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研究内容和任务
农业昆虫学的研究对象是与农业有关的昆虫(包括害虫的天敌)及少数螨类。
农业昆虫学的研究任务是研究各种农业害虫的正确识别、分布、发生消长与为害的规律、预测预报方法、防治对策以及有效的防治措施等。
研究农业昆虫的目的是为了经济简便,安全有效地控制害虫的发生发展,保护农作物免受虫害。
植物保护的理论要求则是以农业生态系统为基础,调整和控制生态系中的各个因素,使有害生物的为害降低到最小限度,从而保证农作物的优质高产,收到最佳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
农业昆虫学的发展
公元304年在广东就有和黄惊蚁防治桔柑害虫的记载。
528-529年开始运用调节播种期,收获期,选用抗虫品种来防治害虫。
在清代,当时一些先进分子引翻译了大量外国著作,其中在农业,生物科学和害虫防治方面也都有大量译文。
民国初期,在浙江和江苏相继成立了浙江昆虫局和江苏昆虫局,对浙江,江苏的害虫防治起了极好的作用。
解放后,国家对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极为重视,成立了各种科研和教学机构.对许多重要病虫害进行了研究。
植保工作方针
建国以来,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根据不同时期的具体情况,国家制定了相应的植物保护工作的方针.
1955年以前,为了强调预防虫害的意义,当时提出"防重于治"的方针.
1955年以后,随着农药工业的发展,DDT,666等农药在国内的大量生产,还提出了"依靠互相合作,主要采用以农业技术和化学药剂相结合的综合防治办法"。
1958年以后,提出了"有虫必治,土洋结合,全面消灭,重点肃清"的植保方针。
1975年全国植保工作会议上提出"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
1980年全国植保工作会议上提出:“在一个地区,对一种作物的病虫草害防治应统盘考虑”;“因地因时因病虫制宜地协调,运用农业的、化学的、生物的和物理的各种手段,经济有效地将病虫草控制在经济为害水平之下”。
一、?害虫防治原理和理论依据昆虫是生态体系中的一个组成成分,按照生态系的基本概念,昆虫是和其它组成成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存在于生态系的总体中的。植食性昆虫从植物中取得能量以维持自己的生命活动,这是生存的基本条件,当然昆虫的生长、发育、繁殖还和其它生物和非生物组成成分同样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一)害虫防治的生态学依据
1.农业生态学理论是害虫防治的基础。生态系统是生境范围内生物种群、生物种群和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间相互联系的总体。
2.农业生态系统简要来说就是人为因素参与下的生态系统。其主要的特点可以概括为:
(1)栽培作物及与之有关的营养链占据首要地位,作物为中心组成成分的作用显得更为重要;
(2)各个营养级的多样性差,植物种群和栽培作物趋向于单一化,植食性、腐生性、捕食性和寄生性的类群也趋向于单一化;
(3)抓生态系统中能量交换过程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可以由于人为因素的作用而中断部分的交换,也可以通过施肥来补充作物必需的营养,因此可以限制和改变生物群落的自然演替。
由于上述农业生态系统的这些基本特点构成了系统本身的不稳定性。
3.害虫防治要做到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不利于害虫的发生发展就必须从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出发,研究分析和掌握害虫与其它因素间的联系规律,针对不同的农业生态系统中的主要害虫类群,找出可以通过农业活动的影响作用控制害虫种群数量的发展以达到符合人类和时代所提出的需要和价值的根本目的。
(二)虫害的概念和害虫防治的基本途径
1.如果害虫为害造成了作物的经济损失,就是说造成了虫害。
2.农作物发生虫害,需要一定的条件。首先,必须有害虫的虫源。其次,害虫必须在有利的环境条件下,繁殖发展到足以危害农作物生产的群体数量。第三,有些害虫只能在其寄主作物一定的生育期才能为害或为害程度更加严重。
3.害虫防治的主要途径有三:
1)控制田间的生物群落,争取减少害虫的种类与数量,增加有益生物的种类与数量。
2)控制主要害虫种群的数量,使其被抑制在足以造成作物经济损失的数量水平之下。具体措施有:
(1)消灭或减少虫源;
(2)恶化害虫发生为害的环境条件;
(3)及时采取适当的措施,抑制害虫在大量发生为害之前。
3)控制农作物易受虫害的危险生育期与害虫盛发期的配合关系,使作物能避免或减轻受害。
(三)害虫的综合防治
1987年在四川成都召开的全国第二次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学术讨论会,对有害生物综合防治(IPM)的概念提出其涵义是“综合防治是对有害生物进行科学管理的一种体系,它属于农田最优化生产管理体系中的一个子系统。它是从农业生态系的整体出发,根据有害生物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充分发挥自然控制因素的作用,因地制宜协调应用必要的措施,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经济损害允许水平以下,以获得最佳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其概念包含以下几个基本观点:
1.生态学的观点 2.经济学的观点 3.社会学的观点综合防治分为三个层次阶段:
1.以单一防治对象为内容的综合防治;
2.以作物为主体的多种防治对象的综合防治;
3.以作物生态区域为基本单位的多种作物、多种防治对象的综合防治。
在综合防治方案的内容中,一般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搞清当地主要作物田间生物群落的组成结构和害虫种类及种群数量,以明确主要防治对象和兼治对象以及保护利用的重要天敌类群。
2.研究不同防治对象的主要生物学特性、环境因素对其发生消长的影响作用,与作物物候关系等生物学、生态学问题,以明确害虫种群数量变动规律和防治的有利时期。
3.研究不同防治对象与寄主作物、天敌生物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害虫种群密度与危害损失程度的关系,结合防治成本、作物产值等经济、社会因素,制定科学的经济阈值或防治指标。
4.在对各种防治对象的防治技术研究试验的基础上,按照综合防治的策略原则,协调组建成系统防治措施。
5.方案的实施采取试验、示范、检验、推广的程序,并对其反馈信息加以分析总结再行改进。
二.害虫防治法在长期的害虫防治实践中,人们探索、研究着各种各样的防治方法,经过不断的改进和发展,逐步形成了目前普遍采用的5类基本防治方法:
1.植物检疫 2.农业防治法 3.生物防治法 4.化学防治法 5.物理机械防治法。
这5类防治方法各具优点,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在害虫综合治理中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优化组合,才能取得最佳的效益。
植物检疫植物检疫就是国家以法律手段,制定出一整套的法令规定,由专门机构执行,对应受检疫的植物和植物产品控制其传入和带出以及在国内的传播,是用以防止有害生物传播蔓延的一项根本性措施。有的也称之为“法规防治”(legislativt control)。
植物检疫的依据是建立在某些病原物、害虫和杂草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特点的基础上的。也就是根据这些有害生物的分布的地域性;扩大分布为害地区的可能性;随同农产品,尤其是种子、苗木、栽培材料传播的主要途径和其他人为传带的方式;对寄主植物或其他食料的选择性和嗜食程度;对环境条件的适生性(气候、食料、生境等自然因素)以及自然天敌对其控制作用,在原产地和在传入新区后的变动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和估量后,才能更准确有效的制订法规、实施检疫检验、决定处理办法和采取其他一系列的检疫防治措施。
植物检疫的主要任务:
(1)做好植物及植物产品的进出口或国内地区间调运的检疫检验工作,杜绝危险病、虫、杂草的传播与蔓延;
(2)查清检疫对象的主要分布及危害情况和适生条件,并根据实际情况划定疫区和保护区,同时对疫区采取有效的封锁与消灭措施;
(3)建立无病、虫的种子、苗木基地,供应无病、虫种苗。
植物检疫的主要内容:
(1)防止将危险性病、虫、杂草随同植物及植物产品(如种子、苗木、块茎、植物产品的包装材料等)由国外传入和由国内传出。也就是防止国与国之间危险性病、虫、草的传播蔓延。这称为对外检疫。
(2)当危险性病、虫、杂草已由国外传入或在国内局部地区发生,将其限制、封锁在一定范围内,防止传播蔓延到未发生的地区,并采取措施,力争彻底肃清。这称为对内检疫。
植物检疫对象,是根据国家和地区对保护农业生产的实际需要和病、虫、杂草发生特点而确定的。一般确定检疫对象的原则有:
(1)主要依靠人为的力量而传播的危险性病、虫、杂草。
(2)对农业生产威胁很大,能造成经济上的严重损失,可以通过植物检疫方法,加以消灭和阻止它们的传播蔓延,并彻底肃清。
(3)仅在局部地区发生,分布还不广泛的危险性病、虫、杂草,或分布虽广但还有未发生地区需要加以保护。
疫区就是某种检疫对象发生为害的地区。也叫做某种植物检疫对象的疫区。 保护区就是某种检疫对象还没有发生的地区,必须采取检疫,防止人为地将检疫对象传入这个地区,也叫做防止某种检疫对象传入的保护区。
植物检疫的实施方法:
(1)制定法规: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动植物检疫条例》
1983年,《植物检疫条例》《进出口植物检疫名单》
《农业植物检疫对象和应施检疫的植物,植物产品名单》
(2)确定检疫
(3)检疫检验。一般可分为入境口岸检疫、原产地田间检疫和隔离种植检疫。
(4)检疫处理。多采取严禁入境、退货、就地销毁或改变其他用途等。
植物检疫的对象名单: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危险性昆虫名录 (一类)
1.菜豆象 Acanthoscelides obtectus (Say)
2.墨西哥棉铃象 Anthonomus grandis Boheman
3.地中海实蝇 Ceratitis capitata (Wiedemann)
4.松突圆蚧 Hemiberlesia pitysophila Takagi
5.咖啡果小蠹 Hypothenemus hampei (Ferrari)
6.苹果蠹蛾 Laspeyresia pomonella (L.)
7.马铃薯甲虫 Leptinotarsa decemlineata (Say)
8.棕榈象 Rhynchophorus palmarum (L.)
9.欧洲榆小蠹 Scolytus multistriatus (Marsham)
10.谷斑皮蠹 Trogoderma granarium Everts
农业防治法农业防治法就是根据农业生态系统中害虫(益虫),作物,环境条件三者之间的关系,,结合农作物整个生产过程中一系列耕作栽培管理技术措施,有目的地改变害虫生活条件和环境条件,使之不利于害虫的发生发展,而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或是直接对害虫虫源数量起到经常的抑制作用.
农业防治法的特点:
1.农业防治法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对于控制田间生物群落,控制主要害虫的种群数量,控制作物危险与害虫盛发期的相互关系等均有可能发挥作用.
2.农业防治法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均结合必要的栽培管理技术措施进行,不需要为防治害虫增加额外的人力,物力的负担.
3.农业防治法还可以避免因大量地长期施用化学农药所产生的害虫抗药性,环境污染以及杀伤有益昆虫的不良影响.
4.农业防治法往往比较容易贯彻推行,防治规模也较大.具有相对稳定和持久的特点,这符合综合防治充分发挥自然因子控制作用的策略原则.
农业防治法的局限性:
1.农作制的设计和农业技术的采用首先要服从丰产的要求,有时这些要求会与某些害虫的防治措施会产生矛盾.
2.一地的农作制和农业技术措施,是在当地长期生产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如要加以改变必须全面考虑,因地制宜推行.同时,农业防治的作用表现缓慢,要做好宣传工作,否则不易为群众所接受.
3.农业防治所采用的措施,往往地域发,季节性较强,防治效果也不如化学防治快.因此,在害虫已大量发生为害时,不能及时解决问题.
农业防治法的措施:
1.耕作制度的改进和作用,实行合理的轮作.
2.兴修水利,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改变害虫生活环境条件.
3.整地,施肥等有关措施的运用.
4.播种期,播种密度,播种深度等播种技术的改进.
5.加强田间管理,使其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发育,而不利于害虫的发生发展.
农业防治法对害虫的防治作用:
1.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提高作物的抗虫能力;
2.对食性专一或比较单纯的害虫可恶化其环境条件,抑制其发生数量;
3.由于作物种类的变换及耕作栽培技术的相应鲜花,改变了田间的环境条件,使其不利于某些害虫。
兴修水利,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是改造农田,提高作物产量的根本措施,同时也能改变农作物害虫的生活环境条件。自然生态条件发生重大变化,必然引起生物群落剧烈改变,彻底破坏某些害虫的适生环境,从而抑制害虫的发生发展,甚至达到根治的要求。例如:我国黄河、淮河、海河以及内涝湖泊的治理,大片荒地的开垦,对消灭飞蝗的发生基地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整地的作用是:直接将地面或浅土中的害虫深埋或使其不能出土,或将土中害虫翻出地面使其暴露于不良气候或天敌侵袭之下,也可能直接杀死一部分害虫,间接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调节土壤气候,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促进作物生长健壮,增强抗虫能力,而对害虫的发生为害产生影响。
合理施肥的作用是:改善作物的营养条件,提高作物的抗虫能力;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避开有利于害虫的危险期或加速虫伤部分愈合;改变土壤性状,使土壤中害虫的环境条件恶化;直接杀死害虫.
使作物易受虫害的危险期与害虫发生为害盛期错开,避免或减轻受害。例如麦杆蝇的产卵对小麦生育阶段有限制性,在拔节期尤其是拔节末期着卵最多,到孕穗期着卵减少,在抽穗期则极少着卵。因此,在春麦区适当早播可以减轻受害,而在冬麦区早播者秋季受害较重,原因是迟播的小麦出苗在成虫产卵之后。在南方稻区采取调整播种期、插植期,使水稻易受螟害的生育期与稻螟发生盛期错开,即所谓栽培避螟是防治的有效措施。
加强田间管理可对作物生长发育有利,而对害虫发生发展不利。田园清洁是田间管理的重要一环,对防治害虫常是有效措施之一。田间的枯枝落叶、落果、遗株等各种农作物残余物中,往往潜藏着不少害虫,在冬季又常是某些害虫的越冬场所;田间及附近的杂草常是某些害虫的野生寄主、蜜源植物、越冬场所,也常是某些害虫在作物幼苗出土前和收获后的重要食料来源,因此清除作物的各种残余物,清除杂草,对防治多种害虫具有重要的意义。其它如合理灌溉排水,可以改变田间环境条件和作物生长状况,从而用来防治某些害虫.关于农作物的收获时期、方法、工具及收获后的处理,对害虫防治也有作用。
植物抗虫性的利用及抗虫品种的选育
1.植物抗虫性的概念在农业害虫的防治中,主要是指作物抗虫性。植物抗虫现象是普遍存在的,从生物进化的观点来看,这是一种自然选择的结果,是植物和昆虫之间一相互适应关系的集中表现,是两者在长期的地质历史进程中同步进化和交互形成的。植物抗虫性是一种可遗传的生物学特性。在同种作物的不同品种间,同种害虫的发生为害程度住往不同,这常是由于某些品种具有一定的抗虫性能。由于这种特性,使作物不受害或受害较轻。但是,抗性品种在抗性程度的表现有不同。具有抗性种质的抗性品种是其生物学特性的本质。利用品种抗虫性选育抗虫品种,是害虫防治的一个重要方面.
2.植物抗虫性机制类型植物抗虫性可分为三类:(1)不选择性;(2)抗生性;(3)耐害性。
害虫的寄主选择性(或寄主对害虫的排趋性),表现在只以某些种或品种作为牺居、产卵及取食的场所。这种寄主选择性常受到植物的生物化学、形态解剖性状或由于植物生长特性所形成的小生态条件等方面的影响所致。
植物对害虫的抗生性。在这类植物或植物品种上,害虫虽能选择取食,但对其生长发育速度和状况、存活率、寿命、繁殖率均会产生不良影响。
植物的耐害性。有些植物种成品种虽然也遭受害虫的寄生取食,害虫也能生长发育,但这些种或品种的植物具有很强的增殖或补偿能力,因此可以忍受虫害而不影响或不显著影响产量。
3.植物抗虫性遗传基础根据植物或植物品种抗虫性的控制基因多少,可将抗虫性分为单基因抗性、少基因抗性或多基因抗性。一般来说单对基因控制的抗虫性状进行杂交育种易于获得成功。单基因抗性也称主效基因抗性,即由一个位点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多基因抗性的遗传比较复杂,受各个位点上的多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对基因的理论对抗虫性来说,即寄主植物一方有抗虫基因,害虫一方也有致害基因。抗性的植物品种只有与害虫相应的基因位点上有一个无致害基因,品种的抗性才能表现,相反,如害虫有一个强致害基因,则植物的抗性基因无效而表现感虫,专化抗性又称垂直抗性,一般由单基因所控制,非专化抗性又称水平抗性。
4.抗虫品种的选育过去在作物良种选育工作中对抗虫性的要求考虑很少,一方 面片面地认为害虫问题主要靠打药就可以解决,另一方面则是片面地追求免疫或绝对的抗虫品种,显然这些看法是不对的。应该指出,大量实践证明,良种选育工作不将抗虫性的要求加以考虑,往往影响良种的生产价值;而实际情况高产、优质、抗虫、抗病等优良性状,完全有可能综合到一个良种上去。决定品种抗虫的问题,作物本身是内因,而害虫的生物学特性和有关外界环境条件是外因。因此,选育抗虫良种的工作,必须从改变品种的特性着手。
生物防治法生物防治法,是利用生物有机体或它的代谢产物来控制有害动植物种群,使其不能造成损失的方法。
1.利用天敌昆虫防治
(1)天敌昆虫的保护和利用
①直接保护
②应用农业技术措施进行保护:这主要是通过改变田间小气候,据供天敌昆虫的补充寄主,保证天敌昆虫有足够的营养食料,减低死亡率,提高寄生率,增加田间天敌昆虫数量。
③合理施用农药:合理施用农药主要目的是避免化学药剂对天敌昆虫的杀伤作用。具体办法可采取选用对天敌影响较小的药剂,尽量少用毒性强、残效长、杀虫范围广的广谱性农药;选择对害虫最为有效而对天敌最为安全的时期施药;选择适当的药剂浓度,使之不能杀伤天敌而对害虫则足以致死;改进施药方法等。
(2)天敌昆虫的繁殖与释放用人工的方法,大量繁殖与释放天敌昆虫,以弥补自然界中天敌数量的不足,促使在害虫尚未大量发生为害之前,就受到天敌的抑制作用。天敌昆虫的繁殖与释放,最重要的就是以期获得有效灭敌昆虫能在当地建立种群,这样才能达到对害虫的持续的控制效能。人工繁殖和释放天敌昆虫,需要考虑多方面的问题。其中最关键的是适宜寄主的选择,(亦即转换寄主的选择)以及释放时期、方法和数量;释放前的保存方法;繁殖饲养防止生活力退化;饲养方法经济简便等问题。
(3)天敌昆虫引进和移殖引进大敌昆虫应当首先做好深入调查研究工作,主要是:①确定要防治害虫的原产地,尽量在原产地寻找有效天敌;②在要防治的害虫对象发生数量少的地区搜集有效天敌;③充分了解引进天敌在原产地或轻发生地的气候、生态等情况。需要注意的是从国外常规地引入天敌昆虫常存在一种潜在的危险,即易于将危险性病虫及其它寄生昆虫等同时带入,因此应相应地加强植物检疫工作。引进的天敌昆虫,应选繁殖力强、繁殖速度快、生活周期短、性比大、适应能力强,寻找寄主的活动能力大,并和害虫的生活习性比较相近。
2.利用病原微生物防治利用病原微生物防治害虫,早在19世纪末叶即已开始,但直至近20年来由于药剂防治所带来的问题日趋严重以及俄使昆虫致病的病原物相继被发现,才被引起了广泛的注意,发展较快。
(1)真菌用于生物防治上最广泛的有白僵菌、绿僵菌、虫霉、赤座霉和蜡蚧轮枝菌。其中白僵菌引起的病害占21%,寄主范围广,致病力和适应性较强,寄主昆虫有200多种。
白僵菌剂中的孢子与虫体接触后,在适宜条件下孢子萌发,并同时分泌一种几丁质酶和蛋白质毒素(接触毒素),溶解昆虫表皮。这时,发芽管即侵入虫体内,并渐渐伸长为营养菌丝,在体内形成大量的菌丝体,直接吸收昆虫体液养分,损坏其运动机能。由菌丝产生的圆球形抱子和菌丝在血液里,访格昆虫的血液循环作用,同时病菌的代谢物如草酸钙盐类在虫体血液中积聚很多,致使血液的酸度下降,随着病菌的大量繁殖,引起体液理化性质的变化,至新陈代谢机能紊乱而死亡。最后,圆球形拘于发芽伸长形成菌丝,大量夺取水分至使虫尸硬化,而长出虫体外的菌丝又可继续繁殖传播。菌剂除接触侵入外,也可随食物进入害虫虫体。
(2)细菌致病的细菌种类很多,其中以芽孢杆菌、无芽孢杆菌、球杆菌研究最多。芽孢杆菌能产生芽孢抵抗不良环境,并且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能形成具有蛋白质毒素的伴孢晶体,对多种昆虫,尤其是对鳞翅目昆虫有很强的毒杀作用。目前国内可用来防治菜青虫、玉米螟、三化螟、松毛虫、稻纵卷叶螟、稻苞虫及一些林业害虫。有苏芸金杆菌、青虫菌、松毛虫杆菌及与青虫菌同一变种的杀螟杆菌均属芽孢杆菌一类。此外在国外普遍应用的细菌杀虫剂,除苏芸金杆菌、青虫菌外,尚有日本金龟子流乳病菌(包括日本金龟子芽孢杆菌和慢死芽孢杆菌两种)。对棉铃虫效果极好的HD-1亦属苏芸金杆菌。这类杀虫细菌的使用效果,首先与选用的菌种有关。往往由于品种不同,对不同防治对象的效果差异很大。除品种外,使用条件会影响其效果,此外,温度也有影响,一般以20摄氏度以上效果较好,细菌生长最快和昆虫代谢率最高的温度就是致病力最强的温度。菌剂中加入0.1%的洗衣粉含有增效作用。与低浓度农药混用也始提高效果。喷施时应掌握害虫盛孵期或取食期。
(3)病毒病毒的特异性强,对寄主有专一性。寄生昆虫的病毒一般不感染人类、高等动物、高等植物,使用时比较安全。病毒侵入昆虫的途径主要是通过口器。核多角体病毒为昆虫碱性胃液析出的病毒粒子,在昆虫的体壁、脂肪体、血液中的细胞核里增殖后,离开感染细胞,再侵入健康细胞,使昆虫死亡。病毒制剂的方法过去主要是用自然采集的昆虫培养,所以限制了它的发展,近年来随人工饲料研究的进展,使用人工饲料大量饲养昆虫成了可能,这样可以利用接种来获得病原病毒。我国除发现粘虫校多角体病毒外,还发现棉铃虫核多角体病毒,且已研制成功在生产上应用。
(4)其他微生物微孢子由国外研究较多,已知与昆虫有关的有100多种,可寄生于鳞翅目、鞘翅目等12个目的昆虫,在防治蝗虫中近年来已开展了应用试验。能使昆虫致病的立克次体主要是微立克次体属的一些种,寄生于双翅目、鞘翅目和鳞翅目的一些种类。昆虫病原线虫是有效天敌类群之一,现已发现有3,000种以上的昆虫有线虫寄生,可导致发育不良和生殖力减退以至滞育和死亡。其中最主要的是索线虫类、球线虫类和新线虫类。
3.利用其他有益动物防治节肢动物门的蛛形纲中的蜘蛛目及蜱螨目,其中一些种类对害虫的控制作用,已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水稻、棉田和果园中有不少种类对一些主要害虫的种群数量发展有着明显的抑制效果。
4.利用不育性防治
(1)利用害虫不育性防治害虫的原理。
害虫的不育性防治就是利用多种的特异方法,破坏昆虫的生殖腺的生理功能,或是利用昆虫遗传成分的改变,使雄性不产生精子,雌性不排卵,或受精卵不能正常发育。将这些大量不育个体,释放到自然种群中去交配造成后代不育。在一定的世代重复中连续这种做法,达到使害虫的种群数量一再减少,甚至最后导致消灭的目的。
(2)不育的方法。
①辐射不育。 利用放射能照射破坏昆虫的生殖腺造成不育个体。
②化学不育。 利用化学药剂处理昆虫使之不育,因此凡是能使昆虫不育的化学药剂均称之万化学不育剂。
③遗传不育。 对昆虫个体的基因成分采取人为的影响使其改变,以至它们所产生的后代生殖力减退或遗传上不育,即称之为遗传防治。
5.昆虫激素的利用根据激素的分泌及作用过程可分为内激素和外激素两大类。在害虫防治工作中研究和应用较多的是外激素中的性外激素,也称为性信息激素。应用性外激素防治害虫,主要是采取直接诱杀和干扰交配两种方式。诱捕法,即在一定区域内使用足够数量的诱捕器。 并使诱得的雄由数比雌虫多,而造成田间雌虫保待不孕状态从而降低下一代虫口数量。干扰交配即迷向法。它的依据是在田间释放大量性外激素破坏雌雄虫之间的正常信息联系,使雄虫失去对寻找雌虫的定向能力,而不能进行交配。迷向法的效果主要受单位面积内性外激素量多少的影响。
化学防治法
(1)化学防治法就是利用化学农药的生物活性来防治害虫,也称为药剂防治。化学不育剂、昆虫激素及其类似化合物以及性诱剂等,也有将之归入化学防治范畴内的。
(2)3R问题,Resistance(抗药性),Resurgence(再猖獗),Residue(残留)
(3)制定科学的经济阈值是综合防治中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指导化学防治至关重要的问题。
(4)植物源农药。
物理机械防治法
1.直接捕杀。根据害虫的栖息地位或活动习性,可直接用人工或用简单器械捕杀。
2.诱集或诱杀。主要是利用害虫的某种趋性或其他特性如潜藏、产卵、越冬等对环境条件的要求,采取适当的方法诱集或诱杀。
3.阻隔分离。掌握害虫的活动规律,设置适当的障碍物,阻止害虫侵入为害,或直接消灭。
4.温湿度的利用。不同种害虫对温湿度有一定的要求,有其适宜的温区范围,高于或低于适宜温区的温度,必然影响害虫的正常生理代谢,从而影响其生长发育、繁殖与为害,甚至于它的存活率。
5.其他新技术的应用。
(1)趋光性的利用
(2)其它趋性和习性的利用水稻害虫概述:水稻生产及其害虫一、水稻的生产
1,水稻生产简况在中国,水稻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其种植面积居于首位。在广东省平均每年的种植面积达到 3,000,000 公顷,每造平均产量达 6000-7000 公斤/公顷,一般每年种植两造。
2,中国主要稻区中国水稻种植区域水稻生产区栽培系统栽培面积(1000公顷)
川西平原稻--麦884
江淮平原稻--麦2333
太湖稻区麦--稻--稻1380
江汉平原稻--稻水稻1687
洞庭湖稻区稻--稻--(麦)
稻--稻--(豆)630
珠江三角洲稻--稻--(菜)
或(绿肥作物)600
3,水稻生长阶段
(1) 秧苗期 秧苗期是指种子萌发第一片叶到第一次分蘖开始。
(2) 分蘖期 分蘖期指第一次分蘖开始到分蘖达到最多时为止。
(3) 圆杆期 圆杆期指分蘖末期到孕穗期初期。
(4) 幼穗分化期
(5) 孕穗期 稻穗发育并伸出旗叶鞘,小穗开始发育。生育期末稻穗长大,旗叶鞘膨大。
(7) 灌浆期 灌浆期指谷粒充满白色浆液,可用手指挤出。旗叶绿色并直立。
(8) 乳熟期 乳熟期指谷粒中乳状液变稠且变硬。谷粒变黄,稻田一片金黄。
(9)黄熟期 谷粒成熟、坚硬且黄色。顶叶干燥且稻穗弯向地面。
水稻总的生长时期水稻的九个生长阶段又可以概括为三个主要阶段。
(1) 营养生长期——从萌芽到灌浆初期。
(2) 生殖生长期-——从灌浆开始到扬花期。
(3) 成熟期-——从扬花到成熟。
二、水稻害虫在中国水稻 上发生的害虫有385种,其中仅40种造成重要的经济危害,20种是华南稻区的主要害虫。
根据口器类型可将大部分水稻害虫分成两类,咀嚼式口器害虫和刺吸式口器害虫。(1) 咀嚼式口器害虫的为害在植株上可造成缺刻、孔洞、组织破碎。(2)刺吸式口器害虫刺吸植物组织并且吸取植物汁液。 被害植物萎蔫、失绿。有些刺吸式害虫如叶蝉、飞虱还传播病毒病。
水稻害虫还可按为害部位进行划分:食叶类,蛀茎类,食根类等。水稻害虫从水稻苗期至成熟期均有发生。
1,水稻主要害虫英文名中文名拉丁学名
Yellow stem borer三化螟Scirpophaga incertulas (Walker)
Striped stem borer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 (Walker)
Dark-headed stem borer台湾稻螟Chilo auricillius (Dudgeon)
Pink borer大螟Sesamia inferens (Walker)
Rice leaf folder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uenee
Rice brown planthopper褐稻虱Nilaparvata lugens (Stal)
Rice whiteback planthopper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eifera (Horvath)
Army worm粘虫Mythimna separata (Walker)
Rice gall midge稻瘿蚊Orseolia oryzae (Wood-Mason)
2,水稻次要害虫英文名中文名拉丁学名
Rice leafhopper黑尾叶蝉Nephotettix cincticeps (Uhler)
Rice white-winged leafhopper白翅叶蝉Erythroneura subrufa (Mots.)
Zigzag leafhopper电光叶蝉Deltocephalus dorsalis Mots.
Rice thrips稻蓟马Thrips oryzae (Williams)
Rice skipper直纹稻弄蝶Pamara guttata (Bremer et Grey)
Rice green horned caterpillar稻眼蝶Mycalesis gotama (Moore)
Rice green semilooper稻螟蛉Naranga aenesc
Rice grasshopper稻蝗Oxya chinensis (Thunberg)
Rice green stink bug稻绿蝽Nezera viridula (Linnaeus)
Rice black bug稻黑蝽Sootinophara larida (Burmeister)
Rice hispa铁甲虫Didadispa armigera (Oliver)
Rice root weevil稻根叶甲Donacia provosti Fairmaire
Rice weevils稻象虫Echinocnemus squameus Billberg
Rice water weevil稻水象甲Lissorhoptrus oryzophilus Kuschel
3,水稻主要害虫的分布
水稻生产区主要害虫川西平原二化螟 粘虫 三化螟 稻飞虱江淮平原二化螟 粘虫 大螟 三化螟 稻飞虱 稻纵卷叶螟太湖稻区二化螟 稻飞虱 三化螟 稻纵卷叶螟江汉平原二化螟 稻飞虱 三化螟 稻纵卷叶螟洞庭湖稻区二化螟 稻飞虱 稻蝗 三化螟 稻纵卷叶螟珠江三角洲稻纵卷叶螟 稻飞虱 三化螟 稻瘿蚊水稻螟虫概述
1,华南地区螟虫种类水稻螟虫是水稻上的重要害虫,在水稻各生长期均有发生。所有常见的螟虫类除大螟为鳞翅目夜蛾科(Noctuidae)外,其它均为螟蛾科(Pyralidae)。水稻螟虫为世界性害虫,但在亚洲内为害尤其严重,在华南地区分布最广且为害最重的主要有4种。
华南地区的四种螟虫:
三化螟 Scirpophugu incertulas (Walker)
二化螟 Chilo suppressalis (Walker)
台湾稻螟 Chilo auricilia (Dudgeon)
大螟 Sesamia inferens (Walker)
四种螟虫的形态特征详见实验指导(实验一 水稻螟虫类)
2,水稻螟虫的发生与为害
水稻上不同种类螟虫的生活周期、生活习性、防治方法及对作物的危害是相似的。它们为害水稻造成“枯心”、“白穗”。
水稻螟虫的幼虫蛀入茎杆并取食茎杆的内层。 如果在幼苗期为害,被害的茎杆叶片变黄。这种为害状称为“枯心”。如果危害发生在幼穗形成之后,则孕穗变白,形成瘪穗。受危害的孕穗被称为“白穗”。 这种危害导致植株长势变弱,饱满率下降。
3,螟虫的生物学在不同的地区,水稻螟虫是多化性的,不同地区每年的发生代数不同,发生代数受环境条件制约。
成虫成虫白天静止,藏在水稻稻株和田边杂草间。成虫夜间活动,飞到稻田产卵。多数螟虫晚上产卵,平均每雌产卵200-300粒,成虫寿命为4天。大多数螟虫的成虫为夜出性,具有趋光性,尤其对紫外光趋性更强。光诱蛾被用来研究其种群动态。
卵卵块产于稻叶或叶鞘上。 一般每个卵块含50-80粒卵。 卵的形状,卵块的外观及位置是不同种的特征。
幼虫刚孵化的幼虫经常吐丝下垂扩散至其它植株上,然后取食叶片和叶鞘。
中龄幼虫在蛀入茎杆之前取食叶鞘和分蘖。 老熟幼虫在茎杆中,条件不适时钻到土表以下越冬。
蛹幼虫在近地面或土表下几厘米的茎杆中化蛹。水稻螟虫通常在茎杆、稻草及稻桩上化蛹。
三化螟:分布与为害
1,分布三化螟主要分布东南亚及日本南部,国内主要分布长江流域及其以南主要稻区,整个水稻生长期都受其危害。
水稻螟虫中危害最大的是二化螟和三化螟。三化螟是我国南方稻区的大害虫。
图中蓝色线为三化螟分布北限。三化螟的分布西限为:四川的岷江、大渡河、雅砻江、金沙江、云南的怒江、整个河谷地区及泸水以南的中缅边界。 东至沿海,南到海南都有发生。
二化螟在我国分布很广,在我国除少数地区尚未发现二化螟为害外,南北稻区都有分布。
二化螟分布北限为黑龙江的克山县,陕西的关中平原,新疆的阜康、米泉、昌吉、呼图壁。马纳斯等县稻区。
全国的稻区在1956年以前以二化螟为主,水稻改制后三化螟上升为主要害虫。80年代初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调整了水稻种植制度,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长江流域三化螟为害下降,二化螟又成为主要害虫。
2,为害
成虫特性:
不取食,故产卵量与幼虫营养有关。产卵有明显的选择性,趋浓绿茂密田块。具趋光性,雌雄有所不同,可利用在测报上。
幼虫为害特点:
1,取食叶鞘幼嫩而白色的组织,穗苞内的花粉和柱头、茎杆内壁、基本上不吃有叶绿素部分。
2,蛀入后大量取食之前,咬成“断环”,(幼虫在断环上方取食),水分养分不能流通,几天内出现为害状青枯或白穗。
3,转株为害(1-3次),2龄末开始,3龄最盛。
有利为害的水稻生育期:
水稻分蘖期,水稻孕穗期不利为害的水稻生育期:
秧苗期 回青期 幼穗分化,圆秆期 抽穗期 成熟期三化螟:形态特征
1.成虫三化螟的雄虫及雌虫可以通过外部特征来区分。它们经常被误认为两种物种。
雄虫小于雌虫,其前翅灰褐色,满布褐色鳞片。在中室下角有一个不明显的黑斑,以顶角有 1条褐色斜纹走向后缘。外缘有一列7-9个小黑点。后翅白色。
雌虫中等大小,前翅黄白色,近外缘黄以较浓,中室下角有一个极明显的黑斑,此外,别无斑纹。后翅灰白色。
2,卵雌虫产卵呈卵块,几十粒到一百多粒,卵积集在一起,呈长椭圆形,上面盖有褐色鳞片,卵块多产于稻叶上。
3,幼虫老熟幼虫体长为25-30毫米。幼虫体无斑点和斑纹,约从3龄开始,背方背血管清晰可见,幼虫腹足退化,趾钩单序,排列呈横向的扁椭圆形。
幼虫共5龄。在食料适宜,多数只有 4龄。食料不适,龄期增加。
当环境条件不适时,幼虫进入越冬期。
龄别体长 (mm)腹足趾钩数目头色其它特征
11.2-39- 10黑褐前胸背板黑褐色,腹部灰黑色,第—节白色,
23.5-612-16黄褐前胸背板黄褐色.与中胸之间有 1对纺锤形隐纹(死虫看不清楚),
36--816--22黄褐前胸背板淡褐色.后缘左右各有 1/2圆弧形砸紧靠—起,呈半圆形,背血管清晰可见;
46.5-12.121-27黄祸前胸背板后缘有一对新月形褐斑,靠中线排列,
514-2429-32黄褐前胸背板后绿的新月形斑深褐色,腹足趾钩环的纵横径均为 4龄的1.5倍?
三化螟各级蛹特征级别特 征
1体淡黄至黄绿色.复眼无色透明至 1/ 2有淡褐色,
2体色同上,复眼全部淡褐色,
3体淡黄暗色,复跟深褐色,
4体色同 3级,复眼黑色,
5头,胸和翅基部分交谈褐色.复眼银灰色,隐约可见翅点,
6体黄褐色,复眼灰黑并复盖金黄色蓝膜,黑色翅点明显,
7体披灰黄色鳞粉,翅点明显,复眼披赤金色薄膜,
5,寄主作物
幼虫仅为害水稻及野生稻。
6,鉴别特征卵块产于稻叶上,长椭圆形,上面盖有鳞片。
一个稻杆只有一个幼虫为害。幼虫在其取食生长过程中,常离开原来 的为害株,转移到新株,一般转移1-3次,从二龄末期至老熟幼虫都能转株,以3龄最盛。最后为害后,造成水稻枯心及枯孕穗。
老熟幼虫在稻桩内越冬。
蛹经常在水稻基部,而且一般在土表以下位置。
三化螟:生活史和习性
1,越冬
(1)秋季以老熟幼虫在禾头滞育越冬。越冬虫龄含水量低,脂肪量增加,体色多为绿色。越冬幼虫常选择粗壮的主穗茎(不易枯死),不取食和转移。
(2) 导致滞育的主要因子是短光周期,抑制化蛹,诱发滞育。(滞育和休眠区别)
(3)临界光周期:
13小时45分(南京32 °N)
13小时20分(广东始兴25°N)
13小时18分(广州23°N)
(4) 感应虫期为3龄幼虫。
(5) 在广东中部,如广州地区,三化螟年发生4-5代,末代为局部世代。
2,发生世代从南到北,从平地到高原,逐渐减少,在中国有2-7个世代。
在不同的地区,三化螟发生的世代不同。例如,在广州,一年发生4-5代。
三化螟的世代云南及四川2―3 代广州4―5 代海南6―7代第一代,为害第一造的秧苗;
第二代,为害第一造;
第三代,为害第二造的秧苗;
第四代,为害第二造水稻。
水稻三化螟的种群动态受稻田的多种生态因子如气候因子、农业措施、水稻品种以及自然天敌等因子的影响。
温度及湿度:
三化螟的发育起点温度是16℃。在早春,如果温度低于16 ℃,越冬幼虫不能发育到化蛹。如果遇寒冬和连续降雨,则三化螟的为害将大为减轻。
(1)气候对发生世代数和发生时期的影响秋季幼虫滞育并不是<16℃气温造成,此时气温仍>16℃。但幼虫进入滞育后,15℃以上的有效积温对促进滞育解除有作用。温度影响发化螟:发生与环境的关系生期,作用最明显在早春,此时气温回升到16℃的日期越早,三化螟的化蛹和羽化也早,故自南向北三化螟越冬代蛾始见期逐渐延迟。
(2)气候对发生量的影响:
温湿度可显著影响三化螟越冬有效虫源基数。过冷却点由1月中旬的-15.04~-5.3℃,死亡率上升,因体内代谢旺盛,脂肪大量消耗,耗氧量增大,这与气温回升有关。
春季雨量对发生量影响极显著,可能主要是湿度大时有利于病菌的滋发和侵染,降低了三化螟的抵抗力,但温湿度的作用是综合性的,一般春季温暖干燥,越冬螟虫发生早,数量增多,若你温多雨,则相反,“倒春寒”对发生很不利。
在广东的经验公式(尹汝湛):
温湿度系数(R)=1-2月份的降雨量
1-2月份的平均温度若R>6,发生轻若R=4~6,发生中等若R<4,发生重
(3)食料条件主要是水稻的生育期和栽培状况影响。
吸引产卵的能力 侵入时间和侵入率 蚁螟在各生育期侵入率:
分蘖期:5.2%(危险生育期)
圆杆期:7.5%
孕穗期:40~50%(危险生育期)
乳熟期:2%
存活率
幼虫发育速度
繁殖能力水稻不同生育期受害造成的损失生育期为害结果产量影响秧苗期形成枯心,减少茎数+
分蘖期枯心,减少有效茎数++
拔节至孕穗枯心,枯孕穗,减少有效茎数+++
孕穗末期至乳熟白穗,减少穗数+++
乳熟后期至黄熟半白穗或粒穗++
三化螟能否能灾的主要因素:
虫源的多少 发生期与水稻危险是否相吻合 品种抗虫性差(杂交抗性差)
(3)栽培制度 在栽培上如何调节播种期,错开发生期与水稻生长的危险期。
混栽程度高,虫害严重(广东中造的教训)。
(4)天敌作用 (参考讲义)
三化螟的自然种群生命表
虫龄
致死因子存活率
1989.3 ― 7
秧苗期分蘖早期分蘖晚期孕穗期抽穗期 *
卵寄生0.9820.9820.9330.9330.933
不孵0.9690.9690.9480.9480.948
幼虫L 1进入稻株前死亡0.1950.4220.2910.4040.260
L 2转株死亡0.7600.7380.7170.8900.790
寄生0.9821.0000.9900.9710.951
L 3转株死亡0.9920.9990.9870.9730.982
寄生0.9640.9750.9750.9880.957
≥ L 4转株死亡0.8410.9020.9810.9990.957
寄生0.8820.9420.9020.9610.985
蛹捕食及其它0.9330.9620.9730.9720.955
寄生0.9380.9600.8640.9780.957
成虫P ♀0.5340.5340.4790.4790.479
P F0.8130.8130.9610.9610.961
种群趋势指数7.4819.6312.0625.0213.51
三化螟:防治方法对于三化螟的防治以下措施综合利用是非常必要的:
1.采用抗性品种不同品种对不同螟虫的抗性存在差异。许多改良品种对水稻螟虫具有中抗性能。例如IRRI系例,IR 20,IR 26,IR 28,IR 30,IR 32,IR 36,在广东抗性品种有小青。
2.栽培防治措施
(1)春天浸田是一种有效的防治三化螟的方法。
(2)适时播种及移栽也是一种重要的栽培防治措施。
(3)种植早熟的抗性品种。在早熟品种中,三化螟世代数较少,而且种群的数量更低且危害较轻。
(4)及时翻耕灭茬,对多数地区的螟虫防治是非常重要的。
(5)割稻要低,使稻株内的螟虫幼虫随稻草一起带走,可降低虫源基数。
(6)燃烧或晒干稻草以除去螟虫幼虫。
(7)使用化学肥料时,应避免过施氮肥。
(8)在移栽前,把秧苗上的螟卵除去。
3.生物防治措施卵期寄生蜂有:赤眼蜂、姬蜂和茧蜂。
经济阈值(ET)
(1) 控制枯心,在分蘖期为 1500 卵块/公顷
(2) 控制白穗,在抽穗期为750 卵块/公顷
4.化学防治措施用药时期治枯心苗和枯鞘一般在卵孵化前1-2天用药1次,大发生年份,在孵化高峰前3天用药1次,7-10天后再用药一次。
治白穗:在孵化盛期内掌握水稻破口期,5-10%的水稻破口露穗时,用药防治。
水稻抽穗后,三化螟一般不易侵入为害,但如稻穗尚未抽齐,又遇上盛孵期,要防治一次。
有效的化学杀虫剂
25%杀虫双水剂,每亩200克。--分蘖期防治二化螟,每亩100克。
50%杀螟硫磷(杀螟松)乳油,每亩100克,分蘖期防治二化螟,每亩50克。
50%杀螟丹(巴丹)可溶性粉100克,--分蘖期防治二化螟,每亩50克。
90%乐果乳油100~150克。
90%晶体敌百虫150克。--分蘖期防治二化螟,每亩100克。
施药方法
喷雾,亩药量加水50~75 升。
泼浇,亩药量加水 300~900升(防治白穗,稻田后期田中无水时,水量加倍 )。
撒毒土,亩药量拌半干湿泥粉20公斤(防治枯心苗效果好,防治白穗一般不采用)。
超低容量喷雾器喷雾:省工、省药、效果好。
为了防止秧田虫源带到本田,可用90%晶休敌百虫1000倍液,拔秧后浸秧5~10分钟,然后栽秧,或在拔秧前1~2天,亩用40%乐果乳油150克,兑水喷雾。此时施用农药,田中宜保持浅水,田中无水时,宜加用水量,不宜采用撤毒土。
台湾稻螟:形态特征台湾稻螟 Chilo auricilius Dudgeon
成虫
雄蛾体长6.5-8.5mm,翅展18-23mm,触角略呈锯齿状。前翅黄褐色,布有暗褐色点,中央具隆起的有金属光泽的4个深褐色斑块,外缘具小黑点7个。后翅浅黄褐色,缘毛白色。
雌蛾体长9.2-11.8mm,翅展23-28mm,触角丝状。前翅色与雄蛾相近,斑纹较雄蛾色浅但粗大,后翅雌雄相似。
卵
扁椭圆形,白色至灰黄色,卵块成行排列,1-3行呈鱼鳞状。
幼虫
末龄幼虫体长16-25mm,头部暗红色至黑褐色,体浅黄白色,背面具褐色纵线5条,最外侧纵线从气门上方通过。台湾稻螟幼虫5-7龄。幼虫腹足趾钩双序全环,外方趾钩稍短,但与内方同密。
蛹
长9-15mm;纺锤形,褐色,与二化螟相近,但额中央凹下,两侧呈角状突出,5-7腹节背面近前缘处各具1横列齿状小突起。背面有5条褐色纵线。
台湾稻螟:生物学特性
1,成虫
昼伏夜出,有趋光性,怕高温干燥,喜阴凉潮湿环境。喜欢在粗秆、宽叶、浓绿的稻株上产卵。在秧苗及分蘖期,卵多产于叶片表面,在孕穗期多产于叶片背面,在灌浆至黄熟,卵多产于无效分蘖的叶片上。每雌蛾可产卵4~6块,总卵数达100~200粒。
2,幼虫
初孵幼虫吐丝借风飘散,先集中为害叶鞘组织,再蛀入心叶和茎秆,造成枯鞘、枯心、白穗和虫伤株。幼虫喜湿润环境,被害株在被害处虽极潮湿甚至腐烂,但幼虫却喜藏身其中。
幼虫有群聚性,初孵幼虫在一稻株上常有数头至数十头,以后才分散。一条幼虫一生可为害3~4株水稻。
在叶鞘内为害的幼虫老熟后爬至最外层叶鞘内吐丝结茧化蛹,已钻入稻茎的幼虫则迁至稻株近水面6-10cm处,把稻茎的内壁咬一环状羽化孔,仅留十层薄膜,然后化蛹在茎内,成虫羽化后破膜而出。
台湾稻螟:发生消长规律台湾稻螟在广州附近每年发生4~5个世代,世代重叠,以老熟幼虫在稻秆和稻桩内越冬,尤其在低湿稻田和有冬作物覆盖稻田的稻桩,越冬幼虫密度最大,而冬作小麦及蔗苗内亦有幼虫越冬。
越冬幼虫翌年1月下旬化蛹,2月中旬已有个别成虫羽化,3月中大量羽化。
各代成虫发生期:越冬代3~4月;第1代5月下旬至6月中旬;第2代6月下旬至8月中旬;第3代8月下旬至10月上旬;第4代高峰在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其中以6月上中旬的第2代幼虫数量较多,为害较重,该代的成虫发生数量也最多。第4代幼虫在晚稻本田又发生较多。在广州,台湾稻螟以第4代幼虫的一部分及第5代幼虫越冬。
台湾稻螟:防治策略与技术
1,消灭越冬虫源
①台湾稻螟为害严重的田块,稻草内有大量越冬幼虫,必须在未进入发蛾期以前处理完有虫稻草。
②捡拾虫害严重田块冬作地上露地的稻桩集中销毁。
③早春掌握在越冬幼虫化蛹高峰时灌水浸田3~4天,可大量杀蛹。
④台湾稻螟为害严重的地区,早稻收割时在茎秆内会有大量幼虫和蛹,应将割下的稻株立即挑出稻田,并及时脱粒,将脱粒后的稻草放在烈日下曝晒,既可避免幼虫爬到邻近稻田为害,又可杀死幼虫和蛹,减少晚稻的虫源。
2,诱杀成虫
根据测报,在螟蛾盛发阶段,采用黑光灯诱蛾效果更好。
3,人工捕蛾、摘卵
在秧田采用捕蛾采卵,可以减轻螟害。
4,药剂防治
根据预测预报,在蚁螟盛孵期施药。每亩用18%杀虫双250~300毫升、40%乐果200~ 250毫升、50%杀螟硫磷75~100毫升、90%巴丹可湿性粉100克或30%乙酰甲胺磷乳油150~250毫升,兑水喷雾或撒毒土,施药后保持3~5厘米浅水层5~7天。也可在防治秧田或本田三化螟危害的同时,兼治台湾稻螟。
根据预测预报,在蚁螟盛孵期施药。每亩用18%杀虫双250~300毫升、40%乐果200~ 250毫升、50%杀螟硫磷75~100毫升、90%巴丹可湿性粉100克或30%乙酰甲胺磷乳油150~250毫升,兑水喷雾或撒毒土,施药后保持3~5厘米浅水层5~7天。也可在防治秧田或本田三化螟危害的同时,兼治台湾稻螟。
大螟:形态特征大螟 Sesamia inferens (Walker)
1,成虫
雌蛾体长15mm,翅展约30mm,头部、胸部浅黄褐色,腹部浅黄色至灰白色;触角丝状,前翅近长方形,浅灰褐色,中间具小黑点4个排成四角形。雄蛾体长约12mm,翅展27mm,触角栉齿状。
2,卵扁圆形,初白色后变灰黄色,表面具细纵纹和横线,聚生或散生,常排成2-3行。
3,幼虫末龄幼虫体长约30mm,粗4头红褐色至暗褐色,共5-7龄。
4,蛹长13-18mm,粗壮,红褐色,腹部具灰白色粉状物,臀棘有3根钩棘。
大螟:为害特点幼虫蛀入稻茎为害,也可造成枯梢、枯心苗、枯孕穗、白穗及虫伤株。大螟为害的孔较大,有大量虫粪排出茎外。大螟为害造成的枯心苗,蛀孔大、虫粪多,且大部分不在稻茎内,多夹在叶鞘和茎秆之间,受害稻茎的叶片、叶鞘部都变为黄色。大螟造成的枯心苗田边较多,田中间较少,别于二化螟、三化螟为害造成的枯心苗。
大螟:生物学特性及发生规律成虫飞翔力弱,常栖息在株间,每雌可产卵240粒,卵历期一代为12天,2、3代5-6天;幼虫期一代约30天,二代28天,三代32天;蛹期10-l5天。
越冬代成虫把卵产在春玉米或田边看麦娘、李氏禾等杂草叶鞘内侧,幼虫孵化后再转移到邻近边行水稻上蛀入叶鞘内取食,蛀入处可见红褐色锈斑块。3龄前常十几头群集在一起,把叶鞘内层吃光,后钻进心部造成枯心。
3龄后分散,为害田边2-3墩稻苗,蛀孔距水面10-30cm,老熟时化蛹在叶鞘处。云、贵高原年发生2-3代,江苏、浙江3-4代,江西、湖南、湖北、四川年生4代,福建、广西及云南开远4-5代,广东南部、台湾6-8代。在温带以幼虫在茭白、水稻等作物茎秆或根茬内越冬,翌春老熟幼虫在气温高于10℃时开始化蛹,15℃时羽化。
苏南越冬代发生在4月中旬至6月上旬,第1代6月下旬至7月下旬,二代7月下旬至10月中旬;宁波一带越冬代在4月上旬至5月下旬发生,第1代6月中旬至7月下旬,二代8月上旬至下旬,三代9月中旬至10月中旬;长沙、武汉越冬代发生在4月上旬至5月中旬。
江浙一带第一代幼虫于5月中下旬盛发,主要为害茭白,7月中下旬第二代幼虫期和8月下旬第三代幼虫主要为害水稻,对茭白为害轻。茭白与水稻插花种植地区,该虫在两寄主间转移为害受害重。浙北、苏南单季稻茭白区,越冬代羽化后尚未栽植水稻,则集中为害茭白,尤其是田边受害重。
大螟:防治策略与技术
(1)对第一代进行测报,通过查上一代化蛹进度,预测成虫发生高峰期和第一代幼虫孵化高峰期,报出防治适期。
(2)有茭白的地区冬季或早春齐泥割除茭白残株,铲除田边杂草,消灭越冬螟虫。
(3)根据大螟趋性,早栽早发的早稻、杂交稻、以及大螟产卵期正处在孕穗至抽穗或植株高大的稻田是化防之重点。 防治策略狠治一代,重点防治稻田边行。
生产上当枯鞘率达5%或始见枯心苗为害状时,大部分幼虫处在1-2龄阶段,及时喷洒18%杀虫双水剂,每667m2施药250ml,对水50-75kg或90%杀螟丹可溶性粉剂150-200g或50%杀螟丹乳油100ml对水喷雾。 也可用90%晶体敌百虫1008加40%乐果乳油50ml对水喷雾。虫龄大于3龄时,每667m2可用50%磷胺乳油150ml对水补治。
稻纵卷叶螟:种类与分布在亚洲发生的两种卷叶螟:
1,稻纵卷叶螟 Cnaphalocrocis medinals Guenee
2,显纹稻纵卷叶螟 Susumia exigua (Butler)
稻纵卷叶螟显纹稻纵卷叶螟
①稻纵卷叶螟是最常见的种类,在中国各稻区均有分布
②显纹稻纵卷叶螟仅在广西发生。
这两个种在外部形态上非常相似。根据翅上的内、中、外三条横线的长度进行区分。
稻纵卷叶螟:形态特征
1,成虫当休息时成蛾是黄褐色的,静止时两翅展成锐角三角形。与大多数种类一样,雄蛾虫体小于雌蛾,雄虫前翅中横线有一簇黑色毛。
2,卵圆形,常以3-5粒成鳞状排叠成卵块。水稻上部稻叶卵量多于下部。
3,幼虫老熟幼虫体棕红色,头褐色,体长20-25mm,头2mm。
幼虫一般分五龄。
孵化后,初孵幼虫爬至未展开的嫩叶基部取食。二龄后转移至老叶危害。幼虫吐丝将叶粘成叶苞,幼虫躲于其中取食叶肉。受害处呈透明白条状。一个叶苞中仅有一头幼虫 。幼虫藏于卷叶中取食叶肉组织。每头幼虫一生可取食3-4片叶。老熟幼虫体棕红色,头褐色。受惊时迅速退缩或翻跳落水面。
4,蛹 幼虫在稻纵基部的叶苞内或叶鞘内化蛹。蛹随发育由黄色变为棕红色。
稻纵卷叶螟:为害特点寄主植物:
幼虫取食水稻、杂草和其他禾本 植物。玉米、小麦和甘蔗偶尔也受害。
为害情况:
稻纵卷叶螟广泛分布于全国各稻区 常造成明显产量损失。在施肥量大和种植矮秆品种的地区,稻纵卷叶螟发生加重。
化学农药,特别是广谱性化学农药量使用后,稻纵卷叶螟往往大发生。
在中国,至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几乎每年都爆发,稻纵卷叶螟成为水稻上的主要害虫。一般,稻纵卷叶螟可造成10—15%水稻产量损失。
为害特点:
幼虫在叶苞内取食为害,受害处半透明,呈长白条状。每叶可有多条取食道。
1-5 龄幼虫叶苞
发生严重时每丛稻有很多叶苞。水稻叶片被严重为害后变干枯,大发生田块一片花白。旗叶被害后产量损失较大。
稻纵卷叶螟:发生规律
1,世代和历期不同地区发生代数不同。 在中国一年发生1-9代,广东省一年发生7-8代。广东省,每造水稻发生2代。总的来说,第二代是主害代。有时,第四、五代也造成严重为害.
发生世代与为害
世 代水稻第一、二代早造本田第三代晚造秧田第四、第五代晚造本田
温度是影响该虫分布、生长发育和繁殖的重要因子。
不同温度下稻纵卷叶螟各虫期的历期(天)
虫期温度 ( ℃ )
2023262932
卵7.96.33.93.83.6
幼虫31.220.815.213.711.9
蛹16.811.56.95.95.6
成虫25.314.911.19.27.2
世代81.253.537.132.628.3
2,越冬冬季,华南地区稻纵卷叶螟可生存并繁殖,但在北纬30°以北不能越冬,其虫源皆从南方迁移飞而来。
3.迁移在华北,稻纵卷叶螟不能越冬。在4—8月,迁飞的成虫主要来源于东南亚及华南地区。每年其迁移一共发生5次。秋天成虫由北到南共迁移3次。
稻纵卷叶螟:综合治理
1.栽培防治
(1)在水稻生长期内,合理使用肥料,并减少N肥的施用量。
(2)种植抗性品种以抑制害虫种群的发生。
2.生物防治
(1)释放赤眼蜂
(2)应用生物农药如BT (Bacillus thuringienesis)
(3) 保护自然天敌。
在稻田生态系中,具有丰富的天敌类群。它们在抑制稻纵卷叶螟中的种群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3.化学防治在稻田中,禁止使用广谱、高毒的化学农药用于防治害虫。
有效的化学杀虫剂:95%杀虫单粉剂,90%杀虫环可溶性粉剂、巴丹等。
稻飞虱概论中国稻田生态系中发现许多种稻飞虱,但在广东的稻田中有两个物种发生比较严重。
1,褐稻虱 Nilaparvata lugens Stal
2,白背飞虱 Sogatella furcifera (Horvath)
其中褐稻虱是中国稻田中最重要的害虫之一。
稻飞虱:分布与为害
1,分布褐稻虱分布于澳大利亚,孟加拉国,柬埔寨,中国,斐济,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韩国,老挝,马来西亚,尼泊尔,新几内亚,菲律宾,斯里兰卡,台湾,泰国以及俄罗斯。
2,为害稻飞虱用口器刺进稻株茎杆叶鞘韧皮部吸取汁液,消耗稻株养份。
为害严重时,造成全株枯萎,被害稻田常在中间出现“穿顶”现象。
在取食期间,褐飞虱从肛门排泄大量密露,沾在稻株上招致煤烟病的发生。
此外,褐稻虱还传播水稻病毒病(草纵矮缩病,齿叶矮缩病,凋萎型敌缩病)。 在亚洲国家水稻因褐稻虱造成的引起减产显得特别严重。
目前,还未发现白背飞虱传播病毒病。
3,寄主作物褐飞虱——水稻、野生稻。有时也会取食一些杂草,但是不能完成生长发育。
白背飞虱——对于白背飞虱来说,其寄主范围较广泛。如水稻、玉米、野生稻、小麦、高梁以及一些杂草。
稻飞虱:形态特征及生活史
1,褐稻虱褐稻虱的生活史中包括三个阶段,卵、若虫及成虫。
成虫:分为暗色和浅色两型 。体长约3-4mm 。雄虫明显小于雌虫。夏天成虫寿命大约20天,雌虫产卵量为300-350粒。
卵:约1毫米。刚产的卵为乳白色,后为变成黄色。卵形如蕉状弯曲,常产于叶鞘的中肋组织内。卵期约6天。
若虫:刚孵化的若虫白色,后来变褐色。1-2 龄无翅芽,3-5龄有翅芽。若虫期一般为13-15天。
短翅型不能飞翔,居于稻田取食并繁殖。
长翅型成虫具有很强的趋光性。
到了春天、夏天,如果环境长翅型成虫具有很强的趋光性。条件恶劣,它们就会进行长距离的迁飞。
褐飞虱 白背飞虱
2,白背飞虱其生活周期与稻褐虱相似。
成虫长约 3毫米,在两翅的 接合处有一个明显的白带。
身体为黑色,胸部和触角为淡黄色。
雌虫具有长、短翅两型。但雄虫长短翅两型都有。
稻飞虱:发生规律
1.世代在中国褐稻虱有可发生1-12代,在广东每年发生8-10代,而且随着温度的变化其世代和生活史也随着变化 。
2 越冬稻褐虱的越冬条件,
(1) 冬季有无稻苗和再生稻是其越冬的重要标志。
(2) 1月份平均温度约为12℃,北纬23.16°。
3.迁飞
3-7月,稻褐虱从南到北要进行5次迁飞。9-10月份,它们又从北向南进行回迁。(迁飞路径图如下)
4.生物型在中国褐稻虱有两种生物型:生物型 1及生物型 2;而在东南亚褐稻虱则有8种型。
5.天敌褐稻虱的生育期中都会受到寄生性、捕食性昆虫以及病原菌的为害,而且这些天敌可以有效的抑制害虫的发生。
6.经济阈值在不同的地区不同水稻生育期,其经济阈值是不同的。
不同地区的经济阈值:
(孕穗期-----乳熟期)
江淮稻区5-15个体 /每丛太湖稻区5-10 个体/每丛珠江三角洲
10-20 个体/每丛稻飞虱:综合治理
1.栽培防治要合理用肥,施足基肥,不能偏施氮肥。
当水稻不需水时,应适当晒田,以降低田间湿度。
种植抗性品种,例如一些杂交品种。
2.生物防治杀虫剂的不合理使用,造成自然天敌的减少,从而导致褐稻虱的爆发。
要保护自然天敌,必须禁止使用高毒和广谱性的化学杀虫剂
3.化学防治
(1) 田间种植抗性品种,采用化学杀虫剂防治褐稻虱没有必要。
(2) 当褐稻虱的种群数量达到经济损害水平时,应在其敏感期施用有效的化学杀虫剂。
可选的化学杀虫剂,叶蝉散、噻嗪酮、亚胺硫磷等。
水稻粘虫:形态特征粘虫 Mythimna separata (Walker)
1.成虫
体长约17-20mm,翅展约36-45mm。全体黄褐色,有的个体稍现红色,复眼赤褐色。前翅中央稍近前缘处有两个黄色圆斑,外侧斑较大,其下方有一个小白点,白点两侧各有一个小黑点。
翅顶角有一条黑色斜纹,伸向后缘,翅的外缘还有七个小黑点,后翅基部淡灰褐色,外侧色较深,稍带棕色。
2,卵馒头形,直径约0.5mm,稍带光泽,初产时为乳 白色,逐渐变为黄色至褐色,将孵化时变为灰黑色。
3,幼虫共6龄,体色变化较大,初孵幼虫呈灰褐色,2-3龄时多为黄褐色到灰褐色或呈暗红色。
密度较大时,4龄以上幼虫多呈黑色或灰黑色。密度小时,体色变浅呈黄褐色或黄绿色。头部中央沿蜕裂线有一"八"字形黑褐色纹和许多网状纹。老熟幼虫可长达4cm,气门呈黑色,有5条背线,因颜色变化很大,故又称五色虫。
4,蛹
长约1.9cm,呈红褐色,腹部5~7节背面前缘有一条锯齿状点刻,排列成横线。
稻粘虫:全国大部分省、区都有发生,主要为害麦、稻、谷子、玉米等禾谷类作物及禾本科牧草。
分布及寄主
水稻粘虫:生物学特征及为害中国北部地区粘虫是夏玉米的主要虫害,一旦严重发生,一、二天内可把幼苗嚼吃精光。特别是麦田套种的夏玉米,由于小麦生育后期植株枯黄,已无绿色部分可吃,经常迁移到夏玉米幼苗上危害。秸秆覆盖免耕播种和"铁茬"播种夏玉米,粘虫的危害也比较重,因为在麦茬上往往酝藏着大量的虫源。
南部地区粘虫主要为害水稻,甜玉米等。
成虫昼伏夜出,白天潜伏在枯枝、落叶、草丛、秸秆堆中,夜间出来活动。对糖、醋、酒等酸甜物质有很强的趋向性,而趋光性则较差。每头雌蛾可产卵500~800粒,且多产在中上部叶片的干叶尖上,且多为干叶所包卷。卵经3~6天即可孵化。
幼虫在3龄以前食量不大,3龄以后食量大增,将叶片吃光后再迁移别处为害。5~6龄幼虫具有极强的耐饥性,10天不进食也能生存。幼虫怕光,经常在夜间、早晚和阴雨天出来危害,晴天则躲在玉米,心叶内或土隙中。老熟幼虫通常在土内1~3厘米处筑一光滑蛹室化蛹。
越冬规律粘虫的耐寒能力较低,0℃的条件下,35天内粘虫的成虫、幼虫、蛹全都死亡。所以日平均温度0℃以下的天数大于30天的地区,粘虫不能越冬。
一月份0℃以北地区,粘虫不能越冬。在一月份0℃以南地区又分成两种情况,一月份8℃等温线以南,粘虫可以继续发育,和繁殖,主要为害小麦。在两条等温线之间的地区,粘虫越冬主要以幼虫和蛹潜伏在稻桩、稻田埂、稻草垛、以及田边路边等杂草环境中越冬。
水稻粘虫: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1,食物
一些寄主植物如小麦、鸡脚草、芦苇等有利于粘虫幼虫的发育,成活率高。自然条件下,幼虫将主要寄主吃光后往往转移为害其他寄主,营养条件改变,存活率和繁殖力下降,数量下降。粘虫的成虫要取食花蜜才能正常发育产卵。
2,气候
粘虫喜好潮湿,怕高温和干旱。温湿度对粘虫幼虫的影响较大,温度在35℃以上时,或湿度在18%以下时,孵化的幼虫都不能存活。在23~30℃之间,湿度大时,幼虫存活率高。
成虫发育和产卵温度范围是15~30℃之间。温度低15℃或高于25℃产卵都有明显的下降趋势。高温干燥的条件下产卵更少。湿度40%以下,即使温度在最适的20℃时,也很少产卵。
卵在25~32℃之间,孵化率一般在90%以上,只在湿度22%以下不利于孵化。
蛹在干燥情况下水分不断损失,体重也不断下降,当体重减少28%时,就可能死亡。 3,农田生态条件农田湿度大的适于粘虫生长发育。密植多肥水稻田粘虫发生数量多。水稻长势茂密,光线不易射入,温度比大气温度偏低,总的叶面积增大,蒸腾量增大,空气又流通不畅,因此粘虫发生数量大,而群体发育进度慢。
4,天敌
粘虫的主要寄生天敌有寄生蜂12种和寄生蝇30种。还有中华卵索线虫,对粘虫寄生率很高。一般年份寄生率为40~60%,有的年份寄生率高达80%左右,对粘虫种群数量起着很好的控制作用。大量的捕食性天敌如步甲、蜘蛛等。
水稻粘虫:防治策略与技术防治粘虫的关键措施是做好预测预报,防治幼虫于3龄以前,有条件的地区,最好扑灭粘虫于蛾卵阶段。具体措施如下:
1,诱杀成虫
在成虫盛发期,用糖饵诱杀剂进行诱杀。配方I为糖醋酒诱杀剂(糖375克,醋500克,白酒125克,水250克,90%敌百虫12.5克)。配方II为酒糟诱杀剂(酒糟1份,醋2份,水8份,另加上述总量0.1%的敌百虫)。毒饵可盛于散放田间的诱杀盒中或喷在稻田草把上。
2,放鸭治虫
3,药剂防治强调要用药于幼虫3龄以前。①喷雾法 90%晶体敌百虫800~1000倍液或50%敌敌畏乳油800~1000倍液,于黄昏喷在稻株上,药液要喷足。②毒饵法:每亩用90%敌百虫50克,红糖50克,酒50克,醋100克,水2500克,干泥适量,混合成毒饵;或每亩用90%敌百虫75克,糖150克,酒50克,米糠5000克,混合配成毒饵,在黄昏时撒在稻叶上。
稻瘿蚊:形态特征稻瘿蚊 Osoeolia oryzae (Wood-Mason)
1,成虫体长3.5-4.8mm,形状似蚊,浅红色,触角15节,黄色,第1、2节球形,第3-14节的形状 雌、雄有别:雌虫近圆筒形,中央略凹;雄蚊似葫芦状,中间收缩,好象2节。中胸小盾板发达,腹部纺锤形隆起似驼峰。前翅透明具4条翅脉。
2,卵长0.5mm左右,长椭圆形,初白色,后变橙红色或紫红色。
3,幼虫末龄幼虫体长4-4.5mm,纺锤形;蛆状。幼虫共3龄,1龄蛆形,长约0.78mm;2龄纺锤形长约1.3mm;3龄体形与2龄虫相似,体长约3.3mm。
3,蛹
椭圆形,浅红色至红褐色,长3.5-4.5mm,头部有一对分叉的额刺,前胸背面有背刺1对。
稻瘿蚊:为害特点幼虫吸食水稻生长点汁液,致受害稻苗基部膨大,随后心叶停止生长且由叶鞘部伸长形成淡绿色中空的葱管,葱管向外伸形成"标葱"。
水稻从秧苗到幼穗形成期均可受害,受害重的不能抽穗,几乎都形成"标葱"或扭曲不能结实。
稻瘿蚊:生物学特性成虫羽化的当晚即交配,雄虫多次交配,雌虫仅1次,卵散产在近水面嫩叶上,每雌产卵100-150粒,雌虫有趋光性,因此诱虫灯上出现的高峰日就意味着田间产卵高峰日。
初孵化幼虫借叶上湿润的露水下移,从叶鞘间隙或叶舌边缘侵入,开始为害生长点,生长点受害后心叶停止生长,叶鞘伸长成管状,即"标葱"出现,这时管里幼虫已化蛹。
羽化前蛹体头部向上,蛹上升到葱管顶端,用额刺破顶而出,在出口处留有白色的蛹壳。该虫喜潮湿不耐干旱,气温25-29℃,相对湿度高于80%,多雨利其发生。生产上栽培制度复杂,单、双季稻混栽区,稻瘿蚊发生严重。天敌有蜘蛛、螨类、蚂蚁、步行甲、青蛙、黄柄黑蜂等。
稻瘿蚊:发生规律广东连山年生6-7代,广东从化、广西、江西、云南、福建7-8代,广东佛山、中山8-9代,海南12-13代。以幼虫在田边、沟边等处的游草、再生稻、李氏禾等杂草上越冬。年生7-8代地区,越冬代成虫于3月下旬-4月上旬出现,羽化后成虫飞到附近的早稻上为害。
该虫从第二代起世代重叠,很难分清代数,但各代成虫盛发期较明显。一般1、2代数量少,3代后数量增加,7-10月,中稻、单季晚稻、双季晚稻的秧田和本田很易遭到严重为害。
稻瘿蚊:防治策略与技术防治稻瘦蚊的策略是"抓秧田,保本田,控为害,把三关,重点防住主害代"。
(1) 选用抗虫品种 如抗蚊1号、抗蚊2号、汕优999、水辐17等。
(2) 春天及时铲除稻田游草及落谷再生稻,减少越冬虫源。把单、双季稻混栽区因地制宜改为纯双季稻区,调整播种期和栽插期,避开成虫产卵高峰期。
(3) 注意防止秧苗带虫,必要时用90%晶体敌百虫800倍液或40%乐果乳油800倍液浸秧根后用塑料膜覆盖5小时后移栽。
(4) 在秧苗移栽前7-8天,用40%乐果乳油250ml,拌细干土20kg制成毒土撒施。
(5) 搞好虫情监测预报,对稻瘿蚊主要为害世代的发生作出及时、准确的预测预报。
加强农业防治和健身控害栽培。
夏收夏种季节,及时耙沤已收早稻田块,铲除田基、沟边杂草,用烂泥糊田埂等,可消灭蓉草、稻根腋芽及再生稻上的虫源,减少虫口基数。
合理搭配种植中、早熟杂交稻。如汕桂34、博优49等组合。
不在早稻本田中播晚稻秧,提倡集中统一播育晚稻秧苗,推广水播旱管、旱育稀播等抗蚊育秧方式。防止夏、秋时节田间禾苗青黄并存或"一路青"的稻田生态等。
(7) 化学防治在成虫盛发至卵孵化高峰期田间开始出现大肚秧时,每667m2用90%晶体敌百虫200g加40%乐果乳油100ml,拌土20kg后撒施。保持3cm浅水层。
本田防治在本田禾苗回青后到有效分蘖期,即播后7-20天内施药。
一般只对有效分蘖期与稻瘿蚊入侵期相吻合的田块实行重点施药防治。药肥兼施,以药杀虫,以肥攻蘖,促蘖成穗。用药方法同秧田期,但应适当增加用药量。注意选用内吸传导性强兼杀卵的杀虫剂。
用工农16型喷雾器加满水加入30%杀虫王5ml或加入20%杀敌宝5ml喷洒,也可选用40%氧化乐果或40%乐果、50%甲胺磷乳油1000倍液、36%克蜗蝇乳油1000-1500倍液喷洒,每667m2喷50-60kg药液,防治稻瘿蚊,兼治稻秆蝇,防效90%-95%。
水稻害虫的综合治理概述害虫防治:害虫 → 作物 → 区域内容,在管理下的生态系统中使用有益、安全、持久的方法管理害虫,注意与自然过程协调,向生态系统中引入生防物及其产物,种植抗性作物,使用窄谱农药。
目标,安全、有效益、持久,有助于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除处理和防治害虫,而是综合利用各种因子,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的力量、最大限度地降低害虫抗性的产生。
未来:以生态学为基础的水稻害虫管理系统水稻害虫综合治理的生态学基础在华南稻区,主要害虫群自然控制系统主要由下列因素组成:22种蜘蛛,18种捕食性昆虫,27种寄生性昆虫,具不同抗性的水稻品种,以及冬春的低温、夏秋的台风、暴雨等。
在这些因素的作用下,各主要害虫在主要为害世代的存活率为:稻纵卷叶螟第二世代0.18%,白背飞虱第二世代为6.69%,三化螟第一世代为8.50%,第二世代为16.9%,稻飞虱第二世代为2.93%,第三世代为2.18%。主要害虫种群数量的绝大部分在这些因素的作用下消亡。
因此,在害虫防治工作中,任何破坏害虫种群的自然控制因子的策略与技术都是错误的,只有与这个因子系统相互协调、相辅相成的策略与技术才能成功。
从60年代开始已有人提出害虫治理的决策主要立足于生态学的论点,至今已获得普遍的认同。著名昆虫学家蒲蛰龙曾指出:"在作物害虫生息于农田生态系统中,是该系统中一个成分,要防治害虫的为害在经济阈值之下,就要对该系统中各种有关因素的性质、数值和功能有全面的了解,加上人类活动的影响,才能作出防治害虫、提高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防治策略"。
水稻害虫自然控制因子的种类作俑于昆虫种群数量变化的自然控制因素可归为气象因素、食料因素和天敌因素3大类。这些因子在昆虫种群数量控制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1 稻田蜘蛛22种
拟水狼蛛 Pirata subpiraticus
拟环纹狼蛛 Lycosa pseudoannulata
稻田水狼蛛 Pirata japonicus
食虫瘤胸蛛 Oedothorax insecticeps
草间小黑蛛 Erigonidium graminicolum
异常隆背蛛 Erigone prominens
粽管巢蛛 Clubiona japonicola
兰管巢蛛 Clubiona coerulescens
四点亮腹蛛 Singa pygmaea
灰斑新园蛛 Neoscona grieomaculata
茶色新园蛛 Neoscona theisi
锥腹肖蛸 Tetragnatha japonica
华丽肖蛸 T,niteus
爪哇肖蛸 T,javana
斜纹猫蛛 Oxyopes sertatus
微菱头蛛 Bianor aenescens
黑菱头蛛 Bianor hotingchiehi
纵条蝇狮 Marpissa magistar
八斑球腹蛛 Theridion octomaculatum
球腹蛛 Theridion sp.
短胸长腹蟹蛛 Tibellus oblongus
白条锯足蛛 Runcinia albostriata 等
2 捕食性昆虫18种
印度长颈步甲 Ophionea indica
双斑长颈步甲 Archicolliuris bimaculuta
黑尾步甲 Colliurus chaudoiri
黄缘青步甲 Chlaenius circumdatus
豆斑青步甲 Chlaenius virgulifer
青翅蚁形隐翅虫 Paegerus fuscipes
黑足蚁形隐翅虫 Paegerus tamcclus
小黄足突眼隐翅虫 Stenus cicindela
稻红瓢虫 Coelophora biplagiata
狭臀瓢虫 Coelophora trasversalis
黄斑盘瓢虫 Micraspis discolor
稻田宽黾蝽 Microvelia horvath
白条丝黾蝽 Hydrometra albolineata
黑腹螯蜂 Haplogonatopus atratus
稻虱红螯蜂 H,japonicus
黄腿螯蜂 Pseudogonatopus flavifemur
黄带黑腹螯蜂 Pseudogonatopus sp.
黑肩绿盲蝽 Cyrtorrchimus lividipennis 等
3 主要寄生性昆虫27种无斑黑点瘤姬蜂 Xanthopimla flavolineata
广黑点瘤姬蜂 X,punctata
菲岛抱缘姬蜂 Temelucha philippinensis
横带沟姬蜂 Goryphus basilaris
稻纵卷叶螟绒茧蜂 Apanteles cypris
螟蛉绒茧蜂 Apanteles ruficrus
拟螟蛉绒茧蜂 Apanteles sp.
甲腹茧蜂 Chelonus sp.
螟蛉内茧蜂 Rogas narangae
弄蝶绒茧蜂 Apanteles baris
稻螟赤眼蜂 Trichogramma japonicum
拟澳洲赤眼蜂 Tr,confusum
褐腰赤眼蜂 Paracetrobia andoi
稻虱缨小蜂 Anagrus nilaparvatae
长管稻虱缨小蜂 A,longitubulosus
拟稻虱缨小蜂 A,paranilaparvatae
伪稻虱缨小蜂 A,toyae
等腹黑卵蜂 Telenomus dignus
长腹黑卵蜂 Telenomus rowani
稻蝽沟卵蜂 Trissoclus sp.
无脊大腿小蜂 Brachymeria excarinata
红腿大腿小蜂 Br,fonscolombei
次生大腿小蜂 Br,secundaria
粘虫广肩小蜂 Eurytoma verticillata
卷叶螟大斑黄小蜂 Stenomesius sp.
白足扁股小蜂 Elasmus corbetti
赤带扁股小蜂 Elasmus sp.
4 水稻抗虫性稻纵卷叶螟在感虫水稻品种上的世代死亡率为19%左右,在中感品种上升为47%,在中抗品种上达62%。褐飞虱在感虫品种上世代死亡率仅为6%左右,在高抗品种上达到70%。其它害虫的情况也有类似情况。
5 冬春低温和夏季的台风暴雨在华南地区冬春低温到达害虫致死低温区的时候不多,但部分年份仍出现较长时间的低温天气,对水稻害虫越冬种群的存活率仍有较大影响。夏秋季频繁出现的台风暴雨则常会令褐飞虱等非钻蛀性的害虫种群数量锐减。
水稻害虫自然控制因子的控制作用
(1)自然界一百多万种昆虫中的绝大部分种群数量保持着较低的水平,皆由这种自然控制作用所致。
(2)根据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在害虫治理工作中实施既能控制害虫保护作物生产又能保护环境的害虫生态控制策略的呼声越来越高。昆虫种群自然控制因子正是害虫种群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稻害虫综合治理的设计
1 明确水稻不同生育期时主要目标害虫
2 创造不利于害虫的生态环境,最大限度利用自然的力量
3 向稻田生态系统中引入生防物及其产物
4 培育选用抗虫耐害的优质高产水稻良种
5 研制选用安全、高效的选择性强的农药,科学合理施药地下害虫概述地下害虫亦称土栖害虫或土壤害虫,取食大田.蔬菜.林木.果树.草坪.观赏植物等的地下部分(种子.根.茎)和地上部靠近地面的嫩茎.造成缺苗断垄.
地下害虫潜伏为害,不易及时发现,为害较长,增加了治理上的困难,成为农林牧生产上的严重障碍.
我国地下害虫发生现状东方蝼蛄除新疆.西藏外均有分布,以南方各省发生较重;
根蛆主要在华北.西北.东北.内蒙等地发生.
沟金针虫在华北.西北局部地区为害严重;
地老虎在我国南北方普遍发生;
华北蝼蛄以华北.内蒙.新疆.辽宁.吉林受害较重;
研究现状及研究趋势
1.基本查清了主要农业区的地下害虫种类及其分布;
我国地下害虫及其防治研究方向是:在摸清各地区主要种类及其分布的基础上,深入开展对各地主要种类发生规律的研究,并依此制定地下害虫中.长期预测预报办法,建立并完善综合治理体系.
2.摸清了各地一批为害优势种的发生规律;
3.开展了对地下害虫大面积的预测预报工作;
4.测报方法逐渐充实完善;
5.取代有机氯农药,化学防治用药及剂型日益增多,施药技术不断改进;
6.已深入开展了以农业措施为基础的地下害虫综合治理;
地下害虫的主要类群和种类我国地下害虫共70余种,隶属8目20科,主要有:
蛴螬跳甲
地老虎根叶甲蝼蛄拟地甲
金针虫蟋蟀
根蛆珠绵蚧根蚜白蚁
根蝽大蚊象甲跳虫其中以蛴螬.蝼蛄.金针虫和地老虎为害最严重.
蛴螬类:分布与为害
1.分布蛴螬在我国普遍发生,长江.黄河流域特别是北方诸省为害严重,常使玉米、高粱、小麦、花生、大豆等作物严重受害。在我国南方,蛴螬为害甘蔗比较严重。
2.为害蛴螬类食性杂,幼虫可为害豆科、禾本科、薯类、蔬菜和野生植物,达31科,78种之多。植物受金龟子成虫、幼虫为害后,不仅产量和品质受到影响,严重时常造成毁灭性的灾害。
蛴螬类:形态特征东北齿爪鳃金龟 Holotrichia diomphalia Bates)
1.成虫成虫中型稍大,体呈黑色或黑褐色,触角10节,鳃片部3节呈黄褐或赤褐色,鞘翅呈长椭圆形,鞘翅黑色,每侧有4条明显的纵肋。肩瘤突位于第二纵肋基部的外方。前足胫节外齿3个,内方距1根。雄性前臀节腹板中间具明显的三角形凹坑;雌性前臀节腹板中间无三角形凹坑。
2.卵卵初产时长椭圆形,白色略带绿色光泽,发育后期呈圆形,洁白色,有光泽。
3.幼虫幼虫中型稍大,头部前顶毛每侧各3根成纵列,内唇端感区具感区刺14-21根,前侧褶区发达,折面粗大明显。肛门孔呈三射裂缝状,在肛腹片后部复毛区中间无刺毛列,只有钧状毛,钩状毛群由肛门孔处开始,向前延伸到肛腹片后部前边1/3处。
4.蛹
(蛹为裸蛹。复眼则由白色依次变为灰色、蓝色、蓝黑色、黑色。发音器2对,分别位于腹部第四至五节和第五至六节背板中部的节间处。尾部近三角形,向上翘起,两尾角呈锐角岔开雄外生殖器阳茎被阳基侧突完全包围在其中间;雌蛹生殖孔,位于臀节腹面近基缘中部,其两侧各具一略呈方形的骨片。
蛴螬类:生活史和习性生活史:(东北齿爪鳃金龟 Holotrichia diomphalia Bates)
此虫在一般两年完成1个世代,分别以成虫和幼虫越冬.
越冬成虫:
初始见期 (4月下到5月)
盛发期 (5月中、下旬)
终见期 (9月上、中旬)
越冬幼虫:
第二年5月上旬开始为害作物幼苗地下部分,为害盛期在5月下至6月上旬,6月下旬开始化蛹,峰期8月中旬前后,末期在9月下旬,8月上旬开始羽化,峰期8月下至9月初,末期为10月上、中旬。羽化的成虫当年不出土,一直在化蛹土室内匿伏越冬,直至下年4月下旬才开始出土活动,如此反复。
习性
1.金龟子完成一个世代,所需时间因种类和所处气候条件不同而异
2.多数金龟子是昼伏夜出,有趋光性
3.牲畜粪、腐烂的有机物有招引成虫产卵的作用
4.成虫有伪死性
5.土壤湿润疏松、背风向阳的地方,着卵量较大
6.卵是散产,在田间呈核心型分布蛴螬类:发生与环境的关系金龟子的发生为害与环境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地势、土质、茬口等直接影响着金龟子种群的分布,而大气、土壤温湿度的高低,则直接决定金龟子的成虫出土、产卵和幼虫的活动与为害。
1.植被与虫口密度的关系
(1)非耕地的虫口密度明显高于耕地。
(2)在耕地中以油料作物地虫口密度最大。
2.地势、土质与虫口密度的关系背风向阳地虫量高于迎风背阳地,坡岗地虫量高于平地虫量,淤泥地的虫量高于壤土、沙土,而沙土中则很难找到
3.幼虫的垂直活动与土壤温湿度关系当地温度达5摄氏度,蛴螬便开始上升,超过23摄氏度时即向深土层移动,当土温低于10摄氏度时,蛴螬亦向深土层潜移,地温低于5摄氏度时,即转入越冬期,越冬深度多为23-50厘米。
4.成虫出土与气象条件的关系成虫出土尚受风雨干扰,以傍晚降雨或风雨交加影响最大。因此当风雨或低温过后,天气转为风和日暖,常出现成虫出土盛期。
成虫出土适宜温度是日平均气温为12.4—18摄氏度,10厘米土层日平均地温为13.8—22.5摄氏度之间.
5.成虫产卵量与饲料有密切关系蛴螬类:预测预报
(一)越冬种类、数量调查调查时间:可分早春和晚秋两季进行,但一般北方诸省以晚秋,即秋收后尚未秋翻前开展调查比较适宜。
调查方法:选择有代表性的耕地与非耕地,采用“Z形10点取样法取点,每点为0.25平方米,挖土深度30—50厘米。
(二)防治指标以1头齿爪鳃金龟幼虫作为标准头计算,防治指标分级是:
轻发生:平均每平方米有蛴螬1头以下,作物受害多在2—3%,可不防治或采取点片防治。
中发生:平均每平方米有蛴螬1-3头,作物受害率多在6-7%,应进行点片或全面防治。
重发生:平均每平方米有蛴螬3-5头,作物受害率多在10—15%,应列入重点防治地块。
特重发生:平均每平方米有蛴螬5头以上的地块,作物受害率常在20%以上,应采取紧急或双重的防治措施。
上述指标仅指虫量而言,尚未将气象及其他因素考虑进去,还需在测报和防治实践中加以订正、补充。
(三)田间为害情况调查调查时间与方法:( 因地区和作物不同而异)
时间最好选在为害始、盛、末期。
调查方法可选择有代表性的地块,每次调查10—20个点,条播小麦、谷子以行长定点,每行查1—2米垄长。撒播小麦以面积定点,每点0.5平方米。株距较大的作物如玉米、高粱、花生、甘薯等,可适当增长调查行长,也可调查一定株数。
(四)成虫发生期预测调查方法可利用下述几种常用方法:
(1)灯光诱测,利用多种金龟子成虫有趋光性,以灯光诱测;
(2)野外、田间观测,对趋光性弱(齿爪媳金龟);无趋光性或白天活动的金龟子,可按其成虫出土规律,于始见前进行田间观察;
(3)期距法,东北齿爪鳃金龟成虫出土后的10—15天,正是成虫练飞后期,产卵前期,是最好的防治适期。
蛴螬类:防治方法地下害虫蛴螬等防治,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用各种防治手段,把药剂防治与农业防治以及其他防治方法协调起来,因地制宜地开展综合防治。
(一)农业防治
1.结合农田基本建设,改变蛴螬的为害条件。
2.改革种植制度,减轻蛴螬等地下害虫的为害。
4.合理使用肥料,减轻蛴螬为害。
3.翻耕整地,压低越冬虫量。
(二)化学防治
1.播种期防治
1)种子处理常用的拌种药剂:
药剂拌种一定要做到,拌药量准确,种子着药均匀,要特别注意人畜安全,按农药操作规程办事。
2)土壤处理常用的土壤处理药剂:
(三)利用乳状菌防治目前,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瑞典等国都已筛选出本国的乳状菌及其变种,并用于金龟子幼虫的防治。在美国乳状茵制剂Doom和Japidemic已做商品出售。防治用量是每23平方米(约为209平方尺)用0.05公斤乳状菌粉,这种菌粉每克含有1╳109活孢子,防治效果一般为60—80%。我国从1974年开始,开展了乳状菌防治蛴螬的研究工作,除将引进的菌种作感染试验外,还从国内外筛选了本地的乳状菌,并进行了田间试验,为今后大面积试验、推广应用乳状菌防治蛴螬作了良好的开端。
地老虎类:分布与为害
1.分布小地老虎在全国各省均有分布,以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各省发生为多。
黄地老虎主要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华中等地区。
白边地老虎主要分布于内蒙古、河北、北京、黑龙江、贵州、四川、西藏等省。
大地老虎分布比较普遍,常与小地老虎混合发生,仅仅在长江沿岸部分地区发生较多。
2.为害地老虎是多食性害虫,各地均以第一代幼虫为害春播作物的幼苗,严重造成缺苗断垄,甚至毁种重播。在不同地区,秋播后还为害秋苗,一般蔬菜产地,春秋两季均有为害。但以春季发生多,为害重。
地老虎类:形态特征
1.小地老虎 Agrotis ypsilon Pottembcrg
成虫:体长16-23mm,翅展42-54mm,体暗褐色.触角,雌蛾丝状;雄蛾双节齿状前翅暗褐色.前翅前缘颜色较深.亚基线。内横线与外横线均为暗色双线夹一白线所成的波状线,前端部白线特别明显;楔状纹黑色,肾状纹与环状纹暗褐色,有黑色轮廊线,肾汰纹外侧凹陷外有1尖三角形剑状纹;亚缘线白色;锯齿状,其内侧有2黑色剑状纹与前l剑状纹尖端相对,是其最显著特征,后翅背面灰白色,前缘附近黄褐色,
蛹及尾端(示臀棘) 成虫(左:雌,右:雄)
卵:散产于地表.半球形,高0、5mm,宽0、61mm.表面有纵横交叉的隆起脊.初产时乳白色,孵化前灰褐色,
幼虫:多为6龄.少数7-8龄,成长幼虫体长41-50mm。体形稍扁平,黄褐色至黑褐色,体表粗糙,腹末臀板黄褐色,有对称的2条深褐色纵带.
蛹:体长18—24mm,宽9mm。红褐色或暗褐色,腹部第4-7节基部有1圈点刻,在背面的大而深,腹端具臀棘1对.带土茧,
为?
农业昆虫学的研究对象是与农业有关的昆虫(包括害虫的天敌)及少数螨类。
农业昆虫学的研究任务是研究各种农业害虫的正确识别、分布、发生消长与为害的规律、预测预报方法、防治对策以及有效的防治措施等。
研究农业昆虫的目的是为了经济简便,安全有效地控制害虫的发生发展,保护农作物免受虫害。
植物保护的理论要求则是以农业生态系统为基础,调整和控制生态系中的各个因素,使有害生物的为害降低到最小限度,从而保证农作物的优质高产,收到最佳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
农业昆虫学的发展
公元304年在广东就有和黄惊蚁防治桔柑害虫的记载。
528-529年开始运用调节播种期,收获期,选用抗虫品种来防治害虫。
在清代,当时一些先进分子引翻译了大量外国著作,其中在农业,生物科学和害虫防治方面也都有大量译文。
民国初期,在浙江和江苏相继成立了浙江昆虫局和江苏昆虫局,对浙江,江苏的害虫防治起了极好的作用。
解放后,国家对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极为重视,成立了各种科研和教学机构.对许多重要病虫害进行了研究。
植保工作方针
建国以来,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根据不同时期的具体情况,国家制定了相应的植物保护工作的方针.
1955年以前,为了强调预防虫害的意义,当时提出"防重于治"的方针.
1955年以后,随着农药工业的发展,DDT,666等农药在国内的大量生产,还提出了"依靠互相合作,主要采用以农业技术和化学药剂相结合的综合防治办法"。
1958年以后,提出了"有虫必治,土洋结合,全面消灭,重点肃清"的植保方针。
1975年全国植保工作会议上提出"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
1980年全国植保工作会议上提出:“在一个地区,对一种作物的病虫草害防治应统盘考虑”;“因地因时因病虫制宜地协调,运用农业的、化学的、生物的和物理的各种手段,经济有效地将病虫草控制在经济为害水平之下”。
一、?害虫防治原理和理论依据昆虫是生态体系中的一个组成成分,按照生态系的基本概念,昆虫是和其它组成成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存在于生态系的总体中的。植食性昆虫从植物中取得能量以维持自己的生命活动,这是生存的基本条件,当然昆虫的生长、发育、繁殖还和其它生物和非生物组成成分同样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一)害虫防治的生态学依据
1.农业生态学理论是害虫防治的基础。生态系统是生境范围内生物种群、生物种群和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间相互联系的总体。
2.农业生态系统简要来说就是人为因素参与下的生态系统。其主要的特点可以概括为:
(1)栽培作物及与之有关的营养链占据首要地位,作物为中心组成成分的作用显得更为重要;
(2)各个营养级的多样性差,植物种群和栽培作物趋向于单一化,植食性、腐生性、捕食性和寄生性的类群也趋向于单一化;
(3)抓生态系统中能量交换过程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可以由于人为因素的作用而中断部分的交换,也可以通过施肥来补充作物必需的营养,因此可以限制和改变生物群落的自然演替。
由于上述农业生态系统的这些基本特点构成了系统本身的不稳定性。
3.害虫防治要做到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不利于害虫的发生发展就必须从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出发,研究分析和掌握害虫与其它因素间的联系规律,针对不同的农业生态系统中的主要害虫类群,找出可以通过农业活动的影响作用控制害虫种群数量的发展以达到符合人类和时代所提出的需要和价值的根本目的。
(二)虫害的概念和害虫防治的基本途径
1.如果害虫为害造成了作物的经济损失,就是说造成了虫害。
2.农作物发生虫害,需要一定的条件。首先,必须有害虫的虫源。其次,害虫必须在有利的环境条件下,繁殖发展到足以危害农作物生产的群体数量。第三,有些害虫只能在其寄主作物一定的生育期才能为害或为害程度更加严重。
3.害虫防治的主要途径有三:
1)控制田间的生物群落,争取减少害虫的种类与数量,增加有益生物的种类与数量。
2)控制主要害虫种群的数量,使其被抑制在足以造成作物经济损失的数量水平之下。具体措施有:
(1)消灭或减少虫源;
(2)恶化害虫发生为害的环境条件;
(3)及时采取适当的措施,抑制害虫在大量发生为害之前。
3)控制农作物易受虫害的危险生育期与害虫盛发期的配合关系,使作物能避免或减轻受害。
(三)害虫的综合防治
1987年在四川成都召开的全国第二次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学术讨论会,对有害生物综合防治(IPM)的概念提出其涵义是“综合防治是对有害生物进行科学管理的一种体系,它属于农田最优化生产管理体系中的一个子系统。它是从农业生态系的整体出发,根据有害生物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充分发挥自然控制因素的作用,因地制宜协调应用必要的措施,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经济损害允许水平以下,以获得最佳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其概念包含以下几个基本观点:
1.生态学的观点 2.经济学的观点 3.社会学的观点综合防治分为三个层次阶段:
1.以单一防治对象为内容的综合防治;
2.以作物为主体的多种防治对象的综合防治;
3.以作物生态区域为基本单位的多种作物、多种防治对象的综合防治。
在综合防治方案的内容中,一般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搞清当地主要作物田间生物群落的组成结构和害虫种类及种群数量,以明确主要防治对象和兼治对象以及保护利用的重要天敌类群。
2.研究不同防治对象的主要生物学特性、环境因素对其发生消长的影响作用,与作物物候关系等生物学、生态学问题,以明确害虫种群数量变动规律和防治的有利时期。
3.研究不同防治对象与寄主作物、天敌生物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害虫种群密度与危害损失程度的关系,结合防治成本、作物产值等经济、社会因素,制定科学的经济阈值或防治指标。
4.在对各种防治对象的防治技术研究试验的基础上,按照综合防治的策略原则,协调组建成系统防治措施。
5.方案的实施采取试验、示范、检验、推广的程序,并对其反馈信息加以分析总结再行改进。
二.害虫防治法在长期的害虫防治实践中,人们探索、研究着各种各样的防治方法,经过不断的改进和发展,逐步形成了目前普遍采用的5类基本防治方法:
1.植物检疫 2.农业防治法 3.生物防治法 4.化学防治法 5.物理机械防治法。
这5类防治方法各具优点,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在害虫综合治理中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优化组合,才能取得最佳的效益。
植物检疫植物检疫就是国家以法律手段,制定出一整套的法令规定,由专门机构执行,对应受检疫的植物和植物产品控制其传入和带出以及在国内的传播,是用以防止有害生物传播蔓延的一项根本性措施。有的也称之为“法规防治”(legislativt control)。
植物检疫的依据是建立在某些病原物、害虫和杂草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特点的基础上的。也就是根据这些有害生物的分布的地域性;扩大分布为害地区的可能性;随同农产品,尤其是种子、苗木、栽培材料传播的主要途径和其他人为传带的方式;对寄主植物或其他食料的选择性和嗜食程度;对环境条件的适生性(气候、食料、生境等自然因素)以及自然天敌对其控制作用,在原产地和在传入新区后的变动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和估量后,才能更准确有效的制订法规、实施检疫检验、决定处理办法和采取其他一系列的检疫防治措施。
植物检疫的主要任务:
(1)做好植物及植物产品的进出口或国内地区间调运的检疫检验工作,杜绝危险病、虫、杂草的传播与蔓延;
(2)查清检疫对象的主要分布及危害情况和适生条件,并根据实际情况划定疫区和保护区,同时对疫区采取有效的封锁与消灭措施;
(3)建立无病、虫的种子、苗木基地,供应无病、虫种苗。
植物检疫的主要内容:
(1)防止将危险性病、虫、杂草随同植物及植物产品(如种子、苗木、块茎、植物产品的包装材料等)由国外传入和由国内传出。也就是防止国与国之间危险性病、虫、草的传播蔓延。这称为对外检疫。
(2)当危险性病、虫、杂草已由国外传入或在国内局部地区发生,将其限制、封锁在一定范围内,防止传播蔓延到未发生的地区,并采取措施,力争彻底肃清。这称为对内检疫。
植物检疫对象,是根据国家和地区对保护农业生产的实际需要和病、虫、杂草发生特点而确定的。一般确定检疫对象的原则有:
(1)主要依靠人为的力量而传播的危险性病、虫、杂草。
(2)对农业生产威胁很大,能造成经济上的严重损失,可以通过植物检疫方法,加以消灭和阻止它们的传播蔓延,并彻底肃清。
(3)仅在局部地区发生,分布还不广泛的危险性病、虫、杂草,或分布虽广但还有未发生地区需要加以保护。
疫区就是某种检疫对象发生为害的地区。也叫做某种植物检疫对象的疫区。 保护区就是某种检疫对象还没有发生的地区,必须采取检疫,防止人为地将检疫对象传入这个地区,也叫做防止某种检疫对象传入的保护区。
植物检疫的实施方法:
(1)制定法规: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动植物检疫条例》
1983年,《植物检疫条例》《进出口植物检疫名单》
《农业植物检疫对象和应施检疫的植物,植物产品名单》
(2)确定检疫
(3)检疫检验。一般可分为入境口岸检疫、原产地田间检疫和隔离种植检疫。
(4)检疫处理。多采取严禁入境、退货、就地销毁或改变其他用途等。
植物检疫的对象名单: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危险性昆虫名录 (一类)
1.菜豆象 Acanthoscelides obtectus (Say)
2.墨西哥棉铃象 Anthonomus grandis Boheman
3.地中海实蝇 Ceratitis capitata (Wiedemann)
4.松突圆蚧 Hemiberlesia pitysophila Takagi
5.咖啡果小蠹 Hypothenemus hampei (Ferrari)
6.苹果蠹蛾 Laspeyresia pomonella (L.)
7.马铃薯甲虫 Leptinotarsa decemlineata (Say)
8.棕榈象 Rhynchophorus palmarum (L.)
9.欧洲榆小蠹 Scolytus multistriatus (Marsham)
10.谷斑皮蠹 Trogoderma granarium Everts
农业防治法农业防治法就是根据农业生态系统中害虫(益虫),作物,环境条件三者之间的关系,,结合农作物整个生产过程中一系列耕作栽培管理技术措施,有目的地改变害虫生活条件和环境条件,使之不利于害虫的发生发展,而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或是直接对害虫虫源数量起到经常的抑制作用.
农业防治法的特点:
1.农业防治法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对于控制田间生物群落,控制主要害虫的种群数量,控制作物危险与害虫盛发期的相互关系等均有可能发挥作用.
2.农业防治法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均结合必要的栽培管理技术措施进行,不需要为防治害虫增加额外的人力,物力的负担.
3.农业防治法还可以避免因大量地长期施用化学农药所产生的害虫抗药性,环境污染以及杀伤有益昆虫的不良影响.
4.农业防治法往往比较容易贯彻推行,防治规模也较大.具有相对稳定和持久的特点,这符合综合防治充分发挥自然因子控制作用的策略原则.
农业防治法的局限性:
1.农作制的设计和农业技术的采用首先要服从丰产的要求,有时这些要求会与某些害虫的防治措施会产生矛盾.
2.一地的农作制和农业技术措施,是在当地长期生产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如要加以改变必须全面考虑,因地制宜推行.同时,农业防治的作用表现缓慢,要做好宣传工作,否则不易为群众所接受.
3.农业防治所采用的措施,往往地域发,季节性较强,防治效果也不如化学防治快.因此,在害虫已大量发生为害时,不能及时解决问题.
农业防治法的措施:
1.耕作制度的改进和作用,实行合理的轮作.
2.兴修水利,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改变害虫生活环境条件.
3.整地,施肥等有关措施的运用.
4.播种期,播种密度,播种深度等播种技术的改进.
5.加强田间管理,使其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发育,而不利于害虫的发生发展.
农业防治法对害虫的防治作用:
1.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提高作物的抗虫能力;
2.对食性专一或比较单纯的害虫可恶化其环境条件,抑制其发生数量;
3.由于作物种类的变换及耕作栽培技术的相应鲜花,改变了田间的环境条件,使其不利于某些害虫。
兴修水利,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是改造农田,提高作物产量的根本措施,同时也能改变农作物害虫的生活环境条件。自然生态条件发生重大变化,必然引起生物群落剧烈改变,彻底破坏某些害虫的适生环境,从而抑制害虫的发生发展,甚至达到根治的要求。例如:我国黄河、淮河、海河以及内涝湖泊的治理,大片荒地的开垦,对消灭飞蝗的发生基地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整地的作用是:直接将地面或浅土中的害虫深埋或使其不能出土,或将土中害虫翻出地面使其暴露于不良气候或天敌侵袭之下,也可能直接杀死一部分害虫,间接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调节土壤气候,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促进作物生长健壮,增强抗虫能力,而对害虫的发生为害产生影响。
合理施肥的作用是:改善作物的营养条件,提高作物的抗虫能力;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避开有利于害虫的危险期或加速虫伤部分愈合;改变土壤性状,使土壤中害虫的环境条件恶化;直接杀死害虫.
使作物易受虫害的危险期与害虫发生为害盛期错开,避免或减轻受害。例如麦杆蝇的产卵对小麦生育阶段有限制性,在拔节期尤其是拔节末期着卵最多,到孕穗期着卵减少,在抽穗期则极少着卵。因此,在春麦区适当早播可以减轻受害,而在冬麦区早播者秋季受害较重,原因是迟播的小麦出苗在成虫产卵之后。在南方稻区采取调整播种期、插植期,使水稻易受螟害的生育期与稻螟发生盛期错开,即所谓栽培避螟是防治的有效措施。
加强田间管理可对作物生长发育有利,而对害虫发生发展不利。田园清洁是田间管理的重要一环,对防治害虫常是有效措施之一。田间的枯枝落叶、落果、遗株等各种农作物残余物中,往往潜藏着不少害虫,在冬季又常是某些害虫的越冬场所;田间及附近的杂草常是某些害虫的野生寄主、蜜源植物、越冬场所,也常是某些害虫在作物幼苗出土前和收获后的重要食料来源,因此清除作物的各种残余物,清除杂草,对防治多种害虫具有重要的意义。其它如合理灌溉排水,可以改变田间环境条件和作物生长状况,从而用来防治某些害虫.关于农作物的收获时期、方法、工具及收获后的处理,对害虫防治也有作用。
植物抗虫性的利用及抗虫品种的选育
1.植物抗虫性的概念在农业害虫的防治中,主要是指作物抗虫性。植物抗虫现象是普遍存在的,从生物进化的观点来看,这是一种自然选择的结果,是植物和昆虫之间一相互适应关系的集中表现,是两者在长期的地质历史进程中同步进化和交互形成的。植物抗虫性是一种可遗传的生物学特性。在同种作物的不同品种间,同种害虫的发生为害程度住往不同,这常是由于某些品种具有一定的抗虫性能。由于这种特性,使作物不受害或受害较轻。但是,抗性品种在抗性程度的表现有不同。具有抗性种质的抗性品种是其生物学特性的本质。利用品种抗虫性选育抗虫品种,是害虫防治的一个重要方面.
2.植物抗虫性机制类型植物抗虫性可分为三类:(1)不选择性;(2)抗生性;(3)耐害性。
害虫的寄主选择性(或寄主对害虫的排趋性),表现在只以某些种或品种作为牺居、产卵及取食的场所。这种寄主选择性常受到植物的生物化学、形态解剖性状或由于植物生长特性所形成的小生态条件等方面的影响所致。
植物对害虫的抗生性。在这类植物或植物品种上,害虫虽能选择取食,但对其生长发育速度和状况、存活率、寿命、繁殖率均会产生不良影响。
植物的耐害性。有些植物种成品种虽然也遭受害虫的寄生取食,害虫也能生长发育,但这些种或品种的植物具有很强的增殖或补偿能力,因此可以忍受虫害而不影响或不显著影响产量。
3.植物抗虫性遗传基础根据植物或植物品种抗虫性的控制基因多少,可将抗虫性分为单基因抗性、少基因抗性或多基因抗性。一般来说单对基因控制的抗虫性状进行杂交育种易于获得成功。单基因抗性也称主效基因抗性,即由一个位点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多基因抗性的遗传比较复杂,受各个位点上的多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对基因的理论对抗虫性来说,即寄主植物一方有抗虫基因,害虫一方也有致害基因。抗性的植物品种只有与害虫相应的基因位点上有一个无致害基因,品种的抗性才能表现,相反,如害虫有一个强致害基因,则植物的抗性基因无效而表现感虫,专化抗性又称垂直抗性,一般由单基因所控制,非专化抗性又称水平抗性。
4.抗虫品种的选育过去在作物良种选育工作中对抗虫性的要求考虑很少,一方 面片面地认为害虫问题主要靠打药就可以解决,另一方面则是片面地追求免疫或绝对的抗虫品种,显然这些看法是不对的。应该指出,大量实践证明,良种选育工作不将抗虫性的要求加以考虑,往往影响良种的生产价值;而实际情况高产、优质、抗虫、抗病等优良性状,完全有可能综合到一个良种上去。决定品种抗虫的问题,作物本身是内因,而害虫的生物学特性和有关外界环境条件是外因。因此,选育抗虫良种的工作,必须从改变品种的特性着手。
生物防治法生物防治法,是利用生物有机体或它的代谢产物来控制有害动植物种群,使其不能造成损失的方法。
1.利用天敌昆虫防治
(1)天敌昆虫的保护和利用
①直接保护
②应用农业技术措施进行保护:这主要是通过改变田间小气候,据供天敌昆虫的补充寄主,保证天敌昆虫有足够的营养食料,减低死亡率,提高寄生率,增加田间天敌昆虫数量。
③合理施用农药:合理施用农药主要目的是避免化学药剂对天敌昆虫的杀伤作用。具体办法可采取选用对天敌影响较小的药剂,尽量少用毒性强、残效长、杀虫范围广的广谱性农药;选择对害虫最为有效而对天敌最为安全的时期施药;选择适当的药剂浓度,使之不能杀伤天敌而对害虫则足以致死;改进施药方法等。
(2)天敌昆虫的繁殖与释放用人工的方法,大量繁殖与释放天敌昆虫,以弥补自然界中天敌数量的不足,促使在害虫尚未大量发生为害之前,就受到天敌的抑制作用。天敌昆虫的繁殖与释放,最重要的就是以期获得有效灭敌昆虫能在当地建立种群,这样才能达到对害虫的持续的控制效能。人工繁殖和释放天敌昆虫,需要考虑多方面的问题。其中最关键的是适宜寄主的选择,(亦即转换寄主的选择)以及释放时期、方法和数量;释放前的保存方法;繁殖饲养防止生活力退化;饲养方法经济简便等问题。
(3)天敌昆虫引进和移殖引进大敌昆虫应当首先做好深入调查研究工作,主要是:①确定要防治害虫的原产地,尽量在原产地寻找有效天敌;②在要防治的害虫对象发生数量少的地区搜集有效天敌;③充分了解引进天敌在原产地或轻发生地的气候、生态等情况。需要注意的是从国外常规地引入天敌昆虫常存在一种潜在的危险,即易于将危险性病虫及其它寄生昆虫等同时带入,因此应相应地加强植物检疫工作。引进的天敌昆虫,应选繁殖力强、繁殖速度快、生活周期短、性比大、适应能力强,寻找寄主的活动能力大,并和害虫的生活习性比较相近。
2.利用病原微生物防治利用病原微生物防治害虫,早在19世纪末叶即已开始,但直至近20年来由于药剂防治所带来的问题日趋严重以及俄使昆虫致病的病原物相继被发现,才被引起了广泛的注意,发展较快。
(1)真菌用于生物防治上最广泛的有白僵菌、绿僵菌、虫霉、赤座霉和蜡蚧轮枝菌。其中白僵菌引起的病害占21%,寄主范围广,致病力和适应性较强,寄主昆虫有200多种。
白僵菌剂中的孢子与虫体接触后,在适宜条件下孢子萌发,并同时分泌一种几丁质酶和蛋白质毒素(接触毒素),溶解昆虫表皮。这时,发芽管即侵入虫体内,并渐渐伸长为营养菌丝,在体内形成大量的菌丝体,直接吸收昆虫体液养分,损坏其运动机能。由菌丝产生的圆球形抱子和菌丝在血液里,访格昆虫的血液循环作用,同时病菌的代谢物如草酸钙盐类在虫体血液中积聚很多,致使血液的酸度下降,随着病菌的大量繁殖,引起体液理化性质的变化,至新陈代谢机能紊乱而死亡。最后,圆球形拘于发芽伸长形成菌丝,大量夺取水分至使虫尸硬化,而长出虫体外的菌丝又可继续繁殖传播。菌剂除接触侵入外,也可随食物进入害虫虫体。
(2)细菌致病的细菌种类很多,其中以芽孢杆菌、无芽孢杆菌、球杆菌研究最多。芽孢杆菌能产生芽孢抵抗不良环境,并且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能形成具有蛋白质毒素的伴孢晶体,对多种昆虫,尤其是对鳞翅目昆虫有很强的毒杀作用。目前国内可用来防治菜青虫、玉米螟、三化螟、松毛虫、稻纵卷叶螟、稻苞虫及一些林业害虫。有苏芸金杆菌、青虫菌、松毛虫杆菌及与青虫菌同一变种的杀螟杆菌均属芽孢杆菌一类。此外在国外普遍应用的细菌杀虫剂,除苏芸金杆菌、青虫菌外,尚有日本金龟子流乳病菌(包括日本金龟子芽孢杆菌和慢死芽孢杆菌两种)。对棉铃虫效果极好的HD-1亦属苏芸金杆菌。这类杀虫细菌的使用效果,首先与选用的菌种有关。往往由于品种不同,对不同防治对象的效果差异很大。除品种外,使用条件会影响其效果,此外,温度也有影响,一般以20摄氏度以上效果较好,细菌生长最快和昆虫代谢率最高的温度就是致病力最强的温度。菌剂中加入0.1%的洗衣粉含有增效作用。与低浓度农药混用也始提高效果。喷施时应掌握害虫盛孵期或取食期。
(3)病毒病毒的特异性强,对寄主有专一性。寄生昆虫的病毒一般不感染人类、高等动物、高等植物,使用时比较安全。病毒侵入昆虫的途径主要是通过口器。核多角体病毒为昆虫碱性胃液析出的病毒粒子,在昆虫的体壁、脂肪体、血液中的细胞核里增殖后,离开感染细胞,再侵入健康细胞,使昆虫死亡。病毒制剂的方法过去主要是用自然采集的昆虫培养,所以限制了它的发展,近年来随人工饲料研究的进展,使用人工饲料大量饲养昆虫成了可能,这样可以利用接种来获得病原病毒。我国除发现粘虫校多角体病毒外,还发现棉铃虫核多角体病毒,且已研制成功在生产上应用。
(4)其他微生物微孢子由国外研究较多,已知与昆虫有关的有100多种,可寄生于鳞翅目、鞘翅目等12个目的昆虫,在防治蝗虫中近年来已开展了应用试验。能使昆虫致病的立克次体主要是微立克次体属的一些种,寄生于双翅目、鞘翅目和鳞翅目的一些种类。昆虫病原线虫是有效天敌类群之一,现已发现有3,000种以上的昆虫有线虫寄生,可导致发育不良和生殖力减退以至滞育和死亡。其中最主要的是索线虫类、球线虫类和新线虫类。
3.利用其他有益动物防治节肢动物门的蛛形纲中的蜘蛛目及蜱螨目,其中一些种类对害虫的控制作用,已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水稻、棉田和果园中有不少种类对一些主要害虫的种群数量发展有着明显的抑制效果。
4.利用不育性防治
(1)利用害虫不育性防治害虫的原理。
害虫的不育性防治就是利用多种的特异方法,破坏昆虫的生殖腺的生理功能,或是利用昆虫遗传成分的改变,使雄性不产生精子,雌性不排卵,或受精卵不能正常发育。将这些大量不育个体,释放到自然种群中去交配造成后代不育。在一定的世代重复中连续这种做法,达到使害虫的种群数量一再减少,甚至最后导致消灭的目的。
(2)不育的方法。
①辐射不育。 利用放射能照射破坏昆虫的生殖腺造成不育个体。
②化学不育。 利用化学药剂处理昆虫使之不育,因此凡是能使昆虫不育的化学药剂均称之万化学不育剂。
③遗传不育。 对昆虫个体的基因成分采取人为的影响使其改变,以至它们所产生的后代生殖力减退或遗传上不育,即称之为遗传防治。
5.昆虫激素的利用根据激素的分泌及作用过程可分为内激素和外激素两大类。在害虫防治工作中研究和应用较多的是外激素中的性外激素,也称为性信息激素。应用性外激素防治害虫,主要是采取直接诱杀和干扰交配两种方式。诱捕法,即在一定区域内使用足够数量的诱捕器。 并使诱得的雄由数比雌虫多,而造成田间雌虫保待不孕状态从而降低下一代虫口数量。干扰交配即迷向法。它的依据是在田间释放大量性外激素破坏雌雄虫之间的正常信息联系,使雄虫失去对寻找雌虫的定向能力,而不能进行交配。迷向法的效果主要受单位面积内性外激素量多少的影响。
化学防治法
(1)化学防治法就是利用化学农药的生物活性来防治害虫,也称为药剂防治。化学不育剂、昆虫激素及其类似化合物以及性诱剂等,也有将之归入化学防治范畴内的。
(2)3R问题,Resistance(抗药性),Resurgence(再猖獗),Residue(残留)
(3)制定科学的经济阈值是综合防治中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指导化学防治至关重要的问题。
(4)植物源农药。
物理机械防治法
1.直接捕杀。根据害虫的栖息地位或活动习性,可直接用人工或用简单器械捕杀。
2.诱集或诱杀。主要是利用害虫的某种趋性或其他特性如潜藏、产卵、越冬等对环境条件的要求,采取适当的方法诱集或诱杀。
3.阻隔分离。掌握害虫的活动规律,设置适当的障碍物,阻止害虫侵入为害,或直接消灭。
4.温湿度的利用。不同种害虫对温湿度有一定的要求,有其适宜的温区范围,高于或低于适宜温区的温度,必然影响害虫的正常生理代谢,从而影响其生长发育、繁殖与为害,甚至于它的存活率。
5.其他新技术的应用。
(1)趋光性的利用
(2)其它趋性和习性的利用水稻害虫概述:水稻生产及其害虫一、水稻的生产
1,水稻生产简况在中国,水稻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其种植面积居于首位。在广东省平均每年的种植面积达到 3,000,000 公顷,每造平均产量达 6000-7000 公斤/公顷,一般每年种植两造。
2,中国主要稻区中国水稻种植区域水稻生产区栽培系统栽培面积(1000公顷)
川西平原稻--麦884
江淮平原稻--麦2333
太湖稻区麦--稻--稻1380
江汉平原稻--稻水稻1687
洞庭湖稻区稻--稻--(麦)
稻--稻--(豆)630
珠江三角洲稻--稻--(菜)
或(绿肥作物)600
3,水稻生长阶段
(1) 秧苗期 秧苗期是指种子萌发第一片叶到第一次分蘖开始。
(2) 分蘖期 分蘖期指第一次分蘖开始到分蘖达到最多时为止。
(3) 圆杆期 圆杆期指分蘖末期到孕穗期初期。
(4) 幼穗分化期
(5) 孕穗期 稻穗发育并伸出旗叶鞘,小穗开始发育。生育期末稻穗长大,旗叶鞘膨大。
(7) 灌浆期 灌浆期指谷粒充满白色浆液,可用手指挤出。旗叶绿色并直立。
(8) 乳熟期 乳熟期指谷粒中乳状液变稠且变硬。谷粒变黄,稻田一片金黄。
(9)黄熟期 谷粒成熟、坚硬且黄色。顶叶干燥且稻穗弯向地面。
水稻总的生长时期水稻的九个生长阶段又可以概括为三个主要阶段。
(1) 营养生长期——从萌芽到灌浆初期。
(2) 生殖生长期-——从灌浆开始到扬花期。
(3) 成熟期-——从扬花到成熟。
二、水稻害虫在中国水稻 上发生的害虫有385种,其中仅40种造成重要的经济危害,20种是华南稻区的主要害虫。
根据口器类型可将大部分水稻害虫分成两类,咀嚼式口器害虫和刺吸式口器害虫。(1) 咀嚼式口器害虫的为害在植株上可造成缺刻、孔洞、组织破碎。(2)刺吸式口器害虫刺吸植物组织并且吸取植物汁液。 被害植物萎蔫、失绿。有些刺吸式害虫如叶蝉、飞虱还传播病毒病。
水稻害虫还可按为害部位进行划分:食叶类,蛀茎类,食根类等。水稻害虫从水稻苗期至成熟期均有发生。
1,水稻主要害虫英文名中文名拉丁学名
Yellow stem borer三化螟Scirpophaga incertulas (Walker)
Striped stem borer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 (Walker)
Dark-headed stem borer台湾稻螟Chilo auricillius (Dudgeon)
Pink borer大螟Sesamia inferens (Walker)
Rice leaf folder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uenee
Rice brown planthopper褐稻虱Nilaparvata lugens (Stal)
Rice whiteback planthopper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eifera (Horvath)
Army worm粘虫Mythimna separata (Walker)
Rice gall midge稻瘿蚊Orseolia oryzae (Wood-Mason)
2,水稻次要害虫英文名中文名拉丁学名
Rice leafhopper黑尾叶蝉Nephotettix cincticeps (Uhler)
Rice white-winged leafhopper白翅叶蝉Erythroneura subrufa (Mots.)
Zigzag leafhopper电光叶蝉Deltocephalus dorsalis Mots.
Rice thrips稻蓟马Thrips oryzae (Williams)
Rice skipper直纹稻弄蝶Pamara guttata (Bremer et Grey)
Rice green horned caterpillar稻眼蝶Mycalesis gotama (Moore)
Rice green semilooper稻螟蛉Naranga aenesc
Rice grasshopper稻蝗Oxya chinensis (Thunberg)
Rice green stink bug稻绿蝽Nezera viridula (Linnaeus)
Rice black bug稻黑蝽Sootinophara larida (Burmeister)
Rice hispa铁甲虫Didadispa armigera (Oliver)
Rice root weevil稻根叶甲Donacia provosti Fairmaire
Rice weevils稻象虫Echinocnemus squameus Billberg
Rice water weevil稻水象甲Lissorhoptrus oryzophilus Kuschel
3,水稻主要害虫的分布
水稻生产区主要害虫川西平原二化螟 粘虫 三化螟 稻飞虱江淮平原二化螟 粘虫 大螟 三化螟 稻飞虱 稻纵卷叶螟太湖稻区二化螟 稻飞虱 三化螟 稻纵卷叶螟江汉平原二化螟 稻飞虱 三化螟 稻纵卷叶螟洞庭湖稻区二化螟 稻飞虱 稻蝗 三化螟 稻纵卷叶螟珠江三角洲稻纵卷叶螟 稻飞虱 三化螟 稻瘿蚊水稻螟虫概述
1,华南地区螟虫种类水稻螟虫是水稻上的重要害虫,在水稻各生长期均有发生。所有常见的螟虫类除大螟为鳞翅目夜蛾科(Noctuidae)外,其它均为螟蛾科(Pyralidae)。水稻螟虫为世界性害虫,但在亚洲内为害尤其严重,在华南地区分布最广且为害最重的主要有4种。
华南地区的四种螟虫:
三化螟 Scirpophugu incertulas (Walker)
二化螟 Chilo suppressalis (Walker)
台湾稻螟 Chilo auricilia (Dudgeon)
大螟 Sesamia inferens (Walker)
四种螟虫的形态特征详见实验指导(实验一 水稻螟虫类)
2,水稻螟虫的发生与为害
水稻上不同种类螟虫的生活周期、生活习性、防治方法及对作物的危害是相似的。它们为害水稻造成“枯心”、“白穗”。
水稻螟虫的幼虫蛀入茎杆并取食茎杆的内层。 如果在幼苗期为害,被害的茎杆叶片变黄。这种为害状称为“枯心”。如果危害发生在幼穗形成之后,则孕穗变白,形成瘪穗。受危害的孕穗被称为“白穗”。 这种危害导致植株长势变弱,饱满率下降。
3,螟虫的生物学在不同的地区,水稻螟虫是多化性的,不同地区每年的发生代数不同,发生代数受环境条件制约。
成虫成虫白天静止,藏在水稻稻株和田边杂草间。成虫夜间活动,飞到稻田产卵。多数螟虫晚上产卵,平均每雌产卵200-300粒,成虫寿命为4天。大多数螟虫的成虫为夜出性,具有趋光性,尤其对紫外光趋性更强。光诱蛾被用来研究其种群动态。
卵卵块产于稻叶或叶鞘上。 一般每个卵块含50-80粒卵。 卵的形状,卵块的外观及位置是不同种的特征。
幼虫刚孵化的幼虫经常吐丝下垂扩散至其它植株上,然后取食叶片和叶鞘。
中龄幼虫在蛀入茎杆之前取食叶鞘和分蘖。 老熟幼虫在茎杆中,条件不适时钻到土表以下越冬。
蛹幼虫在近地面或土表下几厘米的茎杆中化蛹。水稻螟虫通常在茎杆、稻草及稻桩上化蛹。
三化螟:分布与为害
1,分布三化螟主要分布东南亚及日本南部,国内主要分布长江流域及其以南主要稻区,整个水稻生长期都受其危害。
水稻螟虫中危害最大的是二化螟和三化螟。三化螟是我国南方稻区的大害虫。
图中蓝色线为三化螟分布北限。三化螟的分布西限为:四川的岷江、大渡河、雅砻江、金沙江、云南的怒江、整个河谷地区及泸水以南的中缅边界。 东至沿海,南到海南都有发生。
二化螟在我国分布很广,在我国除少数地区尚未发现二化螟为害外,南北稻区都有分布。
二化螟分布北限为黑龙江的克山县,陕西的关中平原,新疆的阜康、米泉、昌吉、呼图壁。马纳斯等县稻区。
全国的稻区在1956年以前以二化螟为主,水稻改制后三化螟上升为主要害虫。80年代初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调整了水稻种植制度,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长江流域三化螟为害下降,二化螟又成为主要害虫。
2,为害
成虫特性:
不取食,故产卵量与幼虫营养有关。产卵有明显的选择性,趋浓绿茂密田块。具趋光性,雌雄有所不同,可利用在测报上。
幼虫为害特点:
1,取食叶鞘幼嫩而白色的组织,穗苞内的花粉和柱头、茎杆内壁、基本上不吃有叶绿素部分。
2,蛀入后大量取食之前,咬成“断环”,(幼虫在断环上方取食),水分养分不能流通,几天内出现为害状青枯或白穗。
3,转株为害(1-3次),2龄末开始,3龄最盛。
有利为害的水稻生育期:
水稻分蘖期,水稻孕穗期不利为害的水稻生育期:
秧苗期 回青期 幼穗分化,圆秆期 抽穗期 成熟期三化螟:形态特征
1.成虫三化螟的雄虫及雌虫可以通过外部特征来区分。它们经常被误认为两种物种。
雄虫小于雌虫,其前翅灰褐色,满布褐色鳞片。在中室下角有一个不明显的黑斑,以顶角有 1条褐色斜纹走向后缘。外缘有一列7-9个小黑点。后翅白色。
雌虫中等大小,前翅黄白色,近外缘黄以较浓,中室下角有一个极明显的黑斑,此外,别无斑纹。后翅灰白色。
2,卵雌虫产卵呈卵块,几十粒到一百多粒,卵积集在一起,呈长椭圆形,上面盖有褐色鳞片,卵块多产于稻叶上。
3,幼虫老熟幼虫体长为25-30毫米。幼虫体无斑点和斑纹,约从3龄开始,背方背血管清晰可见,幼虫腹足退化,趾钩单序,排列呈横向的扁椭圆形。
幼虫共5龄。在食料适宜,多数只有 4龄。食料不适,龄期增加。
当环境条件不适时,幼虫进入越冬期。
龄别体长 (mm)腹足趾钩数目头色其它特征
11.2-39- 10黑褐前胸背板黑褐色,腹部灰黑色,第—节白色,
23.5-612-16黄褐前胸背板黄褐色.与中胸之间有 1对纺锤形隐纹(死虫看不清楚),
36--816--22黄褐前胸背板淡褐色.后缘左右各有 1/2圆弧形砸紧靠—起,呈半圆形,背血管清晰可见;
46.5-12.121-27黄祸前胸背板后缘有一对新月形褐斑,靠中线排列,
514-2429-32黄褐前胸背板后绿的新月形斑深褐色,腹足趾钩环的纵横径均为 4龄的1.5倍?
三化螟各级蛹特征级别特 征
1体淡黄至黄绿色.复眼无色透明至 1/ 2有淡褐色,
2体色同上,复眼全部淡褐色,
3体淡黄暗色,复跟深褐色,
4体色同 3级,复眼黑色,
5头,胸和翅基部分交谈褐色.复眼银灰色,隐约可见翅点,
6体黄褐色,复眼灰黑并复盖金黄色蓝膜,黑色翅点明显,
7体披灰黄色鳞粉,翅点明显,复眼披赤金色薄膜,
5,寄主作物
幼虫仅为害水稻及野生稻。
6,鉴别特征卵块产于稻叶上,长椭圆形,上面盖有鳞片。
一个稻杆只有一个幼虫为害。幼虫在其取食生长过程中,常离开原来 的为害株,转移到新株,一般转移1-3次,从二龄末期至老熟幼虫都能转株,以3龄最盛。最后为害后,造成水稻枯心及枯孕穗。
老熟幼虫在稻桩内越冬。
蛹经常在水稻基部,而且一般在土表以下位置。
三化螟:生活史和习性
1,越冬
(1)秋季以老熟幼虫在禾头滞育越冬。越冬虫龄含水量低,脂肪量增加,体色多为绿色。越冬幼虫常选择粗壮的主穗茎(不易枯死),不取食和转移。
(2) 导致滞育的主要因子是短光周期,抑制化蛹,诱发滞育。(滞育和休眠区别)
(3)临界光周期:
13小时45分(南京32 °N)
13小时20分(广东始兴25°N)
13小时18分(广州23°N)
(4) 感应虫期为3龄幼虫。
(5) 在广东中部,如广州地区,三化螟年发生4-5代,末代为局部世代。
2,发生世代从南到北,从平地到高原,逐渐减少,在中国有2-7个世代。
在不同的地区,三化螟发生的世代不同。例如,在广州,一年发生4-5代。
三化螟的世代云南及四川2―3 代广州4―5 代海南6―7代第一代,为害第一造的秧苗;
第二代,为害第一造;
第三代,为害第二造的秧苗;
第四代,为害第二造水稻。
水稻三化螟的种群动态受稻田的多种生态因子如气候因子、农业措施、水稻品种以及自然天敌等因子的影响。
温度及湿度:
三化螟的发育起点温度是16℃。在早春,如果温度低于16 ℃,越冬幼虫不能发育到化蛹。如果遇寒冬和连续降雨,则三化螟的为害将大为减轻。
(1)气候对发生世代数和发生时期的影响秋季幼虫滞育并不是<16℃气温造成,此时气温仍>16℃。但幼虫进入滞育后,15℃以上的有效积温对促进滞育解除有作用。温度影响发化螟:发生与环境的关系生期,作用最明显在早春,此时气温回升到16℃的日期越早,三化螟的化蛹和羽化也早,故自南向北三化螟越冬代蛾始见期逐渐延迟。
(2)气候对发生量的影响:
温湿度可显著影响三化螟越冬有效虫源基数。过冷却点由1月中旬的-15.04~-5.3℃,死亡率上升,因体内代谢旺盛,脂肪大量消耗,耗氧量增大,这与气温回升有关。
春季雨量对发生量影响极显著,可能主要是湿度大时有利于病菌的滋发和侵染,降低了三化螟的抵抗力,但温湿度的作用是综合性的,一般春季温暖干燥,越冬螟虫发生早,数量增多,若你温多雨,则相反,“倒春寒”对发生很不利。
在广东的经验公式(尹汝湛):
温湿度系数(R)=1-2月份的降雨量
1-2月份的平均温度若R>6,发生轻若R=4~6,发生中等若R<4,发生重
(3)食料条件主要是水稻的生育期和栽培状况影响。
吸引产卵的能力 侵入时间和侵入率 蚁螟在各生育期侵入率:
分蘖期:5.2%(危险生育期)
圆杆期:7.5%
孕穗期:40~50%(危险生育期)
乳熟期:2%
存活率
幼虫发育速度
繁殖能力水稻不同生育期受害造成的损失生育期为害结果产量影响秧苗期形成枯心,减少茎数+
分蘖期枯心,减少有效茎数++
拔节至孕穗枯心,枯孕穗,减少有效茎数+++
孕穗末期至乳熟白穗,减少穗数+++
乳熟后期至黄熟半白穗或粒穗++
三化螟能否能灾的主要因素:
虫源的多少 发生期与水稻危险是否相吻合 品种抗虫性差(杂交抗性差)
(3)栽培制度 在栽培上如何调节播种期,错开发生期与水稻生长的危险期。
混栽程度高,虫害严重(广东中造的教训)。
(4)天敌作用 (参考讲义)
三化螟的自然种群生命表
虫龄
致死因子存活率
1989.3 ― 7
秧苗期分蘖早期分蘖晚期孕穗期抽穗期 *
卵寄生0.9820.9820.9330.9330.933
不孵0.9690.9690.9480.9480.948
幼虫L 1进入稻株前死亡0.1950.4220.2910.4040.260
L 2转株死亡0.7600.7380.7170.8900.790
寄生0.9821.0000.9900.9710.951
L 3转株死亡0.9920.9990.9870.9730.982
寄生0.9640.9750.9750.9880.957
≥ L 4转株死亡0.8410.9020.9810.9990.957
寄生0.8820.9420.9020.9610.985
蛹捕食及其它0.9330.9620.9730.9720.955
寄生0.9380.9600.8640.9780.957
成虫P ♀0.5340.5340.4790.4790.479
P F0.8130.8130.9610.9610.961
种群趋势指数7.4819.6312.0625.0213.51
三化螟:防治方法对于三化螟的防治以下措施综合利用是非常必要的:
1.采用抗性品种不同品种对不同螟虫的抗性存在差异。许多改良品种对水稻螟虫具有中抗性能。例如IRRI系例,IR 20,IR 26,IR 28,IR 30,IR 32,IR 36,在广东抗性品种有小青。
2.栽培防治措施
(1)春天浸田是一种有效的防治三化螟的方法。
(2)适时播种及移栽也是一种重要的栽培防治措施。
(3)种植早熟的抗性品种。在早熟品种中,三化螟世代数较少,而且种群的数量更低且危害较轻。
(4)及时翻耕灭茬,对多数地区的螟虫防治是非常重要的。
(5)割稻要低,使稻株内的螟虫幼虫随稻草一起带走,可降低虫源基数。
(6)燃烧或晒干稻草以除去螟虫幼虫。
(7)使用化学肥料时,应避免过施氮肥。
(8)在移栽前,把秧苗上的螟卵除去。
3.生物防治措施卵期寄生蜂有:赤眼蜂、姬蜂和茧蜂。
经济阈值(ET)
(1) 控制枯心,在分蘖期为 1500 卵块/公顷
(2) 控制白穗,在抽穗期为750 卵块/公顷
4.化学防治措施用药时期治枯心苗和枯鞘一般在卵孵化前1-2天用药1次,大发生年份,在孵化高峰前3天用药1次,7-10天后再用药一次。
治白穗:在孵化盛期内掌握水稻破口期,5-10%的水稻破口露穗时,用药防治。
水稻抽穗后,三化螟一般不易侵入为害,但如稻穗尚未抽齐,又遇上盛孵期,要防治一次。
有效的化学杀虫剂
25%杀虫双水剂,每亩200克。--分蘖期防治二化螟,每亩100克。
50%杀螟硫磷(杀螟松)乳油,每亩100克,分蘖期防治二化螟,每亩50克。
50%杀螟丹(巴丹)可溶性粉100克,--分蘖期防治二化螟,每亩50克。
90%乐果乳油100~150克。
90%晶体敌百虫150克。--分蘖期防治二化螟,每亩100克。
施药方法
喷雾,亩药量加水50~75 升。
泼浇,亩药量加水 300~900升(防治白穗,稻田后期田中无水时,水量加倍 )。
撒毒土,亩药量拌半干湿泥粉20公斤(防治枯心苗效果好,防治白穗一般不采用)。
超低容量喷雾器喷雾:省工、省药、效果好。
为了防止秧田虫源带到本田,可用90%晶休敌百虫1000倍液,拔秧后浸秧5~10分钟,然后栽秧,或在拔秧前1~2天,亩用40%乐果乳油150克,兑水喷雾。此时施用农药,田中宜保持浅水,田中无水时,宜加用水量,不宜采用撤毒土。
台湾稻螟:形态特征台湾稻螟 Chilo auricilius Dudgeon
成虫
雄蛾体长6.5-8.5mm,翅展18-23mm,触角略呈锯齿状。前翅黄褐色,布有暗褐色点,中央具隆起的有金属光泽的4个深褐色斑块,外缘具小黑点7个。后翅浅黄褐色,缘毛白色。
雌蛾体长9.2-11.8mm,翅展23-28mm,触角丝状。前翅色与雄蛾相近,斑纹较雄蛾色浅但粗大,后翅雌雄相似。
卵
扁椭圆形,白色至灰黄色,卵块成行排列,1-3行呈鱼鳞状。
幼虫
末龄幼虫体长16-25mm,头部暗红色至黑褐色,体浅黄白色,背面具褐色纵线5条,最外侧纵线从气门上方通过。台湾稻螟幼虫5-7龄。幼虫腹足趾钩双序全环,外方趾钩稍短,但与内方同密。
蛹
长9-15mm;纺锤形,褐色,与二化螟相近,但额中央凹下,两侧呈角状突出,5-7腹节背面近前缘处各具1横列齿状小突起。背面有5条褐色纵线。
台湾稻螟:生物学特性
1,成虫
昼伏夜出,有趋光性,怕高温干燥,喜阴凉潮湿环境。喜欢在粗秆、宽叶、浓绿的稻株上产卵。在秧苗及分蘖期,卵多产于叶片表面,在孕穗期多产于叶片背面,在灌浆至黄熟,卵多产于无效分蘖的叶片上。每雌蛾可产卵4~6块,总卵数达100~200粒。
2,幼虫
初孵幼虫吐丝借风飘散,先集中为害叶鞘组织,再蛀入心叶和茎秆,造成枯鞘、枯心、白穗和虫伤株。幼虫喜湿润环境,被害株在被害处虽极潮湿甚至腐烂,但幼虫却喜藏身其中。
幼虫有群聚性,初孵幼虫在一稻株上常有数头至数十头,以后才分散。一条幼虫一生可为害3~4株水稻。
在叶鞘内为害的幼虫老熟后爬至最外层叶鞘内吐丝结茧化蛹,已钻入稻茎的幼虫则迁至稻株近水面6-10cm处,把稻茎的内壁咬一环状羽化孔,仅留十层薄膜,然后化蛹在茎内,成虫羽化后破膜而出。
台湾稻螟:发生消长规律台湾稻螟在广州附近每年发生4~5个世代,世代重叠,以老熟幼虫在稻秆和稻桩内越冬,尤其在低湿稻田和有冬作物覆盖稻田的稻桩,越冬幼虫密度最大,而冬作小麦及蔗苗内亦有幼虫越冬。
越冬幼虫翌年1月下旬化蛹,2月中旬已有个别成虫羽化,3月中大量羽化。
各代成虫发生期:越冬代3~4月;第1代5月下旬至6月中旬;第2代6月下旬至8月中旬;第3代8月下旬至10月上旬;第4代高峰在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其中以6月上中旬的第2代幼虫数量较多,为害较重,该代的成虫发生数量也最多。第4代幼虫在晚稻本田又发生较多。在广州,台湾稻螟以第4代幼虫的一部分及第5代幼虫越冬。
台湾稻螟:防治策略与技术
1,消灭越冬虫源
①台湾稻螟为害严重的田块,稻草内有大量越冬幼虫,必须在未进入发蛾期以前处理完有虫稻草。
②捡拾虫害严重田块冬作地上露地的稻桩集中销毁。
③早春掌握在越冬幼虫化蛹高峰时灌水浸田3~4天,可大量杀蛹。
④台湾稻螟为害严重的地区,早稻收割时在茎秆内会有大量幼虫和蛹,应将割下的稻株立即挑出稻田,并及时脱粒,将脱粒后的稻草放在烈日下曝晒,既可避免幼虫爬到邻近稻田为害,又可杀死幼虫和蛹,减少晚稻的虫源。
2,诱杀成虫
根据测报,在螟蛾盛发阶段,采用黑光灯诱蛾效果更好。
3,人工捕蛾、摘卵
在秧田采用捕蛾采卵,可以减轻螟害。
4,药剂防治
根据预测预报,在蚁螟盛孵期施药。每亩用18%杀虫双250~300毫升、40%乐果200~ 250毫升、50%杀螟硫磷75~100毫升、90%巴丹可湿性粉100克或30%乙酰甲胺磷乳油150~250毫升,兑水喷雾或撒毒土,施药后保持3~5厘米浅水层5~7天。也可在防治秧田或本田三化螟危害的同时,兼治台湾稻螟。
根据预测预报,在蚁螟盛孵期施药。每亩用18%杀虫双250~300毫升、40%乐果200~ 250毫升、50%杀螟硫磷75~100毫升、90%巴丹可湿性粉100克或30%乙酰甲胺磷乳油150~250毫升,兑水喷雾或撒毒土,施药后保持3~5厘米浅水层5~7天。也可在防治秧田或本田三化螟危害的同时,兼治台湾稻螟。
大螟:形态特征大螟 Sesamia inferens (Walker)
1,成虫
雌蛾体长15mm,翅展约30mm,头部、胸部浅黄褐色,腹部浅黄色至灰白色;触角丝状,前翅近长方形,浅灰褐色,中间具小黑点4个排成四角形。雄蛾体长约12mm,翅展27mm,触角栉齿状。
2,卵扁圆形,初白色后变灰黄色,表面具细纵纹和横线,聚生或散生,常排成2-3行。
3,幼虫末龄幼虫体长约30mm,粗4头红褐色至暗褐色,共5-7龄。
4,蛹长13-18mm,粗壮,红褐色,腹部具灰白色粉状物,臀棘有3根钩棘。
大螟:为害特点幼虫蛀入稻茎为害,也可造成枯梢、枯心苗、枯孕穗、白穗及虫伤株。大螟为害的孔较大,有大量虫粪排出茎外。大螟为害造成的枯心苗,蛀孔大、虫粪多,且大部分不在稻茎内,多夹在叶鞘和茎秆之间,受害稻茎的叶片、叶鞘部都变为黄色。大螟造成的枯心苗田边较多,田中间较少,别于二化螟、三化螟为害造成的枯心苗。
大螟:生物学特性及发生规律成虫飞翔力弱,常栖息在株间,每雌可产卵240粒,卵历期一代为12天,2、3代5-6天;幼虫期一代约30天,二代28天,三代32天;蛹期10-l5天。
越冬代成虫把卵产在春玉米或田边看麦娘、李氏禾等杂草叶鞘内侧,幼虫孵化后再转移到邻近边行水稻上蛀入叶鞘内取食,蛀入处可见红褐色锈斑块。3龄前常十几头群集在一起,把叶鞘内层吃光,后钻进心部造成枯心。
3龄后分散,为害田边2-3墩稻苗,蛀孔距水面10-30cm,老熟时化蛹在叶鞘处。云、贵高原年发生2-3代,江苏、浙江3-4代,江西、湖南、湖北、四川年生4代,福建、广西及云南开远4-5代,广东南部、台湾6-8代。在温带以幼虫在茭白、水稻等作物茎秆或根茬内越冬,翌春老熟幼虫在气温高于10℃时开始化蛹,15℃时羽化。
苏南越冬代发生在4月中旬至6月上旬,第1代6月下旬至7月下旬,二代7月下旬至10月中旬;宁波一带越冬代在4月上旬至5月下旬发生,第1代6月中旬至7月下旬,二代8月上旬至下旬,三代9月中旬至10月中旬;长沙、武汉越冬代发生在4月上旬至5月中旬。
江浙一带第一代幼虫于5月中下旬盛发,主要为害茭白,7月中下旬第二代幼虫期和8月下旬第三代幼虫主要为害水稻,对茭白为害轻。茭白与水稻插花种植地区,该虫在两寄主间转移为害受害重。浙北、苏南单季稻茭白区,越冬代羽化后尚未栽植水稻,则集中为害茭白,尤其是田边受害重。
大螟:防治策略与技术
(1)对第一代进行测报,通过查上一代化蛹进度,预测成虫发生高峰期和第一代幼虫孵化高峰期,报出防治适期。
(2)有茭白的地区冬季或早春齐泥割除茭白残株,铲除田边杂草,消灭越冬螟虫。
(3)根据大螟趋性,早栽早发的早稻、杂交稻、以及大螟产卵期正处在孕穗至抽穗或植株高大的稻田是化防之重点。 防治策略狠治一代,重点防治稻田边行。
生产上当枯鞘率达5%或始见枯心苗为害状时,大部分幼虫处在1-2龄阶段,及时喷洒18%杀虫双水剂,每667m2施药250ml,对水50-75kg或90%杀螟丹可溶性粉剂150-200g或50%杀螟丹乳油100ml对水喷雾。 也可用90%晶体敌百虫1008加40%乐果乳油50ml对水喷雾。虫龄大于3龄时,每667m2可用50%磷胺乳油150ml对水补治。
稻纵卷叶螟:种类与分布在亚洲发生的两种卷叶螟:
1,稻纵卷叶螟 Cnaphalocrocis medinals Guenee
2,显纹稻纵卷叶螟 Susumia exigua (Butler)
稻纵卷叶螟显纹稻纵卷叶螟
①稻纵卷叶螟是最常见的种类,在中国各稻区均有分布
②显纹稻纵卷叶螟仅在广西发生。
这两个种在外部形态上非常相似。根据翅上的内、中、外三条横线的长度进行区分。
稻纵卷叶螟:形态特征
1,成虫当休息时成蛾是黄褐色的,静止时两翅展成锐角三角形。与大多数种类一样,雄蛾虫体小于雌蛾,雄虫前翅中横线有一簇黑色毛。
2,卵圆形,常以3-5粒成鳞状排叠成卵块。水稻上部稻叶卵量多于下部。
3,幼虫老熟幼虫体棕红色,头褐色,体长20-25mm,头2mm。
幼虫一般分五龄。
孵化后,初孵幼虫爬至未展开的嫩叶基部取食。二龄后转移至老叶危害。幼虫吐丝将叶粘成叶苞,幼虫躲于其中取食叶肉。受害处呈透明白条状。一个叶苞中仅有一头幼虫 。幼虫藏于卷叶中取食叶肉组织。每头幼虫一生可取食3-4片叶。老熟幼虫体棕红色,头褐色。受惊时迅速退缩或翻跳落水面。
4,蛹 幼虫在稻纵基部的叶苞内或叶鞘内化蛹。蛹随发育由黄色变为棕红色。
稻纵卷叶螟:为害特点寄主植物:
幼虫取食水稻、杂草和其他禾本 植物。玉米、小麦和甘蔗偶尔也受害。
为害情况:
稻纵卷叶螟广泛分布于全国各稻区 常造成明显产量损失。在施肥量大和种植矮秆品种的地区,稻纵卷叶螟发生加重。
化学农药,特别是广谱性化学农药量使用后,稻纵卷叶螟往往大发生。
在中国,至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几乎每年都爆发,稻纵卷叶螟成为水稻上的主要害虫。一般,稻纵卷叶螟可造成10—15%水稻产量损失。
为害特点:
幼虫在叶苞内取食为害,受害处半透明,呈长白条状。每叶可有多条取食道。
1-5 龄幼虫叶苞
发生严重时每丛稻有很多叶苞。水稻叶片被严重为害后变干枯,大发生田块一片花白。旗叶被害后产量损失较大。
稻纵卷叶螟:发生规律
1,世代和历期不同地区发生代数不同。 在中国一年发生1-9代,广东省一年发生7-8代。广东省,每造水稻发生2代。总的来说,第二代是主害代。有时,第四、五代也造成严重为害.
发生世代与为害
世 代水稻第一、二代早造本田第三代晚造秧田第四、第五代晚造本田
温度是影响该虫分布、生长发育和繁殖的重要因子。
不同温度下稻纵卷叶螟各虫期的历期(天)
虫期温度 ( ℃ )
2023262932
卵7.96.33.93.83.6
幼虫31.220.815.213.711.9
蛹16.811.56.95.95.6
成虫25.314.911.19.27.2
世代81.253.537.132.628.3
2,越冬冬季,华南地区稻纵卷叶螟可生存并繁殖,但在北纬30°以北不能越冬,其虫源皆从南方迁移飞而来。
3.迁移在华北,稻纵卷叶螟不能越冬。在4—8月,迁飞的成虫主要来源于东南亚及华南地区。每年其迁移一共发生5次。秋天成虫由北到南共迁移3次。
稻纵卷叶螟:综合治理
1.栽培防治
(1)在水稻生长期内,合理使用肥料,并减少N肥的施用量。
(2)种植抗性品种以抑制害虫种群的发生。
2.生物防治
(1)释放赤眼蜂
(2)应用生物农药如BT (Bacillus thuringienesis)
(3) 保护自然天敌。
在稻田生态系中,具有丰富的天敌类群。它们在抑制稻纵卷叶螟中的种群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3.化学防治在稻田中,禁止使用广谱、高毒的化学农药用于防治害虫。
有效的化学杀虫剂:95%杀虫单粉剂,90%杀虫环可溶性粉剂、巴丹等。
稻飞虱概论中国稻田生态系中发现许多种稻飞虱,但在广东的稻田中有两个物种发生比较严重。
1,褐稻虱 Nilaparvata lugens Stal
2,白背飞虱 Sogatella furcifera (Horvath)
其中褐稻虱是中国稻田中最重要的害虫之一。
稻飞虱:分布与为害
1,分布褐稻虱分布于澳大利亚,孟加拉国,柬埔寨,中国,斐济,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韩国,老挝,马来西亚,尼泊尔,新几内亚,菲律宾,斯里兰卡,台湾,泰国以及俄罗斯。
2,为害稻飞虱用口器刺进稻株茎杆叶鞘韧皮部吸取汁液,消耗稻株养份。
为害严重时,造成全株枯萎,被害稻田常在中间出现“穿顶”现象。
在取食期间,褐飞虱从肛门排泄大量密露,沾在稻株上招致煤烟病的发生。
此外,褐稻虱还传播水稻病毒病(草纵矮缩病,齿叶矮缩病,凋萎型敌缩病)。 在亚洲国家水稻因褐稻虱造成的引起减产显得特别严重。
目前,还未发现白背飞虱传播病毒病。
3,寄主作物褐飞虱——水稻、野生稻。有时也会取食一些杂草,但是不能完成生长发育。
白背飞虱——对于白背飞虱来说,其寄主范围较广泛。如水稻、玉米、野生稻、小麦、高梁以及一些杂草。
稻飞虱:形态特征及生活史
1,褐稻虱褐稻虱的生活史中包括三个阶段,卵、若虫及成虫。
成虫:分为暗色和浅色两型 。体长约3-4mm 。雄虫明显小于雌虫。夏天成虫寿命大约20天,雌虫产卵量为300-350粒。
卵:约1毫米。刚产的卵为乳白色,后为变成黄色。卵形如蕉状弯曲,常产于叶鞘的中肋组织内。卵期约6天。
若虫:刚孵化的若虫白色,后来变褐色。1-2 龄无翅芽,3-5龄有翅芽。若虫期一般为13-15天。
短翅型不能飞翔,居于稻田取食并繁殖。
长翅型成虫具有很强的趋光性。
到了春天、夏天,如果环境长翅型成虫具有很强的趋光性。条件恶劣,它们就会进行长距离的迁飞。
褐飞虱 白背飞虱
2,白背飞虱其生活周期与稻褐虱相似。
成虫长约 3毫米,在两翅的 接合处有一个明显的白带。
身体为黑色,胸部和触角为淡黄色。
雌虫具有长、短翅两型。但雄虫长短翅两型都有。
稻飞虱:发生规律
1.世代在中国褐稻虱有可发生1-12代,在广东每年发生8-10代,而且随着温度的变化其世代和生活史也随着变化 。
2 越冬稻褐虱的越冬条件,
(1) 冬季有无稻苗和再生稻是其越冬的重要标志。
(2) 1月份平均温度约为12℃,北纬23.16°。
3.迁飞
3-7月,稻褐虱从南到北要进行5次迁飞。9-10月份,它们又从北向南进行回迁。(迁飞路径图如下)
4.生物型在中国褐稻虱有两种生物型:生物型 1及生物型 2;而在东南亚褐稻虱则有8种型。
5.天敌褐稻虱的生育期中都会受到寄生性、捕食性昆虫以及病原菌的为害,而且这些天敌可以有效的抑制害虫的发生。
6.经济阈值在不同的地区不同水稻生育期,其经济阈值是不同的。
不同地区的经济阈值:
(孕穗期-----乳熟期)
江淮稻区5-15个体 /每丛太湖稻区5-10 个体/每丛珠江三角洲
10-20 个体/每丛稻飞虱:综合治理
1.栽培防治要合理用肥,施足基肥,不能偏施氮肥。
当水稻不需水时,应适当晒田,以降低田间湿度。
种植抗性品种,例如一些杂交品种。
2.生物防治杀虫剂的不合理使用,造成自然天敌的减少,从而导致褐稻虱的爆发。
要保护自然天敌,必须禁止使用高毒和广谱性的化学杀虫剂
3.化学防治
(1) 田间种植抗性品种,采用化学杀虫剂防治褐稻虱没有必要。
(2) 当褐稻虱的种群数量达到经济损害水平时,应在其敏感期施用有效的化学杀虫剂。
可选的化学杀虫剂,叶蝉散、噻嗪酮、亚胺硫磷等。
水稻粘虫:形态特征粘虫 Mythimna separata (Walker)
1.成虫
体长约17-20mm,翅展约36-45mm。全体黄褐色,有的个体稍现红色,复眼赤褐色。前翅中央稍近前缘处有两个黄色圆斑,外侧斑较大,其下方有一个小白点,白点两侧各有一个小黑点。
翅顶角有一条黑色斜纹,伸向后缘,翅的外缘还有七个小黑点,后翅基部淡灰褐色,外侧色较深,稍带棕色。
2,卵馒头形,直径约0.5mm,稍带光泽,初产时为乳 白色,逐渐变为黄色至褐色,将孵化时变为灰黑色。
3,幼虫共6龄,体色变化较大,初孵幼虫呈灰褐色,2-3龄时多为黄褐色到灰褐色或呈暗红色。
密度较大时,4龄以上幼虫多呈黑色或灰黑色。密度小时,体色变浅呈黄褐色或黄绿色。头部中央沿蜕裂线有一"八"字形黑褐色纹和许多网状纹。老熟幼虫可长达4cm,气门呈黑色,有5条背线,因颜色变化很大,故又称五色虫。
4,蛹
长约1.9cm,呈红褐色,腹部5~7节背面前缘有一条锯齿状点刻,排列成横线。
稻粘虫:全国大部分省、区都有发生,主要为害麦、稻、谷子、玉米等禾谷类作物及禾本科牧草。
分布及寄主
水稻粘虫:生物学特征及为害中国北部地区粘虫是夏玉米的主要虫害,一旦严重发生,一、二天内可把幼苗嚼吃精光。特别是麦田套种的夏玉米,由于小麦生育后期植株枯黄,已无绿色部分可吃,经常迁移到夏玉米幼苗上危害。秸秆覆盖免耕播种和"铁茬"播种夏玉米,粘虫的危害也比较重,因为在麦茬上往往酝藏着大量的虫源。
南部地区粘虫主要为害水稻,甜玉米等。
成虫昼伏夜出,白天潜伏在枯枝、落叶、草丛、秸秆堆中,夜间出来活动。对糖、醋、酒等酸甜物质有很强的趋向性,而趋光性则较差。每头雌蛾可产卵500~800粒,且多产在中上部叶片的干叶尖上,且多为干叶所包卷。卵经3~6天即可孵化。
幼虫在3龄以前食量不大,3龄以后食量大增,将叶片吃光后再迁移别处为害。5~6龄幼虫具有极强的耐饥性,10天不进食也能生存。幼虫怕光,经常在夜间、早晚和阴雨天出来危害,晴天则躲在玉米,心叶内或土隙中。老熟幼虫通常在土内1~3厘米处筑一光滑蛹室化蛹。
越冬规律粘虫的耐寒能力较低,0℃的条件下,35天内粘虫的成虫、幼虫、蛹全都死亡。所以日平均温度0℃以下的天数大于30天的地区,粘虫不能越冬。
一月份0℃以北地区,粘虫不能越冬。在一月份0℃以南地区又分成两种情况,一月份8℃等温线以南,粘虫可以继续发育,和繁殖,主要为害小麦。在两条等温线之间的地区,粘虫越冬主要以幼虫和蛹潜伏在稻桩、稻田埂、稻草垛、以及田边路边等杂草环境中越冬。
水稻粘虫: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1,食物
一些寄主植物如小麦、鸡脚草、芦苇等有利于粘虫幼虫的发育,成活率高。自然条件下,幼虫将主要寄主吃光后往往转移为害其他寄主,营养条件改变,存活率和繁殖力下降,数量下降。粘虫的成虫要取食花蜜才能正常发育产卵。
2,气候
粘虫喜好潮湿,怕高温和干旱。温湿度对粘虫幼虫的影响较大,温度在35℃以上时,或湿度在18%以下时,孵化的幼虫都不能存活。在23~30℃之间,湿度大时,幼虫存活率高。
成虫发育和产卵温度范围是15~30℃之间。温度低15℃或高于25℃产卵都有明显的下降趋势。高温干燥的条件下产卵更少。湿度40%以下,即使温度在最适的20℃时,也很少产卵。
卵在25~32℃之间,孵化率一般在90%以上,只在湿度22%以下不利于孵化。
蛹在干燥情况下水分不断损失,体重也不断下降,当体重减少28%时,就可能死亡。 3,农田生态条件农田湿度大的适于粘虫生长发育。密植多肥水稻田粘虫发生数量多。水稻长势茂密,光线不易射入,温度比大气温度偏低,总的叶面积增大,蒸腾量增大,空气又流通不畅,因此粘虫发生数量大,而群体发育进度慢。
4,天敌
粘虫的主要寄生天敌有寄生蜂12种和寄生蝇30种。还有中华卵索线虫,对粘虫寄生率很高。一般年份寄生率为40~60%,有的年份寄生率高达80%左右,对粘虫种群数量起着很好的控制作用。大量的捕食性天敌如步甲、蜘蛛等。
水稻粘虫:防治策略与技术防治粘虫的关键措施是做好预测预报,防治幼虫于3龄以前,有条件的地区,最好扑灭粘虫于蛾卵阶段。具体措施如下:
1,诱杀成虫
在成虫盛发期,用糖饵诱杀剂进行诱杀。配方I为糖醋酒诱杀剂(糖375克,醋500克,白酒125克,水250克,90%敌百虫12.5克)。配方II为酒糟诱杀剂(酒糟1份,醋2份,水8份,另加上述总量0.1%的敌百虫)。毒饵可盛于散放田间的诱杀盒中或喷在稻田草把上。
2,放鸭治虫
3,药剂防治强调要用药于幼虫3龄以前。①喷雾法 90%晶体敌百虫800~1000倍液或50%敌敌畏乳油800~1000倍液,于黄昏喷在稻株上,药液要喷足。②毒饵法:每亩用90%敌百虫50克,红糖50克,酒50克,醋100克,水2500克,干泥适量,混合成毒饵;或每亩用90%敌百虫75克,糖150克,酒50克,米糠5000克,混合配成毒饵,在黄昏时撒在稻叶上。
稻瘿蚊:形态特征稻瘿蚊 Osoeolia oryzae (Wood-Mason)
1,成虫体长3.5-4.8mm,形状似蚊,浅红色,触角15节,黄色,第1、2节球形,第3-14节的形状 雌、雄有别:雌虫近圆筒形,中央略凹;雄蚊似葫芦状,中间收缩,好象2节。中胸小盾板发达,腹部纺锤形隆起似驼峰。前翅透明具4条翅脉。
2,卵长0.5mm左右,长椭圆形,初白色,后变橙红色或紫红色。
3,幼虫末龄幼虫体长4-4.5mm,纺锤形;蛆状。幼虫共3龄,1龄蛆形,长约0.78mm;2龄纺锤形长约1.3mm;3龄体形与2龄虫相似,体长约3.3mm。
3,蛹
椭圆形,浅红色至红褐色,长3.5-4.5mm,头部有一对分叉的额刺,前胸背面有背刺1对。
稻瘿蚊:为害特点幼虫吸食水稻生长点汁液,致受害稻苗基部膨大,随后心叶停止生长且由叶鞘部伸长形成淡绿色中空的葱管,葱管向外伸形成"标葱"。
水稻从秧苗到幼穗形成期均可受害,受害重的不能抽穗,几乎都形成"标葱"或扭曲不能结实。
稻瘿蚊:生物学特性成虫羽化的当晚即交配,雄虫多次交配,雌虫仅1次,卵散产在近水面嫩叶上,每雌产卵100-150粒,雌虫有趋光性,因此诱虫灯上出现的高峰日就意味着田间产卵高峰日。
初孵化幼虫借叶上湿润的露水下移,从叶鞘间隙或叶舌边缘侵入,开始为害生长点,生长点受害后心叶停止生长,叶鞘伸长成管状,即"标葱"出现,这时管里幼虫已化蛹。
羽化前蛹体头部向上,蛹上升到葱管顶端,用额刺破顶而出,在出口处留有白色的蛹壳。该虫喜潮湿不耐干旱,气温25-29℃,相对湿度高于80%,多雨利其发生。生产上栽培制度复杂,单、双季稻混栽区,稻瘿蚊发生严重。天敌有蜘蛛、螨类、蚂蚁、步行甲、青蛙、黄柄黑蜂等。
稻瘿蚊:发生规律广东连山年生6-7代,广东从化、广西、江西、云南、福建7-8代,广东佛山、中山8-9代,海南12-13代。以幼虫在田边、沟边等处的游草、再生稻、李氏禾等杂草上越冬。年生7-8代地区,越冬代成虫于3月下旬-4月上旬出现,羽化后成虫飞到附近的早稻上为害。
该虫从第二代起世代重叠,很难分清代数,但各代成虫盛发期较明显。一般1、2代数量少,3代后数量增加,7-10月,中稻、单季晚稻、双季晚稻的秧田和本田很易遭到严重为害。
稻瘿蚊:防治策略与技术防治稻瘦蚊的策略是"抓秧田,保本田,控为害,把三关,重点防住主害代"。
(1) 选用抗虫品种 如抗蚊1号、抗蚊2号、汕优999、水辐17等。
(2) 春天及时铲除稻田游草及落谷再生稻,减少越冬虫源。把单、双季稻混栽区因地制宜改为纯双季稻区,调整播种期和栽插期,避开成虫产卵高峰期。
(3) 注意防止秧苗带虫,必要时用90%晶体敌百虫800倍液或40%乐果乳油800倍液浸秧根后用塑料膜覆盖5小时后移栽。
(4) 在秧苗移栽前7-8天,用40%乐果乳油250ml,拌细干土20kg制成毒土撒施。
(5) 搞好虫情监测预报,对稻瘿蚊主要为害世代的发生作出及时、准确的预测预报。
加强农业防治和健身控害栽培。
夏收夏种季节,及时耙沤已收早稻田块,铲除田基、沟边杂草,用烂泥糊田埂等,可消灭蓉草、稻根腋芽及再生稻上的虫源,减少虫口基数。
合理搭配种植中、早熟杂交稻。如汕桂34、博优49等组合。
不在早稻本田中播晚稻秧,提倡集中统一播育晚稻秧苗,推广水播旱管、旱育稀播等抗蚊育秧方式。防止夏、秋时节田间禾苗青黄并存或"一路青"的稻田生态等。
(7) 化学防治在成虫盛发至卵孵化高峰期田间开始出现大肚秧时,每667m2用90%晶体敌百虫200g加40%乐果乳油100ml,拌土20kg后撒施。保持3cm浅水层。
本田防治在本田禾苗回青后到有效分蘖期,即播后7-20天内施药。
一般只对有效分蘖期与稻瘿蚊入侵期相吻合的田块实行重点施药防治。药肥兼施,以药杀虫,以肥攻蘖,促蘖成穗。用药方法同秧田期,但应适当增加用药量。注意选用内吸传导性强兼杀卵的杀虫剂。
用工农16型喷雾器加满水加入30%杀虫王5ml或加入20%杀敌宝5ml喷洒,也可选用40%氧化乐果或40%乐果、50%甲胺磷乳油1000倍液、36%克蜗蝇乳油1000-1500倍液喷洒,每667m2喷50-60kg药液,防治稻瘿蚊,兼治稻秆蝇,防效90%-95%。
水稻害虫的综合治理概述害虫防治:害虫 → 作物 → 区域内容,在管理下的生态系统中使用有益、安全、持久的方法管理害虫,注意与自然过程协调,向生态系统中引入生防物及其产物,种植抗性作物,使用窄谱农药。
目标,安全、有效益、持久,有助于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除处理和防治害虫,而是综合利用各种因子,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的力量、最大限度地降低害虫抗性的产生。
未来:以生态学为基础的水稻害虫管理系统水稻害虫综合治理的生态学基础在华南稻区,主要害虫群自然控制系统主要由下列因素组成:22种蜘蛛,18种捕食性昆虫,27种寄生性昆虫,具不同抗性的水稻品种,以及冬春的低温、夏秋的台风、暴雨等。
在这些因素的作用下,各主要害虫在主要为害世代的存活率为:稻纵卷叶螟第二世代0.18%,白背飞虱第二世代为6.69%,三化螟第一世代为8.50%,第二世代为16.9%,稻飞虱第二世代为2.93%,第三世代为2.18%。主要害虫种群数量的绝大部分在这些因素的作用下消亡。
因此,在害虫防治工作中,任何破坏害虫种群的自然控制因子的策略与技术都是错误的,只有与这个因子系统相互协调、相辅相成的策略与技术才能成功。
从60年代开始已有人提出害虫治理的决策主要立足于生态学的论点,至今已获得普遍的认同。著名昆虫学家蒲蛰龙曾指出:"在作物害虫生息于农田生态系统中,是该系统中一个成分,要防治害虫的为害在经济阈值之下,就要对该系统中各种有关因素的性质、数值和功能有全面的了解,加上人类活动的影响,才能作出防治害虫、提高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防治策略"。
水稻害虫自然控制因子的种类作俑于昆虫种群数量变化的自然控制因素可归为气象因素、食料因素和天敌因素3大类。这些因子在昆虫种群数量控制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1 稻田蜘蛛22种
拟水狼蛛 Pirata subpiraticus
拟环纹狼蛛 Lycosa pseudoannulata
稻田水狼蛛 Pirata japonicus
食虫瘤胸蛛 Oedothorax insecticeps
草间小黑蛛 Erigonidium graminicolum
异常隆背蛛 Erigone prominens
粽管巢蛛 Clubiona japonicola
兰管巢蛛 Clubiona coerulescens
四点亮腹蛛 Singa pygmaea
灰斑新园蛛 Neoscona grieomaculata
茶色新园蛛 Neoscona theisi
锥腹肖蛸 Tetragnatha japonica
华丽肖蛸 T,niteus
爪哇肖蛸 T,javana
斜纹猫蛛 Oxyopes sertatus
微菱头蛛 Bianor aenescens
黑菱头蛛 Bianor hotingchiehi
纵条蝇狮 Marpissa magistar
八斑球腹蛛 Theridion octomaculatum
球腹蛛 Theridion sp.
短胸长腹蟹蛛 Tibellus oblongus
白条锯足蛛 Runcinia albostriata 等
2 捕食性昆虫18种
印度长颈步甲 Ophionea indica
双斑长颈步甲 Archicolliuris bimaculuta
黑尾步甲 Colliurus chaudoiri
黄缘青步甲 Chlaenius circumdatus
豆斑青步甲 Chlaenius virgulifer
青翅蚁形隐翅虫 Paegerus fuscipes
黑足蚁形隐翅虫 Paegerus tamcclus
小黄足突眼隐翅虫 Stenus cicindela
稻红瓢虫 Coelophora biplagiata
狭臀瓢虫 Coelophora trasversalis
黄斑盘瓢虫 Micraspis discolor
稻田宽黾蝽 Microvelia horvath
白条丝黾蝽 Hydrometra albolineata
黑腹螯蜂 Haplogonatopus atratus
稻虱红螯蜂 H,japonicus
黄腿螯蜂 Pseudogonatopus flavifemur
黄带黑腹螯蜂 Pseudogonatopus sp.
黑肩绿盲蝽 Cyrtorrchimus lividipennis 等
3 主要寄生性昆虫27种无斑黑点瘤姬蜂 Xanthopimla flavolineata
广黑点瘤姬蜂 X,punctata
菲岛抱缘姬蜂 Temelucha philippinensis
横带沟姬蜂 Goryphus basilaris
稻纵卷叶螟绒茧蜂 Apanteles cypris
螟蛉绒茧蜂 Apanteles ruficrus
拟螟蛉绒茧蜂 Apanteles sp.
甲腹茧蜂 Chelonus sp.
螟蛉内茧蜂 Rogas narangae
弄蝶绒茧蜂 Apanteles baris
稻螟赤眼蜂 Trichogramma japonicum
拟澳洲赤眼蜂 Tr,confusum
褐腰赤眼蜂 Paracetrobia andoi
稻虱缨小蜂 Anagrus nilaparvatae
长管稻虱缨小蜂 A,longitubulosus
拟稻虱缨小蜂 A,paranilaparvatae
伪稻虱缨小蜂 A,toyae
等腹黑卵蜂 Telenomus dignus
长腹黑卵蜂 Telenomus rowani
稻蝽沟卵蜂 Trissoclus sp.
无脊大腿小蜂 Brachymeria excarinata
红腿大腿小蜂 Br,fonscolombei
次生大腿小蜂 Br,secundaria
粘虫广肩小蜂 Eurytoma verticillata
卷叶螟大斑黄小蜂 Stenomesius sp.
白足扁股小蜂 Elasmus corbetti
赤带扁股小蜂 Elasmus sp.
4 水稻抗虫性稻纵卷叶螟在感虫水稻品种上的世代死亡率为19%左右,在中感品种上升为47%,在中抗品种上达62%。褐飞虱在感虫品种上世代死亡率仅为6%左右,在高抗品种上达到70%。其它害虫的情况也有类似情况。
5 冬春低温和夏季的台风暴雨在华南地区冬春低温到达害虫致死低温区的时候不多,但部分年份仍出现较长时间的低温天气,对水稻害虫越冬种群的存活率仍有较大影响。夏秋季频繁出现的台风暴雨则常会令褐飞虱等非钻蛀性的害虫种群数量锐减。
水稻害虫自然控制因子的控制作用
(1)自然界一百多万种昆虫中的绝大部分种群数量保持着较低的水平,皆由这种自然控制作用所致。
(2)根据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在害虫治理工作中实施既能控制害虫保护作物生产又能保护环境的害虫生态控制策略的呼声越来越高。昆虫种群自然控制因子正是害虫种群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稻害虫综合治理的设计
1 明确水稻不同生育期时主要目标害虫
2 创造不利于害虫的生态环境,最大限度利用自然的力量
3 向稻田生态系统中引入生防物及其产物
4 培育选用抗虫耐害的优质高产水稻良种
5 研制选用安全、高效的选择性强的农药,科学合理施药地下害虫概述地下害虫亦称土栖害虫或土壤害虫,取食大田.蔬菜.林木.果树.草坪.观赏植物等的地下部分(种子.根.茎)和地上部靠近地面的嫩茎.造成缺苗断垄.
地下害虫潜伏为害,不易及时发现,为害较长,增加了治理上的困难,成为农林牧生产上的严重障碍.
我国地下害虫发生现状东方蝼蛄除新疆.西藏外均有分布,以南方各省发生较重;
根蛆主要在华北.西北.东北.内蒙等地发生.
沟金针虫在华北.西北局部地区为害严重;
地老虎在我国南北方普遍发生;
华北蝼蛄以华北.内蒙.新疆.辽宁.吉林受害较重;
研究现状及研究趋势
1.基本查清了主要农业区的地下害虫种类及其分布;
我国地下害虫及其防治研究方向是:在摸清各地区主要种类及其分布的基础上,深入开展对各地主要种类发生规律的研究,并依此制定地下害虫中.长期预测预报办法,建立并完善综合治理体系.
2.摸清了各地一批为害优势种的发生规律;
3.开展了对地下害虫大面积的预测预报工作;
4.测报方法逐渐充实完善;
5.取代有机氯农药,化学防治用药及剂型日益增多,施药技术不断改进;
6.已深入开展了以农业措施为基础的地下害虫综合治理;
地下害虫的主要类群和种类我国地下害虫共70余种,隶属8目20科,主要有:
蛴螬跳甲
地老虎根叶甲蝼蛄拟地甲
金针虫蟋蟀
根蛆珠绵蚧根蚜白蚁
根蝽大蚊象甲跳虫其中以蛴螬.蝼蛄.金针虫和地老虎为害最严重.
蛴螬类:分布与为害
1.分布蛴螬在我国普遍发生,长江.黄河流域特别是北方诸省为害严重,常使玉米、高粱、小麦、花生、大豆等作物严重受害。在我国南方,蛴螬为害甘蔗比较严重。
2.为害蛴螬类食性杂,幼虫可为害豆科、禾本科、薯类、蔬菜和野生植物,达31科,78种之多。植物受金龟子成虫、幼虫为害后,不仅产量和品质受到影响,严重时常造成毁灭性的灾害。
蛴螬类:形态特征东北齿爪鳃金龟 Holotrichia diomphalia Bates)
1.成虫成虫中型稍大,体呈黑色或黑褐色,触角10节,鳃片部3节呈黄褐或赤褐色,鞘翅呈长椭圆形,鞘翅黑色,每侧有4条明显的纵肋。肩瘤突位于第二纵肋基部的外方。前足胫节外齿3个,内方距1根。雄性前臀节腹板中间具明显的三角形凹坑;雌性前臀节腹板中间无三角形凹坑。
2.卵卵初产时长椭圆形,白色略带绿色光泽,发育后期呈圆形,洁白色,有光泽。
3.幼虫幼虫中型稍大,头部前顶毛每侧各3根成纵列,内唇端感区具感区刺14-21根,前侧褶区发达,折面粗大明显。肛门孔呈三射裂缝状,在肛腹片后部复毛区中间无刺毛列,只有钧状毛,钩状毛群由肛门孔处开始,向前延伸到肛腹片后部前边1/3处。
4.蛹
(蛹为裸蛹。复眼则由白色依次变为灰色、蓝色、蓝黑色、黑色。发音器2对,分别位于腹部第四至五节和第五至六节背板中部的节间处。尾部近三角形,向上翘起,两尾角呈锐角岔开雄外生殖器阳茎被阳基侧突完全包围在其中间;雌蛹生殖孔,位于臀节腹面近基缘中部,其两侧各具一略呈方形的骨片。
蛴螬类:生活史和习性生活史:(东北齿爪鳃金龟 Holotrichia diomphalia Bates)
此虫在一般两年完成1个世代,分别以成虫和幼虫越冬.
越冬成虫:
初始见期 (4月下到5月)
盛发期 (5月中、下旬)
终见期 (9月上、中旬)
越冬幼虫:
第二年5月上旬开始为害作物幼苗地下部分,为害盛期在5月下至6月上旬,6月下旬开始化蛹,峰期8月中旬前后,末期在9月下旬,8月上旬开始羽化,峰期8月下至9月初,末期为10月上、中旬。羽化的成虫当年不出土,一直在化蛹土室内匿伏越冬,直至下年4月下旬才开始出土活动,如此反复。
习性
1.金龟子完成一个世代,所需时间因种类和所处气候条件不同而异
2.多数金龟子是昼伏夜出,有趋光性
3.牲畜粪、腐烂的有机物有招引成虫产卵的作用
4.成虫有伪死性
5.土壤湿润疏松、背风向阳的地方,着卵量较大
6.卵是散产,在田间呈核心型分布蛴螬类:发生与环境的关系金龟子的发生为害与环境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地势、土质、茬口等直接影响着金龟子种群的分布,而大气、土壤温湿度的高低,则直接决定金龟子的成虫出土、产卵和幼虫的活动与为害。
1.植被与虫口密度的关系
(1)非耕地的虫口密度明显高于耕地。
(2)在耕地中以油料作物地虫口密度最大。
2.地势、土质与虫口密度的关系背风向阳地虫量高于迎风背阳地,坡岗地虫量高于平地虫量,淤泥地的虫量高于壤土、沙土,而沙土中则很难找到
3.幼虫的垂直活动与土壤温湿度关系当地温度达5摄氏度,蛴螬便开始上升,超过23摄氏度时即向深土层移动,当土温低于10摄氏度时,蛴螬亦向深土层潜移,地温低于5摄氏度时,即转入越冬期,越冬深度多为23-50厘米。
4.成虫出土与气象条件的关系成虫出土尚受风雨干扰,以傍晚降雨或风雨交加影响最大。因此当风雨或低温过后,天气转为风和日暖,常出现成虫出土盛期。
成虫出土适宜温度是日平均气温为12.4—18摄氏度,10厘米土层日平均地温为13.8—22.5摄氏度之间.
5.成虫产卵量与饲料有密切关系蛴螬类:预测预报
(一)越冬种类、数量调查调查时间:可分早春和晚秋两季进行,但一般北方诸省以晚秋,即秋收后尚未秋翻前开展调查比较适宜。
调查方法:选择有代表性的耕地与非耕地,采用“Z形10点取样法取点,每点为0.25平方米,挖土深度30—50厘米。
(二)防治指标以1头齿爪鳃金龟幼虫作为标准头计算,防治指标分级是:
轻发生:平均每平方米有蛴螬1头以下,作物受害多在2—3%,可不防治或采取点片防治。
中发生:平均每平方米有蛴螬1-3头,作物受害率多在6-7%,应进行点片或全面防治。
重发生:平均每平方米有蛴螬3-5头,作物受害率多在10—15%,应列入重点防治地块。
特重发生:平均每平方米有蛴螬5头以上的地块,作物受害率常在20%以上,应采取紧急或双重的防治措施。
上述指标仅指虫量而言,尚未将气象及其他因素考虑进去,还需在测报和防治实践中加以订正、补充。
(三)田间为害情况调查调查时间与方法:( 因地区和作物不同而异)
时间最好选在为害始、盛、末期。
调查方法可选择有代表性的地块,每次调查10—20个点,条播小麦、谷子以行长定点,每行查1—2米垄长。撒播小麦以面积定点,每点0.5平方米。株距较大的作物如玉米、高粱、花生、甘薯等,可适当增长调查行长,也可调查一定株数。
(四)成虫发生期预测调查方法可利用下述几种常用方法:
(1)灯光诱测,利用多种金龟子成虫有趋光性,以灯光诱测;
(2)野外、田间观测,对趋光性弱(齿爪媳金龟);无趋光性或白天活动的金龟子,可按其成虫出土规律,于始见前进行田间观察;
(3)期距法,东北齿爪鳃金龟成虫出土后的10—15天,正是成虫练飞后期,产卵前期,是最好的防治适期。
蛴螬类:防治方法地下害虫蛴螬等防治,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用各种防治手段,把药剂防治与农业防治以及其他防治方法协调起来,因地制宜地开展综合防治。
(一)农业防治
1.结合农田基本建设,改变蛴螬的为害条件。
2.改革种植制度,减轻蛴螬等地下害虫的为害。
4.合理使用肥料,减轻蛴螬为害。
3.翻耕整地,压低越冬虫量。
(二)化学防治
1.播种期防治
1)种子处理常用的拌种药剂:
药剂拌种一定要做到,拌药量准确,种子着药均匀,要特别注意人畜安全,按农药操作规程办事。
2)土壤处理常用的土壤处理药剂:
(三)利用乳状菌防治目前,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瑞典等国都已筛选出本国的乳状菌及其变种,并用于金龟子幼虫的防治。在美国乳状茵制剂Doom和Japidemic已做商品出售。防治用量是每23平方米(约为209平方尺)用0.05公斤乳状菌粉,这种菌粉每克含有1╳109活孢子,防治效果一般为60—80%。我国从1974年开始,开展了乳状菌防治蛴螬的研究工作,除将引进的菌种作感染试验外,还从国内外筛选了本地的乳状菌,并进行了田间试验,为今后大面积试验、推广应用乳状菌防治蛴螬作了良好的开端。
地老虎类:分布与为害
1.分布小地老虎在全国各省均有分布,以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各省发生为多。
黄地老虎主要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华中等地区。
白边地老虎主要分布于内蒙古、河北、北京、黑龙江、贵州、四川、西藏等省。
大地老虎分布比较普遍,常与小地老虎混合发生,仅仅在长江沿岸部分地区发生较多。
2.为害地老虎是多食性害虫,各地均以第一代幼虫为害春播作物的幼苗,严重造成缺苗断垄,甚至毁种重播。在不同地区,秋播后还为害秋苗,一般蔬菜产地,春秋两季均有为害。但以春季发生多,为害重。
地老虎类:形态特征
1.小地老虎 Agrotis ypsilon Pottembcrg
成虫:体长16-23mm,翅展42-54mm,体暗褐色.触角,雌蛾丝状;雄蛾双节齿状前翅暗褐色.前翅前缘颜色较深.亚基线。内横线与外横线均为暗色双线夹一白线所成的波状线,前端部白线特别明显;楔状纹黑色,肾状纹与环状纹暗褐色,有黑色轮廊线,肾汰纹外侧凹陷外有1尖三角形剑状纹;亚缘线白色;锯齿状,其内侧有2黑色剑状纹与前l剑状纹尖端相对,是其最显著特征,后翅背面灰白色,前缘附近黄褐色,
蛹及尾端(示臀棘) 成虫(左:雌,右:雄)
卵:散产于地表.半球形,高0、5mm,宽0、61mm.表面有纵横交叉的隆起脊.初产时乳白色,孵化前灰褐色,
幼虫:多为6龄.少数7-8龄,成长幼虫体长41-50mm。体形稍扁平,黄褐色至黑褐色,体表粗糙,腹末臀板黄褐色,有对称的2条深褐色纵带.
蛹:体长18—24mm,宽9mm。红褐色或暗褐色,腹部第4-7节基部有1圈点刻,在背面的大而深,腹端具臀棘1对.带土茧,
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