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贸易地理
主讲人 宋国瑛前 言国际贸易是随着世界政治经济地图的变化逐渐形成的,主要分成两个阶段:1、伟大的地理大发现;2、帝国主义时期列强瓜分世界。国际贸易也就随之形成。
人类第一次进行国际贸易的历史可追溯到部落崩溃奴隶社会兴起之初的年代。由于生产的进步出现了阶级和私有制,国家形成,使人们由最初的物物交换发展成为集团之间的贸易,最终越出国界,发展成国家之间的贸易。当初的国际贸易的商品主要是奴隶和奢侈品。由于地理环境的原因,贸易中心一直在地中海沿岸(从地中海的东岸腓尼基和迦太基—古希腊—古罗马)、大西洋、太平洋。总之,国际贸易的发展是和地理环境密不可分的。
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国际经济贸易地理的研究对象及学科属性一、国际经济贸易地理的研究对象国际经济贸易地理就是研究世界上个国家(包括国家集团)、各地区商品生产的地域分工和交换的地理分布与地理格局的特征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学科。简单地说:国际经济贸易地理的研究对象是贸易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以及商品流通的规律和特点的关系。
1、分析自然地理条件和人文地理条件对国际经济贸易所起的作用,这是最基本的因素。
2、国际经济贸易地理研究的核心和重点是国际贸易地理分布、地理格局。因为国际商品的流向和流量及结构的变化是和其生产力发展水平紧密联系的。
二、国际经济贸易地理的学科属性肯定的讲国际经济贸易地理属于综合性的学科(边缘学科)。主要表现在地理学科和经济学科的关系上即是自然地理、区域地理、经济地理的分支又是国际贸易的分支。但国际贸易是以地理为基础。
第二节国际经济贸易地理研究的内容、任务及方法一、研究的内容
(一)影响国际经济贸易的诸因素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人口及劳动力发展的素质、社会综合经济基础的发展等。
(二)对进出口商品结构的研究进出口商品市对外贸易的物质基础,也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实力、技术水平和商品竞争力大小的标志,所以对商品的种类、流向、流量的地理研究是国际贸易地理的主要内容之一。如:我国改革开放后国际交往不断扩大,对外贸易越来越突出,地位不断提高。1978年中国对外贸易额206亿美元,2001年增加到5097.9亿美元,从世界第32位提高到世界第六位。贸易地区从近邻扩大到五大洲的每一个角落。
(三)国际贸易地理分布、地区差异和地区格局的研究
二,基本任务国贸地理的三大任务 文化教育 理论研究 实践应用第二章 自然地理环境与国际贸易
第一节 海陆分布、地形与国际贸易
一、海陆分布的特点及意义
二、地形的种类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1、多样的地形发展多种经营
2、独特的地形发展旅游业
3、盆地、洼地对环境的影响
4、海底大陆架对经济的重要作用
5、高山地带火山地震频繁地热资源丰富
第二节 气候条件与国际贸易
一、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特征及其地理分布二、气候对人类经济贸易活动的影响
1、世界气候类型的多样性。
2、气候的差异影响了农产品的质量和价格。
3、气候的差异影响着居民的消费习惯。
4、灾害性气候直接影响着国际贸易正常运行。
5、气候影响对外贸易中商品的包装、储存和运输。
6、适宜性气候可成为一种资源,为人类的经贸活动获得更大的效益。
第三节 水环境与国际贸易世界海洋占地球总面积的71%,但真正能利用的水只有2.7%。他们存在于江、河、湖及冰川高山和地下水中。
亚洲地形总的特点是:
1、山高水长、河流众多,水资源极其丰富。
2、内流区域面积广大。
欧洲河流特点,
河网密布、水量较大。
2、通航里程较长。
非洲河流特点:
1、多峡谷、急流、瀑布水利资源丰富,但由于高原地形不利于航行。
美洲河流特点,
1、流程长
2、流域面积广
3、水量大。
从整个世界的水电资源的分布和开发来看不均匀;中国、俄罗斯、美国、巴西、刚果五国水能蕴藏量就占世界一半。我国仅开发5.5%,潜力还很大。
欧洲河流总体运用较到位,尤其是莱因-美因-多瑙河的沟通,促进了欧盟及国际贸易的发展。
第四节 地理位置与国际贸易
一、各地经纬位置不同必须注意其流向,才能有利于国际贸易的发展。
二、海陆位置的不同直接影响国际贸易的发展三、经济地理位置的变化,会使一个地区或国家的产业结构和布局发生改变,从而影响国际贸易。
四、地理位置的优劣影响世界经济贸易中心区的形成与转移。
五、政治地理位置更直接影响对外贸易。
第三章社会人文因素与国际贸易
社会人文因素是与社会结构、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人文事物和条件在空间上的组合构成人文地理环境,包括民族、语言、宗教、政治状况、科学技术、生产力发展水平等诸因素。
第一节 世界国家与地区
一、国家的分布与类型
(一)按政治经济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可分成:
1、第一世界--美国
2、第二世界--发达国家
3、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一般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
(二)按政治经济制度可把世界分成:
1、计划经济国家
2、市场经济国家
我国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三)按综合国力划分可把世界分成:
1、超级大国
2、发达国家
3、发展中国家
根据世界银行公布1998年全球80%的国民生产总值集中在16%的世界人口中,其中主要是北美、欧洲和日本。世界富有国家的人均收入平均为25480美元。
见表
年人均收入 美元名次 国家名称 97年 98年
1 卢森堡 45440 45100
2 瑞士 44430 39980
3 挪威 36090 34310
4 丹麦 32500 33040
5 日本 32850 32350
6 新加坡 32940 30170
7 英国 28740 29240
8 冰岛 27960 27830
9 奥地利 27960 26830
10 德国 28260 26570
发展中国家
面积占世界60%,人口占世界80%,总体上是资源丰富、位置重要、人口众多、潜力重大。尤其是石油、热带经济作物即稀有矿物资源非常丰富。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1998年所有发展中国家的人均收入为1250美元。分配不均,大体分成四类,
1、高收入的石油输出国;
2、中等收入的性新工业化国家
3、经济正在转型(正腾飞)国家
4、最不发达的低收入国家
据世界银行公布的1998年占世界人口57%的贫穷国家已达63个。他们的国民生产总值之和占全球国民生产总值的6%,生活在绝对贫困线以下的人口高达12亿。全球最穷的十国为;
1、卢旺达
2、埃塞俄比亚
3、刚果
4、塞拉利昂
5、布隆迪
6、几内亚比绍
7、尼日尔
8、厄立特里亚
9、尼泊尔
10、莫桑比克
二、各种类型国家对世界经济贸易的影响
(一)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由于在政治、经济、军事上占绝对优势,他们仍然利用自己垄断地位力图维持旧的国际经济秩序,谋取单方面利益。
表现在:
1、利用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制定和推行有利于发达国家的条约和协议,如有反对轻者制裁,重者军事干涉。
2、通过贷款附加种种政治和经济条件以达到干涉其内政和控制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目的。
3、利用世界贸易组织的某些条款,对内加强立法,加强管理贸易。对外推行贸易自由化,使其产品顺利打入发展国家市场。
4、积极组建地区性组织,对内实行一体化,对外实行贸易保护。
5、在国际经济交往中,实行单边主义,对自己有利的就实行,不利的就拒绝。
(二)发展中国家在新形势下,加强合作,对加速发展和提高发展中国家的应变能力以迎接全球化和自由化的挑战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发展中国家在平等、团结、互补和发展的原则基础上加强合作,使其经济融于世界经济。
应采取的措施:
1、在国内采取经济保护,并对外国企业进行监督、限制、大力发展自己的产业结构,充分利用本国自然资源行使主权。
2、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市场上争取主动权,采取一致的行动,打破国际垄断资本对世界市场和价格的垄断,从而保证其原料和初级产品的价格取得重要成果。
3、要求国际金融组织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的基金,放宽贷款的条件,从而使其国际货币金融制度得到改革。
4、要求联合国及国际组织减免其债务,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大的帮助。
5、发展中国家组成地区性经贸集团,以保护本地区资源、稳定能源和原材料的产品价格,保护本国市场,提高本地产品的竞争力。
目前的主要组织:万隆亚非会议、不结盟运动、七十七国集团、非洲经济发展共同体、马格里布联盟、非洲经济共同体(正在逐渐形成)、中美洲经济共同体、南锥经济共同体、石油输出国组织等。
第二节 世界的居民
一、世界人口状况
(一)世界人口分配不均世界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为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俄罗斯、
巴基斯坦、日本、孟加拉、尼日利亚。
(二)人口增长过快世界世界每增加10亿人口所需的时间时间
人口增长的速度
1800年
世界人口为10亿 用100多万年
1930年
世界人口达20亿 人口增加10亿用130年
1960年
世界人口达30亿 人口增加10亿用30年
1975年
世界人口达40亿 人口增加10亿用15年
1987年
世界人口达50亿 人口增加10亿用12年
1999年
世界人口达60亿 人口增加10亿用12年
(三)城市人口所占比例不断增加
主要原因是产业不断调整,第三产业比例不断成为一个国家的主体的结果。
目前城市人口已占世界中人口的50%以上。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32%,发达国家已占73%。我国的上海市2001年人口已达1696.94人,成为世界第五大城,仅次于墨西哥、圣保罗、东京、纽约。
(四)人口“老龄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老龄化”:根据联合国的规定,65岁以上老年人占全国人口的10%以上者为老龄化国家或城市。根据联合国的分析:21世纪为老龄化时代。
二、世界的种族和民族民族: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人的共同体。
世界上有2000多个民族。人口在1亿以上的民族有汉族、印度斯坦族、美利坚族、俄罗斯族、孟加拉族、大和族、巴西族。
语言:世界上使用语言最多的13种有汉语、英语、俄语、西班牙语、日语、法语、阿拉伯语、德语、葡萄牙语、意大利语、印度斯坦语、孟加拉语、印度尼西亚语等。在以上语言中汉语、英语、俄语、西班牙语、法语、阿拉伯语等六种语言为联合国的正式语言和工作语言。
三、人口因素对国际经济贸易的影响
1、人口数量
2、提高人口的素质人口素质:是人的文化教育水平,劳动技能,身体健康状况,交往开拓能力方面的综合体现。
3、人口结构
所谓人口结构就是人口的年龄结构、产业结构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4、人口移动影响了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方向
第三节 世界宗教
宗教在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作用和影响比较大 。
在世界影响最大的三大宗教中,基督教人数最多,势力范围最广,宗教势力最强。佛教形成的时间最早。伊斯兰教的教派最复杂,而且自成体系并有很强的势力。
1、基督教分成三派即天主教、东正教、新教 (基督教)。
基督教的经典是《圣经》,包括《新约全书》和《旧约全书》
天主教神职人员的排列:教皇、红衣主教、大主教、主教、神甫。
现任教皇约翰 保罗二世 为罗马天主教的第264任教皇。
基督教的重要礼仪是进行洗礼和圣餐等圣事。斋期为星期五和圣诞节的前一天。
和基督教徒交往时应注意的问题主要节日:圣诞节 复活节 狂欢节
2、佛教
分成三派:大传佛教、小传佛教,藏传佛教
经典- 因果报应
佛教的礼俗即节日
合十礼 顶礼注意:
(1)、头是神圣的,脚是低下的,不可随便摸头,不可用脚指东西。
(2)、僧侣不吃荤腥,荤指大蒜大葱等气味浓烈,刺激性强的东西,腥指鱼和肉等食品,但也不一样。
(3)、佛像是神圣的,佛寺历来被教徒视为清净的圣地,注意整洁。 历史上到山门文官下轿,武官下马。严禁带一切荤腥的东西入寺。
(4)、东南亚的僧侣过午不食、不予不取。外事工作者应了解。
节日 佛诞节(浴佛节、花节、泼水节)
成道节
3、伊斯兰教分成两派:逊尼派和什叶派经典:《可兰径》、《古兰经》
伊斯兰教的三大朝圣中心:麦加、麦地那、耶路撒冷。
麦加的清真寺为世界上最大的清真寺。总面积16万平方米,能同时容纳30万人做祈祷。每年10月底11月初在麦加举行朝圣大典。
伊斯兰教的主要节日:开斋节 古尔邦节(宰牲节) 圣纪节第四节 世界文化文化是人类自身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所创造出来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实际上其文化是人类自身创造的全部文化遗产,是知识和实践的总和,是物质和精神的统一。
其特点:地域性、民族性、发展性。
一、 语言应注意语言在国际贸易的影响:
1、对于使用略语和术语英反复核实。
2、对于使用多种语言的国家应弄清哪个地区使用哪种语言,以免引起不快。
3、要弄清同一种词汇在不同地方的解释不同,要认真核查。
4、国际贸易中出口商品的名称、商标、说明等文字的翻译,要注意不同国家(地区)语言文字的差异,否则引起误解,影响市场的开拓。
二、价值观念所所谓价值观念是指整个社会或某一部分的人对客观事物的评价标准,是人们推崇或鄙夷某一事物的共同风气。在国际贸易往来中,要特别注意贸易对象国对贸易的价值观念。
1、 时间观念
2、 对变革、创新的态度。
3、 对财富的观念意识。
4、 风俗意识和他的经贸发展的历史及经历有关。
三、风俗习惯
第五节经济和科学技术一、产业结构产业结构比例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其表现:
1、产业结构反映了一个国家(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并决定了他的进出口结构。
2、产业结构的差异造成了国际贸易中利益分布不均的现象。
3、战后随着科技和生产力的发展迅速,整个世界都面临着产业结构的调整。
二、市场状况市场和国际贸易的关系极为密切,主要表现:
1、 市场容量大小取决于其全面的客观的整体。
2、 市场开放度和保护度
3、 市场销售渠道,发展趋势越来越短,环节越来越少,使其周转越来越快,创造的价值越来越多。降低了成本,获得了利润。
4、 市场风险,主要包括政治风险、客户资讯风险、价格与汇率变动风险。
三、科学技术
战后随着科学技术迅速的发展,对国际贸易发展产生了十分巨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1、 使国际市场日益统一,市场容量不断扩大,贸易竞争加剧。
2、 科学技术进步,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和传递必然促进商品、资金往来的增加,对各国经济的发展有利。
3、 科学技术是一种“创造性的毁灭力量”。
4、 科学技术革命使国际分工由原来的“垂直型”为主向“水平型”转化。
5、 科技的发展促进了交通和通讯的现代化。
第四章 国际贸易中心区的形成与转移第一节国际贸易中心区的形成
从历史考证,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先形成的地区是在欧洲,因此世界贸易中心首先在欧洲形成。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不断的提高,
国际贸易中心由区域贸 易中心向世界贸易中心发展的过程。
一、欧洲区域贸易中心的形成
欧洲区域贸易的发展是在欧洲封建社会鼎盛时期即11-15世纪随着商业城际之间和国际间的集市贸易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
香槟集市贸易为当时较为典型的具有全欧洲意义的最大的集市贸易中心。这个集市贸易的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区域贸易中心的形成,这个中心就是位于比利时西南部的佛兰德尔、德国北部的汉萨同盟地域和意大利北部的威尼斯、热那亚和佛罗伦萨。
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世界贸易中心区域的形成
(一)地理大发现
1、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2、1497年达 伽马新航路的发现
3、1519年-1522年麦哲伦的环形航行
地理大发现对国际贸易影响:
第一、地理大发现促使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使欧洲获取了发展资本主义生产的大量货币资本和工业原料。
第二、地理大发现结束了新旧大陆之间相互隔绝彼此孤立发展的局面,扩大了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有助于资本主义同意市场的形成。
第三、地理大发现促进了新旧大陆之间生产要素之间的流动。
第四、地理大发现后,地中海沿岸的贸易地位日益下降,原来经济还十分落后的大西洋沿岸的西、葡、荷、比、英、法处于欧洲去非洲的海上交通要道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到迅速的发展。因此,世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向大西洋沿岸转移。
(二)第一次产业革命(科技革命)
产业革命首先是从纺织业开始的,主要标志是1733年兰开下的钟表匠发明了飞梭、1764年珍尼纺纱机带动纱锭越来越多。1769年友发明了水利纺纱机的运用,提高了织布的效率,1776年瓦特发明了蒸汽机。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制造了世界第一艘轮船,1811年英国仿造成功并大规模的使用1814年英国人斯蒂芬逊发明了蒸汽机车,是陆上运输进入铁路时代。1825年英国建成世界上第一条铁路。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成为机器大工业在优势的国家。
一次产业革命后,地中海的优势失去了欧亚中心的地位,而大西洋沿岸的英法西葡荷成为世界贸易最发达的地区。
(三)第二次产业革命(科技革命)
1873年世界性的经济危机使得还不太成熟的产业找到很大的打击,从而孕育新技术的诞生。二次科技革命首先产生于美国和德国,是从冶金技术开始的。主要标志是电和内燃机的发明、利用和新的炼钢技术。其中电和发电机的应用,导致了新能源的使用。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大大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和新兴工业部门的产生。
那麽第二次科技革命对世界贸易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1、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继英国之后,美德法都以重工业为主要国家。
2、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的不平衡的加剧。
3、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转变。
4、资本主义的生产地域体系开始形成。
(四)世界贸易中心向北大西洋沿岸转移。欧洲西部和美国东北部成为世界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第二节 亚太-正在兴起的世界贸易中心
21世纪世界经济贸易中心将向亚洲及太平洋地区转移一、亚太地区的区域范围广义为太平洋沿岸国家狭义为太平洋亚洲及大洋洲。其面积占世界总面积的20%,人口18亿占世界总人口的30%。政治 经济体制上多种多样,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经济正在转轨型国家、经济落后国家。
二、亚洲成为世界贸易中的自然地理条件
1、地域范围广大 自然条件多种多样
2、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3、具有丰富的海洋和陆地资源
4、重要的交通位置三、亚太地区成为世界贸易中心的经济基础其表现:
1、亚洲经济增长迅速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东盟各国,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均在5%以上,中国达8%以上,亚洲四小龙5-7%。说明其实力。
2、世界经济贸易中的地位不断上升,1995年亚太15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已超过美国。约占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25%,其中日本仅次于美国。据世界第二位,中国居第七位。金融实力大增,吸引外资大大增加,1995年东亚地区引进外资已占全世界的13%。
3、科技实力长足增长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宇航国和第五大原子技术国,日本的半导体、计算机存储芯片、机器人等方面已超过美国。
4、产业和产品结构日趋高级化四、亚太地区成为世界经济贸易中心的政策环境
1、亚太各国都采取对外开放,鼓励出口的外向型经济政策亚洲四小龙和东盟各国改变原来实行的进口替代战略,转变为出口导向战略,鼓励出口,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
开放市场,大力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外资主要措施有:a、降低关税 b、取消许可证和配额 c、廉价提供土地资源 d、加快交通、通讯、能源等基础建设。
3、积极推进区域或次区域、密集和非密集区域合作,充分发挥亚太各国经济互补性强这一优势。
4、重视教育,大力培养本国人才和吸引外国人才
5、美国把经济贸易发展的重点从大西洋沿岸转向亚洲的太平洋五、亚太地区成为世界经贸中心所面临的挑战
1、 亚太各国正处于经济转轨型和调整期,因此较脆弱。
2、 科技力量不足,产业发展相对滞后。
3、 面临巨大的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巨大压力。
4、 全球化和一体化对发展中国家既是一种机遇又是一种挑战。
第五章世界区域经济贸易集团第一节 区域经济贸易集团概述
一、区域经济贸易集团概念
二、区域经济贸易集团的类型
1、按一体化的范围来分
1)、部分一体化
2)、全盘一体化
2、按参加国经济发展水平划分
1)、水平一体化
2)、垂直一体化
3、按经济贸易壁垒撤除的状况划分
1)、优惠贸易安排
2)、自由贸易区
3)、关税同盟
4)、共同市场
5)、经济同盟
6)、完全经济一体化
三、区域经济一体化形成的原因
(一)、战后经济的恢复、重建和发展是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历史原因
(二)、战后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是推动区域经济集团化的物质动力
(三)、区域经济集团化是战后世界各国间经济贸易发展不平衡的产物
(四)、区域经济集团化是自由贸易与保护贸易相融合的产物
(五)、区域经济集团化是经济贸易关系地缘化的扩大和发展
(六)、各国为了本国的经济与政治利益是推动区域集团化的内在动力
(七)欧共体和欧佩克的表率作用,成为推动区域集团化的催化剂四、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世界经济贸易的影响
有利影响:
有利于集团内部经贸的迅速增长区域经贸集团化是整个世界贸易出现快速增展有利于集团内部的技术合作,加速产业结构的优化增加和提高在世界经贸中的地位和谈判力量区域经贸集团化有利于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稳定,避免少数政治经济大国的威胁不利影响对国际产业分工的正常发展有一定的不利影响区域集团对外贸易的排他性限制了外贸往来的发展对发展中国家商品出口和引进外资不利不利于国际经贸的协调和合作
第二节 世界主要经济贸易集团概况
一、欧洲联盟
1958年1月1日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根据《罗马条约》正式成立的。其宗旨和任务为:1、实行关税同盟 2、统一的外贸政策 3、共同的农业政策,统一的农产品价格 4、实行统一的对外渔业政策 5、建立欧洲货币体系将共同体成员联合成一体化的经济政治联盟。
规模不断扩大 1973年英国、爱尔兰、丹麦加入,1981年希腊加入,1986年葡萄牙,西班牙加入1993年欧共体12国在荷兰小城马斯特里赫特举行首脑会议,就欧共体内部经济和货币取得进一步进展进行了总结并决定把原欧共体改为欧洲联盟1995年芬兰、瑞典、奥地利加入欧盟。成员国15个。2002年底,欧盟又有新的成员国即将加入,他们是: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斯洛文尼亚、塞浦路斯、马耳他,这些国家必须在2005年前经过全民公决才能加入,2007年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加入
2003年15国总面积288万平方公里,人口3.5亿。国民生产总值7万亿美元,其出口贸易总额约占世界出口总额的39.1%为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集团。
(一)欧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成就
1、建立工业品的关税联盟
2、实施共同的农业政策
3、建立货币同盟 2002年1月1日欧元使用
(二)欧盟的政治一体化 用一个声音说话
(三)欧洲统一大市场的形成
93年前欧共体12国边界取消,实行人员、劳务、商品的自由流动。
对高科技计划,欧共体早在1988年在美国西部尤里卡半岛召开会议,批准《尤利卡计划》完成办公自动化。
二、北美自由贸易区
1989年美国加拿大在美加自由贸易协定的基础上签订,1992年8月7日美加墨成立美加墨自由贸易区。1994年1月1日生效。 三国人口3.6亿(欧盟3.5亿),国民生产总值8万亿美元(欧盟7万亿)。
(一)北美自由贸易区成立的原因
1、三国国土相近 经贸关系密切
2、各有所需 经济互补欧共体的扩大、亚太新型工业化国家经济迅速增长对美国是一个威胁
(二)北美自由贸易区执行的原则
1、贸易与投资自由化的原则
2、利用原产地的原则
3、协商解决贸易冲突的原则
4、动态发展的原则
5、人员有限制流动的原则
6、“各国现有法律、法令条件基本不变”的原则
(三)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影响有利:
1、三国取消了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必然促进资源更有效的配置,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益。
2、加快三国和世界上其他国家向美加墨三国资金和技术转移,是美国的资金、技术和墨西哥廉价劳动的结合。储金整体的发展。
3、北 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是全球贸易自由化的一个过程和组成部分。
4、由于协定对墨西哥向美国的移民作出了一定的限制,是三国劳动力流动有序化。
不利,
1、 对于自由贸易区内的有些产业结构造成冲击性的作用。
2、 由于投资的限制的减少和取消,必然是大量的美国资本涌入加拿大和墨西哥、使得内部兼并更加严重。
3、 由于其自由贸易区注定的原则和法规相互矛盾、又造成更大的冲突。
4、 自由贸易区所采取得外排他性原则,限制了其他地区的贸易往来,给本地区造成了损失。
三、亚太经合组织(APEC)
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成立于1989年现已发展成为21个国家和地区。西半球的美国、加拿大、墨西哥、智利、秘鲁,东半球的俄罗斯、中国、日本、韩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文莱、菲律宾、巴布亚新几内亚,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常设秘书处:新加坡亚太经合组织刚成立时,是一个由各国外交部长和主管经济贸易的部长参加的区域论坛。
93年美国总统克林顿提出每年举行一次成员国政府首脑非正式会议的建议得到各国的欢迎,所以从第五届开始还召开亚太经合组织政府首脑非正式会议。标志着亚太经合组织跨入一个新的阶段。
到2003年已召开11次政府首脑非正式会议,他们是:
93年 美国 西雅图 94年印尼 茂物 95年 日本 大阪 96年 菲律宾 马尼拉 97年 加拿大温哥华 98年马来西亚的吉隆坡 99年 新西兰 奥克兰 2000年 中国 上海 2001年 文莱 基里巴加湾 2002年 墨西哥 罗斯卡沃斯 2003 年 泰国 曼谷 2004年 智利
94年 印尼 茂物召开的会议发表了《茂物宣言》,确立了亚太地区和全世界今后经济合作的道路和方向。决定将在2020年全部实行成员国之间的贸易自由化,取消关税和非关税壁垒。
目前,亚太经合组织的性质仍然是松散的、渐进的、和论坛式的区域贸易集团。
四、东南亚联盟
1967年成立 创始国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目前发展成为10国,他们是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文莱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以来在稳定地区局势,加强地区安全和促进地区发展方面做出了很大的成绩。主要表现为:
1、东南亚内部的领土争端和个别国家内部局势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
通过建立东南亚无核区和建立东盟地区论坛把区外重要大国召集在一起为本地区更快的发展献计献策,加快本地区的发展。
加强成员国彼此贸易往来和合作,力争尽快建立东盟自由贸易区。
1970年贸易总额为8.6亿美元1990年已增长到253亿美元。在1992年1月新加坡召开的第四节东盟首脑会议上通过决议,正式批准从993年起,力争用15年的时间建成东盟贸易区。
第六章 国际贸易运输第一节 交通运输概述第二节 国际贸易运输的性质和运用国际贸易中涉及的环节,如交易准备、磋商、达成协议、签订合同、制单结汇、备货出运、装船保险、索赔理赔等。如果没有国际货物运输就不可能最后实现把货物由卖方向买方的国际间的转移,所以说国际贸易运输是为国际贸易服务的,而国际贸易又依赖于国际运输才能最终完成贸易的全部过程。
国际贸易运输是属于国际服务贸易。
国际服务贸易包括:1、国际运输(海、陆、空) 2、国际旅游 3、国际金融服务 4、国际信息处理 5、国际咨询服务 6、建筑和工程承包(劳务输出) 7、国际电讯服务 8、广告设计,会计管理等项目服务 9、国际租赁服务 10、商品维修、保养、技术指导等售后服务 11、国际视听服务 12、教育、卫生、文化艺术的交流服务 13、商品批发与零售服务 14、知识产权服务 15 其他官方国际服务等。
国际贸易运输的作用:
1、国际贸易运输的发展为世界开辟更广阔的市场
2、国际贸易运输的发展,促进国际分工的深化,加强各国之间的联系。
3、国际贸易运输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本国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
4、国际贸易运输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维护本国政治经济独立。
5、国际贸易运输是平衡国家外汇收入的重要手段我国对外运输工作的十字方针:安全、迅速、准确、节省、方便。
国际贸易运输的方式:
水上运输(内河、海上)
陆上(铁路、公路)
航空 管道 邮政 集装箱 国际多式联合运输第三节国际海上货物运输一、海运特点和发展状况特点:1、运输量大运费低适应性强速度慢风险大
“方便旗船”是指在外国登记、悬挂外国国旗并在国际市场上进行运营的船只。
98年国际按其船舶吨位的多少排位:
1、巴拿马 9820万吨 2、日本 5599万吨
3、利比里亚 3770万吨 4、巴哈马 2770万吨
5、希腊 2520万吨 6、马耳他 2400万吨
7、中国 8、新加坡
海运分布地区不平衡
1、大西洋航线 2、太平洋航线 中继站 —夏威夷、关岛
3、印度洋航线海上货运的四要素—船、货、港、线世界主要港口:
从贸易角度分,港口分成三类:
通商港—对外贸易港。
非通商港—专为本国商品出口不对外开放自由港口。
自由港(完全自由港、有限自由港)完全自由港现没有。有限自由港对一些产品有一定的限制。
2003年底脱离交通部的中国港口有:上海、宁波、天津、连云港、秦皇岛、大连、厦门、广州得到了自主经营。
我国把近海和远洋的分界线定在也门的亚丁港:亚丁港以西为远洋航线,亚丁港以东为近洋航线。
四、集装箱运输美国人马尔克姆 麦克莱恩发明,1955年使用。被称为“集装箱之父”。 集装箱的标准为 高8×宽8×长20立方英尺和8×8×40立方英尺,其英文缩写为TEU。
集装箱运输的优点:
1、装卸速度快
2、节约费用
3、货损货差减少
4、不受气候的影响
5、有利于装卸的自动化、机械化,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
6、货主可提前结货
缺点:投资大管理复杂
2002年世界十大集装箱港
香港 2、新加坡 3、釜山 4、上海
5、高雄 6、深圳 7、鹿特丹 8、洛杉矶
9、汉堡 10、安特卫普中国内地十大集装箱港口
1、上海 2、深圳 3、青岛 4、天津
5、广州 6、宁波 7、厦门 8、大连 9、中山
10、福州
大陆桥运输大陆桥运输就是利用大陆的铁路或公路作为桥梁,把大陆两端的海洋连接起来的联合运输方式。海—陆—海。大陆桥就是陆起着桥作用。
(一)、大陆桥运输的优越性缩短运输距离、节约时间、降低费用。
大陆桥安全、可靠、运输质量好。
全程手续简便,一票到底。
结汇早、减少资金占用。
(二)大陆桥的主要线路北美大陆桥运输线美国大陆桥是世界上第一条大陆桥西伯利亚大陆桥运输线东起俄罗斯的纳霍德卡港—赤塔—伊尔库次克—新西伯利亚—鄂尔斯克—秋明—莫斯科。
新亚欧大陆桥东起连云港—郑州—兰州——乌鲁木齐—阿拉山口—阿拉木图—鹿特丹。成为现代钢铁丝绸之路。
目前利用这条大陆桥的国家有中国、日本、韩国、哈萨克及中亚等国世界经济特区定义:一个国家在其国境内,划出一定的地域范围,在对外贸易活动中采取特殊的优惠政策,如减免关税、工商所得税、廉价提供土地、厂房等基础设施,以达到引进外国的资金、技术和设备,扩大出口,增加就业,繁荣本国经济的目的。
第一节经济性特区的概述一、经济性特区的形成和发展分成三个阶段
(一)经济性特区的形成时期(16世纪—二战前)
此时期的主要特点:
经济性特区的类型为自由贸易区和自由港。
1547年 意大利的里窝那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经济特区
1704年英国把直布罗陀辟为自由港,开展转口贸易。
分布于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港口特别是主要咽喉的带:德国的汉堡、不来梅,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法国的敦刻尔克、波尔多,葡萄牙的波尔图、丹麦的哥本哈根等发挥着商品集装中心的作用,促进本地区及整个欧洲的经济发展。
19世纪末20世纪初把目标转向从地中海到亚丁港、印度洋到东南亚的海运必经之地的咽喉要道,建立了许多自由贸易区和自由港。一次大战后,经济特区遍布世界每一个角落。
数量少、功能单一。
到二战前世界有26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约75个不同的经济特区。
(二)加快发展时期(20世纪50—70年代末)
经济特区发展快的原因:
1、科技革命促进国际贸易的增长,西方各国依靠自己的优势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发展中国家利用有利时机,建立经济特区,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
2、发展中国家利用自己有利的位置,建立以出口为主的经济特区。
这一时期的经济特区的特点:
新设立的经济特区主要在亚非拉,表现为起步早、发展快、成绩显著。如亚洲四小龙。
许多国家是多个发展,非洲的毛里求斯为88个。
功能单一,主要为出口加工区
(三)高层次和纵深发展时期(70年代以后)
特点:
高层次、
由原来的贸易型的自由贸易区、出口型的出口加工发展为以研究、开发、生产高科技产品为主要目的的科技型发展。
向纵深发展多功能的综合型,其原因为新技术产业革命以微电子、宇航工程、基因工程在经济特区的应用,使经济特区的成绩尤为显著。
经济特区遍布世界各角落。
由港口转向陆地的边境口岸。
经济特区适应于各种类型的国家和地区。
经济特区的类型贸易型、生产型、科技型、多功能型的综合性经济特区。
贸易型的经济特区其特点:减免关税、简化船舶、人员入境手续,提供良好的商品存储条件、商品转口方便。
自由过境区:是指位于沿海的国家为其内陆、邻国提供出口商品自由过境的通道,只收取少量手续费。
保税区和保税仓库:主要是在海关的监督和管理之下建立的区域或仓库。
生产型经济特区(生产型出口加工区)
发展中国家战后为加快经济而设立的经济特区形式。
科技型经济特区主要是发达国家建立的高科技园区。目前在世界上公认的世界最早建立的科技型的经济特区是1951年在美国西部建立的“硅谷”。生产了世界上第一块半导体硅片、第一台微电脑、和第一台电子游戏机。
现在已发展成为产、学、研三结合。即生产、教学、科研紧密结合。
综合性经济特区是经济特区中最特殊的一种。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其特定地区,划出一定范围的土地,新建或扩建基础设施,并提供优惠政策,吸引外资发展各种产业。其特点为规模大、经营范围广,功能多、行业之间可提供更多服务。
经济特区的分布亚洲数量最多160多个 主要为出口加工型为主。
欧洲经济特区发展的最早拉丁美洲为出口加工型和自由贸易区。巴拿马的科隆自由贸易区已成为西半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区及世界重要的转口港和贸易中心。
美国一、概述位于北美洲的南部。面积936.3万公里,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中国居世界第四位。人口2.73亿仅次于中国、印度居世界第三位。全国划分为50个州和哥伦比亚特区。美国本土有48个区,另两个为海外区,一个夏威夷、一个阿拉斯加。从94万扩大到目前的936万,成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
美国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临加拿大南临墨西哥。地势东西高中间低东西山脉都是南北走向。西部为科迪勒拉山脉为主体,中部为广大的平原。东部为阿布拉契亚山脉和大西洋低地,其东北部的五大湖地区被称为“北美的地中海”。 五大湖中密执安湖属美国,其它苏必利尔湖、休伦湖、伊利湖和安大略湖属两国所有。在伊利湖和安大略湖间有世界最大的瀑布—尼亚加拉瀑布。
美国是一个资源大国,土地、森林、矿藏、水利等丰富。
二、居民
现有人口2.68亿,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中国和印度。民族构成复杂,几乎包括了所有亚非拉美民族的后裔,故被称为“民族拼盘”
和“民族大熔炉”之称。许多民族保持了本民族的特色。如路易斯安娜州的新奥尔良市—美国的巴黎、依阿华州的佩利城—荷兰后裔每年过郁金香节、洛杉矶是世界上第二个墨西哥城、旧金山—中国城、纽约市不仅复杂而且是犹太人最多的城市,还是芬兰城。
三、经济美国是资本主义经济最发达的现代超级大国。战后初期美国经济地位极为突出,但是随着日本和欧洲经济的恢复和崛起,美国经济实力相对下降。从90年代至2001年初期美国经济奇迹般的增长了近10个年头,为西方国家所无法比拟。美国经济势力大大增强的主要原因表现在:第一、国民生产总值居世界首位,为100631(10.06)亿美元。人均产值34047美元,居世界前列。国产总值(GDP)占世界(GDP)比重从1990年的24.2%上升到2000年的30%。美国唯一超级大国的经济地位得到巩固。第二、美国财政赢余达到创世纪的2300亿美元。第三、国际竞争力大大增强。保持世界第一宝座。
美国经济高度发达的主要根源:
重视体制改革、创新。
2000年美国网络产业产值达8500亿美元,超过汽车成为美国最大的产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加大投资的力度。其投资额为其它几个大国的总和。而信息业对美国实际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35%。
一贯重视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
国与国之间的最大差距,最根本的是科学技术和人才素质的差距。
美国重视教育的标志之一是不断增加教育经费投资达7%。除此之外还抓住一切机会引进人才。实践证明美国高科技、核技术、航天技术、信息产业的发展都是在移居美国的科学家的参与甚至主导下完成的,美国人口占世界5%,而近年获诺贝尔奖者却占60%。(1947—1957年美国有170人获诺贝尔,占全球320人的53%,1998——2000年美国有16人获奖占全球获奖11人的72%)目前美国依然在世界大力收罗人才以促进经济更快的发展。
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要形成互动关系。
企业是微观经济的主体,美国政府对企业的直接干预较少,政府的职责就是为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美国拥有在世界竞争力很强的大企业发挥很大的作用,尤其是大跨国公司。他们起着平衡收支平衡的作用。
美国内各地区经济发展相对平衡。
美国整体经济大致可分成三大区域:东北部地区—制造业带、经济心脏、五大湖地区—经济重心、美国南部和西部—阳光地带的崛起。
垄断资本家控制美国的经济命脉美国的十大财团:洛克菲勒、摩根、美洲银行、第一花旗银行、芝加哥银行、波士顿、梅隆、得克萨斯、杜邦、克利夫兰。
东部财团—洛克菲勒、杜邦控制金融中心华尔街,主要利益在石油、新兴军火、基础工业、运输。
西南部财团——美洲银行、得克萨斯。为军火工业起家,利益在军火工业、航空航天、导弹、石油、工艺技术、农业综合企业。
中部财团—克利夫兰、芝加哥银行,势力较小。铁路、钢铁。
当前美国经济的主要特征:
美国仍然是世界经济最强的国家。但与战后相比,其地位有所下降。
资本和生产的垄断和集中不断加强。
汽车被通用、福特、克莱斯勒所垄断,产值占美汽车工业的95%
3、产业结构日趋高极化、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农业和传统的制造业不断下降。
4、知识经济已露端倪。
5、跨国公司的发展和海外投资的增加,支持了美国经济的增长,确保了他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
主要经济部门
1、工业美国拥有完整的工业体系。重工业占有绝对的优势,轻工业很发达。历史上的三大支柱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钢铁、汽车、建筑。90年代以来,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计算机、核能技术、新材料研制。成为现代三大支柱,已成为带动美国工业和经济发展的推进器。
A、能源工业:
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丰富,天然气储量仅次于俄罗斯居世界第二位。主要分布在墨西哥沿岸、西部的加利福尼亚和北部的阿拉斯加。最大的炼油中心—休斯敦,被称为美国的石油之都。世界三大炼油中心—鹿特丹、新加坡、休斯敦。美国最大的石油公司—埃克森,成为世界石油行业的“巨无霸”。
B、汽车工业:
美国为现代汽车的发源地。凯迪拉克—别克—福特标志着现代汽车工业的问世。美国为世界上拥有汽车最多的国家,注册的汽车2.01亿辆,几乎人均一辆(2.68亿)称“绑在轮子上的国家”。美国的三大汽车公司:通用、克莱斯勒、福特,目前福特仍为高贵豪华汽车。历届总统的座车——林肯牌轿车。
汽车工业被称为经济的晴雨表。世界四大汽车城:美国的底特律,三大汽车总部、日本的丰田,丰田汽车、意大利的都灵,菲亚特汽车、德国的斯图加特,奔驰汽车。
C、航空和航天业美国在高科技领域中短期内不会遭到外部有利挑战的少有部门之一。竞争力很强。休斯敦——宇航城。飞机制造业主要为波音公司和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波音公司的产量和质量都居世界第一。
D、电子信息产业主要计算机公司——“微软”、“英特尔(Intel)”、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摩托罗拉。信息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已占1/3。主要分布在旧金山、纽约、东北部地区。
F、化学工业最大的化学公司—杜邦公司
2、农业世界最大的农产品生产国和出口国五、美国的对外贸易
1、美国的对外贸易在国际上的地位世界第一大贸易国。1998年对外贸易进出口额为16260亿美元,
居世界首位。服务贸易占25%。国际旅游收入为711亿美元。
2、对外贸易对美国经济发展的作用
A、出口贸易为美国产品和服务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美国的工农业产品,有相当一部分是为出口而生产的,据统计,美国制造业中每生产5美元的产品就有1美元是供出口而生产的。
B、对外贸易为美国制造业提供了原料和燃料。1/5的原料从国外进口。
C、对外贸易促进其产业结构调整。为了集中搞高科技产品,美国把一些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污染严重、技术简单、利润不高的传统工业产品的生产,通过资本输出,在国外投资生产,然后通过进口,返回国内销售,代替国内生产。这样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D、通过对增加出口,为国内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E、从发展中国家进口日用消费品,节约本国的资源,发展其它产业,同时丰富市场,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六、中美经贸关系
1972年2月中美签署《上海公报》美中双方得以恢复和发展。1979年1月中美正式建交。1950年双方贸易为2.38亿,1979年为24亿,1998年达550亿,2000年744亿,2001年804亿。美国已成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一伙伴为日本。中国是美国第四贸易伙伴。
中美存在的问题:
1、中美贸易进出口逆差不断扩大。
2、出口管制使用歧视性手段。
3、美国至今不承认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4、美经常干涉我国内政。
七、主要城市华盛顿——政治、科学文化中心纽约——美国最大城市和港口,金融和经济中心。全国最大的贸易中心。世界最大的航空港之一。自由女神像就位于纽约港。
芝加哥——美国最大的国际机场。
洛杉矶——太平洋沿岸最大的城市和港口。有世界最大的影视城——好莱坞。
旧金山又称圣佛朗西斯克,三藩市。
拉斯维加斯——世界最大的赌城。
第九章日本第一节概述面积37.7万平方公里游北海道、本州、思过、九州四部分组成。北方四岛:齿午、色丹、国后、择捉。日本的海岸线长达3万公里。为世界海岸线最长的国家之一。多优良海湾,尤以濑户内海为优良。气候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给海运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海运条件。现为海运大国、贸易大国、捕鱼大国。
行政区划:都—东京都、道—北海道、府—大阪府、京都府、县—43个县,全国分成八个地区。
日本人口1.26亿。单一民族,唯一的少数民族—阿依努族。居民信奉神道教和佛教。
日本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火山和地震频繁。
日本矿物资源贫乏,森林资源丰富,覆盖率达67.7%。太平洋沿岸为世界上最大的渔场。
第二节经济发展历程和经济特征一、概述
1868年明治维新前为闭门锁国的国家。后进行产业革命,1900年工业产值只相当于英国的5.5%,1939年工业产值只相当于英国的36%,战后的60年代超过英法德。80年代又超过苏联,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2000年国民国生产总值(GTP)49472亿美元,人均39263美元。2001年外汇储备为3478亿美元海外纯资产10380局世界第一。现为世界最大的资本输出国和世界最大的债权国。
世界最大的资源进口国。
二、战后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
(一)、战后经济高速增长,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
原因:
1、有利的国际环境
A、美国的支持和帮助
B、国际市场原料和资源充足
C、50—70年代,世界第三次产业革命为日本技术立国提供了最先进的技术、设备和建立新产业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D、战后美国推动坚定的“关贸总协定”,大力提倡贸易自由化,各地纷纷降低贸易关税,和某些非关税壁垒,为日本残品德出口提供了宽松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