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和解剂
概述
一、定义:
1、凡具有和解少阳、调和肝脾、调和肠胃
等作用
2、治疗伤寒邪在少阳、肝脾不和、肠胃不
和等证的方剂
二、分类
1,和解少阳 — 少阳不和 — 小柴胡汤等
2,调和肝脾 — 肝脾不和 — 逍遥散等
3,调和肠胃 — 肠胃不和 — 半夏泻心汤等
三、使用注意:
1、凡邪肌表,未入在少阳或邪已入里,阳明热盛
者,不宜使用。
2、本章讨论方剂以祛邪为主,纯虚者不宜使用。
3、七情内伤而致肝脾不和者,还需配合中医心理
疏导,以提高疗效。
五、教学目的与要求
? 1、熟悉:和解剂的概念、适用范围、分类及
使用注意。
? 2、掌握,小柴胡汤, 大柴胡汤, 蒿芩清胆汤
四逆散, 逍遥散, 半夏泻心汤 。
? 3、熟悉:痛泻要方 。
? 4、了解:达原饮 。
第一节 和解少阳
一、适应证
伤寒邪在少阳证。症见往来寒
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
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脉弦等。
二、方剂配伍特点
以柴胡, 青蒿配黄芩为主组方 。
三,代表方:
小柴胡汤, 大柴胡汤, 蒿芩清胆汤等 。
小柴胡汤
(伤寒少阳证的基础方,和解少阳法的代表方 )
【 组成 】 柴胡 黄芩 人参 甘
草
半夏 生姜 大枣
【 功用 】 和解少阳
【 病因病机 】 伤寒邪犯少阳
,伤寒论,
【 主治 】
1,伤寒少阳证 。 往来寒热, 胸胁苦满, 默默
不欲饮食, 心烦喜呕, 头晕目眩, 口苦咽
干, 舌质淡红, 苔薄白, 脉弦 。
2,热入血室证 。 妇人伤寒, 经水适断, 寒热
发作有时 。
3,黄疸, 疟疾以及内伤杂病而见少阳证者 。
小柴胡汤
【 方解 】
君 —— 柴胡:透泄少阳,疏泄气机
臣 —— 黄芩:清泄少阳半里之热
半夏, 生姜:和胃降逆上呕
佐
人参, 大枣:既扶正祛邪, 又防邪复入
使 —— 甘草:调和诸药
和解少阳
常用组合
小柴胡汤
【 配伍特点 】
泻中寓补, 扶正祛邪 。
小柴胡汤
【 证治要点 】
本方为治疗伤寒少阳证的基础方,
同时也是和解少阳法的代表方 。 临床应
用以往来寒热, 胸胁苦满, 默默不欲饮
食, 心烦喜呕, 口苦咽干, 苔白脉弦为
证治要点 。
小柴胡汤
【 加减应用 】
? 胸中烦而不呕 - 半夏、人参 + 瓜萎清热理气宽胸
? 渴者 - 半夏 + 天花粉止渴生津
? 腹中痛 - 黄芩 + 芍药柔肝缓急止痛
? 胁下痞硬 - 大枣 + 牡蛎软坚散结
? 心下悸,小便不利 - 黄芩 + 茯苓利水宁心
? 不渴,外有微热 - 人参 + 桂枝解表
? 咳者 - 人参、大枣、生姜 + 五味子、干姜温肺止
咳
小柴胡汤
【 药理研究 】
1,免疫调节作用
2,抗炎作用
3,抗病毒作用
4,保肝作用
小柴胡汤
【 现代运用 】
感冒, 流行性感冒, 疟疾, 慢性
肝炎, 肝硬化, 急慢性胆囊炎, 胆结
石, 胸膜炎, 中耳炎, 急性乳腺炎,
睾丸炎, 胆汁返流性胃炎, 胃溃疡等
属于少阳病者, 可用本主治之 。
小柴胡汤
大柴胡汤
《金匮要略》
【 组成 】 柴胡 黄芩 芍药 半夏
生姜 枳实 大枣 大黄
【 功用 】 和解少阳,内泻热结
【 病因病机 】 少阳阳明合病,以少阳为主。
【 主治 】
少阳阳明合病
往来寒热, 胸胁苦满, 呕不止, 郁郁微烦, 心下
痞硬, 或心下满痛, 大便不解或协热下利, 舌苔黄,
脉弦数有力 。
大柴胡汤
【 方解 】
君 ——柴胡:透解少阳之邪 大黄
臣 黄芩:清泄少阳之热
大黄:内泄阳明热结
芍药:柔肝缓急止痛
佐 半夏:和胃降逆止呕
枳实:行气消痞
生姜、大枣:调和脾胃
大柴胡汤
【 配伍特点 】
既不悖于少阳禁下的原则,又可和解少
阳,内泻热结,使少阳与阳明合病得以双解,
一举两得。
大柴胡汤
【 证治要 点 】
本方为治疗少阳阳明合病的常用方 。 临
床应用以往来寒热, 胸胁苦满, 心下满痛呕
吐, 便秘, 苔黄, 脉弦数有力为辨证要点 。
大柴胡汤
【 加减应用 】
● 兼黄胆者 +茵陈, 桅子以清热利湿
退黄
● 胁痛剧烈者 +川楝子, 延胡索以行
气活血止痛
● 胆结石者 +金钱草, 海金沙, 郁金,
鸡内金以化石
大柴胡汤
【 药理研究 】
1、保肝利胆作用
2、对胃肠功能的调节作用
3、调节免疫功能作用
4、调节血脂、抗肝纤维化作用
5、抗炎抗菌作用
大柴胡汤
【 现代运用 】
? 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胆石症、胃
及十二指肠溃疡等属于少阳阳明合病
者,可用本方治之。
大柴胡汤
蒿芩清胆汤
,重订通俗伤寒论,
【 组成 】 青蒿 竹茹 半夏 赤茯苓
黄芩 枳壳 陈皮 碧玉散
(滑石,甘草,青黛)
【 功用 】 清胆利湿,和胃化痰
【 病因病机 】 少阳胆热偏重,兼有湿热痰
浊内阻。
【 主治 】
少阳湿热证
寒热如疟, 寒轻热重, 口苦膈闷, 吐酸苦水, 或
呕黄涎而粘, 甚则干呕呃逆, 胸胁胀痛, 小便黄少,
舌红苔白腻, 间现杂色, 脉数而右滑左弦者 。
蒿芩清胆汤
【 方解 】
君 青蒿:苦寒芳香,清透少阳邪热
黄芩:善清泄胆热,兼能清热燥湿
竹茹:善清胆胃之热,尚能化痰止呕
臣 枳壳:下气宽中,除痰消痞
半夏:燥湿化痰,和胃降逆
陈皮:理气化痰,宽胸畅膈
佐使 ——茯苓、碧玉散清热利湿,导邪热从小便而去
蒿芩清胆汤
【 配伍特点 】
和解之中兼清热利湿化痰
蒿芩清胆汤
【 证治要 点 】
本方为治疗少阳湿热证的代表方 。 临床
应用以寒热如疟, 寒轻热重, 胸胁胀痛, 吐
酸苦水, 舌红苔腻, 脉弦滑数为辨证要点 。
蒿芩清胆汤
【 加减应用 】
● 呕多 + 黄连, 苏叶清热止呕
● 湿重 + 藿香, 意苡仁, 白蔻仁以
化湿浊
● 小便不利 + 车前子, 泽泻, 通草
以利小便
蒿芩清胆 汤
【 现代运用 】
? 肠伤寒、急胆囊炎、急性黄疸型肝炎、
胆汁返流性胃炎、肾盂肾炎、盆腔炎、
钩端螺旋体病属少阳湿热痰浊内阴者,
可用本方治之。
蒿芩清胆汤
第二节 调和肝脾
一、适应证
肝脾不和的病证。脘腹胸胁胀痛,神疲
食少,月经不调,腹痛泄泻,手足不温。
二、方剂配伍特点
以疏肝理气药与健脾助运药为主组方 。
三、代表方:
逍遥散、四逆散等。
四逆散
,伤寒论,
【 组成 】 甘草 枳实 柴胡 芍药
【 功用 】 透邪解郁,疏肝理脾
【 病因病机 】 阳郁厥逆
【 主治 】
1、阳郁厥逆证。手足不温,或腹痛,或泻利,
或心悸,或身微热,脉弦。
2、肝脾气郁证。胁肋胀痛,脘腹疼痛,脉弦。
四逆散
【 方解 】
君 ——柴胡:升发阳气,疏肝解郁
臣 —— 白芍:养血敛阴柔肝
佐 ——枳实:理气解郁,泄热破结
使 ——甘草:调和诸药
四逆散
【 配伍特点 】
气血同调,升中有降
四逆散
【 证治要 点 】
本方是治疗阳郁厥逆证常用方。后世多
用作疏肝理脾的基础方 。 临床应用以手足不
温, 或腹痛, 或泻利, 脘腹疼痛, 脉弦为辨
证要点 。
四逆散
【 加减应用 】
● 咳者 + 五味子、干姜以温肺散寒止咳
●悸者 + 桂枝以温心阳
●小便不利者 + 茯苓以利小便
●腹中痛 + 附子以散里寒
●泄利下重 + 薤白以通阳散结、行气导
滞
●气郁甚者 + 香附、郁金以理气解郁
●有热者 + 栀子以清内热
四逆散
【 药理研究 】
1、对平滑肌的双向调节作用
2、升压
3、抗休克
4、强心
5、抗心律失常
6、抗缺氧作用
7、调节血脂
8、抗溃疡 四逆散
【 现代运用 】
? 癔病、神经官能症、经前期紧
张症、雷诺氏病、多发性神
经
炎、肋间神经痛、慢性胆囊
炎、慢性肝炎、胃炎等属于
肝
脾不和者,可用本方治之,
四逆散
逍遥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组成 】 柴胡 当归 芍药 白术
茯苓 甘草 薄荷 生姜
【 功用 】 疏肝解郁,养血健脾
【 病因病机 】 肝郁、血虚、脾弱
【 主治 】
肝郁、血虚、脾弱证。
两胁作痛, 头痛目眩, 口干咽燥, 神疲食少, 或
月经不调, 乳房胀痛, 脉弦而虚 。
逍遥散
【 方解 】
君 ——柴胡:疏肝解郁,条达肝气 补肝体
当归:养血和血 助肝用
臣 白芍:养血敛阴,柔肝缓急
白术
佐 茯苓 健脾益气 既有助于气血之生化,
甘草 又能实土以御木侮
薄荷:疏散肝气,透达郁热
烧生姜:温运和中,辛散达邪
使 ——甘草:调和诸药 逍遥散
【 配伍特点 】
气血兼顾,肝脾共调
逍遥散
【 证治要 点 】
本方是疏肝健脾养血的代表方,同时也是
妇科调经的常用方 。 临床应用以两胁作痛, 头
痛目眩, 口干咽燥, 神疲食少, 月经不调, 乳
房胀痛, 脉弦而虚 。 为辨证要点 。
逍遥散
【 加减应用 】
● 肝郁气滞较甚者 + 香附, 郁金,
陈皮以疏肝解郁
● 血虚较甚者 + 熟地以养血
● 肝郁化火者 + 栀子以清热凉血
逍遥散
【 药理研究 】
1、保肝作用
2、雌激素样作用
3、镇静作用
4、调节胃肠功能作用
逍遥散
【 现代运用 】
? 内科:胃肠神经官能症、肋间神经痛、慢性胆囊
炎、慢性肝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属于肝郁血
虚脾弱者,可用本方治之。
? 妇科:经前期紧张症、乳腺小叶增生、月经不调、
痛经、闭经、不孕、更年期综合征等属于肝郁血
虚脾弱者,可用本方治之。
? 皮肤科:黄褐斑、神经性皮炎、荨麻疹等。
逍遥散
第三节 调和肠胃
一、适应证
肠胃不和之寒热错杂、虚实夹杂、升降失
常证。症见心下痞满,恶心呕吐,肠鸣下利等。
二、方剂配伍特点
以辛温药与苦寒药为主组方 。
三, 代表方:
半夏泻心汤。
半夏泻心肠
,伤寒论,
【 组成 】 半夏 黄芩 干姜 人参
黄连 大枣 甘草
【 功用 】 寒热平调,消痞散结。
【 病因病机 】 寒热错杂,虚实相兼,邪聚
于中焦。
【 主治 】
? 寒热错杂之痞症。
心下痞,但满而不痛,
或呕吐,肠鸣下利,舌苔
腻而微黄。
半夏泻心汤
【 方解 】
君 ——半夏:消痞散结,降逆止呕
臣
佐 ——人参、大枣:甘温益气,健脾补虚
使 ——甘草:调和诸药
干姜:辛热以温中散寒
黄芩, 黄连:苦寒以泄热开痞
半夏泻心汤
【 配伍特点 】
寒热共用以和其阴阳,
苦辛并进以调其升降,补泻
兼施,以顾其虚实。
半夏泻心汤
【 证治要 点 】
本方为治疗中气虚
弱,寒热错杂,升降失常
而致肠胃不和的常用方;
又是体现调和寒热,辛开
苦降治法的代表方。临床应
用以心下痞满,呕吐泻利,
苔腻微黄为辨证要点。
半夏泻心汤
【 加减应用 】
● 湿热蕴积中焦,呕甚而痞,
中气不虚,或舌苔厚腻者 –
人参、甘草、大枣、干姜 +
枳实、生姜以下气消痞止呕
半夏泻心汤
【 药理研究 】
1、抗溃疡作用
2、抗缺氧作用
半夏泻心汤
【 现代运用 】
? 急慢性胃肠炎、慢性结肠炎、
消化不良之腹泻等属于中气
虚
弱,寒热互结者,可用本方
治
之。
半夏泻心汤
人参
? 药性:甘、微苦、平。归肺、
脾、心经。
? 功效:大补元气,补脾益气,
生津,安神益气。
? 应用:
1、元气虚脱症
2、肺脾心肾气虚症
3、热气气虚津伤口渴及消渴
症
大枣
? 药性:甘,温。
归脾、胃经。
? 功效:补中益气
养血安神
? 应用:
1、脾虚证
2、脏躁,失眠证
半 夏
? 药性:酸、甘温。有毒。归
脾、胃、肺经
? 功效:燥湿化痰,降逆止
呕,消痞散结,外
用消肿止痛
? 应用:
1、湿痰,寒痰证
2、呕吐
3、心下痞,结胸,梅核气
4、瘿瘤,痰核,痈疽肿毒,毒
蛇咬伤
黄芩
? 药性:苦,寒。归肺、胆、
脾、胃、大肠、小肠经
? 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止血,安胎。
? 应用:
? 1、湿温,暑湿,胸闷呕恶,湿
热痞满,黄疸泻痢
? 2、肺热咳嗽,高热烦渴
? 3、血热吐衄
? 4、痈肿疮毒
? 5、胎动不安
干姜
? 药性:辛、热。归脾、胃
肾、心、肺经
? 功效:温中散寒,回阳通
脉,温肺化饮
? 应用:
? 1、腹痛,呕吐,泄泻
? 2、亡阳证
? 3、寒饮喘咳
黄连
? 药性:苦、寒。归脾、胃
胆、心、大肠经
? 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
毒
? 应用:
? 1、湿热痞满,呕吐吞酸
? 2、湿热泻痢
? 3、高热神昏,心烦不寐,血热吐
衄
? 4、痈肿疔疮,目赤牙痛
? 5、消渴
? 6、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
甘草
? 药性:甘,平。归心、肺、脾经。
? 功效:补脾益气,祛痰止咳,缓急
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诸
药
? 应用:
1、心气不足,脉结代、心动悸
2、脾气虚证
3、咳喘
4、脘腹四肢挛急疼痛
5、热毒疮疡,咽喉肿痛,药食中
毒
6、调和药性
柴胡
? 药性:苦、辛,微寒。
归肝、胆经。
? 功效:解表退热,舒肝解郁,
升举阳气。
? 应用:
1、表证发热,少阳证
2、肝郁气滞
3、气虚下陷,脏气脱垂
枳实
? 药性:苦、辛、酸、温。归
脾、胃、大肠经。
? 功效:破气除痞,化痰消积。
? 应用:
? 1、胃肠积滞,湿热泻痢
? 2、胸痹,结胸
? 3、气滞胸胁疼痛
? 4、产后腹痛
芍药
? 药性:苦、酸,微寒
? 功效:养血敛阴,柔肝止痛
平抑肝阳
? 应用:
1、肝血亏虚,月经不调
2、肝脾不和,胸脘胁腹疼痛
四肢挛急疼痛
3、肝阳上亢,头痛眩晕
甘草
? 药性:甘,平。归心、肺、脾经。
? 功效:补脾益气,祛痰止咳,缓急
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诸
药
? 应用:
1、心气不足,脉结代、心动悸
2、脾气虚证
3、咳喘
4、脘腹四肢挛急疼痛
5、热毒疮疡,咽喉肿痛,药食中
毒
6、调和药性
黄芩
? 药性:苦,寒。归肺、胆、
脾、胃、大肠、小肠经
? 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止血,安胎。
? 应用:
? 1、湿温,暑湿,胸闷呕恶,湿
热痞满,黄疸泻痢
? 2、肺热咳嗽,高热烦渴
? 3、血热吐衄
? 4、痈肿疮毒
? 5、胎动不安
半 夏
? 药性:酸、甘温。有毒。归
脾、胃、肺经
? 功效:燥湿化痰,降逆止
呕,消痞散结,外
用消肿止痛
? 应用:
1、湿痰,寒痰证
2、呕吐
3、心下痞,结胸,梅核气
4、瘿瘤,痰核,痈疽肿毒,毒
蛇咬伤
柴胡
? 药性:苦、辛,微寒。
归肝、胆经。
? 功效:解表退热,舒肝解郁,
升举阳气。
? 应用:
1、表证发热,少阳证
2、肝郁气滞
3、气虚下陷,脏气脱垂
甘草
? 药性:甘,平。归心、肺、脾经。
? 功效:补脾益气,祛痰止咳,缓急
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诸
药
? 应用:
1、心气不足,脉结代、心动悸
2、脾气虚证
3、咳喘
4、脘腹四肢挛急疼痛
5、热毒疮疡,咽喉肿痛,药食中
毒
6、调和药性
人参
? 药性:甘、微苦、平。归肺、
脾、心经。
? 功效:大补元气,补脾益气,
生津,安神益气。
? 应用:
1、元气虚脱症
2、肺脾心肾气虚症
3、热气气虚津伤口渴及消渴
症
生姜
? 药性:辛,温。
归肺脾胃经
? 功效:解表散寒,温中止呕
温肺止咳
? 应用:
1、风寒感冒
2、脾胃寒证
3、胃寒欧吐
4、肺寒咳嗽
大枣
? 药性:甘,温。
归脾、胃经。
? 功效:补中益气
养血安神
? 应用:
1、脾虚证
2、脏躁,失眠证
黄芩
? 药性:苦,寒。归肺、胆、
脾、胃、大肠、小肠经
? 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止血,安胎。
? 应用:
? 1、湿温,暑湿,胸闷呕恶,湿
热痞满,黄疸泻痢
? 2、肺热咳嗽,高热烦渴
? 3、血热吐衄
? 4、痈肿疮毒
? 5、胎动不安
半 夏
? 药性:酸、甘温。有毒。归
脾、胃、肺经
? 功效:燥湿化痰,降逆止
呕,消痞散结,外
用消肿止痛
? 应用:
1、湿痰,寒痰证
2、呕吐
3、心下痞,结胸,梅核气
4、瘿瘤,痰核,痈疽肿毒,毒
蛇咬伤
柴胡
? 药性:苦、辛,微寒。
归肝、胆经。
? 功效:解表退热,舒肝解郁,
升举阳气。
? 应用:
1、表证发热,少阳证
2、肝郁气滞
3、气虚下陷,脏气脱垂
枳实
? 药性:苦、辛、酸、温。归
脾、胃、大肠经。
? 功效:破气除痞,化痰消积。
? 应用:
? 1、胃肠积滞,湿热泻痢
? 2、胸痹,结胸
? 3、气滞胸胁疼痛
? 4、产后腹痛
芍药
? 药性:苦、酸,微寒
? 功效:养血敛阴,柔肝止痛
平抑肝阳
? 应用:
1、肝血亏虚,月经不调
2、肝脾不和,胸脘胁腹疼痛
四肢挛急疼痛
3、肝阳上亢,头痛眩晕
甘草
? 药性:甘,平。归心、肺、脾经。
? 功效:补脾益气,祛痰止咳,缓急
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诸
药
? 应用:
1、心气不足,脉结代、心动悸
2、脾气虚证
3、咳喘
4、脘腹四肢挛急疼痛
5、热毒疮疡,咽喉肿痛,药食中
毒
6、调和药性
概述
一、定义:
1、凡具有和解少阳、调和肝脾、调和肠胃
等作用
2、治疗伤寒邪在少阳、肝脾不和、肠胃不
和等证的方剂
二、分类
1,和解少阳 — 少阳不和 — 小柴胡汤等
2,调和肝脾 — 肝脾不和 — 逍遥散等
3,调和肠胃 — 肠胃不和 — 半夏泻心汤等
三、使用注意:
1、凡邪肌表,未入在少阳或邪已入里,阳明热盛
者,不宜使用。
2、本章讨论方剂以祛邪为主,纯虚者不宜使用。
3、七情内伤而致肝脾不和者,还需配合中医心理
疏导,以提高疗效。
五、教学目的与要求
? 1、熟悉:和解剂的概念、适用范围、分类及
使用注意。
? 2、掌握,小柴胡汤, 大柴胡汤, 蒿芩清胆汤
四逆散, 逍遥散, 半夏泻心汤 。
? 3、熟悉:痛泻要方 。
? 4、了解:达原饮 。
第一节 和解少阳
一、适应证
伤寒邪在少阳证。症见往来寒
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
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脉弦等。
二、方剂配伍特点
以柴胡, 青蒿配黄芩为主组方 。
三,代表方:
小柴胡汤, 大柴胡汤, 蒿芩清胆汤等 。
小柴胡汤
(伤寒少阳证的基础方,和解少阳法的代表方 )
【 组成 】 柴胡 黄芩 人参 甘
草
半夏 生姜 大枣
【 功用 】 和解少阳
【 病因病机 】 伤寒邪犯少阳
,伤寒论,
【 主治 】
1,伤寒少阳证 。 往来寒热, 胸胁苦满, 默默
不欲饮食, 心烦喜呕, 头晕目眩, 口苦咽
干, 舌质淡红, 苔薄白, 脉弦 。
2,热入血室证 。 妇人伤寒, 经水适断, 寒热
发作有时 。
3,黄疸, 疟疾以及内伤杂病而见少阳证者 。
小柴胡汤
【 方解 】
君 —— 柴胡:透泄少阳,疏泄气机
臣 —— 黄芩:清泄少阳半里之热
半夏, 生姜:和胃降逆上呕
佐
人参, 大枣:既扶正祛邪, 又防邪复入
使 —— 甘草:调和诸药
和解少阳
常用组合
小柴胡汤
【 配伍特点 】
泻中寓补, 扶正祛邪 。
小柴胡汤
【 证治要点 】
本方为治疗伤寒少阳证的基础方,
同时也是和解少阳法的代表方 。 临床应
用以往来寒热, 胸胁苦满, 默默不欲饮
食, 心烦喜呕, 口苦咽干, 苔白脉弦为
证治要点 。
小柴胡汤
【 加减应用 】
? 胸中烦而不呕 - 半夏、人参 + 瓜萎清热理气宽胸
? 渴者 - 半夏 + 天花粉止渴生津
? 腹中痛 - 黄芩 + 芍药柔肝缓急止痛
? 胁下痞硬 - 大枣 + 牡蛎软坚散结
? 心下悸,小便不利 - 黄芩 + 茯苓利水宁心
? 不渴,外有微热 - 人参 + 桂枝解表
? 咳者 - 人参、大枣、生姜 + 五味子、干姜温肺止
咳
小柴胡汤
【 药理研究 】
1,免疫调节作用
2,抗炎作用
3,抗病毒作用
4,保肝作用
小柴胡汤
【 现代运用 】
感冒, 流行性感冒, 疟疾, 慢性
肝炎, 肝硬化, 急慢性胆囊炎, 胆结
石, 胸膜炎, 中耳炎, 急性乳腺炎,
睾丸炎, 胆汁返流性胃炎, 胃溃疡等
属于少阳病者, 可用本主治之 。
小柴胡汤
大柴胡汤
《金匮要略》
【 组成 】 柴胡 黄芩 芍药 半夏
生姜 枳实 大枣 大黄
【 功用 】 和解少阳,内泻热结
【 病因病机 】 少阳阳明合病,以少阳为主。
【 主治 】
少阳阳明合病
往来寒热, 胸胁苦满, 呕不止, 郁郁微烦, 心下
痞硬, 或心下满痛, 大便不解或协热下利, 舌苔黄,
脉弦数有力 。
大柴胡汤
【 方解 】
君 ——柴胡:透解少阳之邪 大黄
臣 黄芩:清泄少阳之热
大黄:内泄阳明热结
芍药:柔肝缓急止痛
佐 半夏:和胃降逆止呕
枳实:行气消痞
生姜、大枣:调和脾胃
大柴胡汤
【 配伍特点 】
既不悖于少阳禁下的原则,又可和解少
阳,内泻热结,使少阳与阳明合病得以双解,
一举两得。
大柴胡汤
【 证治要 点 】
本方为治疗少阳阳明合病的常用方 。 临
床应用以往来寒热, 胸胁苦满, 心下满痛呕
吐, 便秘, 苔黄, 脉弦数有力为辨证要点 。
大柴胡汤
【 加减应用 】
● 兼黄胆者 +茵陈, 桅子以清热利湿
退黄
● 胁痛剧烈者 +川楝子, 延胡索以行
气活血止痛
● 胆结石者 +金钱草, 海金沙, 郁金,
鸡内金以化石
大柴胡汤
【 药理研究 】
1、保肝利胆作用
2、对胃肠功能的调节作用
3、调节免疫功能作用
4、调节血脂、抗肝纤维化作用
5、抗炎抗菌作用
大柴胡汤
【 现代运用 】
? 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胆石症、胃
及十二指肠溃疡等属于少阳阳明合病
者,可用本方治之。
大柴胡汤
蒿芩清胆汤
,重订通俗伤寒论,
【 组成 】 青蒿 竹茹 半夏 赤茯苓
黄芩 枳壳 陈皮 碧玉散
(滑石,甘草,青黛)
【 功用 】 清胆利湿,和胃化痰
【 病因病机 】 少阳胆热偏重,兼有湿热痰
浊内阻。
【 主治 】
少阳湿热证
寒热如疟, 寒轻热重, 口苦膈闷, 吐酸苦水, 或
呕黄涎而粘, 甚则干呕呃逆, 胸胁胀痛, 小便黄少,
舌红苔白腻, 间现杂色, 脉数而右滑左弦者 。
蒿芩清胆汤
【 方解 】
君 青蒿:苦寒芳香,清透少阳邪热
黄芩:善清泄胆热,兼能清热燥湿
竹茹:善清胆胃之热,尚能化痰止呕
臣 枳壳:下气宽中,除痰消痞
半夏:燥湿化痰,和胃降逆
陈皮:理气化痰,宽胸畅膈
佐使 ——茯苓、碧玉散清热利湿,导邪热从小便而去
蒿芩清胆汤
【 配伍特点 】
和解之中兼清热利湿化痰
蒿芩清胆汤
【 证治要 点 】
本方为治疗少阳湿热证的代表方 。 临床
应用以寒热如疟, 寒轻热重, 胸胁胀痛, 吐
酸苦水, 舌红苔腻, 脉弦滑数为辨证要点 。
蒿芩清胆汤
【 加减应用 】
● 呕多 + 黄连, 苏叶清热止呕
● 湿重 + 藿香, 意苡仁, 白蔻仁以
化湿浊
● 小便不利 + 车前子, 泽泻, 通草
以利小便
蒿芩清胆 汤
【 现代运用 】
? 肠伤寒、急胆囊炎、急性黄疸型肝炎、
胆汁返流性胃炎、肾盂肾炎、盆腔炎、
钩端螺旋体病属少阳湿热痰浊内阴者,
可用本方治之。
蒿芩清胆汤
第二节 调和肝脾
一、适应证
肝脾不和的病证。脘腹胸胁胀痛,神疲
食少,月经不调,腹痛泄泻,手足不温。
二、方剂配伍特点
以疏肝理气药与健脾助运药为主组方 。
三、代表方:
逍遥散、四逆散等。
四逆散
,伤寒论,
【 组成 】 甘草 枳实 柴胡 芍药
【 功用 】 透邪解郁,疏肝理脾
【 病因病机 】 阳郁厥逆
【 主治 】
1、阳郁厥逆证。手足不温,或腹痛,或泻利,
或心悸,或身微热,脉弦。
2、肝脾气郁证。胁肋胀痛,脘腹疼痛,脉弦。
四逆散
【 方解 】
君 ——柴胡:升发阳气,疏肝解郁
臣 —— 白芍:养血敛阴柔肝
佐 ——枳实:理气解郁,泄热破结
使 ——甘草:调和诸药
四逆散
【 配伍特点 】
气血同调,升中有降
四逆散
【 证治要 点 】
本方是治疗阳郁厥逆证常用方。后世多
用作疏肝理脾的基础方 。 临床应用以手足不
温, 或腹痛, 或泻利, 脘腹疼痛, 脉弦为辨
证要点 。
四逆散
【 加减应用 】
● 咳者 + 五味子、干姜以温肺散寒止咳
●悸者 + 桂枝以温心阳
●小便不利者 + 茯苓以利小便
●腹中痛 + 附子以散里寒
●泄利下重 + 薤白以通阳散结、行气导
滞
●气郁甚者 + 香附、郁金以理气解郁
●有热者 + 栀子以清内热
四逆散
【 药理研究 】
1、对平滑肌的双向调节作用
2、升压
3、抗休克
4、强心
5、抗心律失常
6、抗缺氧作用
7、调节血脂
8、抗溃疡 四逆散
【 现代运用 】
? 癔病、神经官能症、经前期紧
张症、雷诺氏病、多发性神
经
炎、肋间神经痛、慢性胆囊
炎、慢性肝炎、胃炎等属于
肝
脾不和者,可用本方治之,
四逆散
逍遥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组成 】 柴胡 当归 芍药 白术
茯苓 甘草 薄荷 生姜
【 功用 】 疏肝解郁,养血健脾
【 病因病机 】 肝郁、血虚、脾弱
【 主治 】
肝郁、血虚、脾弱证。
两胁作痛, 头痛目眩, 口干咽燥, 神疲食少, 或
月经不调, 乳房胀痛, 脉弦而虚 。
逍遥散
【 方解 】
君 ——柴胡:疏肝解郁,条达肝气 补肝体
当归:养血和血 助肝用
臣 白芍:养血敛阴,柔肝缓急
白术
佐 茯苓 健脾益气 既有助于气血之生化,
甘草 又能实土以御木侮
薄荷:疏散肝气,透达郁热
烧生姜:温运和中,辛散达邪
使 ——甘草:调和诸药 逍遥散
【 配伍特点 】
气血兼顾,肝脾共调
逍遥散
【 证治要 点 】
本方是疏肝健脾养血的代表方,同时也是
妇科调经的常用方 。 临床应用以两胁作痛, 头
痛目眩, 口干咽燥, 神疲食少, 月经不调, 乳
房胀痛, 脉弦而虚 。 为辨证要点 。
逍遥散
【 加减应用 】
● 肝郁气滞较甚者 + 香附, 郁金,
陈皮以疏肝解郁
● 血虚较甚者 + 熟地以养血
● 肝郁化火者 + 栀子以清热凉血
逍遥散
【 药理研究 】
1、保肝作用
2、雌激素样作用
3、镇静作用
4、调节胃肠功能作用
逍遥散
【 现代运用 】
? 内科:胃肠神经官能症、肋间神经痛、慢性胆囊
炎、慢性肝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属于肝郁血
虚脾弱者,可用本方治之。
? 妇科:经前期紧张症、乳腺小叶增生、月经不调、
痛经、闭经、不孕、更年期综合征等属于肝郁血
虚脾弱者,可用本方治之。
? 皮肤科:黄褐斑、神经性皮炎、荨麻疹等。
逍遥散
第三节 调和肠胃
一、适应证
肠胃不和之寒热错杂、虚实夹杂、升降失
常证。症见心下痞满,恶心呕吐,肠鸣下利等。
二、方剂配伍特点
以辛温药与苦寒药为主组方 。
三, 代表方:
半夏泻心汤。
半夏泻心肠
,伤寒论,
【 组成 】 半夏 黄芩 干姜 人参
黄连 大枣 甘草
【 功用 】 寒热平调,消痞散结。
【 病因病机 】 寒热错杂,虚实相兼,邪聚
于中焦。
【 主治 】
? 寒热错杂之痞症。
心下痞,但满而不痛,
或呕吐,肠鸣下利,舌苔
腻而微黄。
半夏泻心汤
【 方解 】
君 ——半夏:消痞散结,降逆止呕
臣
佐 ——人参、大枣:甘温益气,健脾补虚
使 ——甘草:调和诸药
干姜:辛热以温中散寒
黄芩, 黄连:苦寒以泄热开痞
半夏泻心汤
【 配伍特点 】
寒热共用以和其阴阳,
苦辛并进以调其升降,补泻
兼施,以顾其虚实。
半夏泻心汤
【 证治要 点 】
本方为治疗中气虚
弱,寒热错杂,升降失常
而致肠胃不和的常用方;
又是体现调和寒热,辛开
苦降治法的代表方。临床应
用以心下痞满,呕吐泻利,
苔腻微黄为辨证要点。
半夏泻心汤
【 加减应用 】
● 湿热蕴积中焦,呕甚而痞,
中气不虚,或舌苔厚腻者 –
人参、甘草、大枣、干姜 +
枳实、生姜以下气消痞止呕
半夏泻心汤
【 药理研究 】
1、抗溃疡作用
2、抗缺氧作用
半夏泻心汤
【 现代运用 】
? 急慢性胃肠炎、慢性结肠炎、
消化不良之腹泻等属于中气
虚
弱,寒热互结者,可用本方
治
之。
半夏泻心汤
人参
? 药性:甘、微苦、平。归肺、
脾、心经。
? 功效:大补元气,补脾益气,
生津,安神益气。
? 应用:
1、元气虚脱症
2、肺脾心肾气虚症
3、热气气虚津伤口渴及消渴
症
大枣
? 药性:甘,温。
归脾、胃经。
? 功效:补中益气
养血安神
? 应用:
1、脾虚证
2、脏躁,失眠证
半 夏
? 药性:酸、甘温。有毒。归
脾、胃、肺经
? 功效:燥湿化痰,降逆止
呕,消痞散结,外
用消肿止痛
? 应用:
1、湿痰,寒痰证
2、呕吐
3、心下痞,结胸,梅核气
4、瘿瘤,痰核,痈疽肿毒,毒
蛇咬伤
黄芩
? 药性:苦,寒。归肺、胆、
脾、胃、大肠、小肠经
? 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止血,安胎。
? 应用:
? 1、湿温,暑湿,胸闷呕恶,湿
热痞满,黄疸泻痢
? 2、肺热咳嗽,高热烦渴
? 3、血热吐衄
? 4、痈肿疮毒
? 5、胎动不安
干姜
? 药性:辛、热。归脾、胃
肾、心、肺经
? 功效:温中散寒,回阳通
脉,温肺化饮
? 应用:
? 1、腹痛,呕吐,泄泻
? 2、亡阳证
? 3、寒饮喘咳
黄连
? 药性:苦、寒。归脾、胃
胆、心、大肠经
? 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
毒
? 应用:
? 1、湿热痞满,呕吐吞酸
? 2、湿热泻痢
? 3、高热神昏,心烦不寐,血热吐
衄
? 4、痈肿疔疮,目赤牙痛
? 5、消渴
? 6、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
甘草
? 药性:甘,平。归心、肺、脾经。
? 功效:补脾益气,祛痰止咳,缓急
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诸
药
? 应用:
1、心气不足,脉结代、心动悸
2、脾气虚证
3、咳喘
4、脘腹四肢挛急疼痛
5、热毒疮疡,咽喉肿痛,药食中
毒
6、调和药性
柴胡
? 药性:苦、辛,微寒。
归肝、胆经。
? 功效:解表退热,舒肝解郁,
升举阳气。
? 应用:
1、表证发热,少阳证
2、肝郁气滞
3、气虚下陷,脏气脱垂
枳实
? 药性:苦、辛、酸、温。归
脾、胃、大肠经。
? 功效:破气除痞,化痰消积。
? 应用:
? 1、胃肠积滞,湿热泻痢
? 2、胸痹,结胸
? 3、气滞胸胁疼痛
? 4、产后腹痛
芍药
? 药性:苦、酸,微寒
? 功效:养血敛阴,柔肝止痛
平抑肝阳
? 应用:
1、肝血亏虚,月经不调
2、肝脾不和,胸脘胁腹疼痛
四肢挛急疼痛
3、肝阳上亢,头痛眩晕
甘草
? 药性:甘,平。归心、肺、脾经。
? 功效:补脾益气,祛痰止咳,缓急
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诸
药
? 应用:
1、心气不足,脉结代、心动悸
2、脾气虚证
3、咳喘
4、脘腹四肢挛急疼痛
5、热毒疮疡,咽喉肿痛,药食中
毒
6、调和药性
黄芩
? 药性:苦,寒。归肺、胆、
脾、胃、大肠、小肠经
? 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止血,安胎。
? 应用:
? 1、湿温,暑湿,胸闷呕恶,湿
热痞满,黄疸泻痢
? 2、肺热咳嗽,高热烦渴
? 3、血热吐衄
? 4、痈肿疮毒
? 5、胎动不安
半 夏
? 药性:酸、甘温。有毒。归
脾、胃、肺经
? 功效:燥湿化痰,降逆止
呕,消痞散结,外
用消肿止痛
? 应用:
1、湿痰,寒痰证
2、呕吐
3、心下痞,结胸,梅核气
4、瘿瘤,痰核,痈疽肿毒,毒
蛇咬伤
柴胡
? 药性:苦、辛,微寒。
归肝、胆经。
? 功效:解表退热,舒肝解郁,
升举阳气。
? 应用:
1、表证发热,少阳证
2、肝郁气滞
3、气虚下陷,脏气脱垂
甘草
? 药性:甘,平。归心、肺、脾经。
? 功效:补脾益气,祛痰止咳,缓急
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诸
药
? 应用:
1、心气不足,脉结代、心动悸
2、脾气虚证
3、咳喘
4、脘腹四肢挛急疼痛
5、热毒疮疡,咽喉肿痛,药食中
毒
6、调和药性
人参
? 药性:甘、微苦、平。归肺、
脾、心经。
? 功效:大补元气,补脾益气,
生津,安神益气。
? 应用:
1、元气虚脱症
2、肺脾心肾气虚症
3、热气气虚津伤口渴及消渴
症
生姜
? 药性:辛,温。
归肺脾胃经
? 功效:解表散寒,温中止呕
温肺止咳
? 应用:
1、风寒感冒
2、脾胃寒证
3、胃寒欧吐
4、肺寒咳嗽
大枣
? 药性:甘,温。
归脾、胃经。
? 功效:补中益气
养血安神
? 应用:
1、脾虚证
2、脏躁,失眠证
黄芩
? 药性:苦,寒。归肺、胆、
脾、胃、大肠、小肠经
? 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止血,安胎。
? 应用:
? 1、湿温,暑湿,胸闷呕恶,湿
热痞满,黄疸泻痢
? 2、肺热咳嗽,高热烦渴
? 3、血热吐衄
? 4、痈肿疮毒
? 5、胎动不安
半 夏
? 药性:酸、甘温。有毒。归
脾、胃、肺经
? 功效:燥湿化痰,降逆止
呕,消痞散结,外
用消肿止痛
? 应用:
1、湿痰,寒痰证
2、呕吐
3、心下痞,结胸,梅核气
4、瘿瘤,痰核,痈疽肿毒,毒
蛇咬伤
柴胡
? 药性:苦、辛,微寒。
归肝、胆经。
? 功效:解表退热,舒肝解郁,
升举阳气。
? 应用:
1、表证发热,少阳证
2、肝郁气滞
3、气虚下陷,脏气脱垂
枳实
? 药性:苦、辛、酸、温。归
脾、胃、大肠经。
? 功效:破气除痞,化痰消积。
? 应用:
? 1、胃肠积滞,湿热泻痢
? 2、胸痹,结胸
? 3、气滞胸胁疼痛
? 4、产后腹痛
芍药
? 药性:苦、酸,微寒
? 功效:养血敛阴,柔肝止痛
平抑肝阳
? 应用:
1、肝血亏虚,月经不调
2、肝脾不和,胸脘胁腹疼痛
四肢挛急疼痛
3、肝阳上亢,头痛眩晕
甘草
? 药性:甘,平。归心、肺、脾经。
? 功效:补脾益气,祛痰止咳,缓急
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诸
药
? 应用:
1、心气不足,脉结代、心动悸
2、脾气虚证
3、咳喘
4、脘腹四肢挛急疼痛
5、热毒疮疡,咽喉肿痛,药食中
毒
6、调和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