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形态解剖学习题一、名词解释:
1.细胞器
2.组织
3.芽
4.纹孔
5,根瘤
6.心皮
7.须根系
8.异面叶
9,真果
10.世代交替
二、问答题:
1.植物细胞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有何功能?
2.植物细胞细胞器有哪几类?它们各自的结构、功能如何?
3.植物细胞壁由哪几层构成?各有何特点?
4.植物细胞后含物有哪些?试述它们的产生和分布。
5.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分裂期有哪几个时期?各时期细胞形态上有何特点?
6.什么是分生组织?它来源于什么细胞?分生组织有何特点?
7.根据来源和性质不同,分生组织分为哪几类?各由什么细胞或组织发育而来?
8.根据位置的不同,分生组织分为哪几类?这几类分生组织若按来源和性质分各属于哪一类?
9.成熟组织有何特点?成熟组织共有几类?
10.薄壁组织有何特点?可分为哪几类?
11.表皮由哪几类组织或细胞构成?周皮由哪几类组织构成?
12.从细胞形态和在植物体内分布部位分析,厚角组织与厚壁组织有何异同点?
13.导管和管胞在结构、功能、在植物中的分布方面有何不同?
14.筛管和筛胞在结构及分布上有何不同?
15.说明双子叶植物维管束的组织构成。
16.什么是组织系统,植物体内的组织系统有哪几类?
17.种子的基本构成包括哪几部分?举例说明双子叶植物和禾本科植物种子的区别。
18.种子萌发需要什么条件?并简述各个条件的作用。
19.试述根尖的分区及各区的细胞特点和功能。
20.试述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构造。
21.试述棉花老根由外向内包括哪些部分?各有何功能?
22,双子叶植物与禾本科植物茎中维管束的类型与排列有何不同?
23.如何利用射线来判断木材三切面?
24.用所学的知识解释 "树怕剥皮"及"老树中空仍能生存"的道理。
25.为什么向日葵和玉米不能像树木那样长高和长粗,并形成周皮?
26.试述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构造。
27.比较维管射线与髓射线的异同点。
28.简述裸子植物茎的结构特点。
29.年轮是如何形成的?何谓假年轮?
30.比较一年生草本双子叶植物与禾本科植物小麦茎的结构特征。
31.试述多年生木本植物茎的结构。
32.试述双子叶植物根与茎初生结构的异同点。
33.试述木材三切面。
34.简述裸子植物松针叶的结构,并指出哪些特征体现了其抗旱性?
35.比较玉米叶与棉花叶在解剖构造上的异同点。
36.何谓传粉?植物对异花传粉有何适应性特征?
37.虫媒花和风媒花各有何特点?
38.试述双受精的过程及其生物学意义。
39.说明花药的发育及花粉粒的形成过程。
40.说明胚珠的发育及胚囊的形成过程。
习题答案一、名词解释:
1.细胞质中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具有特定功能的小“器官”。
2.由来源相同的同一类型或不同类型的细胞所组成的功能和结构单位。
3.处于幼态而未伸展的枝、花或花序。
4.初生壁完全不被次生壁覆盖的区域。
5.根瘤细菌在豆科植物的根上共生所形成的各种突起。
6.组成雌蕊的基本单位,是适应于生殖作用的变态叶。
7.主根不发达,早期停止生长或生长缓慢,由许多不定根组成的根系。
8.叶肉有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分化的叶。
9.单纯由子房发育而成的果实。
10.二倍体的孢子体阶段和单倍体的配子体阶段,在生活史中有规律地交替出现的现象。
二、问答题:
1.植物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构成。
1)细胞壁具有多种功能:细胞壁维持了细胞的形态;保护了原生质,减少蒸腾,防止病虫侵害;细胞壁还参与植物体吸收、分泌、运输活动;另外,细胞壁在细胞生长调控、细胞识别中具有重要作用。
2)细胞膜是一种具有选择性的半透膜,具有选择透过的功能;细胞膜能向内形成凹陷,吞噬外围的液体 (胞饮作用)和固体小颗粒(吞噬作用);细胞膜还能使细胞内的物质排出细胞外 (胞吐作用);细胞膜还有参与细胞间信息传递和相互识别的功能。
3)细胞质含有胞基质和细胞器。植物细胞的多种功能在此完成,如光合作用 (叶绿体)、呼吸作用 (线粒体)、蛋白质合成(核糖体)、糖、脂、蛋白质、核酸的代谢(胞基质、液泡)等。
4)细胞核具有携带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基因)于染色体上;在核仁中合成核糖体亚单位;控制植物体的遗传性状的功能。
2.植物细胞器有三大类:双层膜的细胞器 (质体、线粒体);单层膜的细胞器 (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溶酶体、微体);非膜结构的细胞器 (核糖体)。
1)质体:由双层单位膜构成的球状结构。内含有各种色素,如叶绿素、叶黄素、类胡萝卜素等,一般呈现不同的颜色。质体根据功能不同可分为叶绿体 (含叶绿素,具有光合功能)、白色体 (不含色素,具有储藏功能。储藏淀粉的称为造粉体;储藏蛋白质的叫造蛋白体;储藏油脂的称为造油体)、有色体 (含有大量的类胡萝卜素而呈现黄色或橙黄色,分布于花瓣、果实中)。
2)线粒体:由双层单位膜构成,具有呼吸作用,是细胞的"动力站"。
3)内质网:单层单位膜构成,呈囊状,里面充满基质。分为粗糙型内质网和光滑型内质网两类,主要具有合成、运输、储藏等功能。
4)高尔基体:由一层单位膜构成的扁囊状构造。由内质网产生的小泡形成。具有多种功能,如参与分泌作用;合成半纤维素、果胶质、木质并输送至细胞壁;参与溶酶体和液泡的形成等。
5)液泡:由单层单位膜构成,一般较大,内含很多酶类。具有调节渗透压、参与细胞内物质积累和移动、参与大分子降解的功能。
6)溶酶体:由单层单位膜构成的小球体,内含溶酶体酶。溶酶体的主要功能是水解掉衰老的细胞器,大分子以至细胞自身。
7)微体:由单层单位膜构成的球体,含有过氧化物酶系和乙醛酸酶系,可分为过氧化物酶体和乙醛酸酶体。过氧化物酶体参与光呼吸的有关反应,乙醛酸酶体与脂肪代谢紧密相关。
8)核糖体:由大、小两个亚基组成,主要成分为蛋白质。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3.植物细胞壁由胞间层、初生壁、次生壁三层构成。胞间层位于相邻两个细胞之间,主要化学组成为果胶质,具有可塑性和延展性,随着植物细胞增大,胞间层也被拉大。初生壁位于胞间层和次生壁之间,是细胞体积增大时产生的壁层,初生壁一般较薄,由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质构成,具有延展性和韧性,细胞增大时可以增大。次生壁是一些具有特殊功能的细胞(纤维、石细胞、导管、管胞等)才具有的壁层,主要由纤维素组成,一般较厚,不具有延展性和韧性。
4.植物细胞的后含物有淀粉粒、蛋白质、脂类、晶体、单宁、色素等。
1)淀粉粒,淀粉粒是质体中的白色体的造粉体积累淀粉而形成的,一个造粉体可以形成一个或几个淀粉粒,淀粉粒分布于细胞质中。
2)蛋白质,植物后含物中的蛋白质常呈颗粒状,被称为糊粉粒。糊粉粒是由质体中的造蛋白体或小液泡积累蛋白质形成的。糊粉粒分布于细胞质中。有些植物的某些部位富含蛋白质,被称为糊粉层,如禾本科植物种子的胚乳的外层就有几层糊粉层细胞。
3)脂类,脂类是由质体中的造油体形成,常常以小滴或小球的形态出现在细胞质中。
4)晶体,晶体一般是在液泡中沉积形成的,常为无机质,如草酸钙,二氧化硅等。
5)单宁,单宁是多元酚类化合物,产生于细胞质、液泡等部位,单宁具有保护细胞防止病虫侵害的作用。
6)色素,色素包括存在于质体中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存在于液泡中的类黄酮色素。除了是植物细胞光合作用的条件外,还是植物细胞呈现各种颜色的原因。
5.植物有丝分裂分为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四个时期。各时期细胞形态各异。
1)前期,核内的染色质凝缩成染色体,核仁解体,核膜破裂,细胞质中纺锤丝开始形成。
2)中期,核膜,核仁消失,细胞膜以内可以看到形态明显的染色体,染色体排列在赤道面上,纺锤丝完全形成。
3)后期,各个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被分开,沿着纺锤丝向两极移动。
4)末期,染色大体移到两极,染色体开始解螺旋而变成染色质,新的核膜开始形成,最后形成两个新的子核。赤道面开始形成赤道板,再赤道板为依托,形成新的细胞膜、细胞壁,将两个子核分开,将细胞质分开 (胞质分离)。两个新细胞形成。
6.(1)分生组织指位于植物体特定部位,具有周期性和持续性进行细胞分裂能力的组织。
分生组织来源于受精卵及由它衍生的胚性细胞,以至成熟组织。来源于胚性细胞的分生组织称为原生分生组织,来源于原生分生组织的称为初生分生组织,来源于成熟组织的称为次生分生组织。
分生组织细胞排列紧密,细胞壁薄,核大,细胞质丰富,缺乏后含物和液泡。
7.根据来源不同,分生组织分为原生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和次生分生组织。原生分生组织来源于胚性细胞和由它衍生的细胞;初生分生组织来源于原生分生组织;次生分生组织来源于成熟组织细胞。
8.根据位置不同,分生组织分为顶端分生组织、侧生分生组织和居间分生组织。
若按来源和性质看,顶端分生组织由原生分生组织和初生分生组织构成,侧生分生组织由次生分生组织构成;居间分生组织由顶端分生组织衍生并且遗留在某些器官的局部区域中的分生组织,它属于初生分生组织。
9.成熟组织的细胞排列较疏松;细胞形状多样,除了近圆形外,还有长条形、管状等;有些细胞有次生壁加厚;细胞核相对较小;细胞质丰富,含有多种细胞器,质体、线粒体、液泡发达;细胞后含物丰富。
成熟组织分为薄壁组织、保护组织、机械组织、输导组织、分泌组织五类。
10.薄壁组织细胞多为多面体,细胞壁薄;排列疏松;细胞间隙大而明显;细胞质因种类不同而有所变化,如同化的薄壁组织富含叶绿体,储藏组织富含后含物等;细胞核相对较小。
薄壁组织根据担负的生理功能的不同分为:吸收组织、同化组织、储藏组织、通气组织、传递细胞五类。
11.表皮是一种复合组织,它由多类细胞构成,一般由表皮细胞、气孔器、表皮毛构成,有些植物表皮上还有一些异细胞,如禾本科植物叶的上表皮上有泡状细胞 (运动细胞),茎干表皮上有栓细胞和硅细胞等。周皮由木栓层、木栓形成层和栓内层构成,木栓层属于保护组织,木栓形成层属于分生组织,栓内层属于薄壁组织。所以,周皮由保护组织、分生组织和薄壁组织构成。
12.厚角组织细胞成熟后有不均匀加厚的初生壁,有活的原生质体,细胞具有潜在的分生能力。厚角组织一般分布于正在生长的茎和经常摆动的叶柄等部位,具有巩固和支持的作用。
厚壁组织细胞成熟后,细胞壁一般有次生壁加厚,没有活的原生质体,成熟后的厚壁组织是只有细胞壁的死细胞,没有分生潜力。厚壁组织包括石细胞和纤维,石细胞分布于植物的各种器官,纤维分布于维管束的木质部和韧皮部中。
13.导管与管胞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结构:导管为管状结构,由侧壁和端壁构成,端壁与侧壁以较大的角度结合,端壁上有穿孔,导管成熟后无活的原生质体,被称为导管分子。管胞也是管状结构,但管胞没有端壁,管胞的两端呈尖斜状,尖斜状的两端侧壁上有纹孔来运输水分、矿质。成熟后的管胞也没有活的原生质体。
2)功能:两者都具有输导水分和矿质的功能,导管比管胞输导能力强。
3)分布,导管分布于被子植物的木质部中,管胞分布于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的木质部中。
14.1)结构:筛管为管状结构,由侧壁和端壁构成,端壁与侧壁以较大的角度结合,端壁上有筛板、筛域、筛孔,筛管是特化的细胞,成熟后无细胞核,但有活的原生质体,被称为筛管分子;筛胞也是管状结构,但筛胞没有端壁,筛胞的两端呈尖斜状,尖斜状的两端侧壁上分布有筛域、筛孔,筛胞运输同化产物是通过侧壁上的筛域、筛孔来完成。
2)分布:筛管分布于被子植物的韧皮部中,筛胞分布于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的韧皮部中。
15.双子叶植物维管束由木质部、维管形成层和韧皮部构成。木质部由机械组织、薄壁组织和输导组织组成;维管形成层是分生组织;韧皮部由输导组织、薄壁组织和机械组织构成。所以,构成双子叶植物维管束的组织有输导组织、机械组织、薄壁组织和分生组织等。
16.植物体内,承担一定生理功能的不同简单组织和复合组织在植物体内贯穿在一起构成了组织系统。如由贯穿于植物各个器官的维管束构成了植物体的维管系统;覆盖于植物体表的表皮和周皮构成了植物体的皮系统;皮系统与维管系统之间的部分构成了植物体的基本组织系统。
17.虽然植物种子的形态各异,但其基本结构是一样的,都由种皮、胚和胚乳三部分组成。种皮是种子外面的保护层,成熟的种子在种皮上常有种脐和种孔;胚是构成种子的最重要部分,它由胚芽、胚根、胚轴和子叶等四部分组成;种子萌发时,胚根、胚芽和胚轴分别形成植物体的根、茎、叶及其过渡区,因此,也可以说胚是植物新个体的原始体;胚乳是种子内储藏营养物质的组织,种子萌发时,其营养物质被胚消化、吸收和利用。
双子叶植物和禾本科植物种子都由种皮、胚和胚乳三部分组成,但两者胚的组成有差异,双子叶植物种子的胚包括胚芽、胚根、胚轴和子叶,绝大多数双子叶植物具有两片子叶;禾本科植物种子的胚由胚芽、胚芽鞘、胚根、胚根鞘、胚轴和子叶等六部分组成,具有一片子叶,常称为盾片。此外,禾本科植物种皮与果皮不易分开,胚乳分为糊粉层和淀粉储藏组织。
18.只有具备了合适的内外界条件,种子成熟后才能正常萌发。
(1)内因:胚是种子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植物新个体的原始体,因此,种子要正常萌发,必须要有发育健全的胚。
(2)外因:
1)充足的水分:干燥的种皮不易透过空气,种皮吸水后,结构松软,氧气易于进入,呼吸作用加强,有利于种子萌发;干燥的种子细胞内的原生质含水很少,吸水饱和后有利于各种生理活动的正常进行;干燥的种子内储藏的淀粉、脂肪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呈不溶解状态,不能被胚利用,只有在种子吸水饱和后,这些物质才能转变成溶解状态供胚吸收利用。
2)足够的氧气:种子开始萌发时,呼吸作用强度明显增加,因而需要多量的氧气供应;如果氧气供应不足,正常的呼吸作用就会受到影响,胚就不能正常生长。
3)合适的温度:种子萌发时内部进行物质和能量转化需要多种酶作为催化剂,而酶的催化活动必须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进行。温度低时,反应就慢或停止,随着温度的增高,反应加快。温度过高,酶因受热而被破坏,失去催化性能。因此,种子萌发对温度的要求,表现出最低、最适、最高的温度三基点。
农林业生产上常选择适当的播种期,采取各种播种、浸种、催芽的方法,调节水分、温度、氧气三者之间的关系,使种子萌发向有利的方向发展。
19.根尖由下向上依次分为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根毛区。
根冠:位于根尖的最尖端,由许多薄壁细胞组成。根冠的外层细胞外壁常有黏液,可使根尖易于在土壤颗粒间推进,并保护幼嫩的生长点不受擦伤。
分生区:细胞体积小、等径,排列紧密,细胞质浓,细胞核位于细胞的中央,并占细胞的相对体积较大,液泡较小。其作用主要是进行旺盛的细胞分裂。
伸长区:细胞体积较大,多为长形,细胞核位于细胞的一侧,并占细胞的相对体积较小,细胞中央有几个或一个大液泡。该区是根尖深入土壤的主要动力。
根毛区:内部已停止分裂活动,分化为各种成熟组织。表皮细胞向外凸出,形成许多根毛,增加吸收面积。谅区的主要功能是起吸收作用。
20.通过成熟区的横切面,可看到根的初生构造由外向内分化为表皮,皮层和维管柱等三部分。
表皮:表皮是最外一层细胞,为长方体形,排列紧密,细胞壁很薄,水分和溶质可以自由通过。许多表皮细胞的外壁突起伸长,形成根毛。
皮层:皮层位于表皮与维管柱之间,占初生构造的最大体积。皮层由多层生活的薄壁细胞组成。在液泡化以前细胞体积增大,排列疏松,有明显的胞间隙 (水生植物的皮层形成通气组织)。皮层的外层及最内层通常比较紧密,细胞形态构造和皮层中部细胞不同,故分别称为外皮层和内皮层。在表皮细胞死亡后,外皮层细胞的壁栓化,代替表皮起临时保护作用。内皮层细胞较小,通常是生活的,含有淀粉和单宁等物质。内皮层的构造比较特殊,其细胞的径向壁 (两侧的细胞壁)和横向壁 (上、下细胞壁)有栓化的带状加厚,称为凯氏带。
维管柱:它是指内皮层以内的部分,结构比较复杂,包括以下几部分。
中柱鞘:位于中柱最外层,与外方的内皮层相接,大多数植物的中柱鞘由活的薄壁细胞组成。
初生维管束,位于根的中心部分,根的初生维管束为辐射维管束,包括初生木质部和初 生韧皮部,两者相间成辐射状排列,中间有薄壁组织相隔。具有次生生长的植物,这种薄壁组织可以转化为形成层。
21.棉花老根由外向内依次包括:
周皮:行使保护功能,由木栓层、木栓形成层和栓内层构成。
初生韧皮部:输出有机物次生韧皮部:输出有机物韧皮射线:横向物质运输。
维管形成层:进行细胞分裂,产生新的木质部与韧皮部,使根加粗。
次生木质部:运输水分及无机盐,机械支持作用。
初生木质部:运输水分及无机盐,机械支持作用。
22.双子叶植物茎的维管束多为外韧或双韧无限维管柬,在茎横切面上呈环状排成一轮;禾本科植物茎的维管束为外韧有限维管束,在茎横切面上呈两轮或星散状态分布
23.射线在木材三切面上的形态特征各异,具此判断木材三切面。
横切面:射线呈放射状,可见射线的长度和宽度。
径向切面:多列细胞整齐排列似"砖墙"与纵向分子垂直,可见射线的长度和高度。
切向切面:射线呈纺锤状,可见其高度和宽度。
24.老树中空的部分一般是次生木质部的心材部分,心材中的导管由于侵填体形成已失去输导功能,而具有输导功能的边材部分仍存在,故老树中空并不影响水分的吸收和输导,树木能正常生存。树怕剥皮,是因为剥皮会使树皮中韧皮部被破坏,有机养料无法正常向地下部分运输,根由于得不到有机物的供给,树木会逐渐死亡。
25.向日葵和玉米均为一年生植物,其顶芽生长到一定阶段会转为生殖生长形成花序,故不能持续长高。另外由于玉米茎中维管束是有限维管束,无维管形成层产生,故不能进行次生加粗生长;向日葵中束中形成层活动有限或不活动,不能产生大量次生构造,因此也不能无限加粗,由此也不能产生周皮。
26.过茎尖成熟区作横切面,自外而内可分为:表皮、皮层和维管柱三部分。
1)表皮:位于幼茎最外的一层生活细胞,细胞形状规则,多近于长方形。细胞排列紧密,无胞间隙。细胞的外壁常角化,形成角质层,有的植物还有蜡被或表皮毛。表皮是一层初生保护组织,具有少数气孔。
2)皮层:皮层位于表皮内方,由多层生活的薄壁细胞构成,细胞较大,排列疏松,有胞间隙,细胞内常含有叶绿体,故幼茎常成绿色,能进行光合作用。通常靠近表皮的几层皮层细胞为厚角组织,增加幼茎的机械作用,有些种类的皮层中还有石细胞。皮层的最内一层细胞称内皮层,一般不明显,有时内皮层细胞中含有淀粉粒,称为淀粉鞘。
3)维管柱:皮层以内称为维管柱,包括维管束、髓和髓射线三部分。
维管束由初生韧皮部、束中形成层和初生木质部三部分构成。维管束在维管柱内成环状排列。大多数的种子植物都是外韧维管束,即初生韧皮部位于维管束的外方 (向茎周的一方),由筛管、伴胞、韧皮纤维和韧皮薄壁细胞组成,初生韧皮部中,原生韧皮部位于外方,主要由韧皮薄壁细胞组成;后生韧皮部靠近中心,由筛管、伴胞、韧皮纤维和韧皮薄壁细胞组成。初生木质部位于维管束的内方 (向中心的一方),由导管、管胞、木薄壁细胞和木纤维组成,为内始式。其中原生木质部位于近中心的一方,由木薄壁细胞和几个环纹、螺纹导管及管胞组成,不形成木纤维。后生木质部,由导管、管胞、木薄壁细胞和木纤维组成,木纤维的数量随维管束的成熟而增加。束中形成层位于初生韧皮部和初生木质部之间,是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能产生茎的次生构造。
髓是茎的中心部分,多数植物的髓由薄壁细胞组成。
髓射线:维管束之间保留的薄壁组织称为髓射线,髓射线由活的薄壁细胞组成,在横切面上呈放射状排列。
27.维管射线和髓射线的区别如下:
1)存在部位不同:射线存在于双子叶植物根和茎的次生结构中,而髓射线存在于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中。
2)细胞的形状不同:射线细胞在茎的横切面上径向壁比切向壁长的多,而髓射线细胞为一些等径细胞。
3)功能不同:射线主要是起横向运输的功能,而髓射线主要是起储藏的作用。
4)来源不同:射线由射线原始细胞发育而来;而髓射线由初生分生组织发育而来。
5)数目变化不同:射线数目可随茎的加粗而增加; 髓射线分化后数目固定不变。
28.裸子植物茎的结构特点:裸子植物茎的结构与木本双子叶植物基本一致,主要区别在于:
1)裸子植物的韧皮部主要由筛胞组成,无筛管、伴胞,韧波薄壁组织少,韧皮纤维有或无。
2)裸子植物的木质部无导管,无木纤维,木薄壁细胞少,输水兼机械支持作用靠管胞。
3)裸子植物木射线是单列的。
4)大多数裸子植物茎中具树脂道。
29.维管形成层在活动时,受气候因素的影响很大。春季气候温和,雨水充沛,适宜于维管形成层的活动,所产生的次生木质部中的导管和管胞直径较大而壁较薄,细胞中沉积的壁物质较少,称为早材;夏末秋初,气温和水分等条件逐渐不适宜于树木的生长,维管形成层的活动逐渐减弱,所产生的次生木质部中的导管和管胞直径较小而壁较厚,且细胞中沉积的色素等壁物质较多,称为晚材。同一年内所产生的早材和晚材就构成一个年轮。如果季节性的生长受到反常气候条件或严重的病虫害等因素的影响,一年可产生两个以上的生长轮,这种年轮称为假年轮。
30.1)草本双子叶植物茎结构为表皮、皮层和中柱,小麦为表皮、基本组织和维管束;
2)草本双子叶植物茎中的维管束呈一环分布,而小麦茎中的维管束呈二环分布;
3)草本双子叶植物茎中的维管束无维管束鞘,小麦茎中的维管束有维管束鞘;
4)草本双子叶植物茎中无髓腔,是实心的,小麦茎中有髓腔为空心的;
31.木本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构造由外向内依次包括:
木栓层:多层栓质化死细胞周皮 木栓形成层:一层次生分生组织细胞栓内层:少数几层生活薄壁细胞皮层:有或无,视木栓形成层的发生位置而异。
初生韧皮部:往往处于被挤毁的状况。
次生韧皮部韧皮射线:呈"v"字开展,由薄壁细胞组成。
维管形成层次生木质部:心材、边材、年轮木射线:呈放射状,由薄壁细胞组成。
初生木质部髓:位于中央位置,多数由薄壁细胞组成。
32,根 茎表皮上有根毛,吸收作用 表皮上有少量气孔,主要起保护作用内皮层细胞有凯氏带 外皮层有少量机械组织和同化组织有中柱鞘围着中柱 无
木质部和韧皮部相间排列 木质部和韧皮部内外排列
木质部和韧皮部外始式发育 木质部内始式,韧皮部外始式发育有髓或无 有发达的髓和髓射线
33.
1)横切面观:
宏观上:最明显的是生长轮或年轮,呈许多同心圈环状排列,这是形成层周期性活动的结果,每一年轮都由春材 (早材)和秋材 (晚材)组成,此外,根据色泽的深浅也可看出心材和边材,色泽浅的是边材,深的是心材。
微观上:最明显的是木射线。木射线通常呈放射条状排列,可看出木射线的长度和宽度,由薄壁细胞组成。此外还可看到导管、管胞、木纤维及水薄壁细胞的横切面形状。为口径大小不一的圆孔状。
2)径向切面观:
宏观上:生长轮呈宽带状纵行排列,构成木材的花纹。
微观上:木射线最为突出,长方形的木射线细胞整齐排列,好似一段砖墙横卧在茎中,显示了木射线的长度和高度,导管和管胞呈凹人的管槽,木纤维呈长梭状。
3)弦切面 (切向切面)观:
宏观上:生长轮大多呈"V"字型纹理,靠近径向切面处呈宽带状纵行排列。
微观上:木射线束横切面呈梭状纵行排列,显示其高度与宽度,并可见到射线束两端细胞的形状,依此可将木射线区分为同型射线与异型射线。
34.裸子植物叶的结构:裸子植物松属叶为针叶,依其短枝上数目的不同,横切面可为圆形 (单针)、半圆形 (两针一束)或三角扇形 (三一五针一束),其结构特点如下:
1)表皮:覆盖于叶的最外侧,由一层小型厚壁细胞组成,外有较厚的角质层和蜡质。
2下皮层:位于表皮之下有1到若干层小型厚壁细胞称下皮层。
3)下陷气孔:裸子植物叶的气孔下陷到下皮层之内的气孔窝中。
4)叶肉:叶肉位于下表皮以内,由多层薄壁细胞组成,细胞壁内折形成突起,叶肉细胞的最内一层为整齐排列的小型细胞,称内皮层,叶肉中常分布有树脂道。
5)维管束:内皮层以内常分布有1一2个维管束,转输组织包围其周。
抗旱性体现在:
1)叶面积一般较小,叶片小而厚;
2)表皮细胞外壁较厚,之外有较厚的角质层,其外常有表反毛和蜡被;
3)气孔下陷到气孔窝内;
4)叶肉组织发达;
5)叶脉和机械组织发达。
35.
表皮:棉花—一层生活的形状不规则的细胞,气孔器由一对肾形保卫细胞围成。 玉米—由长细胞和短细胞组成,上表皮维管束间有泡状细胞,气孔器由一对哑铃形保卫细胞和一对副卫细胞围成。
叶肉:棉花—有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分化的异面叶。
玉米—无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分化的等面叶。
叶脉:棉花—网状叶脉,维管束上下方近表皮处有厚角组织。
玉米—平行脉,维管束外有一层薄壁细胞组成的维管束鞘,维管束上下方近表皮处有厚壁组织。
36.植物对异花传粉的适应性:异花传粉的植物和花,在结构和生理上产生了一些特殊的适应性变化,使自花传粉成为不可能,主要表现在:
1)花单性,而且雌雄异株;
2)雌雄蕊异时成熟;
3)雌雄蕊异长。
4)自花不孕是指花粉粒落在同一朵花或同一植株花的柱头土不能受精结实的现象。
37.风媒花和虫媒花:传粉要借助于一定的外力,常见的外力有风和昆虫,前者称为风媒花;后者称为虫媒花。风媒花的花被小,不具有鲜艳的色彩,或无花被,不具有蜜腺和芳香的气味,产生花粉量大,质轻,表面干燥易被吹送,雌蕊柱头常扩展或分裂;虫媒花花大,具有鲜艳花被,有蜜腺,具有芳香气味,花粉粒大而黏集成块,表面粗糙。
38.被子植物双受精:当花粉管进入胚囊时,先端破裂,两个精子由花粉管迸入胚囊。其中一个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二倍体的合子,将来发育成胚;另一个精子与极核结合形成三倍体的初生胚乳核,这种两个精子分别与卵和极核结合的现象,称为双受精,双受精是进化过程中被子植物所特有的现象。
被子植物双受精的意义:受精作用实质上是雌、雄配子的相互同化过程,通过单倍体的雌配子一卵细胞与单倍体的雄配子一精子的结合,形成了一个二倍体的合子,由合子发育成新一代的植物体,恢复了各种植物体原有的染色体数目,保持了物种的稳定性;并且由于雌、雄配子间存在遗传差异,精、卵融合将父母本具有差异的遗传物质组合在一起,通过受精形成的合子及由它发育形成的新个体具有父母本的遗传特性,同时具有较强的生活力相适应性。由于雌、雄配子本身相互之间的遗传差异(由减数分裂过程中所发生的遗传基因交换、重组所决定的),因而在所形成的后代中就可能形成一些新的变异,极大地丰富了后代的遗传性和变异性,为生物进化提供了选择的可能性和必然性。
被子植物的双受精作用具有特殊的生物学意义。因为双受精不仅使合子或由合子发育成的胚具有父母双方丰富的遗传特性,而且作为胚发育申的营养来源的三倍体胚乳,也是通过受精而来的,因而也带有父母双方的遗传特性。这就便产生的后代具有更深的父母遗传特性,以及更强的生活力相适应性。因此,被子植物的双受精,是植物界有性生殖过程中最迸化最高级的形式,加上其它各种形态构造上的迸化适应,使它们成为地球上适应性最强、构造最完善、种类最多、分布最广、在植物界中占绝对优势的类群。
39.孢原细胞进行平周分裂产生初生壁细胞和造孢细胞,初生壁细胞再经过几次平周分裂产生几层细胞,由外向内分别是药室内壁、中层和绒毡层,它们和表皮一起构成了花药壁;造孢细胞经有丝分裂发育成花粉母细胞,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产生4个小孢子,即四分体阶段,4个小孢子分离,形成单核花粉粒,单核花粉粒经过一次有丝分裂,产生2个细胞,即营养细胞和生殖细胞(二细胞型花粉),生殖细胞再经过一次有丝分裂,产生2个精子(三细胞型花粉)。
40.胚珠:是着生在子房内壁胎座上的卵形小体,是种子的前身,由以下部分构成:
珠心:胚珠中的一团组织,是胚珠中最先发育形成的部分,之后的胚囊就在珠心中央产生。
珠被:包围在珠心外的细胞层,珠被可以是一层或二层,二层珠被时,外面一层是外珠被,里面一层是内珠被。
珠孔:珠被包围珠心后顶端留下的一个小孔。
珠柄:胚珠基部的一个柄状结构,内有维管束与胎座相连。
合点:珠柄维管束进人胚珠的一点,即珠心、珠被、珠柄三者的愈合部分。
胚珠的发育及胚囊的形成:胚珠在雌蕊子房的胎座处发生,首先在胎座处形成胚珠原基,由胚珠原基发育形成胚珠和胚囊。珠心近珠孔端表皮下发育出孢原细胞,孢原细胞,直接发育形成胚囊母细胞,其减数分裂形成4个大孢子,其中近珠孔端的3个退化消失,近合点端的一个进一步发育成单核胚囊,单核胚囊经过连续两次有丝分裂,形成8核胚囊,8核胚囊进一步细胞化,形成成熟胚囊,包括珠孔端的2个助细胞,1个卵细胞,合点端的3个反足细胞和中央的1个中央细胞。
。
1.细胞器
2.组织
3.芽
4.纹孔
5,根瘤
6.心皮
7.须根系
8.异面叶
9,真果
10.世代交替
二、问答题:
1.植物细胞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有何功能?
2.植物细胞细胞器有哪几类?它们各自的结构、功能如何?
3.植物细胞壁由哪几层构成?各有何特点?
4.植物细胞后含物有哪些?试述它们的产生和分布。
5.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分裂期有哪几个时期?各时期细胞形态上有何特点?
6.什么是分生组织?它来源于什么细胞?分生组织有何特点?
7.根据来源和性质不同,分生组织分为哪几类?各由什么细胞或组织发育而来?
8.根据位置的不同,分生组织分为哪几类?这几类分生组织若按来源和性质分各属于哪一类?
9.成熟组织有何特点?成熟组织共有几类?
10.薄壁组织有何特点?可分为哪几类?
11.表皮由哪几类组织或细胞构成?周皮由哪几类组织构成?
12.从细胞形态和在植物体内分布部位分析,厚角组织与厚壁组织有何异同点?
13.导管和管胞在结构、功能、在植物中的分布方面有何不同?
14.筛管和筛胞在结构及分布上有何不同?
15.说明双子叶植物维管束的组织构成。
16.什么是组织系统,植物体内的组织系统有哪几类?
17.种子的基本构成包括哪几部分?举例说明双子叶植物和禾本科植物种子的区别。
18.种子萌发需要什么条件?并简述各个条件的作用。
19.试述根尖的分区及各区的细胞特点和功能。
20.试述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构造。
21.试述棉花老根由外向内包括哪些部分?各有何功能?
22,双子叶植物与禾本科植物茎中维管束的类型与排列有何不同?
23.如何利用射线来判断木材三切面?
24.用所学的知识解释 "树怕剥皮"及"老树中空仍能生存"的道理。
25.为什么向日葵和玉米不能像树木那样长高和长粗,并形成周皮?
26.试述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构造。
27.比较维管射线与髓射线的异同点。
28.简述裸子植物茎的结构特点。
29.年轮是如何形成的?何谓假年轮?
30.比较一年生草本双子叶植物与禾本科植物小麦茎的结构特征。
31.试述多年生木本植物茎的结构。
32.试述双子叶植物根与茎初生结构的异同点。
33.试述木材三切面。
34.简述裸子植物松针叶的结构,并指出哪些特征体现了其抗旱性?
35.比较玉米叶与棉花叶在解剖构造上的异同点。
36.何谓传粉?植物对异花传粉有何适应性特征?
37.虫媒花和风媒花各有何特点?
38.试述双受精的过程及其生物学意义。
39.说明花药的发育及花粉粒的形成过程。
40.说明胚珠的发育及胚囊的形成过程。
习题答案一、名词解释:
1.细胞质中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具有特定功能的小“器官”。
2.由来源相同的同一类型或不同类型的细胞所组成的功能和结构单位。
3.处于幼态而未伸展的枝、花或花序。
4.初生壁完全不被次生壁覆盖的区域。
5.根瘤细菌在豆科植物的根上共生所形成的各种突起。
6.组成雌蕊的基本单位,是适应于生殖作用的变态叶。
7.主根不发达,早期停止生长或生长缓慢,由许多不定根组成的根系。
8.叶肉有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分化的叶。
9.单纯由子房发育而成的果实。
10.二倍体的孢子体阶段和单倍体的配子体阶段,在生活史中有规律地交替出现的现象。
二、问答题:
1.植物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构成。
1)细胞壁具有多种功能:细胞壁维持了细胞的形态;保护了原生质,减少蒸腾,防止病虫侵害;细胞壁还参与植物体吸收、分泌、运输活动;另外,细胞壁在细胞生长调控、细胞识别中具有重要作用。
2)细胞膜是一种具有选择性的半透膜,具有选择透过的功能;细胞膜能向内形成凹陷,吞噬外围的液体 (胞饮作用)和固体小颗粒(吞噬作用);细胞膜还能使细胞内的物质排出细胞外 (胞吐作用);细胞膜还有参与细胞间信息传递和相互识别的功能。
3)细胞质含有胞基质和细胞器。植物细胞的多种功能在此完成,如光合作用 (叶绿体)、呼吸作用 (线粒体)、蛋白质合成(核糖体)、糖、脂、蛋白质、核酸的代谢(胞基质、液泡)等。
4)细胞核具有携带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基因)于染色体上;在核仁中合成核糖体亚单位;控制植物体的遗传性状的功能。
2.植物细胞器有三大类:双层膜的细胞器 (质体、线粒体);单层膜的细胞器 (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溶酶体、微体);非膜结构的细胞器 (核糖体)。
1)质体:由双层单位膜构成的球状结构。内含有各种色素,如叶绿素、叶黄素、类胡萝卜素等,一般呈现不同的颜色。质体根据功能不同可分为叶绿体 (含叶绿素,具有光合功能)、白色体 (不含色素,具有储藏功能。储藏淀粉的称为造粉体;储藏蛋白质的叫造蛋白体;储藏油脂的称为造油体)、有色体 (含有大量的类胡萝卜素而呈现黄色或橙黄色,分布于花瓣、果实中)。
2)线粒体:由双层单位膜构成,具有呼吸作用,是细胞的"动力站"。
3)内质网:单层单位膜构成,呈囊状,里面充满基质。分为粗糙型内质网和光滑型内质网两类,主要具有合成、运输、储藏等功能。
4)高尔基体:由一层单位膜构成的扁囊状构造。由内质网产生的小泡形成。具有多种功能,如参与分泌作用;合成半纤维素、果胶质、木质并输送至细胞壁;参与溶酶体和液泡的形成等。
5)液泡:由单层单位膜构成,一般较大,内含很多酶类。具有调节渗透压、参与细胞内物质积累和移动、参与大分子降解的功能。
6)溶酶体:由单层单位膜构成的小球体,内含溶酶体酶。溶酶体的主要功能是水解掉衰老的细胞器,大分子以至细胞自身。
7)微体:由单层单位膜构成的球体,含有过氧化物酶系和乙醛酸酶系,可分为过氧化物酶体和乙醛酸酶体。过氧化物酶体参与光呼吸的有关反应,乙醛酸酶体与脂肪代谢紧密相关。
8)核糖体:由大、小两个亚基组成,主要成分为蛋白质。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3.植物细胞壁由胞间层、初生壁、次生壁三层构成。胞间层位于相邻两个细胞之间,主要化学组成为果胶质,具有可塑性和延展性,随着植物细胞增大,胞间层也被拉大。初生壁位于胞间层和次生壁之间,是细胞体积增大时产生的壁层,初生壁一般较薄,由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质构成,具有延展性和韧性,细胞增大时可以增大。次生壁是一些具有特殊功能的细胞(纤维、石细胞、导管、管胞等)才具有的壁层,主要由纤维素组成,一般较厚,不具有延展性和韧性。
4.植物细胞的后含物有淀粉粒、蛋白质、脂类、晶体、单宁、色素等。
1)淀粉粒,淀粉粒是质体中的白色体的造粉体积累淀粉而形成的,一个造粉体可以形成一个或几个淀粉粒,淀粉粒分布于细胞质中。
2)蛋白质,植物后含物中的蛋白质常呈颗粒状,被称为糊粉粒。糊粉粒是由质体中的造蛋白体或小液泡积累蛋白质形成的。糊粉粒分布于细胞质中。有些植物的某些部位富含蛋白质,被称为糊粉层,如禾本科植物种子的胚乳的外层就有几层糊粉层细胞。
3)脂类,脂类是由质体中的造油体形成,常常以小滴或小球的形态出现在细胞质中。
4)晶体,晶体一般是在液泡中沉积形成的,常为无机质,如草酸钙,二氧化硅等。
5)单宁,单宁是多元酚类化合物,产生于细胞质、液泡等部位,单宁具有保护细胞防止病虫侵害的作用。
6)色素,色素包括存在于质体中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存在于液泡中的类黄酮色素。除了是植物细胞光合作用的条件外,还是植物细胞呈现各种颜色的原因。
5.植物有丝分裂分为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四个时期。各时期细胞形态各异。
1)前期,核内的染色质凝缩成染色体,核仁解体,核膜破裂,细胞质中纺锤丝开始形成。
2)中期,核膜,核仁消失,细胞膜以内可以看到形态明显的染色体,染色体排列在赤道面上,纺锤丝完全形成。
3)后期,各个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被分开,沿着纺锤丝向两极移动。
4)末期,染色大体移到两极,染色体开始解螺旋而变成染色质,新的核膜开始形成,最后形成两个新的子核。赤道面开始形成赤道板,再赤道板为依托,形成新的细胞膜、细胞壁,将两个子核分开,将细胞质分开 (胞质分离)。两个新细胞形成。
6.(1)分生组织指位于植物体特定部位,具有周期性和持续性进行细胞分裂能力的组织。
分生组织来源于受精卵及由它衍生的胚性细胞,以至成熟组织。来源于胚性细胞的分生组织称为原生分生组织,来源于原生分生组织的称为初生分生组织,来源于成熟组织的称为次生分生组织。
分生组织细胞排列紧密,细胞壁薄,核大,细胞质丰富,缺乏后含物和液泡。
7.根据来源不同,分生组织分为原生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和次生分生组织。原生分生组织来源于胚性细胞和由它衍生的细胞;初生分生组织来源于原生分生组织;次生分生组织来源于成熟组织细胞。
8.根据位置不同,分生组织分为顶端分生组织、侧生分生组织和居间分生组织。
若按来源和性质看,顶端分生组织由原生分生组织和初生分生组织构成,侧生分生组织由次生分生组织构成;居间分生组织由顶端分生组织衍生并且遗留在某些器官的局部区域中的分生组织,它属于初生分生组织。
9.成熟组织的细胞排列较疏松;细胞形状多样,除了近圆形外,还有长条形、管状等;有些细胞有次生壁加厚;细胞核相对较小;细胞质丰富,含有多种细胞器,质体、线粒体、液泡发达;细胞后含物丰富。
成熟组织分为薄壁组织、保护组织、机械组织、输导组织、分泌组织五类。
10.薄壁组织细胞多为多面体,细胞壁薄;排列疏松;细胞间隙大而明显;细胞质因种类不同而有所变化,如同化的薄壁组织富含叶绿体,储藏组织富含后含物等;细胞核相对较小。
薄壁组织根据担负的生理功能的不同分为:吸收组织、同化组织、储藏组织、通气组织、传递细胞五类。
11.表皮是一种复合组织,它由多类细胞构成,一般由表皮细胞、气孔器、表皮毛构成,有些植物表皮上还有一些异细胞,如禾本科植物叶的上表皮上有泡状细胞 (运动细胞),茎干表皮上有栓细胞和硅细胞等。周皮由木栓层、木栓形成层和栓内层构成,木栓层属于保护组织,木栓形成层属于分生组织,栓内层属于薄壁组织。所以,周皮由保护组织、分生组织和薄壁组织构成。
12.厚角组织细胞成熟后有不均匀加厚的初生壁,有活的原生质体,细胞具有潜在的分生能力。厚角组织一般分布于正在生长的茎和经常摆动的叶柄等部位,具有巩固和支持的作用。
厚壁组织细胞成熟后,细胞壁一般有次生壁加厚,没有活的原生质体,成熟后的厚壁组织是只有细胞壁的死细胞,没有分生潜力。厚壁组织包括石细胞和纤维,石细胞分布于植物的各种器官,纤维分布于维管束的木质部和韧皮部中。
13.导管与管胞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结构:导管为管状结构,由侧壁和端壁构成,端壁与侧壁以较大的角度结合,端壁上有穿孔,导管成熟后无活的原生质体,被称为导管分子。管胞也是管状结构,但管胞没有端壁,管胞的两端呈尖斜状,尖斜状的两端侧壁上有纹孔来运输水分、矿质。成熟后的管胞也没有活的原生质体。
2)功能:两者都具有输导水分和矿质的功能,导管比管胞输导能力强。
3)分布,导管分布于被子植物的木质部中,管胞分布于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的木质部中。
14.1)结构:筛管为管状结构,由侧壁和端壁构成,端壁与侧壁以较大的角度结合,端壁上有筛板、筛域、筛孔,筛管是特化的细胞,成熟后无细胞核,但有活的原生质体,被称为筛管分子;筛胞也是管状结构,但筛胞没有端壁,筛胞的两端呈尖斜状,尖斜状的两端侧壁上分布有筛域、筛孔,筛胞运输同化产物是通过侧壁上的筛域、筛孔来完成。
2)分布:筛管分布于被子植物的韧皮部中,筛胞分布于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的韧皮部中。
15.双子叶植物维管束由木质部、维管形成层和韧皮部构成。木质部由机械组织、薄壁组织和输导组织组成;维管形成层是分生组织;韧皮部由输导组织、薄壁组织和机械组织构成。所以,构成双子叶植物维管束的组织有输导组织、机械组织、薄壁组织和分生组织等。
16.植物体内,承担一定生理功能的不同简单组织和复合组织在植物体内贯穿在一起构成了组织系统。如由贯穿于植物各个器官的维管束构成了植物体的维管系统;覆盖于植物体表的表皮和周皮构成了植物体的皮系统;皮系统与维管系统之间的部分构成了植物体的基本组织系统。
17.虽然植物种子的形态各异,但其基本结构是一样的,都由种皮、胚和胚乳三部分组成。种皮是种子外面的保护层,成熟的种子在种皮上常有种脐和种孔;胚是构成种子的最重要部分,它由胚芽、胚根、胚轴和子叶等四部分组成;种子萌发时,胚根、胚芽和胚轴分别形成植物体的根、茎、叶及其过渡区,因此,也可以说胚是植物新个体的原始体;胚乳是种子内储藏营养物质的组织,种子萌发时,其营养物质被胚消化、吸收和利用。
双子叶植物和禾本科植物种子都由种皮、胚和胚乳三部分组成,但两者胚的组成有差异,双子叶植物种子的胚包括胚芽、胚根、胚轴和子叶,绝大多数双子叶植物具有两片子叶;禾本科植物种子的胚由胚芽、胚芽鞘、胚根、胚根鞘、胚轴和子叶等六部分组成,具有一片子叶,常称为盾片。此外,禾本科植物种皮与果皮不易分开,胚乳分为糊粉层和淀粉储藏组织。
18.只有具备了合适的内外界条件,种子成熟后才能正常萌发。
(1)内因:胚是种子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植物新个体的原始体,因此,种子要正常萌发,必须要有发育健全的胚。
(2)外因:
1)充足的水分:干燥的种皮不易透过空气,种皮吸水后,结构松软,氧气易于进入,呼吸作用加强,有利于种子萌发;干燥的种子细胞内的原生质含水很少,吸水饱和后有利于各种生理活动的正常进行;干燥的种子内储藏的淀粉、脂肪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呈不溶解状态,不能被胚利用,只有在种子吸水饱和后,这些物质才能转变成溶解状态供胚吸收利用。
2)足够的氧气:种子开始萌发时,呼吸作用强度明显增加,因而需要多量的氧气供应;如果氧气供应不足,正常的呼吸作用就会受到影响,胚就不能正常生长。
3)合适的温度:种子萌发时内部进行物质和能量转化需要多种酶作为催化剂,而酶的催化活动必须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进行。温度低时,反应就慢或停止,随着温度的增高,反应加快。温度过高,酶因受热而被破坏,失去催化性能。因此,种子萌发对温度的要求,表现出最低、最适、最高的温度三基点。
农林业生产上常选择适当的播种期,采取各种播种、浸种、催芽的方法,调节水分、温度、氧气三者之间的关系,使种子萌发向有利的方向发展。
19.根尖由下向上依次分为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根毛区。
根冠:位于根尖的最尖端,由许多薄壁细胞组成。根冠的外层细胞外壁常有黏液,可使根尖易于在土壤颗粒间推进,并保护幼嫩的生长点不受擦伤。
分生区:细胞体积小、等径,排列紧密,细胞质浓,细胞核位于细胞的中央,并占细胞的相对体积较大,液泡较小。其作用主要是进行旺盛的细胞分裂。
伸长区:细胞体积较大,多为长形,细胞核位于细胞的一侧,并占细胞的相对体积较小,细胞中央有几个或一个大液泡。该区是根尖深入土壤的主要动力。
根毛区:内部已停止分裂活动,分化为各种成熟组织。表皮细胞向外凸出,形成许多根毛,增加吸收面积。谅区的主要功能是起吸收作用。
20.通过成熟区的横切面,可看到根的初生构造由外向内分化为表皮,皮层和维管柱等三部分。
表皮:表皮是最外一层细胞,为长方体形,排列紧密,细胞壁很薄,水分和溶质可以自由通过。许多表皮细胞的外壁突起伸长,形成根毛。
皮层:皮层位于表皮与维管柱之间,占初生构造的最大体积。皮层由多层生活的薄壁细胞组成。在液泡化以前细胞体积增大,排列疏松,有明显的胞间隙 (水生植物的皮层形成通气组织)。皮层的外层及最内层通常比较紧密,细胞形态构造和皮层中部细胞不同,故分别称为外皮层和内皮层。在表皮细胞死亡后,外皮层细胞的壁栓化,代替表皮起临时保护作用。内皮层细胞较小,通常是生活的,含有淀粉和单宁等物质。内皮层的构造比较特殊,其细胞的径向壁 (两侧的细胞壁)和横向壁 (上、下细胞壁)有栓化的带状加厚,称为凯氏带。
维管柱:它是指内皮层以内的部分,结构比较复杂,包括以下几部分。
中柱鞘:位于中柱最外层,与外方的内皮层相接,大多数植物的中柱鞘由活的薄壁细胞组成。
初生维管束,位于根的中心部分,根的初生维管束为辐射维管束,包括初生木质部和初 生韧皮部,两者相间成辐射状排列,中间有薄壁组织相隔。具有次生生长的植物,这种薄壁组织可以转化为形成层。
21.棉花老根由外向内依次包括:
周皮:行使保护功能,由木栓层、木栓形成层和栓内层构成。
初生韧皮部:输出有机物次生韧皮部:输出有机物韧皮射线:横向物质运输。
维管形成层:进行细胞分裂,产生新的木质部与韧皮部,使根加粗。
次生木质部:运输水分及无机盐,机械支持作用。
初生木质部:运输水分及无机盐,机械支持作用。
22.双子叶植物茎的维管束多为外韧或双韧无限维管柬,在茎横切面上呈环状排成一轮;禾本科植物茎的维管束为外韧有限维管束,在茎横切面上呈两轮或星散状态分布
23.射线在木材三切面上的形态特征各异,具此判断木材三切面。
横切面:射线呈放射状,可见射线的长度和宽度。
径向切面:多列细胞整齐排列似"砖墙"与纵向分子垂直,可见射线的长度和高度。
切向切面:射线呈纺锤状,可见其高度和宽度。
24.老树中空的部分一般是次生木质部的心材部分,心材中的导管由于侵填体形成已失去输导功能,而具有输导功能的边材部分仍存在,故老树中空并不影响水分的吸收和输导,树木能正常生存。树怕剥皮,是因为剥皮会使树皮中韧皮部被破坏,有机养料无法正常向地下部分运输,根由于得不到有机物的供给,树木会逐渐死亡。
25.向日葵和玉米均为一年生植物,其顶芽生长到一定阶段会转为生殖生长形成花序,故不能持续长高。另外由于玉米茎中维管束是有限维管束,无维管形成层产生,故不能进行次生加粗生长;向日葵中束中形成层活动有限或不活动,不能产生大量次生构造,因此也不能无限加粗,由此也不能产生周皮。
26.过茎尖成熟区作横切面,自外而内可分为:表皮、皮层和维管柱三部分。
1)表皮:位于幼茎最外的一层生活细胞,细胞形状规则,多近于长方形。细胞排列紧密,无胞间隙。细胞的外壁常角化,形成角质层,有的植物还有蜡被或表皮毛。表皮是一层初生保护组织,具有少数气孔。
2)皮层:皮层位于表皮内方,由多层生活的薄壁细胞构成,细胞较大,排列疏松,有胞间隙,细胞内常含有叶绿体,故幼茎常成绿色,能进行光合作用。通常靠近表皮的几层皮层细胞为厚角组织,增加幼茎的机械作用,有些种类的皮层中还有石细胞。皮层的最内一层细胞称内皮层,一般不明显,有时内皮层细胞中含有淀粉粒,称为淀粉鞘。
3)维管柱:皮层以内称为维管柱,包括维管束、髓和髓射线三部分。
维管束由初生韧皮部、束中形成层和初生木质部三部分构成。维管束在维管柱内成环状排列。大多数的种子植物都是外韧维管束,即初生韧皮部位于维管束的外方 (向茎周的一方),由筛管、伴胞、韧皮纤维和韧皮薄壁细胞组成,初生韧皮部中,原生韧皮部位于外方,主要由韧皮薄壁细胞组成;后生韧皮部靠近中心,由筛管、伴胞、韧皮纤维和韧皮薄壁细胞组成。初生木质部位于维管束的内方 (向中心的一方),由导管、管胞、木薄壁细胞和木纤维组成,为内始式。其中原生木质部位于近中心的一方,由木薄壁细胞和几个环纹、螺纹导管及管胞组成,不形成木纤维。后生木质部,由导管、管胞、木薄壁细胞和木纤维组成,木纤维的数量随维管束的成熟而增加。束中形成层位于初生韧皮部和初生木质部之间,是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能产生茎的次生构造。
髓是茎的中心部分,多数植物的髓由薄壁细胞组成。
髓射线:维管束之间保留的薄壁组织称为髓射线,髓射线由活的薄壁细胞组成,在横切面上呈放射状排列。
27.维管射线和髓射线的区别如下:
1)存在部位不同:射线存在于双子叶植物根和茎的次生结构中,而髓射线存在于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中。
2)细胞的形状不同:射线细胞在茎的横切面上径向壁比切向壁长的多,而髓射线细胞为一些等径细胞。
3)功能不同:射线主要是起横向运输的功能,而髓射线主要是起储藏的作用。
4)来源不同:射线由射线原始细胞发育而来;而髓射线由初生分生组织发育而来。
5)数目变化不同:射线数目可随茎的加粗而增加; 髓射线分化后数目固定不变。
28.裸子植物茎的结构特点:裸子植物茎的结构与木本双子叶植物基本一致,主要区别在于:
1)裸子植物的韧皮部主要由筛胞组成,无筛管、伴胞,韧波薄壁组织少,韧皮纤维有或无。
2)裸子植物的木质部无导管,无木纤维,木薄壁细胞少,输水兼机械支持作用靠管胞。
3)裸子植物木射线是单列的。
4)大多数裸子植物茎中具树脂道。
29.维管形成层在活动时,受气候因素的影响很大。春季气候温和,雨水充沛,适宜于维管形成层的活动,所产生的次生木质部中的导管和管胞直径较大而壁较薄,细胞中沉积的壁物质较少,称为早材;夏末秋初,气温和水分等条件逐渐不适宜于树木的生长,维管形成层的活动逐渐减弱,所产生的次生木质部中的导管和管胞直径较小而壁较厚,且细胞中沉积的色素等壁物质较多,称为晚材。同一年内所产生的早材和晚材就构成一个年轮。如果季节性的生长受到反常气候条件或严重的病虫害等因素的影响,一年可产生两个以上的生长轮,这种年轮称为假年轮。
30.1)草本双子叶植物茎结构为表皮、皮层和中柱,小麦为表皮、基本组织和维管束;
2)草本双子叶植物茎中的维管束呈一环分布,而小麦茎中的维管束呈二环分布;
3)草本双子叶植物茎中的维管束无维管束鞘,小麦茎中的维管束有维管束鞘;
4)草本双子叶植物茎中无髓腔,是实心的,小麦茎中有髓腔为空心的;
31.木本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构造由外向内依次包括:
木栓层:多层栓质化死细胞周皮 木栓形成层:一层次生分生组织细胞栓内层:少数几层生活薄壁细胞皮层:有或无,视木栓形成层的发生位置而异。
初生韧皮部:往往处于被挤毁的状况。
次生韧皮部韧皮射线:呈"v"字开展,由薄壁细胞组成。
维管形成层次生木质部:心材、边材、年轮木射线:呈放射状,由薄壁细胞组成。
初生木质部髓:位于中央位置,多数由薄壁细胞组成。
32,根 茎表皮上有根毛,吸收作用 表皮上有少量气孔,主要起保护作用内皮层细胞有凯氏带 外皮层有少量机械组织和同化组织有中柱鞘围着中柱 无
木质部和韧皮部相间排列 木质部和韧皮部内外排列
木质部和韧皮部外始式发育 木质部内始式,韧皮部外始式发育有髓或无 有发达的髓和髓射线
33.
1)横切面观:
宏观上:最明显的是生长轮或年轮,呈许多同心圈环状排列,这是形成层周期性活动的结果,每一年轮都由春材 (早材)和秋材 (晚材)组成,此外,根据色泽的深浅也可看出心材和边材,色泽浅的是边材,深的是心材。
微观上:最明显的是木射线。木射线通常呈放射条状排列,可看出木射线的长度和宽度,由薄壁细胞组成。此外还可看到导管、管胞、木纤维及水薄壁细胞的横切面形状。为口径大小不一的圆孔状。
2)径向切面观:
宏观上:生长轮呈宽带状纵行排列,构成木材的花纹。
微观上:木射线最为突出,长方形的木射线细胞整齐排列,好似一段砖墙横卧在茎中,显示了木射线的长度和高度,导管和管胞呈凹人的管槽,木纤维呈长梭状。
3)弦切面 (切向切面)观:
宏观上:生长轮大多呈"V"字型纹理,靠近径向切面处呈宽带状纵行排列。
微观上:木射线束横切面呈梭状纵行排列,显示其高度与宽度,并可见到射线束两端细胞的形状,依此可将木射线区分为同型射线与异型射线。
34.裸子植物叶的结构:裸子植物松属叶为针叶,依其短枝上数目的不同,横切面可为圆形 (单针)、半圆形 (两针一束)或三角扇形 (三一五针一束),其结构特点如下:
1)表皮:覆盖于叶的最外侧,由一层小型厚壁细胞组成,外有较厚的角质层和蜡质。
2下皮层:位于表皮之下有1到若干层小型厚壁细胞称下皮层。
3)下陷气孔:裸子植物叶的气孔下陷到下皮层之内的气孔窝中。
4)叶肉:叶肉位于下表皮以内,由多层薄壁细胞组成,细胞壁内折形成突起,叶肉细胞的最内一层为整齐排列的小型细胞,称内皮层,叶肉中常分布有树脂道。
5)维管束:内皮层以内常分布有1一2个维管束,转输组织包围其周。
抗旱性体现在:
1)叶面积一般较小,叶片小而厚;
2)表皮细胞外壁较厚,之外有较厚的角质层,其外常有表反毛和蜡被;
3)气孔下陷到气孔窝内;
4)叶肉组织发达;
5)叶脉和机械组织发达。
35.
表皮:棉花—一层生活的形状不规则的细胞,气孔器由一对肾形保卫细胞围成。 玉米—由长细胞和短细胞组成,上表皮维管束间有泡状细胞,气孔器由一对哑铃形保卫细胞和一对副卫细胞围成。
叶肉:棉花—有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分化的异面叶。
玉米—无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分化的等面叶。
叶脉:棉花—网状叶脉,维管束上下方近表皮处有厚角组织。
玉米—平行脉,维管束外有一层薄壁细胞组成的维管束鞘,维管束上下方近表皮处有厚壁组织。
36.植物对异花传粉的适应性:异花传粉的植物和花,在结构和生理上产生了一些特殊的适应性变化,使自花传粉成为不可能,主要表现在:
1)花单性,而且雌雄异株;
2)雌雄蕊异时成熟;
3)雌雄蕊异长。
4)自花不孕是指花粉粒落在同一朵花或同一植株花的柱头土不能受精结实的现象。
37.风媒花和虫媒花:传粉要借助于一定的外力,常见的外力有风和昆虫,前者称为风媒花;后者称为虫媒花。风媒花的花被小,不具有鲜艳的色彩,或无花被,不具有蜜腺和芳香的气味,产生花粉量大,质轻,表面干燥易被吹送,雌蕊柱头常扩展或分裂;虫媒花花大,具有鲜艳花被,有蜜腺,具有芳香气味,花粉粒大而黏集成块,表面粗糙。
38.被子植物双受精:当花粉管进入胚囊时,先端破裂,两个精子由花粉管迸入胚囊。其中一个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二倍体的合子,将来发育成胚;另一个精子与极核结合形成三倍体的初生胚乳核,这种两个精子分别与卵和极核结合的现象,称为双受精,双受精是进化过程中被子植物所特有的现象。
被子植物双受精的意义:受精作用实质上是雌、雄配子的相互同化过程,通过单倍体的雌配子一卵细胞与单倍体的雄配子一精子的结合,形成了一个二倍体的合子,由合子发育成新一代的植物体,恢复了各种植物体原有的染色体数目,保持了物种的稳定性;并且由于雌、雄配子间存在遗传差异,精、卵融合将父母本具有差异的遗传物质组合在一起,通过受精形成的合子及由它发育形成的新个体具有父母本的遗传特性,同时具有较强的生活力相适应性。由于雌、雄配子本身相互之间的遗传差异(由减数分裂过程中所发生的遗传基因交换、重组所决定的),因而在所形成的后代中就可能形成一些新的变异,极大地丰富了后代的遗传性和变异性,为生物进化提供了选择的可能性和必然性。
被子植物的双受精作用具有特殊的生物学意义。因为双受精不仅使合子或由合子发育成的胚具有父母双方丰富的遗传特性,而且作为胚发育申的营养来源的三倍体胚乳,也是通过受精而来的,因而也带有父母双方的遗传特性。这就便产生的后代具有更深的父母遗传特性,以及更强的生活力相适应性。因此,被子植物的双受精,是植物界有性生殖过程中最迸化最高级的形式,加上其它各种形态构造上的迸化适应,使它们成为地球上适应性最强、构造最完善、种类最多、分布最广、在植物界中占绝对优势的类群。
39.孢原细胞进行平周分裂产生初生壁细胞和造孢细胞,初生壁细胞再经过几次平周分裂产生几层细胞,由外向内分别是药室内壁、中层和绒毡层,它们和表皮一起构成了花药壁;造孢细胞经有丝分裂发育成花粉母细胞,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产生4个小孢子,即四分体阶段,4个小孢子分离,形成单核花粉粒,单核花粉粒经过一次有丝分裂,产生2个细胞,即营养细胞和生殖细胞(二细胞型花粉),生殖细胞再经过一次有丝分裂,产生2个精子(三细胞型花粉)。
40.胚珠:是着生在子房内壁胎座上的卵形小体,是种子的前身,由以下部分构成:
珠心:胚珠中的一团组织,是胚珠中最先发育形成的部分,之后的胚囊就在珠心中央产生。
珠被:包围在珠心外的细胞层,珠被可以是一层或二层,二层珠被时,外面一层是外珠被,里面一层是内珠被。
珠孔:珠被包围珠心后顶端留下的一个小孔。
珠柄:胚珠基部的一个柄状结构,内有维管束与胎座相连。
合点:珠柄维管束进人胚珠的一点,即珠心、珠被、珠柄三者的愈合部分。
胚珠的发育及胚囊的形成:胚珠在雌蕊子房的胎座处发生,首先在胎座处形成胚珠原基,由胚珠原基发育形成胚珠和胚囊。珠心近珠孔端表皮下发育出孢原细胞,孢原细胞,直接发育形成胚囊母细胞,其减数分裂形成4个大孢子,其中近珠孔端的3个退化消失,近合点端的一个进一步发育成单核胚囊,单核胚囊经过连续两次有丝分裂,形成8核胚囊,8核胚囊进一步细胞化,形成成熟胚囊,包括珠孔端的2个助细胞,1个卵细胞,合点端的3个反足细胞和中央的1个中央细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