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章 网络体系结构、协议和软
件系统
2.1 网络体系结构
2.2 网络的三个著名标准化组织的组成与主
要贡献
2.3 TCP/IP通信标准
2.4 网络操作系统
2.5 计算机网络系统模型
2.1 网络体系结构
2.1.1 协议的本质与功能
网络中的计算机之间进行通信时,它们之间
必须使用一种双方都能理解的语言,这种语言被
称为“协议”。
2.1.1.1 协议的中心任务
1,协议的语法 (如何讲 )问题
协议定义了如何进行通信的问题, 即对通信双
方采用的数据格式, 编码等进行定义 。 例如, 报
文中内容的组织形式, 如报文中内容的顺序, 形
式等等 。 这就是协议的语法问题 。
2,协议的语义 (讲什么 )问题
协议应解决在什么层次上定义了通信, 其内
容是什么, 即对发出请求, 执行的动作, 以及对
方的应答做出解释 。 例如, 对于报文, 它由什么
部分组成, 哪些部分用于控制数据, 哪些部分是
真正的通信内容 。 这就是协议的语义问题 。
3,协议的定时 (讲话次序 )问题
定时 (又称时序 )协议定义了何时进行通信,先
讲什么,后讲什么,讲话的速度等,这就是定时问
题。例如,是采用同步传输还是异步传输。
总之,协议必须在解决好语义、语法和定时这
三部分的问题之后,才算比较完整地构成了数据通
信的语言。因此,又将语义、语法和定时称为网络
的 3要素。
2.1.1.2 协议的功能
1,分割与重组
2,寻址
3,封装与拆封
4,排序
5,信息流控制
6,差错控制
7,同步
8,干路传输
9,连接控制
2.1.2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概念
1,层次化体系结构的概述
① 协议 (protocol):是一种通信约定 。
② 层次 (layer)
③ 接口 (interface):接口就是同一节点内,相邻层
之间交换信息的连接之点。
④ 层次性体系结构 (Network Architecture)
2.1.3 ISO的 OSI七层参考模型
2.1.3.1 OSI七层参考模型层次划分、结构特点和数
据流
2.1.3.2 OSI参考模型的七层及其功能特点
(1) 物理层 (Physical Layer)
物理层是 OSI参考模型的最低层, 也是 OSI
模型的第一层 。 其主要功能用一句话表示就是,
确定如何使用物理传输介质,, 即利用物理传输
介质为数据链路层提供物理连接, 在通信线路上
传输数据比特的电信号, 。
计算机网络中有许多物理设备和各种传输介
质, 因此物理层真正的作用是要尽可能地屏蔽掉
各种媒体和设备的具体特性, 使得数据链路层感
觉不到差异的存在 。 这样, 数据链路层就可以只
考虑本层的协议和服务功能 。
(2) 数据链路层 (Data Link Layer)
数据链路层是 OSI模型的第二层, 其主要功能
用一句话表示, 就是, 通过各种控制协议, 将有差
错的物理信道变为无差错的, 能可靠传输数据帧的
数据链路, 。
(3) 网络层 (Network Layer)
它的主要任务用一句话表示就是, 通过路由选
择算法, 为报文或分组通过通信子网选择最适当的
路径, 。
(4) 传输层 (Transport Layer)
它的主要任务用一句话表示就是, 向用户提供
可靠的端到端的差错和流量控制, 保证报文的正确
传输, 。 传输层的目的是向高层屏蔽下层数据通信
的细节, 即向用户, 透明地传送报文 。
(5) 会话层 (Session Layer)
会话层是 OSI模型的第五层, 它是用户应用程
序和网络之间的接口, 它的主要任务用一句话表示
就是, 向两个表示层提供建立和使用连接的方法,
。 这种表示层之间的连接称为会话 。 因此, 会话层
的任务就是组织两个会话进程之间的通信, 并对数
据交换进行管理 。
(6) 表示层 (Presentation Layer)
表示层是 OSI模型的第六层, 它的主要功能用
一句话表示就是, 处理信息编码, 数据格式转换和
加密解密, 。
(7) 应用层 (Application Layer)
应用层是 OSI参考模型的最高层, 它是用户应
用程序和网络之间的接口, 它的一句话功能表示
为, 直接向用户提供服务,, 完成用户希望在网
络上完成的各种工作 。 这一层的主要功能是负责
网络中应用程序与网络操作系统之间的联系, 包
括建立与结束使用者之间的联系, 监督, 管理相
互连接起来的应用系统和所使用的应用资源 。 这
一层还为用户提供各种服务, 包括目录服务, 文
件传送, 远程登录, 电子函件, 虚拟终端, 作业
传送和操作, 以及网络管理等 。 然而, 这一层并
不包含应用程序本身 。
2.2 网络的三个著名标准化组织的组成与主
要贡献
2.2.1 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
2.2.2 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 IEEE
2.2.3 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 ARPA
2.3 TCP/IP通信标准
1,网际协议 (IP)
2,传输控制协议 (TCP)
2.4 网络操作系统
2.4.2 网络的软件系统
1,网络操作系统
网络操作系统是最主要的网络软件,它通
常被安装在服务器上,并对网络实施高效、安
全的管理;并使各类网络用户能够在各种网络
工作站的站点上去方便、高效、安全地享用和
管理网络上的各种资源;它还为用户提供各种
网络服务功能以及负责提供网络系统安全性的
管理和维护。
2,网络管理软件
网络管理软件用于监视和控制网络的运行。网络
管理主要包括自动监控设备和线路的情况、网络
流量及拥挤的程度、虚拟网络的配置和管理等。
3,各种网络应用软件平台和应用软件
(1) 数据库管理系统
(2) 办公自动化管理系统软件
(3) 其他必要软件
2.4.3 网络操作系统的定义和功能
1,网络操作系统的定义
网络操作系统是为了实现网络通信的有关
协议,并为网络中各类用户提供网络服务的软
件集合。
2,网络操作系统的功能
(1) 作为操作系统应具有的基本功能
作为操作系统, 应具有处理机管理, 存储
器管理, 文件管理和设备管理等基本功能 。
(2) 作为网络管理系统应具有的功能
① 提供通信交往能力。
② 能向各类用户提供友好, 方便和高效的
用户界面, 便于进行网络管理, 也便于资源的
使用和管理, 并具有迅速响应用户提出的服务
请求的能力 。
③ 能支持各种常见的, 多用户环境,, 也
应当支持用户的协同工作 。
④ 能有效地实施各种安全保护措施,并实现
对各种资源存取权限的控制。
⑤ 提供关于网络资源控制和网络管理的各类
实用程序和工具。例如:常用的系统管理工具有
系统备份、性能监测、设置参数、安全审计与防
范等。
⑥ 提供必要的网络互联支持,例如:提供网
桥、路由或网关等支持功能。
(3) 网络服务
① 文件服务 。 主要包括文件的传输, 转移和
存储, 同步和更新, 归档 (备份数据的过程 )等 。
② 打印服务 。 即共享, 优化打印设备的使用 。
③ 报文服务 。 提供, 携带附件的电子邮件,
的服务功能 。
④ 目录服务 。 目录服务允许系统用户维护网
络上的各种对象的信息 。 例如, 对象可以是用户,
打印机, 共享资源及服务器等 。
⑤ 应用程序服务。即提供应用程序的前端
接口。例如,将一个小的前端程序安装在客户
的计算机上,用来查询主数据库服务器。服务
器处理之后,将客户机请求的应答信息通过这
个接口返回给用户。
⑥ 数据库服务。数据库服务主要负责数据
库的复制和更新。即解决数据库的变化与协调
等问题。
2.4.4 网络操作系统的分类
目前流行的网络操作系统主要有三大阵营:
Unix,Novell 和 Microsoft。
2.5 计算机网络系统模型
2.5.1,专用服务器, 网络结构 (server based)
专用服务器结构又称为, 工作站 /文件服务
器, 结构, 局域网的兴起就是以这种系统结构为
基本工作方式的, 它是前几年局域网的主流系统
结构之一 。 在这种网络中一般都至少有一台比其
他工作站功能大的计算机, 它上面安装有网络操
作系统, 因此, 称它为专用的文件服务器, 所有
的其他工作站的管理工作都以此服务器为中心 。
也就是说, 当所有的工作站注册登录, 资源访问
时, 均需要通过该文件服务器的传递及控制 。
1,专用服务器系统结构的组成
将若干台微机工作站与一台或多台文件服务器
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组成一个网络系统就称为
“专用服务器”系统。
2,适用的网络操作系统
3,适用场合
4,专用服务器结构的特点
(1) 优点
① 数据的保密性极其严格,且可以按不同的
需要给予使用者相应的权限,从而达到资源共享
的目的。
② 文件的安全管理较好。
③ 可靠性较大。
(2) 缺点
① 效率可能较低。因为,当应用程序和数据
主要存放在文件服务器上时,许多工作站的使用
者,就会频繁地读取这些程序和数据,这样,由
于在同一时间内可能会有大量的程序和数据在网
络上传递,则很容易导致整个网络的负荷过大,
因而降低了网络的效率。
② 工作站上的资源无法直接共享。
③ 安装与维护比对等网困难。
④ 需要至少一部专门的服务器及其专职的管
理员,且服务器的运算能力没有完全发挥。
2.5.2 C/S客户机 /服务器网络结构 (Client/Server)
20世纪 90年代以来流行的客户机 /服务器 (又称
Client/Server,C/S或主 /从结构 ) 是一种集中管理与
开放式、协作式处理共存的网络工作模式。其中,集
中管理是指网络操作系统对网络和网络用户的集中控
制与管理;协作处理是指客户机、服务器协同工作,
共享处理能力;而开放式是指系统是开放的,如果需
要可以随时添加新的客户机和服务器。客户机 /服务器
类型的信息系统通常由计算机平台、网络平台和数据
库平台组成。这里的 C/S结构是指将应用划分为前端
(front-end),即客户机部分,通常客户机程序运行在
微机或工作站上;以及后端 (back-end),即服务器部
分,通常服务器程序可以运行在从微机直到大型计算
机组成的各种计算机上。
1,客户机 /服务器 (C/S)网络系统结构的组成
在主从式结构中,除了专门的“文件服务器”外
,一般根据需要加装若干个应用程序服务器。
2,适用的网络操作系统
3,应用场合
C/S结构的适用性广泛, 因此被应用于各种要求
安全性能较高的, 便于管理的, 具有各种微机档次
的中小型单位中, 例如:公司的办公网络, 工商企
业网和校园网等 。
4,客户机 /服务器 (C/S)系统结构的特点
( 1) 优点
① 集中式管理, 分布式和协作式处理共
存的模式 。 集中式管理的特点与, 专用服务器
” 结构类似, 由其中的文件服务器承担主要的
管理工作;应用程序的任务则分别由客户机和
服务器共同承担, 因而速度快;由于它的开放
式设计思想, 机器档次可高可低, 不受特定硬
件的限制, 能够实现多元化的组网方案, 这样
不仅可以降低成本, 还可以经常保持最新的网
络技术 。 因此, 主 /从式结构是当前性能价格比
最高的一种结构方式 。
② 系统可扩充性好。当系统规模扩大时,可
以不重新设计整个系统,只是简单地加挂服务器
或客户机,就可以提高整个系统的性能,或满足
系统在距离上扩充的需求。因此可以更有效地充
分利用现有系统资源。
③ 抗灾难性能好,可靠性高。若设计良好,
则当某一台服务器发生故障时,另一台服务器可
以迅速地响应并给以必要的支持。
④ 安全性好。由于,数据库系统在客户机 /服
务器体系中实际上是集中式管理,并面向多用户
的,因而对管理用的目录数据库和其他应用程序
数据库的完整性、数据安全保护和封锁机制是极
为有利的,这一点与传统的中央主机 -终端系统类
似。
⑤ 用户界面友好 。 由于, 客户机通常是安装有
流行操作系统的智能型的微机 (PC),它们自身有
着很强的功能和丰富的应用软件资源, 因此, 具有
友好的界面 。
(2) 缺点
① 管理较为困难 。 主从式结构仍属分散式处理
信息的方法, 所以比集中式方法更为复杂 。 尤其对
分布式资源的管理比较困难 。
② 开发环境较为困难 。 因为主从式结构采取开
放方式, 允许不同厂商之间的用户运用, 因此开发
环境的管理也比集中式要困难得多 。
2.5.3 B/S 浏览器 / 服 务 器 网 络 结 构
(Browser/Server)
1,B/S浏览器 /服务器网络结构 (Browser/Server)
的概念
B/S结构的客户端采用了人们普遍使用的浏览
器, 因此, 它是一个简单的, 低廉的, 以 Web技
术为基础的, 瘦, 型系统 。 其服务器端除了原有
的服务器外, 通常增添了高效的 Web服务器 。
2,B/S浏览器 /服务器网络模式中的中间件
(1) 为何要使用, 中间件 (Middle-ware)”
尽管采用, C/S主 /从结构, 模式有很多优点
,但是对于大多数从事应用程序开发的人员和普
通用户的程序开发人员来说, 在 C/S模式中必须
编写跨越平台, 多协议, 多编译语言的网络应用
软件, 这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 。 另外, 如果程
序开发人员需要针对底层网络协议编写程序的话
,会使程序具有以下两个明显的问题 。
① 程序过多的依赖底层网络技术 。
② 程序很难集成新的网络服务 。
鉴于上述基础开发出的程序,将过多地依赖
于网络协议和网络软件,而不利于程序的编写和
维护,同时,也不利于程序的移植。为了解决应
用程序对网络的过分依赖问题,C/S模式在其发
展的过程中,引入了“中间件 (Middle-ware)”的
概念,也将网络模式发展为,B/S”模式。
(2),中间件 (Middle-ware)”的作用
通过“中间件”所提供的各种编程接口,
例如,应用程序编程接口 (API,Application
program Interface),可以将底层的网络协议和
实现技术屏蔽起来。因此,“中间件”的作用
就是将应用与网络隔离开来。这样,使得应用
程序的开发人员可以不必顾及网络底层的具体
技术,而将精力全部集中到应用程序的编写上

(3) 常用, 中间件 (Middle-ware)”的种类
目前, 市场上的中间件的种类很多 。 例如, 各
大数据库厂商都提供了支持 B/S工作方式的, 中间件,
的最新产品 。 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公共网关接口
CGI技术; Web API(应用编程接口 )技术, 微软公司
的 ISAPI和 Netscape公司的 NSAPI;数据库厂商提供
的接口, Informix公司的 IUWC,Oracle公司的 Web
Server以及 Sybase公司的 IQ等;还有使用 JAVA语言
访问数据库的接口, 如, Sun公司的 JDBC等 。
使用 B/S结构的浏览器访问数据库的三层
方式,与 C/S结构的二层结构相比,除了具有
它的全部优点外,还具有成本低,易于更新
和改动,用户可以自行安装浏览器软件,并
使用通用的浏览器进行访问,与网络平台完
全无关,客户端软件廉价,安全保密控制灵
活等显著的优点。
2.5.4 专用服务器、主 /从结构和 B/S结构的总结
① 这些网络的投资都比对等网的投资大 。
② 这类网络的系统的安全管理, 用户管理, 文
件访问和数据备份等功能都较强 。
③ 这些网络中的数据不像对等网那样完全分布
在整个网络中, 其相应管理工作量也就减少了许多 。
④ 它还具有其他种种优点, 例如, 用户在中央
服务器 (即文件服务器 )上通常拥有一个与其访问权限
有关的账户, 因此它的安全措施较好, 易于管理和
维护 。
综上所述,这些结构均是近年来流行的网络模
型,其中 C/S结构和 B/S结构又是最为流行的两种网络
模型,并为广大用户所接受和喜爱。因此,我们目前
组建的局域网,所使用的网络模型大体上都是这两种
结构。
现在将“基于服务器”结构的网络模型的特
点归纳如下。
(1) 优点
① 集中化的安全措施 。
② 专用的文件服务器 (网络控制服务器 )。
③ 便于访问 。
④ 便于备份 。
⑤ 同步化的文件 。
(2) 缺点
① 昂贵的服务器。例如,需要至少一台
专用的服务器,与普通的工作站计算机相比,
服务器的价格要贵得多。
② 由于具有专门的服务器,因此,需要
专职的系统管理员对网络进行管理。
2.5.5 对等式网络结构 (Peer-to-Peer)
1,对等式网络结构 (Peer-to-Peer)系统构成
在这种结构中, 使用的拓扑结构, 硬件, 通信
连接等方面与, 客户机 /服务器, 结构几乎相同,
唯一不同的硬件差别是对等网不需要功能强大的专
用服务器, 因而无须购置专门的网络操作系统 。 对
等网与, 客户机 /服务器, 结构之间的其他主要差
别是网络资源的逻辑编排和网络操作系统不同 。 在
对等式网络结构中, 没有专用的服务器, 每一个工
作站既可以起客户机作用也可以起服务器作用
2,适用场合
“对等网”非常适用于小型办公室、实验室、游
戏厅和家庭等小规模网络。
3,对等网适用的网络操作系统
① Windows95/98/2000。
② Windows for Workgroup。
③ Windows NT Workstation。
④ OS/2。
4,对等网总结
5,对等式网络系统结构 (Peer-to-Peer)的总结
( 1)优点
① 节点地位平等, 使用容易, 且工作站上
的资源可直接共享 。
② 容易利用现有流行软件中的内置网络功
能, 因此安装与维护都很方便 。, 对等网, 中
的计算机通常使用相同或相似的操作系统, 例如
,都使用 Windows95/98/Me。
③ 价格低廉, 大众化 。
④ 不需要专门的服务器 。
(2) 缺点
① 无集中管理,安全性能较差。
② 文件管理分散,因此数据和资源分散,数
据的保密性差。
③ 需要对用户进行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