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学》 ――――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10401 课程性质:必修课; 总学时:18学时; 设计:0; 实验:0; 课内上机:2;课外上机:4;实习学时:1周;适用专业:环境工程;前修课程:高等数学 课程负责人:孙体昌 编写人:金龙哲 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为环境工程专业基础必修课。本课程的任务主要包括:(1)掌握工程测量的基本概念和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了解水准测量原理,掌握水准仪的使用方法和误差分析方法;(2)掌握角度测量方法及光学经纬仪的检验与校正方法,掌握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3)掌握小地区控制测量方法;掌握测设的基本工作;(4)了解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的一般方法;了解建筑施工测量、管道工程测量及GPS全球定位系统;了解地形图的基本知识及其应用方法。 课程的内容、要求、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学时分配 本课程采用课堂教学为主、测量实习与自学为辅的教学方法。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如下: 第一章 绪论(1学时): 主要介绍我国工程测量学的发展概况、确定地面点位的方法、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及测量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等。 第二章 水准测量(2学时): 介绍水准测量的原理、水准仪的基本构造及其使用方法、水准测量的外业和内业、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水准测量的误差分析等。 第二章 角度测量(2学时): 介绍水平角的测量原理、观测方法及测量误差的计算方法,光学经纬仪的构造、应用方法及其检验与校正方法,竖直角的观测与计算方法等。 第三章 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4学时): 介绍测量误差的产生及观测误差的分类、衡量精度的指标、误差传播定律、等精度直接观测值的最可靠值及权的计算。 第四章 小地区控制测量方法(2学时): 介绍国家控制网概况、导线测量计算方法、小三角测量方法、角度前方交汇法、三角高程测量方法。 第五章 测设的基本工作(4学时): 介绍水平距离、水平角和高程的测设方法,点的平面位置的测设方法,已知坡度直线的测设方法,圆曲线的测设方法等。 第六章 测绘基础及工程测量的应用(3学时): 简要介绍建筑施工测量、地形图的基本知识及其应用方法、管道工程测量及GPS全球定位系统等。 教材和参考书目 教材(暂定):合肥工业大学等四校合编,测量学(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参考书目: 1、陈健,薄志鹏主编,应用大地测量学,测绘出版社 2、孔祥元,梅是义主编,控制测量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 必要的说明 将通过教学实践,对本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修改与完善。 《工程流体力学》 ――――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10208;课程性质;必修课 课内总学时:36 实验学时:4 课内上机学时:2 设计学时:0 课外上机学时:8 总学分:4 适用专业:环境工程 前修课程:高等数学 课程负责人:孙体昌 编写人:谢振华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交通与土建及环境工程专业的必修课,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流体力学的基本知识,具备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为一些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课程的内容、要求、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学时分配 第一章 流体的基本概念(讲授四学时) 第一节 流体的特征 连续介质的概念:流体的定义 流体力学的研究内容、方法及发展历史。第二节 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能:惯性 粘性 牛顿内摩擦定律 压缩性与膨胀性。 第二章 流体静力学(讲授六学时) 第一节 流体静压强及其特性: 静压强的定义 静压强的特点 第二节 流体的平衡微分方程及其积分:平衡微分方程的推导 等压面 势函数 作用在流体上的力 第三节 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压强分布规律 压强计算 压强计算标准 第四节 压强单位和测压仪表: 压强的几种度量单位 常见压强测量仪器 第五节 静止流体对物体的作用力: 作用在平板上的力 流体对任意空间物体的作用力 第六节 流体的相对平衡:相对平衡的概念 旋转容器内的平衡流体 实验一:静压强分布规律实验(二学时)。 第三章 流体动力学(讲授十学时) 第一节 研究流体运动的两种方法: 欧拉法 拉格朗日法 控制体 质点系 第二节 流体运动中的一些基本概念:迹线与流线 定常与非定常 流管 流面 流束 过流断面 第三节 连续性方程:质点倒数 连续性方程的几种形式 第四节 粘性流体运动微分方程: 流体运动分解 本构方程 N—S方程 欧拉方程 第五节 伯努力方程及其应用:沿流线的伯努力方程 总流伯努力方程 第六节 动量方程及其应用:动量方程推导 流体作用于弯管上的力 实验二:动量方程实验(二学时)。 第四章 粘性流体运动及其阻力计算(讲授十学时) 第一节 雷诺实验:雷诺数 层流与紊流的概念 水力半径 第二节 流体在圆管中的层流运动:研究方法 速度分布 流量 达西公式 第三节 流体在圆管中的紊流运动:紊流的研究方法 普朗特混合长度理论 紊流速度分布 第四节 沿程阻力系数的确定:尼古拉兹实验 莫迪图 第五节 非圆形截面紊流阻力计算:蔡西公式 当量直径 实验三:沿程阻力实验(二学时)。 三.教材和参考书目 使用教材:张也影编“流体力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用书:周亨达等“工程流体力学” 冶金工业出版社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 ――――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10302 课程性质: 必需 课内总学时:30 实验学时:4 课内上机学时:0 设计学时:0课外上机学时:4 总学分: 3 适用专业:环境工程 前修课程: 课程负责人:孙体昌 编写人:林海 一、课程性质和教学任务 本课程为环境工程专业必修课,同时为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专业英语实践教学内容之一。 主要讲授微生物类群与形态结构、微生物的生理生化、微生物的生态、环境微生物检测、微生物对污染物的降解和转化、有机污染微生物治理的一般原理和技术、几种重点污染行业废水的微生物处理工艺等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运用微生物工程技术治理污染、净化环境的基本原理、方法、治理工艺和设备,同时掌握本课程常用术语的英语词汇和科技英语的表达特点与方法 。学生学完该课程后,不仅有较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且有能力从事微生物治理环境污染的工程实践以及有关环境微生物专业英语的阅读和翻译能力。 二、课程内容、要求、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学时分配 教学方法:采用课堂讲授为主,辅以实验的模式。考虑到学时数的限制,其中专业英语实践部分以课上渗透词汇和课下阅读、翻译英语资料为主的模式。 第一章 绪论(2学时) 1.1环境微生物工程的由来1.2环境微生物涉及的技术系统1.3环境微生物工程涉及的学科1.4环境微生物工程进展1.5怎样学习环境微生物工程课程 微生物类群与形态结构(3学时) 2.1微生物的分类(1)微生物的分类单位与命名(2)微生物的分类依据(3)微生物的分类系统2.2细菌和放线菌(1)细菌细胞的形态和排列(2)细菌的大小(3)细菌细胞的结构(4)细菌的繁殖(5)细菌的培养特征(6)放线菌的形态和结构(7)放线菌的繁殖(8)放线菌的培养特征(9)放线菌的代表属2.3酵母菌(1)酵母菌的形态和结构(2)酵母菌的繁殖方式(3)酵母菌的培养特征(4)酵母菌的代表属2.4霉菌(1)霉菌的形态和结构(2)霉菌的繁殖方式(3)霉菌的培养特征(4)霉菌的代表属 微生物的生理生化(2学时) 3.1微生物的营养与生长(1)微生物的营养物质、营养类型和培养基(2)微生物的测定和微生物的生长规律(3)微生物的培养方式和纯培养分离法(4)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3.2微生物的代谢(1)微生物的主要产能方式(2)营养物质的分解(3)细胞物质的合成(4)代谢调节3.3微生物的遗传和变异(1)基因对遗传性状的控制(2)基因突变(3)菌种选育和诱变(4)基因重组(5)基因工程(6)菌种的衰退、复壮和保藏。 第四章 微生物的生态(2学时) 4.1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1)自然环境中的微生物的生态学特点(2)土壤中的微生物(3)水域中的微生物(4)空气中的微生物(5)异常环境中的微生物4.2微生物与生物环境间的相互关系(1)共生(2)互生(3)寄生(4)拮抗4.3微生物在自然物质循环中的作用(1)炭素循环(2)氮素循环(3)磷素循环(4)微生物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活动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危害4.4合成有机化合物和重金属对微生物的生态效应(1)去垢剂(2)塑料(3)农药(4)重金属。 第五章 环境微生物检测(1学时) 5.1水质指示微生物—大肠菌群(1)目的和原理(2)方法(3)在环境微生物检测中应用5.2生物传感器技术(1)生物传感器定义与分类(2)生物传感器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3)生物传感器应用于环境检测实例 第六章 微生物对污染物的降解和转化(6学时) 6.1微生物降解转化物质的巨大潜力6.2微生物降解动力学(1)指数速度模型(2)双曲线速度模型(3)有机化合物降解过程与降解反应速度方程的拟合性6.3人工合成有机物的微生物降解(1)去垢剂(2)塑料(3)农药6.4煤的微生物脱硫与降解(1)煤的微生物脱硫(2)煤炭生物液化6.5影响微生物降解转化作用的因素(1)微生物活性(2)化合物结构(3)温度(4)酸碱度(5)营养(6)氧`(7)有机底物或金属的浓度(8)适应驯化6.6治理污染基因工程菌(1)治理污染基因工程菌构建的基本过程(2)转化细胞的筛选与鉴定(3)目的基因的表达(4)连续发酵与追踪考察 第七章 有机污染微生物治理的一般原理和技术(4学时) 7.1概述(1)好氧处理(2)厌氧处理(3)兼性处理7.2有机废水的微生物处理(1)活性污泥法(2)生物膜法(3)稳定塘法(4)厌氧处理法(5)光合细菌法7.3固体废弃物的微生物处理(1)堆肥(2)卫生填埋(3)厌氧发酵7.4大气污染的微生物处理(1)微生物吸收法(2)微生物洗涤法(3)微生物过滤法 第八章 几种重点污染行业废水的微生物处理工艺(6学时) 8.1造纸废水的处理(1)亚硫酸盐纸浆废液生产酒精(2)生物—物理化学法处理制浆黑液(3)碱法草浆中段废水生物处理8.2染料及印染废水的处理(1)厌氧好氧工艺处理染料工业废水(2)用高效染料脱色菌和PVA降解菌混合培养液处理印染废水(3)水解好氧工艺处理染色废水8.4重金属废水的微生物处理(1)微生物治理电镀废水技术(2)硫酸盐生物还原法处理含锌废水。 实 验(4学时) 检测水环境(城市生活污水)中的微生物(1学时) 应用厌氧和好氧技术处理工业废水(主要为微生物的培养、驯化和识别)(3学时) 三、教材和参考书目 《环境微生物工程》 , 马文漪, 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8 《废水处理工艺手册》, 杨文良,内部资料 《高浓度有机废水厌氧处理技术》,申立贤,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2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10303 课程性质:必修 课内总学时:36 实验学时:6 课内上机学时:0 设计学时:0 课外上机学时:10 总学分:4 适用专业:环境工程 前修课程:物理化学、无机化学 课程负责人:孙体昌 编写人:汪莉 一、课程性质和教学任务 本课程为必修课。 主要讲授概论、燃烧与大气污染、大气扩散、除尘技术基础、除尘装置、吸收法净化气态污染物、吸附法净化气态污染物、催化转化法净化气态污染物等内容。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大气污染控制的原理、方法并能进行有关的设计及计算。 二、课程内容、要求、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学时分配 第一章 概论(1学时) §1-1大气污染和大气污染物 大气污染的概念及大气污染物的组成 §1-2大气污染及控制(1)国内、外污染概况(2)几种大气污染物的控制概况 §1-3大气污染的综合防治措施 §1-4大气环境标准(1)大气环境标准的种类和作用(2)大气环境质量标准(3)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4)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本章采取讲授的形式,使学生对大气环境标准、大气污染及控制状况有一个概括的了解。 第二章 燃烧与大气污染(4学时) §2-1燃料的性质 主要讲述煤、石油、天然气等常规燃料及非常规燃料的性质 §2-2燃料燃烧过程(1)影响燃烧过程的主要因素(2)燃料燃烧过程的理论空气量(3)燃烧产生的污染物(4)热化学关系 §2-3烟气体积及污染物排放量计算(1)烟气体积计算(2)污染物排放量计算 §2-4燃烧过程硫氧化物的形成与控制(1)燃烧中硫的氧化机理(2)SO2与SO3之间的转化(3)硫氧化物的形成控制 §2-5燃烧过程中氮氧化物的形成与控制(1)NO和NO2形成的热力学(2)燃烧过程中NO形成的动力学(3)由含氮燃料形成的Nox(4)低Nox的燃烧技术 §2-6燃烧过程中颗粒污染物的形成 主要讲述碳粒子及燃煤粉尘的形成 §2-7燃烧过程中其它污染物的形成 主要讲述有机污染物及CO的形成 本章采取讲授的方式,要求学生掌握燃料的性质、燃料燃烧过程及燃烧过程中SO2、CO、NOx的形成与控制等内容。 第三章 大气扩散(4学时) §3-1大气层结构及气象要素(1)大气层结构(2)气象要素 §3-2大气边界层的温度场(1)气温直减率(2)气温的垂直分布(3)大气的静力稳定度及其判据(4)烟流形成与大气稳定度的关系(5)逆温 §3-3大气的运动和风(1)引起大气运动的作用力(2)大气边界层中风随高度的变化(3)近地层中的风速廓线模式(4)地方性风场 §3-4湍流扩散的基本理论(1)湍流概念(2)湍流扩散理论简介(3)点源扩散的高斯模式 §3-5污染物浓度的估算方法(1)烟气抬升高度的计算(2)帕斯奎尔扩散曲线法(3)稳定度分类法及扩散参数的选择(4)污染物浓度与采样时间的关系 §3-6非点源污染物浓度的估算模式(1)线源扩散模式(2)面源扩散模式 §3-7烟囱高度的设计(1)烟囱高度的计算(2)烟囱设计中的几个问题 本章采取讲授的教学方式,要求学生掌握影响大气扩散的因素、湍流扩散的基本理论、污染物浓度的扩散方法及烟囱高度的设计等内容。 第四章 除尘技术基础(2学时) §4-1粉尘的粒径及粒径分布(1)单一颗粒的粒径(2)粒径分布(3)平均粒径(4)粒径分布函数 §4-2粉尘的物理性质 包括粉尘的密度、比表面积、粉尘的湿润性、粉尘的荷电性及导电性、粉尘的粘附性、粉尘的安息角、粉尘的爆炸性 §4-3净化装置的性能(1)净化装置技术性能的表示方法(2)净化效率的表示方法 §4-4颗粒捕集理论的基础 包括流体阻力、阻力导致的减速运动、重力沉降、离心沉降、静电沉降、惯性沉降、扩散沉降 本章采取讲授的教学方法,要求学生掌握粉尘的物理性质、粉尘分散度、净化装置的性能及颗粒捕集基础理论等内容。 第五章 除尘装置(5学时) §5-1机械式除尘器 主要讲述重力沉降室、惯性除尘器及旋风除尘器的原理、结构及应用 §5-2电除尘器(1)电除尘器的工作原理(2)电除尘器的结构(3)粉尘的比电阻(4)电除尘器的选择和设计 §5-3湿式除尘器(1)湿式除尘器的除尘机(2)旋风洗涤器(3)文丘里除尘器 §5-4过滤式除尘器(1)袋式除尘器的工作原理(2)袋式除尘器的压力损失(3)袋式除尘器的的滤料及清灰(4)袋式除尘器的选择、设计和应用(5)颗粒层除尘器 §5-5除尘器的选择与发展(1)除尘器的合理选择(2)除尘设备的发展 ※本章安排2学时实验 旋风除尘器性能测定。 通过讲授和实验,要求学生掌握机械式除尘器、静电除尘器、过滤式除尘器和湿式除尘器的结构、除尘原理、性能及适用范围等知识。 第六章 吸收法净化气态污染物(5学时) §6-1吸收过程的气液平衡(1)气体在液体中的平衡关系(2)化学吸收中的气液平衡关系 §6-2伴有化学反应的吸收动力学(1)双膜理论(2)化学吸收过程的传质速率(3)各类化学吸收的速率方程 §6-3吸收设备(1)吸收设备的类型与特点(2)化学吸收时填料塔高度的计算 §6-4吸收法净化低浓度SO2烟气(1)石灰/石灰石法烟气脱硫(2)其它吸收剂脱硫 §6-5吸收法净化气态污染物(1)吸收法净化含NOx废气(2)吸收法净化含氟.废气 ※本章安排2学时实验 碱液吸收气体中二氧化硫。本章采取讲授和实验的教学方式,要求学生掌握吸收的基本理论、吸收设备及常用的SO2、NOx的吸收净化方法等内容。 第七章 吸附法净化气态污染物(5学时) §7-1吸附过程与吸附剂 主要讲述吸附过程、吸附剂和影响气体吸附的因素 §7-2吸附理论 主要讲述吸附平衡、吸附速率和吸附剂的解吸 §7-3吸附法净化有机蒸汽(1)有机溶剂蒸发量(2)多组分吸附(3)吸附时水蒸汽的消耗量(4)干燥时空气及热的消耗量 §7-4吸附法净化其它气态污染物(1)低浓度SO2的吸附净化(2)含氟化氢废气的吸附净化(3)吸附脱除臭味 ※本章安排2学时实验 活性炭吸附气体中二氧化硫。本章采取讲授和实验的教学方式,要求学生了解吸附剂、吸附理论及几种气体的吸附净化方法等方面的知识。 第八章 催化转化法净化气态污染物(4学时) §8-1概述 §8-2催化剂和催化作用(1)催化剂的定义和组成(2)催化剂的性能(3)催化作用及其特征 §8-3催化作用原理(1)催化作用的本质(2)催化理论 §8-4气态污染物的催化净化工艺(1)催化转化法净化SO2气体(2)催化还原法净化Nox气体(3)催化燃烧法净化有机蒸汽及脱臭(4)汽车尾气的催化转化 本章采取讲授的教学方法,要求学生掌握催化剂、催化作用、催化作用原理及Nox、SO2气体的催化净化工艺等知识。 实验(6学时) 1..旋风除尘器性能测定(2学时) 2 碱液吸收气体中二氧化硫(2学时) 3 活性炭吸附气体中二氧化硫(2学时) 三、教材和参考书目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郝吉明等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9年5月 《水污染控制工程》 ――――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10305 课程性质:必修课 课内总学时:36 实验学时:6 课内上机学时:0 设计学时:0 课外上机学时:10 总学分:4 适用专业:环境工程 前修课程:物理化学、无机化学、环境工程微生物学 课程负责人:孙体昌 编写人:孙体昌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水污染控制工程是环境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水处理,特别是污水中各种污染物去除的基本原理和常用的处理方法。基本掌握不同种类污水的处理工艺及常用的设备和设施,为毕业后从事环境工程方面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学生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程也可以做为其它专业的选修课。 二、课程内容、要求、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学时分配 本课程的内容包括各种废水处理方法所涉及的基本原理、工艺过程及常用设备。由于学时的限制,教学的重点是各种水处理方法的工艺过程及特点,常用的设备及实际应用的情况。要求学生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掌握以下内容:1. 掌握废水中常见的污染物的种类、危害及表示方法;2. 掌握各种废水处理方法的基本原理、工艺过程、各种方法的特点及适用的范围、实际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能够根据具体废水的性质选择可能的处理方法;3. 了解城市废水的特点和常用处理方法及常见工业废水的常用处理方法;4. 了解废水处理工艺及技术现状及发展方向。 本课程采用课题讲授和自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利用课内学时,自学主要利用课外学时,对重要的内容及较难掌握的内容采用重点讲授的方式及作业来完成,对较易掌握的内容采用自学、答疑和作业的方式完成。每一章后都有一定量的作业是学生通过完成作业加深对课堂所需内容的理解。由于本门课程还担负着环境工程专业的专业英语的教学任务,课堂教学时要给出部分专业词汇,要求学生课后阅读有关的英文教材,利用答疑的时间对专业英语进行答疑和辅导,争取有部分作业用英语完成,以培养英语的应用能力。本课程所用的教学手段为投影仪。课程的具体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如下: 第一章绪论(1学时) 1.1我国的水资源及其污染概况:介绍我国水资源的分布情况、污染状况及与水污染有关的法律法规简介。1.2水在自然界的循环:介绍水在自然界的自然循环和人为因素对水循环的影响。1.3废水的来源及其中污染物的分类:介绍污染环境的主要废水的来源,污水中主要污染物的分类及在不同污水中的分布。1.4废水处理技术的分类:从不同的角度废水处理技术有不同的分类方法,介绍常用的分类方法。1.5废水处理的程度:介绍废水的一级处理、二级处理及三级处理的概念及应用的范围。 第二章 废水的预处理(2学时) 2.1调节:2.1.1调节的目的;2.1.2调节的方式;2.1.3调节池体积的确定;2.1.4废水浓度的调节2.1.4调节池的位置。2.2格栅及筛滤:2.2.1格栅;2.2.2筛网;2.2.3筛余物的处理。2.3中和:2.3.1概述;2.3.2酸碱中和过程;2.3.3酸性废水的处理。 第三章 重力沉降(3学时) 3.1概述:3.1.1定义;3.1.2沉降在废水处理系统中的应用;3.1.3沉降过程的分类;3.2自由沉降试验及去除率的计算:3.2.1颗粒自由沉降速度的确定;3.2.2自由沉降去除率的确定。3.3絮凝沉降试验及去除率确定:3.3.1影响絮凝沉降速度的因素;3.3.2絮凝沉降的试验步骤和数据处理;3.3.3。3.4理想沉淀池工作分析:3.4.1理想沉淀池的概念;3.4.2理想沉淀池的工作过程分析。3.5成层沉降和压缩沉降面积的确定:3.5.1成层沉降和压缩沉降过程分析;3.5.2沉淀池面积的确定。3.6沉淀池:3.6.1沉淀池的分类;3.6.2平流式沉淀池;3.6.3辐流式沉淀池;3.6.4竖流式沉淀池;3.6.5沉淀池的强化与改进。3.7沉砂池:3.7.1普通沉砂池;3.7.2曝气沉砂池。3.8隔油池:3.8.1含油废水的特征;3.8.2隔油池。 第四章 粒状介质过滤(2学时) 4.1深层过滤的基本过程:4.2过滤机理。4.3过滤的工艺过程。4.4滤池的类型、4.5滤层的结构。4.6对滤料和垫层的要求:4.6.1第滤料的要求;4.6.2垫料层。4.7配水系统。4.8快滤池的运行管理:4.8.1滤速的变化及控制;4.8.2滤池的冲洗。4.9滤池的常见故障及对策:4.9.1气阻;4.9.2结泥球;4.9.3跑砂;4.9.4水生生物繁殖。4.10其它滤池:4.10.1无阀滤池;4.10.2虹吸滤池;4.10.3移动罩滤池;4.10.4压力滤池。 第五章 混凝(2学时) 5.1混凝原理:5.1.1废水中胶体颗粒的稳定性;5.1.2胶体的结构;5.1.3胶体的脱稳与凝聚;5.2混凝剂与助凝剂:5.2.1混凝剂;5.2.1助凝剂;5.3影响混凝的因素;5.3.1废水木质的影响;5.3.2混凝剂的影响;5.3.3水力条件的影响。5.4混凝过程及设备:5.4.1混凝工艺;5.4.2投药方法及设备;5.4.3混合:5.4.4反应。5.5沉降与澄清:5.5.1机械加速澄清池;5.5.2水力循环澄清池;5.5.3脉冲澄清池。 第六章 膜分离法(3学时) 6.1概述。6.2电渗析:6.2.1原理和工作过程;6.2.2离子交换膜;6.2.3电渗析器。6.3反渗透:6.3.1反渗透原理;6.3.2反渗透膜及作用机理;6.3.3反渗透装置;6.3.4反渗透工艺流程;6.3.5反渗透工艺参数及问题。6.4超过滤。6.5膜分离法在废水处理中应用的实例:6.5.1超过滤和反渗透联合使用处理含油废水;6.5.2用反渗透处理电镀废水。 第七章 气浮(2学时) 7.1气浮的基本原理。7.2气浮法的应用。7.3气浮过程的调节:7.3.1捕收剂;7.3.2起泡剂;7.3.3调整剂。7.4气浮的分类及流程:7.4.1溶气浮选法。7.4.2加压溶气浮选法的主要设备;7.4.3进气方式;7.4.4溶气罐;7.4.5减压阀;7.4.6气浮池。7.6布气气浮法。7.7叶轮浮选。7.8电解气浮法。 第八章 附与离子交换(2学时) 8.1吸附的基本理论:8.1.1吸附过程及分类;8.1.2吸附平衡与吸附容量;8.1.3吸附法处理废水的特点;8.1.4 影响吸附的因素。8.2吸附剂及其再生:8.2.1常用吸附剂简介;8.2.2吸附剂的解吸再生。8.3吸附的操作及设备:8.3.1吸附操作的分类;8.3.2吸附操作设备。8.4吸附法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8.5离子交换:8.5.1概述;8.5.2离子交换剂的分类及组成;8.5.3离干交换树脂的性能指标;8.5.4离子交换树脂的命名和型号。8.6离子交换基本理论:A.6.1离子交换过程;8.6.2离子交换树脂的选择性;8.6.3废水水质对离子交换树脂交换能力的影响。8.7离子交换的工艺过程:8.7.1柱式交换法;8.7.2连续式交换法。8.8离子交换树脂的再生:8.8.1再生操作过程;8.8.2再生剂的选择;8.8.3再生剂用量和再生率的控制;8.8.4顺流再生与逆流再生。8.9离子交换法的应用。 第九章 电解与氧化(2学时) 9.1电解原理。9.2电解过程影晌因素。9.3电解槽。9.4电解法在废水处理中的应。9.5化学氧化:9.5.1空气氧化;9.5.2臭氧氧化;9.5.3湿式氧化;9.5.4焚烧;9.5.5氯氧化。9.6其他投药化学法:9.6.1还原法;9.6.2化学沉淀法。 第十章 活性污泥法(4学时) 10.1废水的生物处理方法简介。10.2活性污泥法的基本原理:10.2.1基本流程;10.2.2活性污泥的组成;10.2.3净化过程与机理。10.3活性污泥法的分类。10.4活性污泥的评价指标。10.5影响活性污泥法处理效果的因素:10.5.1污泥负荷;10.5.2污泥龄(ts 或(c)水力停留时间(();10.5.3溶解氧;10.5.4营养物;10.5.5 pH值 10.5.6水温;10.5.7有毒物质;10.5.8污泥回流比。10.6活性污泥增长规律。10.7活性污泥法的数学描述:10.7.1 Monod公式在活性污泥法中的应用;10.7.2活性污泥增长速度与BOD利于之间的关系;10.7.3细胞平均停留时间与BOD去除率和污泥浓度的关系;10.7.4 污泥负荷对需氧量的影响。10.8曝气的方法与设备。10.8.1曝气原理;10.8.2曝气设备;10.8.3曝气池的类型与构造。10.9活性污泥法的运行管理:10.9.1活性污泥法系统的投产与活性污泥的培养驯化;10.9.2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运行效果的检测;10.9.3活性污泥法运行中的异常情况。10.10活性污泥法的运行方式和发展:10.10.1活性污泥法的运行方式;10.10.2活性污泥法的发展。 第十一章 生物膜法(3学时) 12.1生物滤池:12.1.1概念与分类;12.1.2生物滤池的构造;12.1.3生物滤池的净化机理;12.1.4生构滤池的负荷和运行系统;12.1.5塔式生物滤池。11.2生物转盘:12.2.1生物转盘的构造;12.2.2生物转盘的布置形式;12.2.3生物转盘的工艺流程;12.2.4生物转盘的生物相特征;12.2.5生物转盘法的运行参数;12.2.5生物转盘的优缺点及其工程应用。12.3生物膜法的运行管理:12.3.1生物膜的培养与驯化;12.3.2生物膜法的日常管理。11.4生物接触氧化:11.4.1生物接触氧化法的特征;11.4.2接触氧化法处理装置的构造形式;11.4.3接触氧化池中的填料。12.5生物流化床:12.5.1工艺特点;12.5.2生物流化床的类型和工艺流程。 第十二章 废水的厌氧处理(2学时) 12.1概述。12.2厌氧法的基本原理。12.3厌氧法的影响因素:12.3.1温度条件;12.3.2 pH值;12.3.3氧化还原电位;12.3.4有机负荷;12.3.5厌氧活性污泥;12.3.6搅拌和混合;12.3.7废水的营养比;12.3.8有毒物质。12.4厌氧法的工艺和设备:12.4.1普通厌氧消化池;12.4.2厌氧接触法;12.4.3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12.4.4厌氧滤池;12.4.5厌氧流化床;12.4.6厌氧转盘和挡板反应器;12.4.7两步厌氧法和复合厌氧法。12.5厌氧设备的运行管理。12.5.1厌氧设备的启动;12.5.2厌氧反应器运行中的欠平衡现象及其原因;12.5.3运行管理中的安全要求。12.6厌氧和好氧技术的联合运用简介。 第十三章 稳定塘和污水的土地处理(自学) 13.1稳定塘:13.1.1概述;13.1.2好氧塘;13.1.3兼性塘;13.1.4厌氧塘;13.1.5曝气塘;13.1.6稳定塘系统的工艺流程;13.1.7稳定塘塘体设计要点。13.2污水土地处理:13.2.1概述;13.2.2土地处理系统的净化机理;13.2.3土地处理基本工艺;13.2.4土地处理系统的工艺选择和工艺参数。 第十四章 污泥处理与处置(自学) 14.1概述。14.2污泥的性质与排除:4.2.1污泥的分类与特性;14.2.2表示污泥性质的指标;14.1.3污泥量;14.1.4污泥的流动性。14.2污泥的浓缩:14.2.1污泥中水分的结合状态;14.2.2重力浓缩法;14.2.3浮选浓缩法。14.3 污泥的消化。14.4污泥脱水与干化:14.4.1污泥的自然干化;14.4.2污泥的机械脱水。14.5污泥的干燥与焚烧:14.5.1污泥干燥和焚烧的过程;14.5.2污泥焚烧设备。14.6污泥的最终处置与利用:14.6.1有机污泥用于农业;14.6.2污泥固化;14.6.3污泥中有用物质的回收;14.6.4其他处置方法。 实验名称及学时:本课程共进行四次实验每次1.5学时。 实验1:自由沉降去除率的确定实验。以实验室配水为试样,确定不同沉降时间的去除率。 实验2:混凝实验。以生活污水为试样,加入适当混凝剂,确定最佳混凝条件。 实验3:砂滤实验。以实验室配水为试样,进行实验,测定过滤前后水中的固体含量,确定去除率。及反冲洗的强度和流量。 实验4:气浮法处理含油污水实验。以模拟含油污水为试样,进行气浮实验,了解气浮其对含油废水的处理效果。 三、使用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2.《实用废水处理技术》佟玉衡编,化学工业出版社,1998。 2.《废水治理工程》 唐受印等遍,化学工业出版社,1998。 3. E. Rolf and T. George, Wastewater Treatment, Treatment, disposal, Reuse, McGraw-Hill Book Company 《固体废物资源化》 ―――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10312 课程性质:必修课 课内总学时:36 ,实验学时:6 ,课外上机学时:10 总学分:4 适用专业:环境工程 前修课程:物理化学、无机化学、大学物理 课程负责人:孙体昌 编写人:扬慧芬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为环境工程专业的一门必修课。要求学生:①熟练掌握固体废物的预处理技术和方法; ②熟练掌握固体废物的资源化技术和应用;③熟练掌握固体废物最终处置原则、工艺和技术;④能运用所学知识处理和处置各种固体废物。 二、课程的内容、要求、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学生分配 第一章 绪论 内容:1绪论1.1固体废物的来源与分类1.2固体废物的污染及其控制1.3固体废物的处理处置方法1.4控制固体废物污染的技术政策1.5固体废物管理 要求:了解固体废物的来源、分类、特点、污染控制途径、处理处置技术及固体废物全面管理等 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与作业相结合,投影教学。 学时分配:3学时 第二章 固体废物预处理 内容:2固体废物的收集、运输与压实2.1工业固体废物的收集与运输2.2城市垃圾的收集与运输2.3固体废物的压实3固体废物破碎3.1破碎的基本理论3.2破碎机3.3低温破碎与湿式破碎4固体废物分选4.1筛分4.2重力分选4.3磁力分选4.4电力分选4.5浮选4.6其它分选方法4.7分选回收工艺系统5污泥的浓缩与脱水5.1概述5.2污泥浓缩5.3污泥调理5.4污泥脱水6固体废物固化6.1概述6.2水泥固化6.3沥青固化6.4塑料固化6.5玻璃固化6.6其它固化方法 要求:熟练掌握固体废物的收集、压实、破碎、分选、增稠、固化等方法和原理。 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实验、作业、课外上机相结合,投影教学。 学时分配:课内12学时,实验2学时,课外上机4学时。 第三章 固体废物资源化技术 内容:7可燃固体废物的燃烧7.1可燃固体废物的热值7.2固体废物的燃烧7.3燃烧过程污染物的产生与防治7.4固体废物的燃烧设备8固体废物的热解8.1概述8.2典型固体废物的热解9可生化降解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利用9.1好氧生物降解制堆肥9.2厌氧发酵制沼气10煤系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利用10.1粉煤灰10.2煤矸石11冶金与化工典型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利用11.1高炉渣11.2钢渣11.3硫铁矿烧渣11.4铬渣11.5赤泥11.6废石膏11.7石油与化工废催化剂11.8其它有毒废渣 要求:熟练掌握焚烧、热解、高温堆肥、沼气发酵等处理利用技术及电力、化工、冶金、煤炭、石油等工业废渣的处理与利用。 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实验、作业、课外上机相结合,投影教学。 学时分配:课内16学时,实验4学时,课外上机4学时。 第四章 固体废物最终处置 内容:12固体废物的最终处置12.1处置方法概述12.2卫生土地填埋12.3安全土地填埋12.4浅地层埋藏处置。 要求:熟练掌握海洋处置与陆地处置的原则、工艺与技术。 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作业、课外上机相结合,投影教学。 学时分配:课内5学时,课外上机2学时。 实验内容:①从炼铜转炉渣中回收铁;②用粉煤灰配制混凝土砌块;⑶电镀污泥石灰固化处理;④铬渣的煤粉还原焙烧解毒。 三、教材及参考书目 芈振明等编,《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处置》,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4月 李家瑞主编,《工业企业环境保护》,冶金工业出版社,1998年4月 四、本版教学大纲与前版教学大纲的比较 本课程为新开课。固体废物污染治理是环境污染治理的主要内容之一。本课程的目的就是系统、全面地介绍各种固体废物的治理技术及利用方法。 《噪声污染与控制》 ――――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10306 课程性质:必修课 课内总学时:27 实验学时:4 课内上机学时: 设计学时: 课外上机学时:10 总学分:3 适用专业:环境工程 前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 课程负责人:孙体昌 编写人:杜翠凤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为必修课。 本课程共分九章。通过讲授声音的基本性质、声的量度与听觉特性、噪声测量、噪声评价方法和标准、环境噪声控制、吸声和室内声场、隔声、消声器、隔振与阻尼等内容,使学生掌握噪声控制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了解噪声的评价方法。 二、课程的内容、要求、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学时分配 第一章 声音的基本性质(4学时) 1.1 声波的产生1.2描述声波的基本物理量:声压、频率、波长、相位1.3平面声波1.4声能量、声功率和声强1.5声波的反射、折射和透射1.6球面声波1.7声波的叠加和驻波1.8声线和声象1.9声源的辐射 本章采用讲授的形式,要求学生掌握声压、频率、波长、相位、声能量、声功率和声强、声波的反射、折射和透射等基本概念及声波在产生和传播中的性质。 第二章 声的量度与听觉特性(2学时) 2.1声压级、声强级和声功率级2.2分贝的相加与“相减”2.3声音的频谱2.4响度级与等响曲线2.5计权声级 本章采取讲授的形式,要求学生掌握声压级、声强级和声功率级的基本定义及叠加时的计算方法。 第三章 噪声测量(4学时) 3.1测量仪器3.2测量方法3.3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 本章安排2学时实验,测量风机噪声。 本章采取实验的方法,使学生了解声压计等测量仪器,掌握风机噪声测量方法及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方法。 第四章 噪声评价方法和标准(1学时) 4.1噪声评价方法4.2噪声标准 本章通过讲授的方法,使学生了解响度级、A计权声级、等效连续声级等公认的评价量,及《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等噪声标准。 第五章 环境噪声控制(4学时) 5.1环境噪声控制概述5.2噪声的危害和影响5.3声在大气中的传播5.4交通噪声预测5.5城市环境噪声控制 本章通过讲授方法,要求学生了解环境声学研究的内容、环境噪声污染现状和发展趋势、噪声控制原则和措施等内容。 第六章 吸声和室内声场(3学时) 6.1材料的声学分类和吸声特性6.2多孔材料的吸声机理和影响吸声性能的因素6.3共振吸声结构的分类和吸声机理6.4几种新型吸声结构及材料6.5室内声场 本章通过讲授方法,要求学生掌握多孔材料和共振吸声结构的吸声机理等内容。 第七章 隔声(3学时) 7.1声波透过单层匀质构件的传播7.2双层隔墙7.3轻质复合结构7.4门窗和孔隙对墙体隔声的影响7.5分隔墙的噪声降低量7.6声屏障7.7隔声罩7.8楼板撞击声的隔离 本章通过讲授方法,要求学生掌握单层匀质构件、双层隔墙、轻质复合结构等构件对空气传声的隔声的一般原理。 第八章 消声器(3学时) 8.1消声器的评价与设计程序8.2阻性消声器8.3抗性消声器8.4共振消声器8.5阻抗复合式消声器8.6微孔板消声器8.7放空排气消声器8.8排空消声器的工程应用8.9干涉型消声器 本章安排2学时实验,测试消声器性能。本章通过讲授及实验的方法,要求学生掌握阻性消声器、抗性消声器、阻抗复合式消声器的消声原理。 第九章 阻振与阻尼(3学时) 9.1振动对人体的影响9.2振动原理9.3隔振材料与减振器9.4隔振设计与计算9.5振动的阻尼 本章通过讲授方法,要求学生掌握振动原理,隔振和阻尼措施。 实验(4学时) 1 风机噪声的测量(1学时) 2 隔声实验(1学时)3.消声器性能的测试(2学时) 三、教材和参考书目 《环境噪声控制工程》, 郑长聚等编 ,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8年5月 《环境工程研究与设计》 ――――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10307 课程性质:必修课 课内总学时:36 实验学时:0 设计学时:0 课内上机学时:6 课外上机学时:20 总学分:4 适用专业:环境工程 前修课程: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固体废弃物资源化等 课程负责人:孙体昌 编写人:王化军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之一,是在学习完环境工程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之后进行的、以培养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的一门综合实践性课程。课程的任务是: 1、了解科学研究、工程设计的一般原理及方法; 2、掌握环境工程研究、设计原始资料取得和筛选的原则,正确使用原始资料; 3、熟练掌握环境工程领域试验研究的程序和方法,正确使用试验仪器和设备,正确运用分析检测手段和试验结果的评价方法; 4、熟练掌握环境工程设计中的流程与设备选择和计算方法、主要设备及设施的配置原则、厂区配置原则、施工设计原则,了解环境工程设计中的技术经济分析方法,熟练运用CAD技术; 5、通过后续的课程设计(污水处理厂的试验与设计),进一步熟悉掌握环境工程研究与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二、课程的内容、要求、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学时分配 课程要求 环境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及主要专业课是学习本课程的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环境工程领域的试验研究方法和工程设计方法,能够开展简单的试验研究和工程设计工作。 课程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本课程以课堂教学为主,辅以录像机和计算机实验教学。必要的教学手段为录像机、投影仪等。 课程的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 绪论(2学时) 第一节 环境工程设计的目的和要求设计的概念,环境工程设计的目的、要求。 第二节 环境工程设计的内容和步骤一般工程设计的内容和步骤,可行性研究,工程设计任务书,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技术设计。第三节 环境工程设计的展望:环境工程新的工艺方法、工艺流程、工艺设备的使用、以及新的设计方法对环境工程设计的影响。 第二章 环境工程设计用的原始资料(2学时) 第一节 原始资料的种类及内容:试验资料,设计任务书,工程地质资料,交通、水、电、能源等资料。第二节 规范资料与国家排放标准: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等。 第三章 工艺流程的设计和计算(6学时) 第一节 水处理工艺流程的设计和计算:一、吸收分离工艺流程的设计和计算。二、吸附分离工艺流程的设计和计算。三 萃取分离工艺流程的设计和计算。四、离子交换工艺流程的设计和计算。五、脱水流程的设计和计算。六、浮选工艺流程的设计和计算、七、生物处理流程的设计和计算、八、其它污水处理工程的设计和计算。第二节 固体废弃物处理工艺流程的设计和计算:一、破碎筛分流程的设计和计算。二、磨矿分级流程的设计和计算。三、选分工艺流程的设计和计算:重选、磁选、电选、浮选、焙烧、浸出等工艺流程。四、其它固体废弃物处理工艺流程的设计和计算。第三节 废气治理工艺流程的设计和计算:一、除尘工艺流程的设计和计算。二、烟气吸收(吸附)工艺流程的设计和计算。三、其它废气治理工艺流程的设计和计算。 第四章 主要设备和设施的选择和计算(8学时) 第一节 设备选择的一般原则及方法:设备选择原则要求与几种计算方法简介。第二节 吸附、吸收设备的选择和计算:吸收器、吸收塔、固定床吸附、流化床吸附等设备。第三节 分离设备的选择和计算:一、重选、磁选、电选、浮选设备的选择和计算。二、萃取槽与浸出槽的选择和计算。三、浓缩机、过滤机、烘干机等脱水设备的选择和计算。四、离子交换柱的设计和计算。第四节 破碎筛分与磨矿分级设备的选择和计算:破碎机、筛分机、磨矿机、分级机及水力旋流器。第五节 除尘设备的选择和计算:旋风除尘器、泡沫除尘器、脉冲袋滤器、静电除尘器。第六节 主要设施的设计和计算:一、沉淀池的设计和计算。二、消化池、曝气池的设计和计算。三、生物塘的设计和计算。 第五章 辅助设备的选择和计算(1学时) 第一节 泵与风机:水泵、砂泵、鼓风机、空气压缩机。第二节 给料机与胶带输送机。第三节 起重设备 第六章 厂址选择与设备配置(4学时) 第一节 厂址选择的基本原则。第二节 车间设备配置:一、吸收、吸附设备的配置。二、分离设备的配置。三、破碎筛分与磨矿分级设备的配置。四、脱水设备的配置。五、除尘设备的配置。第三节 厂区布置。 第七章 环境工程中的土建与施工(1学时) 第一节 土建设计的基本原则。第二节 厂房的分类及厂房的结构形式。第三节 主要设施的施工图设计:结构、材料、强度、防水、耐酸耐碱性等。 第八章 工程设计中的经济问题(2学时) 第一节 技术方案的经济分析。第二节 基建投资费用的计算。第三节 成本计算 第九章 计算机辅助设计(1学时) 第一节 设计各阶段中计算机的应用。第二节 使用CAD系统时的工作技术 课程设计: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的设计(2周) 内容详见课程设计指导书 三、教材和参考书目 [1] 《环保工作者实用手册》编写组编,环保工作者实用手册,冶金工业出版社,1984.11。 [2] 周忠尚编,选矿厂设计,冶金工业出版社,1984.11。 [3] G ( 帕尔、W ( 拜茨著,张直明等译,工程设计学,机械工业出版社,1992.6。 《环境规划与管理》 ――――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10309 课程性质:必修课 课内总学时:27学时; 实验学时:0学时; 课内学时:0; 设计学时:0;课外上机学时: 0学时 总学分:3 适用专业:环境工程 前修课程: 课程负责人:孙体昌 编写人:徐政 一、课程地位与教学目的 本课程为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必修专业课,本课程总学时为27学时,其内容分为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两大部分。 环境规划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环境保护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以被世界各国普遍认为是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行之有效的措施,它也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组成部分,它是指规划管理者在规划期内对所要规划的环境系统要素和结构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和安排,是一种带有指令性的环境保护方案。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环境规划的基本概念、环境规划的内容和指标体系、环境规划的程序以及进行环境规划的方法,培养学生进行环境规划的基本技能。 环境管理从广义上讲,包括各个有关部门对其负责的环境领域所实施的管理。比如,水利部门对水域环境的管理,农业部门对农业环境的管理等等。一般而言,环境管理是指各级人民政府的环境管理部门依照国家颁布的政策、法规、标准,对一切影响环境质量的行为所进行的规划、协调和督促监察活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环境管理的基本职能和主要措施,掌握环境管理的理论、系统进行环境决策的方法以及如何进行城市环境管理、如何进行自然资源管理等,培养学生进行环境管理的基本能力。 二、课程的内容、要求、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学时分配 第一部分 环境规划 第一章 环境规划概述(2学时); 第一节:环境规划的概念;第二节:环境规划的类型;第三节:环境规划的任务和作用 第二章 环境规划的内容和指标体系(4学时) 第一节:环境规划的内容:区域现状调查与评价的内容;区域环境规划预测的内容;区域环境规划目标;区域环境规划方案;区域环境保护的政策和法规。第二节 环境规划指标体系:建立环境规划指标体系的原则;环境规划指标体系的建立。 第三章 环境规划的程序(2学时) 第一节 环境编制的基本程序;第二节环境规划管理的工作程序:环境规划的编制;环境规划审批和下达;环境规划的实施;环境规划的检查和总结。 第四章 环境规划方法(4学时) 第一节:线性规划方法:线性规划方法的形式;环境污染综合防治线性规划系列模型。第二节:动态规划方法:动态规划的原理和方法;动态规划计算方法。第三节:环境投入产出规划方法。 第二部分 环境管理 第一章 前言(1学时) 第一节:环境管理概述。第二节:环境管理的基本职能。第三节:环境管理的主要措施。 第二章环境管理的理论与思想(2学时) 第一节:环境管理的生态理论基础:环境管理的生态理论基础;环境管理的经济理论基础。 第二节:环境管理的基本思想:环境管理的指导思想;我国环境管理思想的发展。 第三章 环境管理系统(2学时) 第一节:环境管理体系: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国家环保局;省及各级地方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机构。第二节:环境管理工作系统:环境决策系统;环境监督执行系统;环境支持保证系统。 第四章 环境管理决策(3学时) 第一节:环境决策概述:环境决策概述;环境决策的特点;环境决策的分类;环境决策在环境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二节:环境决策的内容、体系和程序:环境决策的内容;环境决策的体系;环境决策的程序。第三节:环境决策技术和方法:环境决策技术;环境决策方法。第四节:环境决策科学化的检验。 第五章 环境质量管理(2学时) 第一节:环境质量:环境质量概述;环境质量的基本特征;影响环境质量的因素。第二节:环境质量管理;环境质量管理的概念和类型;环境质量管理的内容。 第六章 城市环境管理(4学时) 第一节:城市环境管理概述:城市的划分;城市的主要环境问题;城市环境管理的发展;城市环境管理的范围。第二节:城市环境管理方法:污染物浓度指标管理;污染物总量指标管理;城市环境综合治理。第三节:城市环境管理措施。 第七章 自然资源管理(4学时) 第一节:自然资源管理概述:自然资源的类型;自然资源管理的特点和意义。第二节:土地资源管理: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我国土地资源问题;土地资源管理对策。第三节:森林资源管理:我国森林资源概况;森林资源的功能;森林资源的破坏问题;森林资源的管理对策。第四节:水资源管理;我国水资源现状及特点;水资源污染严重;水资源管理对策。第五节:矿产资源管理:我国矿产资源概况;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的问题;矿产资源管理对策。第六节:自然保护区管理:我国自然保护区概况;我国自然保护区所存在的问题;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对策。 三、使用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1.唐云梯,刘人和 《环境管理概论》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992 2.英文教材待定 《环境监测与评价》 ――――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10310 课程性质:必修课 课内总学时:27 实验学时:4 课内上机学时:0 设计学时:0 课外上机学时:10 总学分:3 适用专业:环境工程 前修课程: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噪声污染与控制等 课程负责人:孙体昌 编写人:孙春宝 一、课程性质和教学任务 本课程是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必修课。是在学完“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噪声污染与控制”等专业课后的后续课程。 “环境监测与评价”是环境工程专业一门专业必修主干课;是环境工程设计、环境科学研究、企业管理和政府决策的重要科学依据,是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开展环保工作的重要手段和“眼睛”。 本课程包括环境监测和环境评价两部分。其中环境监测部分分别介绍了水、大气、噪声、固体废物和土壤、生物监测的基本要素、基本方法及监测过程中的质量保证体系;环境评价部分包括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水环境影响评价、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噪声环境影响评价以及计算机技术在环境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等。通过以上教学,使学生掌握环境监测与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原理、方法,并能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灵活运用。 二、课程的内容、要求、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学时分配 1绪论(1学时) 1.环境监测的目的和意义1.2环境监测的分类1.3环境监测技术概述1.4环境监测的原则和要求。本章采用课堂讲授的方式,使学生对环境监测有概括的了解。 2水和废水的监测(3学时) 2.1概述2.1.1水质监测项目2.1.2水质监测方案(1)水环境监测布点方法(2)水污染监测布点方法2.1.3水样的采集、保存和予处理(1)水样的采集(2)水样的保存(3)水样的予处理2.2金属污染物的测定2.2.1硬度测定2.2.2汞的测定2.2.3镉的测定2.2.4铅的测定2.2.5铬的测定2.2.6砷的测定2.3非金属无机污染物的监测2.3.1pH值的测定2.3.2溶解氧的测定2.3.3化物的测定2.3.4氰化物的测定2.3.5含氮化合物的测定2.3.6硫化物的测2.4有机污染物的监测2.4.1生化耗氧量的测定2.4.2化学耗氧量的测定2.4.3耗氧量和总有机碳的测定2.4.4矿物油的测定2.4.5挥发酚的测定2.5监测实例:地面水质的监测2.5.1实地布点2.5.2设置采样断面和取样点2.5.3取样2.5.4水样的测定2.5.5结果分析。 本章采用课堂讲授的方式,使学生掌握水与废水环境监测的布点方法、采样方法、测试方法及如何对水环境监测数据进行处理等。 3大气与废气的监测(3学时) 3.1概述3.1.1大气监测项目3.1.2监测方案的制定(1)采样点的布设(2)采样时间和频率3.1.3采样方法和仪器(1)采样方法(2)采样仪器(3)污染物浓度的表示方法3.2颗粒状污染物的测定3.2.1自然降尘测定3.2.2可吸入颗粒物PM10的测定3.2.3总悬浮颗粒物TPS的测定3.3气态污染物的测定3.3.1二氧化硫的测定3.3.2氮氧化物的测定3.3.3一氧化碳的测定3.3.4臭氧的测定3.3.5氟化物的测定3.3.6硫酸盐化速率的测定3.4监测实例:环境大气的监测3.4.1自然和社会概况调查3.4.2污染物调查3.4.3监测点布置3.4.4监测项目和采样时间3.4.5采样和分析。 本章采用课堂讲授的方式,使学生掌握大气与废气环境监测的布点方法、采样方法、测试方法及如何对水环境监测数据进行处理等。 4土壤和固体废弃物的监测(3学时) 4.1土壤污染监测4.1.1监测项目4.1.2样品的采集、制备和保存4.1.3样品的测定4.2固体废弃物的监测4.2.1固体废弃物的危害4.2.2样品的采集、制备和保存4.2.3有害物质的监测方法4.3监测实例:生活垃圾的特性分析4.3.1样品的采集、制备4.3.2粒度测定4.3.3淀粉的测定4.3.4生物降解度的测定4.3.5垃圾热值的测定。本章采用课堂讲授的方式,使学生掌握土壤和固体废弃物环境监测的布点方法、采样方法、测试方法及如何对水环境监测数据进行处理等。 5噪声监测(2学时) 5.1概述5.2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监测5.3道路交通噪声监测5.4工业企业环境噪声监测。本章采用课堂讲授的方式,使学生掌握噪声环境监测的布点方法、采样方法、测试方法及如何对水环境监测数据进行处理等。 6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和成果表达(1学时) 6.1建立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体系的意义6.2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体系的结构6.2.1影响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的主要因素6.2.2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体系的基本结构6.3环境监测质量保证方法6.4环境监测成果构成及表达原则6.5环境质量报告书的编写。本章采用课堂讲授的方式,使学生掌握环境质量保证体系的结构、保证方法以及如何对环境监测的成果进行表达等。 7环境影响评价概论(1学时) 7.1环境影响评价概念及类型7.2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简介7.3环境影响报告的编制。本章采用讲授的方式,使学生对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内容有一概括的了解。 8大气环境影响评价(2学时) 8.1概述8.1.1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要求8.1.2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工程程序8.1.3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级别、标准、评价因子和评价范围8.2大气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8.3大气污染源调查与评价8.4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8.5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编写。本章采用讲授的方式,要求学生掌握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原理方法以及如何编写评价报告。 9水环境影响评价(2学时) 9.1概述9.1.1水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思路9.1.2水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任务9.1.3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9.2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9.2.1地表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9.2.2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9.3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9.3.1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9.3.2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9.4水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编写9.4.1报告书编写原则9.4.2项目可行性结论。本章采用讲授的方式,要求学生掌握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的原理和方法以及如何编写评价报告。 10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2学时) 10.1固体废弃物分类及源项调查10.2固体废弃物有毒有害特性鉴别10.3固体废弃物有毒有害物的释放和环境污染10.4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处置和防治措施。本章采用讲授的方式,要求学生掌握固体废弃物对环境影响的后果及其评价的程序和方法。 11噪声环境影响评价(1学时) 11.1概述11.2环境噪声评价基础11.3环境噪声影响评价的工作等级11.4典型工程项目(飞机场)环境噪声影响评价。本章采用讲授的方式,要求学生掌握环境噪声影响评价的程序和方法。 12计算机技术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1学时) 12.1前言12.2数据库系统12.2.1数据库系统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作用12.2.2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系统12.2.3数据库系统的设计12.3地理信息系统12.3.1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12.3.2地理数据产品12.3.3地理信息系统工具软件和应用实例12.4专家系统12.4.1专家系统简介12.4.2专家系统在环境评价中的现状和前景12.4.3应用实例:水资源保护专家系统POW本章采用讲授的方式,要求学生对计算机技术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有一概括的了解。 实验(4学时) 生活污水的监测。监测项目:pH值,CODcr,BOD5,SS以及其中的生物项。 大气环境的监测。监测项目:可吸入颗粒物,悬浮物,一氧化碳,氮氧化物。 教材和参考书 教 材:《环境监测》,马玉琴 主编 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9,11、 《环境影响评价》,史宝忠 主编 冶金工业出版社,1994,5 参考书:《环境监测技术》,张世森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2 《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监督管理司 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1999,1 《有机化学基础》 ――――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10311 课程性质:选修课 课内总学时:36 实验学时: 6 课内上机学时: 设计学时:课外上机学时: 总学分:4 适用专业:环境工程 前修课程: 课程负责人:孙体昌 编写人:张景来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环境工程专业选修课。本门课主要讲授有机化合物的来源、特性及结构的知识,介绍各种类别化合物的反应过程、反应条件和有机合成的方法。 二.课程内容、要求、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学时分配 本门课要求学生掌握烃类化合物、各种含氧化合物及部分其他杂原子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掌握有机物参与化学反应的特点和基本规律,能正确设计简单的有机合成工艺路线,熟悉各种化学反应条件。 绪论(2学时) 1.1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 1.2有机化合物的特性及结构:碳的正四面体结构,共价键及属性 1.3分类及命名:按官能团分类 烷烃(5学时) 2.1烷烃的结构:杂化轨道理论,烷烃分子结构,烷烃通式,同系物,同分异构体 2.2物理性质:物质状态,沸点,溶点,比重,溶解度 2.3化学性质:取代反应,氧化反应,热裂 2.4烷烃的来源:石油、天然气 烯烃及炔烃(5学时) 3.1烯烃的结构:基本结构,碳链异构,官能团位置异构,顺反异构 3.2烯烃的物理性质:物质状态、沸点、溶点、比重、溶解度 3.3烯烃的化学性质:加成反应(加氢、加卤素、加硫酸、加水),氧化反应,聚合反应,亲电加成规则 3.4二烯烃:丁二烯的结构及共轭效应(π-π共轭、ρ-π共轭、超共轭效应),丁二烯的制法 3.5炔烃的结构:炔烃的结构及同分异构体 3.6炔烃的物理性质:物质状态,沸点,溶点,比重,溶解度 3.7炔烃的化学性质:加成反应(加氢、加卤素、加水、加氢化物),聚合反应,氧化反应 脂环烃(3学时) 4.1环的稳定性 4.2物理性质:物质状态、沸点、溶点、比重、溶解度 4.3化学性质: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氧化反应 芳烃(5学时) 5.1苯的结构 5.2物理性质:物质状态、沸点、溶点、比重、溶解度 5.3化学性质:取代反应(卤化、硝化、磺化、烷基化、酰基化、氯甲基化等反应,苯环上亲电加成反应历程),加成反应,氧化反应(苯环的氧化、侧链氧化) 5.4苯环上取代反应的定位规律:两类定位取代基,取代反应定位规律,定位效应的影响因素,二取代苯的定位效应,定位规律的应用 5.5 稠环芳烃:萘的结构、性质、多环环芳烃 5.6芳烃的来源 卤代烃(4学时) 6.1物理性质:物质状态、沸点、溶点、比重、溶解度 6.2化学性质:取代反应(卤原子被羟基、烷氧基、氨基、氰基取代,与硝酸银的反应),亲核取代反应历程(SN2,SN1历程),消除反应(消除反应的取向,消除反应历程,消除反应和取代反应的竞争),与金属的反应(格利亚试剂、wurfz反应) 醇、酚、醚(3学时) 7.1醇的物理性质 7.2醇的化学性质:酸性和碱性,卤代烷的生成,脱水反应,酯的生成,氧化与脱氧反应,多元醇 7.3酚的物理性质 7.4酚的化学性质:酚羟基的反应,芳环上的反应,催化加氢反应,氧化反应,树脂的合成 7.5醚的物理性质 7.6醚的化学性质:羘盐的生成,醚键的断裂,过氧化物的生成,环醚简介 醛、酮、酸(3学时) 8.1醛和酮的物理性质 8.2醛和酮的化学性质:羰基的加成反应,α-氢原子的反应,氧化和还原反应,乙烯酮的反应,Beckmann重排 8.3羧酸的物理性质 8.4羧酸的化学性质:酸性和诱导效应,衍生物的生成,还原反应,脱酸反应,α-氢原子的取代反应,羧酸衍生物 考试(2学时) 实验(4学时) 1.烯的制备及性质 2.硝化反应堆 3.乙酸乙酯的合成 三.教材、参考书 教材:《有机化学》 恽魁宏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0年4月 第二版 参考书:《有机化学》 徐寿昌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年4月版 《粉体工程学》 ――――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10313 课程性质:选修课 课内总学时:30学时; 实验学时:0时; 课内学时:0; 设计学时:0;课外上机学时:10学时 总学分:3 适用专业:工科所有专业 前修课程:高等数学、无机化学等 课程负责人:孙体昌 编写人:徐政 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掌握粉体的基本性质;粒度测试方法。流变学性质及粉粒体的化学性质和物理化学性质;了解粉粒体的电学、光学、热学性质;掌握粉粒体的干燥、粉碎混合、造粒、表面改性等内容。 课程的内容、要求、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学时分配 教学方法以课堂教学为主,结合自学和试验完成本课程的内容。 第一章 绪论:(1学时) 介绍我国粉体技术的发展、应用以及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重要地位。国外粉体技术的应用、研究现状。 第二章 基础部分:(16学时) (1)粉体粒子的统计特性。包括粒径的表示,粒径分布等。(2)粒度测定法。(3)粉体的流变学。包括粉体的摩擦角,粉体的压缩、流动等。(4)粉体的化学和物理化学性质。包括机械力化学效应、界面性质、粉尘爆炸等。(5)粉体对气体、水蒸气的吸附。 第三章 应用部分:(14学时) (6)分级。包括分级原理和分级设备。(7)粉碎。包括粉碎原理和粉碎机械以及粉碎操作。(8)机械力化学效应。(9)粉体的供给和储藏。(10)粉体的输送。(11)粉体的混合。包括混合理论和混合机械。(12)粉体造粒。(13)粉体的表面改性。包括表面改性的原理、研究方法以及具体实例。 教材和参考书目 参考书目:陆厚根 “粉体工程概论” 同济大学出版社 川北公夫,小石真纯“粉体工程学” 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 M.E.Fayed, “粉体过程手册” 化学工业出版社 必要的说明 试验内容:粉体的粒度测定和绘制粒度分布曲线并观察粉体流动性与粉体性质的关系。 《环境材料学》 ――――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10314 课程性质:选修课 课内总学时:30 总学分:3 适用专业:环境工程及工科其它专业 前修课程: 课程负责人:孙体昌 编写人:扬慧芬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为环境工程专业开设的一门选修课。任务:①了解环境问题与材料的关系;②了解环境负荷评价及其应用;③了解材料与物质循环利用的重要性及其技术;④了解与生态系统协调的材料的开发与利用。 二、课程的内容、要求、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学时分配 第一章 环境问题与材料的关系 内容:1.1环境与文明1.2经济活动与环境负荷1.3环境问题研究方法1.4环境材料开发1.5资源枯竭与材料储备的扩大1.6再生循环对环境的影响 要求:了解环境问题的内涵、研究方法,环境材料开发的意义及方法,材料的再生循环利用等。 教学方法及手段:课堂讲授、作业相结合,投影教学。 学时分配:6学时。 第二章 环境负荷评价及其应用 内容:2.1环境负荷评价标准2.2材料轻量化与减轻环境负荷的关系2.3再生材料与环境协调2.4对社会基础设施的环境评价2.5对大众消费资料的环境负荷评价2.6环境负荷的综合解析与评价2.7材料的环境材料度测定。 要求:掌握环境负荷评价标准、应用及材料的环境材料度测定等。 教学方法及手段:课堂讲授、作业相结合,投影教学。 学时分配:8学时。 第三章 材料与物质的再生循环利用 内容:3.1黑色金属的再生循环3.2有色金属的再生循环3.3塑料的再生循环3.4建筑材料的再生循环3.5再生循环材料的设计3.6再生循环物质制备复合材料3.7材料的长寿命化 要求:掌握材料的再生循环技术、再生循环材料的设计及制备、长寿命材料的开发等。 教学方法及手段:课堂讲授、作业相结合,投影教学。 学时分配:10学时。 第四章 与生态系统协调的材料与工程 内容:4.1未来材料的展望4.2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4.3生物磷灰石的合成与利用 4.4木材及其改性4.5仿生工程技术 要求:掌握材料流程的重建与评价、与生态系统协调的材料与工程的开发与利用。 教学方法及手段:课堂讲授、作业相结合,投影教学。 学时分配:6学时。 三、教材及参考书目 1、[日]山本良一编著、王天民译《环境材料》,化工出版社,1997年8月 2、李博文等编,《无机非金属材料概论》,地质出版社,1997年8月 3、荣葵一等编,《非金属矿物与岩石材料工艺学》,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6年6月 四、本版教学大纲与前版教学大纲的比较 本课程为新开课。材料生产-使用-废弃的过程,是一种将大量资源提取出来,再将大量废弃物排回到环境中去的恶性循环过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转变观念,在材料的设计、制造中从环境的角度出发开发对资源和能源消耗少、对生态环境影响小、可循环利用或降解、具有优异性能的材料。 《环境气象学》 ――――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10315 课程性质:选修课 课内总学时:30 试验学时:0 课内上机学时:0 设计学时:0 课外上机学时:0 总学分: 3 适用专业:环境工程 前修课程: 课程负责人:孙体昌 编写人:徐政 课程的性质及任务 本课程是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的选修课,通过学习了解气象学的一般知识,了解空气污染物扩散的基本知识,了解空气污染的控制与气象因素的关系,了解空气污染与区后变化的关系。 课程的内容、要求、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学时分配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课堂讲授,专题讨论 教学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 绪论(1学时) 第二章 气象学基础(6学时) 介绍地球的大气圈;大气的能量收支;大气中的绝热过程;气温垂直分布和大气稳定度;大气的运动和风;天气图和天气系统 第三章 空气扩散浓度计算(8学时) 介绍空气扩散的基本理论,正态分布的扩散,扩散参数和大气稳定度,影响浓度的时间因素。 第四章 大气扩散浓度估算的应用(10学时) 介绍城市及工业区大气污染的估算方法,山区污染气象的特点和扩散规律,海路风对沿海地带大气污染的影响,烟囱高度的计算,厂址选择,环境容量与空气污染控制,空气污染预报。 第五章 全球空气污染与气候(5学时) 介绍辐射及温室效应,臭氧及其与人类进化的关系,酸雨。 教材和参考书目 参考书目: 1、R.S.Scoer Meteorology of Air Pollution, Ellis Horwood Limited,1990 2、李宗恺等,空气污染气象学原理及应用,气象出版社,1985 教材:待定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应用》 ――――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10316 课程性质:选修课 课内总学时:30 实验学时:0 课内上机学时:10 设计学时:0 课外上机学时:20 总学分:3 适用专业:工科所有专业 前修课程:计算机文化基础 课程负责人:孙体昌 编写人:谢振华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为环境工程专业的专业选修课。使学生了解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发展过程和基本概念,熟悉CAD的基本组成及其性能,掌握表格和线图的计算机处理,直线、圆弧、曲面的生成,了解软件工程和CAD的开发方法,学会使用AutoCAD软件。 二、课程的内容、要求、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学时分配 第一章 计算机辅助设计概述(2学时) §1 计算机辅助设计发展概况:我国CAD的研究和应用情况。§2 CAD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3 CAD系统的组成及基本类型 §4 CAD系统的硬件:主机、外存储器、图形显示器、图形输入设备、图形输出设备的组成和性能。§5 CAD系统的软件:CAD系统软件、支撑软件和应用软件。 课程要求:了解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概念,掌握CAD的组成、应用领域。 第二章 工程计算CAD程序设计基础(4学时) §1 程序设计语言及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常用程序设计语言的种类及特点,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应注意的事项。§1 设计表格的计算机处理:表格的程序、公式化和文件化等方法。§3 设计线图的计算机处理:一般线图和复杂线图的处理方法。§4 人机交互式程序的编制:交互任务的分类、利用窗口软件设计界面。 课程要求:了解CAD程序设计的方法,掌握表格和线图的计算机处理。 第三章 计算机辅助几何造型和计算机绘图(4学时) §1 概述:几何造型的发展和应用。§2 基本图形生成原理与图形变换:直线、圆弧的生成方法,二维图形和三维图形的变换。§3 曲线和曲面的描述:Bezier曲线和曲面以及B样条曲线和曲面的基本理论及其构造方法。§4 几何造型基础:形体的表示及数据结构、集合运算,形体的输入与输出。§5 计算机绘图:交互式绘图系统的组成及绘图功能,程序参数化绘图、参数交互式绘图、尺寸驱动式绘图的原理和方法。 课程要求:讲解和上机相结合,了解计算机辅助几何造型概念,掌握直线、圆弧、曲线和曲面的生成算法,了解计算机绘图的原理和方法。 第四章 软件工程及CAD应用系统的开发方法(4学时) §1 软件工程概述:计算机软件的组成,软件工程的任务和内容。§2 软件分析 §3 软件设计:软件设计的基本概述和结构化软件设计方法。§4 程序设计: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5 软件测试和软件维护 课程要求:了解软件工程的概念,掌握软件分析、软件设计、软件测试和软件维护的基本方法。 第五章AutoCAD软件组成及使用(16学时) §1 AutoCAD软件介绍:AutoCAD软件的发展、组成、功能和特点 §2 AutoCAD软件的使用:如何绘制图、编辑和观测一幅图,图层、图块、填充和标准的操作方法和技能,三维绘图技术。 课程要求:了解AutoCAD的发展和优点,掌握并熟练运用AutoCAD软件进行机械零件设计。 三、教材和参考书目: 1. 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与应用,杨竞衡,机械工业出版社,98.8 2. CAD基础及应用,周济,机械工业出版社,95.3 3. AutoCAD基础教程,吕风羽,清华大学出版社,96.7 四、本版教学大纲与前版教学大纲的比较 本课程为环境工程的新开课。计算机已广泛应用于机械设计中,在环境工程的设计中应用计算机能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图纸的质量,促进标准化。 《辐射污染及控制》 ――――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10318 课程性质:选修课 课内总学时:30 实验学时: 0 课内上机学时:0 设计学时; 0 课外上机学时:0 总学分:3 适用专业:环境工程 前修课程: 课程负责人:孙体昌 编写人:孙体昌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辐射污染及控制是环境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辐射污染的种类、特点及所造成的危害,了解防治各种辐射污染的方法和措施。本课程也可以作为其它专业学生的选修课。 二、课程的内容、要求、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学时分配 本课程的内容包括各种辐射污染产生的原因,辐射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及对工农业生产和社会危害,各种辐射污染的防治方法。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以下内容:(1)掌握常见辐射污染的种类、危害及表示方法;(2)掌握各种辐射污染防治方法的基本原理;(3)了解辐射污染的特点,主要是与其他污染的不同点。 本课程采用课堂讲授和自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利用课内学时,自学主要利用课外学时。对重要的内容及较难掌握的内容采用重点讲授的方式及配合作业来完成,对较易掌握的内容采用自学、答疑和作业的方式完成。每一章后都有一定量的作业,使学生通过完成作业加深对课堂所学内容的理解。本课程所用的教学手段为投影仪。课程的具体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如下: 第一章 绪论(3学时) 第一节:辐射污染的种类和危害:介绍辐射污染物的种类及不同污染物对人体、生物、工农业生产及社会生活的危害。第二节:世界各国对辐射污染的定义和控制措施。第三节:我国辐射污染的概况及我国有关辐射污染的法规和标准简介。第四节:辐射污染的发展趋势和需要研究的内容。 第二章 放射性(核辐射)污染及其控制(9学时) 第一节:放射性及其一般规律:介绍放射性同位素、放射性衰变及其一般规律,放射性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第二节:环境放射性及其对人体的危害:环境放射性的概念,放射性物质进入人体的途径及对人体的危害。第三节;放射性测量和防护标准:放射性度量和测量的常用方法,放射性防护标准。第四节:放射性污染的控制:核企业厂址的选择原则,辐射源的防护措施及个人防护。第五节:放射性“三废”的处理、处置和回用:核企业的“三废”及其处理、处置概况,放射性“三废”的处理、处置和回收利用途径 第三章 电磁辐射污染及其控制(8学时) 第一节:电磁辐射污染的种类及测量标准:电磁辐射污染的种类,不同种类电磁污染的测量方法和标准。第二节:电磁辐射污染的危害: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影响,对通信和交通的影响及对社会其它方面的影响。第三节:电磁辐射污染的控制:电磁波的屏蔽,电磁波的吸收及电磁辐射的个人防护。 第四章 光辐射污染及其控制 (4学时) 第一节:光辐射造成污染的种类:光的种类及传播方式,不同颜色的光源对人的生理和心理的影响及其对其它生物的影响。第二节:光污染的环境标准及污染评价:不同种类的光污染的环境标准,光污染对人体的影响评价,光污染对社会生活的污染评价。第三节:光污染的防治方法:污染源的处理,光污染的个人防护方法。第四节:光污染的发展趋势。 第五章 热辐射污染及其防治(4学时) 第一节:热辐射污染的来源和危害:主要热辐射污染源的分类,热辐射污染对人体的影响,热辐射对生物的影响,热辐射对社会生活的影响。第二节:热辐射对环境及生物的影响机理:热辐射对人体的影响机理,对生物的影响机理,对社会的影响途径。第三节:热辐射污染的防治:热辐射污染源的屏蔽,隔热,热辐射污染的个人防护。 考试:2学时 三、使用教材及参考书 本课程为新开课,教材待定。 《给排水工程概论》 ――――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10319 课程性质:选修课 课内总学时:30 实验学时:0 课内上机学时:0 设计学时:0 课外上机学时:0 总学分: 3 适用专业:环境工程 前修课程: 课程负责人:孙体昌 编写人:郝保国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交通与土建及环境工程专业的选修课,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给排水工程的基本知识,具备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的内容、要求、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学时分配 绪论及第一章 卫生器具和管材(讲授3学时) §1-1 卫生器具及其冲洗设备 §1-2 水质污染及其冲洗设备 §1-3 管材、附件和水表 §1-4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节水节能防噪声措施。 第二章 建筑内部给水系统(讲授3学时) §2-1 建筑内部给水系统的分类和组成 §2-2建筑内部给水系统所需压力及给水方式 §2-3 建筑内部给水管道的布置和敷设 §2-4 高层建筑给水系统 第三章 水泵、水箱及气压给水设备(讲授2学时) §3-1 水泵装置 §3-2水箱 §3-3 气压给水设备 第四章 建筑内部给水管网的水力计算(讲授5学时) §4-1 建筑内部用水情况和用水定额 §4-2 设计秒流量 §4-3 建筑内部给水管网的水力计算 §4-4 建筑内部给水管网的计算机计算方法 第五章 室内消防给水(讲授4学时) §5-1室内消防栓给水系统 §5-2 室内消防栓给水系统布置 §5-3 室内消防栓给水系统计算 §5-4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5-5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水力计算 §5-6 粉沫与气体灭火系统简介 第六章 建筑排水系统(讲授5学时) §6-1建筑排水系统的分类及组成 §6-2 排水管系中水气流动的物理现象 §6-3 新型单立管排水系统 §6-4 建筑内部排水管道的布置和敷设 §6-5高层建筑排水系统 第七章 建筑内部排水管道的计算(讲授2学时) §7-1 排水定额及设计秒流量 §7-2 水力计算 第八章 居住小区给水排水及建筑中水工程(讲授2学时) §8-1 居住小区给水排水工程 §8-2 建筑中水工程 第九章 建筑给排水施工图及设计计算例题(讲授4学时) §9-1 施工图内容 §9-2 建筑内部给水、排水设计计算例题。 三、教材及参考书目 《工业安全系统工程》 ――――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10320 课程性质:选修课 课内总学时:30 实验学时:0 课内上机学时:0 设计学时:0 课外上机学时:0 总学分:3 适用专业:工科所有专业 前修课程: 课程负责人:孙体昌 编写人:谢振华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为环境工程专业的专业选修课。学生应了解安全系统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发展过程,熟悉安全基本原理,能进行事故的统计分析,掌握安全检查表、预先危险性分析、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事件树分析等系统安全分析方法,熟练进行事故树分析,掌握几种工业安全评价方法。 二、课程的内容、要求、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学时分配 第一章 概述(2学时) §1 安全工作的由来和发展:安全工作的产生、发展,传统安全工作的局限性和安全系统工程的提出。§2 安全系统工程的定义 §3 安全系统工程的发展过程 §4 安全系统工程的内容:简介安全系统工程的内容:安全基本发生原理,系统安全分析,系统安全评价。§5 安全系统工程的优点和在我国的应用现状。 课程要求:了解安全系统工程的发展,掌握安全系统工程的定义、研究内容和优点。 第二章 安全原理基础(6学时) §1 事故的基本概念及分类:安全、危险和事故的概念,伤亡事故的各种分类方法。§2 事故原因:按类别和性质划分事故原因。§3 伤亡事故模型:事故模型的概念和各种事故模型的提出。简要介绍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论、现代事故因果连锁论和轨迹交叉论。§4 能量与事故:能量与事故的关系,防止能量异常传递的措施。§5 系统可靠性与事故:可靠性的基本概念,失效过程分析,各种系统可靠性模型及其可靠度计算。提高系统可靠性的途径。§6 信息处理与事故:信息与信息量的概念。人的信息处理系统。利用信息加强安全管理。 课程要求:理解事故的概念、分类,事故原因,事故模型,掌握事故与能量、系统可靠性及信息处理的关系,预防事故的措施。 第三章 伤亡事故的统计分析(4学时) §1 概述:伤亡事故统计分析的定义、作用和方法。§2 伤亡事故的统计指标:伤亡事故频率和伤亡事故严重度,伤亡事故统计分析中应注意的事项。§3伤亡事故的统计分析方法:主次图分析、事故趋势图分析、伤亡事故管理图分析,各分析方法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实例,各分析方法的计算机实现。 课程要求:理解伤亡事故统计分析的概念、统计指标,掌握伤亡事故统计分析的方法,用计算机绘制分析图表。 第四章 系统安全分析(4学时) §1 系统安全分析概述 §2 安全检查表:安全检查表的定义、种类、优点和编制。安全检查表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3 预先危险性分析:预先危险性分析的定义、特点、分析步骤和格式。危险性分析举例。§4 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FMEA)的概念、基本原理,FMEA的分析步骤和优缺点。FMEA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举例。§5 事件树分析:事件树分析(ETA)的定义、基本原理、分析步骤,ETA的应用举例。 课程要求:了解系统安全分析的概念,掌握和运用安全检查表、预先危险性分析、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及事件树分析。 第五章 事故树分析(8学时) §1 概述 §2 事故树分析的步骤 §3 事故树的符号及其意义 §4 事故树的编制和实例 §5 利用布尔代数化简事故树 §6 最小割集及其求法:最小割集的定义,用行列式法、布尔代数法求事故树最小割,用计算机编程求最小割集。§7 最小径集及其求法 §8 最小割集和最小径集在事故树分析中的作用 §9 结构重要度分析 §10 基本事件的发生概率:机械设备的故障概率和人为失误的概率。§11 顶上事件发生概率的计算:计算方法包括状态枚举法、最小割集法、最小径集法、近似算法。§12 概率重要度和临界重要度分析 §13 事故树的进一步化简及模块分割 §14 事故树分析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 课程要求:了解事故树分析的概念,掌握并运用事故树分析方法对环境工程中的事故进行分析,提出控制事故的方法。用计算机求最小割集和径集,计算顶上事件的发生概率。 第六章 系统安全评价(6学时) §1 安全评价概述:安全评价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评价程序和发展过程。§2 定性安全评价:定性安全评价的目的和方法,逐项赋值评价法、单项定性加权计分法、作业条件的危险性评价等定性安全评价方法。§3 定量安全评价:可靠性安全评价法、火灾爆炸危险评价法、危险物质危害环境的评价、安全投资效益评价、模糊综合评价。§4 安全评价的计算机实现 §5 安全评价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 课程要求:了解系统安全评价的概念,掌握并运用定性、定量安全评价方法对环境工程中系统进行安全评价。用计算机进行安全评价 三、教材和参考书目 1.安全系统工程,谢振华,校内讲义,1999.1 2.安全系统工程,冯肇瑞,冶金工业出版社,1993.5 3.安全分析与事故预测,王泽申,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9 四、本版教学大纲与前版教学大纲的比较 本课程为环境工程的新开课。环境工程和安全工程是紧密联系的,由于工业生产中的事故会给国家和人民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理解和掌握事故的发生原理、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和安全评价方法能预防事故发生、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使企业在竞争中发展。 《工业通风与防尘》 ――――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10321 课程性质:选修课 课内总学时:30 总学分:3 适用专业:环境工程及工科各专业 前修课程: 课题负责人:孙体昌 编写人:蒋仲安 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课程性质:选修课; 课程的任务:要求学生较合理全面地了解工业通风与除尘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独立分析处理和解决一些简单的与工业通风与除尘技术有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的内容、要求、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学时分配: 本课程从实用角度出发,较系统地阐述了工业通风与工厂除尘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和应用技术。主要内容分为粉尘的性质和危害,控制粉尘的方法,局部排风罩,各种除尘器的结构和除尘性能,通风管道的设计,通风机的类型和调节方法,以及有关通风除尘的测试技术。以课堂教学为主,各章的主要内容、要求和学时分配如下: 第一章 粉尘危害与防尘综合措施(约3学时) 第一节:粉尘的来源;第二节:粉尘的特性;第三节:粉尘的危害;第四节:粉尘的标准;第五节:防尘综合措施。 要求学生了解粉尘的来源、粉尘的特性、粉尘的危害和控制标准,以及防治粉尘的综合措施。使学生认识到控制粉尘对人体的健康和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的重要性。 第二章 通风除尘(约5学时) 第一节:控制粉尘及有害物的通风方法;第二节:全面通风;第三节:局部通风;第四节:空气质量平衡与热平衡;第五节:通风除尘系统。 要求学生全面了解控制粉尘及有害物的通风方法,包括自然通风、机械通风、全面通风和局部通风。使学生知道全面通风和局部通风设计的一般原则,换气量的计算等。另外还应了解空气质量平衡与热平衡的计算方法和通风除尘系统的结构特点和布置形式。 第三章 局部排风罩(约6学时) 第一节:局部排风罩的基本型式及设计要点;第二节:密闭罩;第三节:外部罩;第四节:接受罩;第五节:吸收罩。 要求学生掌握局部排风罩的基本型式及设计要点,重点介绍密闭罩、外部罩、接受罩和吹吸罩。使学生能够针对某一简单的不同污染源进行各种形式的排风罩型式设计和排风量的计算。 第四章 除尘器(约6学时) 第一节:除尘机理及除尘器的分类;第二节:除尘器的性能指标;第三节:重力除尘器;第四节:惯性除尘器;第五节:旋风除尘器;第六节:袋式除尘器;第七节:电除尘器;第八节:湿式除尘器。 要求学生了解机械式除尘器、过滤式除尘器、电除尘器和湿式除尘器的除尘机理和除尘原理,以及评价除尘器性能的主要指标。重点掌握重力沉降式、旋风除尘器、袋式除尘器、电除尘器和文丘里除尘器的结构形式、特点和除尘器的除尘过程。能设计结构简单的除尘器。 第五章 通风管道(约2学时) 第一节:风管的阻力;第二节:管道系统的压力分布;第三节:管道系统的设计计算;第四节:均匀送风与均匀吸风管道的设计计算。 要求学生掌握通风除尘管道的阻力计算、管道系统的压力分布、管道系统的设计计算;以及了解均匀送风与均匀吸风管道的设计计算。使学生能独立地设计简单的通风除尘系统。 第六章 通风机(约6学时) 第一节;离心式通风机的结构原理和分类;第二节:离心式通风机的性能参数;第三节:离心式通风机的特性曲线;第四节:相似理论在通风机中的应用;第五节:离心式通风机在系统中的工作;第六节:轴流式通风机。 要求学生了解通风机的结构原理和分类、离心通风机的性能参数和特性曲线、相似理论在通风机中的应用、及通风机在除尘系统中运行工况点分析和调节。使学生掌握如何在通风除尘系统中根据风量和阻力的大小选择通风机的型号。 第七章 测定技术(约2学时) 第一节:粉尘分散度的测定:第二节:管道内气体参数的测定;第三节;工作区测尘。 结合实验室现有仪器仪表,使学生了解并能进行粉尘分散度的测定、管道内气流参数的测定和粉尘浓度的测定。以实验教学为主。 教材和参考书目: 1. 教材: 苏汝维等主编,工业通风与防尘工程学,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 2.参考书: [1]孙一坚主编,工业通风(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年; [2]梁凤珍等编,工业通风除尘技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年; [3]严兴忠主编,工业防尘手册,劳动人事出版社,1989年。 《环保设备设计》 ――――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10322 课程性质:选修课 课内总学时:30 实验学时:0 设计学时:0 课内上机学时:6 课外上机学时:10 总学分:3 适用专业:环境工程 前修课程:环境工程专业课 课程负责人:孙体昌 编写人:王化军 一、课程的性质及任务 本课程是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的选修课,教学目的是:1、了解工艺设备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2、了解系列产品和组合产品的设计开发方法;3、掌握几种常见环保设备的设计方法和步骤;4、熟悉设备成本估算的方法和步骤;5、应用CAD技术进行环保设备的设计。 二、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教学过程中应用了CAD技书。 第一章 绪论(2学时) 第一节 设计与设计方法学:设计的概念,设计方法学,设备构造系统的基础;第二节 设计方法学的进程:一般的工作方法学,信息转换与信息系统,系统技术的方法;第三节 设计过程: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设计的工作流程。 第二章 设备设计基本方法(6学时) 第一节 制定设备设计计划和阐明任务:制定设备设计计划,阐明任务;第二节 方案设计:方案设计的工作步骤,建立功能结构,寻求作用原理,选择合适的变型,方案变型的评价;第三节 技术设计:技术设计的工作步骤,结构设计原理,结构设计准则,技术设计的评价;第四节 施工设计:施工设计的步骤,技术文件系统学,对象物的标记。 第三章 系列产品和组合产品的开发(4学时) 第一节 系列产品:相似定律,几何相似的产品系列,半相似产品系列,产品系列的开发; 第二节 组合产品:组合产品系统学,组合产品系统的优点和缺点,组合产品的开发。 第四章 价值工程(2学时) 第一节 对象选择和情报收集;第二节 功能分析与评价;第三节 改进与创新。 第五章 几种典型环保设备的设计方法和步骤(10学时) 第一节 填料吸收塔:填料的选择,吸收剂的选择,填料塔的流体力学性能,塔径的计算,操作线方程,吸收剂用量,填料层高度;第二节 吸附移动床:吸附操作线,吸附传质单元高度;第三节 转盘萃取塔:液泛速度、塔径等;第四节 离子交换固定床:穿饱比与破点容量,塔内树脂层高度,塔径,树脂用量,淋洗剂用量;第五节 叶轮气浮池:气浮池容积、表面积,气浮池数,叶轮功率与转速;第六节 吹脱塔:填料及其表面积,传质系数,平均推动力,淋水密度 ,耗水量:第七节 机械除尘器。 第六章 成本估算(4学时) 第一节 可影响的成本:不变成本,可变成本,制造成本,成本结构;第二节 成本估算的方法:基本原理,相对成本比较,材料成本部分的估算,应用回归分析的估算,应用相似关系的推算;第三节 降低成本的规律。 第七章 计算机辅助设计(2学时) 第一节 数据处理基础;第二节 设计各阶段计算机的应用;第三节 使用CAD系统的工作技术;第四节 CAD技术的可能性和局限性;第五节 CAD技术的应用实例。 三、教材和参考文献 教材 待编。 2、主要参考书目 [1] G(帕尔、W(拜茨著,张直明等译,工程设计学,机械工程出版社,1992.6 [2] 杨昌竹主编,环境工程原理,冶金工业出版社,1994.10 四、本版教学大纲与前版教学大纲的比较 因为经教学实践的检验,本版教学大纲与前版教学大纲基本相同。 五、必要的说明 如上所述原因,本教学大纲所列内容,将根据教学实践进一步修改完善。 《环境工程经济学》 ――――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10323 课程性质:选修课 课内总学时:30 实验学时:0 设计学时:0 课内上机学时:0 课外上机学时:0 总学分:3 适用专业:环境工程 前修课程:环境工程专业课 课程负责人:孙体昌 编写人:徐政 课程的性质及任务 本课程是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的选修课,教学目的是: 1、了解与环境工程有关的经济学概念;2、了解环境保护经济效果的估算方法;3、掌握几种常用的技术经济评价方法;4、通过几种常见环境工程的技术经济实例分析,学会用技术经济分析来规划和评价企业的污染防治。 二、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技术经济评价方法的教学过程中应用了计算机技术。 绪论(2学时) 环境工程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及内容;第二节 环境工程学与技术经济学的关系。 技术经济学基本原理(8学时) 现金流量构成与资金等值计算:现金流量的构成,资金等值计算:第二节 经济效果评价方法:经济效果评价指标,决策结构与评价方法;第三节 不确定性分析:盈亏平衡分析 ,敏感性分析,概率分析,风险决策;第四节 投资项目的财务分析:财务分析的目的和内容,费用、收益识别和基础财务报表编制,资金规划,财务效果计算;第五节 技术经济预测:专家调查法,回归分析法,时间序列法。 环境工程中的经济问题(10学时) 排污收费的经济原理;第二节 环境保护经济效果及其特点:污染防治损益分析及其边际费用,环境目标要求与技术经济的可能性,环境污染控制费用的估算,区域环境污染的防治 ;第三节 环境保护经济效果估算的模式:城市生态投资效果评价,大气污染经济损失的估算,水体污染经济损失的估算,大地破坏经济损失的估算;第四节 污染源治理费用估算程序:确定环境保护费用,投资计算;第五节 用技术经济分析来规划和评价企业的污染防治:用技术经济分析来规划企业的污染防治,企业污染防治综合评价的程序和步骤。 环境工程技术经济分析实例(10学时) 烟尘治理的技术经济分析:高炉出铁场烟尘治理的技术经济分析,转炉煤气回收的技术经济分析;第二节 燃煤发电厂烟气脱硫的技术经济分析:流程选择,烟气脱硫技术的定性比较,投资和运行费用比较,能耗的比较,占地面积的比较;第三节 焦化厂废水治理的技术经济分析:焦化废水治理技术,焦化废水治理工艺的技术经济分析;第四节 高梯度电磁过滤处理轧钢废水技术经济分析:高梯度电磁过滤处理轧钢废水的工艺流程和主要技术参数,高梯度电磁过滤处理轧钢废水的技术经济分析;第五节 高炉渣综合利用的技术经济分析:高炉渣热量回收方法及其技术经济分析,高炉渣作水泥等建材原料的技术经济分析;第六节 城市固体废弃物治理的技术经济分析。 教材和参考书目 1、教材 张兰生等编,实用环境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 2、主要参考书目 [1]武汉钢铁公司编著,工业污染防治及其技术经济分析,冶金工业出版社,1991.6。 [2]傅家骥、仝允桓,工业技术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3(第二版)。 四、本版教学大纲与前版教学大纲的比较 因为经教学实践的检验,本版教学大纲与前版教学大纲基本相同。 五、必要的说明 如上所述原因,本教学大纲所列内容,将根据教学实践进一步修改。 《环境系统工程》 ――――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10325 课程性质:选修课 课内总学时:30 试验学时:0 课内上机学时:6 设计学时:0 课外上及学时:10 总学时:3 适用专业:环境工程 前修课程:环境工程专业课 课程负责人:孙体昌 编写人:徐政 课程的性质及任务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环境系统工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环境质量的变化规律、污染物对人体和生态的影响、环境自净能力以及有关环境工程技术原理为依据,使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如何利用合理建立的环境污染控制系统数学模型来分析各种污染控制过程可调因素(或各种可替换方案)对环境目标或费用、能耗等的影响。提供尽可能完整的资料,一边作为决策者规划、设计、管理环境问题以及预测评价环境影响和合理制定环境目标的依据。 课程的内容、要求、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学时分配 第一章 环境系统工程概述(1学时) 1.1系统工程简介;1.2环境系统、环境要素及环境结构;1.3环境系统工程。 第二章 环境系统模型辨识(4学时) 2.1系统模型辨识简介;2.2环境系统的数学模型;2.3确定模型结构的简单方法;2.4常用的系统参数估计的方法;2.5应用实例----水质模型的辨识和参数估计。 第三章 环境系统仿真(3学时) 3.1系统仿真的基本概念;3.2系统仿真的一般步骤;3.3应用实例----河流水质仿真。 第四章 环境系统分析(4学时) 4.1系统分析概述;4.2环境系统可行性研究分析;4.3水质环境质量评价分析;4.4模糊评判方法及其在环境系统中的应用。 第五章 环境系统预测(4学时) 5.1系统预测的一般原理;5.2环境系统定性预测法;5.3环境系统定量预测方法;5.4多层递阶预测法。 第六章 环境系统控制(3学时) 6.1环境控制论概述;6.2最大支援立及应用;6.3动态规划及应用;6.4大系统理论及应用。 第七章 环境系统决策(3学时) 7.1环境决策概述;7.2单目标风险型决策;7.3单目标非确定型决策;7.4多目标决策方法。 第八章 环境系统规划(3学时) 8.1区域系统规划;8.2线性规划简介;8.3多目标规划简介;8.4变系数数学规划简介。 教材和参考书目 参考书目 1、汤兵勇等 环境系统工程方法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990 2、钱学森 论系统工程,湖南科技出版社,1983 教材:待定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10326 课程性质:选修课 课内总学时:30 实验学时: 0 课内上机学时: 0 设计学时: 0 课外上机学时:0 总学时:3 适用专业:环境工程及所有专业 前修课程:无 课程负责人:孙体昌 编写人:宋存义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环境可持续发展是一门选修课。本课程主要讲授环境工程学的基础知识,当今世界人类所面临的环境问题的产生、发展、控制以及未来发展动态,环境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以及环境保护措施等内容。 二.课程内容、要求、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学时分配 本课程以课内教学为主,聘请有关专家作讲座为辅,同时学生课外查阅有关资料。经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对环境科学、环境保护有一个总体的了解,深刻理解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并掌握环境科学发展的最前沿的知识。 环境科学与环境保护 (2学时) 1.1环境概论:环境的概念、基本类型、特性、结构及状态。1.2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发展,世界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1.3环境科学:环境科学的基本概念,环境科学的形成、发展及作用。1.4 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提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系。1.5环境保护:环境保护的目的、内容、现状。 人口与环境 (2学时) 2.1 世界人口的发展:人口过程的基本概念,世界人口增长概况和基本特点,人口年龄结构对社会的影响。2.2 中国人口的发展:人口增长概况,基本特点。2.3 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辨证关系。 资源与环境 (4学时) 3.1 自然资源与自然保护:自然资源的基本概念、属性、分类、特点,自然资源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人类开发自然资源产生的环境问题。3.2 能源利用与保护:世界及我国能源的消耗,能源的利用现状与对环境的影响,未来能源的利用。 3.3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利用概况,存在问题,土资源保护措施。 3.4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基本概念,水资源分布、消耗,保护措施。4.5 生物资源利用与保护:基本概念,保护措施。3.6 矿产资源利用与保护:基本概念,开发利用现状,存在问题,保护措施。 第四章 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 (4学时) 4.1 环境污染:基本概念,八大公害事件,污染物类型、产生原因,环境污染的危害。4.2 大气污染:基本概念,污染物类型、危害及防治,我国大气污染的概况与防治。 4.3 水体污染:基本概念,污染特点,污染物类型、危害及防治,我国水体污染的现状。 4.4 生态破坏:基本概念,生态系统的基本规律、功能和生态平衡,世界生态环境的现状与生态危机。 第五章 环境与发展 (4学时) 5.1新文明时期的新发展观:环境资源观,环境价值观,环境道德观,人类社会发展目标与行为规则。 5.2 人类社会发展行为的科学表述:人类社会发展行为的特点,行为描述。 5.3 人类环境发展行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人类在环境发展中的主导作用,环境对人类发展的制约作用,人类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途径和方法。5.4 环境规划:环境规划的基本内容,作用,重要性。 讲座 (8学时) 1.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2.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 3.我国环境问题的现状与防治 4.创造人类理想生存环境 课外查阅资料(4学时) 1.水污染防治的最新动态 2.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 考试 (2学时) 三.教材、参考书 1.环境工程学 蒋展鹏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2年1月版 2.环境保护概论 刘天齐 林肇信 刘逸农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2年7月版 3.环境学导论 唐永銮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7年版 4.环境科学 中国科学院环境科学委员会主办 5.环境科学动态 全国环境保护科技情报网主办 6.中国环境科学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主办 《气溶胶力学》 ――――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10327 课程性质:选修课 课内总学时:30 总学分:3 适用专业:环境工程 前修课程:物理化学等 课题负责人:孙体昌 编写人:蒋仲安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课程性质:选修课; 课程的任务:要求学生较合理全面地了解有关除尘净化理论基础的气溶力学除尘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要求学生了解气溶胶粒子的收集机理、收集过程中气流的流场和能 量损失。要求学生能简单分析除尘设备的除尘机理,除尘过程、以及需要解决有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的内容、要求、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学时分配: 研究气溶胶粒子的形成、运动、沉降和凝并的学科称为气溶胶力学。本书着重介绍气溶胶粒子的物理性质、等速和非等速直线运动,在离心力作用下气溶胶粒子的运动和沉降,气溶胶粒子的空气动力学捕获、扩散运动和沉降,气溶胶粒子的凝并,静电沉降以及气溶胶粒子其它的沉降方法和机理等。以课堂教学为主,各章节的主要内容和学时分配如下: 第一章 气溶胶粒子的物理性质(约4学时) 第一节:气溶胶粒子的形态和分类;第二节:气溶胶粒子的大小、形状和密度;第三节:气溶胶粒子的粒径分布和分布函数; 第四节:气溶胶粒子的光电性质。 要求学生了解气溶胶粒子的的形态与分类,气溶胶粒子的大小、形状、密度,气溶胶粒子的粒径分布、分布函数,气溶胶粒子的表面积、电学性质,以及气溶胶粒子粒径范围的分类。 第二章 气溶胶粒子的等速直线运动(约4学时) 第一节:球形缓慢运动——斯托克斯(Stokes)定律;第二节:球体的阻力系数和肯宁汉修正系统;第三节:非球形粒子的阻力特征;第四节:气溶胶粒子的最终沉降速度;第五节:气溶胶粒子在均一电场中的运动。 要求学生掌握球形缓慢运动——斯托克斯(Stokes)定律、球体的阻力系数、肯宁汉修正系数、非球形粒子的阻力特征、气溶胶粒子的最终沉降速度、以及了解气溶胶粒子在均一电场中的运动。 第三章 气溶胶粒子的非等速直线运动(约3学时) 第一节:运动的基本方程;第二节:没有外力作用时气溶胶粒子的运动;第三节:在重力作用下气溶胶粒子的运动。 要求学生了解气溶胶粒子运动的基本方程,能计算气溶粒子的运行时间、运行距离、张驰时间和停止距离,能分析和计算到达最终沉降速度前的运动和最终沉降速度。 第四章 气溶胶粒子的曲线运动(约3学时) 第一节:气溶胶粒子曲线运动时的一般理论;第二节:在重力作用下层流中气溶胶粒子的运动;第三节:在重力作用下紊流中气溶胶粒子的运动;第四节:层流中气溶胶粒子在静电场中的运动;第五节:离心力场中气溶胶粒子的运动。 要求学生了解气溶胶粒子曲线运动时的一般理论,能计算和分析在重力作用下层流和紊流中气溶胶粒子的运动、以及在静电场和离心力场中气溶胶粒子的运动,主要掌握在这四种情况下气溶胶粒子收集效率的计算。 第五章 气溶胶粒子的空气动力捕获——纤维过滤理论(约4学时) 第一节:气溶胶粒子在圆柱体上的沉降机理;第二节:纤维过滤的阻力;第三节:纤维过滤器的收集效率;第四节:粒子的截留和沉降效率。 本章主要讲述纤维过滤除尘的理论基础。要求学生了解气溶胶粒子在圆柱体上的截留、惯性沉降、扩散沉降、重力沉降和静电沉降的机理,纤维过滤器的理论阻力和经验公式的计算、纤维过滤器截留效率、惯性沉降效率、以及截留和沉降效率的计算。 第六章 气溶胶粒子的空气动力捕获——水滴捕尘理论(约3学时) 第一节:球体对气溶胶粒子的截留作用;第二节:气溶胶粒子在球体上的惯性沉降;第三节:水滴群的收集效率。 本章内容是湿式除尘的理论基础。要求学生了解球体对气溶胶粒子的截留作用及气溶胶粒子在球体上的惯性沉降,能分析和计算单一液滴的收集效率和液滴群的收集效率。 第七章 气溶胶粒子的扩散与沉降(约4学时) 第一节:扩散的基本定律;第二节:静止介质中气溶胶粒子的扩散和沉降;第三节:层流中气溶胶粒子的扩散;第四节:烟尘在大气中的紊流扩散与沉降。 要求学生了解气溶胶粒子扩散的基本定律、在静止介质中气溶胶粒子对平面源和垂直墙壁的扩散、半无限原始分布的扩散、重力场中的扩散等;层流中气溶胶粒子的扩散、气溶胶粒子向圆柱体和球体的扩散。掌握建立烟尘扩散的数学模型、以及各种条件下烟尘扩散浓度分布计算。 第八章 气溶胶粒子的凝并(约2学时) 第一节:热凝并;第二节:在内力影响下气溶胶粒子的凝并;第三节:在外力影响下气溶胶粒子的凝并。 要求学生了解热凝并的基本概念、在内力(包括范德华力、荷电粒子等)和在外力(包括电场、磁场、声场等)作用下气溶胶粒子的凝并。 第九章 静电沉降(约3学时) 第一节:电场强度和电晕电流;第二节:气溶胶粒子的荷电;第三节:荷电气溶胶粒子在静电场中的运动和沉降。 本章是静电除尘的理论基础,要求学生了解电场强度和电晕电流、气溶胶粒子的电场荷电和扩散荷电、建立荷电气溶胶粒子在静电场中的运动和沉降的数学模型、以及影响静电除尘器性能的其它因素等。 三、教材和参考书目: 1. 教材: 张国权编著,气溶胶力学——除尘净化理论基础,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2.参考书: [1]马广大编著,除尘器性能计算,中国环境科学工业出版社,1990年; [2]梁凤珍等编,工业通风除尘技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年; 《环境卫生学》 ――――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10324 课程性质:选修课 课内总学时:30 实验学时:0 课内上机学时:0 设计学时:0 课外上机学时:0 总学分:3 适用专业:环境工程 前修课程:无 课程负责人:孙体昌 编写人:陈秀枝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为选修课。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认识自然环境和生活居住环境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了解环境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在制订卫生标准上所起的作用。 二、课程的内容、要求、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学时分配 本课程全部为课堂教学,其中讲课28学时,考试2学时。 绪论 1学时 要点:环境卫生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内容;环境卫生学的发展及任务。 环境与健康的关系及其研究方法 2学时 第一节:环境与健康概论 第二节: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第三节:环境污染对人群健康的影响 第四节:环境与健康研究方法 大气卫生 5学时 第一节:大气的特征和卫生学意义 第二节:大气的污染及大气污染物的转归 第三节: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机理 第四节:大气中主要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第五节:大气卫生标准 第六节:大气污染对健康影响的调查和监测 第七节:大气卫生防护措施 第八节:大气污染的卫生监督和管理 水体卫生 4学时 第一节:水资源种类及其卫生特征 第二节:水质的性状及评价指标 第三节:水体的污染源和污染物 第四节:水体的污染、自净和转归 第五节:水体污染的危害 第六节:地面水水质标准和废水排放标准 第七节:水体卫生防护 第八节:水体污染的卫生调查、监测和监督。 饮用水卫生 4学时 第一节:饮用水的卫生学意义 第二节:饮用水与疾病 第三节:生活用水量标准 第四节: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 第五节:集中式给水(自来水) 第六节:分散式给水 第七节:农村改水 第八节:饮用水的卫生调查、监测和监督 土壤卫生 3学时 第一节:土壤的卫生学意义 第二节:土壤的卫生特征 第三节:土壤的污染与自净 第四节:土壤污染对健康的影响 第五节:土壤的卫生标准 第六节:土壤卫生防护 第七节:土壤卫生监督 住宅和公共场所卫生 3学时 第一节:住宅的卫生学意义及基本卫生要求 第二节:住宅设计的卫生要求 第三节:住宅小气候对居民健康的影响及其卫生要求 第四节:室内空气污染 第五节:住宅噪声 第六节:住宅设计的某些卫生标准 第七节:住宅的卫生监督和管理 第八节:公共场所卫生 城乡规划卫生 3学时 第一节:我国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城市规划的基础资料 第三节:自然环境因素对城市规划的卫生学意义 第四节:城市的人口发展规模 第五节:城市功能分区的原则 第六节:居住区规划卫生 第七节:城市街道规划卫生 第八节:城市的绿化 第九节:城市环境噪声 第十节:村镇规划卫生 第十一节:城乡规划的卫生监督 环境影响评价 1学时 第一节:环境质量评价 第二节:环境影响评价 家用化学品及化妆品卫生 2学时 第一节:家用化学品及化妆品的种类 第二节:家用化学品及化妆品对健康的不良影响 第三节:化妆品的安全性评价和卫生标准 第四节:家用化学品及化妆品的卫生监督和管理 三、教材和参考书目 教材:环境卫生学。第三版。姚志麒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6 参考书:环境卫生工作手册。徐幼云等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3 《现代测试技术》 ――――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10328 课程性质:选修课 课内总学时:30 实验学时:0 课内上机学时:0 设计学时:0 课外上机学时:0 总学分:3 适用专业:环境工程 前修课程:大学物理、无机化学 课程负责人:孙体昌 编写人:张景来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环境工程专业选修课。本门课主要讲授现代分析及测试仪器的基本工作原理、仪器结构、仪器操作方法及应用范围等知识。 二.课程内容、要求、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学时分配 选修本门课的学生应具备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化学分析部分)的知识。由于本门课的各章之间没有联系,要求学生重视各种仪器原理的知识理解及掌握仪器各部件的作用,达到正确使用仪器、正确识谱的目的。 绪论(1学时) 1.1仪器分析与化学分析 1.2仪器分析测试方法 1.3发展概况 1.4电磁辐射基本性质:电磁辐射,光的二象性,辐射能参数,辐射能特性  1.5原子光谱与分子光谱  1.6光分析法分类:光谱法,非光谱法 紫外、可见光光度法(4学时) 2.1分子光谱概述:分子光谱的产生,分子光谱类型,光谱吸收曲线 2.2化合物电子光谱的产生:有机化合物的电子光谱,无机化合物的电子光谱,溶剂对电子光谱的影响 2.3紫外及可见分光光度计:主要组成部件,分光光度计的类型 2.4紫外及可见分光光度的应用:定性分析,有机化合物构型和构象的确定,定量分析 第三章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4学时) 3.1基本原理:原子光谱的产生,谱线强度,谱线的自吸与自蚀 3.2仪器装置:光源,分光仪,检测器 3.3分析方法 第四章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3学时) 4.1基本原理 4.2仪器装置:光源,原子化器,单色器,检测器 4.3实验技术:试样处理,测定条件的选择,分析方法,干扰及消除方法 4.4 灵敏度、精密度、准确度4.5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应用:直接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间接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同位素分析,其他应用 第五章 红外光谱法(4学时) 5.1基本原理:双原子分子的振动,多原子分子的振动,影响吸收峰强度的因素 5.2基团频率和特征吸收峰:官能团区和指纹区,主要基团的特征吸收峰,影响基团频率的因素 5.3红外光谱仪结构及装置:光度计的基本组成,双光束红外分光光度计,傅里叶变换红外分光光度计 5.4实验样品的制备方法:气体样品,液体样品,固体样品 5.5红外光谱法的应用:定性分析,定量分析 核磁共振波谱法(4学时) 6.1基本原理:核的自旋运动,自旋核在磁场中的行为,核磁共振 6.2核磁共振波谱仪:连续波核磁共振谱仪,脉冲傅里叶核磁共振谱仪,样品的制备 6.3化学位移和核磁共振谱:化学位移的产生,化学位移的表示,核磁共振谱,影响化学位移的因素 6.4复杂谱图的简化:加大磁场强度,去偶法,位移试剂 6.5核磁共振谱的应用:结构鉴定,定量分析,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在化学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 第七章 质谱(4学时) 7.1基本知识:质谱仪器,质谱,有机质谱中的各种离子 7.2有机质谱中的反应及机理:简单断裂、重排,脂环化合物的断裂、后续分解,有机质谱反应机理 7.3常见官能团的质谱裂解模式:烃类、含杂原子化合物、烷基苯、芳杂环及衍生物的裂解 7.4亚稳离子:亚稳离子的产生,动能谱,质能谱,亚稳离子提供的信息 7.5质谱解析:解析的方法、步骤 7.6红外、紫外、核磁、质谱综合解题 实验(4学时)1.紫外及可见分光光度法实验(2学时) 2.原子吸收分光光光度法实验(2学时)考试(2学时) 三.教材参考书目 教材:《仪器分析》 赵藻潘、周性光、张吾铭、赵文宽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0年5月第一版 参考书:《现代仪器分析》 清华大学分析化学教研室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83年1月第一版 《资源开发与环境效应》 ――――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10329 课程性质:选修课 课内总学时:30 总学分:3 适用专业:环境工程、矿物资源工程 前修课程:无 课程负责人:孙体昌 编写人:扬慧芬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为环境工程专业的一门选修课。任务:①加深和拓宽有关资源开发对环境的影响方面的知识;②介绍能同时满足效益要求与环境要求的现代技术和有效方法;③加强对工程中的生态和再循环方法的理解;④增强国际资源开发的整体环保意识。 二、课程的内容、要求、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学时分配 第一章 资源开发与环境的关系 内容:1.1资源特征1.2资源分布1.3资源开发1.4资源法1.5环境问题1.6 资源开发与 环境的协调发展1.7资源形势展望 要求:了解资源的特征、分布、开发及其如何与环境协调发展等有关知识。 教学方法及手段:课堂讲授、作业,投影教学。 学时分配:课内5学时。 第二章 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内容:2.1土地资源的概念与意义2.2人口、粮食与耕地面积2.3植被破坏与水土流失2.4 草原退化与土地沙漠化2.5土地利用中的次生盐渍化2.6海涂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要求:了解土地资源利用的概念、意义、土地资源保护途径等。 教学方法及手段:课堂讲授与作业结合,投影教学。 学时分配:7学时。 第三章 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内容:3.1矿产资源的基本特征3.2主要矿产资源及其评价3.3矿产资源远景展望3.4矿 产资源开发对环境的影响3.5矿产资源的循环利用 要求:了解矿产资源基本特征、主要矿产资源及矿产资源开发与循环利用等。 教学方法及手段:课堂讲授与作业结合,投影教学。 学时分配:7学时。 第四章 生物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内容:4.1森林资源的利用和保护4.2植物资源的利用和保护4.3动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4.4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区域自然环境的保护4.5环境质量的生物监测与生物评价 4.6利用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消除环境污染 要求:了解生态学概念、生态系统概念及功能、生态平衡、生物环境监测机评价、生物资源的利用等。 教学方法及手段:课堂讲授与作业结合,投影教学。 学时分配:6学时。 第五章 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内容:5.1水资源概况5.2水资源的开发利用5.3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5.4水资 源开发利用前景5.5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要求:了解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存在问题、开发利用前景及循环利用等。 教学方法及手段:课堂讲授与作业结合,投影教学。 学时分配:5学时。 三、教材和参考书目 1、中科院和国家计委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编,《中国自然资源手册》,科学出版社,1990年12月 2、刘天齐等编,《环境保护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3月 3、Advanced International Training Program inLulea, Sweden MINING AND THE ENVIRONMENT ,1998. 四、本版教学大纲与前版教学大纲的比较 本课程为新开课。人口、资源与环境是当今社会持续发展面临的三大问题。人类在资源开发利用的同时,也在不断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空间。本课程的目的就是阐述如何使资源开发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问题,使得人类在享受物质文明的同时,增强保护自身生存环境的意识。 《环境标准与法规》 ――――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10330 课程性质:选修课 课内总学时:18 实验学时:0 课内上机学时:0 设计学时:0 课外上机学时:0 总学分:2 适用专业:环境工程 前修课程:无 课程负责人:孙体昌 编写人:林海 一、课程性质和教学任务 本课程为环境工程专业选修课。 二、课程内容、要求、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学时分配 前言(2学时) 1.1制定环境标准的目的1.2制定环境标准的原则1.3环境标准的种类。 第二章 环境质量标准(5学时) 2.1环境质量标准的分类2.2大气环境标准2.3水环境标准2.4噪声标准2.5放射性同位素最大允许浓度2.6其它标准。 第三章 污染物排放标准(2学时) 3.1污染物排放标准分类3.2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3.3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第四章 环境标准管理(2学时) 4.1环境标准的制定和修定4.2环境标准的实施4.3环境目标值4.4环境容量与容许排放总量。 第五章 环境保护法规概述(3学时) 5.1环境保护法的概念和特点5.2环境保护法的目的和任务5.3我国环境保护法体系. 各国环保法中的几项基本制度(2学时) 6.1环境规划制度6.2环境影响评价制度6.3排污许可证制度6.4经济调节制度6.5污染案件损害赔偿制度 第七章 我国环保法的内容、原则和制度(2学时) 7.1我国环保法的基本内容7.2我国环保法的基本原则7.3我国环保法的基本制度 三、教材和参考书目 《环境管理概论》 , 唐云梯,刘人和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992 《三废治理与利用》, 冶金工业出版社,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