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 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
一、实验目的,
1,本实验是验证性实验 。通过本实验掌握电子电路实验中常用的电子仪器——
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直流稳压电源、交流毫伏表、数字万用表等的主要技术指标、性能及正确使用方法。
2、测试二极管的简单电路,掌握二极管的外特性,初步掌握用双踪示波器观察正弦信号波形和读取波形参数的方法。
二、预习要求,
1、查阅有关电子仪器使用方法的资料 及附录,了解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等仪器仪表各旋钮按键的功能及使用方法。
2、明确实验内容及要求,拟订必要的记录表格。
三、实验内容,
1、常用仪器仪表
在模拟电子电路基础实验中,常用的电子仪器有如图 1.1 所示的相关仪器,其相互关系及作用如下,
图 1.1 模拟电路实验常用仪器仪表相互关系
①函数信号发生器:用来产生信号源的仪器,可按需要输出正弦波、方波、三角波三种信号波形。输出电压最大可达20V
P-P
(峰峰值)。通过使用输出衰减开关和输出幅度调节旋钮,可使输出电压在毫伏级到伏级范围内连续调节。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输出信号频率可以通过频率分档开关进行调节。
②直流稳压电源:它是为被测实验电路提供能源,通常是电压输出,例如 5~6V,
±12V或±15V,交流双~15V或单~9V等。
③示波器:用来测量实验电路的输出信号。通过示波器可显示电压或电流波形,
可测量频率、周期等其他有关参数。现简单介绍示波器的使用方法,
1),寻找扫描光迹
R1
1K
Vi
V3
2.0V
V2
2.0V
D1
D2
+
-
Vo
将示波器 Y 轴显示方式置,Y
1
”或,Y
2
”,输入耦合方式置,GND”,开机预热后,若在显示屏上不出现光点和扫描基线,可按下列操作去找到扫描线:①
适当调节亮度旋钮。 ②触发方式开关置,自动” 。 ③适当调节垂直 ( ),水平 ( )
“位移”旋钮,使扫描光迹位于屏幕中央。 (若示波器设有“寻迹”按键,可按下“寻迹”按键,判断光迹偏移基线的方向。 )
2),双踪示波器一般有五种显示方式,即,Y
1
”,,Y
2
”,,Y
1
+ Y
2
”三种单踪显示方式和“交替”,断续”二种双踪显示方式。,交替”显示一般适宜于输入信号频率较高时使用。,断续”显示一般适宜于输入信号频率较底时使用。
3),为了显示稳定的被测信号波形,“触发源选择”开关一般选为“内”触发,使扫描触发信号取自示波器内部的 Y 通道。
4),触发方式开关通常先置于“自动”调出波形后,若被显示的波形不稳定,
可置触发方式开关于“常态”,通过调节“触发电平”旋钮找到合适的触发电压,
使被测试的波形稳定地显示在示波器屏幕上。
有时,由于选择了较慢的扫描速率,显示屏上将会出现闪烁的光迹,但被测信号的波形不在 X 轴方向左右移动,这样的现象仍属于稳定显示。
5),适当调节“扫描速率”开关及,Y 轴灵敏度”开关使屏幕上显示一~
二个周期的被测信号波形。在测量幅值时,应注意将,Y 轴灵敏度微调”旋钮置于“校准”位置,即顺时针旋到底,且听到关的声音。在测量周期时,应注意将
,X 轴扫速微调”旋钮置于“校准”位置,即顺时针旋到底,且听到关的声音。
还要注意“扩展”旋钮的位置。
根据被测波形在屏幕坐标刻度上垂直方向所占的格数( div 或 cm)与,Y 轴灵敏度”开关指示值( v/div)的乘积,即可算得信号幅值的实测值。
根据被测信号波形一个周期在屏幕坐标刻度水平方向所占的格数( div 或
cm)与“扫速”开关指示值( t/div)的乘积,即可算得信号频率的实测值。
④交流毫伏表:交流毫伏表只能在其工作频率范围之内,用来测量正弦交流电压的有效值。 为了防止过载而损坏,测量前一般先把量程开关置于量程较大位置上,
然后在测量中逐档减小量程。 除交流毫伏表外,常用的测量仪器仪表还有万用表,
电流表,电压表,频率计等。
⑤被测实验电路:任何模拟电子电路实验都需要这一部分,它是研究模拟电路的基础,有的是一个单元实验电路,有的是采用设计式,有的是采用组合式(一部分是固定电路,一部分是设计搭设的电路),无论哪一种被测实验电路都要通过相关仪器准确地测量数据,观察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而真正掌握该电路的作用。
本实验中,通过二极管的简单测试和应用来了解上述模拟电子电路实验常用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及其相互关系。
2、实验电路
实验电路如图 1.2 所示。
图 1.2
四、实验步骤
1、用万用表的欧姆档( R× 1k 或 R× 100k)检查二极管的好坏,并判断二极管的正负极性。
2、选用合适的量程档测量电阻的阻值。
3、调节直流稳压电源的两组输出,使之同时输出两组 2V 的电压源。
4、调节信号发生器的频率选择旋钮,使之输出 f=1kHz 的正弦信号,同时,用晶体管毫伏表选择合适的量程检测。调节输 出衰减粗调旋钮及细调旋钮,控制输出信号电压为 1V。作为实验电路的输入信号 Ui。
5、在实验箱上安装实验电路,如图 1.1.2 所示。
6、用示波器测量实验电路的 Ui 和 Uo。并记录实验数据于自拟表格中。
7、改变 Ui,使 Ui=3V,f=2kHz,重复实验步骤 6
五、实验报告要求,
1、写出本实验所用仪器的型号、名称及各自作用。
2、总结示波器、信号发生器、晶体管毫伏表的正确使用方法。
3、阐述万用表测试二极管的简单步骤和方法。
4、整理实验报告,并进行分析和讨论。
R1
10k
C1
10u
20k
RB1
20k
T1
C2
10u
RF
100
RE1
1k
C3
100u
+
-
Ui
+
-
Us
+
-
Uo
信号由此输入
OUT
Vc c
Vc
Vb
Ve
RC1
2.4k
100K
RW
实验二 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
一、实验目的
1,本实验是验证性实验 。通过本实验学会放大器静 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
分析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2,掌握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及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的测试方法。
3,熟悉常用电子仪器及模拟电路实验设备的使用。
二、实验原理
图 2-1 为电阻分压式工作点稳定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图。它的偏置电路采用R
B1
和R
B2
组成的分压电路,并在发射极中接有电阻 R
E
,以稳定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当在放大器的输入端加入输入信号 u
i
后,在放大器的输出端便可得到一个与 u
i
相位相反,幅值被放大了的输出信号 u
0
,从而实现了电压放大。
图 2-1 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
在图 2-1电路中,当流过偏置电阻 R
B1
和R
B2
的电流远大于晶体管 T 的
基极电流 I
B
时(一般 5~10倍),则它的静态工作点可用下式估算
CC
B2B1
B1
B
U
RR
R
U
+
≈
U
CE
=U
CC
-I
C
(R
C
+R
E
)
电压放大倍数
be
LC
V
r
RR
βA
//
=
输入电阻
R
i
=R
B1
// R
B2
// r
be
输出电阻
R
O
≈R
C
由于电子器件性能的分散性比较大,因此在设计和制作晶体管放大电路时,
离不开测量和调试技术。在设计前应测量所用元器件的参数,为电路设计提供必要的依据,在完成设计和装配以后,还必须测量和调试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和各项性能指标。 一个优质放大器,必定是理论设计与实验调整相结合的产物。 因此,
除了学习放大器的理论知识和设计方法外,还必须掌握必要的测量和调试技术。
放大器的测量和调试一般包括: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测量与调试,消除干扰与自激振荡及放大器各项动态参数的测量与调试等。
1,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测量与调试
1) 静态工作点的测量
测量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应在输入信号 u
i
=0 的情况下进行,即将放大器输入端与地端短接,然后选用量程合适的直流毫安表和直流电压表,分别测量晶体管的集电极电流 I
C
以及各电极对地的电位 U
B
、U
C
和U
E
。一般实验中,为了避免断开集电极,所以采用测量电压 U
E
或U
C
,然后算出 I
C
的方法,例如,只要测出U
E
,即可用
E
E
EC
R
U
II =≈ 算出 I
C
(也可根据
C
CCC
C
R
UU
I
=,由 U
C
确定 I
C
),
同时也能算出 U
BE
=U
B
-U
E
,U
CE
=U
C
-U
E
。
为了减小误差,提高测量精度,应选用内阻较高的直流电压表。
2) 静态工作点的调试
C
E
BEB
E
I
R
UU
I ≈
≈
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是指对管子集电极电流 I
C
(或 U
CE
) 的调整与测试。
静态工作点是否合适,对放大器的性能和输出波形都有很大影响。如工作点偏高,放大器在加入交流信号以后易产生饱和失真,此时 u
O
的负半周将被削底,
如图 2-2(a)所示;如工作点偏低则易产生截止失真,即 u
O
的正半周被缩顶(一般截止失真不如饱和失真明显),如图 2-2(b)所示。这些情况都不符合不失真放大的要求。所以在选定工作点以后还必须进行动态调试,即在放大器的输入端加入一定的输入电压 u
i
,检查输出电压 u
O
的大小和波形是否满足要求。如不满足,则应调节静态工作点的位置。
(a) (b)
图 2-2 静态工作点对 u O波形失真的影响
改变电路参数 U
CC
、R
C
、R
B
(R
B1
、R
B2
)都会引起静态工作点的变化,如图 2-3
所示。但通常多采用调节偏置电阻 R
B2
的方法来改变静态工作点,如减小 R
B2
,则可使静态工作点提高等。
图 2-3 电路参数对静态工作点的影响
最后还要说明的是,上面所说的工作点“偏高”或“偏低”不是绝对的,应该是相对信号的幅度而言,如输入信号幅度很小,即使工作点较高或较低也不一定会出现失真。所以确切地说,产生波形失真是信号幅度与静态工作点设置配合不当所致。如需满足较大信号幅度的要求,静态工作点最好尽量靠近交流负载线的中点。
2、放大器动态指标测试
放大器动态指标包括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动态范围)和通频带等。
1) 电压放大倍数 A
V
的测量
调整放大器到合适的静态工作点,然后加入输入电压 u
i
,在输出电压 u
O
不失真的情况下,用交流毫伏表测出 u
i
和u
o
的有效值 U
i
和U
O
,则
i
0
V
U
U
A =
2) 输入电阻 R
i
的测量
为了测量放大器的输入电阻,按图 2-4 电路在被测放大器的输入端与信号源之间串入一已知电阻 R,在放大器正常工作的情况下,用交流毫伏表测出 U
S
和U
i
,则根据输入电阻的定义可得
R
UU
U
R
U
U
I
U
R
iS
i
R
i
i
i
i
===
图 2-4 输入、输出电阻测量电路
测量时应注意下列几点,
① 由于电阻 R两端没有电路公共接地点,所以测量 R两端电压 U
R
时必须分别测出 U
S
和U
i
,然后按 U
R
=U
S
-U
i
求出 U
R
值。
② 电阻 R 的值不宜取得过大或过小,以免产生较大的测量误差,通常取 R
与R
i
为同一数量级为好,本实验可取 R=1~2KΩ。
3) 输出电阻 R
0
的测量
按图 2-4 电路,在放大器正常工作条件下,测出输出端不接负载 R
L
的输出电压 U
O
和接入负载后的输出电压 U
L
,根据
O
LO
L
L
U
RR
R
U
+
= 即可求出
L
L
O
O
1)R
U
U
(R?=
在测试中应注意,必须保持 R
L
接入前后输入信号的大小不变。
4) 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 U
OPP
的测量(最大动态范围)
如上所述,为了得到最大动态范围,应将静态工作点调在交流负载线的中点。
为此在放大器正常工作情况下,逐步增大输入信号的幅度,并同时调节 R
W
(改变静态工作点),用示波器观察 u
O
,当输出波形同时出现削底和缩顶现象(如图 2
-5)时,说明静态工作点已调在交流负载线的中点。然后反复调整输入信号,
使波形输出幅度最大,且无明显失真时,用交流毫伏表测出 U
O
(有效值),则动态范围等于
0
U22 。或用示波器直接读出 U
OPP
来。
图 2-5 静态工作点正常,输入信号太大引起的失真
5) 放大器幅频特性的测量
放大器的幅频特性是指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 A
U
与输入信号频率 f 之间的关系曲线。单管阻容耦合放大电路的幅频特性曲线如图 2-6所示,A
um
为中频电压放大倍数,通常规定电压放大倍数随频率变化下降到中频放大倍数的 2/1 倍,
即 0.707A
um
所对应的频率分别称为下限频率 f
L
和上限频率 f
H
,则通频带 f
BW
=f
H
-f
L
放大器的幅率特性就是测量不同频率信号时的电压放大倍数 A
U
。为此,可采用前述测 A
U
的方法,每改变一个信号频率,测量其相应的电压放大倍数,测量时应注意取点要恰当,在低频段与高频段应多测几点,在中频段可以少测几点。
此外,在改变频率时,要保持输入信号的幅度不变,且输出波形不得失真。
6) 干扰和自激振荡的消除
参考实验附录
3DG 9011(NPN)
3CG 9012(PNP)
9013(NPN)
图 2-6 幅频特性曲线 图2-7 晶体三极管管脚排列
三、实验设备与器件
1、+12V直流电源 2、函数信号发生器
3、双踪示波器 4、交流毫伏表
5、直流电压表 6、直流毫安表
7、频率计 8、万用电表
9、晶体三极管 3DG6×1(β=50~100)或 9011×1 (管脚排列如图 2-7 所示),电阻器、电容器若干
四、实验内容
实验电路如图 2-1所示。各电子仪器可按实验一中图 1-1所示方式连接,
为防止干扰,各仪器的公共端必须连在一起,同时信号源、交流毫伏表和示波器的引线应采用专用电缆线或屏蔽线,如使用屏蔽线,则屏蔽线的外包金属网应接在公共接地端上。
1、调试静态工作点
接通直流电源前,先将 R
W
调至最大,函数信号发生器输出旋钮旋至零。接通+12V 电源、调节 R
W
,使 I
C
=2.0mA(即 U
E
=2.0V),用直流电压表测量 U
B
、
U
E
、U
C
及用万用电表测量 R
B2
值。记入表 2-1。
表 2-1 I
C
=2mA
测 量 值 计 算 值
U
B
(V) U
E
(V) U
C
(V) R
B2
(KΩ) U
BE
(V) U
CE
(V) I
C
(mA)
2、测量电压放大倍数
在放大器输入端加入频率为 1KHz 的正弦信号 u
S
,调节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输出旋钮使放大器输入电压 U
i
≈10mV,同时用示波器观察放大器输出电压 u
O
波形,
在波形不失真的条件下用交流毫伏表测量下述三种情况下的 U
O
值,并用双踪示波器观察 u
O
和u
i
的相位关系,记入表 2-2。
表 2-2 Ic=2.0mA U
i
= mV
R
C
(KΩ) R
L
(KΩ) U
o
(V) A
V
观察记录一组 u
O
和u
1
波形
2.4 ∞
1.2 ∞
2.4 2.4
3、观察静态工作点对电压放大倍数的影响
置R
C
=2.4KΩ,R
L
=∞,U
i
适量,调节 R
W
,用示波器监视输出电压波形,在
u
O
不失真的条件下,测量数组 I
C
和U
O
值,记入表 2-3。
表2-3 R
C
=2.4KΩ R
L
=∞ U
i
= mV
I
C
(mA) 2.0
U
O
(V)
A
V
测量I
C
时,要先将信号源输出旋钮旋至零(即使 U
i
=0) 。
4、观察静态工作点对输出波形失真的影响
置R
C
=2.4KΩ,R
L
=2.4KΩ,u
i
=0,调节 R
W
使I
C
=2.0mA,测出 U
CE
值,再逐步加大输入信号,使输出电压 u
0
足够大但不失真。 然后保持输入信号不变,
分别增大和减小 R
W
,使波形出现失真,绘出 u
0
的波形,并测出失真情况下的 I
C
和U
CE
值,记入表 2-4中。 每次测 I
C
和U
CE
值时都要将信号源的输出旋钮旋至零。
表 2-4 R
C
=2.4KΩ R
L
=∞ U
i
= mV
I
C
(mA) U
CE
(V) u
0
波形 失真情况 管子工作状态
2.0
5、测量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
置R
C
=2.4KΩ,R
L
=2.4KΩ,按照实验原理 2.4)中所述方法,同时调节输入信号的幅度和电位器 R
W
,用示波器和交流毫伏表测量 U
OPP
及U
O
值,记入表
2-5。
表 2-5 R
C
=2.4K R
L
=2.4K
I
C
(mA) U
im
(mV) U
om
(V) U
OPP
(V)
*6、测量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
置 R
C
=2.4KΩ,R
L
=2.4KΩ,I
C
=2.0mA。输入 f=1KHz的正弦信号,在输出电压 u
o
不失真的情况下,用交流毫伏表测出 U
S
,U
i
和U
L
记入表 2-6。
保持U
S
不变,断开 R
L
,测量输出电压 U
o
,记入表 2-6。
表 2-6 I
c
=2mA R
c
=2.4KΩ R
L
=2.4KΩ
R
i
(KΩ) R
0
(KΩ) U
S
(mv)
U
i
(mv)
测量值 计算值
U
L
(V)
U
O
(V)
测量值 计算值
*7、测量幅频特性曲线
取I
C
=2.0mA,R
C
=2.4KΩ,R
L
=2.4KΩ。 保持输入信号 u
i
的幅度不变,改变信号源频率 f,逐点测出相应的输出电压 U
O
,记入表 2-7。
表 2-7 U
i
= mV
f
l
f
o
f
n
f(KHz)
U
O
(V)
A
V
=U
O
/U
i
为了信号源频率 f 取值合适,可先粗测一下,找出中频范围,然后再仔细读数。
说明:本实验内容较多,其中 6、7可作为选作内容。
五、实验总结
1,列表整理测量结果,并把实测的静态工作点、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
输出电阻之值与理论计算值比较(取一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产生误差原因。
2、总结 R
C
,R
L
及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的影响。
3、讨论静态工作点变化对放大器输出波形的影响。
4、分析讨论在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六、预习要求
1、阅读教材中有关单管放大电路的内容并估算实验电路的性能指标。
假设:3DG6 的β=100,R
B1
=20KΩ,R
B2
=60KΩ,R
C
=2.4KΩ,R
L
=2.4KΩ。
估算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电压放大倍数 A
V
,输入电阻 R
i
和输出电阻 R
O
2、阅读实验附录中有关放大器干扰和自激振荡消除内容。
3,能否用直流电压表直接测量晶体管的 U
BE
? 为什么实验中要采用测 U
B
、
U
E
,再间接算出 U
BE
的方法?
4、怎样测量 R
B2
阻值?
5、当调节偏置电阻 R
B2
,使放大器输出波形出现饱和或截止失真时,晶体管的管压降 U
CE
怎样变化?
6、改变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的输入电阻 R
i
有否影响?改变外接电阻 R
L
对输出电阻 R
O
有否影响?
7、在测试 A
V
,R
i
和R
O
时怎样选择输入信号的大小和频率?
为什么信号频率一般选 1KHz,而不选 100KHz或更高?
8、测试中,如果将函数信号发生器、交流毫伏表、示波器中任一仪器的二个测试端子接线换位(即各仪器的接地端不再连在一起),将会出现什么问题?
注,附图2-1 所示为共射极单管放大器与带有负反馈的两级放大器共用实验模块。如将 K
1
、K
2
断开,则前级(Ⅰ)为典型电阻分压式单管放大器;如将 K
1
、
K
2
接通,则前级(Ⅰ)与后级(Ⅱ)接通,组成带有电压串联负反馈两级放大器。
附图2-1
实验三 负反馈放大器
一、实验目的
1,本实验是验证性实验 。通过本实验加深理解放大 电路中引入负反馈的方法和负反馈对放大器各项性能指标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
负反馈在电子电路中有着非常广 泛的应用,虽然它使放大器的放大倍数降低,但能在多方面改善放大器的动态指标,如稳定放大倍数,改变输入、输出电阻,减小非线性失真和展宽通频带等。因此,几乎所有的实用放大器都带有负反馈。
负反馈放大器有四种组态,即电压串联,电压并联,电流串联,电流并联。
本实验以电压串联负反馈为例,分析负反馈对放大器各项性能指标的影响。
1、图 4-1 为带有负反馈的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在电路中通过 R
f
把输出电压 u
o
引回到输入端,加在晶体管 T
1
的发射极上,在发射极电阻 R
F1
上形成反馈电压 u
f
。根据反馈的判断法可知,它属于电压串联负反馈。
主要性能指标如下
1) 闭环电压放大倍数
VV
V
Vf
FA1
A
A
+
=
其中 A
V
=U
O
/U
i
— 基本放大器(无反馈)的电压放大倍数,即开环电压放大倍数。
1+A
V
F
V
— 反馈深度,它的大小决定了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改善的程度。
2) 反馈系数
F1f
F1
V
RR
R
F
+
=
3) 输入电阻
R
if
=(1+A
V
F
V
)R
i
R
i
— 基本放大器的输入电阻
R1
10k
C1
10u
20k
RB1
20k
T1
C2
10u
RF
100
RE1
1k
C3
100u
RC1
2.4k
100K
RW
T2
RB3
20K
RB2
10K
RC2
2.4K
RE2
1K
CE2
100U
C3
10U
RL
2.4K
RF
1.8K
CF
20U
图 4-1 带有电压串联负反馈的两级阻容耦合放大器
4) 输出电阻
VVO
O
Of
FA1
R
R
+
=
R
O
— 基本放大器的输出电阻
A
VO
— 基本放大器 R
L
=∞时的电压放大倍数
2、本实验还需要测量基本放大器的动态参数,怎样实现无反馈而得到基本放大器呢?不能简单地断开反馈支路,而是要去掉反馈作用,但又要把反馈网络的影响(负载效应)考虑到基本放大器中去。为此,
1) 在画基本放大器的输入回路时,因为是电压负反馈,所以可将负反馈放大器的输出端交流短路,即令 u
O
=0,此时 R
f
相当于并联在 R
F1
上。
2) 在画基本放大器的输出回路时,由于输入端是串联负反馈,因此需将反馈放大器的输入端(T
1
管的射极)开路,此时(R
f
+R
F1
)相当于并接在输出端。
可近似认为 R
f
并接在输出端。
根据上述规律,就可得到所要求的如图 4-2所示的基本放大器。
Vcc
+12V
信号由此输入
+
- -
+
Us Ui
图 4-2 基本放大器
三、实验设备与器件
1,+12V直流电源 2,函数信号发生器
3,双踪示波器 4,频率计
5,交流毫伏表 6,直流电压表
7,晶体三极管 3DG6×2(β=50~100)或 9011×2
电阻器、电容器若干。
四、实验内容
1,测量静态工作点
按图 4-1 连接实验电路,取 U
CC
=+12V,U
i
=0,用直流电压表分别测量第一级、第二级的静态工作点,记入表 4-1。
表 4-1
U
B
(V) U
E
(V) U
C
(V) I
C
(mA)
第一级
第二级
2、测试基本放大器的各项性能指标
将实验电路按图 4-2 改接,即把 R
f
断开后分别并在 R
F1
和R
L
上,其它连线不动。
1) 测量中频电压放大倍数 A
V
,输入电阻 R
i
和输出电阻 R
O
。
① 以 f=1KHZ,U
S
约 5mV正弦信号输入放大器,用示波器监视输出波形 u
O
,
在u
O
不失真的情况下,用交流毫伏表测量 U
S
、U
i
、U
L
,记入表 4-2。
表 4-2
U
S
(mv)
U
i
(mv)
U
L
(V)
U
O
(V)
A
V
R
i
(KΩ)
R
O
(KΩ)
基本放大器
U
S
(mv)
U
i
(mv)
U
L
(V)
U
O
(V)
A
Vf
R
if
(KΩ)
R
Of
(KΩ)
负反馈放大器
②保持 U
S
不变,断开负载电阻 R
L
(注意,R
f
不要断开),测量空载时的输出电压 U
O
,记入表 4-2。
2) 测量通频带
接上 R
L
,保持 1)中的 U
S
不变,然后增加和减小输入信号的 频率,找出上、
下限频率 f
h
和f
l
,记入表 4-3。
3、测试负反馈放大器的各项性能指标
将实验电路恢复为图 4-1的负反馈放大电路。 适当加大 U
S
(约 10mV),在输出波形不失真的条件下,测量负反馈放大器的 A
Vf
、R
if
和R
Of
,记入表 4-2;
测量 f
hf
和f
Lf
,记入表 4-3。
表4-3
f
L
(KHz) f
H
(KHz) △f(KHz)
基本放大器
f
Lf
(KHz) f
Hf
(KHz) △f
f
(KHz)
负反馈放大器
*4、观察负反馈对非线性失真的改善
1)实验电路改接成基本放大器形式,在输入端加入 f=1KHz 的正弦信号,
输出端接示波器,逐渐增大输入信号的幅度,使输出波形开始出现失真,记下此时的波形和输出电压的幅度。
2)再将实验电路改接成负反馈放大器形式,增大输入信号幅度,使输出电压幅度的大小与 1)相同,比较有负反馈时,输出波形的变化。
五、实验总结
1、将基本放大器和负反馈放大器动态参数的实测值和理论估算值列表进行比较。
2、根据实验结果,总结电压串联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六、预习要求
1、复习教材中有关负反馈放大器的内容。
2、按实验电路 4-1估算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取β
1
=β
2
=100) 。
3、怎样把负反馈放大器改接成基本放大器?为什么要把 R
f
并接在输入和输出端?
4、估算基本放大器的 A
V
,R
i
和R
O;估算负反馈放大器的 A
Vf
、R
if
和R
Of
,并验算它们之间的关系。
5、如按深负反馈估算,则闭环电压放大倍数 A
Vf
=? 和测量值是否一致?
为什么?
6、如输入信号存在失真,能否用负反馈来改善?
7、怎样判断放大器是否存在自激振荡?如何进行消振?
注:如果实验装置上有放大器的固定实验 模块,则可参考实验二附图 2-1
进行实验。
实验四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线性应用
─ 模拟运算电路 ─
一、实验目的
1,本实验是验证性实验 。通过本实验研究由集成运 算放大器组成的比例、
加法、减法和积分等基本运算电路的功能。
2、了解运算放大器在实际应用时应考虑的一些问题。
二、实验原理
集成运算放大器是一种具有高电压放大倍数的直接耦合多级放大电路。 当外部接入不同的线性或非线性元器件组成输入和负反馈电路时,可以灵活地实现各种特定的函数关系。在线性应用方面,可组成比例、加法、减法、积分、微分、
对数等模拟运算电路。
理想运算放大器特性
在大多数情况下,将运放视为理想运放,就是将运放的各项技术指标理想化,
满足下列条件的运算放大器称为理想运放。
开环电压增益 A
ud
=∞
输入阻抗 r
i
=∞
输出阻抗 r
o
=0
带宽 f
BW
=∞
失调与漂移均为零等。
理想运放在线性应用时的两个重要特性,
(1)输出电压 U
O
与输入电压之间满足关系式
U
O
=A
ud
(U
+
-U
-
)
由于 A
ud
=∞,而 U
O
为有限值,因此,U
+
-U
-
≈0。即 U
+
≈U
-
,称为“虚短” 。
(2)由于r
i
=∞,故流进运放两个输入端的电流可视为零,即 I
IB
=0,称为
“虚断” 。这说明运放对其前级吸取电流极小。
上述两个特性是分析理想运放应用电路的基本原则,可简化运放电路的计算。
基本运算电路
1) 反相比例运算电路
电路如图 8-1所示。对于理想运放,该电路的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之间的
i
1
F
O
U
R
R
U?=
关系为
为了减小输入级偏置电流引起的运算误差,在同相输入端应接入平衡电阻 R
2
=R
1
// R
F
。
图 8-1 反相比例运算电路 图 8-2 反相加法运算电路
2) 反相加法电路
电路如图 8-2所示,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之间的关系为
)U
R
R
U
R
R
(U
i2
2
F
i1
1
F
O
+?= R
3
=R
1
// R
2
// R
F
3) 同相比例运算电路
图 8-3(a)是同相比例运算电路,它的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之间的关系为
i
1
F
O
)U
R
R
(1U += R
2
=R
1
// R
F
当R
1
→∞时,U
O
=U
i
,即得到如图 8-3(b)所示的电压跟随器。图中 R
2
=R
F
,
用以减小漂移和起保护作用。一般 R
F
取 10KΩ,R
F
太小起不到保护作用,太大则影响跟随性。
(a) 同相比例运算电路 (b) 电压跟随器
图 8-3 同相比例运算电路
4) 差动放大电路(减法器)
对于图 8-4所示的减法运算电路,当 R
1
=R
2
,R
3
=R
F
时,有如下关系式
)U(U
R
R
U
i1i2
1
F
O
=
图 8-4 减法运算电路图 8-5 积分运算电路
5) 积分运算电路
反相积分电路如图 8-5所示。在理想化条件下,输出电压 u
O
等于
式中 u
C
(o)是 t=0时刻电容 C两端的电压值,即初始值。
如果 u
i
(t)是幅值为 E的阶跃电压,并设 u
c
(o)=0,则
即输出电压 u
O
(t)随时间增长而线性下降。显然 RC 的数值越大,达到给定的U
O
值所需的时间就越长。积分输出电压所能达到的最大值受集成运放最大输出范围的限值。
在进行积分运算之前,首先应对运放调零。为了便于调节,将图中 K
1
闭合,
即通过电阻 R
2
的负反馈作用帮助实现调零。但在完成调零后,应将 K
1
打开,以免因 R
2
的接入造成积分误差。K
2
的设置一方面为积分电容放电提供通路,同时可实现积分电容初始电压 u
C
(o)=0,另一方面,可控制积分起始点,即在加入信号
∫
+?= (o)udtu
CR
1
(t)u
Ci
t
o
1
O
∫
=?= t
CR
E
-Edt
CR
1
(t)u
1
t
o
1
O
u
i
后,只要 K
2
一打开,电容就将被恒流充电,电路也就开始进行积分运算。
三、实验设备与器件
1、±12V直流电源 2、函数信号发生器
3、交流毫伏表 4、直流电压表
5、集成运算放大器μA741×1
电阻器、电容器若干。
四、实验内容
实验前要看清运放组件各管脚的位置;切忌正、负电源极性接反和输出端短路,否则将会损坏集成块。
1、反相比例运算电路
1) 按图 8-1连接实验电路,接通±12V电源,输入端对地短路,进行调零和消振。
2) 输入 f=100Hz,U
i
=0.5V的正弦交流信号,测量相应的 U
O
,并用示波器观察 u
O
和u
i
的相位关系,记入表 8-1。
表 8-1 U
i
=0.5V,f=100Hz
U
i
(V) U
0
(V) u
i
波形 u
O
波形 A
V
实测值 计算值
2、同相比例运算电路
1) 按图 8-3(a)连接实验电路。实验步骤同内容 1,将结果记入表 8-2。
2) 将图 8-3(a)中的 R
1
断开,得图 8-3(b)电路重复内容 1)。
表8-2 U
i
=0.5V f=100Hz
U
i
(V) U
O
(V) u
i
波形 u
O
波形 A
V
实测值 计算值
3,反相加法运算电路
1) 按图 8-2连接实验电路。调零和消振。
2) 输入信号采用直流信号,图 8-6所示电路为简易直流信号源,由实验者自行完成。实验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直流信号幅度以确保集成运放工作在线性区。用直流电压表测量输入电压 U
i1
、U
i2
及输出电压 U
O
,记入表 8-3。
图 8-6 简易可调直流信号源
表 8-3
U
i1
(V)
U
i2
(V)
U
O
(V)
4、减法运算电路
1) 按图 8-4连接实验电路。调零和消振。
2) 采用直流输入信号,实验步骤同内容 3,记入表 8-4。
表8-4
U
i1
(V)
U
i2
(V)
U
O
(V)
5、积分运算电路
实验电路如图 8-5所示。
1) 打开 K
2
,闭合 K
1
,对运放输出进行调零。
2) 调零完成后,再打开 K
1
,闭合 K
2
,使 u
C
(o)=0。
3) 预先调好直流输入电压 U
i
=0.5V,接入实验电路,再打开 K
2
,然后用直流电压表测量输出电压 U
O
,每隔 5秒读一次 U
O
,记入表 8-5,直到 U
O
不继续明显增大为止。
表 8-5
t(s) 0 5 10 15 20 25 30 ……
U
0
(V)
五、实验总结
1,整理实验数据,画出波形图(注意波形间的相位关系) 。
2,将理论计算结果和实测数据相比较,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
3,分析讨论实验中出现的现象和问题。
六、预习要求
1,复习集成运放线性应用部分内容,并根据实验电路参数计算各电路输出电压的理论值。
2,在反相加法器中,如 U
i1
和 U
i2
均采用直流信号,并选定 U
i2
=-1V,当考虑到运算放大器的最大输出幅度(±12V)时,|U
i1
|的大小不应超过多少伏?
3,在积分电路中,如 R
1
=100KΩ,C=4.7μF,求时间常数。
假设 U
i
=0.5V,问要使输出电压 U
O
达到 5V,需多长时间(设 u
C
(o)=0)?
4,为了不损坏集成块,实验中应注意什么问题?
实验五 晶体管放大器设计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是设计性实验 。 通过本实验掌握晶体管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设置与调整方法、放大器基本性能指标的测试方法、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及放大器的安装与调试技术。
二,电路工作原理及基本关系式
1,工作原理
晶体管放大器中广泛应用如图 3.1所示的电路,称之为阻容耦合共射极放大器。它采用的是分压式电流负反馈偏置电路。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 Q主要由 R
B1
、
R
B2
、R
E
、R
C
及电源电压+ V
CC
所决定。
图3.1
该电路利用电阻 R
B1
,R
B2
的分压固定基极电位 V
BQ
。 如果满足条件 I
1
>>I
BQ
,
当温度升高时,I
CQ
↑— V
EQ
↑(V
BQ
不变)— V
BE
↓— I
BQ
↓— I
CQ
↓,结果抑制了
I
CQ
的变化,从而获得稳定的静态工作点。
2,基本关系式
工作点稳定的必要条件,I
1
>>I
BQ
,
一般取
)(20)~(10
)(10)~(5
BQ1
BQ1
锗管硅管
II
II
=
=
(3-1-1)
直流负反馈愈强,电路的稳定性愈好。所以要求 V
BQ
>>V
BE
,
即 V
BQ
= (5~10) V
BE
,一般取
)(3)V~(1
)(5)V~(3
BQ
BQ
锗管硅管
=
=
V
V
(3-1-2)
电路的静态工作点由下列关系式确定,
CQ
EQ
CQ
BEBQ
E
I
V
I
VV
R =
≈ (3-1-3)
C
B
+
+
I
1
-
R
B2
R
B1
I
BQ
V
BQ
V
EQ
V
CEQ
I
CQ
R
C
R
E
C
E
R
L
C
C
+
T
+ V
CC
+
-
+
V
o
V
i
放大器
信号源
R
R
i
+
-
+
-
V
s
V
i
对于小信号放大器,一般取 I
CQ
= 0.5mA~2mA,V
EQ
= (0.2~0.5) V
CC
β
I
V
I
V
R
CQ
BQ
1
BQ
B2
)10~5(
== (3-1-4)
B2
BQ
BQCC
B1
R
V
VV
R
≈ (3-1-5)
)(
ECCQCCCEQ
RRIVV +?≈ (3-1-6)
三、性能指标与测试方法
晶体管放大器的主要性能指标有电压放大倍数 Av、输入电阻 R
i
、输出电阻 R
o
、
通频带 BW。 对于图3.1各性能指标计算式与测试方法如下,
1、电压放大倍数
be
L
i
o
V
r
R
V
V
A
′?
==
β
&
&
&
(3-1-7)
式中,R
L
’
=R
C
//R
L; r
be
为晶体管输入电阻,即
mA}{
mV26
300
mA}{
mV26
)1(
mACQmAEQ
bbe
+?≈
++=
II
rr ββ (3-1-8)
测量电压放大倍数,实际上是测量放大器的输入电压 V
i
与输出电压 V
o
的值。
在波形不失真的条件下,如果测出 V
i
(有效值)或 V
im
(峰值)及 V
ip-p
(峰-峰)
与 V
o
(有效值)或 V
om
(峰值) V
op-p
(峰-峰),则
im
om
i
o
V
V
V
V
V
A == =
p-op
p-ip
V
V
(3-1-9)
2、输入电阻
beB2B1bei
//// rRRrR ≈= (3-1-10)
放大器的输入电阻反映了放大器本身消耗输入信号源功率的大小。
若 R
i
>>R
s
(信号源内阻),则放大器从信号源获取较大电压;
若 R
i
<<R
s
,则放大器从信号源吸取较大电流;
若 R
i
= R
s
,则放大器从信号源获取最大功率。
用“串联电阻法”测试放大器的输入电阻即在信号源输出与放大器输入端之间,串联一个已知电阻 R(一般以选择 R 的值接近 R
i
的值为宜),如图 3.1.2
所示。在输出波形不失真情况下,用晶体管毫伏表或示波器,分别测量出 Vi与
Vs的值,则
R
VV
V
R
is
i
i
= (3-1-11)式中,
V
s
为信号源的输出电压值。
信
号
源
放
大
器
+
-
R
o
S
R
L
+
-
V
o
V
oL
0
- 3
中频区 低频区 高频区
BW
f
L
f
H f /Hz
f /Hz
- 90
- 180
- 270
/度
20lg A
V
/dB
0
(a)
(b)
f
H
f
L
(a) (b) (c)
C
B
R
s
r
be
C
C
R
C
R
L
βI
B
R
C
R
E C
Eβ+
+
1
bes
rR
+
-
+ +
+
-
+
V
s
3,输出电阻 图3.1.2 输出电阻测试电路
CCoo
// RRrR ≈= (3-1-12)
式中 r
o
为晶体管的输出电阻。
放大器输出电阻的大小反映了它带
负载的能力,R
o
愈小,带负载的能力愈强。
当 R
o
<<R
L
时,放大器可等效成一个恒压源。
放大器输出电阻 Ro的测试方法如 图 3.1.3 输出电阻测试电路
图 3.1.3所示,电阻 R
L
应与 Ro接
近,在输出波形不失真的情况下,首先
测量 R
L
未接入即放大器负载开路时的
输出电压 Vo的值,然后接入再测量放
大器负载上的电压 VoL的值,则
L
oL
o
o
)1( R
V
V
R?= (3-1-13)
4、频率特性和通频带
放大器的频率特性包括幅频特性 A(ω)
和相频特性?(ω)。 A(ω)表示增益的幅度与
频率的关系;?(ω)表示增益的相位与频率
的关系;?是放大器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间
的相位差。
放大器的频率特性如图3.1.4所示,影 图3.1.4放大器的频率特性
响放大器频率特性的主要因素是电路中存在 (a)幅频特性(b)相频特
的各种电容元件。
通频带 BW = f
H
– f
L
(3-1-14)
式中,f
H
为放大器的上限频率,主要受晶体管的结电容及电路的分布电容的限制;
f
L
为放大器的下限频率,主要受耦合电容C
B
、C
C
及射极旁路电容C
E
的影响。要严格计算C
B
、C
C
及C
E
同时存在时对放大器低频特性的影响,较为复杂。在工程计算中,为 了简化计算,通常以每个电容单独存在时的转折频率为基本频率,
再降低若干倍作为下限频率。
电容C
B
、C
C
及C
E
单独存在时所对应的等效回路如下
图 3.1.5(a)、(b)、(c)所示。
图 3.1.5
293132323231302920lg|Av|/dB
800 1000 1131 1131 1131 1000 900 800 Vop-p(mV)
500K 300K 100K 10K 1K 500 100 40 f(Hz)
如果放大器的下限频率 f
L
已知,则可按下列表达式估算,
)(π2
1
)10~3(C
besL
B
rRf +
≥ (3-1-15)
)(π2
1
)10~3(C
LCL
C
RRf +
≥ (3-1-16)
)
1
//(π2
1
)3~1(
bes
EL
β+
+
≥
rR
Rf
CE (3-1-17)
通常采用采用“逐点法”测量放大器的幅频特性曲线。测量时,每改变依次信号源的频率(注意维持输入信号V
S
的幅值不变且输出波形不失真),用晶体管毫伏表或示波器每测8量一个输出电压值,计算其增益。然后将测试数据 f
i
,A
VI
(20lg A
V
)列表,整理并标于坐标纸上,再将其连接成曲线,如图3.1.4(a)所示。
如果只要求测量放大器的通频带 BW,则首先测出放大器中频区 (如 fo=1KHz)
时的输出电压 V
O
,然后升高频率直到输出电压降为 0.707 V
O
为止(维持 V
S
不变),
此时所对应的信号源频率就是上限频率 f
H
。同理,维持 V
S
不变降低频率直到输出电压降到 0.707 V
O
为止,此时所对应的频率为下限频率 f
L
,则放大器的通频带
BW=f
H
-f
L
如设某一晶体管放大器的输入信号 Vi=10mV(Vip-p=28mV),所得数据列表格式为,
四、设计举例
例 设计一阻容耦合单级晶体管放大器。
已知条件 V
CC
= +12V,R
L
=3k?,V
i
= 10mV,R
s
= 600? 。
性能指标要求 A
V
> 40,R
i
> 1k?,R
o
< 3k?,f
L
< 100Hz,f
H
> 100kHz。
电路设计流程
提出设计指标拟定电路方案设定器件参数
电路安装和调试
结果测量
指标满足要求修改电路方案修改电路参数 是否要修改电路方案
Y
N
N
解 (1)拟定电路方案,选择电路形式及晶体管
采用如图3.1.1的分压式电流负反馈偏置电路,可以获得稳定的静态工作点。
因放大器的上限频率要求较高,故选用高频小功率管3DG100,其特性参数
I
CM
=20mA,V
(BR)CEO
≥20V,f
T
≥ 150MHz通常要求β的值大于 A
V
的值,故选β=60。
(2) 设置静态工作点并计算元件参数 由于是小信号放大器,故采用公式法设置静态工作点 Q,计算如下:要求 R
i
(R
i
≈ r
be
)>1KΩ,根据式(3-1-8)得
mA2.2mA
3001000
26
CQ
=
<
β
I 取
CQ
I =1.5mA
若取 V
BQ
= 3V,由式(3-1-3)得
=
≈ k53.1
CQ
BEBQ
E
I
VV
R 取标称值 1.5k ?== k24
10)~(5
CQ
BQ
B2
β
I
V
R 由式
(3-1-5)得
=
≈ k72
B2
BQ
BQCC
B1
R
V
VV
R
为使静态工作点调整方便,R
B1
由 30k 固定电阻与 100k 电位器相串联而成。
由式(3-1-8)得
=
+?= 1340
mA}{
mV26
300
mACQ
be
I
r β
由式(3-1-7)得
=≈′ k89.0
beV
L
β
rA
R
因R
L
’
=R
C
//R
L
则?=
′?
′
= k27.1
LL
LL
C
RR
RR
R 综合考虑,取标称值 1.5k
比较式(3-1-15)与(3-1-16),由于(R
S
+r
be
)<(R
C
+R
L
),故由(3-1-15)
计算电容 BC 为,Fμ2.8
)(π2
1
)10~3(C
besL
B =
+
≥
rRf
取标称值 10 μ F
取 C
C
= C
B
= 10μ F。得
v
i
(t)
v
o
(t)
o
o
t
t
饱和失真
晶体管毫伏表
低频信号发生器
直流稳压电源
+ -
+
-
CH
2
+ V
CC
+
-
被测放大器
CH
1
双踪
示波器
v
i
v
o
Fμ5.98
)
1
//(π2
1
)3~1(C
bes
EL
E =
+
+
≥
β
rR
Rf
取标称值 100 μ F
五、电路安装与调试
1,静态工作点测量与调整
测量方法是不加输入信号,将放大器输入端(耦合电容 C
B
负端)接地。用万用表分别测量晶体管的 B,E,C极对地的电压 V
BQ
,V
EQ
及 V
CQ
。一般 V
BQ
=( 3~ 7)
V,V
CEQ
=正几伏。
如果出现 V
CQ
≈ V
CC
,说明晶体管工作在截止状态;如果出现 V
CEQ
< 0.5V,说明晶体管已经饱和。调整方法是改变放大器上偏置电阻 R
B1
的大小,即调节电位器的阻值,同时用万用表分别测量晶体管的各极的电位 V
BQ
,V
CQ
,V
EQ
,并计算 V
CEQ
及
I
CQ
。
如果 V
CEQ
为正几伏,说明晶体管工作在放大状态,但并不能说明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设置在合适的位置,所以还要进行动态波形观测。
给放大器送入规定的输入信号,如 V
i
=10mV,f
i
= 1kHz的正弦波。
若放大器的输出 v
o
的波形的顶部被压缩(见图 3.1.6(a),这种现象称为截止失真),说明静态工作点 Q 偏低,应增大基极偏流 I
BQ
,即增大 I
CQ
。 如果输出波形的底部被削波(见图 3.1.6,这种现象称为饱和失真),说明静态工作点 Q
偏高,应减小 I
BQ
,即减 小I
CQ
。
图 3.1.6
如果增大输入信号,如 V
i
=50mV,输出波形无明显失真,或者逐渐增大输入信号时,输出波形的顶部和底部差不多同时开始畸变,说明静态工作点设置得比较合适。此时移去信号源,分别测量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 V
BQ
,V
EQ
,V
CEQ
及
I
CQ
。
2,性能指标测试与电路参数修改
按照图3.1.7所示的测量系统的接线方式来测量放大器的主要性能指标。示波器用于观测放大器的输入、输出电压波形并读取测量值。晶体管毫伏表用于测量放大器的输入、输出电压,当频率有所改变时,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电压有可能变化,应及时调整,以维持输入电压不变。所有仪器的接地端都应与放大器的地线相连接。测量前,首先使信号发生器的频率调到放大器中频区的某个频率f
O
上,例如使f
O
=1KHz,幅值调到放大器所要求的电压值,例如 V
i
= 10mV(有效值),
然后按照放大器性能指标的测试方法分别测量 A
V
,R
i
,R
o及
BW。
f
L
↓
C
E
↑,C
B
↑,C
C
↑ 电路的性能价格比 ↓
r
be
↑ A
V
↓
R
C
↑ R
o
↑
R
s
600?
10mV
R
B2
24k?
C
B
+
R
B1
60k?
R
C
1.5k?
R
E
1.5k?
C
E
10μF
+
100μF
R
L
3k?
+
10μF
C
C
+ 12V
+ V
CC
T
1
3DG100
+
-
*
+
-
V
o
V
s
图3.1.7
对于一个低频放大器,各项指标很难同时都很理想。例如,电压放大倍数
A
V
,根据
be
L
i
o
V
r
R
V
V
A
′?
==
β
&
&
&
有
↑↑
↓↓
↑↑′
↑
be
ibe
oL
V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r
Rr
RR
A
β
增大 Rc(即 RL’)会使输出电阻 R
o
增加,减小 r
be
会使输入电阻 R
i
减小。
如果 R
o
及 R
i
离指标要求还有充分余地,则可以通过实验调整 R
C
或 I
CQ
来提高电压放大倍数,但改变 R
C
及 I
CQ
又会影响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可见只有提高晶体管的放大倍数 β,才是提高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的有效措施。由于基极电位
V
BQ
固定,即
CC
B2B1
B2
BQ
V
RR
R
V
+
=
I
CQ
亦基本固定,即
CC
B2B1E
B2
E
BQ
EQCQ
)(
V
RRR
R
R
V
II
+
=≈≈
所以,改变 b 不会影响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再例如,希望降低放大器的下限频率 f
L
,根据电容计算式,也可以有三种途径,即
不论何种途径,都会影响放大器
的性能指标,只能根据具体的指
标要求,综合考虑。下图 3.1.8
为满足设计举例题性能指标要求
的放大器的电路。由图可见,
实验调整后的元件参数值与设计
计算值有一定差别。 图 3.1.8
3,测量结果验算与误差分析
如图3.1.8所示的电路,其静态工作点的测量值为
V
BQ
=3.4V V
EQ
=2.7V
I
CQ
=1.8mA V
CQ
=9.3V
性能指标的测量值为
A
V
=47 R
i
=1.1k? R
o
=1.5k?
f
L
=100Hz f
H
>999kHz
根据前图所示电路参数,理论计算值为
V4.3
CC
B2B1
B2
=
+
= V
RR
R
VBQ V
EQ
= V
BQ
–0.7V=2.7V
mA
R
V
ICQ 7.1
E
EQ
=≈
R
i
≈ r
be
=300W+β
{}mAI
mv
CQ
26
=1.2kΩ R
o
≈ R
C
=1.5kΩ
50
be
L
V
=
′
=
r
R
A
β
Hz88
)(2
10
besB
L
=
+
=
rRC
f
π
从而得测量误差(理论值为上述计算值)如下,
%6%100
V
V
V
=×
=
A
A
A
γ
%8%100
i
i
i
=×
=
R
R
R
γ
0%100
o
o
o
=×
=
R
R
R
γ
%14%100
L
L
L
=×
=
f
f
f
γ
产生测量误差的主要原因是,
① 测量仪器不准确及测量人员的读数误差;
② 元器件本身参数的示值误差;
③ 工程近似计算式引入的理论计算误差。
六、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引入负反馈后,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将下降,其表达式为
FA
A
A
&&
&
&
V
V
VF
1+
=
式中,F为反馈网络的传输系数;A
V
为无负反馈时的电压放大倍数。
在引入负反馈后,虽然电压放大倍数下降,但可以改善放大器的性能 。
七、设计任务
设计课题:单级阻容耦合晶体管放大器设计
一、实验目的,
1,本实验是验证性实验 。通过本实验掌握电子电路实验中常用的电子仪器——
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直流稳压电源、交流毫伏表、数字万用表等的主要技术指标、性能及正确使用方法。
2、测试二极管的简单电路,掌握二极管的外特性,初步掌握用双踪示波器观察正弦信号波形和读取波形参数的方法。
二、预习要求,
1、查阅有关电子仪器使用方法的资料 及附录,了解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等仪器仪表各旋钮按键的功能及使用方法。
2、明确实验内容及要求,拟订必要的记录表格。
三、实验内容,
1、常用仪器仪表
在模拟电子电路基础实验中,常用的电子仪器有如图 1.1 所示的相关仪器,其相互关系及作用如下,
图 1.1 模拟电路实验常用仪器仪表相互关系
①函数信号发生器:用来产生信号源的仪器,可按需要输出正弦波、方波、三角波三种信号波形。输出电压最大可达20V
P-P
(峰峰值)。通过使用输出衰减开关和输出幅度调节旋钮,可使输出电压在毫伏级到伏级范围内连续调节。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输出信号频率可以通过频率分档开关进行调节。
②直流稳压电源:它是为被测实验电路提供能源,通常是电压输出,例如 5~6V,
±12V或±15V,交流双~15V或单~9V等。
③示波器:用来测量实验电路的输出信号。通过示波器可显示电压或电流波形,
可测量频率、周期等其他有关参数。现简单介绍示波器的使用方法,
1),寻找扫描光迹
R1
1K
Vi
V3
2.0V
V2
2.0V
D1
D2
+
-
Vo
将示波器 Y 轴显示方式置,Y
1
”或,Y
2
”,输入耦合方式置,GND”,开机预热后,若在显示屏上不出现光点和扫描基线,可按下列操作去找到扫描线:①
适当调节亮度旋钮。 ②触发方式开关置,自动” 。 ③适当调节垂直 ( ),水平 ( )
“位移”旋钮,使扫描光迹位于屏幕中央。 (若示波器设有“寻迹”按键,可按下“寻迹”按键,判断光迹偏移基线的方向。 )
2),双踪示波器一般有五种显示方式,即,Y
1
”,,Y
2
”,,Y
1
+ Y
2
”三种单踪显示方式和“交替”,断续”二种双踪显示方式。,交替”显示一般适宜于输入信号频率较高时使用。,断续”显示一般适宜于输入信号频率较底时使用。
3),为了显示稳定的被测信号波形,“触发源选择”开关一般选为“内”触发,使扫描触发信号取自示波器内部的 Y 通道。
4),触发方式开关通常先置于“自动”调出波形后,若被显示的波形不稳定,
可置触发方式开关于“常态”,通过调节“触发电平”旋钮找到合适的触发电压,
使被测试的波形稳定地显示在示波器屏幕上。
有时,由于选择了较慢的扫描速率,显示屏上将会出现闪烁的光迹,但被测信号的波形不在 X 轴方向左右移动,这样的现象仍属于稳定显示。
5),适当调节“扫描速率”开关及,Y 轴灵敏度”开关使屏幕上显示一~
二个周期的被测信号波形。在测量幅值时,应注意将,Y 轴灵敏度微调”旋钮置于“校准”位置,即顺时针旋到底,且听到关的声音。在测量周期时,应注意将
,X 轴扫速微调”旋钮置于“校准”位置,即顺时针旋到底,且听到关的声音。
还要注意“扩展”旋钮的位置。
根据被测波形在屏幕坐标刻度上垂直方向所占的格数( div 或 cm)与,Y 轴灵敏度”开关指示值( v/div)的乘积,即可算得信号幅值的实测值。
根据被测信号波形一个周期在屏幕坐标刻度水平方向所占的格数( div 或
cm)与“扫速”开关指示值( t/div)的乘积,即可算得信号频率的实测值。
④交流毫伏表:交流毫伏表只能在其工作频率范围之内,用来测量正弦交流电压的有效值。 为了防止过载而损坏,测量前一般先把量程开关置于量程较大位置上,
然后在测量中逐档减小量程。 除交流毫伏表外,常用的测量仪器仪表还有万用表,
电流表,电压表,频率计等。
⑤被测实验电路:任何模拟电子电路实验都需要这一部分,它是研究模拟电路的基础,有的是一个单元实验电路,有的是采用设计式,有的是采用组合式(一部分是固定电路,一部分是设计搭设的电路),无论哪一种被测实验电路都要通过相关仪器准确地测量数据,观察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而真正掌握该电路的作用。
本实验中,通过二极管的简单测试和应用来了解上述模拟电子电路实验常用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及其相互关系。
2、实验电路
实验电路如图 1.2 所示。
图 1.2
四、实验步骤
1、用万用表的欧姆档( R× 1k 或 R× 100k)检查二极管的好坏,并判断二极管的正负极性。
2、选用合适的量程档测量电阻的阻值。
3、调节直流稳压电源的两组输出,使之同时输出两组 2V 的电压源。
4、调节信号发生器的频率选择旋钮,使之输出 f=1kHz 的正弦信号,同时,用晶体管毫伏表选择合适的量程检测。调节输 出衰减粗调旋钮及细调旋钮,控制输出信号电压为 1V。作为实验电路的输入信号 Ui。
5、在实验箱上安装实验电路,如图 1.1.2 所示。
6、用示波器测量实验电路的 Ui 和 Uo。并记录实验数据于自拟表格中。
7、改变 Ui,使 Ui=3V,f=2kHz,重复实验步骤 6
五、实验报告要求,
1、写出本实验所用仪器的型号、名称及各自作用。
2、总结示波器、信号发生器、晶体管毫伏表的正确使用方法。
3、阐述万用表测试二极管的简单步骤和方法。
4、整理实验报告,并进行分析和讨论。
R1
10k
C1
10u
20k
RB1
20k
T1
C2
10u
RF
100
RE1
1k
C3
100u
+
-
Ui
+
-
Us
+
-
Uo
信号由此输入
OUT
Vc c
Vc
Vb
Ve
RC1
2.4k
100K
RW
实验二 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
一、实验目的
1,本实验是验证性实验 。通过本实验学会放大器静 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
分析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2,掌握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及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的测试方法。
3,熟悉常用电子仪器及模拟电路实验设备的使用。
二、实验原理
图 2-1 为电阻分压式工作点稳定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图。它的偏置电路采用R
B1
和R
B2
组成的分压电路,并在发射极中接有电阻 R
E
,以稳定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当在放大器的输入端加入输入信号 u
i
后,在放大器的输出端便可得到一个与 u
i
相位相反,幅值被放大了的输出信号 u
0
,从而实现了电压放大。
图 2-1 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
在图 2-1电路中,当流过偏置电阻 R
B1
和R
B2
的电流远大于晶体管 T 的
基极电流 I
B
时(一般 5~10倍),则它的静态工作点可用下式估算
CC
B2B1
B1
B
U
RR
R
U
+
≈
U
CE
=U
CC
-I
C
(R
C
+R
E
)
电压放大倍数
be
LC
V
r
RR
βA
//
=
输入电阻
R
i
=R
B1
// R
B2
// r
be
输出电阻
R
O
≈R
C
由于电子器件性能的分散性比较大,因此在设计和制作晶体管放大电路时,
离不开测量和调试技术。在设计前应测量所用元器件的参数,为电路设计提供必要的依据,在完成设计和装配以后,还必须测量和调试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和各项性能指标。 一个优质放大器,必定是理论设计与实验调整相结合的产物。 因此,
除了学习放大器的理论知识和设计方法外,还必须掌握必要的测量和调试技术。
放大器的测量和调试一般包括: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测量与调试,消除干扰与自激振荡及放大器各项动态参数的测量与调试等。
1,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测量与调试
1) 静态工作点的测量
测量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应在输入信号 u
i
=0 的情况下进行,即将放大器输入端与地端短接,然后选用量程合适的直流毫安表和直流电压表,分别测量晶体管的集电极电流 I
C
以及各电极对地的电位 U
B
、U
C
和U
E
。一般实验中,为了避免断开集电极,所以采用测量电压 U
E
或U
C
,然后算出 I
C
的方法,例如,只要测出U
E
,即可用
E
E
EC
R
U
II =≈ 算出 I
C
(也可根据
C
CCC
C
R
UU
I
=,由 U
C
确定 I
C
),
同时也能算出 U
BE
=U
B
-U
E
,U
CE
=U
C
-U
E
。
为了减小误差,提高测量精度,应选用内阻较高的直流电压表。
2) 静态工作点的调试
C
E
BEB
E
I
R
UU
I ≈
≈
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是指对管子集电极电流 I
C
(或 U
CE
) 的调整与测试。
静态工作点是否合适,对放大器的性能和输出波形都有很大影响。如工作点偏高,放大器在加入交流信号以后易产生饱和失真,此时 u
O
的负半周将被削底,
如图 2-2(a)所示;如工作点偏低则易产生截止失真,即 u
O
的正半周被缩顶(一般截止失真不如饱和失真明显),如图 2-2(b)所示。这些情况都不符合不失真放大的要求。所以在选定工作点以后还必须进行动态调试,即在放大器的输入端加入一定的输入电压 u
i
,检查输出电压 u
O
的大小和波形是否满足要求。如不满足,则应调节静态工作点的位置。
(a) (b)
图 2-2 静态工作点对 u O波形失真的影响
改变电路参数 U
CC
、R
C
、R
B
(R
B1
、R
B2
)都会引起静态工作点的变化,如图 2-3
所示。但通常多采用调节偏置电阻 R
B2
的方法来改变静态工作点,如减小 R
B2
,则可使静态工作点提高等。
图 2-3 电路参数对静态工作点的影响
最后还要说明的是,上面所说的工作点“偏高”或“偏低”不是绝对的,应该是相对信号的幅度而言,如输入信号幅度很小,即使工作点较高或较低也不一定会出现失真。所以确切地说,产生波形失真是信号幅度与静态工作点设置配合不当所致。如需满足较大信号幅度的要求,静态工作点最好尽量靠近交流负载线的中点。
2、放大器动态指标测试
放大器动态指标包括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动态范围)和通频带等。
1) 电压放大倍数 A
V
的测量
调整放大器到合适的静态工作点,然后加入输入电压 u
i
,在输出电压 u
O
不失真的情况下,用交流毫伏表测出 u
i
和u
o
的有效值 U
i
和U
O
,则
i
0
V
U
U
A =
2) 输入电阻 R
i
的测量
为了测量放大器的输入电阻,按图 2-4 电路在被测放大器的输入端与信号源之间串入一已知电阻 R,在放大器正常工作的情况下,用交流毫伏表测出 U
S
和U
i
,则根据输入电阻的定义可得
R
UU
U
R
U
U
I
U
R
iS
i
R
i
i
i
i
===
图 2-4 输入、输出电阻测量电路
测量时应注意下列几点,
① 由于电阻 R两端没有电路公共接地点,所以测量 R两端电压 U
R
时必须分别测出 U
S
和U
i
,然后按 U
R
=U
S
-U
i
求出 U
R
值。
② 电阻 R 的值不宜取得过大或过小,以免产生较大的测量误差,通常取 R
与R
i
为同一数量级为好,本实验可取 R=1~2KΩ。
3) 输出电阻 R
0
的测量
按图 2-4 电路,在放大器正常工作条件下,测出输出端不接负载 R
L
的输出电压 U
O
和接入负载后的输出电压 U
L
,根据
O
LO
L
L
U
RR
R
U
+
= 即可求出
L
L
O
O
1)R
U
U
(R?=
在测试中应注意,必须保持 R
L
接入前后输入信号的大小不变。
4) 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 U
OPP
的测量(最大动态范围)
如上所述,为了得到最大动态范围,应将静态工作点调在交流负载线的中点。
为此在放大器正常工作情况下,逐步增大输入信号的幅度,并同时调节 R
W
(改变静态工作点),用示波器观察 u
O
,当输出波形同时出现削底和缩顶现象(如图 2
-5)时,说明静态工作点已调在交流负载线的中点。然后反复调整输入信号,
使波形输出幅度最大,且无明显失真时,用交流毫伏表测出 U
O
(有效值),则动态范围等于
0
U22 。或用示波器直接读出 U
OPP
来。
图 2-5 静态工作点正常,输入信号太大引起的失真
5) 放大器幅频特性的测量
放大器的幅频特性是指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 A
U
与输入信号频率 f 之间的关系曲线。单管阻容耦合放大电路的幅频特性曲线如图 2-6所示,A
um
为中频电压放大倍数,通常规定电压放大倍数随频率变化下降到中频放大倍数的 2/1 倍,
即 0.707A
um
所对应的频率分别称为下限频率 f
L
和上限频率 f
H
,则通频带 f
BW
=f
H
-f
L
放大器的幅率特性就是测量不同频率信号时的电压放大倍数 A
U
。为此,可采用前述测 A
U
的方法,每改变一个信号频率,测量其相应的电压放大倍数,测量时应注意取点要恰当,在低频段与高频段应多测几点,在中频段可以少测几点。
此外,在改变频率时,要保持输入信号的幅度不变,且输出波形不得失真。
6) 干扰和自激振荡的消除
参考实验附录
3DG 9011(NPN)
3CG 9012(PNP)
9013(NPN)
图 2-6 幅频特性曲线 图2-7 晶体三极管管脚排列
三、实验设备与器件
1、+12V直流电源 2、函数信号发生器
3、双踪示波器 4、交流毫伏表
5、直流电压表 6、直流毫安表
7、频率计 8、万用电表
9、晶体三极管 3DG6×1(β=50~100)或 9011×1 (管脚排列如图 2-7 所示),电阻器、电容器若干
四、实验内容
实验电路如图 2-1所示。各电子仪器可按实验一中图 1-1所示方式连接,
为防止干扰,各仪器的公共端必须连在一起,同时信号源、交流毫伏表和示波器的引线应采用专用电缆线或屏蔽线,如使用屏蔽线,则屏蔽线的外包金属网应接在公共接地端上。
1、调试静态工作点
接通直流电源前,先将 R
W
调至最大,函数信号发生器输出旋钮旋至零。接通+12V 电源、调节 R
W
,使 I
C
=2.0mA(即 U
E
=2.0V),用直流电压表测量 U
B
、
U
E
、U
C
及用万用电表测量 R
B2
值。记入表 2-1。
表 2-1 I
C
=2mA
测 量 值 计 算 值
U
B
(V) U
E
(V) U
C
(V) R
B2
(KΩ) U
BE
(V) U
CE
(V) I
C
(mA)
2、测量电压放大倍数
在放大器输入端加入频率为 1KHz 的正弦信号 u
S
,调节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输出旋钮使放大器输入电压 U
i
≈10mV,同时用示波器观察放大器输出电压 u
O
波形,
在波形不失真的条件下用交流毫伏表测量下述三种情况下的 U
O
值,并用双踪示波器观察 u
O
和u
i
的相位关系,记入表 2-2。
表 2-2 Ic=2.0mA U
i
= mV
R
C
(KΩ) R
L
(KΩ) U
o
(V) A
V
观察记录一组 u
O
和u
1
波形
2.4 ∞
1.2 ∞
2.4 2.4
3、观察静态工作点对电压放大倍数的影响
置R
C
=2.4KΩ,R
L
=∞,U
i
适量,调节 R
W
,用示波器监视输出电压波形,在
u
O
不失真的条件下,测量数组 I
C
和U
O
值,记入表 2-3。
表2-3 R
C
=2.4KΩ R
L
=∞ U
i
= mV
I
C
(mA) 2.0
U
O
(V)
A
V
测量I
C
时,要先将信号源输出旋钮旋至零(即使 U
i
=0) 。
4、观察静态工作点对输出波形失真的影响
置R
C
=2.4KΩ,R
L
=2.4KΩ,u
i
=0,调节 R
W
使I
C
=2.0mA,测出 U
CE
值,再逐步加大输入信号,使输出电压 u
0
足够大但不失真。 然后保持输入信号不变,
分别增大和减小 R
W
,使波形出现失真,绘出 u
0
的波形,并测出失真情况下的 I
C
和U
CE
值,记入表 2-4中。 每次测 I
C
和U
CE
值时都要将信号源的输出旋钮旋至零。
表 2-4 R
C
=2.4KΩ R
L
=∞ U
i
= mV
I
C
(mA) U
CE
(V) u
0
波形 失真情况 管子工作状态
2.0
5、测量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
置R
C
=2.4KΩ,R
L
=2.4KΩ,按照实验原理 2.4)中所述方法,同时调节输入信号的幅度和电位器 R
W
,用示波器和交流毫伏表测量 U
OPP
及U
O
值,记入表
2-5。
表 2-5 R
C
=2.4K R
L
=2.4K
I
C
(mA) U
im
(mV) U
om
(V) U
OPP
(V)
*6、测量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
置 R
C
=2.4KΩ,R
L
=2.4KΩ,I
C
=2.0mA。输入 f=1KHz的正弦信号,在输出电压 u
o
不失真的情况下,用交流毫伏表测出 U
S
,U
i
和U
L
记入表 2-6。
保持U
S
不变,断开 R
L
,测量输出电压 U
o
,记入表 2-6。
表 2-6 I
c
=2mA R
c
=2.4KΩ R
L
=2.4KΩ
R
i
(KΩ) R
0
(KΩ) U
S
(mv)
U
i
(mv)
测量值 计算值
U
L
(V)
U
O
(V)
测量值 计算值
*7、测量幅频特性曲线
取I
C
=2.0mA,R
C
=2.4KΩ,R
L
=2.4KΩ。 保持输入信号 u
i
的幅度不变,改变信号源频率 f,逐点测出相应的输出电压 U
O
,记入表 2-7。
表 2-7 U
i
= mV
f
l
f
o
f
n
f(KHz)
U
O
(V)
A
V
=U
O
/U
i
为了信号源频率 f 取值合适,可先粗测一下,找出中频范围,然后再仔细读数。
说明:本实验内容较多,其中 6、7可作为选作内容。
五、实验总结
1,列表整理测量结果,并把实测的静态工作点、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
输出电阻之值与理论计算值比较(取一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产生误差原因。
2、总结 R
C
,R
L
及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的影响。
3、讨论静态工作点变化对放大器输出波形的影响。
4、分析讨论在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六、预习要求
1、阅读教材中有关单管放大电路的内容并估算实验电路的性能指标。
假设:3DG6 的β=100,R
B1
=20KΩ,R
B2
=60KΩ,R
C
=2.4KΩ,R
L
=2.4KΩ。
估算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电压放大倍数 A
V
,输入电阻 R
i
和输出电阻 R
O
2、阅读实验附录中有关放大器干扰和自激振荡消除内容。
3,能否用直流电压表直接测量晶体管的 U
BE
? 为什么实验中要采用测 U
B
、
U
E
,再间接算出 U
BE
的方法?
4、怎样测量 R
B2
阻值?
5、当调节偏置电阻 R
B2
,使放大器输出波形出现饱和或截止失真时,晶体管的管压降 U
CE
怎样变化?
6、改变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的输入电阻 R
i
有否影响?改变外接电阻 R
L
对输出电阻 R
O
有否影响?
7、在测试 A
V
,R
i
和R
O
时怎样选择输入信号的大小和频率?
为什么信号频率一般选 1KHz,而不选 100KHz或更高?
8、测试中,如果将函数信号发生器、交流毫伏表、示波器中任一仪器的二个测试端子接线换位(即各仪器的接地端不再连在一起),将会出现什么问题?
注,附图2-1 所示为共射极单管放大器与带有负反馈的两级放大器共用实验模块。如将 K
1
、K
2
断开,则前级(Ⅰ)为典型电阻分压式单管放大器;如将 K
1
、
K
2
接通,则前级(Ⅰ)与后级(Ⅱ)接通,组成带有电压串联负反馈两级放大器。
附图2-1
实验三 负反馈放大器
一、实验目的
1,本实验是验证性实验 。通过本实验加深理解放大 电路中引入负反馈的方法和负反馈对放大器各项性能指标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
负反馈在电子电路中有着非常广 泛的应用,虽然它使放大器的放大倍数降低,但能在多方面改善放大器的动态指标,如稳定放大倍数,改变输入、输出电阻,减小非线性失真和展宽通频带等。因此,几乎所有的实用放大器都带有负反馈。
负反馈放大器有四种组态,即电压串联,电压并联,电流串联,电流并联。
本实验以电压串联负反馈为例,分析负反馈对放大器各项性能指标的影响。
1、图 4-1 为带有负反馈的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在电路中通过 R
f
把输出电压 u
o
引回到输入端,加在晶体管 T
1
的发射极上,在发射极电阻 R
F1
上形成反馈电压 u
f
。根据反馈的判断法可知,它属于电压串联负反馈。
主要性能指标如下
1) 闭环电压放大倍数
VV
V
Vf
FA1
A
A
+
=
其中 A
V
=U
O
/U
i
— 基本放大器(无反馈)的电压放大倍数,即开环电压放大倍数。
1+A
V
F
V
— 反馈深度,它的大小决定了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改善的程度。
2) 反馈系数
F1f
F1
V
RR
R
F
+
=
3) 输入电阻
R
if
=(1+A
V
F
V
)R
i
R
i
— 基本放大器的输入电阻
R1
10k
C1
10u
20k
RB1
20k
T1
C2
10u
RF
100
RE1
1k
C3
100u
RC1
2.4k
100K
RW
T2
RB3
20K
RB2
10K
RC2
2.4K
RE2
1K
CE2
100U
C3
10U
RL
2.4K
RF
1.8K
CF
20U
图 4-1 带有电压串联负反馈的两级阻容耦合放大器
4) 输出电阻
VVO
O
Of
FA1
R
R
+
=
R
O
— 基本放大器的输出电阻
A
VO
— 基本放大器 R
L
=∞时的电压放大倍数
2、本实验还需要测量基本放大器的动态参数,怎样实现无反馈而得到基本放大器呢?不能简单地断开反馈支路,而是要去掉反馈作用,但又要把反馈网络的影响(负载效应)考虑到基本放大器中去。为此,
1) 在画基本放大器的输入回路时,因为是电压负反馈,所以可将负反馈放大器的输出端交流短路,即令 u
O
=0,此时 R
f
相当于并联在 R
F1
上。
2) 在画基本放大器的输出回路时,由于输入端是串联负反馈,因此需将反馈放大器的输入端(T
1
管的射极)开路,此时(R
f
+R
F1
)相当于并接在输出端。
可近似认为 R
f
并接在输出端。
根据上述规律,就可得到所要求的如图 4-2所示的基本放大器。
Vcc
+12V
信号由此输入
+
- -
+
Us Ui
图 4-2 基本放大器
三、实验设备与器件
1,+12V直流电源 2,函数信号发生器
3,双踪示波器 4,频率计
5,交流毫伏表 6,直流电压表
7,晶体三极管 3DG6×2(β=50~100)或 9011×2
电阻器、电容器若干。
四、实验内容
1,测量静态工作点
按图 4-1 连接实验电路,取 U
CC
=+12V,U
i
=0,用直流电压表分别测量第一级、第二级的静态工作点,记入表 4-1。
表 4-1
U
B
(V) U
E
(V) U
C
(V) I
C
(mA)
第一级
第二级
2、测试基本放大器的各项性能指标
将实验电路按图 4-2 改接,即把 R
f
断开后分别并在 R
F1
和R
L
上,其它连线不动。
1) 测量中频电压放大倍数 A
V
,输入电阻 R
i
和输出电阻 R
O
。
① 以 f=1KHZ,U
S
约 5mV正弦信号输入放大器,用示波器监视输出波形 u
O
,
在u
O
不失真的情况下,用交流毫伏表测量 U
S
、U
i
、U
L
,记入表 4-2。
表 4-2
U
S
(mv)
U
i
(mv)
U
L
(V)
U
O
(V)
A
V
R
i
(KΩ)
R
O
(KΩ)
基本放大器
U
S
(mv)
U
i
(mv)
U
L
(V)
U
O
(V)
A
Vf
R
if
(KΩ)
R
Of
(KΩ)
负反馈放大器
②保持 U
S
不变,断开负载电阻 R
L
(注意,R
f
不要断开),测量空载时的输出电压 U
O
,记入表 4-2。
2) 测量通频带
接上 R
L
,保持 1)中的 U
S
不变,然后增加和减小输入信号的 频率,找出上、
下限频率 f
h
和f
l
,记入表 4-3。
3、测试负反馈放大器的各项性能指标
将实验电路恢复为图 4-1的负反馈放大电路。 适当加大 U
S
(约 10mV),在输出波形不失真的条件下,测量负反馈放大器的 A
Vf
、R
if
和R
Of
,记入表 4-2;
测量 f
hf
和f
Lf
,记入表 4-3。
表4-3
f
L
(KHz) f
H
(KHz) △f(KHz)
基本放大器
f
Lf
(KHz) f
Hf
(KHz) △f
f
(KHz)
负反馈放大器
*4、观察负反馈对非线性失真的改善
1)实验电路改接成基本放大器形式,在输入端加入 f=1KHz 的正弦信号,
输出端接示波器,逐渐增大输入信号的幅度,使输出波形开始出现失真,记下此时的波形和输出电压的幅度。
2)再将实验电路改接成负反馈放大器形式,增大输入信号幅度,使输出电压幅度的大小与 1)相同,比较有负反馈时,输出波形的变化。
五、实验总结
1、将基本放大器和负反馈放大器动态参数的实测值和理论估算值列表进行比较。
2、根据实验结果,总结电压串联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六、预习要求
1、复习教材中有关负反馈放大器的内容。
2、按实验电路 4-1估算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取β
1
=β
2
=100) 。
3、怎样把负反馈放大器改接成基本放大器?为什么要把 R
f
并接在输入和输出端?
4、估算基本放大器的 A
V
,R
i
和R
O;估算负反馈放大器的 A
Vf
、R
if
和R
Of
,并验算它们之间的关系。
5、如按深负反馈估算,则闭环电压放大倍数 A
Vf
=? 和测量值是否一致?
为什么?
6、如输入信号存在失真,能否用负反馈来改善?
7、怎样判断放大器是否存在自激振荡?如何进行消振?
注:如果实验装置上有放大器的固定实验 模块,则可参考实验二附图 2-1
进行实验。
实验四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线性应用
─ 模拟运算电路 ─
一、实验目的
1,本实验是验证性实验 。通过本实验研究由集成运 算放大器组成的比例、
加法、减法和积分等基本运算电路的功能。
2、了解运算放大器在实际应用时应考虑的一些问题。
二、实验原理
集成运算放大器是一种具有高电压放大倍数的直接耦合多级放大电路。 当外部接入不同的线性或非线性元器件组成输入和负反馈电路时,可以灵活地实现各种特定的函数关系。在线性应用方面,可组成比例、加法、减法、积分、微分、
对数等模拟运算电路。
理想运算放大器特性
在大多数情况下,将运放视为理想运放,就是将运放的各项技术指标理想化,
满足下列条件的运算放大器称为理想运放。
开环电压增益 A
ud
=∞
输入阻抗 r
i
=∞
输出阻抗 r
o
=0
带宽 f
BW
=∞
失调与漂移均为零等。
理想运放在线性应用时的两个重要特性,
(1)输出电压 U
O
与输入电压之间满足关系式
U
O
=A
ud
(U
+
-U
-
)
由于 A
ud
=∞,而 U
O
为有限值,因此,U
+
-U
-
≈0。即 U
+
≈U
-
,称为“虚短” 。
(2)由于r
i
=∞,故流进运放两个输入端的电流可视为零,即 I
IB
=0,称为
“虚断” 。这说明运放对其前级吸取电流极小。
上述两个特性是分析理想运放应用电路的基本原则,可简化运放电路的计算。
基本运算电路
1) 反相比例运算电路
电路如图 8-1所示。对于理想运放,该电路的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之间的
i
1
F
O
U
R
R
U?=
关系为
为了减小输入级偏置电流引起的运算误差,在同相输入端应接入平衡电阻 R
2
=R
1
// R
F
。
图 8-1 反相比例运算电路 图 8-2 反相加法运算电路
2) 反相加法电路
电路如图 8-2所示,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之间的关系为
)U
R
R
U
R
R
(U
i2
2
F
i1
1
F
O
+?= R
3
=R
1
// R
2
// R
F
3) 同相比例运算电路
图 8-3(a)是同相比例运算电路,它的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之间的关系为
i
1
F
O
)U
R
R
(1U += R
2
=R
1
// R
F
当R
1
→∞时,U
O
=U
i
,即得到如图 8-3(b)所示的电压跟随器。图中 R
2
=R
F
,
用以减小漂移和起保护作用。一般 R
F
取 10KΩ,R
F
太小起不到保护作用,太大则影响跟随性。
(a) 同相比例运算电路 (b) 电压跟随器
图 8-3 同相比例运算电路
4) 差动放大电路(减法器)
对于图 8-4所示的减法运算电路,当 R
1
=R
2
,R
3
=R
F
时,有如下关系式
)U(U
R
R
U
i1i2
1
F
O
=
图 8-4 减法运算电路图 8-5 积分运算电路
5) 积分运算电路
反相积分电路如图 8-5所示。在理想化条件下,输出电压 u
O
等于
式中 u
C
(o)是 t=0时刻电容 C两端的电压值,即初始值。
如果 u
i
(t)是幅值为 E的阶跃电压,并设 u
c
(o)=0,则
即输出电压 u
O
(t)随时间增长而线性下降。显然 RC 的数值越大,达到给定的U
O
值所需的时间就越长。积分输出电压所能达到的最大值受集成运放最大输出范围的限值。
在进行积分运算之前,首先应对运放调零。为了便于调节,将图中 K
1
闭合,
即通过电阻 R
2
的负反馈作用帮助实现调零。但在完成调零后,应将 K
1
打开,以免因 R
2
的接入造成积分误差。K
2
的设置一方面为积分电容放电提供通路,同时可实现积分电容初始电压 u
C
(o)=0,另一方面,可控制积分起始点,即在加入信号
∫
+?= (o)udtu
CR
1
(t)u
Ci
t
o
1
O
∫
=?= t
CR
E
-Edt
CR
1
(t)u
1
t
o
1
O
u
i
后,只要 K
2
一打开,电容就将被恒流充电,电路也就开始进行积分运算。
三、实验设备与器件
1、±12V直流电源 2、函数信号发生器
3、交流毫伏表 4、直流电压表
5、集成运算放大器μA741×1
电阻器、电容器若干。
四、实验内容
实验前要看清运放组件各管脚的位置;切忌正、负电源极性接反和输出端短路,否则将会损坏集成块。
1、反相比例运算电路
1) 按图 8-1连接实验电路,接通±12V电源,输入端对地短路,进行调零和消振。
2) 输入 f=100Hz,U
i
=0.5V的正弦交流信号,测量相应的 U
O
,并用示波器观察 u
O
和u
i
的相位关系,记入表 8-1。
表 8-1 U
i
=0.5V,f=100Hz
U
i
(V) U
0
(V) u
i
波形 u
O
波形 A
V
实测值 计算值
2、同相比例运算电路
1) 按图 8-3(a)连接实验电路。实验步骤同内容 1,将结果记入表 8-2。
2) 将图 8-3(a)中的 R
1
断开,得图 8-3(b)电路重复内容 1)。
表8-2 U
i
=0.5V f=100Hz
U
i
(V) U
O
(V) u
i
波形 u
O
波形 A
V
实测值 计算值
3,反相加法运算电路
1) 按图 8-2连接实验电路。调零和消振。
2) 输入信号采用直流信号,图 8-6所示电路为简易直流信号源,由实验者自行完成。实验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直流信号幅度以确保集成运放工作在线性区。用直流电压表测量输入电压 U
i1
、U
i2
及输出电压 U
O
,记入表 8-3。
图 8-6 简易可调直流信号源
表 8-3
U
i1
(V)
U
i2
(V)
U
O
(V)
4、减法运算电路
1) 按图 8-4连接实验电路。调零和消振。
2) 采用直流输入信号,实验步骤同内容 3,记入表 8-4。
表8-4
U
i1
(V)
U
i2
(V)
U
O
(V)
5、积分运算电路
实验电路如图 8-5所示。
1) 打开 K
2
,闭合 K
1
,对运放输出进行调零。
2) 调零完成后,再打开 K
1
,闭合 K
2
,使 u
C
(o)=0。
3) 预先调好直流输入电压 U
i
=0.5V,接入实验电路,再打开 K
2
,然后用直流电压表测量输出电压 U
O
,每隔 5秒读一次 U
O
,记入表 8-5,直到 U
O
不继续明显增大为止。
表 8-5
t(s) 0 5 10 15 20 25 30 ……
U
0
(V)
五、实验总结
1,整理实验数据,画出波形图(注意波形间的相位关系) 。
2,将理论计算结果和实测数据相比较,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
3,分析讨论实验中出现的现象和问题。
六、预习要求
1,复习集成运放线性应用部分内容,并根据实验电路参数计算各电路输出电压的理论值。
2,在反相加法器中,如 U
i1
和 U
i2
均采用直流信号,并选定 U
i2
=-1V,当考虑到运算放大器的最大输出幅度(±12V)时,|U
i1
|的大小不应超过多少伏?
3,在积分电路中,如 R
1
=100KΩ,C=4.7μF,求时间常数。
假设 U
i
=0.5V,问要使输出电压 U
O
达到 5V,需多长时间(设 u
C
(o)=0)?
4,为了不损坏集成块,实验中应注意什么问题?
实验五 晶体管放大器设计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是设计性实验 。 通过本实验掌握晶体管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设置与调整方法、放大器基本性能指标的测试方法、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及放大器的安装与调试技术。
二,电路工作原理及基本关系式
1,工作原理
晶体管放大器中广泛应用如图 3.1所示的电路,称之为阻容耦合共射极放大器。它采用的是分压式电流负反馈偏置电路。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 Q主要由 R
B1
、
R
B2
、R
E
、R
C
及电源电压+ V
CC
所决定。
图3.1
该电路利用电阻 R
B1
,R
B2
的分压固定基极电位 V
BQ
。 如果满足条件 I
1
>>I
BQ
,
当温度升高时,I
CQ
↑— V
EQ
↑(V
BQ
不变)— V
BE
↓— I
BQ
↓— I
CQ
↓,结果抑制了
I
CQ
的变化,从而获得稳定的静态工作点。
2,基本关系式
工作点稳定的必要条件,I
1
>>I
BQ
,
一般取
)(20)~(10
)(10)~(5
BQ1
BQ1
锗管硅管
II
II
=
=
(3-1-1)
直流负反馈愈强,电路的稳定性愈好。所以要求 V
BQ
>>V
BE
,
即 V
BQ
= (5~10) V
BE
,一般取
)(3)V~(1
)(5)V~(3
BQ
BQ
锗管硅管
=
=
V
V
(3-1-2)
电路的静态工作点由下列关系式确定,
CQ
EQ
CQ
BEBQ
E
I
V
I
VV
R =
≈ (3-1-3)
C
B
+
+
I
1
-
R
B2
R
B1
I
BQ
V
BQ
V
EQ
V
CEQ
I
CQ
R
C
R
E
C
E
R
L
C
C
+
T
+ V
CC
+
-
+
V
o
V
i
放大器
信号源
R
R
i
+
-
+
-
V
s
V
i
对于小信号放大器,一般取 I
CQ
= 0.5mA~2mA,V
EQ
= (0.2~0.5) V
CC
β
I
V
I
V
R
CQ
BQ
1
BQ
B2
)10~5(
== (3-1-4)
B2
BQ
BQCC
B1
R
V
VV
R
≈ (3-1-5)
)(
ECCQCCCEQ
RRIVV +?≈ (3-1-6)
三、性能指标与测试方法
晶体管放大器的主要性能指标有电压放大倍数 Av、输入电阻 R
i
、输出电阻 R
o
、
通频带 BW。 对于图3.1各性能指标计算式与测试方法如下,
1、电压放大倍数
be
L
i
o
V
r
R
V
V
A
′?
==
β
&
&
&
(3-1-7)
式中,R
L
’
=R
C
//R
L; r
be
为晶体管输入电阻,即
mA}{
mV26
300
mA}{
mV26
)1(
mACQmAEQ
bbe
+?≈
++=
II
rr ββ (3-1-8)
测量电压放大倍数,实际上是测量放大器的输入电压 V
i
与输出电压 V
o
的值。
在波形不失真的条件下,如果测出 V
i
(有效值)或 V
im
(峰值)及 V
ip-p
(峰-峰)
与 V
o
(有效值)或 V
om
(峰值) V
op-p
(峰-峰),则
im
om
i
o
V
V
V
V
V
A == =
p-op
p-ip
V
V
(3-1-9)
2、输入电阻
beB2B1bei
//// rRRrR ≈= (3-1-10)
放大器的输入电阻反映了放大器本身消耗输入信号源功率的大小。
若 R
i
>>R
s
(信号源内阻),则放大器从信号源获取较大电压;
若 R
i
<<R
s
,则放大器从信号源吸取较大电流;
若 R
i
= R
s
,则放大器从信号源获取最大功率。
用“串联电阻法”测试放大器的输入电阻即在信号源输出与放大器输入端之间,串联一个已知电阻 R(一般以选择 R 的值接近 R
i
的值为宜),如图 3.1.2
所示。在输出波形不失真情况下,用晶体管毫伏表或示波器,分别测量出 Vi与
Vs的值,则
R
VV
V
R
is
i
i
= (3-1-11)式中,
V
s
为信号源的输出电压值。
信
号
源
放
大
器
+
-
R
o
S
R
L
+
-
V
o
V
oL
0
- 3
中频区 低频区 高频区
BW
f
L
f
H f /Hz
f /Hz
- 90
- 180
- 270
/度
20lg A
V
/dB
0
(a)
(b)
f
H
f
L
(a) (b) (c)
C
B
R
s
r
be
C
C
R
C
R
L
βI
B
R
C
R
E C
Eβ+
+
1
bes
rR
+
-
+ +
+
-
+
V
s
3,输出电阻 图3.1.2 输出电阻测试电路
CCoo
// RRrR ≈= (3-1-12)
式中 r
o
为晶体管的输出电阻。
放大器输出电阻的大小反映了它带
负载的能力,R
o
愈小,带负载的能力愈强。
当 R
o
<<R
L
时,放大器可等效成一个恒压源。
放大器输出电阻 Ro的测试方法如 图 3.1.3 输出电阻测试电路
图 3.1.3所示,电阻 R
L
应与 Ro接
近,在输出波形不失真的情况下,首先
测量 R
L
未接入即放大器负载开路时的
输出电压 Vo的值,然后接入再测量放
大器负载上的电压 VoL的值,则
L
oL
o
o
)1( R
V
V
R?= (3-1-13)
4、频率特性和通频带
放大器的频率特性包括幅频特性 A(ω)
和相频特性?(ω)。 A(ω)表示增益的幅度与
频率的关系;?(ω)表示增益的相位与频率
的关系;?是放大器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间
的相位差。
放大器的频率特性如图3.1.4所示,影 图3.1.4放大器的频率特性
响放大器频率特性的主要因素是电路中存在 (a)幅频特性(b)相频特
的各种电容元件。
通频带 BW = f
H
– f
L
(3-1-14)
式中,f
H
为放大器的上限频率,主要受晶体管的结电容及电路的分布电容的限制;
f
L
为放大器的下限频率,主要受耦合电容C
B
、C
C
及射极旁路电容C
E
的影响。要严格计算C
B
、C
C
及C
E
同时存在时对放大器低频特性的影响,较为复杂。在工程计算中,为 了简化计算,通常以每个电容单独存在时的转折频率为基本频率,
再降低若干倍作为下限频率。
电容C
B
、C
C
及C
E
单独存在时所对应的等效回路如下
图 3.1.5(a)、(b)、(c)所示。
图 3.1.5
293132323231302920lg|Av|/dB
800 1000 1131 1131 1131 1000 900 800 Vop-p(mV)
500K 300K 100K 10K 1K 500 100 40 f(Hz)
如果放大器的下限频率 f
L
已知,则可按下列表达式估算,
)(π2
1
)10~3(C
besL
B
rRf +
≥ (3-1-15)
)(π2
1
)10~3(C
LCL
C
RRf +
≥ (3-1-16)
)
1
//(π2
1
)3~1(
bes
EL
β+
+
≥
rR
Rf
CE (3-1-17)
通常采用采用“逐点法”测量放大器的幅频特性曲线。测量时,每改变依次信号源的频率(注意维持输入信号V
S
的幅值不变且输出波形不失真),用晶体管毫伏表或示波器每测8量一个输出电压值,计算其增益。然后将测试数据 f
i
,A
VI
(20lg A
V
)列表,整理并标于坐标纸上,再将其连接成曲线,如图3.1.4(a)所示。
如果只要求测量放大器的通频带 BW,则首先测出放大器中频区 (如 fo=1KHz)
时的输出电压 V
O
,然后升高频率直到输出电压降为 0.707 V
O
为止(维持 V
S
不变),
此时所对应的信号源频率就是上限频率 f
H
。同理,维持 V
S
不变降低频率直到输出电压降到 0.707 V
O
为止,此时所对应的频率为下限频率 f
L
,则放大器的通频带
BW=f
H
-f
L
如设某一晶体管放大器的输入信号 Vi=10mV(Vip-p=28mV),所得数据列表格式为,
四、设计举例
例 设计一阻容耦合单级晶体管放大器。
已知条件 V
CC
= +12V,R
L
=3k?,V
i
= 10mV,R
s
= 600? 。
性能指标要求 A
V
> 40,R
i
> 1k?,R
o
< 3k?,f
L
< 100Hz,f
H
> 100kHz。
电路设计流程
提出设计指标拟定电路方案设定器件参数
电路安装和调试
结果测量
指标满足要求修改电路方案修改电路参数 是否要修改电路方案
Y
N
N
解 (1)拟定电路方案,选择电路形式及晶体管
采用如图3.1.1的分压式电流负反馈偏置电路,可以获得稳定的静态工作点。
因放大器的上限频率要求较高,故选用高频小功率管3DG100,其特性参数
I
CM
=20mA,V
(BR)CEO
≥20V,f
T
≥ 150MHz通常要求β的值大于 A
V
的值,故选β=60。
(2) 设置静态工作点并计算元件参数 由于是小信号放大器,故采用公式法设置静态工作点 Q,计算如下:要求 R
i
(R
i
≈ r
be
)>1KΩ,根据式(3-1-8)得
mA2.2mA
3001000
26
CQ
=
<
β
I 取
CQ
I =1.5mA
若取 V
BQ
= 3V,由式(3-1-3)得
=
≈ k53.1
CQ
BEBQ
E
I
VV
R 取标称值 1.5k ?== k24
10)~(5
CQ
BQ
B2
β
I
V
R 由式
(3-1-5)得
=
≈ k72
B2
BQ
BQCC
B1
R
V
VV
R
为使静态工作点调整方便,R
B1
由 30k 固定电阻与 100k 电位器相串联而成。
由式(3-1-8)得
=
+?= 1340
mA}{
mV26
300
mACQ
be
I
r β
由式(3-1-7)得
=≈′ k89.0
beV
L
β
rA
R
因R
L
’
=R
C
//R
L
则?=
′?
′
= k27.1
LL
LL
C
RR
RR
R 综合考虑,取标称值 1.5k
比较式(3-1-15)与(3-1-16),由于(R
S
+r
be
)<(R
C
+R
L
),故由(3-1-15)
计算电容 BC 为,Fμ2.8
)(π2
1
)10~3(C
besL
B =
+
≥
rRf
取标称值 10 μ F
取 C
C
= C
B
= 10μ F。得
v
i
(t)
v
o
(t)
o
o
t
t
饱和失真
晶体管毫伏表
低频信号发生器
直流稳压电源
+ -
+
-
CH
2
+ V
CC
+
-
被测放大器
CH
1
双踪
示波器
v
i
v
o
Fμ5.98
)
1
//(π2
1
)3~1(C
bes
EL
E =
+
+
≥
β
rR
Rf
取标称值 100 μ F
五、电路安装与调试
1,静态工作点测量与调整
测量方法是不加输入信号,将放大器输入端(耦合电容 C
B
负端)接地。用万用表分别测量晶体管的 B,E,C极对地的电压 V
BQ
,V
EQ
及 V
CQ
。一般 V
BQ
=( 3~ 7)
V,V
CEQ
=正几伏。
如果出现 V
CQ
≈ V
CC
,说明晶体管工作在截止状态;如果出现 V
CEQ
< 0.5V,说明晶体管已经饱和。调整方法是改变放大器上偏置电阻 R
B1
的大小,即调节电位器的阻值,同时用万用表分别测量晶体管的各极的电位 V
BQ
,V
CQ
,V
EQ
,并计算 V
CEQ
及
I
CQ
。
如果 V
CEQ
为正几伏,说明晶体管工作在放大状态,但并不能说明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设置在合适的位置,所以还要进行动态波形观测。
给放大器送入规定的输入信号,如 V
i
=10mV,f
i
= 1kHz的正弦波。
若放大器的输出 v
o
的波形的顶部被压缩(见图 3.1.6(a),这种现象称为截止失真),说明静态工作点 Q 偏低,应增大基极偏流 I
BQ
,即增大 I
CQ
。 如果输出波形的底部被削波(见图 3.1.6,这种现象称为饱和失真),说明静态工作点 Q
偏高,应减小 I
BQ
,即减 小I
CQ
。
图 3.1.6
如果增大输入信号,如 V
i
=50mV,输出波形无明显失真,或者逐渐增大输入信号时,输出波形的顶部和底部差不多同时开始畸变,说明静态工作点设置得比较合适。此时移去信号源,分别测量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 V
BQ
,V
EQ
,V
CEQ
及
I
CQ
。
2,性能指标测试与电路参数修改
按照图3.1.7所示的测量系统的接线方式来测量放大器的主要性能指标。示波器用于观测放大器的输入、输出电压波形并读取测量值。晶体管毫伏表用于测量放大器的输入、输出电压,当频率有所改变时,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电压有可能变化,应及时调整,以维持输入电压不变。所有仪器的接地端都应与放大器的地线相连接。测量前,首先使信号发生器的频率调到放大器中频区的某个频率f
O
上,例如使f
O
=1KHz,幅值调到放大器所要求的电压值,例如 V
i
= 10mV(有效值),
然后按照放大器性能指标的测试方法分别测量 A
V
,R
i
,R
o及
BW。
f
L
↓
C
E
↑,C
B
↑,C
C
↑ 电路的性能价格比 ↓
r
be
↑ A
V
↓
R
C
↑ R
o
↑
R
s
600?
10mV
R
B2
24k?
C
B
+
R
B1
60k?
R
C
1.5k?
R
E
1.5k?
C
E
10μF
+
100μF
R
L
3k?
+
10μF
C
C
+ 12V
+ V
CC
T
1
3DG100
+
-
*
+
-
V
o
V
s
图3.1.7
对于一个低频放大器,各项指标很难同时都很理想。例如,电压放大倍数
A
V
,根据
be
L
i
o
V
r
R
V
V
A
′?
==
β
&
&
&
有
↑↑
↓↓
↑↑′
↑
be
ibe
oL
V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r
Rr
RR
A
β
增大 Rc(即 RL’)会使输出电阻 R
o
增加,减小 r
be
会使输入电阻 R
i
减小。
如果 R
o
及 R
i
离指标要求还有充分余地,则可以通过实验调整 R
C
或 I
CQ
来提高电压放大倍数,但改变 R
C
及 I
CQ
又会影响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可见只有提高晶体管的放大倍数 β,才是提高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的有效措施。由于基极电位
V
BQ
固定,即
CC
B2B1
B2
BQ
V
RR
R
V
+
=
I
CQ
亦基本固定,即
CC
B2B1E
B2
E
BQ
EQCQ
)(
V
RRR
R
R
V
II
+
=≈≈
所以,改变 b 不会影响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再例如,希望降低放大器的下限频率 f
L
,根据电容计算式,也可以有三种途径,即
不论何种途径,都会影响放大器
的性能指标,只能根据具体的指
标要求,综合考虑。下图 3.1.8
为满足设计举例题性能指标要求
的放大器的电路。由图可见,
实验调整后的元件参数值与设计
计算值有一定差别。 图 3.1.8
3,测量结果验算与误差分析
如图3.1.8所示的电路,其静态工作点的测量值为
V
BQ
=3.4V V
EQ
=2.7V
I
CQ
=1.8mA V
CQ
=9.3V
性能指标的测量值为
A
V
=47 R
i
=1.1k? R
o
=1.5k?
f
L
=100Hz f
H
>999kHz
根据前图所示电路参数,理论计算值为
V4.3
CC
B2B1
B2
=
+
= V
RR
R
VBQ V
EQ
= V
BQ
–0.7V=2.7V
mA
R
V
ICQ 7.1
E
EQ
=≈
R
i
≈ r
be
=300W+β
{}mAI
mv
CQ
26
=1.2kΩ R
o
≈ R
C
=1.5kΩ
50
be
L
V
=
′
=
r
R
A
β
Hz88
)(2
10
besB
L
=
+
=
rRC
f
π
从而得测量误差(理论值为上述计算值)如下,
%6%100
V
V
V
=×
=
A
A
A
γ
%8%100
i
i
i
=×
=
R
R
R
γ
0%100
o
o
o
=×
=
R
R
R
γ
%14%100
L
L
L
=×
=
f
f
f
γ
产生测量误差的主要原因是,
① 测量仪器不准确及测量人员的读数误差;
② 元器件本身参数的示值误差;
③ 工程近似计算式引入的理论计算误差。
六、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引入负反馈后,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将下降,其表达式为
FA
A
A
&&
&
&
V
V
VF
1+
=
式中,F为反馈网络的传输系数;A
V
为无负反馈时的电压放大倍数。
在引入负反馈后,虽然电压放大倍数下降,但可以改善放大器的性能 。
七、设计任务
设计课题:单级阻容耦合晶体管放大器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