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情特点与新发展观 第一讲 本讲需要讨论的问题 ? 什麽是中国国情? 它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为什么要正确认识中国国情? ? 什么是综合国力? 包含哪些重要指标? ? 为什么改革以来中国综合国力迅速上升? 中国的优势资源是什么? 劣势资源是什么? 未来提高中国综合国力的主要途径是什 么? 一、中国基本国情 ? 1、什么是国情: 国情是一国相对稳定的总体的客观实际情 况,它是指那些经济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最 基本的、最主要的发动因素和限制因素,它 常常决定一个国家长远发展的基本特点和大 致轮廓。 ? 发动因素:生产技术,企业创新与管理才能。 ? 限制因素:人口,资源或物力。 ? 社会制度可能是发动因素或限制因素。 ? 2、认识中国国情的意义 ? 3、如何认识中国国情 ? 4、领导人对中国国情的论述 ? 毛泽东(1956 年 ):论十大关系“一穷二白” ? 邓小平(1979 年 ):“人口多,耕地少,底子薄” ? 十三大报告 (1987年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人 口多,底子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后位”。 ? 江泽民(1995 年 ):论十二大关系 ? 十五大报告(1997 年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概括 ? “人口多,底子薄,地区发展不平衡,生产力不发 达” 中国国情的基本特征 ? 《生存与发展》 (1989年 ): “人口过多,底子薄,教育文化科技 水平低;资源相当紧缺,人均QDP 居世界后列” ? 《生态赤字》( 1989年)人口众多、资源相对短缺和生态环境 脆弱 ? 《机遇与挑战》 (1995年) ? 中国现代社会基本矛盾;传统农业与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 的矛盾,突出表现为二元经济社会。 ? 中国现代社会生产力内部矛盾:人口过多与资源相对紧缺;过 剩农业劳动力与稀缺工业资本。 ? 地区发展不平衡性是中国国情基本特征之一。 ? 中国社会正处于几个转型时期:社会转型、市场经济转型、政 治转型。 中国的特点 ? 三维视角 ? 规模 :人口,经济规模,国内市场; ? 多样化:一个中国,两种制度;一个中 国,四个世界;一个中国,四种社会; ? 发展的不平衡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 业,沿海和内陆,经济与政治; 人口统计学的转变 ? 人口: 12.86亿( 2002),相当于美国的 5倍, 到2010 年将达到 14亿; ? 经济人口(指 15- 64岁人口): 8.88亿 (2000 ),占总人口的 70%; ? 城市人口: 5.02亿,过去 20年平均增长率为 4.3%,到 2010年估计将达到 6.5- 7.5亿。 ? 高等教育人口: 5300万人,占总人口的 4.6 %, 1982年为 610万人,占 0.6%。 中国:世界近代史上最大的经济革命 ?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过 去23年的 GDP的年平均增长率为 9.5%; ? 到2002 年底 GDP约为 1978年的 8.6倍; ? 到2015 - 2020年,中国 GDP总量( PPP)将超 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 到2020 年,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贸易国之 一,排在美国之后(世界银行, 1997)。 ? 潜在的国内市场:在新兴市场国家中居 第1 位,总人口占40 %,市场规模占42 %,贸易额占近三分之一; ? 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IT 市场: 2.8亿固定 电话,2 亿移动电话;2005 年中国的因特 网和计算机也将居世界第一; ? 中国具有较高的国内市场购买力; ? 中国将成为“ 世界大工厂” 和“ 世界大工 地” 。 ? 中国目前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家电制造 业基地,据日本经济新闻社《日经商业 周刊》报道(2000 年11 月 27日),中国 家用电器产量已居世界首位,例如中国 电视机产量占世界总量的36.2% ,洗衣 机占23.5% ,空调占50.1% ,冰箱占 21.1%,摩托车占48.9% ; 中国发展的多样性与不平衡性 ? 一个中国,两种制度: ? 城市人口(36.2%),农村人口(63.8% ) ? 城乡之间的两种制度 ? 身份制度 ? 政治选举制度 ? 教育制度 ? 就业制度 ? 公共服务制度 ? 财政转移制度 ? 目前我国农村人口约占总人口的2/3 ,但政府财政支出直接 用于农村人口的比重只有1/7 到1/10 之间。 ? 根本原因:农村人口缺乏自己的政治代表,社会声音,更缺 乏影响政策的制度渠道。 历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构成 ? 国家内部的二元性,包括社会的,技术 的,与地理上的二元性,也可能充当一 个阻碍性因素。(A.P.Thirlwall, 1999, Growth and Development) 一个中国,四个世界: ? 第一世界:指已经进入世界高收入组的地区,包括 上海、北京、深圳,约占总人口2.2% ; ? 第二世界:指相当于世界上中等收入组的地区,如 天津、广东、浙江、江苏等沿海地区,约占 21.8%; ? 第三世界:指相当于世界下中等收入水平的地区, 约占26.0% ; ? 第四世界:指相当于世界低收入水平的地区,主要 分布在中西部的贫困地区,约占总人口的50%。 ? 尽管西部地区属于第四世界,但是西部大城市 仍属于第一,一般城市则属于第二世界, 1998 年西部城市市区的人均 GDP为 14830元,高于 天津人均水平(144041 元),相当于全国人均 GDP水平的 2.3倍,其中 12座 50万人以上大城 市市区的人均GDP 达 1.8万元,相当于西部城市 人均水平的121% 。(牛凤瑞:“ 中心城市可作 战略高地” ,《中国经济导报》, 2002年 5月 25 日) 不平等程度的国际比较(平均基尼系数) 地区或国家 1980s 1990s 东欧 0.250 0.289 高收入国家 0.332 0.338 南亚 0.350 0.319 东亚和太平洋地区 0.387 0.381 中东和北非 0.405 0.380 撒哈拉以南非洲 0.437 0.470 拉美/加勒比海0.498 0.493 中国 0.299 0.388 中国(赵人伟) 0.382 (1988) 0.445 (1995) 中国(邱晓华) 0.450 (1997) 中国(李强) 0.458 (1997) 中国(陈宗胜) 0.403 (1997) 中国(陈宗胜) 0.515 (包括地下经济收入,1997) 一个中国,四种社会 ? 农业社会:农业劳动力占全国总就业人数的比重仍 占50% ,相当于1870 年美国、法国、德国的农业人 口比重水平; ? 工业社会:劳动人数占全国总就业人数的23 %; ? 服务业社会:就业比重为22%; ? 知识社会:包括教育、卫生、文化、科技、金融保 险及其政府部门等,其就业人数占全国总就业人数 的5% 。 ? 从国际比较看,尽管中国农业产出增长速度相对较 快,但是农业劳动生产率十分低下,相对于美国农 业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距愈拉愈大。麦迪森将中 国、日本、苏俄和美国四国农业增加值和农业生产 率作了历史纵向比较, 1952-1994 年期间,中国农 业增加值年平均增长率为 3.00%,日本为 -0.05%, 苏联为 1.89%(1952- 1990期间 ),美国为 1.92%;若 以美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为 100%的话, 1933年中国农 业劳动生产率相当于美国的 7.1%, 1952年为 5.1%, 1994年降为 1.6%。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也不同程度 的低于日本和苏俄。 ? 美国与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相对差距明 显拉大的主要原因是:首先,美国人均 耕地面积大大高于中国,中国的自然资 源比美国贫瘠的多,例如美国可耕地占 国土面积为19.1%,中国这一比例仅为 10.0%,美国的可耕地相当于中国的近2 倍。1993 年美国人均耕地0.73 公顷,中 国仅为0.08 公顷,前者相当于后者的9.1 倍。(见表1 -4 ) ? 其次,中国的农业劳动力不仅大大高于 美国农业劳动力,而且不断增长,1933 年中国农业劳动力相当于美国农业劳动 力的19 倍, 1994年中国农业劳动力比 1933年增长了68 %,而美国比1933 年下 降了76 %, 1994年中国农业劳动力相当 于美国农业劳动力的倍数扩大到132 倍。 一个中国五级半政府 ? 在《宪法》中明文规定了四级政府,但在实际 运作中却是五级半政府;中央、省级( 31)、 副省级( 15)、地市级( 332)、县市级 (2860 )和乡镇区级( 44850)。政府层次 多,同级政府不同地区行政管辖人口规模、公 共事务、公共服务、管理能力相差大,这是实 现地区协调发展得难点,也是为不同地区人口 提供基本的、普遍的公共服务的最大难点。 新一届领导人如何认识中国国情 ? 我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积累了不少矛盾和问题,主要 是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就业和社会 保障压力增加,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人口 增长、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的矛盾加剧,经济增长 方式落后,经济整体素质不高和竞争力不强等。这些问题必须 高度重视而不可回避,必须逐步解决而不可任其发展。 ? 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进 程,既要努力奋斗,又不能急于求成。必须看到,解决城乡、 地区发展差距问题,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历 史性任务。要从我国现阶段国情和各地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 分阶段的目标和任务,积极而又扎扎实实地推进。 新发展观 (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初级阶 段就是不发达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始终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 产之间的矛盾,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我们党 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发展,首先是要发展经济。 ? 我国经济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结构不合理,经营方 式粗放,经济增长主要靠增加投入、扩大投资规模, 资源环境的代价太大。 ? 总结历史经验,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个至关重要 的问题。 ? 今年经济工作的基本着眼点,是把各方面加快发展的 积极性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实现经济平稳较快 发展,防止大起大落。因此,必须更加注重搞好宏观 调控。 (二)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 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存在着“ 一条腿长、一条腿短” 的问题。 ? 我们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大力推进经济发展的同 时,更加注重加快社会发展。社会发展包括科技、教育、文 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的发展,也包括社会就业、社会保 障、社会公正、社会秩序、社会管理、社会和谐等,还包括社 会结构、社会领域体制和机制完善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 伟事业,理所当然地包括这些方面的发展和进步。 ? 为了加快社会发展,必须增加投入,深化改革,完善政策。 (三)坚持城乡协调发展。 ?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由 于种种原因,城乡差距、工农差距仍呈不断扩大的趋 势。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农民收入增长缓 慢,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 题。 ? 统筹城乡发展,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研究和 解决 “三农 ”问题,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 动、协调发展。 ? 统筹城乡发展,必须更加注重加快农村发展。关键是 要抓好四个环节。一是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 政策,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二是农业和农 村自身要加快发展,推进城镇化。三是城市发展要和 农村发展相协调,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 四是统筹推进城乡改革,消除体制性障碍。 (四)坚持区域协调发展。 ? 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发展很不平衡。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区都 有很大发展,但地区发展的差距也在不断扩大。 ? 统筹区域发展,就是要继续发挥各个地区的优势和积极性,逐 步扭转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实现共同发展。 ? 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的战略布局:坚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 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 发展,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 格局。 (五)坚持可持续发展。 ? 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承载能力 弱,这是基本国情。特别是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 的不断增加,能源、水、土地、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 盾越来越尖锐,生态环境的形势十分严峻。 ? 坚持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坚 持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相统一;坚持 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坚持统筹规划,加大投入,标 本兼治,突出重点,有步骤地进行环境治理和建设; 坚持依靠科技进步推进环境保护和治理,推进资源开 发与节约,依法严格保护环境与生态;坚持深化改 革,创新机制,实行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从 体制和机制上促进可持续发展。要大力发展循环经 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在全社会进 一步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形成有利于节 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方式,建设资源 节约型和生态保护型社会。 (六)坚持改革开放。 ? 按照 “五个统筹 ”推进改革开放,才能为贯彻落实科学 发展观提供体制和机制保障,才能促进社会资源的优 化配置,才能把各方面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为发 展提供强大动力。 ? 要统筹推进各方面的改革,努力实现宏观经济改革与 微观经济改革相协调、经济领域改革和社会领域改革 相协调、城市改革和农村改革相协调、经济体制改革 和政治体制改革相协调,使各方面改革相互促进。 ? 要坚持 “引进来 ”和“ 走出去 ”相结合,统筹利用国际国 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更好地促进我国现代化建 设。要把利用外部有利条件和发挥自身优势结合起 来。要处理好内需与外需、利用外资与利用内资的关 系。要扬长避短,趋利避害,既要敢于扩大开放,又 要善于保护自己,在扩大开放中注意维护我国企业利 益和国家经济安全。 (七)坚持以人为本。 ? 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就是要把 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 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体地 说,就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 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就是要尊重和保障人 权,包括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就是要不断 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 质;就是要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 社会环境。 ? 从全社会范围来看,要比较充分地满足人们多方面需 求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有相应的物质基础和社 会条件,这只能是一个不断发展和进步的过程,不能 要求过急。要注意处理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具体利 益、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关系。以人为本是我们的 执政理念和要求,应当从现在的具体事情做起,贯穿 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贯穿到我们的各项工作 中去。 ? 坚持以人为本,当前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着力 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 (民生问 题) 统筹兼顾, 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五个统筹” ,实质上就是统筹兼顾。 统筹兼顾,协调好各方面利益关系,调 动一切积极因素,是我们党的一个重要 历史经验,也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 下要长期坚持的战略方针。 (一)努力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 ? 必须加强学习。要以宽广的眼光观察世界,正确把握时代发展 要求,深刻认识我国国情,善于进行理论思维,坚持按照客观 规律和科学规律办事,增强运用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发展 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 必须正确处理好涉及全局的重大关系 。(当前与长远,局部与 全局,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政府和市场) ? 必须把积极进取精神同科学求实态度很好结合起来。既要有紧 迫感和责任感,又要看到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的艰巨性、复杂 性和长期性。 (二)正确把握宏观调控目标。 ? 促进经济增长。要全面看待经济增长,既要看增长速 度,还要看增长的结构、投入产出效益以及资源和环 境的代价。 ? 增加就业。必须统筹城乡新增劳动力就业、下岗职工 再就业和农民工进城就业,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 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充分发挥各方面 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 稳定物价。既要防止通货膨胀,又要防止通货紧缩。 当前要重视防止通货膨胀。 ? 国际收支平衡。坚持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略有结余的 方针,有效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坚持 深化金融改革,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人民币汇率 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 本稳定。 ? 以上宏观调控四大目标,必须统筹考虑,不能顾此失 彼。在不同时期,宏观调控的重点会有所不同,要根 据实际情况,把握好宏观调控的方向、重点和力度。 (三)全面履行政府职能。 ? 经济调节。对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进行总量调控,并 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 康发展。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同时通过制 定规划和政策指导、发布信息以及规范市场准入,引 导和调控经济运行。 ? 市场监管。依法对市场主体及其行为进行监督和管 理,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形成统一、开放、竞 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 ? 社会管理。就是通过制定社会政策和法规,依法管理 和规范社会组织、社会事务,化解社会矛盾,调节收 入分配,维护社会公正、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 ? 公共服务。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为社会公众生活和 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提供保障和创造条 件,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 ? 过去我们在经济调节方面积累了许多经验,近些年来市场监管 方面也在逐步加强,今后还必须适应新形势,进一步改进经济 调节和市场监管的方式方法,切实把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到主 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同时,更加注重 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把更多的力量放在发展社会事 业和解决人民生活问题上。要继续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加快政 企分开,政府该管的事一定要管好,不该由政府管的事要坚决 交给企业、社会组织和中介机构,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 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同时,要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经济社会 事务的管理责权,逐步理顺中央和地方在财税、投资、市场监 管和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领域的分工与职责。 (四)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 创造政绩是为了发展,是为了造福人民。 ? 我们要用全面的、实践的、群众的观点看待政绩。 ? 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必须大兴求真务实之 风。 (五)抓紧研究制定统筹兼顾的政策和规划。 ? 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合理调整与完善相关政策 措施,包括从财政、税收、投资、分配等方面采取 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政 策措施。同时,要加强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 体制、制度、机制和法制建设。要加强宣传舆论引 导,在全国形成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良好氛围 与环境。 第一章 参考文献 ? 毛泽东(1956 年 ):论十大关系 ? 十三大报告(1987 年 ) ? 江泽民(1995 年 ):论十二大关系 ? 十五大报告(1997 年 ) ? 十六大报告(2002 年 ) ? 温家宝: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2004 年) ? 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研究小组:《生存与发展》,胡鞍钢、王 毅执笔,第一章,北京,科学出版社,1989 年 ? 胡鞍钢:“ 中国现代社会的基本矛盾” ,《胡鞍钢集》,第173 - 180页 ? 胡鞍钢主编:《中国战略构想》,浙江人民出版社,2002 年 第二章 中国崛起与综合国力 如何看待现代中国迅速崛起 ? 当今世界热门话题:中国崛起 ? 中国威胁论;中国经济即将崩溃论;中国经济 泡沫论 ? 中国发展贡献论;中国发展机会论 ? 中国崛起已经成为世界发展潮流,已经成为历 史发展趋势 ? 中国崛起对中国有什么影响,对世界有什么影 响,对周边国家有什么影响 ? 我们如何利用中国崛起机会,世界如何利用中 国崛起机会 中国崛起与综合国力 ? 进入21 世纪经济全球化不仅加速全球经济一体 化进程,也会加剧各国之间的国际竞争,这表 现为不同国家战略资源的动态变化和综合国力 的公开竞赛,有的国家相对实力上升,有的国 家相对实力下降。由此,我们提出如下问题: ? 什么是综合国力?它是由哪些战略资源构成? ? 在 21世纪什么战略资源更重要?中国的主要战 略资源有哪些优势,又有哪些劣势? ? 目前中国的综合国力在世界处于何种地位,过 去 20年是上升了还是下降了?相对于与中国国 家利益和地缘战略极其相关的世界大国如美国 日本印度和俄罗斯,中国的综合国力是如何变 化的? ? 相应的是中国如何进一步提高综合国力,充分 利用优势的战略资源,不断改善劣势战略资 源? 综合国力的含义 ? 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 (national power)是一个国 家基本国情和基本资源最重要的指标, 也是衡 量一个国家的经济政治军事技术实力的综合性 指标。 ? Ashley Tellis etal (2000)将国家实力定义为两个 分量相互作用的产物,即一个国家在给定时间 上具有掌握经济创新周期的能力,并利用这种 控制能力形成有效的军事能力,反过来创造一 个稳定的政治环境,加强现存的经济优势,也 为保持国家的战略优势以及从国际体系中获益 提供基本条件。 综合国力的含义 ? 综合国力可以简单地定义为一个国家通过有目 的的行动追求其战略目标的综合能力。我们将 国家战略资源( national strategic resources)定 义为一个国家为了实现国家战略目标所可以被 利用的现实的和潜在的关键性资源 , 它们反映 了一个国家在全球范围内利用各种资源的能力 , 也反映了该国的综合国力。 ? Kenneth Waltz(1979)把实力定义为各种能力的 分布。实际上综合国力就是国家战略资源的分 布组合,被动员和利用来实现一个国家的战略 目标。 国家战略资源的范围 ? Michael Porter(1990)提出了 5大要素资源: ? 物质资源( physical resources) ? 人力资源( human resources) ? 基础设施 (infrastructure) ? 知识资源( knowledge resources) ? 资本资源 (capital resources) 国家战略资源的范围 ? 我们对战略资源进行了如下的分类(8类大指标23类小 指标) : ? 经济资源 ? 人力资本 ? 自然资源 ? 资本资源 ? 知识技术资源 ? 政府资源 ? 军事实力 ? 国际资源 各类指标内涵以及权重 序号 资源类型 权重 指标 各指标权重 1 经济资源 0.2 GDP(PPP,国际美元 )1 2 人力资本 0.1 A劳动年龄人口( 15- 65岁) B人力资本 (平均受教育年数 ) C总人力资本 =A*B 1 3 自然资源 0.1 电力生产量 0.25 商业能源使用量 0.25 农业种植面积 0.25 水资源 0.25 4 资本资源 0.1 国内投资 0.4 资本市场股票市值 0.3 净外国直接投资 0.3 5 知识技术资源 0.2 个人计算机用户 0.2 因特网主机 0.2 本国居民申请专利数 0.2 科学论文发表数 0.2 R&D支出 0.2 6 政府资源 0.1 中央财政支出 1 7 军事资源 0.1 军事人员 0.4 军事支出 0.6 8 国际资源 0.1 出口商品与服务 0.3 进口商品与服务 0.3 版权和专利收入 0.2 版权和专利支出 0.2 1、经济资源 ? 经济资源是指国民生产总值 ( GNP)或国内生产总值( GDP)。 五大国经济资源比较 1980 1985 1990 1995 1998 1980-1998 变化量 经济资源 中国 3.16 4.57 5.63 8.87 10.23 7.07 印度 3.36 3.8 4.35 5.02 5.41 2.05 日本 8.04 8.27 8.73 8.38 7.82 -0.22 俄罗斯 Na Na 5.43 3.02 2.52 美国 21.96 21.6 20.85 20.73 21.29 -0.67 五国总计 44.99 46.02 47.27 五大国经济增长长期趋势( 1965- 1999年) GDP 增长 率 人均 GDP 增长率 1965-1999 1965-1999 GDP 人均 GDP 中国 8.1 6.4 2.45 4 印度 4.6241.41.5 日本 4.1 3.4 1.24 2.13 俄罗斯 NA NA NA NA 美国 3 2 0.91 1.25 世界 3.3 1.6 1 1 国家 增长潜力指数 注:增长潜力指数是指各国增长率与世界平均增长率之比。 数据来源:World Bank, 2001, 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 2001, Table 1.4,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五大国长期经济增长趋势( 1998- 2020年) 1998 2010 2020 1998 2010 2020 中国 3850 9803 17057 10.23 17.66 22.2 印度 2030 3482 5460 5.41 6.27 7.11 日本 2940 4762 7116 7.82 8.58 9.27 俄罗斯 948 1202 1466 2.52 2.17 1.9 美国 8000 11406 15329 21.29 20.55 19.96 世界 37595 55505 76796 100 100 100 国家 GDP ( 10 亿美元, 1998 年价格) 占世界总量比重( % ) 2、人力资本 ? 人力资本特别是获得教育的机会和能力被视为经济增 长过程中决定性作用。通常人力资本是用人口受教育 年数来表示,受教育年数愈多,劳动力工作技能就愈 熟练, 劳动生产率就愈容易提高,反过来促进经济增 长,在发展中国家丰富的人力资本更易于吸收和使用 从发达国家引进和扩散的新技术(Barro and Lee,2000)。反映一国人力资本总量包括两类重要衡量 指标,一是人口数和劳动年龄人口数,如15-64岁人口; 另一是人力资本, 通常用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数 来表示 。 ? 本研究选用如下指标:15-64 人口占世界比重(%) ;平 均受教育年数( 年) ;总人力资本(10 亿人年) 五大国人力资本比较 1980 1985 1990 1995 1998 1980-1998 变化量 中国 17.6 18.7 20.2 21.9 24 6.4 印度 8.49.069.9811.112.3 3.9 日本 4.36 4.01 3.73 3.55 3.27 -1.09 俄罗斯 5.69 5.3 5.05 4.26 4.06 -1.63 美国 1.16 1.02 9.3 9.01 8.6 -3 五国合计 47.7 47.2 48.2 49.8 52.2 0.45 自然资源 3、自然资源 ? 通常是指主要自然资源的丰裕程度,质量,可 及性和成本。自然资源是经济发展的自然资源 必要条件,但自然资源是有限的,成为经济增 长的限制条件或上限( upper limits), 同时自然 资源具有边际收益递减性质,开采和利用的生 态成本和外部成本相对高。 ? 本研究对自然资源选取了四大指标,一是农业 种植面积;二是淡水资源;三是商业能源使用 量;四是发电量。 五大国自然资源比较 1980 1985 1990 1995 1998 1980-1998 变化量 中国 8.65 8.57 9.3 9.62 9.64 1.23 印度 6.68 6.75 6.97 6.59 6.68 0 日本 3.34 3.23 3.41 3.54 3.48 0.2 俄罗斯 7.57 7.1 美国 18.29 16.81 16.42 15.95 16.02 -2.44 五国合计 43.26 42.84 4、资本资源 ? 按照哈佛大学Michael Porter(1990) 对资本资源的定义包 括三类指标,一是国内投资总额,一个国家经济中对 固定资产追加的支出加上存货水平的净变化;二是外 国直接投资(FDI) ,它是指为获得在一国经济中经营的 某个企业的长期权利权益(10%和更多的有表决权的 股份)而投资的净流入量,它有别于投资人, 这是国际 收支中股本、收益再投资、其他长期资本和短期资本 的总和;三是股票市场市值,也称为资本市值,是指 所有在国内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的资本市值的总 和,这一指标反映了一国金融市场的发展规模。 五大国资本资源比较 1980 1985 1990 1995 1998 1980-1998 变化量 中国 2.21 3.81 3.87 10 9.4 7.19 印度 1.5 2.16 2 2.7 2.5 1 日本 5.25 5.52 14.4 10.5 6.9 1.65 俄罗斯 1.5 0.9 美国 23.02 20.33 23.4 23.8 31.1 8.08 五国总计 43.67 48.5 50.8 5、知识技术资源 ? 我们视为最重要的国家战略资源,特别是在21世纪世 界进入知识社会与信息社会,它的重要性与日俱增。 ? 知识技术资源包括五个方面的指标:一是科学论文 数,包括大约有4800种国际学术刊物所发表的论文, 这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知识创新能力;二是本国居民专 利申请数,这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技术创新能力;三是 个人计算机使用数,这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应用新技术 能力;四是因特网主机用户数,这反映了一个国家的 信息传播能力;五是政府用于R&D 支出额,这反映了 一个国家的潜在的知识技术创新能力。 知识技术资源 注:1980 年和 1985年数据权重为 0.5, 1990年数据权重 0.33;1995 年和 1998年数据权重为 0.2 1980 1985 1990 1995 1998 1980-1998 变化量 中国 0.79 0.94 1.01 1.34 1.85 1.06 印度 2.23 2.01 1.23 0.85 1.06 -1.17 日本 8.23 9.17 8.56 15.32 14.7 6.47 俄罗斯 0 0 0.08 1.76 1.61 美国 32.69 32.8 34.26 34.59 34.93 2.24 五国合计 43.94 44.92 45.14 53.86 54.15 10.21 6、政府资源 ? 由于受可计算指标的限制,我们仅 采用了一项指标,即中央政府财政支 出,包括经常性和资本性支出,也包括 商业服务和社会服务支出,不包括非金 融公共事业和公共机构。它反映了一个 国家(主要是中央政府)动员与运用资 源的能力。 五大国政府资源比较 1980 1985 1990 1995 1998 1980-1998 变化量 中国 1.84 1.48 1.16 1.03 1.15 -0.69 印度 1.63 2.1 2.66 2.46 2.72 1.09 日本 5.83 5.18 5.24 7.6 7.6 1.77 俄罗斯 2.6 2.6 美国 19.1 19 18.7 15.9 15.8 -3.3 五国合计 29.05 中国财政收入和支出占GDP比重 (1978-2000年) 0.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Revenue/GDP Expenditure/GDP 7、军事实力 ? 它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反映了 该国对内保持社会稳定,制止国家分裂内部能力,也 反映了该国对外寻求国家利益最大化的外部实力 (external power); 同时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一种 “产出 ”,( Ashley Tellis etal 2000),是极其重要的国家 战略资产,因为军事实力不仅是综合国力的一个显函 数, 也是国家意志的一种表达函数。 ? 包括两类指标,一是军费开支,它包括国防部的军用 开支以及其他部的开支,不包括国防部的民用开支; 二是武装部队人员,指现役军人,包括准军事人员。 五大国军事资源比较 1980 1985 1990 1995 1998 1980-1998 变化量 中国 8.57 8.57 7.91 7.31 7.4 -1.17 印度 3.97 3.97 4.14 5.01 5.96 1.99 日本 1.5 1.5 1.84 2.38 2.34 0.84 俄罗斯 6.4 5.94 美国 21.07 21.24 21.55 19.83 21.07 -1.24 五国合计 42.65 41.47 8、国际资源 ? 包括四类指标,一是出口货物和服务贸易额;二是 进口货物和服务贸易额;三是版权和专利收入额; 四是版权和专利支出额;五是净外国直接投资。 ? 前两个指标反映一国利用和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 后两个指标则反映一国创造和利用国际技术的能 力。 五大国国际资源比较 注:国际资源 =0.3*(出口 +进口) +0.2*(版权收入 +支出) 1980 1985 1990 1995 1998 1980-1998 变化量 中国 0.59 0.91 0.74 1.35 1.83 1.24 印度 0.40.490.440.480.5 0.15 日本 7.55 9.05 9.97 10.38 8.8 1.25 俄罗斯 0 0 00.820.73 美国 22.47 24.01 22.1 22.18 24.23 1.76 五国总计 31.01 34.46 33.25 35.21 36.14 5.13 五大国综合国力比较 国家 1980 1985 1990 1995 1998 1980-1998 变化量 年平均变 化 量 中国 4.736 5.306 5.646 7.163 7.782 3.046 0.1692 印度 3.376 3.615 3.735 4.008 4.365 0.989 0.0549 日本 6.037 6.337 7.317 8.535 7.749 1.712 0.0951 俄罗斯 0.569 0.53 1.607 3.271 2.808 美国 22.485 22.022 22.138 21.903 22.785 0.3 0.0167 五大国综合国力比较 综合国力占世界比重(%) 0 5 10 15 20 25 1980 1985 1990 1995 1998 中国 印度 日本 俄罗斯 美国 五大 国家战略资源动态变化( 1980- 1998年) ? 第一,按PPP 计算的中国GDP,经济资源占世界总量比 重迅速增加,与美国经济总量的相对差距在明显缩 小,不仅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新兴经济和市场,而且还 会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实体。 ? 第二,中国是世界上人力资本最丰富的国家,也是中 国各类战略资源中最具实力的资源。 ? 第三,中国是世界上的自然资源大国,实际利用主要 自然资源居于世界第二位。 ? 第四,中国资本资源占世界总量比重迅速上升,还有 提高的潜力。 五大 国家战略资源动态变化( 1980- 1998年) ? 第五,中国知识技术资源十分匮乏,是中国战 略资源的弱项。 ? 第六,中国政府资源占世界上的比重在 5个大 国中最低,且不断下降 。 ? 第七,中国军事人员资源占世界总量居世界首 位,但一直呈下降趋势,中国军事开支资源占 世界比重较低,仅相当于美国的 1/6。 ? 第八,中国利用国际资源方面能力相当小。 小结 ? 中国 8种战略资源占世界比重极其不均衡。中国只 有在人力资本方面具有战略优势;在自然资源、资本 资源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在知识技术资源和利用国际 资源能力方面具有明显劣势;在政府汲取和运用财政 能力方面十分低下,依然是 “弱中央 ”;在军事资源方 面仍然不足以应对台湾独立势力和外部挑战;政府资 源和军事资源相对比重还呈下降趋势。这反映了中国 不同战略资源发展的不平衡性,及其相对美国战略资 源是单个优势、众多劣势。 结论:旨在 “富民强国 ”的中国大战略 ? 第一,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在经济总量( GDP) 方面缩小与美国的差距,并在 2015- 2020年之间超过 美国;不断提高人均收入水平,改善人类发展指标, 使 15- 16亿人民能够享有更高的物质生活质量,更全 面的人类发展,更有保障的人类安全,更优美的生态 环境,并进一步消除绝对贫困人口,逐步实现社会主 义共同富裕的目标(胡鞍钢,2000)。 ? 第二,进一步强化投资于人力资本,实现普及基础教 育目标,加速发展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扩大职业学 习和培训机会,建立学习型社会;建立更为灵活的自 由选择的公开竞争的劳动力市场,充分利用和发挥巨 大人力资本的战略优势,并转化为经济财富。 ? 第三,实行基于市场机制和环境友好型的资源可持续 开发利用方式,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保护土地 资源,节约水资源,充分利用国际战略性资源。 ? 第四,加快由投入要素驱动增长向知识技术驱动增长 转变,积极鼓励和大力资助国内知识创新和技术创 新,对引进和购买国外新技术及设备实行零关税率, 取消非关税壁垒,允许用户全球直接采购技术和软 件,外文资料和图书,鼓励国外居民在华申请发明专 利,简化专利申请程序。 ? 第五,加快金融体制改革,规范资本市场,开 放银行保险证卷市场,提高企业直接融资和对 外融资比重。 ? 第六,进一步提高国家汲取财政能力,加速政 府改革,重新界定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规范财政支出决策程序,提高财政支出效率。 ? 第七,继续提高国防费占 GDP比重,达到 2.0-2.5%,加 快军队改革,充分利用全社会资源(技术资源,教育 资源,人力资源和基础设施等),大幅度削减非军事 开支比重,明显改善军事作战能力以及应对国家危机 能力。 ? 第八,推进贸易自由化和投资自由化进程,建立开 放型经济和开放型社会,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国际资 本,大力开拓国际出口市场,鼓励国内企业对外投 资,提高获取国际各类资源的能力。 ? 要使我国综合国力的战略资源 “强的更强,弱的变 强 ”。 中国经济发展历史轨迹 中国经济发展历史轨迹 第三讲 经济学讨论的核心问题 ? 不同国家之间为什么会产生收入差距?为什 么某些国家发展得比另一些国家要早一些? 是什么因素阻碍某些国家进入现代经济增 长? ? 穷国为何如此贫穷?富国为何如此富足?对 这个问题尚未有新的解释。(保罗 ·萨缪尔 森,1976 ) 我们讨论的核心问题 ? 为什么中国在世界现代化和经济全球化 第一个浪潮中迅速衰落,出现趋异 (divergence)? 妨碍经济增长的因素是 什么? ? 为什么中国在世界现代化和经济全球化 第二个浪潮中迅速崛起,出现趋同 (convergence )?促进经济增长的因素 是什么? 一 中国经济增长的历史纪录与评价 (公元0-2000年) 国家经济发展的生命周期 ? 经济发展准备期或准备成长期; ? 经济发展迅速期或迅速成长期; ? 经济发展强盛期或鼎盛期; ? 相对发展缓慢期; ? 国力衰落期。 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轨迹 ?公元0 年至1800 年:中国既是世界人口大 国,又是世界经济最强大的国家。 ?1800-1950 年:中国经济迅速衰落的时期, 成为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 ?1950-2050 年:中国进入现代经济增长时 期,再次成为世界最强大的国家。 1.中国人口占世界总量比重的变化: 倒U 字型曲线 主要国家占世界人口总数比重(0 -1998 年) 0 1000 1500 1600 1700 1820 1870 1913 1950 1973 1998 西欧 10. 7 9.5 13.1 13.3 13.5 12.8 14.8 14.6 12.1 9.2 6.6 英国 0.3 0.7 0.9 1.1 1.4 2.0 2.5 2.5 2.0 1.4 1.0 法国 2.2 2.4 3.4 3.3 3.6 3.0 3.0 2.3 1.7 1.3 1.0 德国 1.3 1.3 2.7 2.9 2.5 2.4 3.1 3.6 2.7 2.0 1.4 美国 0.3 0.5 0.5 0.3 0.2 1.0 3.2 5.4 6.0 5.5 4.6 前苏联 1.7 2.6 3.9 3.7 4.4 5.3 7.0 8,7 7.1 6.4 4.9 日本 1.3 2.8 3.5 3.3 4.5 3.0 2.7 2.9 3.3 2.8 2.1 中国 25. 8 22.0 23.5 28.8 22.9 36.6 28.2 24.4 21.7 22.5 21.0 印度 32. 5 28.0 25.1 24.3 27.3 20.1 19.9 17.0 14.2 14.8 16.5 亚洲 74. 2 65.4 61.3 64.8 62.1 65.3 57.5 51.7 51.4 54.7 57.4 拉丁美 洲 2.4 4.2 4.0 1.5 2.0 2.0 3.1 4.5 6.6 7.9 8.6 非洲 7.1 12.3 10.5 9.9 10.1 7.1 7.1 7.0 9.0 9.9 12.9 世界 100 . 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2.中国经济占世界总量比重的变 化:U 字型曲线 一些国家和地区在全球GDP 中的比重 (0—1998年) 在全球 GDP 中的比重 (0-1998 , %)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0 120 200 280 360 440 520 600 680 760 840 920 1000 1080 1160 1240 1320 1400 1480 1560 1640 1720 1800 1870 1950 1998 西欧 美国 日本 中国 主要国家占世界GDP 总量比重(公元0 -1998 年) 0 1000 1500 1600 1700 1820 1870 1913 1950 1973 1998 西欧 10.8 8.7 17.9 19.9 22.5 23.6 33.6 33.5 26.3 25.7 20.6 英国 1.1 1.8 2.9 5.2 9.1 8.3 6.5 4.2 3.3 法国 4.4 4.7 5.7 5.5 6.5 5.3 4.1 4.3 3.4 德国 3.3 3.8 3.6 3.8 6.5 8.8 5.0 5.9 4.3 美国 0.3 0.2 0.1 1.8 8.9 19.1 27.3 22.0 21.9 前苏 联 1.5 2.4 3.4 3.5 4.4 5.4 7.6 8.6 9.6 9.4 3.4 日本 1.2 2.7 3.1 2.9 4.1 3.0 2.3 2.6 3.0 7.7 7.7 中国 26.2 22.7 25.0 29.2 22.3 32.9 17.2 8.9 4.5 4.6 11.5 印度 32.9 28.9 24.5 22.6 24.4 16.0 12.2 7.6 4.2 3.1 5.0 亚洲 75.1 67.6 62.1 62.9 57.6 56.2 36.0 21.9 15.5 16.4 29.5 拉丁 美洲 2.2 3.9 2.9 1.1 1.7 2.0 2.5 4.5 7.9 8.7 8.8 非洲 6.8 11.8 7.4 6.7 6.6 4.5 3.6 2.7 3.6 3.3 3.1 世界 100.0 100.0 100. 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3.中国人均收入相对世界平均水平 变化:倒U 字型曲线 中国与西欧、世界人均GDP相对差距 0 5 10 15 1700 年 1820 年 1870 年 19 1 3 年 1 95 0 年 1 97 3 年 1 97 8 年 199 8 年 (倍,中国=1 ) 世界 西欧 一些国家(或地区)人均 GDP比较 (公元 0—1998年), (1990 年国际美元, PPP) 0年 1000 年 1500 年 1600 年 1700 年 1820 年 1870 年 1913 年 1950 年 1973年 1978年 1998年 人均 GDP 中国 450 450 600 600 600 600 530 552 439 839 979 3117 日本 400 425 500 520 570 669 737 1387 1926 11439 12581 20413 美国 400 400 527 1257 2445 5301 9561 16689 18373 27331 西欧 450 400 774 894 1024 1232 1974 3473 4594 11,534 12674 17921 世界 444 435 565 593 615 667 867 1510 2114 4104 4382 5709 人均 GDP 比较 中国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日本 0.89 0.94 0.83 0.97 0.95 1.12 1.39 2.51 4.38 13.63 12.58 6.55 美国 0.67 0.67 0.88 2.10 4.61 9.60 21.8 19.89 18.77 8.77 西欧 1 0.89 1.29 1.49 1.71 2.05 3.72 6.29 10.46 13.74 12.95 5.75 世界 0.99 0.97 0.94 0.99 1.03 1.11 1.64 2.74 4.82 4.89 4.48 1.83 4.中国在世界贸易格局中的变 化:从封闭社会到全面开放社会 中国出口额占世界比重 0 2 4 6 1870 1913 1929 1950 1973 1992 2000 (%) 中国商品出口额以及占世界总额比重 年份 中国出口额 世界出口额 中国占世界比重(%) 1870 1398 56247 2.49 1913 4197 236330 1.78 1929 6262 334408 1.87 1950 6339 375765 1.69 1973 11679 1797199 0.65 1992 84940 3798619 2.24 2000 249130 6290300 3.96 二 中国经济发展历史阶段: 从趋异到趋同 中国经济发展历史阶段(1700 -2050 年) 经济发展阶段 中国占世界 GDP总 量比重 中国人均 GDP增长特 点 中国人口增长特点 中国占世界贸易 总量比重 经济趋异时代 传统农业停滞时期( 1700-1820年) 居世界首位 人均GDP 增长率为 0.0%,经济趋异 人口较高增长率, 0.85% ,高于欧洲( 0.46%) 传统农业解体时期( 1820-1950年) 迅速衰落期,由 32.9%下降至为 4.5% 人均GDP 增长率为 0.0%,经济大趋异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 、低增长率,0.30% 比重低且下降 经济趋同时代 现代经济增长初期( 1950-1978年) 占世界比重仍处在 历史最低点,持平 期,变化不大 人均GDP 增长率为 2.34%,经济趋异 高生育率,高增长率 2.06% 比重降至历史低 点,不足1 % 经济起飞期 1(1978- 2000年) 迅速上升期,由 5.0%上升为 11%以 上 人均GDP 增长率为 6.04%,经济大趋同 较低生育率,较低增 长率,1.45% 迅速上升,达到4 % 经济起飞期 2(2000- 2020年) 迅速上升期,达到 20% 人均GDP 增长率为 4.50%,经济大趋同 低生育率,低增长率 ,低于1% 迅速上升,达到 10% 经济强盛期(2020- 2050年) 居世界首位,且持 续上升期 稳定增长,继续趋同 人口零增长,总人口 居世界第二位 居世界第二位 三 中国经济发展的世界历史背景 为什么我们要了解世界经济发展史 ? 了解和研究当代中国必须要有长远的历史的视角来 观察、比较。中国的发展历史在许多方面都是独特 的(麦迪逊, 1998)。 ? 研究世界历史必须要研究中国历史,因为中国是最 古老,人口最多,文明历史最悠久的世界大国。 ? 研究中国历史也必须研究世界历史,因为中国在世 界历史曾持续上千年的辉煌,也曾经历上百年的衰 落,它正在重新迅速崛起,也将重新影响并塑造世 界。 1.资本主义革命 ? 资本主义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 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 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共产党宣言》 世界工业革命 ? 资产阶级革命 ?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640) ? 美国独立战争( 1775) ? 法国大革命( 1789) ? 意大利革命( 1859) ? 俄国废除农奴制( 1861) ? 日本眀治维新( 1868) 农业革命 ? 开辟新土地 ? 欧洲的新作物 (例如,马铃薯) ? 土地密集型产品的贸易 (例如,棉花) ? 肥料的投入被视为农业发展的“ 能量投入” 大约一半的能源被投入到农业中。 ? 科学革命 ? 哥白尼天体运行论(1543 ) ? 伽利略自由落体、望远镜 ? 牛顿经典力学 ? 技术革命 ? 纺织飞梭(1733 ) ? 珍妮纺织机(1764 ) ? 瓦特蒸气机(1769 ) ? 三轮蒸气车(1769 ) ? 蒸气轮船(1807 ) ? 蒸气机车(1814 ) ? 焦煤炼铁术(18 世纪 30年代) ? 熔铁炉(18 世纪 60年代) 促进创新的因素 ? 人口因素 ? 预期寿命 ? 营养 ? 风险承担( Risk bearing) ? 资源和能源的可获性 ? 科学与技术 ? 宗教和价值观 ? 制度和产权 ? 对创新接受与否 (也是在政治方面的接受 ) ? 战争 ? 对于创新和新信息的开放性 (cited by Mokyr) 能源革命 需要能源的领域 : ? 农业 ? 交通 ? 食品配制 ? 布料生产 ? 照明 ? 采矿,材料转化 ? 由于森林的破坏,英国在 16和17 世纪能源的使用转 向了煤。 ? 石油,电力, 19世纪末的内燃机 马克思论交通革命 ? “工农业生产方式的革命,尤其使社会生产过程的一 般条件即交通运输工具的革命成为必要。 ……工场 手工业时期遗留下来的交通运输工具,很快又成为 具有狂热的生产速度和巨大的生产规模,经常把大 量资本和工人由一个生产领域投入另一个生产领 域,并具有新建立的世界市场联系的大工业所不能 忍受的桎梏。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8卷,第 421页 中国的资本主义革命 其性质大大的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革命 ? 它不是 “内生发动 ”的革命,而是“ 外生发动 ”的革命, 即在外部资本主义国家的强大挑战和入侵,孙中山 等人向西方资本主义学习,对外部挑战的 “被动响 应” 。 ? 它不是在资本主义因素或生产力比较发达条件下的 “自然结果 ”,而是在传统社会因素或生产力居主导 地位情况下的 “人为结果 ”。 ? 它对中国社会的冲击和影响仅仅限于少数城市地 区,并没有影响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广大农村社会。 ? 它还没有产生相应的农业革命、工业革命、科学革 命、技术革命、能源革命和交通革命。 2.世界现代经济增长轨迹 (1820-1992 年) 世界现代经济增长历史三大特征 (1820— ) ? 世界经济增长特别迅速 ? 世界各地区和国家之间经济增长的不平衡性 ? 世界经济增长并不稳定 ——安格斯.麦迪森(中文版,1997 ) 世界经济增长率:1500-1992 1500-1820 1820-1992 世界人口 0.29 0.95 人均 GDP 0.04 1.21 世界 GDP 0.33 2.17 世界出口 n.a. 3.73 世界各地区增长倍数(1820-1992年) 人口 人均 GDP GDP 西欧 31340 西欧衍生国 27 17 464 南欧 41038 东欧 5629 拉美 23 7 161 亚洲及大洋洲 4625 非洲 936 世界 5840 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世界经济增长的不稳定性: 世界经济发展阶段 ? 1820-1870年: 欧洲资本主义兴起及强权政治, 世界人均 GDP增长率为 0.6% ? 1870-1913年: 1.3%,相对和平和繁荣的黄金时 代( Golden Age) ? 1913-1950年: 0.9%,欧洲内战,经济大萧条时 代 ? 1950-1973年: 2.9%,空前繁荣的黄金时代,冷 战与三个世界 ? 1973-1992年: 1.2%,盛衰无常时代 ? 1993 –99年:2.5%(World Bank,2001) ,第二次 经济全球化与信息化时代 3.决定世界及各国经济增长的因素 (1 )技术进步 (2 )物力资本的积累 (3 )人力资本的积累,即人的技能、教育、组织能 力的改进 (4 )单个国家经济通过商品和劳务的贸易、投资、 知识分子和企业家相互作用更加密切地走向一体化 ? 还有 3个其他因素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这就是规模 经济、结构变革和自然资源的相对稀缺或丰富。 ——麦迪森(中文版, 1997) 现代化的模式 ? 从现代化的角度来看,可以分为: ? 先行国与后行国 ? 先进国与落后国。 ? 从技术的角度来看,可以分为 ? 技术领导者( leaders) ? 潜在领导者( potential leaders) ? 积极采纳者( dynamic adopters) ? 边缘化者( marginalized)。 (UNDP,2001 ) ? 所谓落后与先进是指国家之间的相对落 后与先进状况。 ? 现代化的过程就是各国相互关联,相互 竞争,相互发展的过程。形象地讲,就 是持久的、公开的、竞争的马拉松比 赛,但也是不公平竞争的比赛,它是以 实力为基础的弱肉强食的社会达尔文主 义模式。 ? 过去二百多年的历史主线仍然是各大国 兴衰竞争的历史。 四 中国是如何从强盛走向衰落 中国曾遥遥领先于西方上千年 ?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她人口众多,地域辽 阔,历史悠久,文化辉煌。在过去 2000多年时间,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国家,令人惊异地保持 了她的历史与文明的连续性。反映中华民族这一历 史与文明的连续性,是在今天近千万平方公里的广 大的国土上,十几亿人民仍在使用同一种语言,同 一种文化,同一种传统和习惯,尽管形成了一系列 地方文体——方言和风俗。汉语源远流长,分布广 泛,它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克服了语言的障碍,成为 中国历史上促进国家统一的最有利因素。 ——《胡鞍钢集》 中国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最为早熟国家 ? 7世纪以后的 600多年间是中国的唐朝和宋朝。当时 的中华民族正处在人类文明史上的颠峰,她不仅创 造了辉煌的艺术、文学和科学,还取得了重大经济 发展和技术进步。 ? 中国的发展最为早熟,发达的农业文明、人口增 长、朝代更迭,自然环境却受到破坏。(《国富国 穷》) ? 狄德罗盛赞 “中华民族,其历史之悠久,文化、艺 术、智慧、政治、哲学的趣味,无不在所有民族之 上” 。 中国历代农业产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发 展变化(战国中晚期至清中叶) 朝代 耕地 面积 (亿市亩 ) 粮食种 植面积( 亿市亩) 人口 (亿人) 人均粮 食种植 面积(市 亩) 粮食 亩产 (市斤) 每人 占有 原粮数 (市斤) 每人 占有 成品粮 (市斤) 每一劳 动力的 成品粮 食生产 率(市斤) 战国中晚 期 0.9 0.846 0.2 4.23 216 914 563 2027 西汉末 2.38 2.24 0.595 3.76 264 993 597 2151 唐 2.11 1.99 0.529 3.76 334 1256 665 2396 宋 4.15 3.9 1.04 3.75 309 1159 605 2179 明 4.65 4.2 1.3 3.23 346 1118 626 2255 清中叶 7.27 6.18 3.61 1.71 367 628 350 1260 以农业经济为主: 中国GDP 结构变化(1880-1936 年) 1880年代 1914/18 1931/36 1933 农业 67.1 66.0 62.9 65.0 工业 7.1 16.1 18.9 17.2 矿产、制造业 5.3 9.4 11.6 10.4 建筑业 0.9 1.1 1.6 1.2 交通业 0.9 5.6 5.7 5.6 服务业 26.0 17.9 18.2 17.7 贸易 6.6 9.2 9.3 9.4 金融 2.2 0.7 1.0 0.7 房地产 4.9 3.7 3.6 3.6 政府服务 4.9 3.1 3.1 2.8 其他服务 7.2 1.2 1.2 1.2 经济发展中心的不断移动: 中国古代人口地理分布的变化 西汉(2 年) 唐(752年) 南宋(1210年) 明(1491 年) 清(1850 年) 总人口( 千人) , 人口密 度( 人/ 平 方公里) 占全国总 人口(% ) 总人口( 千人), 人口密度 (人/ 平 方公里) 占全国总 人口(% ) 总人口( 千人), 人口密度 (人/ 平方 公里) 占全国总 人口(% ) 总人口( 千人), 人口密度 (人/ 平 方公里) 占全国总 人口(% ) 总人口( 千人), 人口密度 (人/ 平 方公里) 占全国总 人口(% ) 黄河中下游地区(包 括今之河南、河北、 山西、山东、陕西等 省) 38256 42.8 65.95 28898 32.3 48.1 47541 53.2 43.95 21217 30.4 23.08 107347 120.1 24.6 江淮地区(包括今之 江苏、安徽、浙江、 江西等省) 7871 15.2 13.57 12137 23.4 20.21 23650 45.6 21.85 39275 75.7 42.7 136308 262.9 31.24 西南地区(包括今之 云南、贵州、四川等 省区) 4364 3.9 7.52 8081 7.1 13.45 10431 9.2 9.65 4138 3.7 4.51 56974 50.4 13.06 两湖地区(包括今之 湖南、湖北等省) 1996 5 3.44 2540 6.4 4.23 6906 17.4 6.39 6562 16.5 7.13 54352 136.6 12.45 两广、福建地区(包 括今之广西、广东、 福建等省) 698 1.2 1.2 2482 4.3 4.13 10243 17.8 9.47 10720 18.6 11.66 55918 97.3 12.82 东北地区(包括进之 辽宁、吉林、黑龙江 等省) 1052 1.3 1.81 1003 1.3 1.67 3715 4.6 3.37 4350 5.4 4.71 3415 4.3 0.78 其它地区(包括今之 甘肃、宁夏、青海、 内蒙、新疆、西藏等 省区) 3670 0.6 6.33 4838 0.9 8.06 5685 1.1 5.26 5541 1.1 6.03 19655 3.7 4.44 全国总计(包括以上 省区和台湾) 58006 100 60060 100 108178 100 91980 100 436299 100 人年代 口 状 况 区域 近代世界的大城市人口(1800-1950 年) (单位 1000人) 年 第一位 第二位 第三位 城市(国) 人口 城市(国) 人口 城市(国) 人口 1800 北京(中国) 1100 伦敦(英国) 861 广州(中国) 800 1825 北京(中国) 1350 伦敦(英国) 1335 广州(中国) 900 1850 伦敦(英国) 2320 北京(中国) 1648 巴黎(法国) 1314 1875 伦敦(英国) 4241 巴黎(法国) 2250 纽约(美国) 1900 1900 伦敦(英国) 6480 纽约(美国) 4242 巴黎(法国) 3330 1925 纽约(美国) 7774 伦敦(英国) 7742 东京(日本) 5300 1950 纽约(美国) 12300 伦敦(英国) 8860 东京(日本) 7547 中国经济发展历史轨迹 中国经济发展历史轨迹 ? 中国经济发展经历了长期停滞状态,而西 方国家已进入现代经济增长阶段 ? 中国由强变弱、由弱变强的过程,经济总 量占世界比重先下降、后上升 ? 中国与发达国家先趋异、后趋同 GDP和人均 GDP增长率的国际比较 (1700-2015 年) 单位: % 1700-1820 1820-1952 1952-1978 1978-1995 1995-2015 GDP增长率 中国 0.85 0.22 4.40 7.49 5.55 印度 0.26 0.54 4.02 4.63 4.95 日本 0.21 1.74 7.85 3.21 1.50 欧洲 0.68 1.71 4.27 1.74 美国 2.57 3.78 3.46 2.47 2.11 苏联 /俄罗斯 0.86 2.08 4.75 -5.56 世界平均 0.57 1.62 4.52 2.70 3.08 人均GDP 增长率 中国 0.00 -0.08 2.34 6.04 4.50 印度 0.00 0.10 1.81 2.53 3.50 日本 0.10 0.95 6.66 2.68 1.30 欧洲 0.22 1.03 3.56 1.48 美国 0.62 1.63 2.10 1.47 1.30 苏联 /俄罗斯 0.19 1.04 3.15 -2.35 世界平均 0.09 0.92 2.56 1.01 1.73 注:按每年平均复合增长率计算。 资料来源:安格斯·麦迪森《中国经济的长远未来》 ,中文版,新华出版社, 1999 年。 Convergence and Divergence(1820-1992) US’s Growth Rate of GDP per capita=1.0 国家 1820-1913 1913-1950 1950-1992 苏联/ 俄国 -0.78 0.15 -0.74 日本 -0.83 -0.67 3.70 中国 -1.22 -1.88 1.94 印度 -1.28 -1.86 0.00 印度尼西亚 -1.09 -1.71 0.80 韩国 n.a. -1.79 3.85 台湾地区 n.a. -1.18 4.18 泰国 n.a. -1.57 2.16 菲律宾 n.a. -1.83 -0.65 巴基斯坦 -1.18 -1.89 0.27 巴西 -1.27 0.27 0.50 早期人均GNP 估计与国际比较 Bairoch,1960年$(PPP) Maddison , 1990 年国际 $ (PPP ) 不同时期 1820年 英国 150-190(1700年) 1756 美国 250-290(1710年) 1287 法国 170 - 200 ( 1781 - 1790 年) 1218 印度 160(1800年) 531 日本 160(1750年) 704 中国 228(1800年) 523 传统农业社会 ? 讨论的核心问题:为何在工业化时代,中国丧失了 现代经济增长的机遇,大大落伍于欧洲? ? 欧洲是一个特例( Jared Diamond) ? 沿海,气候适宜地区(欧洲,中国、日本、韩国) ? 高人口密度(城市化,复杂的劳动分工) ? 1500年中国高于欧洲, 1800年已经有所差距,但差 距并不大。 世界著名学者如何看待中国历史(1) ? 伏尔泰提出了著名的“ 中国之谜” 。 ? 伏尔泰的评论中国是“ 举世最优美、最古老、最广大、人口 最多而治理最好的国家” 。我们不必被中国人的成就迷住心 窍,以至竟承认其帝国的体制真乃世界有史以来最好的(伏 尔泰,1764年)。 ? 伏尔泰十分惊人地感叹到,早在几百年前,中国的发明,包 括四大发明和天文学的研究已超过欧洲。但是他提出了一个 中国之谜:既然在如此遥远的古代,中国人便已如此先进, 为什么他们又一直停留在这个阶段;中国既然不间断地致力 于各种技艺和科学已有如此遥远的历史,为什么进步却微乎 其微? 世界著名学者如何看待中国历史(2) ? 亚当 ·斯密对中国作了十分有意义的分析和评论。他 说, “中国一向是世界上最富的国家,就是说,土地 最肥沃,耕作最精细,人民最多最勤勉的国家。然 而,许久以来,这似乎就停滞于静止状态。今日旅 行家关于中国耕作、勤劳及人口稠密状态的报告, 与500 年前视察该国的马可 ·波罗的记述比较,似乎 没有什么区别。 ” ? 亚当 ·斯密分析了中国社会长期停滞的三大原因:首 先是停滞于农业和农业的停滞;其次是对工业和商 业的轻视;第三是中国的法律制度已到了极限。 小结: 如何从大历史的视角来观察中国 经济发展的历史轨迹 “挑战与应战”模式 通常挑战是各种各样的。挑战即可以来自外部, 也可以来自内部。应战也是有各种各样,可能是主 动应战,也可能是被动应战,可能是及时应战,也 可能是滞后应战;可能是创造性的应战,也可能是 机械性的应战。由于应战方式的不同,有的社会成 长,有的社会停滞,有的社会倒退。对于同一个社 会,也因为应战方式不同,有时成长,有时停滞, 有时倒退。 ——汤因比《历史研究》 中国应对现代化的挑战 ? 第一个时期( 1840-1950 年):中国被迫响应现代化的挑战,也多次丧 失发动现代化的机遇。中国受到西方现代化的公开的强大的挑战,挑战 来自外部的世界工业化文明的冲击和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总是在发生 外部挑战并遭受挫折引起内部危机的时候,才发生改革运动,被动式的 对现代化挑战作出反映。当中国统治者既不能对西方现代化做出响应, 又不能对此提出中国实行现代化的方略时,就会急剧地衰落下去。这是 中国成为世界最贫穷国家的根本原因。 ? 第二个时期( 1950-2000 年):对现代化主动应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以 推动中国经济发展为宗旨,在极其不利的条件下发动工业化,积极推进 现代经济增长,全面改造整个社会,主动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全球经济 化。这是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综合国力大国的根本原因。 ? 见下表:中国对现代化的挑战与应战 西方现代化第一次挑战 时期(传统社会解体) 西方现代化第二次挑战时 期(现代化因素引入) 现代化准备时期(发动国 家工业化) 现代化主动应战时期 时期 1840- 1911年 1911- 1950年 1950- 1978年 1978- 2000年 国际环境 世界经济黄金时期 帝国主义的瓜分 两次世界大战和资本主义 经济危机 世界经济黄金时期 冷战,中苏对立 经济全球化与信息化时代 ,后冷战,中美摩擦 挑战者 资本主义的多次入侵 资本主义 帝国主义,日本入侵 美国、苏联帝国主义 主要对外事件 鸦片战争、甲午战争、 八国联军入侵 抗日战争、 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中 苏对峙、中美会谈 主要国内政治事件 太平天国革命,戊戌变 法 辛亥革命,国内两次战争 大跃进,文化大革命 “六四 ”事件 主要国内经济事件 洋务运动 中央银行(1928 年)重新 获得关税权( 1929年), 取消厘金制( 1931年), 废除不平等条约( 1945年 ) 土地改革,建立计划经济 体制,建立人民公社, 家庭联产承包制,企业承 包制,建立经济特区、开 发区, 对外政策 闭关自守、 弱国外交 闭关自守;独立自主、自 力更生 对外开放,大国外交 工商政策 限制工商业,限制竞争 ,国家垄断 鼓励官僚资本经济,国家 垄断 实行国有化和集体化,消 灭私人经济,国家垄断 非国有化,鼓励私人经济 和外资,农村工业化,鼓 励竞争 科技政策 蔑视科学技术 建立中央研究院 建立国家五大科研组织, 国家推动科技,强化军事 科技 鼓励发展民间科技 贸易政策 实行海禁,限制通商口 岸,高额关税,限制贸 易; 被迫开放通商口岸(92 个) 高额关税,限制贸易 自由贸易 人力资本政策 传统科举制度 废除科举制度,引入现代 教育,建立大学制度 发展基础教育 强化人力资本投资 文化政策 愚民政策 限制言论自由 新闻有限自由 本章讨论的问题 ? 中国如何由富国变为穷国? ? 为什么中国在世界现代化和经济全球化第一 个浪潮中迅速衰落,出现趋异 (divergence)? 妨碍经济增长的因素是什 么? ? 中国如何由穷国逐渐变为富国?为什么中国 在世界现代化和经济全球化第二个浪潮中迅 速崛起,出现趋同 ? 本章参考文献 ? 戴维 .S.兰德斯:《国富国穷》,第 2章,第 18章, 第21 章,新华出版社, 2001年 ? 林毅夫 : “李约瑟之谜:工业革命为什么没有发源 于中国 ”,《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 1994 年,上海人民出版社 ? 《落日的辉煌: 17 18世纪全球变局中的 “康乾盛 世” 》,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1年 ? 麦迪森:《中国经济的长远未来》,第一、二章 ? 胡鞍钢: “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轨迹 ”,《胡鞍钢 集》,第 223-228 页。 第四章 中国经济衰落的原因 本章要解决的问题 ? 为什么强大繁荣的中国会长期停滞甚至迅速 走向衰落? ? 失败乃成功之母,我们应该纵观历史,从反 面经验中学习可以借鉴未来的东西 中日印三国现代化的比较 主要地理与资源指标比较 人口密度 (人 /平 方公里) 可耕地比 例(%) 1993年 人均可耕地 (公顷) 1993年 温带 比例 (%) 中国 129 10.0 0.08 47 印度 313 51.4 0.19 0 日本 333 11.8 0.04 96 俄国 9 10.3 0.79 89 西欧 128 27.8 0.26 89 中日印三国主要特征比较 印度 中国 日本 地理特征 热带,亚热带和沙漠; 受季风影响的农业;高 人口密度;一般的出海 口;一般资源禀赋(如 煤);低中水平城市化 温带和亚热带; 高人口密度;一 般的出海口;一 般资源禀赋(如 煤);低中水平 的城市化 温带;高人口密 度;众多的出海 口;一般资源禀 赋(如煤);中 高水平的城市化 政治特征 中央集权削弱; 不统一的政治规则;低 中水平法制化;频繁的 国内暴力冲突 高度中央集权; 低中水平法制 化;国内和平 半集权,半分 权,长期的国内 和平 中日印三国主要特征比较(续) 印度 中国 日本 经济制度 小户经营的农 业;社区管理生 态资源;城市的 海上贸易制度, 包括银行、保险 小户经营的农 业;土地和劳动 力市场;极少的 海上贸易;中等 水平的商业化 半封建结构;粮 食市场;低水平 的国际贸易;中 等水平的商业化 社会制度 等级制度;低水 平社会流动;高 社会和种族多样 性(20 多种语 言);低教育水 平 不完全严格的社 会分层;较高的 民族和语言同一 化;低教育水 平;低倾向的社 会借贷 社会分层,人口 的高异质性;高 教育水平;高倾 向的社会借贷 中日印三国GDP和人均GDP增长率比较 (1700 -1995 ) 1700- 1820 1820- 1952 1952- 1978 1978- 1995 GDP 中国 0.85 0.22 4.40 7.49 印度 0.26 0.54 4.02 4.63 日本 0.21 1.74 7.85 3.21 人均 GDP 中国 0.00 -0.08 2.34 6.04 印度 0.00 0.10 1.81 2.53 日本 0.10 0.95 6.66 2.68 中日俄印人均GDP (1820-1952) 中国 日本 俄国 印度 1820 600 675 751 531 1870 523 741 1023 558 1900 652 1135 1218 625 1913 688 1334 1488 663 1937 803 2227 2156 651 1952 537 2351 2928 609 中日俄印对西方现代化挑战的不同响应 ? 1820-1870年是,中日俄印人均GDP 水平相 差不大,到1952 年时日俄人均 GDP水平已经达 到了中印人均GDP 水平的4-5倍 ? 同样受到西方现代化的挑战,为什么各国会 有不同的响应?有不同的现代化过程和结 果?为什么中国的统治者不断地丧失发动现 代化的机遇? 中日印三国现代经济增长比较 ? 中国、印度属于“ 停滞型” ,成为现代化的“ 落 伍者” , ? 日本属于“ 现代经济增长型” ,成为现代化的 “追赶者” 。 ? 日本在19世纪经历了一场变革,从而搭上工 业化的列车,日本也成为除西方国家之外第 一个实现工业现代化的国家。(兰德斯) 专题:为什么日本出现了现代化 前提条件 ? 政治:世界上最早的独立国家之一 ? 法律体系:东京地区市民和商人阶级可以发挥 比较大的作用,商法,特别是合同法比较完善 ? 经济:被迫开始自由贸易,大阪是当时的贸易 中心 ? 人力资本:较高的文化教育程度,男孩大约是 40- 50%,女孩大约是 15% ? 自然环境:气候温和地海岸国家,煤炭资源丰 富 明治维新(1868 年) ? 资本主义改革,现代经济发展的起点 ? 前提条件 ? 日本人愿意开放 ? 参照中国的命运,意识到落后就要挨打 ? 建立道德权威体系作为改革的核心, “东方道德规 范和西方科学 ”成为眀治维新的一句口号 Iwakura使团(1871 -3 ) ? 在国外的考察和学习,发现了西方国家强大 的因素 ? 宪法和法律 ? 金融、贸易、工业和交通通讯、教育 ? 建立强大的军队 ? 引入初等教育,并向国外输送大量留学生,同 时从将近 23个国家引入了 2000- 4000名专家 ? 建立一整套行政的长官体系和地方政府体系 ? 进行军队改革,尤其是海军改革,加强国防实 力(法国: 1869,德国: 1878) ? 完善宪法和司法体系(法国: 1872) ? 邮政、银行、通讯等方面的改革和技术创新 具体的改革措施 其它改革措施 ? 修建铁路 ? 推广和使用罗马日历 ? 出版报纸,加速知识的传播 ? 东京股票交易所 ? 多元化企业 ? 对银行的管制(1872 -76) ? 社会信息的发布(1871 ) 关键的经济改革 ? 1858年的不公平条约:强加自由贸易,重要 商品(金和银)的自由流动 ? 1869:消除国内旅行的障碍 ? 将国民分为四个等级:武士(占7 %),农民 (占80%),技术工人和商人(占13%)。 为何中国没有发生工业革命? 为何中国没有走向现代化? 伏尔泰的中国之谜 ? 伏尔泰十分惊人地感叹到,早在几百年前, 中国的发明,包括四大发明和天文学的研究 已超过欧洲。但是他提出了一个中国之谜: 既然在如此遥远的古代,中国人便已如此先 进,为什么他们又一直停留在这个阶段;中 国既然不间断地致力于各种技艺和科学已有 如此遥远的历史,为什么进步却微乎其微? 历史没有唯一的正确的答案 ? 对伏尔泰之谜有多种历史的解释,有不同的 理论分析,也有不同的历史经验与教训。 ? 大体分为几类: -外国学者的不同解释 -中国学者的不同解释 ? 历史的事实与演变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复杂。 “中国封建社会内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孕育 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如果没有外国资本主义 的影响,中国也将缓慢地发展到资本主义社 会。” - 毛泽东(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毛泽东选集》, 589-590 ) 资本主义萌芽论 ? 明清以来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为中国近代 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社会条件 ? 为近代资本主义企业准备了雇佣劳动的条件,并 提供了熟练工人 ? 为近代工业的建立准备了市场和运输条件 ? 为近代工业的产生准备了一定的物质和资本基 础。 李约瑟之谜: 工业革命为何没有发源于中国 李约瑟之谜 ? 为什么中国历史上一直远远领先于其他文 明? ? 为什么中国科技和经济发展现在不再领先于 外部世界? ? 在十四世纪,为什么中国没有发生工业革 命? 技术需求不足论:“ 高水平均衡假说” ? 中国的停滞来源于人地比例失调 ? 资源和资本相对昂贵导致对劳动替代型技术的需求降低 ? 人均剩余的减少无法使得工业化进程持续下去 ? 人口高增长导致了 “高水平均衡陷阱 ”,抑制了新式 投资和工业经济的发展,并从两个方面导致经济停 滞 ? 吞食小农维持家庭生计以外的剩余,无法积累工业资本 ? 传统方式的投入(如水利工程、肥料和劳动力的投入) 达到了再增加便会导致报酬递减的极限,把传统农业提 高到一个不可能通过内部力量来改变,而只有通过工业 -科学革命才能突破的高水平。 ? 到了中国传统社会晚期,传统农业、运输等 方面的重大技术进步,“ 事实上已经走到了尽 头” 。技术停滞加上人口的稳固增长,使中国 经济掉入了高度均衡陷阱,“ 仅仅通过本国内 部所产生的力量,要改变这一处境几乎是不 可能的” ,“ 打破陷阱的唯一办法,只能是把崭 新的外部技术引进中国社会” 。 技术需求不足论:“ 高水平均衡假说” 技术创新差异说 ? 在前现代时期,大多数技术发明源自于工匠 和农夫的经验,科学发现则是由少数天生敏 锐的天才在观察自然时偶然获得的。到了现 代,技术发明主要是在科学知识的指导下通 过实验的方法而得到的。 ? 中国没有发生科学革命的原因可以归结于科 举制度,它使知识分子无心去投资从事现代 科学研究所必需的人力资本,因而从原始科 学跃升为现代科学的概率就大大减低了。 内卷化(黄宗智) ? 明清中国江南地区劳动力密集,人口压力巨 大,技术无法创新 ? 上述因素导致了劳动边际报酬下降 -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农村》 大分流(Pomeranz ) ? 18世纪以前,东西方处在基本同样的发展水 平上,西方并没有任何明显的和独有的内生 优势 ? 18世纪末19世纪初,东西方逐渐开始背离。 在企业结构与社会政治结构,海外剥削和资 本积累,资本主义和新大陆的殖民地化,国 家间的竞争、暴力及国家制度等方面,产生 了巨大的差异, 亚当· 斯密对中国的分析和评论 ? “中国一向是世界上最富的国家,就是说,土 地最肥沃,耕作最精细,人民最多最勤勉的 国家。然而,许久以来,这似乎就停滞于静 止状态。今日旅行家关于中国耕作、勤劳及 人口稠密状态的报告,与500年前视察该国的 马可·波罗的记述比较,似乎没有什么区别。” ? 提出了社会停滞的三大原因 中国社会长期停滞的三大原因 ? 停滞于农业和农业的停滞 :土地税或地租是中国君 主收入的唯一源泉。农业的土地税相当于农业产品 的1/10,或 1/5,税制使君主和政府能够分享地主和 农夫改良和精心耕作土地的利益,却抑制和挫伤了 土地经营者和耕作者的积极性,成为一种恶税。 ? 对工业和商业的轻视:不鼓励贸易,甚至压制工商 业和制造业的发展。 ? 中国的法律制度已到了极限: “中国似乎长期处于静 止状态,其财富也许在许久以前已完全达到该法律 制度所允许有的限度。 ” 中国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 中国经济长期停滞、走向衰落是有其深刻 复杂的历史原因的。这包括自然的、地理 的因素,也包括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 因素;既有国内因素,也有国际因素。这 些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既限制了中国工业 化、现代化的任何尝试和发动力量,也严 重地制约中国进入现代经济发展时期。 中国停滞的关键因素 ? 公元 2世纪- 15世纪期间,中国发展水平远高 于欧洲的平均水平( Needham,1961 )。中 国在世界的领先地位比欧洲早 700年。 ? 中国停滞的关键因素 (Maddison): ? 自身对海上贸易和殖民地化的限制 ? 政治集权体系不利于技术的革新 ? 人口统计学和生态压力:高的人口密度,缺乏易于 采掘的煤矿 ? 缺乏可开垦的新土地 (Jefferey Sachs) ? 官僚体制是阻碍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因素 ? 儒家思想和教育制度的官方化不利于普及教育 历史原因 ? 独特的自治社会,经济上高度自给自足,文 化上高度自满自足,政治上高度大一统。 ? 建立在以农业为基础,而非以商业为基础。 ? 世界发生工业革命之后,保持农业文明就意 味着停滞,一个农业大国走向衰落就不可避 免了。 经济原因 ? 决定现代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 农业生产力足够支持城市化(现代经济增长的结 果和动力) ? 城市中心作为贸易和创新的基地 ? 国际贸易进一步刺激和促进了专业化和创新 ? 只有技术进步或国际贸易才能克服早期的马尔萨 斯陷阱 经济原因(续) ? 欧洲工业化的关键因素(以英国为例) ? 城市化和基于城市的贸易 ? 制度革命:资本主义制度的兴起 ? 水运贸易和航运革命(大幅度降低运输成本,使贸易和 专业化成为可能) ? 科学革命:识字率提高,教育普及,印刷术的应用,等 ? 农业革命:古物种植,畜牧业 ? 贸易系统的扩大:支持贸易和殖民地化的经济和政治制 度 ? 工业革命使其摆脱了马尔萨斯陷阱 政治原因 ? 王朝统治者成为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最大障碍 ? 康、雍、乾王朝表现出惊人的麻木和极度的愚昧 ? 朝廷对民间手工业实行经济和政治的双封锁,极 力阻挠工商业的发展 ? 专制制度限制竞争,禁止创办企业,严重地束缚 了新兴生产力的发展 政治原因(续) ? 权力的集中和高度集权化政府的出现,改变了政府 结构,巩固了中央集权; ? 政府对经济领域进行管制,进行国家垄断,包括重 要商品的官营、海禁等,限制了工商业和国际贸易 的发展; ? 政府将农业作为社会的基础,违背了历史发展的潮 流; ? 公务员体系考试制度的约束,科举考试考的是儒家 学说,而不是行政能力; ? 缺乏外部竞争和生存的压力,技术创新停滞。 政治因素(续) ? 统治阶级实行闭关自守政策,给中国社会发 展带来长期的严重深刻影响 ? 限制海外贸易,妨碍了中国工商业资本积累 ? 限制科学技术引进,拉大了与西方发展的差距 ? 限制商品、资本进入和知识传播,使中国完全孤 立于世界工业革命和技术革命潮流之外,发展长 期停滞落后,丧失了启动近代化的第一次机会。 ? 从近代看,闭关自守是中国发展停滞不前、 国力迅速衰落的重要原因。 人口因素 ? 中国人口增长特点: ? 传统农业时期( 1700—1820年):人口高增长 率, 0.85% ,高于欧洲( 0.46%) ? 解体时期( 1820—1952年): 0.30% ? 现代增长初期( 1952—1978年): 2.06%,高于 日本( 1.19%) ? 经济起飞期( 1978—1995年): 1.45% ? 经济趋同期( 1995—2015年): 1.05% 人口因素 ? 清朝的鼎盛时期,1700 年到1850 年约150年 间,由于国内的稳定和经济的繁荣,人口增 加了近四倍以上。农业社会为中心的中国, 劳动力就是资本,但是如果它的农业剩余不 能还原为其它的物质利益的话,无法养活庞 大的人口。 ? 人口迁移沿着如下三个方向进行: ? 华北的农民流向东北 ? 华东的农民不断流向沿海 ? 华南的农民流向海外 表2.6 人均GDP 水平及相对差距国际比较 (1700-1995 年) 年份 中国 日本 欧洲 美国 俄罗斯 印度 世界平均 人均 GDP, 1990 年,美元 1700 600 600 870 600 600 531 604 1820 600 675 1129 1260 751 531 673 1952 537 2351 4374 10645 2926 609 2268 1978 979 12581 10860 18251 6565 972 4382 1995 2653 19720 13951 23377 4383 1568 5194 2015 6398 25533 30268 3120 7323 中国与其它国家相对差距(倍) 1700 1.00 1 1.45 1 1 0.88 1.01 1820 1.00 1.13 1.88 2.06 1.25 0.88 1.12 1952 1.00 4.38 8.15 19.8 5.45 1.13 4.22 1978 1.00 12.85 11.09 18.64 6.70 0.99 4.48 1995 1.00 7.43 5.26 8.81 1.65 0.59 1.96 2015 1.00 3.99 4.73 0.48 1.14 资料来源:安格斯·麦迪森, 《中国经济的长远未来》 ,中文版,新华出版社, 1999 年,第 57 页, 第 156-157 页。 ? 急剧增长的人口消化了GDP的增长 ? 中国人均GDP 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迅速 拉大,也与世界人均水平不断拉大 ? 1820年美国与中国人均GDP 之比为2 倍,1952 年为19.8倍 ? 1820年世界平均与中国人均GDP 之比 为1.11倍,1952 年4.22倍 人口因素 技术因素 ? 中国技术是属于以农业文明为技术创新的内 容,与西方所发生的科技革新和技术革新远 不能相提并论。 ? 技术革命是促进现在经济增长来源,推动一 个社会不断现代化的动力,但是在当时的中 国是无法内部产生也无法从外部获取的,这 是中国没有成为世界现代化进程先行者的重 要原因。 中国的崛起 ? 进入 21世纪,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上升 ? 数个世纪以来对财富、权力和国际威望的追求即 将成为现实 ? 中国已经成为亚洲-太平洋地区超级大国,到 2020年将可能成为世界超级大国 ? 来自当前国际社会的支持 ? 三个重要的事件有助于中国的崛起 ? 香港的回归 ? 与美国的亲善关系 ? 和平统一台湾的前景 本章参考文献 ? 戴维 .S.兰德斯:《国富国穷》,第 2章,第 18章, 第21 章,新华出版社, 2001年 ? 林毅夫 : “李约瑟之谜:工业革命为什么没有发源 于中国 ”,《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 1994 年,上海人民出版社 ? 《落日的辉煌: 17 18世纪全球变局中的 “康乾盛 世” 》,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1年 ? 麦迪森:《中国经济的长远未来》,第一、二章 ? 胡鞍钢: “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轨迹 ”,《胡鞍钢 集》,第 223-228 页。 中国经济发展的初始条件 第五讲 ?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 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 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 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 创造。 ——马克思 本讲主要问题 ? 20世纪 50年代初期中国发动工业化和现代化的 初始条件,包括现代化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是什么?与那些已经西方国家在工业化初期的 条件有什么不同?与苏联和日本的初期有什么 不同?当时的中国领导人是如何选择工业化道 路和发展战略,提出了什么发展目标?为什么 中国也选择了苏联式的计划经济体制,它又与 苏联有什么不同之处?如何评价毛泽东时代? 一、中国现代化的有利条件 ?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统一,其文化 凝聚力和生存延续力的深度是民族复 兴、实现现代化的根基。 ? 1949年中国结束了长期遭受帝国主义掠 夺、封建主义压迫、军阀割据的局面, 建立了统一的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国 家,这就为在一个经济落后的国家进行 现代化创造了前提条件。 ? 成功地抵御了各种外国势力的干涉和侵 略,成为世界上正在崛起的一支政治经 济力量,是多极化世界格局中的一极 ? 建立了一个较历史任何时期都更有凝聚 力、更有威信的中央政府,获得了极强 的社会整合能力,具有能够有效地动员 和利用全社会各种资源的能力与力量, 为特定的工业化目标服务,从而极大地 加速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 中国作为一个后起的现代化国家,她具 有诸多的后发优势 。 ? 劳动力资源丰富,成本相对廉价是中国 最大的、现实的、潜在资源,只要组织 得好,运用得当,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 源泉——人力资本,可创造巨大的社会 财富。 二、经济发展初期的“ 扩大缺口” 现象 ? 发展起点的差异 ? 经济增长率的差异 ? 受以上两个因素的影响,使得经济落后 的国家在追赶或者缩小与发达国家的经 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就非常困难,这也决 定了这一追赶过程需要花很长的时间。 就中国而言,至少要花100 年的时间。 三、中国工业化的初始经济条件 1.发展工业化时间晚,比西方工 业化国家滞后了100 -200 年 主要工业化国家现代经济增长初 期状况 现代经济增长开始 时期及人均产值 总产值、人口和按人均产值增长率 (每10年%) 时期 人均 GNP (1965年 美元) 年代 总产值 人口 人均产值 英国 1765-1785 227 1801/11-1831/41 32.1 15.4 14.5 法国 1831-1840 242 1831/40-1861/70 26.3 3.9 21.5 德国 1850-1959 302 1850/59-1880/89 26.7 8.9 16.4 日本 1874-1879 74 1874/79-1895/1904 39.2 9.3 27.3 美国 1834-1843 474 1839-1859 59.1 35.7 17.3 加拿大 1870-1874 508 1870/74-1891/99 41.8 13.2 25.2 国 别 各国的经济起飞期到1967 年 (1967年美元) 国家 起飞期 起飞期的人均 GNP 人均GNP (1965-1969 年) 年数 年平均增长率 (%) 英国 1783-1802 183 2018 184 1.31 法国 1830-60 173 2343 137 1.92 美国 1843-60 451 3995 124 1.77 德国 1850-73 249 2148 116 1.87 瑞典 1868-90 239 3244 99 2.67 日本 1878-1900 158(1886) 1207 81 2.54 俄国 1890-1914 246 1594 77 2.46 意大利 1895 300 1333 72 2.09 加拿大 1896-1914 796 2962 71 1.87 噢大利亚 1901 923 2106 66 1.26 阿根廷 1935- 418 741 34 1.70 巴西 1933 144 323 34 2.40 土耳其 1937- 171 331 33 2.02 墨西哥 1940 224 545 27 3.35 中国 1949 2.经济发展起点十分低下,大大低 于各主要工业化国家的初期水平 ? 人均收入极其低微。 ? 由于中国人均收入水平低,经济结构变 动起点也相当低下。 主要国家人均GDP比较 (1870-1998 ) 人均GDP的国际比较 (1500 -1998 年) (单位: 1990年国际美元 ) 1500年 1700年 1820年 1913年 1950年 1973年 1998年 英国 762 1405 2121 5150 6907 12022 18714 法国 727 986 1230 3485 5270 13123 19558 意大利 1100 1100 1117 2564 3502 10643 17759 荷兰 754 2110 1820 4049 5996 13082 20224 葡萄牙 632 854 963 1244 2069 7343 12929 西班牙 698 900 1063 2255 2397 8739 14227 西欧 774 1024 1232 3473 4594 11534 17921 美国 400 527 1257 5301 9561 16689 27331 中国 600 600 600 552 437 839 3117 印度 550 550 533 673 619 853 1746 印度尼西亚 565 580 612 904 840 1504 3070 巴西 400 560 646 811 1672 5459 世界平均 565 615 667 1510 2114 4104 5709 主要工业化国家各部门与劳动力 及产值比例 总劳动力占 人口比重(%) 各部门劳动力比例(%) 各部门产值比例(%) 年代 比重 年代 农业 制造业 服务业 年代 农业 制造 业 服务 业 英国 1851 45.0 1801- 1811 34.4 30.0 35.6 1801- 1811 34.1 22.1 43.8 法国 1856 39.1 1856 51.7 28.5 19.8 - 德国 1882 38.3 1852- 1858 54.1 26.8 19.1 1850- 1859 40.9 59.1 日本 1920 48.7 1872 85.8 5.6 8.6 1879- 1883 62.5 37.5 美国 1870 32.5 1839 64.3 16.2 19.5 1839 42.6 25.8 31.6 加拿 大 1911 37.8 1871 52.9 47.1 1870 45.3 54.7 国 别 中国国民生产总值结构(1890 - 1952年) (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 ) 1890年 1913年 1933年 1952年 农、林、渔业 68.5 67.0 64.0 55.7 手工业 7.7 7.7 7.4 7.4 现代制造业 0.1 0.6 2.5 4.4 矿业 0.2 0.3 0.8 2.1 电力 0.0 0.0 0.5 1.2 建筑业 1.7 1.7 1.6 3.0 传统运输与通讯业 5.1 1.6 4.0 3.8 现代运输与通讯业 0.4 0.8 1.5 2.8 贸易 8.2 9.0 9.4 9.3 政府机构 2.8 2.8 2.8 金融业 0.3 0.5 0.7 个人服务业 1.1 1.2 1.2 住宅业 3.9 3.8 3.6 国民生产总值 100.0 100.0 100.0 100.0 3.工业化基础十分薄弱,以传统手 工业为主 ? 中国工业资本存量少,只有极少量的现 代工业。 ? 现代基础设施存量不足,运输邮电事业 十分落后。 中国、印度和日本通车的铁路里 程(1870 -1995 年) 单位:公里 年份 中国 印度 日本 1870年 0 7678 0 1890年 10 26400 2349 1913年 9854 55822 10570 1930年 13441 68045 21593 1950年 22238 54845a 27401 1975年 46000 60438 26752 1995年 54000 63000 27258 四、中国工业化的初始社会条件 1.人口增长过快,过剩人口多。 ? 从人口增长率看,除美国因大量移民人 口增长较高外,各主要工业化国家的人 口增长率从未超过1.5% ;而中国50 年代 初人口增长率以超过了2.0% 。农村存在 大量的过剩人口。据不完全统计,1947 年在许多大城市中,失业和半失业工人 达到工人总数的25-30% 左右。建国之 初,旧中国留下了大约400 万城镇失业 者。 2.中国是世界上一个城乡差异甚 大的二元经济社会国家。 ? 城市化水平极其低下,农村人口占绝大 多数。中国的城市已经具有了现代化的 因素,但是量广面大的仍保持传统生产 和生活方式的农村如同一个汪洋大海。 中国、日本和西欧城市化率的比 较(1000 -1950 年) 单位: % 年份 中国 日本 西欧 1000 3.0 na 0.0 1500 3.8 2.9 6.1 1820 3.8 12.3 12.3 1890 4.4 16.0 31.0 1950 11.2 3.中国是世界上一个地区差异甚 大的国家,各地区发展极其不平 衡。 ? 现代化因素主要集中在少数地区,如上 海和东北地区。 4.政府的财政能力十分低下,提 供现代公共服务的能力严重不 足,使中国缺乏足够的人力资本 来发动和推进工业化和现代化。 5.旧中国的教育事业非常落后。 学校 学生人 数(万 人) 同龄入学率 (% ) 占总人口比率 (% ) 小学(1 - 6年级) 中学(7 - 12年级) 大学 2400 130 12 25.0% 3.0% 0.3% 4.44 0.24 0.002 1949年全国的在校学生 1949年全国的毕业学生 1949年的毕业生 人数(万人) 占总人口比率( %) 大学毕业生 18.5 0.034 中学毕业生 400 0.74 小学毕业生 7000 15.56 文盲人数 43200 80.00 就业 占人口数 34000 62.96 总人口数 54000 100.0 平均受教育年限 1.013 10国15 -64 岁人口人均受教育年数 1950 年 1973 年 1992 年 1950 年 1973 年 1992 年 法国 9.58 11.69 15.96 中国 1.60 4.09 8.50 德国 10.40 11.55 12.17 印度 1.35 2.60 5.55 英国 10.84 11.66 14.09 日本 9.11 12.09 14.86 美国 11.27 14.58 18.04 韩国 3.36 6.82 13.55 西班 牙 5.13 6.29 11.51 台湾 3.62 7.35 13.83 6.医疗卫生条件极差,各种传染 病频繁发生,人均寿命短,死亡 率高。 人口预期寿命的国际比较 1820年 1900年 1950年 1999年 法国 37 47 65 78 德国 41 47 67 77 意大利 30 43 66 78 荷兰 32 52 72 78 西班牙 28 35 62 78 瑞士 39 56 70 79 英国 40 50 69 77 西欧平均 36 46 67 78 美国 39 47 68 77 日本 34 44 61 81 俄国 28 32 65 67 中国 na 24 41(35) 71 印度 21 24 32 60 亚洲平均 23 24 40 66 非洲平均 23 24 38 52 拉丁美洲平均 27 35 51 69 世界平均 26 31 49 66 ? 此外,中国人口众多,土地短缺,耕地 面积占国土面积比例低下。Sachs (2001 )认为,一个国家的地理条件也 会对该国经济发展初期产生较大的影 响,现代经济增长总是在那些温带地 区、沿海地区、沿河地区首先出现,并 率先发展。如果做一国际比较看,中国 的温带比例不如西欧等国家,但是要好 于印度。 中国与世界主要土地利用和人口 情况比较(1993 年) 总面积 (千公顷) 可耕地及永 久性农作面 积 (千公顷) 可耕地 的比例 (百分 比) 人口 (千人 ) 人均占有 的可耕地 (公顷) 温带地区 比重 (%) 中国 959,696 95,975 10.0 1,178,4 40 .08 47 欧洲(a ) 487,696 135,705 27.8 506,910 .26 89 印度 328,759 169,650 51.6 899,000 .19 0 美国 980,943 187,776 19.1 239,172 .73 日本 37,780 4,463 11.8 124,753 .04 96 前苏联(b) 2,240,30 0 231,540 10.3 293,000 .79 89 澳大利亚 771,336 46,486 6.0 17,769 2.62 巴西 851,197 48,955 5.8 158,913 .31 加拿大 997,614 45,500 4.6 28,386 1.58 五、建国初期的主要经济成分 1949年所有制的基本格局 ? 外国垄断集团在华资本 ? 官僚资本 ? 农村封建土地所有制 建国初期的五种经济成分 ? 国有经济 ? 集体经济 ? 个体经济 ? 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 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六、中国领导人选择工业化模式 的制约条件 基本历史背景 ? 1820年至 1952年期间,世界经济取得了前所未 有的巨大进展。世界产值增加了八倍,世界人 均收入增加了 2.6倍。美国人均收入增加了 8 倍,欧洲人均收入增加了 4倍,日本增加了 3 倍。在除日本以外的其他亚洲国家里,经济发 展非常缓慢,而在中国,人均产值实际上还下 降了。中国在全球 GDP(国内生产总值)中所 占地份额比例从三分之一降到了二十分之一, 它的实际人均收入已降低到世界平均水平的四 分之一。 中国在发动工业化所遇到的基本 条件 ? 发动工业化时间晚,人均产值起点低,仅及发 达国家工业化初期水平的 1/4—1/5,即使经济 增长速度相当高,如到 1980年仅花费 30年时间 人均 GNP就达到了 300美元,但也仅相当于工 业化国家一个世纪之前的水平。因此作为经济 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不可能幻想在 30-40 年内出现巨大的经济奇迹,赶上或超过发达国 家的水平,至少要花 100年的时间甚至更长的 时间才能逐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绝对差距。 新中国政府的三大目标 ? 改变社会政治秩序 ? 加快经济增长步伐 ? 改善中国的地缘政治处境并恢复其民族 尊严 第六讲 第六讲 建国初期到全面经济建设 建国初期到全面经济建设 本章主要讨论建国前后中国领导人如何选 择新民主主义的国体,确立新民主主义的 基本经济纲领,他们是怎样提出向社会主 义过渡的总路线纲领,又是怎样选择工业 化道路和发展战略,提出了怎样的发展目 标?为什么中国也选择了苏联式的计划经 济体制,它的优点和弊端是什么?中国的 经济体系又和苏联有什么不同?如何评价 毛泽东时代? 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 经济体制的制度选择 对外关系的政策选择 中国领导人对上述三个主要方面的选择, 不止是个人意愿的主观选择,也是他们对 各种外部挑战的不同反应,受到既定的社 会发展条件和发展环境的各种客观制约, 同时也受到是执政党决策机制的影响。 1949-1956 年期间是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 义转变时期 1956-1966 年期间是全面开始建设社会主 义时期 1966-1976 年期间是“ 文化大革命” 时期 1978年至今是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时期 亚历山大?格申克龙在《经济落后的历史透视》中提出: 一个国家的经济越落后,其工业化的起步就往往越缺乏连续性, 而呈现出一种由制造业的高速成长所致的突然的大突进进程。 一个国家的经济越落后,在其工业化进程中对工厂和大企业的强 调也就越明显。 一个国家经济越落后,就越强调生产资料而非消费资料的生产。 一个国家的经济越落后,人们消费水平受到的压力就越沉重。 一个国家的经济越落后,旨在增加新兴工业的资金供给并为之提 供较为集中和明确完备的倡导性的指导的特殊制度因素所起的作 用也就越大;一个国家经济落后的程度越大,这些因素的强制性 和广泛性也就越显著。 一个国家的经济越落后,其农业也就越不可能通过农业劳动生产 率的提高在为成长中的工业获得一个不断扩展的工业品市场方面 起到任何积极作用。 毛泽东最初的构想和选择:新民主主义 创建人民共和国是1949 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紧迫的基 本任务。 “迅速的恢复和发展生产,对付国外帝国主义,使中国 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 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在建国初期搞新民主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现代 化发展理论的一大创新,它解决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 济十分落后的人口大国如何发动现代化、推动工业化 的基本问题,新民主注意的经济纲领是一个有助于多 种经济成分并存、共同发展的新经济政策。 毛泽东已经有采用“ 计划经济” 的想法。 一、建国初期中国领导人的选择 一、建国初期中国领导人的选择 毛泽东最初的构想和选择:新民主主义 毛泽东在建国初期选择的是社会主义道路,实 行的新民主主义经济政策的目的是促进生产力 的恢复和发展,创造条件向社会主义过渡。 主张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搞统一共和国,而不 实行联邦制。 新中国的三大外交方针。 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 商制度,这是中国当代政治民主制度的重大创 新和最大优点。 一、建国初期中国领导人的选择 一、建国初期中国领导人的选择 刘少奇关于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的构想 民主革命胜利后,还不能马上直接采取社会主 义实际步骤。 新民主主义经济是一种过渡性质的经济。 最早提出执政后的中国共产党的中心工作任务 是搞经济建设,也是最早提出要参考中国国 情、中国的现实条件和发展阶段的制约作用, 还是最早提出正确对待私营商业、确保私有财 产等方面的观点。 毛泽东与刘少奇的分歧。 一、建国初期中国领导人的选择 一、建国初期中国领导人的选择 毛泽东提出了“ 一化、三改” 的目标 毛泽东正式提出了实现 “一化、三改 ”的过渡时 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一化” 的核心是国家工业化。 “三改” 的核心是农村集体化和城市国有化,将 私有经济改造为公有经济,试图将国有经济成 为经济主体。 “一化” 是作为世界人口大国,重新自立于东方 的国家发展目标, “三改” 实现这一目标的经济 体制保障。 一、建国初期中国领导人的选择 一、建国初期中国领导人的选择 毛泽东在建国前曾预言,中国经济建设的速度将不 是很慢而可能是相当地快,中国的兴盛是可以计日 程功的。 刘少奇是最先提出中国工业化发展思路的领导人。 毛泽东与民主党派人士梁濑溟就建国之后是否立即 实行工业化的争论。 毛泽东与党外人士关于工业化重点问题的争论。 1956年之后毛泽东重新认识“ 农、轻、重 ”的关系。 二、关于工业化道路选择 二、关于工业化道路选择 在二次大战之后,几乎所有的发展中国家都 提出了追赶发达工业化国家的目标,都把工 业化作为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途径和手段。 中国作为农业人口为主的世界人口大国,搞 工业化遇到十分尖锐的农业落后与工农业协 调发展的矛盾。 二、关于工业化道路选择 二、关于工业化道路选择 中国工业化的“ 原始积累” 来源 中国的近代工业早在 19世纪下半叶就已出现, 但在其后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历史进程中,由 于长期战乱和外国资本凭借着政治上的强权及 经济上的侵略,大量利润源源不断地流回了资 本地母国,因而我们自已地民族工业始终未能 真正发展起来。到 1949年时全部产业资本总额 也仅为新人民币 200亿元左右,这就是从晚清 腐败政府到国民党政权留给新中国地全部工业 化基础。 二、关于工业化道路选择 二、关于工业化道路选择 初始的选择 建国初期,我国工业化所面临的有利条件: 一个大国,有960 万平方公里的土地,5 亿多人口。 革命的成功使中国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历史上封建 军阀割据的局面被彻底结束,各地区、各民族能够 在中央政府的领导下进行平等互利的贸易往来。 内战的结束,剥削压迫阶级被打倒,使人民有着空 前的建设热情和实现和平发展的渴望。 二、关于工业化道路选择 二、关于工业化道路选择 初始的选择 建国初期,我国工业化所面临的不利条件: 工业化的起点极低。 人口与资源的矛盾极端尖锐,人均耕地拥有 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已有的工业发展和农业严重脱节,二元经济 结构极为明显。 二、关于工业化道路选择 二、关于工业化道路选择 初始的选择 面对着这些不利条件,我们在初始工业化道路选择 时,本应考虑到下述几个问题: 由于农业生产力水平的低下,因此必须使农业生产力水平有一 个较长时期的恢复和发展,使其和工业发展水平相协调。 由于中国最丰富的资源是劳动,最稀缺的资源是土地和资本, 因此中国工业化的主要任务和内容是在相当长时期内大力发展 中小企业,大量吸收劳动就业,减轻农业剩余劳动对土地压 力。 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中国工业化的市场主要面向国内, 在工业化初期又主要依靠农业和农民提供积累。 二、关于工业化道路选择 二、关于工业化道路选择 中国、苏联、日本开始工业化时生产力水平比较 中国、苏联、日本开始工业化时生产力水平比较 项目 中国(大陆)(1952年) 日本(1872-1882年) 苏联(1926-1928年) 1、平均GNP(亿美元) 30.00 2.20 35.00 2、人均GNP(美元) 50 65 240 3、人口(百万) 567 35.36 150 4、每公顷耕地人口 1.9 2 0.2 5、人均粮食产量 311 (缺) 566 6、工业品产量 煤(百万吨) 53 0.6 40.1 生铁(百万吨) 1.6 0.01 3.3 粗钢(百万吨) 1.2 0 4.3 发电量(千KW) 2850 0 1900 7、按人口平均地工业产量 煤(公斤/人) 96 17 273 生铁(公斤/人) 2.75 0.2 22 粗钢(公斤/人) 2.00 0 29 发电量(KW/人) 0.005 0 0.01 二、关于工业化道路选择 二、关于工业化道路选择 中国选择了重工业优先增长目标 从国际竞争的角度考虑。 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制约。 落后国家工业化积累方式,重工业具有自我服 务、自我循环的产业特征。 二、关于工业化道路选择 二、关于工业化道路选择 “一五” 计划的基本目标 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改变工业的落后状 况,提高国家自力更生的能力,力争从 1953年 算起,经过大约 3个五年计划,把中国建设成 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国。通常把 1953年 开始实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视为我国社会 主义工业化的起点。 “一五” 计划的指导思想,是集中力量发展重工 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 三、关于第一个五年计划 三、关于第一个五年计划 资料来源:董辅衽,1999 ,269 156个主要重点工程项目的部门分布 156个主要重点工程项目的部门分布 重点工程项目数 占总项目数目的比重(%) 军事工业 44 28.2 冶金工业 20 12.8 化学工业 7 4.5 机械工业 24 15.4 能源工业 52 33.3 轻工业 3 1.9 总项目 156 100.0 三、关于第一个五年计划 三、关于第一个五年计划 “一五” 计划的指标 国家计划五年内用于工业基本建设投资 248.5亿 元。要求工业总产值增长 98.3%,平均每年递 增14.7% 。 超额完成“ 一五” 计划 交通运输业发展迅速。 教育科学事业有了明显的发展。 人民生活有明显改善。 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三、关于第一个五年计划 三、关于第一个五年计划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1981年),第89 页;《中国统计年鉴》(1997 年),第404 页。 各类人口增长情况(1949 —1957年)(单位:万人) 各类人口增长情况(1949 1957年)(单位:万人) 年份 总人口 城镇人口 乡村人口 教育人口 普通高校 在校生 中等学校 在校生 小学在校 生 1949 54167 5765 48402 2577.5 11.7 126.8 2439 1952 57482 7163 50319 5443.6 19.1 314.5 5110 1957 64653 9949 54704 2180.6 44.1 708.1 6428.3 1949—57 增长率% 2.24 7.06 1.54 13.66 18.04 23.99 12.88 三、关于第一个五年计划 三、关于第一个五年计划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 中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经过了一系列的过程。 计划经济体制的特征: 计划是配置资源的基本方式,以指令性计划为主, 带有了强烈的行政性和强制性,几乎覆盖了国民经 济的各个方面。 国家计划直接管理企业,政府既是国有资产的所有 者,又是其管理者。 以实物管理为主。 利益格局一元化。 四、模仿苏联模式时期 四、模仿苏联模式时期 国家工业计划 重工业部工业经济计划 各专业局专业经济计划 企业计划 财 务 计 划 、 基 本 建 设 计 划 产 品 分 配 计 划 供 应 计 划 产 品 计 划 劳 动 计 划 成 本 计 划 生产计划 重工业部计划管理内容 重工业部计划管理内容 四、模仿苏联模式时期 四、模仿苏联模式时期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 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 经济管理和决策权限过于高度集中在中央政府。 排斥和限制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社会分配制度上的“ 大锅饭” 和平均主义。 长期封闭或半封闭,不开放,实行贸易保护政策和 进口替代政策。 四、模仿苏联模式时期 四、模仿苏联模式时期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逻辑 中国传统经济体制的形成,是从选择重工业优 先发展作为起点的。 扭曲价格的宏观政策环境,高度集中的资源计 划配置制度,缺乏自主权的微观经营体制。 传统经济体制是为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 以实现赶超发达国家的目标服务的。 四、模仿苏联模式时期 四、模仿苏联模式时期 为什么当时中国接受苏联模式 实行 “一边倒 ”的外交政策,这是当时国际环境 所迫和外交政策选择的必然结果。 领导人强烈的 “赶超” 意识以及迅速发展的强烈 愿望。 “苏联建成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经验鼓舞着我国 人民,它使得我们人民对于建成社会主义充满 了信心。 ” 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3-1957 年)直接照搬苏 联的五年计划,但直到 1955年才被批准。 四、模仿苏联模式时期 四、模仿苏联模式时期 为什么要在农村搞合作社和集体化 发展农业生产;最后消灭资本主义;最后消灭 工农矛盾,完全巩固工农联盟。 薄一波认为搞合作社是解决粮食问题的压力的 主要途径。 中国领导人把解决中国粮食问题的出路寄托在 走苏联集体化的道路上。 五、集体化与国有化 五、集体化与国有化 国有化运动的成果 经国有化运动,我国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国有化运动是以强行手段剥夺私人财产(指生 产资料)的形式,在中国消灭了私人经济和资 本主义经济,建立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两 种公有经济形式的社会主义经济。 五、集体化与国有化 五、集体化与国有化 搞国有化的理由 在极端落后的条件下进行工业化本质特征是政 府必须获得强大的储蓄动员和资本动员能力。 在农村,实行工农业差价(即剪刀差),直接 吸纳农业剩余,为工业资本提供新资金来源。 实行国有化的政治理由 建立社会主义基本经济体制,而苏联提供了现成的 体制模式。 让资本主义在中国绝种。 五、集体化与国有化 五、集体化与国有化 毛泽东代表的中国领导人一直力图 “以苏联为借 鉴,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薄一波对此曾解释,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我们自己的 创造比较少,农业和商业方面好一点,工业(特别是 重工业)、计划管理、金融、统计等方面,基本照搬 苏联的。因为我们没有管理现代经济的经验,知识不 足,经济技术落后,因为西方对中国进行封锁和禁 运。苏联已经有了近20年管理社会主义经济的经验, 他们的经济和技术,相对来说已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 五、集体化与国有化 五、集体化与国有化 毛泽东“ 大跃进” 的设想 1956年毛泽东就提出了 “农业大跃进 ”的设想。 1957年毛泽东提出“ 超英赶美 ”设想。 毛泽东提出大跃进的出发点,就是要在相对比 较短的时间内赶上并超过发达国家。 六、中国的大跃进 六、中国的大跃进 大跃进的特点 高指标。 高速度。 夸大主观能动性。 大刮浮夸风,造假放各种卫星。 六、中国的大跃进 六、中国的大跃进 大跃进的过程 经济大起( 1958—1959年) 经济增长超高速运行。 投资迅速膨胀。 职工人数急剧扩大。 经济大落( 1960—1962年) 经济增长率大幅度下降。 粮食连续减产。 死亡率大幅度上升,饿死约1500 万人。 六、中国的大跃进 六、中国的大跃进 大跃进的损失和严重的后果 “大跃进 ”,使中国经济发展遭受重大损失。 假如没有 “大跃进 ”和“ 文化大革命 ”,中国经济在 1958年以后的增长将不同于实际发生的。 大跃进形成我国建国以来最大的一次经济波 动,经济发展大起大落十分明显。 大跃进期间不仅造成经济大起大落,而且形成 严重的产业结构比例失衡。 六、中国的大跃进 六、中国的大跃进 GDP及各产业增长率和波动系数(%) GDP及各产业增长率和波动系数(%) 年份 GDP 农业增加值 工业增加值 建筑业增加值 1957 5.1 3.1 11.4 -7.1 1958 21.3 0.4 53.4 50.0 1959 8.8 -15.9 29.1 5.7 1960 -0.3 -16.4 6.1 1.4 1961 -27.3 1.4 -39.0 -65.4 1962 -5.6 4.5 -13.3 23.8 1963 10.2 11.3 13.3 25.9 1964 18.3 12.9 25.6 25.6 1965 17.0 9.7 25.8 10.6 1957-65 均值 5.28 1.22 12.49 7.83 标准差 15.05 10.77 26.59 32.24 相对差异系数 285 883 213 412 六、中国的大跃进 六、中国的大跃进 工农业增加值及之比(1957-1965年) 工农业增加值及之比(1957-1965年) 农业增加值 (亿元) 工业增加值 (亿元) 工农业之比 (农业= 1.00) 1957 430.0 271.0 0.63 1958 445.9 414.5 0.93 1959 383.8 538.5 1.40 1960 340.7 568.2 1.67 1961 441.1 362.1 0.82 1962 453.1 325.4 0.72 1963 497.5 365.6 0.73 1964 559.0 461.1 0.82 1965 651.1 546.5 0.84 六、中国的大跃进 六、中国的大跃进 大跃进引起的GDP损失(1987年价格) 大跃进引起的GDP损失(1987年价格) 年份 实际值 (百万元) 模拟值 (百万元) 模拟值与实际值之比 (实际值为 1) 1957 168556 168556 1.00 1958 204304 183052 0.90 1959 222394 198794 0.89 1960 221636 215891 0.97 1961 161082 234457 1.46 1962 152090 254620 1.67 1963 167581 276518 1.65 1964 198129 300298 1.52 1965 231927 326124 1.41 六、中国的大跃进 六、中国的大跃进 大跃进对中国GDP增长的影响 大跃进对中国GDP增长的影响 大跃进对中国GDP增长的影响 0 50000 100000 150000 200000 250000 300000 350000 1952 1954 1956 1958 1960 1962 1 9 6 4 GDP(1987年价格,百万元) 实际值 模拟值 六、中国的大跃进 六、中国的大跃进 大跃进的教训 轻视和低估中国国情的限制因素及其作用。 忽视经济发展客观规律,夸大主观意识作用。 落后大国领导人强烈追赶的历史责任感。 证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造成领导人急于求成、严重失误的重要原因是 决策制度的严重缺陷。 六、中国的大跃进 六、中国的大跃进 人民公社运动是毛泽东所发动和领导的又一场改 革生产关系的 “大跃进 ”。 人民公社运动高潮 1958年8 月,在全国农村掀起人民公社运动的高潮。 由于人民公社具有“ 一大二工” 的特点,在分配制度先是 了极其浓厚的小农经济式的平均主义。 大搞人民公社运动,大刮“ 共产风” 是毛泽东试图加快社 会主义、早日进入共产主义的第二次尝试,也是最大 的一次尝试。 七、人民公社运动 七、人民公社运动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八字方针 允许在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 加强国民经济的集中统一管理。 减少职工和城镇人口。 大规模压缩基建投资。 降低工业发展速度,调整工业内部结构。 八、国民经济与经济管理体制的全面调整 八、国民经济与经济管理体制的全面调整 十年全面经济建设的成就 初步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农业基本建设初见成效,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 善。 交通运输、邮电事业也有了较大发展。 教育科技事业有很大发展。 八、国民经济与经济管理体制的全面调整 八、国民经济与经济管理体制的全面调整 第七讲从文革到改革 一、文化大革命的背景及起源 文化大革命为什么会发生在中国,并持 续10年之久?它的历史背景、政治背景 和社会基础是什么?主要的经济发展指 导方针是什么?经济体制是如何变化 的?如何影响这一时期的经济发展和社 会发展?从文化大革命中我们获取哪些 经验教训? 1、文化大革命的历史背景 ? 文化大革命起因的历史背景文化大革命 起因的历史背景主要源于建国之后党内 领导人关于对中国国情的认识,对建立 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国家以及对国内社会 矛盾的判断形成的两种不同而后又不能 相容的观点。 (续 ) ? 首先是毛泽东对国内主要矛盾的错误判断。 ? 1956年10月爆发了震惊世界的匈牙利事件,毛泽东认为匈 牙利事件根本教训就是这些国家没有搞好阶级斗争。 ? 1957年5月党内整风运动转为全国反右斗争。1957年9月毛 泽东提出不同于党的八大决议的看法,认为整个过渡时期 的矛盾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即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 矛盾。 ? 10月党的八届三中全会上,毛泽东再次重申了他的这一观 点。他说,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 义道路的矛盾,毫无疑问,这是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 盾。 ? 1959年庐山会议毛泽东认为他与彭德怀之间的不同观点是 一场斗争,斗争的性质是过去十年社会主义革命过程中资 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两大阶级斗争的继续。 (续) ? 1962年,中苏两党争论加剧,台湾利用大陆暂时的经济困难要反 攻大陆,一时国内外形势十分严峻 。 ? 党的八届十中全会上,毛泽东断言,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 中,资产阶级都将存在,并具有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性,因此, 阶级斗争必须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这个论断后来被称作党 的“基本理论和基础实践” 。 ? 1962年北戴河工作会议上,毛泽东就坚决不同意刘少奇推行的 “三 自一包 ”(恢复自留地、自由市场、企业自负盈亏,推行包产到 户),认为这会出现 “两极分化,贪污盗窃,投机倒把,讨小老 婆,放高利贷,一边富裕;而军、烈、工、干四属,五保户,这 边就要贫困。 ” ? 八届十中全会后,先后开展了旨在大规模的农村 “四清” 运动(清 理帐目、清理仓库、清理财务、清理工分)和城市的“ 五反” 运动 (反对贪污盗窃、反对投机倒把、反对铺张浪费、反对分散主 义、反对官僚主义)。 ? 毛泽东与刘少奇的争论。 (续 ) ? 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不只是针对刘少奇、邓小平等所谓的 “走资 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 ”,而是发动一场社会革命,即“ 一场触及人 们灵魂的大革命,是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发展的一个更深入、广阔 的阶段。 ”1967年5月毛泽东曾经谈到,斗争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 派是文化大革命的主要任务,但决不是目的,目的是解决世界 观。 ? 在意识形态上,毛泽东发动一系列批判运动以主动进攻。 ? 毛泽东还十分担心官僚机构的官僚主义,象苏联那样出现特权阶 层。他采取的办法是不断的发动非制度化的、无规则的政治运动 和群众运动,不断清洗这些官僚,对他们形成“ 政治威慑 ”。 2、文化大革命起因的制度背景 ? 发动文化大革命的一个很重要的制度背景就是党的民 主生活制度被严重破坏,党的领袖的个人崇拜日益盛 行。 ? 毛泽东主张个人崇拜,1962年他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 议上的讲话中曾说“ 问题不在于个人崇拜,而在于是否 真理。是真理就要崇拜,不是真理就是集体领导也不 成。” ? 当时之所以能发动文化大革命,有两个重要条件,正 如林彪所言“ 一是毛泽东思想和毛主席的威望;二是解 放军的力量 。 ? 正是林彪对毛泽东大搞个人崇拜以及对毛泽东强有力 的政治支持,使得毛泽东敢于冒全党的反对,毅然发 动文化大革命 。 ?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所 言, “中国是一个封建历史很长的国家 ……长 期封建专制主义在思想政治方面的遗毒仍然不 是很容易肃清的,种种历史原因又使我们没有 把党内民主和国家政治社会生活的民主加以制 度化、法律化,或者虽然制定了法律,却没有 应有的权威。这就提供了一种条件,使党的权 力过分集中于个人,党内个人专断和个人崇拜 现象滋长起来,也就使党和国家难于防止和制 止‘ 文化大革命 ’的发动和发展。 ” 3.文化大革命的经济背景 ? 毛泽东的基本设想 : (1)把全国建成“ 共产主义大学校 ”,逐步缩小三大差别,即工农之 间的差别、城乡之间的差别、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差别。 实质上是建立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上的理想社会,无论是工 厂、农村、学校还是军队,都建成大而全、小而全的小社会,为 此,在中国形成了世界上独特的小社会:几乎所有的工厂都要办 托儿所、小学、中学、大学、商店、医院;几乎所有的大学也要 办工厂、商店、医院,还要办小学、中学。这是与专业化分工的 发展相背的。这种思想根源于革命时期根据地发展的状况,相互 孤立、相互隔绝,在这种情况下不得不自力更生、自给自足,造 成大而全、小而全。 (2 )限制和逐步消灭商品和货币关系,追求封闭的产品 经济模式。早在1958年大跃进时期,毛泽东就曾考虑 取消工资制、恢复供给制,尽管大跃进失败之后他认 为中国是商品生产很不发达的国家,大力发展商品生 产和交换,要利用价值规律为社会主义服务,但是毛 泽东还是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混为一谈,总是引用 列宁的“ 小生产经常地、每日每时地、自发地和大批地 产生着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 。他总是认为三自一包就 是资本主义自发势力,必须采取阶级斗争的手段给以 无情的打击。 (3 )推行平均主义的原则。毛泽东十分担心在社会主义 社会出现阶级分化,他理想社会分配制度的设想大多 是参看革命战争年代根据地的经验,他认为许多分配 制度,如八级工资制、按劳分配和货币交换,跟旧社 会没有多少差别,林彪一类一上台以为搞资本主义很 容易。这只能在无产阶级专政下加以限制。1958 年 时,他曾讲过“ 大概十年左右,可能产品非常丰富,道 德非常高尚,我们就可以从吃饭、穿衣、住房子上实 行共产主义。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就是共产主 义。” 二、文化大革命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到1969年4 月党的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第二阶段:从党的九大到 1973年 8月党的 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 第三阶段:从党的十大到1976 年10 月。 第一阶段:从文化大革命发动到党的九大 ? 1966年 5月中央政治局会议通 过的《五一六通知》,成立所谓 “中央文革小组 ”,并让它掌握了 中央很大部分的权力。 ? 1966年 5月 25日,北京大学聂元梓等7 人 联名发表了全国第一张大字报。标志着 文化大革命进入公开白热化阶段。 ? 1966年 8月 5日毛泽东发表了题为《炮打 司令部——我的第一张大字报》 ? 1966年8月八届十一中全会通过《关于无 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这是文化 大革命全面发动的重要标志 ? 1966年 10月,中央工作会议,毛泽东公 开点明了刘少奇、邓小平是一条错误的 路线,强迫刘少奇、邓小平做出自我批 评。 ? 1967年 1月,发动了各地区夺权,从此中 国从“ 天下大治” 进入“ 天下大乱” 。。 ? 1967年 1月,毛泽东要求军队介入文化革 命。 ? 1967年 “二月逆流” ,其他领导人受到错 误的批判。 ? 1967年 4月 1日,第一次把刘少奇定义为 党内最大的走资本主义当权派。 ? 1967年 7月 20日,爆发武汉“ 七二0 ”事 件,林彪、江青一伙更加肆无忌惮地煽 动打倒一切,全面内战,提出“ 文攻武 卫” ,砸烂“ 公检法” ,至此全国性武斗急 遽升级。 第二阶段:党的九大到十大 ? 1969年 4月,召开中共第九次全国代表大 会,把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合法化,即“ 无 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 的理论;加强林 彪集团和江青集团在中央的政治地位。 ? 1970年,毛泽东提出召开四届人大,组建新政 府,修改宪法,但不设国家主席。林彪政治集 团在庐山会议发动突然袭击。 ? 1971年8 ~9 月,毛泽东到南方各地视察。林彪 政治集团对毛泽东南巡行动采取谋杀计划,制 定武装起义计划(五七一纪要);因不成功, 仓皇外逃,途径蒙古温都尔汗时坠落,机毁人 亡。 ? 林彪事件之后,全国开展 “批林整风 ”运 动。并且在毛泽东的建议下,王洪文当 上了党中央副主席。江青、张春桥、姚 文元、王洪文在党内结成 “*** ”。江 青集团在党内地位迅速上升,在全国推 行更为激进的路线,与周恩来、邓小平 和叶剑英为首的党内、军内政治力量形 成了制约。 第三阶段:从党的十大到1976年10月 ? 1973年3 月,毛泽东决定起用邓小平。 ? 1974年初,江青、王洪文等提出开展 “批林批 孔 ”运动;毛泽东批准了这一运动。 “批林批孔 ” 的核心就是批判“ 克己复礼 ”,亦即批判复辟资 本主义。 ? 1975年1 月,中共十届二中全会,选举邓小平 为中共中央副主席及军委副主席,在随后的四 届人大中,选举为国务院副总理。 三、经济指导方针 ? 1. 文革前的战时经济方针 ? 1963年 9月,中共中央工作会议曾决 定,经济工作要实行 “按照解决吃穿 用,加强基础工业,兼顾国防,突破 尖端的次序安排经济计划 ”的方针, 这是和平时期的经济发展方针。 ? 1965年4 月,中央根据毛泽东的提议,从准备应付最严 重的情况出发,提出“ 要以准备应付帝国主义早打、大 打出发,把国防放在第一位,抢时间把三线建设成具 有一定规模的战略大后方” 。要求经济工作火速集中力 量,加快内地建设。这是一个由和平时期经济建设的 指导方针转入战备时期的经济指导方针。 ? 1965年5月,毛泽东提出将全国划分为一、二线的战略 布局设想,要求下决心搞“ 三线建设” 。1965年8月毛泽 东提出三线建设,要把钢铁、国防、机械、化工、石 油、铁路等基地都搞起来,以形成独立的工业体系。 不但要注意“ 大三线 ”的建设,同时要注意“ 小三线 ”的建 设,使得各省在战时能够独立作战。 ? 1965年9月修订后的“ 三五” 计划明确为一个以国防建设 中心的备战计划,突出强调内地建设,计划安排5年建 设,续建、扩建大中型项目1475个。这是一个由和平 时期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转入战备时期的经济指导方 针,由一个“ 农、轻、重” 次序的投资方针转向“ 重、 军、交、轻、农” 顺序的投资方针。 ? 20世纪70年代初期,毛泽东又提出“ 深挖洞、广积粮、 不称霸” 。 ? 三线建设历时10年。一方面在促进国防建设,调整地 区工业分布,促进中西部经济发展方面起着重要的积 极作用;另一方面也因为对当时战争危险的估计过于 严重,建设规模过大,战线过长,要求过急,布局过 于向国防倾斜,造成了严重的浪费,效益低的严重后 果。 ? 2. 文化大革命初期的经济方针 ? 文化大革命期间的经济方针是 “抓革命、促生 产 ”。这是经济服从政治的方针,是以阶级斗 争为纲的统帅经济建设的方针,这一方针贯穿 于文化大革命的始终。 ? 这一时期的经济方针的第二个特点是以战备为 纲,提出了以“ 备战、备荒、为人民” 为指导方 针 。 ? 1970年 2月 —3月,全国计划会议拟定“ 四五” 计 划纲要,其指导思想是: “以阶级斗争为纲, 狠抓备战,促进国民经济的新飞跃 ”; “集中力 量建设大三线的战略后方,建立不同水平、各 有特点、各自为战、大力协同的经济协作区, 初步建成我国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的 国民经济体系 ”时提出,要狠抓战备,集中力 量建设战备后方,建立不同水平、各具特点、 各自为战、大力协同的经济协作区,初步建成 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 系。 ” 四、经济体制变化与调整 ? 毛泽东提出“ 一切统一于中央,卡得死死的,不是好办 法。” 而后,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他又说: 中央还是虚君共和好 ? 1970年2 月国务院召开全国计划工作会议,批判了所谓 “条条专政” ,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方案。 ? 根据当时的战备需求,把全国划分为10 个经济协作区 (西南、西北、中原、华南、华东、华北、东北、山 东、闽赣、新疆),要求各自都有计划有步骤的建设 冶金、国防、机械、燃料动力、化学等工业,以及比 较强大的农业、轻工业和比较发达的的交通运输业。 ? 1965年,中央各部直属企事业单位达到 10533 个,超过企业下放前 1957年的 9300个。这些企 业的工业产值在整个工业总产值总的比重为 42.2%,超过企业下放前 1957年的 39.7%。 ? 1970年国家机关大撤并 。中央 决定对国务院所 属部、委、直属机构进行重大机构调整,将原 有的 90个部门合并、调整为 27个,缩减编制 82 %,编制暂定为原有人员的 18%。这是建国以 来国家机关部门和人员最少的时期。 财政管理体制变动 ? 1966年~1967年,“ 收支挂钩、全额分成” ; ? 1968年,实行收支两条线的办法; ? 1969年 ,恢复实行“ 收支挂钩,总额分成,一年一定” 的办法 ; ? 1970年,与1969年相比增加了“ 定收定支” ; ? 1971年起,对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实行“ 定收定支, 收支包干,保证上缴(或差额补贴),结余留用,一 年一定” 的财政管理体制; ? 1973年,在一些地区试行“ 财政收入固定比例留成 ”办 法。 ? 1976年,对地方财政试行“ 定收定支、收支挂钩、总额 分成,一年一定” 的财政管理体制。 文革中的经济体制改革 ? 机构撤销合并 ? 企业管理权限下放和建立,地方自成体系 ? 财政、税务、银行机构大合并 ? 分配制度平均主义 ? 所有制结构全民化 ? 国有经济比例迅速提高 ? 公私合营该国有企业、取消定息 ? 大型合作商店改国有银行 ? 排斥个体经济、消灭私营经济(1978年公有制占社 会总产值为92%)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 经济原因 ? 政治原因 ? 如何评价 文革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文革时期的经济体制的调整 ?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 “条条 ”与块块 “的关 系,集中与分散的关系) ? 1966年3月毛泽东提出 “虚君共和 “ ? 1970年开始改革经济体制,由条条到块块为主 ? 1970年6月中央决定队国务院所属的90个部、委、办作重大调整, 减少至27个,缩减编制82%,编制暂定为原有人员的18%。这是 中国政府机构最大一次规模的缩减(精兵简政)。 ? 1970年3月国务院决定将工交各部直属企业事业单位绝大部分下放 地方管理;少数由中央部和地方双重领导,以地方为主;极少数 的大型或骨干企业,由中央部和地方双重领导,以中央为主,全 国共将2600个中央直属企业、事业、建设单位下放给地方,中央 直属去也事业单位由105333个减少至1674个,在工业总产值中的 比重由42.2%下降至6%。 对毛时代计划经济体制改革评价 这是一次对计划经济体制伤筋动骨的改 革,也是一次不成功的改革,中国经济又陷 入新的无政府状态。 毛泽东抱着良好的意愿,采用革命的 手段、强制的行动,力图对计划经济体制进 行政治大手术和大开刀,但是始终没有成 功。 五、如何评价毛泽东时代 新中国政府的三大目标: ? 改变社会政治秩序 ? 加快经济增长步伐 ? 改善中国的地缘政治处境并恢复其民族尊严 如何评价毛泽东时代 麦迪森认为 毛泽东时代实现了四个重要经济目标 ? 财产所有权彻底转变,主要针对三个目标:地主阶 级,民族资产阶级(资本家,商人,银行家)和外 国利益(大多数在满洲和前通商口岸)。 ? 国家财政收入大大提高,以供养膨胀的行政机构, 保持高度战备,提高“ 积累 ”率。 ? 管制方式取代了市场作用,统一分配资金和原料投 入,控制人员流动,规定物价和工资。 ? 对外贸易为国家垄断,旨在自足。进口商品集中于 生产资料,国内经济与国际市场作用脱节。 如何评价毛泽东时代 ? 世界银行的评价 ? 中国过去的发展战略和目前的体制,总的来说,创 造了一个极为平等的社会。 ? 中国城市收入不平等的程度是极低的,城市里可以 说不存在极端贫困现象。 ? 为数不少但在总人口中只占少数的一部分人的收入 极为低微。 ? 1979年的基尼系数应是0.26 而不是 0.31,这意味着 中国农村收入不平等的程度要比其他南亚国家低得 多(其他南亚国家的基尼系数为0.30 —0.35),而 不是在同一范围内。 如何评价毛泽东时代 ? 马克?薛尔顿认为毛泽东时代取得了重要的发展成果 ? 消灭了所有重要的以财产为基础的不平等,同时将农村内部以及城市内部不 平等大大缩短。 ? 大量增加积累率及投资,导致工业快而持续地增长,特别为未来重工业发展 奠下基础。 ? 消灭了外国对现代工业、贸易及金融的控制。 ? 发展生产增长率(稍微)超过人口增长率。 ? 工人阶级取得了终身职业安全、优厚的津贴和福利,社会地位提高,人均家 庭收入略为提高。 ? 就全国来说,营养、平均寿命以及 教育与健康水平都大为提高。 ? 但是也出现了如下问题: ? 高速度工业增长率以及农村收入与消费停滞之间的不平衡。 ? 城乡之间和农村内部在收入、机会 及消费上的差距日渐扩大。 ? 很多贫穷及边远地区收入及生产力的长期停滞,与此同时,富余地区和贫穷 地区的收入差距扩大。 ? 工业和农业的劳动生产率下降或停滞,特别以投资或劳动力回报作为衡量之 标准。 ? 服务行业的长期下降。 ? 人均粮食生产以及营养在五五至五六年达到最高峰,五八年之后则急剧下 降。 如何评价毛泽东时代 ? 邓小平的评价 ? 在六十年代以前或五十年代后期以前,他(毛泽东)的许多 思想给我们带来了胜利,他(毛泽东)提出的一些根本的原 理是非常正确的。他创造性地把马列主义运用到中国革命的 各个方面,包括哲学、政治、军事、文艺和其他领域,都有 创造性的见解。但是很不幸,他在一生的后期,特别是在 “文 化大革命 ”中是犯了错误的,而且错误不小,给我们党、国家 和人民带来许多不幸。 ? (毛泽东的)错误是从五十年代后期开始的。比如说,大跃 进是不正确的。这个责任不仅仅是毛主席一个人的。完全违 背客观规律,企图一下子把经济搞上去。主观愿望违背客观 规律,肯定要受损失。但大跃进本身的主要责任还是毛主席 的。当时,经过几个月的时间,毛主席首先很快发觉了这些 错误,提出改正这些错误。 1962年,毛主席对这些问题进行 了自我批评。搞 “文化大革命 ”,就毛主席本身的愿望来说,是 出于避免资本主义复辟的考虑,但对中国本身的实际情况作 了错误的估计 。 如何评价毛泽东时代 ?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对建国 32年历史的基本评价 ? 建国32 年来,我们取得的主要成就 ? 建立和巩固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 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及无产阶级专政的国 家政权。他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富强民 主文明的现代化国家的根本保证。 ? 实现和巩固了全国范围(除台湾等岛屿以外) 的国家统一,根本改变了旧中国四分五裂 的局面。实现和巩固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 ,形成和发展了五十多个民族平等互助的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 战胜了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侵略、破坏和武 装挑衅,维护了国家的安全和独立,胜利 地进行了保卫祖国边疆的斗争。 ? 建立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经济,基本上完成了对 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上 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 ? 在工业建设中取得重大成就,逐步建立了独立 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在辽阔的内地和少数民族地区,兴建了一批新 的工业基地。国防工业从无到有的逐步建 设起来。资源勘探工作成绩很大。铁路、公路 、水运、空运和邮电事业,都有很大的发 展。 ? 农业生产条件发生显著改变,生产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 城乡商业和对外贸易都有很大增长。 ? 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有很大发展。 ? 人民解放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到壮大和提高 ,由单一的陆军发展成为包括海军、空军 和其他技术兵种在内的合成部队。 ? 在国际上,始终不渝的奉行社会主义的独立自 主的外交方针,倡导和坚持了和平共处五 项原则,同全世界一百二十四个国家建立了外 交关系,同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发展了经 济、贸易和文化往来。 六、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性转 变 ? 1976年一举粉碎***,结束文化大革命 ? 国民经济整顿和恢复 ? 重新恢复国民经济秩序 ? 重新恢复国民经济 ? 重新构建国家官僚机构 ? 重新确立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为 改革做准备 重新恢复国民经济秩序 ? 整顿各行业经济秩序 ? 重新建立生产指挥系统 ? 强调进行企业整顿,建立各项规章制度,恢复和发展 生产 ? 1978年4-7月全国财贸会议要求发展对外贸易,反对 闭关自守;恢复和制定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管理制 度,恢复了奖励、计件工资和企业基金制度 重新恢复国民经济秩序 ? 对国民经济体制进行局部性调整,包括:加强 对铁路、邮电、民航的集中统一领导。对全国 重点工业企业由中央和地方双重领导调整为中 央领导为主,其它企业则由地方或地方为主进 行管理。对部分财政、税收、物质的管理权上 收中央部门。 ? 1978年1月国务院仍规定农副产品的收购价仍 然执行政府的价格改革,不得任意提高或降 低,坚持计划价格,反对自由价格,打击违法 价格行为。 发动三年洋跃进 ? 1977年1月国务院要求到1980年全国基本上实 现机械化,使农、林、牧、副、渔等主要行业 的机械化程度达到70%左右。 ? 1977年7月国家计委提出在今后8年引进一大批 新技术和成套设备规划,中央原则上批准了这 一规划。 ? 1978年11月提出,到本世纪末我国主要工业产 量要分别接近、赶上和超过最发达的资本主义 国家,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分别接近、赶上和超 过世界先进水平。 ? 1978年3月全国五届人大一次会议重新提出 “赶 英超美 ”口号,并宣布 “一个新的跃进形势已经 来到了。 ” 发动三年洋跃进 ? 盲目扩大投资 ? 大规模引进技术设备 ? 农村继续实行 “学大寨 ” ? 农村改革先声(安徽、四川) 第八讲 第八讲 从农村改革到全面改革 从农村改革到全面改革 ( ( 1978- - 1992年) 年) 内容提要 内容提要 本章所讨论的中心问题是: 中国经济改革的背景是什么? 中国经济改革是在什么起点和基础上开始?它 的初始条件是什么? 为什么中国的改革首先从农村首先突破? 这一时期中国领导人都碰到哪些思想和理论上 的障碍? 基本评价 基本评价 以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进入经济 改革时代,主要表现为: 思想上 政治上 经济上 社会上 国际上 一、经济改革背景 一、经济改革背景 国际背景 二次大战之后世界经济发展进入黄金时期。 邓小平出访日本、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和 美国 。 邓小平清醒的意识到对外开放则是中国经济迅 速发展的根本动力。 一、经济改革背景 一、经济改革背景 经济背景 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效率低下。 农业生产率一直处于增长性波动。 一、经济改革背景 一、经济改革背景 政治背景:拨乱反正 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内乱给党和国家带来了极其 严重的创伤。 思想上恢复 “实事求是 ”的原则,指出毛泽东晚 年的错误。 政治上否定 “文化大革命 ”的理论和实践。 邓小平 “力排众议 ”要求全党地肯定中国革命的 最基本的成果,维护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坚持 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一、经济改革背景 一、经济改革背景 中国的改革是一个什么样的改革 它是社会主义的改革。 它是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 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 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维 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深刻的革命。 一、经济改革背景 一、经济改革背景 体制背景 苏联斯大林时期计划经济模式及特点 在所有制方面实行公有制,建立全民所有制和集体 所有制,消灭资本主义所有制。 在资源配置方式方面实行计划经济,以指令性计划 再分配社会资源,排斥市场机制。 在微观机制方面企业成为国家及其所属部门的“ 生产 单位” 或附属物,不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不具备 “自我决策、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 一、经济改革背景 一、经济改革背景 体制背景 1978年改革之前的中国的计划经济特征,与苏 联体制不同之处 国家实行农产品的统派购制,农业生产实行全面计 划管理。 在中国农村,国家还为农户保留了一些“ 自留地” 、 “宅基地” 以及荒坡、荒山等土地,农户可以用来生 产、经营各种农作物。 一旦允许或实行农村改革,就会出现良好的改革发 展趋势。 二、中国改革的初始条件 二、中国改革的初始条件 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 不利条件 从经济发展水平看,中国人均 GNP大大低于 其他经济转轨国家(除蒙古和越南之外)。 从城市化水平来看,中国城市化率相当低 下。 从人力资源方面看, 1978年中国成人文盲率 高达 31%。 二、中国改革的初始条件 二、中国改革的初始条件 指标 中东欧 俄罗斯 其他独联体国家 和蒙古 中国 (1978年) 1、人口与收入 1980年人口(百万人) 122 149 139 1102 1990年人均GNP (1990年美元) 《世界银行图表集》汇率数据 2268 4110 2141 404 按实际购买力评价计算 4647 6440 4660 1000 转轨前增长率(%)(1980-89) 1.5 1.9 2.3 4.9 2、经济结构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1991) 61 74 58 18 投资占GDP比重(%)(1989) 34 34 31 35 工业占GDP比重(%)(1989) 51 50 41 48 能源使用(每1美元GDP消耗的千克石油当量) 0.81 0.91 0.71 0.38 3、人力资源 吉尼系数(1989) 26 24 24 30 人口出生时的预期寿命(岁)(1989) 71 69 70 <64 成人文盲率(%)(1989) 3 2 2 31 人类发展指数(1990) 0.823 0.706 4、货币与汇率指数 M2占GDP比重(%) 53 100 75 25 1989年黑市汇率溢价 331 1828 1822 二、中国改革的初始条件 二、中国改革的初始条件 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 有利条件 迅速的人口转变进入了人口红利期 在中国农村,农户保留了一些“ 自留地” 、“ 宅基地” 以 及荒坡、荒山等土地。 中国计划经济体制实行的时间相对短 中国领导人选择了适合国情的务实的渐进改革路 线。 中国领导人和人民选择了渐进改革的社会变革方 式。 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以及大国 之间关系的明显改善,国际环境良好。 二、中国改革的初始条件 二、中国改革的初始条件 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 有利条件 中国结束了长期以来中国与西方世界的隔绝、对峙 格局,使中国在吸引国际上先进技术、资金成为可 能。 中国所处的东亚地区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贸易 增长最快的地区,成为中国与该地区经济一体化创 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同时东亚发展模式在一定程 度上也为中国大陆发展提供了“ 示范模式” 。 三、农村改革: 三、农村改革: 从 从 “学大寨 学大寨 ”到 到 “家庭承包制 家庭承包制 ” 中国的经济改革始于农村改革,农村改革又始于 家庭联产承包制改革,家庭联产承包制又源于 50—60年代的农业危机,每当农业生产出现下降 以及农业无法提供足够的粮食时,就会出现各种 形式的承包制。 70年代末期的农村改革直接源于农业危机。但是 这一改革曾经历了十分艰难和曲折的过程。 三、农村改革: 三、农村改革: 从 从 “学大寨 学大寨 ”到 到 “家庭承包制 家庭承包制 ” 出现各种包产形式(如 “包产到队 ”、“ 包产到组 ”、 “包产到户 ”)都是农民的自发的制度创新,这是 对合作社、人民公社吃 “大锅饭 ”的挑战与否定, 而且, “包” 的单位越小,农民的积极性就愈高。 从经济学角度看,监督管理的信息成本就愈低, 免费搭车的可能性就愈小,经济激励的程度就愈 大,这种生产方式比较适合于中国农村发展阶 段。 三、农村改革: 三、农村改革: 从 从 “学大寨 学大寨 ”到 到 “家庭承包制 家庭承包制 ” 无论是中国的领导人如邓小平还是普通中国农民 对“ 包产到户 ”是情有独钟,尽管这一制度创新被 毛泽东个人所强制性扼杀,但却留在人们的记忆 中,一旦改革时机成熟,就会出现 “星星之火,燎 原之势 ”。这是中国改革最初的 “种子” ,它存在于 十分落后的农村之中,存在于亿万农民之中,也 存在于变革型领导人的脑海之中。 三、农村改革: 三、农村改革: 从 从 “学大寨 学大寨 ”到 到 “家庭承包制 家庭承包制 ” 这是一种制度记忆或体制记忆。从某种意义上 说,这些取自于过去家庭为基础的生产制度的直 接经验是 1978年家庭责任制得以推行的一个准备 性的、隐含性的体制因素。 三、农村改革: 三、农村改革: 从 从 “学大寨 学大寨 ”到 到 “家庭承包制 家庭承包制 ” 1976年10 月粉碎江青为首的 “*** ”集团之后, 中国并没有立即出现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呈现出 徘徊、迟疑、甚至可能倒退局面。 “抓纲治国 ” “农业学大寨 ” “大批资本主义” “大干社会主义” 三、农村改革: 三、农村改革: 从 从 “学大寨 学大寨 ”到 到 “家庭承包制 家庭承包制 ” 十一届三中全会新的农村经济政策 停止在农村开展阶级斗争、政治运动 否定了“ 穷过渡” 的作法,强调了“ 三级所有,队为基础” 提出“ 先富论” ,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 开始改变农业“ 以粮为纲” 的政策,提出进一步发展经济 作物和林业、副业、渔业等 三、农村改革: 三、农村改革: 从 从 “学大寨 学大寨 ”到 到 “家庭承包制 家庭承包制 ” 中国农业改革的政策创新 第一、大幅度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进一步 缩小工农产品 “剪刀差 ”。 第二、缩小农产品的统购派购范围,降低征购 指标,加大农民出售农产品的自主权。 第三、开放城乡农贸市场,促进城乡贸易关 系。 第四、实行了农业多样化方针,调整农村经济 结构。 第五、政府对农民 “多予、少取 ”,让农民 “休 养、生息 ”。 三、农村改革: 三、农村改革: 从 从 “学大寨 学大寨 ”到 到 “家庭承包制 家庭承包制 ”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首要的任务是调整党的中心 工作,即从 “以阶级斗争为纲 ”转向以经济建设为 中心。其次是调整国家与农民的关系、城市市民 与农民的利益关系 。 所有这些转变都被视为 “重大转变 ”,它已远远超 出在毛泽东时代曾多次出现的暂短的政策调整或 改进,也远远超过改革之初的设想和人为限制, 更大大超过同期中国城乡自由化的改革。 三、农村改革: 三、农村改革: 从 从 “学大寨 学大寨 ”到 到 “家庭承包制 家庭承包制 ” 中国的农业改革并不是一步到位的,也不是有什 么改革方案的,甚至这一改革还是违反中央的决 定的,是农民自发的改革,并得到党内少数人的 支持。 中国的农业改革是诞生于安徽最贫穷的一个小村 庄里,后来成为一场全国性的改革运动。 三、农村改革: 三、农村改革: 从 从 “学大寨 学大寨 ”到 到 “家庭承包制 家庭承包制 ” 小岗村村民秘密起草的包干到户承包书 1 978年12月地点严立华家 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此后 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全年上交和公粮不 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 作(坐)牢杀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 我们的小孩养活到18岁。 三、农村改革: 三、农村改革: 从 从 “学大寨 学大寨 ”到 到 “家庭承包制 家庭承包制 ” 1979年3 月国家农业委员会农村工作问题座谈 会 :只允许在深山偏僻山区的独门独户实行包产 到户。 1979年9 月 《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 定》:不许分田单干,除某些副业生产的特殊需 要和边远山区、交通不便的单家独户外,也不许 包产到户。 1980年9 月各地第一书记座谈会 :充分肯定了农 村的 “双包制 ”(即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 三、农村改革: 三、农村改革: 从 从 “学大寨 学大寨 ”到 到 “家庭承包制 家庭承包制 ” 1982年11 月《宪法》:明确规定了设立乡、镇一 级政府作为我国农村的基层政府。 1983年中央 1号文件:将人民公社的“ 政社合一的 体制要有准备、有步骤地改为政社分设。 ” (到 1985年春这一改革全部完成) 三、农村改革: 三、农村改革: 从 从 “学大寨 学大寨 ”到 到 “家庭承包制 家庭承包制 ” 所谓家庭联产承包制就是 “包产到户 ”。在集体所 有制条件下,是集中经营,集中劳动,集中分 配;在家庭联产承包制条件下,是土地为集体所 有,分散劳动,直接分配。这是指将集体所有土 地承包到农户;农户化为最基本的生产经营单 位,每个农户在完成上缴国家的农业税,向国家 粮食(公粮)等主要农产品和交给集体的公共提 留之后,剩余部分(余粮)全归农户所有,并可 以拿到市场自由出售。 三、农村改革: 三、农村改革: 从 从 “学大寨 学大寨 ”到 到 “家庭承包制 家庭承包制 ” 家庭联产承包制是以土地出租为基础,而不是以 土地私有化为基础。农民还必须按国家计划所规 定的要求将农产品卖给国家,而不是直接出售给 市场。这反映了农业改革的最初目的是改进计划 经济,而不是取代计划经济。 三、农村改革: 三、农村改革: 从 从 “学大寨 学大寨 ”到 到 “家庭承包制 家庭承包制 ”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70年代初:乡镇企业的前身 ——社队企业就有了一定的发 展。 1979年之后:社队企业进入高速增长期。 80年代中期:乡镇企业的特点是:市场化程度提高,自主经 营,自负盈亏,以市场为导向;企业规模小,以劳动密集型 为主,有效地创造就业和吸纳农村劳动力;生产成本低,经 营灵活,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技术手段相对落后;资源 消耗高,污染问题十分突出;产权所属相对模糊,受到当地 政府(主要是乡镇政府)人为控制,“ 政企不分” 。 三、农村改革: 三、农村改革: 从 从 “学大寨 学大寨 ”到 到 “家庭承包制 家庭承包制 ” 发明乡镇企业的重要意义 在“ 一国两制” 城乡分割条件下,在农村地区发动工业 化、推动工业化,通过加入区域性、全国性乃至国际 性市场分工与竞争,提高了农村经济的分工水平,促 进了专业化和商品化,加速了农村劳动力从农业部门 向非农业产业转移,在改造传统农业、促进农村与城 市经济联系,提高非农经济收入等方面,起着积极的 作用。 三、农村改革: 三、农村改革: 从 从 “学大寨 学大寨 ”到 到 “家庭承包制 家庭承包制 ” 中国的农村改革:穷人受益的最成功的改革 首先,农村人均收入高增长 其次,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 第三,城乡军民人均收入相对差距呈大幅度下降趋势 第四,农村乡镇企业创造了大量新增就业 四、城市改革: 四、城市改革: 从改善到脱离计划经济 从改善到脱离计划经济 1、初期的改革方向 不同于农村改革,城市改革更为复杂、更为困难,经 历了一个先是以改革和完善计划经济体制,后是以脱 离和摆脱计划经济体制“ 摸着石头过河” 的过程。 四、城市改革: 四、城市改革: 从改善到脱离计划经济 从改善到脱离计划经济 1、初期的改革方向 首先,在改革初期领导人把“ 大跃进” 和“ 文化大革命” 经 济发展的失败主要归咎于前几十年思想激进的经济战 略和政策,而不是计划经济体制本身的欠缺。因而经 济改革的目标是改革中国计划经济的管理体制,而不 是用市场经济体制来取代。 其次,在改革初期领导人已经深刻地认识到计划经济 管理体制的弊端,但是解决这一弊端的基本思路仍然 是“ 下放权力” ,后来又发展为“ 放权让利” ,这与毛泽东 在50-70 年代的改革做法比较接近。 四、城市改革: 四、城市改革: 从改善到脱离计划经济 从改善到脱离计划经济 1、初期的改革方向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进行了以企业为基础的 改革试验,但大都是在对原有计划经济体制的 补充和完善这一基本框架下进行的。 首先是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试验。 其次是推行各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 再有就是鼓励企业横向联合,建立各种形式 的联合体。 四、城市改革: 四、城市改革: 从改善到脱离计划经济 从改善到脱离计划经济 2.改革理论的重大突破 在计划经济时期,中国的经济学家缺乏对中央计 划经济体制的理论思考和批判,绝大部分理论论 著都是对新兴经济体制和经济政策作解释而已, 缺乏大胆的探索和理论创新。只有孙冶方,顾准 是极个别的 “叛逆者 ”。 1956年,孙冶方就坚持把社会主义计划建立在成本 核算和价值规律之上。 1957年,顾准主张计划不能代替市场,计划应当是 预测的,而不是许多个别计划的综合。 四、城市改革: 四、城市改革: 从改善到脱离计划经济 从改善到脱离计划经济 2.改革理论的重大突破 1978年10月,胡乔木提出第一是按 “有计划按比 例的规律 ”办事,第二才是按价值规律办事。 孙冶方不同意把价值规律放在次要地位的说 法,认为“ 千规律,万规律,价值规律第一 条” 。 刘国光也认为,所谓用经济办法管理经济就是 利用价值规律来管理经济。 四、城市改革: 四、城市改革: 从改善到脱离计划经济 从改善到脱离计划经济 2.改革理论的重大突破 1979年4月,胡培兆提出 “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 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 1979年,邓立群在《财贸战线》第11期发表文 章,主张现阶段的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 1979年11月,邓小平提出 “社会主可以搞市场经 济” 的观点。 四、城市改革: 四、城市改革: 从改善到脱离计划经济 从改善到脱离计划经济 2.改革理论的重大突破 1980年,国务院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起草《关 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初步意见》 的文件,指出 “中国现阶段的社会主义经济是生产资料公有制 占优势,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商品经济,必须 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经济体制 ”。 1981年12月,陈云提出 “我们国家是计划经济, 工业要以计划经济为主;农业实行生产责任制 以后,仍要以计划经济为主 ”。 四、城市改革: 四、城市改革: 从改善到脱离计划经济 从改善到脱离计划经济 2.改革理论的重大突破 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报告指出 “中国在公有 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有计划的生产和流通 是中国国民经济的主体。个体经济要适当发 展,作为公有制经济必要的、有益的补充 ”。 1984年9月,赵紫阳向四位常委建议把中国的经 济体制概括为四点: (1)中国实行计划经济,不是市场经济。 (2)个体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起辅助作 用。 四、城市改革: 四、城市改革: 从改善到脱离计划经济 从改善到脱离计划经济 2.改革理论的重大突破 1984年9月,赵紫阳向四位常委建议把中国的经 济体制概括为四点: (3)计划经济不等于指令性计划为主,在 当前和今后的相当长时间内,我们的方针是 逐步缩小指令性计划,扩大指导性计划。 (4)社会主义经济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有 计划的商品经济。计划要通过价值规律来实 现,要运用价值规律为计划服务。“ 计划第 一,价值规律第二 ”这一表述并不确切,今 后不宜继续沿用 … 四、城市改革: 四、城市改革: 从改善到脱离计划经济 从改善到脱离计划经济 2.改革理论的重大突破 第一个观点首先肯定了中国实行的是计划经 济,与十二大报告相对一致,没有违背十二大 报告的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的基本原 则。 实际上是一种策略,可以减少争议,得到党内 大多数人的赞同和拥护。 这种策略成为不断修正原有改革目标,确立新 的目标的惯行做法。 四、城市改革: 四、城市改革: 从改善到脱离计划经济 从改善到脱离计划经济 2.改革理论的重大突破 第二个观点肯定公有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 基础与主导作用。 承认、允许非公有经济的存在和发展,并肯定 了他们在整个国民经济中起辅助作用。 也是所有制和经济结构的双轨制,在原有的单 一的经济成分之外引入新的经济成分。 在后来 90年代末期,当非公有经济比重已超过 公有经济时,所谓 “辅助作用 ”又改为 “重要组成 部分 ”。 四、城市改革: 四、城市改革: 从改善到脱离计划经济 从改善到脱离计划经济 2.改革理论的重大突破 第三个观点对计划经济的含义与内容作了重新 的“ 修正 ”和界定。 实际上反映了改革初期的主要做法,即不断地 缩小指令性计划,不断地扩大指导性计划。 指令性计划,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三种形式 并存的格局。第一种占主导地位,却在不断地 缩小范围。而后两者,范围却在不断地扩大。 中国采取了双轨制的做法,不是从计划一步跨 越市场,而是中间引入了指导性计划。 四、城市改革: 四、城市改革: 从改善到脱离计划经济 从改善到脱离计划经济 2.改革理论的重大突破 第四个观点是一个新观点。 取代了原有的主流观点,即 “计划第一,价值规 律第二 ”,肯定了孙冶方坚持多年的 “价值规律 第一 ”的观点。 大大地向前推进了一步。所谓有计划的商品经 济重点和基础不是 “有计划 ”,而是 “商品经 济” ,实质就是市场经济。 五、 五、 80年代中期的改革实践 年代中期的改革实践 早期的改革主要是处理计划经济体制下激 励不足的问题,这涉及到三大关系:即政 府与企业的关系,政府与个人的关系,以 及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五、 五、 80年代中期的改革实践 年代中期的改革实践 改变企业作为政府的附属物,成为相对独立的 经济实体,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 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具有自我发展的能 力,成为具有一定权力和义务的法人。 改变大锅饭的模式,改变终身制。通过改革工 资制度和劳动制度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 改革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五、 五、 80年代中期的改革实践 年代中期的改革实践 企业改革 价格体制改革 财政体制改革 其他改革 六、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 六、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 与调整 与调整 发展目标的转变 两代发展战略:第一代是由毛泽东、周恩来所 提出的追赶战略。 第二代是由邓小平提出的追赶战略,以富民和 强国为主要目标 。 六、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 六、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 与调整 与调整 发展目标的转变 1978年3 月,在五届人大一次会议上重提 “超英 赶美 ”的口号。华国锋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 宣布: “一个新的跃进形势已经来到了 ”。 1979年,邓小平首次明确了中国到二十世纪末 的目标是实现 “小康 ”的目标。 1982年 10月,胡耀邦在党的十二大报告首次提 出了实现全国工农业总产值 “翻两番 ”和 “小康水 平” 的目标。 六、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 六、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 与调整 与调整 发展模式和方针的转变 传统模式的主要特征是:( 1)追求经济增长高 速度,以赶超发达国家为目标;( 2)采取高积 累、低消费的政策;( 3)突出发展重工业和国 防工业,采取多用资本、少用劳动的技术路 线;( 4)牺牲农业,保证工业化资本积累和工 业优先发展;( 5)以扩大外延式生产为主的粗 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资本投入增长超过经济 增长。 六、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 六、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 与调整 与调整 发展模式和方针的转变 在处理工业和农业关系上,强调了农业在国民 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在处理重工业和轻工业的 关系上,强调发展轻工业,满足人民的消费需 求和消费结构变动;在处理积累和消费关系 上,实行适度积累,提高消费比率;在处理城 乡关系上,把农村发展放在优先位置, “先农 村,后城市 ”。 六、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 六、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 与调整 与调整 发展政策的调整 例如人口政策的重大调整 七、经济波动与经济调整 七、经济波动与经济调整 尽管改革以来中国经济出现高增长,但也 伴随着多次经济增长的起落、多次的高通 货膨胀、以及多次被迫的重大经济调整。 从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看,1977-1991年期 间有三次经济增长高峰,分别在1978年,1984 年,1988年;有三次经济增长的低谷,分别为 1981年,1986年,1989-1990年。通货膨胀有 三次高峰,分别是1979年,1985年,1989年; 通货膨胀也有三次低谷,分别是1978年,1983 年,1991年。 七、经济波动与经济调整 七、经济波动与经济调整 1977——1991经济增长与波动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1977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 通货膨胀率 经济增长率 七、经济波动与经济调整 七、经济波动与经济调整 第一次经济波动:1977-1983年的 “洋跃进 ” 与经济调整。 第二次经济过热: 1984-1986 年。突出的 问题是投资膨胀与消费膨胀。 第三次经济过热: 1987-1991 年。重点实 行紧缩政策,抑止供货膨胀,稳定宏观经 济。实行 “软着陆 ”的思想,放弃经济紧缩政 策,放松银行贷款发放。 七、经济波动与经济调整 七、经济波动与经济调整 1988年物价上升情况 七、经济波动与经济调整 七、经济波动与经济调整 时期 平均值 标准差 最大值 最小值 差异系数 1953——2003 8.0 7.7 21.3 -27.3 96.3 1953——1957 9.3 5.5 15.6 4.2 59.1 1958——1966 5.8 14.2 21.3 -27.3 244.8 1966——1977 6.1 7.7 19.4 -5.7 126.2 1977——1991 9.1 3.2 15.0 3.8 35.2 1991——2003 9.7 2.3 14.2 7.1 23.7 1953——1977 6.5 10.5 21.3 -27.3 161.5 1978——2003 9.5 2.9 15.0 3.8 30.5 中国经济增长波动分析 中国经济增长波动分析 七、经济波动与经济调整 七、经济波动与经济调整 时期 平均值 标准差 最大值 最小值 差异系数 1953——2002 15.8 25.3 84.5 -62.5 160.1 1953——1957 15.4 26.0 52.8 -5.9 168.8 1958——1966 16.0 38.7 84.5 -62.5 241.9 1966——1977 10.5 25.2 62.9 -26.3 240.0 1977——1991 15.1 12.2 38.8 -7.2 80.8 1991——2002 21.7 16.5 61.8 5.1 76.0 1953——1977 13.2 33.1 84.5 -62.5 250.8 1978——2002 18.3 14.7 61.8 -7.2 80.3 中国投资增长波动分析 中国投资增长波动分析 八、政治改革 八、政治改革 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与目标 关于政治体制改革中国领导人也经历了一个不断认 识、不断探索的过程。 邓小平谈到,民主集中制受到破坏,党内确实存在权 力过分集中的官僚主义。 邓小平指出官僚主义是一种长期存在的、复杂的历史 现象。 邓小平提出对外经济开放就是要有计划、有选择地引 进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技术和其他对我们有益的东 西,但是我们决不学习和引进资本主义制度。 八、政治改革 八、政治改革 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与目标 邓小平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三条标准。一是在经济 上赶上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二是在政治上创造比资 本主义国家的民主更高更切实的民主;三是在组织上 造就比这些资本主义国家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邓小平提到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难于贯 彻。 赵紫阳提出政治体制改革的长远目标是建立高度民 主、法制完备、富有效率、充满活力的政治体制。短 期的改革目标是建立有利提高效率、增强活力和调动 积极性的领导体制。 八、政治改革 八、政治改革 政治体制改革的实践 邓小平提出改革并完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从 制度上保证党和国家政治生活民主化、整个社 会生活民主化。 党的重大会议的召开开始制度化。 党的民主生活制度化。 推动干部队伍包括党的领导人革命化、年轻化、知 识化、专业化。 国家基本制度的建立。 八、政治改革 八、政治改革 表 1. 中央领导人平均年龄(从十二大到十五大) 单位:岁 十二大 (1982 年) 十三大 (1987 年) 十四大 (1992 年) 十五大 (1997 年) 政治局常委 73.8 63.6 63.4 65.1 政治局委员 71.8 64 61.9 62.9 书记处书记 63.7 56.2 59.3 62.9 资料来源:引自郑永年( 2002年) 八、政治改革 八、政治改革 政治改革的局限性 认识的局限性 制度改进的局限性 政治改革的波折 第一次是1980 年8 月,邓小平《党和国家的领导制 度改革》一文,这篇文章是邓小平在中央政治局扩 大会议上的讲话,并由中央政治局讨论通过。 第二轮政治改革是1986 年9 - 11月份邓小平再次讨 论政治体制改革为重要标志。 第九讲 第九讲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 1992- - 2002年) 年) 一、 一、 从经济改革到经济转轨 从经济改革到经济转轨 国际背景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使得中国成为极少数仍在坚持 社会主义的国家之一。 只有中国和越南坚持了社会主义道路,而其他转轨国 家都放弃了这一道路。 苏联解体大规模地减少了其对中国北方的军事压力, 同时越南也与中国缓和了关系,南北两方面关系的缓 和大大减轻了中国的安全压力。 九十年代以来中国坚持政治、经济、社会的稳定,大 量的外商直接投资流入中国,中国大量参与全球化, 进一步全面开放。 一、 一、 从经济改革到经济转轨 从经济改革到经济转轨 邓小平南巡 针对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中国是否坚 持现有的改革这一重大问题。 中国是否能够快速发展。 “发展才是硬道理 ” 。 重申 “先富论 ”的发展战略,并提出了到 20世纪 末再来解决东西部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问题。 中国经济改革的模式应当是 “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 , “社会主义也要搞市场经济 ”。 一、 一、 从经济改革到经济转轨 从经济改革到经济转轨 邓小平南巡 十四大报告主题是“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 实践的发展需要认识的深化,我们经济体制改革的目 标就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重大问题的决 议》中明确提出中国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其他 国家的自由市场经济有所不同,后者是建立在自由竞 争的基础上,自发地建立起来,经过了几十年甚至几 百年的时间,从自由市场经济进入现代的混合经济。 十四大从“ 放权让利” 的政策转向制度创新。 一、 一、 从经济改革到经济转轨 从经济改革到经济转轨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与基本框架 十四大报告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 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对中国经济改革过程 基本状况的现实肯定。 中国经济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已经达到较高程度。 改革开放十多年来市场化范围不断扩大,大多数商品 价格已经放开,计划对经济的直接管理不断缩小,市 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大大增加,这反映了提出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作为改革目标是对中国经济改革十几年来 实践的理论认同。 一、 一、 从经济改革到经济转轨 从经济改革到经济转轨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与基本框架 《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重大问 题的决议》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取代原来的基于承包制的企 业改革。 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打破地区、部门的分割和封 锁,反对不正当竞争,创立平等竞争的环境,形成 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大市场。 建立健全宏观经济调控体系。 建立管理的收入分配制度。 建立多种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 一、 一、 从经济改革到经济转轨 从经济改革到经济转轨 几点评论 这是一次针对我国社会经济体制基本框架的制度设 计,推动中国进入到经济转轨阶段,即用新的制度来 取代旧的制度,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来取代中央 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 后来十年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基本上是按这一决定指 出的方向进行,正如十六届三中全会所总结的“ 十四大 确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以及十四届三中 全会作出相关决定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在理论和 实践上取得重大进展。 一、 一、 从经济改革到经济转轨 从经济改革到经济转轨 几点评论 还有许多经济体制改革任务有待完成,首先是建立一 个统一、开放、有序、竞争框架,打破“ 条条专政和块 块专政” ,第二就是收入分配制度,个人所得税开征却 没有真正发挥作用,实际税率仍大大低于名义税率, 没有开征遗产赠予税,也没有避免收入两极分化。建 国以来有三代发展战略:毛泽东提出的第一代发展战 略是以封闭式追赶发达国家(主要是美国、英国)战 略,以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国或强固为目标,实 行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采用进口替代和贸易保护主 义,后来毛泽东放弃了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纲领,转向 “以阶级斗争为纲” ,实行 “备战、备荒、为人民” 的经济 方针; 一、 一、 从经济改革到经济转轨 从经济改革到经济转轨 邓小平所提出的第二代发展战略,也是改革以来的第 一代发展战略,这一战略的核心是以经济建设为中 心,以加速经济增长为目的(实行国民生产总值翻两 番),以改革开放为发展动力,以先富论为促进发展 的重要手段,以不平衡增长战略为发展的主要方式, 充分利用了中国的劳动力优势,主动参与经济全球 化,发挥中国的比较优势。这一战略既有其历史的进 步性,也有其历史的局限性。 2003年,胡锦涛提出第三代发展战略,也是改革以来 的第二代发展战略,这一战略的核心是则提出了“ 以人 为本”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既是对改革 第一代战略的继承,更是对其发展与创新。 二、从经济过热到经济软着陆 二、从经济过热到经济软着陆 政治动员与政策周期 1989年和1990年,中国经济处于低潮。 邓小平南巡讲话中提出 “台阶论 ” 。 八五计划GNP年平均增长率为6% 。 1992年5月22日,邓小平提出1993年6%的经济增 长速度不行,认为太低。 6月20日,李鹏指出今年(指1992年)国民经济 增长速度将超过原计划的6%,而可达到9%。 二、从经济过热到经济软着陆 二、从经济过热到经济软着陆 政治动员与政策周期 十四大报告提出将经济增长率由6%-7%提高到8%- 9%,将经济发展方针改为“ 双加快 ”——既加快改革开放 又加快经济发展,号召全国人民要夺取更大的胜利。 全国很快进入政治动员阶段。 这是一个典型的政策周期,并对中国经济周期产生强 烈的作用和影响。 这种政策变动,作者称之为“ 政策舞蹈” (dance of the policy)。这表明中国不仅存在着明显的政策周期, 而且成为影响经济周期的重要根源。 二、从经济过热到经济软着陆 二、从经济过热到经济软着陆 从政治动员到经济过热 投资过热。房地产过热、开发区热。 物价水平高速增长。 1993年物价指数上涨率 0 5 10 15 20 12345678910112 月份 % 二、从经济过热到经济软着陆 二、从经济过热到经济软着陆 从政治动员到经济过热 资金大量拆借,经济秩序混乱。 朱鎔基严厉警告: “这次(经济)过热失控的冲 击与1988年不同,1988年是群众冲进商店,今 年(1993年)如果控制不住,群众冲进的是银 行,如果银行垮下来,这种冲击就大了,我们 就要垮台。 ” 二、从经济过热到经济软着陆 二、从经济过热到经济软着陆 宏观经济调控及争论 面临投资过热、通货膨胀率迅速上升,决策者 面临政策选择的悖论或难题:是调整,还是不 调整?如果需要调整,则又碰到是早调整,还 是晚调整?是主动调整,还是被动调整?是小 调整,还是大调整? 政治风险 政治压力 二、从经济过热到经济软着陆 二、从经济过热到经济软着陆 宏观经济调控及争论 4月1日江泽民明确提出要防止经济过热,避免 经济大的起伏,避免大的损失。 5月19日江泽民再次强调经济中存在的突出问 题,提出要解决这一问题,否则,解决问题的 重要时机稍纵即逝,倘若问题积累,势必酿成 大祸。 6月24日下发了中央六号文件,即《关于当前经 济情况和加强宏观调控的意见》(简称十六 条)。 二、从经济过热到经济软着陆 二、从经济过热到经济软着陆 宏观经济调控及争论 文件开宗明义的向全党警告,当前的宏观经济 环境已经绷得很紧,有些矛盾和问题还在继续 发展,如果不抓住时机,进一步深化改革,抓 紧实施宏观调控措施,势必导致社会供需总量 严重失衡,通货膨胀进一步加剧,甚至会引起 经济大的波动,影响社会安定。 中央文件共制定16条加强改善宏观调控措施, 其中9条是金融方面,把整顿金融损失作为首要 问题;3条是财政措施;4条是计划投资措施。 二、从经济过热到经济软着陆 二、从经济过热到经济软着陆 如何实现软着陆 宏观调控的难度:1993-1994年期间,经济增长 率、投资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上涨率都不同程 度地高于1987-1988年的三个指标的增长率。 赵紫阳、李鹏 “硬着陆 ”的教训是江泽民、朱鎔 基“ 软着陆 ”之母。 中国在成功实现经济 “软着陆 ”不仅是在中国经 济史上是首次,在世界经济发展历史上也可以 堪之为一次奇迹。 二、从经济过热到经济软着陆 二、从经济过热到经济软着陆 两个时期的经济增长率比较 0 2 4 6 8 10 12 14 16 123456 年份 % 1986-1990年 1991-1996年 二、从经济过热到经济软着陆 二、从经济过热到经济软着陆 两个时期的投资增长率比较 -20 0 20 40 60 80 123456 年份 % 1986-1990年 1991-1996年 二、从经济过热到经济软着陆 二、从经济过热到经济软着陆 两个时期的通货膨胀率比较 0 5 10 15 20 25 30 123456 年份 % 1986-1990年 1991-1996年 二、从经济过热到经济软着陆 二、从经济过热到经济软着陆 成功实现 “软着陆 ”的经验 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 系。 正确认识和处理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的关系。 明确中央对宏观经济稳定的责任。 采取灵活的、适应性的、及时性的宏观经济政 策是取得经济 “软着陆 ”的重要手段。 宏观经济调控与制度创新相结合。 三、 三、 扩大内需,战胜金融风暴 扩大内需,战胜金融风暴 国际背景 1997年在亚洲爆发了金融危机 。 中国 出口下降 。 贸易依存度(1991-2002) 0 10 20 30 40 50 6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三、 三、 扩大内需,战胜金融风暴 扩大内需,战胜金融风暴 国际背景 三、 三、 扩大内需,战胜金融风暴 扩大内需,战胜金融风暴 国际背景 外国直接投资减少 。 FDI占GDP比重(1991-2002) 0 1 2 3 4 5 6 7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三、 三、 扩大内需,战胜金融风暴 扩大内需,战胜金融风暴 国际背景 全球性农产品、能源、矿产品、原材料生产能 力过程,价格大幅度下跌,输入通货紧缩 。 三、 三、 扩大内需,战胜金融风暴 扩大内需,战胜金融风暴 国际背景 世界银行商品价格指数(1990=100) 0 50 100 150 200 250 19 6 0 1 96 5 19 7 0 19 7 5 1 98 0 19 8 5 199 0 1 99 5 19 9 7 199 8 1 99 9 非燃料商品 农业 三、 三、 扩大内需,战胜金融风暴 扩大内需,战胜金融风暴 国际背景 世界银行矿产品原材料价格指数(1990=100) 0 50 100 150 200 250 1960 1965 1970 1975 1980 1985 1990 1995 1997 1998 1999 原材料 金属和矿产品 三、 三、 扩大内需,战胜金融风暴 扩大内需,战胜金融风暴 国际背景 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相互影响 在世界性工农业产品供过于求的情况下,我国国内 生产也出现了工农业产品供过于求;一方面国际生 产能力过剩会通过进口方式加剧国内供过于求,抑 制国内价格上涨,工农业产品价格下跌,我们称为 “输入型生产能力过剩通货紧缩,” 另一方面国内生 产能力过剩,会通过出口方式加剧国际生产过剩, 我们称为“ 出口型生产能力过剩通货紧缩,” 这是我 国结构调整的国际背景和国内市场。 三、 三、 扩大内需,战胜金融风暴 扩大内需,战胜金融风暴 中国与金融危机影响国不同之处 中国具有大国优势。 经济增长速度快,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信 息化、服务业加速和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阶 段。 宏观经济调控能力明显提高:良好的开端是成 功的一半。 外汇盈余,外汇储备增长。 三、 三、 扩大内需,战胜金融风暴 扩大内需,战胜金融风暴 国内背景 国内市场的变化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出现了许 多产品供大于求,开工率严重不足,大量生产能力闲 置。 农产品价格连年持续大幅度下跌,农民收入增长缓 慢,农业收入占GDP比重日益下降, “三农 ”问题日益突 出。 居民消费需求不足,主要还是农民消费需求不足。 从高通胀率到高失业率。 从通货膨胀到通货紧缩。 三、 三、 扩大内需,战胜金融风暴 扩大内需,战胜金融风暴 品类 合计 供不 应求 占该 类% 供求 平衡 占该 类% 供过 于求 占该 类% 总计 605 1 0.002 167 27.60 437 72.23 工业品 439 0 0.00 57 12.98 382 87.02 农副土特 产品 111 1 0.90 79 71.17 31 27.93 农业生产 资料 32 0 0.00 12 37.50 20 62.50 再生资源 23 0 0.00 19 82.61 4 17.39 605种主要商品供求结构排队情况(1998年上半年) 三、 三、 扩大内需,战胜金融风暴 扩大内需,战胜金融风暴 经济开放与经济求全化条件下经济分析理论框架 经济全球化不是免费的午餐 世界经济发展的特点。 经济全球化。 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 经济增长与外部冲击:增长=-外部冲击*(潜在社会冲 突/冲突管理机构)。 三、 三、 扩大内需,战胜金融风暴 扩大内需,战胜金融风暴 扩大内需 从软着陆到扩大内需:从点刹车转向踩油门 从双紧政策到扩张政策:一揽子的财政刺激政策,包 括发行国债、投资公共基础设施、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三、 三、 扩大内需,战胜金融风暴 扩大内需,战胜金融风暴 战胜金融风暴,保持经济持续增长 经济增长率比较 三种曲线:一是所为的 “V”字型,经济增长率既快速下 降又快速复苏;二是 “U”字型,经济增长快速下降,出 现短期的停滞平台,然后才开始复苏;第三是 “L”型, 经济增长出现停滞平台,但始终未见复苏。 三种情形:一是经济增长率逐步下降型,例如在十个 国家和地区中只有中国和越南;二是所谓的浅 “V”字 型,即经济增长率低谷点仍为正值,在十个国家和地 区中,只有台湾属于此情形;三是所谓深 “V”字型,即 经济增长低谷点达到零或负增长。 三、 三、 扩大内需,战胜金融风暴 扩大内需,战胜金融风暴 -8 -6 -4 -2 0 2 4 6 8 10 12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中国 香港地区 韩国 新加坡 台湾地区 中国与 “亚洲四小龙”GDP 增长率比较 三、 三、 扩大内需,战胜金融风暴 扩大内需,战胜金融风暴 中国与东盟部分国家 GDP增长率比较 -15 -10 -5 0 5 10 1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中国 印尼 马来西亚 菲律宾 泰国 越南 三、 三、 扩大内需,战胜金融风暴 扩大内需,战胜金融风暴 战胜金融风暴,保持经济持续增长 出口增长率比较 三种情形:一是所谓的 “U”字型,即下降之后经历一个 短暂的平台之后而后恢复,在十个国家中,仅有韩国 属于此种情形;二是所谓的浅 “V”型,即出口增长率在 低谷点仍为正值,在十个国家种,中国、越南、泰国 都属于此种情形,中国在最低点达到了7%;三是所谓 的深 “V”型,即出口增长率在低谷点接近零或为负值。 三、 三、 扩大内需,战胜金融风暴 扩大内需,战胜金融风暴 中国与“亚洲四小龙 ”出口增长率比较 -15 -10 -5 0 5 10 15 20 25 30 3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中国 香港地区 韩国 新加坡 台湾地区 三、 三、 扩大内需,战胜金融风暴 扩大内需,战胜金融风暴 中国与部分东盟国家出口增长率比较 -40 -30 -20 -10 0 10 20 30 40 50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中国 印尼 马来西亚 菲律宾 泰国 越南 三、 三、 扩大内需,战胜金融风暴 扩大内需,战胜金融风暴 战胜金融风暴,保持经济持续增长 扩大内需政策的国际意义及国际影响 中国成为亚洲唯一保持经济繁荣的国家 少数保持汇率稳定的国家之一(中国坚持人民币不贬值,是亚洲金融 危机的中流砥柱) 亚洲金融危机之后的亚洲经济稳定之源 危机影响国中唯一企业、个人财产没有受损的国家。 中国成功地抵御了亚洲金融危机:同样一个外部冲击,大国比小 国对于危机响应的能力强,宏观经济稳定的国家比不稳定的国家 响应能力强,宏观经济调控能力强响应危机能力强;金融机构越 脆弱应对危机越困难,采取资本市场自由化是要谨慎的,中国没 有放开从而抵御了国际游资。 建国以来经济发展记录 (1949-2001) 第十讲 主要内容 ? 中国现代经济发展的主题是什么? ? 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什么? ? 中国如何再度崛起? ? 中国为什么会崛起? ? 中国的崛起对世界产生什么影响? 中国踏上重返颠峰之路 ? 19世纪初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国民经济体。 200年后中国踏上了重返颠峰之路,其趋势显 得无法阻挡。莱曼兄弟银行的市场观察员计算 得出,中国如果以预计的平均每年 6.2%的速度 增长,那么到 2030年中国将取代日本成为仅次 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强国。 ? 预计中国市场在今后几年内的经济增长速度 将达到 7%,成为世界上增长速度最快的市场。 经济增长率大约为 6%,推行一种被外国认为是 不利于投资的政策的印度,目前在吸引外资方 面无法与中国匹敌。东南亚国家也远远落后。 (《法拉克福汇报》 2002年 4月 12日) 建国以来的发展阶段 ? 1953-58: 建立中央计划经济 ? 1959-65:大跃进,经济崩溃与调整 ? 1966-78:文化大革命 ? 1979-84:农村改革 ? 1985-91:城市改革 ? 1992-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中国经济发展阶段(1952-1978 ) ? 现代经济增长准备阶段 ? 工化业发动与原始资本积累 ? 人口高增长 ? 经济高增长,GDP 增长3 倍 ? 人均GDP 较高增长,增长了80% ? 较高劳动生产率,增长了60% ,农业劳 动生产率几乎无增长。 ? 经济结构变动 ? 农业比重由58.6% ,下降为33.7% ? 工业比重由9.9% ,上升为34.7% ,超过了 农业比重 ? 大跃进的失误,文化革命的破坏 中国经济发展阶段(1952-1978 ) ? 经济起飞阶段 ? 人口较低增长 ? GDP高速增长 ? 较高劳动生产率 ? 较快的结构变动 中国经济发展阶段 (1978-2002 ) 主要国家经济增长率比较 ( 1950-1998年)单位:% 中国 印度 日本 美国 西欧 世界 GDP 1950-1998年 6.0 4.3 5.9 2.2 3.4 3.9 1950-1978年 4.40 3.7a 7.85 3.49 4.4 4.6 1978-1998年 9.4 5.7 3.21 2.47 2.1 2.9 人均 GDP 1950-1998年 7.13 2.82 10.60 2.84 3.90 2.70 1950-1978年 2.91 1.5a 6.93 2.36 3.69 2.64 1978-1998年 8.1 3.0 2.45 2.00 1.75 1.33 官方统计数字 麦迪森统计数字 1952~1978 1978~1995 1952~1978 1978~1995 总国内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 6.1 9.9 4.4 7.5 人口 2.0 1.4 2.0 1.4 人均国内生产 总值 4.0 8.4 2.3 6.0 就业人数 2.6 2.6 2.6 2.6 劳动生产率 3.5 7.1 1.8 4.7 农业(包括畜牧业、林业、渔业和副业) 增加值 2.1 5.1 2.2 5.1 就业人数 2.0 0.8 2.0 0.8 劳动生产率 0.0 4.2 0.2 4.3 工业(包括采矿、制造业和共用事业) 增加值 11.5 12.0 9.6 8.5 就业人数 6.3 3.5 6.3 3.5 劳动生产率 4.9 8.2 3.1 4.8 主要国家占世界GDP 总量比重 单位:% 1950年 1978年 1998年 1950-78 1978-1998 1950-1998 英国 6.5 3.8 3.3 -2.7 -0.5 -3.2 法国 4.1 4.1 3.4 0.0 -0.7 -0.7 德国 5.0 5.5 4.3 0.5 -1.2 -0.7 美国 27.3 21.6 21.9 -5.7 0.3 -5.4 前苏联 9.6 9.0 3.4 -0.6 -5.6 -6.2 日本 3.0 7.6 7.7 4.6 0.1 4.7 中国 4.5 4.9 11.5 0.4 6.6 7.0 印度 4.2 3.3 5.0 -0.9 1.7 0.8 合计 64.2 59.5 60.5 -5.2 -1.0 -3.7 中国GDP占世界总量比重 0 2 4 6 8 10 12 14 19 5 0 1 9 5 3 1 9 5 6 1 9 59 196219651968197119 7 4 197719 8 0 1 9 8 3 1 9 8 6 1 9 89 1 9 92 19951998 (%) 主要 国家 人均GDP相当于中国的倍数 1950年 1973年 1978年 1998年 西欧 10.46 13.75 12.95 5.75 美国 21.78 19.89 18.77 8.77 前苏联 6.46 7.22 6.71 1.25 日本 4.39 13.63 12.85 6.55 中国 1.00 1.00 1.00 1.00 印度 1.41 1.02 0.99 0.56 世界 4.82 4.89 4.53 1.83 中国GDP和各产业附加值增长指数 (1952-2000 ) GDP 农业 工业 建筑业 非生产 性服务 业 运输和 通讯业 商业 1952=100 1952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978 471.4 170.1 1694.0 609.4 401.7 649.4 297.4 1995 2340.5 397.7 11658.1 3640.2 2659.9 3269.4 1479.8 1978=100 1952 21.1 58.8 5.9 16.4 24.9 15.4 33.6 1978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995 496.5 233.7 688.2 597.4 583.4 503.4 497.6 2000 738.8 277.0 1119.9 802.9 864.1 836.9 712.2 中国GDP 和各产业附加值及劳动生产率年 平均增长率 1952-1978 1978-1995 1995-1999 1978-1999 1952-1995 附加值 GDP 6.1 9.9 8.3 9.6 7.6 农业 2.1 5.1 3.7 4.9 3.3 工业 11.5 12.0 10.3 11.7 8.7 服务业 5.5 11.8 8.2 10.4 7.9 劳动生产率 总计 3.5 7.1 7.3 6.9 农业 0.0 4.2 3.7 3.8 工业 4.9 8.2 9.3 7.6 服务业 1.3 4.7 5.2 3.7 中国社会发展水平在世界中的变化 ? 人口发展:婴儿死亡率、预期寿命 ? 人力资本:受教育年限、入学率 ? 人类发展指数(HDI) 中国婴儿死亡率和人口预期寿命变化 人口预期寿命(岁)婴儿死亡率 (‰) 合计 男 女 1945-50 265 30.5 1950-55 195 40.8 39.3 42.3 1955-60 179 44.6 43.1 46.1 1960-65 121 49.5 48.7 50.4 1965-70 81 59.6 58.8 60.4 1970-75 61 63.2 62.5 63.9 1975-80 41 65.8 65.5 66.2 1980-85 39 67.8 66.7 68.9 1985-90 32 69.4 68.0 70.9 1996 31.4 70.8 68.7 73.0 人口预期寿命的国际比较 (1870-1999年) 国家 1870年 1900年 1950年 1978年 1999年 中国 22 24 41 65.4 71 印度 21 24 32 52.9 60 日本 34 44 61 76 81 美国 39 47 68 73.4 77 法国 37 47 65 73.8 78 德国 41 47 67 72 77 俄罗斯 28 32 65 67.1 67 英国 40 50 69 73 77 世界 26 31 49 61.4 66 人口预期寿命变化的国际比较 ( 1820-1999, %) 1820-1900 1900-1950 1950-1999 西欧 0.31 0.75 0.31 美国 0.23 0.74 0.25 日本 0.32 0.66 0.58 俄国 0.16 1.43 0.06 中国 - 0.76 1.45 印度 0.17 0.58 1.29 亚洲 0.05 1.03 1.03 非洲 0.05 0.92 0.64 拉丁美洲 0.32 0.76 0.62 世界平均 0.22 0.92 0.61 人类发展指数的国际比较 (1950-2000) 1950 1975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中国 0.159 0.523 0.554 0.591 0.625 0.681 0.726 印度 0.160 0.407 0.430 0.473 0.511 0.545 0.577 日本 0.607 0.854 0.878 0.893 0.909 0.923 0.933 俄罗斯 - - 0.809 0.827 0.824 0.779 0.781 美国 0.866 0.863 0.884 0.898 0.914 0.925 0.939 中国主要人力资源指标 指标 1950年 1982年 2000年 人均受教育年限 (年 ) 1.0 4.6 7.1 人口预期寿命( 岁 ) 35 67.77 71.4 婴儿死亡率 (‰) 200 37.61 28.38 人类发展指数 0.159 0.569 0.726 中国主要经济与人力资源变化情况 ( 1950-2000, %) 指标 1950-1980 1980-2000 人均GDP 4.0 8.3 居民消费水平 3.1 7.1 人口受教育年限 5.1 2.3* 人口预期寿命 2.1 0.3* 婴儿死亡率 -5.1 -1.6* 人类发展指数 4.3 1.4 人口(15-64 岁)平均受教育年限国际比较 1950 年 1973 年 1992 年 1950 年 1973 年 1992 年 法国 9.58 11.69 15.96 中国 1.60 4.09 8.50 德国 10.40 11.55 12.17 印度 1.35 2.60 5.55 英国 10.84 11.66 14.09 日本 9.11 12.09 14.86 美国 11.27 14.58 18.04 韩国 3.36 6.82 13.55 西班牙 5.13 6.29 11.51 台湾 3.62 7.35 1383 注:初等教育计为 1,中等计为 1.4,高等计为 2。 资源来源:安格斯·麦迪森, 《中国经济的长远未来》 ,新华出版社, 1999 年。和《中国统计年鉴》 , 1999。 年份 贫困标准(元/ 人) 贫困人口(万 人) 贫困发生率(%) 1978 100 25000 30.7 1984 200 12800 15.1 1985 206 12500 14.8 1986 213 13100 15.5 1987 227 12200 14.3 1988 236 9600 11.1 1989 259 10200 11.6 1990 300 8500 9.4 1992 317 8000 8.8 1994 440 7000 7.7 1995 530 6540 7.1 1997 640 4962 5.4 1998 635 4210 4.6 1999 625 3412 3.7 2000 625 3209 3.4 2001 630 2927 3.2 2002 627 2820 3.0 中国农村贫困人口的变化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450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贫困人口 ( 百万 ) 官方估计 世行估计(收入) 世行估计(支出) 发展中国家国际贫困线人口及贫困发生率 国家或地区 贫困人口(百万) 1990 1998 减少量 贫困发生率(%) 1990 1998 减少量 东亚 452.4(35.4) 278.3(23.2) 174.1 27.6 15.3 12.3 不包括中国 92.0(7.2) 65.1(5.4) 26.9 18.5 11.3 7.2 中国 360.4(28.2) 213.2(17.8) 147.2 31.5 18.5 13.0 南亚 495.1(38.8) 522.0(43.5) -26.9 44.0 40.0 4.0 萨哈拉非洲 242.3(19.0) 290.9(24.3) -48.6 47.7 46.3 1.6 拉丁美洲 73.8(5.8) 78.2(6.5) -4.4 16.8 15.6 1.2 中东与北非 洲 5.7(0.4) 5.5(0.5) 0.2 2.4 1.9 0.5 欧洲与中亚 7.1(0.6) 24.0(2.0) -16.9 1.6 5.1 -3.5 总计 1276.4(100.0) 1198.9(100.0) 77.5 29.0 24.0 5.0 为什么中国是成功的现代化 “追赶者 ” ? 速度效应 ? 趋同与趋异 ? 有条件趋同与无条件趋同 ? 结构效应 ? 开放效应 ? 技术效应 ? 制度效应 解释性变量 ? (1 )发展初始条件(最初的单位资本 GDP和最初的人力资本存量); ? (2 )人力资本投入(平均受教育年限, 预期受教育年限); ? (3 )开放和信息指标(进出口占GDP 比 重、FDI 占GDP 比重、电话普及率等); ? (4 )自然资本和地理条件(以虚拟变量 衡量)等。 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 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 ? 速度效应:即在一定时期内工业化后进 国经济增长率明显高于先进国经济增长 的速度,显示出追赶特点。 ? 后进国经济追赶的条件:y 2 >y 1 表2.5 后进国追赶先行国 相当于先行国人均 GDP 水平(%) 时期 GDP 增 长率 (%) 初期 末期 第一次 英国 1871-1913 1.9 100.0 100.0 美国 3.9 75.3 105.5 第二次 美国 1953-1992 3.0 100.0 100.0 日本 6.5 19.6 90.1 第三次 西欧 (12 国 ) 1965-1992 . 100.0 100.0 韩国 8.8 24.3 57.5 台湾省 8.8 31.4 66.6 第四次 欧洲 (12 国 ) 1978-1995 1.74 100.0 100.0 中国 7.49 9.1 19.0 资料来源: Angus Maddison, 1995, Monitoring the World Economy 1820-1992, OECD. % of Relative Labour Productivity (US=100):1950-1992 1950 1973 1992 Japn164869 South Korea 10 14 29 China7610 India545 Benefiting from backwardness and more 中国人均经济水平 ? 趋同(收敛):人均GDP 初始水平越低,增 长率越高 – β趋同与σ趋同 检验: γ i =α+ βy 0i +ε i – 条件趋同与绝对趋同 ? 趋异:人均GDP 初始水平越低,增长率越低 为什么后进国可以追赶先行国 ? 有条件的收敛模型预言( Barro( 1991); Barro和 Lee( 1994); Sachs和 Warner( 1995a 和 1995b) ):相对于它自己长期的(或稳态 的)收入潜在水平,最初收入较低的地区,将 比那些已经接近它的长期潜在收入水平的地区 增长更快。基本的思想是,一个经济离它稳态 的收入水平越远,可再生的(物质的和人力) 资本和技术效率他们与它们的长期水平之间的 差距越大。 ? 通过从更加体现技术上的高级经济的资本积累 和技术扩散的高速度,为目前的资本和技术与 稳态水平之间的差距提供了迅速 “追赶 ”的机 会。因此,单位资本收入的最初水平相对于稳 态越低,后发增长的趋势越高。这个框架曾被 用于解释为什么拥有大量资本存量,并已经接 近世界技术前沿的富裕国家,可能会比一些追 赶领先者的低收入国家增长更加缓慢( Asia Development Bank,1997)。 ? 长期的增长水平取决于两类主要的变 量:经济政策和经济结构。拥有良好政 策环境的地区,趋向于拥有更高的稳态 收入水平,因此在任何给定的最初收入 水平上,增长都比较快。类似的,拥有 良好的结构素质的地区,也会经历高速 增长,收敛到一个较高的长期收入水 平。 ? 长期的稳态经济状态取决于多种影响因 素: ? (1 ) ? 式中,是第 i个地区 t时刻的人均产出的长 期均衡水平,是 i个地区 t时刻的一个综合 增长因素向量,既包括人力资本、开放 程度、信息等多种影响增长的变量。 ? 结构效应:即在一定时期内工业化后进 国结构指标变动率快于先进国的速度。 ? 也快于历史的其他时期 ? 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率 ? 1952-1978:贡献百分点0.92%, 贡献率 0.92/4.40=20.9% ? 1978-1995:贡献百分点1.44%, 贡献率 1.44/7.49=19.2% ? 技术效应:即技术后进国技术扩散率(T 2 ) 明显高于技术领先国技术创新速度(T 1 ), 显示出追赶特点。 ? 后进国技术追赶的条件:T 2 >T 1 ? 当后进国有技术创新( t)时, 就可以加 快技术追赶步伐:T 2 +t>>T 1 ? 技术追赶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经 济追赶,缩小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 ? 制度效应:即市场化程度明显提高,经 济运行已基本奠定在市场机制的基础之 上 ? 到 2001年全国 107种商品和服务价格彻底 放开;目前市场调节价比重已经超过 90 %。 ? % of State-set and Market Price 1978 1985 1990 1996 Agricultural Products Market Price 6 40 52 79 State-set & “Guidance”Price 94 60 48 21 Retail Sales of Consumer Goods Market Price 3 34 55 93 State-set & “Guidance”Price 97 66 47 7 Industrial Production Materials Market Price 0 36 81 State-set & “Guidance”Price 100 64 19 1995年 2000年 农产品收购总额 政府定价比重 17 6.7 政府指导价比重 4.4 2.9 市场调节价比重 78.6 90.4 生产资料销售总额 政府定价比重 15.6 9.6 政府指导价比重 6.5 4.6 市场调节价比重 77.9 85.6 社会商品零售总额 政府定价比重 8.8 3.7 政府指导价比重 2.4 1.5 市场调节价比重 88.8 94.8 市场结构变化 市场化 指数 投资市场化 指数 农产品价格市 场化指数 生产市场 化指数 商业市场化 指数 1979 24.91 23.10 11.60 21.53 46.01 1980 32.13 38.90 17.70 24.03 48.57 1981 33.66 30.60 20.90 25.24 50.15 1982 35.77 45.00 21.70 25.56 51.30 1983 42.57 64.00 23.90 26.64 53.01 1984 45.56 63.00 32.90 30.91 54.45 1985 54.23 64.30 63.00 35.14 59.58 1986 55.67 64.40 64.70 37.73 60.59 1987 57.61 64.00 70.60 43.20 60.90 1988 61.33 70.20 76.00 43.20 60.54 市场结构变化 市场化 指数 投资市场 化指数 农产品价格 市场化指数 生产市场 化指数 商业市场 化指数 1989 62.62 64.40 64.70 43.94 60.90 1990 62.17 71.70 74.80 45.40 60.41 1991 62.55 69.70 77.80 47.06 59.81 1992 63.23 71.70 81.80 45.39 58.71 1993 68.95 72.80 87.50 53.01 62.47 1994 71.26 74.60 79.30 63.05 68.07 1995 72.32 76.50 78.60 64.00 70.16 1996 75.27 77.80 79.00 71.52 72.27 1997 76.87 78.00 80.00 74.48 74.99 中国市场化指数(1979-1997 )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年份 市场化指数 第十一讲 第十一讲 中国经济增长的来源 中国经济增长的来源 主要问题 ? 为什么中国是世界上经济增长率最快的国家之 一? ? 为什么改革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率明显提高? ? 是什么因素决定了中国经济增长率? ? 中国实现什么样的高增长模式? ? 生产函数:Y=F(X 1 ,X 2 ,…,X n ) ? Y代表最大产出量, X 1 ,X 2 ,…,X n 代表各 类生产要素投入量 ? 索洛模型:Y=F (K,L,t ) ? Y,K,L分别代表总产出,资本投入和劳动 投入,t为时间 ? 含有技术进步的模型:Y t =A t F( K t , L t ) ? 增长方程:G y =G A +β K G K +β L G L ? 全要素生产率:G A =G y -[β K G K +β L G L ] 第一节 生产函数与经济增长来源 决定经济增长的两种效应 ? 水平效应:短期效应,即在技术进步和 产业结构不变的情况下,资本投入会产 生一个短期的增长效应,只要增加资本 投入,经济水平就会提高。 ? 速度效应:长期效应,即如果加快技术 进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组 织变革,就会产生一个长期的增长效 应。 水平效应:短期效应 经济水平提高 增加资本投入 速度效应:长期效应 经济水平提高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以及经济组织变革 ? 全要素生产率( TFP,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的经济学含义 ? 资源配置分配效率: ? 1、劳动力转移,从农业转到非农产业,从低生 产率部门转到高生产率部门; ? 2、经济规模扩大,开放市场,减少人为的贸易 壁垒,扩大贸易,带来新技术,新的消费方式, 更迅速的增长,几乎是由于贸易机会增加;贸易 刺激专业化,市场规模越大,专业化的可能性就 越多( W.阿瑟 .刘易斯);清除内部贸易壁垒, 促进市场竞争,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 3、微观经济机制改进,例如,家庭联产承包 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 ? 技术性效率:劳动力素质提高,增加 R&D投入,大规模引进技术,吸引外 资,加速资本折旧(新技术通常含在新 设备中),鼓励军用技术向民用转移; 建立专利和技术许可证制度,保护知识 产权,鼓励技术创新等 ? 对发达国家而言,主要是促进技术创 新,但必须支付较高的创新成本 ? 对发展中国家而言,主要是低成本的技 术引进和提高技术效率 新的发展框架 制度与政策 H ( 人力资本) K ( 物质资本) R ( 自然资本) 增 长 福利 分配 TFP 制度与政策 ( 人力资本) ( 物质资本) ( 自然资本) 增 长 福利 分配 第二节 中国经济增长来源 一、劳动力投入 (一)劳动数量投入: z 劳动年龄人口增长率高于人口增长率,人 口控制红利,劳动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提高 z 就业人口增长率高于劳动年龄人口增长 率,妇女参与率提高,总人口就业率不断 提高 z 非农业就业人口增长率高于总就业人口增 长率,1978-1998 年分别为4.5% 和2.8% (Young, 2000) 中国人口和就业人口年平均增长率 (1952 -2001 年) 1952- 1978年 1978- 2001年 总人口 2.00 1.23 城镇人口 4.56 农村人口 0.03 劳动年龄人口 2.56 2.66 就业人数 2.58 2.63 城镇就业人数 5.30 4.09 农村就业人数 2.01 2.07 第一产业人数 1.91 1.11 第二产业人数 5.99 3.77 第三产业人数 3.74 6.37 按性别划分的劳动参与率 1982年人口 普查 1990年人口 普查 1997年人口 调查 男性 0.57 0.61 0.62 女性 0.47 0.53 0.56 全国就业参与率(%) 30.00 35.00 40.00 45.00 50.00 55.00 60.00 1952 1955 1958 1961 1964 1967 1970 1973 1976 1979 1982 1985 1988 1991 1994 1997 2000 (二)劳动力素质: ? 文盲率比例下降,高中、大专、大学比 例上升 ? 平均文化程度不断提高,1952-1995 年, 15岁以上人口受教育年限由1.7年增至 8.9年,增长了5 倍多 ? 技术人员大幅度增加,由1978 年的434 万人增长至2000 年的2165 万人,增长了 5 倍,占就业人口比例由1.1% 提高至 3.0%,这一比例水平还是相当低下 (三)总劳动投入 ? 总劳动投入量:就业人口与 15岁以上每人平均初 等教育年数。 ? 1952年全国总人力资本 3.52亿人年, 1978年 21.4 亿人年,增长了 5.1倍,2000 年 66.5亿人年,比 1952年增长了 19倍,比 1978年增长了 2.1倍。 1952-1978 年期间总劳动投入量年平均增长率为 7.2%, 1978-2000 年为 5.3%。 ? 国际比较:1950 - 1992年期间,中国总人力资本 增长最快,大约为19 倍,高于同期的中国台湾、 韩国、日本,也不同程度的大大高于美国和西欧 国家;其中中国的15-64 岁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增 长相当快,就业人数大幅度增长,分别为 5.31倍 和3.58倍。 劳动力比重和人口教育水平( 1952-2000) 年份 每千人 中自然 出生率 人口出生 时预期 寿 命(年) 劳动人 口比例( %)b 总人口 就业率 (% ) 15岁以上每 人平均初等 教育年数 c 总人力资本( 亿人年) 1952 37.00 38 a 36.7 36.1 1.70 3.52 1978 18.25 64 42.3 41.7 5.33 21.40 1990 21.06 56.4 55.9 1995 17.12 69 56.8 56.1 8.93 57.82 1998 16.03 57.2 56.1 2000 14.03 71 57.5 56.9 9.23 66.53 注:a 为1950年数据。b. 为经济活动人口;c. 初等教育计为1 ,中等教育为1.4,高 等教育为 2。 资源来源:安格斯· 麦迪森,《中国经济的长远未来》,新华出版社,1999 年。和 《中国统计年鉴》,1999 。2001 年数据系根据《中国统计摘要》( 2002)计算。 二、国内投资率和资本输入 ? 30年代国内投资率低下,外来固定资产 投资率占GNP4% (Liu and Yeh, 1965 ) ? 50年代初期为11% ,1952~57 年为 23.2% ? 1978~1995年为34.2% ? 近年来为40% 左右,大大高于美国、日 本、印度及世界平均水平 ? 投资率也是内生变量,是由政府政策等 其他变量决定的。关键是通过提高投资 回报率引导投资。(Rodrik,1999) 国内投资率国际比较 1952~57 年 1958~77 年 1978~94 年 中国 23.2 28.0 34.2 印度 12.0 16.4 23.3b 日本 26.9 34.3 30.3 韩国 23.3a 32.5 台湾 15.2 24.4 25.9 法国 18.8 25.2 21.0 德国 23.4 25.2 20.6 英国 15.3 18.7 17.4 美国 19.0 18.5 18.7 注: a, 1960~77 年数据; b. 1978~91 年数据 资源来源:安格斯·麦迪森, 《中国经济的长远未来》 ,新华出版社, 1999 年。 ? 中国国内投资率高的主要原因: 国内储蓄率大幅度上升,处于世界较高水平, 且相对稳定 ? 家庭储蓄成为国内储蓄的第一大来源,由1978 年居民储蓄占GDP 比重5.8% 上升为2001 年的 76.7% ? 企业储蓄,其占GDP 比重由1978 年的12.9% 上 升为2001 年的53.7% ? 政府储蓄(财政存款),由1978 年居民储蓄占 GDP比重 9.6%下降为2001 年的3.5% 居民储蓄占GDP 比重 居民储蓄占GDP比重(%) 0.0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19 7 8 1981 19 84 19 87 19 9 0 1993 19 96 19 99 ? 外国直接投资(FDI)迅速增长,成为新 的重要的投资来源,FDI占GDP 比重由 1990年的1.0% 上升到1994 年的6.5% , 1997年降为4.2% ? 中国成为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大吸引FDI 国,FDI也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三、不同时期各要素增长特点及贡献比较 ? 劳动投入增长率相当于人口增长率的2 倍 ? 资本投入贡献率约在40~57% 之间,其作 用最大 ? 全要素增长率由负变正,高于同期日 本、美国、韩国水平 ? 农业资源无增长 ? 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 ? 资本生产率呈负增长 ? 出口额增长率大幅度提高 对 中国经济增长来源的估计 1952-1978年 1978-1995年 1995-2001年 2003年 人口 2.0 1.4 0.9 0.6 GDP 4.7 9.8 8.2 9.1 人均GDP 2.7 8.4 7.3 8.5 就业人数 2.6 2.6 1.2 0.9 劳动生产率 2.1 7.2 7.0 8.2 资本存量 11.5 9.3 11.8 15.8 人力资本 4.1 2.2 2.8 2.8 资本生产率 -6.8 0.5 -3.6 -6.7 劳动力人均 资本存量 8.9 6.7 10.6 14.9 TFPa -1.9 4.64(47.3) 2.28(27.8) 1.11(12.2) TFPb 3.95(40.3) 1.30(15.9) 0.27(3.0) TFPc 3.26(33.3) 0.32(3.9) -1.12(-12.3) 第三节 经济增长来源国际比较 中国 日本 1952~78 1978~95 1952~78 1978~95 人口 2.02 1.37 1.11 0.52 国内生产总值 4.40 7.49 7.85 3.21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2.34 6.04 6.66 2.68 劳动投入 2.57 2.62 1.12 0.45 人力资本 4.85 4.19 1.72 1.00 资本投入 7.57 8.86 9.57 6.37 农业用地 0.47 0.00 -0.12 -0.60 劳动生产率 1.78 4.74 6.65 2.75 资本生产率 -2.95 -1.26 -1.58 -2.97 人均固定资产投入 4.87 6.08 8.03 5.27 全要素生产率 -0.78 2.23 3.74 0.66 出口额 6.42 13.50 13.17 6.49 注:劳动力素质的提高是以就业人口教育水平的增长为基础的。 资源来源:安格斯·麦迪森,《中国经济的长远未来》,新华出版社,1999 年 经济增长来源国际比较 美国 韩国 1952~78 1978~95 1952~78 1978~95 人口 1.34 0.99 2.26 1.14 国内生产总值 3.49 2.47 7.84 7.84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2.12 1.47 5.46 6.62 劳动投入 1.12 1.19 3.40 2.48 人力资本 1.77 .78 5.02 4.36 资本投入 3.39 2.98 8.49 11.46 农业用地 0.13 -0.09 0.46 -0.52 劳动生产率 2.26 .26 4.31 5.23 资本生产率 0.09 -0.49 -0.55 -3.25 人均固定资产投入 1.74 1.47 5.50 2.76 全要素生产率 1.26 0.38 1.84a 1.46a 出口额 5.19 6.63 26.09 10.65 注:a. 星量系数日本和美国相同,中国的重量系数为 2.16 和 1.80 ? 改革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类似于日本 1952~78年的情形,韩国1978~95 年的情 形 ? 劳动投入高增长 ? 人力资本高增长 ? 资本投入高增长 ? 土地资源无增长或负增长 ? 全要素生产率较高增长 ? 出口额高增长 为什么中国TFP 对促进高增长起着重要的作用 ? 资源配置效应:农业劳动力占就业比重下降了 20.7个百分点;国有经济占工业总产值比重49 个百分点;外资企业与国有企业比较劳动生产 率由1985 年的1.5倍上升1997 年的2 倍以上; 出口额占GDP 比重大幅度提高 第四节 TFP为何重要 ? 技术进步效应: ? 从事R&D 人数大幅度增加 ? 各类专利数不断提高 ? 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技术引进 ? 技术市场交易量不断提高 ? FDI的技术外溢效应 ? 改革时期的长期经济增长率比计划经济时期明显 提高,即产出增长曲线斜率发生变化 ,增加了 3.8 个百分点,我们称为改革的 “红利 ”,估计资源配 置效率约 1-1.5%,技术进步效率为 1-1.5%; ? 农业劳动生产率由停滞到中增长; ? 工业劳动生产率由中增长到高增长; ? 服务业劳动生产率由低增长到中增长; ? 中国经济增长是由工业增长带动的; ? “九五 ”时期经济增长率低于潜在增长率( 9.6%) 第五节 通向高增长的道路 ? 经济增长的动力: ? 劳动投入增长率有所下降 ? 资本投入,国内储蓄率仍保持较高水平 ? TFP是实现经济高增长的关键 ? 经济增长的前景:取决于选择何种发展政 策 中国经济高增长模式的转变 ? 关键问题不在于是否是高增长,而在于实 现什么样的高增长:高质量高增长。 ? 由低效率高增长转向高效率高增长 ? 由低质量高增长转向高质量高增长 ? 由不公平高增长转向公平高增长 ? 由低就业高增长转向高就业高增长 ? 由不可持续高增长转向可持续高增长 ? 高效率高增长: ? 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 促进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提高 农业劳动生产率 ? 促进农业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提高农民 劳动收入 ? 促进内陆劳动力向沿海发达地区转移, 促进发达地区投资者、商业人才向内陆 投资 ? 促进传统产业劳动力向新兴产业和服务 业转移,为新生劳动力创造就业机会 ? 促进国有经济劳动力向非国有经济转移 ? 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环境和透明公正 的制度环境,打破区域壁垒,建立国内统 一市场 ? 鼓励各类企业兼并重组,鼓励专业化 ? 国有企业尽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不再开 办新的国有独资企业,建立现代的、健康 的金融机构 ? 进一步开放国内服务业市场,打破行业垄 断,允许国有和非国有、外资普遍进入 ? 促进出口贸易增长,降低进口贸易壁垒 ? 高质量高增长: ? 技术进步效应 ? 政府增加对R&D 的投入,鼓励企业技术 创新,大幅度提高各类专利申请批准率 ? 积极引进国外技术,大幅度降低引进成 本 ? 积极吸引国外直接投资,对跨国公司实 行友好型投资政策,鼓励本地化 ? 以人为本,发展新兴产业: ? 大力发展网络经济,迅速普及电话、移动 电话、电脑、因特网,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 旅游业应成为战略性和主导产业之一,积 极发展文化娱乐业 ? 大力普及基础教育,迅速普及中等和高等 教育,促进我国教育产业发展 ? 进一步开放国内市场,加速发展金融保险 证券业 ? 大力发展医药、医疗、卫生、健康、体育 产业 ? 大规模生态建设、国土整治,发展环保产 业和绿色产业 ? 公平高增长: ? 要把社会公平、社会正义、人类安全与人 类发展做为国家政策的中心课题,为弱势 群体,提供社会安全与关怀(从亚洲金融 危机中吸取教训) ? 实施西部开发战略,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 距 ? 加快城镇化进程,投资于农村基础设施, 逐步缩小城乡差距 ? 在城乡地区实施新的反贫困行动计划, 向贫困人口“ 雪中送炭” ? 建立利国利民的社会保障制度,保持社 会稳定 ? 扩大公共参与,提高决策信息透明度, 依法治国,限制各级政府的随意性,彻 底根除腐败,降低社会交易成本 ? 高就业高增长: ? 实行就业优先的发展战略 ? 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中小企业 ? 大力发展非国有经济 ? 鼓励非正规就业、灵活就业和家庭就业 ? 进一步开放服务业市场,创造更多的是 就业机会 ? 促进劳动力流动,建立劳动力市场,取 消各类人为限制 ? 可持续高增长: ? 大量进口紧缺性、战略性资源,以贸易盈 余换取生态赤字 ? 充分利用市场机制解决环境问题 ? 利用大规模结构调整,关闭各类污染、资 源浪费企业 ? 进一步减少煤炭运输和消费,积极发展清 洁能源,如天然气、水电、太阳能、风能 等 ? 限期治理城市环境污染,大江、大河、大 湖污染 中国与世界: 中国与世界: 对外开放与融入世界 对外开放与融入世界 第十二讲 内容提要 内容提要 本章讨论的主题是分析在过去的50年到200 年之间,中国与世界是什么关系?中国是 如何多次丧失全球化的机会的? 内容提要 内容提要 我们需要讨论以下问题: 我们将全球化理解为是西方主导的、或言之是在“西风压倒东风”的条件 下,一国是否要参与全球化? 如果参与全球化,则该国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策略? 中国实行的全球化战略的宗旨是什么、它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如何使得中国在参与全球化的过程中利益最大化、风险最小化? 全球化与经济发展是什么关系? 为什么要参与经济全球化? 为什么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与发展十分重要? 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开放历史的转折点? 为什么是邓小平而不是其他领导人决定对外开放?中国是如何对外开 放? 如何迅速大规模地融入世界经济?对外开放对中国有什么收益?还有什 么风险?如何趋利避害? 为什么中国要进入WTO ?加入 WTO的意义是什么? 大陆如何与港澳台经济一体化?中国发展对世界发展的重要性是什么? 是威胁论?还是贡献论? 一、全球化与经济发展 一、全球化与经济发展 经济全球化的定义和特点 KSG的Rodrik 认为,经济全球化乃是指各民族国家的 政府消除对商品、资本和劳动力等要素在国际间自由 流动的限制,从而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了贸易的自由 化、投资的自由化、劳动力的自由跨境流动以及生产 要素价格的的均等化。 全球化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趋势,它是不可逆转的。它 是指一个历史过程,是人类创新和技术进步的产物。 它被视为全球范围内不断增加的经济一体化过程,特 别是通过商品贸易和资金流动。全球化定义为人类所 有重要的活动包括经济的、社会的、政治的、文化的 和宗教的活动在多样化社会中不断一体化。 一、全球化与经济发展 一、全球化与经济发展 推动全球化的动力 技术进步,特别是交通、通讯技术的进步,减 少商品和服务的交通成本,也减少生产要素成 本,通过通讯技术经济性的利用知识与技术; 人们从全球化获得收益的强烈愿望,他们利用 各种一体化的机会,如通过贸易、投资、移 民、获取知识等方式; 由于各国实行贸易自由化,大幅度降低国际贸 易壁垒和资本流动障碍。 一、全球化与经济发展 一、全球化与经济发展 全球化的参与者与边缘化者 地区 人均GDP (国际美元) 人均GDP (国际美元) 年平均增长(%) 1820年 1998年 1820-1998 西欧 1232(1.85) 17921(3.14) 1.51 西欧衍生国 1201(1.80) 26146(4.58) 1.75 日本 669(1.00) 20413(3.58) 1.93 A组平均 1130(1.69) 21470(3.76) 1.67 拉丁美洲 665(1.00) 5795(1.01) 1.22 东欧和前苏联 667(1.00) 4354(0.76) 1.06 亚洲(不包括日本) 575(0.86) 2936(0.51) 0.92 非洲 418(60.3) 1368(0.24) 0.67 B组平均 573(0.86) 3102(0.55) 0.95 世界平均 667(1.00) 5709(1.00) 1.21 一、全球化与经济发展 一、全球化与经济发展 全球化的三次浪潮 第一次是从1870 年到 1914年,形成第一次全球化浪潮 (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和发展中国家无关,即绝大 多数发展中国家是这次全球化的边缘化者); 第二次全球化是从1945 年到1980 年(绝大多数发展中 国家也被边缘化了,他们不是参与者,更不是分享者 与受益者,只有少数发展中国家,比如韩国、拉美的 阿根廷、巴西参与了这次全球化,从中受益); 第三次全球化是从1980 年到现在(有相当多的发展中 国家参与,其中最主要的国家就是中国、印度、印度 尼西亚这些亚洲的人口大国)。 一、全球化与经济发展 一、全球化与经济发展 如何认识全球化 在过去的两个世纪、一个世纪,发展中国家没 有能够参与全球化,是全球化的 “边缘化者 ”.实 际上经济全球化业已成为发展中国家在 21世纪 发展的主要全球背景,也是他们整体发展战略 的核心组成部分。必须从战略高度对制定恰当 的经济全球化战略进行再思考。 一、全球化与经济发展 一、全球化与经济发展 如何认识全球化 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性要求它们必须加快工业化和现 代化进程以尽快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和民众 的生活及福利水平; 为了维持高经济增长,就必须按照比较优势的基本原 则,通过开放国内市场,吸引外国资金和技术,提高 本国的产业竞争力,通过参与全球市场,更多地利用 国外资源,从而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经济快速增长过程中由于增长型态和增长质量的不同 会导致增长过程中的不平衡性,其中包括地区性不平 衡及不同社会成员之间的群体性不平衡; 不平衡性的日益累积将会导致不稳定。 一、全球化与经济发展 一、全球化与经济发展 全球化与一个国家赶超之间的关系 全面发挥比较优势(主要是集中在劳动密集型 产品上); 积极创造竞争优势(现在看来我们可以在彩 电、冰箱、 IT上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努力实现后发优势; 这是发展中国家有效参与全球化、尽快实现经 济追赶的重要发展路径。 二、中国对外开放的 二、中国对外开放的 历史过程与经验教训 历史过程与经验教训 从闭关自守到全面开放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1820-1950年期间 ,闭关自守 ,被迫 型开放 ,更为落伍 ,贸易大国的由盛而衰 , 在西 方资本主义的入侵下 ,中国在丧权辱国的条件 下被迫开放 ,也逐步沦为半殖民地 ,外国资本控 制重要经济命脉 ,民族工业发展受到极大的限 制, 与西方国家趋异;闭关自守是中国经济发 展停滞不前、国力迅速衰落的重要原因。 二、中国对外开放的 二、中国对外开放的 历史过程与经验教训 历史过程与经验教训 从闭关自守到全面开放的三个阶段 第二阶段: 1950-1978年期间,内源型追赶, 封闭型追赶,采取的基本方针就是 “自力更 生” , “自给自足 ”,建立比较完整配套的经济 体系,也迟迟不愿打开国门。 第三阶段: 1978年以来 ,外向型追赶 ,开放型追 赶,全面开放 ,中国主动对西方世界开放 ,积极 参与经济全球化 ,加快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 二、中国对外开放的 二、中国对外开放的 历史过程与经验教训 历史过程与经验教训 1820 1870 1913 1929 1950 1973 1992 中国 0.7 1.4 1.7 1.9 1.1 2.3 日本 0.2 2.4 3.54 2.3 7.9 12.4 美国 2.0 2.5 3.7 3.6 3.0 5.0 8.2 加拿大 12.0 12.2 15.8 13.0 19.9 27.2 澳大利亚 7.4 12.8 11.2 9.1 11.2 16.9 英国 3.1 12.0 17.7 13.3 11.4 14.0 21.4 法国 1.3 4.9 8.2 8.6 7.7 15.4 22.9 西班牙 1.1 3.8 8.1 5.0 1.6 5.0 13.4 苏联/ 俄国 2.9 1.6 1.3 3.8 5.1 巴西 11.8 9.5 7.1 4.0 2.6 4.7 墨西哥 3.7 10.8 14.8 3.5 2.2 6.4 印度 2.5 4.7 3.7 2.6 2.0 1.7 印尼 0.9 2.2 3.6 3.3 5.0 7.4 泰国 2.1 6.7 6.6 7.0 4.5 11.4 中国台湾省 2.5 5.2 2.5 10.2 34.4 世界 1.0 5.0 8.7 9.0 7.0 11.2 13.5 表 各国商品出口依存度(1820-1992年) 注: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出口和GDP 二、中国对外开放的 二、中国对外开放的 历史过程与经验教训 历史过程与经验教训 1820 1870 1913 1929 1950 1973 1992 中国 -- 0.025 0.018 0.019 0.018 0.006 0.022 英国 0.155 0.218 0.166 0.096 0.114 0.053 0.051 德国 -- 0.120 0.162 0.105 0.038 0.108 0.108 美国 0.035 0.044 0.081 0.091 0.125 0.097 0.119 日本 -- 0.001 0.007 0.013 0.010 0.053 0.079 印度 -- 0.062 0.040 0.025 0.016 0.005 0.005 巴西 -- 0.015 0.008 0.008 0.010 0.006 0.010 各国出口占世界出口总量的份额(1820-1992年) 各国出口占世界出口总量的份额(1820-1992年) 二、中国对外开放的 二、中国对外开放的 历史过程与经验教训 历史过程与经验教训 1820 1870 1913 1929 1950 1973 1992 1998 中国 0.15 0.16 0.18 0.29 0.10 0.20 0.33 英国 3.09 2.57 2.12 1.47 1.77 1.26 1.50 1.62 德国 0.00 3.07 3.04 2.20 0.96 2.13 2.50 2.08 美国 1.93 0.51 0.43 0.40 0.46 0.44 0.60 0.59 日本 0.00 0.04 0.28 0.39 0.35 0.71 0.94 0.89 印度 0.00 0.59 0.66 0.49 0.40 0.17 0.13 0.12 巴西 0.00 2.36 1.10 0.79 0.62 0.23 0.37 0.32 各国贸易潜力指数(1820-1998)(按不变价格计算) 各国贸易潜力指数(1820-1998)(按不变价格计算) 二、中国对外开放的 二、中国对外开放的 历史过程与经验教训 历史过程与经验教训 中国在过去的几百年中始终是落后的、衰 落的、封闭的、闭关锁国的历史。所以我 们认为邓小平对中国的贡献,关键就在于 “开放” 政策上。大家平常总是在将“ 改革开 放” ,其实在中国的历史上曾经进行过无数 次的改革,而只有在20世纪70年代才开始 进行了真正的开放。通过这个数据表,可 以用来解释为什么其他国家曾经比中国发 展得快,以及中国为何在最近20年发展的 比较快。 二、中国对外开放的 二、中国对外开放的 历史过程与经验教训 历史过程与经验教训 历史经验教训 从18 世纪工业革命以来,现代化已成为世界性 的历史潮流。近代史表明,任何一个民族和国 家,只要闭关自守、固步自封、盲目排外,它 就要停滞不前,就要落伍于其他先进民族和国 家,就要被动挨打;它向世界开放的时间愈 晚,它的落后状态就愈明显,它所丧失的发展 机会就愈多。 二、中国对外开放的 二、中国对外开放的 历史过程与经验教训 历史过程与经验教训 我们建国以来长期处于同世界隔绝的状态。这在 相当长一个时期不是我们自己的原因,国际上反 对中国的势力,反对中国社会主义的势力,迫使 我们处于隔绝、孤立状态; 对外开放具有重要意义,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 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际 交流,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科学技术和 资金,是不可能的。 二、中国对外开放的 二、中国对外开放的 历史过程与经验教训 历史过程与经验教训 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对外开放历史的转折点 中国第一代改革战略: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发展 生产力为中心,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固守成规转到各 方面的改革。 面临的主题仍然是探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 代化道路。 不能搞传统的社会主义,因为穷不是社会主义。也不 能搞资本主义。如果放弃社会主义而搞资本主义,中 国必将成为西方资本主义的附庸。学习资本主义不等 于要搞资本主义。如果搞两极分化,中国有可能分 裂。 二、中国对外开放的 二、中国对外开放的 历史过程与经验教训 历史过程与经验教训 Diagram 1: China's Average Import Tariff Rate, 1982-2005 0 10 20 30 40 50 60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percent (% ) Tariff rate Tariff rate (WTO) 三、 三、 中国对外开放的程度与收益 中国对外开放的程度与收益 中国贸易自由化进程 到2001 年中国加入 WTO时,平均名义关税税 率已经降低了四分之三,从 80年代早期的 56% 到2001 年的平均仅 15%。到 2005年将平均名义 关税税率降到 9%。 在加入 WTO之前,中国也以同样快的步伐降低 非关税壁垒。有进口配额和许可证限制的进口 商品占全部进口的 5%,而十年前几乎占一半还 多。 三、 三、 中国对外开放的程度与收益 中国对外开放的程度与收益 中国经济开放度 Diagram 2: Openness of the Chinese Economy: Imports as a Share of GDP, 1990 - 2003E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E p e r c e n t (% ) Imports Imports & Foreign Affiliates' Domestic Sales 三、 三、 中国对外开放的程度与收益 中国对外开放的程度与收益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China India Japan United States World Trade (% of GDP) 中国贸易依存度变化(1970-2000年) 中国贸易依存度变化(1970-2000年) 三、 三、 中国对外开放的程度与收益 中国对外开放的程度与收益 0 5 10 15 20 25 China India Japan United States World Imports of goods and services (% of GDP) 中国贸易依存度变化(1970-2000年) 中国贸易依存度变化(1970-2000年) 三、 三、 中国对外开放的程度与收益 中国对外开放的程度与收益 0 5 10 15 20 25 30 China India Japan United States World Exports of goods and services (% of GDP) 中国贸易依存度变化(1970-2000年) 中国贸易依存度变化(1970-2000年) 三、 三、 中国对外开放的程度与收益 中国对外开放的程度与收益 -1 0 1 2 3 4 5 6 7 China India Japan United States Worl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net inflows (% of GDP) 中国外资依存度(1981 —2000年) 中国外资依存度(1981 三、 三、 中国对外开放的程度与收益 中国对外开放的程度与收益 -2 0 2 4 6 8 10 12 14 16 China India Japan United States Worl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net inflows (% of gross capital formation) 中国外资依存度(1981 —2000年) 中国外资依存度(1981 三、 三、 中国对外开放的程度与收益 中国对外开放的程度与收益 1995年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2002年 GDP增长率 10.5 9.6 8.8 7.8 8.0 外贸占GDP比重 40.2 35.6 36.1 33.7 50.2 外贸增长率 18.7 3.2 21.4 17.1 外国投资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比 20.2 19.9 12.1 10.1 外国投资占GDP比重 5.4 4.3 外国投资占全国出口额比重 52.2 GDP增长率与外贸及FDI利用情况 单位:% GDP增长率与外贸及FDI利用情况 单位:% 三、 三、 中国对外开放的程度与收益 中国对外开放的程度与收益 我国FDI流入的增量和存量 0.00 200.00 400.00 600.00 800.00 1000.00 1200.00 1400.00 1979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亿 美 元 名义FDI增量 实际FDI增量 实际FDI存量 三、 三、 中国对外开放的程度与收益 中国对外开放的程度与收益 FDI存量和增量占总资本的比重 0.0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 FDI存量占总资本存量的比重% FDI增量占总资本增量的比重% 三、 三、 中国对外开放的程度与收益 中国对外开放的程度与收益 中国对外开放的收益 通过国际贸易,中国根据其比较优势进行了结构调 整,提高了自己整体的资源配置效率; 通过引进外资和其它形式的对外交往,中国各产业都 从知识外溢性中受益,从而提高了中国各产业的技术 效率; 通过与外国公司竞争,中国企业不得不提高他们的产 品质量并采取新的管理方法,这样就提高了他们的微 观生产效率; 对外开放对中国整体而言是利大于弊。(王绍光) 三、 三、 中国对外开放的程度与收益 中国对外开放的程度与收益 经济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的机遇 全球化可以有效地促进经济增长; 全球化可以创造大量新的就业岗位; 全球化有助于促进市场经济建设; 经济全球化是中国必然的选择; 全球化是中国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的重要途 径。 三、 三、 中国对外开放的程度与收益 中国对外开放的程度与收益 年份 外商投资企业的直接就 业创造(累计) 外商投资企业直接创 造的正规就业 (累计) 外商投资企业直接创 造的非正规就业 (累计) 非正规就业与 正规就业比 1990 320 66 254 3.85 1991 483 165 318 1.93 1992 600 221 379 1.71 1993 930 288 642 2.23 1994 1260 406 854 2.10 1995 1530 513 1017 1.98 1996 1800 540 1260 2.33 1997 1900 581 1319 2.27 1998 2000 587 1413 2.41 1999 2100 612.1 1487.9 2.43 2000 2200 642.2812 1557.7188 2.43 2001 2300 670.9 1629.1 2.43 FDI直接就业创造规模及构成(单位:万人) FDI直接就业创造规模及构成(单位:万人) 三、 三、 中国对外开放的程度与收益 中国对外开放的程度与收益 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比较优势与比较劣势 中国基本国情是: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占世 界总量比重超过 1/4;农业资源长期紧缺,耕地 和水资源均占世界资源总量的7% ;我国石油、 天然气储量占世界储量的比重过低,分别为 2.34%和 1.20%;资本资源相对紧缺,国内投 资总额仅占世界总量的 3.4%;技术专利资源占 世界比重低, 1995年国际专利批准数仅占世界 总数的 0.27%。 三、 三、 中国对外开放的程度与收益 中国对外开放的程度与收益 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比较优势与比较劣势 最大限度地发挥和利用中国劳动力资源优势,积极促 进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增长,进一步提高占世界市 场份额,不断提高其附加值和技术含量;有选择地发 展资本密集、技术密集产业和产品,促进出口增长; 适度进口农业资源密集型产品(如粮食),积极进口 能源密集型产品(如石油、天然气),大量进口矿产 密集型产品(如铁矿砂);积极出口劳动密集型农产 品(如蔬菜、水果、畜产品、水产品),劳动密集型 能源产品(如煤炭),丰裕资源矿产品(如铅、锌、 锡等),“ 以资源换资源” ; 四、 四、 经济全球化的风险与挑战 经济全球化的风险与挑战 全球化的风险 “卡多—希克斯改进” 当从状态 A进入状态 B时,至少有一人受益,但没有任何人受 损。 经济全球化的代价 “南北差距”不断拉大; 世界经济发展与全球化的不平衡性和不平等; 贫富收入差距扩大; 人类发展的差距; 知识与信息差距; 大多数国家发展失败。 四、 四、 经济全球化的风险与挑战 经济全球化的风险与挑战 经济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的风险 开放政策带来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形成: 生产要素输入型;(北京) 国外市场依存型;(广东) 土地利用开发型;(沿海地区及大城市) 国内市场依存型;(浙江) 体制转换渐进型;(中部地区) 开放滞后型;(西部地区) 四、 四、 经济全球化的风险与挑战 经济全球化的风险与挑战 经济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的风险 形成一大批利益受损者; 加入全球分工体系后,本国的生产结构多样化 程度必然降低,对外依赖程度必然增加; 开放带来的结构调整和瞬间冲击都增加了他们 在就业机会、收入和消费等方面的风险; 单纯的经济自由化战略本身无法自动实现经济 增长。各国制度框架与宏观经济环境、参与国 际分工的性质、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方式是确 保自由化战略成功的基础。 四、 四、 经济全球化的风险与挑战 经济全球化的风险与挑战 中国如何参与全球化 对中国而言,全球化已经不是一个理论问题, 而是一个实践问题,已经不是一个 “要不要全球 化” 的问题,而是一个 “如何全球化 ”的问题,或 者说 “如何充分利用全球化,做得更好 ”。中国 已经做出了重要的决定,正式参加世界贸易组 织,主动参与全球化。 五、 五、 中国的全球化战略 中国的全球化战略 中国的全球化战略就是建立开放型经济 开放型经济就是指商品、服务和生产要素(劳 动力、资本、技术等)能够较自由地跨越边境 流动,按照市场规律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 经济模式。 开放型经济目标模式的特征 生产与消费国际化; 贸易与投资自由化; 经济体制的市场化与国际化。 五、 五、 中国的全球化战略 中国的全球化战略 加入WTO,实际上意味着中国从改革的阶 段开始进入开放的阶段; 加入WTO的三个阶段 准备加入阶段,从 1995年到2000 年; 加入 WTO的适应阶段,是从 2000年到 2006 年; 全面加入阶段; 我们现在所说的三阶段,即原轨、转轨到接 轨,其重点就是这样一个过程。 五、 五、 中国的全球化战略 中国的全球化战略 中国对外开放的基本方向 中国对外开放的方向是贸易自由化,在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之间 实现真正 “开放”,在中国市场和世界市场之间实现真正的 “沟通”。 贸易自由化的进程 逐步取消各种进口商品限制,提高国内企业竞争力。 逐步取消各种技术进口限制,提高国内科研技术竞争力。 逐步取消对外资经营商业、贸易、金融、保险、交通运输、邮电 通信、房地产、旅游等行业的限制,提高国内第三产业竞争力。 逐步取消对专业人员出国和各种劳务出口的限制,鼓励人才交流 与劳动力流动。 对外开放应参照国际惯例,促进国内外商品、技术、资金、人才 等公平竞争、平等竞争。 逐步向浮动汇率制过渡。 逐步向国际市场商品价格过渡。 五、 五、 中国的全球化战略 中国的全球化战略 中国如何参与地区经济一体化和贸易自由化 中国与东盟建立贸易自由区 中国与日本韩国等建立自由贸易区 中国与其他国家建立自由贸易区 六、中国经济崛起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六、中国经济崛起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中国经济崛起对全球经济和贸易的影响; 中国经济崛起正在改变和全球不同产业的 比较优势和专业化分工; 中国从经济全球化的“ 局外人” 变为“ 参与者” 和积极的推动者,从 “贸易小国” 变为 “贸易大 国”, 从 “非受益者” 变为“ 受益者” ,分享经济 全球化的好处。 七、 七、 小结 小结 :从闭关自守到全面开放 从闭关自守到全面开放 中国在历史上曾经是世界的贸易中心和世界最大贸易国 家。工业革命之后中国内部发展停滞不前,愈来愈成为高 度闭关自守的国家,也成为经济全球化的边缘化者,加速 了中国走向衰落的速度(所谓“ 不进则退” )。这种闭关自 守的现象一直保持到20世纪70 年代末期。 邓小平开创了中国开放的时代,这是引起中国“ 千年大变 局” 的根本原因,也是中国重新崛起和快速追赶发达国家 的根本原因。 中国不仅成为20 世纪 80年代以来的第三次经济全球化的参 与者,而且也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 全球化并不是“ 免费的午餐” ,开放仍具有很大的风险和成 本,还会引起社会进一步的不平衡和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