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园林规划设计
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园林规划设计
的要求和原则
一、园林审美与园林的功能
? 园林的使用功能和审美功能,是园林功能
的两个主要组成部分。使用功能是基础,
是根本,唯美主义是不适合于园林设计的。
同时,园林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也必
须完成其审美功能
? 在精神功能中有识别功能和意境功能的不
同,前者使人们能认识园林的性质和特点,
后者将人们带进设计所要求的境界,产生
相应的情感、联想,两者都生动地对游人
产生影响
二、设计原则
? 1.适用原则
? 2.经济原则
? 3.美观原则
第二节 园林绿地的形式
园林绿地的形式,大致可归纳为三大类,
规则式、自然式和混合式
一、规则式园林
? 又称为整形式、建筑式、图案式或几何式
园林
? 规则式园林整个平面布局、立体造型以及
建筑、广场、道路、水面、花草树木都要
求整齐对称,呈几何形状
? 1.地貌
? 剖面均为直线组成
? 2.水体
? 几何形轮廓,整齐式驳岸,常以喷泉作为
水景主题
? 3.建筑
? 建筑建筑群和大规模建筑组群的布局采用
中轴对称均衡的设计
? 4.道路广场
? 道路为直线、折线或几何曲线组成;空旷地和
广场外形均为几何形
? 5.种植设计
? 花卉布置成图案花坛、花带、花坛群,树木配
置以行列式和对称式为主,树木整形修剪
? 6.其它景物
? 采用盆树、盆花、饰瓶、雕像为主要景物,雕
像基座为规则式,其位置多处于轴线的起点、
终点或交点上
二、自然式园林
? 又称风景式、不规则式园林。效法自然、
高于自然,以自然条件为主要布置原则
? 我国古典园林多以自然式山水园为主
? 日本园林也多以自然式为主
? 1.地貌
? 平原地带,利用自然起伏的和缓地形和人工堆
置的自然起伏的土丘相结合,断面为和缓曲线
? 山地和丘陵地利用自然地貌,除建筑和广场基
地外,不作人工阶梯形改造,尽量使其自然
? 2.水体
? 水体的轮廓为自然曲线,岸常为各种自然曲线
的倾斜坡度,驳岸少且多为自然山石驳岸
? 园林水景的类型以溪涧、河流、涌泉、自然式
瀑布、池沼、湖泊等为主,并常以瀑布为水景
主题
? 3.建筑
? 个体建筑为对称或不对称均衡设计,建筑
群和建筑组群多采取不对称均衡的布局
? 全园不以轴线控制,而以导游线控制全园
? 4.道路广场
? 自然式园林中的空旷地和广场的轮廓多为
自然形状,以不对称的建筑群、土山、自
然式树丛和林带组织空间
? 道路平面和剖面多为曲线组成
? 5.种植设计
? 自然式园林中植物种植以反映自然植物群
落之美为目的
? 花卉布置以花丛、花群为主;树木配置以
孤植树、树丛、树林为主,一般不作规则
式修剪
? 6.其它景物
? 自然式园林多采用山石、假山、桩景、盆
景、雕塑为主要景物
? 雕塑基座为自然式,其位置多位于透视线
的焦点
三、混合式园林
? 事实上,绝对的规则式和绝对的自然式园
林是不多见的,不过是以规则式或自然式
为主而已。园林中规则式布置与自然式布
置的比例差不多的称为混合式园林。
? 混合式园林一般在建筑物群的附近采取规
则式布置,而远离建筑群的园区则采用自
然式布置,两种形式是有机的结合,相互
渗透,相互过渡
四、决定园林规划形式的因素
? 1.园林绿地的使用要求
? 2.根据自然条件和环境条件选择园林形式
? 3.意识形态和艺术传统的影响
第三节 园林构图的基本规律
一、园林绿地构图的含义、特点
和基本要求
? 1.园林绿地构图的含义
? 所谓构图即组合、联系和布局的意思,
是在工程技术、经济可能的条件下,
组合园林物质要素 (材料、空间、时间 ),
联系周围环境并使其协调,取得美的绿
地形式与内容高度统一的创作技法,
也就是规划布局。这与单纯的平面构
图是有很大区别的
2.园林绿地构图的特点
? 园林构图是一种立体空间艺术
? 园林绿地构图是综合的造型艺术
? 园林绿地构图受地区自然条件的制约,
同时又受到地域文化的影响
3.园林绿地构图的基本要求
? 意在笔先
? 主次分明,层次分明
? 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 文景相依,诗情画意
二、比例与尺度
? 比例与尺度是园林绿地构图的基本概念
? 比例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园林景物整体
或某个局部构件本身的长、宽、高比例;
二是园林景物整体与局部或局部之间空间
形体、体量大小的关系
? 尺度指的是景物、建筑物的整体和局部构
件与人或人所习见的某些特定标准的大小
关系
? 比例和尺度直接影响园林绿地的布局和造
景。某些几何形体本身即具有良好的比例,
在园林中的应用容易吸引人的注意
? 园林的整体或某个园林景物的整体和局部
之间往往也需要遵从一定的比例方可获较
好的艺术感染力,如小园中的建筑、水体
往往体量也较小
? 从尺度出发,一般要求景物或设施的大小
应符合人的使用习惯和习见的标准度量,
有时为了获得某些特殊感受,也可适当缩
小或放大尺度,如在园林中的人工造景尺
度超越人们习惯的尺度,可使人感到雄伟
壮观,相反则可使人感到小巧紧凑,自然
亲切
? 放大或缩小尺度都有一个限度,过分的处
理反而会取得不好的效果
三、对比与调和
? 对比与调和是运用布局中的某一因素(如
体量、色彩、质感等)程度不同的差异取
得不同艺术效果的表现形式,或可称是利
用人的错觉来互相衬托的表现手法。差异
程度显著的表现称对比,能彼此对照互相
衬托,更加鲜明地突出各自特点;差异较
小的表现称调和,使其彼此和谐,互相联
系,产生完整统一的效果
? 园林景物要在对比中求调和,在调和之中
求对比,使景观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又
突出主题,风格协调 。
? 对比和调和只存在于同一因素的差异,而
不同的因素之间不存在调和与对比。对比
的手法有形象的对比、体量、方向、空间、
明暗、虚实、色彩、质感的对比等
1.形象的对比
? 园林中构成园林景物的线、面、体和空间
常具有各种不同的形状,在布局中只采用
一种或类似的形状时易取得协调和统一的
效果即调和,相反则取得对比。园林布局
中,形象的对比是多方面的。以短衬长,
长者更长,以低衬高,高者更高,这都是
形象对比的效果
2.体量的对比
? 体量相同的物体,放在不同的环境中,给
人的感觉也不同,放在空旷的广场中,人
觉其小,放在小室内,会觉其大,这就是
小中见大,大中见小的道理。园林布局中
常采用若干小的物体来衬托一个大的物体,
以突出主体,强调重点,如颐和园为衬托
佛香阁的高大突出,在其周围建了许多的
小体量的廊
3.方向的对比
? 在园林的形体、空间和立面的处理中,常
运用垂直和水平方向的对比,以丰富园景。
如山水的对比,乔木和绿篱的对比等都是
运用水平与垂直线条方向上的对比。
4.空间开闭的对比
? 在空间处理上,开敞的空间和闭锁的空间
可形成对比。如园林绿地中利用空间的收
放开合,形成敞景与聚景的对比,开朗风
景与闭锁风景共存于园林之中,相互对比,
彼此烘托,视线忽远忽近,忽放忽收,可
增加空间的层次感,引人入胜。
5.明暗的对比
? 由于光线的强弱,造成景物、环境的明暗,
进而引发游人不同的感受,明,给人开朗
活泼的感觉;暗,给人以幽静柔和的感觉
? 明暗对比强的景物令人有轻快的、振奋的
感受,明暗对比弱的景物则令人有柔和、
沉郁的感受
? 由暗入明,感觉放松,由明入暗,感觉压

6.虚实的对比
? 园林绿地中的虚实常指园林中的实墙与空
间,密林与疏林、草地,山与水的对比等
? 虚给人以轻松感,实给人以厚重感
? 水中有小岛,水体是虚,小岛是实,形成
虚实对比,产生统一中求变化的效果
? 园林布局应做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
7.色彩的对比
? 色彩的对比与调和包括色相和色度的对比
与调和
? 色相的对比是指相对的两个补色产生对比
效果,而相邻的两个色相产生调和的效果
? 色度的对比与调和产生于颜色的深浅不同
的变化,黑是深,白是浅,深浅变化即是
黑到白之间的变化,深浅差异显著的为对
比,不显著的则为调和
8.质感的对比
? 在园林绿地中,可利用材料的质感的光滑
与粗糙形成对比,增强效果。如植物之间
因树种的不同而有粗糙与光洁、厚实与通
透的不同,建筑材料则更是如此,如墙面
的处理,未经处理的墙面粗糙,抹了灰浆
的墙面则很光滑。
四、均衡与稳定
? 均衡是指园林布局中的前后、左右的轻重
关系;稳定是指园林布局在整体上下轻重
的关系。
1.均衡
? 自然界静止的物体都遵循力学原理,以平
衡的状态存在,在园林布局中要求园林景
物的体量关系应符合这种平衡安定的概念
即均衡
? 对称均衡的布景常给人以庄重严整的感觉,
规则式园林中多用
? 不对称均衡的布置给人以轻松、活泼、自
由、变化的感觉,所以广泛用于一些游憩
性的自然式园林中
? 均衡的处理在手法上可分为对称均衡和不
对称均衡两种
2.稳定
? 自然界的物体,由于受地心引力的作用,
为维持稳定,往往近地部分大而重,而在
上面的部分小而轻。由这些现象中,人们
产生了重心靠下、底面积大可获得稳定感
的认识
? 在园林布局中,往往采用下面大,向上逐
渐缩小的方法来取得稳定坚固感,也常利
用材料质地所给人的不同重量感来获得稳
定感,在山体的设计上,也往往把山石设
置在山麓部分给人以稳定感
五、节奏和韵律
? 节奏和韵律是听觉艺术的用语。称为音乐
的声响具有节奏和韵律。自然界的许多现
象,常是有规律和重复出现的,给人一种
节奏感,园林绿地中也强调这种感觉,特
别是在连续的风景构图中,节奏和韵律是
取得多样统一的重要手法
? 节奏是以统一为主的重复变化,韵律是以
变化为主的多样统一。园林构图单体有规
律的重复,有组织的变化,在序列重复中
产生节奏,在节奏变化中产生韵律
? 1.简单韵律
? 在连续的风景构图中,由同种因素等距反
复出现的连续构图。如行道树,等高等宽
的阶梯等。
? 2.交替韵律
? 由两种以上因素交替等距反复出现的连续
构图。如两树种的行道树,两种不同花坛
交替等距排列,一段踏步与一段平台交替
等。
? 3.渐变韵律
? 园林布局连续重复的部分,在某一方面作
规则的逐渐增加或减少所产生的韵律。如
体积的大小,色彩的浓淡,质感的粗细等,
也称之为渐层。
? 4.起伏曲折韵律
? 表现在连续布置的山丘、建筑、道路、树
木等起伏曲折变化遵循一定的节奏规律
? 5.拟态韵律
? 既有相同因素又有不同因素反复出现的连
续构图。如外形相同的花坛布置不同的花
卉。
? 6.交错韵律
? 即某一因素作有规律的纵横穿插或交错的
连续构图,节奏和韵律是多方向的。如空
间的一开一合,一明一暗,景色的鲜艳素
雅,热闹,幽静所产生的节奏感。
? 园林布局中,有时一个连续风景构图往往
是多种节奏和韵律的综合运用,设计时应
根据园林功能、景观的要求适当选择应用,
取得最佳的效果。
六、比拟与联想
? 园林绿地既是物质产品又是造型艺术,因
此有人称之为“人工自然环境的塑造”,
但园林艺术不仅要塑造自然环境,更应具
有独到的意境设计,寓情于景,寓意于景,
情景交融
? 意境设计的重要手段即是通过形象思维,
比拟联想创造比园景更为广阔、久远、丰
富的内容,凭添无限的意趣
1.摹拟
? 摹拟自然山水,创造小中见大,咫尺山林
的意境使人有真山真水的感受,但这种摹
拟不是简单的模仿,而且常常不是全部自
然山水的摹拟,而是经过艺术加工的局部
的摹拟。
2.对植物的拟人化
? 运用植物的拟人化特性美、姿态美给人以
不同的感染而产生比拟联想,如松、竹、
梅为“岁寒三友”,象征不畏严寒、坚强
不屈、气节高尚,梅、兰、竹、菊为“四
君子”,枫 —— 晚秋更红,荷 —— 出淤泥
而不染等。
3.运用建筑,雕塑的造型
? 这些造型常与历史事件、人物故事、神话
小说、动植物形象相联系,使人产生艺术
联想。如卡通式的小屋、蘑菇亭、月洞门、
名人塑像、仿竹仿木坐凳、各种雕塑等。
4.遗址访古
? 参观神化传说或历史故事的遗址或模拟遗
址时,自然会联想到当时的情景,给人以
多方面的教益。如杭州岳坟、灵隐寺、武
昌的黄鹤楼、成都武侯祠、杜甫草堂等。
5.风景题名题咏
? 好的题名题咏不仅可以对景起画龙点睛的
作用,而且含义深、韵味浓、意境高,能
使游人产生诗情画意的联想。如平湖秋月,
曲院风荷,荷风四面亭,看松读画轩等。
七、园林色彩构图
? (一)色彩的感觉
? 色彩给人的感觉是极为复杂的,研究色彩
的感觉,一方面要从色彩本身容易引起人
们思想情感的客观反映和一般规律出发,
另一方面必须和园景(整体和局部)的内
容及思想主题、人们的联想影响、艺术传
统的影响、民族的喜好等联系起来综合考
虑。
1.色彩的温度感觉
? 色相环中,以橙色为中心的一半色彩为橙色系,
以青色为中心的一半色彩为青色系。橙色系色
彩波长长,伴随的温度效应高,给人以热感,
称暖色系;青色系的波长短,伴随的温度效应
低,给人以冷感,称冷色系。
? 园林运用时,春秋宜多用暖色花卉、暖色照明,
夏季则宜多用冷色花卉、冷色照明
? 白色花卉可与冷或暖色花卉搭配使用,具有增
加邻近色调的能力,互补色的搭配可中和冷暖
色的感觉。
2.色彩的距离感觉
? 由于空气透视,暖色系有向前及接近的感
觉,冷色系有后退及远离的感觉,同一色
相中饱和度大的则近前,饱和度小的则退
远,明色调近前,灰色调退远。
? 园林中运用时,可利用色彩的距离感来增
加园林空间的层次、深度感染力。
3.色彩的运动感觉
? 橙色系伴随的运动感强,青色系伴随的运
动感弱,中性色彩受光照度愈强运动感愈
强,白天色彩的运动感强,黄昏则较弱。
同一色相中,明色调、饱和度大的运动感
强,反之则弱。色彩搭配时,互补色的配
合运动感最强。
? 园林运用时,根据设计地点的功能和性质
选择色彩及色彩搭配,文艺活动场所宜采
用运动感较强的色彩及色彩搭配,而在安
静休息区则相反。
4.色彩的方向感觉
? 橙色系有向外扩散的方向感,青色系有向
心收缩的方向感。白色,明色调、饱和度
大的色彩是散射的方向感,黑色及暗色调
饱和度低的色彩是吸收的方向感。
? 色彩搭配时,互补色的组合,散射方向感
较强,在园林中运用时,如在草坪上布置
花坛或花丛等,宜选用白色、饱和色、亮
度强的色彩的花卉,可起到以少胜多与草
坪取得平衡。
5.色彩的面积感觉
? 运动感强、亮度强、呈散射运动方向的色
彩,给人以扩大面积的错觉,反之则有缩
小面积的错觉,互为补色的两个饱和色相
配在一起,双方的面积感更大,物体受光
感觉面积较大,背光则较小。
? 园林中,水面的面积感比草地大,草地又
比暴露的土面大,受光的水面和草地又比
不受光的面积感觉大,在面积较小的园林
中,水面多,园林色彩构图采用白色和明
色调成分多,就容易产生扩大面积的错觉
6.色彩的重量感觉
? 不同色相的重量感与色相亮度差异有关,
亮度强的重量感轻,反之则重,红色、青
色较黄色、橙色厚重,白色较灰色轻,灰
色较黑色轻。同一色相中,明色调轻,暗
色调重。
? 色彩的重量感在园林中运用常表现在建筑
设色上,建筑的基础部分宜用暗色调,基
础栽植也宜多选用色彩浓重的种类。
(二)色彩的空气透视与色消视
? 色彩的空气透视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远
景园空气散射而如同有一幅透明的蓝色帷
幕;二是空气中的散色光在一天中也不相
同,在清早和黄昏,透过的阳光是红色和
橙色的,远景看来会增加红色;三是远景
的色彩因空气透视而亮度降低,色相的饱
和度也大大降低,并且景物愈远愈倾向于
蓝色,直至被空气本身的色彩所淹没,即
所谓色消视现象
? 利用色彩与空气透视的关系可以丰富园景和
增加艺术美感
? 为了强调空间的深远,在布置园林景物,尤
其是种植植物时,就可以考虑作为近景的植
物宜选光暗对比强烈,叶色属于明色调和色
相饱和的种类;而作为远景的植物,宜选用
光暗对比柔和,叶色属灰色调和色相不饱和
的种类。
? 有时为了强调远方主景或焦点,使主景有突
出前方的感觉时,则可以用饱和和补色对比
的色相去装饰远景,看起来距离就会拉近
(三)园林色彩构图的组成因素
? 色彩是物质的属性之一,园林构图各要素
的色彩表现即园林色彩构图,可归纳为以
下几类,
1.天然山石、土面、水面及天
空的色彩
? 天然山石、土面及天空在园林色彩构图中,
一般用来作背景处理,以远看为主
? 天空的色彩以明色调为主,以天空为背景
时,主景宜采用暗色调为主或采用与天空
颜色有明显对比的色彩
? 水面主要用来反映天空及水岸附近景物的
色彩,水体本身应当清洁,反映出来的景
物色彩显得更为清晰动人
2.园林建筑、构筑物和道路、
广场、假山石的色彩
? 园林建筑、构筑物和道路、广场、假山石
这些园林组成部分在园林构图中虽然比重
不大,但它们与人们活动的关系极为密切,
往往是人们活动最频繁的场所,因此这些
园林要素的色彩表现对园林色彩构图起着
重要的作用
? 园林建筑、构筑物的色彩构图应注意与环
境的协调、要考虑气候因子、要形成建筑
色彩的风格、表达建筑的功能、性质,同
时又应符合民族的、地方的传统习惯
? 道路、广场与假山石的色彩多为灰、灰白、
灰黑、青灰、黄褐、暗红等,色调较暗,
运用时应注意与环境的结合。应处理得较
温和、暗淡
? 假山石的色彩因材料限制较大,宜选择灰,
灰白、黄褐为主,也可结合植物加以弥补
3.园林植物的色彩
? 园林植物是园林色彩构图最活跃的因素,
运用得当,能使园景更为鲜活、美妙
? 园林中常用的观赏植物配色方法有观赏植
物补色对比的运用、观赏植物邻补色对比
的运用、冷色花卉与暖色花卉的运用、白
色花卉的运用、观赏植物类似色的配合等,
有夜景布置的场所还应考虑夜晚的植物配

第四节 景的观赏与创造
一、景与景的感受
? 1.什么是景
? —— 在园林绿地中,自然的或经人为创
造加工的,能引起人的美感的空间环境
? 人们按照景的物征命名、题名、题咏,
而使景色本身具有更深刻的内涵和更强
烈的感染力 —— 即景的意境,就如同有
了生命一般,更加生动了
2.景的感受
? 景是通过人的眼、耳、鼻、舌、身这五个
功能器官而感受的,但大多数的景主要是
通过视觉欣赏,即所谓观景。从另一角度,
某一景的感受,往往又是多方面的,是多
种感受的综合。
? 不同的景有不同的感受,即所谓“触景生
情”,这是因为观赏者的职业、年龄、性
别、文化程度、社会经历和当时情绪的不
同。所以园林中的景,虽是客观存在的供
游息的空间环境,可观、可用、可游,但
景给人的感受却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其中
情的影响尤为深远
二、赏景
? 景可供游览观赏,但不同的游览观赏方式
会产生不同的景观效果,给人以不同的景
的感受。研究游览观赏的规律对园林规则
设计是有指导意义的。
1,动态观赏与静态观赏
? 景的观赏有动静之分,动态观赏就是游,
静态观赏主要是息,游而不息容易疲倦,
息而不游又失去游览意义,因此在园林中
往往是动静结合
? 小园宜静,大园宜动
? 动态观赏景物,视点与景物产生相对位移,
成为一种动态的连续构图
? 静态观赏,视点与景物位置不变,如看一
幅立体风景画
? 观赏园林都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主要
由游人自由选择,园林设计的意义在于可
使这种选择向着最佳感受进行
2.观赏点与景物的视距
? 观赏时,游人所在位置称视点或观赏点
? 观赏点一般安排在主景物的南向,景物坐
北朝南,可以争取到好的采光、光照、背
风,并且可以给植物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
? 观赏点与景物之间的距离称观赏视距,视
距适当与否与观赏的艺术效果关系很大
? 视距对观赏效果的影响,首先表现在观赏
的清晰度上,而视距对观赏效果的影响,
更主要的还是在视场上,视域静止时,人
眼能看到总视场垂直方向约 130o,水平方
向约 160o。
? 在正常平视情况下,可以不须转动头部,
而能看清景物的整体时,垂直视场为 26o—
30o,而水平视场为 45o,因而产生了合适
视距的概念。
? 粗略估计,大型景物的合适视距约为景物
高度的 3.5倍,小型景物的合适视距为景物
的 3倍,水平景物的合适视距为景物宽度的
1.2倍
? 当景物高度大于宽度时,依垂直视距来考
虑,反之,依据两者综合考虑
3.俯视、仰视、平视的观赏
? 根据观景视点高低不同,分为平视、仰视、
俯视。
? 平视时景物的高度的变化效果小,而对景
物的深度有较强的感染力。所以平视观赏
使人有平静、深远、安宁的气氛
? 俯视观赏,游人视点高,居高临下,景物
愈低显得愈小,故常造成开阔和惊险的风
景效果,增强人们的信心,雄心
? 仰视观赏,景物高度很大,视点距离景物
很近,当仰角超过 13o时,就要微微扬头,
景物的高度感染力强,易形成雄伟、庄严、
紧张的气氛
? 园林中,有时为强调主景的高大,常将视
距压缩到景物高度的 1倍以内,运用错觉,
使景物的高大感增强
? 平视、俯视、仰视的观赏,有时不能截然
分开,而是形成一个系列,所以各种视觉
的风景观赏应统一考虑,获得更丰富的赏
景内容
三、造景手法
? 造景,即人为地在园林绿地中创造一种既
符合一定使用功能,又有一定意境的景区。
造景要根据园林绿地的性质、功能、规模、
构图要求,因地制宜地运用。其手法大体
如下,
1.主景与配景
? 景无论大小均有主景与配景之分
? 就整个园林而言,主景是全园的重点、核
心,它是空间构图中心,往往体现园林的
功能与主题,是全园视线的控制焦点,在
艺术上富有感染力
? 除主景之外的景物称配景,这些配景又可
能是某一局部园区的主景
? 主景是配景烘托的对象,突出主景的方法
主要有,
? 主体升高
? 运用轴线和风景视线的焦点安排主景
? 利用对比与调和突出主景
? 运用动势的向心
? 渐层手法
? 空间构图的重心
? 抑扬
2.景的层次
? 景就距离远近,空间层次而言,有前景
(近景)、中景、背景(远景)之分,一
般前景、背景是为了突出中景而设置的。
这样的景,富有层次的感染力,给人以丰
富而不单调的感觉
? 因不同的造景要求,前景、中景、背景不
一定全部具备
3.借景
? 有意识地把园外的景物“借”到园内可感
受的范围中来称借景
? 借景是扩大景物的深度和广度,丰富游赏
内容的主要手法,以有限面积造无限空间
? 借景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可以借形组景、
借声组景、借色组景、借香组景等
? 借景的方法有远借、邻借、仰借、俯借、
应时而借
4.对景与分景
? 对景指的是位于园林绿地轴线及风景视线
端点的景
? 对景是相对观赏点而言的,轴线一端有景
的称正对景,正对景在规则式园林中常成
为轴线上的主景
? 轴线或风景视线两端都有景的称互对景,
相互都适宜静态观赏
? 分景是对景物或空间的分隔,使“景愈藏,
意境愈大”,以丰富园景
? 分景的主要手法有障景和隔景
? 障景是抑制视线,引导空间的屏障景物,
其本身应为一景,障景后逐渐开展园景或
显露主景,是常见手法
? 隔景即将园林绿地分隔为不同空间,不同
景区,隔景可以为实隔、虚隔、虚实隔,
创造出多种流通空间,使园景丰富而各有
特色
5.框景、夹景、漏景、添景
? 框景是指利用门框、窗框、树框、山洞等,
有选择地摄取另一空间的优美景色,恰似
一幅嵌于镜框中的立体风景画的手法
? 为了突出优美景色,常将左右两侧贫乏景
观以树丛、树列、土山或建筑物等加以屏
障,形成两侧较封闭的狭长空间,这种左
右两侧的前景称夹景
? 漏景由框景发展而来,框景景色全现,漏
景景色若隐若现,是空间渗透的一种重要
方法
? 添景是在观景点与远方对景间没有其它前
景、中景过渡时,为求对景有丰富的层次,
加强景深而添上一些前景的处理手法,添
景可用建筑一角或树木花草等
6.点景
? 抓住每一景观特点,根据其性质、用途,
结合空间环境的景象和历史,高度概括,
做出形象化、诗意浓、意境深的园林题咏
称点景
? 题咏不但丰富了景的欣赏内容,增加了诗
情画意,点出景的主题,给人以艺术联想,
还有宣传装饰和导游的作用
四、导游线和风景视线
? 1.导游线
? 导游线顾名思义,是引导游人游览观赏的
路线,可理解为一条或多条交通线路,但
与交通路线又不完全相同,导游线要同时
解决交通问题和组织风景视线以及造景
? 导游线的布置不是简单地将各景点、景区
联系在一起,而应当有整体的系统结构和
艺术程序,通常有三段式和二段式两种
? 三段式
? 序景 —— 起景 —— 发展 —— 转折 —— 高
潮 —— 转折 —— 收缩 —— 结景 —— 尾景
? 两段式
? 序景 —— 起景 —— 发展 —— 转折 —— 高潮
(结景) —— 尾景
? 导游线的组织,在水景区一般多作环水布
置,在山林区则多沿山脊或山谷走向。导
游线忌直通、忌方向重复、忌分支过多,
一般为环形布置、分支均衡、自成循环体

2.风景视线
? 园林绿地中的导游线,是平面构图中一条
“实”的路线,但园林空间变换很大,因
而必须仔细考虑空间构图中一条“虚”的
路线 —— 风景视线
? 风景视线在手法上主要巧用“隐”,“显”
二字,主要有以下三种,
? 开门见山的风景视线,即“显”的手法,
可以一览无余
? 半隐半现、忽隐忽现的风景视线,引人入

? 深藏不露,探索前进的风景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