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一 第一讲 导论:重新认识我们的社会(8学时)
一、社会学是什么(4学时)
教学目的:通过本次课的教学,激发学生对新课程的好奇心,使学生掌握什么是社会学。
教学内容:1.“社会学”的由来
2.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3.社会学的研究领域
4.社会学的视角
教学重点:1.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2.社会学的视角
教学内容的组织安排:
1.以课堂讲授为主。
2.什么是社会学?是学习社会学首先需要了解和领会的重要问题。对于刚刚进入大学的本科生,必须要花费较多的时间,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选用大量他们熟知生活实例进行耐心细致地讲解,用具体事实来阐述社会学涉及领域广泛,社会学研究的视角独特。
具体内容:
一、什么是社会学——邀请你打开又一扇窗户
1.“社会学”的由来
“社会学”是由拉丁文Socitas(社会)或Socius(社会中的个人)和希腊文Logos(词、学说、学问)两部分组成。一般认为“社会学”一词最早是法国著名的哲学家、社会学奥古斯都·孔德提出的。1838年10月,他出版了《实证哲学教程》第4卷,在此卷中正式提出“社会学”。此前出的书均用“社会物理学”,即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分析研究社会现象。孔德的社会学确定了两大主题: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前者说明社会内部的和谐状态,研究的是社会的社会存在条件、作用、规律、秩序、组织等;后者试图说明社会历史的发展,研究社会发展变化过程及其规律。孔德一直在尝试寻求摆脱哲学的束缚,他提出“社会物理学”或“社会学”的终极目的就是区别过去那种思辨的社会哲学或历史哲学。所以,他被认为是西方社会学的创始人。社会学的发展,无论从孔德开始的西方社会学,还是从马克思开始的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社会学,都经历了从一般社会哲学到专门的具体社会科学演变的过程。
就中国而言,各种书报刊中最先采用“社会学”的是谭嗣同的《仁学》。这本1896年出版的书在第一篇中称:“凡为仁学者,于佛学当通华严及心宗相宗之书,于西学当通新约及算学格致社会学之书”。社会学在初入中国时还叫做“群学”。最初用这一名称的是康有为。据梁启超所记广州长兴学舍教育大纲,康有为在1891年曾将“群学”同政治学原理一起并列为经世之学。但是,谭嗣同只是提到社会学,而没有涉及具体内容;康有为的群学,我们也只知其名称,无从查考其内容。严复是以群学的名称系统介绍西方社会学内容的第一人。他于1889年开始翻译斯宾塞的《社会学研究》,1903年以《群学肄言》为书名出版全书,标志着中国社会学的开端。章太炎则是中国最早直接使用社会学名称出书的。他于1903年翻译出版了日本社会学家岸本能武太的《社会学》。我国20、30年代社会学就是从这时成长、兴盛起来,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社会学研究水平甚至超过当时的日本。
2.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观点分歧
那么社会学究竟是什么?社会学以什么为它的研究对象?这是它的创始人以及后辈社会学家力图明确回答而又不容易回答清楚的问题。不仅不同历史时期社会学家意见分歧,即使同一时期不同社会学家也众说纷纭,甚至同一个社会学家在不同时期也有不同看法,或者同时持有几种看法。所以在社会学创立的短短160多年的历史中,就产生了许多不同的看法,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众多的定义。比如有:
(1)认为社会学就是关于社会的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是整个社会。孔德(A.Comte)就有这种思想。
(2)认为社会学是关于社会关系的科学,研究对象是社会关系,其主要倡导者为美国社会学家索罗金(P.A.Sorokin)。
(3)认为社会学是研究社会行为的科学,研究对象是社会行为,这种观点由德国社会学者韦伯(M.Weber)所倡导,对现代社会影响极大,以至许多学者由此把社会学纳入行为科学的行列。
(4)认为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组织和社会制度的科学,持这种观点的主要有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T.Parsons)等。
(5)认为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群体的,美国社会学家斯莫尔(A.W.Small)是这种观点的主张者。
(6)认为社会学是研究人类共同生活的科学,人类共同生活亦即社会生活,日本学者福武直和我国学者费孝通等有此倾向。
(7)认为社会学是研究包括社会制度和社会潮流、社会心理在内的社会事实的科学,法国古典社会学家迪尔凯姆(E.Durkheim,又译涂尔干)持此观点。
(8)认为社会学是研究人们相互作用的社会形式的科学,这种社会形式实际上是社会关系,古典社会学家齐美尔(G.Simmel)持此观点,他认为社会学只研究社会关系的形式,不研究它的内容。
(9)认为社会学研究的对象是社会问题,美国芝加哥学派的许多人和我国的部分学者有此看法,社会学传播过程中这种观点也很有群众基础。
(10)认为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调查及其方法的科学,把社会学视为各种社会调查研究及其技术的总和。
这众多的定义概括起来主要有三大类:
第一类,侧重以社会整体为研究对象,重在研究社会的结构和过程、社会的运行和发展、社会的秩序和进步等。代表人物主要有孔德、斯宾塞、迪尔凯姆等人。其中孔德和斯宾塞在研究社会整体时强调的是一般社会现象,而迪尔凯姆则强调特殊的社会现象,即“社会事实”。这种观点形成了社会学中的实证主义传统。
第二类,侧重以个人及其社会行为为研究对象,通过把握人的行动动机理解社会现象的主观意义。代表人物主要有韦伯、齐美尔等。他们的观点形成了社会学中的反实证主义的传统。
第三类,社会与个人的统一为指导,认为个人是社会的存在物,社会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运动是受客观规律支配的自然历史过程,这是不以人们意识为转移的,同时还决定了人的意识。马克思唯物史观社会学在本质上是批判的、革命的科学,与孔德等强调秩序、均衡,意在维护和改良现存制度的社会学形成鲜明的对立,而这正是马克思本人一直拒绝将自己的社会理论称做社会学的基本原因。
在社会学发展史上,尽管出现了许多新的观点,尤其是20世纪50、60年代以后,英国、法国、德国和美国等国的社会学呈现出综合的趋势。但是,这三类传统观点仍然左右着社会学的研究者们的基本研究取向。
至于我国的社会学界,也大体上秉承了以上三类社会学传统。只不过更出现了所谓的“五说”即“剩余说”、“科群说”、“调查说”、“问题说”、“未定说”。面对此种情况,我们认为,美国社会学家英克尔斯的定义方法是可取的,即通过历史的途径、经验主义的途径和理性分析的途径才可能揭示社会学对象的内涵。
1979年社会学在大陆恢复重建以来,我国较具代表性的社会学定义主要有: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的《中国大百科全书》上认为:社会学是现代社会科学从某种特有的角度,或侧重对社会,或侧重对作为社会主体的人,或侧重对社会和人的关系,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因而具有自己独特的对象和方法的科学。
中国人民大学郑杭生主编的《社会学概论新修》认为: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亦即社会运行论。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主编《社会学教程》认为:社会学是把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社会各个组成部分及相互关系,探讨社会的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
南京大学宋林飞编著的《现代社会学》认为:社会学是运用现代思维方式和科技手段研究社会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过程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陆学艺主编的《社会学》一书认为:社会学是一门通过研究人们的社会行动以揭示社会结构和过程的规律性的科学。
我个人较倾向与后两种定义,概括为:社会学是运用现代思维方式和科技手段研究社会结构的组成、过程及其规律的综合性具体科学。
产生分歧的原因
为什么社会学研究对象或定义问题会出现如此的分歧?其实,对象或定义的分歧与争论是任何一个新兴学科甚至包括成熟学科所必然存在的,它并不妨碍社会学工作者在相对确定的范围内达成一定的共识,寻找共同感兴趣的问题。之所以产生分歧的原因无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社会学作为一门学科还比较年轻,资料的积累和理论的概括都未达到成熟阶段,社会学研究对象本身的特点不易把握。
其次,各国都从事“本土社会学”研究,受到本民族文化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限制。
第三,社会学领域十分宽广,各派社会学家受领域和视野的限制。就像我们观察我们周围的世界,推开不同窗户会看到不同的景象。
第四,学科不断深化,认识不断加深,社会学受社会发展和其他学科影响增加,社会学者要不断修正定义和调适研究范围。
最后,一部分社会学家出于创新的渴望,形成一家之言,往往缺乏客观的立场和辨证的观点。
3.社会学的研究领域
社会学研究对象的确定也使我们基本明了社会学的研究领域。这是社会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首要标志。当然,由于受总体知识框架划分影响,研究领域同样存在着不同的划分。
较具代表性的是美国社会学家英克尔斯依据美国社会学界比较一致的看法列出如下一种三分法的理论框架:
其一,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社会行为和社会关系;个人的人格;人群(包括民族和阶级);社区;社团和组织;人口;社会
其二,社会的基本制度:家庭和亲属;经济制度;政治和法律制度;宗教制度;教育和科技制度;娱乐和福利;艺术
其三,基本的社会过程:分化和分层;合作、调解、同化;社会冲突;联络;社会化和教育;社会评价;社会控制;社会过失;社会整合;社会变迁
我国社会学界比较常用的一种按照社会学研究的理论层次,将社会学的研究领域划分为理论社会学与应用社会学两个部分。
理论社会学所研究的是一般的社会学理论和方法,就是我们在“社会学概论”或“社会学原理”中主要介绍的。其基本内容包括(如下图所示):
应用社会学是运用理论社会学所提供的基本理论,对具体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做专门的社会学研究,又称为分支社会学。它的基本特点是将某一类社会现象放在社会整体中加以考察。分支社会学名目繁多,比如,与自然界有关的分支社会学有环境社会学、灾害社会学等;研究专门领域的分支社会学有经济社会学、政治社会学、体育社会学等;反映社会结构单位的分支社会学有组织社会学、农村社会学、城市社会学等;研究社会规范的分支社会学有宗教社会学、法律社会学等;特定人群的老人社会学、青年社会学等;各种文化现象的知识社会学、语言社会学等。
学科概念
学
研究对象
科
理论视角
理
学科特征
结构功能
论
历史发展
社会冲突
一
现状趋势
社会交换
般
理论综合
符号互动
马克思唯物史观
个人
家庭
群体
社
组织
会
阶层
结
社区
构
民族
制度
社
社会互动
会
社会变迁
过
社会流动
程
社会问题
社会控制
研
究
方法论 关于如何进行社会学研究的基本理论(立场、方位、视角、基本观点和原则、逻辑程序)
方
研究方式 研究类型、研究程序和研究方法
法
具体方法 收集和分析资料的方法;测量、调查整理等技术
与技术 基本工具和设备
4.社会学的理论视角——主流话语
在研究纷繁复杂和变动不居的社会现象时,社会学形成了几个独特的着眼点,我们一般称之为基本视角,它们为我们深入了解和把握社会学的学科性质提供了必要的参照和前提。它们凝聚了社会学思想史上不同社会思想家的思想结晶,同时也是造成社会学不同流派间的理论分野。每一种视角都有自己的一整套的概念、命题。所谓的社会学理论就是在这样一些基本视角中形成的对社会学研究对象和领域的基本看法。
1.结构一过程视角
自孔德把社会学分为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以来,在考察社会和社会现象时,分别从结构和过程两方面着眼,已成为社会学研究的传统视角。所谓结构,是指构造成为一个整体事物的各组成部分关系的统称;过程,是指事物运动和变迁助次序、经过。
社会学的结构研究是对社会做模剖面的共时态考察,看它是由哪些部分构成的,这些部分之间的位置和关系是怎样的,它们对维系整个社会系统起到何种作用;过程研究是对社会的运行、发展和变迁做历时态的考察,研究社会运行和发展及其动力的一般性问题。二者的共同目的是为了探讨人类的社会生活何以成为可能的问题。
按照这种观察问题的视角,当我们研究任何一个社会结构层面的问题时,既要把它作为一种构成性要素来探讨,又要把它当作一种制度性要素。换言之,既要对它进行结构分析,又要对它进行规范研究。例如,当我们研究家庭这个特定社会结构的现象时,就要把它当作群体的一种形式考察它对群体、组织乃至整体社会的构成作用,同时还要把家庭当作一种社会制度考察它对人们行为的规范作用。就是说,既要对家庭进行结构研究,又要对它进行功能分析。因为家庭除了是社会的一个构成性要素之外,它还作为一种制度、一种规范影响和制约着人们的行为,因而具有功能后果:在通常情况下,家庭通过对成员行为的规范作用有助于社会或社会某个局部领域的维系和巩固;而在个别情况下,家庭功能失调会危及社会或其中某个局部领域的秩序和稳定。无论前者还是后者,都直接或间接地与社会过程和变迁问题发生关系。
2.整体一个体的视角
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问题,可视为社会学研究的永恒主题。社会与个人以什么方式相互作用以及社会怎样塑造个人,两个人又是怎样创造、维系和改变社会,从而使二者是现为一种既相统合、又相分离的现象,这是历代社会思想家一直关注的课题。就过去的事实而论,一般来说,社会学在欧洲的早期发展阶段以强调社会本位、社会整体高于个体、社会性质决定个体行为的社会唯实论为主线。这种观点可以迪尔凯姆为典型代表。迪尔凯姆主张社会学应从社会事实为研究起点,认为社会事实具有客观的外在性、对个人的强制性和普遍性。他反对把社会事实还原为个人的心理或生物因素,认为个人的主观意识、行为、态度和价值观念都是社会环境的产物。为此,他将其社会学研究重点放在社会结构层面上。在这种观点主导下,当时的社会学家大多侧重于宏观社会结构和过程研究,试图用宏观统摄微观和俯视微观。
与迪尔凯姆同时代的韦伯倡导一种“方法论的个体主义”,认为社会学是一门解释和理解社会行动的意义的科学。韦伯集中探讨了处于特定社会历史脉络中的行动者的动机,亦即行动者赋予互动行动的主观意义,因而他把个体的社会行动者视为社会学研究的起点,反对从凌驾于个人之上的社会事实为起点研究社会。韦伯思想中的社会唯名论倾向开创了微观社会学研究的先河。
进入20世纪以后,随着社会学的研究中心逐渐从欧洲大陆转向美国,研究重点也从侧重宏观结构和过程转向微观互动,随之_出现了社会学向着以解决社会实际问题为主的应用研究发展的趋势。
从个体和整体的相互关系上考察社会,是社会学的一个传统的视角。尽管不同的社会学家在论述这一关系时有不同的侧重,但确乎无法在强调一方面时绝对地排斥另一方面。从方法论上看,当代社会学论述的焦点逐渐从宏观的社会结构和过程转向微观(个人和小型群体)互动性质的研究,从社会本位转向个体本位,亦即以个体行动者以及与他人的互动为起点研究社会结构和过程,走的是一条用微观透视宏观和把握宏观的途径。虽然社会学关注的重点发生了变化,但最终目标——认识社会结构及其过程的性质并未改变,只是在方法论上从直接研究变为间接研究而已。用当代美国社会学理论家人特纳的话说,“微观社会学分析和宏观社会学分析的结果都可以压缩为一个问题,即个体和互动的性质与社会结构性质之间的关系问题”。(特纳著:《社会学理论的结构》第369页,浙江人民出版社 )
3.均衡一冲突的视角
功能论认为,社会是一个由各组成部分构成的统一整体,它们以各自的特殊功能维系社会整体的均衡、秩序;均衡是社会系统的常态和本质特征,当受到外部环境的干扰或系统内部发生变化时,原有的均衡被打破,社会系统内部实行调整以达到新的均衡。功能论认为社会学的研究目的就在于从功能着眼找出社会内部脱序失衡的原因,以求保持社会的有秩序和均衡发展。为此,它特别强调文化规范和共有的价值观念在社会结构中的统合作用。
冲突论与之相反,它的前提预设是社会各部分处在冲突状态,社会秩序是各部分冲突的产物,因而秩序并非是社会与生俱来的自然状态。冲突论强调社会动态的、不断变化的性质,认为社会永远处于一种由人们行动的冲突所造成的脆弱的均衡之中。社会的均衡或秩序是一部分人使用权力对另一部分人强制的结果。为此冲突论把人际互动、群体互动中的冲突和权力视为社会学研究的重点。
应该指出,西方社会学家在论述冲突论时,往往追溯到马克思的社会理论,并把马克思视为古典社会学冲突论的代表。其实它们之间还是有一定的区别的。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和《资本论》等著作中论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通过揭示以资本与雇佣劳动的冲突为本质特征的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矛盾,论证了社会主义最终取代资本主义的革命学说,其目的是为了实现无产阶级的最终解放。而冲突论与其他一切西方社会学理论一样,最终目的是为了改良和维护现行资本主义制度服务的。一般认为,将马克思主义视为某种冲突论学说,贬低了其理论的批判性以及其方法论中的丰富而深刻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