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发展的新因素与新格局
中国地理学会 陆大道
2003.11
自 1997年开始, 中央政府在全国范围内
实施了国民经济战略性结构调整 。 各地区也
分析了各自的特点与优势, 制定产业发展的
战略和措施 。 加入 WTO和经济全球化加速了中
国经济融入全球经济系统的过程, 信息化和
技术创新等成为地区发展的重要促进因素 。
在这个调整过程中, 形成了一系列新的
经济生长点 。 也使我国区域发展的格局产生
了新的变化, 形成了一系列新的产业空间 。
一, 我国区域发展影响因素的变化
区域发展态势的重大变化及部分产业的
布局的大尺度转移, 一些新的因素的影响起
着关键的作用 。
1,1 传统因素的影响正在下降
矿产资源, 水资源, 交通等曾经影响乃至决定了
我国的区域发展和生产力布局的基本格局 。 其作用
正在下降 。 以消耗大量矿产资源, 水源和能源为特
征的资源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出现下降趋
势 。 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的战略使相当部分资源型
产业愈来愈多地利用国外资源 。 全球化, 经济和科
学技术基础, 人才及管理以及反映进入国际经济循
环难易程度的区位等, 成为这些产业发展和产业布
局的重要因素 。
1,2 经济国际化成为高速增长地区发展
的主导因素
国际化的发展已经和正在强烈地导致全
球范围和国家层面上的经济空间重组 。 我国
利用外资大幅度增加, 大量的资本和产业进
入我国, 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公司在产业布局
转移和新的产业空间形成中起了极为重要的
作用 。
1,3 信息化发展促使我国地区发展差距
扩大
信息, 已经成为愈来愈重要的生产因子
和区位因子 。 时间成本愈来愈重要 。 信息化
促进了知识的扩散, 应用和创新 。 信息化导
致经济和社会的空间重组 。 对信息依赖性大
的产业, 部门, 机构在空间上的集中 。 是推
动地区发展的最具有活力的因素 。
三大地带及各地区之间, 信息化发展的差
异很大 。 由此给经济增长的地区差异以明显
的影响 。
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1
9
9
7
.
1
0
1
9
9
8
.
6
1
9
9
8
.
1
2
1
9
9
9
.
6
1
9
9
9
.
1
2
2
0
0
0
.
6
2
0
0
0
.
1
2
2
0
0
1
.
6
2
0
0
1
.
1
2
时间
连网计算机(
万台)
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7000
8000
国际出口带宽(
M
b
p
s
)
连网计算机 国际出口带宽
我国互联网联网计算机及国际出口宽带增长
令人喘不过气来的发
展速度 !
资料来源:刘卫东,2003
0.00
0.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4.50
5.00
0 1 2 3 4
信息化水平(R )
人均G
D
P
(R

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信息化水平的关系
资料来源:刘卫东 2003
1,4 科学技术发展和创新能力成为极为重要
的发展因素
高新技术产业在一定区域的集聚, 成为带动
地区整个经济发展的创新空间 。 这种创新空间,
即高新技术企业, 相关的 R& D机构和必要的信息
设施, 金融机构及其他一系列服务设施等构成的
产业群 。 这样的创新空间可以不断研发新的产品,
同时又将创新过程和新的技术等扩散到周围地区,
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
1,5 生态和环境因素成为区域可持续发展
的重要因素
沿海的经济高速和超高速增长, 人口密集,
大中城市迅速膨胀, 引起突出的环境问题 。
经济高速增长主要依靠大规模地开发资源
和对资源进行大规模加工的地区的污染加剧 。
在生态基础本来就很脆弱的地区, 产业结
构正在作适应性的调整 。
1,6 体制创新是近年来区域发展差
距扩大的原因之一
二, 我国区域发展的新格局
上述各种影响因素相互作用 。 特别是传统
的因素和新的因素交织在一起, 共同决定了
我国区域发展和产业布局的格局 。
2,1 地区间的经济发展差距全面扩大,
大地带间的发展不平衡加剧
地区 1995年 2001年 增加量( 2001-1995)
北京 10265 25523 15258
天津 8164 20154 11990
河北 3376 8362 4986
山西 2819 5460 2641
内蒙古 3013 6463 3450
辽宁 6103 12041 5938
吉林 3703 7640 3937
黑龙 4427 9349 4922
上海 15204 37382 22178
江苏 5785 12922 7137
浙江 6149 14655 8506
安徽 2521 5221 2700
福建 5386 12362 6976
江西 2376 5221 2845
山东 4473 10465 5992
各地区人均 GDP的变化
河南 2475 5924 3449
湖北 3341 7813 4472
湖南 2701 6054 3353
广东 6380 13730 7350
广西 2772 4668 1896
海南 4820 7135 2315
重庆 5654
四川 2516 5250 2734
贵州 1553 2895 1342
云南 2490 4866 2376
西藏 1984 5307 3323
陕西 2344 5024 2680
甘肃 1925 4163 2238
青海 2910 5735 2825
宁夏 2685 5340 2655
新疆 3953 7913 3960
2,2 工业化发展的进程发生明显的差异
部分发达地区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
中西部地区总体上还处于工业化的初期阶
段。
2,3 各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成效差距明显
产业结构变化最大, 且对全国产业结构变
动的贡献程度最高的有广东, 江苏, 山东,
上海等 。 贵州, 甘肃, 内蒙古, 云南, 山西,
陕西, 新疆, 吉林, 江西, 广西, 青海, 宁
夏, 西藏, 海南, 安徽等产业结构变化小,
对全国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也不明显 。
?
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及其区域竞争态
势:在全国高技术产业增加值总体迅速增长
的同时, 强势省份越来越强, 原来处于中等
水平的地区开始出现分化, 相对落后的地区
也开始高度重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 高新
技术产业成为新一轮重复建设的重点领域,
也必然成为新一轮竞争的焦点 。 广东, 江苏,
上海和北京的高技术产业增加值规模一直排
在全国的前四位, 已成为我国高技术产业的
重要发展基地
2,3 全国范围内的经济和技术发展
梯度
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以经济发展水平特别是
经济发展的技术含量为标志的经济技术梯度 。
对全国 31个省 ( 直辖市, 自治区 ) 2000年的
科技进步基础, 科技活动投入, 科技活动产
出和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四个方面指标
利用加权综合和系统聚类方法进行综合评价
后, 形成以下六组区域
第一组
第三组
第二组
第六组
第五组
第四组
南海诸岛
0 250 500
750 km
中国经济和技术水平的地区差异分组( 2001年)
? 四、战略性结构调整下的区域发展总体
格局
2 0 0 0 年全国各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 单位:亿元
(仅包括10亿元 以上的省市区)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四川 贵州 陕西 甘肃
亿元
?
2,4 基础产业区域布局产生了重大变化
( 1) 基础原材料工业进一步向沿海地区集聚
作为基础产业的钢铁工业, 石油及石油化学工业,
有色金属工业等对矿产资源依赖程度很大, 发生大
尺度的转移 。
( 2) 能源工业特别是电力工业向西部地区转移
2010年全国水电装机将达到 100GW,西部地区将占
到 70% 左右 ( 尚不包括红水河和三峡 ) 。
( 3) 特色农业和高效优质农业的发展及形成新的农
业产业区
成都市
昆明市
重庆市
贵阳市
?
?
两河口
( 1 3 0 )
蒙古山
( 1 6 0 )
?
?
?
二滩
( 3 3 0 )



( 5 3 0 )


( 3 0 0 )
?
?
卡拉乡
(8 0 )
?
?
?
大空( 1 0 0 )
杨家沟
( 2 0 0 )



( 2 2 5 )
?
皮厂
( 4 0 0 )
?
?
?
小湾
( 3 0 0 )
漫湾( 1 5 0 )
四家村( 1 5 0 )
牙根
( 9 0 )
?
?
?
?
?
?
?
?
?
大岗山(3 0 0 )
冷竹关( 1 1 0 )
泸定(7 0 )
??
?
龚嘴
( 7 5 )
?
官地(1 2 0 )



( 2 8 0 )
?
?
乌东德( 8 0 0 )
?
向家坝( 8 0 0 )
白鹤滩( 1 0 0 0 )
溪洛渡( 1 0 0 0 )
铜街子( 6 0 )
?
老古岩( 1 3 0 )
?
朱杨溪( 2 0 5 )
石硼( 2 0 5 )
?
乌江渡
( 6 3 )
?
?
?
东风( 3 3 0
天生桥( 高,1 0 8 )
天生桥( 低,8 0 )
文家庄( 4 0 )
?
?
?
?
枸皮滩( 2 0 0 )
新滩( 2 0 )
三峡
?
?
?
?
?
彭水( 1 1 0 )
龙滩( 4 0 0 )
?
?
?
??
岩滩( 1 4 0 )
大化
( 4 0 )
?
??
葛洲坝( 2 7 1, 5 )



( 1 0 0 )
?
恶滩 ( 5 6 )
桥巩( 5 0 )
大藤峡( 1 2 0 )
?
?
五强溪( 1 5 0 )
拓溪( 4 4, 5 )




























西南地区水电站分布图
?
?
??
?
??
?
?
?
?
?
?
?
?


?
西宁市
?
?
兰州市
银川市



( 1 5 0 )


西
( 3 0 0 )
左拉(2 0 )



( 1 5 0 )



( 5 0 )



( 5 0 )



( 2 0 )



( 3 5, 2 )



( 1 5 0 )



( 1 2 2, 5 )
小峡( 2 0 )
大峡( 3 0 )
大柳树( 1 5 0 )
青铜峡
黄河上游水电站分布图
2,5 农业生产优势区, 产业带, 规模化
新格局已成刍形
? ( 1) 各地区传统种植业结构普遍得到优化, 畜牧业发展明显加快
? ( 2) 主要农产品生产与加工进一步向优势产区集中 。 东北和长江中下
游地区的油菜, 西北和西南部分地区的水产品 。 黄河流域省区, 新疆
和东北, 西南地区畜产品产量增长较快 。
? ( 3) 区域性, 压粮扩经, 呈现出新的地区格局 。 山东, 河南, 江苏,
安徽, 湖北, 湖南, 四川和黑龙江等省仍是粮食主产区, 同时也是粮
食生产减幅最大地区和油料等经济作物种植增幅最大地区;过去粮食
产量所占份额较小的云南, 贵州, 西藏却成了粮食增产区, 但增长量

? ( 4) 2001年, 以浙江等八个粮食主销区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为标
志, 中国农业结构打破大而全小而全的格局, 农业资源开始按照比较
优势重新进行地区配臵, 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区域重点更加明确 。
强化区域规模化特色农业的发展,培育优势产业带,打造中
国农业产业新格局:
?
? 黄淮海地区优质专用小麦产业,
? 东北及内蒙古东部玉米 — 大豆产业,
? 新疆棉花产业,
? 中原地区牛羊肉产业,
?, 三北, 地区奶产业,
? 长江流域优质油菜和柑橘产业,
? 陕西和渤海湾地区的苹果产业、
? 沿海及重要江河湖泊流域优质水产品产业。
? 还有山东的蔬菜、海南的热带作物、山西的小杂粮、西
南和东北的绿色食品等优势产业带。
2,6 城市聚集区和大都市区迅速发展
城镇化水平迅速提高。与产业集聚和发展
水平相适应,大城市集聚区增加,范围扩展。
人口城市化出现了新格局。
郊区化
中国的
城市化
阶 段
第一次正常
城 市 化
(1949 - 57)
过 度
城市化
(1958
- 60 )
第一次反

城市化
(1961 -
65)
第二次反向
城 市 化
(1966 - 76)
改革开
放后的
正常城
市化
(1977 年 )












我国城市化的发展 资料来源:周一星 2001年
我国大都市区和城市集聚区
(带)的发展
1,经济全球化推动了城市化
2,产业地域分工推动空间重构
3,开发区和产业簇群是大都市区扩张的新生长

4,旧城改造, 环境整治与市区工业外迁加快了
大都市区的郊区化过程
5,大型基础设施建设
城市 ( 地区 ) 投资企业数 ( 个 ) 所占份额 ( %)
全国总计 318 100.0
环渤海地区 121 38.1
其中:北京 45 14.2/37.2*
天津 32 10.1/26.4
沈阳 7
大连 24 7.5/19.8
青岛 8
长江三角洲地区 100 31.4
其中:上海 60 18.9/60.0
南京 8
苏州 9
无锡 7
徐州 2
杭州 6
宁波 3
珠江三角洲地区 63 19.8
其中:香港 4
广州 17 5.3/27.0
深圳 26 8.2/41.3
东莞 6
惠州 4
珠海 4
顺德 4
厦门 7
重庆 3,成都 2,武
汉 2
7 2.2
其他各 1个 28 8.8
20


























20
01












我国大都市区充满发展活力
2000年,我国有大型城市 93座,其中,大城市 53座、
特大城市 27座、超大城市 13座,这些大城市产业和人口高
度集中,规模经济优势强,,集聚效应, 明显,对辐射和
带动周边中小城市和地区的发展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000年 93座大城市共计人口 1.9亿,创造了 2.74万亿元的
国内生产总值。
至本世纪中叶,除香港外,我国的北京和上海也将有望
相继进入世界城市的行列,成为带领我国城市参与全球事
物的桥头堡,全方位地在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扮
演更重要的角色。除以香港、上海和北京为核心的三个巨
大都市区外,我国其它层次的大都市区也在蓬勃发展之中,
正在成为牵引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新增长极。较为重要或
已初具规模的当数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大都市带,西南成
渝、福建厦漳泉及以武汉为中心的众多都市区等。
都市区
国民生产总值 吸引外资量 出口
1994 1999 1994 1999 1994 1999
京津唐 4.7 5.1 7.4 10.2 8.8 8.0
长三角 9.5 10.6 18.5 15.9 12.3 16.7
珠三角 6.4 8.0 24.8 30.1 29.5 34.5
3 大都
市区
20.6 23.7 50.7 56.2 50.6 59.2
中国三大城市集聚区 GDP及利用外资
和出口占全国的比重
三、值得注意的重要倾向
3,1 部分地区产业定位不当, 没有培育有竞
争力的经济增长点 。
多数地区应该重视基础产业的发展及其现代化
我国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 。 一系列传统工业部
门的产品在我国还有很大的需求 。 但是, 我国第二
产业特别是工业, 大, 而不, 强,,
有些地区不将具有优势的基础产业部门作为发展
的重点, 而在高新技术产业上下功夫 。 结果是高新
技术产业难以发展, 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又没有取
得进展 。
一些老工业基地和工业力量强的地区的装备工业
的潜力没有得到发挥 。
3,2一些地区不适宜大规模发展高新技
术产业
3,3大都市区的发展与规划需要引起重视
半城市化地区已经步入大规模调整与升级阶
段,二次再开发重点是围绕着环境、基础设施
和空间管理等问题展开。
部分城市化地区的空间管理失控。原有制
度障碍对城乡结构调整的挚肘影响仍比较明显。
3,4 部分快速增长地区的环境状况
珠江三角洲, 长江三角洲等沿海发达地区实现了长期高速
和超高速经济增长及大规模城市化, 国际化 。 在取得令人
鼓舞的巨大成就的同时, 环境状况及水土资源利用状况令
人担忧;
大部分水体严重污染, 许多水体正在丧失作为供水功
能 。 大气污染导致酸雨严重, 海域污染导致赤潮频繁发生 。
耕地土壤质量恶化, 食物安全存在隐患;大批量的优质耕
地迅速消失, 水质性缺水现象普遍来临;
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 产业结构有突出缺陷, 污染治
理和环境管理不力, 缺乏科学的城市规划和工业布局, 大
家都在, 率先, ( 基本实现现代化 ) 上竞赛等, 是生态环
境问题突出的主要原因 。
小 节
将发展因素及其作用的研究与所形成的空间格局的研究结
合起来,是实践研究和理论研究的重要方向;
自然基础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相互交织在一起,共同影
响我国及各地区的发展;
我国关于发展问题研究的重要方向也是国际研究的前沿
领域是:
影响发展的因素的综合作用
新因素影响下的空间结构及其合理化研究,
大都市区及半城市化研究,
发展与环境关系研究,等
?
? 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