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 乌尼乌且 西南民族大学彝学学院 目录 上编 引论——文化概说 中编 总论——彝族传统文化概说 下编分论——彝族传统文化六讲 一教学目的 该课程以文化学基础理论知识为指导, 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按照理论联系实际 的原则,系统讲授和阐释彝族传统文化。通 过学习,使学生对彝族传统文化有较全面、 深入的了解。 二 二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 本课程的内容包括文化的基本知识, 彝族传统文化及彝族的族源、彝族的宗教 与毕摩文化、彝族的命名、称呼与家谱、 彝族婚姻家庭、彝族服饰与刺绣等。 三教学方法 本课程以课堂教学为主。采取启发式教 本课程以课堂教学为主。采取启发式教 学,注重对比分析,在系统讲授彝族文化 学,注重对比分析,在系统讲授彝族文化 的同时,将彝族文化与中国文化、西方文 的同时,将彝族文化与中国文化、西方文 化作比较分析,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 化作比较分析,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 积极性。 积极性。 四教学要求 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方法, 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方法, 形成师生互动;理论联系实际,深入 形成师生互动;理论联系实际,深入 浅出,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浅出,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教学计划 本课程总学时为 本课程总学时为 68学时, 学时, 1学期完成。 学期完成。 引论篇:8学时 总论篇:24学时 分论篇:36 学时 引论篇:关于文化 教学要点: 通过有关文化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 讲解,了解文化的概念,文化学的起源和研究 对象,剖析文化的结构及文化的本质,为学习 彝族文化打下理论基础。 关于文化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 有的现象,是一个有机 的系统;文化是人类实 践活动的产物,反过来 又制约着人类的行为。 一、文化 一、文化 “文化”一词在我国文献上的出现,可追朔 到西汉时期。我国古代“文化”一词的意思是 指文治教化,即固有的伦理道德、社乐典章 制度对人的制约与感化。这种对文化”的理解, 在我国一直保持到近代。 关于文化的含义,据《大英百科全书》 的统计,对文化含义的阐述,在西方历史 上有160多种,如果加上中国人的阐释,大 约有170余种。 到目前为止,可以说在文化的定义上, 见仁见智,众说歧出。 文化是一个社会历史范畴,是人类社会 特有的现象,是人的活动方式以及由人的实 践活动而创造出来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为 其内容的系统,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一个 重要标志。文化的主体是人,客体是客观世 界。 二、文化结构 二、文化结构 文化结构可以 简单地分为两个 层次:物质文化 和精神文化。 物质文化是人类活动作用于自然界的产 物,是人们在物质生产活动中所创造的文化, 是人在物质生产领域中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 力、水平。 精神文化是人们在精神生产活动中所创 造的精神财富的总称,包括社会心理和思想 体系两部分。 社会心理 社会心理是社会意识的一个低层次, 是人们在长期日常生活中,在意识里普遍 积淀起来的对于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社 会制度的客观内容的反映。 思想体系 思想体系是系统化、理论化、理性化 的社会意识形式。 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之间不存在 着“开阔地”,它们之间有一个中介体把 二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个中介体 便是各种社会制度。所以文化结构又 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 三、文化本质 三、文化本质 文化结构是对作为一个有机系统的文 化的分解,但文化不同组成部分之间仍然 存在着共性,对这个共性进行高度概括和 抽象,即是文化的本质。 从文化现象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上看: 从文化现象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上看: 纯粹的自然界和自然物对人类是无意义的, 它不是文化世界。只有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中对自 然界进行加工改造,即意识化、对象化、物化的 自然界,才对人类有现实意义,才能成为体现人 的本质的文化。 从文化的具体形式和人的关系上看: 从文化的具体形式和人的关系上看: 尽管文化的形式多种多样,但每一 种具体的文化都是人创造的,是人们在 特定历史时期和社会条件下的实践活动 和理论活动的产物。 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是 人的心智能力与外界 物质质料的融合;是 人的本质的意识化、 对象化和物化。 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是 人的意识本质的综 合的反映,是人的 本质的意识化的存 在。 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是 人们物质活动和 精神活动的综合 反映。 从人的本质和文化 从人的本质和文化 的联系上看: 的联系上看:人们通 过劳动、创造一个对 象世界来满足自身的 需要,这个对象世界, 就是人的文化世界。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文化的一个重 要特征是其具有社会性,这是由于人的 本质的社会性所决定的。 四、文化学 四、文化学 文化学是研究文化的 产生、发展,并阐释文化 的性质、特征、内容、形 式、结构、功能、类型和 变迁,从而揭示其发展规 律的科学。 总 总 论 论 篇 篇 . . 彝 族 传 统 文 化 一、彝族传统文化的定义 一、彝族传统文化的定义 自古以来在中国大 西南彝族地区产生和发 展的、经时代相传到今 的、具有彝族特点的精 神文化和制度文化。 二、彝族传统文 二、彝族传统文 化的主要内容 化的主要内容 彝族传统文化中的 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 (一)精神文化 哲学 ——《勒俄特衣》与朴素唯物观 法律 ——彝族民间 传统习惯法 习惯法的含义 习惯法与家支的 关系 彝族习惯法的特点 (1)习惯法有广泛的群众 基础,村民们自觉维护和遵 守。 原因有三点: A. “克哲” B.祭祀活动 C.案件本身 (2)口服心服 A.确凿的证据 B.赔偿项目详细 周到 C.判决理由充分 (3)重民轻刑,即刑事案件可按民事案件 处理 (4)原始神秘色彩浓厚:神判 (5)保留有原始社会习惯的残余 A.集体观念极强 B.“德古”的产生与待遇 (6)化干戈为玉帛 凉山彝族习惯法的功能 (1)、积极的功能 A.广泛的约束作用 B.处理案件及时 C.为公、检、法等部 门减轻了工作压力 (2)消极作用 A.包庇刑事犯 罪分子逃避法律责 任 B.复仇心态太 重 C.调解过程中 耗费大量的钱财 凉山彝族习惯法中的性别歧视观念 (1)传统婚姻习俗:家支外婚、民族内 婚、等级内婚、转房婚、离婚 (2)家庭生活中的地位差别 (3)宗教领域中的性别差异 (4)性别歧视分析 A.社会生活习俗 B.女性自身角度 凉山彝族习惯法对伤害五官的处罚及其 特点 (1)伤害五官的各项赔款 A.耳 B.鼻 C.牙 (2)伤害五官处罚的特点 A.赔款项目具体、周到 B.罚金最重的是双耳 宗教 “依拉”与彝族人 的信仰。 “苏尼”与“毕摩”。 文学艺术 浩若烟海的彝族民间文艺 近现代的彝族女性文学 彝文文学创作的崭新篇章 彝族的音乐舞蹈 彝族能歌?善舞? 彝族的传统舞蹈形式。 丰富多彩的彝族传统 音乐。 教育 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 学校教育的点点星光 《玛木特依》与伦理教育 天文历法 十月历?十二月历? 十二生肖与彝历。 (二)制度文化 (二)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的内容尤为 丰富多彩。主要包括礼 俗、服饰、宴饮、器用、 交通、兵器、职官、等 级等等。 礼俗包括: 出生礼、成 人礼、婚姻、丧 葬、送魂灵、日 常往来礼仪等等。 出生礼 用鸡“开道”——一生平安 天地之间有个我。 向祖灵“报道”——声声祝福, 张张“克几”。 成人礼 我长大啦 自由,我拥有全部自由。 “有主”与“无主”的本质区别。 婚姻 三大制度——爱情的桎梏。 婚姻活动中的“资格审查”。 突破,突破,再突破——“爱”已获得新生。 丧葬 他死了?他还活着? 火葬,只为了再生。 丰富多彩的“文化丧葬”。 送魂灵 归祖路上,一路走好。 纤小竹根你的家。 “尼木”——你生你死送你走。 送你远去,只盼你归来。 日常往来礼仪 陌路人相认。 “家谱”——彝区的通行证。 讲礼——“打肿脸充胖子”!“死要面子活 受罪”。 服饰 彝族服饰的种类。 红、黑、黄三色。 大裤脚、中裤脚与 小裤脚 宴饮 砣砣肉:不重佐料,重火候。 酸菜汤:亦浓亦淡人人爱。 苦荞馍:苦荞不苦是主食。 燕麦炒面:家家户户须常备。 碗碗酒:碗碗酒中品文化。 器用 升()、斗 ()、石()、 卡()、双伸臂 ()、木钵、木杯、 木勺、木瓢、桶、柜 等 兵器 弓箭、弩、 剑、长矛、火药 枪等。 交通 坐骑、索 道、栈道等。 职官 土司、头 人及德古等。 等级 兹、莫、毕、戈、 卓及兹、诺、曲火、 阿加及呷西等。 三、彝族传统文化的特点 三、彝族传统文化的特点 彝族传统文化,是彝民族在漫长的岁月中创 造出来的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是彝族社 会历史发展水平和质量的标志。彝族传统文化是 彝族文明历史绵延数千年的产物,它主要形成于 奴隶社会时期,难免有瑕瑜互见、良莠并存的特 点。我们应该注意将其优长之处弘扬光大。 第一,彝族传统文化是带有宗教性的以 人为本的文化。 彝族传统文化的理性主义和人文精神, 造就了彝族传统文化的世俗性,但它同时又 带有较为明显的宗教色彩,这就是彝族传统 文化区别于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主要 特点。 第二,彝族传统文化 家族(支)群体本位的价 值取向。 彝族传统社会的家庭本位 和家族(支)一体制,形成 了彝族传统文化群体本位的 价值观。 第三,彝族传统文化的道德中心倾向。 彝族传统社会与西方的差异之一,是没有彻 底斩断血缘的纽带,把血缘亲情、家庭伦理纳入 自己的思想体系,形成了集哲学、宗教、政治、 法律、道德、文艺于一体的宗法礼教,而道德在 其中居支配地位,形成彝族传统文化道德中心的 倾向。 第四,社会政治和文化权威的分离。 彝族传统社会的政治权威是“兹伙”和“诺 伙”的权力,而文化权威则是“毕摩”。这种分 离,使彝族文化和中国文化产生了差异。 第五,彝族传统文化的封闭性和保守性。 彝族地区的地理条件的闭锁和文化的孤 立发展,形成了封闭的文化。彝族传统文化 的保守性表现为重视经验,墨守成规、崇尚 长老、排斥变革创新。 四、彝族传统文化与彝民族精神 四、彝族传统文化与彝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回应环境的挑战 中所特有的精神信念和价值选择。它是一个 民族存在、发展所依赖的精神支柱、动力, 也是一个民族的最根本的生活态度。 彝族的民族精神可以归 纳为:“自强不息”,“仁爱宽 厚”。 “自强不息”,就是永远 奋斗,回应自然与社会的挑 战,表现了彝民族具有旺盛 的生命力和拼搏抗争、不向 恶劣环境低头的精神。 “仁爱宽厚”,就 是包容万物,以和为 贵,以忍为高,表现 了彝族具有宽广的胸 怀和容忍的精神。 我们今天从传统文化中继承哪些优秀传统, 用于构建21世纪的民族精神呢? 第一,精忠报国,天下为公的集体主义和 爱国主义精神。 第二,重视身体力行,言行一致,修养践 履的精神。 第三,奋发向上, 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第四,追求人格 完善和人生理想的精 神。 五、彝族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差异 五、彝族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差异 彝族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属于异质文化,存 在着很大的差异。 第一,在人与自然的能动关系上,彝族传统 文化较为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而西方传统文化 则强调人与自然的对立,主张“征服自然”、“战胜 自然”。 在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彝族传统文化的基 本思想可归纳为四个方面: 1、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自然系统不可缺 少的要素之一。 2、自然界有其普遍的规律,人也应该遵循这 些规律。 3、人性即天道,道德准则与自然规律是 一致的。 4、人生的理想应是天人的和谐。 在中国,“天人合一”不仅是儒学的基本 概念,也是一切其他思想体系的原点和归宿。 彝族文化也不例外。 第二,“家族本位”与“个 人本位”的差异。在人与他人、 集体和社会的关系上,彝族 文化以家族为本位,注意个 人的职责和义务,注重人际 和谐;西方文化则以个人为 本位,注重个人的自由和权 利。 分 分 论 论 篇 篇 .. 彝 彝 族 族 传 传 统 统 文 文 化 化 五 五 讲 讲 第 第 一 一 讲 讲 彝 彝 族 族 的 的 族 族 源 源 关于彝族的族源,迄今众说纷纭,尚无 定论,成了人们关注的史学之迷,也是民 族学、彝学研究领域里的一大难题。 到目前为止,彝族的族源有土著说、 北来说、东来说、南来说、西来说等等。 土著分西南土著说和云南土著说两种。 西南土著说认为,彝族自古以来就居 住在祖国的西南,经过人类发展的不同阶 段而成为现今的彝族。 云南土著说认为,云南是彝族的起源 地。 北来说认为 彝族是羌人的后 代,是从我国西 北来的。 东来说认为, 彝族来自古代战国 时期的楚国,是楚 将庄跷进军西南时 迁来的,即来自湖 南、湖北。 南来说只是极少 数人的主张,认为彝 族是古代夷越人的后 裔,是从我国西南边 界,甚至是西南各邻 国发展起来的。 西来说出自西方殖 民者的所谓“探险家”之 口,他们从彝族人的外 形论定,彝族来自欧洲, 与雅利安人同族,或与 高加索人种有关;另一 种说法是彝族来自西藏。 凉山彝族的来源,根 据民间普遍传说,直系 祖先为距今约两千年的 古侯、曲涅两个原始部 落。古侯、曲涅居住在 滋滋蒲武,即今云南昭 通一带,后迁入凉山, 再扩散到四川各地。 彝族何时从滇东北 进入凉山,历史文献缺 乏直接记载。研究凉山 彝族的谱系,古侯、曲 涅的家谱最长达七十五、 六代,一般都有五十代 以上。 此外,彝文古籍《公史篇》() 也有关于古侯、曲涅两系迁徙凉山的记载。 综上所述,推测凉山彝族的直系祖先古 侯、曲涅进入凉山的时间约为东晋康帝时期, 距今大约1600多年。 从唐一直到明清,黔西、滇东北的彝 族又有过数次向凉山大规模的迁徙活动。 唐代是彝族先民再次向凉山大量迁移的时 代,从唐朝开始,彝族已成为凉山地区的 主要居民。 通观历史,应该说, 居住在祖国西南和大小 凉山的彝族,是土著的 多种古代民族与各地陆 续迁来的各古代民族, 逐步地、长期地融合、 发展而形成的统一民族。 第 第 二 二 讲 讲 彝 彝 族 族 的 的 宗 宗 教 与 与 毕 毕 摩 摩 文 文 化 教 化 (一)彝族信仰简说 凉山彝族的宗教信仰属原始宗教的范 畴。其信仰主要有灵魂崇拜,祖先崇拜和 万物崇拜等等。宗教活动的主持者主要是 “苏尼”和“毕摩”。 其中,各类大大小小的毕摩祭仪活动用物 名目繁多,各具特色,一般来讲,规模越 大,受重视度越高,耗费财物也越多,所 需品种也就越繁杂,但无论大小繁简,其 基本的必须的用物可归为三大类,即禽畜、 食物和植物。 最常用的为鸡、猪、羊、牛等禽畜;盐、酒、 茶、荞麦、燕麦、稻米等食物和杉树、桦树、 柳树、梅树、桃树、竹子、物杆和野草等植 物。从祭仪活动的常用物中可以看出彝族先 民的一些生活习俗。宗教活动的内容包括占 卜、祭祀和巫术等。 彝族社会民间信仰主要有灵魂崇拜和祖先崇拜: 1、灵魂崇拜 凉山地区彝族人深信,人是有灵魂的,而且 灵魂是不灭的。一个人活着,除了有形的躯体之外, 还有一个无形的灵魂跟着。一旦灵魂离开了躯体, 人就会生病,就需要请“苏尼”或“毕摩”主持仪式,招 魂附体,否则,一旦灵魂不能归附躯体而永远离去 之时,也就是一个人死亡之时。 彝族人还认为,人有两个灵魂,而且男性 的灵魂和女性的灵魂尚有区别。 男性的两个灵魂中,一个叫“衣拉”,它附 于人体,能让人不生病;另一个叫“却色”,它 的作用是保护男性的前一个灵魂,据说它还 有让人发财的作用,所以人们常把它视为男 人的财神。 女性的两个灵魂中, 一个叫“衣拉”,另一个 是专管妇女生育的灵魂, 叫“革非”。如果这个灵 魂跑掉,妇女也就失去 生育能力了。因此,这 个灵魂也被称作“生育 神”。 2、祖先崇拜 凉山彝族人认为,人的死亡,是魔鬼 将其灵魂捉去的缘故。 一般说来,人死后其灵魂有两种命运。 一种是变为鬼怪,游荡人间,经常作祟, 危害人们,甚至危害子孙。 另一种是经过儿孙 们的超度,到一个叫“石 木额阿”的地方,与已经 死亡的祖宗们回合,永 远过着安闲生活,还时 时照顾着儿孙们的生命 财产。 (二)毕摩及毕摩文化概说 (二)毕摩及毕摩文化概说 彝族毕摩必须是世袭的。非毕摩世家的 成员不得从事毕摩活动。 彝语称毕摩世家为“毕此摩德”,“毕此摩 德”家代代相传(传男不传女)就连接成了毕 摩的历史。 毕摩是彝族社会中从事宗教活动的祭司, 是彝民族文化的集大成者和传播者,他们不 仅通晓彝文和彝文经典文献,并熟知天文历 法、谱谍、伦理、史诗、传说、故事典籍, 而且在传授或传播彝族文化中作出了不可磨 灭的历史性贡献。 凉山彝族自治州是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 区,保存着中国彝族最古朴、最浓烈、最独 特的民族传统文化及其金石文物、经典著述 和宗法仪式。以凉山彝族自治州美姑县为例: 全县现有各类大小毕摩6850余人,各类经书 200多种、112527卷,人均藏量达16.7卷。毕 摩所从事的宗法活动和各种类型仪式活动达 268种。 毕摩仪式及毕摩宗法活动大多充满了 神奇、迷离的色彩。如道场登云梯仪式, 医治疯、癫病的“火链疗法”仪式、“蒸疗法” 仪式以及“喷焰疗法”,神明判决仪式中的油 锅捞银和沸锅捞币及其“端铧口”等仪式,神 似魔术,超越魔术。 还有“占卜术中的“鸡蛋 卜”、“羊扇骨卜”、“解乌 鸦语”和间接解剖术中的 “剥鸡”诊断术、“剥羊”诊 断法等仪式活动更加充 满了扑朔迷离,神气迷 人的色彩。 (三)毕摩祭仪活动的基本结构 (三)毕摩祭仪活动的基本结构 毕摩文化中的祭仪活动种类十分繁杂, 既有序又有许多交叉现象,结构奇形异式, 但可以归纳为“二三三”式结构,即由两种类 型的各三部分要件构成。 所谓两种类型, 就是理念型的结构和 具体型的结构;所谓 三三结构就是每类型 都由三部分具体要件 构成。 1、理念型的三种结构 、理念型的三种结构 天 毕摩 地 2、具体的三种结构 、具体的三种结构 主家 毕摩 用物 祭仪结构的二三三要件组成结构 祭仪结构的二三三要件组成结构 用图揭示它们的关系是这样的: 用图揭示它们的关系是这样的: (1)抽象(理念)的结构(2)具体的结构 (立体型)(平面型) 天 毕摩 毕摩 主家 用物 地 (四)毕摩祭仪活动的基本程序 (四)毕摩祭仪活动的基本程序 毕摩文化对魔鬼的祁禳和对神明的祭 献模式种类繁多,形式纷繁,彝语有“毕经 都一样,毕法各不同”之说,意思就是毕摩 所念经文都是一样的,但具体操作手法却 各不相同。 譬如说在彝族毕摩文 化的祭仪活动中,规模 最大,程序最繁杂的送 祖灵的“灵姆”祭仪,一场 活动往往要耗时数天乃 至十几天,大小程序步 骤可达数百节之多。 毕摩活动的祭仪模式民 间常以“阴间出四妖五魔,人 间生九巫十师”来形容其复杂 多变。但无论哪类祭仪活动, 也不管其规模大小,其基本 程序还是一致的。归纳起来 大致有以下七个步骤: 第一步:燃放烟火 第一步:燃放烟火 燃放烟火的做法是:一场祭仪活动的 一切准备就绪,到祭仪开始的时刻,实 施祭仪主持者毕摩令助手在指定的地点 燃放烟火,让青烟升空。 燃放烟火的含义, 是“向天通报”。 同时燃放烟火也是 向神明发出邀请和向 鬼魔宣战的信号。 第二步:红石净宅净体 第二步:红石净宅净体 毕摩吟唱完向天通报的唱辞、祭文后, 指示助手把早已烧得通红的石块(热石)放 入盛有清水的瓢中,再加上与祭仪内容相对 应的草木青叶,围绕主家成员按顺时针方向 在主方房内饶转一周,饶转圈内只允许主家 成员存在,外人一律不得参与其中。 红石净宅净体的含义是,消除屋内污 秽不净之物,干干净净迎接神灵。毕摩同 时开始吟诵驱魔除鬼之辞。这一程序被视 作是不可或却的重要环节 第三步:触手点员 第三步:触手点员 祭仪进行到一定的 阶段时,毕摩令助手用 盘盛上谷物和“金银” (木削块),叫主家成 员一一伸手(男左女右) 触拍盘内物品。 这步程序的含义是为主家成员点名(可 以理解为主人家正式成员向神灵报到),让 主家成员的灵魂与有关神灵进行联络,以利 于与神鬼沟通、调节矛盾、评判是非和施展 法术。 第四步:用牲绕头 第四步:用牲绕头 用牲绕头是把用于该场祭仪的禽畜,让 助手拿着围绕主家成员周围绕圈子。 这步做法的含义是,将主家成员的灵魂 圈进家,将鬼怪驱逐出门;向神鬼通报,请 求饶恕、补偿过失、欲求所愿或反对抗争, 恳请神鬼接纳受领。是为实现祭仪愿望而采 取的手段。 第五步:献祭供牲 第五步:献祭供牲 献祭供牲就是向神灵献上祭品。 这步作法的目的在于慰劳诸神灵,具有 明显的答谢之意。同时也是为了让神灵们在 酒足饭饱之后继续搏击鬼怪,驱除恶魔,庇 护主家成员的灵魂,以保平安。 第六步:清理交涉 第六步:清理交涉 祭仪进行到尾声时,毕摩命其助手把所 有祭仪用物一一理顺,并交主人家清点后进 行分类处理。 这步作法是对祭祀对象的最后交涉,以 期待神灵的回应,祈求祭仪目的的全面实现。 第七步:安神归位 第七步:安神归位 这是所有祭仪活动都必须做的最后一 步程序。在这一程序中,毕摩用悠扬动听的 音腔诵唱天地诸神过去的恩德、此次的劳神 以及未来的愿望,其含义是能够让我(毕摩) 和主家都与诸神灵真诚相待、和睦相处、天 长地久、永不分离。 第 第 三 三 讲 彝 彝 族 族 的 的 命 命 名 名 、 讲 、 称 称 呼 呼 与 与 家 家 谱 谱 第一节彝族的命名方式 一父子连名制 解放前,大小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家庭实行严 格的父系财产继承制度,财产均由亲子继承,幼子 享有优待,女子没有财产继承权。基于父系继承制 度,形成了一套父子连名制,儿子名前冠以父名, 以示自己的身份。这种父子连名制的扩大,就形成 了凉山有名的家支谱系。 家支是由父子连名的 系谱作为一根链条贯穿起 来的。彝族人通过它来严 格区别不同的家支,以及 支与支之间的长幼辈分和 对娃子的隶属关系,从而 巩固自己的势力、地位和 家支制度。 父子连名的方法: 父名的最后一两个 音节与儿子名字连缀。 如,“乌罗罗”的“乌”是 父亲的最末一个字, “罗罗”是子名。“罗罗 布西”的“罗罗”是父名, “布西”是子名。 彝族人的名字一般都有两个:本名和尊 名。本名一般作为长辈对下辈,大人对小孩 称呼用;下辈对上辈,小孩对大人的称呼则 用尊名。在亲戚中,一般按辈分大小而不是 按年龄大小来称呼,如,“(阿普)”、 “ (阿波衣)”(大伯)。 没有亲戚关系的则 按年龄大小照以上顺序 称呼,称呼时除了“ (阿普)”和下辈以外, 无论是同辈或上辈都要 加上尊称。 二彝族的命名方式 彝族的命名方式,在 父子连名制的原则下,根 据不同区域或不同家支的 喜好和习惯,有多种多样 的命名形式。 第一,在本名前冠以孩子在家中的排行来命名 彝族的排行名,严格按照男女两个系统的长幼顺 序进行排列。 男系的排行顺序: 阿木—木乃—木嘎——木几—木果—木牛 女系的排行顺序: 阿依—阿呷—阿支—阿格—阿果—阿牛 第二,根据天文八卦命名 以母亲生辰八方命名的方式是彝族命名的主要 方式之一。如“ (布都)”、“(衣木)”、“ (衣武)”、“ (布几)”。如果是女孩,则在 名字的最后加上一个表示女性的“”字即可。如“ (布几莫)”。如果是男孩,则在名字的最后一 个音节上加表示男性的“ ”即可。如“ (尼 色)”。 北(女) 南(男) 东(初一) 西 西北(阴十六) 西南 东南 东北 第三,富有文学意味命名。 彝族男性一般爱取带有“(拉)”字的名 字,如“(拉黑)”、“(拉伙)”、 “(拉则)”等。“(拉)”的汉语意思 是虎,是兽中之王。这与彝族先民在图腾时 期崇拜虎有关,虎是勇猛和力量的象征。 彝族男性还爱取带有“(久)”字的名字, 如“(久哈)”、“(久坡)”、“ (久达)”等。“(久)”的汉语意思是鹰, 是鸟中之王。取这样的名字,是希望小孩成 大器,立大志。这与彝族先民在图腾时期崇 拜鹰有关。 女性一般爱取个 “(尾)”字,如,“ (阿尾)”、“ (拉尾)”、“(诗 尾)”等,“(尾)”是 花的意思。 第三,根据父母长 辈对孩子的美好期盼 命名。如,“(史 呷)”、“(史)”即金子 之意,“(呷)”的含义 是富有,意即孩子长大后 穿金戴银,富足一生。 第四,为求生男或求生女,取异性化的名 字。 有的人家连续几胎只生女,不生男,做父母的, 为了能生儿子给女儿取男性化的名字,以求下一胎 如愿生男。如“(沙马子)”、“(几克 子)”等等。反之,为得女儿,给儿子取女性化名字, 如“(沙马莫)”、“(马黑莫)”、“ ”。 第五,为避鬼邪,求安 宁,专取贱名。如,有的人 家由于小孩的存活率太低,做 父母长辈的为躲避鬼邪求生存, 求安宁而特意为孩子取低贱的 被人耻笑的名字。如,“ ()”、“ ()”、 “()”、“ ()”、“”等等。 第六,富有时代特色的命名。 随着时代的发展,彝人与外界交往的增 多,给小孩取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名字也就 成了一种时尚。比如,有的人名叫“红军”、 “解放”、“改革”、“计生”、“包干”、“包产”等, 有的甚至将明星、名人和领袖人物的名字直 接拿来为自己的小孩命名。 还有取汉名的, 如拜给汉族人家的, 就会有汉名。另外, 由教书先生根据彝姓 的音译起名,也会取 汉名。 三家谱 家族谱,彝语称“(措次)”,它是记 载一个家族的产生,演变和发展过程的家族 发展史书。家族谱里记载的都是人物姓名的 纵向串联,即从远古至今都是人物姓名顺序 的排列和组合。 家族谱里记载的一个姓名就是一个家族的一 个人,有多少姓名就说明这个家庭自产生发展至 今已经经历了多少代人。但族谱里记载的姓名都 是父氏姓名,没有母氏姓名。这一方面是父系氏 族社会产物的反映;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彝族奴隶 社会里男尊女卑的不平等现象。 彝族十分尊重舅权。在婚姻上,彝族实行姑 表亲,他们尊重舅权,与姑舅优先婚姻也有一定 关系,舅舅往往是岳父家,若舅父年老无人瞻养 时,外甥有义务予以帮助。所以,背诵舅舅的系 谱同背诵本家支的系谱,在社会活动中有着同等 重要的意义。 第 第 四 四 讲 讲 婚 婚 姻 姻 家 家 庭 庭 凉山彝族的婚姻家 庭制度,作为全人类文 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和本 民族文化的重要表现, 与其他民族的婚姻家庭 制度有着共性,也有着 不同于其他民族的特点。 (一)旧凉山彝族社会的婚姻制度 (一)旧凉山彝族社会的婚姻制度 1、人类婚姻的普遍模式与凉山彝 族旧婚事的基本特点 人类的婚姻,可归结为:“同类匹配” 模式与“异类匹配”模式。 所谓“同类匹配”模式——指人们在选择 配偶与最后决定结婚时,总是相互选择那 些在种族或民族身份、社会地位、经济收 入、家庭背景、知识水平、宗教与政治信 仰以及职业等各方面条件与自己相同或相 近的人为配偶。 “异类匹配”模式的做法是与上述相反,它 常常表现为两种情况: 一、人的社会地位较低或较穷都因一定 条件(如漂亮)和为了追求某种目的而选择社 会地位较高较富的人为配偶并与之结婚,这即 是所谓“攀上婚”。 二、社会地位较高或 较富的人因某种原因(如 生理缺陷)和目的而选择 了社会地位较低或较穷的 人为配偶并与之结婚,这 就是所谓的“就下婚”。 “同类匹配“模式,在凉 山彝族人民的婚姻中也是占 主导地位的。这种模式在旧 凉山彝族社会的婚制中,具 体地表现为“同族内婚”和“等 级内婚”。这两种婚制,是以 全体社会成员普遍认可的习 俗保持下来的,并以习惯法 的形式进行实施。 ( ( 1)同族内婚 )同族内婚 同族内婚,是指 婚配双方都必须是彝族, 严禁与其他民族婚媾。 如有违背,按习惯法规 定就要处死或开除家门。 ( ( 2)等级内婚 )等级内婚 等级内婚,是指婚配双方都只能在自己 与生俱来的等级内选择,不允许跨等级择偶。 这是旧凉山彝族社会保持血缘家支等级统治 的前提和基本制度之一。 凉山彝族旧婚制是受血缘家支等级的直接 支配的。血缘和等级是决定人们婚配的主要 因素,家支则是维护旧婚制的社会集团,这 是凉山彝族旧婚制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重要特 点。凉山彝族社会的旧婚姻除了上述特点和 制度外,还存在着以下各种制度与特点。 ( ( 3)家支外婚 )家支外婚 同姓不婚、姑舅表优先婚与姨表不通婚制。 家支外婚规定同一家支内部严格禁止通婚,配偶必 须在外家支选择。它作为原始社会氏族外婚制的延 续,与其他民族在同一时期的表现并没有多大的不 同,但它以姑舅表优先婚和姨表不婚制作为补充时, 就表现出了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特点。 姑舅表优先婚——指姑舅表兄弟姐妹有 优先婚配的权利。 姨表不婚制——根据母系计算的姨表兄 弟姊妹,也如同根据父系计算的嫡亲堂兄弟 姐妹,被视为同胞兄妹。 ( ( 4)一夫多妻的存在和转房制。 )一夫多妻的存在和转房制。 旧凉山彝族社会的婚制以一夫一妻的专一婚制为 主,但同时也存在一夫多妻的情况。 通常情况下,一夫多妻发生于以下情况: a.无子或少子。 b.转房。 c.为了增加助手。 2、包办婚的普遍性 旧凉山彝族社会普遍存在包办婚。包 办婚不仅表现为父母对子女婚姻的包办, 也表现为主子对属民、奴隶婚姻的包办。 它是通过转房、配婚和索要“身价钱”等方式 实现的。 不管是以配婚的方式还是以“身价钱”的方式或 其他方式对婚姻的包办,都是在血缘家支等级秩序 下进行的。无论是婚姻当事者的男人还是婚姻当事 者的女人,他们都只能作为血缘家支的的一员或作 为被某一家支所占有的一员而存在,没有独立存在 的社会意义。他们个人的价值取决于他们有没有家 支,出身于什么家支,以及在家支中与生俱来的等 级地位。 3、婚俗 、婚俗 婚姻是从性禁忌开始而逐渐形成的对婚姻 的制度性规范的。这类规范,最初完全是以约 定俗成的方式形成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才由 一部分演变为强制执行的法律规范,但仍有很 大一部分停留于婚俗。不同的民族在它们不同 的历史发展时期,有不同的婚姻法律和婚俗。 凉山彝族的旧婚姻制度正处于向法制过度的 阶段,其婚制是由与血缘家支等级密不可分的习 惯法来体现的,而其婚俗,除与婚制一样受制于 社会的历史传统和当时发展的总体状况外,还比 较突出地表现了凉山彝族的个性特征。以下分两 个方面来考察凉山彝族社会旧婚制下的婚俗。 (1)婚前社交习俗。 凉山彝族的社交习俗,比起长期受到封建礼 教束缚的汉族地区的青年来,凉山彝族的青年男 女在婚前的相互交往要随便得多、自由得多,性 禁忌也比较松懈。但是,由于等级内婚制的限制 和血缘等级歧视,使他们交往不可能产生婚姻结 果,因而往往酿成悲剧。 ( ( 2)婚礼 )婚礼 在血缘家支等级秩序下的旧凉山彝族社会,把结 婚看作是家支的大事。婚礼常常成为显示家支力量的 一种方式,为婚礼而花费的钱财特别多,婚礼程序也 十分繁杂。婚龄到了以后,就要根据新娘和新娘的母 亲的生辰选定“吉日”举行婚礼。婚礼前一两天乃至数日, 新娘就要开始禁食,直到迎亲日期,经过一系列迎亲 的程序后新娘来到夫家才能吃上禁食以来的第一顿饭。 婚礼的结束不是夫妻共同生活的开始。新 婚之夜,新郎一般不得如洞房,第二天新娘要 与送亲者一道返回娘家。在新郎一行回拜女方 娘家之后数日,夫家才能接回新娘。但几天后, 新娘又得返回娘家,开始“坐家”(“不落夫 家”),直至怀孕才能由丈夫接回,开始正常 的夫妻家庭生活。 在凉山彝族的旧婚姻中,男女间的结合并 非都具有上述婚礼形式。婚制对婚礼的作用、 婚礼问题上表现的等级特点,也是比较明显 的。由转房而实现的婚姻,只须通过简单的 仪式,丈夫即可入居转房妇的家里。对阿加 子女和呷西的婚配就更无多少婚礼可言了。 (二)解放后的婚改及其带来的变化 (二)解放后的婚改及其带来的变化 凉山彝族的婚姻制度在解放后,特别是在民 主改革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除了 由凉山彝族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发展所促成 外,凉山彝族自治州政府有意识地在全州范围内 所推行的婚姻改革(以下简称“婚改”),则起了 巨大、直接的作用。 凉山彝族自治州政府在全州范围内所推行的 婚改,较大规模的迄今进行了三次。 第一次是从1960年开始进行的。它是在民主 改革胜利完成的基础上开展起来的,其目的在于 进一步破除旧的婚姻制度和推进我国在1950年颁 布的新中国的第一部婚姻法在凉山各民族中的贯 彻执行。 这次婚改从试点开始,其主要任务,在于 大力贯彻我国第一部婚姻法有关婚姻自由、民 主的规定,反对包办和买卖婚,反对转房制; 大力贯彻婚姻法有关男女平等的规定,反对虐 待和迫害妇女,提倡新型的夫妻和家庭关系。 禁止早婚和近亲结婚。 1977年,凉山彝族自治州 政府又在全州范围内普遍地进 行了第二次大规模婚改。但由 于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这次 婚改的成果没有巩固下来,以 至旧婚制和旧婚俗的影响,仍 然是凉山彝族社会一个十分突 出的问题。 第三次婚改是凉山彝 族社会在改革、开放的新 历史条件下进行的,无论 是在经济、文化等的发展 状况方面,还是在人们法 制观念和人的总体素质上, 都大大优于前两次婚改时 所具备的条件。 作为两次婚改的继续,它在作用面和收效程 度上,在以新婚制代替旧婚制、新婚俗代替旧婚 俗、新观念代替旧观念,法制秩序取代血缘家支 等级秩序的功效上,都大大超过了前两次婚改。 它对凉山彝族社会摆脱旧传统的束缚,实现由旧 的传统型社会向新的现代型社会的转变,意义是 十分深远的。 凉山彝族地区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婚姻改革, 经济文化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因此,尽管旧 的婚姻制度和思想还在许多地区和人们中残存着, 但随着凉山彝族地区的经济文化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特别是随着凉山彝族地区城市化的真正进展,统治 了凉山彝族人民上千年的古老、落后的婚姻制度及 其旧婚俗、旧观念,就将最终敲响丧钟,终将被人 们抛进历史的垃圾堆。 (三)家庭结构与变化 (三)家庭结构与变化 1、凉山彝族的传统家庭 在解放前,凉山彝族社会的家庭可分为这样 几种类型:按家庭的社会地位划分,有独立家庭 和非独立家庭两类;按夫与妻的配偶数量区分, 有一夫一妻家庭和一夫多妻家庭两类。 2、解放后的变化 解放以后,随着民主 改革的胜利、婚姻改革的 逐步扩展,随着社会主义 建设在各方面的进步,凉 山彝族的家庭发生了深刻 的变化。 民主改革埋葬了旧凉山彝族社会残酷的奴 隶占有制,完全丧失人身自由的呷西和部分阿 加获得了解放,与其他等级的社会成员一样, 有了平等的择偶权和建立属于自己的家庭的权 利。由此而使作为奴隶占有制度的产物和表现 的非独立家庭,也永远消失了。 解放后凉山彝族的家 庭的变化,从一个方面表 现了凉山彝族社会近几十 年来的巨大进步,但同时 也使凉山彝族社会面临一 些新问题,如人口总体增 长过快的问题等。 第 第 五 五 讲 讲 彝 彝 族 族 服 服 饰 饰 与 与 刺 刺 绣 绣 彝族人民传统的服饰种类繁多,美丽庄 重,色彩鲜明,不仅有地区、性别、年龄、 盛装、常装之别,而且有婚服、丧服、战服 等各种专用服饰,工艺精湛、图案多彩,琳 琅满目。尽管各地服饰千差万别,但有尚黑、 崇虎、敬火、尚武等风俗特征和以黑、红、 黄为主的基本色调。 由于彝区各地 发展不平衡,服饰 的演变情况也各不 相同,至今保留彝 族服饰“体味”最浓的 是四川凉山地区。 彝族服饰的独特风 格,有其悠久的历史, 据云南昭通地区后海子 霍氏墓壁画表明,早在 1600多年前的东晋时期, 彝族男子就头梳尖髻, 身着披毡了。 在凉山,由于各地自然条件和生产活动的差 异,形成不同方言土语地区的服饰有着鲜明区别。 以裤子为例,人们依据男子裤脚宽窄分大裤脚区 (“义诺”地区),中裤脚区(“圣乍”地区),小裤 脚区(“所地”地区)。三个裤脚区的服装的式样、 纹样、色彩、风格各具特色,从装束上就可以分 出所属地区来。 “圣乍”地区俗称中裤脚 地区,裤脚一般在2.5尺 左右,分布在越西、喜德、 冕宁、西昌、德昌、盐源、 木里、九龙、泸定、石棉、 汉源等。腹心地区的昭觉 县,大中小三种裤脚都有, 但以中裤脚为主。 “所地”地区裤脚特别小,只比脚腿稍大,刚巧 适合穿进,故称“马裤”。小裤脚地区的上装也特短 而紧身,很象那式样别致的密排长扣武士衫。体现 了彝族尚黑、敬火、崇武的传统文化心理,其古朴 英武之风格,为其它地区所不及。小裤脚最集中地 区是布拖,其次是普格、西昌、德昌、宁南、会理、 会东等部分地区。 凉山彝族服饰,特 别是男性下装,从古 代到清末都是“天哲”裤 脚(即现在称的“中裤 脚”)无多大差异。清 末以后才逐渐出现大 中小裤脚之分。 大裤脚是民国19年 (1930年)以后才出现的。 当时,甘洛、美姑、雷波一 带开始大量种植鸦片烟,1 两就可换一件手工织布,感 到便宜,好些年轻人就把裤 脚由6幅放宽到22幅,“裤裆 当扫帚”便成了时髦样式。 彝族男子均着右开襟窄袖贴身上衣。袖口、 领口、襟边均镶有花边,挑有花纹。长裤一般为 浅蓝、深蓝、青等颜色,有的还在裤脚上扎有花, 头戴用三、四丈长条黑布层层缠裹着的圆盘帽子, 并在右方扎一尖锥状,叙插额前,称为“卓贴”,汉 语称“英雄结”,以示英武。青年人将英雄结扎得尖 细而长,显得十分英俊,老年人只缠作椎髻状即 可,以示老成。 男女老幼外罩美观大方, 形似披风的“擦尔瓦”(彝语 称为“金丝瓦拉”)用捻制的 粗毛线织布缝制而成,一般 13幅,每幅7寸左右,多染 为深蓝色,也有纯白色的。 边缘有红、黄牙边和青色衬 布,下端缀以长穗,端庄大 方。 冬天,以领部褶叠的羊毛披毡(彝语“加施”)贴 于擦尔瓦内。这种披毡是以本地的不脱脂的绵羊毛 擀制而成,象呢子,不脱毛。擦尔瓦和披毡是彝族 人民的手工绝技,能保暖御寒,遮雨隔潮,雨天以 其避水,晴天以其避日,夜间以其为被,不论干地 湿地,家居野宿,皆缩头卷身其中,裹之而睡。 彝族女子常穿着镶边或 绣花上衣,袖口多镶花边, 外套斜襟背心(坎肩),长 至殿部,在衣边镶有白色兔 毛等。彝家女子对上衣的领 是很讲究的,用红棉布多层 缝制而成,上缀有银铂泡花, 前面扣连处有一长方或梅花 形领牌。 女子下装为多褶长 裙,俗称白褶裙。童裙 以红白为主或几色相间, 女青年以红蓝白色相间 为主,老年以青蓝色或 青色相间为主。 姑娘的裙子色彩异常显著明朗,富有刺激性, 虽是多用几种不同的原色布制作,但色调和谐,裙 子长可及地,类似十七、十八世纪欧洲妇女所着长 裙,摊在地上就象一团荷花叶摊在水上一样。行走 时,摇曳摆动,婀娜多姿,远远看去犹如一朵鲜艳 的索玛花,给人以新奇醒目之感。裙子上垂口弦, 玉牌或烟袋,行转时,曳地有声,别有风趣。 “有衣无帽,不成一套”。 彝族女子的头饰五彩缤纷, 富有地方色彩。“圣乍”地区 的女青年戴棉制红里黑面双 层绣花头帕;义诺”地区是以 数尺蓝布折以数层顶于头上; “所地”地区是一青布长条, 花线扎边,折戴头上。 两耳佩带珍珠耳佩, 银耳环和密腊珠。衣领锁 戴银制领牌,显得格外俊 俏、潇洒。 三个土语地区的女性 都是生小孩后,改帕为帽, “圣乍”、“义诺”地区是戴荷 叶形夹帽,“所地”地区换以 竹夹青布圆顶帽。 在凉山,有一种叫“衣马尔布”的斗 笠,用生长在水边的小竹编制而成,十 分精致,是彝族人的心爱之物。古时候, 这种斗笠是武士出征时戴的,后来成了 彝族姑娘赶集、参加集会时的一种装饰 品。斗笠顶上缀以一束红缨子,远远望 去,活象燃烧的火焰。 彝族男子同女子一 样戴耳环、戒指、手 镯。但戴法有所不同, 耳环只戴左耳,下垂 三颗红、黄料珠,流 苏悬垂。 男子均以不留胡须为美,随身携带有胡 夹,头前部正中蓄一小绺长发,称“子尔” (汉称“天菩萨”)。过去,人们视它为天神 代表,认为它能主宰一切吉凶祸福,故神圣 不可侵犯。如被他人戏弄或不慎触着,则认 为是莫大侮辱,必致勃然大怒,而必与之搏 斗。 彝族对黑色有一种特殊的感情,被认为 是崇尚黑色的民族。彝家姑娘的刺绣大多 绣在黑布上,如头帕、袖口、衣服大襟、 领口等。以黑色为基础,配上红、黄、绿 等纯度极高的颜色,色彩富而不乱,主调 鲜明,有的典雅庄严,有的鲜艳瑰丽,各 有其旋律。 刺绣的方法有平 绣、堆花、打子等。 除服饰都用刺绣加以 美化外,背包包、挎 包、钱包等也绣有美 丽的图案。 服饰图案题材广泛,结构严谨,造形生动,富 有感染力。以天象为图案的有日、月、星、天河、 彩虹、云彩、经纬等;以大自然为图案的有山川等; 以动物为图案的有鸡冠、鸡肠、牛眼、羊角、猪牙、 獐牙等;以植物和什物为图案的有树叶、花草、火 镰、发辫、几何图形等。各种图案随着被装饰物和 制作工艺的需要而又变化多端,各具匠心,富有浓 郁的地方色彩和生活气息,给人一种健康美观的感 觉。 刺绣对彝家姑娘来说, 不能看成是一般的针线活, 它是一种精神寄托和美的享 受。挑绣一套服装至少几个 月时间,她们凭着时间和毅 力,从挑绣工艺之中,获得 了无限的安慰和欢乐,也获 得了友谊、爱情和幸福。 过去的彝族人从呱呱坠地,到老死火化都赤 着双脚。那时,即使是拥有白银万两的奴隶主, 照样是从生到死,赤脚一生,足不着履。 大概是彝族人饱尝了过去赤脚之苦的缘故, 至今有的人在长途跋涉中,把脚上的鞋子脱下搭 在肩上,以便让自己的双脚与大地直接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