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人口与可持续发展
当今世界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日益严重, 已威胁到人类的生存
和发展 。 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人
类的不适当活动, 特别是人口的
激增 。 在人类影响环境的诸因素
中, 人口是最主要, 最根本的因
素 。 人口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
问题, 也是人类所面临的一个基
本的生态学问题 。
第一节
世界人口发展状况
一、人口与人口过程
人口是生活在特定社会、
特定地域、具有一定数量和
质量,并在自然环境和社会
环境中同各种自然因素和社
会因素组成复杂关系的人的
总称。
人口过程是人口在时空上的发展
和演变过程,它包括了人口的出生和
死亡(人口数量的增加和减少);人
口的迁入和迁出(人口数量在空间上
发生分布和密度的改变);人口社会
结构的改变(职业结构、民族结构、
文化结构和行业结构等)。 人口过程
反映了人口与社会、人口与环境的相
互关系。
反映人口过程的自然变动指标
是人口出生率, 死亡率和人口自
然增长率 。 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出
生率和死亡率的关系是:
自然增长率 % = 出生率 % - 死亡率 %
二、世界人口发展状况
世界人口的分布图
(一)发展趋势
世界人口一直在迅速地增长,而且增长速
度越来越快。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世界人口发
展的历程,大致经历了 3个历史阶段。
1,高, 高, 低阶段 ( 高出生
率, 高死亡率, 低增长率 ) 自从
人类诞生以来, 直到工业革命以前,
世界人口发展绝大部分处于这个阶
段 。 据估算, 本阶段人口总数很少,
每 200km2少于 1人, 平均每千年增长
20‰ 。
2,高, 低, 高阶段 ( 高出生率,
低死亡率, 高增长率 ) 工业革命之
后, 人类社会的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
人们生活和医疗卫生水平也有显著改
善, 世界人口于公元 1600年达到了 5亿 。
到 1800年, 经过 200年人口达到 10亿 。
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世界人口
增长达到了历史高峰, 出现了人口爆
炸的局面, 以至在 300年来人口增加了
约 10倍 。
3,低, 低, 低阶段 ( 低出生率,
低死亡率, 低增长率 ) 由于各种原
因, 欧美发达国家中人口的自然增长
率呈现了下降的趋势, 有些国家出现
了人口零增长甚至负增长现象, 但发
展中国家的人口依然继续增长从全球
来看, 人口增长速度开始减缓, 但全
世界每年仍能增加近 1亿人 。
(二)增长特点
1,人口分布 目前世界人口
已超过 60亿,其中绝大多数生活在
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人口出生率
下降,发展中国家人口猛增,自 20
世纪 60年代起发达国家就出现了人
口增长率下降的趋势,而发展中国
家人口增长率呈上升趋势,预计到
2025年,这种情况仍将存在。
世界人口分布不均,
有的地区非常稠密,有
的地区则人烟稀少。人
类主要聚居在地球的四
个地区,这些地区的人
口密度大,超过 100人
/km2。 它们是:
( 1) 西部和中部欧洲 特别是英国,
法国, 比利时, 卢森堡, 德国和意大
利;
( 2) 北美东中部 即美国东部和加
拿大东南地区;
( 3) 南亚次大陆 包括巴基斯坦,
印度, 孟加拉和斯里兰卡;
( 4)亚洲的远东部分 特别是中
国东部、朝鲜、日本等地区。
从太空看地球的贫富分布
世界人口分布情况
据联合国人口与发展委
员会 2001年发表的调查报告
指出,世界较发达地区的人
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 22人,
而欠发达地区的人口密度为
每平方公 里 59人,几乎是
发达地区的3倍。
2、年龄结构
世界人口的年龄结构两极分化,
发达国家面临人口老龄化问题,而发
展中国家的人口年轻的多,有生育能
力的人多,这就决定了发展中国家今
后的人口还要持续增长。全从世界来
看,人口正在老化,年龄中值从 1950
年的 22.9岁提高到 1985年的 23.3。预
计到 2050年,年龄中值将超过 30岁。
3、健康状况
世界人口健康状况都有所改善。
所有各地区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和
婴儿死亡率大约下降了 1/3。但是
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健康状况与发达
国家之间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特
别是由于环境恶化造成的健康为害
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更为严重。
蘇丹的村民們聚集在飛機空投糧食所行
經的航道上,等著撿拾散落出來的糧食。攝
影,Eskinder Debebe,取自聯合國。
《饑餓的蘇丹》九四年普立茲新聞特寫攝影獎的作品,
作者在拍完照片后将鹰赶走,但人们问起这个小孩时,
作者则不知其现状。后作者由于良心的遣则而自杀。
4、文化程度
绝大多数国家人口的文化程度
都不断提高。但据统计,世界上大
约有 1/5的成年人不能读和写,这
些人口主要分布在发展中国家和地
区。世界大多数国家中,妇女的文
化程度都比男性低。
5、城市人口急剧膨胀
近些年来,世界城市人口增长达到惊人的
程度。据统计,1950~ 1980年,世界城市人口
由 6.98亿增加到 18.7亿,从占总人口的 28.1%增
加到 42.2%。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城市人口增加得
更快。 1950年,美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 64%,
到 1980年上升到 82.7%。同时,英国由 77.9%上
升到 88.3%,法国由 55.4%上升到 78.3%,日本由
35.8%上升到 63.3%,中国由 11.0%上升到 29.37%。
由此可见,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人口所占的
比重逐年增大。
美国
(三)世界人口预测
按目前的年龄结构和增长率,联
合国人口司预测 2000年和 2050年世界
人口分别为 61亿和 82亿,也可能达到
63.6亿和 91.8亿。以 2000年为界,世
界人口绝对增加数量将发生根本性转
折。此前,人口绝对增长率逐年增加,
此后,绝对增长率逐年下降。
联合国的同期预测指出,世界人
口零增长的时间为 100多年后的 2110年,
那时世界人口可能徘徊在 105.8亿上下。
欧美发达国家在 2062年以前进入人口
静止状态;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最快
也需在 21世纪末才会实现人口零增长,
并且它们的人口总数占世界的 85.9%。
另据联合国及世界银行的预测,到 21
世纪末至 22世纪初世界人口才能达到
稳定值,其低值为 72亿,高值为 149亿。
第二节
中国人口发展状况
亚洲人口分布
中国人口在很早以前就居世界各国之
首。在 1760年为 2亿,140年后(即 1900年)
为 4亿,相隔 54年后的 1954年为 6亿,再相
隔 15年后的 1969年为 8亿,1981年已达到 10
亿,1990年 7月我国大陆人口达 11.34亿,
1995年底我国人口达 12.1,2000年第 5次人
口普查表明中国大陆人口达到 12.9亿人。
若搞好计划生育工作,到下世纪中叶达 15-
16亿。这时中国才可渡过人口的高峰期,
实现人口零增长。中国人口状况对世界人
口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一、中国人口发展特点
(一)人口增长速度快
时期 高峰期
( 1949-
1957)
低谷期
( 1958-
1961)
高峰期
( 1962-
1973)
下降稳定

( 1974-
1984)
人口年平
均自然增
长率( ‰ )
22.4 4.6 25.6 13.9
(二)分布不均衡
著名的地理学家胡焕庸先生在 1935年第一
次明确指出中国人口颁布的特点,他阐明的瑷
珲~腾冲线,至今仍是体现中国人口颁布地区
差异性的一条最基本的分界线。 1990年第四次
人口普查时,该线东南一侧包括台湾省在内总
面积 411.7平方公里,只占全国 42.9%,人口总
数却达到 10.94亿人,占当时全国总人数的
94.3%;而西北一侧面积占 57.1,人口仅 0.66亿
人,占全国 5.7%。东南半壁的平均人口密度为
265.7人 /平方公里,西北半壁仅为 11.6人 /平方
公里,相差 22倍。







(三)农村人口比重大,城市化迅速发展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基数
大,占总人口的比率高。 80年代以来,随
着经济的繁荣,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村
人口向大城市集中,使城镇人口数量迅速
增加。我国 1965年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
例为 18.2%,1990年为 26.2%,而 1998年则
上升为 30.4%。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
展以及户籍制度的改革,城镇人口还会进
一步增加。预计到 2025年我国城市人口比
例将达到 58%,2050年则达到 70%左右。
(四)人口老龄化
我国人口年龄结构正在经历一场革命
性的变迁。未来几十年内,年龄结构类型
不仅将从成年型转向老年型,而且将向高
度老年型发展。 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时
老年人口只占总人口的 4.9%,1990年为
5.1%,2000年达到 6.7%。预计到 2003年将
超过 7%,从而进入老龄化社会。至 2025年
将超过 12%,年龄结构已成为典型的老年型
人口类型。 2050 年会上升到 20%以上,中
国人口的年龄结构进入高度老化阶段。
日本
人口老龄
化加剧
65岁以上
老人逼近
20%
(五)男女性别比偏高
我国人口男女性别比(是以女性 100人
为基数计算的男性与女性的比例)不仅显
著高于发达国家,而且也稍高于某些发展
中国家。我国三次人口普查的性别比分别
为,104.88( 1953年),103.88( 1964
年),107.15( 1982年)近年来,我国男
女性别比呈上升趋势。据 1990年的人口普
查,男女婴儿的性别比达到 114/100。人口
性别比的差异是导致社会不稳定的重要因
素之一,应该得到广泛的重视与关注。
(六)人口素质亟待提高
我国人口素质的改善与提高是在一个较低
水平上开始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物
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人口的身体
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都有了明显提高。人均寿
命从 1949年的 35岁提高到现在的 70岁左右,人
口死亡率由 1949年的 20‰ 降至现在的 7‰ 左右,
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 1990年的 5.18年,每万人
大学生数由 1952年的 3.3人增加到 1994年的 23.4
人,学龄前儿童入学率已达到 98.4%,1987年中
国的人文发展指数达到 0.716。虽然如此,但我
国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很大。
在沙漠化地区小孩儿不上学,不接受教育可以,
但不会赶水车不行。所以小孩子从小就要学会赶水车。
宁夏回族自治区有很多少年儿童辍学
到内蒙古草原上去搂发菜。图为孩子们在
去搂发菜的途中。
二、中国人口的发展趋势
(一)人口生育率已降到
较低水平,自然增长率已由
1974年 22.2‰ 下降到 1983年的
11.5‰,几乎降低了一半,这
是世界人口史上罕见的,但生
育率继续下降的余地已经不大
了。
(二)由于 20世纪 60~
70年代生育高潮形成的人口
年龄结构的影响,在 1995年
前后形成一个生育高峰,平
均每年进入婚育年龄的人数
在 1100万对以上,生育率的
降低较为困难。
(三)中国目前人口
死亡率在世界上是属于较
低的,随着经济的迅猛发
展,生活水平和医疗水平
的进一步提高,死亡率继
续下降是有可能的。
(四)人口城乡结
构比较落后,乡村人口
比重仍然很大,且在相
当长的时间里降低乡村
的人口生育率仍然较为
困难。
综上所述,以目前人口为基础,
人口增长率能继续得到控制,到 21
世纪中期将达到 16亿人。人口学家
普遍认为,这是中国人口的极限,
即中国土地可负荷和供养的最大人
口数。此后我国人口数会略有回落,
并在某一暑期到达最佳人口数而稳
定下来。
环境专栏 — 未来 25年中国人口将达到 16亿
国家统计局调查数据表明,1987年 7
月 10日,中国人口达 10亿人; 11亿人的时
间是 1990年; 12亿的时间是 1995年 2月 14
日; 1998年底中国人口总数已达 12亿 4800
万人,当年出生 1991万人,死亡 807万人,
净增 1184万人,人口出生率在这一年首次
降到了 10‰ 。据此,科学家按未来 25年内
年均增长 12‰ 测算,到 2025年,人口总数
大约为 16亿 5625万人。
第三节
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影响
一、人与环境系统的关系
人和环境组成的大系统,
是一个有着层次结构的复杂系
统,人与环境间的关系可以概
括为三种生产之间的关系。即
物质生产, 人的生产 和 环境生
产 之间的关系。
物质生产是指人类从环境
中索取生产资源并接受人的生
产环节所产生的消费再生物,
并将它们转化为生产资料的总
过程。该过程产生生活资料去
满足人类的物质需求,同时产
生加工废弃物返回物质生产环
节中。
人的生产,指人类生存和
繁衍的总过程。该过程消费物
质生产产出的生活资料和环境
生产所提供的生活资源,产生
人力资源以支持物质生产和环
境生产,同时产生消费废弃物
返回环境,产生消费再生物返
回物质生产环节。
环境生产则是指在自然
力和人力的共同作用下环境
对其自然结构和状态的维持
与改善,包括消纳污染(加
工废弃物、消费废弃物)和
产生资源(生活资源、生产
资源)。
二、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影响
人口增长对土地资源的压力
人口对森林资源的影响
人口对能源的影响
人口对城市环境的影响
人口对工业发展的影响
人口对气候的影响
三、环境对人口的承载能力
从生态学的角度分析,地球又
能养活多少人呢?地球植物的总产
量,按能量计算每年为 2.77× 1021
焦耳。人类维持正常生存每天需能
量 107焦耳,则每年需 3.68× 109焦
耳。按此数值计算,地球上植物总
产量可养活 7534亿人。
但由于以下原因:第一,
以植物为食的,不仅仅是人类,
其他各种动物也都直接或间接
地以植物为食;第二,有许多
植物和动物是不能供人类食用
的。因此,据估计人类只能获
得植物总产量的 1%,即只能养
活 75亿人。
地球环境对人口的承载能力,或称为人口
环境容量,是指一定的生态环境条件下地球对
人口的最大抚养能力或负荷能力。通常人口容
量并不是生物学上的最高人口数,而是指一定
生活水平下能供养的最高人口数,它随所规定
的生活水平的标准而异。如果把生活水平定在
很低的标准上,甚至仅能维持生存水平,人口
容量就接近生物学上的最高人口数;如果生活
水平定在较高目标上,人口容量在一定意义上
说就是经济适度人口。在 70年代国外生态学家
曾对地球生态系统的人口容量进行了估算,最
乐观的估计是地球可养活 1000亿人,但多数认
为只能养活 100亿人左右。
(二)中国的人口环境容量
环境专栏 — 中国与世界的理想人口和极限人口
根据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研究小组估测:我国
人口承载量最高应控制在 16亿左右。最合适的人口
数量为 7亿左右。这就是说,16亿或者说 17亿是中
国的一条生命线。科学家根据生态系统的负荷能力,
提出我国生态的理想负荷能力应为 7亿到 10亿人口。
主要基于以下 5点:按粮食产量,不应超过 12.6亿
人;按能源的理想负载,不应超过 11.5亿人;按土
地资源,不应超过 10亿人;按淡水供应,不宜超过
4.5亿人;按动物蛋白供应,不宜超过 2,6亿人。
第四节
可持续发展的人口战略
一, 人口与发展战略
( 一 ) 实行降低出生率的人口政策;
( 二 ) 适当控制生活改善的过高要求, 制
订循序渐进的提高计划, 扩大国内积累;
( 三 ) 最大限度地动员经济发展所需要的
内资, 外资;
(四)充分利用最大的生产要素(庞大
的劳动力队伍)。
二, 经济发展战略
在经济上要采取鼓励储蓄,促进积累的政
策。克服资本缺乏,主要是由积累供给资本。
首先,要想扩大国内资本的供给,只有扩大国
民的储蓄。其次,要通过政治方面的努力和制
度方面的措施,动员外资。如扩大外国援助资
金;增加借款等国际合作资金;扩大并促进外
国技术的引进。在产业政策方面应选择在开放
经济中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充
分利用人力资源,缓解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消
极后果。
三, 人口教育和劳动力培训
为了经济发展的启动必须积极进行人口教育
和劳动力的培训。在教育体系中,基础教育应该
尽量扩大其覆盖面,使尽可能多的人掌握基本的
文化知识和技能。受到基础教育的人力从事生产
活动,也必须接受必要的职业培训。培养熟练的
劳动力需要相当长的年限,因此技能教育、培训
措施必须尽早开始加强扩大。必须培养受过高等
教育的专门人才。总之,发展教育可以提高劳动
力整体素质,并可起到推迟就业年龄、减少就业
压力的作用。
四, 人口的城市化和非农化
合理促进人口的城市化和
非农化,保证经济转型的同时
实行社会现代化,从而促进人
口发展的现代化,实现人口增
长向新的平衡状态的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