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与现代培训
主讲人:路军
大连职工大学校长助理
管理学副教授、管理学硕士
联系电话,0411- 86648881
电子邮件,lujun689@sina.com
第一部分
新时期教育发展战略
与职业教育发展政策重点
一、新时期教育发展战略
今后一个时期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
的任务:坚持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主
题,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大力发
展职业教育,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 2006年 3月 31日)
— 教育部部长周济
教育部
,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
计划, 的主要内容
新一轮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指导思想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 三个代
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
坚持 一个宗旨。 教育为人民服务,办让
人民满意的教育。
实现 三大历史性任务。 构建体系、培养
人才、知识贡献。
贯彻 八字方针。巩固 成果,深化 改革,
提高 质量,持续 发展 。
(一)两大战略重点
1、重点推进农村教育发展与改革
全面贯彻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
坚持把农村教育摆在 重中之重 地位,充分体
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实践, 三个代表, 重要思
想,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信心和行动。
具体政策措施:
——实现西部, 两基, 攻坚、中部巩固提
高、东部, 双高普九, 的目标
——深化农村教育改革,推进, 三教统筹,
和, 农科教结合,
——落实, 以县为主, 义务教育管理体制
——健全贫困学生助学制度
——推进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
——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
2、重点推进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
中央这一重大决策,对于增强高等教育
综合实力,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提高我
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都具有极其重要
的战略意义,必须继续推进。
继续实施:
——“985工程, 和, 211”工程
——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
新启动:
——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
——高校科技创新计划
——高校社科繁荣计划
统筹协调学科建设, 人才培养, 科技创
新, 队伍建设和国际合作等各方面工作, 使
重点建设高校和重点学科的水平显著提高,
带动全国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
中国高等教育必须着力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一
是全面提高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大学生全
面发展; 二是大力提升高等学校自主创新能力和社会
服务水平,发挥高等学校在国家自主创新体系中的核
心和主体作用,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三是努力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学科和若干世界一流大学,
大幅度提升我国高等学校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四是继续推进高等教育规模的稳步增长,使高等教育
的大众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五是各级、各类高等教育
合理定位布局,构建现代高等教育办学体系; 六是完
善高等教育法律法规体系;七是扩大高等教育国际交
流与合作。 (2005-9-3)
— 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
(二)六项重点工程
1、新世纪素质教育工程
——学校德育工作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考试评价制度改革
——普通高中、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
——学生身体心理素质和艺术素养
——语言文字工作
2、职业教育与培训创新工程
——以就业为导向转变办学模式
——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
——多样化的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
3、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
——高等学校的教学改革
——教学质量评估与保障机制
4、促进毕业生就业工程
——健全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领导体制、
运行机制、政策体系和服务体系
——面向就业需求,深化教育系统内
外的各项改革。
5、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
——基础设施、资源建设、人才培养
——信息技术在教育系统应用水平
6、高素质教师和管理队伍建设工程
——推动教师教育创新
——完善教师继续教育体系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
(三) 六个重要举措
1、加强制度创新和依法治教
—— 完善教育法律法规体系
—— 转变职能,依法行政
—— 健全督导评估体系
—— 管理体制改革
—— 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
2、大力支持和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快速持续
发展
—— 依法鼓励和支持民办教育发展
—— 注重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
3、进一步扩大教育对外开放
—— 全方位、高层次国际合作与交流
—— 出国留学和来华留学工作
—— 对外汉语教学和开拓国际市场
4、改革和完善教育投入体制
—— 建立与公共财政体制相适应的教育财政
制度
—— 拓宽经费筹措渠道
—— 完善国家助学制度
—— 严格管理和提高效益
5、加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
—— 学校党建工作
—— 高校, 两课, 建设
——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 党风廉政及行风建设
6、建设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
体系
—— 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
体系
—— 支持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地区、革
命老区和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教育
—— 研究制定, 2020年中国教育发展纲要,
二,职业教育发展政策重点
(一)职业教育与就业形势
一个最基本的形势是中国总人口是 13亿
人,而城镇率是 42% 的样子,预计到 2020年,
总人口数会接近 15亿 人,2050年到 16亿 人,
有专家预测,中国的劳动力人口到 2020年的
时候,有可能从现在的 9亿 人要提高到 10亿 人
左右,这样一来,需要提供的就业岗位将会
从现在 7.5亿 增加到 8亿,而全世界所有的发
达国家加起来是 4.3亿 个就业岗位,所以我国
是全球最大、最持续的压力。
总人口,13.4亿
劳动力资源,9.8亿
从业人员,7.4亿
从业人员
7.37亿
劳动力资源 9.8亿
1992-2002 年从业人员对比图
6.62
7.37
6
6.5
7
7.5
1992 2002
从业人员人员增加了 7700万
城镇从业人员,2.39亿( 33%)
乡村从业人员,4.91亿( 67%)
33%
67%
乡村从业人员
城镇从业人员
1.79
2.39
4.83 4.91
0
1
2
3
4
5
6
1992 2002
城镇从业人员
乡村从业人员
城镇和乡村从业人员对比图
城镇从业人员增加了 6000万;乡村从业人员增加了 800万。
29%
21%
50%
第二产业, 1.58 亿 第一产业, 3.69 亿
第三产业, 2,11 亿
按产业划分的从业人员构成图
三大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对比图
58.5
21.7 19.8
50
21.4 28.6
0
20
40
60
80
100
120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2002
1992
按所有制划分从业人员构成图
28%
47%
7%18%
国有单位私营个体
其他单位
集体单位
1.09
0.72
0.36
0.11
0
0.7
0
0.5
1
1.5
国有单位 集体单位 其他
1992
20021992-2002各类所有制单位从业人员对比图
注:图中“其他”包括私营个体从业人员和外
资、合资企业从业人员。
1992-2003年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及城镇
登记失业人员变动图
0
200
400
600
800
1000
1992 1998 2002
2003
年9月
底
城镇登记失业
人员
国有企业下岗
职工
1992-2003年城镇登记失业率对比图 2.3
3.1
4
4.2
0
1
2
3
4
5
1992 1998 2002 2 0 0 3 年9 月底
文盲 9%
小学 35%
初中 38%
高中 12%
大专以上
6%
从业人员文化构成图
60%
4%
36%
初级
中级
高级
技术工人技能等级构成图
城镇新生劳动力接受培训情况
30%
70%
未接受培训
接受培训
我国就业的基本形势
就业方面的主要矛盾,是劳动者充分就
业的需求与劳动力总量过大、素质不相适应
之间的矛盾。
当前主要表现在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和
就业结构性矛盾同时并存,城镇就业压力加
大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速度加
快同时出现,新成长劳动力就业和失业人员
再就业问题相互交织。
焦点是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 。
2003年第三季度部分城市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分析:
各技术等级求人倍率均大于 1,说明劳动力需求大于
供给,其中,求人倍率最大的是职业资格一级(高
级技师),为 2.35。与上季度相比,上升幅度也最
大,上升了 0.54。 市场信号显示,高技能人才急缺。
1.45
1.3
1.33
1.56
2.35
0 0.5 1 1.5 2 2.5
初级技能
中级技能
高级技能
技师
高级技师
按技术等级分组的供求人数对比
2004年,全国初中毕业生 2000多万 人,
其中有 822万 人升入普通高中,566万人 进入
职业学校,两者之比约为 6,4,结构不合理。
此外尚有 700万 左右的初中毕业生未接受培训
就直接进入社会。
过去 11年我国教育事业跨越式的发展,
其中 9年义务教育的人口覆盖率在过去 11年翻
了一番,高等教育扩招以 3到 4倍的速率增长,
而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大家可以速度很快,
其中可能发展最慢的还是中等职业教育,应
该说在过去 11年当中整个在校生的规模差不
多翻了一番,但是相比较其他的高中阶段的
人口,应该说还是不够。
—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力
(二)职业教育政策重点
2005年 10月 28日,国务院正式发布了
,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了
今后一个时期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
想、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
1、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经
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
( 1)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人力资源开发,是落
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推进我国走新型工
业化道路、解决, 三农, 问题、促进就业再就业的重
大举措;是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把我国巨大人口压力
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提升我国综合国力、构建和谐
社会的重要途径;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
律,实现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 2) 明确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
到 2010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达到 800万 人,
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高等职业教育招生
规模占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一半以上。, 十一五,
期间,为社会输送 2500多万 名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
1100多万 名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各种形式的职业
培训进一步发展,每年培训城乡劳动者 上亿人次,
使我国劳动者的素质得到明显提高。
2、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培养
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
技能专门人才
( 3)职业教育要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调整经
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服务。特别是 现代制造业、
现代服务业 紧缺的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的培养。
( 4)职业教育要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
( 5)职业教育要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
( 6)职业教育要为提高劳动者素质特别是职业能力
服务。实施以提高职业技能为重点的 成人继续教育
和再就业培训工程,在企业中建立工学结合的 职工
教育和培训体系,面向在职职工开展普遍的、持续
的文化教育和技术培训,加快培养高级工和技师,
建设学习型企业。
3、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 7)推进职业教育办学思想的转变。坚持, 以服务为宗旨、以
就业为导向, 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促进职业教育教学与生产
实践、技术推广、社会服务紧密结合,积极开展 订单培养,加
强职业指导和 创业教育 。
( 8)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合理调整专业结构,大力发
展面向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专业,大力推进精品专业、精
品课程和教材建设。
( 9)加强职业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高度重视
实践和实训环节教学,继续实施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计划,
在重点专业领域建成 2000个专业门类齐全、装备水平较高、优
质资源共享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进一步推进学生获取职业资
格证书工作。 到 2010年,省级以上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和有条件
的高等职业院校都要建立 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开展职业技能鉴
定工作,其学生考核合格后,可同时获得 学历证书 和相应的 职
业资格证书 。
( 10)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
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最后一年要到企业等用人单
位顶岗实习,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实训时间不少
于半年。
( 11)积极开展城市对农村、东部对西部职业教育
对口支援工作。实行更加灵活的学制,有条件地方
的职业学校可以采取分阶段、分地区的办学模式,
学生前 1至 2年在西部地区和农村学习,其余时间在
东部地区和城市学习。
( 12)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4、加强基础能力建设,努力提高职业院校的
办学水平和质量
( 13)建立和完善遍布城乡、灵活开放的职业教育
和培训网络。在合理规划布局、整合现有资源的基
础上,每个市(地)都要重点建设一所高等职业技
术学院和若干所中等职业学校。每个县(市、区)
都要重点办好一所起骨干示范作用的职教中心(中
等职业学校)。乡镇要依托中小学、农民文化技术
学校及其他培训机构开展职业教育和培训。社区要
大力开展职业教育和培训服务。企业要建立健全现
代企业培训制度。
( 14)加强县级职教中心建设。继续实施县级职教中
心专项建设计划,国家重点扶持建设 1000个县级 职教
中心,使其成为人力资源开发、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技术培训与推广、扶贫开发和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重
要基地。
( 15)加强示范性职业院校建设。重点建设高水平的
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 1000所示范性 中等职业学校
和 100所示范性 高等职业院校 。 2010年以前,原则上中
等职业学校不升格为高等职业院校或并入高等学校,
专科层次的职业院校不升格为本科院校。
( 16)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 双师型, 教师队伍
建设,职业院校中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教师,可按照相
应专业技术职务试行条例的规定,申请评定第二个专
业技术资格,也可根据有关规定申请取得相应的职业
资格证书。
5、积极推进体制改革与创新,增强职业教育
发展活力 。
( 17)推动公办职业学校办学体制改革与创新。推
动公办职业学校与企业合作办学,形成前校后厂
(场)、校企合一的办学实体。
( 18)深化公办职业学校以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为重
点的内部管理体制改革。
( 19)大力发展民办职业教育。贯彻落实, 中华人
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 及其实施条例,把民办
职业教育纳入职业教育发展的总体规划。
6、依靠行业企业发展职业教育,推动职业院校
与企业的密切结合
( 20)企业要强化职工培训,提高职工素质。 企业有
责任接受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和教师实践。 对支付实习
学生报酬的企业,给予相应税收优惠。
( 21)要认真落实, 一般企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 1.5
% 足额提取教育培训经费,从业人员技术要求高、培
训任务重、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可按 2.5% 提取, 的
规定,足额提取教育培训经费,主要用于企业职工特
别是一线职工的教育和培训。
( 22) 行业主管部门 和 行业协会 要在国家教育方针和
政策指导下,开展本行业人才需求预测,制订教育培
训规划,组织和指导行业职业教育与培训工作
7、严格实行就业准入制度,完善职业资格证
书制度
( 23) 用人单位招录职工必须严格执行, 先培训、后
就业,,, 先培训、后上岗, 的规定,从取得职业学
校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培训合格证书的人
员中优先录用。
( 24) 全面推进和规范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加强对职
业技能鉴定、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评价、职业资格
证书颁发工作的指导与管理。要尽快建立能够反映经
济发展和劳动力市场需要的职业资格标准体系。
8、多渠道增加经费投入,建立职业教育学生资
助制度
( 25)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
逐步增加公共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各级财政安排
的职业教育专项经费,重点支持技能型紧缺人才专业
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农业和地矿等艰苦行
业、中西部农村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职业教育和成
人教育发展。
( 26)要进一步落实城市教育费附加用于职业教育的
政策。从 2006年起,城市教育费附加安排用于职业教
育的比例,一般地区不低于 20%,已经普及九年义务教
育的地区不低于 30%。
( 27)建立职业教育贫困家庭学生助学制度。 把组织
学生参加 勤工俭学和半工半读 作为助学的重要途径。
9、切实加强领导,动员全社会关心支持职业
教育发展
( 28)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对职业教育发展
规划、资源配置、条件保障、政策措施的统
筹管理,为职业教育提供强有力的公共服务
和良好的发展环境。
( 29)各级人民政府要切实加强对职业教育工作的
领导,把职业教育工作纳入目标管理,作为对主要
领导干部进行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并接受人大、
政协的检查和指导。
( 30)逐步提高生产服务一线技能人才、特别是高
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实行优秀技能人
才特殊奖励政策和激励办法。
国务院已决定,,十一五, 期间中央财
政对职业教育投入100亿元,重点用于支
持实训基地建设,充实教学设备,资助贫困
家庭学生接受职业教育。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职业教育的重
点是对城乡需要就业人员进行职业技能培训,
对在岗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培养高技能人才。
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
( 2005- 11- 7)
—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
要着力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合理调整教育结构,重点加强职业教育。教育
结构调整总的方向是,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大力发
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无论是中等教育还
是高等教育,都要扩大职业教育的规模。
?二是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形成多元化办学格局。积
极办好公办职业院校,大力发展民办职业教育,充分
发挥企业、行业和社会力量举办职业教育的积极性。
?三是以就业为导向,提高职业院校办学水平和质量。
深化教学改革,注重学以致用,搞好以敬业和诚信为
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突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职业技
能训练。职业教育要面向企业,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
?四是重视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提高广大农民
的职业技能和转移就业能力。
第二部分
把握成人学习规律
提高职工培训质量与培训效益
一、成人学习的心理特征
与基本规律
(一)成人学习的心理成因
形成学习心理的动机,可分为内源性动
机和外源性动机。
1、内源性动机
内源性动机也称内部动机,是指人们对
活动本身感兴趣,由于活动能使人们获得满
足,活动本身就是人们自己的奖励与报酬,
无须外加的奖励。
( 1)自发性
学习是人与生俱来的基本需要的表现。当人的
生存需要得到满足的基础上,就会产生人对自身身心
(脑力的、体力的)发展的需要,产生德育、智育、
体育等方面的强烈动机。在发展需要相对满足后又会
产生享受需要引起对物质生活的更舒适,精神生活的
更愉悦的追求动机去学习。(需要层次理论)
( 2)后发性
学习就是后天培养起来的一种行为。人类的行为
有一些是本能的,与生俱来的,但大多数行为是从 "
后天经验 "中得来的,即通过学习实践得来的。随着
人们通过得到更多的知识、快乐与满足之后,对学习
将产生更大的追求动机。
2、外源性动机
外源性动机又称外部动机,是指那种不是由于活动本身引
起而是由于活动并没有内在联系的外部刺激或原因引发出来的
动机。
( 1)社会进步的要求
学习社会化,教育终身化
( 2)科技迅猛发展
科学技术的发展造成对知识的更深、更宽的涉猎要求。
( 3)产业结构的调整
就业形式发生变化。接受再教育学习成为成人的必须 。
( 4)社会生活方式的巨变
人们的交往增多,时空缩小,流动性增加,这些因素又会
促使成人学习积极性进一步加大。
( 5)现代教育条件的改变
人们接受教育进行学习的可能性、现实性更进一步加强。
?内源性动机具有主观性,受每个人自身生
长条件、个性等因素等制约,要调动职工个
人学习的内源性动机是较难掌握的。
?外源性动机具有客观性,受社会各方面因
素的综合制约,但正是由于它具有客观性,
因而可以使人们正确的认识它,自觉的利用
它来实现我们的要求。
(二)成人学习的心理特征
1、具有独立的、不断强化、自我指导的个性。
成人希望作为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参与一切活
动,希望别人把他当成人看待,尊重他的独立地位和
活动能力,把他视为有自我导向能力的人。但反过来
看,由于成人都希望在学习中别人能看重自己,因此
他们又有一种害怕学习失败,害怕考试的心态,内心
常常流露出一种焦虑感。
2、具有丰富多样,并且个性化的经验。
成人承担了多种的社会家庭角色和社会职责,这
使他们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社会阅历 。 成人的学
习是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的再学习、再教育。
成人的经验是成人学习过程中一项宝贵的资源。
3、成人的学习目的明确,学习以及时、有用为
取向,以解决问题为核心。
一项在中国在职人员中的调查表明,有 80%以上
的成人职工出于职业发展这类动机而参加学习活动。
成人明确的学习目的使得成人在学习中表现出以解决
当前面临的问题为核心,追求学习的直接有用性和实
效性 。
4、成人的学习能力并不随年龄的增长而明显下
降,在某些方面还具有优势。
现代成人学习理论认为成人的学习能力在 30岁时
达到顶峰,30岁到 50岁之间是平稳的高原期,50岁以
后才开始下降。成人在意义记忆、抽象逻辑思维能力
方面具有青少年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三)成人学习的基本规律
1、成人学习一般是带着问题的学习,注重对问
题的解决。
当学习能满足成人的经验和兴趣并结合其工作场
景及实际应用时,学习主动性就越强,学习效果就好。
相对青少年学习者而言,成人的学习由普通教育的储
备型向功利型转化,更注重实用性,强调即学即用的
效果。
2、成人学习是一种自我反思的学习,成人的经验在其
学习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他们对许多事情,都有亲身的体验,已有了比较确
定的坐标位置。 当学习能满足成人的经验和兴趣时,
学习动机将极大的被激发,这是成人学习的起始点。
3、成人学习是自我导向的学习,其自主性与其
学习效果有很大联系。
所谓自我导向的学习是个人在没有他人帮助的情
况下主动地评判自己的学习需求、形成学习目标、选
择人文的和物质的学习资源并评价学习结果的过程。
成人如果对学习内容和活动有某种程度的控制,他们
就能学得更多并积极地参与到培训活动中去
4、有趣、新颖而有意义的学习材料能使成人学
习更方便、更容易和更有趣。
在成人学习过程中,如果有一套与培训内容相呼
应的教材或学习材料,自然有很好的效果。 如果没有
学习的文字材料作为对课程内容的说明与补充,会觉
得学习缺乏依据。
5、成人学习需要一个舒适和富有支持性的、
能自由表达容纳不同意见的环境。
一个适宜的学习环境对他们的学习效果影响较
大,只有当他们觉得学习环境比较, 安全,,舒适
的时候,才能促使他们积极参与学习。 这里所谓的
学习环境,不仅仅是物质设备等, 硬, 环境,更重
要的是能够畅所欲言的心理环境。
6、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之间由于个体的社
会、历史、文化背景的不同,在学习方法上
也存在着个体差异,成人 (职工 )培训必须因
个体的差异在学习的类型、时间、地点和步
调上做出最优的准备。
7、重复能强化学习效果。
重复在学习新知识和技能时很重要,尤其对于成
人。在培训中,应利用重复加深印象,通常至少重复
所学内容三次,但最好以稍加变化的形式重复。
8、成人学习强调, 做中学,看中学, 。
成人学习者需要实践和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这
样才能掌握和切实体验相关知识,并将这些知识运用
到实际工作和生活中。仅仅是智力上的理解对行为的
改变还是不够的。
二、现代培训学习方式
与培训组织
(一)现代培训教学法与学习方
式
现代培训从广义上来讲包括社会开放式
非学历教育(从幼儿启蒙到研究生班)、研
究性培训(研修班、会议、考察、交流)、
企业(行业)内部培训、行业(系统)指导
性培训、行业(系统)指令性培训等。
其中我们主要研究的是后三种。
1、培训教学法
( 1) 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针对某个特定的问题,向参加者展
示真实性背景,提供大量背景材料,由参加者依据
背景材料来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
培养参加者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适用的对
象:中层以上管理人员,
( 2)暗示教学法
又称启发教学法,被称为是一种, 开发人类智
能,加速学习进程, 的教学方法。暗示教学法的原
理是整体性原理。 就是把人身体、大脑、有意识、
无意识、理智、情感几部分有机地整合起来,发挥
整体的功能,而整体的功能大干部分的组合
( 3)研讨会法
由指导教师有效地组织受训人员以团体的方式对工
作中的课题或问题进行讨论,并得出共同的结论,由此
让受训人员在讨论过程中互相交流、启发,以提高受训
人员知识和能力的一种方法。作为一种企业培训职工的
教育方法,以其显著的培训效果,在实际应用中占有非
常重要的地位,它与授课法并称职业培训两大培训法。
培训的方式主要有 课题讨论法、对立式讨论法、民主讨
论法、讲演讨论法、长期准备的讨论法 。
( 4)角色扮演法
采用这种方法时,参加者身处模拟的日常工作环境
之中,按照其实际工作中应有的权责来担当与其实际工
作类似的角色,模拟性地处理工作事务。适用于新职工、
岗位轮换和职位晋升的职工 。
( 5)操作示范法
操作示范法是专业技能训练的通用方法,一般
由技术能手担任培训员,现场向受训人员简单地讲
授操作理论与技术规范,然后进行标准化的操作示
范表演。
( 6)摸拟训练法
模拟训练法侧重于对操作技能和反应敏捷的培
训,它把参加者置于模拟的现实工作环境中,让参
加者反复操作装置,解决实际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各
种问题,为进入实际工作岗位打下基础。此方法适
用于生产操作型岗位 。
( 7)头脑风暴法
又称智力激励法,BS法,是由美国创造学家奥斯
本于 1939年首次提出,1953年正式发表的一种激发性
思维的方法。它通过会议的形式,让所有参加者在自
由愉快、畅所欲言的气氛中,自由交换想法或点子,
并以此激励与会者的创意及灵感,以产生更多创意的
方法。
( 8)游戏法
较高层次的管理人员培训,如拓展训练 。
( 9)参与式培训法
每个培训对象积极主动地参与培训活动,从亲身
参与中获得知识、技能和正确的行为方式。 主要方法
有:会议、小组培训、参观访问
2、培训学习方式
( 1)独立式学习
独立式学习就是让学习者独立完成一项具有挑
战性工作。
( 2)贴身式学习
这种培训是安排学习者在一段时间内跟随, 师
傅, 一起工作,观察, 师傅, 是如何工作的,并从
中学到一些新技能。
( 3)开放式学习
这种学习方法给接受培训的人以较大的自由,
学习者可以自由地选择学习的时间和学习的内容 。
( 4)度假式学习
允许或安排某些业务骨干每星期有一天或者半
天不上班,让他们到大学去学习短期培训课程。
( 5)轮换式学习
岗位轮换,从不称职到称职
( 6)集中式学习
在统一的时间、地点,按照统一的计划、内容,
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达到预定的目标。
(二)现代职工培训组织
1、一般培训组织
一般企业职工培训采取三段式组织,即:
了解培训需求、组织实施培训、评估培训效
果 。(如图示)(注:非社会非学历教育)
了解需求
培训实施
培训评估
( 1)了解培训需求
? 所谓培训需求,也即培训谁,培训什么;无论
做什么事情,都要有目标对象,找准目标就是要发
现目标的培训需求,一般来说,不管企业性质和行
业如何,职工都有培训的需求,其培训类型主要包
括:入职培训、励志培训、技能培训、素质培训、
管理培训等。
? 培训组织并不仅仅是人力资源部门或培训部门
某一部门的工作,每一个主管都有这样的职责。
( 2)组织培训实施
? 首先是选择培训方式。至于培训方式,其实就
是由, 谁来培训,,这可以根据了解到的培训需求
而定,一般来说,有这么几种培训方式:内部有关
人员主讲、外派职工参加公开课、外出进修、聘请
专业培训公司;
? 其次是确定培训内容。除外派培训外,均要制
定培训计划,选择培训师资,设计培训课程,选择
适当的模式开展培训活动。
( 3)评估培训效果
? 一般来说,在每一次培训结束后,都要现场发
放评估表,由受训者当场填写,以便评估该次培训
效果;
? 在效果评估方面,最为重要的是单位本身有一
套培训考核体系,将培训跟职工的绩效考核真正联
系起来,这样才能促使培训成果在实际工作中转化
为行动。
2、一般培训工作流程
( 1)培训需求调查
人事培训(教育管理)部门组织单位各部门职
工教育管理人员依据该部门的培训目标,分别对各
类职工制定调查计划,实施调查,并做出, 培训需
求调查表, 。
人事培训部门将根据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及培训
需求的合理性,进行核查、汇总及确认。
,培训需求调查表, 的填写可通过访谈或书面
资料的形式进行。
( 2)培训计划制定
根据单位发展规划、组织机构和岗位设置、岗
位标准和素质要求、职工职业生涯的规划、培训目
标、培训需求调查制定培训计划。除确定培训内容、
培训时间、培训场地、培训形式外,在培训计划中
对讲师授课费、课程开发费、制证书费及外派培训
费等费用进行预算注明。
培训计划制定的流程图
制定年度培
训计划表及
相关应预算
绩效考核的 结果
培
训
需
求
调
查
和
分
析
职工发展计划
单位关键问题
分析
归档管
理, 作
为开展
工作的
依据
根据实
际情况
安排各
类培训
事宜
批
准
培
训
计
划
及
预
算
职工招聘计划
( 3)培训课程开发
根据培训需求调查的汇总结果,分别组织相关
部门或培训咨询机构进行有针对性的课程开发。
(国家、行业规定的职业技能培训使用计划课程)
如现有力量无法自行开发的课程将通过专业机
构(如院校、培训咨询公司等)招标来完成。
培训课程开发从公共课程、基础课程、进阶课
程设计课程模块,形成模块化课程设置。
( 4)培训师资选聘
培训课程是以内部开发为主,外部引进为辅,
与之相应的师资也以内部讲师为主,外部讲师为辅。
对于内部讲师,其来源主要为:单位高层管理者、
部门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和内部选聘的其他合适
人选;对于外部讲师,通过聘请业内专家或知名人
士担任,也可通过培训咨询机构的广泛招标来严格
选聘。
( 5)培训资料制作
保证参训人员人手一份内容较详实的纸质培训
资料,便于以后进一步巩固消化。部分课程,根据
实际情况制作电子版本(如光盘格式)资料以利于
转训。
专业技能培训还应制作(准备)相应的设备、
器材、耗材、场地等。
管理培训、拓展培训还可根据计划准备适当的
道具。
( 6)培训课程实施
培训过程中进行监督、检查、调查、分析,并
得出培训效果评价,以利于培训计划的改善。
( 7)培训效果评估
按照, 培训效果反馈表, 对整个培训课程实施
过程中的师资、组织、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系统效
果评估。
也可组织职工训后交流体会。
( 8)培训档案整理
课程实施过后一周内,将每个参加培训的职工
的, 培训签到表, 以及考试成绩(体会报告)汇总,
按照培训课程的实施情况对每一个职工填写, 个人
培训档案卡,,并将依据, 个人培训档案卡, 不定
期对职工的培训成效进行追踪调查,并加入工作考
核之中。
3、新职工入职培训流程图
招
聘
组
新
员
工
入
职
培
训
需
求
培
训
申
请
单
培
训
组
组
织
和
准
备
培
训
实
施 合格 发上岗证
向
经
理
汇
报
培
训
情
况
不合格 处
置
培
训
效
果
的
评
估
与
考
核
4、提高性培训流程图
不
合
格
合
格
补
习
培
训
向
各
有
关
单
位
公
布
处
置
结
果
培
训
实
施
职
工
参
加
培
训总经
理
认
可
职
工
自
我
分
管
领
导
人
力
资
源
部
认
可
外
送
培
训
内
部
培
训
推
荐
职
工 培训
组织
和准
备
签
订
培
训
合
同
员
工
外
出
申
请
表
作
受
训
报
告
反馈和计划
部
门
负
责
人
培训档案整理人资部的跟踪
培训
组确
定培
训机
构
评
估
受
训
效
果
传
递
性
培
训
向人
力经
理汇
报
合格
不合格
5、项目培训流程图
不
合
格
合
格
补
习
培
训
向
各
有
关
单
位
公
布
处
置
结
果
培
训
实
施
员
工
参
加
培
训总经
理
认
可
人
力
资
源
部
认
可
外
送
培
训
内
部
培
训
推
荐
员
工 培训组组
织和
准备
签
订
培
训
合
同
员
工
外
出
申
请
表
作
受
训
报
告
反馈和计划
年
度
培
训
计
划
培训档案整理人资部的跟踪
培训
组再
联系
培训
机构
评
估
受
训
效
果
传
递
性
培
训
向
人
力
经
理
汇报
合格
不合格
培
训
组
备
忘
通
知
培
训
机
构
6、指令性(委托)培训
一般行业(系统)委托培训带有一定的指令性,
如职业资格培训、上岗前培训、提干培训、党校培
训等,通常由指定的培训中心、学校或委托有资质
的培训机构执行既定教学计划。这类培训在遵循一
般培训规律的前提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如不合
格的处理、证书补发等。其流程通常按下图方式运
行。
培训中心根据发展计划, 行政意见制定培训规划,印发培训
班通知, 确定学时, 学分并在网上公布
各单位按要求组织报名,汇总
后报送培训中心
培训中心对各单位报名登记表汇总, 并对学员
编班, 在网上公布学员名单
培训中心将具体教学安排和课程表通知学员, 并下
发教学任务通知书
结业考试和综合考评 。 结业成绩由培训
中心认定并签署意见
培训中心或基层培训点负责组
织实施教学计划
学员说明情况提出书面申请, 所在单
位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公章
报培训中心领导审批
培训中心查阅相关档案材料核实
出具结业(技能)证明书
培训中心规定转入下
一期重修
填写结业鉴定表, 办理结
业证书 ( 技能证书 )
培训中心将学员表现和成绩通
报其所在单位
党课教学督导员对党
课进行监督检查 不合格
合格
补证
情况属实
企业 ( 行业 ) 培训中心 ( 党校 ) 各类培训工作流程图
7、培训组织管理者注意事项
虽然各组织的要求有所不同,做为组织培训管理人员应基本掌握下
面一些基本概念和技能:
( 1)人力资源开发理论,
特别是培训在组织 HRD中的作用和战略意义,了解培训与招聘、培训
与评估、培训与个人及组织发展的联系。
( 2)有效培训体系的构成和培训流程
如,培训体系的概念
A,培训部门的组织
培训部门
培训部门人员分工
讲师的素求与讲师体系
建造学习型组织
B,培训计划与预算
培训经费的来源
培训费用的分配
培训年度计划的制订
C,培训课程体系
D,培训实施
E,培训评价与反馈
( 3)培训系统管理的程序
( 4)培训系统设计的操作方法,了解培训需求调查、培训计划制定、课程设
计、培训实施、培训效果评估、经费预算等
如,
A.培训需求的调查
?培训需求与工作分析(职位说明书)
?培训需求与考核评估
?培训需求调查表格的设计
?培训需求调查的其他方法
B.培训计划的编写
?考虑员工需求及组织发展需求
?培训计划的制订过程
C.培训的组织与实施
?设定培训目标,选择培训方案与培训形式
?培训内容与课程的设计
?教师的选择
?教学场地
?教学流程与监控
D.培训效果评估
?培训评价的原则
?确定评价内容与标准
?培训效果评价方法
?培训效果分析处理
( 5)内部讲师制度以及单位内部讲师的挖掘与培养
的实际操作
如,
?内部讲师的评选
?内部讲师的培训
?内部讲师的奖励与评鉴
?课程设计小组与课程设计实务
( 6)学习型组织和知识管理理念
理想的情况是管理者应拥有一定的教育培训经验。
(三)现代培训技术选介
1、咨询性培训:规则内化
咨询性培训,简单的说就是运用咨询的思路实
施培训,站在解决问题的立场上开展培训。多用于
企事业单位内部培训。
成功实施咨询性培训至少需要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培训前调查。了解问题所在及受训
对象建议、需求。
第二阶段:实施培训。在培训中,一定要用受
训者身边的案例来分析和讨论,不一定要得出结论,
一定要深入,一定要让其, 知、道、悟, 。
最后,课堂培训结束后,还要就培训内容在工
作中如何实施给出指导意见。
2、评价性培训:因材施教
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早在二千年就提出, 因材
施教,,评价性培训正是这一思想的体现。
评价行培训就是综合运用人才素质测评和工作
分析的结果,将岗位任职资格与当前任职者的实际
相比较,找出差距,并设计有针对性培训计划,循
序渐进地开展培训。
评价性培训常常应用于职工的职业生涯规划或
企事业单位第二梯队干部选拔。
评价性培训是建立在对岗位要求和个人特点的
基础上, 因材施教,,是学习型组织的雏形,企事
业单位可以深入发展建立自己的, 发展中心, 。
主讲人:路军
大连职工大学校长助理
管理学副教授、管理学硕士
联系电话,0411- 86648881
电子邮件,lujun689@sina.com
第一部分
新时期教育发展战略
与职业教育发展政策重点
一、新时期教育发展战略
今后一个时期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
的任务:坚持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主
题,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大力发
展职业教育,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 2006年 3月 31日)
— 教育部部长周济
教育部
,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
计划, 的主要内容
新一轮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指导思想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 三个代
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
坚持 一个宗旨。 教育为人民服务,办让
人民满意的教育。
实现 三大历史性任务。 构建体系、培养
人才、知识贡献。
贯彻 八字方针。巩固 成果,深化 改革,
提高 质量,持续 发展 。
(一)两大战略重点
1、重点推进农村教育发展与改革
全面贯彻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
坚持把农村教育摆在 重中之重 地位,充分体
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实践, 三个代表, 重要思
想,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信心和行动。
具体政策措施:
——实现西部, 两基, 攻坚、中部巩固提
高、东部, 双高普九, 的目标
——深化农村教育改革,推进, 三教统筹,
和, 农科教结合,
——落实, 以县为主, 义务教育管理体制
——健全贫困学生助学制度
——推进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
——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
2、重点推进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
中央这一重大决策,对于增强高等教育
综合实力,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提高我
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都具有极其重要
的战略意义,必须继续推进。
继续实施:
——“985工程, 和, 211”工程
——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
新启动:
——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
——高校科技创新计划
——高校社科繁荣计划
统筹协调学科建设, 人才培养, 科技创
新, 队伍建设和国际合作等各方面工作, 使
重点建设高校和重点学科的水平显著提高,
带动全国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
中国高等教育必须着力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一
是全面提高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大学生全
面发展; 二是大力提升高等学校自主创新能力和社会
服务水平,发挥高等学校在国家自主创新体系中的核
心和主体作用,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三是努力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学科和若干世界一流大学,
大幅度提升我国高等学校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四是继续推进高等教育规模的稳步增长,使高等教育
的大众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五是各级、各类高等教育
合理定位布局,构建现代高等教育办学体系; 六是完
善高等教育法律法规体系;七是扩大高等教育国际交
流与合作。 (2005-9-3)
— 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
(二)六项重点工程
1、新世纪素质教育工程
——学校德育工作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考试评价制度改革
——普通高中、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
——学生身体心理素质和艺术素养
——语言文字工作
2、职业教育与培训创新工程
——以就业为导向转变办学模式
——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
——多样化的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
3、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
——高等学校的教学改革
——教学质量评估与保障机制
4、促进毕业生就业工程
——健全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领导体制、
运行机制、政策体系和服务体系
——面向就业需求,深化教育系统内
外的各项改革。
5、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
——基础设施、资源建设、人才培养
——信息技术在教育系统应用水平
6、高素质教师和管理队伍建设工程
——推动教师教育创新
——完善教师继续教育体系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
(三) 六个重要举措
1、加强制度创新和依法治教
—— 完善教育法律法规体系
—— 转变职能,依法行政
—— 健全督导评估体系
—— 管理体制改革
—— 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
2、大力支持和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快速持续
发展
—— 依法鼓励和支持民办教育发展
—— 注重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
3、进一步扩大教育对外开放
—— 全方位、高层次国际合作与交流
—— 出国留学和来华留学工作
—— 对外汉语教学和开拓国际市场
4、改革和完善教育投入体制
—— 建立与公共财政体制相适应的教育财政
制度
—— 拓宽经费筹措渠道
—— 完善国家助学制度
—— 严格管理和提高效益
5、加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
—— 学校党建工作
—— 高校, 两课, 建设
——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 党风廉政及行风建设
6、建设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
体系
—— 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
体系
—— 支持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地区、革
命老区和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教育
—— 研究制定, 2020年中国教育发展纲要,
二,职业教育发展政策重点
(一)职业教育与就业形势
一个最基本的形势是中国总人口是 13亿
人,而城镇率是 42% 的样子,预计到 2020年,
总人口数会接近 15亿 人,2050年到 16亿 人,
有专家预测,中国的劳动力人口到 2020年的
时候,有可能从现在的 9亿 人要提高到 10亿 人
左右,这样一来,需要提供的就业岗位将会
从现在 7.5亿 增加到 8亿,而全世界所有的发
达国家加起来是 4.3亿 个就业岗位,所以我国
是全球最大、最持续的压力。
总人口,13.4亿
劳动力资源,9.8亿
从业人员,7.4亿
从业人员
7.37亿
劳动力资源 9.8亿
1992-2002 年从业人员对比图
6.62
7.37
6
6.5
7
7.5
1992 2002
从业人员人员增加了 7700万
城镇从业人员,2.39亿( 33%)
乡村从业人员,4.91亿( 67%)
33%
67%
乡村从业人员
城镇从业人员
1.79
2.39
4.83 4.91
0
1
2
3
4
5
6
1992 2002
城镇从业人员
乡村从业人员
城镇和乡村从业人员对比图
城镇从业人员增加了 6000万;乡村从业人员增加了 800万。
29%
21%
50%
第二产业, 1.58 亿 第一产业, 3.69 亿
第三产业, 2,11 亿
按产业划分的从业人员构成图
三大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对比图
58.5
21.7 19.8
50
21.4 28.6
0
20
40
60
80
100
120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2002
1992
按所有制划分从业人员构成图
28%
47%
7%18%
国有单位私营个体
其他单位
集体单位
1.09
0.72
0.36
0.11
0
0.7
0
0.5
1
1.5
国有单位 集体单位 其他
1992
20021992-2002各类所有制单位从业人员对比图
注:图中“其他”包括私营个体从业人员和外
资、合资企业从业人员。
1992-2003年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及城镇
登记失业人员变动图
0
200
400
600
800
1000
1992 1998 2002
2003
年9月
底
城镇登记失业
人员
国有企业下岗
职工
1992-2003年城镇登记失业率对比图 2.3
3.1
4
4.2
0
1
2
3
4
5
1992 1998 2002 2 0 0 3 年9 月底
文盲 9%
小学 35%
初中 38%
高中 12%
大专以上
6%
从业人员文化构成图
60%
4%
36%
初级
中级
高级
技术工人技能等级构成图
城镇新生劳动力接受培训情况
30%
70%
未接受培训
接受培训
我国就业的基本形势
就业方面的主要矛盾,是劳动者充分就
业的需求与劳动力总量过大、素质不相适应
之间的矛盾。
当前主要表现在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和
就业结构性矛盾同时并存,城镇就业压力加
大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速度加
快同时出现,新成长劳动力就业和失业人员
再就业问题相互交织。
焦点是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 。
2003年第三季度部分城市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分析:
各技术等级求人倍率均大于 1,说明劳动力需求大于
供给,其中,求人倍率最大的是职业资格一级(高
级技师),为 2.35。与上季度相比,上升幅度也最
大,上升了 0.54。 市场信号显示,高技能人才急缺。
1.45
1.3
1.33
1.56
2.35
0 0.5 1 1.5 2 2.5
初级技能
中级技能
高级技能
技师
高级技师
按技术等级分组的供求人数对比
2004年,全国初中毕业生 2000多万 人,
其中有 822万 人升入普通高中,566万人 进入
职业学校,两者之比约为 6,4,结构不合理。
此外尚有 700万 左右的初中毕业生未接受培训
就直接进入社会。
过去 11年我国教育事业跨越式的发展,
其中 9年义务教育的人口覆盖率在过去 11年翻
了一番,高等教育扩招以 3到 4倍的速率增长,
而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大家可以速度很快,
其中可能发展最慢的还是中等职业教育,应
该说在过去 11年当中整个在校生的规模差不
多翻了一番,但是相比较其他的高中阶段的
人口,应该说还是不够。
—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力
(二)职业教育政策重点
2005年 10月 28日,国务院正式发布了
,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了
今后一个时期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
想、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
1、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经
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
( 1)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人力资源开发,是落
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推进我国走新型工
业化道路、解决, 三农, 问题、促进就业再就业的重
大举措;是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把我国巨大人口压力
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提升我国综合国力、构建和谐
社会的重要途径;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
律,实现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 2) 明确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
到 2010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达到 800万 人,
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高等职业教育招生
规模占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一半以上。, 十一五,
期间,为社会输送 2500多万 名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
1100多万 名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各种形式的职业
培训进一步发展,每年培训城乡劳动者 上亿人次,
使我国劳动者的素质得到明显提高。
2、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培养
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
技能专门人才
( 3)职业教育要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调整经
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服务。特别是 现代制造业、
现代服务业 紧缺的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的培养。
( 4)职业教育要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
( 5)职业教育要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
( 6)职业教育要为提高劳动者素质特别是职业能力
服务。实施以提高职业技能为重点的 成人继续教育
和再就业培训工程,在企业中建立工学结合的 职工
教育和培训体系,面向在职职工开展普遍的、持续
的文化教育和技术培训,加快培养高级工和技师,
建设学习型企业。
3、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 7)推进职业教育办学思想的转变。坚持, 以服务为宗旨、以
就业为导向, 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促进职业教育教学与生产
实践、技术推广、社会服务紧密结合,积极开展 订单培养,加
强职业指导和 创业教育 。
( 8)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合理调整专业结构,大力发
展面向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专业,大力推进精品专业、精
品课程和教材建设。
( 9)加强职业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高度重视
实践和实训环节教学,继续实施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计划,
在重点专业领域建成 2000个专业门类齐全、装备水平较高、优
质资源共享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进一步推进学生获取职业资
格证书工作。 到 2010年,省级以上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和有条件
的高等职业院校都要建立 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开展职业技能鉴
定工作,其学生考核合格后,可同时获得 学历证书 和相应的 职
业资格证书 。
( 10)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
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最后一年要到企业等用人单
位顶岗实习,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实训时间不少
于半年。
( 11)积极开展城市对农村、东部对西部职业教育
对口支援工作。实行更加灵活的学制,有条件地方
的职业学校可以采取分阶段、分地区的办学模式,
学生前 1至 2年在西部地区和农村学习,其余时间在
东部地区和城市学习。
( 12)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4、加强基础能力建设,努力提高职业院校的
办学水平和质量
( 13)建立和完善遍布城乡、灵活开放的职业教育
和培训网络。在合理规划布局、整合现有资源的基
础上,每个市(地)都要重点建设一所高等职业技
术学院和若干所中等职业学校。每个县(市、区)
都要重点办好一所起骨干示范作用的职教中心(中
等职业学校)。乡镇要依托中小学、农民文化技术
学校及其他培训机构开展职业教育和培训。社区要
大力开展职业教育和培训服务。企业要建立健全现
代企业培训制度。
( 14)加强县级职教中心建设。继续实施县级职教中
心专项建设计划,国家重点扶持建设 1000个县级 职教
中心,使其成为人力资源开发、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技术培训与推广、扶贫开发和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重
要基地。
( 15)加强示范性职业院校建设。重点建设高水平的
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 1000所示范性 中等职业学校
和 100所示范性 高等职业院校 。 2010年以前,原则上中
等职业学校不升格为高等职业院校或并入高等学校,
专科层次的职业院校不升格为本科院校。
( 16)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 双师型, 教师队伍
建设,职业院校中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教师,可按照相
应专业技术职务试行条例的规定,申请评定第二个专
业技术资格,也可根据有关规定申请取得相应的职业
资格证书。
5、积极推进体制改革与创新,增强职业教育
发展活力 。
( 17)推动公办职业学校办学体制改革与创新。推
动公办职业学校与企业合作办学,形成前校后厂
(场)、校企合一的办学实体。
( 18)深化公办职业学校以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为重
点的内部管理体制改革。
( 19)大力发展民办职业教育。贯彻落实, 中华人
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 及其实施条例,把民办
职业教育纳入职业教育发展的总体规划。
6、依靠行业企业发展职业教育,推动职业院校
与企业的密切结合
( 20)企业要强化职工培训,提高职工素质。 企业有
责任接受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和教师实践。 对支付实习
学生报酬的企业,给予相应税收优惠。
( 21)要认真落实, 一般企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 1.5
% 足额提取教育培训经费,从业人员技术要求高、培
训任务重、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可按 2.5% 提取, 的
规定,足额提取教育培训经费,主要用于企业职工特
别是一线职工的教育和培训。
( 22) 行业主管部门 和 行业协会 要在国家教育方针和
政策指导下,开展本行业人才需求预测,制订教育培
训规划,组织和指导行业职业教育与培训工作
7、严格实行就业准入制度,完善职业资格证
书制度
( 23) 用人单位招录职工必须严格执行, 先培训、后
就业,,, 先培训、后上岗, 的规定,从取得职业学
校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培训合格证书的人
员中优先录用。
( 24) 全面推进和规范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加强对职
业技能鉴定、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评价、职业资格
证书颁发工作的指导与管理。要尽快建立能够反映经
济发展和劳动力市场需要的职业资格标准体系。
8、多渠道增加经费投入,建立职业教育学生资
助制度
( 25)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
逐步增加公共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各级财政安排
的职业教育专项经费,重点支持技能型紧缺人才专业
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农业和地矿等艰苦行
业、中西部农村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职业教育和成
人教育发展。
( 26)要进一步落实城市教育费附加用于职业教育的
政策。从 2006年起,城市教育费附加安排用于职业教
育的比例,一般地区不低于 20%,已经普及九年义务教
育的地区不低于 30%。
( 27)建立职业教育贫困家庭学生助学制度。 把组织
学生参加 勤工俭学和半工半读 作为助学的重要途径。
9、切实加强领导,动员全社会关心支持职业
教育发展
( 28)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对职业教育发展
规划、资源配置、条件保障、政策措施的统
筹管理,为职业教育提供强有力的公共服务
和良好的发展环境。
( 29)各级人民政府要切实加强对职业教育工作的
领导,把职业教育工作纳入目标管理,作为对主要
领导干部进行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并接受人大、
政协的检查和指导。
( 30)逐步提高生产服务一线技能人才、特别是高
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实行优秀技能人
才特殊奖励政策和激励办法。
国务院已决定,,十一五, 期间中央财
政对职业教育投入100亿元,重点用于支
持实训基地建设,充实教学设备,资助贫困
家庭学生接受职业教育。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职业教育的重
点是对城乡需要就业人员进行职业技能培训,
对在岗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培养高技能人才。
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
( 2005- 11- 7)
—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
要着力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合理调整教育结构,重点加强职业教育。教育
结构调整总的方向是,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大力发
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无论是中等教育还
是高等教育,都要扩大职业教育的规模。
?二是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形成多元化办学格局。积
极办好公办职业院校,大力发展民办职业教育,充分
发挥企业、行业和社会力量举办职业教育的积极性。
?三是以就业为导向,提高职业院校办学水平和质量。
深化教学改革,注重学以致用,搞好以敬业和诚信为
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突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职业技
能训练。职业教育要面向企业,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
?四是重视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提高广大农民
的职业技能和转移就业能力。
第二部分
把握成人学习规律
提高职工培训质量与培训效益
一、成人学习的心理特征
与基本规律
(一)成人学习的心理成因
形成学习心理的动机,可分为内源性动
机和外源性动机。
1、内源性动机
内源性动机也称内部动机,是指人们对
活动本身感兴趣,由于活动能使人们获得满
足,活动本身就是人们自己的奖励与报酬,
无须外加的奖励。
( 1)自发性
学习是人与生俱来的基本需要的表现。当人的
生存需要得到满足的基础上,就会产生人对自身身心
(脑力的、体力的)发展的需要,产生德育、智育、
体育等方面的强烈动机。在发展需要相对满足后又会
产生享受需要引起对物质生活的更舒适,精神生活的
更愉悦的追求动机去学习。(需要层次理论)
( 2)后发性
学习就是后天培养起来的一种行为。人类的行为
有一些是本能的,与生俱来的,但大多数行为是从 "
后天经验 "中得来的,即通过学习实践得来的。随着
人们通过得到更多的知识、快乐与满足之后,对学习
将产生更大的追求动机。
2、外源性动机
外源性动机又称外部动机,是指那种不是由于活动本身引
起而是由于活动并没有内在联系的外部刺激或原因引发出来的
动机。
( 1)社会进步的要求
学习社会化,教育终身化
( 2)科技迅猛发展
科学技术的发展造成对知识的更深、更宽的涉猎要求。
( 3)产业结构的调整
就业形式发生变化。接受再教育学习成为成人的必须 。
( 4)社会生活方式的巨变
人们的交往增多,时空缩小,流动性增加,这些因素又会
促使成人学习积极性进一步加大。
( 5)现代教育条件的改变
人们接受教育进行学习的可能性、现实性更进一步加强。
?内源性动机具有主观性,受每个人自身生
长条件、个性等因素等制约,要调动职工个
人学习的内源性动机是较难掌握的。
?外源性动机具有客观性,受社会各方面因
素的综合制约,但正是由于它具有客观性,
因而可以使人们正确的认识它,自觉的利用
它来实现我们的要求。
(二)成人学习的心理特征
1、具有独立的、不断强化、自我指导的个性。
成人希望作为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参与一切活
动,希望别人把他当成人看待,尊重他的独立地位和
活动能力,把他视为有自我导向能力的人。但反过来
看,由于成人都希望在学习中别人能看重自己,因此
他们又有一种害怕学习失败,害怕考试的心态,内心
常常流露出一种焦虑感。
2、具有丰富多样,并且个性化的经验。
成人承担了多种的社会家庭角色和社会职责,这
使他们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社会阅历 。 成人的学
习是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的再学习、再教育。
成人的经验是成人学习过程中一项宝贵的资源。
3、成人的学习目的明确,学习以及时、有用为
取向,以解决问题为核心。
一项在中国在职人员中的调查表明,有 80%以上
的成人职工出于职业发展这类动机而参加学习活动。
成人明确的学习目的使得成人在学习中表现出以解决
当前面临的问题为核心,追求学习的直接有用性和实
效性 。
4、成人的学习能力并不随年龄的增长而明显下
降,在某些方面还具有优势。
现代成人学习理论认为成人的学习能力在 30岁时
达到顶峰,30岁到 50岁之间是平稳的高原期,50岁以
后才开始下降。成人在意义记忆、抽象逻辑思维能力
方面具有青少年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三)成人学习的基本规律
1、成人学习一般是带着问题的学习,注重对问
题的解决。
当学习能满足成人的经验和兴趣并结合其工作场
景及实际应用时,学习主动性就越强,学习效果就好。
相对青少年学习者而言,成人的学习由普通教育的储
备型向功利型转化,更注重实用性,强调即学即用的
效果。
2、成人学习是一种自我反思的学习,成人的经验在其
学习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他们对许多事情,都有亲身的体验,已有了比较确
定的坐标位置。 当学习能满足成人的经验和兴趣时,
学习动机将极大的被激发,这是成人学习的起始点。
3、成人学习是自我导向的学习,其自主性与其
学习效果有很大联系。
所谓自我导向的学习是个人在没有他人帮助的情
况下主动地评判自己的学习需求、形成学习目标、选
择人文的和物质的学习资源并评价学习结果的过程。
成人如果对学习内容和活动有某种程度的控制,他们
就能学得更多并积极地参与到培训活动中去
4、有趣、新颖而有意义的学习材料能使成人学
习更方便、更容易和更有趣。
在成人学习过程中,如果有一套与培训内容相呼
应的教材或学习材料,自然有很好的效果。 如果没有
学习的文字材料作为对课程内容的说明与补充,会觉
得学习缺乏依据。
5、成人学习需要一个舒适和富有支持性的、
能自由表达容纳不同意见的环境。
一个适宜的学习环境对他们的学习效果影响较
大,只有当他们觉得学习环境比较, 安全,,舒适
的时候,才能促使他们积极参与学习。 这里所谓的
学习环境,不仅仅是物质设备等, 硬, 环境,更重
要的是能够畅所欲言的心理环境。
6、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之间由于个体的社
会、历史、文化背景的不同,在学习方法上
也存在着个体差异,成人 (职工 )培训必须因
个体的差异在学习的类型、时间、地点和步
调上做出最优的准备。
7、重复能强化学习效果。
重复在学习新知识和技能时很重要,尤其对于成
人。在培训中,应利用重复加深印象,通常至少重复
所学内容三次,但最好以稍加变化的形式重复。
8、成人学习强调, 做中学,看中学, 。
成人学习者需要实践和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这
样才能掌握和切实体验相关知识,并将这些知识运用
到实际工作和生活中。仅仅是智力上的理解对行为的
改变还是不够的。
二、现代培训学习方式
与培训组织
(一)现代培训教学法与学习方
式
现代培训从广义上来讲包括社会开放式
非学历教育(从幼儿启蒙到研究生班)、研
究性培训(研修班、会议、考察、交流)、
企业(行业)内部培训、行业(系统)指导
性培训、行业(系统)指令性培训等。
其中我们主要研究的是后三种。
1、培训教学法
( 1) 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针对某个特定的问题,向参加者展
示真实性背景,提供大量背景材料,由参加者依据
背景材料来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
培养参加者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适用的对
象:中层以上管理人员,
( 2)暗示教学法
又称启发教学法,被称为是一种, 开发人类智
能,加速学习进程, 的教学方法。暗示教学法的原
理是整体性原理。 就是把人身体、大脑、有意识、
无意识、理智、情感几部分有机地整合起来,发挥
整体的功能,而整体的功能大干部分的组合
( 3)研讨会法
由指导教师有效地组织受训人员以团体的方式对工
作中的课题或问题进行讨论,并得出共同的结论,由此
让受训人员在讨论过程中互相交流、启发,以提高受训
人员知识和能力的一种方法。作为一种企业培训职工的
教育方法,以其显著的培训效果,在实际应用中占有非
常重要的地位,它与授课法并称职业培训两大培训法。
培训的方式主要有 课题讨论法、对立式讨论法、民主讨
论法、讲演讨论法、长期准备的讨论法 。
( 4)角色扮演法
采用这种方法时,参加者身处模拟的日常工作环境
之中,按照其实际工作中应有的权责来担当与其实际工
作类似的角色,模拟性地处理工作事务。适用于新职工、
岗位轮换和职位晋升的职工 。
( 5)操作示范法
操作示范法是专业技能训练的通用方法,一般
由技术能手担任培训员,现场向受训人员简单地讲
授操作理论与技术规范,然后进行标准化的操作示
范表演。
( 6)摸拟训练法
模拟训练法侧重于对操作技能和反应敏捷的培
训,它把参加者置于模拟的现实工作环境中,让参
加者反复操作装置,解决实际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各
种问题,为进入实际工作岗位打下基础。此方法适
用于生产操作型岗位 。
( 7)头脑风暴法
又称智力激励法,BS法,是由美国创造学家奥斯
本于 1939年首次提出,1953年正式发表的一种激发性
思维的方法。它通过会议的形式,让所有参加者在自
由愉快、畅所欲言的气氛中,自由交换想法或点子,
并以此激励与会者的创意及灵感,以产生更多创意的
方法。
( 8)游戏法
较高层次的管理人员培训,如拓展训练 。
( 9)参与式培训法
每个培训对象积极主动地参与培训活动,从亲身
参与中获得知识、技能和正确的行为方式。 主要方法
有:会议、小组培训、参观访问
2、培训学习方式
( 1)独立式学习
独立式学习就是让学习者独立完成一项具有挑
战性工作。
( 2)贴身式学习
这种培训是安排学习者在一段时间内跟随, 师
傅, 一起工作,观察, 师傅, 是如何工作的,并从
中学到一些新技能。
( 3)开放式学习
这种学习方法给接受培训的人以较大的自由,
学习者可以自由地选择学习的时间和学习的内容 。
( 4)度假式学习
允许或安排某些业务骨干每星期有一天或者半
天不上班,让他们到大学去学习短期培训课程。
( 5)轮换式学习
岗位轮换,从不称职到称职
( 6)集中式学习
在统一的时间、地点,按照统一的计划、内容,
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达到预定的目标。
(二)现代职工培训组织
1、一般培训组织
一般企业职工培训采取三段式组织,即:
了解培训需求、组织实施培训、评估培训效
果 。(如图示)(注:非社会非学历教育)
了解需求
培训实施
培训评估
( 1)了解培训需求
? 所谓培训需求,也即培训谁,培训什么;无论
做什么事情,都要有目标对象,找准目标就是要发
现目标的培训需求,一般来说,不管企业性质和行
业如何,职工都有培训的需求,其培训类型主要包
括:入职培训、励志培训、技能培训、素质培训、
管理培训等。
? 培训组织并不仅仅是人力资源部门或培训部门
某一部门的工作,每一个主管都有这样的职责。
( 2)组织培训实施
? 首先是选择培训方式。至于培训方式,其实就
是由, 谁来培训,,这可以根据了解到的培训需求
而定,一般来说,有这么几种培训方式:内部有关
人员主讲、外派职工参加公开课、外出进修、聘请
专业培训公司;
? 其次是确定培训内容。除外派培训外,均要制
定培训计划,选择培训师资,设计培训课程,选择
适当的模式开展培训活动。
( 3)评估培训效果
? 一般来说,在每一次培训结束后,都要现场发
放评估表,由受训者当场填写,以便评估该次培训
效果;
? 在效果评估方面,最为重要的是单位本身有一
套培训考核体系,将培训跟职工的绩效考核真正联
系起来,这样才能促使培训成果在实际工作中转化
为行动。
2、一般培训工作流程
( 1)培训需求调查
人事培训(教育管理)部门组织单位各部门职
工教育管理人员依据该部门的培训目标,分别对各
类职工制定调查计划,实施调查,并做出, 培训需
求调查表, 。
人事培训部门将根据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及培训
需求的合理性,进行核查、汇总及确认。
,培训需求调查表, 的填写可通过访谈或书面
资料的形式进行。
( 2)培训计划制定
根据单位发展规划、组织机构和岗位设置、岗
位标准和素质要求、职工职业生涯的规划、培训目
标、培训需求调查制定培训计划。除确定培训内容、
培训时间、培训场地、培训形式外,在培训计划中
对讲师授课费、课程开发费、制证书费及外派培训
费等费用进行预算注明。
培训计划制定的流程图
制定年度培
训计划表及
相关应预算
绩效考核的 结果
培
训
需
求
调
查
和
分
析
职工发展计划
单位关键问题
分析
归档管
理, 作
为开展
工作的
依据
根据实
际情况
安排各
类培训
事宜
批
准
培
训
计
划
及
预
算
职工招聘计划
( 3)培训课程开发
根据培训需求调查的汇总结果,分别组织相关
部门或培训咨询机构进行有针对性的课程开发。
(国家、行业规定的职业技能培训使用计划课程)
如现有力量无法自行开发的课程将通过专业机
构(如院校、培训咨询公司等)招标来完成。
培训课程开发从公共课程、基础课程、进阶课
程设计课程模块,形成模块化课程设置。
( 4)培训师资选聘
培训课程是以内部开发为主,外部引进为辅,
与之相应的师资也以内部讲师为主,外部讲师为辅。
对于内部讲师,其来源主要为:单位高层管理者、
部门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和内部选聘的其他合适
人选;对于外部讲师,通过聘请业内专家或知名人
士担任,也可通过培训咨询机构的广泛招标来严格
选聘。
( 5)培训资料制作
保证参训人员人手一份内容较详实的纸质培训
资料,便于以后进一步巩固消化。部分课程,根据
实际情况制作电子版本(如光盘格式)资料以利于
转训。
专业技能培训还应制作(准备)相应的设备、
器材、耗材、场地等。
管理培训、拓展培训还可根据计划准备适当的
道具。
( 6)培训课程实施
培训过程中进行监督、检查、调查、分析,并
得出培训效果评价,以利于培训计划的改善。
( 7)培训效果评估
按照, 培训效果反馈表, 对整个培训课程实施
过程中的师资、组织、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系统效
果评估。
也可组织职工训后交流体会。
( 8)培训档案整理
课程实施过后一周内,将每个参加培训的职工
的, 培训签到表, 以及考试成绩(体会报告)汇总,
按照培训课程的实施情况对每一个职工填写, 个人
培训档案卡,,并将依据, 个人培训档案卡, 不定
期对职工的培训成效进行追踪调查,并加入工作考
核之中。
3、新职工入职培训流程图
招
聘
组
新
员
工
入
职
培
训
需
求
培
训
申
请
单
培
训
组
组
织
和
准
备
培
训
实
施 合格 发上岗证
向
经
理
汇
报
培
训
情
况
不合格 处
置
培
训
效
果
的
评
估
与
考
核
4、提高性培训流程图
不
合
格
合
格
补
习
培
训
向
各
有
关
单
位
公
布
处
置
结
果
培
训
实
施
职
工
参
加
培
训总经
理
认
可
职
工
自
我
分
管
领
导
人
力
资
源
部
认
可
外
送
培
训
内
部
培
训
推
荐
职
工 培训
组织
和准
备
签
订
培
训
合
同
员
工
外
出
申
请
表
作
受
训
报
告
反馈和计划
部
门
负
责
人
培训档案整理人资部的跟踪
培训
组确
定培
训机
构
评
估
受
训
效
果
传
递
性
培
训
向人
力经
理汇
报
合格
不合格
5、项目培训流程图
不
合
格
合
格
补
习
培
训
向
各
有
关
单
位
公
布
处
置
结
果
培
训
实
施
员
工
参
加
培
训总经
理
认
可
人
力
资
源
部
认
可
外
送
培
训
内
部
培
训
推
荐
员
工 培训组组
织和
准备
签
订
培
训
合
同
员
工
外
出
申
请
表
作
受
训
报
告
反馈和计划
年
度
培
训
计
划
培训档案整理人资部的跟踪
培训
组再
联系
培训
机构
评
估
受
训
效
果
传
递
性
培
训
向
人
力
经
理
汇报
合格
不合格
培
训
组
备
忘
通
知
培
训
机
构
6、指令性(委托)培训
一般行业(系统)委托培训带有一定的指令性,
如职业资格培训、上岗前培训、提干培训、党校培
训等,通常由指定的培训中心、学校或委托有资质
的培训机构执行既定教学计划。这类培训在遵循一
般培训规律的前提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如不合
格的处理、证书补发等。其流程通常按下图方式运
行。
培训中心根据发展计划, 行政意见制定培训规划,印发培训
班通知, 确定学时, 学分并在网上公布
各单位按要求组织报名,汇总
后报送培训中心
培训中心对各单位报名登记表汇总, 并对学员
编班, 在网上公布学员名单
培训中心将具体教学安排和课程表通知学员, 并下
发教学任务通知书
结业考试和综合考评 。 结业成绩由培训
中心认定并签署意见
培训中心或基层培训点负责组
织实施教学计划
学员说明情况提出书面申请, 所在单
位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公章
报培训中心领导审批
培训中心查阅相关档案材料核实
出具结业(技能)证明书
培训中心规定转入下
一期重修
填写结业鉴定表, 办理结
业证书 ( 技能证书 )
培训中心将学员表现和成绩通
报其所在单位
党课教学督导员对党
课进行监督检查 不合格
合格
补证
情况属实
企业 ( 行业 ) 培训中心 ( 党校 ) 各类培训工作流程图
7、培训组织管理者注意事项
虽然各组织的要求有所不同,做为组织培训管理人员应基本掌握下
面一些基本概念和技能:
( 1)人力资源开发理论,
特别是培训在组织 HRD中的作用和战略意义,了解培训与招聘、培训
与评估、培训与个人及组织发展的联系。
( 2)有效培训体系的构成和培训流程
如,培训体系的概念
A,培训部门的组织
培训部门
培训部门人员分工
讲师的素求与讲师体系
建造学习型组织
B,培训计划与预算
培训经费的来源
培训费用的分配
培训年度计划的制订
C,培训课程体系
D,培训实施
E,培训评价与反馈
( 3)培训系统管理的程序
( 4)培训系统设计的操作方法,了解培训需求调查、培训计划制定、课程设
计、培训实施、培训效果评估、经费预算等
如,
A.培训需求的调查
?培训需求与工作分析(职位说明书)
?培训需求与考核评估
?培训需求调查表格的设计
?培训需求调查的其他方法
B.培训计划的编写
?考虑员工需求及组织发展需求
?培训计划的制订过程
C.培训的组织与实施
?设定培训目标,选择培训方案与培训形式
?培训内容与课程的设计
?教师的选择
?教学场地
?教学流程与监控
D.培训效果评估
?培训评价的原则
?确定评价内容与标准
?培训效果评价方法
?培训效果分析处理
( 5)内部讲师制度以及单位内部讲师的挖掘与培养
的实际操作
如,
?内部讲师的评选
?内部讲师的培训
?内部讲师的奖励与评鉴
?课程设计小组与课程设计实务
( 6)学习型组织和知识管理理念
理想的情况是管理者应拥有一定的教育培训经验。
(三)现代培训技术选介
1、咨询性培训:规则内化
咨询性培训,简单的说就是运用咨询的思路实
施培训,站在解决问题的立场上开展培训。多用于
企事业单位内部培训。
成功实施咨询性培训至少需要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培训前调查。了解问题所在及受训
对象建议、需求。
第二阶段:实施培训。在培训中,一定要用受
训者身边的案例来分析和讨论,不一定要得出结论,
一定要深入,一定要让其, 知、道、悟, 。
最后,课堂培训结束后,还要就培训内容在工
作中如何实施给出指导意见。
2、评价性培训:因材施教
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早在二千年就提出, 因材
施教,,评价性培训正是这一思想的体现。
评价行培训就是综合运用人才素质测评和工作
分析的结果,将岗位任职资格与当前任职者的实际
相比较,找出差距,并设计有针对性培训计划,循
序渐进地开展培训。
评价性培训常常应用于职工的职业生涯规划或
企事业单位第二梯队干部选拔。
评价性培训是建立在对岗位要求和个人特点的
基础上, 因材施教,,是学习型组织的雏形,企事
业单位可以深入发展建立自己的, 发展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