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章 经营决策概述
5.1经营决策的意义和分类
5.2经营决策的程序和一般原则
5.1 经营决策的意义和分类
经营决策的意义
经营决策的分类现代管理理论认为,管理的重心在于经营,经营的重心在于决策 。 正确的决策对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决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着企业的兴衰成败 。
经营决策的分类
按照决策时间的长短分类分为短期决策和长期决策
按决策本身的重要程度分类分为战略决策和战术决策
按决策条件的肯定程度分类分为确定型决策 `风险型决策和不确定型决策
按决策本身的不同性质分类分为采纳与否决策 `互斥选择决策和最优组合决策
按决策解决的问题内容分类分为生产决策,定价决策,建设项目决策,新增固定资产决策和更新改造决策返回
5.2 经营决策的程序和一般原则
I,经营决策的一般程序
提出决策问题、确定决策目标
收集有关信息
提出备选方案
选择最优方案
组织监督决策方案的实施和反馈如图 所示
②围绕决策目标收集相关的信息
①根据内外部环境确定决策目标
③根据决策目标和相关信息提出各种备选方案
④对各种备选方案进行充分论证选择最满意(可行)方 案案
⑤组织最满意(可行)
方案的实施与评价修订目标补充方案纠正偏差图 5 - 1 经营决策程序图信息反馈继续
II,经营决策的原则
合法性原则
责任性原则
民主性原则
相对合理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
效益性原则第六章第 6章 经营决策常用的成本概念及基本方法
6.1经营决策需要考虑的成本概念
6.2经营决策的基本方法
6.1 经营决策需要考虑的成本概念
1,机会成本
2.差量成本企业在进行经营决策时,必须从多个备选方案中选择一个最优方案,而放弃另外的方案。此时,被放弃的次优方案可能获得的潜在利益就称为已选方案的最优方案的机会成本。
企业进行经营决策时,根据不同备选方案计算出来的成本差异 。 常用于反映不同的生产能力利用率在成本上发生的差别,也就是由于在原来基础上因追加批量产品的生产所追加的成本数额 。
继续
6.1 经营决策需要考虑的成本概念
3.边际成本
4.沉没成本边际成本是指产量(业务量)向无限小变化时,成本的变动数额。
过去已经发生并无法由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所改变的成本 。 可见,沉没成本是对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都无影响的成本 。
继续
6.1 经营决策需要考虑的成本概念
5.付现成本
6.专属成本和联合成本指由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所能够改变其支出数额的成本。
可见,付现成本是决策不幸考虑的重要影响因素。
专属成本是指可以明确归属于企业生产的某种产品,或为企业设置的某个部门而发生的固定成本。
联合成本是指为多种产品生产或为多个部门的设置而发生的,应由这些产品或这些部门共同负担的成本。
继续
6.1 经营决策需要考虑的成本概念
7.可选择成本与约束性成本
8.相关成本与无关成本由企业管理者的决策来决定是否发生的固定成本,称为可选择成本 。
为企业经营而必须负担的,不能改变的最低限度的固定成本 。
相关成本是对决策有影响的各种形式的未来成本,如差量成本,机会成本,边际成本,付现成本,专属成本,
可选择成本等 。
那些对决策没有影响的成本,称为无关成本 。 因而在决策时不予考虑,如沉没成本,联合成本,约束性成本等 。
返回
6.2经营决策的基本方法
I,边际贡献分析法边际贡献分析法是在成本性态分类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备选方案边际贡献的大小来确定最优方案的分析法 。
不存在专属成本的情况下,比较备选方案的边际贡献总额 。
存在专属成本的情况下,比较备选方案的剩余边际贡献。
某项资源受到限制的情况下,比较备选方案的单位资源边际贡献额 。
单位边际贡献大的产品,未必提供的边际贡献总额也大 。
继续
6.2经营决策的基本方法
II,差量分析法当两个备选方案具有不同的预期收入和预期成本时,根据这两个备选方案间可差量收入,差量成本计算的差量损益进行最优最优方案选择的方法,就是差量分析法 。
当差量收入大于差量成本时,其数量差异为差量收益;
当差量收入小于差量成本,其数量差异为差量损失 。
差量分析法并不严格要求哪个方案是比较方案,哪个方案是比较方案,哪个方案是被比较方案,只要遵循同一会计处理原则,就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
继续
6.2经营决策的基本方法
III,成本无差别点分析法指在该业务量水平上,两个不同方案的总成本相等,但当高于或低于该业务量水平时不同方案就具有了不同的业务量优势区域 。 利用不同方案的不同业务量优势区域进行最优化方案的选择的方法,称为成本无差别点分析法 。
继续
6.2经营决策的基本方法
IV,概率分析法概率分析法就是对企业经营中的诸多因素 (如产品销售量、变动成本、固定成本等 ),在一定范围内的变动程度作出估计,从而把影响决策的各种现象都考虑进去,
因而使决策更加接近于实际情况第七章第 7章 经营决策方案的分析评价
7.1新产品开发决策方案的分析评价
7.2产品最优组合决策方案的分析评价
7.3生产决策方案的分析评价
7.4定价决策
7.5不确定型决策
7.1新产品开发决策方案的分析评价
I,新产品开发决策的意义
II,新产品是否投产的决策新产品开发的决策主要应该考虑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通过市场调查确定新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价格;二是在此基础上,根据市场价格和目标利润确定目标成本,
结合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条件,分析企业能否达到成本。
要进行产品寿命周期的分析和预测,适时开发新产品。
要进行市场调查和预测。
继续
7.1新产品开发决策方案的分析评价
III,投产哪一种新产品的决策企业开发的新产品不只一种,究竟要投产哪一种新产品比较合适,也需要通过分析比较,看看投产哪种产品对企业更为有利。
返回
7.2产品最优组合决策的分析评价
I,只涉及两类产品的最优组合的决策 —— 图解法
确定目标函数与约束条件,并用代数式表现;
根据约束条件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绘制图式,确定产品组合的可行解区域;
在可行解区域里,确定能供目标函数得到最大值或最小值的产品最优组合。
如图所示
7.2产品最优组合决策的分析评价
y
1 0 0 0
9 0 0 L
1
销售量约束 — 产品甲
800
700
600
500
4 0 0 销售量约束 — 产品乙 L
2
3 0 0 L
3
2 00
100
0
100 2 0 0 3 0 0 4 0 0 5 0 0 6 0 0 7 0 0 8 0 0 9 0 0 1 0 0 0 x
产品甲(件)
图 7 - 1
产品乙
(
件
)
继续
7.2产品最优组合决策的分析评价
II,涉及多种产品的最优组合的决策 —— 单纯形法
7.3生产决策方案的分析评价
I,生产决策涉及的范围
II,生产决策的基本方法
生产什么产品或提供什么劳务
生产多少数量的产品或提供多少数量的劳务
如何组织和安排生产或提供劳务
i,差量分析法
7.3生产决策方案的分析评价指根据两个备选方案的差量收入与差量成本的比较来确定哪个方案较优的方法。如果差量收入大于差量成本,则前一个方案较优;若差量收入小于差量成本,则后一个方案较优。但计算产量收入和差量成本的方案排列顺序必须保持一致。
生产什么产品的决策分析
零部件是自制还是外购的决策分析
半成品,联产品或副产品是否要进一步加工的决策分析
7.3生产决策方案的分析评价
II,生产决策的基本方法
ii,贡献毛益分析法通过对比备选方案所提供的,贡献毛益总额,的大小来确定最优方案的专门方法 。
开发哪种新产品的决策分析
是否接受追加订货的决策分析
亏损产品是否停产或转产的决策分析
7.3生产决策方案的分析评价
iii,本量利分析法在生产决策中应用本量利分析法的关键在于确定,成本分界点,(或
,成本平衡点,)。所谓,成本平衡点,,就是两个被选方案的预期成本相等情况下的业务量。找到了,成本分界点,,就可以确定在什么业务量范围内哪个方案较优 。
零部件是自制还是外购的决策分析
选择不同工艺进行加工的决策是否要进一步加工的决策分析
7.4定价决策
I,影响价格的基本因素
成本因素
需求因素
商品的市场生命周期因素
政策法规因素
竞争因素
科学技术因素
相关工业产品的销售量
7.4定价决策
II,企业价格制定的目标
以追求最大利润为定价目标
以一定的投资利润率为定价目标
以保持和提高市场占有率为定价目标
以稳定的价格为制定目标
以应付和防止竞争为定价目标
7.4定价决策
III,以成本为基础的定价决策
总成本定价法
收益比率定价法
成本加成定价法
* 全成本法下的成本加成定价法
*变动成本法下的成本加成定价法
7.4定价决策
IV,以需求为导向的定价方法
边际分析法在最优售价决策中的应用
利润无差别点法在调价决策中的应用
7.4定价决策
V,以特殊目的为导向的定价方法
保利定价法及其应用
保本定价法
极限定价法
7.4定价决策
VI,定价决策的策略
定价策略的概念
弹性定价策略
新产品定价策略
*撇油策略 (先高后低策略 )
*渗透策略 (先低后高策略 )
7.5不确定型的决策
I,不确定型决策分析的基本原理
II,不确定型决策的方法决策者对未来情况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又无法确定各种情况可能出现的概率,而需要作出的决策。
大中取大法 (最大的收益值法或乐观分析法 )
在几种不确定的随机事件中选择最有利情况下收益值最大的方案作为最优方案的一种不确定分析方法。
7.5不确定型的决策
II,不确定型决策的方法
小中取大法 (最大收益值法或悲观分析法 )
在几种不确定的随机事件中,选择最不利情况下收益值最大的方案作为最优方案的一种不确定分析方法。
大中取小法 (最大后悔值法或后悔值分析法 )
在几种不确定的随机事件中选择最大后悔值中最小的方案作为最优方案的一种不确定分析方法。
7.5不确定型的决策
II,不确定型决策的方法
折中决策法 (适度分析法 )
在确定乐观系数 α并计算出各方案预期价值的基础上,选择各个备选方案中预期价值最大的方案作为最优方案的一种不确定分析方法。
α的取值范围是 0<α<1,如果 α取值接近 1,则比较乐观;
如果接近 0,则比较悲观。决策者在确定乐观系数 α时,既不能过于乐观,也不能过于悲观,应当采取现实主义的态度,根据实际情况和自己的实践经验加以确定。
第 8章 长期投资决策方案的分析评价
8.1现金流量
8.2货币时间价值
8.3长期投资决策方案的评价指标
8.4几种典型的长期投资决策
8.1现金流量
I,现金流出量
II,现金流入量
III,净现金流量
“现金” 是广义的现金,它不仅包括各种货币资金,而且还包括投资项目涉及的非货币资源的变现价值。具体估量各个投资方案形成的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数量和时间以及逐年的净现金流量,是正确评价其投资效益的一个必要条件。
8.2货币时间价值
I,货币时间价值的概念
II,货币时间价值的计算
* 复利终值从投资的角度来讲,货币的时间价值是资金的拥有者放弃资金的使用权而应得的报酬;对资金的借入者来说,是使用资金所应支付的成本 。
niPFPV
iPVFV nn
,,
1
8.2货币时间价值
*复利现值
n
n
n
n
n
n
n
FV
i
FV
PV
iPVFV
1
1
1
1
niFPFVPV n,,
8.2货币时间价值
*后付年金终值
n
t
t
nn
nn
n
iA
iiiiiA
iAiAiAiAiAF V A
1
1
12210
12210
1
11111
11111
niAFAFVAn,,?
8.2货币时间价值
* 后付年金现值
n
t
t
nnn
i
A
i
A
i
A
i
A
i
AP V A
1
121
1
1
1
1
1
1
1
1
1
1
niAPAPVAn,,?
8.2货币时间价值
* 先付年金终值
0 1 2n - 1 n
└─┴─┴─────┴─┘ (年份)
A A A A
└─┴─┴─────┴────
0 1 2n - 1 n
└─┴─┴─────┴─┘ (年份)
A A A A
└─┴─────┴─┴──
先付年金与后付年金终值的关系
n 期先付年金终值
n 期后付年金终值
iniAFAVn 1,,
11
1
niAFA
AniAFAVn
,,
,,
8.2货币时间价值
*先付年金现值
0 1 2 n - 1 n
└─┴─┴─────┴─┘ (年份)
A A A A
──┴─┴─────┘
0 1 2 n - 1 n
└─┴─┴─────┴─┘ (年份)
A A A A
──┴─┴─────┴─┘
先付年金与后付年金现值的关系
n 期先付年金现值
n 期后付年金现值
iniAPAV 10,,
11
10
niAPA
AniAPAV
,,
,,
8.2货币时间价值
*延期年金 现值
*延期年金 终值
0 1 2 m m+1 m+2 m+n
└─┴─┴───┴─┴─┴───┘ (年份)
A A A
──────────┴─┴───┘
延期年金现值的计算示意图
miAPAnmiAPAV,,,,0
miniAPAV 10,,
类同普通年金终值,即,niAFAFVAn,,?
8.2货币时间价值
*永续年金 现值
*永续年金 终值
i
AV
i
iAP
i
n
i
i
niAP
i
iAP
n
n
1
1
0
1
1
1
1
1
1
0
计算公式为:所以,永续年金现值的
,,故:
时,当
,,
其推导过程为:
,,
因为,所以没有终值。?n
8.3 长期投资决策方案的评价指标
I,投资利润率 ( ARR )
II,静态投资回收期
ARR= 年平均利润 / 投资总额
投资利润率方法的优点
投资利润率方法的缺点
每年净现金流入量相等的回收期计算
每年净现金流入量不等的回收期计算
静态投资回收期的优缺点
8.3 长期投资决策方案的评价指标
III,动态投资回收期
IV,净现值 ( NPV)
动态投资回收期的含义
动态投资回收期的计算
动态投资回收期的评价
净现值的含义
净现值的计算
净现值的评价
8.3 长期投资决策方案的评价指标
V,净现值率 ( NPVR )
VI,内部收益率 ( IRR )
净现值率的含义
净现值率的计算
净现值率的评价
内部收益率的含义
内部收益率的计算
内部收益率的评价
8.4几种典型的长期投资决策
I,生产设备最优更新期的决策
II,固定资产修理和更新的决策固定资产修理和更新的决策,是在假设维持现有生能力水平不变的情况下,选择继续使用旧设备 ( 包括对其进行大修理 ),还是将其淘汰而重新选择性能更优异,运行费用更低廉的新设备的决策 。
生产设备最优更新期的决策就是选择最佳的淘汰旧设备的时间,此时该设备的年平均成本最低 。
8.4几种典型的长期投资决策
III,固定资产租赁或购买的决策在进行固定资产租赁或购买的决策时,由于所用设备相同,
即设备的生产能力与产品的销售价格相同,同时设备的运行费用也相同,因此只需比较两种方案的成本差异及成本对企业所得税所产生的影响差异即可。
第 9章 全面预算
9.1全面预算概述
9.2预算控制的几种形式
9.1全面预算概述
I,全面预算全面预算 ( Master Budget) 反映的是企业未来某一特定时期的全部生产,经营活动的财务计划 。 它以销售预测为起点,进而对生产,成本及现金收支等各个方面进行预算,并在这些预测的基础上,编制出一套预计资产负债表,预计损益表等预计财务报表及其附表,以反映企业在未来期间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
II,全面预算的作用
明确各部门奋斗目标,控制各部门的经济活动
协调各部门的工作
考核各部门的业绩
9.1全面预算概述
III,全面预算的编制原理
全面预算的构成
全面预算的编制原理
销售预算
生产预算
直接材料预算
直接人工预算
制造费用预算
期末产成品存货预算
销售与管理费用预算
现金预算
预计利润表
预计资产负债表
9.1全面预算概述
III,全面预算的编制原理
全面预算编制实例
9.2预算控制的几种形式
I,固定预算固定预算( Fixed Budget),又称静态预算( Static Budget),是根据预算期内正常的可能实现的某一业务活动水平,而编制的预算。
II,弹性预算弹性预算( Flexible Budget)就是根据预算期内可预见的各种业务量而编制不同水平的预算。
III,零基预算零基预算 ( Zero-base Budget) 就是以零为基数编制的预算。在预算编制时,对于所有的预算支出均以零字为基底不考虑其以往情况如何,对每项内容都根据生产经营的客观需要和一定期间内资金供应的实际可能作出最先进的估计,并划分决策单元,分别提出预算方案,并对每个预算方案进行成本效益分析,按重要程度对预算方案进行排序,从而对企业有限的经济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和分配,形成最终的预算方案。
9.2预算控制的几种形式
IV,滚动预算滚动预算( Rolling Budget)也叫,永续预算( Perpetual Budget),或
,连续预算( Continuous Budget),,它与一般预算的重要区别在于其预算期不是固定在某一期间(一般预算的预算期通常是一年,并且保持与会计年度相一致)。
第 10章 责任会计
10.1 责任会计概述
10.2 不同类型责任中心的责任会计及其主要特点
10.3 内部转移价格
10.1 责任会计概述
I,责任会计的意义
II,企业组织结构
直线职能式组织结构
事业部制组织结构
III,分权管理与责任会计
IV,实施责任会计制度的基本程序
划分责任中心,确定责权范围
编制责任预算,确定各责任中心的业绩考核标准
建立严密健全的考核指标体系
考核评价实际工作业绩,编写业绩报告
10.2 不同类型责任中心的责任会计及其主要特点
I,成本中心的责任会计
成本中心所计量与考核的成本是可控成本,而不是归属于各该中心的全部成本
成本中心的成本是责任成本,而不是传统的产品成本
成本中心的业绩考核
II,利润中心责任会计
分部经理毛益
分部毛益
10.2 不同类型责任中心的责任会计及其主要特点
III,投资中心责任会计
投资利润率投资利润率 = 经营利润 / 经营资产
剩余收益剩余收益 = 经营利润 -(经营资产 × 规定的基准收益率)
10.3 内部转移价格
I,市场价格
II,以成本作为内部转移价格
III,经过协议的市场价格
IV,双重内部转移价格
V,共同成本的分配第 11章 标准成本
11.1 标准成本的概述
11.2 标准成本的制定
11.3标准成本差异的计算和分析
11.4标准成本的账务处理
11.1 标准成本的概述
I,标准成本的概念标准成本是指根据产品设计和生产工艺方案的要求,通过精确的调查、分析和技术测定而制定的,企业达到某种特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经营条件下应当发生的,用来评价当期发生实际成本、衡量工作效率的一种预计成本。
II,标准成本的分类
理想标准成本,正常标准成本和现实标准成本
现行标准成本和基本标准成本
直接材料的标准成本,直接人工的标准成本和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
III,标准成本的作用
11.2 标准成本的制定
I,直接材料的标准成本
直接材料的标准用量
直接材料的价格标准
II,直接人工标准成本
直接人工的标准用量
直接人工的标准价格
III,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
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11.3标准成本差异的计算和分析
I,变动成本差异的计算和分析
直接材料的成本差异分析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
变动制造费用的差异分析
II,固定制造费用的差异分析
二差异分析法
固定制造费用的能力差异
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
三差异分析法
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固定制造费用闲置能力差异
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11.4标准成本的账务处理
I,标准成本法下的账户设置
II,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
标准成本差异处理方式
标准成本差异账务处理举例
III,编制标准成本损益表第 12章 企业业绩评价系统与激励机制
12.1 企业财务业绩的分析与评价
12.2 企业非财务业绩的分析与评价
12.3 激励机制
12.1 企业财务业绩的分析与评价
I,企业财务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II,财务业绩指标分类
III,财务业绩指标分析
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获利能力分析
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IV,财务业绩评价的评价
未考虑资本成本的因素,从而导致经营利润的计算不正确
成本计算方法上存在的缺陷使得成本的确定不准确
对现金流量指标的关注不够
缺乏知识与智力资本方面的评价指标
传统财务业绩评价指标体系还存在着重短期业绩评价,轻长期业绩评价,
重过去财务成本,轻未来价值创造,重局部业绩,轻整体效益等方面的问题 。
12.2 企业非财务业绩的分析与评价
I,非财务指标的分析评价的意义和作用
II,非财务业绩评价方法及指标
适时生产管理制度下的业绩评价
利用平衡计分卡进行业绩评价
III,非财务业绩评价的评价
非财务性业绩评价的优点
非财务性业绩评价的不足
12.3 激励机制
I,经典激励理论简介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期望理论
公平理论
II,激励机制的具体形式
III,现代激励机制的评价
现代激励机制的局限
激励机制的完善第 13章 作业成本
13.1作业成本计算法产生的时代背景
13.2作业成本计算法的基本原理
13.3作业分析法
13.4作业成本法下的新观点
13.1作业成本计算法产生的时代背景
I,技术背景
II,社会背景
III,传统计算方法的不适用性
13.2作业成本计算法的基本原理
I,作业成本计算法的概念体系
II,作业成本核算方法的计算过程
III,作业成本计算与传统成本计算的比较
13.3作业分析法
I,作业管理观念
II,作业分析法下的基本概念
成本动因 ( Cost Drivers)
成本动因与作业动因和资源动因的区别和联系
业绩计量
成本动因与业绩计量的关系
III,作业分析法
产品分析
价值链分析 ( Value Chain Analysis)
作业分析
资源分析
13.4作业成本法下的新观点
I,新的企业观
II,新的成本观第 14章 战略管理会计
14.1 战略管理与战略管理会计
14.2战略管理会计概述
14.3战略管理会计在 21世纪的发展
14.1 战略管理与战略管理会计
I,战略管理的发展
II,战略管理的现实意义
III,战略管理与战略管理会计
IV,战略管理会计是管理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
14.2战略管理会计概述
I,战略管理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II,战略管理会计的特征
III,战略管理会计的目标
IV,战略管理会计的内容和研究方法
V,战略管理会计的发展给管理会计职能及职业带来的冲击
14.3战略管理会计在 21世纪的发展
I,企业在未来面临的竞争
技术方面
经济全球化方面
II,我国企业应用战略管理会计的对策
进一步加强对战略管理会计理论和方法系统研究
要把传统管理会计与战略管理会计结合起来
应以战略管理、市场导向的动态观念发展管理会计内容
应该对企业的管理层和会计人员加强培训,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加强战略管理会计应用基础建设
加快管理电子计算机应用步伐
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研究和应用管理会计第 15章 质量成本会计
15.1质量成本概述
15.2 质量成本管理与计量
15.1质量成本概述
I,质量成本的涵义
II,质量成本管理的现实意义
有利于控制和降低成本
从质量成本寻求提高产品质量的途径
促使企业领导重视产品质量,有利于推行质量管理工作
拓宽成本管理道路,使成本管理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15.2 质量成本管理与计量
I,质量成本管理的原则和程序
质量成本管理的原则
开展质量成本管理的程序
II,质量成本项目的构成
预防成本( Prevention Costs)
鉴定成本( Appraisal Costs)
内部故障成本 (Internal Failure Costs)
外部故障成本 (External Failure Costs)
III,质量成本的计量
.乘数法
市场研究法
15.2 质量成本管理与计量
IV,质量成本核算和分析
质量成本数据的收集与统计
质量成本核算
质量成本报告
质量成本的分析
V,质量成本的控制
确定质量成本控制目标
寻求最佳质量成本点
建立质量成本控制系统
VI,质量成本管理中应处理的关系
5.1经营决策的意义和分类
5.2经营决策的程序和一般原则
5.1 经营决策的意义和分类
经营决策的意义
经营决策的分类现代管理理论认为,管理的重心在于经营,经营的重心在于决策 。 正确的决策对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决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着企业的兴衰成败 。
经营决策的分类
按照决策时间的长短分类分为短期决策和长期决策
按决策本身的重要程度分类分为战略决策和战术决策
按决策条件的肯定程度分类分为确定型决策 `风险型决策和不确定型决策
按决策本身的不同性质分类分为采纳与否决策 `互斥选择决策和最优组合决策
按决策解决的问题内容分类分为生产决策,定价决策,建设项目决策,新增固定资产决策和更新改造决策返回
5.2 经营决策的程序和一般原则
I,经营决策的一般程序
提出决策问题、确定决策目标
收集有关信息
提出备选方案
选择最优方案
组织监督决策方案的实施和反馈如图 所示
②围绕决策目标收集相关的信息
①根据内外部环境确定决策目标
③根据决策目标和相关信息提出各种备选方案
④对各种备选方案进行充分论证选择最满意(可行)方 案案
⑤组织最满意(可行)
方案的实施与评价修订目标补充方案纠正偏差图 5 - 1 经营决策程序图信息反馈继续
II,经营决策的原则
合法性原则
责任性原则
民主性原则
相对合理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
效益性原则第六章第 6章 经营决策常用的成本概念及基本方法
6.1经营决策需要考虑的成本概念
6.2经营决策的基本方法
6.1 经营决策需要考虑的成本概念
1,机会成本
2.差量成本企业在进行经营决策时,必须从多个备选方案中选择一个最优方案,而放弃另外的方案。此时,被放弃的次优方案可能获得的潜在利益就称为已选方案的最优方案的机会成本。
企业进行经营决策时,根据不同备选方案计算出来的成本差异 。 常用于反映不同的生产能力利用率在成本上发生的差别,也就是由于在原来基础上因追加批量产品的生产所追加的成本数额 。
继续
6.1 经营决策需要考虑的成本概念
3.边际成本
4.沉没成本边际成本是指产量(业务量)向无限小变化时,成本的变动数额。
过去已经发生并无法由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所改变的成本 。 可见,沉没成本是对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都无影响的成本 。
继续
6.1 经营决策需要考虑的成本概念
5.付现成本
6.专属成本和联合成本指由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所能够改变其支出数额的成本。
可见,付现成本是决策不幸考虑的重要影响因素。
专属成本是指可以明确归属于企业生产的某种产品,或为企业设置的某个部门而发生的固定成本。
联合成本是指为多种产品生产或为多个部门的设置而发生的,应由这些产品或这些部门共同负担的成本。
继续
6.1 经营决策需要考虑的成本概念
7.可选择成本与约束性成本
8.相关成本与无关成本由企业管理者的决策来决定是否发生的固定成本,称为可选择成本 。
为企业经营而必须负担的,不能改变的最低限度的固定成本 。
相关成本是对决策有影响的各种形式的未来成本,如差量成本,机会成本,边际成本,付现成本,专属成本,
可选择成本等 。
那些对决策没有影响的成本,称为无关成本 。 因而在决策时不予考虑,如沉没成本,联合成本,约束性成本等 。
返回
6.2经营决策的基本方法
I,边际贡献分析法边际贡献分析法是在成本性态分类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备选方案边际贡献的大小来确定最优方案的分析法 。
不存在专属成本的情况下,比较备选方案的边际贡献总额 。
存在专属成本的情况下,比较备选方案的剩余边际贡献。
某项资源受到限制的情况下,比较备选方案的单位资源边际贡献额 。
单位边际贡献大的产品,未必提供的边际贡献总额也大 。
继续
6.2经营决策的基本方法
II,差量分析法当两个备选方案具有不同的预期收入和预期成本时,根据这两个备选方案间可差量收入,差量成本计算的差量损益进行最优最优方案选择的方法,就是差量分析法 。
当差量收入大于差量成本时,其数量差异为差量收益;
当差量收入小于差量成本,其数量差异为差量损失 。
差量分析法并不严格要求哪个方案是比较方案,哪个方案是比较方案,哪个方案是被比较方案,只要遵循同一会计处理原则,就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
继续
6.2经营决策的基本方法
III,成本无差别点分析法指在该业务量水平上,两个不同方案的总成本相等,但当高于或低于该业务量水平时不同方案就具有了不同的业务量优势区域 。 利用不同方案的不同业务量优势区域进行最优化方案的选择的方法,称为成本无差别点分析法 。
继续
6.2经营决策的基本方法
IV,概率分析法概率分析法就是对企业经营中的诸多因素 (如产品销售量、变动成本、固定成本等 ),在一定范围内的变动程度作出估计,从而把影响决策的各种现象都考虑进去,
因而使决策更加接近于实际情况第七章第 7章 经营决策方案的分析评价
7.1新产品开发决策方案的分析评价
7.2产品最优组合决策方案的分析评价
7.3生产决策方案的分析评价
7.4定价决策
7.5不确定型决策
7.1新产品开发决策方案的分析评价
I,新产品开发决策的意义
II,新产品是否投产的决策新产品开发的决策主要应该考虑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通过市场调查确定新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价格;二是在此基础上,根据市场价格和目标利润确定目标成本,
结合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条件,分析企业能否达到成本。
要进行产品寿命周期的分析和预测,适时开发新产品。
要进行市场调查和预测。
继续
7.1新产品开发决策方案的分析评价
III,投产哪一种新产品的决策企业开发的新产品不只一种,究竟要投产哪一种新产品比较合适,也需要通过分析比较,看看投产哪种产品对企业更为有利。
返回
7.2产品最优组合决策的分析评价
I,只涉及两类产品的最优组合的决策 —— 图解法
确定目标函数与约束条件,并用代数式表现;
根据约束条件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绘制图式,确定产品组合的可行解区域;
在可行解区域里,确定能供目标函数得到最大值或最小值的产品最优组合。
如图所示
7.2产品最优组合决策的分析评价
y
1 0 0 0
9 0 0 L
1
销售量约束 — 产品甲
800
700
600
500
4 0 0 销售量约束 — 产品乙 L
2
3 0 0 L
3
2 00
100
0
100 2 0 0 3 0 0 4 0 0 5 0 0 6 0 0 7 0 0 8 0 0 9 0 0 1 0 0 0 x
产品甲(件)
图 7 - 1
产品乙
(
件
)
继续
7.2产品最优组合决策的分析评价
II,涉及多种产品的最优组合的决策 —— 单纯形法
7.3生产决策方案的分析评价
I,生产决策涉及的范围
II,生产决策的基本方法
生产什么产品或提供什么劳务
生产多少数量的产品或提供多少数量的劳务
如何组织和安排生产或提供劳务
i,差量分析法
7.3生产决策方案的分析评价指根据两个备选方案的差量收入与差量成本的比较来确定哪个方案较优的方法。如果差量收入大于差量成本,则前一个方案较优;若差量收入小于差量成本,则后一个方案较优。但计算产量收入和差量成本的方案排列顺序必须保持一致。
生产什么产品的决策分析
零部件是自制还是外购的决策分析
半成品,联产品或副产品是否要进一步加工的决策分析
7.3生产决策方案的分析评价
II,生产决策的基本方法
ii,贡献毛益分析法通过对比备选方案所提供的,贡献毛益总额,的大小来确定最优方案的专门方法 。
开发哪种新产品的决策分析
是否接受追加订货的决策分析
亏损产品是否停产或转产的决策分析
7.3生产决策方案的分析评价
iii,本量利分析法在生产决策中应用本量利分析法的关键在于确定,成本分界点,(或
,成本平衡点,)。所谓,成本平衡点,,就是两个被选方案的预期成本相等情况下的业务量。找到了,成本分界点,,就可以确定在什么业务量范围内哪个方案较优 。
零部件是自制还是外购的决策分析
选择不同工艺进行加工的决策是否要进一步加工的决策分析
7.4定价决策
I,影响价格的基本因素
成本因素
需求因素
商品的市场生命周期因素
政策法规因素
竞争因素
科学技术因素
相关工业产品的销售量
7.4定价决策
II,企业价格制定的目标
以追求最大利润为定价目标
以一定的投资利润率为定价目标
以保持和提高市场占有率为定价目标
以稳定的价格为制定目标
以应付和防止竞争为定价目标
7.4定价决策
III,以成本为基础的定价决策
总成本定价法
收益比率定价法
成本加成定价法
* 全成本法下的成本加成定价法
*变动成本法下的成本加成定价法
7.4定价决策
IV,以需求为导向的定价方法
边际分析法在最优售价决策中的应用
利润无差别点法在调价决策中的应用
7.4定价决策
V,以特殊目的为导向的定价方法
保利定价法及其应用
保本定价法
极限定价法
7.4定价决策
VI,定价决策的策略
定价策略的概念
弹性定价策略
新产品定价策略
*撇油策略 (先高后低策略 )
*渗透策略 (先低后高策略 )
7.5不确定型的决策
I,不确定型决策分析的基本原理
II,不确定型决策的方法决策者对未来情况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又无法确定各种情况可能出现的概率,而需要作出的决策。
大中取大法 (最大的收益值法或乐观分析法 )
在几种不确定的随机事件中选择最有利情况下收益值最大的方案作为最优方案的一种不确定分析方法。
7.5不确定型的决策
II,不确定型决策的方法
小中取大法 (最大收益值法或悲观分析法 )
在几种不确定的随机事件中,选择最不利情况下收益值最大的方案作为最优方案的一种不确定分析方法。
大中取小法 (最大后悔值法或后悔值分析法 )
在几种不确定的随机事件中选择最大后悔值中最小的方案作为最优方案的一种不确定分析方法。
7.5不确定型的决策
II,不确定型决策的方法
折中决策法 (适度分析法 )
在确定乐观系数 α并计算出各方案预期价值的基础上,选择各个备选方案中预期价值最大的方案作为最优方案的一种不确定分析方法。
α的取值范围是 0<α<1,如果 α取值接近 1,则比较乐观;
如果接近 0,则比较悲观。决策者在确定乐观系数 α时,既不能过于乐观,也不能过于悲观,应当采取现实主义的态度,根据实际情况和自己的实践经验加以确定。
第 8章 长期投资决策方案的分析评价
8.1现金流量
8.2货币时间价值
8.3长期投资决策方案的评价指标
8.4几种典型的长期投资决策
8.1现金流量
I,现金流出量
II,现金流入量
III,净现金流量
“现金” 是广义的现金,它不仅包括各种货币资金,而且还包括投资项目涉及的非货币资源的变现价值。具体估量各个投资方案形成的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数量和时间以及逐年的净现金流量,是正确评价其投资效益的一个必要条件。
8.2货币时间价值
I,货币时间价值的概念
II,货币时间价值的计算
* 复利终值从投资的角度来讲,货币的时间价值是资金的拥有者放弃资金的使用权而应得的报酬;对资金的借入者来说,是使用资金所应支付的成本 。
niPFPV
iPVFV nn
,,
1
8.2货币时间价值
*复利现值
n
n
n
n
n
n
n
FV
i
FV
PV
iPVFV
1
1
1
1
niFPFVPV n,,
8.2货币时间价值
*后付年金终值
n
t
t
nn
nn
n
iA
iiiiiA
iAiAiAiAiAF V A
1
1
12210
12210
1
11111
11111
niAFAFVAn,,?
8.2货币时间价值
* 后付年金现值
n
t
t
nnn
i
A
i
A
i
A
i
A
i
AP V A
1
121
1
1
1
1
1
1
1
1
1
1
niAPAPVAn,,?
8.2货币时间价值
* 先付年金终值
0 1 2n - 1 n
└─┴─┴─────┴─┘ (年份)
A A A A
└─┴─┴─────┴────
0 1 2n - 1 n
└─┴─┴─────┴─┘ (年份)
A A A A
└─┴─────┴─┴──
先付年金与后付年金终值的关系
n 期先付年金终值
n 期后付年金终值
iniAFAVn 1,,
11
1
niAFA
AniAFAVn
,,
,,
8.2货币时间价值
*先付年金现值
0 1 2 n - 1 n
└─┴─┴─────┴─┘ (年份)
A A A A
──┴─┴─────┘
0 1 2 n - 1 n
└─┴─┴─────┴─┘ (年份)
A A A A
──┴─┴─────┴─┘
先付年金与后付年金现值的关系
n 期先付年金现值
n 期后付年金现值
iniAPAV 10,,
11
10
niAPA
AniAPAV
,,
,,
8.2货币时间价值
*延期年金 现值
*延期年金 终值
0 1 2 m m+1 m+2 m+n
└─┴─┴───┴─┴─┴───┘ (年份)
A A A
──────────┴─┴───┘
延期年金现值的计算示意图
miAPAnmiAPAV,,,,0
miniAPAV 10,,
类同普通年金终值,即,niAFAFVAn,,?
8.2货币时间价值
*永续年金 现值
*永续年金 终值
i
AV
i
iAP
i
n
i
i
niAP
i
iAP
n
n
1
1
0
1
1
1
1
1
1
0
计算公式为:所以,永续年金现值的
,,故:
时,当
,,
其推导过程为:
,,
因为,所以没有终值。?n
8.3 长期投资决策方案的评价指标
I,投资利润率 ( ARR )
II,静态投资回收期
ARR= 年平均利润 / 投资总额
投资利润率方法的优点
投资利润率方法的缺点
每年净现金流入量相等的回收期计算
每年净现金流入量不等的回收期计算
静态投资回收期的优缺点
8.3 长期投资决策方案的评价指标
III,动态投资回收期
IV,净现值 ( NPV)
动态投资回收期的含义
动态投资回收期的计算
动态投资回收期的评价
净现值的含义
净现值的计算
净现值的评价
8.3 长期投资决策方案的评价指标
V,净现值率 ( NPVR )
VI,内部收益率 ( IRR )
净现值率的含义
净现值率的计算
净现值率的评价
内部收益率的含义
内部收益率的计算
内部收益率的评价
8.4几种典型的长期投资决策
I,生产设备最优更新期的决策
II,固定资产修理和更新的决策固定资产修理和更新的决策,是在假设维持现有生能力水平不变的情况下,选择继续使用旧设备 ( 包括对其进行大修理 ),还是将其淘汰而重新选择性能更优异,运行费用更低廉的新设备的决策 。
生产设备最优更新期的决策就是选择最佳的淘汰旧设备的时间,此时该设备的年平均成本最低 。
8.4几种典型的长期投资决策
III,固定资产租赁或购买的决策在进行固定资产租赁或购买的决策时,由于所用设备相同,
即设备的生产能力与产品的销售价格相同,同时设备的运行费用也相同,因此只需比较两种方案的成本差异及成本对企业所得税所产生的影响差异即可。
第 9章 全面预算
9.1全面预算概述
9.2预算控制的几种形式
9.1全面预算概述
I,全面预算全面预算 ( Master Budget) 反映的是企业未来某一特定时期的全部生产,经营活动的财务计划 。 它以销售预测为起点,进而对生产,成本及现金收支等各个方面进行预算,并在这些预测的基础上,编制出一套预计资产负债表,预计损益表等预计财务报表及其附表,以反映企业在未来期间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
II,全面预算的作用
明确各部门奋斗目标,控制各部门的经济活动
协调各部门的工作
考核各部门的业绩
9.1全面预算概述
III,全面预算的编制原理
全面预算的构成
全面预算的编制原理
销售预算
生产预算
直接材料预算
直接人工预算
制造费用预算
期末产成品存货预算
销售与管理费用预算
现金预算
预计利润表
预计资产负债表
9.1全面预算概述
III,全面预算的编制原理
全面预算编制实例
9.2预算控制的几种形式
I,固定预算固定预算( Fixed Budget),又称静态预算( Static Budget),是根据预算期内正常的可能实现的某一业务活动水平,而编制的预算。
II,弹性预算弹性预算( Flexible Budget)就是根据预算期内可预见的各种业务量而编制不同水平的预算。
III,零基预算零基预算 ( Zero-base Budget) 就是以零为基数编制的预算。在预算编制时,对于所有的预算支出均以零字为基底不考虑其以往情况如何,对每项内容都根据生产经营的客观需要和一定期间内资金供应的实际可能作出最先进的估计,并划分决策单元,分别提出预算方案,并对每个预算方案进行成本效益分析,按重要程度对预算方案进行排序,从而对企业有限的经济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和分配,形成最终的预算方案。
9.2预算控制的几种形式
IV,滚动预算滚动预算( Rolling Budget)也叫,永续预算( Perpetual Budget),或
,连续预算( Continuous Budget),,它与一般预算的重要区别在于其预算期不是固定在某一期间(一般预算的预算期通常是一年,并且保持与会计年度相一致)。
第 10章 责任会计
10.1 责任会计概述
10.2 不同类型责任中心的责任会计及其主要特点
10.3 内部转移价格
10.1 责任会计概述
I,责任会计的意义
II,企业组织结构
直线职能式组织结构
事业部制组织结构
III,分权管理与责任会计
IV,实施责任会计制度的基本程序
划分责任中心,确定责权范围
编制责任预算,确定各责任中心的业绩考核标准
建立严密健全的考核指标体系
考核评价实际工作业绩,编写业绩报告
10.2 不同类型责任中心的责任会计及其主要特点
I,成本中心的责任会计
成本中心所计量与考核的成本是可控成本,而不是归属于各该中心的全部成本
成本中心的成本是责任成本,而不是传统的产品成本
成本中心的业绩考核
II,利润中心责任会计
分部经理毛益
分部毛益
10.2 不同类型责任中心的责任会计及其主要特点
III,投资中心责任会计
投资利润率投资利润率 = 经营利润 / 经营资产
剩余收益剩余收益 = 经营利润 -(经营资产 × 规定的基准收益率)
10.3 内部转移价格
I,市场价格
II,以成本作为内部转移价格
III,经过协议的市场价格
IV,双重内部转移价格
V,共同成本的分配第 11章 标准成本
11.1 标准成本的概述
11.2 标准成本的制定
11.3标准成本差异的计算和分析
11.4标准成本的账务处理
11.1 标准成本的概述
I,标准成本的概念标准成本是指根据产品设计和生产工艺方案的要求,通过精确的调查、分析和技术测定而制定的,企业达到某种特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经营条件下应当发生的,用来评价当期发生实际成本、衡量工作效率的一种预计成本。
II,标准成本的分类
理想标准成本,正常标准成本和现实标准成本
现行标准成本和基本标准成本
直接材料的标准成本,直接人工的标准成本和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
III,标准成本的作用
11.2 标准成本的制定
I,直接材料的标准成本
直接材料的标准用量
直接材料的价格标准
II,直接人工标准成本
直接人工的标准用量
直接人工的标准价格
III,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
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11.3标准成本差异的计算和分析
I,变动成本差异的计算和分析
直接材料的成本差异分析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
变动制造费用的差异分析
II,固定制造费用的差异分析
二差异分析法
固定制造费用的能力差异
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
三差异分析法
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固定制造费用闲置能力差异
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11.4标准成本的账务处理
I,标准成本法下的账户设置
II,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
标准成本差异处理方式
标准成本差异账务处理举例
III,编制标准成本损益表第 12章 企业业绩评价系统与激励机制
12.1 企业财务业绩的分析与评价
12.2 企业非财务业绩的分析与评价
12.3 激励机制
12.1 企业财务业绩的分析与评价
I,企业财务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II,财务业绩指标分类
III,财务业绩指标分析
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获利能力分析
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IV,财务业绩评价的评价
未考虑资本成本的因素,从而导致经营利润的计算不正确
成本计算方法上存在的缺陷使得成本的确定不准确
对现金流量指标的关注不够
缺乏知识与智力资本方面的评价指标
传统财务业绩评价指标体系还存在着重短期业绩评价,轻长期业绩评价,
重过去财务成本,轻未来价值创造,重局部业绩,轻整体效益等方面的问题 。
12.2 企业非财务业绩的分析与评价
I,非财务指标的分析评价的意义和作用
II,非财务业绩评价方法及指标
适时生产管理制度下的业绩评价
利用平衡计分卡进行业绩评价
III,非财务业绩评价的评价
非财务性业绩评价的优点
非财务性业绩评价的不足
12.3 激励机制
I,经典激励理论简介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期望理论
公平理论
II,激励机制的具体形式
III,现代激励机制的评价
现代激励机制的局限
激励机制的完善第 13章 作业成本
13.1作业成本计算法产生的时代背景
13.2作业成本计算法的基本原理
13.3作业分析法
13.4作业成本法下的新观点
13.1作业成本计算法产生的时代背景
I,技术背景
II,社会背景
III,传统计算方法的不适用性
13.2作业成本计算法的基本原理
I,作业成本计算法的概念体系
II,作业成本核算方法的计算过程
III,作业成本计算与传统成本计算的比较
13.3作业分析法
I,作业管理观念
II,作业分析法下的基本概念
成本动因 ( Cost Drivers)
成本动因与作业动因和资源动因的区别和联系
业绩计量
成本动因与业绩计量的关系
III,作业分析法
产品分析
价值链分析 ( Value Chain Analysis)
作业分析
资源分析
13.4作业成本法下的新观点
I,新的企业观
II,新的成本观第 14章 战略管理会计
14.1 战略管理与战略管理会计
14.2战略管理会计概述
14.3战略管理会计在 21世纪的发展
14.1 战略管理与战略管理会计
I,战略管理的发展
II,战略管理的现实意义
III,战略管理与战略管理会计
IV,战略管理会计是管理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
14.2战略管理会计概述
I,战略管理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II,战略管理会计的特征
III,战略管理会计的目标
IV,战略管理会计的内容和研究方法
V,战略管理会计的发展给管理会计职能及职业带来的冲击
14.3战略管理会计在 21世纪的发展
I,企业在未来面临的竞争
技术方面
经济全球化方面
II,我国企业应用战略管理会计的对策
进一步加强对战略管理会计理论和方法系统研究
要把传统管理会计与战略管理会计结合起来
应以战略管理、市场导向的动态观念发展管理会计内容
应该对企业的管理层和会计人员加强培训,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加强战略管理会计应用基础建设
加快管理电子计算机应用步伐
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研究和应用管理会计第 15章 质量成本会计
15.1质量成本概述
15.2 质量成本管理与计量
15.1质量成本概述
I,质量成本的涵义
II,质量成本管理的现实意义
有利于控制和降低成本
从质量成本寻求提高产品质量的途径
促使企业领导重视产品质量,有利于推行质量管理工作
拓宽成本管理道路,使成本管理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15.2 质量成本管理与计量
I,质量成本管理的原则和程序
质量成本管理的原则
开展质量成本管理的程序
II,质量成本项目的构成
预防成本( Prevention Costs)
鉴定成本( Appraisal Costs)
内部故障成本 (Internal Failure Costs)
外部故障成本 (External Failure Costs)
III,质量成本的计量
.乘数法
市场研究法
15.2 质量成本管理与计量
IV,质量成本核算和分析
质量成本数据的收集与统计
质量成本核算
质量成本报告
质量成本的分析
V,质量成本的控制
确定质量成本控制目标
寻求最佳质量成本点
建立质量成本控制系统
VI,质量成本管理中应处理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