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 动 经 济 学
讲 稿
授课教师,宋 海 峰
单 位:江西财经职业学院日 期:2007.3 — 2007.7
第一章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人类在劳动中产生和发展,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社会活动,也是一种最普遍的社会现象。在生产中,劳动又是财富的源泉。随着劳动经济和劳动管理活动的日益深入和广泛,劳动经济学从经济学的发展和分化中独立出来,成为经济学的重要分支之一。
第一节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劳动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任何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要弄清楚本学科的研究对象是什么,首先必须明确本学科所考察的特定现象领域。
经济学科是研究经济活动及其运动规律的科学,作为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劳动经济学所研究同样是经济活动及其运行规律,但是它的研究具有自己特定的侧重点。
劳动经济学研究人类经济活动中人的因素和与人的劳动直接有关的局部领域。
经济活动中人的因素和人的劳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人的劳动力人的劳动力,即人的劳动能力,是活的人体中的一种功能,是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所运用体力和智力的总和,是经济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因素,是一切经济过程得以发生、发展和完成的原动力。
另外,研究劳动力还有许多学科,如劳动社会学、劳动生理学、劳动心理学等。但劳动经济学对劳动力的研究与其他学科相比是更本质、更重要的研究,它研究的是经济范畴的劳动力。
(二)劳动中人与人的关系劳动中人与人的关系,也即劳动的社会关系。这种关系实质上就是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的研究范围很广,劳动只是其中的的一个研究对象。劳动经济学并不研究生产关系的全部内容,而只是研究其中与人的劳动直接有关的部分,即劳动关系,人一旦参与社会劳动,就必然要和其他人发生一定的联系。
(三)劳动中人与物的关系劳动中人与物的关系,也即劳动的自然关系。人与物的关系,是指劳动者和他用来进行劳动的物质资料之间的关系,包括人和他在劳动过程所使用的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反映了人的劳动的物质内容,是劳动中人与人关系的自然基础,即劳动关系的自然基础。
劳动经济学研究人与物的关系的着眼点并不是这种关系本身,而是建立在这种人与物的关系之上的人与人的关系。劳动经济学在研究劳动的自然过程或技术过程时,其着眼点是这些过程后面包含着的、体现着的劳动的社会过程。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劳动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包括人的劳动力、劳动中的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物的关系三个方面的内容。但是劳动经济学作为一门经济科学,它主要研究劳动中的人与人的关系,即劳动关系。因此我们把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表述为:研究劳动关系及其运行规律。
(一)劳动关系的涵义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人们在劳动活动中,不仅要与自然界发生关系,而且他们彼此之间也要发生一定的关系。因此,所谓劳动关系,就是指建立在人与物的关系基础上的、人们在参加社会劳动过程中相互之间必然产生的社会生产关系。
劳动关系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具有不同的性质。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关系主要表现为雇工和雇主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剥削与被剥削、压迫与被压迫、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关系主要表现为劳动者与企业行政之间的关系,其实质是劳动者个人与劳动集体之间的关系。
当代西方经济学所讲的劳动关系主要指劳资关系。但在一些西方国家,劳动关系有时还称产业关系。所谓产业关系,是指产业社会领域内,政府、雇主和劳工(工会)围绕有关劳动问题而发生的相互关系。二者既有联系也有区别。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关系也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从狭义上说,社会主义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运用劳动能力、实现劳动过程中所形成的关系。从广义上说,是指所有劳动者之间的关系。
目前我国社会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现阶段的劳动关系是互相合作、平等互助。
(二)劳动关系的内容
1、劳动的从业关系,即劳动者因参加社会劳动与生产资料相结合而形成的经济关系。
任何社会的生产,都是物质资料再生产与劳动力再生产的统一。也就是说,要实现再生产,必须使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相结合,这种必要性,并不以社会形态为转移。社会主义劳动者同生产资料相结合的劳动从业关系上,具体内容表现在三个方面:(1)就业的权利;(2)择业的权利;(3)社会制定职业规范。
2、劳动的组合关系,即劳动者因参加社会劳动,由劳动过程的具体分工与协作而形成的经济关系。
劳动的分工与协作,是劳动的组合关系的自然基础。没有分工就无所谓社会劳动,没有协作则无法协调和组织劳动者共同劳动。因此,分工与协作是一切社会劳动的客观要求。然而,分工与协作不仅仅是劳动的自然过程的要求,同时也是劳动的经济过程的基础。
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劳动的组合关系在本质上仍然是人与人之间物质利益关系的反映。确立这种相互关系的基本要求,就是互助互利。
3、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关系,即劳动者参加社会劳动而获得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所形成的经济关系。
不同的社会形态具有不同的个人消费品分配关系。这主要是由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的。在资本主义社会,通行按资分配;在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将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实行按需分配。
(三)劳动关系的特点劳动关系对生产关系在性质上具有从属性。
劳动关系与生产关系在范围上具有差异性。
在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条件下,劳动关系在内容上表现出它的独立性。
与生产关系的其他部分相比,劳动关系在过程上具有突出的活跃性。
第二节 劳动经济学的地位和作用劳动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劳动经济学与有关基础学科的关系与劳动经济学有关的基础学科,主要有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社会主义和政治经济学。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科学,它作为劳动经济学的指导理论,其指导意义主要是世界观和方法论方面的。
科学社会主义是研究社会主义社会产生和发展规律的科学。作为研究社会主义劳动关系及其运行规律的社会主义劳动经济学,它的研究必然要受社会主义一般规律的制约和影响。社会主义劳动经济学在研究劳动关系特定规律时,必然要遵循科学社会主义所阐明的社会主义的一般规律。所以,科学社会主义也是劳动经济学的指导理论。
政治经济学,尤其是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是劳动经济学最直接、最密切的指导理论。政治经济学和劳动经济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劳动经济学与其他经济科学的关系当代经济科学体系包括三类经济科学,即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和技术经济学。
理论经济学是从整体上研究经济活动中某些事物的性质特征及其运动规律的经济科学。包括政治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各类经济史等。
应用经济学主要侧重于对理论经济学所阐明的理论与方法在现实经济活动中应用方面的研究。依据研究范围,它包括部门经济学、专门经济学和综合经济学三类。劳动经济学与部门经济学的关系很密切,二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技术经济学是研究与经济有关的技术、方法的经济科学。包括统计学、会计学、审计学、经济计量学、经济控制论、经济系统论和经济信息论等。劳动经济学与技术经济学的关系同样非常密切,二者可以相互借鉴、取长补短。
劳动经济学与其他劳动科学的关系在现代科学发展的历程中,已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劳动科学体系。从与劳动经济学的关系看,它主要有两个层次的科学组成:(1)与劳动经济学并列的劳动科学;(2)属于劳动经济学分支的劳动科学。与劳动经济学并列的劳动科学主要有:劳动社会学、劳动法学、劳动统计学、劳动生理学、劳动心理学、劳动卫生学等等。劳动经济学同这些学科的关系十分密切,这些科学研究的领域,都涉及人的劳动,都是以劳动作为研究中心的。但是,他们又是有区别的,它们的的具体研究对象不同,侧重点不同,目的也不同,每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的特点,谁也不能代替谁。
劳动经济学发展到今天,其内容越来越丰富,体系越来越庞大,它自己已成为相对独立和完整的学科体系,产生了一系列分支学科,比如劳动报酬学、劳动保护学、劳动保险学等等。
劳动经济学的作用劳动经济学是一门专门研究劳动关系及其运行规律的应用经济学。西方劳动经济学家认为,劳动经济学对政府、企业、工人和普通公民的行为,都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因而这门学科对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是个非常有用的理论工具。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来说,具有更加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劳动经济学为充分合理利用社会劳动力提供有利的理论指导。
其次,劳动经济学理论,可以为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劳动生产率提供理论依据。
再次,劳动经济学原理,可以为劳动政策和劳动制度的制定及其改革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第三节 劳动经济学的发展劳动经济学说是随着人类劳动经济和劳动管理活动的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它大体上经历了以下三个发展阶段:
孕育阶段人类社会如何生存并发展下去,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关心的中心课题。古代思想家早就研究了许多经济问题和劳动问题,并提出了许多至今仍有影响的劳动经济思想。例如,西方最古老的《荷马史诗》,著名哲学家:色诺芬、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西塞罗等;中国古代有管仲、商鞅、荀况、墨翟等。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劳动经济学说还包含在一般的哲学和社会思想学说中,还是这些学说的一部分或附属,不但不具有独立的形态,而且其内容也是分散的。
萌芽阶段产业革命以后,社会劳动迅速扩大,劳动经济和劳动管理活动无论在范围上还是在内容上都有了空前的发展。劳动经济学说就开始破土出芽,成为新兴的经济学科和管理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一时期最有影响的人物如威廉·配第、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等对劳动经济理论的发展都起过重要作用。亚当·斯密在其经济学基础理论范畴的研究中,系统地奠定了劳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框架。大卫·李嘉图是古典经济学的集大成者,他研究的中心是分配理论,与其他古典经济学的创立者不同,他把工资理论看作是整个分配理论的关键。他认为在商品的价值中,利润所占的份额,首先决定于工资所占的份额,并且始终坚持工资由劳动力的再生产费用决定的观点,并在此基础上阐述工资运动的规律;马克思和恩格斯等对社会劳动和劳动管理活动作了全面的、大量的科学研究。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中包含了丰富的劳动经济思想和理论。
独立发展阶段
20世纪初期,由于劳动经济和劳动管理活动的独立化,关于劳动经济和管理的理论学说也日益集中化和系统化,使之终于发展为独立的经济学科—劳动经济学。
西方劳动经济学主要受新古典学派和制度学派的影响。新古典学派研究的核心始终是劳动力市场问题。在早期研究中,侧重于微观经济领域,侧重于研究劳动力的需求;而在后期,由于后凯恩斯主流派思潮的介入,其侧重点逐步转到宏观经济领域,转到对劳动运行全局的经济要素和对劳动力供给的研究上。制度学派则主要从劳资关系方面研究劳动经济现象。20世纪60年代以后,由于高技术产业大规模兴起,高质量劳动力供给成为经济活动中的一个关键问题。人力资本学说由此应运而生,成为西方劳动经济学一支不可忽视的新生力量。
社会主义劳动经济学创建于一战后的苏联。社会主义劳动经济学把有计划的社会劳动组织和企业劳动管理作为主要研究方面。50年代后期,尤其是80年代以来,由于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认识的深化,才逐步开始研究商品经济因素对劳动经济活动的作用和影响。无论在苏联还是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劳动经济理论都有了新的发展,当时一些积极倡导改革的知名经济学家,在劳动经济理论的发展上作出了许多贡献。例如,波兰经济学家兰格提出工资由劳动力市场决定,劳动者有职业选择的自由。有“东欧经济改革首创人”之称的波兰经济学家布鲁斯认为,选择职业和工作地点的自由,是社会主义经济必不可少的特征,并提出分权式劳动决策理论。匈牙利经济学家科尔内提出了社会主义劳动力市场理论。
我国对劳动经济问题的研究始于20 世纪20年代,但当时这些问题大多被纳入劳动社会学研究或劳动立法研究的范围。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苏联的帮助下,我国开始建立劳动经济学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动经济学科的基础理论建设有了重大的发展。表现在3个方面:首先,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为劳动关系的观点为多数学者所接受;其次,对劳动关系的全局性研究成为劳动经济学的重要内容。第三,劳动经济学的研究要素也都具有了商品性特征。
第四节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由它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决定的。劳动关系是人类社会生产方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对它的研究,不仅需要有一般方法,而且还必须有一些具体方法。
劳动经济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必须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必须认真学习和吸收现代西方劳动经济学中好的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方法的特点实证研究方法的步骤
①确定所要研究的对象,分析构成要素及影响因素,收集并分类相关的事实资料。
②设定假设条件
③提出理论假说
④验证规范研究方法规范研究方法以某种价值判断为基础,说明现象“应该是什么”的问题。规范研究方法研究客观对象的目的在于:提出一定的标准作为经济理论的前提,并以该标准作为制定经济政策的依据,以及研究如何符合或实现这些标准。规范研究方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其一,规范研究方法以某种价值判断为基础,解决客观经济现象“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其二,规范研究方法研究经济对象的目的,主要在于为政府制定经济政策服务。
劳动经济学研究的具体方法社会调查法比较分析法统计分析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第二章 劳动力市场概论劳动力是重要的生产要素,劳动力市场是重要的生产要素市场,是社会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劳动力市场可以极大地促进劳动力资源的充分发挥和合理配置,把劳动力资源配置到效益较好的部门和环节中去,从而提高整个经济运行的效率与活力。
第一节 劳动力的基本概念劳动力的几种涵义劳动力概念是经济科学和管理科学最常见的一个概念。它通常有三种涵义:
第一,人的劳动能力;第二,有劳动能力、从事劳动活动的人,也就是劳动者;第三,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或者一个部门的劳动者的总和。
劳动力三种涵义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后两种涵义是以第一种涵义为基础的。
劳动力的科学定义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把劳动力定义为:“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对这个定义,我们应该着重掌握以下几点:
劳动力是人所特有的一种能力劳动力是人在劳动中所运用的能力劳动力是存在于活的人体之内的能力劳动力是在人在劳动中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劳动力的相关概念与劳动力相关的概念有:
人口,是指生活在一定社会和一定区域内的人的总和。人口包括一切有劳动能力的人和无劳动能力的人。2000年11月1日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以来,我国人口增加了4050万人,增长3.2%。年均增加809万人,年均增长率为0.63%。2005年底我国总人口达到13.07亿人。
劳动适龄人口,指的是人口中处于劳动年龄的那一部分人口。人开始具备劳动能力的年龄,叫劳动年龄的下限,最终开始丧失劳动能力的年龄,是劳动年龄的上限。处于劳动能力上限和下限之间年龄的人口即劳动适龄人口。
未来20年,中国16岁以上人口将以年均550万人的规模增长,到2020年劳动适龄人口总规模将达到9.4亿人。“十五”时期(2001—2005年)劳动适龄人口增长最为迅速,年均增长1360万人。在劳动适龄人口持续增长的同时,目前尚有1.5亿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有1100万以上的下岗失业人员需要再就业。
劳动力资源,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中拥有劳动能力、可以从事社会劳动的那一部分人口的综合。包括劳动适龄人口中绝大部分可以参加劳动和一小部分劳动适龄人口以外的可以参加劳动的人。
劳动力资源,从内涵上讲,具有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的规定性。劳动力资源从数量上看,主要取决于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拥有的具有劳动能力的劳动适龄人口的总体。
劳动力资源的质量,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劳动者群体所具有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条件。
劳动力,是指一个地区中,有劳动能力并从事社会劳动的人。劳动力和劳动力资源是两个有区别的概念。
人口、劳动适龄人口、劳动力资源和劳动力的关系,四个概念在外延上从大到小,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四者的关系如图:
第二节 劳动力市场的特征、类型和作用劳动力市场的涵义与特征劳动力市场的涵义目前理论界对劳动力市场内涵的理解仍存在争议,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1)劳动力市场是生产要素市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按照市场规律对劳动力资源进行配置和调节的一种机制。(2)劳动力市场是劳动力商品买卖关系的总和,是劳动力的买者和卖者之间的商品交换关系。(3)劳动力市场是劳动力进行流动和交换的场所。(4)劳动力市场是实现劳动力资源市场化配置的方式,是其内在机制和实现形式的统一。
这四种观点,都在不同侧面和不同程度上接近了对劳动力市场这一概念的科学界定,但同时也稍显不足。
我们认为,劳动力市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说,劳动力市场是指以市场机制为基础性方式对劳动力资源进行配置和调节的经济关系,其内容包括劳动契约、劳动就业、工资分配、社会保障、劳动立法、职业培训等等。从狭义上说,劳动力市场又是指劳动力供求双方双向选择、进行劳动力交换的场所,同时又是运用市场机制调节劳动供求关系的组织形式。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市场的主体由相互对立的两极构成:一极是社会主义劳动者个体;二极是使用劳动力的劳动者集体,主要是企业。
劳动力市场的特征劳动者只能被雇佣或租借,劳动者本身不能被出卖和购买。
劳动者对劳动力具有不可动摇的所有权,即使通过市场发生支配权的转移,劳动力也永远不能脱离劳动者而独立存在,其所有权永远属于劳动者本身。
劳动力的价格不只是当时提供劳动的报酬,而且也包括劳动者人力投资应获得的报酬。
劳动力受雇或出租的条件不仅是工资的多少,而且还有工作时间长短、工作环境好坏等其他因素。
劳动力市场的活动不仅由工人和用工单位双方决定,而且受到政府、工会、雇主团体和社会舆论等社会力量的影响。
劳动力市场的构成和类型劳动力市场的构成劳动力,是劳动力市场的供方。
用人单位,是劳动力市场的需方。
工资,是劳动力交换的支付手段,在调节劳动力供求关系中起重要作用。
劳动力市场机构,是劳动力供需之间洽谈、互相选择的场所,也是最直接体现劳动力市场的组织形式。
劳动力市场的类型按照劳动力市场的范围来划分区域劳动力市场产业劳动力市场职业劳动力市场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按照职业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来划分国家公务员市场经理市场专业技术人员市场普通劳动力市场按照交易方式和途径划分有形市场无形市场按照市场的竞争自由度划分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不完全竞争市场劳动力市场的功能和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市场对劳动力资源配置起基础性的作用。劳动力市场的功能和作用具体表现如下:
在实现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结合中起纽带作用在协调劳动力供求关系中起调节作用在劳动者职业或就业单位的转换中起媒介作用对劳动者就业竞争起到激励作用对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起鞭策和推动作用在开发利用人力资源中起导向作用为政府了解社会劳动分配状况起到“窗口”作用第三节 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机制和运行条件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机制供求机制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主要指劳动力资源量和需求量的关系。劳动力的供给量即劳动力资源量,指进入劳动力市场可参与劳动力交换的劳动者的数量。劳动力的需求量,指社会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总和。当劳动力供不应求时,价格上升,劳动力供给量增加;当劳动力供过于求时,价格下降,供给减少。
竞争机制劳动力市场的竞争,主要是指劳动者在与生产资料的结合过程中所产生的择业竞争与在业竞争,以及企业为求得优秀人才而进行的人才竞争。
择业竞争指的是在劳动力市场上,劳动者之间为求得理想的工作岗位而展开的竞争。
在业竞争,是在岗劳动者与不在业劳动者的竞争。
现代市场经济竞争的焦点是科技,而科技竞争的关键是人才的竞争,从获利最大化的原则出发,用人单位也在为得到优秀的人才而展开竞争。
价格机制劳动力市场价格是评价劳动者素质、劳动能力及劳动效果的测量指标,也是自发调节劳动力资源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和岗位之间合理配置的经济杠杆。劳动力价格的基础是劳动力价值,它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商品所必需的生产费用所决定。
在劳动力市场中,劳动力的市场价格围绕劳动力的价值上下波动,其原因在于供求关系的影响。
劳动力市场机制的运行条件前提条件,是明确的市场主体。
主要杠杆,是反映劳动力价值和市场供求状况的劳动力市场价格即工资。
界定规则,是劳动力市场正常运行的行为准则。
社会保障,是劳动力市场的重要支撑条件。
劳动力市场机制的运行原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市场的运行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例如市场机制不能自动消除垄断;不能保证劳动力市场运行的总量平衡;不能实行特殊的发展目标等。劳动力市场机制的运行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公平竞争就业原则劳动权益保护原则保护儿童原则残疾人就业原则最低工资原则。
反垄断原则非歧视原则第四节 中国劳动力市场建立劳动力市场的客观必然性社会化大生产必然要求劳动力流动,这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中国建立劳动力市场的必然性,是由以下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
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的个人所有是劳动力市场存在的直接原因建立劳动力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建立劳动力市场,本质上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客观要求。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也要求建立劳动力市场。
现代大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也要求建立劳动力市场建立劳动力市场是我国多种所有制经济同时并存、共同发展的必然产物。
建立劳动力市场是解决中国庞大的剩余劳动力出路的直接需要。
劳动力市场的发展与现状劳动力市场的历史发展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发展,经历了曲折的过程。这个过程与劳动力管理体制有着密切的关系。总体看来,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年~1957年为从有到无阶段第二阶段:1958年~1978年为从复苏到完全消失阶段第三阶段:1979年~1992年为重新萌芽阶段第四阶段:1992年~现在为开始迅速发展阶段劳动力市场的发展现状我国劳动力市场经过曲折艰难的发展,其雏形正在形成。但是,按照现代劳动力市场的一般要求和客观标准,目前仍处于市场发育的初级阶段,主要表现在:
劳动力市场主体正在确立,但尚未具备充分的市场主体资格。
劳动力市场机制开始运行,但仍然存在明显的分割和扭曲。
劳动力市场规则和秩序的建立取得显著进展,但仍存在空白和难点。
社会服务体系已初具规模并发挥作用,但局限性较大,功能不足。
宏观调控改革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但调控方式选择正在进行,调控乏力。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具有两个较为明显的特征:一是发育程度不平衡;二是具有分割性和不统一性。因此,我国目前的劳动力市场仅仅是一个初级形态的劳动力市场。
发展劳动力市场的目标模式劳动力市场的发展模式劳动力市场的发展模式,是指经过现实的选择,已经成型并具有典型意义的劳动力市场形态。
与世界市场经济的发展相伴随,劳动力市场经历了从古典劳动力市场向现代劳动力市场的发展过程。二者都是建立在以市场机制来配置劳动力资源的基础之上,其区别在于市场机制的完善程度和作用范围以及是否存在理性的政府干预。
古典劳动力市场是劳动力市场的初级形态,它以市场主体的自由竞争和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为其基本特征。古典劳动力市场能充分发挥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经济的高效运转。但是,它也存在局限性:
市场规则不完善,运行难以统一,市场信号传输的手段较为原始,由此导致市场机制的作用范围有限,并具有在完全自由竞争条件下的区域分割。
市场主体从各自的利益出发来决定其参与市场的行为,以利润最大化和收入最大化为标尺必然导致主体行为的短期化,容易造成经济效益的落差、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不平衡。
由于决策分散化、自由竟争和市场价格信号的事后调节,不存在有意识的宏观引导和规范,使劳动力资源在单纯追随市场工资的流动状态中,必然形成资源浪费。
现代劳动力市场是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出现以后逐渐形成,战后趋于成熟的一种劳动力市场的高级形态。它具有以下典型特征:
市场是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基础和主要手段。
市场主体行为在具有充分的独立自主权的基础上更趋于理性化。
市场信息全面规范,信息传播渠道多样化、手段现代化。
市场规则完善、统一、法制化。
市场体系趋向完备。
市场中介和服务多样化。
有计划的、经常化的政府干预成为现代劳动力市场的一个基本特征。
在统一的国内市场基础上向外延伸,与国际市场相融合,参与国际间劳动力资源的流动和交换,向国际化发展,以获取国际间的资源比较优势。
劳动力市场发展的目标模式借鉴世界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依据我国劳动力资源供过于求和整体素质低下的特定国情,参照国际惯例与国际劳动力市场相接轨,是建立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模式的基本原则。
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的目标模式包括以下几点:
公平竞争运行有序调控有力服务完善
第三章 劳动力需求企业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提供各种劳务,离不开对生产要素的投入。劳动力是最基本的生产要素之一,对各种劳动力的需求,是社会生产得以进行的基础条件之一。在上一章研究劳动力市场的基础上,本章将探讨劳动力需求的问题。
第一节 劳动力需求及其影响因素一、劳动力需求的涵义劳动力需求就是社会再生产吸收和容纳劳动力的能力和容量,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社会要存在和发展,就不能停止生产,必须不断地生产出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以满足人们消费和生产的需要。
社会对物质资料的需求与对劳动力的需求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也有着本质的区别。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需求量与市场价格水平有着相互依存的关系,作为生产要素需求的劳动力需求也是如此。
我们所研究的劳动力需求,是指有支付能力的需求。
劳动力需求的直接基础源于就业岗位的形成和扩大。
二、劳动力需求的性质和分析框架
(一)劳动力需求的性质劳动力需求理论是劳动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就像需求理论在基础经济学中的地位一样。任何不研究劳动力需求的劳动经济学,在本质上都是不完善的。
劳动力需求是一种派生的需求,是由参与生产的产品需求所引起的需求。劳动力需求的派生性质,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任何对劳动力需求的分析,都必须涉及到对劳动产品需求的分析。
(二)劳动力需求理论的目标和分析框架在分析劳动力需求一般要涉及以下假设:
劳动力需求理论在分析劳动力需求时,必须涉及到生产技术的假设。
必须涉及到生产目标的假设。
必须涉及到对厂商购买劳动投入和其他生产投入的市场竞争程度,以及厂商销售产品的市场竞争程度的假设。
三、影响劳动力需求的因素
(一)影响劳动力需求的宏观因素社会生产规模的大小国家的经济体制经济结构状况科学技术进步的程度
(二)影响劳动力需求的微观因素企业生产规模的大小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高低企业的利润量第二节 企业劳动力需求一、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
(一)资本不变时的劳动力需求
1、资本固定不变的涵义一般说来,在短期中企业不能同时调整资本和劳动投入,而只能调整劳动投入。换言之,在短期中,资本是固定不变的。
为什么在短期中,资本投入是固定不变的呢?这主要有两个原因:
(1)在短期中,企业不能肯定经济中所发生的变化是否是持久性的。
(2)因为投资需要时间,一种投资从计划到实施完毕,往往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2、产出决策与雇佣决策相一致
在资本固定不变时,企业产出决策与雇佣决策相一致的原因是企业的平均可变成本变化会导致企业的边际成本作相同方向的变化,从而使企业的产量也作相同方向的变化。
企业的平均可变成本可定义为:AVC=W·L/Q……………(1)
企业的边际成本可定义为:MC=W·MIL……………………(2)
从等式(1)(2)中可以看出,AVC的变化和MC的变化在方向上是相同的。
(二)短期中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劳动力需求短期劳动力需求是指企业资本存量不变,产出的变化仅仅由劳动的投入量变化引起的情况下的劳动力需求。
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必须遵循的原则:劳动力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
1、企业在短期中雇佣劳动力的边际收益,即劳动的边际生产率劳动的边际生产率,是指增加一名工人给企业所带来的产量增加。用公式表示为:MPL=△Q/△L
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是我们理解劳动力需求的关键。在企业的实际运行中,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具有递减的规律。这条规律的基本思想是:在开始阶段,随着劳动力的增加,新增的劳动力所带来的产量也会增加,但到了一定阶段以后,新增的劳动力所带来的生产力会朝相反的方向变化。
为了理解递减规律为什么会出现,我们可以用图表来说明这一问题。
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亦可以用价值形态表示。价值形态的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就等于劳动力的边际产品乘以价格。用公式表示为VMPL=MPL·P
同理,劳动力平均产量亦可以转化为价值形态,用公式表示为VAPL=APL· P
2、企业的劳动力需求原则根据一般的经济学原理,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即MR=MC。而企业的MR可以用VMPL代替,企业的边际成本MC可用工资率即W来表示。于是公式可写成:MR=P·MPL=VMPL=W
上述公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表明,企业为了使利润最大化,其雇佣行为必须遵循工资率等于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的原则。
二、企业长期劳动力需求企业长期劳动力需求是在资本存量和劳动投入量都可变的情况下的劳动力需求。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前提是资源的最佳配置。所以,分析企业长期劳动力需求,首先必须分析企业的最佳资源配置方法,亦称最佳生产法。
(一)最佳生产法所谓企业的最佳生产法,就是为了达到一定的产出,物化劳动和活劳动耗费最小的生产方法,也就是费用最小的生产方法。
1、等产量线所谓等产量线,是指以图形表示的可以用于生产同一产出数量的劳动力与资本的所有组合。
K A1
P2
A2 P1
0 L
在等产量线上,不同的生产要素组合,其产量相等。从图中的一组等产量线中,我们可以看出等产量线有以下几个特征:
(1)等产量线的斜率为负,两种投入要素成反比变化。
(2)等产量线是连续的,表明企业的生产方法无限多种。
(3)等产量线在上端较陡直,在下端较平稳。表明两种投入要素在价格变化时可以相互替代。
在KOL的整个面积上,充满着等产量线,整个面积称等产量面,也称为企业生产要素组合系统。
2、等费用线(等成本线)
等成本线,表示的是在总支出和投入价格既定的条件下,企业所能购买到的各种商品数量的最大组合。
K
A
0 a B L
在AB线上的任何一点,表示当生产资金为C时的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的组合。OA、OB的截距取决于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价格。AB的斜率也取决于上述生产要素的价格。
3、最佳生产方法的选择
K P
D
E
C0 C C1
0 L
从图形上我们可以看出,在等产量线与最低可行的等费用线相切之点上经营,即在D点,生产费用是最小的。
以上的分析没有考虑到要素价格的变动,生产要素价格是给定的。如果要素价格发生变动,企业如何进行最佳生产经营呢?我们以下图为例来说明。
K
A1
D2
A2
D1 E
B1 B2
0 L
在要素价格给定的情况下,企业在D1点进行经营。等费用线A1B1与等产量线PE的斜率相等,企业经营处于均衡。在工资提高的情况下,等产量线PE与等费用线A2B2相切于D2。显然,由于生产要素相对费用的变化,最佳组合也变化。因而产生了生产要素的替代。
(二)相对费用比与劳动力需求所谓相对费用比,是指生产资料费用与支付的劳动报酬之比。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是否调整生产要素的需求结构,首先要考虑雇佣新的劳动力所耗费的工资成本与增加劳动力所创造的新价值之间的关系。当工资成本大于新价值的时候,企业会减少劳动力的需求;当工资成本小于新价值的时候,企业会增加对劳动力的需求。
上述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费用之比与劳动力需求的关系,是在假定其他条件都不变的情况下存在的。实际上,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内部和外部条件都是变化的。
第三节 劳动力需求弹性一、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所谓劳动力需求弹性,是指劳动力需求数量的相对变动与工资相对变动之比。它显示劳动力需求数量对工资反映的灵敏程度。劳动力需求弹性指标有劳动力需求自身工资弹性和劳动力需求交叉工资弹性。
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是指某种劳动力的工资率变化1%而引起的劳动力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其表达公式如下:Hi=(△Li/Li)÷(△Wi/Wi)
其中,i表示第i种劳动,H代表弹性系数,△Li/Li表示劳动力需求量变动的百分率,△Wi/Wi表示工资变动的百分率。劳动力需求曲线,一般是一条斜率为负的向下倾斜的曲线。
劳动经济学家感兴趣的是,劳动力需求弹性的绝对值是大于1还是小于1。需求弹性的绝对值是大于1,劳动力需求曲线称为弹性需求曲线;如果需求弹性的绝对值是小于1,劳动力需求曲线称为无弹性需求曲线;如果需求弹性正好等于-1,则劳动力需求曲线称为单一弹性曲线。
劳动力需求量和工资率两者中,经济学家认为最先变化的是劳动力的就业数量。
二、劳动力需求定律及其运用
(一)希克斯·马歇尔派生需求定理希克斯·马歇尔派生需求定理认为:假定其他条件相同,则在下述条件下,某种劳动需求会具有很高的自身工资弹性。
(1)产品需求富有价格弹性;
(2)可以很容易地以其他生产要素替代该种劳动;
(3)其他生产要素供给富有弹性,即无需大幅度地提高其他生产要素的价格,使用量便可增加;
(4)该种劳动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很高。
第一定律:最终产品的需求弹性。基本内容是最终产品的需求弹性与劳动力需求弹性呈正比关系。该结论有两重含义:
1、其他条件相同时,企业比行业或市场的劳动力需求更富有弹性。
2、长期与短期相比,长期的劳动力需求自身工资弹性高。
第二定律,在生产过程中用其他投入代替劳动的容易程度,即其他要素的替代性。其他条件相同,其他生产要素替代劳动力越容易,劳动力需求的工资弹性就越高。
第三定律:其他要素的供给弹性。短期中,其他要素的供给弹性比较小,要素价格很容易哄抬,劳动力需求弹性就比较小;长期中,其他要素的供给弹性比较大,要素价格不容易被哄抬,因而长期劳动力需求更富有弹性。
第四定律:总成本中劳动成本的比重。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劳动成本所占的比重越大,则劳动力需求曲线越有弹性。反之,则弹性越小。
(二)最低工资法的确立西方各国基本上都建立了最低工资法,它保持了就业工人的工资率,维护了基本生活的需要,同时它还减少了就业的数量,导致失业率上升。
马克思在《雇佣劳动与资本》中,对最低工资作了如下结解释:“劳动力的生产费用就是维持工人生存和延续工人后代的费用。”马克思在上述论述中指出了资本主义最低工资包括三部分:(1)维持工人生存所需要的生活资料;(2)延续工人后代的费用;(3)为提高工人的劳动技能而必要的一定数量的培训费用。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阶段,确立最低工资时应考虑如下原则:
第一,保障职工基本生活需要。
第二,养育子女和赡养经济拮据的父母的费用。
第三,职工提高自身文化技术水平和进行必要的文化娱乐的费用。
第四,确立最低工资要以法律作保证,切实保证人民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
我国各地最低工资标准差距大,执行不到位。深圳自2006年7月1日调整后,最低工资标准为全国最高,两级工资分别为810元和700元。上海自2006年9月1日调整,最低工资标准达到了750元。而许多省市的最低工资标准仍在500元以下,江西为360元,河南为480元,湖北为460元,大连450元。
最低工资是一把双刃剑,如果调整提高超出我国各地经济发展承受能力,引发部分企业采取裁员的办法来弥补损失,就业的难度不断增加。那么,最低工资标准的制定者就应引起注意了,这时就应考虑是否暂缓调整或下调最低工资标准。适时适度调整最低工资标准,把握好合理提高的度,使之与经济发展和企业效益增长相适应,是我们要始终注意的问题。
三、劳动力需求交叉工资弹性劳动力需求交叉工资弹性,是指其他劳动的工资率,或者其他投入要素价格变动一定百分比,所引起的本劳动需求量的变动百分比。其公式为HIK=(△Li/Li)÷(△WK/WK)
其中,i为本劳动,K为另一种劳动或物质投入,△Li/Li表示劳动力需求量变动的百分率;△WK/WK表示另一种劳动或生产要素投入的价格变动百分率。
交叉弹性的值,可能是正值,也可能是负值。如果是正值,则两种劳动之间为“复合替代”或“总替代”;如果是负值,表明另一种劳动价格上升,将引起本劳动需求量的减少,这种现象被称为“复合互补”或“总互补”。
本劳动与另一种劳动(或投入)之间的弹性是“复合替代”,或是“复合互补”,取决于生产函数和产品需求条件。
第四章 劳动力供给劳动力是生产要素之一,劳动力的有效供给是社会再生产得以正常进行的一个重要条件。一定质量和数量的劳动力供给,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第一节 劳动力供给及构成因素一、劳动力供给的涵义与类型
(一)劳动力供给的涵义劳动力供给,是指劳动者个人及其家庭为社会生产提供的劳动,它是人们向社会再生产过程提供的能动的生产条件;劳动供给的主体是具有一定质量的劳动者,它有一定的时间持续过程。
分析劳动力内涵,必须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劳动力供给是构成社会再生产过程诸要素的主观条件。
其次,劳动者自身再生产的客观需要。
再次,劳动者实现自身的劳动力、改造并发展劳动力的客观要求。
第四,劳动供给是通过每一个劳动者及其家庭有意识的活动方式进行。
第五,劳动供给是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能力,而劳动能力又是以健康的人体为依托的。
(二)劳动力供给的类型在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力供给倾向某一个部门或行业,有其内在的规律性。劳动者的最终目标是追求收入的最大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提供的劳动与经济的关系,表现为一条劳动力供给曲线。主要的图形如下:
W 无限弹性供给 W 向上倾斜的供给 S
W0 S W2 …………………
W1 ………
0 0
L L1 L2 L
W S W 向后弯曲的供给
无弹性的供给
W0 …………… A
0 L0 L 0 L0 L
(三)有关劳动力供给的假设劳动力供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这是因为劳动供给决策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受经济环境影响的决策。
简化复杂问题的方法之一,是抽象掉某些不重要的因素。在分析劳动供给时,所作的假设一般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劳动者供给劳动的目标假设。
第二,劳动者出售劳动力的市场环境的假设。
第三,劳动力是否同质的假设。
二、劳动力供给的构成要素劳动力供给的构成要素很多,这些要素共同作用决定了劳动力市场上能用于生产商品和提供劳务的人的总供给量。
1、人口的规模和构成。
2、愿意工作的人的比例,即劳动力参与率。
3、工作时间制度,即工作周的长短,工作周数与节假周数的规定。
4、社会平均的劳动强度。
5、劳动力的教育和训练水平。
劳动力供给的上述要素,是劳动力作为主观的、能动的生产要素,有别于其他生产要素供给的根本原因。
三、个人、家庭及社会劳动力供给
(一)个人劳动力供给个人劳动力供给,是指劳动者个人一生中向社会提供的劳动总量。要理解个人劳动力供给,必须从两个方面进行考察:(1)不同年龄阶段劳动供给的差别;(2)退休年龄的决定。
一个人不同年龄阶段所作劳动供给决策的变化,主要是受不同年龄阶段从事市场工作的不同生产率以及不同年龄阶段从事家庭生产的不同生产率两个因素的影响。
退休年龄的决定,一方面取决于劳动者个人的收入状况,另一方面取决于工资率的高低。另外,在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或非常稀缺的国家,退休年龄的决定还与国家的劳动年龄规定密切相关。在我国,劳动者一般是在退出劳动年龄时退出社会劳动,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个人的决策权比较小。
(二)家庭劳动力供给家庭劳动力供给,是指从家庭成立(结婚)到家庭解体(丧偶或离婚)家庭全体成员向社会提供的劳动量的总和。对一般正常的家庭而言,家庭长期劳动力供给等于夫妻二人的个人终生劳动供给的婚后部分及其子女在家时期所做的劳动供给之和。
家庭有关子女劳动供给的决策,是通过对生育、养育子女所花费用和所带来的收益进行评价后作出的。
养育子女所需费用包括:
1、从妊娠时起,到子女离家出走时为止,所需花费的直接费用。
2、间接费用,即放弃的收入。
3、心理损失,包括父母因养育子女而带来的艰苦和烦恼。
生育、养育子女所带来的收益包括:
1、货币收入
2、劳务收入
3、心理收益
(三)社会劳动力供给社会劳动力供给,是指劳动者个人及其家庭为社会提供的劳动总量,也就是一个经济社会所能利用的劳动力数量。社会劳动力供给的影响因素很多,在一个经济社会里,社会劳动力的供给总量不是固定的,即使在一个短暂的时期内,它也是变化的,每个因素都取决于无数个人和家庭的决定。
影响社会劳动力供给总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劳动力参与率。其含义是一定范围内的现实的劳动力占该范围的人口的比例。一定范围内的人口可依若干标志进行分类,比如总人口、不同年龄组人口或不同性别人口等。
劳动力参与率本身只是一个测度人口参与社会劳动程度的指标,而不是影响劳动供给的因素。影响劳动力参与率的因素错综复杂,一般说来,影响劳动力参与率的主要因素有:
1、人口的年龄结构和性别结构
2、工资水平的高低
3、社会经济制度
4、教育事业的发展状况
5、产业结构与产业政策
6、家务劳动的社会化、机械化水平
7、宏观经济状况第二节 个人劳动供给的经济分析一、劳动力供给的经济分析劳动力形成供给的先决条件是劳动力的个人所有制。劳动力的个人所有制,是指人们在占有劳动力资源方面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力仍然属于个人所有。因此,劳动者必须让渡劳动力,并与生产资料相结合,才能形成的现实的生产力。劳动者转让劳动力的目标是效用最大化。所以,短期个人劳动力供给的经济分析主要包括两个部分:(1)效用函数分析;(2)达到利润最大化的条件分析。
(一)效用函数的定义分析效用函数所用的几个假定:
1、劳动供给的效用来自两方面:(1)劳动者的工作时间;(2)劳动者的闲暇时间。
2、市场工资率由市场决定,劳动者是工资率这一价格的接受者,因此劳动者不能通过变更工资率来改变其收入水平和效用水平。
3、劳动者有充分的决策权,以决定工作多长时间,享受多长时间的闲暇。
由于闲暇和工作都能给劳动者带来效用,并且闲暇和工作又是对立统一的。因此,经济学把这种配置工作与闲暇比率来达成某种既定水平之效用的方法称为效用函数。
效用函数的数学表达公式为:U=u( g,h) 其中,U=效用水平和经济福利水平;g=市场物品;h=闲暇时间。效用函数也可以用几何图形表达出来。
(二)无差异曲线和家庭工资率无差异曲线最重要的特点是它具有负斜率。原因是市场物品和闲暇在满足消费者既定的效用时,必须一增一减,互相替代。
无差异曲线一般都凸向原点。原因是当一种效用来源减少时,为了使效用水平保持不变,另一种效用来源的增加幅度必须大于减少的那种效用来源的幅度。在经济学中,这一特点被称为市场物品和闲暇时间之间的非完全替代原则。
无差异曲线表示的是劳动者为了得到一定量的非市场工作时间而愿意放弃的一定量的市场物品。因此,它本质上是一种价格或工资率。这种价格或工资率,又被称为闲暇的价格或家庭工资率。
二、效用最大化与劳动力供给个人效用最大化的工作决策条件:对市场物品和闲暇的消费均衡。
均衡公式:MUL/W=MUG/P 其中MUL表示闲暇的边际效用,MUG表示市场物品的边际效用,W表示闲暇的价格,P表示市场物品的价格。
用几何图形也可以表示个人效用最大化的工作决策条件,那就是预算线与效用曲线的切点。
另外,劳动力供给还受到个人财富总量、个人偏好、工资率的影响。个人财富总量直接决定了劳动者个人是否参加社会工作,个人财富总量与工作的动机成反比。个人偏好的不同,也影响劳动者的工作选择。工资率的高低代表闲暇的机会成本的高低。闲暇的机会成本越高,人们选择闲暇的可能性就越小。
三、短期的劳动力供给曲线
(一)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劳动力供给曲线,指的是在既定的工资率下劳动者所愿意提供的劳动数量。因此,劳动力供给曲线实际描述的是劳动的供给量是如何随工资率的变化而变化。
劳动供给量与工资率之间的关系很复杂。主要原因是较高的工资率产生的作用不是确定的。一方面,工资率的提高使个人的收入增加,从而使他更富有,有能力消费更多的闲暇,这是工资率变化的收入效应;另一方面,工资率的提高又使闲暇成本更高,从而使人们在工资率提高时减少对闲暇的要求,以增加工作时间,这是工资率变化的替代效应。劳动力供给曲线的形状完全取决于工资率变化的这两种效应的相互作用。
W 一般的说,在低工资阶段,工资率变化的替代
效应大于收入效应,此时的劳动力供给曲线具
有正斜率。在高工资阶段,工资率变化的替代
W1…………………… A 效应小于收入效应,人们倾向于追求更多的休
闲,此时的劳动力供给曲线具有负斜率。
M
W0…………
L
(二)市场劳动力供给曲线
W
Sm 一般来说,市场劳动力供给曲线是一条从左
下方向右上方倾斜、具有正斜率的曲线。
市场劳动力供给曲线不同于个人劳动力供
给曲线的原因:从总体上看,工资率变化的
0 收入效应小于替代效应。
L
第三节 劳动参与决策一、就业与非就业选择在现实的劳动关系和劳动管理中,劳动者在通常的情况下,不能以对于个人最适当的时间去就业。其原因在于:
第一,企业的生产技术条件及职业工作的客观要求决定在单位时间内保证一定的劳动时间长度。
第二,企业管理的需要。
第三,劳动时间制度的惯例。
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家庭是基本的决策主体。在以家庭为单位的经济选择和经济行为中,家庭成员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分工协作关系。家庭成员与就业有关的先后顺序如何决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就业后得到的工资率和家务劳动的效率,同时也受已经形成的习惯及其他因素的影响。
为了简化分析家庭内部的分工协作关系,我们假设家庭内部与就业有关的分工协作关系已经存在,在考虑妻子是否就业以及家庭的其他成员是否就业时,家庭中已经有人已在就业之中。这些成员的劳动供给决策是在一定的家庭收入的基础上做出的。
家庭成员是否参加劳动,以效用最大化为决策原则。如果家庭成员处于就业—非就业的无差异境界时,此时的工资率一般为最低劳动供给价格。当市场工资率大于最低劳动供给价格时,家庭成员选择就业;当市场工资率小于最低劳动供给价格时,家庭成员选择不就业。
每个家庭均有各自的闲暇-收入偏好,最低劳动供给价格也因家庭而异,户主的收入高,最低劳动供给价格也就高,反之就低。
最低劳动供给价格的经济涵义,是指在某种工资率和制度劳动时间给定的条件下,劳动收入的增加能否补偿闲暇减少所带来的效用损失。进一步考察我们发现不同家庭的最低劳动供给价格呈正态分布。
二、不同条件下劳动参与的变动
(一)收入效应在家庭就业成员的劳动收入增加后,非就业成员是否就业关键取决于家庭闲暇-收入偏好的形状。实证研究表明,在家庭已就业人员的劳动收入增加以后,家庭的闲暇-收入偏好的通常发生变动。所以,家庭就业成员的劳动收入增加以后,对家庭的非就业人员的劳动参与率存在明显的负向影响。
(二)家务劳动的影响
家庭及其家庭消费的存在,决定着每天从事家务劳动必须消耗一定的时间,比如照料幼儿等等。家务劳动的存在对劳动参与产生负面影响。一些国家的调查结果显示:当家庭在养育幼儿及孩子在小学教育阶段,对25-35岁年龄组已婚妇女的劳动参与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三)制度劳动时间长度对劳动参与的影响制度劳动时间长度是影响劳动参与变动的重要变量。制度劳动时间缩短意味着最低劳动供给价格下降。因此,可以得出两点结论:第一,其他条件不变,工资率不变,劳动时间缩短,劳动供给增加;第二,由于劳动时间缩短,最低劳动供给价格下降,在市场需求的作用下,就业将会增加。
(四)教育、培训对劳动参与的影响一般说来,闲暇总等于可支配时间减去劳动时间的差。放弃闲暇参与劳动可以增加家庭的收入;放弃闲暇进行人力资本投资也可以增加未来的收入。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只限于教育、培训等人力资本投资较高回报的预期,人力资本投资对劳动供给是负向影响。
正是由于这种关系的存在,造成16-20岁年龄组青年人口参与率自二战以后呈持续下降的趋势。
三、劳动力参与率的生命周期劳动力参与率的生命周期是指劳动力参与率依年龄增长呈周期性变动的曲线。劳动力参与率的生命周期也可以用几何图形来表示。
男性劳参率的生命周期呈倒“U”形,青年与老年劳参率较低,25-55岁年龄段劳参率继续保持高水平,一般在90%以上;男性劳参率总体水平比女性劳参率高。
女性劳参率的生命周期所呈形状比较复杂。多数国家和地区女性劳参率的生命周期呈“M”形,也有一些国家则呈倒“U”形。但无论哪种形状,其总体水平比男性劳参率低。
劳参率的长期变动,一般具有以下几个趋势:
首先,15-19岁年龄组的青年人劳参率下降。
其次,女性劳参率呈上升趋势。
再次,老年人口劳参率下降。
最后,25-55岁年龄段男性成年人的劳参率保持高位水平,观察不到因经济周期循环产生的变动,也不存在显著的趋势性变化。
第五章 人力资本理论前面几章的讲解,我们都假设劳动力是均质的,即把劳动者的技能和受训练程度都看作是一样的、无差异的,因此,在劳动力市场上劳动者可以任意替代。虽然这个假设条件有利于分析劳动供求的基本原理,但是缺乏真实性。实际上,劳动力是异质的,有差异的。这些差异主要来自人力资本投资的差异。
本章将探讨人力资本及其相关概念、作为人力资本投资主要形式的教育、在职培训和劳动力流动等问题。
第一节 人力资本理论中的几个概念一、什么是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概念早在18世纪就受到了注意。作为理论,在20世纪50-60年代才受到重视,其中有三位杰出的经济学家为人力资本理论作出了基础性的贡献。他们分别是明塞尔、舒尔茨和贝克尔。
当代世界各国都重视人力资本理论,原因有:(1)各国经济发展的经验都证明,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有重要贡献;(2)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教育和培训问题日趋重要。
人力资本的概念有三种解释:A古老的解释:是含于人力中的资本,是一种不同于物质资本的资本形式;B贝克尔的解释:是通过增加人的资源而影响未来的货币和物质收入的各种活动。C本书作者的解释:人力资本一般被理解为通过人力投资形成、寓寄在劳动者身上并能够为其带来持久性收入来源的生产能力。
人力资本具有以下特点:
(1)人力资本是寓寄在劳动者身上的一种生产能力。
(2)人力资本能够为其所有者带来持久性的收入。
(3)人力资本是通过人力资本投资形成并积累的,是投资的产物。
(4)人力资本投资的承担者也有投资风险。
人力资本投资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各级正规教育
2、在职培训
3、卫生保健
4、照看孩子
5、寻找工作的活动
6、工人的迁徙上述六种形式存在很多差别:首先,前四种投资可以增加一个人所掌握的人力资本数量,而后两种则涉及如何才能最有效率的利用一个人的劳动力。其次,谁承担投资费用也存在差别。
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形式是正规教育和在职培训。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能够作出重要贡献。
二、人力资本理论中的两个基本概念现代人力资本理论中有两个基本概念:一是未来收入和支出的现在价值;二是投资的报酬率。
(一)现值及其运用所谓现值,是指未来收入和支出的现在价值。其计算公式如下:
PV0(Yt)= Yt/(1+r)t
PV0是现值符号,Yt表示的t年的收入值,r是年利息率,t表示时间,PV0(Yt)表示在t年收入Yt的现在价值。
现值经常被用来作为人力资本决策的基础。一般说来,人们在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决策时,总是选择能给他带来最大现值的投资。
(二)报酬率所谓报酬率,又称内在报酬率或投资回报率,是指使一般投资报酬的现值与投资成本恰好相等时的利息率。其计算公式如下:
C=∑Yj(1+p)- j
C是投资成本,Yj表示第 j年的投资收入,n表示获取收入的年份长度,j表示具体的年份,p表示报酬率。
报酬率也是一种帮助人们做出能使财富极大化决策的工具。在报酬率的实际运用中,人们所注重的报酬率是否超过市场利息率。只要报酬率超过市场利息率,所进行的投资就是合算的。
第二节 作为人力资本投资的教育教育是人力资本投资的最主要的形式,也是开发智力、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可靠保证。
一、教育投资的成本与收益
(一)教育成本一般说来,教育成本包括两个方面:(1)直接成本。如学费和杂费等;(2)间接成本或称为机会成本。所谓间接成本或机会成本,就是一个人在读书时所必须放弃的收入。
(二)教育收益教育的收益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从个人的观点看
(1)教育带来的较高收入
(2)教育带来的生活质量的改善
(3)教育带来的“精神收入”
2、从社会的观点来看:全民教育水平的提高,可以产生正的外部性。例如,可以提高整个社会的生活水平,提高一个国家的国际形象,促使一个社会建立更好的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等。
二、家庭财富、个人能力对人力资本供求和收入水平的影响人力资本理论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社会中个人之间的收入差别。人力资本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投资,因此,教育水准的差异就与收入差别联系在一起。除此之外,家庭财富和个人能力也是影响个人收入的因素之一。
(一)家庭财富对个人收入的影响
r1p S(r1) S(r2)
S(r3)
a S(r4)
b
c
d
0 教育投资家庭财富多将促使人们进行更多的教育投资,因而可以获得更高的教育水平,进而提高自己的个人收入。
(二)个人能力的影响个人在才能和智力方面的差别可以影响人力资本投资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但是,影响的方向具有不确定性。原因在于:较高的个人能力既可以刺激人们进行更多的教育,增加人力资本投资;也可以促使人们提前找到薪水较高的职业,从而提高教育的机会成本,减少人力资本投资的需求。
三、教育收益率的估测方法我们可以用两种方法估测教育的收益率。一是简单地比较不同学历的人的收入,同时仔细考虑除教育之外可能影响收入的因素。二是用“人力资本收入能力函数”的回归方程。其公式如下:
Lny=x(0)+x(1)S +x(2)Z
其中,y是工资,S是教育年限,x(1)衡量的是增加一年教育时间对y的影响。x(0)表示的是在没有人力资本投资时收入的对数,Z表示的若干影响收益的因素。
上述公式表明劳动者在教育完成后收益率一直不变。其实,人们离开学校后工资一般都会增加,原因是在职培训。
第三节 作为人力资本投资的在职培训在职培训是人力资本投资的第二种重要形式,它指的是在劳动力市场上进行的学习和技能的发展。在职培训可以简写为OJT。
一、OJT的理论分析框架一般来说,OJT的理论分析框架与研究教育投资的理论框架本质相同,但是,OJT的投资成本既可以由厂商也可以由工人支付,问题就变的复杂了。
在分析之前,我们先作一个简单的假设:如果不考虑人口老化、知识老化和诸如物质资本数量和质量的增长那样的环境变化带来的人力资本的贬值,那么在完成学校教育后,工人的边际产值在一个人的就业生涯中将是一个常量。
边际产量 VMP
VMP2 ………………………———————
VMP1 ………………………
0 S1+5 S2+5 A00 A* 年龄其中S1+5教育年限的边际产值是VMP1,S2+5教育年限的边际产值是VMP2,接受在职培训后的边际产值是VMP。由此可见,在竞争的条件下,劳动者的工资率等边际产值,然而在职培训却有可能使两者并不时时相等。
为了进一步揭示这种关系,我们对受过S2学年教育的工人作进一步的考察。
边际产值,工资 VMP2a=W(2,1、)
VMP2 W(2,2)
S2+5 A** 年龄其中,VMP2直线表示一个大学毕业生在没有接受任何在职培训时的边际产值,和自己的工资率相等;VMP2a表示大学毕业生在接受在职培训后的边际产值,由于在职培训有成本和收益,所以该大学生的边际产值先负后正,逐渐递增。
在既定的条件下,一个竞争的、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厂商会采纳什么样的年龄—工资曲线呢?一种可能是使工资率(W)在任何时间内都等于VMP2a。结果工资曲线完全与边际产值曲线重合,厂商此时的劳动雇佣达到饱和。
二、一般培训和特殊培训根据接受培训者的生产率在不同职业中不同影响,在职培训一般分为两种形式:一般培训和特殊培训。我们只分析这两种培训形式的几个重点问题:(1)谁享受培训的收益;(2)谁承担培训的成本;(3)它们对劳动力市场会产生什么影响。
所谓一般培训,是指能提高受训者在所有职业中的生产率的培训。此时培训的成本一般由受训者自己承担,收益也归自己;在某些情况下,例如在劳动者更换职业的机会成本很高,愿意比较长的留在一个单位工作时,顾主也愿意承担一般培训的成本。
所谓特殊培训,是指提高工人对雇佣他的企业而非其他企业的边际产值的培训。谁支付特殊培训的成本并获得收益呢?一般来说,雇员和雇主分担特殊培训的成本,共享特殊培训获得的收益,这样在职培训的收益率将更高。理由如下:
1、假设雇员承担所有的培训成本并获得全部收益,那么雇员的工资率将等于其边际产值VMP。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出现经济不景气的情况,工人的边际产值降到工资率以下,雇主在利润最大化的驱使下会辞退工人,工人因此也会失去部分特殊培训的投资。
2、如果厂商承担全部的特殊培训成本,那么工人的工资将永远不可能超过一般培训所保证的水平,而工人的边际产值将在厂商开始从投资中获利才超过工资率。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工人的边际产值出乎意料的下跌了,工人是不可能被辞退的,因为边际产值超过工资的剩余起了“缓冲”作用,这种剩余代表了雇主的投资收益。
为了简便起见,先假定所有的在职培训都是企业特有的,而且由厂商和工人共同承担培训成本并分享收益。如图所示:
边际产值 工资率 VMP
W
……………………………………………g(s)
0 A0(v)A0(g)A0(w) A** 年龄其中,水平线g(s)代表受过S年教育但没有受过在职培训的工人的边际生产率,在假设从学校教育中获得的技能没有退化,那么在整个就业生涯中,该工人的边际产值VMP恒定不变;如果雇主支付了所有的特殊培训成本,工人的工资率W将总是与g(s)相一致;当工人支付了所有的特殊培训成本时,则工资率和边际产值相等;当工人和雇主共同分担成本并分享了收益,则工资率为W。
三、非明文劳动契约
1、非明文契约和工资灵活性人力资本理论使我们注意到了未来收入在经济决策中的重要性。当个人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时,他们必须预测不同级别的教育所能获得的未来收入,而预测未来是有风险的。风险不总是可以避免,但风险可以转嫁,在劳动力雇佣关系中,各种风险无法用完备的契约开规范,因而,在实际的劳资关系中,人们常常使用在法律上无法实施的非明文协议。
非明文劳动市场契约概念和厂商公平对待其雇员的名声相关。若家以清晰的描述,一个非明文契约将说明允许厂商辞退工人的条件和同意加薪的办法,减薪条件也将得到清楚的说明。
非明文契约产生的主要原因有:(1)保护工人和雇主在职培训投资的利益;(2)工人为了向雇主转嫁就业需求减少的风险;(3)雇员通过接受最初报酬低于其边际产值的非明文契约来获得某种得到奖赏的机会。没有任何明文的或非明文的契约能够给所有的未来事件以满意的回答。从某种观点来讲,非明文契约暗示在现代社会工资应当具有灵活性,这对于劳资双方都有利。
2、日本工业中的劳动契约和工资灵活性日本工业实行的是红利报酬制和“终身”雇佣制。这种红利报酬制是和比较长的就业期限联系的,它也是日本经济如此发达的原因之一。
四、内部劳动力市场
(一)内部劳动力市场的涵义内部劳动力市场,是指根据企业的规章制度、惯例或企业与企业组织内雇员所达成的协议运行的,企业组织内雇员由录用、提升、调动、暂时解雇、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等构成的运动系统。
内部劳动力市场的特点:
1、内部劳动力市场只限定在企业内部。
2、内部劳动力市场形成的基础是企业和雇员持续的劳动关系。
3、内部劳动力市场的功能是使企业生产要素投入在劳动关系持续期内的配置趋于优化,并使这种配置调整在费用最小的情况实现。
(二)内部劳动力市场的作用
1、刺激企业培训的发展
2、降低培训成本
3、降低雇佣调整的成本生产要素调整对策分为两类:其一,存货调整对策;其二,雇佣调整对策;调整遵循的原则是成本最小化。
第四节 作为人力资本投资的劳动力的流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作为商品,同其他商品自由流通一样,也具有流动性。劳动力的流动性从本质上说,是劳动力的自主选择行为。劳动力的流动会发生直接的流动成本,还要付出心理上的代价,但人们可以由此期望得到更高的预期收益。
一、劳动力流动的原因和类型
(一)劳动力流动的条件劳动力的流动,一般是指相对于劳动力市场条件的差别,劳动力在不同的地区范围或不同的工作岗位之间的自愿选择和流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的流动至少依赖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必要条件:
第一,劳动力的个人所有权第二,不同度曲和工作之间存在着经济福利方面的差别第三,社会对劳动者就业的保障程度第四,社会分工所造成的劳动技巧和工作能力的专门化
(二)劳动力流动的原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的流动不仅对劳动者个人,而且对于整个经济都是不可缺少的。劳动力的流动是劳动者的自主选择行为,它本身不是目的,而只是一种手段,通过流动预期得到更高的收入、选择更好或更稳定的职业等。
一般来说,经济动机是劳动力的流动的最直接原因。但流动也要付出相应的代价,即承担大量的货币成本和心理成本。劳动力的流动的收益与成本,可以用几何图形来表示。
收入
E1
C
B
E0
A
0 迁移后的年限其中,E0CE1右边的区域表示流动的收益,ABC中间的区域代表流动所耗费的成本。不难看出,流动的收益大于流动的成本。
劳动力是否流动取决于流动净收益现值的大小。影响净收益现值的主要因素有:(1)从变换职业的流动中获得的利益大小;(2)在原来的工作岗位上工作是否精神愉快;(3)变化工作的直接费用的大小;(4)在新岗位上或新迁移的地方生活的时间长短。
从整个国民经济来看,劳动力流动之所以不可缺少,是因为在一个动态的经济中,必然有一些企业、行业和地区会衰落,而另一些会逐渐发展起来。
(三)劳动力流动的原因劳动力流动,可以大致区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第一,工厂内部的流动,即工人在工厂内部各工种、职位之间进行的流动。
第二,公司内部的流动,即工人在联合公司下属的工厂之间进行流动。
第三,公司之间的流动。
第四,行业之间的流动。
第五,职业之间的流动。
第六,地区之间的流动。
第七,就业与失业之间的流动。
第八,劳动力队伍本身的流动。
第九,国家之间的流动。
二、影响劳动力流动性大小的因素
(一)年龄因素经验证明,个人流动的决策与个人的年龄相关。年龄是影响劳动力流动的一个最重要因素。一般来说,移动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急剧下降。
为什么年轻人具有较高的流动性呢?
首先,青年人的工资收入较少,工作无保障,这使他们具有改善经济状况的强烈愿望和机会,几乎没有安于现状而不去寻找更好的工作的。
其次,随着年龄增加,流动率的下降并不是单纯由于着眼于长远的利益。
(二)教育程度教育是同一年龄群体内部影响流动性大小的重要因素。教育程度越高,流动的可能性也越大。
(三)迁移距离迁移成本的高低随着迁移距离的长短而增加或减少,容易说明迁移成本与迁移成本是成正比的。迁移距离影响劳动力流动的原因:
第一,信息成本比较高。
第二,迁移费用、交通费用和心理成本比较高。
(四)职业与技术等级职业也是影响劳动力流动性大小的重要原因之一。职业流动是劳动力市场上劳动供给的调整和劳动者的职业选择过程。职业流动性的高低可以用职业流动性大小来表示。职业流动性是指某两年中改变职业的就业人数与总的就业人数之比。一般来说,流动率与技术等级呈反比。
最后,必须指出,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的快慢也是影响流动力流动的十分重要的因素。
三、劳动力流动的合理性
(一)劳动力流动的合理性的涵义所谓劳动力流动的合理性,主要是指劳动力的流动应带来较大的利益。市场经济需要劳动力的合理流动,以保证经济的效率。
(二)劳动力流动的意义劳动力流动是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它对劳动力市场的运行和劳动力资源的合理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流动能够使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第二,流动能够促进经济增长。
第三,能够保证劳动力市场的活力和效率。
(三)劳动力流动的代价劳动力流动的不合理,对经济是害的,其代价也是比较明显的。因此,我们所需要的劳动力流动是合理的、适度保证经济效率的流动。但在现实的经济实践中,劳动力的合理流动目标很难达到,原因在于:
第一,劳动者本身对工作的评价,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劳动者的流动。
第二,不能掌握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完全信息,这也限制了劳动力的流动及其流动的合理性。
第三,劳动力选择职位和工作范围的有限性,也限制了流动及其合理性。
因此,劳动力市场中通过劳动力的流动来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劳动力的自由运行机制,并不能完全解决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这需要我们进一步拓宽劳动力资源合理利用的思路。
第六章 工资原理第一节 工资理论工资问题历来是人们所普遍关注的问题。因为对企业经营者来说,工资是生产的一项重要成本;对劳动者来说,工资是他们生活的基本来源。因此,任何一种关于工资问题的讨论,社会各个方面都会作出完全不同的反映,这就进一步加剧了工资问题的复杂性。
工资问题是经济学中的一个困难领域,但各个时期的经济学家仍然试图以合理的、科学的公式或理论来解释工资现象。因此,本章首先向同学们介绍几种典型的西方工资理论,再来阐明工资水平、工资差别和工资形式问题。
一、配第和杜尔阁的工资理论
(一)配第的工资理论
1、威廉·配第的简介威廉·配第(William Petty,1623-1687)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创始人,统计学家。 威廉·配第出生于英国的一个手工业者家庭,从事过许多职业,从商船上的服务员、水手到医生、音乐教授。他头脑聪明,学习勤奋,敢于冒险,善于投机,晚年成为拥有大片土地的大地主,还先后创办了渔场、冶铁和铝矿企业。马克思对配第的人品是憎恶的,说他是个“十分轻浮的外科军医”,是个“轻浮的掠夺成性的、毫无气节的冒险家”;但是,对于他的经济思想给予了极高的评价,称他为”现代政治经济学的创始者”、“最有天才的和最有创见的经济研究家”,是“政治经济学之父,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统计学的创始人”。
2、基本观点配第认为,工资是维持工人生活和延续后代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在工资的决定因素方面,他只谈了决定工资的自然因素,而没有谈到历史道德因素或社会因素。他把工资看成劳动的价格,掩盖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
3、贡献和实质配第把工资看作维持工人生活和延续后代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奠定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工资理论的基本观点,他在理论上所确定的工人的工资量,基本符合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工资的实际数量。同时,配第这样决定了自然工资量,就使他有可能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把地租看作工人必要劳动以上的剩余劳动的产品,从而接触到剩余价值的来源。
(二)杜尔阁的工资理论
1、杜尔阁的简介杜尔阁是法国政治家、重农主义理论家。生于巴黎一个旧贵族家庭。早期在路易学院和布勒西分院上学,后因是家庭最小的儿子,按教规要从事教会工作,遂转入圣沙尔比斯神学院研究神学。1747年,20岁的杜尔阁获得神学学士学位。次年进索尔滂恩修道院当院士。不久又被选为修道院名誉副院长。1751年,改行从事司法和行政工作。继被任命为代理检察长。1752年底任巴黎市议会议员。1753年任衡平法院裁判长。1761年8月到1774年年中,杜尔阁在一个州任州长。任职期间,他结识了重农学派创始人魁奈,并对经济学产生浓厚兴趣。他一边探讨经济学,一边在经济上实行某些改革,如允许谷物在管辖区之内自由流通,以货币形式取代徭役制的人头税,并建立了贫民救济制。反映了这位中年革新家的学识和胆略。此间他在巴黎结识当时素负盛名的英国学者大卫.休谟和后来的政治经济学大师亚当.斯密。他们在经济学这个崭新的领域找到了共同的兴趣和语言,使他们结下了诚挚的友谊。正是在这一期间,杜尔阁写了他的代表作《关于财富的形成和分配的考察》。
2、基本观点杜尔阁认为,工资是工人必要的生活资料。原因在于工人之间的竞争、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竞争形成了这样的工资标准。该理论可以概括为维持生存的工资理论。
二、斯密的工资理论
1、斯密的简介亚当·斯密是经济学的主要创立者。他于1723年出生在苏格兰的克科底,青年时就读于牛津大学。1751年到1764年在格斯哥大学担任哲学教授。在此期间发表了他的第一部著作《道德情操论》,确立了他在知识界的威望。但是他的不朽名声主要在于他在1776年发表的伟大著作《国家康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该书一举成功,使他在余生中享受着荣誉和爱戴。他于1776年在克科底去逝。斯密一生未娶,没有子女。
2、工资的定义亚当·斯密认为,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工资是劳动所得,是由劳动生产物或价值构成的。但它不是劳动的全部生产物,而仅仅是劳动生产物或其价值的一部分,是劳动者维持生活、延续后代所必须的收入。
3、关于工资量的决定和变动规律关于工资量如何决定的问题,斯密认为,工资额至少等于工人必要的生活资料。劳动有自然价格和市场价格,劳动的自然价格取决于工人及其家庭的生活维持费用。劳动的市场价格以其自然价格为基础而取决于劳动的供求和竞争,这是劳动者实得的工资。竞争有两个方面:(1)劳资之间的竞争。(2)雇主之间的竞争。其中,在劳资争议中,雇主常居有利的地位。
他还论述了工资波动的规律。对人口的需求决定人口的生产,人口增长的速度必然同劳动需求增长程度相适应。
4、关于工资变动的趋势斯密认为,工人的工资必然随着资本的积累和国民财富的增长而不断提高。因为:
(1)对工资劳动者的需求,必随一国收入和资本的增加而增加。
(2)积累和增加的资本最终会全部用于购买追加的工人劳动,因而社会工资总额会不断增长,工人的状况会随之不断改善。
5、工资差别的原因斯密认为,同一地区内的工资水平应该完全相等或趋于相等。工资差别的原因有:(1)职业本身的性质不同。(2)政策不能让事物完全自由的发展。
三、李嘉图的工资理论
1、李嘉图的简介
1772年4月18日,李嘉图出生于伦敦的一个犹太移民家庭,在十七个孩子中排行第三。14岁时,他跟随父亲进入伦敦证券交易所学习金融运作,为将来在股票和房地产市场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21岁时,李嘉图拒绝了家庭的正统犹太教信仰,与贵格会信徒普丽拉·安妮·威尔金森私奔,导致他与近亲疏远。很可能他的母亲从此再没有与他交谈过。差不多同时,他成为了一神论派信徒。
1799年的一次乡村度假里,他阅读了亚当·斯密的《原富》,这是他第一次接触经济学,由此对这个学科产生了兴趣。37岁的时候他完成了第一篇经济学论文,10年后他在这一领域获得了极高的声誉。
李嘉图在证券交易所的工作使他非常富有,1814年42岁时便退休了。
1819年,李嘉图在英国议会上院购买了一个代表爱尔兰的席位。他占据这个席位直到去世。作为议员,李嘉图支持自由贸易和废除旨在保护英国国内农业的《谷物法》。
李嘉图的密友詹姆斯?穆勒对其政治雄心和经济学论文写作多加鼓励。其它知名友人包括马尔萨斯,他们常在协会里辩论诸如地主的社会角色之类的问题。他也是伦敦知识分子圈子里的成员,后来成为马尔萨斯政治经济学俱乐部和国王俱乐部会员。51岁那一年他在自己的庄园里去世。
2、基本观点
(1)什么是工资?
李嘉图认为,工资是雇佣工人的劳动收入。工资是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而这一部分就是劳动自身的价值。
(2)工资量的决定李嘉图认为,工资量的大小取决于“让劳动者大体上能够生活下去并不增不减地延续其后代所必须的价格。”在确定工资量时,他作了两种区分:
首先,把工资区分为货币工资和实际工资。
其次,区分了劳动的自然价格和市场价格。
(3)工资规律所谓工资规律就是:劳动的市场价格,由于劳动者人口变动从而劳动的供求关系变动,围绕劳动的自然价格上下波动,并不断趋向于劳动的自然价格,使劳动者出卖劳动只能得到最必要的生活资料。
李嘉图的工资规律是错误的。因为劳动人口的绝对变动不能决定工资变动,劳动人口绝对变动需要长时期才能显示出来,而工资变动往往在短时期内就会发生。实际上,工资波动只同工人相对过剩有关,同工人绝对人口增长无关系。
四、约翰·穆勒的工资理论
1、约翰·穆勒的简介约翰·斯图亚特·穆勒(John Stuart Mill),19世纪中叶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和哲学家,古典政治经济学派的模仿者,是工资基金理论的著名代表人物。工资基金理论流行于19世纪20年代至70年代的英国经济学界。
2、基本观点
(1)工资决定机制穆勒认为,工资是由竞争或习惯决定。其中,供给取决于人口数,需求取决于购买劳动的那部分“流动资本”。也即是说工资由供求关系决定,供求关系取决于劳动人口数与资本数量的比例。
(2)工资水平及其差别穆勒认为,工资水平是由劳动人口数与资本数量的“相对比例”来决定。工资水平的高低与劳动人口的数量成反比,而与资本的数量成正比。
他还认为,工资水平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时期有差别。其差别的原因是资本与人口的比例变化。
五、克拉克的工资理论
1、约翰·贝茨·克拉克的简介约翰·贝茨·克拉克(1847-1938),美国经济学家。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美国经济学会创始人、协会第三任会长。倡导静态与动态两种经济分析方法,对现代庸俗经济学有广泛影响。应用边际原理于生产和分配领域,提出边际生产率说,认为工人工资水平的下降,是由于人数的增加;倡导动态利润说,认为利润只存在于动态即发展着的经济之中,是对资本家采用新技术的报酬,企图为资本主义高额垄断利润提供理论根据。主要著作有《财富的哲学》、《财富的分配》、《经济学纲要》。为纪念他对经济学的贡献,美国经济学会设置了约翰·贝茨·克拉克奖,奖励青年经济学家。
2、基本观点
(1)“静态社会”的设想克拉克为了把边际生产力工资理论用来解释经济中的长期实际工资水平,提出了“静态社会”的设想。假设条件为:A 生产要素和商品市场完全处于一种自由竞争的状态;B 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源;C 一定数量的资本设备,并且同任何数量的劳动力结合均可提供最大的效率;D 具有同等效率而无专业技能的工人,彼此可以更换。
(2)在“静态社会”中,劳动的边际生产率决定工资他认为,工资是由劳动的边际生产率决定的。可以用图形来说明:
B
B1
B2 B3
B4 B5
E
A A1 A2 A3 A4 A5
其中,BC线呈下降趋势,表示劳动生产率递减,叫做劳动生产率递减曲线。DC表示劳动的边际生产力,并测量各个单位劳动实际生产力,它决定全部工人的工资标准。矩形AECD代表全部工资,三角形EBC代表全部利息,资本在同劳动交换时,资本家支付了工人生产的全部产品,交换是公平合理的。
第二节 工资水平一、工资水平的定义中国大多数的经济文献把工资水平定义为:“在一定时期内职工平均工资的高低程度。”该定义有四个方面的缺陷:
(1)适用范围被局限在中国国营企事业单位。
(2)“工资水平”总是指一定领域内雇员的工资水平,不给出一定领域,工资水平是无法统计和比较的。
(3)“工资水平”在做静态研究时,它是一个“实点”数值;在做动态分析时,它也可以是一个“时间序列”数值。
(4)把“工资水平”局限为雇员的“平均工资”的高低也是不妥的,这也是受了产品经济体制的影响。
因此,“工资水平”应定义为:根据需要,用某种时间状态,从某个角度所考察的,某一领域内雇员工资的高低程度。
二、影响工资水平的因素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工资水平有很大的差异。差异的原因:
(一)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原因
(1)经济发展水平;(2)积累和消费的比例;(3)社会消费和个人消费的比例;(4)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及相对水平的等。
(二)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原因
(1)劳动力的供求状况
(2)人均资本数量
(3)人均人力资本数量
(4)个人特殊的生产技能
(5)工作的非货币特征
(6)市场的竞争程度
(7)个人能力等因素
(三)主要因素如何影响市场上的工资水平
1、劳动力的供求关系首先,从劳动力的供给方面看,劳动力的供给价格取决于:A 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的成本;B 劳动的负效用或心理成本。
其次,从劳动力需求方面看,需求价格取决于劳动的边际生产率,或劳动的边际收益产量。
最后,劳动力的供求关系决定工资水平。
2、人均资本数量一般来说,人均资本数量的大小与工资水平的高低呈正比。原因在于人均资本数量会影响个人的边际劳动生产率。
3、人均人力资本拥有量一般来说,人均人力资本数量越大,工资水平越高。
三、工资水平与物价水平的关系在研究工资水平时,必须注意它与物价水平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说,二者间的关系涉及到:实际工资与货币工资的关系,工资水平指数化问题,工资水平与通货膨胀这三个问题。
1、实际工资水平与货币工资水平
(1)货币工资与实际工资的定义货币工资是指以货币形式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影响货币工资的因素有:货币工资率,工作时间长度和相关的工资制度安排。
实际工资是指货币工资在某一时期能够买到的商品量。可以用公式表示为:实际工资=货币工资/物价指数
(2)区分货币工资与实际工资的意义第一、有利于我们把握真正的工资水平。
第二、有利于国家和企业指定正确的工资政策。
第三、有利于经济学研究。
2、货币工资指数化
(1)货币工资指数化的定义货币工资指数化是指货币工资随物价指数的上升而上升。
(2)货币工资指数化的历史起源货币工资开始于20世纪初期,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广泛流行。货币工资指数化之所以在此时兴起,主要原因是这一时期物价水平的上升对工人的工资水平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
3、工资指数化的经济效应
(1)宏观经济效应货币工资指数化对货币震荡条件下的产出和就业有稳定作用,而对实际震荡条件下的产出和就业起相反的作用。
(2)微观经济效应有的经济学家认为,工资指数化可以减少罢工的次数,还可以影响各种工资差别。
4、物价补贴与工资指数化所谓物价补贴,是指政府运用财政收入的一部分按照一定的规则,在价格上涨之后对居民的消费品进行补贴的制度。这种制度主要盛行于产品经济中。
物价补贴可以稳定劳动者既有的生活水平,避免了由工资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的显性化。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1)不是经常性的、制度性的、规则性的补偿,从而有可能使工人的收入不能得到全面、及时的补偿;(2)物价补贴很难预期,很难使人们形成合理的预期;(3)物价补偿强调的财政问题,推动了一些用市场方法补贴的机会,因此会造成财政负担越来越重。
第三节 工资差别一、工资差别的定义及其影响因素所谓工资差别,就是各类工资之间水平上的差异。工资差别是可以用不同的时间划分,从不同角度,在不同的领域里进行分类和考察的。因此,工资差别是一个适用性很广泛的概念。
工资差别的原因是什么呢?除了上一节那些影响工资水平的因素之外,劳动者个人质的差异,是影响工资差别的重要因素。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萨谬尔森首先分析劳动者同质的情形,在这种情况下,工资差别的原因是,对某些职业必须支付较高的工资,以补偿不同职业间的“非金钱”的差异。这样的工资差别,也叫做补偿性的工资差别。所谓“非金钱”的差异,是指职业在危险程度、工作环境、社会地位和教育费用等方面的差异。
在劳动者不同质的情况下,形成非补偿性的工资差别,该差别可分为两种情况:A 某种劳动者具有特殊素质,该素质的劳动供给是不变的供给,由此产生一种非竞争的工资差别;B 劳动者质量不同,但各类劳动者之间存在着某种流动性,由此产生一种部分竞争的工资差别。工资差别还可以由劳动力流动不充分所形成的供求关系的特殊结构所造成,供求结构的这种差异也会导致工资水平的差别。
在产品经济中,工资差别是用行政权确定的强制性差别,它反映的是行政偏好。在实行实物刺激的条件下,这种行政偏好必须尽可能体现“按劳分配”意识,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和个人利益差别的存在,劳动差别的体现程度很有限。实际的工资差别中不可避免体现着个人之间和行政机构之间在行政权利结构中所处地位的差别,这就是所谓以行政等级来确定工资差别。
例如,北京2004年的公务员工资改革,计划被简称为“3581工程”,核心要义就是统一全市所有公务人员的收入标准,行政级别和工龄资历等成了核定工资标准的最重要依据。所谓“3581工程”,即通过改革,使科级、处级、厅级和部级人员的月收入分别达到3000元、5000元、8000元和1万元。
二、工资差别的扩展:收入分布收入分布有两层含义:(1)国内各阶层之间、个人或家庭收入的分配情况;(2)劳动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
1、个人或家庭收入的分布及其侧度方式收入是指物质利益,它包括:劳动收入、资本收入和政府补贴或福利收入。个人或家庭收入在不同的阶层之间有很大的差别,经济学家常用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来衡量个人或家庭收入分布的平等程度。
100 家庭收入百分比
绝对平等线 基尼系数=a/a+b
80
60 实际收入分配线
40 a 绝对不平等线
20 b
家庭百分比
0 20 40 60 80 100
2、功能性的收入分布所谓功能性分布,是指每一种生产要素之收入在总收入之间所占的比重。对此,我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1)从经验上看,各种收入所占比重的实际情况。(2)决定各种收入所占比重的原因是什么?(3)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工资占总收入的比重有多大?(4)什么因素决定工资在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
根据一般的材料,工资在总收入所占的比重大约为60-80%。在商品经济中,工资所占份额大体取决于两个因素:(1)劳动供状况(2)劳动生产率状况。
在产品经济中,工资占总收入的比重由什么决定,则是一个较易回答的问题。因为在这种体制下,工资基金在国民收入中的份额是由社会中心根据行政偏好直接用行政权确定的。
在经济转轨时期,各级行政机构和劳动者个人的行为目标变的复杂起来,社会中心在确定行政偏好时必须考虑这些因素。否则实际形成的工资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可能偏离社会中心的行政偏好。
第四节 工资形式一、基本工资基本工资,是以货币为支付手段,按照时间或产量计算的实际劳动取得的报酬,是工资构成的主要部分。工资率,亦称工资标准,是指单位时间的劳动价格。根据单位时间的标准不同,可分为小时工资率、日工资率等的等等。把握工资率应注意以下几点:
1、在以工资率为计量标准的条件下,工人基本工资所得在正常情况下均高于工资率乘以时间单位数。
2、工资率既与制度工时和实际工时有关,又与带薪休假时间有密切关系。
3、以工资率的计量单位计算的工资所得只是工人的基本工资,而不是其全部劳动报酬。
二、记时工资与记件工资
(一)记时工资记时工资,是依据工人的工资标准与工作时间长度支付工资的形式。其计算公式是,货币工资=工资标准×实际工作时间记时工资的基本特征是:劳动量以劳动的直接持续时间来计算。因为时间是劳动的自然尺度,故其适用性强,适用范围广,几乎所有劳动均可实行此种工资支付形式。记时工资的适用范围:A 产品数量标准不易精确确定、产品(服务)数量难以度量的行业和职业;B 机械化、自动化程度较高,劳动作业速度及劳动结果不由个人决定,而是主要取决于机构性能的产品的生产行业和企业;C 产品质量重于数量,质量要求严格且要求工人个人素质高的产品的生产行业。D 产品、经营项目和生产条件多变且便于监督控制的企业等等。
(二)记件工资记件工资,是依据工人合格产品数量和记件工资率计算劳动报酬的支付工资形式。其计算公式为:货币工资=计件工资率×合格产品数量计件工资以劳动的结果为计量工资的基础,它的使用范围有一定的局限性。计件工资的特点是:基本工资的高低取决于合格产品的数量,因而使得低生产率的风险主要由工人自己承担。
综上所述,企业选择何种工资支付形式,主要取决于生产的技术特征、管理成本与收益的权衡,以及企业和职工各自的偏好。
三、福利
(一)福利的基本特征福利,是工资的转化形式和劳动力价格的重要构成部分。福利的支付形式分为两种:(1)实物支付。(2)延期支付。从雇主的角度看,福利和基本工资构成了产品的人工成本,其水平由劳动的边际生产率决定。从劳动者的角度看,福利是劳动力供给决策的基本依据,是劳动者收入的来源,用以劳动力再生产费用和劳动的负效用。
福利的基本特征:
1、福利支付以劳动为基础但并不与个人劳动量直接相关。
2、法定性
3、企业自定性和灵活性
(二)实物支付实物支付,是福利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采用福利支付的原因在于:
1、实物支付可以降低企业按基本工资支付的法定保险金,从而降低人工成本。
2、实物支付变相地提高了个人所得税的纳税起点。
3、从社会的角度看,实物支付可以增加就业,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
(三)延期支付延期支付,是福利的另一种具体表现形式。企业现在支付一定量货币为保险基金,待具备享有资格时,员工获得使用权。延期支付具有以下优势:
1、延期支付可以使企业获得一种稳定的生产经营的外部条件。
2、延期支付形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可以增强企业对劳动力市场的多种适应性。
3、企业自定延期支付的福利项目,可以增强职工的凝聚力和团队精神。
4、延期支付可以可以使若干保险基金在免税的基础上积累,如企业的补充养老保险、企业自定的健康保险等等。
第七章 劳动就业劳动就业问题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社会经济问题,它在世界各国普遍存在并受到广泛关注。本章主要阐述劳动就业及其性质、就业理论、影响劳动就业的因素、中国城镇就业制度的改革和解决就业的途径等问题。
第一节 劳动就业及其性质一、就业与就业者
(一)就业的定义按照国际劳工组织的定义,就业是指一定年龄阶段内的人们所从事的为获取报酬或为赚取利润所进行的活动。该定义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所有的在规定的调查周内从事任何一项有报酬的工作1小时以上者。
2、所有在自己的企业或自己的农场工作的劳动者。
3、所有那些已有工作,但由于疾病、恶劣气候、休假、劳动争议或其他个人原因请假而暂时未工作的人。
4、所有在农场或家庭开办的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一周15小时以上无报酬工作者。
(二)就业者的定义
1、国际劳工组织的定义:凡是在有关劳动法规规定年龄之内,符合下列情况的人都属于就业者。
第一,正在工作的人。
第二,有职业,但是临时没有工作的人。
第三、雇主或自营人员,或正在协助家庭经营企业或农场而不领取劳动报酬的家属工人。
2、我国学者的定义:劳动者运用生产资料从事社会劳动,并获得可赖以为生的报酬收入或经营收入的经济活动,称为劳动就业。
此定义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它是具有劳动能力的人所从事的某种经济活动;(2)这种劳动属于社会劳动,为社会所承认;(3)从事这种社会劳动可以获得赖以为生的收入。
劳动就业的概念是对就业现象的本质概括。通过劳动就业的概念,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1)就业与生产资料所有制无关;(2)就业与一定的劳动制度所决定的企业用工形式无关。(3)就业与国民经济部门无关。(4)劳动者从事义务性劳动、社会救济性劳动、家务劳动或从事非法劳动,则不属于就业者的范围之内。
二、关于“充分就业”
充分就业这一概念,始于凯恩斯的代表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按照凯恩斯的定义,充分就业就是“在某一工资水平下,所有愿意接受这一工资的人都能得到工作”。他把失业分为“自愿性失业”和“非自愿失业”两种。迄今为止,理论界对充分就业概念的解释,大致分为两种:(1)充分就业是指劳动力和生产设备都达到充分利用状态。(2)充分就业并不是失业率等于零,而是“总失业率”。除此之外,有些人也用某一具体就业水平指标来描述充分就业。充分就业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三、劳动就业的性质从经济学的角度讲,劳动就业的实质是劳动者为谋取生活资料而与生产资料结合。就业不仅是劳动者谋生的重要手段,而且是社会生产过程得以实现的首要环节和前提条件。
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的结合,在不同的生产方式下,它所采取的结合方式是不一样的。
1、在原始社会,生产中的人的因素与物的因素之间存在着天然的统一关系。
2、在奴隶社会,劳动力与生产资料是被迫地结合在一起的。
3、在封建社会,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的结合具有依附性。
4、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才采取就业的形式。因为:
第一,随着生产力自身的矛盾运动,社会化大生产出现了。
第二,在原始社会末期到封建社会末期这一历史时期,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有统治地位,商品经济只有从属的意义。
第三,封建主义的解体和资本的原始积累,使社会上形成了一无所有的劳动者和掌握生产资料的资本家两极。
从社会主义物质资料再生产的实践来看,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仍然要采取就业的方式。原因如下:
第一,社会主义生产仍然是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的基础上,企业仍然是生产的基本组织形式。
第二,社会主义经济依然是商品经济。
第三,社会主义的劳动者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是社会的主人。
第四,社会主义的劳动者不仅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同时也是个人劳动力的所有者。
但是,社会主义的就业与资本主义的就业所反映的生产关系已经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其体现的经济意义与社会意义也不同于资本主义。就业虽然是社会生产的前提,是生产要素的配置,但由于生产要素所有制基础不同,社会主义的就业与资本主义的就业也就有了本质的区别。
第二节 就业理论就业理论是人们对劳动就业系统化了的理性认识。西方就业理论产生于1825年英国发生的第一次经济危机之后,发展于20世纪30年代以来的近几十年。
一、传统西方就业理论传统西方就业理论发展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这时生产迅猛扩张,失业现象还不十分严重。因此,在西方传统经济学家看来,只要存在着完全自由竞争,工资就可以随着劳动供求变化而自由涨落,使一切可供使用的劳动力资源都被用于生产,从而实现充分就业。代表人物是萨伊和庇古。
1、萨伊的主要观点
A 依靠价格机制,国家内部的经济失调会迅速地被商品市场社生产要素价格的自行运动所消除。
B 市场经济在正常情况下,趋向于充分就业,向着供给和需求的均衡点运动,偏离此点的现象是不正常的,也是无关紧要的。
C 反对政府干预经济
2、庇古的主要观点在继承萨伊就业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就业理论。提出了决定就业量的两个假设:(1)工资等于劳动的边际生产物(2)工资的效用等于就业量的边际负效用。
因此,传统西方就业理论对于研究工资率的变动对劳动力供求的影响,以及阐述适当控制工资增长对刺激投资,加快经济发展,增加就业的作用方面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它开创了从微观角度分析就业问题的先河。但由于它过分相信工资率的调节作用,认为仅仅依靠物价、工资率的伸缩性就能自动地产生充分就业,特别是忽视总需求不足对社会生产的破坏性,从而导致理论上的最后破产。
二、凯恩斯就业理论凯恩斯是英国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家,1936年,他发表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该书的主要内容是论述充分就业问题。他认为充分就业,并不意味着失业的完全消除和劳动资源的充分利用,而是指某一特定就业量。该就业量由总供给函数和总需求函数相交点所决定,超过此点,有效需求再增加时,产量和就业量不再增加。
凯恩斯的就业量决定理论指出,在一国的国民经济中,任何一个时期都有一个唯一决定性的就业量,它是由全体厂商在他们效用最大化的情况下提供给该国居民的。这一就业量是与整个国民经济生产水平同时被决定的。
首先,从供给方面考察,要诱使企业提供一定的就业量,就必须使雇主获得必要的利润,这个利润不能低于雇主为达到为达到其效用最大化目标所需要获得的最低限度的利润。
其次,从需求方面考察,厂商把生产规模扩大到什么水平,从而把就业量扩大到什么水平,还要考虑社会对他的产品的可能的需求。
凯恩斯的就业量决定理论,在有效需求不足和总供给有弹性的情况下,提高总需求是可以扩大就业的。但如果总需求过度膨胀,总供给已无弹性的情况下,会出现通货膨胀。
三、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的就业理论
(一)货币学派的就业理论货币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当代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1912- ),主要从需求方面探讨如何抑制总需求的过度膨胀,将失业降至正常水平。为此,他提出了“自然失业率”的概念,也即:在市场机制自发调节下总需求和总供给均衡时的失业率,是不会受货币因素影响而发生变动。
货币学派纠正了凯恩斯主义通过刺激需求可以随意降低失业率的错误观点,使人们认识到,就业的增加在一定时期是有一定限度的,是不能强求的。在货币学派的影响下,西方国家政府不再为降低失业率而滥发货币,肆意扩大财政赤字,而是在保持较低的通货膨胀的基础上,谋求经济增长和就业增加。
(二)供给学派的就业理论供给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当代美国经济学家阿瑟·拉弗,从供给方面寻求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的途径。为此,他提出了著名的拉弗曲线,说明税率与税收之间的关系。
政府税收
……………C…………D
………A………………… B
0 税率
100
供给学派虽然还没有提出合理的和适度的税率的具体标准,但从理论上看,它应该以能将个人和企业的积极性激发到使社会生产潜力得到充分发挥。低于这个标准,政府税收减少;高于这个标准,会降低个人和企业的生产积极性,减少供给并最终导致政府收入下降。
第三节 影响劳动就业的因素一、人口因素人口对就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就业者供应量和就业结构等方面。
1、人口数量变化影响就业者供应量
2、人口素质影响着就业结构合理性二、科学进步因素推动科学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是实现社会就业的根本途径。
众所周知,科技进步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紧密相关的,而提高劳动生产率与扩大就业又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科学进步,不仅影响着就业总量,而且对就业结构产生影响。
三、经济因素发展国民经济,提高经济增长的速度和效益,增加就业机会是解决就业问题的基本保证,经济因素是影响劳动就业的决定性因素。
1、经济发展的水平决定着劳动就业的总体水平
2、经济形式是解决社会就业的前提条件
3、不同的产业结构决定了劳动者的就业结构四、劳动制度因素
1、有关劳动就业的方针政策直接影响着就业问题解决的程度。
2、用工制度的内容和形式及其执行机构,直接影响着充分就业的实现。
3、工资制度和政策也是影响劳动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
六、心理因素影响劳动者就业的心理因素,实质上就是就业意识。就业意识影响和指导着人们的行为,使劳动者的就业行动具有目的性、方向性和预见性,影响着人们对某种职业的取舍。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受到不同的社会和家庭环境的影响,就业意识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例如,当代的大学生就业心理。
(-)认知心理维度大学毕业生择业认知心理是指他们在择业过程中对自己、对职业及其周围社会环境等的认识、了解和择业中对事物的推理与判断。就业形势的现状直接影响着毕业生的认知程度。包括:
第一,自我认知不准确。一是产生自负心理。表现为:择业期望值很高,把待遇是否优厚、交通是否便利、住房是否宽敞等作为选择标准,不愿承担艰苦的工作,不愿到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基层学校去工作,往往会给用人单位留下“眼高手低、浮躁虚夸”的不良印象。二是产生自卑心理。主要表现为对自身的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评价过低,不敢主动向用人单位推销自己,不敢主动参与就业竞争,陷入不战自败的困境之中。
第二,对外围环境认知不确切。对环境估计不足会出现坐等心理。这种情况通常出现于计算机、通信、电子等信息类等一类乐观专业和金融、财经、政法类二类职业前景专业。这些专业的学生思想不切实际,只注重经济意识和区域观念,讲究金钱第一、环境条件第一,不愿到待遇差、条件差的地方,结果出现了“高不成,低不就”的状况。具有理想化趋向的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便会出现决策犹豫心理,从而错过许多良好的就业机会。
(二)情绪心理维度
1.悲观情绪心理。此种心理状况主要出现在就业的去向是回生源所在地的企事业单位工作的大学生,或一些在学校受处分学生身上。
2.不满情绪心理。不满的对象可以是其周围的任何事物或人群。如对所在学校、市、省不满(包括就业管理政策、户籍限制等)、对家庭成员的不满(包含对其的指导、干涉,对家庭的经济条件限制等)、对周围同学不满(如嫉妒)等等。视具体的个人的关注点及实际情况而不同。
3.焦虑情绪心理。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以及日趋激烈的就业竞争,面临着种种剧烈的心理冲突该如何做出正确的抉择,使这些缺乏社会经验的大学生们深 感困惑,出现焦虑不安的心理。
(三)社会心理维度
1.从众心理。随着传媒对社会精英,特别是“数字精英”、“管理精英”大加宣传,对“经济价值体现”衡量“个人价值”持过分积极评价时,容易导致大学生忽视自身的个体特异性与自我的创造性,形成个人价值取向的从众心理。
2.攀比心理。它导致不能积极地对自己进行正确、客观、公正的分析,相互攀比,舍其所长,就其所短。
第四节 我国城镇就业制度改革和解决就业的途径一、我国城镇就业制度的改革就业制度是由国家或其授权机关制定的,以法律、法令或其他形式体现的与劳动者就业直接有关的办事程序、规章、条例的统称。它包括招工制度、用工形式、就业方针等。
(一)我国就业制度的演变
1、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一五”计划时期,是我国就业制度的建立时期。基本特点是:由政府介绍就业和劳动者自谋职业相结合。
2、“一五”计划末期到文化大革命,我国就业制度逐渐走向统包统分,用工形式以固定工为主,能进不能出。
(二)我国传统劳动就业制度的特点
1、劳动者就业由政府包揽
2、劳动力配置靠行政调配,价值规律不起作用
3、企业无用工自主权,只能执行国家用工计划
4、工资、福利、保障全部由国家负担
5、劳动力无法流动,既不可能辞退职工,又不允许职工流动,人员能进不能出。
(三)我国城镇劳动就业制度的改革我国劳动就业制度改革是分步进行的,逐步由传统的劳动就业制度的外围边缘部分向体制的核心推进。
1、广开门路
2、双向选择
3、合理流动
4、三位一体
(四)我国城镇劳动就业制度改革的目标我国城镇劳动就业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国家指导下的市场就业体制.围绕这个中心,要逐步培育和发展全方位统一开放的劳动力市场,使政府逐步退出劳动力配置的主体地位,劳动者个人成为市场就业的主体,市场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发挥着决定作用,政府在其中起着规范,引导和推动作用.同时,要构筑好市场经济的安全网,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减少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二、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主要途径
(一)解决就业问题是我国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
1,劳务政策不当。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现行的劳务政策在实际上仍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计划色彩,带有浓厚的“封建主义”和等级思想,通过行政强行干预来实现就业目标,而不是按照市场经济运作的要求,实行劳务自由流动、按市场需求来调节的政策。
2、主导产业中国企仍占太高比例,而国企由于自身机制存在的缺陷使其无法做到高效益的运转,创新能力严重不足,故而自已浪费了大量资源不说,还无法产生应有的社会需求,拉动经济发展;同时主导产业中另一重要部门农业由于搞均田制,土地不是属于个人所有,不能自由流动,按经济发展的需求实行优化配置,适当集中,提高使用效益,故而形成了小农经济,这样造成了农业生产率极为低下,没有效益,加之农民负担又奇重,因而广大农民收入极其微薄,尽管生活生产有需要,但没有钱,消费力不足。
3、国民素质偏低,大多数劳动者可以说是纯粹卖力气的,无一技之长;而少数经过学校培养出来的所谓人才由于教育观念的落后,方式的不当使得他们严重缺乏创新精神,自我发挥不足,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这些无疑都影响了我国经济竞争力,从根本上决定了产业效益高不了。
4、宏观调节手段上,手段单一,做法简单,思路不开阔。仅增加财政赤字扩大基建工程(而其中为改善形象而上马的工程太多,属于无效供给,没能起到拉动经济发展的作用,害大于利),降息,给部分人主要是政府官员们自己(这可不是最低收入阶层)加薪等有限的几手,所以没能很好地起到有效地拉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人民生活的目标。
(三)解决我国劳动就业问题的主要途径
1、努力发展生产,保持国民经济较快的增长速度,这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
2、切实搞好计划生育工作,严格控制人口和劳动力增长。
3、调整所有制结构,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形式同时并存、共同发展。
4、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容纳更多的就业人口
5、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为扩大就业创造条件
6、培育和发展宏观调控下的劳动力市场,促进劳动力的合理流动
7、积极开发国际劳务市场,促进劳动力的合理流动
第八章 失业理论失业问题不仅是现代劳动经济学必然涉足的领域,实际上它很早就已经成为现代宏观经济分析的焦点之一。
第一节 失业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一、失业与失业率
(一)失业的概念
1、从传统的最简单的经济分析的观点来看,失业是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的一种的状态。
2、按照国际劳工组织的定义,失业是指有劳动能力并愿意就业的劳动者找不到工作的一种社会现象。其实质是劳动者不能与生产资料相结合进行社会财富的创造,是一种经济资源的浪费。
(二)失业率失业率是失业人数与就业人数和失业人数之和之比。
一般来说,衡量失业的水平往往采用年失业率这一尺度。年失业率取决于该年中有失业经历的人数,以及他们失业时间的平均长度。
因此,失业的程度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一、失业人数所占的比重,二、实际的失业周数。另外,失业率的变动,还与劳动力参与率有关。
(三)中国对失业概念的规定
1、在1993年以前,我国认为“在劳动年龄之内,有劳动能力的人要求就业而没有任何职业的人为待业人员。
2、在1993年召开的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把待业正名为失业,认为失业人员是指在规定的劳动年龄内、具有劳动能力、在调查期内无业并以某种方式寻找工作的人员。
二、失业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一)研究失业率的重要意义
1、失业率是国民经济变动周期的显示器
2、失业率是国民经济运行效率的衡量指标
3、失业率与国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质量具有密切联系
(二)劳动力市场存量-流量模型如果劳动力市场处于均衡状态,失业状态的流入和流出量相等,一个群体的失业率(u)取决于各种劳动力市场流量。
u = F(P+eu,P+en,P+nu,P-ue,P-un,P-ne)
上述6个变量,共同影响失业率的大小。
第二节 失业的类型及其成因本世纪以来,经济学家对失业的类型及其成因进行了长时期的、广泛而深入的讨论和分析。迄今为止,下面的六种类型及其成因被大多数经济学家所接受。
一、摩擦性失业在现代经济中,即使劳动力市场处于均衡状态,也总会有一些人处于“工作之间”或刚进入劳动力市场,正在寻找职业或与雇主洽谈;或同企业之间需求的随机波动引起一些工人不得不暂时处在工作变换甚至职业交换状态中,这种失业被称为摩擦性失业。
摩擦性失业由以下三方面原因产生:
1、劳动力市场的动态属性
2、信息不完善
3、失业者和拥有职位空缺者的雇主之间的相互寻找的时间,以及洽谈所需要时间。
摩擦性失业是一种正常性失业,是竞争性劳动力市场的一个自然特征,它的存在与充分就业不矛盾。摩擦性失业的水平取决于出入劳动力市场的流量和失业者找到工作的速度,这个速度是由现行经济制度决定的。
二、技术性失业技术性失业是指由于引进节省劳动力的技术代替人力劳动而产生的失业。技术性失业产生的原因:
1、主要部分是由于引进节省劳动力的机器而产生的失业
2、使用新的生产方法而产生的失业
3、改变生产过程而产生的失业
4、使用新材料而产生的失业
5、改善经营管理而产生的失业三、结构性失业结构性失业,是指在产业结构或产品结构调整过程中,因衰落部门的失业者与扩展部门的工作不相吻合以及因现有工作与失业人的地理位置上的失衡而形成的失业状态。
结构性失业产生的原因:(1)新技术的采用,不断地改变着产业结构。(2)新兴行业的大量涌现,传统的行业被淘汰。
结构性失业的衡量因素:
1、对劳动力需求转变的快慢
2、劳动力供给能否赶得上需求的变化
3、技术替代的灵活性的大小
4、人们重新学会另一种职业的速度快慢
5、雇主方面的非经济要求
6、地理状况的差异结构性失业与摩擦性失业的区别:
(1)结构性失业的持续期比摩擦性失业长
(2)结构性失业集中在这样一些人中间:他们没有什么劳动技能,仅是一个普通劳动力。
四、季节性失业季节性失业是指因季节变动而导致的劳动者就业岗位的丧失。
季节性失业产生的原因:一些行业和部门对劳动力的需求随季节变化而波动;还有一些行业随季节性的不同会产生购买的高峰和低谷;某些行业,当工厂重新改组以适应产品样式变化时,生产工人的需求下降。
五、周期性失业周期性失业是指由于经济周期或经济波动引起劳动力市场供求失衡所造成的失业。
经济发生周期和波动的原因:有的经济学家认为有战争、发现金矿、创新和人口增长等;有的经济学家认为企业和消费者对对某种刺激的正常反映;有的经济学家认为经济体系以外的原因导致经济发生波动,等等。
六、隐性失业隐性失业就是具有劳动能力并在职工作但工作量不足,不能通过工作获得社会认可的正常收入,不以社会上存在的失业人口的形式表现出来。
失业为什么会表现为隐性呢?其原因主要在经济体制方面。一般地讲,隐性失业只存在于传统的产品经济中。商品经济中的失业,一般都是显性的。
隐性失业一般具有如下特征:
1、从表面上看,这些劳动者并没有与生产资料相分离,没有像公开性失业人口那样,处在“没有工作”状态,但实际上是生产中的富余人员。
2、从表面上看,这些富余劳动力已经有工作,因而不是处在“寻找工作”的状态,但实际上他们始终存在一种供给愿望,因而始终在劳动力市场上构成一种竞争力。
3、这类失业,需要从对就业人口总体状况所进行的考察中确定出它的存在,测量出它的程度。
因此,农业剩余劳动力,经营不善的企业中的劳动者,开工不足的企业中的劳动者和下岗职工都为隐性失业人员。
第三节 周期性失业的均衡与非均衡理论失业问题一直是经济学家们所刻意研究的重要的经济问题,失业理论也在演变和发展之中。
一、古典失业理论新古典学派的马歇尔把这种失业理论归因于刚性的货币工资。如图所示:
政府税收
W0…………………………
W1 ……………
税率
Q1 Q2
二、凯恩斯的失业理论凯恩斯把失业归结为“总需求不足”,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点:
1、不否认劳动市场会出现由工资刚性所造成的自愿性失业,而且认为,劳动市场上还会形成“非自愿失业”。
2、非自愿性失业不能通过削减货币工资来解决。
3、社会有效需求主要有三个基本心理规律决定,即边际消费倾向,货币边际效率和灵活偏好。
4、非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只有采用扩大政府购买的财政政策,才能刺激需求、扩大就业、减少失业。
三、一般非均衡失业理论法国经济学家马兰沃在《失业理论的再思考》一书中提出两类市场:消费品市场和劳动市场。每个市场都存在2个非均衡状态,这样两个市场和两种非均衡状态存在4种组合:
劳动市场
消费品市场
需求过剩(充分就业)
供给过剩(失业)
需求过剩
抑制性的通货膨胀
古典型失业
供给过剩
凯恩斯型失业
上述4种组合,可得出三种非均衡的类型,并且每种均衡状态能相应地决定不同的生产水平:
1、抑制性的通货膨胀
2、古典型失业
3、凯恩斯失业第四节 失业与通货膨胀六十年代的美国经济证明宏观经济政策确实有效地控制了通货膨胀、降低失业率、并促进经济增长。但是到了70年代,失业和通货膨胀显著上升,宏观经济政策又变得无能为力,于是很多经济学家转向研究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一、工资膨胀率工资膨胀是指经济的总工资的膨胀,其膨胀率是整个经济中小时工资综合测量值的年增长百分率。
从宏观的角度看,工资的增长首先要受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的制约;其次,工资膨胀率受雇主所追求利润的制约。在现代经济中,工资必须经常调整。
二、菲利蒲斯曲线菲利蒲斯是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他在研究1861~1957年间英国的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的关系,提出两个重要结论:
第一,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增长率彼此是负相关的关系。
第二,上述关系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是稳定的。
货币工资变化率 ·B
(W)
·A
0 失业率
三、短期菲利蒲斯曲线和长期菲利蒲斯曲线
1、短期菲利蒲斯曲线是指:在短期中,预期的通货膨胀率可能低于以后实际发生的通货膨胀率。
2、长期菲利蒲斯曲线:在长期中,工人将根据实际发生的情况不断调整自己的预期,所以工人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与实际发生的通货膨胀率迟早会一致。此时曲线是垂直的。
四、自然失业率自然失业率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米尔顿-弗里德曼提出的,基本含义是:在没有货币干扰的情况下,让劳动市场和商品市场的自发供求力量发挥作用时应有的,处于均衡状态的失业率。
自然失业率包括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和季节性失业。自然失业率是通货膨胀不变时的失业率。自然失业率发的原因:
1、劳动力人口构成发生变化
2、工资刚性程度增强
3、稳定的社会福利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