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期末考试 《普通生态学》试卷(GC001)参考答案 一、解释下例术语(本题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 1、Ecological Amplitude:生态幅,每一种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耐受一个范围,其范围就称为 生态辐。 2、Dominant Species:优势种,指群落中对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的物种。 3、Niche:生态位,指生物在群落或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角色,是物种所有生态特征的总和。 4、Biodiversity: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指生命有机体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综合体的多样性和变 异性。生物多样性可以从三个层次上描述,即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与景观多样性。 5、Biosphere:生物圈;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和一切适合生物栖息的场所,包括岩石圈的上层、全部水 圈和大气圈的下层。 二、比较分析以下各组术语(本题2小题,每题5分,共10分) 1、 趋同适应与趋异适应 趋同适应:不同物种在相似的大环境条件下,可能在生理、行为和形态等方面会表现出相似性。这 样导致了不同物种相同的生活型。 趋异适效应:指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同一个物种面对不同的生态压力和选择压力,在生理、 行为和形态等方面会有不同的调节,这导致了生态型。 趋同适应与趋异适应都是物种为适应环境条件的而表现出的特性。 2、 层片与层次 层片:每一层片均由相同生活型和相似生态要求的不同植物所构成的机能群落。 层片作为群落的结构单元,是在群落产生和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层片具有如下特征: ⑴属于同一层片的植物是同一个生活型类别。 ⑵每一个层片在群落中都具有一定的小环境,不同层片的小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构成了群落环境。 ⑶层片的时空变化形成了植物群落不同的结构特征。 层次:群落中植物按高度(或深度)的垂直配置,就形成了群落的层次,强调群落的空间结构。群 落的成层性保证了植物群落在单位空间中更充分地利用自然环境条件。陆生群落的成层结构是不同 高度的植物或不同生活型的植物在空间上的垂直排列结果。例如,发育成熟的森林中,通常划分为: 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被层。成层结构是自然选择地结果,它显著提高了植物利用环境资源 的能力。 一般层片比层次的范围要窄,因为一个层次的类型可由若干生活型的植物组成。 三、不定项选择题(本题10小题,每题1.5分,共15分) 1、r-对策生物的主要特点有 AC 。 A 体型小 B 体型大 C 生殖力强 D生殖力弱 2、在诸生态因子中 BD 的因子称为主导因子。 A 能替代少数其他因子 B 对植物生长发育有明显影响 C 把其他因子的直接作用变为间接作用 D 对其他因子有影响作用子 3、土壤常常成为动物极好的隐蔽所是因为 B 。 A 土壤中食物多 B 环境条件较稳定 C环境条件最好 D 无天敌 4、下列术语中 BCE 是植物划分生长型的术语。 A 高位芽植物 B 乔木 C 灌木 D 地面芽植物 E 草本植物 5、植物在新地点上能 CD 是植物定居成功的标志。 A植株生长 B 植株开花 C 开花结子 D 繁殖 6、2个物种间的竞争必将导致 D 。 A 2个种死亡 B 一个种的重量增加,另一个种的重量减少 C 2个种的重量等量减少 D 2个种的重量不等量减少 7、中国植被分类系统中的基本单位是 C 。 A 种群 B 群落 C 群丛 D 群系 8、从海南岛沿我国东部北上可能依次遇到的地带性森林分别是 D 。 A 雨林、云南松林、常绿阔叶林和落叶林 B 雨林、落叶林、常绿阔叶林和针叶林 C 雨林、常绿阔叶林、针叶林和落叶阔叶林 D 雨林、常绿林、落叶林和针叶林 9、生态系统平衡的标志是 ACD 。 A 能量输入输出稳定 B 生物量高 C 结构稳定 D功能作用稳定 E、适于人类居住 10、地球上碳最大的储存库是 C 。 A.大气层 B海洋 C. 岩石圈 D 化石燃料 四、问答题 (本题3小题,每题10分,共30分) 1、从裸岩开始的群落演替会经历那些阶段? 从裸岩开始的群落演替为典型的旱生演替系列,包括以下演替阶段:①第一植物群落阶段:地 衣在裸岩定居,分泌有机酸腐蚀岩石,加上物理、化学定居风化作用,使岩石风化,加上地衣残体 积累少量有机物质;②苔藓植物群落阶段:依靠地衣植物较长时间的生活,形成的少量土壤,苔藓 植物定居,苔藓植物的较大个体加速了土壤的形成过程;③草本植物群落阶段:土壤积累到一定量 后,耐旱的草本植物开始进入并定居,种子植物对环境的改造作用更加强烈,小气候和群落环境逐 步形成,土壤加厚,更有利于植物的生长;④灌木群落阶段:草本群落发展到一定阶段,木本植物 开始出现并逐步形成以灌木为优势的群落;⑤乔木群落阶段:灌木群落发展到一定时期,为乔木的 生存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乔木植物开始定居,并逐步发展成乔木占优势的群落;随着演替的进行, 最终形成区域的地带性植被(顶极群落)。 2、空间异质性是怎样影响群落结构的? 群落的环境不是均匀一致的,空间异质性的程度越高,意味着有更多的生境,所以能允 许更多的物种共存。 空间异质性包括非生物环境的空间异质性和植物空间异质性。大量的研究资料表明,在土壤和 地形变化频繁的地段,群落含有更多的植物种,生物多样性越高。 群落中植物层次多,各层次具更茂密的枝叶则取食高度多样性高。研究结果表明鸟类多样性与 取食高度多样性高密切相关。 3. 气体型循环与沉积型循环各有何特点,各循环类型的代表物质有哪些?(10分) 气体型循环物质的主要贮库为大气和海洋,有气体形式的分子参与循环过程,速度较快,如氧、 二氧化碳、氮等的循环;沉积型循环物质的主要贮库为岩石,其分子和化合物没有气体形态,主要 通过岩石分化和沉积物分解为生态系统可利用的营养物质,故速度极慢,如磷、钙、钠、镁等的循 环。 五、简述题 (本题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植物群落分布为什么具有 "三向地带性"? "三向地带性"是指纬度地带性、经向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 不同植物群落类群的分布,决定于环境因素的综合影响,主要取决于气候条件,特别是热量和 水分,以及两者的结合作用。 地球表面的热量随纬度位置而变化,从低纬度到高纬度热量呈带状分布,植物也随之 呈现带状分布。 水分则随距海洋远近,以及大气环流和洋流特点递变,不同地区的水分条件不同,导致植物分 布的差异,呈现经向地带性。 水分和热量的结合,导致了气候按一定的规律的地理性更替,导致植物地理分布的形成:一方 面沿纬度方向成带状发生有规律的更替,称为纬度地带性:另一方面从沿海向内陆方向成带状,发生 有规律的更替,称为经度地带性。纬度地带性和经度地带性合称水平地带性。 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气候也发生有规律性变化,植物物也发生有规律的更替,称为垂直地带 性。 2、 一个物种,它是怎样在生态系统中发挥作用并产生影响的? 物种的存在单位为种群,在群落中每个物种都利用一定的资源。物种在环境中都占有一定的生态位。 物种对占有生态位的宽度不同也就决定其在群落中的所起的作用和所占的地位也就不同。 种群申的个体问,不同物种间,通过差异生存和差异死亡显示该物种适应环境的能力和影响其 它生物的水平。 不同生物在生物群落中以关键种、优势种、伴生种、偶见种、稀有种而体现其的作用和大小。 其中,群落中的关键种在维护群落生物多样性和系统的稳定性方面起重要的作用。在群落的营养结 构中,生物通过取食和被取食关系,形成营养链锁结构。不同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承担不同的功能地 位和角色。 群落中的物种在位于食物链的某一环节。物种通过上行控制效应和下行控制效应相结合来控制 着群落的结构。物种的密度和对生物量的占有,决定了为高营养级物种提供资源的多少。总之,物 种通过资源的限制决定高营养级的种群结构。物种又可通过捕食者控制影响并控制低营养阶层的群 落结构 (多度、生物量、物种多样性)。 总而言之,一个物种是通过对生态位的占有宽度和其在食物链的环节上在生态系统中发挥作 用并产生影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