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生态旅游
第一节 生态旅游的产生、发展及特点
第二节 生态旅游业概述第一节 生态旅游的产生、发展及特点
一、生态旅游的产生
二、生态旅游概念的发展
三、生态旅游的要点及特点一、生态旅游的产生
(一)人类生活环境质量的恶化
(二)人类环境意识的觉醒
(三)传统大众旅游的生态化
(一)人类生活环境质量的恶化
1、空气不洁
2、水质不净
3、食品不“绿”
4、噪声污染
5、垃圾围城
(二)人类环境意识的觉醒
1、此起彼伏的,环境公害事件
因环境污染和破坏造成在短期内人群大量发病和死亡的事件叫环境公害事件。
2、有识之士积极倡导保护自然
1、此起彼伏的“环境公害事件
1) 马斯河谷事件
2) 多诺拉事件
3) 伦敦烟雾事件
4) 水俣病事件
5) 痛痛病事件
6) 米糠油事件 中国自然网
2、有识之士积极倡导保护自然
1)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
2)对解决环境问题的思考
3)解决环境问题的社会行动 —— 绿色运动
4)绿色消费潮
(三)传统大众旅游的生态化
1、传统大众旅游为发展生态旅游奠定坚实的基础
2、传统大众旅游的不足
3、生态旅游是人类文明的追求二、生态旅游概念的发展
(一)生态旅游的保护性
(二)生态旅游的两大要点
(三)生态旅游的三大标准
(四)生态旅游的四大功能
(一)生态旅游的保护性
生态性旅游( ecological tourism):在满足保护的前提下,从事对环境和文化影响较小的游乐活动。
1980 加拿大 克劳德,莫林
(二)生态旅游的两大要点
1、生态旅游的内涵得到充实
生态旅游:作为常规旅游的一种形式,游客在欣赏和游览古今文化遗产的同时,置身于相对古朴、原始的自然区域,心情考究和享乐旖旎的风光和野生动植物 —— 谢贝洛斯,拉斯喀瑞
2、生态旅游的 两大要点两大要点
1)生态旅游是“回归大自然”的“绿色旅游”
2) 生态旅游是,保护性旅游,和,可持续发展旅游,
(三)生态旅游的三大标准
1、生态旅游“维系当地人民生活” 内涵的充实
2、检验生态旅游的三个标准
生态旅游: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系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 ——
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
其一,生态旅游被定位为负“责任”的旅游;
其二,除保护自然的环境外,提出了
“维系当地人民生活”内涵。
2、检验生态旅游的三个标准
1) 旅游对象是原生,和谐的生态系统
2)旅游对象应该受到保护 (三个层次 )
3)社区的参与 ( 社区参与旅游的特点 )
三个层次
保护的对象
保护自然,即保护自然的景观,自然的生态系统;
保护传统的天人合一的文化,如原始的民族文化
谁来保护
保护的动力社区参与旅游的特点
其一,从经济方面看,社区的参与使其直接受益,
在一些贫困地区称为“旅游扶贫”;
其二,从旅游方面看,社区居民参与到旅游服务中,渲染原汁原味的文化氛围,增加吸引力;
其三,从社会发展方面看,发展旅游促进当地社会的发展;
其四,从环境保护方面看,社区参与为保护提供动力。
(四)生态旅游的四大功能
1、生态旅游环境教育功能的内涵充实
生态旅游:倡导增加对大众关注的旅游活动。提供必要设施,实行环境教育以便游人能参观、理解、珍视和享受自然和文化资源,同时并不对生态系统或社区产生无法接受的影响。 —— 1993.9
第一届东亚地区国家与自然保护区会议,北京
2、生态旅游的 四大功能四大功能
1) 旅游功能
2)保护功能
3)扶贫功能
4)环境教育功能
教育对象的扩大
教育手段的提高
教育意义更大三、生态旅游的要点及特点
( 一 ) 生态旅游概念的要点
( 二 ) 生态旅游活动的特点
(一)生态旅游概念的要点
性质、对象及旅游者的范畴
要点一 新、高、专的生态旅游活动性质
要点二 —— 争论中的生态旅游对象
要点三 —— 未定的生态旅游者范畴要点一 新、高、专的生态旅游活动性质
新观点
时间上的新近兴起,认识上的新观点 —— 保护
高层次
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和旅游追求的高品味
专项性
生态性,具体体现在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要点二 —— 争论中的生态旅游对象
1,自然景物
纯自然和人工重建自然
顺境自然景观和逆境自然景观
2、自然与文化不少自然胜景都注入了文化内涵,自然与文化交织在一起中国效法大自然修建的园林景观融自然与文化于一体中国特有的“天人合一”的东方哲学思维使人们难以将自然与文化割裂开来思考问题要点三 —— 未定的生态旅游者范畴
1、高素质、高消费的生态旅游者
高素质,生态旅游者具有较高的文化、环保及精神需求素质
高消费:生态旅游者的经济水平高
2、生态旅游者非大众旅游者的观点受到挑战
(二)生态旅游活动的特点
1,普及性
2,保护性
3,多样性
4,专业性
5,精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