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期末考试
《普通生态学》试卷(GC006)参考答案
一、解释下列术语:(本题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
1、Life Form:生活型;是生物对外界环境适应的外部表现形式,同一生活型的物种,不但
体态相似,而且其适应特点也是相似的。生活型是不同生物对相同环境趋同适应的结
果 。
2、Ecological Relationship:生态关系;指生物与生境间的相互作用而建立起的相互关系。
3、Polymorphism:多态现象;一种群中有一种以上表现型的现象。
4、Acclimation:驯化;人工的定向诱导可以导致生物的耐受限度的变化的过程。
5、Gaia Hypothesis:Gaia假说;假说认为,地球表面的温度和化学组成是受地球表面的
生命总体(生物圈)所主动调节的。
二、比较分析以下各组术语:(本题3小题,每题5分,共15分)
1. 初级生产和次级生产
初级生产又称第一性生产:是指绿色植物和某些细菌的生产。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
和固定光能,把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生产过程 (2分)。
次级生产或称为第二性生产:是指生态系统初级生产以外生物有机体的生产。次级生产
就是异养生物的生产 (2分)。
次级生产最终是以初级生产为基础,次级对初级生产是有反馈调节作用。
2. 生态因子与环境因子
生态因子是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
素 。生态因子中生物生存所不可缺少的环境条件,有时又称为生物的生存条件 。
环境因子则是指生物体外部的全部环境要素 。在某种程度上环境因子的范围更广,生
态因子也可认为是环境因子中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 。
3. 资源与环境
资源:某一生物直接或间接利用的并有利于生物的生长、发育、繁殖的所用环境因素的
总称。资源是相对于主体而言的。
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及直接、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
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环境总是针对某一特定主体或中心而言的,离开主体或中心也就
无所谓环境,因此环境只具有相对的意义 。
资源和环境都具有相对性,离开主体或中心谈资源和环境都是没有意义的;环境是潜在
的资源,资源是可以利用的环境因素。
三、单项选择题(共10分,每题1分)
1. 生长在高光强环境中的草本植物的光合特点可能是( A )。
A. 补偿点较高,光饱和点高 B. 光补偿点较高,光饱和点低
C. 光补偿点较低,光饱和点低 D. 光补偿点较低,光饱和点高
2. 某种群个体间竞争强烈,排斥性强,则其内分布型是 ( B )。
A. 随机分布 B. 均匀分布 C. 成丛分布 D群集分布
3. 下面的哪项内容不是生长在干旱环境中的植物应该具有的特点( B )。
A. 根系发达 B. 叶表面积较大 C. 叶表面凹陷 D. 茎可进行光合作用
4. 一般,植物在下列哪种土壤结构上生长最好?( B )
A. 块状结构 B. 团粒结构 C. 松散结构 D. 片层结构
5. 常绿阔叶林的分布区域属于( B )。
A. 热带 B. 亚热带 C . 温带 D. 寒带
6. 当谈到某森林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时,这里指的是( A )。
A. 群落的垂直成层性 B. 群落的水平成层 C. 群落的垂直地带分布D. 群落的镶嵌
7. 形成"赤潮"的种群动态是 ( C )。
A. 不规则波动 B. 周期性波动 C. 种群爆发 D. 生态入侵
8. 某种植物向环境中释放次生代谢物,排斥其它植物生长的现象称为( A )。
A. 他感作用 B. 抑制作用 C. 竞争 D. 领域性
9. 个体大,寿命长,存活率高的生物的生存对策是 ( B )。
A. r-对策 B. K-对策 C. A-对策 D. G-对策
10. 最早给出“生态学”定义的是( B )。
A. 奥德姆 B. 郝克尔 C. 达尔文 D. 高斯
四、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本题3小题,每题10分,共30分)
1、 捕食作用具有哪些生态意义?
捕食是指某种生物消耗另一种其他生物活体的全部或部分身体,直接获得营养以维持自
己生命的现象。捕食者与猎物的关系,往往在调节猎物种群的数量和质量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捕食关系是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因此捕食者可以作为自然选择的力量对被捕食者的
质量起一定的调节作用,被捕食的往往是体弱患病的或遗传特性较差的个体,这样阻」上了
不利的遗传因素的延续。
在进化过程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两者之间形成二者长期的协同进化。捕食者能将被捕
食者的种群数量压到较低水平,从而减轻了被捕食者的中间竞争。竞争的减弱能允许有更多
的被捕食者共存,故捕食作用能维持群落的多样性。
2、 什么是叫生物多样性?哪些因素可以增加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指生命有机体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综合体的多样性和变异性。生物多样性
可以从三个层次上描述,即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与景观多样性 。遗传多样
性又称为基因多样性,是指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物种内以及物种间的基因多样性。物种多
样性是指物种水平上的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生境的多样性、生物群落多样性和
生态过程的多样性。景观多样性是指不同类型的景观在空间结构、功能机制和时间动态方面
的多样性和变异性 。
生物多样性于进化时间有关,进化时间越长,且环境条件稳定的物种多样性高 。
物理环境越复杂,或叫空间异质性程度越高,群落的复杂性也高,生物多样性就越大 。
气候越稳定,变化越小生物多样性越高。物种之间的竞争是物种进化和分离的动力,所以竞
争能增加物种的多样性 。
捕食将被捕食者的种群数量压到较低的水平,从而减轻了被捕食者的种间竞争。竞争的
减弱允许有更多的被捕食者共存。捕食者维持群落的多样性 。
植物群落的多样性越高,生产的食物越多,通过食物网的能流量越大,整个区域物种多
样性就越高 。
3、 为什么生态恢复时要考虑群落的演替因素?
生态恢复是以群落演替理论为基础的。在生态恢复过程中首先是先锋物种的迁移和散
布。只有当一个种的个体在新的地点上能繁殖时,定居才算成功。任何一个裸地上生物群落
的形成和发展,或是任何一个旧的群落为新的群落所取代,都必然包含有植物的定居过程
王。其次,群落内部环境变化。由于群落内物种生命活动的结果,引起群落内部环境的改变,
为自己创造了不良的居住环境便原来的群落结构解体,为其他植物的生存提供了有利条件
群落内部物种内部及物种之间都存在特定的相互关系。这种关系随着外部环境条件和群
落内环境的政变而不断地进行调整,进而群落的特性或多或少地改变。外界环境条件的改变
也是群落演替的诱发因素 。
生态恢复的过程在某种呈度上说就是群落演替的过程,所以生态恢复必须考虑群落的演
替 。
五、论述题:(本题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为什么说生态系统是地球上自然界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生物和非生物的成分之间,通过不断的物质循环和
能量流动及信息传递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生态系统三大功能
是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
首先是能量流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贮藏在植物体内,然后
在转给其他动物,这样营养就从一个取食类群转移到另一个取食类群,最后由分解者重新释
放到环境中。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实现是生态系统中各要素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结果。
其次,在生态系统内部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不断的进行着复杂而有序的物
质交换,这种交换是周而复始和不断地进行着。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非生物环境、生产者、
消费者、和分解者。生态系统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各要素结合而成一个统一的整
体,集中表现在系统的整体性。
最后,生态系统中某一要素的改变会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例如,在生态系统
中关键种的消失会影响整生态系统的不稳定性。生态系统中某一要素作用的发挥都离不开生
态系统其它耍素的支持,离开生态系统的谈某一要素的功能是不完全的。另外,生态系统中
各个要素的功能发挥都以生态系统的整体环境息息相关的。
2、 论述种群的数量和质量的关系。
种群的数量变化和质量变化是种群动态过程的两个方面。
种群的质量取决于遗传结构,而种群的遗传结构是靠种群基因表现出来。如果种群是由
生理上适应环境能力强和遗传上等级高的优质个体所组成的,其种群在生存竞争中就占有优
越地位,个体的存活能力高,产生的后裔多,种群的数量易上升,分布范围广。也就是说种
群数量动态是与组成种群个体的质量和各质量等级的相对比例具有密切关系。
另一方面,随着种群大小的变动,选择压力也随之变化,对基因型和表现型频率的变化
产生影响。在种群的数量变化过程中,不断有新的个体产生和旧个体的死亡,个体所携带的
基因随着死亡而从基因库丢失,通过突变而使新的基因进入基因库,所以种群的基因库的组
成也是不断变化的。在大种群中,后代易于保持原来的遗传结构。如果种群很小,遗传结构
会发生偶然变化,某个基因型会从种群中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