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质生产力一、生产力的概念二、农业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三、农业生态系统的次级生产四、初级生产与次级生产的相互关系五、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的途径一、生产力的概念 Productivity
(一)物质生产力的概念是指农业生态系统以产品形式的生产能力,
是任何生态系统基本的数量特征,其大小标志着能量转化效率和物质循环效率的高低,是生态系统功能的具体体现。
有两种物质生产力,一是总物质生产量,指包括呼吸和消耗在内的同化总量;二是净物质生产量,指除去呼吸消耗后,以生物有机体组织或贮藏物质的形式体现出的生产量,如植物干物质生产量、产量,动物产品数量等。
(二)初级生产和次级生产
1.初级生产。 指生态系统中自养者的生产,
包括各种绿色植物、光合细菌等在内的同化太阳能并以有机物形式贮存起来的生产,又称第一性(次)生产。只有初级生产才能将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纳入系统,维持系统的存在和发展。 (Primary production)
2.次级生产。 指动物、微生物等异养者的生产,是利用初级生产产物进行物质和能量转化,表现出的生产力,是生态系统的第二性生产。 (Secondary production)
(三)生产力的表示方法
1.时间概念的速率表示法。 指系统在单位时间、
单位面积上初级生产者和次级生产者所生产的有机物质的量,常用的单位是:
g·m-2·年 -1,千卡 ·m-2·年 -1
2.输出 /输入的表示方法。 即指系统产出的有机物与输入的物质或资源的比值,简称输出 /输入效率,
如肥水利用率、资金生产率等。
以上两种表示方法是相互补充的。如果只有速率高,可能是高消耗的高速率;如果只有效率高,
则可能是低生产水平的高效率。
(四)初级生产量的测定方法
收割法
二氧化碳同化法
黑白瓶法
放射性标记物测定法
叶绿素测定法二、农业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
(一)地球上的初级生产整个生物圈提供的食物能为 5353×
1012千卡,年 -1,80%来自植物,20%来自动物。 98.9%来自陆地,1%来自海洋。
每人每天需要 2400千卡,天 -1地,整个地球约养活 61亿人。不同资料表明,地球可养活 70— 150亿人。
地球上初级生产量和食物供应状况项目面积
106km2
净初级生产量
g·m-2 ·年 -1
初级生产总量
109T·年 -1
太阳能利用率
%
植物提供食物量
1012千卡 ·年 -1
动物提供食物量
1012千卡 ·年 -1
全球 510 320333 162.6170 0.11 4200.06 1153.2
陆地 149 720773 107.3115 0.25 4200 1094
海洋 361 153153 55.355 0.05,06 59.2
Pianka( 1974)和 Lieth( 1978)综合
(二)农业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
1.最大理论生产力的估算太阳总辐射 500cal·cm-2·天 -1
可见光 ( 400~ 700nm) 44.7% 500× 44.7%=222 cal·cm-2.天 -1
总量子(每 cal相当于 8.64微埃,
反射率 6~ 12%( 8.3%),非活性吸收损失 10%)
222× 8.64=4320 微埃 ·cm-2.天 -1
反射 — 360 微埃 ·cm-2·天 -1
非活性吸收损失 — 432 微埃 ·cm-2 ·.天 -1
有效吸收的量子总量 3528 微埃 ·cm-2 ·天 -1
产生的碳水化合物量(还原 1微克分子 co2需 10量子或微埃) 353 微克分子 ·cm-2 ·天 -1
呼吸损失 1/3( 33%) — 116微克分子 ·cm-2 ·天 -1
碳水化合物净生产 237微克分子 ·cm
-2 ·天 -1=2.37克分子 ·m-2 ·天 -1
=2.37× 30克 /克分子 ·m-2 ·天 -1 = 71g·m-2 ·天 -1
碳水化合物是干重的 92%,无机成分 8%,则 71× 100/92=77g干物质 ·m-2·天 -1
2.不同国家的作物生产力
( 1)美国( 1976/3/10— 12,华盛顿)
理论最大值 61克 ·米 -2 ·天 -1 223 T·年 -1 ·公顷 -1
实测最大值 C4作物 38~ 52克 ·米
-2 ·天 -1
C3作物 23~ 31克 ·米 -2 ·天 -1
138~ 190 T ·年 -1 ·公顷 -1
84~ 113 T ·年 -1 ·公顷 -1
全国平均产量
C4作物 38~ 52克 ·米 -2 ·天 -1
C3作物 23~ 31克 ·米 -2 ·天 -1
4~ 31 T ·年 -1 ·公顷 -1
4~ 9 T·年 -1 ·公顷 -1
理论最大值大于实测最大值大于平均值
( 2)中国光能利用率的理论值 5~ 6%,初级生产的最大值
60~ 66克 ·米 -2 ·天 -1,作物高产记录的生育期平均生长率 10~ 29克 ·米 -2 ·天 -1,光能利用率 1~ 2.3%,不同作物差别较大。
作 物 玉米高粱 春小麦 水稻 甘薯 冬小麦生长率克 ·米 -2 ·天 -1 27-30 22 14-16 12-13 10
光能利用率
% 1.9-2.32 1.2 1.4 1.7 1.1
由于品种、水肥条件、管理技术限制,作物生育期间的平均生长率 6~ 8克 ·米 -2 ·天 -1,光能利用率仅 1%
( 3)世界
1975年,村田吉男汇总最高产量的作物生育期间的光能利用率 CGR(克 ·米 -2 ·天 -1),
多年生牧草(新叙利亚草和紫狼尾草)
26~ 28,C4作物(甘蔗、玉米、高粱)
20,水稻、甜菜 14,甘薯、大豆、大麦 8,三叶草、鸭茅 6。
甜菜光合效率仅 30mgco2.dm-2.hr-1,
但 LAI4以上的天数达 80天。玉米、水稻的光合效率 40mgco2.dm-2.hr-1以上。
CGR高的作物有两种类型,一是高光合性能的作物,二是较大叶面积持续时间长的作物。
3.提高农业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的途径
⑴生物与环境相适应
⑵协调系统中各组成部分之间关系
⑶建立良好的群体结构
⑷重视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
⑸适量的辅助能投入三、农业生态系统的次级生产
(一)定义生态系统的次级生产 ( secondary
production) 是指初级生产的部分产品,
经过异养生物的采食和同化,合成肉,
奶,蛋,皮 和 毛 等 产 品 的 过 程 。
次级生产力 ( secondary Productivity)
指在单位时间内,各种异养生物直接或间接消费绿色植物,制造或形成产品的数量 。
次级生产延长了物质和能量在生态系统内的流动传递过程。它是以初级生产为基础,直接反映初级生产的质和量。次级生产力的形成,是以动物采食可食植物开始,直到取得动物产品,这一过程经过一系列转化过程并伴有大量的能量损失。
(二)次级生产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地位
1.提供动力
2.转化农副产品,提高利用价值
3.提供蛋白质产品,改善人们的食物构成
4.促进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增强生态系统的机能
5.提高经济效益全国动物产品的产量 1999 万吨肉类产量 5949.0 水产品 4122.4
猪牛羊肉 4762.3 海水产品 2471.9
奶类 806.9 淡水产品 1650.5
羊毛羊绒 32.5
禽蛋 2134.7
1985年禽蛋,1990年肉类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位。
1997年人均畜产品占有水平为:肉类 41.9千克,超过世界平均水平;蛋 17.3
千克,超过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2001年我国奶类人均消费量不足 8
公斤。而世界乳品年人均消费乳品水平约为 100公斤。 我国乳品消费的一个最大特点,是乳品消费主要集中在城镇居民,农村居民的乳品消费量非常少。在农村居民中,牧区和农区又有很大差异。 牧区由于消费习惯的影响,人均消费量在 20公斤左右,而农区农民消费人均不足 1公斤。
长期以来,养殖占渔业的比例较低,
从 1993年起,养殖产量超过捕捞产量。
实现了渔业发展,以养为主,的目标。
从 1990年起,水产品总产量达到肉类
(肉禽、水产品)食物生产量的 1/3。
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 1949年的 0.2
%提高到 1998年的 10%左右,是农业各部门中所占比例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
渔业生产结构和地位的重大变化
1950年,1998年渔业生产情况示意图海洋渔业:内陆渔业为 6,4。 海洋水产品占渔业产量的 60.3%,内陆占 39.7%。
养殖、捕捞并重。 渔业总产量中养殖占
55.8%,捕捞占 44.9%。
海洋以捕为主,内陆以养为主。 海洋养殖占 36.5%,捕捞占 63.5%。内陆养殖占
85.2%,捕捞占 14.8%。
1998年渔业生产构成渔 业 发 展 阶 段
1.恢复、发展、调整阶段( 1949- 1965年)
2.缓慢增长阶段 (1966- 1975年 )
3.稳定发展阶段 (1976- 1985年 )
4.大规模快速发展阶段 (1986年以后 )
1975年以前以捕为主,计划经济,掠夺式生产。 1976— 1985,捕养并重,捕捞大于养殖,
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 1986年以后,
养捕并重,养殖超过捕捞,以市场经济为主。
全国淡水养殖生产情况 1998年面积万公顷产量万吨每公顷产量 kg
池塘 209( 41%) 951( 72%) 4561
湖泊 88( 17%) 85( 6%) 970
水库 160( 31%) 129( 10%) 810
河沟 38( 7%) 64( 5%) 1680
稻田 132( 26%) 55( 4%) 417
合计 508 1322 2602
(三)次级生产的能量转化效率
1.饲养家畜的能量转化效率高于自然生态系统
2.不同畜禽种类和品种差别较大
3.不同饲养方式能量转化效率不同
4.不同的饲养配比能量转化效率不同
5.科学饲养方法能量转化效率高饲养家畜可将饲料中 16— 29%的能量转化为体质(高于十分之一法则),33%用于呼吸消耗,33— 49%
以粪便形式排出。
山东报道,养一只奶牛每年需饲料 1800— 2000斤,每天产牛奶 60
斤,一斤牛奶需饲料粮 0.25斤。一头猪需饲料粮 500— 600斤,四斤饲料产一斤猪肉。蛋鸡每年需饲料 65
斤,0.27斤饲料产一枚蛋。
(四)提高次级生产力的途径
1.改善次级生产者的构成,使初级产品得到多次转化
⑴发展草食动物,适料饲养
⑵充分利用水面,发展鱼、虾、蟹、贝等水生动物
⑶利用腐生食物链进行物质生产
⑷有效地利用残渣食物链中的还原能量
2.协调饲养量和饲料量的关系,提高转化效率
3.选择和生产优质饲料
4.科学的饲养技术
5.控制家畜的非生产性消耗秸秆利用方式与能量和 N素利用率利用方式 能量利用率 % N素利用率
%
沼气 30— 40 90— 98
燃烧 5— 10 0
常规沤制 —— 70— 85
不同动物消化能力不同,应根据饲料种类安排畜禽种类。反刍动物瘤胃可容纳食物 60— 70%,在消化道可停留 7— 8天,使食物得到充分消化。
小麦壳喂牛,消化率可达 39%,
喂猪仅 10%。麦秸喂牛消化率 42%,
喂马 19%,猪不消化。
我国的畜牧业受制于粮食生产,传统的饲料是有啥吃啥,剩啥吃啥,精饲料与蛋白质饲料缺乏。
1/4— 1/5的粮食用作饲料( 美国为
80%)。 植物生产中,粮棉油和绿肥中蛋白质 /粮食占 11.6%(美国为
25.7%),其中粮食蛋白质 /粮食占
9.6%。饲料中蛋白质 /精料为 9.4%。
饲料中蛋白质的理论值为占 15— 20%。
我国主要牧区提供的肉类仅是四川省的 1/5,是全国肉类总产的
1/20。主要是牧区第一生产力低造成。
我国 33亿亩可利用草原,每亩草原年产干草仅 33斤,全年干草仅
5000万吨,不足全国主要农区秸秆产量的 1/10。因此,全国的畜牧业重点在农区,而不是在牧区。
山东省作物秸秆还田农艺农机结合研究一、发展历史和现状历史,1970年以后引起重视,80年代开展秸秆还田效益研究,90年代开展秸秆还田可行性研究。 90年代后期进行生产应用示范和技术推广研究。目前,秸秆还田技术尚未成熟,秸秆还田面积少、规模小 。
1.秸秆还田的重要性得到高度重视和普及秸秆还田在山东省被认为 农业持续发展工程,富民工程和形象工程。
2.秸秆还田面积少、规模小官方数据,1/2用作农户薪材,1/4用作大牲畜饲料,1/4秸秆还田和其他用途。比较好的桓台县 1998年,80%小麦秸秸秆还田,
30%玉米秸秸秆还田。
山东省粮食产量 4264.8万吨,秸秆量约
5000万吨,占全国秸秆量的 1/12— 15
3.秸秆还田投入多,成效不明显
4.秸秆焚烧现象严重
5.秸秆还田问题颇多
1.农艺复杂作物种植方式多样,易变性大,农机难以适应。
2.农机作业质量不能满足农艺要求、还田效果差。
3.秸秆还田工艺复杂,经济效果不好工序多、机械繁杂。每亩增加成本 40— 60
元。
4.秸秆产量集中,秸秆还田作业时间短产生秸秆的作物高度集中,小麦、玉米占粮食面积的 80%
处理秸秆的时间集中,5/31— 6/15,9/10— 9/30
秸秆产生的地区集中,山东省耕地面积 1.02
亿亩,有麦面积 7000多万亩,分布在经济条件好的地区 。
二、我们的工作
1980年,开始秸秆还田的农艺研究
1993年,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6年以来,开展农艺与农机结合研究农艺模式化、规范化,农机作业高质量化和简化的研究
1997年,研制出 4JC---118型分离式作物秸秆灭茬还田机,开展中试和生产推广工作
( 1) 采用分离式作业,将粉碎地上部秸秆与破除地下部根茬分离作业,可,斩草除根,,提高了秸秆还田后的整地质量,解决了农民的后顾之忧 。
( 2) 选用优质材料制造的锤爪式甩刀,科学设计的多排定刀,以及合理的转速,秸秆粉碎效果好,
质量高 。
( 3) 可一次完成秸秆还田,疏松土壤,灭茬除草等多项作业,生产成本低,作业效率高 。 该机已通过山东省农机鉴定站鉴定,并申请了国家专利,
获得了生产许可证 。
河北蓟县模式饲料 鸡 鸡粪 猪猪粪蝇蛆
1.解决了鸡饲料中蛋白质不足的问题。干蛆中蛋白质含量 59— 93%,脂肪 12.6%。
2.减少了环境污染。鸡粪用半乳酸发酵,
既脱臭又解决了猪的饲料蚯蚓的引入饲料 家畜 粪便脱臭蚯蚓蚯蚓是优质蛋白质饲料,农田中放养蚯蚓,
使土壤疏松,蓄水保墒,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使小麦玉米棉花增产 11— 18%,蔬菜增产 35— 50%。一亩蚯蚓可产鲜蚯蚓
8000— 10000斤,鲜蚯蚓粗蛋白含量 15—
17%,干蚯蚓含粗蛋白 62— 75%。是优质动物饲料。
四、初级生产与次级生产的相互关系
(一)次级生产对初级生产的依存关系各种动物依赖于初级生产而获得食料,以得到生长发育所需的各种物质和能量,进行产品生产。因此,初级生产产品和副产品的种类、质量和数量决定了农业生态系统中畜、禽、鱼或其他动物的种类、数量和转化效率。
次级生产的转化效率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初级生产产品和副产品的种类和质量。
合理的初级生产布局,还可以改善环境质量,为家畜提供良好的生长和栖身环境,这对草原牧区的畜牧生产更具重要的意义。
(二)次级生产对初级生产的促进作用合理的次级生产可以促进初级生产。
合理放牧,畜群的践踏使大量茎叶埋入土表根层,
使有机和无机营养物在这一土层内大量积累,为土栖生物的生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形成生命活动中心,在草原的土栖动物中,以蚯蚓为最多,其生物量可能达到,甚至超过家畜的生物量 。 蚯蚓的活动使有机质转变成细腐殖质,
并能使土壤中各种无机元素发生移动,不仅促进土壤肥力的增长,而且也极大地提高了植物对营养元素的同化效率,
进而促草原初级生产力的提高 。
在农区,随着社会对各种动物产品需求的增长和饲料科学的发展,饲养种类的拓展必将对饲料生产提出更高更广泛的要求,从而促进种植业结构的改革和调整、栽培管理技术的改进和农业生态系初级生产力的提高。
(三)不合理放牧对草原初级生产的影响不合理放牧指草原载畜量超过或大大低于其承载量,对初级生产都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过度放牧不但会使可食草种的数量减少而影响初级生产力和牧草品质,还会导致土壤板结,杂草和毒草增多,严重时发生沙化和盐碱化,使草原初级生产力大大下降 。
放牧过于不足也是有害的,这一方面造成牧草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则使植物残体的积累速度超过了微生物的分解速度而延缓了营养元素的再循环。植物残体的积累还可能产生火灾。
五、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的途径农业生态系统是个生态 — 经济 — 技术复合系统。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形成是自然、经济和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复杂因素。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的提高,实质上是对整个系统调节控制,以达到最优的目的,而不是某一级生产力单纯在数量上的增加,也不是系统内农业生物学产量的简单增加。它是根据投入与产出,在协调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基础上谋求最佳的经济效益 。
国内生产总值反映一个国家总体经济实力。
2000年已达到 89404亿元,与
1949年相比,年均增长 8.3%。
1979- 2000年,国内 生产总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 增长 9,5%,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同期 发达国家 年均增长 2,5%,发展中国家 5%,
世界平均增长 3%左右,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
形象地说,其他发展中国家每走一步,我国就走两步; 世界每走一步,我国走三步; 发达国家每迈一步,我国就迈了近四步。
(一)影响我国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因素
1.自然资源条件自然资源是指农业生产所面临的自然环境因素的数量、质量及其配合水平,通过对农业生物种类、数量、品质和农业生态系统类型的制约作用来影响农业生产力水平。
我国农业系统的环境资源除光热资源优越之外,土地和水资源数量最短缺,质量低下,气候条件的年际大幅度波动对农业系统构成很大威胁,土地资源的破坏和气候灾害的加剧可能使农业系统出现不良的趋势。
2.社会经济条件社会经济条件指农业生态系统面临的社会经济环境和农业生产单位的经营水平。
社会经济环境影响农业生态系统与人类社会系统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流的质和量,决定农业生态系统结构的类型和功能 。 一方面,人类社会的进步使人类干预和控制生态系统的方式,能力不断提高,从外界输人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不断增多,所起的生产效能也不断扩张,成了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的主要动力 。
另一方面,商品经济的发展使生态系统与社会市场紧密联系,社会需求变化引起商品价格变化,进而导致系统结构和生产力发生变化 。 人类社会需求与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之间的这种客观联系是改变农业生态系统结构的根本动力之一 。
农业生产单位的经营水平,包括该生产单位技术、装备,经济实力、
人员素质和经营管理水平,表现为投入的各生产要素的数量、质量及其配合比例和整体运行效果。经营水平的差距在同等的自然、经济、社会环境下是各生产单位生产力水平差异的主要原因。
3.农业科学技术水平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对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力至关重要,不同地区,特定农业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的影响是不同的。
4.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不仅取决于各构成单元的个别生产力,而且受结构本身及其功能的影响。
系统结构对生产力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⑴适当调整食物链可增大系统生产力。
⑵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可以增强系统的整体生产力。
(二)增加人工辅助能量、提高初级生产力辅助能量在现代农业的初级生产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增加辅助能投入可以改善农业生态系统的机能、提高初级生产力 。
提高辅助能利用效率是降低初级生产成本提高净生产力的关键之一 。 主要途径是适量投入,
合理配比,以谋求最佳经济生产力 。 避免工业辅助能对环境资源,土壤性状的破坏,也是充分利用辅助能增加初级生产力的重要方面 。 不恰当的使用工业辅助能虽然有时会暂时对作物生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长此以往可能会引起环境资源,
土地资源破坏造成初级生产力下降 。
( 三 ) 引进新物种,开发生态位,实行多样化生产在现有农业生态系统中引进某些新物种,可以使整个系统的功能发生变化 。
1.引进新物种,增强系统功能
( 1)扩大生产,提高效益。
( 2)消除或防治污染。
( 3)增加系统稳定性。
2.开发生态位,提高系统生产力
(四)因地制宜,发展次级生产
(五)控制生态和经济平衡生态平衡 控制就是根据生态学规律,建立合理的生产结构,使生态系统保持良性循环。
经济平衡 有四方面的内容:第一,生产周期内投入产出的平衡。二是生产与社会需求的平衡。第三,经济均衡发展 。第四,控制生产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