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二元关系
§ 1二元关系
[定义 ]相关,按照某种规则,确定二个对象或多个对象之间有关系,称这二个对象或多个对象是相关的 。
注意,相关性与指定的规则有关 。
(1)扑克牌中的方块k与梅花k
同花关系:不相关同点关系:相关
(2)父子二人同辈关系:不相关注:
二元关系:二个对象之间相关的关系多元关系:多个对象之间的关系多元关系常化成二元关系来研究无序的二元关系:方块k与梅花k,谁在前,谁在后都还是同点的有序的二元关系:父子关系,不能交换父与子的次序又如,
( 1) a+b=偶数,a与b是无序的用 [ a,b ] 表示无序对
( 2) a? b,a与b是有序的二元关系,叫作a相关于b,记成 arb,用 ( a,b ) 表示有序对
( 3) 无序的二元关系可用有序的二元关系表示即 ( a,b ) 与 ( b,a ) 都属于这种二元关系定义 2,二元关系 ----按照某种规定,定义了一个有序对 ( a,b ) 的集合R,其中a ∈ A,b ∈
B,称R为A到B的一个二元关系 。
注意,二元关系是指满足某规律的有序对的全体 。
R= {( a,b ) |a ∈ A,b ∈ B,arb }
其中arb读作a相关于b 。
定义 3,当A=B时,R是A到A的二元关系,
称为A上的二元关系。
例:R= {( a,b ) | a /b,a,b ∈ N }
是自然数集N上的二元关系定义,二元关系的表示:因为二元关系本身也是集合,也可用穷举法,描述法来表示,还可用表格,
图示,矩阵法表示 。
例如:
A= { 张三,李四,王五,赵六 }
B= { 100米,跳高,铅球,足球,跨栏 }
R= {( 张三,铅球 ),( 张三,足球 ),
( 李四,100米 ),( 李四,跳高 ),
( 王五,跨栏 ),( 赵六,100米 )}
是运动会的报名表 。
100 米 跳高 铅球 足球 跨栏张三 √ √
李四 √ √
王五 √
赵六 √
A= { a,b,c,d }
B= { 1,2,3,4,5 }
表格表示法:用表格表示一目了然
a
b
c
d
1
2
3
4
5
图示法:关系图,直观相关矩阵法表示:
把A,B集合内元素排好序
R= )(
00001
10000
00011
01100
ij
a
d
c
b
a
1 2 3 4
由于直交积A × B= {( a,b ) |a ∈ A,b ∈
B },二元关系R= {( a,b ) |a ∈ A,b ∈ B,
arb },可见二元关系是直交积A × B的子集 。 若R
=A × B,则相关矩阵元素全为1,
R=
111
111
111

注:
( 1) 若R=A × B,称此二元关系为普遍关系
( 2) 设A= { a 1,a 2,…,a n}
R= {( a i,a j) |a i,a j∈ A }
若R= {( a i,a i) |a i∈ A }
称R为恒等关系,用I A表示,是单位矩阵
A =
1000
0100
0010
0001

把二元关系看成函数关系
R= {( a,b ) |arb,a ∈ A,b ∈ B }
A称为R的定义域,记A=domR
B称为R的值域,记B=Range R
当定义域与值域交换得
R C= {( b,a ) | ( a,b ) ∈ R,a ∈ A,
b ∈ B },称为R的逆关系 。
§ 2 二元关系的运算二元关系是集合,集合存在并,
交,差,非和对称差的运算 。
故二元关系也存在这样的运算 。
设R 1和R 2是A到B的二元关系,则
( 1) R 1∪ R 2= {( a,b ) | ( a,b ) ∈ R 1
或 ( a,b ) ∈ R 2}
( 2) R 1∩ R 2= {( a,b ) | ( a,b ) ∈ R 1
且 ( a,b ) ∈ R 2}
( 3) R 1-R 2= {( a,b ) | ( a,b ) ∈ R 1
但 ( a,b )? R 2}
( 4 ) 1R = { ( a,b) | ( a,b) ∈ A*B,但 (a,b)? R 1 }
( 5) R 1?R 2= {( a,b ) | ( a,b ) ∈ R 1∪ R 2
但 ( a,b )?R 1∩R 2}
例1:A= { 1,2,3,4 }, R= { (a,b)|a,b∈A,2
ba?
 S= { (a,b)|a,b∈A,
3
ba?
∈I,a - b >0}
求:R∪S,R∩S,
R
,R-S,S-R,S
R= {( 1,1 ),( 2,2 ),( 3,3 ),
( 4,4 ),( 1,3 ),( 3,1 ),
( 2,4 ),( 4,2 )}
S= {( 4,1 )}
R ∪ S= {( 1,1 ),( 2,2 ),( 3,3 ),
( 4,4 ),( 1,3 ),( 3,1 ),( 2,4 ),
( 4,2 ),( 4,1 )}
注:
二元关系的矩阵运算:
相关矩阵可表示二元关系,可用矩阵的逻辑运算来研究二元关系的运算 。
R = { (1,2),(2,1),(1,4),(4,1),
  (2,3),(3,2),(3,4),(4,3)}
R-S=R,S-R=S,S?
R∩S= Φ
设,A={a 1,a 2,…,a n
B={b 1,b 2,…,b m
R 1=(c ij)
R 2=(d ij)
其中,
逻辑加 (∨),0 ∨ 0=0,0 ∨ 1=1,
1 ∨ 0=1,1 ∨
逻辑乘 (∧),0 ∧ 0=0,0 ∧ 1=0,
1 ∧ 0=0,1 ∧ 1=1
则,R
1
∪R
2
= ( c
ij
∨d
ij

1
∩R
2
= (c
ij
∧d
ij


1
-R
2
= (c
ij
∧ ijd
  1R = ( ij
C

逻辑非 (-),0 =1,  1 =0
 R=
1010
0101
1010
0101
, S=
0001
0000
0000
0000
则用矩阵的逻辑运算,
R∪S=
1011
0101
1010
0101
=S? R
  R∩S =
0000
0000
0000
0000

 
0101
1010
0101
1010
R,
 R-S=R,
2,
[定义 ]:
设R 1为A到B的二元关系,R 2为B到C的二元关系,
R 1= {( a,b ) |ar 1b,a ∈ A,b ∈ B }
R 2= {( b,c ) |br 2c,b ∈ B,c ∈ C }
则R 1·R 2是由A到C的二元关系,称为R 1,R 2的复合关系
R 3= {( a,c ) | ( a,b ) ∈ R 1,
且 ( b,c ) ∈ R 2 }
记 R 3=R 1·R 2。
例2:
R是父子关系,则R 2 =R ·R是祖孙关系 。
例3:
A= {
4321
aaaa
李兰,陈平,王兵,张华
B= {
4321
bbbb
遥感,自动化,硬件,软件
C = {
4321
cccc
离散数学,操作系统,电子线路,工程制图 }
则:R 1= {( a 1,b 1),( a 1,b 3),
( a 2,b 2),( a 2,b 4),
( a 3,b 3),( a 3,b 4),
( a 4,b 1),( a 4,b 4) }
是选双学位专业的 二元关系 。
R 2= {( b 1,c 3),( b 1,c 4),( b 2,c 2),
( b 2,c 3),( b 2,c 4),( b 3,c 1),
( b 3,c 2),( b 4,c 2),( b 4,c 4)}
是各专业本学期必修课的二元关系 。
R 3=R 1·R 2= {( a 1,c 1),( a 1,c 2),
( a 1,c 3),( a 1,c 4),
( a 2,c 2),( a 2,c 3),
( a 2,c 4),( a 3,c 1),
( a 3,c 2),( a 3,c 4),
( a 4,c 2),( a 4,c 3),
( a 4,c 4)}
是选双学位学生本学期必修课的二元关系
A= )(
ij
a
nm?

  B= )( jkb
Ln?

则,C=A·B= )(
ik
c
Lm?
c ik = jkij
n
j
baV?
1
普通的矩阵乘法:
而二元关系的复合的矩阵布尔型乘法:
而 c
ik
=?
n
j
jkij ba
1
对例 3

1

1001
1100
1010
0101
,R
2
=
1010
0011
1110
1100

3
=R
1
·R
2

1110
1011
1110
1111
在行处标上姓名,列处标上课程,就知谁该必修哪些课了 。
若R是A上二元关系,
R= {( a,b ) |arb,a ∈ A,b ∈ A }
若设,
R 1=R
(1)R 2=R ·R=R 2= {( a,c ) | ( a,b ),
( b,c ) ∈ R }
(2)设R n=R ·R …R=R n已定义,
R n+1=R n·R=R n·R=R n+1
= {( a,c ) | ( a,b ) ∈ R n,
( b,c ) ∈ R }
例4:
R= {( 0,0 ),( 0,3 ),
( 2,3 ),( 3,2 ),
( 2,1 ),( 2,0 ) }
是有限集 { 0,1,2,3 } 上的二元关系
R的关系图:
R 2= {( 0,0 ),( 0,2 ),( 0,3 ),
( 2,0 ),( 2,2 ),( 2,3 ),
(3,0 ),( 3,1 ),( 3,3 ) }
R 2的关系图中不存在 (3,2),
(2,1),故R?R 2
R n的关系图的构造:
可由R的关系图来构造,从R的每个结点 ai出发,数 n条边。凡通过数 n条边能到达的结点 aj,则有( ai,aj) ∈ R n。关系图中从a i出发到a j的边是存在的。
这样处理容易出错,用相关矩阵的布尔型乘法来做,简单,又不容易错,还适宜于计算机处理。
R 2 =R·R=
1011
1101
0000
1101
0100
1011
0000
1001
0100
1011
0000
1001
0100
1011
0000
1001
R
二元关系的逆关系:运算设R,S是A到B的二元关系,T是B到C的二元关系,P是C到D的二元关系 。 则:
(1) (R∪S)
c
=R
c
∪S
c
(2) (R∩S)
c
=R
c
∩S
c
(3) )( R
C

)(
c
R
(4) (R-S)
C
=R
C
-S
C
(5) (A×B)
C
(6) R =
(7) (S·T)
C
=T
C
·S
C
( 8 ) (R·T)·P=R·
( 9 )
且 (R∩S)·T?
( 1 0 ) R
S? R
C?

C
证明其中,
(1)任意 ( x,y ) ∈ ( R ∪ S ) C
( y,x ) ∈ ( R ∪ S )
( y,x ) ∈ R 或 ( y,x ) ∈
( x,y ) ∈ R C 或 ( x,y ) ∈ S C
( x,y ) ∈ R C ∪ S C
( 4 ) (R-S)
C = (R∩ S ) C

)ii
R
C S? C )iii
R
C? S C
= R
c - s c
(7) ( S ·T ) C=T C·S C
证:
对?( x,y ) ∈ ( S ·T ) C,有
( y,x ) ∈ S ·
z ∈ B,使 ( y,z ) ∈ S,
( z,x ) ∈
即,( z,y ) ∈ S C,
( x,z ) ∈ T C
( x,y ) ∈ T C·S C
证明:等式不成立若?a ∈ A,b 1,b 2∈ B,c ∈ C,且
( a,b 1) ∈ R,( a,b 2) ∈ S,
( a,b 1)?S,( a,b 2)?R,
( b 1,c ) ∈ T,( b 2,c ) ∈ T,
显然 ( a c ) ∈ R ·T ∩ S ·T
但 ( a,c )? ( R ∩ S ) ·T
(10) 证:
( x,y) ∈ Rc? (y,x) ∈ R
(y,x) ∈ s? (x,y) ∈ Sc注:
R ·T ∩ S ·T?(R ∩ S) ·T不一定成立,
由于 (R ∩ S) ·T?R ·T ∩ S ·T
若上式成立,
则(R ∩ S) ·T =R ·T ∩ S ·T
§ 3
设R是A上的二元关系,R =(rij)n*n
(1)自反性,
对?a ∈ A,(a,a) ∈ R,则 R称为自反的二元关系。
显然,rii= 1( i=1,2,…,n)
反自反性,
对?a ∈ A,( a,a )?R,则R称为反自反的二元关系 。
即 rii=0 ( i=1,2,…,n)
注,
自反和反自反性互斥,但不互补 。
如,rij中既有 0又有 1,则 R既不是自反的也不是反自反的 。
(2)
若a ≠ b,a( a,b ) ∈ R,必有 ( b,a )
∈ R,称R为对称的二元关系即R的相关矩阵为对称阵,a ij=a ji
反对称性:
若a ≠ b,( a,b ) ∈ R,
则 ( b,a )?R,称R为反对称的二元关系 。
注,
( 1
rij∧ rji =0(i ≠
( 2)若 rij=1,则 rji=0,但 rij=0时,
不要求 rji=1,即 rij= rji=0是允许的。
(3) 对称性与反对称性既不互斥,又不互补例:
恒等关系,既是对称的,又是反对称的;
而相关矩阵是
1001
0100
0100
1001
的二元关系,
是既不对称,又不是反对称的。
3)传递性,
若 (a,b),(b,c)∈R,
则 ( a,c)∈R,称R为传递的二元关系。
即,( rr
jkij
)∨ r
ik
注,rij,rjk中有一个不是1,
则 =1,rik就可以任意 。
即若 (a,b ),(c,d )中有 1 个不属于 R,
则讨论 ( a,c)是否属于 R,无意义 。
即没有传递的条件,也不需传递的结果 。 如,
A= { a,b,c,d},R= {( a,b ),( c,d )}
rr jkij ^
二元关系的性质对应于关系图,有:
( 1) 自反性:每个顶点都有自回路,
( 2) 反 自反性:每个顶点都没有自回路;
( 3) 对称性:任二个顶点间或没有边,或有二条相对而指的有向边;
( 4) 反对称性:任二个顶点至多只有一条有向边;
( 5) 传递性:若x到y有边,y到z有边,
则x到z必有边 。
注,由对称性与传递性可推出自反性 。
理由,若 ( a,b ) ∈ R,由对称性,
有 ( b,a ) ∈ R,由传递性有 ( a,a ) ∈ R 。
如:
R的相关矩阵是 全 0矩阵,是对称的,
传递的,反自反的,但不是自反的 。
错误原因:不是?a,
b,使 ( a,b ) ∈ R 。
例1:R 1= {( a,b ) |a ≤b,a,b ∈ N }
自反的,rii=1;
不对称的,(1,2) ∈ R1,而 (2,1)? R1
反对称的,传递的 。
注:将 ≤改为<,则无自反性,且是反自反的 。
例2:R 2= {( a,b ) |a|b,a,b ∈ N }
自反的,不对称的,反对称的,传递的 。
例3:R 3= {( S 1,S 2) |S 1?S 2,S 1,
S 2∈ P ( S )} 其中P ( S ) 是S的幂集 。
自反的,不对称的,反对称的,传递的 。
注:若?改为?,则无自反性 。
例4:
R 4= {( a,b ) |a+b=偶数,
a,b ∈ N }
自反的,对称的,传递的,
因:a+b=偶,b+c=偶,
则:0<a+c= ( a+b ) + ( b+
c ) -2b=偶数与偶数之差=偶数 。
例5:
R 5= {( a,b ) | ( a,b ) =1
( 互素 ),a,b ∈ N }
对称的,但不是自反的,也无传递性 。
[定理 1],设R是A上的二元关系,则R ∪ I A一定是自反的,而且是包含R,具有自反性的最小关系 。
( 其中I A是A上恒等关系 ) 。
[定义 1]:称R ∪ I A是R的自反闭包,记为 r(R) 。
证明,对?x ∈ A,( x,x ) ∈ I A?R ∪ I A,
且R?R ∪ I A。
若R ’ 为包含R且具有自反性,则I A?
R ’,R?R ’,I A∪ R?R ’ 。 即I A∪ R为最小 。
[推论 1],当且仅当R是自反闭包,R具有自反性 。
证明:
( 1) R是自反闭包,R=I A∪ R?I A?R ;
( 2) R具有自反性,I A?R,R ∪ I A=R;
[定理 2]:设R是A上的二元关系,则R ∪ R c是对称的,包含R的最小关系,
( 其中R C是R的逆关系 ) 。
[定义 2],称R ∪ R C是R的对称闭包,记为 s(R)。
证明,若 ( a,b ) ∈ R ∪ R C,则
( a,b ) ∈ R 或 ( a,b ) ∈ R C,
( b,a ) ∈ R C 或 ( b,a ) ∈ R
故 ( b,a ) ∈ R ∪ R C( 对称性 ),
若R ’ 为包含R,对称的二元关系,
则对?( a,b ) ∈ R ∪ R C,
若 ( a,b ) ∈ R?( a,b ) ∈ R ’ ;
若 ( a,b ) ∈ R C?( b,a ) ∈ R,
( b,a ) ∈ R ’
又R ’ 具有对称性,( a,b ) ∈ R ’,
故R ∪ R C?R ’ 。
[推论 2]:当且仅当R是对称闭包时,R具有对称性 。
证明,( 1) R具有对称性,
若 ( a,b ) ∈ R,则 ( b,a ) ∈ R,
又 ( b,a ) ∈ R c
即?( b,a ) ∈ R c,( a,b ) ∈ R
( b,a ) ∈ R
R C? R?R ∪ R C=R;
(2) R是对称闭包时,R=R ∪ R C?R具有对称性 。
[定义 3],传递扩张设R= {( a,b ) |arb,a,b ∈ A },
则称R 1= {( a,b ) | ( a,b ) ∈ R,或?C
∈ A,使 ( a,c ),( c,b ) ∈ R } 为R的传递扩张 。
(1)R?R 1
(2)R 1不一定是传递的,如:
R= {( a,b ),( b,c ),( c,d )}
R 1= {( a,b ),( b,c ),( c,d ),
( a,c ),( b,d )}
由 ( a,c ),( c,d ),( a,b ),
( b,d ) 又产生了新的传递条件,而 ( a,d )
R 1,R 1不是传递的 。
(3) 当且仅当R是传递的,R=R 1。
证明:,?”,R是传递的,( RR 1)
对?( a,b ) ∈ R 1,有
( a,b ) ∈ R 或? c∈ A,
使 ( a,c ),( c,b ) ∈ R,
由R的传递性,( a,b ) ∈ R,
故R 1R,得R=R 1。
,?”,R=R 1
若 ( a,c ) ∈ R,( c,b ) ∈ R,
则 ( a,b ) ∈ R 1=R,R是传递的 。
注,( 1) 若R 1不是传递的,可扩张到R 2,
R 3,…R k ;
( 2) 若R k是传递的,则R k+1=R k。
[定义 3]:
设R 0=R,R k+1是R k的传递扩张 ( k=0,1,
2,…),则称R *=R 0∪ R 1∪ R 2∪ …∪ R k∪ …为R
的传递闭包,也记作 t(R)。
[定理 3] 传递闭包R *=R ∪ R 2∪ …∪ R k∪ …
证明,R 2=R ·R={(a,b)|
(a,c),(c,b) ∈
R 1={(a,b)|(a,b) ∈ R
或(a,c),(c,b) ∈ R}
=R ∪ R 2
R 2={(a,b)|(a,b) ∈ R 1,
或 (a,c),(c,b) ∈ R 1}
( 1) 若 ( a,c ),( c,b ) ∈ R,
则 ( a,b ) ∈ R ·R,
( 2) 若其一,如 (a,c ) ∈ R
另一,如 (c,b ) ∈ R ·R
则 ( a,b ) ∈ R ·R ·R ∈ R 3,
( 3) 若 ( a,c ),( c,b ) ∈ R ·R
则 ( a,b ) ∈ R ·R ·R ·R ∈ R 4 =R 22,
即R 2=R ∪ R 2∪ R 3∪ R 4
假设R k= {( a,b ) | ( a,b ) ∈ R,或 …,
或 ( a,b ) ∈ R 2k }
则 R k+1= {( a,b ) | ( a,b ) ∈ R k,
或 ( a,c ),( c b ) ∈ R k}
当 ( a,c ) ∈ R i,( c,b ) ∈ R j,
( i,j=1,2,…,2k)
( i+j=2,3,…,2 k+1)
有R k+1= {( a,b ) | ( a,b ) ∈ R,或 … 或
( a,b ) ∈ R 2k+1 } =R ∪ R 1 ∪ R 2∪ R 3∪ …∪ R 2k+1
故,R的闭包
*
R =R∪R
1
∪R
2
∪?∪R
k
∪?
=?
0k
k
R
=R∪R
2
∪R
3
∪?∪
k
R
2
∪?
=?
1k
k
R
[定理 4],传递闭包 R *一定是传递的 。
证明:设 ( a,b ) ( b,c ) ∈ R *,则
i,j,使 ( a,b ) ∈ R i,
( c,b ) ∈ R j,
故 ( a,b) ∈ R (i+j)?R *
传递扩张的实际意义:
举 例,
R= {( a,b ) |a与b是父子关系 }
R ·R= {( a,b ) |a与b是祖孙关系 }
R 1 = {( a,b ) |a与b是三代以内男性直系亲属 }

证明:
对?( x,y ) ∈ R *,?k,使 ( x,y )
∈ R k,表明在A中存在不同元素a 1,a 2,…,
a k-1,使 ( x,a 1),( a 1,a 2),( a 2,
a 3),…,( a k-1,y ) ∈ R 。
若k>n,由鸽洞原理,则a 1,a 2,…,
a k-1,y中至少有两个相同,不妨设a i=y,
( i? k-1 ) 。
[定理 5]:
设|A|=n,R是A上二元关系,
则存在正整数k,k? n,使 R * =R
∪ R 2∪ …∪ R k。
于是(x,a 1),…(a i,a i-1 ) ∈ R,
(a i-1,y) ∈ R,
故(x,y) ∈ R i,
即 若k>n,必存在比k的正整数i,
使(x,y) ∈ R i。
注:
定理说明,可用R ∪ R 2∪ …∪ R n来求 R * 。
例6,
设A= { 1,2,3 },
R= {( 1,1 ),( 1,2 ),(2,3 )}
求 R * 。
解,R=
000
100
011
,R
2

000
000
111
=R
3

R
=R∪R
2
∪R
3

000
100
111
R
= { (1,1),(1,2),(1,3),(2,3)}
设R是n个元素集合上的二元关系
(1)
(2)i ← 1;
(3)for j=1 to n
if a j,i=1 then
for k=1 to n do
a j,k← a j,k∨ a i,k
(4)i =i+1;
(5) if i ≤n,then go (3)
else stop
注,当|A|=n较大时,用定理 5计算 R *
工作量非常大 。
注,( 1) 结果 (aij)nxn是R *的相关矩阵 。
( 2) 算法的复杂度为n 3。
例 6:重新计算R *
例7:A= { a,b,c,d }
R= {( a,b ),( b,c ),
( c,d ) }
计算R *。
0000
1000
0100
0010
R
(1)i=1 由于 aj1=0(j=1,2,3,4) 不改动
(2)i=2 j=1,aji=1? a13=1
(3)i=3
0000
1000
0100
0110
j=1,a13=1? a14=1
j=2,a23=1? a24=1

R * ={(a,b),(a,c),
(a,d),(b,c),
(b,d),(c,d)}
§ 4 等价关系
4,1 等价关系
[定义 1] 等价关系,
A上的二元关系R,如果R是
(1) 自反的
(2) 对称的
(3) 传递的称R为等价关系 。
( a,b ) ∈ R,称a与b等价,记作a~b 。
[定义 4.2] 等价类,把A中的等价元素归为一类,
称为等价类 。
注:
等价关系R把A的元素分为若干类,各类之间没有公共元素 。 确定的R是对集合A进行的分划 。
[定义 4.3]集合的分划:把集合A分为若干子集
A 1,A 2,…,满足:
( 1) 当i ≠ j时A i∩ A j=?
( 2)?a ∈ A,?i,
使a ∈ A i( i=1,2,…)
则集合 Pr( A ) = { A 1,A 2,…,A n,…} 称为
A的一个分划 。
注:
(1)
P (A)? p (A) (A的幂集)
(2)当且仅当A=? 时,?P (A)=p (A)= {? }
(3)A非空时?P (A)? p (A)
[定理 1]:
A在等价关系R下的等价类正是A的一种分划,A的任一种分划,也必有A上的一个等价关系R与之对应 。
证明:
R是等价关系,?a ∈ A,由R的自反性,
( a,a ) ∈ R,即a与a属于同一等价类,
也即?i,a ∈ A i
若i ≠j,A i≠A j,而A i∩A j ≠?,则?c
∈ A i∩A j,c ∈ A i,且c ∈ A j,
对?a ∈ A i,a~c,c ∈ A j
对?b ∈ A j,b~c,即c~b (对称性 )
由R传递性,a~b
由a,b的任意性,故A i=A j
若A已进行了分划,则构造二元关系R 。
(1)?a ∈ A,使 ( a,a ) ∈ R,
(2)分别对每一等价类内所有两个不同元素a,
b,( a,b ) ∈ R,使 ( b,a ) ∈ R,
显然,R是自反的,对称的,而且也是传递的,因为若 ( a,b ) ∈ R,( b,c )
∈ R,则a,b,c均在同一等价类内,
故 ( a,c ) ∈ R 。
与A i和A j 为不同的等价类矛盾 。
故A i∩A j ≠?
所以,R完成了等价类的分划例1:
A= { 52张扑克 }
R 1= {( a,b ) |a与b同花,a,b是扑克 }
R 2= {( a,b ) |a与b同点,a,b是扑克 }
则,R 1把A分为四类同花类,
R 2把A分为13类同点类 。
例2:
A= { 0,1,2,3,4,5 }
R= {( 0,0 ),( 1,1 ),( 2,
2 ),( 3,3 ),( 1,2 ),( 1,3 ),
( 2,1 ),( 2,3 ),( 3,1 ),( 3,
2 ),( 4,4 ),( 4,5 ),( 5,4 ),
( 5,5 )}
R 是等价关系,但不直观,用关系图表示 。
三个不连通的图二元关系 R是自反的,对称的,传递的,
且 把 A 分 成 了 三 个 等 价 类,( A ) =
{{ 0 },{ 1,2,3 },{ 4,5 }}
[定义 ]:商集的元素个数 ( 即A在R下的等价类个数 ) 称为R的秩,
[定义 ] 商集:等价关系 R将 A分成若干等价类,每个类选个代表组成新的集合称为 A关于 R的商集,表示为 A/R。
例:在上例中
A/R= {[ 0 ],[ 1 ],[ 4 ]}
例3:
R= {( a,b ) |a ≡ b ( mod3 ),
a,b ∈ I } 是整数集合I上模3同余的二元关系,
证明 R是等价关系 。
证明:由于3| ( a-b ) a ≡ b ( mod3 )
(1) 3| ( a-a ),
(2)若3| ( a-b ),则3| ( b-a )
(3)若3| ( a-b ),3| ( b-c ),则
a-c= ( a-b ) + ( b-c )
3| ( a-c )
满足传递性,
商集:I/R= {[ 0 ],[ 1 ],[ 2 ]}
其中 [ 0 ] = { …,-6,-3,0,3,6,…}
[ 1 ] = { …,-5,-2,1,4,7,…}
[ 2 ] = { …,-4,-1,2,5,8,…}
例4:
N的一个分划为:若10 i-1? a<10 i,
则a ∈ A i,对应的等价关系
R= {( a,b ) |a与b有相同位数,
a,b ∈ N } 相同位的数归为一类,此R把
N分划为可列个等价类 。
[定义 ]相 容关系:
A上的二元关系R,若是自反的,
对称的,称R为相容关系 。
等价关系必然是相容关系 。
[定理 2]:
若R 1,R 2是A上的等价关系,则R 1∩ R 2也是等价关系 。
证明:R 1∩ R 2=R 3,R 3传递 。
(1)?a ∈ A,由R 1,R 2自反
( a,a ) ∈ R 1,( a,a ) ∈ R 2,于是
( a,a ) ∈ R 1∩ R 2=R 3,R 3自反
(2)若 ( a,b ) ∈ R 3,则 ( a,b ) ∈ R 1
且 ( a,b ) ∈ R 2,由R 1,R 2对称
( b,a ) ∈ R 1,( b,a ) ∈ R 2
于是 ( b,a ) ∈ R 1∩ R 2=R 3,R 3对称
4,2 等价关系的运算


222
111
),(),(,),(
),(),(,),(
RcaRcbRba
RcaRcbRba
(3)若 ( a,b ) ∈ R 3,( b,c ) ∈ R 3
于是 ( a,c ) ∈ R 1∩ R 2=R 3,R 3传递 。
归纳以上三点,R 3=R 1∩R 2也是等价的二元关系 。
[定理 3],若R 1,R 2是A上等价关系,则R 1∪ R 2
是相容关系 。
注:R 1∪ R 2 不一定 是等价关系 。
证明:
设R 4=R 1∪ R 2
(1)?a ∈ A,( a,a ) ∈ R 1,( a,
a ) ∈ R 2,于是 ( a,a ) ∈ R 1∪ R 2=R 4。
(2) 若 ( a,b ) ∈ R 4,( a,b ) ∈
R 1或 ( a,b ) ∈ R 2由R 1,R 2对称性,( b,
a ) ∈ R 1或 ( b,a ) ∈ R 2,
于是 ( b,a ) ∈ R 1∪ R 2=R 4
注:R 4=R 1∪ R 2是相容的,即
R 1∪ R 2不一定是等价关系若 ( a,b ) ∈ R 4,( b,c ) ∈ R 4
( a,b ) 与 ( b,c ) 可能分别属于
R 1与R 2,无法保证R 1∪ R 2的传递性 。
例5:
A= { a,b,c }
R 1= {( a,a ),( b,b ),
( c,c ),( a,b ),( b,a )}
R 2= {( a,a ),( b,b ),
( c,c ),( b,c ),( c,b )}
R 4=R 1∪ R 2= {( a,a ),( b,b ),
( c,c ),( a,b ),( b,a ),
( b,c ),( c,b )}
显然,( a,b ),( b,c) ∈ R 1∪ R 2
但 ( a,c)?R 1∪ R 2( 不具有传递性 ),
但 ( R 1∪ R 2) *一定是传递的 。
[定理 4],若R 1,R 2是A上等价关系,
则 ( R 1∪ R 2) *也是A上等价关系 。
证明:
(1)?a ∈ A,( a,a ) ∈ ( R 1∪ R 2)
( R 1∪ R 2) *
(2)( R 1∪ R 2) 是对称的,只需证明对称的二元关系的传递扩张还是对称的 。
设R是A上对称的二元关系,R 1是R的传递扩张,若 ( a,b ) ∈ R 1,则 ( a,b ) ∈ R
或 ( a,b ) ∈ R ·R,
a,若 ( a,b ) ∈ R,( b,a ) ∈ R,
故 (b,a )∈ R 1;
由 ( R 1∪ R 2) 对称?( R 1∪ R 2) 1也对称,…,
对任一k,( R 1∪ R 2) k也对称 。
若 ( a,b ) ∈ ( R 1∪ R 2) *,则?k,
使 ( a,b ) ∈ ( R 1∪ R 2) k,
故 ( b,a ) ∈ ( R 1∪ R 2) k? ( R 1∪ R 2) *,
于是 ( R 1∪ R 2) *是对称的 。
( 3) 任一传递闭包都具有传递性 。
即证 。
b,若(a,b) ∈ R ·R,则c,使
(a,c),(c,b) ∈ R
(b,c),(c,a) ∈ R
(b,a) ∈ R ·R
(b,a) ∈ R 1
等价关系对应于集合的一种分划 。
设R 1,R 2是A上等价关系,对应的分划为
π1,π2,
π1·π2对应于R 1∩R 2,称为 二个分划的积,
使分划分更细;
π1+ π2对应于 ( R 1∪ R 2) *,称为两个 分划的和,使分划比 π1,π2要粗 。
例6:
A= { a,b,c,d,e,f,g,h,
i,j,k }
4,3 等价关系的运算与分划的关系
R 1? π 1 = {
4
3
2
1
,,,
AAAA
jkhie fga b c d }

2
π
2
= {
43
21
,,,
BBBB
ge fi kdia b c h }
R 1= {( a,a ),( b,b ),( c,c ),( d,
d ),( e,e ),( f,f ),( g,g ),( h,
h ),( i,i ),( j,j ),( k,k ),( a,
b ),( a,c ),( a,d ),( b,c ),( b,
d ),( c,d ),( b,a ),( c,a ),( d,
a ),( c,b ),( d,b ),( d,c ),( e,
f ),( e,g ),( f,g ),( f,e ),( g,
e ),( g,f ),( h,i ),( i,h ),( j,
k ),( k,j )}
R 2= {( a,a ),( b,b ),( c,c ),
( d,d ),( e,e ),( f,f ),
( g,g ),( h,h ),( i,i ),
( j,j ),( k,k ),( a,b ),
( a,c ),( a,h ),( b,c ),
( b,h ),( c,h ),( b,a ),
( c,a ),( h,a ),( c,b ),
( h,b ),( h,c ),( d,i ),
( i,d ),( e,f ),(e,j ),
( e,k ),( f,j ),( f,k ),
( j,k ),( f,e ),( j,e ),
( k,e ),( j,f ),( k,f ),
( k,j )}
R 1∩ R 2= {( a,a ),( b,b ),
( c,c ),( d,d ),( e,e ),
( f,f ),( g,g ),( h,h ),
( i,i ),( j,j ),( k,k ),
( a,b ),( a,c ),( b,c ),
( e,f ),( j,k ),( b,a ),
( c,a ),( c,b ),( f,e ),
( k,j )
R 1∪ R 2= {( a,a ),( b,b ),( c,c ),
( d,d ),( e,e ),( f,f ),( g,g ),
( h,h ),( i,i ),( j,j ),( k,k ),
( a,b ),( a,c ),( a,d ),( b,c ),
( b,d ),( c,d ),( b,a ),( c,a ),
( d,a ),( c,b ),( d,b ),( d,c ),
( a,h ),( b,h ),( c,h ),( h,a ),
( h,b ),( h,c ),( e,f ),( e,g ),
( f,g ),( f,e ),( g,e ),( g,f ),
( h,i ),( i,h ),( j,k ),( k,j ),
( d,i ),( i,d ),( e,j ),( e,k ),
( f,j ),( f,k ),( j,e ),( k,e ),
( j,f ),( k,f )}
但R 1∪ R 2不是传递的,如,( c,h ),
( h,i ) ∈ R 1∪ R 2,而 ( c,i )?R 1∪ R 2。
把R 1∪ R 2扩张到传递性满足,就是 ( R 1∪ R 2) *。

1
∩R
2
π
1
· π
2
= {
34
2313
4422
2111
,,,,,,
BA
BABA
BABA
BABA
jkihgefda b c




凡是在 π
1

2
中有一个要求把它们拆开的
(R
1
∪R
2

*?

4342
2131
,
BBAA
BBAA
e fg jka b c d i h



例7,
A= { 52张扑克牌 }
R 1= {( a,b ) |a与b同花,
a,b是扑克 }
π 1
R 2= {( a,b ) |a与b同点,
a,b是扑克 }
π 2
R 1∩ R 2? π 1·π 2把扑克分成52张单张
( R 1∪ R 2) *? π 1+ π 2把52张扑
[定义 ]平凡分划,
集合 A的最粗或最细的分划,称为 平凡分划 。
注,
( 1) 等价关系,用穷举法很难判别
( 2) 用关系图比较直观,明确
( 3) 用集合的分划来研究等价关系
§ 5 半序关系
[定义 ],半序关系 ( 偏序关系 )
R是A上的二元关系,如果R满足:
(1) 自反的
(2) 反对称的
(3) 传递的则称R是A上半序关系 。
例:
A= { 1,2,3,4,5,6,7,8,9 }
B= { a,b,c }
R 1= {( a,b ) | a? b,a,b ∈ A }
R 2= {( a,b ) | a |b,a,b ∈ A }
R 3= {( s 1,s 2) |s 1?s 2,
s 1,s 2∈ p ( B )}
记号:
R ={( a,b ) |a ≤R b,a,b ∈ A } 其中 ≤R 可为?,|,?
注:
( 1) 用矩阵表示半序关系,不能明显看到二元关系的特征 。
( 2) 用简化的关系图表示较适合 。
(1)自反性:每个顶点都有自回路,省去 。
(2)反对称性:两个顶点间只可能有一个箭头从左 → 右,或从下 → 上的方向从小到大安置顶点,可省略箭头 。
(3)传递性:由于有 ( a,b ),( b,c ) ∈ R
则 ( a,c ) ∈ R
故只画 ( a,b ),( b,c ) 对应的边省略边 ( a,c ) 。
[定义 ],Hasse图设 ≤是A上的一个半序关系,如果
a ≤b,则将a画在b下面,且不?c,
使a ≤c,c ≤b,则a,b间用直线连接 。 并符合简化的关系图的绘制,
称这样得到关系图为Hasse图 。
例中半序关系的Hasse图如下:
1
2
3
4
5
6
7
8
9
R1
[定义 ] 全序,
A上半序关系R,如果?a,b ∈ A,都有
a ≤b,或b ≤a,则称R为A上的全序关系 。
注:
( 1) 全序的含义:A中每两个元素均能比大小,即任何两个元素都相关 。
( 2) 半序则是部分有序 。
( 3) R 1是全序,R 2,R 3都是半序如:R 2中,{ 1,2,6 },{ 1,2,
4,8 },{ 1,3,9 } 都排成了序,但2
与3,5与7,7与9 …,在整除的意义上来说无法排出大小来 。
[定义 ]半序集:
集合A及A上的一个半序关系R组成的二元组 ( A,R ),称为半序集,记为
( A,? R ) 或 ( A,≤) 。
注:
( 1) 同一集合上的两个不同的半序关系,
所构成两个半序集,如:
R 1和R 2都定义在A= { 1,2,3,4,
5,6,7,8,9 } 上,但 ( A,R 1) 与
( A,R 2) 显然不是一样的半序集 。
[定义 ]全序集:
半序集 ( A,? R ) 中的半序关系? R 是A上的全序,则此 ( A,? R )
称为全序集 。
( A,R 1) 是全序集 。 显然,全序集是半序集的特例 。 又如,( - ∞,+ ∞)
实数全体,在 ≤下是全序集;平面上点集,
也可以规定一种? R,模长大的大,模长相等的情况下,以幅角的大小来比大小,
因此,平面上点集也是全序集 。 ( N,≤)
当然也是全序集 。
注,
实数全体,平面点集是无法用Has
se图表示的 。 一般来说,对有限集用H
asse图比较好,对可列集只能示意一下,对不可列无限集是没法表示的,因为任二个数之间一定还有别的数 。
[定义 ]链:
设 ( A,≤R ) 是半序集,,若
( B,≤R ) 是全序集,则称B为 ( A,≤
R ) 中的链 ( Chain ) 。
当B是有限集时,B的基数|B|称为链长 。
例:
在上例 Hasse图 ( A,R 2) 中,
取B 1= { 1,2,4,8 },R 2= |( 整除 ),则
( B 1,R 2) 是全序关系,B 1是半序集 ( A,|) 中链长为4的链 。
B 2= { 1,2,6 },B 3= { 1,
3,9 },B 4= { 1,5 },B 5= { 1,
7 } 也都是 ( A,|) 中的链 。
[定义 ]反链:
设 ( A,? R ) 为半序集,B A,对?
a,b ∈ B ( a ≠ b ),( a,b )?R,
( b,a )?R,则称B为 ( A,? R ) 中的反链 。
当B为有限集时,|B|为反链的长度 。
注,反链中的元素都互不相关 。
例如,( A,R 2)
B 1= { 2,3,5,7 } |B 1|=4
B 2= { 4,6,9 } |B 2|=3
B 3= { 8,6,9,5,7 } |B 3|=5

都是反链 。
[定义 ]极大元与极小元:
设 ( P,≤) 是半序集,A?P,若a
∈ A,且在A中找不到一个元素b ( b ≠
a ),使a ≤b ( b ≤a ),则称a为A中的极大元 ( 极小元 ) 。
例,( N,|) 是半序集,
A= { 2,3,4,5,6,7,8,9 }
则 A中极大元:8,6,9,5,7
极小元:2,3,5,7
注:
极大元,极小元并不要求唯一,且同一元素,
可以既是极大元,又是极小元,如5,7 。
注,
极大元,极小元必须是子集A中的元素 。
[定义 ]最大元与最小元:
设 ( P,? ) 是半序集,A?P,
若a ∈ A,?b ∈ A,b? a (a? b ),
则称a为A的最大元 ( 最小元 ) 。
例,上例其 Hasse图如下图所示结论:
子集A中是不存在最大元 ( 最小元 ) 的 。
例,B= { a,b,c },
R 3= {( s 1,s 2) |s 1?s 2,s 1,
s 2∈ p ( B )},( p ( B ),? ) 是半序集 。
设A= { Ф,{ a },{ b },{ c },
{ a,b },{ a,c },{ b,c }}
其 Hasse图如下图所示结论:
A存在最小元 Ф,没有最大元。
注:
最大元 ( 最小元 ) 本身应属于子集A,
且与A中任一元素都有关系 。
[定义 ]上界与下界:
设 ( P,≤) 是半序集,A?P,
若a ∈ P,对?b ∈ A,b ≤a ( a ≤b )
称a为A的上界 ( 下界 ) 。
注:
( 1) 上例中,A无最大元,但存在A的上界 { a,b,c } 。
( 2) Ф为A的最小元,也是A的下界
( 3) 最大 ( 小 ) 元是A的一个上 ( 下 ) 界
( 4) 上 ( 下 ) 界可以不唯一,也可以不存在
[定义 ]上确界与下确界:
设 ( p,? ) 是半序集,A?P,
若a是A的一个上界 ( 下界 ),而?A
的上界 ( 下界 ) b,都有a? b ( b?
a ),则称a是A的上确界 ( 下确界 ) 。
注:
上确界:最小上界下确界:最大下界如果存在上 ( 下 ) 确界,则上 ( 下 )
确界一定是唯一的例:
( p ( B ),?) 中取A ’ = { Ф,
{ b },{ c }},则
{ b,c } 与 { a,b,c } 是A ’ 的上界,{ b,c } 是A ’ 的上确界 。
例:
p= { a,b,c,d,e }
A= { a,b,c },( p,? )
注:
存在上(下)界,并不一定存在上
(下)确界。
结论:( 1)d,e是A的上界
( 2)d与e无法比大小,不存在上确界
( 3)A的下界不存在,不存在下确界
[引理 1]:
设 ( P,≤) 是半序集,A是P的非空有限子集,则A一定存在极大 ( 小 ) 元 。
证,若|A|=1,则 A中唯一元素既是极大元,也是极小元 。
假定|A|=n时存在极大 ( 小 ) 元当|A|=n+1时,则将 A分成由n个元素组成的子集 A ’ 与元素a 。
由假定,A ’ 存在极大元 a M,极小元a
m,
若a M≤a,则a为极大元,否则为a M,
因为若a M≤a,且存在 b≤A ’,而
a ≤b,由传递性a M ≤ b,与a M为极大元
( A ’ ) 矛盾 。
同理,若a ≤a m,则 a为 极小元,否则为
a m。
[引理 2]:
设M是非空有限子集A的极大元集合,
则M是A的反链 。
反证:
若M不是反链,则?a,b ∈ M ( a ≠
b ),( a,b ) ∈ R或 ( b,a ) ∈ R,即
a? b或b? a,则a或b不是极大元,矛盾 。
[定理 1]:
设 ( P,? ) 是有限的半序集,P 中最长链长度为n,则 P 可以划分为n个互不相交的反链 。
证,( 1) n=1,P中任两个元素不相关,
P本身是反链 。
(2) 假设n时定理成立,即当P中最长链长为n时,可以划分为n个互不相交的反链 。
(3)当P中最长链长为n+1,由引理 1,
极大元一定存在,设M是极大元集合,由引理 2,M是P的一个反链 。
如果去掉M,( P-M,≤) 也是半序集,则P-M中最长链长为n,由假设,P
-M可以划分为 n个 互不相交的 反链,添上
M,可知P可划分为n +1个互不相交的反链 。
例:A= { 1,2,3,4,5,6,7,8,
9 },半序集 ( A,6 ),最长链为4,B=
{ 1,2,4,8 }
A 1
A 2= { 2,3,5,7 }
A 3= { 4,6,9 }
A 4= { 8 }
B 4= { 8,6,9,5,7 }
B 3= { 4,3 }
B 2= { 2 }
B 1= { 1 }
注:
反链的取法并不唯一,而最长链中的元素必然分别落在每个反链里 。
说明:
若 P r( A ) = { A 1,A 2,…,A n},是 A
的一个分划,则可定义一个半序关系,当 j-
i=1时,取 a?Ai,b?Aj,使 (a,b)?R1,且 Ai,,Aj
中每个元素至少取到一次并对? a?A,(a,a)?R1
然后取 R = R1*( 闭包 )
这样 R是半序关系,并使每个 Ai是反链,
且最长链是 A 1,A 2,…,A n中各取一个元素组成的 。
[定理 2]:每个A的分划
p r( A ) = { A 1,A 2,…,A n},都可以找到一个半序关系R,使A 1,A 2,…,A n都是 ( A,R ) 的反链,而 ( A,R ) 的最长链由A 1,A 2,…,A n中各取一个元素组成 。
例:
取R 1= {( 1,2 ),( 1,3 ),
( 1,5 ),( 1,7 ),( 2,6 ),
( 2,4 ),( 3,6 ),( 3,9 ),
( 4,8 ),( 1,1 ),( 2,2 ),
( 3,3 ),( 4,4 ),( 5,5 ),
( 6,6 ),( 7,7 ),( 8,8 ),
( 9,9 )}
令R=
1R,则 (A,R)= (A,1)。
但若取,
R 1= {( 1,2 ),( 1,3 ),( 1,5 ),
( 1,7 ),( 2,4 ),( 2,6 ),
( 2,9 ),( 6,8 ),( 5,9 ),
( 1,1 ),( 2,2 ),( 3,3 ),
( 4,4 ),( 5,5 ),( 6,6 ),
( 7,7 ),( 8,8 ),( 9,9 )}
令R=
1
R,是无法得到 (A,/)的,
可见,由互不相交的反链构造出来的半序集并不是唯一的。
[定理 3]:
设半序集 ( p,? ) 包含m ·n+
1个或以上个元素,则p至少有一个链长? n+1 ( 或m+1 ) 或至少有一个反链长? m+1 ( 或n+1 ) 。
证:
若p的最长链长? n,反链长?
m,由定理 1,p可划分为不超过n个反链,则p至多有n ·m个元素,与p
的元素个数矛盾 。
例1:
a ·b+1个自然数的集合p
(( p,|) 是半序集 )
或者有
( a+1 ) ( 或 ( b+1 )) 个数一个被一个整除或者有
( b+1 ) ( 或 ( a+1 )) 个数互素
[定义 ]良序集:
设 ( A,R ) 是半序集,若A的非空子集都存在最小元,则称R是良序关系,( A,
R ) 为良序集 。
注,( 1) 良序集是全序集
( 2) 全序集未必是良序的,如:
实数全体,任两个实数都能比大小,
但子集 { 1/n} 的最小元找不到 。
但,有限的全序集自然是良序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