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产品更新换代越来越快,产品品种增多,而每种产品的生产数量却并不很多。世界上 75% ~80%
的机械产品是以中小批生产方式制造的。
与大量生产企业相比,中小批生产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低,
生产周期长,产品成本高,市场竞争能力差。
能否把大批量生产的先进工艺和高效设备以及生产方式用于组织中小批量产品的生产,一直是国际生产工程界广为关注的重大研究课题。
成组技术就是针对生产中的这种需求发展起来的一种生产和管理相结合的科学。
第一节 成组技术充分利用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将许多具有相似信息的研究对象归并成组,并用大致相同的方法来解决这一组研究对象的生产技术问题,这样就可以发挥规模生产的优势,达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这种技术统称为成组技术( Group
Technology 简称 GT)。
一,成组技术的概念
零件编码就是用数字表示零件的形状特征,代表零件特征的每一个数字码称为特征码。
迄今为止,世界上已有 70多种分类编码系统。
应用最广的是奥匹兹( Opitz)分类编码系统。
我国机械工业行业于 1984年制订了“机械零件编码系统
(简称 JLBM-1系统)”。
该系统由名称类别、形状及加工码、辅助码三部分共 15个码位组成,每一码位包括从 0到 9的 10个特征项号,详见图
12-1和表 12-1,12-2,12-3,12-4,12-5。
JLBM-1系统的特点是零件类别按名称类别矩阵划分,便于检索,码位适中,又有足够的描述信息的容量。
日本 KK系统。
二,零件的分类编码系统三、零件的分类成组根据零件的分类编码系统对零件进行编码后,可根据零件的代码划分零件组,采用不同的相似性标准,可将零件划分为具有不同属性的零件组。
1、特征码位法
3、特征位码域法
2、码域法四、成组工艺成组工艺过程是针对一个零件组设计的,适用于零件组内的每一个零件。
1,复合零件法
2、复合路线法五、成组生产组织形式
1、成组单机
2、成组生产单元
3、成组生产流水线六、推广应用成组技术的效果
1、提高生产效率
2、提高加工质量
3、提高生产管理水平第二节 CAD/CAPP/CAM
一、计算机辅助设计( CAD)
计算机辅助设计( CAD)是指工程技术人员以计算机为工具,用各自的专业知识对产品进行总体设计、
绘图、分析和编写技术文档等设计活动的总称。
1、线框造型
2、曲面造型
3、实体造型
4、特征造型
1,几何造型功能
2、有限元分析和优化设计功能
3、工程绘图功能二、计算机辅助工艺规程设计( CAPP)
计算机辅助工艺规程设计方法 1、派生式
2、创成式
3、半创成式派生式计算机辅助工艺规程设计原理
1,零件编码矩阵化
2、零件组特征的矩阵化
3、主样件设计
4、零件上各种形面的数字化
5、工序工步名称编码
6、综合加工工艺路线的数字化
7、工序工步内容矩阵
1,工艺信息数字化
2,CAPP数据库
特征矩阵文件
综合工艺路线
工序、工步文件
工艺数据文件从广义的角度讲,CAM指利用计算机辅助从毛坯到产品制造过程中的直接和间接的活动,包括计算机辅助生产计划、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计算机数控编程、计算机控制加工过程等内容。
而从狭义的角度讲,CAM仅指数控程序的编制,
包括刀具路径的确定、刀位文件的生成、刀具轨迹仿真以及 NC代码的生成等三,计算机辅助制造( CAM)
NC/CAD/CAPP集成:
NC模块作为 CAD的一个组成部分;
CAD输出的数据以标准接口的方式传递给数控编程系统;
CAD直接产生一个针对特定数控语言的专用零件源程序,由后置处理系统生成数控程序。
CAPP与 CAM的集成:
CAPP系统生成标准的自动编程程序,由一个后置处理系统将此自动编程程序翻译成数控程序;
将刀具路径计算结果转换成特定的数控系统的指令代码,
从而生成数控程序。
数控编程与 CAD,CAPP的集成是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数控编程的内容与步骤 进行工艺处理数值计算编制工件的数控加工程序校核加工程序制备控制介质第三节 CIMS
1,CIM CIM是一种概念和哲理,
可用来作为组织现代工业生产的指导思想。
制造( Manufacturing) 是关于企业的一组相关操作和活动的集合,它包括 市场分析、产品设计、材料选择、
计划作业、生产、质量检验、
生产管理和市场销售 等一系列与制造企业有关的生产活动。
企业生产活动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其各个环节彼此紧密关联;?
就其本质而言,整个生产活动 是一个数据采集、传递和加工处理的过程,最终形成的产品可以视为,数据,的物质表现;?
制造应包括从产品需求分析开始到销售服务之间全过程的一切活动;?
将制造理解为是一个复杂的信息转换过程,
在制造中发生的相关活动都是信息处理整体中的一部分;?
信息技术与制造过程相结合是制造业在信息社会中发展的新模式,也是企业发展的必然。
基本哲理
2,CIM与 CIMS的定义
CIM作为一种组织、管理与进行企业生产的哲理,它在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技术的支撑下,
综合运用现代管理、制造、信息、自动化和系统工程等领域的技术,将企业生产全部过程中有关人、技术、经营管理要素及其信息流与物流有机地集成并优化运行,以实现产品高质量、低成本、上市快,从而使企业赢得市场竞争。
简单地说,CIM是用计算机通过信息集成实现现代化的生产制造,求得企业的总体效益,,
即以计算机作为工具,制造为其内容的 CIM,
其哲理的核心为信息的,集成,。
CIM
CIM是一种组织现代化生产的哲理,而基于这种哲理组成的系统 ――CIMS,就是哲理的实现。
CIMS
CIMS是基于 CIM哲理构成的优化运行的企业制造系统,。在 CIMS的研究和实施中必须强调,信息流,和,系统集成,这两个最基本观点。
CIMS是一种工程技术系统,是 CIM的具体实施,
可以把 CIMS看成是未来生产自动化系统的一种模式,但这种模式不是单纯的技术上的,自动化,,它所强调的是用集成来提高企业竞争力。
3,CIMS的核心在于集成
1、人员集成
2、信息集成
3、功能集成
4、技术集成二,CIMS在我国的发展及实施 CIMS的效益目标方针我国,863计划”中将 CIMS确定为自动化领域的主题研究项目之一,并规定了我国
863/CIMS的战略目标为,跟踪国际 CIMS
有关技术的发展;掌握 CIMS关键技术;在制造业中建立能获得综合经济效益并能带动全局的 CIMS示范工厂,通过推广应用及产品化促进我国 CIMS高技术产业的发展 。
效益驱动、总体规划、重点突破、分步实施、推广应用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我国 CIMS事业取得了迅速发展,已形成了一个健全的组织和一支研究队伍;
实现了我国 CIMS研究和开发的基本框架;
建设研究环境和工程环境,包括一个国家
CIMS实验工程中心和 7个单元技术开放实验室,完成了一大批课题的研究工作,陆续选定了一批 CIMS典型应用工厂作为利用 CIMS推动企业技术改造的示范点;
这些工厂包括飞机、机床、大型鼓风机、
纺织机械、汽车、家电、服装以及钢铁、
化工等行业。
发展
实施 CIMS的效益主要体现在信息集成的效益上;
由于系统集成度提高,使各功能分系统间的配合和参数配置更加优化,各种生产要素的潜力得到更有效的利用,减少实际存在于企业生产中的各种资源浪费,同时使管理科学化,
提高企业对市场的响应能力。
具体表现在,1)提高产品质量 2)提高设备利用率 3)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实施 CIMS后,明显提高企业新品开发能力,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产品质量明显提高,交货期短而准确,价格合理,企业的信誉随之提高;
CIMS在其发展历程中的主要应用对象是离散型制造业
(约占全部制造业的 50%)。
效益
CIMS的思想、系统方法和集成技术同样可用于诸如连续型或混合型企业中,国内外在电器、化工、电子元件、钢铁行业中已有不少企业实施 CIMS应用工程并取得了成功 。
必须指出精良生产方式实质上是从 生产操作,组织管理,经营方式 等各个方面,找出一切不能为产品增值的活动或人员,并加以革除 。
未来产品市场是多元化、个人化,因此要力求制造系统做到成本与批量无关,生产周期短,产品复杂性高,并一切企业具有高柔性、强的应变能力去对付市场的挑战。
第四节 现代制造模式的新发展一、精良生产( Lean Production)
精良生产综合了单件生产和大量生产的优点,克服了传统经营方式中的很多不合理做法,开创了一种新的高效率的生产方式;
它既避免了单件生产的高成本,又避免了大量生产的僵化不灵活;
与大量生产相比,人员、场地、设备都减少一半,新品开发时间、工程设计工时、现场库存减少一半,废品大大减少,而且能生产更多、更好,又各种变型的产品;
精良生产方式要求产品“尽善尽美”,必须精益求精,不断降低成本,
做到无废品、零库存、无设备故障等,产品品种多样化。
精良生产不仅是生产方式的改变,而且改变了人们传统的认识,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改变了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
虽然这种理想境界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但只要人们不断追求就会产生惊人的效果。
1、精良生产的特点
减少以至撤消非增值的人员和岗位,彻底消除各种浪费;
浪费有资源、人力、时间、空间等多个方面,如何正确区分什么是工作,什么是浪费,在贯彻精良生产方式中,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件;
总装线上工人的集体负责制。装配工人被编成小组,每个小组对指定的一套组装工序负责,有人缺勤,或某一零件安装有问题,小组内互相帮助,集体负责,不能把问题留到下道工序,问题解决不了,必须暂停装配线;
对原因进行分析( When,Why,Where,Who,What,How)提出五个为什么,再提出措施,保证不再发生;
对效率的看法。不从局部设备在单位时间内生产多少零件来计算效率,而是从全局从总体上来看效率。
精良生产把人看作是生产中最宝贵的,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动力,而不是当成会说话的机器,解决问题只能靠技术 。
2、精良生产的生产操作与对工人的要求
在精良生产中,精益求精的管理使得它在人员的利用、厂房的利用、时间的利用等方面都大大优于大量生产方式。
精良生产的基本观念是及时供应,尽可能减少库存,甚至零库存。
精良生产的组织 是能把最大量的工作任务和责任转移到生产线上真正为产品增值的那些工人身上;?
精良生产的 组织 另一个特点是具有一个处于在适当位置的一旦发现问题就能快速追查并找出最终原因的检测缺陷系统 。
3、精良的管理精良管理的具体做法
1,从组织上实现对工人的要求 要求工人是多面手,对小组的工作集体负责外,要求工人全面了解全厂的情况,并 把工厂的全部信息公布出来,工厂任何地方出现任何差错,谁知道怎么解决问题就会去帮忙,这种灵活动态的工作小组就是精良管理的核心 。
在精良生产的组织管理中,
工人是多面手,动态的工作小组集体负责,工作中充满了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挑战,生产活动不再枯燥无味。
2,改变单调枯燥的重复工作
3,从推动方式变成拉取方式在传统的生产方式下,人们为了使后工序不致停工停料,总是在前工序多生产一些产品(零件),即 由前向后的推动方式,由于多生产了某种零件,或遗漏了生产下一工序所需的另一种零件,形成浪费 。 精良生产则是拉取方式,即后工序只在必要的时候到前工序领取必要的物品,且前工序只生产要被取走的物品,即准时生产( JIT)的概念 。
消除一切无用的和浪费的东西。
能早做的事情不要晚做,能并行的不要串行进行,这样总的时间进度就能缩短。
在精良生产中,强化设计者和制造者之间的信息交流;
准确预测和妥善安排生产,实现并行工作;
与传统的大量生产方式相比生产周期大大缩短,库存、劳动量等都响应减少。
这也就是并行工程( Concurrent Engineering)的基本做法。
4、精良的设计敏捷制造是一种哲理,是先进制造业的一种模式,目前世界各地都有人在研究敏捷制造,
但还没有公认的定义,正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之中。但必须正确认识这一概念,要改变旧的传统观念,才能正确地改造旧企业,走上新运行模式地道路。
二、敏捷制造( agile manufacturing)
面对 21世纪的市场竞争,制造业不仅要灵活多变地满足用户对产品多样性地要求,而且新产品要快速上市。
敏捷性是对于在急速变化、连续分裂地全球市场中提供高质量、
高性能、按用户要求配置地商品和服务而赢利的挑战的反应。
未来市场对产品多样性要求会非常突出,各种产品和生产系统必须是可重新编程、可重新组合、可连续更换的,每张订单可能只有一件或两件产品,厂家按订单生产是希望与批量无关。
上市时间是指从提出概念到产品交到用户手上的时间,它将成为竞争的关键,要力争缩到最短。
产品质量的概念从过去的,符合技术标准,,,经久耐用,等,
变成为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内使顾客满意。
在生产组织、技术管理、人与人的关系上敏捷制造的观点与传统观念有所不同。
1、敏捷制造的基本思想敏捷性在设计中的要求概括为三点
1,可重组( reconfigurable)
2,可重用( reusable)
3,可扩充( scalable)
市场的分割越来越严峻;?
必须对批量任意大小的订单生产;?
大批用户的客户关系管理;?
缩短产品生命周期;?
物理产品和服务的交融;?
全球的生产网;?
公司之间既合作又竞争;?
适合大批量用户化生产的销售基础结构;?
集团重新组织的热潮;?
把流行的社会价值观变成公司内部因素的压力。
经济全球化以及市场的急剧变化促使企业必须实施敏捷制造具体表现为:
并行工作
继续教育
业务流程重组
动态多方合作,从竞争走向合作;
珍惜雇员,把雇员的知识和创造性看成是企业的财富;
企业组织结构要减少层次,扁平化;
对环境仁慈,即减少污染,保护环境;
产品终身质量保证,要做到使顾客满意;
缩短循环周期,即上市时间尽可能缩短;
技术的领先及技术的敏感;
整个企业的集成,提高企业的柔性。
2、敏捷制造企业的基本特征
3、实现敏捷制造的各种措施
1)将继续教育放在实现敏捷制造的首位 高度重视并尽可能创造条件使雇员能获取最新的信息和知识。
2)虚拟企业的组成和工作从竞争走向合作,从互相保密走向交流信息,虽与传统观念不一致,
但会给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如果市场上出现一个新的机遇,几家本来是的大公司,可能立即组成一种合作关系,A公司开发齿轮箱体,B公司开发轴及齿轮,C公司负责总装、测试,
各家拿出最强手来共同开发,迅速占领市场。完成这次合作之后,各家还是各自独立的公司,这种方式称为
,虚拟企业,( virtual
enterprise)。
3)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未来制造业中,除了分布式数据库和大范围的计算机通讯网络之外,CAD,CAM,
计算机仿真与建模分析技术,
作为先进技术的代表,在敏捷企业中加以应用。
人工智能在生产和经营过程中的应用,应从底层原始数据检测和收集的传感器到控制过程的机理以至辅助决策的知识库都需要应用人工智能技术。
4)方法论的指导所谓,方法论,,
就是在实现某一目标完成某一项大工程时,所需要使用的一整套方法的集合。对敏捷企业而言,首先是人、经营和技术三者的集成,要实现全企业的集成,应对每一时期每一项具体任务有明确的规定和指导方法,这些方法的集合就叫,集成方法论,。
对敏捷制造、系统集成所提出的战略考虑,必须解决:
缩短提前期对竞争能力有多少好处?
如何度量企业的柔性?
企业对新产品变异的适应能力会导致怎样的经济效益?
如何检测雇员和工作小组的技能?
技能标准对企业柔性又会有什么影响?
5)环境美化工作不仅仅指工厂企业范围内的绿化,
更主要是对废弃物的管理与销毁。
6)性能测量与评价
7)标准和法规的作用 要强化标准化组织,使其工作不断跟上环境和市场的改变,各种标准能及时演进。现行法规应跟随国际市场和竞争环境的变化而演进。
8)组织实践外部形势要求变,内部条件也可以变,关键在于领导能否下决心组织变革,引进新技术,实现组织改革,
实现放权,进行与其它企业新形式的合作。要有富于革新精神和善于根据敏捷制造的概念进行变革的个人,更需要这样的小组,才能逐步推动全企业的变革。
在敏捷制造的环境下,市场竞争的形式也有所变化。传统的各个公司或集团作为一个封闭的竞争单位的情景,已难以继续。
发达的计算机网络和通讯工具使得地域上分散和归属于不同公司集团的设备和设计、生产能力被协调地充分利用起来去赢得新的市场机遇。这就是所谓的,虚拟企业,。
如何将虚拟企业的运作引入 CIM实施,仍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4、虚拟企业的形成人的集成 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 企业文化,要建立一种崭新的企业文化才能适应系统集成的要求。
企业文化指的是 企业中大多数成员所共有的想问题和做事情习惯的或传统的想法和做法。 新成员进来时要想在企业做事,就必须学习和接受这些做法。实质上包含共有的 价值观、决策模式和公开的行为模式 三个主要成分。
敏捷制造的思想提出不久,远远没有成熟,现在也不存在一个被称为,敏捷企业,的企业,但这些想法不是无中生有的。由于它们与传统观念差距太大,还不能为人们很快接受并付诸实践。但应看到竞争形势的变化,
世界市场的发展趋势,必须改革企业,规划未来。
5、改造企业文化促进系统集成系统集成关键在于人的集成三、并行工程( concurrent engineering)
并行工程是集成地、并行地设计产品及其相关的各种过程(包括制造过程和支持过程)的系统方法 。
这种方法要求产品开发人员在设计一开始就考虑产品整个生命周期中从概念形成到产品报废处理的所有因素,包括质量、成本、计划进度和用户要求。
并行工程的含义并行工程是一个关于设计过程的方法,它需要在设计中全面地考虑到相关过程的各种问题,但并非包括制造过程等其它过程。它要求所有设计工作要在生产开始前完成,并不是要求在设计产品的同时就进行生产。
并行工程不是指同时或交错地完成设计和生产任务,
而是指对产品及其下游过程进行并行设计,不能随意消除一个完整工程过程中现存的、顺序的、向前传递信息的任一必要阶段。
并行工程是对设计过程的集成,是企业集成的一个侧面,它企图做到的是优化设计,依靠集成各学科专业人员的智慧做到设计一次成功。
传统制造业的工作方式是 产品设计 — 工艺设计 — 计划调度 — 生产制造 即串行方式。
设计工程师与制造工程师之间互相不了解,
互相不交往,因而造成了设计图样上的技术要求可能不适合于制造工艺,甚至根本无法实现,
制造工程师若主观做修改,可能会降低产品质量,要不然,就是双方来回踢皮球,影响工期。
串行工作方式使产品开发周期长,新产品难以很快上市。
1、传统制造业的工作方式是串行方式
2、并行工程的目标、组织、方法和工具目标 并行工程明确将其目标放在缩短提前期(包括新产品开发和用户定制产品的生产)以及提高产品质量方面。
方法组织 由各个专业、各个部门的人员联合组成的,技术设计、工艺设计、加工制造的需求和经验在这里互相交流,取长补短,机械的、电子的、电气的、计算机的、液压的等各种专业的工程师一起工作,相互配合,
用最有效的方法去解决一个又一个难题。
工具 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方法和软件工具外,着重在数据交换、数据管理和通讯技术。
应用计算机通讯网络,小组内多人同时上网设计,
技术设计和工艺设计之间相互迭代,配合改进,就能达到并行工程的基本目标。更进一步与仿真软件及虚拟制造相结合,将并行设计扩展到跨地区、跨国家的范围,
效果将更为显著。
并行工程在美国是一项已见成效的改革。在我国虽然设计和制造之间的脱节不是很严重,但并行设计本身,作为系统集成的一个侧面,在缩短提前期、提高设计质量、降低成本方面所起的作用,必须充分重视和广泛应用。
国外已开发的一些好的软件,在提高设计效率、协调配合关系、解决干涉和冲突方面已有明显效果,可以引来为我所用。
3、并行工程与系统集成的关系本章习题
1,什么是成组技术?如何实施?
2,零件的分类成组有哪几种方法?各有什么特点?
3,试述用派生式进行计算机辅助工艺规程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4,试述 CIM和 CIMS的定义,CIMS的核心。
5,什么是精良生产、敏捷制造、并行工程。
的机械产品是以中小批生产方式制造的。
与大量生产企业相比,中小批生产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低,
生产周期长,产品成本高,市场竞争能力差。
能否把大批量生产的先进工艺和高效设备以及生产方式用于组织中小批量产品的生产,一直是国际生产工程界广为关注的重大研究课题。
成组技术就是针对生产中的这种需求发展起来的一种生产和管理相结合的科学。
第一节 成组技术充分利用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将许多具有相似信息的研究对象归并成组,并用大致相同的方法来解决这一组研究对象的生产技术问题,这样就可以发挥规模生产的优势,达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这种技术统称为成组技术( Group
Technology 简称 GT)。
一,成组技术的概念
零件编码就是用数字表示零件的形状特征,代表零件特征的每一个数字码称为特征码。
迄今为止,世界上已有 70多种分类编码系统。
应用最广的是奥匹兹( Opitz)分类编码系统。
我国机械工业行业于 1984年制订了“机械零件编码系统
(简称 JLBM-1系统)”。
该系统由名称类别、形状及加工码、辅助码三部分共 15个码位组成,每一码位包括从 0到 9的 10个特征项号,详见图
12-1和表 12-1,12-2,12-3,12-4,12-5。
JLBM-1系统的特点是零件类别按名称类别矩阵划分,便于检索,码位适中,又有足够的描述信息的容量。
日本 KK系统。
二,零件的分类编码系统三、零件的分类成组根据零件的分类编码系统对零件进行编码后,可根据零件的代码划分零件组,采用不同的相似性标准,可将零件划分为具有不同属性的零件组。
1、特征码位法
3、特征位码域法
2、码域法四、成组工艺成组工艺过程是针对一个零件组设计的,适用于零件组内的每一个零件。
1,复合零件法
2、复合路线法五、成组生产组织形式
1、成组单机
2、成组生产单元
3、成组生产流水线六、推广应用成组技术的效果
1、提高生产效率
2、提高加工质量
3、提高生产管理水平第二节 CAD/CAPP/CAM
一、计算机辅助设计( CAD)
计算机辅助设计( CAD)是指工程技术人员以计算机为工具,用各自的专业知识对产品进行总体设计、
绘图、分析和编写技术文档等设计活动的总称。
1、线框造型
2、曲面造型
3、实体造型
4、特征造型
1,几何造型功能
2、有限元分析和优化设计功能
3、工程绘图功能二、计算机辅助工艺规程设计( CAPP)
计算机辅助工艺规程设计方法 1、派生式
2、创成式
3、半创成式派生式计算机辅助工艺规程设计原理
1,零件编码矩阵化
2、零件组特征的矩阵化
3、主样件设计
4、零件上各种形面的数字化
5、工序工步名称编码
6、综合加工工艺路线的数字化
7、工序工步内容矩阵
1,工艺信息数字化
2,CAPP数据库
特征矩阵文件
综合工艺路线
工序、工步文件
工艺数据文件从广义的角度讲,CAM指利用计算机辅助从毛坯到产品制造过程中的直接和间接的活动,包括计算机辅助生产计划、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计算机数控编程、计算机控制加工过程等内容。
而从狭义的角度讲,CAM仅指数控程序的编制,
包括刀具路径的确定、刀位文件的生成、刀具轨迹仿真以及 NC代码的生成等三,计算机辅助制造( CAM)
NC/CAD/CAPP集成:
NC模块作为 CAD的一个组成部分;
CAD输出的数据以标准接口的方式传递给数控编程系统;
CAD直接产生一个针对特定数控语言的专用零件源程序,由后置处理系统生成数控程序。
CAPP与 CAM的集成:
CAPP系统生成标准的自动编程程序,由一个后置处理系统将此自动编程程序翻译成数控程序;
将刀具路径计算结果转换成特定的数控系统的指令代码,
从而生成数控程序。
数控编程与 CAD,CAPP的集成是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数控编程的内容与步骤 进行工艺处理数值计算编制工件的数控加工程序校核加工程序制备控制介质第三节 CIMS
1,CIM CIM是一种概念和哲理,
可用来作为组织现代工业生产的指导思想。
制造( Manufacturing) 是关于企业的一组相关操作和活动的集合,它包括 市场分析、产品设计、材料选择、
计划作业、生产、质量检验、
生产管理和市场销售 等一系列与制造企业有关的生产活动。
企业生产活动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其各个环节彼此紧密关联;?
就其本质而言,整个生产活动 是一个数据采集、传递和加工处理的过程,最终形成的产品可以视为,数据,的物质表现;?
制造应包括从产品需求分析开始到销售服务之间全过程的一切活动;?
将制造理解为是一个复杂的信息转换过程,
在制造中发生的相关活动都是信息处理整体中的一部分;?
信息技术与制造过程相结合是制造业在信息社会中发展的新模式,也是企业发展的必然。
基本哲理
2,CIM与 CIMS的定义
CIM作为一种组织、管理与进行企业生产的哲理,它在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技术的支撑下,
综合运用现代管理、制造、信息、自动化和系统工程等领域的技术,将企业生产全部过程中有关人、技术、经营管理要素及其信息流与物流有机地集成并优化运行,以实现产品高质量、低成本、上市快,从而使企业赢得市场竞争。
简单地说,CIM是用计算机通过信息集成实现现代化的生产制造,求得企业的总体效益,,
即以计算机作为工具,制造为其内容的 CIM,
其哲理的核心为信息的,集成,。
CIM
CIM是一种组织现代化生产的哲理,而基于这种哲理组成的系统 ――CIMS,就是哲理的实现。
CIMS
CIMS是基于 CIM哲理构成的优化运行的企业制造系统,。在 CIMS的研究和实施中必须强调,信息流,和,系统集成,这两个最基本观点。
CIMS是一种工程技术系统,是 CIM的具体实施,
可以把 CIMS看成是未来生产自动化系统的一种模式,但这种模式不是单纯的技术上的,自动化,,它所强调的是用集成来提高企业竞争力。
3,CIMS的核心在于集成
1、人员集成
2、信息集成
3、功能集成
4、技术集成二,CIMS在我国的发展及实施 CIMS的效益目标方针我国,863计划”中将 CIMS确定为自动化领域的主题研究项目之一,并规定了我国
863/CIMS的战略目标为,跟踪国际 CIMS
有关技术的发展;掌握 CIMS关键技术;在制造业中建立能获得综合经济效益并能带动全局的 CIMS示范工厂,通过推广应用及产品化促进我国 CIMS高技术产业的发展 。
效益驱动、总体规划、重点突破、分步实施、推广应用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我国 CIMS事业取得了迅速发展,已形成了一个健全的组织和一支研究队伍;
实现了我国 CIMS研究和开发的基本框架;
建设研究环境和工程环境,包括一个国家
CIMS实验工程中心和 7个单元技术开放实验室,完成了一大批课题的研究工作,陆续选定了一批 CIMS典型应用工厂作为利用 CIMS推动企业技术改造的示范点;
这些工厂包括飞机、机床、大型鼓风机、
纺织机械、汽车、家电、服装以及钢铁、
化工等行业。
发展
实施 CIMS的效益主要体现在信息集成的效益上;
由于系统集成度提高,使各功能分系统间的配合和参数配置更加优化,各种生产要素的潜力得到更有效的利用,减少实际存在于企业生产中的各种资源浪费,同时使管理科学化,
提高企业对市场的响应能力。
具体表现在,1)提高产品质量 2)提高设备利用率 3)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实施 CIMS后,明显提高企业新品开发能力,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产品质量明显提高,交货期短而准确,价格合理,企业的信誉随之提高;
CIMS在其发展历程中的主要应用对象是离散型制造业
(约占全部制造业的 50%)。
效益
CIMS的思想、系统方法和集成技术同样可用于诸如连续型或混合型企业中,国内外在电器、化工、电子元件、钢铁行业中已有不少企业实施 CIMS应用工程并取得了成功 。
必须指出精良生产方式实质上是从 生产操作,组织管理,经营方式 等各个方面,找出一切不能为产品增值的活动或人员,并加以革除 。
未来产品市场是多元化、个人化,因此要力求制造系统做到成本与批量无关,生产周期短,产品复杂性高,并一切企业具有高柔性、强的应变能力去对付市场的挑战。
第四节 现代制造模式的新发展一、精良生产( Lean Production)
精良生产综合了单件生产和大量生产的优点,克服了传统经营方式中的很多不合理做法,开创了一种新的高效率的生产方式;
它既避免了单件生产的高成本,又避免了大量生产的僵化不灵活;
与大量生产相比,人员、场地、设备都减少一半,新品开发时间、工程设计工时、现场库存减少一半,废品大大减少,而且能生产更多、更好,又各种变型的产品;
精良生产方式要求产品“尽善尽美”,必须精益求精,不断降低成本,
做到无废品、零库存、无设备故障等,产品品种多样化。
精良生产不仅是生产方式的改变,而且改变了人们传统的认识,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改变了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
虽然这种理想境界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但只要人们不断追求就会产生惊人的效果。
1、精良生产的特点
减少以至撤消非增值的人员和岗位,彻底消除各种浪费;
浪费有资源、人力、时间、空间等多个方面,如何正确区分什么是工作,什么是浪费,在贯彻精良生产方式中,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件;
总装线上工人的集体负责制。装配工人被编成小组,每个小组对指定的一套组装工序负责,有人缺勤,或某一零件安装有问题,小组内互相帮助,集体负责,不能把问题留到下道工序,问题解决不了,必须暂停装配线;
对原因进行分析( When,Why,Where,Who,What,How)提出五个为什么,再提出措施,保证不再发生;
对效率的看法。不从局部设备在单位时间内生产多少零件来计算效率,而是从全局从总体上来看效率。
精良生产把人看作是生产中最宝贵的,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动力,而不是当成会说话的机器,解决问题只能靠技术 。
2、精良生产的生产操作与对工人的要求
在精良生产中,精益求精的管理使得它在人员的利用、厂房的利用、时间的利用等方面都大大优于大量生产方式。
精良生产的基本观念是及时供应,尽可能减少库存,甚至零库存。
精良生产的组织 是能把最大量的工作任务和责任转移到生产线上真正为产品增值的那些工人身上;?
精良生产的 组织 另一个特点是具有一个处于在适当位置的一旦发现问题就能快速追查并找出最终原因的检测缺陷系统 。
3、精良的管理精良管理的具体做法
1,从组织上实现对工人的要求 要求工人是多面手,对小组的工作集体负责外,要求工人全面了解全厂的情况,并 把工厂的全部信息公布出来,工厂任何地方出现任何差错,谁知道怎么解决问题就会去帮忙,这种灵活动态的工作小组就是精良管理的核心 。
在精良生产的组织管理中,
工人是多面手,动态的工作小组集体负责,工作中充满了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挑战,生产活动不再枯燥无味。
2,改变单调枯燥的重复工作
3,从推动方式变成拉取方式在传统的生产方式下,人们为了使后工序不致停工停料,总是在前工序多生产一些产品(零件),即 由前向后的推动方式,由于多生产了某种零件,或遗漏了生产下一工序所需的另一种零件,形成浪费 。 精良生产则是拉取方式,即后工序只在必要的时候到前工序领取必要的物品,且前工序只生产要被取走的物品,即准时生产( JIT)的概念 。
消除一切无用的和浪费的东西。
能早做的事情不要晚做,能并行的不要串行进行,这样总的时间进度就能缩短。
在精良生产中,强化设计者和制造者之间的信息交流;
准确预测和妥善安排生产,实现并行工作;
与传统的大量生产方式相比生产周期大大缩短,库存、劳动量等都响应减少。
这也就是并行工程( Concurrent Engineering)的基本做法。
4、精良的设计敏捷制造是一种哲理,是先进制造业的一种模式,目前世界各地都有人在研究敏捷制造,
但还没有公认的定义,正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之中。但必须正确认识这一概念,要改变旧的传统观念,才能正确地改造旧企业,走上新运行模式地道路。
二、敏捷制造( agile manufacturing)
面对 21世纪的市场竞争,制造业不仅要灵活多变地满足用户对产品多样性地要求,而且新产品要快速上市。
敏捷性是对于在急速变化、连续分裂地全球市场中提供高质量、
高性能、按用户要求配置地商品和服务而赢利的挑战的反应。
未来市场对产品多样性要求会非常突出,各种产品和生产系统必须是可重新编程、可重新组合、可连续更换的,每张订单可能只有一件或两件产品,厂家按订单生产是希望与批量无关。
上市时间是指从提出概念到产品交到用户手上的时间,它将成为竞争的关键,要力争缩到最短。
产品质量的概念从过去的,符合技术标准,,,经久耐用,等,
变成为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内使顾客满意。
在生产组织、技术管理、人与人的关系上敏捷制造的观点与传统观念有所不同。
1、敏捷制造的基本思想敏捷性在设计中的要求概括为三点
1,可重组( reconfigurable)
2,可重用( reusable)
3,可扩充( scalable)
市场的分割越来越严峻;?
必须对批量任意大小的订单生产;?
大批用户的客户关系管理;?
缩短产品生命周期;?
物理产品和服务的交融;?
全球的生产网;?
公司之间既合作又竞争;?
适合大批量用户化生产的销售基础结构;?
集团重新组织的热潮;?
把流行的社会价值观变成公司内部因素的压力。
经济全球化以及市场的急剧变化促使企业必须实施敏捷制造具体表现为:
并行工作
继续教育
业务流程重组
动态多方合作,从竞争走向合作;
珍惜雇员,把雇员的知识和创造性看成是企业的财富;
企业组织结构要减少层次,扁平化;
对环境仁慈,即减少污染,保护环境;
产品终身质量保证,要做到使顾客满意;
缩短循环周期,即上市时间尽可能缩短;
技术的领先及技术的敏感;
整个企业的集成,提高企业的柔性。
2、敏捷制造企业的基本特征
3、实现敏捷制造的各种措施
1)将继续教育放在实现敏捷制造的首位 高度重视并尽可能创造条件使雇员能获取最新的信息和知识。
2)虚拟企业的组成和工作从竞争走向合作,从互相保密走向交流信息,虽与传统观念不一致,
但会给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如果市场上出现一个新的机遇,几家本来是的大公司,可能立即组成一种合作关系,A公司开发齿轮箱体,B公司开发轴及齿轮,C公司负责总装、测试,
各家拿出最强手来共同开发,迅速占领市场。完成这次合作之后,各家还是各自独立的公司,这种方式称为
,虚拟企业,( virtual
enterprise)。
3)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未来制造业中,除了分布式数据库和大范围的计算机通讯网络之外,CAD,CAM,
计算机仿真与建模分析技术,
作为先进技术的代表,在敏捷企业中加以应用。
人工智能在生产和经营过程中的应用,应从底层原始数据检测和收集的传感器到控制过程的机理以至辅助决策的知识库都需要应用人工智能技术。
4)方法论的指导所谓,方法论,,
就是在实现某一目标完成某一项大工程时,所需要使用的一整套方法的集合。对敏捷企业而言,首先是人、经营和技术三者的集成,要实现全企业的集成,应对每一时期每一项具体任务有明确的规定和指导方法,这些方法的集合就叫,集成方法论,。
对敏捷制造、系统集成所提出的战略考虑,必须解决:
缩短提前期对竞争能力有多少好处?
如何度量企业的柔性?
企业对新产品变异的适应能力会导致怎样的经济效益?
如何检测雇员和工作小组的技能?
技能标准对企业柔性又会有什么影响?
5)环境美化工作不仅仅指工厂企业范围内的绿化,
更主要是对废弃物的管理与销毁。
6)性能测量与评价
7)标准和法规的作用 要强化标准化组织,使其工作不断跟上环境和市场的改变,各种标准能及时演进。现行法规应跟随国际市场和竞争环境的变化而演进。
8)组织实践外部形势要求变,内部条件也可以变,关键在于领导能否下决心组织变革,引进新技术,实现组织改革,
实现放权,进行与其它企业新形式的合作。要有富于革新精神和善于根据敏捷制造的概念进行变革的个人,更需要这样的小组,才能逐步推动全企业的变革。
在敏捷制造的环境下,市场竞争的形式也有所变化。传统的各个公司或集团作为一个封闭的竞争单位的情景,已难以继续。
发达的计算机网络和通讯工具使得地域上分散和归属于不同公司集团的设备和设计、生产能力被协调地充分利用起来去赢得新的市场机遇。这就是所谓的,虚拟企业,。
如何将虚拟企业的运作引入 CIM实施,仍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4、虚拟企业的形成人的集成 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 企业文化,要建立一种崭新的企业文化才能适应系统集成的要求。
企业文化指的是 企业中大多数成员所共有的想问题和做事情习惯的或传统的想法和做法。 新成员进来时要想在企业做事,就必须学习和接受这些做法。实质上包含共有的 价值观、决策模式和公开的行为模式 三个主要成分。
敏捷制造的思想提出不久,远远没有成熟,现在也不存在一个被称为,敏捷企业,的企业,但这些想法不是无中生有的。由于它们与传统观念差距太大,还不能为人们很快接受并付诸实践。但应看到竞争形势的变化,
世界市场的发展趋势,必须改革企业,规划未来。
5、改造企业文化促进系统集成系统集成关键在于人的集成三、并行工程( concurrent engineering)
并行工程是集成地、并行地设计产品及其相关的各种过程(包括制造过程和支持过程)的系统方法 。
这种方法要求产品开发人员在设计一开始就考虑产品整个生命周期中从概念形成到产品报废处理的所有因素,包括质量、成本、计划进度和用户要求。
并行工程的含义并行工程是一个关于设计过程的方法,它需要在设计中全面地考虑到相关过程的各种问题,但并非包括制造过程等其它过程。它要求所有设计工作要在生产开始前完成,并不是要求在设计产品的同时就进行生产。
并行工程不是指同时或交错地完成设计和生产任务,
而是指对产品及其下游过程进行并行设计,不能随意消除一个完整工程过程中现存的、顺序的、向前传递信息的任一必要阶段。
并行工程是对设计过程的集成,是企业集成的一个侧面,它企图做到的是优化设计,依靠集成各学科专业人员的智慧做到设计一次成功。
传统制造业的工作方式是 产品设计 — 工艺设计 — 计划调度 — 生产制造 即串行方式。
设计工程师与制造工程师之间互相不了解,
互相不交往,因而造成了设计图样上的技术要求可能不适合于制造工艺,甚至根本无法实现,
制造工程师若主观做修改,可能会降低产品质量,要不然,就是双方来回踢皮球,影响工期。
串行工作方式使产品开发周期长,新产品难以很快上市。
1、传统制造业的工作方式是串行方式
2、并行工程的目标、组织、方法和工具目标 并行工程明确将其目标放在缩短提前期(包括新产品开发和用户定制产品的生产)以及提高产品质量方面。
方法组织 由各个专业、各个部门的人员联合组成的,技术设计、工艺设计、加工制造的需求和经验在这里互相交流,取长补短,机械的、电子的、电气的、计算机的、液压的等各种专业的工程师一起工作,相互配合,
用最有效的方法去解决一个又一个难题。
工具 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方法和软件工具外,着重在数据交换、数据管理和通讯技术。
应用计算机通讯网络,小组内多人同时上网设计,
技术设计和工艺设计之间相互迭代,配合改进,就能达到并行工程的基本目标。更进一步与仿真软件及虚拟制造相结合,将并行设计扩展到跨地区、跨国家的范围,
效果将更为显著。
并行工程在美国是一项已见成效的改革。在我国虽然设计和制造之间的脱节不是很严重,但并行设计本身,作为系统集成的一个侧面,在缩短提前期、提高设计质量、降低成本方面所起的作用,必须充分重视和广泛应用。
国外已开发的一些好的软件,在提高设计效率、协调配合关系、解决干涉和冲突方面已有明显效果,可以引来为我所用。
3、并行工程与系统集成的关系本章习题
1,什么是成组技术?如何实施?
2,零件的分类成组有哪几种方法?各有什么特点?
3,试述用派生式进行计算机辅助工艺规程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4,试述 CIM和 CIMS的定义,CIMS的核心。
5,什么是精良生产、敏捷制造、并行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