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学
附属医院 林国贤
第一章
总 论
学习目的:
1、了解传染病学的一些名词,概念。
2、掌握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影响因
素,传染病的特征、防治原则。
?传染病 ( communicable diseases)是由病
原微生物(病毒、衣原体、立克次体、支原体、
细菌、螺旋体、真菌、朊蛋白等)感染人体或
动物体后所引起的具有传染性的疾病。
?寄生虫病 ( parasitosis)是由原虫或蠕虫
感染人体后产生的疾病。
?传染病学 是研究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在人体内发
生、发展与转归的原因和规律,并研究其诊断、
治疗措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及控制传染病在人
群中传播流行的科学。
?传染病学是以 个体 为主要研究对象
?流行病学则是以 群体 为主要研究对象。
许多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是常见病、多发病,严重
地危害人类健康。在旧中国广大民众缺医少药,
致使多种烈性传染病如天花、霍乱、鼠疫等流行
十分猖獗,造成重大灾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预防为主”的
卫生工作方针指导下,大力开展防治工作,使传
染病、寄生虫病的发病率大幅度下降,病死率显
著降低,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有些传染病,如病
毒性肝炎、感染性腹泻、肾综合征出血热等,每
年发病率仍较高,有时还出现暴发流行;有些已
被基本消灭或得以有效控制的传染病、寄生虫病
还有可能再度发生和流行;
艾滋病、埃博拉出血热、军团病、拉沙热、
莱姆病,Ol39血清型霍乱和出血性大肠杆菌
O157,H7感染等,其中以艾滋病最引人们注
目,目前,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
病。
第一节
传染与免疫
一、传染的概念
? 感染 ( infection),曾又称传染,是病原
体侵入人体后在人体内的一种寄生过程,
也是人与病原体相互作用和斗争的过程。
? 构成传染的必备条件 是 病原体, 人体 和它
们所处的 环境 三个因素。
二、传染过程的表现
病原体在人体内寄生过程中,由于病原体
的致病力和人体免疫功能的不同,产生不
同的传染过程。
?(一)病原体被消灭或排出体外
?(二)病原携带状态
?(三)隐性感染
?(四)潜伏性感染
?(五)显性感染
(一)病原体被消灭或排出体外
在人体有效的防御作用下,如皮肤粘膜
的屏障作用、胃酸的杀菌作用、多种体
液成分的溶菌、杀菌作用、血脑屏障和
组织细胞的吞噬作用等均能使病原体在
体内被消灭或通过鼻咽、气管、肠或肾
排出体外,人体不出现任何病状。
(二)病原携带状态
?按病原体种类分为带病毒者、带菌者与带虫者。
?病原体在人体内停留于入侵部位或在离入侵处较
远脏器继续生长繁殖,而人体不出现疾病的临床
表现。
?病原携带一般分为健康携带者、潜伏期携带者、
恢复期携带者。
?各种携带者都可因排出病原体而成为传染源 。
?又称亚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
不引起组织损伤或病理损害轻微,临床上多无
症状、体征和生化改变,只有经免疫学检验才
发现已被感染。
?大多数隐性感染者,病原体被清除后可获免
疫,使免疫人群扩大。但少数人未能形成足以
清除病原体的免疫力,则转为病原携带者,而
成为传染源。
(三)隐性感染
?又称潜在性感染。在传染过程中,人体与病原
体在相互作用时,保持暂时的平衡状态,不出现
临床表现,一旦人体防御功能降低,原已潜伏在
人体内的病原体便乘机繁殖,引起发病。
?常见的潜伏性感染有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疟
疾、结核病等。
(四)潜伏性感染
又称临床感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通过病原体
及其毒素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而产生一系列的
组织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
多数病例在疾病痊愈后体内病原体被消灭,人体获
得一定免疫力。
少数显性感染者转为病原携带者,成为传染源。
(五)显性感染
?在传染过程中 人体免疫反应在抵御病
原体致病方面起着主导作用 ;
?病原体的侵袭力、数量、毒力和病原
体的特异性定位及变异性等在传染过程
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三、传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
?人体的免疫反应可分为有利于抵御病原体入
侵和消灭病原体的 保护性免疫反应 (抗感染免
疫)和促进病理生理过程及组织损害的 变态反
应 两种。
?保护性免疫反应分为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
免疫两种。
四、传染过程中机体免疫反应的作用
(一)免疫反应
1.非特异性免疫
2.特异性免疫
( 1)细胞免疫
( 2)体液免疫
(二)变态反应
在抵御感染过程中非特异性免疫首先发挥作用,
包括皮肤、粘膜及其分泌物(胃酸、溶菌酶等)
与附属器(鼻毛、气管粘膜上皮细胞的纤毛)等
外部屏障及人血脑屏障和胎盘屏障等内部屏障;
游走性的大单核细胞、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的各
种粒细胞和肝、脾、骨髓、淋巴结中固定的巨噬
细胞的吞噬作用;
存在于体液中的补体、溶菌酶和干扰素等,均
对清除病原体起着重要作用。
1.非特异性免疫
?对抗原进行特异性识别而产生的免疫。
?感染和疫苗接种均能产生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是通过 细胞免疫( T细胞)和
体液免疫( B细胞) 作用而产生免疫应答。
2.特异性免疫
?T细胞被某种病原体抗原刺激后能对该抗原产生致
敏,当再次与该抗原相遇时,则通过细胞毒性和淋
巴因子杀伤病原体及其所寄生的细胞。
?细胞免疫在对抗病毒、真菌、原虫和部分在细胞
内寄生的细菌(如伤寒杆菌、布氏杆菌、结核杆菌、
麻风杆菌)的感染中起重要作用。
?T细胞还有调节体液免疫的功能。
( 1)细胞免疫
当被某种病原体抗原致敏的白细胞再次受到
该抗原刺激后,即转化为浆细胞,并产生能
与致敏的 B细胞抗原相对应的抗体,即免疫
球蛋白,如 IgG,IgM,IgA,IgD,IgE等。
在感染过程中最早出现 IgM,是近期感染的
标志,有早期诊断意义。
( 2)体液免疫
IgG在感染后临近恢复期时出现,持续
时间较长。 IgG在体内含量最高,占免
疫球蛋白的 80%,能通过胎盘,是用
于防治某些传染病的丙种球蛋白及抗
毒血清的主要成分 。
第二节
传染病的流行
过程及影响因素
一、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
二、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就是传染病在人群中的
发生、发展和转归过程。
?决定流行过 程的三个基本条件是 传染源、
传播途径 和 易感人群。
一、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
传染源
? 是指有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
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如各种传染病
患者、病原携带者及受感染的动物等 。
传播途径
? 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后,到达某些易感者所经过的途
径。
? 1.空气、飞沫、尘埃 常见于 呼吸道感染 的传染病,如
麻疹、百日咳、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 2.水、食物、苍蝇 常引起 消化道感染 的传染病,如霍
乱、痢疾、伤寒等。
? 3.手、用具、玩具 又称 日常生活接触传播,既可引起
呼吸道传染病 (如白喉 ),也传播消化道传染病 (如伤寒、
痢疾、霍乱等 )。
? 4,吸血昆虫 又称 虫媒传播,经蚊、白蛉、虱、蚤、蜱、
螨等叮咬后感染,如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森林脑炎及
流行性斑疹伤寒等。
? 5.体液、血液、血制品 常见于乙型、丙型肝炎及艾滋
病等。
? 6.土壤、疫水 当芽胞菌 (炭疽、破伤风 )、幼虫 (钩虫 )、
虫卵 (蛔虫 )污染土壤或水被尾蚴 (血吸虫 )污染时,土壤和
疫水便可成为这些疾病的传播途径。
人群易感性
? 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
? 易感者占某一特定人群的多少便决定该人群的易
感性。
? 易感者增多时易发生传染病流行。
影响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因素有,
?自然因素,包括地理、气象、生态等条件,对流行过
程的发生和发展起着重要影响,
?社会因素,包括社会制度、经济和生活条件以及文化
水平等,对传染病的流行过程有着 决定性的影响 。
二、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
第三节
传染病的特征
一、基本特征
? 是传染病所特有的征象,也是用作
确定传染病的基本条件。
1,有病原体
2,有传染性
3,有流行性、季节性和地方性
4,有感染后免疫
每种传染病都是由特异的病原体所引
起的,包括各种致病微生 物和寄生虫。
能够发现病原体有利于传染病的防治。
病原体也是构成传染的重要因素。
(一)有病原体
所有传染病都有一定的传染性,这是传
染病与其他感染性疾病的最主要区别。
传染病患者能排出病原体、感染他人和污
染周围环境,因此,隔离、治疗患者及提
高人群免疫力(增强体质、预防接种)便
成为减少传染病危害的重要措施。
(二)有传染性
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受自然因素和社会因
素影响。
按传染病的流行强度和广度可分为散发、
暴发、流行和大流行。
许多传染病的流行与地理条件、气候条件
和人民生活习惯等有关。
(三)有流行性、季节性和地方性
?夏秋季气候炎热,适于肠道细菌及媒介昆虫繁殖,
肠道传染病及流行性乙型脑炎等病的发病率高;
?冬春季天气寒冷,易患猩红热、百日咳和流行性脑
脊髓膜炎等呼吸道传染病;
?适于钉螺繁殖的水网地区易有血吸虫病流行;
?牧区则易见布氏杆菌病及包虫病;
?嗜食生鱼者易患华支皋吸虫病等。
1,传染病痊愈后,能产生程度不等的特
异性保护性免疫。
2,感染后免疫属主动免疫。
3,感染后所生成的特异性抗体,可通过
胎盘转移胎儿,使之获得被动免疫。
(四)有感染后免疫
二、临床特点
(一)病程发展的阶段性
急性传染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可分为 4个阶段。
1,潜伏期
2,前驱期
3,症状明显期
4,恢复期
1,从病原体侵入人体起至出现最初的临床症状时止的
这段时间称潜伏期 。
2,各种传染病的潜伏期长短不一。
3,每种传染病潜伏期都有一个相对不变的限定时间。
4,潜伏期是确定传染病检疫期的重要依据,对一些传
染病的诊断也有一定参考意义。
1.潜伏期
是从起病至症状明显期之前的一段时间 。
主要表现为头痛、发热、乏力、食欲减退、
四肢酸痛等轻微的、无特异性的毒血症症
状,一般持续 1~ 3天。
2.前驱期
1,不同种类传染病各自出现具有特征性症状、
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所见。病情多由轻转重,
到达顶峰,然后随机体免疫力的产生,病情
减轻进入恢复期。
2,本期可分为 上升期、极期与缓解期 。
3.症状明显期
1,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体征逐渐消退,
体力和食欲恢复,直至完全康复。
2,患者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效价上升,
并逐渐达到最高水平。
3,部分患者可转为慢性或留有后遗症。
4.恢复期
?复发,传染病已进入恢复期或在痊愈初期,
病原体又开始繁殖,初发病的症状再次出现。
?再燃,当病程进入缓解期,体温尚未降
至正常时,发热等病初症状再度出现。
复发与再燃
(二)常见的症状与体征
1,发热
2,皮疹
3,毒血症、菌血症、败血症、脓毒血症
1.发热 是许多传染病共有的最常见症状。
常见热型有:
①稽留热,高热,24小 时内体温差在 1℃ 之
内,见于伤寒、斑疹伤寒等。
②弛张热,高热,24小时内体温差超过 1℃,
但最低点在常温之上,见于伤寒缓解期、
肾综合征出血热等。
? ③ 间歇热, 24小时内体温波动于高热与
常温之下,见于疟疾、败血症等。
? ④回归热,骤起高热,持续数日后退热,
间歇数日后发热再现,见于布氏杆菌病、
回归热等。
2.皮疹 皮疹是多种传染病的特征性体征。
常见皮疹有:
① 斑丘疹,多见于麻疹、风疹及斑疹伤寒,其
中 玫瑰疹见于伤寒、红斑疹见于猩红热。
② 出血疹 (瘀点、瘀斑):见于流行性脑脊髓膜
炎、肾综合征出血热、登革出血热、恙虫病及败
血症等。
③ 疱疹, 见于水痘、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等。
④ 荨麻疹,多见于寄生虫病、血清病或食物、药物
过敏者。
对发疹性传染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
意义。
水痘、风疹 多发于第 1病日,猩红热 于第 2
病日,天花 于第 3病日,麻疹 于第 4病日,
斑疹伤寒 于第 5病日,伤寒 始于第 6病日出
现皮疹等。
皮疹的出现时间出疹顺序及分布状态
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在繁殖过程中不仅可
以产生菌血症、病毒血症,而且可由其
毒素和代谢产物引起一系列临床表现。
同时也可在病原体及其代谢产物的作用
下刺激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增生,而发
生肝、脾和淋巴结肿大。
3.毒血症、菌血症、败血症、脓毒血症
根据传染病的临床表现特点和病程经过,可分为:
急性、亚急性、慢性 ;
轻型、中型、重型、暴发型 ;
典型及非典型 等临床类型。
临床类型的识别对估计病情、判定预后、确定治疗
方案及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有着重要意义。
(三)临床类型
第四节
传染病的诊断
一、流行病学资料
二、临床资料
三、实验室检查
包括年龄、职业、籍贯、发病季节、居
住与旅行地点、既往病史、输血史、密
切接触史、不洁饮食习惯史及预防接种
等,结合临床资料有助于传染病诊断。
一、流行病学资料
全面、准确地询问病史,进行系统、细致
的体格检查,对确定临床诊断极为重要。
应力争在实验室检查结果报出之前作出初
步诊断,并进行适当地隔离、治疗。
二、临床资料
三、实验室检查
(一)一般常规检查
(二)病原学检查
(三)免疫学检测
(四)其他
项目包括血液、尿液、粪便常规检验
和生化检查。血常规检验以白细胞计数
和分类意义较大,如白细胞显著增多时
多为化脓性细菌感染、百日咳和肾综合
征出血热等病。
(一)一般常规检查
1,分类中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消失常表
示有伤寒、败血症可能,增多时则多
为寄生虫感染;
2,异常淋巴细胞增多常为病毒感染,如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肾综合征出
血热等。
病原学检查
1.直接检出病原体
2.病原体分离
3.分子生物学检测
许多寄生虫病可通过肉眼观察或显微镜观
察检出病原体而确诊
1,如肉眼发现虫体或绦虫节片,或在骨髓中镜检出疟原虫、
利什曼原虫;
2,血液中镜检发现微丝蛐;
3,粪便中检出溶组织内阿米巴原虫及各种寄生虫卵以及通
过孵化法在粪便中检出血吸虫毛蚴等。
1.直接检出病原体
可用人工培养基、组织细胞培养及动
物接种等方法分离病原体。
结果可靠,但方法较复杂,只能在有
条件单位进行检查。
2.病原体分离
以核酸杂交法和核酸体外扩增法为主。核酸
杂交法包括 斑点杂交,southern印迹杂交和
Northern印迹杂交等方法。
核酸体外扩增法以聚合酶链反应
( po1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法为
常用,PCR法分普通 PCR法、逆转录 PCR
( RT-PCR)法及巢式 PCR( nested一 PCR)
法等多种方法。
3.分子生物学检测
免疫学检测
? 1.血清学检查
? 2.皮肤试验
? 3,T细胞亚群和免疫球蛋白测定
包括凝集试验、沉淀试验、补体结合
试验和中和试验等。此外,尚有酶联免疫
吸附试验、放射免疫测定、免疫荧光检查
及免疫电镜检查等,对多种病原体的抗原、
抗体均能进行精确的检测。
1.血清学检查
通过向受试者皮内注射特异性抗原
的方法,了解其体内是否含有相应抗体,
有抗体时受试者发生变态反应,皮肤局
部出现红肿、痒、痛表现。
2.皮肤试验
检测可了解机体免疫功能状态,用于部
分传染病的诊断和病情判定,如用于艾
滋病的诊断和预后判定 。
3,T细胞亚群和免疫球蛋白测定
?活体细胞病理检查对确定诊断有重要意义。
?内镜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如超声显像、计算
机断层摄影( CT)、磁共振显像( MRI)
等也对多种传染病、寄生虫病有一定辅助
诊断价值。
(四)其他
第五节
传染病的治疗
强调早期隔离治疗,尽可能做到就近就
地医疗。要加强护理,采取心理治疗、
病原治疗及对症、支持治疗等综合治疗
措施。
一、治疗原则
二、治疗方法
? (一)一般支持疗法
? (二)病原疗法
? (三)对症疗法
? (四)中医中药及针灸治疗
按规定进行隔离消毒。居室要卫生整洁、
阳光充足、空气流通,做好基础护理及心
理治疗,消除患者思想负担,安心休养。
给予足够热量、维生素丰富的易于消化饮
食。适当补充液体和盐类,维持水、电解
质平衡。
(一)一般支持疗法
病原治疗既可消除病原体,促进身体
康复,又有控制与消除传染源的作用,
是治疗传染病与寄生虫病的关键措施。
常用药物有抗生素、化学合成制剂和免
疫制剂等。
(二)病原疗法
1,抗生素在治疗传染病中应用的最为广泛,
并取得良好疗效,但用药时必须有明确的
指征,切忌滥用。
2,化学合成制剂在治疗细菌感染、寄生虫病
时占有重要位置,如喹诺酮类药物在控制
肠道细菌感染,吡喹酮在治疗血吸虫病等
多种寄生虫病方面均具有良好疗效。
抗病毒药的种类也较前增加许多,近年来
研制出的核苷类药物(齐多夫定、拉米夫
定、阿德福韦、恩替卡韦等)、非核苷类
逆转录酶抑制剂(尼维拉平、地拉夫定等)
及蛋白酶抑制剂(沙喹那韦、利托那韦
等),联合应用时对人免疫缺陷病毒
( HIV)感染已显示较好疗效。
? 干扰素等免疫制剂已广泛用于治疗某
些病毒感染性疾病。
? 常用的血清免疫制剂有白喉抗毒素和
破伤风抗毒素等,因能发生过敏反应,
在治疗前应详细询问药物过敏史和做
皮肤敏感试验 。
1,对症疗法不仅可以消除患者的某些难忍症状,而且可以
减,少机体消耗,调整各系统功能及保护重要脏器免受
感染损害,对促进机体康复甚为必要。
2,高热时采取合理的降温,抽搐时给予镇静剂治疗,昏迷
时缓解脑水肿、采取苏醒措施,休克时纠酸扩容及改善
微循环,心力衰竭时采取强心、利尿措施等,均有利于
患者渡过危险期,及早恢复健康。
(三)对症疗法
中医学认为急性传染病多属温病范畴,一般
按“卫气营血”辨证施治。治法常采用清热、解
表、宣肺、生津、利湿、泻下、滋阴、熄风、开
窍等法。在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性肝炎、
麻疹肺炎及晚期血吸虫病等多种传染病与寄生虫
病时,取得较好的效果。针灸在止痉、止痛和治
疗瘫痪等后遗症也有较好疗效。
(四)中医中药及针灸治疗
第六节
传染病的预防
1,管理传染源
2,切断传播途径
3,保护易感人群
一、管理传染源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
病分为甲、乙、丙三类,共 37种
(甲类 2种、乙类 25种、丙类 10)。
1,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
2,乙类传染病是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
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
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
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
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
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3,丙类传染病是指:流行性感冒、流行性
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
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
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
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
感染性腹泻病。
疫情报告
? 发现 甲类传染病和 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
非典型肺炎( SARS)、炭疽中的肺炭疽
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按甲类传染
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 城镇于 6小时内,农村于 12小时内,以最
快的通讯方式向发病地卫生防疫机构报
告,并同时报出传染病报告卡。
1,大力开展卫生宣传和群众性卫生运动,消
除四害,搞好水源管理、饮食管理与粪、
便管理,搞好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杜绝
医源性感染,改变不卫生饮食习惯等是切
断各种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传播途径的基本
措施。
2,消毒是切断传播途径的重要手段,要坚持
做好疫源地消毒和预防性消毒工作。
二、切断传播途径
锻炼身体,改善营养,提高人群的非特
异性兔疫能力。有计划地进行 预防接种,
提高人群的 主动和被动的特异性免疫 能
力。加强个人防护和药物预防对预防某
些传染病也有一定作用。
三、保护易感人群
附属医院 林国贤
第一章
总 论
学习目的:
1、了解传染病学的一些名词,概念。
2、掌握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影响因
素,传染病的特征、防治原则。
?传染病 ( communicable diseases)是由病
原微生物(病毒、衣原体、立克次体、支原体、
细菌、螺旋体、真菌、朊蛋白等)感染人体或
动物体后所引起的具有传染性的疾病。
?寄生虫病 ( parasitosis)是由原虫或蠕虫
感染人体后产生的疾病。
?传染病学 是研究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在人体内发
生、发展与转归的原因和规律,并研究其诊断、
治疗措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及控制传染病在人
群中传播流行的科学。
?传染病学是以 个体 为主要研究对象
?流行病学则是以 群体 为主要研究对象。
许多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是常见病、多发病,严重
地危害人类健康。在旧中国广大民众缺医少药,
致使多种烈性传染病如天花、霍乱、鼠疫等流行
十分猖獗,造成重大灾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预防为主”的
卫生工作方针指导下,大力开展防治工作,使传
染病、寄生虫病的发病率大幅度下降,病死率显
著降低,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有些传染病,如病
毒性肝炎、感染性腹泻、肾综合征出血热等,每
年发病率仍较高,有时还出现暴发流行;有些已
被基本消灭或得以有效控制的传染病、寄生虫病
还有可能再度发生和流行;
艾滋病、埃博拉出血热、军团病、拉沙热、
莱姆病,Ol39血清型霍乱和出血性大肠杆菌
O157,H7感染等,其中以艾滋病最引人们注
目,目前,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
病。
第一节
传染与免疫
一、传染的概念
? 感染 ( infection),曾又称传染,是病原
体侵入人体后在人体内的一种寄生过程,
也是人与病原体相互作用和斗争的过程。
? 构成传染的必备条件 是 病原体, 人体 和它
们所处的 环境 三个因素。
二、传染过程的表现
病原体在人体内寄生过程中,由于病原体
的致病力和人体免疫功能的不同,产生不
同的传染过程。
?(一)病原体被消灭或排出体外
?(二)病原携带状态
?(三)隐性感染
?(四)潜伏性感染
?(五)显性感染
(一)病原体被消灭或排出体外
在人体有效的防御作用下,如皮肤粘膜
的屏障作用、胃酸的杀菌作用、多种体
液成分的溶菌、杀菌作用、血脑屏障和
组织细胞的吞噬作用等均能使病原体在
体内被消灭或通过鼻咽、气管、肠或肾
排出体外,人体不出现任何病状。
(二)病原携带状态
?按病原体种类分为带病毒者、带菌者与带虫者。
?病原体在人体内停留于入侵部位或在离入侵处较
远脏器继续生长繁殖,而人体不出现疾病的临床
表现。
?病原携带一般分为健康携带者、潜伏期携带者、
恢复期携带者。
?各种携带者都可因排出病原体而成为传染源 。
?又称亚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
不引起组织损伤或病理损害轻微,临床上多无
症状、体征和生化改变,只有经免疫学检验才
发现已被感染。
?大多数隐性感染者,病原体被清除后可获免
疫,使免疫人群扩大。但少数人未能形成足以
清除病原体的免疫力,则转为病原携带者,而
成为传染源。
(三)隐性感染
?又称潜在性感染。在传染过程中,人体与病原
体在相互作用时,保持暂时的平衡状态,不出现
临床表现,一旦人体防御功能降低,原已潜伏在
人体内的病原体便乘机繁殖,引起发病。
?常见的潜伏性感染有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疟
疾、结核病等。
(四)潜伏性感染
又称临床感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通过病原体
及其毒素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而产生一系列的
组织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
多数病例在疾病痊愈后体内病原体被消灭,人体获
得一定免疫力。
少数显性感染者转为病原携带者,成为传染源。
(五)显性感染
?在传染过程中 人体免疫反应在抵御病
原体致病方面起着主导作用 ;
?病原体的侵袭力、数量、毒力和病原
体的特异性定位及变异性等在传染过程
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三、传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
?人体的免疫反应可分为有利于抵御病原体入
侵和消灭病原体的 保护性免疫反应 (抗感染免
疫)和促进病理生理过程及组织损害的 变态反
应 两种。
?保护性免疫反应分为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
免疫两种。
四、传染过程中机体免疫反应的作用
(一)免疫反应
1.非特异性免疫
2.特异性免疫
( 1)细胞免疫
( 2)体液免疫
(二)变态反应
在抵御感染过程中非特异性免疫首先发挥作用,
包括皮肤、粘膜及其分泌物(胃酸、溶菌酶等)
与附属器(鼻毛、气管粘膜上皮细胞的纤毛)等
外部屏障及人血脑屏障和胎盘屏障等内部屏障;
游走性的大单核细胞、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的各
种粒细胞和肝、脾、骨髓、淋巴结中固定的巨噬
细胞的吞噬作用;
存在于体液中的补体、溶菌酶和干扰素等,均
对清除病原体起着重要作用。
1.非特异性免疫
?对抗原进行特异性识别而产生的免疫。
?感染和疫苗接种均能产生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是通过 细胞免疫( T细胞)和
体液免疫( B细胞) 作用而产生免疫应答。
2.特异性免疫
?T细胞被某种病原体抗原刺激后能对该抗原产生致
敏,当再次与该抗原相遇时,则通过细胞毒性和淋
巴因子杀伤病原体及其所寄生的细胞。
?细胞免疫在对抗病毒、真菌、原虫和部分在细胞
内寄生的细菌(如伤寒杆菌、布氏杆菌、结核杆菌、
麻风杆菌)的感染中起重要作用。
?T细胞还有调节体液免疫的功能。
( 1)细胞免疫
当被某种病原体抗原致敏的白细胞再次受到
该抗原刺激后,即转化为浆细胞,并产生能
与致敏的 B细胞抗原相对应的抗体,即免疫
球蛋白,如 IgG,IgM,IgA,IgD,IgE等。
在感染过程中最早出现 IgM,是近期感染的
标志,有早期诊断意义。
( 2)体液免疫
IgG在感染后临近恢复期时出现,持续
时间较长。 IgG在体内含量最高,占免
疫球蛋白的 80%,能通过胎盘,是用
于防治某些传染病的丙种球蛋白及抗
毒血清的主要成分 。
第二节
传染病的流行
过程及影响因素
一、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
二、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就是传染病在人群中的
发生、发展和转归过程。
?决定流行过 程的三个基本条件是 传染源、
传播途径 和 易感人群。
一、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
传染源
? 是指有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
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如各种传染病
患者、病原携带者及受感染的动物等 。
传播途径
? 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后,到达某些易感者所经过的途
径。
? 1.空气、飞沫、尘埃 常见于 呼吸道感染 的传染病,如
麻疹、百日咳、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 2.水、食物、苍蝇 常引起 消化道感染 的传染病,如霍
乱、痢疾、伤寒等。
? 3.手、用具、玩具 又称 日常生活接触传播,既可引起
呼吸道传染病 (如白喉 ),也传播消化道传染病 (如伤寒、
痢疾、霍乱等 )。
? 4,吸血昆虫 又称 虫媒传播,经蚊、白蛉、虱、蚤、蜱、
螨等叮咬后感染,如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森林脑炎及
流行性斑疹伤寒等。
? 5.体液、血液、血制品 常见于乙型、丙型肝炎及艾滋
病等。
? 6.土壤、疫水 当芽胞菌 (炭疽、破伤风 )、幼虫 (钩虫 )、
虫卵 (蛔虫 )污染土壤或水被尾蚴 (血吸虫 )污染时,土壤和
疫水便可成为这些疾病的传播途径。
人群易感性
? 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
? 易感者占某一特定人群的多少便决定该人群的易
感性。
? 易感者增多时易发生传染病流行。
影响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因素有,
?自然因素,包括地理、气象、生态等条件,对流行过
程的发生和发展起着重要影响,
?社会因素,包括社会制度、经济和生活条件以及文化
水平等,对传染病的流行过程有着 决定性的影响 。
二、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
第三节
传染病的特征
一、基本特征
? 是传染病所特有的征象,也是用作
确定传染病的基本条件。
1,有病原体
2,有传染性
3,有流行性、季节性和地方性
4,有感染后免疫
每种传染病都是由特异的病原体所引
起的,包括各种致病微生 物和寄生虫。
能够发现病原体有利于传染病的防治。
病原体也是构成传染的重要因素。
(一)有病原体
所有传染病都有一定的传染性,这是传
染病与其他感染性疾病的最主要区别。
传染病患者能排出病原体、感染他人和污
染周围环境,因此,隔离、治疗患者及提
高人群免疫力(增强体质、预防接种)便
成为减少传染病危害的重要措施。
(二)有传染性
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受自然因素和社会因
素影响。
按传染病的流行强度和广度可分为散发、
暴发、流行和大流行。
许多传染病的流行与地理条件、气候条件
和人民生活习惯等有关。
(三)有流行性、季节性和地方性
?夏秋季气候炎热,适于肠道细菌及媒介昆虫繁殖,
肠道传染病及流行性乙型脑炎等病的发病率高;
?冬春季天气寒冷,易患猩红热、百日咳和流行性脑
脊髓膜炎等呼吸道传染病;
?适于钉螺繁殖的水网地区易有血吸虫病流行;
?牧区则易见布氏杆菌病及包虫病;
?嗜食生鱼者易患华支皋吸虫病等。
1,传染病痊愈后,能产生程度不等的特
异性保护性免疫。
2,感染后免疫属主动免疫。
3,感染后所生成的特异性抗体,可通过
胎盘转移胎儿,使之获得被动免疫。
(四)有感染后免疫
二、临床特点
(一)病程发展的阶段性
急性传染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可分为 4个阶段。
1,潜伏期
2,前驱期
3,症状明显期
4,恢复期
1,从病原体侵入人体起至出现最初的临床症状时止的
这段时间称潜伏期 。
2,各种传染病的潜伏期长短不一。
3,每种传染病潜伏期都有一个相对不变的限定时间。
4,潜伏期是确定传染病检疫期的重要依据,对一些传
染病的诊断也有一定参考意义。
1.潜伏期
是从起病至症状明显期之前的一段时间 。
主要表现为头痛、发热、乏力、食欲减退、
四肢酸痛等轻微的、无特异性的毒血症症
状,一般持续 1~ 3天。
2.前驱期
1,不同种类传染病各自出现具有特征性症状、
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所见。病情多由轻转重,
到达顶峰,然后随机体免疫力的产生,病情
减轻进入恢复期。
2,本期可分为 上升期、极期与缓解期 。
3.症状明显期
1,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体征逐渐消退,
体力和食欲恢复,直至完全康复。
2,患者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效价上升,
并逐渐达到最高水平。
3,部分患者可转为慢性或留有后遗症。
4.恢复期
?复发,传染病已进入恢复期或在痊愈初期,
病原体又开始繁殖,初发病的症状再次出现。
?再燃,当病程进入缓解期,体温尚未降
至正常时,发热等病初症状再度出现。
复发与再燃
(二)常见的症状与体征
1,发热
2,皮疹
3,毒血症、菌血症、败血症、脓毒血症
1.发热 是许多传染病共有的最常见症状。
常见热型有:
①稽留热,高热,24小 时内体温差在 1℃ 之
内,见于伤寒、斑疹伤寒等。
②弛张热,高热,24小时内体温差超过 1℃,
但最低点在常温之上,见于伤寒缓解期、
肾综合征出血热等。
? ③ 间歇热, 24小时内体温波动于高热与
常温之下,见于疟疾、败血症等。
? ④回归热,骤起高热,持续数日后退热,
间歇数日后发热再现,见于布氏杆菌病、
回归热等。
2.皮疹 皮疹是多种传染病的特征性体征。
常见皮疹有:
① 斑丘疹,多见于麻疹、风疹及斑疹伤寒,其
中 玫瑰疹见于伤寒、红斑疹见于猩红热。
② 出血疹 (瘀点、瘀斑):见于流行性脑脊髓膜
炎、肾综合征出血热、登革出血热、恙虫病及败
血症等。
③ 疱疹, 见于水痘、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等。
④ 荨麻疹,多见于寄生虫病、血清病或食物、药物
过敏者。
对发疹性传染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
意义。
水痘、风疹 多发于第 1病日,猩红热 于第 2
病日,天花 于第 3病日,麻疹 于第 4病日,
斑疹伤寒 于第 5病日,伤寒 始于第 6病日出
现皮疹等。
皮疹的出现时间出疹顺序及分布状态
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在繁殖过程中不仅可
以产生菌血症、病毒血症,而且可由其
毒素和代谢产物引起一系列临床表现。
同时也可在病原体及其代谢产物的作用
下刺激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增生,而发
生肝、脾和淋巴结肿大。
3.毒血症、菌血症、败血症、脓毒血症
根据传染病的临床表现特点和病程经过,可分为:
急性、亚急性、慢性 ;
轻型、中型、重型、暴发型 ;
典型及非典型 等临床类型。
临床类型的识别对估计病情、判定预后、确定治疗
方案及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有着重要意义。
(三)临床类型
第四节
传染病的诊断
一、流行病学资料
二、临床资料
三、实验室检查
包括年龄、职业、籍贯、发病季节、居
住与旅行地点、既往病史、输血史、密
切接触史、不洁饮食习惯史及预防接种
等,结合临床资料有助于传染病诊断。
一、流行病学资料
全面、准确地询问病史,进行系统、细致
的体格检查,对确定临床诊断极为重要。
应力争在实验室检查结果报出之前作出初
步诊断,并进行适当地隔离、治疗。
二、临床资料
三、实验室检查
(一)一般常规检查
(二)病原学检查
(三)免疫学检测
(四)其他
项目包括血液、尿液、粪便常规检验
和生化检查。血常规检验以白细胞计数
和分类意义较大,如白细胞显著增多时
多为化脓性细菌感染、百日咳和肾综合
征出血热等病。
(一)一般常规检查
1,分类中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消失常表
示有伤寒、败血症可能,增多时则多
为寄生虫感染;
2,异常淋巴细胞增多常为病毒感染,如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肾综合征出
血热等。
病原学检查
1.直接检出病原体
2.病原体分离
3.分子生物学检测
许多寄生虫病可通过肉眼观察或显微镜观
察检出病原体而确诊
1,如肉眼发现虫体或绦虫节片,或在骨髓中镜检出疟原虫、
利什曼原虫;
2,血液中镜检发现微丝蛐;
3,粪便中检出溶组织内阿米巴原虫及各种寄生虫卵以及通
过孵化法在粪便中检出血吸虫毛蚴等。
1.直接检出病原体
可用人工培养基、组织细胞培养及动
物接种等方法分离病原体。
结果可靠,但方法较复杂,只能在有
条件单位进行检查。
2.病原体分离
以核酸杂交法和核酸体外扩增法为主。核酸
杂交法包括 斑点杂交,southern印迹杂交和
Northern印迹杂交等方法。
核酸体外扩增法以聚合酶链反应
( po1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法为
常用,PCR法分普通 PCR法、逆转录 PCR
( RT-PCR)法及巢式 PCR( nested一 PCR)
法等多种方法。
3.分子生物学检测
免疫学检测
? 1.血清学检查
? 2.皮肤试验
? 3,T细胞亚群和免疫球蛋白测定
包括凝集试验、沉淀试验、补体结合
试验和中和试验等。此外,尚有酶联免疫
吸附试验、放射免疫测定、免疫荧光检查
及免疫电镜检查等,对多种病原体的抗原、
抗体均能进行精确的检测。
1.血清学检查
通过向受试者皮内注射特异性抗原
的方法,了解其体内是否含有相应抗体,
有抗体时受试者发生变态反应,皮肤局
部出现红肿、痒、痛表现。
2.皮肤试验
检测可了解机体免疫功能状态,用于部
分传染病的诊断和病情判定,如用于艾
滋病的诊断和预后判定 。
3,T细胞亚群和免疫球蛋白测定
?活体细胞病理检查对确定诊断有重要意义。
?内镜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如超声显像、计算
机断层摄影( CT)、磁共振显像( MRI)
等也对多种传染病、寄生虫病有一定辅助
诊断价值。
(四)其他
第五节
传染病的治疗
强调早期隔离治疗,尽可能做到就近就
地医疗。要加强护理,采取心理治疗、
病原治疗及对症、支持治疗等综合治疗
措施。
一、治疗原则
二、治疗方法
? (一)一般支持疗法
? (二)病原疗法
? (三)对症疗法
? (四)中医中药及针灸治疗
按规定进行隔离消毒。居室要卫生整洁、
阳光充足、空气流通,做好基础护理及心
理治疗,消除患者思想负担,安心休养。
给予足够热量、维生素丰富的易于消化饮
食。适当补充液体和盐类,维持水、电解
质平衡。
(一)一般支持疗法
病原治疗既可消除病原体,促进身体
康复,又有控制与消除传染源的作用,
是治疗传染病与寄生虫病的关键措施。
常用药物有抗生素、化学合成制剂和免
疫制剂等。
(二)病原疗法
1,抗生素在治疗传染病中应用的最为广泛,
并取得良好疗效,但用药时必须有明确的
指征,切忌滥用。
2,化学合成制剂在治疗细菌感染、寄生虫病
时占有重要位置,如喹诺酮类药物在控制
肠道细菌感染,吡喹酮在治疗血吸虫病等
多种寄生虫病方面均具有良好疗效。
抗病毒药的种类也较前增加许多,近年来
研制出的核苷类药物(齐多夫定、拉米夫
定、阿德福韦、恩替卡韦等)、非核苷类
逆转录酶抑制剂(尼维拉平、地拉夫定等)
及蛋白酶抑制剂(沙喹那韦、利托那韦
等),联合应用时对人免疫缺陷病毒
( HIV)感染已显示较好疗效。
? 干扰素等免疫制剂已广泛用于治疗某
些病毒感染性疾病。
? 常用的血清免疫制剂有白喉抗毒素和
破伤风抗毒素等,因能发生过敏反应,
在治疗前应详细询问药物过敏史和做
皮肤敏感试验 。
1,对症疗法不仅可以消除患者的某些难忍症状,而且可以
减,少机体消耗,调整各系统功能及保护重要脏器免受
感染损害,对促进机体康复甚为必要。
2,高热时采取合理的降温,抽搐时给予镇静剂治疗,昏迷
时缓解脑水肿、采取苏醒措施,休克时纠酸扩容及改善
微循环,心力衰竭时采取强心、利尿措施等,均有利于
患者渡过危险期,及早恢复健康。
(三)对症疗法
中医学认为急性传染病多属温病范畴,一般
按“卫气营血”辨证施治。治法常采用清热、解
表、宣肺、生津、利湿、泻下、滋阴、熄风、开
窍等法。在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性肝炎、
麻疹肺炎及晚期血吸虫病等多种传染病与寄生虫
病时,取得较好的效果。针灸在止痉、止痛和治
疗瘫痪等后遗症也有较好疗效。
(四)中医中药及针灸治疗
第六节
传染病的预防
1,管理传染源
2,切断传播途径
3,保护易感人群
一、管理传染源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
病分为甲、乙、丙三类,共 37种
(甲类 2种、乙类 25种、丙类 10)。
1,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
2,乙类传染病是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
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
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
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
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
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3,丙类传染病是指:流行性感冒、流行性
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
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
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
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
感染性腹泻病。
疫情报告
? 发现 甲类传染病和 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
非典型肺炎( SARS)、炭疽中的肺炭疽
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按甲类传染
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 城镇于 6小时内,农村于 12小时内,以最
快的通讯方式向发病地卫生防疫机构报
告,并同时报出传染病报告卡。
1,大力开展卫生宣传和群众性卫生运动,消
除四害,搞好水源管理、饮食管理与粪、
便管理,搞好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杜绝
医源性感染,改变不卫生饮食习惯等是切
断各种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传播途径的基本
措施。
2,消毒是切断传播途径的重要手段,要坚持
做好疫源地消毒和预防性消毒工作。
二、切断传播途径
锻炼身体,改善营养,提高人群的非特
异性兔疫能力。有计划地进行 预防接种,
提高人群的 主动和被动的特异性免疫 能
力。加强个人防护和药物预防对预防某
些传染病也有一定作用。
三、保护易感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