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中学生群体心理教育
第一节 群体心理对中学生行为的影响
第二节 中学生班集体建设
第三节 中学生非正式群体
第八章中学生群体心理教育
?什么是群体和集体?
?群体心理对中学生的行为有哪些影响?
?建设班集体要考虑哪些群体心理现象?
?怎样认识和引导中学生非正式群体?
第一节 群体心理对中学生行为的影响
?一、群体、集体的心理特征
(一)群体及其心理特征
群体 (group)又称团体。它是指人们为了某些特定
的目标而以特定方式组合起来共同活动且交往互
动的集合体或共同体。
?群体具有它自己的一些特征:
( 1)目标一致。
( 2)具有某种组织结构。
( 3)交往互动。
第一节 群体心理对中学生行为的影响
?(二)集体及其心理特征
集体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群体,是群体发展的高级阶段。集
体是指人们为了实现有社会价值的目标,借助共同活动把
群体成员严密组织起来,形成有纪律、有凝聚力的群体。
?集体的心理特征主要有:
( 1)集体成员对集体的目标达成共识。
( 2)集体具有良好的心理气氛。
( 3)集体成员的集体主义自觉性。
( 4)集体成员具有组织性和纪律性。
第一节 群体心理对中学生行为的影响
?二、群体对中学生行为的影响
(一)社会助长作用
?1、什么是社会助长作用
社会助长作用是指有人在场或许多人一起
共做,可以促进个体的活动效率,出现增
量或增质的社会心理现象。
与这种结果相反,出现减量或减质的社会
心理现象,叫做社会干扰作用。
第一节 群体心理对中学生行为的影响
?2、社会助长作用与活动性质
许多研究认为社会助长作用与活动的性质 —— 活
动的机械性与复杂性有关。
一般说来,从事简单的机械性操作或容易的工作,
有他人在场或参与,会产生社会助长作用;从事
比较复杂的困难的工作,特别是需要一系列判断
推理的思维活动时,他人在场或参与可能起干扰
作用。
第一节 群体心理对中学生行为的影响
?(二)从众行为
?1、从众及其类型
从众是个体受到群体压力的影响而使自己的认识和行为与
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社会心理现象。
?按照表里是否一致可以把从众分为四种。
( 1)表里皆从。
( 2
( 3
( 4)表里均不从。
第一节 群体心理对中学生行为的影响
?2、影响从众行为的因素
?影响从众行为的情境因素主要有:
( 1)群体的凝聚性和一致性。
( 2)群体的权威性。
( 3)群体的情绪气氛。
( 4)事情的性质。
?影响从众行为的主观因素主要有:
( 1)智力水平。 ( 2)自我概念。
( 3)性格特征。 ( 4)情绪特征。
( 5)社会评价与价值观。 ( 6)性别差异。
第一节 群体心理对中学生行为的影响
?3、教育中的从众心理分析
在学校教育中也要认真分析从众行为。
首先,要在保证集体意见正确的前提下创造个人
从众的条件;
其次,在群体威力不当的情况下,则要支持个人
意见,防止从众的产生;
最后,为反从众者创造条件,允许发表不同的见
解。
第二节 中学生班集体建设
?一、班集体的心理特征
( 1)生理年龄和心理年龄相近。
( 2)具有共同的发展目标。
( 3)主导性活动一致。
第二节 中学生班集体建设
?二、班集体的形成过程及成熟的标志
?(一 )班集体的形成过程
班集体的形成过程虽然非常复杂,但也有一定的
规律可循,它的基本发展过程,通常可分为:
1、松散阶段
2、凝聚阶段
3、形成阶段
4、优化阶段。
第二节 中学生班集体建设
?(二)班集体成熟的标志
1、班集体成员对班集体的目标达成共识
2、班集体成员具有组织性和纪律性
3、班集体具有良好的心理气氛
4、班集体有一个团结合作而又有权威的领
导核心
第二节 中学生班集体建设
?三、中学生班集体的建设
?(一)形成班集体目标
确立班集体的目标经常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 1
( 2)间接法。
在建立班集体目标时应注意:
( 1
( 2
( 3)目标既要尽可能满足学生个人的需要,又要能有
效地实现组织目标。
第二节 中学生班集体建设
?(二)培养班集体规范
学校中有两种类型的社会规范:一种是由宏观社会移植进
来并由学校明文规定的各种守则,另一种是在自己的群体
交往中形成的为大家所认同的潜在规范。
?集体规范的主要功能和作用是:
( 1)集体规范是集体维持生存和发展的支柱,它能使成
员的认识标准化和行为一致;
( 2)为集体成员的行为提供了评价的标准;
( 3)制约和限定了成员活动的方向和程度。
第二节 中学生班集体建设
?教师在培养班集体的规范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 1)事前让班集体成员了解学校的守则,并通过各种方
式方法如说理教育、展开讨论、亲自实践等,使学校守则
( 2)遵循由模仿、暗示、顺从,到同化而内化的心理规
律,对班集体成员进行严格的常规训练和细致的教育工作,
( 3)扶植班集体中自发产生的良好规范,纠正其不良规
范。
第二节 中学生班集体建设
?(三)引导班集体舆论
集体舆论是指集体中占优势的意见和评价。集体
舆论往往是大多数人以至全体成员的共同信念,
其实质是集体成员经过沟通后的一种共鸣,并且
有心理上的整合功能。
?(四)增强班集体凝聚力
集体凝聚力是集体对其成员的吸引力及集体成员
之间的相互吸引力。
第二节 中学生班集体建设
?(五)利用模仿与暗示
?1、模仿与班集体的建设
模仿是指个体有意或无意仿效他人的言行而引起的与之相
类似的行为的活动。
?2、暗示与班集体的建设
暗示是指用含蓄或间接的方法,使某种信息在他人的心理
与行为方面产生影响,从而按照一定的方式行动或接受某
种信念与意见。
第三节 中学生非正式群体
?一、非正式群体及其特征
非正式群体是指那些没有明文规定或不需组织认可,由情
投意合者自发形成的群体。学校中的自学小组、业余球队、
友群等都是非正式群体。
?中学生非正式群体一般说来有如下特点:
( 1)成员不多,能量却很大,每个成员都能充分发挥他
( 2)心理协调,情投意合,有良好的心理气氛和人际关
系。
( 3
( 4)凝聚力强,自然形成核心人物。
第三节 中学生非正式群体
?二、中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类型
按中学生非正式群体形成的原因,可以将
其划分为情感型、利益型、爱好型、信仰
型、亲缘型五种。
按中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性质和作用,可以
将其划分为积极型、消极型和破坏型三种。
第三节 中学生非正式群体
?三、中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引导
(一)正确认识非正式群体的存在和作用
(二)正确区分和对待不同的非正式群体
(三)充分发挥非正式群体的积极作用
第一节 群体心理对中学生行为的影响
第二节 中学生班集体建设
第三节 中学生非正式群体
第八章中学生群体心理教育
?什么是群体和集体?
?群体心理对中学生的行为有哪些影响?
?建设班集体要考虑哪些群体心理现象?
?怎样认识和引导中学生非正式群体?
第一节 群体心理对中学生行为的影响
?一、群体、集体的心理特征
(一)群体及其心理特征
群体 (group)又称团体。它是指人们为了某些特定
的目标而以特定方式组合起来共同活动且交往互
动的集合体或共同体。
?群体具有它自己的一些特征:
( 1)目标一致。
( 2)具有某种组织结构。
( 3)交往互动。
第一节 群体心理对中学生行为的影响
?(二)集体及其心理特征
集体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群体,是群体发展的高级阶段。集
体是指人们为了实现有社会价值的目标,借助共同活动把
群体成员严密组织起来,形成有纪律、有凝聚力的群体。
?集体的心理特征主要有:
( 1)集体成员对集体的目标达成共识。
( 2)集体具有良好的心理气氛。
( 3)集体成员的集体主义自觉性。
( 4)集体成员具有组织性和纪律性。
第一节 群体心理对中学生行为的影响
?二、群体对中学生行为的影响
(一)社会助长作用
?1、什么是社会助长作用
社会助长作用是指有人在场或许多人一起
共做,可以促进个体的活动效率,出现增
量或增质的社会心理现象。
与这种结果相反,出现减量或减质的社会
心理现象,叫做社会干扰作用。
第一节 群体心理对中学生行为的影响
?2、社会助长作用与活动性质
许多研究认为社会助长作用与活动的性质 —— 活
动的机械性与复杂性有关。
一般说来,从事简单的机械性操作或容易的工作,
有他人在场或参与,会产生社会助长作用;从事
比较复杂的困难的工作,特别是需要一系列判断
推理的思维活动时,他人在场或参与可能起干扰
作用。
第一节 群体心理对中学生行为的影响
?(二)从众行为
?1、从众及其类型
从众是个体受到群体压力的影响而使自己的认识和行为与
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社会心理现象。
?按照表里是否一致可以把从众分为四种。
( 1)表里皆从。
( 2
( 3
( 4)表里均不从。
第一节 群体心理对中学生行为的影响
?2、影响从众行为的因素
?影响从众行为的情境因素主要有:
( 1)群体的凝聚性和一致性。
( 2)群体的权威性。
( 3)群体的情绪气氛。
( 4)事情的性质。
?影响从众行为的主观因素主要有:
( 1)智力水平。 ( 2)自我概念。
( 3)性格特征。 ( 4)情绪特征。
( 5)社会评价与价值观。 ( 6)性别差异。
第一节 群体心理对中学生行为的影响
?3、教育中的从众心理分析
在学校教育中也要认真分析从众行为。
首先,要在保证集体意见正确的前提下创造个人
从众的条件;
其次,在群体威力不当的情况下,则要支持个人
意见,防止从众的产生;
最后,为反从众者创造条件,允许发表不同的见
解。
第二节 中学生班集体建设
?一、班集体的心理特征
( 1)生理年龄和心理年龄相近。
( 2)具有共同的发展目标。
( 3)主导性活动一致。
第二节 中学生班集体建设
?二、班集体的形成过程及成熟的标志
?(一 )班集体的形成过程
班集体的形成过程虽然非常复杂,但也有一定的
规律可循,它的基本发展过程,通常可分为:
1、松散阶段
2、凝聚阶段
3、形成阶段
4、优化阶段。
第二节 中学生班集体建设
?(二)班集体成熟的标志
1、班集体成员对班集体的目标达成共识
2、班集体成员具有组织性和纪律性
3、班集体具有良好的心理气氛
4、班集体有一个团结合作而又有权威的领
导核心
第二节 中学生班集体建设
?三、中学生班集体的建设
?(一)形成班集体目标
确立班集体的目标经常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 1
( 2)间接法。
在建立班集体目标时应注意:
( 1
( 2
( 3)目标既要尽可能满足学生个人的需要,又要能有
效地实现组织目标。
第二节 中学生班集体建设
?(二)培养班集体规范
学校中有两种类型的社会规范:一种是由宏观社会移植进
来并由学校明文规定的各种守则,另一种是在自己的群体
交往中形成的为大家所认同的潜在规范。
?集体规范的主要功能和作用是:
( 1)集体规范是集体维持生存和发展的支柱,它能使成
员的认识标准化和行为一致;
( 2)为集体成员的行为提供了评价的标准;
( 3)制约和限定了成员活动的方向和程度。
第二节 中学生班集体建设
?教师在培养班集体的规范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 1)事前让班集体成员了解学校的守则,并通过各种方
式方法如说理教育、展开讨论、亲自实践等,使学校守则
( 2)遵循由模仿、暗示、顺从,到同化而内化的心理规
律,对班集体成员进行严格的常规训练和细致的教育工作,
( 3)扶植班集体中自发产生的良好规范,纠正其不良规
范。
第二节 中学生班集体建设
?(三)引导班集体舆论
集体舆论是指集体中占优势的意见和评价。集体
舆论往往是大多数人以至全体成员的共同信念,
其实质是集体成员经过沟通后的一种共鸣,并且
有心理上的整合功能。
?(四)增强班集体凝聚力
集体凝聚力是集体对其成员的吸引力及集体成员
之间的相互吸引力。
第二节 中学生班集体建设
?(五)利用模仿与暗示
?1、模仿与班集体的建设
模仿是指个体有意或无意仿效他人的言行而引起的与之相
类似的行为的活动。
?2、暗示与班集体的建设
暗示是指用含蓄或间接的方法,使某种信息在他人的心理
与行为方面产生影响,从而按照一定的方式行动或接受某
种信念与意见。
第三节 中学生非正式群体
?一、非正式群体及其特征
非正式群体是指那些没有明文规定或不需组织认可,由情
投意合者自发形成的群体。学校中的自学小组、业余球队、
友群等都是非正式群体。
?中学生非正式群体一般说来有如下特点:
( 1)成员不多,能量却很大,每个成员都能充分发挥他
( 2)心理协调,情投意合,有良好的心理气氛和人际关
系。
( 3
( 4)凝聚力强,自然形成核心人物。
第三节 中学生非正式群体
?二、中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类型
按中学生非正式群体形成的原因,可以将
其划分为情感型、利益型、爱好型、信仰
型、亲缘型五种。
按中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性质和作用,可以
将其划分为积极型、消极型和破坏型三种。
第三节 中学生非正式群体
?三、中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引导
(一)正确认识非正式群体的存在和作用
(二)正确区分和对待不同的非正式群体
(三)充分发挥非正式群体的积极作用