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讲 城市职能分类
? § 4.1 城市经济活动的基本与非基本部

基本经济活动 基本职能城市



动 非基本经济活动
非基本职能
城市
人口、生产要素
产品、服务
输入
输出
区域
基本经济活动
非经济活动
? 在上述区分的基础上,产生了,经济基
础理论” ——
? 城市的存在和发展,取决于城市在自身地域
界限以外地区销售货物和提供服务的能力。若
这种能力旺盛,城市就会成长;若这种能力衰
弱,城市就会萎缩。这是因为,一个城市为外
界提供的服务越多,反过来的利益也越多,刺
激自身的经济越多样化,也就越有实力组织扩
大再生产,由此导致城市迅速成长。 —— 城市
乘数效应 。
? § 4.2 城市职能
? 一、城市职能的含义
? 1、职能是指具有标志意义的人、事物、机构所应有的
作用。因此城市职能就是城市所具有的作用。(生产
功能、消费功能和承载功能)
? 2、希腊, 雅典宪章,,城市具有为居民提供居住、工
作、休息和交通服务的职能。
? 3、于光远:现代城市具有流通、服务、文化、管理和
科技、交通职能。
? 4、英国著名地理学家 Carter另辟蹊径,从区位论的角
度出发,将城市职能归纳为三类:
? ①中心地职能:为广大邻近地区提供各种服务(包
括物质的、精神的和管理的)的职能。
? ②交通职能
? ③特殊职能指为非邻近地区的资源提供加工服务的
职 能。
? 据此他认为城市职能是由三方面决定的,城市在国
家和地区经济中的作用;与专门化有关的城市社会经
济特殊方面;职能与区位关系。
? 城市职能:指城市在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
生活中所承担的任务和作用。
? 城市性质,是城市主要职能的高度概括,
它代表了城市的个性和发展方向。
? 如何确定城市的性质?
? 二、城市职能的类型
? 一般职能与特殊职能
? 基本职能与非基本职能
? 采用基本与非基本职能来确定城市职能的主要作用:
? ①它把城市经济活动与区域范围内的经济联系起来,
从而揭示了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原因,使人们清晰地看
到,城市是在社会劳动地域分工的过程中为适应城市
以外地区的需要而发展进来的。
? ②基本活动表达了城市与周围地区间的联系,也显示
了城市职能的专业化程度 。
? 三、城市职能演变的历史考察
? 1、工业化前的城市职能
?,城”、“市”、“肆”、“社”职能。
? 2、工业化时期的城市职能
? ①工业职能;
? ②交通职能;
? ③管理职能。
? 3、后工业时期的城市职能
? ①管理职能;
? ②信息中心职能;
? ③文化教育科技职能。
§ 4.3 城市职能分类
? 一、一般描述方法
? 英国奥隆索( M.Auronsseau)分类法
? 这类方法的致命弱点是任意性和主观性较大。分类
的好坏完全取决于研究者对每个城市职能特点的了解
深度。确定一个描述性的城市职能分类的系统相对说
来并不困难,每一类里选取几个典型城市作例子也是
容易的。难的是要使大量的城镇在分类表中都各得其
所。因为这种方法,一个城市只限于归入一类,绝大
多数类别以一种职能命名,职能特点较为复杂的城市,
不依靠一个客观标准,分类就遇到困难,只能用主观
判断解决。
二、统计描述方法
? 美国哈里斯( C.D.Harris)分类法。
? 三、统计分析方法
? 美国的纳尔逊( H.J.Nelson)分类法。
? ①选择、确定职能部门及相应的数据;
? ②部门频度分布图,分析部门(行业)的集
中程度。
? ③设计参变量:
? 均值,X= ∑xi/N
? 方差,D=( ∑ ( xi - X ) /N) -2
? ④ 进行职能分类
? 以纳尔逊为代表的统计分析方法与过去相比有三点进步:
①分类建立在比较客观、统一的统计推导的方法论基础上;
②一个城市可以有几个主导职能,属于几个城市类,较能
反映实际的城市职能状况;
③可以反映城市主导职能的专门化程度。
? 这种方法的不足之处是:
? ①它实际上没有对城市职能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进行分类,
或者说没有进行完全的分类。
? ②城市有几个主导职能被筛选出来,与确定职能主导性
的标准有很大关系。应该说纳尔逊采用平均值加一个标准
差的标准是相当高的。这是导致有 27.4%的城市被归入多
样化城市的原因。
? ③所有城市,不论规模大小,全用一把尺子来衡量它们
为外地服务的作用与城市非基本部分的比重随城市规模的
增大而提高的原理相违背,应该考虑城市的规模因素。
§ 4.4 中国城市职能分类(方案)
? 一、同济大学方案
?, 城市规划原理,,根据城市性质将我国城市分为五类七级:
? 工业城市,以工业生产为主,工业用地及对外交通用地
占有较大比重。
? 多种工业城市;单一工业城市 。
? 交通港口城市,这类城市往往是由对外交通运输发展起
来的,交通用地占有较大比重。
? 铁路枢纽城市;海港城市;内河港埠城市 。
? 省和地区的中心城市,这类城市既有政治、文教、科研
等非经济机构的主要职能,也的经济方面的职能。
? 县城,这类城市是联系广大农村与城市的纽带,工农业
物资的集散地,工业以支农工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为主。
? 特殊职能城市,革命纪念地、风景旅游城市。
? 二、宋家泰、崔功豪方案
?, 城市总体规划,,根据城市性质将我国的城市划分
三大类若干小类:
? 各级行政中心城市,包括首都、省会、市、县城及集
镇。除首都具有全国性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意义外,
其它多具有政治、经济中心的特点。
? 以某种经济职能为主的城市,包括工业、交通、风景
旅游及其它单一性和综合性的经济职能城市、经济特
区城市。
? 其它特殊职能的城市,包括革命纪念地、休养、疗养
地和边防重镇。
? 三、张文奎等的方案 -纳尔逊方案的深化 。
? (论中国城市职能分类,,人文地理,, 1990年第 3期 )
? ①选择、确定职能部门及相应的数据;②修正参数:
? 均值:均值,X= ∑ ( xi/pi ) /N
方差,D=( ∑ ( ( xi/pi ) - X ) /N) -2
? ③ 分类
单一职能城市 复合职能城市
工业
城市
SOQ
交通职能城市
客运 货运
商业城

SOQ
教育
城市
SOQ
旅游
城市
(万
人)
行政
管理
城市
综合
城市
非综
合城

一般
城市
兰州 1.11 # 1.16 1.9
8
3.7 A A
嘉峪
关 2.37 A
金昌 1.9
9
A
玉门 A
斌威 A
西安 0.3
7
# 0.7 2.5
1
3.7 A A
第五讲 城市规模分布体系
§ 5.1 城市规模分布理论
一、城市首位律( Law of the Primate City)
首位城市;
首位度;
四城市指数;
十一城市指数,
? 二、城市金字塔
? 三、位序 -规模法则( Rank- Size Rule)
? Pr=p1/R
§ 5.2 对城市规模分布的解释
位序分布
首位分布
过渡类型
? 有许多人对首位分布提出种种指责。譬如说,首位分
布对国家经济发展有一种寄生作用;首位分布的空间集中
是资源的一种低效利用方式,有损于更合理的资源利用;
首位分布代表了一种超国家的倾向,这种倾向不利于全国
动员,因此对经济增长有害;首位分布反映了许多社会方
面的不平等。
? 也有许多人从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的角度提出不同见
解,指出空间集中的有益影响。例如,有人认为首位分布
允许资金和人才的更大积累,有利于知识的更加专门化和
思想的广泛交流;大城市内的各种运输成本一般比城市间
的运输成本低,因此大城市的劳动生产率是最高的;首位
城市常常是交通运输网络中效益最好的地方,是革新的源
地,比乡村地区更能吸引投资。
? 一、中国城市发展政策演变
★,一五”时期:重点建设,稳步前进;
★ 50年代未,60年代:控制大城市规模,发展小城镇;
★ 1980年改革开放后: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
积极建设小城镇 ;
? 二、中国城市发展政策讨论
★ 大城市重点论
? ★中等城市重点论
? ★小城市重点论
§ 5.3 中国城市发展政策政策讨论
★ 城市规模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 P1— 城市 最小合理规模,人口少于
P1的城市是不经济的。
? P2— 城市生活 每人净效最高时的规
模,对现有的城市居民是最理想的
规摸。但这时 MB>MC,城市人口仍
要增加。
? P3— 城市所得到的 总的纯效益最高
时的规模,这时的社会效益最高,
对决策者最理想。但这时 AB>AC,对
个人来说,只考虑平均效益,因此人
口可能继续迁入。
? P4— 处于 AB=AC,这时如不能制止
人口增加,城市就要超出最佳规模
的上限而不经济。
第六讲 城市空间分布体系
? 任何一个城市为了保障生产、生活的正常运行总是不断地与其它城
市或区域进行着物质、能量、人员、货币和信息的交换,并把空间上彼
此分离的城市结合为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这叫城市空间分
布体系 。
? § 6.1 空间相互作用和空间扩散
? 一、相互作用分类
? 传导、对流、辐射
? 二、相互作用产生的条件
? 1、互补性( Complementarity)
? 2、通达性( Transferability)
? 3、介入机会 ( Intervening Opportunities)
A B
C
a
b
( Distance- decay Regularity)
空间相互作用方向
和作用量
c\a1
?三、空间相互作用度量
? 1、引力模式
? 2、潜力模式
四、市场分割
赖利的裂点理论:
Ta/Tb=Pa/Pb(Db/Db)2
? 五、空间扩散
? 1、空间扩散的类型
? 传染扩散
? 等级扩散
? 重新区位扩散
? 2、空间扩散的阻碍因素与作用
? 完全渗透型阻碍作用
? 不完全渗透型阻碍作用
§ 6.2 中心地理论
? 一、相关概念
1、中心地
2、中心货物与服务
3、高级货物
4、低级货物
5、服务范围(最大销售范围、门槛人口)
6、中心性
? 二、理论的假设条件
1、“孤立国”:
? ① 自然条件无差别;(基础作用)
? ②人文条件的无差别(人口分布均匀);
? ③同级中心地提供的同类商品和服务无差别,其销售价
格无差别;(供给者);
? ④居民的消费习惯无差别,收入水平相同;(消费者)
? ⑤商品的服务能自由流动,不存在壁垒和非壁垒障碍因
素;(供给者 —— 消费者)
(剔除了自然和人为因素造成的差异;中心地分布的均匀性;
由中心地提供的商品和服务只与中心地的等级层次相关;
消费才获得的商品和服务与中心地的层次有关。)
? 2、唯一性
? 运输方式唯一(马车运输);单位运费唯一( C=pd)
? 3、经济合理性
? 供给者:获得利润最大。
? 最大销售范围 /门槛销售范围 (市场区)
? 需求者:节约费用而获得相应的需求。
? 三、理论体系
? 1、一种商品
? 假定均质平原上有一家香肠作坊,则这家作坊香肠的销售范
围就取决于:
? ( 1)居民愿意购买和支付能力( X);
? ( 2)居民距作坊的距离 ( 往返的路费 )(元 /km);
? ( 3)香肠在产地的价格( P);
? 则居民实际能买到的香肠数量( Y)为:
? Y=( X-2C*D) /P
? 式中,C为运费率; D为居民距作坊的距离。
? 又假设,香肠的销售价格为 1.5元 /kg;
? 每户居民都愿意拿出 6元来买香肠;
? 运费率为 0.05元 /km;
? 则:
? Y=( 6-2*0.05*D)/1.5=4-D/15
? 用图表示为,
? 又假设,居民花 6元至少要买回 1 kg香肠,即 Y=1,
否则就宁愿不吃香肠。由此形成最大销售范围。
距离 D
香肠数量 (Y)
O A B C
最大销售范围
门槛销售范围
A 花费 (元 ) 香肠 (kg)
A地 6 4
B地 6 3
C地 6 0 1
2
4
30 45 60
? 这时假定均质平原上有另外一家香肠作坊,根
据假设条件,此作坊与原作坊无差别。
? (1)若两家作坊相距 90 km以上,则每家作坊都有最大销售范
围,获得最大利润,互不干扰。
D>2R
? (2)但当香肠作坊的数量不断增加,以致相互挤压,使得彼此间
的距离小于 90 km时,则会出现何种后果:
? 这时就要看挤压的结果会不会迫使作坊主的利润低于平均利
润,甚至造成亏损。(即再次突破假设条件的“经济合理
性”)
? 假设:香肠作坊必须在 30 km范围内销售香肠,才能够收回
成本,并获得平均利润,那么 30 km为最低界限,即形成最
小销售范围(门槛范围,r`)。很显然,r`<r.
D<2rD=2r
? 如前述,对作坊主而言,如果把两家作坊配置在相距
90 km的地方是最有利的,都有可以获得最的的销售
范围,得到相应的最大利润(第一经济合理性);但
对于消费者而言却是不利的。因为此时每家作坊的
市场区都是圆形,而在两个圆或多个圆互切的圆之
间必然要留有空隙,住在那里的居民就吃不到香肠。
? 在多家作坊相互竞争的情况下,这种现象不可能存在下去,
每一家作坊都想把这片空白区纳入到自己的市场区内,这就
促使作坊间的距离缩短(即 D<2R),导致各家作坊的最大销
售范围都有一部分相互重叠。
? 重叠的部分看起来似乎是彼此争夺、相持不下的地区,
其实不然,因为在重叠地区的大部分地点总是距某一家作坊
比其它作坊更近一些。
? 这样,各家作坊的实际市场区最终都形成了六边形,
而不是圆形。
? 这种六边形市场区既消灭了空白区,又最接近圆形,便
于组织中心地与市场区的联系,但使得每个作坊的商品的实
际销售范围都小于最大销售范围。当然只要它仍然大于最小
销售范围,作坊主还是有利可图的。
? 六边形市场区的形成:
? 2、供应多种商品和服

? 在现实世界中,只提
供单一商品的中心地是很少
的。事实上,任何一个中心
地,主了取得聚集经济效应,
总是在想方设法的生产多种
商品,使其商品多元化。由
于商品的种类和档次不同,
因而其形成的市场区(六边
形区域)必然有所不同。
? 高级货物和低级货物:
高级货物 低级货物
单位占用
资金
高 低
销售范围 大 小
销售价格 高 低
需求频度 低 高
汽车等 普通商品
? 高级货物与低级货物只是一种粗分,中间还存
在着许多过渡类型,在每一大类里也可以进行细分。
? 因此现实世界的商品的层次是非常多的,不同
的商品都有各自合理的市场区,由此对应的中心地
层次也是丰富多样的。总体上来说,高级货物只有
分布地高级中心地才能控制较大的范围,获得合理
的市场区域;而低级货物对应于低级中心地,也能
获得其合理的市场区域。
?
? ( 1)由于中心地的级别与数量之间存在着“金
字塔”形相关关系,因此高级货物只能分布在有限
的城市,而低级货物对应的城市数量很多。
? ( 2)高级中心地控制的范围广,而低能中心地
控制的范围小,所以高级货物的市场区覆盖了低级
货物的市场区。
? 那么不同级别、同一级别的中心地在空间上是
如何配置的?这就涉及到中心地布局的三大模式:
3、中心地布局模式
★ 市场原则(三三制原则)
? ( 1)首先确定 A级中心地的六边形市场区;
? ( 2)在它的六个角的顶端各布置一个 B级中心地,
并形成相应的六边形市场区,其面积 =A级市场区的
1/3。
? ( 3)依次建立 C,D….,级中心地及其市场区。
? K=3( K值:各级中心地控制范围的比值)
? B级中心地市场区的面积是 A级的 1/3,是 C级的 3倍。
? 按 K=3原则,
? 地区的管理单位划分的系列是 1,3,9…,即
? 3 (N-1)
? 各级中心地从属关系的系列是 1,2,6,18、
54…..( 由于每个高级中心地市场区覆盖低级中心地市场区,
即一级中心地同时也是二级乃至更低级的中心地,所以一级中
心地所属的 3个市场区内,只需在原有的一个一级中心地之外
再增加两个二级中心地,即可满足 3个二级市场区的需求,在 9
个三级市场区内,因已有 1个一级中心地、两个二级中心地,
因此只增加 3个三级中心地。 )
? 从全国范围内来讲,可以理解为一个大都市的市场
区范围内应包括相当于 3个城市、或 9个市镇,27个
乡镇,81个村镇。
? 从一个城市来讲,则可以理解为一个中心商业区的
商品销售范围应包括相当于 3个街区中心、或 9个社
区中心、或 27个邻里中心的供应范围。
优点 缺点
有利于组织
商品销售
( 1)不便于组织交通联系。以 A级中心地为起点
向外辐射的交通线路理应通过它的市场区的六个
角的顶点,但这样布局的线路能够连接的其它各
级中心地的数量却很少。
( 2) A,B级之间的交通线路不经过任何 C级中心
地。
( 3) A,A级中心地之间没有直接的通路,这与
事实不符。
★ 交通原则(四四制原则)
? 为了弥补 K=3的缺陷,提出了 K=4原则,即交通原则。
? ( 1)首先确定 A级中心地及其六边形市场区;
? ( 2)然后在六边形的六条边的中点各布局一个 B级中心
地,并形成相应的六边形市场区。
? K=4原则:
? 地区的管理单位划分的系列是 1,4,16,64…,即
? 4 (N-1)
? 各级中心地从属关系的系列是 1,3,12,48…..( 由
于每个高级中心地市场区覆盖低级中心地市场区,即
一级中心地同时也是二级乃至更低级的中心地,所以
一级中心地所属的 4个市场区内,只需在原有的一个
一级中心地之外再增加 3个二级中心地,即可满足 4个
二级市场区的需求,在 12个三级市场区内,因已有 1个
一级中心地,3个二级中心地,因此只增加 8个三级
中心地。 )
优点 缺点
便于组织交通,从 A级中心地
经 B级中心的向外辐射线路可
以穿越 C,D级,且 A,A级之间
的直达线路。
增加了 K值,给予市场组织带
来一定困难。
? ★ 行政(管理)原则
? 按 K=3或 K=4原则组织起来的城市体系,其共同的
缺陷就是使经济区与行政区完全脱节,因而经济中
心也就不能兼任行政中心。这是因为在上述两种城
市网络中,在每一个 A级市场区内实际上只包括一个
完整的 B级市场区( K=3时,三分, 天下, ; K=4时,
四分, 天下, ),其结果在整个区划体系中的各级
市场区中的绝大多数部分是跨界的。而行政区划的
最基本原则之一是:在各级行政区中,下级行政区
的界限不允许超出上级行政区的界线。(如省、市、
县等)。因此要使经济区与行政区尽可能统一,这
就提出了行政管理原则,即 K=7原则。
? ( 1)首先确定 A级中心地及其六边形市场区;
? ( 2)然后在 A级六边形市场的六个角上各布局一个 B
级中心地,并形成相应的六边形市场区。
? 这样就把每个大市场区划分为七个低一级的市场区。
但这样一来,除 A 级市场信息区外,其余各级市场
区已经不能保持六边形,而是五边形。
K=7时,
地区的管理单位划分的系列是 1、
7,49,343…,即 7 (N-1)
各级中心地从属关系的系列是 1、
6,42,294…..( 由于每个高级中
心地市场区覆盖低级中心地市场
区,即一级中心地同时也是二级乃
至更低级的中心地,所以一级中心
地所属的 7个市场区内,只需在原
有的一个一级中心地之外再增加 6
个二级中心地,即可满足 7个二级
市场区的需求,在 49个三级市场区
内,因已有 1个一级中心地,6个二
级中心地,因此只增加 52个三级
中心地。 )
优点 缺点
K值过大,不利于组织市
场供应和进行交通组织。
经济区与行政区统一,便
于行政管理。
正由于此,在实际规划可,不得不采取一
些变通的办法。在整个 A级中心地市场区
内,只配置 3个 B级中心地,另三个则用 C
级中心地来替代。其目的在于 /;为了把
每个 B级中心地的市场区面积扩大一倍。
? 总之中心地理论的基本要点是:
?
? ① 各级中心地及其市场区在一个完整的网络系统中形成大小不同的层
层六边形;
? ② 愈是高级的中心地,其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种类愈全;
? ③ 同一等级的两个相邻中心地之间的距离是相等的,级别越低,距离
越短。如 K=3时,若相邻 D级中心地间的距离为 a,则,C级间的距离为
31/2a; B级间的距离为 32/2a ; A级间的距离为 33/2a 。
? ④ 不同等级中心地市场区之间应按 K=3,K=4,K=7的原则保持着严
格的比例关系;
? ⑤ 在开放、便于通行的地区,市场原则可能是主要的;在山间盆地地
区,客观上与外界隔绝,行政管理原则更主要;而在新开发抠,交通线起
到重要作用。
§ 6.3 城市体系的空间过程
? 一、均衡增长与不均衡增长
? 公平与效益(率)的倒,U”型相关关系
? 均衡陷阱理论:
? 需求恶性循环 —— 供给恶性循环
低储蓄能力 投资形成不足 生产能力低下 供给水平低
低购买力 投资形成不足 生产能力低下 收入水平低
利润的流失
资金的外流
能源 原材料 资金劳动力 管理技术 商品
高递度地区
低递度地区
中递度地区
? 1、递度推移理论
? 由于自然和社会经济的区域差异,客观上形成不同的递
度区,区域开发的方向就是递度的方向。通过不同递度区的
发展,实现区域的均衡。
? 2、反递度推移理论
? 区域开发的方向并不一定是递度的方向,只要条件具备,
低递度区可以优先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优先开发,从
而实现区域的最终均衡。
? 3、增长极理论
? 经济发展并非均衡地发生在地理宛间上,而是以不同的
强度在空间呈点状分布,并按各种传播途径,对整个区域经
济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这些点就是具有成长以及空间聚集
意义的增长极。
? 增长极是否存在决定于有无发动型工业。
? 发动型工业就是能带动城市的区域经济发展的工业部门。
它具有:
? ①产品增长率特别高;
? ②产品市场占有率高;
? ③与其它产业的关联度高;
? ④技术先进;
? ⑤市场对该产品的需求弹性高。
? 增长极的发展过程:
聚集经济;规模经济;
城市经济;产品的生命周期 回流效应
极化 扩散
? 增长极理论对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国家基本上是适应的,
如许多国家的城市的主要产业集中在某些沿海地区或沿河地
带,形成产业与城市的复合走廊,而资源丰富的广大地区,
却城市城市分布的空白区。因此国家制订了干预政策,鼓励
人口密度的城市地区向欠发达地区移民,培养新的增长极,
再通过增长的作用,使国家不均衡的状况得到改善。
? 但是,现实情况并非都是如此,如果当增长析的推动型
产业属于资本密度型产业时,增长极往往与国内外大城市联
系密切,而与它周围的腹地缺乏联系,形成远辐射力强而近
辐射力弱的格局,极易造成利益的双向流失。因此一些学者
认为增长极理论是不成熟的,由此提出了点 —— 轴扩散理论。
? 4、点 — 轴开发理论
点:城市(群);轴:复合轴。
? 5、核心 — 边缘理论
? 赫希曼将空间度量引入到生长极概念中,指出,一旦经
济在某一地区得到发展,产生主导工业,必然会形成强烈的
极化作用,该区域必然会形成一种核心区域,而每一个核心
区域均有一个影响区 —— 边缘区。由此提出了核心 —— 边缘
理论。
? 任何区域都是由 核心和边缘 两部分组成的,由于现实的
资源、市场与环境空间差异,某些地区在经济、文化和政治
上比其它地区(边缘区)发展快且具有竞争优势,从而构成
地域空间上的“制高点”或中心核心。由于核心的存在,边
缘区的聚集受到抑制。
? 核心 — 边缘模式,
? 它由四部分组成:
? ①核心增长区:这是创新变革的发源地,在资本、技术
和政策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可以发展那些受原料区位变化
影响较小的产业,且由于政治机构的集中,处于稳定发展和
支配地位。
? ②向上转移(或上升)地带:这一地带在核心增长区繁
荣的刺激下发展起来,投资不断增加,资源利用和农业发展
的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人口迁移量不断上升,显示出经济
上升趋势。
? ③ 向下转移(或下降)地带:这种边缘地带多为边远的
农村地区,还包括原料枯竭、老工业衰退的区域,经济下降
使区内赖以自下而上的农业呈停滞甚至下降的状态,整个产
业结构老化、效率低下,以粗放型经营为主,人口向外迁移。
? ④资源边际区:这类地区富有待开发的资源,对区域发
展有极大的潜在价值,它可能位于向上和向下地带之间,随
着资源开发和人口聚集,使它与外界尤其是核心区的联系要
多于毗邻地区的联系,创新、变革可能以较快的速度到达这
类地区。
? 不少西方经济学家认为。核心 — 边缘理论在工
业初期最为显著,由于 某种外部的力量,使用权一
个国家或一个区域的现代工业在一两个地方(尤其
是大城市聚集区)集中发展,而周围的区域成为经
济、文化、治政等方面相对落后的边缘。整个空间
经济受核心区的支配,企业家、资金、信息等大量
流域向核心区。其它边缘区相对停滞或走向衰退。
核心边缘理论是城乡二元结构在空间上的表现形式。
核心 —— 边缘结构:
核心区资源边际区
上升区下降区
§ 6.4 中国城市空间分布
? 一、空间分布类型
? 1、离散阶段
? 2、极化阶段
? 3、扩散阶段
? 4、成熟阶段
这是地球在夜间的景象,由数百张美国国防气象卫
星所拍摄的影像组合而成的
请注意三个有趣的现象:
1.一片漆黑的北朝鲜。 请比较一下南朝鲜和中国东北地区。
2.注意我国北方尤其是西北地区,黄河与城市繁荣的直接联系。
3.请注意包括远东地区在内的俄罗斯东部地区。可以看到一个完全按
照铁路布局的城市分布。计划经济的伟大力量表现得无以复加!
4.全世界最亮的两个地方恐怕就要算美国东部和欧洲了。日本灯光密
度也很高,可惜面积太小了。
亮度基本上和经济发达程度挂钩。
中国最亮点是粤港深地区,三大豪门外加一个赌城。灯光最密集地区
是华北胶东经济圈,上海一点很亮但孤单了一点。
看“总量”,印度并不比中国强,而是人口实在太密集,在那么小的
面积上,10亿人一人点一盏油灯,也是一片光明。把印度拉
大到中国的面积,一样空空荡荡的。
把中国的灯光集中起来,一定比印度亮。
不信你看澳大利亚,不就是因为人口太稀疏了吗?
■ 分布特点, 我国市镇
分布主要集中在东半部。
城镇密度从西向东有规
律地递减。具体而言,
主要集聚在几个平原三
角洲和交通线上,初步
形成了辽中南、京津唐、
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
洲四个规模特别大的城
市集聚区。
中国特大城市分布图
第七讲 区域城镇体系规划
? § 7.1 城镇体系规划的基本理念
? 一、城镇体系规划的定位
? 1、主导城乡空间结构调整
? 2、指导区域性基础设施配置
? 3、引导生产要素流动、聚集
? 二、城镇体系规划的基本理念
? 1、由自上而下强制型规划转向比向互动互求、协调型
规划
? 即利用咨询、讨论、谈判、交流、参与等措施,在正
式的规划途径之外,建立公开的规划体系,广泛吸收
各种利益集团(政府、部门、社团、企业等)参与规
划的全过程,以寻求解决区域发展中各种利益冲突的
方法与途径。
? 2、由经济单目标型转向综合目标型规划
? 传统的城镇体系规划,其根本目的就是使国
家的资本得到均衡配置,甚至还带有限制资源、
资本“计划外”流动的企图。它较小考虑社会发
展和生态环境的要求。
? 现代城镇体系规划中,社会因素和生态因素越
来越受到重视,生态最佳化成了未来规划的新方
向。表征生活质量的,3E”( Economy,
Environment,Equity)成为评判规划的标准。
? 3、由单方案刚性规划转向多方案弹性规划
? 保证弹性和调控程度的平衡是衡量城镇体系规
划的有效标准。
? 4、由虚调型规划转向以空间管制为手段的
实调控型规划
? 5、由目标终极型规划转向过程实施型规划
? § 7.2 城镇体系规划的重点和内容
? 一、城市化战略
? 从体制、政策、宏观经济、资源环
境、国际背景等方面揭示城市化的动力
机制,提出城市化的主导原则,制定城
市化的目标、确定城市化的发展水平。
? 二、城镇组织体系
? 1、确定城镇发展的空间和重点的综合发展空间,
提出其对应的空间结构和组织结构(空间结构形成完善
的对策)。
? 2、规划中心城市体系和各类、各级城镇发展的现代
功能,提出其对应的功能结构和组织结构。
? 3、确定中心镇、一般镇发展布局原则、标准和中心
镇设置方案。
? 4、确定主要城镇的规划人口指导规模,提出其对应
的组织结构和规模结构。
? 5、确定城镇建设用地总规模
? 三、城镇体系支撑系统
?
? 1、在协调主要基础设施的空间布局、建设时序、建设
标准方面矛盾的基础上,针对性提出各项专业规划的调整方
案,实现共建、共享。
? 2、提出社会服务设施规划建设的原则、标准与共建共
享对策。
? 3、编制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规划。
? 四、空间管治协调
? 1、提出城镇空间开发建设管治协调对策。
? 2、提出重点空间的开发建设管治协调对策。
? 五、城镇体系组织机制
? 1、提出城镇发展的政策与管理体制创新建议。
? 2、提出建立城镇体系协调机制的方案。
§ 7.3 城镇体系规划的重点和内容
? 附:, 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 (建设部
令第 36号)
? 第 3条 城镇体系规划的任务是:综合评价城镇发展条件;制订区
域城镇发展战略;预测区域人口增长和城市化水平;拟定各相关
城镇的发展方向现规模;协调城镇发展与产业配置的时空关系;
统筹安排区域基础设施和社会设施;引导和控制区域城镇的例题
发展与布局;指导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
? 第 5条 城镇体系规划应同相应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远规划、
国土规划、区域规划及上一层次的城镇体系规划相协调。
? 第 6条 城镇体系规划的期限一般为二十年。
? 第 8条 编制城镇体系规划应具备区域城镇的历史、现 状和经济
社会发展基础资料以及必要的勘察测量资料。资料由承担编制任
务的单位负责收集,有关城市和部门协助提供。
? 第 13条 城镇体系规划一般应包括下列内容:
? 1、综合评价区域与城市的发展和开发建设条件;
? 2、预测区域人口增长,确定城市化目标;
? 3、确定本区域的城镇发展战略,划分城市经济区;
? 4、提出城镇体系的功能结构和城镇分工;
? 5、确定城镇体系的等级和规模结构;
? 6、确定城镇体系的空间布局;
? 7、统筹安排区域基础设施、社会设施;
? 8、确定保护区域生态环境、自然和人文景观以及历史文化
遗产的原则和措施;
? 9、确定各时期重点发展的城镇,提出近期重点发展城镇的
规划建议;
? 10、提出实施规划的政策和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