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饮用水卫生新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教研室姓名 职称教学课题 饮用水卫生课型 理论课对象 预防 99-2班教师 晓开提职称 副教授编写时间 2003.8
使用时间 2003.11
学时数 6学时首 页首 页教学目的
1.掌握 介水传染病流行特点和我国及我区主要的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饮水的净化和氯化消毒的原理及影响因素和方法。
2.熟悉 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的制定原则和依据;水源选择的卫生要求和农村改水的基本要求。
教学重点 1.介水传染病流行特点;
2.我国及我区主要的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3.饮水的净化和氯化消毒的原理及影响因素和方法。
教学难点 饮水的净化和氯化消毒的原理及影响因素和方法首 页教学方法 多媒体讲授式+启发式+讨论式课时安
20分钟
30分钟
40分钟
10分钟
15分钟
15分钟
20分钟
50分钟
50分钟
30分钟教学步骤、内容(详细内容见课件)
第一节 饮用水的卫生学意义第二节 饮用水污染与疾病介水传染病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化学污染对健康的影响饮水氯化副产物对健康的关系高层建筑二次供水中污染与健康问题第三节 生活饮用水标准及生活用水量标准第四节 集中式给水第五节 分散式给水第六节 饮用水的卫生调查、检测和监督首 页小 结介水传染病流行特点和我国及我区主要的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饮水的净化和氯化消毒的原理及影响因素和方法。
思 考 题
1.介水传染病的流行特点有哪些?
2.试述常见地方病的临床表现、流行病学特征及预防措施。
3.水质净化与消毒的目的是什么?影响混凝沉淀及氯化消毒因素有哪些?
4.水源选择的原则是什么?
5.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标准的制定原则有哪些?
第五章 饮用水卫生
第一节 饮用水的卫生学意义
第二节 饮用水污染与疾病
第三节 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
第四节 集中式给水
第五节 分散式给水
第六节 饮用水卫生的调查、监测和监督第一节 饮用水的卫生学意义一、水是人体生理活动必需物质二、水参与体内物质代谢三、饮用水水质不良对健康影响第二节 饮用水污染与疾病
一,介水传染病
二,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三,化学性污染对健康影响
四,饮水氯化副产物与健康的关系
五,高层建筑二次供水污染与健康问题介水传染病
( water borne infections disease)
( 一 ) 主要的病原体
1,细菌:引起的介水传染病有霍乱和副霍乱;伤寒和副伤寒;痢疾等 。
2,病毒:引起的介水传染病有传染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传染性眼结膜炎等。
3,寄生虫:引起的介水传染病有阿米巴痢疾,血吸虫病,胃肠炎等。
介 水 传 染 病
( 二 )病因
1,水源受污染后,未经净化消毒或净化消毒不彻底,直接供居民饮用 。
2,处理后的饮用水重新被病原体污染 。
介 水 传 染 病
(三 )流行特点
1.流行呈爆发型,多数病人多集中在同一潜伏期内;
2.病例的分布与供水范围一致,绝大多数患者都有饮用同一水源的历史;
3.多发生在农村分散式给水地区,饮生水者发病多;
介水传染病
4.集中式水源受污染后影响范围大发病人数多;
5.一旦对污染的水源采取有效措施(水的净化与消毒)
后,疾病的流行能迅速得到控制;
6.流行病学调查可找到水源污染的途径,水质一般细菌学检查有异常改变。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 biogeochemical endemic disease)
(一)地方性氟中毒( endemic fluorosis)
地方性氟中毒由于长期摄入的氟量超过正常需要的水平,而引起的以氟斑牙和氟骨症为主要症状的全身性疾病 。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 biogeochemical endemic disease)
1.氟在自然界的分布岩石中以氟矿石含量高,如水晶石
( 54.5%) 萤石,( 48.7%) 和氟磷灰石等 。 植物中以茶叶含氟量最高,柑桔类含氟量最低,动物中含氟量最高的是鱼和动物的脏器,牛奶中含氟量最低 。 一般情况深层地下水氟含量 >浅层地下水 >地面水 。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2.病区类型
( 1) 饮水型
( 2) 生活燃煤污染型
( 3) 饮食型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3.氟在体内代谢
( 1)氟的吸收:氟化物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皮肤吸收,饮用水中氟化物的吸收率大于食物。
( 2)氟在体内的分布:氟被吸收后,大约 60分钟在血液中达最高浓度,氟在牙齿和骨胳蓄积最多。
( 3)排泄:大部分通过肾脏由尿排出,小部分由粪便和汗液排出。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4.发病机理
( 1)破坏钙、磷代谢平衡
( 2)对骨骼的影响
( 3)对牙齿的影响
( 4)氟的其他毒作用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5.临床表现
( 1)氟斑牙( Dental fluorosis):
1)氟斑牙临床表现:①白垩型;②着色型;③
缺损型。
2)氟斑牙分度:目前世界各国大多采用 Dean氏法。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 2) 氟骨症 ( skeletal fluorosis),
1)氟骨症症状:①疼痛:四肢、腰背大关节持续性疼痛 ;②神经症状:肢体麻木,
蚁走感,感觉减迟,握物无力,下肢支撑力减退 ;③肢体变形:表现为脊柱生理弯曲消失,活动范围受限,四肢关节僵直,上下肢弯曲变形 。
2)体征:①硬化型 ;②疏松型 ;③软化型 ;④混合型。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6,流行病学特征
( 1) 地理,地质气候条件
1) 要有氟的来源
2) 有利于氟从岩石,土壤转移到水中
3) 氟在燃烧过程中转移到室内空气或者粮食中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 2)人群分布
1)年龄分布:儿童( 6~ 15岁)可患氟斑牙,氟骨症多见于成年人( 16~ 50岁)
2)性别分布,女性氟骨症患者常多于男性 。
3)居住年限,氟骨症发病与在病区的居住年限有关。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 3)饮水含氟量与氟病的关系
1)轻病区 饮水含氟量在 1.1~ 1.2mg/L; 当地出生的 8~ 15岁儿童恒牙氟斑牙检出率在 30%
以上,氟斑牙指数在 1.0— 2.0之间,氟斑牙以极轻和轻度为主,无中度及中度以上氟骨症患者。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2)中等病区 饮水含氟量在 2.1— 4.0mg/L,氟斑牙指数在 2.0— 3.0之间,氟斑牙基本在轻度以上,且中度在 50% 以上
3)重病区 饮水含氟量在 4.1— 6.0mg/L,氟斑牙指数在
3.0以上;氟斑牙基本在中度以上;重度氟骨症患者检出率在 2.l一 5.0%,并有个别极重患者 。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7.影响流行的主要因素
( 1)摄入量
( 2)营养状况
( 3)饮水中的化学成份
( 4))地理、气候条件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8,防治措施
( 1) 预防措施
1) 饮水型地方性氟病的预防,① 改换水源; (1)
打低氟浅井水; 2) 饮水除氟,目前多采用活性氧化铝法 。
2)生活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病的预防,①改良炉灶; ②降低食物氟污染; ③不用或少用高氟劣质煤 。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1)氟斑牙的治疗方法有涂膜覆盖法,药物脱色法等。
2)氟骨症的治疗,①钙剂及维生素类药物;
②氢氧化铝凝胶;③蛇纹石; ④苁蓉丸; ⑤加强营养 。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二)碘缺乏病( Iodine deficiency disoders,IDD)
1.碘在自然界中的分布碘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以碘化物形式存在,食物中海水鱼和贝类含碘丰富 。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2.碘在人体内的代谢碘主要通过食物供给人体的碘主要来自食物,少量来自水和空气,虽然人体从饮水中摄入碘量仅占总摄入量的 10%-20%,但水碘可反映环境碘的含量。成人体内正常约为 20~ 50mg,其中 20%存在于甲状腺中碘主要通过肾脏由尿排出,占 80%以上,粪便可排出 10%左右,
碘极少部分可经乳汁、毛发、皮肤等排出 。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3,发病机理
( 1)对甲状腺影响
( 2)对脑组织的影响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4.流行病学特点
( 1)地理分布
① 流行规律一般是山区患病高于平原,内陆高于沿海,
农村高于城市; ② 水,土壤中碘含量越少,则病情越严重; ③ 地克病多发生在地甲病患病率达 20% 以上的严重病区,内陆山区病情重于平原 ;④ 亚临床克汀病分布与地甲病和地克病相一致,并且也可流行于无地克病流行的地甲病区 。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 2)人群分布女性发病高峰多在 9~ 15 岁之间,男发病高峰在 12~
18岁之间,一般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
( 3)水碘与发病关系水碘小于 5μg/l 时,随着碘含量减少,患病率急剧下降;水碘在 5-40μg/d 时,随着碘含量增加,患病率逐渐下降 ; 水碘在 40-90μg/d 时,患病率最低 ; 水碘大于 90μg/d 时,随着碘含量增加,患病率再度回升 。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5.地方性甲状腺肿( epidemic goiter)
(1)发病原因
1)碘缺乏:缺碘是引起本病流行的主要原因 。
2)高碘
3)致甲状腺肿物质:①硫氰酸盐 ;②硫葡萄糖绀;③
诱发甲状腺肿的元素; ④硝酸盐、磺胺类药物、有机氯农药等。
4)其它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 2)临床表现中晚期严重肿大的甲状腺会压迫气管和食管引起呼吸困难及吞咽困难,声音嘶哑,腺体内出血,疼痛等 。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 3) 诊断标准及分度标准
1) 诊断标准,① 居住在缺碘地区 ( 低于 10g) ; ② 经触诊或 B超检查甲状腺肿大; ③ 排除甲状腺机能亢进,甲状腺炎,甲状腺癌等其他甲状腺疾病 。
2) 临床分型,① 弥漫型,甲状腺均匀增大,摸不到结节; ② 结节型:在甲状腺上可模到一个或几个结节; ③
混合型:甲状腺肿大并摸到几个结节 。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3)分度:
①正常;
②生理增大,易摸到,但不超过本人拇指末节(摸得着);
③ I度,易看到不超过本人 1/3拳头(看的见);
④ II度,大于 1/3拳头至 2/3拳头,(脖根粗);
⑤ III度,大于 2/3拳头至 1个拳头(颈变形);
⑥ IV度,大于 1个拳头,多带结节(大于拳)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6,地方性克汀病 (endemic cretinism)
(1)发病原因胎儿 (胎儿 3个月~生前 3个月 )及出生后至两岁碘摄取不足。
(2)临床表现
1) 临床分型,① 神经型:常有智力低下,聋哑,下肢痉挛,瘫痪和僵直等 。 ② 粘液型:身材矮小,婴幼儿身长发育落后,性发育落后,皮肤干燥与肿胀,声音嘶哑,表情淡漠,智力缺陷等 。 ③ 混合型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2) 症状与体征:
①精神发育迟滞;
②聋哑;
③神经功能障碍;
④生长发育落后;
⑤甲状腺功能低下;
⑥甲状腺肿。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7,碘缺乏病的防治措施
( 1) 预防措施
1)碘盐:食盐加碘是预防碘缺乏病的首选方法 。
2) 碘油:国内采用碘化核桃油或豆油 。 碘化油分肌肉注射和口服两种 。
3) 其他方法:口服碘化钾,还有碘化面包,碘化饮水,多食富含碘的海带,海鱼等 。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 2) 治疗措施
1) 口服碘化钾
2) 甲状腺制剂
3) 手术治疗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三)地方性砷中毒 (endemic arseniasis)
1.砷在自然界的分布自然界的砷多为 +5价砷( As2O5 ),深井水的砷和环境污染的砷多为 +3价砷( As2O3) 。富集在环境中的三价砷可氧化成五价砷,缺氧环境中五价砷还原成三价砷 。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2.砷的代谢
+3砷和价 +5价砷消化道吸收率大于 95%,砷氧化物易被呼吸道吸收,+3砷和价 +5价砷也可由皮肤吸收 。
砷摄入 7-10天后,在骨骼、皮肤、毛发、指甲中浓度升高。五价砷排泄快,蓄积少,三价砷排泄慢,蓄积性大。尿排泄占 80-90%,粪便小于 10%,少量经汗液、
胆汁、毛发、指甲、乳汁等排泄。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3.发病机理
( 1)抑制酶活性:三价砷与蛋白分子上的双巯基结合形 成较稳定的络合物或环状化合物,使多种酶活性受到抑制。
( 2)对血管、神经影响:砷是一种毛细血管毒物,也是一种神经毒物,可作用于自主神经系统和毛细血管壁,
引起血管壁通透性增高,毛细血管麻痹,致使组织细胞营养缺乏,血管神经功能紊乱而造成损伤。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 3)抑制 ATP合成:五价砷抑制甘油磷酸脱氢酶和细胞色素氧化酶,取代磷酰基,阻断肝细胞线粒体中的氧化磷酸化过程,从而抑制 ATP合成。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6,临床表现
( 1) 急性中毒:饮水中含砷量在 20mg/L以上 。
1) 血管壁,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大 。
2) 消化道:剧烈腹痛,恶心呕吐,水样便 。
3) 循环系统:心机损害,心率失常 。
4) 呼吸系统:呼吸困难,胸痛,鼻中隔穿孔 。
5) 神经系统:剧烈头痛,头昏,痉挛,四肢震颤等 。
6) 泌尿系统:少尿,血尿,尿砷升高等 。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 2) 慢性中毒,水中含砷量大于 0.5mg/L时 。
1) 皮肤色素异常:主要为皮肤色素沉着和皮肤脱色斑 。 多见于躯干,四肢 。
2) 手掌脚掌过度角化:点状,鸡眼状,疣状角质化,
甚至发展到四肢,躯干 。
3) 周围神经炎:蚁走感 → 对称性向心性感觉障碍
→ 四肢无力 。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4) 多发性皮肤癌:皮肤皲裂,溃疡经久不愈转变成皮肤癌 。
5) 末梢血循环障碍,严重者肢体血管狭窄 →
血管营养区域内组织营养障碍 → 肢体末端皮肤变黑,坏死 。
6) 其它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7,防治措施
( 1) 预防措施
1) 另选水源 。
2) 除砷措施:采用混凝沉淀和过滤除砷,家庭用明矾除砷或先用氧化剂将三价砷氧化成五价砷,再用石灰沉淀除砷 。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 2) 治疗措施
1) 一般治疗:大量服用维生素 C,B1。 中医:茯苓,
莲翅,蒲公英等 。
2) 驱砷,5%二硫基丙磺酸钠 1.0-20.ml,连续服用 3
天,休息 3天为疗程,驱砷不超过 4疗程 。
3) 局部治疗:病变部位用 5-氟脲嘧啶;病变部位手术切除化学性污染对健康影响
(一)氰化物( cyanide)
1.污染来源炼焦、电镀、选矿、染料、化工、医药和合成纤维等工业上中均用到氰化物,其废水可导致水污染。
2.作用机制及危害
( 1)作用机制游离的氰离子与细胞色素氧化酶的含铁辅基结合,
形成氧化高铁细胞色素氧化酶,使细胞内窒息死亡。
化学性污染对健康影响
( 2) 危害
1) 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主要为中枢神经 缺氧症状和体征 。 临床上分为四期即前驱期,呼吸困难期,
惊厥期和麻痹期 。
2) 慢性中毒:主要表现是神经衰弱综合征,运动肌的酸痛和运动障碍 。
化学性污染对健康影响
( 二 ) 铬
1.污染来源:
电镀、制革、颜料、冶金、机电化工制药等生产中均有含铬废水和废渣排出。
2.作用机制及危害
( 1)作用机制:它可使血红蛋白转变为高铁血红蛋白,
造成缺氧。还能抑制某些酶的活性,干扰体内氧化、还原、水解过程。并可使蛋白变性、核酸、核蛋白沉淀。
化学性污染对健康影响
( 2)危害主要中毒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血便口腔炎,胃肠道烧灼,并可半有头痛,头晕呼吸急促口唇指甲青紫,严重者出现少尿或无尿等症状 。
饮水氯化副产物与健康的关系
饮水氯化副产物 是指在氯化消毒过程中所产生的卤化类化合物。
这些有机物已被鉴定为与诱发人类癌症有联系。这些污染物大都来源于工业污染,还有一些污染物并非来源于工业废水。
高层建筑二次供水污染与健康问题
高层建筑二次供水又称加压供水 。
(一 )造成二次供水污染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二次供水卫生管理缺乏系统的、操作性强的有关法律法规。
2.日常性卫生监督不到位。
3.供水单位忽视对供水管网的维护 。
4.集中式供水加氯消毒不够。
高层建筑二次供水污染与健康问题
(二)采取主要措施
1.加强对二次供水设施的设计施工及所用材料加强审查。
2.加强经常性卫生管理和监督。
第三节 生活饮用水标准及用水量标准一、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二、生活用水量标准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
( 一 ) 标准制定原则和方法
1,制定原则
1) 流行病学安全 —— 细菌学指标符合标准要求防止介水传染病的流行
2) 所含化学物质对人体健康无害 —— 不能引起急慢性中毒,不能产生远期危害,不能影响子孙后代的健康 。
3) 保证水的感官性状良好 —— 人们乐于饮用,不影响人们生活 。
4) 在经济上可行 —— 选择指标,确定标准限量时,要经济,技术合理 。
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
2,制定方法
1) 实验研究,① 有害物质毒性研究有害物质稳定性研究 ;② 有害物质感官性状影响研 ;③ 有害物质自净影响研究 。
2) 流行病学研究,① 宏观上了解有害物质对人群健康影响程度 ;② 某些饮水有关疾病发病率,死亡率及健康效应的动态观察 。
3) 快速计算法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
(二)我国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及其指定依据 1976
年修订《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1985年再次修订《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四组,35项。 1994年对其进行了再次修订,增订粪大肠菌群和铝二项指标,
修订大肠菌群一项指标等。
生活用水量标准
,用水量,在居民区是指每一每天消耗的平均水量,
在工业企业是指每一职工每天的生活用水量 和淋浴用水量。 最高日用水量 是指一年中用水量最多的一天的用水量。 最高时用水量 是指最高日内最高小时的用量。
在一年中最高日用水量与平均日用水量的比值称日变化系数( kd),在最高日内,最高时用水量与平均日用水量的比值称时变化系数( kh)。
第四节 集中式给水
一、水源选择的原则
二、取水点和取水设备
三、水质处理
四、配水管网的卫生要求
五、给水的卫生防护水源选择的原则
( 一 ) 水量充足应能满足城镇或居民点的设计总用水量,并考虑到近期和远期的发展。
( 二 ) 水质良好水源水质经水厂处理后能符合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标准。
( 三 ) 便于防护目的是保证水源水水质不受污染
(四)技术经济上合理取水点和取水设备
(一)地面水的取水点和取水设备
1.取水点的位置:
( 1)位于城镇和工业企业的上游;
( 2)水深在 2.5m~ 3 m的地段;
( 3)保证进水口在离河底约 1m,离水面 1.5m处。
取水点和取水设备
2.取水设备类型:
( 1)岸边式:适用于河岸地形坚硬、水位高等地点 ;
( 2)河床式:适用于河岸较平坦,水位低的地点 ;
( 3)活动式取水设备:它适用于水位涨落幅度大,河岸坡度大,河床稳定的地点 ;
( 4)斗槽型,适用于泥沙量大,冬季经常有冰块地点。
取水点和取水设备
(二)地下水的取水点和取水设备
1,取水点的位置,
( 1)深层地下水:选用不透水层较厚的地 ;
( 2)浅层地下水:设在城镇工业企业污染远的上游,还要考虑技术上方便的地点 。
取水点和取水设备
2,取水设备:
( 1)管井,适用于采取各地层的地下水 ;
( 2)大口井,适用于水深小于 20米(地下水埋藏较浅)含水层薄和不宜打管井的地点。
水质处理
( 一 ) 混凝沉淀
1,混凝原理
( 1) 压缩双电层作用
( 2)电中和作用
( 3) 吸附架桥作用水质处理
2,混凝剂和助凝剂
( 1) 混凝剂
1) 金属盐类混凝剂,① 硫酸铝 ; ② 三氯化铁 ; ③ 硫酸亚铁 。
2) 分子类混凝剂,① 聚合氯化铝 ;② 碱式氯化氯 ;③
聚丙烯酰胺 。
水质处理
2.助凝剂
( 1)调节或改善混凝条件
( 2)加大絮凝体粒度,比重和紧密度
( 3)氧化及其他作用水质处理
3.影响混凝效果的因素:
( 1)水温
( 2) 水中颗粒的性质和含量
( 3) 水的 pH值与碱度
( 4) 水中有机物和溶解性盐类含量
( 5) 混凝剂的种类和用量
( 6) 混凝剂的投加方法水质处理
( 二 ) 过滤
1,原理:
( 1)筛除作用(机械隔滤作用)
( 2)接触混凝作用(吸附作用)
水 质 处 理
2,影响过滤效果的因素:
( 1) 滤池的进水水质
( 2) 滤层厚度和滤料粒径
( 3) 滤速
( 4) 滤池的类型
( 5) 滤料的使用时间水质处理
( 三 ) 饮用水的氯化消毒常用的氯化消毒剂有液态漂氯、漂白粉,漂白粉精,
一氯胺和二氯胺。有效氯是指含氯化合物中氯的价数大于 -1者成为有效氯,具有杀菌作用 。
水质处理
1,氯化消毒原理
( 1) 氯溶于水:氯及其氯化物都能水解生成次氯酸 。
Cl2+H2O→HOCl+H ++Cl-
水质处理
( 2) 氯的杀菌作用,次氯酸体积小,不带电荷电,
容易通过细胞壁,同时它是一种强氧化剂,能损害细胞膜,使蛋白质,RNA,DNA等物质释放出来,并影响多种酶系统,从而使细菌死亡,氯对病毒的作用在于对核酸的致死性损害 。
水质处理
2.影响氯化消毒的因素
( 1)加氯量和接触时间:
氯量 =需氯量 +余氯,需氯量杀灭指的是杀灭细菌氧化有机物所消耗的氯量。游离性余氯是 HOCl和 OCl-与水接触
30分钟后有 0.3~ 0.5mg/l余氯。化合性余氯是 NH2Cl和
NHCl2,要求与水接触 1-2小时后,有 1~ 2mg/l余氯。
水质处理
( 2)水的 pH值,HOCl ← → H++OCl
( 3)水温:水温高,杀菌效果好。
( 4)水的浑浊度:浑浊度大的消耗消毒剂的量大。
( 5)水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水质处理
3.氯消毒方法
( 1)普通氯化消毒
( 2)氯胺消毒法
( 3)折点消毒法
( 4)过量消毒法水质处理
(四)水质的特殊处理
1,除臭,① CLO2或 CuSO4 ; ②暴气法 ; ③ O3或高锰酸钾
2,除氟,①吸附过滤法 ; ②混凝沉淀法 ; ③电渗析法。
3,除铁、除锰,①加入强氧化剂 ; ②暴气法
4,苦碱水的淡化,目前最简单的方法是蒸馏法 。
水质处理
(五)水质深度处理深度处理的方法有:
①活性炭吸附法;
②臭氧 -生物活性炭法;
③膜过滤法 。
配水管网的卫生要求配水管网的布置可分为树枝状和环状两大类。
配水管材料有金属和非金属两类,配水管网的护材料、机械部件均应符合卫生要求,无论何种管道要求接口严密不渗水 。
管道的埋设应尽量避免穿过垃圾堆和毒物污染区,
否则需加强防护 。
给水管埋设深度应在当地冻结线以下,以防水冻结。
生活饮用水的管网不应同非饮用水管网连接。
给水的卫生防护
(一)水源卫生防护为了保护水源取水点周围应设置卫生防护带。
( 二 ) 水厂及有关构筑物的防护水厂生产区以及取水构筑物和清水池等外围
10m区域内,不得设置生活居住区,饲养厂和渗水厕所;不得堆放垃圾粪便和废渣和铺设污水渠道,并应保持良好卫生条件和充分绿化 。
给水的卫生防护
(三)管网系统的防护
1,清洗和消毒 ;
2,捡漏 ;
3,管网维持一定的水压。
第五节 农村分散式给水一,农村给水 ( rural water supply)
( 一 ) 优先给水地区的确定
1,饮用水水质差:高氟,高砷,水味苦咸或水污染严重的地区 。
2,缺水地区:如取水点大于 1000米,爬坡垂直高度大于 100米的地区群众要求迫切,已经制订可行性改水规划,备有资金,物质,技术力量和组织管理能力的地区 。
农村分散式给水
( 二 ) 水源选择农村给水时,水源选择同样考虑水量,
水质,水源防护和技术经济合理性四项原则 。 卫生部门要积极参与,协助有关部门作好水源选择,卫生监督,水质监测,工程验收等过程 。
农村分散式给水
( 三 ) 给水系统分散式给水如大口井,手压机井,自流井等有条件争取发展集中式给水系统 。
1,要技术经济合理原则,尽量采用当地的材料,尽量选择简单,易行,可靠和耐久的净化设备 。
2.水量调节系统如水池,水塔等负荷量要大,以保证供水防止产生负压 。
农村分散式给水二、饮水净化器
( drinking water treatment
equipment)
(一)净化器
(二)纯水第六节 饮用水卫生的调查、监测和监督一,集中式给水的卫生调查,监测和监督二,农村给水的卫生调查,监测和监督三,洪涝灾害期间饮水卫生应急措施集中式给水的卫生调查、监测和监督
( 一 ) 水源卫生调查主要调查取水点及水源卫生防护措施的执行情况。
( 二 ) 水厂调查
1,取水,输水,蓄水,净化消毒以及输配水过程中是否建立全面管理制度,有否专人负责,执行情况如何;
2,所用的材料和净水剂有无污染水质,是否经卫生部门审批;
集中式给水的卫生调查、监测和监督
3,有关人员有无定期体检制度,发现传染病和带菌者是否及时调离工作;
4,水厂本身有无必要的水质检验仪器,设备和人员能否对水质进行日常检验,检验资料是否定期向卫生部门和建设部门报送 。
集中式给水的卫生调查、监测和监督
(三)水质监测
1,水源水 以水厂进水口和主要水井为采样点,
采样每年至少 1~ 2次,特殊情况下应增加次数。监测项目分为:①必测项目;②选测项目;③根据当地存在的污染物进行选测。
2,水厂水 以出厂水处为采样点,采样每年至少
2次,监测项目分为,① 必测项目; ② 选测项目 。
集中式给水的卫生调查、监测和监督
3,管网末梢水 采样点数按 5-5的规定 。 分布要有代表性,并可沿用已设的采样点 。 采样每月至少次,流行病发生季节应增加次数 。
4,高位水箱水 采样点数按 5-6的规定。
5,自备给水 采样点数占自备水源总数的 5%~
10%,其余均应按市政供水相同的原则确定 。
农村给水的卫生调查、监测和监督
(一)水源卫生调查卫生部门要积极参与水源选择对进行卫生调查,并提出相应的水源防护措施 。 对新的水质必须进行全分析 。
(二)水质监测简易集中式给水的水质监测采样点数,采样次数和监测项目,可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参照集中式给水的要求,有当地卫生部门确定 。
农村给水的卫生调查、监测和监督
(三)水性疾病监测水性传染病的监测,主要是收集和汇总本年度疫情资料;调查和核实由饮水所引起的暴发性传染病的次数,时间,患病人数以及造成的损失等 。
水性地方病的监测,是收集和汇总当地地方病资料中记录的氟病 ( 或缺乏病或砷中毒 ) 的病史,病情,饮用水水质以及改水后的病情变化 。
洪涝灾害期间饮水卫生应急措施
(一 )加强水源防护,重点保护已有的集中式给水水源
(二 )运送安全卫生饮用水或接引自来水
(三 )强化净化消毒
(四 )采用可移动的水质净化设施建立临时小型水厂
(五 )加强水质监测及对净化消毒剂设备等检定和管理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