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农业大学考试专用
第 1 页 共 4 页
《农业生态学》试卷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1.D 2.C 3.A 4.B 5.A 6.B 7.A 8.D 9.D 10.C
二、多项选择题(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 1.5 分,共 15 分)
1.AD 2AC 3ACD 4ABC 5BC 6ABCD 7BDAC 8ABD 9AD 10AC
三、名词解释(每个 3 分,共 24 分)
1.生态系统: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密切联系、相互作用并具有一定结构及完成一定功能的综合体,或者说是由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相互依存所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
2.互利共生:指两个物种长期共同生活在一起,彼此相互依赖,相互依存,并能直接进行物质交流的一种相互关系。
3.生物的多样性:即指生物群落中种的丰富度,可用香农—威纳指数、辛普森指数和多样性梯度来衡量。
4.生态型: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群,长期生存在不同的生态环境和人工培育条件下,发生趋异适应,
并经自然和人工选择而分化形成的生态、形态和生理特征不同的基因型类群,称为生态型。
5.生态位:生物物种在完成其正常生活周期时所表现出的对环境综合适应的特性,即一个物种在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与地位。
6.物质循环的库与流:库即为物质在运动过程中被暂时固定、存储的场所;流即为物质在库与库之间的转移运动状态。
7.生物的富集作用:指生物体从环境中吸收微量农药,并在生物体内积累的现象。
8.生态平衡:指在一定时间内,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适应所维持着的一种协调状态。
四、简答题(每个 4 分,共 32 分)
1.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
答:农业生态系统具有能量转换功能、物质转换功能、信息转换功能和价值转换功能,在这种转换之中形成相应的能量流、物质流、信息流和价值流。
评分标准:每个要点1分
2.在农业生产中如何应用种群间的相互关系?
答:(1)建立人工混交林,林粮间作,农作物间套种
(2)稻田养鱼、养萍,稻鱼、稻萍混作
(3)蜜蜂与虫媒授粉作物的互利作用
(4)生物防治病虫害及杂草
评分标准:每个要点1分
3.顶极群落理论上应具备那些主要特征?
答:(1)它是一个在系统内部和外部,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已达平衡的稳定系统
(2)它的结构和物种组成已相对恒定
(3)有机物质的年生产量与群落的消耗量和输出量之和达到平衡,没有生产量的净积累,其现存量上下波动不大
(4)顶极群落如无外来干扰,可以自我延续地存在下去
评分标准:每个要点1分
4.简述生态因子对生物具有同等重要性、不可替代性和互补型。
答:(1)同等重要性:不同的生态因子对生物的生态作用均不相同,他们对生物的作用没有大小、主次之分,是同等重要的、缺一不可的;
山东农业大学考试专用
第 2 页 共 4 页
(2)不可替代性:不同的生态因子对生物的生态作用不同,是唯一的,相互之间不能彼此代替;
(3)互补性:不同的生态因子对生物的生态作用有些比较相近,当一生态因子失去作用后,其他因子可以代为补充,维持系统的基本稳定。
评分标准:第一要点2分,其余各一分
5、生态位理论表明了那些基本问题?
答:(1)任何一生物群落中,没有生态位完全相同的两个物种;(1分)
(2)任何一生物群落中,没有任何两者是直接竞争者,生态位不同的物种对环境资源的不同成分进行利用,形成生态位的分化而不是直接竞争;(1分)
(3)任何一生物群落都是生态位分化了的系统,他们中出现不同程度的生态位重叠,对生态位及系统环境的充分利用,生物类型的差异使他们能共同生活在一起;(2分)
评分标准:第一要点、第二要点各1分,第三要点2分
6、森林的生态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1)涵养水源,保持水土(1分)
(2)调节气候,增加雨量(1分)
(3)防风固沙,保护农田(0.5分)
(4)净化空气,防治污染(0.5分)
(5)降低噪音,美化大地(0.5分)
(6)提供燃料,增加肥源(0.5分)
评分标准:按各要点标注得分
7、何为人工调控?农业生态系统经营者的直接调控包括那些方面?
答:人工调控是指农业生态系统在自然调控的基础上,受人工的调节与控制。人工调控遵循农业生态系统的自然属性,利用一定的农业技术和生产资料,加强系统投入,改变农业生态环境,改变农业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结构,达到提高农业生产,加强系统输出的目的。(2分)
经营者的直接调控包括:(1)生境调控(2)输入输出调控(3)农业生物调控(4)系统结构调控;
(2分)
评分标准:按各要点标注得分,答错不给分。
8、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的主要途径包括哪些方面?
答:(1)提高初级生产力,增加绿色植物的光合积累。
(2)提高系统的次级生产力,降低消耗。
(3)优化系统的生态环境,提高环境承载能力。
(4)优化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结构。
评分标准:每个要点1分,共4分,答错不给分。
五、论述题(共 19 分)
1、论述农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主要区别
答:农业生态系统通常被理解为农区以种植业为中心的人类控制的生态系统,由于人类的强烈参与,
其结构、功能、生产力等方面以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有别于自然生态系统,二者在结构与功能上的主要差别如下。
(1)生物构成上的差别:自然生态系统具有特定环境下的生态优势种群和丰富的物种多样性,而农业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生物品种是经过人工驯化培育的农业生物以及与之有关的生物,人也成为了最主要的消费成员。
(2)环境条件的差别:人类在驯化改良自然生物成为农业生物的同时,也在对自然生态环境进行调控和改造,以便为农业生物生长发育创造更为稳定和适宜的环境条件,使环境资源更加高效的转化为人山东农业大学考试专用
第 3 页 共 4 页
类所需要的各种农副产品。
(3)结构与功能上的差别:农业生态系统在自然生态系统的基础上添加了社会经济因素的成分,其生产是物质生产的生物学过程和人类农业劳动过程的集合;此外,农业生态系统在自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三大功能基础上,添加了人类社会劳动过程中的价值转换功能,具有四大功能。
(4)稳定机制上的差别:自然生态系统物种十分丰富自身调节能力强,稳定性强;而农业生态系统主要以农业生物为主,物种种类减少,食物链变短,对最佳环境条件依赖不断增加,自然调节稳定机制被削弱,需要人为的合理调节与控制。
(5)生产力特点上的差别:农业生态系统物质与能量循环得到进一步加强和扩展,呼吸消耗降低,因而比同一地区的自然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生产力和光能利用率。
(6)开放程度上的差别: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除了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生活需求外,还要满足市场和工业发展所必须的商品和原料,系统需要有大输入和大输出,因此,其开放程度远超过自然生态系统。
(7)能流特征上的差别:农业生态系统在自然生态系统能流基础上,增加了人工辅助能的投入,特别是大量工业能的投入。
(8)养分循环特点的差别:一、农业生态系统有较高的养分输出率与输入率;二、其系统内部养分的库存量较低,但流量大,周转快。
(9)所服从规律上的差异:农业生态系统的存在和发展同时受到自然规律和社会经济规律的支配,而自然生态系统仅受到自然规律的支配。
(10)运行目标的差异:自然生态系统运行的目标是自然资源最大限度的生物利用,并使生物现存量达到最大;而农业生态系统的目标是使农业生产在有限自然与社会条件制约下,最大限度的满足人类的生存和持续发展的需要。
评分标准:每答对一个要点并作适当论述得1分,不做论述者得0.5分,全答对者得满分,共7分。
(以下题目可任选2题)
2、论述农业生态系统中能流的调控途径
答:能流生产作为物质生产的内涵,其在系统中的流量、流速、和系统中有较高能流转化功能的组分结构以及减少系统能流损失是决定系统物质生产力并将进一步影响人类实现即定目标的重要方面,故农业生态系统能流调控的途径应围绕“扩源、强库、截流、减耗”4个方面做文章。(2分)
(1)扩源 扩大绿色植被面积,提高对太阳光能的捕获量,将尽可能多的太阳光能固定转化为初级生产者体内的化学潜能。(1分)
(2)强库 加强库的存储能和强化库的转化效率,以保证有较大的生物能产出,可以从生物体本身和外界环境两个方面来考虑。(1分)
(3)截流 通过各种渠道将能量尽量地截流在农业生态系统之内,扩大流通量,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对化学辅助能的过分依赖。(1分)
(4)减耗 降低消耗,节约能源,减少能源的无谓损失,发展节能、节水、节地、降耗的现代农业。(1
分)
评分标准:不做论述者仅得相应分值的一半
3、论述农业生态系统中氮、磷的主要来源及其调控
答:(一)农业中氮素的来源主要有两条途径:(1)生物固氮,即通过豆科作物和其他固氮生物固定空气中的氮;(2)化学固氮,即通过化工厂将空气中的氮合成为氨,再制成各种氮肥。此外,也有少量氮在空中闪电时氧化而成硝酸,随降雨进入土壤中。(2分)
调控措施:(1)从合理利用氮素和能源来考虑,充分利用作物秸秆中的有机物质和氮素,为培肥土壤和增加畜产品创造条件;(2)从化学氮肥利用来看,要尽量减少氮素挥发和流失;提高氮肥利用率解决作物高产的氮素问题,还应当注意(1)根据农业中氮素的循环特点,即要尽量增加氮的积累又山东农业大学考试专用
第 4 页 共 4 页
要尽量减少氮的损失;(2)善于调节土壤中的氮素,即要有充足的有效氮素共给作物,又不致降低土壤肥力;(3)合理配合施用有机肥料和化学氮肥,使之既能培肥土壤又能满足作物优质高产的氮素需要。(2分)
(二)农业中磷的主要来源:农业中磷素是含磷岩矿中的磷酸盐,经天然风化或化学分解之后,变为不同溶解程度的磷酸盐,供给作物吸收利用。(1分)
调控措施:重点是调节土壤中磷的有效性,一方面,要施用磷肥补充有效磷,但磷肥资源有限且分布不均,施用不当,则肥效较差;另一方面,水土流失及肥料淋失会导致水域的富营养化。从长远看,磷肥资源缺乏的限制可能比氮肥更严重,故应重视从多种途径实现磷的再循环及使用更多的土壤沉积态磷进入生物循环。(1分)
评分标准:按标注得分,不做论述者仅得相应分值的一半
4、论述次级生产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及提高次级生产力的途径。
答:(一)次级生产指初级生产以外的有机体生产,即消费者、分解者利用初级生产的有机物质进行同化作用,表现为自身的生长、繁殖和营养物质的储存。(2分)
(二)次级生产的地位:(1)提供动力(2)转化农副产品,提高利用价值(3)提高蛋白质生产,
改善人们的食物构成(4)提高经济效益(5)增强系统物质与能量的流通及转化,强化生态系统的功能。(2分)
(三)提高次级生产力的途径:(2分)
(1)降低营养级,增强营养级之间的利用效率。
(2)提高营养级内的生长效率,提高能的转化效率。
评分标准:按标注得分,不做论述者仅得相应分值的一半
第 1 页 共 4 页
《农业生态学》试卷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1.D 2.C 3.A 4.B 5.A 6.B 7.A 8.D 9.D 10.C
二、多项选择题(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 1.5 分,共 15 分)
1.AD 2AC 3ACD 4ABC 5BC 6ABCD 7BDAC 8ABD 9AD 10AC
三、名词解释(每个 3 分,共 24 分)
1.生态系统: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密切联系、相互作用并具有一定结构及完成一定功能的综合体,或者说是由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相互依存所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
2.互利共生:指两个物种长期共同生活在一起,彼此相互依赖,相互依存,并能直接进行物质交流的一种相互关系。
3.生物的多样性:即指生物群落中种的丰富度,可用香农—威纳指数、辛普森指数和多样性梯度来衡量。
4.生态型: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群,长期生存在不同的生态环境和人工培育条件下,发生趋异适应,
并经自然和人工选择而分化形成的生态、形态和生理特征不同的基因型类群,称为生态型。
5.生态位:生物物种在完成其正常生活周期时所表现出的对环境综合适应的特性,即一个物种在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与地位。
6.物质循环的库与流:库即为物质在运动过程中被暂时固定、存储的场所;流即为物质在库与库之间的转移运动状态。
7.生物的富集作用:指生物体从环境中吸收微量农药,并在生物体内积累的现象。
8.生态平衡:指在一定时间内,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适应所维持着的一种协调状态。
四、简答题(每个 4 分,共 32 分)
1.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
答:农业生态系统具有能量转换功能、物质转换功能、信息转换功能和价值转换功能,在这种转换之中形成相应的能量流、物质流、信息流和价值流。
评分标准:每个要点1分
2.在农业生产中如何应用种群间的相互关系?
答:(1)建立人工混交林,林粮间作,农作物间套种
(2)稻田养鱼、养萍,稻鱼、稻萍混作
(3)蜜蜂与虫媒授粉作物的互利作用
(4)生物防治病虫害及杂草
评分标准:每个要点1分
3.顶极群落理论上应具备那些主要特征?
答:(1)它是一个在系统内部和外部,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已达平衡的稳定系统
(2)它的结构和物种组成已相对恒定
(3)有机物质的年生产量与群落的消耗量和输出量之和达到平衡,没有生产量的净积累,其现存量上下波动不大
(4)顶极群落如无外来干扰,可以自我延续地存在下去
评分标准:每个要点1分
4.简述生态因子对生物具有同等重要性、不可替代性和互补型。
答:(1)同等重要性:不同的生态因子对生物的生态作用均不相同,他们对生物的作用没有大小、主次之分,是同等重要的、缺一不可的;
山东农业大学考试专用
第 2 页 共 4 页
(2)不可替代性:不同的生态因子对生物的生态作用不同,是唯一的,相互之间不能彼此代替;
(3)互补性:不同的生态因子对生物的生态作用有些比较相近,当一生态因子失去作用后,其他因子可以代为补充,维持系统的基本稳定。
评分标准:第一要点2分,其余各一分
5、生态位理论表明了那些基本问题?
答:(1)任何一生物群落中,没有生态位完全相同的两个物种;(1分)
(2)任何一生物群落中,没有任何两者是直接竞争者,生态位不同的物种对环境资源的不同成分进行利用,形成生态位的分化而不是直接竞争;(1分)
(3)任何一生物群落都是生态位分化了的系统,他们中出现不同程度的生态位重叠,对生态位及系统环境的充分利用,生物类型的差异使他们能共同生活在一起;(2分)
评分标准:第一要点、第二要点各1分,第三要点2分
6、森林的生态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1)涵养水源,保持水土(1分)
(2)调节气候,增加雨量(1分)
(3)防风固沙,保护农田(0.5分)
(4)净化空气,防治污染(0.5分)
(5)降低噪音,美化大地(0.5分)
(6)提供燃料,增加肥源(0.5分)
评分标准:按各要点标注得分
7、何为人工调控?农业生态系统经营者的直接调控包括那些方面?
答:人工调控是指农业生态系统在自然调控的基础上,受人工的调节与控制。人工调控遵循农业生态系统的自然属性,利用一定的农业技术和生产资料,加强系统投入,改变农业生态环境,改变农业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结构,达到提高农业生产,加强系统输出的目的。(2分)
经营者的直接调控包括:(1)生境调控(2)输入输出调控(3)农业生物调控(4)系统结构调控;
(2分)
评分标准:按各要点标注得分,答错不给分。
8、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的主要途径包括哪些方面?
答:(1)提高初级生产力,增加绿色植物的光合积累。
(2)提高系统的次级生产力,降低消耗。
(3)优化系统的生态环境,提高环境承载能力。
(4)优化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结构。
评分标准:每个要点1分,共4分,答错不给分。
五、论述题(共 19 分)
1、论述农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主要区别
答:农业生态系统通常被理解为农区以种植业为中心的人类控制的生态系统,由于人类的强烈参与,
其结构、功能、生产力等方面以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有别于自然生态系统,二者在结构与功能上的主要差别如下。
(1)生物构成上的差别:自然生态系统具有特定环境下的生态优势种群和丰富的物种多样性,而农业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生物品种是经过人工驯化培育的农业生物以及与之有关的生物,人也成为了最主要的消费成员。
(2)环境条件的差别:人类在驯化改良自然生物成为农业生物的同时,也在对自然生态环境进行调控和改造,以便为农业生物生长发育创造更为稳定和适宜的环境条件,使环境资源更加高效的转化为人山东农业大学考试专用
第 3 页 共 4 页
类所需要的各种农副产品。
(3)结构与功能上的差别:农业生态系统在自然生态系统的基础上添加了社会经济因素的成分,其生产是物质生产的生物学过程和人类农业劳动过程的集合;此外,农业生态系统在自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三大功能基础上,添加了人类社会劳动过程中的价值转换功能,具有四大功能。
(4)稳定机制上的差别:自然生态系统物种十分丰富自身调节能力强,稳定性强;而农业生态系统主要以农业生物为主,物种种类减少,食物链变短,对最佳环境条件依赖不断增加,自然调节稳定机制被削弱,需要人为的合理调节与控制。
(5)生产力特点上的差别:农业生态系统物质与能量循环得到进一步加强和扩展,呼吸消耗降低,因而比同一地区的自然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生产力和光能利用率。
(6)开放程度上的差别: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除了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生活需求外,还要满足市场和工业发展所必须的商品和原料,系统需要有大输入和大输出,因此,其开放程度远超过自然生态系统。
(7)能流特征上的差别:农业生态系统在自然生态系统能流基础上,增加了人工辅助能的投入,特别是大量工业能的投入。
(8)养分循环特点的差别:一、农业生态系统有较高的养分输出率与输入率;二、其系统内部养分的库存量较低,但流量大,周转快。
(9)所服从规律上的差异:农业生态系统的存在和发展同时受到自然规律和社会经济规律的支配,而自然生态系统仅受到自然规律的支配。
(10)运行目标的差异:自然生态系统运行的目标是自然资源最大限度的生物利用,并使生物现存量达到最大;而农业生态系统的目标是使农业生产在有限自然与社会条件制约下,最大限度的满足人类的生存和持续发展的需要。
评分标准:每答对一个要点并作适当论述得1分,不做论述者得0.5分,全答对者得满分,共7分。
(以下题目可任选2题)
2、论述农业生态系统中能流的调控途径
答:能流生产作为物质生产的内涵,其在系统中的流量、流速、和系统中有较高能流转化功能的组分结构以及减少系统能流损失是决定系统物质生产力并将进一步影响人类实现即定目标的重要方面,故农业生态系统能流调控的途径应围绕“扩源、强库、截流、减耗”4个方面做文章。(2分)
(1)扩源 扩大绿色植被面积,提高对太阳光能的捕获量,将尽可能多的太阳光能固定转化为初级生产者体内的化学潜能。(1分)
(2)强库 加强库的存储能和强化库的转化效率,以保证有较大的生物能产出,可以从生物体本身和外界环境两个方面来考虑。(1分)
(3)截流 通过各种渠道将能量尽量地截流在农业生态系统之内,扩大流通量,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对化学辅助能的过分依赖。(1分)
(4)减耗 降低消耗,节约能源,减少能源的无谓损失,发展节能、节水、节地、降耗的现代农业。(1
分)
评分标准:不做论述者仅得相应分值的一半
3、论述农业生态系统中氮、磷的主要来源及其调控
答:(一)农业中氮素的来源主要有两条途径:(1)生物固氮,即通过豆科作物和其他固氮生物固定空气中的氮;(2)化学固氮,即通过化工厂将空气中的氮合成为氨,再制成各种氮肥。此外,也有少量氮在空中闪电时氧化而成硝酸,随降雨进入土壤中。(2分)
调控措施:(1)从合理利用氮素和能源来考虑,充分利用作物秸秆中的有机物质和氮素,为培肥土壤和增加畜产品创造条件;(2)从化学氮肥利用来看,要尽量减少氮素挥发和流失;提高氮肥利用率解决作物高产的氮素问题,还应当注意(1)根据农业中氮素的循环特点,即要尽量增加氮的积累又山东农业大学考试专用
第 4 页 共 4 页
要尽量减少氮的损失;(2)善于调节土壤中的氮素,即要有充足的有效氮素共给作物,又不致降低土壤肥力;(3)合理配合施用有机肥料和化学氮肥,使之既能培肥土壤又能满足作物优质高产的氮素需要。(2分)
(二)农业中磷的主要来源:农业中磷素是含磷岩矿中的磷酸盐,经天然风化或化学分解之后,变为不同溶解程度的磷酸盐,供给作物吸收利用。(1分)
调控措施:重点是调节土壤中磷的有效性,一方面,要施用磷肥补充有效磷,但磷肥资源有限且分布不均,施用不当,则肥效较差;另一方面,水土流失及肥料淋失会导致水域的富营养化。从长远看,磷肥资源缺乏的限制可能比氮肥更严重,故应重视从多种途径实现磷的再循环及使用更多的土壤沉积态磷进入生物循环。(1分)
评分标准:按标注得分,不做论述者仅得相应分值的一半
4、论述次级生产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及提高次级生产力的途径。
答:(一)次级生产指初级生产以外的有机体生产,即消费者、分解者利用初级生产的有机物质进行同化作用,表现为自身的生长、繁殖和营养物质的储存。(2分)
(二)次级生产的地位:(1)提供动力(2)转化农副产品,提高利用价值(3)提高蛋白质生产,
改善人们的食物构成(4)提高经济效益(5)增强系统物质与能量的流通及转化,强化生态系统的功能。(2分)
(三)提高次级生产力的途径:(2分)
(1)降低营养级,增强营养级之间的利用效率。
(2)提高营养级内的生长效率,提高能的转化效率。
评分标准:按标注得分,不做论述者仅得相应分值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