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概论》教学大纲 ? ? ? 学时:75学时???????????????????????? ??学分:4 理论学时:70学时???????????????????? ??实验或讨论学时:5学时 适用专业:社会学、社会工作 大纲执笔人:方? 青、何小刚?????????? ?大纲审定人:方? 青、孔? 文 ? ? 一、说明 1.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社会工作专业基础课程。它是一门从社会整体出发、使用现代思维方式和技术手段综合性地研究社会结构及其过程的综合性的具体社会科学,包括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和具体方法。它对社会现象进行的理论解释,对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预测,对廓清不同的理论观念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社会学也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科学,在制订正确的社会政策、维护社会稳定和繁荣、科学地解决社会问题等方面提供社会学的独特视角。该课程的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一种社会学的视野,系统、科学地学习和掌握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从中探寻中国社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根本途径,正确地认识社会现象、处理社会关系、解决社会问题、计划社会生活,并为其他专业课和相关专业的学习夯实基础。 2.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讲授“社会学概论”,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为指导,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基础,科学借鉴西方社会学研究成果,立足于我国社会转型的实际,在阐述社会学的基本理论的同时,认真进行社会调查研究,努力做到理论与实践统一、批判与继承统一、施教与受教统一。 3.课程教学改革 重视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科学准确定位课程在社会学及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合理协调社会学课程与专业系列课程建设和改革的关系,紧跟学科发展的步伐,不断深化教学内容的改革,及时反映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保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学科理论的基础性,注重使用先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快CAI辅助教学课件、网络课件和录像教材等的配置和研制,使用网络教学与管理,加强教材建设,力求建设立体化的优质教材,从而促进学科和专业的建设和发展,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将论文报告会引进课堂,使该课程成为校内外有一定影响的课程。 ? 二、正文 第一章 导论:重新认识我们的社会 (一)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社会学是什么 ?“社会学”的由来;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社会学的研究领域;社会学的视角。 第二节? 社会学的特点及学科地位 社会学的特点;社会学的学科地位。 第三节? 社会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 研究过程:社会学的解释;变量分析;统计分析;研究阶段。 研究方法:调查研究;试验;观察;文献研究;比较与综合。 第四节? 社会学的功能 基本功能——学科理论意义:描述功能;解释功能;预测功能。 实践功能——社会功能: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参与社会现代化的规划、实施和检验工作;提供社会工作和行政、组织管理所需的知识;有利于建立文明、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有助于发展边缘学科的基础和多科性综合研究。 (二)教学重点、难点、建议 1.重点:社会学的视角;社会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 2.难点: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3.建议:课堂讲授为主。 (三)思考题 1.? 什么是社会学?中外学术界存在哪些分歧?为什么? 2.? 社会学有哪些特点?学习社会学有什么现实意义? 3.? 社会学是怎样解释社会的?它的主要方法是什么? ? 第二章? 社会学的历史:产生、普及和发展 (一)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西方社会学产生的条件 思想理论渊源;工业革命导致社会结构变迁;市民社会危机;自然科学方法影响。 第二节? 社会学的传统(经典人物和经典理论) 孔德——涂尔干实证主义传统;韦伯的理解社会学传统;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社会学传统。 第三节? 美国社会学 芝加哥学派及其以后的社会学;美国现代社会学的影响。 第四节? 中国社会学 20、30年代萌芽;30、40年代初步发展;50-70年代停滞;70年代以后20年重建发展。 第五节? 当今世界社会学的发展趋势 结构功能主义至尊地位不在;理论和方法多元化;不同理论的融和和综合;社会学分化和“本土化”;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被重视。 (二)教学重点、难点、建议 1.重点:社会学的传统。 2.难点:当今世界社会学发展的趋势。 3.建议:课堂讲授为主。 (三)思考题 1.社会学产生和发展的社会背景什么? 2.试述社会学的主要学术传统。 3.试述20世纪以来西方社会学发展的基本脉络。 ? 第三章? 社会及其结构:我们生活在哪里 (一)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 社会的定义;社会的特点;社会的类型;社会的功能。 第二节? 什么是社会结构 社会结构的定义;关于社会结构的不同理论;社会结构的基本要素。 第三节? 自然环境与社会 自然环境的定义;人类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历史演变;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作用;自然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可持续发展 第四节? 人口与社会 人口的定义;人口的属性;人口对社会发展的作用;社会对人口的影响。 第五节? 文化与社会 文化的定义;文化的构成;文化的功能;文化的类型;文化的分析 (二)教学重点、难点、建议 1.重点:什么是社会;文化与社会 。 2.难点:关于社会结构的不同理论。 3.建议:课堂讲授为主,并配合影观看像资料。 ? (三)思考题 1.什么是社会?社会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2.简述较西方学者和马克思对社会的理解。 3.试比较西方学者和马克思对社会结构的不同理解。 4.人类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历史演变。如何理解可持续发展? 5.怎样理解人口对社会的影响? 6.什么是文化?文化的结构和功能是什么?文化对社会有哪些影响。 ? 第四章? 人的社会化:个体和社会的共同期待 (一)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化 社会化的定义;社会化的过程(早期社会化、继续社会化、再社会化、逆向社会化);社会化的基本特征(社会强制性、个体能动性、终身持续性)。 第二节? 西方社会化理论 人格的定义;库利的“镜中我”;米德的“角色借用”;弗洛伊德的“无意识”;埃里克森的“认同危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 第三节? 社会化的条件和途径 社会化的条件(人类具有脑力劳动的生物基础、人类有较长的生活依赖期、人类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人类具有语言的能力);社会化的途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群体内部影响、大众传媒影响);社会化的内容。 (二)教学重点、难点、建议 1.重点:什么是社会化;社会化的客观条件。 2.难点:西方社会化理论。 3.建议:课堂讲授和讨论相结合 (三)思考题 1.什么是个体社会化?如何理解社会化? 2.何谓人格?主要的人格发展理论有哪些? 3.个体社会化具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在现代社会,一个人从青年到老年要不断地进行社会化? 4.个体怎样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实现社会化?社会化的具体内容? ? 第五章 ?社会群体:走向社会的桥梁 (一)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群体 社会群体的定义;社会群体的基本特征;社会群体的类型。 第二节? 什么是初级社会群体 初级社会群体的定义;初级社会群体的特征;初级社会群体的类型(血缘型初级社会群体、地缘型初级社会群体、业缘型初级社会群体、友谊型初级社会群体);初级社会群体形成的条件(活动空间接近、交往自由频繁、关系持久、角色社会差异小);初级社会群体的社会功能(物质生产和人口生产的功能;社会化的功能;提供个人生活和闲暇活动的场所;社会稳定和社会整合的功能);初级社会群体的衰落及其影响 第三节? 初级社会群体特例——家庭 家庭的定义;家庭的起源和发展;家庭的类型;家庭的结构(核心家庭结构、主干家庭结构、联合家庭结构、其他家庭结构);家庭的社会功能;我国传统婚姻家庭的特点;当代中国婚姻家庭的主要问题。 第四节? 什么是社会组织 社会组织的定义;社会组织的特征;社会组织的构成要素;社会组织的基本类型。 社会组织的宗旨;社会组织的原则(参与原则、认同原则、合理原则、协调原则);社会组织的手段(权威、规范)。 社会组织结构的要素(职位、部门);社会组织结构的形态(等级序列结构、职能分化结构、目标程序结构);社会组织结构的功能(集中领导、分块领导、系统调配);社会组织的正式结构和非正式结构。 社会组织管理的理论(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管理理论、当代组织管理理论);社会组织管理的方式(家长式的管理方式、科层制管理方式)。 科层制的定义;科层制的基本特征(权威分层、因公设职、任人唯贤、照章办事、公文往来、空口无凭);科层制与官僚主义;科层制的发展。 当代中国的社会组织:中国农村社会组织;中国城市社会组织。 (二)教学重点、难点、建议 1.重点:初级社会群体的定义、特征和社会功能;家庭及其结构、功能;社会组织的结构和管理方式。 2.难点:初级社会群体的衰落及其影响;家庭的起源和发展;社会组织的结构及其功能;中国的社会组织。 3.建议:课堂讲授和讨论相结合,并举行一次调查。 (三)思考题 1.什么是社会群体?存在哪些特征和类型? 2.什么是初级社会群体?有哪些特征、功能和类型? 3.初级社会群体衰落的表现及其影响是什么? 4.什么是家庭?家庭的结构和功能是什么? 5.简述我国传统婚姻家庭的特征以及当代中国家庭变迁中存在的问题。 6.什么是社会组织?社会组织构成要素是什么?它有哪些特征和类型? 7.什么是社会组织的正式结构和非正式结构?非正式结构形成的原因及其特征、功能是什么? 8.什么是科层制和家长制?科层制社会组织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9.如何理解科层制与官僚主义之间的关系? ? 第六章? 社区:寻找我们共同的家园 (一)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什么是社区 社区的定义;社区的构成要素;社区的特征;社区的分类;社区互动的类型(合作、合并、竞争、同化、冲突、适应)。 第二节?? ?西方社区理论 ??? 区位理论;社会体系理论;社会互动理论;社区行动理论;社区冲突理论。 第三节? 社区的产生和发展 社区的起源与农业发展;社区的产生与交换;现代社区的演变;社区发展中的几个基本结论。 第四节? 社区的基本类型 农村社区的界定;农村社区的特征;城市社区的界定;城市社区的特征;城市社区结构的模式;城乡关系的调节。 第五节? 社区发展与社区服务 社区效率(居住效率、生态效率、运行效率、积聚效率);社区发展的途径(优化社区的区位结构、提高社区的价值创造能力、社区管理的科学化);社区服务。 第六节? 城市化 城市化的定义;城市化的选择(优先发展农村、优先发展城市、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我国城乡协调发展的道路。 (二)教学重点、难点、建议 1.重点:什么是社区;城市化。 2.难点:西方社区理论。 3.建议:课堂讲授和讨论相结合。 (三)思考题 1.什么是社区?社区有哪些要素构成?社区互动的主要类型有哪些? 2.简述社区的产生和发展。 3.简述西方关于社区的主要理论。 4.农村社区与城市社区有什么区别?城乡差别存在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消除? 5.什么是社区发展和社区服务?如何实现社区的发展? 6.什么是城市化?试析我国城市化基本方针和的依据和贯彻的具体思路。 ? 第七章? 社会互动与社会角色:给别人一个好印象 (一)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互动 社会互动的定义;社会互动的理论(符号互动理论、角色理论、参照群体理论、戏剧理论、社会交换理论、本土方法论)。 第二节? 社会互动的情境与过程 社会互动的情境;社会互动的过程(贝尔斯的互动过程分析、芝加哥学派的四阶段说);社会转型与社会互动。 第三节? 社会互动的形式 竞争;冲突;强制;顺从与顺应;合作。 第四节? 集合行为——一种特殊形式的社会互动 集合行为的定义;集合行为的一般特征;集合行为的理论;几种典型的集合行为(恐慌、谣言、流行)。 第五节? 角色与社会化 社会角色的定义;社会角色的类型;社会角色的扮演(角色确定、角色距离、角色表现、角色扮演过程);社会角色的失调(角色冲突、角色不清、角色中断、角色失败)。 (二)教学重点、难点、建议 1.重点:什么是社会互动;社会互动的形式;社会角色失调。 2.难点:社会互动的情境与过程。 3.建议:课堂讲授和讨论相结合 (三)思考题 1.什么是社会互动?包括哪些基本要素? 2.简述西方社会互动的主要理论。 3.社会互动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4.何谓集合行为?集合行为有哪些特点? 5.简述西方集合行为的主要理论。 6.何谓社会角色?社会角色有哪些分类? 7.举例说明个人的角色失调。 ? 第八章?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社会公平的诉求 (一)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分层 社会分层的定义;社会分层的客观基础(社会生活的差异性和共同性)。 第二节? 社会分层的标准 社会分层的基本理论(马克思主义社会分层理论、韦伯的三位一体分层理论、帕雷托的精英理论);分层标准的选择;阶级划分的标准;特殊利益群体的划分标准;阶层划分的标准(收入标准、权力标准、教育标准、职业标准)。 第三节? 我国社会转型的社会分层 阶级与阶层划分问题;我国社会分层的必要性(三大差别没有消除、阶级差别依然存在‘机会均等原则正在实行、普遍推行按劳分配、社会分工的长期存在);我国现阶段的主导社会分层;我国社会分层结构的重大变迁 第四节? 什么是社会流动 社会流动的定义;社会流动的类型(垂直流动与水平流动、一生中流动与代际流动、自由流动与结构性流动);社会流动的原因(自然环境的变化、人口因素的影响、社会因素的影响); 社会流动的合理性及其意义。 (二)教学重点、难点、建议 1.重点:什么是社会分层;我国社会转型期的社会分层;什么是社会流动 2.难点:社会分层的标准;社会流动的原因。 3.建议:课堂讲授和讨论相结合。 (三)思考题 1.什么是社会分层?社会分层的客观基础是什么? 2.简述社会分层的基本理论。 3.如何确定社会分层的标准?社会分层的一般标准有哪些? 4.在我国进行社会分层的必要性有哪些?通常划分为哪几个阶层? 5.如何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分层结构出现的重大变迁? 6.什么是社会流动?社会流动的主要类型有哪些?引起社会流动的原因是什么? 7.如何看待我国近20年来出现的大规模的农民流动浪潮? ? 第九章? 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我们走向未来 (一)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变迁 社会变迁定义;社会变迁的形式(社会渐变、社会革命);社会变迁的动力;社会变迁的理论(马克思的社会变迁理论、社会进化论、社会循环论、社会均衡论、社会冲突论)。 第二节? 社会发展 社会发展定义;社会发展的不同理解(经济增长、社会生活改善、经济与社会的共同发展、可持续发展、克服经济发展的社会性障碍);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社会发展的理论(现代化理论、依附理论、世界体系理论、全球发展论、“信息社会”和“后工业社会”论)。 第三节? 社会现代化 社会现代化定义;社会现代化的基本内容(科学技术现代化、经济发展工业化、社会组织功能分化与互补、社会生活空间城市化、政治民主化、文化世俗化);现代化的意义;中国社会现代化(社会现代化的背景、社会现代化的特征、社会现代化的目标、社会现代化的途径)。 (二)教学重点、难点、建议 1.重点:社会变迁的定义;社会变迁的动力;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社会现代化基本内容。 2.难点:社会变迁的理论;社会现代化理论 3.建议:课堂讲授。 (三)思考题 1.什么是社会变迁?它有两种基本形式? 2.简述社会变迁的主要理论。 3.什么是社会发展?如何正确理解社会发展?社会发展的特征是什么? 4.社会发展有那些理论模式?简述它们的主要内容。 5.什么是社会现代化?它包括哪些内容? 6.发展中国家能否通过发达国家的模式实现现代化?为什么? 7.我国社会现代化的背景、特征是什么?如何选择我们的现代化目标?具体途径有哪些? ? 第十章? 社会制度:秩序与行动的保障 (一)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制度 社会制度定义;社会制度的历史演变;社会制度的构成(观念、规范、组织、设备);社会制度的特征(普遍性、公认性、相对稳定性、系统性);社会制度的类型。 第二节? 社会制度的功能 社会制度的基本功能(行为导向功能、社会整合功能、传递与创造文化的功能);社会制度功能失调(社会制度与变化了的社会生活不相适应、社会制度原有的意义和价值变得模糊不清、社会制度结构内部出现某种程度的混乱、社会制度活动失去约束力) 第三节? 制度化和制度改革 制度化定义;制度化的进程(确立共同的价值观念、制定规范、建立机构);制度化的功能(秩序功能、控制功能、强化功能);制度改革的原因。 (二)教学重点、难点、建议 1.重点:什么是社会制度;社会制度的功能。 2.难点:制度化与制度改革。 3.建议:课堂讲授和讨论相结合。 (三)思考题 1.什么是社会制度?它由哪些要素构成?具有什么特点? 2.如何理解社会制度的功能? 3.什么是制度化和制度的生命周期?研究有何实际意义? 4.运用理论谈谈我国体制改革的原因。 ? 第十一章? 社会问题:社会转型的代价 (一)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问题 社会问题定义;社会问题的认定;社会问题的特征(普遍性与变异性、复合性与周期性、破坏性与集群性);社会问题的来源;社会问题的类型。 第二节? 社会问题的解释理论 社会病理学理论;社会标签理论;社会解组理论;价值冲突理论;偏差行为理论。 第三节? 当代中国社会问题的根源 ??? 社会问题的经济根源;体制根源;价值观根源。 (二)教学重点、难点、建议 1.重点:社会问题定义;社会问题的特征。 2.难点:社会问题的理论;中国社会问题产生的根源。 3.建议:课堂讲授、观看影像资料、社会调查 (三)思考题: 1.什么是社会问题?如何认定社会问题? 2.社会问题的特点有哪些?可以作哪些分类? 3.运用有关理论说明我国当前某一社会问题。 4.简述社会问题的几种理论解释。 ? 第十二章? 社会控制:社会秩序与安全的机制 (一)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控制 社会控制定义;社会控制的特征(普遍性、统一性、主观性、强制性、阶级性);社会控制的分类(罗斯的分类、曼海姆的分类、其他分类)。 第二节? 社会控制的途径或方法 内部控制途径、外部控制途径;社会控制的具体手段:法律、道德、社会舆论、宗教、风俗、艺术。 第三节? 社会规范与社会控制 社会规范是社会不可或缺的,它的功能主要是协调、组织、制约三个方面;社会规范的特征;社会规范的功能。 第四节? 越轨行为与社会控制 ??? 越轨行为是指那些由于违背了群体或社会的重要规范,结果被许多人给予否定评价的任何思想、感受或行动;越轨行为的社会功能;越轨行为的解释理论;越轨行为的社会控制。 (二)教学重点、难点、建议 1.重点:社会控制定义;社会控制手段。 2.难点:社会规范与社会控制;越轨行为与社会控制。 3.建议:课堂讲授、观看影像资料、社会调查 (三)思考题: 1.什么是社会控制?社会控制的基本特点有哪些? 2.如何认识社会控制与社会规范的联系和区别? 3.社会控制的主要手段包括哪些?如何实施对越轨行为的控制? 4.简述越轨行为的主要理论。 ? 三、考试方式、方法 课堂讨论、作业、社会调查占40%,期末考试60%。 ? 四、教学参考书目 1.张敦福主编:《现代社会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2.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 3.陆学艺主编:《社会学》,知识出版社,1996年。 4.宋林飞:《现代社会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5.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编:《社会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 6.[美]尹恩·罗伯逊著,赵明华等译:《现代西方社会学》,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 7.[美]戴维·波普诺著,李强等译:《社会学》(第十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8.[法]雷蒙·阿隆著,王沪宁等译:《社会学主要思潮》,华夏出版社,2000年。 9.[美]杰弗里·亚历山大著,贾春增等译:《社会学二十讲》,华夏出版社,2000年。 10.贾春增主编:《外国社会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