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的基本知识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肿瘤的异型性第三节 肿瘤的生长第四节 肿瘤的转移第五节 肿瘤对机体的影响第六节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第七节 肿瘤的命名与分类第八节 肿瘤的病理学检查方法第九节 肿瘤的病因学和发病学第十节 肿瘤的治疗第一节 概述肿瘤( tumor)
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
其中恶性肿瘤是目前危害人类健康最严重的一类疾病。
125
130
135
140
145
150
155
160
165
170
175
1930 1940 1950 1984
死亡人数/ 1 0 万恶性肿瘤的死亡率欧美,仅次于心血管系统疾病而居第二位。 我国 (1992)
城市,第一位,为
123.92/10万,基中男性为 151.08/10万,
女性为 95.12/10万。
农村,第二位,为
101.39/10万。其中男性为 125.79/10万,
女性为 78.85/10万。美国 1930~1987年恶性肿瘤总的死亡率
1991年统计,每 5例死亡中有 1例为肿瘤患者肿瘤的概念肿瘤是机体在各种 致瘤因素 作用下,局部组织的细胞在 基因水平 上失掉了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 异常增生 而形成的新生物。
肿瘤的一般形态和结构
1.肿瘤的肉眼观形态
(1)数目和大小,
与肿瘤的性质(良、恶性)、生长时间和发生部位有一定的关系。
(2)肿瘤的形状
(3)肿瘤的颜色,
其含血量的多寡、有无变性、坏死、出血,
以及是否含有色素等而呈现各种不同的色调
(4)肿瘤的硬度,
其硬度与肿瘤的种类、瘤实质与间质的比例以及有无变性坏死等有关。
肿瘤的一般形态和结构
2.肿瘤的组织结构肿瘤的组织多种多样,但概而言之,
任何一个肿瘤的组织成分都可概括为 实质和间质 两部分肿瘤的间质起着 支持和营养肿瘤实质的作用,一般系由 结缔组织和血管 组成,有时还可有淋巴管。
此外,肿瘤间质内往往有或多或少的淋巴细胞等单个核细胞浸润,纤维母细胞外,肌纤维母细胞等肿瘤的实质肿瘤实质是 肿瘤细胞 的总称,是肿瘤的主要成分。肿瘤的生物学特点以及每种肿瘤的特殊性都是由肿瘤的实质决定的。
第二节 肿瘤的异型性概念,
肿瘤组织无论在 细胞形态 和组织结构 上,都与其发源的正常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这种差异称为异型性( atypia)。
肿瘤组织异型性的大小反映了肿瘤组织的成熟程度(即分化程度的高低。
一、肿瘤组织结构的异型性良性肿瘤瘤细胞的异型性不明显,一般都与其发源组织相似。
恶性肿瘤的组织结构异型性明显,瘤细胞排列更为紊乱,失去正常的排列结构层次。
二、肿瘤细胞的异型性瘤细胞的多形性即瘤细胞形态及大小不一致。
核的多形性,核肥大、双核、巨核等。
胞浆的改变:由于胞浆内核蛋白体增多,
胞浆呈嗜碱性。
肿瘤细胞超微结构的异型性第三节 肿瘤的生长
1.肿瘤生长动力学:
( 1)肿瘤细胞倍增时间:
细胞周期:细胞从一次分裂结束到下一次分裂结束的一个周期,称为细胞增殖周期。
G1期,DNA合成前期 G2期,DNA合成后期
S期,DNA合成期 M期:有丝分裂期
G0期:一些细胞离开增殖周期,但仍具增殖能力
( 2)生长分数生长分数指肿瘤细胞群体中处于复制阶段( S+ G2期)的细胞的比例。
初期,绝大多数的细胞处于复制期,所以生长分数很高但是随着肿瘤的持续生长,大多数肿瘤细胞处于 G0期。
( 20%左右。)
( 3)瘤细胞的生成与丢失:
在生长分数相对较高的肿瘤,瘤细胞的生成远大于丢失肿瘤的细胞动力学的意义。
目前几乎所有的化学抗癌药物均针对处于复制期的细胞。
临床治疗这些肿瘤的战略是先用放射或手术治疗将肿瘤缩小,使残存的瘤细胞从 G0期进入复制期后再用化疗。
2.肿瘤的血管形成临床与动物实验都证明,诱导血管的生成能力是恶性肿瘤能生长、浸润与转移的前提之一。
二、肿瘤的生长方式
( 1)膨胀性生长:这是大多数良性肿瘤所表现的生长方式。
( 2)外生性生长:发生在体表、体腔表面或管道器官
( 3)浸润性生长:为大多数恶性肿瘤的生长方式。
第四节 肿瘤的转移
1、转移方式
( 1)直接蔓延:沿着组织间隙、淋巴管、
血管或神经束衣
( 2)淋巴道转移:
( 3)血道转移:
( 4)种植性转移:
2.浸润和转移机制
( 1)局部浸润:局部浸润发生时,由细胞粘附分子介导的肿瘤细胞彼此之间的粘附力减弱和瘤细胞与基质的附着力增加是近年来关于侵润机制研究的重点
( 2)血行播散:被血小板凝集成团的癌细胞形成的瘤栓则不易被消灭,
( 3)肿瘤转移的分子遗传学:目前尚发现一个单独的转移基因,但已发现一种肿瘤抑制基因 —— nm23
过程:细胞的恶性转化 → 转化细胞的克隆性增生 → 局部浸润 → 远处转移。
在此过程中,恶性转化细胞的内在特点
(如肿瘤细胞倍增时间)和宿主对肿瘤细胞或其产物的反应(如肿瘤血管形成)
共同影响肿瘤的生长与演进。
第五节 肿瘤对机体的影响肿瘤因其良恶性的不同,对机体的影响也有所不同。
良性肿瘤:主要表现为局部压迫和阻塞症状。其影响的发生主要与其发生部位和继发变化有关。
恶性肿瘤:恶性肿瘤由于分泌不成熟、
生长较快,浸润破坏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并可发生转移,因而对机体的影响严重。
第六节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良性肿瘤 恶性肿瘤组织分化程度分化好,异型性小,与原有组织的形态相似分化不好,异型性大,与原有组织的形态差别大核分裂 无或稀少,不见病理核分裂像 多见,并可见病理核分裂像生长速度 缓慢 较快生长方式 膨胀性和外生性生长,前者常有包膜形成,与周围组织一般分界清楚,故通常可推动浸润性和外生性生长,前者无包膜,一般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楚,
通常不能推动,后者每伴有浸润性生长很少性发生坏死、出血 常发生出血、坏死、溃疡形成等不转移 常有转移手术后很少复发 手术等治疗后较多复发较小,主要为局部压迫或阻塞作用。如发生在重要器官也可引起严重后果较大,除压迫、阻塞外,还可以破坏原发处和转移处的组织,引起坏死出血合并感染,甚至造成恶病质第七节 肿瘤的命名与分类一、肿瘤的命名原则良性肿瘤在其来源组织名称后加,瘤,字,例如纤维瘤,腺瘤等。
恶性肿瘤一般亦根据其组织来源来命名。
(1)来源于上皮组织的统称为癌( carcinoma),
鳞状细胞癌,腺癌等。
(2)从间叶组织(包括纤维结缔组织、脂肪、肌肉、脉管、骨、软骨组织等)发生的恶性肿瘤统称为肉瘤( sarcoma),例如纤维肉瘤、横纹肌肉瘤、骨肉瘤等。
一般人所说的,癌症,( cancer),习惯上常泛指所有恶性肿瘤。
第八节 肿瘤的病理学检查方法一、常规的病理形态学检查
1.脱落细胞学检查
2.活体组织检查,可采用钳取、切除或穿刺吸取等方法)或手术切除标本制成病理切片,
二、新开展的检查方法
1.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利用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反应来检测组织中的未知抗原或者抗体,
2,电子显微镜检查,确定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
3.流式细胞术,实体恶性肿瘤的 DNA倍体大多为非整倍体或多倍体,所有良性病变都是二倍体第九节 肿瘤的病因学和发病学一、肿瘤发生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1,原癌基因、癌基因及其产物:原癌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大多是对正常细胞生长十分重要的细胞生长因子和生长因子受体,如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PDGF)、
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 FGF)
2.肿瘤抑制基因肿瘤的发生可能是癌基因的激活与肿瘤抑制基因的失活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环境致癌因素及其致癌机制
1.化学致癌因素
2.物理性致癌因素 已证实的物理性致癌因素主要是离子辐射。异物、慢性炎性刺激和创伤亦可能与促癌有关。
3.病毒致癌三、影响肿瘤发生、发展的内在因素及其作用机制
1.遗传因素,如视网膜母细胞瘤、多发性结肠腺癌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在肿瘤发生中起协同作用,而环境因素更为重要
2.宿主对肿瘤的反应:免疫监视机制肿瘤免疫反应以细胞免疫为主,体液免疫为辅。参加细胞免疫的效应细胞主要有细胞毒性 T细胞 (CTL),自然杀伤细胞 (NK)和巨噬细胞。
第十节 肿瘤的治疗实体瘤的疗效标准
1、可测量的病变完全缓解 ( CR complete response),所有可见病灶完全消失,至少维持四周以上。
部分缓解 ( PR partial response),肿瘤病灶的最大横径及最大垂直径的乘积缩小 50%以上,至少维持四周以上。
好转 ( MR),肿瘤病灶的两径乘积缩小 25%以上,但 <50%,
无新病灶出现。
稳定 ( SD stable disease),肿瘤病灶的两径乘积缩小 <25%,或增大 <25%,无新病灶出现进展 ( PD progressive disease),肿瘤病灶的两径乘积增大 >25%,或出现新病灶。
体力状况计分标准( Karnofsky计分制)
体力状况 记 分一切正常,无不适病症 100
能进行正常活动,有轻微病症 90
勉强可以进行正常活动,有一些症状或体 80
生活可自理,但不能维持正常活动或重的工作 70
生活能大部分自理,但偶尔需要别人帮助 60
需要别人更多的帮助,并经常需要医疗护理 50
失去生活能力,需要特别照顾和帮助 40
严重失去生活能力,需住院,但暂无死亡威胁 30
病重,需要住院和积极的支持治疗 20
垂危 10
死亡 0
肿瘤的临床分期 (TNM)
T(tumor)原发肿瘤
Tis原位癌
T0未发现肿瘤
T1T2T3T4原发肿瘤逐渐增大
TX不能确定肿瘤的浸润范围
N(node)局部淋巴结
N0未见局部淋巴结转移
N1,N2,N3,N4局部淋巴结转移逐渐增加
NX 不能确定肿瘤的浸润范围
M(metastasis)远处转移
M0无远处转移
M1有远处转移
MX不能确定是否有远处转移根据 TNM进行的临床分期
0期 Tis NO MO
I期 T1 NO MO
T2 NO MO
II期 T3 NO MO
T4 NO MO
III期 任何 T N1 MO
任何 T N2,N3 MO
IV期 任何 T 任何 N M1
肿瘤的主要治疗方式
ⅠⅡ 期治愈率
80~90%
Ⅲ 期治愈率
30~40%
适应症较局限肿瘤常用治疗方式肿瘤辅助治疗方式手术 放疗 化疗 生物免疫治疗 中医肿瘤辅助治疗方式美国 ASCO协会采用多种联合化疗药物进行
1300例非小细胞肺癌双盲研究顺铂 +健择
17.15%
顺铂 +泰素蒂
18.45%
顺铂 +诺维本
19.76%
顺铂 +泰素
21.25%
有效率亚泰制药综合治疗术前放、化疗,对于局部较晚或已有区域性转移的病人可先作化疗或放疗,使不能手术的病人变为可以手术。
同时放、化疗,即尤文瘤模式:对于不能手术病人,最好先做化疗或同时进行,因为放疗后的纤维化引起血管闭塞,使化疗药物很难进入。
生物治疗与其他疗法相结合,通过增强或调整机体抗病能力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治愈率。
中医药治疗贯穿全程谢谢
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
其中恶性肿瘤是目前危害人类健康最严重的一类疾病。
125
130
135
140
145
150
155
160
165
170
175
1930 1940 1950 1984
死亡人数/ 1 0 万恶性肿瘤的死亡率欧美,仅次于心血管系统疾病而居第二位。 我国 (1992)
城市,第一位,为
123.92/10万,基中男性为 151.08/10万,
女性为 95.12/10万。
农村,第二位,为
101.39/10万。其中男性为 125.79/10万,
女性为 78.85/10万。美国 1930~1987年恶性肿瘤总的死亡率
1991年统计,每 5例死亡中有 1例为肿瘤患者肿瘤的概念肿瘤是机体在各种 致瘤因素 作用下,局部组织的细胞在 基因水平 上失掉了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 异常增生 而形成的新生物。
肿瘤的一般形态和结构
1.肿瘤的肉眼观形态
(1)数目和大小,
与肿瘤的性质(良、恶性)、生长时间和发生部位有一定的关系。
(2)肿瘤的形状
(3)肿瘤的颜色,
其含血量的多寡、有无变性、坏死、出血,
以及是否含有色素等而呈现各种不同的色调
(4)肿瘤的硬度,
其硬度与肿瘤的种类、瘤实质与间质的比例以及有无变性坏死等有关。
肿瘤的一般形态和结构
2.肿瘤的组织结构肿瘤的组织多种多样,但概而言之,
任何一个肿瘤的组织成分都可概括为 实质和间质 两部分肿瘤的间质起着 支持和营养肿瘤实质的作用,一般系由 结缔组织和血管 组成,有时还可有淋巴管。
此外,肿瘤间质内往往有或多或少的淋巴细胞等单个核细胞浸润,纤维母细胞外,肌纤维母细胞等肿瘤的实质肿瘤实质是 肿瘤细胞 的总称,是肿瘤的主要成分。肿瘤的生物学特点以及每种肿瘤的特殊性都是由肿瘤的实质决定的。
第二节 肿瘤的异型性概念,
肿瘤组织无论在 细胞形态 和组织结构 上,都与其发源的正常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这种差异称为异型性( atypia)。
肿瘤组织异型性的大小反映了肿瘤组织的成熟程度(即分化程度的高低。
一、肿瘤组织结构的异型性良性肿瘤瘤细胞的异型性不明显,一般都与其发源组织相似。
恶性肿瘤的组织结构异型性明显,瘤细胞排列更为紊乱,失去正常的排列结构层次。
二、肿瘤细胞的异型性瘤细胞的多形性即瘤细胞形态及大小不一致。
核的多形性,核肥大、双核、巨核等。
胞浆的改变:由于胞浆内核蛋白体增多,
胞浆呈嗜碱性。
肿瘤细胞超微结构的异型性第三节 肿瘤的生长
1.肿瘤生长动力学:
( 1)肿瘤细胞倍增时间:
细胞周期:细胞从一次分裂结束到下一次分裂结束的一个周期,称为细胞增殖周期。
G1期,DNA合成前期 G2期,DNA合成后期
S期,DNA合成期 M期:有丝分裂期
G0期:一些细胞离开增殖周期,但仍具增殖能力
( 2)生长分数生长分数指肿瘤细胞群体中处于复制阶段( S+ G2期)的细胞的比例。
初期,绝大多数的细胞处于复制期,所以生长分数很高但是随着肿瘤的持续生长,大多数肿瘤细胞处于 G0期。
( 20%左右。)
( 3)瘤细胞的生成与丢失:
在生长分数相对较高的肿瘤,瘤细胞的生成远大于丢失肿瘤的细胞动力学的意义。
目前几乎所有的化学抗癌药物均针对处于复制期的细胞。
临床治疗这些肿瘤的战略是先用放射或手术治疗将肿瘤缩小,使残存的瘤细胞从 G0期进入复制期后再用化疗。
2.肿瘤的血管形成临床与动物实验都证明,诱导血管的生成能力是恶性肿瘤能生长、浸润与转移的前提之一。
二、肿瘤的生长方式
( 1)膨胀性生长:这是大多数良性肿瘤所表现的生长方式。
( 2)外生性生长:发生在体表、体腔表面或管道器官
( 3)浸润性生长:为大多数恶性肿瘤的生长方式。
第四节 肿瘤的转移
1、转移方式
( 1)直接蔓延:沿着组织间隙、淋巴管、
血管或神经束衣
( 2)淋巴道转移:
( 3)血道转移:
( 4)种植性转移:
2.浸润和转移机制
( 1)局部浸润:局部浸润发生时,由细胞粘附分子介导的肿瘤细胞彼此之间的粘附力减弱和瘤细胞与基质的附着力增加是近年来关于侵润机制研究的重点
( 2)血行播散:被血小板凝集成团的癌细胞形成的瘤栓则不易被消灭,
( 3)肿瘤转移的分子遗传学:目前尚发现一个单独的转移基因,但已发现一种肿瘤抑制基因 —— nm23
过程:细胞的恶性转化 → 转化细胞的克隆性增生 → 局部浸润 → 远处转移。
在此过程中,恶性转化细胞的内在特点
(如肿瘤细胞倍增时间)和宿主对肿瘤细胞或其产物的反应(如肿瘤血管形成)
共同影响肿瘤的生长与演进。
第五节 肿瘤对机体的影响肿瘤因其良恶性的不同,对机体的影响也有所不同。
良性肿瘤:主要表现为局部压迫和阻塞症状。其影响的发生主要与其发生部位和继发变化有关。
恶性肿瘤:恶性肿瘤由于分泌不成熟、
生长较快,浸润破坏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并可发生转移,因而对机体的影响严重。
第六节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良性肿瘤 恶性肿瘤组织分化程度分化好,异型性小,与原有组织的形态相似分化不好,异型性大,与原有组织的形态差别大核分裂 无或稀少,不见病理核分裂像 多见,并可见病理核分裂像生长速度 缓慢 较快生长方式 膨胀性和外生性生长,前者常有包膜形成,与周围组织一般分界清楚,故通常可推动浸润性和外生性生长,前者无包膜,一般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楚,
通常不能推动,后者每伴有浸润性生长很少性发生坏死、出血 常发生出血、坏死、溃疡形成等不转移 常有转移手术后很少复发 手术等治疗后较多复发较小,主要为局部压迫或阻塞作用。如发生在重要器官也可引起严重后果较大,除压迫、阻塞外,还可以破坏原发处和转移处的组织,引起坏死出血合并感染,甚至造成恶病质第七节 肿瘤的命名与分类一、肿瘤的命名原则良性肿瘤在其来源组织名称后加,瘤,字,例如纤维瘤,腺瘤等。
恶性肿瘤一般亦根据其组织来源来命名。
(1)来源于上皮组织的统称为癌( carcinoma),
鳞状细胞癌,腺癌等。
(2)从间叶组织(包括纤维结缔组织、脂肪、肌肉、脉管、骨、软骨组织等)发生的恶性肿瘤统称为肉瘤( sarcoma),例如纤维肉瘤、横纹肌肉瘤、骨肉瘤等。
一般人所说的,癌症,( cancer),习惯上常泛指所有恶性肿瘤。
第八节 肿瘤的病理学检查方法一、常规的病理形态学检查
1.脱落细胞学检查
2.活体组织检查,可采用钳取、切除或穿刺吸取等方法)或手术切除标本制成病理切片,
二、新开展的检查方法
1.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利用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反应来检测组织中的未知抗原或者抗体,
2,电子显微镜检查,确定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
3.流式细胞术,实体恶性肿瘤的 DNA倍体大多为非整倍体或多倍体,所有良性病变都是二倍体第九节 肿瘤的病因学和发病学一、肿瘤发生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1,原癌基因、癌基因及其产物:原癌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大多是对正常细胞生长十分重要的细胞生长因子和生长因子受体,如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PDGF)、
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 FGF)
2.肿瘤抑制基因肿瘤的发生可能是癌基因的激活与肿瘤抑制基因的失活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环境致癌因素及其致癌机制
1.化学致癌因素
2.物理性致癌因素 已证实的物理性致癌因素主要是离子辐射。异物、慢性炎性刺激和创伤亦可能与促癌有关。
3.病毒致癌三、影响肿瘤发生、发展的内在因素及其作用机制
1.遗传因素,如视网膜母细胞瘤、多发性结肠腺癌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在肿瘤发生中起协同作用,而环境因素更为重要
2.宿主对肿瘤的反应:免疫监视机制肿瘤免疫反应以细胞免疫为主,体液免疫为辅。参加细胞免疫的效应细胞主要有细胞毒性 T细胞 (CTL),自然杀伤细胞 (NK)和巨噬细胞。
第十节 肿瘤的治疗实体瘤的疗效标准
1、可测量的病变完全缓解 ( CR complete response),所有可见病灶完全消失,至少维持四周以上。
部分缓解 ( PR partial response),肿瘤病灶的最大横径及最大垂直径的乘积缩小 50%以上,至少维持四周以上。
好转 ( MR),肿瘤病灶的两径乘积缩小 25%以上,但 <50%,
无新病灶出现。
稳定 ( SD stable disease),肿瘤病灶的两径乘积缩小 <25%,或增大 <25%,无新病灶出现进展 ( PD progressive disease),肿瘤病灶的两径乘积增大 >25%,或出现新病灶。
体力状况计分标准( Karnofsky计分制)
体力状况 记 分一切正常,无不适病症 100
能进行正常活动,有轻微病症 90
勉强可以进行正常活动,有一些症状或体 80
生活可自理,但不能维持正常活动或重的工作 70
生活能大部分自理,但偶尔需要别人帮助 60
需要别人更多的帮助,并经常需要医疗护理 50
失去生活能力,需要特别照顾和帮助 40
严重失去生活能力,需住院,但暂无死亡威胁 30
病重,需要住院和积极的支持治疗 20
垂危 10
死亡 0
肿瘤的临床分期 (TNM)
T(tumor)原发肿瘤
Tis原位癌
T0未发现肿瘤
T1T2T3T4原发肿瘤逐渐增大
TX不能确定肿瘤的浸润范围
N(node)局部淋巴结
N0未见局部淋巴结转移
N1,N2,N3,N4局部淋巴结转移逐渐增加
NX 不能确定肿瘤的浸润范围
M(metastasis)远处转移
M0无远处转移
M1有远处转移
MX不能确定是否有远处转移根据 TNM进行的临床分期
0期 Tis NO MO
I期 T1 NO MO
T2 NO MO
II期 T3 NO MO
T4 NO MO
III期 任何 T N1 MO
任何 T N2,N3 MO
IV期 任何 T 任何 N M1
肿瘤的主要治疗方式
ⅠⅡ 期治愈率
80~90%
Ⅲ 期治愈率
30~40%
适应症较局限肿瘤常用治疗方式肿瘤辅助治疗方式手术 放疗 化疗 生物免疫治疗 中医肿瘤辅助治疗方式美国 ASCO协会采用多种联合化疗药物进行
1300例非小细胞肺癌双盲研究顺铂 +健择
17.15%
顺铂 +泰素蒂
18.45%
顺铂 +诺维本
19.76%
顺铂 +泰素
21.25%
有效率亚泰制药综合治疗术前放、化疗,对于局部较晚或已有区域性转移的病人可先作化疗或放疗,使不能手术的病人变为可以手术。
同时放、化疗,即尤文瘤模式:对于不能手术病人,最好先做化疗或同时进行,因为放疗后的纤维化引起血管闭塞,使化疗药物很难进入。
生物治疗与其他疗法相结合,通过增强或调整机体抗病能力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治愈率。
中医药治疗贯穿全程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