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基础,
主讲,周斌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财经系
二 00五年九月
一、什么是“会计基础”
1,三基
(1) 会计学的基本理论
(2) 会计学的基本知识
(3) 会计学的基本技能
2,注意:
(1) 对“三基”的具体理解:
a,关于会计的基本理论
b,关于会计的基本知识
c,关于会计的基本技能
(2) 基础会计学是实践经验的总结
导 言
二、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程
1、是学习会计专业课程和其他经济,管理类课程的入门和基础。
2、工作、深造需要。
3、通过考试。
三、如何学好这门课程
1、过“三关”
( 1)读书关
( 2)笔记关
( 3)作业关
2、讲究学习方法
第一章 总 论
第一节 会计的基本概念
一、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以尽可能
少的劳动消耗生产出尽可能多物质财富则是人类社会进行生产的共
同要求。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初级阶段,人们就通过实际逐步认识到
了记录生产过程、计算生产成果数量以及对比“所耗”与“所得”
关系的必要性。
人们在进行生产活动的同时,必然会产生对生产耗费和生产成
果进行观察、计量以至进行记录和比较的要求,这正是会计产生的
根本原因
(一) 古代会计阶段
远古“结绳”、“刻木”记事标志着会计的萌芽
我国“会计”一词最早出现在西周,管钱粮的专职官员进行
“月计月会”
宋朝初期出现了“四柱清册”即,旧管,(上期结存) +“新
收,(本期收入) —“开除,(本期支出) =“实在,(本期结存)
明朝开始以货币作为统一计量单位
明末清初民间商业组织使用“龙门帐”
(二) 近代会计阶段
一是 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会计学家卢卡 ?巴其阿勒所注
,算术、几何、及比例概要, 确立了复式记帐法的地位,复式记
帐不断完善和推广。
二是成本会计的产生和迅速发展。
(三) 现代会计阶段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到目前
1953年电子计算机在会计中开始运用,出现“会计电算化”
会计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个分支
二,会计的基本职能
会计的两个基本职能:核算 监督
(一)核算职能
1、以货币为计量单位
2、从数量上核算以发生或已完成的经济活动
3、记录只是会计核算的基础而不是全部
4、会计核算具有连续性、完整性、系统性
(二) 监督职能
利用会计核算的信息对经济活动全过程的合法性、
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的控制和指导。
1、会计监督是对经济活动全过程的监督
2、会计主要利用货币计价进行监督,也要进行实
物监督。
3、会计监督是单位的内部监督,是外部监督不可
替代的。
会计监督职能具有以下特点:
( 1)会计监督主要是利用核算所提供的价值指标对经济活动进
行监督。通过会计核算,提供反映各项经济活动的价值指标,如资
金、成本、收入、利润等,会计可以依据这些价值指标进行监督。
( 2)会计监督从时间上讲,应是对经济活动全过程的监督,包
括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
( 3)从监督主体上讲,会计监督分为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社会
监督和国家监督三部分,构成三位一体的全方位的会计监督体系。
会计的核算职能与监督职能是相互依存、密切结合、相辅相成
的。核算职能是基础,监督要寓于核算之中,离开核算,监督就失
去了依据;监督职能是指导,离开了监督,核算资料的质量就难以
保证,甚至会变得毫无意义。因此,有效地发挥会计的职能作用,
必须在核算的基础上进行监督,在监督的指导下进行核算。
三、会计的目标
会计的目标是, 提供会计信息,满足政府宏观调控的需要,
满足投资者决策的需要,满足企业自身经营管理的需要。
四、会计的特点
1、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2、以合法的原始凭证为核算依据
3、有一系列完整的专门方法
五、会计的定义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采用专门方法,对各单位的
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提供经济管理所需信息的一种经济管
理活动 。
第二节 会计对象
一、会计对象
会计对象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
(一) 会计的一般对象
会计对象是企业、行政、事业等单位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发生
的能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即经济业务)
(二) 企业单位的会计对象
1、产品制造企业 (工业企业 )的会计对象
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可分为:供应过程、生产过程、销售
过程。
工业企业的会计对象是工业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能
以货币表现的经济业务
资金筹集 资金运用 资金回收 资金分配
自有资金
供应 生产 销售
货币 原材料 半成品 产成品 货币 营业税
支付工资、费用 利润
负 债 固定资产 折旧 期间费用 所得税
净利润
2、商品流通企业会计对象
商品流通企业的经营过程可分为:商品购进过程、商品
销售过程。
商品流通企业的资金是沿着
“货币资金 --------商品资金 --------货币资金”
的形式,周而复始地进行。
商品流通企业的会计对象是商品流通企业在生产经营过
程中发生的,能以货币表现的经济业务
3、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对象
行政事业单位经济活动中发生的预算内(外)财务收支
活动。
第三节 会计方法
一、设置帐户
是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和监督的一种方法,
二、复式记帐
对每一笔经济业务的发生,都必须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
以上相互联系的帐户中加以记录,借以完整地反映一项经济业务的
方法。
三、填制和审核凭证
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的书面证明,是登记
帐簿的依据。
四、登记帐簿
帐簿是用来连续、系统、完整地记录各项经济业务到簿籍,是
帐户的集合,是保存数据的重要工具。
五、成本计算
是按照一定的成本计算对象来归集发生的各项费用,计算各对
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一种方法。
六、财产清查
是通过盘点实物,核对帐目,查明各项资产的实有数,以保证帐
户记录真实可靠的一种方法。
七、编制会计报表
以书面报告形式定期总括反映各单位一定时期财务状况、经营成果、
现金流量的一种专门方法。
以上会计核算的各种专门方法相互联系、紧密结合,形成了一
个完整的方法体系。
其中,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是记账过程,填制和审核凭
证是会计核算的最初环节,登记账簿是会计核算的中心环节;
成本计算是算账过程,是对初级会计信息资料的加工过程;会
计报表是报账过程,是会计核算的最终环节。
记账、算账、报账一般都是按照一定程序进行的。首先在账簿
中按照一定的分类设置若干不同的账户,每一账户用以记录某一类
经济业务;然后运用复式记账法将经过审核无误的会计凭证中的经
济业务内容分别记录在账簿中的不同长上;再通过成本计算将记录
在账簿中的初级信息资料加工之后再登记在账簿中,这是会计信息
加工再储存的过程;期终经过财产清查后,确认账簿记录正确,符
合各种方法有些是交叉重复进行的,但基本是按照以上顺序,相互
配合地加以运用,以实现会计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