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方案编制
目 录
?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区的划定和要求
?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方案编制及内容
? 作物灌溉制度和水资源分析
?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規劃方案编制的思路
?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方案择优的做法
? 项目规划方案判别和注意的问题
(一 )土地开发整理区的划定
土地开发整理区
1、土地单项整理区
2、土地综合整理区
3、土地复垦区
4、土地开发区
1
( 二)土地开发整理区的要求
1、土地开发整理潜力大小与潜力类型
2、土地开发整理区界限
3,应尽量采取综合整理办法
4、规模较大的农地整理区
2
2
土地开发整理区的要求
5,土地开发整理区的划定要有利于集约利用土地
6、土地开发整理区的划定要注重景观和生态保护
3
(三)农用地整理内容和要求
1、农用地整理内容
? 农用地整理主要指耕地整理、园地整理、林地整理、牧草地整理
和养殖用地整理等,也包括大片农用地整理区内零星的农户、零
星城镇和工矿用地、小型水利设施、田间路以及零星的废弃地。
? 农用地整理主要包括农用地面积、位置的变动、性质的置换、低
效农用地的改造( 应和农业部门结合进行)以及地块规整重划,
水、林、路等小型基础设施配套和零星农宅的拆迁或合并。
4
要适宜作物的生长发育,适宜与田间机械作业,适宜灌排工程布设,适
宜与防风固沙。
要适应改善生态环境的需要,尽量避免湿地开发,毁林毁草和围湖造田,
对过度开垦、围垦土地要有计划有步骤还林、还草、还湖。
要逐步将以 250上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250以下坡耕地因地制宜,
实现梯田化或退耕。
5
5
2、农用地整理要求
土地开发整理区的要求
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讲求实效,充分利用生
物、工程与农艺等方面的科学技术,工程的设计、
施工和管理严格按国家有关标准执行。
要与农业经营机制的改革完善联系起来,逐步实
现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业现代化 。
6
二、项目规划方案编制及内容
(一)项目规划方案编制
1、原则
? 合理利用原则
? 三个效益相统一原则
?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原则
? 工程技术可行原则
? 因地制宜原则
? 可行性原则
7
二、项目规划方案编制及内容
2、依据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土地开发整理标准,
土地开发整理规划 相关部门技术标准
土地利用年度计划 其它有关技术规范
8
二、项目规划方案编制及内容
? (二 )项目总体平面布局
? 1、根据项目区地形、地貌特点等综合因素确定各地类的布局及分布范围。
? 2、在征求当地农业部门的基础上,选定作物种植结构的最佳方案。
? 3、根据项目区及外围的水文条件和水资源等情况,确定水利建设的数量、
等级和位置。
? 4、根据项目区外围已有的交通设施状况和区内地形、灌排渠系状况,确定
区内交通道路的类型和位置。
? 5、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主导风因素来确定农田防护林的布局、规模、结构
及树种的位置。
? 6、根据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确定各类用地的数量、规模、位置
和发展方向。
9
二、项目规划方案编制及内容
(三)项目主要工程内容
? 1、土地平整工程 2、农田水利工程
? 3、田间道路工程 4、其它工程
10
二、项目规划方案编制及内容
? (四)项目规划方案的择优
? 1、根据同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土地用途、土
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中土地开发整理指标等要求,
进行调整落实,提出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方案。 方案
拟定过程中,可以编制几个土地整理规划方案,以
便进行比较和择优,最后确定推荐规划方案。
11
二、项目规划方案编制及内容
? 2、规划方案评价
? A、技术可行性分析
? 项目规划技术可行性分析
? 实施项目规划拟采用的可行性分析
? B、效益评价
? 土地开发整理区的类型、规模、分区布局、投人产出
量和综合效益评估等。
? 投人产出量和综合效益评估是对整个规划安排的预期
效益评价,用以反映规划的效果。
12
二、项目规划方案编制及内容
3、效益评价方法和指标
1)效益评价的方法
A、定量分析方法 是指应运统一的量纲、一定的计算公式及判别标准
(参数),通过数量演算反应分析结果的方法。
B、定性分析方法 基本是采用文字描述,说明事物的性质。但定量分
析与定性分析的区分也不是绝对的,定性分析在需要与可能的情况下,
应尽量采用直接或间接的数据,以便更准确说明问题的性质或结论,
只是一般难以用一定的数学公式计算而已。
C、对比分析法
D、参与式评价方法
13
3、效益评价方法和指标
? 2 )经济效益评价指标
? 经济效益分析是衡量土地开发整理投资收益的重要指
标。 其分析内容包括,土地开发整理的投人与产出量
分析,主要包括通过土地整理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
高耕地质量增加土地产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便于
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利灌溉和规模经营、节水节电、
有效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的经济效益。目前各地在进行
经济效益评价时多采用 静态分析法 。
?
14
2 )经济效益评价指标
? (3)项目运营效果指标
? A,基础设施运营成本。 指项目为农业生产服务而新建
或提供的农田基础设施的年正常运营成本,它包括基础
设施自身的运行成本以及正常维护管理成本,如负责项
目区土地灌排的泵站、机井等新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
电费、维修费、管理费等费用成本。
? B、基础设施运营成本率 = (项目区基础设施运营成本 /
项目区年总产值 )× 100%
16
3)生态环境效益评价指标
? 1) 定量分析指标
? 土地垦殖率 =耕地面积 /项目区总面积 × 100%
? 林草覆盖率增加值 =[(项目完成后项目区林草地面积 -
项目实施前项目区林草地面积) /项目区总面积 ]
× 100%
? 绿色植被覆盖率增加值 =[(项目完成后项目区林草面
积 +农作物面积) -(项目实施前项目区林草面积 +农作
物面积) ] /项目区总面积 × 100%
? 2)定性分析指标
17
4)社会效益评价指标
? 定量分析指标,
? ( 1) 土地利用率增量 = [(项目完成后项目区已利用面
-项目实施前项目区已利用面积)积 /项目建设规模]
× 100%
? ( 2)新增耕地面积和新增耕地率
新增耕地面积 =项目实施后耕地面积 -项目原有耕地面积
新增耕地率 =新增耕地面积 /项目建设规模 × 100 %
? ( 3)新增耕地可供养人数=新增耕地面积 × (项目区所
在乡镇人口 /项目所在乡镇耕地总面积)
18
4)社会效益评价指标
? ( 4)生产力效果用农业劳动生产率增量表示
? 农业劳动生产率增量 =(有项目计算期内年均总产值 /
有项目计算期内年均总有效劳动力数) -(无项目年均
总产值 /无项目年均有效劳动力数) × 100%
? ( 5) 新增粮食生产能力 =[(项目完成后项目区粮食生
产能力 -项目实施前项目区粮食生产能力) /项目完成
前项目区粮食生产能力 ] × 100%
? ( 6)粮食产量水平(单产增量) =项目完成后项目区
粮食总产量 /项目建设规模 -项目实施前项目区粮食总
产量 /项目建设规模
19
4)社会效益评价指标
? ( 7)扶贫效果(脱贫率增量) =[(项目完成后项目区已脱贫人口数 /项
目区总人口) -(项目实施前项目区已脱贫人口数 /项目区总人口数) ]
× 100%
? ( 8)农民的收入水平(人均年纯收入增量) =(项目区农户年纯收入增
量之和 /项目区人口数量) × 100%
? ( 9)就业效果
单位投资增加就业人数 =项目新增总就业人数 /项目总投资
? ( 10)防护林保护面积:指项目新植的农田防护林能够保护的农田面积
? ( 11)防风固沙林保护面积:指项目新种植的防风固沙林能够保护的农
田面积
? ( 12)水土流失治理面积:指通过项目的水土保持工程所治理的水土流
失面积
20
( 一) 基本概念
水资源,地表水和地下水。
灌溉制度,按作物需水要求和不同灌水方法制定的灌水次数、灌水时间、灌水定额
及灌溉定额的总称。
灌水次数,指播种前和全生育期内灌水的总次数。
灌水时间,指各次灌水的具体日期。
灌水定额,指单位灌溉面积上的一次灌水量。
灌溉定额,播种前和全生育期内单位面积上的总灌水量,即各次灌水定额之和。
作物需水量,指在适宜的外界环境条件下,作物正常生长发育达到或接近该作物品
种的最高产量水平时所需要的水量。
灌水率,指单位面积上所需要的灌溉净流量,又称灌溉模数,以 q净 表示,单位为
m3/s/万亩。
灌溉保证率,指灌区用水量在多年期间能够得到充分满足的机率,一般以正常供水
的年数或供水不破坏的年数占总供水年数的百分数表示。
抗旱天数,指灌溉设施在无降雨情况下能满足作物需水要求的天数,它反映了灌溉
设施的抗旱能力。
21
(二 )灌溉标准的确定
1、灌溉保证率
常用下式进行计算:
式中,p--灌溉设计保证率( %);
m--灌溉设施能保证正常供水的年数;
n--灌溉设施供水的总年数。
灌溉设计保证率因各地自然条件、经济条件的不同,多介
于 50~ 95%之间。一般缺水或以旱作物为主的地区,其灌溉设
计保证率可低一些;而丰水或以水稻为主的地区,其灌溉设计
保证率可高一些。
22
2、作物灌溉制度的 制定
①时历年法:采用时历年法(不少于 30年)确定历年各种主要作物的灌溉
制度,根据灌溉定额的频率分析选出 2~ 3年个符合设计保证率的年份,以
其中作物灌水最不利的一年为典型年,以该年的灌溉制度作为设计灌溉制
度。
②设计代表年法:根据降水频率分析选出 2~ 3个符合设计保证率的年份,
拟定其灌溉制度,以其中灌水分配过程最不利的一年为典型年,以该年的
灌溉制度作为设计灌溉制度。
3、抗旱天数
抗旱天数的标准:旱作物和单季稻灌区抗旱天数可为 30~ 50天,双季稻灌
区抗旱天数可为 50~ 70天,经济条件发达的地区,可按上述标准提高 10~
20天。
(二 )灌溉标准的确定
23
(三 )作物需水量
1、基本含义:
作物需水量( 常表示为 ET),是作物整个生长期叶面蒸腾和 株 间土面蒸发的总和。
作物需水量除与作物种类及品种有关外,还与气象、土壤条件、农业生产技术和
产量水平有关。需水量与耗水量的单位一样,常以 m3/亩或 mm水层表示。
2、作物需水量的确定
①作物需水量的田间测定;
②经验公式法估算作物实际需水量
( 1)水面蒸发量法(蒸发皿法);
( 2)产量法。
24
灌水率是根据全灌区各种作物的灌溉制度,及 作物 种植面积占总种植面
积的比例计算制定的,利用它可以计算出灌区各级渠道的设计流量。
如某种作物种植面积占灌区总种植面积的比例为 a,其某次灌水定
额为 m( m3亩 -1),则该作物本次灌水所要求的灌水率为:
( m3/s/万亩)
式中,T― 本次灌水延续的时间( d);
t― 每天灌水时数,一般自流灌区按 24h/d计,扬水灌
区按 20~ 22h/d计。
主要作物的灌水延续时间如下:
水稻:泡田期灌水 7~ 15d;生育期灌水 3~ 5d。
小麦:播前灌水 10~ 20d;拔节后灌水 10~ 15d。
棉花:苗期、花铃期灌水 8~ 12d;吐絮期灌水 8~ 15d。
玉米:拔节抽穗期灌水 10~ 15d;开花期灌水 8~ 13d。
(四 )设计灌水率
25
主要步骤:
1、需水量 计算
首先确定各种作物的种植面积和复种指数,选定作物种植结构
的最佳方案,依次确定作物用水量。 土地开发 整理区需水量主
要指作物用水。以提取地下水为主的 开发 整理区,其需水量还
包括:农村居民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和环境用水等的总和。
2、可供水量 计算
包括地表水(包括河渠内的过境水)和地下水两种形式,其中
地表水是主要的灌溉水源。
3、水资源平衡分析
需水量 < 可供水量,水资源满足要求。
26
(五 )水资源平衡分析
?土地开发整理涉及到的土地类型多,地形地貌复杂,气候、
土壤、植被等条件各不相同,但在开发整理过程中,我们都
必须遵照国家的政策,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三效益”最
优化。
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时,必须进行规划方案择优 。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内容通常包括土地平整工
程、农田水利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和农田防护工
程等内容。在进行农地整理项目规划时,首先应
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四、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方案编制的基本思路
27
(一)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应注意的问题
1、抓住项目区农地整理中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
2、确保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新增加的耕地不低于国家批
准的比率)。
3、尽量利用项目区现有的基础设施,如灌排系统、道路、
电力等。
4、注重经济效益,尤其是在工程规划中要估算项目的投
资回报率,确保各项工程投资最经济。
5、开发整理以后的田块要能够适宜多种经营,为农业内
部结构调整服务 。
28
? 6、要考虑适宜机械化耕作,为农地的规模经营服务。
? 7、防止片面追求有效耕地面积的增加,提高出地率,
或者单一追求, 规模, 成片,忽视生态环境,避免工程
规划方案中通常出现, 毁林造林, 现象。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应注意的问题
29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应注意的问题
? 8,,拆村并点, 时,要考虑拆迁的劳动力
安置补助费、拆迁补偿费等费用,同时与农
村城镇化相结合。
? 9、要与当地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镇规
划、土地整理规划相衔接,同时考虑道路、
电力工程、防洪抗灾等规划内容要求。
30
1,,一踏,,即规划人员与当地的农业、水利、土地
管理部门、当地的领导一起,到项目区进行实地踏勘,结
合当地的地形地貌以及已有的基础设施(道路、水利)等
初步形成规划草案。
(二)确保工程规划方案优化,规划人员要做到, 一踏、二核、三校、四请,
31
? 2,,二核,, 即根据踏勘的结果,核查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对于项目可行性
研究报告中的项目建设目标、项目区基本情况、现有基础设施是否符合项目区的实
际。同时核查国家、省、市等主管单位的审批意见,尤其是项目建设的目标、投资
项目类型(重点项目、示范项目、补助项目)、出资人(中央承担项目、地方承担
项目、合作项目)等内容。
? 3,,三校,,即校核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报告与现状图、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报告
与规划图(尤其是土地的适宜性评价资料)、土地整理规划报告与图件的吻合情况。
? 4,,四请,,即请教当地农业、水利、土地管理部门的专家以及当地有经验的农
民,了解项目区的土壤理化性质、作物种植制度、灌溉制度、水源、水质及水利设
施、当地农民的耕作习惯、现有的机械化使用情况等,收集项目工程规划所必需的
基础资料。
32
确保工程规划方案优化,规划人员要做到, 一踏、二核、三校、四请,
(三)因地制宜,确保规划的实施
在进行项目规划时,要综合考虑项目规划的各方
面限制因素,尽量做到因地制宜、量体裁衣,保
证在资金紧张的条件下项目工程的合理性与完备
性和可操作性。
33
结合几年来工作实践,针对规划中的土地平整工程、农
田水利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和农田防护林工程等分项工
程分别进行阐述,若, 土地开发整理标准, 中已明确的
内容,在此不再重复。
(一)土地平整工程的选择
土地平整工程是规划其它工程的基础,通常在进行土地平
整工程规划设计中,首先要考虑土地平整方案。在确定
土地平整方案时,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34
五、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方案选优的做法
? 若项目区是平原地区可采用全部平整;若项目区为
丘陵区,有两种方案可供选择,即完全平整和局部
平整。完全平整是将整个项目区作为一个平整元,
按某一设计高程进行土地平整。这种方案的 优点是,
能够最大限度地挖掘土地利用潜力,增加耕地面积,
便于布置各项工程项目,方便农业生产;其 缺点是,
挖填方工程量大,投资量大,对表土造成极大的破
坏。
35
1、考虑项目区的地形地貌
? 局部平整是以耕作田块为平整单元,在每个平整单元内部,保持土
地的挖填方平衡,不需要从区外大量取土或将区内的土大量运往区
外,最终的地面高程是在挖填方平衡高程的基础上,根据所布置的
沟渠水流方向来确定,各单元之间允许有一定的高差。
? 局部平整的优点是:挖填方工程量和工程投资大大降低,有利于保
护表土层; 其缺点是,土方量计算较复杂,耕地新增量有所降低,
沟渠布置的难度增大。所以,在具体的项目中,应因地制宜,在充
分比较的基础上选取平整方案,尽量减少土地平整工程中开挖和运
输土石方的工程量。
36
考虑项目区的地形地貌
? 土地平整最好保证灌水处位于高地,实现项目区自流灌溉;
容泄区处于最低位置,保证水能自流排出,从而节省灌排的
人力、物力和运行费用。
? 3、考虑整理后的田块适宜种植作物的特性
若作物是喜水作物,如水稻、耕作田块或格田要求基本平整,
水田格田田面高差应在 ± 3cm 以内,保证处处灌得到,每一
处淹不了;而若作物为旱作物,如玉米、小麦、谷子和棉花
等,则其地块坡度在 1,500以内皆可。
37
2、考虑方便项目区的农田灌排等水利工程设施
? 在项目区内最好能实现项目区土方挖填内部找平。若项目区需要客土
回填时,应考虑到,
? 1)客土的土源要, 舍远求近,,尽量接近项目区,减少运输距离,
节约运输费用。
? 2)土壤质地较好,尤其是耕作田块的表土应没有污染、避免大的砂
砾,能够保墒保水保肥。
? 3)取土区的安全问题,即防止土源地接近铁路、公路路基,大江大
河及水库堰塘的堤岸,避免事故发生。
? 4)应与当地的生产生活需要有机结合。即取土与当地的塘堰清淤、
河流清障等水利兴修、道路修建、鱼池开挖等结合起来,做到一举两
得;若项目区需要挖方,外运土石方时,也应考虑到当地的生产和生
活,就近运输,降低外运成本。
38
4、项目区土地平整
(二)农田水利工程的选择
农田水利工程是土地项目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指在对
洪、涝、旱、渍、盐、碱等进行综合治理和合理利用水资源
的原则下,对水土资源、灌排渠系及其建(构)筑物等进行
的统筹安排。
? 在进行农田水利工程规划时,不仅要考虑灌溉水源、灌溉渠
系布置、排水沟系布置及容泻区等灌排本身因素,还要避免
沟渠之间的交叉,沟渠与道路的交叉以及水工建(构)筑物
与道路等工程的交叉问题,做到既经济,又合理。
39
? 一要考虑水源地的位置,尽量位于项目区的最近最高的地
方,最好能够实现自流灌溉,减少抽水灌溉;
? 二要考虑水源没有污染源,如没有化工厂、造纸厂或其它
排污口,远离重金属等污染源,保证水质能够灌溉;
? 三要尽量利用地表径流,慎用地下水;
? 四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水源,如已有的水库、堰塘、河流等,
减少打井,节约费用;
? 五要收集需要开采地下水井灌区的水文、地质资料以及试
验数据,减少风险,降低成本。
40
1、灌溉水源选择
2、灌排渠系布置
? 灌排渠系布置的要求:
? 1)尽量实现自流灌排;
? 2)尽量缩短灌溉渠系的长度和减少渗漏与水头损失 ;
? 3)尽量减少灌排渠系及其建(构)筑物的数量,并尽可
能避免与道路等其它农田设施的交叉,保证流态稳定,水
流通畅;
? 4)若是提水灌溉,则应注意有可靠的水源和提水距离;
? 5)灌排渠系布置不影响机耕和交通要求。
41
3、灌溉渠道的选择
? 灌溉渠道可以为 U 形槽,也可为矩形渠,两者各有优
势。 U 形槽渠道输水能力强,但施工技术要求高;矩
形渠节约土地,但对其材质要求较高,单位造价高;
梯形渠道占地面积大,土壤较好的质地可直接修土质
道,造价低。规划时,可在综合考虑地方灌溉制度、
资金与出地率约束的基础上选择。
42
( 1) 干、支渠规划布置方式的选择













? 平原地区干、支渠布
置,干渠多沿等高线
布置,支渠垂直等高
线布置 。
43
( 1) 干、支布置方式的选择


?山丘、丘陵区的干渠一般沿灌渠
上部边缘布置,基本和等高线平行,
支渠沿两溪间的分水岭布置。在丘
岭地带,如灌区内主要有岗岭横贯
中部,干渠可布置在岗脊上,大体
和等高线垂直,干渠比降根据地面
坡度而定,支渠自干渠两侧分出,
控制岗岭两侧的坡地。
44
( 2)灌溉渠道和排水沟规划布置选择
? 灌排相间布置
在地形平坦或有微地
形起伏的地区,宜把
灌溉渠道和排水沟道
交错布置,沟渠都是
两侧布置。
45
( 2) 农渠和支渠规划布置
? 灌排相邻布置
在地面向一侧灌水,
排水沟也只能接纳一
边的径流,灌溉和排
水沟道只能并行,上
灌下排,相互配合。
46
? 项目区道路分干道、支道、田间道和生产路。 其中田间
道路是连接居民点与项目区的道路,一般路面宽 2-4米。
在设计中注意:
? 1、尽量利用已有的等级公路或乡镇公路。
? 2、设计的路面宽度满足当地农业生产的机械作业和出
行的要求。
? 3、保证项目区的机械设备的运输和当地的防洪排涝工
作顺利开展。
47
(三)道路工程规划的选择
道路工程规划的选择
? 4、要节约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
道路工程规划时,尽量, 路行田块间,田
在路两边,, 节约道路用地。
道路路基与路面,可, 就地取材,,利用
当地的石材、土材,或者砂砾石作道路垫
层或路面。
48
? 1、田块的大小
符合生产习惯;满足机械化耕作需要;满足当
地农民承包耕种的需要。
? 2、田块的方向
充分利用光照;减少风害与冻害;根据当地的
地形情况,长边一般与等高线方向一致。
49
(四)田块规划的选择
? 农田防护林工程规划包括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和农田防护林
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要根据当地的地形地貌和其他条
件因地制宜、综合考虑。
? 防护林规划,主要是指防护林的布局、规模、结构、树种、
数量等。 在规划时要考虑:
? 1、防护林防风的大小与方向。
? 2、林种选择可与当地的生产与生活相结合;如朝阳市的
建平县和朝阳县,在旱坡地或梯田的田间道路两旁或生产
路一旁可以适当栽上沙棘树,既可防风固土,又可获得一
定的经济效益。
50
(五)农田防护林工程规划的选择
农田防护林工程规划的选择
? 3、防护林不能妨碍交通;一般田间道 2-4 米,
其两旁可以种植灌木,生产路较窄,一般不栽
或只在路一旁栽种灌木。
? 4、防护林不妨碍作物生长,即防护林不能与
田间作物争光、争水、争肥,更不能争地 。
51
农田防护林工程规划的选择
? 5、防护林要与大江、大河与大湖的堤防工
程相结合。
? 6、防护林要与水土保持工程相统一。
? 至于水土保持林、护岸固滩林、固砂林、海
防林、防岸林、护路林等其它防护林规划及
保护草规划,应遵照林业行政管理部门颁布
的相应标准、规范进行
52
六、规划方案判别和注意的问题
? 1、根据项目区地形地貌确定土地平整的方式;
? 2、根据农作物确定客土覆盖厚度,如在整理设计中水稻规划设计为
50厘米厚度;
? 3、做好本规划与相关部门的规划衔接;
? 4、项目工程规划设计内容严格执行国家标准;
? 5、项目工程规划方案要符合地形条件与要求;
? 6、项目工程规划设计中的基础设施要和项目区现状相结合;
? 7、灌溉设计保证中与工程措施相对应,水资源要有保证;
? 8、项目区水资源工程中重要的水资源分析,引水方案要和实际相符;
? 9、对项目区积水严重的渍区,要考虑排渍问题;
53
六、规划方案判别和注意的问题
? 10、工程标准的制定应符合工程规划需要,没有水工程
措施的水量不能计入水资源分析的可供水量中;
? 11、灌溉保证标准要符合项目区的实际;
? 12、在进行水资源分析时,采用灌溉定额一定要掌握;
? 13、可利用水量,该水量已计入作物需水量中,不要重
复计算;
? 14、工程取水以地表水利用为主,限制地下水开采;
在地下水超采地区,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
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