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质,是指材料处于不同的使用条件和使用环境时,通常必须考虑的最基本的、共有的性质。因为土木建筑材料所处建(构)筑物的部位不同、使用环境不同、人们对材料的使用功能要求不同,所起的作用就不同,要求的性质也就有所不同。
第一节 材料的物理性质
1,材料的密度材料的密度是指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按下式计算:
ρ=m/v
式中,ρ — 密度,g/cm3 或 kg/m3
m— 材料的质量,g 或 kg
V— 材料的绝对密实体积,cm3 或 m3
测试时,材料必须是绝对干燥状态。含孔材料则必须磨细后采用排开液体的方法来测定其体积。
2,材料的表观密度表观密度(俗称,容重,)是指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按下式计算:
00 V
m
式中 ρ 0— 材料的表观密度,g/cm3 或
kg/m3
m — 材料的质量,g 或 kg
V0— 材料的表观体积,cm3 或 m3
材料的表观体积是指包括内部孔隙在内的体积。因为大多数材料的表观体积中包含有内部孔隙,其孔隙的多少,孔隙中是否含有水及含水的多少,均可能影响其总质量(有时还影响其表观体积)。因此,材料的表观密度除了与其微观结构和组成有关外,还与其内部构成状态及含水状态有关
3,材料的堆积密度堆积密度是指粉状或粒状材料,在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按下式计算:
式中 ρ 0,— 材料的堆积密度,g/cm3 或 kg/m3
m — 材料的质量,g 或 kg
V0,— 材料的堆积体积,cm3 或 m3
'
0
'
0 V
m
粉状或粒状材料的质量是指填充在一定容器内的材料质量,其堆积体积是指所用容器的容积而言。因此,材料的堆积体积包含了颗粒之间的空隙。
在土木建筑工程中,计算材料用量、
构件的自重,配料计算以及确定堆放空间时经常要用到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和堆积密度等数据。
4,材料的密实度密实度是指材料体积内被固体物质充实的程度。密实度的计算式如下:
对于绝对密实材料,因 ρ 0 =ρ,故密实度 D =1 或 100%。对于大多数土木工程材料,因 ρ 0 〈 ρ,故密实度 D? 1 或 D?
100%。
ρ — 密度; ρ 0— 材料的表观密度
0
0
V
V
D
5,孔隙率材料的孔隙率是指材料内部孔隙的体积占材料总体积的百分率。孔隙率 P按下式计算:
V— 材料的绝对密实体积,cm3 或 m3
V0— 材料的表观体积,cm3 或 m3
ρ 0— 材料的表观密度,g/cm3 或 kg/m3
ρ — 密度,g/cm3 或 kg/m3
0
0
0 1
V
VVP
6,空隙率空隙率是指散粒材料在其堆集体积中,颗粒之间的空隙体积所占的比例。空隙率 P,按下式计算:
ρ 0— 材料的表观密度 ;ρ 0,— 材料的堆积密度空隙率的大小反映了散粒材料的颗粒互相填充的致密程度。空隙率可作为控制混凝土骨料级配与计算含砂率的依据。
0
0
V
V
D
第二节 材料与水有关的性质一,材料的亲水性与憎水性与水接触时,有些材料能被水润湿,而有些材料则不能被水润湿,对这两种现象来说,前者为亲水性,后者为憎水性。
材料具有亲水性或憎水性的根本原因在于材料的分子结构。亲水性材料与水分子之间的分子亲合力,大于水分子本身之间的内聚力;反之,憎水性材料与水分子之间的亲合力,小于水分子本身之间的内聚力。
工程实际中,材料是亲水性或憎水性,通常以润湿角的大小划分,润湿角为在材料、水和空气的交点处,沿水滴表面的切线与水和固体接触面所成的夹角。其中润湿角 θ 愈小,表明材料愈易被水润湿。当材料的润湿角 θ <9
0? 时,为亲水性材料;当材料的润湿角 θ >
90? 时,为憎水性材料。水在亲水性材料表面可以铺展开,且能通过毛细管作用自动将水吸入材料内部;水在憎水性材料表面不仅不能铺展开,而且水分不能渗入材料的毛细管中,
见图2 -1
图2- 1 材料润湿示意图
(a)亲水性材料;(b)憎水性材料二,材料的吸水性材料能吸收水分的能力,称为材料的吸水性。吸水的大小以吸水率来表示。
质量吸水率质量吸水率是指材料在吸水饱和时,所吸水量占材料在干燥状态下的质量百分比,并以w m 表示。
质量吸水率w m 的计算公式为:
%1 0 0?
g
gb
m m
mm
W
式中 mb——材料吸水饱和状态下的质量(g或 kg)
mg——材料在干燥状态下的质量(g或 kg)。
体积吸水率体积吸水率是指材料在吸水饱和时,所吸水的体积占材料自然体积的百分率,并以 W
V 表示。体积吸水率 WV 的计算公式为,
%100
1
0
W
gb
v V
mm
W
式中 mb—— 材料吸水饱和状态下的质量(g或 kg)
mg—— 材料在干燥状态下的质量(g或 kg)。
V0— 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 cm3 或 m3)
ρ w— 水的密度,( g/cm3 或 kg/m3),常温下取
ρ w =1.0 g/cm3
材料的吸水率与其孔隙率有关,更与其孔特征有关。因为水分是通过材料的开口孔吸入并经过连通孔渗入内部的。材料内与外界连通的细微孔隙愈多,其吸水率就愈大。
三,材料的吸湿性材料的吸湿性是指材料在潮湿空气中吸收水分的性质。干燥的材料处在较潮湿的空气中时,便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当较潮湿的材料处在较干燥的空气中时,便会向空气中放出水分。前者是材料的吸湿过程,后者是材料的干燥过程。由此可见,在空气中,
某一材料的含水多少是随空气的湿度变化的。
材料在任一条件下含水的多少称为材料的含水率,并以W h表示,其计算公式为:
%100?
g
gs
h
m
mm
W
式中 ms——材料吸湿状态下的质量(g或
kg)
mg——材料在干燥状态下的质量(g
或 kg)。
显然,材料的含水率受所处环境中空气湿度的影响。当空气中湿度在较长时间内稳定时,材料的吸湿和干燥过程处于平衡状态,此时材料的含水率保持不变,其含水率叫作材料的平衡含水率。
四,材料的耐水性材料的耐水性是指材料长期在饱和水的作用下不破坏,强度也不显著降低的性质。
衡量材料耐水性的指标是材料的软化系数 KR:
g
b
R f
f
K?
式中 KR —— 材料的软化系数
fb — 材料吸水饱和状态下的抗压强度( MPa)。
fg — 材料在干燥状态下的抗压强度( MPa)
软化系数反映了材料饱水后强度降低的程度,是材料吸水后性质变化的重要特征之一。一般材料吸水后,水分会分散在材料内微粒的表面,削弱其内部结合力,强度则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当材料内含有可溶性物质时(如石膏、石灰等),
吸入的水还可能溶解部分物质,造成强度的严重降低。
材料耐水性限制了材料的使用环境,软化系数小的材料耐水性差,其使用环境尤其受到限制。软化系数的波动范围在 0至 1之间。工程中通常将
K R > 0.85的材料称为耐水性材料,
可以用于水中或潮湿环境中的重要工程。用于一般受潮较轻或次要的工程部位时,材料软化系数也不得小于
0.75 。
五,材料的抗渗性抗渗性是材料在压力水作用下抵抗水渗透的性能。土木建筑工程中许多材料常含有孔隙、孔洞或其它缺陷,当材料两侧的水压差较高时,水可能从高压侧通过内部的孔隙、
孔洞或其它缺陷渗透到低压侧。这种压力水的渗透,不仅会影响工程的使用,而且渗入的水还会带入能腐蚀材料的介质,或将材料内的某些成分带出,造成材料的破坏。
5,1 渗透系数材料的渗透系数可通过下式计算,
A tH
wd
K?
式中
K—渗透系数,( cm / h) ;
w—渗水量,( cm3 )
A— 渗水面积,( cm2 )
H — 材料两侧的水压差,( cm)
d —试件厚度 ( cm)
t —渗水时间 ( h)
材料的渗透系数越小,说明材料的抗渗性越强。
5.2 抗渗等级材料的抗渗等级是指用标准方法进行透水试验时,材料标准试件在透水前所能承受的最大水压力,并以字母 P及可承受的水压力
(以 0.1MPa为单位)来表示抗渗等级。
如 P4,P6,P8,P10… 等,表示试件能承受逐步增高至 0.4MPa,0.6MPa,0.8MPa、
1.0MPa… 的水压而不渗透。
6,抗冻性材料吸水后,在负温作用条件下,水在材料毛细孔内冻结成冰,体积膨涨所产生的冻胀压力造成材料的内应力,会使材料遭到局部破坏。随着冻融循环的反复,材料的破坏作用逐步加剧,这种破坏称为冻融破坏。
抗冻性是指材料在吸水饱和状态下,能经受反复冻融循环作用而不破坏,强度也不显著降低的性能。
抗冻性以试件在冻融后的质量损失、
外形变化或强度降低不超过一定限度时所能经受的冻融循环次数来表示,或称为抗冻等级。
材料的抗冻等级可分为F 15、F 25、
F 50、F 100、F 200等,分别表示此材料可承受 15次,25次,50次,100次、
200次的冻融循环。材料的抗冻性与材料的强度、孔结构、耐水性和吸水饱和程度有关。
第三节 材料的力学性质
1.材料的强度材料的强度是材料在应力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通常情况下,材料内部的应力多由外力(或荷载)作用而引起,随着外力增加,应力也随之增大,
直至应力超过材料内部质点所能抵抗的极限,即强度极限,材料发生破坏。
在工程上,通常采用破坏试验法对材料的强度进行实测。将预先制作的试件放置在材料试验机上,施加外力
(荷载)直至破坏,根据试件尺寸和破坏时的荷载值,计算材料的强度。
根据外力作用方式的不同,材料强度有 抗拉、抗压、抗剪、抗弯(抗折)强度等 。材料的抗拉、抗压、抗剪强度的计算式如下:
A
F
f m a x?
式中 f------材料强度,MPa
Fmax--材料破坏时的最大荷载,N
A------试件受力面积,mm2
材料的抗弯强度与受力情况有关,一般试验方法是将条形试件放在两支点上,中间作用一集中荷载,
对矩形截面试件,则其 抗弯强度 用下式计算:
2
m a x
2
3
bh
LF
f w?
式中 fw------材料的抗弯强度,MPa
Fmax---材料受弯破坏时的最大荷载,N
A------试件受力面积,mm2
L------两支点的间距,mm
b,h---试件横截面的宽及高,mm
2,弹性和塑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当外力取消后能够完全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称为弹性。
这种完全恢复的变形称为弹性变形(或瞬时变形)。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如果外力取消后,仍能保持变形后的形状和尺寸,
并且不产生裂缝的性质称为塑性。这种不能恢复的变形称为塑性变形(或永久变形)。
3,脆性和韧性材料受力达到一定程度时,突然发生破坏,并无明显的变形,材料的这种性质称为脆性。大部分无机非金属材料均属脆性材料,
如天然石材,烧结普通砖、陶瓷、玻璃、普通混凝土、砂浆等。脆性材料的另一特点是抗压强度高而抗拉、抗折强度低。在工程中使用时,应注意发挥这类材料的特性。
第四节,材料的热工性质
1,导热性当材料两面存在温度差时,热量从材料一面通过材料传导至另一面的性质,称为材料的导热性。导热性用导热系数 λ 表示。
导热系数的定义和计算式如下所示:
)( 12 TTAt
Q
式中
λ —— 导热系数,W/(m ·K);
Q-传导的热量,J
&— 材料厚度,m;
A—— 热传导面积,m2
t一热传导时间,h;
( T2-T1)- 材料两面温度差,K
在物理意义上,导热系数为单位厚度 (1m)的材料、
两面温度差为 1K时、在单位时间 (1s)内通过单位面积 (1㎡ )的热量。
2,热容量和比热材料在受热时吸收热量,冷却时放出热量的性质称为材料的热容量。单位质量材料温度升高或降低 1K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称为热容量系数或比热。比热的计算式如下所示:
)( 12 TTm
QC
式中
C---材料的比热,J/( g·K)
Q--材料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热容量 )
m---材料质量,g
( t2 - t1) --材料受热或冷却前后的温差,K
材料的温度变形性材料的温度变形是指温度升高或降低时材料的体积变化。
除个别材料以外,多数材料在温度升高时体积膨胀,温度下降时体积收缩。
这种变化表现在单向尺寸时,为线膨胀或线收缩,相应的技术指标为线膨胀系数( α )。
第五节 材料的耐久性材料的耐久性 是泛指材料在使用条件下,
受各种内在或外来自然因素及有害介质的作用,能长久地保持其使用性能的性质。
材料在建筑物之中,除要受到各种外力的作用之外,还经常要受到环境中许多自然因素的破坏作用。这些破坏作用包括物理、化学、机械及生物的作用。
物理作用可有干湿变化、温度变化及冻融变化等。这些作用将使材料发生体积的胀缩,或导致内部裂缝的扩展。时间长久之后即会使材料逐渐破坏。在寒冷地区,冻融变化对材料会起着显著的破坏作用。在高温环境下,经常处于高温状态的建筑物或构筑物,所选用的建筑材料要具有耐热性能。在民用和公共建筑中,考虑安全防火要求,须选用具有抗火性能的难燃或不燃的材料。
化学作用 包括大气、环境水以及使用条件下酸、碱、盐等液体或有害气体对材料的侵蚀作用。
机械作用 包括使用荷载的持续作用,交变荷载引起材料疲劳,冲击、磨损、磨耗等。
生物作用 包括菌类、昆虫等的作用而使材料腐朽、蛀蚀而破坏。
砖、石料、混凝土等矿物材料,
多是由于物理作用而破坏,也可能同时会受到化学作用的破坏。金属材料主要是由于化学作用引起的腐蚀。木材等有机质材料常因生物作用而破坏。
沥青材料、高分子材料在阳光、空气和热的作用下,会逐渐老化而使材料变脆或开裂。
材料的耐久性指标是根据工程所处的环境条件来决定的。例如处于冻融环境的工程,所用材料的耐久性以抗冻性指标来表示。处于暴露环境的有机材料,其耐久性以抗老化能力来表示。
例 1-1 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堆积密度有何区别?
如何测定?材料含水后对三者有什么影响?
例 1-2 某工地所用卵石材料的密度为 2.65g/cm3,表观密度为 2.61g/cm3,堆积密度为 1680 kg/m3,计算此石子的 孔隙率与空隙率?
例 1-3 某石材在气干、绝干、水饱和情况下测得的抗压强度分别为 174,178,165 MPa,求该石材的软化系数,并判断该石材可否用于水下工程。
例 1-1 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堆积密度有何区别?如何测定?材料含水后对三者有什么影响?
解 密度,表观密度,堆积密度:
V
m
00 V
m '
0
'
V
m
V为材料的绝对密实体积
V0为材料的表观体积 (固、液、气)
V0,为材料的堆积体积
对于含孔材料,三者的测试方法要点如下:
测定密度时,需先将材料磨细,之后采用排出液体或水的方法来测定体积。测定表观密度时,直接将材料放入水中,即直接采用排开水的方法来测体积;测定堆积密度时,将材料直接装入已知体积的容量筒中,直接测试其自然堆积状态下体积。
含水与否对密度、表观密度无影响,因密度、表观密度均是对干燥状态而言的。含水对堆积密度的影响则较复杂.一般来说是使堆积密度增大。
例 1-2 某工地所用卵石材料的密度为 2.65g/cm3,表观密度为 2.61g/cm3,堆积密度为 1680 kg/m3,计算此石子的 孔隙率与空隙率?
解石子的孔隙率 P为:
%51.1
65.2
61.2111 0
00
0
V
V
V
VVP
石子的空隙率 P,为:
%63.35
61.2
68.1111
0
0
0
0
0
00
V
V
V
VVP
例 1-3 某石材在气干、绝干、水饱和情况下测得的抗压强度分别为 174,178,165 MPa,求该石材的软化系数,
并判断该石材可否用于水下工程。
解
该石材的软化系数为,
93.0
1 7 8
1 6 5
g
b
R f
f
K
由于该石材的软化系数为 0.93,大于 0.85,故该石材可用于水下工程。
第一节 材料的物理性质
1,材料的密度材料的密度是指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按下式计算:
ρ=m/v
式中,ρ — 密度,g/cm3 或 kg/m3
m— 材料的质量,g 或 kg
V— 材料的绝对密实体积,cm3 或 m3
测试时,材料必须是绝对干燥状态。含孔材料则必须磨细后采用排开液体的方法来测定其体积。
2,材料的表观密度表观密度(俗称,容重,)是指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按下式计算:
00 V
m
式中 ρ 0— 材料的表观密度,g/cm3 或
kg/m3
m — 材料的质量,g 或 kg
V0— 材料的表观体积,cm3 或 m3
材料的表观体积是指包括内部孔隙在内的体积。因为大多数材料的表观体积中包含有内部孔隙,其孔隙的多少,孔隙中是否含有水及含水的多少,均可能影响其总质量(有时还影响其表观体积)。因此,材料的表观密度除了与其微观结构和组成有关外,还与其内部构成状态及含水状态有关
3,材料的堆积密度堆积密度是指粉状或粒状材料,在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按下式计算:
式中 ρ 0,— 材料的堆积密度,g/cm3 或 kg/m3
m — 材料的质量,g 或 kg
V0,— 材料的堆积体积,cm3 或 m3
'
0
'
0 V
m
粉状或粒状材料的质量是指填充在一定容器内的材料质量,其堆积体积是指所用容器的容积而言。因此,材料的堆积体积包含了颗粒之间的空隙。
在土木建筑工程中,计算材料用量、
构件的自重,配料计算以及确定堆放空间时经常要用到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和堆积密度等数据。
4,材料的密实度密实度是指材料体积内被固体物质充实的程度。密实度的计算式如下:
对于绝对密实材料,因 ρ 0 =ρ,故密实度 D =1 或 100%。对于大多数土木工程材料,因 ρ 0 〈 ρ,故密实度 D? 1 或 D?
100%。
ρ — 密度; ρ 0— 材料的表观密度
0
0
V
V
D
5,孔隙率材料的孔隙率是指材料内部孔隙的体积占材料总体积的百分率。孔隙率 P按下式计算:
V— 材料的绝对密实体积,cm3 或 m3
V0— 材料的表观体积,cm3 或 m3
ρ 0— 材料的表观密度,g/cm3 或 kg/m3
ρ — 密度,g/cm3 或 kg/m3
0
0
0 1
V
VVP
6,空隙率空隙率是指散粒材料在其堆集体积中,颗粒之间的空隙体积所占的比例。空隙率 P,按下式计算:
ρ 0— 材料的表观密度 ;ρ 0,— 材料的堆积密度空隙率的大小反映了散粒材料的颗粒互相填充的致密程度。空隙率可作为控制混凝土骨料级配与计算含砂率的依据。
0
0
V
V
D
第二节 材料与水有关的性质一,材料的亲水性与憎水性与水接触时,有些材料能被水润湿,而有些材料则不能被水润湿,对这两种现象来说,前者为亲水性,后者为憎水性。
材料具有亲水性或憎水性的根本原因在于材料的分子结构。亲水性材料与水分子之间的分子亲合力,大于水分子本身之间的内聚力;反之,憎水性材料与水分子之间的亲合力,小于水分子本身之间的内聚力。
工程实际中,材料是亲水性或憎水性,通常以润湿角的大小划分,润湿角为在材料、水和空气的交点处,沿水滴表面的切线与水和固体接触面所成的夹角。其中润湿角 θ 愈小,表明材料愈易被水润湿。当材料的润湿角 θ <9
0? 时,为亲水性材料;当材料的润湿角 θ >
90? 时,为憎水性材料。水在亲水性材料表面可以铺展开,且能通过毛细管作用自动将水吸入材料内部;水在憎水性材料表面不仅不能铺展开,而且水分不能渗入材料的毛细管中,
见图2 -1
图2- 1 材料润湿示意图
(a)亲水性材料;(b)憎水性材料二,材料的吸水性材料能吸收水分的能力,称为材料的吸水性。吸水的大小以吸水率来表示。
质量吸水率质量吸水率是指材料在吸水饱和时,所吸水量占材料在干燥状态下的质量百分比,并以w m 表示。
质量吸水率w m 的计算公式为:
%1 0 0?
g
gb
m m
mm
W
式中 mb——材料吸水饱和状态下的质量(g或 kg)
mg——材料在干燥状态下的质量(g或 kg)。
体积吸水率体积吸水率是指材料在吸水饱和时,所吸水的体积占材料自然体积的百分率,并以 W
V 表示。体积吸水率 WV 的计算公式为,
%100
1
0
W
gb
v V
mm
W
式中 mb—— 材料吸水饱和状态下的质量(g或 kg)
mg—— 材料在干燥状态下的质量(g或 kg)。
V0— 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 cm3 或 m3)
ρ w— 水的密度,( g/cm3 或 kg/m3),常温下取
ρ w =1.0 g/cm3
材料的吸水率与其孔隙率有关,更与其孔特征有关。因为水分是通过材料的开口孔吸入并经过连通孔渗入内部的。材料内与外界连通的细微孔隙愈多,其吸水率就愈大。
三,材料的吸湿性材料的吸湿性是指材料在潮湿空气中吸收水分的性质。干燥的材料处在较潮湿的空气中时,便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当较潮湿的材料处在较干燥的空气中时,便会向空气中放出水分。前者是材料的吸湿过程,后者是材料的干燥过程。由此可见,在空气中,
某一材料的含水多少是随空气的湿度变化的。
材料在任一条件下含水的多少称为材料的含水率,并以W h表示,其计算公式为:
%100?
g
gs
h
m
mm
W
式中 ms——材料吸湿状态下的质量(g或
kg)
mg——材料在干燥状态下的质量(g
或 kg)。
显然,材料的含水率受所处环境中空气湿度的影响。当空气中湿度在较长时间内稳定时,材料的吸湿和干燥过程处于平衡状态,此时材料的含水率保持不变,其含水率叫作材料的平衡含水率。
四,材料的耐水性材料的耐水性是指材料长期在饱和水的作用下不破坏,强度也不显著降低的性质。
衡量材料耐水性的指标是材料的软化系数 KR:
g
b
R f
f
K?
式中 KR —— 材料的软化系数
fb — 材料吸水饱和状态下的抗压强度( MPa)。
fg — 材料在干燥状态下的抗压强度( MPa)
软化系数反映了材料饱水后强度降低的程度,是材料吸水后性质变化的重要特征之一。一般材料吸水后,水分会分散在材料内微粒的表面,削弱其内部结合力,强度则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当材料内含有可溶性物质时(如石膏、石灰等),
吸入的水还可能溶解部分物质,造成强度的严重降低。
材料耐水性限制了材料的使用环境,软化系数小的材料耐水性差,其使用环境尤其受到限制。软化系数的波动范围在 0至 1之间。工程中通常将
K R > 0.85的材料称为耐水性材料,
可以用于水中或潮湿环境中的重要工程。用于一般受潮较轻或次要的工程部位时,材料软化系数也不得小于
0.75 。
五,材料的抗渗性抗渗性是材料在压力水作用下抵抗水渗透的性能。土木建筑工程中许多材料常含有孔隙、孔洞或其它缺陷,当材料两侧的水压差较高时,水可能从高压侧通过内部的孔隙、
孔洞或其它缺陷渗透到低压侧。这种压力水的渗透,不仅会影响工程的使用,而且渗入的水还会带入能腐蚀材料的介质,或将材料内的某些成分带出,造成材料的破坏。
5,1 渗透系数材料的渗透系数可通过下式计算,
A tH
wd
K?
式中
K—渗透系数,( cm / h) ;
w—渗水量,( cm3 )
A— 渗水面积,( cm2 )
H — 材料两侧的水压差,( cm)
d —试件厚度 ( cm)
t —渗水时间 ( h)
材料的渗透系数越小,说明材料的抗渗性越强。
5.2 抗渗等级材料的抗渗等级是指用标准方法进行透水试验时,材料标准试件在透水前所能承受的最大水压力,并以字母 P及可承受的水压力
(以 0.1MPa为单位)来表示抗渗等级。
如 P4,P6,P8,P10… 等,表示试件能承受逐步增高至 0.4MPa,0.6MPa,0.8MPa、
1.0MPa… 的水压而不渗透。
6,抗冻性材料吸水后,在负温作用条件下,水在材料毛细孔内冻结成冰,体积膨涨所产生的冻胀压力造成材料的内应力,会使材料遭到局部破坏。随着冻融循环的反复,材料的破坏作用逐步加剧,这种破坏称为冻融破坏。
抗冻性是指材料在吸水饱和状态下,能经受反复冻融循环作用而不破坏,强度也不显著降低的性能。
抗冻性以试件在冻融后的质量损失、
外形变化或强度降低不超过一定限度时所能经受的冻融循环次数来表示,或称为抗冻等级。
材料的抗冻等级可分为F 15、F 25、
F 50、F 100、F 200等,分别表示此材料可承受 15次,25次,50次,100次、
200次的冻融循环。材料的抗冻性与材料的强度、孔结构、耐水性和吸水饱和程度有关。
第三节 材料的力学性质
1.材料的强度材料的强度是材料在应力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通常情况下,材料内部的应力多由外力(或荷载)作用而引起,随着外力增加,应力也随之增大,
直至应力超过材料内部质点所能抵抗的极限,即强度极限,材料发生破坏。
在工程上,通常采用破坏试验法对材料的强度进行实测。将预先制作的试件放置在材料试验机上,施加外力
(荷载)直至破坏,根据试件尺寸和破坏时的荷载值,计算材料的强度。
根据外力作用方式的不同,材料强度有 抗拉、抗压、抗剪、抗弯(抗折)强度等 。材料的抗拉、抗压、抗剪强度的计算式如下:
A
F
f m a x?
式中 f------材料强度,MPa
Fmax--材料破坏时的最大荷载,N
A------试件受力面积,mm2
材料的抗弯强度与受力情况有关,一般试验方法是将条形试件放在两支点上,中间作用一集中荷载,
对矩形截面试件,则其 抗弯强度 用下式计算:
2
m a x
2
3
bh
LF
f w?
式中 fw------材料的抗弯强度,MPa
Fmax---材料受弯破坏时的最大荷载,N
A------试件受力面积,mm2
L------两支点的间距,mm
b,h---试件横截面的宽及高,mm
2,弹性和塑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当外力取消后能够完全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称为弹性。
这种完全恢复的变形称为弹性变形(或瞬时变形)。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如果外力取消后,仍能保持变形后的形状和尺寸,
并且不产生裂缝的性质称为塑性。这种不能恢复的变形称为塑性变形(或永久变形)。
3,脆性和韧性材料受力达到一定程度时,突然发生破坏,并无明显的变形,材料的这种性质称为脆性。大部分无机非金属材料均属脆性材料,
如天然石材,烧结普通砖、陶瓷、玻璃、普通混凝土、砂浆等。脆性材料的另一特点是抗压强度高而抗拉、抗折强度低。在工程中使用时,应注意发挥这类材料的特性。
第四节,材料的热工性质
1,导热性当材料两面存在温度差时,热量从材料一面通过材料传导至另一面的性质,称为材料的导热性。导热性用导热系数 λ 表示。
导热系数的定义和计算式如下所示:
)( 12 TTAt
Q
式中
λ —— 导热系数,W/(m ·K);
Q-传导的热量,J
&— 材料厚度,m;
A—— 热传导面积,m2
t一热传导时间,h;
( T2-T1)- 材料两面温度差,K
在物理意义上,导热系数为单位厚度 (1m)的材料、
两面温度差为 1K时、在单位时间 (1s)内通过单位面积 (1㎡ )的热量。
2,热容量和比热材料在受热时吸收热量,冷却时放出热量的性质称为材料的热容量。单位质量材料温度升高或降低 1K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称为热容量系数或比热。比热的计算式如下所示:
)( 12 TTm
QC
式中
C---材料的比热,J/( g·K)
Q--材料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热容量 )
m---材料质量,g
( t2 - t1) --材料受热或冷却前后的温差,K
材料的温度变形性材料的温度变形是指温度升高或降低时材料的体积变化。
除个别材料以外,多数材料在温度升高时体积膨胀,温度下降时体积收缩。
这种变化表现在单向尺寸时,为线膨胀或线收缩,相应的技术指标为线膨胀系数( α )。
第五节 材料的耐久性材料的耐久性 是泛指材料在使用条件下,
受各种内在或外来自然因素及有害介质的作用,能长久地保持其使用性能的性质。
材料在建筑物之中,除要受到各种外力的作用之外,还经常要受到环境中许多自然因素的破坏作用。这些破坏作用包括物理、化学、机械及生物的作用。
物理作用可有干湿变化、温度变化及冻融变化等。这些作用将使材料发生体积的胀缩,或导致内部裂缝的扩展。时间长久之后即会使材料逐渐破坏。在寒冷地区,冻融变化对材料会起着显著的破坏作用。在高温环境下,经常处于高温状态的建筑物或构筑物,所选用的建筑材料要具有耐热性能。在民用和公共建筑中,考虑安全防火要求,须选用具有抗火性能的难燃或不燃的材料。
化学作用 包括大气、环境水以及使用条件下酸、碱、盐等液体或有害气体对材料的侵蚀作用。
机械作用 包括使用荷载的持续作用,交变荷载引起材料疲劳,冲击、磨损、磨耗等。
生物作用 包括菌类、昆虫等的作用而使材料腐朽、蛀蚀而破坏。
砖、石料、混凝土等矿物材料,
多是由于物理作用而破坏,也可能同时会受到化学作用的破坏。金属材料主要是由于化学作用引起的腐蚀。木材等有机质材料常因生物作用而破坏。
沥青材料、高分子材料在阳光、空气和热的作用下,会逐渐老化而使材料变脆或开裂。
材料的耐久性指标是根据工程所处的环境条件来决定的。例如处于冻融环境的工程,所用材料的耐久性以抗冻性指标来表示。处于暴露环境的有机材料,其耐久性以抗老化能力来表示。
例 1-1 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堆积密度有何区别?
如何测定?材料含水后对三者有什么影响?
例 1-2 某工地所用卵石材料的密度为 2.65g/cm3,表观密度为 2.61g/cm3,堆积密度为 1680 kg/m3,计算此石子的 孔隙率与空隙率?
例 1-3 某石材在气干、绝干、水饱和情况下测得的抗压强度分别为 174,178,165 MPa,求该石材的软化系数,并判断该石材可否用于水下工程。
例 1-1 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堆积密度有何区别?如何测定?材料含水后对三者有什么影响?
解 密度,表观密度,堆积密度:
V
m
00 V
m '
0
'
V
m
V为材料的绝对密实体积
V0为材料的表观体积 (固、液、气)
V0,为材料的堆积体积
对于含孔材料,三者的测试方法要点如下:
测定密度时,需先将材料磨细,之后采用排出液体或水的方法来测定体积。测定表观密度时,直接将材料放入水中,即直接采用排开水的方法来测体积;测定堆积密度时,将材料直接装入已知体积的容量筒中,直接测试其自然堆积状态下体积。
含水与否对密度、表观密度无影响,因密度、表观密度均是对干燥状态而言的。含水对堆积密度的影响则较复杂.一般来说是使堆积密度增大。
例 1-2 某工地所用卵石材料的密度为 2.65g/cm3,表观密度为 2.61g/cm3,堆积密度为 1680 kg/m3,计算此石子的 孔隙率与空隙率?
解石子的孔隙率 P为:
%51.1
65.2
61.2111 0
00
0
V
V
V
VVP
石子的空隙率 P,为:
%63.35
61.2
68.1111
0
0
0
0
0
00
V
V
V
VVP
例 1-3 某石材在气干、绝干、水饱和情况下测得的抗压强度分别为 174,178,165 MPa,求该石材的软化系数,
并判断该石材可否用于水下工程。
解
该石材的软化系数为,
93.0
1 7 8
1 6 5
g
b
R f
f
K
由于该石材的软化系数为 0.93,大于 0.85,故该石材可用于水下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