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
务
? 一、什么是心理学
心理学( psychology)一词,最早是由希腊语中的
psykhe(灵魂 )和 logos(学问 )两个词构成的,意思是
,灵魂,,指人的精神或心理活动。人类很早就试图
对它作出解释和说明,这些解释和说明形成了最初的
心理学思想。以后,古希腊哲学家对人的灵魂问题进
行比较系统的研究,以为灵魂是寄居在人的身体之中
的一种实体,它支配着人的行为,并有自己的活动规
律。
随着实践活动的深入和科学的发展,人们自然不满
意, 灵魂说, 关于心理现象的解释,而力求对心理现象
的本质作出科学的说明。
19世纪以后,由于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的发展,
许多学者开始用实验的方法来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特点和
规律,使人类对心理现象的认识上升到了一个新台阶。
由于世界各国心理学家的共同努力,人们在对心理现象
的研究方面积累了大量的资料,提出了许多理论,使心
理学的研究脱离了主观思辩的方式,而逐渐成为一门内
容丰富,体系完整的学科。
今天,心理学的许多理论,不仅能够指导人们
正确地进行生活、工作和学习,且成为教育人、
培养人、管理人、使用人以及进行人才选择的科
学依据。
因此,心理学是在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过程
中逐步形成、发展和成熟起来的。
总之,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
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它的发展,既离不开现
代生理学和生物学,也离不开辨证唯物主义哲学
和其它社会科学,因比,心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
和社会科学交叉的边缘学科。
? 二、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关于心理学对象的整体架构问题,
1.普通心理学不应以患者或天才为样本,而应以一般正
常人为研究对象。这样才能发现人的普遍的心理规律,
否则难以涵盖人的心理内容。
2.心理学既要研究个体心理,自我心理,又要研究群体
心理和超自我心理。从而使心理学由狭小的个体研究范
围扩展到广阔的社会心理的研究领域,由传统的追求心
理适应的低层次的研究上升到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和心理
生活质量的高层次的研究。
3.心理学既要研究人的意识,又要研究人的潜意识,既
要研究心理又要研究行为 。
这样我们才能吸收各种研究取向的长处,避免其片
面性,收到全方位,多视角研究心理学的实效。
因此,可以把把心理学规定为是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规
律的科学。
(二)普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心理现象(心理过程;个性心理;个性的自我调节系
统。)
? 三、心理学的任务和意义
(一)心理学的任务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心理现象,而认识心理的本质和
揭示各种心理现象发生、发展的规律,则是心理学的主要
任务。
具体来讲,心理学的任务有以下几个方面,
1,研究心理和脑的关系。
2,研究心理现象和客观现实的关系。
3,揭示心理过程的基本规律。
4,揭示个性心理的特点和形成规律。
5,探讨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的关系。
6,探讨心理和实践活动的关系。
(二)心理学的理论意义
心理学是一门基础理论学科,它的重要理论意义
有以下几个方面,
1、心理学的研究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科学的
论据。
2、心理学理论有助于克服和批判各种唯心主义思
想。
列宁:, 心理学所提供的一些原理已使人们不得不
拒绝主观主义而接受唯物主义。,
3、心理学研究有助于邻近学科的发展。
第二节 心理科学的发展
? 一、心理学发展的历史
(一)心理学的形成和发展
德国心理学家 艾宾浩斯 曾经说过:, 心理学有一个
悠久的历史,但只有一个短暂的现在。,
古希腊哲学家 亚里斯多德 (公元前 384—322年)的
,灵魂论, 一书,是人类文明史上较早的有关心理现象
研究的专著。在这部著作中,他把人的灵魂看作是生活
的动力和生命的原理,是身体存在的形式。认为灵魂支
配身体活动,有自己的活动规律。他还对感觉进行了研
究,并提出类似、对比、接近等记忆的原理。
法国二元论哲学家 笛卡尔 是哲学心理学思想的创始人。
他认为 人的身体是由物质实体构成,而灵魂是由精神实体构
成的,身体和灵魂这两个实体互相作用。 互为因果,这就是
所谓的, 心身交感论, 。他还首先用, 反射, 的概念来解释
人的部分心理活动,为发展科学的心理学作出了巨大贡献。
此外,笛卡尔还专门写了, 情绪论, 一书,对情绪的本质、
种类和机制作了研究。
贝克莱 ( 1685—1753)和 休漠 ( 1711—1776年)可以视
为 19世纪欧州联想主义的心理学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贝克
莱的, 视觉新论, 和休漠的, 人性论,,虽然属于哲学著作,
但对以后的心理学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作用。
从亚里斯多德起,在长达十几个世纪的时期内,心理现象大
多是由哲学家作为哲学问题加以研究的。
从亚里斯多德起,在长达十几个世纪的时期内,
心理现象大多是由哲学家作为哲学问题加以研究的。
1825年,德国哲学心理学家 赫尔巴特 ( 1766—
1841年)的巨作, 作为科学的心理学, 问世,第一
次庄严宣布心理学是科学,同时,他还主张将心理
学与哲学,生理学区别开来。
1876年,英国心理学家 培因 ( 1818—1903年)创
办了世界上第一份心理学杂志, 心理,,为发表心
理学研究的成果,提供了一个专门场所。培因是心
理学史上的一个承前启后的人物,在他之前的所有
心理问题,都是以思辨的方式论述的,所以称之为
,思辨心理学, 。
19世纪生理学和物理学的发展,为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准备
了必要的条件。
德国感觉生理学家 韦伯 ( 1795—1878年)首先确立了感觉的差
别阈限定律。稍后,费希勒 ( 1801—1887年)发展了韦伯的研
究,运用心理物理法确定了外界物理刺激和心理现象之间的函
数关系。他们的研究方法成为科学心理学研究的楷模。
心理学从哲学中真正分离出来而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主
要由德国生理学家冯特( 1832—1920年)完成,1879年,冯特
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用实
验的手段来研究心理现象,被公认为心理科学独立的标志。
冯特反对用哲学思辨的方式去探讨心理问题,坚持用观察、
用实验以及数理统计等自然科学的方法去揭示心理过程的规律,
因而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并培养了一批来自世界各地的学
生。冯特一生的著作很多,其中, 生理心理学原理, 一书被誉
为, 心理学独立的宣言书,,是心理学史上第一部有系统体系
的心理学专著。冯特是科学心理学的奠基人,也是心理学史上
第一位专业心理学家。
科学心理学诞生之后,在 19世纪末至 20世纪初期,由于人
们对心理研究对象和方法的看法不同,加之各种哲学思潮的影
响,心理学领域出现了许多流派,它们研究的重点不同,观点
各异、争论不休。直到本世纪 30年代以后,各个学派之间才开
始形成了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兼收并蓄,积极发展的局面。
50年代以来,认识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迅速发展,
成为当代心理科学发展的新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社会实践活动需要的推动下,
心理学通过不断改进和完善原有的研究方法和技术,其基础
理论研究进一步深入,应用性研究蓬勃发展。据统计,现代
心理学已经有 20多个学术学派,100多个分支,形成了庞大
的心理科学体系。今天,心理学的许多研究成果,不仅应用
于教育、医疗、工程技术、航空航天等领域,而且渗透到仿
生学、人类学、控制论、人工智能、系统工程等许多尖端科
学技术部门,愈来愈显示出科学心理学的价值和强大的生命
力。
? (二)心理学在中国的发展
中国的许多心理学思想和观点源远流长,有着悠久的
历史。例如孔子(公元前 551—479年)的教育心理学思想
和部分先秦思想家关于人性问题的理解,比亚里斯多德的
,灵魂论, 还要早。中国古代哲学中,很早就有关于身心
关系的论述。
荀况(公元前 298—238)认为:, 形具而神生,好、
恶、喜、怒、哀、乐藏焉。, 王充:, 人之精神藏于形体
之内, 范缜:, 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谢,
总之,他们都认为先有物质的身体后有心理现象,物
质和心理密不可分,心理活动是身体的一种机能。这是一
种朴素的唯物主义的观点。
关于心理与脑的关系 中国古代也有比较正确的
认识。在, 黄帝内经.素问, 中就已经断言:
,诸髓者,皆属于脑。, 明代医学家李时珍
( 1518—1593)提出, 脑为元神之府, 的论断,
认为脑是神经活动的中枢,它聚集着人的精神。
清代著名医生王清任( 1768—1831)根据对大脑
的临床研究和尸体解剖,于 1830年完成, 医林改
错, 一书,其中明确指出, 灵机、记性在脑不在
心。, 他提出的, 脑髓说, 比俄国谢切诺夫的
,反射论, 还要早 30多年,这是中国古代对心理
学基础理论的重大贡献。
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在中国的发展,是从 19世纪末
和 20世纪初开始的。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心理学思想开始传
入中国。
1889年颜永京( 1838—1898)翻译出版了美国海文的, 心
灵学,
1907年王国维( 1887—1927)翻译出版了丹麦雷普斯丁的
,心理学概论,
1917年陈大齐( 1886—1983)在北京大学建立了中国第一
个心理实验室。并于次年编写出版中国第一本心理学教科书
,心理学大纲,
1920年南京大学设立中国第一个心理学系。
1921年中国成立了心理学会。此后心理学的专业
人员,研究机构和出版物都有很大的发展,研究的
内容也比较广泛,并在教育心理,医学心理,神经
心理和心理测量等方面取多较多的研究成果。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心理科学得到进一步
发展。 1951年中科院设立心理研究室,后改为心理
研究所。在北京大学成立了心理学专业;在全国师
范院校开设心理学课程。主要是借鉴苏联,希望改
造原有的心理学,建立新的理论体系。同时,他们
联系实际开展了一些心理学研究,并在教育心理、
生理心理、工程心理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新中国心理学的发展经历了一段
艰难曲折的路程。 1958年的, 批判心理学资产阶级方向, 的
运动,错误地把心理学打成, 伪科学,,严重影响了中国心
理科学的发展。, 文化大革命, 期间,心理学又遭受更大的
摧残。这期间,中国心理学会被迫停止活动,心理学的教学
和科研机构被撤销,心理学刊物和书籍停止出版发行,心理
学课程停止开设,心理学工作者被迫改行和被下放劳动改造。
中国的心理科学陷入停滞不前的状态。
1976年粉碎, ***,,特别是党的 11届三中全会以后,
中国的心理学才迎来了真正的春天。这期间,中国科学院心
理研究所重新建立,全国高校的心理学教研室得以恢复,并
在很多大学建立心理学系。很多全国性心理学杂志相继问世,
大量的心理学教材、专著和译著得以出版发行,心理学基本
理论和应用研究都获得较为丰硕的成果。
二,心理学的体系和结构
(一)心理学在现代科学体系中的地位
构成现代科学体系有三块基石,这就是自然科学,
社会科学和哲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心理现象。人即
是一个自然实体,又是一个社会的实体。因此,人的心
理活动即要服从于生物、物理等自然规律,又要受经济,
政治,文化,教育,群体等社会规律的制约。此外,人
还是一个思维的存在物,必然受制于思维活动的规律。
前苏联著名科学家 凯德洛夫 在本世纪 50年代提出的, 科学
的三角形, 理论,他认为,如果用一个等边三角形来比喻整个
科学体系的话,即么,自然科学,社会性科学和哲学就是等边
三角形的三个角,而心理学则处于三角形的中心,它紧紧与三
种科学相联系。
心理学在整个科学体系中的地位,也可以从研究过程中得
到体现。在分析心理现象的现象的生理基础时,必然性及生物
学,生理学等方面的内容;在分析人的心理的社会基础时,必
然探讨政治,经济教育等学科的内容,而这两方面的内容都有
同哲学的以识论交叉在一起。
科学体系的三角形理论表明,现代心理学处于一系列科学
的结合点上,它即属于自然科学,又属于社会性科学,是一门
多种学科内容的边缘学科。需要指出的是,心理学虽然与其它
学科紧密联系,但丝毫没有削弱它的独立性。心理学在与其它
学科共同发展中,仍然有自己明确的研究对象,研究任务和研
究方法,保持着自己完整的科学体系。
? (二)心理学的结构体系
心理学从哲学中分离也来成为一门独立科学之后,理论研究
取得长足的进展,应用也十分广泛。今天,在普通心理学这个主
干的基础上,已经派生出许许多多的分支,形成一个分支繁茂的
心理科学结构体系。
普通心理学研究正常人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和心理学的基本原理,
它即对各个分支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进行概括,又是各个分支心理
学的理论基础。
心理学的分支包括四个方面,
1、研究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的分支
2、研究不同主体心理活动规律的分支
3、研究不同社会实践领域中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分之
4、研究心理学的方法和技术的分支
心理学分支的迅速发展标志着心理学结构体系的逐步形成。
第三节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由
于心理现象的特殊性和复杂性,科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必须
以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为指导思想,遵循客观性原则、系统
性原则和实践性原则。
一、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
(二)系统性原则
(三)发展性原则
(四)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 二、心理学研究常用的具体方法
心理学的一般研究方法有,
(一)实验法
实验法是指有目的地控制一定的条件或创设一
定的情境,以引起被试的某些心理活动进行研究的
一种方法。心理学的实验法也有两种主要形式,
实验室实验法
这是指在实验室内利用一定的设施,控制一定的条件,并借
助专门的实验仪器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例如,当我们需要
知道室内光亮度对学生视觉阅读效果有什么影响时,即可选
择正常同等视度的若干学生作被试,在实验室的设备条件下,
一面控制室内光亮度的不同变化 (自变量 ),一面测量被试在
不同亮度下阅读的速度 (因变量 ),然后通过实验所获得的各
项数据,加以处理和分析,即可得到某种光亮度对视觉阅读
最适宜的实验结果。
实验室实验法,便于严格控制各种因素,并通过专门仪
器进行测试和记录实验数据,一般具有较高的信度。通常多
用于研究心理过程和某些心理活动的生理机制等方面的问题。
但对研究个性心理和其他较复杂的心理现象,这种方法仍有
一定的局限性。
自然实验法
这是在日常生活等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创设和
控制一定的条件来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例如,研究评价 (表扬
或批评 )对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用问题,即可以采用自然实
验进行。如有一个实验,选择 100名条件相当的学生作被试,把
他们随机分成四个不同评价性质的实验组。然后令所有被试
,做算术, 加法练习五天,每天练习十五分钟,在评定时,表
扬组只给予正确评价;批评组只给予批评;忽视组只可以间接
了解评价,控制组则不给予了解任何评价。最后检查学习效果,
发现表扬组最好,批评组次之,控制组最差。这说明对激发学
生的学习积极性,表扬和批评都是必要的,而应以表扬为主,
不作任何评价反而会降低学习积极性。
自然实验法比较接近人的生活实际,易于实施,又兼有实
验法和观察法的优点,所以这种方法被广泛用于研究教育心理
学、儿童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大量课题。
(二)观察法
1.客观观察法
这是在日常生活条件下,研究者通过观察被试在自然情
境中的表情、动作、行为和言语等外部表现,以了解人的心
理活动的方法,必要时也可采用录音录象等辅助手段进行。
例如,教师经常通过学生的劳动、学习、游戏等活动,通过
学生在课堂上、考试或竞赛中的表现,以及通过学生日常交
往情况等等的观察,便能了解学生的许多心理特点和变化,
即是采用的客观观察法。
但是,作为科学研究的方法,必须要有严格的要求。观
察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要较系统地、长期地进行,
对观察的具体情境和被试的各种表现要作详细的记录,对系
统观察获得的材料要能作出科学的分析和评估,使其具有理
论认识的价值。如达尔文的, 一个婴孩的生活概述, 和我国
教育心理学家陈鹤琴的, 一个儿童发展的程序, 等著作,主
要就是采用客观观察法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2.自我观察法
人自己对自己的心理活动也能进行观察和分析,这通
常叫做自我观察法。人在实践中的认识活动,自我体验,
动机的意识,或对某些心理特点和行为的感受与评价等等,
都可以进行自我观察和分析。这是由于心理学对象的特殊
性而采用的一种可行的、也是必要的特殊方法。不过,自
我观察时需要按照客观的指标,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和
观察技能,才能更有效地实施。
自我观察法和客观观察法可以相互补充,相互验证。
如研究者对其他被试进行客观观察时,必要时亦可要求被
试本人作出自我观察的口头陈述,以进行比较验证,这样
更能提高观察研究的效果。
(三)访谈法
访谈法也可以叫口头调查。它是根据预先拟好的问题向被
调查者口头提出,以一问一答的方式进行的调查方法。要使晤
谈法富有成效,首先应创造坦率和信任的良好气氛,使被调查
者做到知无不言;同时,研究者应该有良好的准备和训练,尽
量使谈话标准化,记录指标的含义保持一致性。这样才有可能
对结果进行客观的分析和概括。
(四)问卷法
问卷法是根据研究课题的要求,设计问题表格和相应内
容让被调查者自行陈述的方法。它可以同时向许多人搜集同
类型的资料,加以分析、处理和研究。
问卷法的正确实施还应注意:首先要尽可能消除被试的
各种顾虑,便于说出真实的想法,为此常需要足够量的被试,
以减少可能出现的误差。其次,提出的问题要简单明确,易
于作答,而又能反映出某种心理状况。最后,还要注意某些
技术性问题,如设问的策略、要求的一致性、问题的量和质
的关系、所获答案便于处理和统计等等。
晤谈法与问卷法相比,其优点是,如研究者可以直接控
制晤谈进程,可以不同的方式考察被调查者对问题回答的真
实程度,并可以根据被调查者的反应即时提出临时应变的问
题等等。但是晤谈法较费时间,调查的数量有限。
(五)测量法
这是采用一种专门的测量工具 (如测验量表 ),在较短的
时间内,对被试的某些或某方面的心理品质作出测定、鉴别
和分析的一种方法。目前,心理测验名目繁多,如按其目的
的不同,可分为智力测验、才能测验、人格测验、诊断测验
等等;如按性质的不同,可分为文字性测验和非文字性测验
两种;如按实施方式不同,可分为个体测验、团体测验等。
关于心理测验法的实例将在以后有关章节中介绍。
不过,对人进行心理测验涉及的因素较复杂,测验量表
的制定也较困难,实施的精确性和可信性还需要在测定之后
的较长时期才能看出。但这种方法如能同其他方法配合使用,
仍不失为心理学研究的一种具体方法。
(六)文献历史法
第二章 人的心理实质及其发展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心理的实质、心
理发展的概念、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及影
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了解神经系统的
结构和功能,条件反射学说以及心理发展
阶段的划分,明确认知发展的一般趋势。
第一节 心理的实质
心理是如何产生的,不同观点的人有着不同
的回答
? 主观唯心主义者:心理是一种主观存在。
? 客观唯心主义者:心理是一种, 绝对精神,
? 机械唯物主义者:心理是由物质派生的。
? 辩证唯物主义者:心理是脑的机能,人的
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
映。
一、心理是脑的机能
(一)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
? 在历史上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人们曾经认
为心脏是产生心理活动的器官。
? 随着时代的进行,经验的积累,尤其是近
代科学的发展,人们才逐渐认识到产生心
理活动的器官是脑,而心脏与心理活动并
无特别直接的关系。
30年代后,俄国生理学家浩夫在其著作
,脑的反射, 一书中,把脑的全部活动解
释为对事物的反射,以后,著名生理学家
巴甫提出的高级神经活动学说,进一步科
学地提示了心理活动的脑机制。其实,常
识也告诉我们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人们
在睡眠或洒醉时,心脏活动与清醒时并无
多大差别,但精神状态却与清醒时大不一
样。
临床又发现,精神病人的心理活动正常人
相比,……
一个心脏机能正常的人,如果大脑受到损
伤,心理活动就会部分或全部丧失,比如“植
物人”
? 物种进化的历史和个体发育的进程,也表明心
理活动与神经系统尤其是大脑有着直接的关系。
动物的心理发展水平是与其神经系统的发展水
平相适应的。
从单细胞动物 —— 人类,神经系统的进化
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心理发展的水平也
从低级到高级。
? 单细胞动物 没有神经系统,因而只能对生存具
有直接意义的事物产生有限的反映。
? 无脊椎动物 开始出现了神经系统,但由于没有
脑,所以只能对刺激物的属性进行分析,其心
理也只能停留在极其原始的、简单的感觉阶段。
? 脊椎动物 的系统进一步发达,原始的脑开始形成,
爬行动物又有了大脑皮层,就具备了心理活动的
最高调节机构,因而就了在稳定的知觉。
? 灵长类动物 的大脑接近人脑的水平,所以对事物
有了原始的概括能力,能进行简单的思维。
? 人类,大脑结构更加复杂,其机能高度完善,所
以人类成了地球上最聪明的主宰者。
? 就人类个体的发育而言,心理水平的发展也
是与脑的发育紧密相联的。婴幼儿的大脑虽
然在形态,结构上与成人差不多,但由于重
量轻,细胞分支少等原因,其心理活动要比
成人简单得多。
? 无数事实和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脑是心理
活动的器官,人类一切心理活动的产生和发
展都依赖于大脑这块物质。
(二)人的神经系统及其功能
人的神经系统是由无数神经元
( neuron)构成的,神经元即神经细胞,
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机能单位,它
的基本作用是感受刺激,传导兴奋。神经
系统的最高部位是大脑皮层。
1.神经元及其突触传递
? 人脑,是由 120亿 个以上的特殊细胞所构成。神经
细胞与人体其他组织或器官的细胞不同,它具有
特殊的构造,而且具有极度的敏感性。神经细胞
是构成脑的基本单位,又称为神经元
? N元的构造:胞体、树突、轴突
? N元的纤维长短不一,视其邻近之其它 N元的距离
而定。
? 突触:在 N元冲动的传导上,突触的功能是极为
重要的。
2.神经系统及其功能
中枢神经系统,
( 1) 脑干,脑干主功能主要造维持个体生命,凡是
心跳,呼吸,体温,睡眠等重要生理活动,均与
脑干的功能有关。
? 延脑,主要功能是控制呼吸,心跳,消化等。
? 脑桥,脑桥的自质 N纤维,通到小脑皮层,可将 N
冲动从小脑一半球传到另一半球,使之发挥协调
身体两侧肌肉活动之功能。
? 中脑,中脑是视觉和听觉的反射中枢,控
制瞳孔、眼球、肌肉、虹彩以及毛状肌等
活动。
? 网状系统,居于脑干之中央,是由许多错
综复杂的 N元集合而成的,网状结构较多。
主要控制觉醒、睡眠等不同程度的意识状
态。
( 2) 小脑,协同脑和大脑皮质运动区共同控制肌肉
的运动,调节姿势与身体平衡。
( 3) 间脑
? 丘脑,圆形,由白质纤维构成,左右各一,往于
体下方。感觉神经的重要传递站,还有控制情绪
的作用。
? 下丘脑,是自主从系统的主要管制中枢,直接与
大脑中务区相连接,又与脑垂体及延脑相连。
主要功能, 控制内分泌系统,维持新陈代谢,调节
体温,并与生理活动中的饥饿,渴,性等生理性
动机有密切的关系。
( 4) 大脑,
人类大脑是两半球,在功能划分上,
大体上是左半球管制右半身,右半球管制
左半身。在每一半球之纵面,在功能上也
有层次之分,原则上是上层管制下肢,中
层管躯干,下层管头部。左右管理上下倒
臵
周围神经系统,
(三)条件反射学说 P41
? 1、反射和反射孤。
? 2、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 3、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
? 4、中枢神经活动的过程和规律。
二、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一)心理是一种反映
? 反映是物质的普遍属性,世界上的一切物质都是
在运动中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反映的形式和内
容因物质的形态不同而各异。
? 无机物的物理的化学的反映形式 —— 植物的感应
性 —— 低等生物的感应性 —— 动物常常根据气味,
声音,呜叫,动作等觅食,求偶,呼吸同类或确
定安全还是危险等,以适应环境,保证生存。人
的心理从感知觉到个性,不论多么离奇,都是一
种反映,是地球上迄今为止最高水平的反映形式。
(二)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列 宁,没有被反映者,也就没有反映。人类反映的
客体就是客观现实。
马克思,“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现实是
人类心理反映的主要内容,因而,社会现实是影响
人的心理的决定性的条件。
所谓客观现实,是指存在于主体意识以外的一
切事物,包括自然现实、社会现实和主体自身的机
体状况。 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是以客观现实中的
事物为源泉的,没有客观现实,人的心理就会成为
无源之水,无本之本。
人之所以为人,决定的因素是因为人生活在人类的
社会现实中,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制度,社会文化、社
会风尚以及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之中。
具备人类生理解剖特点的个体,一旦离了人类社
会,其心理的发展也就无从谈起。人们曾经发现多例
与野兽生活在一起的人类的后代,他们的心理活动方
式与野兽无异,“狼孩”卡玛拉就是其中一例。不仅
幼年脱离人的社会现实下能形成正常人的心理,即使
是成年人长期脱离人类社会也会导致已经发展起来的
心理水平下降。
三、人的心理是在实践活动中发生
和发展的
客观现实是人类心理活动的物质内容。但客观现
实下会自发地决定的反映。人在现实中总是积极活动
着、实践着,只有客观现实作为人的实践活动的条件
和对象时,对人的心理活动才有意义。人的心理在实
践活动中发生和发展,并从不成熟走向成熟,从低级
走向高级。新生儿只有从遗从获等的本能行为,逐渐
在与成人交往中学会了说话,在游戏活动中学会了交
友,学习活动中学会了书写,高年级的学生发展了抽
象思维,个体社会化的活动过程形成了个性。
成年人由于实践活动的领域不同,所以心
理发展的方向就带有明显的职业特点,比如画
家善于记忆具体形象,其形象思维的能力发展
突出;数学家的抽象逻辑思维水平又是常人所
下及的。
人的心理之所以在实践活动中发生和发展,
是因为实践活动是客观事物与主观反映联系的
纽带。
客观事物的发展总是不断地向个体提出发
展的要求,而个体的主观反映要想和客观事物
相适应,就必然通过不断地积极活动来实现。
人的心理不仅在实践活动中发生和发展,
而且还要受到实践活动的检验。
实践活动促进了人类心理的产生和发展,
人的心理发展水平又影响着实践活动的质量。
四、人的心理的基本特征
? (一) 相对主观性
? (二) 能动性
? (三) 预见性
? (四) 社会历史制约性
第二节 个体心理的发展
一个人的心理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
逐渐产生和不断发展的。探明个体心理发展
的特点,条件和动力是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
论任务,研究这个问题不仅可以更好地了解
人的心理的实质,而且有助于教育者依据正
确的发展观不失时机地去促进学生心理的发
展。
一、心理发展的一般概念
人在出生时,虽然已经具备了人所特有
的解剖生理机制,为以后的心理发展提供了
可能性,但还没有成熟,初离母体的新生儿
还是一个软弱无力的个体,大部分时间都处
于睡眠状态。以后,在一定的生活条件和教
育影响下,随着身体的成熟和脑的成熟,特
别是随着个体活动的发展,他们才逐渐地出
现各种心理形成的活动过程和个体特点。
新生儿出生的头几天只有吸奶、防御,对光的期
向高一些,无条件反射或本能,甚至连基本的心理活
动 —— 感觉还没有变化和完善起来 —— 后来视觉、听
觉等发展起来 —— 产生听觉和表象、语言、思维。与
此同时,随着个体的成长,开始形成对事物和对人的
不同态度,不同的行为方式,并能按照自己的意愿主
动地从事某种活动,从而逐步达到成人的心理活动水
平和完成社会化。当人到了老年时,某些心理活动也
会衰退,如机械记忆的能力、思维的广度和速度,反
映特点逐渐表现出减弱,个性也发生一定的变化。总
之,人的心理经历了一个发生、发展和衰退的过程。
什么是发展呢?
从广义上说,个体的心理发展就是指个体从出生到
成人再到到老年的心理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
这是一种不可递的过程。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心理
变化都可以叫做发展。例如,由于疲劳疾病等原因
而发生的心理上的变化,就不能称为发展,因为它
们右以通过休息或疾愈而得到恢复,是一种暂时性
的变化又比如,由于个别的经验和学习所产生的暂
时的局部的变化,一般也不能称为发展。
成熟 是一种类似于发展的概念,主要是指
由于受遗传制约的生理机能和构造上渐趋完善
的变化,它虽然对心理的发展起着一定的作用,
但它与心理发展是不同的概念,必须加以区别。
从狭义上说(主要指儿童心理发展)心理发展
只是指个体从出生到成年期间所发生的积极的
心理变化,也就是,人对客观现实反映活动的
扩大、改善和提高的过程。
儿童心理发展变化大体表现在四个方面,
? 反映活动从混沌未分化向分化、专门化发展
? 反映活动从不随意性、被动性向随意性、主动性
发展
? 反映认知机能从认识事物的表面现向认识事物的
内部本质发展
? 对周围事物的态度从不稳定向稳定发展
二、年龄特征与发展阶段
(一)年龄特征
心理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是一个逐
渐的数量不娄积极和在此基础上出现质量的
过程。随着新质的出现。心理发展就达到一
个新的阶段,于是就表现出其阶段性,这些
阶段性是与人的年龄相联系着的。
年龄特征:在儿童心理发展的每一阶段,都具
有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称为年龄
特征。包含以下几点涵义,
? 年龄特征是从许多个别儿童的心理特征中概括
出来的,它代表着某一年龄阶段儿童心理发展
的一般趋势,而不是包含这一年龄阶段所有一
切儿童的个别特征,
? 年龄特征反映了某一年龄阶段多数儿童中
经常出现的典型特征,而不能把这个阶段
中个别儿童特殊条件下出现的特点看作年
龄特征。
? 儿童心理发展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在
每一阶段上,既留有上一阶段的特征,又
含有下一阶段的新质,年龄特征是指在每
一阶段有主导地位的那些本质特征。
年龄特征的特点
? 1、稳定性
? 2、可变性
(二)发展阶段的划分
? 1、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艾里克森,
根据其自身人生经验及多年从事心理治疗
观察所见,在 1950年提出著名的心理社会发
展理论。他将人生全程分为八个时期,简
称人生八段。
? 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期
表格 1
期别 年龄(岁) 心理危机(发展关键) 发展顺利 发展障碍
? 1 1 对人信赖 对人不信赖对人信赖有安全感与人交往,焦虑不安
? 2 2— 3活泼自动 羞愧怀疑能自我控制行为有信心自我怀疑行动畏首畏尾
? 3 3— 6自动自发 退缩内疚有目的方向能独立进取畏惧退缩无自我价值感
? 4 6— 青春期 6— 11勤奋进取 自贬自卑具有求学、做事、待人的基本能力缺
乏生活基本能力充满失败感
? 5青年期 12— 18自我综合 角色混乱自我观念明确追求方向肯定自我缺乏目标
时感彷徨迷失
? 6成年期 19— 30友爱亲密 孤独疏离成功的感情生活奠定事业基础孤独寂寞无
法与人亲密相处
? 7中年期精力充满 颓度迟滞热爱家庭,栽培后进自我恣纵,不顾未来
? 8老年期完善无憾 悲观绝望随心所欲,安享老年悔恨旧事,
? 艾氏人生八段具有多方面的价值,一方面供我们家庭学校教育儿童参考,也
可供成年后人生处世的借签
2、我国学者根据人在一段时间内具有较多共同的年龄特征
和主导活动为依据,将个体心理发展划分为以下几个主要
时期,
? 1)新生儿期( 0—— 1个月)
? 2)乳儿期( 1月以上)
? 3)婴儿期( 1—— 3)
? 4)幼儿期( 3—— 6,7)
? 5)儿童期( 6,7—— 11,12)
? 6)少年期( 11,12—— 13,14)
? 7)青年期( 14,15—— 25)
? 8)成年期( 25—— 65)
? 9)老年期( 64以后)
3、以儿童智慧和人知结构的变化为依据进行划分,首推皮亚杰的智慧
发展理论。
表格 2
? 阶 段 感知运动阶段 前运动阶段具体运动阶段形式运动阶段
? 年 龄 0— 1,2岁 2— 6,7岁 6,7— 11,1211,12— 14,15
? 特 点 初生婴儿只能靠感觉和动作(口尝、手抓等去认识周围的世界,
经由感觉和动作,婴儿认识到自己与别人(特别是母亲),自己与物
体是分别存在的) 个体开始用语言符号去吸取知识也可以运用简单符
号从事思考活动(如画图),总是从自己的观点看世界,他面对墙壁
可能会说:“墙在我前面”。他背对墙时可能会说“墙在我后面个体
能按具体事例,从事推理思考。 5岁儿童缺乏守恒概念而 7岁儿童就不
会有“只顾高度而忽略宽度”的不合逻辑的概念个体能运用抽象的合
于形式逻辑的方式去思考解决问题。此时期正值儿童期行将结速,青
年期即将开始之际,生理上接近成熟,认知能力的发展,也接近于成
熟的程度
二、制约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1,个体在出生前的发展,主要是由遗传因素所决
定。
个体的生命,从受精卵开始,不但决定了个体的性
别。而且也决定了他的身心基本特征
23对染色体由 DNA和蛋白质构成。
2、个体出生后的幼稚阶段,遗传和环境两因素影响
之大小,有身心两方面的发展上有所不同;属于身
体方面的特征,遗传的影响大于环境,属于心理方
面的特征,环境的影响大于遗传。
近年来,发展心理学家们的研究,其主题多集中在
以下五个方面,
1)母亲就业对其幼年子女孩子心理发展的影响
2)父母离婚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3)电视暴力节目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4)母乳和瓶乳育婴效果何者为优
5)父母管教方式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以上五个方面,都在探讨家庭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
的影响。这一点也说明,家庭环境对儿童成长的
重要性。
3、当个体发展趋于成熟阶段,影响个体身
心发展者,则主要为环境因素。
第三章 注 意
注意的概念
注意的功能
注意的种类
注意的品质
注 意
1,注意的含义
?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
集中。
? 注意是心理活动的重要特性,但不是
独立的心理过程。
(一)注意的概念
2,注意的特点
? 指向性
? 集中性
指向性就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在某
一时刻指向一部分对象,而离开其他对
象,表现出心理活动的选择性。
指向性
集中性是指,人的心理活动保持在
一定的对象上,并深入下去。集中性使
个体的心理活动不仅离开无关事物,而
且对无关的活动进行抑制。
集中性
1,选择功能
人脑的信息加工能力是有限的,在
同一瞬间,只能加工部分信息。注意的选
择功能使大脑选择那些重要的信息进行加
工,同时排除其他信息的干扰作用。
(二)注意的功能
2,维持功能
所谓维持,就是将心理活动维持在一
定的对象上,并保持一定的强度。这是人
脑进行信息加工的必要条件。
3,调节功能
当人脑的信息加工从一个对象转移到
另一个对象时,注意可使这种转移顺利完
成,这就是注意的调节功能。
下面请大家看一张图,图上写
着几个数字,请大家看完后回答出
是什么数字?它们的总和是多少?
9
7 5 3
答案:数字分别是 9,7,5,3
总和,24
问:图上写着什么数字?它们的总和是多少?
? 呈现的图形都有哪些形状?
? 每种图形的颜色分别是什么?
? 图形的顺序是怎样的?
9
7 5 3
1.无意注意
( 1)什么是无意注意
无意注意是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
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又称不随意注意。
(三) 注意的种类
( 2)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
刺激物的特点
个体的主观状态
? 刺激的强度 (包括绝对强度和相对强度)
? 刺激之间的差异程度
? 刺激的变化
? 刺激物的新异性
刺激物的特点
个体的需要和兴趣
精神与机体状态
知识经验
个体的主观状态
2,有意注意
( 1)什么是有意注意
有意注意是事先有预定的目的,需要付出
意志努力的注意,又称随意注意。
(三) 注意的种类
( 2)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
有意注意的引起和维持是一系列心理因素
共同作用的结果。
? 对活动任务的认识
? 对活动的间接兴趣
? 个体的意志努力
? 对活动的精心组织
3,有意后注意
(三) 注意的种类
( 1)什么是有意后注意
有意后注意是事先有预定的目的,但不需要
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
( 2)有意后注意形成的条件
? 对活动浓厚的兴趣
? 活动的自动化
类型 目的性 意志努力 性质 例如
无意注意
(不随意注意)
无 不需要 低级、
自发的
窗外的歌声
有意注意
(随意注意)
有 需要 高级、
自觉的
学习、听课
有意后注意 有 不需要 最高级、
自觉性
程度很
强
电脑打字
“盲打”,
打毛衣不用
看
注意的种类
1,注意的广度
注意的广度也叫注意的范围,是指
一个人在同一时间里能清楚地把握对象
的数量。
(四) 注意的品质
? 哈密尔顿( Hamilton,1859)的研究
? 耶文斯( W.S.Jevons)的研究
成人注意的平均广度
? 黑色圆点 8~9个;
? 外文字母 4~6个;
? 几何图形 3~4个;
? 汉字 3~4个。
?主观因素:如活动任务、个体经验,
情绪等。
?客观因素:如刺激物排列的特点等。
影响注意广度的因素
图中有多少个小圆点?
图中有多少个小圆点?
T C I
A H N E
G TEACHING
图 1 图 2
2,注意的稳定性
? 注意的稳定性是个体在较长时间内
将注意集中在某一活动或对象上的特性。
(四) 注意的品质
请你聚精会神地看这个图形,
你看到了什么?
? 当人专注某一对象时,视、听感觉
器官会产生周期性的加强和减弱的变化,
这种现象称为 注意的起伏 。
? 注意的起伏是不随意的,是意识很
难直接控制的。
? 注意起伏是正常的注意现象,它具
有防止疲劳,提高注意稳定性的作用。
注意的起伏
? 注意的对象(单调、静止 ——复杂、变化)
? 人的积极性(态度积极,有浓厚兴趣)
? 人的身体状况 (失眠、疲劳、生病 ——健康)
影响注意稳定性的因素
? 5~7岁的儿童能聚精会神 15分钟左右,
7~10岁的儿童可达 20分钟,10~12岁的儿
童可达 25分钟,高中生一般能坚持 30~45分
钟。
? 超常儿童与普通儿童相比,表现出高
度的注意稳定性。
小 资 料
重视集中注意的自我训练
前苏联心理学家普拉托诺夫( platonov)说:
,要想使自己成为一个注意力很强的人,最好的方法是,
无论干什么事,不能漫不经心!, 培养自己注意力的可
靠途径就是训练自己能在各式各样的环境条件下都专心
学习或工作。一旦确定了要干的事,你就有计划有目的
集中注意力,去干好要干的事,不受其它刺激的影响和
干扰。据说毛泽东主席青少年时为了自己的注意力,就
常到繁华闹市去读书,而且能不受周围的影响。坚持无
论读书学习,还是干事情,都把它们当作锻炼注意力的
机会和场合,经常训练就会逐步形成良好注意的习惯。
3,注意的分配
? 注意的分配是指个体的心理活动同
时指向不同的对象的特点。
(四) 注意的品质
注意分配的条件
? 注意分配的条件是,同时进行的活
动只有一种是不熟悉的,其余活动都达
到了自动化的程度。
4,注意的转移
注意的转移是个体根据新的任务,
主动地把注意由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
对象上。
(四) 注意的品质
? 原来注意的强度:原先的注意越集
中,转移就越困难。
? 新注意对象的特点:新的活动越符
合人的需要和兴趣,注意的转移就越容易。
影响注意转移的因素
注意分配能力的发展
? 小学生的注意分配能力还较低,难以同时兼顾两
件事情。
? 初中低年级学生在注意分配时也会出现顾此失彼
现象,注意了抄写就忽略了听讲。初三以上的学
生由于各种技能技巧的稳定性有了提高,才使注
意分配能力逐渐向较高水平发展。
? 高中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根据不同活动的性质和
任务,较好地分配自己的注意。如高中生既能听
讲又能抄写,既能注意教师讲解的主要问题,又
能注意问题的前后联系。这种有机结合,说明高
中生注意分配能力已日趋成熟 。
下面图形中,你先注意到的是哪个圆?
你注意到了图中的哪一个小脸?
注意的外部表现
人在注意状态下,不仅其心理活动更为集中地指向一定的对象,而且
其外部特征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有经验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外部表
现,推测其注意状态,以实现对教学活动过程的监控。通常,人在集中
注意时,其感官活动、身体动作和生理活动均有相应的外部表现。
? 感官活动 当人们专注地观察事物时,其感官就会朝向相应的对象,表
现为感官趋向活动,如凝神聚目或侧耳倾听;当人们陷入沉思或浮想联
篇时,就会表现为感官回避活动,对周围一切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当 人们注意不集中时,就会目光呆滞,不能随老师的活动而活动。
? 身体动作 当人们集中注意时,与活动无关的身体动作就停止了,常常
表现为静止状态。如学生在认真听课时,其目光注视着老师,而其他动
作都停止了。当学生做出多项与学习活动无关的身体动作时,可大致判 断其走神了。
? 生理活动 人在集中注意时,其肢体血管收缩,头部的血管舒张。呼吸
变得轻微而缓慢,吸气愈加短暂,而呼气则愈加延长。在注意高度紧张 时,还会出现“屏住呼吸”这样的呼吸暂停止的现象。
注意的理论研究
? (一)单通道的过滤器模型
? (二)衰减模型
? (三)反应选择模型
Two types of attention
? Focused attention
? Divided attention
Focused attention
? Focus on (select) what’s relevant and
ignore what’s irrelevant,
? Present two or more inputs and see how
well people can concentrate on one and
ignore the other,
? Stoop effects,name the color a word is
printed in while ignoring the word itself,
Divided attention
? Present two or more inputs and see how
well people can concentrate on more than
one,
? Studies of divided attention often used in
designing aircraft --how well can people
use information from several dials and
indicators at once,Results from studies
such as this are used to design displays
that maximize people’s ability to pay
attention to multiple sources of
information,
一、注意研究中的主要变量
? Dependent Variables,Reaction time is by
far the preferred variable and is
extensively used,Percentage of correct
responses is also used,especially in
studies of attention in which memory
plays a role,When an experiment is
framed within the context of a particular
model,such as the theory of signal
detection,derived statistics such as
d′and ? are also used as dependent
variables,
一、注意研究中的主要变量
? Independent Variables,These
variables center around the need for
the human to make decisions and the
rate at which such decisions can be
made,
? varying the number of alternatives;
? varying the presentation rate of a
series of stimuli;
一、注意研究中的主要变量
? Control Variables
Perceptual factors such as the intensity
and duration of stimuli are often under
the control of a computer or other
automated equipment that conducts the
experiment,
二、过滤器模型及其双耳同时分听实验的依据
对注意的研究是从有关信息缩减问题开始
的。人类的各种感官每时每刻都在同时受
到许许多多的内外刺激的撞击,由于人类
信息加工系统的能力是有限的,人不可能
对所有撞击感官的刺激都进行完善加工,
所以,人们总是选择重要的而忽略其他的。
注意的核心问题也就是对信息的选择分析
(一)单通道的过滤器模型
过滤器模型( filter model)是英国心理学
家 Broadbent( 1958)在双耳同时分听实验的
基础上提出的一个较早的注意模型。
(一)单通道的过滤器模型
Broadbent认为,来自外界的信息是大量的,
而人的神经系统高级中枢的加工能力则是有限
的,于是就出现了瓶颈。为了避免系统超载,
就需要某种过滤器来对之加以调节,选择其中
较少的信息,使其进入高级分析阶段,这类信
息将受到进一步加工而被识别和存储,而其他
信息则不让通过。这种过滤器体现着注意的选
择功能。因此这种理论被称为“注意的过滤器
模型”。因为这种过滤器模型的核心思想是它
到达高级分析水平的通道只有一条,因而,
Welford( 1959)称之为“单通道模型”。
(一)单通道的过滤器模型
Broadbent( 1954) 双耳分听实验
他向被试的右耳呈现 3个数字,同时向左耳则呈
现另外 3个数字,如,
– 右耳,4,9,3
– 左耳,6,2,7
呈现的速度为每秒 2个数字。然后,要求被试
再现。结果发现被试可用两种方式再现,
§ 以耳朵为单位,分别再现左右耳所接收的信
息;
§ 以双耳同时接收到的信息为单位,按顺序成
对地再现。
(一)单通道的过滤器模型
? 结果,Broadbent原估计能达到 95%的准
确再现率,但实际上,以第一种方式再
现的准确率为 65%,以第二种方式再现
的准确率为 20%。
? 解释,Broadbent认为,每只耳朵相当于
刺激输入的一个通道,而过滤器只允许
每个通道的信息单独通过。
支持证据,
Cherry( 1953)使用双耳同时分听的追
随耳程序的实验,其实验结果支持过滤器
模型。
实验结果表明,被试能很好地再现追随耳
的信息,而对非追随耳的刺激,除了一些
物理特征变化(如语言由男声变为女声)
能觉察之外,其他的任何东西都不能报告,
甚至当非追随耳的刺激由法语改为德语、
英语或拉丁语等的变化都觉察不到。
Evidence against filtering,
Some unconscious processing occurs
? GSR (galvanic skin response) conditioning experiment,
– One message coming in the left ear,and another set of
isolated words coming in the right ear,In the right ear,when
subjects got the word ―carpenter‖ they would get a shock,
– Afterwards shock is removed,During dichotic listening test,
subjects show elevated GSR to the word ―carpenter‖ in the
unattended channel,Even though they aren’t aware of the
word there,
– Semantically similar words (―builder‖) also elicit GSR response
-- some semantic processing takes place in unattended
channel,Also words that sound similar,
– But still no memory for message and not consciously aware of
meaning,
– Therefore there is some unconscious processing going on,
(二)衰减模型
Treisman( 1960)设计了一个双耳同时分听的追随耳
程序的实验。
– 左耳(追随耳),There is a house understand the
word,
– 右耳(非追随耳),Knowledge of on a hill,
– 结果,被试都报告为,There is a house on a hill.并
声称这是从一只耳朵听到的。
– 实验结果表明:当有意义的材料,分开呈现在追随
耳和非追随耳时,被试会不顾主试的事先规定(即
复述追随耳所听到的项目),而去追随意义。
– 这种现象只有在过滤器允许两只耳朵的信息都能通
过的前提下才能实现,即人可同时注意两个通道的
刺激。
(二)衰减模型
? Treisman( 1960,1964)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对过
滤器模型加以改进,提出了衰减模型
( attenuation model)。 Treisman认为,高级分
析水平的容量有限,必须由过滤器加以调节,不
过,这种过滤器不是只允许一个通道(追随耳)
的信息通过,而是既允许追随耳的信息通过,也
允许非追随耳的信息通过,只是非追随耳的信号
受到衰减,强度减弱了,但其中一些信息仍然可
得到高级加工。
(二)衰减模型
(二)衰减模型
? 解释:追随耳和非追随耳的信息都先通过初级的物理
特征分析,然后都经过过滤器。只是非追随耳的信息
经过过滤器时受到衰减,以虚线表示;而追随耳的信
息未衰减,仍以实线表示。
? 为了解释受到衰减的非追随耳的信息如何得到高级分
析而被识别,Treisman将阈限概念引入高级分析水平。
? 她认为,已储存的信息如字词(在图中以圆圈表示)
在高级分析水平(即意义分析)有不同的兴奋阈限。
追随耳的信息,通过过滤器时其强度没有衰减,可顺
利地激活有关的字词,从而得到识别;而非追随耳的
信息,由于受到衰减而其强度减弱,常常不能激活相
应的字词,因而难于识别。
? 但是,特别有意义的项目如自己的名字,虽然有较低
的阈值,却仍可受到激活而被识别。
衰减模型和过滤器模型的基本共同点
? 两者都认为高级分析水平的容量有限,
必须由过滤器来加以调节;
? 两者都认为这种过滤器的位置处在初级
分析和高级的意义分析之间;
这种注意选择都具有知觉性质。
为此,在当前的认知心理学中,多倾向
于将这两个模型合并,称之为
Broadbent-Treisman过滤器 --衰减模型,
并将之看作注意的知觉选择模型。
(三)反应选择模型
? Deutsch等人( 1963)提出了反应选择模型
( response selection model),之后,
Norman( 1968,1976)支持这个模型并
加以一定的修订。
(三)反应选择模型
? 基本假定:由感觉通道输入的所有信息都
可进入高级分析水平,得到知觉加工,并
加以识别。
而注意选择位于知觉和工作记忆之间,即
过滤器不在于选择知觉刺激,而在于选择
对刺激的反应。
其选择标准是刺激对于人的重要性。
(三)反应选择模型
支持实验,
? Hardwick( 1969)设计了一个双耳同时分听的
追随靶子词实验。
? 在实验中,向被试的双耳同时呈现一些刺激,
其中包括一些靶子词。
? 这些靶子词呈现在右耳或左耳的数量相同,但
呈现的顺序是随机的。要求被试不管右耳还是
左耳听到靶子词,都要作出分别的反应。
? 实验结果:右耳和左耳对靶子词的反应率达到
59%~68%。双耳的反应率很接近。
(四)知觉选择模型和反应选择模型的比较
? 两类注意模型的主要不同点,在于对注意选择机制
(即过滤器)在信息加工系统中所处的位置不同。
(四)知觉选择模型和反应选择模型的比较
Treisman和 Geffen( 1967)为了验证以上两种模型,设
计了一个双耳同时分听实验,在此实验中既设置了追随耳
程序(即让被试复述追随耳中所听到的项目),又设置了
追随靶子词的程序(即在同时呈现给两耳的刺激中,分别
随机地安排一些特定的靶子词,并要求被试无论是追随耳
还是非追随耳听到靶子词时,都要做出反应,分别记录两
耳对靶子词的反应次数)。可以做出如下预测,
– 若追随耳能听到靶子词并做出反应,而非追随耳听不到并不能做
出反应,则支持过滤器模型;
– 若追随耳和非追随耳都可听到靶子词并做出反应,但追随耳对靶
子词的反应次数应多于非追随耳,则支持衰减模型;
– 若追随耳和非追随耳都可听到靶子词并做出反应,并两耳对靶子
词的反应次数接近,则支持反应选择模型。
– 实验结果:追随耳对靶子词的反应率是 86%,而非追随耳的反应
率是 8%。这一实验结果有利于衰减模型,支持知觉选择模型。
(四)知觉选择模型和反应选择模型的比较
? Deutsch等( 1967)则对以上实验设计提出批
评。他们指出,在 Treisman的实验设计中,两
耳实际上处于不等的地位,
?一耳为追随耳,另一耳则不是;
?在追随耳一方,对靶子词既要复述(即追随),
又要做出敲电键反应,即要做出两次反应;而
在非追随耳一方仅对靶子词做出敲击反应,即
一次反应。
? 这种设计会造成追随耳的信息比非追随耳的信
息更重要,因此,追随耳对靶子词的反应次数
比非追随耳的要多得多。
(四)知觉选择模型和反应选择模型的比较
? Treisman和 Riley( 1969)听取了 Deutsch等人的批评
意见,又重新设计了一个实验。在新的实验中,要求
被试当从追随耳中听到靶子词后,不要对其进行复述,
使两耳在接受靶子词的条件上一致,其他安排与前一
实验相同。
? 结果:追随耳对靶子词的反应率为 76%,而非追随耳
对靶子词的反应率为 33%。
? 此结果仍然支持知觉选择模型。
? 从反应选择模型的角度来分析,这一新的实验设计仍
然使两耳处于不等的条件。这不仅仅因为一耳被确定
为追随耳,而且即使就靶子词本身条件来看,两耳也
没有保持相同条件,即当追随耳的刺激受到逐个复述,
而听到靶子词时停止复述,这反而会使靶子词显得突
出而变得重要,以致影响反应输出,使追随耳的反应
率高于非追随耳的反应率。
(四)知觉选择模型和反应选择模型的比较
? 目前,对于这两类模型,心理学界还没有充分依据来
肯定一个而否定另一个。然而,从研究方法和研究的
具体问题而言,这两类模型似乎还不至于像双方所想
象的那么对立。
? 主张知觉选择模型的研究者,一般都运用附加追随耳
程序的双耳分听的实验方法。这种实验方法将注意引
向一个通道,然后再来分析和比较两个通道的作业情
况。可见,他们所研究的是注意的集中性。
? 而支持反应选择模型的研究者,一般都运用不附加追
随耳程序的靶子词的双耳同时分听的实验方法。这种
实验方法使注意分配到两只耳朵中,可见他们所研究
的具体问题是注意的分配性。
? 由于这两种实验方法和研究的具体问题不同,所以它
们必然会反映在实验结果上,并影响理论分析。
三、注意能量有限理论及其实验依据
? 无论是知觉选择模型还是反应选择模型都是以认知系
统的加工能力或资源有限作为出发点的;
? Broadbent( 1958)最早提出“注意是资源有限的加
工系统的工作结果”的想法,他所提出的注意过滤器
模型也体现了这种思想;
? 然而,前面的模型并没有用这种思想来具体说明注意,
没有成为注意的机制或解释注意的原则。
? 因而从 70年代开始,一些认知心理学家已经开始避开
注意过滤器在信息加工系统中所处的位置,而把注意
能量有限当作注意机制来解释注意。
(一)注意能量分配模型
? Kahneman( 1973)在, 注意与努力, ( Attention
and Effort)一书中提出注意能量分配模型。
(一)注意能量分配模型
? Kahneman认为,人可利用的资源总是和唤醒相连的,其资
源的数量可随各种情绪、药物、肌肉紧张等因素的作用而
变化。
? 图中的资源分配方案是决定注意分配的关键。而分配方案
则要受制于唤醒因素可利用的能量、当前的意愿、对完成
作业所要求能量的评价以及个人的长期意向。在这些因素
作用下,所实现的分配方案就体现着注意的选择。
? 对完成作业所要求能量的评价是一个重要因素。它不仅影
响唤醒水平,使可利用的能量增加或减少,而且极大地影
响着分配方案;
? 个人长期意向反映着不随意注意的作用,即它要求将能量
分配给新异的刺激、突现刺激和自己的名字等;
? 当前意愿体现着完成当前作业的要求和目的等。
? 从这个模型可知,只要不超过可利用的能量,人就可同时
接收两个或多个输入,或者从事两种或多种活动。
(一)注意能量分配模型
Norman等人( 1975)把能量或资源有限分成两类过程,
?资源有限过程( resource-limited process),若某作
业因受到所分配的资源的限制,而不能有效地完成。
但一旦能得到较多的资源,这种作业就能顺利地进行,
则称之为资源有限过程;
?材料有限过程( data-limited process),若某作业因
受到其质量低劣或记忆信息不适当的限制,当时即使
分配到较多的资源,也不能改善该作业操作水平,则
称之为材料有限过程。
双作业操作的互补原则( principle of complementarity)
在进行双作业操作过程中,如果一个作业的操作所需
用的资源增加多少,就会使另一作业操作可得到的资
源相应地减少多少。
(一)注意能量分配模型
认知容量( cognitive capacity)模型的三点假
设
– 首先,容量模型假设不同来源的刺激产生的干扰是非
特定的。 当我们同时进行两件事时,所产生的问题并
非由于这两件事互相干扰,而是进行两件事需要较多
的资源,超出我们所供应的范围。因此,该模型预测,
只要这些活动不超过所需的资源数目,我们便能同时
进行这些活动。
– 第二个预测是跟着第一个预测而来的,即 当这些活动
所需的总资源要求超过既有容量时,要同时进行第二
件事,必然使第一件事的反应退步。
– 第三个预测是 认为分配决策有弹性,能改变来适应输
入刺激的资源需要。 ( Johnson & Heinz,1978)
(二)支持实验
Posner和 Boies( 1971)的实验,
– 被试要同时做两个实验项目
– 主要项目(即被试必须集中注意的)使字母配
对项目。 视觉警告信号出现后,被试先看到一
个字母,如 T,约持续 50ms。第二个字母于 1s
后出现,被试决定是否与第一个字母相同,以
按键表示。如果字母相同,被试以右手食指按
键,如果字母不同,被试以右手中指按键。
– 第二个实验项目是 听觉侦察项目,以耳机呈现
声音刺激几次,被试若听到声音,则以左手食
指尽快按键表示。
(二)支持实验
? 第一点显示声音出现在警告信号之前,侦察出声音的
平均反应时间,这点是作为比较的基础;
? 如果声音出现在字母前,合理的假定是认为被试能集
中所有注意力在声音上;反之,声音出现在字母后,
很可能由于被试把认知资源分配在主要实验项目上,
而增加反应时间。
? 当警告信号出现时,及稍后,声音侦察反应时间减少。
警告信号的功能是在增加被试的警觉性,增加可用资
源。
? 在第四点的反应时间最少,这是当被试已辨认出第一
个字母,声音立刻呈现的情形。
(二)支持实验
这个研究具体支持 Kahneman的第一个假设,当整个
情境要求不超过可用容量时,被试能处理互相竞争的
刺激。 警告信号的警觉效果并不持久,在延长时距中
(即第二个字母尚未出现),被试可能从感觉记忆中
引出第一个字母的代码,并在工作记忆中产生较持久
的认知代号,这解释第 6点增加反应时间的理由。但是
反应时间增加最多的是第 7点和第 8点,在这两点以上,
第二个字母已经出现,被试忙着分类、辨认并判断。
这些活动占用了被试大多数的可用资源,剩下少之又
少的资源来处理声音。因此这个发现也支持
Kahneman的第二个预测; 当所需资源超过容量时,
听觉侦察反应项目的成绩必然退步。
(三)对能量模型的疑问
? 到底什么是资源?资源的本质是什么?
? 没有人能肯定地回答这个问题。
? 有些研究者认为所谓的“资源”是神经系
统基本和组成运作的结果。
四、两种加工过程理论
在能量有限理论的前提下,Schneider和
Shiffrin( 1977)提出了两种加工过程理论 ——
控制性加工和自动加工。
控制性加工( controlled processing) 是一种需
要应用注意的加工,其容量有限,可灵活地用
于变化着的环境。由于这种加工受人的意识控
制,所以称为控制性加工,又称注意性加工;
自动加工( automatic processing) 是不需应用
注意,无一定的容量限制,不受人的意识控制
的加工,并且一旦形成就难于改变。
练习与自动加工
自动加工与练习有密切关系
Shiffrin和 Schneider( 1977)视觉搜索实验:
在该实验中要求被试在一系列字母中搜寻目标
字母,而目标字母数从 1~6个随机变化;因变
量为反应时间。
? 结果,
?未经练习的被试,其反应时随目标字母数增加而增加;
?经反复练习的被试,其结果是他们搜寻 6个目标字母与
搜寻 1个目标字母的反应时间几乎相同。
练习与自动加工
? 结果:未经练习的被试,其反应
时是目标数量的函数,这种现象
被称为搜寻的目标物数量效应。
? 经过反复练习之后,被试对 6个目
标物的反应与对一个目标物的反
应,其速度趋于相同,也就是说,
搜寻目标物数量效应的消失。
? 为什么这种效应会消失呢?
Shiffrin等人认为,因经反复练习,
被试对于搜寻目标物已经形成了
自动化。
特征整合论
Treisman( 1977,1980)提出的特征整合论
( feature integration)是在注意研究的背景中
提出来的。她吸取了由 Schneider和 Shiffrin所
提出的自动加工和控制性加工的思想,特别是
吸取了 Neisser所提出的前注意加工和集中注
意加工;注意在数据驱动(即自下而上)和概
念驱动(自上而下)的共同作用下引导知觉以
及平行加工和系列加工等思想,并进一步发挥
了 Neisser的 把注意与知觉操作相联系的思想,
力图 将注意与知觉的内部过程更紧密地结合起
来 。
Neisser( 1967)的理论观点,
? Neisser最先提出前注意加工和集中注意加
工。前注意加工是自动的,可能是平行的
加工;集中注意加工则是系列的加工。
? 注意在概念驱动和数据驱动的共同作用下
引导知觉,知觉是主动的、灵活的。
? Neisser着眼于注意和知觉操作的联系。
特征整合论
? 特征整合论的核心是将客体知觉过程分成早期的
前注意阶段 和 特征整合阶段 。理论的出发点是知
觉的特征分析。
? 知觉在前注意阶段是对特征进行自动的平行加工,
无需注意,在整合阶段,通过集中注意将诸特征
整合为客体,其加工方式是系列的。对特征和客
体的加工是在知觉过程的不同阶段实现的。
? 特征看作是某个维度的一个特定值,而客体则是
一些特征的结合。
例如,图形、颜色都是维度,三角形、红色则分
别为这两个维度的值,而红色三角形是红色和三
角形这两个特征值所组成的客体。
五、注意的促进和抑制及其正负启动实验
? 启动实验研究
? 负启动效应的实验研究
? 关于负启动的起因
(一)启动实验方法
启动效应( priming effect)是指先前的
加工活动对随后的加工活动所起的促进
作用。
相对于起抑制作用而言,起促进作用的启动效
应被称为正启动效应或促进性启动效应;起抑
制作用的启动效应则被称为负启动效应
( negative priming effect)或抑制性启动效应
( inhibitory priming effect)。
(二)负启动效应的实验研究
? 负启动效应最早是由 Dalrymple-Alford和
Budayr( 1966)在 stroop色词研究中提出
的。
? 负启动作为分心物抑制的研究方法却是由
Tipper的研究而开始的。
注意选择性机制的两种理论,Tipper的研究
? 一种观点认为,选择的主要作用是使专注信
息得到进一步加工(即目标激活)。
? 另一种观点认为,选择具有双重机制,即专
注信息的进一步加工和被忽略信息的积极抑
制相结合(即目标激活和分心物抑制)。
Tipper的负启动实验的方法学思想:如果在
专注刺激的选择期间,一个被忽略信息的内
部表征是与抑制相联系的,那么对要求相同
内部表征的一个随后的刺激加工就会象先前
被忽略的信息一样被削弱。
Tipper & Cranston( 1985)负启动实验
? 向被试呈现用红、绿墨水书写的两个部分重叠的英文
字母,红字母为目标字母,即要求被试又快又准地读
出字母;绿字母为分心字母,要求被试不理会它。并
且设置 3种条件,
?控制条件,即每次试验中目标字母和分心字母都是不
同的;
?分心字母启动条件,即在启动显示中的分心字母将作
为探测显示中的目标字母;
?重复分心字母条件,即分心字母在各试验中保持不变。
? 结果:分心字母启动条件下的反应时最长,并且与控
制条件下的反应时差异显著。
(三)关于负启动的起因
Neill和 Valdes( 1996)归结为 6种
?反应压制( response suppression)
?认知去活化( cognitive deactivation)
?编码协调( code coordination)
?认知阻塞( cognitive blocking)
?S-R映射( S-R mapping)
?情景恢复( episodic retrieval)
六、注意的生理机制的研究
对注意的研究大体可分为两大类,
– 研究注意的认知机制
– 研究注意的生理机制
(一)关于注意的生理指标的探索
? 关于注意的生理机制的研究始于对朝向反
射的研究。
? 20世纪 60年代初,在心理学研究中正式采
用计算机的叠加功能对人脑颅表电位进行
加工,提出了一系列过去不可能观察到的
心理活动所引起的脑电波,并形成了一个
独特的事件相关脑电位( event-related
brain potentials,简称 ERP)研究领域。
(二)神经匹配模型
? 神经匹配模型( the neuronal matching model)认为,刚刚
呈现的外部刺激在神经系统内形成了某种神经元组合的固
定反应模式。如果同一刺激重复出现,传入的信息与已形
成的反应模式相匹配,则朝向反射就会消退。但若刺激因
素发生变化,新的传入信息与已形成的神经活动模式不相
匹配,则朝向反射就又重新建立起来。
? 因此,Sololov认为,无论是第一次运用新异刺激引起的朝
向反射,还是在它消退之后,由刺激模式变化所再次引起
的朝向反射,都是由同一神经活动模型的机制所实现的。
? 具体而言,这种机制发生在对刺激反应的传出神经之中,
在这里将感觉神经元所传入的信息模式和中间神经元所保
存的以前刺激痕迹的模式相比较。如果两种模式完成匹配,
则传出神经元不再发生反应;如果两种模式不匹配,那么
就会使传出神经元从不反应状态变为反应状态。
(三)神经活动双重过程模型
Groves和 Thompson( 1970)在他们对动物实验研究的基础
上,提出了神经系统“双重过程模型”( dual-process
model)。
? 他们发现,在神经系统中有一些特定的细胞,对任何输入都
发生反应并快速放电。更强的输入就会有更多的神经细胞的
反应。一系列较弱的输入,随时间的延续也会逐渐增加神经
放电。这种效应称之为敏感化( sensitization)
? 他们还发现,当重复一个输入时,参与对这个特定输入加工
的一些神经细胞就会变得疲劳,并随着输入的每一次重复,
该细胞的反应强度逐渐减弱。这种效应称为习惯化
( habituation)。
? Groves和 Thompson推断,有机体对输入的反应强度是习惯
化和敏感化两种作用的整合 。他们称这为双重过程模型。
第四章 感觉与知觉
第一节 感觉的概述
(一)感觉和知觉的概念
(二)感觉的种类
(三)知觉的种类
(四)感觉现象
(五)知觉的基本特征
感觉与知觉的概述
一、感觉和知觉的概念
1.感觉 (sensation)的概念
( 1)感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
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 2)感觉的概念分析
? 感觉是一种直接反映,它要求客观事物直
接作用于人的感官。
? 感觉所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而
不是事物整体和全貌。
? 感觉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感觉 (sensation)的概念
( 3)感觉的作用(意义)
A.感觉是认识的开端;
B.感觉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基础。
如,感觉剥夺实验 。
1954年,心理学家贝克斯顿等在加拿大的麦克吉尔大
学进行了首例感觉剥夺试验研究。他们在付给大学生
每天 20美元的报酬后,让他们在缺乏刺激的环境中逗
留。具体的说,就是在没有图形试图视觉(被试须戴
上特制的半透明的塑料眼睛)、限制触觉(手和臂上
都套有纸板做的手套和袖子)和听觉(实验在隔音室
里进行,用空气调节器的单调嗡嗡声代替其听觉)的
环境中,静静地躺在舒适的帆布床上。
感觉剥夺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感到无聊和焦躁不安是最起
码的反应。在实验过后的几天里,被试者注意力
涣散,不能进行明晰的思考,智力测验的成绩不
理想等。通过对脑电波的分析,证明被试的全部
活动严重失调,有的被试者甚至出现了幻觉(白
日做梦)的现象。
感觉迟缓
各种刺激作用于其相应的各种受纳器或感觉
器官,正常状态下,会立即被机体感知而产生相
应的各种形态的感觉。如感觉器官受刺激后,反
应延迟至数秒或数十秒后才感知,即为感觉迟缓。
此情况可以是感觉过度的一种症状,此时尚有感
觉阈值增高、感受性降低、必须较强刺激才能感
觉及感觉呈爆发性、扩散性等特点,但感觉常定
位不明确、难以形容、难以忍受,并向四周扩散。
常见于周围神经损伤、周围神经炎的恢复过程中
以及丘脑病变等。
( 3)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 感受性 (sensitivity)是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
也就是人对刺激的感觉灵敏程度。
? 每个人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即感受性)
是不同的。感觉能力是通过 感觉阈限 来测
量的。
?感觉能力和感觉阈限成反比,感觉阈限越
大,感觉能力越差。
?人的感觉能力可以通过训练加以提高。
感觉阈限 (sensory threshold)
?绝对感觉阈限 ( absolute sensory
threshold)是指引起某种感觉的一定程度
的刺激量。
?差别感觉阈限 (difference threshold)是指刚
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
人类重要感觉的绝对阈限
感觉类别 绝对阈限
视 觉 晴朗的夜空中可以见到 30英里外的烛光
听 觉 安静条件下可以听见 20英尺外手表的滴答声
味 觉 一茶匙糖溶于 2加仑水中可以辨别出甜味
嗅 觉 一滴香水扩散到三个房间的套房
触 觉 一只蜜蜂翅膀从 1厘米高处落在你的面颊
温冷觉 皮肤表面温度有摄氏 1度之差既可觉察
2.知觉的概念
? ( 1) 知觉 (perception)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
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与意义的反映。认知心
理学强调知觉是人脑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的
过程。
寂静的原始森林、蔚蓝色的海洋、多彩的云霞;观赏
到的杨柳依依、芳草萋萋,听到的潺潺的流水,感受到的
和风习习等,皆是事物整体映像的反映。
? ( 2) 感觉和知觉的关系
区别,
1,感觉的产生主要来自于感觉器官的生理活动
以及客观刺激的物理特性。知觉是在感觉的
基础上对事物的各种属性加以综合和解释的
心理活动过程。
2,感觉反应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而知觉
是对客观事物的整体和意义的解释。
3,从严格意义上讲,感觉是天生的反应,而知
觉却是后天学习的结果。
联系,
1,感觉和知觉同属认识的初级阶段,都是人脑对客观
事物的直接反映;
2,感觉是知觉的基础,是知觉的有机组成部分,知觉
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是感觉的有机综合。
3,感觉和知觉两者同时发生,合称感知。
? 觉察 (detection)
? 分辨 (discrimination)
? 确认 (identification)
知觉作为一种活动,包含了相互联系的几种作用,
二、感觉的种类
? 感觉依据感觉分析器和它所反映的特定刺激物,可以
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两大类。
? 外部感觉 是个体对外部刺激的觉察,主要包括视觉、
听觉、嗅觉、味觉、皮肤觉。
? 内部感觉 是个体对内部刺激的觉察,主要包括机体觉、
平衡觉和运动觉。
? 其中 视觉 和 听觉 是最重要的感觉。
1.视觉 (vision)
? 视觉 是个体对光波刺激的觉察。是个体辨
别外界事物的明暗、颜色等特性的感觉。
? 视觉是人类最重要的感觉。
? 研究证明,在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有 80
%左右的信息是靠视觉获取的。
( 1) 视觉的适宜刺激为波长为 380~ 780毫
微米的光波(电磁波)
紫 蓝 绿 黄橙 红
400 500
可见的光谱
波长(毫微米)
600 700
( 2)颜色视觉
① 颜色的基本特性,
?颜色 (color)是光波作用于人眼所引起的视觉
经验。
?颜色具有 色调, 明度, 饱和度 三种特性。
这些特性是由光波的物理特性决定的。
色调 (hue)
? 色调是颜色的最重要的属性。不同的
光波引起的不同感觉称为色调。它决定于
光波的波长。
物体表面对不同波长光线的选择性反射
明度 (brightness)
? 明度是指颜色的明暗程度,主要取决于光
的物理强度。
? 光的强度越大,颜色越亮,最后接近白色;
光的强度越小,颜色越暗,最后接近于黑
色。
? 例如,黑纸上反射出投射于它的全部光的
一小部分,而打印却反射了投射光的 80%。
饱和度 (saturation)
?饱和度指颜色的纯洁度。它取决于光波成
分的复杂程度。一般是看主波长占的比例。
光波成分越单纯,颜色越鲜艳,即饱和度
高。反之,则饱和度低。
( 2)颜色视觉
② 色觉异常
色觉异常主要包括 色弱和色盲 两类。
色盲是指对 红 绿 蓝 三种颜色完全不产生色觉经验者。
色弱患者虽然能够区分光谱上的各种颜色,但对红
色、绿色区的颜色感受性很低,在刺激光较弱时,这些
人几乎分辨不出任何颜色。色弱患者在男性中占 6%
在整个人口中,色觉缺陷者在男女比例上差异悬殊,
在男性中约占 8%,而女性中仅占千分之四。这类现象按
照生理学家的解释与人体性染色体中 X染色体有关。
2.听觉 (hearing)
? 听觉 是个体对声音刺激的觉察。
( 1) 听觉适宜刺激的频率 16~20000HZ的声波
人耳最敏感的声波频率是 1000~4000HZ。
( 2) 听觉的基本特性
听觉具有音调、音响、音高三种特性。
音调
?音调是表示声音高低的感觉,主要是由声
波的频率决定的。
?频率越大,听到的声音就越高。
? 成年男子说话声的频率为 95~142赫兹,成年女子说话
声音的频率为 272~653赫兹。女子比男子声音高,女高
音歌唱家多,中音少;男高音歌唱家少,中音多。
音响
? 音响是指听到声音的强弱,主要决定于声波振幅,
振幅越大,声音就越响;振幅越小,声音越轻。
? 响度的单位是分贝,一般超过 120分贝的声音就
会使人耳产生痛感。
? 普通谈话的声音为 60分贝,响雷的响度为 120分贝,科学
研究证明,在实验室接受高达 150分贝的老鼠,又发生死
亡的危险。
音色
? 音色,也叫音品,是把基本频率和强度相同,但
附加振动成分不同的声音彼此区分开来的特殊品
质。主要由声波成分的复杂程度决定的。
? 例如,长笛和单簧管,钢琴和吉他同奏一首乐曲,
我们感觉不同,就是音色上的差别。
3.嗅觉 (sense of smell) 4.味觉 (sense of
taste)
? 嗅觉是由有气味的气体物质引起的。
? 味觉的适宜刺激是溶于水的化学物质。
5.皮肤觉 (skin sense)
? 刺激作用于皮肤引起各种各样的感觉,叫
皮肤觉(肤觉)。
? 皮肤感觉可以分为触觉、冷觉、温觉、痛
觉等。
6.动觉
动觉也叫运动感觉,它反应身体各部
分的位置、运动以及肌肉的紧张程度,是
内部感觉的一种重要形态。
7.平衡觉
? 平衡觉也叫静觉,它是由人体作加速度或
减速度的直线运动或旋转运动时所引起的。
? 平衡觉的感受器位于内耳的前庭器官。
8.机体觉
? 机体觉也叫内脏感觉,是由内脏的活动作
用于脏器壁上的感受器产生的。
? 饥渴、饱胀、便意、恶心、疼痛等感觉。
三、知觉的种类
? 按照知觉所反映对象的特点,可以将知觉分为 物
体知觉和社会知觉 。
? 按照知觉所凭借的感觉信息的来源不同,可以将
知觉分为 视知觉、听知觉、嗅知觉、味知觉、触
知觉 。
三、知觉的种类
? 按照知觉的性质和特点,在传统心理学领域内,
通常把知觉分成 时间知觉, 空间知觉, 运动知
觉 和 错觉 这四大类型。随着知觉心理学研究的
进展,西方不少心理学家认为,知觉是一个系
统,是不同感觉通道协同作用的结果。所以他
们试图从另一维度对知觉进行分类。 吉布森 在
1966年提出人具有五种知觉系统,即基本的定
向系统、触觉系统、气味系统(味觉和嗅觉)、
听觉系统和视觉系统。
? 知觉映像与客观事物不相符合的情况称作 错觉 。
1.物体知觉
? 以物质或物质现象为知觉对象的知觉,即物体知
觉。
? 依据知觉所反映的事物的特性,可分为 空间知觉,
时间知觉, 运动知觉 。
( 1)空间知觉
? 空间知觉是人对事物的空间特性与关系的
认识。它以感觉为基础,对自身所在空间、
与自身周围空间中各事物之间关系综合了
解的心理历程。
? 空间知觉的作用,动物、人类
? 空间知觉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深度
知觉以及方位知觉等。
( 2)时间知觉
? 时间知觉是人脑对客观现象延续性和顺序性
的反映。
( 3)运动知觉
? 运动知觉是人脑对物体空间位移和移动速度
的知觉。
? 通过运动知觉,我们可以分辨物体的静止和
运动状态以及运动速度的快慢。
? 一般按照人所知觉到的各种运动现象的形成
条件,将运动知觉分成真动知觉和 似动知觉 两大
类。
返回
2.社会知觉
? 以社会生活过程中的人为知觉对象的知觉,
叫 社会知觉 。
? 社会知觉包括对他人的知觉、人际知觉、
自我知觉和角色知觉。
( 1)对他人的知觉
? 对他人知觉主要是知觉对象的外部特征。
如:言谈、举止、仪表、相貌等,此外,对他人知
觉也受到知觉者的主观态度影响。
? 影响他人知觉的心理因素,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刻板印象
光环效应
与背景作用相类似。人对他人的多数判断最初是根
据好坏得出来的,一个人被认为是好的,他就被一种
积极的光环所笼罩,从而也就被赋予其他好的特质。
如果他被认为是坏的,他就被一种消极的光环所笼罩,
从而也就被赋予其他不好的特质。这后一种效应又称
为魔鬼效应。一个人对他人的评价,往往受他对被评
价者的总印象的影响。被评价的特质越是模糊,越是
难于测量,这种效应就表现得越明显。
因光环效应不利于评价,所以使用评价量表的心
理学家想出一些办法加以克服,如评价人时采用一个
特质一个特质地评定,使评价者知识均等,对评价者
加以训练等。
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普通心理学记忆研究中提出的原理,这个原理在印象
形成上同样起作用。它说明,输入信息的顺序对印象形
成有重要影响。最先接受的信息作用最大,最后接受
的信息也起较大作用。前者称为首因效应、后者称为
近因效应。这两种效应看来似乎是矛盾的,但实际上
并不矛盾。一则两种效应都对中间信息有损害,二则
首因效应似乎欠持久,除非最后接受的信息被彻底整
合,否则近因效应是暂时的。
( 2)人际知觉
? 人际知觉 是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知觉,包括自己与他人,他人与他人的关系。
? 人际知觉有明显的情感因素参与知觉过程。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都想在第 1次约会时给人以良好的印象,因为人们普遍认
为第一印象是非常重要的。
社会心理学家 A.鲁申斯作过如下实验:他编写了两段短文,描述一个男
孩的日常活动。在第 1段短文中把他描述成一个外倾型人,在另一段短文中
把他描述为一个内倾型人。鲁申斯把两段短文结合起来,顺序是先第 1段后
第 2段,或者先第 2段后第 1段。读完后要求被试评定这个男孩的特质类型。
结果证实了首因效应。当第 1段在前时,被试把这个男孩评定为外倾型人。
当第 2段在前时,被试把这个男孩评定为内倾型人。但是,如果在两段描述之
间插入某些其他活动,则较近的信息有更大影响,出现近因效应。假定上个月
你在一次晚会上认识了一个人,给你的印象不太好,但是本周内你又碰上了
他,这次给你的印象却是好的,那么你对他的印象可能是好的。如果让你把全部有关其人的信息放在一起,则近因效应可能消失。
对这种顺序效应有几种解释,一种解释是同化说,认为最先接受的信息形成
的原始印象构成核心知识,后来的其他信息被整合到这个核心知识中去;另
一种解释是以注意为基础的,认为先前接受的信息受到更多的注意,而后来的信息则易遭忽视,至少是加工较少。
( 3)自我知觉
? 以自己为知觉对象,对自身的生理变化和心理状况的知
觉,称为 自我知觉 。
以自我作为认识的对象,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
它属于社会知觉的一种形式。自我既是认识的主体,同
时也是认识的客体。其认识的主要对象包括自己的个性
心理的一切方面及相应的行为表现。自我知觉在交往过
程中随着他人的知觉而形成的。通过对他人知觉的结果
和自我加以对照、比较才使他产生对自己的表象。
马克思曾指出,"人降生时是没有带镜子来的,他是
把别人当镜子来照自己的。 "对自我知觉和对他人的知
觉二者是紧密联系的,对他人的知觉愈深刻、全面,对
自我的认识就会愈随之而发展。自我知觉对自身的行为
有重要调节作用。正确的自我知觉会使一个人在群体中
的行为得体;相反,一个缺乏自知之明的人常常会使他
遭到各种不应有的挫折。
自我和自我知觉
? ―自我”是在社会关系和社会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每个
人的活动、心理、意识及其机体自身的统一体。
?,自我”从广义上说,是指一切个体能够称之“我的”
之总和。它既包括个体的躯体、生理活动、心理活动;
也包括所有与个体有关的存在物,如个人的事业、成就、
名誉、地位、财产、权力等。狭义的自我,仅指个体对
自己心理活动的认识与控制。
? 自我有以下几种特征,
①自我的社会制约性。
②自我的个别差异性。
③自我的意识性。
④自我的同一性。
( 4)角色知觉
? 根据他人表现出来的行为,对其在社会上扮演的角色的知觉,称
为 角色知觉 。
角色 (role)指对一个人在与他人交往时所期望的行为模式。一个人
的角色反映了他在社会系统中的地位,以及相应的权利和义务,
权力和责任。为了能够与他人进行交往,人们需要某种预期他人
行为的方法。角色正是在社会系统中起到这一作用。
人们在工作岗位内外都有多种角色。一个人可以具有工人的职
业角色,家长的家庭角色,俱乐部主席的社会角色,以及其他许
多角色。在各种不同的角色中,同一个人可能既是买者又是卖者,
既是上级又是下级。每一个角色都要求不同的行为。
哪条线段更长?
(A)
(B)
(A)
(B)
图 1 图 2
3.错觉
( 1)定义,
错觉 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对事物必然
会产生的某种固定倾向的歪曲知觉。
3.错觉
( 2)错觉与幻觉
错觉是在一定条件下必然产生的,是
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
幻觉却是在没有外界刺激物的情况下
出现的虚幻知觉。
3.错觉
( 3)错觉的种类
?几何图形错觉
?形重错觉
?方位错觉
?时间错觉
3.错觉
( 4)错觉产生的原因
?客观原因
?主观原因
第二节 感知规律与特征
一、感觉现象
1,感觉后象
2,感觉适应
3,感觉对比
4,不同感觉间的相互作用
二、知觉的特征
1,知觉的意义性(理解性)
2,知觉的整体性
3,知觉的选择性
4,知觉的恒常性
一、感觉现象
1.感觉后象
(1) 概念
当刺激对感官的作用停止以后,感觉并不立即消
失,而是继续维持一段很短的时间。这种在刺激作用
停止后暂时保留的感觉映象,叫感觉后象。
( 2)感觉后象的示例,
视觉后象表现得最明显。
? 图 1:盯着灯泡看三十秒种以上,尽力不要移
动你的目光。 然后把你的目光移到灯泡右边的
区域,或者任何白色的区域。
? 图 2:颜色后象
感觉现象-感觉后象
唐代诗人李白酒后作的一首诗,其中有两句是,催弦拂
柱与君饮,看来成碧颜始红”,即把红色看成绿色了。
梁代王僧孺在一诗中也有两句,谁知心眼乱,看来忽成
碧”,这也是将红色看成绿色了。
( 3)感觉后象的应用,
感觉后象 可以使我们对断续出现的刺激产生连续的感
觉。当然,这种断续刺激的出现必须达到一定的频率。
电影正是运用了感觉后象的心理学原理。
2.感觉适应
( 1)定义,
感觉适应是指刺激物持续作用于感觉器官所
引起的感受性的变化。
( 2)感觉适应的表现,
适应现象表现在所有的感觉中。
?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 3) 感觉适应的意义
利,有利于减少身心负担;对于我们感知外界
事物、调节自己的行为,具有积极的意义。
弊,使人丧失警觉性。
2.感觉适应
( 4)适应的一般规律
持续作用的强刺激使感受性降低;
持续作用的弱刺激使感受性增高。
3.感觉对比
( 1)定义,
感觉对比 是同一感官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
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 2)感觉对比的种类,
同时对比
继时对比
图 1,灰色方块放在黑色背景上比放在白色背景上,显
得更加明亮一些。
图 2,如果把一个灰色的小方块放在绿色的背景上,看
起来小方块显得带红色,放在红色的背景上则显得带绿色。
4.不同感觉间的相互作用
( 1)定义,
不同感觉间的相互作用,指的是一种感觉的
感受性会由于其他感觉的影响而发生变化的现象。
( 2)不同感觉的相互补偿
感觉的补偿 是指某种感觉系统的机能丧失后
而由其他感觉系统的机能来弥补。
( 3)联觉
当某种感官受到刺激时出现另一种感官的感
觉和表象的现象称为 联觉 。
( 3)联觉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
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的清香,仿佛远
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朱自清, 荷塘月色,
甜蜜的嗓音、沉重的乐曲、明快的曲调 ……
知觉理论
? ① 格式塔理论 。认为知觉具有主动性和组织性;
人总是尽可能用简单的方式去感知外界刺激,知
觉遵循“概略”规律;知觉符合于神经系统的特
征。
? ②知觉的推断理论 。假定知觉经验是一个混合物,
它一部分信息来自当前的感觉,大部分信息是从
贮存的信息库中提取出来的。知觉可以预测外界
刺激的性质,具有适应环境的功能。
? ③心理物理对应理论 。认为知觉中完全不需要假
设有推理过程参与,因为刺激已经相当完整和详
细,足以产生知觉,知觉与刺激相对应。
知觉链,对知觉系统的一种解释
知觉链由五个环节组成,
①外界环境,环境中的物质属性是知觉 源泉;
②中介物,外界环境中的物质的各种属性,通过中介物
(如光、空气力、热等)传达到人的感觉器官;
③各种形式的能量以及中介物中的其它刺激与知觉系统
的感受器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不是机械地,
简单地进行;
④感受器到大脑的感觉神经,感受器把外界物理的、机
械的、化学的能量转换为生物电能,通过感觉神经传
至大脑;
⑤大脑,特别是感觉神经终止于大脑皮层上的相应投射
区。上述五个环节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是人形成正确
知觉不可缺少的。知觉链的概念,还能为人提供知觉
过程的线索。
二、知觉的基本特征
1.知觉的意义性(理解性)
? 人在知觉过程中,总是赋予知觉对象一定的
意义,这就是知觉的意义性(又称理解
性)。
? 过去知识经验影响知觉的内容。
? 在知觉过程中,思维和语言 起着重要的作
用。
达尔马提亚狗
这是什么?
2.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的对象具有不同的属性,由不
同的部分组成,人在知觉的过程中不并是
把对象感知为个别的孤立部分,总是倾向
于把零散的对象知觉为一个整体,这种特
性称为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的整体性分析
A.在整体性知觉中,物体的各部分所起的作用是
不同的。关键性的,代表性的,强化部分往往决
定对整体的知觉
B.在整体性知觉中,刺激物之间的关系起着很重
要的作用。刺激物的个别部分改变了,各部分的
关系不变,比较保持整体的知觉。
C.如果感知的对象是个熟悉的东西,那么知觉就
更多依赖于感觉并根据期其接近、相似、闭合、
连续等因素感知为整体。
D.知觉的整体性有赖于人的知识经验。
尽管这些点没有用线段连接起
来,但仍能看到一个三角形和一个
长方形。
知觉相似律
封闭性原则
知觉接近律
返回
3.知觉的选择性
当我们面对众多的客体时,常常优先知觉部
分客体。这就是知觉的选择性。被清楚地知觉到
的客体叫对象,未被清楚地知觉到的客体叫背景。
被清楚地知觉到的客体叫 对象,未被清楚地知
觉到的客体叫 背景 。
两歧图形
影响知觉的选择性的因素
1) 对象与背景的差别越大,越容易选择(差
别较大、活动的、新颖的等);
2) 人的知识经验、兴趣爱好影响知觉的选择
性;
3) 知觉者的知觉目的影响知觉的选择性。
4.知觉的恒常性
? 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知
觉映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这就是知觉的恒常性。
? 知觉恒常性现象在视知觉中表现得很明显,视知
觉的恒常包括大小,形状,亮度、颜色恒常性等。
形状恒常性示意图
返回
典
型
的
几
何
图
形
错
觉
是弯曲还是平行?
线条弯曲错觉
左
氏
错
觉
Back
看 A图,黑色的一圈圈的弧看起来是一个螺旋,其实它们是由一
组同心圆构成。看 B图,这种错觉逐渐不明显了。如果你用手遮住 A
图的上半部分,这种错觉不复存在。
A B
Fraser螺旋
在这幅图像中,一个
大个子正在追赶一个小个
子,对不对? 其实,这两
个人完全是一模一样的!
这是因为,在水平面上,
随着物体往后退,不仅视
角变小了,而且它们在视
野中相对于水平线的位置
也升高了。
请注意:两个灰色方块具有均匀的亮度。
返回
返回
第五章 表象与想象
第一节 表 象
四、表象和想象
(一)表象和想象的概念
(二)表象和想象的特征
(三)表象和想象的种类
(四)想象活动中的认知加工
(一)表象和想象的概念
1.表象的概念
2.想象的概念
1.表象的概念
( 1)表象的定义
表象 是过去感知过的事物在头脑中再
现出来的形象。
1.表象的概念
( 2)表象的作用
? 表象是从知觉过渡到思维的中间环节;
? 表象的积累和丰富可促进人心理发展;
? 表象是人们从事各种实践活动的必要条件。
1.表象的概念
( 3)表象和知觉
A,表象和知觉是不同的,知觉是对当时的客观事物
的反映,是由当前的客观事物引起的;表象是对
从前感知过,但现在并不在眼前的事物的反映。
B,表象没有知觉鲜明、清晰,表象中的形象具有模
糊、暗淡的一面。
C,表象不能表现所反映事物的一切特征和属性,具
有局限性。
D,表象较为不稳定,具有易变性 。
( 1)想象的定义
想象 是个体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
产生新形象的过程。
2.想象的概念
第二节 想 象
一、想象的概念
? 人类社会依据想象能力的差异可以分为两种人:循规蹈矩
者、开拓创新、标新立意者;
? 想象的作用体现在人类认识活动、审美活动和科学研究之
中;
我们在看小说时,头脑中会出现各种人物和情景的形
象;工程师根据自己在建筑方面的知识经验,设计出建筑
物的形象。这些都是想象。
(一)想象的内涵
想象是个体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产生新形象
的过程。
一、想象的概念
(二)新想象形成的三个方面,
– 语言、文字的描述
例如未到过长沙,未见过岳麓山、湘江、桔子洲的秋色的
人,当他朗读或听到别人朗读毛泽东的, 沁园春 ·长沙, 时,会
在头脑中形成一幅岳麓山、湘江、桔子洲的秋天景色的形象。
– 有待创新的新形象
新形象,也可能是现实中尚未有过、还有待于创造的事物的形
象。例如,作家、作曲家、发明家在实现创造之前,他们所要塑
造的新人物、所要谱写的新曲调、所要发明的新成品,就已经形
象地出现有他们的头脑中了。
– 未曾出现的形象
例如,人们头脑中所产生的关于神、鬼、孙悟空、猪八戒、
安琪儿、美人鱼等等的形象。
(三)想象与其他心理现象不同
想象既具有形象性,又具有新颖性
想象是通过对已有表象的加工而创造新形象的,它加
工的对象是形象信息,而不是语言或符号。同时,想象所
产生的形象与表象不同,是对已有表象的改造或重新组合。
例如,,猪八戒, 的形象虽然来自人的形象与猪的形象,
却既不同于人的形象,也不同于猪的形象。
想象是通过分析与综合的过程实现的
即从已有的表象中,把所需要的部分从整体中分解出
来,并按并一定的关系把它们综合成为新的形象。例如,
从猴子的表象中,分解出猴头来,又从人的表象中分解出
人身来,然后,把它们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孙悟空的基本
形象。
二、想象的认知加工方式
想象是一种高级认知活动。想象对已有表象的认知加
工,是一种复杂的分析与综合活动。在想象时,人们从已
有表象中抽取出必要形象元素,再将它们按照一定的构思
重新结合,构成新的形象。想象常用的认知加工方式有四
种,
(一)粘合
粘合就是把从未结合过的形象要素,结合在
一起,构成新形象。
例如前面所说的, 猪八戒, 的形象就是通过粘合而形
成的。在科技发明和艺术创作中,常使用加工方式。
二、想象的认知加工方式
(二)夸张
夸张就是对客观事物的形象中的某一部分进行改变,突出
其特点,从而产生新形象。 如漫画中的人物形象、神话中的
“千手观音”形象、童话中“大人国”和“小人国”的形象
等,都是使用了夸张而形成的。
(三)人格化
人格化就是对客观事物赋予人的形象和特征,从而产生的
新形象。 如动画片中的“米老鼠”的形象、神话中的风神、
火神、雷神、电神的形象,都是通过人格化而创造出的新形
象。
(四)典型化
典型化就是根据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来创造新形象。
如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就是作家综合了许多人的特点后创作
出来的。
三、想象的特点和作用
(一)想象的特点
1.想象中出现的形象是新的,不是表象
的简单再现;
乍看起来,想象的内容似乎超越现实,任何想
象都是在人们的实践活动中,在已有的表象基础上形
成,如马致远, 天净沙,秋思, 就会在我们脑海中展
示一幅充满苍凉气氛的“秋暮羁旅图” 这种苍凉的
景象虽然我们没有经历 ┉
(一)想象的特点
2.属于高级的认识过程之列
一天清晨日出时,一个修道士开始沿着盘旋的山路爬
山,到山顶的一个寺庙。山路狭窄,只有一两步宽。
这个修道士爬山时,时快时慢,一路上多次停下来休
息。他在日落前不久到达寺庙。在寺庙停留几天后他
开始沿原途返回山下,也是日出时起程,以变化的速
度行走,同样在路上休息多次。当然,他下山的平均
速度要比上山时快。试证明修道士在往返途中将于一
天中的同一时刻经过同一地点。
? 不过,解决问题的想象与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的
抽象思维不同,其主要的不同点在于后者依据思维规
律进行有步骤和连贯的思考,而想象可能是跃进一大
步。
三、想象的特点和作用
(二)想象的作用
1.补充作用,对人类的认识活动的补充
(残缺图、历史、星球知识)
2.预见作用
文艺作品, 长征,,红岩,,, 金光大道,,, 人道中年,,
,十六岁的花季,,花季雨季,,旅游中导游的介绍景点的想象
3.代替作用
游戏中孩子的角色扮演、散文名家高宝田, 巴黎指南,
4.对机体的调节作用
四、想象的种类
? 根据想象的目的性,可以将想象分为
无意想象
有意想象
四、想象的种类
(一)无意想象
事先没有预定目的的想象。无意想象是在外界刺激
的作用下,不由自主地产生的。
例如,看到浮云,自然而然地想象为人面、奇峰、
异兽;听到别人朗读诗词,不自觉地想象着诗词中所
描述的景况。无意想象是最简单、最初级形式的想象。
梦,也是一种无意想象。梦的内容具有生动形象性,
这些形象,往往又不是以前感知过的事物的再现,它
也是一种在人脑中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
新形象的想象活动。但梦又是在睡眠状态下无意识地
进行的,因而,它是一种无意想象的极端形式。
四、想象的种类
(二)有意想象
事先有预定目的的想象。
有意想象中,根据观察内容的新颖性、
独立性和创造程度,又可分为:再造想象
和创造想象。
1.再造想象 ——概念、作用
概念,再造想象是根据现成的描述而在大脑中
产生新形象的过程。
例如,建筑工人看到建筑图纸,就能在大脑中产生建
筑物的形象。再造想象在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中有
着重要意义,它使人们能够摆脱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更
广泛、更深入地认识客观世界。
再造想象在人的认识活动中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它使得人们有可能超越个人狭隘的经验范围和
时间、空间的限制,获得更多的知识。
其次,借助于再造想象所产生的形象,还可以使我们
更好以理解抽象的知识,使它们变得具体、生动、易于
掌握。
1.再造想象 ——条件
再造想象的条件,
A,对词语、符号或实物标志的正确理解;
B,有丰富的表象储备。
2.创造想象 ——内涵、特征
概念,
创造想象是不根据现成的描述,而在大脑中
独立地产生新形象的过程。
特征,
首创性、独立性、新颖性
特殊形式,
幻想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与个
人生活愿望相联系,并指向未来的想象。
2.创造想象 ——作用
? 创造想象是一切创造性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
家的科学发明、建筑师的建筑设计、画家的精美构
思,都包含了创造想象的成份。
? 创造想象在科学的发明与发现上,起着重大作用。
科学发明家在他新发现的东西尚未制成模型之前,
要先在头脑中把他所要发明的东西的形象创造出来。
科学家在提出新的假定律时,也要充分地运用想象。
正如巴甫洛夫所说:“化学家在为了彻底了解分子
的活动而进行分析和综合时,一定要想象到眼睛所
看不到的结构”。
2.创造想象 ——条件
? 实践的要求和个人的创造需要;
? 掌握必要的知识,储备丰富的表象;
? 积极的思维活动。
思考讨论
? 再造想象与创造想象在教学中的运用。
第六章 记 忆
第一节 记忆的概述
记忆的概述
一、记忆的概念
二、记忆活动的作用
三、记忆的分类
1、按内容分类,
形象记忆、言语逻辑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
2、按时间分类,
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一、记忆的概念
记忆就是人脑对有关信息进行编码、贮存和提
取的认知加工过程。
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包括识记、保持、
再认和回忆三个环节 。
记忆从人反复感知一定的客观事物,借以形成
较巩固联系的识记过程开始,经过保持过程进一
步巩固已形成的联系。识记和保持的内容 一定条
件下可以恢复,这就是再认或回忆。
二、记忆的作用
1.记忆使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成为相互联系的整体。
(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绪;练习过的动作)
2.记忆在个体的心理发展中,也有重要作用。
(积累经验、形成经验,促进心理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促进个性的形成)
3.记忆联结着人们的心理活动的过去和现在,是人们学习、工
作和生活的基本机能。
三、记忆的分类 —记忆类型
记忆类型依据记忆在某方面的特点,对记忆所作
的分类。
? 按记忆手段,可分为 视觉型、听觉型、运动型、混
合型。 大多数人的记忆类型为混合型,单纯为某种
记忆类型的人不多。
? 按记忆内容,可分为 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
忆和运动记忆。
? 按时间长短,把记忆分为三种记忆系统,即 瞬时记
忆(又称 "感觉记记 ")、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个
体的记忆类型与其个性、职业训练、生活实践等有
关系。记忆类型具有个体差异。
1.按记忆内容分类
形象记忆,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
通常以表象形式存在,所以又称“表象记忆”。
它是直接对客观事物的形状、大小、体积、颜色、
声音、气味、滋味、软硬、温冷等具体形象和外貌
的记忆,直观形象性是其显著特点。
形象记忆按照主导分析器的不同,可分为视
觉的、听觉的、触觉的、味觉的和嗅觉的等等。人
的形象记忆发展的水平受社会实践活动制约,如音
乐家擅长听觉形象记忆,画家擅长视觉形象记忆。
大多数人的形象记忆均属混合型。
逻辑记忆(抽象记忆),以概念、判断、推理与逻
辑思维过程为内容的记忆。
情绪记忆(情感记忆),以体验过的情绪、情感为
内容的记忆。
当某情境或事件引起个人强烈或深刻的情绪、情感体验
时,对情境、事件的感知,同由此而引发的情绪、情感结合
在一起,都可保持在人的头脑中。在回忆过程中,只要有关
的表象浮现,相应的情绪、情感就会出现。情绪记忆具有鲜
明、生动、深刻、情境性等特点。
运动记忆,以过去做过的运动或动作为内容的记忆。
(运动员对动作要领的记忆等;具有易保持、恢复,不易遗忘的特点。)
1.按记忆内容分类
2.按时间分类 —三种记忆系统
从信息加工的观点看,记忆是信息输入、编码、
贮存、提取的过程。根据记忆过程中信息加工方式
和贮存时间及神经生理学关于记忆过程中生理活动
特点的研究,可将记忆分作若干阶段,每个阶段上
信息加工水平和生理活动特点都有所不同。这些记
忆阶段即记忆系统。
有些心理学家把记忆分为两种记忆系统,即短时记忆与
长时记忆;更多的心理学家则把记忆分为三种记忆系统,即
瞬时记忆(感觉记记)、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20世纪 50
年代以后,一些心理学家倾向于用信息加工的观点解释记忆,
认为记忆是人脑对所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贮存和提取的过
程。
信息输入 注意
检索 外界刺激
记忆的信息加工系统
1.感觉记忆
1) 感觉记忆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
2) 具有鲜明的形象性;
3) 信息保持的时间很短,大约有 0.25~2秒;
4) 容量很大;
5) 感觉记忆中保存的信息如果没有受到注意,就会很快地
消失;如果受到注意,它就进入了短时记忆系统进行保
存。
2.短时记忆
1) 是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 ;
2) 信息来源,
3) 信息保持时间约为 5秒 ~2分钟;
4) 短时记忆的容量有限,一般约为 7± 2个组块 ;
5) 具有明确的意识性;
6) 短时记忆中的信息经过 复述,就进入了长时记忆。
如,19141939; UOYKEAHT; 象棋大师与新手的
不同记忆。
短时存储的容量( 1)
? 短时记忆的容量可以通过测定记忆广度
( memory span)来获得。
? 以数字材料为例,向被试朗读或视觉呈现一系列
数字,呈现速度为每秒一个数字。呈现一次后,
让被试立刻按原来呈现的顺序把数字写下来。被
试所能正确写下来的最长系列叫做记忆广度。
? 记忆广度的具体计算方法如下:同一长度的数字
系列连续呈现,每种长度各呈现 3个系列。正确再
现一个系列得 1/3分,3个系列全部正确再现者得 1
分。以得 1分的最长系列的长度为基础,在加上从
其他长度系列所得的分数就是所求的记忆广度。
短时存储的容量( 2)
? 记忆广度测验还可以用字词、双字词,甚至句子
来进行。
? 但是,使用的材料不同记忆广度也就会发生变化。
如数字广度为 7~10,单词广度是 5~7,句子广度
包含的单字可达 20。那么,记忆广度的测量单位
是什么呢?
? 短时记忆容量通常是以组块( chunk)作为测量
单位的,组块是人们熟悉的一个单元。数字、英
文字母、汉语单字、汉字词、句子等都可被用来
作为组块。
小实验,组块化 (练习)
? 组块是短时记忆信息加工的单位。 它可以是字母、
单词、句子甚至更大的单位。每一个单位的内部
是由非常熟悉的内容组成。
? 短时记忆的容量实际上取决于组块的大小。也有
人(如 Simon,1974)认为,如果组块较大,则
短时记忆的容量只有 4 — 5个组块。短时记忆中
的信息经过复述,就进入了长时记忆。如果得不
到复述就会随时间而自动消退。
? 请你读一遍下面的一行随机数字,然后按照原来
的顺序,尽可能多地默写出来,
小实验,组块化 (练习)
7 1 8 6 3 9 4 5 2 8 4 9
H J M R O S F L B T W
返回
小实验,组块化 (练习)
18511921183919371935
1851,1921,1839,1937,1935
EARTVCIAFBTGMGEUSA
EAR--TV--CIA--FBT--GM--GE—USA
通过组块和自动化来节省工作记忆的空间
组块 (chunking)是指将分离的项目组合成较大的和有意义
的单元的加工过程 (G.Miller,1956)。通过组块可以扩大工
作记忆的信息容量,提高工作记忆的加工效率。
例如,请你观看下列字母 5秒钟:
AEEEGGIIIILNNNNRRSSTT然后,请你盖住上述字母,并
试着写下这些字母 (顺序不限 )。尽管相同字母被排在一起,
且按字母表的顺序排列,你仍然难以将它们全部记住,因
为这 21个字母大大地超过了工作记忆的容量。然而,同样
是这些字母,如果以下列方式呈现,LEARNING IS
INTERESTING(学习 )(是 )(有趣的 )现在,你想记住这些字母
便没有任何困难。因为它们已被“组块”,变成了三个有
意义的词 (三个信息单位,而不是二十一个 ),并成为一个有
意义的句子 (一个信息单位 )。
通过组块和自动化来节省工作记忆的空间
自动化是指无需意识的监控或者有意识的努力便能自动完
成的一些心理操作。 自动化是技能达到熟练阶段的一个标
志。技能达到自动化后,就可以不再占用工作记忆的空间,
使工作记忆完成更加复杂的思维、理解、问题解决等信息
加工活动。
为了有效地利用工作记忆的有限的空间,提高工作记
忆的加工效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将一些分散的、较少的知识单元组合成一些较大的、
有意义的信息单元再呈现给学生。
第二,通过大量练习,使一些基本技能,如阅读、计算等
达到自动化。
第三,以适当的速度呈现信息,确保学生理解所呈现的信
息,防止信息超载。
3.长时记忆
长时记忆 阶段,短时记忆中贮存的信息经过
复述、编码,与个体经验建立了丰富而牢固的意
义联系,就可能转入长时记忆系统中。这些信息
在个体需要时可以被检索并提取,从而得到再现。
长时记忆的时间为 1分种以上乃至终生;长时记快的
容量极大,包括人所记住的一切经验。在长时记忆中,
信息大多数 以自然语言为中介进行编码, 视觉表象 也可
以作为编码的中介。
现代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长时记忆中的信息,是以
命题网络的方式被保存。当需要再现时,网络的某一个
有关部分被激活,有关信息被提取则转入短时记忆,随
之得到再现。
如,幼年经验失忆症。
3.长时记忆
? 复述的作用
信息保持在短时记忆中,传输信息到长时记忆
? 组织加工
类别群集
联想群集
主观组织
意义编码
记忆术:自然语言媒介法、地点法、视觉心象法等
三种记忆系统的关系
1.外界刺激引起感觉,它所留下的痕迹为瞬
时记忆,没注意便消失。如加以注意,就转入
短时记忆,不及时复述则遗忘。如加以复述,
并编码归类就转入长时记忆,在长时记忆内储
存。
2.在一定条件下又可提取出来。提取时,
信息从长时记忆被回收到短时记忆中,从而被
意识到。长时记忆中的信息,如受干扰或其他
因素的影响,也会产生遗忘。
第二节 识记
一、识记的种类
二,识记的规律及效应
一、识记的种类(无意识记、有意识记)
1、无意识记与有意识记
根据提取记忆过程中有无明确的目的,可
以把记忆分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
无意识记 又叫 不随意识记 。没有自觉的识记目的,不
需任何识记方法,也不需作出意志努力的识记。
无意识记带有明显的偶然性。人们对感知过的事物,
体验过的情感,操作过的动作,阅读过的资料,当时
并没有识记的意图,也没有考虑用什么方去识记,但
事后却能回忆和再认。
一、识记的种类(无意识记、有意识记)
? 有意识记,是指个体有预定目的,需要意志努力
的识记。
? 它是个体有意识地或是主动地收集某些经验用以
完成当前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记忆,这种记忆行
为影响是个体能够意识到的。
无意识记的特点与表现
无意识记具有选择性
并不是所有接触过的事物都能被记住,而是只有那些
在生活中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引起人浓厚兴趣并能激
发人的情感的事物,才容易记住。人的日常生活经验和
零碎的知识,就是通过无意识记获得的。
无意识记是学前期儿童记忆的主导形式
它对学前儿童获得许多前科学概念、知识和技能具有
重要意义。无意识记虽然对人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有重
要的作用,但由于它缺乏意识性和目的性,是一种偶然
而又被动的识记,所以它不能帮助人积累起系统的科学
知识和技能。
2、机械识记与意义识记
机械识记 根据材料的外部联系或表现形式,采取简单
重复的方式进行的识记。
俗称“死记硬背”。机械识记的特点,是对识记的
材料很少进行加工,基本上是按照材料呈现的时空顺序
进行逐字逐句的识记。在下述情况下,往往会出现机械
识记:①材料本身是有意义、有内在联系的,由于学习
者知识经验水平的局限,对材料一时还不能充分理解;
②材料本身没有内在的必然联系,如外文生词、仪表数
字、电话号码、人名、地名、年代、化学元素符号等,
学习时要靠机械识记。
机械识记的效果不如意义识记,但机械识记在人们的生
活、工作和学习中又是不可缺少的。有时可将需要机械
识记的内容,人为地赋予其 "意义 ",以提高识记的效果。
教学中应以意义识记为基础,机械识记为补充,将两种
识记方式结合使用
意义识记
意义识记 通过理解材料的意义,把握材料内容
的识记。它是建立在更高智力水平上的记忆。
意义识记的 基本条件 是对材料的理解和进行思惟加
工。有些材料,如科学概念、范畴、定理、法则和规律、
历史事件、文艺作品等,都是有意义的。人们识记这类
材料时,一般都不采取逐字逐句强记硬背的方式,而是
首先理解其基本涵义,即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思
惟进行分析综合,把握材料各部分的特点和内在的逻辑
联系,使这纳入认知结构,以便保持在记忆中。意义识
记的全面性、牢固性、精确性及迅速有效性,依赖于主
体对材料理解的程度。
大量实验表明,意义识记的效果优于机械识记 。
二,识记的规律及效应
1、有意识记优于无意识记
2、意义识记优于机械识记
3、材料的数量、质量、顺序、特点影响识
记的效果
形象优于抽象;序位效应;初始效应;
近时效应;闪光灯效应;莱斯托夫效应
4、目的:熟悉的事物未必能记住
5、策略与方法:记忆术
第三节 保持和遗忘
返回
保持和遗忘
一,保持
二,遗忘
1.原因 ;
2.遗忘曲线与遗忘规律 ;
3.记忆恢复 ;
三、如何避免遗忘?
1、及时复习与循环记忆法;
2、分散复习;
3、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
4、复习方法多样化;
5、过度学习,150%
返回
一、保持
(一)概念
保持是人们通过实践所获得的知识经验在
头脑中储存与巩固的过程。它是记忆的一
个环节。
(二)记忆内容的变化
1.保持曲线
2.保持量的增加(记忆恢复现象)
(二)记忆内容的变化
Bartlett用图画作材料,应用顺序再产生的方法进行
的研究,同样证实了他的设想。
3、记忆恢复现象
记忆恢复 指识记某种材料后经过若干时间(一般
为数天)测得的保持量,大于识记后即时测得的保
持量。
( 它与保持量随时间推移而减少的遗忘曲线完全相反。 )
现象解释的两种假说,抑制解除说、整体联系说
抑制解除说 认为,识忆后即时测验的保持量,其
再认效果会受到识记或回忆时累积的抑制作用的损
害;若干时间后测验,则累积的抑制作用解除,保
持量上升。
3、记忆恢复现象
整体联系说 认为,识记之初,被识记材料之间
尚未建立充分的联系,未能形成一个整体,故
再认或回忆效果差;随时间的推移,材料间的
联系日益丰富,整体性加强便于再认或回忆,
保持量随之上升。
研究表明,记忆材料难度的大小,材料内容
意义联系的多少,对记忆恢复都有影响。儿童
较成人更易出现记忆恢复。记忆恢复过程与遗
忘过程并不互相矛盾,而是迭加在一起的,保
持量取决于二者的综合作用。若是测验与识记
间的间隔时间太长,记忆恢复现象会消失,被
试会表现出明显的遗忘。
巴特利特的生平简介
? Bartlett (1886.10.20 ——
1969.9.30)
? 1914年 起在剑桥实验心
理学研究室任教,1922
年任主任,1931年正式
成为剑桥大学实验心理学
教授。 1944年创建属于
英国医学研究院的应用心
理学研究所。 1932年被
推为皇家学会会员,
1948年被授予,勋爵”,
是英国实验心理学家第一
人。
巴特利特的研究
? 图式理论( schema theory),Bartlett认为图式是指
过去反应或过去经验的主动组织过程,它不仅使个别成分一个接一个地作用起来,而且将他们组织成为 一
个统一的整体。
? 在 Bartlett的记忆过程中,图式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
在记忆过程中,人们总是不自觉地改变事件的某些细
节,使整个事件更符合已有的图式,意义更明确。
? Bartlett认为人总能在不知不觉中将新的事物纳入自己
的图式中,并不断地对已有的图式进行重建。
巴特利特的研究
? 记忆的心理重建理论( reconstruction),Bartlett认
为记忆是一种心理重建的过程,而且这个过程是在一
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具有一定的社会性。
? 他认为,对既往事件的记忆不只是简单的保存和再现,
而是受文化态度和个人习惯渲染的心理重建。他通过
实验证明了人们对一个事件很少在其发生的当时被如
实地知觉到,观察或知觉中的遗漏部分在记忆过程中
进行重建时,被以往的经验所填补。
二、遗忘
(一)概念
对识记的材料不能再认或回忆,或错误的再认和
回忆的现象,称之为遗忘。
(二)遗忘的作用
积极的方面,消极的方面
(三)遗忘的原因
(三)遗忘的原因
解释遗忘的假说,干扰说和消退说
干扰说
经识记的内容始终贮存在头脑中,遗忘只是由于刺激干扰的影响使得
提取有关信息发生困难所致。
消退说
对材料的识记会在大脑皮层上留下痕迹。遗忘是由于这些痕迹得不到
强化而逐渐减弱以致消失所致。
压抑学说
由弗洛伊德提出,由动机而引起的遗忘。认为一般人常常潜意识地压
抑痛苦的回忆,以避免引起焦虑。通过特殊的方式能恢复,如催眠或 自由联想。
干扰理论 关于遗忘原因的假说之一。它与痕迹消退理论相对立,认为
遗忘的原因不是时间的消逝,而是由于多种记忆痕迹之间相互引起相
应的神经抑制过程而产生,当抑制过程解除,记忆还可恢复。
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
干扰分为 前摄干扰 (亦称 前摄抑制 )和 倒摄干扰 (亦
称 倒摄抑制 )。早期干扰理论多注重于对倒摄干扰的
研究。直到 1957年 安德佐德 发表其对前摄干扰研究的
论文后,人们才较多地研究前摄干扰,认为前摄干扰
是遗忘的主要原因。 奥苏贝尔 于 1963年认为有意义材
料,如散文等的遗忘不同于死记硬背的材料,几乎都
是由于前摄干扰。奥苏贝尔等人 1968年的实验及后来
人们试图论证对散文记忆的倒摄干扰的实验都来发现
倒摄干扰,甚至在两篇短文一致性多于不一致性时,
还会发生倒摄促进。研究短时记忆遗忘一些实验结果
也支持干扰理论。如 沃夫和诺尔曼 1965年的探查词实
验。尽管干扰理论为在多数心理学家所接受,但人们
对干扰的原因至今尚无具有说服力的解释,而且干扰
理论并没有充分证明依时间的消逝不产生遗忘。
(四)遗忘的进程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艾宾浩斯遗忘规律
遗忘的进程可用遗忘曲线表示,是描绘遗忘速
度的曲线,表明遗忘变量和时间变量的变化关系。
这是由艾宾浩斯首先发现的,他用遗忘曲线来
表示了这种遗忘的进程。艾宾浩斯是用无意义音节
作为记忆材料进行研究的,后来有人(陆志伟,
1922)用有意义材料进行研究,证实了遗忘进程的
这种趋势。
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有先快后慢的特点,
以后基本稳定在一个水平上。
(五)影响遗忘的因素
1) 材料的意义与作用
2) 材料的性质
3) 材料的数量
4) 学习程度 150%
5) 材料的序列位置 前摄抑制 倒摄抑制
6) 学习方式 反复阅读 尝试回忆
三、如何避免遗忘
1、及时复习与循环记忆法;
2、分散复习;
3、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
4、复习方法多样化;
5、过度学习,150%
四、记忆的基本策略
? 记忆策略是指主体控制自己的记忆活动,增强记
忆效果的方法。个体在记忆活动常用的记忆策略
主要有注意策略、复述策略、精细阐述策略、组
织策略、提取策略等。
? 注意策略
一种重要的注意策略是针对记忆对象提出相应的
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激发个体注意并观察对象。
记忆的基本策略
复述策略
好的复述策略就是根据记忆材料的内部结构
进行复述。
精细阐述策略
精细阐述策略就是在记忆材料中添加一种意
义,或增加一定的细节,使较为分离的对象
组合为一个整体。例如要记住, 电视 ——服
装,,就可以在这两个词中间加上一些联系,
如, 电视里正在播服装广告, 。使用精细阐
述的策略可以大大提高记忆效果 。
记忆的基本策略
组织策略
组织策略就是将一组信息划分为若干较小的
单元,并且表示它们的关系。例如,为了记
住课文的内容,对课文进行分段、概括段意
就是组织策略的运用。
提取策略
提取策略就是根据需要提取信息的方法。一
种有效的提取策略是分类提取,就是将要提
取的对象归入一定知识类别,再在一定的知
识类别中进行搜索。分类提取可以缩小信息
搜索的范围,提高搜索的成功率。
第四节 再认和回忆
一,再认
(一) 概念
过去感知过的事物重新呈现在面前,确认是以前
识记过的是再认 。
(二) 再认的条件
1.对事物的认知速度和确定程度很大程度取决记忆
的巩固程度;
2.当前呈现的事物同经验过的事物的相似程度。
3.与再认的场合因素有关
二,回忆 (重现或再现)
(一)概念
回忆 指头脑中重新浮现出过去经历过的事物。
由一定的外在条件引起,受主体当前的动机、情绪和
活动内容的制约,并指向一定的目标。它包括对过去经验
的搜寻和对寻找到的事物的判定。
(二)种类
1.按有无预定回忆任务及是否需要意志努力,可分为 无
意回忆 和 有意回忆
? 无意回忆是无预定的回忆任务,也不需要意志努力,是
自发生产的;
? 有意回忆往往是有特定的回忆任务,需要意志努力。
2.按是否借助于中介性联想,又可分为 直接回忆和间接
回忆
二、回忆 ——直接回忆、间接回忆
直接回忆 是直接由回忆任务或当前某些情境因素
所引起 ;
间接回忆 是在不能直接回忆过去有关经验的情况
下,需要借助于中介联想,找出有关线索,经过思
惟分析,然后才能达到对有关经验的回忆;也叫追
忆。
回忆的准确性有赖于对材料的识记是否充分,
保持是否巩固。如果记忆材料与个体经验建立了丰
富的联系网络,回忆就较容易而准确。中介性联想、
干扰因素和回忆的情境等,对回忆的准确性也有影
响。
三、回忆与再认的关系
(一)联系
1.都是对过去经验的恢复和提取;
2.再认过程中有时需要回忆,回忆(追忆)过程中有时需要
利用再认。
(二)区别
1.概念不同;
2.提取线索不同;
3.巩固程度不同。
问题,
考试时,是非题、选择题比问答题容易做,为什么?
第五节 记忆力与记忆方法
一,如何增强记忆力?
1、安静、放松
2、培养兴趣、积极学习
3、有记住的意图,想要记住!
4、遵循规律、联系已知、运用策略,
1)理解;
2)尝试回忆;讲授;
3)形象化;新奇化;
4)定位记忆法
5、及时复习,先快后慢,先密后疏:三后一前
记忆术
一种通过给识记材料安排一定的联系以帮助记忆
的方法,又称助忆法。被识记的材料可能有内在、
深刻的意义联系,而识记者尚未理解;也可能识
记材料本身就缺乏意义联系。在后一种情况下,
识记者可以设法编造、赋予一些人为的联系去组
织材料,以求比较迅速而牢固地记住材料,一种
较特殊的记忆术称为 "地点法 "。它是按自己熟悉
的环境去组织有待识记的材料。
二、常用的 记忆方法
1、直观形象记忆法;
2、歌诀记忆法;
3、特征记忆法;
4、谐音记忆法;
5、归类比较记忆法;
6、重点记忆法;
7、联想记忆法;
8、自编提纲记忆法;
9、推导记忆法;
10、图表记忆法
第六节 记忆的品质
一、敏捷性
二、持久性
三、准确性
四、准备性
第七章 思 维
[教学要求 ],
1,理解思维、发散思维、创造性思维的概念;
2,明确思维的分类;
3,了解思维的基本过程;
4,掌握科学研究的一般思维过程;
5,掌握影响解决问题的因素;
6,明确如何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脑力激荡( brainstorming)
我们班可以通过开展哪些活动,来促进自我发展,
增进相互了解?
必须遵守的原则,
1.不要批评别人的意见!
2.观点、意见越多越好;
3.自由思考、应用想象力,容许异想天开及荒谬的
意见;
4.可以将别人的观点,加以组合成改进的意见;
5.力争超过别的小组!
评比,优胜奖;创意奖;有趣奖;幽默奖;实用奖;
第七章 思 维
第一节 思维的概述
一、思维的概念
二、思维的种类
三、思维的过程(思维的认知加工方式)
第二节 问题解决
一、问题和问题解决
二、问题解决的途径和方法
第三节 创造性思维
一、什么是创造性思维
二、创造性思维的过程
第一节 思维的概述
引言:何谓思维?思维的意义和价值?
一、思维的概念
思维是一种高级的认知活动,是个体对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
的认知。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说到的“考虑”、“思
考”、“想一想”等,都是指思维活动。认知心理学认为,
思维是以已有知识和客观事物的知觉映像为中介,形成客观
事物概括表征的认知过程。
(一)界定
人脑借助于言语、表象和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的
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二)思维的特征
1.概括性
思维是对客观事物概括的表征,具有概括性。所
谓概括的表征是指,思维活动所表征的是客观事
物的本质属性(或称共同特征),而不是客观事
物具体的形象;是客观事物变化的规律,而不是
客观事物的具体变化。
2.间接性
事物本质是隐含在事物内部的,事物变化的规律
是包含在各种复杂的变化中的,它们不能被直接
观察到,必须以已有知识和和客观事物的知觉印
象为中介,才能认识到。因此,思维具有间接性。
(二)思维的特征
3.问题性
问题是引起思维活动的重要条件,是人们在认
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理
论与实践问题,并产生一种困惑、怀疑、焦虑
和探究的心理活动倾向 。这种倾向就推动了人
们的思维活动的进行。同时,思维还主要体现
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在解决问题的各个环节,
都是以思维活动为中心。
(三)思维同语言的关系
关于 思惟同语言的关系,有两种不同的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
人的思维与语言不可分。语言作为一种特殊声音
的(口语)、光波的(文字)、运动(言语发音
器官的运动)的刺激物,是思惟的发动者,又是
思惟过程的凭借与物质外壳,还是表达和交流思
想的工具,因此认为离开了语言就没有思惟。
另一种观点认为,
思惟与语言的关系并不是不可分的,语言并不是
思惟的唯一工具。
(三)思维同语言的关系
观点的阐释,
从语言的产生来看,它是在人类形成以后才产生的,说明
人类最初的思惟并没有以语言作为工具;
从个体思惟的发展来看,在婴幼儿掌握语言之前,已能进
行初级的概括;
从人的一些复杂的思惟活动来看,如赛棋、科学发明的灵
感等来看,在一瞬间作出极其复杂、准确而富有创造性的
判断,是难以还用语言的逻辑程序加以解释的。因此认为
人类的思惟还有可能依赖别的载体与方式进行,而并不一
定以语言作为思惟的唯一工具。
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一般成人的逻辑思惟过程是同语
言密不可分的。
二、思维的分类
1.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
2.辐合思维与发散思维
3.常规思维和创造思维
依据凭借物的不同
——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
动作思维是以具体动作为工具解决直观而具
体问题的思维。
例如,儿童用小棒刺激抓到的小虫,看看它有
何反应,或是将小虫的身体支解开来,看看它的内
部构造。动作思维是技术能力的重要成份。修理工
人就是通过动作思维来检修机器。
依据凭借物的不同
——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
形象思维是以头脑中的具体形象来解决问题
的思维活动。
例如,在布臵教室时,同学们会在头脑中将各种装
饰物的形象进行安排,形成各种方案,再选择最佳
的方案。形象思维是进行艺术创作和科学发明所必
备的条件。发明家的新产品外观设计、画家对构图
和色彩的构想都是形象思维。
形象思维
从发展水平可区分出三种,
第一种水平 的形象思惟 是学龄前儿童( 3-6,7岁)
的思惟,它只能反映同类事物之中一般的东西,不
是事物所有的本质特点;
第二种水平 的形象思惟是一般成人的接触大量事物
的基础上,对表象进行加工的思惟;
第三种水平 的形象思惟是科学和艺术思维,它是在
大量表象的基础上,进行高度的分析、综合、抽象、
概括、形成创造性结果的过程。它是人类思惟的一
种高级和复杂的形式。
依据凭借物的不同
——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
抽象思维是以语言为工具来进行的思维。
例如,学生学习各种概念、原理、公式、法则都要
通过抽象思维来进行。
抽象思维
抽象思惟一般有 经验型 与 理论型 两种类型。
经验型者
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以实际经验为依据形成
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如工人、农民运用生
产经验解决生产中的问题,多属于这种类型。
理论型者
以理论为依据,运用科学的概念、原理、定律、
公式等进行判断和推理。科学家和理论工作者
的思惟多属于这种类型。经验型的思惟由于常
常局限于狭隘的经验,因而其抽象水平较低。
三种思维之间的关系
在正常成人身上,上述三种思维往往是互相联系,
互相渗透的,单独运用一种思维来解决问题的极
少。从思惟的发展来看,经历着从动作思惟到形
象思惟,再到抽象思惟的过程。
由于素质、职业和训练状况不同,在某些人身上
哪种思惟占优势,并不表明思惟发展水平的差异。
依据思维活动的方向和思维成果的特点
——辐合思维与发散思维
辐合思维是人们利用已有知识经验,向一个
方向思考,得出唯一结论的思维。
辐合思维是一种有条理的思维活动。例如,由 A>B,
B>C,C>D,得出唯一结论,A>D。
发散思维是指人们沿着不同方向思考,得出
大量不同的结论的思维。
例如,教师发现一名学生缺课,就会想出这个学生
缺课的各种可能性。发散思维得出的各种结论是否
适当,需要通过辐合思维进行检验。
? 尽可能多的写出砖的用途 ( 3分钟)
根据思维活动及其结果的新颖性
——常规思维和创造思维
对已有知识经验没有进行明显的改组,也没有创
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叫做常规思维。
例如,学生利用已学过的定理、公式解决教师讲
过的例题相同类型的题目,就是常规思维。
对已有知识经验进行明显的改组,同时创造出新
的思维成果的思维叫做创造思维。
例如,小说家创造小说、工程师研制出一种新仪
器,都是创造思维。创造思维是高级的思维过程,
它是辐合思维和发散思维的有机结合。
一辆小汽车冲出马路撞到了大树上,请问原因是什么?
( 3分钟)
三、思维的认知加工方式 ——分析与综合
1.分析与综合
分析与综合是思维活动最基本的认知加工方式,
其它的思维加工方式都是由分析与综合派生出来的。
分析就是将事物的心理表征进行分解,以把握事物
的基本结构要素、属性和特征。
例如,把神经系统区分为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
将中枢神经分为脑和脊髓,将脑分为大脑、小脑、
脑干、间脑 …… ;神经系统的各个部分又分别担负
不同的功能 …… 。通过这种分析,人们就很清楚地
了解了神经系统的结构。
三、思维的认知加工方式 ——分析与综合
综合是与分析相反的认知加工方式,是将事物
的结构要素或个别的属性、特征联合成一个整体。
通过综合可以认识事物的各结构要素或各个属
性之间的关系,以把握事物的整体结构和规律。
操作题
由 16根火柴组成的 5个正方形(图 A),请移动其
中 3根火柴,使之成为 4个正方形。
图 A
答案
思考,
请用 6根火柴构成每条边都等于 1根火柴长度的 4
个等边三角形。
返回
2.比较和分类
比较就是将各种事物的心理表征进行对比,以确
定它们之间的相异或相同的关系。
比较是以分析为基础的,只有将各种事物的心理
表征分解成各个部分、属性或特征,才能对这些
部分、属性或特征进行比较。比较的目的是要确
定事物之间的相同或相异的关系,因此,比较也
离不开综合。
例如,到商店买电视机,总要先了解一下各种品牌的电视
机的性能、结构、价格等特点,这就是分析。通过对不同
品牌的电视机的特点的一一对比后,还要结合在一起比较,
这就是综合。通过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比较活动,才能最
后决定买什么品牌的电视机。
比较的作用
? 比较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活动方式。比较的作
用不仅表现在决策活动中,而且广泛地表现
在各种认识活动中。只有通过比较,人们才
能发现事物之间的相同点或不同点,将事物
归于不同类别,并最终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
律。
分类
? 分类是一种通过比较,依据事物的一般特性,把
事物分门别类的思维操作手段。
? 分类的实质,是为了认识事物之间的种与
属(或属以上等级)的关系和联系。
? 例如生物学的分类,就是以, 种, 为单位,由低
到高的类别层次为, 种,,, 属,,, 科,,
,目,,, 纲,,, 门, 。在分类上所属层次越
多。
3.抽象与概括
抽象与概括是更高级的分析与综合活动。
抽象就是将事物的本质属性抽取出来,舍弃事物
的非本质属性。
例如,人们对各种钟、表的抽象就是,将, 能计时, 这个
本质属性抽取出来,而舍弃大小、形状等非本质的属性。
概括是在抽象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将抽取出来的
本质属性综合起来,并推广到同类事物中去。
例如,我们把, 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封闭图形, 叫做三角形,
意思是无论一个图形的大小、形状、位臵如何,只要它具
有, 由三条线段组成, 和, 封闭图形, 这两个特征,就是
三角形。
4.系统化和具体化
系统化是在人脑中把一类事物按一定的顺序和
层次组成统一系统的思维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对学习材料进行分类、编写提纲、列图
表等,都是系统化的工作。
具体化则是在人脑中把抽象和概括出来的一般
知识应用到具体事物中去的思维过程。
在教学或实际工作中,应用一般原理来解决具体问题,
就是具体化的表现。
通过系统化,可以使我们对事物的认识更加明
确、清晰和完整;通过具体化,则可以使我们
对事物的认识得到深化和发展。
第二节 问题解决
一、问题与问题解决
(一)问题
从认知心理学家的观点看,问题就是给定的信息
和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克服的情景。
所有的问题都包含三个基本成分,
? 给定 即问题的起始状态,是已知的关于问题条件
的描述;
? 目标 即问题要求的答案或目标状态,是关于构成
结论的描述;
? 障碍 即问题的正确解决方法不是直接的,必须间
接地通过一定的思维活动才能找到答案,达到目标
状态。
(二)问题解决
问题解决一般是指形成一个新的答案,超越过去
所学规则的简单应用而产生一个解决方案。当常
规或自动化的反应不适应当前的情景时,问题解
决就发生了。这就是说,它需要应用已习得的概
念、命题和规则,进行一定的组合,从而达到一
定的目的。
二、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
(一)表征问题、设计方案、执行方案和评价结果
(按照问题解决中的思维活动过程)
1.表征问题
表征问题是个体运用相关知识对相关问题所进行
分析。
它包括三个方面,
①任务的初始状态,即问题所给定的条件;
②任务的目标状态,即问题最终要达到的目标;
③完成任务的算子,即从初始状态向目标状态转化
的基本策略或方法。
2.设计方案
本阶段需要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关键是
探索解决问题所需要的具体操作程序。
问题解决需应用一系列操作。究竟选择哪
些操作、将它们组成什么样的序列,依赖于
个体采取哪种问题解决的方案。方案的设计
与一个人解决问题的策略思想相联系,问题
解决最终都是在一定策略引导下进行操作搜
索的结果。
设计方案与确定策略是密不可分的。这
一阶段也可同时看作确定问题解决策略阶段。
3.执行方案
? 一旦确定了方案,便进入执行方案的阶段。 在这一阶段中,
实际上就是运用在一定解题策略引导下的具体操作来改变
问题的初始状态,使之逐步接近并达到目标状态。 所以这
一阶段也即执行策略阶段。
4、评价结果
? 执行方案的操作结束,就需要 对结果进行评价,看初始状
态是否达到目标状态,所运用的策略和操作是否适宜。
? 学生在解题时往往会忽略这个阶段,一旦求得答案,就接
着做下一个题目,忽视对解题结果评价,尤其是对所运用
策略和操作的适宜性进行评价重视不够。他们有时虽然也
解决问题,但可能还有更好的策略和操作可以运用。在一
些情况下,经过评价,可以调整策略和改变操作,有时甚
至需要对问题空间重新进行认知和表征。
四阶段的相互关系
? 上述四个解决问题的阶段在总体上保持一
定的顺序,但在具体解决问题过程中却不
必严格按照这个顺序,可以从后一阶段返
回到前一阶段。例如,在执行方案阶段,
还可以重新选择策略,甚至还可以返回到
第一阶段,从重新表征问题空间开始。但
不管如何,都是以最终解决问题为目的。
(二)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
1) 发现问题
2) 分析问题
3) 提出假设
4) 验证假设
桑代克:迷笼实验
? 19世纪末,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
( E.L.Thorndike,1847~ 1949)用猫进
行了著名的迷笼实验。
?,试误说”
苛勒:黑猩猩的实验
“顿悟说”
三、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
1) 问题情境
2) 定势
3) 功能固着
4) 知觉的特点
5) 动机强度
6) 原型启发
1,问题情境
? 问题情景是指问题解决者所要解决的问题的客观
情景或刺激模式,通常称为问题条件。 在问题超
过了个人已有知识经验的范围或隐蔽不清的情况
下,就会出现问题情景。问题情景与个人的认知
结构的差异越大,问题就越难解决,相反则问题
容易解决。
? 当问题的呈现方式越符合人们的经验或知觉的习
惯,人们就越易于知觉问题情境,问题的解决也
就越容易。例如,给被试分别呈现图 2-5中的 A图
或 B图,来求正方形的面积。呈现 B图比呈现 A图,
被试解决问题的难度要大一些。
1,问题情境
图中显示的是一个残缺的国际象棋棋盘,它有两个角被切掉了,
现只剩下 62个正方形。假若你有 31张骨牌,每一张恰好可以遮盖棋
盘上两个正方形。你是否能够用骨牌把这个棋盘上的所有部分盖
住呢?请用几分钟时间试试看。
返回
答案
? 每一张骨牌都必须盖住一个白格子和一个黑
格子,而去掉的是两个白格子,那么你马上可以发现,
既然剩下的是 32个黑格子和 30个白格子,显然无法
用 31张骨牌全部盖住图中的棋盘,这个问题原来是
无解的。
返回
2.定势
定势是指重复先前的心理操作引起的对活动的准
备状态。
它的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
在陆钦斯( W.Luchins,1942)的一个实验中,要求被
试用大小不同的容器量出一定量的水,用数字进行计算。
实验分两组,
实验组从第 1题做到第 8题,控制组只做 6,7,8题。
结果,
1.实验组在解 1—8题时,大多数人用 B-A-2C的方法进行
计算,称间接法。
2.控制组在解 7,8题时,全部采用了简便的计算方式:
A-C或 A+C,称为直接法。这说明实验组在做 6,7,8题
时,受到了前面定势的影响。只有 19%的人不受影响,
而采用了直接法。
―量水”实验
返回
3、功能固着
功能固着是指一个人看到某个物体的一种贯常用
途后,就很难看出它的其他新用途。
如果初次看到的物体越重要,就越难看出它的其他用途。
如盒子是装东西的,笔是写字的等等。在解决问题的过程
中,人们能否改变事物固有的功能以适应新的情境的需要,
常常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功能固着的影响下,人们不
易摆脱事物用途的固有观念,因而直接影响到人们灵活地
解决问题。
功能固着这个概念是由德国心理学家邓克( K.Duncker)
提出的。邓克在 1945年的实验证实了这种影响。实验要求
被试使用五种熟悉的工具解决五个新的问题。
利用给定的工具将点燃蜡烛固定在墙壁上。
3、功能固着
? 实验组在解决问题前对工具的习惯用法进行了练
习,增加了功能固着的倾向。
? 控制组直接解决问题。结果控制组的成绩大大超
过了实验组。
利用给定的工具将两根悬挂在天花板上的绳子接在一起。
返回
4、知觉的特点
九点连线问题
要求:连续画出相连的 4条直线通过 9个点,
且每个点只通过一次。
答案
返回
5、情绪与动机
( 1)动机与问题解决
动机影响问题解决的效果。动机的强度不同,影
响的大小也不同。 心理实验表明,在一定的限度内,
动机的强度与解决问题的效率成正比,但动机太强
或太弱都会降低解决问题的效果。
动机太强使人心情过于紧张,不易发现解决问
题的重要因素。动机太弱容易被无关因素引到问题
之外。动机强度与解决问题的效率,随动机强度的
增高而上升,中等强度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水平。超
过一定的限度,提高动机水平,反而降低解决问题
的效率
动机水平与解决问题效率的关系
情绪对问题解决的影响
( 2)情绪与问题解决
情绪对问题解决也有一定影响。紧张、惶恐、烦躁、
压抑等消极情绪会阻碍问题解决的速度,而乐观、
平静、积极的情绪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如学生考试时,由于情绪过分紧张,会使其思路阻塞,有
时甚至面对容易的问题而束手无策。如果学生能以积极的
情绪迎接考试,就将有利于思考,找到思路,使问题得以
解决。
6、原型启发
( 1)内涵 对解决问题能产生启发作用的事物叫
原型。自然现象、日常用品、机器、动物、声乐等
等都可以成为原型,并可能对问题解决产生启发作
用,这就是原型启发。
例如,鲁班从茅草割破手受到启发而发明了锯;瓦特从壶
盖被蒸汽顶起,发明了蒸汽机等等。
( 2)作用
原型之所以具有启发作用,是因为原型与要解决
的问题之间存在着某些共同点、相似之处,通过联
想人们可以从原型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原型
启发对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具有很大作用。
第三节 创造性思维
一、什么是创造性思维
二、创造性思维的过程
三、创造性思维的特征
四、创造者的个性特征与创造性思维培养
引言
? 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思维的高级过程,是人类意识发展水平
的标志。据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世界 21个国家的调查,
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是世界上最强的。调查的同时显示,
中国的中学生在学校用来做数学题的时间是每周 307分钟,
而其他国家孩子学数学的时间仅为 207分钟。令人痛心的
是,中国学生为了这个“计算能力世界第一”,付出的不
仅仅是时间,而且牺牲了孩子的创造力。中国孩子的创造
力在所有参加调查的国家中排列倒数第五。中小学生中,
认为自己有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只占 4.7%,而希望培养想
象力和创造力的只占 14.9%。
引言
? 小时候,我们都被大人们用各类“脑筋急转弯”
的问题启发过心智和创造力,但现在,当我们都
已成为家长,却没有胆量把这份“聪明才智”薪
火相传给下一代,因为它不为现行的教育制度所
包容。社会现实给我们的孩子施加了某种不正常
的压力。在这种压力之下,孩子们被修剪得失去
了个性,家长们也失去了判断力,开始颠倒是非。
孩子的创造力的培养就像旧时代女人的小脚,裹
它,家长心痛;不裹它,家长失职。于是,过去
的父母为了让女儿嫁个好婆家而狠心地束缚她的
某一部分肉体,现在的父母为了孩子适应现行的
考试制度而同样狠心的束缚他们的创造力。
一、什么是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创造性思维,泛指在学习、认识和工作
实践中富有新意的思维。
狭义的创造性思维,专指发明创造、科学研究
和艺术创作中取得创造性成果的思维。
概括地说,创造性思维是指在创造性活动中所
进行的思维过程。是指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
的思维过程。
何谓创造性活动?
创造性活动是指能够提供新颖的、有社会价值的
产物的活动。
创造性活动表现在人们的社会生产和社会实践中
人类智慧的凸现。创造性思维是多种思维的结晶。
它既是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的统一,又是
聚合式思维和发散式思维的统一。创造性思维的标
志是取得创造性思维成果。
科学研究中的新理论、新概念的提出 (圆周率的发现)
新机器、新产品的发明 (蒸汽机的发明)
文学艺术作品的创作 (, 红楼梦,,蒙娜丽沙, )
? 例如,自然科学家提出新假设时,开始运用发散
式思维提出各种各样的观点,然后运用聚合式思
维归纳成假设。两者有机的交织在一起。
? 形象思维对创造性思维来说非常重要。(麦克林
托克与玉米的关系:染色体中遗传基因内的“转
座因子”),但形象思维还得通过抽象逻辑思维
加以验证和确认。
二、创造性思维的过程
创造性思维是伴随着创造性活动过程而言的,对创造性
思维过程的分析最有代表性的、最有影响力的是英国的
心理学家华莱士( Wallas,1926)提出的四阶段理论。
即创造性思维过程包括:准备期、酝酿期、豁朗期和验
证期四个阶段。
(一)准备期
准备期是提出创造、创作发明对象的阶段。这一
阶段既有逻辑思维的分析和推理,也有形象思维
的联想,还有灵感思维和直觉思维的参与。
(一)准备期
古语“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杜甫“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爱因斯坦, 相对论, 撰写只花了五个星期
的时间,准备了七年之久。创造性思维活动需要你投入和
倾注,机遇是对有准备的人而言的。
创造者在创造活动之前所做的工作:收集资料 —整理
资料 —形成概念 —贮存经验 —为创造活动准备
这一阶段最重要的任务是,
①明确创造目的;
②掌握丰富的经验;
③收集广泛的信息和掌握必要的技能。
,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是其绝好的写照。
(二)酝酿期
这一阶段指准备期所收集到的资料经过深入的探
索和思考,难以产生有价值的想法,然后等待有
价值的想法自然酝酿成熟,产生出来。创作者须
付出百倍的勇气和顽强的毅力,刻苦钻研、精心
构思、大胆想象、顽强探索。
西尔维拉( 1971)的项链问题实验充分说明了
这一问题。三组被试皆只有 30 分钟解决项链问
题的时间,但后两组分别插入半个小时,4个小
时结果三组被试解决问题的成功率分别为 55%、
64%和 85%,酝酿效应打破了解决问题不恰当思路
的定势,促进新思路的产生。
(三)豁朗期
豁朗期亦称灵感阶段。个体经过充分的酝酿之后,
由于思维者对问题的考虑是多方面的、周密的甚
至是较长时间的思维活动,问题突然得到解决。
它是创造性思维最富有智慧的高潮阶段。
美国的化学家,普拉特和贝克,
我摆脱了有关这一问题的一切思绪,快步走上街头,
突然,在街上的一个地方,我还能指出这个地方,一个
想法仿佛从天而降,来到脑中,其清晰明确犹如有一个
声音在大声喊叫。(贝弗里奇,1931,科学研究的艺
术, )
,豁朗, 的经典的例子
希腊科学家 阿基米德解决测定王冠含金重量问题
据记载,国王购臵了一顶设计复杂、装饰华丽的王冠,
他想知道王冠是否是纯金。阿基米德接受了这项艰巨的
任务,他反复思考,但一直不得其解。一天,他在洗澡
时发现,他的腿所排出的水量等于排出水的体积,他立
即联想到,如果把王冠浸入水中,它将会臵换出同样体
积的水,由此即可以确定王冠是不是纯金。阿基米德就
是在灵感突然闪现的一瞬间解决了这个问题。
灵感产生的条件,
? 研究者必须有广阔的科学视野和丰富的知识储备
? 艰苦的劳动和执拗的探索
? 坚持开放式思维,不放过任何随机信息的触发
? 使全身放松,思维处于空无状态
? 乐观镇定的情绪
? 把握灵感出现的良机
灵感的表现形式
法国杰出的雕塑家 罗丹 在他写的, 回忆录, 里描
述了他的不朽作品, 流浪的犹太人, 的诞生过程,
有一天,我整天都在工作,到傍晚写完一章书,猛
然间发现纸上画了这么一个犹太人。我自己也不知
道是怎么画成的,或者为什么要去画他。这就是说,
罗丹是在无意之中,信手画下了这幅传世之作。这
种无意识的信手行为是他不自觉地运用了灵感思维,
在灵感思维的驱动下完成的。
激发、捕捉灵感的方法
以下几种激发、捕捉灵感的方法在完成创造性行
为的过程中值得重视,
诱因与联想 ——实现意外客观信息与目标问题的闪
现与融合
发现与独创 ——摆脱传统的思维定势和迷信权威的
心理
独奏与共振 ——形成思维碰撞的“微型循环”
养气与虚静 ——保持平和的创造心境
(四)验证期
一个理论的创建,一部文艺作品的完成,往往不
是一下取得完满成功的,而要在理论上和实践上
通过多次的论证和反复的修改。 灵感所获得的观
念尚须通过验证期加以检验。
在此阶段,逻辑思维和各种非逻辑思维交融在一
起。可谓,苦尽甘来,光彩夺目降人间 。”
三、创造性思维的特征
(一)新颖性和创见性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标志
(二)以发散式思维为主,发散式思维和聚合式相结
合是其基本图式
? 发散性思维的概念;
? 发散性思维的特征: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
? 发散性思维的衡量标准
(三)以直觉思维为主,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相结合
卢瑟福 (英)物理学家:凭借直觉预见原子核的存在,提
出原子行星结构模型理论;
罗巴切夫斯基 (俄)数学家:在一个平面上,过直线外一
点可以画两条不同的平行线,由这一直觉而建立了罗氏几
何。
(四)创造想象的参与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环节
创造性想象提供的是事物的新形象。文艺作品中
新形象的创造,科学研究中新假设的提出,新机器
的发明都离不开创造想象。
郑板桥, 咏竹诗, 充满了大胆奇特的想象,,风竹图, 中
写到,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 惟看竹枝
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
列宁:, 有人认为,只有诗人才需要幻想,这是没有理由
的,这是愚蠢的偏见!甚至在数学上也需要幻想,没有它
甚至就不可能发明微积分。,
(五)迷恋和目的指向性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
条件
? 普希金:我写诗,我忘记了世界。
? 牛顿:把怀表当鸡蛋放在锅里煮。
? 爱因斯坦:创立的狭义相对论经过了, 十年的沉思,
(六)灵感状态是创造性思维的典型特征
所谓灵感,是指人们在创造性思维过程中,某种
新形象、新概念和新思想突然产生的心理状态。
灵感的产生阶段的表现形式
笛卡儿(法),著名的数学家、哲学家,发明的解析几
何就是在睡梦中获得的。
笛卡儿曾学过建筑,受到过空间美的熏陶;当过法院里法
庭的陪审员,练就了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也曾目睹过炼
金术的象征物 —— 蛇状的链条。自身的经历和实践对其科
学研究产生深深的启发。
库凯尔(比),著名的化学家。对碳氧化合物“笨”的
分子结构研究也是在睡梦中获得的。下面一段是关于灵感
出现的描述,
, 起始,库凯尔经过长时间思考这一问题无结果,停
止了思考。面对火炉打瞌睡,梦中看到很多原子排成很多
圆圈在他面前不停的跳动,其中一个圆圈象一道闪电,突
然飞到他的眼前,把库凯尔从梦中惊醒,这些跳动的碳原
子圆圈使他受到启发,发现了笨的分子构成。,
四、创造者的个性特征与创造性思维培养
(一)创造者的个性特征
1.甘冒风险 有胆量说出自己的观点,不受习惯思维
的束缚
2.求知欲旺盛 对于探究未知事物有特殊的兴趣,大
有欲罢不能的倾向
3.独立性强 认知风格独立自主、审慎思考、不轻
易接受现成的理论
4.有幽默感 幽默感反映了一种内在的自由,其基础
则是自信和自尊
5.坚忍不拔 顽强的意志、锲而不舍、百折不挠是
创造者的共同特点
富有创造性的学生的十个特征
? 作文想象力丰富;
? 对环境的感受力相当高;
? 心智活动积极;
? 触类旁通;
? 干事情热心,坚忍不拔;
? 以新奇的方式提出卓越的见识;
? 独立性高,富有主见;
? 自信、有理想、有抱负;
? 兴趣广泛而专一;
? 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心理。
(二)学校教育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1.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问题意识的泯灭;
标准化的答案钳制了学生的创造性
坐井观天的事例
单一化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夸美纽斯)
2.改变传统的评定学习成绩的方法,鼓励
学生的创造性行为
学校教育多几把评价的尺子
鼓励学生在问题回答中的创造性答案
? 托兰斯曾就如何尊重学生意见,培养创造性思维
向教师提出五点建议,
? 尊重学生提出的任何幼稚甚至荒唐的问题
? 欣赏学生表示出的具有想象与创造性的观念
? 多夸奖学生提出的意见
? 避免对学生所做的事情给予肯定的价值判断
? 对学生的意见有所批评时应解释理由
4.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创造性活动
如组织学生参加科技小组、兴趣小组、文艺小
组等,是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重要途径。
美国的教育心理学家戴维斯和豪特曼在 1968
年所著的, 创造的思考, 中提出培养学生超长创
新思维观念的四种方法,
? 局部改变法; 清单法;比拟法;棋盘法。
? 意大利有一所美术学院,学生外出写生时,老师
要求他们背对景物,脖子拼命朝后仰,颠倒过来
观察要画的景物。据说,这样才能摆脱日常观察
事物所形成的定势,从而扩大视野,在熟悉的景
物中看到新意。
第八章 需要与情感
第一节
一、需要的内涵
需要( need)是有机体内部的某种
缺乏或不平衡状态,是人的一切活动的
动力源泉。
需要是个体对自身与环境的依存关系的反映。一
定强度的需要会使个体产生体内驱力,进而推动
个体的行为。因此,需要是形成行为动力的主要
的内部因素,是动机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需要的作用
1.需要是个体行为积极性的源泉。
人的需要、兴趣、爱好、动机、价值观、人生观
等,都是推动人们从事各种活动的动力因素,但
需要是最根本的,其他的动力因素都是在需要的
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需要使人朝着一定的
方向,追求一定的目标,以行动求得满足。需要
越强烈、越迫切,就越容易引起并推动人们的活
动。
2.需要是个体认识过程的内部动力。
三、需要的特征
1.客观现实性。
2.主观差异性。
3.动力发展性。
4.整体关联性。
1.客观现实性
? 人是自然实体,也是社会实体,为了个体的和社会
的生存与发展,人们必然会产生种种客观需要。人
类的一切实践活动都源于需要,都是为了满足人的
需要而进行的,没有需要,人类就无法生存和发展。
?,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
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 ……‖― 他
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 人的需要是在一定的自
然条件或社会条件下产生的,它会随着客观条件的
变化而变化、发展而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 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0年版,286页,514页,
? 人的需要的性质、内容与满足的手段都与动物不同。人的
需要还受到意识的调节与控制。即使是生理性需要,其追
求的目标、实现的方式和发展的进程也都要受社会历史条
件的制约。单就吃的需要来说,人的吃的需要从需要的实
物内容到满足需要的方式,即吃什么怎样吃,都依从于人
的社会生活条件,依从于对社会经验的掌握。
?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马克思说:“饥饿总是饥饿,但是用
刀叉吃熟肉来解除的饥饿不同于用手、指甲和牙齿啃生肉
来解除的饥饿。”
2.主观差异性
? 需要是有机体自身或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脑中
的反映。尽管人们有时把社会本身发展的客观要
求称之为社会需要,但严格地讲,需要仅仅指个
体反映机体内部或外界生活的要求而产生的,并
为自己感受或体验到的一种内部缺乏或不平衡状
态。
? 需要又总是主观的,它以意向、愿望、动机、抱
负、兴趣、信念等形式表现出来。
2.主观差异性
? 正因为需要是主观的,而需要的广度依赖于人的
自身状况及其生活的物质条件,所以人的需要又
表现为丰富多样性和个别差异性。如人有饮食、
休息、婚配、育幼的需要,有劳动、学习、交往
的需要,有审美、旅游、求知和创造的需要。由
于主、客观因素,这些需要表现在不同个体身上,
又是千差万别的,主要表现在 需要量的差异与需
要质的差异。
3.动力发展性
? 需要是个体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个体行为动力的
重要源泉。人的需要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
结构,永远不会只停留在某一种水平上。人们常
说,知足者常乐,这是相对而言的。就总体而言,
人是永远不知足的。人类也正是基于这种“不知
足”的动力而不断发展着。
? 从内容方面来看,需要的发展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即
横向发展和纵向发展
? 从需要实现的手段上看,需要的发展性还表现在实现或满
足需要的方式手段,越来越多,水平越来越高。
4,整体关联性
人的需要结构中的诸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整体。这种整体关联性表现为各种需要互为条件,
又互为补充。
? 一方面,精神需要的存在与发展以物质需要存在发
展为基础;物质需要的存在与发展又以精神需要存
在与发展为条件。满足精神需要一般来说应以物质
需要作保障,满足物质需要必须要以精神需要作指
导。
? 另一方面,各种需要又是互为补充的。
许多单位所提的“待遇留人、情意留人、事业留人”
的稳定人才政策,也就是考虑到了人的需要整体关
联性。
四、需要的分类
(一)自然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
1,自然性需要是个体维持生命和延续后代而产生的
需要,又称生物性需要、生理性需要或生理需要 。
人对空气、水分、食物、睡眠、性生活、安全、运
动等的需要 。
人与动物在满足自然性需要的对象和方式上存在本
质的差异。动物只有依靠自然界现成的天然物质来
满足需要;而人的需要的满足则主要靠生产劳动生
产满足需要的对象,其满足需要的水平受个体的社
会生活条件的制约,其满足需要的方式受文化习俗
和个人特点的制约。
(一)自然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
2,社会性需要是人类在社会生活中形成,为维护社
会的存在和发展而产生的需要。
社会性需要与个体的社会生活相联系,是后天习
得的需要。如人对劳动、交往、学习、审美、威
信、道德等的需要。社会性需要是人类所特有的
一类需要。它是从社会要求转化而来的。人们在
社会生活中,社会不断向个体提出各种要求,当
个体认识到接受这些要求的必要性时,社会的要
求就会转化为个体的需要。
我们害怕孤独
居住在拥挤而嘈杂的人群中的人们,常常
会希望自己能拥有一方安静的、属于他个人的
独有空间,不要受任何人的打搅。为此,人们
设计了可以随时开关的门窗、可以上锁的抽屉
或箱子。甚至有许多人还幻想着有一天能退隐
到深山幽谷中,过与世无争的, 隐士, 生活。问
题是,这样的生活真的能给我们带来快乐吗?
18世纪末叶欧洲探险家史金克在一个荒
岛上独居了 4年,在这 4年中,他可以自如地
应付自然界的残酷,满足自己生存所需要的
一切,但却无法忍受孤独的感觉。为此,史
金克学着, 鲁滨逊漂流记, 中的鲁滨逊,养
了一条狗、一只鹦鹉,以及几头野兽为伴,
每天和这些动物们进行长谈。 但是,他仍然
常常要陷入精神恍惚的状态,不能自拔。 4年
后,他虽然重新回到了家人的身边,但却无
法完全恢复以前与人交往的能力。
伯尔海军上将在, 孤独, 一书中讲述了
他在北极探险期间一个人独居 6个月时的生
活感受。这 6个月,他是在被冰雪掩埋下的
小木屋中孤独地度过的。伯尔是主动地要过
与世隔绝的生活的,他想真切地体验一下孤
独生活的和平与宁静,但不曾料到,他仅仅
在冰雪下的小木屋里孤独地生活了 3个月,
就陷入了极度忧郁的状态,不得不在 6个月
后,悻悻地返回人间社会。
(二)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
1,物质需要是指那些指向社会的各种物质产品,并
以占有这种产品而获得满足的需要。
例如,在对服装的需要中,既有满足人们防寒、防晒等自
然性需要的内容,也有满足人们自尊、追求美的需要的内
容。
2,精神需要是指那些指向社会的各种精神产品,并
以占有这些产品而获得满足的需要。
如对劳动、交往、审美、道德、创造等的需要。
五、需要的理论
德国心理学家勒温( K.Lewin)假定个人与环境之
间有一定的平衡状态,如果这种平衡状态遭到破坏,
就会引起一种紧张,这种紧张状态就会导致力图恢
复平衡的移动。
(一)勒温( K.Lewin)的需要理论
紧张 ——移动 ——平衡
(需要 ——活动 ——缓和)
需要分为两种,
→ 需要 ——客观的生理需要
→ 准需要 ——在心理环境中对心理事件
起实际影响的需要
(二)默里( H.A.Murray)的需要理论
需要:用以代表脑区力量的构造物,这种力量引起
一系列的行为反应,使原有的紧张情绪解除,具有
定向目的性。
需要分为两类,
1.基本需要。又称身体能量需要。
2.次级需要。又称心理能量的需要。
他指出,需要这种力量渗透到活动的各个方面,并
调节控制着其他的心理活动。他认为,需要是个体
行为动力性的源泉,是个体行为所必需的。由于需
要和个体的不平衡状态相联系,在一般情况下个体
总是处在一种不平衡状态,因此需要经常推动个体
活动的进行。
(三)马斯洛的需要理论
(Abraham.H.Maslow,
1908—1970)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
之一。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
人格理论家和比较心理学
家,也是人本主义心理学
的主要创建者之一,心理
学第三势力的领导人。
马斯洛生平
? 马斯洛 (Abraham.H.Maslow,1908~ 1970),马斯洛
出生于纽约市布鲁克林区。 1926年入康乃尔大学,
三年后转至威斯康辛大学攻读心理学,在著名心理学
家哈洛( Harry Frederick Harlow,1905~ 1981)的
指导下,1934年获得博士学位。之后,留校任教。
1935年在哥伦比亚大学任桑代克学习心理研究工作
助理。 1937年任纽约布鲁克林学院副教授。 1951年
被聘为布兰戴斯大学心理学教授兼系主任。 1969年
离任,成为加利福尼亚劳格林慈善基金会第一任常驻
评议员。曾任美国人格与社会心理学会主席。 1967
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他是 <<人本主义心理
学 >>和 <<超个人心理学 >>两个杂志的首任编辑。
? 主要著作有:, 动机与人格, ( 1954),,存在心理学探索,
( 1962),,宗教、价值观和高峰体验, ( 1964),,科学心
理学, ( 1966),,人性能达的境界, ( 1971)等。
人类有 5种基本需要:生理需要、安
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
自我实现的需要。后来他又补充了认知
需要和审美需要。
1.生理的需要( physiological need)
2.安全的需要( safety need)
3.爱与归属的需要( love and
belongingness need)
4.尊重的需要( esteem need)
5.认知的需要( cognition need)
6.审美的需要( aesthetic need)
7.自我实现的需要( self-actualization need)
不能自我实现的主要原因,
( 1)自我实现是很微弱的似本能需要,容易被
压抑、控制、更改和消失;
( 2)许多人不敢正视关于他们自己自我实现所
需要的那种知识,对那种知识缺乏自知,使
自己处于不确定状态;
( 3)文化环境用强加于人身上的规范,阻滞一
个人的自我实现;
( 4)自我实现者是由成长性需要而不是匮乏性
需要推进的,其发展和持续成长依赖于自己
的潜力。
达到自我实现的个性特征,
1、有积极肯定自我的观念,有接纳一切人和
全世界的能力;
2、能和其他人建立深厚的人际关系;
3、能够有效的感知并客观的对待现实,保持
与现实和谐的关系;
4、对现实永保新鲜感,不断地从生活中寻找
乐趣;
达到自我实现的个性特征
5、尊重自己的行为和价值标准,成为自主的
人,不受文化和环境束缚;
6、不墨守成规,有首创性;
7、尊重他人的独特性;
8、灵感的频度较多;
9、相信新生事物具有无比的生命力;
达到自我实现的个性特征
10、把助人当作是个人应尽的义务;
11、有与人合作的愿望;
12、有良好的心境和幽默感;
13、有强烈的道德感,他们的行为以理性和
逻辑为依据;
14、他们需要有独处的时机去思考问题和解
决问题。
人类的需要层次
自我实现的需要
尊重需要
归属与爱的需要
安全需要
生理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
审美需要
认知需要
尊重需要
归属与爱的需要
安全需要
生理需要
需要的层次
满足一个人
独特潜能的需要
尊重需要
归属关系和爱的需要
安全需要
生理需要
→ 自我实现的需要
→ 心理需要
→ 基本需要
需要层次和不同的心理发展时期
需要层次理论在我国古代已具雏形
忙碌为充肚子饥,刚得饭饱又思衣。
恰的衣食两分足,家中缺少美貌妻。
家娶三妻和两妾,出门走路少马骑。
骡马成群任驱使,身无官职被人欺。
七品六品官太小,四品三品官亦低。
朝中一品当宰相,又想面南坐皇帝。
马斯洛的需要理论述评
?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系统地探讨了需要
的实质、结构以及发生发展的规律。这不
仅对建立科学的需要理论具有一定的积极
意义,而且在实践上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许多企业家就是依据这个理论,制定满足
职工需要的措施,以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
性。
马斯洛的需要理论述评
马斯洛的需要理论存在一定的不足
? 首先,马斯洛把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
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都称为基本需要,
并认为这些需要是与生俱来的,需要的发展
是一种自然成熟的过程,这严重低估了环境
和教育对需要发展的影响;
? 其次,马斯洛强调个体优先满足低级需要,
忽视了高级需要对低级需要的调节作用。连
他自己也承认,他“并不完全了解殉道、英
雄、爱国者、无私的人”。
(四)阿尔德夫的需要理论
三种基本需要是,( 1)生存需要
( 2)关系需要
( 3)成长需要
阿尔德夫认为,人类的三种需要并不是完
全生来就有的,有的需要是通过后天的学习
产生的。这三种需要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线,
它们是一个连续体,并不是层次等级。他指
出,各种需要获得满足越少,则满足这种需
要的愿望越强烈。
(五)麦克莱兰的需要理论
当人在生理需要满足后基本需要有,
成就需要、权力需要和合群需要
这三种基本需要的排列层次和重要性是因人
而异的。例如,资历高的经理成就需要强烈,
对合群的需要相对较低。他认为,高成就需
要可以通过教育培养,并且组织了训练班,
取得一定的效果。
(六)鲁宾斯坦和彼德罗夫斯基的需要理论
1.需要本身具有动力性
2.需要是活动的基本动力
六、学生需要的研究
(一)中小学生需要的研究
我国中小学生需要的种类和层次,
生理和物质
生活的需要
1.水、空气阳光、食物、
睡眠等
2.吃得好一些,穿得舒服
一些
3.家庭的现代化
4.安静的学习环境
安全与保障需要
1.身体健康、体魄强壮
2.人身安全、不受欺负
3.生活安定、和平幸福
4.升入理想学校或有个好
工作
交往和友谊需要
1.父母和老师的爱
2.同学之间团结友爱
3.结交诚实、正直的朋友
4.异性朋友的爱
尊重与自尊需要
1.平等与公平
2.信任与理解
3.尊重与自信
4.独立与自主
课外活动与
精神生活需要
1.玩小动物,做游戏
2.课外读物
3.文体活动
4.艺术欣赏、文学评论
学习与成才需要
1.新铅笔、新书包
2.好老师、好课本、学
好功课
3.丰富知识,多方面能
力,优秀品质
4.革命理想,正确人生
观
奉献与创造需要 1.为他人做好事 2.搞小科研,搞小发明
3.关心国家大事,尽职尽责
4.拼搏,干一番大事业
伊本 ?西拿的公羊
? 在中世纪,享有“医学之王”美誉的著名伊朗医
学家伊本 ?西拿曾做过一个实验。他把两只公羊分
别系在两个不同的地方,给以同样的食物。一个
地方是平静、安稳没有危险的草坪;另一只公羊
呆的地方是旁边关着狼群的动物馆。第二只公羊
由于经常看到狼在它身边窥视而整天提心吊胆,
精神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不久就死了。而前
一只公羊却一直生活得很好。西拿做的这个实验
表明了情绪对动物有很大的影响。
第二节 情绪、情感概述
一、情绪、情感的概念
情绪、情感是伴随着认识过程而产生的心理过程,
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它是人对客观事物
反映的另一种形式,即人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
间关系的反映。
情绪、情感与人的需要有着直接的关系。一般而
言,需要的满足会引起肯定的情绪、情感;需要的
不满足则会产生否定的情绪、情感。
但是需要的满足也可能产生消极的体验,而需
要的不满足,也可能产生积极的体验,这是由人的
观点、信仰、世界观决定的。由于客观事物与人的
需要的复杂性,同一事物与人的需要的关系可能是
多方面的。
? 人的情绪、情感极其复杂,有时甚至会同
时拥有相反的或相对立的情绪、情感体验。
如, 悲喜交加,,, 百感交集,,这就说明了人
在满意中有不满意,不快中有快感的矛盾体验;
或者在不同的时间内对同一事物具有不同的情绪、
情感体验。
二、情绪、情感的结构
? 情绪、情感的结构由三种成分组成:主观体验、生理
唤醒、外部表现。
? 人产生各种情绪和情感时,可以在外部表现出来
(例如,高兴时哈哈大笑,悲伤时痛哭流涕,害羞时脸
色通红,愤怒时紧握拳头等等。作家、演员等都注意
探讨人的表情的秘密。人的各种情绪和情感,都在机
体外部有所表现,即所谓表情。)
? 表情一般分为面部表情、体态表情和言语表情 。
面部表情、体态表情
? 根据心理学家研究,认为人的面部表情基本上反
映在嘴唇、眉毛以及眼睛光泽的变化上。如喜悦、
愉快、欢乐时嘴角向后伸,上唇略提,两眼闪光,
两眉舒展,所谓“眉开眼笑”;惊奇时张嘴、瞪
眼、两眉竖起,所谓“目瞪口呆”。
? 是借全身姿态和四肢活动表达情感。如欢乐时的
手舞足蹈,捧腹大笑;悲恸时的捶胸顿足;痛恨
时的咬牙切齿等。
言语表情
? 是指随情感的变化,声带等发音器官的活
动和言语的声调变化。如喜悦时音调稍高,
言语速度快,语音高低差别大;愤怒时声
音高而尖且带颤抖;悲哀时音调低沉,言
语缓慢无力等。人们可以从不同言语声调
中辨别和理解别人多种多样的情绪和情感
状态。
第四节 情绪理论与调节
一、詹姆斯 ~ 兰格的情绪理论
二、巴甫洛夫的情绪理论
三、凯农丘脑情绪理论
四、情绪的认知 ~ 评估理论
五、沙赫特和辛格的情绪三因素理论
一、詹姆斯 ~ 兰格的情绪理论
詹姆士是美国人,兰格是丹麦人,他们俩分别于
1884年和 1885年不约而同地提出了同一种关于情绪的
生理机制的观点。由于这个“不约而同”。这一学说
以两人的名字命名。
我们一般认为人是先害怕后逃跑,詹姆士认为是
先跑后怕;一般人认为是先怒后斗,詹姆士则认为是
先斗后怒。他认为情绪的主观体验(即主观上觉得的
那种心理状态)只是情绪的生理变化的原因,而情绪
的生理变化才是情绪的心理状态的原因。詹姆土认为,
通常的说法正是把这个因果关系弄颠倒了,这就是这
个学说的要点所在。詹姆士认为,在情绪这件事上,
心理变化不是身体变化的原因。怕是什么?怕是心理
活动;跑是什么?跑是身体活动。心理活动不是身体
活动的原因。
一、詹姆斯 ~ 兰格的情绪理论
兰格情绪理论
? 兰格是医生,他的情绪理论与詹姆士的说法基本一致,不过兰格特别强调血
液循环系统的变化,如心跳等,而詹姆士所说的生理变化则是全部内脏的变
化再加上肌肉的收缩,比如:眼睛看见老虎,耳闻虎吼,于是,老虎的形象
和声音通过我们的眼睛和耳朵这两种感觉器官传到大脑皮层,使我们产生了
对于老虎的认识,即知道这是老虎,又联想到老虎是野兽、很厉害、可能会
吃人等等(詹姆士认为这时候人还没有情绪,只是认识),于是,由大脑皮
层的外导神经通路引起肌肉的收缩(一般人见到老虎就逃跑或上树,这些都
是肌肉收缩);另外,还出现心跳和呼吸加快、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唾液分
泌减少等生理变化,这些变化通过内导神经通路传回大脑皮层,使人产生一
种主观的体验,这就是情绪。
一、詹姆斯 ~ 兰格的情绪理论
也就是说,由感觉器官到大脑皮层(如看见老虎,知道是老虎,
联想到老虎可能吃人等等),这只是认识,而由此引起的一系
列生理变化通过内导神经再传回大脑皮层,才有了情绪的体验
或情绪的意识,这就是所谓的先跑后怕的具体过程。
? 詹姆斯 (机能注意心理学的创始人 ) ~ 兰格的情绪理论
(1884~1885)基本观点:情绪是人对自己身体变化的知觉。
情绪产生的过程
(1)先有引起个体反应的刺激
(2)改刺激引起了个体的生理反应
(3)由生理反应产生了个体的情绪活动
理论虽然有漏洞,但开创了研究人类情绪的先河,
引起知觉刺激的情境 (感受器 ) ~~ 由刺激引起身体生理反应 (内
脏器官,骨髓,肌肉 ) ~~ 由身体生理反应而导致情绪体验
二、巴甫洛夫的情绪理论
? 巴甫洛夫认为:人和动物的心理活动,包括人的
一切智慧、行为和随意运动,都是在无条件反射
基础上形成的条件反射。他把条件反射视为机体
与外部世界相互作用的要素,主张采用条件反射
这一客观的实验方法来科学地研究主观心理现象,
强调一切主观活动都是由客观外界所决定的,坚
持机体与环境、心理与生理、主观与客观的辨证
统一。
二、巴甫洛夫的情绪理论
巴甫洛夫的情绪理论是巴甫洛夫条件反射
学说的一个组成部分。
一方面把情绪和“本能”并提,认为情绪激动
乃是在皮质控制力减弱条件下极其复杂的无条件反
射的优势和暴乱。
另一方面把情绪与大脑皮层神经活动的动力定
型的建立联系在一起。
他认为动力定型的建立过程,建立的完成过程,
定型的维持和它的破坏,在主观上就构成我们各种
积极和消极的情感。
二、巴甫洛夫的情绪理论
他认为在习惯的生活方式发生改变时,例如失业
或亲人死亡时,还有当心理恐慌和信仰粉碎时,
所经验到的沮丧的情感,其生理基础就是旧的动
力定型受到破坏,新的定型又难以建立起来。
人的环境以及因它而产生的某种变化对他所具有
的意义愈大,情感体验就愈深刻。由此而产生的
暂时性神经联系系统的改造便引起了兴奋过程。
三、凯农丘脑情绪理论
本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生理学家坎农
( W.B.Cannou)通过实验证明,情绪不能用
生理变化的知觉来解释,他认为控制情绪乃
中枢神经而非周围神经系统。坎农根据以下
事实提出了情绪的丘脑学说。 凯农丘脑情
绪理论 (1927)基本观点,
(1)个体的生理变化在各种情绪状态下并无
多大差异,但个人却可以体验到各种不同的
情绪;
(2)个体的生理变化较慢,而个体的情绪瞬
息万变,因此生理变化不能成为个体情绪的
主要来源;
三、凯农丘脑情绪理论
(3)个体生理变化可由药物改变,但个体的情
绪变化很少或不可能受药物的影响。人们不
能企图用药物制造一个人的情绪体验;
(4)控制和调节个体情绪系统的不是周围神经
系统,而是在丘脑部位引起的神经冲动通过
丘脑这一中转站,把一部分信息传到大脑皮
层那个,一部分到交感神经系统,引起内脏
变化 ;传到大脑皮层的信息经分析,综合,
产生情绪体验,传到内脏骨髓的信息产生生
理活动.在此情况下,大脑皮层产生的情绪
体验与内脏骨髓的生理活动一起产生情绪。
三、凯农丘脑情绪理论
<1>切去脑皮层(丘脑保留)的动物表现过分的愤怒
反应,丘脑切除,其反应消失;
<2>丘脑单侧的伤害,增加来自身体该侧面的情绪成
分;
<3>在人类,影响丘脑一边的瘤,则影响单侧的情绪
表现;
<4>轻度的麻醉引起脑皮层对下级中枢控制的短暂减
弱或疾病引起的永久损害,发出自由而时常持久的流泪与
哭的表情。
三、凯农丘脑情绪理论
他认为当丘脑神经过程被激动起来时,专业性质
的情绪才附加到简单的感觉上,他认为丘脑是情
绪的控制中心。他认为来自外界刺激而产生的知
觉被传送到丘脑,丘脑对其进行加工后传送到皮
层产生情绪体验,同时丘脑又通过激活内脏和骨
骼机产生外围的一切生理变化。坎农的学说是
1927年提出,其中一部分工作由其弟子巴德
( P.Bard)完成,故称“坎巴两氏情绪学说”。
四、情绪的认知 ~ 评估理论
? 情绪的认知 ~ 评估理论 (阿诺德创立 )
基本观点:人类情绪产生是由 1储存在头脑中德经验以及
通过表象活动所引起,
即:对刺激情形的估价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情绪活动
? 概括,
(1)詹姆士.兰格理论:刺激 ~身体变化 ~情绪性
(2)坎农.巴德理论:刺激 ~丘脑转换 ~情绪产生
(3)阿诺德理论:情绪情境 ~评估 (大脑皮层 )~情绪产生
五、沙赫特和辛格的情绪三因素理
论 ? 沙赫特和辛格的情绪三因素理论
基本观点,情绪的机制是由认知参与,认知对环
境的评价,生理唤醒的评价的过程
情绪的产生不是单纯由外界环境决定,或由有机
体内部的生理变化决定,而是外界环境刺激,有
机体内部的生理变化和人的认知因素三者互相作
用的结果,而人的认知因素在情绪产生过程中有
很重要的作用,
实验研究
? 实验对象:大学生
? 方法,(1)注射肾上腺素 ~ 唤醒生理活动
(2)指导语
a.第一组被试:注射维生素 ~ 心悸,手抖,脸发
烧 (热 )
b.第二组:同上 ~ 身体发抖,教发麻
c.第三组:同上 ~ 不说结果
(1)if 情绪由生理机制引起 then 三组被试反应应该一
致
(2)if 情绪由外界环境因素引起 then 三组被试反应随
所处环境不同而不同
(3)实验结果:情绪产生于生理,环境,认知三者因
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艾利斯的 ABC理论
? 该理论是由美国临床心理学家阿尔伯特 ·艾利斯于 60年代
创立的一种心理治疗体系,他认为人有其固有本性,人的
先天倾向中有积极的取向,也有消极的本性,换句话说人
有趋向于成长和自我实现这样的内在倾向,同时也具有非
理性的不利于生存发展的生活态度倾向,而且艾利斯更强
调后一种倾向,他认为正是这种非理性的生活态度,导致
心理失调。
? 艾利斯认为人的情绪来自人对所遭遇的事情的信念、评价、
解释或哲学观点,而非来自事情本身。情绪和行为受制于
认知,认知是人心理活动的“牛鼻子”,把认知这个“牛
鼻子”拉正了,情绪和行为的困扰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得到
改善。
艾利斯的 ABC理论
? A代表诱发事件( Activating events)
? B代表信念( Beliefs)是指人对 A的信念、认知、评价或
看法
? C代表结果即症状( Consequences)
艾利斯认为并非诱发事件 A直接引起症状 C,A与 C之间还
有中介因素在起作用,这个中介因素是人对 A的信念、认
知、评价或看法,即是信念 B,艾利斯认为人极少能够纯
粹客观地知觉经验 A,总是带着或根据大量的已有信念、
期待、价值观、意愿、欲求、动机、偏好等来经验 A。
艾利斯的 ABC理论
? 因此,对 A的经验总是主观的,因人而异的,同样的 A在
不同的人会引起不同的 C,主要是因为他们的信念有差别
即 B不同。换言之,事件本身的刺激情境并非引起情绪反
应的直接原因。个人对刺激情境的认知解释和评价才是引
起情绪反应的直接原因。
在 ABC理论中,D代表治疗( disputing)通过 D来影
响 B,认识偏差纠正了,情绪和行为困扰就会在很大程度
上解除或减轻,最后达到 E效果( effects),负性情绪得到
纠正。
非理性的生活态度
① 倾向于进行畸形的思维(如强迫思维)。
②倾向过于易受暗示影响。
③倾向于过度概括化以偏概全。
④倾向于要求尽善尽美,认为不是完美的就是无用的。
⑤倾向于对他人的过分要求。
⑥倾向于追求绝对化,肯定化,不能忍受不确定性。
⑦倾向于夸大负性事件的危害性。
⑧倾向于自暴自弃。
⑨倾向于自我贬低。
⑩倾向于过分关注自身的机体的变化。
第八章 动机与意志
一、什么是动机
人们总是在试图解释自己或他人行为的原
因,心理学家们一般用动机 (motive)这一术语
对此进行描述。所谓动机,是指引发并维持活
动的倾向。它涉及这样三个方面的问题:①引
发行为的起因是什么?② 使行为指向某一目的
的原因是什么?③ 维持这一行为的原因是什么?
在许多有关动机的文献中,心理学家们往往用
动机作用 (motivation)这一术语来描述个体发
放出能量和冲动,指引行为朝向某一目的,并
将这一行为维持一段时间的种种内部状态和过
程。
动机是指引起并维持人们从事某项活动,以
达到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
二、动机的形成
1.内在条件:需要
内驱力:在有机体需要的基础上产
生的一种内部推动力,是一种内部刺
激。
1.内在条件:需要
2.外在条件:诱因
所谓诱因,是指能够激起有机体的
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
件或刺激物。如食物的色泽、芳香等。
正诱因,凡是个体趋向或接受它而得到
满足时,这种诱因称为正诱因;
负诱因,凡是个体因逃离或躲避它而得
到满足时,这种诱因称为负诱因。
诱因强度,
赫尔( C.L.Hull) ——“目标梯度”现象
需要(内在条件) —诱因(外在条件)
“拉”和“推”的理论
动机是由需要与诱因共同组成的
? 动机是由需要与诱因共同组成的。因此,动机的强度或力
量既取决于需要的性质,也取决于诱因力量的大小。实验
表明,诱因引起的动机的力量依赖于个体达到目标的距离。
距离太大,动机对活动的激发作用就很小了。人有理想、
有抱负,他的动机不仅支配行为指向近期的目标,而且能
指向远期的目标。因此,空间上邻近的目标,不一定具有
最大的激发作用。动机的社会意义与动机的力量也有直接
的关系。成就理论告诉我们,除了目标的价值以外,个体
对实现目标的概率的估计或期待也有重要的意义。
三、动机的作用
1.激发功能
2.指向功能
3.维持和调节功能
耶克斯 ——多德森定律( Yerks—Dodson Low)
倒,U‖型曲线
四、动机的分类
(一)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1.生理性动机
( 1)饥饿动机
( 2)干渴动机
2.社会性动机
( 1)好奇、探索和操弄
个体对新奇事物注意、探索和操弄
等行为的内在动力称为好奇动机,简称
好奇。
好奇动机在婴幼儿的行为上以 3种方式
表现出来,
( 1)感官探索
( 2)动作操弄
( 3)好问
( 2)成就动机
成就动机指个体在完成某种任务时
力图取得成功的动机。
抱负水平,
指一个人从事活动前,估计自己所
能达到的目标的高低。
罗特( J.B.Rotter),
制约个人抱负水平的两个因素是 ——
个人的成就动机和个人根据已往的成败
经验对自我能力的实际估计。
成就动机理论,
1.麦克莱兰( D.C.McClelland) ——
情绪激发理论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戴维 ·麦克利兰
( David·C·McClelland)是当代研究动机的
权威心理学家。他从 20世纪 4O- 5O年代开
始对人的需要和动机进行研究,提出了著
名的“三种需要理论”,并得出了一系列
重要的研究结论。
成就动机理论,
麦克利兰提出了三种需要理论,他认为个体在工
作情境中有三种重要的动机或需要,
1.成就需要( Need for achievement):争取成功
希望做得最好的需要。
2.权力需要( Need for Power):影响或控制他人
且不受他人控制的需要。
3.亲和需要( Need for affiliation):建立友好亲
密的人际关系的需要。
2.阿特金森 ——期望价值理论
阿特金森( J.W.Atkinson)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作为
麦克利兰( D.C.Mecmelland)的学生和助手从一开始便
参与了成就动机的研究。他遵循托尔曼与勒温的足迹与逻
辑,强调内部的认知过程,采用假设分析的方法,逐步提
出了成就动机的期望 × 价值理论。
Ts=Msⅹ Psⅹ Is
Ms:追求成功的动机
Ps:对成功可能性的估计
Is:成功的激励值
阿特金森的理论
? 阿特金森的理论是第一个重要的系统的成就动机
理论。阿氏对于成就动机理论所做的一个重要贡
献就是他提出了成就动机是由追求成功的动机和
避免失败的动机构成的。这种观点已经为许多心
理学家所接受,并成为许多后继研究的理论基石。
另外,阿氏的理论不仅强调了成就动机对人们行
为的影响,而且也考虑了客观因素(如任务难度)
对人的行为的影响。阿氏理论的期望和价值的运
用还表明他的理论已向认知的方向迈出了有益的
一步。
成就动机和作业选择
—— 成就动机
——回避失败动机
0
20
40
60
80
100
0 0.2 0.4 0.6 0.8 1
主观的成功概率
作业的相对吸引力
3.韦纳 ——成就动机的归因模式
3个维度,
( 1)内归因和外归因
( 2)稳定的归因和非
稳定的归因
( 3)可控制归因和
不可控制归因
4个因素,
( 1)努力
( 2)能力
( 3)运气
( 4)任务难度
归因的三维度模式
三维度
内部的 外部的
稳定的 不稳定 的 稳定的 不稳定 的
不可控
的 可控的
不可控
的 可控的
四因素 能力高 低 努力程 度 任务难 易 运气好 坏
影响成就动机的因素,
( 1)童年所接受的家庭教育
( 2)教师的言行
( 3)竞争和竞赛活动
( 4)学生的学习成绩
( 5)个人对工作难度的看法
( 6)个性因素
( 7)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条件
( 3)交往动机
交往动机又称亲合动机或亲和动
机。交往动机指个体愿意与他人接近,
合作、互惠,并发展友谊的动机。
恐惧对合群行为的作用
( ﹡ 表中比例数误差 ± 2 )
条件
选择的百分比 ﹡
集中 无所谓 单独 合群行为的 强度
高度恐惧
低度恐惧
62.5
33.2
28.1
60.0
9.4
7.0
0.88
0.35
(二)长远的、概括的动机和暂时的、具体
的动机
(三)高尚动机和低级动机
(四)主导动机和辅助动机
(五)意识动机和潜意识动机
(六)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五、动机冲突
☆ 双趋冲突 指两种对个体都具吸引力的
需要目标同时出现,而由于条件限制,
个体无法同时采取两种行动所表现出的
动机冲突。
B( +) A( +) 个体
☆ 双避冲突 指个体回避一个威胁性目标
的同时,又面临另一个威胁性目标的出
现。
A(-) 个体 B(-)
☆ 趋避冲突 指个体的动机为满足某一需
求指向一个目标的同时又受威胁而需要
回避。
个体 A( ± )
六、动机的理论
(一)享乐主义理论
边沁( J.Bentham)
(二)本能理论
麦独孤( W.McDougall)
弗洛伊德( S.Freud)
(三)驱力理论和诱因理论
赫尔 ——内驱力降低理论
(四)认知 ( cognition)、期望
(expectancy)和归因 ( attribution) 理论
费斯廷格( L.Festinger) ——
―认知失调”论( cognitive dissonance theory)
罗特( J.Rotter) ——社会学习理论
海德( F.Heider) ——动机的归因理论
(五)唤醒或激活理论
赫布( Hebb)和伯林( Berline) ——
最佳唤醒理论
学习动机
一、学习动机的概念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
的内部动力。其结构包括学习需要、学
习自觉性、学习态度、学习兴趣等。
二、学习动机的作用
1.引起学习的作用;
2.维持学习的作用;
3.强化学习的作用;
4.调整学习的作用。
1.强化学习;
2.集中注意;
3.快速反应。
三、学习动机的激发
1.提出明确而又适度的期望和要求
2.给予清楚而又及时的反馈
3.注意评估、反馈和奖励的频率
4.了解学生对奖励的估价
5.使所有学生都有得到奖励的可能性
第九章 动机与意志
一、什么是动机
人们总是在试图解释自己或他人行为的原因,心理学家
们一般用动机 (motive)这一术语对此进行描述。所谓动
机,是指引发并维持活动的倾向。它涉及这样三个方面
的问题,
①引发行为的起因是什么?
② 使行为指向某一目的的原因是什么?
③ 维持这一行为的原因是什么?
在许多有关动机的文献中,心理学家们往往用动机作
用 (motivation)这一术语来描述个体发放出能量和冲动,
指引行为朝向某一目的,并将这一行为维持一段时间的
种种内部状态和过程。
动机是指引起并维持人们从事某项活动,以达到一定
目标的内部动力。
他为什么打破商店的橱窗玻璃?
? 有个小伙子在参加社交集会时被一位年轻姑娘出众的姿色
和魅力迷住了。他鼓足勇气采取了行动。他满脸堆笑地笑
着迎上去,他想她不会拒绝。这似乎奏效了,她微笑着向
他走来,他感到希望就在眼前,但这种希望却骤然消失了。
因为她并没有在他的面前停下,而是去拥抱他身后高大的
陌生人。后来,这个小伙子和他几个粗暴的同伴一起被逮
捕了,因为他们用石头打破了商店的橱窗玻璃。
? 他为什么打破商店的橱窗玻璃?他的动机是什么?
? 受挫折感的驱使做出不友好或侵犯性的行为;
? 为了给那些粗暴的朋友留下印象或得到他们的接
纳;
? 这样做新奇而又令人兴奋;
? 神经疾病,荷尔蒙不平衡或者遗传缺陷;
? 是过去某一时间习得的,因为这种攻击行为曾得
到了奖赏。
二、动机的形成条件
1.内在条件:需要
内驱力:在有机体需要的基础上产
生的一种内部推动力,是一种内部刺
激。
1.内在条件:需要
2.外在条件:诱因
所谓诱因,是指能够激起有机体的
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
件或刺激物。如食物的色泽、芳香等。
诱因的种类
正诱因,凡是个体趋向或接受它而得到满足
时,这种诱因称为正诱因;
负诱因,凡是个体因逃离或躲避它而得到满
足时,这种诱因称为负诱因。
诱因强度,
赫尔( C.L.Hull) ——“目标梯度”现象
需要(内在条件) —诱因(外在条件)
“拉”和“推”的理论
动机是由需要与诱因共同组成的
? 动机是由需要与诱因共同组成的。因此,动机的强度或力
量既取决于需要的性质,也取决于诱因力量的大小。
? 实验表明,诱因引起的动机的力量依赖于个体达到目标的
距离。距离太大,动机对活动的激发作用就很小了。人有
理想、有抱负,他的动机不仅支配行为指向近期的目标,
而且能指向远期的目标。因此,空间上邻近的目标,不一
定具有最大的激发作用。动机的社会意义与动机的力量也
有直接的关系。成就理论告诉我们,除了目标的价值以外,
个体对实现目标的概率的估计或期待也有重要的意义。
三、动机的作用
1.激发功能
2.指向功能
3.维持和调节功能
耶克斯 ——多德森定律( Yerks—Dodson Low)
倒,U‖型曲线
四、动机的分类
(一)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1.生理性动机
( 1)饥饿动机
( 2)干渴动机
2.社会性动机
( 1)好奇、探索和操弄
个体对新奇事物注意、探索和操弄
等行为的内在动力称为好奇动机,简称
好奇。
好奇动机在婴幼儿的行为上以 3种方式
表现出来,
( 1)感官探索
( 2)动作操弄
( 3)好问
( 2)成就动机
成就动机指个体在完成某种任务时
力图取得成功的动机。
抱负水平,
指一个人从事活动前,估计自己所
能达到的目标的高低。
罗特( J.B.Rotter),
制约个人抱负水平的两个因素是 ——
个人的成就动机和个人根据已往的成败
经验对自我能力的实际估计。
成就动机理论,
1.麦克莱兰( D.C.McClelland) ——
情绪激发理论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戴维 ·麦克利兰
( David·C·McClelland)是当代研究动机的
权威心理学家。他从 20世纪 4O- 5O年代开
始对人的需要和动机进行研究,提出了著
名的“三种需要理论”,并得出了一系列
重要的研究结论。
成就动机理论,
麦克利兰提出了三种需要理论,他认为个体在工
作情境中有三种重要的动机或需要,
1.成就需要( Need for achievement):争取成功
希望做得最好的需要。
2.权力需要( Need for Power):影响或控制他人
且不受他人控制的需要。
3.亲和需要( Need for affiliation):建立友好亲
密的人际关系的需要。
2.阿特金森 ——期望价值理论
阿特金森( J.W.Atkinson)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作为
麦克利兰( D.C.Mecmelland)的学生和助手从一开始便
参与了成就动机的研究。他遵循托尔曼与勒温的足迹与逻
辑,强调内部的认知过程,采用假设分析的方法,逐步提
出了成就动机的期望 × 价值理论。
Ts=Msⅹ Psⅹ Is
Ms:追求成功的动机
Ps:对成功可能性的估计
Is:成功的激励值
阿特金森的理论
? 阿特金森的理论是第一个重要的系统的成就动机理
论。阿氏对于成就动机理论所做的一个重要贡献就
是他提出了成就动机是由追求成功的动机和避免失
败的动机构成的。这种观点已经为许多心理学家所
接受,并成为许多后继研究的理论基石。另外,阿
氏的理论不仅强调了成就动机对人们行为的影响,
而且也考虑了客观因素(如任务难度)对人的行为
的影响。阿氏理论的期望和价值的运用还表明他的
理论已向认知的方向迈出了有益的一步。
成就动机和作业选择
—— 成就动机
——回避失败动机
0
20
40
60
80
100
0 0.2 0.4 0.6 0.8 1
主观的成功概率
作业的相对吸引力
3.韦纳 ——成就动机的归因模式
3个维度,
( 1)内归因和外归因
( 2)稳定的归因和非
稳定的归因
( 3)可控制归因和
不可控制归因
4个因素,
( 1)努力
( 2)能力
( 3)运气
( 4)任务难度
归因的三维度模式
三维度
内部的 外部的
稳定的 不稳定 的 稳定的 不稳定 的
不可控
的 可控的
不可控
的 可控的
四因素 能力高 低 努力程 度 任务难 易 运气好 坏
影响成就动机的因素,
( 1)童年所接受的家庭教育
( 2)教师的言行
( 3)竞争和竞赛活动
( 4)学生的学习成绩
( 5)个人对工作难度的看法
( 6)个性因素
( 7)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条件
( 3)交往动机
交往动机又称亲合动机或亲和动
机。交往动机指个体愿意与他人接近,
合作、互惠,并发展友谊的动机。
恐惧对合群行为的作用
( ﹡ 表中比例数误差 ± 2 )
条件
选择的百分比 ﹡
集中 无所谓 单独 合群行为的 强度
高度恐惧
低度恐惧
62.5
33.2
28.1
60.0
9.4
7.0
0.88
0.35
动机的种类
(二)长远的、概括的动机和暂时的、具体
的动机
(三)高尚动机和低级动机
(四)意识动机和潜意识动机
(五)主导动机和辅助动机
? 根据动机对行为作用的大小和地位,可以将动机分为主
导动机和非主导动机。
? 主导动机是个体最重要、最强烈的、对行为影响最大的
动机。
? 非主导动机是强度相对较弱、处于相对次要地位的动机。
人的行为实际上是由不同重要性的动机构成的动机
系统决定。在这个动机系统中,主导动机可以抑制那些
与其目标不一致的动机,对个体的行为起决定性作用;
非主导动机则起辅助作用。通常所说的, 公而忘私, 就
是主导动机作用的体现。在这里,,公, 是主导动机,
,私, 则是非主导动机。
(六)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 根据引起动机的原因,可以将动机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
机。 内部动机是由内部因素引起的动机,外部动机则是由
外界的刺激的作用而引起的。
? 例如,有的儿童刻苦学习是因为他们在学习方面有强烈的
好奇心、求知欲、兴趣、责任心、上进心等,这种学习动
机就是内部动机;有的儿童努力学习只是为了得到父母和
教师的表扬和奖励,避免受到批评和惩罚,这种学习就是
外部动机。
? 相对而言,内部动机比较稳定,会随着目标的实现而增强;
而外部动机则是不稳定的,往往会因目标的实现而减弱。
应当指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的划分不是绝对的,在一
定条件下,外部动机可以转化为内部动机。个体的许多社
会性动机就是通过外部动机转化而来的。
五、动机冲突
☆ 双趋冲突 指两种对个体都具吸引力的需要目
标同时出现,而由于条件限制,个体无法同
时采取两种行动所表现出的动机冲突。
B( +) A( +) 个体
五、动机冲突
☆ 双避冲突 指个体回避一个威胁性目标的同
时,又面临另一个威胁性目标的出现。
A(-) 个体 B(-)
五、动机冲突
☆ 趋避冲突 指个体的动机为满足某一需求指
向一个目标的同时又受威胁而需要回避。
个体 A( ± )
六、动机的理论
(一)享乐主义理论
边沁( J.Bentham)
六、动机的理论
(二)本能理论
? 麦独孤( W.McDougall)
? 弗洛伊德( S.Freud)
本能理论是最早出现的行为动力理论。本能理论的基
本观点是人的行为主要地受人体内在的生物模式驱动,
不受理性支配。最早提出本能概念是生物进化论的创始
人达尔文。而在动机心理研究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的则
是詹姆斯、麦独孤和弗洛伊德。詹姆斯( W,James)
把本能定义为“无需事先经过教育就能自动完成的这样
一种方式的动作官能”。饥渴、性等本能概念称为生物
本能,又把模仿、竞争、恐惧、同情、建设、清洁、母
性等称为社会本能。
詹姆斯,心理学原理 (英文版 ).第 1卷,1890.193
(三)驱力理论和诱因理论
赫尔 ——内驱力降低理论
? 驱力理论产生于 20世纪 20年代。霍尔( G,S,Hall)
是最早提出驱力理论的心理学家,而让驱力理论得以大
力推广的是赫尔。
? 赫尔( C,L,Hull)认为,机体的需要产生内驱力。内
驱力激起有机体的行为。内驱力是一种中间变量,其力
量大小可以根据剥夺时间的长短或引起行为的强度或能
量消耗,从经验上加以确定。但他认为,剥夺的持续时
间是一个相当不完善的指标,因而强调用行为的力量来
衡量。
? 在赫尔的理论中,内驱力主要有两种:原始性内驱力和
继发性内驱力。
(四)认知、期望和归因理论
费斯廷格( L.Festinger)“认知失调”论( cognitive
dissonance theory)
费斯廷格提出,每个人都有一个认知系统或认知结构,
认知结构是由知识、观念、观点、信念等组成。认知结
构中的每一种具体的知识、观念、观点、信念都可以看
作是一个认知元素。所有认知元素之间存在三种关系,
即协调、不协调和不相关。
罗特( J.Rotter) ——社会学习理论
费斯廷格( L.Festinger)“认知失调”论
当认知元素之间协调一致时,人就会保持这种协调状态,觉
得心安理得,不去改变态度。而当认知元素之间相互矛盾,处
于不和谐状态时,人就会感到紧张、焦虑、不安。此时个体就
会设法消除矛盾以减少或解除这种失调状态,使认知元素之间
达成协调、统一。人们不但尽力去消除失调状态,也会尽力回
避那些将会增加或产生不协调的情境。
费斯廷格主张,认知元素之间的不协调强度越大,则人们想
要减轻或消除这种不协调关系的动机也越强。 认知不协调的强
度取决于两个方面的因素,
一是认知元素对于个体的相对重要性;
二是不协调的认知元素的数量, 不协调认知元素数量越多,它
与认知元素总量的比例就越大,那么失调程度就越高。
韦纳( B,Weiner)、海德( F.Heider)
——动机的归因理论
? 成就归因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韦纳( B,Weiner)。
? 归因是指个体对自己成功与失败原因的看法与解释。
? 韦纳认为,人们对成败的归因是行为的基本动力。韦
纳把人们对成败的归因归纳为能力、努力、态度、知
识、运气、帮助、兴趣等方面。他认为,具体的归因
并不重要,重要是个体归因的维度。他将个体归因的
维度分成控制点、稳定性、可控性三个维度。根据控
制点维度,可将原因分成内部和外部。根据稳定性维
度,可将原因分为稳定和不稳定。根据可控性维度,
又可将原因分为可控的和不可控的。
韦纳研究归因的最基本的结论
? 韦纳通过一系列的研究,得出一些归因的最基本的结论,
? ( 1)个人将成功归因于能力和努力等内部因素时,他会感到
骄傲、满意、信心十足,而将成功归因于任务容易和运气好等
外部原因时,产生的满意感则较少。相反,如果一个人将失败
归因于缺乏能力或努力,则会产生羞愧和内疚,而将失败归因
于任务太难或运气不好时,产生的羞愧则较少。而归因于努力
比归因于能力,无论对成功或失败均会产生更强烈的情绪体验。
努力而成功,体会到愉快;不努力而失败,体验到羞愧。因此,
努力而失败也应受到鼓励。
? ( 2)在付出同样努力时,能力低的应得到更多的奖励。
? ( 3)能力低而努力的人受到最高评价,而能力高而不努力的
人受到最低评价。因此,韦纳总是强调内部、稳定和可控性的
维度。
学习动机
一、学习动机的概念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其结
构包括学习需要、学习自觉性、学习态度、学习兴趣
等。
二、学习动机的作用
1.引起学习的作用;
2.维持学习的作用;
3.强化学习的作用;
4.调整学习的作用。
三、学习动机的激发
1.提出明确而又适度的期望和要求
2.给予清楚而又及时的反馈
3.注意评估、反馈和奖励的频率
4.了解学生对奖励的估价
5.使所有学生都有得到奖励的可能性
第二节 意 志
? 一、意志的概念
? 二、意志的过程与结构
? 三、意志的品质
? 不断地向你的智力和忍受力的极限挑战,并帮助和促使你
去延伸这些极限。
? ——哈佛大学语
? 人的生命似洪水在奔腾,不遇着岛屿和暗礁,难以激起美
丽的浪花。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孟子曾经说过:“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
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 意志在目标的选择和确定以及对自己行为的自觉调节方式
和水平方面均有重要影响。
引言
? 人的有意识行为是在意志的调节下进行的。
意志具有引发行为的动力作用,但比一般动
机更具有选择性和坚持性。法国生物学家巴
斯德( L.Posteur)有一段名言:“立志、工
作、成功,是人类活动的三大要素。立志是
事业的大门,工作是登堂入室的旅程。这旅
程的尽头就有个成功在等待着。”意志对学
生的成才、成事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一、意志的的概念
? (一)含义 意志是指一个人自觉地确定目的,
并根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
难,从而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
? 人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并非是消极被动的,而是积极
的能动的。人在反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不仅接受
内外刺激的作用,产生认识和情绪情感,而且要采
取行为,反作用于客观世界。人根据对客观事物的
认识,先在头脑中确定行动的目的,然后根据这个
目的来支配自己的行动,并力求实现此目的,这种
心理活动就是意志,由意志支配的行动称为意志行
动。人有了意志,就能够积极地改造世界,改造自
身,从而成为世界的主人。
? 人根据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先在头脑中确定行动的目的,然
后根据这个目的来支配自己的行动,并力求实现此目的,这
种心理活动就是意志。由意志支配的行动称为意志行动。
? 意志行动是在一定的思想动机的支配下产生的,而正确高尚
的动机则来于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和科学的世界观。在
人的行为活动过程中,行为的目的则是克服一切困难的力量
源泉,目的越正确、崇高,就越能激起克服困难的力量。
? 斯大林说:“伟大的目的产生伟大的毅力。”
? 李时珍年青时就立下了雄心壮志,以救天下病人为己任,走
遍万水干山,尝遍百草,历经了 27年的艰辛,毫不动摇,完
成 195万字的巨著。
(二)意志行动的特征
? 1.意志行动是有自觉目的性的行动
? 2.意志行动与克服困难相联系
? 3.意志对行动的调节作用
1.意志行动是有自觉目的性的行动
? 恩格斯说:“我们并不想否认,动物是具有从事
有计划的、经过思考的行动的能力的 …… 但是一
切动物的一切有计划的行动,都不能在自然界上
打下它们意志的印记,这一点只有人才能做到。
一句话,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世界,单纯以自
己的存在来使自然界改变,而人则通过他所做出
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
然界。这便是人同其他动物的最后的本质的区别,
而决定这一区别的还是劳动。”
? 人类则是通过自觉的活动来改变自然,在同自然
界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中,支配自然界为人类
服务。在改造自然界的活动中,人类也发生着各
种社会关系,并不断地改变着这种关系。人类的
历史正是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历史,而历史的
每一步都留下了人的意志的痕迹。只有人类才能
预先确定一定的目的,有组织地去逐渐实现这一
目的,也就是说,人类通过意志,通过内部的意
识事实向外部动作的转化,达到认识世界、改造
世界的目的。
2.意志行动与克服困难相联系
? 在人的活动中有许多形式是具有目的性的,但是
有些行动,诸如饭后散步、闲时聊天、观鱼赏花
等并没有明显困难而言,故一般不认为它们是意
志行动。只有那些与克服困难相联系而产生的行
动,才是意志行动。
? 例如,身体欠佳时坚持工作、为按时完成某项重
要任务而奋斗拼搏等。一个人意志坚强的水平往
往以困难的性质和克服困难的努力程度加以衡量。
3.意志对行动的调节作用
? 意志是意识调节功能的表现。
意志对行动的调节作用保证了人的行为的方
向性,调节的最终结果表现为预定目的的实
现。
? 意志对行动的调节作用表现在对认识行动的
发动和抑制两个方面。 发动表现为推动人去
从事为达到预定目的的行为,抑制表现为制
止和预定目的相矛盾的愿望和行动。
3.意志对行动的调节作用
? 意志对行动的调节作用表现在对人的行为的发动
和抑制两个方面。
? 发动表现为推动人去从事为达到预定目的的行动。
例如,为了完成某项工作任务,意志推动人去寻找设备、查
阅资料、请教师傅等。
? 抑制表现为制止与预定目的相矛盾的愿望和行动。
例如约束自己以战胜外界的诱惑和干扰,不做与目的相违背的
事情。
(三)意志与认识、情绪的关系
? 1.意志与认识的关系
首先,意志的产生是以认识过程为前提的,离开了认识
过程,意志便不可能产生。
其次,意志对认识过程也有很大的影响。没有意志努力,
就不可能有认识过程,更不可能使认识过程深入和持久。
例如,观察的组织、有意注意的维持、追忆的进行、解决问题时
思维的展开以及想象的形象化进程等,都离不开人的意志的参与。
2.意志与情绪的关系
2.意志与情绪的关系
? 首先,情绪既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也可以成为意志行动
的阻力。
例如,在工作、学习中,积极的心境、对祖国的热爱和社
会责任感会推动人们努力学习、辛勤劳动。当某种情绪、情感
对认得活动起阻碍或消极作用时,该情绪、情感就会成为意志
行动的阻力。例如,消极的心境、高度的应激状态和害怕困难
的情绪、情感,都会妨碍意志行动的执行,动摇以致削弱人的
意志。
其次,意志能够控制情绪,使情绪服从理智。
例如,人既能够调节和控制由于失败或挫折带来的痛苦或愤
怒的情绪,也能控制和调节由于胜利带来的狂喜和激动,当然
这取决于一个人的意志力水平的高低。
1,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是密
切联系的。
2,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中包含着意志的
成分;同样,意志过程中也包含着认识过
程和情绪情感成分,只是为了研究的需要,
才对统一的心理过程从不同侧面进行分析。
3,当在对人的统一的心理活动进行分析时,
必须注意它们之间存在的密切联系。
二、意志的过程与结构
意志行动,有其发生、发展和完成的历程,这一
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采取决定阶段和执
行决定阶段。 前者是意志行动的开始阶段,它决
定意志行动的方向,是意志行动的动因;后者是
意志行动的完成阶段,它使内心世界的期望、计
划付诸实施,以达到某种目的。
? (一)意志的过程
? (二)意志心理结构
(一)意志的过程
1.采取决定阶段
采取决定阶段一般包含确定目的或目标、制订计划、
心理冲突、作出决策等许多环节。目的是人的行动
所期望的结果。
2.执行决定阶段
执行决定是意志行动的最重要环节。因为即使在做出
决定时有决心,有信心,如果不见之与行动,这种
决心和信心依然是空的,意志行动也就不能完成。
意志行动只有经过执行阶段,才能达到预定的目的;
不执行决定,就没有意志行动可言。
(二)意志心理结构
意志的心理结构是很复杂的,这里主要讨论
意志结构中的几种主要心理成分:期望、抱负
水平、选择和决策。
1.意志行动中的期望
期望是主观上希望发生某一事件的心理状态,
是一种与将来有关的动机。 期望的结果就是意
志行动所欲达到的目的。
2.意志行动的抱负水平
所谓抱负是指个人在做某件实际工作之前估计
自己多能达到的成就目标。
? 例如, 一个人在打靶前估计自己能打中 5环, 但实
际上只打中 4环, 这时就会产生失败感;如果继续
打靶击中 6环, 这时就会产生成功感 。 所以成败感
实际上是个人的抱负水平与实际成就之间所产生的
,负差, ( 成就高于抱负 ) 与, 正差, ( 成就低于
抱负 ) 时的主观体验 。 抱负水平制约着对行动目标
的追求 。 个人的抱负水平是后天形成的 。
? 抱负水平制约着一个人的意志行动。因为要获得成
功和进一步成功的期望会增强人对工作的吸引力,
而失败和对失败的预期会减低对工作的吸引力。
3.意志行动中的选择与决策
? 冯特曾根据动机的特点把意志的基本形式分为三类:冲动动
作、有意动作和选择动作。
? 冲动动作是一种动机引起的行动,例如,儿童看见糖果后直
接就去抓,没有什么思虑和反省。有意动作时意识中有两种
动机,其中之一清晰有力,另一个在意识中逐渐消退,有意
行动是由清晰有力的动机而引起的。选择动作时存在着相互
对立的动机,但哪种动机都很难占优势,通过“动机斗争”,
其中之一被选顶,并由它引起动作。冯特认为选择动作最能
体现出意志的特色。选择是意志的一个基本特征。无论是目
的的确定、计划的制订,或是执行决定,意志都表现出选择
的特征。
三、意志的品质
(一)意志的自觉性
自觉性是指一个人在行动中具有明确的目的,能认
识行动的社会意义,并使自己的行动服从于社会的
要求的意志品质。
与自觉性品质相反的是受暗示性和独断性。受暗示性是指容
易接受别人的影响,不加分析地接受别人的思想和行为,轻
易改变或放弃自己的决定,表现为盲目行动。
(二)意志的果断性
果断性是指一种善于明辨是非、抓住时机、迅速而
合理地采取决定,并实现所做决定的意志品质。
三、意志的品质
(三)意志的坚韧性
坚韧性是指对行动目的的坚持性,并能在行动中保持
充沛的精力和毅力的意志品质。
与坚韧性品质相反的是动摇和顽固。
(四)意志的自制力
自制力是指意志行动中能够自觉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约束自己的动作和言语的品质。自制力反映着意志
对行动的抑制职能。
第十章 人 格
? 第一节 人格的概述
? 第二节 气质与性格
? 第三节 人格的理论
? 第四节 人格的测量
第一节 人格的概述
引 言
? 人格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词汇,人格一
词有多种解释:有时是指人品,与品格同义,在
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是从伦理道德出发运用“人
格”一词对人的行为进行评价。如说某某人人格
高尚。某某人人格卑劣,某某人缺乏人格。有时
是指权利义务主体的资格,这是从法律上的一般
解释,如说侵犯了某人的人格权 …… 心理学对人
格也有自己的解释。
人格裂变的姑娘
试想一下,如果你的周围,有一个人,有 17个名字,17
种不同的装扮,17种不同的发式,17种不同的声调和面
孔,17种不同的性格,17种不同的生活,您会有怎样的
感觉?我想,你一定会感到非常惊异和迷惑。您首先的
反应可能是不信,这太超乎我们的想象了,这能是真的
吗?可是,这恰恰就是纪实体的心理分析小说, 人格裂
变的姑娘, 中主人公西碧尔的现实。这部小说除了人名
是假的,其它事实几乎都是真实、未加修饰的。她就是
存在着 17种不同的装扮、声调、面孔、性格和生活的那
个人,活生生的人。心理学上,把这种一个人具有多种
人格的现象,称做, 多重人格, 。
一、人格的概念
? 人格,又称个性,源于拉丁语 persona,原意是指
古希腊罗马时代的喜剧演员在舞台上扮演角色所
戴的假面具,它代表剧中人物的角色和身份,表
现剧中人物的某种典型心理。如狡诈的人,忠厚
老实的人,等等。
? 心理学沿用其含义,把一个人在人生舞台上扮演
的角色的种种行为的心理活动都看作是人格的表
现。因此,各种心理学著作中都把人格看成是是
人与人区别开来的独特的心理特性。
关于人格的定义
人格是一个多侧面、多层次、复杂的统一体。
? 据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 G.Allport ) 1937年统计,人格
定义已达 50多种,人格的现代定义也有 15种之多。人格定
义的不同,反映了心理学家们对人格研究的侧重点不同以
及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的不同。
总体说来,人格的定义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罗列式定义 认为人格是个人所有属性的组合,一般只是列
举出属于人格的东西 ;
整合式定义 强调人格的组织性和整合性;
层次型定义 认为人格不仅是有组织的,而且这种组织是有
层次的;
适应性定义 强调个体对环境的适应,认为人格是个体在社
会生活中形成的独特的适应方式;
区别性定义 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区别,即独特性。
关于人格的定义
? 我国心理学界一般认为,每个人的行为、心理都
有一些特征,这些特征的总和就是人格。人格特
征可以是外在的,也可以是隐藏在内部的。
? 人格是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它表现为个体
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情绪、需要、动机、兴趣、
态度、价值观、气质、性格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
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使个体在社
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心身组织。 黄希
庭( 2002)
二、人格因素及其结构
人格是一个系统,并非由单一特征构成,
它是受一定个性倾向性制约的心理特征组
合而成的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其中包含
着许多成分。
? 知 — 情 — 意系统
? 心理状态系统
? 人格动力系统
? 心理特征系统
? 自我调控系统
国内人格因素结构模型
人格因素结构,
? 最上层是个性意识倾向性,核心是世界观,它反映一个人
的生活原则,是人格的主导因素。是人进行活动的基本动
力,决定人对事物态度和行为的内部动力系统。
? 中层是态度体系 。是主体对特定社会事物所持有的评价系
统和行为倾向,它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因素构成。
? 下层为行为特征,是个体心理活动和外显行为的情感特征、
意志特征和理智特征,它直接影响学习和智力活动的人格
因素。
? 人格结构的底层是气质 。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是
性格形成的自然基础。
三、人格结构的动力特征
? 人格结构的系统性
? 人格的完整性
人格的整体性是指构成人格的各种心理成份不是
相互独立的,也不是机械地联合在一起,而是错
综复杂地相互联系、交互作用,构成个体整个心
理面貌的完整的功能系统。
? 人格的复杂性
? 人格的稳定性与可塑性
人格的稳定性与可塑性
? 人格的稳定性是指,个体的人格特征具有跨时间的持续性
和跨情景的一致性。人格特征跨时间的持续性是指人格具
有相当的稳定性,不会在短时间内有很大变化。因此人们
常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 人格的稳定性是相对的,人格的特征也是可以变化的,从
而使人格具有可塑性的特征。
例如,具有决定意义的环境因素和机体因素会使个体的人
格特征发生改变。例如,一个平时很乐观的人,可能因一
次重大的打击而变得郁郁寡欢。应当指出,人格的变化不
同于行为的变化。行为变化是由情境引起的、暂时的变化,
而人格的变化则是内在的特质的变化,具有永久性。例如,
一个很温和的人,也会偶尔因急躁而发脾气。这是行为的
暂时变化。如果他从原来宽松的环境中来到一个充满压力
的环境中生活,他变成了一个急躁的人,经常会发脾气。
这就是人格变化。
第二节 气质与性格
? 一、气质及其学说
一、气质及其学说
(一)什么是气质
气质 是个人生来就具有的典型的、
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
强度、速度、稳定性、指向性
一、气质及其学说
(二)气质的学说
1、气质的 体液说
2、阴阳五行说
3、气质的体型说
4、气质的血型说
5、气质的激素说
6、气质的活动特性说
1、气质的体液说
?古希腊医学家恩培多克勒( Empedocles,
约公元前 483一前 423)的,四根说,。
?希波克拉特( Hippocrates,公元前 460一
前 377)的,四液说,。
恩培多克勒的“四根说”
? 四根:土、水、火、空气
? 固体的部分是土根,液体的部分是水根,
维持生命的呼吸是空气根,血液主要是火
根;思维是血液的作用。
? 火根离开了身体,血液变冷些,人就入眠。
火根全部离开身体,血液就全变冷,人就
死亡。
希波克拉特的“四液说”
? 血 液 ---多血质 ---热 —湿 (温而润) --- 春天
? 粘 液 ---粘液质 ---寒 —湿 (冷酷无情) ---冬天
? 黄胆汁 ---胆汁质 ---热 —干 (热而躁) ---夏天
? 黑胆汁 ---抑郁质 ---寒 —干 (冷而躁) ---秋天
2、阴阳五行说
孔子:“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捐乎?
狂者进取,捐者有所不为也。”
?“狂者”相当于多血质的人,
?“捐者”相当于粘液质的人,
?“中行”一类的人相当于“中间型”
2、阴阳五行说
?, 黄帝内经 ·灵枢,,根据阴阳五行学
说把人的某些心理特点与生理解剖特点联
系起来。按阴阳的强弱,分为太阴、少阴、
太阳、少阳,阴阳平和五类人。
? 又根据五行法则把人分为金、木、水、火、
土五种类型。
3、气质的体型说
? 德国精神病学家克瑞奇米尔( Kretschmer,
1925)根据他对精神病患者的临床观察,
提出按体型划分人的气质类型的理论。
? 肥胖型 (身材短胖,圆肩阔腰), 易患躁
狂抑郁症;好社交,通融,健谈,活泼,
好动,表情丰富,情绪不定;此谓躁郁性
气质( cyclotymes temperament)。
3、气质的体型说
? 瘦长型 (高瘦纤弱、细长、窄小),易患
精神分裂症;不善社交,内向,退缩,世事
通融,害羞沉静,寡言多思;此谓分裂性气
质( schizothymes temperament)。
? 斗士型 (骨肉均匀,体态与身高成比例):
易患癫痫症;其特点是:正义感强,注意礼
仪,节俭,遵守纪律和秩序;此谓粘着性气
质( visk?ses temperament)。
3、气质的体型说
? 美国心理学家谢尔登( Shelden,1940,
1950)把体型分为三类,
? 内胚叶型(柔软、丰满、肥胖)
? 中胚叶型(肌肉骨骼发达、结实强壮、体态
呈长方形)
? 外胚叶型(虚弱、瘦长)
3、气质的体型说
? 内胚叶型 的人图
舒服,闲适,乐
群(称为内脏气
质型)。
3、气质的体型说
? 中胚叶型 的人好活
动、自信、独立性
强、爱冒险,不太
谨慎(称肌肉气质
型)。
3、气质的体型说
? 外胚叶型 的人爱思
考,压抑、约束,
好孤独(称为脑髓
气质型)。
4、气质的血型说
?日本学者古川竹二( 1927),
? A型气质的特点是温和、老实稳妥、多疑、伯羞、
依赖他人、受斥责就丧气;
? B型气质的特点是感觉灵敏,恬静、不怕羞、喜
社交、好管事;
? AB型的气质特点是上述两者的混合型;
? O型气质的特点是志向坚强、好胜、霸道、不听
指挥、喜欢指使别人、有胆识、不愿吃亏。
5、气质的激素说
? 伯曼( L,Berman)等人提出,人的气质
是由某种内分泌腺的活动所决定的。他根
据人的某种内分泌腺特别发达而把人划分
为甲状腺型、脑下垂体型、肾上腺型、副
甲状腺型以及性腺过分活动型。
6、气质的活动特性说
? 美国心理学家巴斯( Buss,1975)用活动
性、情绪性、社交性和冲动性等反应活动
的特性为指标,区分出四种气质类型。
? 活动性 的人总是抢先迎接新的任务,爱活
动,不知疲倦。
6、气质的活动特性说
? 情绪性 的人觉醒程度和反应强度大 。
? 社交性 的人渴望与他人建立密切的联系。
? 冲动性 的人缺乏抑制能力。
(三)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与气质
?神经过程的强度
?神经过程的均衡性
?神经过程的灵活性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及特征
神经类型
(气质类型) 强度 均衡性 灵活性 行为特点
兴奋型
(胆汁质) 强 不均衡
攻击性强,易兴奋,
不易约束,不可抑制
活泼型
(多血质) 强 均衡 灵活
活泼好动,反应灵活,
好交际
安静型
(粘液质) 强 均衡 惰性
安静、坚定、迟缓、
有节制、不好 交际
抑制型
(抑郁质) 弱
胆小畏缩,消极防御
反应强
(四)气质与实践活动
1、如何评价气质在活动中的作用
( 1)气质不能决定人的价值观,它只能使个
性带有一定的色彩。
( 2)每一种气质类型都有优点和缺点,都有
可能在事业上取得成就。
( 3)气质也不仅仅是影响活动的动力,而且
可能影响活动的效率。
(四)气质对待
2、气质与职业活动
( 1)要使个人的气质特征适应于职业活动的
客观要求;
( 2)在选拔人才和安排工作时应考虑个人的
气质特点。
(四)气质对待
3、气质与教育工作
( 1)教师应当认识到每一个学生的气质都有
优点和缺点,都有可能掌握知识技能,形
成优良的个性品质,成为有价值的社会成
员。
(四)气质对待
( 2)对于不同气质类型的学生应取不同的教
育方式和方法。
( 3)要教育学生正确剖析自己气质的优缺点,
加强行为的自我修养,克服自己气质的消
极面、发扬其积极面。
教师的气质特点
二、性格及其形成
(一)什么是性格
性格是个体在对现实的态度及其相应的行为
方式中表现出来的稳定而有核心意义的心理
特征。
性格是指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方面表
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
?性格是具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
?“性格决定命运”?
性格与个体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关系密切
? 性格首先表现为个体对现实的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
式。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通过认知活动了解到现实
世界的一定对象或活动与自己需要的关系:有的能
满足自己的需要;有的妨碍自己需要的满足。在这
种认识的基础上,人们会形成一定的态度,产生一
定的情感反应和行为倾向:喜欢那些能满足自己需
要的对象,并乐于从事自己喜欢的活动;讨厌那些
妨碍满足自己需要的对象,不愿意从事自己不喜欢
的活动。
? 例如,人们在学习活动中,由于经常失败或遭到挫折,就
会产生厌恶学习的情绪。在行为方式上就会表现出对学习
活动的消极对待,如懒惰等。
性格是个体稳定的心理特征
? 人的性格是个性心理特征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不是
一个人一时性的偶然表现。只有当他们巩固下来,
成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或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才
能称之为性格。
例如,一个学生因为偶然的原因而撒谎,我们就不
能认定他, 不诚实, 。但如果他经常地撒谎,则可
以认定这个学生具有, 不诚实, 的性格。
例如,一个人在他受辱的情况下发了脾气,我们不
能就此就断定他性格粗暴,对人不友善,但如果他
经常发脾气,我们就可以推断他的性格中有粗暴的
一面。
性格是具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
? 性格是个体在后天获得的,是现实生活中社会关系
的反映。性格中的许多特征反映了个体道德品质的
好坏。性格反映出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及世界观,它
在个性中具有核心意义。
? 性格涉及到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和行为方式,
它就具有了直接的社会意义,要受到社会的道德意
义的评价。
? 例如,勤劳、勇敢、坚定、大公无私,对社会有积
极作用,就是优良的性格特征;而懒惰、怯懦、动
摇、自私自利,对社会有消极影响,就是不良的性
格特点。
(二 ) 性格的结构与特征
性格是由多侧面、多成份的心理特征构成的
复杂的心理结构。性格是一个人的个性特征
的独特结合,它既有复杂的组成,又是一个
有机的整体,通常认为性格的结构包括,
? 性格的态度特征
? 性格的意志特征
? 性格的情绪特征
? 性格的理智特征
中国人性格大调查
? 自上个世纪 80年代末,香港中文大学张妙清教授
和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宋维真、张建新教授等
一起启动了中国人性格的研究工作。他们大量参
考、引用在我国代代相传、影响致深的各种哲学
文献、文学作品和格言习语,以及当代中国人的
生活习惯和思想观念等,编制出, 中国人个性调
查表,,在长达十余年、跨越中国数十个地区的
考察中,心理学家们发现了中国人性格中的一些
显著特征,
? 1.男性比女性领导力更强, 而女性在情绪方面的分数比男
性高 。
? 2.老年人责任感强, 青年人责任感弱 。
? 3.年轻男性比年轻女性更务实, 年轻人比老年人更圆滑 。
? 4.香港人比大陆人更务实, 大陆人比香港人更爱面子 。
? 5.大陆人对亲情重视程度, 从 26岁到 35岁年龄组达到最高 。
? 6.年长香港人更易于以自我为中心 。
? 7.大陆年长者宽容度增加, 香港年长者宽容度降低 。
? 8.经济水平越高, 人会相对更加包容和开放 。
(二)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 区别,
( 1) 从起源上看,气质是先天的;性格是后
天的,反映了人的社会性。
( 2)从可塑性上看,气质的变化较慢,可塑
性较小;性格的可塑性较大,环境对性格的
塑造作用是明显的;
( 3)从社会评价意义上看,气质无好坏善恶
之分;性格有好坏善恶之分。
(二)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 联系,
( 1)气质对性格形成的影响
( 2)性格对气质的影响
(三)性格的形成和发展
1、性格形成的生物学条件
2、家庭因素在性格形成中的作用 ?
3、学校教育在性格形成中的作用
4、文化、社会因素在性格形成中的作用 ?
5、影响性格形成的心理原因
(心理状态“转化”论)
第三节 人格的理论
? 人格特质理论
? 人格类型理论
? 认知风格
一,人格特质理论
(一)阿尔波特的人格特质论
( G,W,Allport,1897—1967)
?“特质” ( traits)是人格最有效的分析单元。
共同特质( common traits)
首要特质
个人特质( individual traits) 中央特质
次要特质
(一)阿尔波特的人格特质论
? 特质是从行为推出的人格结构成分,它表
现出特征化的或相当一致的行为属性。也
就是说,人格特质是在不同情境中表现出
来的稳定而一致的行为倾向。
? 人格特质是人格结构的基本单元,通过分
析人格特质的特点,可揭示个体的人格结
构。
三、人格分类
(二)卡特尔的特质因素分析
( R,B,Cattell)
特 表面特质( surface traits)
质 根源特质( source traits)
表面特质与根源特质
? 表面特质是指一群看起来似乎聚在一起的特征或
行为,即可以观察到的各种行为表现,是能够从
个体外部行为中直接观察到的特质,是个体的行
为表现。它们之间是具有相关性的。
? 根源特质是行为的最终根源和原因,虽不能直接
被观察到,但对个体的行为起制约作用的特质。
根源特质是堆砌成人格的砖块。
表面特质与根源特质的关系是,前者是后者的表现形式。
根源特质可以看成人格的元素,它影响我们的行为。
? 卡特尔根据人格特质的独特性,将人格特质区分
为独特特质和共同特质。前者是个体所特有的人
格特质,后者是许多人(同一群体或阶级的人)
所共有的人格特质。虽有共同特质,但共同特质
在各个成员身上的强度却各不相同,而且共同特
质在一个人身上也是会发生变化的,即不同时间
有所变化。共同特质中基本的根源特质比较稳定,
而与态度或兴趣有关的特质则不那么稳定。这就
为人格的变化提供了依据。
? 卡特尔通过对实证材料的因素分析,透过对表面
特质的因素分析找到它们所属的根源特质。卡特
尔认为,每个人都具有 16种根源特质:乐群性、
聪慧性、情绪稳定性、恃强性、兴奋性、有恒性、
敢为性、敏感性、怀疑性、幻想性、世故性、忧
虑性、激进性、独立性、自律性、紧张性。但是,
每个人的人格特质存在一定的量的差异。正是由
于这种量的差异,才使个体之间表现出人格结构
上的差异。
艾森克生平
? 艾森克( H,J.Eysenck) 1916年生于德国。在
柏林公立学校毕业后,在法国逗留一年后,去
了英格兰,最终在伦敦大学完成了他的博士学
业。 1934年逃离纳粹德国,二战期间服完兵役
后,艾森克回到了伦敦大学。艾森克经常经常
投入心理学的争论中。 1952年,他发表论文挑
战精神分析法。艾森克曾经说过:“从我青年
早期与纳粹对立开始,到我与弗洛伊德及投射
技术的对立,提倡行为疗法和遗传研究,以至
于近期的许多争论,我经常站在现有理论的对
立面,反对这些理论”,“在这些争论中我更
愿意认为多数人错了,而我是对的”。
(三 )艾森克的人格维度
艾森克( H,J.Eysenck)长期致力于研究方法,他把因素
分析法与实验法结合起来研究人格,经过长期的研究和观
察他提出了自己的人格维度理论。
艾森克认为,虽然人格在行为上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但
真正支配人行为的人格结构却是由少数几个人格维度构成
的。其中精神质、内外倾性和神经质(情绪稳定性)是人
格的三个基本维度,每一人格维度代表着一个连续体,三
个维度就有着三个彼此独立的连续体。 每个人或多或少地
具有这三个维度上的特征,但不同的个人在这三个维度上
的表现程度是不同的。因此,这三个维度上的不同程度的
表现构成了千姿百态的人格结构。
(三 )艾森克的人格维度
稳定
不稳定
外倾 内倾
抑郁质
粘液 质 多血质
胆汁质
二、人格类型理论
( 一 ) 按心理活动的心理机能划分性格的类型
按照性格结构中认知、情绪、意志三种心理机
能哪种占优势,可以将性格分为理智型、情绪
型、意志型。
理智型的人 善于以理智来调节自己的言行,
深思熟虑地解决问题。
情绪型的人 的言行受情绪支配,处理问题不
冷静,但情绪体验深刻。
意志型的人 自觉性强,处事果断,勇于克服
困难,善于控制自己的言行和情绪。
(二)按心理活动倾向性划分性格的类型
按照个体心理活动是否外露, 可以将性格分为内向
型和外向型 。 这种分类是瑞土心理学家荣格
(C.Jung)提出的 。
外向人的特点具体表现为,心理活动倾向于外露,社会适
应能力强,对人对事都能很快熟悉起来。表情丰富,活泼,
开朗,情感外露,易激发情绪,不善隐饰自己的思想和情
绪。善交往,好交际、不拘小节,不太注意客观环境的反
应。自己喜欢自由,缺乏谦虚态度。反应敏捷,动作迅速。
好动但不太多思考,做事不太精细。
内向人的具体表现为,心理活动倾向于内敛,不易适应环
境,社会适应能力弱。不轻易相信别人,不善与人交往,
思想和情绪不易外露。愿独处,沉静,孤僻,喜欢安静。
反应敏感、迅速,处事谨慎,往往心胸狭窄,不宽容人,
多思虑,好疑心,冷静,办事稳妥。
(三)按心理活动独立性划分性格的类型
? 按照个体心理活动的独立性程度,可以将性格
划分为独立型和顺从型。
独立型的人 心理活动的独立性强,有主见,
不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喜欢独立地完成任务。
顺从型的人 心理活动的独立性弱,缺乏独
立的思想观点,在情感上依赖他人,容易受外
界环境的影响而改变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奉权
威,在没有权威的影响时,则顺从多数人的观
点。
(四)其他的性格分类方式
性格分类还有其他几种方式,比较著名的有斯普兰
格 (E.Spranger)和霍兰 (J.L.Holland)对性格类型的
划分。
? E·斯普兰格提出,按照人的社会价值取向将性格划
分为理论型、社会型、经济型、权力型、审美型、
宗教型六种类型;
? T·L·霍兰提出,按照性格与职业选择的关系将性格
划分为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
常规型六种类型。
二、人格类型理论
―大五”因素
? I.外向性或热情奔放 (健谈的、自信的、活
跃的)
? II.适意性 (善良的、合作的、可信的)
? III.认真性 (有条理的、负责任的、可依靠的)
? IV.情绪稳定对神经质 (平静的、非神经质
的、不易发怒的)
? V.才智或开放性 (明智的、有想象力的、独
立思考的)
四、人格的测量
(一)自陈量表法
1、明尼苏达多项人格量表( Minnesota
Multiphasic Personality Inventors,简称
MMPI)
2、卡特尔 16种人格因素问卷( 16PF)
四、人格评估
(二)投射测验
1,主题统觉测验 ( Thematic Apperception
test,简称 TAT)
2,罗夏墨迹测验
四、人格评估
(三)观察法
(四)晤谈法
(五)自然实验法
马斯洛和米特尔曼( Maslow &
Mittelmann)对儿童自尊心的研究
? 下列因素都会损害一个儿童的自尊心,
( 1)文化的因素,
– 专制的家庭结构
– 学校中的专制教育等;
马斯洛和米特尔曼( Maslow &
Mittelmann)对儿童自尊心的研究
( 2)早期童年时代的因素,
– 父母的严密控制、过分保护;旁人的控制;
– 同哥哥、姐姐们的对立;与父母所怨恨的人之
间的比较;过分严厉的戒律和惩罚;
– 缺乏表扬、尊重和重视;
– 家庭中的偏袒;把自己比作柔弱的人;不能独
立、过分的依赖;用恐吓作为惩罚等;
马斯洛和米特尔曼( Maslow &
Mittelmann)对儿童自尊心的研究
? ( 3)现实的情境因素,
– 身体的低劣,
– 成绩差、失败,
– 和旁人不同的感觉,
– 其他儿童的势利眼或拒斥,
– 不能适应男性气质分女性气质的要求,
– 过高的理想要求所引起的罪恶感,
– 被视为一个幼儿
BACK
母亲的态度与儿童的性格
母亲态度 儿 童 特 性
1、支配的 服从、无主动性、消极的、依赖的、温和
2、照管过甚 幼稚的、依赖的、神经质的、被动的、胆怯
3、保护的 缺乏社会性、深思的、亲切的、非神经质的
4、溺爱的 任性的、反抗的、幼稚的、神经质的
5、顺应的 无责任心、不服从、攻击的、粗暴的
6、忽视 冷酷的、攻击的、情绪不安、创造力强
7、拒绝 神经质的、反社会的、粗暴的、冷淡的
8、残酷的 执拗的、冷酷的、神经质的、逃避的、独立的
9、民主的 独立的、直爽的、协作的、亲切的、社交的
10、专制的 依赖的、反抗的、情绪不安、自我中心、大胆
BACK
第十一章 意志与动机
第一节 意志的概述
? 不断地向你的智力和忍受力的极限挑战,并帮助和促使
你去延伸这些极限。
—— 哈佛大学语
? 人的生命似洪水在奔腾,不遇着岛屿和暗礁,难以激起
美丽的浪花。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孟子曾经说过:“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
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意志在目标的选择和
确定以及对自己行为的自觉调节方式和水平方面均有重
要影响。
一、什么是意志
(一)意志的概念
? 意志是指一个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
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
困难,从而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
? 人根据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先在头脑中确
定行动的目的,然后根据这个目的来支配
自己的行动,并力求实现此目的,这种心
理活动就是意志。由意志支配的行动称为
意志行动。
意志行动是在一定的思想动机的支配下产生的,
而正确高尚的动机则来于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和
科学的世界观。在人的行为活动过程中,行为的目的
则是克服一切困难的力量源泉,目的越正确、崇高,
就越能激起克服困难的力量。
? 斯大林说:“伟大的目的产生伟大的毅力。”
? 李时珍年青时就立下了雄心壮志,以救天下病人为己
任,走遍万水干山,尝遍百草,历经了 27年的艰辛,
毫不动摇,完成 195万字的巨著。
? 意志行动是人类所特有的。它是在人类认识世界
和改造世界的需要中产生的,也是随着人类不断
深入地认识世界和更有效地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得
到发展的。
? 例如,学生为了争取优异成绩而刻苦学习;教师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发展而钻研教材,
探索教学方法;工人为提高生产效率而忘我劳动;
农民为争取好收成而与自然灾害作斗争;运动员
为了祖国荣誉而顽强拼搏;科技工作者为了科学
技术事业的发展而刻苦攻关等等。这些都是意志
行动。
二、意志行动的特征
(一)意志行动是具有自觉目的性的行动
恩格斯说:, …… 我们并不想否认,动物是具有
从事有计划的、经过思考的行动的能力的。 …… 但是
一切动物的一切有计划的行动,都不能在自然界上打
下它们的意志的印记。这一点只有人才能做到。一句
话,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单纯地以自己的存在
来使自然界改变,而人则通过他所做出的改变来使自
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这便是人同
其他动物的最后的本质的区别,而造成这一区别的还
是劳动。,
(二)意志行动与克服困难相联系
人的许多活动是具有目的的并以随意运动为基础
的。
但是有些行动,诸如饭后散步、闲时聊天、
观鱼赏花等并没有明显困难而言,故一般不认为
它们是意志行动。只有那些与克服困难相联系而
产生的意志行动,才是意志行动的重要特征。例
如,身体欠佳时坚持工作、为按时完成某项重要
任务而奋斗拼搏等。
? 例如,平时我们随便吃几块饼干,这是有意识行动,
但不一定有内心意志努力成分。然而,在抗美援朝的
上甘岭战役中,我们的战士几天几夜喝不上水,吃几
块饼干充饥,就会遇到相当大的困难(严重的缺水,
口干舌燥难以下咽等),就要作巨大的意志努力。所
以,意志活动总是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
? 意志行动中所遇到的困难有两种:内部困难和外部困
难。内部困难是指内存于人脑中的某些不利因素。例
如消极的情绪、信心不足、态度犹豫、知识经验不足、
性格上的胆怯等等。外部困难是指由于客观条件而造
成的某些不利因素。例如,环境条件恶劣、缺乏必要
的工作条件、周围人的冷嘲热讽以及政治经济方面的
落后等。
(三)意志对行动的调节作用
意志是意识调节功能的表现。意志对行为的调节作用保证
了人的行为的目的方向性,调节的最终结果表现为预定目的
的实现。
意志对行动的调节作用表现在对人的行为的发动和抑制两个
方面。
发动表现为推动人去从事为达到预定目的的行动。
例如,为了完成某项工作任务,意志推动人去寻找设备、查
阅资料、请教师傅等。
抑制表现为制止与预定目的相矛盾的愿望和行动。
例如约束自己以战胜外界的诱惑和干扰,不做与目的相违背
的事情。
意志不仅调节人的外部动作,还可以调
节心理状态。当学生在专心致志地听课时,
就存在着排除干扰的意志对注意、记忆和
思维等认识活动的调节。当运动员在重大
比赛中向自己提出, 不要恐慌、稳定发挥,
的要求时,实际上是意志促使其镇定,表
现了意志对情绪状态的调节。
三、意志与认识、情感和个性的关系
(一)意志与认识的关系
? 意志的产生是以认识过程为前提的,离开了认识过程,意志便不
可能产生。
人在选择确定目的和采取方法和步骤的过程中,审时度势,
分析主客观条件,回忆过去的经验,设想未来的结果,拟定方案
和制定计划,对这一切所进行的反复权衡和斟酌等等,都必须通
过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认识过程才能实现。
? 意志对认识过程也有很大的影响。没有意志努力,就不可能有认
识过程,更不可能使认识过程深入和持久。
例如,观察的组织、有意注意的维持、追忆的进行、解决问
题时思维活动的展开以及想象的形象化进程等,都离不开人的意
志的参与。可见,没有意志行动,不会有认识活动,更不可能进
行有效的社会实践活动。
(二)意志与情绪的关系
首先,情绪既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也可以成为意志
行动的阻力。
? 当某种情绪、情感对人的活动起推动或支持作用时,这种情绪、
情感就会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当某种情绪、情感对人的活动
起阻碍或消极作用时,该情绪、情感就会成为意志行动的阻力。
? 例如,消极的心境、高度的应激状态和害伯困难的情绪、情感,
都会妨碍意志行动的执行,动摇以至削弱人的意志。消极的情
绪对意志行动的干扰作用,取决于一个人的意志力水平,意志
坚强者可以克服消极情绪,使意志行动自始自终贯彻到底;意
志薄弱者则可能被消极情绪所压垮,使意志行动半途而废或一
无所获。
其次,意志能够控制情绪,使情绪服从理智。
? 例如,人既能够调节和控制由于失败或挫折带来
的痛苦和愤怒的情绪,也能够控制和调节由于胜
利带来的狂喜和激动,当然这取决于一个人的意
志力水平的高低。
? 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是密切联系
的。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中包含着意志的成
分;同样,意志过程中也包含着认识过程和情绪
情感成分。
(三)意志与个性的关系
首先,个性倾向性制约着人的意志表现。
其次,意志在个性的形成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
用。
一个人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兴趣爱好和世
界观等个性倾向性与意志有着密切联系。
一个人对某种活动或事业充满着浓厚兴趣和爱好,
就会集中精力,全力以赴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障
碍,最终达到顶定的目的。相反,一个人对某种活动
或事业不爱好,缺乏行动的愿望,即使由于外部原因
而勉强去做,也会视其为负担。当遇到困难或挫折时,
就会退缩和动摇。但是,如果一个人意志坚强,即使
对某项活动没有兴趣和爱好,也会以坚强的毅力去克
服各种困难和障碍,并达到预定目的。同时在完成目
的任务的过程中,也可能会逐渐培养起对该活动的兴
趣和爱好。可见,个性倾向性与意志的关系是十分密
切的。
第一节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
务
? 一、什么是心理学
心理学( psychology)一词,最早是由希腊语中的
psykhe(灵魂 )和 logos(学问 )两个词构成的,意思是
,灵魂,,指人的精神或心理活动。人类很早就试图
对它作出解释和说明,这些解释和说明形成了最初的
心理学思想。以后,古希腊哲学家对人的灵魂问题进
行比较系统的研究,以为灵魂是寄居在人的身体之中
的一种实体,它支配着人的行为,并有自己的活动规
律。
随着实践活动的深入和科学的发展,人们自然不满
意, 灵魂说, 关于心理现象的解释,而力求对心理现象
的本质作出科学的说明。
19世纪以后,由于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的发展,
许多学者开始用实验的方法来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特点和
规律,使人类对心理现象的认识上升到了一个新台阶。
由于世界各国心理学家的共同努力,人们在对心理现象
的研究方面积累了大量的资料,提出了许多理论,使心
理学的研究脱离了主观思辩的方式,而逐渐成为一门内
容丰富,体系完整的学科。
今天,心理学的许多理论,不仅能够指导人们
正确地进行生活、工作和学习,且成为教育人、
培养人、管理人、使用人以及进行人才选择的科
学依据。
因此,心理学是在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过程
中逐步形成、发展和成熟起来的。
总之,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
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它的发展,既离不开现
代生理学和生物学,也离不开辨证唯物主义哲学
和其它社会科学,因比,心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
和社会科学交叉的边缘学科。
? 二、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关于心理学对象的整体架构问题,
1.普通心理学不应以患者或天才为样本,而应以一般正
常人为研究对象。这样才能发现人的普遍的心理规律,
否则难以涵盖人的心理内容。
2.心理学既要研究个体心理,自我心理,又要研究群体
心理和超自我心理。从而使心理学由狭小的个体研究范
围扩展到广阔的社会心理的研究领域,由传统的追求心
理适应的低层次的研究上升到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和心理
生活质量的高层次的研究。
3.心理学既要研究人的意识,又要研究人的潜意识,既
要研究心理又要研究行为 。
这样我们才能吸收各种研究取向的长处,避免其片
面性,收到全方位,多视角研究心理学的实效。
因此,可以把把心理学规定为是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规
律的科学。
(二)普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心理现象(心理过程;个性心理;个性的自我调节系
统。)
? 三、心理学的任务和意义
(一)心理学的任务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心理现象,而认识心理的本质和
揭示各种心理现象发生、发展的规律,则是心理学的主要
任务。
具体来讲,心理学的任务有以下几个方面,
1,研究心理和脑的关系。
2,研究心理现象和客观现实的关系。
3,揭示心理过程的基本规律。
4,揭示个性心理的特点和形成规律。
5,探讨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的关系。
6,探讨心理和实践活动的关系。
(二)心理学的理论意义
心理学是一门基础理论学科,它的重要理论意义
有以下几个方面,
1、心理学的研究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科学的
论据。
2、心理学理论有助于克服和批判各种唯心主义思
想。
列宁:, 心理学所提供的一些原理已使人们不得不
拒绝主观主义而接受唯物主义。,
3、心理学研究有助于邻近学科的发展。
第二节 心理科学的发展
? 一、心理学发展的历史
(一)心理学的形成和发展
德国心理学家 艾宾浩斯 曾经说过:, 心理学有一个
悠久的历史,但只有一个短暂的现在。,
古希腊哲学家 亚里斯多德 (公元前 384—322年)的
,灵魂论, 一书,是人类文明史上较早的有关心理现象
研究的专著。在这部著作中,他把人的灵魂看作是生活
的动力和生命的原理,是身体存在的形式。认为灵魂支
配身体活动,有自己的活动规律。他还对感觉进行了研
究,并提出类似、对比、接近等记忆的原理。
法国二元论哲学家 笛卡尔 是哲学心理学思想的创始人。
他认为 人的身体是由物质实体构成,而灵魂是由精神实体构
成的,身体和灵魂这两个实体互相作用。 互为因果,这就是
所谓的, 心身交感论, 。他还首先用, 反射, 的概念来解释
人的部分心理活动,为发展科学的心理学作出了巨大贡献。
此外,笛卡尔还专门写了, 情绪论, 一书,对情绪的本质、
种类和机制作了研究。
贝克莱 ( 1685—1753)和 休漠 ( 1711—1776年)可以视
为 19世纪欧州联想主义的心理学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贝克
莱的, 视觉新论, 和休漠的, 人性论,,虽然属于哲学著作,
但对以后的心理学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作用。
从亚里斯多德起,在长达十几个世纪的时期内,心理现象大
多是由哲学家作为哲学问题加以研究的。
从亚里斯多德起,在长达十几个世纪的时期内,
心理现象大多是由哲学家作为哲学问题加以研究的。
1825年,德国哲学心理学家 赫尔巴特 ( 1766—
1841年)的巨作, 作为科学的心理学, 问世,第一
次庄严宣布心理学是科学,同时,他还主张将心理
学与哲学,生理学区别开来。
1876年,英国心理学家 培因 ( 1818—1903年)创
办了世界上第一份心理学杂志, 心理,,为发表心
理学研究的成果,提供了一个专门场所。培因是心
理学史上的一个承前启后的人物,在他之前的所有
心理问题,都是以思辨的方式论述的,所以称之为
,思辨心理学, 。
19世纪生理学和物理学的发展,为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准备
了必要的条件。
德国感觉生理学家 韦伯 ( 1795—1878年)首先确立了感觉的差
别阈限定律。稍后,费希勒 ( 1801—1887年)发展了韦伯的研
究,运用心理物理法确定了外界物理刺激和心理现象之间的函
数关系。他们的研究方法成为科学心理学研究的楷模。
心理学从哲学中真正分离出来而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主
要由德国生理学家冯特( 1832—1920年)完成,1879年,冯特
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用实
验的手段来研究心理现象,被公认为心理科学独立的标志。
冯特反对用哲学思辨的方式去探讨心理问题,坚持用观察、
用实验以及数理统计等自然科学的方法去揭示心理过程的规律,
因而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并培养了一批来自世界各地的学
生。冯特一生的著作很多,其中, 生理心理学原理, 一书被誉
为, 心理学独立的宣言书,,是心理学史上第一部有系统体系
的心理学专著。冯特是科学心理学的奠基人,也是心理学史上
第一位专业心理学家。
科学心理学诞生之后,在 19世纪末至 20世纪初期,由于人
们对心理研究对象和方法的看法不同,加之各种哲学思潮的影
响,心理学领域出现了许多流派,它们研究的重点不同,观点
各异、争论不休。直到本世纪 30年代以后,各个学派之间才开
始形成了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兼收并蓄,积极发展的局面。
50年代以来,认识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迅速发展,
成为当代心理科学发展的新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社会实践活动需要的推动下,
心理学通过不断改进和完善原有的研究方法和技术,其基础
理论研究进一步深入,应用性研究蓬勃发展。据统计,现代
心理学已经有 20多个学术学派,100多个分支,形成了庞大
的心理科学体系。今天,心理学的许多研究成果,不仅应用
于教育、医疗、工程技术、航空航天等领域,而且渗透到仿
生学、人类学、控制论、人工智能、系统工程等许多尖端科
学技术部门,愈来愈显示出科学心理学的价值和强大的生命
力。
? (二)心理学在中国的发展
中国的许多心理学思想和观点源远流长,有着悠久的
历史。例如孔子(公元前 551—479年)的教育心理学思想
和部分先秦思想家关于人性问题的理解,比亚里斯多德的
,灵魂论, 还要早。中国古代哲学中,很早就有关于身心
关系的论述。
荀况(公元前 298—238)认为:, 形具而神生,好、
恶、喜、怒、哀、乐藏焉。, 王充:, 人之精神藏于形体
之内, 范缜:, 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谢,
总之,他们都认为先有物质的身体后有心理现象,物
质和心理密不可分,心理活动是身体的一种机能。这是一
种朴素的唯物主义的观点。
关于心理与脑的关系 中国古代也有比较正确的
认识。在, 黄帝内经.素问, 中就已经断言:
,诸髓者,皆属于脑。, 明代医学家李时珍
( 1518—1593)提出, 脑为元神之府, 的论断,
认为脑是神经活动的中枢,它聚集着人的精神。
清代著名医生王清任( 1768—1831)根据对大脑
的临床研究和尸体解剖,于 1830年完成, 医林改
错, 一书,其中明确指出, 灵机、记性在脑不在
心。, 他提出的, 脑髓说, 比俄国谢切诺夫的
,反射论, 还要早 30多年,这是中国古代对心理
学基础理论的重大贡献。
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在中国的发展,是从 19世纪末
和 20世纪初开始的。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心理学思想开始传
入中国。
1889年颜永京( 1838—1898)翻译出版了美国海文的, 心
灵学,
1907年王国维( 1887—1927)翻译出版了丹麦雷普斯丁的
,心理学概论,
1917年陈大齐( 1886—1983)在北京大学建立了中国第一
个心理实验室。并于次年编写出版中国第一本心理学教科书
,心理学大纲,
1920年南京大学设立中国第一个心理学系。
1921年中国成立了心理学会。此后心理学的专业
人员,研究机构和出版物都有很大的发展,研究的
内容也比较广泛,并在教育心理,医学心理,神经
心理和心理测量等方面取多较多的研究成果。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心理科学得到进一步
发展。 1951年中科院设立心理研究室,后改为心理
研究所。在北京大学成立了心理学专业;在全国师
范院校开设心理学课程。主要是借鉴苏联,希望改
造原有的心理学,建立新的理论体系。同时,他们
联系实际开展了一些心理学研究,并在教育心理、
生理心理、工程心理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新中国心理学的发展经历了一段
艰难曲折的路程。 1958年的, 批判心理学资产阶级方向, 的
运动,错误地把心理学打成, 伪科学,,严重影响了中国心
理科学的发展。, 文化大革命, 期间,心理学又遭受更大的
摧残。这期间,中国心理学会被迫停止活动,心理学的教学
和科研机构被撤销,心理学刊物和书籍停止出版发行,心理
学课程停止开设,心理学工作者被迫改行和被下放劳动改造。
中国的心理科学陷入停滞不前的状态。
1976年粉碎, ***,,特别是党的 11届三中全会以后,
中国的心理学才迎来了真正的春天。这期间,中国科学院心
理研究所重新建立,全国高校的心理学教研室得以恢复,并
在很多大学建立心理学系。很多全国性心理学杂志相继问世,
大量的心理学教材、专著和译著得以出版发行,心理学基本
理论和应用研究都获得较为丰硕的成果。
二,心理学的体系和结构
(一)心理学在现代科学体系中的地位
构成现代科学体系有三块基石,这就是自然科学,
社会科学和哲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心理现象。人即
是一个自然实体,又是一个社会的实体。因此,人的心
理活动即要服从于生物、物理等自然规律,又要受经济,
政治,文化,教育,群体等社会规律的制约。此外,人
还是一个思维的存在物,必然受制于思维活动的规律。
前苏联著名科学家 凯德洛夫 在本世纪 50年代提出的, 科学
的三角形, 理论,他认为,如果用一个等边三角形来比喻整个
科学体系的话,即么,自然科学,社会性科学和哲学就是等边
三角形的三个角,而心理学则处于三角形的中心,它紧紧与三
种科学相联系。
心理学在整个科学体系中的地位,也可以从研究过程中得
到体现。在分析心理现象的现象的生理基础时,必然性及生物
学,生理学等方面的内容;在分析人的心理的社会基础时,必
然探讨政治,经济教育等学科的内容,而这两方面的内容都有
同哲学的以识论交叉在一起。
科学体系的三角形理论表明,现代心理学处于一系列科学
的结合点上,它即属于自然科学,又属于社会性科学,是一门
多种学科内容的边缘学科。需要指出的是,心理学虽然与其它
学科紧密联系,但丝毫没有削弱它的独立性。心理学在与其它
学科共同发展中,仍然有自己明确的研究对象,研究任务和研
究方法,保持着自己完整的科学体系。
? (二)心理学的结构体系
心理学从哲学中分离也来成为一门独立科学之后,理论研究
取得长足的进展,应用也十分广泛。今天,在普通心理学这个主
干的基础上,已经派生出许许多多的分支,形成一个分支繁茂的
心理科学结构体系。
普通心理学研究正常人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和心理学的基本原理,
它即对各个分支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进行概括,又是各个分支心理
学的理论基础。
心理学的分支包括四个方面,
1、研究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的分支
2、研究不同主体心理活动规律的分支
3、研究不同社会实践领域中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分之
4、研究心理学的方法和技术的分支
心理学分支的迅速发展标志着心理学结构体系的逐步形成。
第三节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由
于心理现象的特殊性和复杂性,科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必须
以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为指导思想,遵循客观性原则、系统
性原则和实践性原则。
一、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
(二)系统性原则
(三)发展性原则
(四)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 二、心理学研究常用的具体方法
心理学的一般研究方法有,
(一)实验法
实验法是指有目的地控制一定的条件或创设一
定的情境,以引起被试的某些心理活动进行研究的
一种方法。心理学的实验法也有两种主要形式,
实验室实验法
这是指在实验室内利用一定的设施,控制一定的条件,并借
助专门的实验仪器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例如,当我们需要
知道室内光亮度对学生视觉阅读效果有什么影响时,即可选
择正常同等视度的若干学生作被试,在实验室的设备条件下,
一面控制室内光亮度的不同变化 (自变量 ),一面测量被试在
不同亮度下阅读的速度 (因变量 ),然后通过实验所获得的各
项数据,加以处理和分析,即可得到某种光亮度对视觉阅读
最适宜的实验结果。
实验室实验法,便于严格控制各种因素,并通过专门仪
器进行测试和记录实验数据,一般具有较高的信度。通常多
用于研究心理过程和某些心理活动的生理机制等方面的问题。
但对研究个性心理和其他较复杂的心理现象,这种方法仍有
一定的局限性。
自然实验法
这是在日常生活等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创设和
控制一定的条件来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例如,研究评价 (表扬
或批评 )对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用问题,即可以采用自然实
验进行。如有一个实验,选择 100名条件相当的学生作被试,把
他们随机分成四个不同评价性质的实验组。然后令所有被试
,做算术, 加法练习五天,每天练习十五分钟,在评定时,表
扬组只给予正确评价;批评组只给予批评;忽视组只可以间接
了解评价,控制组则不给予了解任何评价。最后检查学习效果,
发现表扬组最好,批评组次之,控制组最差。这说明对激发学
生的学习积极性,表扬和批评都是必要的,而应以表扬为主,
不作任何评价反而会降低学习积极性。
自然实验法比较接近人的生活实际,易于实施,又兼有实
验法和观察法的优点,所以这种方法被广泛用于研究教育心理
学、儿童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大量课题。
(二)观察法
1.客观观察法
这是在日常生活条件下,研究者通过观察被试在自然情
境中的表情、动作、行为和言语等外部表现,以了解人的心
理活动的方法,必要时也可采用录音录象等辅助手段进行。
例如,教师经常通过学生的劳动、学习、游戏等活动,通过
学生在课堂上、考试或竞赛中的表现,以及通过学生日常交
往情况等等的观察,便能了解学生的许多心理特点和变化,
即是采用的客观观察法。
但是,作为科学研究的方法,必须要有严格的要求。观
察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要较系统地、长期地进行,
对观察的具体情境和被试的各种表现要作详细的记录,对系
统观察获得的材料要能作出科学的分析和评估,使其具有理
论认识的价值。如达尔文的, 一个婴孩的生活概述, 和我国
教育心理学家陈鹤琴的, 一个儿童发展的程序, 等著作,主
要就是采用客观观察法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2.自我观察法
人自己对自己的心理活动也能进行观察和分析,这通
常叫做自我观察法。人在实践中的认识活动,自我体验,
动机的意识,或对某些心理特点和行为的感受与评价等等,
都可以进行自我观察和分析。这是由于心理学对象的特殊
性而采用的一种可行的、也是必要的特殊方法。不过,自
我观察时需要按照客观的指标,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和
观察技能,才能更有效地实施。
自我观察法和客观观察法可以相互补充,相互验证。
如研究者对其他被试进行客观观察时,必要时亦可要求被
试本人作出自我观察的口头陈述,以进行比较验证,这样
更能提高观察研究的效果。
(三)访谈法
访谈法也可以叫口头调查。它是根据预先拟好的问题向被
调查者口头提出,以一问一答的方式进行的调查方法。要使晤
谈法富有成效,首先应创造坦率和信任的良好气氛,使被调查
者做到知无不言;同时,研究者应该有良好的准备和训练,尽
量使谈话标准化,记录指标的含义保持一致性。这样才有可能
对结果进行客观的分析和概括。
(四)问卷法
问卷法是根据研究课题的要求,设计问题表格和相应内
容让被调查者自行陈述的方法。它可以同时向许多人搜集同
类型的资料,加以分析、处理和研究。
问卷法的正确实施还应注意:首先要尽可能消除被试的
各种顾虑,便于说出真实的想法,为此常需要足够量的被试,
以减少可能出现的误差。其次,提出的问题要简单明确,易
于作答,而又能反映出某种心理状况。最后,还要注意某些
技术性问题,如设问的策略、要求的一致性、问题的量和质
的关系、所获答案便于处理和统计等等。
晤谈法与问卷法相比,其优点是,如研究者可以直接控
制晤谈进程,可以不同的方式考察被调查者对问题回答的真
实程度,并可以根据被调查者的反应即时提出临时应变的问
题等等。但是晤谈法较费时间,调查的数量有限。
(五)测量法
这是采用一种专门的测量工具 (如测验量表 ),在较短的
时间内,对被试的某些或某方面的心理品质作出测定、鉴别
和分析的一种方法。目前,心理测验名目繁多,如按其目的
的不同,可分为智力测验、才能测验、人格测验、诊断测验
等等;如按性质的不同,可分为文字性测验和非文字性测验
两种;如按实施方式不同,可分为个体测验、团体测验等。
关于心理测验法的实例将在以后有关章节中介绍。
不过,对人进行心理测验涉及的因素较复杂,测验量表
的制定也较困难,实施的精确性和可信性还需要在测定之后
的较长时期才能看出。但这种方法如能同其他方法配合使用,
仍不失为心理学研究的一种具体方法。
(六)文献历史法
第二章 人的心理实质及其发展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心理的实质、心
理发展的概念、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及影
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了解神经系统的
结构和功能,条件反射学说以及心理发展
阶段的划分,明确认知发展的一般趋势。
第一节 心理的实质
心理是如何产生的,不同观点的人有着不同
的回答
? 主观唯心主义者:心理是一种主观存在。
? 客观唯心主义者:心理是一种, 绝对精神,
? 机械唯物主义者:心理是由物质派生的。
? 辩证唯物主义者:心理是脑的机能,人的
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
映。
一、心理是脑的机能
(一)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
? 在历史上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人们曾经认
为心脏是产生心理活动的器官。
? 随着时代的进行,经验的积累,尤其是近
代科学的发展,人们才逐渐认识到产生心
理活动的器官是脑,而心脏与心理活动并
无特别直接的关系。
30年代后,俄国生理学家浩夫在其著作
,脑的反射, 一书中,把脑的全部活动解
释为对事物的反射,以后,著名生理学家
巴甫提出的高级神经活动学说,进一步科
学地提示了心理活动的脑机制。其实,常
识也告诉我们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人们
在睡眠或洒醉时,心脏活动与清醒时并无
多大差别,但精神状态却与清醒时大不一
样。
临床又发现,精神病人的心理活动正常人
相比,……
一个心脏机能正常的人,如果大脑受到损
伤,心理活动就会部分或全部丧失,比如“植
物人”
? 物种进化的历史和个体发育的进程,也表明心
理活动与神经系统尤其是大脑有着直接的关系。
动物的心理发展水平是与其神经系统的发展水
平相适应的。
从单细胞动物 —— 人类,神经系统的进化
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心理发展的水平也
从低级到高级。
? 单细胞动物 没有神经系统,因而只能对生存具
有直接意义的事物产生有限的反映。
? 无脊椎动物 开始出现了神经系统,但由于没有
脑,所以只能对刺激物的属性进行分析,其心
理也只能停留在极其原始的、简单的感觉阶段。
? 脊椎动物 的系统进一步发达,原始的脑开始形成,
爬行动物又有了大脑皮层,就具备了心理活动的
最高调节机构,因而就了在稳定的知觉。
? 灵长类动物 的大脑接近人脑的水平,所以对事物
有了原始的概括能力,能进行简单的思维。
? 人类,大脑结构更加复杂,其机能高度完善,所
以人类成了地球上最聪明的主宰者。
? 就人类个体的发育而言,心理水平的发展也
是与脑的发育紧密相联的。婴幼儿的大脑虽
然在形态,结构上与成人差不多,但由于重
量轻,细胞分支少等原因,其心理活动要比
成人简单得多。
? 无数事实和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脑是心理
活动的器官,人类一切心理活动的产生和发
展都依赖于大脑这块物质。
(二)人的神经系统及其功能
人的神经系统是由无数神经元
( neuron)构成的,神经元即神经细胞,
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机能单位,它
的基本作用是感受刺激,传导兴奋。神经
系统的最高部位是大脑皮层。
1.神经元及其突触传递
? 人脑,是由 120亿 个以上的特殊细胞所构成。神经
细胞与人体其他组织或器官的细胞不同,它具有
特殊的构造,而且具有极度的敏感性。神经细胞
是构成脑的基本单位,又称为神经元
? N元的构造:胞体、树突、轴突
? N元的纤维长短不一,视其邻近之其它 N元的距离
而定。
? 突触:在 N元冲动的传导上,突触的功能是极为
重要的。
2.神经系统及其功能
中枢神经系统,
( 1) 脑干,脑干主功能主要造维持个体生命,凡是
心跳,呼吸,体温,睡眠等重要生理活动,均与
脑干的功能有关。
? 延脑,主要功能是控制呼吸,心跳,消化等。
? 脑桥,脑桥的自质 N纤维,通到小脑皮层,可将 N
冲动从小脑一半球传到另一半球,使之发挥协调
身体两侧肌肉活动之功能。
? 中脑,中脑是视觉和听觉的反射中枢,控
制瞳孔、眼球、肌肉、虹彩以及毛状肌等
活动。
? 网状系统,居于脑干之中央,是由许多错
综复杂的 N元集合而成的,网状结构较多。
主要控制觉醒、睡眠等不同程度的意识状
态。
( 2) 小脑,协同脑和大脑皮质运动区共同控制肌肉
的运动,调节姿势与身体平衡。
( 3) 间脑
? 丘脑,圆形,由白质纤维构成,左右各一,往于
体下方。感觉神经的重要传递站,还有控制情绪
的作用。
? 下丘脑,是自主从系统的主要管制中枢,直接与
大脑中务区相连接,又与脑垂体及延脑相连。
主要功能, 控制内分泌系统,维持新陈代谢,调节
体温,并与生理活动中的饥饿,渴,性等生理性
动机有密切的关系。
( 4) 大脑,
人类大脑是两半球,在功能划分上,
大体上是左半球管制右半身,右半球管制
左半身。在每一半球之纵面,在功能上也
有层次之分,原则上是上层管制下肢,中
层管躯干,下层管头部。左右管理上下倒
臵
周围神经系统,
(三)条件反射学说 P41
? 1、反射和反射孤。
? 2、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 3、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
? 4、中枢神经活动的过程和规律。
二、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一)心理是一种反映
? 反映是物质的普遍属性,世界上的一切物质都是
在运动中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反映的形式和内
容因物质的形态不同而各异。
? 无机物的物理的化学的反映形式 —— 植物的感应
性 —— 低等生物的感应性 —— 动物常常根据气味,
声音,呜叫,动作等觅食,求偶,呼吸同类或确
定安全还是危险等,以适应环境,保证生存。人
的心理从感知觉到个性,不论多么离奇,都是一
种反映,是地球上迄今为止最高水平的反映形式。
(二)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列 宁,没有被反映者,也就没有反映。人类反映的
客体就是客观现实。
马克思,“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现实是
人类心理反映的主要内容,因而,社会现实是影响
人的心理的决定性的条件。
所谓客观现实,是指存在于主体意识以外的一
切事物,包括自然现实、社会现实和主体自身的机
体状况。 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是以客观现实中的
事物为源泉的,没有客观现实,人的心理就会成为
无源之水,无本之本。
人之所以为人,决定的因素是因为人生活在人类的
社会现实中,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制度,社会文化、社
会风尚以及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之中。
具备人类生理解剖特点的个体,一旦离了人类社
会,其心理的发展也就无从谈起。人们曾经发现多例
与野兽生活在一起的人类的后代,他们的心理活动方
式与野兽无异,“狼孩”卡玛拉就是其中一例。不仅
幼年脱离人的社会现实下能形成正常人的心理,即使
是成年人长期脱离人类社会也会导致已经发展起来的
心理水平下降。
三、人的心理是在实践活动中发生
和发展的
客观现实是人类心理活动的物质内容。但客观现
实下会自发地决定的反映。人在现实中总是积极活动
着、实践着,只有客观现实作为人的实践活动的条件
和对象时,对人的心理活动才有意义。人的心理在实
践活动中发生和发展,并从不成熟走向成熟,从低级
走向高级。新生儿只有从遗从获等的本能行为,逐渐
在与成人交往中学会了说话,在游戏活动中学会了交
友,学习活动中学会了书写,高年级的学生发展了抽
象思维,个体社会化的活动过程形成了个性。
成年人由于实践活动的领域不同,所以心
理发展的方向就带有明显的职业特点,比如画
家善于记忆具体形象,其形象思维的能力发展
突出;数学家的抽象逻辑思维水平又是常人所
下及的。
人的心理之所以在实践活动中发生和发展,
是因为实践活动是客观事物与主观反映联系的
纽带。
客观事物的发展总是不断地向个体提出发
展的要求,而个体的主观反映要想和客观事物
相适应,就必然通过不断地积极活动来实现。
人的心理不仅在实践活动中发生和发展,
而且还要受到实践活动的检验。
实践活动促进了人类心理的产生和发展,
人的心理发展水平又影响着实践活动的质量。
四、人的心理的基本特征
? (一) 相对主观性
? (二) 能动性
? (三) 预见性
? (四) 社会历史制约性
第二节 个体心理的发展
一个人的心理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
逐渐产生和不断发展的。探明个体心理发展
的特点,条件和动力是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
论任务,研究这个问题不仅可以更好地了解
人的心理的实质,而且有助于教育者依据正
确的发展观不失时机地去促进学生心理的发
展。
一、心理发展的一般概念
人在出生时,虽然已经具备了人所特有
的解剖生理机制,为以后的心理发展提供了
可能性,但还没有成熟,初离母体的新生儿
还是一个软弱无力的个体,大部分时间都处
于睡眠状态。以后,在一定的生活条件和教
育影响下,随着身体的成熟和脑的成熟,特
别是随着个体活动的发展,他们才逐渐地出
现各种心理形成的活动过程和个体特点。
新生儿出生的头几天只有吸奶、防御,对光的期
向高一些,无条件反射或本能,甚至连基本的心理活
动 —— 感觉还没有变化和完善起来 —— 后来视觉、听
觉等发展起来 —— 产生听觉和表象、语言、思维。与
此同时,随着个体的成长,开始形成对事物和对人的
不同态度,不同的行为方式,并能按照自己的意愿主
动地从事某种活动,从而逐步达到成人的心理活动水
平和完成社会化。当人到了老年时,某些心理活动也
会衰退,如机械记忆的能力、思维的广度和速度,反
映特点逐渐表现出减弱,个性也发生一定的变化。总
之,人的心理经历了一个发生、发展和衰退的过程。
什么是发展呢?
从广义上说,个体的心理发展就是指个体从出生到
成人再到到老年的心理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
这是一种不可递的过程。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心理
变化都可以叫做发展。例如,由于疲劳疾病等原因
而发生的心理上的变化,就不能称为发展,因为它
们右以通过休息或疾愈而得到恢复,是一种暂时性
的变化又比如,由于个别的经验和学习所产生的暂
时的局部的变化,一般也不能称为发展。
成熟 是一种类似于发展的概念,主要是指
由于受遗传制约的生理机能和构造上渐趋完善
的变化,它虽然对心理的发展起着一定的作用,
但它与心理发展是不同的概念,必须加以区别。
从狭义上说(主要指儿童心理发展)心理发展
只是指个体从出生到成年期间所发生的积极的
心理变化,也就是,人对客观现实反映活动的
扩大、改善和提高的过程。
儿童心理发展变化大体表现在四个方面,
? 反映活动从混沌未分化向分化、专门化发展
? 反映活动从不随意性、被动性向随意性、主动性
发展
? 反映认知机能从认识事物的表面现向认识事物的
内部本质发展
? 对周围事物的态度从不稳定向稳定发展
二、年龄特征与发展阶段
(一)年龄特征
心理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是一个逐
渐的数量不娄积极和在此基础上出现质量的
过程。随着新质的出现。心理发展就达到一
个新的阶段,于是就表现出其阶段性,这些
阶段性是与人的年龄相联系着的。
年龄特征:在儿童心理发展的每一阶段,都具
有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称为年龄
特征。包含以下几点涵义,
? 年龄特征是从许多个别儿童的心理特征中概括
出来的,它代表着某一年龄阶段儿童心理发展
的一般趋势,而不是包含这一年龄阶段所有一
切儿童的个别特征,
? 年龄特征反映了某一年龄阶段多数儿童中
经常出现的典型特征,而不能把这个阶段
中个别儿童特殊条件下出现的特点看作年
龄特征。
? 儿童心理发展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在
每一阶段上,既留有上一阶段的特征,又
含有下一阶段的新质,年龄特征是指在每
一阶段有主导地位的那些本质特征。
年龄特征的特点
? 1、稳定性
? 2、可变性
(二)发展阶段的划分
? 1、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艾里克森,
根据其自身人生经验及多年从事心理治疗
观察所见,在 1950年提出著名的心理社会发
展理论。他将人生全程分为八个时期,简
称人生八段。
? 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期
表格 1
期别 年龄(岁) 心理危机(发展关键) 发展顺利 发展障碍
? 1 1 对人信赖 对人不信赖对人信赖有安全感与人交往,焦虑不安
? 2 2— 3活泼自动 羞愧怀疑能自我控制行为有信心自我怀疑行动畏首畏尾
? 3 3— 6自动自发 退缩内疚有目的方向能独立进取畏惧退缩无自我价值感
? 4 6— 青春期 6— 11勤奋进取 自贬自卑具有求学、做事、待人的基本能力缺
乏生活基本能力充满失败感
? 5青年期 12— 18自我综合 角色混乱自我观念明确追求方向肯定自我缺乏目标
时感彷徨迷失
? 6成年期 19— 30友爱亲密 孤独疏离成功的感情生活奠定事业基础孤独寂寞无
法与人亲密相处
? 7中年期精力充满 颓度迟滞热爱家庭,栽培后进自我恣纵,不顾未来
? 8老年期完善无憾 悲观绝望随心所欲,安享老年悔恨旧事,
? 艾氏人生八段具有多方面的价值,一方面供我们家庭学校教育儿童参考,也
可供成年后人生处世的借签
2、我国学者根据人在一段时间内具有较多共同的年龄特征
和主导活动为依据,将个体心理发展划分为以下几个主要
时期,
? 1)新生儿期( 0—— 1个月)
? 2)乳儿期( 1月以上)
? 3)婴儿期( 1—— 3)
? 4)幼儿期( 3—— 6,7)
? 5)儿童期( 6,7—— 11,12)
? 6)少年期( 11,12—— 13,14)
? 7)青年期( 14,15—— 25)
? 8)成年期( 25—— 65)
? 9)老年期( 64以后)
3、以儿童智慧和人知结构的变化为依据进行划分,首推皮亚杰的智慧
发展理论。
表格 2
? 阶 段 感知运动阶段 前运动阶段具体运动阶段形式运动阶段
? 年 龄 0— 1,2岁 2— 6,7岁 6,7— 11,1211,12— 14,15
? 特 点 初生婴儿只能靠感觉和动作(口尝、手抓等去认识周围的世界,
经由感觉和动作,婴儿认识到自己与别人(特别是母亲),自己与物
体是分别存在的) 个体开始用语言符号去吸取知识也可以运用简单符
号从事思考活动(如画图),总是从自己的观点看世界,他面对墙壁
可能会说:“墙在我前面”。他背对墙时可能会说“墙在我后面个体
能按具体事例,从事推理思考。 5岁儿童缺乏守恒概念而 7岁儿童就不
会有“只顾高度而忽略宽度”的不合逻辑的概念个体能运用抽象的合
于形式逻辑的方式去思考解决问题。此时期正值儿童期行将结速,青
年期即将开始之际,生理上接近成熟,认知能力的发展,也接近于成
熟的程度
二、制约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1,个体在出生前的发展,主要是由遗传因素所决
定。
个体的生命,从受精卵开始,不但决定了个体的性
别。而且也决定了他的身心基本特征
23对染色体由 DNA和蛋白质构成。
2、个体出生后的幼稚阶段,遗传和环境两因素影响
之大小,有身心两方面的发展上有所不同;属于身
体方面的特征,遗传的影响大于环境,属于心理方
面的特征,环境的影响大于遗传。
近年来,发展心理学家们的研究,其主题多集中在
以下五个方面,
1)母亲就业对其幼年子女孩子心理发展的影响
2)父母离婚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3)电视暴力节目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4)母乳和瓶乳育婴效果何者为优
5)父母管教方式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以上五个方面,都在探讨家庭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
的影响。这一点也说明,家庭环境对儿童成长的
重要性。
3、当个体发展趋于成熟阶段,影响个体身
心发展者,则主要为环境因素。
第三章 注 意
注意的概念
注意的功能
注意的种类
注意的品质
注 意
1,注意的含义
?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
集中。
? 注意是心理活动的重要特性,但不是
独立的心理过程。
(一)注意的概念
2,注意的特点
? 指向性
? 集中性
指向性就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在某
一时刻指向一部分对象,而离开其他对
象,表现出心理活动的选择性。
指向性
集中性是指,人的心理活动保持在
一定的对象上,并深入下去。集中性使
个体的心理活动不仅离开无关事物,而
且对无关的活动进行抑制。
集中性
1,选择功能
人脑的信息加工能力是有限的,在
同一瞬间,只能加工部分信息。注意的选
择功能使大脑选择那些重要的信息进行加
工,同时排除其他信息的干扰作用。
(二)注意的功能
2,维持功能
所谓维持,就是将心理活动维持在一
定的对象上,并保持一定的强度。这是人
脑进行信息加工的必要条件。
3,调节功能
当人脑的信息加工从一个对象转移到
另一个对象时,注意可使这种转移顺利完
成,这就是注意的调节功能。
下面请大家看一张图,图上写
着几个数字,请大家看完后回答出
是什么数字?它们的总和是多少?
9
7 5 3
答案:数字分别是 9,7,5,3
总和,24
问:图上写着什么数字?它们的总和是多少?
? 呈现的图形都有哪些形状?
? 每种图形的颜色分别是什么?
? 图形的顺序是怎样的?
9
7 5 3
1.无意注意
( 1)什么是无意注意
无意注意是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
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又称不随意注意。
(三) 注意的种类
( 2)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
刺激物的特点
个体的主观状态
? 刺激的强度 (包括绝对强度和相对强度)
? 刺激之间的差异程度
? 刺激的变化
? 刺激物的新异性
刺激物的特点
个体的需要和兴趣
精神与机体状态
知识经验
个体的主观状态
2,有意注意
( 1)什么是有意注意
有意注意是事先有预定的目的,需要付出
意志努力的注意,又称随意注意。
(三) 注意的种类
( 2)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
有意注意的引起和维持是一系列心理因素
共同作用的结果。
? 对活动任务的认识
? 对活动的间接兴趣
? 个体的意志努力
? 对活动的精心组织
3,有意后注意
(三) 注意的种类
( 1)什么是有意后注意
有意后注意是事先有预定的目的,但不需要
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
( 2)有意后注意形成的条件
? 对活动浓厚的兴趣
? 活动的自动化
类型 目的性 意志努力 性质 例如
无意注意
(不随意注意)
无 不需要 低级、
自发的
窗外的歌声
有意注意
(随意注意)
有 需要 高级、
自觉的
学习、听课
有意后注意 有 不需要 最高级、
自觉性
程度很
强
电脑打字
“盲打”,
打毛衣不用
看
注意的种类
1,注意的广度
注意的广度也叫注意的范围,是指
一个人在同一时间里能清楚地把握对象
的数量。
(四) 注意的品质
? 哈密尔顿( Hamilton,1859)的研究
? 耶文斯( W.S.Jevons)的研究
成人注意的平均广度
? 黑色圆点 8~9个;
? 外文字母 4~6个;
? 几何图形 3~4个;
? 汉字 3~4个。
?主观因素:如活动任务、个体经验,
情绪等。
?客观因素:如刺激物排列的特点等。
影响注意广度的因素
图中有多少个小圆点?
图中有多少个小圆点?
T C I
A H N E
G TEACHING
图 1 图 2
2,注意的稳定性
? 注意的稳定性是个体在较长时间内
将注意集中在某一活动或对象上的特性。
(四) 注意的品质
请你聚精会神地看这个图形,
你看到了什么?
? 当人专注某一对象时,视、听感觉
器官会产生周期性的加强和减弱的变化,
这种现象称为 注意的起伏 。
? 注意的起伏是不随意的,是意识很
难直接控制的。
? 注意起伏是正常的注意现象,它具
有防止疲劳,提高注意稳定性的作用。
注意的起伏
? 注意的对象(单调、静止 ——复杂、变化)
? 人的积极性(态度积极,有浓厚兴趣)
? 人的身体状况 (失眠、疲劳、生病 ——健康)
影响注意稳定性的因素
? 5~7岁的儿童能聚精会神 15分钟左右,
7~10岁的儿童可达 20分钟,10~12岁的儿
童可达 25分钟,高中生一般能坚持 30~45分
钟。
? 超常儿童与普通儿童相比,表现出高
度的注意稳定性。
小 资 料
重视集中注意的自我训练
前苏联心理学家普拉托诺夫( platonov)说:
,要想使自己成为一个注意力很强的人,最好的方法是,
无论干什么事,不能漫不经心!, 培养自己注意力的可
靠途径就是训练自己能在各式各样的环境条件下都专心
学习或工作。一旦确定了要干的事,你就有计划有目的
集中注意力,去干好要干的事,不受其它刺激的影响和
干扰。据说毛泽东主席青少年时为了自己的注意力,就
常到繁华闹市去读书,而且能不受周围的影响。坚持无
论读书学习,还是干事情,都把它们当作锻炼注意力的
机会和场合,经常训练就会逐步形成良好注意的习惯。
3,注意的分配
? 注意的分配是指个体的心理活动同
时指向不同的对象的特点。
(四) 注意的品质
注意分配的条件
? 注意分配的条件是,同时进行的活
动只有一种是不熟悉的,其余活动都达
到了自动化的程度。
4,注意的转移
注意的转移是个体根据新的任务,
主动地把注意由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
对象上。
(四) 注意的品质
? 原来注意的强度:原先的注意越集
中,转移就越困难。
? 新注意对象的特点:新的活动越符
合人的需要和兴趣,注意的转移就越容易。
影响注意转移的因素
注意分配能力的发展
? 小学生的注意分配能力还较低,难以同时兼顾两
件事情。
? 初中低年级学生在注意分配时也会出现顾此失彼
现象,注意了抄写就忽略了听讲。初三以上的学
生由于各种技能技巧的稳定性有了提高,才使注
意分配能力逐渐向较高水平发展。
? 高中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根据不同活动的性质和
任务,较好地分配自己的注意。如高中生既能听
讲又能抄写,既能注意教师讲解的主要问题,又
能注意问题的前后联系。这种有机结合,说明高
中生注意分配能力已日趋成熟 。
下面图形中,你先注意到的是哪个圆?
你注意到了图中的哪一个小脸?
注意的外部表现
人在注意状态下,不仅其心理活动更为集中地指向一定的对象,而且
其外部特征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有经验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外部表
现,推测其注意状态,以实现对教学活动过程的监控。通常,人在集中
注意时,其感官活动、身体动作和生理活动均有相应的外部表现。
? 感官活动 当人们专注地观察事物时,其感官就会朝向相应的对象,表
现为感官趋向活动,如凝神聚目或侧耳倾听;当人们陷入沉思或浮想联
篇时,就会表现为感官回避活动,对周围一切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当 人们注意不集中时,就会目光呆滞,不能随老师的活动而活动。
? 身体动作 当人们集中注意时,与活动无关的身体动作就停止了,常常
表现为静止状态。如学生在认真听课时,其目光注视着老师,而其他动
作都停止了。当学生做出多项与学习活动无关的身体动作时,可大致判 断其走神了。
? 生理活动 人在集中注意时,其肢体血管收缩,头部的血管舒张。呼吸
变得轻微而缓慢,吸气愈加短暂,而呼气则愈加延长。在注意高度紧张 时,还会出现“屏住呼吸”这样的呼吸暂停止的现象。
注意的理论研究
? (一)单通道的过滤器模型
? (二)衰减模型
? (三)反应选择模型
Two types of attention
? Focused attention
? Divided attention
Focused attention
? Focus on (select) what’s relevant and
ignore what’s irrelevant,
? Present two or more inputs and see how
well people can concentrate on one and
ignore the other,
? Stoop effects,name the color a word is
printed in while ignoring the word itself,
Divided attention
? Present two or more inputs and see how
well people can concentrate on more than
one,
? Studies of divided attention often used in
designing aircraft --how well can people
use information from several dials and
indicators at once,Results from studies
such as this are used to design displays
that maximize people’s ability to pay
attention to multiple sources of
information,
一、注意研究中的主要变量
? Dependent Variables,Reaction time is by
far the preferred variable and is
extensively used,Percentage of correct
responses is also used,especially in
studies of attention in which memory
plays a role,When an experiment is
framed within the context of a particular
model,such as the theory of signal
detection,derived statistics such as
d′and ? are also used as dependent
variables,
一、注意研究中的主要变量
? Independent Variables,These
variables center around the need for
the human to make decisions and the
rate at which such decisions can be
made,
? varying the number of alternatives;
? varying the presentation rate of a
series of stimuli;
一、注意研究中的主要变量
? Control Variables
Perceptual factors such as the intensity
and duration of stimuli are often under
the control of a computer or other
automated equipment that conducts the
experiment,
二、过滤器模型及其双耳同时分听实验的依据
对注意的研究是从有关信息缩减问题开始
的。人类的各种感官每时每刻都在同时受
到许许多多的内外刺激的撞击,由于人类
信息加工系统的能力是有限的,人不可能
对所有撞击感官的刺激都进行完善加工,
所以,人们总是选择重要的而忽略其他的。
注意的核心问题也就是对信息的选择分析
(一)单通道的过滤器模型
过滤器模型( filter model)是英国心理学
家 Broadbent( 1958)在双耳同时分听实验的
基础上提出的一个较早的注意模型。
(一)单通道的过滤器模型
Broadbent认为,来自外界的信息是大量的,
而人的神经系统高级中枢的加工能力则是有限
的,于是就出现了瓶颈。为了避免系统超载,
就需要某种过滤器来对之加以调节,选择其中
较少的信息,使其进入高级分析阶段,这类信
息将受到进一步加工而被识别和存储,而其他
信息则不让通过。这种过滤器体现着注意的选
择功能。因此这种理论被称为“注意的过滤器
模型”。因为这种过滤器模型的核心思想是它
到达高级分析水平的通道只有一条,因而,
Welford( 1959)称之为“单通道模型”。
(一)单通道的过滤器模型
Broadbent( 1954) 双耳分听实验
他向被试的右耳呈现 3个数字,同时向左耳则呈
现另外 3个数字,如,
– 右耳,4,9,3
– 左耳,6,2,7
呈现的速度为每秒 2个数字。然后,要求被试
再现。结果发现被试可用两种方式再现,
§ 以耳朵为单位,分别再现左右耳所接收的信
息;
§ 以双耳同时接收到的信息为单位,按顺序成
对地再现。
(一)单通道的过滤器模型
? 结果,Broadbent原估计能达到 95%的准
确再现率,但实际上,以第一种方式再
现的准确率为 65%,以第二种方式再现
的准确率为 20%。
? 解释,Broadbent认为,每只耳朵相当于
刺激输入的一个通道,而过滤器只允许
每个通道的信息单独通过。
支持证据,
Cherry( 1953)使用双耳同时分听的追
随耳程序的实验,其实验结果支持过滤器
模型。
实验结果表明,被试能很好地再现追随耳
的信息,而对非追随耳的刺激,除了一些
物理特征变化(如语言由男声变为女声)
能觉察之外,其他的任何东西都不能报告,
甚至当非追随耳的刺激由法语改为德语、
英语或拉丁语等的变化都觉察不到。
Evidence against filtering,
Some unconscious processing occurs
? GSR (galvanic skin response) conditioning experiment,
– One message coming in the left ear,and another set of
isolated words coming in the right ear,In the right ear,when
subjects got the word ―carpenter‖ they would get a shock,
– Afterwards shock is removed,During dichotic listening test,
subjects show elevated GSR to the word ―carpenter‖ in the
unattended channel,Even though they aren’t aware of the
word there,
– Semantically similar words (―builder‖) also elicit GSR response
-- some semantic processing takes place in unattended
channel,Also words that sound similar,
– But still no memory for message and not consciously aware of
meaning,
– Therefore there is some unconscious processing going on,
(二)衰减模型
Treisman( 1960)设计了一个双耳同时分听的追随耳
程序的实验。
– 左耳(追随耳),There is a house understand the
word,
– 右耳(非追随耳),Knowledge of on a hill,
– 结果,被试都报告为,There is a house on a hill.并
声称这是从一只耳朵听到的。
– 实验结果表明:当有意义的材料,分开呈现在追随
耳和非追随耳时,被试会不顾主试的事先规定(即
复述追随耳所听到的项目),而去追随意义。
– 这种现象只有在过滤器允许两只耳朵的信息都能通
过的前提下才能实现,即人可同时注意两个通道的
刺激。
(二)衰减模型
? Treisman( 1960,1964)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对过
滤器模型加以改进,提出了衰减模型
( attenuation model)。 Treisman认为,高级分
析水平的容量有限,必须由过滤器加以调节,不
过,这种过滤器不是只允许一个通道(追随耳)
的信息通过,而是既允许追随耳的信息通过,也
允许非追随耳的信息通过,只是非追随耳的信号
受到衰减,强度减弱了,但其中一些信息仍然可
得到高级加工。
(二)衰减模型
(二)衰减模型
? 解释:追随耳和非追随耳的信息都先通过初级的物理
特征分析,然后都经过过滤器。只是非追随耳的信息
经过过滤器时受到衰减,以虚线表示;而追随耳的信
息未衰减,仍以实线表示。
? 为了解释受到衰减的非追随耳的信息如何得到高级分
析而被识别,Treisman将阈限概念引入高级分析水平。
? 她认为,已储存的信息如字词(在图中以圆圈表示)
在高级分析水平(即意义分析)有不同的兴奋阈限。
追随耳的信息,通过过滤器时其强度没有衰减,可顺
利地激活有关的字词,从而得到识别;而非追随耳的
信息,由于受到衰减而其强度减弱,常常不能激活相
应的字词,因而难于识别。
? 但是,特别有意义的项目如自己的名字,虽然有较低
的阈值,却仍可受到激活而被识别。
衰减模型和过滤器模型的基本共同点
? 两者都认为高级分析水平的容量有限,
必须由过滤器来加以调节;
? 两者都认为这种过滤器的位置处在初级
分析和高级的意义分析之间;
这种注意选择都具有知觉性质。
为此,在当前的认知心理学中,多倾向
于将这两个模型合并,称之为
Broadbent-Treisman过滤器 --衰减模型,
并将之看作注意的知觉选择模型。
(三)反应选择模型
? Deutsch等人( 1963)提出了反应选择模型
( response selection model),之后,
Norman( 1968,1976)支持这个模型并
加以一定的修订。
(三)反应选择模型
? 基本假定:由感觉通道输入的所有信息都
可进入高级分析水平,得到知觉加工,并
加以识别。
而注意选择位于知觉和工作记忆之间,即
过滤器不在于选择知觉刺激,而在于选择
对刺激的反应。
其选择标准是刺激对于人的重要性。
(三)反应选择模型
支持实验,
? Hardwick( 1969)设计了一个双耳同时分听的
追随靶子词实验。
? 在实验中,向被试的双耳同时呈现一些刺激,
其中包括一些靶子词。
? 这些靶子词呈现在右耳或左耳的数量相同,但
呈现的顺序是随机的。要求被试不管右耳还是
左耳听到靶子词,都要作出分别的反应。
? 实验结果:右耳和左耳对靶子词的反应率达到
59%~68%。双耳的反应率很接近。
(四)知觉选择模型和反应选择模型的比较
? 两类注意模型的主要不同点,在于对注意选择机制
(即过滤器)在信息加工系统中所处的位置不同。
(四)知觉选择模型和反应选择模型的比较
Treisman和 Geffen( 1967)为了验证以上两种模型,设
计了一个双耳同时分听实验,在此实验中既设置了追随耳
程序(即让被试复述追随耳中所听到的项目),又设置了
追随靶子词的程序(即在同时呈现给两耳的刺激中,分别
随机地安排一些特定的靶子词,并要求被试无论是追随耳
还是非追随耳听到靶子词时,都要做出反应,分别记录两
耳对靶子词的反应次数)。可以做出如下预测,
– 若追随耳能听到靶子词并做出反应,而非追随耳听不到并不能做
出反应,则支持过滤器模型;
– 若追随耳和非追随耳都可听到靶子词并做出反应,但追随耳对靶
子词的反应次数应多于非追随耳,则支持衰减模型;
– 若追随耳和非追随耳都可听到靶子词并做出反应,并两耳对靶子
词的反应次数接近,则支持反应选择模型。
– 实验结果:追随耳对靶子词的反应率是 86%,而非追随耳的反应
率是 8%。这一实验结果有利于衰减模型,支持知觉选择模型。
(四)知觉选择模型和反应选择模型的比较
? Deutsch等( 1967)则对以上实验设计提出批
评。他们指出,在 Treisman的实验设计中,两
耳实际上处于不等的地位,
?一耳为追随耳,另一耳则不是;
?在追随耳一方,对靶子词既要复述(即追随),
又要做出敲电键反应,即要做出两次反应;而
在非追随耳一方仅对靶子词做出敲击反应,即
一次反应。
? 这种设计会造成追随耳的信息比非追随耳的信
息更重要,因此,追随耳对靶子词的反应次数
比非追随耳的要多得多。
(四)知觉选择模型和反应选择模型的比较
? Treisman和 Riley( 1969)听取了 Deutsch等人的批评
意见,又重新设计了一个实验。在新的实验中,要求
被试当从追随耳中听到靶子词后,不要对其进行复述,
使两耳在接受靶子词的条件上一致,其他安排与前一
实验相同。
? 结果:追随耳对靶子词的反应率为 76%,而非追随耳
对靶子词的反应率为 33%。
? 此结果仍然支持知觉选择模型。
? 从反应选择模型的角度来分析,这一新的实验设计仍
然使两耳处于不等的条件。这不仅仅因为一耳被确定
为追随耳,而且即使就靶子词本身条件来看,两耳也
没有保持相同条件,即当追随耳的刺激受到逐个复述,
而听到靶子词时停止复述,这反而会使靶子词显得突
出而变得重要,以致影响反应输出,使追随耳的反应
率高于非追随耳的反应率。
(四)知觉选择模型和反应选择模型的比较
? 目前,对于这两类模型,心理学界还没有充分依据来
肯定一个而否定另一个。然而,从研究方法和研究的
具体问题而言,这两类模型似乎还不至于像双方所想
象的那么对立。
? 主张知觉选择模型的研究者,一般都运用附加追随耳
程序的双耳分听的实验方法。这种实验方法将注意引
向一个通道,然后再来分析和比较两个通道的作业情
况。可见,他们所研究的是注意的集中性。
? 而支持反应选择模型的研究者,一般都运用不附加追
随耳程序的靶子词的双耳同时分听的实验方法。这种
实验方法使注意分配到两只耳朵中,可见他们所研究
的具体问题是注意的分配性。
? 由于这两种实验方法和研究的具体问题不同,所以它
们必然会反映在实验结果上,并影响理论分析。
三、注意能量有限理论及其实验依据
? 无论是知觉选择模型还是反应选择模型都是以认知系
统的加工能力或资源有限作为出发点的;
? Broadbent( 1958)最早提出“注意是资源有限的加
工系统的工作结果”的想法,他所提出的注意过滤器
模型也体现了这种思想;
? 然而,前面的模型并没有用这种思想来具体说明注意,
没有成为注意的机制或解释注意的原则。
? 因而从 70年代开始,一些认知心理学家已经开始避开
注意过滤器在信息加工系统中所处的位置,而把注意
能量有限当作注意机制来解释注意。
(一)注意能量分配模型
? Kahneman( 1973)在, 注意与努力, ( Attention
and Effort)一书中提出注意能量分配模型。
(一)注意能量分配模型
? Kahneman认为,人可利用的资源总是和唤醒相连的,其资
源的数量可随各种情绪、药物、肌肉紧张等因素的作用而
变化。
? 图中的资源分配方案是决定注意分配的关键。而分配方案
则要受制于唤醒因素可利用的能量、当前的意愿、对完成
作业所要求能量的评价以及个人的长期意向。在这些因素
作用下,所实现的分配方案就体现着注意的选择。
? 对完成作业所要求能量的评价是一个重要因素。它不仅影
响唤醒水平,使可利用的能量增加或减少,而且极大地影
响着分配方案;
? 个人长期意向反映着不随意注意的作用,即它要求将能量
分配给新异的刺激、突现刺激和自己的名字等;
? 当前意愿体现着完成当前作业的要求和目的等。
? 从这个模型可知,只要不超过可利用的能量,人就可同时
接收两个或多个输入,或者从事两种或多种活动。
(一)注意能量分配模型
Norman等人( 1975)把能量或资源有限分成两类过程,
?资源有限过程( resource-limited process),若某作
业因受到所分配的资源的限制,而不能有效地完成。
但一旦能得到较多的资源,这种作业就能顺利地进行,
则称之为资源有限过程;
?材料有限过程( data-limited process),若某作业因
受到其质量低劣或记忆信息不适当的限制,当时即使
分配到较多的资源,也不能改善该作业操作水平,则
称之为材料有限过程。
双作业操作的互补原则( principle of complementarity)
在进行双作业操作过程中,如果一个作业的操作所需
用的资源增加多少,就会使另一作业操作可得到的资
源相应地减少多少。
(一)注意能量分配模型
认知容量( cognitive capacity)模型的三点假
设
– 首先,容量模型假设不同来源的刺激产生的干扰是非
特定的。 当我们同时进行两件事时,所产生的问题并
非由于这两件事互相干扰,而是进行两件事需要较多
的资源,超出我们所供应的范围。因此,该模型预测,
只要这些活动不超过所需的资源数目,我们便能同时
进行这些活动。
– 第二个预测是跟着第一个预测而来的,即 当这些活动
所需的总资源要求超过既有容量时,要同时进行第二
件事,必然使第一件事的反应退步。
– 第三个预测是 认为分配决策有弹性,能改变来适应输
入刺激的资源需要。 ( Johnson & Heinz,1978)
(二)支持实验
Posner和 Boies( 1971)的实验,
– 被试要同时做两个实验项目
– 主要项目(即被试必须集中注意的)使字母配
对项目。 视觉警告信号出现后,被试先看到一
个字母,如 T,约持续 50ms。第二个字母于 1s
后出现,被试决定是否与第一个字母相同,以
按键表示。如果字母相同,被试以右手食指按
键,如果字母不同,被试以右手中指按键。
– 第二个实验项目是 听觉侦察项目,以耳机呈现
声音刺激几次,被试若听到声音,则以左手食
指尽快按键表示。
(二)支持实验
? 第一点显示声音出现在警告信号之前,侦察出声音的
平均反应时间,这点是作为比较的基础;
? 如果声音出现在字母前,合理的假定是认为被试能集
中所有注意力在声音上;反之,声音出现在字母后,
很可能由于被试把认知资源分配在主要实验项目上,
而增加反应时间。
? 当警告信号出现时,及稍后,声音侦察反应时间减少。
警告信号的功能是在增加被试的警觉性,增加可用资
源。
? 在第四点的反应时间最少,这是当被试已辨认出第一
个字母,声音立刻呈现的情形。
(二)支持实验
这个研究具体支持 Kahneman的第一个假设,当整个
情境要求不超过可用容量时,被试能处理互相竞争的
刺激。 警告信号的警觉效果并不持久,在延长时距中
(即第二个字母尚未出现),被试可能从感觉记忆中
引出第一个字母的代码,并在工作记忆中产生较持久
的认知代号,这解释第 6点增加反应时间的理由。但是
反应时间增加最多的是第 7点和第 8点,在这两点以上,
第二个字母已经出现,被试忙着分类、辨认并判断。
这些活动占用了被试大多数的可用资源,剩下少之又
少的资源来处理声音。因此这个发现也支持
Kahneman的第二个预测; 当所需资源超过容量时,
听觉侦察反应项目的成绩必然退步。
(三)对能量模型的疑问
? 到底什么是资源?资源的本质是什么?
? 没有人能肯定地回答这个问题。
? 有些研究者认为所谓的“资源”是神经系
统基本和组成运作的结果。
四、两种加工过程理论
在能量有限理论的前提下,Schneider和
Shiffrin( 1977)提出了两种加工过程理论 ——
控制性加工和自动加工。
控制性加工( controlled processing) 是一种需
要应用注意的加工,其容量有限,可灵活地用
于变化着的环境。由于这种加工受人的意识控
制,所以称为控制性加工,又称注意性加工;
自动加工( automatic processing) 是不需应用
注意,无一定的容量限制,不受人的意识控制
的加工,并且一旦形成就难于改变。
练习与自动加工
自动加工与练习有密切关系
Shiffrin和 Schneider( 1977)视觉搜索实验:
在该实验中要求被试在一系列字母中搜寻目标
字母,而目标字母数从 1~6个随机变化;因变
量为反应时间。
? 结果,
?未经练习的被试,其反应时随目标字母数增加而增加;
?经反复练习的被试,其结果是他们搜寻 6个目标字母与
搜寻 1个目标字母的反应时间几乎相同。
练习与自动加工
? 结果:未经练习的被试,其反应
时是目标数量的函数,这种现象
被称为搜寻的目标物数量效应。
? 经过反复练习之后,被试对 6个目
标物的反应与对一个目标物的反
应,其速度趋于相同,也就是说,
搜寻目标物数量效应的消失。
? 为什么这种效应会消失呢?
Shiffrin等人认为,因经反复练习,
被试对于搜寻目标物已经形成了
自动化。
特征整合论
Treisman( 1977,1980)提出的特征整合论
( feature integration)是在注意研究的背景中
提出来的。她吸取了由 Schneider和 Shiffrin所
提出的自动加工和控制性加工的思想,特别是
吸取了 Neisser所提出的前注意加工和集中注
意加工;注意在数据驱动(即自下而上)和概
念驱动(自上而下)的共同作用下引导知觉以
及平行加工和系列加工等思想,并进一步发挥
了 Neisser的 把注意与知觉操作相联系的思想,
力图 将注意与知觉的内部过程更紧密地结合起
来 。
Neisser( 1967)的理论观点,
? Neisser最先提出前注意加工和集中注意加
工。前注意加工是自动的,可能是平行的
加工;集中注意加工则是系列的加工。
? 注意在概念驱动和数据驱动的共同作用下
引导知觉,知觉是主动的、灵活的。
? Neisser着眼于注意和知觉操作的联系。
特征整合论
? 特征整合论的核心是将客体知觉过程分成早期的
前注意阶段 和 特征整合阶段 。理论的出发点是知
觉的特征分析。
? 知觉在前注意阶段是对特征进行自动的平行加工,
无需注意,在整合阶段,通过集中注意将诸特征
整合为客体,其加工方式是系列的。对特征和客
体的加工是在知觉过程的不同阶段实现的。
? 特征看作是某个维度的一个特定值,而客体则是
一些特征的结合。
例如,图形、颜色都是维度,三角形、红色则分
别为这两个维度的值,而红色三角形是红色和三
角形这两个特征值所组成的客体。
五、注意的促进和抑制及其正负启动实验
? 启动实验研究
? 负启动效应的实验研究
? 关于负启动的起因
(一)启动实验方法
启动效应( priming effect)是指先前的
加工活动对随后的加工活动所起的促进
作用。
相对于起抑制作用而言,起促进作用的启动效
应被称为正启动效应或促进性启动效应;起抑
制作用的启动效应则被称为负启动效应
( negative priming effect)或抑制性启动效应
( inhibitory priming effect)。
(二)负启动效应的实验研究
? 负启动效应最早是由 Dalrymple-Alford和
Budayr( 1966)在 stroop色词研究中提出
的。
? 负启动作为分心物抑制的研究方法却是由
Tipper的研究而开始的。
注意选择性机制的两种理论,Tipper的研究
? 一种观点认为,选择的主要作用是使专注信
息得到进一步加工(即目标激活)。
? 另一种观点认为,选择具有双重机制,即专
注信息的进一步加工和被忽略信息的积极抑
制相结合(即目标激活和分心物抑制)。
Tipper的负启动实验的方法学思想:如果在
专注刺激的选择期间,一个被忽略信息的内
部表征是与抑制相联系的,那么对要求相同
内部表征的一个随后的刺激加工就会象先前
被忽略的信息一样被削弱。
Tipper & Cranston( 1985)负启动实验
? 向被试呈现用红、绿墨水书写的两个部分重叠的英文
字母,红字母为目标字母,即要求被试又快又准地读
出字母;绿字母为分心字母,要求被试不理会它。并
且设置 3种条件,
?控制条件,即每次试验中目标字母和分心字母都是不
同的;
?分心字母启动条件,即在启动显示中的分心字母将作
为探测显示中的目标字母;
?重复分心字母条件,即分心字母在各试验中保持不变。
? 结果:分心字母启动条件下的反应时最长,并且与控
制条件下的反应时差异显著。
(三)关于负启动的起因
Neill和 Valdes( 1996)归结为 6种
?反应压制( response suppression)
?认知去活化( cognitive deactivation)
?编码协调( code coordination)
?认知阻塞( cognitive blocking)
?S-R映射( S-R mapping)
?情景恢复( episodic retrieval)
六、注意的生理机制的研究
对注意的研究大体可分为两大类,
– 研究注意的认知机制
– 研究注意的生理机制
(一)关于注意的生理指标的探索
? 关于注意的生理机制的研究始于对朝向反
射的研究。
? 20世纪 60年代初,在心理学研究中正式采
用计算机的叠加功能对人脑颅表电位进行
加工,提出了一系列过去不可能观察到的
心理活动所引起的脑电波,并形成了一个
独特的事件相关脑电位( event-related
brain potentials,简称 ERP)研究领域。
(二)神经匹配模型
? 神经匹配模型( the neuronal matching model)认为,刚刚
呈现的外部刺激在神经系统内形成了某种神经元组合的固
定反应模式。如果同一刺激重复出现,传入的信息与已形
成的反应模式相匹配,则朝向反射就会消退。但若刺激因
素发生变化,新的传入信息与已形成的神经活动模式不相
匹配,则朝向反射就又重新建立起来。
? 因此,Sololov认为,无论是第一次运用新异刺激引起的朝
向反射,还是在它消退之后,由刺激模式变化所再次引起
的朝向反射,都是由同一神经活动模型的机制所实现的。
? 具体而言,这种机制发生在对刺激反应的传出神经之中,
在这里将感觉神经元所传入的信息模式和中间神经元所保
存的以前刺激痕迹的模式相比较。如果两种模式完成匹配,
则传出神经元不再发生反应;如果两种模式不匹配,那么
就会使传出神经元从不反应状态变为反应状态。
(三)神经活动双重过程模型
Groves和 Thompson( 1970)在他们对动物实验研究的基础
上,提出了神经系统“双重过程模型”( dual-process
model)。
? 他们发现,在神经系统中有一些特定的细胞,对任何输入都
发生反应并快速放电。更强的输入就会有更多的神经细胞的
反应。一系列较弱的输入,随时间的延续也会逐渐增加神经
放电。这种效应称之为敏感化( sensitization)
? 他们还发现,当重复一个输入时,参与对这个特定输入加工
的一些神经细胞就会变得疲劳,并随着输入的每一次重复,
该细胞的反应强度逐渐减弱。这种效应称为习惯化
( habituation)。
? Groves和 Thompson推断,有机体对输入的反应强度是习惯
化和敏感化两种作用的整合 。他们称这为双重过程模型。
第四章 感觉与知觉
第一节 感觉的概述
(一)感觉和知觉的概念
(二)感觉的种类
(三)知觉的种类
(四)感觉现象
(五)知觉的基本特征
感觉与知觉的概述
一、感觉和知觉的概念
1.感觉 (sensation)的概念
( 1)感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
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 2)感觉的概念分析
? 感觉是一种直接反映,它要求客观事物直
接作用于人的感官。
? 感觉所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而
不是事物整体和全貌。
? 感觉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感觉 (sensation)的概念
( 3)感觉的作用(意义)
A.感觉是认识的开端;
B.感觉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基础。
如,感觉剥夺实验 。
1954年,心理学家贝克斯顿等在加拿大的麦克吉尔大
学进行了首例感觉剥夺试验研究。他们在付给大学生
每天 20美元的报酬后,让他们在缺乏刺激的环境中逗
留。具体的说,就是在没有图形试图视觉(被试须戴
上特制的半透明的塑料眼睛)、限制触觉(手和臂上
都套有纸板做的手套和袖子)和听觉(实验在隔音室
里进行,用空气调节器的单调嗡嗡声代替其听觉)的
环境中,静静地躺在舒适的帆布床上。
感觉剥夺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感到无聊和焦躁不安是最起
码的反应。在实验过后的几天里,被试者注意力
涣散,不能进行明晰的思考,智力测验的成绩不
理想等。通过对脑电波的分析,证明被试的全部
活动严重失调,有的被试者甚至出现了幻觉(白
日做梦)的现象。
感觉迟缓
各种刺激作用于其相应的各种受纳器或感觉
器官,正常状态下,会立即被机体感知而产生相
应的各种形态的感觉。如感觉器官受刺激后,反
应延迟至数秒或数十秒后才感知,即为感觉迟缓。
此情况可以是感觉过度的一种症状,此时尚有感
觉阈值增高、感受性降低、必须较强刺激才能感
觉及感觉呈爆发性、扩散性等特点,但感觉常定
位不明确、难以形容、难以忍受,并向四周扩散。
常见于周围神经损伤、周围神经炎的恢复过程中
以及丘脑病变等。
( 3)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 感受性 (sensitivity)是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
也就是人对刺激的感觉灵敏程度。
? 每个人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即感受性)
是不同的。感觉能力是通过 感觉阈限 来测
量的。
?感觉能力和感觉阈限成反比,感觉阈限越
大,感觉能力越差。
?人的感觉能力可以通过训练加以提高。
感觉阈限 (sensory threshold)
?绝对感觉阈限 ( absolute sensory
threshold)是指引起某种感觉的一定程度
的刺激量。
?差别感觉阈限 (difference threshold)是指刚
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
人类重要感觉的绝对阈限
感觉类别 绝对阈限
视 觉 晴朗的夜空中可以见到 30英里外的烛光
听 觉 安静条件下可以听见 20英尺外手表的滴答声
味 觉 一茶匙糖溶于 2加仑水中可以辨别出甜味
嗅 觉 一滴香水扩散到三个房间的套房
触 觉 一只蜜蜂翅膀从 1厘米高处落在你的面颊
温冷觉 皮肤表面温度有摄氏 1度之差既可觉察
2.知觉的概念
? ( 1) 知觉 (perception)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
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与意义的反映。认知心
理学强调知觉是人脑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的
过程。
寂静的原始森林、蔚蓝色的海洋、多彩的云霞;观赏
到的杨柳依依、芳草萋萋,听到的潺潺的流水,感受到的
和风习习等,皆是事物整体映像的反映。
? ( 2) 感觉和知觉的关系
区别,
1,感觉的产生主要来自于感觉器官的生理活动
以及客观刺激的物理特性。知觉是在感觉的
基础上对事物的各种属性加以综合和解释的
心理活动过程。
2,感觉反应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而知觉
是对客观事物的整体和意义的解释。
3,从严格意义上讲,感觉是天生的反应,而知
觉却是后天学习的结果。
联系,
1,感觉和知觉同属认识的初级阶段,都是人脑对客观
事物的直接反映;
2,感觉是知觉的基础,是知觉的有机组成部分,知觉
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是感觉的有机综合。
3,感觉和知觉两者同时发生,合称感知。
? 觉察 (detection)
? 分辨 (discrimination)
? 确认 (identification)
知觉作为一种活动,包含了相互联系的几种作用,
二、感觉的种类
? 感觉依据感觉分析器和它所反映的特定刺激物,可以
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两大类。
? 外部感觉 是个体对外部刺激的觉察,主要包括视觉、
听觉、嗅觉、味觉、皮肤觉。
? 内部感觉 是个体对内部刺激的觉察,主要包括机体觉、
平衡觉和运动觉。
? 其中 视觉 和 听觉 是最重要的感觉。
1.视觉 (vision)
? 视觉 是个体对光波刺激的觉察。是个体辨
别外界事物的明暗、颜色等特性的感觉。
? 视觉是人类最重要的感觉。
? 研究证明,在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有 80
%左右的信息是靠视觉获取的。
( 1) 视觉的适宜刺激为波长为 380~ 780毫
微米的光波(电磁波)
紫 蓝 绿 黄橙 红
400 500
可见的光谱
波长(毫微米)
600 700
( 2)颜色视觉
① 颜色的基本特性,
?颜色 (color)是光波作用于人眼所引起的视觉
经验。
?颜色具有 色调, 明度, 饱和度 三种特性。
这些特性是由光波的物理特性决定的。
色调 (hue)
? 色调是颜色的最重要的属性。不同的
光波引起的不同感觉称为色调。它决定于
光波的波长。
物体表面对不同波长光线的选择性反射
明度 (brightness)
? 明度是指颜色的明暗程度,主要取决于光
的物理强度。
? 光的强度越大,颜色越亮,最后接近白色;
光的强度越小,颜色越暗,最后接近于黑
色。
? 例如,黑纸上反射出投射于它的全部光的
一小部分,而打印却反射了投射光的 80%。
饱和度 (saturation)
?饱和度指颜色的纯洁度。它取决于光波成
分的复杂程度。一般是看主波长占的比例。
光波成分越单纯,颜色越鲜艳,即饱和度
高。反之,则饱和度低。
( 2)颜色视觉
② 色觉异常
色觉异常主要包括 色弱和色盲 两类。
色盲是指对 红 绿 蓝 三种颜色完全不产生色觉经验者。
色弱患者虽然能够区分光谱上的各种颜色,但对红
色、绿色区的颜色感受性很低,在刺激光较弱时,这些
人几乎分辨不出任何颜色。色弱患者在男性中占 6%
在整个人口中,色觉缺陷者在男女比例上差异悬殊,
在男性中约占 8%,而女性中仅占千分之四。这类现象按
照生理学家的解释与人体性染色体中 X染色体有关。
2.听觉 (hearing)
? 听觉 是个体对声音刺激的觉察。
( 1) 听觉适宜刺激的频率 16~20000HZ的声波
人耳最敏感的声波频率是 1000~4000HZ。
( 2) 听觉的基本特性
听觉具有音调、音响、音高三种特性。
音调
?音调是表示声音高低的感觉,主要是由声
波的频率决定的。
?频率越大,听到的声音就越高。
? 成年男子说话声的频率为 95~142赫兹,成年女子说话
声音的频率为 272~653赫兹。女子比男子声音高,女高
音歌唱家多,中音少;男高音歌唱家少,中音多。
音响
? 音响是指听到声音的强弱,主要决定于声波振幅,
振幅越大,声音就越响;振幅越小,声音越轻。
? 响度的单位是分贝,一般超过 120分贝的声音就
会使人耳产生痛感。
? 普通谈话的声音为 60分贝,响雷的响度为 120分贝,科学
研究证明,在实验室接受高达 150分贝的老鼠,又发生死
亡的危险。
音色
? 音色,也叫音品,是把基本频率和强度相同,但
附加振动成分不同的声音彼此区分开来的特殊品
质。主要由声波成分的复杂程度决定的。
? 例如,长笛和单簧管,钢琴和吉他同奏一首乐曲,
我们感觉不同,就是音色上的差别。
3.嗅觉 (sense of smell) 4.味觉 (sense of
taste)
? 嗅觉是由有气味的气体物质引起的。
? 味觉的适宜刺激是溶于水的化学物质。
5.皮肤觉 (skin sense)
? 刺激作用于皮肤引起各种各样的感觉,叫
皮肤觉(肤觉)。
? 皮肤感觉可以分为触觉、冷觉、温觉、痛
觉等。
6.动觉
动觉也叫运动感觉,它反应身体各部
分的位置、运动以及肌肉的紧张程度,是
内部感觉的一种重要形态。
7.平衡觉
? 平衡觉也叫静觉,它是由人体作加速度或
减速度的直线运动或旋转运动时所引起的。
? 平衡觉的感受器位于内耳的前庭器官。
8.机体觉
? 机体觉也叫内脏感觉,是由内脏的活动作
用于脏器壁上的感受器产生的。
? 饥渴、饱胀、便意、恶心、疼痛等感觉。
三、知觉的种类
? 按照知觉所反映对象的特点,可以将知觉分为 物
体知觉和社会知觉 。
? 按照知觉所凭借的感觉信息的来源不同,可以将
知觉分为 视知觉、听知觉、嗅知觉、味知觉、触
知觉 。
三、知觉的种类
? 按照知觉的性质和特点,在传统心理学领域内,
通常把知觉分成 时间知觉, 空间知觉, 运动知
觉 和 错觉 这四大类型。随着知觉心理学研究的
进展,西方不少心理学家认为,知觉是一个系
统,是不同感觉通道协同作用的结果。所以他
们试图从另一维度对知觉进行分类。 吉布森 在
1966年提出人具有五种知觉系统,即基本的定
向系统、触觉系统、气味系统(味觉和嗅觉)、
听觉系统和视觉系统。
? 知觉映像与客观事物不相符合的情况称作 错觉 。
1.物体知觉
? 以物质或物质现象为知觉对象的知觉,即物体知
觉。
? 依据知觉所反映的事物的特性,可分为 空间知觉,
时间知觉, 运动知觉 。
( 1)空间知觉
? 空间知觉是人对事物的空间特性与关系的
认识。它以感觉为基础,对自身所在空间、
与自身周围空间中各事物之间关系综合了
解的心理历程。
? 空间知觉的作用,动物、人类
? 空间知觉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深度
知觉以及方位知觉等。
( 2)时间知觉
? 时间知觉是人脑对客观现象延续性和顺序性
的反映。
( 3)运动知觉
? 运动知觉是人脑对物体空间位移和移动速度
的知觉。
? 通过运动知觉,我们可以分辨物体的静止和
运动状态以及运动速度的快慢。
? 一般按照人所知觉到的各种运动现象的形成
条件,将运动知觉分成真动知觉和 似动知觉 两大
类。
返回
2.社会知觉
? 以社会生活过程中的人为知觉对象的知觉,
叫 社会知觉 。
? 社会知觉包括对他人的知觉、人际知觉、
自我知觉和角色知觉。
( 1)对他人的知觉
? 对他人知觉主要是知觉对象的外部特征。
如:言谈、举止、仪表、相貌等,此外,对他人知
觉也受到知觉者的主观态度影响。
? 影响他人知觉的心理因素,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刻板印象
光环效应
与背景作用相类似。人对他人的多数判断最初是根
据好坏得出来的,一个人被认为是好的,他就被一种
积极的光环所笼罩,从而也就被赋予其他好的特质。
如果他被认为是坏的,他就被一种消极的光环所笼罩,
从而也就被赋予其他不好的特质。这后一种效应又称
为魔鬼效应。一个人对他人的评价,往往受他对被评
价者的总印象的影响。被评价的特质越是模糊,越是
难于测量,这种效应就表现得越明显。
因光环效应不利于评价,所以使用评价量表的心
理学家想出一些办法加以克服,如评价人时采用一个
特质一个特质地评定,使评价者知识均等,对评价者
加以训练等。
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普通心理学记忆研究中提出的原理,这个原理在印象
形成上同样起作用。它说明,输入信息的顺序对印象形
成有重要影响。最先接受的信息作用最大,最后接受
的信息也起较大作用。前者称为首因效应、后者称为
近因效应。这两种效应看来似乎是矛盾的,但实际上
并不矛盾。一则两种效应都对中间信息有损害,二则
首因效应似乎欠持久,除非最后接受的信息被彻底整
合,否则近因效应是暂时的。
( 2)人际知觉
? 人际知觉 是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知觉,包括自己与他人,他人与他人的关系。
? 人际知觉有明显的情感因素参与知觉过程。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都想在第 1次约会时给人以良好的印象,因为人们普遍认
为第一印象是非常重要的。
社会心理学家 A.鲁申斯作过如下实验:他编写了两段短文,描述一个男
孩的日常活动。在第 1段短文中把他描述成一个外倾型人,在另一段短文中
把他描述为一个内倾型人。鲁申斯把两段短文结合起来,顺序是先第 1段后
第 2段,或者先第 2段后第 1段。读完后要求被试评定这个男孩的特质类型。
结果证实了首因效应。当第 1段在前时,被试把这个男孩评定为外倾型人。
当第 2段在前时,被试把这个男孩评定为内倾型人。但是,如果在两段描述之
间插入某些其他活动,则较近的信息有更大影响,出现近因效应。假定上个月
你在一次晚会上认识了一个人,给你的印象不太好,但是本周内你又碰上了
他,这次给你的印象却是好的,那么你对他的印象可能是好的。如果让你把全部有关其人的信息放在一起,则近因效应可能消失。
对这种顺序效应有几种解释,一种解释是同化说,认为最先接受的信息形成
的原始印象构成核心知识,后来的其他信息被整合到这个核心知识中去;另
一种解释是以注意为基础的,认为先前接受的信息受到更多的注意,而后来的信息则易遭忽视,至少是加工较少。
( 3)自我知觉
? 以自己为知觉对象,对自身的生理变化和心理状况的知
觉,称为 自我知觉 。
以自我作为认识的对象,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
它属于社会知觉的一种形式。自我既是认识的主体,同
时也是认识的客体。其认识的主要对象包括自己的个性
心理的一切方面及相应的行为表现。自我知觉在交往过
程中随着他人的知觉而形成的。通过对他人知觉的结果
和自我加以对照、比较才使他产生对自己的表象。
马克思曾指出,"人降生时是没有带镜子来的,他是
把别人当镜子来照自己的。 "对自我知觉和对他人的知
觉二者是紧密联系的,对他人的知觉愈深刻、全面,对
自我的认识就会愈随之而发展。自我知觉对自身的行为
有重要调节作用。正确的自我知觉会使一个人在群体中
的行为得体;相反,一个缺乏自知之明的人常常会使他
遭到各种不应有的挫折。
自我和自我知觉
? ―自我”是在社会关系和社会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每个
人的活动、心理、意识及其机体自身的统一体。
?,自我”从广义上说,是指一切个体能够称之“我的”
之总和。它既包括个体的躯体、生理活动、心理活动;
也包括所有与个体有关的存在物,如个人的事业、成就、
名誉、地位、财产、权力等。狭义的自我,仅指个体对
自己心理活动的认识与控制。
? 自我有以下几种特征,
①自我的社会制约性。
②自我的个别差异性。
③自我的意识性。
④自我的同一性。
( 4)角色知觉
? 根据他人表现出来的行为,对其在社会上扮演的角色的知觉,称
为 角色知觉 。
角色 (role)指对一个人在与他人交往时所期望的行为模式。一个人
的角色反映了他在社会系统中的地位,以及相应的权利和义务,
权力和责任。为了能够与他人进行交往,人们需要某种预期他人
行为的方法。角色正是在社会系统中起到这一作用。
人们在工作岗位内外都有多种角色。一个人可以具有工人的职
业角色,家长的家庭角色,俱乐部主席的社会角色,以及其他许
多角色。在各种不同的角色中,同一个人可能既是买者又是卖者,
既是上级又是下级。每一个角色都要求不同的行为。
哪条线段更长?
(A)
(B)
(A)
(B)
图 1 图 2
3.错觉
( 1)定义,
错觉 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对事物必然
会产生的某种固定倾向的歪曲知觉。
3.错觉
( 2)错觉与幻觉
错觉是在一定条件下必然产生的,是
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
幻觉却是在没有外界刺激物的情况下
出现的虚幻知觉。
3.错觉
( 3)错觉的种类
?几何图形错觉
?形重错觉
?方位错觉
?时间错觉
3.错觉
( 4)错觉产生的原因
?客观原因
?主观原因
第二节 感知规律与特征
一、感觉现象
1,感觉后象
2,感觉适应
3,感觉对比
4,不同感觉间的相互作用
二、知觉的特征
1,知觉的意义性(理解性)
2,知觉的整体性
3,知觉的选择性
4,知觉的恒常性
一、感觉现象
1.感觉后象
(1) 概念
当刺激对感官的作用停止以后,感觉并不立即消
失,而是继续维持一段很短的时间。这种在刺激作用
停止后暂时保留的感觉映象,叫感觉后象。
( 2)感觉后象的示例,
视觉后象表现得最明显。
? 图 1:盯着灯泡看三十秒种以上,尽力不要移
动你的目光。 然后把你的目光移到灯泡右边的
区域,或者任何白色的区域。
? 图 2:颜色后象
感觉现象-感觉后象
唐代诗人李白酒后作的一首诗,其中有两句是,催弦拂
柱与君饮,看来成碧颜始红”,即把红色看成绿色了。
梁代王僧孺在一诗中也有两句,谁知心眼乱,看来忽成
碧”,这也是将红色看成绿色了。
( 3)感觉后象的应用,
感觉后象 可以使我们对断续出现的刺激产生连续的感
觉。当然,这种断续刺激的出现必须达到一定的频率。
电影正是运用了感觉后象的心理学原理。
2.感觉适应
( 1)定义,
感觉适应是指刺激物持续作用于感觉器官所
引起的感受性的变化。
( 2)感觉适应的表现,
适应现象表现在所有的感觉中。
?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 3) 感觉适应的意义
利,有利于减少身心负担;对于我们感知外界
事物、调节自己的行为,具有积极的意义。
弊,使人丧失警觉性。
2.感觉适应
( 4)适应的一般规律
持续作用的强刺激使感受性降低;
持续作用的弱刺激使感受性增高。
3.感觉对比
( 1)定义,
感觉对比 是同一感官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
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 2)感觉对比的种类,
同时对比
继时对比
图 1,灰色方块放在黑色背景上比放在白色背景上,显
得更加明亮一些。
图 2,如果把一个灰色的小方块放在绿色的背景上,看
起来小方块显得带红色,放在红色的背景上则显得带绿色。
4.不同感觉间的相互作用
( 1)定义,
不同感觉间的相互作用,指的是一种感觉的
感受性会由于其他感觉的影响而发生变化的现象。
( 2)不同感觉的相互补偿
感觉的补偿 是指某种感觉系统的机能丧失后
而由其他感觉系统的机能来弥补。
( 3)联觉
当某种感官受到刺激时出现另一种感官的感
觉和表象的现象称为 联觉 。
( 3)联觉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
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的清香,仿佛远
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朱自清, 荷塘月色,
甜蜜的嗓音、沉重的乐曲、明快的曲调 ……
知觉理论
? ① 格式塔理论 。认为知觉具有主动性和组织性;
人总是尽可能用简单的方式去感知外界刺激,知
觉遵循“概略”规律;知觉符合于神经系统的特
征。
? ②知觉的推断理论 。假定知觉经验是一个混合物,
它一部分信息来自当前的感觉,大部分信息是从
贮存的信息库中提取出来的。知觉可以预测外界
刺激的性质,具有适应环境的功能。
? ③心理物理对应理论 。认为知觉中完全不需要假
设有推理过程参与,因为刺激已经相当完整和详
细,足以产生知觉,知觉与刺激相对应。
知觉链,对知觉系统的一种解释
知觉链由五个环节组成,
①外界环境,环境中的物质属性是知觉 源泉;
②中介物,外界环境中的物质的各种属性,通过中介物
(如光、空气力、热等)传达到人的感觉器官;
③各种形式的能量以及中介物中的其它刺激与知觉系统
的感受器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不是机械地,
简单地进行;
④感受器到大脑的感觉神经,感受器把外界物理的、机
械的、化学的能量转换为生物电能,通过感觉神经传
至大脑;
⑤大脑,特别是感觉神经终止于大脑皮层上的相应投射
区。上述五个环节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是人形成正确
知觉不可缺少的。知觉链的概念,还能为人提供知觉
过程的线索。
二、知觉的基本特征
1.知觉的意义性(理解性)
? 人在知觉过程中,总是赋予知觉对象一定的
意义,这就是知觉的意义性(又称理解
性)。
? 过去知识经验影响知觉的内容。
? 在知觉过程中,思维和语言 起着重要的作
用。
达尔马提亚狗
这是什么?
2.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的对象具有不同的属性,由不
同的部分组成,人在知觉的过程中不并是
把对象感知为个别的孤立部分,总是倾向
于把零散的对象知觉为一个整体,这种特
性称为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的整体性分析
A.在整体性知觉中,物体的各部分所起的作用是
不同的。关键性的,代表性的,强化部分往往决
定对整体的知觉
B.在整体性知觉中,刺激物之间的关系起着很重
要的作用。刺激物的个别部分改变了,各部分的
关系不变,比较保持整体的知觉。
C.如果感知的对象是个熟悉的东西,那么知觉就
更多依赖于感觉并根据期其接近、相似、闭合、
连续等因素感知为整体。
D.知觉的整体性有赖于人的知识经验。
尽管这些点没有用线段连接起
来,但仍能看到一个三角形和一个
长方形。
知觉相似律
封闭性原则
知觉接近律
返回
3.知觉的选择性
当我们面对众多的客体时,常常优先知觉部
分客体。这就是知觉的选择性。被清楚地知觉到
的客体叫对象,未被清楚地知觉到的客体叫背景。
被清楚地知觉到的客体叫 对象,未被清楚地知
觉到的客体叫 背景 。
两歧图形
影响知觉的选择性的因素
1) 对象与背景的差别越大,越容易选择(差
别较大、活动的、新颖的等);
2) 人的知识经验、兴趣爱好影响知觉的选择
性;
3) 知觉者的知觉目的影响知觉的选择性。
4.知觉的恒常性
? 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知
觉映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这就是知觉的恒常性。
? 知觉恒常性现象在视知觉中表现得很明显,视知
觉的恒常包括大小,形状,亮度、颜色恒常性等。
形状恒常性示意图
返回
典
型
的
几
何
图
形
错
觉
是弯曲还是平行?
线条弯曲错觉
左
氏
错
觉
Back
看 A图,黑色的一圈圈的弧看起来是一个螺旋,其实它们是由一
组同心圆构成。看 B图,这种错觉逐渐不明显了。如果你用手遮住 A
图的上半部分,这种错觉不复存在。
A B
Fraser螺旋
在这幅图像中,一个
大个子正在追赶一个小个
子,对不对? 其实,这两
个人完全是一模一样的!
这是因为,在水平面上,
随着物体往后退,不仅视
角变小了,而且它们在视
野中相对于水平线的位置
也升高了。
请注意:两个灰色方块具有均匀的亮度。
返回
返回
第五章 表象与想象
第一节 表 象
四、表象和想象
(一)表象和想象的概念
(二)表象和想象的特征
(三)表象和想象的种类
(四)想象活动中的认知加工
(一)表象和想象的概念
1.表象的概念
2.想象的概念
1.表象的概念
( 1)表象的定义
表象 是过去感知过的事物在头脑中再
现出来的形象。
1.表象的概念
( 2)表象的作用
? 表象是从知觉过渡到思维的中间环节;
? 表象的积累和丰富可促进人心理发展;
? 表象是人们从事各种实践活动的必要条件。
1.表象的概念
( 3)表象和知觉
A,表象和知觉是不同的,知觉是对当时的客观事物
的反映,是由当前的客观事物引起的;表象是对
从前感知过,但现在并不在眼前的事物的反映。
B,表象没有知觉鲜明、清晰,表象中的形象具有模
糊、暗淡的一面。
C,表象不能表现所反映事物的一切特征和属性,具
有局限性。
D,表象较为不稳定,具有易变性 。
( 1)想象的定义
想象 是个体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
产生新形象的过程。
2.想象的概念
第二节 想 象
一、想象的概念
? 人类社会依据想象能力的差异可以分为两种人:循规蹈矩
者、开拓创新、标新立意者;
? 想象的作用体现在人类认识活动、审美活动和科学研究之
中;
我们在看小说时,头脑中会出现各种人物和情景的形
象;工程师根据自己在建筑方面的知识经验,设计出建筑
物的形象。这些都是想象。
(一)想象的内涵
想象是个体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产生新形象
的过程。
一、想象的概念
(二)新想象形成的三个方面,
– 语言、文字的描述
例如未到过长沙,未见过岳麓山、湘江、桔子洲的秋色的
人,当他朗读或听到别人朗读毛泽东的, 沁园春 ·长沙, 时,会
在头脑中形成一幅岳麓山、湘江、桔子洲的秋天景色的形象。
– 有待创新的新形象
新形象,也可能是现实中尚未有过、还有待于创造的事物的形
象。例如,作家、作曲家、发明家在实现创造之前,他们所要塑
造的新人物、所要谱写的新曲调、所要发明的新成品,就已经形
象地出现有他们的头脑中了。
– 未曾出现的形象
例如,人们头脑中所产生的关于神、鬼、孙悟空、猪八戒、
安琪儿、美人鱼等等的形象。
(三)想象与其他心理现象不同
想象既具有形象性,又具有新颖性
想象是通过对已有表象的加工而创造新形象的,它加
工的对象是形象信息,而不是语言或符号。同时,想象所
产生的形象与表象不同,是对已有表象的改造或重新组合。
例如,,猪八戒, 的形象虽然来自人的形象与猪的形象,
却既不同于人的形象,也不同于猪的形象。
想象是通过分析与综合的过程实现的
即从已有的表象中,把所需要的部分从整体中分解出
来,并按并一定的关系把它们综合成为新的形象。例如,
从猴子的表象中,分解出猴头来,又从人的表象中分解出
人身来,然后,把它们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孙悟空的基本
形象。
二、想象的认知加工方式
想象是一种高级认知活动。想象对已有表象的认知加
工,是一种复杂的分析与综合活动。在想象时,人们从已
有表象中抽取出必要形象元素,再将它们按照一定的构思
重新结合,构成新的形象。想象常用的认知加工方式有四
种,
(一)粘合
粘合就是把从未结合过的形象要素,结合在
一起,构成新形象。
例如前面所说的, 猪八戒, 的形象就是通过粘合而形
成的。在科技发明和艺术创作中,常使用加工方式。
二、想象的认知加工方式
(二)夸张
夸张就是对客观事物的形象中的某一部分进行改变,突出
其特点,从而产生新形象。 如漫画中的人物形象、神话中的
“千手观音”形象、童话中“大人国”和“小人国”的形象
等,都是使用了夸张而形成的。
(三)人格化
人格化就是对客观事物赋予人的形象和特征,从而产生的
新形象。 如动画片中的“米老鼠”的形象、神话中的风神、
火神、雷神、电神的形象,都是通过人格化而创造出的新形
象。
(四)典型化
典型化就是根据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来创造新形象。
如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就是作家综合了许多人的特点后创作
出来的。
三、想象的特点和作用
(一)想象的特点
1.想象中出现的形象是新的,不是表象
的简单再现;
乍看起来,想象的内容似乎超越现实,任何想
象都是在人们的实践活动中,在已有的表象基础上形
成,如马致远, 天净沙,秋思, 就会在我们脑海中展
示一幅充满苍凉气氛的“秋暮羁旅图” 这种苍凉的
景象虽然我们没有经历 ┉
(一)想象的特点
2.属于高级的认识过程之列
一天清晨日出时,一个修道士开始沿着盘旋的山路爬
山,到山顶的一个寺庙。山路狭窄,只有一两步宽。
这个修道士爬山时,时快时慢,一路上多次停下来休
息。他在日落前不久到达寺庙。在寺庙停留几天后他
开始沿原途返回山下,也是日出时起程,以变化的速
度行走,同样在路上休息多次。当然,他下山的平均
速度要比上山时快。试证明修道士在往返途中将于一
天中的同一时刻经过同一地点。
? 不过,解决问题的想象与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的
抽象思维不同,其主要的不同点在于后者依据思维规
律进行有步骤和连贯的思考,而想象可能是跃进一大
步。
三、想象的特点和作用
(二)想象的作用
1.补充作用,对人类的认识活动的补充
(残缺图、历史、星球知识)
2.预见作用
文艺作品, 长征,,红岩,,, 金光大道,,, 人道中年,,
,十六岁的花季,,花季雨季,,旅游中导游的介绍景点的想象
3.代替作用
游戏中孩子的角色扮演、散文名家高宝田, 巴黎指南,
4.对机体的调节作用
四、想象的种类
? 根据想象的目的性,可以将想象分为
无意想象
有意想象
四、想象的种类
(一)无意想象
事先没有预定目的的想象。无意想象是在外界刺激
的作用下,不由自主地产生的。
例如,看到浮云,自然而然地想象为人面、奇峰、
异兽;听到别人朗读诗词,不自觉地想象着诗词中所
描述的景况。无意想象是最简单、最初级形式的想象。
梦,也是一种无意想象。梦的内容具有生动形象性,
这些形象,往往又不是以前感知过的事物的再现,它
也是一种在人脑中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
新形象的想象活动。但梦又是在睡眠状态下无意识地
进行的,因而,它是一种无意想象的极端形式。
四、想象的种类
(二)有意想象
事先有预定目的的想象。
有意想象中,根据观察内容的新颖性、
独立性和创造程度,又可分为:再造想象
和创造想象。
1.再造想象 ——概念、作用
概念,再造想象是根据现成的描述而在大脑中
产生新形象的过程。
例如,建筑工人看到建筑图纸,就能在大脑中产生建
筑物的形象。再造想象在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中有
着重要意义,它使人们能够摆脱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更
广泛、更深入地认识客观世界。
再造想象在人的认识活动中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它使得人们有可能超越个人狭隘的经验范围和
时间、空间的限制,获得更多的知识。
其次,借助于再造想象所产生的形象,还可以使我们
更好以理解抽象的知识,使它们变得具体、生动、易于
掌握。
1.再造想象 ——条件
再造想象的条件,
A,对词语、符号或实物标志的正确理解;
B,有丰富的表象储备。
2.创造想象 ——内涵、特征
概念,
创造想象是不根据现成的描述,而在大脑中
独立地产生新形象的过程。
特征,
首创性、独立性、新颖性
特殊形式,
幻想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与个
人生活愿望相联系,并指向未来的想象。
2.创造想象 ——作用
? 创造想象是一切创造性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
家的科学发明、建筑师的建筑设计、画家的精美构
思,都包含了创造想象的成份。
? 创造想象在科学的发明与发现上,起着重大作用。
科学发明家在他新发现的东西尚未制成模型之前,
要先在头脑中把他所要发明的东西的形象创造出来。
科学家在提出新的假定律时,也要充分地运用想象。
正如巴甫洛夫所说:“化学家在为了彻底了解分子
的活动而进行分析和综合时,一定要想象到眼睛所
看不到的结构”。
2.创造想象 ——条件
? 实践的要求和个人的创造需要;
? 掌握必要的知识,储备丰富的表象;
? 积极的思维活动。
思考讨论
? 再造想象与创造想象在教学中的运用。
第六章 记 忆
第一节 记忆的概述
记忆的概述
一、记忆的概念
二、记忆活动的作用
三、记忆的分类
1、按内容分类,
形象记忆、言语逻辑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
2、按时间分类,
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一、记忆的概念
记忆就是人脑对有关信息进行编码、贮存和提
取的认知加工过程。
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包括识记、保持、
再认和回忆三个环节 。
记忆从人反复感知一定的客观事物,借以形成
较巩固联系的识记过程开始,经过保持过程进一
步巩固已形成的联系。识记和保持的内容 一定条
件下可以恢复,这就是再认或回忆。
二、记忆的作用
1.记忆使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成为相互联系的整体。
(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绪;练习过的动作)
2.记忆在个体的心理发展中,也有重要作用。
(积累经验、形成经验,促进心理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促进个性的形成)
3.记忆联结着人们的心理活动的过去和现在,是人们学习、工
作和生活的基本机能。
三、记忆的分类 —记忆类型
记忆类型依据记忆在某方面的特点,对记忆所作
的分类。
? 按记忆手段,可分为 视觉型、听觉型、运动型、混
合型。 大多数人的记忆类型为混合型,单纯为某种
记忆类型的人不多。
? 按记忆内容,可分为 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
忆和运动记忆。
? 按时间长短,把记忆分为三种记忆系统,即 瞬时记
忆(又称 "感觉记记 ")、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个
体的记忆类型与其个性、职业训练、生活实践等有
关系。记忆类型具有个体差异。
1.按记忆内容分类
形象记忆,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
通常以表象形式存在,所以又称“表象记忆”。
它是直接对客观事物的形状、大小、体积、颜色、
声音、气味、滋味、软硬、温冷等具体形象和外貌
的记忆,直观形象性是其显著特点。
形象记忆按照主导分析器的不同,可分为视
觉的、听觉的、触觉的、味觉的和嗅觉的等等。人
的形象记忆发展的水平受社会实践活动制约,如音
乐家擅长听觉形象记忆,画家擅长视觉形象记忆。
大多数人的形象记忆均属混合型。
逻辑记忆(抽象记忆),以概念、判断、推理与逻
辑思维过程为内容的记忆。
情绪记忆(情感记忆),以体验过的情绪、情感为
内容的记忆。
当某情境或事件引起个人强烈或深刻的情绪、情感体验
时,对情境、事件的感知,同由此而引发的情绪、情感结合
在一起,都可保持在人的头脑中。在回忆过程中,只要有关
的表象浮现,相应的情绪、情感就会出现。情绪记忆具有鲜
明、生动、深刻、情境性等特点。
运动记忆,以过去做过的运动或动作为内容的记忆。
(运动员对动作要领的记忆等;具有易保持、恢复,不易遗忘的特点。)
1.按记忆内容分类
2.按时间分类 —三种记忆系统
从信息加工的观点看,记忆是信息输入、编码、
贮存、提取的过程。根据记忆过程中信息加工方式
和贮存时间及神经生理学关于记忆过程中生理活动
特点的研究,可将记忆分作若干阶段,每个阶段上
信息加工水平和生理活动特点都有所不同。这些记
忆阶段即记忆系统。
有些心理学家把记忆分为两种记忆系统,即短时记忆与
长时记忆;更多的心理学家则把记忆分为三种记忆系统,即
瞬时记忆(感觉记记)、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20世纪 50
年代以后,一些心理学家倾向于用信息加工的观点解释记忆,
认为记忆是人脑对所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贮存和提取的过
程。
信息输入 注意
检索 外界刺激
记忆的信息加工系统
1.感觉记忆
1) 感觉记忆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
2) 具有鲜明的形象性;
3) 信息保持的时间很短,大约有 0.25~2秒;
4) 容量很大;
5) 感觉记忆中保存的信息如果没有受到注意,就会很快地
消失;如果受到注意,它就进入了短时记忆系统进行保
存。
2.短时记忆
1) 是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 ;
2) 信息来源,
3) 信息保持时间约为 5秒 ~2分钟;
4) 短时记忆的容量有限,一般约为 7± 2个组块 ;
5) 具有明确的意识性;
6) 短时记忆中的信息经过 复述,就进入了长时记忆。
如,19141939; UOYKEAHT; 象棋大师与新手的
不同记忆。
短时存储的容量( 1)
? 短时记忆的容量可以通过测定记忆广度
( memory span)来获得。
? 以数字材料为例,向被试朗读或视觉呈现一系列
数字,呈现速度为每秒一个数字。呈现一次后,
让被试立刻按原来呈现的顺序把数字写下来。被
试所能正确写下来的最长系列叫做记忆广度。
? 记忆广度的具体计算方法如下:同一长度的数字
系列连续呈现,每种长度各呈现 3个系列。正确再
现一个系列得 1/3分,3个系列全部正确再现者得 1
分。以得 1分的最长系列的长度为基础,在加上从
其他长度系列所得的分数就是所求的记忆广度。
短时存储的容量( 2)
? 记忆广度测验还可以用字词、双字词,甚至句子
来进行。
? 但是,使用的材料不同记忆广度也就会发生变化。
如数字广度为 7~10,单词广度是 5~7,句子广度
包含的单字可达 20。那么,记忆广度的测量单位
是什么呢?
? 短时记忆容量通常是以组块( chunk)作为测量
单位的,组块是人们熟悉的一个单元。数字、英
文字母、汉语单字、汉字词、句子等都可被用来
作为组块。
小实验,组块化 (练习)
? 组块是短时记忆信息加工的单位。 它可以是字母、
单词、句子甚至更大的单位。每一个单位的内部
是由非常熟悉的内容组成。
? 短时记忆的容量实际上取决于组块的大小。也有
人(如 Simon,1974)认为,如果组块较大,则
短时记忆的容量只有 4 — 5个组块。短时记忆中
的信息经过复述,就进入了长时记忆。如果得不
到复述就会随时间而自动消退。
? 请你读一遍下面的一行随机数字,然后按照原来
的顺序,尽可能多地默写出来,
小实验,组块化 (练习)
7 1 8 6 3 9 4 5 2 8 4 9
H J M R O S F L B T W
返回
小实验,组块化 (练习)
18511921183919371935
1851,1921,1839,1937,1935
EARTVCIAFBTGMGEUSA
EAR--TV--CIA--FBT--GM--GE—USA
通过组块和自动化来节省工作记忆的空间
组块 (chunking)是指将分离的项目组合成较大的和有意义
的单元的加工过程 (G.Miller,1956)。通过组块可以扩大工
作记忆的信息容量,提高工作记忆的加工效率。
例如,请你观看下列字母 5秒钟:
AEEEGGIIIILNNNNRRSSTT然后,请你盖住上述字母,并
试着写下这些字母 (顺序不限 )。尽管相同字母被排在一起,
且按字母表的顺序排列,你仍然难以将它们全部记住,因
为这 21个字母大大地超过了工作记忆的容量。然而,同样
是这些字母,如果以下列方式呈现,LEARNING IS
INTERESTING(学习 )(是 )(有趣的 )现在,你想记住这些字母
便没有任何困难。因为它们已被“组块”,变成了三个有
意义的词 (三个信息单位,而不是二十一个 ),并成为一个有
意义的句子 (一个信息单位 )。
通过组块和自动化来节省工作记忆的空间
自动化是指无需意识的监控或者有意识的努力便能自动完
成的一些心理操作。 自动化是技能达到熟练阶段的一个标
志。技能达到自动化后,就可以不再占用工作记忆的空间,
使工作记忆完成更加复杂的思维、理解、问题解决等信息
加工活动。
为了有效地利用工作记忆的有限的空间,提高工作记
忆的加工效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将一些分散的、较少的知识单元组合成一些较大的、
有意义的信息单元再呈现给学生。
第二,通过大量练习,使一些基本技能,如阅读、计算等
达到自动化。
第三,以适当的速度呈现信息,确保学生理解所呈现的信
息,防止信息超载。
3.长时记忆
长时记忆 阶段,短时记忆中贮存的信息经过
复述、编码,与个体经验建立了丰富而牢固的意
义联系,就可能转入长时记忆系统中。这些信息
在个体需要时可以被检索并提取,从而得到再现。
长时记忆的时间为 1分种以上乃至终生;长时记快的
容量极大,包括人所记住的一切经验。在长时记忆中,
信息大多数 以自然语言为中介进行编码, 视觉表象 也可
以作为编码的中介。
现代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长时记忆中的信息,是以
命题网络的方式被保存。当需要再现时,网络的某一个
有关部分被激活,有关信息被提取则转入短时记忆,随
之得到再现。
如,幼年经验失忆症。
3.长时记忆
? 复述的作用
信息保持在短时记忆中,传输信息到长时记忆
? 组织加工
类别群集
联想群集
主观组织
意义编码
记忆术:自然语言媒介法、地点法、视觉心象法等
三种记忆系统的关系
1.外界刺激引起感觉,它所留下的痕迹为瞬
时记忆,没注意便消失。如加以注意,就转入
短时记忆,不及时复述则遗忘。如加以复述,
并编码归类就转入长时记忆,在长时记忆内储
存。
2.在一定条件下又可提取出来。提取时,
信息从长时记忆被回收到短时记忆中,从而被
意识到。长时记忆中的信息,如受干扰或其他
因素的影响,也会产生遗忘。
第二节 识记
一、识记的种类
二,识记的规律及效应
一、识记的种类(无意识记、有意识记)
1、无意识记与有意识记
根据提取记忆过程中有无明确的目的,可
以把记忆分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
无意识记 又叫 不随意识记 。没有自觉的识记目的,不
需任何识记方法,也不需作出意志努力的识记。
无意识记带有明显的偶然性。人们对感知过的事物,
体验过的情感,操作过的动作,阅读过的资料,当时
并没有识记的意图,也没有考虑用什么方去识记,但
事后却能回忆和再认。
一、识记的种类(无意识记、有意识记)
? 有意识记,是指个体有预定目的,需要意志努力
的识记。
? 它是个体有意识地或是主动地收集某些经验用以
完成当前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记忆,这种记忆行
为影响是个体能够意识到的。
无意识记的特点与表现
无意识记具有选择性
并不是所有接触过的事物都能被记住,而是只有那些
在生活中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引起人浓厚兴趣并能激
发人的情感的事物,才容易记住。人的日常生活经验和
零碎的知识,就是通过无意识记获得的。
无意识记是学前期儿童记忆的主导形式
它对学前儿童获得许多前科学概念、知识和技能具有
重要意义。无意识记虽然对人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有重
要的作用,但由于它缺乏意识性和目的性,是一种偶然
而又被动的识记,所以它不能帮助人积累起系统的科学
知识和技能。
2、机械识记与意义识记
机械识记 根据材料的外部联系或表现形式,采取简单
重复的方式进行的识记。
俗称“死记硬背”。机械识记的特点,是对识记的
材料很少进行加工,基本上是按照材料呈现的时空顺序
进行逐字逐句的识记。在下述情况下,往往会出现机械
识记:①材料本身是有意义、有内在联系的,由于学习
者知识经验水平的局限,对材料一时还不能充分理解;
②材料本身没有内在的必然联系,如外文生词、仪表数
字、电话号码、人名、地名、年代、化学元素符号等,
学习时要靠机械识记。
机械识记的效果不如意义识记,但机械识记在人们的生
活、工作和学习中又是不可缺少的。有时可将需要机械
识记的内容,人为地赋予其 "意义 ",以提高识记的效果。
教学中应以意义识记为基础,机械识记为补充,将两种
识记方式结合使用
意义识记
意义识记 通过理解材料的意义,把握材料内容
的识记。它是建立在更高智力水平上的记忆。
意义识记的 基本条件 是对材料的理解和进行思惟加
工。有些材料,如科学概念、范畴、定理、法则和规律、
历史事件、文艺作品等,都是有意义的。人们识记这类
材料时,一般都不采取逐字逐句强记硬背的方式,而是
首先理解其基本涵义,即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思
惟进行分析综合,把握材料各部分的特点和内在的逻辑
联系,使这纳入认知结构,以便保持在记忆中。意义识
记的全面性、牢固性、精确性及迅速有效性,依赖于主
体对材料理解的程度。
大量实验表明,意义识记的效果优于机械识记 。
二,识记的规律及效应
1、有意识记优于无意识记
2、意义识记优于机械识记
3、材料的数量、质量、顺序、特点影响识
记的效果
形象优于抽象;序位效应;初始效应;
近时效应;闪光灯效应;莱斯托夫效应
4、目的:熟悉的事物未必能记住
5、策略与方法:记忆术
第三节 保持和遗忘
返回
保持和遗忘
一,保持
二,遗忘
1.原因 ;
2.遗忘曲线与遗忘规律 ;
3.记忆恢复 ;
三、如何避免遗忘?
1、及时复习与循环记忆法;
2、分散复习;
3、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
4、复习方法多样化;
5、过度学习,150%
返回
一、保持
(一)概念
保持是人们通过实践所获得的知识经验在
头脑中储存与巩固的过程。它是记忆的一
个环节。
(二)记忆内容的变化
1.保持曲线
2.保持量的增加(记忆恢复现象)
(二)记忆内容的变化
Bartlett用图画作材料,应用顺序再产生的方法进行
的研究,同样证实了他的设想。
3、记忆恢复现象
记忆恢复 指识记某种材料后经过若干时间(一般
为数天)测得的保持量,大于识记后即时测得的保
持量。
( 它与保持量随时间推移而减少的遗忘曲线完全相反。 )
现象解释的两种假说,抑制解除说、整体联系说
抑制解除说 认为,识忆后即时测验的保持量,其
再认效果会受到识记或回忆时累积的抑制作用的损
害;若干时间后测验,则累积的抑制作用解除,保
持量上升。
3、记忆恢复现象
整体联系说 认为,识记之初,被识记材料之间
尚未建立充分的联系,未能形成一个整体,故
再认或回忆效果差;随时间的推移,材料间的
联系日益丰富,整体性加强便于再认或回忆,
保持量随之上升。
研究表明,记忆材料难度的大小,材料内容
意义联系的多少,对记忆恢复都有影响。儿童
较成人更易出现记忆恢复。记忆恢复过程与遗
忘过程并不互相矛盾,而是迭加在一起的,保
持量取决于二者的综合作用。若是测验与识记
间的间隔时间太长,记忆恢复现象会消失,被
试会表现出明显的遗忘。
巴特利特的生平简介
? Bartlett (1886.10.20 ——
1969.9.30)
? 1914年 起在剑桥实验心
理学研究室任教,1922
年任主任,1931年正式
成为剑桥大学实验心理学
教授。 1944年创建属于
英国医学研究院的应用心
理学研究所。 1932年被
推为皇家学会会员,
1948年被授予,勋爵”,
是英国实验心理学家第一
人。
巴特利特的研究
? 图式理论( schema theory),Bartlett认为图式是指
过去反应或过去经验的主动组织过程,它不仅使个别成分一个接一个地作用起来,而且将他们组织成为 一
个统一的整体。
? 在 Bartlett的记忆过程中,图式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
在记忆过程中,人们总是不自觉地改变事件的某些细
节,使整个事件更符合已有的图式,意义更明确。
? Bartlett认为人总能在不知不觉中将新的事物纳入自己
的图式中,并不断地对已有的图式进行重建。
巴特利特的研究
? 记忆的心理重建理论( reconstruction),Bartlett认
为记忆是一种心理重建的过程,而且这个过程是在一
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具有一定的社会性。
? 他认为,对既往事件的记忆不只是简单的保存和再现,
而是受文化态度和个人习惯渲染的心理重建。他通过
实验证明了人们对一个事件很少在其发生的当时被如
实地知觉到,观察或知觉中的遗漏部分在记忆过程中
进行重建时,被以往的经验所填补。
二、遗忘
(一)概念
对识记的材料不能再认或回忆,或错误的再认和
回忆的现象,称之为遗忘。
(二)遗忘的作用
积极的方面,消极的方面
(三)遗忘的原因
(三)遗忘的原因
解释遗忘的假说,干扰说和消退说
干扰说
经识记的内容始终贮存在头脑中,遗忘只是由于刺激干扰的影响使得
提取有关信息发生困难所致。
消退说
对材料的识记会在大脑皮层上留下痕迹。遗忘是由于这些痕迹得不到
强化而逐渐减弱以致消失所致。
压抑学说
由弗洛伊德提出,由动机而引起的遗忘。认为一般人常常潜意识地压
抑痛苦的回忆,以避免引起焦虑。通过特殊的方式能恢复,如催眠或 自由联想。
干扰理论 关于遗忘原因的假说之一。它与痕迹消退理论相对立,认为
遗忘的原因不是时间的消逝,而是由于多种记忆痕迹之间相互引起相
应的神经抑制过程而产生,当抑制过程解除,记忆还可恢复。
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
干扰分为 前摄干扰 (亦称 前摄抑制 )和 倒摄干扰 (亦
称 倒摄抑制 )。早期干扰理论多注重于对倒摄干扰的
研究。直到 1957年 安德佐德 发表其对前摄干扰研究的
论文后,人们才较多地研究前摄干扰,认为前摄干扰
是遗忘的主要原因。 奥苏贝尔 于 1963年认为有意义材
料,如散文等的遗忘不同于死记硬背的材料,几乎都
是由于前摄干扰。奥苏贝尔等人 1968年的实验及后来
人们试图论证对散文记忆的倒摄干扰的实验都来发现
倒摄干扰,甚至在两篇短文一致性多于不一致性时,
还会发生倒摄促进。研究短时记忆遗忘一些实验结果
也支持干扰理论。如 沃夫和诺尔曼 1965年的探查词实
验。尽管干扰理论为在多数心理学家所接受,但人们
对干扰的原因至今尚无具有说服力的解释,而且干扰
理论并没有充分证明依时间的消逝不产生遗忘。
(四)遗忘的进程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艾宾浩斯遗忘规律
遗忘的进程可用遗忘曲线表示,是描绘遗忘速
度的曲线,表明遗忘变量和时间变量的变化关系。
这是由艾宾浩斯首先发现的,他用遗忘曲线来
表示了这种遗忘的进程。艾宾浩斯是用无意义音节
作为记忆材料进行研究的,后来有人(陆志伟,
1922)用有意义材料进行研究,证实了遗忘进程的
这种趋势。
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有先快后慢的特点,
以后基本稳定在一个水平上。
(五)影响遗忘的因素
1) 材料的意义与作用
2) 材料的性质
3) 材料的数量
4) 学习程度 150%
5) 材料的序列位置 前摄抑制 倒摄抑制
6) 学习方式 反复阅读 尝试回忆
三、如何避免遗忘
1、及时复习与循环记忆法;
2、分散复习;
3、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
4、复习方法多样化;
5、过度学习,150%
四、记忆的基本策略
? 记忆策略是指主体控制自己的记忆活动,增强记
忆效果的方法。个体在记忆活动常用的记忆策略
主要有注意策略、复述策略、精细阐述策略、组
织策略、提取策略等。
? 注意策略
一种重要的注意策略是针对记忆对象提出相应的
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激发个体注意并观察对象。
记忆的基本策略
复述策略
好的复述策略就是根据记忆材料的内部结构
进行复述。
精细阐述策略
精细阐述策略就是在记忆材料中添加一种意
义,或增加一定的细节,使较为分离的对象
组合为一个整体。例如要记住, 电视 ——服
装,,就可以在这两个词中间加上一些联系,
如, 电视里正在播服装广告, 。使用精细阐
述的策略可以大大提高记忆效果 。
记忆的基本策略
组织策略
组织策略就是将一组信息划分为若干较小的
单元,并且表示它们的关系。例如,为了记
住课文的内容,对课文进行分段、概括段意
就是组织策略的运用。
提取策略
提取策略就是根据需要提取信息的方法。一
种有效的提取策略是分类提取,就是将要提
取的对象归入一定知识类别,再在一定的知
识类别中进行搜索。分类提取可以缩小信息
搜索的范围,提高搜索的成功率。
第四节 再认和回忆
一,再认
(一) 概念
过去感知过的事物重新呈现在面前,确认是以前
识记过的是再认 。
(二) 再认的条件
1.对事物的认知速度和确定程度很大程度取决记忆
的巩固程度;
2.当前呈现的事物同经验过的事物的相似程度。
3.与再认的场合因素有关
二,回忆 (重现或再现)
(一)概念
回忆 指头脑中重新浮现出过去经历过的事物。
由一定的外在条件引起,受主体当前的动机、情绪和
活动内容的制约,并指向一定的目标。它包括对过去经验
的搜寻和对寻找到的事物的判定。
(二)种类
1.按有无预定回忆任务及是否需要意志努力,可分为 无
意回忆 和 有意回忆
? 无意回忆是无预定的回忆任务,也不需要意志努力,是
自发生产的;
? 有意回忆往往是有特定的回忆任务,需要意志努力。
2.按是否借助于中介性联想,又可分为 直接回忆和间接
回忆
二、回忆 ——直接回忆、间接回忆
直接回忆 是直接由回忆任务或当前某些情境因素
所引起 ;
间接回忆 是在不能直接回忆过去有关经验的情况
下,需要借助于中介联想,找出有关线索,经过思
惟分析,然后才能达到对有关经验的回忆;也叫追
忆。
回忆的准确性有赖于对材料的识记是否充分,
保持是否巩固。如果记忆材料与个体经验建立了丰
富的联系网络,回忆就较容易而准确。中介性联想、
干扰因素和回忆的情境等,对回忆的准确性也有影
响。
三、回忆与再认的关系
(一)联系
1.都是对过去经验的恢复和提取;
2.再认过程中有时需要回忆,回忆(追忆)过程中有时需要
利用再认。
(二)区别
1.概念不同;
2.提取线索不同;
3.巩固程度不同。
问题,
考试时,是非题、选择题比问答题容易做,为什么?
第五节 记忆力与记忆方法
一,如何增强记忆力?
1、安静、放松
2、培养兴趣、积极学习
3、有记住的意图,想要记住!
4、遵循规律、联系已知、运用策略,
1)理解;
2)尝试回忆;讲授;
3)形象化;新奇化;
4)定位记忆法
5、及时复习,先快后慢,先密后疏:三后一前
记忆术
一种通过给识记材料安排一定的联系以帮助记忆
的方法,又称助忆法。被识记的材料可能有内在、
深刻的意义联系,而识记者尚未理解;也可能识
记材料本身就缺乏意义联系。在后一种情况下,
识记者可以设法编造、赋予一些人为的联系去组
织材料,以求比较迅速而牢固地记住材料,一种
较特殊的记忆术称为 "地点法 "。它是按自己熟悉
的环境去组织有待识记的材料。
二、常用的 记忆方法
1、直观形象记忆法;
2、歌诀记忆法;
3、特征记忆法;
4、谐音记忆法;
5、归类比较记忆法;
6、重点记忆法;
7、联想记忆法;
8、自编提纲记忆法;
9、推导记忆法;
10、图表记忆法
第六节 记忆的品质
一、敏捷性
二、持久性
三、准确性
四、准备性
第七章 思 维
[教学要求 ],
1,理解思维、发散思维、创造性思维的概念;
2,明确思维的分类;
3,了解思维的基本过程;
4,掌握科学研究的一般思维过程;
5,掌握影响解决问题的因素;
6,明确如何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脑力激荡( brainstorming)
我们班可以通过开展哪些活动,来促进自我发展,
增进相互了解?
必须遵守的原则,
1.不要批评别人的意见!
2.观点、意见越多越好;
3.自由思考、应用想象力,容许异想天开及荒谬的
意见;
4.可以将别人的观点,加以组合成改进的意见;
5.力争超过别的小组!
评比,优胜奖;创意奖;有趣奖;幽默奖;实用奖;
第七章 思 维
第一节 思维的概述
一、思维的概念
二、思维的种类
三、思维的过程(思维的认知加工方式)
第二节 问题解决
一、问题和问题解决
二、问题解决的途径和方法
第三节 创造性思维
一、什么是创造性思维
二、创造性思维的过程
第一节 思维的概述
引言:何谓思维?思维的意义和价值?
一、思维的概念
思维是一种高级的认知活动,是个体对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
的认知。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说到的“考虑”、“思
考”、“想一想”等,都是指思维活动。认知心理学认为,
思维是以已有知识和客观事物的知觉映像为中介,形成客观
事物概括表征的认知过程。
(一)界定
人脑借助于言语、表象和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的
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二)思维的特征
1.概括性
思维是对客观事物概括的表征,具有概括性。所
谓概括的表征是指,思维活动所表征的是客观事
物的本质属性(或称共同特征),而不是客观事
物具体的形象;是客观事物变化的规律,而不是
客观事物的具体变化。
2.间接性
事物本质是隐含在事物内部的,事物变化的规律
是包含在各种复杂的变化中的,它们不能被直接
观察到,必须以已有知识和和客观事物的知觉印
象为中介,才能认识到。因此,思维具有间接性。
(二)思维的特征
3.问题性
问题是引起思维活动的重要条件,是人们在认
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理
论与实践问题,并产生一种困惑、怀疑、焦虑
和探究的心理活动倾向 。这种倾向就推动了人
们的思维活动的进行。同时,思维还主要体现
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在解决问题的各个环节,
都是以思维活动为中心。
(三)思维同语言的关系
关于 思惟同语言的关系,有两种不同的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
人的思维与语言不可分。语言作为一种特殊声音
的(口语)、光波的(文字)、运动(言语发音
器官的运动)的刺激物,是思惟的发动者,又是
思惟过程的凭借与物质外壳,还是表达和交流思
想的工具,因此认为离开了语言就没有思惟。
另一种观点认为,
思惟与语言的关系并不是不可分的,语言并不是
思惟的唯一工具。
(三)思维同语言的关系
观点的阐释,
从语言的产生来看,它是在人类形成以后才产生的,说明
人类最初的思惟并没有以语言作为工具;
从个体思惟的发展来看,在婴幼儿掌握语言之前,已能进
行初级的概括;
从人的一些复杂的思惟活动来看,如赛棋、科学发明的灵
感等来看,在一瞬间作出极其复杂、准确而富有创造性的
判断,是难以还用语言的逻辑程序加以解释的。因此认为
人类的思惟还有可能依赖别的载体与方式进行,而并不一
定以语言作为思惟的唯一工具。
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一般成人的逻辑思惟过程是同语
言密不可分的。
二、思维的分类
1.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
2.辐合思维与发散思维
3.常规思维和创造思维
依据凭借物的不同
——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
动作思维是以具体动作为工具解决直观而具
体问题的思维。
例如,儿童用小棒刺激抓到的小虫,看看它有
何反应,或是将小虫的身体支解开来,看看它的内
部构造。动作思维是技术能力的重要成份。修理工
人就是通过动作思维来检修机器。
依据凭借物的不同
——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
形象思维是以头脑中的具体形象来解决问题
的思维活动。
例如,在布臵教室时,同学们会在头脑中将各种装
饰物的形象进行安排,形成各种方案,再选择最佳
的方案。形象思维是进行艺术创作和科学发明所必
备的条件。发明家的新产品外观设计、画家对构图
和色彩的构想都是形象思维。
形象思维
从发展水平可区分出三种,
第一种水平 的形象思惟 是学龄前儿童( 3-6,7岁)
的思惟,它只能反映同类事物之中一般的东西,不
是事物所有的本质特点;
第二种水平 的形象思惟是一般成人的接触大量事物
的基础上,对表象进行加工的思惟;
第三种水平 的形象思惟是科学和艺术思维,它是在
大量表象的基础上,进行高度的分析、综合、抽象、
概括、形成创造性结果的过程。它是人类思惟的一
种高级和复杂的形式。
依据凭借物的不同
——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
抽象思维是以语言为工具来进行的思维。
例如,学生学习各种概念、原理、公式、法则都要
通过抽象思维来进行。
抽象思维
抽象思惟一般有 经验型 与 理论型 两种类型。
经验型者
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以实际经验为依据形成
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如工人、农民运用生
产经验解决生产中的问题,多属于这种类型。
理论型者
以理论为依据,运用科学的概念、原理、定律、
公式等进行判断和推理。科学家和理论工作者
的思惟多属于这种类型。经验型的思惟由于常
常局限于狭隘的经验,因而其抽象水平较低。
三种思维之间的关系
在正常成人身上,上述三种思维往往是互相联系,
互相渗透的,单独运用一种思维来解决问题的极
少。从思惟的发展来看,经历着从动作思惟到形
象思惟,再到抽象思惟的过程。
由于素质、职业和训练状况不同,在某些人身上
哪种思惟占优势,并不表明思惟发展水平的差异。
依据思维活动的方向和思维成果的特点
——辐合思维与发散思维
辐合思维是人们利用已有知识经验,向一个
方向思考,得出唯一结论的思维。
辐合思维是一种有条理的思维活动。例如,由 A>B,
B>C,C>D,得出唯一结论,A>D。
发散思维是指人们沿着不同方向思考,得出
大量不同的结论的思维。
例如,教师发现一名学生缺课,就会想出这个学生
缺课的各种可能性。发散思维得出的各种结论是否
适当,需要通过辐合思维进行检验。
? 尽可能多的写出砖的用途 ( 3分钟)
根据思维活动及其结果的新颖性
——常规思维和创造思维
对已有知识经验没有进行明显的改组,也没有创
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叫做常规思维。
例如,学生利用已学过的定理、公式解决教师讲
过的例题相同类型的题目,就是常规思维。
对已有知识经验进行明显的改组,同时创造出新
的思维成果的思维叫做创造思维。
例如,小说家创造小说、工程师研制出一种新仪
器,都是创造思维。创造思维是高级的思维过程,
它是辐合思维和发散思维的有机结合。
一辆小汽车冲出马路撞到了大树上,请问原因是什么?
( 3分钟)
三、思维的认知加工方式 ——分析与综合
1.分析与综合
分析与综合是思维活动最基本的认知加工方式,
其它的思维加工方式都是由分析与综合派生出来的。
分析就是将事物的心理表征进行分解,以把握事物
的基本结构要素、属性和特征。
例如,把神经系统区分为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
将中枢神经分为脑和脊髓,将脑分为大脑、小脑、
脑干、间脑 …… ;神经系统的各个部分又分别担负
不同的功能 …… 。通过这种分析,人们就很清楚地
了解了神经系统的结构。
三、思维的认知加工方式 ——分析与综合
综合是与分析相反的认知加工方式,是将事物
的结构要素或个别的属性、特征联合成一个整体。
通过综合可以认识事物的各结构要素或各个属
性之间的关系,以把握事物的整体结构和规律。
操作题
由 16根火柴组成的 5个正方形(图 A),请移动其
中 3根火柴,使之成为 4个正方形。
图 A
答案
思考,
请用 6根火柴构成每条边都等于 1根火柴长度的 4
个等边三角形。
返回
2.比较和分类
比较就是将各种事物的心理表征进行对比,以确
定它们之间的相异或相同的关系。
比较是以分析为基础的,只有将各种事物的心理
表征分解成各个部分、属性或特征,才能对这些
部分、属性或特征进行比较。比较的目的是要确
定事物之间的相同或相异的关系,因此,比较也
离不开综合。
例如,到商店买电视机,总要先了解一下各种品牌的电视
机的性能、结构、价格等特点,这就是分析。通过对不同
品牌的电视机的特点的一一对比后,还要结合在一起比较,
这就是综合。通过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比较活动,才能最
后决定买什么品牌的电视机。
比较的作用
? 比较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活动方式。比较的作
用不仅表现在决策活动中,而且广泛地表现
在各种认识活动中。只有通过比较,人们才
能发现事物之间的相同点或不同点,将事物
归于不同类别,并最终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
律。
分类
? 分类是一种通过比较,依据事物的一般特性,把
事物分门别类的思维操作手段。
? 分类的实质,是为了认识事物之间的种与
属(或属以上等级)的关系和联系。
? 例如生物学的分类,就是以, 种, 为单位,由低
到高的类别层次为, 种,,, 属,,, 科,,
,目,,, 纲,,, 门, 。在分类上所属层次越
多。
3.抽象与概括
抽象与概括是更高级的分析与综合活动。
抽象就是将事物的本质属性抽取出来,舍弃事物
的非本质属性。
例如,人们对各种钟、表的抽象就是,将, 能计时, 这个
本质属性抽取出来,而舍弃大小、形状等非本质的属性。
概括是在抽象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将抽取出来的
本质属性综合起来,并推广到同类事物中去。
例如,我们把, 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封闭图形, 叫做三角形,
意思是无论一个图形的大小、形状、位臵如何,只要它具
有, 由三条线段组成, 和, 封闭图形, 这两个特征,就是
三角形。
4.系统化和具体化
系统化是在人脑中把一类事物按一定的顺序和
层次组成统一系统的思维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对学习材料进行分类、编写提纲、列图
表等,都是系统化的工作。
具体化则是在人脑中把抽象和概括出来的一般
知识应用到具体事物中去的思维过程。
在教学或实际工作中,应用一般原理来解决具体问题,
就是具体化的表现。
通过系统化,可以使我们对事物的认识更加明
确、清晰和完整;通过具体化,则可以使我们
对事物的认识得到深化和发展。
第二节 问题解决
一、问题与问题解决
(一)问题
从认知心理学家的观点看,问题就是给定的信息
和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克服的情景。
所有的问题都包含三个基本成分,
? 给定 即问题的起始状态,是已知的关于问题条件
的描述;
? 目标 即问题要求的答案或目标状态,是关于构成
结论的描述;
? 障碍 即问题的正确解决方法不是直接的,必须间
接地通过一定的思维活动才能找到答案,达到目标
状态。
(二)问题解决
问题解决一般是指形成一个新的答案,超越过去
所学规则的简单应用而产生一个解决方案。当常
规或自动化的反应不适应当前的情景时,问题解
决就发生了。这就是说,它需要应用已习得的概
念、命题和规则,进行一定的组合,从而达到一
定的目的。
二、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
(一)表征问题、设计方案、执行方案和评价结果
(按照问题解决中的思维活动过程)
1.表征问题
表征问题是个体运用相关知识对相关问题所进行
分析。
它包括三个方面,
①任务的初始状态,即问题所给定的条件;
②任务的目标状态,即问题最终要达到的目标;
③完成任务的算子,即从初始状态向目标状态转化
的基本策略或方法。
2.设计方案
本阶段需要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关键是
探索解决问题所需要的具体操作程序。
问题解决需应用一系列操作。究竟选择哪
些操作、将它们组成什么样的序列,依赖于
个体采取哪种问题解决的方案。方案的设计
与一个人解决问题的策略思想相联系,问题
解决最终都是在一定策略引导下进行操作搜
索的结果。
设计方案与确定策略是密不可分的。这
一阶段也可同时看作确定问题解决策略阶段。
3.执行方案
? 一旦确定了方案,便进入执行方案的阶段。 在这一阶段中,
实际上就是运用在一定解题策略引导下的具体操作来改变
问题的初始状态,使之逐步接近并达到目标状态。 所以这
一阶段也即执行策略阶段。
4、评价结果
? 执行方案的操作结束,就需要 对结果进行评价,看初始状
态是否达到目标状态,所运用的策略和操作是否适宜。
? 学生在解题时往往会忽略这个阶段,一旦求得答案,就接
着做下一个题目,忽视对解题结果评价,尤其是对所运用
策略和操作的适宜性进行评价重视不够。他们有时虽然也
解决问题,但可能还有更好的策略和操作可以运用。在一
些情况下,经过评价,可以调整策略和改变操作,有时甚
至需要对问题空间重新进行认知和表征。
四阶段的相互关系
? 上述四个解决问题的阶段在总体上保持一
定的顺序,但在具体解决问题过程中却不
必严格按照这个顺序,可以从后一阶段返
回到前一阶段。例如,在执行方案阶段,
还可以重新选择策略,甚至还可以返回到
第一阶段,从重新表征问题空间开始。但
不管如何,都是以最终解决问题为目的。
(二)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
1) 发现问题
2) 分析问题
3) 提出假设
4) 验证假设
桑代克:迷笼实验
? 19世纪末,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
( E.L.Thorndike,1847~ 1949)用猫进
行了著名的迷笼实验。
?,试误说”
苛勒:黑猩猩的实验
“顿悟说”
三、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
1) 问题情境
2) 定势
3) 功能固着
4) 知觉的特点
5) 动机强度
6) 原型启发
1,问题情境
? 问题情景是指问题解决者所要解决的问题的客观
情景或刺激模式,通常称为问题条件。 在问题超
过了个人已有知识经验的范围或隐蔽不清的情况
下,就会出现问题情景。问题情景与个人的认知
结构的差异越大,问题就越难解决,相反则问题
容易解决。
? 当问题的呈现方式越符合人们的经验或知觉的习
惯,人们就越易于知觉问题情境,问题的解决也
就越容易。例如,给被试分别呈现图 2-5中的 A图
或 B图,来求正方形的面积。呈现 B图比呈现 A图,
被试解决问题的难度要大一些。
1,问题情境
图中显示的是一个残缺的国际象棋棋盘,它有两个角被切掉了,
现只剩下 62个正方形。假若你有 31张骨牌,每一张恰好可以遮盖棋
盘上两个正方形。你是否能够用骨牌把这个棋盘上的所有部分盖
住呢?请用几分钟时间试试看。
返回
答案
? 每一张骨牌都必须盖住一个白格子和一个黑
格子,而去掉的是两个白格子,那么你马上可以发现,
既然剩下的是 32个黑格子和 30个白格子,显然无法
用 31张骨牌全部盖住图中的棋盘,这个问题原来是
无解的。
返回
2.定势
定势是指重复先前的心理操作引起的对活动的准
备状态。
它的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
在陆钦斯( W.Luchins,1942)的一个实验中,要求被
试用大小不同的容器量出一定量的水,用数字进行计算。
实验分两组,
实验组从第 1题做到第 8题,控制组只做 6,7,8题。
结果,
1.实验组在解 1—8题时,大多数人用 B-A-2C的方法进行
计算,称间接法。
2.控制组在解 7,8题时,全部采用了简便的计算方式:
A-C或 A+C,称为直接法。这说明实验组在做 6,7,8题
时,受到了前面定势的影响。只有 19%的人不受影响,
而采用了直接法。
―量水”实验
返回
3、功能固着
功能固着是指一个人看到某个物体的一种贯常用
途后,就很难看出它的其他新用途。
如果初次看到的物体越重要,就越难看出它的其他用途。
如盒子是装东西的,笔是写字的等等。在解决问题的过程
中,人们能否改变事物固有的功能以适应新的情境的需要,
常常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功能固着的影响下,人们不
易摆脱事物用途的固有观念,因而直接影响到人们灵活地
解决问题。
功能固着这个概念是由德国心理学家邓克( K.Duncker)
提出的。邓克在 1945年的实验证实了这种影响。实验要求
被试使用五种熟悉的工具解决五个新的问题。
利用给定的工具将点燃蜡烛固定在墙壁上。
3、功能固着
? 实验组在解决问题前对工具的习惯用法进行了练
习,增加了功能固着的倾向。
? 控制组直接解决问题。结果控制组的成绩大大超
过了实验组。
利用给定的工具将两根悬挂在天花板上的绳子接在一起。
返回
4、知觉的特点
九点连线问题
要求:连续画出相连的 4条直线通过 9个点,
且每个点只通过一次。
答案
返回
5、情绪与动机
( 1)动机与问题解决
动机影响问题解决的效果。动机的强度不同,影
响的大小也不同。 心理实验表明,在一定的限度内,
动机的强度与解决问题的效率成正比,但动机太强
或太弱都会降低解决问题的效果。
动机太强使人心情过于紧张,不易发现解决问
题的重要因素。动机太弱容易被无关因素引到问题
之外。动机强度与解决问题的效率,随动机强度的
增高而上升,中等强度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水平。超
过一定的限度,提高动机水平,反而降低解决问题
的效率
动机水平与解决问题效率的关系
情绪对问题解决的影响
( 2)情绪与问题解决
情绪对问题解决也有一定影响。紧张、惶恐、烦躁、
压抑等消极情绪会阻碍问题解决的速度,而乐观、
平静、积极的情绪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如学生考试时,由于情绪过分紧张,会使其思路阻塞,有
时甚至面对容易的问题而束手无策。如果学生能以积极的
情绪迎接考试,就将有利于思考,找到思路,使问题得以
解决。
6、原型启发
( 1)内涵 对解决问题能产生启发作用的事物叫
原型。自然现象、日常用品、机器、动物、声乐等
等都可以成为原型,并可能对问题解决产生启发作
用,这就是原型启发。
例如,鲁班从茅草割破手受到启发而发明了锯;瓦特从壶
盖被蒸汽顶起,发明了蒸汽机等等。
( 2)作用
原型之所以具有启发作用,是因为原型与要解决
的问题之间存在着某些共同点、相似之处,通过联
想人们可以从原型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原型
启发对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具有很大作用。
第三节 创造性思维
一、什么是创造性思维
二、创造性思维的过程
三、创造性思维的特征
四、创造者的个性特征与创造性思维培养
引言
? 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思维的高级过程,是人类意识发展水平
的标志。据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世界 21个国家的调查,
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是世界上最强的。调查的同时显示,
中国的中学生在学校用来做数学题的时间是每周 307分钟,
而其他国家孩子学数学的时间仅为 207分钟。令人痛心的
是,中国学生为了这个“计算能力世界第一”,付出的不
仅仅是时间,而且牺牲了孩子的创造力。中国孩子的创造
力在所有参加调查的国家中排列倒数第五。中小学生中,
认为自己有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只占 4.7%,而希望培养想
象力和创造力的只占 14.9%。
引言
? 小时候,我们都被大人们用各类“脑筋急转弯”
的问题启发过心智和创造力,但现在,当我们都
已成为家长,却没有胆量把这份“聪明才智”薪
火相传给下一代,因为它不为现行的教育制度所
包容。社会现实给我们的孩子施加了某种不正常
的压力。在这种压力之下,孩子们被修剪得失去
了个性,家长们也失去了判断力,开始颠倒是非。
孩子的创造力的培养就像旧时代女人的小脚,裹
它,家长心痛;不裹它,家长失职。于是,过去
的父母为了让女儿嫁个好婆家而狠心地束缚她的
某一部分肉体,现在的父母为了孩子适应现行的
考试制度而同样狠心的束缚他们的创造力。
一、什么是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创造性思维,泛指在学习、认识和工作
实践中富有新意的思维。
狭义的创造性思维,专指发明创造、科学研究
和艺术创作中取得创造性成果的思维。
概括地说,创造性思维是指在创造性活动中所
进行的思维过程。是指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
的思维过程。
何谓创造性活动?
创造性活动是指能够提供新颖的、有社会价值的
产物的活动。
创造性活动表现在人们的社会生产和社会实践中
人类智慧的凸现。创造性思维是多种思维的结晶。
它既是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的统一,又是
聚合式思维和发散式思维的统一。创造性思维的标
志是取得创造性思维成果。
科学研究中的新理论、新概念的提出 (圆周率的发现)
新机器、新产品的发明 (蒸汽机的发明)
文学艺术作品的创作 (, 红楼梦,,蒙娜丽沙, )
? 例如,自然科学家提出新假设时,开始运用发散
式思维提出各种各样的观点,然后运用聚合式思
维归纳成假设。两者有机的交织在一起。
? 形象思维对创造性思维来说非常重要。(麦克林
托克与玉米的关系:染色体中遗传基因内的“转
座因子”),但形象思维还得通过抽象逻辑思维
加以验证和确认。
二、创造性思维的过程
创造性思维是伴随着创造性活动过程而言的,对创造性
思维过程的分析最有代表性的、最有影响力的是英国的
心理学家华莱士( Wallas,1926)提出的四阶段理论。
即创造性思维过程包括:准备期、酝酿期、豁朗期和验
证期四个阶段。
(一)准备期
准备期是提出创造、创作发明对象的阶段。这一
阶段既有逻辑思维的分析和推理,也有形象思维
的联想,还有灵感思维和直觉思维的参与。
(一)准备期
古语“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杜甫“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爱因斯坦, 相对论, 撰写只花了五个星期
的时间,准备了七年之久。创造性思维活动需要你投入和
倾注,机遇是对有准备的人而言的。
创造者在创造活动之前所做的工作:收集资料 —整理
资料 —形成概念 —贮存经验 —为创造活动准备
这一阶段最重要的任务是,
①明确创造目的;
②掌握丰富的经验;
③收集广泛的信息和掌握必要的技能。
,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是其绝好的写照。
(二)酝酿期
这一阶段指准备期所收集到的资料经过深入的探
索和思考,难以产生有价值的想法,然后等待有
价值的想法自然酝酿成熟,产生出来。创作者须
付出百倍的勇气和顽强的毅力,刻苦钻研、精心
构思、大胆想象、顽强探索。
西尔维拉( 1971)的项链问题实验充分说明了
这一问题。三组被试皆只有 30 分钟解决项链问
题的时间,但后两组分别插入半个小时,4个小
时结果三组被试解决问题的成功率分别为 55%、
64%和 85%,酝酿效应打破了解决问题不恰当思路
的定势,促进新思路的产生。
(三)豁朗期
豁朗期亦称灵感阶段。个体经过充分的酝酿之后,
由于思维者对问题的考虑是多方面的、周密的甚
至是较长时间的思维活动,问题突然得到解决。
它是创造性思维最富有智慧的高潮阶段。
美国的化学家,普拉特和贝克,
我摆脱了有关这一问题的一切思绪,快步走上街头,
突然,在街上的一个地方,我还能指出这个地方,一个
想法仿佛从天而降,来到脑中,其清晰明确犹如有一个
声音在大声喊叫。(贝弗里奇,1931,科学研究的艺
术, )
,豁朗, 的经典的例子
希腊科学家 阿基米德解决测定王冠含金重量问题
据记载,国王购臵了一顶设计复杂、装饰华丽的王冠,
他想知道王冠是否是纯金。阿基米德接受了这项艰巨的
任务,他反复思考,但一直不得其解。一天,他在洗澡
时发现,他的腿所排出的水量等于排出水的体积,他立
即联想到,如果把王冠浸入水中,它将会臵换出同样体
积的水,由此即可以确定王冠是不是纯金。阿基米德就
是在灵感突然闪现的一瞬间解决了这个问题。
灵感产生的条件,
? 研究者必须有广阔的科学视野和丰富的知识储备
? 艰苦的劳动和执拗的探索
? 坚持开放式思维,不放过任何随机信息的触发
? 使全身放松,思维处于空无状态
? 乐观镇定的情绪
? 把握灵感出现的良机
灵感的表现形式
法国杰出的雕塑家 罗丹 在他写的, 回忆录, 里描
述了他的不朽作品, 流浪的犹太人, 的诞生过程,
有一天,我整天都在工作,到傍晚写完一章书,猛
然间发现纸上画了这么一个犹太人。我自己也不知
道是怎么画成的,或者为什么要去画他。这就是说,
罗丹是在无意之中,信手画下了这幅传世之作。这
种无意识的信手行为是他不自觉地运用了灵感思维,
在灵感思维的驱动下完成的。
激发、捕捉灵感的方法
以下几种激发、捕捉灵感的方法在完成创造性行
为的过程中值得重视,
诱因与联想 ——实现意外客观信息与目标问题的闪
现与融合
发现与独创 ——摆脱传统的思维定势和迷信权威的
心理
独奏与共振 ——形成思维碰撞的“微型循环”
养气与虚静 ——保持平和的创造心境
(四)验证期
一个理论的创建,一部文艺作品的完成,往往不
是一下取得完满成功的,而要在理论上和实践上
通过多次的论证和反复的修改。 灵感所获得的观
念尚须通过验证期加以检验。
在此阶段,逻辑思维和各种非逻辑思维交融在一
起。可谓,苦尽甘来,光彩夺目降人间 。”
三、创造性思维的特征
(一)新颖性和创见性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标志
(二)以发散式思维为主,发散式思维和聚合式相结
合是其基本图式
? 发散性思维的概念;
? 发散性思维的特征: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
? 发散性思维的衡量标准
(三)以直觉思维为主,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相结合
卢瑟福 (英)物理学家:凭借直觉预见原子核的存在,提
出原子行星结构模型理论;
罗巴切夫斯基 (俄)数学家:在一个平面上,过直线外一
点可以画两条不同的平行线,由这一直觉而建立了罗氏几
何。
(四)创造想象的参与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环节
创造性想象提供的是事物的新形象。文艺作品中
新形象的创造,科学研究中新假设的提出,新机器
的发明都离不开创造想象。
郑板桥, 咏竹诗, 充满了大胆奇特的想象,,风竹图, 中
写到,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 惟看竹枝
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
列宁:, 有人认为,只有诗人才需要幻想,这是没有理由
的,这是愚蠢的偏见!甚至在数学上也需要幻想,没有它
甚至就不可能发明微积分。,
(五)迷恋和目的指向性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
条件
? 普希金:我写诗,我忘记了世界。
? 牛顿:把怀表当鸡蛋放在锅里煮。
? 爱因斯坦:创立的狭义相对论经过了, 十年的沉思,
(六)灵感状态是创造性思维的典型特征
所谓灵感,是指人们在创造性思维过程中,某种
新形象、新概念和新思想突然产生的心理状态。
灵感的产生阶段的表现形式
笛卡儿(法),著名的数学家、哲学家,发明的解析几
何就是在睡梦中获得的。
笛卡儿曾学过建筑,受到过空间美的熏陶;当过法院里法
庭的陪审员,练就了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也曾目睹过炼
金术的象征物 —— 蛇状的链条。自身的经历和实践对其科
学研究产生深深的启发。
库凯尔(比),著名的化学家。对碳氧化合物“笨”的
分子结构研究也是在睡梦中获得的。下面一段是关于灵感
出现的描述,
, 起始,库凯尔经过长时间思考这一问题无结果,停
止了思考。面对火炉打瞌睡,梦中看到很多原子排成很多
圆圈在他面前不停的跳动,其中一个圆圈象一道闪电,突
然飞到他的眼前,把库凯尔从梦中惊醒,这些跳动的碳原
子圆圈使他受到启发,发现了笨的分子构成。,
四、创造者的个性特征与创造性思维培养
(一)创造者的个性特征
1.甘冒风险 有胆量说出自己的观点,不受习惯思维
的束缚
2.求知欲旺盛 对于探究未知事物有特殊的兴趣,大
有欲罢不能的倾向
3.独立性强 认知风格独立自主、审慎思考、不轻
易接受现成的理论
4.有幽默感 幽默感反映了一种内在的自由,其基础
则是自信和自尊
5.坚忍不拔 顽强的意志、锲而不舍、百折不挠是
创造者的共同特点
富有创造性的学生的十个特征
? 作文想象力丰富;
? 对环境的感受力相当高;
? 心智活动积极;
? 触类旁通;
? 干事情热心,坚忍不拔;
? 以新奇的方式提出卓越的见识;
? 独立性高,富有主见;
? 自信、有理想、有抱负;
? 兴趣广泛而专一;
? 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心理。
(二)学校教育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1.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问题意识的泯灭;
标准化的答案钳制了学生的创造性
坐井观天的事例
单一化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夸美纽斯)
2.改变传统的评定学习成绩的方法,鼓励
学生的创造性行为
学校教育多几把评价的尺子
鼓励学生在问题回答中的创造性答案
? 托兰斯曾就如何尊重学生意见,培养创造性思维
向教师提出五点建议,
? 尊重学生提出的任何幼稚甚至荒唐的问题
? 欣赏学生表示出的具有想象与创造性的观念
? 多夸奖学生提出的意见
? 避免对学生所做的事情给予肯定的价值判断
? 对学生的意见有所批评时应解释理由
4.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创造性活动
如组织学生参加科技小组、兴趣小组、文艺小
组等,是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重要途径。
美国的教育心理学家戴维斯和豪特曼在 1968
年所著的, 创造的思考, 中提出培养学生超长创
新思维观念的四种方法,
? 局部改变法; 清单法;比拟法;棋盘法。
? 意大利有一所美术学院,学生外出写生时,老师
要求他们背对景物,脖子拼命朝后仰,颠倒过来
观察要画的景物。据说,这样才能摆脱日常观察
事物所形成的定势,从而扩大视野,在熟悉的景
物中看到新意。
第八章 需要与情感
第一节
一、需要的内涵
需要( need)是有机体内部的某种
缺乏或不平衡状态,是人的一切活动的
动力源泉。
需要是个体对自身与环境的依存关系的反映。一
定强度的需要会使个体产生体内驱力,进而推动
个体的行为。因此,需要是形成行为动力的主要
的内部因素,是动机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需要的作用
1.需要是个体行为积极性的源泉。
人的需要、兴趣、爱好、动机、价值观、人生观
等,都是推动人们从事各种活动的动力因素,但
需要是最根本的,其他的动力因素都是在需要的
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需要使人朝着一定的
方向,追求一定的目标,以行动求得满足。需要
越强烈、越迫切,就越容易引起并推动人们的活
动。
2.需要是个体认识过程的内部动力。
三、需要的特征
1.客观现实性。
2.主观差异性。
3.动力发展性。
4.整体关联性。
1.客观现实性
? 人是自然实体,也是社会实体,为了个体的和社会
的生存与发展,人们必然会产生种种客观需要。人
类的一切实践活动都源于需要,都是为了满足人的
需要而进行的,没有需要,人类就无法生存和发展。
?,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
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 ……‖― 他
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 人的需要是在一定的自
然条件或社会条件下产生的,它会随着客观条件的
变化而变化、发展而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 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0年版,286页,514页,
? 人的需要的性质、内容与满足的手段都与动物不同。人的
需要还受到意识的调节与控制。即使是生理性需要,其追
求的目标、实现的方式和发展的进程也都要受社会历史条
件的制约。单就吃的需要来说,人的吃的需要从需要的实
物内容到满足需要的方式,即吃什么怎样吃,都依从于人
的社会生活条件,依从于对社会经验的掌握。
?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马克思说:“饥饿总是饥饿,但是用
刀叉吃熟肉来解除的饥饿不同于用手、指甲和牙齿啃生肉
来解除的饥饿。”
2.主观差异性
? 需要是有机体自身或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脑中
的反映。尽管人们有时把社会本身发展的客观要
求称之为社会需要,但严格地讲,需要仅仅指个
体反映机体内部或外界生活的要求而产生的,并
为自己感受或体验到的一种内部缺乏或不平衡状
态。
? 需要又总是主观的,它以意向、愿望、动机、抱
负、兴趣、信念等形式表现出来。
2.主观差异性
? 正因为需要是主观的,而需要的广度依赖于人的
自身状况及其生活的物质条件,所以人的需要又
表现为丰富多样性和个别差异性。如人有饮食、
休息、婚配、育幼的需要,有劳动、学习、交往
的需要,有审美、旅游、求知和创造的需要。由
于主、客观因素,这些需要表现在不同个体身上,
又是千差万别的,主要表现在 需要量的差异与需
要质的差异。
3.动力发展性
? 需要是个体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个体行为动力的
重要源泉。人的需要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
结构,永远不会只停留在某一种水平上。人们常
说,知足者常乐,这是相对而言的。就总体而言,
人是永远不知足的。人类也正是基于这种“不知
足”的动力而不断发展着。
? 从内容方面来看,需要的发展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即
横向发展和纵向发展
? 从需要实现的手段上看,需要的发展性还表现在实现或满
足需要的方式手段,越来越多,水平越来越高。
4,整体关联性
人的需要结构中的诸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整体。这种整体关联性表现为各种需要互为条件,
又互为补充。
? 一方面,精神需要的存在与发展以物质需要存在发
展为基础;物质需要的存在与发展又以精神需要存
在与发展为条件。满足精神需要一般来说应以物质
需要作保障,满足物质需要必须要以精神需要作指
导。
? 另一方面,各种需要又是互为补充的。
许多单位所提的“待遇留人、情意留人、事业留人”
的稳定人才政策,也就是考虑到了人的需要整体关
联性。
四、需要的分类
(一)自然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
1,自然性需要是个体维持生命和延续后代而产生的
需要,又称生物性需要、生理性需要或生理需要 。
人对空气、水分、食物、睡眠、性生活、安全、运
动等的需要 。
人与动物在满足自然性需要的对象和方式上存在本
质的差异。动物只有依靠自然界现成的天然物质来
满足需要;而人的需要的满足则主要靠生产劳动生
产满足需要的对象,其满足需要的水平受个体的社
会生活条件的制约,其满足需要的方式受文化习俗
和个人特点的制约。
(一)自然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
2,社会性需要是人类在社会生活中形成,为维护社
会的存在和发展而产生的需要。
社会性需要与个体的社会生活相联系,是后天习
得的需要。如人对劳动、交往、学习、审美、威
信、道德等的需要。社会性需要是人类所特有的
一类需要。它是从社会要求转化而来的。人们在
社会生活中,社会不断向个体提出各种要求,当
个体认识到接受这些要求的必要性时,社会的要
求就会转化为个体的需要。
我们害怕孤独
居住在拥挤而嘈杂的人群中的人们,常常
会希望自己能拥有一方安静的、属于他个人的
独有空间,不要受任何人的打搅。为此,人们
设计了可以随时开关的门窗、可以上锁的抽屉
或箱子。甚至有许多人还幻想着有一天能退隐
到深山幽谷中,过与世无争的, 隐士, 生活。问
题是,这样的生活真的能给我们带来快乐吗?
18世纪末叶欧洲探险家史金克在一个荒
岛上独居了 4年,在这 4年中,他可以自如地
应付自然界的残酷,满足自己生存所需要的
一切,但却无法忍受孤独的感觉。为此,史
金克学着, 鲁滨逊漂流记, 中的鲁滨逊,养
了一条狗、一只鹦鹉,以及几头野兽为伴,
每天和这些动物们进行长谈。 但是,他仍然
常常要陷入精神恍惚的状态,不能自拔。 4年
后,他虽然重新回到了家人的身边,但却无
法完全恢复以前与人交往的能力。
伯尔海军上将在, 孤独, 一书中讲述了
他在北极探险期间一个人独居 6个月时的生
活感受。这 6个月,他是在被冰雪掩埋下的
小木屋中孤独地度过的。伯尔是主动地要过
与世隔绝的生活的,他想真切地体验一下孤
独生活的和平与宁静,但不曾料到,他仅仅
在冰雪下的小木屋里孤独地生活了 3个月,
就陷入了极度忧郁的状态,不得不在 6个月
后,悻悻地返回人间社会。
(二)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
1,物质需要是指那些指向社会的各种物质产品,并
以占有这种产品而获得满足的需要。
例如,在对服装的需要中,既有满足人们防寒、防晒等自
然性需要的内容,也有满足人们自尊、追求美的需要的内
容。
2,精神需要是指那些指向社会的各种精神产品,并
以占有这些产品而获得满足的需要。
如对劳动、交往、审美、道德、创造等的需要。
五、需要的理论
德国心理学家勒温( K.Lewin)假定个人与环境之
间有一定的平衡状态,如果这种平衡状态遭到破坏,
就会引起一种紧张,这种紧张状态就会导致力图恢
复平衡的移动。
(一)勒温( K.Lewin)的需要理论
紧张 ——移动 ——平衡
(需要 ——活动 ——缓和)
需要分为两种,
→ 需要 ——客观的生理需要
→ 准需要 ——在心理环境中对心理事件
起实际影响的需要
(二)默里( H.A.Murray)的需要理论
需要:用以代表脑区力量的构造物,这种力量引起
一系列的行为反应,使原有的紧张情绪解除,具有
定向目的性。
需要分为两类,
1.基本需要。又称身体能量需要。
2.次级需要。又称心理能量的需要。
他指出,需要这种力量渗透到活动的各个方面,并
调节控制着其他的心理活动。他认为,需要是个体
行为动力性的源泉,是个体行为所必需的。由于需
要和个体的不平衡状态相联系,在一般情况下个体
总是处在一种不平衡状态,因此需要经常推动个体
活动的进行。
(三)马斯洛的需要理论
(Abraham.H.Maslow,
1908—1970)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
之一。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
人格理论家和比较心理学
家,也是人本主义心理学
的主要创建者之一,心理
学第三势力的领导人。
马斯洛生平
? 马斯洛 (Abraham.H.Maslow,1908~ 1970),马斯洛
出生于纽约市布鲁克林区。 1926年入康乃尔大学,
三年后转至威斯康辛大学攻读心理学,在著名心理学
家哈洛( Harry Frederick Harlow,1905~ 1981)的
指导下,1934年获得博士学位。之后,留校任教。
1935年在哥伦比亚大学任桑代克学习心理研究工作
助理。 1937年任纽约布鲁克林学院副教授。 1951年
被聘为布兰戴斯大学心理学教授兼系主任。 1969年
离任,成为加利福尼亚劳格林慈善基金会第一任常驻
评议员。曾任美国人格与社会心理学会主席。 1967
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他是 <<人本主义心理
学 >>和 <<超个人心理学 >>两个杂志的首任编辑。
? 主要著作有:, 动机与人格, ( 1954),,存在心理学探索,
( 1962),,宗教、价值观和高峰体验, ( 1964),,科学心
理学, ( 1966),,人性能达的境界, ( 1971)等。
人类有 5种基本需要:生理需要、安
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
自我实现的需要。后来他又补充了认知
需要和审美需要。
1.生理的需要( physiological need)
2.安全的需要( safety need)
3.爱与归属的需要( love and
belongingness need)
4.尊重的需要( esteem need)
5.认知的需要( cognition need)
6.审美的需要( aesthetic need)
7.自我实现的需要( self-actualization need)
不能自我实现的主要原因,
( 1)自我实现是很微弱的似本能需要,容易被
压抑、控制、更改和消失;
( 2)许多人不敢正视关于他们自己自我实现所
需要的那种知识,对那种知识缺乏自知,使
自己处于不确定状态;
( 3)文化环境用强加于人身上的规范,阻滞一
个人的自我实现;
( 4)自我实现者是由成长性需要而不是匮乏性
需要推进的,其发展和持续成长依赖于自己
的潜力。
达到自我实现的个性特征,
1、有积极肯定自我的观念,有接纳一切人和
全世界的能力;
2、能和其他人建立深厚的人际关系;
3、能够有效的感知并客观的对待现实,保持
与现实和谐的关系;
4、对现实永保新鲜感,不断地从生活中寻找
乐趣;
达到自我实现的个性特征
5、尊重自己的行为和价值标准,成为自主的
人,不受文化和环境束缚;
6、不墨守成规,有首创性;
7、尊重他人的独特性;
8、灵感的频度较多;
9、相信新生事物具有无比的生命力;
达到自我实现的个性特征
10、把助人当作是个人应尽的义务;
11、有与人合作的愿望;
12、有良好的心境和幽默感;
13、有强烈的道德感,他们的行为以理性和
逻辑为依据;
14、他们需要有独处的时机去思考问题和解
决问题。
人类的需要层次
自我实现的需要
尊重需要
归属与爱的需要
安全需要
生理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
审美需要
认知需要
尊重需要
归属与爱的需要
安全需要
生理需要
需要的层次
满足一个人
独特潜能的需要
尊重需要
归属关系和爱的需要
安全需要
生理需要
→ 自我实现的需要
→ 心理需要
→ 基本需要
需要层次和不同的心理发展时期
需要层次理论在我国古代已具雏形
忙碌为充肚子饥,刚得饭饱又思衣。
恰的衣食两分足,家中缺少美貌妻。
家娶三妻和两妾,出门走路少马骑。
骡马成群任驱使,身无官职被人欺。
七品六品官太小,四品三品官亦低。
朝中一品当宰相,又想面南坐皇帝。
马斯洛的需要理论述评
?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系统地探讨了需要
的实质、结构以及发生发展的规律。这不
仅对建立科学的需要理论具有一定的积极
意义,而且在实践上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许多企业家就是依据这个理论,制定满足
职工需要的措施,以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
性。
马斯洛的需要理论述评
马斯洛的需要理论存在一定的不足
? 首先,马斯洛把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
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都称为基本需要,
并认为这些需要是与生俱来的,需要的发展
是一种自然成熟的过程,这严重低估了环境
和教育对需要发展的影响;
? 其次,马斯洛强调个体优先满足低级需要,
忽视了高级需要对低级需要的调节作用。连
他自己也承认,他“并不完全了解殉道、英
雄、爱国者、无私的人”。
(四)阿尔德夫的需要理论
三种基本需要是,( 1)生存需要
( 2)关系需要
( 3)成长需要
阿尔德夫认为,人类的三种需要并不是完
全生来就有的,有的需要是通过后天的学习
产生的。这三种需要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线,
它们是一个连续体,并不是层次等级。他指
出,各种需要获得满足越少,则满足这种需
要的愿望越强烈。
(五)麦克莱兰的需要理论
当人在生理需要满足后基本需要有,
成就需要、权力需要和合群需要
这三种基本需要的排列层次和重要性是因人
而异的。例如,资历高的经理成就需要强烈,
对合群的需要相对较低。他认为,高成就需
要可以通过教育培养,并且组织了训练班,
取得一定的效果。
(六)鲁宾斯坦和彼德罗夫斯基的需要理论
1.需要本身具有动力性
2.需要是活动的基本动力
六、学生需要的研究
(一)中小学生需要的研究
我国中小学生需要的种类和层次,
生理和物质
生活的需要
1.水、空气阳光、食物、
睡眠等
2.吃得好一些,穿得舒服
一些
3.家庭的现代化
4.安静的学习环境
安全与保障需要
1.身体健康、体魄强壮
2.人身安全、不受欺负
3.生活安定、和平幸福
4.升入理想学校或有个好
工作
交往和友谊需要
1.父母和老师的爱
2.同学之间团结友爱
3.结交诚实、正直的朋友
4.异性朋友的爱
尊重与自尊需要
1.平等与公平
2.信任与理解
3.尊重与自信
4.独立与自主
课外活动与
精神生活需要
1.玩小动物,做游戏
2.课外读物
3.文体活动
4.艺术欣赏、文学评论
学习与成才需要
1.新铅笔、新书包
2.好老师、好课本、学
好功课
3.丰富知识,多方面能
力,优秀品质
4.革命理想,正确人生
观
奉献与创造需要 1.为他人做好事 2.搞小科研,搞小发明
3.关心国家大事,尽职尽责
4.拼搏,干一番大事业
伊本 ?西拿的公羊
? 在中世纪,享有“医学之王”美誉的著名伊朗医
学家伊本 ?西拿曾做过一个实验。他把两只公羊分
别系在两个不同的地方,给以同样的食物。一个
地方是平静、安稳没有危险的草坪;另一只公羊
呆的地方是旁边关着狼群的动物馆。第二只公羊
由于经常看到狼在它身边窥视而整天提心吊胆,
精神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不久就死了。而前
一只公羊却一直生活得很好。西拿做的这个实验
表明了情绪对动物有很大的影响。
第二节 情绪、情感概述
一、情绪、情感的概念
情绪、情感是伴随着认识过程而产生的心理过程,
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它是人对客观事物
反映的另一种形式,即人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
间关系的反映。
情绪、情感与人的需要有着直接的关系。一般而
言,需要的满足会引起肯定的情绪、情感;需要的
不满足则会产生否定的情绪、情感。
但是需要的满足也可能产生消极的体验,而需
要的不满足,也可能产生积极的体验,这是由人的
观点、信仰、世界观决定的。由于客观事物与人的
需要的复杂性,同一事物与人的需要的关系可能是
多方面的。
? 人的情绪、情感极其复杂,有时甚至会同
时拥有相反的或相对立的情绪、情感体验。
如, 悲喜交加,,, 百感交集,,这就说明了人
在满意中有不满意,不快中有快感的矛盾体验;
或者在不同的时间内对同一事物具有不同的情绪、
情感体验。
二、情绪、情感的结构
? 情绪、情感的结构由三种成分组成:主观体验、生理
唤醒、外部表现。
? 人产生各种情绪和情感时,可以在外部表现出来
(例如,高兴时哈哈大笑,悲伤时痛哭流涕,害羞时脸
色通红,愤怒时紧握拳头等等。作家、演员等都注意
探讨人的表情的秘密。人的各种情绪和情感,都在机
体外部有所表现,即所谓表情。)
? 表情一般分为面部表情、体态表情和言语表情 。
面部表情、体态表情
? 根据心理学家研究,认为人的面部表情基本上反
映在嘴唇、眉毛以及眼睛光泽的变化上。如喜悦、
愉快、欢乐时嘴角向后伸,上唇略提,两眼闪光,
两眉舒展,所谓“眉开眼笑”;惊奇时张嘴、瞪
眼、两眉竖起,所谓“目瞪口呆”。
? 是借全身姿态和四肢活动表达情感。如欢乐时的
手舞足蹈,捧腹大笑;悲恸时的捶胸顿足;痛恨
时的咬牙切齿等。
言语表情
? 是指随情感的变化,声带等发音器官的活
动和言语的声调变化。如喜悦时音调稍高,
言语速度快,语音高低差别大;愤怒时声
音高而尖且带颤抖;悲哀时音调低沉,言
语缓慢无力等。人们可以从不同言语声调
中辨别和理解别人多种多样的情绪和情感
状态。
第四节 情绪理论与调节
一、詹姆斯 ~ 兰格的情绪理论
二、巴甫洛夫的情绪理论
三、凯农丘脑情绪理论
四、情绪的认知 ~ 评估理论
五、沙赫特和辛格的情绪三因素理论
一、詹姆斯 ~ 兰格的情绪理论
詹姆士是美国人,兰格是丹麦人,他们俩分别于
1884年和 1885年不约而同地提出了同一种关于情绪的
生理机制的观点。由于这个“不约而同”。这一学说
以两人的名字命名。
我们一般认为人是先害怕后逃跑,詹姆士认为是
先跑后怕;一般人认为是先怒后斗,詹姆士则认为是
先斗后怒。他认为情绪的主观体验(即主观上觉得的
那种心理状态)只是情绪的生理变化的原因,而情绪
的生理变化才是情绪的心理状态的原因。詹姆土认为,
通常的说法正是把这个因果关系弄颠倒了,这就是这
个学说的要点所在。詹姆士认为,在情绪这件事上,
心理变化不是身体变化的原因。怕是什么?怕是心理
活动;跑是什么?跑是身体活动。心理活动不是身体
活动的原因。
一、詹姆斯 ~ 兰格的情绪理论
兰格情绪理论
? 兰格是医生,他的情绪理论与詹姆士的说法基本一致,不过兰格特别强调血
液循环系统的变化,如心跳等,而詹姆士所说的生理变化则是全部内脏的变
化再加上肌肉的收缩,比如:眼睛看见老虎,耳闻虎吼,于是,老虎的形象
和声音通过我们的眼睛和耳朵这两种感觉器官传到大脑皮层,使我们产生了
对于老虎的认识,即知道这是老虎,又联想到老虎是野兽、很厉害、可能会
吃人等等(詹姆士认为这时候人还没有情绪,只是认识),于是,由大脑皮
层的外导神经通路引起肌肉的收缩(一般人见到老虎就逃跑或上树,这些都
是肌肉收缩);另外,还出现心跳和呼吸加快、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唾液分
泌减少等生理变化,这些变化通过内导神经通路传回大脑皮层,使人产生一
种主观的体验,这就是情绪。
一、詹姆斯 ~ 兰格的情绪理论
也就是说,由感觉器官到大脑皮层(如看见老虎,知道是老虎,
联想到老虎可能吃人等等),这只是认识,而由此引起的一系
列生理变化通过内导神经再传回大脑皮层,才有了情绪的体验
或情绪的意识,这就是所谓的先跑后怕的具体过程。
? 詹姆斯 (机能注意心理学的创始人 ) ~ 兰格的情绪理论
(1884~1885)基本观点:情绪是人对自己身体变化的知觉。
情绪产生的过程
(1)先有引起个体反应的刺激
(2)改刺激引起了个体的生理反应
(3)由生理反应产生了个体的情绪活动
理论虽然有漏洞,但开创了研究人类情绪的先河,
引起知觉刺激的情境 (感受器 ) ~~ 由刺激引起身体生理反应 (内
脏器官,骨髓,肌肉 ) ~~ 由身体生理反应而导致情绪体验
二、巴甫洛夫的情绪理论
? 巴甫洛夫认为:人和动物的心理活动,包括人的
一切智慧、行为和随意运动,都是在无条件反射
基础上形成的条件反射。他把条件反射视为机体
与外部世界相互作用的要素,主张采用条件反射
这一客观的实验方法来科学地研究主观心理现象,
强调一切主观活动都是由客观外界所决定的,坚
持机体与环境、心理与生理、主观与客观的辨证
统一。
二、巴甫洛夫的情绪理论
巴甫洛夫的情绪理论是巴甫洛夫条件反射
学说的一个组成部分。
一方面把情绪和“本能”并提,认为情绪激动
乃是在皮质控制力减弱条件下极其复杂的无条件反
射的优势和暴乱。
另一方面把情绪与大脑皮层神经活动的动力定
型的建立联系在一起。
他认为动力定型的建立过程,建立的完成过程,
定型的维持和它的破坏,在主观上就构成我们各种
积极和消极的情感。
二、巴甫洛夫的情绪理论
他认为在习惯的生活方式发生改变时,例如失业
或亲人死亡时,还有当心理恐慌和信仰粉碎时,
所经验到的沮丧的情感,其生理基础就是旧的动
力定型受到破坏,新的定型又难以建立起来。
人的环境以及因它而产生的某种变化对他所具有
的意义愈大,情感体验就愈深刻。由此而产生的
暂时性神经联系系统的改造便引起了兴奋过程。
三、凯农丘脑情绪理论
本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生理学家坎农
( W.B.Cannou)通过实验证明,情绪不能用
生理变化的知觉来解释,他认为控制情绪乃
中枢神经而非周围神经系统。坎农根据以下
事实提出了情绪的丘脑学说。 凯农丘脑情
绪理论 (1927)基本观点,
(1)个体的生理变化在各种情绪状态下并无
多大差异,但个人却可以体验到各种不同的
情绪;
(2)个体的生理变化较慢,而个体的情绪瞬
息万变,因此生理变化不能成为个体情绪的
主要来源;
三、凯农丘脑情绪理论
(3)个体生理变化可由药物改变,但个体的情
绪变化很少或不可能受药物的影响。人们不
能企图用药物制造一个人的情绪体验;
(4)控制和调节个体情绪系统的不是周围神经
系统,而是在丘脑部位引起的神经冲动通过
丘脑这一中转站,把一部分信息传到大脑皮
层那个,一部分到交感神经系统,引起内脏
变化 ;传到大脑皮层的信息经分析,综合,
产生情绪体验,传到内脏骨髓的信息产生生
理活动.在此情况下,大脑皮层产生的情绪
体验与内脏骨髓的生理活动一起产生情绪。
三、凯农丘脑情绪理论
<1>切去脑皮层(丘脑保留)的动物表现过分的愤怒
反应,丘脑切除,其反应消失;
<2>丘脑单侧的伤害,增加来自身体该侧面的情绪成
分;
<3>在人类,影响丘脑一边的瘤,则影响单侧的情绪
表现;
<4>轻度的麻醉引起脑皮层对下级中枢控制的短暂减
弱或疾病引起的永久损害,发出自由而时常持久的流泪与
哭的表情。
三、凯农丘脑情绪理论
他认为当丘脑神经过程被激动起来时,专业性质
的情绪才附加到简单的感觉上,他认为丘脑是情
绪的控制中心。他认为来自外界刺激而产生的知
觉被传送到丘脑,丘脑对其进行加工后传送到皮
层产生情绪体验,同时丘脑又通过激活内脏和骨
骼机产生外围的一切生理变化。坎农的学说是
1927年提出,其中一部分工作由其弟子巴德
( P.Bard)完成,故称“坎巴两氏情绪学说”。
四、情绪的认知 ~ 评估理论
? 情绪的认知 ~ 评估理论 (阿诺德创立 )
基本观点:人类情绪产生是由 1储存在头脑中德经验以及
通过表象活动所引起,
即:对刺激情形的估价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情绪活动
? 概括,
(1)詹姆士.兰格理论:刺激 ~身体变化 ~情绪性
(2)坎农.巴德理论:刺激 ~丘脑转换 ~情绪产生
(3)阿诺德理论:情绪情境 ~评估 (大脑皮层 )~情绪产生
五、沙赫特和辛格的情绪三因素理
论 ? 沙赫特和辛格的情绪三因素理论
基本观点,情绪的机制是由认知参与,认知对环
境的评价,生理唤醒的评价的过程
情绪的产生不是单纯由外界环境决定,或由有机
体内部的生理变化决定,而是外界环境刺激,有
机体内部的生理变化和人的认知因素三者互相作
用的结果,而人的认知因素在情绪产生过程中有
很重要的作用,
实验研究
? 实验对象:大学生
? 方法,(1)注射肾上腺素 ~ 唤醒生理活动
(2)指导语
a.第一组被试:注射维生素 ~ 心悸,手抖,脸发
烧 (热 )
b.第二组:同上 ~ 身体发抖,教发麻
c.第三组:同上 ~ 不说结果
(1)if 情绪由生理机制引起 then 三组被试反应应该一
致
(2)if 情绪由外界环境因素引起 then 三组被试反应随
所处环境不同而不同
(3)实验结果:情绪产生于生理,环境,认知三者因
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艾利斯的 ABC理论
? 该理论是由美国临床心理学家阿尔伯特 ·艾利斯于 60年代
创立的一种心理治疗体系,他认为人有其固有本性,人的
先天倾向中有积极的取向,也有消极的本性,换句话说人
有趋向于成长和自我实现这样的内在倾向,同时也具有非
理性的不利于生存发展的生活态度倾向,而且艾利斯更强
调后一种倾向,他认为正是这种非理性的生活态度,导致
心理失调。
? 艾利斯认为人的情绪来自人对所遭遇的事情的信念、评价、
解释或哲学观点,而非来自事情本身。情绪和行为受制于
认知,认知是人心理活动的“牛鼻子”,把认知这个“牛
鼻子”拉正了,情绪和行为的困扰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得到
改善。
艾利斯的 ABC理论
? A代表诱发事件( Activating events)
? B代表信念( Beliefs)是指人对 A的信念、认知、评价或
看法
? C代表结果即症状( Consequences)
艾利斯认为并非诱发事件 A直接引起症状 C,A与 C之间还
有中介因素在起作用,这个中介因素是人对 A的信念、认
知、评价或看法,即是信念 B,艾利斯认为人极少能够纯
粹客观地知觉经验 A,总是带着或根据大量的已有信念、
期待、价值观、意愿、欲求、动机、偏好等来经验 A。
艾利斯的 ABC理论
? 因此,对 A的经验总是主观的,因人而异的,同样的 A在
不同的人会引起不同的 C,主要是因为他们的信念有差别
即 B不同。换言之,事件本身的刺激情境并非引起情绪反
应的直接原因。个人对刺激情境的认知解释和评价才是引
起情绪反应的直接原因。
在 ABC理论中,D代表治疗( disputing)通过 D来影
响 B,认识偏差纠正了,情绪和行为困扰就会在很大程度
上解除或减轻,最后达到 E效果( effects),负性情绪得到
纠正。
非理性的生活态度
① 倾向于进行畸形的思维(如强迫思维)。
②倾向过于易受暗示影响。
③倾向于过度概括化以偏概全。
④倾向于要求尽善尽美,认为不是完美的就是无用的。
⑤倾向于对他人的过分要求。
⑥倾向于追求绝对化,肯定化,不能忍受不确定性。
⑦倾向于夸大负性事件的危害性。
⑧倾向于自暴自弃。
⑨倾向于自我贬低。
⑩倾向于过分关注自身的机体的变化。
第八章 动机与意志
一、什么是动机
人们总是在试图解释自己或他人行为的原
因,心理学家们一般用动机 (motive)这一术语
对此进行描述。所谓动机,是指引发并维持活
动的倾向。它涉及这样三个方面的问题:①引
发行为的起因是什么?② 使行为指向某一目的
的原因是什么?③ 维持这一行为的原因是什么?
在许多有关动机的文献中,心理学家们往往用
动机作用 (motivation)这一术语来描述个体发
放出能量和冲动,指引行为朝向某一目的,并
将这一行为维持一段时间的种种内部状态和过
程。
动机是指引起并维持人们从事某项活动,以
达到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
二、动机的形成
1.内在条件:需要
内驱力:在有机体需要的基础上产
生的一种内部推动力,是一种内部刺
激。
1.内在条件:需要
2.外在条件:诱因
所谓诱因,是指能够激起有机体的
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
件或刺激物。如食物的色泽、芳香等。
正诱因,凡是个体趋向或接受它而得到
满足时,这种诱因称为正诱因;
负诱因,凡是个体因逃离或躲避它而得
到满足时,这种诱因称为负诱因。
诱因强度,
赫尔( C.L.Hull) ——“目标梯度”现象
需要(内在条件) —诱因(外在条件)
“拉”和“推”的理论
动机是由需要与诱因共同组成的
? 动机是由需要与诱因共同组成的。因此,动机的强度或力
量既取决于需要的性质,也取决于诱因力量的大小。实验
表明,诱因引起的动机的力量依赖于个体达到目标的距离。
距离太大,动机对活动的激发作用就很小了。人有理想、
有抱负,他的动机不仅支配行为指向近期的目标,而且能
指向远期的目标。因此,空间上邻近的目标,不一定具有
最大的激发作用。动机的社会意义与动机的力量也有直接
的关系。成就理论告诉我们,除了目标的价值以外,个体
对实现目标的概率的估计或期待也有重要的意义。
三、动机的作用
1.激发功能
2.指向功能
3.维持和调节功能
耶克斯 ——多德森定律( Yerks—Dodson Low)
倒,U‖型曲线
四、动机的分类
(一)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1.生理性动机
( 1)饥饿动机
( 2)干渴动机
2.社会性动机
( 1)好奇、探索和操弄
个体对新奇事物注意、探索和操弄
等行为的内在动力称为好奇动机,简称
好奇。
好奇动机在婴幼儿的行为上以 3种方式
表现出来,
( 1)感官探索
( 2)动作操弄
( 3)好问
( 2)成就动机
成就动机指个体在完成某种任务时
力图取得成功的动机。
抱负水平,
指一个人从事活动前,估计自己所
能达到的目标的高低。
罗特( J.B.Rotter),
制约个人抱负水平的两个因素是 ——
个人的成就动机和个人根据已往的成败
经验对自我能力的实际估计。
成就动机理论,
1.麦克莱兰( D.C.McClelland) ——
情绪激发理论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戴维 ·麦克利兰
( David·C·McClelland)是当代研究动机的
权威心理学家。他从 20世纪 4O- 5O年代开
始对人的需要和动机进行研究,提出了著
名的“三种需要理论”,并得出了一系列
重要的研究结论。
成就动机理论,
麦克利兰提出了三种需要理论,他认为个体在工
作情境中有三种重要的动机或需要,
1.成就需要( Need for achievement):争取成功
希望做得最好的需要。
2.权力需要( Need for Power):影响或控制他人
且不受他人控制的需要。
3.亲和需要( Need for affiliation):建立友好亲
密的人际关系的需要。
2.阿特金森 ——期望价值理论
阿特金森( J.W.Atkinson)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作为
麦克利兰( D.C.Mecmelland)的学生和助手从一开始便
参与了成就动机的研究。他遵循托尔曼与勒温的足迹与逻
辑,强调内部的认知过程,采用假设分析的方法,逐步提
出了成就动机的期望 × 价值理论。
Ts=Msⅹ Psⅹ Is
Ms:追求成功的动机
Ps:对成功可能性的估计
Is:成功的激励值
阿特金森的理论
? 阿特金森的理论是第一个重要的系统的成就动机
理论。阿氏对于成就动机理论所做的一个重要贡
献就是他提出了成就动机是由追求成功的动机和
避免失败的动机构成的。这种观点已经为许多心
理学家所接受,并成为许多后继研究的理论基石。
另外,阿氏的理论不仅强调了成就动机对人们行
为的影响,而且也考虑了客观因素(如任务难度)
对人的行为的影响。阿氏理论的期望和价值的运
用还表明他的理论已向认知的方向迈出了有益的
一步。
成就动机和作业选择
—— 成就动机
——回避失败动机
0
20
40
60
80
100
0 0.2 0.4 0.6 0.8 1
主观的成功概率
作业的相对吸引力
3.韦纳 ——成就动机的归因模式
3个维度,
( 1)内归因和外归因
( 2)稳定的归因和非
稳定的归因
( 3)可控制归因和
不可控制归因
4个因素,
( 1)努力
( 2)能力
( 3)运气
( 4)任务难度
归因的三维度模式
三维度
内部的 外部的
稳定的 不稳定 的 稳定的 不稳定 的
不可控
的 可控的
不可控
的 可控的
四因素 能力高 低 努力程 度 任务难 易 运气好 坏
影响成就动机的因素,
( 1)童年所接受的家庭教育
( 2)教师的言行
( 3)竞争和竞赛活动
( 4)学生的学习成绩
( 5)个人对工作难度的看法
( 6)个性因素
( 7)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条件
( 3)交往动机
交往动机又称亲合动机或亲和动
机。交往动机指个体愿意与他人接近,
合作、互惠,并发展友谊的动机。
恐惧对合群行为的作用
( ﹡ 表中比例数误差 ± 2 )
条件
选择的百分比 ﹡
集中 无所谓 单独 合群行为的 强度
高度恐惧
低度恐惧
62.5
33.2
28.1
60.0
9.4
7.0
0.88
0.35
(二)长远的、概括的动机和暂时的、具体
的动机
(三)高尚动机和低级动机
(四)主导动机和辅助动机
(五)意识动机和潜意识动机
(六)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五、动机冲突
☆ 双趋冲突 指两种对个体都具吸引力的
需要目标同时出现,而由于条件限制,
个体无法同时采取两种行动所表现出的
动机冲突。
B( +) A( +) 个体
☆ 双避冲突 指个体回避一个威胁性目标
的同时,又面临另一个威胁性目标的出
现。
A(-) 个体 B(-)
☆ 趋避冲突 指个体的动机为满足某一需
求指向一个目标的同时又受威胁而需要
回避。
个体 A( ± )
六、动机的理论
(一)享乐主义理论
边沁( J.Bentham)
(二)本能理论
麦独孤( W.McDougall)
弗洛伊德( S.Freud)
(三)驱力理论和诱因理论
赫尔 ——内驱力降低理论
(四)认知 ( cognition)、期望
(expectancy)和归因 ( attribution) 理论
费斯廷格( L.Festinger) ——
―认知失调”论( cognitive dissonance theory)
罗特( J.Rotter) ——社会学习理论
海德( F.Heider) ——动机的归因理论
(五)唤醒或激活理论
赫布( Hebb)和伯林( Berline) ——
最佳唤醒理论
学习动机
一、学习动机的概念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
的内部动力。其结构包括学习需要、学
习自觉性、学习态度、学习兴趣等。
二、学习动机的作用
1.引起学习的作用;
2.维持学习的作用;
3.强化学习的作用;
4.调整学习的作用。
1.强化学习;
2.集中注意;
3.快速反应。
三、学习动机的激发
1.提出明确而又适度的期望和要求
2.给予清楚而又及时的反馈
3.注意评估、反馈和奖励的频率
4.了解学生对奖励的估价
5.使所有学生都有得到奖励的可能性
第九章 动机与意志
一、什么是动机
人们总是在试图解释自己或他人行为的原因,心理学家
们一般用动机 (motive)这一术语对此进行描述。所谓动
机,是指引发并维持活动的倾向。它涉及这样三个方面
的问题,
①引发行为的起因是什么?
② 使行为指向某一目的的原因是什么?
③ 维持这一行为的原因是什么?
在许多有关动机的文献中,心理学家们往往用动机作
用 (motivation)这一术语来描述个体发放出能量和冲动,
指引行为朝向某一目的,并将这一行为维持一段时间的
种种内部状态和过程。
动机是指引起并维持人们从事某项活动,以达到一定
目标的内部动力。
他为什么打破商店的橱窗玻璃?
? 有个小伙子在参加社交集会时被一位年轻姑娘出众的姿色
和魅力迷住了。他鼓足勇气采取了行动。他满脸堆笑地笑
着迎上去,他想她不会拒绝。这似乎奏效了,她微笑着向
他走来,他感到希望就在眼前,但这种希望却骤然消失了。
因为她并没有在他的面前停下,而是去拥抱他身后高大的
陌生人。后来,这个小伙子和他几个粗暴的同伴一起被逮
捕了,因为他们用石头打破了商店的橱窗玻璃。
? 他为什么打破商店的橱窗玻璃?他的动机是什么?
? 受挫折感的驱使做出不友好或侵犯性的行为;
? 为了给那些粗暴的朋友留下印象或得到他们的接
纳;
? 这样做新奇而又令人兴奋;
? 神经疾病,荷尔蒙不平衡或者遗传缺陷;
? 是过去某一时间习得的,因为这种攻击行为曾得
到了奖赏。
二、动机的形成条件
1.内在条件:需要
内驱力:在有机体需要的基础上产
生的一种内部推动力,是一种内部刺
激。
1.内在条件:需要
2.外在条件:诱因
所谓诱因,是指能够激起有机体的
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
件或刺激物。如食物的色泽、芳香等。
诱因的种类
正诱因,凡是个体趋向或接受它而得到满足
时,这种诱因称为正诱因;
负诱因,凡是个体因逃离或躲避它而得到满
足时,这种诱因称为负诱因。
诱因强度,
赫尔( C.L.Hull) ——“目标梯度”现象
需要(内在条件) —诱因(外在条件)
“拉”和“推”的理论
动机是由需要与诱因共同组成的
? 动机是由需要与诱因共同组成的。因此,动机的强度或力
量既取决于需要的性质,也取决于诱因力量的大小。
? 实验表明,诱因引起的动机的力量依赖于个体达到目标的
距离。距离太大,动机对活动的激发作用就很小了。人有
理想、有抱负,他的动机不仅支配行为指向近期的目标,
而且能指向远期的目标。因此,空间上邻近的目标,不一
定具有最大的激发作用。动机的社会意义与动机的力量也
有直接的关系。成就理论告诉我们,除了目标的价值以外,
个体对实现目标的概率的估计或期待也有重要的意义。
三、动机的作用
1.激发功能
2.指向功能
3.维持和调节功能
耶克斯 ——多德森定律( Yerks—Dodson Low)
倒,U‖型曲线
四、动机的分类
(一)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1.生理性动机
( 1)饥饿动机
( 2)干渴动机
2.社会性动机
( 1)好奇、探索和操弄
个体对新奇事物注意、探索和操弄
等行为的内在动力称为好奇动机,简称
好奇。
好奇动机在婴幼儿的行为上以 3种方式
表现出来,
( 1)感官探索
( 2)动作操弄
( 3)好问
( 2)成就动机
成就动机指个体在完成某种任务时
力图取得成功的动机。
抱负水平,
指一个人从事活动前,估计自己所
能达到的目标的高低。
罗特( J.B.Rotter),
制约个人抱负水平的两个因素是 ——
个人的成就动机和个人根据已往的成败
经验对自我能力的实际估计。
成就动机理论,
1.麦克莱兰( D.C.McClelland) ——
情绪激发理论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戴维 ·麦克利兰
( David·C·McClelland)是当代研究动机的
权威心理学家。他从 20世纪 4O- 5O年代开
始对人的需要和动机进行研究,提出了著
名的“三种需要理论”,并得出了一系列
重要的研究结论。
成就动机理论,
麦克利兰提出了三种需要理论,他认为个体在工
作情境中有三种重要的动机或需要,
1.成就需要( Need for achievement):争取成功
希望做得最好的需要。
2.权力需要( Need for Power):影响或控制他人
且不受他人控制的需要。
3.亲和需要( Need for affiliation):建立友好亲
密的人际关系的需要。
2.阿特金森 ——期望价值理论
阿特金森( J.W.Atkinson)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作为
麦克利兰( D.C.Mecmelland)的学生和助手从一开始便
参与了成就动机的研究。他遵循托尔曼与勒温的足迹与逻
辑,强调内部的认知过程,采用假设分析的方法,逐步提
出了成就动机的期望 × 价值理论。
Ts=Msⅹ Psⅹ Is
Ms:追求成功的动机
Ps:对成功可能性的估计
Is:成功的激励值
阿特金森的理论
? 阿特金森的理论是第一个重要的系统的成就动机理
论。阿氏对于成就动机理论所做的一个重要贡献就
是他提出了成就动机是由追求成功的动机和避免失
败的动机构成的。这种观点已经为许多心理学家所
接受,并成为许多后继研究的理论基石。另外,阿
氏的理论不仅强调了成就动机对人们行为的影响,
而且也考虑了客观因素(如任务难度)对人的行为
的影响。阿氏理论的期望和价值的运用还表明他的
理论已向认知的方向迈出了有益的一步。
成就动机和作业选择
—— 成就动机
——回避失败动机
0
20
40
60
80
100
0 0.2 0.4 0.6 0.8 1
主观的成功概率
作业的相对吸引力
3.韦纳 ——成就动机的归因模式
3个维度,
( 1)内归因和外归因
( 2)稳定的归因和非
稳定的归因
( 3)可控制归因和
不可控制归因
4个因素,
( 1)努力
( 2)能力
( 3)运气
( 4)任务难度
归因的三维度模式
三维度
内部的 外部的
稳定的 不稳定 的 稳定的 不稳定 的
不可控
的 可控的
不可控
的 可控的
四因素 能力高 低 努力程 度 任务难 易 运气好 坏
影响成就动机的因素,
( 1)童年所接受的家庭教育
( 2)教师的言行
( 3)竞争和竞赛活动
( 4)学生的学习成绩
( 5)个人对工作难度的看法
( 6)个性因素
( 7)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条件
( 3)交往动机
交往动机又称亲合动机或亲和动
机。交往动机指个体愿意与他人接近,
合作、互惠,并发展友谊的动机。
恐惧对合群行为的作用
( ﹡ 表中比例数误差 ± 2 )
条件
选择的百分比 ﹡
集中 无所谓 单独 合群行为的 强度
高度恐惧
低度恐惧
62.5
33.2
28.1
60.0
9.4
7.0
0.88
0.35
动机的种类
(二)长远的、概括的动机和暂时的、具体
的动机
(三)高尚动机和低级动机
(四)意识动机和潜意识动机
(五)主导动机和辅助动机
? 根据动机对行为作用的大小和地位,可以将动机分为主
导动机和非主导动机。
? 主导动机是个体最重要、最强烈的、对行为影响最大的
动机。
? 非主导动机是强度相对较弱、处于相对次要地位的动机。
人的行为实际上是由不同重要性的动机构成的动机
系统决定。在这个动机系统中,主导动机可以抑制那些
与其目标不一致的动机,对个体的行为起决定性作用;
非主导动机则起辅助作用。通常所说的, 公而忘私, 就
是主导动机作用的体现。在这里,,公, 是主导动机,
,私, 则是非主导动机。
(六)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 根据引起动机的原因,可以将动机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
机。 内部动机是由内部因素引起的动机,外部动机则是由
外界的刺激的作用而引起的。
? 例如,有的儿童刻苦学习是因为他们在学习方面有强烈的
好奇心、求知欲、兴趣、责任心、上进心等,这种学习动
机就是内部动机;有的儿童努力学习只是为了得到父母和
教师的表扬和奖励,避免受到批评和惩罚,这种学习就是
外部动机。
? 相对而言,内部动机比较稳定,会随着目标的实现而增强;
而外部动机则是不稳定的,往往会因目标的实现而减弱。
应当指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的划分不是绝对的,在一
定条件下,外部动机可以转化为内部动机。个体的许多社
会性动机就是通过外部动机转化而来的。
五、动机冲突
☆ 双趋冲突 指两种对个体都具吸引力的需要目
标同时出现,而由于条件限制,个体无法同
时采取两种行动所表现出的动机冲突。
B( +) A( +) 个体
五、动机冲突
☆ 双避冲突 指个体回避一个威胁性目标的同
时,又面临另一个威胁性目标的出现。
A(-) 个体 B(-)
五、动机冲突
☆ 趋避冲突 指个体的动机为满足某一需求指
向一个目标的同时又受威胁而需要回避。
个体 A( ± )
六、动机的理论
(一)享乐主义理论
边沁( J.Bentham)
六、动机的理论
(二)本能理论
? 麦独孤( W.McDougall)
? 弗洛伊德( S.Freud)
本能理论是最早出现的行为动力理论。本能理论的基
本观点是人的行为主要地受人体内在的生物模式驱动,
不受理性支配。最早提出本能概念是生物进化论的创始
人达尔文。而在动机心理研究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的则
是詹姆斯、麦独孤和弗洛伊德。詹姆斯( W,James)
把本能定义为“无需事先经过教育就能自动完成的这样
一种方式的动作官能”。饥渴、性等本能概念称为生物
本能,又把模仿、竞争、恐惧、同情、建设、清洁、母
性等称为社会本能。
詹姆斯,心理学原理 (英文版 ).第 1卷,1890.193
(三)驱力理论和诱因理论
赫尔 ——内驱力降低理论
? 驱力理论产生于 20世纪 20年代。霍尔( G,S,Hall)
是最早提出驱力理论的心理学家,而让驱力理论得以大
力推广的是赫尔。
? 赫尔( C,L,Hull)认为,机体的需要产生内驱力。内
驱力激起有机体的行为。内驱力是一种中间变量,其力
量大小可以根据剥夺时间的长短或引起行为的强度或能
量消耗,从经验上加以确定。但他认为,剥夺的持续时
间是一个相当不完善的指标,因而强调用行为的力量来
衡量。
? 在赫尔的理论中,内驱力主要有两种:原始性内驱力和
继发性内驱力。
(四)认知、期望和归因理论
费斯廷格( L.Festinger)“认知失调”论( cognitive
dissonance theory)
费斯廷格提出,每个人都有一个认知系统或认知结构,
认知结构是由知识、观念、观点、信念等组成。认知结
构中的每一种具体的知识、观念、观点、信念都可以看
作是一个认知元素。所有认知元素之间存在三种关系,
即协调、不协调和不相关。
罗特( J.Rotter) ——社会学习理论
费斯廷格( L.Festinger)“认知失调”论
当认知元素之间协调一致时,人就会保持这种协调状态,觉
得心安理得,不去改变态度。而当认知元素之间相互矛盾,处
于不和谐状态时,人就会感到紧张、焦虑、不安。此时个体就
会设法消除矛盾以减少或解除这种失调状态,使认知元素之间
达成协调、统一。人们不但尽力去消除失调状态,也会尽力回
避那些将会增加或产生不协调的情境。
费斯廷格主张,认知元素之间的不协调强度越大,则人们想
要减轻或消除这种不协调关系的动机也越强。 认知不协调的强
度取决于两个方面的因素,
一是认知元素对于个体的相对重要性;
二是不协调的认知元素的数量, 不协调认知元素数量越多,它
与认知元素总量的比例就越大,那么失调程度就越高。
韦纳( B,Weiner)、海德( F.Heider)
——动机的归因理论
? 成就归因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韦纳( B,Weiner)。
? 归因是指个体对自己成功与失败原因的看法与解释。
? 韦纳认为,人们对成败的归因是行为的基本动力。韦
纳把人们对成败的归因归纳为能力、努力、态度、知
识、运气、帮助、兴趣等方面。他认为,具体的归因
并不重要,重要是个体归因的维度。他将个体归因的
维度分成控制点、稳定性、可控性三个维度。根据控
制点维度,可将原因分成内部和外部。根据稳定性维
度,可将原因分为稳定和不稳定。根据可控性维度,
又可将原因分为可控的和不可控的。
韦纳研究归因的最基本的结论
? 韦纳通过一系列的研究,得出一些归因的最基本的结论,
? ( 1)个人将成功归因于能力和努力等内部因素时,他会感到
骄傲、满意、信心十足,而将成功归因于任务容易和运气好等
外部原因时,产生的满意感则较少。相反,如果一个人将失败
归因于缺乏能力或努力,则会产生羞愧和内疚,而将失败归因
于任务太难或运气不好时,产生的羞愧则较少。而归因于努力
比归因于能力,无论对成功或失败均会产生更强烈的情绪体验。
努力而成功,体会到愉快;不努力而失败,体验到羞愧。因此,
努力而失败也应受到鼓励。
? ( 2)在付出同样努力时,能力低的应得到更多的奖励。
? ( 3)能力低而努力的人受到最高评价,而能力高而不努力的
人受到最低评价。因此,韦纳总是强调内部、稳定和可控性的
维度。
学习动机
一、学习动机的概念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其结
构包括学习需要、学习自觉性、学习态度、学习兴趣
等。
二、学习动机的作用
1.引起学习的作用;
2.维持学习的作用;
3.强化学习的作用;
4.调整学习的作用。
三、学习动机的激发
1.提出明确而又适度的期望和要求
2.给予清楚而又及时的反馈
3.注意评估、反馈和奖励的频率
4.了解学生对奖励的估价
5.使所有学生都有得到奖励的可能性
第二节 意 志
? 一、意志的概念
? 二、意志的过程与结构
? 三、意志的品质
? 不断地向你的智力和忍受力的极限挑战,并帮助和促使你
去延伸这些极限。
? ——哈佛大学语
? 人的生命似洪水在奔腾,不遇着岛屿和暗礁,难以激起美
丽的浪花。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孟子曾经说过:“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
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 意志在目标的选择和确定以及对自己行为的自觉调节方式
和水平方面均有重要影响。
引言
? 人的有意识行为是在意志的调节下进行的。
意志具有引发行为的动力作用,但比一般动
机更具有选择性和坚持性。法国生物学家巴
斯德( L.Posteur)有一段名言:“立志、工
作、成功,是人类活动的三大要素。立志是
事业的大门,工作是登堂入室的旅程。这旅
程的尽头就有个成功在等待着。”意志对学
生的成才、成事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一、意志的的概念
? (一)含义 意志是指一个人自觉地确定目的,
并根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
难,从而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
? 人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并非是消极被动的,而是积极
的能动的。人在反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不仅接受
内外刺激的作用,产生认识和情绪情感,而且要采
取行为,反作用于客观世界。人根据对客观事物的
认识,先在头脑中确定行动的目的,然后根据这个
目的来支配自己的行动,并力求实现此目的,这种
心理活动就是意志,由意志支配的行动称为意志行
动。人有了意志,就能够积极地改造世界,改造自
身,从而成为世界的主人。
? 人根据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先在头脑中确定行动的目的,然
后根据这个目的来支配自己的行动,并力求实现此目的,这
种心理活动就是意志。由意志支配的行动称为意志行动。
? 意志行动是在一定的思想动机的支配下产生的,而正确高尚
的动机则来于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和科学的世界观。在
人的行为活动过程中,行为的目的则是克服一切困难的力量
源泉,目的越正确、崇高,就越能激起克服困难的力量。
? 斯大林说:“伟大的目的产生伟大的毅力。”
? 李时珍年青时就立下了雄心壮志,以救天下病人为己任,走
遍万水干山,尝遍百草,历经了 27年的艰辛,毫不动摇,完
成 195万字的巨著。
(二)意志行动的特征
? 1.意志行动是有自觉目的性的行动
? 2.意志行动与克服困难相联系
? 3.意志对行动的调节作用
1.意志行动是有自觉目的性的行动
? 恩格斯说:“我们并不想否认,动物是具有从事
有计划的、经过思考的行动的能力的 …… 但是一
切动物的一切有计划的行动,都不能在自然界上
打下它们意志的印记,这一点只有人才能做到。
一句话,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世界,单纯以自
己的存在来使自然界改变,而人则通过他所做出
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
然界。这便是人同其他动物的最后的本质的区别,
而决定这一区别的还是劳动。”
? 人类则是通过自觉的活动来改变自然,在同自然
界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中,支配自然界为人类
服务。在改造自然界的活动中,人类也发生着各
种社会关系,并不断地改变着这种关系。人类的
历史正是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历史,而历史的
每一步都留下了人的意志的痕迹。只有人类才能
预先确定一定的目的,有组织地去逐渐实现这一
目的,也就是说,人类通过意志,通过内部的意
识事实向外部动作的转化,达到认识世界、改造
世界的目的。
2.意志行动与克服困难相联系
? 在人的活动中有许多形式是具有目的性的,但是
有些行动,诸如饭后散步、闲时聊天、观鱼赏花
等并没有明显困难而言,故一般不认为它们是意
志行动。只有那些与克服困难相联系而产生的行
动,才是意志行动。
? 例如,身体欠佳时坚持工作、为按时完成某项重
要任务而奋斗拼搏等。一个人意志坚强的水平往
往以困难的性质和克服困难的努力程度加以衡量。
3.意志对行动的调节作用
? 意志是意识调节功能的表现。
意志对行动的调节作用保证了人的行为的方
向性,调节的最终结果表现为预定目的的实
现。
? 意志对行动的调节作用表现在对认识行动的
发动和抑制两个方面。 发动表现为推动人去
从事为达到预定目的的行为,抑制表现为制
止和预定目的相矛盾的愿望和行动。
3.意志对行动的调节作用
? 意志对行动的调节作用表现在对人的行为的发动
和抑制两个方面。
? 发动表现为推动人去从事为达到预定目的的行动。
例如,为了完成某项工作任务,意志推动人去寻找设备、查
阅资料、请教师傅等。
? 抑制表现为制止与预定目的相矛盾的愿望和行动。
例如约束自己以战胜外界的诱惑和干扰,不做与目的相违背的
事情。
(三)意志与认识、情绪的关系
? 1.意志与认识的关系
首先,意志的产生是以认识过程为前提的,离开了认识
过程,意志便不可能产生。
其次,意志对认识过程也有很大的影响。没有意志努力,
就不可能有认识过程,更不可能使认识过程深入和持久。
例如,观察的组织、有意注意的维持、追忆的进行、解决问题时
思维的展开以及想象的形象化进程等,都离不开人的意志的参与。
2.意志与情绪的关系
2.意志与情绪的关系
? 首先,情绪既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也可以成为意志行动
的阻力。
例如,在工作、学习中,积极的心境、对祖国的热爱和社
会责任感会推动人们努力学习、辛勤劳动。当某种情绪、情感
对认得活动起阻碍或消极作用时,该情绪、情感就会成为意志
行动的阻力。例如,消极的心境、高度的应激状态和害怕困难
的情绪、情感,都会妨碍意志行动的执行,动摇以致削弱人的
意志。
其次,意志能够控制情绪,使情绪服从理智。
例如,人既能够调节和控制由于失败或挫折带来的痛苦或愤
怒的情绪,也能控制和调节由于胜利带来的狂喜和激动,当然
这取决于一个人的意志力水平的高低。
1,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是密
切联系的。
2,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中包含着意志的
成分;同样,意志过程中也包含着认识过
程和情绪情感成分,只是为了研究的需要,
才对统一的心理过程从不同侧面进行分析。
3,当在对人的统一的心理活动进行分析时,
必须注意它们之间存在的密切联系。
二、意志的过程与结构
意志行动,有其发生、发展和完成的历程,这一
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采取决定阶段和执
行决定阶段。 前者是意志行动的开始阶段,它决
定意志行动的方向,是意志行动的动因;后者是
意志行动的完成阶段,它使内心世界的期望、计
划付诸实施,以达到某种目的。
? (一)意志的过程
? (二)意志心理结构
(一)意志的过程
1.采取决定阶段
采取决定阶段一般包含确定目的或目标、制订计划、
心理冲突、作出决策等许多环节。目的是人的行动
所期望的结果。
2.执行决定阶段
执行决定是意志行动的最重要环节。因为即使在做出
决定时有决心,有信心,如果不见之与行动,这种
决心和信心依然是空的,意志行动也就不能完成。
意志行动只有经过执行阶段,才能达到预定的目的;
不执行决定,就没有意志行动可言。
(二)意志心理结构
意志的心理结构是很复杂的,这里主要讨论
意志结构中的几种主要心理成分:期望、抱负
水平、选择和决策。
1.意志行动中的期望
期望是主观上希望发生某一事件的心理状态,
是一种与将来有关的动机。 期望的结果就是意
志行动所欲达到的目的。
2.意志行动的抱负水平
所谓抱负是指个人在做某件实际工作之前估计
自己多能达到的成就目标。
? 例如, 一个人在打靶前估计自己能打中 5环, 但实
际上只打中 4环, 这时就会产生失败感;如果继续
打靶击中 6环, 这时就会产生成功感 。 所以成败感
实际上是个人的抱负水平与实际成就之间所产生的
,负差, ( 成就高于抱负 ) 与, 正差, ( 成就低于
抱负 ) 时的主观体验 。 抱负水平制约着对行动目标
的追求 。 个人的抱负水平是后天形成的 。
? 抱负水平制约着一个人的意志行动。因为要获得成
功和进一步成功的期望会增强人对工作的吸引力,
而失败和对失败的预期会减低对工作的吸引力。
3.意志行动中的选择与决策
? 冯特曾根据动机的特点把意志的基本形式分为三类:冲动动
作、有意动作和选择动作。
? 冲动动作是一种动机引起的行动,例如,儿童看见糖果后直
接就去抓,没有什么思虑和反省。有意动作时意识中有两种
动机,其中之一清晰有力,另一个在意识中逐渐消退,有意
行动是由清晰有力的动机而引起的。选择动作时存在着相互
对立的动机,但哪种动机都很难占优势,通过“动机斗争”,
其中之一被选顶,并由它引起动作。冯特认为选择动作最能
体现出意志的特色。选择是意志的一个基本特征。无论是目
的的确定、计划的制订,或是执行决定,意志都表现出选择
的特征。
三、意志的品质
(一)意志的自觉性
自觉性是指一个人在行动中具有明确的目的,能认
识行动的社会意义,并使自己的行动服从于社会的
要求的意志品质。
与自觉性品质相反的是受暗示性和独断性。受暗示性是指容
易接受别人的影响,不加分析地接受别人的思想和行为,轻
易改变或放弃自己的决定,表现为盲目行动。
(二)意志的果断性
果断性是指一种善于明辨是非、抓住时机、迅速而
合理地采取决定,并实现所做决定的意志品质。
三、意志的品质
(三)意志的坚韧性
坚韧性是指对行动目的的坚持性,并能在行动中保持
充沛的精力和毅力的意志品质。
与坚韧性品质相反的是动摇和顽固。
(四)意志的自制力
自制力是指意志行动中能够自觉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约束自己的动作和言语的品质。自制力反映着意志
对行动的抑制职能。
第十章 人 格
? 第一节 人格的概述
? 第二节 气质与性格
? 第三节 人格的理论
? 第四节 人格的测量
第一节 人格的概述
引 言
? 人格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词汇,人格一
词有多种解释:有时是指人品,与品格同义,在
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是从伦理道德出发运用“人
格”一词对人的行为进行评价。如说某某人人格
高尚。某某人人格卑劣,某某人缺乏人格。有时
是指权利义务主体的资格,这是从法律上的一般
解释,如说侵犯了某人的人格权 …… 心理学对人
格也有自己的解释。
人格裂变的姑娘
试想一下,如果你的周围,有一个人,有 17个名字,17
种不同的装扮,17种不同的发式,17种不同的声调和面
孔,17种不同的性格,17种不同的生活,您会有怎样的
感觉?我想,你一定会感到非常惊异和迷惑。您首先的
反应可能是不信,这太超乎我们的想象了,这能是真的
吗?可是,这恰恰就是纪实体的心理分析小说, 人格裂
变的姑娘, 中主人公西碧尔的现实。这部小说除了人名
是假的,其它事实几乎都是真实、未加修饰的。她就是
存在着 17种不同的装扮、声调、面孔、性格和生活的那
个人,活生生的人。心理学上,把这种一个人具有多种
人格的现象,称做, 多重人格, 。
一、人格的概念
? 人格,又称个性,源于拉丁语 persona,原意是指
古希腊罗马时代的喜剧演员在舞台上扮演角色所
戴的假面具,它代表剧中人物的角色和身份,表
现剧中人物的某种典型心理。如狡诈的人,忠厚
老实的人,等等。
? 心理学沿用其含义,把一个人在人生舞台上扮演
的角色的种种行为的心理活动都看作是人格的表
现。因此,各种心理学著作中都把人格看成是是
人与人区别开来的独特的心理特性。
关于人格的定义
人格是一个多侧面、多层次、复杂的统一体。
? 据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 G.Allport ) 1937年统计,人格
定义已达 50多种,人格的现代定义也有 15种之多。人格定
义的不同,反映了心理学家们对人格研究的侧重点不同以
及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的不同。
总体说来,人格的定义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罗列式定义 认为人格是个人所有属性的组合,一般只是列
举出属于人格的东西 ;
整合式定义 强调人格的组织性和整合性;
层次型定义 认为人格不仅是有组织的,而且这种组织是有
层次的;
适应性定义 强调个体对环境的适应,认为人格是个体在社
会生活中形成的独特的适应方式;
区别性定义 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区别,即独特性。
关于人格的定义
? 我国心理学界一般认为,每个人的行为、心理都
有一些特征,这些特征的总和就是人格。人格特
征可以是外在的,也可以是隐藏在内部的。
? 人格是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它表现为个体
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情绪、需要、动机、兴趣、
态度、价值观、气质、性格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
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使个体在社
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心身组织。 黄希
庭( 2002)
二、人格因素及其结构
人格是一个系统,并非由单一特征构成,
它是受一定个性倾向性制约的心理特征组
合而成的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其中包含
着许多成分。
? 知 — 情 — 意系统
? 心理状态系统
? 人格动力系统
? 心理特征系统
? 自我调控系统
国内人格因素结构模型
人格因素结构,
? 最上层是个性意识倾向性,核心是世界观,它反映一个人
的生活原则,是人格的主导因素。是人进行活动的基本动
力,决定人对事物态度和行为的内部动力系统。
? 中层是态度体系 。是主体对特定社会事物所持有的评价系
统和行为倾向,它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因素构成。
? 下层为行为特征,是个体心理活动和外显行为的情感特征、
意志特征和理智特征,它直接影响学习和智力活动的人格
因素。
? 人格结构的底层是气质 。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是
性格形成的自然基础。
三、人格结构的动力特征
? 人格结构的系统性
? 人格的完整性
人格的整体性是指构成人格的各种心理成份不是
相互独立的,也不是机械地联合在一起,而是错
综复杂地相互联系、交互作用,构成个体整个心
理面貌的完整的功能系统。
? 人格的复杂性
? 人格的稳定性与可塑性
人格的稳定性与可塑性
? 人格的稳定性是指,个体的人格特征具有跨时间的持续性
和跨情景的一致性。人格特征跨时间的持续性是指人格具
有相当的稳定性,不会在短时间内有很大变化。因此人们
常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 人格的稳定性是相对的,人格的特征也是可以变化的,从
而使人格具有可塑性的特征。
例如,具有决定意义的环境因素和机体因素会使个体的人
格特征发生改变。例如,一个平时很乐观的人,可能因一
次重大的打击而变得郁郁寡欢。应当指出,人格的变化不
同于行为的变化。行为变化是由情境引起的、暂时的变化,
而人格的变化则是内在的特质的变化,具有永久性。例如,
一个很温和的人,也会偶尔因急躁而发脾气。这是行为的
暂时变化。如果他从原来宽松的环境中来到一个充满压力
的环境中生活,他变成了一个急躁的人,经常会发脾气。
这就是人格变化。
第二节 气质与性格
? 一、气质及其学说
一、气质及其学说
(一)什么是气质
气质 是个人生来就具有的典型的、
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
强度、速度、稳定性、指向性
一、气质及其学说
(二)气质的学说
1、气质的 体液说
2、阴阳五行说
3、气质的体型说
4、气质的血型说
5、气质的激素说
6、气质的活动特性说
1、气质的体液说
?古希腊医学家恩培多克勒( Empedocles,
约公元前 483一前 423)的,四根说,。
?希波克拉特( Hippocrates,公元前 460一
前 377)的,四液说,。
恩培多克勒的“四根说”
? 四根:土、水、火、空气
? 固体的部分是土根,液体的部分是水根,
维持生命的呼吸是空气根,血液主要是火
根;思维是血液的作用。
? 火根离开了身体,血液变冷些,人就入眠。
火根全部离开身体,血液就全变冷,人就
死亡。
希波克拉特的“四液说”
? 血 液 ---多血质 ---热 —湿 (温而润) --- 春天
? 粘 液 ---粘液质 ---寒 —湿 (冷酷无情) ---冬天
? 黄胆汁 ---胆汁质 ---热 —干 (热而躁) ---夏天
? 黑胆汁 ---抑郁质 ---寒 —干 (冷而躁) ---秋天
2、阴阳五行说
孔子:“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捐乎?
狂者进取,捐者有所不为也。”
?“狂者”相当于多血质的人,
?“捐者”相当于粘液质的人,
?“中行”一类的人相当于“中间型”
2、阴阳五行说
?, 黄帝内经 ·灵枢,,根据阴阳五行学
说把人的某些心理特点与生理解剖特点联
系起来。按阴阳的强弱,分为太阴、少阴、
太阳、少阳,阴阳平和五类人。
? 又根据五行法则把人分为金、木、水、火、
土五种类型。
3、气质的体型说
? 德国精神病学家克瑞奇米尔( Kretschmer,
1925)根据他对精神病患者的临床观察,
提出按体型划分人的气质类型的理论。
? 肥胖型 (身材短胖,圆肩阔腰), 易患躁
狂抑郁症;好社交,通融,健谈,活泼,
好动,表情丰富,情绪不定;此谓躁郁性
气质( cyclotymes temperament)。
3、气质的体型说
? 瘦长型 (高瘦纤弱、细长、窄小),易患
精神分裂症;不善社交,内向,退缩,世事
通融,害羞沉静,寡言多思;此谓分裂性气
质( schizothymes temperament)。
? 斗士型 (骨肉均匀,体态与身高成比例):
易患癫痫症;其特点是:正义感强,注意礼
仪,节俭,遵守纪律和秩序;此谓粘着性气
质( visk?ses temperament)。
3、气质的体型说
? 美国心理学家谢尔登( Shelden,1940,
1950)把体型分为三类,
? 内胚叶型(柔软、丰满、肥胖)
? 中胚叶型(肌肉骨骼发达、结实强壮、体态
呈长方形)
? 外胚叶型(虚弱、瘦长)
3、气质的体型说
? 内胚叶型 的人图
舒服,闲适,乐
群(称为内脏气
质型)。
3、气质的体型说
? 中胚叶型 的人好活
动、自信、独立性
强、爱冒险,不太
谨慎(称肌肉气质
型)。
3、气质的体型说
? 外胚叶型 的人爱思
考,压抑、约束,
好孤独(称为脑髓
气质型)。
4、气质的血型说
?日本学者古川竹二( 1927),
? A型气质的特点是温和、老实稳妥、多疑、伯羞、
依赖他人、受斥责就丧气;
? B型气质的特点是感觉灵敏,恬静、不怕羞、喜
社交、好管事;
? AB型的气质特点是上述两者的混合型;
? O型气质的特点是志向坚强、好胜、霸道、不听
指挥、喜欢指使别人、有胆识、不愿吃亏。
5、气质的激素说
? 伯曼( L,Berman)等人提出,人的气质
是由某种内分泌腺的活动所决定的。他根
据人的某种内分泌腺特别发达而把人划分
为甲状腺型、脑下垂体型、肾上腺型、副
甲状腺型以及性腺过分活动型。
6、气质的活动特性说
? 美国心理学家巴斯( Buss,1975)用活动
性、情绪性、社交性和冲动性等反应活动
的特性为指标,区分出四种气质类型。
? 活动性 的人总是抢先迎接新的任务,爱活
动,不知疲倦。
6、气质的活动特性说
? 情绪性 的人觉醒程度和反应强度大 。
? 社交性 的人渴望与他人建立密切的联系。
? 冲动性 的人缺乏抑制能力。
(三)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与气质
?神经过程的强度
?神经过程的均衡性
?神经过程的灵活性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及特征
神经类型
(气质类型) 强度 均衡性 灵活性 行为特点
兴奋型
(胆汁质) 强 不均衡
攻击性强,易兴奋,
不易约束,不可抑制
活泼型
(多血质) 强 均衡 灵活
活泼好动,反应灵活,
好交际
安静型
(粘液质) 强 均衡 惰性
安静、坚定、迟缓、
有节制、不好 交际
抑制型
(抑郁质) 弱
胆小畏缩,消极防御
反应强
(四)气质与实践活动
1、如何评价气质在活动中的作用
( 1)气质不能决定人的价值观,它只能使个
性带有一定的色彩。
( 2)每一种气质类型都有优点和缺点,都有
可能在事业上取得成就。
( 3)气质也不仅仅是影响活动的动力,而且
可能影响活动的效率。
(四)气质对待
2、气质与职业活动
( 1)要使个人的气质特征适应于职业活动的
客观要求;
( 2)在选拔人才和安排工作时应考虑个人的
气质特点。
(四)气质对待
3、气质与教育工作
( 1)教师应当认识到每一个学生的气质都有
优点和缺点,都有可能掌握知识技能,形
成优良的个性品质,成为有价值的社会成
员。
(四)气质对待
( 2)对于不同气质类型的学生应取不同的教
育方式和方法。
( 3)要教育学生正确剖析自己气质的优缺点,
加强行为的自我修养,克服自己气质的消
极面、发扬其积极面。
教师的气质特点
二、性格及其形成
(一)什么是性格
性格是个体在对现实的态度及其相应的行为
方式中表现出来的稳定而有核心意义的心理
特征。
性格是指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方面表
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
?性格是具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
?“性格决定命运”?
性格与个体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关系密切
? 性格首先表现为个体对现实的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
式。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通过认知活动了解到现实
世界的一定对象或活动与自己需要的关系:有的能
满足自己的需要;有的妨碍自己需要的满足。在这
种认识的基础上,人们会形成一定的态度,产生一
定的情感反应和行为倾向:喜欢那些能满足自己需
要的对象,并乐于从事自己喜欢的活动;讨厌那些
妨碍满足自己需要的对象,不愿意从事自己不喜欢
的活动。
? 例如,人们在学习活动中,由于经常失败或遭到挫折,就
会产生厌恶学习的情绪。在行为方式上就会表现出对学习
活动的消极对待,如懒惰等。
性格是个体稳定的心理特征
? 人的性格是个性心理特征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不是
一个人一时性的偶然表现。只有当他们巩固下来,
成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或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才
能称之为性格。
例如,一个学生因为偶然的原因而撒谎,我们就不
能认定他, 不诚实, 。但如果他经常地撒谎,则可
以认定这个学生具有, 不诚实, 的性格。
例如,一个人在他受辱的情况下发了脾气,我们不
能就此就断定他性格粗暴,对人不友善,但如果他
经常发脾气,我们就可以推断他的性格中有粗暴的
一面。
性格是具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
? 性格是个体在后天获得的,是现实生活中社会关系
的反映。性格中的许多特征反映了个体道德品质的
好坏。性格反映出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及世界观,它
在个性中具有核心意义。
? 性格涉及到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和行为方式,
它就具有了直接的社会意义,要受到社会的道德意
义的评价。
? 例如,勤劳、勇敢、坚定、大公无私,对社会有积
极作用,就是优良的性格特征;而懒惰、怯懦、动
摇、自私自利,对社会有消极影响,就是不良的性
格特点。
(二 ) 性格的结构与特征
性格是由多侧面、多成份的心理特征构成的
复杂的心理结构。性格是一个人的个性特征
的独特结合,它既有复杂的组成,又是一个
有机的整体,通常认为性格的结构包括,
? 性格的态度特征
? 性格的意志特征
? 性格的情绪特征
? 性格的理智特征
中国人性格大调查
? 自上个世纪 80年代末,香港中文大学张妙清教授
和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宋维真、张建新教授等
一起启动了中国人性格的研究工作。他们大量参
考、引用在我国代代相传、影响致深的各种哲学
文献、文学作品和格言习语,以及当代中国人的
生活习惯和思想观念等,编制出, 中国人个性调
查表,,在长达十余年、跨越中国数十个地区的
考察中,心理学家们发现了中国人性格中的一些
显著特征,
? 1.男性比女性领导力更强, 而女性在情绪方面的分数比男
性高 。
? 2.老年人责任感强, 青年人责任感弱 。
? 3.年轻男性比年轻女性更务实, 年轻人比老年人更圆滑 。
? 4.香港人比大陆人更务实, 大陆人比香港人更爱面子 。
? 5.大陆人对亲情重视程度, 从 26岁到 35岁年龄组达到最高 。
? 6.年长香港人更易于以自我为中心 。
? 7.大陆年长者宽容度增加, 香港年长者宽容度降低 。
? 8.经济水平越高, 人会相对更加包容和开放 。
(二)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 区别,
( 1) 从起源上看,气质是先天的;性格是后
天的,反映了人的社会性。
( 2)从可塑性上看,气质的变化较慢,可塑
性较小;性格的可塑性较大,环境对性格的
塑造作用是明显的;
( 3)从社会评价意义上看,气质无好坏善恶
之分;性格有好坏善恶之分。
(二)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 联系,
( 1)气质对性格形成的影响
( 2)性格对气质的影响
(三)性格的形成和发展
1、性格形成的生物学条件
2、家庭因素在性格形成中的作用 ?
3、学校教育在性格形成中的作用
4、文化、社会因素在性格形成中的作用 ?
5、影响性格形成的心理原因
(心理状态“转化”论)
第三节 人格的理论
? 人格特质理论
? 人格类型理论
? 认知风格
一,人格特质理论
(一)阿尔波特的人格特质论
( G,W,Allport,1897—1967)
?“特质” ( traits)是人格最有效的分析单元。
共同特质( common traits)
首要特质
个人特质( individual traits) 中央特质
次要特质
(一)阿尔波特的人格特质论
? 特质是从行为推出的人格结构成分,它表
现出特征化的或相当一致的行为属性。也
就是说,人格特质是在不同情境中表现出
来的稳定而一致的行为倾向。
? 人格特质是人格结构的基本单元,通过分
析人格特质的特点,可揭示个体的人格结
构。
三、人格分类
(二)卡特尔的特质因素分析
( R,B,Cattell)
特 表面特质( surface traits)
质 根源特质( source traits)
表面特质与根源特质
? 表面特质是指一群看起来似乎聚在一起的特征或
行为,即可以观察到的各种行为表现,是能够从
个体外部行为中直接观察到的特质,是个体的行
为表现。它们之间是具有相关性的。
? 根源特质是行为的最终根源和原因,虽不能直接
被观察到,但对个体的行为起制约作用的特质。
根源特质是堆砌成人格的砖块。
表面特质与根源特质的关系是,前者是后者的表现形式。
根源特质可以看成人格的元素,它影响我们的行为。
? 卡特尔根据人格特质的独特性,将人格特质区分
为独特特质和共同特质。前者是个体所特有的人
格特质,后者是许多人(同一群体或阶级的人)
所共有的人格特质。虽有共同特质,但共同特质
在各个成员身上的强度却各不相同,而且共同特
质在一个人身上也是会发生变化的,即不同时间
有所变化。共同特质中基本的根源特质比较稳定,
而与态度或兴趣有关的特质则不那么稳定。这就
为人格的变化提供了依据。
? 卡特尔通过对实证材料的因素分析,透过对表面
特质的因素分析找到它们所属的根源特质。卡特
尔认为,每个人都具有 16种根源特质:乐群性、
聪慧性、情绪稳定性、恃强性、兴奋性、有恒性、
敢为性、敏感性、怀疑性、幻想性、世故性、忧
虑性、激进性、独立性、自律性、紧张性。但是,
每个人的人格特质存在一定的量的差异。正是由
于这种量的差异,才使个体之间表现出人格结构
上的差异。
艾森克生平
? 艾森克( H,J.Eysenck) 1916年生于德国。在
柏林公立学校毕业后,在法国逗留一年后,去
了英格兰,最终在伦敦大学完成了他的博士学
业。 1934年逃离纳粹德国,二战期间服完兵役
后,艾森克回到了伦敦大学。艾森克经常经常
投入心理学的争论中。 1952年,他发表论文挑
战精神分析法。艾森克曾经说过:“从我青年
早期与纳粹对立开始,到我与弗洛伊德及投射
技术的对立,提倡行为疗法和遗传研究,以至
于近期的许多争论,我经常站在现有理论的对
立面,反对这些理论”,“在这些争论中我更
愿意认为多数人错了,而我是对的”。
(三 )艾森克的人格维度
艾森克( H,J.Eysenck)长期致力于研究方法,他把因素
分析法与实验法结合起来研究人格,经过长期的研究和观
察他提出了自己的人格维度理论。
艾森克认为,虽然人格在行为上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但
真正支配人行为的人格结构却是由少数几个人格维度构成
的。其中精神质、内外倾性和神经质(情绪稳定性)是人
格的三个基本维度,每一人格维度代表着一个连续体,三
个维度就有着三个彼此独立的连续体。 每个人或多或少地
具有这三个维度上的特征,但不同的个人在这三个维度上
的表现程度是不同的。因此,这三个维度上的不同程度的
表现构成了千姿百态的人格结构。
(三 )艾森克的人格维度
稳定
不稳定
外倾 内倾
抑郁质
粘液 质 多血质
胆汁质
二、人格类型理论
( 一 ) 按心理活动的心理机能划分性格的类型
按照性格结构中认知、情绪、意志三种心理机
能哪种占优势,可以将性格分为理智型、情绪
型、意志型。
理智型的人 善于以理智来调节自己的言行,
深思熟虑地解决问题。
情绪型的人 的言行受情绪支配,处理问题不
冷静,但情绪体验深刻。
意志型的人 自觉性强,处事果断,勇于克服
困难,善于控制自己的言行和情绪。
(二)按心理活动倾向性划分性格的类型
按照个体心理活动是否外露, 可以将性格分为内向
型和外向型 。 这种分类是瑞土心理学家荣格
(C.Jung)提出的 。
外向人的特点具体表现为,心理活动倾向于外露,社会适
应能力强,对人对事都能很快熟悉起来。表情丰富,活泼,
开朗,情感外露,易激发情绪,不善隐饰自己的思想和情
绪。善交往,好交际、不拘小节,不太注意客观环境的反
应。自己喜欢自由,缺乏谦虚态度。反应敏捷,动作迅速。
好动但不太多思考,做事不太精细。
内向人的具体表现为,心理活动倾向于内敛,不易适应环
境,社会适应能力弱。不轻易相信别人,不善与人交往,
思想和情绪不易外露。愿独处,沉静,孤僻,喜欢安静。
反应敏感、迅速,处事谨慎,往往心胸狭窄,不宽容人,
多思虑,好疑心,冷静,办事稳妥。
(三)按心理活动独立性划分性格的类型
? 按照个体心理活动的独立性程度,可以将性格
划分为独立型和顺从型。
独立型的人 心理活动的独立性强,有主见,
不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喜欢独立地完成任务。
顺从型的人 心理活动的独立性弱,缺乏独
立的思想观点,在情感上依赖他人,容易受外
界环境的影响而改变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奉权
威,在没有权威的影响时,则顺从多数人的观
点。
(四)其他的性格分类方式
性格分类还有其他几种方式,比较著名的有斯普兰
格 (E.Spranger)和霍兰 (J.L.Holland)对性格类型的
划分。
? E·斯普兰格提出,按照人的社会价值取向将性格划
分为理论型、社会型、经济型、权力型、审美型、
宗教型六种类型;
? T·L·霍兰提出,按照性格与职业选择的关系将性格
划分为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
常规型六种类型。
二、人格类型理论
―大五”因素
? I.外向性或热情奔放 (健谈的、自信的、活
跃的)
? II.适意性 (善良的、合作的、可信的)
? III.认真性 (有条理的、负责任的、可依靠的)
? IV.情绪稳定对神经质 (平静的、非神经质
的、不易发怒的)
? V.才智或开放性 (明智的、有想象力的、独
立思考的)
四、人格的测量
(一)自陈量表法
1、明尼苏达多项人格量表( Minnesota
Multiphasic Personality Inventors,简称
MMPI)
2、卡特尔 16种人格因素问卷( 16PF)
四、人格评估
(二)投射测验
1,主题统觉测验 ( Thematic Apperception
test,简称 TAT)
2,罗夏墨迹测验
四、人格评估
(三)观察法
(四)晤谈法
(五)自然实验法
马斯洛和米特尔曼( Maslow &
Mittelmann)对儿童自尊心的研究
? 下列因素都会损害一个儿童的自尊心,
( 1)文化的因素,
– 专制的家庭结构
– 学校中的专制教育等;
马斯洛和米特尔曼( Maslow &
Mittelmann)对儿童自尊心的研究
( 2)早期童年时代的因素,
– 父母的严密控制、过分保护;旁人的控制;
– 同哥哥、姐姐们的对立;与父母所怨恨的人之
间的比较;过分严厉的戒律和惩罚;
– 缺乏表扬、尊重和重视;
– 家庭中的偏袒;把自己比作柔弱的人;不能独
立、过分的依赖;用恐吓作为惩罚等;
马斯洛和米特尔曼( Maslow &
Mittelmann)对儿童自尊心的研究
? ( 3)现实的情境因素,
– 身体的低劣,
– 成绩差、失败,
– 和旁人不同的感觉,
– 其他儿童的势利眼或拒斥,
– 不能适应男性气质分女性气质的要求,
– 过高的理想要求所引起的罪恶感,
– 被视为一个幼儿
BACK
母亲的态度与儿童的性格
母亲态度 儿 童 特 性
1、支配的 服从、无主动性、消极的、依赖的、温和
2、照管过甚 幼稚的、依赖的、神经质的、被动的、胆怯
3、保护的 缺乏社会性、深思的、亲切的、非神经质的
4、溺爱的 任性的、反抗的、幼稚的、神经质的
5、顺应的 无责任心、不服从、攻击的、粗暴的
6、忽视 冷酷的、攻击的、情绪不安、创造力强
7、拒绝 神经质的、反社会的、粗暴的、冷淡的
8、残酷的 执拗的、冷酷的、神经质的、逃避的、独立的
9、民主的 独立的、直爽的、协作的、亲切的、社交的
10、专制的 依赖的、反抗的、情绪不安、自我中心、大胆
BACK
第十一章 意志与动机
第一节 意志的概述
? 不断地向你的智力和忍受力的极限挑战,并帮助和促使
你去延伸这些极限。
—— 哈佛大学语
? 人的生命似洪水在奔腾,不遇着岛屿和暗礁,难以激起
美丽的浪花。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孟子曾经说过:“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
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意志在目标的选择和
确定以及对自己行为的自觉调节方式和水平方面均有重
要影响。
一、什么是意志
(一)意志的概念
? 意志是指一个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
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
困难,从而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
? 人根据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先在头脑中确
定行动的目的,然后根据这个目的来支配
自己的行动,并力求实现此目的,这种心
理活动就是意志。由意志支配的行动称为
意志行动。
意志行动是在一定的思想动机的支配下产生的,
而正确高尚的动机则来于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和
科学的世界观。在人的行为活动过程中,行为的目的
则是克服一切困难的力量源泉,目的越正确、崇高,
就越能激起克服困难的力量。
? 斯大林说:“伟大的目的产生伟大的毅力。”
? 李时珍年青时就立下了雄心壮志,以救天下病人为己
任,走遍万水干山,尝遍百草,历经了 27年的艰辛,
毫不动摇,完成 195万字的巨著。
? 意志行动是人类所特有的。它是在人类认识世界
和改造世界的需要中产生的,也是随着人类不断
深入地认识世界和更有效地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得
到发展的。
? 例如,学生为了争取优异成绩而刻苦学习;教师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发展而钻研教材,
探索教学方法;工人为提高生产效率而忘我劳动;
农民为争取好收成而与自然灾害作斗争;运动员
为了祖国荣誉而顽强拼搏;科技工作者为了科学
技术事业的发展而刻苦攻关等等。这些都是意志
行动。
二、意志行动的特征
(一)意志行动是具有自觉目的性的行动
恩格斯说:, …… 我们并不想否认,动物是具有
从事有计划的、经过思考的行动的能力的。 …… 但是
一切动物的一切有计划的行动,都不能在自然界上打
下它们的意志的印记。这一点只有人才能做到。一句
话,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单纯地以自己的存在
来使自然界改变,而人则通过他所做出的改变来使自
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这便是人同
其他动物的最后的本质的区别,而造成这一区别的还
是劳动。,
(二)意志行动与克服困难相联系
人的许多活动是具有目的的并以随意运动为基础
的。
但是有些行动,诸如饭后散步、闲时聊天、
观鱼赏花等并没有明显困难而言,故一般不认为
它们是意志行动。只有那些与克服困难相联系而
产生的意志行动,才是意志行动的重要特征。例
如,身体欠佳时坚持工作、为按时完成某项重要
任务而奋斗拼搏等。
? 例如,平时我们随便吃几块饼干,这是有意识行动,
但不一定有内心意志努力成分。然而,在抗美援朝的
上甘岭战役中,我们的战士几天几夜喝不上水,吃几
块饼干充饥,就会遇到相当大的困难(严重的缺水,
口干舌燥难以下咽等),就要作巨大的意志努力。所
以,意志活动总是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
? 意志行动中所遇到的困难有两种:内部困难和外部困
难。内部困难是指内存于人脑中的某些不利因素。例
如消极的情绪、信心不足、态度犹豫、知识经验不足、
性格上的胆怯等等。外部困难是指由于客观条件而造
成的某些不利因素。例如,环境条件恶劣、缺乏必要
的工作条件、周围人的冷嘲热讽以及政治经济方面的
落后等。
(三)意志对行动的调节作用
意志是意识调节功能的表现。意志对行为的调节作用保证
了人的行为的目的方向性,调节的最终结果表现为预定目的
的实现。
意志对行动的调节作用表现在对人的行为的发动和抑制两个
方面。
发动表现为推动人去从事为达到预定目的的行动。
例如,为了完成某项工作任务,意志推动人去寻找设备、查
阅资料、请教师傅等。
抑制表现为制止与预定目的相矛盾的愿望和行动。
例如约束自己以战胜外界的诱惑和干扰,不做与目的相违背
的事情。
意志不仅调节人的外部动作,还可以调
节心理状态。当学生在专心致志地听课时,
就存在着排除干扰的意志对注意、记忆和
思维等认识活动的调节。当运动员在重大
比赛中向自己提出, 不要恐慌、稳定发挥,
的要求时,实际上是意志促使其镇定,表
现了意志对情绪状态的调节。
三、意志与认识、情感和个性的关系
(一)意志与认识的关系
? 意志的产生是以认识过程为前提的,离开了认识过程,意志便不
可能产生。
人在选择确定目的和采取方法和步骤的过程中,审时度势,
分析主客观条件,回忆过去的经验,设想未来的结果,拟定方案
和制定计划,对这一切所进行的反复权衡和斟酌等等,都必须通
过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认识过程才能实现。
? 意志对认识过程也有很大的影响。没有意志努力,就不可能有认
识过程,更不可能使认识过程深入和持久。
例如,观察的组织、有意注意的维持、追忆的进行、解决问
题时思维活动的展开以及想象的形象化进程等,都离不开人的意
志的参与。可见,没有意志行动,不会有认识活动,更不可能进
行有效的社会实践活动。
(二)意志与情绪的关系
首先,情绪既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也可以成为意志
行动的阻力。
? 当某种情绪、情感对人的活动起推动或支持作用时,这种情绪、
情感就会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当某种情绪、情感对人的活动
起阻碍或消极作用时,该情绪、情感就会成为意志行动的阻力。
? 例如,消极的心境、高度的应激状态和害伯困难的情绪、情感,
都会妨碍意志行动的执行,动摇以至削弱人的意志。消极的情
绪对意志行动的干扰作用,取决于一个人的意志力水平,意志
坚强者可以克服消极情绪,使意志行动自始自终贯彻到底;意
志薄弱者则可能被消极情绪所压垮,使意志行动半途而废或一
无所获。
其次,意志能够控制情绪,使情绪服从理智。
? 例如,人既能够调节和控制由于失败或挫折带来
的痛苦和愤怒的情绪,也能够控制和调节由于胜
利带来的狂喜和激动,当然这取决于一个人的意
志力水平的高低。
? 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是密切联系
的。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中包含着意志的成
分;同样,意志过程中也包含着认识过程和情绪
情感成分。
(三)意志与个性的关系
首先,个性倾向性制约着人的意志表现。
其次,意志在个性的形成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
用。
一个人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兴趣爱好和世
界观等个性倾向性与意志有着密切联系。
一个人对某种活动或事业充满着浓厚兴趣和爱好,
就会集中精力,全力以赴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障
碍,最终达到顶定的目的。相反,一个人对某种活动
或事业不爱好,缺乏行动的愿望,即使由于外部原因
而勉强去做,也会视其为负担。当遇到困难或挫折时,
就会退缩和动摇。但是,如果一个人意志坚强,即使
对某项活动没有兴趣和爱好,也会以坚强的毅力去克
服各种困难和障碍,并达到预定目的。同时在完成目
的任务的过程中,也可能会逐渐培养起对该活动的兴
趣和爱好。可见,个性倾向性与意志的关系是十分密
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