促进作用的代表人物。
历史人物,特别是杰出人物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特殊的作用:历史人物是历史事件的发起者、当事者,是实现一定历史任务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历史人物可以加速或延缓历史任务的解决。因此,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的具体过程始终起着一定的作用,有时甚至对历史事件的进程和结局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但不能决定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历史人物及其作用要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受人民群众及其实践活动的制约。
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和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创造性是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
[分析] 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观点。其基本内容是: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群众负责的观点,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群众路线是群众观点在实际工作中的贯彻运用。其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路线,也是党的根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保持党的先进性质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党的正确领导的基础,是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和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创造性是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因此,我们的一切工作都要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以充分发挥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创造性为力量源泉。为此,必须相信人民、依靠人民,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七)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
1.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社会形态及其演化构成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内容和阶段
[分析] 社会形态是指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社会形态的概念是马克思主义所特有的概念,它深刻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本质结构及其发展的客观规律,为我们正确分析社会现象,认识社会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提供了方法论指导,它要求我们全面地、具体地、历史地分析社会。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深刻地揭示了社会发展是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的演变过程及其主要内容和阶段,为我们科学地把握历史发展的客观进程提供了一条基本的指导线索。
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与主体的选择性
[分析] 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是指社会运动具有必然性、规律性,也就是说社会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主体选择是指社会主体以一定的方式在可能性空间中有意识、有目的地指向确定对象的创造性活动。由于社会内部的基本矛盾及各种矛盾与外部各种因素、条件的相互作用,使一个民族的发展表现为由多种可能性构成的“可能性空间”,哪种可能性能够实现,取决于主体的自觉选择。主体的选择性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是内在统一的。这是因为:主体选择的对象只能存在于可能性空间中,可能性空间是选择活动的前提,而可能性空间又是由人们不能自由选择的生产力和其他既定条件所决定的。主体的历史选择有既定前提并受社会规律的制约,它可以加速或延缓社会发展,但不能改变人类历史的总体进程。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
社会发展道路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分析] 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和主体的选择性使社会形态的更替呈现出统一性和多样性。从纵向看,统一性是社会形态运动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依次更替;多样性是不同的民族可以超越一种或几种社会形态而跳跃地向前发展。社会形态更替的多样性并不能否定人类总体历史进程,某些民族可以实现跨越,但其跨越的方向、跨越的限度是受总体历史进程制约的。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还表现在横向上,即同类社会形态既有共同的本质,又有各自特点。社会发展的这种统一性基础上的多样性,充分表现出入类解决自身矛盾的能力及其创造性。中国跨越资本主义充分发展阶段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进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既是历史的必然,又是中国人民的自觉选择和伟大创造。
社会发展过程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分析] 社会发展进程的决定性、统一性表明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选择性、多样性则表明社会发展的具体道路不是直线的,而是曲折的。社会发展的前进性是指社会形态通过新陈代谢、吐故纳新而向前发展,包括社会形态的质变和量变。社会发展过程的曲折性是指社会前进总趋势中的局部的“回复”和暂时的“倒退”。曲折前进是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要用历史发展的眼光去观察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从一定意义上说,某种暂时复辟也是难以完全避免的规律性现象;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取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我们搞社会主义才几十年,还处在初级阶段,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决不能掉以轻心。总之,社会主义的大曲折没有改变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2.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
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分析] 人的属性分为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人的自然属性是指人的生物性和生理方面的属性;人的社会属性是人在从事物质生产、社会交往等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社会性。人的自然属性是社会属性得以存在的前提,人的社会属性又制约着人的自然属性,并使之成为社会化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才是人的特殊本质所在。
人的本质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与动物的区别,二是人与人的区别。马克思从人与人的关系中指出人的本质是人的社会本质,即人的社会性。从人与动物相区别的层次上说,人的本质在于社会劳动;从人与人相区别的层次上说,人的本质在于社会关系,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论断的内涵有:(1)人的本质在于它的社会性。人是社会关系的承担者,这种社会关系决定了人的社会地位。(2)社会关系是多方面的,其中经济关系起支配作用,人的本质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3)社会关系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之中,因而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
人的价值及其实现
[分析] 人的价值即人对人自身的意义,就在于人能够创造价值以满足人自身的需要。人的价值分为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人的社会价值就是个人的创造活动对于社会需要的满足,即个人对社会作出的贡献。人的个人价值就是个人通过自己的活动来满足自己的需要,也即社会对个人需要的尊重和满足。在社会对个人的满足与个人对社会的贡献这两个方面关系的问题上,应将后者放在首位,因为个人的贡献是实现社会进步的源泉,也是实现个人价值的基础。无论是个人需要的满足还是社会需要的满足,都要依赖于人的劳动创造和实践。
3.共产主义和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人的自由及其实现
[分析] 自由是人类世代追求的崇高价值目标,其一般的意义是指从受束缚下解放出来。马克思主义用实践的观点考察自由和必然的关系,指出“自由是必然的认识和世界的改造”。其含义有三:(1)自由是建立在必然性的基础上的,必然既是自由的限度,也是自由的根据;(2)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这是指人的意志自由;(3)自由是对客观世界的改造,这是指人的行动自由,也就是在实践中驾驭了客观必然性,从而获得了实在的自由。从必然到自由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自由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状态,人的自由的真正实现就是人类的解放。
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
[分析] 人类追求自由和争取解放的过程,也就是人本身得到发展的过程。相对于社会发展而言,人的发展是指社会的每一个成员的发展,包括人的体力、智力、个性和交往能力的发展等。人的发展可从三个方面即全面发展、自由发展、充分发展来衡量。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是一致的,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一方面,人的发展不能脱离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实践,人的发展的全面性、自主性和充分性,归根到底取决于劳动本身的发展;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关系,社会关系的全面性使人的发展具有全面性。另一方面,人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内容,人的发展程度是社会进步的最重要的标志。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都是逐步提高、承无止境的历史过程,这两个历史过程应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地向前发展。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价值目标,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我们要在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共产主义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形态。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分析] 马克思从人的发展的角度,把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即人的依赖关系占统治地位的阶段,以物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阶段,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的阶段。共产主义社会就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形态。在这里,人对物的依赖关系转变为“自由人的联合体,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就是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人的未来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前景和社会未来的共产主义目标是完全一致的,争取人类的未来就是实现共产主义。
走向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既是人类所向往的伟大历史目标,又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历史过程。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这一历史过程的重大转折点。中国人民正在进行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共产主义实践的组成部分,是迈向共产主义社会的必经阶段。当代中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了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我们要树立共产主义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一)导论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形成的历史背景、理论采源
[分析]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反映了时代的客观要求。19世纪中叶,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日益显露,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成为居于主导地位的社会矛盾。一方面,为资本主义辩护的庸俗经济学逐渐取代古典政治经济学而居统治地位;另一方面,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迫切需要无产阶级的科学理论体系的诞生。马克思和恩格斯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研究政治经济学,详细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经济形态、经济运行机制,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动规律,论证了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所取代的历史必然性,从而形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没有脱离世界文明发展的轨迹,而是建立在批判地继承前人一切优秀成果的基础之上。它的主要理论来源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发展的理论
[分析]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马克思、恩格斯全面分析了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经济,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发展和灭亡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并对未来社会的经济作了原则性的预见。
列宁根据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建立了垄断资本主义理论,并通过对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规律的深刻论证,提出社会主义革命可能首先在一国或数国取得胜利的论断,领导俄国工人阶级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开创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新纪元。毛泽东从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条件出发,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和纲领,指引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根据当今时代特点,特别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情况和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际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走上了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轨道。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基础
[分析] 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用自己的劳动改造自然使之适合自身需要的实践活动。只有通过物质资料的生产,才能获得基本生活资料,人类才能生存。只有物质资料生产发展了,政治、文化、艺术、教育等活动才能得以发展,社会才能发展。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物质资料生产包括生产(直接生产过程)、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四个环节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
[分析] 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包含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过程和人与人之间发生相互关系的过程。生产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为生产力;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生产关系,它包括直接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狭义的生产关系)和分配、交换、消费等环节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又有反作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决定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必须紧密联系生产力来考察社会生产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正确认识社会生产关系发展变化的原因和依据,才能正确判断某种生产关系是否优越,才能科学地揭示经济规律。
研究生产关系包括研究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
[分析] 生产关系的内容是复杂的又是分层次的。存在于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中以所有制、分配方式体现的基本生产关系,是社会经济制度的层面。以所有制、分配方式体现的基本生产关系,又通过一系列具体的实现形式表现出来,从而表现为具体的经济体制层面。经济制度是生产关系性质的体现,经济体制是生产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研究生产关系应该包括这两个层次。
研究生产关系的目的
[分析] 研究生产关系的目的在于揭示生产关系发展的规律,研究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制度变迁,自觉利用经济规律为广大劳动人民群众的利益服务。
(二)社会经济制度与经济运行的一般原理
1.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
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一般规律
[分析] 人类社会形态的发展表现为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推动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最根本的动力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生产力是决定生产关系变化的根本原因,生产关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改变自身的性质,是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一般规律。
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
[分析] 经济制度是人类历史发展一定阶段上的生产关系的总和。经济体制是生产关系具体的实现形式。经济制度是经济体制的基础。经济制度反映生产关系性质,经济体制反映资源配置方式。
2.社会经济的两种基本形态,
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
[分析] 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至今的两种基本经济形态。自然经济是与较低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经济形态。其特征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封闭、保守型经济;以简单再生产为特征的经济,劳动以自然分工为基础。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存在,是以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与产品属于不同的物质利益主体所有为条件的,是与自然经济相对应的经济形态。其特征是:本质上是交换经济;开放型、开拓进取型经济;以扩大再生产为特征。 商品经济的两个发展阶段
[分析] 商品经济经历了简单商品经济和发达商品经济两个发展阶段。简单商品经济阶段交换范围小,以满足私人利益、满足自身使用价值的需要为目的;发达商品经济阶段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生产和交换的目的不仅为了使用价值而主要是为了价值增殖。发达商品经济阶段包括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经济。
3.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
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
[分析]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比较劳动和交换劳动的经济关系。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决定的。生产商品的劳动,一方面是具体劳动,另一方面是抽象劳动。劳动二重性理论是马克思的重大贡献,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商品的价值与价值量
[分析] 商品的价值是质与量的统一。价值的质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价值的量是凝结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数量。商品的价值量只能决定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分析] 商品的价值量会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同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而与体现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应该懂得,商品价值量决定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取决于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如果部门劳动生产率不变,只是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发生变化,那么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则不变。
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分析]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因为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内在各种矛盾的根源,它决定着私有制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的全过程,决定着简单商品生产者在激烈竞争中的地位和命运。
货币形式是价值形式发展的完成形式
[分析] 从商品交换发展的历史过程看,商品的价值形式经历了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到货币形式。货币形式是随着商品交换范围不断扩大、交换种类不断增加,要求将一般等价物固定在一种商品上的情况下产生的。因此,货币形式是价值形式发展的完成形式。
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分析] 货币是商品交换过程自发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这就是货币的本质。货币的职能,是指货币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它由货币本质决定,又是货币本质的具体体现。货币具有五种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货币流通规律
[分析] 货币作为商品流通媒介的不断运动,叫做货币流通。货币流通规律,就是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中所需货币量的规律。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中所需货币量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成反比,这是金属货币作为流通手段时的货币流通规律的内容。在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产生后,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会发生变化。
纸币和信用货币
[分析] 纸币是由国家发行并强制流通的价值符号,它是金属货币的代表,自身没有价值,只是代替金属货币主要执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职能。随着银行业的不断发展,在纸币广泛而大量流通的同时,出现了信用货币。信用货币有银行券、支票、期票、汇票等形式。起初银行券是银行向存入金银块或铸币者开出的证据,持券人可随时按券面额兑取金银或铸币。以后,银行券也可以流通,在商品交换中发挥货币的作用。信用货币体现着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的信用关系。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分析] 纸币的发行量应以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为限。当纸币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引起纸币贬值、物价普遍上涨的现象,叫做通货膨胀。相反的现象,即纸币的发行量不能满足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则会导致纸币升值、物价普遍下跌的现象,叫做通货紧缩。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都不利于经济的正常发展。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分析]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它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交换依据商品的价值实行等价交换。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分析] 商品交换以货币为媒介,商品的价值通过商品的价格表现出来。现实的交换活动中,由于受供求关系影响,商品价格会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不仅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相反正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
市场机制
[分析] 价格、竞争、供求等市场要素的相互作用构成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市场机制是价值规律的外在表现,是实现资源配置的有效机制。
价值规律的主要作用
[分析] 价值规律的主要作用有三个方面:第一,自发调节资源配置;第二,自发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管理,促进生产力发展;第三,会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分析] 只要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价值规律就存在并发挥作用。它具有客观性。认识这一点,就必须尊重和自觉利用价值规律,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
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时代性
[分析] 科学的理论本质上是不断发展的理论。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关于劳动价值论的一些基本观点,建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运用这一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中诸多现象的本质。列宁继承劳动价值论,分析了垄断价格和垄断利润。今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需要结合新情况运用劳动价值论,作出符合时代特征的新解释。
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
[分析] 这是深化对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的重点问题之一。它包括:一是要拓展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种类的认识。分工的发展、生产社会化水平的提高,使生产过程中价值的创造,实际上已经突破只是由单个劳动者创造的状况,理应认识为由“总体工人”共同创造价值。“总体工人”范围也不断扩大,特别是科技劳动、管理劳动与直接生产劳动的分离相对独立化,要求我们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种类的认识不断拓展。不能把创造价值的劳动只局限在直接生产工人的劳动上面。二是要拓展创造价值的领域。在物质财富不断增长的同时,精神财富以更快的速度增长,特别是科技劳动创造的非物质形态的财富,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全面进步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这部分创造精神财富的劳动同创造物质财富的劳动一样,都是创造价值的劳动。我们不能再把创造价值的劳动仅局限于物质生产领域,要把创造价值的劳动从物质生产领域向一些非物质生产领域拓展。
正确认识价值创造与财富生产的关系
[分析] 价值创造与财富生产相互联系在一起,二者都是生产活动的结果。价值的创造以财富的生产为前提,因为价值作为人类一般劳动的凝结,它只能存在于一定的载体,这个载体就是财富或使用价值。但是,价值的创造和财富的生产又不能完全等同。首先,财富或使用价值是生产的物质内容,它包含着人类劳动和自然物质;而价值只是人类劳动的凝结,不包含任何自然物质成分。其次,价值的创造与财富的生产,二者并不是始终同比例增长。财富的增长与生产力水平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成正比,而价值的增长并不一定与财富的增长成正比。因为从单个商品看,它所包含的价值是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方向变化的关系,这就表明价值量与财富数量是两个具有不同变化规律的量。从社会角度看,单个商品所包含的价值要能够转化为社会价值,还必须经过交换环节,要受到供求关系、竞争的影响,这又使价值创造与价值实现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所以,价值的创造和财富的生产既有紧密联系,又不能等同。
(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及其发展阶段
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资本流通形式与商品流通形式的区别
[分析] 商品流通的公式是:W—G—W;资本流通的公式是:G—W—G,。货币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现实生活中,都是资本的最初表现形式。作为资本的货币和作为商品流通媒介的货币是有根本区别的。资本流通形式和商品流通形式在流通形式、流通目的和流通的内容上都不相同。在资本流通中,货币在运动中能够带来剩余价值,从而转化为资本,成为资本的存在形式。G—W—G,公式,概括了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和借贷资本运动的共同特点,通常把它叫做资本总公式。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重要条件
[分析] 劳动力是任何社会生产的基本要素。劳动力大规模地作为商品买卖,是特定历史条件下存在的现象。劳动力成为商品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1)劳动者有人身自由,有权支配自己的劳动;(2)劳动者丧失了一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除了自己的劳动力以外一无所有,只有靠出卖劳动力为生。这两个基本条件是在历史长期发展中形成的。
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分析] 劳动力是特殊商品,它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具有不同于普通商品的特点。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括以下三部分生活资料的价值:(1)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再生产他的劳动力;(2)劳动者繁衍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延续劳动力的供给;(3)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用以培训出适合资本主义再生产所需要的劳动力。劳动力的价值决定还有一个重要特点是,它包含历史的和道德的因素。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具有的重要特点是,它是价值的源泉,并且是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源泉。劳动力的使用能为他的购买者创造剩余价值。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及其特征
[分析]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具有二重性:一方面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另一方面又是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增殖过程。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对于工人来说,是一种经济强制性的劳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价值形成和价值增殖过程。分析这个问题必须运用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原理。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及其意义
[分析] 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以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种生产要素形式存在。马克思根据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作用不同,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只是转移自己价值,并不发生价值量的变化,叫做不变资本。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它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不会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因为,资本家购买劳动力时支付给工人的劳动力价值,由工人购买生活资料用于个人消费了。而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创造出新价值,它不仅再生产出劳动力的价值,而且生产出剩余价值。这部分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价值,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量的变化,即发生了价值增殖,叫做可变资本。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在于:第一,进一步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和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第二,为考察资本主义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
土地、设备、原材料等生产要素在商品生产中的作用与劳动创造价值的关系
[分析] 土地、设备、原材料等生产要素是商品生产中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它们和劳动结合生产出使用价值。在剩余价值生产中,它们是工人的活劳动的吸收器,是给资本家带来剩余价值的必要条件。土地、设备、原材料等生产要素本身不创造价值,它们原有的价值是借助于工人的具体劳动,转移到新的劳动产品中去,劳动者的活劳动才是创造价值的源泉。
剩余价值率
[分析] 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即m'=m/v。剩余价值率正确反映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资本家要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可以通过两条途径: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和增加可变资本总量。
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
[分析] 劳动力是潜藏在人身体内的劳动能力。劳动是劳动力的使用,必须以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结合为条件。劳动不是商品,劳动力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可以成为商品。劳动力和劳动不能混为一谈。资本家在劳动力市场上购买的是工人的劳动力,支付的是工资。在表现形式上工人给资本家做工获得报酬,工资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而本质上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分析]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指在雇佣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工作日的绝对延长,从而剩余劳动时间绝对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从而相应地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是以整个社会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条件的。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它们都靠延长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来增加剩余价值的生产。两种方法常常是结合使用的。两种方法的主要区别,在于物质技术基础不同,从而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上所起的作用不同。
超额剩余价值
[分析] 超额剩余价值是商品个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差额。个别企业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使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得到更多的剩余价值。某个资本家获得超额剩余价值具有暂时性。因为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动力和竞争的外在压力,迫使每个资本家都必须不断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当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到先进企业水平时,原来的超额剩余价值就消失了,而相关部门生产的商品价值也下降了,最终导致劳动力价值下降,从而生产出相对剩余价值。由此可见,追求超额剩余价值是每个资本家改进生产技术的直接动机;而各个资本家竞相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使资本家普遍获得相对剩余价值。
资本积累
[分析] 资本家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资本化,叫做资本积累。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的必然趋势。资本积累不仅是剥削工人的结果,而且又是扩大对工人剥削的手段。资本积累的实质是资本家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去扩大生产规模从而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
资本有机构成
[分析] 资本积累过程中,随着资本总额的不断增大,资本的构成也发生变化。资本的构成可以从物质形式和价值形式两方面考察,从而分为资本的技术构成和价值构成。资本的技术构成和价值构成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马克思把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的价值构成(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有机构成。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有机构成有不断提高的趋势。
资本的积聚和集中
[分析] 资本的积聚和集中是单个资本总额增大的两条途径和形式。资本积聚是单个资本依靠剩余价值的资本化来增大自己的资本总额。资本集中是指把原来分散的众多中小资本合并成为少数大资本。它既可以采取大资本吞并中小资本的形式,也可以采取组织股份公司的形式,这是借助于竞争和信用两个强有力的杠杆来实现的。资本积聚和集中,两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区别在于:第一,资本积聚会使社会资本总额增大,资本集中则不会增大社会资本的总额,而只是改变社会资本总额在资本家之间的分配。第二,资本积聚的增长要受到社会财富(包括追加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绝对增长数额的限制,从而增长比较缓慢;而资本集中则不存在这种限制,从而可以在较短时间内集中大量的资本。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的联系在于:资本积聚使个别资本总额增大,竞争实力增强,从而会加速资本集中的进展;资本集中使个别资本总额增大,个别资本总额越增大,越有条件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从而增大资本的积聚。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分析] 剩余价值本来是由可变资本带来的,但是在现象上不是这样。由于生产中消耗的资本表现为生产成本,掩盖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别,剩余价值也就表现为生产成本以上的一个增加额,并进而表现为是全部所用资本的增加额。因此,当剩余价值被看作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时,剩余价值便取得了利润形式。利润形式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
剩余价值作为预付总资本的产物转化为利润,则剩余价值与预付总资本的比率就是利润率。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它们是同一剩余价值量以不同计算方法得出的不同比率。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存在区别。利润率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分析] 平均利润率是社会剩余价值总量同社会预付总资本的比率。它是通过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的。平均利润率的形成过程实际上是全社会的剩余价值在各部门的资本家之间重新分配的过程。剩余价值在各个生产部门之间重新分配的结果,表现为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即形成平均利润。平均利润率水平高低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各部门利润率水平,二是利润率不同的各部门的资本量在社会总资本中所占的比重大小。不能把平均利润率看作是各部门利润率的简单的和绝对的平均。平均利润率是一种利润率平均化的总的趋势。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进一步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
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分析] 生产价格由生产成本加平均利润构成,它是价值的转化形式。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以后,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也发生变化,没有否定价值规律,价值规律支配着生产价格的变动。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并不排斥各部门中少数先进企业仍然可以获得超额利润。超额利润是超额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分析] 商业资本是从产业资本中分离出来,在流通领域中专门从事商品买卖,独立发挥资本职能,以攫取商业利润为目的的一种独立的资本形式。商业资本的职能,就是执行商品资本的职能,即通过商品的销售,实现商品中包含的价值和剩余价值。商业资本的职能对于产业资本的经营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商业利润是商业资本家通过购销差价,按照平均利润率的要求,从产业资本家剥削来的剩余价值中所瓜分到的那部分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它体现了商业资本家和产业资本家共同瓜分剩余价值,并剥削包括商业职工在内的雇佣工人的关系。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商业资本的经营形式也日益多样化,商业内部的分工和专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出现了多种商业形式和买卖方式。主要有:批发商业(专门从事批量贸易而在制造商与制造商、制造商与零售商之间进行的交易。大宗商品的货样交易通常在商品交易所进行,有现货交易和期货交易两种方式);零售商业(商人直接对广大消费者出卖商品的营业活动);消费信贷(由银行、商店等机构向消费者提供赊销服务和消费支出贷款而形成的信贷形式和销售方式,包括使用信用卡、分期付款、短期信用贷款、中长期抵押贷款等);无形产品的交易形成的市场,主要有服务市场、技术市场和信息市场等。
借贷资本和利息
[分析] 借贷资本是为了取得利息而暂时贷给职能资本家(包括产业资本家和商业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借贷资本是从职能资本运动中独立出来的特殊资本形式,它的形成同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中的资本循环有密切联系。借贷资本的特征有:第一,它是一种作为商品的资本,即资本商品;第二,它是作为一种所有权资本,即财产资本与职能资本相对立;第三,它具有不同于职能资本的特殊运动形式,即G—G·,似乎货币本身可以生产出更多的货币,从而是一种最富有资本拜物教性质的资本。
利息是剩余价值的一种特殊转化形式,它的本质是借贷资本家通过借贷关系从职能资本家那里瓜分到的一部分剩余价值。利息既体现着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共同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又体现着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之间共同瓜分剩余价值的关系。利息量取决于借贷资本的大小和利息率的高低。
利息率是一定时间内利息量和借贷资本量的比率,简称利率。利息是平均利润的一部分,一般情况下,利息率低于平均利润率,不能等于更不能超过平均利润率。
银行资本和银行利润
[分析] 银行是专门经营货币资本、充当借贷关系中介的企业。它在信用方面的职能是,通过存款业务集中社会上的闲置的货币资本,通过贷款业务贷给职能资本家使用。银行资本家投资于银行业,目的为了获取利润。银行利润是贷款利息高于存款利息扣除银行经营管理费用以后的余额。银行利润归根到底来源于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同时又是银行资本家剥削银行职工的剩余劳动为其实现剩余价值的结果。
股份资本和股息
[分析] 股份资本是指通过发行股票的方式筹集起来的企业资本,其组织形式是股份公司。股份公司是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和信用制度的发展而出现的,是单个私人资本的经营方式转变为联合资本的经营方式,企业的资本主义私有制性质并没有改变。股份公司的发展,促进了资本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资本私有制的实现形式发生了重大变化,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其自身范围内的局部调整。这种调整适应了生产社会化发展的需要,加速了资本的集中,优化了资源配置,提高了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股份公司的发展有利于大资本的统治,并不可避免地会滋生投机与欺诈,从而深化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
股息是股票持有者按持股数额从企业盈利分配中获得的收入。这里股票是股份资本所有权的凭证,是股份资本分配收益的权利证书。股票所有者不能向公司退股索回本金,但可以转让、抵押和买卖。股票是投资者投入股份公司的实际资本的代表,本身没有价值。但由于股票能获得股息收入,因此可作为一种特殊商品进行买卖,具有一定的价格。股票价格不是股票所代表的投入企业的实际资本价值的货币表现。只是股息收入的资本化。股票价格不等于股票票面金额。股票价格与预期股息收入成正比,与银行存款利息率成反比。预期股息收入与银行存款利息率是决定股票价格的两个基本因素。在现实生活中,股票价格受股票供求关系的影响,而影响股票供求的因素,不仅有公司经营业绩,而且还有国际国内经济、政治、军事、社会、心理以及人为投机等因素,因而股票价格是不断上下波动的。股市行情往往是一国经济的晴雨表。
土地所有权和地租,
[分析] 资本主义地租是资本主义土地所有者凭借其土地所有权取得的一种收入,是资本主义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资本主义地租根据其产生的原因和条件不同,区分为两种基本形式: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
级差地租,是指与土地优劣程度不同相联系而缴纳的有等级差别的地租。它实际上是由于优等地和中等地生产的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由劣等地生产条件所决定的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而形成的超额利润。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是对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产生的条件是土地优劣程度的不同。级差地租由于形成条件的不同而分为两种形态:由于土地肥沃程度和距离市场远近不同而形成的级差地租I;由于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追加投资的劳动生产率不同而形成的级差地租Ⅱ。
绝对地租,是指由于土地私有权的存在,因而租种任何土地都必须缴纳的地租。它是农产品价值超过社会生产价格以上的那部分超额利润。绝对地租形成的原因是对土地私有权的垄断,形成的条件是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的资本有机构成。
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都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是农业资本家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那部分剩余价值(即超额利润),他因为租用土地所有者的土地,而把这部分超额利润作为地租缴纳给土地所有者。资本主义地租体现大土地所有者和农业资本家瓜分剩余价值、共同剥削农业雇佣工人的关系。
土地价格
[分析] 在商品关系普遍存在的情况下,土地可以买卖也就有了价格。土地价格并不是土地价值的货币表现,因为土地没有价值。土地价格是资本化的地租。土地价格的决定因素:一是地租数量的高低,二是银行存款利息率。土地价格和地租量成正比变化,和银行存款利息率成反比变化。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土地价格有提高的趋势。
2.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征
资本主义发展的两个阶段。生产集中和私人垄断的形成
[分析] 资本主义发展经历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生产集中过程发展到一定阶段,便会引起垄断。垄断是指少数大企业为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而联合起来,控制和独占一个或几个部门的产品生产和销售市场。垄断是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主要标志和基本经济现象。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生产集中发展到跨部门集中,为巨型企业的增长、垄断组织的扩大奠定了基础;垄断组织的规模迅速扩大、垄断程度提高,出现许多混合联合公司,表明垄断统治的进一步加强。
垄断成为资本主义的重要经济基础
[分析] 根据列宁的分析,垄断作为帝国主义最深厚的经济基础,垄断资本主义具有五个基本经济特征:(1)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2)在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金融寡头的统治;(3)资本输出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4)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5)最大资本主义列强已把世界上的领土分割完毕。列宁概括的帝国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表现形式上发生了许多重要变化,但其基本精神、基本内容,仍然是我们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理论武器。
垄断和竞争的关系
[分析] 垄断是作为自由竞争的对立物而产生的,但是它没有,也不可能消除竞争,而是与竞争并存。垄断条件下的竞争同自由竞争时期的竞争相比,在竞争的目的、手段、范围和后果上,都具有新的特点。
垄断利润
[分析] 垄断利润是指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在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而获得的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垄断利润是垄断统治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垄断利润的来源归根到底是本国工人、小生产者和其他国家劳动者所创造的价值和剩余价值。
垄断价格
[分析] 垄断价格是指垄断组织在销售商品或购买生产资料时,凭借其垄断地位规定的、旨在保证最大限度利润的市场价格。垄断价格的形成,并没有否定价值规律,只是进一步改变了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分析]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最早出现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初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经济生活已进行了某些干预,并产生了一些国有或半国有企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929—1933年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作为适应战争需要和反危机的应急措施,都虽有所发展,但时起时落很不稳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获得广泛而迅速的发展,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生活中起着主导的作用。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产阶级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的一种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根本上说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生产社会化与垄断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矛盾的加深,具体表现有:科技革命推动生产迅速扩大与消费需求相对狭小之间的矛盾;部门间相互依赖加深与私人资本相互竞争加剧之间的矛盾;社会化大生产对社会固定资本投资的巨大需求与私人垄断资本积累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高科技的研究开发、劳动力再生产社会化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局限性之间的矛盾;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为争夺国际市场、加强国际竞争实力的问题更加突出等等。这些矛盾的缓解必须凭借国家的力量。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和双重作用
[分析]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产阶级国家与垄断资本相结合的资本主义,它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属性。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从维护和巩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借助国家政权力量直接参与和干预社会经济生活,以保证垄断资产阶级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这就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作用具有双重性,既有促进作用又有其局限性,并使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进一步深化。由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只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范围内对生产关系的部分调整,它没有改变垄断资本主义的性质,也不可能克服资本主义制度内在的固有矛盾和历史局限性。
3.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
[分析] 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具体表现,它贯穿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始终。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日益社会化、国际化,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要求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方式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在经济、政治、国内、国际各个领域中体现出来。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主要表现有:资本主义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狭小之间的矛盾;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性和长期性
[分析] 资本主义发展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生产社会化、资本社会化和管理社会化都达到了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所能达到的最高程度,从而为全社会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和共同组织社会化生产准备了最充分的物质条件和社会条件。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加深和激化,在现实中运动的形式是复杂的,时而激化,时而缓和,起伏交错。运动中有多种因素作用,科技革命、资本占有形式的调整、政策变化、革命条件成熟状况等都使基本矛盾运动呈现复杂性和曲折性。从而使得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一个复杂曲折的历史过程,并具有长期性。 ·
(四)资本的运行
1.资本运行的一般原理
产业资本循环经历的三个阶段和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
[分析] 资本循环是指产业资本顺次地经过三个阶段,采取三种职能形式,执行三种职能,实现了价值的增殖,并回到原来出发点的全部运动过程。产业资本运动依次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相应地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货币资本的职能是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为剩余价值生产准备条件;生产资本的职能是使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结合,生产剩余价值;商品资本的职能是通过商品的出售,收回预付资本价值和实现剩余价值。
资本要保存和增殖自己的价值,必须连续不断地进行循环。产业资本三种职能形式中的每种职能形式上的资本,都要经过循环的三个阶段而回到原来的出发点。因此,产业资本循环就有货币资本循环、生产资本循环、商品资本循环三种不同的循环形式。
资本循环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分析] 产业资本实现连续不断的循环,必须具备两个条件:(1)必须保持产业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并列存在;(2)必须保持产业资本的每一种职能形式的依次转化,在时间上相继进行。这两个条件是相互联系和互为条件的。因此,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和三种循环形式的并列存在和相继运行,是产业资本保持正常连续循环运动的必要条件。
资本周转
[分析] 资本周转是指不断重复、周而复始的资本循环过程。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都是资本运动的形式。考察资本周转,主要是揭示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分析]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是对生产领域中的生产资本的不同构成部分的一种划分。它以生产资本不同部分在资本运动中的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为划分根据。固定资本是指以厂房、机器、设备等劳动资料形式存在的生产资本部分,它们的价值按每次生产使用过程中损耗的程度,一部分一部分地逐渐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产品出售后又一部分一部分地收回。经过多次转移才实现其价值的全部周转。流动资本是指投在原料、燃料、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和投在劳动力上的生产资本部分,它们的价值在周转方式上是一次性投人生产过程,随着商品的销售一次性全部收回。应该指,出,投在劳动力上的资本与投在劳动对象上的资本,它们在价值形成和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是不同的,这里仅就价值周转方式而言是相似的。 ·
技术进步和固定资本折旧
[分析] 固定资本的损耗分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两种。固定资本在其有效使用期内,由于生产技术进步而引起的价值上的损失,是固定资本的无形损耗。当代科技进步的加快,竞争加剧,使无形损耗呈上升趋势。固定资本折旧,是固定资本在使用过程中因损耗而转移到产品中去的那部分价值的一种补偿方式。
资本的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
[分析] 资本的周转时间,是产业资本从预付一定形式的资本开始,经过资本的循环运动,实现了价值的增殖,然后重新回到原来的资本形式为止所经历的时间。它包括资本的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资本的周转时间和资本的周转速度成反比关系。
资本周转次数,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资本所经历的周期循环的次数。资本周转次数与资本周转速度成正比关系。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关系产业资本所能带来的剩余价值量的多少。产业资本家总是力求加快资本的周转速度。
制约资本运动速度的因素
[分析] 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有:周转时间的长短或资本周转次数的多少;生产资本的构成,即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占的比重大,整个资本的周转速度就慢;相反,流动资本占的比重大,整个资本的周转速度就快。
资本周转速度对商品生产和价值增殖的影响
[分析] 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关系到一定数量的产业资本所能带来的剩余价值量的多少。加速固定资本周转,一方面可以减少和避免无形磨损带来的损失;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固定资本的利用率,加速固定资本更新。这样,就有利于资本家及时采用新技术和新工艺,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取更多的超额剩余价值。
加速流动资本周转,能节省预付流动资本的数量。加速流动资本周转,其中可变资本部分周转加快,使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量增加,在剩余价值率不变的情况下,可以提高年剩余价值量和年剩余价值率。
马克思的资本循环和周转理论,对于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不同社会经济制度的资本运动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社会总资本运行的核心问题
[分析] 考察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也就是社会总产品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实物补偿(或替换)和价值补偿问题。因为社会总产品的实物补偿(或替换)和价值补偿是社会总资本正常运行的基础和保证。
分析社会总资本运行的两个基本理论前提
[分析] 社会总产品在实物形式上,按其最终用途可分为用于生产消费的生产资料和用于个人消费的消费资料。与此相适应,整个社会生产也可分为两大部类:第一部类(I)即生产生产资料的部类;第二部类(Ⅱ)即生产消费资料的部类。社会总产品在价值形式上,由三部分构成:不变资本的价值(c),可变资本的价值(v),剩余价值(m)。社会生产分为两大部类和社会总产品在价值上由c+v+m构成,是研究社会总资本运行的两个基本理论前提。
简单再生产。扩大再生产及其两种方式
[分析] 社会再生产按照它的规模是否发生变化来划分,可分为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简单再生产是指生产规模不变的再生产,扩大再生产是指生产规模扩大的再生产。简单再生产是扩大再生产的基础和出发点,是扩大再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是扩大再生产。社会资本的扩大再生产,必须有资本积累作为追加资本投入生产,追加的资本包括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两部分。扩大再生产从其实现的方式看,有内涵的扩大再生产和外延的扩大再生产两种方式。内涵的扩大再生产是依靠生产技术的进步、生产要素质量的改善,以及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来扩大原有生产的规模。外延的扩大再生产则是在生产技术、劳动生产率不变的情况下,依靠增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数量、扩大生产场所的手段来扩大原有的生产规模。
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分析] 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所应具备的基本实现条件是:第一部类的可变资本价值和剩余价值之和必须等于第二部类的不变资本价值,即I(v+m)=Ⅱc。这个条件表明两大部类之间存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从基本实现条件可以引申出另两个实现条件:一是第一部类生产的全部产品在价值上必须等于两大部类所消耗的不变资本价值的总和,即I(c+v十m)=Ic+Ⅱc,。这个条件表明整个社会的生产资料生产与两大部类对生产资料的需求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二是第二部类的全部产品在价值上必须等于两大部类的可变资本价值和剩余价值之和,即Ⅱ(c+v+m)=Iv十m)十Ⅱ(v+m)。这个条件表明整个社会的消费资料生产与两大部类的工人和资本家对消费资料的需求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上述三个条件不能具备,社会总资本的简单再生产就不能顺利进行。
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实现条件及其意义
[分析] 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有两个前提条件:第一,为了获得扩大再生产所需要的追加的生产资料,第一部类一年中所生产的全部生产资料,除了维持两大部类简单再生产所需要的生产资料以外,还必须有一个余额,用以满足两大部类扩大再生产对追加生产资料的需要。用公式表示为:I(c+v+m)>I c+Ⅱc或I(v+m)>Ⅱc。第二,第二部类一年中所生产的全部消费资料,除了满足两大部类进行简单再生产过程中工人和资本家所需要的消费资料以外,也必须有一余额用以满足两大部类扩大再生产对追加消费资料的需要。如用m/x表示剩余价值中供资本家个人消费的部分,那么m-m/x就表示剩余价值中供积累用的部分。用公式表示为:Ⅱ(c+v+m)>I(v+m/x)+Ⅱ(v+m/x)或Ⅱ(c+m-m/x)> I(v+m/x)
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同样必须使两大部类相互交换的产品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平衡关系。基本的实现条件是第一部类原有的可变资本价值,加上追加的可变资本价值(?v),再加本部类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三者之和应等于第二部类原有不变资本价值和追加不变资本价值(? c)之和。即 I(v+?v+m/x)=II(c+?c)。由此可以引申出另外两个实现条件,用公式表示为,I(c+v+m)=I(c+?c)+II(c+?c);II(c+v+m)=I(v+?v=m/x)+II(v+?v=m/x)
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实现条件表明:两大部类之间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积累的规模相互制约。只有两大部类按比例发展才能顺利实现扩大再生产,这是一切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社会总资本运动的共同规律。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根源和周期性
[分析] 经济危机的主要表现有:危机期间,商品大量积压或被人为毁弃,大批工厂减产、停工或倒闭,生产急剧下降,工人大批失业,金融企业倒闭,信用关系崩溃,整个社会经济生活一片混乱。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是生产相对于社会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而过剩。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经济危机就不可避免。
经济危机的周期性是指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每隔若干年就爆发一次,周期性地反复出现。它与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紧密联系,一般说一个再生产周期包括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繁荣)四个阶段。经济危机周期性的原因,也只能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自身运动中去寻找。
2.垄断阶段的资本运行
资本主义国有制的产生和发展
[分析] 资本主义国有制及国有企业的存在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重要形式之一。它产生发展的原因,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要求国家干预、调节经济的产物。它通过国家收购私人垄断企业而国有化;通过直接投资兴办国有企业;通过国有资本与私人垄断资本合资的方式来形成。
国有垄断资本和私人垄断资本在企业范围的结合
[分析] 国有垄断资本与私人垄断资本在企业范围的结合,其组织形式是国私合营的股份公司。这种公司以国有资本的股份为参照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国家掌握股票控制权的企业;另一类是国家不掌握股票控制权的企业。
国家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和干预
[分析] 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干预和调节,是指资产阶级国家从经济运行的长远目标。和全局出发,对总体经济活动进行的调节和控制。国家干预和调节经济的主要内容:一是规范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规范市场的经济活动;二是调节国民收入分配,协调资产阶级各集团间的经济利益;三是调节宏观经济的运行,实现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国家对经济干预和调节的方式主要有:运用法律和行政手段进行调节;经济计划(通过判定各种短期或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计划来干预、调节经济的一种方式);财政政策(主要通过变动政府购买、改变转移支付、变动税率和调整公债等实现对政府收入与支出的调整);货币政策(主要通过调控利率实现对经济的调节,中央银行运用公开市场业务、改变再贴现率、变动法定准备金率等政策工具进行调节);社会福利政策(主要包括社会保障、福利补贴和社会救济)。
3.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向国际范围的扩展
国际分工和生产国际化
[分析] 国际分工是指社会分工超越国界形成的国与国之间的分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新产业革命的发展,国际分工达到一个新阶段。国际分工的发展过程,同时就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向国际化方向发展的过程。
生产的国际化,是指生产过程本身超出一国范围,在国际范围形成各国生产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的格局,它是生产的社会化超越国界向国际发展的表现。国际分工是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基础,生产和资本国际化又推动着国际分工的不断深入。
垄断资本主义向国际范围扩展的主要形式和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
[分析] 商品输出、资本输出、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是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向国际范围扩展的主要形式。这种扩展,使世界经济形成错综复杂的国际经济关系,最突出的是在生产和资本国际化基础上,经济走向全球化。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在经济发展中的矛盾和合作
[分析] 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各国垄断资本及其国家的实力对比不断发生变化,他们争夺世界市场的矛盾必然加剧,他们要按实力的变化重新瓜分世界,贸易战、投资战连绵不断。由于生产国际化,他们相互之间的依存性增大,因此在矛盾加深的同时,国际调节和合作也在发展。矛盾与合作并存,而合作只是暂时的、不稳定的,矛盾和斗争是长期的、绝对的。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和协调
[分析] 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仍处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中,在经济上对发达国家存在依附性,发达国家要维护其既得利益和支配地位,仍变换手法控制掠夺发展中国家。所以,发展中国家一方面作为独立主权国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经济联系,不存在直接的从属关系;但另一方面,在旧的国际分工格局中发展中国家的不平等地位并未改变。当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仍在扩大,迫切要求改变国际经济旧秩序,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发展中国家之间要加强协调合作,为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而努力。
(五)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与经济制度
1.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和实现目标
[分析]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社会主义要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必须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和实行按劳分配。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的实现目标。共同富裕是一个逐步实现的历史过程,是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实现的。在我国现阶段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并允许、鼓励一部分地区、企业和个人,依靠勤奋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提倡先富帮助、带动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中的剩余产品
[分析] 生产资料公有制决定全体劳动者在生产资料占有关系上处于平等地位,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是互助互利的合作关系,生产成果为劳动人民共同占有,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因此,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中,剩余产品为劳动人民共同占有,为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物质条件。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特征和建立的客观依据
[分析]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加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改革公有制的实现形式;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坚持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与过渡时期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根本不同,区别在于公有制经济在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中是否占据主体地位。
确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客观依据是:(1)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际状况。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制度基础;生产力水平的落后和发展要求,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2)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依据。
公有制经济的涵义和多种实现形式
[分析] 在我国,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制经济和集体所有制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应该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大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公有制可以采取独资企业、股份合作制、合作社、股份公司等形式。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分析]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由公有制的性质以及它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决定的。第一,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同社会发展方向相一致。第二,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特征,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第三,公有制经济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拥有现代化的物质技术力量,控制生产和流通。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要支柱,国家财政收人的主要来源和国家实行宏观调控的主要物质基础。第四,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原则的经济基础,是实现劳动人民经济上、政治上的主人翁地位和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富裕的不可缺少的物质操\证。
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分析] 对待非公有制经济,从过去的“有益补充”到“重要组成部分”的提法,是改革实践的总结,是我们党对非公有制经济认识上质的飞跃。目前,非公有制经济主要有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不同的经济成分在市场关系中相互联结,不可分割。它们作为市场的主体,在竞争中都享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体现,而且是加快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3.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
[分析] 生产方式决定分配方式,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决定收入分配结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决定了必须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特点
[分析]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基本分配原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按劳分配原则的特点是:第一,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方式的主体,而不是社会惟一的分配原则。第二,还不可能在全社会范围内按统一标准实现。第三,只能以商品交换实现的价值量所曲折反映的劳动量为尺度。第四,还必须通过商品货币形式实现。
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
[分析]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包括资本、劳动力、土地、技术信息、管理经验等。生产要素所有者投入各种生产要素,取得相应的收入,有利于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与有效利用,作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调动起各方面的积极性。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贡献参与分配结合起来,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分配理论的重大发展。
调整和规范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分配关系
[分析] 统筹兼顾国家、企业和个人三方面的利益关系,是分配领域的重大问题。它体现在两个层次上:一是国民收入和初次分配环节上,要通过深入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形成国有资产收益与职工个人收入相互衔接的关系,建立健全企业内部分配的自我的约束机制;在非公有制经济中的初次分配,要切实 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二是在国民收入再分配环节上,应集中财力确保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需要,通过深化财税、劳动、人事、工资、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改革,处理好中央和地方,国家、企业和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
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分析] 效率和公平存在着互相制约的辩证关系。一方面,效率是实现公平的物质基础,只有通过提高效率创造越来越多的物质财富,才有可能实现分配的公平;另一方面,公平又是提高效率的前提,只有收入分配公平合理,才能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尽快增加物质财富。坚持效率优先,即公平应当服从效率,是由我国的经济落后、资源缺乏、效率低下的国情所决定的。效率优先又应以兼顾公平为条件,从长期看,没有适当的公平,也不会有效率的提高。
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需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一是提倡奉献精神与落实分配政策的关系;二是反对平均主义与防止收入悬殊的关系;三是初次分配注重效率与再分配注重公平的关系。
(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分析]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主要包括以下五个环节:第一,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第二,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第三,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第四,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第五,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般特征;经济活动市场化、企业经营自主化、政府调节间接化、经济运行法治化;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有自己的特征: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共同富裕为目标;宏观调控能力可以较资本主义国家更强。
计划与市场两种调节手段的有机结合
[分析] 计划与市场都是经济调节手段,对经济发展都是必要的。计划与市场是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和经济调节机制,各有优点和不足,需要相互补充、有机结合。全面认识计划与市场各自的优点和不足,是运用好这两种手段的基本前提。运用中必须切实从实际出发,针对不同情况使两者有机的结合。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企业是重要的微观经济活动主体
[分析] 在我国现阶段,微观经济活动主体包括企业、农户和居民。其中企业是重要的微观经济活动主体,它是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最基本的经济组织,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微观基础。
企业性质和组织形式的多样化
[分析] 企业既是生产要素结合的组织形式,又体现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对企业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可以从经济性质分,从资本组织形式分,也可按技术装备水平、生产经营品种、生产要素构成比例划分。企业性质和组织形式都具有多样性。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
[分析]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生产与流通的主要承担者,科技进步的主导力量,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通过改革增强其竞争力和控制力,才能使新的经济体制建立起来,最终解决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兼容问题。
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抓大放小,对国有企业实行战略性改组。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基础
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
[分析] 市场体系是指相互联系的各类市场的有机整体。包 ·82·括消费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房地产市场等。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必须培育和发展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发展、完善生产要素市场
[分析] 生产要素是生产经营活动中利用的各种经济资源的统称,一般包括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和信息等。市场经济要求生产要素商品化,以商品形式在市场上通过市场交易实现流动和配置,从而形成各种生产要素市场。发展、完善生产要素市场,要以推进资本市场的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发展土地、产权、劳动力、技术市场为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内的重点。
完善价格体系和价格管理制度
[分析] 合理的以市场价格为主体的价格形成机制和价格管理制度是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基础作用的关键。合理的价格体系应该是能灵活反映市场供求和各部门生产费用的价格体系。完善价格管理制度的目的在于使价格功能得到充分有效的实现。
整顿、规范市场秩序
[分析] 市场秩序是维系市场有序运行的重要保证,它构成对市场主体行为的制约。当前市场秩序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是交易行为不规范,特别是假冒伪劣、商标侵权、虚假广告问题突出,影响市场健康发展。整顿、规范市场秩序,应该采取多项措施综合治理,把自律与他律有机结合起来。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调控体系
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分析]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实行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在于:实现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和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需要;是社会化大生产和保持社会总供求均衡的需要;是顺利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条件。
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
[分析] 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稳。四大目标相互联系又此消彼长,关系复杂,需要找到一个恰当的平衡点。我国要求在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的情况下,促进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健全宏观调控手段和政策
[分析] 宏观调控手段主要有计划手段、经济手段(经济杠杆)、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经济计划要突出宏观性、战略性、政策性,重点在中长期计划和远景规划,总体上是指导性的。经济杠杆包括价格、工资、利率、汇率、税收、信贷等。宏观经济政策主要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产业政策。我们要从国民经济运行的实际出发,综合运用不同政策、手段,形成相互协同的合力,达到最佳宏观调控效果。
深化财政、税收、金融和投融资体制改革
[分析] 推进财税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完善预算决策和管理制度,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加强财政收支监督,完善税收制度,强化税收征管。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加强和完善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秩序和稳定,保护存款人、投保人和投资者的权益;推进银行、证券和保险商业机构的内部改革,完善银行贷款自主决策制度;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涉及范围广,与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密切联系,从管理上看要着重加强和规范政府投资的管理,扩大企业投资决策权,规范企业投资行为,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综合利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加强对投融资的监管。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保障体系
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性
[分析] 社会保障体系是经济发展的推进器,也是社会和谐的稳定器。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性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搞活企业的需要;实现社会全面进步的需要。
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
[分析] 社会保障是一个庞大的体系,主要由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优抚和社会互助等方面组成。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必须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目标,坚持广泛覆盖、适当标准、基本保障与补充保障相结合,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
(七)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关系
1.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客观趋势
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物质条件和现实基础
[分析] 在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基础上,经济走向全球化。新科技革命和生产的高度社会化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物质条件,国际贸易的高度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现实基础,国际金融的迅速发展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推动力,国际间相互投资的发展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分析] 跨国公司是生产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的产物,它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跨国公司成为生产全球化的微观基础;跨国公司内贸易成为贸易全球化的一个崭新形式;推动了金融全球化,加速了资本跨国家的流动(直接投资)。总之,它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导力量和主要载体。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分析]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对世界经济产生重大影响表现在:促进世界贸易、就业和投资的增长;增加世界各国经济运行风险;使世界各国贫富差距拉大;国家经济主权逐渐弱化;使世界市场实现一体化,某些商品全球性过剩成为可能;加剧国际竞争,增加国际投机因素,增大国际经济运行的风险。
2.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的发展
经济全球化为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分析] 中国经济已融人世界经济,经济全球化必然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产生影响,机遇与挑战同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技术扩散效应、规模经济效应、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我国一般制造业水平的提升和产品出口、世界经济低速增长和发达国家低利率政策有利于我国吸引外资等都是加快发展我国经济的机遇。但同时我们面临更大的外部冲击和激烈的国际竞争,贸易、生产、金融的全球化国际风险增加,而我们的抗击能力相对薄弱;国内经济发展中的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通货紧缩与通胀,农业与农村经济问题,就业问题等压力大而且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存在,这些都是重大的挑战,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加以解决。
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分析] 对外开放是基本国策,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我们要以更积极的态度走向世界,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完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有机结合,努力在“走出去”方面取得明显进展,增强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后劲。
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的合作与竞争,提高国际竞争力
[分析] 国际市场竞争已日益深入到国内市场,我们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与合作,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有利于弥补国内资源和市场的不足,拓宽经济发展空间,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竞争与合作相辅相成,基础在经济实力,我们增强国力才能在竞争与合作中双赢。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两种社会制度的并存和发展
[分析] 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并存和发展将是长期的现象。一方面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复杂性、曲折性决定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长期性,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内部调整使生产关系所能容纳的生产力仍有较大的空间;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国家正处于成长期,先进的社会制度代表社会发展方向具有强大生命力,但毕竟原有经济基础薄弱,仍属于科技、经济实力较弱的发展中国家,需要加快发展,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需要一个较长时期的发展过程。正是这种客观实际,要求我们面对两种社会制度的并存和发展,善于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学习、吸收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生产力的经验和成果,减少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让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活力充分地体现出来,最终战胜资本主义。
三、毛泽东思想概论
(一)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1.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是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分析] 马克思列宁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但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只有将马克思主义正确理论运用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就是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
毛泽东思想是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产物。它是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把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所作的理论概括
[分析] 20世纪一二十年代,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诞生在欧洲的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才能发挥它的指导作用。毛泽东思想是中国近代社会历史和革命运动发展的必然产物。
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条件、思想理论渊源、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主要是:第一,俄国十月革命开辟的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条件和国际环境;第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五四运动的推动,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比较广泛的传播,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提供了思想理论渊源;第三,新的社会生产力的增长以及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工人运动的发展,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准备了物质条件和阶级基础;第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深刻而复杂的人民大革命,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奠定了深厚的实践基础。这些因素与条件,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形成一种历史的合力,共同推动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毛泽东思想是在同各种错误思潮特别是同教条主义错误倾向作斗争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与发展起来的,在大革命时期萌芽、土地革命战争前期形成,在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得到系统总结和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在解放战争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继续得到发展
[分析]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决议将毛泽东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进程集中表述为:毛泽东思想是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同教条主义错误倾向作斗争并深刻总结这方面的历史经验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与发展起来的。它在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得到系统总结和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在解放战争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继续得到发展。
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里进行革命,必然遇到许多特殊的复杂问题。靠背诵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和照搬外国经验,不可能解决这些问题。20世纪20年代后期至30年代前期 (即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和中国共产党内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曾使中国革命几乎陷于绝境。毛泽东思想是在同这种错误倾向作斗争并深刻总结这方面的历史经验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毛泽东思想基本形成的标志是以乡村为中心的思想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提出。
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至40年代中期(即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思想得到系统总结和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毛泽东思想达到成熟的标志是新民主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形成。1945年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极大地推进了中国革命事业。
毛泽东思想在解放战争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继续发展。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毛泽东思想发展遇到曲折,党和毛泽东在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在指导思想上出现了正确和错误两个发展趋向。
2.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和科学体系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分析] 中国共产党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有两次概括:一次集中体现在1945年的中共七大通过的党章和刘少奇《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一次集中体现在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十一届六中全会决议”)和1982年中共十二大通过的党章中。两次概括之间有着继承与发展的辩证关系。十一届六中全会决议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概括为三句话,即:(一)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它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又是中国的。(二)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凡是被实践证明是错误的思想、观点,即使是毛泽东提出的,也不属于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三)毛泽东思想是党的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对毛泽东思想形成与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党的代表大会(如中共七大、中共八大等)和中央全会(如七届二中全会、三中全会等)以及党的其他领导人 (包括党的早期领导人李大钊、瞿秋白、蔡和森、邓中夏、张闻天等,特别是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成员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邓小平等)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也做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既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又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
[分析]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刘少奇在党的七大作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提出的科学论断,并得到全党的肯定。
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而且十分落后,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显得十分重要。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具体内容上,它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特殊规律,对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经验进行了正确的概括,总结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形成了科学的理论;在表现形式上,它把马克思主义从欧洲形式变为中国形式,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深入浅出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论述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政策。毛泽东思想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又是中国的,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思想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它包括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许多独创性理论以及贯串于这一科学体系各个方面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即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分析] 毛泽东思想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它包括两大组成部分:一是它的主体,即毛泽东思想的多方面内容,特别是它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独创性发展。十一届六中全会决议概括了六个方面,即: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关于政策和策略,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关于党的建设。二是贯串于上述理论之中的一以贯之的立场、观点、方法,即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十一 届六中全会决议概括了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立自主。
毛泽东同志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毛泽东同志的科学著作是毛泽东思想的集中概括。毛泽东同志的晚年错误不属于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
[分析] 毛泽东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把中国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进行理论概括所形成的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的指导思想。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各个时期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都做出了杰出贡献;毛泽东的科学著作(如《{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论人民民主专政》、《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是毛泽东思想的集中概括。
1957年以后,毛泽东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进入了某些误区,犯了严重的错误。毛泽东晚年所犯的错误同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有着本质的区别,毛泽东的晚年错误不属于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1.近代中国国情与新民主主义革命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基本特点。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对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发生的历史必然性
[分析] 1840年至1949年的近代中国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其中前者是最主要的矛盾。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和基本国情,是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极端不平衡。这种不平衡给中国革命和建设带来了巨大影响,制约着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发展道路。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对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是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前一个任务为后一个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后一个任务是前一个任务的最终目的与必然要求。
革命不是人为制造的,革命的发生与发展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近代中国革命是民族危机深重和社会矛盾尖锐的必然产物,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现象。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及其历史地位。资产阶级建国方案在中国的破产及其原因。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社会历史条件
[分析] 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高潮是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在20世纪前进道路上经历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大变化,孙中山是第一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但是,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天生的软弱性,辛亥革命未能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遭遇;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不可能领导中国的民族民主革命取得胜利,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近代中国革命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既相衔接又相区别的不同阶段。1919年的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是领导阶级的不同;是无产阶级领导还是资产阶级领导,是区分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社会历史条件主要是:辛亥革命后中国资本主义一定程度的迅速发展以及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新文化运动的开展,民主主义思想的深入;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近代中国社会矛盾发展和人民斗争深入的必然结果。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
[分析] 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适应了近代以来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是近代中国社会矛盾发展和人民斗争深入的必然结果。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拥有马克思主义这个最先进的思想武器,为中国革命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党的成立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奠定了领导基础,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分析]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形成的历史过程。在国民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提出了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些基本思想,这集中反映在1925年11月他填写的《少年中国学会改组委员会调查表》中,这些思想成为后来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前身;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撰写了《新民主主义论》等一系列理论著作,形成了完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作进一步的提炼、概括,提出了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总路线。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包含丰富的内容,它概括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动力与领导权等方面的基本思想。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的,是改变买办的封建的生产关系以及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从根本上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
[分析]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直接目标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建立新民主主义的人民共和国;根本目的是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消灭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改变买办的封建的生产关系,以及改变建立在这种经济基础之上的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确立人民民主专政为核心的新的政治上层建筑,从根本上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直接目标的实现,为从根本上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从根本上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是检验新民主主义革命最后胜利的惟一标准。
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对象。官僚资本主义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分析] 近代以来,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给中国社会发展带来严重影响,帝国主义的侵略是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主要根源。封建主义的统治是导致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内在原因。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条件下,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出现了特殊复杂的情况,即中国的资本主义分为官僚资本主义和民族资本主义两部分,这两部分资本主义有其各自不同的发展状况及特点。新民主主义革命并不是一般地反对资本主义,它反对的只是官僚资本主义。官僚资本主义阻碍着中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以蒋介石、宋子文、孑L祥熙、陈果夫陈立夫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国民党官僚资本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和反对官僚资本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三位一体、缺一不可的革命任务。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包括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小资产阶级是中国革命的基本动力。具有两面性的民族资产阶级也是中国革命的动力之一
[分析]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中所说的“人民大众”除了作为领导阶级的无产阶级之外,还包括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农民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力军,是无产阶级最广大的和最可靠的同盟军。近代中国的农民又可区分为贫农(包括雇农)、中农和富农几个不同的阶层,这些阶层对革命的态度是不同的,中国共产党对他们应采取不同的政策。在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整个过程中,在不同历史时期,党对富农采取了不同的政策。
小资产阶级属于劳动者阶级,是革命的可靠同盟军,它不属于资产阶级的范畴,小资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是 劳动者,后者是剥削者。党对小资产阶级必须采取正确的政策。
民族资产阶级也是中国革命的动力之一。民族资产阶级有其天生的软弱性以及由此而来的既有革命要求又有动摇性的两面性。民族资产阶级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各个时期的政治态度是不同的,有时参加了革命,有时退出了革命阵营。中国共产党在对待民族资产阶级问题上出现过“左”的和右的两种错误倾向。党对民族资产阶级必须采取正确的政策和策略。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实现革命领导权的基本经验
[分析] 中国共产党对无产阶级在中国民族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有个认识发展过程。中共四大在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上的功过得失表明,无产阶级对民族民主革命的领导权不可能是“天然”的。中国的资产阶级不可能领导中国的民族民主革命取得胜利,但它又不会自动放弃这种领导权;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包括大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争夺领导权的斗争贯穿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整个历史过程。
在领导权问题上中国共产党内出现过“左”的和右的两种错误倾向,给党所领导的中国革命事业造成严重损失。党后来认识到要实现自己的领导权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一是率领被领导者向着共同的敌人作坚决的斗争并取得胜利;二是对被领导者给以物质利益,至少不损害其利益,同时给以政治教育。
无产阶级必须通过自己的先锋队——共产党来实现对革命的领导权。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它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而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发展前途是社会主义。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和联系
[分析]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就其性质而言,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的,而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但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又不是旧式的一般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而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它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毛泽东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整个中国革命运动,是包括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在内的全部革命运动(1840年以来的整个中国革命历史进程分为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通过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三个阶段)。这是两个性质不同的革命过程,只有完成了前一个革命过程才有可能去完成后一个革命过程。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只有认清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同时又认清二者的联系,才能正确地领导中国革命。在中国革命发展阶段问题上,中国共产党内出现过的“左”的和右的两种错误倾向。
3.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
新民主主义政治纲领。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国体和政体。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革命的主要经验和主要纲领。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基本内容
[分析] 国家政权问题是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一般原理。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进程中对这个根本问题、对中国民族民主革命胜利后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国家进行了积极的探求,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
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各个不同阶段在根据地、解放区建立的革命政权,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在抗日根据地建立的“三三制”政权,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毛泽东等在国家政权问题上进行了积极的探求,从国民革命时期提出的建立“革命民众合作统治的国家”的目标,到抗日战争时期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的建立“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目标,到解放战争时期明确提出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的方案。
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主义国家(即人民民主专政国家)国体与政体、民主与专政的不同内涵及其相互间的辩证关系的论述: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建立的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包括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几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即人民民主专政;这个国家实行的是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主与专政有各自不同的对象和方法,二者既严格区别、不可混淆,又紧密联系、不可分割。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是由近代中国的国情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所决定的。
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中国共产党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路线方针政策。没收官僚资本的双重革命性质。在新民主主义条件下保护民族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新民主主义的五种经济成分。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的方针
[分析] 毛泽东提出的新民主主义三大经济纲领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问题和中心内容。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同阶段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不同政策及其原因;解放战争时期党在解放区开展的土地改革运动,毛泽东提出的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土地改革的总路线和土地改革必须注意的两个基本原则。
没收国民党四大家族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既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同时又属于社会主义革命的范畴,具有双重的革命性质。在新民主主义条件下保护民族工商业,允许私人资本主义在不操纵国计民生的前提下得到发展。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党内在对待资本主义问题上出现的错误倾向。毛泽东提出的“新民主主义的资本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新民主主义三大经济纲领的实施,在革命胜利后建立起来的新民主主义国家的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形成了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国营经济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的领导力量,它同合作社经济一起,成为新民主主义经济中的社会主义因素;它们的成长壮大,从经济上保证着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的方针是“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公私兼顾,劳资两利”。
新民主主义三大经济纲领和经济建设方针及其实施,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集中代表。
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文化,是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分析] 在社会发展进程中,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同时又给予政治和经济以伟大的影响和作用。新民主主义文化在观念形态上反映新民主主义政治和新民主主义经济,并为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和经济服务。
建设新民主主义文化,是建设新民主主义国家的重要内容。新民主主义文化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这种文化,只能由无产阶级思想即共产主义思想去领导,任何别的阶级的思想都是不能领导得了的。新民主主义文化也就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民族的,是指反对帝国主义压迫,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科学的,是指反对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主张实事求是,主张客观真理,主张理论和实践是一致的;大众的,也就是民主的,是指为全民族中90%以上的工农劳苦民众服务。
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代表着五四以来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和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相结合,这就是新民主主义共和国。
中国共产党既有每个阶段的基本纲领即最低纲领,也有确定长远奋斗目标的最高纲领。党的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与实现共产主义最高纲领的辩证统一
[分析] 一个政党的纲领就是一面旗帜。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既有确定长远奋斗目标的最高纲领,又有每个阶段的基本纲领即最低纲领。中国共产党人是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统一论者。
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指出,中国共产党的将来纲领或最高纲领,是要将中国推进到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去的,这是确定的和毫无疑义的;但是,一切中国共产党人必须为着现阶段的新民主主义目标,即党的最低纲领而奋斗。不为这个目标、纲领奋斗,而空谈什么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就不是一个自觉的和忠诚的共产主义者。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问题
1.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的三个基本问题,三个主要法宝。正确理解这三个基本问题及其相互关系
[分析] 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论述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第一,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两个基本特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要有统一战线的配合与支持;而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基本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第二,党的建设是同党的政治路线密切联系着,是同党对于统一战线问题和武装斗争问题的正确处理与否密切联系着的;处理不好,党就会遭遇失败、就后退,党的队伍就会缩小;处理得好,党就会获得成功、就前进,党的队伍就壮大。反之,党在思想上、政治上成熟了,也就能更正确地处理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的问题。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的三个基本问题、三个主要法宝;正确理解了这三个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就等于正确地理解了全部中国革命。
中国革命必须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中国的武装斗争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武装斗争与其他斗争形式的配合
[分析]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近代中国不可能是一个独立的民主的国家,外部没有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压迫;内部没有起码的资产阶级民主,反动统治阶级凭借强大的反革命武装对人民实行独裁恐怖统治。这就决定了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长期的武装斗争。
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进程的一个基本特点,是中国革命的一个主要法宝。在中国,离开了武装斗争,就没有无产阶级的地位,就没有人民的地位,就没有共产党的地位,就没有革命的胜利。
中国的武装斗争,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这是因为,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农民问题;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是中国军队的主要来源。
中国革命的敌人异常强大,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但并不是说可以放弃其他的斗争形式。其他斗争形式虽然是辅助的、次要的,但也是非常必要的,没有其他形式的配合,武装斗争就不能取得胜利。
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基本依据。“工农武装割据”是实现农村包围城市的必由之路
[分析] 近代中国的特殊国情、特殊的城市与乡村的关系,决定了中国革命战争的特殊规律,中国革命不能照抄照搬俄国十月革命通过中心城市武装起义夺取全国胜利的经验,而只能走相反的路,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
毛泽东关于农村包围城市的理论的主要内容:第一,关于中国的红色政权能够长期存在和发展的原因与条件的分析;第二,关于,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以及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根据地建设三者之间的关联的分析,“工农武装割据”是实现农村包围城市的必由之路;第三,关于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而不能走相反的路的论述。
党指挥枪是人民军队建设的根本原则。军队政治工作的方针和方法。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十大军事原则
[分析] 中国共产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是通过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领导来实现的。党指挥枪这一人民军队建设的根本原则,是在长期的战争实践中逐步确立的。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人民军队的惟一宗旨,这是由人民军队的无产阶级性质决定的,也由此规定了人民军队的三大任务。
政治工作是人民军队的生命线。人民军队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官兵一致、军民一致、瓦解敌军和宽待俘虏。人民军队在内部实行政治、经济和军事三大民主。人民军队执行严格的革命纪律。
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兵民是胜利之本”;积极防御是人民战争战略战术的核心;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是战胜敌人的根本法则;游击战争在中国革命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1947年12月毛泽东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报告中概括了人民军队的十大军事原则。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策略路线。统一战线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现实可能性
[分析] 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策略路线。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主要论述。
统一战线在中国革命中具有特殊的重要性,是中国革命进程中又一个基本特点和主要法宝。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必要性主要从敌我力量的对比以及中国革命的长期性与不平衡性等方面予以分析;可能性应着重分析中国社会各个阶级、各派政治力量在民族民主革命不同时期的不同表现。
统一战线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同时期具有不同内容和特点,特别是国民革命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两次国共合作的不同特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统一战线,在解放战争时期得到空前的发展与壮大,成为包括一切革命的民主的阶级、阶层、党派、团体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迅速取得全国胜利的重要原因。
实现革命统一战线的基本原则和主要经验。统一战线中的两个联盟及其关系。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要实现自己对同盟者的领导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党在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和对资产阶级又联合又斗争的方针
[分析]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统一战线实践中,形成和实行了实现革命统一战线的基本原则。
无产阶级在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的原则。所谓独立自主,是指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统一战线中必须保持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既统一,又独立。只有这样,才能及时提出和贯彻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实现自己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党在制定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和原则时,总是坚持阶级分析法,对统一战线的阶级构成进行科学分析,在抗战时期提出了“进步势力”、“中间势力”、“顽固势力”三个政治范畴,确定了“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方针,以及同顽固派做斗争的“有理、有利、有节”三原则。统一战线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团结尽可能多的社会力量,最大限度孤立主要敌人,这就需要善于利用敌人内部的矛盾,在敌人营垒中找朋友,由此制定丁“利用矛盾,争取多数,反对少数,各个击破”的十六字策略原则。把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结合起来,是坚持和发展统一战线的又一基本原则。在统一战线中,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必须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在政治上逐步把同盟者提高到当前革命纲领的水平,而不是把自己降低到同盟者的水平。这就是原则性,否则就是投降主义。但是,原则性必须和灵活性结合起来,灵活机动地运用各种斗争形式,及时地改变自己的策略,善于与同盟者达成必要的妥协。否则,就没有统一战线,就是关门主义和冒险主义。
实现革命统一战线的主要经验:第一,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情况确定统一战线的策略,但工农联盟始终是统一战线的基础。第二,坚持反倾向斗争是统一战线策略正确实施的重要保证。第三,又联合又斗争是坚持统一战线策略的总方针。第四,坚持统一战线中无产阶级的领导权。
中国革命统一战线包括两个联盟,一个是无产阶级与农民和小资产阶级的联盟,这是劳动者之间的联盟,是统一战线主要的、基本的联盟;另一个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主要是民族资产阶级,在特殊情况下还包括一部分大资产阶级)的联盟,这是不可缺少的。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应该正确处理这两个联盟之间的关系。
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要实现自己对同盟者的领导,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率领被领导者向着共同的敌人作坚决斗争并取得胜利;二是对被领导者给以物质利益,至少不损害其利益,同时给以政治教育。
在同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时,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必须保持自己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独立性,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争取和坚持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对资产阶级采取又联合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的政策;在被迫同资产阶级(主要是大资产阶级)分裂时,要敢于并善于同大资产阶级进行坚决的武装斗争,同时要继续争取民族资产阶级的同情和中立。在统一战线基本经验方面,党内也曾出现过“左”的和右的错误。
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党的建设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全民族的先锋队。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党是掌握这两个武器以战胜敌人的英勇战士
[分析]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而它同时是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党是掌握这两个武器以战胜敌人的英勇战士。
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共产党,是一项伟大的工程
[分析] 在1939年10月发表的《{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毛泽东把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共产党称之为“伟大的工程”。毛泽东阐明了完成这一任务的主客观条件和特殊困难。1994年9月,中国共产党十四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将在当代世界风云变幻的条件下,在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变革中,把党建设成为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称之为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开创的、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正在领导全党继续进行的新的伟大工程。
党的建设的基本经验。在农村和战争环境中,把绝大多数党员来自农民的党建设成为工人阶级先锋队,保持党的先进性。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正确处理党内矛盾和开展党内斗争,整风是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的好形式
[分析] 1927年中国共产党以农村为主要战略阵地以后,党的建设遇到了特殊的困难。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了在无产阶级人数很少而战斗力很强,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占人口大多数的国家建设一个具有广大群众性的、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政党的新鲜经验,既广泛吸收工人阶级以外的阶级、阶层中的革命分子入党,又保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这些经验主要有:第一,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经常以无产阶级思想改造和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第二,注重党的组织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第三,注重党的作风建设,强调必须保持和发扬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以及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第四,正确处理党内矛盾和开展党内斗争;第五,创造了在全党范围内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的整风形式,等等。
(四)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原则与经验总结
1.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思想
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了前提
[分析] 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消灭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建立了以国营经济为主体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基础;人民民主专政在全国范围的建立和巩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成为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思想,这些都为恢复国民经济、发展生产力创造了基础和条件,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了前提。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与主要矛盾。新民主主义社会是近代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中介与桥梁
[分析]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直接目标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前,这个人民共和国的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具有过渡性质的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社会形态。在新民主主义社会条件下,在经济、政治、思想等领域,都既存在着社会主义因素,又存在着包括资本主义因素在内的各种非社会主义因素。诸如,在经济结构中,存在着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在政治结构中,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参加国家政权的管理;在文化领域,存在着包括资产阶级思想在内的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但是,社会主义因素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又都处于领导地位,即经济上国营经济和合作社经济的领导地位,政治上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文化上无产阶级思想 (共产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这些社会主义因素,保证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物质基础、经济条件、政治保证和国际因素
[分析] 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在中国通过新民主主义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纲领所规定的。
中国社会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经济条件主要有两点:一是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及现代化工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特别是在新民主主义条件下,中国共产党对民族工商业采取保护的政策,使濒临危机的民族工商业得到新的发展,创造了向社会主义转变的物质基础,即生产力基础;二是在新民主主义经济结构中,不仅有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更重要的是还有处于领导地位的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它主要是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建立起来的,这些先进生产力更是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条件。
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政治条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先进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成为新中国的执政党,这是决定中国社会由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的政治力量;二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各级政权的建立,这是由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的政治保障。
20世纪50年代,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还有当时的国际环境的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社会主义运动出现勃兴的局面,特别是苏联在战后的迅速恢复显示了社会主义的勃勃生机,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希望;苏联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支援,也成为促使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有利国际条件。
2.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内容
[分析] 1953年,中国共产党根据毛泽东的提议,制定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总路线。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之间的关联,即“一化:二改”、
“一体两翼”中“化”与“改”、“体”与“翼”之间的关系。
这条总路线反映了中国社会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必然性。这主要是: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当然要求和必要条件;在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中,资本主义工商业与国家的各项政策、与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明显,党和政府有必要把资本主义工商业逐步引上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土地改革后,个体农民有走互助合作道路的要求,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也促使了个体农业向合作化方向发展。
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关系
[分析] 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为了确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健全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以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开辟道路。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新中国成立后,不失时机地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就是为了确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并在这种经济基础上进一步健全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以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开辟道路。
3.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总结
对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
[分析] 对个体农业与个体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经验是: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创造了从临时互助组到常年互助组,发展到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农业合作社,再发展到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合作社的过渡形式。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
[分析]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经验是:创造了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委托经销代销、个别行业公私合营、全行业公私合营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最后实现了马克思和列宁曾经设想过的对资产阶级的和平赎买。
马克思和列宁设想过的对资产阶级的和平赎买能够在中国实现,主要取决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两个方面。一方面,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都具有两面性;另一方面,执政的中国共产党采取了“利用、限制、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和“团结、教育、改造”民族资产阶级的正确政策,使民族资产阶级最终接受了和平赎买。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
[分析] 20世纪50年代中国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伟大的历史性胜利。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实现了中国社会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在中国全面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使占世界人口l/4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中国社会变革和历史进步的巨大飞跃,为大规模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也极大地支持和推进了世界社会主义事业。
社会主义改造也有历史遗留问题。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开始的社会主义改革与50年代中期社会主义改造具有历史关联,但绝不是简单的回复,更不是历史的倒退。
(五)社会主义若干重大理论问题的探索成果
1.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以苏联经验为借鉴,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分析] 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进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找到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发展道路,创立了新民主主义理论,指引党和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胜利。在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刚刚开始的时候,毛泽东又向全党提出了进行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伟大任务,领导全党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毛泽东率领全党以苏联经验为借鉴,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也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历程。1956年和1957年上半年,毛泽东发表的《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以及中共八大提出的许多重要思想,对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具有重大意义。从1957年下半年开始,党和毛泽东在指导思想上出现了正确与错误两个发展趋向。
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党的中心工作
[分析] 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和党的中心任务,指出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建立起来;我们还必须为解放台湾、为彻底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最后消灭剥削制度和继续肃清反革命残余势力而斗争,但是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虽然还有阶级斗争,还要加强人民民主专政,但其根本任务已经是在新的生产关系下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
[分析] 毛泽东最早在1954年9月的一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就提出了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思想。后在《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著作中,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其总目的或者说出发点和归宿点,是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是为了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向自然界开战,发展我们的经济和文化,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成为党和国家整个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根本指导思想和战略方针。
2.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学说
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充满着矛盾
[分析] 1957年2月,毛泽东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讲话指出:社会主义社会依然充满着矛盾,存在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基本矛盾;存在着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即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这些论述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独创性发展。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矛盾运动的特点和解决矛盾的途径、方法。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
[分析]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学说,是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阐述的,其基本点有:第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第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同其他社会形态的基本矛盾,在矛盾的性质、矛盾运动的特点以及解决矛盾的途径、方式等方面有着根本性的区别。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性质是非对抗性的;这种基本矛盾的运动具有既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特点;它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即通过社会主义社会自身的调整和改革,使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更好地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就是社会主义社会自身的改革。
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新发展,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为社会主义改革奠定了哲学基础和理论依据。
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阶级斗争基本结束但还没有完全结束。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造就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分析] 毛泽东在分析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社会矛盾的学说。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是指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它们之间的性质以及解决矛盾的方法有着根本的不同。敌我矛盾是对抗性的,必须采用专政的办法来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是非对抗性的,只能用民主的方法来解决。两者决不能混淆。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阶级斗争基本结束但还没有完全结束,有时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甚至仍是很激烈的;但人民内部矛盾已经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为此,毛泽东提出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诸如:在经济上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政治上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在文化上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等等,以造就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那样一种政治局面。
3.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
从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到建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至少需要五十年到一百年的时间。中国处在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
[分析] 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确立了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战略目标,并提出了实现目标的大致时间。大体上说,当时的估计为50到100年。如:1962年1月毛泽东指出:“中国的人口多、底子薄,经济落后,要使生产力很大地发展起来,要赶上和超过世界上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没有一百多年的时间,我看是不行的。”显然,毛泽东等做出这一判断的依据,是中国处于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即后来所说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中国共产党致力于中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大国家。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两步走战略
[分析]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提出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即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提出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两步走”战略:第一步,从1965年算起,用15年时间,即在1980年以前,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在20世纪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
(六)社会主义建设的方针政策
1.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建设规模必须同国力相适应
[分析] 1956年5月中央提出,我国经济发展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中共八大把它确定为今后我国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强调建设规模必须同国力相适应。这一方针的执行虽然经历了曲折反复,但在实践中取得了成果和经验。1961年1月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同样体现了这样的精神。
适合国情的中国工业化道路。以工业为主导,以农业为基础发展国民经济的方针
[分析]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阐述的正确处理经济建设方面的五种关系,即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之间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这个关系还包含有政治方面的关系)。毛泽东还把关于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问题提到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的高度来考察,始终强调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提出了以工业为主导,以农业为基础发展国民经济的方针。
经济体制和管理体制改革的初步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三个“主体”和三个“补充”的构想
[分析] 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毛泽东深入分析了社会主义条件下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及其意义,指出商品生产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商品生产和社会主义相联系,就出社会主义;价值规律是客观存在的经济法则,对于社会产品,只能进行等价交换,不能无偿占有。陈云在中共八大的发言中提出的关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三个“主体”和三个“补充”的重要思想,即在工商业经营方面,以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为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为补充;在生产计划方面,以国家的计划生产为主体,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的自由生产为补充;在市场方面,以国家市场为主体,一定范围内国家市场领导的自由市场为补充。
关于管理体制改革,提出了扩大地方和企业的自主权,实行,两参一改三结合”的企业管理制度,即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在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中实行企业领导干部、技术人员和工人的三结合。
2.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管理国家事务和经济文化事业,是社会主义条件下人民最大的权利
[分析] 我国人民民主的政治制度或者说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即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这一制度写入了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并为以后历次宪法所肯定和完善。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容和特点主要是: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国家各级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由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并向它负责,接受它的监督;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既明显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各种民主共和政体,也有别于苏联实行的苏维埃制度。
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基本依据和基本内涵
[分析] 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对这一方针作了比较集中的论述,其主要点是:所谓“长期共存”是指,凡属一切确实致力于团结人民从事社会主义事业的,得到人民信任的党派,都可以同中国共产党长期共同存在;所谓“互相监督”是指,各党派之间的互相监督,中国共产党可以监督民主党派,民主党派也可以监督中国共产党。其基本依据,一是民主党派的性质和作用,即能够团结各自联系的那部分人民从事社会主义事业,能够得到人民的信任;二是执政的中国共产党需要接受来自各方面的监督,包括来自民主党派的监督。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实现民族平等的好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原则
[分析]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民族问题上,中国共产党着重反对大汉族主义,也反对地方民族主义,主张各民族一律平等;在国家管理的结构形式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使国内各民族都能够积极地参与整个国家的政治生活,同时让各民族按照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则自己当家作主,有管理自己内部事务的权利,以达到巩固各民族的团结,共同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的目的。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内容和基本原则主要是:在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民族自治地方享有广泛的自治权利,实行自治政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民族自治地方在充分行使自治权的同时,必须反对狭隘的民族主义和地方主义。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文化领域的指导地位。繁荣科学文化事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和外国文化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
[分析] 1954年9月,毛泽东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开幕词中指出:“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指导思想。因此,在思想文化领域,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对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对待人民内部的思想问题,不能用简单的方法去处理,只能采用讨论的方法、批评的方法、说理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展正确的意见,克服错误的意见,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毛泽东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具体涵义是: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不能用行政的力量,强制推行一种风格、一种学派,禁止另一种风格、另一种学派;艺术和科学中的是非问题,应当通过艺术界、科学界的自由讨论去解决,通过艺术和科学的实践去解决,而不应当用简单的方法去解决。这是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的方针,是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实行这个方针,不仅不会削弱马克思主义在思想界的领导地位,相反地会加强马克思主义的这种指导地位。
毛泽东指出:“对中国的文化遗产,应当充分地利用,批判地利用。”对待外国文化,“我们的方针是,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但是,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能盲目地学,不能一切照抄,机械搬用。”
科学是关系国防、经济和文化各方面的决定性因素。知识分子中的绝大部分已经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发展教育事业,建设宏大的工人阶级知识分子队伍
[分析]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知识分子和科学文化工作。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开始,党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任务,强调社会主义时代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充分地提高技术,发展科学;科学是关系国防、经济和文化各方面的决定性因素;要有计划地在科学技术上赶超世界先进水平。1956年1月,中央专门召开了知识分子问题会议,制定了科学技术发展的长远规划,指出我国知识分子中间的绝大部分已经成为国家工作人员,已经为社会主义服务,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为此要建设一支宏大的工人阶级知识分子队伍,提高认识,制定和落实知识分子政策;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3.社会主义国防建设和对外关系的指导方针
建设现代化国防,发展现代化国防技术与国防工业。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
[分析] 1954年9月周恩来在一届一次人大会议上首次提出了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现代化的任务。从此以后,建设现代化国防,发展现代化国防技术与国防工业,加强人民军队的正规化、现代化建设,始终是党和国家的战略目标之一。关于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明确指出:可靠的办法就是把军政费用降到一个适当的比例,增加经济建设费用,抽出更多的资金多开些工厂、多造些机器;只有经济建设发展得快了,国防建设才能够有更大的进步,“经过一段时间,我们就不但会有很多的飞机和大炮,而且还可能有自己的原子弹。”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三个世界” 划分的思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营造和平建设的有利国际环境
[分析]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国际的支援。为了给社会主义建设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和条件,毛泽东、周恩来制定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1953年12月,周恩来首次提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等五项原则,并发展成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20世纪50年代末以后的一个时期,世界局势动荡,中国面临来自多方面的公开的和潜在的威胁和压力,毛泽东在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同时,强调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中国的民族尊严和社会主义的利益,维护世界和平、民族解放,逐渐形成了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思想。这一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的主张
[分析] 毛泽东提出了“爱国一家”、“爱国不分先后”的思想与和平解放台湾的倡议。他曾表示,台湾如果回归祖国,照他们自己的方式生活,可以搞他们的一套,并且可以保存军队。这一思想成为“一国两制”方针的先导。
4.执政条件下党的建设
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侵蚀
[分析] 中国共产党执政后,党的自身建设遇到新形势、新问题,面临新考验。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就强调指出,必须警惕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务必使全党同志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反对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
[分析] 中国共产党执政后最容易犯的政治病症就是官僚主义。官僚主义是剥削阶级统治的遗留物,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有深远的影响。反对官僚主义,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贯彻群众路线,是一个长时期的斗争。
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应该接受来自党内和党外的监督
[分析] 毛泽东关于跳出中国历史上历代封建王朝“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周期律的民主“新路”的论述,即发扬民主,让人民来监督政府。邓小平在中共八大所作的“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中强调,执政的中国共产党需要实行党的内部监督,也需要来自人民群众和党外人士对共产党组织和党员的监督。
培养和造就千百万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
[分析] 毛泽东历来重视“德才兼备”的干部队伍建设,制定了“任人惟贤”的干部路线。中国共产党执政后,毛泽东从防止帝国主义的和平演变,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需要出发,向全党提出了培养和造就千百万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任务。认为这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所开创的革命事业是不是后继有人的问题,是将来党和国家的领导能不能继续掌握在无产阶级革命家手中的问题,是我们的子孙后代能不能沿着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正确道路前进的问题。
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分析] 重视思想政治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1955年9月毛泽东提出了“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的著名论断,这是根据新的形势和新的实际对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性的新的理论概括。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线”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思想政治工作能够保证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的正确方向;思想政治工作能够为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提供精神动力;思想政治工作有助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保障经济建设和其他工作顺利进行;思想政治工作能够提高人们的思想政治水平,防止和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侵蚀;思想政治工作能够帮助人们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
[分析],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这是毛泽东1942年5月《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的论断。当时回答的是文艺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中国共产党执政后,为什么人的问题,仍是一个根本的、原则的问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惟一宗旨,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搞社会主义是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七)掌握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1.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实事求是的基本内涵和基本要求。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分析] 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实事求是的本质要求,就是理论与实际相统一;调查研究是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统一的基础环节,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基本途径和方法。要做到实事求是,必须反对主观主义,特别要反对一切从书本出发的本本主义即教条主义。毛泽东早在1930年的《反对本本主义》中,就提出了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的论断。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三个基本方面中最具特色、最根本的原则,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根本点,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群众路线的基本内涵和基本要求。有无群众观点,是中国共产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
[分析]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它包括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群众观点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两个方面。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由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所决定的,是中国共产党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的基本工作方法,它同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认识过程是完全一致的。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中国共产党的一切组织与一切工作必须密切地与群众相结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中国共产党人进行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因此,党必须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独立自主的基本内涵和基本要求。自力更生和争取外援的辩证统一。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立足点
[分析]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坚持实事求是,从中国实际出发、依靠群众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必然结论,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立足点,是在处理国家与国家关系、处理中国共产党与外国党 (包括共产国际这类国际组织)的关系、处理中国共产党在统一战线中同资产阶级的关系等方面的基本要求。独立自立、自力更生与争取外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我们的方针是要把革命和建设放在依靠自己力量的基础上,同时尽可能地争取外援。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贯串于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表现在毛泽东的全部科学著作中,表现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活动中
[分析]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这三个方面不是孤立的互不相联的,而是密切地和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共同构成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它是贯串于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毛泽东的全部科学著作中得到充分和系统地体现,并表现在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活动之中。
2.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毛泽东思想不仅过去是、今天和将来仍然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分析]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党的历史上先后在两个不同的时期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一次是1945年党的七大,刘少奇在《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对毛泽东思想作了比较系统的论述;大会通过的党章规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一切工作的指针。一次是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以及党的十二大通过的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党的十六大修改通过的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由此可见,毛泽东思想不仅过去是、今天和将来仍然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极端重要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的重大意义
[分析] 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正确地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功过,确立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关系到怎样看待党和国家过去几十年奋斗的成就,关系到党的团结、国家的安定,也关系到党和国家未来的发展道路。当时在这个重大问题上出现了两种错误倾向,一是坚持毛泽东晚年的某些错误,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把对毛泽东晚年错误的纠正视为“砍旗”;一种是全盘否定毛泽东的历史功勋和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一方面抵制和批评“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强调毛泽东思想是一个科学体系,必须完整地、准确地理解和运用毛泽东思想,指出毛泽东晚年的错误不属于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支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冲破“左”的思想束缚;另一方面强调毛泽东的功绩是第一位的,他晚年的错误是第二位的;坚决地批判借口毛泽东晚年的错误从根本上否定毛泽东、否定毛泽东思想的右的错误倾向;强调毛泽东思想这个旗帜丢不得,不坚持毛泽东思想,我们就要犯历史性的大错误。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单列一章专门论述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在正确解决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同时,中国共产党继续探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坚持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具有重大意义。
四、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一)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1.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历史条件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
[分析] 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的总结,它的主要创立者是毛泽东,我们党把它称之为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它的主要创立者是邓小平,我们党把它称之为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理论基础和社会历史条件
[分析] 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邓小平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尊重实践,尊重群众,善于总结群众的经验和创造,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表现出了开辟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的巨大政治勇气和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理论勇气。邓小平理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是全党和全国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可珍贵的精神财富。
2.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它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水平,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形成了新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体系
[分析] 邓小平理论之所以能够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因为:第一,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第二,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第三,邓小平理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发达国家发展的态势和矛盾,进行正确分析,做出了新的科学判断。第四,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新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体系。
邓小平理论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坚持和发展、创新
[分析] 在当代中国,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贯穿着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同时,邓小平理论又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面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坚持邓小平理论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就是真正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旗帜。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当代世界的新变化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分析] 当代世界正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第一,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第二,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第三,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第四,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这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历史依据
[分析] 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重要历史经验,就是能否从本国的实际出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进行理论创新。社会实践在不断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的理沦创新。
国情与党情的新变化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
[分析] 我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社会出现了新的经济组织和活动领域;工人、农民和其他社会阶层在就业、分配等方面出现了多样性;物质利益的多样化日趋明显,群众的不同利益要求越来越多。我们党也发生了许多新变化。党员队伍的数量和结构出现了重大变化;党的干部队伍正在进行整体性新老交替;党员干部队伍中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这些变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
“三个代表”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分析],三个代表”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分析]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使全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必须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不断为党的肌体注入新活力。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分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党的性质和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相一致的,是在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新要求的条件下,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分析]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最新发展。始终做到“三个代表”就使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明确了指导思想,使党的执政有了共同的理论基础,使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始终具有强大的力量。
(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1.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一思想路线有力地推动和保证了拨乱反正与全面改革的进行
[分析]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这一思想路线。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取得的一系列成就,都是与坚持这一思想路线分不开的。要把我们的事业不断地推向胜利,也必须始终坚持这一思想路线。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贯穿于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党的思想路线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
[分析]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一思想路线,体现在邓小平理论内容的各个方面和邓小平所作出的每一项重大决策中。在新的历史时期,党的这一思想路线在实践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强调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看作是一个整体。
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要求
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实事求是是解放思 想的目的和归宿。尊重实践、尊重群众,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体现
[分析] 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内在统一的。只有解放思想,才能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新问题,切实从我国的实际出发,确定发展的具体道路、方针和措施。要做到实事求是,必须把实践作为最高的权威,解放思想就是要使我们的思想符合时代特征和中国实际。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统一于实践。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尊重实践就必须尊重群众,尊重实践和尊重群众二者是高度统一的。
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是判断我们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
[分析],三个有利于’’标准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都是社会主义所需要的,反之,都不是社会主义所需要的。,三个有利于’’标准对于排除姓“社”、姓“资”的抽象争论的干扰,深化改革,加快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3.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分析]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它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时代变化、社会发展,马克思主义也必然要丰富和发展。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实际相结合,不断地进行理论创新,才能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中国共产党只有不断坚持创新,才能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赢得人民的拥护,永葆生机。这既是党自身建设的要求,也是历史经验的总结。
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要通过理论创新来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
[分析] 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具体体现在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能够体现时代特征,要随时代主题的变化而变化;要把握共产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要在理论上进行创新,并以理论创新为先导,以发展的理论来推动和指导制度、科技、文化和各个方面的创新。
(四)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基本理论问题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搞清楚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
[分析] 我们的曲折和失误,归根到底就在于对这个最基本的理论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只有搞清楚这个问题,才能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关键是要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关键是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各方面的本质要求进行了阐述,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科学水平
[分析] 邓小平从生产力、生产关系、社会主义的目标各方面对社会主义本质进行阐述。突出了生产力的基础地位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从发展过程中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从根本上破除了脱离生产力、脱离社会主义的目标、抽象谈论社会主义的错误观念,使人们对社会主义有了新的、更科学的认识。
2.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分析]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因为:第一,马克思的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第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社会本质的内在要求。第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显示社会主义优越性,并为将来向共产主义过渡奠定必备的物质条件。
发展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现阶段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分析] 我国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和时代特点,决定了必须把发展生产力作为全部工作的中心,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种社会矛盾的解决,有赖于生产力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也需要大力发展生产力。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靠自己的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
(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
1.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和特征
[分析]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论断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二是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一方面,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已经确立;另一方面,还没有从根本上摆脱贫穷落后的不发达状态,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还不成熟、不完备。这个阶段就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分析]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概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要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由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我国现实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国情,我国现代化建设所处的时代特点与国际环境所决定。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要意义
[分析] 中国最大的实际就是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认清社会主义建设一切基本问题的根据,是制定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政策的根据。清醒地认识国情,可以既排除 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又抵制抛弃社会主义的错误主张。
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
[分析]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落后的社会生产”是相对意义上的,指相对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而言、相对于够格的社会主义满足合理需要的尺度而言是落后的。认清主要矛盾,才能确定中心任务。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涵
[分析]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简明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
[分析] 四项基本原则与改革开放相互贯通、相互依存。离开四项基本原则谈改革开放,必然会失去政治方向,造成社会动乱,改革开放也搞不下去;离开改革开放谈四项基本原则,也必然变成坚持僵化的旧体制和旧观念,不能使社会主义优越性充分发挥,四项基本原则也坚持不好。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党的基本路线概括了我们的主要经验,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规律,基本路线要坚持一百年不动摇。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
[分析] 改革是第二次革命,从引起社会变革的广度和深度来看,从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引起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深刻变化、促进社会全面进步来看,改革的作用和意义不亚于革命。改革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但从改革的对象、目的、功能、主体和领导力量看,改革的性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分析] 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相互促进、相互统一。发展是目的,改革为发展提供动力,发展为改革创造良好的环境。稳定是改革和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和保证,同时也只有通过改革和发展才能解决社会矛盾,为稳定打下基础。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三者有机统一,不可分割
[分析] 基本纲领是基本路线的展开,在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进一步明确了什么是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这就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坚持和完善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这就要坚持和完善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社会安定,政府廉洁高效,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睦、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这就要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水平;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重在建设,繁荣学术和文艺。建设立足中国现实、继承历史文化优秀传统、吸取外国文化有益成果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是有机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的社会。三个建设之间互相联系、互相促进。
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
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条经验
[分析] 这十条经验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坚持以经验建设为中心,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坚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这十条经验,覆盖了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方面,是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
[分析] 这十条经验,涉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个方面,内容丰富,同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基本经验一脉相承。这些经验归结起来就是我们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艰辛探索和伟大实践的必然结论。
(六)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
1.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目标和步骤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分“三步走”的战略步骤
[分析] 战略目标是指一个时期内全局性的奋斗目标。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制定了分“三步走”的战略步骤,前两步的目标已经提前实现,现在正在完成第三步的目标。
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我国发展战略的特点
[分析] 21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日标,是与加快推进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实现这一目标,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我国发展战略的特点:既有雄心壮志,又坚持实事求是;始终把提高人民生活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注重社会全面进步;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分析] 新型工业化道路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经济发展道路,基本特征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必须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注意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善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邓小平同志关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西部大开发战略及其意义
[分析] 邓小平总结历史的经验,提出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起 来的战略构想。针对我国的实际,提出两个大局的思想,即:“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 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 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那时,沿海也要服 从这个大局。”
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战略,是党中央贯彻邓小平关于我国现代化建设“两个大局”战略思想,面向新世纪所做出的重大决策。这对于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对于促进各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对于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和巩固边防,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
[分析] 农业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农业为工业提供原料;农村是工业品的重要市场;农业为经济建设积累资金;农业为其他部门提供劳动力资源。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实现小康和社会稳定的关键。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实现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实现速度、结构、效益、质量的统一
[分析] 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是指由粗放型经济增长转变为集约型经济增长。粗放型经济增长是依靠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实现经济增长;集约型经济增长是依靠提高生产要素质量和使用效率实现经济增长。速度、结构、效益、质量是辩证的统一,互为条件、互相促进。有效益才有实在的速度,有一定的速度才能有效益。结构全理与提高效益相辅相成、不可分割;持续的经济增长只有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和结构合理的基础上才能实现。质量是根本保证,没有质量就不会有效益。
3.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分析]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内涵是: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成为最重要的变革力量;在生产力诸要素中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力量;科学技术在知识经济中的作用更加突出。在当代,衡量是否是先进生产力,主要标志就是看是否内含了现代科学技术。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以及实施这一战略的意义
[分析]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是要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和基本内涵
[分析]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条件下实行市场经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这一理论是邓小平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吸收改革开放实践中的新鲜经验提出来的,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为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和框架
[分析]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主要包括以下五个环节:(1)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2)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3)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4)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5)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般特征:经济活动市场化、企业经营自主化、政府调节间接化、经济运行法治化。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有自己的特征: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共同富裕为目标;宏观调控能力可以较资本主义国家更强。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确立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依据
[分析] 建立和调整所有制结构的理论依据,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规律。我国社会经济的总体落后、多层次和不平衡状况,要求有多种经济成分与之相适宜,才能促进生产力进步,否则只能束缚和阻碍经济的发展。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制度的确立,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第二,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一概念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在所有制结构理论和实践方面又有了重大突破。
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
[分析] 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必须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二者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各种所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确定这一分配制度的依据
[分析] 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决定分配方式。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必须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也要求实行多种分配方式。
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分析] 各种生产要素都参与了生产过程,都在生产过程中作出了贡献。收入分配应该体现土地、资本、知识产权等的价值,更好地鼓励各种生产要素投入经济建设。把按劳分配与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正确处理好收入分配的各种关系
[分析] 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就是要把提高效率放在优先的位置,同时又要兼顾公平,把实现共同富裕作为最终目标。要正确处理好提倡奉献精神与落实分配政策;反对平均主义与防止收入悬殊;初次分配注重效率与再分配注重公平的关系。
(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
人民民主专政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专政。巩固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
[分析] 无产阶级专政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是无产阶级专政。人民民主专政是具有中国特色 的无产阶级专政。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四项基本原则中的一项,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即人民内部的民主和对敌人的专政,同时进一步完善人民民主专政。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分析]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必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三权分立不符合中国的国情。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它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和统一战线学说与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也是我国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合作的政治基础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政治协商制度是充分发扬民主,发挥民主党派参政议政作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制度。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加强民族团结、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途径。
2.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
[分析] 民主首先是指一种国家制度,包括国体和政体。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内在属性,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政治保证,也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紧迫性和长期性
[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与高度民主的差距还很大,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具有紧迫性;同时民主政治建设受各方面制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地统一起来
[分析] 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三者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实践中,它们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能把它们分割开来或对立起来。
3.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的含义、内容和重要意义。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一个长期过程
[分析] 依法治国就是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保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建设法治国家是一个长期的逐步发展的历史过程。
(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
社会主义文化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
[分析] 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全面发展的社会。对此既可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把握,也可以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方面把握。从两个文明的角度看,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与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制度相联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也从一个方面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要站在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高度,认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精神的重要战略地位
[分析] 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高度认识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决定了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
正确认识和处理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相互关系,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辅相成
[分析]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建设互相促进,有机统—具体体现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相互关系。经济是基础,政治是保证,文化是支撑。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二者结合才能有效地解决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关系和问题。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基本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分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社会主义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分析] 思想道德建设解决整个民族的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问题,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性质,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思想道德建设内容丰富,可归纳为理想建设、道德建设和纪律建设三个方面。理想建设是核心。理想有最高理想和共同理想之分。道德建设是主体内容,道德建设具有多方面的内容。道德建设可划分为社会主义道德和共产主义道德。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中体现。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具有丰富的内容,它要解决的是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现代化建设的智力支持问题。通过教育,发挥我国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科学技术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决定性因素。发展各项文化事业,提高民族素质,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指导方针
[分析]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培育四有新人,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团结和动员各族人民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指导方针:必须是推动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的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是促进全面改革和实行对外开放的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精神文明建设。
3.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
[分析] 社会发展的本质在于人的全面发展,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实现人的思想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是与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提高相伴随的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
[分析] 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这两个历史过程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地向前发展。
(十)“一国两制”和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和发展
祖国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邓小平同志“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和发展
[分析] 实现国家统一是民族的愿望,民族的感情。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实现国家的统一作为一项重要历史责任和奋斗目标,积极探讨和寻求实现统一的方式和途径。邓小平在新的条件下,在考虑和平解放台湾问题进而扩展到解决香港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国两制”的战略构想。
,一国两制”方针政策的内涵
[分析],一国两制”构想的科学内涵和基本内容: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地区保持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一个中国的原则是“一国两制”的前提。
2.“一国两制”构想的实践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重大意义
[分析] 香港、澳门顺利回归使“一国两制”变为现实,证明了国两制”构想合情合理、切实可行。它有利于香港、澳门地区的稳定,也对台湾问题的解决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和纲领
[分析] 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解决台湾问题。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是“一国两制”构想的具体化。坚持用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但针对外国势力干涉和“台独”势力,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十一)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邓小平同志对当今时代特征的科学判断
[分析] 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做出新的科学判断是制定我国外交战略的重要依据。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
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
[分析] 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多极化趋势加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也日益明显。世界政治、经济的两大趋势,是了解中国外交战略的客观依据。
2.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和根本原则。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我国同世界各国的关系。中国外交工作的立足点
[分析] 中国的外交可以概括为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争取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中国对外政策的宗旨和目标。加强和巩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中国外交政策的立足点。
3.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分析] 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是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国际经济旧秩序是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要内容
[分析] 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指国际社会中各国处理彼此之间关系的指导原则、规范和相应的保障机制。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代表了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所要争取的国际环境。
(十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依靠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
[分析]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依靠广大的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工人阶级的阶级特性及共产党和我国的性质决定了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维护和加强全体职工的国家主人翁地位。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中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较多的主要从事脑力劳动的一部分。知识分子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承担着重大的历史责任。农民是我国社会中人口最多的重要力量。
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社会阶层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分析] 由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行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我国的社会阶层构成发生了新的变化,出现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他们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为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和其他事业做出了贡献,他们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分析] 党的性质的这一表述,切合我们党的历史发展和现实状况,符合时代要求,有利于我们党始终坚持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证
[分析] 中国共产党是全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党的领导地位是由党的性质、宗旨以及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优良的传统作风所决定的。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保证现代化事业的方向、正确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创造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社会环境。因此,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保证。
3.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性
[分析] 党的建设是我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社会主义时期党面临着执政、改革开放以及和平演变的考验。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势下,党的状况总体上是好的,但也存在着许多严重问题。必须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加强党的建设,努力实现“三个代表”的要求。党的建设已经成为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改革开放兴衰成败的一个关键问题。
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断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
[分析] 我们党必须始终坚持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始终全心全意地依靠工人阶级。来自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军人、干部的党员是党的队伍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和骨干力量,同时也应该把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自觉为党的纲领和路线而奋斗、经过长期考验、符合党员条件的社会其他方面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从而不断增强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加强党的建设的主要内容
[分析] 党的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 风建设。要把制度建设贯穿于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之中。
五、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一)当代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与基本趋势
1.世界经济及其主要行为主体
世界经济及其主要行为主体
[分析] 世界经济是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与国家集团所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共同运动的经济有机整体。企业、跨国公司、国家、区域和国际经济组织是当代世界经济的主要行为主体。
主要世界经济组织和区域性经济组织的功能与特点
[分析] 主要世界经济组织是指有较大影响的全球性经济组织,如世界贸易组织(前身为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世界银行。这些组织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关贸总协定通过一系列多边谈判,在规范世界贸易竞争规则和加快贸易自由化方面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对推动世界贸易的增长起了显著作用。特别是乌拉圭回合谈判形成的“最后文件”,在规范世界贸易竞争规则和加快贸易自由化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并宣布成立世界贸易组织,取代关贸总协定。1995年1月1日正式运行的世界贸易组织,以建立没有贸易壁垒的世界单一市场为自己的宗旨,将多边贸易体制管理的领域和范畴大大拓宽,其作用已日益明显。1945年正式成立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联合国的一个专门组织,其宗旨是促进国际货币合作和国际贸易的发展等。随着国际金融市场的形成及金融风波的不时出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作用日益突出。世界银行又称国际复兴开发银行,1945年12月正式成立。1946年起成为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机构。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银行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占主导的世界经济中,这些组织也有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