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 会 学扬州大学管理学院孙璐主讲,
第一章 绪 论一、社会学的产生和发展二、社会学研究的基本内容社会结构社会的运行及其规律性三、学科特点整体性综合性现实性实证性四、社会学的社会作用
a.进行社会发展战略研究,参与社会发展的计划与规划,为政府宏观决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b.开展社会问题研究,帮助政府科学地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的协调发展。
c.为社会工作和社会管理提供必需的社会学知识。
d.普及社会知识,促进公民社会参与,指导人们建立文明、健康、科学的社会方式。
思 考 题
1,社会学的学科特点是什么?如何理解它?
2,社会学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是什么?
第二章 社会及其构成要素一、社会的涵义
,社,与,会,
社会,是在一定地域内进行着的、以物质资料生产活动的方式为基础的、相互作用的人类生活共同体。
二、马克思主义社会观
1.社会是人们相互交往的产物
2.社会的基础和本质是生产关系
3,社会是历史的、具体的三、社会的特征
1,人类社会以人群为主体
2,人类社会的联系尽管复杂,但却是有规律可循的
3,人类社会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
4,人类社会具有精神联系四、社会结构五、社会构成要素
1、自然环境与社会人类社会影响并改变着自然
人口数量会影响人口与自然资源的相对平衡
人类的生产活动改变自然环境的面貌
科技发展水平决定自然资源的利用程度
社会制度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和改造有重要影响自然环境影响社会的存在和发展
自然环境提供了社会生产和生活资料
自然环境影响社会活动的内容及人们社会职业
自然环境影响社会发展速度
自然环境通过对生产、经济的影响,进而影响人们的心理、生活方式、社会文化习惯
2、人口与社会
人口的概念
人口的数量与质量数量质量体质智能文化程度劳动技能
人口因素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人口变动
人口构成自然构成、社会构成、地域构成思 考 题
1,什么是社会结构?
2,自然环境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第三章 社会文化二、文化的特性
1,象征性
2,复合性
3,多样性
4,共享性一、文化的概念英国学者 爱德华 ·泰勒定义,文化是一种包括知识、信仰、道德、法规、
习俗以及所有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其他能力和习惯的符合整体文化与文明的区别:
文化现象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而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才出现的,文明是较高阶段的文化
文明是人类社会的进步状态三、文化的构成第一种,三个层次
( 根据文化包括的内容的性质)
1,物质层
2,制度层
3,心理层第二种,三层结构
(复杂程度和范围大小 )
1,文化特质
2,文化丛
3,文化模式四、关于文化特性形成的理论
1.功能主义的解释方法
2.人种学的解释方法
3.生态学的解释方法
4.意识形态的解释方法
5.物质生活条件决定论的观点第三种,三种类型
(在文化系统中所处地位和作用)
主流文化
亚文化
反文化五、文化的社会功能
1,文化为人类提供了适应和改变自然环境的能力
2,文化影响社会的组织形式和运转形式
3,文化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
4,文化影响人类自身的素质七、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六、文化的运行规律
1.文化的积累与传递
2.文化的传播与渗透
3.文化融合与文化冲突思 考 题
1,文化的社会功能及运行规律。
2,如何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之间的关系?
第四章 人的社会化一,个人在社会中的位置人的自然属性,1.人有生理的需求
2.人有体力与智力
3.人有遗传和变异人的社会属性,1.人能制造、使用劳动工具
2.结成一定社会关系
3.人有文化、精神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1.个人与社会是有区别的
2.个人与社会是统一的二,社会化的含义和内容含义,个人通过学习群体文化,学习承担社会角色,来发展自己的社会性的过程基本内容,第一,教导生活技能第二,传递社会文化第三,完善自我观念第四,培养社会角色三,社会化的过程少儿期 青年期 中年期 老年期四,影响社会化的因素
家庭
同类群体
大众传媒五,社会角色
先赋角色 与 自致角色
社会角色的扮演
角色期待
角色紧张思 考 题
1,个人社会化过程每一阶段的特点。
2,自致角色与先赋角色划分的社会意义。
第五章 社会群体一、社会群体的概念社会群体 是指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生活的集体。
第一、群体成员必须由某种纽带联系起来第二、群体成员之间有共同目标和持续的相互交往第三、群体成员有共同的群体意识和规范二、社会群体的类型
血缘群体、地缘群体与业缘群体
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
基本群体和社会组织基本群体的特征
规模较小
面对面的互动
群体成员难以替代
非正式控制
聚合力和持久性强基本群体的重要作用
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单位
承担着社会化的任务
是社会的稳定力量三、家庭
1,家庭的起源与历史演变:
血亲杂交 血缘家庭 普那路亚家庭对偶家庭 一夫一妻家庭制
2,家庭的结构和功能结构:
核心家庭、主干家庭、联合家庭、其他家庭功能:
经济、满足性需要、人口再生产、感情交流教育、赡养与抚养
3,家庭发展的趋势四、邻里
1,特殊性地缘性、情感性、非正式性
2,功能相互支持、社会化、交流、社会控制
3,邻里关系淡化的趋势现代邻里结构的变化住宅方式的变化社会流动和迁徙频繁家庭成员高节奏、非群体化的生活社会功能,
促进组织目标达成情感交流实现人的社会价值五、工作群体在一定工作任务基础上组织起来的基层单位教研室(大学)、班组(企业 )
特殊性,
以业缘关系为纽带的基本群体受正式规范约束面对面的经常的交往思 考 题
1,家庭演变的几种形态及功能。
2,社会基本群体的特征。
第六章 社会组织一、概念及类型概念:为实现某种特定目标而有意识建立起来的社会结构单位类型
政治组织
经济组织
文化组织
宗教组织
群众组织构成要素
一定数量的成员
特定的活动目标
明确的规章制度
正式的组织机构
一定的物质设施二、社会组织的功能
使人类的社会需求得到全面满足
把分散的个体能量结合成整体力量
提高了人类社会活动的效率
增加了人类社会的整合程度三、社会组织的手段
组织权威
组织资源
组织规范五、科层制
基本特征权力分层、职务分等因事设职、专职专人量才用人、法理权威规章成交、按章办事公文往来、言行有据四、社会组织的正式结构与非正式结构
非正式结构的特点及功能
非正式结构与正式结构之间的关系思 考 题
1,组织目标和组织手段对组织存在和发展的意义。
2,科层制社会组织的特点。
第七章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一,社会分层的概念
社会资源的稀缺性、有用性
法律不平等和事实不平等
社会分层的根源二,有关社会分层的基本理论
马克思主义社会分层理论
M·韦伯三位一体分层理论
帕累托的精英理论三,社会分层的作用
积极作用
消极作用四,阶层划分的基本方法主观法 客观法五,建国以来我国社会阶层的变化
第一阶段 1949-1956年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第二阶段 1957-1978年工人、农民、干部
第三阶段 1978-至今七,社会流动
分层与流动的关系
社会流动的基本类型
影响和制约社会流动的社会因素
社会流动的重要意义六,当前社会阶层分化的趋势
当前阶层分化演变的主要特征
社会阶层分化的积极效应
社会阶层分化面临的几个重要问题思 考 题
什么叫社会分层、社会流动,两者之间的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阶层变动情况。
第八章 社会变迁三,社会发展
战后世界发展观与发展战略的历史演变
a,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传统发展战略,
b,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基本需求发展战略,
c,以人类整体利益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一,概念和形式二,社会变迁的动力
经济因素
自然环境
人口变动
社会文化四,社会现代化
现代化的内涵
现代化的有关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韦伯新教伦理说现代化的国家理论世界体系理论
现代化的途径
中国现代化的进程思 考 题
1,社会渐变与社会革命之间的关系。
2,战后世界发展观与发展战略的历史演变。
3,社会现代化的内容。
第九章 社会制度一,社会制度的涵义和特征涵义:
特征公认性强制性相对稳定性系统性二,制度的构成和分类构成概念系统规范系统组织系统设备系统分类婚姻家庭制度政治法律制度教育制度宗教制度经济制度三,社会制度的功能
行为导向功能
社会整合功能
文化传递功能
功能的分析 显功能潜功能四,制度化和制度改革
制度化的含义
制度化的基本作用
制度改革合理性可期望性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与制度的统一制度的配套组织与制度的协调思 考 题
1,制度的构成要素和特点是什么?
2,研究制度的生命周期有什么意义?
第十章 社会控制二,社会控制的手段
习俗
道德
宗教
纪律
法律与政权
社会舆论一,社会控制的概念和功能
概念
构成条件
功能三,越轨行为的社会控制消极作用破坏社会秩序,危及社会稳定破坏人们遵守规范的自觉性降低社会凝聚力正功能促进社会发展有助于明确社会规范从反面督促人们遵守社会规范四,社会问题的综合治理
社会问题的分类及影响
社会问题的解决途径思 考 题
1,比较习俗、道德、法律三种社会控制手段。
2,越轨行为的正功能是什么?
第十一章 社 区一,社区概述
社区的概念
社区的构成要素
社区的分类与层次
社区研究的意义二,社区的基本类型
农村社区
城市社区
社区发展与社区服务三,城市化
城市化的概念
我国的城市化道路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思 考 题
1,社区构成的基本要素是什么?
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有什么区别?
2,我国城市化建设的基本思路。
第十二章 社会生活方式
精神生活方式
闲暇生活方式消费水平消费结构消费观念一,社会生活方式的概念
广义、狭义
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
研究方法及指标二,生活方式的基本内容
劳动生活方式
物质生活资料的消费方式思 考 题
1,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的关系。
2,什么是消费结构、恩格尔系数?
第十三章 社会保障一,社会保障的概念、特点、作用
概念
特点
作用三,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
目前存在的问题
改革的基本原则二,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
社会保险
社会福利
社会救济思 考 题
1,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
2,我国社会保障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改革的基本原则。
第十四章 社会学研究方法一,方法论
研究的原则
研究方法的特点三,具体方法二,社会学研究的基本程序选题阶段 设计阶段 实施阶段 总结阶段
观察法
个案法
抽样调查法
问卷法谢 谢
第一章 绪 论一、社会学的产生和发展二、社会学研究的基本内容社会结构社会的运行及其规律性三、学科特点整体性综合性现实性实证性四、社会学的社会作用
a.进行社会发展战略研究,参与社会发展的计划与规划,为政府宏观决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b.开展社会问题研究,帮助政府科学地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的协调发展。
c.为社会工作和社会管理提供必需的社会学知识。
d.普及社会知识,促进公民社会参与,指导人们建立文明、健康、科学的社会方式。
思 考 题
1,社会学的学科特点是什么?如何理解它?
2,社会学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是什么?
第二章 社会及其构成要素一、社会的涵义
,社,与,会,
社会,是在一定地域内进行着的、以物质资料生产活动的方式为基础的、相互作用的人类生活共同体。
二、马克思主义社会观
1.社会是人们相互交往的产物
2.社会的基础和本质是生产关系
3,社会是历史的、具体的三、社会的特征
1,人类社会以人群为主体
2,人类社会的联系尽管复杂,但却是有规律可循的
3,人类社会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
4,人类社会具有精神联系四、社会结构五、社会构成要素
1、自然环境与社会人类社会影响并改变着自然
人口数量会影响人口与自然资源的相对平衡
人类的生产活动改变自然环境的面貌
科技发展水平决定自然资源的利用程度
社会制度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和改造有重要影响自然环境影响社会的存在和发展
自然环境提供了社会生产和生活资料
自然环境影响社会活动的内容及人们社会职业
自然环境影响社会发展速度
自然环境通过对生产、经济的影响,进而影响人们的心理、生活方式、社会文化习惯
2、人口与社会
人口的概念
人口的数量与质量数量质量体质智能文化程度劳动技能
人口因素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人口变动
人口构成自然构成、社会构成、地域构成思 考 题
1,什么是社会结构?
2,自然环境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第三章 社会文化二、文化的特性
1,象征性
2,复合性
3,多样性
4,共享性一、文化的概念英国学者 爱德华 ·泰勒定义,文化是一种包括知识、信仰、道德、法规、
习俗以及所有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其他能力和习惯的符合整体文化与文明的区别:
文化现象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而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才出现的,文明是较高阶段的文化
文明是人类社会的进步状态三、文化的构成第一种,三个层次
( 根据文化包括的内容的性质)
1,物质层
2,制度层
3,心理层第二种,三层结构
(复杂程度和范围大小 )
1,文化特质
2,文化丛
3,文化模式四、关于文化特性形成的理论
1.功能主义的解释方法
2.人种学的解释方法
3.生态学的解释方法
4.意识形态的解释方法
5.物质生活条件决定论的观点第三种,三种类型
(在文化系统中所处地位和作用)
主流文化
亚文化
反文化五、文化的社会功能
1,文化为人类提供了适应和改变自然环境的能力
2,文化影响社会的组织形式和运转形式
3,文化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
4,文化影响人类自身的素质七、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六、文化的运行规律
1.文化的积累与传递
2.文化的传播与渗透
3.文化融合与文化冲突思 考 题
1,文化的社会功能及运行规律。
2,如何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之间的关系?
第四章 人的社会化一,个人在社会中的位置人的自然属性,1.人有生理的需求
2.人有体力与智力
3.人有遗传和变异人的社会属性,1.人能制造、使用劳动工具
2.结成一定社会关系
3.人有文化、精神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1.个人与社会是有区别的
2.个人与社会是统一的二,社会化的含义和内容含义,个人通过学习群体文化,学习承担社会角色,来发展自己的社会性的过程基本内容,第一,教导生活技能第二,传递社会文化第三,完善自我观念第四,培养社会角色三,社会化的过程少儿期 青年期 中年期 老年期四,影响社会化的因素
家庭
同类群体
大众传媒五,社会角色
先赋角色 与 自致角色
社会角色的扮演
角色期待
角色紧张思 考 题
1,个人社会化过程每一阶段的特点。
2,自致角色与先赋角色划分的社会意义。
第五章 社会群体一、社会群体的概念社会群体 是指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生活的集体。
第一、群体成员必须由某种纽带联系起来第二、群体成员之间有共同目标和持续的相互交往第三、群体成员有共同的群体意识和规范二、社会群体的类型
血缘群体、地缘群体与业缘群体
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
基本群体和社会组织基本群体的特征
规模较小
面对面的互动
群体成员难以替代
非正式控制
聚合力和持久性强基本群体的重要作用
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单位
承担着社会化的任务
是社会的稳定力量三、家庭
1,家庭的起源与历史演变:
血亲杂交 血缘家庭 普那路亚家庭对偶家庭 一夫一妻家庭制
2,家庭的结构和功能结构:
核心家庭、主干家庭、联合家庭、其他家庭功能:
经济、满足性需要、人口再生产、感情交流教育、赡养与抚养
3,家庭发展的趋势四、邻里
1,特殊性地缘性、情感性、非正式性
2,功能相互支持、社会化、交流、社会控制
3,邻里关系淡化的趋势现代邻里结构的变化住宅方式的变化社会流动和迁徙频繁家庭成员高节奏、非群体化的生活社会功能,
促进组织目标达成情感交流实现人的社会价值五、工作群体在一定工作任务基础上组织起来的基层单位教研室(大学)、班组(企业 )
特殊性,
以业缘关系为纽带的基本群体受正式规范约束面对面的经常的交往思 考 题
1,家庭演变的几种形态及功能。
2,社会基本群体的特征。
第六章 社会组织一、概念及类型概念:为实现某种特定目标而有意识建立起来的社会结构单位类型
政治组织
经济组织
文化组织
宗教组织
群众组织构成要素
一定数量的成员
特定的活动目标
明确的规章制度
正式的组织机构
一定的物质设施二、社会组织的功能
使人类的社会需求得到全面满足
把分散的个体能量结合成整体力量
提高了人类社会活动的效率
增加了人类社会的整合程度三、社会组织的手段
组织权威
组织资源
组织规范五、科层制
基本特征权力分层、职务分等因事设职、专职专人量才用人、法理权威规章成交、按章办事公文往来、言行有据四、社会组织的正式结构与非正式结构
非正式结构的特点及功能
非正式结构与正式结构之间的关系思 考 题
1,组织目标和组织手段对组织存在和发展的意义。
2,科层制社会组织的特点。
第七章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一,社会分层的概念
社会资源的稀缺性、有用性
法律不平等和事实不平等
社会分层的根源二,有关社会分层的基本理论
马克思主义社会分层理论
M·韦伯三位一体分层理论
帕累托的精英理论三,社会分层的作用
积极作用
消极作用四,阶层划分的基本方法主观法 客观法五,建国以来我国社会阶层的变化
第一阶段 1949-1956年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第二阶段 1957-1978年工人、农民、干部
第三阶段 1978-至今七,社会流动
分层与流动的关系
社会流动的基本类型
影响和制约社会流动的社会因素
社会流动的重要意义六,当前社会阶层分化的趋势
当前阶层分化演变的主要特征
社会阶层分化的积极效应
社会阶层分化面临的几个重要问题思 考 题
什么叫社会分层、社会流动,两者之间的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阶层变动情况。
第八章 社会变迁三,社会发展
战后世界发展观与发展战略的历史演变
a,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传统发展战略,
b,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基本需求发展战略,
c,以人类整体利益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一,概念和形式二,社会变迁的动力
经济因素
自然环境
人口变动
社会文化四,社会现代化
现代化的内涵
现代化的有关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韦伯新教伦理说现代化的国家理论世界体系理论
现代化的途径
中国现代化的进程思 考 题
1,社会渐变与社会革命之间的关系。
2,战后世界发展观与发展战略的历史演变。
3,社会现代化的内容。
第九章 社会制度一,社会制度的涵义和特征涵义:
特征公认性强制性相对稳定性系统性二,制度的构成和分类构成概念系统规范系统组织系统设备系统分类婚姻家庭制度政治法律制度教育制度宗教制度经济制度三,社会制度的功能
行为导向功能
社会整合功能
文化传递功能
功能的分析 显功能潜功能四,制度化和制度改革
制度化的含义
制度化的基本作用
制度改革合理性可期望性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与制度的统一制度的配套组织与制度的协调思 考 题
1,制度的构成要素和特点是什么?
2,研究制度的生命周期有什么意义?
第十章 社会控制二,社会控制的手段
习俗
道德
宗教
纪律
法律与政权
社会舆论一,社会控制的概念和功能
概念
构成条件
功能三,越轨行为的社会控制消极作用破坏社会秩序,危及社会稳定破坏人们遵守规范的自觉性降低社会凝聚力正功能促进社会发展有助于明确社会规范从反面督促人们遵守社会规范四,社会问题的综合治理
社会问题的分类及影响
社会问题的解决途径思 考 题
1,比较习俗、道德、法律三种社会控制手段。
2,越轨行为的正功能是什么?
第十一章 社 区一,社区概述
社区的概念
社区的构成要素
社区的分类与层次
社区研究的意义二,社区的基本类型
农村社区
城市社区
社区发展与社区服务三,城市化
城市化的概念
我国的城市化道路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思 考 题
1,社区构成的基本要素是什么?
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有什么区别?
2,我国城市化建设的基本思路。
第十二章 社会生活方式
精神生活方式
闲暇生活方式消费水平消费结构消费观念一,社会生活方式的概念
广义、狭义
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
研究方法及指标二,生活方式的基本内容
劳动生活方式
物质生活资料的消费方式思 考 题
1,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的关系。
2,什么是消费结构、恩格尔系数?
第十三章 社会保障一,社会保障的概念、特点、作用
概念
特点
作用三,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
目前存在的问题
改革的基本原则二,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
社会保险
社会福利
社会救济思 考 题
1,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
2,我国社会保障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改革的基本原则。
第十四章 社会学研究方法一,方法论
研究的原则
研究方法的特点三,具体方法二,社会学研究的基本程序选题阶段 设计阶段 实施阶段 总结阶段
观察法
个案法
抽样调查法
问卷法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