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文才第一讲 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第二讲 财务报告分析第三讲 财务管理价值观念第五讲 投资管理第四讲 财务计划第六讲 证券评价第七讲 营运资本管理第八讲 筹资管理第九讲 股利分配第十讲 资本结构评价第十一讲 企业资本经营第十二讲 成本控制第十三讲 通货膨胀财务管理第一讲 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一、财务管理目标
(一)企业目标及对财务管理的要求
1,生存,力求保持以收抵支和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减少破产的风险,使企业能够长期,稳定地生存下去,是对财务管理的第一个要求 。
2,发展,筹集企业发展所需的资金,是对财务管理的第二个要求 。
3,获利,通过合理,有效地使用资金使企业获利,是对财务管理的第三个要求 。
(二)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
1,利润最大化,这种观点认为利润代表了企业新创造的财富,利润越多则说明企业的财富增加得越多,越接近企业的目标 。 这种观点的问题:
( 1) 没有考虑所获利润和投入资本额的关系 。
( 2)没有考虑利润的取得时间
( 3)没有考虑获取利润所承担风险的大小
( 4)会使企业财务决策带有短期行为的倾向
2,每股盈余最大化,这种观点认为应当把企业的利润和股东投入的资 本联系越来考察,用每股盈余来概括企业的财务目标,可以避免利润最大化目标的第一个缺点 。
3,企业价值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是指通过企业财务上的合理经营,采用最优的财务政策,充分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与报酬的关系,在保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上使企业总价值达到最大化 。 最大问题是价值的计量:
过去现在企业价值 未来
(三)影响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的因素影响企业价值的因素有:报酬、风险、投资、筹资和股利分配企业价值 = ]1[ t
t 必要报酬率预期股利
ttt 股利支付率预期每股盈余预期股利
[股利分配政策 ]
概率每股盈余预期每股盈余t
(企业报酬率)(风险)
每股盈余 =[税息前盈余 –利息 –优先股股利 ]/普通股
(投资项目的报酬和风险)(筹资的成本和结构)
上表五种模式你认为哪一种符合你的意愿?
(四)谁的目标(股东、经营者、债权人和公众的冲突)
二、财务管理假设假设是人们根据特定环境和已有知识所提出的,具有一定事实依据的假设或设想,是进一步研究问题的基本前提 。
(一)财务管理假设的分类
1,财务管理基本假设,是研究整个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假定或设想,它是模 式 ① ② ③ ④ ⑤
投 资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注册资本 1000 700 500 300 100
负债 ( 10% ) / 300 500 700 900
利 润 200 130 150 130 1 1 0
资本金利润率 20% 2 4,3 % 30% 4 3,3 % 1 1 0 %
利益集团 目 标 占股东冲突表现 协 调 办 法经营者 报酬、闲暇、风险 道德风险、逆向选择 监督、激励债权人 收益与本金的求偿权 违约、投资于高风险项目 契约限制、终止合作社会公众 可持续发展 环境、产品安全、质量、劳动保险 法律、社会、新闻、道德约束
2,财务管理的派生假设,是根据财务管理基本假设引申和发展出来的一些假定和设想 。 财务管理的派生假设与基本假设互为作用,互为前提 。
3,财务管理的具体假设,它是以财务管理基本假设为基础,根据研究某一具体问题的目的而提出的,是构建某一理论或创建某一具体方法和前提 。 如:著名的
MM理论,资本资产定价理论,本量利分析方法等都是在一系列假设的基础上构建的 。
1,理财主体假设,是指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不是漫无边际的,而应限制在每一个经济上和经营上具有独立性的组织之内 。 它明确了财务管理工作的空间范围 。
由理财主体假设可以派生出 自主理财假设 。
所谓经理革命是指领取薪水的经理人员在高层管理中逐渐取代传统的所有者在企业中的支配地位,这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个基本特征 。 正如汤谷良教授所说:
因为经理革命的完成,牢固地确立企业经理在企业决策的地位,原始出资人难以再染指企业财务决策,企业的法人产权不断彻底独立化 。
2,持经经营假设,是指理财的主体是持续存在并且能执行其预计的经济活动 。
在任何一个时点上,企业的前景,只有两种可能:持续经营和停业清算 。 只有在持续经营的情况下,企业的投资在未来产生效益才有意义,企业才会根据其财务
(二)财务管理假设的构成财务管理实践活动和理论研究的基本前提 。 亚里斯多德说过:每一可论证的科学多半是从未经论证的公理开始的,否则,论证的阶段就永无止境 。 美国著名审计学家伯特 ·K·莫茨也说过:无论哪门学科,在阐明和检查它的基本假设,性质,缺陷,意义之前,均无法得到真正的发展 。
3,有效市场假设,是指财务管理所依据的资本市场是健全和有效的 。 最初提出有效市场假设的是美国财务管理学者法马 ( Fama) 。 法马在 1965年和 1970年各发表一篇文章,将有效市场划分为三类,⑴ 弱式有效市场; ⑵ 次强式有效市场;
⑶ 强式有效市场 。 实证研究表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证券市场均已达到次强式有效市场 。 我国有些学者认为,中国股票市场已达到弱式有效 ( 陈小悦,中国股市弱型效率的实证研究,会计研究,1997⑼ ),但尚未实现次强式有效 [吴世农,上市公司盈利信息报告,股价变动与股市效率的实证研究,会计研究,1997⑷ ]。
有效市场假设的派生假设是 市场公平假设 。它是指理财主体在资本市场筹资和投资等完全处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平交易状态。
4、资金增殖假设,是指通过财务管理人员的合理营运,企业资金价值可以不断增加。这一假设实际上指明了财务管理存在的现实意义。因为财务管理是对企业的资金进行规划和控制的一项管理活动,如果在资金运筹过程中不能实现资金的增值,财务管理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从整个社会来看,资金的增值是一种规律,而且这种增殖只能来源于生产过程。从个别企业来考察,资金的增值并不是一种规律,资金的增值也不一定来源于生产过程。
资金增值假设的派生假设是 风险与报酬同增假设 。例如:国库券基本是无风险投资,而股票是风险很大的投资,为什么还有人将巨额资金投向股市呢?这是因为他们假设股票投资取得的报酬要远远高于国库券的报酬。风险与报酬同增假状况和对未来现金流量的预测、业务发展的要求安排借款的期限,如果没有持续经营假设,这一切都无从谈起。持续经营假设可以派生出 理财分期假设 。按理财分期假设,可以把企业持续不断的经营活动,人为地划分一定期间,以便分阶段考核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5,理性理财假设 。 是指从事财务管理工作的人员都是理性的理财人员,因而,
他们的理性行为也是理性的 。 在实际工作中,财务管理人员分为理性的和盲目的 。
但不管是理性的还是盲目的理财人员,他们都认为自己是理性的,都认为自己做出的决策是正确的,否则,他们就不会做出这样的决策 。
理性理财假设的派生假设是 资金再投资假设 。 这一假设是指当企业有了闲置的资金或产生了资金的增殖,都会用于再投资 。
设实际上暗示着另外一项假设,即 风险可计量假设 。 因为如果风险无法计量,财务管理人员不知道哪项投资风险大,哪项投资风险小,风险与报酬同增假设也就无从谈起 。
三、财务管理环境企业在许多方面如同生物体一样,如果不能适应周围的环境,也就不能生存 。
环境的变化,可能会给企业理财带来困难,但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若能合理预测其发展状况,就会不断地走向成功 。 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所谓环境就是指被研究系统之外的,对被研究系统有影响作用的一切系统的总和 。 财务管理环境主要包括法律环境,金融市场环境和经济环境 。
(一)法律环境(市场经济是制度经济)
1,组织法规,企业组织必须依法成立,组建不同的企业,要依照不同的法律规范 。 它们包括,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私营企业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等 。 这些法规是企业的组织法,又是企业的行为法 。
2,会计法规,从纵向上看,我国的企业会计法规体系包括三个层次 。 第一层是会计法,第二层是国务院规定的有关会计工作的行政法规,主要有,总会计师条例,,,会计专业职务试行条例,等;第三层是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 。 从横向看,企业会计法规体系包括,⑴ 会计核算方面的法规; ⑵ 会计监督方面的法规;
⑶ 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方面的法规; ⑷ 会计工作管理方面的法规 。
◆ 企业会计具体准则
⑴ 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 ( 1995.1.1施行,适用于上市公司 )
☆ ⑵ 现金流量表 ( 1998.1.1施行,适用于所有公司 )
⑶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 1998.1.1施行,适用于上市公司 )
⑷ 造 合同 ( 1998.1.1施行,适用于上市公司 )
☆ ⑸ 债务重组 ( 1999.1.1施行,适用于所有企业 )
☆ ⑹ 投资 ( 1999.1.1施行,适用于上市公司 → 股份有限公司 )
☆ ⑺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 ( 1999.1.1施行,适用于上市公司 → 所有企业 )
⑻ 收入 ( 1999.1.1施行,适用于上市公司 )
☆ ⑼ 非货币性交易 ( 2000.1.1施行,适用于所有企业 )
⑽ 无形资产 ( 2001.1.1施行,适用于股份有限公司 )
⑾ 借款费用 ( 2001.1.1施行,适用于所有企业 )
⑿ 租赁 ( 2001.1.1施行,适用于所有企业 )
◆ 行业会计制度
(1)工业企业会计制度
( 2) 商品流通企业会计制度
( 3) 运输 ( 交通 ) 企业会计制度
( 4) 运输 ( 铁路 ) 企业会计制度
( 5) 运输 ( 民用航空 ) 企业会计制度
( 6) 邮电通信企业会计制度
( 7) 农业企业会计制度
( 8) 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制度
( 9) 施工企业会计制度
( 10) 对外合作企业会计制度
( 11) 旅游,服务企业会计制度
( 12) 金融企业会计制度
( 13) 保险企业会计制度
☆ ( 14) 企业会计制度
◆ 对企业会计核算制度的改革意见
( 1) 除商业,交通运输,邮电通信,旅游等企业的基本业务外,还有哪些特殊业务和特殊行业的基本业务需要由企业统一的会计核算制度规范 。
( 2) 有无必要将营业收入划分为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
( 3) 除对应收账款,存货,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等要求提取减值准备外,
有无必要对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长期资产提取减值准备,如认为有必要,应在何时提取,采用什么方法提取,在资产负债表上又如何反映 。
( 4) 对企业会计报表附注应提供的内容,要不要区分不同的企业做出规范 。
四、财务管理理论结构
3、税务法规税负是企业的一种费用,要增加企业的现金流出,对企业理财有重要影响 。
企业无不希望在不违反税法的前提下减少税务负担 。 税负的减少,只能靠投资,
筹资和利润分配等财务决策时的精心安排和筹划,而不允许在纳税行为已经发生时去偷税漏税 。
(二)金融市场环境(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
1、金融市场是企业投资和筹资的场所
2、企业通过金融市场使长期短期资金互相转化
3、金融市场为企业理财提供有意义的信息
(三)经济环境(市场经济是竞争性经济、并不是自由经济)
1,财务本质起点论,从这一起点出发,阐述财务的概念,财务管理的对象,
财务管理的原则,财务管理的任务,财务管理的方法等一系列理论问题 。
2,假设起点论,陆建桥,四川会计,1995( 2)
3,本金起点论,郭复初,财务通论,立信会计出版社,1997,35。
4,目标起点论:
5,环境起点论,王化成,企业财务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一)研究起点
(二)理论结构财务管理环境财务管理假设财务管理目标财务管理通用业务理论财务管理假设财务管理目标财务管理基本理论财务管理假设 (特殊业务 )
财务管理目标财务管理特殊业务理论理财环境的时空差异理财环境对教育的影响财务管理理论其他领域财务管理内容财务管理原则财务管理方法企业投资理论企业筹资理论企业分配理论企业并购财务理论国际企业财务理论企业破产财务理论发展理论比较理论教育理论五、财务管理内容
(一)财务管理的对象,现金及其流转
1、现金的短期循环和长期循环; 2,现金流转不平衡原因股利所得税债务本金债务利息股东 债权人营业现金繁荣保本现金面临破产 现销现金应收款赊销现金管理费用固定资产折旧产成品成本 产成品售价投资成本现金流动:( 1)从外部筹措资金; ( 2)资金分配到项目和资产;
( 3)内部现金流转的安排;( 4)向融资来源回流资金。
1、静态观察财务管理的内容,资产负债表(财务状况)
( 1)投资,有关资产总额、资产组成的决策。形成资产负债表的左方。
( 2)筹资,有关财务结构、筹资途径选择的决策。形成资产负债表的右方。
( 3)股利分配,有关留存收益(即股利支付)的决策。也是一种筹资决策。
(二)财务管理的内容,投资、筹资、分配资产负债表资 产 财务管理 (投资) 负债及权益 财务管理 (筹资)
现 金 现金管理 短期借款 银行信用短期投资 证券评价 应付账款 商业信用应收账款 应收账款管理 长期负债 负债筹资 (资本结构)
长期投资 证券评价 资本 权益筹资 (资本结构)
固定资产 投资管理 未分配利润 股利分配 (留存收益)
2、从经营成果观察财务管理的内容,损益表(内部资金来源)
项 目 财 务 管 理销售收入 (不稳定) 销售收入风险
– 变动成本
– 固定成本 (现金) 经营杠杆
– 非固定成本 (非现金)
息税前利润 (更不稳定) 经营风险
– 按固定利率支付的利息 财务杠杆税前利润
– 所得税 税务规划税后利润 (更加不稳定) 股东收益和风险
– 付给股东利润 股利政策留存收益 内部筹资,加入资产负债表损 益 表
3.从动态观察财务管理的内容,现金流量表六、财务管理的职能:决策、计划和控制
( 一 ) 决策过程的四阶段,情报活动;设计活动;抉择活动;审查活动 。
( 二 ) 决策系统的五个要素,决策者;决策对象;信息;决策的理论和方法;
决策结果 。 五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组成了一个决策系统 。
( 三 ) 决策的准则,,令人满意的,或,足够好的,决策准则 。 在决策时并不考虑一切可能的情况,而只考虑与问题有关的特定情况,使多重目标都达到令人满意的,足够好的水平,以此作为行动方案 。
( 四 ) 价值标准,单一标准最大化;多经济目标综合;经济与非经济目标综合 。
( 五 ) 财务计划 ( 狭义 ),规划 ( 预测和本量利分析 ) 和全面预算 。
(六)财务控制,标准成本制度、责任会计项 目 财 务 管 理经营现金流入经营现金流出经营现金流量净额分配现金于经营资产;内部筹资投资现金流入投资现金流出投资现金流量净额投资筹资现金流入筹资现金流出筹资现金流量净额外部筹资 (包括还款、付息、分利等回流)
第二讲 财务报告分析一、财务分析概述
(一)什么是财务分析,定义及其解释
(二)财务分析的目的:
一般目的,评价过去的经营业绩;衡量现在的财务状况;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 。
具体目的,( 1) 流动性分析; ( 2) 收益性分析; ( 3) 风险性分析;
( 4) 专题分析:注册会计师分析性检查程序等 。
(三)财务分析的方法
1,比较分析法历史水平 行业平均 竞争对手 计划预算财务比率 √ √ √ √
结构百分比 √ √ √ √
绝对数 √ √ √
增减差额 √ √ √
增长率 √ √ √ √
2,因素分析法,( 1) 差额分析法; ( 2) 指标分解法; ( 3) 连环替代法; ( 4) 定基替代法:标准成本的差异分析 。
序号 思 路 比 率 对 比 结 论
1 核心指标 流动资产 / 流动负债 同业历史 好或差
2 分解流动资产,考察流动比率的质量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同业历史 好则结束;
差则继续
3 存货周转差,不能及时足额变现流动资产扣除存货,速动比率同业历史 好则结束;
差则继续
4 应收账周转差,不能及时足额变现再扣除应收账款等,计算现金比率同业历史 最终结论
(一)流动性分析备 注,( 1) 内部人员还可以进一步分析现金偿债率,应收账款账龄和存货分类的周转率; ( 2) 要注意表外的筹资能力 。
举 例,ABC公司偿债能力,取决于债务和能够用于偿债的资产比较 。
资产(偿债物) 债 务现金及等价物应收账款 速动资产存 货 流动资产固定资产现金比率速动比率流动比率流动负债营运资金二、财务分析内容短期偿债能力,通过比较短期债务和流动资产的关系来评价,两者的关系,
有如下几种:
1,营运资金 ( 两者的差 )
营运资金 =流动资产 -流动负债 =700-300=400
偿债之后,企业还有 400元的流动资产,是偿债的,缓冲垫,。
2,流动比率 ( 两者之比 )
流动比率 =流动资产 /流动负债 =700/300=2.33
行业平均 =1.8
流动比率表明短期债权人的权益受保护的程度结论一:本企业有 2.33倍的,缓冲垫,,偿债是可能的 。
流动比率的质量,要看资产的流动性如何,主要是应收账款和存货的流动性 。
3、应收账款周转率应收账周转率 =销售额 /应收账款 =30000/[( 200+400) /2]=10
行业平均 =10.4
(应收账款周转率有两种计算方法:按年末余额计算;按平均余额计算)
结论二:应收账款的周转与同业相差无几,没有什么大问题。
如果周转慢,还要分析账龄和信用期,进一步寻找原因。
5,速动比率存货的周转不良或搞不清楚其质量,假设它不能偿债,将其从流动资产中扣除,计算速动比率 。 为经理通常不愿用存货变现偿债,减少存货的数量会伤害企业的经营能力 。 速动比率比较好,是正常经营的偿债能力 。
速动比率 =( 流动资产 –存货 ) /流动负债
=( 700–119) /300=1.94
行业平均 =1.25
结论四:速动比率高于同行业,短期偿债能力较好 。
6,现金流动的期间分析指标:现金偿债率 =营业现金流量 /到期债务更精确地分析短期偿债能力 。 必要时排出现金流量的时间表 。
表外因素:表外筹资能力;表外负债 。
4,存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 =销货成本 /平均存货 =2644/[( 326+119) /2]=11.88
行业平均 =15
存货周转率计算的其他方法:用销售额计算;用期末存货计算结论三,存货相对于销售量显得过多,使流动比率高于同行业 。
(二)收益性分析序号 思 路 比 率 对 比 结 论
1 核心指标 资产利润 (营业)率 同业、历史好则结束差则继续
2 分解营业利润 营业利润率;总资产周转率 同业、历史好则结束差则继续
3
进一步分解营业利润收入、销货成本、管理费、销售费的绝对数或相对数同业、历史 结 论进一步分解总资产存货、应收账款、固定资产的周转率同业、历史 结 论
1,资产收益率资产收益率 =营业利润 /总资产 =[136/( 1680+2000) /2]= 7.4%
行业平均 =12%
结论一:资产收益率相差较多,应进一步分析:
2,资产收益率 =销售净利率 × 总资产周转率其中:销售净润率 =净利 /销售收入 =136/3000= 4.53%
行业平均 =4%
结论二:本企业成本有竞争力,问题出在周转上 。
其中:总资产周转率 =销售金额 /平均总资产
=3000/[( 1680+2000) ]
=3000/1840=1.63
行业平均 =2.5
资产周转慢,与同业相差很多 。 为什么差?
本公司 行业平均应收账款周转率 10 1 0,4
存货周转率 1 1,8 8 15
固定资产周转率 3 0 0 0 /2 0 0 0 = 1,5 2,5 0
结论三:相对于销售金额来说,固定资产和存货投资过大 。
为什么固定资产投资过大? 财务报表不一定能看出来 。
注意:财务分析要不断追问,为什么高或低,,不断分解下去 。(三)风险性分析序 号 思 路 比 率 对比 结论
1 资产负债表 负债 / 总资产 同业 结论
2 损益表 营业利润 / 利息支出 同业 结论
3 现金流量表 经营现金净流量 / 总债务 同业 结论衡量长期偿债能力的方法有三个:
1,损益表法,着眼于企业是否盈利,主要指标是已获利息倍数 。
已获利息倍数 =税息前利润 ( 经常收益 ) /利息费用
=( 136+80+64) /80=3.5
行业平均 =4.00
注意:经常收益,是税息前的收益 。 应要扣除偶然的收益以体现正常能力 。 利息费用,包括资本化利息和财务费用中的利息 。
为什么用已获利息倍数评价长期偿债能力? ( 1) 收益会成为现金; ( 2) 企业能按时付息,债务到期时可以再借债 。
结论一:并有足够能力支付利息,即使营业利润降低为现在的 1/3.5,仍然可以支付利息 。 企业是能借到钱的 。
2、资产负债表法,着眼于债务和资产关系,指标是资产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 =债务 /总资产 =( 1060/2000) =53%
行业平均 =60%
结论二:债务占资产的 1/2,债权人在清算时是安全的。
3、现金流量表法。
三、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分析主要内容:净收益、净资产与股数、市价的关系。
1.净收益与股数比,每股收益 =净利润 /股份数
2.净收益与市价比,市盈率 =市价 /每股收益
3.净收益分配,每股股利 =股利 /股份数股利支付率 =每股股利 /每股收益留存收益比率 =(净利润 –股利) /净利润股利保障倍数 =每股收益 /每股股利再与市价比,股票获利率 =每股股利 /股票市价
(一)净收益分析
(二)净资产分析
1,净资产与股数比,每股净资产 =股东权益 /股份数
2,净资产与市价比,市净率 =每股市价 /每股净资产四、财务报告的综合评价
(一)杜邦财务分析体系
1,核心指标,权益报酬率
2,权益乘数 = 股东权益 资产
3,指标分解,权益报酬率 = 资产资产收入收入股东权益 净利
=销售净利率 × 资产周转率 × 权益乘数
4,分析方法,比较分析
5,分析体系
(二)综合评分法
1.指标选择,选几个?选哪几个?
2.权重确定
3.评价标准例,1999年财政部,国家经贸委,人事部和国家计委联合发布了,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规则,。
竞争性工商企业评价指标体系定量指标 (权重 80% ) 定性指标 (权重 20% )
指标类别 ( 100 分) 基本指标 ( 100 分) 修正指标 ( 100 分) 评价指标 ( 100 分)
一、财务效益状况
( 42 分)
净资产收益率 ( 30 分)
销售利润率 ( 14 分)
成本费用利润率 ( 12 分)
资本保值增值率 ( 16 )
销售利润率 ( 14 )
成本费用利润率 ( 12 )
二、资产运营状况
( 18 分)
总资产周转率 ( 9 分)
流动资产周转率 ( 9 分)
存货周转率 ( 4 )
应收账款周转率 ( 4 )
不良资产比率 ( 6 )
资产损失比率 ( 4 )
三、偿债能力状况
( 22 分)
资产负债率 ( 12 分)
已获利息倍数 ( 10 分)
流动比率 ( 6 )
速动比率 ( 4 )
现金流动负债比率 ( 4 )
长期资产适合率 ( 5 )
经营亏损挂账比率 ( 3 )
四、发展能力状况销售增长率 ( 9 分)
资本积累率 ( 9 分)
总资产增长率 ( 7 )
固定资产成新率 ( 5 )
三年利润平均增长率 ( 3 )
三年资产平均增长率 ( 3 )
1,领导班子基本素质 ( 20 )
2,产品市场占用率 ( 18 )
3,基础管理水平 ( 20 )
4,员工素质 ( 12 )
5,技术装备水平 ( 10 )
6,行业 (或地区)影响 ( 5 )
7,经营发展战略 ( 5 )
8,长期发展能力预测 ( 10 )
第三讲 财务管理价值观念一、货币时间价值
( 一 ) 为什么要研究货币时间价值? 财务管理的研究重点是创造和衡量财富,财务管理中的价值是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
( 二 ) 概念,指货币经历一定时间的投资和再投资所增加的价值 。
1.是否所有货币都具有时间价值,是否经过投资与再投资。
2.产生的源泉,劳动创造价值理论、效用价值理论。
3.量的规定性,没有考虑风险与通货膨胀条件下的社会资金平均利润率。
4.计量方式,如何处置货币的时间价值。
5.利率与货币时间价值关系:
(三)货币时间价值计量 –––单利
[例 ] 某企业有一张带息期票,面额为 1200元,票面利率 4%,出票日期
6月 15日,承兑期 60天,因企业急需用款,凭该期票于 6月 27日到银行办理贴现,银行规定的贴现率 6%。
单利终值 =1200+1200× 4% 36060 =1208( 元 )
单利现值 =1208-1208× 6%× 36048 =1198.34( 元 )
(三)货币时间价值计量 –––复利
1,复利终值和复利现值,niPFPiPF n,,1
niFPFiFP n,,1
2,年金,普通年金,先付年金,递延年金,永续年金
( 1) 普通年金终值和现值
0 1
A
n
A
2
A
n-1
A
111 niAiAAF
niAFAiiA n,,11
niAiAiAP 111 21
niAPA
i
iA n,,11
[例 ] 拟在 5年后还清 10000元债务,从现在起每年等额存入银行一笔款项 。 假设银行存款利率 10%,每年需要存入多少元? ( 偿债基金 )
元1638105.6 1100005%,10,110000,, AFniFAFA
[例 ] 假设以 10%的利率借款 20000元,投资于某个寿命为 10年的项目,每年至少要收回多少现金才是有利的? ( 投资回收 )
元32541446.6 12 0 0 0 010%,10,12 0 0 0 0,, APniPAPA
( 2) 先付年金终值和现值
0
A
1
A
n2
A
n-1
A
11,,111111 12 niAFAiiAiAiiAF nn
11,,11111 111 niAPAi iAiAiAAP nn
( 3) 递延年金现值
0 1 2 3 4 5 6 7
100 100 100 100
第一种方法,两个年金相减
3,,1 0 07,,1 0 0 iAPiAPP
第二种方法,先年金后复利
4,,1003 iAPP
3,,4,,1003,,3 iFPiAPiFPPP
( 4) 永续年金现值
iAP?
[例 ]拟建立一项永久性的奖学金,每年计划颁发 10000元奖学金 。 若利率为 10%,
现在应存入多少钱?
元1 0 0 0 0 0%101 0 0 0 0P
3,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
11 mmiK
[例 ]设利率为 18%,比较下列情况下的实际利率每年计息 1次, %181%181 1K
每年计息 2次,%81.1812%181 2K
4,内插法 ( 插补法 )
[例 ]某公司于第一年年初借款 20000元,每年年末还本付息额为 4000元,
连续 9年还清 。 问借款利率为多少?
9,,4 0 0 02 0 0 0 0 iAPP
59,,?iAP
查 n=9的普通年金系数表,在 n=9这行上无法找到,于是找大于和小于
5的临界系数值,5.3282和 4.9164,相应临界利率分别为 12%和 14%。
3 2 8 2.59 1 6 4.4 3 2 8 4.55%12%14 %12i %59.13i
二、风险与收益
(一)风险概念:风险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和一定时期内可能发生的各种结果的变动程度。
1,风险是事件本身的不确定性,具有客观性 。
2,这种风险是,一定条件下的,风险 。
3,风险的大小随时间延续而变化 。
4,在实务领域对风险和不确性不作区分,都视为,风险,。
5,风险可能给投资人带来超出预期的收益,也可能带来超出预期的损失 。 财务上的风险主要指无法达到预期报酬的可能性 。
6,风险针对特定主体:项目,企业,投资人 。
7,风险是指,预期,收益率的不确定性,而非实际的收益率 。
(二)风险分类
1,项目的风险,表现为该项目现金流动的不确定性;项目的特有风险可以通过投资分散化来降低;项目的系统风险不能通过多种经营分散,是企业必须承担的风险 。
2,企业的风险,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
( 1) 经营风险,市场变动 ( 数量和价格 ) 引起;结果表现为资产收益率的不确定;固定成本有杠杆作用,使资产收益率变化加大 。
( 2) 财务风险,因借款而增加的风险,借款利息率固定有杠杆作用,
使权益净利率变动比资产收益率变动更大 。
3,投资人风险,市场风险和公司特有风险
( 1) 市场风险,影响所有公司的因素引起的风险 。 这类风险涉及所有的投资对象,不能通过多角化投资来分散,因此又称不可分散风险或系统风险 。
( 2) 公司特有风险,是指发生于个别公司的特有事件造成的风险 。 这类风险可以通过多角化投资来分散,即发生于一家公司的不利事件可以被其他公司有利事件抵销,称可分散风险或非系统风险 。
(三)风险衡量
1,概率,用来表示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数值 。
10 iP 1iP,
2,风险集中程度,预期值,加权平均值,数学期望
n
i ii
KPK
1
期望值
3.风险分散程度,平均差、方差、标准差、全距、变化系数
ni ii PKK1 2标准差期望值标准差变化系数?
(四)置信概率和置信区间
1.已知置信概率,求置信区间如,2个标准差的置信区间为:预期值 ± 2个标准差
2.已知置信区间,求置信概率如,假设 A项目期望值为 15%,标准差为 58.09%。
15% 20% 报酬率0
概 率解,A项目盈利的可能性有多大
① 计算 0~15%标准差个数,26.0%09.58 0%15x
② 查表时对应的面积是 10.26%
③ P(盈利) =10.26%+50%=60.26%
A项目报酬率大于 20%的可能性有多大
① 计算 15%~20%标准差个数:
② 查表时对应的面积是 3.59%
③ P( 20%以上) =50%-3.59%=46.41%
09.0%09.58 %15%20x
(五)风险与收益的关系
1.个别项目的风险和收益可以转换。可以选择高风险、高报酬的方案;
也可以选择低风险、低报酬的方案。
2.市场的力量使收益率趋于平均化,没有实际利润特别高的项目。利润高,则竞争激烈,使利润下降,因此高报酬的项目必然风险大。
3.额外的风险需要额外的报酬来补偿。
期望报酬率 =无风险报酬率 +风险报酬率一、财务预测
(一)财务预测含义和目的
1.财务预测,估计企业未来的融资需求
2.目的,是融资计划的前提;有助于改善投资决策;有助于应变。
(二)财务预测的步骤
1.销售预测
2.估计需要的资产
3.估计收入、费用和保留盈余
4.估计所需融资
(三)财务预测的方法
1.销售百分比法
2.回归分析法
3.因素分析法第四讲 财务计划
(四)销售百分比法
1.根据销售总额确定融资需求
( 1)确定销售百分比:关键判断变动项目与不变项目销售额额资产或权益变动项目金销售百分比?
( 2)计算预计销售额下的资产和负债资产(或权益) =预计销售额 × 各项目销售百分比
( 3)预计留存收益增加额留存收益增加 =预计销售额 × 销售净利率 × ( 1–股利支付率)
=4000× 4.5%× ( 1–30%) =126(万元)
( 4)计算外部融资需求外部融资需求 =预计资产 –预计负债 –预计股东权益
ABC公司的融资需求资 产 上年期末实际占销售额 %
(销售额 3000 万元)
本年计划
(销售额 4000 万元)
资产:
流动资产 700 23.33% 933.33
长期资产 1300 43.33% 1733.33
资产合计 2000 2666.66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
短期借款 60 N 60
应付票据 5 N 5
应付款项 176 5.87% 234.8
预提费用 9 0.3% 12
长期负债 810 N 810
负债合计 1060 1 121.8
实收资本 100 N 100
资本公积 16 N 16
留存收益 824 N 950
股东权益 940 1066
融资需求 478.86
总 计 2000 2666.66
2.根据销售增加量确定融资需求融资需求 =资产增加 –负债自然增加 –留存收益增加
=(资产销售百分比 × 新增销售额)
–(负债销售百分比 × 新增销售额)
–计划销售净利率 × 销售额 × ( 1–股利支付率)
融资需求 =66.66%× 1000–6.17%× 1000–4.5%× 4000× ( 1–30%)
=666.6–61.7–126
=478.9万元
3.外部融资额占销售额增长关系的进一步讨论既然销售增长会带来资金需求的增加,那么销售增长和融资需求之间就会有函数关系 。
外部融资销售增长比 =资产销售百分比 –负债销售百分比 –计划销售净利率
× [( 1+增长率 ) /增长率 ] × ( 1–股利支付率 )
用 途,第一,外部融资额 =外部融资销售增长比 × 销售增长额;
第二,调整股利政策:例如,该公司预计销售增长 5%,则:
外部融资销售增长比 =0.6049–4.5%× ( 1.05/0.05) × 0.7
=0.6049–0.6615=–5.66%
这说明企业可以有剩余资金 ( 3000× 5%× 5.66%=8.49万元 ) 可用于增加股利或进行短期投资 。
( 1) 外部融资额占销售额增长的百分比
( 2) 仅靠内部融资的增长率如果不能或不打算从外部融资,则只能靠内部积累,从而限制了销售的增长 。
此时的销售增长率,称为,仅靠内部融资的增长率,。
设外部融资等于零:
预计明年通货膨胀率为 10%,公司销量增长 5%,则销售额的名义增长为 15.5%:
外部融资销售增长比 =0.6049–4.5%× ( 1.155/0.155) × 0.7
=0.6049–0.2347=37.02%
企业要按销售名义增长额的 37.02%补充资金 。 即使实际增长为零,也需要补充资金,以弥补通货膨胀造成的货币贬值损失:
外部融资销售比 =0.6049–4.5%× 1.1/0.1× 0.7
=0.6049–0.3465=25.84%
销售的实物量不变,因通货膨胀造成的名义增长为 10%,每年需补充资金:外部融资额 =3000× 10%× 25.84%=77.52万元第三,预计通货膨胀对融资的影响
0=资产销售百分比 –负债销售百分比 –计划销售利润率 × [( 1+增长率 ) /
增长率 ]× ( 1–股利支付率 )
0=0.6666–0.0617–0.45%× [1+增长率 ]/增长率 × 0.7
19.203=[1/增长率 +1]
18.203=1/增长率增长率 =5.494%
( 3) 外部融资需求的敏感分析外部融资需求的多少,不仅取决于销售的增长,还要看股利支付率和销售净利率 。 股利支付率越高,外部融资需求越大;销售净利率越大,外部融资需求越少 。
( 4) 可持续增长率可持续增长率,是指保持目前的财务比率的条件下,无须发行新股所能达到的销售增长,也称,可保持的增长率,。
可持续增长率 =净资产增长率所有者权益留存收益?
所有者权益净收益净收益留存收益
所有者权益净收益净收益收益留存率净收益
=所有者权益收益率 × 收益留存率收益留存率所有者权益 资产销售收入 净利润资产销售收入
=资产周转率 × 销售利润率 × 财务杠杆 × 收益留存率
“可持续的增长率,是,保持财务比率 ( 包括资产负债率 ),的增长率,不是不增加借款,而是按现有财务结构增加借款,即按留存收益增长的多少安排借款,目的是维持当前的财务杠杆和风险水平 。
,不增加借款的增长率,是不增加借款,此时负债率会因保留盈余增加而下降,其目的是计量不增加借款情况下的销售最大增长 。
二、本量利分析所谓成本习性,是指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依存关系,按成本习性可把成本划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三类 。
1,固定成本
⑴ 概念,是指其成本总额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不受业务量增减变动影响而固定不变的成本 。
⑵ 构成内容,折旧费,保险费,管理人员工资,办公费等 。
⑶ 特点,固定成本总额不变;单位固定成本变化 。
⑷ 分类,约束性固定成本 ( 经营能力成本 ) 和酌量性固定成本 ( 经营方针成本 ) 。
2,变动成本
⑴ 概念,是指其成本总额随业务量增减变动成正比例增减变动的成本 。
⑵ 构成内容,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等 。
⑶ 特点,单位变动成本不变;变动成本总额变化 。
3.混合成本
(二)总成本习性模型
y=a+bx
(三)本量利的相互关系
1.息税前利润 =销量(单价 –单位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
2.息税前利润 =销量 × 单位边际贡献 –固定成本
3.息税前利润 =边际贡献 –固定成本
4.息税前利润 =销售额 × 边际贡献率 –固定成本
5.息税前利润 =销售额 × ( 1–变动成本率) –固定成本
⑴ 概念,是指成本虽然也是随业务量的变动而变动,但不成同比例变动 。
⑵分类,半变动成本和半固定成本
(四)盈亏临界分析
1.盈亏临界点计量绝对值,盈亏临界点销量或盈亏临界点销售额相对值:
正常销售水平盈亏临界点盈亏临界点作业率?
2.风险程度计量绝对值,安全边际 =正常销售水平 –盈亏临界点相对值,安全边际率 =
正常销售水平安全边际安全性检验标准安全边际率 40% 以上 3 0 % ~ 4 0 % 2 0 % ~ 3 0 % 1 0 % ~ 2 0 % 10% 以下安全等级 很安全 安全 较安全 值得注意 危险
3.利润计量,安全边际部分的销售减去其自身变动成本后成为企业利润,
即安全边际中的边际贡献等于企业利润。
息税前利润 =安全边际量 × (单价 –单位变动成本)
=安全边际量 × 单位边际贡献
=安全边际额 × 边际贡献率
(五)各因素变动分析
1,分析有关因素变动对利润的影响:外界因素变化和企业拟采取的某项行动 。
2,分析实现目标利润的有关条件
⑴ 采取单项措施以实现目标利润
⑵采取综合措施以实现目标利润
(六)敏感分析
1,盈亏转折分析 ( 最大最小法 )
2,敏感系数 = 参量值变动百分比目标值变动百分比三、全面预算
(一)全面预算内容全面预算按其涉及的内容分为总预算和专门预算。总预算是指预计损益表、
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它们反映企业的总体状况,是各种专门预算的综合。
专门预算是指其他反映企业某一方面经济活动的预算。
全面预算按其涉及的业务活动领域分为销售预算、生产预算和财务预算。
长期销售预算期末存货预算销售管理费预算制造费用预算直接人工预算直接材料预算产品成本预算 现金预算 资本支出预算预计损益表 预计资产负债表表 预计现金流量表销售预算生产预算
(二)全面预算的作用全面预算是各级部门工作的奋斗目标、协调工具、控制标准、考核依据,
在经营管理中发挥重大作用。
(三)全面预算的编制方法
1.固定预算和弹性预算
2.定期预算和滚动预算
3.增量预算和零基预算
(四)现金预算的编制
1,销售预算,假设每季度销售收入中,本季收到现金 60%,另外的 40%
下季度收到 。
2,生产预算,存货数量通常按下期销售量的一定百分比确定,如按
10%安排期末存货 。
3,直接材料预算,假设材料采购的货款有 50%在本季度付清,另外 50%
在下季度付清 。
4.直接人工预算,假设全部用现金支付。
5.制造费用预算,假设除折旧之外都需支付现金。
6.产品成本预算,单位产品成本和总成本。
7.销售及管理费预算,假设全部用现金支付
8.现金预算,包括现金流入、现金流出、现金多余或不足、资金的筹集和运用。
单位:元季 度 1 2 3 4 全 年期初现金余额 8000 8200 6060 6290 8000
加:销货现金收入 18200 26000 36000 37600 1 17800
可供使用现金 26200 34200 42060 43890 125800
减各项支出:
直接材料 5000 6740 8960 9510 30210
直接人工 2100 3100 3960 3640 12800
制造费用 1900 2300 2300 2300 8800
销售及管理费用 5000 5000 5000 5000 20000
所得税 4000 4000 4000 4000 16000
购买设备 10000 10000
股利 8000 8000 16000
支出合计 18000 39140 24220 32450 1 13810
现金多余或不足 8200 (4940) 17840 1 1440 1 1990
向银行借款 1 1000 1 1000
还银行借款 1 1000 1 1000
借款利息 ( 10% ) 550 550
合 计 1 1550 1 1550
期末现金余额 8200 6060 6290 1 1440 1 1440
假设该企业需要保留的现金余额为 6000元,不足此数时需要向银行借款;
银行借款的金额要求是 1000元的倍数;偿还借款按“每期期初借入,每期期末归还”来预计利息。
借款额 =最低现金余额 +现金不足额
=6000+4940=10940〧 11000(元)
(五)预计财务报表的编制预计财务报表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工具,与财务会计报表内容相似,但作用不同 。
一、相关概念
( 一 ) 项目投资,是一种以特定项目为对象,直接与新建项目或更新改造项目有关的长期投资行为 。
( 二 ) 项目投资主体,投资主体是各种投资人的统称,是具体投资行为的主体,这里主要从企业投资主体的角度研究项目投资问题 。
( 三 ) 项目计算期,是指投资项目从投资建设开始到最终清理结束整个过程的全部时间,包括建设期和生产经营期 。
( 四 ) 原始总投资,是反映项目所需现实资金的价值指标,从项目投资的角度看,等于企业为使项目完全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开展正常经营而投入的全部现实资金 。
( 五 ) 投资总额,是反映项目投资总体规模的价值指标,等于原始总投资与建设期资本化利息之和 。
第五讲 投资管理
(六)资金投入方式,一次投入和分次投入。
(七)全投资假设,假设在确定项目的现金流量时,只考虑全部投资的运动情况,而不具体区分自有资金和借入资金等具体形式的现金流量。即使实际存在借入资金也将其作为自有资金对待。
(八)时点指标假设,不论现金流量具体内容所涉及的价值指标实际上是时点指标还是时期指标,均假设按照年初或年末的时点指标处理。
二、财务管理“收益”界定:现金流量
( 一 ) 现金流量概念,指一个项目引起的企业现金流出和现金流入增加的数额 。
( 二 ) 现金流量分类,现金流出量,现金流入量,现金净流量 。
在实务中更重视按期间划分现金流量,
1,期初现金流,购买价,运费,安装费等购置总支出;旧设备出售收入纳税;追加流动资金;旧设备出售收入 。
2,寿命期内现金流,税后增量现金流入;费用节约带来现金流入;纳税的影响 。
3,期末现金流,残值收入现金流;残值的纳税影响;间接清理费;减少流动资金 。
( 三 ) 确定现金流量要注意的问题
1,要考虑从现有产品中转移的现金流 。
2,要考虑新项目的连带现金流入效果 。
3,要考虑营运资金的需要 。
4,要考虑增量费用 。
5,在决策时已经发生的现金流出 ( 沉没成本 ),不包括在现金流之内 。
6,不要忽视机会成本 。
7,不要将融资的实际成本作为现金流出处理 。
( 四 ) 现金流量和利润收入 – 付现成本 ( 经营成本 ) – 不付现成本 =利润 ( 包括利息 )
现金净流量 = 利润 ( 包括利息 ) + 不付现成本
= 利润 +( 不付现成本 + 利息 )
= 利润 +“不付现成本,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固定资产投资 –100
开办费投资 –10
流动资金投放 –20
年折旧 (税法)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 净残值 (会计) 10
年摊销 2 2 2 2 2
流动资金回收 20
净利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利息 10 10 10 10
现金净流量 –1 10 –20 32 32 32 32 22 20 20 20 20 5 0
三、评价方法对投资项目评价对使用的指标分为两类:一类是贴现指标,即考虑了时间价值因素的指标,主要包括净现值,现值指数,内含报酬率等;另一类是非贴现指标,即没有考虑时间价值因素的指标,主要包括回收期,会计收益率等 。
1,净现值 = 项目价值 –投资现值
= 产出 –投入
= 经营期现金净流量现值 –投资现值
( 一 ) 贴现评价方法
[例 ]
0 1 2
-20000 11800 13240
① 项目价值 =11800(P/F,10%,1)+13240(P/F,10%,2)=21669( 元 )
② 投资现值 =20000( 元 )
③ 净现值 =21669–20000=1669( 元 )
决策标准:净现值大于或等于零,项目财务上可行 。
注意问题:如何确定贴现率 。
决策标准:现值指标大于或等于 1,项目财务上可行 。
2,现值指数 = 项目价值 ÷ 投资现值
= 产出 ÷ 投入
= 经营期现金净流量现值 ÷ 投资现值
3,内含报酬率 = 贴现率条件:现金流入 =现金流出
⑴ 特殊方法,符合年金条件如,12000=4600× (P/A,i,3)
(P/A,i,3)=2.609 i =7.32%
⑵ 一般方法,不符合年金条件如,20000=11800× (P/F,i,1)+13240× (P/F,i,2)
i =16.04%
决策标准:内含报酬率大于或等于基准贴现率,项目财务上可行 。
( 二 ) 非贴现评价方法
1,回收期,是指投资引起的现金流入累计到与投资额相等所需要的时间 。
2,会计收益率 =
投资额原始投资额或平均原始现金净流量年平均净收益或年平均
( 三 ) 平均年成本
1,注意问题
2,税后现金流量
⑴ 根据现金流量的定义计算营业现金流量 =营业收入 –付现成本 –所得税
⑵ 根据年末营业结果计算营业现金流量 =税后净利 +折旧
⑶ 根据所得税对收入和折旧的影响计算营业现金流量 =收入 ( 1–税率 ) –付现成本 ( 1–税率 ) +折旧 × 税率
[例 ] 某公司有一台设备,购于 3年前,现在考虑是否需要更新 。 该公司所得税率为 40%,其他有关资料见表 。
⑵ 平均年成本法的假设前提是将来设备再更换时,可以按原来的平均年成本找到可代替的设备 。
⑴ 平均年成本法是把继续使用旧设备和购买新设备看成是两个互斥的方案,而不是一个更换设备的特定方案 。
单位:元项 目 旧设备 新设备原 价 6 0 0 0 0 5 0 0 0 0
税法规定残值 ( 10% ) 6 0 0 0 5 0 0 0
税法规定使用年限 (年) 6 4
已用年限 3 0
尚可使用年限 4 4
每年操作成本 8 6 0 0 5 0 0 0
两年后大修成本 2 8 0 0 0
最终报废残值 7 0 0 0 1 0 0 0 0
目前变现价值 1 0 0 0 0 5 0 0 0 0
每年折旧额 直线法 年数总和法第一年 9 0 0 0 1 8 0 0 0
第二年 9 0 0 0 1 3 5 0 0
第三年 9 0 0 0 9 0 0 0
第四年 0 4 5 0 0
评价旧设备现金流出量
0 1 2 3 4
① 旧设备变现 10 000
② 操作成本 8 600 8 600 8 600 8 600
③ 大修成本 28 000
④ 报废残值 7 000
⑤ 折旧 9 000 9 000 9 000
现金流出量现值
= 10 000+( 33 000–10 000) × 40%( 机会成本,纳税影响 )
+ 8 600× ( P/A,10%,4) – 8 600× 40%× ( P/A,10%,4)
+ 2 8000× ( P/F,10%,2) – 2 8000× 40%× ( P/F,10%,2)
+ 0 – 9 000× 40%× ( P/A,10%,3)
–7 000× ( P/F,10%,4) +( 7 000–6 000) × 40%× ( P/F,10%,4)
=35 973( 元 )
四、风险分析投资风险分析的常用方法是风险调整贴现率法和肯定当量法 。
( 一 ) 风险调整贴现率法
1,基本思路,对于高风险的项目,采用较高的贴现率去计算净现值,然后根据净现值法的规则来选择方案 。
2,关键问题,根据风险的大小确定风险因素的贴现率即风险调整贴现率 。
风险调整贴现率 = 无风险贴现率 +风险程度 × 风险报酬斜率
[例 ] 0 1 2 3
现金流量 ( 5000 ) 3 0 0 0 2 0 0 0 1 0 0 0 4 0 0 0 3 0 0 0 2 0 0 0 2 5 0 0 2 0 0 0 1 5 0 0
概 率 1 0,2 5 0,5 0 0,2 5 0,2 0 0,6 0 0,2 0 0,3 0 0,4 0 0,3 0
同理可计算更换为新设备时现金流出量现值为 39 107.80元 。
更换新设备的现金流出总现值为 39107.80元,比继续使用旧设备的现金流出总现值 35973元要多出 3134.80元,因此,继续使用旧设备较好 。 如果未来的尚可使用年限不同,则需要将总现值转换成平均年成本,然后进行比较 。niAPAP,,
评价,⑴ 风险集中程度
E1 =3 000× 0.25+2 000× 0.5+1 000× 0.25=2 000元
E2 =3 000( 元 )
E3 =2 000( 元 )
⑵ 风险分散程度
元11.70725.0200010005.02000200025.020003000 2221d
元46.6 3 22?d
元30.3873?d
⑶ 风险程度计量变化系数是标准差与期望值的比值,是用相对数表示的离散程度,为了综合各年的风险,对具有一系列现金流入的方案用综合变化系数描述:
综合期望值综合标准差?Q
⑷ 风险调整贴现率 =6%+0.1× 0.15=7.5%
⑸ 净现值 =元10665000%5.71 2000%5.71 3000%5.71 2000 32
3,注意,风险调整贴现率法比较符合逻辑,不仅为理论家认可;并且使用广泛 。 但是,把时间和风险价值混在一起,并据此对现金流量进行贴现,
意味着风险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加大 。
(二)肯定当量法
1,基本思路,是先用一个系数把有风险的现金收支调整为无风险的现金收支,然后用无风险的贴现率去计算净现值 。
元综合期望值 6236%61 2000%61 3000%61 2000 32
15.06 23 644.9 31Q
元综合标准差 44.931%61 30.387%61 46.632%61 1.707
2
3
2
2
2
2,关键问题,计算肯定当量系数
⑴ 根据经验关系计算变化系数 0,0 0 ~ 0,0 7 0,0 8 ~ 0,1 5 0,1 6 ~ 0,2 3 0,2 4 ~ 0,3 2 0,3 3 ~ 0,4 2 0,4 3 ~ 0,5 4 0,5 5 ~ 0,7 0
肯定当量系数 1 0,9 0,8 0,7 0,6 0,5 0,4
根据上例,各年变化系数分别为:
35.02 00 01.7 071q
21.02000 5.6322q
查表知:各年肯定当量系数分别为,0.6,0.8,0.8。
元净现值 3895000%61 8.02000%61 8.03000%61 6.02000 32
19.02000 3.3873q
⑵ 根据函数关系计算
n
t t
tn
t t
tt kAiaAN PV
00 11
t
t
t k
ia
1
1
各年肯定当量系数:
9 86 0.0%5.71 %611a
97 22.0
%5.71
%61
2
2
2
a
95 87.0
%5.71
%61
3
3
3
a
据此计算:净现值 =1066( 元 )
3,注意,肯定当量法是用调整净现值公式中的分子的办法来考虑风险 。 风险调整贴现率法是用调整净现值公式分母的办法来考虑风险,这是两者的重要区别 。
一、债券评价
(一)相关概念
1,债券,是发行者为筹集资金,向债权人发行的,在约定时间支付一定比例的利息,并在到期时偿还本金的一种有价证券 。
2,债券面值,是指设定的票面金额 。
3,债券票面利率,是指债券发行者预计一年内向投资者支付的利息占票面金额的比率 。
4,债券的到期日,指偿还本金的日期 。
(二)收益评价企业决定是否购买一种债券,要评价其收益和风险,企业的目标是高收益,
低风险 。
第六讲 证券评价
1,债券价值 = 未来收益现值
,收益,界定:利息和本金
[例 ] ABC公司拟于 20× 1年 2月 1日购买一张面额为 1000元的债券,其票面利率为 8%,每年 2月 1日计算并支付一次利息,并于 5年后的 1月 31日到期 。 当时的市场利率为 10%。 债券的市价是 920元,应否购买债券?
0 1
1000 × 8%
2
80
3
80
4
80
5
80
1000
债券价值 = 80× ( P/A,10%,5) +1000× ( P/F,10%,5)
= 80× 3.791+1000× 0.621=924.28( 元 )
由于债券的价值大于市价,购买此债券是合算的 。
[例 ] ABC公司拟购买另一家企业发行的利随本清的企业债券,该债券面值为 1000元,期限 5年,票面利率为 10%,不计复利,当前市场利率为 8%,该债券发行价格为多少时,企业才能购买?
0 1 2 3 4 5
500
1000
债券价值 =( 1000+500) × ( P/F,8%,5) =1020( 元 )
即债券价格必须低于 1020元时,企业才能购买 。
[例 ] 某债券面值为 1000元,期限为 5年,以折现方式发行,期内不计利息,
到期按面值偿还,当时市场利率为 8%,其价格为多少时,企业才能购买?
0 1 2 3 4 5
1000
债券价值 =1000× ( P/F,8%,5) =681( 元 )
即该债券只有低于 681元时,企业才能购买 。
2,债券到期收益率 = 贴现率条件:现金流入 = 现金流出
[例 ] ABC公司 20× 1年 2月 1日用平价购买一张面值为 1000元的债券,其票面利率为 8%,每年 2月 1日计算并支付一次利息,并于 5年后的 1月 31日到期 。
该公司持有该债券至到期日,计算其到期收益率 。
i =8%
1000 = 80× ( P/A,i,5) + 1000× ( P/F,i,5)
可见,平价发行的每年付一次息的债券,其到期收益率等于票面利率 。
即使平价发行,到期收益率也并不一定等于市场利率 。
[例 ] ABC公司 20× 1年 2月 1日用平价购买一张面值为 1000元的债券,其票面利率为 8%,按单利计息,5年后的 1月 31日到期,一次还本付息 。 该公司持有该债券至到期日,计算其到期收益率 。
i =7%
1000 = ( 1000+400) × ( P/F,i,5)
(三)风险评价债券投资的风险包括违约风险,利率风险,购买力风险,变现力风险和再投资风险 。
1,违约风险,是指借款人无法按时支付债券利息和偿还本金的风险,避免违约风险的方法是不买质量差的债券 。
2,债券的利率风险,是指由于利率变动而使投资者遭受损失的风险 。 减少利率风险的办法是分散债券的到期日 。
[例 ] 20× 1年 ABC公司按面值购进国库券 100万元,年利率 14%,3年期,单利计息,到期时还本付息 。 购进后一年,如果市场利率上升是 24%,则这批国库券是损失还是收益? 金额为多少?
0 1 2 3
42+100
国库券到期值 =100+100× 3× 14%=142( 万元 )
一年后国库券价值 =142× ( P/F,24%,2) =92.35( 万元 )
一年后本利和 =100+100× 1× 14%=114( 万元 )
损失 =114–92.35=21.65( 万元 )
3,购买力风险,是指由于通货膨胀而使货币购买力下降的风险 。
4,变现力风险,是指无法在短期内以合理价格来卖掉资产的风险 。
5,再投资风险,购买短期债券,而没有购买长期债券,会有再投资风险 。
(四)债券投资的优缺点
1,债券投资优点,本金安全性高,收入比较稳定,较好的流动性 。
2,债券投资缺点,购买力风险比较大,没有经营管理权 。
二、股票评价
(一)收益评价
1,股票价值 = 未来收益现值
[例 ] 每年分配股利 2元,最低报酬率为 16%( 零成长模型 )
元股票价值 5.12%16 2
[例 ] ABC公司报酬率为 16%,年增长率为 12%,目前股利为每股 2元 。
0 1 2 n
ngD 10gD?1020 1 gD?
0D
[例 ] 一个投资人持有 ABC公司的股票,他的投资最低报酬率为 15%。 预计
ABC公司未来 3年股利将高速增长,成长率为 20%。 在此以后转为正常增长,
增长率为 12%。 公司最近支付的股利是 2元 。 ( 非固定成长模型 )
0 1 2 3 4
2.4 2.88 3.456
P3
ns
n
ss R
gDR gDR gD 1 11 11 1 0
2
200股票价值
gR gD
s?
10
元56%12%16 %1212
( 固定成长模型 )
元02.129%12%15 %121456.3133 gR gDP
s
3%,15,456.302.1292%,15,88.21%,15,4.2 FPFPFP股票价值
= 91.439 ( 元 )
2,股票投资收益率 = 贴现率
(二)风险评价
1,证券组合的定性分析
① 确定投资目标
② 选择证券
③ 监视和调整
2,证券组合的定量分析 ( 当代证券组合理论 )
( 1) 风险分散理论,该理论认为,若干种股票组成的投资组合,其收益是这些股票的加权平均数,但是其风险不是这些股票风险的加权平均风险,
故投资组合能降低风险 。
A与 B完全正相关?组合的风险不减少也不扩大
A与 B完全负相关?组合的风险被全部抵消相关程度 0.5~0.7之间?可以降低风险,但不能完全消除风险
( 2) 贝他系数分析,贝他系数是反映个别股票相对于平均风险股票的变动程度的指标 。 它可以衡量出个别股票的市场风险,而不是公司的特有风险 。
假如 A种股票的贝他系数等于 1,则它的风险与整个市场的平均风险相同 。
假如 B种股票的贝他系数等于 2,则它的风险是股票市场平均风险的 2倍 。
假如 C种股票的贝他系数等于 0.5,则它的风险是股票市场平均风险的 0.5倍 。
( 3)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期望报酬率 =无风险报酬率 +风险报酬率
FmFi RRRR
[例 ] 现行国库券的收益率等于 12%,平均风险股票的必要收益率等于 16%,
A股票的贝他系数等于 1.5,则该股票的预期报酬率为多少?
市场风险报酬率 =16%–12%=4%
(三)股票投资的优缺点
1,股票投资的优点,能获得比较高的报酬,能适当降低购买力风险,拥有一定的经营控制权 。
2,股票投资的缺点,收入不稳定,风险大 。
该股票风险报酬率 =4%× 1.5=6%
该股票预期报酬率 =12%+6%=18%
[例 ] 某投资人持有共 100万元的 3种股票,该组合中 A股票 30万元,B股票 30
万元,C股票 40万元,贝他系数均为 1.5。
5.15.1%405.1%305.1%30A B C?则:
第七讲 营运资本管理一、现金管理
(一)持有动机,交易性需要、预防性需要和投机性需要
(二)相关成本
1,机会成本 =现金持有量 × 机会成本率
2,管理成本
3,短缺成本
1,持有原因
2,相关成本
3,评价:以最低成本满足生产经营周转的需要评价思路:
1,成本分析模式最佳现金持有量的具体计算,可以先分别计算出各种方案的机会成本,管理成本,短缺成本之和,再从中选出总成本之和最低的现金持有量即为最佳现金持有量 。
2,随机模式,是在现金需求量难以预知的情况下进行现金持有量控制的方法 。
(三)评价最佳现金持有量图中:虚线 H为现金存量的上限,虚线 L为现金存量的下限,实线 R为最优现金返回线。
H
R
L
时 间现金持有量
O
( 1) 当现金存量达到了现金控制的上限时,企业应用现金购买有价证券,
使其存量回落到现金返回线的水平 。 ( H–R)
( 2) 当现金存量达到了现金控制的下限时,企业则应转让有价证券换回现金,使其存量回升到现金返回线的水平 。 ( R–L)
( 3) 现金存量在上下限之间的波动属控制范围内的变化,是合理的,不予理会 。
( 4) 关系式,H=3R–2L
二、应收账款管理
(三)评价,信用标准
(一)持有原因,商业竞争;销售和收款的时间差距。
(二)相关成本,变动成本、现金折扣成本、机会成本、坏账损失、收账费用和新增固定成本。
信用标准是客户获得企业商业信用所应具备的最低条件,通常以预期的坏账损失率表示 。
1,信用标准的影响因素 ––––定性分析 ( 5C系统 )
① 信用品质 ( Character),最指客户履约或赖账的可能性 。
② 偿付能力 ( Capaity),取决于流动资产数量,质量及其与流动负债的比率关系 。
③ 资本 ( Capital),反映了客户的经济实力和财务状况的优劣 。
④ 抵押品 ( Collateral),客户提供的可作为资信安全保证的资产 。
⑤ 经济状况 ( Conditions),指不利经济环境对客户偿付能力的影响及客户是否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 。
2,信用标准的确立 –––––定量分析解决问题,一是确定客户拒付账款的风险,即坏账损失率;二是具体确定客户的信用等级,以作为给予或拒绝信用的依据 。
( 1) 设定信用等级的评价标准
( 2) 利用既有或潜在客户的信息,计算指标并评价好 坏
0 5% 10%
计算得该客户累计拒付风险系数 15%。
( 3) 进行风险排,并确定各有关客户的信用等级指 标 信用好 信用坏 指标值 拒付风险 ( % )
流动比率 2,5 1,6 2,6 0
速动比率 1,1 0,8 1,2 0
现金比率 0,4 0,2 0,3 5
产权比率 1,8 4 1,7 0
已获利息倍数 3,2 1,6 3,2 0
有形净值负债率 1,5 2,9 2,3 5
应收账款周转率 1,4 9 10 5
存货周转率 6 4 7 0
总资产周转率 ( % ) 35 20 35 0
赊购付款履约情况 及时 拖欠 及时 0
(四)评价信用条件(差额分析法)
[例 ] 某企业预测的年度赊销收入净额为 2400万元,其信用条件,N/30,变动成本率为 65%,资金成本率为 20%。 假设企业收账政策不变,固定成本总额不变 。 该企业准备了三个信用条件的备选方案,( A) 维持 N/30的信用条件; ( B)
将信用条件放宽到 N/60; ( C) 将信用条件放宽到 N/90。 相关信息见表:项 目 A B C
年赊销额 2400 2640 2800
坏账损失率 2% 3% 5%
收账费用 24 40 56
评价,计算 B方案
1,相关收入 =2640( 万元 )
2,相关成本
① 变动成本 =2640× 65%=1716( 万元 )
② 坏账损失 =2640× 3%=79.2( 万元 )
③ 收账费用 =40( 万元 )
④ 机会成本 =万元2.57%20%65603602640
3,相关损益 =相关收入 –相关成本 =747.6( 万元 )
同理可计算 A和 C方案相关损益为 742万元和 693万元 。
重点:机会成本计算
① 应收账款应计利息 =应收账款占用资金 × 资本成本
② 应收账款占用资金 =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 变动成本率
③ 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日销售额 × 平均收现期
[例 ] 仍按上例,如果企业选择了 B方案,但为了加速应收账款的回收,决定将赊销条件改为,2/10,1/20,n/60”( D方案 ),估计约有 60%的客户 ( 按赊销额计算 ) 会利用 2%的折扣; 15%的客户将利用 1%的折扣 。 坏账损失率降为 2%,
收账费用降为 30万元 。
评价,应收账款平均收现期 =60%× 10+15%× 20+25%× 60=24( 天 )
( 1) 相关收入 =2640( 万元 )
( 2) 相关成本
① 现金折扣 =2640× 60%× 2%+2640× 15%× 1%=35.64 ( 万元 )
② 变动成本 =2640× 65%=1716( 万元 )
(五)评价收账政策一般而言,企业加强收账管理,及早收回货款,可以减少坏账损失,减少应收账款上的资金占用,但会增加收账费用 。 因此,制定收账政策就是要在增加收账费用与减少坏账损失,减少应收账款机会成本之间进行权衡,若前者小于后者,则说明制定的收账政策是可取的 。
(六)应收账款日常管理对于已经发生的应收账款,企业还应进一步强化日常管理工作,采取有力的措施进行分析,控制,及时发现问题,提前采取对策 。 这些措施主要包括:
③ 坏账损失 =2640× 2%=52.8( 万元 )
④ 收账费用 =30 ( 万元 )
⑤ 机会成本 = 88.22%20%65243602640
( 3) 相关损益 =782.68( 万元 )
( 万元 )
1,应收账款追踪分析
2,应收账款账龄分析
3,应收账款收现率分析
4,应收账款坏帐准备制度三、存货管理
( 一 ) 持有原因,保证生产或销售的经营需要,出自价格的考虑 。
( 二 ) 相关成本
缺货成本单位储存成本平均储存量储存成本每次订货成本订货次数订货成本单价年需要量购置成本取得成本
C
K
Q
K
Q
D
DU
2
( 三 ) 经济订货量基本模型
1,假设条件
① 企业能够及时补充存货
② 能集中到货,而不是陆续入库
③ 不允许缺货
④ 需求量稳定
⑤ 单价不变
⑥ 现金充足
⑦ 存货市场供应充足
2,评价,总成本 =订货成本 +储存成本订货成本 = 储存成本
[例 ] 某企业每年耗用某种材料 3600千克,该材料单位成本 10元,单位存储成本 2元,每次订货成本 25元 。 则:
① 订货成本 = 253600?
Q
22?Q② 储存成本 =
22253 6 0 0 QQ③
千克300?Q
元6 0 0223 0 0253 0 03 6 0 0
次1230 036 00?
元1 50 01023 00
④ 总成本 =
⑤ 订货次数 =
⑥ 经济订货量占用资金 =
(四)订货提前期模型
1,再订货点,在提前订货的情况下,企业再次发出订货单时,尚有存货的库存量 。 它的数量等于交货时间和每日平均需用量的乘积 。
R= L× d
2,结论,订货提前期模型有关存货的每次订货批量,订货次数,订货间隔时间等无变化,与基本模型时相同,所不同的是发出订货单时间 。
(五)存货陆续供应和使用模型
1,平均存量计算时间送货期0
存量
PQ?每日送货量 订货批量
dPQ?
dPQQ
① 送货期 =
② 送货期内耗用量 =
③ 最高库存量 =
④ 平均存量 = pdQ 12
2,评价,总成本 = 订货成本 +储存成本订货成本 = 储存成本
3,自制与外购评价
[例 ] 某生产企业使用 A零件,可以外购,也可以自制 。 如果外购,单价 4
元,一次订货成本 10元;如果自制,单位成本 3元,每次生产准备成本 600元,
每日产量 50件 。 零件的全年需求量为 3600件,储存变动成本为零件价值的
20%,每日平均需求量为 10件 。
评价,( 1) 外购零件时最低总成本
103600?Q
%2042Q
%2042103 6 0 0 QQ
① 订货成本 =
② 储存成本 =
③
件300?Q
(六)保险储备模型前面讨论假定存货的供需稳定且确知,即每日需求量不变,交货时间也固定不变 。 实际上,每日需求量可能变化,交货时间也可能变化 。
1,再订货点 = 交货时间 × 平均日需求 + 保险储备
元总成本 1 4 6 4 043 6 0 0%2042300103003 6 0 0④
( 2) 自制零件时最低总成本
6003600?Q
%203501012Q
%2035010126003600 QQ
33 6 0 0%2035010123 0 0 06003 0 0 03 6 0 0总成本
① 准备成本 =
② 储存成本 =
③
④
= 12240( 元 )
由于自制的总成本低于外购的总成本,故以自制为宜 。
Q=3000( 件 )
[例 ] 假定某存货的年需要量 3600件,单位储存变动成本 2元,单位缺货成本
4元,交货时间 10天;已经计算出经济订货量 300件,每年订货次数 12次 。 交货期内存货需要量及其概率分布见表 。
cu KBNSK2,总成本 =
设单位缺货成本为 Ku,一次订货缺货量为 S,保险储备为 B。
需要量 ( 10 × d ) 70 80 90 100 1 1 0 120 130
概率 0,0 1 0,0 4 0,2 0 0,5 0,2 0,0 4 0,0 1
评价:
加权平均需要量 =70× 0.01+80× 0.04+90× 0.2+100× 0.5
+120× 0.04+130× 0.01=100( 件 )
( 1) 保险储备量为 0件此时再订货点为 100件,因此 100件以下需要量时不可能缺货 。
S0=( 110–100) × 0.2+( 120–100) × 0.04+( 130–100) × 0.01=3.1( 件 )
总成本 =4× 3.1× 12+0× 2=148.8( 元 )
( 2) 保险储备量为 10件
S10 = 0.6( 件 )
总成本 = 48.8( 元 )
( 3) 保险储备量为 20件
S20 = 0.1( 件 )
总成本 =44.8( 元 )
( 4) 保险储备量为 30件
S30 = 0 ( 件 )
总成本 =60( 元 )
当 B=20件时,总成本为 44.8元,是各总成本中最低的,故最佳保险储备为 20件,或者说最佳再订货点为 120件 。
第八讲 筹资管理一、相关概念
1,企业筹资是指企业根据其生产经营活动对资金需求数量的要求,通过一定的渠道,采取适当的方式,获取所需资金的一种行为 。
2,企业筹资渠道,① 国家财政资金; ② 银行信贷资金; ③ 非银行金融机构资金; ④ 其他企业资金; ⑤ 居民个人资金; ⑥ 企业自留资金 。
3,企业筹资方式,① 吸收直接投资; ② 发行股票; ③ 银行借款; ④ 商业信用; ⑤ 发行债券; ⑥ 融资租赁 。
4,企业筹资管理的基本原则,① 分析科研生产经营情况,合理预测资金需要量; ② 合理安排资金的筹集时间,适时取得所需资金; ③ 了解筹资渠道和资金市场,认真选择资金来源; ④ 研究各种筹资方式,选择最佳资金结构 。
二、企业资金结构理论
(一)资金结构含义在西方财务管理中,资金结构一般是指长期资金中权益资金与负债资金的比例关系 。 在我国,资金结构主要是指在企业全部资金来源中权益资金与负债资金的比例关系 。
(二)研究对象企业价值与资金结构的关系,具体而言,就是研究企业能否通过负债增加企业的价值,如果能,则企业应负债多少 。
(三)早期资本结构理论最早提出关于资本结构理论的是美国学者大卫?杜兰特,他于 1952年提出的研究报告,分出三种有关资本结构的见解,即净收入理论,净经营收入理论和传统理论 。
1,净收入理论,该理论认为,企业提高财务杠杆度,可增加企业的总价值 V,并降低其综合资本成本 KW。
Ks( 权益成本 )
Kw( 综合资本成本 )
Kd ( 负债成本 )
D/S( 负债 /权益 )
( 成本 ) K
O
2,净经营收入理论,该理论认为,不论财务杠杆如何,KW都是固定的 。
增加较低的负债资本同时会增加企业的风险,这会使权益资本的成本提高,一升一降,综合资本成本仍保持不变 。
Ks
Kw
Kd
D/S
K
O
3,传统理论,该理论认为,每一公司均有一最佳的资本结构,企业可以通过财务杠杆来降低综合资本成本,并增加企业的价值 。
Ks
Kw
Kd
D/S
K
O A
(四) MM理论
20世纪 50年代,毛第林尼 ( Modigliani) 和米勒 ( Miller) 是现代资金结构理论的创始人 。
1,MM理论的基本假设
⑴ 企业的经营风险可以用息税前盈余的标准差进行计量,有相同经营风险的企业被划入同类风险级别 。
⑵ 现在和将来的投资者对企业息税前盈余的估计完全相同,即投资者对未来收益和收益风险的估计是完全相同的 。 这实际上是假设信息是对称的,即企业的经理和一般投资者获取的信息完全相同 。
⑶ 股票和债券在完善市场上进行交易,就是说:没有交易成本;投资者可以象公司一样以相同利率借款 。
⑷ 企业和个人的负债均无风险,即负债利率属于无风险利率 。
⑸ 企业的现金流量是一种永续年金,即企业的息税前利润处于零增长状态 。
2,MM理论的基本观点
⑴ 无公司税 MM定理,企业的资金结构不影响企业价值,即在上述假设前提下,不存在最优资金结构问题 。
⑵ 公司税 MM定理,由于利息费用在交纳所得税以前支付,负债具有减税作用,因此利用负债可以增加企业的价值 。
3,对 MM理论的评价
MM理论的众多假设方便了理论推导,却在实践中受到挑战 。 但也正是因为这些假设抽象掉了现实中的许多因素,才使得 MM理论能够从数量上揭示资金结构的最本质的问题,即资金结构与企业价值的关系 。 这就是 MM理论的精髓,理论的发展就是放松这些假定,使理论更接近事实 。
(五)权衡理论
MM理论只考虑负债带来的纳税利益,却忽略了负债带来的风险和额外费用 。 既考虑负债带来的利益也考虑由负债带来的各种成本,并对它们进行适当平衡来确定资金结构的理论,叫权衡理论 。
1,财务拮据成本财务拮据是指企业没有足够的偿债能力,不能及时偿还到期债务,当财务拮据发生时,即使最终企业不破产,也会产生大量的额外费用或机会成本,这便是财务拮据成本 。
2,代理成本在股份制企业中,股东和债权人均把资金交给企业的经理人员,由经理人员代其管理,这便是所谓的代理关系 。 但经理往往是股东聘任的,因此,经理人员在管理中更多的是考虑股东利益,其次才是债权人的利益 。 这就是说股东可以通过其代理人即企业经理从债权人那里获得好处 。 因为存在这种可能性,债权人必须在贷款时要通过各种保护性条款对自己进行保护 。 这些条款在一定程度上会限制企业的经营,影响企业的活力,降低企业效率 。 另外,为了保证这些条款的实施,还必须用特定的方法对企业进行监督,这必然会发生额外的监督费用,抬高负债成本 。 以上两项都会增加企业费用支付或机会成本,这便是代理成本 。
3,权衡理论的数字模型
VL= Vu+TB – FPV–TPV
式中,VL––––– 有负债企业的价值
VU––––– 无负债企业的价值
TB––––– 负债的纳税利益现值
FPV––––– 预期财务拮据成本的现值
TPV––––– 代理成本的现值
4,对权衡理论的评价权衡理论通过加入财务拮据成本和代理成本,使得资金结构理论变得更加符合实际,同时指明了企业存在最优资金结构 。 但是,根据此理论,尚无法准确计算财务拮据成本和代理成本的价值,也就是说,权衡理论只是指明了财务拮据成本和代理成本是随着负债的增加而不断影响的,但却无法找到这之间的确切的函数关系,即最佳资金结构实际上很难找到 。
虽然权衡理论无法找到确切的资金结构,但利用这个模型可以得出以下三个数量关系:
⑴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经营风险小的企业可以较多地利用负债,而经营风险大的企业只能利用较少的负债 。
⑵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有形资产多的企业比无形资产多的企业能更多地利用负债 。
⑶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企业的边际所得税率越高,利用负债的可能性越大 。
(六)不对称的信息理论
1,罗斯 ( Ross) 不对称信息理论罗斯假定企业管理者对企业的未来收益和投资风险有内部信息,而投资者没有这些内部信息 。 这样,投资者只能通过管理者输送出来的信息来评价企业价值 。 企业选择的资金结构就是把内部信息传递给市场的一个信号 。 罗斯认为,
当企业发展前景比较好时,一般都选择负债方式筹集资金,以使在财务杠杆的作用下,大幅度地增加每股盈余,提高企业市场价值 。 反之,当企业前景或投资项目的风险较大时,则选择发行股票筹集资金 。 因此,罗斯认为,资金结构中负债比率的上升是一个积极信号,它表明管理者对企业未来收益有较高期望,有利于企业价值的提高 。
2,迈尔斯 ( Myers) 的不对称信息理论
60年代初,哈佛大学的高顿?唐纳森教授对公司实际上是如何建立资金结构的问题进行了一项广泛的调查 。 得出的结论是:企业缺少资金时,首先选择内部资金来源,如果需要外部资金,企业首先会利用负债,然后是可转换债券,最后才是发行普通股 。 已有的 MM理论和权衡理论都无法解释这一现象 。 迈尔斯认为,这是由信息的不对称造成的 。 为此,迈尔斯和梅罗夫在罗斯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了不对称信息对企业投资成本的影响,他们假设,
企业有一特定的投资项目,项目的净现值为 Y元 。 企业管理人员明确知道这一确切信息,但投资者对这一情况都不完全清楚,为此,投资者只能根据企业选择的资金结构来判断项目对企业市场价值的影响 。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企业通过股票筹集资金,会被市场误解,使新发行的股票贬值 。
N = 新股票真实价值
N1 = 新股票市场买价
N0 = N–N
根据罗斯的理论,此时 N0大于 0。 这样,企业投资决策的标准不再是 Y
大于 0,而必须是 Y大于 N0。 因此,由于不对称信息的存在,企业的投资成本增加了 。
三、普通股筹资
(一)普通股概念和种类
1,普通股及其股东权利普通股是股份有限公司发行的无特别权利的股份,也是是基本的,标准的股份 。 持有普通股股份者为普通股股东 。 依我国,公司法,的规定,
普通股股东主要有如下权利:
⑴ 出席或委托代理人出席股东大会,并依公司章程规定行使表决权 。
⑵ 股份转让权 。
⑶ 股利分配请求权 。
⑷ 对公司账目和股东大会决议的审查和对公司事务的质询权 。
⑸ 分配公司剩余财产的权利 。
⑹ 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权利 。
同时,普通股股东也基于其资格,对公司负有义务 。 我国公司法中规定了股东具有遵守公司章程,缴纳股款,对公司负有有限责任,不得退股等义务 。
2,普通股种类按股票有无记名,可分为记名股和不记名股;按股票是否标明金额,可分为面值股票和无面值股票;按投资主体不同,可分为国家股,法人股,个人股等;按发行对象和上市地区不同,可分为 A股,B股,H股和 N股等 。
(二)普通股融资的优缺点
1,普通股融资的优点,① 具有永久性,无到期日; ② 没有固定的股利负担; ③ 是公司最基本的资金来源; ④ 可一定程度地抵消通货膨胀的影响 。
2,普通股融资的缺点,① 资本成本较高; ② 可能会分散公司的控制权 。
(三)股票发行股份有限公司在设立时要发行股票 。 此外,公司设立之后,为了扩大经营,
改善资本结构,也会增资发行新股 。 股份的发行,实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必须同股同权,同股同利 。 同时,发行股票还应接受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的管理和监督 。 股票发行具体应执行的管理规定,主要包括股票发行条件,
发行程序和方式,销售方式等 。
1,股票发行规定和条件
2,股票发行的程序
3,股票发行方式,公开间接发行和不公开直接发行 。
4,股票的销售方式,自销方式和承销方式 。
(四)股票上市
1,股票上市目的,① 资本大众化,分散风险; ② 提高股票的变现力; ③
便于筹措新资金; ④ 提高公司知名度,吸引更多顾客; ⑤ 便于确定公司价值 。
2,股票上市条件我国,公司法,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申请其股票上市,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① 股票经国务院证券管理部门批准已向社会公开发行; ② 公司股本总额不少于人民币 5000万元; ③ 开业时间在三年以上,最近三年连续盈利; ④ 持有股票面值人民币 1000元以上的股东不少于 1000人,向社会公开发行的股份达公司股份总数的 25%以上,⑤ 公司在最近三年内无重大违法行为,财务会计报表无虚假记载 。
3,股票上市的暂停与终止 。
四、长期负债筹资
(一)长期借款筹资与其他长期负债筹资相比,具有以下特点,① 筹资速度快; ② 借款弹性较大; ③ 借款成本较低; ④ 限制性条款多 。
我国,公司法,规定,股份有限公司,国有独资公司和两个以上的国有企业或其他两个以上的国有投资主体投资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有资格发行公司债券 。
(二)债券筹资五、短期筹资与营运资金政策
(一)短期负债筹资短期负债筹资具有以下特点,① 筹资速度快,容易取得; ② 筹资富有弹性; ③ 筹资成本较低; ④ 筹资风险高 。
关键问题是应付账款的成本计算
[例 ] 某企业按 ( 2/10,N/30) 的条件购入货物 10万元,
⑴ 企业没有钱,要不要向银行借款享受现金折扣 。
0 10
9.8万元
30
10万元
⑵ 企业有钱,是用于短期投资还是享受现金折扣
⑶ 企业有钱,用于支付应付账款,先支付哪一家企业
8.9 2.020?天的利率
%7.361030 360%21 %2
折扣期信用期折扣百分比折扣百分比折扣成本放弃现金 3601
(二)营运资金政策
1,营运资金持有政策,营运资金持有量的确定,就是在收益和风险之间进行权衡,将持有较高的营运资金称为宽松的营运资金政策;而将持有较低的营运资金称为紧缩的营运资金政策;介于两者之间的,是适中的营运资金政策 。
2,营运资金筹资政策
⑴ 配合型筹资政策,是一种理想的,对企业有着较高资金使用要求的营运资金筹集政策 。
⑵ 激进型筹资政策,是一种收益性和风险性均较高的营运资金筹资政策 。
⑶ 稳健型筹资政策,是一种收益性和风险性均较低的营运资金筹资政策 。
临时性流动资产永久性流动资产固定资产长期负债自发性负债权益资本临时负债第九讲 股利分配一、利润分配理论
(一)利润分配的项目支付股利是一项税后净利润的分配,但不是利润分配的全部 。 按照我国,公司法,的规定,公司利润分配的项目包括以下部分:
1,法定盈余公积金,从净利润扣除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后的 10%提取,
法定公积金达到注册资本的 50%时,可不再提取 。
2,法定公益金,从净利润扣除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后的 5%提取 。
3,任意盈余公积金,按照公司章程或股东会议决议提取和使用 。
4,股利 ( 向投资者分配利润 )
另外,一般企业当年无利润时不得向投资者分配利润,但考虑到股份有限公司为维护其股票市价和信誉,以避免股票市价大幅度波动,在公司当年无利润但用公积金弥补其亏损后,经股东大会特别决议,可按照不超过股票面值 6%的比率用公积金向股东分配股利,不过留存的法定公积金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 25%。
(二)股利理论(企业价值和股利分配)
1,股利无关论,认为股利分配对公司的市场价值不会产生影响 。 因此,
投资者并不关心公司股利的分配,股利的支付比率不影响公司的价值 。
2,股利相关论,认为公司的股利分配对公司的市场价值并非无关而是相关的 。 影响股利分配的因素有:
⑴ 法律因素,资本保全;企业积累;净利润;超额累积利润 。
⑵ 股东因素,稳定的收入和避税;控制权的稀释;
⑶ 公司因素,盈余的稳定性;资产的流动性;举债能力;投资机会;资本成本;债务需要 。
⑷ 其他因素,债务合同约束;通货膨胀 。
二、股利支付的程序和方式
(一)股利支付的程序
1,股利宣告日,即公司董事会将股利支付情况予以公告的日期 。
2,股权登记日,即有权领取股利的股东有资格登记截止日期,也称除权日 。
3,股利支付日,即向股东发放股利的日期 。
(二)股利支付的方式
1,现金股利,公司支付现金股利除了要有累计盈余外,还要有足够的现金 。
2,股票股利
3,财产股利
4,负债股利三、股利分配政策
(一)剩余股利政策
1,基本思路,就是在公司有着良好的投资机会时,根据一定的目标资本结构,测算出投资所需的权益资本,先从盈余中留用,然后将剩余的盈余作为股利分配 。
2,根本理由,为了保持理想的资本结构,使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最低 。
(二)固定或持续增长的股利政策
1,基本思路,将每年发放的股利固定在某一固定的水平上并在较长的时期内不变,只有当公司认为未来盈余会显著地,不可逆转地增长时,才提高年度的股利发放额 。
2,根本理由,避免出现由于经营不善而削减股利的情况 。 ⑴ 向市场传递着正常发展的信息,有利于树立良好形象,增强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稳定股票价格; ⑵ 有利于投资者安排股利收入和支出; ⑶ 可能不符合剩余股利理论,但考虑到股票市场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为了使股利维持在稳定的水平上,即使推迟某些投资方案或者暂时偏离目标资本结构,也可能要比降低股利或降低股利增长率更为有利 。
3,缺点,在于股利的支付与盈余相脱节 。
(三)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
1,基本思路,公司确定一个股利与盈余的比率,长期按此比率支付股利的政策 。
2,根本理由,使股利与公司盈余紧密地配合,以体现多盈多分,少盈少分,
无盈不分的原则 。
3,缺点,各年股利变动较大,极易造成公司不稳定的感觉,对于稳定股价不利 。
(四)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
1,基本思路,公司一般情况下每年只支付固定的,数额较低的股利;在盈余多的年份,再根据实际情况向股东发放额外股利 。
2,根本理由,使公司具有较大的灵活性;使那些依靠股利度日的股东每年至少可以得到虽然较低,但比较稳定的股利收入,从而吸引住这部分股东 。
四、股票股利和股票分割
(一)股票股利
1,股东权益总额不变,结构变化 。
2,如果盈利总额不变,由于普通股股数增加,使每股收益下降 。
3,每股市价可能下降,上升,不变 。
4,股东所持股份的比例不变,每位股东所持股票的市场价值总额保持不变 。
5,对股东的意义,⑴ 如果公司在发放股票股利后同时发放现金股利,股东会因所持股数的增加而得到更多的现金; ⑵ 股价并不成正比例下降,获取资本利得好处; ⑶ 预示着公司将会有较大发展,抵消增长股票带来的消极影响;
⑷ 获取纳税上的好处 。
6,对公司的意义,⑴ 无须分配现金; ⑵ 降低每股市价,吸引更多的投资者;
⑶ 向社会传递公司将会继续发展的信息,从而提高投资者对公司信心,稳定股价; ⑷ 会增加费用 。
(二)股票分割(股票拆细)
1,股票分割时,发行在外的股数增加,使得每股面值降低,每股盈余下降,但公司价值不变,股东权益总额,权益各项目的金额及其相互间的比例也不会改变 。
2,对公司意义,在于通过增加股票股数降低每股市价,从而吸引更多的投资者;给人一种公司正处于发展之中的印象 。
3,对股东意义,只要股票分割后每股现金股利的下降幅度小于股票分割幅度,股东仍能多获现金股利;股票分割向社会传播的有利信息和降低了的股价,可能导致购买该股票的人增加,反使价格上升,进而增加股东财富 。
第十讲 资本结构评价一、资本成本
(一)资本成本概述
1,概念,是指企业为筹集和使用资金而付出的代价 。
2,内容,包括资金筹集费和资金占用费 。
3,计量方式,以相对数表示 。
4,分类,个别资本成本;综合资本成本和边际资本成本 。
5,意义,是选择资金来源,确定筹资方案的重要依据;是评价投资项目,决定投资取舍的重要标准;是衡量企业经营成本的尺度 。
6,决定因素,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决定着企业资本成本的高低,其中主要的有:总体经济环境,证券市场条件,企业内部的经营和融资状况,项目融资规模 。
(二)个别资本成本
1,长期借款成本
[例 ]某企业取得 5年期长期借款 200万元,年利率为 11%,每年付息一次,到期一次还本,筹资费用率 0.5%,所得税税率为 33%。
① 长期借款成本 = %41.7%5.0200200 %331%11200 资金筹资费筹资总额 资金占用费
② 考虑货币时间价值时,先计算税前资本成本,后计算税后资本成本 。
2 3 4 50
200
1
( 22) ( 22) ( 22) ( 22) ( 22)
(200× 0.5%) (200)
5,.2005,,22%5.0200200 iFPiAP
%16.11?i
长期借款成本 =11.16%× ( 1-33%) =7.48%
2,债券成本
[例 ]某公司发行总面额为 500万元的 10年期债券,票面利率为 12%,发行费用率为 5%,所得税率为 33%。
① 债券成本 = %46.8%515 0 0 %331%125 0 0
② 考虑货币时间价值时
10,,50010,,%12500%5500500 iFPiAP
%96.12?i
%68.8%331%96.12债券成本
3,普通股成本
[例 ] 某公司普通股目前市价为 56元,筹资费用率为 10%,估计年增长率为
12%,本年发放股利 2元 。 ( 固定成长股模型 )
%4.16%12
%105656
%1212
普通股成本
4,留存收益成本 ( 机会成本 ) ( 股利增长模型法,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法和风险溢价法 )
留存收益成本 = %16%1256 %1212
(三)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关键问题:确定权重,权重按价值比重,价值有账面价值,市场价值和目标价值 。
[例 ] 某企业账面反映的长期资金共 500万元,其中长期借款 100万元,应付长期债券 50万元,普通股 250万元,保留盈余 100万元,其成本分别为 6.7%,9.7%、
11.26%和 11%。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 %09.10500100%11500250%26.1150050%17.9500100%7.6
边际资本成本是指资金每增加一个单位而增加的成本,按加权平均法计算,
是追加筹资时所使用的加权平均成本 。
[例 ] 某企业拥有长期资金 400万元,其中长期借款 600万元,长期债券 100万元,普通股 240万元 。 由于扩大经营规模的需要,拟筹集新资金 。 经分析认为筹集新资金后仍应保持目前的资本结构,并测算出了随筹资的增加各种资本成本的变化 。
(四)边际资本成本资金种类 目标资本结构 新筹资额 资本成本 筹资突破点长期借款 15%
45000 元以内
45000~90000 元
9000 元以上
3%
5%
7%
300000
600000
长期债券 25%
200000 元以内
200000~400000 元
400000 元以上
10%
1 1 %
13%
800000
1600000
普通股 60%
300000 元以内
300000~600000 元
600000 元以上
13%
14%
15%
500000
1000000
1,计算筹资突破点,把在保持某资本成本的条件下可以筹集到的资金总限度称为现有资本结构下的筹资突破点 。
所占的比重该种资金在资本结构中到的某种资金金额可用某一特定成本筹集筹资突破点?
在花费 3%的资本成本时,取得的长期借款筹资限额为 45000元,其筹资突破点为,元300000
%1545000?
2,计算边际资本成本边际资本成本 =15%× 7%+25%× 10%+60%× 14%=11.95%
长期借款 15%
内部报酬率 18%
追加投资 700000( 元 )长期债券 25% 企 业普通股 60%
筹资总额范围 资金种类 资本结构 资本成本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300000 元以内长期借款长期债券普通股
15%
25%
60%
3%
10%
13%
10.75 %
300000~500000 元长期借款长期债券普通股
15%
25%
60%
5%
10%
13%
1 1.05%
500,000~ 600 000 元长期借款长期债券普通股
15%
25%
60%
7%
10%
14%
1 1.65%
600000~800000 元长期借款长期债券普通股
15%
25%
60%
7%
10%
14%
1 1.95%
800000~1000000 元长期借款长期债券普通股
15%
25%
60%
7%
1 1%
14%
12.2%
1000000~1600000 元长期借款长期债券普通股
15%
25%
60%
7%
1 1%
15%
12.8%
1600000 元以上长期借款长期债券普通股
15%
25%
60%
7%
12%
15%
13.05 %
(一)经营杠杆和经营风险
1,经营杠杆,在某一固定成本比重的作用下,销售量变动对息税前利润产生的作用 。
二、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固定成本销 量息税前利润
2,经营杠杆计量,经营杠杆系数
( 1) 按概念计算,经营杠杆系数 =
销量变动率息税前利润变动率
( 2) 按基期计算,经营杠杆系数 = 固定成本边际贡献 边际贡献?
[例 ] 某企业生产 A产品,固定成本为 60万元,变动成本率为 40%,当企业的销售额分别为 400万元,200万元,100万元时,其经营杠杆系数为多少?
33.160%404 0 04 0 0 %404 0 04 0 0)1(D O L
260%402 0 02 0 0 %402 0 02 0 0)2(D O L
60%401 0 01 0 0 %401 0 01 0 0)3(D O L
3,说明的问题:
( 1) 在固定成本不变的情况下,经营杠杆系数说明了销售额增长 ( 减少 )
所引起息税前利润增长 ( 减少 ) 的幅度 。
( 2) 在固定成本不变的情况下,销售额越大,经营杠杆系数越小,经营风险也就越小,反之,销售额越小,经营杠杆系数越大,经营风险也就越大 。
( 3) 在销售额处于盈亏临界点前的阶段,经营杠杆系数随销售额的增加而递增;在销售额处于盈亏临界点后的阶段,经营杠杆系数随销售额的增加而递减;当销售额达到盈亏临界点时,经营杠杆系数近于无穷大 。
(二)财务杠杆与财务风险
1,财务杠杆:
固定费用息税前利润 每股收益
2,财务杠杆计量,财务杠杆系数
( 1) 按概念计算:财务杠杆系数 = 息税前利润变动率 每股收益变动率
( 2) 按基期计算:财务杠杆系数 = 固定费用息税前利润 息税前利润?
固定费用 =利息 +税率优先股股利?1
3,说明的问题:
( 1) 财务杠杆系数表明的是息税前利润增长所引起的每股收益的增长幅度 。
( 2) 在资本总额,息税前利润相同的情况下,负债比率越高,财务杠杆系数越高,财务风险越大,但预期每股收益也越高 。
(三)总杠杆与企业风险
1,总杠杆,固定费用固定成本销 量 息税前利润 每股收益
2,总杠杆计量,总杠杆系数
( 1) 按概念计算:总杠杆系数 = 息税前利润变动率 每股收益变动率
( 2) 按基期计算:总杠杆系数 = 固定费用息税前利润 边际贡献?
( 3) 总杠杆系数 =经营杠杆系数 × 财务杠杆系数
3,总杠杆作用的意义
( 1) 能够估计销售的变动对每股收益造成的影响 。
( 2) 使我们看到了经营杠杆与财务杠杆之间的相互关系 。
三、资本结构
( 一 ) 最佳资本结构,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使企业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最低,企业价值最大的资本结构 。
( 二 ) 评价,每股收益分析
1,计算每股收益无差别点,用销量,销售额或息税前利润表示 。
2,评价标准,每股收益
3,图示评价:
每 股收益 ( 元 )
销售额 ( 万元 )无差别点0
权益筹资负债筹资
[例 ] 某公司原有资本 700万元,其中债务资本 200万元,每年负担利息 24万元,普通股资本 500万元,发行普通股 10万股,每股面值 50元 。 由于扩大业务,
需追加筹资 300万元,其筹资方式有二:
一是全部发行普通股:增发 6万股,每股面值 50元;
二是全部筹措长期债务:债务利率仍为 12%,利息 36万元;
公司的变动成本率为 60%,固定成本为 180万元,所得税率为 33%。
如果预期销售大于无差别点,采取负债筹资有利;如果预期销售小于无差别点,采取权益筹资有利;如果预期销售等于无差别点,两可 。
评 价:
610 %331141806.01?
SS每股收益
10 %331)36241806.0(2
SS每股收益两种方案每股收益相等时,S=750( 万元 )
即:当销售额高于 750万元时,运用负债筹资可获得较高的每股收益;当销售额低于 750万元时,运用权益筹资可获得较高的每股收益 。
4,每股自由收益,每股收益无差别点的计算,建立在债务永久存在的假设前提下,没有考虑债务本金偿还问题 。 实际上,尽管企业随时借入新债以偿还旧债,努力保持债务规模的延续,也不能不安排债务本金的清偿 。 这是因为很多债务合同要求企业设置偿债基金,强制企业每年投入固定的金额 。
设置偿债基金使得企业每年有一大笔费用支出,并不能用来抵减税负 。 设置偿债基金后的每股收益称为每股自由收益 。
第十一讲 企业资本经营一、兼并与收购
(一)概念界定
1,兼并,是指一家企业以现金,证券或其他形式购买取得其他企业的产权,使其他企业丧失法人资格或改变法人实体,并取得对这些企业决策控制权的经济行为 。
2,收购,是指企业用现金,债券或股票购买另一家企业的部分或全部资产或股权,以获得该企业的控制权 。 按我国,证券法,的规定是:持有一家上市公司发行在外的股份的 30%时发出要约收购该公司股票的行为 。
3,收购与兼并相同点,⑴ 基本动因相似; ⑵ 都以企业产权为交易对象;
⑶ 都是企业资本经营的基本方式 。
4,收购与兼并区别,⑴ 在兼并中,被合并企业作为法人实体不复存在;
而在收购中,被收购企业可仍以法人实体存在,其产权可以是部分转让 。 ⑵ 兼并后,兼并企业成为被兼并企业新的所有者和债权债务的承担者;而在收购中,
收购企业是被收购企业的新股东,以收购出资的股本为限承担被收购企业的风险; ⑶ 兼并多发生在被兼并企业财务状况不佳,生产经营停滞或半停滞之时,
兼并后一般需调整其生产经营,重新组合其资产;而收购一般发生在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状态,产权流动比较平和 。
5,实践运用,统称,购并,或,并购,,泛指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企业为了获得其他企业的控制权而进行的产权交易活动 。
(二)并购的类型
1,按并购双方产品与产业的联系划分,横向并购 ( 确立或巩固企业在行业的优势地位,扩大企业规模 ),纵向并购 ( 组织专业化生产和实现产销一体化 ),混合并购 ( 降低企业风险,达到资源互补,优化组合,扩大市场活动范围 ) 。
2,按并购的实现方式划分,承担债务式,现金购买和股份交易式并购 。
3,按企业并购双方是否友好协商划分,善意收购和敌意收购 。
4,按并购交易是否通过证券交易所划分,要约收购和协议收购 。
(三)并购的动因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作为独立的经济主体,其一切经济行为都受到利益动机驱使,并购行为的目的也是为实现其财务目标,同时,企业并购的另一动力来源于市场竞争的巨大压力 。
1,谋求管理协同效应
2,谋求经营协同效应 ( 生产规模经济,企业规模经济 )
3,谋求财务协同效应
4,实现战略重组,开展多元化经营
5,获得特殊资产
6,降低代理成本另外,跨国并购还可能具有其他多种特殊的动因,如企业增长,技术,
产品优势与产品差异,政府政策,汇率,政治和经济稳定性,劳动力成本和生产率差异,多样化,确保原材料来源,追随顾客等 。
(四)并购的财务分析
1,并购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
⑴ 资产价值基础法,指通过对目标企业的资产进行估价来评估其价值的方法 。 确定目标企业资产的价值,关键是选择合适的资产评估价值标准 。 目前国际上通行的资产评估价值标准主要有:账面价值,市场价值,清算价值,公允价值 。 以上四种资产评估价值标准各有其侧重点,因而其适用范围也不尽相同 。
就企业并购而言,如果并购的目的在于其未来收益的潜能,那么公允价值就是重要的标准;如果并购的目的在于获得某项特殊的资产,那么清算价值或市场价值可能更为恰当 。
⑵ 收益法 ( 市盈率模型 ),就是根据目标企业的收益和市盈率确定其价值的方法 。 目标企业的价值 =估价收益指标 × 标准市盈率关键问题:取数估价收益:过去一年 ( 或三年 ) 的净利和资本收益率;未来一年的净利和资本收益率 。
标准市盈率:在并购时点目标企业的市盈率与目标企业具有可比性的企业的市盈率或目标企业所处行业的平均市盈率 。
⑶ 贴现现金流量法 ( 拉巴波特模型 ),是用贴现现金流量方法确定最高可接受的并购价格,这就需要估计由并引起的期望的增量现金现金流量和贴现率 。
[例 ] 假定甲公司拟在 2000年初收购目标企业乙公司 。 经测算收购后有 6年的自由现金流量 。 1999年乙公司的销售额为 150万元,收购后前 5年的销售额每年增长 8%,第 6年的销售额保持第 5年的水平 。 销售利润率 ( 含税 ) 为 4%,
所得税率为 33%,固定资本增长率和营运资本增长率分别为 17%和 4%,加权资本成本为 11%,期末现金流量为 100万元 。 求目标企业价值 。
项 目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销售额 162 1 7 4,9 6 1 8 8,9 6 2 0 4,0 7 2 2 0,4 2 2 0,4
利 润 6,4 8 7,0 0 7,5 6 8,1 6 8,8 2 8,8 2
所得税 2,1 4 2,3 1 2,4 9 2,6 9 2,9 1 2,9 1
增加固定资本 2,0 4 2,2 2,3 8 2,5 7 2,7 8 0
增加营运资本 0,4 8 0,5 2 0,5 6 0,6 0 0,6 5 0
期末现金流量 100
自由现金流量 1,8 2 1,9 7 2,1 3 2,3 0 2,4 8 1 0 5,9 1
增加固定资本 = 固定资本增长率 × 销售增量 = 17%× ( 162 –150) = 2.14
增加营运资本 = 营运资本增长率 × 销售增量 = 4%× ( 162– 150) = 0.48
自由现金流量 = 净利 –追加固定资本和营运资本投资
= 6.48– 2.14–2.04 – 0.48=1.82
65432 %111 91.105%111 48.2%111 30.2%111 13.2%111 97.1%111 82.1目标企业价值
2,并购成本分析企业并购包含一系列工作,其经营成本不只是一个普通的财务成本概念,
而应该是由此发生的一系列代价的总和 。 这些成本包括:并购完成成本,整合与营运成本,并购退出成本,并购机会成本 。
3,并购风险分析企业并购是高风险经营,财务分析应在关注其各种收益,成本的同时,更重视并购过程中的各种风险:营运风险,信息风险,融资风险,反收购风险,法律风险,体制风险 。
我国目前的收购规则,要求收购方持有一家上市企业 5%的股票后即必须公告并暂停买卖 ( 针对上市企业非发起人 ),以后每递增 5%就要重复该过程,持有 30%股份后即被要求发出全面收购要约 。
4,并购后对企业财务影响分析
[例 ] 假设 A企业计划以发行股票方式收购 B企业,并购时双方相关财务资料:
项 目 A (并购企业) B (被并购企业)
净利 1000 万元 250 万元股数 500 万股 200 万股每股收益 2 元 1.25 元每股市价 32 元 15 元市盈率 16 倍 12 倍第一方案:若 B企业同意其股票每股作价 16元由 A企业以其股票相交换 。
① 立足点:并购企业,讨论买哪家企业好,哪一个方案好 。
② 股票交换比率 = 5.03216并购企业每股市价被并购企业每股作价
③ A企业需增发股份 =被并购企业股数 × 股票交换比率 =200× 0.5=100( 万股 )
④ 假设并购后收益能力不变,则并购后 A企业每股收益
元企业每股收益 083.2100500 2501000A
⑤ 并购后原 B企业每股收益原 B企业股东每股收益 =2.083× 0.5=1.0415( 元 )
⑥ 评价 ( 双赢原则,并购后目标市盈率按并购企业并购时市盈率 )
A企业股东每股市价 =每股收益 × 市盈率 =2.083× 16>32
原 B企业股东每股市价 =每股收益 × 市盈率 =1.0415× 16>15
可见,并购后对双方都有利,因此,该并购方案可行 。
第二方案:并购目标为 A企业每股收益不变,假设收益能力不变 。
① 立足点:并购企业 。
② 并购后 A企业每股收益不变:,。
即 A企业对 B企业的每股作价为 0.625× 32=20( 元 )
③ A企业需增发股份 =200× 0.625=125( 万元 )
R 20 050 0 25 010 002 625.0?R
第三方案:并购目标为 B企业每股收益不变,假设收益能力不变 。
① 立足点:并购企业
② 并购后 B企业每股收益不变:,R=0.625 RR 2 0 05 0 0 2 5 01 0 0 025.1
第四方案:假定 A企业实施并购后能产生较好的协同效应,估计每年增加净收益 202万元 。 如要求存续的 A企业每股收益提高 10%。
① 立足点:并购企业
R20 050 0 20 212 50② 2× ( 1+10%) =,R=0.8
即 A企业对 B企业的每股股票作价为 0.8× 32=25.6( 元 )
[例 ] 假定甲,乙两家企业均有意购入丙企业全部普通股实现并购 。
丙企业目前每股市价 12元,甲,乙两企业的报价分别为:
甲企业:愿以其 0.4股普通股 ( 目前市价 25元 ) 加 0.2股优先股股份 ( 目前市价
16元 ) 。
乙企业:愿以其 0.35股普通股 ( 目前市价 20元 ) 加 7元现金 。
不考虑现金股利和所得税因素 。
① 立足点:被并购企业,讨论被哪家企业购买好 。
② 股价交换比率 =
被并购企业每股市价对被并购企业每股作价被并购企业每股市价股票交换比率并购企业每股市价
甲企业:
乙企业:
1.112 162.0254.0
17.112 72035.0
③ 评价:一般情况下,这一比率若大于 1,表示并购对被并购企业有利,企业因被并购而获利;若该比率小于 1,则表示被并购企业因此而遭受损失 。
但最终评价要分析每股市价的变动 。 每股市价 =每股收益 × 市盈率
5,并购的资金筹措二、剥离与分立剥离和分立并非总是公司经营失败的标志,它是公司发展战略的合理选择,属于与扩张战略相对应的收缩战略 。
(一)剥离与分立的含义
1,剥离,是指公司将现有部分子公司,部门,产品生产线,固定资产等出售给其他公司,并取得现金或有价证券作为回报 。
2,分立,是指将母公司在子公司中所拥有的股份按比例分配给母公司的股东,形成与母公司股东相同的新公司,从而在法律上和组织上将子公司从母公司中分立出去 。
(二)剥离与分立的类型
1,剥离类型,按是否符合公司意愿分自愿剥离和强迫剥离;按所出售资产的形式分出售资产,出售生产线,出售子公司,分立和清算等;按出售的交易的身份分出售给非关联方,管理层收购和职工收购等 。
2,分立类型,按是否存续划分为派生分立与新设分立;按股东对公司的所有权结构变化形式划分为并股和拆股 。 所谓并股是指母公司以其在子公司中占有的股份,向部分 ( 而不是全部 ) 股东交换其在母公司中的股份 。 所谓拆股是指母公司将子公司的控制权移交给其股东 。 拆股后,母公司所有的子公司都分立出来,母公司自身则不复存在 。
(三)剥离和分立的动因
1,适应经营环境变化,调整经营战略
2,提高管理效率
3,谋求管理激励
4,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5,弥补并购决策失误或成为并购决策的一部分
6,获以税收或管制方面的收益
(四)剥离与分立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1,剥离与分立的宣布期效应,国外有关实证研究显示,如果以剥离或分立公告宣布日后两日的超常收益率计算,卖方公司股东的超额收益率一般在
1~2%;如果卖方在最初的资产剥离公告中不宣布出售价格,则对卖方公司的股票价格没有重大影响;一般来说,剥离出售的超额收益率在 1~2%,而分立产出的超额收益率为 2~3%。
2,剥离与分立对企业持续经营价值影响西方财务理论研究提出了许多观点,用以说明企业剥离与分立导致持续经营下企业价值提高的原因:投资者,主业突出,偏好学说;管理效率学说;债权人的潜在损失学说;选择权学说等 。
三、股权重组
(一)股份制改组将原因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经过分立或合并等方式对股权,资产和组织合理划分,重新组合与设置,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统称为企业的股份制企业 。
1,国有企业改制上市的模式
⑴,原整体续存,改组模式,是指将被改组企业的全部资产投入股份有限公司,以之为股本,再增资扩股,发行股票和上市的改组模式 。
优点,① 可以整体包装上市,一般不存在对部分资产的剥离,重组的程序简单,时间短,效率高,成本低 。
② 原企业的资产与负债及其他生产要素在改组之后不会发生重大变动 。
③ 关联交易比较少,有利于日后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 。
缺点,① 适用范围很小 。
② 不适用于较大规模企业集团的改组 。
③ 不利于企业在改组过程中获取剥离所能产生的效益 。
④ 不利于企业减员 。
⑵,并列分解,改组模式,是对原有企业进行横向的,一分为二,的改组模式 。。
优点,① 通过剥离非上市部分,可全面优化上市主体,有利于上市公司日后提高竞争力 。
② 使非上市部分,尤其是,企业办社会,的实体逐步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走向市场 。
③ 优化管理层次,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的管理效率 。
缺点,① 由于需要剥离,而且比较,判断某些部门是否剥离通常有一定难度,并需辅以各种协调工作,改组难度较大 。
② 剥离将表现为不同实体职工的既得利益和潜在利益上的差别,
容易产生职工对改组的抵触 。
③ 关联交易的处理比较复杂 。
⑶,串联分解,改组模式,是对原有企业进行纵向的,一分为二,处理,构造出一对,母子公司,。
优点,具有,并列分解,改组模式的基本优点 。 除此以外,有利于集团公司从整个集团利益的角度来动作经营;有利于上市主体的负债改组和削减冗员,使上市公司得以有效筹资或将一定数量的负债转移到控股公司,提高上市公司的运行效率 。
缺点,除与,并列分解,改组模式的缺点一致外,关联交易会更加复杂,
上市后的信息披露因此也更为复杂和麻烦;另外由于集团内各方面错综复杂的关系和领导者兼职,很可能导致上市公司的管理体制不规范,难以摆脱原体制的束缚 。
⑷,合并整体,改组模式,是指以投入被改组企业的全部资产并吸收其他权益作为共同发起人而设立股份有限公司,然后再增资扩股,发行股票和上市的改组模式 。
优点,与,原整体续存,改组模式相一致 。 同时,还有利于增强上市公司的竞争力;有利于上市公司按照新的方式运行 。
缺点,存在,原整体续存,改组模式主要缺点 。 另外,合并吸收中需要很多协调工作,而合并各方在管理,经营上还存在整合的问题,导致改组成本较高 。
⑸,买壳上市,改组模式,非上市公司或企业通过购买上市公司的股权并实现控股后,达到间接上市甚至直接上市的目的 。 买壳方式的本质是股权的转换,
它可以通过股票二级市场实现,也可通过内部协议转让实现 。 优点在于技术操作上相对简单 。 缺点在于资金耗用量大 。
⑹ 资产注入,股权置换改组模式,在我国现阶段,它主要是母公司与其控股上市公司之间的资产置换,表现为母公司的优质资产和上市公司的劣质资产之间的置换 。 目的在于:一是为取得配股资格,或获取较高的配股价;二是为免于摘牌;三是为调整生产经营结构;改变公司的经营战略,提高资产动作的效率 。
2,股份制改组中的财务问题
⑴ 清产核资与产权界定问题
⑵ 资产剥离问题 ( 主业突出,避免同业竞争规范关联交易,利润适当,系统设计等 )
⑶ 资产评估问题
⑷ 债务安排问题
⑸ 改组上市公司的模拟会计报表编制与审计
⑹ 制度创新问题
(二)股权置换
1,股权置换概念股权置换概念:也称之为股权交换或换股,人们对此有多种解释:
第一种是并购方以其自身的股家作为支付方式与目标公司的股东手中的股票相交换实现并购 。
第二种是公司向股东提供新的证券,权证或选择以换取股东手中拥有的公司证券,权证或选择权 。
第三种是指公司股份总数不变的前提下,同一公司同一类股权在不同股东之间股份的增减变化,如国有股配售 。
2,股权置换对股东和公司财务的影响从实证分析结果来看,凡是通过换股增加了公司的杠杆效率,或者提高了未来收益,或者使管理者对公司控制力加强,均会引起公司股价提高 。 这对股东有利的 。 通过换股,公司可以灵活地调整公司的资本结构 。
3,国有股配售
1999年 10月,中国证监会明确提出:配售方式是国有股减持方案之一 。 国有股配售试点的具体方案是:试点上市公司将一定的比例的国有股优先配售给该公司原有流通股股东,如有余额再配售给证券投资基金 。 配货价格将在每股净资产之上,市盈率 10倍以下的范围内确定 。 向原有流通股东配售的国有股可立即上市流通,向基金配售的国有股须在两年内逐步上市 。
作为国有股的退出方式,还有一种运行机制,即上市公司对国有股的回购 。 两者的差异表现在:
意义,推动所有制结构调整;推进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完善 。
⑴ 参与主体不同,参与国有股的配售是流通股股东和基金等多个主体;而回购国有股只是上市公司一个主体 。
⑵ 资金来源不同,配售款只能以现金支付,而不能采用资产参与配售,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用于支付配售款项的是证券市场的场内资金;而回购国有股的资金来源主要是上市公司的资金或资产 。
⑶ 对债权人的影响不同,国有股配售实际上只是公司股东之间转让股份的行为,不涉及公司股本总额的变更,配售后的结果仅是股权结构的调整,对债权人并无直接影响;而回购国有股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公司的债务偿还能力 。
⑷ 对财务报表的影响不同,配售无需上市公司掏钱即可实现,配售之后每股收益,公司现金流量不受影响;回购要求上市公司有充裕的现金,回购之后,
公司现金减少,同时由于总股本的减少,将会提高公司的每股收益和每股净资产 。
项 目 配售国有股 回购国有股股份总额 不变 减少流通股数 增加 不变每股收益 不变 上升每股净资产 不变 上升资产负债率 不变 提高现金 不变 减少
(三)公司内部人持股
1,职工持股计划,是一种由企业职工拥有本企业产权的股份制形式 。 企业职工通过购买企业部分股票而拥有企业的部分产权,并获得相应的管理权 。
推行职工持股计划的目的不在于筹集资金,而旨在扩大资本所有权,使公司普通职工广泛享有资本,使他们可以同时获得劳动收入和资本收入,从而增强职工的参与意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
意义,职工持股制度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改善企业效率的重要举措;
职工持股计划是公司抵御故意收购的有效对策 。
2,经理层融资收购,是指目标公司的经理层利用杠杆收购这一金融工具,
通过负债融资,以少量资金投入收购自己经营的公司 。
股票回购是指上市公司从股家市场上购回本公司一定数额的发行在外的股票 。 公司在股票回购完成后可以将所回购的股票注销,也可以将回购的股份作为,库藏股,保留,但不参与每股收益的计算和收益分配 。
(四)股票回购
1,股票回购的动因,巩固既定控股权或转移公司控股权;提高每股收益;
稳定或提高公司股价;改善资本结构,反收购策略 。
2,股票回购的负面作用,① 公司资本减少从根本上动摇了公司的资本基础,
削弱了对公司债权人的财产保障; ② 使公司持有自己的股票,成为自己的股东,
公司的法律地位与股东的法律地位出现同一,公司与股东之间的法律关系发生混淆,这便背离了公司与股东原本具有的法律含义; ③ 易导致其利用内幕消息进行炒作,或对财务指标进行人为操纵,加剧公司行为的非规范化,使投资者蒙受损失 。
3,股票回购的财务分析
[例 ] 某上市公司流通在外的普通股共计 6000万股,每股市价为 14元,公司计划用现金以每股 15元的价格回购 1000万股 。 如果股票回购前后的市盈率均为 20,
则股票回购后对剩余股东的收益的影响 。
项 目 股票回购前 股票回购后净利 4200 万元 4200 万元流通在外股数 6000 万股 5000 万股每股收益 0,7 元 0,8 4 元每股市价 14 元 1 6,8 元评价,⑴ 如果公司用现金支付股息股利收益总额 =15× 1000=15000( 万元 )
每股股利 =15000÷ 6000=2.5(元 )
⑵ 如果公司用现金回购股票出售股票者价差收益 =1000× ( 15-14) =1000( 万元 )
流通在外股溢价收益 =5000× ( 16.8-14) =14000( 万元 )
资本利得总额 =1000+14000=15000( 万元 )
4,我国对股票回购的法律规定:,公司法,规定,公司不得收购本公司的股票,但为减少公司资本或者与持有本公司股票的其他公司合并时除外 。 公司收购本公司股票后,必须在 10天内注销该部分股票,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办理变更登记并公告 。
1,公司控制权概念,在现代股份公司中,直接 ( 或间接 ) 地拥有一个企业半数以上 ( 或数额较大 ) 的具有表决权的股份,藉此来决定公司的董事人选,
进而决定公司的经营方针,并在公司中拥有控制经营活动和盈余分配等方面的权利 。
2,现代公司中的代理问题,在财产所有权和其实际的管理权相分离的条件下,资本所有者和企业经营者的关系被称为委托 –代理关系 。 代理问题的产生应具备两个条件:第一,财产的所有权与其实际的支配权发生分离;第二,
代理人与委托人的目标发生偏离,即代理人不一定总是为委托人的最大利益而工作 。
实证分析证明:代理关系产生的经济基础是公司股东向经营者 ( 代理人 )
授予经营管理权可降低公司的经营成本,但是代理关系的确立又必然招致代理成本,为了降低代理成本,必须设计一套完善的公司激励和约束机制,这种机四、公司控制
(一)公司控制权制包括,内部控制,和,外部机制,。
3,公司控制权的获得方式,公司合并,收购和代理权争夺等 。
4,公司产权交易与公司控制权变动,公司控制权的变动是通过一定的交易进行的,即意欲获取公司控制权的权利主体通过交易方式获取其他权利主体所拥有的控制权 。 这种交易行为是根据企业产权所作出的制度安排来进行的 。 因此,企业产权交易的实质是在公司控制权变动过程中,各权利主体之间依据企业产权所作出的制度安排而进行的一种权利结构重组行为 。 这种权利结构重组是通过,两重替换,进行的 。 第一重替换是公司控制权主体 ( 控股股东 ) 的替代;第二重替换表现为公司新的控制主体对企业高层经营者的替换 。
实证研究表明,企业资产重组所带来的社会效果并不是简单的加法与减法问题 。 公司控制权的变动作为对公司经营者的一种制约机制和提高效率机制而存在,这一理论被称为,曼尼原理,。
(二)控股公司
1,控股公司意义,是指拥有其他公司达到决定性表决权的股份,而行使控制权或从事经营的公司 。 控股公司不但拥有共享公司财务上的控制权,而且拥有经营上的控制权,并对重要人员的任命和大政方针的确定拥有决定权,甚至直接派人去经营管理 。
2,控股公司类型,按所从事的活动内容分为纯粹控股公司和混合控股公司;
按控制形式分直接控股公司与间接控股公司;国家控股公司分为管理型,投资型和经营型三种形式 。
3,控股公司的财务特征,产权关系复杂化;财务主体多元化;财务决策多层次化;投资领域多元化;母公司职能双重化;关联交易经常化 。
4,控股公司的优缺点优点,① 是非常廉价的扩张方法; ② 节约交易费用; ③ 分散集团整体经营风险; ④ 防止组织一体化损失; ⑤ 防止企业被并购; ⑥ 获取规模经济的效益; ⑦ 法律和税收方面的利益 。
缺点,① 控股公司的经营信条,战略计划,方针等难以彻底地向子公司渗透,贯彻; ② 子公司难以充分利用控股公司的中央参谋人员;
③ 控股公司中资金分散管理,资金周转,拆借的效率低,难以实现集团式的统筹管理 。
(三)接管防御
1,反收购的经济手段,提高收购者的收购成本,降低收购者的收购收益,收购收购者,适时修改公司章程等 。
2,反收购的法律手段,诉讼策略是目标公司在并购防御中经常使用的策略 。
五、企业财务重整
(一)财务失败财务失败是一个企业无力偿还到期债务的困难和危机 。
(二)财务失败预警企业财务失败预警,作为一种成本低廉的诊断工具,其灵敏度越高就能越早地发现问题并告知企业经营者,就能越有效地防范与解决问题,
回避财务危机的发生 。
1,有效财务失败预警系统职能,① 预知财务危机的征兆; ② 预防财务危机发生或控制其进一步扩大; ③ 避免类似财务危机再次发生 。
2,企业财务预警系统的建立
( 1) 运用多变模式思路建立多元线性函数公式,即运用多种财务指标加权汇总产生的总判别分 ( 称为 E值 ) 来预测财务危机 。
54321 999.0006.0033.0014.0012.0 XXXXXE
其中,Z ––– 判别函数值
X1–––( 营运资金 ÷ 资产总额 ) × 100
X2 ––– (留存收益 ÷ 资产总额 )× 100
X3 ––– (息税前利润 ÷ 资产总额 )× 100
X4 ––– (普通股和优先股市场价值总额 ÷ 负债账面价值总额 )× 100
X5 ––– (销货收入 ÷ 资产总额 )
一般地,E值越低企业越有可能发生破产,阿尔曼还提出了判断企业破产的临界值,如果企业的 E值大于 2.675,则表明企业的财务状况良好,发生破产的可能性较小 ;反之,若 E值小于 1.81,则企业存在很大的破产危险 ;如果 E值处于 1.81~2.675之间,
为,灰色地带,。
( 2) 运用单变模式思路通过单个财务比率走势恶化来预测财务危机 。
(三)财务重整方式(按是否通过法律程序)
1,非正式财务重整,债务展期债务和解;准改组 。
2,正式财务重整,是将上述非正式重整的做法按照规范化的方式进行的 。
它是在法院受理债权人申请破产案件的一定时期内,经债务人及其委托人申请,
与债权人会议达成和解协议,对企业进行整顿,重组的一种制度 。
预测企业失败的比率主要有:
债务总额现金流量债务保障率?
资产总额净收益?
③ ; 资产总额负债总额资产负债率?
④ 资金安全率 = 资产变现率 - 资产负债率,
其中,资产变现率 = 。资产账面金额资产变现金额
② 资产收益率 ;
① ;
第十二讲 成本控制一、成本控制的概述
(一)成本控制的意义
1,成本控制定义,是指运用以成本会计为主的各种方法,预定成本限额,
按限额开支成本和费用,以实际成本和成本限额比较,衡量经营活动的 成绩和效果,并以例外管理原则纠正不利差异,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以至超过预期的成本限额 。
2,成本控制的重要性,① 成本控制是企业增加盈利的根本途径,直接服务于企业的目的; ② 成本控制是抵抗内外压力,求得生存的 主要保障; ③ 成本控制是企业发展的基础 。
(二)成本控制系统的组成一个企业的成本控制系统包括组织系统,信息系统,考核制度和奖励制度等内容 。
(三)成本控制的原则
1,经济原则,是指因推行成本控制而发生的成本不应超过因缺少控制而丧失的收益 。 经济原则要求成本控制要能起到降低成本,纠正偏差的作用,
并具有实用性;经济原则则要求在成本控制中贯彻,例外管理,原则;要求贯彻重要性原则;要求成本控制系统应具有灵活性 。
2,因地制宜原则,是指成本控制系统必须个别设计,适合特定企业,部门,岗位和成本项目的实际情况,不可完全照搬别人的做法 。
3,领导重视和全员参加原则二、建立控制标准
(一)标准成本
1,标准成本概念,是通过精确的调查,分析与技术测定而制定的,用来评价实际成本,衡量工人效率的一种预计成本 。 标准成本有两种含义:单位产品的标准成本和实际产量的标准成本 。
2,标准成本种类,按其制定所根据的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分为理想标准成本和正常标准成本 。 在标准成本系统中,广泛使用正常的标准成本,它具有以下特点:客观性和科学性;现实性;激励性;稳定性 。
3,标准成本的制定,无论是哪一个成本项目,都需要分别确定其用量标准和价格标准,两者相乘后得出成本标准 。
项 目 用 量 标 准 单 价 标 准 成 本直接材料 单耗 (千克 / 件) 单价 (元 / 千克) 单耗×单价直接人工 人工工时 (工时 / 件) 小时工资率 (元 / 工时) 人工工时×小时工资率制造费用 人工工时 (工时 / 件) 小时分配率 (元 / 工时) 人工工时×小时分配率
(二)弹性预算
1,概念,所谓弹性预算,是企业在不能准确预测业务量的情况下,根据本量利之间的规律的数量关系,按照一系列业务量水平编制的有伸缩性的预算,
主要用于各种间接费用预算,也用于利润预算 。
2,特点,弹性预算是按一系列业务量水平编制的,从而扩大了预算的适用范围;弹性预算是按成本的不同性态分类列示的,便于在计划期终了时计算
,实际业务量的预算成本,,使预算执行情况的评价和考核建立在更加现实和可双的基础上 。
(三)目标成本
3,编制方法,多水平法 ( 列表法 ) 优点是不管实际业务量是多少,不必经过计算即可找到与业务量相近的预算成本,用以控制成本比使方便;公式法的优点是便于计算任何业务量的预算成本 。
4,作用,主要用途是作为控制成本支出的工具;评价和考核成本控制业绩 。
1,概念,是指根据预计可实现的销售收入扣除目标利润计算出来的成本 。
2,目标成本与标准成本一区别,标准成本是科学管理的作业标准思想和成本管理结合的产物 。 标准成本的制定,从最基层的作业开始,分别规定数量标准和价格标准,逐级向上汇总,成为单位标准成本 。 制定时强调专业人员的作用,使用预测和计量等技术方法,建立客观标准,以,调和,劳资矛盾 。
3,目标管理思想,是针对,危机管理,和,压制管理,提出的 。 危机管理方式下的领导,不重视管理目标,平时,无为而治,,只有出了问题时才忙成一团,设法解决问题 。 压制管理方式下的领导,每天紧紧地盯着下级的一切行动,通过监视手段限制下级的行为 。 而目标管理方式下的领导,以目标作为管理的根本,一切管理行为以目标设立为开始,执行过程也以目标为指针,结束后以目标是否完成来评价业绩 。 目标管理强调授权,给下级一定自主权,减少干预,在统一的目标下发挥下级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强调事前明确目标,以使下级周密计划并选择实现目标的有效的具体方法,减少对作业过程的直接干预 。
4,目标成本的确定:
目标利润 = 投资额 × 同类企业投资利润率
= 销售额 × 同类企业销售利润率目标利润 =上年利润 × ( 1+ 利润增长率 )
目标成本是成本管理和目标管理结合的产物,强调对成本实行目标管理 。
目标成本的制定从企业总目标开始,逐级分解基层的具体目标 。 制定时强调执行人自己参与,专业人员协助,以发挥各级管理人员和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
5.目标成本的可行性分析,是指对初步测算得出的目标成本是否切实可行作出分析和判断。
6.目标成本的分解,是指设立的目标成本通过可行性分析后,将其自上而下按照企业的组织结构逐级分解,落实到有关的责任中心。
(一)变动成本差异的分析三、成本差异分析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制造费用都属于变动成本,其成本差异分析的基本方法相同 。
成本差异 = 实际成本 -标准成本
= 实际数量 × 实际价格 - 标准数量 × 标准价格
= 实数 × 实价 -实数 × 标价 + 实数 × 标价 -标数 × 标价
= 实数 × ( 实价 -标价 ) +( 实数 -标数 ) × 标价
= 价格差异 +数量差异项 目 价格差异 数量差异直接材料 材料价格差异 材料数量差异直接人工 工资率差异 人工效率差异变动制造费用 耗费差异 效率差异
[例 ] 本月生产产品 400件,使用材料 2500千克,材料单价为 0.55元 /千克,每件产品耗用 6千克直接材料,每千克材料的标准价格为 0.5元 。
单位产品标准成本 = 6× 0.5 = 3( 元 )
直接材料价格差异 = 2500× (0.55–0.5) = 125(元 )
直接材料数量差异 =( 2500–400× 6) × 0.5 = 50( 元 )
[例 ] 本月生产产品 400件,实际使用工时 890小时,支付工资 4539元,每件产品标准工时为 2小时,标准工资率为 5元 /小时 。
直接人工标准成本 =2× 5=10( 元 )
工资率差异 =
人工效率差异 =( 890– 400× 2) × 5= 450( 元 )
元890.58 9 04 5 3 98 9 0
[例 ] 本月实际产量 400件,使用工时 890小时,实际发生变动制造费用 1985
元,每件产品标准工时为 2小时,标准的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为 2元 /小时 。
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 2× 2= 4( 元 )
变动费用耗费差异 =元17828901958890
变动费用效率差异 =( 890–400× 2) × 2=180( 元 )
(二)固定制造费用的差异分析耗费差异能量差异实际成本 = 实际工时 × 实际分配率预算成本 = 生产能量 × 标准分配率实际工时 × 标准分配率标准成本 = 实际产量标准成本 × 标准分配率耗费差异闲置能量差异效率差异
[例 ] 本月实际产量 400件,发生固定制造成本 1424元,实际工时为 890小时,
企业生产能量为 500件,即 1000小时,每件产品标准工时为 2小时,标准分配率为 1.50元 /小时 。
每件产品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2× 1.50=3( 元 )
耗费差异 =1424–1000× 1.5=–76( 元 )
能量差异 =1000× 1.5–400× 2× 1.5=300( 元 )
闲置能量差异 =( 1000–890) × 1.5=165( 元 )
效率差异 =( 890–400× 2) × 1.5=135( 元 )
四、业绩评价
(一)成本中心
1,概念,一个责任中心,如果不形成或者不考核其收入,而着重考核其所发生的成本和费用,这类中心称为成本中心 。
2,类型,标准成本中心和费用中心
3,考核,一般来说,标准成本中心的考核指标,是既定产品质量和数量条件下的标准成本;通常使用费用预算来评价费用中心的成本控制业绩,预算数是考察同行业类似职能的支出水平或零基预算法 。
4,责任成本,是以具体的责任单位 ( 部门,单位或个人 ) 为对象,以其承担的责任为范围所归集的成本,也就是特定责任中心的全部可控成本 。
(二)利润中心
1,概念,一个责任中心,如果能同时控制生产和销售,既要对成本负责又要对收入负责,但没有责任或没有权力决定该中心资产投资的水平,因而可以根据其利润的多少来评价该中心的业绩,那么,该中心称为利润中心 。
2,类型,自然利润中心和人为利润中心
3,考核,① 边际贡献 =收入 –变动成本
② 可控边际贡献 = 收入 –( 变动成本 +可控固定成本 )
③ 部门边际贡献 = 收入 –( 变动成本 +可控固定成本 + 不可控固定成本 )
④ 部门税前利润 = 收入 –( 变动成本 +可控固定成本 + 不可控固定成本 + 公司管理费用 )
(三)投资中心
( 1) 市场价格:在中间产品存在完全竞争市场的情况下,市场价格减去对外销售费用,是理想的转移价格 。
( 2) 协商价格:具有一定弹性,可以照顾双方利益 。
( 3) 变动成本加固定费转移价格
( 4) 全部成本转移价格:最差选择
4.内部转移价格
1,概念,责任范围包括收入,成本,利润和占用资产
2,考核:
( 1)
( 2)
( 3)
( 4) 剩余现金流量 = 营业现金流量 - 部门资产 × 资本成本资产部门边际贡献投资报酬率?
资本成本部门资产部门边际贡献剩余收益
资产营业现金流量现金回收率?
第十三讲 通货膨胀财务管理一、通货膨胀对财务管理的影响
(一)企业资金需求不断膨胀通货膨胀对企业最明显的影响是使企业资金占用量不断增加,资金需求迅速膨胀 。 这是因为:
1,由于物价的上涨,使同等数量的存货占用更多的资金 。
2,在通货膨胀时,企业为了减少原材料涨价所受的损失,或想在囤积中获得利益,于是提前进货,超额储备,资金需要量增加难以避免 。
3,在通货膨胀期间,资金供求矛盾比较尖锐,企业间相互拖欠货款的现象比较严重,应收账款的增加,也是引起资金需求增加的一个重要因素 。
4,在严重的通货膨胀时期,如果按历史成本原则进行会计核算,就会造成成本虚低,利润虚增,资金补偿不足,企业要想维持简单再生产的正常进行,必须追加资金 。
(二)资金供给持续短缺在通货膨胀时,企业的资金需求迅速膨胀,然而,企业的资金来源却受多方限制,以致于资金的供给量持续性短缺 。 这时因为:
1,政府为了控制通货膨胀,不得不抽紧银根,这必然减少货币资金的供应量 。
2,在通货膨胀率较高时,利息率上升的幅度往往赶不上物价上涨的幅度,
而且在物价波动剧烈时,投机利润大大高于正常的生产利润 。 在这种情况下,
越来越多的资金用于投机活动,使闲置资金转化成信贷资金的过程受到严重阻碍,大大减少了信贷资金的来源 。
3,物价快速上涨,容易引起利息率飞涨,从而使各种有价证券价格暴跌,
并把许多财务状况薄弱的公司挤出资金市场,这就增加了企业在资金市场上筹资的困难 。
4,在物价不断上涨时,企业的经营风险加大,银行的贷款风险也随之上升 。 这迫使银行在选择贷款对象时更加小心谨慎 。
(三)货币性资金不断贬值货币性资金包括货币性资产和货币性负债两部分 。 在物价上涨时,币值下降,付出同样的货币,只能获得较少量的商品或劳务,因而,此时持有货币性资产,必然丧失一部分购买力,遭受可以按一般物价水准来计量的货币购买力损失 。 同样,在物价上涨时,负有以一定货币数量计量的债务,将会因为欠款时货币所含有的购买力较大,而清偿时可以用贬值的,即购买力较小的货币去偿付,使企业获得按一般物价水准计量的货币购买力收益 。
(四)实物性资金的相对升值在通货膨胀条件下,各种实物资金占用具有在货币计量上不断升值的特性 。
(五)资金成本不断升高利息率一般由三部分构成,即纯利率,风险报酬和通货膨胀贴水 。
二、通货膨胀条件下的企业资金筹集
(一)发行债券时采用浮动利率
(二)利用股票筹资时采用高股利政策
(三)改变企业资金结构,在通货膨胀率比较高时,西方企业都改变了传统的资金结构,增加了负债的比例。
三、通货膨胀条件下的投资管理
(一)在没有通货膨胀时,净现值模型:
CkN C FN PV
n
t t
t?
11 1
(二)假定现金净流量的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相同,净现值模型:
C
k
N C FC
tik
iN C FN P V n
t t
tn
t t
tt?
112 111
1
( 三 ) 通货膨胀对分子中的现金流量和对分母中的必要报酬率的影响是不相同的;通货膨胀对现金流量中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的影响也不一样;如果按原始价值计提折旧,通货膨胀对折旧无影响;通货膨胀还会影响到初始投资 。 考虑以上四个方面的因素,净现值模型:
t
m
t
t
n
t
tt
t
t
tt
iCik iViSN PV 3
11
21
3 111
]11[
四、通货膨胀条件下的营运资金管理
( 一 ) 对货币性资金管理采用净债务人法
( 二 ) 对实物性资金管理采用超额储备法
徐文才第一讲 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第二讲 财务报告分析第三讲 财务管理价值观念第五讲 投资管理第四讲 财务计划第六讲 证券评价第七讲 营运资本管理第八讲 筹资管理第九讲 股利分配第十讲 资本结构评价第十一讲 企业资本经营第十二讲 成本控制第十三讲 通货膨胀财务管理第一讲 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一、财务管理目标
(一)企业目标及对财务管理的要求
1,生存,力求保持以收抵支和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减少破产的风险,使企业能够长期,稳定地生存下去,是对财务管理的第一个要求 。
2,发展,筹集企业发展所需的资金,是对财务管理的第二个要求 。
3,获利,通过合理,有效地使用资金使企业获利,是对财务管理的第三个要求 。
(二)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
1,利润最大化,这种观点认为利润代表了企业新创造的财富,利润越多则说明企业的财富增加得越多,越接近企业的目标 。 这种观点的问题:
( 1) 没有考虑所获利润和投入资本额的关系 。
( 2)没有考虑利润的取得时间
( 3)没有考虑获取利润所承担风险的大小
( 4)会使企业财务决策带有短期行为的倾向
2,每股盈余最大化,这种观点认为应当把企业的利润和股东投入的资 本联系越来考察,用每股盈余来概括企业的财务目标,可以避免利润最大化目标的第一个缺点 。
3,企业价值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是指通过企业财务上的合理经营,采用最优的财务政策,充分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与报酬的关系,在保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上使企业总价值达到最大化 。 最大问题是价值的计量:
过去现在企业价值 未来
(三)影响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的因素影响企业价值的因素有:报酬、风险、投资、筹资和股利分配企业价值 = ]1[ t
t 必要报酬率预期股利
ttt 股利支付率预期每股盈余预期股利
[股利分配政策 ]
概率每股盈余预期每股盈余t
(企业报酬率)(风险)
每股盈余 =[税息前盈余 –利息 –优先股股利 ]/普通股
(投资项目的报酬和风险)(筹资的成本和结构)
上表五种模式你认为哪一种符合你的意愿?
(四)谁的目标(股东、经营者、债权人和公众的冲突)
二、财务管理假设假设是人们根据特定环境和已有知识所提出的,具有一定事实依据的假设或设想,是进一步研究问题的基本前提 。
(一)财务管理假设的分类
1,财务管理基本假设,是研究整个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假定或设想,它是模 式 ① ② ③ ④ ⑤
投 资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注册资本 1000 700 500 300 100
负债 ( 10% ) / 300 500 700 900
利 润 200 130 150 130 1 1 0
资本金利润率 20% 2 4,3 % 30% 4 3,3 % 1 1 0 %
利益集团 目 标 占股东冲突表现 协 调 办 法经营者 报酬、闲暇、风险 道德风险、逆向选择 监督、激励债权人 收益与本金的求偿权 违约、投资于高风险项目 契约限制、终止合作社会公众 可持续发展 环境、产品安全、质量、劳动保险 法律、社会、新闻、道德约束
2,财务管理的派生假设,是根据财务管理基本假设引申和发展出来的一些假定和设想 。 财务管理的派生假设与基本假设互为作用,互为前提 。
3,财务管理的具体假设,它是以财务管理基本假设为基础,根据研究某一具体问题的目的而提出的,是构建某一理论或创建某一具体方法和前提 。 如:著名的
MM理论,资本资产定价理论,本量利分析方法等都是在一系列假设的基础上构建的 。
1,理财主体假设,是指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不是漫无边际的,而应限制在每一个经济上和经营上具有独立性的组织之内 。 它明确了财务管理工作的空间范围 。
由理财主体假设可以派生出 自主理财假设 。
所谓经理革命是指领取薪水的经理人员在高层管理中逐渐取代传统的所有者在企业中的支配地位,这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个基本特征 。 正如汤谷良教授所说:
因为经理革命的完成,牢固地确立企业经理在企业决策的地位,原始出资人难以再染指企业财务决策,企业的法人产权不断彻底独立化 。
2,持经经营假设,是指理财的主体是持续存在并且能执行其预计的经济活动 。
在任何一个时点上,企业的前景,只有两种可能:持续经营和停业清算 。 只有在持续经营的情况下,企业的投资在未来产生效益才有意义,企业才会根据其财务
(二)财务管理假设的构成财务管理实践活动和理论研究的基本前提 。 亚里斯多德说过:每一可论证的科学多半是从未经论证的公理开始的,否则,论证的阶段就永无止境 。 美国著名审计学家伯特 ·K·莫茨也说过:无论哪门学科,在阐明和检查它的基本假设,性质,缺陷,意义之前,均无法得到真正的发展 。
3,有效市场假设,是指财务管理所依据的资本市场是健全和有效的 。 最初提出有效市场假设的是美国财务管理学者法马 ( Fama) 。 法马在 1965年和 1970年各发表一篇文章,将有效市场划分为三类,⑴ 弱式有效市场; ⑵ 次强式有效市场;
⑶ 强式有效市场 。 实证研究表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证券市场均已达到次强式有效市场 。 我国有些学者认为,中国股票市场已达到弱式有效 ( 陈小悦,中国股市弱型效率的实证研究,会计研究,1997⑼ ),但尚未实现次强式有效 [吴世农,上市公司盈利信息报告,股价变动与股市效率的实证研究,会计研究,1997⑷ ]。
有效市场假设的派生假设是 市场公平假设 。它是指理财主体在资本市场筹资和投资等完全处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平交易状态。
4、资金增殖假设,是指通过财务管理人员的合理营运,企业资金价值可以不断增加。这一假设实际上指明了财务管理存在的现实意义。因为财务管理是对企业的资金进行规划和控制的一项管理活动,如果在资金运筹过程中不能实现资金的增值,财务管理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从整个社会来看,资金的增值是一种规律,而且这种增殖只能来源于生产过程。从个别企业来考察,资金的增值并不是一种规律,资金的增值也不一定来源于生产过程。
资金增值假设的派生假设是 风险与报酬同增假设 。例如:国库券基本是无风险投资,而股票是风险很大的投资,为什么还有人将巨额资金投向股市呢?这是因为他们假设股票投资取得的报酬要远远高于国库券的报酬。风险与报酬同增假状况和对未来现金流量的预测、业务发展的要求安排借款的期限,如果没有持续经营假设,这一切都无从谈起。持续经营假设可以派生出 理财分期假设 。按理财分期假设,可以把企业持续不断的经营活动,人为地划分一定期间,以便分阶段考核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5,理性理财假设 。 是指从事财务管理工作的人员都是理性的理财人员,因而,
他们的理性行为也是理性的 。 在实际工作中,财务管理人员分为理性的和盲目的 。
但不管是理性的还是盲目的理财人员,他们都认为自己是理性的,都认为自己做出的决策是正确的,否则,他们就不会做出这样的决策 。
理性理财假设的派生假设是 资金再投资假设 。 这一假设是指当企业有了闲置的资金或产生了资金的增殖,都会用于再投资 。
设实际上暗示着另外一项假设,即 风险可计量假设 。 因为如果风险无法计量,财务管理人员不知道哪项投资风险大,哪项投资风险小,风险与报酬同增假设也就无从谈起 。
三、财务管理环境企业在许多方面如同生物体一样,如果不能适应周围的环境,也就不能生存 。
环境的变化,可能会给企业理财带来困难,但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若能合理预测其发展状况,就会不断地走向成功 。 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所谓环境就是指被研究系统之外的,对被研究系统有影响作用的一切系统的总和 。 财务管理环境主要包括法律环境,金融市场环境和经济环境 。
(一)法律环境(市场经济是制度经济)
1,组织法规,企业组织必须依法成立,组建不同的企业,要依照不同的法律规范 。 它们包括,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私营企业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等 。 这些法规是企业的组织法,又是企业的行为法 。
2,会计法规,从纵向上看,我国的企业会计法规体系包括三个层次 。 第一层是会计法,第二层是国务院规定的有关会计工作的行政法规,主要有,总会计师条例,,,会计专业职务试行条例,等;第三层是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 。 从横向看,企业会计法规体系包括,⑴ 会计核算方面的法规; ⑵ 会计监督方面的法规;
⑶ 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方面的法规; ⑷ 会计工作管理方面的法规 。
◆ 企业会计具体准则
⑴ 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 ( 1995.1.1施行,适用于上市公司 )
☆ ⑵ 现金流量表 ( 1998.1.1施行,适用于所有公司 )
⑶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 1998.1.1施行,适用于上市公司 )
⑷ 造 合同 ( 1998.1.1施行,适用于上市公司 )
☆ ⑸ 债务重组 ( 1999.1.1施行,适用于所有企业 )
☆ ⑹ 投资 ( 1999.1.1施行,适用于上市公司 → 股份有限公司 )
☆ ⑺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 ( 1999.1.1施行,适用于上市公司 → 所有企业 )
⑻ 收入 ( 1999.1.1施行,适用于上市公司 )
☆ ⑼ 非货币性交易 ( 2000.1.1施行,适用于所有企业 )
⑽ 无形资产 ( 2001.1.1施行,适用于股份有限公司 )
⑾ 借款费用 ( 2001.1.1施行,适用于所有企业 )
⑿ 租赁 ( 2001.1.1施行,适用于所有企业 )
◆ 行业会计制度
(1)工业企业会计制度
( 2) 商品流通企业会计制度
( 3) 运输 ( 交通 ) 企业会计制度
( 4) 运输 ( 铁路 ) 企业会计制度
( 5) 运输 ( 民用航空 ) 企业会计制度
( 6) 邮电通信企业会计制度
( 7) 农业企业会计制度
( 8) 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制度
( 9) 施工企业会计制度
( 10) 对外合作企业会计制度
( 11) 旅游,服务企业会计制度
( 12) 金融企业会计制度
( 13) 保险企业会计制度
☆ ( 14) 企业会计制度
◆ 对企业会计核算制度的改革意见
( 1) 除商业,交通运输,邮电通信,旅游等企业的基本业务外,还有哪些特殊业务和特殊行业的基本业务需要由企业统一的会计核算制度规范 。
( 2) 有无必要将营业收入划分为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
( 3) 除对应收账款,存货,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等要求提取减值准备外,
有无必要对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长期资产提取减值准备,如认为有必要,应在何时提取,采用什么方法提取,在资产负债表上又如何反映 。
( 4) 对企业会计报表附注应提供的内容,要不要区分不同的企业做出规范 。
四、财务管理理论结构
3、税务法规税负是企业的一种费用,要增加企业的现金流出,对企业理财有重要影响 。
企业无不希望在不违反税法的前提下减少税务负担 。 税负的减少,只能靠投资,
筹资和利润分配等财务决策时的精心安排和筹划,而不允许在纳税行为已经发生时去偷税漏税 。
(二)金融市场环境(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
1、金融市场是企业投资和筹资的场所
2、企业通过金融市场使长期短期资金互相转化
3、金融市场为企业理财提供有意义的信息
(三)经济环境(市场经济是竞争性经济、并不是自由经济)
1,财务本质起点论,从这一起点出发,阐述财务的概念,财务管理的对象,
财务管理的原则,财务管理的任务,财务管理的方法等一系列理论问题 。
2,假设起点论,陆建桥,四川会计,1995( 2)
3,本金起点论,郭复初,财务通论,立信会计出版社,1997,35。
4,目标起点论:
5,环境起点论,王化成,企业财务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一)研究起点
(二)理论结构财务管理环境财务管理假设财务管理目标财务管理通用业务理论财务管理假设财务管理目标财务管理基本理论财务管理假设 (特殊业务 )
财务管理目标财务管理特殊业务理论理财环境的时空差异理财环境对教育的影响财务管理理论其他领域财务管理内容财务管理原则财务管理方法企业投资理论企业筹资理论企业分配理论企业并购财务理论国际企业财务理论企业破产财务理论发展理论比较理论教育理论五、财务管理内容
(一)财务管理的对象,现金及其流转
1、现金的短期循环和长期循环; 2,现金流转不平衡原因股利所得税债务本金债务利息股东 债权人营业现金繁荣保本现金面临破产 现销现金应收款赊销现金管理费用固定资产折旧产成品成本 产成品售价投资成本现金流动:( 1)从外部筹措资金; ( 2)资金分配到项目和资产;
( 3)内部现金流转的安排;( 4)向融资来源回流资金。
1、静态观察财务管理的内容,资产负债表(财务状况)
( 1)投资,有关资产总额、资产组成的决策。形成资产负债表的左方。
( 2)筹资,有关财务结构、筹资途径选择的决策。形成资产负债表的右方。
( 3)股利分配,有关留存收益(即股利支付)的决策。也是一种筹资决策。
(二)财务管理的内容,投资、筹资、分配资产负债表资 产 财务管理 (投资) 负债及权益 财务管理 (筹资)
现 金 现金管理 短期借款 银行信用短期投资 证券评价 应付账款 商业信用应收账款 应收账款管理 长期负债 负债筹资 (资本结构)
长期投资 证券评价 资本 权益筹资 (资本结构)
固定资产 投资管理 未分配利润 股利分配 (留存收益)
2、从经营成果观察财务管理的内容,损益表(内部资金来源)
项 目 财 务 管 理销售收入 (不稳定) 销售收入风险
– 变动成本
– 固定成本 (现金) 经营杠杆
– 非固定成本 (非现金)
息税前利润 (更不稳定) 经营风险
– 按固定利率支付的利息 财务杠杆税前利润
– 所得税 税务规划税后利润 (更加不稳定) 股东收益和风险
– 付给股东利润 股利政策留存收益 内部筹资,加入资产负债表损 益 表
3.从动态观察财务管理的内容,现金流量表六、财务管理的职能:决策、计划和控制
( 一 ) 决策过程的四阶段,情报活动;设计活动;抉择活动;审查活动 。
( 二 ) 决策系统的五个要素,决策者;决策对象;信息;决策的理论和方法;
决策结果 。 五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组成了一个决策系统 。
( 三 ) 决策的准则,,令人满意的,或,足够好的,决策准则 。 在决策时并不考虑一切可能的情况,而只考虑与问题有关的特定情况,使多重目标都达到令人满意的,足够好的水平,以此作为行动方案 。
( 四 ) 价值标准,单一标准最大化;多经济目标综合;经济与非经济目标综合 。
( 五 ) 财务计划 ( 狭义 ),规划 ( 预测和本量利分析 ) 和全面预算 。
(六)财务控制,标准成本制度、责任会计项 目 财 务 管 理经营现金流入经营现金流出经营现金流量净额分配现金于经营资产;内部筹资投资现金流入投资现金流出投资现金流量净额投资筹资现金流入筹资现金流出筹资现金流量净额外部筹资 (包括还款、付息、分利等回流)
第二讲 财务报告分析一、财务分析概述
(一)什么是财务分析,定义及其解释
(二)财务分析的目的:
一般目的,评价过去的经营业绩;衡量现在的财务状况;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 。
具体目的,( 1) 流动性分析; ( 2) 收益性分析; ( 3) 风险性分析;
( 4) 专题分析:注册会计师分析性检查程序等 。
(三)财务分析的方法
1,比较分析法历史水平 行业平均 竞争对手 计划预算财务比率 √ √ √ √
结构百分比 √ √ √ √
绝对数 √ √ √
增减差额 √ √ √
增长率 √ √ √ √
2,因素分析法,( 1) 差额分析法; ( 2) 指标分解法; ( 3) 连环替代法; ( 4) 定基替代法:标准成本的差异分析 。
序号 思 路 比 率 对 比 结 论
1 核心指标 流动资产 / 流动负债 同业历史 好或差
2 分解流动资产,考察流动比率的质量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同业历史 好则结束;
差则继续
3 存货周转差,不能及时足额变现流动资产扣除存货,速动比率同业历史 好则结束;
差则继续
4 应收账周转差,不能及时足额变现再扣除应收账款等,计算现金比率同业历史 最终结论
(一)流动性分析备 注,( 1) 内部人员还可以进一步分析现金偿债率,应收账款账龄和存货分类的周转率; ( 2) 要注意表外的筹资能力 。
举 例,ABC公司偿债能力,取决于债务和能够用于偿债的资产比较 。
资产(偿债物) 债 务现金及等价物应收账款 速动资产存 货 流动资产固定资产现金比率速动比率流动比率流动负债营运资金二、财务分析内容短期偿债能力,通过比较短期债务和流动资产的关系来评价,两者的关系,
有如下几种:
1,营运资金 ( 两者的差 )
营运资金 =流动资产 -流动负债 =700-300=400
偿债之后,企业还有 400元的流动资产,是偿债的,缓冲垫,。
2,流动比率 ( 两者之比 )
流动比率 =流动资产 /流动负债 =700/300=2.33
行业平均 =1.8
流动比率表明短期债权人的权益受保护的程度结论一:本企业有 2.33倍的,缓冲垫,,偿债是可能的 。
流动比率的质量,要看资产的流动性如何,主要是应收账款和存货的流动性 。
3、应收账款周转率应收账周转率 =销售额 /应收账款 =30000/[( 200+400) /2]=10
行业平均 =10.4
(应收账款周转率有两种计算方法:按年末余额计算;按平均余额计算)
结论二:应收账款的周转与同业相差无几,没有什么大问题。
如果周转慢,还要分析账龄和信用期,进一步寻找原因。
5,速动比率存货的周转不良或搞不清楚其质量,假设它不能偿债,将其从流动资产中扣除,计算速动比率 。 为经理通常不愿用存货变现偿债,减少存货的数量会伤害企业的经营能力 。 速动比率比较好,是正常经营的偿债能力 。
速动比率 =( 流动资产 –存货 ) /流动负债
=( 700–119) /300=1.94
行业平均 =1.25
结论四:速动比率高于同行业,短期偿债能力较好 。
6,现金流动的期间分析指标:现金偿债率 =营业现金流量 /到期债务更精确地分析短期偿债能力 。 必要时排出现金流量的时间表 。
表外因素:表外筹资能力;表外负债 。
4,存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 =销货成本 /平均存货 =2644/[( 326+119) /2]=11.88
行业平均 =15
存货周转率计算的其他方法:用销售额计算;用期末存货计算结论三,存货相对于销售量显得过多,使流动比率高于同行业 。
(二)收益性分析序号 思 路 比 率 对 比 结 论
1 核心指标 资产利润 (营业)率 同业、历史好则结束差则继续
2 分解营业利润 营业利润率;总资产周转率 同业、历史好则结束差则继续
3
进一步分解营业利润收入、销货成本、管理费、销售费的绝对数或相对数同业、历史 结 论进一步分解总资产存货、应收账款、固定资产的周转率同业、历史 结 论
1,资产收益率资产收益率 =营业利润 /总资产 =[136/( 1680+2000) /2]= 7.4%
行业平均 =12%
结论一:资产收益率相差较多,应进一步分析:
2,资产收益率 =销售净利率 × 总资产周转率其中:销售净润率 =净利 /销售收入 =136/3000= 4.53%
行业平均 =4%
结论二:本企业成本有竞争力,问题出在周转上 。
其中:总资产周转率 =销售金额 /平均总资产
=3000/[( 1680+2000) ]
=3000/1840=1.63
行业平均 =2.5
资产周转慢,与同业相差很多 。 为什么差?
本公司 行业平均应收账款周转率 10 1 0,4
存货周转率 1 1,8 8 15
固定资产周转率 3 0 0 0 /2 0 0 0 = 1,5 2,5 0
结论三:相对于销售金额来说,固定资产和存货投资过大 。
为什么固定资产投资过大? 财务报表不一定能看出来 。
注意:财务分析要不断追问,为什么高或低,,不断分解下去 。(三)风险性分析序 号 思 路 比 率 对比 结论
1 资产负债表 负债 / 总资产 同业 结论
2 损益表 营业利润 / 利息支出 同业 结论
3 现金流量表 经营现金净流量 / 总债务 同业 结论衡量长期偿债能力的方法有三个:
1,损益表法,着眼于企业是否盈利,主要指标是已获利息倍数 。
已获利息倍数 =税息前利润 ( 经常收益 ) /利息费用
=( 136+80+64) /80=3.5
行业平均 =4.00
注意:经常收益,是税息前的收益 。 应要扣除偶然的收益以体现正常能力 。 利息费用,包括资本化利息和财务费用中的利息 。
为什么用已获利息倍数评价长期偿债能力? ( 1) 收益会成为现金; ( 2) 企业能按时付息,债务到期时可以再借债 。
结论一:并有足够能力支付利息,即使营业利润降低为现在的 1/3.5,仍然可以支付利息 。 企业是能借到钱的 。
2、资产负债表法,着眼于债务和资产关系,指标是资产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 =债务 /总资产 =( 1060/2000) =53%
行业平均 =60%
结论二:债务占资产的 1/2,债权人在清算时是安全的。
3、现金流量表法。
三、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分析主要内容:净收益、净资产与股数、市价的关系。
1.净收益与股数比,每股收益 =净利润 /股份数
2.净收益与市价比,市盈率 =市价 /每股收益
3.净收益分配,每股股利 =股利 /股份数股利支付率 =每股股利 /每股收益留存收益比率 =(净利润 –股利) /净利润股利保障倍数 =每股收益 /每股股利再与市价比,股票获利率 =每股股利 /股票市价
(一)净收益分析
(二)净资产分析
1,净资产与股数比,每股净资产 =股东权益 /股份数
2,净资产与市价比,市净率 =每股市价 /每股净资产四、财务报告的综合评价
(一)杜邦财务分析体系
1,核心指标,权益报酬率
2,权益乘数 = 股东权益 资产
3,指标分解,权益报酬率 = 资产资产收入收入股东权益 净利
=销售净利率 × 资产周转率 × 权益乘数
4,分析方法,比较分析
5,分析体系
(二)综合评分法
1.指标选择,选几个?选哪几个?
2.权重确定
3.评价标准例,1999年财政部,国家经贸委,人事部和国家计委联合发布了,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规则,。
竞争性工商企业评价指标体系定量指标 (权重 80% ) 定性指标 (权重 20% )
指标类别 ( 100 分) 基本指标 ( 100 分) 修正指标 ( 100 分) 评价指标 ( 100 分)
一、财务效益状况
( 42 分)
净资产收益率 ( 30 分)
销售利润率 ( 14 分)
成本费用利润率 ( 12 分)
资本保值增值率 ( 16 )
销售利润率 ( 14 )
成本费用利润率 ( 12 )
二、资产运营状况
( 18 分)
总资产周转率 ( 9 分)
流动资产周转率 ( 9 分)
存货周转率 ( 4 )
应收账款周转率 ( 4 )
不良资产比率 ( 6 )
资产损失比率 ( 4 )
三、偿债能力状况
( 22 分)
资产负债率 ( 12 分)
已获利息倍数 ( 10 分)
流动比率 ( 6 )
速动比率 ( 4 )
现金流动负债比率 ( 4 )
长期资产适合率 ( 5 )
经营亏损挂账比率 ( 3 )
四、发展能力状况销售增长率 ( 9 分)
资本积累率 ( 9 分)
总资产增长率 ( 7 )
固定资产成新率 ( 5 )
三年利润平均增长率 ( 3 )
三年资产平均增长率 ( 3 )
1,领导班子基本素质 ( 20 )
2,产品市场占用率 ( 18 )
3,基础管理水平 ( 20 )
4,员工素质 ( 12 )
5,技术装备水平 ( 10 )
6,行业 (或地区)影响 ( 5 )
7,经营发展战略 ( 5 )
8,长期发展能力预测 ( 10 )
第三讲 财务管理价值观念一、货币时间价值
( 一 ) 为什么要研究货币时间价值? 财务管理的研究重点是创造和衡量财富,财务管理中的价值是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
( 二 ) 概念,指货币经历一定时间的投资和再投资所增加的价值 。
1.是否所有货币都具有时间价值,是否经过投资与再投资。
2.产生的源泉,劳动创造价值理论、效用价值理论。
3.量的规定性,没有考虑风险与通货膨胀条件下的社会资金平均利润率。
4.计量方式,如何处置货币的时间价值。
5.利率与货币时间价值关系:
(三)货币时间价值计量 –––单利
[例 ] 某企业有一张带息期票,面额为 1200元,票面利率 4%,出票日期
6月 15日,承兑期 60天,因企业急需用款,凭该期票于 6月 27日到银行办理贴现,银行规定的贴现率 6%。
单利终值 =1200+1200× 4% 36060 =1208( 元 )
单利现值 =1208-1208× 6%× 36048 =1198.34( 元 )
(三)货币时间价值计量 –––复利
1,复利终值和复利现值,niPFPiPF n,,1
niFPFiFP n,,1
2,年金,普通年金,先付年金,递延年金,永续年金
( 1) 普通年金终值和现值
0 1
A
n
A
2
A
n-1
A
111 niAiAAF
niAFAiiA n,,11
niAiAiAP 111 21
niAPA
i
iA n,,11
[例 ] 拟在 5年后还清 10000元债务,从现在起每年等额存入银行一笔款项 。 假设银行存款利率 10%,每年需要存入多少元? ( 偿债基金 )
元1638105.6 1100005%,10,110000,, AFniFAFA
[例 ] 假设以 10%的利率借款 20000元,投资于某个寿命为 10年的项目,每年至少要收回多少现金才是有利的? ( 投资回收 )
元32541446.6 12 0 0 0 010%,10,12 0 0 0 0,, APniPAPA
( 2) 先付年金终值和现值
0
A
1
A
n2
A
n-1
A
11,,111111 12 niAFAiiAiAiiAF nn
11,,11111 111 niAPAi iAiAiAAP nn
( 3) 递延年金现值
0 1 2 3 4 5 6 7
100 100 100 100
第一种方法,两个年金相减
3,,1 0 07,,1 0 0 iAPiAPP
第二种方法,先年金后复利
4,,1003 iAPP
3,,4,,1003,,3 iFPiAPiFPPP
( 4) 永续年金现值
iAP?
[例 ]拟建立一项永久性的奖学金,每年计划颁发 10000元奖学金 。 若利率为 10%,
现在应存入多少钱?
元1 0 0 0 0 0%101 0 0 0 0P
3,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
11 mmiK
[例 ]设利率为 18%,比较下列情况下的实际利率每年计息 1次, %181%181 1K
每年计息 2次,%81.1812%181 2K
4,内插法 ( 插补法 )
[例 ]某公司于第一年年初借款 20000元,每年年末还本付息额为 4000元,
连续 9年还清 。 问借款利率为多少?
9,,4 0 0 02 0 0 0 0 iAPP
59,,?iAP
查 n=9的普通年金系数表,在 n=9这行上无法找到,于是找大于和小于
5的临界系数值,5.3282和 4.9164,相应临界利率分别为 12%和 14%。
3 2 8 2.59 1 6 4.4 3 2 8 4.55%12%14 %12i %59.13i
二、风险与收益
(一)风险概念:风险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和一定时期内可能发生的各种结果的变动程度。
1,风险是事件本身的不确定性,具有客观性 。
2,这种风险是,一定条件下的,风险 。
3,风险的大小随时间延续而变化 。
4,在实务领域对风险和不确性不作区分,都视为,风险,。
5,风险可能给投资人带来超出预期的收益,也可能带来超出预期的损失 。 财务上的风险主要指无法达到预期报酬的可能性 。
6,风险针对特定主体:项目,企业,投资人 。
7,风险是指,预期,收益率的不确定性,而非实际的收益率 。
(二)风险分类
1,项目的风险,表现为该项目现金流动的不确定性;项目的特有风险可以通过投资分散化来降低;项目的系统风险不能通过多种经营分散,是企业必须承担的风险 。
2,企业的风险,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
( 1) 经营风险,市场变动 ( 数量和价格 ) 引起;结果表现为资产收益率的不确定;固定成本有杠杆作用,使资产收益率变化加大 。
( 2) 财务风险,因借款而增加的风险,借款利息率固定有杠杆作用,
使权益净利率变动比资产收益率变动更大 。
3,投资人风险,市场风险和公司特有风险
( 1) 市场风险,影响所有公司的因素引起的风险 。 这类风险涉及所有的投资对象,不能通过多角化投资来分散,因此又称不可分散风险或系统风险 。
( 2) 公司特有风险,是指发生于个别公司的特有事件造成的风险 。 这类风险可以通过多角化投资来分散,即发生于一家公司的不利事件可以被其他公司有利事件抵销,称可分散风险或非系统风险 。
(三)风险衡量
1,概率,用来表示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数值 。
10 iP 1iP,
2,风险集中程度,预期值,加权平均值,数学期望
n
i ii
KPK
1
期望值
3.风险分散程度,平均差、方差、标准差、全距、变化系数
ni ii PKK1 2标准差期望值标准差变化系数?
(四)置信概率和置信区间
1.已知置信概率,求置信区间如,2个标准差的置信区间为:预期值 ± 2个标准差
2.已知置信区间,求置信概率如,假设 A项目期望值为 15%,标准差为 58.09%。
15% 20% 报酬率0
概 率解,A项目盈利的可能性有多大
① 计算 0~15%标准差个数,26.0%09.58 0%15x
② 查表时对应的面积是 10.26%
③ P(盈利) =10.26%+50%=60.26%
A项目报酬率大于 20%的可能性有多大
① 计算 15%~20%标准差个数:
② 查表时对应的面积是 3.59%
③ P( 20%以上) =50%-3.59%=46.41%
09.0%09.58 %15%20x
(五)风险与收益的关系
1.个别项目的风险和收益可以转换。可以选择高风险、高报酬的方案;
也可以选择低风险、低报酬的方案。
2.市场的力量使收益率趋于平均化,没有实际利润特别高的项目。利润高,则竞争激烈,使利润下降,因此高报酬的项目必然风险大。
3.额外的风险需要额外的报酬来补偿。
期望报酬率 =无风险报酬率 +风险报酬率一、财务预测
(一)财务预测含义和目的
1.财务预测,估计企业未来的融资需求
2.目的,是融资计划的前提;有助于改善投资决策;有助于应变。
(二)财务预测的步骤
1.销售预测
2.估计需要的资产
3.估计收入、费用和保留盈余
4.估计所需融资
(三)财务预测的方法
1.销售百分比法
2.回归分析法
3.因素分析法第四讲 财务计划
(四)销售百分比法
1.根据销售总额确定融资需求
( 1)确定销售百分比:关键判断变动项目与不变项目销售额额资产或权益变动项目金销售百分比?
( 2)计算预计销售额下的资产和负债资产(或权益) =预计销售额 × 各项目销售百分比
( 3)预计留存收益增加额留存收益增加 =预计销售额 × 销售净利率 × ( 1–股利支付率)
=4000× 4.5%× ( 1–30%) =126(万元)
( 4)计算外部融资需求外部融资需求 =预计资产 –预计负债 –预计股东权益
ABC公司的融资需求资 产 上年期末实际占销售额 %
(销售额 3000 万元)
本年计划
(销售额 4000 万元)
资产:
流动资产 700 23.33% 933.33
长期资产 1300 43.33% 1733.33
资产合计 2000 2666.66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
短期借款 60 N 60
应付票据 5 N 5
应付款项 176 5.87% 234.8
预提费用 9 0.3% 12
长期负债 810 N 810
负债合计 1060 1 121.8
实收资本 100 N 100
资本公积 16 N 16
留存收益 824 N 950
股东权益 940 1066
融资需求 478.86
总 计 2000 2666.66
2.根据销售增加量确定融资需求融资需求 =资产增加 –负债自然增加 –留存收益增加
=(资产销售百分比 × 新增销售额)
–(负债销售百分比 × 新增销售额)
–计划销售净利率 × 销售额 × ( 1–股利支付率)
融资需求 =66.66%× 1000–6.17%× 1000–4.5%× 4000× ( 1–30%)
=666.6–61.7–126
=478.9万元
3.外部融资额占销售额增长关系的进一步讨论既然销售增长会带来资金需求的增加,那么销售增长和融资需求之间就会有函数关系 。
外部融资销售增长比 =资产销售百分比 –负债销售百分比 –计划销售净利率
× [( 1+增长率 ) /增长率 ] × ( 1–股利支付率 )
用 途,第一,外部融资额 =外部融资销售增长比 × 销售增长额;
第二,调整股利政策:例如,该公司预计销售增长 5%,则:
外部融资销售增长比 =0.6049–4.5%× ( 1.05/0.05) × 0.7
=0.6049–0.6615=–5.66%
这说明企业可以有剩余资金 ( 3000× 5%× 5.66%=8.49万元 ) 可用于增加股利或进行短期投资 。
( 1) 外部融资额占销售额增长的百分比
( 2) 仅靠内部融资的增长率如果不能或不打算从外部融资,则只能靠内部积累,从而限制了销售的增长 。
此时的销售增长率,称为,仅靠内部融资的增长率,。
设外部融资等于零:
预计明年通货膨胀率为 10%,公司销量增长 5%,则销售额的名义增长为 15.5%:
外部融资销售增长比 =0.6049–4.5%× ( 1.155/0.155) × 0.7
=0.6049–0.2347=37.02%
企业要按销售名义增长额的 37.02%补充资金 。 即使实际增长为零,也需要补充资金,以弥补通货膨胀造成的货币贬值损失:
外部融资销售比 =0.6049–4.5%× 1.1/0.1× 0.7
=0.6049–0.3465=25.84%
销售的实物量不变,因通货膨胀造成的名义增长为 10%,每年需补充资金:外部融资额 =3000× 10%× 25.84%=77.52万元第三,预计通货膨胀对融资的影响
0=资产销售百分比 –负债销售百分比 –计划销售利润率 × [( 1+增长率 ) /
增长率 ]× ( 1–股利支付率 )
0=0.6666–0.0617–0.45%× [1+增长率 ]/增长率 × 0.7
19.203=[1/增长率 +1]
18.203=1/增长率增长率 =5.494%
( 3) 外部融资需求的敏感分析外部融资需求的多少,不仅取决于销售的增长,还要看股利支付率和销售净利率 。 股利支付率越高,外部融资需求越大;销售净利率越大,外部融资需求越少 。
( 4) 可持续增长率可持续增长率,是指保持目前的财务比率的条件下,无须发行新股所能达到的销售增长,也称,可保持的增长率,。
可持续增长率 =净资产增长率所有者权益留存收益?
所有者权益净收益净收益留存收益
所有者权益净收益净收益收益留存率净收益
=所有者权益收益率 × 收益留存率收益留存率所有者权益 资产销售收入 净利润资产销售收入
=资产周转率 × 销售利润率 × 财务杠杆 × 收益留存率
“可持续的增长率,是,保持财务比率 ( 包括资产负债率 ),的增长率,不是不增加借款,而是按现有财务结构增加借款,即按留存收益增长的多少安排借款,目的是维持当前的财务杠杆和风险水平 。
,不增加借款的增长率,是不增加借款,此时负债率会因保留盈余增加而下降,其目的是计量不增加借款情况下的销售最大增长 。
二、本量利分析所谓成本习性,是指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依存关系,按成本习性可把成本划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三类 。
1,固定成本
⑴ 概念,是指其成本总额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不受业务量增减变动影响而固定不变的成本 。
⑵ 构成内容,折旧费,保险费,管理人员工资,办公费等 。
⑶ 特点,固定成本总额不变;单位固定成本变化 。
⑷ 分类,约束性固定成本 ( 经营能力成本 ) 和酌量性固定成本 ( 经营方针成本 ) 。
2,变动成本
⑴ 概念,是指其成本总额随业务量增减变动成正比例增减变动的成本 。
⑵ 构成内容,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等 。
⑶ 特点,单位变动成本不变;变动成本总额变化 。
3.混合成本
(二)总成本习性模型
y=a+bx
(三)本量利的相互关系
1.息税前利润 =销量(单价 –单位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
2.息税前利润 =销量 × 单位边际贡献 –固定成本
3.息税前利润 =边际贡献 –固定成本
4.息税前利润 =销售额 × 边际贡献率 –固定成本
5.息税前利润 =销售额 × ( 1–变动成本率) –固定成本
⑴ 概念,是指成本虽然也是随业务量的变动而变动,但不成同比例变动 。
⑵分类,半变动成本和半固定成本
(四)盈亏临界分析
1.盈亏临界点计量绝对值,盈亏临界点销量或盈亏临界点销售额相对值:
正常销售水平盈亏临界点盈亏临界点作业率?
2.风险程度计量绝对值,安全边际 =正常销售水平 –盈亏临界点相对值,安全边际率 =
正常销售水平安全边际安全性检验标准安全边际率 40% 以上 3 0 % ~ 4 0 % 2 0 % ~ 3 0 % 1 0 % ~ 2 0 % 10% 以下安全等级 很安全 安全 较安全 值得注意 危险
3.利润计量,安全边际部分的销售减去其自身变动成本后成为企业利润,
即安全边际中的边际贡献等于企业利润。
息税前利润 =安全边际量 × (单价 –单位变动成本)
=安全边际量 × 单位边际贡献
=安全边际额 × 边际贡献率
(五)各因素变动分析
1,分析有关因素变动对利润的影响:外界因素变化和企业拟采取的某项行动 。
2,分析实现目标利润的有关条件
⑴ 采取单项措施以实现目标利润
⑵采取综合措施以实现目标利润
(六)敏感分析
1,盈亏转折分析 ( 最大最小法 )
2,敏感系数 = 参量值变动百分比目标值变动百分比三、全面预算
(一)全面预算内容全面预算按其涉及的内容分为总预算和专门预算。总预算是指预计损益表、
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它们反映企业的总体状况,是各种专门预算的综合。
专门预算是指其他反映企业某一方面经济活动的预算。
全面预算按其涉及的业务活动领域分为销售预算、生产预算和财务预算。
长期销售预算期末存货预算销售管理费预算制造费用预算直接人工预算直接材料预算产品成本预算 现金预算 资本支出预算预计损益表 预计资产负债表表 预计现金流量表销售预算生产预算
(二)全面预算的作用全面预算是各级部门工作的奋斗目标、协调工具、控制标准、考核依据,
在经营管理中发挥重大作用。
(三)全面预算的编制方法
1.固定预算和弹性预算
2.定期预算和滚动预算
3.增量预算和零基预算
(四)现金预算的编制
1,销售预算,假设每季度销售收入中,本季收到现金 60%,另外的 40%
下季度收到 。
2,生产预算,存货数量通常按下期销售量的一定百分比确定,如按
10%安排期末存货 。
3,直接材料预算,假设材料采购的货款有 50%在本季度付清,另外 50%
在下季度付清 。
4.直接人工预算,假设全部用现金支付。
5.制造费用预算,假设除折旧之外都需支付现金。
6.产品成本预算,单位产品成本和总成本。
7.销售及管理费预算,假设全部用现金支付
8.现金预算,包括现金流入、现金流出、现金多余或不足、资金的筹集和运用。
单位:元季 度 1 2 3 4 全 年期初现金余额 8000 8200 6060 6290 8000
加:销货现金收入 18200 26000 36000 37600 1 17800
可供使用现金 26200 34200 42060 43890 125800
减各项支出:
直接材料 5000 6740 8960 9510 30210
直接人工 2100 3100 3960 3640 12800
制造费用 1900 2300 2300 2300 8800
销售及管理费用 5000 5000 5000 5000 20000
所得税 4000 4000 4000 4000 16000
购买设备 10000 10000
股利 8000 8000 16000
支出合计 18000 39140 24220 32450 1 13810
现金多余或不足 8200 (4940) 17840 1 1440 1 1990
向银行借款 1 1000 1 1000
还银行借款 1 1000 1 1000
借款利息 ( 10% ) 550 550
合 计 1 1550 1 1550
期末现金余额 8200 6060 6290 1 1440 1 1440
假设该企业需要保留的现金余额为 6000元,不足此数时需要向银行借款;
银行借款的金额要求是 1000元的倍数;偿还借款按“每期期初借入,每期期末归还”来预计利息。
借款额 =最低现金余额 +现金不足额
=6000+4940=10940〧 11000(元)
(五)预计财务报表的编制预计财务报表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工具,与财务会计报表内容相似,但作用不同 。
一、相关概念
( 一 ) 项目投资,是一种以特定项目为对象,直接与新建项目或更新改造项目有关的长期投资行为 。
( 二 ) 项目投资主体,投资主体是各种投资人的统称,是具体投资行为的主体,这里主要从企业投资主体的角度研究项目投资问题 。
( 三 ) 项目计算期,是指投资项目从投资建设开始到最终清理结束整个过程的全部时间,包括建设期和生产经营期 。
( 四 ) 原始总投资,是反映项目所需现实资金的价值指标,从项目投资的角度看,等于企业为使项目完全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开展正常经营而投入的全部现实资金 。
( 五 ) 投资总额,是反映项目投资总体规模的价值指标,等于原始总投资与建设期资本化利息之和 。
第五讲 投资管理
(六)资金投入方式,一次投入和分次投入。
(七)全投资假设,假设在确定项目的现金流量时,只考虑全部投资的运动情况,而不具体区分自有资金和借入资金等具体形式的现金流量。即使实际存在借入资金也将其作为自有资金对待。
(八)时点指标假设,不论现金流量具体内容所涉及的价值指标实际上是时点指标还是时期指标,均假设按照年初或年末的时点指标处理。
二、财务管理“收益”界定:现金流量
( 一 ) 现金流量概念,指一个项目引起的企业现金流出和现金流入增加的数额 。
( 二 ) 现金流量分类,现金流出量,现金流入量,现金净流量 。
在实务中更重视按期间划分现金流量,
1,期初现金流,购买价,运费,安装费等购置总支出;旧设备出售收入纳税;追加流动资金;旧设备出售收入 。
2,寿命期内现金流,税后增量现金流入;费用节约带来现金流入;纳税的影响 。
3,期末现金流,残值收入现金流;残值的纳税影响;间接清理费;减少流动资金 。
( 三 ) 确定现金流量要注意的问题
1,要考虑从现有产品中转移的现金流 。
2,要考虑新项目的连带现金流入效果 。
3,要考虑营运资金的需要 。
4,要考虑增量费用 。
5,在决策时已经发生的现金流出 ( 沉没成本 ),不包括在现金流之内 。
6,不要忽视机会成本 。
7,不要将融资的实际成本作为现金流出处理 。
( 四 ) 现金流量和利润收入 – 付现成本 ( 经营成本 ) – 不付现成本 =利润 ( 包括利息 )
现金净流量 = 利润 ( 包括利息 ) + 不付现成本
= 利润 +( 不付现成本 + 利息 )
= 利润 +“不付现成本,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固定资产投资 –100
开办费投资 –10
流动资金投放 –20
年折旧 (税法)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 净残值 (会计) 10
年摊销 2 2 2 2 2
流动资金回收 20
净利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利息 10 10 10 10
现金净流量 –1 10 –20 32 32 32 32 22 20 20 20 20 5 0
三、评价方法对投资项目评价对使用的指标分为两类:一类是贴现指标,即考虑了时间价值因素的指标,主要包括净现值,现值指数,内含报酬率等;另一类是非贴现指标,即没有考虑时间价值因素的指标,主要包括回收期,会计收益率等 。
1,净现值 = 项目价值 –投资现值
= 产出 –投入
= 经营期现金净流量现值 –投资现值
( 一 ) 贴现评价方法
[例 ]
0 1 2
-20000 11800 13240
① 项目价值 =11800(P/F,10%,1)+13240(P/F,10%,2)=21669( 元 )
② 投资现值 =20000( 元 )
③ 净现值 =21669–20000=1669( 元 )
决策标准:净现值大于或等于零,项目财务上可行 。
注意问题:如何确定贴现率 。
决策标准:现值指标大于或等于 1,项目财务上可行 。
2,现值指数 = 项目价值 ÷ 投资现值
= 产出 ÷ 投入
= 经营期现金净流量现值 ÷ 投资现值
3,内含报酬率 = 贴现率条件:现金流入 =现金流出
⑴ 特殊方法,符合年金条件如,12000=4600× (P/A,i,3)
(P/A,i,3)=2.609 i =7.32%
⑵ 一般方法,不符合年金条件如,20000=11800× (P/F,i,1)+13240× (P/F,i,2)
i =16.04%
决策标准:内含报酬率大于或等于基准贴现率,项目财务上可行 。
( 二 ) 非贴现评价方法
1,回收期,是指投资引起的现金流入累计到与投资额相等所需要的时间 。
2,会计收益率 =
投资额原始投资额或平均原始现金净流量年平均净收益或年平均
( 三 ) 平均年成本
1,注意问题
2,税后现金流量
⑴ 根据现金流量的定义计算营业现金流量 =营业收入 –付现成本 –所得税
⑵ 根据年末营业结果计算营业现金流量 =税后净利 +折旧
⑶ 根据所得税对收入和折旧的影响计算营业现金流量 =收入 ( 1–税率 ) –付现成本 ( 1–税率 ) +折旧 × 税率
[例 ] 某公司有一台设备,购于 3年前,现在考虑是否需要更新 。 该公司所得税率为 40%,其他有关资料见表 。
⑵ 平均年成本法的假设前提是将来设备再更换时,可以按原来的平均年成本找到可代替的设备 。
⑴ 平均年成本法是把继续使用旧设备和购买新设备看成是两个互斥的方案,而不是一个更换设备的特定方案 。
单位:元项 目 旧设备 新设备原 价 6 0 0 0 0 5 0 0 0 0
税法规定残值 ( 10% ) 6 0 0 0 5 0 0 0
税法规定使用年限 (年) 6 4
已用年限 3 0
尚可使用年限 4 4
每年操作成本 8 6 0 0 5 0 0 0
两年后大修成本 2 8 0 0 0
最终报废残值 7 0 0 0 1 0 0 0 0
目前变现价值 1 0 0 0 0 5 0 0 0 0
每年折旧额 直线法 年数总和法第一年 9 0 0 0 1 8 0 0 0
第二年 9 0 0 0 1 3 5 0 0
第三年 9 0 0 0 9 0 0 0
第四年 0 4 5 0 0
评价旧设备现金流出量
0 1 2 3 4
① 旧设备变现 10 000
② 操作成本 8 600 8 600 8 600 8 600
③ 大修成本 28 000
④ 报废残值 7 000
⑤ 折旧 9 000 9 000 9 000
现金流出量现值
= 10 000+( 33 000–10 000) × 40%( 机会成本,纳税影响 )
+ 8 600× ( P/A,10%,4) – 8 600× 40%× ( P/A,10%,4)
+ 2 8000× ( P/F,10%,2) – 2 8000× 40%× ( P/F,10%,2)
+ 0 – 9 000× 40%× ( P/A,10%,3)
–7 000× ( P/F,10%,4) +( 7 000–6 000) × 40%× ( P/F,10%,4)
=35 973( 元 )
四、风险分析投资风险分析的常用方法是风险调整贴现率法和肯定当量法 。
( 一 ) 风险调整贴现率法
1,基本思路,对于高风险的项目,采用较高的贴现率去计算净现值,然后根据净现值法的规则来选择方案 。
2,关键问题,根据风险的大小确定风险因素的贴现率即风险调整贴现率 。
风险调整贴现率 = 无风险贴现率 +风险程度 × 风险报酬斜率
[例 ] 0 1 2 3
现金流量 ( 5000 ) 3 0 0 0 2 0 0 0 1 0 0 0 4 0 0 0 3 0 0 0 2 0 0 0 2 5 0 0 2 0 0 0 1 5 0 0
概 率 1 0,2 5 0,5 0 0,2 5 0,2 0 0,6 0 0,2 0 0,3 0 0,4 0 0,3 0
同理可计算更换为新设备时现金流出量现值为 39 107.80元 。
更换新设备的现金流出总现值为 39107.80元,比继续使用旧设备的现金流出总现值 35973元要多出 3134.80元,因此,继续使用旧设备较好 。 如果未来的尚可使用年限不同,则需要将总现值转换成平均年成本,然后进行比较 。niAPAP,,
评价,⑴ 风险集中程度
E1 =3 000× 0.25+2 000× 0.5+1 000× 0.25=2 000元
E2 =3 000( 元 )
E3 =2 000( 元 )
⑵ 风险分散程度
元11.70725.0200010005.02000200025.020003000 2221d
元46.6 3 22?d
元30.3873?d
⑶ 风险程度计量变化系数是标准差与期望值的比值,是用相对数表示的离散程度,为了综合各年的风险,对具有一系列现金流入的方案用综合变化系数描述:
综合期望值综合标准差?Q
⑷ 风险调整贴现率 =6%+0.1× 0.15=7.5%
⑸ 净现值 =元10665000%5.71 2000%5.71 3000%5.71 2000 32
3,注意,风险调整贴现率法比较符合逻辑,不仅为理论家认可;并且使用广泛 。 但是,把时间和风险价值混在一起,并据此对现金流量进行贴现,
意味着风险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加大 。
(二)肯定当量法
1,基本思路,是先用一个系数把有风险的现金收支调整为无风险的现金收支,然后用无风险的贴现率去计算净现值 。
元综合期望值 6236%61 2000%61 3000%61 2000 32
15.06 23 644.9 31Q
元综合标准差 44.931%61 30.387%61 46.632%61 1.707
2
3
2
2
2
2,关键问题,计算肯定当量系数
⑴ 根据经验关系计算变化系数 0,0 0 ~ 0,0 7 0,0 8 ~ 0,1 5 0,1 6 ~ 0,2 3 0,2 4 ~ 0,3 2 0,3 3 ~ 0,4 2 0,4 3 ~ 0,5 4 0,5 5 ~ 0,7 0
肯定当量系数 1 0,9 0,8 0,7 0,6 0,5 0,4
根据上例,各年变化系数分别为:
35.02 00 01.7 071q
21.02000 5.6322q
查表知:各年肯定当量系数分别为,0.6,0.8,0.8。
元净现值 3895000%61 8.02000%61 8.03000%61 6.02000 32
19.02000 3.3873q
⑵ 根据函数关系计算
n
t t
tn
t t
tt kAiaAN PV
00 11
t
t
t k
ia
1
1
各年肯定当量系数:
9 86 0.0%5.71 %611a
97 22.0
%5.71
%61
2
2
2
a
95 87.0
%5.71
%61
3
3
3
a
据此计算:净现值 =1066( 元 )
3,注意,肯定当量法是用调整净现值公式中的分子的办法来考虑风险 。 风险调整贴现率法是用调整净现值公式分母的办法来考虑风险,这是两者的重要区别 。
一、债券评价
(一)相关概念
1,债券,是发行者为筹集资金,向债权人发行的,在约定时间支付一定比例的利息,并在到期时偿还本金的一种有价证券 。
2,债券面值,是指设定的票面金额 。
3,债券票面利率,是指债券发行者预计一年内向投资者支付的利息占票面金额的比率 。
4,债券的到期日,指偿还本金的日期 。
(二)收益评价企业决定是否购买一种债券,要评价其收益和风险,企业的目标是高收益,
低风险 。
第六讲 证券评价
1,债券价值 = 未来收益现值
,收益,界定:利息和本金
[例 ] ABC公司拟于 20× 1年 2月 1日购买一张面额为 1000元的债券,其票面利率为 8%,每年 2月 1日计算并支付一次利息,并于 5年后的 1月 31日到期 。 当时的市场利率为 10%。 债券的市价是 920元,应否购买债券?
0 1
1000 × 8%
2
80
3
80
4
80
5
80
1000
债券价值 = 80× ( P/A,10%,5) +1000× ( P/F,10%,5)
= 80× 3.791+1000× 0.621=924.28( 元 )
由于债券的价值大于市价,购买此债券是合算的 。
[例 ] ABC公司拟购买另一家企业发行的利随本清的企业债券,该债券面值为 1000元,期限 5年,票面利率为 10%,不计复利,当前市场利率为 8%,该债券发行价格为多少时,企业才能购买?
0 1 2 3 4 5
500
1000
债券价值 =( 1000+500) × ( P/F,8%,5) =1020( 元 )
即债券价格必须低于 1020元时,企业才能购买 。
[例 ] 某债券面值为 1000元,期限为 5年,以折现方式发行,期内不计利息,
到期按面值偿还,当时市场利率为 8%,其价格为多少时,企业才能购买?
0 1 2 3 4 5
1000
债券价值 =1000× ( P/F,8%,5) =681( 元 )
即该债券只有低于 681元时,企业才能购买 。
2,债券到期收益率 = 贴现率条件:现金流入 = 现金流出
[例 ] ABC公司 20× 1年 2月 1日用平价购买一张面值为 1000元的债券,其票面利率为 8%,每年 2月 1日计算并支付一次利息,并于 5年后的 1月 31日到期 。
该公司持有该债券至到期日,计算其到期收益率 。
i =8%
1000 = 80× ( P/A,i,5) + 1000× ( P/F,i,5)
可见,平价发行的每年付一次息的债券,其到期收益率等于票面利率 。
即使平价发行,到期收益率也并不一定等于市场利率 。
[例 ] ABC公司 20× 1年 2月 1日用平价购买一张面值为 1000元的债券,其票面利率为 8%,按单利计息,5年后的 1月 31日到期,一次还本付息 。 该公司持有该债券至到期日,计算其到期收益率 。
i =7%
1000 = ( 1000+400) × ( P/F,i,5)
(三)风险评价债券投资的风险包括违约风险,利率风险,购买力风险,变现力风险和再投资风险 。
1,违约风险,是指借款人无法按时支付债券利息和偿还本金的风险,避免违约风险的方法是不买质量差的债券 。
2,债券的利率风险,是指由于利率变动而使投资者遭受损失的风险 。 减少利率风险的办法是分散债券的到期日 。
[例 ] 20× 1年 ABC公司按面值购进国库券 100万元,年利率 14%,3年期,单利计息,到期时还本付息 。 购进后一年,如果市场利率上升是 24%,则这批国库券是损失还是收益? 金额为多少?
0 1 2 3
42+100
国库券到期值 =100+100× 3× 14%=142( 万元 )
一年后国库券价值 =142× ( P/F,24%,2) =92.35( 万元 )
一年后本利和 =100+100× 1× 14%=114( 万元 )
损失 =114–92.35=21.65( 万元 )
3,购买力风险,是指由于通货膨胀而使货币购买力下降的风险 。
4,变现力风险,是指无法在短期内以合理价格来卖掉资产的风险 。
5,再投资风险,购买短期债券,而没有购买长期债券,会有再投资风险 。
(四)债券投资的优缺点
1,债券投资优点,本金安全性高,收入比较稳定,较好的流动性 。
2,债券投资缺点,购买力风险比较大,没有经营管理权 。
二、股票评价
(一)收益评价
1,股票价值 = 未来收益现值
[例 ] 每年分配股利 2元,最低报酬率为 16%( 零成长模型 )
元股票价值 5.12%16 2
[例 ] ABC公司报酬率为 16%,年增长率为 12%,目前股利为每股 2元 。
0 1 2 n
ngD 10gD?1020 1 gD?
0D
[例 ] 一个投资人持有 ABC公司的股票,他的投资最低报酬率为 15%。 预计
ABC公司未来 3年股利将高速增长,成长率为 20%。 在此以后转为正常增长,
增长率为 12%。 公司最近支付的股利是 2元 。 ( 非固定成长模型 )
0 1 2 3 4
2.4 2.88 3.456
P3
ns
n
ss R
gDR gDR gD 1 11 11 1 0
2
200股票价值
gR gD
s?
10
元56%12%16 %1212
( 固定成长模型 )
元02.129%12%15 %121456.3133 gR gDP
s
3%,15,456.302.1292%,15,88.21%,15,4.2 FPFPFP股票价值
= 91.439 ( 元 )
2,股票投资收益率 = 贴现率
(二)风险评价
1,证券组合的定性分析
① 确定投资目标
② 选择证券
③ 监视和调整
2,证券组合的定量分析 ( 当代证券组合理论 )
( 1) 风险分散理论,该理论认为,若干种股票组成的投资组合,其收益是这些股票的加权平均数,但是其风险不是这些股票风险的加权平均风险,
故投资组合能降低风险 。
A与 B完全正相关?组合的风险不减少也不扩大
A与 B完全负相关?组合的风险被全部抵消相关程度 0.5~0.7之间?可以降低风险,但不能完全消除风险
( 2) 贝他系数分析,贝他系数是反映个别股票相对于平均风险股票的变动程度的指标 。 它可以衡量出个别股票的市场风险,而不是公司的特有风险 。
假如 A种股票的贝他系数等于 1,则它的风险与整个市场的平均风险相同 。
假如 B种股票的贝他系数等于 2,则它的风险是股票市场平均风险的 2倍 。
假如 C种股票的贝他系数等于 0.5,则它的风险是股票市场平均风险的 0.5倍 。
( 3)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期望报酬率 =无风险报酬率 +风险报酬率
FmFi RRRR
[例 ] 现行国库券的收益率等于 12%,平均风险股票的必要收益率等于 16%,
A股票的贝他系数等于 1.5,则该股票的预期报酬率为多少?
市场风险报酬率 =16%–12%=4%
(三)股票投资的优缺点
1,股票投资的优点,能获得比较高的报酬,能适当降低购买力风险,拥有一定的经营控制权 。
2,股票投资的缺点,收入不稳定,风险大 。
该股票风险报酬率 =4%× 1.5=6%
该股票预期报酬率 =12%+6%=18%
[例 ] 某投资人持有共 100万元的 3种股票,该组合中 A股票 30万元,B股票 30
万元,C股票 40万元,贝他系数均为 1.5。
5.15.1%405.1%305.1%30A B C?则:
第七讲 营运资本管理一、现金管理
(一)持有动机,交易性需要、预防性需要和投机性需要
(二)相关成本
1,机会成本 =现金持有量 × 机会成本率
2,管理成本
3,短缺成本
1,持有原因
2,相关成本
3,评价:以最低成本满足生产经营周转的需要评价思路:
1,成本分析模式最佳现金持有量的具体计算,可以先分别计算出各种方案的机会成本,管理成本,短缺成本之和,再从中选出总成本之和最低的现金持有量即为最佳现金持有量 。
2,随机模式,是在现金需求量难以预知的情况下进行现金持有量控制的方法 。
(三)评价最佳现金持有量图中:虚线 H为现金存量的上限,虚线 L为现金存量的下限,实线 R为最优现金返回线。
H
R
L
时 间现金持有量
O
( 1) 当现金存量达到了现金控制的上限时,企业应用现金购买有价证券,
使其存量回落到现金返回线的水平 。 ( H–R)
( 2) 当现金存量达到了现金控制的下限时,企业则应转让有价证券换回现金,使其存量回升到现金返回线的水平 。 ( R–L)
( 3) 现金存量在上下限之间的波动属控制范围内的变化,是合理的,不予理会 。
( 4) 关系式,H=3R–2L
二、应收账款管理
(三)评价,信用标准
(一)持有原因,商业竞争;销售和收款的时间差距。
(二)相关成本,变动成本、现金折扣成本、机会成本、坏账损失、收账费用和新增固定成本。
信用标准是客户获得企业商业信用所应具备的最低条件,通常以预期的坏账损失率表示 。
1,信用标准的影响因素 ––––定性分析 ( 5C系统 )
① 信用品质 ( Character),最指客户履约或赖账的可能性 。
② 偿付能力 ( Capaity),取决于流动资产数量,质量及其与流动负债的比率关系 。
③ 资本 ( Capital),反映了客户的经济实力和财务状况的优劣 。
④ 抵押品 ( Collateral),客户提供的可作为资信安全保证的资产 。
⑤ 经济状况 ( Conditions),指不利经济环境对客户偿付能力的影响及客户是否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 。
2,信用标准的确立 –––––定量分析解决问题,一是确定客户拒付账款的风险,即坏账损失率;二是具体确定客户的信用等级,以作为给予或拒绝信用的依据 。
( 1) 设定信用等级的评价标准
( 2) 利用既有或潜在客户的信息,计算指标并评价好 坏
0 5% 10%
计算得该客户累计拒付风险系数 15%。
( 3) 进行风险排,并确定各有关客户的信用等级指 标 信用好 信用坏 指标值 拒付风险 ( % )
流动比率 2,5 1,6 2,6 0
速动比率 1,1 0,8 1,2 0
现金比率 0,4 0,2 0,3 5
产权比率 1,8 4 1,7 0
已获利息倍数 3,2 1,6 3,2 0
有形净值负债率 1,5 2,9 2,3 5
应收账款周转率 1,4 9 10 5
存货周转率 6 4 7 0
总资产周转率 ( % ) 35 20 35 0
赊购付款履约情况 及时 拖欠 及时 0
(四)评价信用条件(差额分析法)
[例 ] 某企业预测的年度赊销收入净额为 2400万元,其信用条件,N/30,变动成本率为 65%,资金成本率为 20%。 假设企业收账政策不变,固定成本总额不变 。 该企业准备了三个信用条件的备选方案,( A) 维持 N/30的信用条件; ( B)
将信用条件放宽到 N/60; ( C) 将信用条件放宽到 N/90。 相关信息见表:项 目 A B C
年赊销额 2400 2640 2800
坏账损失率 2% 3% 5%
收账费用 24 40 56
评价,计算 B方案
1,相关收入 =2640( 万元 )
2,相关成本
① 变动成本 =2640× 65%=1716( 万元 )
② 坏账损失 =2640× 3%=79.2( 万元 )
③ 收账费用 =40( 万元 )
④ 机会成本 =万元2.57%20%65603602640
3,相关损益 =相关收入 –相关成本 =747.6( 万元 )
同理可计算 A和 C方案相关损益为 742万元和 693万元 。
重点:机会成本计算
① 应收账款应计利息 =应收账款占用资金 × 资本成本
② 应收账款占用资金 =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 变动成本率
③ 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日销售额 × 平均收现期
[例 ] 仍按上例,如果企业选择了 B方案,但为了加速应收账款的回收,决定将赊销条件改为,2/10,1/20,n/60”( D方案 ),估计约有 60%的客户 ( 按赊销额计算 ) 会利用 2%的折扣; 15%的客户将利用 1%的折扣 。 坏账损失率降为 2%,
收账费用降为 30万元 。
评价,应收账款平均收现期 =60%× 10+15%× 20+25%× 60=24( 天 )
( 1) 相关收入 =2640( 万元 )
( 2) 相关成本
① 现金折扣 =2640× 60%× 2%+2640× 15%× 1%=35.64 ( 万元 )
② 变动成本 =2640× 65%=1716( 万元 )
(五)评价收账政策一般而言,企业加强收账管理,及早收回货款,可以减少坏账损失,减少应收账款上的资金占用,但会增加收账费用 。 因此,制定收账政策就是要在增加收账费用与减少坏账损失,减少应收账款机会成本之间进行权衡,若前者小于后者,则说明制定的收账政策是可取的 。
(六)应收账款日常管理对于已经发生的应收账款,企业还应进一步强化日常管理工作,采取有力的措施进行分析,控制,及时发现问题,提前采取对策 。 这些措施主要包括:
③ 坏账损失 =2640× 2%=52.8( 万元 )
④ 收账费用 =30 ( 万元 )
⑤ 机会成本 = 88.22%20%65243602640
( 3) 相关损益 =782.68( 万元 )
( 万元 )
1,应收账款追踪分析
2,应收账款账龄分析
3,应收账款收现率分析
4,应收账款坏帐准备制度三、存货管理
( 一 ) 持有原因,保证生产或销售的经营需要,出自价格的考虑 。
( 二 ) 相关成本
缺货成本单位储存成本平均储存量储存成本每次订货成本订货次数订货成本单价年需要量购置成本取得成本
C
K
Q
K
Q
D
DU
2
( 三 ) 经济订货量基本模型
1,假设条件
① 企业能够及时补充存货
② 能集中到货,而不是陆续入库
③ 不允许缺货
④ 需求量稳定
⑤ 单价不变
⑥ 现金充足
⑦ 存货市场供应充足
2,评价,总成本 =订货成本 +储存成本订货成本 = 储存成本
[例 ] 某企业每年耗用某种材料 3600千克,该材料单位成本 10元,单位存储成本 2元,每次订货成本 25元 。 则:
① 订货成本 = 253600?
Q
22?Q② 储存成本 =
22253 6 0 0 QQ③
千克300?Q
元6 0 0223 0 0253 0 03 6 0 0
次1230 036 00?
元1 50 01023 00
④ 总成本 =
⑤ 订货次数 =
⑥ 经济订货量占用资金 =
(四)订货提前期模型
1,再订货点,在提前订货的情况下,企业再次发出订货单时,尚有存货的库存量 。 它的数量等于交货时间和每日平均需用量的乘积 。
R= L× d
2,结论,订货提前期模型有关存货的每次订货批量,订货次数,订货间隔时间等无变化,与基本模型时相同,所不同的是发出订货单时间 。
(五)存货陆续供应和使用模型
1,平均存量计算时间送货期0
存量
PQ?每日送货量 订货批量
dPQ?
dPQQ
① 送货期 =
② 送货期内耗用量 =
③ 最高库存量 =
④ 平均存量 = pdQ 12
2,评价,总成本 = 订货成本 +储存成本订货成本 = 储存成本
3,自制与外购评价
[例 ] 某生产企业使用 A零件,可以外购,也可以自制 。 如果外购,单价 4
元,一次订货成本 10元;如果自制,单位成本 3元,每次生产准备成本 600元,
每日产量 50件 。 零件的全年需求量为 3600件,储存变动成本为零件价值的
20%,每日平均需求量为 10件 。
评价,( 1) 外购零件时最低总成本
103600?Q
%2042Q
%2042103 6 0 0 QQ
① 订货成本 =
② 储存成本 =
③
件300?Q
(六)保险储备模型前面讨论假定存货的供需稳定且确知,即每日需求量不变,交货时间也固定不变 。 实际上,每日需求量可能变化,交货时间也可能变化 。
1,再订货点 = 交货时间 × 平均日需求 + 保险储备
元总成本 1 4 6 4 043 6 0 0%2042300103003 6 0 0④
( 2) 自制零件时最低总成本
6003600?Q
%203501012Q
%2035010126003600 QQ
33 6 0 0%2035010123 0 0 06003 0 0 03 6 0 0总成本
① 准备成本 =
② 储存成本 =
③
④
= 12240( 元 )
由于自制的总成本低于外购的总成本,故以自制为宜 。
Q=3000( 件 )
[例 ] 假定某存货的年需要量 3600件,单位储存变动成本 2元,单位缺货成本
4元,交货时间 10天;已经计算出经济订货量 300件,每年订货次数 12次 。 交货期内存货需要量及其概率分布见表 。
cu KBNSK2,总成本 =
设单位缺货成本为 Ku,一次订货缺货量为 S,保险储备为 B。
需要量 ( 10 × d ) 70 80 90 100 1 1 0 120 130
概率 0,0 1 0,0 4 0,2 0 0,5 0,2 0,0 4 0,0 1
评价:
加权平均需要量 =70× 0.01+80× 0.04+90× 0.2+100× 0.5
+120× 0.04+130× 0.01=100( 件 )
( 1) 保险储备量为 0件此时再订货点为 100件,因此 100件以下需要量时不可能缺货 。
S0=( 110–100) × 0.2+( 120–100) × 0.04+( 130–100) × 0.01=3.1( 件 )
总成本 =4× 3.1× 12+0× 2=148.8( 元 )
( 2) 保险储备量为 10件
S10 = 0.6( 件 )
总成本 = 48.8( 元 )
( 3) 保险储备量为 20件
S20 = 0.1( 件 )
总成本 =44.8( 元 )
( 4) 保险储备量为 30件
S30 = 0 ( 件 )
总成本 =60( 元 )
当 B=20件时,总成本为 44.8元,是各总成本中最低的,故最佳保险储备为 20件,或者说最佳再订货点为 120件 。
第八讲 筹资管理一、相关概念
1,企业筹资是指企业根据其生产经营活动对资金需求数量的要求,通过一定的渠道,采取适当的方式,获取所需资金的一种行为 。
2,企业筹资渠道,① 国家财政资金; ② 银行信贷资金; ③ 非银行金融机构资金; ④ 其他企业资金; ⑤ 居民个人资金; ⑥ 企业自留资金 。
3,企业筹资方式,① 吸收直接投资; ② 发行股票; ③ 银行借款; ④ 商业信用; ⑤ 发行债券; ⑥ 融资租赁 。
4,企业筹资管理的基本原则,① 分析科研生产经营情况,合理预测资金需要量; ② 合理安排资金的筹集时间,适时取得所需资金; ③ 了解筹资渠道和资金市场,认真选择资金来源; ④ 研究各种筹资方式,选择最佳资金结构 。
二、企业资金结构理论
(一)资金结构含义在西方财务管理中,资金结构一般是指长期资金中权益资金与负债资金的比例关系 。 在我国,资金结构主要是指在企业全部资金来源中权益资金与负债资金的比例关系 。
(二)研究对象企业价值与资金结构的关系,具体而言,就是研究企业能否通过负债增加企业的价值,如果能,则企业应负债多少 。
(三)早期资本结构理论最早提出关于资本结构理论的是美国学者大卫?杜兰特,他于 1952年提出的研究报告,分出三种有关资本结构的见解,即净收入理论,净经营收入理论和传统理论 。
1,净收入理论,该理论认为,企业提高财务杠杆度,可增加企业的总价值 V,并降低其综合资本成本 KW。
Ks( 权益成本 )
Kw( 综合资本成本 )
Kd ( 负债成本 )
D/S( 负债 /权益 )
( 成本 ) K
O
2,净经营收入理论,该理论认为,不论财务杠杆如何,KW都是固定的 。
增加较低的负债资本同时会增加企业的风险,这会使权益资本的成本提高,一升一降,综合资本成本仍保持不变 。
Ks
Kw
Kd
D/S
K
O
3,传统理论,该理论认为,每一公司均有一最佳的资本结构,企业可以通过财务杠杆来降低综合资本成本,并增加企业的价值 。
Ks
Kw
Kd
D/S
K
O A
(四) MM理论
20世纪 50年代,毛第林尼 ( Modigliani) 和米勒 ( Miller) 是现代资金结构理论的创始人 。
1,MM理论的基本假设
⑴ 企业的经营风险可以用息税前盈余的标准差进行计量,有相同经营风险的企业被划入同类风险级别 。
⑵ 现在和将来的投资者对企业息税前盈余的估计完全相同,即投资者对未来收益和收益风险的估计是完全相同的 。 这实际上是假设信息是对称的,即企业的经理和一般投资者获取的信息完全相同 。
⑶ 股票和债券在完善市场上进行交易,就是说:没有交易成本;投资者可以象公司一样以相同利率借款 。
⑷ 企业和个人的负债均无风险,即负债利率属于无风险利率 。
⑸ 企业的现金流量是一种永续年金,即企业的息税前利润处于零增长状态 。
2,MM理论的基本观点
⑴ 无公司税 MM定理,企业的资金结构不影响企业价值,即在上述假设前提下,不存在最优资金结构问题 。
⑵ 公司税 MM定理,由于利息费用在交纳所得税以前支付,负债具有减税作用,因此利用负债可以增加企业的价值 。
3,对 MM理论的评价
MM理论的众多假设方便了理论推导,却在实践中受到挑战 。 但也正是因为这些假设抽象掉了现实中的许多因素,才使得 MM理论能够从数量上揭示资金结构的最本质的问题,即资金结构与企业价值的关系 。 这就是 MM理论的精髓,理论的发展就是放松这些假定,使理论更接近事实 。
(五)权衡理论
MM理论只考虑负债带来的纳税利益,却忽略了负债带来的风险和额外费用 。 既考虑负债带来的利益也考虑由负债带来的各种成本,并对它们进行适当平衡来确定资金结构的理论,叫权衡理论 。
1,财务拮据成本财务拮据是指企业没有足够的偿债能力,不能及时偿还到期债务,当财务拮据发生时,即使最终企业不破产,也会产生大量的额外费用或机会成本,这便是财务拮据成本 。
2,代理成本在股份制企业中,股东和债权人均把资金交给企业的经理人员,由经理人员代其管理,这便是所谓的代理关系 。 但经理往往是股东聘任的,因此,经理人员在管理中更多的是考虑股东利益,其次才是债权人的利益 。 这就是说股东可以通过其代理人即企业经理从债权人那里获得好处 。 因为存在这种可能性,债权人必须在贷款时要通过各种保护性条款对自己进行保护 。 这些条款在一定程度上会限制企业的经营,影响企业的活力,降低企业效率 。 另外,为了保证这些条款的实施,还必须用特定的方法对企业进行监督,这必然会发生额外的监督费用,抬高负债成本 。 以上两项都会增加企业费用支付或机会成本,这便是代理成本 。
3,权衡理论的数字模型
VL= Vu+TB – FPV–TPV
式中,VL––––– 有负债企业的价值
VU––––– 无负债企业的价值
TB––––– 负债的纳税利益现值
FPV––––– 预期财务拮据成本的现值
TPV––––– 代理成本的现值
4,对权衡理论的评价权衡理论通过加入财务拮据成本和代理成本,使得资金结构理论变得更加符合实际,同时指明了企业存在最优资金结构 。 但是,根据此理论,尚无法准确计算财务拮据成本和代理成本的价值,也就是说,权衡理论只是指明了财务拮据成本和代理成本是随着负债的增加而不断影响的,但却无法找到这之间的确切的函数关系,即最佳资金结构实际上很难找到 。
虽然权衡理论无法找到确切的资金结构,但利用这个模型可以得出以下三个数量关系:
⑴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经营风险小的企业可以较多地利用负债,而经营风险大的企业只能利用较少的负债 。
⑵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有形资产多的企业比无形资产多的企业能更多地利用负债 。
⑶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企业的边际所得税率越高,利用负债的可能性越大 。
(六)不对称的信息理论
1,罗斯 ( Ross) 不对称信息理论罗斯假定企业管理者对企业的未来收益和投资风险有内部信息,而投资者没有这些内部信息 。 这样,投资者只能通过管理者输送出来的信息来评价企业价值 。 企业选择的资金结构就是把内部信息传递给市场的一个信号 。 罗斯认为,
当企业发展前景比较好时,一般都选择负债方式筹集资金,以使在财务杠杆的作用下,大幅度地增加每股盈余,提高企业市场价值 。 反之,当企业前景或投资项目的风险较大时,则选择发行股票筹集资金 。 因此,罗斯认为,资金结构中负债比率的上升是一个积极信号,它表明管理者对企业未来收益有较高期望,有利于企业价值的提高 。
2,迈尔斯 ( Myers) 的不对称信息理论
60年代初,哈佛大学的高顿?唐纳森教授对公司实际上是如何建立资金结构的问题进行了一项广泛的调查 。 得出的结论是:企业缺少资金时,首先选择内部资金来源,如果需要外部资金,企业首先会利用负债,然后是可转换债券,最后才是发行普通股 。 已有的 MM理论和权衡理论都无法解释这一现象 。 迈尔斯认为,这是由信息的不对称造成的 。 为此,迈尔斯和梅罗夫在罗斯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了不对称信息对企业投资成本的影响,他们假设,
企业有一特定的投资项目,项目的净现值为 Y元 。 企业管理人员明确知道这一确切信息,但投资者对这一情况都不完全清楚,为此,投资者只能根据企业选择的资金结构来判断项目对企业市场价值的影响 。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企业通过股票筹集资金,会被市场误解,使新发行的股票贬值 。
N = 新股票真实价值
N1 = 新股票市场买价
N0 = N–N
根据罗斯的理论,此时 N0大于 0。 这样,企业投资决策的标准不再是 Y
大于 0,而必须是 Y大于 N0。 因此,由于不对称信息的存在,企业的投资成本增加了 。
三、普通股筹资
(一)普通股概念和种类
1,普通股及其股东权利普通股是股份有限公司发行的无特别权利的股份,也是是基本的,标准的股份 。 持有普通股股份者为普通股股东 。 依我国,公司法,的规定,
普通股股东主要有如下权利:
⑴ 出席或委托代理人出席股东大会,并依公司章程规定行使表决权 。
⑵ 股份转让权 。
⑶ 股利分配请求权 。
⑷ 对公司账目和股东大会决议的审查和对公司事务的质询权 。
⑸ 分配公司剩余财产的权利 。
⑹ 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权利 。
同时,普通股股东也基于其资格,对公司负有义务 。 我国公司法中规定了股东具有遵守公司章程,缴纳股款,对公司负有有限责任,不得退股等义务 。
2,普通股种类按股票有无记名,可分为记名股和不记名股;按股票是否标明金额,可分为面值股票和无面值股票;按投资主体不同,可分为国家股,法人股,个人股等;按发行对象和上市地区不同,可分为 A股,B股,H股和 N股等 。
(二)普通股融资的优缺点
1,普通股融资的优点,① 具有永久性,无到期日; ② 没有固定的股利负担; ③ 是公司最基本的资金来源; ④ 可一定程度地抵消通货膨胀的影响 。
2,普通股融资的缺点,① 资本成本较高; ② 可能会分散公司的控制权 。
(三)股票发行股份有限公司在设立时要发行股票 。 此外,公司设立之后,为了扩大经营,
改善资本结构,也会增资发行新股 。 股份的发行,实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必须同股同权,同股同利 。 同时,发行股票还应接受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的管理和监督 。 股票发行具体应执行的管理规定,主要包括股票发行条件,
发行程序和方式,销售方式等 。
1,股票发行规定和条件
2,股票发行的程序
3,股票发行方式,公开间接发行和不公开直接发行 。
4,股票的销售方式,自销方式和承销方式 。
(四)股票上市
1,股票上市目的,① 资本大众化,分散风险; ② 提高股票的变现力; ③
便于筹措新资金; ④ 提高公司知名度,吸引更多顾客; ⑤ 便于确定公司价值 。
2,股票上市条件我国,公司法,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申请其股票上市,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① 股票经国务院证券管理部门批准已向社会公开发行; ② 公司股本总额不少于人民币 5000万元; ③ 开业时间在三年以上,最近三年连续盈利; ④ 持有股票面值人民币 1000元以上的股东不少于 1000人,向社会公开发行的股份达公司股份总数的 25%以上,⑤ 公司在最近三年内无重大违法行为,财务会计报表无虚假记载 。
3,股票上市的暂停与终止 。
四、长期负债筹资
(一)长期借款筹资与其他长期负债筹资相比,具有以下特点,① 筹资速度快; ② 借款弹性较大; ③ 借款成本较低; ④ 限制性条款多 。
我国,公司法,规定,股份有限公司,国有独资公司和两个以上的国有企业或其他两个以上的国有投资主体投资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有资格发行公司债券 。
(二)债券筹资五、短期筹资与营运资金政策
(一)短期负债筹资短期负债筹资具有以下特点,① 筹资速度快,容易取得; ② 筹资富有弹性; ③ 筹资成本较低; ④ 筹资风险高 。
关键问题是应付账款的成本计算
[例 ] 某企业按 ( 2/10,N/30) 的条件购入货物 10万元,
⑴ 企业没有钱,要不要向银行借款享受现金折扣 。
0 10
9.8万元
30
10万元
⑵ 企业有钱,是用于短期投资还是享受现金折扣
⑶ 企业有钱,用于支付应付账款,先支付哪一家企业
8.9 2.020?天的利率
%7.361030 360%21 %2
折扣期信用期折扣百分比折扣百分比折扣成本放弃现金 3601
(二)营运资金政策
1,营运资金持有政策,营运资金持有量的确定,就是在收益和风险之间进行权衡,将持有较高的营运资金称为宽松的营运资金政策;而将持有较低的营运资金称为紧缩的营运资金政策;介于两者之间的,是适中的营运资金政策 。
2,营运资金筹资政策
⑴ 配合型筹资政策,是一种理想的,对企业有着较高资金使用要求的营运资金筹集政策 。
⑵ 激进型筹资政策,是一种收益性和风险性均较高的营运资金筹资政策 。
⑶ 稳健型筹资政策,是一种收益性和风险性均较低的营运资金筹资政策 。
临时性流动资产永久性流动资产固定资产长期负债自发性负债权益资本临时负债第九讲 股利分配一、利润分配理论
(一)利润分配的项目支付股利是一项税后净利润的分配,但不是利润分配的全部 。 按照我国,公司法,的规定,公司利润分配的项目包括以下部分:
1,法定盈余公积金,从净利润扣除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后的 10%提取,
法定公积金达到注册资本的 50%时,可不再提取 。
2,法定公益金,从净利润扣除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后的 5%提取 。
3,任意盈余公积金,按照公司章程或股东会议决议提取和使用 。
4,股利 ( 向投资者分配利润 )
另外,一般企业当年无利润时不得向投资者分配利润,但考虑到股份有限公司为维护其股票市价和信誉,以避免股票市价大幅度波动,在公司当年无利润但用公积金弥补其亏损后,经股东大会特别决议,可按照不超过股票面值 6%的比率用公积金向股东分配股利,不过留存的法定公积金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 25%。
(二)股利理论(企业价值和股利分配)
1,股利无关论,认为股利分配对公司的市场价值不会产生影响 。 因此,
投资者并不关心公司股利的分配,股利的支付比率不影响公司的价值 。
2,股利相关论,认为公司的股利分配对公司的市场价值并非无关而是相关的 。 影响股利分配的因素有:
⑴ 法律因素,资本保全;企业积累;净利润;超额累积利润 。
⑵ 股东因素,稳定的收入和避税;控制权的稀释;
⑶ 公司因素,盈余的稳定性;资产的流动性;举债能力;投资机会;资本成本;债务需要 。
⑷ 其他因素,债务合同约束;通货膨胀 。
二、股利支付的程序和方式
(一)股利支付的程序
1,股利宣告日,即公司董事会将股利支付情况予以公告的日期 。
2,股权登记日,即有权领取股利的股东有资格登记截止日期,也称除权日 。
3,股利支付日,即向股东发放股利的日期 。
(二)股利支付的方式
1,现金股利,公司支付现金股利除了要有累计盈余外,还要有足够的现金 。
2,股票股利
3,财产股利
4,负债股利三、股利分配政策
(一)剩余股利政策
1,基本思路,就是在公司有着良好的投资机会时,根据一定的目标资本结构,测算出投资所需的权益资本,先从盈余中留用,然后将剩余的盈余作为股利分配 。
2,根本理由,为了保持理想的资本结构,使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最低 。
(二)固定或持续增长的股利政策
1,基本思路,将每年发放的股利固定在某一固定的水平上并在较长的时期内不变,只有当公司认为未来盈余会显著地,不可逆转地增长时,才提高年度的股利发放额 。
2,根本理由,避免出现由于经营不善而削减股利的情况 。 ⑴ 向市场传递着正常发展的信息,有利于树立良好形象,增强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稳定股票价格; ⑵ 有利于投资者安排股利收入和支出; ⑶ 可能不符合剩余股利理论,但考虑到股票市场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为了使股利维持在稳定的水平上,即使推迟某些投资方案或者暂时偏离目标资本结构,也可能要比降低股利或降低股利增长率更为有利 。
3,缺点,在于股利的支付与盈余相脱节 。
(三)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
1,基本思路,公司确定一个股利与盈余的比率,长期按此比率支付股利的政策 。
2,根本理由,使股利与公司盈余紧密地配合,以体现多盈多分,少盈少分,
无盈不分的原则 。
3,缺点,各年股利变动较大,极易造成公司不稳定的感觉,对于稳定股价不利 。
(四)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
1,基本思路,公司一般情况下每年只支付固定的,数额较低的股利;在盈余多的年份,再根据实际情况向股东发放额外股利 。
2,根本理由,使公司具有较大的灵活性;使那些依靠股利度日的股东每年至少可以得到虽然较低,但比较稳定的股利收入,从而吸引住这部分股东 。
四、股票股利和股票分割
(一)股票股利
1,股东权益总额不变,结构变化 。
2,如果盈利总额不变,由于普通股股数增加,使每股收益下降 。
3,每股市价可能下降,上升,不变 。
4,股东所持股份的比例不变,每位股东所持股票的市场价值总额保持不变 。
5,对股东的意义,⑴ 如果公司在发放股票股利后同时发放现金股利,股东会因所持股数的增加而得到更多的现金; ⑵ 股价并不成正比例下降,获取资本利得好处; ⑶ 预示着公司将会有较大发展,抵消增长股票带来的消极影响;
⑷ 获取纳税上的好处 。
6,对公司的意义,⑴ 无须分配现金; ⑵ 降低每股市价,吸引更多的投资者;
⑶ 向社会传递公司将会继续发展的信息,从而提高投资者对公司信心,稳定股价; ⑷ 会增加费用 。
(二)股票分割(股票拆细)
1,股票分割时,发行在外的股数增加,使得每股面值降低,每股盈余下降,但公司价值不变,股东权益总额,权益各项目的金额及其相互间的比例也不会改变 。
2,对公司意义,在于通过增加股票股数降低每股市价,从而吸引更多的投资者;给人一种公司正处于发展之中的印象 。
3,对股东意义,只要股票分割后每股现金股利的下降幅度小于股票分割幅度,股东仍能多获现金股利;股票分割向社会传播的有利信息和降低了的股价,可能导致购买该股票的人增加,反使价格上升,进而增加股东财富 。
第十讲 资本结构评价一、资本成本
(一)资本成本概述
1,概念,是指企业为筹集和使用资金而付出的代价 。
2,内容,包括资金筹集费和资金占用费 。
3,计量方式,以相对数表示 。
4,分类,个别资本成本;综合资本成本和边际资本成本 。
5,意义,是选择资金来源,确定筹资方案的重要依据;是评价投资项目,决定投资取舍的重要标准;是衡量企业经营成本的尺度 。
6,决定因素,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决定着企业资本成本的高低,其中主要的有:总体经济环境,证券市场条件,企业内部的经营和融资状况,项目融资规模 。
(二)个别资本成本
1,长期借款成本
[例 ]某企业取得 5年期长期借款 200万元,年利率为 11%,每年付息一次,到期一次还本,筹资费用率 0.5%,所得税税率为 33%。
① 长期借款成本 = %41.7%5.0200200 %331%11200 资金筹资费筹资总额 资金占用费
② 考虑货币时间价值时,先计算税前资本成本,后计算税后资本成本 。
2 3 4 50
200
1
( 22) ( 22) ( 22) ( 22) ( 22)
(200× 0.5%) (200)
5,.2005,,22%5.0200200 iFPiAP
%16.11?i
长期借款成本 =11.16%× ( 1-33%) =7.48%
2,债券成本
[例 ]某公司发行总面额为 500万元的 10年期债券,票面利率为 12%,发行费用率为 5%,所得税率为 33%。
① 债券成本 = %46.8%515 0 0 %331%125 0 0
② 考虑货币时间价值时
10,,50010,,%12500%5500500 iFPiAP
%96.12?i
%68.8%331%96.12债券成本
3,普通股成本
[例 ] 某公司普通股目前市价为 56元,筹资费用率为 10%,估计年增长率为
12%,本年发放股利 2元 。 ( 固定成长股模型 )
%4.16%12
%105656
%1212
普通股成本
4,留存收益成本 ( 机会成本 ) ( 股利增长模型法,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法和风险溢价法 )
留存收益成本 = %16%1256 %1212
(三)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关键问题:确定权重,权重按价值比重,价值有账面价值,市场价值和目标价值 。
[例 ] 某企业账面反映的长期资金共 500万元,其中长期借款 100万元,应付长期债券 50万元,普通股 250万元,保留盈余 100万元,其成本分别为 6.7%,9.7%、
11.26%和 11%。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 %09.10500100%11500250%26.1150050%17.9500100%7.6
边际资本成本是指资金每增加一个单位而增加的成本,按加权平均法计算,
是追加筹资时所使用的加权平均成本 。
[例 ] 某企业拥有长期资金 400万元,其中长期借款 600万元,长期债券 100万元,普通股 240万元 。 由于扩大经营规模的需要,拟筹集新资金 。 经分析认为筹集新资金后仍应保持目前的资本结构,并测算出了随筹资的增加各种资本成本的变化 。
(四)边际资本成本资金种类 目标资本结构 新筹资额 资本成本 筹资突破点长期借款 15%
45000 元以内
45000~90000 元
9000 元以上
3%
5%
7%
300000
600000
长期债券 25%
200000 元以内
200000~400000 元
400000 元以上
10%
1 1 %
13%
800000
1600000
普通股 60%
300000 元以内
300000~600000 元
600000 元以上
13%
14%
15%
500000
1000000
1,计算筹资突破点,把在保持某资本成本的条件下可以筹集到的资金总限度称为现有资本结构下的筹资突破点 。
所占的比重该种资金在资本结构中到的某种资金金额可用某一特定成本筹集筹资突破点?
在花费 3%的资本成本时,取得的长期借款筹资限额为 45000元,其筹资突破点为,元300000
%1545000?
2,计算边际资本成本边际资本成本 =15%× 7%+25%× 10%+60%× 14%=11.95%
长期借款 15%
内部报酬率 18%
追加投资 700000( 元 )长期债券 25% 企 业普通股 60%
筹资总额范围 资金种类 资本结构 资本成本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300000 元以内长期借款长期债券普通股
15%
25%
60%
3%
10%
13%
10.75 %
300000~500000 元长期借款长期债券普通股
15%
25%
60%
5%
10%
13%
1 1.05%
500,000~ 600 000 元长期借款长期债券普通股
15%
25%
60%
7%
10%
14%
1 1.65%
600000~800000 元长期借款长期债券普通股
15%
25%
60%
7%
10%
14%
1 1.95%
800000~1000000 元长期借款长期债券普通股
15%
25%
60%
7%
1 1%
14%
12.2%
1000000~1600000 元长期借款长期债券普通股
15%
25%
60%
7%
1 1%
15%
12.8%
1600000 元以上长期借款长期债券普通股
15%
25%
60%
7%
12%
15%
13.05 %
(一)经营杠杆和经营风险
1,经营杠杆,在某一固定成本比重的作用下,销售量变动对息税前利润产生的作用 。
二、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固定成本销 量息税前利润
2,经营杠杆计量,经营杠杆系数
( 1) 按概念计算,经营杠杆系数 =
销量变动率息税前利润变动率
( 2) 按基期计算,经营杠杆系数 = 固定成本边际贡献 边际贡献?
[例 ] 某企业生产 A产品,固定成本为 60万元,变动成本率为 40%,当企业的销售额分别为 400万元,200万元,100万元时,其经营杠杆系数为多少?
33.160%404 0 04 0 0 %404 0 04 0 0)1(D O L
260%402 0 02 0 0 %402 0 02 0 0)2(D O L
60%401 0 01 0 0 %401 0 01 0 0)3(D O L
3,说明的问题:
( 1) 在固定成本不变的情况下,经营杠杆系数说明了销售额增长 ( 减少 )
所引起息税前利润增长 ( 减少 ) 的幅度 。
( 2) 在固定成本不变的情况下,销售额越大,经营杠杆系数越小,经营风险也就越小,反之,销售额越小,经营杠杆系数越大,经营风险也就越大 。
( 3) 在销售额处于盈亏临界点前的阶段,经营杠杆系数随销售额的增加而递增;在销售额处于盈亏临界点后的阶段,经营杠杆系数随销售额的增加而递减;当销售额达到盈亏临界点时,经营杠杆系数近于无穷大 。
(二)财务杠杆与财务风险
1,财务杠杆:
固定费用息税前利润 每股收益
2,财务杠杆计量,财务杠杆系数
( 1) 按概念计算:财务杠杆系数 = 息税前利润变动率 每股收益变动率
( 2) 按基期计算:财务杠杆系数 = 固定费用息税前利润 息税前利润?
固定费用 =利息 +税率优先股股利?1
3,说明的问题:
( 1) 财务杠杆系数表明的是息税前利润增长所引起的每股收益的增长幅度 。
( 2) 在资本总额,息税前利润相同的情况下,负债比率越高,财务杠杆系数越高,财务风险越大,但预期每股收益也越高 。
(三)总杠杆与企业风险
1,总杠杆,固定费用固定成本销 量 息税前利润 每股收益
2,总杠杆计量,总杠杆系数
( 1) 按概念计算:总杠杆系数 = 息税前利润变动率 每股收益变动率
( 2) 按基期计算:总杠杆系数 = 固定费用息税前利润 边际贡献?
( 3) 总杠杆系数 =经营杠杆系数 × 财务杠杆系数
3,总杠杆作用的意义
( 1) 能够估计销售的变动对每股收益造成的影响 。
( 2) 使我们看到了经营杠杆与财务杠杆之间的相互关系 。
三、资本结构
( 一 ) 最佳资本结构,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使企业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最低,企业价值最大的资本结构 。
( 二 ) 评价,每股收益分析
1,计算每股收益无差别点,用销量,销售额或息税前利润表示 。
2,评价标准,每股收益
3,图示评价:
每 股收益 ( 元 )
销售额 ( 万元 )无差别点0
权益筹资负债筹资
[例 ] 某公司原有资本 700万元,其中债务资本 200万元,每年负担利息 24万元,普通股资本 500万元,发行普通股 10万股,每股面值 50元 。 由于扩大业务,
需追加筹资 300万元,其筹资方式有二:
一是全部发行普通股:增发 6万股,每股面值 50元;
二是全部筹措长期债务:债务利率仍为 12%,利息 36万元;
公司的变动成本率为 60%,固定成本为 180万元,所得税率为 33%。
如果预期销售大于无差别点,采取负债筹资有利;如果预期销售小于无差别点,采取权益筹资有利;如果预期销售等于无差别点,两可 。
评 价:
610 %331141806.01?
SS每股收益
10 %331)36241806.0(2
SS每股收益两种方案每股收益相等时,S=750( 万元 )
即:当销售额高于 750万元时,运用负债筹资可获得较高的每股收益;当销售额低于 750万元时,运用权益筹资可获得较高的每股收益 。
4,每股自由收益,每股收益无差别点的计算,建立在债务永久存在的假设前提下,没有考虑债务本金偿还问题 。 实际上,尽管企业随时借入新债以偿还旧债,努力保持债务规模的延续,也不能不安排债务本金的清偿 。 这是因为很多债务合同要求企业设置偿债基金,强制企业每年投入固定的金额 。
设置偿债基金使得企业每年有一大笔费用支出,并不能用来抵减税负 。 设置偿债基金后的每股收益称为每股自由收益 。
第十一讲 企业资本经营一、兼并与收购
(一)概念界定
1,兼并,是指一家企业以现金,证券或其他形式购买取得其他企业的产权,使其他企业丧失法人资格或改变法人实体,并取得对这些企业决策控制权的经济行为 。
2,收购,是指企业用现金,债券或股票购买另一家企业的部分或全部资产或股权,以获得该企业的控制权 。 按我国,证券法,的规定是:持有一家上市公司发行在外的股份的 30%时发出要约收购该公司股票的行为 。
3,收购与兼并相同点,⑴ 基本动因相似; ⑵ 都以企业产权为交易对象;
⑶ 都是企业资本经营的基本方式 。
4,收购与兼并区别,⑴ 在兼并中,被合并企业作为法人实体不复存在;
而在收购中,被收购企业可仍以法人实体存在,其产权可以是部分转让 。 ⑵ 兼并后,兼并企业成为被兼并企业新的所有者和债权债务的承担者;而在收购中,
收购企业是被收购企业的新股东,以收购出资的股本为限承担被收购企业的风险; ⑶ 兼并多发生在被兼并企业财务状况不佳,生产经营停滞或半停滞之时,
兼并后一般需调整其生产经营,重新组合其资产;而收购一般发生在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状态,产权流动比较平和 。
5,实践运用,统称,购并,或,并购,,泛指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企业为了获得其他企业的控制权而进行的产权交易活动 。
(二)并购的类型
1,按并购双方产品与产业的联系划分,横向并购 ( 确立或巩固企业在行业的优势地位,扩大企业规模 ),纵向并购 ( 组织专业化生产和实现产销一体化 ),混合并购 ( 降低企业风险,达到资源互补,优化组合,扩大市场活动范围 ) 。
2,按并购的实现方式划分,承担债务式,现金购买和股份交易式并购 。
3,按企业并购双方是否友好协商划分,善意收购和敌意收购 。
4,按并购交易是否通过证券交易所划分,要约收购和协议收购 。
(三)并购的动因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作为独立的经济主体,其一切经济行为都受到利益动机驱使,并购行为的目的也是为实现其财务目标,同时,企业并购的另一动力来源于市场竞争的巨大压力 。
1,谋求管理协同效应
2,谋求经营协同效应 ( 生产规模经济,企业规模经济 )
3,谋求财务协同效应
4,实现战略重组,开展多元化经营
5,获得特殊资产
6,降低代理成本另外,跨国并购还可能具有其他多种特殊的动因,如企业增长,技术,
产品优势与产品差异,政府政策,汇率,政治和经济稳定性,劳动力成本和生产率差异,多样化,确保原材料来源,追随顾客等 。
(四)并购的财务分析
1,并购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
⑴ 资产价值基础法,指通过对目标企业的资产进行估价来评估其价值的方法 。 确定目标企业资产的价值,关键是选择合适的资产评估价值标准 。 目前国际上通行的资产评估价值标准主要有:账面价值,市场价值,清算价值,公允价值 。 以上四种资产评估价值标准各有其侧重点,因而其适用范围也不尽相同 。
就企业并购而言,如果并购的目的在于其未来收益的潜能,那么公允价值就是重要的标准;如果并购的目的在于获得某项特殊的资产,那么清算价值或市场价值可能更为恰当 。
⑵ 收益法 ( 市盈率模型 ),就是根据目标企业的收益和市盈率确定其价值的方法 。 目标企业的价值 =估价收益指标 × 标准市盈率关键问题:取数估价收益:过去一年 ( 或三年 ) 的净利和资本收益率;未来一年的净利和资本收益率 。
标准市盈率:在并购时点目标企业的市盈率与目标企业具有可比性的企业的市盈率或目标企业所处行业的平均市盈率 。
⑶ 贴现现金流量法 ( 拉巴波特模型 ),是用贴现现金流量方法确定最高可接受的并购价格,这就需要估计由并引起的期望的增量现金现金流量和贴现率 。
[例 ] 假定甲公司拟在 2000年初收购目标企业乙公司 。 经测算收购后有 6年的自由现金流量 。 1999年乙公司的销售额为 150万元,收购后前 5年的销售额每年增长 8%,第 6年的销售额保持第 5年的水平 。 销售利润率 ( 含税 ) 为 4%,
所得税率为 33%,固定资本增长率和营运资本增长率分别为 17%和 4%,加权资本成本为 11%,期末现金流量为 100万元 。 求目标企业价值 。
项 目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销售额 162 1 7 4,9 6 1 8 8,9 6 2 0 4,0 7 2 2 0,4 2 2 0,4
利 润 6,4 8 7,0 0 7,5 6 8,1 6 8,8 2 8,8 2
所得税 2,1 4 2,3 1 2,4 9 2,6 9 2,9 1 2,9 1
增加固定资本 2,0 4 2,2 2,3 8 2,5 7 2,7 8 0
增加营运资本 0,4 8 0,5 2 0,5 6 0,6 0 0,6 5 0
期末现金流量 100
自由现金流量 1,8 2 1,9 7 2,1 3 2,3 0 2,4 8 1 0 5,9 1
增加固定资本 = 固定资本增长率 × 销售增量 = 17%× ( 162 –150) = 2.14
增加营运资本 = 营运资本增长率 × 销售增量 = 4%× ( 162– 150) = 0.48
自由现金流量 = 净利 –追加固定资本和营运资本投资
= 6.48– 2.14–2.04 – 0.48=1.82
65432 %111 91.105%111 48.2%111 30.2%111 13.2%111 97.1%111 82.1目标企业价值
2,并购成本分析企业并购包含一系列工作,其经营成本不只是一个普通的财务成本概念,
而应该是由此发生的一系列代价的总和 。 这些成本包括:并购完成成本,整合与营运成本,并购退出成本,并购机会成本 。
3,并购风险分析企业并购是高风险经营,财务分析应在关注其各种收益,成本的同时,更重视并购过程中的各种风险:营运风险,信息风险,融资风险,反收购风险,法律风险,体制风险 。
我国目前的收购规则,要求收购方持有一家上市企业 5%的股票后即必须公告并暂停买卖 ( 针对上市企业非发起人 ),以后每递增 5%就要重复该过程,持有 30%股份后即被要求发出全面收购要约 。
4,并购后对企业财务影响分析
[例 ] 假设 A企业计划以发行股票方式收购 B企业,并购时双方相关财务资料:
项 目 A (并购企业) B (被并购企业)
净利 1000 万元 250 万元股数 500 万股 200 万股每股收益 2 元 1.25 元每股市价 32 元 15 元市盈率 16 倍 12 倍第一方案:若 B企业同意其股票每股作价 16元由 A企业以其股票相交换 。
① 立足点:并购企业,讨论买哪家企业好,哪一个方案好 。
② 股票交换比率 = 5.03216并购企业每股市价被并购企业每股作价
③ A企业需增发股份 =被并购企业股数 × 股票交换比率 =200× 0.5=100( 万股 )
④ 假设并购后收益能力不变,则并购后 A企业每股收益
元企业每股收益 083.2100500 2501000A
⑤ 并购后原 B企业每股收益原 B企业股东每股收益 =2.083× 0.5=1.0415( 元 )
⑥ 评价 ( 双赢原则,并购后目标市盈率按并购企业并购时市盈率 )
A企业股东每股市价 =每股收益 × 市盈率 =2.083× 16>32
原 B企业股东每股市价 =每股收益 × 市盈率 =1.0415× 16>15
可见,并购后对双方都有利,因此,该并购方案可行 。
第二方案:并购目标为 A企业每股收益不变,假设收益能力不变 。
① 立足点:并购企业 。
② 并购后 A企业每股收益不变:,。
即 A企业对 B企业的每股作价为 0.625× 32=20( 元 )
③ A企业需增发股份 =200× 0.625=125( 万元 )
R 20 050 0 25 010 002 625.0?R
第三方案:并购目标为 B企业每股收益不变,假设收益能力不变 。
① 立足点:并购企业
② 并购后 B企业每股收益不变:,R=0.625 RR 2 0 05 0 0 2 5 01 0 0 025.1
第四方案:假定 A企业实施并购后能产生较好的协同效应,估计每年增加净收益 202万元 。 如要求存续的 A企业每股收益提高 10%。
① 立足点:并购企业
R20 050 0 20 212 50② 2× ( 1+10%) =,R=0.8
即 A企业对 B企业的每股股票作价为 0.8× 32=25.6( 元 )
[例 ] 假定甲,乙两家企业均有意购入丙企业全部普通股实现并购 。
丙企业目前每股市价 12元,甲,乙两企业的报价分别为:
甲企业:愿以其 0.4股普通股 ( 目前市价 25元 ) 加 0.2股优先股股份 ( 目前市价
16元 ) 。
乙企业:愿以其 0.35股普通股 ( 目前市价 20元 ) 加 7元现金 。
不考虑现金股利和所得税因素 。
① 立足点:被并购企业,讨论被哪家企业购买好 。
② 股价交换比率 =
被并购企业每股市价对被并购企业每股作价被并购企业每股市价股票交换比率并购企业每股市价
甲企业:
乙企业:
1.112 162.0254.0
17.112 72035.0
③ 评价:一般情况下,这一比率若大于 1,表示并购对被并购企业有利,企业因被并购而获利;若该比率小于 1,则表示被并购企业因此而遭受损失 。
但最终评价要分析每股市价的变动 。 每股市价 =每股收益 × 市盈率
5,并购的资金筹措二、剥离与分立剥离和分立并非总是公司经营失败的标志,它是公司发展战略的合理选择,属于与扩张战略相对应的收缩战略 。
(一)剥离与分立的含义
1,剥离,是指公司将现有部分子公司,部门,产品生产线,固定资产等出售给其他公司,并取得现金或有价证券作为回报 。
2,分立,是指将母公司在子公司中所拥有的股份按比例分配给母公司的股东,形成与母公司股东相同的新公司,从而在法律上和组织上将子公司从母公司中分立出去 。
(二)剥离与分立的类型
1,剥离类型,按是否符合公司意愿分自愿剥离和强迫剥离;按所出售资产的形式分出售资产,出售生产线,出售子公司,分立和清算等;按出售的交易的身份分出售给非关联方,管理层收购和职工收购等 。
2,分立类型,按是否存续划分为派生分立与新设分立;按股东对公司的所有权结构变化形式划分为并股和拆股 。 所谓并股是指母公司以其在子公司中占有的股份,向部分 ( 而不是全部 ) 股东交换其在母公司中的股份 。 所谓拆股是指母公司将子公司的控制权移交给其股东 。 拆股后,母公司所有的子公司都分立出来,母公司自身则不复存在 。
(三)剥离和分立的动因
1,适应经营环境变化,调整经营战略
2,提高管理效率
3,谋求管理激励
4,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5,弥补并购决策失误或成为并购决策的一部分
6,获以税收或管制方面的收益
(四)剥离与分立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1,剥离与分立的宣布期效应,国外有关实证研究显示,如果以剥离或分立公告宣布日后两日的超常收益率计算,卖方公司股东的超额收益率一般在
1~2%;如果卖方在最初的资产剥离公告中不宣布出售价格,则对卖方公司的股票价格没有重大影响;一般来说,剥离出售的超额收益率在 1~2%,而分立产出的超额收益率为 2~3%。
2,剥离与分立对企业持续经营价值影响西方财务理论研究提出了许多观点,用以说明企业剥离与分立导致持续经营下企业价值提高的原因:投资者,主业突出,偏好学说;管理效率学说;债权人的潜在损失学说;选择权学说等 。
三、股权重组
(一)股份制改组将原因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经过分立或合并等方式对股权,资产和组织合理划分,重新组合与设置,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统称为企业的股份制企业 。
1,国有企业改制上市的模式
⑴,原整体续存,改组模式,是指将被改组企业的全部资产投入股份有限公司,以之为股本,再增资扩股,发行股票和上市的改组模式 。
优点,① 可以整体包装上市,一般不存在对部分资产的剥离,重组的程序简单,时间短,效率高,成本低 。
② 原企业的资产与负债及其他生产要素在改组之后不会发生重大变动 。
③ 关联交易比较少,有利于日后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 。
缺点,① 适用范围很小 。
② 不适用于较大规模企业集团的改组 。
③ 不利于企业在改组过程中获取剥离所能产生的效益 。
④ 不利于企业减员 。
⑵,并列分解,改组模式,是对原有企业进行横向的,一分为二,的改组模式 。。
优点,① 通过剥离非上市部分,可全面优化上市主体,有利于上市公司日后提高竞争力 。
② 使非上市部分,尤其是,企业办社会,的实体逐步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走向市场 。
③ 优化管理层次,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的管理效率 。
缺点,① 由于需要剥离,而且比较,判断某些部门是否剥离通常有一定难度,并需辅以各种协调工作,改组难度较大 。
② 剥离将表现为不同实体职工的既得利益和潜在利益上的差别,
容易产生职工对改组的抵触 。
③ 关联交易的处理比较复杂 。
⑶,串联分解,改组模式,是对原有企业进行纵向的,一分为二,处理,构造出一对,母子公司,。
优点,具有,并列分解,改组模式的基本优点 。 除此以外,有利于集团公司从整个集团利益的角度来动作经营;有利于上市主体的负债改组和削减冗员,使上市公司得以有效筹资或将一定数量的负债转移到控股公司,提高上市公司的运行效率 。
缺点,除与,并列分解,改组模式的缺点一致外,关联交易会更加复杂,
上市后的信息披露因此也更为复杂和麻烦;另外由于集团内各方面错综复杂的关系和领导者兼职,很可能导致上市公司的管理体制不规范,难以摆脱原体制的束缚 。
⑷,合并整体,改组模式,是指以投入被改组企业的全部资产并吸收其他权益作为共同发起人而设立股份有限公司,然后再增资扩股,发行股票和上市的改组模式 。
优点,与,原整体续存,改组模式相一致 。 同时,还有利于增强上市公司的竞争力;有利于上市公司按照新的方式运行 。
缺点,存在,原整体续存,改组模式主要缺点 。 另外,合并吸收中需要很多协调工作,而合并各方在管理,经营上还存在整合的问题,导致改组成本较高 。
⑸,买壳上市,改组模式,非上市公司或企业通过购买上市公司的股权并实现控股后,达到间接上市甚至直接上市的目的 。 买壳方式的本质是股权的转换,
它可以通过股票二级市场实现,也可通过内部协议转让实现 。 优点在于技术操作上相对简单 。 缺点在于资金耗用量大 。
⑹ 资产注入,股权置换改组模式,在我国现阶段,它主要是母公司与其控股上市公司之间的资产置换,表现为母公司的优质资产和上市公司的劣质资产之间的置换 。 目的在于:一是为取得配股资格,或获取较高的配股价;二是为免于摘牌;三是为调整生产经营结构;改变公司的经营战略,提高资产动作的效率 。
2,股份制改组中的财务问题
⑴ 清产核资与产权界定问题
⑵ 资产剥离问题 ( 主业突出,避免同业竞争规范关联交易,利润适当,系统设计等 )
⑶ 资产评估问题
⑷ 债务安排问题
⑸ 改组上市公司的模拟会计报表编制与审计
⑹ 制度创新问题
(二)股权置换
1,股权置换概念股权置换概念:也称之为股权交换或换股,人们对此有多种解释:
第一种是并购方以其自身的股家作为支付方式与目标公司的股东手中的股票相交换实现并购 。
第二种是公司向股东提供新的证券,权证或选择以换取股东手中拥有的公司证券,权证或选择权 。
第三种是指公司股份总数不变的前提下,同一公司同一类股权在不同股东之间股份的增减变化,如国有股配售 。
2,股权置换对股东和公司财务的影响从实证分析结果来看,凡是通过换股增加了公司的杠杆效率,或者提高了未来收益,或者使管理者对公司控制力加强,均会引起公司股价提高 。 这对股东有利的 。 通过换股,公司可以灵活地调整公司的资本结构 。
3,国有股配售
1999年 10月,中国证监会明确提出:配售方式是国有股减持方案之一 。 国有股配售试点的具体方案是:试点上市公司将一定的比例的国有股优先配售给该公司原有流通股股东,如有余额再配售给证券投资基金 。 配货价格将在每股净资产之上,市盈率 10倍以下的范围内确定 。 向原有流通股东配售的国有股可立即上市流通,向基金配售的国有股须在两年内逐步上市 。
作为国有股的退出方式,还有一种运行机制,即上市公司对国有股的回购 。 两者的差异表现在:
意义,推动所有制结构调整;推进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完善 。
⑴ 参与主体不同,参与国有股的配售是流通股股东和基金等多个主体;而回购国有股只是上市公司一个主体 。
⑵ 资金来源不同,配售款只能以现金支付,而不能采用资产参与配售,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用于支付配售款项的是证券市场的场内资金;而回购国有股的资金来源主要是上市公司的资金或资产 。
⑶ 对债权人的影响不同,国有股配售实际上只是公司股东之间转让股份的行为,不涉及公司股本总额的变更,配售后的结果仅是股权结构的调整,对债权人并无直接影响;而回购国有股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公司的债务偿还能力 。
⑷ 对财务报表的影响不同,配售无需上市公司掏钱即可实现,配售之后每股收益,公司现金流量不受影响;回购要求上市公司有充裕的现金,回购之后,
公司现金减少,同时由于总股本的减少,将会提高公司的每股收益和每股净资产 。
项 目 配售国有股 回购国有股股份总额 不变 减少流通股数 增加 不变每股收益 不变 上升每股净资产 不变 上升资产负债率 不变 提高现金 不变 减少
(三)公司内部人持股
1,职工持股计划,是一种由企业职工拥有本企业产权的股份制形式 。 企业职工通过购买企业部分股票而拥有企业的部分产权,并获得相应的管理权 。
推行职工持股计划的目的不在于筹集资金,而旨在扩大资本所有权,使公司普通职工广泛享有资本,使他们可以同时获得劳动收入和资本收入,从而增强职工的参与意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
意义,职工持股制度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改善企业效率的重要举措;
职工持股计划是公司抵御故意收购的有效对策 。
2,经理层融资收购,是指目标公司的经理层利用杠杆收购这一金融工具,
通过负债融资,以少量资金投入收购自己经营的公司 。
股票回购是指上市公司从股家市场上购回本公司一定数额的发行在外的股票 。 公司在股票回购完成后可以将所回购的股票注销,也可以将回购的股份作为,库藏股,保留,但不参与每股收益的计算和收益分配 。
(四)股票回购
1,股票回购的动因,巩固既定控股权或转移公司控股权;提高每股收益;
稳定或提高公司股价;改善资本结构,反收购策略 。
2,股票回购的负面作用,① 公司资本减少从根本上动摇了公司的资本基础,
削弱了对公司债权人的财产保障; ② 使公司持有自己的股票,成为自己的股东,
公司的法律地位与股东的法律地位出现同一,公司与股东之间的法律关系发生混淆,这便背离了公司与股东原本具有的法律含义; ③ 易导致其利用内幕消息进行炒作,或对财务指标进行人为操纵,加剧公司行为的非规范化,使投资者蒙受损失 。
3,股票回购的财务分析
[例 ] 某上市公司流通在外的普通股共计 6000万股,每股市价为 14元,公司计划用现金以每股 15元的价格回购 1000万股 。 如果股票回购前后的市盈率均为 20,
则股票回购后对剩余股东的收益的影响 。
项 目 股票回购前 股票回购后净利 4200 万元 4200 万元流通在外股数 6000 万股 5000 万股每股收益 0,7 元 0,8 4 元每股市价 14 元 1 6,8 元评价,⑴ 如果公司用现金支付股息股利收益总额 =15× 1000=15000( 万元 )
每股股利 =15000÷ 6000=2.5(元 )
⑵ 如果公司用现金回购股票出售股票者价差收益 =1000× ( 15-14) =1000( 万元 )
流通在外股溢价收益 =5000× ( 16.8-14) =14000( 万元 )
资本利得总额 =1000+14000=15000( 万元 )
4,我国对股票回购的法律规定:,公司法,规定,公司不得收购本公司的股票,但为减少公司资本或者与持有本公司股票的其他公司合并时除外 。 公司收购本公司股票后,必须在 10天内注销该部分股票,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办理变更登记并公告 。
1,公司控制权概念,在现代股份公司中,直接 ( 或间接 ) 地拥有一个企业半数以上 ( 或数额较大 ) 的具有表决权的股份,藉此来决定公司的董事人选,
进而决定公司的经营方针,并在公司中拥有控制经营活动和盈余分配等方面的权利 。
2,现代公司中的代理问题,在财产所有权和其实际的管理权相分离的条件下,资本所有者和企业经营者的关系被称为委托 –代理关系 。 代理问题的产生应具备两个条件:第一,财产的所有权与其实际的支配权发生分离;第二,
代理人与委托人的目标发生偏离,即代理人不一定总是为委托人的最大利益而工作 。
实证分析证明:代理关系产生的经济基础是公司股东向经营者 ( 代理人 )
授予经营管理权可降低公司的经营成本,但是代理关系的确立又必然招致代理成本,为了降低代理成本,必须设计一套完善的公司激励和约束机制,这种机四、公司控制
(一)公司控制权制包括,内部控制,和,外部机制,。
3,公司控制权的获得方式,公司合并,收购和代理权争夺等 。
4,公司产权交易与公司控制权变动,公司控制权的变动是通过一定的交易进行的,即意欲获取公司控制权的权利主体通过交易方式获取其他权利主体所拥有的控制权 。 这种交易行为是根据企业产权所作出的制度安排来进行的 。 因此,企业产权交易的实质是在公司控制权变动过程中,各权利主体之间依据企业产权所作出的制度安排而进行的一种权利结构重组行为 。 这种权利结构重组是通过,两重替换,进行的 。 第一重替换是公司控制权主体 ( 控股股东 ) 的替代;第二重替换表现为公司新的控制主体对企业高层经营者的替换 。
实证研究表明,企业资产重组所带来的社会效果并不是简单的加法与减法问题 。 公司控制权的变动作为对公司经营者的一种制约机制和提高效率机制而存在,这一理论被称为,曼尼原理,。
(二)控股公司
1,控股公司意义,是指拥有其他公司达到决定性表决权的股份,而行使控制权或从事经营的公司 。 控股公司不但拥有共享公司财务上的控制权,而且拥有经营上的控制权,并对重要人员的任命和大政方针的确定拥有决定权,甚至直接派人去经营管理 。
2,控股公司类型,按所从事的活动内容分为纯粹控股公司和混合控股公司;
按控制形式分直接控股公司与间接控股公司;国家控股公司分为管理型,投资型和经营型三种形式 。
3,控股公司的财务特征,产权关系复杂化;财务主体多元化;财务决策多层次化;投资领域多元化;母公司职能双重化;关联交易经常化 。
4,控股公司的优缺点优点,① 是非常廉价的扩张方法; ② 节约交易费用; ③ 分散集团整体经营风险; ④ 防止组织一体化损失; ⑤ 防止企业被并购; ⑥ 获取规模经济的效益; ⑦ 法律和税收方面的利益 。
缺点,① 控股公司的经营信条,战略计划,方针等难以彻底地向子公司渗透,贯彻; ② 子公司难以充分利用控股公司的中央参谋人员;
③ 控股公司中资金分散管理,资金周转,拆借的效率低,难以实现集团式的统筹管理 。
(三)接管防御
1,反收购的经济手段,提高收购者的收购成本,降低收购者的收购收益,收购收购者,适时修改公司章程等 。
2,反收购的法律手段,诉讼策略是目标公司在并购防御中经常使用的策略 。
五、企业财务重整
(一)财务失败财务失败是一个企业无力偿还到期债务的困难和危机 。
(二)财务失败预警企业财务失败预警,作为一种成本低廉的诊断工具,其灵敏度越高就能越早地发现问题并告知企业经营者,就能越有效地防范与解决问题,
回避财务危机的发生 。
1,有效财务失败预警系统职能,① 预知财务危机的征兆; ② 预防财务危机发生或控制其进一步扩大; ③ 避免类似财务危机再次发生 。
2,企业财务预警系统的建立
( 1) 运用多变模式思路建立多元线性函数公式,即运用多种财务指标加权汇总产生的总判别分 ( 称为 E值 ) 来预测财务危机 。
54321 999.0006.0033.0014.0012.0 XXXXXE
其中,Z ––– 判别函数值
X1–––( 营运资金 ÷ 资产总额 ) × 100
X2 ––– (留存收益 ÷ 资产总额 )× 100
X3 ––– (息税前利润 ÷ 资产总额 )× 100
X4 ––– (普通股和优先股市场价值总额 ÷ 负债账面价值总额 )× 100
X5 ––– (销货收入 ÷ 资产总额 )
一般地,E值越低企业越有可能发生破产,阿尔曼还提出了判断企业破产的临界值,如果企业的 E值大于 2.675,则表明企业的财务状况良好,发生破产的可能性较小 ;反之,若 E值小于 1.81,则企业存在很大的破产危险 ;如果 E值处于 1.81~2.675之间,
为,灰色地带,。
( 2) 运用单变模式思路通过单个财务比率走势恶化来预测财务危机 。
(三)财务重整方式(按是否通过法律程序)
1,非正式财务重整,债务展期债务和解;准改组 。
2,正式财务重整,是将上述非正式重整的做法按照规范化的方式进行的 。
它是在法院受理债权人申请破产案件的一定时期内,经债务人及其委托人申请,
与债权人会议达成和解协议,对企业进行整顿,重组的一种制度 。
预测企业失败的比率主要有:
债务总额现金流量债务保障率?
资产总额净收益?
③ ; 资产总额负债总额资产负债率?
④ 资金安全率 = 资产变现率 - 资产负债率,
其中,资产变现率 = 。资产账面金额资产变现金额
② 资产收益率 ;
① ;
第十二讲 成本控制一、成本控制的概述
(一)成本控制的意义
1,成本控制定义,是指运用以成本会计为主的各种方法,预定成本限额,
按限额开支成本和费用,以实际成本和成本限额比较,衡量经营活动的 成绩和效果,并以例外管理原则纠正不利差异,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以至超过预期的成本限额 。
2,成本控制的重要性,① 成本控制是企业增加盈利的根本途径,直接服务于企业的目的; ② 成本控制是抵抗内外压力,求得生存的 主要保障; ③ 成本控制是企业发展的基础 。
(二)成本控制系统的组成一个企业的成本控制系统包括组织系统,信息系统,考核制度和奖励制度等内容 。
(三)成本控制的原则
1,经济原则,是指因推行成本控制而发生的成本不应超过因缺少控制而丧失的收益 。 经济原则要求成本控制要能起到降低成本,纠正偏差的作用,
并具有实用性;经济原则则要求在成本控制中贯彻,例外管理,原则;要求贯彻重要性原则;要求成本控制系统应具有灵活性 。
2,因地制宜原则,是指成本控制系统必须个别设计,适合特定企业,部门,岗位和成本项目的实际情况,不可完全照搬别人的做法 。
3,领导重视和全员参加原则二、建立控制标准
(一)标准成本
1,标准成本概念,是通过精确的调查,分析与技术测定而制定的,用来评价实际成本,衡量工人效率的一种预计成本 。 标准成本有两种含义:单位产品的标准成本和实际产量的标准成本 。
2,标准成本种类,按其制定所根据的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分为理想标准成本和正常标准成本 。 在标准成本系统中,广泛使用正常的标准成本,它具有以下特点:客观性和科学性;现实性;激励性;稳定性 。
3,标准成本的制定,无论是哪一个成本项目,都需要分别确定其用量标准和价格标准,两者相乘后得出成本标准 。
项 目 用 量 标 准 单 价 标 准 成 本直接材料 单耗 (千克 / 件) 单价 (元 / 千克) 单耗×单价直接人工 人工工时 (工时 / 件) 小时工资率 (元 / 工时) 人工工时×小时工资率制造费用 人工工时 (工时 / 件) 小时分配率 (元 / 工时) 人工工时×小时分配率
(二)弹性预算
1,概念,所谓弹性预算,是企业在不能准确预测业务量的情况下,根据本量利之间的规律的数量关系,按照一系列业务量水平编制的有伸缩性的预算,
主要用于各种间接费用预算,也用于利润预算 。
2,特点,弹性预算是按一系列业务量水平编制的,从而扩大了预算的适用范围;弹性预算是按成本的不同性态分类列示的,便于在计划期终了时计算
,实际业务量的预算成本,,使预算执行情况的评价和考核建立在更加现实和可双的基础上 。
(三)目标成本
3,编制方法,多水平法 ( 列表法 ) 优点是不管实际业务量是多少,不必经过计算即可找到与业务量相近的预算成本,用以控制成本比使方便;公式法的优点是便于计算任何业务量的预算成本 。
4,作用,主要用途是作为控制成本支出的工具;评价和考核成本控制业绩 。
1,概念,是指根据预计可实现的销售收入扣除目标利润计算出来的成本 。
2,目标成本与标准成本一区别,标准成本是科学管理的作业标准思想和成本管理结合的产物 。 标准成本的制定,从最基层的作业开始,分别规定数量标准和价格标准,逐级向上汇总,成为单位标准成本 。 制定时强调专业人员的作用,使用预测和计量等技术方法,建立客观标准,以,调和,劳资矛盾 。
3,目标管理思想,是针对,危机管理,和,压制管理,提出的 。 危机管理方式下的领导,不重视管理目标,平时,无为而治,,只有出了问题时才忙成一团,设法解决问题 。 压制管理方式下的领导,每天紧紧地盯着下级的一切行动,通过监视手段限制下级的行为 。 而目标管理方式下的领导,以目标作为管理的根本,一切管理行为以目标设立为开始,执行过程也以目标为指针,结束后以目标是否完成来评价业绩 。 目标管理强调授权,给下级一定自主权,减少干预,在统一的目标下发挥下级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强调事前明确目标,以使下级周密计划并选择实现目标的有效的具体方法,减少对作业过程的直接干预 。
4,目标成本的确定:
目标利润 = 投资额 × 同类企业投资利润率
= 销售额 × 同类企业销售利润率目标利润 =上年利润 × ( 1+ 利润增长率 )
目标成本是成本管理和目标管理结合的产物,强调对成本实行目标管理 。
目标成本的制定从企业总目标开始,逐级分解基层的具体目标 。 制定时强调执行人自己参与,专业人员协助,以发挥各级管理人员和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
5.目标成本的可行性分析,是指对初步测算得出的目标成本是否切实可行作出分析和判断。
6.目标成本的分解,是指设立的目标成本通过可行性分析后,将其自上而下按照企业的组织结构逐级分解,落实到有关的责任中心。
(一)变动成本差异的分析三、成本差异分析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制造费用都属于变动成本,其成本差异分析的基本方法相同 。
成本差异 = 实际成本 -标准成本
= 实际数量 × 实际价格 - 标准数量 × 标准价格
= 实数 × 实价 -实数 × 标价 + 实数 × 标价 -标数 × 标价
= 实数 × ( 实价 -标价 ) +( 实数 -标数 ) × 标价
= 价格差异 +数量差异项 目 价格差异 数量差异直接材料 材料价格差异 材料数量差异直接人工 工资率差异 人工效率差异变动制造费用 耗费差异 效率差异
[例 ] 本月生产产品 400件,使用材料 2500千克,材料单价为 0.55元 /千克,每件产品耗用 6千克直接材料,每千克材料的标准价格为 0.5元 。
单位产品标准成本 = 6× 0.5 = 3( 元 )
直接材料价格差异 = 2500× (0.55–0.5) = 125(元 )
直接材料数量差异 =( 2500–400× 6) × 0.5 = 50( 元 )
[例 ] 本月生产产品 400件,实际使用工时 890小时,支付工资 4539元,每件产品标准工时为 2小时,标准工资率为 5元 /小时 。
直接人工标准成本 =2× 5=10( 元 )
工资率差异 =
人工效率差异 =( 890– 400× 2) × 5= 450( 元 )
元890.58 9 04 5 3 98 9 0
[例 ] 本月实际产量 400件,使用工时 890小时,实际发生变动制造费用 1985
元,每件产品标准工时为 2小时,标准的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为 2元 /小时 。
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 2× 2= 4( 元 )
变动费用耗费差异 =元17828901958890
变动费用效率差异 =( 890–400× 2) × 2=180( 元 )
(二)固定制造费用的差异分析耗费差异能量差异实际成本 = 实际工时 × 实际分配率预算成本 = 生产能量 × 标准分配率实际工时 × 标准分配率标准成本 = 实际产量标准成本 × 标准分配率耗费差异闲置能量差异效率差异
[例 ] 本月实际产量 400件,发生固定制造成本 1424元,实际工时为 890小时,
企业生产能量为 500件,即 1000小时,每件产品标准工时为 2小时,标准分配率为 1.50元 /小时 。
每件产品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2× 1.50=3( 元 )
耗费差异 =1424–1000× 1.5=–76( 元 )
能量差异 =1000× 1.5–400× 2× 1.5=300( 元 )
闲置能量差异 =( 1000–890) × 1.5=165( 元 )
效率差异 =( 890–400× 2) × 1.5=135( 元 )
四、业绩评价
(一)成本中心
1,概念,一个责任中心,如果不形成或者不考核其收入,而着重考核其所发生的成本和费用,这类中心称为成本中心 。
2,类型,标准成本中心和费用中心
3,考核,一般来说,标准成本中心的考核指标,是既定产品质量和数量条件下的标准成本;通常使用费用预算来评价费用中心的成本控制业绩,预算数是考察同行业类似职能的支出水平或零基预算法 。
4,责任成本,是以具体的责任单位 ( 部门,单位或个人 ) 为对象,以其承担的责任为范围所归集的成本,也就是特定责任中心的全部可控成本 。
(二)利润中心
1,概念,一个责任中心,如果能同时控制生产和销售,既要对成本负责又要对收入负责,但没有责任或没有权力决定该中心资产投资的水平,因而可以根据其利润的多少来评价该中心的业绩,那么,该中心称为利润中心 。
2,类型,自然利润中心和人为利润中心
3,考核,① 边际贡献 =收入 –变动成本
② 可控边际贡献 = 收入 –( 变动成本 +可控固定成本 )
③ 部门边际贡献 = 收入 –( 变动成本 +可控固定成本 + 不可控固定成本 )
④ 部门税前利润 = 收入 –( 变动成本 +可控固定成本 + 不可控固定成本 + 公司管理费用 )
(三)投资中心
( 1) 市场价格:在中间产品存在完全竞争市场的情况下,市场价格减去对外销售费用,是理想的转移价格 。
( 2) 协商价格:具有一定弹性,可以照顾双方利益 。
( 3) 变动成本加固定费转移价格
( 4) 全部成本转移价格:最差选择
4.内部转移价格
1,概念,责任范围包括收入,成本,利润和占用资产
2,考核:
( 1)
( 2)
( 3)
( 4) 剩余现金流量 = 营业现金流量 - 部门资产 × 资本成本资产部门边际贡献投资报酬率?
资本成本部门资产部门边际贡献剩余收益
资产营业现金流量现金回收率?
第十三讲 通货膨胀财务管理一、通货膨胀对财务管理的影响
(一)企业资金需求不断膨胀通货膨胀对企业最明显的影响是使企业资金占用量不断增加,资金需求迅速膨胀 。 这是因为:
1,由于物价的上涨,使同等数量的存货占用更多的资金 。
2,在通货膨胀时,企业为了减少原材料涨价所受的损失,或想在囤积中获得利益,于是提前进货,超额储备,资金需要量增加难以避免 。
3,在通货膨胀期间,资金供求矛盾比较尖锐,企业间相互拖欠货款的现象比较严重,应收账款的增加,也是引起资金需求增加的一个重要因素 。
4,在严重的通货膨胀时期,如果按历史成本原则进行会计核算,就会造成成本虚低,利润虚增,资金补偿不足,企业要想维持简单再生产的正常进行,必须追加资金 。
(二)资金供给持续短缺在通货膨胀时,企业的资金需求迅速膨胀,然而,企业的资金来源却受多方限制,以致于资金的供给量持续性短缺 。 这时因为:
1,政府为了控制通货膨胀,不得不抽紧银根,这必然减少货币资金的供应量 。
2,在通货膨胀率较高时,利息率上升的幅度往往赶不上物价上涨的幅度,
而且在物价波动剧烈时,投机利润大大高于正常的生产利润 。 在这种情况下,
越来越多的资金用于投机活动,使闲置资金转化成信贷资金的过程受到严重阻碍,大大减少了信贷资金的来源 。
3,物价快速上涨,容易引起利息率飞涨,从而使各种有价证券价格暴跌,
并把许多财务状况薄弱的公司挤出资金市场,这就增加了企业在资金市场上筹资的困难 。
4,在物价不断上涨时,企业的经营风险加大,银行的贷款风险也随之上升 。 这迫使银行在选择贷款对象时更加小心谨慎 。
(三)货币性资金不断贬值货币性资金包括货币性资产和货币性负债两部分 。 在物价上涨时,币值下降,付出同样的货币,只能获得较少量的商品或劳务,因而,此时持有货币性资产,必然丧失一部分购买力,遭受可以按一般物价水准来计量的货币购买力损失 。 同样,在物价上涨时,负有以一定货币数量计量的债务,将会因为欠款时货币所含有的购买力较大,而清偿时可以用贬值的,即购买力较小的货币去偿付,使企业获得按一般物价水准计量的货币购买力收益 。
(四)实物性资金的相对升值在通货膨胀条件下,各种实物资金占用具有在货币计量上不断升值的特性 。
(五)资金成本不断升高利息率一般由三部分构成,即纯利率,风险报酬和通货膨胀贴水 。
二、通货膨胀条件下的企业资金筹集
(一)发行债券时采用浮动利率
(二)利用股票筹资时采用高股利政策
(三)改变企业资金结构,在通货膨胀率比较高时,西方企业都改变了传统的资金结构,增加了负债的比例。
三、通货膨胀条件下的投资管理
(一)在没有通货膨胀时,净现值模型:
CkN C FN PV
n
t t
t?
11 1
(二)假定现金净流量的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相同,净现值模型:
C
k
N C FC
tik
iN C FN P V n
t t
tn
t t
tt?
112 111
1
( 三 ) 通货膨胀对分子中的现金流量和对分母中的必要报酬率的影响是不相同的;通货膨胀对现金流量中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的影响也不一样;如果按原始价值计提折旧,通货膨胀对折旧无影响;通货膨胀还会影响到初始投资 。 考虑以上四个方面的因素,净现值模型:
t
m
t
t
n
t
tt
t
t
tt
iCik iViSN PV 3
11
21
3 111
]11[
四、通货膨胀条件下的营运资金管理
( 一 ) 对货币性资金管理采用净债务人法
( 二 ) 对实物性资金管理采用超额储备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