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1.1可编程序控制器的产生
? 1.2可编程序控制器定义及特点
1.1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产生
?世界上第一台 PLC
1969年由美国数字设备公司( DEC) 根
据美国通用汽车公司( GM) 的要求研制成功
?背景:
1968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 GM),为
了适应汽车型号的不断更新,生产工艺不断变
化的需要,实现小批量、多品种生产,希望能
有一种新型工业控制器,它能做到尽可能减少
重新设计和更换电器控制系统及接线,以降低
成本,缩短周期。
? 设计思想,
吸取继电器和计算机两者的优点
☆ 继电器控制系统体积大、可靠性低、接线复杂、不易更改、
查找和排除故障困难,对生产工艺变化的适应性差,但 简单
易懂、价格便宜;
☆ 计算机 功能强大、灵活(可编程)、通用性好,但编程困
难;
☆ 采用面向控制过程、面向问题的“自然语言”进行编程,
使不熟悉计算机的人也能很快掌握使用。(梯形图)
◆ 70年代初期,仅有逻辑运算、定时、计数等顺序控制
功能,只是用来取代传统的继电器控制,通常称为可编
程逻辑控制器(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 70年代中期,微处理器技术应用到 PLC中,使 PLC不
仅具有逻辑控制功能,还增加了算术运算、数据传送
和数据处理等功能
◆ 80年代以后,随着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等微电
子技术的迅速发展,16位和 32位微处理器应用于 PLC
中,使 PLC得到迅速发展。 PLC不仅控制功能增强,
同时可靠性提高,功耗、体积减小,成本降低,编程
和故障检测更加灵活方便,而且具有通信和联网、数
据处理和图象显示等功能。
? 近年来 PLC发展迅速
PLC集三电(电控、电仪、电传)为一体、性能
价格比高、高可靠性的特点,已成为自动化工程的核
心设备。 PLC成为具备计算机功能的一种通用工业控
制装置,其使用量高居首位。
PLC成为现代工业自动化的三大技术支柱( PLC、
机器人,CAD/CAM) 之一。
1.2 可编程序控制器定义及特点
?定义:
国际电工委员会( IEC) 于 1987年颁布了可编程控制
器标准草案第三稿。在草案中对可编程控制器定义如下:
,可编程控制器是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专为在工
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它采用可编程序的存储器,用来在其
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运算
等操作的指令,并通过数字式和模拟式的输入和输出,控制
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可编程控制器及其有关外围设
备,都应按易于与工业系统联成一个整体,易于扩充其功能
的原则设计,。
1.2.1 可编程序控制器定义
1.2.2 PLC的特点
? 通用性强,使用方便
? 功能强,适应面广
? 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
? 控制程序可变具有很好的柔性
? 编程方法简单,容易掌握
? PLC控制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和维修工作少,
极为方便。控制程序变化方便,具有很好的柔性。
? 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
?PLC应用类型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 开关量逻辑控制
? 运动控制
? 过程控制 ( PID闭环控制 )
? 数据处理
? 通信联网 ( 构成 DCS,FCS系统 )
?是一种工业 控制装置
可编程序控制器( ProgrammbleController) 简称 PC或
PLC
◆ 区别于一般微机控制系统
◆ 区别于传统控制装置
1.2.3 PLC的国内外现状及发展动向
? 1969年美国数据设备公司 ( DEC) 研制了第一
台 PLC,从此 PLC发展迅猛 。
我国改革开放后, 美国 AB,GE,MODICON、
TI,日本 OMRON,三菱, 富士, 德国西门子等
厂家的产品不断进入我国, 并在各行各业的工
控系统中占据重要地位 。
? PLC三大流派
从第一台 PLC出现以后,日本、德国、法国等也相继
开始研制 PLC,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各国 PLC都有自己
的特色。
? 欧洲,西门子( Siemens); 法国的 ( Telemecanique)
? 美国,A-B( Allen-Bradly),GE( General Electric)
? 日本,三菱电机( Mitsubishi Electric),欧姆龙
( OMRON),FUJI ( 日本主要发展中小型 PLC,其
小型机性能先进,结构紧凑,价格便宜)
? 目前国内市场还有韩国、台湾等 PLC产品 4,3 自 1973年,
我国开始研制顺序控制器,并取得不小的进展,现在市场
上出现了系列化的国产 PLC,其价格相对低廉,性价比较
高。
FX0N
FX2N
S7-400
FX1S / FX1N
SLC500
第二章 可编程序控制器基本原理
? 2.1可编程序控制器基本控制原理
? 2.2可编程序控制器内部硬件框图及各部分作用
? 2.3可编程控制器工作过程特点及主要性能指标
? 2.4可编程序控制器分类
2.1 可编程序控制器基本控制原理
2.1.1 PLC的组成
? PLC由四 部分组成, 中央处理单元( CPU板)、输入输
出( I/O) 部件和电源部件
PLC外观
PLC应用于步
进电机控制
? PLC的主要逻辑部件
1、继电器逻辑:输入继电器 X、输出继电器 Y、内部继电
器(寄存器) R
2、定时器逻辑 T
定时条件 —— 控制定时器操作;定时语句 —— 指定所使用的定时器,
给出定时设定值;定时器的当前值 —— 记录定时时间(经过值);
定时继电器 —— 定时器达到设定的时间值时为 ON,未开始定时
或未达到设定值时为 OFF。
3、计数器逻辑 C
计数器的复位信号;计数器的计数信号;计数器设定值的记忆单元;
计数器当前值(经过值)单元。
4、触发器逻辑
5、移位寄存器
6、数据寄存器
2.1.2 PLC的编程语言
在 PLC系统结构不断发展的同时, PLC的编程语言也越来越
丰富, 功能也不断提高 。 程序的表达方式基本有四种:梯形图,
指令表, 逻辑功能图和高级语言 。 梯形图是当前使用最广泛的
一种编程方法 。
除了的梯形图语言外,为了适应各种控制要求,出现了面
向顺序控制的步进编程语言、面向过程控制的流程图语言、与
计算机兼容的高级语言( BASIC,C语言等)等。多种编程语
言的并存、互补与发展是 PLC进步的一种趋势。
理解梯形图的一个关键概念是“能流”,这仅是概念上的
“能流”。如图 2-7把左母线设想为电源“火线”,右母线
设想为“零线
2.2 可编程序控制器内部硬件框图及
各部分作用
2.2.1 PLC一般结构
? PLC的基本组成与一般的微机系统类似:
是一种 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用于控制的 特殊计算机
? PLC的基本组成包括 硬件与软件 两部分
? PLC的硬件,中央处理器( CPU),存储器、输入接口、
输出接口、通信接口、电源等
? PLC的软件,系统程序和用户程序
PLC组成
编程 器
写入

电 源输






元CPU








存储器
2.2.2 PLC内部主要部件功能
?PLC中常采用的 CPU有三类,
1) 通用微处理器 (如 Z80,8086,80286等)
2) 单片微处理器 (如 8031,8096等)
3) 位片式微处理器 (如 AMD29W等 )
? 小型 PLC,大多采用 8位通用微处理器和单片微处理器,
中型 PLC,大多采用 16位通用微处理器或单片微处理器
大型 PLC,大多采用高速位片式微处理器( 32位)
小型 PLC为 单 CPU系统,中、大型 PLC则大多为 双 CPU或多
CPU系统。 对于双 CPU系统,一般一个为 字处理器,一般
采用 8位,16位或 32位处理器;另一个为 位处理器,采用
由各厂家设计制造的专用芯片。
1,PLC中的 CPU及作用
?CPU的作用,按系统程序赋予的功能, 指挥 PLC有
条不紊地进行工作 。 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五个方
面:
1)接收并存储编程器或其它外设输入的用户程序或数据
2)诊断电源,PLC内部电路故障和编程中的语法错误等
3)接收并存储从输入单元(接口)得到现场输入状态或数

4)逐条读取并执行存储器中的用户程序,并将运算结果存
入存储器中
5)根据运算结果,更新有关标志位和输出内容,通过输出
接口实现控制、制表打印或数据通讯等功能
?存储器的作用:
在 PLC中,存储器主要用于 系统程序、用户程序、数

?存储器的类型:
① 可读 /写操作的 随机存储器 RAM
② 只读存储器 ROM,PROM,EPROM,E2PROM
2.系统程序存贮器
?系统程序,
系统程序 是完成系统诊断、命令解释、功能子程序调用、
管理、逻辑运算、通信及各种参数设定等功能。
系统程序 由 PLC的制造厂家编写的,在 PLC使用过程中不
会变动,它和 PLC的硬件组成有关,它关系到 PLC的性能。
系统程序 由制造厂家直接固化在只读存储器 ROM,PROM
或 EPROM中,用户不能访问和修改。
3,用户存贮器
◆ 用户程序,
? 用户程序是用户根据控制对象生产工艺及控制的要求而编
制的应用程序。它是由 PLC控制对象的要求而定的,
? 为了便于读出、检查和修改,用户程序一般存于 CMOS静
态 RAM中,用锂电池作为后备电源,以保证掉电时不会丢
失信息。为了防止干扰对 RAM中程序的破坏,当用户程序
经过运行正常,不需要改变,可将其固化在 EPROM中。
? 现在有许多 PLC直接采用 EEPROM作为用户存储器。
4,输入 /输出接口( I/O模块)
? 输入 /输出接口 通常也称 I / O 单元或 I / O 模块,是
PLC与工业生产现场之间的连接通道。
? LC输入接口 -----可以检测被控对象的各种数据,用这
些数据作为 PLC对被控制对象进行控制的依据
? PLC输出接口 -----将处理结果送给被控制对象,以实
现控制目的
PLC I/O处理示意图
◆ I / O 接口的作用:
? 电平转换功能:由于外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所需的信号
电平是多种多样的, 而 PLC内部 CPU的处理的信号是标准
电平信号 。
? 光电隔离和滤波功能, 以提高 PLC的抗干扰能力, 通常还
有状态指示, 工作状况直观, 便于维护
? I / O 接口的类型:
开关量输入 /输出接口
模拟量输入 /输出接口
5,PLC编程器 及作用
? 编程器的作用,是编辑、调试、输入用户程序,也可在线
监控 PLC内部状态和参数,与 PLC进行人机对话。它是开
发、应用、维护 PLC不可缺少的设备。
简易编程器
专用编程器
? 编程器 智能编程器
通用编程系统,PC上配专用编程软件包
6,PLC中的电源 及作用
● PLC配有开关式稳压电源,以提供内部电路使用。
与普通电源相比,PLC电源的稳定性好、抗干扰能力强。
因此,对于电网提供的电源稳定度要求不高,一般允许电
源电压在其额定值± 15%的范围内波动。
● 许多 PLC还向外提供直流 24V稳压电源,用于对外部传感
器供电。
? 电源的容量
7,PLC中的 I/O输出接口 及作用
◆ 输入 /输出( I/O) 点数,
? PLC的 I / O点数 是指 PLC的 I/O接口所能接受的输入信号
个数和输出信号个数的总和。
? I/O点数 是选择 PLC的重要依据之一
当 I/O点数不够时,可通过 PLC的 I/O扩展接口对系统进行
扩展
◆ PLC配有各种通信接口与外部设备连接
? 与 打印机 连接,可将过程信息、系统参数等输出打印
? 与 监视器 连接,可将控制过程图像显示出来
? 与 P L C 连接,组成多机系统或连成网络,实现更大规模控制
? 与 计算机 连接,组成多级分布式控制系统,控制与管理相结合
? 与 人机界面 (触摸屏)连接
? 与 智能接口模块 连接。智能接口模块是一独立的计算机系统,它有
自己的 CPU,系统程序、存储器以及与 PLC系统总线相连的接口,
PLC的智能接口模块种类很多,如:高速计数模块、闭环控制模块、
运动控制模块、中断控制模块等。
与 编程器 连接
2.3 可编程控制器工作过程特点及
主要性能指标
★ 当 PLC运行时,需要进行众多的操作
★ 而 PLC的 CPU不可能同时去执行多个操作,每一刻只
能执行一个操作 。
2.3.1 循环扫描工作方式
? 扫描工作方式
? 解决的办法,采用分时操作原理
? 由于 CPU的运算处理速度很快,所以从宏观上来看,
PLC外部出现的结果似乎是同时完成的。
? 这种分时操作的方法称为 扫描工作方式
PLC采用“顺序扫描、不断循环”的工作方式,
这个过程可分为输入采样,程序执行、输出刷新
三个阶段,整个过程扫描并执行一次所需的时间
称为扫描周期。







































输入采样 程序执行 输出刷新
检查 CPU等内部硬件,对监视定
时器( WDT) 复位以及其它工作
与其它智能装置(如编程器、
计算机等)实现通信
按顺序对所有输入端的状态进
行采样,并存入相应寄存器
对用户程序扫描执行,并将
结果存入相应的寄存器
将寄存器中与输出有关状态,转到
输出锁存器,输出驱动外部负载
2.3.2 PLC的工作过程分自诊断、与编程器
或计算机等通信、输入采样、程序执行和输出刷
新五个阶段。
PLC执行程序的过程
PLC扫描工作方式的特点
★ 集中采样:
在一个扫描周期中, 对输入状态的采样只在输入处理阶段进行 。 当
PLC进入程序处理阶段后输入端将被封锁, 直到下一个扫描周期的输入处
理阶段才对输入状态进行重新采样 。
★ 集中输出:
在用户程序中如果对输出结果多次赋值,则最后一次有效。在一个扫
描周期内,只在输出处理阶段才将输出状态从输出映象寄存器中输出,
对输出接口进行刷新。在其它阶段里输出状态一直保存在输出映象寄存
器中。
★ 提高了抗干扰能力,增强了系统可靠性
PLC工作时大多数时间与外部输入 /输出设备隔离,从根本上提高了
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增强了系统的可靠性。
2.3.3 PLC对输入 /输出的处理原则
根据上述工作特点,归纳出 PLC对输入 /输出的
处理原则如下所述。
? 输入映像寄存器的数据取决于输入端子板上各输入点在
上一个刷新期间的通 /断状态。
? 程序如何执行取决于用户所编程序和输入 /输出映像寄
存器的内容及各元件映像寄存器的内容。
? 输出映像寄存器的数据,取决于输出指令的执行结果。
? 输出锁存器中的数据,由上一次输出刷新期间输出映像
寄存器中的数据决定。
? 输出端子的通 /断状态,由输出锁存器决定。
1,I/O点数
指 PLC外部输入和输出端子数。
2,用户程序存储容量
用来衡量 PLC所能存储用户程序的多少。
3,扫描速度
指扫描 1000步用户程序所需的时间,以 ms/千步为单位。
4,指令系统条数
指 PLC具有的基本指令和高级指令的种类和数量。种类
数量越多,软件功能越强。
2.3.4 PLC主要技术性能指标
5,内部寄存器
6,高功能模块
2.4 可编程序控制器分类
2.4.1 PLC的分类(按结构形式分类)
PLC一般可从其 I/O点数、结构形式和功能三方面进行分类
根据 PLC的结构形式,可将 PLC分为整体式和模块式两类
1) 整体式 PLC 将电源, CPU,I/O接口等部件都集中装在一个机箱内,
具有结构紧凑, 体积小, 价格低的特点 。
整体式 PLC由不同 I/O点数的基本单元 ( 又称主机 ) 和扩展单元组
成 。 基本单元内有 CPU,I/O接口, 与 I/O扩展单元相连的扩展口, 以及
与编程器或 EPROM写入器相连的接口等 。 扩展单元内只有 I/O和电源
等, 没有 CPU。 基本单元和扩展单元之间一般用扁平电缆连接 。 整体
式 PLC一般还可配备特殊功能单元, 如模拟量单元, 位置控制单元等,
使其功能得以扩展 。
小型 PLC一般采用这种整体式结构 。
2) 模块式 PLC 将 PLC各组成部分分别作成若干个单独的模块,
如 CPU模块, I/O模块, 电源模块 ( 有的含在 CPU模块中 ) 以及
各种功能模块 。
模块式由框架或基板和各种模块组成 。 模块装在框架或基
板的插座上 。 这种模块式 PLC的特点是配置灵活, 可根据需要
选配不同模块组成一个系统, 而且装配方便, 便于扩展和维修 。
大, 中型 PLC一般采用模块式结构 。
3) 叠装式 PLC 还有一些 PLC将整体式和模块式的特点结合起来。
叠装式 PLC其 CPU,电源,I/O接口等也是各自独立的模块,但它
们之间是靠电缆进行联接,并且各模块可以一层层地叠装。这样,不
但系统可以灵活配置,还可做得体积小巧。
2.4.2 PLC的分类(按 I/O点数分类)
根据 PLC的 I/O点数,PLC分为小型、中型和大型三类。
1) 小型 PLC I/O点数为 256点以下 的为小型 PLC
( 其中 I/O点数小于 64点的为超小型或微型 PLC)
2) 中型 PLC I/O点数为 256点以上, 2048点以下 的
为中型 PLC
3) 大型 PLC I/O点数为 2048以上 的为大型 PLC
( 其中 I/O点数超过 8192点的为超大型 PLC)
这个分类界限不是固定不变的,它随 PLC的发展而变化。
2.4.3 PLC的分类 (按功能分类)
1)低档 PLC 具有逻辑运算、定时、计数、移位以及自诊断、监控等
基本功能,还可有少量模拟量输入/输出、算术运算、数据传送和比较、
通信等功能。主要用于逻辑控制、顺序控制或少量模拟量控制的单机系统
2)中档 PLC 具有低档 PLC功能外,具有较强的模拟量输入 /输出、算
术运算、数据传送和比较、数制转换、远程 I/O,子程序、通信联网等功能。
有些还增设中断,PID控制等功能
3)高档 PLC 具有中档机功能外,增加带符号算术运算、矩阵运算、
位逻辑运算、平方根运算及其它特殊功能函数运算、制表及表格传送等。高
档 PLC机具有更强的通信联网功能,可用于大规模过程控制或构成分布式网
络控制系统,实现工厂自动化。
第一节 可编程序控制器 FP1系列顺序指令
第二节 常用高级指令,常用特殊继电器的功能
第三节 基本功能指令
第四节 控制指令
第四章 习题
第四章 FP1 系列指令系统
第五节 步进控制功能图及步进梯形图
ST,常开触点与母线连接, 开始一逻辑运算 。 也叫初始加
载指令 。
ST X1
ST/ X1
ST/,常闭触点与母线连接, 开始一逻辑运算 。 也叫初始加
载非指令 。
X1
[ ]
X1
[ ]
OT,线圈驱动指令,将运算结果输出到指定接点
OT Y1
Y1
[ ]
4.1 基本顺序指令
基本顺序指令是以位为单位的逻辑操作, 是构成继电器控制电
路的基础 。
4.1.1 ST,ST/,和 OT指令:
例,
梯形图 指令表
0 ST X0
1 OT Y0
2 ST/ X1
3 OT Y1
4 OT Y2
1,解释:
1) X0接通时, Y0接通 。
2) X1断开时, Y1接通, X1接通时, Y1断开 。
2,时序图:
X0
Y0
X1
Y1
Y2
ST,ST/:适用于 X,Y,R,T,C。
OT:适用于 Y,R。 可以多次并联使用 。
4.1.2,/” 非指令
指令功能:将该指令处的运算结果取反 。
例, 指令表
0 ST X0
1 AN X1
2 OT Y0
3 /
4 OT Y1
1,解释:
X0,X1都接通时, Y0通, 但 Y1断 。 即, /”指令将 A点的
运算结果求反后作用于 Y1。
2,时序图:
AN:串联常开触点指令, 把原保存在结果寄存器中的
逻辑操作结果与指令的继电器内容相, 与, 并把该逻辑
操作结果存入结果寄存器 。
AN/:串联常闭触点指令, 把被指定的继电器内容取反,
然后与结果寄存器的内容相, 与,, 操作结果存入结果
寄存器 。
AN X1
X1X
[ ]
4.1.3 AN和 AN/指令
AN/ X1 [ ]X1X
指令表
0 ST X0
1 AN X1
2 AN/ X2
3 OT Y0
例,
1,解释:
当 X0,X1均接通且 X2断开时, Y0接通 。
AN,AN/指令可连续使用多次 。
2,时序图
操作数,AN,AN/,X,Y,R,T,C。
4.1.4 OR,OR/指令
OR:并联常开触点指令, 把结果寄存器的内
容与指定继电器的内容进行逻辑, 或,, 其
结果存入结果寄存器 。
OR/:并联常闭触点指令, 把指定继电器的
内容取反后与结果寄存器的内容相, 或,,
其结果存入结果寄存器 。
指令表
1 ST X0
2 OR X1
3 OR/ X2
4 OT Y0
例,
1,解释:
当 X0或 X1接通或 X2断开时, Y0均接通 。
2,时序图:
X0
X1
X2
Y0
操作数,OR,OR/,X,Y,R,T,C。
练习,根据如图所示的时序图设计梯形图 。
X0
X1
X2
X3
Y0
Y1
Y2
4.1.5 ANS指令:
指令功能:实现多个指令块的, 与, 运算 。
指令表
0 ST X0
1 OR X1 块 1
2 ST X2
3 OR X3 块 2
4 ANS
5 OT Y0
例,
2,时序图
1、例题解释:
X0或 X1接通,且 X2或 X3也接通时,Y0接通。
X0
X1
X2
X3
Y0
指令使用说明:
组与指令 ( ANS)
是用来串联指令块
的 。 每一指令块以
ST或 ST/指令开始 。
可以多个指令块串
联 。 如 图右 所示 。
块 1
块 2
块 3
块 4
块 5
4.1.6 ORS指令,
指令功能:实现多个指令块的, 或, 运算 。
指令表
0 ST X0
1 AN X1 块 1
2 ST X2
3 AN X3 块 2
4 ORS
5 OT Y0
例,
指令表 ST X0
块 1 AN X1
块 4 ST X2
块 5 块 2 AN X3
ORS 每一指令块由 ST指令开始
ST X4
块 3 AN X5
ORS
OT Y0
块串联指令 ANS与块并联指令 ORS
[ ]X0 X1
X2 X3
Y0
指令块 1 指令块 2
指令块 1
指令块 2
语句表指令
ST X0
OR X2
ST X2
OR/ X3
ANS
OT Y0
语句表指令
ST X0
AN X2
ST X2
AN/ X3
ORS
OT Y0
[ ]X0 X1
X2 X3
Y0
4.1.7 堆栈指令 PSHS,RDS,POPS
指令功能:
PSHS:存贮该指令的运算结果 。
RDS:读出由 PSHS指令存贮的运算结果 。
POPS:读出并清除由 PSHS指令存贮的运算结果 。
PSHS用于压入堆栈,RDS用于读出堆栈,
POPS用于弹出堆栈。
语句表指令
ST X0
PSHS
AN X1
OT Y0
RDS
AN X2
OT Y1
POPS
AN/ X3
OT Y2
[ ]
X1
X2
X3
Y1
[ ]
Y0
[ ]
Y2
X0
PSHS
RDS
POPS
当 X0接通时, 则有:
1) 存贮 PSHS指令处的运算结果, 当 X1接通时, Y0输出 ( 为 ON) 。
2) RDS指令读出存贮结果, 当 X2接通时, Y1输出 。
由 POPS指令读出存贮结果,当 X3断开时,Y2输出。且 PSHS指令存贮的
结果被清除。
例,
时序图:
X0
X1
Y0
X2
Y1
X3
Y2
指令使用说明:
重复使用 RDS指令, 可多次使用同一运算结果, 当使用完
毕时, 一定要用 POPS指令 。 如图所示:
4.1.8 微分指令 DF,DF/
DF
功能, 当输入条件由 OFF 转为 ON时,指定接点仅在 PLC的 1次
扫描周期内为 ON,其它时间为 OFF。该指令产生的输出是一个
脉冲,其宽度为一个扫描周期。
[ ]( DF )
DF/
功能:当输入条件由 ON转为 OFF时,指定接点仅在 PLC的 1次
扫描周期内为 ON,其它时间为 OFF。该指令产生的输出是一个
脉冲,其宽度为一个扫描周期。
[ ]( DF/ )
指令表:
0 ST X0
1 DF
2 OT Y0
3 ST X1
4 DF/
5 OT Y1
X0
X1
Y0
Y1
一个扫描周期 一个扫描周期
时序图:
程序举例练习:
例 1:梯形图如 图 4— 11所示, 试画出其时序图 。
X0
X1
R0
Y0
X0
X1
R0
Y0
b)无微分指令的程序和时序图 图 4— 11 自保持电路
a)有微分指令的程序和时序图
1个扫
描周期 虚线部分为自
锁产生
的输出
例 2:利用一个开关信号 X0控制输出 Y0,即 X0第一次接通
Y0输出, X0第二次接通, Y 0断开 。 依次类推 。 如图所示:
X0
R0
R1
R2
R3
Y0
保持和释放交替变化的电路时序图
保持和释放交替变化的电路梯形图
SET
功能,当输入条件变为 ON时,使指定输出接点
保持 ON状态,此后即使输入变为 OFF,该输出
仍保持 ON状态 。
RST
功能,当输入条件变为 ON时,使指定输出接点保
持 OFF状态,此后即使输入变为 OFF,该输出仍
保持 OFF状态 。
< S >Y0
< R >
Y0
4.1.9 SET,RST指令:
解释,1) 当触发信号 X0接通时, 执行 SET指令, 使 Y0=ON,
而后不管 X0如何变化, 输出 Y0均保持其接通状态, 直至执行
RST Y0指令 。
2) 当触发信号 X1接通时, 执行 RST指令, 使已接通的 Y0=OFF
而后不管触发信号 X1如何变化 Y0均保持断开状态 。
例,
3) SET,RST操作数,Y,R
4) 对继电器 Y和 R可以使用相同编号的 SET,RST指令次数
不限 。 5) 当使用 SET和 RST指令时, 输出的内容随运行过程
中每一段的执行结果而变化 。
时序图:
X0
X1
Y0
指令功能:相当于一个锁存继电器, 当置位输入为
ON时, 使输出接通并保持 。
指令表
0 ST X0
1 ST X1
2 KP Y0
X0:置位信号 。 X1:复位信号 。
Y0中的, 0”:输出地址 。
4.1.10 KP指令:
例,
解释:当 X0接通 ( ON) 时 Y0接通 ( ON) 并保持;
当 X1接通 ( ON) Y0断开 ( OFF) 。
X0
X1
Y0
时序图:
4.1.11 空操作指令 NOP
[ ]
NOP
?
Y0R0
语句表指令
ST R1
NOP
OT Y0
NOP指令的使用对程序运行的结果没有任何影响,
一般为了方便阅读。
4.1.12 可编程控制器的编程原则和方法
1,编程原则
( 1) PLC编程元件的触点在编程过程中可以无限次
使用,每个继电器的线圈在梯形图中只能出现一次,
它的触点可以使用无数次。
( 2)梯形图的每一逻辑行皆起始于左母线,终止于右母线。
线圈总是处于最右边,且不能直接与左边母线相连。
[ ]
[ ] [ ]
[ ]
( 3)编制梯形图时,应尽量做到“上重下轻、左重右轻”。
[ ]
不合理 合理
[ ]
( 4)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线圈可以并联,但不可以串联。
[ ][ ]
X0 X0 Y1
(5)程序以 END指令结束,程序的执行是从第一个地址到
END指令结束,在调试的时候,可以利用这个特点将程序
分成若干个块,进行分块调试,直至程序全部调试成功。
( 6) 在梯形图中串联接点、并联接点的使用次数没有限制,
可无限次地使用
无限次使用



使

( 7)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线圈可以并联输出
4.2 基本功能指令
4.2.1 定时器指令( TMR,TMX和 TMY指令)
1.TM指令格式
定时器设置值
定时器序号(用十进制表示默认 0-99)
定时器类型(分三类用 R,X,Y表示)
[ ]TMX 502
[ ]
X0
T2 Y0
设置值
定时器号
语句表指令
ST X0
TMX 2
K 50
ST T2
OT Y0
t
通电延时时间
=50*定时单位
输入信号 X0
定时器接点
输出信号 T2
例,
举例
X0 TM X 30 指令表
5 0 ST X0 5 OT Y0
1 TM X5 6 ST/ T5
T5 Y0 k 30 7 OT Y1
4 ST T5
XO接通 3S后 ( 0.1S× 30=3S), 定时器接点 ( T5) 接通 ( ON),
这时 y0接通, T5断开,y1断开 。
时序图:
X0
T5
T5
Y0
Y1
3s 3s
说明:
① 定时器指令编号默认值为 0-99(1百个 ),若个数不够用, 可通过改变系
统寄存器 NO.5的设置来增加其个数 。
② 预置值的范围,K0~K32767( 十进制数 )
③ TM指令是一减计数型预置定时器 。
④ 定时器的预置时间为:单位 × 预置值, 例如 TMX5 K30 ( 0.1× 30=3S)
⑤ 当预定值用十进制常数设定时的步骤为,( 其过程如图 3— 31所示 )
a.当 PLC的工作方式设置为, RUN”,则十进制常数, K30”传递到预置值区
,SV5”。
b.当检测到, XO”上升沿时 ( OFF→ON ) 时,K30由, SV5”传送到经过值
区, EV5”。
c,当 XO为接通状态 (ON)时,每次扫描,经过的时间从, EV5”中减去 。
d.当经过值, EV5”的数据为 0时, 定时器 T5的接点工作常开闭合, 常闭断开 。
两个或多个定时器, 可串联也可并联但其工作原
理有所不同, 如 图 所示:
X0
T0
T1
Y0
Y1
3S 2S
4.4.2 计数器指令( CT)
计数器序号 ( 十进制数表示 )
计数器设置值
计数输入控制逻辑行 ( CP)
复位控制逻辑行 ( R)
1.CT指令格式
说明:
CP端每来一个上升沿(由 OFF→ON 状态变化)计数器就做减 1 计数。
FP1-C40型 PLC默认 44个计数器,序号为 C100~ C143。
同一程序中相同序号的 CT只能使用一次,与定时器一样
设置值范围为 K1~K 32767中的任意十进制整数。
计数器的设置值与经过值自动存放在与计数器同一序号的 SV和 EV中。
计数器工作原理
? K20送入预置值寄存器 SV100中。
? 检测到一个 X0的上升沿( OFF→ON 的状态变化),EV100中的数值减 1计数。
? EV100中的值减至,0”时 C100的触点动作,即常开触点闭合,常闭触点断开。
? 检测到 X1的上升沿(即 OFF→ON )时 C100的各触点复位。
? 在计数过程中,若复位行发生 OFF→ON 状态变化则 EV100被复位为,0”,但
C100的触点不动作。直到复位行由 ON→OFF 时刻,SV100中的数值 K20再次送到
EV100中。
X0
X1
C100
Y0
Y1
10次 5次 10次
计数器被复位( X1=ON)或在 X1=OFF的计数过程中当前值未达到
,0”时,上图中的 Y0=OFF; Y1=ON。在 X1=OFF的条件下若连续
检测到 10次 X0的上升沿,即当前值为,0”,计数器 C100=ON,即
常开触点 C100闭合,常闭触点 C100断开,Y0=ON,Y1=OFF,其
状态一直保持到复位信号 X1=ON,各触点及继电器复位
4.2.3 左移寄存器指令( SR)
指令格式:
SR指令的运行
?移位触发信号 X1
由 OFF→ON (上升
沿)时 WR3中的数
据左移一位。
?WR3中的数据左
移一位后,最低位
R30中的数据取决
于移位脉冲触发时
刻数据输入行的
ON/OFF状态。
?任何时刻,一旦复位逻辑行 X2=ON(上升沿)指定寄存器 WR3中的内容全部清零,
在 X2=ON期间移位脉冲不起作用。复位输入比移位输入具有优先权。
?如果在此时刻 X0=ON 则 R30中输入的新数据为,1”,若此时刻 X0=OFF
则 R30中输入的新数据为,0”。
X1
X2
R901C
Y0
Y1
Y2
Y3
1s
思考题,在不改变控制工艺的前提下,对本题梯形图进行修改。去掉对 X0信号的操
作限制,使之在 X0接通后只能在 R901C第一个上升沿到来时接收一次。下一个脉冲到
来时,即使 X0仍旧接通 R40中输入的数据也是,0”。
例题,
现代工业生产广泛采用流水作业,排除残次品是必需的工序。在流水线上,成品或半
成品往往要经过若干项检查,符合要求者得以通过,随着流水线进入下一道生产工序。
不合格产品必需在某处集中排除,不得进入下一生产环节。因此,成品 /半成品随传
送带递进过程中所进行的检验结果也必需同步地向前移动,这样当不合格产品移到规
定的地点时才能正确地加以排除从而实现质检与分检。用 PLC提供的移位寄存器指令
可以很方便地做到这一点。
0 1 2 3 4 5 6 7
S
LS
PH1
废品 正品
YV
PH2
当 X0=ON时, 执行该功能指令 。 在编程时, 如果多
个高级指令连续使一触发信号 。 如 图 4— 17所示:
图 4— 17
后两个 X0触发信号可省略 。 不必每一次使用时都写
出该触发信号, 第二, 三个指令的 X0可以省略 。
如果指令只在触发信号的上升沿执行一次, 可使用
微分指令 ( DF) 。 如 图 4— 18所示:
图 4— 18
二, 高级指令的类型:
1,数据传输指令:这些指令可对 16位或 32位数据进行
传输, 拷贝, 交换 。
2,BIN( 二时制 ) 算术运算指令:这些指令可对 16位
或 32位数据进行加, 减, 乘, 除运算 。
3,BCD算术运算指令:这些指令可对 BCD码数进行加,
减, 乘, 除运算 。
4,数据比较指令:这些指令可对 16位或 32位数据进行
比较 。
5,逻辑运算指令:这些指令可实现逻辑 ( 与, 或, 异
或, 同或 ) 运算 。
6,数据转换指令:将 16位或 32位数据按指定格式转
换 。
7,数据移位指令:
8,可逆计数和左 /右移位寄存器指令:
9,数据左 /右循环移位指令:
10,位操作指令:该指令以位为单位处理数据 。
11,高速计数器特殊指令:
等等 …
在此重点讲解几个常用高级指令 。 其它在此不作详细
讲解只以表格形式列出, 今后使用中可参阅产品手册 。
三, 高级指令举例:
( 一 ) F0( MV) 16位数据传输指令:
1,指令功能:将 16( bit) 数据从一个 16位数据区传到
另一个 16 位区 。
2,程序举例, 如 图 4— 19所示,指令表
ST X0
1 F0 ( MV)
S D
WX 0
WR 0
S( 源区 ) 16位常数或存放常数的 16位区 。
D( 目的区 ) 16位区 。
S D
例题解释:当触发信号 X0接通时外部输入的字继电器
WX0中的内容传送到内部字继
电器 WR0中 。 如 图 4— 20所示:
源区 [S],HACAE
15 14 13 12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0
1 0 1 0 1 1 0 0 1 0 1 0 1 1 1 0
位址
WX0
15 14 13 12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0
1 0 1 0 1 1 0 0 1 0 1 0 1 1 1 0
位址
WR0
目的区 [D],HACAE
1,操作数:
S,WX,WY,WR,SV,EV,DT,K,H,IX,IY。
D,WY,WR,SV,EV,DT,IX,IY。
练习:设计一梯形图, 将拨盘数据寄存器 DT9040中的
数据传送到 WR20中, 并上机监控 。
X0
T0
T1
Y0
Y1
2S
3S
三, UDC( F118) 加 /减计数器指令
1,功能:作为加减计数器使用 。
2,
程序举例,
指令表
50 ST X0 58 ST R9010
51 ST X1 59 F60 ( CMP)
52 ST X2 k 50
53 F118 ( UDC) DT 0
WR 0 64 ST R900B
DT 0 65 OT R0
S:预置值区 其回标元素可以是 WX,WY,
WR,SV,EV,DT,K,H。
D:经过值区 其回标元素可以是 WY,WR,
SV,EV,DT。
X0=ON:加计数, X0=OFF 减计数 。
该计数器是计 X1由 OFF→ON ( 上升沿 ) 的个
数, 复位信号 X2由 OFF→ON ( 下降沿 ) 计数
器复位 。 即将经过值区的 D变为零 。 当 X2由
ON→OFF 时预置值区 S的值传送给 D。 即只有
x2=OFF时才对 X1计数 。
1,例题解释:
① 当检测到复位触发信号 X2 的上升沿
( OFF→ON ) 时,, 0”的传送到经过值字寄存器
的 DTO中 。
② 当检测到X2的下降沿 ( ON→OFF ), 内部预
置值区的字寄存器 WR0中的数据传送到 DT0中 。
如 图 4— 39所示:
③ 当 X0=ON且 X2=OFF时检测到 X1的上升沿 DT0
加 1。
当 X0=OFF X2=OFF时, 当检测到 X1的上升沿
DT0减 1。
X2
K50
X1
DT0 0 50 49 48 47 48 49 50
减 加
X0
R900B
( DT0=K50)
R0
图 4— 39
④使用 F60( CMP)指令即十六位数据比较指令,
将 DT0中的数据与 K50进行比较。如果 DT0=K50,
特殊内部继电器 R900B( =标志)接通随之内部继
电器 R0接通。
⑤预置值范围,K-32768~K32767
当计算结果超出 16位数的范围 ( 上道或下溢 ) 时,
立即接通 。 16位数据的范围:
K-32768~32768
( 3) 应注意的问题 。
① 使用 R900B和 R9009作为这条指令的标志时,
切记将 R900B或 R9009紧跟在指令后面编程 。
② 只有当复位触发信号的下降沿被检出时, S中
的值被传到 D。 在电源接通时, 如果需将计数器
复位, 可用特殊内部继电器 90B编写一个程序 。
( R900B是一个 PLC运行单脉冲继电器, 即当
PLC开始运行的瞬间 R90B只接通一个扫描周期可
利用 R90B对程序进行初始化 )
③ 当复位触发信号, 计数触发信号同时被检测到
时, 优先执行复位信号 。
可编程控制器
教学演示片
4.4 步进控制及步进梯形图
采用前面所讲的继电器逻辑来编制程序, 最大的优
点是电路工作原理比较直观, 但这种程序方式对步进控
制的设计就很困难, 电路工作原理不易理解 。 功能图就
是针对这一问题而产生的 。 下面举例来说明功能图, 功
能梯形图及步进指令 。
步 进 过 程 控 制
步 进 功 能 图 及 步 进 梯 形 图
顺序控制
选择分支过程控制
并行分支及合并控制过程
循环控制过程
综合应用
习题
4.4.1 顺 序 控 制
机械手的控制
下限位 X1
手夹紧 X2
手向下 Y1=ON
手夹紧 Y2=ON
手向上 Y3=ON
工件
功能叙述
流程图
梯形图
上限位 X3
返回
定义,X0启动开关, X1下限位开关, X2机械手夹
紧检测, X3上限位开关 。
手向下时 Y1= ON
手夹紧时 Y2= ON
手向上时 Y3= ON
工序为,启动 → 手向下至下限位 → 夹紧 → 检测是否
夹紧 → 手向上运行至上限位停止 。 其工作过程为步
进过程, 即第一步工序结束就是第二步的开始, 或
者说第二步的开始信号也就是第一步的结束信号,
其功能流程图如图 4— 50所示 。 工作过程一步一步顺
序进行, 即步进工作控制过程 。 步进控制又可分为
顺序过程控制, 选择分支过程控制, 并行分支及合
并过程控制等几种类型 。
返回
X3接通自动
关闭过程 2同
时将整个步
进过程结束
X1接通自动
关闭过程 0,同
时启动过程 1
X0接通自动
启动过程 0
功能流程图
(顺序控制)
过程 0 Y!(手向下)
X0
X1
过程 1 Y2(手夹紧)
过程 2 Y3(手向上)
X2
X3
结束
X2接通自动
关闭过程 1,同
时启动过程 2
返回
步 进 梯 形 图
CSTP2
过程 0
过程 1
过程 2
开始一个步
进过程( X0上升
沿触发)
进入
步进
过程
开始一
个步进
过程
( X1=1
触发)
复位指
定的步
进过程
关闭步
进程序
区并返
回一般
梯形图
程序
返回
NSTP,当检测到该触发信号的 上升沿 时,执行
NSTP指令,即开始执行步进过程,并将包括指令本身在内的整
个步进过程复位。
SSTP,表示进入步进程序,当有一个与该指令编 号相同的
NSTL的受激时,这个过程即开 始。
NSTL,当触发信号 接通 (= ON)时,执行 NPSL指令。即开始
执行步进过程,并将包括该指 令本身在内的整个步进过程复位。
CSTP,复位指定的步进过程,即清除与该指令编号相同的过程。
STPE,关闭与步进和序区,
并返回一般梯形图程序,即
步时过程结束。
返回
继续
4.4.2 步进控制指令
指令说明
在步进程序中, 识别一个过程是
从一个 SSTP指令开始到下一个 SSTP指令, 或一个
SSTP指令到 STPE指令 。
NSTL( NSTP),执行该程序时, 步进过程应从
NSTL编号相同的过程开始 。 在步进过程中, 当执行
NSTL时, 先将这个 NSTL所在的过程清除, 再将与
NSTL编号相同的过程打开 。
使用 NSTL,NSTP指令时应注意二者的区别 。
返回
继续
标志的状态:
R9015:在刚刚打开一个步进过程的第上扫描期间
R9015只接通一瞬间 。 用它编程可作为步进过程显示
如图所示:用 R9015
作为该指令的标志时,
一定要将标志编写
在步进过程的开头 。
注意:顺序控制可
不必按过程编号的
顺序执行, 在影响
当前的状态时, 也可
用 NPSL指令触发前一个过程 。
返回
继续
4.4.3 顺序过程控制梯形图
[CSTP 2]
过程 0
过程 1
过程 2
图 4-75 顺序控制步进过程时序图
X0
X1
X2
X3
Y1
Y2
Y3
4.4.4 选择分支过程控制:
根据特定过程的运行结果和动作需要有
选择的切换到下一个过程, 每一个过程循
环执行直到任务完成 。
在一个过程进行时, 可用两个或多个
NSTL指令分别触发不同的过程, 那一个过
程被触发, 取决于过程执行的情况 ( 条件
满足者即被触发 ) 。
梯形图
流程图
返回
选 择 分 支 过 程 控 制
过程 0 Y1
过程 1 过程 2
过程 3
X0
X2X1
X3 X4
Y3Y2
Y4
X5
结 束
分支 1 分支 2
在过程 0进行
中 X1闭合选择分
支 1执行
在过程 0进
行中 X2闭合选
择分支 2执行
返回











返回
4.4.5 并行分支及合并控制过程
一个过程同时可触发多个过程, 每个
分支过程都完成了各自的任务后, 又
重新合并在一起转换到下一个过程 。
流程图
返回
梯形图
并行分支及合并控制过程
过程 0
过程 3
过程 4
过程 2
过程 1
X0
Y1
X1
Y2 Y3
Y4
X3
Y5
X2
X4
结 束
分支 1 分支 2
X1接通分支
1,2同时被启
动,并行运行
X3接通
同时关闭过程
2,3关启动
过程 4
返回
并行分支及合并控制过程梯形图 返回
过程 0
过程 3
过程 4
过程 2
过程 1
X0
Y1
X1
Y2 Y3
Y4
X3
Y5
X2
X4
梯形图
4.4.6 循环控制过程
与图 4-80相比
只有这一条指
令不同
步 进 过 程 实 训 课 题
小车
后限
位 X2
前限
位 X1
车向前 Y0=ON
车向后 Y2=ON
小车门
漏斗门
小车启动按钮 X0
返回功能叙述
手动控制运动包括以下几种情况:手动操作按钮 X14接通
并且小车底门关半闭时, 小车向前运动并停止在最前端
位置, 前限位开关 X1接通;手动操作按钮 X16接通, 翻
门打开, 货物通过漏斗装车, 7S后自动关闭漏斗的翻门;
手动按钮 X15接通, 小车向后运动直至后限位开关 X2接
通;手动操作按钮 X17 接通, 底门打开将小车中货物卸
下 。
小车运动,分手动、自动控制。
自动控制又分单循环和自动循环运行。
工作方式选择开关
返回
手动功能控制
工作方式选择开关
自动功能叙述
返回
手动操作按钮功能
X14 小车向前
X15 小车向后
X16 漏斗翻门开
X17 小车底门打开
单循环
X12
自动循环
X13
手动
X11
工作方式
选择开关示意图
小车的单循环运行是指, 小车处于最后端位
置, 即后限位开关 X2接通, 启动按钮接通,
并且小车底门已关闭, 小车将向前运动, 直
至前限位开关 X1接通 。 继而翻斗门打开 7S,
货物装入小车中 。 小车向后运动直至后限位
开关 X2接通, 最后小车底门打开 5S卸下货物 。
由此完成一个循环运动 。
自动循环过程与单循环过程不同之处不仅
仅是完成一个循环而是将连续自动循环 。
返回
流程图
手动操作开关
X14 小车向前
X15 小车向后
X16 漏斗翻门打开
X17 小车底门 打开
返回
图 4-92 手动控制梯形图
返回
继续
功能图中每一个状态表明一个动作工步。 R9013是一
个特殊功能继电器。 PLC一但运行 R9013就输出一个
单脉冲信号驱动 R0作为初始状态。当启动按钮接通并
且满足迹输入条件即底门关闭及小车处于最后端位置,
过程 1受激,工作状态将从初始状态转移到小车向前
运行状态,直至 X1接通过程 2受激,小车向前运行状
态结束漏斗翻门打开,同时,时间继电器 T1线圈受激。
T1线圈受激 7S后 T1触点接通,过程 3受激,过程 2结束。
继续
返回
小车向后运动直至后限位开关 X2接通,过程 4受激过程
3结束小车翻门打开,同时 T2线圈受激。 5秒后 T2触点
接通。此时如果工作方式处于单循环工作方式即 X12接
通,小车回归原初始状态,等待启动按钮重新按下开
始第二次循环。如果工作方式处于自动方式即 X13接通
状态将转移至过程 2,此时,又将接通 Y0小车又将向前
运行,重复以上过程。
问题:
按下启动按钮小车循
环运行二次后停车。请画
出流程图、设计梯形图并
上机调试运行。
返回
1,传送带上产品的分
送:题图 1中货车到传
送线上分岔口时受到翻
门的控制,货车按 1:2
的比例子交替进入两个
岔道。请编写程序流程
图及梯形图。
继续
返回
2号路
号路
图 4-83
图 4-85 梯形图
R0
R2
R3
R1过程 1
R1
R0(DF)
R2过程 2
R2
R0( DF)
R3过程 3
R3
R0( DF)
Y0
图 4-84 流程图
2、电机顺序起动和停止:
右图表明,电动机顺序起
动,而电动机的停止又是
按相反的顺序进行的。请
编写程序流程图及梯形图。
继续返回
3,多个传送带的起动和停止如下图所示 。 起
动按钮按下后, 电动机 M1启动, X1接通后 M2
启动, 当 X2接通后电动机 M1停止 。 以后几个
传送带动作类推 。 请编写流程图及梯形图 。
继续返回
4、交通灯控制时序图如图所示,试
编写梯形图并上机调试运行。
马路
人行道
返回
例:分析下列梯形图的工作过程并上机监控 。 如 图 4—
40所示:
第四节 控制指令
一, MC( 主控继电器 ) 和 MCE( 主控继电器
结束 ) 指令,
1,指令功能:当预置触发信号接通时执行 MC
至 MCE之间的指令 。
2,程序举例
指令表
0 ST X0
1 MC 0
3 ST X1
4 OT Y0
5 ST/ X2
6 OT Y1
7 MCE 0
电路原理图:只有在 X0=ON的前提下,X1,X2,X3才
能对 Y1,Y2,Y3起控制作用 。
1,指令使用说明 。
① 预置触发信号接通时, 执行 MC~MCE之间的程序 。
② 当预置触发信号为断开时, MC~MCE之间的指令操作如 表 4— 21所示:
表 4— 21 MC和 MCE之间指令操作
指 令 I/O状 态
OT 全 OFF
KP 在触发信号 OFF之前, 保持状态
SET RST
TM和 F137( STMR) 复位
CT和 F118( UDC) 在触发信号 OFF之前, 经过值保持
SR和 F119( LRSR)
其它指令 不执行
主控指令可以, 嵌套,, 即在一对至主控指令之间
可以有另一对主控指令, 如 图 4— 45所示:
第四章 习题
? 1、报警电路,X0为报警输
入条件即 X0=ON要求报警。
输出 Y0为报警灯,Y1为报警
蜂鸣器。报警时 Y0振荡闪烁
其周期为 1S,Y1鸣叫。 X1为
报警响应,报警时 X1接通后
Y0由闪烁变为常亮,Y1鸣叫
器关闭。 X2为报警灯的测试
信号,即 X2接通 Y0接通。时
序图如题图 4所示编写梯形图
并上机调试
第四章 习题
?
?4,1 延时断开电路:
输入条件 X0接通 Y0接
通, 当 X0由通变断时
Y0延长一定时间断开 。
其时序图如题图 4— 1
所示 。 试设计梯形图 。
?4,1 分频电路:在许
多控制场合, 需要对
控制信号进行分频 。
输入 X0引入信号脉冲,
要求输出 Y0引出的脉
冲是前者的二分频 。
时序图如题图 2。 设计
梯形图 。
?
?4,1 振荡电路:要求,
X0接通后 Y0产生一个
振荡信号, 时序电路
如题图 3所示 。 设计梯
形图 。
? 4,4报警电路,X0为报
警输入条件即 X0=ON要求
报警 。 输出 Y0为报警灯,
Y1为报警蜂鸣器 。 报警时
Y0振荡闪烁其周期为 1S,
Y1鸣叫 。 X1为报警响应,
报警时 X1接通后 Y0由闪烁
变为常亮, Y1鸣叫器关闭 。
X2为报警灯的测试信号,
即 X2接通 Y0接通 。 时序图
如题图 4所示编写梯形图
并上机调试 。
4,5分选电路:现代工业生产方泛采用流水作业,
对成品或半成品进行分捡,排除残次品是必需的工
序。在流水线上,成品或半成品往往要经过若于项
检查,符合要示者得以通过,随着流水线进入下一
道生产工步。面不合格者必需在某处集中排除,不
得进入下一道生产环节。因此,成品半成品随传送
带递进过程
?4,6 如题
图 6所示, 传送带
上 20S内无产品通
过则报 警, 接通
YA。 试设计梯形
图, 并上机调试 。
?
4,6 如题图 7所示, 电动机 Y—— △ 起动时
序图, 试设计梯形图, 并
上机调试
4,8智力竞赛抢答装置:工艺要求:主持人一个开关控
制三个抢答桌 。 主持人说出题目后, 谁先按按钮, 谁的
桌子上的灯即亮 。 这时主持人按控制按钮 X5后灯才熄
灭, 否则一直亮着 。 三个抢答桌的按钮是这样安排的 。
( 1) 儿童组桌上有两只按钮 X0,X1,无论按下哪一只,
桌上的灯 Y0都亮 。 ( 2) 大人组桌上也有两只按钮 X2、
X3,只有两只按钮都按下桌上的灯 Y1才亮 。 ( 3) 中学
生组桌上只有一只按钮 X4,一按下桌上的灯 Y2即亮 。
( 4) 主持人还有一个时间控制开关 X6,X6接通前抢答
灯亮但电铃 Y3不响, X6接通 10S后再抢答, 也灯亮铃不
响, 即提前抢答或超时抢答均无效 。 根据工艺要求设计
梯形图, 并上机调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