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返回下页上页第八章 细胞的能量转换第一节 细胞的供能物质和,..
第二节 能量的释放和转移第三节 细胞能量的转换思考题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可见线粒体是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一、细胞内的供能物质
糖类:最主要的供能物质
脂肪:能量的浓缩贮存形式
蛋白质:能量的来源之一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地球上一切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于 太阳能 。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太阳提供了生命生存的能源太阳能(光能)
光合作用植物(化学能)
食物动物(化学能)
能量 转移并储存于动植物的有机物(蛋白质、脂肪、糖类等)中。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细胞内供能物质中能量的流动食物(糖类、脂肪、蛋白质)
人(消化、吸收、运输)
细胞
线粒体
ADP+Pi?
二氧化碳和水
ATP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二、细胞的能量利用形式 ——ATP
高能磷酸键
ATP表示为:
A-P ~P ~P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ATP的作用:
细胞生命活动的 直接 供能者
细胞能量转换的 中间携带者,即,能量货币,。
细胞的能量获得,转换,储存和利用的 枢纽 。
ATP
ATP是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
能量储存于其高能磷酸键中,
可去磷酸化释放能量供细胞利用,
又可磷酸化储存能量。
去磷酸化
A--P~P~P ======== A-P~P+Pi+1.72KJ
磷酸化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食物中的能量如何转换为 ATP?
食物 —— (线粒体) —— ATP
细胞呼吸物质分解?能量释放?能量转移?能量转换?ATP形成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细胞呼吸( cellular respiration)
在氧气的参与下,线粒体内分解各种大分子物质,产生二氧化碳,同时,
分解代谢所释放的能量储存于 ATP中,
这一过程称为细胞呼吸,又称细胞氧化或生物氧化。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细胞呼吸(细胞氧化)过程:
三羧酸循环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乙酰辅酶 A的形成糖酵解图示 细胞呼吸的四个主要步骤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细胞呼吸的过程
糖酵解
乙酰辅酶 A的形成
三羧酸循环
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 能量转换?ATP生成物质分解?能量释放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细胞中能量的释放和转移分解过程,?糖酵解
乙酰辅酶 A的形成
三羧酸循环物质分解,能量逐步释放出来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葡萄糖丙酮酸乙酰辅酶 A
-酮戊二酸柠檬酸琥珀酸延胡索酸草酰乙酸异柠檬酸苹果酸 顺乌头酸
NAD
NADH2
CO2
NAD
NADH2
CO2CO2
NAD
NADH2
NADH2
NAD
FAD
FADH2
NADH2
NAD以葡萄糖为例
,
介绍细胞呼吸
(
能量转换
)
的过程
:
糖酵解乙酰辅酶 A的形成三羧酸循环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一、糖酵解在细胞质中进行经过十几步酶促化学反应结果:一分子葡萄糖? 2分子丙酮酸
2分子 NADH+H+
(葡萄糖中能量转移到丙酮酸和 NADH中)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二、乙酰辅酶 A( CH3COSCOA)的生成:
在线粒体中进行。
结果,2分子丙酮酸?2分子 CH3CO~SCOA
2分子 NADH+H+
2分子 CO2
(丙酮酸中能量转移到 CH3CO~SCOA和 NADH中)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三、三羧酸循环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三羧酸循环是物质氧化分解的中心 。
在 线粒体基质中 进行,二十几步酶促化学反应 。
结果,2× CH2CO~SCOA?2× 2CO2
2× 3NADH+H+
2× 1FADH2
2× 1ATP
CH3CO~SCOA中能量转移到 NADH,FADH2 中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至此,一分子葡萄糖已完全分解成6分子 CO2,能量已转移到 NADH,FADH2,ATP中即 G?10 NADH+H+
2 FADH2
4ATP
6 CO2
下面的问题是 NADH,FADH2中的能量如何转移至 ATP中。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能量的转换 —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因为,C6H12O6+6O2? 6CO2+6H2O
前面产生的 12对 H必须进一步氧化为水,整个有氧氧化才告结束,但 H不能与 O2直接结合,实际上 H离解为 H+和 e-(高能电子),电子经过呼吸链传递,最终使 1/2 O2还原为 O2-与基质中的 2H+化合生成水。这一过程在 线粒体内膜上 进行,
电子传递链 (呼吸链 )相当于,放能装置,;
ATP酶复合体相当于,换能装置,。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呼吸链 (电子传递链 )
呼吸链的本质是线粒体内膜上的些氧化还原酶系,可进行一系列氧化还原反应,
完成电子的传递和能量的释放。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FADH2
2e -
2e- 2e-? 2e- 2e- 2e- 2e- 2e-
简示为,NADH? FMN? COQ? B? C1? C? aa3? 1/2O2
Ⅰ Ⅱ Ⅲ
ADP+Pi ATP ADP+Pi ATP ADP+Pi ATP
呼吸链 ( respiratory chain),
线粒体内膜上一系列氢载体和电子载体蛋白,
它们在内膜上有序地排列成相互关联的链状,
称为呼吸链。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呼吸链在传递电子时,是连续的进行一系列的氧化还原反应,在这个过程中能量逐步释放出来,有三个部位释放的能量较高 。 即部位 Ⅰ NADH? COQ 12.2千卡部位 Ⅱ b? C1 9.9千卡部位 Ⅲ aa3? O2 23.8千卡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已知,7.3千卡
ADP+Pi ——? ATP
所以,上述三个部位的能量足够形成一个 ATP,
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
1分子 NADH —————————— 3ATP
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
1分子 FADH2 —————————— 2ATP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基粒与氧化磷酸化
基粒( ATP酶复合体)是氧化磷酸化部位。
ADP+Pi? ATP 称为磷酸化磷酸化:底物水平磷酸化氧化磷酸化动画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基粒的结构:
头部 ( ATP酶复合体)
柄部基片
ADP+Pi
ATP
头部( ATP酶复合体)
基粒 柄部基片(插入膜中)
动画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12H? 12H++12e-(经呼吸链传递)
同时,12H+ + 6O2-? 6H2O
所以终反应式,C6H12O6+6O2? 6CO2+6H2O+能量在体内细胞中的含义为:
C6H12O6+6O2+36ADP+36Pi? 6CO2+6H2O +36ATP+热能底物水平磷酸化,
由高能底物水解放能,
直接将高能磷酸链从底物转移到 ADP上,使 ADP磷酸化生成 ATP的作用,称为底物水平磷酸化。
氧化磷酸化,
高能电子在电子传递过程中释放出的能量被 F0F1ATP酶复合体用来催化 ADP磷酸化而合成 ATP,
称为氧化磷酸化。
动画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
1分子 NADH —————? 3ATP
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
1分子 FADH2 ————? 2ATP
氧化磷酸化所以 10NADH+2FADH2 ————? 34ATP
在糖酵解时,由底物水平磷酸化,产生 2ATP(细胞质中产生); 在 TAC时,由底物水平磷酸化,也产生 2ATP。
细胞氧化
1分子葡萄糖 ——————? 38分子其中 2分子 ATP在细胞质中产生,线粒体中产生 36分子 ATP,
其它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发掉 。
动画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动画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细胞呼吸的特点:
1、本质是在线粒体内进行的一系列酶促氧化还原反应。
2、产生的能量储存于 ATP的高能磷酸键中。
3、能量是逐步释放的。
4、恒温( 37摄氏度)恒压条件下进行。
5、反应过程需要水的参入。
线粒体 —— 细胞呼吸 —— ATP的产生功能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细胞呼吸的最终反应式:
C6H12O6+6O2-? 6CO2+6H2O+能量与燃烧反应相比:化学反应相同终产物相同能量相等 。
燃烧反应只有能量释放,
没有 ATP的形成。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想一想,你每天的活动需要多少能量?
你看一小时电视需要多少能量?
你看书一小时需要多少能量
?
你睡觉一小时需要多少能量?合理饮食,保证适宜的营养。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思考题:
1、名词解释细胞呼吸 基粒
ATP 氧化磷酸化呼吸链 底物水平磷酸化
2,以葡萄糖为例,简述细胞中有机物的能量是如何释放和转换为 ATP的?
3,试述线粒体与细胞能量转换的关系?
第二节 能量的释放和转移第三节 细胞能量的转换思考题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可见线粒体是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一、细胞内的供能物质
糖类:最主要的供能物质
脂肪:能量的浓缩贮存形式
蛋白质:能量的来源之一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地球上一切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于 太阳能 。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太阳提供了生命生存的能源太阳能(光能)
光合作用植物(化学能)
食物动物(化学能)
能量 转移并储存于动植物的有机物(蛋白质、脂肪、糖类等)中。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细胞内供能物质中能量的流动食物(糖类、脂肪、蛋白质)
人(消化、吸收、运输)
细胞
线粒体
ADP+Pi?
二氧化碳和水
ATP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二、细胞的能量利用形式 ——ATP
高能磷酸键
ATP表示为:
A-P ~P ~P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ATP的作用:
细胞生命活动的 直接 供能者
细胞能量转换的 中间携带者,即,能量货币,。
细胞的能量获得,转换,储存和利用的 枢纽 。
ATP
ATP是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
能量储存于其高能磷酸键中,
可去磷酸化释放能量供细胞利用,
又可磷酸化储存能量。
去磷酸化
A--P~P~P ======== A-P~P+Pi+1.72KJ
磷酸化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食物中的能量如何转换为 ATP?
食物 —— (线粒体) —— ATP
细胞呼吸物质分解?能量释放?能量转移?能量转换?ATP形成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细胞呼吸( cellular respiration)
在氧气的参与下,线粒体内分解各种大分子物质,产生二氧化碳,同时,
分解代谢所释放的能量储存于 ATP中,
这一过程称为细胞呼吸,又称细胞氧化或生物氧化。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细胞呼吸(细胞氧化)过程:
三羧酸循环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乙酰辅酶 A的形成糖酵解图示 细胞呼吸的四个主要步骤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细胞呼吸的过程
糖酵解
乙酰辅酶 A的形成
三羧酸循环
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 能量转换?ATP生成物质分解?能量释放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细胞中能量的释放和转移分解过程,?糖酵解
乙酰辅酶 A的形成
三羧酸循环物质分解,能量逐步释放出来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葡萄糖丙酮酸乙酰辅酶 A
-酮戊二酸柠檬酸琥珀酸延胡索酸草酰乙酸异柠檬酸苹果酸 顺乌头酸
NAD
NADH2
CO2
NAD
NADH2
CO2CO2
NAD
NADH2
NADH2
NAD
FAD
FADH2
NADH2
NAD以葡萄糖为例
,
介绍细胞呼吸
(
能量转换
)
的过程
:
糖酵解乙酰辅酶 A的形成三羧酸循环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一、糖酵解在细胞质中进行经过十几步酶促化学反应结果:一分子葡萄糖? 2分子丙酮酸
2分子 NADH+H+
(葡萄糖中能量转移到丙酮酸和 NADH中)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二、乙酰辅酶 A( CH3COSCOA)的生成:
在线粒体中进行。
结果,2分子丙酮酸?2分子 CH3CO~SCOA
2分子 NADH+H+
2分子 CO2
(丙酮酸中能量转移到 CH3CO~SCOA和 NADH中)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三、三羧酸循环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三羧酸循环是物质氧化分解的中心 。
在 线粒体基质中 进行,二十几步酶促化学反应 。
结果,2× CH2CO~SCOA?2× 2CO2
2× 3NADH+H+
2× 1FADH2
2× 1ATP
CH3CO~SCOA中能量转移到 NADH,FADH2 中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至此,一分子葡萄糖已完全分解成6分子 CO2,能量已转移到 NADH,FADH2,ATP中即 G?10 NADH+H+
2 FADH2
4ATP
6 CO2
下面的问题是 NADH,FADH2中的能量如何转移至 ATP中。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能量的转换 —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因为,C6H12O6+6O2? 6CO2+6H2O
前面产生的 12对 H必须进一步氧化为水,整个有氧氧化才告结束,但 H不能与 O2直接结合,实际上 H离解为 H+和 e-(高能电子),电子经过呼吸链传递,最终使 1/2 O2还原为 O2-与基质中的 2H+化合生成水。这一过程在 线粒体内膜上 进行,
电子传递链 (呼吸链 )相当于,放能装置,;
ATP酶复合体相当于,换能装置,。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呼吸链 (电子传递链 )
呼吸链的本质是线粒体内膜上的些氧化还原酶系,可进行一系列氧化还原反应,
完成电子的传递和能量的释放。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FADH2
2e -
2e- 2e-? 2e- 2e- 2e- 2e- 2e-
简示为,NADH? FMN? COQ? B? C1? C? aa3? 1/2O2
Ⅰ Ⅱ Ⅲ
ADP+Pi ATP ADP+Pi ATP ADP+Pi ATP
呼吸链 ( respiratory chain),
线粒体内膜上一系列氢载体和电子载体蛋白,
它们在内膜上有序地排列成相互关联的链状,
称为呼吸链。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呼吸链在传递电子时,是连续的进行一系列的氧化还原反应,在这个过程中能量逐步释放出来,有三个部位释放的能量较高 。 即部位 Ⅰ NADH? COQ 12.2千卡部位 Ⅱ b? C1 9.9千卡部位 Ⅲ aa3? O2 23.8千卡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已知,7.3千卡
ADP+Pi ——? ATP
所以,上述三个部位的能量足够形成一个 ATP,
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
1分子 NADH —————————— 3ATP
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
1分子 FADH2 —————————— 2ATP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基粒与氧化磷酸化
基粒( ATP酶复合体)是氧化磷酸化部位。
ADP+Pi? ATP 称为磷酸化磷酸化:底物水平磷酸化氧化磷酸化动画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基粒的结构:
头部 ( ATP酶复合体)
柄部基片
ADP+Pi
ATP
头部( ATP酶复合体)
基粒 柄部基片(插入膜中)
动画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12H? 12H++12e-(经呼吸链传递)
同时,12H+ + 6O2-? 6H2O
所以终反应式,C6H12O6+6O2? 6CO2+6H2O+能量在体内细胞中的含义为:
C6H12O6+6O2+36ADP+36Pi? 6CO2+6H2O +36ATP+热能底物水平磷酸化,
由高能底物水解放能,
直接将高能磷酸链从底物转移到 ADP上,使 ADP磷酸化生成 ATP的作用,称为底物水平磷酸化。
氧化磷酸化,
高能电子在电子传递过程中释放出的能量被 F0F1ATP酶复合体用来催化 ADP磷酸化而合成 ATP,
称为氧化磷酸化。
动画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
1分子 NADH —————? 3ATP
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
1分子 FADH2 ————? 2ATP
氧化磷酸化所以 10NADH+2FADH2 ————? 34ATP
在糖酵解时,由底物水平磷酸化,产生 2ATP(细胞质中产生); 在 TAC时,由底物水平磷酸化,也产生 2ATP。
细胞氧化
1分子葡萄糖 ——————? 38分子其中 2分子 ATP在细胞质中产生,线粒体中产生 36分子 ATP,
其它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发掉 。
动画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动画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细胞呼吸的特点:
1、本质是在线粒体内进行的一系列酶促氧化还原反应。
2、产生的能量储存于 ATP的高能磷酸键中。
3、能量是逐步释放的。
4、恒温( 37摄氏度)恒压条件下进行。
5、反应过程需要水的参入。
线粒体 —— 细胞呼吸 —— ATP的产生功能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细胞呼吸的最终反应式:
C6H12O6+6O2-? 6CO2+6H2O+能量与燃烧反应相比:化学反应相同终产物相同能量相等 。
燃烧反应只有能量释放,
没有 ATP的形成。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想一想,你每天的活动需要多少能量?
你看一小时电视需要多少能量?
你看书一小时需要多少能量
?
你睡觉一小时需要多少能量?合理饮食,保证适宜的营养。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思考题:
1、名词解释细胞呼吸 基粒
ATP 氧化磷酸化呼吸链 底物水平磷酸化
2,以葡萄糖为例,简述细胞中有机物的能量是如何释放和转换为 ATP的?
3,试述线粒体与细胞能量转换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